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 e-mail:[email protected] 传播平安正能量...

1
2015 年至 2016 年,虹口区政法综治战 线上涌现出一批信念坚定、执法为民、敢于 担当、清正廉洁的政法综治先进工作者。 他们坚守岗位,不辞辛劳,为建设平安虹 口、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作出了突出贡献。 为积极响应上海市第六届“平安英雄”评选 活动,欢迎大家登录虹口政法综治网( http: //hk.shzfzz.net/ )或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 “虹口禁毒”微信公众号,了解本届上海市 “平安英雄”评选活动的开展情况,也可以 通过登录东方网首页、上海政法综治网首 页、“百度新闻上海频道”网站或下载“东方 头条” APP、关注上海法治声音微信公众号 为“平安英雄”投票。欢迎大家广泛参与、 学习先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上 海城市精神,为建设平安虹口大家园共同 努力。 中共上海市虹口区委员会政法委员会 上海市虹口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 上海市虹口区禁毒委员会 2016 11 4 专版 2016 11 14 责任编辑 张林凤 E-mail:[email protected] 报社地址:大连西路 195 弄 12 号 邮编:200092 电话:65752600 虹口报电脑部打印排版 电话:65752149 浦东彩虹印刷厂印刷 传播平安正能量 传播平安正能量 传播平安正能量 传播平安正能量 传播平安正能量 传播平安正能量 传播平安正能量 传播平安正能量 传播平安正能量 传播平安正能量 传播平安正能量 传播平安正能量 传播平安正能量 传播平安正能量 传播平安正能量 传播平安正能量 传播平安正能量 传播平安正能量 传播平安正能量 传播平安正能量 传播平安正能量 传播平安正能量 传播平安正能量 传播平安正能量 传播平安正能量 传播平安正能量 传播平安正能量 传播平安正能量 传播平安正能量 传播平安正能量 传播平安正能量 传播平安正能量 共建虹口大家园 共建虹口大家园 共建虹口大家园 共建虹口大家园 共建虹口大家园 共建虹口大家园 共建虹口大家园 共建虹口大家园 共建虹口大家园 共建虹口大家园 共建虹口大家园 共建虹口大家园 共建虹口大家园 共建虹口大家园 共建虹口大家园 共建虹口大家园 共建虹口大家园 共建虹口大家园 共建虹口大家园 共建虹口大家园 共建虹口大家园 共建虹口大家园 共建虹口大家园 共建虹口大家园 共建虹口大家园 共建虹口大家园 共建虹口大家园 共建虹口大家园 共建虹口大家园 共建虹口大家园 共建虹口大家园 共建虹口大家园 —虹口区政法综治系统先进人物事迹展示 —虹口区政法综治系统先进人物事迹展示 敬请关注 “虹口禁毒”微信公众号 他自 1992 年至虹口区 法院参加工作至今,一直兢 兢业业,奋战在审判一线从 事审判工作。作为区法院 唯一从事破产案件审理的承办人,面对近几 年经济形势比较严峻、区内较多企业被债权 人申请破产,法院受理的破产案件、清算责任 纠纷案件受理数量逐年增加的情况,他不言 苦、不言累,一个人负责所有虹口法院受理的 涉破产案件,加班加点确保每起破产案件合 法有序地进行。担任审判长之后,他更是带 头承担了大量疑难复杂民商事案件的审理工 作,主审的多起案件被评为上海法院精品案 件,更有一则案例入选 2015 年度最高人民法 院公报案例,系区法院首例入选最高人民法 院公报的民商事案件。 她坚守审判一线,坚持 调研查证,敢啃硬骨头,力求 在每个案件中体现公平公 正,打造了许多精品案例。 她以自己过硬的业务素质、踏实的工作作风, 积极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做好团队建设。在她 的带领下,全庭人员团结一致、注重合作,形成 相互关心、相互促进的良好工作氛围。她创新 工作方式,体现务实风格。在全市范围内首开 先河,启动“阳光小屋”来信的未成年人心理健 康关护项目,通过司法纠纷准确定位未成年人 关护对象,将未成年人心理预防、咨询、治疗工 作结合为一体。牵头成立多家单位联席会议 机制,积极推动困境儿童问题的解决,力求把 各项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做好、做实。她用实际 行动向社会展示了责任、关爱、公正。 他带头办理难案要案, 成功审结多起在本区范围 内影响较大的职务犯罪案 件,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和 法律效果。他积极推进工作机制创新,探索 完善刑事和解机制和刑事案件速裁程序,顺 利完成试点任务,总结形成多条成功经验,受 到上级法院的一致好评。他注重发挥刑事审 判的社会教育功能,依托网络直播、庭审纪实 等载体,让更多公众了解典型案件的审理情 况,该庭审理的多起案件被中央和市级媒体 报道。他积极参与社会管理,深入社区为人 民调解员讲解调解技巧,为社区居民进行普 法教育,并组织庭内干警深入机关、社区、学 校开展预防犯罪宣传,为平安社会建设做出 了贡献。 