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s.pku.edu.cn€¦ · web...

24
注注 一、 ............................................................2 1. 注注注注注注注.....................................................2 2. 注注注注注注注.....................................................2 1) 注注注注注 Selective attention 注注 Focused attention.......2 注 注注注注注注注............................................... 2 注 01 注注注注注 filter model/注注注注注..............................2 注 02 注注注注................................................2 注 注注注注注注注注注注注注注注注注...................................... 2 03 注注注注注注response selection model..................2 注 Bottleneck theories of attention......................2 注 注注注注注注注注注注注注注注注注...................................... 2 2) 注注注注 Divided attention...................................2 注注注注注注注注.............................................. 2 注 注注注注注注注注.............................................. 2 注 注注注注注................................................. 2 3. 注注注注注注注注注注..................................................2 1) 注注注注注................................................... 2 2) 注注注注注注注注注............................................... 2 4. 注注注注注注注注注...................................................2 1 / 24

Upload: others

Post on 15-Aug-2020

13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bbs.pku.edu.cn€¦ · Web view###生活情境下,是multi-target和multi-distractor的情况,不是实验中的单个项目。那么,如果研究正确的话,正启动(有注意选择中目标激活的过程)目标项一个vs多个的情况是

一、 注意...............................................................................................................................................2

1. 注意的两种特征........................................................................................................................2

2. 注意的两种类型........................................................................................................................2

1) 选择性注意 Selective attention(集中性注意 Focused attention)................................2

基本概念和方法........................................................................................................2

01 过滤器模型(filter model)/单通道模型............................................................2

02 衰减模型................................................................................................................2

衰减模型和过滤器模型的基本共同点....................................................................2

03 反应选择模型(response selection model).......................................................2

Bottleneck theories of attention..................................................................................2

知觉选择模型和反应选择模型的比较....................................................................2

2) 分散注意 Divided attention...............................................................................................2

注意能量分配理论....................................................................................................2

两种加工过程理论....................................................................................................2

特征整合论................................................................................................................2

3. 注意的促进和抑制作用............................................................................................................2

1) 负启动效应........................................................................................................................2

2) 扩散激活和扩散抑制........................................................................................................2

4. 注意的实验研究范式................................................................................................................2

1 / 28

Page 2: bbs.pku.edu.cn€¦ · Web view###生活情境下,是multi-target和multi-distractor的情况,不是实验中的单个项目。那么,如果研究正确的话,正启动(有注意选择中目标激活的过程)目标项一个vs多个的情况是

#表示注释,*表示略

一、 注意1. 注意的两种特征

- 选择性:意识知觉总是有选择性的。#① 各种通道接收到的信息量巨大,但是很多觉知不到。这种选择性是维持认知功能正常运转的机能,可以能高效地加工信息。②有意识知觉到的信息有容量的限制(心理资源有限),因此也需要选择重点要加工的信息,屏蔽相对次要的信息。

- 容量有限性:在一个单位时间内,执行各种心理操作的能力是有限度的。

2. 注意的两种类型1) 选择性注意 Selective attention(集中性注意 Focused attention)

基本概念和方法

Def:把注意集中在当前任务(目标)相关的刺激信息,忽略无关的刺激信息,选择性地加工刺激的子集。

为什么要选择呢?——有关信息缩减问题,选择重要的而忽略其他的。注意的核心问题也就是对信息的选择分析。

实验方法- 呈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刺激输入,集中注意在其中一个刺激,忽略另一个,看任务能做得

多好。 2 / 28

Page 3: bbs.pku.edu.cn€¦ · Web view###生活情境下,是multi-target和multi-distractor的情况,不是实验中的单个项目。那么,如果研究正确的话,正启动(有注意选择中目标激活的过程)目标项一个vs多个的情况是

- Stroop task:呈现一些色词(语义本身是颜色&词语书写的颜色),做(书写)颜色命名的任务。色义一致条件 vs 色义冲突条件。后者的 RT↑。

01 过滤器模型(filter model)/单通道模型

- 对选择性注意的研究起始于听觉通道Broadbent(1954) 双耳分听实验Procedure:- 右耳呈现三个数字,同步向左耳呈现另外三个数字,比如右耳:4, 9, 3;左耳:

6,2,7。呈现的速度 2s/个。- 要求被试再现。再现的方式没有限制。

▪ 会发现被试间有两种再现方式: ①以耳朵为单位,分别再现左右耳听到的信息493,627。②以双耳同时接收到的信息为单位,按顺序成对地再现,46,92,37。

Result:- Broadbent 原估计能达到 95%的准确再现率;但,大多数被试选择以耳朵为单位:准确率

65%;少量选择时间顺序:准确率 20%。Explanation:每只耳朵相当于一个刺激输入通道,过滤器只允许每个通道的信息单独通过。以耳朵为单位回忆只需要在耳朵之间切换一次,选择时间顺序的话需要频繁切换→会丢失很多信息。→过滤器模型

