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史研究国际通讯》总第ac.iqh.net.cn/zazhi/16th20196.pdf《清史研究国际通讯》总第16期...

60

Upload: others

Post on 02-Mar-2021

5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清史研究国际通讯》总第ac.iqh.net.cn/zazhi/16th20196.pdf《清史研究国际通讯》总第16期 (第九卷第一期,2019年6月) 编辑委员会 主 编:杨念群
Page 2: 《清史研究国际通讯》总第ac.iqh.net.cn/zazhi/16th20196.pdf《清史研究国际通讯》总第16期 (第九卷第一期,2019年6月) 编辑委员会 主 编:杨念群

《清史研究国际通讯》总第 16 期

(第九卷第一期,2019 年 6 月)

编辑委员会

主 编:杨念群 副 主 编:刘 贤 编 委:曹 雯 曹新宇 阚红柳 刘文鹏 叶柏川 张永江 海外编委:[日]堀地明 [俄] B.C.米亚斯尼科夫 执行编辑:何永智 黄 山 贾 梅 刘静垚 陶志鑫 王成伟 朱恩杰 特约编辑:陈博翼 王 申 张 珺 美术编辑:李雨濛 地址:(100872)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 59 号

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

Institute of Qing History

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

No.59 Zhongguancun Street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100872

P.R.China

电话:86-10-62516976

传真:86-10-62516976

网址:http://ac.iqh.net.cn/

承印:宇杰(北京)广告有限公司

Page 3: 《清史研究国际通讯》总第ac.iqh.net.cn/zazhi/16th20196.pdf《清史研究国际通讯》总第16期 (第九卷第一期,2019年6月) 编辑委员会 主 编:杨念群

目 录

动 态 专题报道 中国人民大学“新时代、新技术、新思维——2018 年中国历史地理学术研讨会” .............................................. 1 中国人民大学“纪念梁启超逝世九十周年暨《梁启超全集》出版座谈会” ............................................................ 6

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历史的声音”——首都高校研究生论文研讨会 ............................................................ 7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人文视野下的自然与健康”国际学术研讨会 ......................................................................... 9

2017 年日本明清史研究综述.................................................................................................................................................10 简 讯 首都师范大学第七届全球史学术论坛“世界历史中的中国” ....................................................................................15

中央民族大学“19-20 世纪中期中国政治与外交的现代转型”学术工作坊 ............................................................16 华中师范大学“明以降国家治理与社会变迁”学术研讨会 .........................................................................................18 复旦大学“明清人际网络研究的史料与方法”工作坊..................................................................................................19 复旦大学第七届中德莱布尼茨论坛“全球化时代的知识生产” ................................................................................19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 2018 年海洋史研究青年学者论坛 ....................................................................................................20 厦门大学“海洋与中国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 ...............................................................................................................24 香港中文大学“新文化史视野下的明清、民国文学研究——反思与前行”国际学术论坛 ................................26 香港教育大学“全球史视野下的东亚:帝国时代的跨国交流(1850-1950)”国际研讨会 ..............................27 台湾中研院“西学与明清之际的文化变迁”工作坊 ......................................................................................................28 台北大学第三届“中国法律与历史”国际学术研讨会..................................................................................................28 东吴大学“明清的文人世界——第五届古典文学国际学术探讨会” .......................................................................29

文 献 2017 年度全国优秀古籍图书奖获奖书目选录

点校类 .........................................................................................................................................................................................31 影印类 .........................................................................................................................................................................................33

著 作 中文部分 .....................................................................................................................................................................................35 外文部分 .....................................................................................................................................................................................44

论 文 清史论文分类索引(2019 年 1 月- 6 月) ............................................................................................................. 50

Page 4: 《清史研究国际通讯》总第ac.iqh.net.cn/zazhi/16th20196.pdf《清史研究国际通讯》总第16期 (第九卷第一期,2019年6月) 编辑委员会 主 编:杨念群
Page 5: 《清史研究国际通讯》总第ac.iqh.net.cn/zazhi/16th20196.pdf《清史研究国际通讯》总第16期 (第九卷第一期,2019年6月) 编辑委员会 主 编:杨念群

- 1 -

动 态

专题报道

中国人民大学“新时代、新技术、新思维——2018 年中国历史地理学术研讨会” 由中国地理学会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主办、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承办、北京联合大学北京学研究所协办

的“新时代、新技术、新思维——2018 年中国历史地理学术研讨会”于 8 月 11 日至 12 日在中国人民大学召开。海内外学者共 211 人参与了研讨会,会务组收到论文全文 140 篇。与会学者就历史政区地理、历史聚落地理、历史经济地理、历史军事与交通地理、历史文化地理、历史社会地理、历史自然地理与环境变迁、历史地图编绘与古地图研究、历史地理学科理论与地理信息系统(GIS)等方面问题展开了深入讨论。为期两天的会议,议程紧凑,交流充分。

11 日上午的开幕式,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张建明教授出席并致辞,开幕式由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党委书记刘后滨教授主持,中国地理学会副理事长宫辉力教授、中国地理学会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吴松弟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院长黄兴涛教授、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院长张宝秀教授先后致辞。开幕式后,中国史学会前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张海鹏研究员作了题为《近代历史地理研究的任务刍议》的特邀报告,他回顾了《中国近代史稿地图集》编著的缘起,指出了加强历史地理研究,尤其是加深近代历史地理研究的重要性,并表达了对历史地理学界诞生更多优秀成果的热诚期待。随后,唐晓峰、吴松弟、徐少华、王社教、华林甫等五位专家从地理学史、历史经济地理、历史政区地理、历史地图编绘等方面,先后作大会报告。12 日下午闭幕式前,朱士光、葛剑雄、韩茂莉、侯甬坚、郭声波、蓝勇、张伟然等七位专家又就历史社会地理、历史环境变迁、历史地理学科发展等问题先后作大会报告。大会主会场始终座无虚席,气氛热烈。

11 日下午与 12 日上午,与会学者分为七个小组进行专题讨论。通过大会报告和小组讨论的充分交流,大家围绕历史地理学的诸多领域和前沿问题,提出了许多新见解和新展望,试分九个主题综述如下:

一、历史地图与古地图

历史地图编绘向来是中国历史地理研究中最富特色、成就最高的领域,近年来,古地图的发掘、整理与研究也逐渐成为历史地理研究领域中的“显学”。因此,本次研讨会专门设立“古地图与历史地图”分会场,这一主题是本次研讨会的重点议题之一和特色所在,共有 24 位学者分享了对相关问题的思考和成果。

历史地图(集)的编绘研制方面,华林甫《大力开展历史地图集的编绘研制工作》一文,在全面总结海内外现有历史地图成果的类别、客观衡量学界现状的基础上,向学界发出了大力开展历史地图集编绘的倡议;并建议学术界应及时修订谭图,介绍了刚刚结项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清史地图集》的编绘思路与技术路线,该图集画出了宣统三年全国县级政区的边界线。《清史地图集》项目组成员陈冰、朱波、乔欣、王荣也分别从资料来源、图面表示、考证方法、河流绘制等具体角度,分享了各自参与《清史地图集》湖北、河南、陕西、广东各图编绘的心得。同时,徐建平介绍了“地图数字化与民国政区数据库”关于地图搜集、配准、数字化的基本情况。孙宏年以西藏辖区的演变及中国西藏与南亚邻国的边界争议为中心,探讨了清末西藏地图绘制的相关问题。

古地图方面,内容丰富,既有对海外庋藏的古地图的发掘与整理,也有对古地图的资料来源、版本系统、绘制特点等问题的具体研究,还有将古地图作为史料证据的具体实践。孙靖国考证了台北故宫所藏著录为《北洋海岸图》的满汉文地图。李新贵考辨了明嘉靖四十一年左右章潢绘制的《万里海防图》及之后受其影响绘制的明清多幅同类舆图。马剑分析了《清初四川通省山川形胜全图》的绘制技巧和特征。钟翀介绍了一批法国国家图书馆所藏的早期稀见的中国城市地图。杨雨蕾对现存韩国的三幅朝鲜彩绘本北京城市地图的来源与内容进行了介绍与分析。刘传飞探讨了清代新疆舆图中的《新疆识略》附图系统。任玉雪对《中国大陆五万分之一地

- 1 -

Page 6: 《清史研究国际通讯》总第ac.iqh.net.cn/zazhi/16th20196.pdf《清史研究国际通讯》总第16期 (第九卷第一期,2019年6月) 编辑委员会 主 编:杨念群

- 2 -

图集成》的来源加以判定,并分析了此图的特征。费杰通过 17 幅新发现的 18-1 9 世纪的钓鱼岛西文古旧地图,提供了中国拥有钓鱼岛主权的新证据。孙景超从舆图史料出发,以吉林蜂蜜山的移民实边与政区设置为例,探讨了晚清东北边疆的开发过程。李花子则通过中朝两国古地图、边界条约及实地考察,系统论述了历史上的鸭绿江正源和长白山地区争议分水岭问题。

地图学史也是与会学者多有关注的领域,汪前进以《天下舆图总折》为中心,梳理了清廷官方舆图从旨令、造送、御览到庋藏的过程。那顺达来通过风水罗盘分析了蒙古人的地理、方位认知和清代蒙古地区地图绘制技术的发展。梁启章在重点解读 8 件明代代表性舆图的基础上,立足于现代地图学视角,对明代地图的成就与特色做了新的探讨。夏帆以《皇舆全览图》为视角,分析了晚近中国测绘制图技术落后于西方的原因。韩昭庆介绍了自己对“制图六体”进行再思考的研究成果。李鹏以清末商务印书馆地图的出版为线索,分析了中国近代地图出版业的兴起与影响。郑永华考证了英国国家档案馆所藏的两幅舆图的成图时间,并借此介绍了考证舆图成图时间的“断限逼近法”。

二、历史聚落地理

聚落从区位选择到初步形成再到发展壮大,或从壮大到萎缩再到消失的过程,都集中显现了人地关系的发展脉络,其变迁轨迹与影响因素都是历史地理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次会议共有 24 位学者探讨了相关问题,焦点主要在历史城镇变迁、水与城镇的关联、古都研究与北京城历史地理四方面。

历史城镇的变迁方面,周宏伟提出了关于《考工记》“营国”制度的新认识,他认为“匠人营国”的“国”是指诸侯大国都城。陈杰探究了歙县岩镇的起源、早期发展与形成过程。王旭分析了宋代乌、青两镇的“地域整合”情况,认为两镇在行政和税务上的统一管理是完成地域整合的主要方式。毛曦从天津的因港而兴和清代天津置县、设府三个阶段,讨论了天津在开埠之前城市发展的阶段性特点。郝文军复原了明代晋东南乡村堡寨修建的施工过程和轨迹,并分析了堡寨聚落选址的影响因素。孙兵总结了明代府县城池的多种功能。朱永杰梳理了清代黑龙江八旗驻防城的创建及其演变过程。琚小飞则通过比勘现存《西湖游览志》的几个版本,提出四库乃以季东鲁刻本为底本,并分析了四库底本的版本学和史料价值,夯实了杭州城市研究的史料基础。

有多位学者着重探究了水与城镇变迁的关联。王社教的《历史时期西安城市发展的限制性地理因素分析》从汉唐长安城的粮食供应与水源供给问题入手,指出大西安建设最大的限制性地理因素是水资源不足。田毅研究总结了明清汾河流域民居沿汾河分布的线性特征。夏增民研究了明代武昌府城江岸修筑的历史及城市空间发展过程。王跃论述了嘉靖年间水患对徐州水文景观的影响。程森研究了道光初年水患与略阳县城迁移的关系。李嘎从明清新旧束鹿城的水患出发,认为滹沱河河道变化是造成城市变迁的主要原因,河流对束鹿城不仅有破坏性也有建设性。张亮复原了近代四川 123 个城市的水源结构,认为四川城市的水源结构呈现明显的空间差异。

古都研究方面,黄锦前从考古发现出发,复原了曾国都城的迁移过程。吴朋飞通过对开封城门历史沿革的梳理,认为 1357 年元将堵塞的城门是五座而非八座,并指出了城门问题对历史城市地理研究的重要性。贾金晖探究了“立文法”在青唐政权都城选立、发展、衰落过程中的巨大作用。张伟指出,奈良平安时期日本都城变迁同中国有重要关系,两国律令制度存在相似之处,并对比了平城京与中国古代都城空间结构的异同。韩宾娜则根据多年相关研究经历,分享了对东亚都城对比研究的感悟与思考。

由于本次研讨会在首都北京召开,与会学者对北京城市历史地理多有关注。吴文涛提出,北京永定河文化带和运河文化带共同造就了北京城的历史和文化。张雨通过对明万历年间皇嗣祈祷活动中千佛寺和塔院进行研究,分析了北京海淀花园路街道塔院地名文化的相关情况。张雷探究了清代北京内外城的饮水制度,认为其有明显的等级性。赵寰熹则以清末北京使馆区为例,对城市小区域空间的演变做了研究尝试。

三、历史地理学科理论与 GIS

历史地理学科的理论探讨与地理学史的脉络梳理,促进了历史地理学科的发展壮大,近年来,以 GIS 为代表的新技术、新方法又充实了历史地理的学科体系。针对这一主题,共 20 人进行了报告,既涉及理论层面的探讨,又有新技术、新方法的具体实践。

历史地理学理论与地理学史方面,唐晓峰《李希霍芬与〈中国〉第一卷中的中亚:一份学术史的观察》一

- 2 -

Page 7: 《清史研究国际通讯》总第ac.iqh.net.cn/zazhi/16th20196.pdf《清史研究国际通讯》总第16期 (第九卷第一期,2019年6月) 编辑委员会 主 编:杨念群

- 3 -

文,对李希霍芬巨著《中国》中亚部分的价值做了客观审视。葛剑雄以《夸大历史无助于文化自信》为题作报告,强调历史地理研究应实事求是。张伟然的《中国近代历史地理研究的学术成绩与发展趋势》分析了当前历史地理学的发展瓶颈,并指出历史地理研究的机遇与挑战并存。周琼讲述了自己对环境史理论问题的思考。马强通过解读贵州北部和乌江流域的大量纪事碑刻,探索了土司历史地理研究的方法。李大海对“沿革地理”说法的出现和流布进行了考证辨析。范今朝也对历史地理学的相关概念进行了辨析梳理。马保春从“禹贡学会”的成立背景、活动经费、办公设施及组织管理等方面,细述了其发展的艰难历程。孙卫国则全面认识和评价了郑天挺先生历史地理学方面的学术成就。

历史 GIS 与空间分析方面,赵耀龙从总体上评介了历史地理信息系统(HGIS)当前的发展动态与趋势。曹树基运用 GIS,综合政治、自然地理、人口因素分析了明末农民起义的起因及相关问题。谢湜通过“南岭聚落GIS”和“汕头埠 HGIS”的实践,指出了地方文献研究与历史地理信息系统建设相结合的重要意义。王哲通过对纸质舆图的矢量化和 GIS 处理,以四川为个案,发现基层邮政半径可以很好地代表基层市场半径。葛洲子利用 GIS 的可视化功能,在地图上展现了 9 至 11 世纪禅宗传法的地理进程。骆文对基于 GIS 的城市历史地理研究在城市规划应用中的方法论进行了总结。陈浩东在复原明清江南市镇的点分布图的基础上,采用空间自相关、标准距离、标准差椭圆、密度分析、多重缓冲区、重分类统计等手段对明清江南市镇发展过程进行了空间统计。丁绍通则以空间分析在 1930 年代东北地区人口密度分布研究中的应用为例,论证了空间分析方法应用于历史人口地理研究的价值。

数据库建设方面,张萍介绍了丝绸之路历史地理信息开放平台的框架及功能。王一帆介绍了哈佛大学“中国历代人物传记数据库”(CBDB)中唐代地名信息的建设方法。霍仁龙则以“近代西南边疆游记数据库”为例,论述了地理信息系统的历史数据库建设及其适用性。

四、历史政区地理

历史政区地理作为中国历史地理研究中最具特色的传统学问,基础深厚,成果丰硕,在历届年会上都是重要议题,本次研讨会共有 18 位学者就相关问题发言。朱士光《历史时期以西安为中心的关中地区政区设置之特点及其当代启示》一文,通过探析历代以西安为中心的关中地区政区设置的特点,为当今关中城市群的行政区划改革与区域协调发展建言献策。李诚梳理了雄安新区所涉及的雄县、容城、安新三县的政区演变过程及相互关联,为雄安新区发展规划提供借鉴。孙冬虎借鉴地缘政治学的相关观点,分析了京津冀三省市之间地缘关系的历史演变与未来发展走向。这体现了当前的历史政区研究,诸多学者都关心现实,有意识地古为今用。

同时,大家也充分发挥了沿革地理扎实考证的优长。徐少华《汉晋北朝陇县、清水县建置与地望述考——兼论古秦邑的位置和唐宋清水县的治所变迁》一文,运用传世文献与考古材料二重证据,厘定了汉晋北朝陇县与清水县的行政建置与地理方位。郭声波的《圈层结构视阈下藩属国的国家边缘区性质》根据圈层结构理论,系统阐释了“藩属国”与中央政权关系的实质。魏超在宗藩关系的视阈下,探析了越南后黎朝初期的政治空间结构。马孟龙运用“二重证据法”,将广汉郡的设置年份定在武帝元光三年(公元前 132 年),与犍为郡的设置时间相当。程刚对南朝陈的县级封国建制沿革、地理分布和置废原因进行了探讨。杨光华经过缜密细致的考证,推断了唐宋清水县—桂溪县治所的方位。李大旗通过对庆历新政中“并省县邑”以“减徭役”这一改革措施的分析,窥探北宋中叶政治博弈的生态状况。范玉春对明代广西卫所建置沿革进行了梳理,并归纳出明代广西卫所设置的三个阶段。张敏梳理了清代柳条边的修筑过程,展现了柳条边的空间分布,并指出凤凰城边门以南的柳条边应到海。胡恒探究了清代“归绥六厅”发展的几个阶段及其性质问题。张乐峰则提出,民国时期上海特别市的设立改变了当地原有的政区格局,导致了上海县存废问题的产生及各方争执。

历史地名方面,王涛分析了上饶县名含义从“山郁珍奇”到“饶州之上”的演变,并指出了其反映的区域历史变迁过程。王长命对 10 世纪《世界境域志》中的小地名 bughshvr 之今日之所指进行了考证与推测。吴轶群结合一些新文物资料,重新思考和探讨了伊犁地名的含义。王耀探究了清中期新疆南部的城市称谓及时代特点。

五、历史军事与交通地理

- 3 -

Page 8: 《清史研究国际通讯》总第ac.iqh.net.cn/zazhi/16th20196.pdf《清史研究国际通讯》总第16期 (第九卷第一期,2019年6月) 编辑委员会 主 编:杨念群

- 4 -

历史军事地理方面,共有 17 位学者发言,重点探究了古代战争的方位、路线及战争影响下的地缘政治情况。 赵炳清分析了秦灭楚史料记载的诸多矛盾之处,辨析了昌平君其人的历史真相及秦灭楚的地理进程。陈文

豪对居延戍田卒与戍地相关问题进行了考辨。陈刚从战争史和政治地理的视角,讨论了侯景之乱中关涉地理的过程与情况。王元林考证了十六国北朝时期关中东北部的军镇——李润(堡)镇的地理位置。赵杰对东魏的肆州长城的范围及作用进行了探讨。王乃昂对唐代玉门关的位置提出了新见解。高正亮分析了唐代京西北诸方镇军镇堡寨的地理分布及其形态。于笛以荆南、湖南两道为例,分析了唐肃代时期地方的军政事务与方镇格局。安北江以平定荆湖为中心,研究了宋初战略地缘政治情况。张多勇对北宋泾原路与环庆路结合部的一种特别的防御城——细腰城的防御系统进行了研究。吴宏岐探究了清光绪年间张之洞就琼、廉海防地理形势的测绘及经营情况。李昊林则认为,南朝文人偏信吴国史料的记载,对赤壁之战的地理情况进行了构建与附会。

历史交通地理方面,安介生在揭示湖州地区桥梁分布特点的基础上,以小见大,论证了桥梁修筑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吴修安研究了唐宋时期江西地区的水路交通状况。胡鹏探讨了 19 世纪京津冀地区的水陆交通网络,并分析了该地区的粮食运输成本与域内贸易格局。刘晨曦分析了民国时期齐克铁路的修筑与沿线城镇发展的关系。刘新光则认为,隋唐以前的早期飞狐道的走向可能是从蔚县代王城往东南方向,与今天的 112 国道走向相符。

六、历史经济地理

历史经济地理方面,共有 15 位学者重点研究了历史时期的经济贸易与水利环境问题,对资源与人口问题亦有涉猎。

2004 年以来,吴松弟及其团队就以“港口—腹地”关系作为观察视角,研究中国近代经济地理的变迁。本次会议,吴松弟《“港口—腹地”与中国近代经济地理变迁》一文再次从这一视角出发,探讨了近代经济变迁的内外因素、我国山河大势与“港口—腹地”网络的形成、“港口—腹地”结构与区域经济发展等重要问题。方书生从产业革命的角度,理解了近代“市”的形成标志与演进过程。姚永超从学术史回顾、写作主线、章节安排、区域特性的认识等方面介绍了《东北近代经济地理》一书。张永帅、胡一帆分析了香港贸易网络在近代滇粤经济关系构筑中的作用。谭嘉伟探析了晚清时期广州口岸的子口税制,从制度运作视角对广州口岸进行解读。

水利环境方面,李勇先介绍了宋至民国时期文字记述、水利交通图和碑刻等多种巴蜀水利文献的收集整理情况。张俊峰研究了宋金以来中国的水利图碑和水权问题。岳云霄通过清代宁夏平原水利与区域开发进程,剖析了官方力量在“塞上江南”经营兴废中发挥的主导作用。冯贤亮着眼于“高乡”地带的南苕溪流域,讨论了由溪、湖、塘、闸构成的水利系统对整个流域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影响。

在资源与人口问题上,易德生提出,古代河南的锡矿实际位于今卢氏县及嵩县的可能性较大。李淮东讨论了先秦先民对火和燃料的认知逐步深入的具体过程。尹弘兵追踪了楚先祖与夏商王室的互动关系,确定了楚先祖在周以前的大致迁移路线。崔姗姗、柳济宪分析了 1910-1931 年图们江北岸和鸭绿江北岸的朝鲜人移民和人口分布情况及其背后动因。

