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velopment 5 f 1 y - 6 z ä n ª e city development€¦ · 報資訊,2009 年2...

18
Development 「城市發展」半年刊 第九期 0 6 9 城市發展 City Development 綠色能源產業人力供需評估 廖珮妏 1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科技應用與人力資源發展學系博士候選人 施貞仰 2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科技應用與人力資源發展學系博士生 李隆盛 3 | 國立聯合大學經營管理學系教授兼校長 學術 論壇 投稿日 99 年 3 月 23 日 第一次修正日 99 年 5 月 6 日 接受刊登日 99 年 5 月 13 日 摘要 在二十一世紀全球面臨氣候變遷與節能減碳的挑戰下,新 興的綠色能源產業成為各國逐鹿的主流產業。產業需求基於教 育以及人力資源,可藉以提升專業綠色人才以推廣產業技術, 以及專業能力之量能,因此培養未來所需人才是非常迫切且重 要的。然而綠色產業是未來有前景也迫切需要的產業,因此正 是企業進用及培育綠色人才的良好時機,為因應國際潮流與企 業永續經營的理念,本研究藉由瞭解綠色產業之現況,並瞭解 台灣目前所推行的概況,並以經建會分析我國科技人才供需分 析之報告書,截取出符合我國綠色產業之人力供需加以整理與 歸納,本文發現其綠色產業人才之供需是足夠的,雖是現階段 充足,但台灣目前綠色產業尚處初期發展階段,未來成長期與 成熟期所需之精英人才,應當加強培育,因此建議學校或產業 在進行人才培育時首當其衝應是重視其質量,本文並加以探討 經建會在對國家與地區未來重要政策方向落實之現況。 關鍵字:綠色能源產業、人力資源發展、人力需求、教育訓練。 1 E-mail: [email protected] 2 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公共服務組主任,E-mail: [email protected] 3 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科技教育博士,E-mail:[email protected]

Upload: others

Post on 21-May-2020

1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 Development 「城市發展」半年刊 第九期

    069

    學術論壇

    城市發展 City Development

    綠色能源產業人力供需評估

    綠色能源產業人力供需評估

    廖珮妏1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科技應用與人力資源發展學系博士候選人

    施貞仰2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科技應用與人力資源發展學系博士生

    李隆盛3 | 國立聯合大學經營管理學系教授兼校長

    學 術

    論 壇

    投稿日 99年 3月 23 日

    第一次修正日 99年 5月 6日

    接受刊登日 99 年 5月 13 日

    摘要

    在二十一世紀全球面臨氣候變遷與節能減碳的挑戰下,新

    興的綠色能源產業成為各國逐鹿的主流產業。產業需求基於教

    育以及人力資源,可藉以提升專業綠色人才以推廣產業技術,

    以及專業能力之量能,因此培養未來所需人才是非常迫切且重

    要的。然而綠色產業是未來有前景也迫切需要的產業,因此正

    是企業進用及培育綠色人才的良好時機,為因應國際潮流與企

    業永續經營的理念,本研究藉由瞭解綠色產業之現況,並瞭解

    台灣目前所推行的概況,並以經建會分析我國科技人才供需分

    析之報告書,截取出符合我國綠色產業之人力供需加以整理與

    歸納,本文發現其綠色產業人才之供需是足夠的,雖是現階段

    充足,但台灣目前綠色產業尚處初期發展階段,未來成長期與

    成熟期所需之精英人才,應當加強培育,因此建議學校或產業

    在進行人才培育時首當其衝應是重視其質量,本文並加以探討

    經建會在對國家與地區未來重要政策方向落實之現況。 關鍵字:綠色能源產業、人力資源發展、人力需求、教育訓練。

    1 E-mail: [email protected] 2 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公共服務組主任,E-mail: [email protected] 3 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科技教育博士,E-mail:[email protected]

    mailto:[email protected]

  • 「城市發展」半年刊 第九期

    城市發展 CityDevelopment

    The study of the Education and Training of Manpower Needs on Green energy industry Pei-Wen Liao | Department of Applied Technology and Human Resource Development, 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doctor candidate.

    Chen-Yang Shih | Department of Applied Technology and Human Resource Development, 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doctoral student Nation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useum, Visitor services division Chief

    Lung-Sheng Lee | PHD 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 Department of Business Management, National United University, professory

    Abstract

    Facing the world in the 21st century climate change and energy conservation and

    reduce carbon emissions under the challenge of the emerging green energy industry to

    become the mainstream of industrial countries fight for the throne. Industry needs

    based on education and human resources that can shed light green to enhance their

    professional talents to promote industrial technology, and professional competence of

    the volume, and therefore needed to train future talent is very urgent and important.

    However, the future prospects for the green industry is also an urgent need of the

    industry, so is the business into the use and cultivation of green talent a good time to

    cope with international trends and business continuity concept. In this study to

    understand the status of the green industries, and to understand Taiwan's current

    overview of implemented and to the CEPD analysis of demand and supply analysis of

    China's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personnel report to intercept the green industries

    that meet the manpower demand and supply in China to organize and summarize. This

    paper found that the green industry talent demand and supply is adequate, and

    therefore recommends that schools or industry should be the emphasis on its quality,

    this paper examine them by the Council in the future of the country important policy

    direction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status.

