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cript
Page 1: 4 2016 Award 儿童文学应有“苦难阅读”epaper.jxnews.com.cn/jxrb/page/186/2016-04-08/B03/34581460046… · 的传说,在一些宗谱、志书上也有反映。大量 传说的存在,让我们很难把它们完全归之于好

WENHUA GANPO

本版邮箱:[email protected]

■ 副刊部主办 责任编辑 杨淑玲 电话:0791-86849979 B32016年4月8日 星期五 JIANGXI DAILY读 书

期第258

讲好江西山水故事的生动案例□ 叶 青 这是一本旨在展现明初历史风云、破解明

初历史悬案与玄机的长篇章回体历史小说。我对此书产生兴趣的原因有二:本书作者

之一是与我同姓名的朋友,朋友出版大作,自然应在第一时间捧读为快;而更为重要的原因是,此书写明代建文皇帝故事,特别是对建文帝与江西三清山的渊源进行了多方面的钩沉、破解,令人很想一窥究竟。

明建文帝是一位颇有抱负的青年皇帝。其父早逝,作为皇长孙,从朱元璋手中接过皇位时,只有 21 岁。不幸的是,年轻皇帝的治国抱负与手握重兵的皇叔的利益发生冲突,进行了多年战争,最终不敌燕王朱棣的大军。当朱棣军队攻破金陵皇城时,建文帝从历史上消失了,只剩下几具烧得面目全非的尸体,难以辨认究竟。从明代开始,关于建文帝的种种记载就矛盾重重。《成祖本纪》说:“宫中火起,帝不知所终。燕王遣中使出帝后尸于火中”。《明史·恭闵帝》在延续上述记载的同时又补充道:

“或云帝由地道出亡……后滇、黔、巴、蜀间,相传有帝为僧时往来迹。”这些记载使建文帝的归宿变得扑朔迷离。也许是出于对这位皇帝命运的同情,也许是因其“活不见人死不见尸”自然而起的种种猜测,关于建文帝的种种传说不胫而走。此后,建文帝的踪迹不仅在多地被相继“发现”,甚至远及海外;围绕着这些踪迹的传说,在一些宗谱、志书上也有反映。大量传说的存在,让我们很难把它们完全归之于好事者的无中生有。遗憾的是,由于历史资料和

直接证据的匮乏,关于建文帝的生前身后事,至今仍是一桩历史悬案。

近年来,这位“隐踪皇帝”与三清山之间的关系开始引起人们的兴趣。由于本书作者的持续努力,建文帝三清山入道说逐渐成型,并受到广泛关注。三清山位于江西省东北部怀玉山脉中段,因有三峰宛如道教玉清、上清、太清三位尊神列坐山巅而得名。三清山道教文化资源底蕴深厚,东晋时葛洪即曾在此“开山结室、凿井炼丹”;宋代已建有“三清宫”。明代三清宫等道教建筑得以重修并扩建,形成了至今基本完好的道教宫观建筑群。本书作者对三清山道教遗迹进行了长期研究,认为在包括石雕、石刻在内的三清山道教建筑遗迹中,留有耐人寻味的文化密码。通过对这些文化密码的潜心解读,他们提出了建文帝化名詹碧云,隐居三清山任三清宫住持道士的大胆结论。作者以此为出发点,对全国多地留存的与建文帝有关的遗踪及其传说,进行了合理的梳理,在这些踪迹之间建立起足以自圆其说的联系,并进而形成了本书的故事架构。

因此,这是一部建立在多年潜心研究结论基础上的文学创作。正是由于本书主要故事围绕着一段历史传奇展开,使其选题自然具有很强的吸引力。作者根据对历史悬案的剖析,进行了合理假设与艺术构思,铺展开曲折、生动、充满玄机的情节,读来引人入胜。值得一提的是,本书采用章回体形式结构全书。章回体是中国古代长篇小说的主要形式,由宋元“讲史话

本”发展而来。“讲史”就是讲述历代兴亡故事。章回体小说用工整的标题作回目,概括本回基本内容,具有提纲全书故事脉络的功能,读者可据此一目了然地了解历史故事的大略,在“讲史”之时具有先天的优势。本书采用章回体结构全书,以建文帝生平为线索讲述明初历史波澜,其主题与章回体形式可谓相得益彰。仅从本书的回目设置而言,文字工整而灵活,既提纲挈领又生动有趣,激发读者阅读兴趣,使我们再一次领略到传统章回体小说的魅力。

当然,我们不能说一部小说即可完全破解悬疑数百年的历史之谜。本书作为历史演义可以有艺术虚构与加工,如要确证建文帝曾经隐居并埋葬于三清山,还需要更为深入的考证和直接证据。不过,我这里想说的,却是本书在文学与史学之外的另一重意义。

