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cript
Page 1: China Quality Daily 以书为媒打造文化生活新空间 沉 默epaper.cqn.com.cn/images/2018-01/11/08/ZLB08B20180111C.pdf · 本版责任编辑 王 嘉 电话:010-84636699-8047

百味人生

四海漫游

诗 界

ChinaChina QualityQuality DailyDaily

20182018年年11月月1111日日星期四星期四8 文化生活文化生活

本版责任编辑本版责任编辑 王王 嘉嘉电话电话::010010--8463669984636699--80478047电子信箱电子信箱::zhiliangminshengzhiliangminsheng@@163163.com.com

实体书店实体书店““回暖回暖””

以书为媒打造文化生活新空间

冬季冬季,,请到光泽乌君山来看雪请到光泽乌君山来看雪

□ 史竞男 王 阳

中国实体书店在经历了前几年的闭店潮“寒冬”后,行业回暖复苏迹象明显。一些书店转型升级成为城市文化空间,一些线上图书平台向线下开店扩展。复苏的实体书店不仅成为城市的精神地标,更让读者重获“诗意”的“栖居地”。

政策政策““红利红利””帮实体书店复苏帮实体书店复苏

中国书刊发行业协会有关负责人表示,2017年,贯彻落实中宣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等 11部门发布的《关于支持实体书店发展的指导意见》,成为发行业的重点工作。

如今,我国实体书店蓬勃发展,在政府相关政策指引和指导下,实体书店转型升级力度加大、步伐加快,大到文化综合体、小到个性化特色小书店渐次涌现、遍地开花。

实体书店的复苏得益于从中央到地方的各项优惠政策相继出台——

《关 于 支 持 实 体 书 店 发 展 的 指 导 意见》出台后,各地纷纷推出了相应的实施意见,对本地实体书店的发展目标、网点布局、财税扶持等提出明确要求,并注意

突出地方特色;《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动实体零售创新转型的意见》从根本上对实体书店转型发展提供了发展思路与实质支持;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和商务部联合发布的新版《出版物市场管理规定》,进一步降低了行业准入门槛,细化了事中事后监管措施……

业内人士表示,这些“政策大红包”对于推动实体书店发展提供了实打实的“真金白银”。随着各地实体书店扶持政策在2017 年的相继落地,以及全民阅读工作的持续推广,实体书店迎来战略发展的新机遇。

变革升级让传统书店重装上阵变革升级让传统书店重装上阵

每逢周末,北京的言几又、单向街、万圣书园等书店,会成为爱书人的聚集地,一 些 读 书 会 等 文 化 交 流 活 动 也 在 此 举办。它们不再是一个单纯的书店,更是北京的文化地标。

济南市民李楠是一位喜爱逛书店的白 领 ,每 每 出 差 他 都 会 到 当 地 知 名 书 店逛 逛 。“ 越 来 越 多 的 新 开 办 的 实 体 书 店各 具 特 色 ,不 管 是 国 有 还 是 私 营 的 书店 ,都 让 消 费 者 感 受 到 设 计 、服 务 更 加走心。”

随着市场细分和网点布局不断优化、产品线与服务链进一步丰富、科技支撑程度不断提高,实体书店转型成效明显,进入了“主业+多元”同步发展时代。

江西的“新华壹品”、河北的“小桔灯绘本馆”、河南的“尚书房”、安徽的“前言后记”、湖北的“九丘书馆”、广州的“约阅BOOK”等一大批新华书店子品牌的设立及网点布局,为“传统老店”新华书店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活力。

与此同时,民营连锁书店也扩张提速并 造 就 一 大 批 知 名 书 店 品 牌 。“言 几 又 ”

“西西弗”“方所”“钟书阁”……这些新型民营连锁书店,风格特色鲜明、经营理念先进,短期内将门店开到了全国各地。

北京发行集团董事长李湛军认为,实体书店创新变革有三种类型:一是“诚品模式”,善于把非图书的业态有机融合到图书的经营和销售体系中;二是“果戈里模式”,更侧重于围绕图书服务进行活动场景设计;三是一些“专”“精”“特”的小书店,吸引专业化或粉丝型人群。