七、历史自然地理与环境变迁

历史自然地理与环境变迁研究是历史地理学中与现代学科方法结合得最紧密的分支,本次会议共有 14 位学者予以关注,体现了近年来历史地理学与新技术、新思维的交融。通过讨论,相关学者都深刻体会到,做历史地理尤其是历史自然地理研究,学地理出身的人要有足够的历史学知识,而学历史出身的人应有清晰的地理学概念,历史地理学跨越的两大学科领域无高下主次之分,不可偏废。

与会学者对历史自然地理的研究,涉及土地、气候、水文、植被、疫灾等各要素。何凡能分析了中美两国过去 300 年耕地数量、土地垦殖率以及森林草地的时间变化趋势,指出了导致中美两国土地垦殖不同的几个重要因素。成赛男重建了 20 世纪上半叶温州地区的台风活动序列。刘祥学研究认为,明中后期珠江中上游进入历史上最冷的小冰期,这一极端气候带来了接连不断的水旱灾害和社会矛盾。王洪波探析了康乾时期永定河的治理及其对自然地理的深远影响。关传友分析了中国杨柳生长分布的空间变化过程及发展规律。萧凌波揭示了清

- 4 -

Page 9: 《清史研究国际通讯》总第ac.iqh.net.cn/zazhi/16th20196.pdf《清史研究国际通讯》总第16期 (第九卷第一期,2019年6月) 编辑委员会 主 编:杨念群

- 5 -

代华北蝗灾的时空分布及其与水旱灾害的关系,重建了具有较高时空精度的水、旱、蝗 3 种灾害时空分布状况。张涛归纳了明代疫灾时空分布的特点及其环境机理。

历史环境变迁方面,侯甬坚《人力所通——云南澜沧江霁虹桥区域的环境史学认知》一文,以澜沧江峡谷霁虹桥为个案,对桥梁与人地关系进行了环境史视角的研究尝试。蓝勇以《历史时期环境、资源的人类“干涉限度差异”理论建构》为题作报告,提出环境的“改变”不等于环境的“破坏”,区域环境敏感度的天然差异决定了人类改变环境干涉限度的区域差异。王守春阐述了自己近年来对黄河生态环境历史变迁的研究心得。王尚义、田毅以黄渭流域为例,尝试解读流域环境与都城之间的自然、人文耦合关系。鲍俊林揭示了 16-19 世纪崇明岛的开发变化及环境适应过程。李松梳理了安丰塘水域环境变迁的历史,并对造成其环境变迁的动力进行了分析。

八、历史文化地理

历史文化地理方面,题材丰富,涉及宗教、信仰、观念、艺术等多个方面,共有 14 位与会学者进行了相关研究。

王大文分析了康乾二帝的疆界治理观念与具体实践。潘明娟探讨了西周初期地中、土中、天下之中观念的演变与认同。何峰认为,清代康乾南巡作为传统社会的政治文化盛典,也是一种同质化的文化工程。裴孟华从黄河禹门口两岸的陕西韩城和山西河津对该地区的不同描绘入手,梳理了中国人龙门意象的转变过程。史党社从历史地理学角度,对沈长云先生提出的黄帝涿鹿的故事做了进一步论证。陈新海研究了《史记》《汉书》《后汉书》中 70 余位任侠人物的地理分布,并对任侠民风集中的地域进行了初步探讨。聂顺新探讨了山东东阿大秦村遗址的早期佛教寺院向泰山信仰祠庙转变的过程及原因。刘海洋提出了对渤海时期东北佛教遗迹分布及成因的研究设想。周能俊以汉武帝元鼎五年登“崆峒”事件为线索,讨论了汉至五代宋初崆峒地望的变迁。朱海滨论证了明代温州科举相较于南宋的显著衰落及其原因。赵旭腾对宋元明清时期浙江各县龙神信仰的起源、分布、特点做了梳理与研究。于双远以天津县为中心,探究了清代直隶地区著书者的地理分布情况。苏新留、张丽春则分析了明清之际绘画中心的位移轨迹及影响因素。

九、历史社会地理

历史社会地理方面,11 位与会学者的视角主要集中于国家制度的社会响应、区域社会的矛盾等问题上。 韩茂莉《地理学视角下的近代乡村集市研究》一文,通过对山西乡村地域的社会考察,认为中国古代乡村

集市不存在市场等级高低,也不具备网络层级。吴滔通过清中前期京口救生业的发展演变及其与丹阳练湖的关系,更深刻地认识到国家漕运制度下,区域社会慈善事业演化的复杂性。胡其伟指出,明清时期漕运中的“涉农矛盾”与“涉商矛盾”根本上是源于官方与民间两个体系之间的误解。肖启荣厘清了清代黄河铜瓦厢改道以前,洪泽湖分泄与里下河平原防洪治理策略的制定与实践过程。陈涛以明清时期的三江闸议修争端为中心,探讨了萧绍平原的水利协作与矛盾。高茂兵还原了民国年间嵊泗列岛因渔业兴旺而长期为江、浙两省所争夺的历史过程。陈业新研究了明清时期芍陂工程的堙废及治理问题。段伟从档案和地方志入手,探究了清廷对山东、江苏、安徽境内沉田管理变化的过程。黄雯娟以台湾宜兰的三星为例,论述了边区地域开发的历史社会过程。郭世强通过分析西安人力车夫群体发展的阶段性(1912-1949 年)特征及其带来的社会治理问题,探讨民国城市的治理与转型。王保宁则分析了乾嘉年间徽州驱逐棚民运动的真正原因。

12 日下午,在吴松弟教授主持下,汪前进、王荣、吴轶群、夏增民、高茂兵、易德生、李大海分别代表本

小组向大会作总结汇报。随后华林甫教授致闭幕词。综观本次研讨会,其特点与会议“新时代、新技术、新思维”的主题高度契合,充分展现了当前历史地理学发展的良好势头。

新时代——历史地理学的学术力量持续壮大,学术梯队持续完善,学术组织持续增长。本次研讨会是自 1979年全国性历史地理学研讨会举办以来,规模最大的会议之一;研讨会的参会学者既有著作等身的前辈学人,也有精力充沛的学术中坚,还涌现出大批新生力量;研讨会期间,主办方在中国人民大学人文楼一层大厅布置了“中国历史地理学近十年成果展”,全国共十八家历史地理学教学研究单位参与其中,充分展示了新时代中国

- 5 -

Page 10: 《清史研究国际通讯》总第ac.iqh.net.cn/zazhi/16th20196.pdf《清史研究国际通讯》总第16期 (第九卷第一期,2019年6月) 编辑委员会 主 编:杨念群

- 6 -

历史地理学的发展成就。 新技术——随着近年来 GIS、数字人文等新技术的推广,参会学者十分注重运用新手段进行历史地理的研

究尝试。为此,本次研讨会专门设立了 HGIS 及其应用小组,促进了新理念、新技术在历史地理学研究领域的运用与拓展。同时,一些与会学者通过计量统计、空间分析、数据库建设等新方法,提高了研究的精度与科学价值,历史地理学学科交叉、文理兼通、视角多元的特质表现得越来越明显。

新思维——历史地理学的研究领域持续扩展,研究思维日渐更新。本次研讨会的主题丰富,既包括历史时期的自然、政区、聚落、经济、人口、军事、交通、文化、社会等传统领域,又专门设立了古地图与历史地图、边疆与域外地理、学科理论与地理学史等专题小组,思维碰撞、高见迭出。与会学者注重结合现代地理学、经济学、民族学、人类学、社会学等多学科视角,多维度分析历史地理问题;一些学者再次强调了新时期历史地理学的经世致用,在继承上求创新;历史地理学的空间视野越来越广,边疆与域外区域的研究逐渐被学界重视;同时,多位学者有意识地缩小研究尺度,通过个案研究,以小见大,在新思维的引领下,使历史地理学焕发出新的活力。

综上,本次研讨会充分展现了当前我国历史地理学科的专业特色和发展新动向,对促进全国历史地理学界的交流互动和学科发展助益良多。

(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博士研究生赵逸才供稿,2018-12-01)

中国人民大学“纪念梁启超逝世九十周年暨《梁启超全集》出版座谈会” 2019 年 1 月 19 日,由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共同举办的

“启蒙先驱,文化巨擘——纪念梁启超逝世九十周年暨《梁启超全集》出版座谈会”在中国人民大学隆重召开。来自中国人民大学、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北京市社科联的领导,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研究机构和高校的学者,以及国内主流媒体的记者,齐聚一堂,围绕着《梁启超全集》的出版展开热烈讨论。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杨念群教授主持了会议。

座谈会上,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贺耀敏教授做了致辞。贺耀敏教授表示,作为国内著名的人文社科教育基

地,中国人民大学自立校以来,以“立学为民,治学报国”为本校精神,始终将自身的发展与国家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相结合。《梁启超全集》作为国家清史纂修工程的一个重要项目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这既是对人大出版社出版质量与水平的认可,更是对中国人民大学在学术出版方面所做工作的认可。梁启超作为中国近代思想史上一个百科全书式的思想家,为我们留下了十分宝贵的精神财富。

文化和旅游部清史纂修与研究中心崔建飞主任在发言中高度评价了《梁启超全集》的学术价值。《全集》作为“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文献丛刊”的重点项目,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始终非常重视。崔建飞主任表示,多年来,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坚持整理档案文献,也正因清代文献档案具有多、乱、散、新之特点,因此必须借助修史的机遇,投入巨大的人力、财力进行搜集、整理,在编纂出一部详实的信史良史的同时,为学人提供更多的文献档案,推动学术研究,嘉惠学林。《梁启超全集》即是清史工程文献出版的代表作品之一。《全集》的出版历时几十载,主编汤志钧先生父子呕心沥血,为学界奉献了一部迄今为止最为完备的梁氏文集,一定会有助于学界深化对梁启超的研究,对加深了解近代中国和近代学术必将大有裨益。

- 6 -

Page 11: 《清史研究国际通讯》总第ac.iqh.net.cn/zazhi/16th20196.pdf《清史研究国际通讯》总第16期 (第九卷第一期,2019年6月) 编辑委员会 主 编:杨念群

- 7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社长、党委副书记李永强介绍了《梁启超全集》的出版情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自承担《文集》出版工作以来,得到了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和北京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的大力支持。戴逸先生作为清史编委会主任,对项目的进展始终保持高度关注。梁启超研究专家汤志钧先生及其子汤仁泽先生在《全集》中倾注了三十余年的心血。主编和编辑人员经过了近十年的辛苦努力,如今终于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全集》的成功出版是我国学术界的一件盛事,也是我国出版界的一件盛事。

于小东作为梁氏后裔代表也在大会上做了致辞。 戴逸先生在发言中向编者汤志钧和汤仁泽表示了祝贺。戴逸先生指出,梁启超对中国近代思想的影响非常

深远,他的思想和实践体现了近代知识分子阶层探索国家富强、民族进步的学人魅力,具有巨大的文化价值。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筹备梁启超全集出版之时,戴逸先生就认定,国内对梁启超素有研究,又对人物结集有经验的学者,非汤志钧先生莫属。今年恰逢梁启超逝世九十周年,出版一套《梁启超全集》以供后辈学人进行研究,是我们纪念这位思想家最好的方式。

《梁启超全集》主编汤志钧先生因身体原因未能到场,为会议特别录制了视频,并将致辞交由汤仁泽先生代为转达。汤志均先生表示全集的整理出版,是多方面共同努力的结果,其中有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的大力支持,有国家社科基金的资助,有国内外专家学者赠送资料的帮助,有梁氏后人的协助等等,要向他们表示感谢。汤仁泽先生作为《全集》的编者也做了致辞。

此外,参会学者也就《梁启超全集》的出版,展开了热烈讨论。中国社科院近代史所张海鹏研究员、中国社科院近代史所耿云志研究员、北京大学王晓秋教授、中国人民大学王汝丰教授、北京师范大学陈其泰教授、清华大学刘桂生教授、台北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黄克武研究员先后围绕《梁启超全集》的出版和自身的研究进行了精彩的发言,北京大学夏晓虹教授因故未能出席会议,特地致信并委托杨念群教授代为转达。

19 日下午,召开了两场专场学术讨论会,来自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高校的三十多位学者出席讨论会并发言。

《梁启超全集》是迄今为止梁氏论著的集大成之作。收录了梁启超中举前至去世,即 1889 年以前至 1929年所见的梁启超全部著述,分为论著、演说、诗文、译文、函电五大类、二十集,每类以时间排序,另附全集篇目索引及相关资料。《全集》呈现了梁启超著述的原貌,所收或录自手稿,或录自梁启超手订、手校的较早出版品,或录自最早刊载其著作的书籍报刊,特别是近年来陆续发现的梁氏佚文、信件等,如“南长街 54 号梁氏函札”等,是此前的梁氏各版本文集中从所未见的。主编汤志钧先生父子对全部内容进行了精当的整理、校勘、标点,并对许多没有明确撰写时间的文章进行了考证。

(摘自 http://www.iqh.net.cn/info.asp?column_id=12900,2019-06-05)

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历史的声音”——首都高校研究生论文研讨会 2019 年 3 月 2 日,由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和清风学社主办的“历史的声音”——首都高校研究生论文

研讨会成功举办。本次会议为因应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四十周年所庆,由清史研究所学生社团“清风学社”发起。会议强调“声音”的再现,倡导研究者运用新的研究视角、研究材料及多元学科方法,细致探勘过去,挖掘被淹没的历史,从而展现清代历史的丰富面向。来自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等近十所兄弟院校的 31 位研究生参加了研讨会。

研讨会开幕式由《清风学刊》主编、清史研究所 2017 级博士研究生黄蕙如主持,清史研究所副所长刘文鹏教授、胡恒副教授及清史研究所董建中副教授、胡祥雨副教授参加了开幕式。清史研究所副所长刘文鹏教授首先致辞,他对各位青年学者的到来与支持表示感谢,并介绍此次论坛主要由清风学社的学生自主策划、执行,体现了清史研究所硕博士在学术活动方面的独立与担当。清史研究所副所长胡恒副教授随后发言,他指出本次会议研讨论文的选题和写作体现了北京地区鲜明的学术风格,并鼓励今后可以继续组织这类针对北京高校的论文研讨会,增进青年学者间的学术交流。开幕式结束后,与会学者在中国人民大学人文楼下合影留念。

本次论坛以“纭纭众声:清代制度、社会文化”和“寰宇传音:清代边疆民族与对外关系”为主题,分设两个会场,进行了四个单元的研讨。上午,两个会场分别围绕“清代学术思想史研究”和“清代边政管理和边

- 7 -

Page 12: 《清史研究国际通讯》总第ac.iqh.net.cn/zazhi/16th20196.pdf《清史研究国际通讯》总第16期 (第九卷第一期,2019年6月) 编辑委员会 主 编:杨念群

- 8 -

疆治理”进行 A 组的讨论。下午,两个会场分别围绕“清代政治生态与社会研究”和“清代对外关系与中外交流”进行 B 组的讨论。《清史研究》主编祁美琴教授,清史研究所副所长刘文鹏教授、阚红柳副教授、胡恒副教授及清史研究所董建中副教授、曹雯副教授、胡祥雨副教授参与各分会场的讨论,倾听青年学者们的思路,并给予学术指导。每组的论文交流都十分深入,青年学者们真诚地提出建议、认真地切磋讨论,气氛热烈而友好。

分会场讨论结束后,举行闭幕式,由清风学社社长、清史研究所 2017 级博士研究生林哲艳主持。首先,华东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蓝愉婷、中央民族大学博士研究生姚文君、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研究生王科杰、中国人民大学硕士研究生沈淼分别作为小组代表,从选题角度、文本结构、创新之处等方面,对各组讨论的内容进行了汇报。随后,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博士研究生佟斯文作为青年学者代表发表感言。最后,清风学社社长林哲艳以“感恩”与“长青”两个关键词为本次论坛作结。“历史的声音”首都高校研究生论文研讨会在热烈的气氛中圆满结束。参会论文题目摘录如下:

张志建(北京大学)《“义勇”的源流、嬗变及“义勇军”的命名和形象构建》

刘静垚(中国人民大学)《梅兰芳早年成名与清末民初的社会文化背景》

闫强乐(中国政法大学)《保守者的声音底色——陕派律学对关学思想的传承与发展》

方玉权(中央民族大学)《中体与西体之间:晚清东三省之练兵(1885-1895年)》

张帅(中国人民大学)《从“撙节”到“浮费”——清代新疆哈萨克马调拨内地考述》

马金柱(中国人民大学)《清代东北封禁政策下的旗民交往关系管窥——以乾隆朝吉林珲春为例》

姚兴哲(中央民族大学)《试析京张铁路自主修建政策的出台》

白慧贤(中央民族大学)《清代呼伦贝尔八旗半分俸饷体制成因探析》

周庆许(北京师范大学)《清代“经世”中断与否再辨——以〈清史稿·儒林传〉为中心的考察》

李坤(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消费社会学视角下18世纪中国上层社会的鼻烟消费》

佟斯文(中国人民大学)《乾隆帝的明帝史评与正统论重整》

琚小飞(中国人民大学)《清内府抄本〈钦定续通志〉考论》

金奉俊(台湾大学)《19 世纪末清出使官僚的对朝鲜献策与政治背景——以韩国的所藏交流记录为中心》

苏日朦(中国人民大学)《乾隆年间察哈尔八旗的喀喇沁、浩齐特佐领编丁入册考》

余福海(中国人民大学)《侯方域晚节考》

黄蕙如(中国人民大学)《以礼释理:清代凶礼制度化的三个“性质”》

蔡名哲(中央民族大学)《同调异声:命辑〈满洲源流考〉上谕满汉文文本研究》

林哲艳(中国人民大学)《从“栽树”到“造林”:略论中国近代资源观》

张一民(北京大学)《清代省例对法律的发展和补充——以〈福建省例〉为考察对象》

蓝愉婷(华东师范大学)《〈秦楚之际月表〉之〈四库全书·考证〉研究》

张心雨(中国人民大学)《盛京内务府改制与清初东北管理政策》

王科杰(中国人民大学)《回布贸易体系的兴起与清代伊犁驻防初建》

何永智(中国人民大学)《清代盛京户部“赴京领饷”制度探赜——兼论东三省经费筹措》

姚文君(中央民族大学)《清代入绘紫光阁功臣遴选条件初探——以乾隆朝为例》

骆朦(中国人民大学)《明清之际中西“对话”的显隐思考——以许苏民〈晚明西学东渐与“明夷待访录”政治哲学之突破〉为中心》

石淼(北京师范大学)《论“高桥轮船案”中清政府对美交涉的得失——三场争论、两次让步、一次反击》

高学姣(中国人民大学)《顺治朝赐书初探》

孙祎达(中国人民大学)《明清易代与朝鲜使者的山海关见闻》

- 8 -

Page 13: 《清史研究国际通讯》总第ac.iqh.net.cn/zazhi/16th20196.pdf《清史研究国际通讯》总第16期 (第九卷第一期,2019年6月) 编辑委员会 主 编:杨念群

- 9 -

胡存璐(中国人民大学)《公平与效率的摇摆——论明清掣签授官制及其嬗变》

沈淼(中国人民大学)《何谓“介入往昔”——后殖民主义下的历史书写问题思考》

王涛(华中师范大学)《日俄战争与〈申报〉转变》

陈骏(中国人民大学)《试论乾隆帝的战争观》

(摘自会议手册,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博士研究生何永智供稿,2019-7-5)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人文视野下的自然与健康”国际学术研讨会 2019 年 5 月 30 日,“历史、人文视野下的自然与健康”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中国人民大学逸夫会议中心开

幕。本次研讨会由中国人民大学生态史研究中心、德国慕尼黑大学蕾切尔·卡森环境与社会中心共同主办,旨在以“自然的健康”和“健康的自然”为主题,探讨人与自然之间的互动与关联,促进海内外学者交流,推动生态史学的进一步发展。

会议开幕式由中国人民大学生态史研究中心主任夏明方主持,中心副主任侯深兼任翻译。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张建明,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院长黄兴涛,德国慕尼黑大学蕾切尔·卡森社会与环境研究中心联合主任、德意志博物馆研究部主任赫尔穆特·特里施勒,密歇根科技大学环境史杰出教授南希·兰斯顿,以及中国人民大学特聘教授唐纳德·沃斯特等出席开幕式;来自世界各大洲的二十余位国际学者和数十位来自京内外学术机构的国内学者参加了此次会议。

张建明副书记在致辞中对与会学者表示热烈欢迎。他指出,此次会议是由德国慕尼黑大学卡森环境与社会研究中心和中国人民大学生态史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第七次国际性学术会议,是中国人民大学和德国慕尼黑大学深厚学术友谊的见证,也是中国人民大学史学研究国际化进程的重要一步,意义非凡。张建明教授以自身社会学学术背景为例,指出社会个体兼具生物性与社会性,而我们的身体无时无刻不处在同生活于其中的种种自然要素的交换之中,如何认知这种交换与互动,如何理解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思想、制度、经济等等因素,是当前学术界探索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话题。

黄兴涛院长代表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致辞。他指出,此次会议主题“自然的健康、健康的自然”是从生态的视角去理解和看待健康问题。不同文化背景对健康的理解或许各有差异,但对健康的追求却是人类最自然、最普遍的愿望。健康是真正“关于人”的人文问题,因而极富学术价值。黄兴涛教授向筹备此次会议的德国卡森环境与社会研究中心和中国人民大学生态史研究中心表示衷心的感谢。

随后,赫尔穆特·特里施勒教授代表蕾切尔·卡森中心致辞。他首先追溯了卡森环境与社会研究中心同中国人民大学生态史研究中心密切的学术合作历程,高度评价了双方合作中形成的优秀传统和开放式讨论模式,并对提供这一开放探讨机遇的中国人民大学表示感谢。借用同为卡森中心主任的克里斯多夫·毛赫教授在新著中提出的“缓缓而至的希望”一词,特里施勒教授认为,今年的会议主题正当其时,非常契合当前全球各地推进环境人文学建设的潮流,而借助这样的人文学科,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促进对环境保护和治愈自然的思考与实践。他还特别指出,生态文明建设已被写入中国共产党的十八大报告,这代表着中国应对这一问题所作的卓越努力。

