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chengte.org.tw · ‧苦、集、滅、道四聖諦,果因互動關係 59...

90

Upload: others

Post on 26-Feb-2020

11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悲智雙運看人間 悲智雙運看人間

目 錄 目 錄

‧ 自序 9

佛教篇‧ 但願善根佛弟子發心於埔里大佛出家救國救民 12

‧ 國泰民安得靠佛法的力量 14

‧ 研究佛教當秉持縝密求學的精神 16

‧ 以佛法佛心去對治諸苦煩惱,方能解脫痛苦 18

‧ 西方淨土世界就是宇宙最優質的境教環境 20

‧ 埔里大佛是陰界眾生往生西方世界的中繼站 25

‧ 娑婆世界充滿諸痛苦 27

‧ 何謂世間八苦 31

‧ 如何脫苦? 36

‧ 何謂憂悲惱苦(五陰熾盛苦) 37

修行篇‧ 一個真正了解佛法的人,一定會出家 42

‧ 最莊嚴祥和的念佛聲音 45

‧ 死人於棺木念佛的奇事屢見不鮮 47

‧ 正德助念功德殊勝無比 49

‧ 佛教徒家內不宜安奉祖先及亡者牌位 51

‧ 生忍與法忍五談 54

‧ 法情勝親情 56

‧ 正德佛堂出家僧眾稀少的主因 58

‧ 苦、集、滅、道四聖諦,果因互動關係 59

‧ 人有四魔力障礙修行 60

‧ 飲酒的種種罪惡 62

‧ 過午不食得五福 64

‧ 食多有五罪 66

‧ 四種飯食時,應有的慈愛意念 69

‧ 肉食衍生之禍患 71

‧ 惡知識斷人慧命,引人造業 74

‧ 受八關齋戒應有之知見 77

悲智雙運看人間 悲智雙運看人間

目 錄 目 錄

因緣篇‧ 何謂多福德因緣 80

‧ 十二因緣法,是指眾生三世輪迴的因緣 83

‧ 累世六親眷屬於惡道受苦之悲情 88

‧ 人有善惡夢因緣 92

‧ 改造宿命的三定法 95

‧ 佛說有十業能令眾生得多財物報及少財物報 97

‧ 佛說有十業能令眾生得多智慧報及少智慧報 99

‧ 佛說有十業能令眾生得地獄、餓鬼、畜生報 100

‧ 修行十善業之善報 102

佛法的故事篇‧ 阿彌陀佛的大慈大悲故事 106

‧ 印度阿闍世王殺父懺悔消業的故事 110

‧ 釋迦牟尼佛選擇五濁惡世度眾的偉大精神 112

教育篇‧ 依教育心理學所言,一生不當志工者是個自私自利、

無同理心、無受教育的人 116

‧ 佛教菩薩道最高的教育思想 122

‧ 凡人須擁有兩份工作,一份是糧食工作;一份是精神工作 125

‧ 談道德教育之重要 126

‧ 積極聆聽的哲學 129

‧ 人的行為失常的原因 131

‧ 親友的關愛關係個人的成功與失敗 132

‧ 四種改變人生的力量 135

領導篇‧ 現代的人多我慢自大,只會說不會做 138

‧ 領導人的特質 141

‧ 領導者須具備三才五德 144

9

悲智雙運看人間

目 錄

‧ 台灣欲成為政治清明強國,所有的政治人物,

都得往英國留學 148

健康篇‧ 佛說,步行五種好處 152

‧ 佛說,生病不痊癒的五種原因 154

‧ 醫藥科學家研究發現,富有慈悲心,喜愛布施行善的人,

有益健康長壽 156

其他篇‧ 中國是一部充滿鬥爭暴力的歷史 158

‧ 請好好認識「快樂與痛苦」這兩位朋友 160

‧ 小蜜蜂的一生,有如人類一生的寫實 162

‧ 妄犯不可犯 165

‧ 影響我最深刻的兩位歷史人物 167

自 序

出家數載,忝以悲智之心細看世間百態,剖肌分理,八識

所觸,難以言狀,百感交織,深悟八難眾生,本性剛強,難以

調伏。令吾悲切憂傷難安。

佛說種惡因得惡果,現時人性良知的極大泯滅敗壞,所造

之業因,未來果受苦痛,足堪眾生憂懼,願以禿筆呈述所見所

聞,供眾靜慮思維,以期震聾啟聵,喚醒喪失良知者的覺醒。

早令正氣除邪,德風拂被,佛光普照,人性彰顯,災厄消

除,眾生受福,社稷長年安樂!

是吾至誠所祈,願諸佛加庇,阿彌陀佛!

釋常律

11 10

悲智雙運看人間

佛 教 篇

12 13

悲智雙運看人間 悲智雙運看人間

但願善根佛弟子發心於埔里大佛

出家救國救民

台灣因大陸抵制,目前面臨工商業大量裁員,無數商店倒

閉關門,造成失業率急速攀升,百業蕭條,人心惶惶,

窮困人家激增,三餐不繼之眾生越來越多,令人聞之心酸。但

看國內各大佛寺道廟,儲存於銀行之捐款超過數千億元以上,

卻看不到多少寺廟能於此時此刻發揮悲憫濟世之心,發動設立

各種福利工作,以解救眾生種種窮困。但正德從創立至今三十

年來,因長期得支付各項醫療文教建設工程之龐大經費,銀行

存款經常稀少,正德長期雖無巨額存款,但卻長期設立各種福

利,救助全國各地民眾生老病死之苦,令眾生皆能離苦得樂。

‧ 長期設立正德愛心廚房免費用餐之福利 以解眾生之生苦。

‧ 長期設立正德護理之家低廉收費之福利 以解眾生之老苦。

‧ 長期設立正德醫院免費隨喜醫療之福利 以解眾生之病苦。

‧ 長期設立蓮社免費助念處理後事之福利 以解眾生之死苦。

‧ 長期設立清寒資優學生獎助學金之福利 以解眾生之學苦。

‧ 長期設立各種才藝免費學習課程之福利 以解眾生之習苦。

‧ 長期設立印贈雜誌善書影音光碟之福利 以解眾生之書苦。

‧ 長期設立正德佛堂請法請示法門之福利 以解眾生之心苦。

但觀國內多數佛寺道廟,非但不設立種種福利來救度眾生

諸苦,仍然一手接受眾生大筆捐款,卻一手將眾生所捐龐大善

款,去設立了收費昂貴的學校、醫院、餐廳、商店、生技公司、

塔位及牌位。非但不能體恤民間疾苦,更違背佛教不得營商謀

利之慈悲濟世宗旨及出家戒律,儼然成為廟店、廟商及廟廠。

看待台灣宗教教界種種敗相及墮落不如法之荒謬行為,導

致正法衰敗、法道不存、師道不立、魔道猖狂、佛神無靈、天

無天理、人無情義、撥無因果、無公理正義、民心敗壞、道德

腐化、國無道德力量。導致台灣天災人禍不斷、政局不安、經

濟蕭條、治安敗壞、民不安樂。

和尚願眾生皆能離苦得樂,已於「正德埔里大佛」設立一

如法如戒的佛教清修道場,於此道場,欲廣度出家僧眾精進持

戒修行,則可於台灣地理的心臟位置,融合大佛的力量,形成

一股強大的三寶功德力,自可護佑台灣國泰民安,人民康富,

免於種種災難痛苦。

和尚鼓勵大眾能稟持菩薩慈悲救世精神,發菩提心於埔里大

佛出家修行,共同累積更多出家人的大功德能量,自可感召諸佛

菩薩,龍天護法,護佑台灣國運昌隆、人民向善、災難消除、民

生安樂,則是眾生之福,社會之幸,更是累世的大福德也!

《常律法師法語》我們學佛者,外體雖日日毀壞,內心卻一天新似一天。

14 15

悲智雙運看人間 悲智雙運看人間

國泰民安得靠佛法的力量

一個國家要祈求國豐民安,就要靠佛教徒,因佛教徒皆知

佛法有不可思議的感應力量,也了知「有佛法就有辦法」

的真諦,更體悟諸佛菩薩神通廣大。佛菩薩的功德力量無量無

邊,能使我們這個國家平安、百姓安居樂業及免除種種的災難

逼害。

所以大家要共同靠佛法救度國家眾生,而佛法是要靠全體

的佛教徒精進地修行學佛,好好發心長期行做義工、行做功課、

行做功德,從個人推廣到團體、從團體推廣到社會。每一個人

都能「少造業、多念佛」及做諸善行功德,以佛法來救治國家,

用全體大眾學佛守戒、行善布施力量救治國家。如此這個國家

定能共業消除,災難不臨,國泰民安、風調雨順、五穀豐收、

百業興盛、人民安樂,這是絕對符合因果之道。

如果全國的百姓都學佛,這個國家就會安定。如同佛在《正

法念處經》上所說:「若一個國家的百姓,恭敬供養三寶、皈

依三寶、修行佛法、孝養父母、行十善業,天上第二天的玉皇

大帝和天人就會戰勝阿修羅界,人間就無災無難,風調雨順,

安居樂業。」。

由於天界與阿修羅界時常在戰爭,若凡間的百姓有道德

心,大家都學佛,尊敬三寶供養三寶,天公與天人的神通力就

會增強,阿修羅的神通就會減弱,戰鬥的勝負阿修羅就會戰敗,

自然我們就四時無災、風調雨順、五穀豐登、百姓安樂。

假如人間的百姓都不信因果、不守道義、不恭敬供養三寶、

不學佛信佛、不孝父母,造犯十惡業,則天上的天人神通力就

減弱,阿修羅的神通力就增強,天界就會戰敗隱沒,則阿修羅

就會管理天界,惡龍則出來興風作浪,起大風降大雨,造成風

災、水災;或不降雨,造成旱災,讓人間五穀不登,災難連連,

民不聊生,人間不得安樂。所以一個世界要安定和平,國豐民

安,就要看這個世界的人類,如何對待這個世間的一切人與事

的態度了。

▼莊嚴殊勝的法壇灑淨儀式。

16 17

悲智雙運看人間 悲智雙運看人間

研究佛教當秉持縝密求學的精神

研究佛教的教義,應秉持縝密研究學問的態度,以及追求

真理與實務契合的矜持來研修佛學;反觀台灣教育界研

究學問態度,是理論佔九分,實務僅佔一分。尤其國內現在大

學生的素質程度愈來愈差劣,記得有位台灣大學教授曾告訴和

尚,「現在大學生的學問程度,比二十年前高中生的程度還

差」,尤其是思考力及理解力大幅降低。

這與整體教育改革方針錯誤有著深遠的影響力。加上現在

大學入學考試不考作文,而採是非與選擇方式出題。不考作文,

學生作文程度當然就愈來愈低落。不僅如此,台灣學生的英文

程度也屈居亞洲國家之末,此種現象,真是讓人憂心忡忡。若

我們國家的老師和學生,仍以這種研究學問的態度來研究其它

的學科,則我們台灣的競爭力將永遠走在世界的末端,我們的

科技、文學將永遠都跟不上其他文明國家。

包括國人研究佛學亦是如此姑息茍且之現像,方導致無法

徹悟及瞭解佛教真實義,台灣的佛教,目前還停留在誦經、拜

懺、作法會,求福、求壽、求健康、求平安等屬於一般宗教消

災祈福的模式範疇,已非佛教的本義。

但是,不幸地,佛弟子卻錯將宗教的迷信方式,帶入佛教

的思惟裡頭,使佛教的教義無法呈現它的精髓之處,形成台灣

的佛教雖然表面看似興盛,實際上,佛法卻是世衰道微,影響

所及,即是整體社會人心道德的沈淪,國家社會秩序愈來愈崩

亂及人心道義一天一天的墮落腐化,這就是因為我們對佛法不

甚瞭解,甚至誤解,還停留於迷信宗教信仰方式來闡釋佛教的

教義,所呈現佛法不興、教義無法落實、人心道德無法提振的

諸多敗象,也就形成台灣的佛教很興盛,道德卻衰敗的一種諷

刺現象。

一個正常健康的社會,以常理而論,宗教風氣興盛之地,

人心道德應呈現興盛的現象。目前台灣佛教興盛,社會道德卻

衰微現象,是完全背離佛教教育圭臬。事實上,不難發現台灣

的社會道德及治安一天天惡化墮落,而始作俑者,是來自佛教

徒對佛法無法深刻的理解,對佛教教義產生誤判,無法真正提

昇自己的知見與智慧,當然更看不清自己的缺點和習氣,自然

就無法轉變人生的錯誤觀念,充滿知見的偏差,如此投射到整

體社會道德及環境,就呈現失序、脫軌的態勢,這是頗令人惋

惜的事情。

佛教不是宗教

佛教不是宗教,學佛者得先具有這種認知與思維,得深深

了解佛教之定義是什麼,再深入研讀佛學,我們應知,所謂的

佛教,就是徹底破除迷信,啟發人的良知、良能,讓我們更有

智慧,更有理解力去判斷是非、黑白、善惡;不會讓我們去造

惡、去害人、受苦報;進而發露慈悲心與愛心,願救度眾生離

苦得樂,度化眾生來學佛向善,讓所有眾生皆能獲得永遠的快

樂與幸福;而非心外求法,只靠誦經拜佛參加法會,卻不徹底

改變惡習,就可消業得福、解脫苦惱而獲得光明幸福的人生,

方名為佛教。

18 19

悲智雙運看人間 悲智雙運看人間

以佛法佛心去對治諸苦煩惱,

方能解脫痛苦

學佛的目的何在?求平安、賺錢、長壽、兒女孝順嗎?不

是的!今天不是說你來學佛就可保證無災無難、無煩無

惱,我們欲求平安無事、消災解難、去除煩惱,乃是來自我們

內心那股清淨無濁、無惱、無相、無著的佛性,當我們有煩惱、

災難來臨時,要勇敢的去面對,以佛法、佛心去對治諸苦煩惱,

方能解脫痛苦,放下執著,超越自我,甚至度化他人,這就是

學佛最大的目的,如此我們的人生方能在解脫。

無學佛的人,當他遇到煩惱、痛苦時,根本無法坦然面對

及釋懷,因為他平時就只會一味地追求財色名利和權勢,因此

當逆境來臨時,非但無法以積極態度去坦然面對現實,可能會

以瞋恨消極的心態去造作更多罪業,或是懷憂喪志、怨天尤人,

這就是有無學佛的差別所在。

和尚法語曾言:「我們要解決自己的困難,就要先解決別

人的困難;我們要別人成為我們的貴人,我們就要先成為別人

的貴人。」這就是學佛後的自我超越,具正知正見,往後遇到

任何的障礙、挫敗、苛責與打擊,不會執著罣礙,瞋恨造業,

更不會怨天尤人,憂惱惆悵,人生自然光明喜樂,處處受人歡

迎。故我們學佛者,要有此智慧超越自我的籓籬,自然能夠諸

事吉祥如意。

學佛者要以菩薩的化身自居,時時懷有給予布施,解救他

人脫離痛苦的悲願,而非像一般世俗人,總是想盡辦法或用盡

手段,要從他人身上得到利益,以及獲得他人的關愛幫助,當

知「施比受更有福」。要做一位能量輸出者,不要做一位能量

輸入者。因此,學佛者,要時時刻刻存有「幫助別人、救助眾

生」的念頭,唯有貧窮弱勢福薄的人,才時時刻刻須要別人伸

出援手,自然他的福報也會日漸消損。

所以,一個人的心態若改變,整個人生觀及命運就跟著改

變,所謂「心生一念、命造一時」一個念頭就能改變我們一生

的命運,所以和尚才要逐步地一一去改變你們過去對佛教的一

些錯誤觀念和知見,希望你們能夠成為一位真正有實質內涵的

佛教徒,而非那種邪知邪見的佛教徒。

▼精闢開示「西方極樂世界與天堂真相」迴響熱烈。

20 21

悲智雙運看人間 悲智雙運看人間

西方淨土世界

就是宇宙最優質的境教環境

西方極樂世界就是由阿彌陀佛及諸佛菩薩、善知識所共同

努力創造一種全宇宙中最完美、莊嚴、祥和、清淨、法

喜充滿之境界,故彼國土無有諸苦而有諸樂,凡進入西方世界

的人,即刻成為一位善知識,這就是境教的力量。

若業力習氣較重、善根德慧淺薄者,則先進入西方邊地世

界去受訓,等習性完全改善,善根發露、菩提心增長、靈性素

質提升,方能進入西方中心世界,志工訓練就如西方邊地世界

境況,培訓成功者,方能進入正德淨土世界裡,擔負救人濟世

神聖工作。

正德就是要創造一個清淨法喜、莊嚴祥和、無有是非煩惱

的優質境教環境,就是正德淨土世界,令每個人進入正德,即

感受到清淨無比、法喜充滿。

在家人於佛門做事應有的知見

在家人無論志工員工於佛門做事,不可有自己的想法,因

你們不知道你的想法有否觸犯佛門出家戒律與倫理規範,和尚

又不可能交辦每件事都要向每位在家人解釋理由,如此佛門根

本無法辦事,有些出家戒律,依佛規定不可向在家人明說的,

所以在家人於佛門做事定要遵守一個鐵律:

在家人要於佛門做事就不要講理由提意見,若要講理由提

意見就不要在佛門做事,如此佛門方能清淨而無有是非,發心

為佛門做事方能修得無漏之功德,福慧增長。

西方世界的及西方邊地世界胎生化生之境

佛於《無量壽經》曰:

彌勒當知。汝今亦可自厭生死老病痛苦惡露不淨無可樂者。

宜自決斷端身正行益作諸善。修己潔體洗除心垢。言行忠信表

裏相應。人能自度轉相拯濟。精明求願積累善本。雖一世勤苦

須臾之間。後生無量壽佛國快樂無極。長與道德合明。永拔生

死根本。無復貪恚愚癡苦惱之患。欲壽一劫百劫千億萬劫。自

在隨意皆可得之。無為自然。次於泥洹之道。汝等宜各精進求

心所願。無得疑惑中悔自為過咎。生彼邊地七寶宮殿。五百歲

中受諸厄也。汝等於是廣殖德本。布恩施慧勿犯道禁。忍辱精

進。一心智慧。轉相教化。為德立善正心正意。齋戒清淨一日

一夜。勝在無量壽國為善百歲。所以者何。

彼佛國土無為自然。皆積眾善無毛髮之惡。於此修善十日

十夜。勝於他方諸佛國中為善千歲。所以者何。他方佛國為善

者多為惡者少。福德自然無造惡之地。

爾時佛告阿難及慈氏菩薩。汝見彼國。從地已上至淨居天。

其中所有微妙嚴淨。自然之物為悉見不。阿難對曰。唯然已見。

汝寧復聞無量壽佛大音宣布一切世界化眾生不。阿難對曰。

唯然已聞。

彼國人民。乘百千由旬七寶宮殿無所障閡。遍至十方供養

諸佛。汝復見不。阿難對曰已見。

彼國人民有胎生者。汝復見不。阿難對曰已見。

22 23

悲智雙運看人間 悲智雙運看人間

其胎生者所處宮殿。或百由旬或五百由旬。各於其中受諸

快樂。如忉利天亦皆自然。

慈氏菩薩白佛言。世尊。何因何緣。彼國人民胎生化生。

佛告慈氏。若有眾生。以疑惑心修諸功德。願生彼國。不

了佛智。不思議智。不可稱智。大乘廣智。無等無倫最上勝智。

於此諸智疑惑不信。然猶信罪福修習善本。願生其國。此諸眾

生生彼宮殿。壽五百歲。常不見佛不聞經法。不見菩薩聲聞聖

眾。是故於彼國土。謂之胎生。

若有眾生。明信佛智乃至勝智。作諸功德信心迴向。此諸

眾生於七寶華中自然化生加趺而坐。須臾之頃。身相光明智慧

功德。如諸菩薩具足成就。

復次慈氏。他方諸大菩薩。發心欲見無量壽佛。恭敬供養

及諸菩薩聲聞之眾。彼菩薩等。命終得生無量壽國。於七寶華

中自然化生。

彌勒當知。彼化生者智慧勝故。其胎生者皆無智慧。於

五百歲中。常不見佛不聞經法。不見菩薩諸聲聞眾。無由供養

於佛。不知菩薩法式。不得修習功德。當知此人。宿世之時。

無有智慧疑惑所致。

佛告彌勒。譬如轉輪聖王別有宮室七寶莊飾。張設 帳懸

諸繒幡。若有諸小王子。得罪於王輒入內彼宮中。繫以金鎖。

供給飲食衣服 蓐華香伎樂。如轉輪王無所乏少。於意云何。

此諸王子寧樂彼處不。彌勒對曰不也。但種種方便。求諸大力

欲自勉出。

佛告彌勒。此諸眾生亦復如是。以疑惑佛智生彼宮殿。無

有形罰。乃至一念惡事。但於五百歲中不見三寶。不得供養修

諸善本。以此為苦。雖有餘樂猶不樂彼處。若此眾生識其本罪。

深自悔責求離彼處。即得如意。往詣無量壽佛所。恭敬供養。

亦得遍至無量無數諸如來所。修諸功德。

彌勒當知。其有菩薩生疑惑者。為失大利。是故應當明信

諸佛無上智慧。

彌勒菩薩白佛言。世尊。於此世界有幾所不退菩薩。生彼佛國。

佛告彌勒。於此世界有六十七億不退菩薩。往生彼國。

一一菩薩。已曾供養無數諸佛。次如彌勒者也。諸小行菩薩及

修習少功德者。不可稱計。皆當往生。

《大阿彌陀經》 疑城胎生分第五十三

佛告彌勒。汝見彼剎有胎生否。對云見。胎生者所處宮殿。

或百由旬。或五百由旬。各於其中受諸快樂。如忉利天人。何

因緣故彼剎而有胎生。

佛言。若有眾生。修諸功德願生彼剎。後有悔心亦復疑惑。

不信有彼佛剎。不信有往生者。亦不信布施作善後世得福。其

人雖爾續有念心。暫信暫不信。志意猶豫無所專據。臨命終時。

佛乃化現其身。令彼目見。口雖不能言。其心即喜乃悔。不免

作諸善。以悔過故其過差少。亦生彼剎。惟不能前至佛所。方

入邊地見七寶城。即入其中。於蓮華中生。受身自然長大。飲

食亦皆自然。其快樂如忉利天人。惟於城中經五百歲。不得見

佛不聞經法。不見菩薩聲聞聖眾。無由供養於佛。修習菩薩功

24 25

悲智雙運看人間 悲智雙運看人間

德。以此為苦示其小謫。是故彼剎名為胎生。當知生疑惑者失

大利益。

若有眾生信受經法。奉持齋戒作諸功德。至心迴向。命終

即於七寶池中蓮華中生。跏趺而坐。須臾之間。身相光明智慧

威神如諸菩薩。安得名為胎生。他方諸大菩薩。發心欲見阿彌

陀佛。及諸菩薩聲聞。恭敬供養。命終徑於極樂世界七寶蓮華

中化生。自然即時見佛。安得名為胎生。

菩薩往生分第五十四

彌勒復白佛言。世尊。於此世界。有幾何不退轉地菩薩。

往生阿彌陀佛剎。佛言。此世界有七百二十億。不退轉地菩薩。

往生彼剎。一一菩薩已曾供養無央數佛。以此如彌勒者。皆當

作佛。及諸小菩薩。及修習少功德者。不可勝計。皆當往生。

不但我剎諸菩薩等往生於彼。他方佛剎亦復如是。

埔里大佛是陰界眾生

往生西方世界的中繼站

環境莊嚴肅穆、清淨優雅的正德埔里大佛,猶如西方淨土

世界的化境,眾多往生之眾生,皆願安奉靈位於此寶地,

早晚聆聽僧眾誦經超度之聲,得獲三寶超薦之力,普獲甘霖,

長時得與僧眾共修佛法,沐浴於法海之中,法喜充滿,業障得

以消除,待功果圓滿之時,當蒙阿彌陀佛加持接引,得生西方

淨土世界,永生永世不墮輪迴之苦海。

若大佛寶地出家眾多,則可凝聚更強大的超度力量,超度

所有祖先父母兄弟姊妹之亡靈,早日往生西方世界,永享極樂,

早日免除輪迴苦痛,來日自己命終之時,若無法往生西方,可

安位於埔里大佛,將來亦可獲得三寶超薦之力得生淨土。

若大佛寶地出家眾少或無有出家眾,則無數父母祖先亡靈

及個人往生之後,都將無法獲得三寶超度之力而得度西方淨

土,當長夜於陰間世界或惡道世界輪迴受苦,情何以堪。

汝等大眾當發菩提心,定要捨棄追求榮華富貴名利之心,

一心出家,晨昏共修,長期除可廣度無數眾生皈依學佛,於埔

里亦可日夜超度無數累世祖先父母兄弟姊妹往生西方世界,永

不墮輪迴之苦,以盡孝道,切勿再沉迷於世間種種財富名利親

情,人生到頭來都是一場空,死後又再度墮落萬世輪迴苦海之

中,當是萬分後悔,不堪回首也!