3 / 28

Page 4: bbs.pku.edu.cn€¦ · Web view###生活情境下,是multi-target和multi-distractor的情况,不是实验中的单个项目。那么,如果研究正确的话,正启动(有注意选择中目标激活的过程)目标项一个vs多个的情况是

过滤器模型(filter model) 是英国心理学家 Broadbent(1958) 在双耳同时分听实验的基础上提出的一个较早的注意模型。

- 来自外界的信息是大量的,而人的神经系统高级中枢的 加工能力则是有限的 ,于是就出现了瓶颈。为了避免系统超载,就需要某种过滤器来对之加以调节,选择其中较少的信息,使其进入高级分析阶段,这类信息将受到进一步加工而被识别和存储,而其他信息则不让通过。

- 这种过滤器体现着注意的选择功能。- 因此这种理论被称为“注意的过滤器模型”。- 因 为 这 种 过 滤 器 模 型 的 核 心 思 想 是 它 到 达 高 级 分 析 水 平 的 通 道 只 有 一 条 , 因 而 ,

Welford(1959) 称之为“单通道模型”。

支持证据

Cherry(1953) 双耳同时分听的追随耳程序的实验Procedure:- ①把两段话混合在一起,同时呈现到双耳- ② 两段话分开并分别播放到每一只耳朵,要求被试关注一只耳朵的信息并且要复述出来

(追随耳,#复述保证追随),忽略另外一只耳朵(非追随耳)。▪ 任务:要求被试听完之后复述左/右耳听到的内容。

Result:- 混合后,尽管非常困难但是重复播放后,也还是能把两段信息分开。

4 / 28

Page 5: bbs.pku.edu.cn€¦ · Web view###生活情境下,是multi-target和multi-distractor的情况,不是实验中的单个项目。那么,如果研究正确的话,正启动(有注意选择中目标激活的过程)目标项一个vs多个的情况是

- 分别播放,被试能很好地再现追随耳的信息,而对非追随耳的刺激,除了一些物理特征变化(如语言由男声变为女声)能觉察之外,其他的任何东西都不能报告,甚至当非追随耳的刺激由法语改为德语、英语或拉丁语等的变化都觉察不到。

Explanation

- 信息接收后,对所有通道的信息会有粗浅的物理特征分析(低水平加工),但只有一部分的信息能通过过滤器而被识别(高水平的加工),其他信息被忽略掉。

反对证据:非注意通道的无意识加工

GSR (galvanic skin response) conditioning experiment 皮肤电条件反射实验- 左耳-呈现一句话,有一个完整的语义信息;右耳-孤立的无关联的词语,不构成完整的语

义信息。右耳会呈现关键词 carpenter,伴随电击→建立条件反射。左耳-追随耳,右耳-非追随耳。

- 电击撤销后,在双耳分听的实验里,当 carpenter 呈现时被试 GSR 会升高;甚至语义相关词(builder)和读音相似词呈现,GSR 也会升高。

解释- 在非注意通道里,carpenter 这个词也被加工了,而且达到了语义水平。即使被试报告没有

觉知到。#说一个东西不存在的时候要小心,可能只是因为手段不够灵敏或者方法压根就是错的。

02 衰减模型

Treisman(1960)-双耳同时分听的追随耳程序实验- 左耳(追随耳): There is a house understand the word。

5 / 28

Page 6: bbs.pku.edu.cn€¦ · Web view###生活情境下,是multi-target和multi-distractor的情况,不是实验中的单个项目。那么,如果研究正确的话,正启动(有注意选择中目标激活的过程)目标项一个vs多个的情况是

- 右耳(非追随耳): Knowledge of on a hill。- 都是不合理的句子,但是把两个句子个别单词拎出来可以凑成一句有意义的话。- 听完之后复述听到的内容。结果- 被试报告的是整合了两句话的句子:There is a house on a hill.,并声称是从同一只耳朵听

到的。解释- 当有意义的材料,分开呈现在追随耳和非追随耳时,被试会不顾主试的事先规定(即复述追随耳所听到的项目),而去追随意义。这种现象只有在过滤器允许两只耳朵的信息都能通过的前提下才能实现,即人可同时注意两个通道的刺激。

→衰减模型

Treisman(1960,1964) 根据以上 实验结果对过 滤器 模型 加以改进 ,提出了衰减 模型(attenuation model)。- 高级分析水平的容量有限,必须由 过滤器 加以调节 ,但追随耳&非追随耳的信息都能通过 ,

只是 非追随耳的信号受到衰减,强度减弱 ,但其中一些信息仍然可得到高级加工。

- 追随耳和非追随耳的信息→通过初级的物理特征分析→过滤器▪ 非追随耳的信息经过过滤器时受到衰减,变成虚线;▪ 追随耳的信息未衰减,还是实线。

6 / 28

Page 7: bbs.pku.edu.cn€¦ · Web view###生活情境下,是multi-target和multi-distractor的情况,不是实验中的单个项目。那么,如果研究正确的话,正启动(有注意选择中目标激活的过程)目标项一个vs多个的情况是

