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2.0 环境下的学术信息获取 - zhiding.cnftps.zdnet.com.cn/files/2/17764.pdf · web2.0...

13
Web2.0 环境下的学术信息获取 游园 一、互联网 2.0 简述 1 什么是互联网 2.0 阿尔温·托夫勒在其《第三次浪潮》中声称,“谁掌握了信息,谁就拥有了网络,谁就 拥有了整个世界。”并且,他把世界文明划分为三个阶段:人类的曙光——农业文明;延伸 了人类的手臂——工业文明;互联网1.0,引爆了信息革命,创造了信息文明。那么,我们 今天将延续这一变革,并认为人类第四次文明已经缓缓到来,即创造了人类个性化之路的个 性文明,也就是互联网2.0的诞生。 根据中文维基百科的解释,互联网2.0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 将Web作为平台; * 将数据变成Intel Inside* 分享和参与的架构 驱动的网络效应; * 通过带动分散的、独立的开发者把各个系统和网站组合形成大汇集的改革; * 通过内容和服务的联合使轻量的业务模型可行; * 软件采购循环(software adoption cycle)的终结(永久的Beta版* 软件凌驾于单一设备的层次之上; * 拉动长尾的能力 与互联网1.0比较如下: web 1.0 web 2.0 时间 1993-2003 2003-? 表现形式 通过浏览器浏览大量网页 网页,加上很多通过 web 分享的其 内容,更加互动,更像一个应用 程序而非一个网页模式 和贡献 主要内容单元 网页 帖子/记录”(微内容) 形态 静态 动态 ”(聚合) 浏览浏览器 浏览器、RSS 读器、其他 系结构 客户服务器 “web 服务内容创网页写者 任何“geeks”极客 大量业2 互联网2.0相关技术应用 2.1 博客博客 blog)是个人或群体以时间作的一记录,且不断。个人只需 向博客服务网站注册一个帐号,就可以拥有一个博客了。也可以搭建一个, 租金目前比较著名的服务有:博客斗牛士、中国教育博客等等2.2 维基:Wiki Web 2.0 系下的一个概念Wiki 可以简单解释为友自发维的网络大百科全书,这个大百科全书由友自编辑改内容, 个人可以是词条

Upload: others

Post on 05-Jun-2020

0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Web2.0 环境下的学术信息获取 - zhiding.cnftps.zdnet.com.cn/files/2/17764.pdf · Web2.0 环境下的学术信息获取 游园 一、互联网2.0 简述 1 什么是互联网2.0

Web2.0 环境下的学术信息获取

游园

一、互联网 2.0 简述

1 什么是互联网 2.0

阿尔温·托夫勒在其《第三次浪潮》中声称,“谁掌握了信息,谁就拥有了网络,谁就

拥有了整个世界。”并且,他把世界文明划分为三个阶段:人类的曙光——农业文明;延伸

了人类的手臂——工业文明;互联网1.0,引爆了信息革命,创造了信息文明。那么,我们

今天将延续这一变革,并认为人类第四次文明已经缓缓到来,即创造了人类个性化之路的个

性文明,也就是互联网2.0的诞生。

根据中文维基百科的解释,互联网2.0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 将Web作为平台;

* 将数据变成“Intel Inside”;

* 分享和参与的架构 驱动的网络效应;

* 通过带动分散的、独立的开发者把各个系统和网站组合形成大汇集的改革;

* 通过内容和服务的联合使轻量的业务模型可行;

* 软件采购循环(software adoption cycle)的终结(“永久的Beta版”)

* 软件凌驾于单一设备的层次之上;

* 拉动长尾的能力

与互联网1.0比较如下:

web 1.0 web 2.0

时间 1993-2003 2003-?

表现形式 通过浏览器浏览大量网页 网页,加上很多通过 web 分享的其

他“内容”,更加互动,更像一个应用

程序而非一个“网页”

模式 “读” “写”和贡献

主要内容单元 “网页 ” “帖子/记录”(微内容)

形态 “静态 ” “动态 ”(聚合)

浏览方式 浏览器 浏览器、RSS阅读器、其他

体系结构 客户服务器 “web 服务”

内容创建者 网页编写者 任何人

主导者 “geeks”极客 “大量业余人士 ”

