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stem 設計亞洲邀請賽 · 簡報 小計: 30 1 技術理解程度 10 2 團隊合作 5 5...

18
2019 STEM 設計亞洲邀請賽

Upload: others

Post on 29-Jun-2020

9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2019 STEM 設計亞洲邀請賽 · 簡報 小計: 30 1 技術理解程度 10 2 團隊合作 5 5 明確闡述解決方案 - 它是 否解決了問題並量化了影 響程度 15

2019 STEM 設計亞洲邀請賽

Page 2: 2019 STEM 設計亞洲邀請賽 · 簡報 小計: 30 1 技術理解程度 10 2 團隊合作 5 5 明確闡述解決方案 - 它是 否解決了問題並量化了影 響程度 15

1

I. 簡介2

A.本競賽概況 ............................................................................2

B.我們對於 STEM之目標 .......................................................2

II. 名詞定義 ................................................................................3

A.邀請賽 ....................................................................................3

B.年齡限制 ................................................................................3

C.隊伍的定義 ............................................................................3

D.教練的定義 ............................................................................4

III. 通則與規範 ............................................................................5

IV. 今年競賽主題 ......................................................................12

A.競賽的挑戰 ..........................................................................13

V. 加分競賽 ...............................................................................14

A.加分競賽的挑戰 ..................................................................14

B.每個問題的計分方式 ..........................................................14

目錄

Page 3: 2019 STEM 設計亞洲邀請賽 · 簡報 小計: 30 1 技術理解程度 10 2 團隊合作 5 5 明確闡述解決方案 - 它是 否解決了問題並量化了影 響程度 15

2

I. 簡介

A. 本競賽概況:

這是一個針對 7 到 16 歲的學子所規劃的亞洲區 STEM 設計相關的競賽活動,

結合了經營管理、動手操作、互動的智慧程式以及緊張的競賽氣氛。隊伍可由

數位擁有不同專長(如:團隊營運管理、行銷企劃、問題解決、創意與分析式

思考)之選手所組成。

每年四月,全世界的 SAM Labs 參賽隊伍將會收到新的挑戰項目。在訓練中,

隊員們將使用SAM Labs套件,進行營運計劃、研究計劃、設計、組裝、寫程式、

測試並反覆改良,以創作出一個能完成『SAM Labs 挑戰任務』的設計。

為了完成挑戰,團隊將不得不使用各種各樣的資源來發展他們的研究,包括

(但不限於)圖書館,網際網路,以及尋求各種專家的建議。 這將模仿現實

生活中的研究,並建立現實世界的解決問題的能力。

Page 4: 2019 STEM 設計亞洲邀請賽 · 簡報 小計: 30 1 技術理解程度 10 2 團隊合作 5 5 明確闡述解決方案 - 它是 否解決了問題並量化了影 響程度 15

3

B. 我們對於 STEM之目標:

當孩子們組裝與實驗時,他們也正置身於經營企業、構思新點子、解決問題和

克服困境的過程之中。SAM Labs STEM 就是在這樣的前提之下來迎接孩子,並

幫助他們建立科學與技術之正面認知。我們也相信,孩子們的好奇心與創造力,

對於思考不同的可行性與發展創新議題等方面上是不可或缺的。因此,我們努

力地鞏固並加強孩子們與生俱來的行動力與積極態度並鼓勵他們以新的方式來

學習,以面對現實環境的挑戰。

Page 5: 2019 STEM 設計亞洲邀請賽 · 簡報 小計: 30 1 技術理解程度 10 2 團隊合作 5 5 明確闡述解決方案 - 它是 否解決了問題並量化了影 響程度 15

4

II. 名詞定義

A.邀請賽

邀請賽 ( 也可稱作挑戰 ) 包含以下項目:

設計與建造:每個團隊都需要設計和建造與今年挑戰主題最相關的模型。 他

們必須能夠清楚地闡明問題,它如何影響社會及其提出的解決方案。

B. 年齡限制

1. 初級組 : 6 歲到 11 歲 : 參與者必須在 2008 年 1 月 1 日至 2013 年 12

月 31 日期間出生。

2.進階組:12 歲至 16 歲 : 參與者必須在 2003 年 1 月 1 日至 2007 年 12 月

31 日之間出生。

●備註:

■ 主辦方嚴格禁止超過年齡限制的學生參加比賽。

■ 如果學生年齡小於該類別中規定的年齡,他 / 她必須事先得到主辦方的

批准。

■ 如果團隊的大多數學生年齡小於規定的年齡類別,團隊必須參加相應的

年齡類別。

Page 6: 2019 STEM 設計亞洲邀請賽 · 簡報 小計: 30 1 技術理解程度 10 2 團隊合作 5 5 明確闡述解決方案 - 它是 否解決了問題並量化了影 響程度 15

5

C. 隊伍的定義

學生只能作為隊伍的一員參與。 一支隊伍由 1 名教練和 3 名隊員組成。 因此,

例如,1 名教練和 2 名隊員或 4 名隊員將不被視為一支隊伍。

D. 教練的定義

教練擔任 SAM Labs 國際賽教練(或助理教練)必須年滿 20 歲,以註冊參加

SAM Labs 國際賽時的年齡為準。一位教練可以指導一支以上的隊伍,但每支

隊伍都要有一位負責任的成年人協助,這個人可以是助理教練。競賽開始之

前教練可以提供選手建議或指導,但比賽開始後所有競賽相關的工作都必須

由選手自行完成。

Page 7: 2019 STEM 設計亞洲邀請賽 · 簡報 小計: 30 1 技術理解程度 10 2 團隊合作 5 5 明確闡述解決方案 - 它是 否解決了問題並量化了影 響程度 15

6

III.通則與規範

1. 規則和規則由比賽主辦方(以下簡稱主辦方)制定。

2. 設備

2.1. 設計和建造挑戰只將 SAM Labs STEM Maker Kit 用於電子元件的部分作

為評分範圍;使用的 SAM Labs 模塊數量則不受限制。

2.2. 每個隊伍都可以攜帶必要的便攜式移動電源,為 SAM Labs 模塊充電。

現場不提供電源,現場也不允許使用發電機。

2.3. 設計和建造挑戰的結構建築材料將不做任何限制,可使用紙板、3D列印、

金屬材質或各廠牌積木等。

2.4. 每個隊伍的展示空間為 2 m x 2 m x 2 m。

2.5. 用於該作品的所有材料必須適合分配到 2 m x 2 m x 2 m 的空間 ; 除非主

辦方另有約定。但是隊伍可以在此範圍之外進行最終演示。

2.6. 主辦方將提供 120 cm x 60 cm(或盡可能接近)的桌子和三把椅子 ; 桌

椅必須放在分配的空間內。.

2.7. 該作品可以預先組裝,編程可以預先編寫。

Page 8: 2019 STEM 設計亞洲邀請賽 · 簡報 小計: 30 1 技術理解程度 10 2 團隊合作 5 5 明確闡述解決方案 - 它是 否解決了問題並量化了影 響程度 15

7

3. 競賽

3.1. 設計與建造挑戰賽,包含以下:

■ 組裝和測試

■ 攤位佈場(包括海報)

■ 初步審查以檢查符合規定

■ 最終調校(以確保符合規定)

3.2. 向評分委員(包括問答)介紹並向公眾展示。隊伍註冊必須附有書面說

明,詳細描述設計概念及其與主題與主題的相關性。該文件必須證明您

對主題的理解;通過插圖,表格,照片(從不同的角度)和最終的代碼

編寫。 提交必須是 PDF 格式,檔案大小限制在 1GB 以下。

3.3. 隊伍可以(並且極力鼓勵)使用影片來展示他們的作品,並且它與主題

相關。影片中的內容不會包含在評分過程中,但可以讓評委更好地了解

作品,並且還可以讓他們更好地建立問答的問題。

3.4. 每個團隊必須至少有一張海報,最小尺寸為 120 cm x 90 cm。

Page 9: 2019 STEM 設計亞洲邀請賽 · 簡報 小計: 30 1 技術理解程度 10 2 團隊合作 5 5 明確闡述解決方案 - 它是 否解決了問題並量化了影 響程度 15

8

4. 作品簡報

4.1. 「隊伍必須完成攤位佈局並準備在指定的時間內向評分委員 ( 以下簡稱

評委 ) 介紹(時間表將由主辦方在比賽前公佈).

