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人物專訪 feature person 9 -...

3
▲圖一:翁金輅教授 工程科技通訊 2010年08月‧107期 9 Feature Person 人物專訪 ◎採訪.撰稿:張明蘭 照片:張明蘭、中山大學天線實驗室 無線通訊天線設計的魔法師 中山大學翁金輅教授 機 在 手,方便 無 窮。這 裡 說 的 一 機,指 的 是 手 機(行 動 電 話)和 電 腦,這兩 樣 科 技 產 品 已 融 入 人 類 生 活 的 一 部 分,它 的 迅 速、便 利 及 具 備 多元 功 能,滿 足 現 代 人「新 速 實 簡」的 需 求,而 無線通訊天線正是促成這些多元功能的要角。 潮起潮落的西子灣,是高雄市知名的風景 區,國 立 中 山 大 學 得 天 獨 厚 座 落 在 西 子 灣 畔,美 麗 的 海 岸 景 致 和 學 術 殿 堂 連 成 一片,為 校 園 平 添 翁金輅教授是國內行動通訊天線研究領域的先驅,學術成就與 產業貢獻卓著。 王晉良 清華大學通訊工程研究所教授

Upload: others

Post on 30-Aug-2019

4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圖六:本圖是位在三千二百多公尺高山上的AMiBA 望遠鏡,是第一次用Steward Platform做全天性天文觀測的儀器,總共有6根向上支撐的滾珠螺桿,藉由不同長度的伸展去伸縮整個平台,上面有7個偵測器,接收器是中研究與台大電機系的合作成果。 圖片提供:中央研究院天文所

▲圖一:翁金輅教授

8 人 物 專 訪 Feature Person

工程科技通訊 2010年08月‧107期

9Feature Person 人 物 專 訪

上具有重大貢獻,並常受邀前往全球知名大學及

研究機構進行訪問與學術演講。除教授身份外,

他也是中研院天文及天文物理所籌備處合聘研

究員,並於2006年至2008年兼任台大電信工程

學研究所所長以及台大電信研究中心主任、中國

電機工程學刊總編輯等職務。2006年榮膺IEEE

Fel low之後,又獲選為IEEE微波理論及技術學會

(簡稱MTT-S)的傑出微波講員。(Dis t ingu ished

Mic r owave L e c t u r e r),接著便以三年時間協助

MTT-S赴全球各分會演講,推展MTT-S的學術活

動。2007年又獲得教育部頒發的學術獎。

不管是投入研究或從事行政工作都需要大

量時間與精力,然而王教授面對不同環境與眾多

事務時,依然神采奕奕,感覺不出倦容,這應該與

他經常運動保持健康有關,也和他一流的時間管

理方法有關。就這次的採訪經驗來說,當他與筆

者在電話中約定採訪時間後,第二天中午,採訪

的相關資料已透過快遞送到筆者手中,受惠於事

前的準備規劃,所以採訪工作能在最有效情況下

輕鬆完成。從這件小事中足以窺知,王教授掌握

重點即知即行的時間管理方法,應該是他成功活

躍在各領域的秘訣之一。

◎採訪.撰稿:張明蘭 照片:張明蘭、中山大學天線實驗室

無線通訊天線設計的魔法師

中山大學翁金輅教授

一機在手,方便無窮。這裡說的一機,指的是

手機(行動電話)和電腦,這兩樣科技產品

已融入人類生活的一部分,它的迅速、便利及具

備多元功能,滿足現代人「新速實簡」的需求,而

無線通訊天線正是促成這些多元功能的要角。

潮起潮 落 的西子灣,是高雄市知 名的風景

區,國立中山大學得天獨厚座落在西子灣畔,美

麗的海岸景致和學術殿堂連成一片,為校園平添

翁金輅教授是國內行動通訊天線研究領域的先驅,學術成就與

產業貢獻卓著。王晉良 清華大學通訊工程研究所教授

歡迎對本篇研究有興趣者來電洽詢:06-2757575 #61207陳淑媚 小姐,工程中心將竭誠為您服務!