- 为了解释受到衰减的非追随耳的信息如何得到高级分析而被识别, Treisman将 阈限 概念 引入高级分析水平(即意义分析)。已储存的信息如字词(在图中以圆圈表示)在高级分析水平有不同的兴奋阈限。 #能激活的情况-①来的刺激强度高,②本身的激活阈限就低

- 追随耳的信息,通过过滤器时其强度没有衰减,可顺利地激活有关的字词,从而得到识别;- 非追随耳的信息,由于受到衰减而其强度减弱,常常不能激活相应的字词,因而难于识别 。

但是,特别有意义的项目如自己的名字,由于有较低的阈值 ,仍可受到激活而被识别 。

鸡尾酒会效应:指人的一种听力选择能力,在这种情况下能把注意力集中在某一个人的谈话之中而忽略背景中其他的对话或噪音,但却也能听到嘈杂环境中自己的名字。

衰减模型和过滤器模型的基本共同点

- 两者都认为高级分析水平的容量有限,必须由过滤器来加以调节;- 两者都认为这种过滤器的位置处在初级分析和高级的意义分析之间(#所以具有知觉性质);

- 合并称为 Broadbent-Treisman 过滤器--衰减模型,并将之看作注意的知觉选择模型。

03 反应选择模型(response selection model)

Deutsch 和 Deutsch(1963) - 由感觉通道输入的所有信息都可进入高级分析水平,得到知觉加工,并加以识别。而注意

选择位于知觉分析和工作记忆之间,即过滤器不在于选择知觉刺激,而在于选择对刺激的反应。

- 其选择标准是刺激对于人的重要性 。

7 / 28

Page 8: bbs.pku.edu.cn€¦ · Web view###生活情境下,是multi-target和multi-distractor的情况,不是实验中的单个项目。那么,如果研究正确的话,正启动(有注意选择中目标激活的过程)目标项一个vs多个的情况是

支持证据

Hardwick(1969) -双耳同时分听的追随靶子词实验- 实验之前,研究者就确定一些靶词,告诉被试。- 实验中,向被试的双耳同时呈现一些刺激,其中包括一些靶子词。这些靶子词呈现在右耳

或左耳的数量相同,但呈现的顺序是随机的。要求被试不管右耳还是左耳听到靶子词,都要作出分别的按键反应。

结果- 右耳和左耳对靶子词的反应率达到 59%~68%。双耳的反应率很接近。解释:两只耳朵信息都能识别,没有差别。

?????---不管了… Bottleneck theories of attention

信息需要缩减,会有瓶颈。 8 / 28

Page 9: bbs.pku.edu.cn€¦ · Web view###生活情境下,是multi-target和multi-distractor的情况,不是实验中的单个项目。那么,如果研究正确的话,正启动(有注意选择中目标激活的过程)目标项一个vs多个的情况是

#其实现在已经不太纠结(过滤器)位置发生在哪里,早期和晚期都可能会有,取决于注意资源。当目前可以运用的注意资源足够充足的条件下,就尽可能把多通道的信息充分加工,可以加工到识别。但是如果任务很困难很重,每个任务能够分配的注意资源很少,此时为了高效加工信息,就可能是早期选择。

知觉选择模型和反应选择模型的比较

两类注意模型的主要不同点:对注意选择机制(即过滤器)在信息加工系统中所处的位置不同。

#高级分析之后才能识别/被知觉到

Treisman 和 Geffen(1967) 目的:为了验证以上两种模型 - 追随耳程序(即让被试复述追随耳中所听到的项目)+追随靶子词的程序(即在同时呈现

9 / 28

Page 10: bbs.pku.edu.cn€¦ · Web view###生活情境下,是multi-target和multi-distractor的情况,不是实验中的单个项目。那么,如果研究正确的话,正启动(有注意选择中目标激活的过程)目标项一个vs多个的情况是

给两耳的刺激中,左右耳随机出现靶子词,并要求被试哪个耳朵听到靶子词都要做出按键反应,分别记录两耳对靶子词的反应次数)。

- 可以做出如下预测:

• 若追随耳能听到靶子词并做出反应,而非追随耳听不到并不能做出反应,则支持过滤器模型;• 若追随耳和非追随耳都可听到靶子词并做出反应,但追随耳对靶子词的反应次数应多于非追随耳,则支持衰减模型;• 若追随耳和非追随耳都可听到靶子词并做出反应,并两耳对靶子词的反应次数接近,则支持反应选择模型。

- 实验结果:追随耳对靶子词的反应率是 86%,而非追随耳的反应率是 8%。这一实验结果(本身) 有利于 衰减模型,支持知觉选择模型 。

Deutsch 等(1967)批评:- ①追随耳的设置→两只耳朵放在不同的地位,注意通道检测到靶词的概率肯定会更高。- ② 在追随耳一方,对靶子词复述(即追随)+敲电键反应,即要做出两次反应;而在非追随耳一方仅对靶子词做出敲击反应,即一次反应。