开幕式结束后,在中国人民大学特聘教授唐纳德·沃斯特先生的主持下,密歇根科技大学环境史杰出教授南希·兰斯顿做了题为“人新世中的气候变化、毒物与健康生态学”的主旨演讲。兰斯顿教授的研究围绕美国和加拿大境内五大湖区展开,该地区是世界上主要的淡水储存地之一,但往往被认为是污染罕至之地。然而“二战”后,五大湖区受到非常严重的污染,湖区居民与生物均面临健康问题。迅速扩散的污染同化学工业的飞速发展及大量化学用品的使用密不可分。通过生态系统,种种化学毒素在鱼、鸟等生物体内累积,并最终通过食品进入人体。虽然加拿大和美国政府曾将某些化学用品禁用,但“历史遗产”仍然留存。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下,本被冻结于坚冰中的毒素又释放出来,再次对人类和动物的健康产生影响。兰斯顿教授以毒多芬和甲基汞两种毒素为例,分别探讨了它们在鳟鱼和潜鸟体内的累积过程,以及这些动物所扮演着的毒素传播与积累媒介的角色。她指出,鳟鱼和潜鸟在五大湖区的印第安文化中均别具意涵,因而它们的毒化也给当地印第安

- 9 -

Page 14: 《清史研究国际通讯》总第ac.iqh.net.cn/zazhi/16th20196.pdf《清史研究国际通讯》总第16期 (第九卷第一期,2019年6月) 编辑委员会 主 编:杨念群

- 10 -

人造成了不小的文化困惑与冲击。兰斯顿教授最后总结道,在人类主导自然的“人新世”中,有毒化学用品的累积、传播与损害无不倍增,化学物质借助于大气传输和大规模迁徙的鸟类、鱼类动物在全球范围内传播和扩散,形成巨大的跨越地区和国家界限的全球污染链,致使远离污染的地方同样满目疮痍,风险无处不在。它迫使我们不得不思考位处“人新世”核心的人类,究竟能够为这个地球以及我们人类自己做些什么。

主旨演讲结束后,特里施勒教授等与会学者围绕兰斯顿教授提出的话题进行了深层次的讨论。在接下来的两天时间内,会议继续就“公共健康与经济发展”“营养、药物与专业知识”“城市/乡村身体”“变动的健康概念”等议题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交流。

(摘自 http://lsxy.ruc.edu.cn/index.php?m=content&c=index&a=show&catid=44&id=1766,2019-7-5)

2017 年日本明清史研究综述

——《史学杂志》“2017 年历史学界回顾与展望”专刊之明清部分

2017 年学界一如既往地高度关注着明清海域世界和对外关系的问题。这一研究领域涉及多样化的地域,自然成果倍出,此研究动向想必会继续发展下去。在政治史领域亦有一定数量的论著发表,着实推进着研究进程;而经济史领域所获成果为数不多,在研究分野上呈现出明显的偏向性。正如去年本栏目中所指出的,总体而言明清史研究的论著在数量上显现些微下滑的态势。下文将介绍以明初到鸦片战争时期为研究对象的论著,其中专著部分有待专门的书评,本文中仅作简略说明。

政治与制度(明代)

关于明代政治和宗教的研究共有三篇。浅井纪的《宋元明的浙东士大夫与佛教》(「宋元明の浙東士大夫と仏教」『史学』87-1、2)考察了接受佛教后的浙东士大夫的思想,指出宋濂将佛教引入了明朝的统治理念之中,构筑了儒释一致的礼乐体制。滨野亮介的《明朝的无祀鬼神祭祀政策》(「明朝による無祀鬼神祭祀政策」『東方学報』91)探明了洪武帝活用佛教、道教来执行无祀鬼神祭祀的过程,阐述了对涵盖儒、释、道三教的祭祀进行分析之必要性。铃木博之的《明代的地方祭祀与仪礼》(「明代の地方祭祀と儀礼」『集刊東洋学』117)将祭祀与仪礼定位为地方政治的一环。川越泰博在《马昂与陈汝言》(「馬昂と陳汝言」『人文研紀要』(中央大)88)一文中讨论了这两位天顺年间兵部尚书的事迹,并在《由明朝档案打开的新世界》(『明朝档案が開く新地平』中央大·人文科学研)中通过蓝玉案与靖难之变等事例,对卫选簿进行了分析。荷见守义的《明代辽东武官的罪与罚》(「明代遼東武官の罪と罰」『人文研紀要』(中央大)88)网罗明初至宣德年间对辽东地区武官进行处罚的案例,指出对游击官的处罚存在减免的倾向。泷野邦雄的《关于明景泰帝的谥号(五)》(「明·景泰帝の諡号について(五)」『経済理論』389、390)论述了景泰帝之死前后的情况,其《明景泰帝的帝号恢复》(「明·景泰帝の帝号復活について」同上 388)一文则解明了景泰帝帝号恢复的过程。陈颖的《关于明代考察制度的研究》(「明代の考察制度について」『集刊東洋学』117)分析了作为官僚评价制度的考察制度的变迁过程。宫崎圣明的《明末广东吏员的人事与考课制度》(「明末広東における吏員の人事·考課制度」,三木聡編『宋―清代の政治と社会』,汲古書院)探讨了明末广东省胥吏的人事问题。

政治与制度(清代) 谷井阳子的《八旗制度与“分封制”》(「八旗制度と「分封制」」『満族史研究』15)就八旗制度的集

权性质,提出与杜家骥相左之观点,并由此展开讨论。刘恋(新井崇之 译)的《关于清初旗人妇女旌表制度确立的初步研究》(「清初における旗人婦女の旌表制度確立に関する初歩的研究」『駿台史学』159)对顺治年间设置的旗人妇女旌表制度作出评价,认为其对政权的稳固起到了积极作用。齐光的《康熙年间满文史料中所见西安周边的气候、灾害、农业与水利》(「康煕年間の満文史料からみた西安周辺の気候·災害·農業·水利」『学習院大学国際研究教育機構研究年報』3)解读了康熙帝向受灾地区派遣官员,并让其用满文汇报当地

- 10 -

Page 15: 《清史研究国际通讯》总第ac.iqh.net.cn/zazhi/16th20196.pdf《清史研究国际通讯》总第16期 (第九卷第一期,2019年6月) 编辑委员会 主 编:杨念群

- 11 -

雨量与谷米情况的事例。内田直文的《康熙朝起居注中所见“折子”的使用(二)》(「康煕朝起居注冊にみる「摺子」の使用について(二)」『九州産業大学基礎教育センター研究紀要』7)对康熙前期折子使用的案例进行了探讨。殷晴的《从提塘中所见清朝中央与地方间情报的传达》(「提塘からみた清朝中央と地方の情報伝達」『東洋学報』99-3)对承担中央与地方间公文传送功能的提塘进行了分析,围绕提塘的活动,地方财政的费用负担及情报泄露等问题,对提塘的实况展开了简明的讨论。茂木圣的《雍正乾隆年间军机大臣的任用》(「雍正·乾隆年間における軍機大臣の任用」『満族史研究』15)分析了曾任军机大臣者的履历及其与清皇室的婚姻关系,指出乾隆年间侍卫等与皇帝关系密切出身之人被任命为军机大臣的比例有所上升。岸本美绪的《清代中期的饥馑救济与赎地问题》(「清代中期の飢饉救済と贖地問題」『歴史評論』806)通过乾隆末期灾害时的赎地政策,来解读皇帝和官员们在认识上发生的动摇。谷口规矩雄的《关于乾隆时期灾害救济活动中官、吏、诸役的不法行为》(「乾隆朝、災害救済活動における官·吏·諸役の不法行為について」『愛大史学 26』)探讨了救灾期间地方官及胥吏的不端行为。党武彦的《关于方承观所撰〈燕香二集〉上(下)》(「方観承撰『燕香二集』上について(下)」『熊本大学教育学部紀要』66)根据方承观的诗作来分析其活动及交友关系。谢祺的《关于中国清代咸丰以前川盐向湖北的输出》(「中國清代咸豐以前の四川塩の湖北進出について」『名古屋大学東洋史研究報告』45)对川盐在湖北省的贩卖制度进行了讨论。

地域社会

伊藤正彦的《地主佃户关系的具象》(「地主佃戸関係の具体像のために」『宋―清代の政治と社会』)基于万历九年的鱼鳞图册对徽州府休宁县的租佃关系进行了分析。三木聪的《雍正五年〈抗租禁止条例〉再考》(「雍正五年「抗租禁止条例」再考」,同上)对抗租禁止条例的制定过程进行了再探讨,指出原先虐待佃户的王式涣一族,以制定抗租禁止条例为契机在地域社会中保持了巨大的势力。细谷良夫的《尚可喜、尚氏一族的旗地》(「尚可喜·尚氏一族の旗地所有」『日中韓周縁域の宗教文化』3)探明了尚氏一族所有的旗地的分布情况及其面积。喜多三佳的《清代前期的丈量》(「清代前期の丈量」『小口彦太先生古稀記念論文集:中国の法と社会と歴史』,成文堂)利用《天台治略》,对康熙年间丈量的实际状况进行了细致考察。甘利弘树的《关于清初广东潮州府平远县的武官杀害事件》(「清初広東潮州府平遠県における武官殺害事件について」『史境』74)将顺治年间武官为山寇所杀害的事件置于清朝地方平定的脉络中进行了探讨。

新宫学的《明清都市商业史的研究》(『明清都市商業史の研究』,汲古書院)收录了其以北京、南京、苏州等地域为考察对象,关于明清时代的人口、流通、商业及商税等问题的讨论文章。上田信的《风水都市·北京》(「風水都市·北京」『メトロポリタン史学』12)从风水的角度对北京的空间构造进行了解读。堀地明的《清代北京的粮食流通》(「清代北京の食糧流通」『七隈史学』19)详尽考察了北京的米粮退藏禁令及搬运出城的规制的实际状况。村上正和的《治疗与贫民》(「治療と貧民」『東洋学報』99-1)以嘉庆、道光年间在北京活动的治疗者为对象展开了探讨。伍跃的《顺天府档案中所见清代国家基础权力的实现》(「『順天府档案』に見える清代国家基礎権力の実現」『東アジア研究』66)利用顺天府档案展现宝坻县统治体制的实态,指出其通过小小的官僚结构统治了庞大的社会。近年运用地方档案的研究取得了长足进展。

提倡云南学的学者气贺泽保规所编《云南的历史与文化及其风土》(『雲南の歴史と文化とその風土』,勉誠出版)终于付梓。其中收录了小松ゆり利关于内地与西藏间茶叶贸易的研究《茶马交易中的云南与西藏》(「茶馬交易における雲南とチベット」),张寿山对嘉庆年间从江西移居到云南的张氏一族的足迹的考察《江西商人的云南定居与士大夫的迁移》(「江西商人の雲南定住と士大夫の歩み」),以及罗春梅的概论型研究《清代的边境统治思想与云南的汉民族移民政策》(「清代の辺境統治思想と雲南の漢民族移民政策」『研究論集』(河合文化教育研)13)等论文。关于台湾移民社会的研究有林淑美的《清代台湾移民社会的研究》(『清代台湾移住民社会の研究』,汲古書院),其从科举入试的纷争、自我认同的问题及承担移民与原住民的中介者一职的番割情况等方面对台湾移民社会的动态进行了研究。以这本书为基点,笔者期待着关于移民社会的研究能够得到进一步深化。中介可称为中国史研究的一大关键概念,钱晟《中国中介业研究视点》(「中国仲介業研究の視座」『歴史』129)一文对日本学界关于明清时代中介业的研究动态进行了整理。

- 11 -

Page 16: 《清史研究国际通讯》总第ac.iqh.net.cn/zazhi/16th20196.pdf《清史研究国际通讯》总第16期 (第九卷第一期,2019年6月) 编辑委员会 主 编:杨念群

- 12 -

家族与宗族 魏郁欣在《明代福建的宗族与风水林》(「明代福建の宗族と風水林」『史学』87-1、2)中指出明初时

期杨荣为了宗族的统合,利用风水创造了吉地这一概念。作者也在《清代的坟树纷争中所见福建宗族的资源获取战略》(「清代の墳樹紛争に見る福建宗族の資源獲得戦略」『東方学』134)中指出在风水信仰强大的福建,人们会因坟树发生纷争,“有损风水”是官司中常用的一项战略。在宗族研究领域,冯尔康的通史性入门书《中国的宗族与祖先祭祀》(『中国の宗族と祖先祭祀』,風響社)于 2017 年出版了日译本(小林义广 译)。浅沼かおり的《常州观庄赵氏的历史中所见的清代社会的一断面(六)》(「常州観荘趙氏の歴史にみる清代社会の一断面(六)」『共立国際研究』34)对赵烈文的生涯进行了整理。古市大辅的《关于崇实的二子及其妻子与姻族》(「崇実の二子とその妻·姻族について」『金沢大学歴史言語文化学系論集』史学·孝古学 9)剖析了清后期完颜氏的姻亲关系。山本英史的《清代的溺女问题认识》(「清代の溺女問題認識」『宋―清代の政治と社会』)认为有清一代地方官员及士人所采取的溺女对策存在着局限性,并没有彻底地解决问题。

法制

大泽正昭的《商人的诉状》(「商人たちの告訴状」『上智史学』62)对明末日用类书《三台万用正宗》律例门中收录的诉状指南进行了分析。根据“财本”一项中对客商的针对性描写,推断日用类书的读者层被设定为富裕的客商。大泽所作的《三台万用正宗》律例门的译注也在“东洋文库”网站的“宋~明日用类书译注”栏目公开发表。王天驰的《顺治朝旗人的法与刑罚》(「順治朝における旗人の法と刑罰」『東洋史研究』76-3)认为顺治年间,依据旗人所处地域及其身份的不同,分别适用于大清律、满洲法及蒙古法。中村正人的《关于清代赎刑制度的初步考察》(「清代贖刑制度に関する初歩的考察」『金沢法学』59)探讨了捐赎、纳赎规定的变迁。海丹的《官官是否相护》(「「官は官を庇う」か」『東方学報』京都 91)对清后期实行上控时,官僚之间的联络、交涉,及公私文书的往来进行了分析,指出上控制度具有统治制度的一环的性质。

对外关系与贸易

年旭的《明初朝贡体制与日本的位置》(「明初朝貢体制の確立と日本の位置」『東アジア文化交渉研究』10)对明初期的日明关系进行了考察,表明对明朝而言,比起倭寇问题,其更注重的是通过与周边国家建立关系,来彰显王朝的正统性。辻大和的《朝鲜对明朝贡使所携带的文书》(「朝鮮の対明朝貢使節が携帯した文書」『韓国朝鮮文化研究』16)指出明朝向朝鲜使节发给国内通行用的勘合的背景是驿制的疲敝,及防卫体制伴随明末海外贸易的展开而强化。铃木开的《丙子胡乱之前的朝清交涉(1634-1636)》(「丙子の乱直前の朝清交渉について(一六三四―一六三六)」『駿台史学』159)和《丙子胡乱与朝清关系的成立》(「丙子の乱と朝清関係の成立」『朝鮮史研究会論文集』55)二文对丙子胡乱前后清朝与朝鲜交涉的过程进行了细致的解读。程永超的《通信使的倭情咨文与明清中国》(「通信使関係倭情咨文と明清中国」『史林』99-6)着眼于朝鲜王朝向清朝呈送的倭情咨文,指出皇太极通过倭情咨文获得了与日本相关的情报。

赤岭守的《关于漂至朝鲜的琉球漂流民的送还》(「朝鮮に漂着した琉球漂流民の送還について」『琉球アジア文化論集』3)指出在清朝的漂流民送还体制中,漂至朝鲜的琉球漂流民既有独立回航的情况,也有经由中国返回的情况。王征的《关于清代琉球使节入京途中延迟的考察》(「清代琉球使節の入京途中の遅延についての一考察」『沖縄史料編集紀要』40)概述了琉球使节延迟的理由及清朝对使节的护送情况。

在对俄关系研究中,松浦茂的《1689 年尼布楚会议》(「一六八九年ネルチンスク会議」『東洋史研究』76-2)对尼布楚条约缔结的交涉过程进行了细致的考察。柳泽明的《17-19 世纪俄清外交与媒介语言》(「十七~十九世紀の露清外交と媒介言語」『北東アジア研究』別冊 3)探讨了清朝对俄交涉时所用的语言及翻译的问题,展现了交涉过程中运用了满语、蒙语、俄语、拉丁语及汉语的史实,并指出直至 1850 年代,满语为主要的交涉用语。

藤原敬士的《商人们的广州》(『商人たちの広州』,東大出版会)探讨了 1750 年代广州的对英贸易情况,生动的描写了 1755 年颁布的行商独占贸易命令被迅速撤回、乾隆帝的贡品的获取方式,以及英国商船前往宁波等关于广州贸易实态的事件。此外,冈本隆司的《清朝的对外秩序及其变迁》(「清朝の対外秩序とその変遷」

- 12 -

Page 17: 《清史研究国际通讯》总第ac.iqh.net.cn/zazhi/16th20196.pdf《清史研究国际通讯》总第16期 (第九卷第一期,2019年6月) 编辑委员会 主 编:杨念群

- 13 -

『中国の誕生』,名大出版会)对照历代的会典,呈现了“朝贡”与“互市”这一框架的变迁。

海域世界 山崎岳的《何谓倭寇》(「倭寇とはなにか」『歴史と地理』701)对“倭“与”寇“二字的用法进行了深

入探讨,指出倭寇一词根据语境的不同,其所指代的意思也会发生变化,因此不可一概而论。在倭寇及日明关系研究领域,有须田牧子的概述性研究《海禁政策与倭寇》(「海禁政策と倭寇」『歴史と地理』707),冈本真及须田牧子合著的对《入明略记》进行介绍的《天龙寺妙智院所藏〈入明略记〉》(「天龍寺妙智院所蔵『入明略記』『東京大学史料編纂所研究紀要』27」)。此外,城地孝的《再论沈惟敬》(「沈惟敬再論」『文化学年報』66)对丰臣秀吉在和平交涉中遇到的沈惟敬这一人物的出身进行了讨论。黄薇姗的《明清易代中的东亚与朱舜水》(「明清交替における東アジアと朱舜水」『日本思想史研究会報』33)将朱舜水定位为海域世界的居民。丰冈康史的《清朝、越南的国境与越境的海贼》(「清朝·ベトナム国境と越境する海賊」『歴史学研究』963)指出 18 世纪在清朝和越南国境线一带活动的海贼,并不以国境为界,而是根据出身地来形成其生活的内在网络。松浦章在《清代到民国时期的温州沿海与海盗》(「清代から民国期における温州沿海と海盗」『関西大学文学論集』67-2)中对温州沿海的海贼盗难情况进行了研究,另在《清代帆船前往江户日本的航路》(「清代帆船の江戸日本への航路」『関西大学文学論集』67-3)一文对中日间的航路作出了考察。

内陆世界

梅山直也的《皇太极对蒙古支配的多样化及其亲近化》(「ホンタイジによるモンゴル支配の多様化とその側近化」『満族史研究』15)分析了皇太极吸纳蒙古势力并扩张自身权力版图的过程。冈洋树的《大清国历史叙述中蒙古史的脉络》(「大清国による歴史記述のモンゴル史的文脈」『北東アジア研究』別冊 3)指出蒙古王公通过被置于记述其对清朝功绩的谱系与传记中,在多面的清朝统治之中找到了其历史记叙的定位。另外,关于蒙古会盟的研究也取得了诸多成果。丘凡真、李在景(金玄耿 译)的《崇德元年(1636)的外藩蒙古会盟与丙子胡乱》(「崇徳元年(一六三六))の外藩蒙古会盟と丙子胡乱」『史林』100-6)考察得出在崇德元年的会盟中,各游牧集团确定了攻打朝鲜所要派出的兵力,这些关于出兵数量的决定与之后构筑的军事动员机制也有关联。王长青在《关于清朝初期会盟的实施》中(「清代初期における会盟実施について」『日本とモンゴル』51-2)讨论了顺治年间的会盟,并在《清代蒙古会盟中下达的命令书》中(「清代モンゴルの「会盟に下した命令書」」『日本モンゴル学会紀要』47)对会盟中蒙古贵族所公布的清朝命令书的制作过程进行了一一探讨。朝鲁孟格日勒的《清代外蒙古车臣汗部中盟界画定的过程》(「清代外モンゴルのセチェン·ハン部における盟界画定の経緯」『史林』100-3)指出乾隆时期车臣汗部与土谢特汗部终于确立了其盟界。新藤笃史的《清前期五台山的藏传佛教》(「清代前期の五台山におけるチベット仏教」『大正大学綜合仏教研究所年報』39)对五台山藏传佛教寺庙的来历进行了探讨。小松原ゆり的《廓尔喀的贡象与清朝的回应》(「ゲルカの貢象と清朝の対応について」『駿台史学』159)解读了乾隆末期廓尔喀两次上贡大象行为的意图。村上信明的《乾隆帝时代的终结与清朝的改变》(「乾隆帝の時代の終わりと清朝の変容」『史境』73)以嘉庆帝对西藏的对策为依据,认为清朝逐渐失去了其多面性的特质。

文化与史料

大木康的《苏州花街散步》(『蘇州花街散歩』,汲古書院)以明末清初的苏州为中心,生动描写了士大夫与妓女间的交流,以及当时的妓女文化。在明代绘画研究领域,有柯律格《图像的中国》(『図像だらけの中国』,国書刊行会)日译本及木林宏光关于版画的论著《中国版画史论》(『中国版画史論』,勉誠出版)付梓。小川阳一的《明清的抽签与社会》(『明清のおみくじと社会』,研文出版)对《关帝灵签》进行了介绍,在所附的译文中展现了民众文化的一面。新井崇之的《明代景德镇官窑的管理体制》(「明代における景徳鎮官窯の管理体制」『明大アジア史論集』21)围绕陶瓷器的生产进行研究,指出宦官构成的内府深深介入了瓷器的生产过程,由此反映了明朝统治机构的特质。城地孝的《明末弓术书〈武经射学正宗〉及其周边》(「明末の弓術書『武経射学正宗』とその周辺」『宋―清代の政治と社会』)以弓术为切入点,论证明末的武术文

- 13 -

Page 18: 《清史研究国际通讯》总第ac.iqh.net.cn/zazhi/16th20196.pdf《清史研究国际通讯》总第16期 (第九卷第一期,2019年6月) 编辑委员会 主 编:杨念群