    0 70

    Keywords: Green energy industry, Human resources development, Human needs,

    Education and training.

  • Development 「城市發展」半年刊 第九期

    071

    學術論壇

    城市發展 City Development

    綠色能源產業人力供需評估

    壹、前言

    在二十一世紀全球面臨氣候變遷與節能減碳的挑戰下,新興的綠色能源產業

    成為各國逐鹿的主流產業。各種新興能源技術將以系統化的整合方式,協助我們

    克服人類未來五十年的能源需求,並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綠色環保所宣導的觀

    念,是改變消費模式(pattern),以降低天然資源、毒性物質之使用及污染物排

    放,其目的在追求更佳之生活品質並不影響後代子孫的權益(推動民間企業與團

    體實施綠色採購)。

    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2005:1)全球的國際環境市場,2000 年已近約

    5220 億美元的產值,環保商品與服務各佔 50%,美國、歐洲與日本是主導環保

    商品與服務市場的主要國家(IDPM, 2003)。各先進國家無不將綠色產業視為國家

    積極推動之重點項目,我國也不例外,我國就綠色產業之發展業已推動多年,無

    論經濟部、環保署等均有相關發展計畫;在「挑戰 2008:國家發展重點計畫」

    中,更將綠色產業納入「產業高質化計畫」項目中,在各個國家的日益重視下,

    綠色產業有機會成為 21 世紀的重要明星產業。Liu 與 Wu (2009)的研究指出台灣

    的綠色標記(green-marks)開始於 1993 年,1998 年台灣當局通過了「政府採購法」

    (Government Purchase Code)",綠色標記的條款包括,促進綠色採購通過立法。

    在 2006 年已有 3303 件產品獲得綠色標誌,取得全球前五名。並在 2007 年 10 月

    擁有 99 項已達到的產品規格標準。綠色產業已成為傳統產業主要目標。由於愈

    來愈重視綠色產品,生產和管理的經驗成本增加,生產技術與原料也發生變化。

    綠色產品也不例外。

    能源國家型科技計畫預計自今年起至民國 102 年 5 年內投入新台幣 303 億元

    進行 4 大方向研究,人才培育是其中一項研究方向,預估投入經費 20.46 億元。

    國科會表示,人才培育計畫規劃分為 4 大類,將加強科學教育基礎研究、深化學

    校能源教育、宣導大眾科普教育、技術規範建立與產品應用。其中,在深化學校

    能源教育方面,規劃小學至高中職階段,將能源教育概念融入教學內容與校園規

    劃思維,並強化師資及教學資源平台;大專或技職教育階段則注重專業課程、在

    職專班或建教合作設置,及跨領域通識或學程規劃;研究所階段,研擬配合國際

    合作與國內外進修計畫,培育能源領域專業人才。

  • 「城市發展」半年刊 第九期

    城市發展 CityDevelopment

    一群重視企業社會責任的學者專家在活動表示,綠色產業是未來有前景也迫切需要的產業,與會者包括副總統蕭

    萬長、遠見天下文化事業群董事長高希均、NBA 中國執行長陳永正、台達電子

    董事長鄭崇華、英商施羅德投信總裁巫慧燕、台北基督教女青年會會長汪苓坤,

    主持人則是頤德國際公司總經理嚴德芬提到不景氣正是企業進用及培育綠色人

    才好的時機,由於企業在投入綠色產業時,必須耗費更多成本,政府應給予各項

    獎勵,才能激勵企業從事綠色產業,貢獻企業社會責任(萬文隆,2009)。為因應

    國際潮流與企業永續經營的理念,本文藉由瞭解綠色產業之現況,並瞭解台灣目

    前所推行的概況,並以經建會分析我國科技人才供需分析之報告書,截取出在綠

    色能源產業人力供需現況以符合我國綠色產業之人力資源發展供需並加以整理

    與歸納,並去探討經建會在對國家未來重要政策方向落實之現況。本文在蒐集相

    關國內外文獻,很少針對綠色能源產業的人力現況進行調查與研究,因此本文有

    其急迫性需進行我國綠色產業人力需求與教育訓練之探討。

    貳、綠色能源產業的範圍與發展

    一、綠色能源產業領域包括太陽光電、LED 照明以及一般潛力產業

    曾茹萍(2005 年 5 月)在就業情報雜誌提到未來最紅的科技業,將不再是半導

    體和光電業,而是能源業。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2005:1)全球的國際環境

    市場,2000 年已近約 5220 億美元的產值,環保商品與服務各佔 50%,美國、歐

    洲與日本是主導環保商品與服務市場的主要國家。各先進國家無不將綠色產業視

    為國家積極推動之重點項目,我國也不例外,我國就綠色產業之發展業已推動多

    年,無論經濟部、環保署等均有相關發展計畫;在「挑戰 2008:國家發展重點

    計畫」中,更將綠色產業納入「產業高質化計畫」項目中,在各個國家的日益重

    視下,綠色產業有機會成為 21 世紀的重要明星產業。

    0 72

    1990 年代,大多美國消費者非常願意購買綠色產品,就算多支付 5-20%的

    成本。很明顯綠色產業已成為許多國家的重點。因此製造商開始傾向綠色元件和

    材料。電子和機電產業(Hirai et al., 2005; Zhu and Sarkis, 2006; Hu and Hsu,

    2006),包裝和印刷業(Vachon and Kassen, 2006)和鋁工業(Ferretti et al., 2007),以

  • Development 「城市發展」半年刊 第九期

    073

    學術論壇

    城市發展 City Development

    綠色能源產業人力供需評估

    及個別企業也開始倡導綠色字眼。世界各國加強落實環保概念,帶動再生能源、

    環保車等綠色產業興起,創造新的就業機會;台灣在這波風潮中亦未缺席,政府

    正落實執行「節能減碳行動方案」,積極規劃推動「綠色產業」為新兆元產業(時

    報資訊,2009 年 2 月)。經濟部表示,台灣在推廣再生能源應用的同時,也應積

    極扶植能源相關產業的發展。根據預測,全球綠色產業的產值在 2015年將達 6,650

    億美元的規模,屆時台灣綠色能源產業的產值應可達到 200 億美元(經濟部投資

    業務處,2007)。陳潤明(2004)由於全球環境惡化速度無法有效降減,高度工業與

    經濟發展區域及國家倡導的永續環境理念發酵。全球產業界面對上述與產業經營

    相關的議題,漸趨形成以綠色為導向(green-oriented)的方式來因應,綠色技術就

    是在這樣的趨勢中在產業內伸展出來的。具體而言,綠色技術可展開為:產品綠

    色技術、製程綠色技術、產品使用端綠色服務技術、產品廢棄後資源化技術…等。

    牽涉面除了製造外也涵蓋管理,除了產業本身外也牽涉了上下游供應鏈的配合,

    除了產品升級外,也涉入技術創新藉以領先同業,除了製造外也納入了經濟與服

    務模式。我們也可看圖 1 瞭解台灣綠色產業領域所涵蓋之範疇,包括太陽光電、

    LED 照明光電、一般潛力產業。

    圖 1 台灣綠色產業領域

    資料來源:取自於行政院主題網站

  • 「城市發展」半年刊 第九期

    城市發展 CityDevelopment

    二、台灣擁有綠色能源產業之發展與利基

    尤如瑾(2005)提到目前國內推動再生能源產業之具體措施,包括:電價收購、

    設備補助、低利貸款、租稅減免、加速折舊等獎勵政策。推廣策略方面,由於風

    力發電技術已趨成熟,為國內近程推動重點;為配合政府政策推廣風力發電,台

    電已提出「未來十年風力發電發展計畫」。然而太陽光電現階段發電成本仍高,

    故目前以加強技術研發、提升技術及扶植國內產業發展為主,並積極推動示範性

    計畫(如全國 369 鄉鎮中小學 PV 專案,預計可補助 1,107kW)、陽光電城、代

    表性建築、加強離島與偏遠地區發電系統之設置等,待發電成本具經濟效益後,

    再全面推廣,參照表 1 為國內再生能源推動目標。

    表 1 國內再生能源推動目標

    2003 2008 2010

    推廣實績 推廣目標 推廣目標

    累計裝置容

    量(萬瓩)

    配比

    %

    累計裝置容

    量(萬瓩)

    配比% 累計裝置容

    量(萬瓩)

