当 下#与 - whb.cnwxb.whb.cn/images/2016-12/29/7/wx7b1229.pdf · 责编!金 莹 技编!李福眠...

1
责编! 技编! 李福眠 "#$%&'()&*+&*,-./)0123$42* 自由 56789:;< 今年!全本越剧"双珠凤#在上海上演$ 此之前!普通越剧爱好者对于"双珠凤%的了解 大多停留在 & 兴冲冲奉命把花送 ' 这段 分钟 左右的陆派经典唱段上$ 除非专业研究者!少有观众能够完整地说出越剧舞台上的(双珠 #故事$ 也正是因为经典唱段的流传和对于 故事前因后果的好奇 ! 首轮两天的演出 ! 剧场 上座率颇高 ! 现场反响也很热烈 ! 时有掌声和 叫好声$ 然而! 同现场效果并不那么协调的是! 剧整体却带给人一种&陈旧老套'的感觉$ 除了 那段 & 兴冲冲 ' 之外 ! 两个多小时的剧本 ! 几乎 所有剧情冲突都是编剧根据话本)兄弟剧种以 及越剧本身残留的简单线索重新构架!唱段更 几乎都是原创$ 但观众还是轻而易举地从每一 折里看出了许多老戏的影子 $ 比如说第一场 ( 花园会% ( 西厢记 * 惊艳 % 的神似 +( 大牢 % 折令人不禁想到(何文秀%!(书房会%中的夫 妻相会更几乎和(沉香扇%如出一辙$ 此外!&女青年追求自由爱情'的主题在传统剧目中也 比比皆是$ 这忍不住让人想要追问!今天我们 为什么要重新整理改编(双珠凤%!难道仅仅为 &致敬'那段 分钟的经典唱段, 近年来!纵观全国!戏曲舞台整理)改编的 传统戏曲数量不少$ 创作者对于&整理改编'热衷!可能有两个方面的原因$ 从积极的角度 来看 ! 政府层面对于传统文化 ) 传统戏曲保护 力度的增大 ! 为传统整理 ) 改编带来了有利条 $ 在传统戏曲市场境况堪忧的当下!政府层 面的支持也确实为戏曲的创作提供了资金)力多方面的保障$ 从另一方面看!大量出炉的 新编戏乏人问津$ &经典'基础上的改编!少可以借一部分前人之力$ 以最现实的票房而 $&兴冲冲'确实为今天的(双珠凤#吸引到了 不少越剧老观众$ 今天戏曲舞台上 ! 常见的整理 ) 改编大致 可以分为三种形式$ 第一种不妨称作&修旧如旧'!即将传统戏 - 包括一些折子戏的片段 . 挖掘 ) 整理 ! 按照其 演剧之初的形式加以恢复!尽可能摒弃现代研 究观念// / 如舞美灯光)现代审美等方面的影 $ 这方面的工作更多具有&非遗保护'层面的 意义$ 但不能不说在今天就没有观众市场了$ 事实上!这些年梨园戏在这方面的保护整理做 了不少工作!也借此培养起了一批年轻观众$ 另一类则是&颠覆类'改编$ 即取传统故事 中的人物或主要情节 ! 而对其进行全新的诠 $ 比较有代表性的如越剧的(蝴蝶梦#!故事 来源于传统折子( 大劈棺#$ ( 蝴蝶梦# 没有回 &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这一中国传统文 化中经常遮遮掩掩的命题!而是给予大胆的承 $ 女编剧吴兆芬)女导演陈薪伊!加之女子越 剧这一全女性主创阵容 ! 通过女性独有的细 ) 感性视角对田氏与庄周基于 & ' 的爱情 ! 田氏与楚王孙基于 & ' 的爱情都进行了令人 信服的描写$ 而故事的结尾!(蝴蝶梦#并没有 如话剧的改编等将田氏与庄周置于无可调和 的矛盾冲突中 ! 而是以一种 & 包容 ' 的姿态 ! 田氏唱出了&萍聚萍散都是缘'后翩然离去$ 种清淡似水的结尾!也是符合剧种风格的$ 第三类姑且称之为&嫁接'式改编! 即基本 保留传统重点经典折子戏或者经典唱段!同时 在此基础上 &穿衣戴帽'! 形成一个相对完成 ! 符合 & 新编戏 ' 的定位 $ 在形式上 ! 是传统 ! 但在思想上 ! 编导往往希望让观众意识到 自己的存在!