- 14 -

化与武人交际网络的拓展,提出了从武术来研究明末社会的视角。井上充幸的《汪砢玉的生涯》(「汪砢玉の生涯」『立命館東洋史学』40)对明末嘉兴地区的美术品收藏家汪砢玉的生平,及其交友关系进行了详尽的考察,并描绘出文房清玩趣味的盛衰之景。关于文人的研究,还有鹫野正明的《明代徐祯卿的江南、潇湘之旅》(「明代徐禎卿の江南·瀟湘への旅」『国士舘人文学』49),小冢由博的《王晫及其交游关系》(「王晫とその交遊関係について」『大東文化大学漢学会誌』56)和《关于王晫的〈遂生集〉》(「王晫『遂生集』について」『蓮花寺仏教研究所紀要』10)等,各有其研究特色。植松瑞希的《小小庭院空间》(「小さな庭園空間」『大和文華』131)将在苏州绘制的隐居地图置于都市发展的进程中来考察。陈璐璐的《关于明代〈清明上河图〉通行本的赏玩问题》(「明時代「清明上河図」通行本の享受をめぐって」『千葉大学大学院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科研究プロジェクト報告書』321)指出明末《清明上河图》通行本的购买者与鉴赏者正是江南的文人,同时还对苏州片制作者黄彪的交游关系进行了讨论。

增井宽也的《清初的满洲人萨满及其变化》(「清初の満州人サマン saman とその変容」『立命館文学』651)考察了清初禁令对满洲人的萨满文化所产生的影响。韩普景的《清代铜版画〈平定准回两部得胜图〉的制作》(「清代の銅版画《平定準回両部と得勝図》の制作について」『早稲田大学大学院文学研究科紀要』62)在考察得胜图的制作过程及其费用的基础上,分析了当时对此图的展示及发布的方式。永田知之的《总结目录学》(「目録学の総決算」『目録学に親しむ』,研文出版)从目录学的视角,对《四库全书》的编纂过程及分类方法进行了解读。泷野邦雄的《清代八股文中的破题、承题的写法(九)》(「清代八股文における破題·承題の作成法について(九)『経済理論』387」)是关于清代八股文研究的新成果。桥本雄的《清代户部精微批文勘合小考》(「清代戸部精微批文勘合小考」『古文書料紙論叢』,勉誠出版)着眼于公文书的物理形态,对精微批文上施印的位置及文书的折叠方式等问题进行了考究。在数据库运用愈发普遍的今天,本文是对史料作为物质本身所具有的意味再度挖掘认识的重要考论。岩井茂树的《关于元明清公文书中的引用结语》(「元明清公文書における引用終端語について」『宋―清代政治と社会』)对元朝至清朝的公文书中所运用的引用结语进行了探讨,指出至今被视为命令句来理解并翻译的“钦此”仅作为引用结语的符号,并无翻译出来的必要。

思想与宗教

小岛毅所著儒教的概论《儒教的历史》(『儒教の歴史』,山川出版社)于 2017 年付梓。新田元规的《关于明末清初时期对于谦的评价问题》(「明末清初における于謙の評価問題」『人間社会文化研究』25)从侯方域等人围绕于谦的评价而产生的论争,反映出明末清初思潮中重视道义的论调。尾崎顺一郎的《对作为经学者的程瑶田的评价及其手法》(「程瑶田の経学者としての評価とその手法」『日本中国学会報』69)回溯了乾隆、嘉庆年间程瑶田的经历。文纯实的《〈大义觉迷录〉与朝鲜后期的文人》(「『大義覚迷録』と朝鮮後期の知識人たち」『朝鮮史研究会論文集』55」)介绍了燕行使在中国接触到《大义觉迷录》的记录,并指出恰与雍正帝的意图相反,朝鲜文人对吕留良的思想给予了高度评价。赖思妤的《〈新镌仙嫒纪事〉与明代女仙信仰》(「『新鐫仙媛記事』の成立と明代女仙信仰」『東方宗教』130)在明末道教流行的脉络中对女仙传记集《新镌仙嫒纪事》的刊行进行了考量。夏雨的《关于漕运兵丁中罗教信仰的研究》(「漕運兵丁の中の羅教信仰についての研究」『中国哲学研究』29)探讨了罗教对漕运兵丁而言的意义。传教士研究领域的成果有新居洋子的《耶稣会士与普遍的帝国》(『イエズス会士と普遍の帝国』,名大出版会),该书从 18 世纪在华耶稣会士钱德明对清朝及满语的认识、对中国音乐的理解、及对阴阳理论的吸收等视点对其思想进行了分析,描绘了钱德明对中国与欧洲之间文化结合点的探索。

其他

岸本美绪的《地域论、时代区分论的展开》(「地域論·時代区分論の展開」『世界史像の再構成』,績文堂出版)整理了近年关于“近世化”与“东亚化”的争论。关于时代划分的概论性研究,还有两本概论性的书值得一提,一是“东亚的近现代史”系列丛书中冈本隆司所著的《清朝的兴亡与中国的走向》(『清朝の興亡と中華のゆくえ』,講談社),其以明末清初至清末为对象进行了概述;二是吉田光男编撰的《东亚近世近

- 14 -

Page 19: 《清史研究国际通讯》总第ac.iqh.net.cn/zazhi/16th20196.pdf《清史研究国际通讯》总第16期 (第九卷第一期,2019年6月) 编辑委员会 主 编:杨念群

- 15 -

代史研究》(『東アジア近世近代史研究』,放送大学教育振興会),其中夫马进负责的中国近世史部分,在根据中国固有的历史沿革进行观察的同时,强调比起明末清初的变革,唐宋变革带来的影响更为巨大。巴县研究的成果倍出也是近年学界的一大特征。岸本美绪的《如何给传统中国的经济秩序建模》(「伝統中国の経済秩序をどのようにモデル化するか」『中国史学の方法論』,汲古書院)在对村祐次“社会态制论”进行解读的同时,寻找其与当今明清经济史研究的结合点。

结语

近年各种数据库相继公开并投入市场,台湾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及韩国国史编纂委员会早已在其官网无偿提供《明实录》《清实录》及《朝鲜王朝实录》的全文检索服务,实为一桩难得的善举。虽然数据库的高价使得购买不易,但随着档案的整理及各种大型史料集的出版,研究者们可利用的史料快速增加,这一趋势想必还会继续下去。既然历史学是一门构筑于史料之上的学问,那么无论是否能置身于自如运用这些史料的环境中,数据库的建设都是件令人欣喜之事。不过,介绍新例证是一件简单的事,却并不意味着直接推动了研究的深化。还需要加诸坚实的考证,对问题意识详尽的叙述,以及对先行研究广泛地梳理与探讨,才能得到更有意义的成果。这在往期的《回顾与展望》中亦多次提及,笔者怀着自戒之心在此谨记。此外,对明清史、清朝史与近代史这三个研究领域,冈本隆司指出“问题是,研究者们将研究领域的划分作为理所应当的前提,并没意识到也不去理解彼此的定位,对其他的研究领域亦多抱以不愿去了解的态度”,“对整体状况的描述应当是三者缺一不可,但事实上(研究者们)并没有认识到这一点,以至于仅局限于自身的立场与看法”(『清朝の興亡と中華のゆくえ』)。此言一语中的,令人十分信服。 (日本新潟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系副教授村上正和文,东京大学人文社会系研究科东洋史研究室博士研究生张珺

译,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王申校)

简 讯

首都师范大学第七届全球史学术论坛“世界历史中的中国” 2019 年 6 月 8 日至 9 日,由首都师范大学全球史研究中心主办的第七届全球史学术论坛“世界历史中的中

国”在京举行。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厦门大学、山东大学、首都师范大学等单位的 50 多位学者参会。

开幕式由首都师范大学全球史研究中心乔瑜博士主持。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晏绍祥教授、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梁占军教授、历史学院副院长姚百慧教授,中国历史研究院《历史研究》常务副主编周群副编审分别致辞,并从全球史视角对会议主题发表了各自的看法,认为站在新时代新起点反观世界历史中的中国,不仅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而且极富现实意义。

主题演讲环节由中国历史研究院《历史研究》杂志社焦兵副研究员主持,首都师范大学江湄教授担任点评。北京外国语大学张西平教授的报告“欧洲启蒙运动的中国因素”,从启蒙运动的外部原因出发说明了以儒家为核心的中国文明作为理性与道德的代表,在启蒙运动中起到了冲击基督教神学伦理的重要作用。清华大学历史系仲伟民教授的报告“从全球史视角理解晚清时局”,对“中西大分流”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并对中国近代史的叙事方式进行了反思。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刘文鹏教授的报告“有界与无边:马光明案与乾隆时期天下观念之再探讨”,从马光明案切入,对清代前期的疆域及“内”“外”观念作了再思考。中国历史研究院历史理论研究所董欣洁副研究员的报告“全球史学史视野下的中西互动”,讨论了全球史学史的几种类型,提出当今全球史学史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如何理解和书写中西方互动的历史。

闭幕式由首都师范大学全球史研究中心夏继果教授主持。安徽大学历史系讲师魏孝稷、清华大学科技与社会研究所博士后姚靓分别代表分组讨论环节第一小组和第二小组汇报。首都师范大学全球史研究中心主任刘文明教授作大会总结。他介绍了全球史研究中心的发展历程和《全球史评论》的有关情况,指出此次会议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有许多中国史专业的年轻学者参加,所提交论文运用全球史视角和方法对中国历史尤其是明清时期

- 15 -

Page 20: 《清史研究国际通讯》总第ac.iqh.net.cn/zazhi/16th20196.pdf《清史研究国际通讯》总第16期 (第九卷第一期,2019年6月) 编辑委员会 主 编:杨念群

- 16 -

展开研究,一方面为理解中国历史提供了新的维度,另一方面大部分论文从原始资料出发又不乏宏观关照,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今全球史研究从宏观走向实证与微观的趋势。

参会学者们一致认为,全球史论坛为历史学者提供了很好的交流平台,促进了中国史和世界史等不同学科之间的沟通交流,有助于将中国纳入世界之中考察,进一步拓宽全球史的研究视域,并在中国史学者的参与下推动具有中国特色全球史研究的发展。

清史相关论文摘编如下:

马莉《18 世纪下半叶欧洲法语文献中的明清鼎革》

萧文远《晚清基督教通书中的时间自然化重构》

赵倩《传说与社会:清末三皇姑传说的重构与正统化》

余辉《光绪朝(1875-1908)清韩人参贸易探论》

李朝凯《丈量身高:全球史视野下的 18 世纪中国民众的饮食生活水平》

李坤《物的文化传记:清代的鼻烟消费文化及其变迁》

朱永涛《佛朗机入华的几种途径探究》

黄肖昱《巴格达犹太家族在印度、香港、上海的商贸网络(1840-1945)研究述评》

徐桑奕《西风拂粤:近代中西互动视域下的安森环球航行及在华行纪》

赵崧杰《19 世纪后半叶澳门的城市规划与空间形成》

赵可馨《世界史视角下的中国留学生——以清末美国报纸中的中日留美学生为例》

郭文忠《清哈之间的俄罗斯因素——以俄哈 1740 年“誓约”为中心》

温长松《二十世纪初东北亚地区国际关系对中国东北早期现代化的影响——以日俄战争后中国东北三省开埠设关为中心》

惠男《“俄罗斯奴隶”三调(1767-1780):作为全球经济中的商品和劳动力、中亚的移民与清朝的流放者》

赵善庆《近代滇西商帮与东南亚的经贸互动——以滇缅贸易为中心的历史透视》

曹瑞臣《文明互动视域下中国物产输入与近代英国消费社会兴起——以茶叶、瓷器为视角》

魏孝稷《二十年来“大分流”命题的争论与现状》

冯佳《中西税制比较视角下的皇室与商人关系:近代早期的中国与西欧》

刘芳《由冷漠到欢迎:中国对两次“门户开放”照会的反应》

夏帆《“长城边界”:从地图看西方对中国历史疆域认知成见》

郭墨寒《明治前期日本世界地理认知中的中国(1868-1894)——以日本编中国地理总志为中心》

刘珊珊《从〈内亚〉(Inner Asia)期刊一窥当代英国研究新疆的路径》

龚卉明《明治日本的“潜流”与 1870 年代中日关系——以李鸿章〈国史纪事本末序〉为中心》

(摘编自中国社会科学网 http://his.cssn.cn/lsx/ycsf/201906/t20190612_4916696.shtml,作者程刘祥、刘文静,2019-06-28)

中央民族大学“19-20 世纪中期中国政治与外交的现代转型”学术工作坊 2019 年 6 月 22 日,“19-20 世纪中期中国政治与外交的现代转型”学术工作坊在中央民族大学举行。来自

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山大学、四川大学、中央民族大学等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学者与会。工作坊由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院长彭勇致辞,崔岷教授担任总负责人。会议分两个分会场同时举行,第一会场由崔岷主持,第二会场由陈鹏、丁慧倩主持。以下对清史相关论文作简要摘录:

第一会场,戴海斌(复旦大学)以《文廷式晚年行迹考述——从丙申到己亥(1896-1899)》为题,分为“削籍南下与戊戌政变前的政治动向”“‘长沙出险’始末”“ 在沪交游及与刘学询访日使团的关系”“在湘纠

- 16 -

Page 21: 《清史研究国际通讯》总第ac.iqh.net.cn/zazhi/16th20196.pdf《清史研究国际通讯》总第16期 (第九卷第一期,2019年6月) 编辑委员会 主 编:杨念群

- 17 -

合官绅,谋办同文分会”四个部分,进行了报告。文章在充分运用中文史料的基础上,以旅华日人文集作为对照补充,通过考据文廷式的晚年政治生活,深化了对晚清政治格局、中日关系和官绅互动的理解。廖文辉(四川大学)《危机与崩溃:咸同之际的新疆协饷运作》探讨了咸同之际清政府财政危机对于新疆协饷的运作与边疆治理的影响、清政府的应对举措,及其所反映出的治理体系问题。通过对新疆协饷运作的爬梳,文章系统考察了中央变通新疆换防兵制、预筹经费十条及开源节流等举措。然而,因各地差异甚大,后续运作成效参差不齐,财政危机并未解决,反而加剧,进而成为清朝在新疆治理迅速崩溃的导火索。马维熙(中国社会科学院)《内政与外交:日俄战争前后的东北“胡匪”问题》,通过对“胡匪”问题在日俄战争前后的演变和中、日、俄交涉过程进行梳理,认为日俄双方都在争取“胡匪”势力,以扰乱清廷“局外中立”政策。战后,以袁世凯为首的北洋集团借“善后”“改制”等问题介入东北,“胡匪”成为其经营东北的重要内容,由此揭示出清末中日俄国际格局下,东北“胡匪”从一个地方社会问题转变为牵涉各方的外交问题的转变过程。

报告结束后,戴海斌对本场会议作了总结,他认为参会论文研究内容广涉人物研究、个案研究、政治及行政制度演变研究等,不仅回应了边疆治理、国家制度建构、地区外交关系、国际史等重要问题,还关注到了清末社会的延续性和不同人群逐渐走向边缘化的过程,扣紧现代转型之议题,同时也为日后研究工作提供了新的方向和视角。

第二会场,李朝凯(中山大学)《从“失序”到“秩序”:同治年间台湾戴潮春事件后地方精英的回应》,聚焦于信仰与地方社会问题,以四张犁文昌祠为研究对象,探究了文昌信仰与地方社会秩序演变之间的联系。文章提出,地方菁英创立的文昌祠在失序时期起到了消弥地方暴戾气息,恢复地方秩序安定的意义,同时文昌祠的建立表现了地方菁英追求科举功名的意图,可作为地方社会服从清代国家政权的象征。任建敏(中山大学)《晚清地方团练正统性的建构与书写——以广西浔州府平南县为中心》讨论了咸、同年间团练兴起背景下,太平天国运动策源地广西地方权力结构的变化以及团练对地方权力正统性的建构与书写。文章以袁铨与平桂团的正统之争和咸丰十年平南知县罗纲擅杀团总案的权力博弈为例,认为平南地区在构建团练正统性的过程中,一是依靠宣示忠诚获取清朝对其权力的承认,二是通过对历史书写权力的掌控,三是通过对“异端”的打击。谢晓辉(中山大学)《18 世纪上半叶地方军事制度变革的探索:以傅鼐成法为例》将视角转向湖南苗疆地区,关注了傅鼐通过在当地均田屯勇,用出自本地的经费,供养了一支可以离乡征伐并长期存在的全脱产职业性地方武装。文章认为,均田屯勇体系并非是一种权宜的地方防卫与安保体制,而是一套包括地方防卫、财政税收、教化、慈善等功能的地方管理体制,由此对后期湘军的建立提供了先例和借鉴,也使得当地成为湘勇等兵勇的重要兵源地。

柳岳武(河南大学)《“夷教”不宗:清代朝鲜人对清国喇嘛教的排斥——基于燕行使为中心的考察》从朝鲜来华使节对清国喇嘛教的考察、评价及拒绝三方面展开,认为朝鲜使节意在借助批评喇嘛教来表达和发泄对清国逼迫其臣服的不满,由此揭示出宋明以来朝鲜人思想层面上“自我中心”的形成和朝鲜由传统王国向近代主权国家转变中的宗教选择。桂涛(中国政法大学)《慕华、北学与夷夏:北学派华夷观中的“中国”与清朝》聚焦于朝鲜实学思想重要代表北学派,指出“北学中国”的提出通过解释朝鲜尚未进入中华,从而推动慕华的观念向实际行动转化,虽然北学派人士尚未将清朝真正视为华夏的代表,“迹”的观念却使得他们得以协调视清朝为夷狄与实际上学习清朝的紧张关系。袁剑(中央民族大学)《地缘身份、内部结构与复线历史——历时性视野下的中亚及其当代转型》将视角转向广阔的中亚地区,对其地缘特性、历史发展、国家构成等方面做了深入阐述,强调当下中亚的古代和当代的叙述框架中存在一定的脱节,需要找到关联性,也需在研究中考虑到周边国家和大的文明体对该地区发展的影响。

报告结束后,王建伟(中央民族大学)对全场讨论进行了简要总结,他认为不少学者的报告以政治史为研究对象,揭示了近些年“回归政治史”的研究趋势,同时本次会议报告内容涉及的时间长、区域广,既有中心区域研究,也关注到边疆地区历史进程,同时也不乏有跳出传统角度,从他国视角反观中国的新成果出现,给大家今后的研究工作提供了新启发、新思路。

(摘编自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相关报道 http://history.muc.edu.cn/info/1021/2803.htm,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博士研究生何永智供稿,2019-06-30)

- 17 -

Page 22: 《清史研究国际通讯》总第ac.iqh.net.cn/zazhi/16th20196.pdf《清史研究国际通讯》总第16期 (第九卷第一期,2019年6月) 编辑委员会 主 编:杨念群

- 18 -

华中师范大学“明以降国家治理与社会变迁”学术研讨会 2019 年 4 月 20 日至 21 日,由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明史研究室联合举办的“明以

降国家治理与社会变迁”学术研讨会在华中师范大学举行。七十余名海内外专家学者齐聚桂子山,共讨该议题。在会议开幕式上,华中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覃红教授,历史文化学院院长吴琦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明史研究室主任张兆裕研究员分别代表学校及主办方发言。开幕式由历史文化学院副院长尤学工主持。此次会议旨在通过多视角、长时段的考察,从政治、经济、文化及社会组织等不同脉络来理解国家治理与社会变迁问题。

华中师范大学朱英教授及社科院张金奎研究员分别主持了两场主题报告。在首场报告中,中山大学刘志伟首先谈论了“白银与明朝的国家转型”。他提出,16 世纪白银的流入对中国社会转型的影响,最重要的不在于经济领域,其更深层的影响是在国家体制与社会结构上。北京大学赵世瑜则围绕四个不同地域的情况提出,社殿等礼仪标识与国家在地方的乡村治理密切联系,他认为,从不同地域的历时性过程与共时性因素可见,一个漫长历史过程的“折叠”恰恰是某一社会结构的“拉伸”,而某一历史过程的“拉伸”又恰恰是某一社会结构的“折叠”。北京行政学院高寿仙围绕“社会变迁与身分重组”,探讨了历史上雇佣劳动者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地位与处境,他提出,历代的“雇工人”并非一个特定的社会等级,而只是一种单纯的法律身份。在第二场主题报告中,吴琦首先谈论了漕粮赈济对清代社会治理的重要意义,他指出,清代广泛的漕粮赈济,反映了统治者社会治理的观念变化与手段的成熟,但清代漕粮赈济并未突破传统赈灾体系的窠臼,也没有形成完备的社会救助体系。美国伊利诺伊州立大学周启荣围绕中国近世“士商社会”形成论,为我们梳理了宋以后中国社会形态的理论,以及他对士、商阶层与社会关系的相关探讨。最后,海南大学张朔人立足东南亚地区的国际视野,讨论了《更路簿》时代的南海移民问题及其历史影响。

20 日下午与 21 日上午,与会专家分别围绕“制度与社会”“财政与国家治理”“国家权力与思想变动”“群体与地方社会”“边疆治理与社会整合”“医疗与社会”等主题进行了分组讨论。张兆裕、张金奎、陈时龙、罗晓翔、李媛、郭嘉辉、宋兴家对国家上层的制度建设与在社会上的实际运行情况进行了精彩的讨论。魏文享、任志勇、焦建华、徐斌、周健、谢祺围绕宋至晚清民国时期的财税问题,进行了跨时空、多角度的讨论,为我们研究国家财政与社会之间的关系问题提供了很好的启发。刘勇、解扬、吴兆丰、朱冶、洪国强、林展、焦堃、陈冠华、常文相分别立足具体个案,展现了思想史、政治史与社会史相互介入的研究趋势。黄敬斌、王健、何威萱、谢羽、秦博跨越时空与群体,讨论了群体与地方社会之间的互动状况。赵现海、吴雪梅、杜树海、蔡敏分别立足南北边疆,探讨了边疆治理与国家政局之间的关系,这既表现了传统史学研究的特色,也充分展现了人类学、民俗学、美术学等跨学科交叉的重要意义。冯玉荣、鲁萍、崔军峰、刘希洋从医疗史的角度出发,多维度的考察了医疗与社会的关系,展现了新的学术视野与人文关怀。

分组研讨结束后,陈时龙主持了圆桌讨论,刘志伟、赵世瑜、周启荣先后发表讨论引言。刘志伟谈到,研究不同时代的学者,对相似领域的理解角度与问题意识各不相同,而彼此之间的交流必能相互启发,故而应打通各断代之间的联系。赵世瑜倡导跳出过去固有的理解模式,摆脱画地为牢的局限,从诸多社会面相本身出发思考问题,并在国家与社会之间整体的框架性叙述中有所突破,在具体研究中,不仅要有框架性的叙述,也应有整体的关怀。周启荣谈到如何对国家与社会关系进行具体的考量,他认为,不应把国家、思想、文化等问题视作独立于社会的象牙塔,而要有整体的理解,在治学的路径上,不仅要关注自己的研究领域,还必须借鉴所有不同领域的研究成果。随后,与会专家围绕引言与主题进行了广泛而又深入的讨论。如杨国安对各朝代的特性与治理理念发表了见解,解扬讨论了“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下”的学术平衡问题,高寿仙进一步提出,视野的“通”与讨论的“度”是开展史学研究的重要意识,杜树海提醒我们应从边疆的整合,重审历代王朝国家的治理模式。此外,还有不少真知灼见在此次讨论中得到了交流。