    配比%

    慣常水力發電 190.8 4.27 208.5 4.31 216.8 4.20

    風力發電 0.854 0.02 76.1 1.62 215.9 4.22

    太陽光電 0.03 0.00 1.1 0.02 2.1 0.04

    地熱發電 -- -- 0.5 0.01 5.0 0.10

    都市廢棄物 43.5 0.97 54.5 1.13 55.3 1.07

    沼氣發電 2.3 0.050 74

    2.7 0.06 2.9 0.06

    生質能發電 農工廢棄物 6.3 0.14 7.4 0.15 15.9 0.31

    合 計 243.8 5.45 350.8 7.3 513.9 10.0

    再生能源占總裝置

    容量目標

    5.45% 7.3% 10.0%

    資料來源:經濟部能源局

    依綠色能源產業資訊網來源,其綠色產業包括:太陽光電、LED 照明、風力

    發電、生質燃料、能源資通訊、氫能與燃料電池、電動機車、能源服務、冷凍空

    調。行政院主題網站(2009)提到台灣發展綠色產業最大優勢包括,1.具 IT 產業厚

    實基礎支撐,製程及管理經驗豐富。2.機電、金屬、複合材料、電子控制等傳統

  • Development 「城市發展」半年刊 第九期

    075

    學術論壇

    城市發展 City Development

    綠色能源產業人力供需評估

    產業具製造能量與人力。3.國內半導體、薄膜平面顯示器人才基礎佳,人才優勢

    易移轉發展綠色產業。並以詹世弘(2008)提到的台灣綠色產業發展瓶頸進行討

    論,如表 2 所示。

    表 2台灣綠色產業發展瓶頸進行討論

    綠色

    產業 發展瓶頸 台灣之利基

    太陽光電產業

    1.上游外國產業尚未建構完整,上游成本太高。

    2.太陽電池標准與認證制度當未建立,產品驗證

    期長。

    3.上中下游產業整合度不足,系統標准與施工規

    範認證制度尚未建立。

    4.太陽電池技術領域與產業人才不相同

    5.材料進品、回售電機制未建立,技術能力與人

    才不足。

    台灣半導體產業具雄厚人才及制造管理經

    驗,易於轉入太陽能電池生產,降低成本。

    應加強培植產業技術人才與能量,建立完

    整的組件、模組產業生產體系,並強化光

    電與建築結合系統設計與應用技術能力。

    台灣風力市場

    1.台灣風電產業尚未萌芽,待政府協助扶植建

    立,且 內需市場尚不足以支持產業。

    2.夕電產業直接有關之研發能量少,而台灣市場

    對外國廠商無誘困。

    3.完善之法令配套措施當待加強,土地取用困

    難,無完整跨部會整合機制。

    台灣擁有相當的地理優勢(風力、太陽能、

    水力、海力、地熱等),可發展風力發電業。

    訂定適合在再生能源環境影響評估之標

    準,提供投資人適當投資開發誘困。

    給予投資風力電廠之股東或自然人租稅優

    惠,有助風電市場發展

    氫能及

    燃料電池

    1.氫氣制造、儲存成本高於傳統石化燃料 2-6

    倍,氫氣能源外圍設備未建置。

    2.燃料電池與氫能安全法規與產品標準也未建。

    台灣剛通過新能源計畫,應加強整合研產

    學單位研發與產業發展之能量。

    應盡快實施碳稅以反應環境成本與能源計

    價之能政策,使再生能源與氫能使用。

    生質能

    台灣雲林、彰化、嘉義地區有最多生質作物,具有發展生質能發電之潛力。

    目前雲林縣政府配合縣市提出生質能發展電計劃推動工作,運用生質作物如稻草、花生等…,

    設置生質能發電廠。有效達到資源回收之效益。

    資料來源:修改於詹世弘(2008)