听到自己的&声音'$ 这样的改编! 窃以为是一种 & 戴着脚镣的舞蹈 '! 难度很高 ! 成功的案例很少$ 在剧中!观众往往能够很明 显地感受到&'&'操作系统的不兼容$ 同样戴着脚镣跳舞的还有昆曲( 景阳钟#$ 笔者以为!这是一出改编剧目中比较成功的作 $ 整体流畅!且情节颇有令人感动之处$ 但剧 场反映的前半部分整体拖沓!直到(撞钟分宫# 才真正让人入戏!也从一个侧面折射出了这个 问题 撞钟分宫 为经典折子 而前半部分及 尾声则为新编处理 $ 观众可以明显感受到 ! (景阳钟# 前半部分时不时冒出对崇祯皇帝同 情和对他刚愎自用)刻薄寡恩的批判!(撞钟 分宫 # 中毫无保留的忠君思想 ! 隐隐透露出了 两种思想观念的&战争'$ 在这里 ! 想要提一出沪剧的改编 ! 即新编 沪剧 ( 邓世昌 #! 这出戏推出以来 ! 全国巡演近 ! 颇受年轻观众的认可$ 当然! 从艺术的 角度说!该剧还有可以商榷和进一步提高的地 $ 但从改编思想上!笔者认为创作者的理念 值得肯定$(邓世昌#脱胎于沪剧传统(甲午海 #!更久远的&'则是李默然的同名电影!可谓不经典$ 而沪剧的(甲午海战#全剧和(珠凤 # 一样已经湮没于历史之中 ! 只留下一段 & 祭海 ' 广为流传 ! 成为沪剧丁派的代表作 ! 沪剧观众中的地位和&兴冲冲'相似$ 然而!这次(邓世昌#的改编中!&祭海'被删去了$ 主创人员介绍 ! 在创作之初 ! 大家几乎毫无意 见地认为应该保留这一段!在这过程中也经过 了多次努力! 但因为剧情走向已和原版不同! 无论如何处理都会觉得格格不入!最后忍痛舍 $ 但从演出效果来看!老观众并没有因为不 曾听到&祭海'而不过瘾$ 而因为没有了&传统' 的束缚!现在的剧情呈现更合理也更能抓住观 $ 窃以为!对于传统的整理)改编!不能抓到 篮里就是菜$ 首先要有&甄别'$ 现在有一种误 ! 因为国家大力提倡保护传统 ! 仿佛老的就 是好的$ 贵古贱今的思想又有抬头$ 但传统也 有糟粕!并不值得完全保留$ 有很多传统的整 !在过程中往往会有这段尴尬$ 一出传统剧 目中有一折非常经典!现代创作者便想把整本 整理出来!费尽心思完成之后才发现// / 只有 留下的这一折是经典的$ 例如(宇宙锋#!纵观 全局!不得不承认为什么我们今天常演的只有 &金殿装疯'$ 同样越剧(梅花魂#中有一折经典 & 重台别 '! 因为这一折 ! 上海越剧院这些年来 一直试图恢复全剧!观众中呼声也很高$ 但至 今我们依旧没有看到整本$ 为什么, 看过原剧 剧本就会发现!除了这一折&重台别'真挚感人 之外 ! 全剧充斥了各种神神鬼鬼 ! 令人匪夷所 思的情节 ! 放在今天 ! 真的没法演 $ 问题就来 !应不应该为了一折而去迁就全剧, 勉强排 出来!又会是什么东西, 对待传统!应该要尊重保留$ 博物馆式的 保留传承是必须的!但这更多是&非遗'层面的 工作$ 对于戏剧创作者而言!窃以为还是应该 凸显主体意识$ 传统是元素)是拿来为今天的 创作思想服务的! 而不能让传统成为包袱)为桎梏$ 无论 & 当代性 ' 是否是个伪命题 $ 不同时 ) 不同创作者的思想想要做到 & 高山流水遇 知音'实在是太难$&在尊重传统的基础上加以 更符合现代审美的改编'! 这是一句我们在宣 传传统改编剧目时经常用到的话 $ 听起来很 ! 但遗憾的是 ! 这种 & 调和 ' 的结果往往是两 败俱伤$ 他们都不读诗 他们都不读诗 观诗歌剧场 随黄公望游富春山 有感 忻颖 诗歌剧场是什么! 在看"随黄公望游富春山#$我并没有接触过%但诗歌既为 定语 $ 最终实现是在剧场 &0=>%0>?'$ 0=>%0?