4.2. 在競賽期間,隊伍必須隨時準備出席。只有在評委到達之前 10 分鐘才通

知隊伍。

4.3. 每個隊伍分配 10 分鐘:5 分鐘進行簡報,2~5 分鐘進行問答。.

4.4. 簡報的官方語言是英語;不能有翻譯在場。

4.5. 主辦方建議影片以英文(或英文字幕)製作。 團隊還必須向剪輯增加關

鍵字以便於檢索數據庫。影片格式應為 avi,mpeg,wmv,mp4;並且大

小限制為 1GB。主辦方將提供雲端儲存讓影片上傳。

5. 計分 ( 滿分 100)

■ 任何與官方主題的重大偏差都將導致取消資格。

Page 10: 2019 STEM 設計亞洲邀請賽 · 簡報 小計: 30 1 技術理解程度 10 2 團隊合作 5 5 明確闡述解決方案 - 它是 否解決了問題並量化了影 響程度 15

9

作品 小計: 50

1 與主題相關程度 25

2 使用材料的創意性 25

編程 小計: 20

1 自動化程度 20

簡報 小計: 30

1 技術理解程度 10

2 團隊合作 5

5 明確闡述解決方案 - 它是否解決了問題並量化了影

響程度

15

報告與簡報 總計: 100

5.1.核心價值:核心價值是本次活動中最重要的一課。在核心價值觀內,我

們努力證明良性的競爭和互利可以齊頭並進。互相幫助是所有團隊合作

的基礎,我們鼓勵每個學生與您的隊友討論這個核心價值對您意味著什

麼。通過對這些價值觀的理解,傳達競賽精神和競爭力。

■ 探索:探索新技術和新想法

■ 創新:用創造力和持久的態度解決問題

■ 衝擊:運用您學到的知識來改善您的世界

■ 包容:尊重和接受差異(多樣性)

■ 團隊合作:團結使我們更加強大

■ 樂趣:享受您的努力並慶祝成功

Page 11: 2019 STEM 設計亞洲邀請賽 · 簡報 小計: 30 1 技術理解程度 10 2 團隊合作 5 5 明確闡述解決方案 - 它是 否解決了問題並量化了影 響程度 15

10

5.2.關於海報:海報旨在幫助團隊講述一個獨特的故事。 這張海報是本競賽

的重要組成部分 .

■ 海報製作

● 討論核心價值觀如何影響過程和結果

● 顯示一個關鍵核心價值的範例。這個核心價值關鍵點可以幫助您的隊

伍更有效地組織簡報。

a.探索:分享您的隊伍在練習過程中獲得的成果;

b.解釋:向評委解釋您的團隊如何在核心價值,研究計劃和實施之間取得平

衡。

c.整合:如何在隊伍活動之外應用核心價值。向評委展示將新想法,技術和

解決方案融入現實生活的方法。

d.包容:敘述你的團隊如何聆聽與考慮彼此的想法,讓每個人都覺得自己在

團隊是有價值的。與評委分享團隊合作比起單打獨鬥是如何更加有效率與

成果。

e.競合:敘述你的團隊如何尊崇友善的競爭精神。分享你的團隊幫助或接受

其他隊伍幫助的經驗。和裁判分享隊友們在準備此壓力競賽下如何幫助彼

此和其他隊伍。

f. 其他:利用海報強調任何團隊想跟評委分享有關於其他核心價值相關的經

驗。

Page 12: 2019 STEM 設計亞洲邀請賽 · 簡報 小計: 30 1 技術理解程度 10 2 團隊合作 5 5 明確闡述解決方案 - 它是 否解決了問題並量化了影 響程度 15

11

5.3.關於研究計畫

■ 深入研究您的主題研究專案

■ 從何開始呢?

● 確定您想要研究和改進的

主題,或者您可找到解決

方案的已知問題

● 問問自己:為什麼今天存

在這個問題?為什麼目前

解決它的方法不夠好?哪

些部份可以改善?