张士锋 男, 45 岁,群 众,虹口区人民法院民二庭 副庭长。 冯建国 男, 58 岁,中共 党员,自强虹口社工站党支部 书记兼副站长,上海市第六届 “平安英雄”评选活动候选人。 张修耘 女, 51 岁,中共 党员,虹口区人民法院未成 年人综合审判庭庭长。 周军 男, 48 岁,中共党 员,虹口区法院刑庭庭长。 他认真研究电子数据取 证工作,为案件侦查起诉提 供科技支撑,曾承办大量电 子数据证据取证鉴定案件, 以科学技术还原案件真相。他积极探索互联 +时代的侦查信息化工作,提升理论指导实 践能力。《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的证据研 究》《上海车牌拍卖系统服务器被攻击案件的 证据审查和启示》等多篇论文发表于国家级刊 物。根据区检察院探索大数据服务检察办案 工作撰写的论文《大数据在检察机关的应用前 景研究》获最高人民检察院首届“科技强检”征 文优秀奖。部署院远程提审系统,极大地提高 了办案效率,以此组织的《检察办案中远程视 频技术应用研究》课题研究从全国 115 个申报 课题中脱颖而出,获高检院科研课题立项。 2007 年进院以来,一 直工作在公诉、航运(金融) 办案第一线,共办理或参与 办理各类刑事案件 1000 件,同时办理了一批难度较大和在区域内有重 大影响的案件,其办理的朱某等人非法经营未 上市公司股权案、徐某等三十余人非法经营黄 金期货系列案均系本区域内首例;办理的王某 等六人内外勾结贪污、骗取动迁款案及冯某等 五人寻衅滋事案均系区域内影响较大案件;办 理的伏某侵犯著作权一案,被上海市版权局评 为年度上海十大版权典型案例,并被收录于 2013-2014 年上海知识产权刑事典型案件》。 他积极参与创新管理,通过向相关单位制发一 类问题通报,检察公函和检察建议书,多方参 与社会管理。 谢飞 男, 35 岁,中共 党员,虹口区人民检察院 航运(金融)科副科长。 陈荔 男, 34 岁,中共 党员,虹口区人民检察院检 察技术科科长。 他自 2008 4 月担任虹 口区信访办副主任以来,先后 分管过受理科、复查复核科、 督查科、综合科等区信访办所 有科室。分管受理科期间,在区委、区政府的 关心支持下,率先建立了全市第一家区委、区 政府“信访联合接待大厅”;在分管复查复核科 期间,他依托复查复核程序主动化解矛盾,防 止将矛盾上交。近年来,区信访办代表区政府 出具的复查意见书被纠正率为零。目前,他分 管的督查科依托每周三、四区领导接待平台, 牵头协调并化解了多起涉及居民区群租整治 和规模性租赁整治等突出集体矛盾,受到了周 边居民的好评。他作风优良、廉洁自律,站在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高度,不断开创信访工 作新局面。 他长期工作在信访维 稳一线,多次被抽调至市、 区应急办参与稳控和疏导 工作,被派驻上海、昆山、苏 州、北京等各地火车站,每日工作 12 小时,连 续上岗两周或以上,直至维稳工作结束。 在调任督查科后,他协助安排区四套班 子领导每周三、周四在区信访大厅接待群众, 先后受理 47 件信访件。在 2016 年全国“两 会”、春节等重要节点期间,他放弃休息,落实 区委政法委稳定例会的要求,每日汇报全区 稳定工作的实际情况,协调本区各相关部门、 各街道落实相关工作措施,同时承担与市级 单位的沟通工作,确保各项工作任务落实到 位。 刘宁京 男, 57 岁,中共 党员,虹口区信访办副主 任。 袁亦成 男, 28 岁,中共 党员,虹口区信访办督查科 科员。 他在担任社区民警十多 年里,巧破“奇怪的敲打声” 等疑案,告破“神秘残障少 年”案件,并破获烟杂店入室 偷窃案,通过简单的失物招领牵扯出一个贩毒 团伙。连破大案、要案让他赢得“神探”美名。 十几年来,虽然所长换了五、六任,但在派出所 的荣誉陈列室里,当年他的那张军令状作为社 区民警的“立誓”,依旧被放置在显眼的橱窗 中,见证了他的坚持、他的成功、他的一心为 民。有人问:“对于一名社区民警而言,热衷于 查案破案,算不算有点不务正业呢?”他认真地 回答:“其实老百姓心里没有那么多警种之分, 我们也不能以自己的岗位作为拒绝群众求助 的理由。在人们眼里,警察就是破案的,就应 该是千家万户的守护者”。 朱玉荣 男, 45 岁,中共党 员,四级警长,公安分局凉城 新村派出所社区民警。 她先后在派出所户籍 受理窗口、社区民警、综合 内勤等工作岗位工作 23 年,始终坚持“服务于民、服 务大局”的工作理念。将重点投向户籍工作中 的难点,特别重视弱势群体的需求,真诚倾情 为他们排忧解难。她精通业务,严格执法,热 忱服务。她曾远赴辽宁省凌源市公安局圆满 解决当事人遗留二十多年的身份问题;她解民 忧,将原本应于 55 个工作日完成的户口审批压 缩到 22 个工作日内完成,确保身患癌症生活有 困难的上海知青顺利领取医疗补助金;她办实 事,注重加强对信访人的人文关怀,巧妙化解 多起信访矛盾。她以热爱事业的情怀、一心为 民的热情,在平凡的户籍岗位上,奏响了公安 民警忠于职守殚精竭虑的激情华章。 徐赛玥 女, 48 岁,中共党 员,三级警长,公安分局人口 管理办公室户口准入科民警。 她多年来扎根旧改基 地,带领团队成员精诚合 作、攻坚克难,创造性地提 出了适应旧改居民调解的 “三心三意调解法”,化解旧改家庭的矛盾,致 力于虹口转型发展和民生改善。