> 为标准$来谈谈这部取 材于女诗人翟永明同名长诗 (黄公望游富春山#的戏剧作品% 从诗歌到剧场$ 涉及到语言 转化的问题% 更进一步说$)春山居图*到长诗)随黄公望游富 春山*$已经经历过从绘画语言转 换为诗歌语言的过程+因此$这部 诗歌剧场涉及到对三种不同艺术 表达方式的理解% 这部剧场作品 相对来说$更为聚焦$尽力去提取 其中的章节$ 组织成更为明确的 主旨%但尽管如此$原诗杂芜的枝 蔓还是分散了戏剧想要表达的主 $使得观众在理解时感到困难% 尤其是当原诗的引用占据了作品 的大部分语言文本时$ 观众不得 不从戏剧层面回到诗歌层面上 $ 去理解这些模糊的表达% 而这种 困难当然不能推脱给原诗本身 $ 而更应该说是戏剧构作时的选择 造成的问题% 为了弥补不同艺术语言间的 鸿沟$ 戏剧剧场进行了舞台呈现 方式上的努力% 这部作品所运用 的手法和表现方式非常丰富 $ 多媒体 , 肢体, 舞蹈 , 歌曲这类比 较常见的舞台手段$乃至相声,影戏这类少见的手段$ 这些手段 的尝试直指一个目标$ 那就是诗 歌的视觉化演绎+ 或许正如本剧 编剧周瓒所言-.诗歌剧场实践更 侧重于发明身体语言和行动的方 $促成语言文本的视觉转换$抒情诗的语言文字&诗的声音'着同样具有抒情性的诗意演示&括声音和画面'转换+ 身体语言和 行动的方向来自诗歌文本$因此也 应该有相应的舞台视觉风格+/ 诗歌在舞台上的呈现是为了 让丰富的剧场语言来促进诗歌的 传播$ 因此诗歌剧场的实践要去 促成语言文本的视觉转换+但是$ 运用舞台手段来展现诗歌肯定不 为诗歌剧场所特有$ 可以说所有 的剧场都是以此为特征$ 如果诗 歌剧场是去做这样的尝试$ 那么 . 诗歌剧场 / 就不是一个新的概 $而是一个伪命题$因为它并没 有找到自己独特的手法去定义这 种剧场模式+ 从实践结果来看$ 也正是因 为拘于转换,拘于视觉解释$使得 诗歌在这一过程中成为了逐字逐 句的,分离的表达+ 于是观众经常 从这部剧中看到这样的对诗歌的 意境的阐释 00 0 肢体的直接演 $ 讲明月出明月$ 讲游鱼出游 $ 畅游书海就是畅游书海等等 直白的,肤浅的$甚至犯诗歌大忌 的表达+ 拘于转换, 拘于视觉带来的 更大的问题是意境的缺失$ 分析 式的视觉成了理解$ 但又难以达 到更高的领会$ 就好像电视购物 在描述商品一样+ 如上述两个例 $ 我以为原诗提供的体验更丰 + 第一幕的.裹挟/显然是直白 具象的表达+ 第二幕的相声看起 来是一个复杂的设置$ 但相声的 运用$ 其实只是在听觉一个通道 $而从实际演出效果来看$相声 本身的游戏感也淹没了意境+ 这里想讲一则(富春山居图# 的故事 &这部剧场作品中也有涉 '+ 乾隆是中国历史上最喜欢 在藏品上赋诗题词盖章的皇帝 $ 染指过的名品不计其数+其中(春山居图 # ( 子明卷 # 最得他的 .宠爱/+ 不过幸好(子明卷#是幅 假画 $ 承担了真画的 . 不幸 /00 0 尽管真画上也有乾隆命手下大臣 在真迹醒目位置的天水交际处长 题乾隆御识+ 所幸真迹基本保留 了原来的面貌+ 为何乾隆的 ./惹人嫌! 中国画讲究.留白/$ .留白/是中国画最重要的意境塑 造方式+ 空白与笔墨相协$虚与实 相济才构成中国画的气韵生机 + 乾隆 . 御笔 / 恰恰堵住了气口 $ 制了生气+ 我以为$ 中国画和诗歌的共 通点之一就是.留白/+清风明月$ 古道西风 $ 这样的 . 留白 / 所唤起 的这种诗意+ 而这部剧场作品大 量的多样的视觉化演示的堆砌 $ 不说.透气/$更不用说.留白/+ $ 诗歌剧场与其用十八般武艺 创造各种视觉演示$去想.诗歌的 可解性/$去想着.诗歌剧场/这样 的意义$不如回到剧场本身$从整 体去考虑戏剧手段的运用$ 包括 结构的安排, 意象和意境的营造 等方面+ 从具体的实施到整体的 形式风格$ 本剧都有进一步打磨 和整合的空间+