→追随耳的信息比非追随耳更重要→追随耳对靶子词的反应次数比非追随耳的要多得多。

Treisman 和 Riley(1969)的修正:- 要求被试当从追随耳中听到靶子词后,不要对其进行复述,使两耳在接受靶子词的条件上

一致,其他安排与前一实验相同。- 结果:追随耳对靶子词的反应率为 76%,而非追随耳对靶子词的反应率为 33%。此结果仍

10 / 28

Page 11: bbs.pku.edu.cn€¦ · Web view###生活情境下,是multi-target和multi-distractor的情况,不是实验中的单个项目。那么,如果研究正确的话,正启动(有注意选择中目标激活的过程)目标项一个vs多个的情况是

然支持知觉选择模型。- 问题在于:从反应选择模型的角度来分析,两耳处于不等的条件。①一耳被确定为追随耳,

②即使就靶子词本身条件来看,两耳也没有保持相同条件,即当追随耳的刺激受到逐个复述,而听到靶子词时停止复述,这反而会使靶子词显得突出而变得重要,以致影响反应输出,使追随耳的反应率高于非追随耳的反应率。

目前,对于这两类模型,心理学界还没有充分依据来肯定一个而否定另一个。从 研究方法和研究的具体问题 而言,这两类模型似乎还不至于像双方所想象的那么对立 。- 主张知觉选择模型的研究者,一般都运用附加追随耳程序的双耳分听的实验方法。这种实

验方法将注意引向一个通道,然后再来分析和比较两个通道的作业情况→所研究的是 注意的集中性。

- 而支持反应选择模型的研究者,一般都运用不附加追随耳程序的靶子词的双耳同时分听的实验方法。这种实验方法使注意分配到两只耳朵中→注意的分配性。

由于这两种实验方法和研究的具体问题不同,所以它们必然会反映在实验结果上,并影响理论分析。

2) 分散注意 Divided attention

同时呈现两个或以上更多的刺激输入,看人们同时处理多个通路信息能做到多好。飞行员驾驶舱里有很多仪表盘需要被关注→多元信息如何呈现能够最大化人们的注意分配能力?

注意能量分配理论

- 知觉选择模型和反应选择模型都是以认知系统的加工能力或资源有限作为出发点的;

11 / 28

Page 12: bbs.pku.edu.cn€¦ · Web view###生活情境下,是multi-target和multi-distractor的情况,不是实验中的单个项目。那么,如果研究正确的话,正启动(有注意选择中目标激活的过程)目标项一个vs多个的情况是

- Broadbent(1958) 最早提出“注意是资源有限的加工系统的工作结果”的想法,他所提出的注意过滤器模型也体现了这种思想;然而,前面的模型并没有用这种思想来具体说明注意,没有成为注意的机制或解释注意的原则。

- 因而从 70年代开始,一些认知心理学家已经开始避开注意过滤器在信息加工系统中所处的位置,而把注意能量有限当作注意机制来解释注意。

注意能量分配模型

Kahneman(1973)- 人可利用的资源总是和唤醒(水平)相连的,其资源的数量可随各种情绪、药物、肌肉紧张等因素的作用而变化。

- 图中的资源分配方案是决定注意分配的关键。而分配方案则要受制于唤醒因素可利用的能量、当前的意愿、对完成作业所要求能量的评价以及个人的长期意向。在这些因素作用下 , 所实现的分配方案就体现着注意的选择。 #注意分配方案是动态变化的,预评估会做一个分配方案,但执行中发现任务的难度和预想不一致→调整分配。▪ 当前意愿体现着完成当前作业的要求和目的等。▪ 对完成作业所要求能量的评价是一个重要因素。影响唤醒水平,使可利用的能量增加

或减少,而且极大地影响着分配方案;

12 / 28

Page 13: bbs.pku.edu.cn€¦ · Web view###生活情境下,是multi-target和multi-distractor的情况,不是实验中的单个项目。那么,如果研究正确的话,正启动(有注意选择中目标激活的过程)目标项一个vs多个的情况是

▪ 个人长期意向反映着不随意注意(#不是自上而下控制的)的作用,即它要求将能量分配给新异的刺激、突现刺激和自己的名字等; #有生态学意义

- 只要不超过可利用的能量,人就可同时接收两个或多个输入,或者从事两种或多种活动。

注意能量分配模型/认知容量(cognitive capacity) 模型的三点假设

Johnson & Heinz, 1978

- 不同来源的刺激产生的干扰是非特定的。当同时进行两件事时,所产生的问题并非由于这两件事互相干扰,而是进行两件事需要较多的资源超出了所能供应的范围。▪ →该模型预测,只要这些活动不超过可用的资源数目,我们便能同时进行这些活动。

- 第二个预测,当活动所需的总资源要求超过既有容量时,若要同时进行第二件事,必然使第一件事的反应退步。

- 第三个预测是认为分配决策有弹性,能改变来适应输入刺激的资源需要。#①不超过就可以同时;②超过了就有让步;③有弹性。

支持实验:Posner 和 Boies(1971)