我们说江西有着优美的自然山水,可谓得天独厚。但山水名胜不仅要天生丽质,还需要有故事,这就需要我们认真挖掘、并以恰当的形式广为传播。本书作者以大量心血探究三清山与建文帝的关系,并写成一部精彩的章回小说,着实很有创意。仅仅是建文帝有否曾在三清山藏身这一个悬念,就能够吸引广大读者及旅游者的眼球,为三清山乃至更多的江西山水增添极大魅力。更为可贵的是,在这部小说中,除了三清山,还有大量篇幅涉及到江西的历史人文与自然景观,其良苦用心值得学习。笔者认为,这部小说确实为我们如何讲好江西山水故事提供了很好的启示与生动案例。

书己见

《隐踪皇帝》丑 人 官 涛 叶 青 著江西人民出版社

品书品书

书现场书现场

身为北京大学教授的曹文轩这样给儿童文学下定义:儿童文学最大的功能,或者最根本的目的,是为人类提供良好的人性基础,这包括了三个维度,第一是正确的道义感,第二是审美价值,第三是在作品字里行间、无处不在的悲悯精神。

国际安徒生奖评委会主席帕奇·亚当娜这样评价,“曹文轩的作品书写关于悲伤和苦痛的童年生活。他的作品也非常美丽,树立了孩子们面对艰难生活挑战的榜样,能够赢得广泛的儿童读者的喜爱”,“用诗意如水的笔触描写原生生活中一些生活中真实而哀伤的瞬间”。

“一个作品能否走向世界,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考量指标,就是是否经得起翻译,”曹文轩剖析自己的文学创作时说,“我既使用了本民族语言,也找寻到文字下面所蕴含的全人类共通的语言,所以我认为当我的作品翻译成其他语言文字时,最主要的东西不会有什么损失。”

儿童文学应有“苦难阅读”

曹文轩10部经典儿童作品

《火印》

本书对战争有着深刻和思考。《火印》中战争占了较大的篇幅,对战争的描写,并不是全景式的、大场面式的,而是从野狐峪村民的眼中对战争进行观察,用他们的亲身遭遇对战争进行描绘。整个审谛和思索都是站在人性的高度上的,在残酷的战争中,每个人都是悲剧人物和被摧残的受害者。

《火印》用大量笔墨描写了人的各种情感,人与动物的深情,亲情、友情、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情感、对家乡的热爱、对敌人的仇视……让人欲罢不能,潸然泪下,心中久久不能平静,这些感情放在特殊的敌我对阵的特殊年代,更是让人印象深刻。

《草房子》

男孩桑桑在油麻地小学度过了六年刻骨铭心、终身难忘的校园生活,亲眼目睹或直接演绎了一连串看似寻常但又催人泪下、震撼人心的故事:少男少女之间纯洁无瑕的情意,不幸少年与厄运相拼时的悲怆与优雅,残疾男孩对尊严的执著坚守,在死亡体验中对生命的深切而优美的领悟,垂暮老人在人生的最后瞬间闪耀出的人格光辉,大人们之间扑朔迷离且又充满诗情画意的情感纠葛……这一切,清楚而又朦胧地展现在少年桑桑的世界里。

这是一部富有品位、格调高雅的儿童长篇小说,叙述风格浅易而又深刻、谐趣而又庄重,自始至终洋溢着一种淳朴的美感,荡漾着一种悲悯的情怀。

《青铜葵花》

一个特别的机缘,七岁的城市女孩葵花和乡村男孩青铜成了兄妹相称的朋友。他们一起生活,一起长大。但十二岁那年,女孩葵花被命运召回了她的城市,男孩青铜从此常常遥望着芦荡的尽头,遥望着女孩葵花所在的地方……

小说人物鲜活灵动,叙事简洁流畅,文字纯净唯美,意境高雅清远,情感真挚深沉,充盈着感人肺腑、震撼人心的真情真性,闪耀着人道主义的光辉。

《大王鸽文库存》(共6册)

曹文轩凭借多年的文学创作、研究经

验和从事语文教育,主编中小学语文教材的经历,编选了“大王鸽文库”。文库坚持立人、传承文化薪火和亲近文学等宗旨,以审美、情感、思想、智慧、教育等多个维度贯穿,体现了曹文轩多年来形成的文学观和阅读观。“大王鸽文库”从古今中外的文学名篇中精选出适合孩子阅读的篇目,内容丰富、题材多样、文笔优美、可读性强。

《羽毛》

一根羽毛寻找“我从哪里来”的答案的美丽故事,配上罗杰·米罗绚丽动人的画面,让每个读者都身临其境。

故事中,羽毛飞上天空,开始不停地琢磨:“我究竟是哪只鸟的呢?”翠鸟、布谷鸟、苍鹭、孔雀等鸟一只接一只地出现,羽毛一次又一次地问着同一个问题:

“我是你的吗?”这样的角色选择、这样循环往复的结构,是为儿童设计的。但是,在简单的故事背后,羽毛琢磨的问题,其实也是人类思考的根本问题,那就是: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我属于谁?