    參、綠色能源產業人力需求分析

    「人才」是產業向上發展的推動力,行政院勞工委員會職業訓練局創新電子

    報,從 2009 年 7 月起即針對目前產業發展趨勢進行分析,歸納出台灣目前六大

    新興產業,分別是觀光旅遊、人力派遣、文化創意、環保綠色、醫療保健與照顧

    服務、光電等六大產業,於當年 7~10 月間邀請了產官學界人士舉辦了六場研討

    會,特別是每個場次都邀請了該產業的企業界人力資源部人員與會,透過與業界

    直接的對話,了解產業人才需求的面向與困境。

  • 「城市發展」半年刊 第九期

    城市發展 CityDevelopment

    我國綠色能源發展佈局(2009a)提到當前重點產業發展階段,如圖 2 所示,在

    產業產值愈來愈高,所產生之人力需求將愈來愈高。從預期效益來看(2009b),發

    展綠色產業將成為台灣產業新的生命力,透過旭升方案,引領台灣產業朝向低碳

    及高值化發展,預估產值可由 2008 年 1,603 億元(占製造業 1.2%)提高至 2015 年

    1 兆 1,580 億元(估計約占該年製造業總產值 6.6%),約可提供 11 萬人就業機會。

    所創造的產值從 2008 年 1603 億元到 2012 年 4752 億元直到 2015 年的 1 兆 1580

    億元,其就業人力也從 2008 年 16030 人成長到 2012 年 47520 人再增加至 2015

    年的 115800 人。

    0 76

    圖 2 綠色產業之產業生命週期 資料來源:取自於行政院主題網站

    在環保綠色與光電產業部份:目前雲嘉南地區的工業發展,已朝向科技化產

    業,尤其在南科園區擁有以奇美集團為首的光電產業鏈,雖有用心經營的業者整

    合相關產業發展,但人才南北失衡、不願在地就業的問題,卻讓業者無所適從,

    許多與會業者都提供出產業實習的概念,希望建立在學期間即能到產業界實習的

    機制或是利用在學期間到職訓中心學習實務面技能,讓人才能在進入職場前即能

    熟知企業文化,留住優秀人才。

  • Development 「城市發展」半年刊 第九期

    077

    學術論壇

    城市發展 City Development

    綠色能源產業人力供需評估

    根據聯合國勞工署的統計,為了肆應新一波綠色產業的人才需求正方興未

    艾,「綠領階層」(Green Collar)泛指具有環保意識、技術,對於永續生活有貢獻

    的各行各業工作人力,迄 2030 年將增加約 2 千萬個工作機會,美國甚至每四個

    工作機會中就有一位為綠領,歐盟在綠建築產業工作機會也將增加 350 萬人,約

    為目前職缺的三倍,顯然,綠色產業相關人才在不久的將來會跳脫失業陰霾,而

    逆勢成長(趙麗雲,2009)。

    高希均於 2009 年 2 月 20 日【橄欖山論壇─綠色的智慧‧你我的明天】活動

    報導指出,綠色產業是未來有前景也迫切需要的產業,從事綠色產業要有使命

    感,要有企業責任,雖然台灣擁有各式各樣的人才,但是,缺的是真正有人品者,

    因此,在目前要吸引人才投入綠色產業,首先要靠教育(萬文隆,2009)。鄭崇華

    也強調,台達電在高雄建立台灣第一座黃金級綠建築,也打造世界最大運動場館

    太陽能發電系統,連續榮獲天下遠見雜誌的企業公民獎、企業社會責任首獎,台

    達電重視綠色人才,未來也非常需要綠色人才。陳永正指出,企業要協助員工能

    成為綠色人才,所要有的特質,最重要的不是能力,是要為員工進行生涯規劃,

    促使員工的成就感,建立在「貢獻」,而非是「金錢」,才能進一步樹立出推動企

    業社會責任的使命感。

    肆、綠色能源產業所需人力的教育與訓練

    1994-2003 年大專校院總計增加 28 所,學生人數增加 55 萬人,高等教育體

    系似無量方面的問題,質的問題則應予重視。另產業偏好僱用少數知名校院畢業

    生,導致產業人才缺口與青年失業雙重問題。從表 3 所示,我國人才培育在量方

    面是否能滿足國家未來發展各領域之需求?以 2002 年為例,68.88%的博士級研

    究人力集中在大專院校,其次為科技研究機構的 20.79%,而企業界的博士級研

    究人力只占 10.33%,產學間研究人員流動不足,影響產業前瞻研發能量的蓄存。

    大學校院增設、調整系(所、班、組)及招生名額採總量發展審核方式,機

    動調整系所及招生名額。另目前教育部已針對重點領域辦理專案人才培育及教學

    改進計畫。

    大同大學透過「綠色產業就業學程」增加職場競爭力及順利與職場接軌。整

  • 「城市發展」半年刊 第九期

    城市發展 CityDevelopment