■ 設計解決方案:任何解決方

案都是一個好的開端。最終

目標是通過改進現有方法找

到創新的方法 ; 或建立一個

全新的解決方案來解決問

題。

■可發想的方向:

▲ 有什麼可以改進的?需要以不同的方式

做什麼?

▲ 一旦團隊找到解決方案,下一步就是與

他人分享!想想誰可以從您的解決方案

中受益。

▲ 您的解決方案可能會幫助您自己以及周

圍的人。

▲ 誰可以在您的周遭中提供意見?

▲ 雖然主題是一個很大的標題,但是你在

現實生活中遇到的許多問題都可以很好

地解決?

▲ 您如何與能夠提出建議和改進想法的人

分享您的想法?

▲ 親自與科學家和工程師分享您的發現?

▲ 通過電子郵件或社交媒體發送您的想

法?

▲ 與周遭中的同學,老師或社區人士交談,

而這些人通常不會就主題進行交談?

▲ 在準備簡報時充分利用每個人的才能,

探索新奇與創造性的方式來進行簡報;

但是請注意,專注於所述問題和解決方

案絕對至關重要。簡報與文稿可以簡單

或詳細、莊嚴或有趣。無論你決定什麼,

每個人都必須樂在其中。

Page 13: 2019 STEM 設計亞洲邀請賽 · 簡報 小計: 30 1 技術理解程度 10 2 團隊合作 5 5 明確闡述解決方案 - 它是 否解決了問題並量化了影 響程度 15

12

5.4. 研究計劃介紹:

■ 任何發明家都必須清楚有效地向能夠幫助其實現夢想的人提出自己的想

法;人們喜歡工程師,投資者或製造商。

■ 將簡報與文稿視為您的團隊向您的利益相關者(評審委員)報告的重樣

資產。

6. 評判標準:

6.1. 確定的問題與主題一致。

6.2. 能夠解釋解決方案。

6.3. 解釋他們如何與團隊外的其他人交流。

6.4. 在評審過程中,所有團隊成員都必須親自出席。

6.5. 所有團隊成員必須在簡報期間在場。

6.6. 準備和交付簡報檔案不得涉及非團隊成員。

■ 我們鼓勵團隊在簡報期間討論他們的資料來源(參考)、問題分析、當

前解決方案與各創新元素等。

7. 評審方法和獎項:7.1. 主辦方將組成一個由來自不同領域的專家組成的評審小組。將根據比賽

開始前傳達的評判標準來選擇獲勝者。

7.2. 獎項:獎勵數量取決於每次參與的團隊數量,並且可能每次不固定。

■ 大評審團獎(最高分): 1.

■ 最佳表現獎: 1.

■ 最佳設計獎: 1.

■ 最佳編程獎: 1.

■ 最佳研究獎: 1.

Page 14: 2019 STEM 設計亞洲邀請賽 · 簡報 小計: 30 1 技術理解程度 10 2 團隊合作 5 5 明確闡述解決方案 - 它是 否解決了問題並量化了影 響程度 15

13

8. 加分競賽:主辦方每年都會宣布一個有趣的遊戲,讓團隊有機會獲得

獎勵加分。 今年的此類加分競賽將在第五章公佈。

9. 禁止行為:

9.1. 違反下列禁止行為者,情節輕微者,第一次予以警告,再一次則將取消競

賽資格;情節重大者則直接取消競賽資格。

9.2. 破壞比賽場地、比賽道具或其他隊伍的機器人。

9.3. 使用危險物品或是有其他可能影響比賽進行之行為。

9.4. 對參加比賽的隊伍、觀眾、裁判、工作人員做不適當的言行。

9.5. 其它任何經裁判認定會影響本大賽進行或違反比賽精

神之事項。

10. 其他:

10.1. 得分為零的團隊將無權獲得獎品。

10.2. 比賽獲勝隊的成績將在我們的網站上公

佈。

10.3. 大會對各項參賽作品擁有拍照、錄影、

重製、修改及在各式媒體上使用之權利,

各隊不得異議。

10.4. 若本規則尚有未盡事宜或異動之處,則以比

賽當日裁判團公佈為準。裁判團擁有對比賽規

則之最後解釋權力。

10.5. 若本規則尚有未盡事宜或異動之處,則以比賽當日裁

判團公佈為準。裁判團擁有對比賽規則之最後解釋權力。

Page 15: 2019 STEM 設計亞洲邀請賽 · 簡報 小計: 30 1 技術理解程度 10 2 團隊合作 5 5 明確闡述解決方案 - 它是 否解決了問題並量化了影 響程度 15