(大家都說來正德出家很辛苦,但從今年底開始正德出家《常律法師法語》事業之成功卻不如心常歡喜;心之歡喜又不如身心靈健康。

26 27

悲智雙運看人間 悲智雙運看人間

眾都集中住於埔里大佛,過著正常出家生活,每日要深研佛經,

山下各院道務則由和尚一人督導管理,不要再讓出家弟子像以

前那麼辛苦,慧命全部葬送在山下弘法利生工作當中,由和尚

一人承擔整個人事行政財務之工作,希望大家發菩提心於埔里

大佛出家,日後學道有成後,則能下山廣度眾生皈依學佛,更

能超度父母歷代祖先亡靈往生西方,以盡孝道,埔里出家僧眾

越多,則超度力量就越大,可早日廣度無數亡靈往生西方,這

是大家要理解的地方)

娑婆世界充滿諸痛苦

娑婆世界,名符其實,樣樣皆苦,生活在娑婆世界的眾生,

不但生活環境的「依報」充滿了缺陷和痛苦,其「正報」

身心,也一樣充滿了缺陷和痛苦。佛經便說人生有三苦、八苦、

無量諸苦。

苦、集、滅、道四聖諦果因互動關係

「四聖諦」內容是在闡述苦、集、滅、道四種造成果因互

動關係。早年佛陀初轉法輪時,即為五個比丘弟子闡釋此因果

真相之道,其皆證得阿羅漢。而四聖諦闡述眾生於過去、現在、

未來三個時間點的因果互動關係:

「現在」我們所受的「苦」果乃承受

「過去」我們所「集」造的惡因。

「未來」我們要「滅」生死之苦果

「現在」我們要修「道」之善因。

我們「現在」身心所受的「八苦」,生、老、病、死、求

不得苦、怨憎會苦、愛別離苦、五陰熾盛苦,是因承受「過去」

身口意所「集」的十惡因,而感召現在的苦果。將來我們要滅

除了一切煩惱,令苦不再生起,解脫萬世生死輪迴之苦海,現

再就要開始行持八正道之善因。

28 29

悲智雙運看人間 悲智雙運看人間

眾生之八苦

佛說八苦,是指眾生身心所受的苦,為生苦、老苦、病苦、

死苦、愛別離苦、怨憎會苦、求不得苦、五陰熾盛苦;眾苦總

分三苦,即苦苦、壞苦、行苦。佛說八苦,是對現實世間諸苦

的認知。人生的種種痛苦使身心靈創傷。佛陀說解脫苦的方法,

即眾生要捨棄執著妄想。

眾生輪迴六道所受之八種苦果,為四諦中苦諦之主要內

容。即:

何謂身心所受之八苦:

( 一 ) 生苦有五種:

(1) 受胎,謂識託母胎之時,在母腹中窄隘不淨。

(2) 種子,謂識託父母遺體,其識種子隨母氣息出入,不

得自在。

(3)增長,謂在母腹中,經十月日,內熱煎煮,身形漸成,

住在生臟之下,熟臟之上,間夾如獄。

(4)出胎,謂初生下,有冷風、熱風吹身及衣服等物觸體,

肌膚柔嫩,如被物刺。

(5) 種類,謂人品有富貴貧賤,相貌有殘缺妍醜等。

( 二 ) 老苦有二種,即:

(1)增長,謂從少至壯,從壯至衰,氣力羸少,動止不寧。

(2)滅壞,謂盛去衰來,精神耗減,其命日促,漸至朽壞。

( 三 ) 病苦有二種,即:

(1) 身病,謂四大不調,疾病交攻。如地大不調,舉身沉

重;倔強;水大不調,舉身胖腫;火大不調,舉身蒸熱。

(2) 心病,謂心懷苦惱,憂切悲哀。

( 四 ) 死苦,有二種,即:

(1) 病死,謂因疾病壽盡而死。

(2) 外緣,謂或遇惡緣或遭水火等難而死。

( 五 ) 愛別離苦,謂常所親愛之人,乖違離散不得共處。

( 六 ) 怨憎會苦,謂常所怨仇憎惡之人,本求遠離,而反集聚。

(七 )求不得苦,謂世間一切事物,心所愛樂者,求之而不能得。

( 八 ) 五陰盛苦,五陰,即色受想行識。陰,蓋覆障蔽之義,

謂能蓋覆真如本性(清淨佛性),不令顯發。盛為熾盛,容受

等義,謂前面的生老病死等七眾苦聚集,故稱五陰盛苦。

(1) 色苦,為身體上所受的苦,為生老病死之苦

(2) 受苦,為精神上感受的苦,觀苦受、樂受、捨受等

三種感受悉皆是苦,七苦皆屬受苦。

(3) 想苦,為思想上所受的苦,於善惡憎愛等境界,取種

種相而作種種妄想,為愛別離苦、怨憎會苦皆屬之。

(4) 行苦,為行為上所受的苦,由心生意念而以行為去造

種種業,而遭受果報所受的苦,如老苦及病苦屬之。

(5)識苦,為意識上所受的苦,由意識去分別境界的好壞,

而起執著所受的苦,如求不得苦。

三苦:依眾苦之性質,分為苦苦、壞苦、行苦三種。

( 一 ) 苦苦,身心受苦時所生之苦。指身心所受之八苦。

( 二 ) 壞苦,身心受樂時所壞之苦。萬法無常破滅之苦。

30 31

悲智雙運看人間 悲智雙運看人間

( 三 ) 行苦,身心無常時所惱之苦。萬法剎那生滅之苦。

何謂萬法無常破滅之苦:

財色名利、身體、親情、心念失落變壞之苦。

何謂萬法剎那生滅之苦:

財色名利、身體、親情、心念短促多變之苦。

因眾生起了我執、法執、妄想,得有諸煩惱故,遂有如此

眾苦之人生,輪迴生死不斷。

何謂世間八苦

佛於《五王經》曰:何謂世間八苦

佛言人生在世。常有無量眾苦切身。今粗為王汝等略說八

苦。何謂八苦。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恩愛別苦。所求不得苦。

怨憎會苦。憂悲惱苦。是為八苦也。

何謂生苦

何謂生苦。人死之時。不知精神趣向何道。未知生處。並

受中陰之形。至三七日父母和合。便來受胎。一七日如薄酪。

二七日如稠酪。三七日如凝酥。四七日如肉臠。五胞成就。巧

風入腹。吹其身體。六情開張。在母腹中。生藏之下。熟藏之上。

母噉一杯熱食。灌其身體。如入鑊湯。母飲一杯冷水。亦如寒

冰切體。母飽之時。迫逼身體。痛不可言。母饑之時。腹中了了。

亦如倒懸。受苦無量。至其滿月。欲生之時。頭向產門。劇如

兩石夾山。欲生之時。母危父怖。生墮草上。身體細軟。草觸

其身。如履刀劍。忽然失聲大喚。實是大苦。

何謂老苦

何謂老苦。父母養育。至年長大。自用強健。擔輕負重。

不自裁量。寒時極寒。熱時極熱。饑時極饑。飽時極飽。無有

節度。漸至年老。頭白齒落。目視茫茫。耳聽不聰。盛去衰至。

皮緩面皺。百節痛疼。行步苦極。坐起呻吟。憂悲心惱。識神

轉滅。便旋即忘。命日促盡。言之流涕。坐起須人。實是大苦。

▼佛學講座 -「西方極樂世界與天堂的真相」開講盛況(104 年度 / 鳳山體育館)。

32 33

悲智雙運看人間 悲智雙運看人間

何謂病苦

何謂病苦。人有四大。和合而成其身。何謂四大。地大水

大火大風大。一大不調。百一病生。四大不調。四百四病。同

時共作。地大不調。舉身皆痛。水大不調。舉身肨腫。火大不調。

舉身蒸熱。風大不調。舉身掘強。百節苦痛。猶被杖楚。四大

進退。手足不任。氣力虛竭。坐起須人。口燥脣燋。筋斷鼻拆。

目不見色。耳不聞音。不淨流出。身臥其上。心懷苦惱。言輒

悲哀。六親在側。晝夜看侍。初無休息。甘膳美食。入口皆苦。

實是大苦。

何謂死苦

何謂死苦。人死之時。四百四病。同時俱作。四大欲散。

魂神不安。欲死之時。刀風解形。無處不痛。白汗流出。兩手

摸空。室家內外。在其左右。憂悲涕哭。痛徹骨髓。不能自勝。

死者去之。風去氣絕。火滅身冷。風先火次。魂靈去矣。身體

梃直。無所復知。旬日之間。肉壞血流。膨脹爛臭。甚不可近。

棄之曠野。眾鳥噉食。肉盡骨乾。髑髏異處。實是大苦。(刀

風解形:人死亡時,連風吹到身體,有如萬刀解體非常痛苦,

故亡者死後不可以電風扇吹之)

何謂恩愛別苦(生死別離苦)

何謂恩愛別苦。室家內外。兄弟妻子。共相戀慕。一朝破

亡。為人抄劫。各自分張。父東子西。母南女北。非唯一處。

為人奴婢。各自悲呼。心內斷絕。窈窈冥冥。無有相見之期。

實是大苦。

何謂所求不得苦

何謂所求不得苦。家有財物。散盡追求。大官吏民。望得

富貴。勤苦求之。求之不止。會遇得之。而作邊境令長。未經

幾時。貪取民物。為人告言。一朝有事。檻車載去。欲殺之時。

憂苦無量。不知死活何日。實是大苦。

何謂怨憎會苦

何謂怨憎會苦。世人薄俗。共居愛欲之中。爭諍不急之事。

更相殺害。遂成大然。各自相避。隱藏無處。各磨刀錯箭挾弓

持杖。恐忽相見。會遇狹道相逢。各自張弓注箭。兩刀相向。

不知勝負是誰。當爾之時。怖畏無量。實是大苦。

何謂憂悲惱苦

何謂憂悲惱苦。人生在世。長命者乃至百歲。短命者胞胎

傷墮。長命之者。與斯百歲。夜消其半。餘有五十年。在醉酒

疾病。不知作人。己減五年。小時愚癡。十五年中。未知禮儀。

又減十五年。年過七十。老耄無知。耳聾目冥。無有法則。復

減二十年。已九十年。過餘有十歲之中。多有諸愁憂。

天下欲亂時亦愁。天下旱時亦愁。天下大水亦愁。天下大

霜亦愁。天下大熱亦愁。室家內外多諸病痛亦愁。持家財物治

生恐失亦愁。官家百調未輸亦愁。家人遭縣官事閉繫在獄。未

知出期亦愁。兄弟妻子。遠行未歸亦愁。居家窮寒。無有衣食

亦愁。比舍村落有事亦愁。社稷不辦亦愁。室家死亡。無有財

物。殯葬亦愁。至春時種作無有犁牛亦愁。如是種種憂愁。常

無樂時。至其節日。共相集聚。應當歡喜。方共悲涕相向。實

是大苦。

34 35

悲智雙運看人間 悲智雙運看人間

人間三大苦:

因眾生起了我執、法執、妄想,得有諸煩惱故,遂有如此

眾苦之人生,輪迴生死不斷,人又不外有下列三大苦。

一、眾 苦:三苦、八苦、八萬四千苦、無量苦。

二、不自在苦:身心皆受親情束縛煩惱之苦,為人父母、

師徒、子女、夫妻、兄弟、姊妹、主僕、親友皆有其束縛煩惱

不自由之苦,縱你多富貴權勢,實難得隨心所欲、身心清淨、

自由自在、無有苦惱的人生。

三、不平等苦:人生下即有正報依報不平等的苦,即有美

醜、智愚、富貧、貴賤等不平等之差別的苦。

人生九苦

佛說人生有八苦,八苦中有求不得苦,但人間還有一種苦,

比求不得苦還苦,就是第九苦失去苦。佛於《菩薩善戒經》卷

六就開示言:「觀察受苦眾生有百一十。為除是苦。修集大悲。

何等百一十。一種生苦。復有二種。一者求不得苦。二者得已

失苦」。

想得到一個人得不到,想求一個名求不到,想賺取財富賺

不到,想爭得權勢爭不到,你想求得的名利財色感情權勢地位,

因得不到才會痛苦,但當你得到時,一旦失去它,這種失去的

痛苦,當比得到的痛苦還苦

為什麼失去的苦比得到的苦還苦呢,道理很簡單,凡人想

求得到及所執著的對象,不管是人事物,都是用心計較,花費

心思,千方百計,用盡了一切勞苦時間體力心力去爭求而獲得

的,這種用盡你一生的心血去求得的人事物,你一定會特別的

珍惜,一旦失去它,會比當時求到的苦還苦,那種苦是摧心剖

肝的,很煎熬難受又長久的

所以當我們求得的時候,就墮落怕失去痛苦的深淵裡,學

佛的人要有超越的智慧,與其怕失去的痛苦,倒不如不得,少

欲少煩惱,多欲多煩惱,所以人還是活得比較清淡一點。飯夠

吃就好,衣服夠穿就好,房子夠住就好,知足常樂,多貪則憂,

心靈會活得較自由自在,無有煩惱諸苦痛。

佛於《八大人覺經》言:「第二覺知多欲為苦。生死疲勞。

從貪欲起。少欲無為。身心自在。第三覺知心無厭足。唯得多

求。增長罪惡。菩薩不爾。常念知足。安貧守道。唯慧是業。」

▼深入經藏,著書立說,傳承法脈。

36 37

悲智雙運看人間 悲智雙運看人間

如何脫苦?

人人除了上面所說之三苦、八苦之外,尚有來自人事方面

的無禮、侮辱、誹謗、污蔑、漫罵、冤枉、加害等等,

並有來自自然界的日晒、風吹、雨打、飢渴、寒熱等等。

總之,我們的「依正」二報,皆惡劣不堪。儘管如此,我

們毋須絕望,此地不好住,自有好住處,身心雖然苦,自有脫

苦之妙方,佛不是跟我們介紹過阿彌陀佛和他的極樂世界嗎?

只要我們依教奉行,一心念佛,必能在此生中,了生死、離輪

迴、出三界、生淨土、成佛道。極樂世界可以九品往生,我們

即使生於下下品,也能夠:

‧ 但受身心安泰之樂,而無苦苦;

‧ 但受依正莊嚴之樂,而無壞苦;

‧ 但受三昧寂定之樂,而無行苦;

‧ 有蓮花化生之樂,而無胎獄之生苦;

‧ 有相好光明之樂,而無衰壞之老苦;

‧ 有自在康寧之樂,而無病痛之病苦;

‧ 有壽命無量之樂,而無四大分散之死苦;

‧ 有海會相聚之樂,而無與所愛別離之苦;

‧ 有上善俱會之樂,而無怨憎相會之苦;

‧ 有所欲如意之樂,而無有求不得之苦;

‧ 有五蘊皆空之樂,而無五陰熾盛之苦。

像這樣人生的三苦、八苦、無量諸苦全都沒有了,那才是

真正的、徹底的解脫人生痛苦之道啊!

何謂憂悲惱苦(五陰熾盛苦)

佛言,何謂憂悲惱苦。人生在世。長命者乃至百歲。短命者

胞胎傷墮。長命之者。與斯百歲。夜消其半。餘有五十年。

在醉酒疾病。不知作人。己減五年。小時愚癡。十五年中。未

知禮儀。又減十五年。年過七十。老耄無知。耳聾目冥。無有

法則。復減二十年。已九十年。過餘有十歲之中。多有諸愁憂。

天下欲亂時亦愁。天下旱時亦愁。天下大水亦愁。天下大

霜亦愁。天下大熱亦愁。室家內外多諸病痛亦愁。持家財物治

生恐失亦愁。官家百調未輸亦愁。家人遭縣官事閉繫在獄。未

知出期亦愁。兄弟妻子。遠行未歸亦愁。居家窮寒。無有衣食

亦愁。比舍村落有事亦愁。社稷不辦亦愁。室家死亡。無有財

物。殯葬亦愁。至春時種作無有犁牛亦愁。如是種種憂愁。常

無樂時。至其節日。共相集聚。應當歡喜。方共悲涕相向。實

是大苦。

凡人有千百愁,愁愁不相同,有家真大苦

凡人之憂愁千百種,愁愁不相同,如遇國家政局動亂戰爭

時亦愁。社稷治安不佳亦愁。天下大旱時亦愁。天下大水亦愁。

天下大寒時亦愁。天下大熱時亦愁。地震風災來時亦愁。天下

雨多日亦愁。天多日不下雨也愁。居家環境不佳也愁。

財物用具失竊亦愁。無有珠寶名牌衣物也愁。無洋房汽車

也愁。繳納種種稅金亦愁。居家貧寒衣食匱乏亦愁。財物被人

38 39

悲智雙運看人間 悲智雙運看人間

霸佔侵吞也愁,股票下跌賠損也愁,房價下跌飆漲也愁,買不

到好房子也愁,房子賣不出去也愁,財色名利感情求不得也愁,

東西買貴也愁賣便宜也愁,家人寵物走失也愁,財物丟失也愁,

穿不好住不好吃不好也愁。家事耕種無有人做亦愁。農作物歉

收亦愁。親人死亡無有遺產亦愁。身父母財物分配不均也愁。

家人往生無有財物辦理殯葬亦愁。

工作不順失業也愁,生意不佳也愁,技藝不佳也愁,工作

升學壓力也是愁,負債無能償還也愁,人無積蓄也愁,薪水少

工作多也愁,工作無法升遷也愁,懷才不遇也愁,工作如何辛

苦人都要嫌也愁,人際關係不好也愁,受人詐騙也愁,

家庭不和也愁,兒女學業功課不佳也愁,兒女考不進好學

校也愁,兒女不和爭吵也愁,與公婆媳婦不和也愁,家人遭逢

官司亦愁。丈夫妻兒親人遠行未歸亦愁。丈夫妻子外遇也愁,

兒女媳婦不孝也愁,兒女弟子叛逆不孝也愁,家人發生意外災

難也愁,家人經常吵架也愁,父母師長偏愛兄姊弟妹也愁,兒

女弟子難以教養也愁,兒女弟子部屬無能也愁,親友隔鄰有事

相求亦愁,親友兄弟姊妹弟子忘恩負義也愁,無嬌妻美妾也愁,

丈夫無能醜陋也愁,寵物家畜難養也愁。

朋友不忠也愁,夫妻兄弟姊妹妯娌不和無情也愁,親友同

事不和也愁,遭小人陷害也愁,遭上司同事同學排擠也愁,與

同事鄰居天天相處不和也愁,遭不平不公待遇也愁,親友支持

政黨不同也愁,遇到惡鄰居親戚也愁,男女爭風吃醋也愁,遇

人不淑也愁,選舉失敗也愁,比賽失敗也愁,失戀分手也愁,

遭人誹謗抹黑冤枉也愁。

身體長得過胖過瘦也愁,長得矮小也愁,長得黝黑也愁,

長得醜陋無人緣也愁,生得愚癡也愁,不會讀書也愁,體弱多

病也愁,家人得了重病癌症也愁,親人妻小多病亦愁,年老體

衰頭白齒落眼花也愁,食欲睡眠不佳也愁。

身份低微也愁,身為弱小國家之國民也愁,孤獨一人也愁,

無人疼愛關心也愁,多妻多妾也愁,多子多孫也愁,兒女婚姻

嫁娶無聘金嫁妝也愁,兒女婚姻不佳也愁,兒女離婚也愁,娶

不到妻子也愁,嫁不出去也愁,無有兒女孫兒也愁,卡債無法

還款也愁,人家討債更是愁。

人之一生自少至老,得操心父母、兄弟、姊妹、丈夫、妻

子、兒女、學生、弟子的種種安危,以及憂愁擔心他們的身體、

教育、工作、事業、前途、交友、課業、外出、感情、嫁娶、

家庭、生兒育女種種事情,如台語所言,人老時操兒女還不夠,

還要操孫兒操起來兜,人生如是種種憂愁、常無樂時、苦多樂

少,有這個家真是大苦。

就如佛於《正法念處經》所言

無宅憂宅,無食憂食,無田憂田,無衣憂衣;

無財憂財,無寶憂寶,無子憂子,無福憂福;

無妻憂妻,無夫憂夫,無樂憂樂,無物憂物;

無壽憂壽,無智憂智,無車憂車,無名憂名;

無利憂利,無愛憂愛,無康憂康,無事憂事;

水火盜賊,冤親債主,疾病災厄,隨期而至。

人唯有出家,方能脫離一切世俗憂愁,

人唯有出家,則無有一切世俗憂愁,出家所愁,則為:

41 40

悲智雙運看人間

愁何時開悟得道,愁己無德行。

愁智慧不增長,愁所學不足。

愁所學不如法,愁守戒不圓滿,愁僧眾不和合。

愁無數眾生尚不得度,愁無法救度所有眾生脫離痛苦。

愁生病時無法修道為佛做事,愁命終不得解脫生死輪迴。

此種出家之愁,名為煩惱即菩提;世俗之所愁,名為顛倒

墮落,無有利益。

而現代的人生,其中最大愁苦,莫過於家人自己罹患癌症,

一人得癌全家都愁,時刻不得安寧,度日如年,無有安樂時。

和尚為了解救眾生人生最大的憂愁,和尚發大慈悲願,願

承擔一切苦勞,縱使犧牲生命,也要完成這偉大救人濟世的醫

療慈善志業,當然和尚知道定要面對很大的打擊考驗,所以每

逢扣鐘時,唱誦扣鍾偈時,都難免一陣辛酸勇上心頭,偶爾竟

然會掉下眼淚,為何要蓋建一家大規模的中西慈善癌症醫院要

救度眾生得離病苦,竟要承受如此巨大考驗折磨誹謗打擊呢?

個人想想,要蓋建一家全國唯一醫藥費可隨意支付又醫療

品質優良的正德癌症慈善中西醫院,將來所要度化眾生太多太

多,所要救的生命太多太多,故而要承受巨大的考驗與打擊折

磨,非是一般人所能體會和尚幾十年來身心所付出的苦勞。乃

至已是六十五歲老人,至死至終,也要耗弱孱弱身體,燃燒最

後生命,也為眾生做最大的奉獻。

修 行 篇

42 43

悲智雙運看人間 悲智雙運看人間

一個真正了解佛法的人,一定會出家

一個學佛人,假如他真能了解佛法,佛法真能入心者,他

一定會出家的;法若無入心,義不能明了者,是不可能

出家。是故,佛弟子以後勿向人言說,你多了解佛法經義,否

則就是欺心又欺佛。佛法第一義諦,講諸法因緣和合,緣起緣

滅,緣起性空,無我相亦無空相,諸法體性無我,不生亦不滅,

不垢亦不淨,非空亦非有,放下諸相諸有,洞徹世俗之顛倒,

方見佛法。你若真明了,豈能執著名利親情而不出家耶,是不

明佛法真實義。

佛講放下,你放下了嗎?佛講覺悟,你真覺悟了嗎?佛講

慈悲,你真慈悲了嗎?佛講智慧,你真智慧明了嗎?若說放下,

為何你還執著諸種煩腦?若說覺悟,為何你還執著財色?若說

慈悲,為何你還執著世間親情?這不是欺己欺佛,又如何說服

自己,已是深明佛義而不出家呢?

佛於經集部三《出家功德經》言,出家的功德殊勝無比。

佛說,假使能出家只一天一夜的時間,在二十劫的時間不墮地

獄餓鬼畜生,常生在天堂受福自然。一小劫等於一千六百八十

萬年;二十小劫為三十多億年。天堂壽盡轉生人間,當生富樂

家庭,財富珍寶具足。乃至壯年自然懼畏生老病死而厭棄世間

榮華富貴而出家,精進修成辟支佛,開悟證果,放大光明。

佛又告阿難言,若我以無量的智慧,於一百年時間為你說

出家的功德,還無法說盡;若能鼓勵他人出家或輔佐他人出家,

以此因緣,生生世世,無論生在天堂或人間,常受快樂,無有

煩惱。

佛又告阿難說,假使有人破壞他人出家因緣,等於劫奪他

無盡的福報,以此罪業,死後定會墮地獄受極苦痛。若轉世畜

生,世世眼瞎耳聾;若生餓鬼,常眼瞎耳聾,在三惡道受苦無

量時間,久久乃得出脫。縱使生而為人,則眼瞎耳聾。縱使我

說此人罪過,說了一百年也無法說盡。

佛在《賢愚經》曰,佛讚嘆出家的功德其福甚多,若鼓勵

任何人出家或是自己出家功德無量。佛說布施的福報,縱使受

了十世的福報,乃至往返天堂十次的福報,不如鼓勵人家出家

的功德。

出家之福報是無量無邊,出家持戒的果報,除受人天之福

報外,乃至將來證果開悟,得證涅槃,其福報無法說盡。若有

人蓋佛塔,乃至蓋到三十三天那麼高,所得的功德還不如出家

的功德。

佛又說,如有一個醫生,能治療一百個眼瞎的人,讓他們

看見光明;又如有一百人,他們的罪惡,是應將他們的眼目挑

破,讓他們眼瞎。若有一個人,他有力量能救這一百人的這種

罪惡,不令這一百人眼瞎,那麼這兩種人的福報雖是無量;但

還不如鼓勵人家、准許人家出家以及自己出家的功德。

因鼓勵人家出家或自己出家,可長期弘法教導眾生,令眾

生於無量劫時間得智慧,歷劫不壞,乃至出家之後,可在人天

之中享受無窮無盡的福報,終可修成佛道,出家之法可消滅魔

眷屬,增益佛種,摧滅惡法,長養善法,滅除罪垢,興造無上

44 45

悲智雙運看人間 悲智雙運看人間

的福業。

是故,佛說出家功德高於須彌山,比大海還深,比虛空還

寬廣。假使有人要出家,你阻礙他或障礙他,令他不能出家,

佛說其罪甚重無比,猶如長年處於黑闇當中,無法見到光明。

此人罪報當下地獄受苦,一切罪惡皆會集到此人身上,

佛又說出家人是修禪定智慧,能滅除生死苦,為涅槃成道

之因,是以修持戒律為主,奉持八正道,乃至修成涅槃。以此

因緣,無論鼓勵人家出家或是協助人家出家或是自己出家,其

福殊勝無比,功德無量無邊。

佛言無論年齡老少,精進修持,道心不退,必獲妙果,終

至無餘涅槃。尤其,我們要即時行孝報父母恩,應速速捨離七

情六欲,跳出火宅煩惱,假使能剃度出家,是為成就世間最大

的孝道,亦是世間最大的功德善事。

我們應化小愛為大愛,要給家庭的那種小愛,化為大愛,

出家來救度更多的眾生離苦得樂,將此身心奉塵剎,解脫眾生

苦惱,報答四重恩,出家的功德說不盡。出家是真正的解脫道,

不但自己要發心出家,更要鼓勵別人出家,不可阻攔自己的子

女或兄弟姐妹或親朋好友出家;更不可誹謗出家人,污衊僧尼,

否則如經典佛所言,罪惡無量,將墮深地獄,黑闇無日,獄火

燒不熄,受苦萬劫不能出脫。

最莊嚴祥和的念佛聲音

有人常問說和尚,平時自己持念佛號,或為亡者助念,哪

種念佛聲音為宜,念佛速度如何才會整齊,不會太快太

慢或過高過低,較能念得入心,念得長久不打妄想,易得念佛

三昧?