2 互联网2.0的相关技术应用

2.1 博客:博客(blog)是个人或群体以时间顺序所作的一种记录,且不断更新。个人只需

要向博客服务网站注册一个帐号,就可以拥有一个博客了。也可以自行搭建一个,不过空间

需要租金。国内目前比较著名的服务商有:博客中国、斗牛士、中国教育人博客等等。

2.2 维基:Wiki 是 Web 2.0 体系下的又一个概念。Wiki 可以简单地解释为由网友自发维护

的网络大百科全书,这个大百科全书由网友自发编辑并修改内容,每个人既可以是某个词条

Page 2: Web2.0 环境下的学术信息获取 - zhiding.cnftps.zdnet.com.cn/files/2/17764.pdf · Web2.0 环境下的学术信息获取 游园 一、互联网2.0 简述 1 什么是互联网2.0

的读者,又可以是这个词条的编撰者,读者和编辑的界限在 Wiki 中被模糊了。

2.3 标签 标签(tag)是一种更为灵活、有趣的日志分类方式, 可以让你为自己所创造的

内容(Blog 文字、图片、音频等)创建多个用作解释的关键字。Tag 类似于传统媒体的“栏

目”,它的相对优势则在于创作者不会因媒体栏目的有限性而无法给作品归类,体现了群体

的力量,使得日志之间的相关性和用户之间的交互性大大增强,其核心价值是社会化书签

SocialBookmark,用于分享多人的网络书签。

2.4 社会网络 社会性网络服务(social network service),依据六度分隔理论,以认识朋友

的朋友为基础,扩展自己的人脉,便于在需要的时候可以随时获取一点,得到该人脉的帮助。

sns 网站,就是依据六度分隔理论建立的网站,帮你运营朋友圈里的朋友。Google推出免费

信箱也是一个 SNS 应用,通过网友之间的互相邀请,Gmail 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获得了巨大

的用户群。

2.5 RSS 简易信息聚合,是一种用于共享新闻和其他 Web 内容的数据交换规范,起源于网

景通讯公司 netscape 的推"Push"技术,将订户订阅的内容传送给他们的通讯协同格式

(Protocol)。主要版本有 0.91、1.0 和 2.0。广泛用于 blog、wiki 和网上新闻频道。借助 RSS ,

网民可以自由订阅指定 Blog或是新闻等支持 RSS 的网站(绝大多数的 Blog都支持 RSS ),

也就是说读者可以自定义自己喜欢的内容,而不是象 Web 1.0 那样由网络编辑选出读者阅

读的内容。世界多数知名新闻社网站都提供 RSS 订阅支持。它的核心价值在于颠覆了传统

媒体中心的理念。

二、学术信息源

1 互联网 1.0 与互联网 2.0 环境下的学术信息源比较

Web1.0 Web2.0

图书

期刊

数据库

论坛

BBS

数字图书馆计划

开放期刊

博客

维基

SNS社区

2 学术博客

根据国外一家搜索引擎公司的不完全统计,目前全球博客数量已经达到 5000万人,平

均每秒中诞生 2 个博客。在这样庞大的博客群中,学术博客或者以学术交流为主要目的博客

数量也为数不少,并且这些学术博客已经成为学术研究新的阵地,同时也成为我们学术研究

最重要的学术信息源之一。学术博客的特点在于:交流和共享。一个博客往往就是一个潜在

的学术圈,通过他的链接或者他发表的文章的链接,很多关注同一个主题和学科的博客写作

者就能够互通信息,互相交流并共享最新的国内外科技进展。

学术博客举例

Page 3: Web2.0 环境下的学术信息获取 - zhiding.cnftps.zdnet.com.cn/files/2/17764.pdf · Web2.0 环境下的学术信息获取 游园 一、互联网2.0 简述 1 什么是互联网2.0

计算机类博客:

Berners-Lee 的博客(http://dig.csail.mit.edu/breadcrumbs/blog/4)

搜索引擎观察 http://blog.searchenginewatch.com/blog/

文学类博客:

余华 http://blog.sina.com.cn/u/1182413351

朱大可 http://blog.sina.com.cn/u/1192525470

法学类博客:

Page 4: Web2.0 环境下的学术信息获取 - zhiding.cnftps.zdnet.com.cn/files/2/17764.pdf · Web2.0 环境下的学术信息获取 游园 一、互联网2.0 简述 1 什么是互联网2.0

物理学博客:

格致 http://gezhi.org/

博客李淼 http://limiao.net/

科学类博客:

nature杂志评选的 top 50 popular science blogs:

http://www.nature.com/news/2006/060703/multimedia/50_science_blogs.html

Page 5: Web2.0 环境下的学术信息获取 - zhiding.cnftps.zdnet.com.cn/files/2/17764.pdf · Web2.0 环境下的学术信息获取 游园 一、互联网2.0 简述 1 什么是互联网2.0

