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1 事件 - mjib.gov.tw · 911 事件對中共的中亞政經關係影響研析 41 專題研究...

16
40 1 4 92 4 展望與探索 專題研究 911 事件 對中共與中亞政經關係的影響 黃虹堯 911 事中與中亞經關係產了大的衝擊,於俄羅斯審時勢 入美國導的反恐作,默許美軍進駐俄的傳統勢力範圍,致使「中」俄 的「戰略協作伴關係」發質變,中中亞的「聯俄制美」策略已驟然 效;美了反恐而強化與中亞五國的經關係作下,導致中亞國家現 美傾斜趨勢,中與中亞國家的經發展埋下了不確定素。 911 時期 中的中亞策略戰大於機的局勢發展下,機大於戰的臺灣 上應更深遠慮局中亞,積極發展與中亞國家間的經貿關係,繼續 拓展我國務的空間而努力。 關鍵詞:911 事件、中亞、上海作組織、裏海能源 壹、前 中亞 1 位歐亞腹地,連接亞、歐和中東的樞紐,蘇聯期外部勢力無從 介入,蘇聯解中亞五國獨立後,由蘊藏豐富的氣資源其獨特的地緣政樞 紐位置,使失保護傘的中亞國成為國際上種政勢力競相滲入和爭奪的地 區。就中亞五國而言,擺脫對俄羅的過度依賴,得美國以西國家的經濟 作與技術援助為其首要考慮 2 ;就中共而言,中亞五國的獨立使「中」俄西段邊界大 1 廣的中亞國家高索山脈三國(喬治亞、亞塞然、亞美亞)與中亞五個和國(薩克、 烏茲別克、土庫曼、爾斯、塔克)八個國家,所的中亞國家 1991 年蘇聯「八變」 ,獨的中亞五國而言。 2 傳劍,「美國中亞:策、及其影響」,東歐中亞研究(京:2000 年第 2 期),頁 31-39

Upload: others

Post on 13-Oct-2020

0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911 事件 - mjib.gov.tw · 911 事件對中共的中亞政經關係影響研析 41 專題研究 為縮短,成為「中」俄間的緩衝地帶,讓西部邊界較為穩定3;就美國而言,為了維

40 第 1 卷第 4 期 92 年 4 月

展望與探索

專題研究

911 事件

對中共與中亞政經關係的影響

黃虹堯

摘 要

911 事件對中共與中亞政經關係產生了巨大的衝擊,由於俄羅斯審時度勢

後加入美國主導的反恐合作,默許美軍進駐俄的傳統勢力範圍,致使「中」俄

的「戰略協作夥伴關係」發生質變,中共在中亞的「聯俄制美」策略已驟然失

效;在美方為了反恐而強化與中亞五國的政經關係合作下,導致中亞國家出現

向美傾斜趨勢,對中共與中亞國家的政經發展埋下了不確定因素。後 911 時期

中共的中亞外交策略在挑戰大於機遇的局勢發展下,機遇大於挑戰的臺灣在外

交上應更加深思遠慮地布局中亞,積極發展與中亞國家間的經貿關係,繼續為

拓展我國務實外交的空間而努力。

關鍵詞:911 事件、中亞、上海合作組織、裏海能源

壹、前 言

中亞1位於歐亞腹地,是連接亞洲、歐洲和中東的樞紐,蘇聯時期外部勢力無從

介入,蘇聯解體中亞五國獨立後,由於蘊藏豐富的油氣資源及其獨特的地緣政治樞

紐位置, 使失去 保護傘 的中亞各 國成為 國際上 各種政治 勢力競 相滲入 和爭奪的地

區。就中亞五國而言,擺脫對俄羅斯的過度依賴,取得美國以及西方國家的經濟合

作與技術援助為其首要考慮2;就中共而言,中亞五國的獨立使「中」俄西段邊界大

1 廣義的中亞國家可包括高加索山脈三國(喬治亞、亞塞拜然、亞美尼亞)與中亞五個共和國(哈薩克、

烏茲別克、土庫曼、吉爾吉斯、塔吉克)共八個國家,本文所指的中亞國家是指 1991年蘇聯「八月政變」

後,先後宣布獨立的中亞五國而言。 2 王傳劍,「美國在中亞:政策、手段及其影響」,東歐中亞研究(北京:2000年第 2期),頁 31-39。

Page 2: 911 事件 - mjib.gov.tw · 911 事件對中共的中亞政經關係影響研析 41 專題研究 為縮短,成為「中」俄間的緩衝地帶,讓西部邊界較為穩定3;就美國而言,為了維

41 911 事件對中共的中亞政經關係影響研析

專題研究

為縮短,成為「中」俄間的緩衝地帶,讓西部邊界較為穩定3;就美國而言,為了維

護其在歐亞大陸的影響力,須利用中亞地區遏制由中共帶頭,俄羅斯和伊朗跟隨在

後的「反霸權大聯盟」潛在發展4;就俄國而言,則須力守傳統上對中亞的影響力,

避免讓以美國為首的西方世界進入本區域劃分勢力範圍。

以大國關係調整視野來鳥瞰中亞地區美俄「中」三角關係的勢力消長而言,在

美國方面,911 之前,與中亞國家利益相關的大國主要是鄰近的俄羅斯與中共,其中

以俄國為核心的「獨聯體集體安全條約」5和由「中」俄主導的「上海合作組織」6已

成為維護中亞安全與穩定的基本安全機制,獲得中亞國家積極參加和普遍認可7。隨

著美軍的進駐中亞,這兩機制的發展受到 911 事件的直接影響,中亞既有的戰略平

衡已被打破,美國在在烏、吉等中亞地區的駐軍成為激起戰略平衡變化漣漪的主因。

在烏、塔、吉和哈四國相繼同意向美國開放空中走廊、同意使用其機場的發展下,

反恐戰爭讓美國實現了 10 年來與俄爭奪中亞戰略能源的理想,不僅在能源領域,而

且在軍事領域進入了俄國的傳統勢力範圍。

在俄國方面,普廷在 911 發生後審時度勢,迅速加入了以美國為首的反恐聯盟,

全面支援美國的軍事行動,不僅向美方提供情報、開放領空,甚至還同意美國軍隊

插足其傳統戰略利益所在地的中亞地區8。阿富汗臨時政府組建後,為了換取美對俄

在政治和經濟方面的支持—前者如希望美國減少對俄國車臣政策的批評,後者如保

證支持俄國進入 WTO 等,俄國默許美國以反恐名義接近中亞各國,但另一方面,由

於中亞地緣政治發生的變化對俄已造成了衝擊,為了力守傳統上對中亞國家的影響

力,俄也須採取措施繼續加強與中亞國家的關係9,鞏固在中亞地區的經濟和戰略利

益。

在中共方面,911 後美軍長驅直入中亞,不僅改變了中亞的大國關係格局,更動

搖了其西部安全環境的戰略均勢。中共學者認為 911 事件後美國是「反恐當先,藉

機擴張」,在中亞擴張的步驟是先軍事進入,再實現歐亞大陸地緣戰略的銜接,未來

3 鄭雪飛,「中國的西線地緣與外交對策」,世界經濟與政治論壇(北京:2001年第 2期),頁 60。 4 布里辛斯基(Zbigniew Brzezinski)著,林添貴譯,大棋盤(臺北:立緒文化事業有限公司,民國 87年