其實,我們念佛的聲音,不管是自己平時念佛,或為亡

者助念的佛聲,就是平時大家所熟悉聽到的四字佛的號佛聲

「阿~彌~陀~佛~」都是四秒鐘念一句的速度,即一秒鐘一

字,是最恰當。不快不慢、不急不徐、不高不吭、不低不沉,

一分鐘剛好十五句佛號。念佛的聲音,就是發念音符第三音調

Me 的聲音,較能念出整齊和諧莊嚴的音調,這種念佛聲調及速

度最莊嚴祥和。

我們念佛時不用合掌,放掌就可以,包括個人平時念佛,

也是以這種四字佛號聲音持念最莊嚴祥和、不高不低、不快不

慢。念佛若專注在這種的佛號聲調速度,則易進入念佛三昧的

境界。其他念佛的聲音,當然有很多種,有一種五會念佛聲音

的有數種聲調,但是為了念佛時間能長久而不起妄想雜念,還

是以四字念佛的聲音速度為適宜。

勿以其他念佛的聲音來念佛,較容易起妄想雜念,定心較

不易持久,因為和尚本身有試過多種念佛的聲音,有的念佛的

聲音不是過沈,就是過高,速度過快或過慢,無法持念長久,

較易昏沈無法專注。所以,無論自己持念佛號或為亡者助念,《常律法師法語》只懺而不悔,只悔而不改,是名空懺悔,欺人又欺己。

46 47

悲智雙運看人間 悲智雙運看人間

都以四字佛號聲音為莊嚴祥和。

佛寺打佛七,中間開靜止靜後,念佛的聲音由慢轉念為快,

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這種念佛聲音過快,令人感

覺窒息,亦不莊嚴。打佛七的念佛聲,應該從頭至尾都要一致

的念佛聲調為宜,而這種四字佛號的聲音最莊嚴祥和。我們平

時要聽得習慣,也要持念得習慣,因亡者往生時,大部份所聽

到的助念佛聲,都是四字佛號聲音為多。

多數佛教助念團體,都是以持念四字佛號聲音為亡者助念

者多,較為普遍,所以這種四字佛號的聲音,平時要念得習慣、

聽得習慣。有一天,若自己往生時,當大眾為你助念這四字佛

號聲音,你就很容易跟隨大眾專心念佛。因命終時,如同入睡,

昏昏沉沉,就如《地藏經》所言:人命終時,神識昏昧,不辨

善惡,如癡如聾。依心理學所言,此時,人的潛意識易進入沉

醉於平時所熟悉的聲音中,當亡者一聽到平時所熟悉的念佛聲

音,即刻進入念佛三昧,專注念佛十句。霎時,當蒙受阿彌陀

佛接引往生西方世界,此為命終往生西方世界,極為重要的認

知。

所以我們平時念佛的佛聲,不要一下子念快調,一下子念

慢調;一下子念這個聲調,一下子又念不同的聲調;有時念六

字佛號,有時又念四字佛號,應要念固定一種的聲調與速度的

佛號。對平常持念佛號的聲調與速度,你要去熟悉它、習慣它,

自然臨命終時,眾人為你助念,意識當中方能即刻進入念佛的

意境中,不易打妄想執著,消除煩惱諸障,往生西方世界順利

無障礙。

死人於棺木念佛的奇事屢見不鮮

和尚多年前,曾經應員林鎮彰暉愛心基金會之邀,於員林

高中演講佛學,基金會林會長夫妻伉儷是對虔誠的佛教

徒,熱心公益,富有愛心,而林會長學佛的因緣奇異殊勝,他

經常半開完笑地向親友說起,他是被死人度來學佛的。

林會長親自向和尚陳述他入門學佛的奇特因緣,他說若非

他親眼目睹,親耳聽聞鄰居太太死後於棺材內竟能大聲念佛的

不可思議現象,以他開設工廠營商多年,社會歷練豐富,從來

不相信神佛靈驗之事,可謂一位十足鐵齒固執無神論的唯物主

義者,是不可能信佛又修佛的。

林會長說,他住家位於員林鎮福興街,員林青果社的後面,

而鄰居的許太太,許張罔市女士,本身是一位虔誠的佛教徒,時

常念佛,長期參加員林蓮社共修會,有一天不幸車禍往生,員林

蓮社多位蓮友前往助念,當天晚上入殮之後,半夜許先生守靈

時,朦朧中忽聽到他太太從棺木裏傳出陣陣念佛的聲音,非常清

楚又大聲,他當時感到相當驚訝,馬上叫醒兒子媳婦女兒女婿

們,全家人一齊聽聽媽媽念佛聲音是不是從棺木中傳出來的。

結果全家人個個都聽得清清楚楚,的確聽到媽媽在棺木中

念佛的聲音,聲音又非常地清晰,當場震驚全家人,許女士在

棺木中念佛的聲音,持續不斷地念誦到早晨天亮而不間斷,許

居士一大早就馬上告訴林會長說,他的太太在棺木中念佛的這

種怪事。

48 49

悲智雙運看人間 悲智雙運看人間

當時,林會長不敢相信,即刻趕到到許居士的家裡,林會

長跟和尚陳述說,當他還沒踏進門口,遠遠就聽到許太太念佛

的聲音很大聲,當下讓他驚嚇不已,他不相信,將整個耳朵貼

在棺木,死人念佛聲音,聲聲聽得更清楚,確確實實從棺木中

發聲出來的,林會長說他一輩子從未遇如此離奇詭異怪事,當

時真的嚇呆了,當下情緒相當震驚與悸動,對佛法之奧妙有一

股說不出的感佩。

起初,以為許太太是不是復活過來,林會長即向許先生說,

可能許太太有復活跡象,要不要將棺木打開看看,許先生說,

他太太車禍死時,整個腦髓都已經嚴重破裂,死因是很明確,

是不可能復活的。

而死人在棺木中念佛的奇事,林會長開始就傳播至左鄰右

舍,大家都爭相跑到許家,聆聽亡者許女士在棺木中的念佛殊

勝瑞相,大眾都直呼太不可思議!結果一傳十傳百,員林鎮整

條福興街的全部住戶,絡繹不絕,大家紛紛跑到許家,聆聽死

人在棺木中念佛的靈感異事,整個事件就於員林鎮傳開來,幾

乎員林鎮佛教徒都目睹此事。

林會長夫妻兩人,從此深受感動,大發菩提心,皈依三寶,

精進念佛,護持佛教。林會長每逢親友同業問他學佛之因緣,

他逢人便說,是死人度他學佛的,並一直讚嘆淨土念佛法門的

功德殊勝無比,也經常鼓勵親友一定要多念佛。

以上,是員林鎮彰暉愛心基金會林會長親口告訴和尚有關

死人念佛的真實過程。林會長本身雖身為商賈,頗富愛心,本

身成立了慈善基金會,福利社會大眾,藉此感念許太太,以死

後念佛的殊勝方式,來度化固執不信神佛的他而能踏入佛門學

佛修行的一大恩情。

正德助念功德殊勝無比

正德助念超度亡靈往生西方世界效果,確實殊勝無比,以

正德累積多年無數助念之感應事實,和尚敢大膽地向大

眾說,只要任何一位亡者,如能完全透過正德這種殊勝如法助

念及處理後事之法門,保證十位亡者就有八位定可往生西方世

界,絕無虛言,若和尚妄語,當下地獄。

話雖說如此,但為何正德會員或義工多數不發心參加助

念,而每逢家人往生,就是指定要求正德要派人助念及處理後

事,家屬自己卻都不願參加助念工作,加上正德蓮社各分社多

年來,卻久久請不到專員,無人願發心投入這份為死人服務的

工作,導致影響到助念的工作進展與服務品質,以及助念之效

果與福利,

相對地,當你們每個人命終往生時,就無法保障你們往生

西方世界了,你們就得生生世世再墮人間或惡道去受苦無量時

間。生死大事,何其嚴重,雖知如此,但多數人好像不予重視

關心,(只想到,只要親人命終就會有很多佛教團體來助念),

則參加助念之意願就降低了,看到人性的自私面與無知之處,

又不禁想問這到底又是什麼人間世界呢

和尚這幾年更發現到,有些人參加助念,等到父母親往生

後,受到正德如法助念及後事處理,確定往生西方世界後,他

就從此不再參加助念,這種人為數不少,人性的現實面,看了

令人更心驚膽跳,故很少人能長久參加助念服務而堅持到底的

50 51

悲智雙運看人間 悲智雙運看人間

關於正德這套如法殊勝的助念功效之事實,於正德服務多

年的蓮社主管,皆有深刻的體認及見證,他們皆曾向和尚報告

過,若亡者只要能透過正德這一套如法殊勝之助念與後事服務

的話,百分之八十以上的亡者都能往生西方世界,決定無疑,

這是他們多年來服務的寶貴經驗。只可惜,多數眾生福報不足,

無法透過正德全套殊勝的助念及後事服務,蓮社專員人數又長

期不足,影響服務品質及效果,導致亡者往生西方世界的功效

減半,則令無數眾生命終於萬劫萬世當中失去往生西方的大好

機會,誠屬可惜可憾也!

佛教徒家內不宜安奉祖先及亡者牌位

中國人喪葬風俗,遇親人往生出殯後,則安奉亡者靈位於

家堂,一年後轉厝於祖先牌位龕內,台語俗稱「合爐」,

依佛教法制,親人往生後,無須安奉亡者牌位於家內祭拜,也

不須安奉祖安牌位,無任何功德意義,若依中國佛教禮俗,亡

者的靈位應於亡者出殯之後,安奉於佛寺為宜,勿將亡者的靈

位安奉於家裡。

人若往生西方世界或天堂,安奉牌位是無所意義的,若亡

者不幸往生三惡道中的地獄道,餓鬼道,畜生道去受苦,安奉

牌位對亡者絲毫無有助益,若亡者投胎為人,已為他人姓氏子

孫,安奉牌位更是無有益處。

是故,人死了,牌位就應於出殯後,請奉於佛寺中,勿再

安奉於在家內,以免家人每天看著亡者牌位,見牌傷情,而牌

位安奉於佛寺內,早晚可令亡者聽經聞法,每逢清明,中元可

恭請佛寺的出家師父為亡者誦經超度,功德意義更大

其實,佛教徒家裡供奉祖先牌位,那是不如法的風俗,因以

前學佛者少,不知輪迴之因果真相,才會將歷代祖先牌位供奉在

家裡,祖先牌位若供奉於佛寺內,得令祖先每天早晚聽經聞法,

與三寶佛法僧同住於佛寺裡,是最為吉祥,令祖先亡靈長久獲得

佛法的滋潤,可庇蔭代代子孫諸事吉祥,每逢清明,中元可請師

父誦經超拔祖先亡靈,對代代的子孫反而是有利益的。

佛於《地藏經》言:「人往生四十九天後,親人應為亡者

▼正德西方蓮社是如儀如法,訓練嚴謹的專業助念團隊,助念功德殊勝。

52 53

悲智雙運看人間 悲智雙運看人間

作一切功德及誦持一切經咒佛號迴向亡者,以利亡者往生西

生,過了四十九天,亡者若無往生佛世界,當累世輪迴到六道

去受苦受樂。」依佛教論,是無有這種安奉祖先牌位之教條的,

親人於四十九天內,能盡力為亡者廣作功德及誦經念佛迴向,

令亡者早日往生善道為最切要之事,也是最大孝道行為,安奉

牌位無益於亡者往生善道,徒浪費時間精神金錢。

人往生後,就會隨著累世今世的罪業和善業輕重,而往生

善道與惡道中,修佛者往生西方,善業重者往生天堂,業輕者

往生人道,惡業重者往生地獄,餓鬼,畜生道萬世受苦,安奉

什麼牌位都毫無利益的,若能將祖先牌位安奉於佛寺,每逢清

明中元,佛寺都有舉辦超度法會,全家子孫就可至佛寺,參加

誦經拜佛,聽師父開示佛法,可供養三寶,讓子孫種種善根,

結下佛緣可消除業障,增長智慧,達到冥陽兩利,不是更有意

義嗎,否則,全家子孫終年竟日個個忙於工作事業,難得有此

機會到佛寺誦經禮佛,種下善根佛緣。

尤其,家裡供奉兩姓或三姓祖先牌位,和尚向你保證,家

庭絕對會常發生一些意外與苦難的,這是和尚出家二十多年以

來非常寶貴的經驗,數十年來看了很多家庭,若是安奉二姓三

姓祖先牌位者,家裡不是有人發瘋,就是身體常生病,要不然

就是夫妻兒女經常吵鬧不休,或先生孩子都呆不住家裡,常往

外跑,或生意工作不順,或經常發生意外車禍,全家不得安寧,

情況不一,這都是千真萬確的實人實事,以常理是無法思議理

解的層面。

正德彰化分院有一位義工師姐,她家裡奉祀了四姓祖先 一

家人兄弟姊妹四個人都發瘋,師姐有學佛 知道有某種原因作怪

最後到佛堂請示菩薩 菩薩指示後 才知道是祖先牌位的問題 就

將祖先牌位都送到佛寺去安奉,全家兄弟姊妹,很奇怪地,精神

就自然恢復正常,她好感恩正德菩薩及和尚之大恩大德。

類似這種悲情,這幾十年發生在正德信眾義工身上,真是

說不完道不盡的悲傷事,和尚無法一一為大家列舉諸多實例

你們可到正德各院實地去查問就知道和尚所言 都是千真萬確

的事實 不得你不相信 這是和尚出家多年所見所聞的經驗。

正德信徒在全省有幾十萬人,往往都會遇上一些奇奇怪怪

的事情與痛苦災難,這種種原因很多都與祖先牌位和土葬風水

有直接關係,土葬所發生的悲情及後遺症,更是有說不完的駭

人真實故事,往往會傷及子孫之生命,所以親人往生,喪事如

果處理不當,或是說牌位不請到佛寺安奉,不知道那一天就會

發生嚴重問題,則會傷及無辜家人之身家安危,不可不知

有的人就是固執不相信,都認為是迷信,事實勝於雄辯的,

一旦家裡發種種生問題苦難時,後悔都太遲了,出家人不打妄

語,和尚所言都是有憑有據的,能聽得進去,是你們的福氣。

人要有危機意識感,應知道這種潛藏的利害關係,懂得去避免

防範,妄犯不可犯,家裡勿奉祀祖先牌位,佛弟子家裡奉祀祖

先牌位,其實和佛法是相違背的,佛言不聽從,卻遵守祖先所

留傳下來無有智慧、理性的鄉愿,一直保守著傳統守舊無理的

觀念及無有意義的風俗,不就證明自己無有智慧,學佛就是學

智慧,學習很多以前不懂的真理,我們要遵守佛祖開悟之金言,

自然能夠避免很多不必要的傷害與災難,日子就會過得平安幸

福了!

54 55

悲智雙運看人間 悲智雙運看人間

生忍與法忍五談

談有關人生處境──「一個人一生的命運,富貴貧窮幸福

與否,實不重要。人生之短,猶如朝露,剎那即滅。但

萬不可一生潦倒困苦,死後又得墮入六道輪迴當中,那將是極

度悲慘的人生。」

談輪迴六道真相──「人一經輪迴轉世,是換了一個外殼,

就認不得自己了,而不知修行精進。應知生命只在呼吸之間,

切勿迷惑世間財富,再墮輪迴生死之苦海。所以我們應求永生

解脫,生命無常又短暫,多苦多惱又多悲;何求一生的幸福,

應求永生的解脫;脫出輪迴的苦海,放下所有的執著;速速修

佛行善道,共往西方佛世界。」

談輪迴壽命真相──「人於生時壽命是有限的,但是我們

卻得承受諸多的苦痛,但剎那即過;而人死後的壽命,在無形

世界裡是無限的,卻得長期承受痛苦,剎那不止。因此人生於

世時,就應該要長時間修習,往生後到西方極樂世界去,才能

獲得永久的安定與快樂!」

談生死時空真相──「生的世界之空間是狹小的,是苦惱、

無常的;死的世界之空間是無邊、變異無常的。生的世界之時

間是短促的,是分段生死的;死的世界之時間是無量的,是輪

迴生死的。因此人生於世時,有空時就要做實相的觀照。」。

談空有的實相──「我們往往對所羨慕的、執著的美好事

物充滿了期待,卻忽略了他背後所隱藏的危機。不知道有多少

人陷入這漩渦裡,而哀傷、悲痛啊!未求得者,不知其苦惱,

想跳入這漩渦裡;已求得者,雖受其苦痛,卻跳脫不出來,唯

有智者不為所惑,怡然自得不為所動。」

生忍──指肉體生理上所受痛苦的忍受力

法忍──指心理精神上所受痛苦的忍受力

▼巍巍大佛,眾善會聚,恭聞妙法,增長菩提。

56 57

悲智雙運看人間 悲智雙運看人間

法情勝親情

無論是男女之情或家人親情,皆如佛說:「世間一切情感

都是虛幻,無有真實、世間萬相都是變幻無常」若錢財

沒了,可再營賺就有了、但感情沒了,就消失無影,對感情的

付出適度即可,切勿過度執著,執著太深的感情往往會引來殺

機,常有人因愛生恨、或殺人或被殺。

因感情的問題是很自私、沒有談判的空間。若你們問和尚

有無感情的問題?有,第一、對父母的牽掛,雖然出家,孝道

一樣要做到。第二、就是對你們眾弟子的法情,提醒你們念佛,

害怕你們又墮惡道,無法了脫生死輪迴。世間若無情無義,必

變得黑暗無有溫暖,所以世間要有情,人間要有義,諸菩薩中、

觀世音菩薩最有情,因此名為「覺有情」,觀世音菩薩發願說:

「任何人,無論何時何地遇到困難,念我觀世音菩薩名號,我

當隨時現身解救之。」。

我們世人的感情應當昇華,不應拘泥執著私欲,應把愛情、

親情等情感昇華為「法情」,勸化太太老公、女朋友男朋友、

父母子女學佛念佛,其感情會更為彌堅甜蜜。心中有佛後,自

會相信因果,相信因果便不會辜負彼此的感情,懂得將心比心。

欲求世間情感不變質,應在所有感情中滲入一份「法情」的情

愫;此為和尚為何時時刻刻提醒你們要發心度人學佛的原因。

佛弟子都說度人學佛很難,要知度人學佛前先度自己,一

個人能先教育好自己,才能去教育別人。當別人知你學佛後,

定會觀察你的言行,看你是否真把惡習改變。當你把自身修持

得好,別人自然感覺得到學佛的好處,當願意跟著你學佛。

而用「法情」來保持鞏固各種情感,這番道理希望帶給大

家一番省思,願大家不論自身、家庭、乃至社會國家,都能在

「法情」的導引下,一切祥和圓滿。

有人會不了解,正德佛堂因到處辦義診、興建醫院,其經

費已入不敷出,為何還要蓋埔里大佛?其理由也是為「法情」,

為能將「法情」留傳千古、和尚做任何事也只為世間眾生人情,

為什麼說蓋埔里大佛是為「法情」?是為提供眾生長年有個靜

修養性之所,包括假日時可供眾生做自我修持功課的地方,以

及提供問題學生反省修心之處。現代人大多只追求物質生活,

欠缺精神修養,往往精神無所依靠,困惑憂鬱寂寞,自覺人生

無意義,便放縱欲樂、引起無益煩惱是非,在此理念之下蓋建

埔里大佛。

一個常作持靈修工作的人,其靈魂精神層次才會提升、不

會只茫然於追求物質生,忙碌於三餐溫飽之間,到最後一無所

獲,來空空、去也空空,人生意義都不懂、更別說了解生命的

價值。

《常律法師法語》上智者,創造因緣;中智者,把握因緣;下智者,等待因緣。

58 59

悲智雙運看人間 悲智雙運看人間

正德佛堂出家僧眾稀少的主因

常有人請示和尚,為何正德弘法志業那麼龐大忙碌,而正德出

家師父卻那麼少,為何很多人都跑到大道場去出家呢?而不

來正德出家受苦弘法度眾呢,和尚今天要坦白告知大眾這個事實。

和尚創立正德佛堂之初,欲設立了這種擲杯請示的濟世法

門,和尚知道日後佛教徒會誹謗批判地很嚴重,而會來正德出家

的人很少,而且於正德出家的人都會很苦勞,因為大部佛教徒要

出家,都不會想要到這種像道教寺廟一樣擲杯問事的道場出家

的,會給人感覺正德不是正信的佛教寺廟,會讓很多人怯步因怕

被冠上不是正信出家人的惡名,故不敢進來正德佛堂出家。

假使和尚與一般主持師父一樣單純,只是講經說法,相信

一定會很多人來正德佛堂門下出家的,因為道務單純,事少又

閒,不像正德佛堂要辦醫院,要辦文化雜誌,要辦教育弘法,

要辦慈善福利,要辦助念服務,要培訓義工,要解答信眾問題,

要常辦公益活動,要籌募經費,要辦法會,從度生辦到度亡,

要管理領導上百位醫生護士員工做事,每月要支付龐大開銷,

從早到晚有忙不完的公事

不要說別人,就是和尚本人要出家,說實在,以我之學識,

我也不會選擇一家設有擲杯請示的寺廟來出家,會讓人感覺此

家道場無有佛法是外道的佛寺,也不會選擇每天都得這麼忙碌

又辛苦的道場出家,一刻都無法清閒,從早忙到晚,連想要睡

一天的好覺都沒有辦法,和尚出家的想法也會與一般出家人的

想法一樣的,更遑論他人,這是正常的心態,當可理解的。

苦、集、滅、道四聖諦,果因互動關係

「四聖諦」內容是在闡述苦、集、滅、道四種造成果因互

動關係。早年佛陀初轉法輪時,即為五個比丘弟子闡釋此因果

真相之道,其皆證得阿羅漢。而「四聖諦」闡述眾生於過去、

現在、未來三個時間點的因果互動關係:

「現在」我們所受的「苦」乃承受。

「過去」我們所「集」造的惡因。

「未來」我們要「滅」生死之苦果。

「現在」我們要修「道」之善因。

我們「現在」所受的苦,生、老、病、死、求不得苦、怨

憎會苦、愛別離苦、五陰熾盛苦等八苦,造成這些苦的身心波

動,是因承受「過去」所造的因,而感召現在的苦果。如一大

早夫妻吵架,先生說一句惡言,這個「一大早」指的就是過去

的時間所造的因,讓太太「現在」仍承受煩惱、痛苦。我們若

把時間往前推,在未出生前,過去世所造的因,讓現世脫離不

了病痛、事業不順、婚姻不圓滿、親子關係疏離、人際關係不

好,貧窮富貴亦是受因果的支配。

我們究竟要如何滅除這些苦果呢?因生死是苦的一切根

本。「滅苦」唯一方法就是行善止惡,修六度波羅蜜(布施、

忍辱、持戒、精進、禪定、般若)之道,滅除貪、瞋、癡之毒,

方能解脫生死輪迴之苦。除了修六度波羅蜜外,尚有十善業,

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綺語、不惡口、不兩舌、

不貪、不瞋、不癡,此乃斷滅生死之源頭。

60 61

悲智雙運看人間 悲智雙運看人間

人有四魔力障礙修行

《大寶積經》卷六佛言,人有四魔力障礙修行,何謂四魔?

一、煩惱魔-由我們本性所生的貪、瞋、癡、慢、疑等習

氣,惱害迷惑我們的身心。

二、五陰魔-又稱蘊魔、五眾魔,指人因受色、受、想、行、

識等五蘊而遭受種種苦痛,當我們的眼、耳、鼻、舌、身,攀

緣外境的誘惑而產生貪念,貪不到就起瞋心,而瞋恨是因為愚

癡、無明。

三、死魔-死能斷絕人命,所以稱為死魔,人有生必有死,

而死是生命的另一個循環,在面對死亡的那一刻,人們心裡是

痛苦、執著、無奈、驚慌、恐怖等各種的情緒變化,這是對凡

夫而言;但對一位得道者來說,面對死亡,他的心卻是坦然自

在的。而死亡確實會讓我們產生煩惱、驚慌,唯有精進修道,

借助三寶佛的力量,依止阿彌陀佛的願力,精進用功,方能免

於恐懼。

四、天魔-指自在天第六天的天魔,其乃專門障礙修行者

的道心,妨害人行善修道,因魔王害怕眾生修成佛道,往佛的

淨土,則天界即無魔子魔孫。魔王好施展神通力,來阻礙精進

學佛者,不令其皈依佛,反而都來歸順衪。對於一位道心堅定

者,魔王則會使用不同的魔力來干擾、破壞,因修禪者一心求

開悟證道,欲於禪機中尋求解脫,所以容易走火入魔、無法自

拔;而這股強烈的求道之心,常冀望於短時間內能夠見性開悟,

此往往為著魔的因素。

前三魔是來自本身的變化,第四種「天魔」是來自天界的

魔王所干擾。當「四魔力」不斷的。干擾我們道心,人便會造

業,身心不得安寧;故唯有人的道心、定力才能降服四魔力,

因為魔從心中來,一切唯心造,平時我們就要有正確的正知、

正念,切莫讓不好的習氣阻礙我們的善根,當我們心念起了貪、

瞋、癡、慢、疑,當下就已經著魔了。總之,「煩惱魔」是執

著外面的財色名利親情;「五陰魔」乃慾望、妄念太多;「死魔」

則恐懼死亡;「天魔」乃精進學佛求道者,易遭受天魔的考驗。

若要降服「四魔力」,必先斷除「五蓋力」(貪心、瞋恨心、

睡眠、掉悔、疑惑)等。以貪睡而言,一個人如果過於注重睡

眠,整日昏沈懈怠,則會遮蔽本性;又以掉悔言,一直都在後

悔過去所做的事,執著不放,甚至無時無刻不斷的生煩惱,成

日心神不定,心結無法打開,這也是會遮蔽我們的本性。而疑

惑心,乃因對三寶缺乏信心,自己的願力不夠堅定,易受外界

的影響,這也會遮蔽我們的本性。因此,一個人若能堅定道心,

斷滅「五蓋力」,可滅除四魔力,其清淨的本性自然就能顯露,

心無染濁,如此修行無魔障,通往西方世界之路方能順利無所

障礙。

《常律法師法語》智者不執著過去,把握現在;覺者不執著現在,看清未來。

62 63

悲智雙運看人間 悲智雙運看人間

飲酒的種種罪惡

五戒中的前四戒,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屬於

性戒,所禁之戒的行為本質就是罪惡,因此稱為性戒;

第五戒不飲酒戒是遮戒,酒的本質雖非罪惡,但是飲酒容易引

起誹謗,或誘發其它性罪,因此稱為遮戒。

在《大毘婆娑論》卷百二十三說:印度有位優婆塞(男性

在家佛教徒),因為飲酒而盜取鄰居的雞,犯了偷盜戒;後殺

雞做為下酒菜,犯了殺生戒;當鄰婦問起雞時,他妄言說沒看

見,犯了妄語戒;此時又見鄰婦貌美,非禮她,犯了邪淫戒。

由此可知,喝酒使人無慚無愧、喪失理智,因喝酒而造下殺、

盜、淫、妄等四重罪,所以應該要戒除喝酒。佛教是重視般若

智慧的宗教,唯有戒酒,才能使人神智清醒,理路清晰,智慧

明朗。

我們男人若侵犯婦人,或是誘拐未成年少女,此即犯淫戒,

亦是觸犯法律的行為。觸犯法律得受法律制裁;你偷人之物,

就得接受法律制裁;你說謊騙人,和別人結下惡緣,將來有一

天別人也要來害你,欺騙你。

五戒規定不能喝酒,而經典中亦記載喝酒會引起三十六種

過失,喝酒會傷肝、傷胃,傷害很多身體的器官,令人精神散

亂,會中酒精毒,令腦部思考力、記憶力退化,做出違法的事

情,前四戒就無法受持了。

喝酒會失去理智,因而罵人、打人、胡言亂語,看到女人

就起淫念,看到東西就拿來吃,或隨意偷盜他人物品,喝酒就

要吃肉,如此一喝酒,便可能殺、盜、淫、妄四戒都犯了,所

以酒戒叫做遮戒,前面四戒叫性戒,就是說若遮戒一犯,前面

四種性戒通通造犯,所以第五戒不飲酒是最嚴重的。我們人若

犯了五戒,就會造成令我們短命的因素,既傷心又傷身。

不飲酒戒:雖然明指為酒,但是凡能刺激神經,使人喪失

理智、敗壞德行的東西,諸如大麻、鴉片、安非他命、速賜康、

強力膠、嗎啡、紅中白板、搖頭丸等毒品,都是不飲酒戒所要

戒除的。

若是沒守戒的人,很容易做出犯法的事情,不持戒在世間

法來講就是不守法,於社會,不遵守國家所訂定的法律;於團

體,不遵守公司所訂的規定;於佛門,即不遵守三寶戒規,不

遵守法律,自然就觸犯刑法,要接受法律制裁,

一個人若時常接受刑法,一定會短命橫死;一個人若是到

公司不守公司規定,一定馬上被炒魷魚革職,丟了飯碗,生計

就成問題了。我們在佛堂,若觸犯佛堂的戒規,就要背負因果,

徒增業障,命終往生三惡道受苦無量時間不得出脫,所以不持

戒,以佛家及世俗而言皆是相通相融的,其果報皆是相同的。

《常律法師法語》修行要修活行,解行並重,不要修死行,知解不行。

64 65

悲智雙運看人間 悲智雙運看人間

過午不食得五福

佛於《佛說罵意經》中,開示過午不食可得五福。佛說我

們中午過後,一直到隔天天亮以前,這段期間不吃東西,

能得到五種的好處:

第一、少淫。較無淫念,心無淫念就能清淨自在。世間最難

抑制的就是淫念的念頭,觀看現今社會所發生的一些男女感情糾

紛,而導致兇殺事件,都是以淫欲為他們的動機、造罪的因緣。

因為在淫欲熾盛時,都希望得到對方精神上或肉體上的愛,在無

法滿足情況下,便瞋恨對方,甚至毀滅對方,這種得不到對方就

要毀滅對方的心態,都是淫念在作祟;現在大陸台商娶二奶之事

件,層出不窮,亦是淫念作祟的結果。

男人或女人到了青春期或中壯年期,其淫念一起,若無一個

紓解管道的話,是很痛苦難過的,因此佛曾經說過:「世間最難

抑制的就是淫欲,」當我們淫欲熾盛時,就要透過修行來降低淫

欲。人沒有淫欲是很清淨自在的;然一旦有了淫欲,就會痛苦執

著,產生很多雜念,令其心神不定,以致造成許多夫妻不和,吵

架亂摔東西,甚至打人等暴力行為出現,這也是淫欲在作祟。

學佛吃素的人,淫欲較沒那麼重,就較能清淨自在;而吃肉

的人,淫欲較強旺,精神也較痛苦難過。而修行的人,要解脫六

道生死輪迴之痛苦,一定要少淫欲,乃至斷淫欲,男女就是有淫

欲的貪念,才造作諸惡業。

所有的六道眾生,皆因淫欲創造出來的,若眾生沒有淫欲,則

無六道輪迴。我們因父母親的淫欲而來誕生,父母親若無淫欲,我

們就不會生到這世間,所有的動物眾生皆是如此,皆因淫欲交媾而

產生下一代,因此一切的苦惱,皆是淫欲所造作出來的。所以淫念

是一件非常恐怖的事情,假如淫念較深的人,最好能過午不食。

第二、少臥。過午不食的人,不易疲勞,則能少臥少睡眠休息;

吃太飽令人疲勞及易胡思亂想,所以少吃一頓可以減肥瘦身,又不

用花錢。以正常人生理而言,若是三餐少吃一餐,幾乎都不會發胖,

若晚餐這一餐不吃,絕對保證瘦下來。

第三、一心一意,專心定意。吃太飽會令人疲勞及易於胡思

亂想,我們少吃一頓,不但能一心一意,不易起妄想,行事有定力,

不易起心動念、暴發脾氣。

第四、無有下風。我們少吃一餐,胃腸不會脹氣便祕。若晚

上吃太多或吃宵夜食肉者,夜晚睡覺,食物囤積胃腸時間較久,易

產生細菌的化學反應,造成消化不良而成宿便,產生病毒,乃至罹

患癌症。

第五、身安穩亦不作病。過午不食,因少作病,身輕安隱,

每週至少一天過午不食,或實施每週一天斷食療法,可改善身體的

體質,對身體健康總是有益的。

佛說故沙門道士應知過午不食。即說修道的人應知道過午不食

的好處,盡量能過午不食,若身體較差,胃腸不好的人,就不能過

午不食了,反而傷胃,晚餐就當作吃藥,名為「藥石」。像和尚胃

腸奇差,就不能過午不食,我若過午不食胃腸會爆壞掉,我曾過午

不食一個月,差點要了我的命,每個人的胃腸構造及健康情況不同,

無法人人長期過午不食,這種事絕對不能勉強,要視個人的身體狀

況而定,要有健康色身,才能修行,擁有法身,弘法度眾利群生。

66 67

悲智雙運看人間 悲智雙運看人間

食多有五罪

佛於《正法念處經》開示:「人吃食過量,會獲得五種的

壞處」

一、多睡眠。人若飲食過量即易嗜睡,營養學家建議早上

要吃得好;中午要吃得飽;晚上要吃得少,可活到一百老。晚

上要讓胃腸休息,若吃太飽,即便睡九個小時猶嫌不足,即表

示你飲食過量,這是一種健康飲食的概念。

若有人一時無法改變這種肉食習慣,可於中餐吃肉食,晚

餐不要吃肉,因為肉停留胃腸要六至八小時方能消化,而素食

類的蔬菜、五穀,只須一至二小時就能消化掉,不會形成宿便。

吃肉則有宿便、便秘的問題,因晚上食肉躺下睡覺,則肉類停

在胃腸內時間較久,易產生毒素,隔天大便就會便秘不通暢,

因此晚餐儘量吃些流質、軟性的食物,不要吃肉,吃素有助於

胃腸消化,又不易疲勞好睡。

食多有五罪,睡多亦有五罪,在《正法念處經》中,佛有

開示:睡多也有五種罪惡。所以我們學佛的人儘量睡少一點,

因人生太短暫,和尚說一句法語:

人生扣掉吃飯、睡覺,及年幼不懂事,老年體弱不能做事,

所剩的時間不及三分之一,如何運用這三分之一去做有意義的

事,才是智者。

人一生的時間,如果是女人的話,可能剩不到四分之一,

因又要扣掉化妝打扮,以及打電話閒聊的時間。和尚估算女人

一天下來,至少要多浪費男人一個小時之上,這也是一種習氣,

所以女人的一生所剩不到四分之一有用時間。

所以,我們錢要省點花;睡眠時間也要省著用,其實人只

要養成良好睡眠習慣就可以了,不一定要睡滿八個小時,得依

個人的狀況而定。

二、多病。食多就多病,人吃多了胃腸就差、消化不好,

胃腸長時間磨損就容易出問題,食多者,胃腸用不到三十年就

敗壞了。像和尚現在的胃就完全敗壞,胃出血、胃下垂、胃潰

瘍,所有的胃病通通都有,就因為以前和尚未出家前在國外作

生意時,應酬用餐不正常,吃盡山珍海味,喝盡各國名酒,每

晚應酬喝洋酒的錢,可等於上班者一個月薪水。

人吃多喝多,病痛就多,現在外面各種食物都含很多化學毒

素,吃不得,就像電視上報導,市售麵線含鈉成份過高,檢查都

不合格;我們喝的礦泉水十家有八家都不合格,外面所買回來的

熟食,十項有八項都有問題,所以你吃得愈多,是不是病痛就愈

多,所以平時吃食要簡單,生活要簡單,思想要簡單,想法要簡

單,人事事簡單,煩惱少,病痛也少,所以養生之道就是少欲、

少食、少睡、少煩惱、多運動就健康了,沒什麼訣竅。

三、多淫。人家說飽暖思淫慾,吃太飽,淫念就會作怪,

平常若吃一些五辛的物蔥、蒜、哇沙米、韭菜、薤,就易增加

我們的食欲、色欲。佛於《楞嚴經》開示:「五辛的物,生食

發瞋,熟食發淫。」所以五辛生吃易發脾氣,熟吃較會生起淫

念,因此,吃食到一些增長色欲食物,就會多淫欲。

68 69

悲智雙運看人間 悲智雙運看人間

四、不能諷誦經典。因為淫念多,又吃多病痛多,加上多

睡眠就易昏沈,故誦經不能專注,就無功德力。誦經的功德力

是來自於專注和誠心,誦經持咒愈專心,功德力就愈強,而非

以持咒念經的次數多寡來計算。只要當下能專心誠念十句阿彌

陀佛佛號,即勝過你念一百聲一千聲之功德力。所以人吃多了,

身體的機能就產生障礙,無法專注誦經,功德力就不彰。

五、多著世間。人只要一昏沈,記憶力、智慧就會衰退,

又多淫念、多病,思緒就會混亂,對任何事情就較無智慧、判

斷力,對世間的人物情感,就易產生強烈的執著感,人若是執

著感強烈,煩惱則愈多。

因此吃食過多,對身心就有五種壞處,這五種壞處會讓我

們造作很多罪業,所以我們要儘量少吃少睡,身心自可獲得安

康與智慧,有益修行斷諸煩惱。

四種飯食時,應有的慈愛意念

佛在經典上講醫學相關的知識,叫《佛醫經》,佛於《佛

醫經》開示,人要有四飯食想,就是人有四種思維的飲

食,有精神層面,也有食物層面,有那四種?

一、為子飯。何謂子飯?佛說我們若貪食肉類美味時,要

自我思量反省:今天我所食的肉皆是我前世的父母、兄弟、姊

妹、親屬不幸轉世為畜生,無法脫離生死輪迴,而來受苦,被

人宰殺、被吃,你若能做如此的思惟,你就能止貪,不再貪求

肉的美味而食,這叫做子飯。

二、為三百矛斫飯者。矛斫指戰爭時的矛刺,三百矛斫飯

者,就是我們在吃飯食肉時,要思惟念念畜生牠們的災難與不

幸,墮入被宰殺、被割、被烹煮的災難與痛苦,就好比是被

三百支的矛刺殺牠、割牠之痛苦,吃飯時,常抱持這種慈愛思

想,這樣就能斷除食肉的念頭,這叫做三百矛斫飯。

三、為皮革蟲生出飯者。就是說我們一切動物都是在憂愁

家中事,畜生也一樣、人也一樣,畜生也是有牠的窩,鳥也有

牠的巢,你看一隻鳥兒飛出去,牠就一直想著巢裡還有幼鳥尚

未吃飯,這麼小隻的動物飛到外面去,牠就算飛多遠、多久,

牠還是會回到這個鳥巢來看牠的孩子、照顧牠的巢,掛念牠的

巢有沒有受到傷害?牠的孩子有沒有吃飽?每隻動物以至於鳥

跟我們人類一樣,都會思念憂愁家人及家中的每件事,我們偷

要抱持同理心,自然能體會動物的思想跟我們人一樣,煩惱也

▼長期關注癌症與飲食問題,舉辦防癌養生講座,教導大眾如何吃出健康。

70 71

悲智雙運看人間 悲智雙運看人間

是一樣,這就好像躲在皮裡面的蟲想要跑出來吃肉,凡眾生都

是為了填飽三餐,都是為了生存,也各自擁有許多的煩惱憂愁,

在吃飯時體會所有眾生的痛苦煩惱,如此我們就不忍心去吃

牠、殺害牠,這叫做吃飯時,應持有的慈愛思惟。

四、為災飯。佛說人的一生,從出生到死,時時都活在煩

惱苦難當中,這個煩惱苦難就好比炬火般燃燒著我們的身心,

萬分痛苦難過。動物也都是從煩惱災難當中過,我們吃飯時要

慈心念念動物眾生被宰殺的煩惱與災難,則令我們不忍再加害

每隻動物,不忍心再吃動物的肉,這就叫災飯者。

佛說在吃飯時,要生出這四種觀想,持有這四種飲食的慈

悲意念,肉你就吃不下了就可斷除殺生吃肉的惡習,自可消除

業障,福德增生。

肉食衍生之禍患

記得三十年前,當時社會及家庭普遍貧窮困苦,想吃一塊

肉通常必須等到逢年過節,或親友迎親嫁娶;或地方迎

神廟會等。因此,何時能吃頓有魚有肉的豐盛大餐,成為當時

許多人兒童時的最大期待;而平時,就只能觀想肉的滋味,甚

至連作夢都會夢到何時才能去吃頓豐盛的大餐。

然而,現在的人不一樣了,什麼肉都吃,陸、海、空三棲

通通吃,除天上飛的飛機;地上走的汽車不能吃以外,什麼都

吃,甚至連毒蠍、熊掌、猴腦等,大陸人也在吃,真是無所不

吃。像前陣子流行的 SARS,就是人類吃了這些珍禽異獸而產生

的病變,因為有些細菌會產生變種,就像 SARS 這種文明病。

縱觀,中國自黃帝創造至今,每一個朝代安定二十年或百

年後,便開始發生戰爭,這都是因為殺生過重的關係。中國人

為了「吃」,已引發無數戰爭與災難,就像台灣現在一年殺食

超過十億隻的雞鴉鵝羊的眾生生命,為數驚人,殺業過重。

奉勸各位,切莫再享用肉食,屠殺生靈,況且現在畜生經

常注射荷爾蒙、抗生素及餵食化學飼料,一隻雞若照傳統的飼

養方式,需要三個月才能夠宰殺,但現在的雞一個半月就可以

宰殺了,所以我們吃肉的同時,也吃下這些毒素,產生癌症,

得不償失啊!

當然,肉品一向被視為美食佳餚,若再佐以各式各樣的調

味,煮、煎、炒、烤等烹調方式,猶具風味,尤其是北京烤鴨和

▼法會期間的大悲咒水加持,願大眾皆得平安健康。

72 73

悲智雙運看人間 悲智雙運看人間

香腸夾蒜頭等更是饕客最愛。然而,大眾應知,現在的肉類裡頭

所含的毒素比以前還多,以前的土雞都是飼養於室外或放逐山

林,讓牠們就地啄食,當時的肉品的確乾淨又營養,食用之後也

不會致癌,但現在則不同,只要食肉即可能衍生諸多文明病。

若以因果論而言,所謂吃人一斤得還人十六兩,還得加上

利息,換言之你現在享用眾生之肉,將來自己就得輪迴轉世為

畜牲,被人殺食,一報還一報,這是必然的因果相應之理,所

以儘量不要吃肉,這是修行人必要遵守之原則。

殺生之業,縱歷百千劫,因緣際會時,果報還自受

再者,和尚發現諸多喜好垂釣之人,幾乎年屆中年,脖子

即易產生癌病變。因為釣魚時,其魚鉤必勾住魚兒之喉嚨或腹

部,方能將把其垂釣起,所以經常釣魚的人,比常人更容易罹

患喉癌、食道癌及胃腸癌。

如台北分院有位師姊的公公,從年輕時就喜好釣魚,直到

八十歲左右時,發現喉嚨結石,無法進食,甚至還會咳出血絲,

情況非常嚴重,若不動手術會有生命危險,若動手術只有成功

活命一半機會,病人深感痛苦。因此便前來正德佛堂請示菩薩,

得知是因為他年輕時,釣魚過多,殺業過重,故菩薩指示他要

放生、懺悔,和超度這些被他所殺食的眾生,並行做功課、功

德迴向,方奇蹟式地將結石咳吐出來,這就是釣魚的果報。

人生在世若犯殺業,時機成熟,果報隨即示現,也許年輕

之時,猶未感受,及至年老,即呈現多病或短壽之果報。佛言

殺生之人會短命多病,死後將墮落畜生道被宰殺,從畜生道出

脫後,得再下地獄受苦,此即因果定律。

再提到和尚俗家母親,師嬤雖然已經往生,但是她往生的

前幾年,幾乎都是痛苦的臥病在床,手腳無法自主,行走困難,

這也是一種果報。因為師嬤小時候常幫母親殺雞、宰鴨謀生。

當時外婆負責宰殺,師嬤幫忙拔毛、剁腳、並清理腹部東西,

其年幼時期即造作嚴重殺業,導致年老之時,即四肢無法動彈,

猶似半個植物人一般。和尚見到自己的母親,及許多我們的信

眾,若在世時殺業過量者,年老時身體就會發生病變,所以我

們儘量不要肉食。

何況每一隻畜生都可能是我們過去世的父母兄弟姊妹來轉

世的,佛於《楞嚴經》開示,我們觀看天下的男人皆是我父親,

天下的女人皆是我母親,而所有的眾生都是我們累世的父母,

我們都是從他們而生的,故我們不應該殺食眾生肉。若殺食眾

生就如同殺死我們的父母親一樣,罪惡如此之重,故千萬不可

食肉。

殺生為十惡第一重罪

十惡的第一惡即是殺生,罪惡最重,為何人生在世,會造

此第一重罪呢?如前往超市買肉,雖然牠不是我所殺,我亦未

見其被殺,也未聽聞其被殺之哀嚎聲,然而,佛曾開示:「凡

殺生者,多為人食,人若不食,則無殺事,故食肉者與殺生者

同罪。」所以殺生者乃供人食肉,故而殺生,你若不食,其自

不殺生,因此食肉者與殺生之人是同罪的。冀望天下人不要再

食肉,讓人間免除天災人禍,共創一個祥和的人間淨土,你我

大家都有福!

74 75

悲智雙運看人間 悲智雙運看人間

惡知識斷人慧命,引人造業

我們若親近惡知識,也就是親近壞朋友,會受其影響而失

去理性的判斷,做出一些違背良心及傷天害理的事,觸

犯法律,因為壞朋友都是約你去吃、喝、嫖、賭者為多,要不

然就是讓你造作一些惡行,佛說:「親近惡知識是造成我們短

命橫死的因緣。」

惡朋友也包括一些小人、會甩用心機的人,這也都屬於惡

知識。我們若跟這些人在一起,可以說自己怎麼被人害死的都

不知道,若是遇到這種雙面人,人前對你笑臉迎人,背後卻捅

你一刀、害你,你卻不知。我們有很多人,就是被這樣的壞朋

友害到家破人亡,一生前途黑暗,所以這樣壞朋友、惡知識,

我們千萬不要去親近他。

在佛教所謂的惡知識,就是遠離佛法、邪知邪見者。社會

上的惡知識是壞朋友、小人;以佛教來講,在修行路上不守戒、

犯十惡、身心不清淨、不信佛、撥無因果的下智人,叫做惡知

識。我們進入佛門學佛,最主要的目的,是要解脫現世人生煩

惱和未來輪迴的痛苦,所以才來學佛,若親近一些惡知識,受

其影響,就得不償失了,所以千萬不可親近惡知識。

就如我們來行做義工,有人說做義工很辛苦,做不好又被

人嫌棄,乾脆不要去好了,如此說者,就是惡知識;有人說要

來佛堂參加共修會,就叫他不要去共修,在家裡念就好;若有

人學佛要吃素,就告訴人家說:「酒肉穿腸過,佛在當中坐,

心若有佛,何必要吃素!」這都叫做惡知識,其人不知此話典

故,卻隨意誤用,真是誤人誤己!

「酒肉穿腸過,佛在當中坐。」此句話乃出自《兩般秋雨

盦隨筆》,即明朝末年的張獻忠將攻打渝城(現今重慶)前,

駐兵某寺,並脅迫寺中的僧眾吃肉。當時有一位法號為破山的

和尚,以渝城百姓的性命做為交換,要求張獻忠在攻破渝城時

不能屠殺百姓,而他自己毀戒吃肉,吃肉時他隨口說了一偈:

「酒肉穿腸過,佛在當中坐……」。破山和尚為了救一整城的

百姓,寧可自己犯戒,此才是真正大慈悲心,真正的心中有佛。

破山和尚如此吃肉,非但沒有毀戒,反而更積下無量的功

德。但如果是一般人,只圖口腹之欲,飲酒吃肉,雖然口中念

的是同樣的偈,心中卻是「羅剎當中坐」,自己造業不說,還

誤導、引誘別人造業,更嚴重的是破壞正法,斷人慧命。如此

的業報,要以多大的代價來承擔?請諸位學佛行者千萬要三思

而後言,切莫以身試法,徒逞一時的口舌之快,而換來無量劫

的三途苦報。

又如,你們今天來聽經聞法,卻有人說何必聽經聞法呢?

我們自己在家看電視講法就可以了,何必浪費這個時間,這就

是佛門惡知識,像你們進入佛堂,要守戒守法,要遵守和尚制

定的一些規矩;或是助念的義工要遵守很多的助念規定,就會

有人說,規定那麼多,乾脆不要去參加助念了;甚至有的人來

佛堂就說,來佛堂規矩一大堆,這也不行,那也不行,犯了就

要下地獄,犯了就要怎樣,乾脆不要去學佛算了,這樣不就都

不會違犯了,諸如此類都叫做惡知識。

76 77

悲智雙運看人間 悲智雙運看人間

捫心自問,你來佛堂犯錯會下地獄,難道你在家犯十惡就

不會下地獄嗎?來佛堂學佛會怕犯錯下地獄,難道在家裡就不

會犯錯造惡業嗎?

我們就是因為在人世間,有太多的障礙、迷惑、執著與煩

惱,因而造作很多惡業,致使我們身心無法脫離苦惱的煎逼,

因此我們才要來學佛,而佛門許多的戒律和規範,主要都是在

引導我們發菩提心,進入解脫之門,是必須要去遵守學習觀照

清淨的。

人若不去犯規,這些戒規對我們來說不是束縛,反而是一

種解脫,我們眾生就是愚癡,縱使有這麼多的戒律規矩,仍行

惡造業,就如和尚所開示的:「戒律的本質,就是我們人的行

為習氣的總稱。」讓我們看清自己惡習而不去造犯罪業,方可

消業增福,不墮輪迴惡道受苦無量。

受八關齋戒應有之知見

佛設八關齋戒的原因是,佛陀為在家弟子、設置暫時出家

的學處。在家弟子須一日一夜離家、進住僧團之地、學

習出家人的生活精神,這是佛設八關齋戒的原因。

八關齋戒又名「長養律儀」、「進住律儀」,「長養律儀」:

佛陀以出世解脫為佛法主要精神,佛陀以出家人為善、希望在

家人能長養心習、解脫之道。「進住律儀」:佛規定在家人要

一日一夜離家、進住伽藍眾重的出家道場。

受八關齋戒、其實受戒很簡單、儀式不複雜,它的順序為:

請師、發願、三皈、八戒、回向、五個步驟,約二十分鐘完成。

提起佛祖時代,為弟子授戒時間是很簡短的、受戒是以入心為

主、誠心以對。比起現在,前人比較有善根馬上受戒即能入心

得戒體、現代人則須靠唱誦、儀式等來攝服散亂的心,所以法

無定法、法隨眾生根性而鑄。

八關齋戒是八條關閉我們所有煩惱之門的戒法、「關」是

關閉煩惱、關閉惡道之門之意,「齋」是過午不時、也稱戒,

「戒」是防非止惡。如果是已修行戒定慧之人、受持八關齋戒

可很快證得阿羅漢果、念佛往生者亦同,沒修戒定慧者,受

持八關齋戒也能很快成就戒定慧,修持八關齋戒在六齋日最

好、其功德成就大於其他日,「六齋日」指農曆初八、十四、

十五、二十三、二十九、三十,小月二十八、二十九。

▼慈憫諸有情,不捨諸眾生。

79 78

悲智雙運看人間

有人會租用體育館受持八關齋戒這是不如法的、戒法中規

定:受持八關齋戒一定要在出家人的道場才如法,方得學習出

家人的戒律生活與修行精神。在末法時代,不如法之事很多人

做之從之、和尚還是要將正法傳授予大眾,受八關齋戒是過出

家一天一夜的生活、所以應在道場中受戒才如法,方得受戒之

功德,此為佛所說。

因 緣 篇▼如法八關齋戒道場,受戒功德殊勝。

80 81

悲智雙運看人間 悲智雙運看人間

何謂多福德因緣

《阿彌陀經》佛言,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當

以多福德因緣方得往生西方世界。

何謂福,因布施財務、體力而得,謂之福也,福有二種

一、出世之福,為出世解脫生死之福

二、入世之福,為入世輪迴生死人天之福

出世之福,依《無量壽經》所載,所謂供養三寶,即以蓋

建塔寺、起造佛像、飯食、用物、繒幡、油燈、花香等供養三

寶,以及設無遮法會,令三寶得以弘法利生,廣度十方眾生修

佛斷生死,是為世間最大福。

入世之福,為八福田中的六福田:

一、開井供水。二、建造橋樑。三、修造道路。

四、孝順父母。五、供養三寶。六、看病施藥。

七、救濟貧窮。八、設無遮會。

供養三寶及設無遮會則非入世之福。

何謂德

德者,即一心念佛,修持諸戒,不犯威儀,即為德也。念

佛一句,增福無量。

佛於《大集經》言:「末法時代億億人修行。罕有一人得道。

唯有念佛,方能得度生死。」

文殊菩薩言:「十方諸佛,皆從憶佛念佛而生。」

佛於《華嚴經》言:「十地菩薩,始終不離念佛;一句佛號,

統攝八萬四千法門,萬法皆在其中;佛《觀無量壽經》言:念

一句阿彌陀佛,可消八十億劫生死重罪。可知念佛法門,是一

切法門之王。」

文殊師利菩薩言,念佛法門是一切法門之王,功德最為殊勝

淨土宗四祖法照大師,有一次在五台山見到了文殊師利菩

薩現身為他說法。法照大師向菩薩請法言,末法時代凡夫離佛

在世時已是遙遠,而末法眾生知識淺薄,根器陋劣,業障煩惱

重,本來具足的佛性,都無法顯露出來,被煩惱蓋住,而佛法

浩瀚無邊,不知修何法門方符合佛法的心要。

文殊師利菩薩向法照大師開示言,你現在所修的念佛法

門,是最適合末法時代修行之法門,在一切法門當中,無有任

何一個法門可勝過念佛法門跟供養三寶,它能讓修行者快速圓

滿福慧雙修。而且念佛及供養三寶佛法僧,是佛弟子最重要的

兩個法門,一是修慧、一是修福,因要福慧雙修,福德具足,

才能往生西方無障礙。

念佛及供養三寶,修慧又修福,是末法最重要最簡易修持

又福報最大的兩大法門

文殊師利菩薩又言,我在過去劫中因常觀想佛的莊嚴

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的緣故,因為念佛,並經常供養三寶之福

報因緣,故得到如來一切種智之智慧。法照法師你當知,一切

諸法般若波羅蜜及甚深禪定,乃至十方諸佛皆從憶佛念佛而生

82 83

悲智雙運看人間 悲智雙運看人間

的眾生要解脫生死,當用智慧解脫,叫般若波羅蜜。欲修大禪

定,最深沉的禪定,或每一尊佛要成佛,皆從念佛憶念佛而成

佛的,可知念佛法門是一切法門之王,功德最為殊勝。

所謂供養三寶,即以蓋建塔寺、起造佛像、飯食、用物、繒

幡、油燈、花香等供養佛法僧三寶,以及設無遮法會,令三寶得

以弘法利生,廣度十方眾生修佛斷生死,是為世間最大福報。因

能永生永世生能脫離生死輪迴之苦,故名為世間最大福報。

以上道理,為《無量壽經》佛所開示

往生西方世界,其中輩者,雖不能行作沙門,大修功德,

當發無上菩提之心,一向專念,阿彌陀佛,隨己修行,諸善功

德,奉持齋戒,起立塔像,飯食沙門,懸繒燃燈,散華燒香,

以此迴向願生彼國。(隨自己意願,修造諸功德,奉持八關齋

戒,並起造佛寺佛塔佛像,以飯食供養沙門,於佛前懸掛幢幡,

點燃油燈,以光照莊嚴道場,於佛前供花,燒香供佛)。其人

臨終,阿彌陀佛化現其身,光明相好,具如真佛,與諸大眾前

後圍繞,現其人前,攝受導引,即隨化佛,往生其國,住不退

轉,乃至無上菩提,功德智慧,次如上輩者也。

十二因緣法

是指眾生三世輪迴的因緣

「十二因緣法」乃談論三世因果輪轉,從未出生到出生直

到死亡,又投胎為人的生命循環。亦在闡述十二種事理的變化,

說明我們為何來投胎六道輪迴的真象與過程,覺悟十二層因果

關係,才能超脫有漏的善惡業,萬世不墮輪迴當中。

過去二因:

無明(過去貪、瞋、癡、慢、疑、邪見六根本煩惱)

行 (造業種因)

現在五果:

識 (依業識入母胎)

名色(有心有胎)

六處(六根具足,已成人形)

觸 (接觸外境感覺冷熱、飢渴、乾溼)約一至五歲時

受 (六根感官接觸外界所產生六受,有七情六欲,苦受,

樂受,不苦不樂受)六至十六歲

現在三因:

愛 (對外境產生強烈愛執、我執)約十七至三十歲

取 (貪著佔取)約三十一歲至五十歲

有 (為貪取而造作有苦之業因)

《常律法師法語》少有財寶,學佛行善,強如多有財寶,煩惱不安。

84 85

悲智雙運看人間 悲智雙運看人間

未來二果:

生 (因所造業力而招感未來生)

老死(未來終至老死方休)

人未出生時,因有過去的「無明、行」,「無明」是由貪、

瞋、癡、慢、疑、邪見等習氣而來,而習氣的所作所為的造業

之因稱為「行」;而形成善惡業力,就產生「業識」,種在八

識田中,即進入潛意識中,再來感受現在所受的五種果報「識、

名色、六處、觸、受」。

業識(有業力的靈魂),是從母親懷胎的第四十九天開始

進入母胎,是名為「識」;胎兒先由心臟開始再成胚體,是為

「名色」;三個月後眼、耳、鼻、舌、身、意六根逐漸的形成,

是名為「六處」;當我們從母體出生開始,接觸到外境的冷、

熱、餓、飽、渴、濕、乾不同觸覺反應的現象,此階段約一至

五歲之間,是名為觸;由接觸到外境的人、事、物,產生六種

「感受」,比如眼睛看到食物就想到吃,看到漂亮的衣服就想

要穿;耳朵喜歡聽好的聲音、鼻子喜歡聞香的味道,這就是「感

受」產生的七情六慾,得到了就喜悅,得不到就產生痛苦,快

樂不快樂、痛苦不痛苦,都是因心境的分別,自然對外境的感

受就不同,是名為「受」。

現世所造的三個業因,是指人長大後,從十七歲至三十歲之

間,對財、色、名、利、食、衣、住、行等,擁有特別強烈的我

執、愛執,是名為「愛」;從三十一歲至五十歲,對日常生活中

喜歡的事物,則想盡辦法取得,會產生強烈的佔有、貪取的慾望,

是名為「取」;對想要的財、色、名、利,因佔有貪取而起了貪、

瞋、癡三毒惡念而造作苦惱業因,是名為「有」。

因現在的三個「業因」,而招感未來二種果報,「生」與

「老死」。即我們現世所造的業力,招感未來投胎輪迴,是名

為「生」;在來世未投胎出生之前,得須先經過老、死兩階段,

在「老死」之前就已種下業因,而這個業因招感未來輪迴生死

的果,是名為「老死」。

總之,過去世的二種業因-「無明」、「行」;現在世所

受五種果報-「識」、「名色」、「六處」、「觸」、「受」;

現在世所造的三種因-「愛」、「取」「有」;未來所受的二果-

「生」、「老死」,將十二因緣串連起來,便是生命的流轉,

令眾生輪迴六道永無出期。

眾生因造作十二種因緣而輪迴生死,「緣覺乘」是覺悟到

十二因緣而悟道;「聲聞乘」是聽聞佛陀開示「四聖諦」開悟

而證得阿羅漢道。

十二因緣法是跨越前、今、後三世的因果關係,當你們明

瞭這是主宰「善業」與「惡業」的因,則會更堅固我們的道心,

不再去行惡造業,行善的功德方能圓滿無礙。

《思益梵天所問經》卷第一」思益梵天白佛言。世尊。所說四

聖諦。何等是真聖諦。

苦不名為聖諦。苦集不名為聖諦。苦滅不名為聖諦。苦滅

道不名為聖諦。所以者何。

若苦是聖諦者。一切牛驢畜生等。皆應有苦聖諦。若集是

聖諦者。一切在所生處眾生。皆應有集聖諦。所以者何。

以集故生諸趣中。若苦滅是聖諦者。觀滅者說斷滅者。皆

86 87

悲智雙運看人間 悲智雙運看人間

應有滅聖諦。若道是聖諦者。緣一切有為道者。皆應有道聖諦。

以是因緣故。當知聖諦。非苦非集非滅非道。

聖諦者。知苦無生。是名苦聖諦。

知集無和合。是名集聖諦。

於畢竟滅法中。知無生無滅。是名滅聖諦。

於一切法平等。以不二法得道。是名道聖諦。

真聖諦者。無有虛妄。虛妄者。所謂著我。著眾生。著人。

著壽命者。著養育者。著有著無。著生著滅。著生死著涅槃。

若行者言。我知見苦是虛妄。我斷集是虛妄。我滅證是虛妄。

我修道是虛妄。所以者何。

是人遺失佛所許念。是故說為虛妄。

何等是佛所許念。

謂不憶念一切諸法。若行者住是念中。則不住一切相。若

不住一切相。則住實際。若住實際。是名不住心。若不住心。

是人名為實語者非妄語者。

是故當知。若非實非虛妄者。是名聖諦。

實者終不作不實。若有佛若無佛。法性常住。所謂生死性、

涅槃性常實。所以者何。非離生死得涅槃。名為聖諦。

梵天。以諸法無所得故。諸法離自性故。我菩提是無貪愛相。

末法時期的眾生根器淺薄,不似佛教初傳,眾生的自性智

慧超凡,常能頓悟;而末法的眾生,即使聽聞佛法千萬遍,仍

舊不得開悟證道,雖說如此,但至少我們已種下佛法的種子,

明白它的道理,便不會再去行惡造業,即使不能在娑婆世界成

佛悟道,但西方極樂世界卻是我們的依歸,指引我們開悟證道。

和尚開示的「四聖諦」、「十二因緣法」,無論在家、出

家之學佛者,必須瞭解的基本法理,尤其「四聖諦」、「十二

因緣法」及「八正道」之教義,身為一個佛弟子,更要非常明

白清楚它的因果關係。望大眾聽聞佛法之後,能知道如何修正

自己的行為,願人人增長智慧、業障病消除、身體健康,阿彌

陀佛!

▼領眾行菩薩道,滋長慧命、利益眾生。

88 89

悲智雙運看人間 悲智雙運看人間

累世六親眷屬於惡道受苦之悲情

累世六親眷屬無時無刻都在期盼陽世親人能為他們行作

一切功德

我們過去有無數的現世及累世父母兄弟姊妹,夫妻六親眷

屬,千劫萬世皆墮於地獄、餓鬼、畜生三惡道受苦受難,遭受

刑罰,無法出脫,痛苦萬分,他們無時無刻都在期盼我們陽世

親人能發慈悲心、孝心、報恩心,為他們行作一切功德,誦經

念佛等等福力,超度他們早日離苦得樂,脫離惡道,往生善道。

故佛於《地藏經》第六品開示云:

「若未來世諸眾生等,或夢或寐,見諸鬼神乃及諸形,或

悲或啼,或愁或嘆,或恐或怖,此皆是一生十生百生千生過去

父母兄弟姊妹,夫妻六親眷屬,在於惡道未得出離,無處希望

福力救拔,當告宿世骨肉,使作方便,願離惡道。」

大眾當知現世往生及累世的父母兄弟姊妹及夫妻六親眷屬

及歷代祖先,於地獄道受苦的慘痛情形。故佛於《地藏經》第

三品云:

「若墮此無間獄者,從初入時至百千劫,一日一夜,萬死

萬生,求一念間,暫住不得,除非業盡,方得受生,以此連肨,

故稱無間。」

佛說,凡墮於地獄受苦的眾生親人,從入地獄第一天的開

始,就得歷經千劫萬世的時間,每天從早到晚,全天得遭受極

重極痛的刑罰一萬次,令其極痛而昏死一萬次,再令其復活一

萬次,再予刑罰,連一念時間的休息都無法獲得,分分秒秒皆

得承受極為慘痛的苦刑,等於每分鐘要遭受極痛的苦刑七次,

即每九秒鐘要遭受極痛的苦刑一次,真是痛苦萬分,除非罪業

消盡,方能出脫,往生人道。因此我們要行孝心、慈悲心,報

恩心,平時得常供養三寶,行作一切功德,經常參加超拔法會,

誦經念佛,以此福力,方能超度親人亡靈往生善道,免長年日

夜於惡道受刑罰之苦痛折磨。故佛於《地藏經》第七品又開示

云:

「未來現在一切眾生等,臨命終時,得聞一佛名一菩薩名,

不問有罪無罪,悉得解脫,若有男子女人在生不修善因,多造

眾罪,命終之後,眷屬小大為造福力,一切聖事七分之中而乃

獲一,六分功德生者自利,以是之故,未來現在善男女等,聞

健自修,分分己獲,無常大鬼不期而到,冥冥遊神未知罪福,

七七日內如癡如聾,或在諸司辯論,業果審定之後,據業受生,

未測之間,千萬愁苦,何況墮於諸惡道等,是命終人未得受生,

在七七日內,念念之間,望諸骨肉眷屬與造福力救拔,過是日

後,隨業受報,若是罪人動經千百歲中,無解脫日,若墮大地

獄,千劫萬劫永受眾苦。」

佛說人於命終時,若能得聞有人助念佛菩薩聖號,即可解

脫罪業,往生善道,若在世不修善因又多造罪業者,命終恐墮

惡道受苦,家屬應為其廣造功德福力,免受生惡道,而家屬為

亡者所作功德,家屬可得七分之六的功德,亡者只獲七分之一

功德。故人在世時,平時應多為自己修造功德,否則縱留財於

子孫去行作功德,自己僅能獲得七分之一功德力,往生善道恐

90 91

悲智雙運看人間 悲智雙運看人間

障礙不保。

佛說人於命終時,神識昏昧,茫然無智,七七四十九天內,

有如癡呆,眼瞎耳聾,無法見聞,難辨善惡,不知方向,只等

待善業與惡業之因果判決,於此段未能測知往生何處之期間,

每日時時刻刻,千愁萬苦,憂心無比,每個念頭,都希望陽

世子孫眷屬能為其廣造福力功德救拔超度,深恐過了四十九天

後,就要隨其善惡之業力輕重而往生善道或惡道。若是罪業重

者,一旦往生惡道,則遭受百千萬年之刑苦,無法出脫之日,

若墮大地獄,則千劫萬劫,永受眾多地獄刑罰之苦痛,難以出

脫。佛於《地藏經》第八品又云:

「閻浮提行善之人,臨命終時亦有百千惡道鬼神,或變作

父母,乃至諸眷屬,引接亡人,令落惡道,何況本造惡者。如

是閻浮提眾生,臨命終時,神識昏昧,不辨善惡,乃至眼耳更

無見聞,是諸眷屬,當須設大供養,轉讀尊經,念佛名號,如

是善緣,能令亡者離諸惡道,諸魔鬼神悉皆退散,一切眾生等,

臨命終時,得聞一佛名、一菩薩名或大乘經文一句一偈,尋即

解脫。」

佛說這個世間,縱使行善之人,於命終之時,亦有百千位

的累世冤親債主或惡道鬼神,當變化作為父母親人的形相來迷

惑你,引拖你入三惡道受苦,以達成報仇之目的,更何況本身

是造惡之人,會有更多無數的冤親債主或惡道鬼神引你入惡道

受苦,出脫無期。

因世間人人皆歷經累劫累世的輪迴,累世所積造的罪業無

量,每世所結怨的仇人冤親債主無數,縱使此世你是行善之人,

於命終之時,也無法僅以這一輩子行善之功德來消彌過去累世

所積造之罪業與冤仇而往生善道,或縱使你僅以一次的超拔功

德,或僅以一時的布施行善、供養三寶之功德,也無法超度無

數的冤親債主與親人亡靈。故我們要常供養三寶僧眾,行作一

切功德,經常參加超拔法會,誦經念佛,以此善緣福力,佛光

的加持,方能超度親人亡靈及冤親債主脫離惡道,往生善道西

方世界,離苦得樂,自然病痛苦難消除,災消福至,福慧增長,

所求如願。

▼殷殷教示助念之重要,務必遵守規範,助念功德方得圓滿。

92 93

悲智雙運看人間 悲智雙運看人間

人有善惡夢因緣

於《雜阿含經》佛開示:人作惡夢、好夢之原因何在?佛

說人所以有善惡夢者,欲飲食無有物但有意。人作善惡

夢就像你要吃東西,但是前面卻無食物,就像你在電視上看到

人家在烹煮美食,口水都快流出來,一直想吃卻又吃不到,因

此晚上就作夢夢見了,這就是我們會作夢的原因,即是白天太

執著於某一人事物上,致使晚上睡覺會出現在夢中,會作善夢、

惡夢,所謂「日有所思,夜有所夢。」

我們每天眼睛不亂看、心頭不亂想,每天都是阿彌陀佛、

阿彌陀佛,眼睛一睜開,不是看到師父,就是看到佛祖,這樣

睡覺時自然就會沈睡,因為你心想佛祖,眼看佛祖,口念佛號,

身心生活都一致,自然晚上就會夢到出家人、佛祖菩薩,所以

是夢到佛祖菩薩好呢?還是夢到美食好呢?是不是夢到佛祖較

為光明,可以夢遊佛世界!若夢到肉食,心臟停止,就掉入畜

生道去了,兩者差去甚遠。

我們夢到美味食物,自然會執著於飲食事上,就好像一個

人起一個瞋恨心想要殺人,這個念頭千萬不要留到晚就寢前,

因為白天希望別人死,晚上睡覺時,就會夢到人要殺你,這就

是作好夢惡夢的因緣所在。

白天勿起瞋恨心,不管那位政客或你所討厭的人,出現在

電視上,就起瞋恨心馬上轉台。要有寬容的心,勿對任何人事

物產生極端的好惡,以免我們的心神不定,產生諸多煩惱,致

使晚上睡眠中常做惡夢。

佛又言人之所以會作夢,有其他諸多的因緣,若前世與人

結惡緣,或結仇的冤親債主,都可能隨時會出現在我們的夢中。

我們人轉世,前世之業力,不會因為時空的變動而變動;時空

的隔絕而斷層。

在我們過去八識田中的意識影像,不管經過幾千萬劫,還

是都有可能在我們未來的某一世的時空示現,因此夢中會出現

一些不曾看過的地方或人事物,這都是過去生我們所去過的地

方或已認識的人影像留底產生的共生效應。也是心理學家容格

所談到:人在夢中所見的影像、物像或圖案,都是他前世所留

下來的潛在意識,所以才會出現在夢中。

一個人若時常作惡夢,夢到人家拿刀追殺你、自己從高樓

大廈跌下去、或是跟人吵架、打架等,這是因為我們罪惡較重,

過去生的冤親債主、仇人特別多,故容易常作惡夢。

而業障重者,應多持《地藏經》、《往生咒》迴向累世冤

親債主,否則夢中出現惡夢惡相,或許有一天突然示現時,可

能會遭逢一些意外事件。因此,從這惡夢裡可得到一個啟示,

不要以為作了惡夢,就不理它,而是要精進學佛修行來消弭夢

中示現的罪業。

佛又說:「上夜夢者,朝暮見在事,夢所為善惡,皆意所

作。」佛說我們在上夜所夢到的情景,就是我們早晨傍晚所見

所作的事物的反射效應。而夢所為善惡,皆意所作,是指我們

作夢會出現善夢或惡夢,都是因為我們過去善惡之意念所生,

不管是今世或前世的顯意識、潛意識,或是意念所造作的善惡

94 95

悲智雙運看人間 悲智雙運看人間

的顯現。

佛說:我們夢中境為前世所作與今世意念作對。即是與我

們所發的意念產生抗拒力,而示現在我們的夢中,令人心驚膽

跳。因此,在任何時空裡,盡量不要起心動念,就是對於任何

的不當的人事物、音聲、影像、意念、物境、人我是非,雖已

看到、聽到,得當做沒看到、聽到,要能修持到此種工夫。如

此自然雜念妄想不生,夜晚就不會作好夢、惡夢,心自清淨,

煩惱自斷,夜晚好入睡。

改造宿命的三定法

和尚認為要改造自己的命運,得依照和尚的開示的「改造

宿命的三定法」實踐定能改造自己乖舛的命運為幸福之

命,是可期待的善果。

一、定時做功德:每月領薪結算時,定時定額布施行善積福德。

二、定時做功課:每日早晚心靜時,定時定心拜佛誦經消業障。

三、定時做義工:每週週末休閒時,定時定期擔任義工積功德。

我們如何改變我們的宿命,有三種法門可以改造我們的命運:

第一、定時做功德:定時做功德就是每月領薪水時,或公

司月底結算時,就固定拿出多少錢來布施,或固定提出百分之

幾出來布施,布施功德很大,若一個月能定期定額布施,累積

福報,日後定能得到好幾倍的回報,人一定要有布施的規劃,

因為一般人平時都很忙,忙碌有時會忘記行作功德,但不要等

到發生苦難時,方知要行做功德消災,人生做什麼事都要規劃,

不要想到才要做,如定期行持,就不會忘記,自然災難消失於

無形中,福報就降臨身上。

我們做功德要跟吃飯一樣,要有個習慣性,這叫做好習慣,

好習慣我們要培養,才能改變命運,不能等到命運發生波折時,

才想來做功德,為時已晚了。所以平時就要養成定期定額行做

功德的好習慣。

比如,你可向菩薩許個長期善願,弟子我要長期行作布施

▼關心愛心廚房運作,嘉勉廚工辛勞。

96 97

悲智雙運看人間 悲智雙運看人間

功德,一個月若賺取一萬元,就布施一仟元(約十分之一,數

百元也可),若賺取二萬元就布施二仟元,若賺取三萬就布施

三仟元。和尚告訴你,如此將來你會愈賺愈多,你可以依此做

個印證,你絕對會愈賺愈多,但前提,你要長期持續不斷地布

施才有效,若是有一天一個月能賺十萬元,就拿一萬元布施,

照這樣一直累積,功德累積就越來越大,每個月定期定額布施,

日後人生諸事,無論生意、就職、官運、家運也好 都會愈來

愈順利。

第二、定時做功課:行善造福後,每日要定時做功課,我

們每天早晚心靜時,要定時作早晚課,誦經拜佛持咒消災,勿

等到有苦難發生時才要做,平時不燒香,臨時抱佛腳,就來不

及了。

第三、定時做義工:若無有多餘金錢布施者,也可利用每

個禮拜週休二天,挪出固應時間,至佛堂或慈善機構,貢獻體

力、智慧行做義工,服務眾生,跟出錢的功德是一樣大,固定

一個禮拜,利用一天,或一個月一天也可,來行做義工,累積

功德,自然就能消除業障。

大眾若能時常實施「改造宿命三定法」,命運將從壞變好,

災難變平安,黑暗變光明,不幸變幸運,人生就活得幸福光明

又自在,阿彌陀佛!少造業,多念佛!

佛說有十業能令眾生

得多財物報及少財物報

佛於《業報差別經》曰:

行作十種業力,能令眾生得少財物資生報

一者就是自行偷盜他人財物。

二者勸別人偷盜。

三者讚歎偷盜者。

四者見人家偷盜,卻心生歡喜。

五者供養父母飲食衣物不足。

六者於聖賢處三寶道場侵奪財物。

七者見他人得利,心不歡喜。

八者處處阻礙他人得利。

九者見他人行布施,無有隨喜讚嘆心。

十者見世間有人飢餓,心不生憐愍之心,卻生歡喜。

佛說,造作這十種惡業的業力會令眾生得少財物報。

行作十種善業,能令眾生得多資生報

一者自離偷盜,不偷盜他人財物。

二者勸他人不要偷盜。

三者讚歎不偷盜的人。

四者見他人不偷盜,心生歡喜。

五者供養父母一切飲食藥物充滿無缺。《常律法師法語》會說話的人,想了再說;不會說話的人,說了再想。

98 99

悲智雙運看人間 悲智雙運看人間

六者供給諸賢聖出家僧眾所需各種飲食、衣物、藥物、用物。

七者見別人得利,心生歡喜。

八者見人欲求利者,盡量協助他人得利。

九者見樂施好善者,心生歡喜。

十者見世間飢餓的人,心生憐愍。

佛說,造作了十種善業能令眾生得多財物報。

佛說有十業能令眾生

得多智慧報及少智慧報

佛於《業報差別經》曰:

行持十種善業,能令眾生得正知正見及多智慧的果報。

一者常請示智慧沙門種種法義,時常恭請師父開示佛法。

二者常為人宣說善法佛法。三者常聽聞正法,然後依教奉行。

四者見到能講經說法的師父,能隨喜讚嘆。

五者喜歡宣說正法。六者常親近有正知正見智慧之人。

七者修持正法又護持正法者。八者勤修佛法,多聞正法。

九者遠離邪知邪見。十者見愚癡惡人,不生輕賤之心。

行持十種惡業,能令眾生得邪知邪見少智慧的果報。

一者不能請示智慧沙門的種種法義,不聽師父開示佛法。

二者常常宣說邪法惡法。三者不受持修習正法。

四者讚嘆邪法惡法。五者不喜為他人宣說佛法。

六者常親近邪知邪見之人。七者遠離有智慧及正知見之人。

八者讚歎邪知邪見者。九者見愚癡的惡人,輕賤誹謗。

十者棄捨正見,接受邪知邪見,充滿邪知邪見。

▼指示於正德全國各愛心廚房設置愛心冰箱,供低收民眾免費取用。

100 101

悲智雙運看人間 悲智雙運看人間

佛說有十業能令眾生

得地獄、餓鬼、畜生報

佛於《業報差別經》曰:

行作十種業力能令眾生得地獄報

一者身常造作殺生、偷盜、邪淫之惡業。

二者口經常造作妄語、惡口、兩舌、綺語等四惡業。

三者意常起慳貪、瞋恨、愚癡無明之念頭。

四者常起斷見、邪見、偏見,斷見即無因果觀念,認為人

死後無輪迴。

五者起於常見,常見即認為人永遠富貴、健康、長壽,不

會遭遇無常變化,或認為人死亡後,能馬上能轉世做人。

六者起無因見,即認為諸事無因只有果,是無有因果的見

解,是為外道之見。

七者起無作見,認為諸法皆無因緣造作和合,自然形成,

不須學佛行善就可了脫生死,證得智慧。

八者起於無見,認為萬事萬物皆空非有的執見。

九者起於邊見,邊見就是偏見,邪知邪見

十者不知感恩報答,忘恩負義。

佛說行持這十種惡業,會令眾生得生地獄報。

行作十種惡業會令眾生得畜生報

一者身造作中惡業。二者口造作中惡業。三者意造作中惡業。

四者從貪生煩惱而起造諸惡業。五者從瞋生煩惱而起造諸惡業。

六者從癡生煩惱而起造諸惡業。七者毀罵眾生。

八者惱害眾生。九者布施不乾淨的食物給人食用。

十者常行邪婬。

佛說行作此十種惡業者,會令眾生得生畜生報。

行作十種惡業能令眾生得餓鬼報

一者身行輕惡業。二者口行輕惡業。三者意行輕惡業。

四者起於多貪。五者起於惡貪。六者嫉妒。七者邪見。

八者執著貪愛財物名利。九者因飢餓而死亡。

十者因口渴而死亡。

佛說造作此造犯此十種惡業者,得令眾生得生餓鬼報。

▼諄諄指示志工幹部愛心廚房運作方針。

102 103

悲智雙運看人間 悲智雙運看人間

修行十善業之善報

佛於《業報差別經》曰:修行十善業。能令眾生得人天趣報。

一者不殺。二者不偷盜。三者不邪婬。四者不妄語。

五者不綺語。六者不兩舌。七者不惡口。八者不慳貪。

九者不瞋恨。十者不邪見。於十善業。缺漏不全。

以是十業。得人天趣報。

佛說:不殺生可得五福

佛言人於世間。慈心不殺生。從不殺得五福。何等五:

一者壽命增長。二者身安穩。三者不為兵刃虎狼毒蟲所害。

四者得上天,天上壽無量。五者從天上來下生世間則長壽。

今見有百歲者。皆從宿世不殺所致。樂死不如苦生。

如是分明。慎莫犯殺。

佛說:不偷盜可得五善

佛言人於世間。不取他人財物。道中不拾遺。心不貪利。

從是得五善。何等五:

一者財物日增。二者不亡遺。

三者無所畏。四者得上天,天上多珍寶。

五者從天上來下生世間。保守其財產。縣官盜賊不敢侵犯

取其財。

今見有保財至老者。皆故世宿命不敢取他人財物所致也。亡

無多少令人憂惱。亡遺不如保在。如是分明。慎莫取他人財物。

佛說:不邪淫可得五善

佛言人於世間。不犯他人婦女。不念邪僻。從是得五善。

何等五:

一者不亡費。二者不畏縣官。三者不畏人。

四者得上天,天上玉女作婦。

五者從天上來下生世間。多端正婦。

今尊者見有若干婦。端正好色。皆故世宿命不犯他人婦女

所致也。見在分明。慎莫犯他人婦女。

佛說:不兩舌,不惡口、不妄言、不綺語可得五善

佛言人於世間。不兩舌言人。不惡口罵人。不妄言綺語。

從是得五善。何等五:

一者語言皆信。二者為人所愛。三者口氣香好。

四者得上天。為諸天所敬。

五者從天上來下生世間。為人好口齒。他人不敢以惡語污之。

今見有從生至老不被口謗者。皆從宿世護口善言所致也。

如是分明慎莫妄言人。

佛說:不貪又喜好布施得五善 ( 不貪 )

佛言人於世間不慳貪。好喜布施。愛視諸家親屬貧窮者。

若乞丐兒。飲食常當使飽。衣亦當完好。從是得五善。何等五:

一者財產日增。二者為諸天下人所稱譽。

105 104

悲智雙運看人間

三者為州邵國所尊敬。四者得上天,天上所得。

五者從天上來下生世間。大富樂為眾人所敬。

佛說:不瞋敬賢者,忍愚者得五善 ( 不瞋 )

佛言人於世間和心不瞋恚。見賢者敬之。愚者忍之。從是

得五善。何等五:

一者為人所稱譽。二者人見之皆歡喜。

三者身自安穩亦潤澤好。四者得上天。天上端正淨潔。

五者從天上來下生世間。為人善性。端正姝好。

今見有好人萬人之選。皆從宿世和心善性忍辱所致也。不

瞋恚如是分明。慎莫瞋恚於人。

佛說:喜結法緣可得五善 ( 不癡 )

佛言人於世間有明經賢者。若沙門道士喜往問度世之道。

心不嫉妒貪愛高遠賢者。從是得五善:

一者得黠慧。二者多聞亦多知多見。

三者多敬歎之。四者得上天。天上識所學。

五者從天上來下生世間。即明經曉道。為國家所敬重。

亦為人所歸仰。

佛法故事篇

《常律法師法語》若能掌握人緣及人際互動關係,即能成為成功領航者。

106 107

悲智雙運看人間 悲智雙運看人間

阿彌陀佛的大慈大悲故事

阿彌陀佛在無量時間以前是位國王、有天聽到當時住世傳

法的「世自在王佛」說法,聽法後心悅開悟、便捨棄王

位出家、追隨世自在王如來修行,且在世自在王如來面前發願:

「願廣度無邊眾生脫離六道輪迴往生佛土世界,永斷輪迴之苦,

常受法樂」。

國王出家法號為法奘比丘,且廣發菩提慈悲心,請佛開示

所有十方諸佛國度中修諸法門,哪個法門最好?哪個國度最莊

嚴?世自在王如來向法奘比丘開示,總共有二百一十萬億的諸

佛國土,這二百一十萬億的諸佛國土都一一顯現在法奘比丘眼

前,唯有西方極樂淨土讓法藏比丘最感殊勝,世自在王如來並

向法藏比丘開示:所有的修行法門當中,屬念佛為最方便易成

的行持法門。

法藏比丘便依持著最便易的念佛法門精進修行,廣修六度

萬行,經過千百萬劫修成正果。成佛後,便以他的佛力創造西

方極樂淨土,接引所有眾生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令眾生不再墮

入六道輪迴中受苦受難,永受極樂,是阿彌陀佛感人偉大慈悲

故事。

「南無阿彌陀佛」又是什麼?「南無」是皈依、頂禮、恭敬;

「阿彌陀」是無量壽、無量光之意;「佛」是智慧慈悲覺悟的聖

者。而西方極樂世界又在何處?十萬億國度是一個無邊無量的宇

宙世界,由此要到西方世界,得經過無邊無量的星球才可到達。

美國天文學家曾用最大的天文觀測儀來接收整個宇宙所放

射出來的電波,偵測出宇宙虛空當中,住著比我們地球人更有

智慧更有理性的人,至少有一億萬個星球,這就是所謂的「天

人」用肉眼無法看到,唯有佛眼法眼可識。

天文學家用觀測儀測出宇宙有十度空間三十四層次,蘇聯

天文學家-波里士,經過多年研究說:「宇宙當中至少有一億

萬個星球,住著比我們地球人更文明更有智慧的人。」蘇聯生

物學家-伯納特,也證明說:「宇宙當中有一億萬個比我們地

球更有文明更有智慧的星球。」天文學家和生物學家都一一作

證,因此西方極樂世界是絕對存在。

何謂「極樂世界」?《阿彌陀經》說:「彼世界無有眾苦,

但有諸樂,所以名曰極樂」。《無量壽經》又曰:「彼國無有

三途之苦之名,只有自然安樂之音,所以名為極樂。」我們須

信、願、行、才能得生西方極樂世界。

第一「信」是相信、相信有西方極樂世界,信為一切功德源母。

第二「願」是發願絕對要往西方極樂世界,不再輪迴六道受苦。

第三「行」要長期不斷專心誠念阿彌陀佛,不可間斷顛倒妄想。

《阿彌陀經》說:「眾生念佛若一日、二日、三日乃至七

日一心不亂,臨命終時,阿彌陀佛就現前接引至西方極樂世界,

剎那間即可往之。」用說的簡單,但平日若沒念佛的根基,怎

能臨終時雜念盡除的念佛,往生極樂世界?

如何念佛?最好的方式是四字念佛號,用助念時的音調最

適合,要不急不徐,音調勿太高太低,念佛時以四字念佛號最

容易入定。那念佛要吃素嗎?可以吃蛋嗎?念佛一定要吃素,

108 109

悲智雙運看人間 悲智雙運看人間

念佛不可食蛋、五辛之物。

《無量壽經》說:「欲得生彼國、必先修三福」,何謂「三

福」

第一、孝養父母、奉侍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

第二、受持三皈、俱足眾戒、不犯威儀。

第三、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頌大乘、勸進行者。

第一福業即慈心不殺,則不能殺生吃肉、吃肉則無法成就

善法,不得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楞嚴經》說:「若有世界六

道眾生,其心不殺,則不隨其身死相續,如修三昧,欲出塵牢,

殺心不除,塵不可出。」若要脫離六道生死輪迴,不可有殺心。

《楞嚴經》佛言:「凡殺生食肉,念佛誦經持咒不得成就一切

善法。」即為吃肉者誦經念佛,則無有功德可言,這句經文請

各位牢記於心!

談到五辛(大蒜、韭菜、蔥、蒜、哇沙米)《楞嚴經》佛言:

「食五辛者,念佛持咒不得成就一切善法。」食蛋者,念佛持

咒也無效,因蛋有生命。《廣論經》裡說:「蛋分四種,眾生

也有四種生,第一、觸生-男女交合生子。第二、沙生-雞,

習生育時在沙上挖洞而生。第三、聞生-雌性牛、羊因雄性者

聞之而生育。第四、聲生-孔雀和鶴聽聞雄性叫聲即可生育」

因下蛋生殖之故、所以蛋不可食。不食肉、蛋、五辛,每日勤

念佛,命終便可往生西方淨土。

往生西方世界的正知見

西方世界的極樂之意涵,是為心靈永不受諸苦,而從聽經

聞法修行中得到法樂,名為極樂,而非世俗享樂之樂,因往生

西方世界之眾生,終皆得修成羅漢、菩薩、佛的三聖果位,修

證佛與菩薩果位者,皆發慈悲心再轉世至宇宙有人類居主的世

界中,去度化更多眾生皆得往生西方世界修行,不再墮落六道

輪迴受苦,故欲往生西方世界者,不應抱著自私享樂、逃避痛

苦之想法而往生西方世界,則與佛菩薩願力相違,應抱持修行

之心與慈悲度眾之心往生西方國土,方與阿彌陀佛慈悲願力相

契合,此為往生西方世界的正知正見。

▼大佛山三寶殿內開示大佛蓋建的殊妙因緣。

110 111

悲智雙運看人間 悲智雙運看人間

印度阿闍世王殺父懺悔消業的故事

《阿闍世王問五逆經》云:「阿闍世王。有大逆罪。慚愧

悔責。重苦輕受又此懺法。令諸行人。得安隱樂。若能自課。

努力披誠。至到稽顙。懺悔皈依。畢為期者。而不通感諸佛。

未之有也。惡業果報。影響無差。應當怖懼。苦到懺悔。各各

至心。等一痛切五體投地。心念口言。作如是說。」。

此段經文意為:阿闍世王曾經犯五逆重罪中的殺父重罪。

但他虔誠懺悔,因而減輕重罪果報。在釋迦牟尼佛時代,印度

有一國家名為摩竭陀國,當時最有名的王舍城,其國王名為頻

婆沙羅王,王后是韋提希夫人,由於國王與王后皆十分相信命

相,因此於王后有身孕時,國王即請來命相師為王后肚子裡的

孩子卜吉凶禍福。

命相師告訴國王:王后復中之子時常動來動去,並非吉象,

將來長大必將殺死自己的父親。因此,國王與王后常為此事憂

心,無法忘懷。不久,孩子出世,國王將他取名為阿闍世,中

文譯為未生怨,意指尚未出生就先和父母結怨,但願今世的怨

仇不要持續下去。由於國王與王后一直耿耿於懷命相師所言,

認為此兒為妖孽,將來長大必會殺父、殺母。有一天,國王想

起與此兒之宿世因緣,突然瞋火難抑,抱起孩子往地上一丟,

幸好孩子命大存活,只是手指斷了一截,故又稱婆羅留支,手

指斷一截之意。

阿闍世就在父母親嫌惡的環境中長大,開始自暴自棄,因

而結識了許多行為偏差的青少年。其中有一提婆達多,為佛陀

弟子中,行徑最受爭議、心地最為惡毒之出家弟子,甚至還曾

想害死佛陀。

提婆達多唆使阿闍世王將其父母親關進牢裡,後來還將他

們殺害,自己當起國王,並要阿闍王拜自己為國師,且言:「你

統領全印度的國家,我統領全印度的出家人。」阿闍世聽從提

婆達多之語,果真將自己的父親關進牢裡,後即殺害,自立為

王,世人稱為阿闍世王,為印度歷史上的暴君,在位時一連串

的展開殺戒、發動戰爭,並一一吞併其它小國、威震四方。也

因阿闍世王的殘暴,因而奠定統一印度的基礎,如同秦始皇統

一中國一樣。

因阿闍世王殺父母所得之現世報,後來全身長滿爛瘡,痛

苦不堪;其弟耆婆,乃印度名醫,有如中國的華陀再世。耆婆

生性善良,皈依佛陀,弟子中若有人患病,皆求治於耆婆,治

癒者無數,醫術、名聲遠播。

面對阿闍世王所患毒瘡,儘管耆婆醫術再高明,卻也束手

無策,遂引領阿闍世王皈依佛陀,阿闍世王見佛陀之莊嚴相貌,

立即於佛前求懺悔。不久,其身上惡瘡,竟然不藥而癒。為報

答佛恩,決定倡行佛法、薰陶百姓。果然,後來成為佛教大護

法。因此,當時印度佛法之所以興盛,阿闍世王可謂功不可沒。

從阿闍世王的故事,可知無論犯多大罪業,若能真心誠懇

懺悔,必能重罪輕受。經集部第二部《阿闍世王問五逆經》、

《阿闍世王授決經》,皆是敘述阿闍世王皈依佛門後所載之種

種感人故事。

112 113

悲智雙運看人間 悲智雙運看人間

釋迦牟尼佛

選擇五濁惡世度眾的偉大精神

悲華經》云:「菩薩成佛。各有本願。釋迦不現長年。促

為短壽。悲此眾生變化俄頃。長淪苦海。不得出離。故

在此土。救諸弊惡。教有剛強苦切之言。不捨於苦而度眾生。

未嘗不以善法方便。弘濟益之心。

《三昧經》云「諸佛心者。是大慈悲。慈悲所緣。緣苦眾

生。若見眾生。受苦惱時。如箭入心。如破眼目。見已悲泣。

心無暫安。欲拔其苦。令得安樂。又諸佛等。其化是均。至於

釋迦。偏稱勇猛。以能忍苦。度脫眾生。當知本師。慈恩實重。

能於苦惱眾生之中。說種種語。利益一切。」

依《悲華經》所云,諸佛菩薩成佛各有其願力,譬如西方

極樂世界阿彌陀佛發四十八願,願度盡眾生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藥師琉璃光如來發十二大願,讓眾生永無病苦、得長壽;釋迦

牟尼佛之本願,乃願度盡娑婆世界所有難調難伏之眾生,皆能

皈依三寶、免墮惡道輪迴受苦。

經集部第一部《賢劫經》言,過去每尊佛來到世間成佛,

壽命皆千萬年或億萬年才入涅槃。而十方諸佛,皆選擇世間最

祥和、安定、人心最善良之時,降生來度化眾生;唯釋迦牟尼

佛憐憫眾生之苦難,於生死輪迴中流轉,有如萬箭穿心般痛苦,

無一刻感安心,為讓眾生得到安樂,降生此惡毒齷齪世界,以

善巧方便法門,說種種法來利益眾生,令每位眾生能皈依佛、

法、僧,脫離生死輪迴之苦。

然而,彌勒佛比釋迦牟尼佛早四十劫修行,最後釋迦牟尼

佛比彌勒佛早成佛。兩尊佛修行方式各有不同,釋迦牟尼佛修

「苦行」;彌勒佛修「樂行」。

「苦行」、「樂行」差異為何?「苦行」非指端坐於日正

當中修行,或任其饑餓至形銷蝕骨::種種自我虐待方式,而

是「行人不能行之事、忍人不能忍之事」。佛陀行住坐臥皆於

佛法中精進,忍人所不能忍,如:捨身餵虎、被人唾沫、挖眼

予人,甚至捨命為人。

而彌勒佛喜修「樂行」,不修「苦行」,二尊佛個性差異大。

彌勒菩薩到世間度化眾生,選在眾生最善良、氣候宜人、優美

的環境之時機環境宣說佛法,眾生聽聞佛法,皆可得度。當時,

人之壽命皆八萬歲以上。彌勒菩薩輕鬆度眾,於世間講經說法

共三次:第一次引度了九十九億人皆證得阿羅漢果;第二次度

九十六億人證得阿羅漢果;第三次度九十三億人證得阿羅漢果,

每次說法,所度化之眾生難以計數。

但釋迦牟尼佛不同彌勒佛之處,即佛陀一生弘法度眾,大

大小小講經法會,約三百場以上,度化的出家弟子不過一千多

人,不同彌勒菩薩隨意一度,就好幾十億個弟子跟著祂出家。

因此諸佛中,佛陀為最慈悲者,最為辛勞,窮極一生,說法度

一切眾生。

今日,我們身處五濁惡世,環境惡劣,唯釋迦牟尼佛願意

來救度,讓眾生了斷妄想、開智慧眼、解脫生死輪迴;其諸佛

115 114

悲智雙運看人間

為何不願顯現娑婆世界度眾,因現今五濁惡世的眾生,習氣難

調難伏、根器下劣,連和尚都深感害怕,但佛陀看到無明的眾

生都不起畏懼,我們又何須害怕。今日我們皈依佛,是皈依釋

迦牟尼佛,並非皈依過去的一切佛,而身為佛陀的弟子,更要

學習佛陀偉大的精神,這才能真正展現慈悲與智慧。雖然我們

的修德行不及佛陀,但也應習得佛陀其中十分之一精神,方不

負佛陀慈悲苦勞之教化。

教育篇▼期勉正德廣聖醫院醫護人員,秉持慈悲心,醫治病苦眾生。

116 117

悲智雙運看人間 悲智雙運看人間

依教育心理學所言,

一生不當志工者是個自私自利、

無同理心、無受教育的人

教育目的不是只教學生求取功名利祿、財富權勢的功利主

義教育。而使人建立合理的態度及良好的習慣,是教育

主要目的之一。

依教育心理學而言,人合理的態度通常表現在兩個方面,

一面是對事的態度;另一面是對人的態度。

對事的態度:積極與消極(Positive,and passive),

對事的態度合理者稱為合於科學態度。積極的態度多半表現在

遵守團體規範,熱心參與團體所規定的公益活動;而消極的態

度則多半表現在對公益活動冷淡甚至反抗的行為。

對人的態度:熱情與冷漠(Passion and cool),對人的

態度合理者稱為合於倫理態度。熱情的態度表現在尊重別人權

利、熱心與人合作、同情別人的疾苦、敬重父母師長;而冷漠

態度則不尊重別人、自私自利 無有同理心愛心,不尊重父母

師長。

而一個人的求知態度之所以消極,除未能學到合理的觀念

之外,在事業、家庭、工作與社會關係方員面失敗所導致的情

感困擾。

喜歡興趣參與各項公益活動者,不但他的生活比較豐富,

人際關係比較良好,而且在情緒上也比較容易平衡。原因是熱

誠興趣廣泛的人,能使自己生活範圍擴大,能從多方面發揮自

己的才能,從而獲得心理上的充實感與滿足感。

所以大家要走出來 不要一遇假日就是睡到中午,或躲在

家裡看電視玩手機,或逛夜市百貨,或外出旅遊踏青。人平時

假日只知旅遊或享受生活,卻不參與社會服務工作,是個自私

自利、無同理心、冷酷無情、無受教育的人。

人人要多參與慈善宗教團體的志工義工,服務人群,協助

困苦眾生脫離身心靈各種生老病死及精神苦難;否則當我們及

親友遇到山難、火災難、車禍難、地震難、水災難、船難、空

難、病難、戰爭難等各種災難時,請問誰來救你。

各處各地都須志工為社會大眾服務,生活機能更方便舒適

各處觀光景點及室內展覽館,有志工導覽服務;各處公園

山丘道路都有志工清潔;上下班道路有義交指揮交通;醫院有

志工服務病患;各佛寺舉辦佛學講座誦經法會,有大量志工協

助完成各種工作;各宗教慈善團體舉辦公益及救濟活動,有大

量志工協助完成各種工作;各佛教助念團體,全天從早至晚有

大量志工參與助念工作。

各種災難都須志工前往救災,令大眾生命苦痛隨時得救

凡國內到山難、火災難、車禍難、地震難、水災難、船難、

空難、病難、生死難,都須由無數志義工投入救災救難工作。

各地發生各種災難中難免都有自身親友身陷災難中。

山難時,有人失蹤迷路,要出動上百位救難人員到山上來

回搜救好多天,若遇大熱天或大寒天,極度辛苦危險。

118 119

悲智雙運看人間 悲智雙運看人間

火災發生時,義消冒生命危險救火救人,極度危險。常有

義消及消防人員喪失火窟,桃園工廠大火,六位消防人員喪生,

有兩位義消喪生。

車禍發生時,公路上連環大車禍或火燒車,以及遊覽車或

驕車掉入山谷,都要出動數十人救援。

地震難,大地震一發生,可謂人間浩劫,死傷遍野,屋子

到塌無數,更是要出動來自國內外救災人員參與救援工作,以

及全國各大慈善團體志工參與救濟災民工作,要耗費龐大人力

物力,更要動用無數志工。日本熊本地震,死32人,千人受傷。

水災難船難發生時,都要出動上百位救難人員去水中救

人。十多年前日月潭發生有史以來大船難,民國 79 年日月潭

當時 57 名遊客因為遊艇翻覆而溺斃,這艘遊艇至今仍然擺在

日月潭,前後換了5個地方,每到一個地方總是鬧得雞犬不靈,

進入鬼月後,鬼影幢幢的傳言不斷。

空難發生時,更要出動好多救難單位去救援,出動人數是

最多,上次基隆河復興航空墜河,出動好多單位及數百人,三

天三夜緊急救援。

生病住院看診,各大醫院都有數十位志義工,在不同地方

服務病患,來協助醫護人員醫治病患。若遇到像大地震、八仙

樂園氣爆、高雄大氣暴、大車禍,死傷人數驚人,都要出動醫

院志工協助緊急救援。

若你們每人都自私不參加志工,則日後你有困難須要人幫

你,則找不到人為你服務,你也會痛苦及不便的。

這是如前面教育學所言,人若無教育,於做事態度,會表

現出自私消極態度;消極的態度則多半表現在對公益活動冷淡

甚至反抗的行為。

則如此言,若一生都不參加志工及義工,則是無有受教育

的人生態度。大家看看美國人每十個人就有六個人參加志工;

台灣人只有一百個人只有四個人參加志工。由這點就可看出台

灣人較為自私自利無有教育涵養,無有同理心愛心,因為當志

工其實是一種義務與正義感。這是猶太人教小孩,助人做善事,

是一種正義及義務行為,不是在做善事,也是人與人之間的一

種互惠行為。

當志工是種美德,更是愛國愛民的善行,更是一種正義與

義務行為

美國人每一百個人有六十個人當志工;台灣每一百個人只

有四個人當志工。全民當志工,國家必定長治久安,康強富樂,

經濟繁榮。

台灣人每年只約九十萬人當志工,佔全台灣人的百分之

四,以擔任宗教團體志工為最多。台灣全民若能投入當志工,

當可節省龐大社會人力資源,促進經濟繁榮,拉進大家距離,

減少對立分爭,增強社會凝聚力,讓社會更健康祥和溫馨,處

處充滿溫情充滿愛,國家必定是長治久安,康強富樂。

人一生每一個時段有每一個時段不同的挑戰與遭遇,而每一

個時代的人也有他們不同的命運,但是智者能從服務別人的經驗

中獲取教訓與經驗,使他自己的人生活得更充實圓滿自在。

120 121

悲智雙運看人間 悲智雙運看人間

哲學家說:「人不知道他自己是誰,直到他發覺自己可以

為人們做什麼事。我們從對人的服務中發現自己的長處,從長

處中建立自己的信心。」

中央大學教授名作者洪蘭說:「在我十七歲時,台灣很少

志工,我是到了美國留學才發現志工這個名詞。千萬不要以為

志工是大傻瓜,放著冷氣不吹,去外面忍受刮風下雨矖太陽,

我在做志工時所學得的經驗造就了我的後半生」。希望各位能

切實把握時光,有意義的過一生。記住,人生苦短,莫負今生。

志工的付出是功不唐捐的

功不唐捐一詞來自《法華經》,世上沒有努力辛苦是白費

的。一個人的努力,在我們看不見,想不到的時候,它會生根

發葉開花結果的。現在種下的善因,未來當結成善果,不會平

白消失無所得的。

現在你布施行善,行作志工的功德,它會生根發葉開花結

果的;將來成熟時,自會獲得無量的福報。因為服務別人等於

服務自己,最終受益的仍是自己及親友。

擔任義工是一種道義責任

行做善事是一種道義責任,不是慈悲,這是猶太人的行善

的精神。猶太人是全世界行做善事最廣最多的民族,慈善機構

也是全世界最多的民族。猶太人教育子女是「做善事不是慈悲,

而是一種道義責任。」

故佛教徒不要認為到慈善機構或佛堂布施捐款、擔任義工

就是行善事,這是一種道義責任。這是為自己親友、同胞及社

會國家奉獻,是一種道義責任與義務,而不是行做善事。

佛教徒是靠著布施行善及學佛修行的功德力來保護國家

的;而軍人靠武器來保衛國家。從現在起,勿行造惡業,當修

善淨心,提升自己心靈的層次,勿一年一年過。每年都得面對

各種災難後,又再次悔恨、哀聲嘆氣、痛苦難當、怨天尤人,

何苦來哉!大眾定要做一番深沉的省思。如果大家都能擁有正

知正見而布施付出,期望台灣全民發心參加志工,令災難不臨,

國豐民安,天佑台灣!

佛說擔任佛門志義工有十功德

佛於《分別善惡業報經》言:擦拭佛塔可得十功德

至三寶佛堂裡擦地、擦佛桌、擦佛像、當義工,可得到十功德

一色相圓滿。二身體健康。三音聲微妙。四遠離三途。

五路無叢刺。六種族最上。七崇貴自在。八命終生天。

九體離垢染。十速證圓寂。

擔任佛門志義工有五福報

佛於《布施經》言:掃佛塔地。得五福報。何等為五。

一者自心清淨,他人見已生清淨心。二者為他所愛。

三者天心歡喜。四者集端正業。五者命終生於善道天中。

所以未參加志工的人,要趕快發心參加擔任正德志工,以

證明自己不是一個自私自利,無有正義感,無有受教育的冷酷

無情之人,則人生活得有價值意義功德,生命才會幸福快樂,

助人者天助之,助人為快樂之本,說到要做到。

122 123

悲智雙運看人間 悲智雙運看人間

佛教菩薩道最高的教育思想

佛在經集部《菩薩莊嚴瓔珞經》開示:

菩薩弘誓遍度一切眾生,雖度眾生不懷著想,是謂清淨。

菩薩若見有所度,生染污意,或自稱說我有所度,是謂不淨。

若菩薩行菩薩道,不名行菩薩道。

若行菩薩道於中生想著,是名行邪道,不能見如來。

佛曰:若有人發菩薩宏願悲心,行善布施,救度眾生,不

可懷有執著我在行善布施救人之心念,則心得清淨。

若發菩薩心,卻存有我在行善布施救度眾生之念,心生污

垢執著想或向人宣說我在行菩薩道救度眾生,則心不得清淨。

若發菩薩心而行菩薩道,不名為行菩薩道。

若行菩薩道之時,卻生起我在布施行善度化眾生之執著

想,是人名為行邪道,不能證得如來佛性。

當佛門志工者,不執著我在行作志工義工工作之心念,則

心得清淨。

當佛門志工者,若執著我在行作志工義工工作之心念,則

心不清淨。

若有執著跟妄想時,佛說,你當下在行邪道,不能啟發內

心的如來佛性,終究墮入六道輪迴當中。

何謂如來佛性,名為具大智大慧,大慈大悲,大覺大悟德

行叫做佛性。

故不論你在度化眾生,在行善布施,在當志工義工,都不

能有執著想。不能執著我在度眾生,在布施行善,在當志工義

工,名為行邪道之人。是為菩薩道的最高教育思想,是佛教的

真實義。

志工是志願工作者

志工是志願工作者,發慈悲心甘願為眾生服務,是行菩薩

道工作,若為名利之目的而行作志工之工作,則不稱為志工,

為「名」當志工者,是為求表揚、重視的虛榮之名而當志工

為「利」當志工者,是為求某種福利而當志工

佛說,此人是行邪道,不能見如來。我佛門中,不得容許

此種人擔任志工來欺佛欺心,是名冒犯三寶,違背佛之教誡,

其罪甚重,死當墮惡道中

布施要三輪體空

供養布施,必須要三輪體空。就布施言,施者、受者與所

施之物,叫做三輪。布施供養之後,這三輪相都不應存在心裏,

沒有執著。就是:施空、受空、施物空,名為三輪體空。若有

信心善男子善女人等,能於大眾起淨信心,而行布施者,當知

是人獲福無量。

愚冥的凡夫,布施行善常起分別心,更執迷於著相布施。

有執著、分別心的人,不但會損福,累世當再墮六道輪迴之中

受生受苦。

124 125

悲智雙運看人間 悲智雙運看人間

擔任佛門志工,豈能不發心用心,是名為欺辱三寶

佛弟子擔任佛門志工,為佛做事,為眾生服務,為眾生謀

福利,為己消業增福,豈能不發心用心,是名為欺騙侮辱三寶,

其罪甚重。志工是重視教育,方能發心用心不退轉心,不應以

表揚方式來激發大家發心,是為邪知邪見,是名行邪道。

凡人須擁有兩份工作,

一份是糧食工作;一份是精神工作

糧食工作是可養色身;精神工作可養法身。人若僅重視投

入糧食工作,而不重視參與精神工作,縱使擁有豐盛的

糧食,也和有魂無體、行屍走肉的低等動物無異,命終將再墮

入六道輪迴生死苦海當中,出脫無期,誠屬可悲啊!