    表 3 我國大學院校教育人數 類別 大學 碩士 博士 合計

    人數 % 人數 % 人數 % 人數 %

    人文類 136,216 16.3% 28,410 23.3% 3,056 14.1% 167,682 17.1%

    社會類 302,346 36.1% 35,122 28.8% 3,464 16.0% 340,932 34.7%

    科技類 399,040 47.6% 58,377 47.9% 15,138 69.9% 472,555 48.2%

    合計 837,602 85.4% 121,909 12.4% 21,658 2.2% 981,169 100.0%

    資料來源:修改於詹世弘(2008)

    合材料系教師與綠色公司具實務經驗之主管,進行綠色產業人才培育。致遠管理

    學院工業管理學系預見政府推動綠色產業的前景,在學校休閒產業的發展定位基

    礎上,創新發展「休閒綠色產品設計與開發」的教學特色,藉助產學合作,培養

    學生未畢業即就業的優勢。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光電工程實驗室除了提供大學

    生相關基礎光電課程之教學與實驗外,也提供研究生相關進階光電研究環境。國

    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辦理高雄市經濟發展局委託案「98 年度國際綠色應用設計

    工作坊暨綠色人才培力訓練計畫」、「能源管理與服務入門」及「太陽能電池應用

    原理」兩班,辦理人才培力訓練課程,整合高雄地區綠色與欲轉型綠色領域之相

    關產業。台南大學設有綠色能源科技學系,亦可幫助南部地區產業提供協助。惟

    國內高等教育體系以系所為主體之架構,以及系所、招生名額之調整方式,導致

    人才培育無法彈性因應產業快速變遷之需求。另大學校院之師資與課程,無法及

    時因應新興產業之需要,吸收和教授新興領域之知識與技能。雖然廠商人才需求

    的變化比學校制度培育的供給變化為快。但在中長期人才培育政策方面,學校的

    基礎培育仍很重要,短期則以配套措施因應。

    0 78

    伍、針對我國綠色能源產業人力資源發展之分析

    一、綠色能源產業的 SWOT 分析

    行政院所提出的「綠色能源產業旭升方案」,其推動範疇包括已有產業良好

    基礎、具躍升能量的太陽光電與 LED 照明光電產業(即能源光電雙雄);其技術發

    展處於研發階段、具產業發展條件的風力發電、生質燃料、氫能與燃料電池、能

  • Development 「城市發展」半年刊 第九期

    079

    學術論壇

    城市發展 City Development

    綠色能源產業人力供需評估

    源資通訊與電動車輛產業屬於具一般潛力的能源風火輪。目前我國綠色能源相關

    產業發展已具相當的基礎,97 年總產值約為 1,603 億元(占我國製造業 1.2%),在

    順應全球氣候變遷與節能減碳趨勢及因應全球金融風暴之際,積極推動本方案,

    加速產業技術滲透與升級,待景氣好轉,即可迎風而起,全面躍升(經濟部,2009)。

    本文使用 SWOT 分析以分析產業的內部與外部的分析,包含了優勢(strength)、劣

    勢(weakness)、機會(opportunity)與威脅(threat),如圖 3 所示。首先經由內部環境

    分析中去找出企業本身的優勢及劣勢,以及利用外部環境的分析找出對企業發展

    的有利機會,以及可能會造成企業發展上的威脅。台灣的半導體產業,在台積電、

    友達、奇美等製造大廠高調推行綠色政策下,來自全球各國的設備廠商也紛紛提

    供許多更環保、更安全的設備與材料,對於台灣半導體產業升級產生助益。

    優勢 劣勢

    ‧台灣半導體產業具雄厚人才及制造管理經

    驗,易於轉入太陽能電池生產,降低成本。

    ‧台灣擁有相當的地理優勢(風力、太陽能、

    水力、海力、地熱等),可發展風力發電業。

    ‧相對於其他先進國家,對綠色推動的起推

    較緩。

    機會 威脅

    ‧政府協助產業界進行綠色照明光電人才培

    訓工作

    ‧配合國家政策與產業需求進行光電科技人

    才推廣教育

    ‧相關新能源計畫剛通過,學術與產業發展

    之能量缺乏。

    ‧碳稅以反應環境成本與能源計價之政策尚

    未徹底實施。

    圖 3 台灣綠色產業 SWOT 分析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經濟部將 98 年全國能源會議 242 項結論化為 16 項旗艦計畫方案,從環境