“我希望书店也能作为城市的眼睛,给城市带来温暖和光明。”北京模范书局创始人姜寻说,与生活方式联结、融合发展,将成为未来实体书店发展的总基调。

线上电商拓展线下实体寻求突破线上电商拓展线下实体寻求突破

一年来,图书电商巨头纷纷从线上走向线下,推出了实体门店,改变着传统实体书店的经营格局与赢利模式。

当当累计开业实体书店百余家,并计划在 3年内开 1000家实体书店;京东启动

“千城千店图书角”计划,已在北京、上海、西安、深圳、长沙等城市陆续开放……图书电商通过开设线下门店以增强体验功能,巩固提升图书市场占有率。

专家认为,电商巨头的加入,让书店整 体 经 营 正 在 被 重 新 塑 造 ,行 业 也 正 在被从业者重新定义。线上线下深度融合的 全 渠 道 模 式 是 大 势 所 趋 ,“ 销 售 图书 + 综 合 服 务 ”将 成 为 实 体 书 店 发 展 的新趋势。

“实体书店将成为人们生活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书刊发行业协会有关负责人说,未来的消费者将不再为单一的购书需求走进书店,体验书店的文化服务将成为最主要的进店目的。以书为媒,实体书店将向复合式文化生活空间变革;通过拥抱互联网、新零售、新科技,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满足读者多层次、多样化阅读需求。 (据新华社)

□ 安黎霞

我想用我的作品感动世人,我想听到他们说,“这个艺术家的作品,所思至深,所感至柔。”

电影《至爱梵高·星空之谜》在梵高的独白中落幕。那一瞬间,似乎读懂了梵高。

《至爱梵高·星空之谜》取材于梵高的120幅原作和800封信件,通过30位绘画师以梵高风格的油画再现,整部动画由56800幅油画构成,用第三人称的讲述,倒叙回顾梵高死前几天的生活轨迹,让梵高的 20位画中人对着镜头讲述画家的生平,试图探索梵高的精神世界与死亡之谜,视觉效果十分震撼。

虽然有些不喜欢电影刻意的讲述梵高生活的孤独和对死亡之谜的探寻,但是,还是透过梵高的经历和独白感受到画作震撼人心的力量和不朽的源泉。

影片中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梵高,就如每个人心中有一个哈姆雷特一样:他是混吃混喝的魔鬼,是割去自己耳朵的疯子,是童年不受宠爱的小可怜,是把艺术视为生命的画

家……在世俗的眼光中,梵高孤独得很远。我却看到星空之上他的回眸,丝柏树的

枝丫如火焰般直指蓝天,梵高悲伤、困惑、解脱、痛苦不停缠绕地挣扎,他纵情地表现自我,释放压抑已久的情怀,甚至拿生命去冒险,在生命将要终结前的岁月里,依然与巨大而暴戾的病魔苦苦搏斗,拼死为人间换来了艺术的崇高与辉煌。

我却看到金黄色的麦田里,他癫狂炽热的笔触掠过麦田,他多少次温情的凝视,完成了与世界最纯粹的对话。他用艺术关心现实的问题,探索如何唤醒良知,改造世界。他悲悯的人文及猖獗的艺术情怀,随着岁月的沉淀带来的无量的艺术价值。