所謂精神工作,是行做佛門志工的工作,是度人學佛的神聖

工作;是救人濟世的菩薩道工作;是斷除輪迴的解脫門工作;是

消除業障的福報工作;是治病改命的殊勝工作;是利己利人的福

利工作;是往生西方的度人工作,是度生、度亡的尊貴工作;是

增福、增慧的成佛工作;更是可令人獲得豐盛的糧食工作。

當豐富精神工作時,即可豐富我們的糧食,就擁有無量功

德,自可消除無量業障,乃至求福得福、求壽得壽、求安得安、

求康得康、求醫得醫、求食得食、求職得職,當可改寫人生的

歷史,擁有幸福法喜之命。

故身為佛門志工,當體悟志工工作偉大的神聖意涵,尊重

珍惜志工這份工作尊貴神聖及福報的層面,養成佛教徒三從四

德的優良習性,則方有資格擔任佛門志工,增長福慧,命終斷

生死輪迴之苦。

▼正德慈善基金會第一屆勸募委員成立合影(104 年 2 月 6 日 於埔里大佛山)

126 127

悲智雙運看人間 悲智雙運看人間

談道德教育之重要

現代教育心理學家們認為,人類雖在社會生活中表現道德

觀念和道德行為,但卻不能刻意用教育的方法培養學生

或個體道德觀念與道德行為。他們認為人類的道德觀念和道德

行為,都是個體在人格成長中經由社會制約化或團體規範化的

歷程逐漸發展而形成的。換言之,就是人類的道德觀念和行為,

要生存依賴在一個優質的環境與教育,所謂的「境教」來培育

塑造出來。

而一個優質的大境教,是須由優質的家庭教育與學校教

育,無縫接軌於優質的社會環境,方能創造一個家庭、學

校、社會三角形全方位優質的大境教。若其中有一方失敗,

則成為永遠無法交集共生的兩條平行線,則創造優質境教,

終將是個無法實現的夢想。可悲的是,台灣正處在這種缺陷

的敗象。因此,在現代教育心理學上,重視道德發展(moral

development)及道德的判斷(moral judgement)的研究,

而不強調道德教育(moral education)。

道德的判斷(moral judgement)

而道德判斷(moral judgment)並不單純是一個是非對錯

的問題,而是在面對道德問題情境時,個人從人、己、利、害以

及社會規範等多方面綜合考量所做的價值判斷。而價值或價值觀

(value system)又必定帶有社會文化意義;故個人對事物價

值的評定,通常是以當地的社會規範或團體家庭制約為標準。

如同美國與台灣法律不同,美國各州法律亦不同,犯同樣

的罪,各州法院判決不同。屬鄉下型(country trend)的鄉

村犯罪率低,治安較好,民風純樸,犯重大案件少,其犯罪之

心理是屬無意感性行的犯罪行為多。如一時衝動犯罪為多,故

刑罰則輕,以達教育警惕之效,較符合嚴肅保守的民風;而大

都會型 metropolis trend 的都市犯罪率高,治安不良,民風

污濁,犯重大案件者多。其犯罪之心理是屬有意智慧形的犯罪

行為,如蓄意犯罪為多,故判刑亦較重,以達懲罰嚇阻之效。

不令惡者更惡,較符合輕浮開放的社會民風所必然採用的措施。

又如正德是入世行菩薩道的佛教道場,站在引度眾生皈信

佛門的第一線,人事行政繁忙,參與的志工、信眾人多複雜,

素質參差不齊,則須訂出較多較嚴的規範,以維護團體秩序,

以利濟世工作的進行;與山上的清修道場大不相同,事少人閒,

所面對的信眾亦較單純,故不須訂出過多過嚴的規範。又如軍

中法令規範勢必比人民法令規範還嚴格,若軍人犯法判刑亦

重,但所判決的刑罰也較重,為穩定軍心,維護軍紀,以利指

揮管訓。

故不得以此道場與別家道場所訂定之規範而作非理性之比

較,而失去所謂道德判斷的準則,各道場其所認定規範皆有所

不同,是以團體制約為標準,無有對、錯之二元對立問題。

道德的判斷標準

這就是道德判斷(moral judgement)並不單純是一個是

非對錯的問題,而是在面對道德問題情境時,個人從人、己、

利、害以及社會規範等多方面綜合考量所做的價值判斷,及通

128 129

悲智雙運看人間 悲智雙運看人間

常是以當地的社會規範或團體家庭制約為標準的道理與意涵。

若以佛法而言,殺生是否有罪?此事也視當時情境而定,

若為殺惡人、為殺害蟲可拯救其他多數生命,則其殺生無有罪

行,反是一種公德心。就如佛陀過去世曾為救五百商人而殺死

一個強盜;又如佛於前世菩薩修行時,為拯救一隻被箭射傷的

野鹿而欺騙獵人,並無看到野鹿;又如父母或和尚為了兒女弟

子身體,寧可將高貴食物分給兒女及弟子食用,又怕兒女弟子

不敢吃,即騙兒女弟子說自己吃過了;像和尚與侍者出外公辦,

途中塞車,寧餓著肚子,將車上僅有麵包給司機吃,卻騙說我

已吃了;又和尚初中為了救濟窮人,寧可餓著肚子,將每天吃

中午飯的錢拿去救濟窮人,卻每天得欺騙父母師長同學說我中

午吃飽了。

道德的認知

因此,道德認知判斷是可以經由教育歷程予以培養的。但

道德的行為必須由團體規範予以制約的。故員工、志工對於團

體規範的認知是要經由教育課程予以培養,但屬於個體的行為

則須由團體規範予以管理約定,求得團體和諧,以利進行各項

救人濟世的神聖工作。

積極聆聽的哲學

美國著名教育心理學家格爾頓提到,積極聆聽是師長、父

母、主管效能訓練中要求具備的基本技巧。所謂積極聆

聽,是指「當師生、父母子女、主管部屬見面交談時,除了耐

心聽學生、子女、部屬訴說之外,並採用一種關心與諒解的態

度與口吻,簡要複述學生、子女或部屬的話,用以表示完全了

解他所說的一切,並鼓勵他繼續訴說下去。」。

積極聆聽的功用是:

在消極方面,可以消除師生、父母、子女及主從之間溝通

的障礙。

在積極方面,可以幫助學生、子女、部屬自由表達他的感情,

增加對師長、父母、主管的信任感,以利於協助他解決問題。

身為師長、父母、主管者,希望藉由與學生、子女與部屬

溝通,以了解其心中的問題,並希望幫助他解決問題時,應儘

量避免向學生、子女與部屬表達自己的主觀意見。在溝通過程

中,教師、父母及主管的主觀意見,非但不利於溝通的進行,

甚至會造成溝通的障礙。

積極聆聽的溝通方式,還有一點更重要的教育價值,那就

是經由溝通而加強了師生、父母子女及主從之間的感情關係,

從而使學生子女產生自我價值感,進而使其建立自信心去解決

他自己的問題。《常律法師法語》逆境時要振作,不可退縮;順境時要修身,不可放肆。

130 131

悲智雙運看人間 悲智雙運看人間

身為師長、父母、主管者,希望藉由與學生、子女與部屬

溝通,以了解其心中的問題,並希望幫助他解決問題時,應儘

量避免向學生、子女與部屬表達自己的主觀意見。在溝通過程

中,教師、父母及主管的主觀意見,非但不利於溝通的進行,

甚至會造成溝通的障礙。

積極聆聽的溝通方式,還有一點更重要的教育價值,那就

是經由溝通而加強了師生、父母子女及主從之間的感情關係,

從而使學生子女產生自我價值感,進而使其建立自信心去解決

他自己的問題。

人的行為失常的原因

美國臨床心理學家格拉瑟認為,人的行為之所以違規或失

常,主要是由於他最基本的心理需求不能獲得滿足使然,

基本心理需求不能滿足的後果,會導致個體的行為脫序紊亂,

會使他的生活與其周圍的現實世界疏離,最後造成他生活適應

困難。

譬如一個學生、子女、部屬,當他的行為或成績達到師長

父母的優良標準時,卻無法獲得應有的肯定讚賞與獎勵,或是

同樣地付出,卻無法得到同樣平等地待遇時,即會展現不滿、

叛逆、怠墮等等脫序及憤世嫉俗的行為出來。

故身為師長、父母、主管對弟子、子女、部屬當要適時地

予獎勵、關懷與肯定,並要以公正之態度平等地獎賞這些行為

表現優良的弟子、子女與部屬。

外顯的行為是內在需求的投射,每個人的生活,都在追尋

一種基本心理需求的滿足,每個人都會希望有自己的完整感、

獨立感及自我價值感。因此,由於統合需求所產生的內在心理

動力,就顯發於外在的所有行為。

▼關心國家未來主人翁,鼓勵學子努力向學。

《常律法師法語》事業之成功卻不如心常歡喜;心之歡喜又不如身心靈健康。

132 133

悲智雙運看人間 悲智雙運看人間

親友的關愛

關係個人的成功與失敗

個人在種種生活經驗中的成功與失敗,與其在環境中是否

獲得別人的接納、關愛與支持有關。能獲得別人接納、

關愛與支持者,個人不但易於成功,而且成功之後更會因而獲

得自我價值感;相反地,若得不到別人接納、關愛與支持時,

個人的成功不但比較困難,而且失敗後更無從獲致其自我價值

感。個人根據其種種生活經驗中的成功與失敗,逐漸形成他對

人的需求;他需求別人的關愛,也需求有機會關愛別人。

所以志工與志工之間、幹部與組員之間、師長與弟子之間、

主管與部屬之間,都要隨時地互相關懷與鼓勵對方,讓對方感

覺自己於正德這個團體當中的價值感與重要性,讓每個成員能

感覺是處在一個溫馨的大家庭裡,隨時能得到應有的尊重與關

愛,如此才能發揮其內在潛能成功,圓滿地完成個人應有的任

務與使命。

你們或許能經常得到關懷與鼓勵,但和尚卻得經常接受抱

怨或批評,很少受到大眾的關懷與鼓勵。你們收到的都是讚美

的禮物;我收到的大都是你們心中的垃圾毒素。有時我也是希

望能得到弟子們的關懷與鼓勵呢,但是你們弟子好像都疏忽了

這一點,總感覺你們很需要和尚的關愛與鼓勵,若不能得到和

尚的關愛與鼓勵,就萌生抱怨與不滿。那請問和尚誰來關懷與

鼓勵呢?

行為之正常繫於個人責任感

格拉瑟心理學所提到的現實治療法中,在格拉瑟看來:

一個人之行為被視為失常者,就是他對自己行為不肯負責

任所致。

一個人的行為被視為正常者,就是他對自己的行為肯負責

任所致。

格拉瑟認為,一旦個人的行為改變了,他的情感與態度自

然就會跟著改變,重視現在及未來,而不追究既往。所以,志

工不守規矩,行為不檢,做事不用心的失常現象,就是一種對

自己行為不負責任的表徵;而志工恪遵規矩,行為端正,做事

用心的正常現象,就是一種對自己行為負責任的表徵。

個體行為的成功與失敗之教育方法

一個人過去行為的好壞已經確定,不能再有所改變,當事

人有可能改變的,只是現在與未來的行為。而讓當事人暢所欲

言,縱使在當事人述說自己經驗時會有情緒性的反應,也仍然

容許他自由表達,不要阻止他,也不要用語言刺激他。

現實療法特別重視對當事人責任感的培養。責任感的意

義,是個人應該了解對自己的所作所為必須負起責任。每個人

都有他的心理需求;需求價值感,需求關愛別人與被別人關愛。

但對追尋需求的滿足時所表現的行為,個人必須要有責任感。

有責任感的人,在現實環境中追尋需求滿足時,不會只顧

自己的需求而妨害到別人的需求;他會考慮到利己也利人,而

不會做損人利己的事。現實治療法一向被教育界認為是最富有

134 135

悲智雙運看人間 悲智雙運看人間

教育意義的一種諮商方法。

師長、父母、主管要改變弟子、子女、部屬的行為,而不

是改變他們的感受

按格拉瑟的建議師長、父母、主管跟弟子、子女、部屬員

談話時,不必重視他們回答時所陳述的心理感受(如難過、沮

喪、生氣等等),而只集中注意他目前繼續做的事。繼續做的

事是他們外顯行為。而弟子、子女、部屬所說的感受是他自己

的解釋;他用感受來補充解釋,也許目的是為他的行為做辯護。

師長、父母、主管所要幫助他們解決的問題,不是他們改變感

受,而是幫他們改變行為。讓他們了解行為後得到的結果,師

長父母即可進一步要求他們對自己所表現的行為做一番檢討與

評價。以違規犯紀的弟子、子女、部屬為例,對他們犯規的行

為,師長、父母、主管不必深入追究,只須讓他個體清楚地了

解而且承認他已觸犯了校規即可。

要弟子、子女、部屬檢討評價的是,他在犯規之後仍然得

不到師長、父母及同儕大家接納時所表現的一些消極性行為,

要他檢討評價此等行為的目的是讓他自行發現,此等行為的繼

續表現,反而造成同輩者與他之間惡劣的關係,更得不到大家

的認同與接納。

《常律法師法語》愛欲是凡夫眾生的輪迴生死根本,是三界六道眾生的煩惱毒藥。

四種改變人生的力量

一、必須具備正面思考與行為規範。

二、必須擁有一份道德勇氣的力量。

三、必須養成善言善行的良好習慣。

四、必須擁有勇氣去改變自己力量。

每一個人其實都想過更好的生活,但卻不希望改變自己,

然而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一分耕耘就會有一分收獲,如果你

希望擁有大成就,你就必須具備一個像贏家的思考態度或行為

規範。

改變的力量可能來自於權威,像是透過罰則來建立騎機車

要戴安全帽的習慣,然而這種方式只能治標,不能治本。另一

種力量來自道德,是內在慈悲的綻放,是推己及人的情懷,是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覺醒。當一個人真的了解抽煙會影響他

人健康,而那種為他人著想的改變,就是道德的力量。

你可以選擇你要的人生,抱怨只會讓事情更混沌,你可以

選擇早晚抱怨別人;也可以在覺醒後力圖振作。它不一定是推

翻過去所有的生活步調,它可以是一個當下念頭的轉換,或是

一個行為的修正。不放縱自己的言行,讓自己的善言善行慢慢

變成良好的習慣,而人的機運也將慢慢改變。

現在開始,永不嫌遲,知道自己要改善的地方,並且致力

137 136

悲智雙運看人間

去完成它,才是真正有勇氣的人,而成功總是屬於那些堅持到

底的人。

現在,你可以反省一下現在的生活,為了要有更美好的生

活,有哪些思考與行為上的習慣是要改變的呢? 立即去做吧!

所有的改變都是從這一刻開始的。

不放縱自己的言行,讓自己的善言善行慢慢變成良好的習

慣,而人的機運也將慢慢改變,樂觀的心靈富翁,或是悲觀的

心靈乞丐,正負面的觀念影響性格,性格影響命運!,我們對

事物的看法,會在無形中慢慢影響我們的行為,進而影響到整

個人生。

領導篇▼隨時關懷志義工,老和尚的身影無所不在。

138 139

悲智雙運看人間 悲智雙運看人間

現代的人多我慢自大,只會說不會做

現代的人多我慢,凡事不知天高地厚、目空一切、自視清

高、自以為是

若有人在出家人面前談管理人事的道理,那是冒犯佛教的

言行,若有人在我面前談管理人事的道理,更是侮辱我的人格

及藐視佛教,會令和尚相當反感與不悅。

號稱世界管理最高明的日本大企業主管,都得送到日本佛

寺學習佛教出家人的管理制度與規範言行,日本首相中曾根康

宏在位的時候,更是一股風潮,幾乎每家大公司主管都要送到

京都佛寺去受出家人訓練半年,故當時是日本經濟是最景氣時

候,連美國人都為之效法,掀起「一股日本人為什麼我們不能」

的熱潮與迷思,曾幾何時,這股熱潮稍退,結果現在的日本經

濟,竟一蹶不振,那些平時大談企業經營管理之高論,講得頭

頭是道的大公司,多少年來,不知倒閉了多少家,讓日本經濟

一度泡沫法。

所謂空談理論,一無是處,人事管理學,得全憑周全嚴密

的規範制度與矜持公正行事之風範,運用技巧得看個人的智慧

與 EQ 運用,領導者只要能遵守實行五種特質,即能管理人事

順暢無礙:

一、領導者有勇氣 Leaders have courage二、領導者是謙遜的 Leaders are humble

三、領導者是服務他人的 Leaders serve others四、領導者是熱情的 Leaders have passion五、領導者是正直的 Leaders have integrity

其他一大堆的管理學及理論,皆是一無用處,故管理學的

道理,是無法用談的,一談就是顛倒,壓根兒是一種實務的經

驗。和尚曾開示「不切實際的企業領導管理經營理論」中,談

到所謂最高領導管理原則就是「徹底服從領導,團結合作,不

講理由,忍辱精進,盡忠職守」至於其他專家的高論,都不務

實,不切實際,不值得學習,更不適用於一個神聖的佛教三寶

單位。若佛教單位還要學習社會企業的領導管理方式理論,則

是本末倒置,倒因為果的作法;應由企業專家學者來學習佛教

的管理領導的方式,而非佛教單位去學習他們,這根本是侮辱

踐踏佛陀的教法與尊嚴。

身為主管要好好學習佛教出家人的管理制度與規範精神,

現一般人所了解的那套管理學是一無用處的,現在美國大企業

公司,正在研究全球化的經營管理方式,更跳脫不出佛教經營

管理法則的框框。現在目前台灣企業公司所採用的那套管理方

式,都已是過時又不切時機與實際了,若還在那邊大談理論,

會讓人笑話的,只是騙騙一些不懂企業管理學的人,真是井底

之蛙,以蠡測海。

所以,日後千萬不可在和尚面前談企業經營管理人事的道

理,我會嗤之以鼻,甚至不悅。身為一個執行長或主管,就若

連一個正德高雄總院的內外人事都無法管理好,談什麼經歷大

道理呢,不是自欺又欺人嗎?

140 141

悲智雙運看人間 悲智雙運看人間

現代的人,真的好奇怪,只會說得頭頭是道的人很多,但

真會做到的人卻很少。故品人,不可只聽他講話之內涵而已,

是要實際觀察多日,觀其言,察其行,並問問與他身旁共事而

具有智慧公正性的同事看法,方為可靠正確。但最後都逃不過

菩薩的法眼,不管他說得多好聽,多有道理,無非是好聽的廢

話一堆,這就是和尚要教弟子們實際品人的實用學問。

領導人的特質

領導最重要的不僅和知識或行為舉止有關,也與個人的品

性、素養及知見都有直接的關係。因此領導並非擁有豐

富的知識及高雅的行為,就可以去領導別人,最主要是你必須

要具足這五種的品格:一、領導者是有勇氣的;二、領導者是

謙遜的;三、領導者是服務他人的;四、領導者是有熱情的;五、

領導者是正直的。具有這些領導的特質,才有辦法去領導別人。

很多人都以為自己必須是老闆、執行長、經理或是政治人

物才能成為一位領導者,其實並非如此。一位真正的領導者,

並非以你的身分地位來論;而是以你的本質來論,因此美國

總統約翰亞當斯說過一句話:“If your actions inspire

others to dream more, learn more, do more and become

more, you are a leader.”。

領導者要創造別人擁有更多的夢想、學習、行動和更多的轉變

如果你的行為,能夠鼓舞別人擁有更多的夢想、更多的

學習、更多的行動和更多的轉變,你就是一位領導者。要成為

這樣的領導者端視其本身的品格,一般人都只會跟隨著你所尊

敬、信任和敬仰的人,而這樣的領導者的特質,就是要具有前

面所提到的五項品格,是你必須要去學習的。

和尚是一個領導者,我創造很多的夢想、活動,讓你們有

機會和社會大眾結善緣,就如和尚帶領你們至各地濟貧、訪貧,

▼諄諄教示,耳提面命,深恐弟子犯戒受苦。

142 143

悲智雙運看人間 悲智雙運看人間

利益眾生,這也是一個夢想,我們的夢想就是要利益社會各階

層人士,讓受苦受難的眾生皆能離苦。所以正德創造很多的夢

想,讓你們跟隨和尚一起來實現完成,就像我們已完成的夢想

有創立了正德中醫院、正德慈善文教機構、西方蓮社、學苑、

慈音雜誌、及所舉辦的各種法會、演講,這都是夢想。所以和

尚帶領你們築了佷多的夢想,也都一一實現了,和尚更要創造

的,就是將來帶領你們每一個人都可以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夢

想,這是我們最終極的目標。

在實現夢想的過程中,我們必須廣泛的學習,就像和尚開

辦這個志工課程,讓你們有很多的學習機會。和尚於西方蓮社

開設諸多課程讓你們學習如何助念、打引磬;念佛聲音要如何

掌控;如何為亡者開示,才能令亡者心開意解…。利用這些課

程訓練你們,讓你們來學習的,因此和尚創造了很多的空間讓

你們來學習,這就是一個領導者所必須擁有的。

又如和尚為你們開示佛法,讓你們學習佛法,了解很多道

理、真理,進而發覺自己的智慧,開發自己的覺性,洗滌內心

的污垢,提升心靈的層次。和尚除了創造很多機會讓你們學習,

還要有更多的行動。譬如你們來助念,這就是行動。夢想有了,

接著就是要教導你們來學習,當學習結束後,要赴諸行動。如

開始助念,一班接著一班,這就是行動。

我們辦任何的活動,擔任志工為眾生服務,至全國各地訪

貧、濟貧也是行動。故學習之後便開始要行動,將你所學習、

獲得的這些知識、常識、技能賦予行動,來救濟所有受苦受難

的眾生,幫助他們離苦得樂。所以和尚帶領你們、鼓舞你們有

更多的行動來完成你們的理想,還有更多的轉變。

像正德志工經過一年的學習課程,已有明顯的成長轉變,

這就是和尚創造你們更多的轉變。就像現在我們的助念志工在

經過學習訓練後,整體素質有了轉變,令許多人讚嘆。大家服

裝統一、排班進入、守秩序、念佛一致,又會為亡者開導及協

助處理後事,這就是轉變。此種讚嘆聲和尚已聽過無數次了,

甚至還有許多人向和尚表示,日後若自己往生了,無論如何都

一定要請正德西方蓮社來為其處理後事。因為正德在助念及處

理後事部分,比任何的團體都要好;而正德助念的殊勝法門,

及完善周全、經濟如法的後事處理,也為廣為人知,這就是學

習的結果及轉變。

經過志工訓練,大家內心都有所轉變,過去許多的錯誤、

習氣戒除改善了,這就是和尚給你們更多的轉變。故和尚就是

一位領導者,而志工幹部是位小領導者。

▼關懷每一場志義工活動,親臨了解,鼓勵打氣。

144 145

悲智雙運看人間 悲智雙運看人間

導者須具備三才五德

領導者最重要的不僅和知識或行為舉止有關,也與個人的

品性、素養及知見都有直接的關係。因此領導並非擁有

豐富的知識及高雅的行為,就可以去領導別人,最主要是你必

須要具足三種才能及五種品德。

成為這樣的領導者端視領導者的品格。人們只會跟隨著他

們所尊敬、信任和景仰的人,這樣的領導者人格特質有何獨到

之處呢?以下是領導者三種才能及五項最重要的品德。

領導者三才:

創造活動力、組織訓練力、協調應變力

一者、領導者要有創造活動力

First, the leader must have creation領導者能夠鼓舞別人擁有更多的夢想,創造別人有更多的

學習、更多的行動和更多的轉變,你就是一位領導者。就如和

尚是一個領導者,我創造很多的夢想、學習、行動的機會,讓

你們有機會和社會大眾結善緣。

二者、領導者要有組織訓練力

Second, the leader must have organization領導者要能識人用人,適才適用,將各種不同的人才予以

組織訓練,人才找對了,組織就對了,令各種人才於組織當中

能發揮個人的長才,以整合強化團隊的全體力量,適時圓滿達

成團體所交付的任務。

而人才的派遣,務必對每人的專才及個性,得事前作通盤

詳細的了解,切勿參雜個人的主觀意識及感情因素,若遇優秀

人才但卻難以合群者,得多多予以溝通感化,曉以大義。

三者、領導者要有協調應變力

Third, the leader must have coordination.領導者面對團體內部不同的意見或紛爭誤解,得適時地予

以溝通協調,不可拖延時間,以免造成紛爭繼續擴大而難以協

調,務必做到雙方都能接受的程度,獲得雙贏局面。設若一方

堅持己見,得坦白告知對方,他的堅持,已造成你相當大的困

擾,並妨礙團體工作的進展,得好言溝通相勸,務必以誠說服

對方能接受改變為止。

領導者五德:正直、勇氣、謙虛、熱情、服務

First, Leaders have integrity一者、領導者是正直的 Leaders have integrity

一個人的正直與否可以經由四下無人時他的舉止來衡量。

領導者任何時候都是以身作則,而不只是在別人面前,表現給

人看的。領導者也是正直的表率。如果一位領導者重視準時,

他就會提早到達;如果一位領導者要每個人認真工作,他就更

認真地工作。

二者、領導者是勇氣的 Second, Leaders have courage

領導者在做許多決策時必須面對恐懼和疑惑。有這些感覺

146 147

悲智雙運看人間 悲智雙運看人間

並不表示一個人不勇敢。畢竟,勇氣並不是毫不害怕,反而是

無視於自我的恐懼而去做正確的事。

三者、領導者是謙遜的 Third, Leaders are humble

謙遜尤是對自己的極限有正確理解。每個人都有某方面的

不足。領導者處理自己不足的方式是尋求其他人協助。

領導者在尋求協助時,會肯定其他人展現出來的技能。他

們在成功時,會大方地讚賞所有對成功有貢獻的人。謙遜的領

導者不會推崇自己,稱讚自己;他們推崇其他人,稱讚他人,

歸功於別人。

不論一個人的地位如何,都要終生追求學習的機會。謙遜

的領導者永遠不會過於驕傲而不去向各種知識來源求知,即使

是向屬下學習,所謂君子學而不恥下問 gentleman study is

open-minded。

四者、領導者是熱情的 Fourth. Leaders have passion

錢財或是成功可激勵一個人積極度與熱誠出現。但熱情就

是鼓舞別人 inspire others,讓一個人真正竭盡心力去做一

件事,認為這個事情是有意義功德的那種感覺。

卓越的領導者能鼓舞別人,因為他們令人們熱愛自己的工

作而表現積極。領導者透過強調整個願景,來向他人顯示例行

工作的重要性。他們展現出一個活動,是如何在造福個人之外,

還造福了其他的家庭、社區和整個社會。他們的熱情引燃了其

他人的熱情。

五者、領導者是服務的 Fifth, Leaders serve others

耶穌基督說「若有人願意作首先的,他必作眾人末後的,

作眾人的佣人。」領導者服務他人,將他人的需求放在自己之

前。他們將團體中每個人的福祉視為自己的優先考量。

服務別人的領導者,會協助整個團隊有更多的成就。他們

會做出的,是確定每個人都能獲得所需資源的舉動。他們在緊

急匆忙之時,竭盡所能協助大家度過困境。當領導者服務他人

時,屬下們也受到鼓舞而互相幫忙。

領導統御取決於品格的程度,更甚於知識與能力。透過遵

循這些原則,你可以成為一個更好的人,進而也讓你成為一個

更好的領導者。

▼關心癌症議題,舉辦防癌養生健康講座,願大眾皆能擁有健康色身。

148 149

悲智雙運看人間 悲智雙運看人間

台灣欲成為政治清明強國,

所有的政治人物,都得往英國留學

若台灣欲成為政治清明強國,所有執政的政治人物,都得

往英國留學,回國後以英國精神治國,方能達成目標,

否則以中國人之思想文化精神及思惟模式治國,則中國與台灣

永難強盛清明的。縱使佛教僧眾也必須到英國留學,方能創造

出一個強盛清明、思惟高尚的僧團,否則國內佛教素質永遠無

法提振,將更加粗俗。

多數在家人的素質思想結構,真是庸俗不高尚,包括和尚

本人與洋人同學相較之下,也覺自己粗俗不堪,我也無法教育

好弟子,因我們都受教於中國人霸道、誇大言詞、好談理論、

不務實、愛面子、喜做表相、好大喜功,自私自利、不守法、

不團結的思想文化精神太深太久了,根深蒂固,無法拔除。這

可從歐美各國的中國城都髒亂不堪,與當地乾淨美麗的城市,

形成強烈對比而得知。又從大陸台商口中說出大陸人的種種腐

化思想言行,即可看出現在的中國民族種種墮落不堪的言行思

想。台商皆言:「台商的精,不如大陸人的狠」。

為何學習英國的政治思想模式呢?可從英文的文言文的詞

句構造與變化,得知英國民族行事風格縝密嚴謹、絲毫不苟、

守法不紊,方為世界第一大強國,國土最大。加拿大、澳洲皆

為英屬國土,凡被其治理過之國家城市,整齊美觀、政治清明、

治事嚴謹,社會井然有序,如以前的香港、新加坡、加拿大、

澳洲等國。

美國兩百年前,雖脫離英國統治而獨立,但治國之初皆為

英國人民開拓設憲立法,而成世界強國,日本亦完全採用英國

一切體制精神治國,而成為亞洲強國,記得新加坡國父李光耀

先生,留學英國多年,他的行政團隊,多數為留學英國的菁英

份子,共同創立安定清明之國,英國真為世界最優秀民族也!