6月),頁 162-199。 5 「獨聯體集體安全條約」組織成員國爲俄羅斯、白俄羅斯、亞美尼亞、哈薩克、吉爾吉斯和塔吉克 6國。 6 有關「上海合作組織」細節請參閱筆者的「中共亞太多邊外交的探討-以『上海合作組織』為例」,共黨

問題研究(第 28卷第 12期,民國 91年 12月),頁 34-45。 7 鄧浩,「中亞戰略格局重組徵兆」,人民日報,2002年 01月 11日,第 7版。 8 京華時報,2002年 9月 11日,第 A20版。 9 「俄強化在中亞軍事存在牽制美中亞駐軍」,新華網,2002年12月6日,at http://www.xinhua.org 2002/12/25

Page 3: 911 事件 - mjib.gov.tw · 911 事件對中共的中亞政經關係影響研析 41 專題研究 為縮短,成為「中」俄間的緩衝地帶,讓西部邊界較為穩定3;就美國而言,為了維

42 第 1 卷第 4 期 92 年 4 月

展望與探索

「中」美將繞著「爭霸」與「反霸」的鬥爭進行下去10,預測事件對中共所帶來的正

面效應是短暫和局部的,負面效應卻是長遠及全面的,短期上利可能大於弊,長期

上則弊將大於利11。關於短利方面,由於中共聲明支持美國主導的反恐合作而將使

「中」美關係得以改善;在長弊方面,對中共的西部安全問題、「上海合作組織」發

展、新疆少數民族分離運動、中共能源安全以及與中亞國家的經貿往來上皆可能朝

向不利的方向發展。

此外,911 後美俄「中」三大勢力在中亞地區的能源爭奪也趨激烈,美國為首的

西方石油公司紛紛投入到亞塞拜然、哈薩克的油氣外運管線競爭中。目前亞、哈兩

國的輸油管道必須使用俄國既有的管線外運,為了打破俄對中亞油氣出口的長期壟

斷局面,美國於 2001 年 12 月 13 日提出將建造一條繞開俄羅斯境內的管線12;俄國

則於 2002 年 8 月 1-15 日,與哈薩克、亞塞拜然在裏海北部地區舉行規模空前的聯

合軍事演習,意在表明俄在裏海地區比別國更有發言權13;中共則力爭開發裏海東岸

的石油並舖設通往新疆的輸油管線,實現向西打通能源通道的石油戰略14。美俄「中」

等國際勢力在中亞地區更為複雜的競爭是裏海能源出口管線之爭,在這場賽局中,

俄是既得利益者、美是挑戰者,中共則希望在油源開發和管線舖設方面能撈取實惠。

貳、中共與中亞國家關係發展的動因

除了中亞地區蘊藏豐富的油氣資源和歷史上「絲路」曾將中國與中亞緊密地聯

繫在一起因素外,十幾年來中共與中亞國家關係發展的主要動因可歸類為:攸關中

共西部的周邊安全、中共抗衡西方勢力入侵後院的戰略緩衝帶,以及拉攏中亞國家

壓縮臺灣外交空間等三個主要因素。

一、周邊安全

周邊安全含括邊界糾紛暨新疆少數民族分離運動兩大部分。首先,中亞是中共

周邊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共與哈、吉、塔三國約有 3300 公里長的共同邊界,為

10 江凌飛,「大國總體關係變化的三個因素」,現代國際關係(北京:2002年第 3期),頁 14。 11 楊運忠,「九一一事件對國際戰略態勢的深刻影響」,當代亞太(北京:2002年第 3期),頁 12。 12 目前美國已與土耳其、喬治亞、亞塞拜然三個國家的私人公司達成協議,建造由裏海跨越高加索到達土

耳其的輸送管線,此條“西線方案”(Baku-Tbilisi-Ceyhan, BTC, 巴庫—提比里西—傑伊漢)預計 2005

年將能把石油運至世界市場。A. Elizabeth Jones, “U.S.-Central Asian Cooperation”, Testimony Before the

Senate Foreign Relations Committee, Subcommittee on Central Asia and the Caucasus, Washington, DC,

December 13, 2001.in http://www.state.gov/p/eur/rls/rm/2001/11299.htm 2002/12/22 13 人民日報,2002年 9月 6日,第 7版。 14 張文木,中國新世紀安全戰略(山東:人民出版社,2000年 10月),頁 172-176。

Page 4: 911 事件 - mjib.gov.tw · 911 事件對中共的中亞政經關係影響研析 41 專題研究 為縮短,成為「中」俄間的緩衝地帶,讓西部邊界較為穩定3;就美國而言,為了維

43 911 事件對中共的中亞政經關係影響研析

專題研究

彼此的關係發展提供了特殊的地緣優勢。蘇聯解體後,如何發展與中亞五國的睦鄰

友好關係,保持中共西北方的周邊安全,是中共首先考慮的當務之急15,且與中亞五

國政府間發展良性互動關係乃中共掌控新疆的主要工具之一16,另外,在國家戰略考

量上,由一組相當獨立的國家來替代一個強大且統一的蘇聯,可以降低中共國家安

全的風險17。因此,基於降低邊界糾紛、控制新疆及弱化俄國對邊界威脅等因素,中

共須與中亞國家保持良好的關係。

其次,中亞境內外的宗教極端主義勢力與少數民族分裂勢力長期困擾著中共,

由於伊朗原教旨主義的活動曾在塔吉克引發內戰,目前土耳其鼓吹的「突厥語國家

聯盟」,在新疆地區獲得響應,希望能在新疆建立「東突厥共和國」。中共擔心長此

以往,新疆將步上塔吉克後塵引發內戰效應,因伊斯蘭世界與新疆地區的少數民族

有宗教、民族、文化等方面的共通性,如果中亞變成伊斯蘭世界的一部分或土耳其

勢力範圍,這不僅對新疆境內少數民族獨立運動是一大鼓舞,而且也使中共西北的

周邊安全直接面臨伊斯蘭極端勢力的威脅。鑒此,中共須與毗鄰的哈、吉、塔三中

亞國家緊密合作,取得三國政府禁止新疆少數民族分離運動在其境內活動的支持。

二、戰略緩衝區

中亞地區是中共與美國及西方國家的戰略緩衝地帶,由於美國既定的中亞戰略

布局是對俄羅斯、中共、伊朗進行遏制,隨著「北約東擴(NATO Enlargement)」18政

策的逐漸落實,美國勢必加快對中亞滲透步伐,吸收中亞進入由其主導的北約組織,

達到北擠俄羅斯、東壓中共的雙重目的19。中共因東側長期以來直接面臨美國在亞太

15 丁建偉、張興中,「中亞五國政治經濟地位及中國在該地區的戰略利益」,甘肅社會科學(蘭州:2000年

第 3期),頁 34。 16 Andrew J. Nathan and Robert S. Ross, The great wall and the empty fortress: China’ s search for security, New

York, Norton paperback, 1998, p.197. 17 Lowell Dittmer, “China and Russia Approach the Millennium”, in The Asia-Pacific in the New Millennium,

Geopolitics, Security, and Foreign Policy. Edited by Shalendra D. Sharma, Institute of East Asian Studie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0, p.186. 18 目前哈薩克、吉爾吉斯、烏茲別克、土庫曼等四國已是北約「和平夥伴關係計畫」的簽約國;1996年 8