我却看到命运把梵高挟持,紧张和不详就在前方,在满是阳光的蓝天中,飘过了久蓄心中死亡的影子,一幅色彩和线条组成的无言绝命书化作惊飞的群鸦,飞向蓝天,追向光明。

透过屏幕,我看到他将一切事物赋予表情、迫切性和吸引力,他希望艺术能将其吞没一切的热情传达,他带着一种浓烈到无法呼吸的馥郁,带着一个欲死者心中对生命的热

望一次次撞击我的灵魂,让人有些喘不过气来,梵高那双藏着常人无法直视的疯狂、迷茫的眼睛深深地刺痛了我。

当我画一个太阳,我希望人们感觉它在以惊人的速度旋转,正在发出骇人的光热巨浪。当我画一片麦田,我希望人们感觉到麦子正朝着它们最后的成熟和绽放努力,当我画一个男人,我就要画出他滔滔的一生。如果生活中不再有某种无限的、深刻的、真实的东西,我不再眷恋人间……这是梵高写给他弟弟的信,同时也是写给世人的,梵高从未辜负那些出现在他眼前的诗意,无论是娇美的鲜花,还是春泥里的蚯蚓,抑或是偷食的乌鸦,生命对他来说都一样,没有什么是粗鄙或是微不足道的,都值得热爱。

梵高是孤独的,在他所处的时代,没有人能读懂他,但也正是这份孤独,成就了梵高的作品,让灵魂在他的画作中永存。梵高又是温暖的,他通过绘画与未来沟通,他的画作震动着后来的每一位酷爱艺术、酷爱生活的人,对于梵高而言,生命是超越死亡的,他用生命之火把灵魂焚烧进自己的画作里,得到永恒。

井井□ 章铜胜

“井”字好写,一横,又一横,一竖,又一竖,直来直去,简单明了。“井”,写在 了 纸 上 ,写 满 了 日 子 ,也 写 进 了 心里。一个“井”字里,有着一个中心,围出了四面八方,也滋润了我们四平八稳的日子。曾经,我们都是一生围着井台转的百姓,我们的一生都离不开井的滋养。井是我们的生之源,心之魂。

在一口井里吃水,和在一个锅里吃饭,是一样的亲,一样的近。井台边无新事,却有旧情,大家在一起住着,知远知近,知冷知暖,知苦知甜。

背井离乡,是不得已,有点无奈,更多的是不舍,只要还有一点办法可想,谁愿意背井离乡呢。背井离乡的“背”是背对、背向的意思,有点无情。你把背影留给了乡井,乡井也把背影留还给了你。你忘了乡井,乡井也忘了你;你记着乡井水的甜,乡井也会记着你的日子的苦与甜。

人 与 井 ,互 相 惦 念 ,就 是 一 份 亲情,就是一点念想,人离不开井,井也舍不得你。井是延续你与家乡情感的源泉,也是溢满心田的亲情。到了任何 时 候 ,命 运 可 能 会 打 击 你 ,乡 井 不会。即使是在异乡的路上,你仍会梦见那口养育你、滋润你的井水的甜,那口井也一样会执著地,在等着你回来,再尝尝井水的甜。那是甜美的梦,在梦里,喝一口甜甜的乡井里的水,日子就会甜滋滋的,重新又溢满了希望。

“千里井,不反唾。”说到底,是怕,也是告诫。怕,是井的怕,怕你的背叛;也是人的怕,怕井的遗弃。告诫是礼,是围绕在井边过日子的人应守的礼。乡井应同桑梓,都是承载恩情之物,都应该是不相忘、永相念的。

“千里井 ,不反唾”是告诫离乡的人。饮井水的人要远走高飞了,也不能忘了井水的恩情,要学会感激,也要学会感恩。即使是离乡千里,永不再回,也不能朝养育自己的乡井吐一口唾沫,那是最无耻地忘恩,也是最恶毒地背叛。你该记得,“井”的四面八方都住着人呢,那是你的父母、乡亲,那些不愿离乡的人都还要围着乡井过日子呢。

日 子 潦 倒 得 过 不 下 去 了 ,就 过 成了颓垣断井,是人连累了井,而井,并无怨言。

老家有一口水井,离村庄有两、三百米的路程,在田野之中,井水始终是清澈见底的。每天清晨,井边排起挑水的长龙。村里人对水井百般呵护,即使是村子里最调皮的孩子,也不敢朝井里扔一个小石子。