几年来共咨 询解答四千多人次,调解成功案件四百多件, 调解协议履行率达 98%以上,收到锦旗六十余 面。陈瑞荣人民调解工作室先后完成了 10811202 及北横通道等基地房屋征收的调解工 作。目前仍坚守在信虹( 9101315 )基地,为 推进该基地的签约、搬迁和顺利改造默默努 力。她立足社区,尽心竭力为社会稳定不懈努 力。她奉献社会,凭借扎实的专业功底和娴熟 的调解技巧为部门、单位和社区化解各种历史 遗留问题和疑难复杂的矛盾纠纷。 他通过孜孜不倦的学 习,经年累月的实践,从 2009 年刚踏入矫正社工行 业的青葱毕业生,到如今历 练成为矫正社工里独当一面的能手。他始终 兢兢业业地恪守自己的工作职责,辅助管理社 区服刑和刑释解教人员、协同维护社区平安。 截至 2016 8 月,他累计矫正社区服刑人员 179 人、帮教刑释解教人员 427 人, 7 年无一人 重犯。这些人员当中不乏“三高”人员:即暴力 倾向高、再犯可能高、社会危险高。但他始终 怀着饱满的热情积极投身工作,运用自己独特 的矫正帮教方式,秉承着不畏暴力、循循善诱 的工作理念,帮助一个又一个的“失足”人员走 上正轨、化解一个又一个的社区隐患,为社会 稳定默默地奉献力量。 她自 2012 3 月入驻 旧改基地后,共接待咨询 5000 多批次、 14000 多人次, 调解各类纠纷 1900 余件,收 到居民赠送锦旗 40 多面。她带领团队大胆探 索认真总结,经过几年来的实践,探索出一套 可推广、可复制的旧改人民调解方法和“四坚 持、四掌握”的工作经验:坚持政策导向、掌握 调解原则;坚持依法调解,掌握人情分寸;坚持 主动出击,掌握介入时机;坚持资源共享,掌握 方法和定位。有效地推进了虹口区旧改征收 工作的进程,有力地推动了社区综合治理建设 和社会的和谐稳定。她和团队的事迹及经验 多次在中央电视台、《中国司法》《人民调解》 《上海法治报》等媒体上刊登,得到市、区领导 的肯定和认可。 她自 2004 年从事社区矫 正和安置帮教工作以来,勇 于实践、开拓进取、脚踏实 地、立足岗位、辛勤耕耘、成绩显著。她注重工 作实绩,踏实践行市局工作要求,组织开展“守 纪律、讲规矩、树形象”专题教育和各种培训, 以“三查、三访、三看”的检查形式,创新工作的 具体内容、方式方法、工作流程和工作制度。 她注重整合资源,与各部门协同配合,提高工 作效率。她建立每月动态分析研判制度,与安 帮成员单位紧密配合,进一步夯实预防重新犯 罪的工作机制。她注重探索创新,提高工作的 有效性。积极探索计分考核、电子监控试点、 “启程”心理项目、青少年分类矫正模式等,为 青少年健康快乐成长创造了良好条件。 陈瑞荣 女, 61 岁,中共 党员,虹口区旧改基地人民 调解员。 陆堃 男, 29 岁,群众, 新航社区服务总站虹口工 作站矫正社工。 罗奇梅 女, 59 岁,中共 党员,虹口区旧改基地人民 调解员。 林盛君 女, 53 岁,中共 党员,虹口区司法局社区矫 正科科长,区安置帮教志愿 者协会秘书长。 他积极组织协调开展了 春节防火、九·三阅兵、交通 安全大整治等多个专项的社 会面防控工作,有效维护了社区的安全。他深 入走访社区,努力提升居民安全感。在掌握大 量一手资料基础上,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及维护 保养工作机制。加强安全宣传教育,组织开展 邻里守望和宣传结对,构建“平安川北”的布局 结构。他抓实基础重管理,做实实有人口综合 服务。通过探索和积累,他设计出以“1+2+5+ 5”的实有人口管理基本工作模式,强化实有人 口、实有房屋和居住证管理。探索开展社区综 合协管队转制工作和实有人口综合大数据服 务平台建设,整治消除群租现象,积极推行人 口综合管理网格化运行工作机制。 洪琦 男, 34 岁,中共 党员,四川北路街道平安办 综治干部、街道人口综合管 理办公室负责人。 她积极开展调解工作, 每年接待调解的口头纠纷案 件有 40 50 件,出具人民调 解书的有 15 起,涉及金额 五、六千元,调解成功率在 98%以上。为维护 社区治安,她不辞辛劳,始终将人民群众的利 益、平安社区建设放在首位。注重对广大居民 开展宣传,对存在群租现象的住户积极进行调 解、督促整改。针对外来务工人员较多,易产 生群租现象的老式小区情况,她主动上门向租 客了解情况,向他们宣传群租的安全隐患,动 之以情晓之以理地规劝租客在限期内整改。 对于少数不听劝导的租户,她想方设法与房东 取得联系,不厌其烦地向房东晓以群租对社区 及房东自家的危害,在她的不懈努力下,居民 区的群租得到有效遏制。 蒋鹂 女, 47 岁,中共 党员,欧阳路街道邮电居委 副主任。 他作为企业领导,在 2016 2 17 日远虹大厦 发生火情时,积极组织员工 参与火险抢救工作,特别是 确保了位于失火点附近的胜利加油站不受火 情影响,保护了周边居民的人身安全。他接受 过消防培训,在识别出起火点后,便接连开启 十多个灭火器,对准火场不断喷射,使得火势 得到初步控制,随即奔进附近加油站,与站长 取得联系,同时指挥公司员工配合加油站清空 所有滞留在站内的车辆,又与员工一起推出加 油站的大号灭火器,在火警现场奋不顾身地灭 火,遏制了火势向邻近美容院的蔓延,为消防 队的到来赢得了宝贵的时间,成功地保护了这 一带居民和店家的生命财产安全,他的临危不 惧见义勇为精神赢得人们的赞誉。 秦尚源 男, 38 岁,群 , 上海车缘贸易有限公司 法人代表。 