月,哈、吉、烏三國曾參加在美國舉行的「和平夥伴關係」範圍內的聯合軍事演習;1997年 3月北約秘

書長(Javier Solana)展開中亞四國之行,討論「北約」與四國的軍事合作,並明確表示,對哈、吉、烏

三國聯合組建的 540名中亞兵團給予財政支持;1999年 4月,北約在 50週年高峰會議期間,美國促成 5

個獨立國協(CIS)成員國,在「大西洋兩岸夥伴理事會」架構下組成「GUUAM區域聯盟」,作為強化

北約與喬治亞、烏克蘭、烏茲別克、亞塞拜然、達摩維亞等中亞國家的經濟與安全合作關係。參見李玉

珍,「中共與中亞各國關係發展之研析」,中國大陸研究(臺北:第 40卷第 7期,1997年 7月),頁 29;

吳東野,「北約全球化戰略走向對臺海情勢發展之意義及影響」,遠景季刊(臺北:第 1卷第 4期,民國

89年 10月),頁 39-40。 19 盧國學,「嬗變中的周邊安全」,收錄於李慎明、王逸舟主編,二○○二年:全球政治與安全報告(北京: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2年 2月),頁 94。

Page 5: 911 事件 - mjib.gov.tw · 911 事件對中共的中亞政經關係影響研析 41 專題研究 為縮短,成為「中」俄間的緩衝地帶,讓西部邊界較為穩定3;就美國而言,為了維

44 第 1 卷第 4 期 92 年 4 月

展望與探索

地區駐軍的戰略圍堵與美時有摩擦20,西側則因尚有中亞五國作為緩衝區,不必直接

面對以美為首的北約進逼戰略後院的憂慮。由於目前五國在外交政策上是既想要擺

脫俄羅斯的控制,又不願接受美國及西方國家的束縛,中共則想利用這種矛盾關係,

介入中亞地區平衡外部勢力,使該區變成是與美俄及西方國家入侵其戰略後院的緩

衝帶,意圖讓中亞五國未來朝向有利於中共的周邊安全環境和全球戰略態勢發展。

三、遏制臺灣外交

中共與中亞五國的雙邊建交公報中皆曾要對方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是中

國的唯一合法政府,臺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確認「不和臺灣建立任何

形式的官方關係」21,在彼此的邊界糾紛、反恐暨經濟合作發展至成熟的程度後,再

強加「一個中國原則」以及「臺灣問題完全是中國內政」等觀點於中亞國家身上。

2000 年 7 月,中共與俄、哈、吉、塔在「上海五國」架構下的「杜尚別聲明」中提

出了「一個中國原則」22;2001 年 6 月 14 日,「中」俄和中亞的哈、吉、塔、烏六

國國防部長在「上海合作組織」架構下簽署的「國防部長會晤聯合公報」中出現了

「臺灣屬中國內政」問題及「反對將臺灣納入戰區導彈防禦計畫」的立場23;911 事

件後藉著反恐合作之名,於 2002 年 6 月 7 日的「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元首宣言」政

治性文件中,將「臺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正式列入成員國的共識24。十

幾年以來,中共將與中亞國家毫不相干的臺灣問題擺進其外交工作重點,試圖影響

中亞國家的外交自主性,壓縮臺灣外交發展空間的目的已不言自明。

20 例如 2001年 4月 1日「中」美在南海上空軍機擦撞事件的摩擦,雙方皆將意外發生的責任歸咎到彼方,

特別是中共以美方偵察機未經允許即降落海南島機場因此堅持要美方道歉並賠償,事件使「中」美關係

曾一度進入無法預期的緊張狀態中。後來美國 24名機組人員被中共留置 11天後於 4月 12日返美,EP-3

偵察機則須拆卸後由貨機飛運往美,美國參院並於 7月 17日由 Lantos Bill提出 2507號法案,禁止美國

政府任何行政部門因擦撞事件向中方賠償一毛錢,並表示由於美機擦撞受損、拆卸後由貨機飛運返美及

回復原機之花費約 80,000,000美元,參院向美國政府提出應向中共求償上述金額之賠償金。“Lantos Bill to

Prohibit Payment to China Over EP-3 Incident (Rejects idea of reimbursement for Navy aircraft's forced

landing) July 17, 2001”, 107th CONGRESS 1st Session H. R. 2507 .To prohibit payment by the United States

Government of any request or claim by the Government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for reimbursement of

the costs associated with the United States Navy EP-3 aircraft that was forced to land on Hainan Island, China,

on April 1, 2001. The House of Representatives, July 17, 2001. http://usinfo.state.gov/regional/ea/uschina/

hr2507.htm 2002/4/4 21 參見「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哈薩克共和國建交聯合公報(1992/1/3)」;「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烏茲別克共和國

建交聯合公報(1992/1/3)」;「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吉爾吉斯斯坦共和國建交聯合公報(1992/1/5)」;「中華

人民共和國和塔吉克共和國建交聯合公報(1992/1/4)」;「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土庫曼斯坦聯合公報

(1992/11/21)」。中共外交部網站,at http://www.fmprc.gov.cn/chn/c139.html 2002/12/30 22 「杜尚別聲明」,人民日報,2000年 7月 6日,第 1版。 23 「國防部長會晤聯合公報」,人民日報,2001年 6月 16日,第 4版。 24 「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元首宣言」,人民日報,2002年 6月 8日,第 3版。

Page 6: 911 事件 - mjib.gov.tw · 911 事件對中共的中亞政經關係影響研析 41 專題研究 為縮短,成為「中」俄間的緩衝地帶,讓西部邊界較為穩定3;就美國而言,為了維

45 911 事件對中共的中亞政經關係影響研析

專題研究

參、911 事件對中共與中亞政治關係的影響

對中共而言,中亞是影響其西北邊疆安全與穩定的重要因素,是開發西部與發

展經濟的重要合作對象,也是外部勢力企圖向西北方向進行滲透和干涉的可能通道

25。中亞五國脫離蘇聯後,中共便積極發展彼此間的政治關係,基本上保持良好的互

動和往來,但 911 後由於美國在中亞的勢力增強,相對削弱中共影響力,使其與中

亞國家間在「上海合作組織」的實質發展上、在新疆少數民族分離運動的控制上、

在西部邊界安全的戰略緩衝區上皆可能產生不穩定因素。

一、上海合作組織

2001 年 6 月由「中」俄主導,和中亞的哈、吉、塔、烏等國共同成立的「上海

合作組織」,是中共與中亞國家進入一個全新關係發展的多邊政治性合作架構,中共

寄望能在此架構下加強與中亞鄰國間的邊境地區信任和裁軍,減少邊界糾紛、促進

六國間安全合作、打擊三股勢力(民族分裂主義、宗教極端主義、國際恐怖主義),

並進而形成區域間具有抗衡美國實力的國際組織。但由於美國在中亞五國獨立後即

通過經濟援助、雙邊軍事合作、「北約和平夥伴關係計畫」等行動,擴大對中亞五國

支援,因此美國在中亞地區的影響力,實質上並未被「上海合作組織」削弱。911

事件的發生讓反恐合作得到全世界多數國家的支持,讓美軍得以名正言順地直接進

駐中亞,俄國因出於外交戰略需要,默許美軍進入中亞;中亞國家出於自身利益的

考慮,紛紛宣布向美國提供軍事基地。美國在中亞地區的影響力與日俱增,未來若

中亞五國朝向親美方向發展,長此以往,勢必降低「上海合作組織」作用和中共對

組織的影響力。實際上 911 事件以來美國的「反恐聯盟」已弱化了「上海合作組織」

的反恐功能,中共在與中亞國家合作聯手打擊「三股勢力」的功能已經被美國及西

方國家取代了兩股,徒餘一股打擊民族分裂主義勢力可供合作,合作標的由三個瞬

間短少成一個,中亞國家親美離「中」傾向將使「上海合作組織」的未來發展面臨

空洞化和邊緣化的窘境。

二、新疆少數民族分離運動

由於歷史的變遷,中亞和中共西北地區形成了跨境民族,其中以維吾爾人、回

族、蒙古族的人數較多,而較困擾中共的是維吾爾人。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內的維吾