▲圖三:天線實驗室裡的量測暗室設備先進齊全

▲圖二:天線實驗室量測暗室

▲圖四:中山大學天線實驗室研究成果掛滿佈告欄

▲圖五:中山大學電機系天線實驗室

10 人 物 專 訪 Feature Person

工程科技通訊 2010年08月‧107期

11Feature Person 人 物 專 訪

一股特有的氣質。電資學群隱身在壽山山脈蜿蜒

錯落的建築群裡,電機系教授兼學術副校長翁金

輅,帶著一群碩博士班研究生,幾乎是以學院裡

的天線實驗室為家,埋首在無線通訊天線設計、

天線工程及電磁波的相關研究領域裡。

1981年從台灣大學電機系畢業的翁金輅

教 授,服役二年後負笈美國德州理工大學電

機系深造,勤學加上資質優異,短短三年就取

得碩士和博士雙學位,創下該校歷年來獲得博

士學位的最短求學紀錄。之後進入德國Max-

Planck研究院擔任客座研究員,投入電漿核融

合的研究。然而,因為電漿核融合研究的運用

領域,主要都在歐美國家以及日本,研究成果

只能提供給國外機構,在台灣沒辦法應用,對

台灣產業幫助不大也沒有發揮空間,讓翁金輅

教授決定把研究路線轉個彎。

1987年8月翁金輅教授返國應聘到中山大

學電機系任教,起初他仍繼續研究脈衝電力、

電漿加熱、核融合發電等領域,但內心裡「這

種研 究國內用不到,等於在 幫國外作 設計代

工…」的聲音一直提醒著自己改弦易轍。於是,

回國後的第4年,翁金輅教授開始投入天線的

研究。

翁金輅教授表示,在電漿加熱的實驗裡,

必須用到天線作為氫離子傳輸能量的媒介,之

前所做的研究經常有機會接觸到天線,而當時

國內恰巧天線相關的學術研究很少,就是這樣

的因緣際會引領他投向天線研究領域。

1990年起,翁金輅教授將全付心力投入到

可應用於無線通訊的天線研究,開始研究微帶

及平面天線理論和應用設計。剛開始,因當時

大環境尚未成熟,翁金輅教授雖然做了很多學

術性的研究,但產學合作並不熱絡,不過,翁

金輅教授發揮研究學者的堅持和毅力,埋首持

續的耕耘天線研究領域。

直到1999年,無線通訊產業開始蓬勃發

展起來,不少民間企業接踵投入手機通訊市場,

業界也了解到天線是影響通訊品質最重要的元

件之一,因為無論通迅技術怎麼進步、零組件模

組怎麼整合、工業設計又是如何的改變,天線設

計仍然是最重要的關鍵技術之一,同時,良好的

高性能天線設計更可以有效提升通訊品質。這時

候,業界開始在國內尋求這方面的研究專才,找

上翁金輅教授進行產學合作計畫及技術移轉。

翁金輅教授在「手持式無線通訊裝置天線設

計」的研究成果,對民生與社會的貢獻,2008年

獲選為國科會50週年(1959-2009)之50項重大

科學研究成果主題之一。而自1999年以來,翁金

輅教授所研發的平面天線設計已獲得超過100項

國內外專利,成果豐碩。值得一提的是,這其中

一項雙頻平面天線專利於2007年更由工研院讓

與國內筆記型電腦大廠,專利讓與金額新台幣參

仟萬元,協助台灣本土無線通訊企業競爭全球市

場,將學術研究成果成功轉換為產業應用,創造

價值。

除了產學合作和技術移轉有豐

碩 成果,翁金輅教授在天線領域的

學 術研 究,在國 際上也 名 列前 茅。

天 線 領 域 最 頂 尖 的 國 際 期 刊 I E E E

Trans. Antennas and P ropagation

上,翁金輅教授自2000~2010年的10

年內所 發表的 論文 數、論文 被引用

數、h-index等,更是全球第一,由此

可見他所發表的學術論文影響力。在

教學、研究和人才培育的傳承上,翁

金輅教授迄今在中山大學已培育了

48位博士畢業生,分佈於學界及業

界,專精於無線通訊天線設計研究,

為台灣無線通訊領域培養出相當多

的高科技人才,自1999年起的博士

畢業生幾乎全數被業界延攬投入無

線 通訊 天 線 研發工作,「天 線 工程

師」已經是當前無線通訊產業一項

重要的專門職缺,「中山幫」更是佔

有一席之地。

此外,翁金輅教授撰寫的專書

「Pl a n a r Ant en n a s fo r Wi r e l e s s