此次研讨会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交流平台,同期还举行了专题讲座、工作坊等多种形式的活动。与会者除了历史学专业的学者外,也吸引了来自人类学、民俗学、美术学等跨学科学者,他们均从各自的视角与理念出发,发表了许多建设性的见解,充分实现了学术的交流与思维的碰撞。总之,本次会议在长时段、跨地域、多学科的视野下,将“明以降国家治理与社会变迁”的研究推向了更为广大而精微的境地,同时也为今后的明清史研究提供了新的学术理解与关怀。

- 18 -

Page 23: 《清史研究国际通讯》总第ac.iqh.net.cn/zazhi/16th20196.pdf《清史研究国际通讯》总第16期 (第九卷第一期,2019年6月) 编辑委员会 主 编:杨念群

- 19 -

(摘自 http://history.ccnu.edu.cn/info/1008/12238.htm,2019-06-05)

复旦大学“明清人际网络研究的史料与方法”工作坊 2019 年 6 月 29 日-30 日,复旦大学历史学系主办的“明清人际网络研究的史料与方法”工作坊召开,来自

海内外各高校的学者们分享了他们的研究心得及动向。会议共分为四场: 第一场由杜正贞(浙江大学历史学系)主持,首先由刘永华(复旦大学历史学系)发表了关于工作坊旨趣

的演讲。发表的论文有:麦哲维(Steven B. Miles)(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历史学系)《〈常惺惺斋日记〉以及谢兰生人际网络的可视化》、程美宝(香港城市大学中文及历史学系)《看得见和看不见的人际网络:以道光年间南海文人招子庸为中心》。

第二场由冯贤亮(复旦大学历史学系)主持,发表的论文有:周湘(中山大学历史学系)《清代嘉道年间广州海幢寺僧人的游迹及人际交往——以僧涉川(纯谦)为考察核心》、杜正贞(浙江大学历史学系)《诉讼事件中的意义之网与关系之网:社会关系网络视角下的清末民初龙泉司法案例》。

第三场由麦哲维(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历史学系)主持,发表的论文有:冯贤亮《晚明乡村士人的科举生活与社会交往》、董乾坤(安徽大学历史学系)《结构、传统与晚清塾师的经济网络——以胡廷卿账簿为中心》。

第四场由程美宝主持,发表的论文有:岳沁之(厦门大学历史系)《清末民初闽东乡民的人情往来及其关系网络——以永泰漈头林家的个案为中心》、刘永华《传统中国的宗族组织、宗亲关系与人际网络——来自晚清徽州的例证》。

最后,由麦哲维、程美宝、赵丙祥、杜正贞担任引言人进行了圆桌讨论,赵丙祥(中国政法大学社会学院)进行了总评议。

(摘自 http://kfda.qfnu.edu.cn/info/1084/2571.htm,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硕士研究生贾梅供稿,2019-07-14)

复旦大学第七届中德莱布尼茨论坛“全球化时代的知识生产” 第七届中德莱布尼茨论坛“全球化时代的知识生产(Knowledge Production in a Global Context)”于 2019

年 4 月 12 日在复旦大学光华楼举办。本次研讨会由复旦大学、汉堡大学主办,复旦大学中华文明国际研究中心承办。开幕式由复旦大学副校长陈志敏,汉堡大学副校长鲁普(Susanne Rupp)先后致辞,金光耀(复旦大学中华文明国际研究中心主任)主持。

本届论坛共分五场讨论,每场各有一位中方发言人和德方发言人,与会者围绕概念史研究、历史学科的专业化、基督教文化研究、德国文学的全球化书写、欧洲艺术史和中国艺术改革等议题做主题发言并进一步的讨论。会议发言有:孙江(南京大学)《跨文化的概念史研究》,夏德明(Dominic Sachsenmaier,哥廷根大学)《17 世纪中国基督宗教与知识生产:信仰与力量的全球和地方维度》,章清(复旦大学)《中外会通与史学知识的专业化》,白莎(Elisabeth Kaske,莱比锡大学)《知识非权力:洋务运动时期西学传播里的中介问题》,何俊(复旦大学)《地方知识的中央化及其结果:以湖学为例》,田海(Barend J. ter Haar,汉堡大学)《中国宗教文化研究中各种“主义”的兴起》,范劲(华东师范大学)《卫礼贤的中国梦》,韦尔奇(Giuseppe Veltri,汉堡大学)《共通性的认知:利玛窦对开封穆斯林、犹太人和基督徒的记述》,李双志(复旦大学)《德语文学中的全球时刻:以霍夫曼斯塔尔的欧亚书写为例》,尤莉(Juliane Noth,海德堡大学):《国立杭州艺专的欧洲艺术史研究和中国艺术改革》。

据介绍,中德莱布尼茨论坛由复旦大学和汉堡大学联合主办,每两年在中国上海和德国汉堡各召开一次。2019 年 10 月,第八届中德莱布尼茨论坛将在汉堡大学召开。

(摘自“复旦明清研究”微信公众号,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硕士研究生陶志鑫供稿,2019-06-06)

- 19 -

Page 24: 《清史研究国际通讯》总第ac.iqh.net.cn/zazhi/16th20196.pdf《清史研究国际通讯》总第16期 (第九卷第一期,2019年6月) 编辑委员会 主 编:杨念群

- 20 -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 2018 年海洋史研究青年学者论坛 为庆祝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历史与孙中山研究所成立 60 周年,同时进一步推动海洋史学及相关问题研究,促

进青年学者间的交流与合作,搭建学术研究、思想碰撞的海洋史研究交流平台,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历史与孙中山研究所、广东海洋史研究中心、《海洋史研究》编辑部联合主办“2018 海洋史研究青年学者论坛”。会议于2018 年 12 月 8 至 9 日在广东阳江海陵岛召开,中山大学党委书记、历史学系陈春声教授、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周振鹤教授、南京大学历史学院刘迎胜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李红岩教授、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孙键研究员、暨南大学华侨华人研究院钱江教授、广东海洋史研究中心李庆新研究员等特邀嘉宾,以及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复旦大学、南开大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厦门大学、郑州轻工业学院、福建师范大学、聊城大学、吉林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山东省社科院及广东省社科院等高校和科研院所的青年学者 30 余人出席此次会议。

这次会议是首次全国性青年海洋史学者学术会议,引起国内学界热切关注。征文期间,共收到青年学者提交论文 60 多篇,因会议规模名额所限,经主办方邀请专家匿名评审,遴选出 19 篇论文的作者作为正式代表出席会议。会议聚焦亚洲—太平洋海域海岛历史,围绕海岛经略与海权维护、海洋经济与区域发展、海洋网络与岛域交流、海洋知识与技术传播等议题,以互评、讨论和专家点评的形式展开热烈的讨论交流。会后《中国社会科学报》《海洋史研究通讯》均报道了会议信息。2019 年 1 月 10 日,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学术月刊》杂志社、《光明日报》理论部共同主办 2018 年度“中国十大学术热点”发布会,将此次会议列为中国十大学术热点的代表性会议。

一、海岛经略与海权维护

海岛作为海洋社会的一个重要载体,其相关环境的改变、贸易形态的变迁对海洋社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张侃(厦门大学)《航路望山与外洋盜穴:明清闽浙海域格局与南麂岛的社会形态演变》一文以南麂岛为个案,探讨了海洋社会文化形成进程中,海岛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南麂岛位于温州南端,面积小、远离大陆,处于闽浙交界洋面、内外洋交界处,是南北航线必经之地。作者系统整理和分析了南麂岛在历代针路上的指向功能以及其地位的演变。南麂岛在线路上虽处重要指向地位,但由于其地理特征因素,明清王朝一直无法有效管理南麂岛及其附近洋面,导致南麂岛成为海匪交替盘踞的外洋巢穴以及私舶贸易的重要区域之一,因此也成为王朝统治者们的心腹大患。从明中叶开始,地方官员和军事将领便一直希望加强海防建设,通过巡洋会哨、建议拨兵屯田等方式以实现对南麂岛及周边海域的控制,但在治理措施上出现了反复与困境。南麂岛的发展历程具有海洋流动性的历史内涵,“治理困境”恰恰说明了明中叶以后海洋社会与陆地社会之间复杂博弈进程。

明清时期海岛开发与治理的过程与国家权力相关联,海岛的封禁和解禁反映了古代中国海洋政策的变化。海疆经略的政策演变对沿海社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谢湜(中山大学)《明清浙江南田岛的政治地理变迁》一文从南田岛弃置封禁到开禁设厅的历史切入,认为明清王朝的海岛政策经历了强制徒民、厉行肃清以及永远封禁的三番转变,集中反映了明清帝国面临内外形势,调整海疆战略的曲折过程。乾隆年后,海岛经略着重于开荒利弊和行政负担之间的权衡。18 至 19 世纪,不少官员在关于浙江海岛开禁问题中转向注重实地调查,阐述建立常规行政管理、将资源配置与人口控制结合的必要性。鸦片战争后东南海岛的迁弃问题逐渐上升到国家疆域安全层面。19 世纪后期,海岛垦复和人户管理最终归入行政事务范围。南田岛的政治地理变迁恰恰反映出作为传统疆域型国家对领土和人口的治理观念和政策。盐业研究亦是国家海洋治理和濒海社会人群研究的重要切入点。

朱波(复旦大学)《清代分防体制在海岛地区的推行与海岛厅的设置》一文通过梳理清代海岛厅的历史沿革,探讨清代开发沿海岛屿的具体过程。文章从整体性视角出发,分别讨论了代海岛厅设置的地理基础与制度背景、清代海岛厅设置的原因和过程、清代海岛厅的政区地理特征以及海岛政区化的历史过程与清代海岛厅的意义。作者认为农业生产条件和地理位置是影响海岛管辖方式最重要的因素,清代的分防体制则是海岛政区生成的制度渊源。文中以澎湖厅、南澳厅、玉环厅、海门厅、定海厅、南田厅的设置过程为例,论证海岛厅设置与清代管理海疆政治需求之间的密切联系。清代海岛厅“聚岛为厅”,其设置是中国海岛政区形成史上的重

- 20 -

Page 25: 《清史研究国际通讯》总第ac.iqh.net.cn/zazhi/16th20196.pdf《清史研究国际通讯》总第16期 (第九卷第一期,2019年6月) 编辑委员会 主 编:杨念群

- 21 -

要阶段。海岛社会与王朝权力的连接与互动是理解海岛历史变迁的关键一环。 王潞(广东省社会科学院)《清代上川岛的国家权力与海岛社会》一文,以广东上川岛历史和海岛社会为

中心,通过清代上川岛开发与治理历程的分析,探讨国家权力对海岛社会的渗透以及二者之间的互动。尽管清代上川岛是重要的商贸通道和渔业产地,但出于行政成本等因素的考虑,政府并未在该岛设立驻岛行政机构,仅有若干兵丁驻守。自明代中叶至清前期,上川岛为瑶疍杂居的岛屿。乾隆二年政府开立瑶户,岛民成为了国家编户齐民。然而,在清后期与外来者的竞争过程中,岛民逐渐强化“上川八户土著”的身份认同,利用“政府行为”实现对海岛资源的占据、开拓、争夺。同时为了和瑶疍划清界限,构建中原汉人移居迁徙的家族历史。其中,作者以盘氏家族为例,从其由山居瑶人向海上渔民的发展历程,勾勒山海交错下的海岛族群变迁。

聂有财(吉林大学)《清代吉林东南海岛的开发与治理》一文利用满文档案及相关朝鲜文献,对清代吉林东南海岛的开发与治理展开了深入探讨。吉林东南海域盛产海参,海上诸岛也有丰富的人参资源。为解决珲春旗人生计,清政府许可其于东南海域从事海参捕捞。不少民人则隐匿于海岛盗采人参,并入海捕捞海参,同时垦田构屋驻岛生活。为了保护珲春旗人的渔利,垄断人参资源,清政府对东南海岛开展长期的巡查治理。珲春旗人与岛上民人互有来往及交易,因而即便政府查处,东南海域的偷参者仍屡禁不绝。可以说正是这些偷参人与珲春旗人一同促进了吉林东南海岛渔业、农业乃至商业等方面的多重开发。1860 年,清政府对吉林东南海域的巡查治理戛然而止,但中国民众对该海域和海中岛屿的开发则一直持续到 1938 年。

近代中国特殊的历史背景使海岛开发也出现了国际因素。薛理禹(上海师范大学)《从交通枢纽到避暑胜地:晚清花鸟山的兴衰变迁》一文聚焦于长江口外的一座小岛——花鸟山。鸦片战争前花鸟山乃地处外洋的荒僻岛屿,并不受政府重视。鸦片战争后,随着国门的打开和远洋航路的开辟,作为航运孔道的花鸟山一度成为中外各方势力关注的热点,引发诸多国际争端和涉外交涉。19 世纪 70 年代,花鸟山上修建灯塔,此后英国人私自在岛上接通电缆、设置电报站,引发外交交涉。地处航道要冲的花鸟山,因灯塔等重要海上交通设施的存在,以及作为上海的一道海上门户,其战略地位得以进一步提高。英国人随后在岛上购置土地,修筑屋舍,开通班轮,欲打造外侨避暑胜地,此举引发了国人的主权担忧,引起了外交纠纷。经双方反复交涉,最终得以赎回英人所购土地,而花鸟山亦重归沉寂。

冯军南(南京大学)则关注海权研究,将关注点投向南沙群岛。其《20 世纪 30 年代日本南沙群岛政策的形成与演变》一文以日本外务省档案为基础,考察战前日本对南沙群岛政策的演变。20 世纪初,外务省和海军省对南沙群岛认识较为模糊,关心度亦不高。1933 年法国挑起“九小岛事件”,日本持续关注南沙群岛相关事宜并对法国的“先占”提出抗议。但此时外务省、海军省对南沙群岛的诉求尚未发展至军事战略层面,遂与法国达成“共存”妥协。1936 年“南进”政策成为日本的国策,海军省积极向南沙群岛扩张,以建立“南进”的重要军事据点。外务省虽最初反对,但因国际形势及国内政治的原因,20 世纪 30 年代后半期逐渐与海军省达成一致,驱逐法国势力,支持武力侵占南沙群岛,为推进“南进”路线做准备。揭露日本对南沙群岛政策的演变,也是日本借助其对华攻势的进展和世界局势的变化,以海军为中心实现其向南方海洋扩张的野心。

二、海洋经济与区域发展

学科交叉为海洋史研究提供了全新的视角,海洋资源环境与渔业史成为一大热门。王楠(中国社会科学院)从环境史角度出发,着眼于黄海渔业之争端。其文《环境史视域下的黄海渔业争端》以黄海渔业问题为个案来考察长时段和跨区域的“海上公地”。明清之际的越海捕鱼活动主要是为了占据更有利的开发场所,缺乏国家意志介入,与海权盈缩之间关系不大。在民国时期的殖民体系下,官方发展新式渔业,实业救国,采取强硬的护渔措施。中日之间就海界与海权问题陷入了旷日持久的谈判。当代渔业的博弈则以技术竞争为核心。作者力图追溯不同时期黄海公地位置的推移及其表现形式、资源波动、国力博弈与技术发展的影响,以及政府、实业家和渔民等社会群体对渔业争端的回应。黄海渔业争端反映出生态与社会的交融不会随政治时代更迭而终止,当人们通过政治手段裁决争端时,还应该关注这片海域所承载的生产与生活方式的延续性。

陈亮(郑州轻工业学院)在《朝鲜半岛东岸鲱鱼资源数量的变动及原因(1545-1765)》一文中对这一时期内鲱鱼“东朝鲜群”资源数量变动的状况、发生剧烈变动的次数、频率、关键时间点以及分布范围的伸缩变化展开了详细研究,认为 1545-1765 年期间,朝鲜半岛东岸鲱鱼资源经历了明显的盛衰变化。16 世纪中期到 17

- 21 -

Page 26: 《清史研究国际通讯》总第ac.iqh.net.cn/zazhi/16th20196.pdf《清史研究国际通讯》总第16期 (第九卷第一期,2019年6月) 编辑委员会 主 编:杨念群

- 22 -

世纪前半叶,朝鲜东半岛的鲱鱼资源持续兴盛。然而约 1670 至 1725 年期间,鲱鱼的产量有明显波动,鲱鱼资源由盛转衰,减产至少持续了半个世纪,沿海渔民的生活和政府的税收都受到了比较大的影响。1726 年至 1760年代,鲱鱼资源重新兴盛。通过对鲱鱼丰歉、水宗变化相关史料的分析,结合水文数据动力资料,作者认为对马暖流是影响东朝鲜鲱鱼群丰歉的关键因素之一。

李晓龙(中山大学)在《重塑盐场:明后期潮州东界半岛的地方人群与社区变迁》一文以广东潮州东界半岛为例,考察在明后期华南盐业整体转型的背景下,明初已获得灶户身份的半岛盐户人群们,如何通过提倡“就埕征纳”的策略,达到豁免自身场课场役的目的;同时,他们又如何利用课盐分离的趋势,借反对盐禁之机将盐场塑造成为自由卖盐之区,由此继续成为控制盐场经济的主要地方势力。作者将盐场制度视作一种地方策略,详细追溯潮州东界半岛居民利用盐场制度,重塑盐场社区秩序,并构建起自身地方社会权力结构的历史过程。

刘巳齐(中山大学)《明清易代之际的皮岛贸易与东北亚》一文探讨了明清易代之际,以皮岛为中心的东江贸易与东北亚地区局势变化的深层联系。随着建州女真的兴起,东北亚贸易重心逐渐实现了由内陆向沿海的空间转移。毛文龙以皮岛为基础建立东江镇后,以官方形式招商引资,开设贸易市场,带动整个东江地区贸易快速发展。皮岛遂成为东江地区交通和贸易中心,同时形成了官方贸易和走私贸易并存的局面,最终随毛文龙之死、各方势力分化而衰落。东江贸易加强了东北亚海陆区域之间的流动性与联系性,影响了地区局势的变化。明内部出现移镇风波,战略重心转向辽西。后金在战争消耗和经济封锁下,内部出现严重危机;朝鲜因经济上受制于东江,使得国家运转一度遭受危机。而皮岛由于其滥用官方信用,在发展过程中未能有效将内部稳定和经济发展有效结合,最终也丧失其贸易中心地位。至此,以东江为中心的区域势力有了新的整合。

三、海洋网络与岛域交流

目前国内学界对大洋洲地区,尤其是大洋洲岛屿国家和华人的关注不多,这是海洋史研究中的一块空白。费晟(中山大学)《海洋网络与大洋洲岛屿地区华人移民社会的生计》一文从概述大洋洲岛屿地区华人社会发展演变的过程与特点出发,通过太平洋岛国瓦努阿图具体个案,以田野调查和口述史调研的研究方法,分析海洋网络中华人移民生计历史的发展与变化。作者认为,依赖跨海交流网络发展起来的太平洋岛国华人群体,其生计虽深受当地局势变革的影响,但与广大的内陆土著人口缺乏直接而密切的融合,始终具有很强的外向性与流动性,随着中国的崛起及在跨太平洋网络中影响日益扩大,岛国华人与外部世界的互动更加频繁,其对中国的依赖也日益增加。吕俊昌(聊城大学)则将目光转向近代早期华人天主教徒在海岛东南亚地区的活动,从新的角度重新审视这一跨域人群角色与作用。《近代早期海岛东南亚华人天主教徒的活动与角色》一文认为华人天主教徒的华人及华裔身份对天主教在亚洲的传播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他们是海岛东南亚地区传教事业的重要开拓者;同时,得益于教徒身份和语言优势,他们又在国际活动或涉外事务中担任着向导、使者和通事等中间人的角色;商人和手工业者是近代早期海外华人的主体,也是华人天主教徒的主要组成部分,其独特身份进一步扩大了华人的活动空间;此外,华人天主教徒也是中西文化的有效传播者。作者认为华人天主教徒的身份能使这一跨域群体更好地适应亚洲海域的社会环境,开拓更广阔的生存发展空间。

华人在东南亚地区的商业活动为华人华侨史研究的重点之一。黄晓玲(中山大学)在《二十世纪初华人商业与马来半岛的城市经济网络》中以新加坡为中心,从信局分布、数量的发展变化探讨华人侨汇业在马来半岛经济网络中的重要意义。华侨华人在马来半岛经商历史悠久,涉及行业类别繁多。新加坡开埠伊始,殖民者们便按人群类别划分华人区(大坡)、马来人区(小坡)和欧洲人、阿拉伯人区(美芝路),而华人的商业活动一方面顺应了殖民政府的规划,另一方面又影响着新加坡城市区域的再形成,在新加坡的跨国跨海经济交流中扮演重要角色。

“人”是海域交流活动中最为活跃的因素,也是历史研究之“题眼”。童德琴(山东省社会科学院)着眼于江户时代驻日本出岛荷兰商馆的外籍医师群体,在日“兰”医药学上的互动和融合中重新审视日欧交流史。《江户时代日本出岛的商馆医师与异域医药文化交流》一文以日本及欧洲的相关史料为基础,选取三位代表性的外籍医师——汉斯 J.H.(Hans Juriaen Hanke)、恩格尔伯特·坎普法(Engelbert Kaempfer)以及西博尔德(Philipp Franz Balthasar Von Siebold),考察其在出岛的医学活动,认为在日本不断固化的锁国体制下,出岛成为日欧交流和互动的特殊空间,带有官方性、组织性和系统性的出岛兰馆的医药学交流活动成为特列,成功实现了异域

- 22 -

Page 27: 《清史研究国际通讯》总第ac.iqh.net.cn/zazhi/16th20196.pdf《清史研究国际通讯》总第16期 (第九卷第一期,2019年6月) 编辑委员会 主 编:杨念群

- 23 -

医学文化在日本的传播和普及,奠定了日本医药学近代化的基石,并成为欧洲早期了解日本的可靠渠道。

四、海洋知识与技术传播 人类海洋知识的形成和积累本身就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不同历史阶段的海洋知识体现出当时各个群体