爾人約有 670 多萬,中共深恐維吾爾自治區可能視中亞新興獨立國家為榜樣,故在

與中亞國家發展關係的首要目的即是取得了毗鄰新疆的哈、吉、塔三國的承諾,即

25 戴超武、李春玲,「911事件後美國對中亞地區的政策及其影響」,世界經濟與政治論壇(北京:2002年

第 1期),頁 60。

Page 7: 911 事件 - mjib.gov.tw · 911 事件對中共的中亞政經關係影響研析 41 專題研究 為縮短,成為「中」俄間的緩衝地帶,讓西部邊界較為穩定3;就美國而言,為了維

46 第 1 卷第 4 期 92 年 4 月

展望與探索

三國均不支持維吾爾分離運動(Uighur secessionist movement)在其境內活動26。中

共學者認為,中亞地區存在著「泛突厥主義(Pan-Turkism)」思潮27,和民族分離主

義的組織,這兩股勢力是以分裂新疆為目標,並獲得美國的資助和鼓勵,以支持人

權等旗號進行分裂中國的活動,對中國大陸西部邊緣省份進行長期騷擾28。蘇聯時期

由於中亞五國實際上只相當於一個省的地位,哈薩克、烏茲別克、吉爾吉斯和塔吉

克四種人處於少數民族地位,五國獨立後對新疆的個別同名跨境民族已產生心理上

的影響,激發境內少數民族追求獨立自主的傾向;此外,蘇聯時期流亡在哈、吉等

國的中共民族分裂主義者,長期以來從事民族分裂活動,所建立的「維吾爾人國際

聯盟」、「維吾爾解放組織」、「東突厥國際委員會」等組織,在中亞國家獨立後並未

完全停止活動29。在中共長期以來「重東輕西」的經濟發展政策,再加上 911 事件後

美國及西 方國家 對中亞 五國經濟 方面的 資源挹 注下,若 中亞國 家經濟 持續快速回

升,勢必引起新疆境內經濟相對落後地區的人民不滿而出現不穩定情勢,增加中共

維護新疆安全與穩定的壓力。

三、戰略緩衝區

911 事件將美國與中亞國家的關係提升至歷史上另一新層次,特別是在安全暨能

源合作項目上。小布希政府為了回報中亞國家的反恐合作,承諾將針對五國個別需

要 提 供 不 同 的 資 源 , 例 如 烏 茲 別 克 要 求 引 導 參 與 國 際 貨 幣 基 金 會 (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IMF)、哈薩克要求更多的外資、土庫曼需要對其一般人民組織發展

的支持、吉爾吉斯需要幫忙處理其沉重的外債問題、仍自內戰復甦中的塔吉克則需

要一系列的人道及經濟與政治上的支援。在這五國提出具體的改革步驟前提之下,

美國允諾將給予不同領域的支援30。911 後作為中共與俄美及西方勢力戰略緩衝區的

中亞,在美國對中亞五國開出支票的誘因下,必然朝親美方向發展,軍事上將加強

與美交流31、經濟上則加深對美及西方國家的依賴。這種趨勢將強化美國對中亞五國

26 Lowell Dittmer, “China and Russia Approach the Millennium”, Ibid., p.188. 27 「泛突厥主義」內容宣揚土耳其應當統治一切說突厥語的人民,形成於 20世紀初,蘇聯解體後有了進一

步的發展,中共學者認為 20世紀末和 21世紀,「泛突厥主義」將對冷戰後的歐亞大陸政治格局產生不可

忽視的影響。邢廣程,崛起的中亞(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民 82年 6月),頁 100。 28 頤關福,「美國對中亞的介入與中國安全」,收錄於國際形勢分析報告 1997-1998(北京:中國戰略與管理

研究會),頁 56-57。 29 陳聯璧,「中亞五國民族關係問題」,東歐中亞研究(北京:2001年第 3期),頁 47。 30 A. Elizabeth Jones, “U.S.-Central Asian Cooperation”, Ibid. 31 美烏兩國於 2002年 3月 12日在華盛頓簽署「美烏戰略夥伴暨合作架構宣言」,內容中兩國強調將分別在

政治、安全暨軍事、經濟這三大領域強化合作。“Declaration on the Strategic Partnership and Cooperation

Framework Between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nd the Republic of Uzbekistan”, U.S. Department of State,

in http://www.state.gov/p/eur/rls/or/2002/11711.htm 2002/12/26

Page 8: 911 事件 - mjib.gov.tw · 911 事件對中共的中亞政經關係影響研析 41 專題研究 為縮短,成為「中」俄間的緩衝地帶,讓西部邊界較為穩定3;就美國而言,為了維

47 911 事件對中共的中亞政經關係影響研析

專題研究

的政經影響力,中亞的政治版圖將朝依美國及西方國家的長期利益來描繪,壓縮了

中亞五國政治、經濟和外交上的自主性,再加上未來「北約東擴」32若加速吸收中亞

國家,一旦中亞有關國家申請加入北約,中共西部安全將面臨相當嚴重的挑戰,美

國的軍事勢力將直逼中共後院,使中亞作為緩衝區的功能消失,中共面對的已不只

是俄國勢力,又再加上美國和北約,未來全中國將面臨東有「美日同盟」、西有「北

約組織」,形成東西兩線受遏腹背受制的戰略被動格局。

肆、911 事件對中共與中亞經貿關係的影響

911 事件前,雖然中共與中亞五國的經貿合作呈現逐漸擴大的趨勢,但基本上存

在著「上熱下冷」的問題。1992 年中共與中亞國家貿易額為約 4.6 億美元,最大曾

在 2000 年達到 18.19 億美元,成長了將近 4 倍,但 911 事件後,當年貿易額則少了

3.0854 億美元(哈薩克即占 2.6696 億美元),為 15.1063 億美元。建交前幾年中共逆

差較大,但自 1998 年起中共的出口有較大幅度的增長,從 1997 年對中亞五國的出

口額 2.4943 億美元上升至 2000 年的 7.6742 億美元,911 事件後,當年出口總額則

跌回了相當於 1998 年的水準為 4.9412 億美元,與 2000 年相比下降 17.3%。中共與

中亞五國的貿易情況並不一,其中與哈的貿易額最大,2001 年「中」哈貿易額為 12.9

億美元,而同年與中亞另一大國烏茲別克的貿易額僅為 0.5830 億美元,相差 22 倍

之多。1992 至 2001 年中共與中亞五國的貿易額參見表一。

32 2002年 5月 28日,北約組織在羅馬與俄羅斯共 20國領袖簽署了「羅馬宣言」,正式接納俄國為北約平

等夥伴,象徵北約以圍堵蘇聯為宗旨的時代結束;中共反「北約東擴」的主因為 1999年北約繞過聯合國

轟炸南斯拉夫聯盟,違背北約的「防禦性」性質、反對北約「干涉它國內政」以及反對「主權高於人權」

的觀念,特別是當年 5月「北約」誤炸中共駐南國大使館,更使中共國內興起了一片反對聲浪。參見「北

約、俄羅斯結盟,簽署羅馬宣言」,自由時報,民 91年 5月 29日,第 1版;湯紹成,「後冷戰時期北大

西洋公約組織角色與功能的轉變」,問題與研究(臺北:第 39卷第 1期,民 89年 1月),頁 75。

Page 9: 911 事件 - mjib.gov.tw · 911 事件對中共的中亞政經關係影響研析 41 專題研究 為縮短,成為「中」俄間的緩衝地帶,讓西部邊界較為穩定3;就美國而言,為了維