他以社区平安建设为 己任,凝心聚力,敢啃硬骨 头,积极落实各项平安保障 工作。他求真务实,敢于创 新,做实平安建设体系。在工作中树立创新思 维和精品意识。如:积极探索以购买服务的方 式引进第三方平台及社会组织共同参与调处 矛盾纠纷,动员更多力量切实将矛盾吸附、化 解在社区等。他主动奉献,弘扬正气,积极参 与各项维稳工作,妥善处置了各类突发矛盾和 应急情况,确保曲阳社区连续 7 年未发生非正 常上访事件,确保社区平安稳定。他脚踏实 地、务实创新,将平安建设融入到工作生活的 始终,打造了各部门、社区单位、居民区联动的 平安工作格局,带头将平安网络织遍全社区, 深得社区广大干部群众的好评。 余桢 36 岁,中共 党员,曲阳路街道平安办主 任。 她多年来致力于街道社 会面的稳定工作,积极参加 各类志愿者服务项目,每逢 重要节点,她总是放弃休息 参与平安志愿者活动。如:上海世游赛、亚信峰 会、南京青奥会、 APEC 会议、“九·三”阅兵式、 乌镇互联网大会、杭州 G20 峰会等重要节点期 间的志愿工作。提篮桥社区地处北外滩开发最 前沿,因房屋征收和拆迁及重大工程建设引发 的各类矛盾呈多发、高发态势,而且在册吸毒人 员、刑释解教人员等社会治安重点人员的数量 也在全市处于高位。为确保辖区平安,她组织 带领综治社保队员长期风雨无阻地坚守在岗位 上。在长期政法志愿工作中,她总结出了一套 切实可行的方法,为提篮桥街道辖区乃至虹口 区的和谐稳定贡献出了自己的力量。 他坚持以认真负责的 态度耐心细心、将心比心地 开展工作。他以居委为抓 手,以街道为桥梁,协调各 相关部门,搭建化解平台,面对面、谈诉求、摆 依据、讲情理、遵法律、寻解决。在维护社会稳 定方面,他全力以赴,切实做好维稳工作;努力 创新,建立健全长效机制;扎扎实实,认真细致 地做好重要节点期间的稳定工作,为确保全国 “两会”“全会”“九·三”阅兵仪式、亚信峰会和 春节国庆等全国性重要会议及节庆日活动的 顺利进行贡献着自己的一份力量。他以“提篮 桥”这三个字的谐音来努力做好街道工作。提 —提高认识有信心;篮—拦在基层有方 法;桥—桥梁作用有效果。为维护社会和谐 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 何建华 男, 50 岁,中共 党员,提篮桥街道平安办主 任。 陈红英 女, 60 岁,群 众,提篮桥街道平安办志愿 者。 他始终秉持“尽心、尽 力、尽职”原则,工作在信 访案件处理的第一线,千 方百计地为来访者排忧解 难,不断提高信访工作效率。尤其在全国“两 会”、国庆节、亚信峰会、党的十八大等重大节 点期间,更是按照工作要求, 24 小时开门接待 居民来访,处理信访件,积极协调相关部门有 力落实相关工作措施,努力吸附、化解各类矛 盾。他参与综治信访工作 5 年来,街道实现了 无非正常上访的目标,地区内涉及大规模购物 中心经营矛盾、动迁地块回搬安置房矛盾和市 政工程项目施工矛盾等影响较大的群体性矛 盾都取得阶段性进展,得到居民群众和上级领 导的充分肯定。 刘文彦 男, 35 岁,中 共党员,广中路街道信访 办副主任。 他带头抓好社区稳定 工作和平安社区建设工作, 确保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 作有序推进。在重大节点 期间,及时掌握社区各类矛盾,提高解决矛盾 纠纷的实效性。他大力组织宣传活动,营造平 安社区工作的良好社会氛围。积极组织开展 防范电信诈骗、金融诈骗等系列宣传;组织开 展社区大型消防演练、传授伤害预防知识。他 参与组织协调、全面推进,有效实施各项平安 社区实事项目。积极组织开展规模性租赁场 所整治,实施小区内生命通道建设等工程。他 开拓创新、积极探索,引入新家园建设与合作 事务所这一社会组织参与社区物业管理,进一 步完善综合治理工作,有效地降低了社区突出 矛盾的发生率。 石万方 男, 53 岁,中共 党员,凉城新村街道平安办 主任。 他曾连续 5 年任街道信 访办负责人,受理群众信、 访、电、邮数千件,处理解决 重点信访事项、重点矛盾上 百起。他长期扎根一线,对预防处置各类突发 事件具有丰富经验。在2015 年“东方之星”长江 沉船事件的善后处理工作中,他直面压力,沉着 冷静,果断决策,在灾难事故现场的极端恶劣环 境下,稳妥迅速地完成了遇难家庭的善后处理 工作。他积极推进安全社区建设,最大限度地 降低社区各类事故与伤害,组织实施涵盖到各 类人员;各种场所的安全促进项目,力争做到 “任何人都平等享有健康安全的权利”。在街道 创建国际安全社区中,作为安全社区领导小组 副组长,他积极推进,开拓创新,使街道成功获 得“国际安全社区”称号。 刘龙飞 男, 57 岁,中共 党员,江湾镇街道副调研员。 他常年坚守在戒毒帮 教工作一线,以戒毒康复人 员为重点,以热心、用心、爱 心、诚心、真心的“五心”工作法,拯救一个个戒 毒康复人员迷途的灵魂。以真情化危机,第一 时间介入,制止吸毒人员无理闹访或扬言行凶 的行为,消除了社会不稳定因素。他指导虹口 禁毒社工团队用专业方法帮助吸毒人员重新 回归社会,开展“爱助回归路”“牵手同伴教育” “巧手坊”等吸毒人员互助戒毒康复教育等项 目,取得业内的一致好评,成为本区禁毒工作 的品牌项目;他联系民政救助和就业部门,帮 助回归人员再就业;他坚持抓支部班子建设、 抓党员教育、抓党建文化、抓入党积极分子培 养,促进自强虹口社工站党支部建设。