Upload: others

Post on 09-Jun-2020

1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当 下#与 - whb.cnwxb.whb.cn/images/2016-12/29/7/WX7B1229.pdf · 责编!金 莹 技编!李福眠 "#$%&’()&*+&*,-./)0123$42* 自由!"#!$"!$!% 评 论! 56789:;

责编!

金 莹 技编!

李福眠

"#$%&'()&*+&*,-./)0123$42*

自由谈评 论 !

5 6 7 8 9 : ; <

!

!"

!"#!$"!$!%

今年!全本越剧"双珠凤#在上海上演$ 在此之前!普通越剧爱好者对于"双珠凤%的了解大多停留在&兴冲冲奉命把花送'这段

&

分钟左右的陆派经典唱段上$ 除非专业研究者!很少有观众能够完整地说出越剧舞台上的(双珠凤#故事$ 也正是因为经典唱段的流传和对于故事前因后果的好奇!首轮两天的演出!剧场上座率颇高!现场反响也很热烈!时有掌声和叫好声$

然而! 同现场效果并不那么协调的是!全剧整体却带给人一种&陈旧老套'的感觉$除了那段&兴冲冲'之外!两个多小时的剧本!几乎所有剧情冲突都是编剧根据话本)兄弟剧种以及越剧本身残留的简单线索重新构架!唱段更几乎都是原创$但观众还是轻而易举地从每一折里看出了许多老戏的影子$ 比如说第一场(花园会%与(西厢记*惊艳%的神似+(大牢%一折令人不禁想到(何文秀%!而(书房会%中的夫妻相会更几乎和(沉香扇%如出一辙$此外!&男女青年追求自由爱情'的主题在传统剧目中也比比皆是$ 这忍不住让人想要追问!今天我们为什么要重新整理改编(双珠凤%!难道仅仅为了&致敬'那段

&

分钟的经典唱段,

近年来!纵观全国!戏曲舞台整理)改编的传统戏曲数量不少$创作者对于&整理改编'的热衷!可能有两个方面的原因$ 从积极的角度来看!政府层面对于传统文化)传统戏曲保护力度的增大!为传统整理)改编带来了有利条件$ 在传统戏曲市场境况堪忧的当下!政府层面的支持也确实为戏曲的创作提供了资金)人力多方面的保障$ 从另一方面看!大量出炉的新编戏乏人问津$ 在&经典'基础上的改编!至少可以借一部分前人之力$以最现实的票房而言$ &兴冲冲'确实为今天的(双珠凤#吸引到了不少越剧老观众$

今天戏曲舞台上!常见的整理)改编大致可以分为三种形式$

第一种不妨称作&修旧如旧'!即将传统戏-包括一些折子戏的片段.挖掘)整理!按照其演剧之初的形式加以恢复!尽可能摒弃现代研究观念///如舞美灯光)现代审美等方面的影响$这方面的工作更多具有&非遗保护'层面的意义$ 但不能不说在今天就没有观众市场了$

事实上!这些年梨园戏在这方面的保护整理做了不少工作!也借此培养起了一批年轻观众$

另一类则是&颠覆类'改编$即取传统故事中的人物或主要情节! 而对其进行全新的诠释$ 比较有代表性的如越剧的(蝴蝶梦#!故事来源于传统折子(大劈棺#$ (蝴蝶梦# 没有回避&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这一中国传统文化中经常遮遮掩掩的命题!而是给予大胆的承

认$女编剧吴兆芬)女导演陈薪伊!加之女子越剧这一全女性主创阵容! 通过女性独有的细腻)感性视角对田氏与庄周基于&理'的爱情 !

田氏与楚王孙基于&情'的爱情都进行了令人信服的描写$ 而故事的结尾!(蝴蝶梦#并没有如话剧的改编等将田氏与庄周置于无可调和的矛盾冲突中!而是以一种&包容'的姿态 !让田氏唱出了&萍聚萍散都是缘'后翩然离去$这种清淡似水的结尾!也是符合剧种风格的$

第三类姑且称之为&嫁接'式改编!即基本保留传统重点经典折子戏或者经典唱段!同时在此基础上 &穿衣戴帽'! 形成一个相对完成的!符合&新编戏'的定位$ 在形式上!是传统的!但在思想上!编导往往希望让观众意识到自己的存在!听到自己的&声音'$这样的改编!