    面、法規面、產業面等著手,營造促使住商運輸及生活等各部門,進行節能減碳

    大改造,進而展開行動,包括:訂定永續能源基本法法制面改造、落實溫減法低

    碳能源結構改造、獎勵補貼購置低碳設備、建立購售電機制獎勵再生能源、人才

    培育及能源科技研究等。從高雄軟體園區開始,透過硬體與軟體的研發,以及人

  • 「城市發展」半年刊 第九期

    城市發展 CityDevelopment

    才的培育,作為亞太地區的綠色產業基石。在人力資源的開發可包括:人才供需

    監控機制的建立、人力資源的投資。在人才供需監控機制的建立應建立及整合重

    點人才供需監控機制。人力資源的投資包括:1.教育體系:推動大學法人化、推

    動成立專業學院制度、發展大學特色及功能區隔、培育重點領域及跨領域人才、

    強化教育與產業的連結、加強數位學習。2.職業訓練:強化產業技術人才培訓、

    強化職訓機構與企業合作。3.海外攬才:加強海外人才延攬、排除海外人才進入

    障礙、建置適合海外人士來台環境。

    二、綠色產業人力供需推估模型

    本文匯整綠色產業供需圖表如圖 4 與表 4,在整個台灣綠色產業供需缺口該

    如何探討,並加以補足改善,從整個台灣就業環境來看,行政院所網站上所提及

    之就業人力由 2008 年 16,030 人(16,030 億元)、2012 年 47,520 人(47,520 億元)、

    2015 年 115,800 人(115,800 億元),我們看到其就業人力日漸愈增。並透過教育部

    資料大專院校相關系所所教育之人力可補足其一缺口,然而我們應再扣除產業目

    前已存在的工作者,其剩下之人力缺口乃是政府可加強部份。本文針對其人力缺

    口給予討論與建議。依據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2006)科技人力其綠色產業所需

    科技人力專業領域包括,生物科學、環境工程、化學工程、工業工程。在 94 至

    104 年科技人力總需求變化如圖 4 所示,其學士程度人力資源大多為充裕,在工

    業工程則供需穩定;工業工程在碩士程度應加強人力培育,而在化學工程中屬於

    供需穩定。 0 80

    由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2006) 94-104 年科技人力淨供給變化,本文計算生

    物科學、環境工程、化學工程、工業工程之人力淨供給變化,學士程度的科技人

    力在工業工程部份的人力供需是穩定,然而在生物科學、化學工程以及環境科學

    皆呈現人力資源充裕;在碩士程度以上之人力除了在工業工程部份是短缺,化學

    工程已穩定,特別是生物科學、環境科學也是人力充裕現象。因此整體而言其綠

    色產業人才之供需是足夠的,雖是現階段充足,但綠色產業所需的創新與管理人

    才並無法由此數據反應,加上台灣目前綠色產業尚處初期發展階段,未來成長期

    與成熟期所需之精英人才,應當加強培育,故我們建議學校或產業首先仍應該是

    重視培育之質量。

  • Development 「城市發展」半年刊 第九期

    081

    學術論壇

    城市發展 City Development

    綠色能源產業人力供需評估

    圖 4 94 至 104 年學士與碩士程度科技人力供需比較 資料來源:整理於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2006)

    表 4 學士與碩士程度科技人力平均每年增補人力供需比較 94-97 年(中期) 94-104 年(長期) 學門別

    淨供

    給 A

    淨供

    給 B

    淨需

    比較 A 比較 B 淨供

    給 A

    淨供

    給 B

    淨需

    比較 A 比較 B

    學士 5900 4100 3350 2550 750 6100 4300 3200 2900 1100 化學

    工程 碩士 1450 1150 -- 1300 -- 1500 1200 1350 -- --

    學士 6450 4650 5700 -- -- 6450 4700 5250 1200 -- 工業

    工程 碩士 1400 1150 -850 2250 -1100 1450 1200 2450 -1000 -1250

    學士 3400 2150 800 2600 1350 3550 2350 700 2850 1650 環境

    科學 碩士 1100 950 650 450 500 1150 950 450 700 500

    學士 4000 1600 1100 2900 500 4900 2100 1500 3400 600 生物

    科學 碩士 2750 2100 1700 1050 1050 2850 2250 1400 1450 850

    學士程度總計 19750 12500 10950 8050 2600 21000 13450 10650 10350 3350

    碩士程度總計 6700 5350 5050 1500 450 6950 5600 5650 1150 100

    資料來源:整理自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2006)

    說明: 1. 淨需求包括就業淨增人數及因死亡、退休、出國轉業所需遞補人數。 2. 比較=供給-需求。A 表示畢業生全部投入就業市場之人力,B 表示畢業生扣除國內外進修後之供給人數。 3.「-」代表供需約可平衡,學士程度為供需差額小於需求人數之 20%以內。