敬井若神,是乡民们最纯朴的敬畏之心,也是乡村安然自若的日子里的谨慎,总是和谐而又美好的事情。

儿时的冬儿时的冬□ 史久爱

对 70 后的我来说 ,儿时的冬天是晶莹剔透的 ,同 时 又 是 五 彩 缤 纷 的 ,如 美 丽 的 童 话 世 界 ,令 人 向往和怀念。

在秋叶落尽的一刻,白雪公主就会如约而至,飘飘洒洒,把大地装扮得一尘不染。而后,我们这些小孩子会在学校的操场上、村头的小树林里,欢呼跳跃着,打雪仗、滚雪球、堆雪人,用红彤彤的小手在洁白的雪地上画小鸡、小鸭,画花草树木等各种图案。玩得忘记了时间,忘记了寒冷,忘记了老师、家长的叮嘱,直到炊烟四起时,父母喊我们回家吃饭。

饭 菜 也 如 雪 后 的 大 地 一 样 简 单 、朴 素 ,热 腾 腾的杂面窝头、薯块,用地锅熬制的玉米粥,和着腌制的 黄 豆 酱 、胡 萝 卜 或 少 有 油 水 的 白 菜 炖 粉 条 ,再 不然,就是半锅辣椒糊,很少改样的。儿时的我们,好像 不 懂 得 挑 食 ,嬉 闹 着 围 坐 在 暖 暖 的 灶 房 里 ,一 阵风 卷 残 云 之 后 ,我 们 就 打 起 了 饱 嗝 ,浑 身 直 冒 热气 。 饭 后 ,母 亲 一 边 数 落 我 们 ,一 边 把 我 们 姐 弟 四人 因 玩 雪 而 弄 得 湿 漉 漉 的 布 棉 鞋 放 在 地 锅 的 灶 膛里烘烤。

淘 气 的 弟 弟 在 吃 饭 时 ,总 会 剩 下 一 点 点 ,趁 母亲 一 个 不 注 意 ,倒 在 庭 院 中 心 的 空 地 上 ,诱 惑 那 些小 麻 雀 、小 鸡 仔 叽 叽 喳 喳 地 跑 来 抢 食 。 这 期 间 ,我们 姐 弟 会 学 着“ 闰 土 ”逮 鸟 的 方 法 ,捉 几 只 麻 雀 ,陪我们玩上半天。日子便流水一般,在我们的欢笑中溜走了。

天 晴 时 ,更 喜 房 檐 下 那 一 串 串 长 长 短 短 的 冰凌 ,有时会伸手折断一截 ,塞进嘴里 ,“嘎嘣、嘎嘣 ”地 嚼 个 不 停 ,透 心 的 凉 顷 刻 沁 入 肺 腑 ,令 人 忍 不 住打一寒颤,但我们却开心不已。

午 后 ,不 浓 不 淡 的 阳 光 下 ,我 们 小 孩 子 会 在 村委 空 旷 的 院 子 里 ,玩 跳 大 绳 、丢 沙 包 、踢 毽 子 的 游戏,村西头那几位上了岁数的老爷爷则会在村委南侧墙角的背风处,用麦秸、枯树枝燃起一堆火,然后围 在 一 起 闲 聊 细 碎 光 阴 中 的 点 点 滴 滴 。 我 们 这 些小孩子就会循着光亮一窝蜂跑去,有时还会从自家灶 房 里 抱 些 柴 火 、偷 拿 些 红 薯 过 去 ,和 他 们 一 起 分享这份暖意与馨香。

冰天雪地的冬,原本是没啥农活可做的。但我的 父 母 却 总 把 日 子 安 排 得 满 满 当 当 ,不 留 一 点 空隙 。 父 亲 有 时 跑 运 输 ,有 时 收 拾 来 春 的 农 具 ;母 亲更忙,白天织布,晚饭她还会用那个破烂的大瓷盆,盛 些 玉 米 芯 ,用 饭 后 地 锅 灶 膛 里 的 余 火 引 燃 ,待 盆里 的 烟 气 渐 渐 散 去 后 ,端 至 卧 室 ,卧 室 里 骤 然 就 变得 暖 意 浓 浓 。 这 时 ,母 亲 不 是 倚 在 床 头 纳 鞋 底 、搓玉米,就是坐在木墩上,摇着纺车纺棉,有时还会哼唱 几 段 豫 剧 给 我 们 听 。 有 几 次 ,我 从 梦 中 醒 来 ,发现她还在煤油灯下纺线……