Communicat ions」是無線通訊天線

設計領域第一本專書著作,已成為該領域最重要

的參考著作之一,並經常被引用於該領域的重要

參考文獻。在國內,翁金輅教授從無到有開創了

無線通訊天線設計研究領域,為臺灣天線工程師

學會(IAET)、IEEE天線及傳播學會於南臺灣的

分會之創始會員之一。IEEE天線及傳播學會南臺

灣分會在成立三年內,即獲得IEEE天線及傳播學

會全球80多個分會每年只選出一個最佳分會獲

獎的殊榮,將台灣推上國際學術舞台,在該領域

建立了台灣參與國際學術活動的高知名度。

台灣的無線通訊天線設計、天線工程等從無

到有雖然已累積可觀的成果,但面對國際大環境

的競爭,翁金輅教授仍語重心長的期許我們的產

▲圖七:無線通訊產業的天線工程師,「中山幫」佔有一席之地

▲圖六:翁教授和中山大學天線實驗室研究團隊

▲圖一:陳建富教授

1� 人 物 專 訪 Feature Person

工程科技通訊 2010年08月‧107期

1�Feature Person 人 物 專 訪

業界能更積極重視前瞻及關鍵性專利等智慧財

產軟實力的建立,此外,也要更積極參與相關學

術組織,提升其專業工程師的國際視野和專業能

力,才能繼續帶動台灣無線通訊產業在國際上的

影響力。翁金輅教授說,在國際學術組織及相關

會議上,經常可見國外產業界指派專業工程師參

加,藉由國際學術組織和會議擴大視野也讓產學

之間的連結更緊密;反觀台灣,很少看到業界的

專業工程師參與國際研討會或組織,以致有產學

連結或見解出現落差的問題,希望企業領導人要

有這方面的認知,把專業人才的國際視野及國際

移動能力強化納入企業重點人力培育項目,才可

以創造名利雙收的經營效益,像無線通訊天線這

類高科技產業更該如此。

「專注,讓研究成為生活中的一部分,而不

是一項工作。」這是翁金輅教授給自己的座右銘,

也是和學研界、後進共勉的話,更重要的是能身

體力行。好比現在,儘管學研成果已名揚國際,但

在翁金輅的生活裡仍無時無刻不與他所熱衷的

無線天線通訊設計擦撞火花。當他接聽手機或使

用筆電時,也正思考著下一步努力的目標,如何

把無線通訊天線的近場電磁波輻射量降到最低

卻又不影 響通 訊 品質,讓 人

類既可享受科技帶來的便捷

但 又不損 及健 康。我們滿心

期待翁金輅教授這個目標與

時俱進,早日開花結果!

附記:

《中山大學天 線實驗室

簡介》

中 山 大 學 天 線 實 驗 室

(h t t p : / / a n t e n n a . e e . n s y s u .

edu.tw)由翁金輅教授帶領,

從1990年起配合國內通訊產

業發 展,開始研 究平面天 線

理論及應用設計,迄今已累積20年的經驗,堪稱

是國內行動通訊天線相關研究領域的先驅,中山

大學天線實驗室目前也是國際學術界在手持式無

線天線通訊裝置(手機、筆記型電腦等)天線設

計研究領域的主要領先者之一。

◎採訪.撰文/張明蘭 照片/張明蘭、成大電機系

致力於太陽能光電轉換系統研發的

成功大學電機系陳建富教授

動輒攝氏三十幾度的炎夏高溫,任何人對太

陽的照射一定避之唯恐不及,就怕在太陽

底下久了引來曬傷,對皮膚造成傷害。但是,對太

陽能光電研究者來說,要怎麼把有如烈焰的太陽

光轉換成電力能源供人類來使用,卻是個很有意

義的事。多年來一直埋首在電力相關研究領域的

陳建富教授目前兼任成功大學電機工程學系系主任及國科會電力學門召集

人,也是台灣電力電子協會的副理事長。陳教授致力於電力電子技術應用與綠色

電能系統之研究,由陳教授的招牌白髮可窺見其對於專業之執著。另外,陳教授

也熱心協助成大電機系清寒學生,積極向系友及企業募款爭取學生獎學金。陳教

授也非常敬重師長,經常關心與探訪退休教授。梁從主 成功大學電機工程學系教授

歡迎對本篇研究有興趣者來電洽詢:06-2757575 #61207陳淑媚 小姐,工程中心將竭誠為您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