窃以为是一种&戴着脚镣的舞蹈'!难度很高!

成功的案例很少$ 在剧中!观众往往能够很明显地感受到&新'&旧'操作系统的不兼容$

同样戴着脚镣跳舞的还有昆曲(景阳钟#$

笔者以为!这是一出改编剧目中比较成功的作品$整体流畅!且情节颇有令人感动之处$但剧场反映的前半部分整体拖沓!直到(撞钟分宫#

才真正让人入戏!也从一个侧面折射出了这个问题!"撞钟分宫#为经典折子$而前半部分及

尾声则为新编处理%$ 观众可以明显感受到!

(景阳钟# 前半部分时不时冒出对崇祯皇帝同情和对他刚愎自用)刻薄寡恩的批判!和(撞钟分宫#中毫无保留的忠君思想!隐隐透露出了两种思想观念的&战争'$

在这里!想要提一出沪剧的改编!即新编

沪剧(邓世昌#!这出戏推出以来!全国巡演近'(

场!颇受年轻观众的认可$ 当然!从艺术的角度说!该剧还有可以商榷和进一步提高的地方$ 但从改编思想上!笔者认为创作者的理念值得肯定$ (邓世昌#脱胎于沪剧传统(甲午海战#!更久远的&根'则是李默然的同名电影!不可谓不经典$ 而沪剧的(甲午海战#全剧和(双珠凤#一样已经湮没于历史之中!只留下一段&祭海'广为流传!成为沪剧丁派的代表作!在沪剧观众中的地位和&兴冲冲'相似$ 然而!在这次(邓世昌#的改编中!&祭海'被删去了$ 据主创人员介绍!在创作之初!大家几乎毫无意见地认为应该保留这一段!在这过程中也经过了多次努力! 但因为剧情走向已和原版不同!

无论如何处理都会觉得格格不入!最后忍痛舍去$ 但从演出效果来看!老观众并没有因为不曾听到&祭海'而不过瘾$而因为没有了&传统'

的束缚!现在的剧情呈现更合理也更能抓住观众$

窃以为!对于传统的整理)改编!不能抓到篮里就是菜$ 首先要有&甄别'$ 现在有一种误区!因为国家大力提倡保护传统!仿佛老的就是好的$ 贵古贱今的思想又有抬头$ 但传统也有糟粕!并不值得完全保留$ 有很多传统的整理!在过程中往往会有这段尴尬$ 一出传统剧目中有一折非常经典!现代创作者便想把整本整理出来!费尽心思完成之后才发现///只有留下的这一折是经典的$ 例如(宇宙锋#!纵观全局!不得不承认为什么我们今天常演的只有&金殿装疯'$同样越剧(梅花魂#中有一折经典&重台别'!因为这一折!上海越剧院这些年来一直试图恢复全剧!观众中呼声也很高$ 但至今我们依旧没有看到整本$ 为什么, 看过原剧剧本就会发现!除了这一折&重台别'真挚感人之外!全剧充斥了各种神神鬼鬼!令人匪夷所思的情节!放在今天!真的没法演$ 问题就来了!应不应该为了一折而去迁就全剧, 勉强排出来!又会是什么东西,

对待传统!应该要尊重保留$ 博物馆式的保留传承是必须的!但这更多是&非遗'层面的工作$ 对于戏剧创作者而言!窃以为还是应该凸显主体意识$ 传统是元素)是拿来为今天的创作思想服务的! 而不能让传统成为包袱)成为桎梏$

无论&当代性'是否是个伪命题$ 不同时代)不同创作者的思想想要做到&高山流水遇知音'实在是太难$ &在尊重传统的基础上加以更符合现代审美的改编'! 这是一句我们在宣传传统改编剧目时经常用到的话$ 听起来很美!但遗憾的是!这种&调和'的结果往往是两败俱伤$

他们都不读诗! 他们都不读诗&&&观诗歌剧场'随黄公望游富春山(有感

忻 颖

诗歌剧场是什么!

在看"随黄公望游富春山#之

前$我并没有接触过%但诗歌既为

定 语 $ 最 终 实 现 是 在 剧 场

&

0=>%0>?