Upload: others

Post on 30-Oct-2020

0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2016 E-mail:hkbs765@163.com 传播平安正能量 共建虹口大家园hongkouweekly.xinmin.cn/resfile/2016-11-14/04/04.pdf2016/11/14  · 忱服务。她曾远赴辽宁省凌源市公安局圆满

2015年至 2016年,虹口区政法综治战线上涌现出一批信念坚定、执法为民、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政法综治先进工作者。他们坚守岗位,不辞辛劳,为建设平安虹口、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作出了突出贡献。为积极响应上海市第六届“平安英雄”评选活动,欢迎大家登录虹口政法综治网(http://hk.shzfzz.net/)或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

“虹口禁毒”微信公众号,了解本届上海市“平安英雄”评选活动的开展情况,也可以通过登录东方网首页、上海政法综治网首页、“百度新闻上海频道”网站或下载“东方头条”APP、关注上海法治声音微信公众号

为“平安英雄”投票。欢迎大家广泛参与、学习先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上海城市精神,为建设平安虹口大家园共同努力。

中共上海市虹口区委员会政法委员会上海市虹口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

上海市虹口区禁毒委员会2016年11月

4 专版 2016年11月14日 责任编辑 张林凤 E-mail:[email protected]

报社地址:大连西路195弄12号 邮编:200092 电话:65752600 虹口报电脑部打印排版 电话:65752149 浦东彩虹印刷厂印刷

传播平安正能量传播平安正能量传播平安正能量传播平安正能量传播平安正能量传播平安正能量传播平安正能量传播平安正能量传播平安正能量传播平安正能量传播平安正能量传播平安正能量传播平安正能量传播平安正能量传播平安正能量传播平安正能量传播平安正能量传播平安正能量传播平安正能量传播平安正能量传播平安正能量传播平安正能量传播平安正能量传播平安正能量传播平安正能量传播平安正能量传播平安正能量传播平安正能量传播平安正能量传播平安正能量传播平安正能量传播平安正能量 共建虹口大家园共建虹口大家园共建虹口大家园共建虹口大家园共建虹口大家园共建虹口大家园共建虹口大家园共建虹口大家园共建虹口大家园共建虹口大家园共建虹口大家园共建虹口大家园共建虹口大家园共建虹口大家园共建虹口大家园共建虹口大家园共建虹口大家园共建虹口大家园共建虹口大家园共建虹口大家园共建虹口大家园共建虹口大家园共建虹口大家园共建虹口大家园共建虹口大家园共建虹口大家园共建虹口大家园共建虹口大家园共建虹口大家园共建虹口大家园共建虹口大家园共建虹口大家园———虹口区政法综治系统先进人物事迹展示—虹口区政法综治系统先进人物事迹展示

敬请关注“虹口禁毒”微信公众号

他自 1992 年至虹口区法院参加工作至今,一直兢兢业业,奋战在审判一线从事审判工作。作为区法院

唯一从事破产案件审理的承办人,面对近几年经济形势比较严峻、区内较多企业被债权人申请破产,法院受理的破产案件、清算责任纠纷案件受理数量逐年增加的情况,他不言苦、不言累,一个人负责所有虹口法院受理的涉破产案件,加班加点确保每起破产案件合法有序地进行。担任审判长之后,他更是带头承担了大量疑难复杂民商事案件的审理工作,主审的多起案件被评为上海法院精品案件,更有一则案例入选 2015 年度最高人民法院公报案例,系区法院首例入选最高人民法院公报的民商事案件。

她坚守审判一线,坚持调研查证,敢啃硬骨头,力求在每个案件中体现公平公正,打造了许多精品案例。

她以自己过硬的业务素质、踏实的工作作风,积极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做好团队建设。在她的带领下,全庭人员团结一致、注重合作,形成相互关心、相互促进的良好工作氛围。她创新工作方式,体现务实风格。在全市范围内首开先河,启动“阳光小屋”来信的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关护项目,通过司法纠纷准确定位未成年人关护对象,将未成年人心理预防、咨询、治疗工作结合为一体。牵头成立多家单位联席会议机制,积极推动困境儿童问题的解决,力求把各项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做好、做实。她用实际行动向社会展示了责任、关爱、公正。

他带头办理难案要案,成功审结多起在本区范围内影响较大的职务犯罪案件,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和

法律效果。他积极推进工作机制创新,探索完善刑事和解机制和刑事案件速裁程序,顺利完成试点任务,总结形成多条成功经验,受到上级法院的一致好评。他注重发挥刑事审判的社会教育功能,依托网络直播、庭审纪实等载体,让更多公众了解典型案件的审理情况,该庭审理的多起案件被中央和市级媒体报道。他积极参与社会管理,深入社区为人民调解员讲解调解技巧,为社区居民进行普法教育,并组织庭内干警深入机关、社区、学校开展预防犯罪宣传,为平安社会建设做出了贡献。