48 第 1 卷第 4 期 92 年 4 月

展望與探索

表一 1992—2001 年中共與中亞五國貿易額一覽表 單位:億美元

哈薩克 烏茲別克 吉爾吉斯 塔吉克 土庫曼 五國總計

1992 年

進出口 3.6910 0.4752 0.3548 0.0275 0.0450 4.5935

出 口 2.2793 0.3389 無資料 0.0195 0.0409 2.6786

進 口 1.4117 0.1363 無資料 0.0080 0.0041 1.5874

1993 年

進出口 4.3473 0.5426 1.0242 0.1236 0.0465 6.0842

出 口 1.7169 0.4280 0.3655 0.0648 0.0385 2.6137

進 口 2.6304 0.1146 0.6587 0.0588 0.0080 3.4705

1994 年

進出口 3.35 1.2367 1.05 0.0318 0.1126 5.7811

出 口 1.39 0.5146 0.2993 0.0068 0.0367 2.2474

進 口 1.96 0.7221 0.7545 0.025 0.0759 3.5375

1995 年

進出口 3.91 1.1855 2.31 0.2386 0.1760 7.8201

出 口 0.7545 0.4757 1.07 0.1462 0.1127 2.5591

進 口 3.16 0.7099 1.23 0.0924 0.0633 5.2556

1996 年

進出口 4.5990 1.8725 1.0548 0.1172 0.1147 7.7582

出 口 0.9531 0.3815 0.6867 0.0764 0.0845 2.1822

進 口 3.6459 1.491 0.3681 0.0408 0.0302 5.576

1997 年

進出口 5.2741 2.0291 1.0662 0.2023 0.1524 8.7241

出 口 0.9462 0.6153 0.7060 0.1105 0.1163 2.4943

進 口 4.3278 1.4138 0.3602 0.0918 0.0361 6.2297

1998 年

進出口 6.36 0.9025 1.98 0.1923 0.1252 9.56

出 口 2.05 0.5788 1.72 0.1104 0.1029 4.5661

進 口 4.31 0.3236 0.2596 0.0809 0.0222 4.9963

1999 年

進出口 11.3878 0.4034 1.3487 0.0804 0.0949 13.3152

出 口 4.9438 0.2739 1.0290 0.0230 0.0747 6.3444

進 口 6.4440 0.1295 0.3197 0.0574 0.0202 6.9708

2000 年

進出口 15.5696 0.5147 1.7741 0.1717 0.1616 18.1917

出 口 5.9875 0.3943 1.1017 0.0679 0.1210 7.6724

進 口 9.5821 0.1203 0.6744 0.1038 0.0406 10.5212

2001 年

進出口 12.9 0.5830 1.1886 0.1076 0.3271 15.1063

出 口 3.3 0.5068 0.7664 0.0531 0.3149 4.9412

進 口 9.6 0.0762 0.4222 0.0545 0. 0122 10.1651

資料來源:趙常慶,「中國與中亞五國的經貿關係」,東歐中亞市場研究(北京:2002 年第 1 期),

頁 24-25;中共外交部網站,http://www.fmprc.gov.cn/chn/c139.html

Page 10: 911 事件 - mjib.gov.tw · 911 事件對中共的中亞政經關係影響研析 41 專題研究 為縮短,成為「中」俄間的緩衝地帶,讓西部邊界較為穩定3;就美國而言,為了維

49 911 事件對中共的中亞政經關係影響研析

專題研究

表一數字可分別從貿易額及貿易逆差兩方面,來觀察中共與中亞五國間的貿易

關係變化。在貿易額方面,除了 1994、1996、2001 年貿易額下降外,整體而言,中

共與中亞五國的進出口貿易額呈逐年上升趨勢。1992 年以來中共與中亞五國的貿易

額以哈國為最大,當年中哈貿易額是與其他四國總和的 4.0898 倍,1993 至 2001 年

依序為 2.5029、1.3778、0.9999、1.4557、1.5287、1.9875、5.9083、5.9378、5.8469

倍,1999 至 2001 年這三年,中哈貿易額上升至與其他四國貿易額總合約達 6 倍之

多。911 事件前(除了 1994、1996 年外)中共與中亞國家的貿易額基本上呈逐年上

升的走勢,911 事件發生後,當年的貿易額相較於 2000 年則下降了 3.0854 億美元。

在貿易逆差方面,雖然六國間的貿易額逐年上升,但中共對中亞五國除了 1992

年是順差 1.0912 億美元外,1993 年起均為逆差,1993 至 2001 年的逆差分別為

0.8568、1.4468、3.0625、3.3941、3.7358、0.4303、0.6264、2.8488、5.2239 億美元。

911 事件前貿易逆差介於 0.4303 至 3.7358 億美元間,911 事件發生後,貿易逆差則

竄升至歷史新高為 5.2239 億美元,是 1993 年的 6.0969 倍。911 事件當年哈國對中

共的進口額相較於 2000 年減少了 2.6875 億美元,減少額為歷年之冠,其他四國則

減少了 0.0437 億美元。由 2001 年中共對中亞五國的貿易逆差擴大顯示,911 事件所

引發中亞國際關係格局變化,已反映在中共與中亞五國的經貿關係上,呈「貿易總

額下降、貿易逆差上升」的負面影響,未來在中亞國家向西方世界傾斜速度加快的

趨勢下,勢必弱化中共在該區的經貿影響力而增強對西方國家經濟上的依賴,對中

共在中亞的經貿發展前景恐帶來不小的壓力。

除了阿富汗戰爭引起的因素外,中共的中亞專家們也提出了影響彼此經濟關係

的制約因素,包括:中共假冒偽劣商品湧入中亞對其形象難以在短期內消除;未來中亞國家將加強對西方國家的經濟依賴,使其在中亞市場面臨更險惡的競爭環

境;中亞國家絕大多數人民對中國大陸不太了解,對中國大陸並不十分友好33;對與中亞國家經濟合作的研究工作還做得不夠等34。這些制約因素使彼此的經濟關係

明顯滯後於政治關係,同時,民間往來遠遠落後於官方往來,因此與中亞國家間的

政治關係並不牢靠35。除此之外,「中」俄也存有著類似的問題,2001 年 9 月初,中

33 由於歷史上「中」蘇關係長期惡化所造成的心結,「中國威脅論」在中亞地區還有相當的市場,對中共國

力不斷增強也抱有戒心,一些中亞國家甚至視中共為潛在敵人。1998年俄羅斯一家刊物在哈薩克所作的

一項民調顯示,哈國民眾贊成同中共發展友好關係的只有 9.4%;1999 年哈國的一些中共問題專家也提

出了中共向中亞擴展的危險。參見鄧浩,「中共與中亞國家關係:回眸與前瞻」,國際問題研究(北京:

2002年第 3期),頁 11-12。 34 趙常慶,「中國與中亞五國的經貿關係」,東歐中亞市場研究(北京:2002年第 1期),頁 29-31。 35 張博文,「美國『新中亞戰略』及其對中國戰略安全的影響」,陜西青年管理幹部學院學報(2000年第 1

期),頁 48。

Page 11: 911 事件 - mjib.gov.tw · 911 事件對中共的中亞政經關係影響研析 41 專題研究 為縮短,成為「中」俄間的緩衝地帶,讓西部邊界較為穩定3;就美國而言,為了維

50 第 1 卷第 4 期 92 年 4 月

展望與探索

共駐俄大使張德廣在朱鎔基訪俄前夕的新聞發布會上指出,俄向「中」的投資總額

大約只有 2 億美元,而「中」向俄經濟投入的資本才 1 億美元多一點36,中共與俄國、

中亞間經貿往來不熱絡問題,讓中共高層近年來刻意經營的「上海合作組織」架構

中隱藏的「上熱下冷」問題浮現,架構缺乏必要的經濟合作基礎必然弱化其運作的

持續性與對區域政治合作的實質影響力。

伍、中共與美俄勢力在中亞的能源競逐

布里辛斯基在「大棋盤」中一針見血地指出:「長期而言,中亞區域的能源一定

讓北京感到特別興趣,直接接觸它們而不必受到莫斯科掌控,就是中國的中心目標」

37。中共學者也認為中亞地區地緣戰略地位主要是由其豐富的油氣資源所決定38,參

與中亞石油開發可維護其國家石油安全,彌補其石油缺口、確保石油供應來源多元

化以及增加能源安全係數39。而中亞的能源又以裏海(Caspian Sea)的石油和天然氣

最受國際勢力覬覦,按照目前公認的說法,裏海地區的油氣僅次於波斯灣地區,足

以滿足全世界 7 年以上的油氣需求。當前國際勢力在中亞的爭奪主要是在裏海的法

律地位40以及油氣管線出口走向之爭,中共在中亞的競爭主要是後者之爭。

由於前蘇聯時期中亞油氣出口的途徑完全為莫斯科壟斷,即使獨立多年,中亞

一些國家仍依賴俄國的輸油管道而被徵收較高額的過境稅41,因此以美國為首的西方

世界力爭繞開俄國,另闢通往西方的輸油管道,以打破俄對中亞油氣出口的長期壟

斷局面;中共則力爭向西邊打通能源通道,舖設由哈薩克經往其西北邊陲的管線。

中共與美、俄等國際勢力間更為複雜的競爭是裏海能源出口管線走向之爭,目前裏

海沿岸國家相繼提出輸油管道方案,其中談論最多的有五條,參見表二。

36 孫永祥、張晶,「中國和俄羅斯、中亞國家油氣合作現狀、問題及對策」,東歐中亞市場研究(北京:2002

年第 1期),頁 13。 37 布里辛斯基(Zbigniew Brzezinski)著,大棋盤,前揭書,頁 182。 38 孫壯志,「中亞五國的地緣戰略地位」,東歐中亞研究(北京:2000年第 4期),頁 64。 39 楊中強,「中亞石油與 21世紀的中國石油安全」,國際論壇(北京:2001年 2月,第 1期),頁 34-38。 40 1980年版的「蘇聯百科辭典」將裏海闡述為“內陸大湖,瀕臨蘇聯和伊朗”,該辭典當時的注釋無可爭辯。

然而蘇聯解體後,裏海沿岸國家演變為俄羅斯、伊朗、亞塞拜然、哈薩克和土庫曼五國,是湖是海便成

為沿岸五國間的爭論焦點。依據國際法,如果是海就可按照海洋法分割,應劃分為 5部分,各國皆有權

得到自己的一部分;如果是湖,則只能作為共同財產聯合開發利用。哈、土、亞三國所臨海域的石油和

天然氣資源相對較多,因而主張裏海是海;俄、伊兩國所臨海域的石油和天然氣資源相對較少,因而主

張裏海是湖。孫勇軍,「一言難盡話裏海」,人民日報,2001年 2月 19日,第 7版。 41 王新謙、吳鋒,「阿富汗戰爭後的裏海能源與中亞地區國際關係」,寧夏社會科學(銀川:2002年 5月,

第 3期),頁 20-24。

Page 12: 911 事件 - mjib.gov.tw · 911 事件對中共的中亞政經關係影響研析 41 專題研究 為縮短,成為「中」俄間的緩衝地帶,讓西部邊界較為穩定3;就美國而言,為了維

51 911 事件對中共的中亞政經關係影響研析

專題研究

表二 裏海輸油管線主要方案一覽表

方案名稱 主要支

持國家 運 輸 路 線 備 註

“東線方案”:

哈「中」管線

中共 由哈薩克至中共西北

邊陲。

中共於 1997 年 6 月在哈薩克第二大油

田烏津油田(Uzen fields)私有化專案

的國際招標中,其中國石油天然氣總公

司擊敗美、俄等競爭對手得標;同年 9

月,中共副總理李嵐清正式訪哈,簽署

了「兩國政府關於在石油天然氣領域合

作的協定」,擬投資 95 億美元修建一條

從哈國西部到新疆的輸油管道(長約

3100 公里),但目前哈「中」輸油管道

舖設項目只是在論證階段中,仍未付諸

行動。

“南線方案”之

一:哈伊管線

伊朗 從哈薩克經伊朗抵達

波斯灣的哈爾克島,由

此哈國原油直接進入

波斯灣地區出海口。

單純從商業利益考慮,該線是裏海周邊

小 國 連 接 世 界 市 場 最 經 濟 便 捷 的 路

線。但這條南線是最不符合美國政治利

益的方案,因伊朗長期堅持反美政策,

美國不想讓伊朗這等流氓國家掌握裏

海能源的命脈。

“南線方案”之

二:阿富汗管線

美國 由土庫曼經由阿富汗

至巴基斯坦輸往印度

隨著阿富汗戰爭的結束,“南線方案”

之二很可能再次浮上檯面。美國在上世

紀 90 年代初就開始考慮與設計此方

案,並由美國加利福尼亞聯合石油公司

直接參與此方案的設計和實施,1998

年,美國及其西方盟國與塔利班政權簽

署了輸氣管道協議。然而協議簽署後不

久,發生了美國駐肯尼亞和坦桑尼亞大

使館遭受恐怖襲擊事件,美國為此對阿

富汗進行報復轟炸,因而擱置了此方

案。

“西線方案”:

(Baku-Tbilisi-Ce

yhan, BTC,) 巴

庫—第比利斯—

傑伊漢管線

美國 將亞塞拜然的裏海原

油輸經喬治亞運往土

耳其的 Ceyhan 港,再

運往歐美其它國家。

美國支持此方案的主因是可繞開俄羅

斯和伊朗境內,防止俄、伊控制裏海能

源,中共學者認為此方案的經濟價值極

其有限,是“哈伊管線”造價的 10 倍

以上,為一條“政治管線”,但美歐在

Page 13: 911 事件 - mjib.gov.tw · 911 事件對中共的中亞政經關係影響研析 41 專題研究 為縮短,成為「中」俄間的緩衝地帶,讓西部邊界較為穩定3;就美國而言,為了維