3 开放存取期刊(open journal)

开放期刊是全球“开放运动”的实践之一,开放运动主要包括开放存取、开源软件等。

开放存取(Open Access)是一种学术信息共享的自由理念和出版机制,在这种出版模式

下,学术成果可以无障碍地进行传播,任何研究人员可以在任何地点和任何时间不受经济状

况的影响平等免费地获取和使用学术成果。而将开放存取定位于学术出版模式是为了区别于

赢利性的商业出版机制。

开放存取出版的实践:国外部分

(1)开放存取期刊列表DOAJ(Directory of Open Access Journals)

网址:http://www.doaj.org

DOAJ开放存取期刊列表是由瑞典Lund大学图书馆创建和维护的一个随时更新开放存取期

刊列表的网站。该列表旨在覆盖所有学科、所有语种的高质量的开放存取同行评审刊。DOAJ

于2003年5月正式发布,可提供刊名、国际刊号、主题、出版商、语种等信息。截至到2006

Page 6: Web2.0 环境下的学术信息获取 - zhiding.cnftps.zdnet.com.cn/files/2/17764.pdf · Web2.0 环境下的学术信息获取 游园 一、互联网2.0 简述 1 什么是互联网2.0

年8月18日,网站有2344种开放存取期刊,涵盖农业和食物科学、生物和生命科学、化学、

历史和考古学、法律和政治学、语言和文献等16学科主题领域,包括105645篇文章。譬如本

人主要关注的“图书馆学与情报学”开放期刊就有64种;人类学期刊35种,心理学期刊55

种,教育学期刊163种,体育科学期刊5种,媒体与通讯27种,社会学期刊57种,生物学期刊

93种,化学类期刊53种。

(2)Blackwell电子期刊网址:http://www.blackwell-synergy.com/

Blackwell以出版国际性期刊为主,包含很多非英美地区出版的英文期刊。目前,Blackwell

出版期刊总数已超过800种,其中理科类期刊占54%左右,其余为人文社会科学类。

(3)Open J-Gate电子期刊网址:http://www.openj-gate.com/

Open J-Gate是世界最大的Open Access英文期刊入口网站,它索引有超过3000种的科研性

OA期刊,其中超过1500种期刊是有同行审阅(peer-reviewed)的学术性期刊,可链接到全文

百万余篇,且每年新增全文30万篇左右。

(4)arXiv 预印本文献库

美国主站点 网址:http://arxiv.org

中科院理论物理研究所镜像站点 网址:http://cn.arxiv.org

arXiv预印本文献库是基于学科的开放存取仓储,旨在促进科学研究成果的交流与共享。

目前包含物理学、数学、非线性科学、计算机科学和量化生物等五个学科共计38万篇预印本

文献。研究者按照一定的格式将论文进行排版后,通过E-mail、FTP等方式、按学科类别上

传至相应的库中。arXiv电子印本文档库没有评审程序,不过同行可以对文档库的论文发表

评论,与作者进行双向交流。论文作者在将论文提交e-print arXiv的同时,也可以将论文

提交学术期刊正式发表,论文一旦在某种期刊上发表,在e-print arXiv中的该论文记录中

将会加入文献正式发表期刊的卷期信息。

(5)佛罗里达州立大学的D-Scholarship仓库

网址:http://dscholarship.lib.fsu.edu

佛罗里达州立大学的D-Scholarship仓库(the Florida State University D-Scholarship

Repository)为佛罗里达州立大学的各个院系及其研究人员提供对自己的研究成果和教学资

料实施自我存档和自我管理的全面服务。从存储对象来看,D-Scholarship仓储不仅存储论

文的预印本,而且也涉及其他几乎任何基于电子格式的学术内容,包括工作文档、技术报告、

会议录、实验数据、电子演示文稿、多媒体文件和简单的网络文献。

(6)科学公共图书馆网址:http://www.plos.org

科学公共图书馆(The Public Library of Science,PLoS)成立于2000年10月,是一个

致力于使世界科技和医学文献成为可免费存取的公共信息资源的非赢利组织。

(7)学术出版和学术资源联盟网址:http://www.arl.org/sparc

学术出版和学术资源联盟(The Scholarly Publishing and Academic Resources

Coalition,SPARC)创建于1998年6月,它是由大学图书馆和相关教学、研究机构组成的联

合体,本身不是出版机构,目前成员已经超过300多家,旨在致力于推动和创建一种基于网

络环境的真正为科学研究服务的学术交流体系。

Page 7: Web2.0 环境下的学术信息获取 - zhiding.cnftps.zdnet.com.cn/files/2/17764.pdf · Web2.0 环境下的学术信息获取 游园 一、互联网2.0 简述 1 什么是互联网2.0