《曹文轩纯美绘本:菊花娃娃》

一座美丽的小城里有一个美丽的女人,天天都在做布娃娃。每做完一个,她都会在布娃娃的身上绣一朵菊花。从日出到日落,从春秋到冬夏,从青丝到白头,女人用了一生的时间做了这样一份纯净的事业。

《枫林渡》

这是一个悲悯又温暖的故事。一场空前的浩劫,让不足一岁的蓝蓝被奶奶接到乡下。十年后,在乡下和奶奶相依为命的蓝蓝又被妈妈接回城里,住进了外婆家的市长小院。和城市生活的新鲜感同时到来的,是一堵无形的高墙带给蓝蓝和奶奶的巨大压迫感。城乡之间、市长小院和大杂院之间的沟壑,摧毁尊严,撕裂亲情,而底层人物的人性光辉则让故事有了光亮和温暖。这部小说选取了童年书写中一个不太被其他作者所关注的厚重主题,叙事从容而富有张力,令人在感人至深的故事中,对人生、人性、社会、命运等最基本的价值命题有了深切的领悟。

《曹文轩水精灵丛书》

曹 文 轩 说 :“ 我 的 空 间 里 到 处 流 淌 着水……我很怀念河流处处、水色四季的时代……水养育着我的灵魂,也养育着我的文字。”“水性,也就是一种可亲近性。诗性、水性,表现在语言上就是去掉一些浮华、做作的辞藻,让语言变得干净、简洁,叙述时流畅自如但又韵味无穷。表现在情节上,不去营造大起大落的、锐利的、猛烈的冲突,而是和缓、悠然地推进,让张力尽量含蓄于其中。表现在人物的选择上,撇开那大红大紫的形象、内心险恶的形象、雄伟挺拔的形象,而择一些善良的、纯净的、优雅的、感伤的形象,这些形象是由水做成的。”

“曹文轩水精灵丛”包括《赶牛郎》《呐喊的田螺》《鸟之帆》《失落的花田》《紫檀色的皮肤》五册,综合了曹文轩儿童小说的特点,人物独特鲜活,叙事简洁流畅。其对美好人性、事物的描写牵引着小读者感受真善美,体验这个世界相扶相助、脉脉温馨的力量。

《鸽子号》

《鸽子号》分为“我的作品”“我的创作谈”“水边的文字屋”“无边的绘本”“从经典开始”“灵性写作”“成长心声”“第二语文”几个部分。

《一只叫凤的鸽子》是曹文轩的短篇小说,讲述了一只鸽子和两个孩子的悲喜经历、大爱人生。绘本作品《失踪的婷婷》,讲述一个杯子的亲情故事。“水边的文字屋”收录儿童文学

“隐藏的天王”常新港短篇力作《请收藏我的声音》,聆听孩子们的内心呼喊。“灵性写作”里曹文轩教你写作文、帮你改作文。“成长心声”则是与曹文轩近距离深入交流,为心灵成长点亮一盏温暖的灯火。

《最后一只豹子》

荒原上,一只豹子在踽踽独行。它在寻找着其它的豹子。可是寻找了几天,还是一无所获。它遇见了一只野鸽子,一只土拨鼠,一棵老橡树。即将干涸的一口水塘里映出了豹子疲惫的脸,可是强烈的阳光带走了水塘的最后一点水分,豹子慢慢地睡去了……暴雨过后,水塘里再次蓄满了水,豹子却没有再醒过来。

作品展现了磅礴的生命意识和深厚的人文情怀,作者以绘本之力关照孩子精神成长。希望可以在孩子心中留下一颗善的种子,善待自己、善待他人,更要善待我们生存的自然和地球。

□ 本报综合

“倡导全民阅读”连续三年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全民阅读促进条例》连续四年列入国务院立法工作计划。全国两会期间,一些代表委员热议全民阅读,有来自新闻出版界的委员呼吁,尽快为全民阅读立法。