52 第 1 卷第 4 期 92 年 4 月

展望與探索

911 後皆已投入大量資金發展此方案,

預計 2005 年將能把石油運至世界市

場,一般認為此案將對俄國主導的“北

線方案”造成強烈壓力。

“北線方案”:

(Tenguiz-

Novorossiisk)田

吉茲—新羅西斯

克管線

俄羅斯 從哈薩克的田吉茲油

田到俄羅斯黑海港口

新羅西斯克

這條方案可以發揮俄現有的輸油氣管

道的運輸潛力,比較經濟便捷,又可以

避免喪失俄對這本區能源的控制和中

亞國家的政經影響力。

資料來源:整理自胡見義,「世界石油格局起變化」,人民日報,2002 年 11 月 9 日,第 11 版;

孫勇軍,「一言難盡話裏海」,人民日報,2001 年 2 月 19 日,第 7 版;王新謙、吳鋒,

「阿富汗戰爭後的裏海能源與中亞地區國際關係」,寧夏社會科學(銀川:2002 年 5

月,第 3 期),頁 20-24;Lowell Dittmer, “China and Russia Approach the Millennium”,

in The Asia-Pacific in the New Millennium, Geopolitics, Security, and Foreign Policy.

Edited by Shalendra D. Sharma, Institute of East Asian Studie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0, pp.186-191.; A. Elizabeth Jones, “U.S.-Central Asian Cooperation”,

Testimony Before the Senate Foreign Relations Committee, Subcommittee on Central

Asia and the Caucasus, Washington, DC, December 13, 2001.

由表二可看出,五個主要管線方案中美國支持兩個,被美國列為中亞戰略遏制

對象的「中」、俄、伊則各占一席,且都具地緣優勢,俄、伊為裏海沿岸國家,中共

則毗鄰哈薩克。俄國因是管線競爭中的既得利益者,故力求守住傳統上對中亞地區

的影響力,不願使輸油管線繞離俄國境內而蒙受經濟損失,喪失傳統影響力;美國

則不願能源出口完全被俄壟斷,損及能源安全,因此 20 世紀末便積極介入中亞的油

氣管線競爭中。

1998 年「美國東亞安全策略」中指出,在中亞地區的能源運輸路線若無法居於

領先地位,未來的能源競爭將成為國家安全的隱憂42;1999 年「新世紀國家安全策

略」中則提出,裏海能源出口至世界市場有益於能源安全43;911 事件當年 11 月,

布希總統即發表了和俄羅斯、哈薩克共同合作的「裏海管線合夥(Caspian Pipeline

Consortium, CPC)」聲明44;12 月美國歐亞事務助卿伊利沙白瓊絲(A. Elizabeth Jones)

42 “U.S. Security Strategy For The East Asia-Pacific Region”, U.S. Department of Defense, in

http://usinfo.state.gov/regional/ea/easec/easr98.htm 2001/10/9 43 “A National Security Strategy for A New Century”, The White House, Office of the Press Secretary, December

1999, in http://www.usia.gov/regional/ea/easec/natsec2k.htm 2001/10/9 44 聲明中強調要與俄哈兩國在既有的 Baku-Supsa 和 Baku-Novorossiysk 兩條管線合作外,將再包含

Baku-Tbilisi-Ceyhan方案。George W. Bush, “President's Statement on Caspian Pipeline Consortium”, The

White House, Office of the Press Secretary, November 28, 2001. In http://www.whitehouse.gov/news/releases/

2001/11/20011128-11.html 2001/10/9

Page 14: 911 事件 - mjib.gov.tw · 911 事件對中共的中亞政經關係影響研析 41 專題研究 為縮短,成為「中」俄間的緩衝地帶,讓西部邊界較為穩定3;就美國而言,為了維

53 911 事件對中共的中亞政經關係影響研析

專題研究

提出,目前裏海管線必須經由俄境方能到達西方,美方將為中亞國家尋求更廣的出

口選擇,支持裏海周邊國家發展多渠道的運輸管線,但目標是反壟斷而非反俄羅斯

45;2002 年 9 月 17 日,小布希政府發表執政後第一份「美國國家安全策略」中指出,

美國將強化其所屬的能源安全,並藉由其盟友以多樣化地開發能源供給來共享全球

經濟的繁榮46,而中亞與裏海便在美國強調的四個能源重點地區中占了兩席。

此外,歐洲復興開發銀行(EBRD)於 2002 年 6 月 4 日也宣稱,將於當年年底

投資 3 億美元在美國所支持的「巴庫—提比里西—傑伊漢」跨國油管計畫,分析家

認為這項計畫將對俄國的「北線方案」形成強烈競爭47。雖然中共學者認為目前以美

為首的「西線方案」和以俄為首的「北線方案」兩方競爭中,不論在石油開發或是

外運上均在明爭暗鬥,矛盾日漸突出48,能源出口管線走向之爭中,美俄兩國是這場

爭奪戰的主角49,在一些衝突中常出現美國支援一方,俄國支援另一方的情形50。對

於這種說法,美國則聲明與其他區域強權如中共、伊朗的競爭情形相比,美、「中」、

伊三國間的競爭情況顯然更甚於美、俄,強調美、俄在中亞地區將共享利益51,公開

澄清美國對俄國的立場,避免 911 後美方對俄國的增信釋疑善意,被中共離間互信

激化競爭而從中漁利。

在中共方面,1997 年 6 月即曾擊敗美俄勢力,在哈薩克簽署了關於其中國石油

天然氣總公司購買哈國的阿克糾賓斯克(Aktyubinsk)油氣公司 60%股份的合同52;

當年 9 月「中」哈兩國簽署了以開發裏海東岸石油舖設通往新疆的輸油管道為內容

的 95 億美元協定53;雖然隔年(1998)中共首次在中亞地區從事大型的油田工程技

術合作,由阿克糾賓斯克承包的油田工程開始動工,但一直到 911 發生前,4 年來「中」

哈間預計舖設 3100 公里長的「東線方案」一直停留在論證階段中,並無突破性進展;

911 後隔月 3 日,「中」哈兩國石油公司便簽定了鋪設從哈國阿克糾賓斯克市的肯基

45 A. Elizabeth Jones, “U.S.-Central Asian Cooperation”, Ibid. 46 George W. Bush, “The National Security Strategy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The White House,

September 17, 2002. in http://www.whitehouse.gov/nsc/nss.html 2002/12/22 47「歐洲復興開發銀行支持 Baku-Ceyhan跨國油管計畫」,in http://www.tier.org.tw/07publication/energy/9107/

國際能源掃瞄.htm 2002/12/18 48 鄧浩,「中亞外高地區的安全形勢」,國際問題研究(北京:2000年第 1期),頁 17。 49 鄧浩,「淺論美俄逐鹿中亞及中亞各國的戰略策略」,新疆社科論壇(烏魯木齊:2001 年第 2 期),頁

33。 50 李慶四、蕭顯,「美國對中亞的爭奪及其對中國安全環境的影響」,教學與研究(北京:2001年第 10期),

頁 38。 51 A. Elizabeth Jones, “U.S.-Central Asian Cooperation”, Ibid. 52 人民日報,1997年 6月 7日,第 3版。 53 張文木,中國新世紀安全戰略,前揭書,頁 175。