Procedure:#简记“双任务竞争”- 被试要同时做两个实验任务。- 主要任务(即被试必须集中注意的)是字母配对任务。视觉警告信号出现后,被试先看到

一个字母,如 T,约持续 50ms。第二个字母于 1s 后出现,被试判断是否与第一个字母相同,以按键表示。相同-右手食指按键,不同-右手中指按键。

- 次要任务-第二个实验任务是听觉侦察任务,以耳机呈现声音刺激几次,被试若听到声音,则以左手食指尽快按键表示。

- 记录被试对听觉信号(次要任务)的反应时间。Result and analysis:

13 / 28

Page 14: bbs.pku.edu.cn€¦ · Web view###生活情境下,是multi-target和multi-distractor的情况,不是实验中的单个项目。那么,如果研究正确的话,正启动(有注意选择中目标激活的过程)目标项一个vs多个的情况是

- 如果声音出现在字母前,合理的假定是认为被试能集中所有注意力在声音上;反之,声音出现在字母后,很可能由于被试把认知资源分配在主要实验任务上,而增加反应时间。

- ① 点显示声音出现在警告信号之前,侦察出声音的平均反应时间,→作为比较的基础;- 当警告信号出现时及稍后(在增加被试的警觉性,增加可用资源),②点声音侦察反应时

间减少。- ③④⑤ 点警觉状态,但主要任务字母辨别已完成,判断任务未出现,次要任务反应变快。

在④点的反应时间最少(当被试已辨认出第一个字母,声音立刻呈现的情形)。 #那③呢?---可能任务冲突了。

- 支持 Kahneman 的第一个假设:当整个情境要求不超过可用容量时,被试能处理互相竞争的刺激。

- 警告信号的警觉效果并不持久,在延长时距中(即第二个字母尚未出现),被试可能从感觉记忆中引出第一个字母的代码,并在工作记忆中产生较持久的认知代号,→⑥点增加RT。

- 但是反应时间增加最多的是⑦点和⑧点——第二个字母已经出现,被试忙着辨认、分类并 14 / 28

Page 15: bbs.pku.edu.cn€¦ · Web view###生活情境下,是multi-target和multi-distractor的情况,不是实验中的单个项目。那么,如果研究正确的话,正启动(有注意选择中目标激活的过程)目标项一个vs多个的情况是

判断,占用了大多数可用资源,剩下很少资源来处理声音。- 也支持 Kahneman 的第二个预测;当所需资源超过容量时,听觉侦察反应任务的成绩必然退步。

注意瞬脱(attentional blink)

Raymond,Shapiro & Arnell, 1992

- 在快速系列呈现(rapid serial visual presentation,RSVP,10~20 个项目/s)中,如果刺激中包含两个目标刺激(target),则被试往往忽略在第一个目标刺激(T1)出现后 200~600ms 内出现的第二个目标刺激(T2)。

- 由于这种对后一目标忽略的现象与眨眼现象(blink)类似,因此 Raymond等人将前者命名为 Attentional Blink(AB,注意瞬脱)。

(来自认知)Procedure:- 背景亮灰色(确保白色和黑色都能看清楚),20 个英文字母 100ms/个快速呈现,19 个

(大部分)黑色,T1 为目标刺激-白色(要求被试记住字母是什么)。20 个字母呈现完毕后,要求被试报告白色字母(T1)内容,并报告某字母(T2) 是否出现过。

变量:T1 & T2 的间隔时间 SOA,即操纵 T1 和 T2 之间间隔的字母个数。Result: - 间隔一个字母,T1刚刚开始加工(模式识别,编码和存储还

15 / 28

Page 16: bbs.pku.edu.cn€¦ · Web view###生活情境下,是multi-target和multi-distractor的情况,不是实验中的单个项目。那么,如果研究正确的话,正启动(有注意选择中目标激活的过程)目标项一个vs多个的情况是

未完成),T2出现则导致 T1快速放弃。- 间隔 2 个,暂停加工 T1 很困难。- 间隔 3 个,对 T1 的加工难以割舍,困难↑(50%,猜测水平),T2 的正确率最低。- 间隔 7/8 个,对 T1 加工已经完成,记忆的提取容易。#解释- 注意瞬脱产生的根本原因是注意资源的不足导致中枢加工能力有限。在视知觉加工后期 ,

高级中枢自上而下地选择任务目标,当注意在选择 T1 时,由于没有足够的资源,T2 的知 觉表征很容易受到不利影响,从而导致被识别的正确率下降。

两种加工过程理论

在能量有限理论的前提下,Schneider 和 Shiffrin(1977) 提出了两种加工过程理论——控制性加工和自动加工。- 控制性加工(controlled processing) 是一种需要应用注意的加工,其容量有限(#意识的

容量有限,需要注意作门控),可灵活地用于变化着的环境(#自上而下,适应性)。由于这种加工受人的意识控制,所以称为控制性加工,又称注意性加工;

