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數位藝術教育的發韙 - cute.edu.t · 陳俊宇chen juin yu/ 作品發想work creation...

26
台灣數位藝術教育的發 台灣數位藝術教育的發 台灣數位藝術教育的發 台灣數位藝術教育的發 以林珮淳 以林珮淳 以林珮淳 以林珮淳+ + +數位藝術實驗室為例 數位藝術實驗室為例 數位藝術實驗室為例 數位藝術實驗室為例 The Development of Taiwan Digital Art Education On the example of Lin,Pey Chwen+Digital Art Lab. Dr./Prof. Lin, Pey Chwen Dept. and Graduate School of Multimedia & Animation Arts,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of Arts by

Upload: others

Post on 27-Sep-2019

2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台灣數位藝術教育的發展台灣數位藝術教育的發展台灣數位藝術教育的發展台灣數位藝術教育的發展以林珮淳以林珮淳以林珮淳以林珮淳++++數位藝術實驗室為例數位藝術實驗室為例數位藝術實驗室為例數位藝術實驗室為例

The Development of Taiwan Digital Art EducationOn the example of Lin,Pey Chwen+Digital Art Lab.

Dr./Prof. Lin, Pey ChwenDept. and Graduate School of Multimedia & Animation Arts,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of Arts

by

1991國立交通大學應用藝術研究所國立交通大學應用藝術研究所國立交通大學應用藝術研究所國立交通大學應用藝術研究所 Graduate School of Visual Communication Design And Industrial Design1.數位媒體設計2.科技藝術3.遊戲美學4.藝術與心理學5.視知覺

In 1991, Taipei National University of Arts established the Center of Art and Technology. Later, lots of departments of graphic design began to open new courses such as computer graphics, multimedia design, website design and computer animation, while lots of fine art departments still focus on the non-digital art programs.

1992國立台北藝術大學成立科技藝術研究中心國立台北藝術大學成立科技藝術研究中心國立台北藝術大學成立科技藝術研究中心國立台北藝術大學成立科技藝術研究中心In 1992 Taipei National University of Arts established the Research Center of Technology and Art.

1990國內大學相關設計類學系(台灣科技大學、雲林科技大學、銘傳大學、實踐大學、中原大學、台北科技大學….等) 除傳統設計課程外,如:平面設計、廣告設計與包裝設計、立體造形設計、攝影等於 1990年開始加入電腦設計相關課程,如:電腦繪圖、多媒體設計、網頁設計、電腦3D動畫

In 1990, there were no courses related to digital technology offered in Taiwanese art schools, and majority of artists chose to study these courses in other countries such as France, United States and England. In order to catch up with the international trend and develop an inter-discipline program between technology and arts, the first Graduate School of Visual Communication Design was set up at National Chiaou Tung University in 1991, to emphasize computer art and design.

The Development of Taiwan Digital Art EducationOn the example of Lin,Pey Chwen+Digital Art Lab.

2001 國立台北藝術大學科技藝術研究所國立台北藝術大學科技藝術研究所國立台北藝術大學科技藝術研究所國立台北藝術大學科技藝術研究所Taipei National University of the Arts, Graduate School of Art and Technology*媒體藝創作 :主要從事跨媒體與空間時間作結合之創作,含錄影藝術、裝置藝術、互動式裝置藝術、

動力藝術、聲音藝術、影音藝術、感應器原理、互動電腦程式、媒體技術開發、虛擬實境應用、等相關藝術創作。

*數位藝術創作:主要從事電腦動畫、互動式多媒體設計、網路藝術、互動式數位藝術、互動式數位公共藝術、互動式介面技術研發等相關藝術創作與技術研發應用設計。

In 1998, the first graduate school of animation was established at the National Tainan University of t he Arts.Its primary goal was to view animation as a creative process, emphasize an experimental spirit in sound and imaging disciplines. The courses included Experimental Animation and Computer Animation.In 2000, the Graduate School of Multimedia and Anim ation Arts were founded at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 ty of Arts.to emphasize the Computer Technology applying in the Interactive Multimedia Design and Animation. The courses include

Digital Art Aesthetics, Computer Animation, Multimedia Design, Virtual Reality, Computer Programming, Computer Graphics, Video Art, Interactive Installation Art…etc.In 2001, the Graduate School of Art and Technology was founded at Taipei National University of Arts.There were two sections in the program: Space Installation Studio, Digital Art and the Media Technique Studio. As the

requirement of technology courses, several professors in computer engineering were hired to work together with art professors. This is the very first time that art and technology areas’ professors teach at the same department. Thus, the quality of inter-disciplinary courses is produced naturally.