对海洋的不同认识。陈刚(南开大学)在《制造异国:〈隋书〉流求国记录的解构与重释》一文中,通过《隋书》中的其他章节和同时代相关史料的整理和对比,指出通过已知史料可知,隋朝和“流求国”通交次数共有五次,且时间上或许相同,但却是相互独立进行,动机,甚至目的地皆有所异,相互间亦无必然因果联系。然而《隋书》的编纂体例和基本叙事却以“流求国”为主体,仅主观选取朱宽、陈稜等的三次海外活动,建构成隋朝对“流求国”从发现到求访、慰抚、征伐、灭国这一完整且有逻辑性的历史过程。这一对“流求国”形象的主观塑造和其方位的混乱记载,也是导致目前学界对明以前史籍中的“流求国”具体位置一直存在争议的重要原因。作者力求回归具体的历史语境,从海洋经略角度重新解读《隋书》及其后相关历史文献中的琉球记录,还原古代中国海洋认知的发展历程和海洋知识体系的建构过程。针路是人类海洋知识积累到一定程度的具体表现。中琉两国航海交通史上,往来于中琉航路的航海者们留下了诸如针路、山形水势、岛屿情况、季风、洋流、海沟、水文等反映海洋地理的知识谱系。

吴巍巍、胡新(福建师范大学)《岛屿、海沟与针路:古代图籍中的中琉海域分界考释》一文利用古代中、琉、日及西方图籍文献中有关中琉海域分界的文字和图像记载,严证古代中国与琉球有明确的海疆界限,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主权毫无疑问属于中国。作者分析了中、琉、西方的航海针路,认为其航海针路中皆不少凸显中琉海域分界观念。此外,相关史籍图录在论及航海过程中的岛屿分界表述时,更是明确阐述了赤尾屿和姑米山是中琉陆地(岛屿)分界点,东海海沟(冲绳海槽)是中琉自然地理分界线,即东海海沟以西,从赤尾屿开始的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皆属于中国的领土和海域范围。

测绘、地图既是海洋知识的具体体现,同时又和国家的海洋观念、海洋权益息息相关。周鑫(广东海洋史研究中心)《〈大清万年一统天下全图〉与 17-18 世纪中国南海诸岛知识的生成传递》一文重在勾画《大清万年一统天下全图》系列舆图在清康雍乾时期的刊绘脉络与知识源流,讨论舆图对南海诸国与南海诸岛的描绘情况,以呈现 17-18 世纪中国南海诸岛知识生成传递的多元面向。文章通过分析吕抚《三才一贯图》之《大清万年一统天下全图》、阎咏《大清一统天下全图》、黄宗羲地图等的刊绘脉络指出,其描绘的南海诸国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急剧下降,相关知识呈现衰退趋势。17 世纪中文航海文献对南海诸国和南海诸岛的详细知识只停留在航海人和少数地方士人脑中,并未扩展为知识阶层普遍习知,更没有进入统治阶层的官方意识。汪日昂在《大清一统天下全图》中增绘了南海诸国以及前往南海诸国的航线,反映出康雍时期士大夫海洋知识的日益增长。

丁雁南(复旦大学)《1808 年西沙测绘的中国元素暨对比尔·海顿的回应》一文以 1808 年英国东印度公司所属孟买海军执行的、以帕拉塞尔(西沙群岛)为中心的南海测绘活动为研究对象,通过围绕此次测绘所发生的内部通信、航海日志、回忆录等一手资料,提取和展示此次测绘中的中国因素,以此回应英国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比尔·海顿副研究员“与中国在南海问题上所持立场有关的原始文献和次生文献存在可信度问题”的质疑。文章通过研究表明孟买海军在此次测绘过程中,既见证了中国人在帕拉塞尔的频繁活动,也利用了当地人关于帕拉塞尔的地理知识,更记载了中国人在帕拉塞尔的生产、生活设施。中国在西沙群岛的历史行权利是建立在扎实、可靠的事实基础上的。

本次会议上,特邀学者和青年学者们展开了充分而热烈的交流讨论,并就新时期海洋史研究的材料、方法、角度、理论、创新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特邀学者分享各自治史心得,勉励青年学者们要敢于深钻、勇于开拓,积极推动海洋史研究的传承与发展。特邀学者与青年学者在研究方法、理论思考等方面展开热烈交流讨论,针对当前海洋史研究的状况,勉励青年学人要勇于理论探索与学术创新,推动海洋史研究的传承与发展。周振鹤教授认为,海洋史研究越来越受到受到青年学者的关注,民众对于海洋的认识也在逐渐变化,要通过实地调研去研究海洋史,并关注动态的海洋史研究。刘迎胜教授指出,海洋史研究要扩大研究领域,中国学者应该大胆走出去,与世界海洋史学界对话,将海洋史研究推向更高水平,而不能局限于某个专题中,局限在中国或华人的范围之内。陈春声教授强调海洋史研究要以人为本,从“生活在海洋上的人是怎样生存与延续的”这一问

- 23 -

Page 28: 《清史研究国际通讯》总第ac.iqh.net.cn/zazhi/16th20196.pdf《清史研究国际通讯》总第16期 (第九卷第一期,2019年6月) 编辑委员会 主 编:杨念群

- 24 -

题出发,思考海洋史研究的核心问题。海洋史研究只有对人类共有的历史学产生贡献,才能在世界学术中拥有自己的位置。李红岩教授认为海洋史研究不仅能推进我们对海洋的认知,理解中国或华人自身的历史,还能更广泛观照人类历史的多样性,甚至对一些社会科学理论提出挑战与重构,更能重塑我们的民族性格、民族精神。海洋史研究既是专家之学也是通人之学,只专注某个点是无法做好海洋史研究的,研究中要有“国际视野、中国视角、长时段视域”,既要对国际格局的变化有透彻了解,也应站在中国的本位与立场上维护国家和民族利益,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海洋问题。钱江教授希望中国学者要多走出去做学问,青年学者一要重视外国语言学习,阅读更多外文文献;二要重视其他学科的理论成果,尝试跨学科研究;三要转换视角,从域外观察海洋、观察中国;四要在选题上多下功夫。孙键研究员介绍了海洋考古上沿海聚落、海防遗址、水下遗址等最新考古发掘动态,特别是“南海 I 号”发掘的最新进展,呼唤更为深入的跨学科研究与多学科合作。李庆新研究员指出,此次会议对海洋史学术体系和学科建构、学术队伍的建设有诸多启发和推进。在全球史和整体史视野的关照下,在跨学科、多元化的区域研究与专题研究取向下,通过海岛研究开启海洋史学“总体把握、分头推进”的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研究方向,拓展诸如湾区、半岛、海峡等海洋小地理单元的研究,加强濒海地区社会经济史、海上贸易与航海史、海洋环境与海洋生态史、海军与海战史,等等重要方向和领域的研究,不断建构更为完整、更为生动精彩的海洋历史。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历史与孙中山研究所、广东海洋史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吴婉惠供稿,2019-06-24)

厦门大学“海洋与中国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 2019 年 3 月 30 至 31 日,厦门大学人文学院、中山大学历史学系联合举办的“海洋与中国研究”国际学术

研讨会在厦门大学召开,来自欧洲、美洲、亚洲、澳洲 9 个国家和中国 18 个省、市、自治区(含港澳台地区)的近 200 名学者莅临研讨,兼庆贺杨国桢教授八十华诞。会上,杨教授主编的“海洋与中国研究丛书”26 本及其研究团队历经四年撰写的“中国海洋空间丛书”新著 4 种同时举行了首发式。首日会议以主题发言贯穿始末,次日专题研讨围绕“台湾海峡与海洋史”“中国东南区域海洋社会经济史”“南中国海贸与海防”“东北亚海域与海洋史”“海洋史学视野下的中国与东南亚”“海洋生活与文化传播”六大主题板块展开,关注海洋文明与文化的多元性和全球性,就时段而言则有不少涉及清代的内容,兹列述如下。

30 日上午,张海鹏(中国社会科学院)先生从回忆《林则徐传》开始,提出近代以来落后挨打的局面与清朝对海洋的忽视和制海权的丧失是分不开的。海洋以及海洋史问题的认识与研究无论是对历史还是对现实(南海和琉球)都有重大意义。陈春声(中山大学)认为杨国桢教授将 16 世纪以后中国海洋历史发展的脉络,置于资本主义体系在全球扩展的视野下考察,并大量利用了来自欧洲、日本的第一手档案和文献资料,这些论述和工作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王国斌(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提出中国的早期现代海洋经济可以被视为明清政治经济的一部分,还是亚洲区域海洋贸易网络的关键部分,也是早期现代全球贸易的紧要部分。李国强(中国历史研究院)认为杨国桢教授“以海洋为本位的研究方法”与明清以来经世致用的学术传统一脉相承,有助于建立中国海洋史学科体系。滨下武志(中山大学、东京大学)提出需要超越贸易、朝贡关系、漂流问题,进一步以琉球与中国明清王朝历时 440 多年的往来历史档案《历代宝案》和海关资料研究海防、造船、灯塔等问题。包乐史(莱顿大学)提出四种历史方法协同分析中国海洋历史:考古方法(沉船研究等)、依靠官方记录方法(传统的海关、海防等研究)、利用民间历史文献资料(包括田野调研材料)构建新的海洋社会经济史、利用外国档案馆的史料。苏基朗(澳门大学)认为研究中国海洋史不可避免地要讨论其体系:一方面是国家制定的法律规范、政府政策方略以及各级行政细则条例等;另一方面也涉及民间形成的各色乡规民约或是风俗人情习惯。吉浦罗(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探讨了 16 至 18 世纪中国的海洋贸易组织与地方精英的关系,强调地方精英(商人、地主、高级军人)在对外贸易投资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认为海上贸易的投资者和经营者可以分更精细的类别:船只所有人、托运人、租船人等散商。科大卫(香港中文大学)指出 19 世纪以来香港兴起的关键因素是其重要的海港位置,并强调其发展不仅因其货物出口量巨大,也受益于良好的商业制度(公司法)。陈支平(厦门大学)反思了明清时代中国的朝贡体系,提出霸权与历史话语的关键问题。

30 日下午,刘宏(南洋理工大学)介绍了其团队近期出版的三本书,认为侨批作为一种机制,把华人社会

- 24 -

Page 29: 《清史研究国际通讯》总第ac.iqh.net.cn/zazhi/16th20196.pdf《清史研究国际通讯》总第16期 (第九卷第一期,2019年6月) 编辑委员会 主 编:杨念群

- 25 -

以及居住国和祖籍国社会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在此基础上建立的侨批网络是联系海洋亚洲的重要制度化纽带。龙登高(清华大学)利用尘封近百年的天津海河工程局和浚浦工程局的英文档案,细致梳理了近代津沪疏浚机构的四次制度变迁,首次提出和论述了“官督洋办”与“公益法人”等为人忽视或误解的制度创新,并再现了中外官商利益群体之间合作与博弈的具体过程和制度成果。王振忠(复旦大学)以稀见的法国藏《燕行事例》抄本为据分析了 19 世纪前后中朝贸易的实态,指出从“杭货”以及“燕贸”这样的通俗常言可以看出,包括江南一带的中国商品通过北京源源不断地流往朝鲜甚至转卖到日本。程美宝(香港城市大学)以清代小人物“Whang Tong”的故事为视角,以 18 世纪一个越洋赴英的普通中国人的事迹展现出中外交往史的一个侧面。范金民(南京大学)报告了阅读《明清土地契约文书研究》的一点体会,就清代房产买卖的实际运作提出了饶有意思的问题。其论文则依据一批尚未被引用的档案,考察康熙开海后至乾隆十四年间由广州入口的洋船数量及其载运的商品与白银,探讨开海之初中西贸易的制度安排,进而衔接了清代前期开海后中西贸易的缺环。苏智良(上海师范大学)回顾了上海从面海而生到临海而兴的历程。常建华(南开大学)认为《明清土地契约文书研究》对于认识日常生活史特别是农民生活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对于认识“共同体”问题提供了以“土地所有权”审视的路径。黎志刚(昆士兰大学)提出以贸易、移民与华商为线索,和海洋视角联系在一起考察清代以降的中国与世界。白蒂(那不勒斯东方大学)探讨了 16 到 18 世纪长崎唐人屋敷(唐人坊)的建立和运作、唐人的生活方式和国际角色。松浦章(日本关西大学)讲述了乾隆年间棉花进口危机。蔡志祥(香港中文大学)以英国驻汕头领事的报告分析清末汕头通商口岸与“香叻暹汕”跨国贸易网络的形成。郑振满(厦门大学)报告了闽南地区祠堂和庙宇碑刻中所见有关海外移民的一些资料,指出这些祠庙碑铭展现了以闽南为中心的东亚国际网络,而做中国的海洋史研究则需要考虑庙和仪式如何将中国和世界联系起来。潘振平(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回顾了杨教授撰写《林则徐传》和清史传记项目道光朝人物传记的历程。刘进宝(浙江大学)辨析了 19世纪李希霍芬对“丝绸之路”的命名。

31 日上午,杨彦杰(福建省社会科学院)认为以郑芝龙为代表的闽南海商在两岸贸易中实则扮演着重要角色,17 世纪中叶海峡两岸贸易网络的拓展延伸是明末清初中国海洋社会成长的标志。朱勤滨(闽江学院)认为清朝为了加强对帆船出入台湾的管理,出台了闽台指定口岸航行的“对渡制度”,并不断就对渡制度的运行适时作出调整。段芳(厦门大学)认为台鲁之间的经贸联系可追溯到明郑海商集团在山东设立山海路“五商十行”,经过对渡时期“行郊”的经营,开港之后外国势力的渗透,台湾与山东之间经贸往来日益紧密。卢正恒(埃默理大学)通过对清代《内阁大库档案》中关于班兵在台湾海峡遭遇风难的记录,探讨环境变化对于班兵渡海及台湾历史产生的影响。王潞(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对福建东北部的竿塘诸岛封禁案进行了剖析,认为这起封禁案不仅牵涉乾隆君臣对于“洋利”的态度、国家禁律,还掺杂着府城绅士与沿海各县澳主、渔户之间的利益之争,实则是各方势力利益角逐的结果。刘序枫(台湾中研院)对明清时期海上商贸活动中“公司”的组织及形态进行再考察,尝试通过对目前所见明清时期闽台及海外地区相关史料中留存的“公司”记载及田野调查记录,由中国东南沿海各地的传统社会中追寻“公司”的各种形态,并与传统地方社会中使用“公司”的组织加以对比研究。涂丹(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指出明清时期大量海舶香药的输入,提升了时人健康、饮食水平,丰富女性审美观念的同时,亦助长了社会上造假风气的兴盛,同时也出现了专业性的辨假类药书。谢湜(中山大学)认为明清浙江的海疆政策经历了强制移民、例行肃清到永远封禁的转变,治理方式则经历了民政撤离、军事管制和坚壁清野三个阶段。陈辰立(厦门大学)对明清传统时代大东海渔业活动对岛屿的利用作了探讨,指出明清时期沿海渔民活动范围逐渐由近海走向远洋。吕小琴(河南师范大学)从私盐不“私”看明清近场私盐的治理困境,认为私盐问题作为历代社会治理的痼疾如何在明清“被治理化”的过程实质上反映了明清两朝国家治理体系的缺陷及国家治理能力的不足。赵思倩(日本关西大学)以 19 世纪前期茶叶消费大国的英国市场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英国海关和东印度公司的相关数据资料来探究英国市场的高仿茶叶的一些特征和问题,由此探讨近代中国绿茶市场的海外动态。杨培娜(中山大学)整理利用雷州地方庙宇和宗祠之中现存碑刻文献,分析其所见濒海社会,如乡村生活、官民互动、海外贸易移民等问题。赵珍(中国人民大学)对清代东南沿海巡洋会哨的洋面范围、会哨时间及规程、海洋岛屿风浪等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强调巡洋会哨作为清代海疆治理的一项重要制度在维护与稳定东南沿海洋面日常秩序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布琮任(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利用现存于大英图书馆的马礼逊档案中估计是第四代阿伯丁伯爵于 19 世纪 30 年代从中国收集的系列的营汛图,探讨清政

- 25 -

Page 30: 《清史研究国际通讯》总第ac.iqh.net.cn/zazhi/16th20196.pdf《清史研究国际通讯》总第16期 (第九卷第一期,2019年6月) 编辑委员会 主 编:杨念群

- 26 -

府在治理海疆方面的政策与方针,说明清代筹海思维的系统性与复杂性和清廷内洋-外洋的治理概念。王昌(中共福建省委党校)探讨了郭寿生的海权思想,认为郭寿生接受、理解了马汉的“海权论”,将之与中国的实际结合起来,认为海权丧失乃近代中国受挫的重要原因。武文霞(广东省社会科学院)认为 1893 至 1939 年间海外华商投资广州近代工业、金融、商业和城市建设,多领域、多层次、多维度地推动了广州城市近代化。

31 日下午,黄顺力(厦门大学)以明清两朝朝野对“海防”认知的传承及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后国人对这一认知的变化为题,简要梳理了其思想意识观念的发展脉络,探究了其“传承”与“衍变”的内在理路。朱德兰(台湾中研院)分析了长崎华商泰益号关系文书的史料价值。盛嘉(厦门大学)从四个方面重新评价了徐继畬超越自我地理疆界和令人惊叹的政治视野。何娟娟(日本关西大学)对清末币制改革中各省引进日本版纸币的过程作了简述。张彩霞(厦门大学)指出清代山东沿海地区商贸的繁盛促使福建商人和山东官员以及本地海商积极推动修建 37 座天后宫,妈祖信仰在山东沿海地区的传播达到鼎盛。聂德宁(厦门大学)探讨了 17 至 18世纪中国民间海外贸易航路的变化发展历程,特别是清代海外贸易航线上的康熙开海后“东南洋”的部分。曾玲(厦门大学)通过对殖民时代新加坡华人社团账本的收集、整理与研究,提出建构新加坡华人社团经济史。牛军凯(中山大学)结合神敕实物展示了宋杨太后信仰在越南的流传状况。周翔鹤(厦门大学)认为由于商人大多有购买檀香等香料进行贸易的需求,故而导致中国航船多绕东部南洋行驶,而不直接取直线距离南下,并剖析了印度洋赤道逆流在古代帆船向南洋东部航行时的影响。李毓中(新竹清华大学)用杨慧玲在德国发现的珍贵的菲律宾唐人手稿展示了难得一见的华人记在账册上的交易商品内容,从而得以窥见相关商业运作模式。陈博翼(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介绍了明清时代环南海地区 40 种稀见的原始文献。蓝达居(厦门大学)报告了在福建泉州市泉港区土坑村港市海洋生计的历史田野调查和港市文化的发展。曹悦(日本关西大学)以德川时代日本江户和大阪出版的有关篆书的书目为例,探究其成因以及当时日本对于中国篆书书法的接受情况。潘茹红(闽南师范大学)从文献学的视角,分析中国传统海洋图书的演变与发展。陈贤波(华南师范大学)结合相关文献,考察其编纂过程、刊布原委和主要内容,发现其努力刻画的百龄名臣形象当中,包含了曲折复杂的人事关系和政治过程。最后,会议在来自海内外高校、科研院所、文博系统的众多知名学者与青年新秀提出新视野、新论点的交流互动、切磋砥砺中取得圆满成功。

(厦门大学历史系博士研究生于帅、副教授陈博翼等供稿,2019-08-10)

香港中文大学“新文化史视野下的明清、民国文学研

究——反思与前行”国际学术论坛 2019 年 5 月 27 至 28 日,由香港中文大学中国古典诗学研究中心、

台湾中研院中国文哲研究所、华南师范大学中国文学与文化研究所联合主办的“新文化史视野下的明清、民国文学研究——反思与前行”国际学术论坛在香港中文大学梁銶琚楼召开。

会议共设三场主题演讲,分别为:李孝悌(香港城市大学)《新文化史发展简述》、方秀洁(加拿大麦基尔大学)《明清孝女的话语建构》、周启荣(美国伊利诺伊大学)《新文化史与中国文学研究:明代商业印刷士商社会的“新文学”》。讨论共分为六场展开。

第一场由方秀洁主持,报告论文有:野村鲇子(日本国立奈良女子大学)《明清亡妻行状与士大夫心态》、宋清秀(浙江师范大学)《“才女命穷”与“福慧双修”——清代才女的文学生态与诗学理想》、杨彬彬(香港大学)《清代女性日记研究方法论》。

第二场由周兴陆(复旦大学)主持,报告论文有:蒋寅(华南师范大学)《生活在别处——清诗的写作困境及其应对策略》、王宏林(河南大学)《历史的层累:清代诗学视野中的诗教》、卜永坚(香港中文大学)

- 26 -

Page 31: 《清史研究国际通讯》总第ac.iqh.net.cn/zazhi/16th20196.pdf《清史研究国际通讯》总第16期 (第九卷第一期,2019年6月) 编辑委员会 主 编:杨念群

- 27 -

《丹忱碧血到今新——周茂兰血疏贴黄与明清遗民心曲》。 第三场由徐雁平(南京大学)主持,报告论文有:周兴陆《〈寒衣曲〉的古今演变》、余祖坤(华中师范

大学)《古文评点向清代别集的渗入及其文学史意义》、徐玮(香港中文大学)《〈莺啼序〉的创作与晚清民国的“梦窗热”》、陈炜舜(香港中文大学)《曹锟〈梅花诗自咏一百首〉初探》。

第四场由陈国球(香港教育大学)主持,报告论文有:李奭学(台湾中研院)《北堂本〈古新圣经〉始末》、崔文东(香港中文大学)《转译“情节剧”:却而司·佳维(Charles Garvice)言情小说在中国》、林立(新加坡国立大学)《诗可以群:从新加坡檀社看域外诗社的唱酬活动》、萧振豪(香港中文大学)《王士禛〈古诗平仄论〉及森槐南注新探:清日格律范式与语言观的建立》。

第五场由张宏生(香港浸会大学)主持,报告论文有:陈国球《抒情之光与力:陈世骧论〈文赋〉与鲁迅〈摩罗诗力说〉》、吴盛青(香港科技大学)《抒情传统与现代技术景观》、金环(香港城市大学)《〈避寇日记〉:太平天国时期日记手稿》、许晖林(香港中文大学)《泪水、河水与技术:〈老残游记〉中的情感工程》、刘琼云(台湾中研院)《教育、感知、生活——〈日记故事〉与近世中国通俗忠观》。

第六场由张健(香港中文大学)主持,报告论文有:张宏生《清词:十年研究的反思》、胡晓真(台湾中研院)《从方志学到方志文学的可能性》、徐雁平《三教之外又多一教:清代的小说戏曲阅读》。

(摘自会议议程,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博士研究生刘静垚供稿,2019-06-20)