全民阅读已经在全国开展 10 年,其重要性已经得到了普遍认识。综合舆论氛围来看,《条例》已经到了呼之欲出的时候。相信在各方的推动下,《条例》的出台不会太晚。

《条例》有助于保障阅读环境朝着良好方向发展,也能解决出版、销售、市场、传播等与阅读密切相关产业存在的一些问题,总而言之,这是一件好事。但同时也要认识到,全民阅读是个系统、庞大、漫长的工程,同时,作为读者也好,相关的机构也好,均存在一定程度的个体差异,《条例》可能无法细致对应现实问题,它的指导意义或是它最大的价值所在。

以政协委员白岩松的一个建议为例,他认为“新出版的图书在半年之内应该不低于8.5的折扣”,这在执行层面上,难免会遭遇到市场与读者的双重反对。网店出于品牌推广的目的,以补贴的形式降低书价,很难从法律层面去追责。读者因为书价合适,多买了一些书,这客观上也有助于全民阅读,如果《条例》中的某一条无形当中压制了读者的买书热情,这本身也是一种悖论。

正是因为存在诸多的中间地带,以及不少含糊的、没有标准答案的争议问题,《条例》才需要反复斟酌,这也是它难以快速推出的原因之一。基于这种认识,也有声音称,全民阅读更适用于“倡导”,“立法”虽有锦上添花的作用,但并非必然选择,一旦进入立法层面,就有可能面对一些“有法不依”的尴尬。

其实,全民阅读在“倡导”与“立法”之间,还有一个非常大的运作、推广空间。仅就“倡导”而言,从口头倡导、舆论引导,到创意倡导、行动倡导,都有许多的事可以做,全民阅读重在“全民氛围”,更重在“阅读实效”,真正有效果的全民阅读,是人们读书观念的改变——从被动读书、从众读书,变为主动阅读、个性阅读。只有摆脱了对阅读的实用、功利目的,阅读行为才会根植于精神,融入人们的气质。

因此,在《条例》出台之前,相关的阅读推广机构,倾心于全民阅读的公众人物,更应该思考一下,在这项工作上,究竟还有什么事情可以做,已经在做的事情有没有做到位。如果该做的事只做了十之二三,那么即便

《条例》出台了,全民阅读仍然短时期内没法真正良好地实现。

全民阅读重在“阅读实效”□ 韩浩月

海子,以梦为马的诗人。纯真质朴、理想主义、抒情诗人……每个读者心中都有一个海子印象。阅读《以梦为马:海子经典诗选》,你总能读到麦地、大海、村庄、鲜花、天空、太阳等清新的字眼,“每一个接近他的人,每一个诵读过他的诗篇的人,都能从他身上嗅到四季的轮转、风吹的方向和麦子的成长”。春天,我们纪念海子,纪念我们的青春、梦想和不老的理想主义情怀!

文学

《以梦为马:海子经典诗选》海子 著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6年3月

新书过眼

杨逢彬是国学大师杨树达先生的嫡孙,文史名家杨伯峻的堂侄。杨树达先生是当代语言文字学家,毕生从事汉语语法和文字学研究和教学。长于金石、甲骨和古文字训诂、音韵及汉语语法、修辞等。上世纪 30 年代发现形声字声类有假借现象,并收集到声联义的例证数百条。本书主要记叙了杨树达先生的学术与交游的历史,和他去世之后杨家的历史遭遇以及杨家与叶德辉、徐复观、董同龢等名家学者的交往,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传记

《杨树达先生之后的杨家》杨逢彬 著浙江大学出版社2016年4月

《阿狸·旋木花园》是“阿狸”系列的第四本主打绘本,作者Hans历时三年手绘,打造全新故事,用一本新的经典,开启阿狸 10 周年嘉年华。《阿狸·旋木花园》包括九个故事和十余则呓语,分别与梦境、爱、冒险、旅行、梦想有关。其中,“旋木花园”是一个奇妙的梦,“英雄”是一枚爱的勋章,“朗姆”是一场芬芳的冒险,“送别”是一次背影的告白……所有这些都来自于生活中的细枝末节,阿狸之父 Hans 用纯手工绘制的梦幻童话,缀起一连串的幻想曲。

绘本

《阿狸·旋木花园》Hans 著中国华侨出版社2016年3月

4月4日,在意大利博洛尼亚举办的国际童书展上,作家曹文轩荣膺2016年国际儿童读物联盟(IBBY)国际安徒生奖(Hans Christian Andersen

Award),成为迄今为止首位获得该奖项的中国作家。

曹文轩是中国当代儿童文学的领军人物,他的创作强调内在的艺术张力,尤其注重情感的力量、善的力量和美的力量,代表性长篇小说有《草房

子》《细米》《红瓦黑瓦》等。多部作品被翻译为英文、法文、德文、日文、韩文、希腊文、瑞典文、越南文等文字。

作家曹文轩作家曹文轩

Top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