  • 「城市發展」半年刊 第九期

    城市發展 CityDevelopment

    圖 5 綠色產業人才質與量之缺口 資料來源:本研究自行整理

    三、綠色能源產業地區性之發展

    經濟部中小企業處為協助國內綠色產業,建構綠色能源相關產業之專業育成

    網絡,以育成為基礎,規畫相關產業之技術研發能力、國際交流合作、市場行銷

    開發、智財專利、提供產學合作與技術移轉、研發成果事業化與扶植新興產業發

    展等服務,引領產業邁向「創新突破型」經濟發展為總目標。提供各項服務,建

    置知識網絡平台(www.ntut.edu.tw/~green),並於南區三所大學建構育成網路,以

    產學合作的模式來協助綠能產業的發展,本文整理自表 5 所示。

    表 5 南區三所大學建構育成網路協助綠能產業發展 0

    82 學校 內容 說明

    國立中正大學

    生質能源/能源技術/汙

    染防治工業/高級材料工

    創業家培育中心/產業發展及預測研究中心/自動化研究中心/先進工具機研究中心

    /製商整合研究中心/奈米設計與原型研究中心/財經法律研究中心/晶片系統研究

    中心/精密模具研究中心/行銷策略與創意研究中心/金融創新與債券研究中心/精

    緻電能應用研究中心/奈米生物檢測科技研究中心/尖端製程與軋鍛技術研究中心/

    台灣自旋科技研究中心

    國立高雄大學

    光電及半導產業/奈米技

    術功能化材料之加值/生

    物科技/E 化產業及財經

    法律管理/

    永續居住環境科技中心

    資源開發中心

    遠東科技大學

    綠色能源產業/環保生技

    /醫藥生技/精密機械/新

    材料(含奈米科技)/休閒

    產業/食品生技/化工

    節能中心/環保材料中心/光電中心/精密製造中心/創造力中心/塑膠精密加工中心

    /生物科技中心/永續材料中心/微奈米科技中心

    資料來源:本研究參考知識網絡平台自行整理

    http://www.ntut.edu.tw/%7Egreen

  • Development 「城市發展」半年刊 第九期

    083

    學術論壇

    城市發展 City Development

    綠色能源產業人力供需評估

    於產業界方面,經濟部能源局委託工業技術研究院產業經濟與趨勢研究中心

    (IEK)進行「綠色能源產業服務平台建構」計畫,該計畫之任務,乃透過市場與

    產業資訊的收集和建立,針對太陽光電、LED 照明、風力發電、生質柴油、能

    源資通訊、氫能與燃料電池、電動機車、能源服務與冷凍空調等九項產業建立完

    整資料庫,針對此九項綠色能源產業之產業供應鏈、技術發展策略、市場發展趨

    勢及應用趨勢進行分析,整合成立一個完整的產業服務平台,提供綠色能源業者

    對於產業未來發展之參考,更期望透過平台服務,達成提升我國綠色能源產業競

    爭力,使台灣能躍升為潔淨又有動力的綠色矽島。從表 6 可以得知該平台已經建

    有綠色能源產業資訊分佈情況,總計參加的公司約 419 家/工廠 95 家、北部公司

    約 294 家/工廠 49 家、中部公司約 57 家/工廠 23 家、南部公司約 64 家/工廠 21

    家、東部公司約 4 家/工廠約 1 家。

    表 6 綠色能源產業分佈統計總表

    公司/工廠 公司/工廠 綠色能源產業

    (ALL 總數) (南區數)

    公司/工廠

    (高市)

    公司/工廠

    (高縣)

    太陽光電 92/27 16/4 0 2

    LED 照明 136/53 18/8 2 3

    風力發電 24/5 3/1 3 0

    升質燃料 24/11 7/4 3 2

    能源資通訊 36/28 2/9 1 1

    氫能與燃料電池 18/12 3/3 0 0

    電動機車 32/8 8/6 2 1

    能源服務 20/6 2/2 2 0

    冷凍空調 40/16 6/2 3 3

    資料來源:綠色能源產業資訊網

    四、綠色能源產業所需人力的教育訓練策略取向

    在整體策略的部份,斟酌執行上的可行性後,其人力資源發展策略茲分述如

    下:

  • 「城市發展」半年刊 第九期

    城市發展 CityDevelopment

    (一)建立綠色產業人力供需平台:

    在綠色供需分析,供給面以學校教育基礎為主這是長期教育訓練的方面,在

    短期培訓以行政公部門的訓練以及產業的培訓為主,短期訓練可透過公部門的職

    業訓練以及產業自行培訓,配合產業的需求並結合大專院校的師資,及產業內部

    研發人員一同對願意踏入此產業的員工進行職業訓練,以迅速補足產業人力需

    求。鼓勵學校與職業訓練機構專設課程規劃單位,規劃符合市場需求的課程內

    容,以反映經社發展及產業需求。

    (二)強化辦理綠色產業人才技職教育與產學合作:

    未來可強化產訓合作,應再加強產訓合作策略整合之供應平台,有效整合區

    域產、官、學、研界訓練資源,共同辦理訓練。並可透過產學合作,推動大專院

    校實習制度,讓教學與產業需要密切結合,並鼓勵企業推動員工參與回流教育及

    職業訓練,強化企業與個人之國際競爭能力。除了學術教育之培養,建議經濟部

    產業研發碩士專班應該仍要持續推動,以持續培訓符合企業需求之人才。

    (三)藉由綠色工作坊培育綠色人才,加強產業聚落建立:

    藉由綠色工作坊的培訓課程培育具中階太陽能、風力發電系統建置技術之專

    業工程師、以及藉由設計與開設一系列的潔淨能源、產業節能與能源服務人才培

    訓課程,培訓具淨能與節能入門與初階的基礎技術人才,協助產業順利轉型,積

    極發展之綠色特色產業,積極邀請有興趣於綠色能源的產業加入 IEK 所執行的計

    畫,擴大台灣綠色產業聚落。 0 84 (四)產學之間的發展應具系統系規劃並趨一致性:

    在產業與學界之間發現,產業聚落於南區大都集中在 LED 照明及冷凍空調

    產業,受中小企業處責成的育成中心則以奈米及生物科技為主,若在地產學間的

    發展能更趨一致,將會更有助於地方綠色產業的發展。

  • Development 「城市發展」半年刊 第九期

    085

    學術論壇

    城市發展 City Development

    綠色能源產業人力供需評估

    參考文獻 |

    [1] 尤如瑾,台灣再生能源產業發展策略探討,2009 年 10 月 20 日,取自:

    http://ieknet.itri.org.tw/commentary/example/7-2.jsp

    [2] 行政院主題網站,我國綠色能源發展佈局,2009 年 10 月 30 日,取自:

    http://www.ey.gov.tw/ct.asp?xItem=57756&CtNode=3019&mp=97

    [3] 行政院主題網站,綠色能源預期效益,2009 年 10 月 30 日,取自:

    http://www.ey.gov.tw/ct.asp?xItem=57166&CtNode=3021&mp=97

    [4] 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2005),我國發展綠色產業之願景及策略,台北: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

    [5]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2006),我國 94-104 年科技人力供需分析,台北:經建會。

    [6]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挑戰 2008 - 國家發展重點計畫,2010 年 5 月 1 日,取自:

    http://www.cepd.gov.tw/m1.aspx?sNo=0001539&ex=1&ic=0000015

    [7] 沈培華,綠色產業興起,創造新就業機會,2009 年 4 月 16 日,取自:

    http://tw.money.yahoo.com/news_article/adbf/d_a_090225_3_1d6kx

    [8] 高雄市政府環保局,推動民間企業與團體實施綠色採購,2010 年 1 月 14 日,取自:

    http://sub.khcc.gov.tw/pda/Action_Detail.aspx?ID=160&page=1

    [9] 陳潤明(2004),2004 我國產業生命力之新契機研討會,台北:經濟部技術處 IT IS 計畫。

    [10] 曾茹萍,預約下一個科技新貴綠色概念能源產業,2010 年 5 月 1 日,取自:

    http://media.career.com.tw/industry/industry_main.asp?CA_NO=349p060&INO=47

    [11] 萬文隆,橄欖山論壇─綠色的智慧‧你我的明天>活動報導,2010 年 5 月 1 日,取自:

    http://www.ywca-manage.org.tw/index.php?c=0&p=31&bc=n

    [12] 經濟部(2009),「綠色能源產業旭升方案」行動計畫,台北:經濟部。

    [13] 經濟部投資業務處,2015 年台灣綠色能源產業產值將達 200 億美元, 2009 年 4 月 16 日,取自:

    http://investintaiwan.nat.gov.tw/zh-tw/news/200707/2007070401.html

    [14] 詹世弘(2008),绿色能源产业发展现况、瓶颈及建议-以台湾为例,青島科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9 卷 s 期,

    16-19。

    [15] 綠色能源產業資訊網,產業聚落,2010 年 3 月 30 日,取自:http://www.taiwangreenenergy.org.tw/Cluster/

    [16] 趙麗雲,肆應新產業,培育新人才,厚植國家未來競爭力,2010 年 3 月 30 日,取自:http://www.npf.org.tw/post/1/5688

    [17] 舉辦 6 大產業人才培育研討會,盼提升雲嘉南地區產業發展 培植多元文化人才, 2009 年 4 月 16 日,取自:

    http://www.tnvtc.gov.tw/enewsweb/97Periodical/3/3.html

    [18] Ferretti, I., Zanoni, S., Zavanella, L., and A. Diana (2007). Greening the aluminium supply chai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Economics, 108, 236-245.

    [19] Hirai, K., Mabee, J., Smith, D., and M. Small (2005). Sony’s Green Partner Program, Proceedings of the 2005 IEEE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Electronics and the Environment, 54-59.

    [20] Hu, A. H. and C. W. Hsu (2006). Empirical study in the critical factors of green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GSCM)

  • 「城市發展」半年刊 第九期

    城市發展 CityDevelopment

    0 86

    practice in the Taiwanese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Industries, Proceedings of the 2006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anagement of Innovation and Technology, 853-857.

    [21] Liu, M. S., and S. D. Wu (2009). Green Supplier Assessment: A Case Study of the Fire Extinguisher Industry, Journal of

    American Academy of Business,14(2),104-111.

    [22] Vachon, S. and R. D. Klassen (2006). Green project partnership in the supply chain: the case of the package printing

    industry, 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 14, 661-671.

    [23] Zhu, Q. and J. Sarkis (2006). An inter-sectoral comparison of green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in China: Drivers and

    practices, 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 14, 472-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