- 自动加工(automatic processing) 是不需应用注意,无一定的容量限制,不受人的意识控制的加工,并且一旦形成就难于改变。

自动加工与练习

控制性加工要怎么转化成自动加工呢?---与练习相关。

Shiffrin 和 Schneider(1977) - 要求被试在一系列字母中搜寻目标字母,目标字母数从 1~6 个随机变化;- 因变量为反应时间。

16 / 28

Page 17: bbs.pku.edu.cn€¦ · Web view###生活情境下,是multi-target和multi-distractor的情况,不是实验中的单个项目。那么,如果研究正确的话,正启动(有注意选择中目标激活的过程)目标项一个vs多个的情况是

结果

- 未经练习的被试,其反应时是目标数量的函数(反应时随目标字母数增加而增加),这种现象被称为搜寻的目标物数量效应。

- 经过反复练习之后,被试对 6 个目标物的反应与对一个目标物的反应,其速度趋于相同→搜寻目标物数量效应的消失。

解释- 为什么这种效应会消失呢?---因经反复练习,被试对于搜寻目标物已经形成了自动化。

特征整合论

吸取了- 由 Schneider 和 Shiffrin所提出的自动加工和控制性加工的思想,特别是 Neisser所提出的

前注意加工(#自动平行加工刺激的特征)和集中注意加工(#平行加工的刺激特征被注意粘合在一起);

- 注意在数据驱动(即自下而上)和概念驱动(自上而下)的共同作用下引导知觉、以及平行加工(#自动加工,没有容量限制)和系列加工(#控制加工)等思想

- 并进一步发挥了 Neisser 的把注意与知觉操作相联系的思想,力图将注意与知觉的内部过程更紧密地结合起来。

17 / 28

Page 18: bbs.pku.edu.cn€¦ · Web view###生活情境下,是multi-target和multi-distractor的情况,不是实验中的单个项目。那么,如果研究正确的话,正启动(有注意选择中目标激活的过程)目标项一个vs多个的情况是

Treisman(1977,1980)特征整合论(feature integration)

- 特征整合论的核心是将客体知觉过程分成早期的前注意阶段和特征整合阶段。理论的出发点是知觉的特征分析。

- 知觉在前注意阶段是对特征进行自动的平行加工,无需注意;而在整合阶段,通过集中注意将诸特征整合为客体,其加工方式是系列的。

- 对特征和客体的加工是在知觉过程的不同阶段实现的。- 特征-某个维度的一个特定值,客体-一些特征的结合。#

特征和客体的概念▪ E.g. 形状、颜色都是维度,三角形、红色则分别为

这两个维度的值,而红色三角形是红色和三角形这两个特征值所组成的客体。#来自认知整合阶段,注意是“心理胶水”Glue,整合多个特征,形成对某物体在特定位置的客体表征(object representation)。

视觉搜索实验

- 在实验中,向被试视觉呈现 1~30 个不同颜色的字母,要从其中搜寻一个特定的靶子,这靶子或者是一个客体(如绿色的字母 T,#conjunction), 或者是一个特征(如兰色的字母或一个字母 S,#颜色或是形状)。

- 记录被试的反应及所用的时间。结果

18 / 28

舒 艾, 19年6月6日,
来自认知整合阶段,注意是“心理胶水”Glue,整合多个特征,形成对某物体在特定位置的客体表征(object representation)。
Page 19: bbs.pku.edu.cn€¦ · Web view###生活情境下,是multi-target和multi-distractor的情况,不是实验中的单个项目。那么,如果研究正确的话,正启动(有注意选择中目标激活的过程)目标项一个vs多个的情况是

- 当靶子是一个客体时,呈现的项目数量对觉察靶子所需的时间有很大影响,项目数越多,所需的时间也越长。

- 当靶子是一个特征时,呈现的项目数量对觉察靶子所需的时间没有实际意义的影响。解释- 搜索特征比搜索客体快,并不受所呈现的项目数的影响,是因为对特征的加工是自动的平

行式加工;而搜索客体则是系列加工。特征搜索(feature search):自动的,快速的,pop-out,反应时与分心物的数量无关。联合搜索(conjunction search):控制的;缓慢的,需要努力的,需要注意-glue;反应时随分心物的增加而增加。

错觉性结合实验

人在加工客体时会犯错误,当资源不足或者不在状态的时候,就有可能把特征粘合错,当然也证明了特征结合过程的存在。Def:错觉性结合是错误地知觉到的事物的特征或错误组合在一起形成新事物的现象。

实验- 给被试呈现刺激卡 120ms,刺激卡上包括两个黑色的数字(位于两侧)和三个有色字母

(位于中间)。- 第一作业(主要任务,集中注意作业):正确报告刺激卡中两侧的两个数字

19 / 28

Page 20: bbs.pku.edu.cn€¦ · Web view###生活情境下,是multi-target和multi-distractor的情况,不是实验中的单个项目。那么,如果研究正确的话,正启动(有注意选择中目标激活的过程)目标项一个vs多个的情况是

- 第二作业(相对次要任务,非注意作业):尽可能多地报告中间的三个有色字母及其颜色

结果- 第一作业正确率达 90%以上(#毕竟是主要任务),而第二作业的正确率为 52%;- 第二作业的刺激报告中出现两类错误:

▪ 特征错误,即报告出刺激卡所没有的字母或颜色;▪ 结合错误,即报告出的字母或颜色虽为刺激卡上有的,但不在正确的位置上。 如当给

被试呈现一个粉色的 X 和绿色的 T 时,被试会报告绿色的 X,即发生了字母与颜色之间的错误结合。

解释- #不注意的条件下可能导致特征的错觉性结合;错觉性结合的前提是觉察特征,说明前注

意阶段可以对特征进行独立编码。

非对称性搜索实验

非对称性搜索是指,在若干个甲类项目(干扰项)中搜索一个乙类项目(靶子),与同样的乙类项目(干扰项)中搜索一个甲类项目(靶子)。两者的搜索速度有显著差异,即出现非对称现象。实验- 向被试呈现一些刺激卡,所有的刺激分(a)、(b) 两类,如下图所示。在(a) 类中靶

子是 O,干扰项是 Q;而在(b)类中靶子是 Q,干扰项是 O。 #其实 O 比 Q简单…- 在所有的刺激卡中靶子只有一个或无,而干扰项则可根据实验要求设置不同的数目。靶子

和干扰项在画面上的位置每次都是不同的。在每次试验前,告之被试何为靶子,然后用速

20 / 28

Page 21: bbs.pku.edu.cn€¦ · Web view###生活情境下,是multi-target和multi-distractor的情况,不是实验中的单个项目。那么,如果研究正确的话,正启动(有注意选择中目标激活的过程)目标项一个vs多个的情况是

示器呈现。要求被试按键作出“有”或“无”的反应。

结果- 在(b)类刺激卡中搜索Q 要显著地快于在(a)卡中搜索O。解释- 在(b)卡中搜索 Q,只需判断画面中有无一竖线,就可作出反应,不必考虑竖线在哪个

位置或与哪个圆相交。这种搜索属前注意加工的快速过程,是以平行方式实现的。- 在(a)卡中搜索 O,则需要对画面上的每个项目依次扫描,以判断哪个圆不与竖线相交,

需要将注意依次集中于有关的位置。这种搜索属集中注意阶段的慢速加工,是以系列方式实现的。

- 前注意阶段的加工原则是表征“特征有”,而不表征“特征无”。

3. 注意的促进和抑制作用

- 启动效应(priming effect)是指先前的加工活动对随后的加工活动所起的促进作用(#加工的知觉流畅性↑)。相对于起抑制作用而言,起促进作用的启动效应被称为 正启动效应或促进性启动效应;

- 起抑制作用的启动效应则被称为负启动效应(negative priming effect) 或抑制性启动效应(inhibitory priming effect)。

#对干扰项不是忽视,而是主动抑制;

21 / 28

Page 22: bbs.pku.edu.cn€¦ · Web view###生活情境下,是multi-target和multi-distractor的情况,不是实验中的单个项目。那么,如果研究正确的话,正启动(有注意选择中目标激活的过程)目标项一个vs多个的情况是

1) 负启动效应

负启动效应最早是由 Dalrymple-Alford 和 Budayr(1966) 在 stroop 色词研究中提出的。#字义需要被抑制,不是被简单地忽视。负启动作为分心物抑制的研究方法却是由 Tipper 的研究而开始的。

Tipper等指出,涉及注意选择性机制主要有两种理论观点。- 选择的主要作用是使专注信息得到进一步加工(即目标激活)。- 选择具有双重机制,即专注信息的进一步加工和被忽略信息的积极抑制相结合(即目标

激活和分心物抑制)。Tipper 的负启动实验的方法学思想:- 如果在专注刺激的选择期间,一个被忽略信息的内部表征是与抑制相联系的(前一屏作

为 distractor),那么对随后的一个要求相同内部表征的刺激加工就会被削弱(后一屏作为 target)。

Tipper & Cranston(1985) 负启动实验实验- 向被试呈现用红、绿墨水书写的两个部分重叠的英文字母,红字母为目标字母,即要求

被试又快又准地读出字母;绿字母为分心字母,要求被试不理会它。- 设置 3 种条件:

▪ 控制条件,即每次试验中目标字母和分心字母都是不同的;▪ 分心字母启动条件,即在启动显示中的分心字母将作为探测显示中的目标字母;▪ 重复分心字母条件,即分心字母在各试验中保持不变。

- Primes 试次和 probe 试次,比较 probe 中对探测刺激的 RT。

22 / 28

Page 23: bbs.pku.edu.cn€¦ · Web view###生活情境下,是multi-target和multi-distractor的情况,不是实验中的单个项目。那么,如果研究正确的话,正启动(有注意选择中目标激活的过程)目标项一个vs多个的情况是