'$ 因 此 我 想 以

0=>%0?>

为标准$来谈谈这部取

材于女诗人翟永明同名长诗 (随

黄公望游富春山#的戏剧作品%

从诗歌到剧场$ 涉及到语言

转化的问题% 更进一步说$从)富

春山居图*到长诗)随黄公望游富

春山*$已经经历过从绘画语言转

换为诗歌语言的过程+因此$这部

诗歌剧场涉及到对三种不同艺术

表达方式的理解% 这部剧场作品

相对来说$更为聚焦$尽力去提取

其中的章节$ 组织成更为明确的

主旨%但尽管如此$原诗杂芜的枝

蔓还是分散了戏剧想要表达的主

题$使得观众在理解时感到困难%

尤其是当原诗的引用占据了作品

的大部分语言文本时$ 观众不得

不从戏剧层面回到诗歌层面上$

去理解这些模糊的表达% 而这种

困难当然不能推脱给原诗本身$

而更应该说是戏剧构作时的选择

造成的问题%

为了弥补不同艺术语言间的

鸿沟$ 戏剧剧场进行了舞台呈现

方式上的努力% 这部作品所运用

的手法和表现方式非常丰富$从

多媒体 ,肢体,舞蹈,歌曲这类比

较常见的舞台手段$乃至相声,皮

影戏这类少见的手段$ 这些手段

的尝试直指一个目标$ 那就是诗

歌的视觉化演绎+ 或许正如本剧

编剧周瓒所言-.诗歌剧场实践更

侧重于发明身体语言和行动的方

向$促成语言文本的视觉转换$从

抒情诗的语言文字&诗的声音'向

着同样具有抒情性的诗意演示&包

括声音和画面'转换+ 身体语言和

行动的方向来自诗歌文本$因此也

应该有相应的舞台视觉风格+ /

诗歌在舞台上的呈现是为了

让丰富的剧场语言来促进诗歌的

传播$ 因此诗歌剧场的实践要去

促成语言文本的视觉转换+但是$

运用舞台手段来展现诗歌肯定不

为诗歌剧场所特有$ 可以说所有

的剧场都是以此为特征$ 如果诗

歌剧场是去做这样的尝试$ 那么

.诗歌剧场/ 就不是一个新的概

念$而是一个伪命题$因为它并没

有找到自己独特的手法去定义这

种剧场模式+

从实践结果来看$ 也正是因

为拘于转换,拘于视觉解释$使得

诗歌在这一过程中成为了逐字逐

句的,分离的表达+于是观众经常

从这部剧中看到这样的对诗歌的

意境的阐释000肢体的直接演

绎$ 讲明月出明月$ 讲游鱼出游

鱼$ 畅游书海就是畅游书海等等

直白的,肤浅的$甚至犯诗歌大忌

的表达+

拘于转换, 拘于视觉带来的

更大的问题是意境的缺失$ 分析

式的视觉成了理解$ 但又难以达

到更高的领会$ 就好像电视购物

在描述商品一样+ 如上述两个例

子$ 我以为原诗提供的体验更丰

富+ 第一幕的.裹挟/显然是直白

具象的表达+ 第二幕的相声看起

来是一个复杂的设置$ 但相声的

运用$ 其实只是在听觉一个通道

上$而从实际演出效果来看$相声

本身的游戏感也淹没了意境+

这里想讲一则(富春山居图#

的故事 &这部剧场作品中也有涉

及'+ 乾隆是中国历史上最喜欢

在藏品上赋诗题词盖章的皇帝$

染指过的名品不计其数+其中(富

春山居图#的(子明卷#最得他的

.宠爱/+ 不过幸好(子明卷#是幅

假画$承担了真画的.不幸/000

尽管真画上也有乾隆命手下大臣

在真迹醒目位置的天水交际处长

题乾隆御识+ 所幸真迹基本保留

了原来的面貌+ 为何乾隆的 .御

笔/惹人嫌! 中国画讲究.留白/$

.留白/是中国画最重要的意境塑

造方式+空白与笔墨相协$虚与实

相济才构成中国画的气韵生机+

乾隆.御笔/恰恰堵住了气口$压

制了生气+

我以为$ 中国画和诗歌的共

通点之一就是.留白/+清风明月$

古道西风$这样的.留白/所唤起

的这种诗意+ 而这部剧场作品大

量的多样的视觉化演示的堆砌$

不说.透气/$更不用说.留白/+因

此$ 诗歌剧场与其用十八般武艺

创造各种视觉演示$去想.诗歌的

可解性/$去想着.诗歌剧场/这样

的意义$不如回到剧场本身$从整

体去考虑戏剧手段的运用$ 包括

结构的安排, 意象和意境的营造

等方面+ 从具体的实施到整体的

形式风格$ 本剧都有进一步打磨

和整合的空间+

"当下#与"传统#能否兼容$

杜竹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