张士锋 男,45 岁,群众,虹口区人民法院民二庭副庭长。

冯建国 男,58岁,中共党员,自强虹口社工站党支部书记兼副站长,上海市第六届

“平安英雄”评选活动候选人。

张修耘 女,51岁,中共党员,虹口区人民法院未成年人综合审判庭庭长。

周 军 男,48岁,中共党员,虹口区法院刑庭庭长。

他认真研究电子数据取证工作,为案件侦查起诉提供科技支撑,曾承办大量电子数据证据取证鉴定案件,

以科学技术还原案件真相。他积极探索互联网+时代的侦查信息化工作,提升理论指导实践能力。《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的证据研究》《上海车牌拍卖系统服务器被攻击案件的证据审查和启示》等多篇论文发表于国家级刊物。根据区检察院探索大数据服务检察办案工作撰写的论文《大数据在检察机关的应用前景研究》获最高人民检察院首届“科技强检”征文优秀奖。部署院远程提审系统,极大地提高了办案效率,以此组织的《检察办案中远程视频技术应用研究》课题研究从全国 115个申报课题中脱颖而出,获高检院科研课题立项。

自 2007 年进院以来,一直工作在公诉、航运(金融)办案第一线,共办理或参与办理各类刑事案件 1000 余

件,同时办理了一批难度较大和在区域内有重大影响的案件,其办理的朱某等人非法经营未上市公司股权案、徐某等三十余人非法经营黄金期货系列案均系本区域内首例;办理的王某等六人内外勾结贪污、骗取动迁款案及冯某等五人寻衅滋事案均系区域内影响较大案件;办理的伏某侵犯著作权一案,被上海市版权局评为年度上海十大版权典型案例,并被收录于

《2013-2014年上海知识产权刑事典型案件》。他积极参与创新管理,通过向相关单位制发一类问题通报,检察公函和检察建议书,多方参与社会管理。

谢飞 男,35 岁,中共党员,虹口区人民检察院航运(金融)科副科长。

陈 荔 男,34 岁,中共党员,虹口区人民检察院检察技术科科长。

他自2008年4月担任虹口区信访办副主任以来,先后分管过受理科、复查复核科、督查科、综合科等区信访办所

有科室。分管受理科期间,在区委、区政府的关心支持下,率先建立了全市第一家区委、区政府“信访联合接待大厅”;在分管复查复核科期间,他依托复查复核程序主动化解矛盾,防止将矛盾上交。近年来,区信访办代表区政府出具的复查意见书被纠正率为零。目前,他分管的督查科依托每周三、四区领导接待平台,牵头协调并化解了多起涉及居民区群租整治和规模性租赁整治等突出集体矛盾,受到了周边居民的好评。他作风优良、廉洁自律,站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高度,不断开创信访工作新局面。

他长期工作在信访维稳一线,多次被抽调至市、区应急办参与稳控和疏导工作,被派驻上海、昆山、苏

州、北京等各地火车站,每日工作 12 小时,连续上岗两周或以上,直至维稳工作结束。

在调任督查科后,他协助安排区四套班子领导每周三、周四在区信访大厅接待群众,先后受理 47 件信访件。在 2016 年全国“两会”、春节等重要节点期间,他放弃休息,落实区委政法委稳定例会的要求,每日汇报全区稳定工作的实际情况,协调本区各相关部门、各街道落实相关工作措施,同时承担与市级单位的沟通工作,确保各项工作任务落实到位。

刘宁京 男,57 岁,中共党员,虹口区信访办副主任。

袁亦成 男,28岁,中共党员,虹口区信访办督查科科员。

他在担任社区民警十多年里,巧破“奇怪的敲打声”等疑案,告破“神秘残障少年”案件,并破获烟杂店入室

偷窃案,通过简单的失物招领牵扯出一个贩毒团伙。连破大案、要案让他赢得“神探”美名。十几年来,虽然所长换了五、六任,但在派出所的荣誉陈列室里,当年他的那张军令状作为社区民警的“立誓”,依旧被放置在显眼的橱窗中,见证了他的坚持、他的成功、他的一心为民。有人问:“对于一名社区民警而言,热衷于查案破案,算不算有点不务正业呢?”他认真地回答:“其实老百姓心里没有那么多警种之分,我们也不能以自己的岗位作为拒绝群众求助的理由。在人们眼里,警察就是破案的,就应该是千家万户的守护者”。

朱玉荣 男,45岁,中共党员,四级警长,公安分局凉城新村派出所社区民警。

她先后在派出所户籍受理窗口、社区民警、综合内勤等工作岗位工作 23年,始终坚持“服务于民、服

务大局”的工作理念。将重点投向户籍工作中的难点,特别重视弱势群体的需求,真诚倾情为他们排忧解难。她精通业务,严格执法,热忱服务。她曾远赴辽宁省凌源市公安局圆满解决当事人遗留二十多年的身份问题;她解民忧,将原本应于55个工作日完成的户口审批压缩到22个工作日内完成,确保身患癌症生活有困难的上海知青顺利领取医疗补助金;她办实事,注重加强对信访人的人文关怀,巧妙化解多起信访矛盾。她以热爱事业的情怀、一心为民的热情,在平凡的户籍岗位上,奏响了公安民警忠于职守殚精竭虑的激情华章。

徐赛玥 女,48岁,中共党员,三级警长,公安分局人口管理办公室户口准入科民警。

她多年来扎根旧改基地,带领团队成员精诚合作、攻坚克难,创造性地提出了适应旧改居民调解的

“三心三意调解法”,化解旧改家庭的矛盾,致力于虹口转型发展和民生改善。几年来共咨询解答四千多人次,调解成功案件四百多件,调解协议履行率达98%以上,收到锦旗六十余面。陈瑞荣人民调解工作室先后完成了 108、11、202及北横通道等基地房屋征收的调解工作。目前仍坚守在信虹(9、10、13、15)基地,为推进该基地的签约、搬迁和顺利改造默默努力。她立足社区,尽心竭力为社会稳定不懈努力。她奉献社会,凭借扎实的专业功底和娴熟的调解技巧为部门、单位和社区化解各种历史遗留问题和疑难复杂的矛盾纠纷。