1998台南藝術大學音像動畫研究所台南藝術大學音像動畫研究所台南藝術大學音像動畫研究所台南藝術大學音像動畫研究所Tainan National University of the Art, Graduate Institute of Sound and Image Studies in Animation動畫史、平面動畫、立體動畫、電腦動畫、實驗動畫

2000國立台灣藝術大學多媒體動畫藝術研究系所國立台灣藝術大學多媒體動畫藝術研究系所國立台灣藝術大學多媒體動畫藝術研究系所國立台灣藝術大學多媒體動畫藝術研究系所National Taipei University of the Arts, Graduate School of Multimedia and Animation Arts數位藝術美學、電腦動畫、多媒體設計、錄像藝術、互動裝置藝術、網路程式、虛擬實境、電腦繪圖程式

藝術與設計傳統課程藝術與設計傳統課程藝術與設計傳統課程藝術與設計傳統課程Traditional Art & Design Course

科技相關課程科技相關課程科技相關課程科技相關課程Technology Media Course

攝影 Photography繪畫 Painting雕塑 Sculpture裝置藝術 Installation Art複合媒材創作Mix Media Art平面設計 Graphic Design廣告設計Advertising Design包裝設計Package Design造形設計Plastic Design

感應器原理Sensor Theory互動電腦程式Computer Programming媒體技術Media Technology虛擬實境Virtual Reality網路程式Web Programming電腦繪圖程式Program of Computer Graphic 式介面技術interface Technique

數位藝術美學Digital Art Aesthetics電腦動畫 Computer Animation多媒體設計 Multimedia Design錄像藝術Video Art互動裝置藝術Interactive Installation Art聲音藝術Sound Sculpture影音藝術Sound and Image Art網路藝術Internet Art

科技藝術與設計相關課程科技藝術與設計相關課程科技藝術與設計相關課程科技藝術與設計相關課程Technology Art & Design Course

藝術藝術藝術藝術/設計設計設計設計 + 科技科技科技科技跨領域課程的整合跨領域課程的整合跨領域課程的整合跨領域課程的整合Inter-discipline Program –Art/Design & Technology

藝術與科技整合之成果藝術與科技整合之成果藝術與科技整合之成果藝術與科技整合之成果

展於上海電子藝術節的作品 “傘舞”即為台北藝術大學科技藝術研究所學生陳瑋齡的創作,也充分顯現科技與藝術跨領域課程整合所訓練的成果。Chen Wei-Ling from Taipei University of Arts, the artist of “Umbrella Dance” is a good example to explain how she successfully employs art and technology to accomplish her interactive work which combines computer programming, animation, electronics and mass-media.

“Umbrella Dance” by Chen Wei-Ling

2000~由於台灣政府鼓勵數位內容創意的政策,而促成了科技與藝術整合的系所蓬勃發展,許多非藝術相關的科系也紛紛成立資訊傳播相關學系,課程除了傳統科技傳播外,如:網際網路程式設計、網路資料庫系統、人工智慧概論、人機互動設計、演算法等,也加入了數位媒體藝術與設計課程: 多媒體設計, 藝術與科技整合, 動態圖像與特效, 平面設計, 設計繪畫。

In 2002, the Taiwan government heavily promoted the cultural and curative industries. Digital art creativity was selected as an important policy. Since then, more and more non-art universities has started sett ing up “Digital Media Design”departments to combine the courses of computer engineering with art and design to develop interactive projects and computer games.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 - 數位媒體設計系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 多媒體設計系私立元智大學 -資訊傳播學系私立實踐大學 -媒體傳達設計系私立世新大學 -資訊管理學系私立銘傳大學 -數位資訊傳播學系南台科技大學 - 多媒體與遊戲發展科學系樹德科技大學 - 數位遊戲設計系龍華科技大學 - 多媒體與遊戲發展科學系建國科技大學 - 數位媒體設計系大仁科技大學 - 數位多媒體設計系(科)嶺東科技大學 - 數位媒體設計系國立臺中技術學院 - 多媒體設計系和春技術學院 - 多媒體設計系修平技術學院 - 數位媒體設計系南開技術學院 - 多媒體設計系育達商業技術學院 - 多媒體與遊戲發展科學系致理技術學院 - 多媒體設計系德明財經科技大學 - 多媒體設計系