结果- 分心字母启动条件下的反应时最长,并且与控制条件下的反应时差异显著。

Tipper’ s research-----priming paradigms

宋茜兰等,2005

2) 扩散激活和扩散抑制

扩散抑制(Anderson,1983)与扩散激活(Tipper,1985):均遵循能量有限理论。

23 / 28

Page 24: bbs.pku.edu.cn€¦ · Web view###生活情境下,是multi-target和multi-distractor的情况,不是实验中的单个项目。那么,如果研究正确的话,正启动(有注意选择中目标激活的过程)目标项一个vs多个的情况是

###生活情境下,是 multi-target 和 multi-distractor 的情况,不是实验中的单个项目。那么,如果研究正确的话,正启动(有注意选择中目标激活的过程)目标项一个 vs 多个的情况是否是不同的?---能量有限的理论下,多个项目平均的认知资源相对减少,正启动效应会减小。多个干扰项的情况下,负启动的效应也会减小。

4. 注意的实验研究范式Cue paradigm

24 / 28

Page 25: bbs.pku.edu.cn€¦ · Web view###生活情境下,是multi-target和multi-distractor的情况,不是实验中的单个项目。那么,如果研究正确的话,正启动(有注意选择中目标激活的过程)目标项一个vs多个的情况是

内源性系统(endogenous system)该系统受到被试意愿的控制,且在中心线索呈现时参与活动。外源性系统(exogenous system)该系统负责自动转移注意,且在外周线索呈现时参与活动

25 / 28

Page 26: bbs.pku.edu.cn€¦ · Web view###生活情境下,是multi-target和multi-distractor的情况,不是实验中的单个项目。那么,如果研究正确的话,正启动(有注意选择中目标激活的过程)目标项一个vs多个的情况是

Negative priming

Flanker task 侧翼干扰- #在 Flanker 任务中,当中心靶刺激与两侧分心刺激同时出现时, 两侧分心刺激(Flankers)(干扰刺激)带来的无关信息会对被试判断中心靶刺激( 判断刺激) 造成干扰。

- #由分心刺激所带来的干扰效应称之为 Flanker 效应( Flanker effect):它主要表现在反应时和正确率两个方面: 当周围干扰刺激与判断刺激一致时,反应时间要短于不一致的情况; 在判断的正确率上,周围干扰刺激与判读刺激一致时,正确率要高于不一致的情况。

同时发生的非目标刺激~中性(异质)、(同质)一致、(同质)不一致反应时间、准确率颜色辨别实验,字母识别实验,方向辨别实验In an Eriksen Flanker Task there are three types of stimuli used:

Incongruent, congruent, and neutral stimuli represented by arrows.

This is what a participant may see in a standard Eriksen Flanker Task

1. Congruent stimulus- Flankers call for the same response as the target, and may appear identical.[2] Also referred to as the compatible condition.

26 / 28

Page 27: bbs.pku.edu.cn€¦ · Web view###生活情境下,是multi-target和multi-distractor的情况,不是实验中的单个项目。那么,如果研究正确的话,正启动(有注意选择中目标激活的过程)目标项一个vs多个的情况是

2. Incongruent stimulus- Flanker items call for the opposite response of the target and are represented by different symbols.[2] Also referred to as the incompatible condition.

3. Neutral stimulus- Flanker items neither call for the same response nor evoke response conflict.[3]

Inhibition of return 返回抑制Def 通常,有效提示会促进加工,然而外源性提示之后延迟一定时间,目标的觉察不仅没有受到促进,反而变慢。 - CTOA (cue-target onset asynchronism)

- 生态学意义,保持高效的视觉搜索;

(认知)Cue-target IOR

Posner, M. I. and Y. Cohen (1984). Components of visual orienting. Attention and Performance X: Control of Language Processes. H. Bouma and D. Bonwhuis. Hillsdale, N. J., Erlbaum: 551-556.

Procedure: ▪ 屏幕上呈现三个小框,被试要求一直盯着屏幕中心看, 一侧的小框变亮 100ms(cue),

之后经过一个时间间隔→CTOA(cue target onset asyn),一侧的小框中间出现星号(target)。

▪ cue 可能是有效提示也可能是无效提示。要求被试立刻反应目标刺激出现的位置。Result:当 CTOA 小于 200ms 时,有效提示下反应快,CTOA 大于 200ms 时,无效提示(目

27 / 28

Page 28: bbs.pku.edu.cn€¦ · Web view###生活情境下,是multi-target和multi-distractor的情况,不是实验中的单个项目。那么,如果研究正确的话,正启动(有注意选择中目标激活的过程)目标项一个vs多个的情况是

标和 cue 不一致)下反应快。Conclusion: CTOA 大于 200ms 时,注意解除,并转移到对侧去,使得无效提示下反应快 。(工作记忆中自动加了一个“标记”,表示这一区域已经搜索过,可以保证高效的视觉搜索,可以称作注意后效)。

手动反应抑制 Manual Response Inhibition Account IOR is not in all cases!

▪ 长间隔有效提示反应慢:对 cue (变亮)不反应 →扩散到对右侧不反应→扩散到对“星号”不反应。

▪ 短间隔有效提示反应快:不足以扩散对右侧的“do not response”

### 为了解决此问题,可以让被试第一次就做反应,让其按键。

28 /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