香港教育大学“全球史视野下的东亚:帝国时代的跨国交流(1850-1950)”国际研讨会 2019 年 5 月 24 至 25 日,由香港教育大学文学与文化学系举办的“全球史

视野下的东亚:帝国时代的跨国交流(1850-1950)”国际研讨会在香港举行,来自中国、日本、韩国、英国、美国、德国、瑞士等国的 20 余名学者和研究生出席。此次研讨会旨在从全球史视野探讨帝国主义(包括英国和法国殖民势力,也包括新兴的日本)与东亚殖民地、条约口岸在近代以来的相遇接触及发展形成过程。研讨会分两次主题报告和五场分组讨论进行。

第一场主题报告由 Donna Brunero(新加坡国立大学历史系高级讲师)发言,她从伦敦博物馆藏的中国帆船模型以及中国海关洋员资料入手,探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工艺知识在亚洲海域的传播。第二场主题报告者是 Simon J. Potter(英国布里斯托大学历史学系教授),他讨论了两次世界大战间无线电发展的三个面向——民族主义、国际主义、帝国主义,并以英国广播公司(BBC)为例,探讨新媒体在维系大英帝国和构建全球网络中的作用。

五场分组讨论主题多元广泛,涉及帝国的交流与对抗、殖民地日常生活、传教士、土地与法律等问题。杨涛羽(美国加州大学尔湾分校博士研究生)关注义和团运动后天津都统衙门(1900-1902)形塑天津城市空间的作用。吴子祺(香港中文大学硕士研究生)的论文围绕民国初年雷州半岛匪患,探讨中国政府对外国在华殖民管治的介入。何斯薇(中山大学历史学系硕士研究生)从法国殖民政策主导者之一的萨罗的合作政策切入,探讨基于殖民合作成立的安碧沙罗学校的实践效果和文化影响。姜钟赫(David Jong Hyuk Kang,香港教育大学助理教授)探讨“病妇”和“病态分娩”(pathologized childbirth)的概念如何被引介到中国。John Zheng(美国密西西比州立大学教授)通过研究 1913-1928 年在武汉传教的 the Gutteries 一家的手稿,探讨传教士来华后对中国的刻板印象和心态上的转变。David M. Pomfret(香港大学教授)旨在以两次世界大战间的香港“咖啡馆文化”为例探讨香港的历史和欧洲流行文化是如何影响殖民地的青年生活。Barry Crosbie(香港教育大学助理教授)分享有关香港各俱乐部的研究进展,内容涉及香港会、梅夫人妇女会和哥尔夫球会等私人俱乐部。张红(美国佛罗里达中央大学副教授)认为外国人的经济文化活动与中国人的努力,以及两者之间的互动,促使天津融合了两者的特色并走向近代化。罗浮生(美国密歇根大学博士研究生)以基于大量外交档案、法律文书与交易合同,以沙面为个案探讨早期条约口岸中的租界具体是如何形成的。任安娜(Anna Elisabeth Herren,瑞士苏黎世大学博士研究生)聚焦新闻摄影师王小亭(1900-1981)在上海的早年职业经历,追溯他如何跟随外国记者从事

- 27 -

Page 32: 《清史研究国际通讯》总第ac.iqh.net.cn/zazhi/16th20196.pdf《清史研究国际通讯》总第16期 (第九卷第一期,2019年6月) 编辑委员会 主 编:杨念群

- 28 -

新闻业,并深入分析他在华人创办的《大陆报》发表的一篇文章所表露的理想和志向。Chad Denton(韩国延世大学副教授)探讨了法国人与日本人有关帝国与教育的观点是如何互动的,以致最终生成关于“文明使命”的共同愿景。Noriaki Hoshino(香港浸会大学助理教授)关注美国排华法案、日本跨太平洋移民与日本帝国的形成之间的联系。Bert Becker(香港大学副教授)指出研究广州湾时应该扩大视野,不应忽视同一时期的印度支那联邦,及国际政治格局对这南方一隅的影响。 (摘自“广州湾历史研究资讯”微信公众号,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硕士研究生陶志鑫供稿,2019-07-17)

台湾中研院“西学与明清之际的文化变迁”工作坊 2019 年 7 月 3 日下午,由台湾中研院深耕计划“涟漪:西学与中国思想范畴的重构,1600-1800”主办的

“西学与明清之际的文化变迁”系列工作坊第一期召开。该计划主持人祝平一教授(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致欢迎辞,工作坊分为四组,共有八位学者进行了学术报告:

第一组由吕妙芬(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主持,报告论文有:钟鸣旦 (Nicolas Standaert,比利时鲁汶大学汉学系)《书籍的文化间巡回传播:在十七世纪的中国建构一个之间的文本社群》、陈慧宏(台湾大学历史学系)《天主圣母世界传播之亚洲:西班牙图像和文献在中国与日本的流传》。第二组由李奭学(中研院中国文哲研究所)主持,报告论文有:吕妙芬《从清初儒学的几个论辩再思儒耶交涉的问题》、井川义次(日本筑波大学人文社会系)《17-18 世纪儒家古典译解与欧洲之接受:以宋明理学为媒介》。第三组由钟鸣旦主持,报告论文有:李奭学《北堂本〈古新圣经〉及其今昔》、新居洋子(日本学术振兴会)《法国国家图书馆藏〈康熙皇帝遗诏〉法译初探》。第四组由井川义次主持,报告论文有:潘凤娟(台湾师范大学东亚学系)《其事好还: 十九世纪法国汉学界有关〈道德经〉的阋墙论战》、祝平一《辨教:清末的天主教和耶稣教》。报告结束后,与会学者进行了综合讨论。

(摘自会议议程,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博士研究生刘静垚供稿,2019-07-18)

台北大学第三届“中国法律与历史”国际学术研讨会 2019 年 5 月 31 日至 6 月 1 日,由台北大学人文学院、法律学院与中国法制史学会、中国法律与历史国际

学会主办的第三届“中国法律与历史”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台北大学三峡校区召开。现将其中涉及明清以来法律史问题的相关论文摘录如下:

克礼(Macabe Keliher,西弗吉尼亚大学中国历史学系)The Meanings of Li (Ritual)

Ivan Lee(剑桥大学法律学院)“A Kind of Balanced One-sidedness”:Extradition and Extraterritoriality in the Treaty of Tianjin 孔德维(Tak Wai Hung,沙特阿拉伯王国费萨尔国王伊斯兰学术研究中心)《君权神约:从英王亨利八世与明嘉靖帝反思帝制国家宗教法的宪法功能》

尤陈俊(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明清司法经济对民众诉讼策略的影响——高昂讼费与健讼风气之悖论的一个分析》

白阳(复旦大学法学院)《清代错案责任“双轨制”之形成及其原因探析》

朱玫(中山大学历史学系)《朝鲜时期女儿的财产继承权——兼与明代徽州地区的比较》

朱浤源(中研院近史所)《初探华夏世界政法体系的原型》

江照信(山东大学法学院)The Lost Republicanism: Judicial Reform from Mainland to Taiwan (1920s-1970s)

李玉玺(虎尾科技大学通识教育中心)《〈阅微草堂笔记〉中的冥判法律观》

李典蓉(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史学研究院)《清初“国法”的确立:兼论清初法律典籍翻译问题》

李坤睿(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审判与调解之间:共和国初期的清理积案与制度选择》

- 28 -

Page 33: 《清史研究国际通讯》总第ac.iqh.net.cn/zazhi/16th20196.pdf《清史研究国际通讯》总第16期 (第九卷第一期,2019年6月) 编辑委员会 主 编:杨念群

- 29 -

林士铉(台北大学历史学系)《清代礼科史书中的理藩院偷盗案件类题本——以台北故宫博物院典藏为例》

武玲(Linh Dam Vu,亚利桑那州大学历史学院)Compensation Law and the Familial State in Republican China

邱澎生(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平衡商业与政治风险:十八、十九世纪苏州和重庆的商业诉讼》

侯庆斌(上海大学文学院)《法律移植及其限度:晚清上海法租界会审公廨华洋民商事司法研究》

洪健荣(台北大学历史学系)《档案中的另一种“真实”:清代〈淡新档案〉中的“风水”讼案》

孙春蕾(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近代青岛监狱犯人日常生活史问题研究(1897年-1943年)》

张升月(香港大学法律学院)Rethinking “The Rule of Law” in Colonial Hong Kong

张惠东(台北大学法律学系)《台湾原住民族传统领域法制——现代法与传统法制的冲突与整合》

梁弘孟(中正大学法律学系)《民初婚姻与亲属关系法制变迁中妾的法律地位——以受扶养权利为例》

郭威廷(西门菲莎大学历史学系)Law, Empire, and Judicial Expediency:Punishing “Wicked People” in Eighteenth-Century China 郭跃斌(多伦多大学历史学系)Between Consciousness and Unconsciousness:“The Crazy Drunkard” in Ming and Qing Legal Cases and Popular Culture 陈冠宏(香港大学法律学院)An Idealized Instrument: Production of Judicial Independence in Chinese Discourses (1901-1937)

陈雅龄(真理大学英美语文学系)《东西方法律的碰撞:以〈大清律例〉英译本“十恶”为例》

鹿智钧(台湾大学历史学系)《风俗与法律:以清朝之“安科礼”为讨论中心》

黄心瑜(复旦大学法学院)《清代都察院弹劾的理由是什么?——以乾隆嘉庆朝 602 件都察院弹劾案的理由为中心》

惠科(四川外国语大学社会科学部)《晚清重庆城华洋诉讼案浅析——基于巴县档案为中心的考察》

齐崇砚(日本东京大学总合文化研究科)《日本帝国下日本与台湾治安法律的比较研究:以国体论与台湾人公民权的变化为中心》

欧麦高(Max Gordon Oidtmann,乔治城大学外事学院)Thoughts on a 1685 Mongol Legal Code and its Eurasian Contexts 蔡圣伟(台北大学法律学系)《台湾的刑法发展史——从进口继受到发展自有品牌》

郑显文(上海师范大学哲学与法政学院)《中国古代的引礼入法及中华法系的历史走向》

戴瑀如(台北大学法律学系)《由家制与尊长权论我国亲属法的现代化》

罗娓娓(格林内尔学院历史学系)Public Property from Song to Qing China

(摘自会议议程,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博士研究生刘静垚供稿,2019-06-20)

东吴大学“明清的文人世界——第五届古典文学国际学术探讨会” 2019 年 4 月 25 日至 26 日,东吴大学举办了“明清的文人世界——第五届古典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来

自南京大学、台湾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韩国全北大学、日本立命馆大学等高校的学者参与了本次研讨会。本次研讨会聚焦于明清古典文学与文人世界,分两天共六场进行,其中与清史研究相关论文如下:

第一场。林香伶(东海大学)《故国怀旧与易代遗情——论陈去病视角下的明清“异托邦”》。第二场。陈美朱(成功大学)《论明、清两代唐诗选本的“宗盛唐”现象——以“选诗数据”“前十大诗家”为观察重点》;黄锦珠(中正大学)《一位晚清女报人的际遇:陈撷芬其人其事》;陈慷玲(东吴大学)《从性格与环境论谢章铤豪放词风之形成》。

- 29 -

Page 34: 《清史研究国际通讯》总第ac.iqh.net.cn/zazhi/16th20196.pdf《清史研究国际通讯》总第16期 (第九卷第一期,2019年6月) 编辑委员会 主 编:杨念群

- 30 -

第四场。鹿忆鹿(东吴大学)《〈古今图书集成〉中的〈山海经〉图像——兼论陈梦雷》。

第五场。陈明镐(韩国全北大学)《洪亮吉与黄景仁的交友和创作旨趣小考》;闵丰(南京大学)《徐廷华及其〈一规八棱砚斋词钞〉述略》;乔玉钰(东南大学)《由袁枚与赖山阳的婚姻看中日文人的女性观及其影响》。

第六场。张宏生(香港浸会大学)《词史、兴寄与时代——太平天国战争前后词坛创作的理论自觉》;芳村弘道(日本立命馆大学)《董康晩清、辛亥革命时赴日访书与学术交流的事迹》;佘筠珺(台湾大学)《晚清校词群体的词学活动型态析论——以缪荃孙、吴昌绶为例》。

(摘编自东吴大学中国文学系官方网站:http://web-ch.scu.edu.tw/chinese/file/6337,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本科生黄山供稿,2019-06-29)

- 30 -

Page 35: 《清史研究国际通讯》总第ac.iqh.net.cn/zazhi/16th20196.pdf《清史研究国际通讯》总第16期 (第九卷第一期,2019年6月) 编辑委员会 主 编:杨念群

- 31 -

文 献 2017 年度全国优秀古籍图书奖获奖书目选录

点校类

1.《北京会馆碑刻文录》 校注:王汝丰 出版社:北京燕山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 年 12 月 ISBN:9787540248932

会馆是明清时期都市中由同乡人士或同业人士所建立的民间组织,会馆碑刻则记录了会馆的筹建、发展及作用。本书在收录山东、山西、广东等十四省北京会馆碑文及工商行业会馆碑刻的基础上,对其进行标点、校勘、释录。编排上,以地域相区分者,按省分列,依碑文撰写年月先后编列,时间范围跨越有清一代至民国。覆盖面不仅包括工商业碑文,还涉及捐助碑、记事碑、功名碑、经籍碑等多种题材的文献。本书还特编“别录”,收录清人文集中的北京会馆碑记及相关记述,各按年月为序,注明出处,并附作者小传。本书获 2017 年度全国“优秀古籍图书奖”二等奖。 2.《查慎行全集》(全 20 册) 著者:查慎行 点校:范道济 出版社:中华书局 出版日期:2017 年 11 月 ISBN:9787101122145

本书为“浙江文化研究工程项目成果文库”之一,属“浙江文献集成”。查慎行(1650-1727),浙江海宁人,康熙四十二年(1703)进士,特授翰林院编修,入值内廷,五十二年(1713)乞休归里。其诗学东坡、放翁,受经史于著名学者黄宗羲,受诗法于桐城诗人钱澄之;声名早著,为东南诗坛领袖。全书共 580 万字,收入其著作 14 种,分别为:《周易玩辞集解》《壬申纪游》《庐山纪游》《陪猎笔记》《南斋日记》《人海记》《聊以备忘》《得树楼杂钞》《读吕子笔记》《敬业堂诗集》《敬业堂文集》《阴阳判传奇》《苏诗补注》《初白庵诗评》。书后附录《查他山先生年谱》以及墓志铭、行状、墓表、传记等资料。本书为目前关于查氏著述最完整的结集,具有重要的文献与学术价值。本书获 2017 年度全国“优秀古籍图书奖”二等奖。

3.《瑞洵集辑笺》(全 2 册) 著者:瑞洵 辑注:杜宏春、郑峰 出版社:黄山书社 出版时间:2017 年 3 月 ISBN:9787546163239

本书属“国家古籍整理出版专项经费资助项目”。瑞洵(1858-1936),博尔济吉特氏,字信夫,号景苏、井苏,又号坦园、金山使者,满洲正黄旗人。历任国子监司业、侍讲学士、顺天乡试考官、功臣馆满总纂、国史馆协修、科布多参赞大臣。本书汇集了北京与台北等地多处机构中收藏的有关瑞洵的档案文献,以及刊本《犬羊集》《散木居奏稿》等传世文献。共收

- 31 -

Page 36: 《清史研究国际通讯》总第ac.iqh.net.cn/zazhi/16th20196.pdf《清史研究国际通讯》总第16期 (第九卷第一期,2019年6月) 编辑委员会 主 编:杨念群

- 32 -

录奏议、诗文、外交函牍等 500 多件,包括保举将才、人事丁忧、员缺补差、军功加赏、官兵屯田、练兵、畜牧、工程、粮饷、边防、防务用款等各项内容。全书真实地记录了瑞洵抵任科布多参赞大臣时的一系列活动,涉及科布多地区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民生、治安以及宗教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对研究清末边疆政治、经济、军事以及社会阶层的变动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本书获 2017 年度全国“优秀古籍图书奖”二等奖。

4.《翼駉稗编》 著者:汤用中 点校:栾保群 出版社:文物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 年 2 月 ISBN:9787501048540

本书属“稀见笔记丛刊”。汤用中(1801-?)字芷卿,常州府人,道光十九年(1839)中举,曾长期为人作幕,奔波于河南、直隶、山东、安徽等地。《翼駉稗编》为汤氏编著的一部文言小说集,共收录故事 500 则左右。其中包括鬼神志怪、名人轶事、剑侠故事、爱情故事、社会见闻等,多含有丰富的社会内容,表现了某些开明见解。其记人事者可广资见闻,叙事雅饬明净,在清中叶小说中颇能超出流俗。本次整理采用底本为道光己酉(1849)新镌本,参用 1915 年国学维持社铅排本加以校对。本书获 2017 年度全国“优秀古籍图书奖”二等奖。 5.《中国珍稀本鼓词集成》(全 8 册) 主编:郭俊峰 出版社:吉林文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 年 1 月 ISBN:9787547237625

鼓词,指以鼓、板击节说唱的曲艺形式,其源于宋代,盛于清代,在长期的发展演变中形成了不同的艺术派别。本书整理收录由宋至清的鼓词珍本 51 部,以渊源、讲史演义、公案、神怪、言情、传奇为类进行梳理,内容包括金戈铁马、公案传奇、绿林义士、才子佳人等,篇幅涵盖中长篇与短篇。每部鼓词均附有介绍与题解,有插图者则将之缩印,排列于鼓词文本之前。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遗产,鼓词是现代人了解古代市井风俗、民俗美学的窗口,本书的出版可谓对鼓词的抢救性整理。本书获 2017 年度全国“优秀古籍图书奖”一等奖。 6.《中国古代民间规约》(全 4 卷) 编者:杨一凡、刘笃才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 年 1 月 ISBN:9787509795538

民间规约是民间组织的自治规范,记载了大量古人在民间事务管理、乡民自治方面的成功经验、措施和民俗习惯,是研究中国古代地方法制和民事管理制度的宝贵资料。本书收入唐至明清民间规约 400 余种,内容主要包括敦煌社邑文书的《立社条件》、历代乡约、文人会社规约、工商行会规约、少数民族乡规及《得一录》所载清代乡约等六部分。这些规约是整理者从大量的史籍、档案和方志中辑录而来,可与上海图书馆编《中国家谱资料选编(家族规约卷)》、邓洪波主编《中国书院学规集成》二书相互补充,比较全面地反映各类古代民间规约的内容和特色。本书获 2017 年度全国“优秀古籍图书奖”一等奖。

- 32 -

Page 37: 《清史研究国际通讯》总第ac.iqh.net.cn/zazhi/16th20196.pdf《清史研究国际通讯》总第16期 (第九卷第一期,2019年6月) 编辑委员会 主 编:杨念群

- 33 -

影印类

1.《清代东北流人文献集成(第二辑)》(全 15 册) 主编:蒋寅、于景祥、徐桂秋 出版社:辽海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 年 12 月 ISBN:9787545144963

本书为《清代东北流人文献集成》第二辑,不仅汇集了许多清代东北流人珍稀文献,而且还做了认真的整理,纠正了不少记载讹误,考证出一些前人未知的史实,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本书所录流人不少为文史领域有较大影响者。所收诸文献,底本珍贵,版本价值高,除善本、珍本之外,有些文献长期流失海外,国内鲜能一见。本书获 2017 年度全国“优秀古籍图书奖”二等奖。

2.《明清孤本戏曲选本丛刊(第一辑)》(全 46 册) 编者:陈志勇 出版社: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 年 12 月 ISBN:9787501362349

本丛刊所选明清时期戏本,皆为珍本,且此前从未影印出版,如国家图书馆藏《徴歌集》《选古今南北剧》《乐府名词》《乐府争奇》《曲选》《词珍雅调》《缠头百练二集》《缀白裘全集》《续缀白裘全集》,中国艺术研究院藏《昆弋雅调》,上海图书馆藏《冰壶玉屑》,南京图书馆藏《新缀白裘》,浙江图书馆藏《新镌歌林拾翠》,均为海内外孤本,文献价值突出。此外,本辑还选录国家图书馆所藏两个抄本《曲选》《戏曲选抄》。本书获 2017 年度全国“优秀古籍图书奖”二等奖。 3.《客家珍稀谱牒文献丛刊》(全 100 卷) 编者:陈支平、钟菱 出版社:广东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 年 12 月 ISBN:9787218120935

本书属 2017 年度国家出版基金项目,广东人民出版社“世界客家文库”的重点项目之一,系第一套以“客家”命名的族谱汇编。该书收录了福建、江西、广东、台湾、四川、浙江等地区明清至民国期间具有代表性的客家谱牒凡 67 种,涉及 54 个家族,36 个姓氏。编纂时按百家姓顺序编排,每卷 500 页左右,共 100 卷。《丛刊》特别注意客家谱牒收录甄选的明确性与珍稀性,原则上坚持“断自可知”,以血缘关系确有可考察者为限。其原则除了已出版的不收,网上可下载的不收,底本模糊不清的不收,非客家的不收外,还非常注意迁徙源流不清楚的不收,谱牒疑伪的不收。收录的族谱基本是未公开过的第一手宝贵文献,既注重地域与姓氏的代表性,也注重反映两岸同胞同根同源。本书获 2017年度全国“优秀古籍图书奖”一等奖。

4.《自贡盐业历史档案·契约卷》(全 18 册) 编者:自贡市档案馆 出版社:凤凰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 年 10 月 ISBN:9787550626607

- 33 -

Page 38: 《清史研究国际通讯》总第ac.iqh.net.cn/zazhi/16th20196.pdf《清史研究国际通讯》总第16期 (第九卷第一期,2019年6月) 编辑委员会 主 编:杨念群

- 34 -

自贡井盐在中国盐业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而盐业契约则是自贡盐业生产、经营的直观反映。本书收录自贡盐业契约及相关文书档案共 2370 余件,后附凭票 150 余件,年代上起清康熙五十九年(1720 年),下迄 1949年,内容分为盐井开凿约、日份与火圈约、盐笕约、借贷与析产约等。本书契约档案绝大部分来自自贡市档案馆馆藏,是中国近现代集中在一个地区、围绕一个产业、时间跨度长且连续性最为完整的契约原件,对于研究清代以来自贡盐业的经营与发展有着重要作用。本书获 2017 年度全国“优秀古籍图书奖”一等奖。

5.《清代诗文集珍本丛刊》(全 600 册)

《清代诗文集珍本丛刊》(总目、索引、提要 2 册) 编者:陈红彦、谢冬荣、萨仁高娃 出版社: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 年 9 月 ISBN:9787501360291