儿 时 的 冬 天 哦 ,有 说 不 完 的 故 事 ,道 不 尽 的温 暖 。

假如风有颜色假如风有颜色□ 李珂扬

假如风有颜色,我希望她是红色、蓝色、绿色……把整个世界吹得五颜六色、五彩缤纷。

假如风有颜色,春天的风是绿色的。春天到了,小草从土地里伸出碧绿的嫩芽,小树悠悠地吐出绿叶,小河被柳条倒映成一汪绿色。我拉拽着风筝与春风一起奔跑一起欢笑。

假如风有颜色,夏天的风是红色的。夏风一吹,把整个世界都吹得火红火红,一阵阵热浪追逐而来。我们脱掉衣服,像泥鳅一样钻进水中,痛快地游泳。

假如风有颜色,秋天的风是金色的。秋天是丰收的季节,田间的水稻黄了,山头的玉米黄了,树梢的果实黄了,到处是一片金黄色,农民伯伯一边开心地笑一边开心地说:“今年又丰收了!”

假如风有颜色,冬天的风是雪白的。冬天,到处是白茫茫的一片。我和小伙伴们一起打雪仗、堆雪人。那时,所有的街道,街道里的房子,房子的屋顶和窗户都堆满了雪。

假如风有颜色,那该多好!我可以把风当画笔,随

风在天空画画,让她成为我们心中美好的梦。

(作者系武汉市水果湖第二小学四(4)班学生)

用生命去等候用生命去等候

□ 王建成

冬季,到闽北光泽县(隶属于中国福建省南平市)的乌君山来看雪景,是一件非常惬意的事情。

虽然我与乌君山相伴数十年,虽然我与乌君山近在咫尺,出门抬头就可见,但一直无缘亲眼见那真实的雪景。

乌君山,是我家乡闽北光泽县的一座名山,海拔1640米。山高林密,岩奇崖嵬,沟壑纵横,景致处处,有双猴石、会仙岩、老人峰、飞泉崖等大小景点上百个,连绵大小山峰30多个,为县境东北一道屏障,自古有“东南名胜”美誉。北宋李昉的《太平广记》书中有记载此山,清代文人高澍然石刻:“石骨扶天,云蟠根地,如此佳山,闭千百世。”山上的景致随四季而不同,特别是冬日的雪景更是一绝。元代光泽籍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黄镇成就曾入此山观雪,欣然而吟下有名的“乌君霁雪”一诗:“谁把琪花洒碧霄,千岩万壑总琼瑶。支颐正好吟诗句,莫遣东风一日消。”勾勒出了乌君冬雪的

美图,道出了雪景的真正内涵,为此成为乌君山的标志诗赋,为后人千古传扬。

生活在光泽县城里人出门抬头就可见乌君山,冬日说起当地的风景自然就要说到乌君山的雪景,让听的人心弛神往。

正值深冬,风雪初霁,为入山观雪,我起了个大早,迎着寒冷北风的呼啸,来到了乌君山脚下。

风雪中的乌君山,白雪茫茫,朦胧中透出雪峰的巨大轮廓,静静地伫立在眼前,显得圣洁而肃穆。山谷中隐隐约约氤氲四起,夹风带雪,扑面而来,让人感到无尽的凉意。沿着冰雪铺满的山径,我摸索着走入山去。脚下的雪“吱吱”作响,如踩在地毯一般,格外舒适。看两边丛林都穿上白装,似一列列风雪中护卫的哨兵。枝叶子雪花一粒粒,像一个个小精灵,洁白可爱。丛丛的树木,如一杆杆晶莹剔透的白炽灯,又如一支支立在山坡上高大洁白的阳伞。越往上走,白雪越厚,小路很滑,往往走一步退几步,好不容易走到会仙岩。这里海拔也在800米,看整个乌君山的雪景都在眼前。