▼精通多國語言的老和尚,曾於國外以全程英文對洋人開示。

151 150

悲智雙運看人間

健康篇

▼開山和尚 關心台中佛教正德醫院建院蓋建工程,蒞臨巡視,聽取說明(106.02.02)。

152 153

悲智雙運看人間 悲智雙運看人間

佛說,步行五種好處

佛於《佛醫經》說,步行對身體能得到五種好處:

第一、能走。經常徒步走路,能增強雙腳走路之腳力,較

能走很遠的路

第二、有力。經常徒步走路,鼠全身運動,活絡全身筋骨,

能增強體力。

第三、除睡意。走路全身運動,會促進血液循環及新陳代

謝,自能除掉睡意

第四、飲食易消化而不作病。食後走路增加小腸蠕動,助

胃腸消化吸收,營養補充足夠,增加抵抗力,不易生病。

第五、步行易得定意。以步行為主的修行方法─經行,要

收攝諸根,心不外緣,心較能安定,不易心猿意馬,衝動行事,

即為定意。

佛陀與弟子們遊歷恆河兩岸傳法,皆以雙足步行。在那個

時代,人們以象、馬、驢、騾、駱駝及牛做為騎乘,而佛陀為

了培養弟子們的慈悲心,規定他們不得為了快心恣意而畜養六

畜車輿。並告訴弟子們步行有五種好處。在行走時,要注意威

儀,不能左顧右盼、更不能戲笑,臉色必須和悅,眼、耳、鼻、

舌、身、意諸根均應靜定,還要注意腳步的次序。

佛告訴我們走路能得到五種好處,所以,大家不要每天躲

在家裡看電視或是躺在床上睡覺,因為躺久了,人的機能就會

退化。大家聽聞開示後要好好懺悔反省、改變自己,這樣聽經、

誦經學佛修行也才有意義。另外我們也應該儘量縮短睡眠時

間,將多出來的時間用來學佛、念佛、拜佛、誦經、研究經藏,

如此方能消業障。少睡也是一種修行,千萬不要讓生命在睡眠

中流逝掉,學佛人應該要有這種認知。

醫學界與音樂界曾研究以音樂來治療疾病,不同的音樂有

不同的療效,我們人若放開心情,全身放鬆,又念佛誦經時,

呼吸能得到很好的調節,細胞能得到大量的氧氣,自然神清氣

爽,比一般聽音樂的療效還好。又我們在念佛當中,能得到佛

光的加被,心靈更能達到治療的功效。

▼走出戶外,迎向大自然,有益健康。

154 155

悲智雙運看人間 悲智雙運看人間

佛說,生病不痊癒的五種原因

佛於《佛醫經》開示言,病人若有五種原因,疾病無法早

日痊癒,會經常躺在床褥:

第一、不擇飲食。生病的人不知選擇適當飲食,食用適宜、

有益身體健康的食物,反而飲食不調,傷害身體。像醫院裡,

會有營養師為病人設計餐單,考慮病患身體新陳代謝所需要的

營養素。所以生病的人要依其燥熱、虛寒等不同體質,做不同

飲食的配置,而藥物和食物可分為四大類,補性、瀉性、濕性

和涼性。因此人若是生病,還不知要選擇正確適當的食物飲用,

則病不容易痊癒。

第二、不親近醫藥。生病的人,不按時吃藥,不喜歡就醫,

讓疾病得不到適當的治療,這樣病也不容易痊癒。

第三、多憂。人在生病時特別容易煩惱、憂愁。人生病躺

臥在病榻上,因執著色身的病苦,心中悶悶不樂,易胡思亂想,

譬如連續拉個幾天肚子,就開始懷疑自己是否得了腸癌?故生

病之時,人易憂愁、煩惱,病就不容易好。

第四、喜瞋。人生病時抵抗力較弱,若再喜歡生氣,則免

疫力會衰減,血液呈酸性,消化系統受到影響,致使胃腸中的

血流量減少,蠕動減慢。又人生氣時,身體各種機能倒逆施行,

肝火就上升,傷及肝臟,而且生氣會引起交感神經亢奮,造成

神經失調乃至精神分裂等都有可能。像漢末三國時期,吳國孫

權和蜀國劉備兩人為荊州的歸屬問題,展開了爭奪戰,周瑜雖

然滿腹奇才,但心胸卻較狹窄,很喜歡與諸葛亮鬥智鬥勇,但

諸葛亮總是棋高一著,勝過器量狹小的周瑜。而周瑜總是被諸

葛亮處處戲弄,且有三次被氣倒在床的記錄,最後竟然活活被

「氣」死,臨終時還連聲長嘆:「既生瑜,何生亮!」。

第五、不起慈心。生病的人,對於照顧自己的親人,不知

感恩、體恤親人照顧身病之辛勞。且不懂發慈悲心布施行善,

救濟貧困。

佛又言,病人有下列五種原因,疾病就能改善,早日痊癒:

第一、選擇而食。生病的人知道選擇對自己身體有益的食

物來吃。

第二、隨時而食。生病的人知道自己飲食的時間及飲食的

量,就是隨著三餐的時間定量而食。

第三、親近醫藥。生病的人要就醫,按時服藥,讓疾病得

到適當的治療。

第四、不知何謂憂愁。生病的人要樂觀,察覺當下身、受、

心、法的實際狀態,修習正念、正智,調伏對色身的貪愛,如

實接受色身的病痛,心不起嫌惡,故不愁悶、也不憂苦。

第五、咸起慈心。就是要有慈悲、寬容的心,對待看顧自

己的人,要體恤其辛勞,慈心相待,感恩照顧你的人,並發慈

悲心,常布施行善,救濟貧困。

157 156

悲智雙運看人間

醫藥科學家研究發現,

富有慈悲心,喜愛布施行善的人,

有益健康長壽

醫藥科學家研究顯示,當一個人布施行善,施捨窮人或慈

善機構,及助人解決痛苦時,心中當下自會產生喜悅感

與滿足感。而據醫學研究,人在喜悅的時候,腦下垂體會活絡

起來,刺激中樞神經及交感神經、副交感神經,使整個神經都

充滿活力,神經活起來,體內機能自然好轉,而腦中也會分泌

一種安多芬 Endorphins 的化學物質。這種化學物質可以增加

體內T細胞(淋巴球),製造免疫力物質,自然會消除體內的

病毒,而達到防癌抗病健身長壽的效果。故布施行善、幫助人

離苦得樂,是最佳的強身治病、健康長壽的良藥。

又因布施可提振心情,強化自尊心與滿足安慰的喜悅感。

布施時,能讓施者與受施者彼此心存感動與感恩,此即所謂「互

惠利他主義」。根據研究,互惠利他主義證實有助於生存,從

而演化出人們慷慨和樂於助人的根本傾向。

當人們展現出慷慨大方是受到「腦下垂體後葉激素」

oxytocin 影響,給予一個人更多這種荷爾蒙,會使人變得更

慈悲慷慨。腦後葉激素是一種神經傳導素,當人受到感動喜悅

或獲得別人信任安慰時,腦下垂體會刺激這種荷爾蒙產生作

用。人際間的親密互動是靠後葉激素推動,科學家實驗顯示,

增加腦後葉激素與樂善好施可能有關,針對人們布施行善的行

為進行了研究,發現「施比受更為有福」確有其事實根據。

其他篇

158 159

悲智雙運看人間 悲智雙運看人間

中國是一部充滿鬥爭暴力的歷史

和尚在研讀中國歷史,就深深看出中國是一部充滿鬥爭、

暴力、弄權的歷史,所教示大眾的無非是「要擁有武力

才握有權利;要無情無義才擁有名利;要鬥爭分化才能鞏固勢

力」。每個朝代的皇帝的專制獨裁腐化及宮廷文武百官的殘酷

內鬥,呈現給後代的子孫都是最壞負面示範。每個朝代都在上

演著極具殘酷鬥爭殺戮的歷史劇,讀歷史系的人可好好研究歷

史人物的心理學,為做人參考的圭臬。

和尚研究歷史發現整部中國歷史少有仁義道德可言,唐太

宗的貞觀之治雖是政治清明,卻是殺死兩位大哥,奪權當皇帝,

其妻妾和兒子通姦,就是武則天。漢高祖劉邦一當上皇帝,就

將忠臣全部殺死;明太祖朱洪武當上皇帝後,就殺死全部忠臣,

連軍師劉伯溫也賜毒藥而亡。每朝代的皇帝的暴虐無道之行,

罄竹難書,擢髮難數。

歷史學家的研究發表,清朝皇帝比歷代漢人皇帝較為仁慈

愛民,和尚探討原因,發現清朝第一位皇帝順治皇帝,是一位

虔誠佛教徒,曾禮拜玉琳法師為國師,他想出家,可是母后不

肯而作罷。粺官野史記載順治皇出家,這是傳說非真實,清朝

歷代皇帝、文武百官宮人等全部皈依學佛,清朝皇帝都以修密

宗為多。

歷史記載,中國自黃帝、堯、舜、禹、周朝皇帝皆是親明

愛民,但自秦始皇以後,皇帝就相當獨裁腐化,中國代代子孫

承受這種武力革命、權勢鬥爭不擇手段的歷史思想文化的毒化

教育,無有禮義廉恥,仁義道德並無深植中國人的心靈,無法

實踐在行為上。中國自古至今,從政治面來看,太窩囊、太齷

齪、太卑鄙,根本無仁義可言;從社會面來看,你爭我奪、明

爭暗鬥、爾虞我詐,完全無道德可言,這是中國人的悲哀與遺

憾的。

中國人是最悲哀的民族

當你研究中國歷史就會發現,中國五千年來,每隔五十年

就是大戰爭;十年、二十年就是小戰爭,一直戰不停,中國自

古至今,戰爭從未停止過,所以中國人是最悲哀的民族。那是

何種因緣,你我要去思考,直到現在,台灣已經是民主時代,

中共經常藉武力入侵解放台灣,還是離不開戰爭,你說台灣能

否避免戰爭的蹂躪,著實令和尚憂心。

人一旦擁有權力,易使人腐化;人一旦擁有財富,易使人

墮落;人一旦擁有名望,易使人迷失。但看美國的政治生態,

無論誰來當總統,都不像台灣政治紊亂到這種程度。在心理學

來講,美國人的言行及待人處事的概念是正見的,國人的言行

及待人處事的概念是偏差的。所以,台灣誰來當總統,都是以

個人權利、政黨利益為優先考量,造成政治的對立紊亂局面,

這是人們基本思想都錯亂了,乃至我們的教育,包括家庭、學

校、社會教育都完全錯亂不堪。造成台灣民眾長期生活的不愉

快,生活痛苦指數總是居高不下,值得你我共同來修正長期不

正確的思維,共創一個健康社會而努力,你我他都有福。

160 161

悲智雙運看人間 悲智雙運看人間

請好好認識

「快樂與痛苦」這兩位朋友

家庭及夫妻之間的問題,通常由兩種因素所引起,一是,

大家都認為別人的家庭比較幸福快樂,自己的家庭比較

痛苦不幸福;二是,認為別人的夫妻較為貼心幸福,自己的夫

妻冷漠不幸福,和尚法語曾開示大眾,其實:

「我們不快樂的原因,是因我們高估別人的快樂;

而我們痛苦的原因,則是我們低估別人的痛苦。」

「The reason for unhappiness is that we estimate

too high of the happiness of others; The reason

for suffering is that we estimate too low of the

suffering of others.」

王永慶及阿扁總統,你如何知道他們活得比你快樂?不是

擁有權勢、富貴的人就快樂;世上最快樂的人,應是屬於在公

家機構上班又學佛修行的人。物質享受不窮亦不富,生活平凡,

又能定時做功課、定時做義工、定時做功德,這才是心靈真正

快樂的人。

號稱台灣經營之神,台塑企業總裁王永慶先生已高齡九十

歲了,仍操勞龐大事業,有什麼快樂可言!如果你認為他快樂,

那你就是高估了他的快樂;非洲衣索比亞的難民,面黃飢瘦、

腹漲如鼓,在垃圾堆裡翻找食物,蒼蠅亂飛、眼神茫然,你有

那些人痛苦嗎?終究造成你不快樂痛苦的原因,就是你高估別

人的快樂而低估了別人的痛苦。不要以為全天下你最痛苦,心

態要轉換一下,當下即菩提,何苦來哉!

人比人總是氣死人,人不比人總是自在。若能了知快樂與痛

苦的真相,將痛苦的力量轉化成慈悲的力量,去關懷幫助比你

痛苦的人,皆能離苦得樂,即能撫平心中痛苦,揮別過去痛苦,

創造美麗未來,開闊心靈視野,獲得心靈上真正的解脫。並好

好精進修行學佛、護持三寶、布施行善,將來往生西方世界,

永享諸樂,壽命無量,不再輪迴六道或再墮生這個充斥八苦的

娑婆世界,來受苦與受樂,這方是生命所要追求的終極目標。

▼教育訓練課程,鼓勵學習,提升自我,服務眾生。

162 163

悲智雙運看人間 悲智雙運看人間

小蜜蜂的一生,有如人類一生的寫實

春天,每次和尚回到宜蘭分院寮房前之陽台澆花,一大早 5

點,天空一點上亮光,整群蜜蜂飛至陽台前花圃採花蜜及

花粉,每隻蜜蜂腳上掛著兩顆花粉,有如帶著兩顆小球,勤奮

快速地飛繞花叢中去採蜜花粉,間無有休息。看著每隻蜜蜂辛

勤工作情境,就如同人為了養家活口得每日辛苦工作的情境。

偶爾,有一兩隻小蜜蜂,溫柔地停飛在我手上,稍作休息,

整理身上花粉,甚為可愛,有點詩情畫意的美,有點窩心感。

俟等十點時刻,陽光強烈,蜜蜂才漸散去,飛回蜂巢儲存

糧食,年復一年,日復一日,從未停止工作,至死方休。偶爾

看到一兩隻蜜蜂體力不支,因過勞而死在草皮上。蜜蜂採蜜過

勞死之情境,就如人一生為了生活,辛苦工作到老,就病了、

倒了、死了的情境。

忽然間,看到一隻小蜜蜂被虎頭蜂攻擊,在空中活活被咬

斷身體,吸取其體液,這是生平親眼所見最殘忍的血腥畫面,

內心糾結難過。此情境,就如人為了生存,必須遭遇很多難以

預料的惡人小人之傷害及種種意外災難的情境。

當下,慈悲心自然發露,不經意將虎頭蜂揮打趨走,怕傷害

更多小蜜蜂生命,它們還要帶糧食回去養活整巢的蜜蜂下一代。

但和尚卻用力過度,將虎頭蜂打趴於地,虎頭蜂有如腦震

盪似地於地上旋轉打滾,歷經數分鐘的折磨,終不動而死亡,

此刻,內心頓時難過傷痛,為了救更多小蜂生命,卻造了殺業。

隨後為虎頭蜂持咒念佛超度往生西方,並埋於花圃下。

此情境,就如人遭遇惡人暴力傷害,警察立刻制止,但由

於執法過當而誤殺人命之情境。

看待蜜蜂採蜜種種景象,就如人類一生的寫照,和尚心血

來潮,隨手寫下當時的體悟如下:

蜜蜂每日辛勤採蜜--代表人類每天辛苦工作養家。

蜜蜂過勞墜地死亡--代表眾生一生操勞至死方休。

蜜蜂採收花粉花蜜--代表人食用的糧食蔬菜水果。

咬死蜜蜂的虎頭蜂--代表殺害人民的惡人及小人。

揮打虎頭蜂的和尚--代表執法過當誤殺人命警察。

蜜蜂的物語

蜜蜂每天從早飛到晚,嗡嗡嗡為了採蜜養小蜂,一生勞累至死方知休;

芸芸眾生早晚如蜜蜂,咚咚咚為了工作養小孩,一生勞苦至老方知休;

老來病了倒在床上號,唉唉唉命終悔恨歸西天,富貴名利親情終成空;

萬般帶不走唯業隨身,糟糟糟無有功德見佛祖,萬世輪迴六道受苦生。

蜜蜂對照人一生的寫實

孩子為功課學業而忙(約二十年)

男人為工作事業而忙(約四十年)

女人為料理家事而忙(約四十年)

老人為照顧孫子而忙(約十年)

老人為照顧老人而忙(約十年)

一生八十年歲月;五句話可說完畢。

爭名爭利爭權力;爭東爭西爭是非。

164 165

悲智雙運看人間 悲智雙運看人間

爭得一場空悔恨;執什麼又爭什麼。

一生忙完無常到;撒手人寰墮輪迴;

生命意義價值空;出家修行一身輕。

修道度眾法喜滿;身心無愁無掛礙。

具足無量功德力;生命價值無限量。

萬世不墮輪迴苦;雖數句簡單道理。

若參不透放不下;只嘆自身業障重。

不知輪迴真苦痛;世世沉淪苦海中。

妄犯不可犯

佛於《九橫經》言「妄犯不可犯」意為犯不得的(禁忌)

不要去犯。如參與喜宴,穿著世俗忌諱的黑衣;弔唁喪

家卻穿戴紅色衣飾,此為不該犯而犯,皆會引人懷恨在心。又

如每個國家,對顏色的偏好禁忌不同,日本人不喜綠色,認為

綠色不吉利;比利時和伊拉克認為藍色是災難的象徵;中國人

認為黑色是不祥的顏色等等,這些風俗民情,皆須了解,避免

觸犯。

又如有些國家處於戒嚴或暴動時期,當避免入境。在戒嚴

時期,莫議論時政,莫批評政黨;否則,容易被視為暴動份子、

革命份子,而鋃鐺入獄。如當年蔣介石時期有所謂白色恐怖,

當時無論你是外國人或台灣人,只要涉及敏感言論,皆可能被

逮捕,如施明德的前妻艾琳達是外國人,到台灣大放厥詞,批

評當時的政府,即被驅離出境。類似不符合時政期待的言論及

行為,為自己招惹爭議,甚至引來殺身之禍。

在暴民暴動或抗爭遊行時,也不可靠近,否則,若政府發動

軍警鎮暴,即使自己非參與遊行份子,亦可能因一時的好奇圍觀

湊熱鬧,而在混亂中無辜喪命,此即不應死而橫死。又如於路上

遇黑道人物或年輕飆車族,常因只眼瞄了對方一眼,即惹來殺身

之禍。經文裡談到「妄見不可見。妄聽不可聽。妄犯不可犯。妄

說不可說。妄憂不可憂。妄索不可索」其中妄見不可見,意即在

此。以上皆為橫死之因,可體會佛陀講法是如此微細。

▼老和尚的超強正能量,慈悲為信眾加持。

166 167

悲智雙運看人間 悲智雙運看人間

又如前往一個國家,行前務必先了解該國法律、風俗;進

入一個鄉里或團體,亦得事先清楚當地風俗民情。如某些國家

會規定酒、菸攜帶數量,或禁帶何種物品入境。如在前來台灣

的飛機上,空服員會告訴旅客,到台灣不准攜帶嗎啡、槍枝等

違禁品,查到攜帶者要判十年以下徒刑;又如有些國家禁止攜

帶花苗種子水果入境皆為違禁品,若攜帶這些東西被海關搜查

到,以後要再入境這國家必將引起不必要麻煩與障礙。尤其在

下飛機,會發送一張單子,上面會載明進入當地或國家諸多注

意事項,何者不能犯?何者不可行?你要注意的地方,你要了

解就不會犯了,不犯到就沒事。此即入里不知時,不如法行者。

有一種會危及生命安全的事情,易被小人所害,於任何國

家機場搭機,千萬不可收人家託運行李,無論對方如何求你,

絕對不可接受,因行李內有否毒品或槍枝,我們不知,萬一被

海關查到時,則託運者已逃之夭夭,你得受判攜帶毒品的重罪,

很多國家規定是死刑。溫哥華有位好心的母親,回去越南探親,

回國於機場受陌生人託運行李,結果被查到行李中藏有毒品,

事後被判死刑,枉死他鄉,此新聞於當地溫哥華掀起大新聞,

當地華人皆知,和尚當時剛好於溫哥華分院,親聞此事,後雖

透過加拿大政府出面協商,終究挽救無效。

所以,到外國必須要了解該國的民族性與風俗法律,這樣

才能翱翔萬里,處處結善緣,無往而不利。無論你到那個國家

都可生活自在;若是無法了解當地的民族性、風俗,就會無法

生存。

影響我最深刻的兩位歷史人物

和尚一生中有兩位影響我最深刻的歷史人物,其中一位是

晉朝陶淵明,他是中國有名的田園放逸詩人,我非常喜歡

他所寫的詩辭,意境非常優雅,充滿了自由自在、豪放不羈的

性格,不著相,坦然放下的胸懷,我深受這位歷史人物的感化。

在陶淵明的〈歸去來辭〉一文中有幾句文詞說:「雲無心

以出岫,鳥倦飛而知還;寓形宇內復幾時,曷不委心任去留;

富貴非吾願,帝鄉不可期。」這句話的意思是說,浮雲悠閒自

如地飄出了山峰,群鳥飛累了也知道返回窩巢;這個身體寄託

於天地之間還能有多少時候呢?為什麼不捨去名利之心而自由

自在呢?富貴榮華非我心所願,也不嚮往天上如神仙般的享受。

另一位是中國最偉大的慈善家宋朝的大文學家,也是宋朝

有名的宰相范仲淹,他在〈岳陽樓記〉中有一段話深深感動了

我,啟發我的菩提心「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

則憂其君。是進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其必曰:『先

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噫!微斯人,吾誰與歸。」

這句話讓我萬分感動。意思是說為高官者,必須要時常憂

愁自己的百姓生活過得好嗎?是否有何痛苦?應主動去關懷他

們;若辭官遠離朝廷時,就要憂愁國君是否安在,是否有德政

來治理國家。到底要在朝當官?還是退隱山林?對他來說都是

一種憂愁。

168

悲智雙運看人間

所以君子勿以物喜,勿以己悲,我們就是要有這種胸襟才

對。古人就是有這種先憂愁天下人所憂愁之事,關心天下人所

關心之事;讓天下人先得到快樂,自己最後才快樂。這樣的人,

到那裡去找,假使沒有這種人,我到底要歸向誰?

國家圖書出版品預行編目資料

悲智雙運看人間 ( 第 5 集 )/ 慈音雜誌社編著 .- 初版 

-- 高雄市鳥松區:慈音雜誌出版 : 正德佛堂發行 ,2017.6

【民 106】

面: 公分

ISBN 978-986-95040-0-3( 第 5 集:平裝 )

正德叢書

悲智雙運看人間(第5集)

作  者:常律法師 (正德慈善醫療文教機構創辦人)

出 版 者:慈音雜誌社

發 行 人:正德佛堂

法律顧問:王家鈺 李育任 吳永茂 吳志勇 邱明政

     黃木春 曾劍虹 鄧翊鴻 羅明宏 蘇顯騰

     吳春生 趙家光 鄭伊鈞 鄭瑞崙 曾慶雲

地  址:高雄市鳥松區本館路44-8號

電 話:07-3703456

傳  真:07-3790532

網   址:http://www.chengte.org.tw/

劃撥帳號:42297512

帳  戶:財團法人正德文教傳播基金會

初 版: 2017年6月

助印工本費每本100元(凡助印者,即可索書一本結緣)

▼先天下之憂而憂 ; 後天下之樂而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