他通过孜孜不倦的学习 ,经 年 累 月 的 实 践 ,从2009 年刚踏入矫正社工行业的青葱毕业生,到如今历

练成为矫正社工里独当一面的能手。他始终兢兢业业地恪守自己的工作职责,辅助管理社区服刑和刑释解教人员、协同维护社区平安。截至 2016 年 8 月,他累计矫正社区服刑人员179人、帮教刑释解教人员 427人,7年无一人重犯。这些人员当中不乏“三高”人员:即暴力倾向高、再犯可能高、社会危险高。但他始终怀着饱满的热情积极投身工作,运用自己独特的矫正帮教方式,秉承着不畏暴力、循循善诱的工作理念,帮助一个又一个的“失足”人员走上正轨、化解一个又一个的社区隐患,为社会稳定默默地奉献力量。

她自 2012 年 3 月入驻旧改基地后,共接待咨询5000多批次、14000多人次,调解各类纠纷1900余件,收

到居民赠送锦旗 40多面。她带领团队大胆探索认真总结,经过几年来的实践,探索出一套可推广、可复制的旧改人民调解方法和“四坚持、四掌握”的工作经验:坚持政策导向、掌握调解原则;坚持依法调解,掌握人情分寸;坚持主动出击,掌握介入时机;坚持资源共享,掌握方法和定位。有效地推进了虹口区旧改征收工作的进程,有力地推动了社区综合治理建设和社会的和谐稳定。她和团队的事迹及经验多次在中央电视台、《中国司法》《人民调解》

《上海法治报》等媒体上刊登,得到市、区领导的肯定和认可。

她自 2004年从事社区矫正和安置帮教工作以来,勇于实践、开拓进取、脚踏实

地、立足岗位、辛勤耕耘、成绩显著。她注重工作实绩,踏实践行市局工作要求,组织开展“守纪律、讲规矩、树形象”专题教育和各种培训,以“三查、三访、三看”的检查形式,创新工作的具体内容、方式方法、工作流程和工作制度。她注重整合资源,与各部门协同配合,提高工作效率。她建立每月动态分析研判制度,与安帮成员单位紧密配合,进一步夯实预防重新犯罪的工作机制。她注重探索创新,提高工作的有效性。积极探索计分考核、电子监控试点、

“启程”心理项目、青少年分类矫正模式等,为青少年健康快乐成长创造了良好条件。

陈瑞荣 女,61 岁,中共党员,虹口区旧改基地人民调解员。

陆 堃 男,29岁,群众,新航社区服务总站虹口工作站矫正社工。

罗奇梅 女,59岁,中共党员,虹口区旧改基地人民调解员。

林盛君 女,53 岁,中共党员,虹口区司法局社区矫正科科长,区安置帮教志愿者协会秘书长。

他积极组织协调开展了春节防火、九·三阅兵、交通安全大整治等多个专项的社

会面防控工作,有效维护了社区的安全。他深入走访社区,努力提升居民安全感。在掌握大量一手资料基础上,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及维护保养工作机制。加强安全宣传教育,组织开展邻里守望和宣传结对,构建“平安川北”的布局结构。他抓实基础重管理,做实实有人口综合服务。通过探索和积累,他设计出以“1+2+5+5”的实有人口管理基本工作模式,强化实有人口、实有房屋和居住证管理。探索开展社区综合协管队转制工作和实有人口综合大数据服务平台建设,整治消除群租现象,积极推行人口综合管理网格化运行工作机制。

洪 琦 男,34 岁,中共党员,四川北路街道平安办综治干部、街道人口综合管理办公室负责人。

她积极开展调解工作,每年接待调解的口头纠纷案件有40至50件,出具人民调解书的有 15 起,涉及金额

五、六千元,调解成功率在 98%以上。为维护社区治安,她不辞辛劳,始终将人民群众的利益、平安社区建设放在首位。注重对广大居民开展宣传,对存在群租现象的住户积极进行调解、督促整改。针对外来务工人员较多,易产生群租现象的老式小区情况,她主动上门向租客了解情况,向他们宣传群租的安全隐患,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地规劝租客在限期内整改。对于少数不听劝导的租户,她想方设法与房东取得联系,不厌其烦地向房东晓以群租对社区及房东自家的危害,在她的不懈努力下,居民区的群租得到有效遏制。

蒋 鹂 女,47 岁,中共党员,欧阳路街道邮电居委副主任。

他作为企业领导,在2016 年 2 月 17 日远虹大厦发生火情时,积极组织员工参与火险抢救工作,特别是

确保了位于失火点附近的胜利加油站不受火情影响,保护了周边居民的人身安全。他接受过消防培训,在识别出起火点后,便接连开启十多个灭火器,对准火场不断喷射,使得火势得到初步控制,随即奔进附近加油站,与站长取得联系,同时指挥公司员工配合加油站清空所有滞留在站内的车辆,又与员工一起推出加油站的大号灭火器,在火警现场奋不顾身地灭火,遏制了火势向邻近美容院的蔓延,为消防队的到来赢得了宝贵的时间,成功地保护了这一带居民和店家的生命财产安全,他的临危不惧见义勇为精神赢得人们的赞誉。