Page 15: 911 事件 - mjib.gov.tw · 911 事件對中共的中亞政經關係影響研析 41 專題研究 為縮短,成為「中」俄間的緩衝地帶,讓西部邊界較為穩定3;就美國而言,為了維

54 第 1 卷第 4 期 92 年 4 月

展望與探索

亞克,到裏海沿岸港口阿特勞的石油管道框架協定,凸顯了中共急於為「東線方案」

催生的迫切感;2002 年 5 月 23 日,「中」哈兩國石油界合作的第一條管道專案:「肯

基亞克—阿特勞石油管道專案(長約 448.8 公里)」在肯基亞克終於正式破土動工54,

中共方面認為該專案開發的經驗,將為延遲已久的「中哈管道專案」未來發展奠定

良好的基礎。由中共在 911 事件後急於促進「中」哈油事工程建設的進度觀之,在

美俄激烈的中亞能源競爭下,中共不得不加快腳步打通西側的能源通道以維護其未

來的能源安全。

陸、結 論

亞太國際關係在 1996 年所形成的美日「防衛合作指針」和中俄「戰略協作夥伴

關係」為背景的「兩方—四邊」格局後,中共在中亞地區也是要以「聯俄制美」策

略為主軸,要強化中俄「戰略協作夥伴關係」55,進而促成中亞地區經濟一體化,抗

衡美國等西方勢力蠶食中亞地區的資源。在「中」俄經濟合作外,雙方在 2001 年 7

月 16 日簽訂了「中俄友好合作條約」56,將兩國近 10 年來的發展關係原則以法律形

式固定下來,當年該條約的簽訂還曾被美國一些評論家認為是「中俄軍事結盟的伏

筆」,確立了「中」俄對美國的「雙軌政策」,即經濟上兩國分別從美國獲得好處,

在政治方面則攜手對付美國的霸權57。當中共高層還浸淫於「聯俄制美」策略成功的

喜悅時,簽約不到 2 個月便發生的 911 事件搖醒了其美夢,事件後俄國審時度勢決

定倒向美方,默許美軍進入中亞,中亞五國也投入美國懷抱以獲得各自的經濟利益,

在中亞大國關係格局發生明顯的變化下,中共在中亞「聯俄制美」空間嚴重被美方

壓縮,其中亞外交戰略布局已澈底發生質變,顯然時過境遷不再有效了。

鑒於中亞地區國際關係的迅速變化,在中亞國家選擇美方強化政經上的合作後

弱化了中共在中亞的影響力,致使其西部邊界安全問題增加了不確定性、在「上海

合作組織」架構下的反恐合作功能嚴重被削弱、新疆少數民族分離運動的控制上提

高了難度、與中亞間的經貿往來上呈現出「貿易總額下降,貿易逆差上升」的不利

54 中共在此專案中承擔了前期諮詢、合同文件準備和設計勘探等工作。「肯基亞克-阿特勞管道」長 448.8

公里,管道直徑 61公分,一期工程將於 2002年 12月 16日投産,預計年輸油量 600萬噸,二期工程 2004

年完工,年輸油量可提高到 900 至 1000 萬噸,參見新 華 社, 2002 年 5 月 23 日。 In

http://www.people.com.cn/GB/jinji/32/180/20020523/735672.html 2002/12/18 55 唐世平,「中俄戰略夥伴關係下的中亞地區經濟一體化」,當代亞太(北京:2000年第 7期),頁 32。 56 夏義善,「『中俄睦鄰友好合作條約』的內涵和意義」,人民日報,2001年 7月 18日,第 7版。 57 王金存,「新世紀初的大國關係」,收錄於李慎明、王逸舟主編,前揭書,頁 49。

Page 16: 911 事件 - mjib.gov.tw · 911 事件對中共的中亞政經關係影響研析 41 專題研究 為縮短,成為「中」俄間的緩衝地帶,讓西部邊界較為穩定3;就美國而言,為了維

55 911 事件對中共的中亞政經關係影響研析

專題研究

發展趨勢、為降低目前中共對石油管道路徑的過度依賴,打通其西邊能源通道的構

想將遭遇更嚴峻的國際競爭壓力、未來可能面臨其國土東線受遏於「美日同盟」,西

線受制於「北約組織」的前後受遏腹背受制的戰略被動格局、以及壓縮臺灣中亞外

交空間的籌碼逐漸短少等種種全面和長期性的負面發展。在中共的中亞外交策略頹

勢跡象漸露之際,其人民解放軍不得不在去年(2002)10 月 1 日,違背其一慣向國

際社會宣揚的防禦性國防政策,首度跨出國界與吉爾吉斯舉行「邊界地區的反恐軍

事演習」58,一方面向美國展現「肌肉」,提醒美方不要忽視中共在中亞的影響力外,

另一方面也藉機填補日益鬆動的中亞關係。

雖然中共信守奉行的「一個中國原則」政策在中亞地區澈底推行,但中亞的兩

大國家哈薩克和烏茲別克在和中共建交時皆曾另簽一份諒解備忘錄,要求中共「諒

解」哈烏兩國「同臺灣只進行純民間的經濟貿易往來不持異議」59,替臺灣在中亞預

留了未來的發展空間。911 後中亞國家在西方經濟資源大量挹注的背景下,中共在操

作臺灣議題上對中亞國家所可使用的經濟籌碼已相形見拙,特別是在中共的重點交

往國家哈薩克,因截至 2001 年 3 月為止,外商在哈國直接投資已累計約 137 億美元,

中共僅投資 5.6 億美元,只占哈國外資總額約 5%,而美、英則分別投資 49.2、17.8

億美元,南韓也有 15.6 億美元60,同中共相比,顯然美英等外商對哈國的經濟發展

更有助益,因此並不需再多看中共的臉色來辦外交,再加上中亞國家人民普遍對中

共政權並無好感,也難怪哈國最大媒體「真理報」在 2002 年 11 月臺灣官方代表團

訪哈時,不顧中共的抗議仍在頭版刊登臺灣官員到訪的消息,並強調哈薩克在外交

上有其自主性,北京不應干涉的報導出現。後 911 時期中共的中亞外交策略在挑戰

大於機遇 的局勢 發展下 ,機遇大 於挑戰 的臺灣 在外交上 應更加 深思遠 慮地布局中

亞,積極發展與中亞國家間的經貿關係,繼續為拓展我國務實外交的空間而努力。

58 「吉中兩國邊防軍 10 月 1 日將舉行反恐軍事演習」,新 華 社, 2002 年 9 月 12 日, in

http://www.people.com.cn/GB/junshi/60/20020912/820618.html 2002/12/30 59 參見「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同哈薩克共和國建立外交關係聯合公報的諒解備忘錄(1992/1/3)」 in

http://www.fmprc.gov.cn/chn/3016.html;「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同烏茲別克共和國建立外交關係聯合公報

的諒解備忘錄(1992/1/3)」in http://www.fmprc.gov.cn/chn/3104.html 2002/12/30 60 自由時報,91年 12月 15日,第 3版;另依美國官方的的說法,美在哈的投資金額超過 50億美元,且

仍在增加中,參見 A. Elizabeth Jones, “U.S.-Central Asian Cooperation”, Ib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