朝陽科技大學 -傳播藝術系南台科技大學 -資訊傳播系崑山科技大學 -視訊傳播設計系崑山科技大學 -資訊傳播系高苑科技大學 -資訊傳播系北台灣科學技術學院(原光武技術學院) -資訊傳播系中州技術學院 -視訊傳播系(科)和春技術學院 -視訊傳播設計系醒吾技術學院 -資訊傳播系文藻外語學院 -傳播藝術系東方技術學院 -傳播藝術系/大眾傳播藝術科高鳳技術學院 -數位媒體設計系高鳳技術學院 -數位動畫設計系高鳳技術學院 -數位遊戲設計系康寧醫護暨管理專科學校 -數位影視動畫科大同技術學院 -多媒體設計系崇右技術學院 -多媒體與遊戲設計系(科) 親民技術學院 -數位媒體設計系華夏技術學院 -數位媒體系(科)

傳統科技與傳播課程傳統科技與傳播課程傳統科技與傳播課程傳統科技與傳播課程Traditional Technology Course

網際網路程式設計Internet Programming網路資料庫系統Internet Data Base人工智慧 Artificial Intelligent 人機互動設計 Interface Design微積分 Mathematics程式設計 Programming Design

基礎攝影 Basic Photographic視覺傳播設計 Visual Communication色彩學 Color 平面設計 Graphic Design

電腦繪圖Computer Graphics電腦動畫 Computer Animation網站設計Website Design數位影像處理 Digital Image聲音與錄音Sound and Video

美術與設計課程美術與設計課程美術與設計課程美術與設計課程Art & Design Course

科技藝術與設計相關課程科技藝術與設計相關課程科技藝術與設計相關課程科技藝術與設計相關課程Technology Art & Design Course

科技科技科技科技+藝術藝術藝術藝術/設計設計設計設計跨領域課程的整合跨領域課程的整合跨領域課程的整合跨領域課程的整合Inter-disciplinary Program—Technology & Art/Design

2004年林珮淳老師帶領成員受邀參加紐約皇后美術館「聯結--台灣藝術家在紐約的連結 --與對映展覽」,並參觀相關大學與公司。

Invited to show artwork in “Nexus” exhibition in New York Queens Museum of Arts, and visited several universities and animation companies in New York and Vancouver in 2004.

林珮淳林珮淳林珮淳林珮淳+數位藝術實驗室國際交流數位藝術實驗室國際交流數位藝術實驗室國際交流數位藝術實驗室國際交流International Exchanges of Lin Pey Chwen Digital Ar t Lab.

2005年林珮淳老師帶領成員參加上海多倫現代美術館的《上海酷﹕創意再生產》國際藝術展及參觀動畫公司。Invited to join the exhibition of “Shanghai Cool” at Doulun Art Museum in Shanghai, and visited“Hong-Yin” animation studio in 2005.

2005年林珮淳老師帶領成員參加北京798藝術特區.帝門藝術中心【美麗新世界】展及參觀中央美院。Invited to hold the exhibition in Beijing 798 Artist Village, and visited Central Art Institution in 2005.

2006年林珮淳老師帶領成員參加澳洲國家國立大學”新媒體藝術工作營”及參觀美術館與相關大學。Participated the “New Media Art Workshop” in 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 , and visited several universities and museums in 2006.

2006年林珮淳老師帶領成員參加林茲電子藝術節及參觀德國ZKM媒體藝術中心Invited to attend the conference and exhibition of Linz Electronic Art Festival and ZKM in 2006

2007年林珮淳老師帶領成員參加上海電子藝術節Invited to attend the conference and exhibition of ShanChai Electronic Art Festival in 2007

“玩藝數”‧新樂園藝術空間‧ 2005“Digi-Art Play”‧ SLY Art Space ‧ 2005

林珮淳林珮淳林珮淳林珮淳+數位藝術實驗室創作展數位藝術實驗室創作展數位藝術實驗室創作展數位藝術實驗室創作展Exhibition and Artworks from Lin Pey Chwen Digital Art Lab.