秦尚源 男,38 岁,群众,上海车缘贸易有限公司法人代表。

他以社区平安建设为己任,凝心聚力,敢啃硬骨头,积极落实各项平安保障工作。他求真务实,敢于创

新,做实平安建设体系。在工作中树立创新思维和精品意识。如:积极探索以购买服务的方式引进第三方平台及社会组织共同参与调处矛盾纠纷,动员更多力量切实将矛盾吸附、化解在社区等。他主动奉献,弘扬正气,积极参与各项维稳工作,妥善处置了各类突发矛盾和应急情况,确保曲阳社区连续 7年未发生非正常上访事件,确保社区平安稳定。他脚踏实地、务实创新,将平安建设融入到工作生活的始终,打造了各部门、社区单位、居民区联动的平安工作格局,带头将平安网络织遍全社区,深得社区广大干部群众的好评。

余 桢 男 36 岁,中共党员,曲阳路街道平安办主任。

她多年来致力于街道社会面的稳定工作,积极参加各类志愿者服务项目,每逢重要节点,她总是放弃休息

参与平安志愿者活动。如:上海世游赛、亚信峰会、南京青奥会、APEC会议、“九·三”阅兵式、乌镇互联网大会、杭州G20峰会等重要节点期间的志愿工作。提篮桥社区地处北外滩开发最前沿,因房屋征收和拆迁及重大工程建设引发的各类矛盾呈多发、高发态势,而且在册吸毒人员、刑释解教人员等社会治安重点人员的数量也在全市处于高位。为确保辖区平安,她组织带领综治社保队员长期风雨无阻地坚守在岗位上。在长期政法志愿工作中,她总结出了一套切实可行的方法,为提篮桥街道辖区乃至虹口区的和谐稳定贡献出了自己的力量。

他坚持以认真负责的态度耐心细心、将心比心地开展工作。他以居委为抓手,以街道为桥梁,协调各

相关部门,搭建化解平台,面对面、谈诉求、摆依据、讲情理、遵法律、寻解决。在维护社会稳定方面,他全力以赴,切实做好维稳工作;努力创新,建立健全长效机制;扎扎实实,认真细致地做好重要节点期间的稳定工作,为确保全国

“两会”“全会”“九·三”阅兵仪式、亚信峰会和春节国庆等全国性重要会议及节庆日活动的顺利进行贡献着自己的一份力量。他以“提篮桥”这三个字的谐音来努力做好街道工作。提——提高认识有信心;篮——拦在基层有方法;桥——桥梁作用有效果。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

何建华 男,50岁,中共党员,提篮桥街道平安办主任。

陈红英 女,60 岁,群众,提篮桥街道平安办志愿者。

他始终秉持“尽心、尽力、尽职”原则,工作在信访案件处理的第一线,千方百计地为来访者排忧解

难,不断提高信访工作效率。尤其在全国“两会”、国庆节、亚信峰会、党的十八大等重大节点期间,更是按照工作要求,24小时开门接待居民来访,处理信访件,积极协调相关部门有力落实相关工作措施,努力吸附、化解各类矛盾。他参与综治信访工作 5年来,街道实现了无非正常上访的目标,地区内涉及大规模购物中心经营矛盾、动迁地块回搬安置房矛盾和市政工程项目施工矛盾等影响较大的群体性矛盾都取得阶段性进展,得到居民群众和上级领导的充分肯定。

刘文彦 男,35 岁,中共党员,广中路街道信访办副主任。

他带头抓好社区稳定工作和平安社区建设工作,确保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有序推进。在重大节点

期间,及时掌握社区各类矛盾,提高解决矛盾纠纷的实效性。他大力组织宣传活动,营造平安社区工作的良好社会氛围。积极组织开展防范电信诈骗、金融诈骗等系列宣传;组织开展社区大型消防演练、传授伤害预防知识。他参与组织协调、全面推进,有效实施各项平安社区实事项目。积极组织开展规模性租赁场所整治,实施小区内生命通道建设等工程。他开拓创新、积极探索,引入新家园建设与合作事务所这一社会组织参与社区物业管理,进一步完善综合治理工作,有效地降低了社区突出矛盾的发生率。

石万方 男,53岁,中共党员,凉城新村街道平安办主任。

他曾连续5年任街道信访办负责人,受理群众信、访、电、邮数千件,处理解决重点信访事项、重点矛盾上

百起。他长期扎根一线,对预防处置各类突发事件具有丰富经验。在2015年“东方之星”长江沉船事件的善后处理工作中,他直面压力,沉着冷静,果断决策,在灾难事故现场的极端恶劣环境下,稳妥迅速地完成了遇难家庭的善后处理工作。他积极推进安全社区建设,最大限度地降低社区各类事故与伤害,组织实施涵盖到各类人员;各种场所的安全促进项目,力争做到

“任何人都平等享有健康安全的权利”。在街道创建国际安全社区中,作为安全社区领导小组副组长,他积极推进,开拓创新,使街道成功获得“国际安全社区”称号。

刘龙飞 男,57岁,中共党员,江湾镇街道副调研员。

他常年坚守在戒毒帮教工作一线,以戒毒康复人员为重点,以热心、用心、爱

心、诚心、真心的“五心”工作法,拯救一个个戒毒康复人员迷途的灵魂。以真情化危机,第一时间介入,制止吸毒人员无理闹访或扬言行凶的行为,消除了社会不稳定因素。他指导虹口禁毒社工团队用专业方法帮助吸毒人员重新回归社会,开展“爱助回归路”“牵手同伴教育”

“巧手坊”等吸毒人员互助戒毒康复教育等项目,取得业内的一致好评,成为本区禁毒工作的品牌项目;他联系民政救助和就业部门,帮助回归人员再就业;他坚持抓支部班子建设、抓党员教育、抓党建文化、抓入党积极分子培养,促进自强虹口社工站党支部建设。

前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