14

IV.今年競賽主題

2019競賽主題:智慧城市

智慧城市沒有明確的定義,因為可以融入城市科技的廣度,以使其被視為一

個智能城市。Mark Deakin 將其定義為利用 ICT( 物聯網 ) 滿足其公民需求的

城市,社區參與這一過程是智慧城市的必需品。根據 Husam Al Waer 和 Mark

Deakin1 在其研究出版物“從智能城市到智慧城市”中給出的定義,有助於

城市被歸類為智能的因素包括:

■ 向城市及其社區應用各種數位和電子科技。

■ 應用 ICT 來提升該地區的生活和工作環境。

■ 將此類 ICT 嵌入政府系統。

■ 將人員和 ICT 結合在一起的實踐的地域化,以促進創新和增強他們提

供的知識。

1Reference : https://www.techopedia.com/definition/31494/smart-city

Page 16: 2019 STEM 設計亞洲邀請賽 · 簡報 小計: 30 1 技術理解程度 10 2 團隊合作 5 5 明確闡述解決方案 - 它是 否解決了問題並量化了影 響程度 15

15

A. 競賽的挑戰

找出你所居住的城市中的一個問題,清楚地解釋它對未來社會(健康,經濟,

社會 ...... 等)的影響,如果沒有得到解決。 此子類別僅供您參考:

■ 健康:水、食物、空氣、品管、汙染

■ 經濟:運輸,效率,浪費,回收,自動化

■ 社會:老年人,青年,弱勢群體,貧困人口,住房,教育

您的工作是為您確定(並研究過)的問題提出解決方案,建立解決方案的模型

並向評委解釋:

■ 它是如何解決問題

■ 有哪些使用的科技

■ 它對您所在城市的影響(量化)

■ 各種因果關係(利弊)

Page 17: 2019 STEM 設計亞洲邀請賽 · 簡報 小計: 30 1 技術理解程度 10 2 團隊合作 5 5 明確闡述解決方案 - 它是 否解決了問題並量化了影 響程度 15

16

V. 加分競賽

2019加分競賽:限時搶答賽

A. 加分競賽的挑戰

■ 每批首輪(意即第一輪)將由 5 支隊伍組成。

■ 在第一輪中,將詢問 5 個問題,且每個問題最多分配 5 分鐘。

■ 每個隊伍將使用 SAM 模塊(已提供)和 SAM Space App(在隊伍自己的

iPad 上)來找出問題的答案。

■ 得分最高的兩支隊伍將進入決賽。

● 如果兩個或更多隊伍共享最高分,則在正確答案中使用最少行為模塊的

隊伍將被宣佈為獲勝者。

● 亞軍將是具有次最低行為模塊數量的隊伍。

■ 最後一輪將包含 5 個問題,且每個問題最多分配 5 分鐘

■ 加分獎勵給最後一輪隊伍的獎勵總分加分如下:

第一名(5),第二名(3),第三名(2)

■ 所有其他參賽者將沒有資格獲得加分獎勵。

■ 禁止攜帶手機或任何有線或無線通訊器材進入比賽場地。

Page 18: 2019 STEM 設計亞洲邀請賽 · 簡報 小計: 30 1 技術理解程度 10 2 團隊合作 5 5 明確闡述解決方案 - 它是 否解決了問題並量化了影 響程度 15

17

B. 每個問題的計分方式:

■ 解決方案必須能正常運行 ( 意旨它有用! )

■ 在最快的時間內完成(並符合上一標準)的團隊得到了分數

■ 如果兩個或更多團隊進入同一時間並符合標準(1)

● 在 SAM Space 上使用最少行為模塊的隊伍得到了分數。

● 如果兩個或更多隊伍使用相同數量的行為模塊,這些隊伍將平等分享

這些分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