“聲東擊西‧你看到了什麼?”數位藝術展‧南海藝廊‧ 2005“Diversion - What Did You See? ”Digital Arts Exhibition ‧ Nan Hai Gallery ‧ 2005

《桐花來了》客家桐花祭「花間桐遊」裝置藝術展.台北縣山峽鎮客家文化園區.2006“The Arrival of The Tung Blossoms”, Taipei County Hakka Museum.2006

“靈光躍動”台北燈會─科技靈光展‧台北縣文化局‧ 2004“Dancing Light”Taipei Lantern Festival ‧ Cultural Affairs Bureru of Taipei County Government ‧ 2004

2003年林珮淳老師帶領成員承接工研院委託創作清明上河圖動畫3D Animation Project “Along the River During the Ch’ing-ming Festival” commissioned by Industrial and Science Research Center in 2003.

林珮淳 Lin, Pey Chwen/創意指導與規劃 Art and Creative Director陳俊宇 Chen Juin Yu/作品發想Work Creation李智閔 Lee, Chi-Ming/程式技術,互動創意 Interactive Programming, Virtool Technique蔡志威 Tsai, Chi-Wei/3D 模型、展場企劃 3D Model Design, Display Design李佩玲 Lee, Pei-Ling 音效、音樂 Sound and Music 吳彥儒 Wu, Yein-Zu 3D 互動動作 Motion Design 陳威光 Chen Wei-Kung 3D 舞蹈動作 3D Dancing Motion

林珮淳林珮淳林珮淳林珮淳+數位藝術實驗室參加上海電子藝術節創作成果數位藝術實驗室參加上海電子藝術節創作成果數位藝術實驗室參加上海電子藝術節創作成果數位藝術實驗室參加上海電子藝術節創作成果“play 玩玩玩玩....劇劇劇劇” by Lin Pey Chwen Digital Art Lab.

創作理念「兵馬俑」自從被挖掘出土後,常被展示在國際各大美術館以宣揚中國偉大的文化與藝術。本作品企圖以幽默的方式來討論「兵馬俑」被物化與被商業操縱之現象,因此將其放置於西方舞台劇場,除了表現東西文化之衝突性外,也反諷了「兵馬俑」如演員般到處作秀之荒繆性。本作品利用電腦3D動畫建構三個各具特色的虛擬「兵馬俑」人物造型,以傳統「提線板」(圖一)的創意轉換為數位互動介面,並利用Virtools程式、Arduino電子電路板、WiiRemote操控「兵馬俑」,如每條線控制不同的肢體與動作而產生有趣的表演(圖二。參與者有如主導整齣戲的導演或傀儡戲的師傅般,隨意表現其演出之內容。此作品除了表現當代數位藝術遊戲美學外,也反思了科技賦予虛擬人物人工生命的意涵,猶如「養分」般的驅動著它們,但也隨著參與者的離開而回歸到無生命狀態(圖三)。

圖一、傳統提線傀儡戲 圖二、本作品創造的數位提線板 圖三、提線板各棉線控制部位

“玩.劇play”互動裝置創作

創作特色一、.以遊戲的概念所創造的互動裝置藝術。利用投影創造「兵馬俑」與舞台的虛擬劇場,舞台前則放

置控制台桌面以供參與者互動(圖四)。參與者須進入作品的空間內,透過實體的「提線板」互動介面,以全身體驗、操縱「兵馬俑」虛擬影像,藉此改變「兵馬俑」的姿勢與動作,開放性地讓參與者成為操縱「兵馬俑」的主導者。本作品可三人同時參與,創造三個「兵馬俑」影像彼此間的互動性,互動越多舞台上的表演內容也更豐富