开放存取出版的实践:国内部分

(1)中国科技论文在线 网址:http://www.paper.edu.cn

中国科技论文在线具有快速发表、版权保护、形式灵活、投稿快捷、查阅方便、名家精品、

优秀期刊、学术监督等特点,给科研人员提供了一个快速发表论文方便、交流创新思想的平

台。中国科技论文在线可为在其网站发表论文的作者提供该论文发表时间的证明,并允许作

者同时向其它专业学术刊物投稿,以使科研人员新颖的学术观点、创新思想和技术成果能够

尽快对外发布,并保护原创作者的知识产权。

(2)奇迹文库 网址: http://www.qiji.cn

中国第一个开放存取仓库,服务器位于公网上,为中文论文开放存取提供一个平台。本仓

库以物理学论文为主,也做其他学科论文的存储,另外建立了和国外的其他开放存取仓库的

链接。由一群年轻的科学、教育与技术工作者发起并创建,负责人来自北京科技大学物理系,

发表的内容包括各种形式:preprint/journal paper/notes/slides/reports/book chapter

等。截至到2006年8月18日,已有16089个注册用户,共有3000篇文章,每天访问量30,000

次。

(3)中国预印本服务系统 网址: http://prep.istic.ac.cn/eprint

预印本(Preprint)是指科研人员的研究成果还未在正式出版物上发表,出于和同行交流

目的,而自愿先在学术会议上或通过互联网发布的科研论文、科技报告等文章。 中国预印

本服务系统是一个提供预印本文献资源服务的实时学术交流系统,是国家科学技术部科技条

件基础平台面上项目的研究成果。该系统由国内预印本服务子系统和国外预印本门户子系统

构成。

(4)香港科技大学科研成果全文仓储 网址:http://repository.ust.hk/dspace

是由香港科技大学图书馆用Dspace软件开发的一个数字化学术成果存储与交流知识库,

收有由该校教学科研人员和博士生提交的论文(包括已发表和待发表)、会议论文、预印本、

博士学位论文、研究与技术报告、工作论文和演示稿全文共1754条。 浏览方式有按院、系、

机构(Communities & Collections)、按题名(Titles)按作者(Authors)和提交时间

(By Date)。检索途径有任意字段、作者、题名、关键词、文摘、标识符等。

Page 8: Web2.0 环境下的学术信息获取 - zhiding.cnftps.zdnet.com.cn/files/2/17764.pdf · Web2.0 环境下的学术信息获取 游园 一、互联网2.0 简述 1 什么是互联网2.0

4 维基

维基译自英文wiki,据说WikiWiki一词来源于夏威夷语的“wee kee wee kee”,原意为“快

点快点”。它其实是一种新技术,一种超文本系统。这种超文本系统支持面向社群的协作式

写作,同时也包括一组支持这种写作的辅助工具。这是多人协作的写作工具,而参与创作的

人,也被称为维客。目前,国内只有通过代理或者专业软件才可以访问英文维基百科和中文

维基百科,因为某些词条可能触犯了国内的政治忌讳。

三、学术信息的获取方式

1 RSS信息推送

(1)RSS标识

(2)RSS浏览方式与传统浏览方式的比较

(3)RSS浏览器:RSS浏览器一般分为两种,一种为在线浏览器,一种是桌面浏览器。在线

Page 9: Web2.0 环境下的学术信息获取 - zhiding.cnftps.zdnet.com.cn/files/2/17764.pdf · Web2.0 环境下的学术信息获取 游园 一、互联网2.0 简述 1 什么是互联网2.0

浏览器只需注册即可利用,桌面浏览器需要下载软件到本地。前者不需要携带,无论走到哪

里只需登录就可以浏览。

(4)RSS信息推送的应用

绝大多数博客以及维基都提供了RSS订阅。可以定制搜索关键词、新闻、论坛、天气预

报、邮件等等。

中国知网,原来的中国期刊网的RSS信息推送服务:主要分为两种方式,一种是“期刊

名称”的订阅方式,一种是关键词订阅。关键词可以设置为人名。

Page 10: Web2.0 环境下的学术信息获取 - zhiding.cnftps.zdnet.com.cn/files/2/17764.pdf · Web2.0 环境下的学术信息获取 游园 一、互联网2.0 简述 1 什么是互联网2.0

2 邮件推送

2.1 邮件列表列表:是一种能向所用订户发送同一电子邮件的服务。从功能上分有两大类:

讨论型和订阅型。

在讨论型邮件列表中,任何一位用户都可以向所用用户发送信息。这种邮件列表一般设

有一个专门的邮件地址,如[email protected],任何一个用户只要向这个地址发信,

所有用户都可以收到。这类邮件列表适合于开展专题讨论。

在订阅型邮件列表中,只有管理员可以发送信件,其他订户无权发送信件。这类邮件列表

适用于创办、发送电子杂志。

加入或退出某一个邮件列表十分方便,一般有两种方法:一种直接向某一个邮件地址发一

封信,在信头或内容中加一行命令,例如你可以向下面的地址发一封订阅或退订信。

2.2 google快讯

Page 11: Web2.0 环境下的学术信息获取 - zhiding.cnftps.zdnet.com.cn/files/2/17764.pdf · Web2.0 环境下的学术信息获取 游园 一、互联网2.0 简述 1 什么是互联网2.0

3 学术搜索

google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服务,2005年有人统计了google的服务清单,总共有53种服

3.1 google学术搜索(http://scholar.google.com)

2006 年1月11日,Google公司宣布将Google学术搜索(Google Scholar)扩展至中文学

术文献领域。Google学术搜索是一项免费服务,可以帮助快速寻找学术资料,如专家评审文

献、论文、书籍、预印本、摘要以及技术报告。作为此次扩展的一部分,Google学术搜索在

索引中涵盖了来自多方面的信息,信息来源包括万方数据资源系统,维普资讯,主要大学发

表的学术期刊、公开的学术期刊、中国大学的论文以及网上可以搜索到的各类文章。Google

Scholar同时提供了中文版界面(http://scholar.google.com),供中国用户更方便地搜索

全球的学术科研信息

3.2 google图书搜索(http://books.google.com)

google图书扫描计划:目前,google与一些图书馆已经展开合作,包括斯坦福大学,密

歇根大学,哈特福德大学图书馆。另外,纽约市立图书馆和牛津大学也贡献了其部分藏书帮

助Google完成此计划。最新加入加州大学也加入google的扫描计划中。

Page 12: Web2.0 环境下的学术信息获取 - zhiding.cnftps.zdnet.com.cn/files/2/17764.pdf · Web2.0 环境下的学术信息获取 游园 一、互联网2.0 简述 1 什么是互联网2.0

3.3 百度国学搜索(http://guoxue.baidu.com/)

百度国学搜索 是百度与国学公司合作推出的针对中国传统文化方面的专业搜索,提供

了大量的丰富的古典名著、历史资料、人名书名等,为传播中华古代文明和国学研究提供使

用的便利。目前已经有10多万网页,1.4亿字。收录大部分上起先秦、下至清末两千多年的

以汉字为载体的历代典籍。

3.4 citeseer(http://citeseer.ist.psu.edu/)

Page 13: Web2.0 环境下的学术信息获取 - zhiding.cnftps.zdnet.com.cn/files/2/17764.pdf · Web2.0 环境下的学术信息获取 游园 一、互联网2.0 简述 1 什么是互联网2.0

citeseer可以检索互联网上PS和PDF文件格式的学术论文。目前在其数据库中可检索到超过

750436 篇论文。主要涉及计算机科学领域,涉及的主题包括:互联网分析与检索、数字图

书馆与引文索引、机器学习、神经网络、语音识别、人脸识别、元搜索引擎、音频/音乐等。

citeseer在网上提供完全免费的服务(包括下载PS或PDF格式的全文),系统已实现全天24

小时实时更新。

常用功能:

检索相关文献,浏览并下载PS或PDF格式的全文

查看某一具体文献的“引用”与“被引”情况。

查看某一文献的相关文献。

图表显示某一主题文献(或某一作者、机构所发表文献)的时间分布。可依此推测学科热点

和发展趋势,避免重复劳动。

四、结论

1 对于学术研究来说,传统的图书馆资源已经远远滞后,或者不能满足学术研究的需求,

互联网已经成为最大的信息源。

2 免费学术资源越来越多,我们将从学术信息的饥渴时代走向学术信息的超载时代。

3 学术信息获取手段多样化,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趟学术信息获取方式。

4 互联网2.0时代,学术信息的获取方式更为便利和简易,重要的是,我们应该学会利用并

习惯掌握。

5 互联网2.0改变了我们生活,也改变了我们生活的方式。对于我们的学术研究亦是如此。

最后,祝大家生活愉快,希望各位老师学术之余,尽情享受生活吧。

联系方式:[email protected]

办公电话:0554-66726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