风雪中的乌君山,雪随山形、沟壑、深谷、

岩石、树木、小溪的不同塑出不同形状的雪景。那远处如洁白壮阔的海洋,风雪从谷底团团而起,扑天盖地而来,如波滔汹涌,蔚为壮观。近处山壑深谷,又如层层白色的阶梯,起伏连绵。抬头看那高大的崖壁没有了往日阴森的模样,如一张洁白的宽大幔布。时不时一阵阵雪崩的轰响,泛起了雪雾迷茫,翻翻滚滚,盖过山壑谷底,让人看了惊心动魄。风动石,如一尊白色的老人,微微地仰头,站在高山上思索。飞泉岩,流水成冰,一条条粗大的冰棱挂在半空中,如玉条晶莹透澈,如身临玉宇深宫,让人美不胜收。又如利剑刀枪闪亮,凛凛生威,让人生出惧意。还有双猴在峰顶俯视,神龟伸头入底溪嬉戏,给雪中的乌君山增加了灵韵。最是那顶峰树木上的雪菘,绵软而洁白,如少女的温柔,美丽圣洁,不容侵犯。

雪还在轻轻地下,一片一片,飘落在半空,飘落在地上,与天地融在一起。我不愿撑伞,任雪花一片片地飘落在我头上、脸上、身上,头脑感到格外清醒。也许是久了,没有感到寒冷的感觉。一会儿,雪停了,天明了许多,一缕阳光让浓浓的雾空突然闪亮一下,接着又

被浓云封住。接着中间又有亮光透出,慢慢地向四边延伸,天忽地亮堂起来。是啊,没有入山不知山中的趣处,没有逢雪不知乌君山的景色如此壮美,我心里不由地发出一声赞叹。

不知何时,远处山脚下有一点点红色在移动,慢慢地在往上升,在冰雪覆盖的乌君山上格外地醒目。红点升到半山,我才发现是一队头戴红帽的青年男女旅友,他们也和我一样,不放弃这雪天入乌君山看雪的机会,入山来体验这难能一见的美景。

乌君山的雪,给人美丽,给人无穷的魅力,同时也给人不同的享受和感悟,给人不同的希望与憧憬。让我知道,乌君山的雪自古以来为何有如此魅力,让无数游人冒着风寒冰冷来为里。让无数文人墨客为它吟咏诗句,歌颂它的美丽。同时也让我知道,人生中总会有美丽,让你可遇不可求。人生中总会有希望,让你努力了就会实现。我感谢上苍,赐给乌君山的雪景,让人生的季节如此多彩美丽,让我在人生的晚年有这么美好的心情,久久地徘徊在这里,不忍离去。

为此,我要大声地告诉世人,冬季,到我的家乡光泽乌君山来看雪!

沉沉 默默□ 陈瑞华

让我沉默地充满你的时空,看你那动人的霞红。不任那追求路上,坎坷重重,我仍在风雨中,匆匆。

把思念的波澜,掷给高松;把爱慕的无垠,还诸苍穹。围绕你起落的,将是我生命的枯荣。这一生,愿与你,把命运连同。

爱情脱蒂于苦痛,苦痛任沉默煎烘。让我的梦在你心间慢慢消融,穷尽我的真诚,我的英勇。

西江月西江月··新春书怀新春书怀□ 黄 凰

昨夜烟花催唤,今朝又是新年。明光照我绿云鬟,风暖时时拂面。笑看红尘成惯,此生似梦悠然。平湖春水碧如天,寄我豪情一片。

1月5日,哈尔滨冰雪节开幕,夜晚的冰雪大世界五彩缤纷。 王昭博 摄

Top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