二、.將傳統「提線板」轉換為操縱介面,並結合數位互動的媒介與技術,不僅發揚中國傳統工藝之內涵,更呈現科技與傳統藝術結合的可能性與突破性。

三、具有遊戲關卡的互動模式機制(圖五),當參與者以單一提線操縱「兵馬俑」之四肢,手臂與雙腳可產生上下移動等動作。若以雙線操縱時,「兵馬俑」則會做出特殊組合動作如作揖、揮拳等(圖六)。三個「兵馬俑」更會因著參與者的互動而產生碰撞,如手的互打或是腳的互踢甚至是互相撞擊

等。當動作指數累積到一定程度後,「兵馬俑」便跳起胡旋舞,最後當舞蹈結束由舞台上升退場。整齣戲以鑼鼓的聲音配音帶動一齣具有文化性與戲劇性的舞台劇。

“玩.劇play”互動裝置創作

圖四、互動裝置現場 圖六、手部提取姿勢(單一、組合)

“玩.劇play”互動裝置創作

圖五、互動模式機制

技術說明一、.利用3DMax建構「兵馬俑」模型,尤其在各肢體的關節必須清楚拆解與設計,以方便程式控制。

另外動作部分也需細微調整,以達到生動與趣味,如走路、作揖、跌倒、起立、揮拳等。二、以Virtools作為開發引擎,在模型與動作完成後,匯入Virtools進行整合與程式控制。在開發過程中,分成以下幾個重點:1.為了達到更人性化的動作,肢體的控制採用類比運算,如當參與者提線時,會依參與者拉扯的程度來控制「兵馬俑」肢體動作的幅度大小。

2.以Vritools的IK control來進行各個關節部位的控制,並將各個動作分層管理。程式會依層級的高低來做動作的選擇,如低層次的「行走」觸發了高層次的「作揖」,程式便會將「作揖」取代「行走」動作,以此類推到各個肢體與動作上。「兵馬俑」的金屬材質、亮度與凹凸表現,與舞台燈光追蹤「兵馬俑」效果,皆由Virtools運算即時呈現。

“玩.劇play”互動裝置創作

技術說明三、電子線路設計利用Arduino電子版為電子訊號傳輸,使用Processing開發環境與可變電阻(圖七)以及水銀開關(圖

八)整合,以達到類比與數位訊號的傳輸(圖九),進而控制「兵馬俑」的四肢、頭與背部的動作,如前六條棉線控制「兵馬俑」的四肢動作乃以類比訊號串接,而頭部及背部兩條棉線則以數位訊號串接(圖十)。

“玩.劇play”互動裝置創作

圖七、可變電阻 圖八、水銀開關

圖九、訊號分配圖 圖十、電子電路設計

四、互動介面設計(圖十一)1.類比訊號由輪軸、彈簧與棉線所組合的機座來控制(圖十三),將參與者牽動棉線所產生的電子訊號傳輸入Arduino,再透過Processing程式擷取訊號進入電腦而轉換成數值。因此,「兵馬俑」四肢動作的幅度依據這些數值而改變,給予參與者更真實的操縱感。當參予者放開棉線時,會因為彈簧的伸縮力將輪軸歸零,「兵馬俑」的動作也立刻回到初始狀態。

2.數位訊號由水銀開關、彈簧與棉線來控制「兵馬俑」的頭與背部,當水銀開關被棉線提起時,立即產生「開」的訊號,放開時木板另一端的彈簧會將它歸位,水銀開關也立即產生「關」的訊號。

3.三個「提線板」內各裝有一支WiiRemote手把(圖十四),當提線板傾斜或旋轉時,會透過桌面上的藍芽裝置(圖十五)傳輸訊號到電腦主機,以控制「兵馬俑」的前進、後退、轉彎甚至跳躍。

4.由於本作品的主程式與電子裝置程式分別以兩台電腦主機控制,目的是為了減少電子訊號短路的發生以增加電腦執行的效率。五、舞蹈動作以Motion Capture捕捉,舞姿採用「胡旋舞」為參考作為「兵馬俑」動作的數據。

“玩.劇play”互動裝置創作

圖十一、互動介面 圖十二、組合機座 圖十三、WiiRemote放置圖 圖十四、控制台桌面

Thank you

謝謝指教謝謝指教謝謝指教謝謝指教

林珮淳+數位藝術實驗室Lin, Pey Chwen + Digital Art Lab.

http://ma.ntua.edu.tw/dalab/DAL/index.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