《清代诗文集珍本丛刊》收录了国家图书馆珍藏的 1339 种诗文集文献,其中稿钞本文献 536 部,刻本 682 部,活字本 19 部,收录范围从明末清初范凤翼、王琢璞、钱谦益到清末民初胡薇元、徐本元、潘宗和等。本书最大的特点是所选各集为存世稀少、不曾影印出版过的部分,可与各大型清人总集互为补益。其中名家稿钞本及未刊本较多,如翁同龢、翁心存、翁方纲、吴骞、祁寯藻等名家稿本。这些诗文集中还有众多名家校注题跋等,更提升了其资料价值。为了方便读者检索使用,本书编制了《清代诗文集珍本丛刊总目·索引·提要》,共两册。本书获 2017 年度全国“优秀古籍图书奖”一等奖。

6.《西北稀见戏曲抄本丛刊》(共 10 册) 主编:郭向东、李芬林 出版社:浙江古籍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 年 4 月 ISBN:9787554009901

本书影印收入了藏于甘肃省图书馆和甘肃省艺术研究院的 100 种秦腔剧本。这批剧本多为清代民间戏班子的手抄本,对于研究清代民间戏剧的发展有重要的文献价值。本书编撰者为每种剧本都撰写了提要,并介绍了版本信息、本事内容和著录情况等。全书按照抄本的时代先后顺序编排,书后附有索引。本书获 2017 年度全国“优秀古籍图书奖”二等奖。

- 34 -

Page 39: 《清史研究国际通讯》总第ac.iqh.net.cn/zazhi/16th20196.pdf《清史研究国际通讯》总第16期 (第九卷第一期,2019年6月) 编辑委员会 主 编:杨念群

- 35 -

著 作 (2018 年 6 月- 2019 年 6 月)

中文部分

1.《东往东来:近代中日之间的语词概念》 作者:陈力卫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 年 6 月 ISBN:9787520143066

日语中存在着大量的“汉语词”,近代以后“汉语词”往来于中日两国间,构成了独具特色的中日同形词。本书探讨了近代以来中日之间的语言接触、词汇交流与知识互动,从起因、演变脉络、具体案例等方面,详细分析了中日近代的语词交流与文化交流。第一编从 19 世纪英华字典与对译概念的形成、江南制造局西学新书在日本的流传等问题出发,讨论了西学东渐后,再次从中国东渐到日本的过程。第二编围绕日本“东学”引发的问题,以梁启超《和文汉读法》、日本辞书《言海》、政治小说《雪中梅》的翻译与新传播等为例,分析了语言、文学、思想上的种种影响与演变。第三编以前两编所涉及的文献材料为背景,考察了具体语词概念的历史追溯,如“民主”与“共和”,“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与“帝国主义”等。本书属“学科、知识与近代中国研究书系”。 2.《清季州县改制与地方社会》 作者:刘伟 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 年 6 月 ISBN:9787303241149

清季新政产生了深远影响,州县制度变革是其中的重要一环。本书利用大量资料,对晚清州县体制改革中州县财税和经济职能的调整、治安体系与司法变革的开启、教育管理体系的转变,以及州县治理模式的转换,州县官人事制度的变更等问题进行了考察,力图揭示晚清州县制度发生的具体变化以及这些变化给地方治理及其社会带来的影响。作者特别留意到新政落实背后的“人事”纠葛以及旧制度自身所发挥的潜在制约力量,注重对“动态过程”的把握。此书的出版有助于我们了解清末州县改革背后丰富而复杂的历史面貌。本书属“中华学人丛书”。 3.《言利:包世臣与 19 世纪的改革》 作者:[美]罗威廉(William T. Rowe) 译者:许存健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 年 5 月 ISBN:9787520147101

嘉庆一朝,许多严重危机开始出现,人口过剩、环境退化、社会动荡、边疆不稳、官僚道德松弛、行政能力低下、地方权力增长,凡此种种给嘉庆帝及当时的官员和士人带来了巨大压力,改革因而愈发迫切。本书通过对嘉道时期重要学者包世臣的细致分析,探讨了 19 世纪早期中国危机的复杂性。作者在总结既有研究的基础上,重新对包世臣进行了评估,重点探讨了他在政治经济领域方面的著作和活动,强调他对追求民众“利”的兴趣,以及追求经济安全和国家权力的努力。作者认为包世臣既参与了晚清的改革,同时也参与了另一个不自觉的进程,即如何将大清塑造成中国。原书

- 35 -

Page 40: 《清史研究国际通讯》总第ac.iqh.net.cn/zazhi/16th20196.pdf《清史研究国际通讯》总第16期 (第九卷第一期,2019年6月) 编辑委员会 主 编:杨念群

- 36 -

Speaking of Profit: Bao Shichen and Reform in Nineteenth-Century 于 2018 年由 Harvard University Asia Center 出版,此译本属“启微”书系。 4.《大元史与新清史——以元代和清代西藏和藏传佛教研究为中心》 作者:沈卫荣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 年 5 月 ISBN:9787532591442

近年来,来自日本的“大元史”和来自北美的“新清史”在国内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本书为作者对于蒙元史和清史理论研究的一组文章合编。作者以元代和清代西藏和藏传佛教研究为中心,梳理了学界对于蒙元史、清史研究方向和历史性质的不同观点,并通过个案讨论了“中国”“内亚”的概念问题,作为“大清统治意识形态”的藏传佛教、汉文和满文文献之于清史研究的价值和意义,以及东方主义与“新清史”的关联等等。作者强调历史研究最基本的学术实践应该回归到对多语种历史文献的发掘、解读和研究,全面、深入的历史化和语境化处理有助于重建历史的真实。同时,作者还有《回归语文学》一书由上海古籍出版社一同出版。

5.《萧朝贵与太平天国早期史》 作者:刘晨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 年 5 月 ISBN:9787520146814

萧朝贵是太平天国的奠基人和前期的主要领导人之一,相关研究一直是太平天国史领域中的薄弱环节。本书承接作者前著《萧朝贵研究》(九州出版社,2014 年)一书,系对萧朝贵和太平天国早期史研究推进。通过对萧朝贵与太平天国领导人多层面的复杂关系、萧朝贵之死、萧朝贵的“神化”与形象等问题的系统梳理,作者呈现了在太平天国早期历史上存在的“萧朝贵时代”,并对肇端于萧朝贵时期的太平天国权力斗争和权力结构的异动进行了揭示。书后附列有萧朝贵年表、萧朝贵资料选编,以及作者关于太平天国史研究六篇相关论文。本书属“北京大学史学丛书”。

6.《民国的“失传”:清末民初中国革命再阐释》 作者:沈洁 出版社: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 年 5 月 ISBN:9787552026955

“革命”可谓 20 世纪中国的代名词。本书以“印刷”“族群”“规训”为关键词,重新串联和审视清末民初的中国革命。上篇“印刷与政治”以印刷为主线,分五章讨论了 20 世纪的思想、革命与文化空间。中篇“族群与政治”以“反满”为视角,分四章阐释了辛亥革命及五族共和时代的族群、政治。下篇“主义与规训”分三章讲述了民初中国的政争与党争,以及在此过程中党派力量的重新形聚及现代政治的自我形塑。作者通过一些散碎、不齐整的面相,将之串联,构成一种对中国革命的再阐释,力图呈现一幅“变”与“常”相互作用的现代中国图景。

- 36 -

Page 41: 《清史研究国际通讯》总第ac.iqh.net.cn/zazhi/16th20196.pdf《清史研究国际通讯》总第16期 (第九卷第一期,2019年6月) 编辑委员会 主 编:杨念群

- 37 -

7.《晚清华北乡土天主教民的信仰与民间文化》 作者:刘丽敏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 年 5 月 ISBN:9787010206721

作为与中国社会接触至为紧密、引发张力冲突极多的社会群体,教民长期处于研究的相对“边缘”状态。本书以晚清华北天主教民为中心,从乡土教民的皈依、天主信仰、圣母崇拜、耶稣基督信仰,乡土教民的观念、仪式与宗教生活,民教之间的适应与冲突等方面,对华北天主教民信仰进行了系统考察。通过对晚清乡土教民宗教信仰状态及其与中国民间文化互动的系统分析,作者勾勒出了天主教民的皈依动机、宗教意识、宗教观念、人生礼仪与宗教生活,从一个侧面展现出中西宗教文化在中国乡土社会冲突交融的复杂图景。 8.《制造儒家:中国传统与全球文明》 作者:[美]詹启华 (Lionel M. Jensen) 译者:徐思源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 年 4 月 ISBN:9787301302293

对西方而言,“儒教”一词意旨丰富,可谓有关中国文化的纲领性概念。本书利用大量材料,检视了 16、17 世纪来华耶稣会士开启的对于“儒”“孔夫子”等概念和形象的建构过程,以及在近代中西文化激烈碰撞的背景下,章炳麟、胡适等学者对于“儒”的再发明。作者使用的一个关键表述是“manufacturing”(制造),意在强调概念被创造并被反复再造的连续性历史过程。作者认为西方人对“孔夫子”夹杂了想象与误读的建构,这在启蒙时代对西方思想家产生了深刻影响,而近代中国知识分子关于“儒”的再发明也与耶稣会士们藉由“儒”概念进行的中文写作有某种暗合。原书 Manufacturing Confucianism: Chinese Traditions and Universal Civilization 于 1998 年由 Duke University Press出版,曾荣膺美国宗教学院“宗教史”处女作奖。此译本属“先声文丛”。

9.《真实与建构:中国近代史及科技史新探》 作者:[德]阿梅龙(Iwo Amelung) 译者:孙青 等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 年 3 月 ISBN:9787520141857

本书收录了作者的 16 篇论文,分为“黄河研究”“科学史与科学史学史”“西学东渐与近代中国历史实践”“德国汉学”四部分,以开阔的跨学科取径为讨论中国近代史的重要问题提供了较新的视角。同时,本书在具体研究过程中整合了科学技术史与环境史的方法,融入历史编纂学的角度,以期超越传统史学研究的范畴。通过这种方式,本书也尝试从“个人”“集体”或“专业的”“国家的”层面,对确立“历史真实”与身份定位所必需的建构性叙事间的复杂关系提供新见解。由此,科学技术及其应用与普及不仅是历史研究的重要对象,讨论这些问题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历史和历史编纂学在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的一些功能。本书属复旦大学“学科、知识与近代中国研究书系”。

- 37 -

Page 42: 《清史研究国际通讯》总第ac.iqh.net.cn/zazhi/16th20196.pdf《清史研究国际通讯》总第16期 (第九卷第一期,2019年6月) 编辑委员会 主 编:杨念群

- 38 -

10.《北京:公共空间和城市生活(1400-1900)》(上、下册) 作者:[美]韩书瑞(Susan Naquin) 译者:孔祥文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 年 3 月 ISBN:9787300238272

本书的关注重点是明清时期北京的寺院与城市生活。作者力图改善北京城市自身的历史常常被帝国与皇室历史所湮没的现状,更为强调与政治变化相伴的激烈的社会裂变。通过对碑刻、笔记、旅行指南等各类史料的搜集,作者对明清时期与北京各阶层日常生活皆息息相关的寺院这一活动场所进行了多方面的讨论,展示了寺院如何成为社区建设和身份界定的活动中心的过程,进而探究了与之相关的一系列社会活动。作者认为,在每项活动中,寺院均被注入了各种私人和非私人的目的,这个过程决定性地形成了北京的社会和文化。宗教对皇家宫廷生活、对帝国城市的联系、对君主和百姓之间的关联以及对普通市民的生活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原书 Peking: Temples and City Life, 1400-1900 于 2000年由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出版,此译本属“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编译丛刊”。 11.《西风东渐与近代社会》 作者:熊月之 出版社:上海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 年 3 月 ISBN:9787544484671

本书为作者论文集,可视为作者前著《西学东渐与晚清社会》一书的补充。全书分为六大版块,其一为“文化传播”,论及《大英国统志》、郭实腊《贸易通志》、晚清“哲学”译名、晚清逻辑学译介等主题;其二为“思想演变”,包括早期出国人员的观察与感受、同光之际的铁路问题、晚清改造胥吏思想、同光士大夫的“天心”说、晚清的华盛顿形象等等;其三为“社会变迁”,论及近代礼俗变易,同光时期西教、西医、西俗形象演变,上海与澳门等主题;其四为“群体动向”,讨论了近代读书人的命理世界、近代买办、口岸城市的中西官绅联动等主题;其五为“人物研究”,涉及李鸿章、邵作舟、宗方小太郎、孙中山等;其六为“史学理论”,作者以“中国中心观”为中心探讨了研究模式移用与学术自我主张这一主题。

12.《明清江南文士治生研究》 作者:徐永斌 出版社:中华书局 出版时间:2019 年 3 月 ISBN:9787101136906

明清时期,江南经济和文化发展程度在全国首屈一指,许多文士参与治生活动,成为明清江南社会经济史、文化史中的重要内容。作者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全书分为上下两篇和余论。上篇是本书的核心,主要探讨文士的治生途径、治生的用途和治生原因,将江南作为一个整体,综合考察了文士的治生活动和特点,并以一些代表性实例来加以说明和验证。下篇着重考察和探讨了文士在几个重要区域,如南京、扬州、苏州、杭州、上海、徽州的治生状况。余论部分就文士治生与明清通俗文学创作和传播的关系展开论述。本书属“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

- 38 -

Page 43: 《清史研究国际通讯》总第ac.iqh.net.cn/zazhi/16th20196.pdf《清史研究国际通讯》总第16期 (第九卷第一期,2019年6月) 编辑委员会 主 编:杨念群

- 39 -

13.《甲午战争》 作者: [日]大谷正 译者:刘峰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年: 2019 年 3 月 ISBN: 9787520143356

本书是作者关于甲午战争的综合研究。近年来,学界关于甲午战争的研究在不断更新,传统以战争为必然的观点从实证角度得到了批判,相关军事史、社会史研究也得以深化,另外,东亚国际关系史、日本统治下的朝鲜第二次农民战争、台湾抗日斗争等方面的研究成果也在不断问世。作者在对这些成果综合把握的基础上,将甲午战争置于东亚史研究中加以定位,力图实现多层面的立体理解。全书分为六章,涉及政治史、外交史、军事史、媒体史等多个领域。姜鸣教授指出,本书的译介有助于为中国学界和读者打开新的视野。原书《日清戦争:近代日本初の対外戦争の実像》于 2014 年由日本中央公论新社出版,此译本属“启微”书系。

14.《声入心通:国语运动与现代中国》 作者:王东杰 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 年 3 月 ISBN:9787303244751

语言是人类社会生活的基本工具和形塑人群组织形态的重要力量,也为界定一个人的身份与认同提供了可能和界限。本书以清末民国的国语运动为中心,将其置于 20 世纪中国整体转型的脉络中,探讨了它如何反映并实际参与了这个过程,又对现代中国产生了何种影响。全书围绕三大论域展开:首先,知识界通过语言文字的改革参与到独立、富强的现代国家建设中的过程,以及国语运动内部的各子运动间的互动;其次,在主权在民、人民平等的理论框架下,不同地区、阶层、族群以及抱有各政治主张的人们关于“国语”展开的多种阐释,及其关于国语和方言位置摆放问题的思考。最后,中国现代语言学既作为须秉承价值中立立场的现代知识体系之一部分,又作为中国文化转型过程中一部分,二者之间的互动问题。本书属“新史学&多元对话系列”。 15.《会通中西:近代中国知识转型的基调及其变奏》 作者:章清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9 年 2 月 ISBN:9787520139038

本书的中心旨趣在于立足中学与西学之“会通”,把握近代中国学科知识的图景及其变奏。全书内容涉及近代中国学科知识的成长、“中西学门径”的探讨、中西学之分合、接引西学的特殊机制、晚清中国人的阅读世界等方面。作者指出中国近代学科的形成是一种“援西入中”的过程,它不仅重构了中国的历史与文化,还影响到当下中国学术的理论与实践。而“援西入中”又可区分为两条不同的线索:依托“国别性”别立“中西”与立足“普实性”强调知识的“现代性”特征。最终中国近代学科知识超越国别而归于“学无中西”,这既是西方知识对东方的渗透,也是本土知识的创造性转化。本书属复旦大学“学科、知识与近代中国研究书系”。

- 39 -

Page 44: 《清史研究国际通讯》总第ac.iqh.net.cn/zazhi/16th20196.pdf《清史研究国际通讯》总第16期 (第九卷第一期,2019年6月) 编辑委员会 主 编:杨念群

- 40 -

16.《一名之立,旬月踟蹰:严复译词研究》 作者:沈国威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9 年 1 月 ISBN:9787520139137

本书立足于近代西学东渐的大背景,详细讨论了严复在翻译西方人文社科著作时选取、创造译词的过程及其对现代汉语的影响。作者在首章先讨论了何为“译词”,继而在第二、三章评述了严复译词创制的方法及其得失,其后数章的讨论涉及了译词的单双字之争、世纪之交日本译词的输入、科学名词的审定、辞典对严复翻译的影响、汉语新文体的变革等广泛的背景,既有译词创制的理论总结,又有新史料的发掘和考证。在研究中,作者将视野扩展至东亚近代语言接触、词汇环流及民族国家语建构的整个历史进程中,从而将严复的翻译工作与当时的时代问题“国语的获得”联系起来,探讨严复译词对新国语建设的贡献。本书属复旦大学“学科、知识与近代中国研究书系”。

17.《域外资源与晚清语言运动: 以〈圣经〉中译本为中心》 作者:赵晓阳 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9 年 1 月 ISBN:9787303240722

本书把圣经中译本作为“域外资源”,在近代中西文化发生大规模交流的历史背景下,探讨了圣经中译本与晚清语言运动之间的关系。作者认为,饱含西方文化精华的圣经,作为近代史上翻译版本最多、汉语言文字表现形式最丰富的书籍,对中国语言文字现代转型的影响深远。该书融合了历史学、宗教学与语言学的方法,立足于大量不同版本的圣经中文译本,从追求“言文一致”的圣经白话翻译实践、“欧化白话”的形成及结构特点、用罗马字母“拼写汉字”的各种尝试与努力,以及西南少数民族文字的创制等多个方面展开对上述主题的探讨。本书属“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 18.《郭嵩焘与近代西方天文学》 作者:庞雪晨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9 年 1 月 ISBN:9787010191249

本书是一项科技史视域下的郭嵩焘研究。作者从三个方面展开研究:通过调研及查阅大量一手资料,展现晚清中西文化交流的真实社会情境;将郭嵩焘的思维活动过程与科学知识在不同语境中的发生、传播、转化过程相结合,探索郭嵩焘在中国天文算学史上的贡献;以郭嵩焘日记为中心分析整理郭嵩焘对科学的认识过程。全书内容全面广泛,涉及郭嵩焘对天文仪器、天体物理学、光谱学、天文教育等西方近代天文学知识的探索、吸收与转化的过程。作者认为郭嵩焘对近代西方天文学的认识与研究具有超越时代的一面,其原因在于郭嵩焘“道因时而万殊”的思想基础,这使他能够在“修身”的意义上接受与吸纳优秀的西方文化,而这种从“人”的角度出发的文化冲突疏解之道,也可为当前中外文化交流提供借鉴。

- 40 -

Page 45: 《清史研究国际通讯》总第ac.iqh.net.cn/zazhi/16th20196.pdf《清史研究国际通讯》总第16期 (第九卷第一期,2019年6月) 编辑委员会 主 编:杨念群

- 41 -

19.《中国人与美国人:一部共有的历史》 作者:徐国琦 译者:尤卫群 出版社:四川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9 年 1 月 ISBN:9787220108174

本书突破了传统国际关系史以政治、经济或外交为参照系的方式,从文化的国际化视野出发,自下而上揭示了中国人和美国人共有的历史如何为民族发展追求带来影响,指出中国人和美国人的共同经验具备的重大历史意义。全书分三部分,第一部分“十九世纪的使者”分别叙述清廷使节蒲安臣、留美幼童和美国首位华人中文教师戈鲲化的经历,第二部分“国际化中的中国和美国”以 20 世纪初期来华的两位美国知名学者古德诺和约翰·杜威为中心,最后一部分“大众文化与中美关系”考察了体育比赛对两国外交合作的影响。作者运用“共享的历史”(shared history)视角,旨在阐明中国人和美国人之间“跨越冲突进行交流与合作”的可能性和局限性,这不仅开拓了一种新的学术范式,且具有长远的现实意义。原书 Chinese and Americans: A Shared History 于 2014 年由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出版。

20.《清末新政制度变革研究》 作者:关晓红 出版社:中华书局 出版日期:2019 年 1 月 ISBN:9787101135138

本书为作者论文集,主题皆关乎清末新政制度变革。全书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题为“设学部变隋唐六部架构”,具体讨论了学部的酝酿产生、张之洞与晚清学部两个问题。第二部分题为“改科举与停科举的社会影响”,内容关乎清末科举改章与停废科举、议修京师贡院与科举制的终结、科举停废与近代乡村士子三方面。第三部分题为“新政期间的外官制变革”,议题分别是戊戌前朝野的官制议论、清季外官改制的舆论及方案选择、清季外官改制的“地方”困扰、晚清局所与清末政体变革。第四部分题为“速成新政与清廷覆亡”,涉及陶模与清末新政、晚清直省“公费”与整顿、速成新政与清廷覆亡等问题。本书属“中大史学文丛”。

21.《长江与莱茵河:长江与莱茵河历史文化比较研讨会论文集》 编者:[荷]包乐史(Leonard Blussé)、王振忠 出版社:中西书局 出版日期:2019 年 1 月 ISBN:9787547514924

本书是 2017 年 10 月复旦大学举办“长江与莱茵河历史文化比较研讨会”的论文集,共收录论文 25 篇,以英文发表的有 12 篇,作者来自中国、荷兰、法国、德国、美国、挪威等国。其中,徐冠勉与包乐史合作的《莱茵河和长江三角洲的土地开垦:一个探索性的比较,1600-1800》一文探讨了中荷两国的河流社会为何会发展出非常不一样的水利制度和科技来解决看似类似的水利问题。谢湜《风车与纺车——15-17 世纪莱茵河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开发中的人地关系与技术选择》一文对两地的开发与排水改造过程进行了比较。其余诸篇论文也分别聚焦于与两条河流相关的各类历史文化问题,内容涵盖河流文化研究的历史回顾,河流与社会文化,河流、港口与城镇文化,河流、交通与商业,河流、技术与人地关系,河流、环境以及产业文化,等等。本书有助于学界进一步认识因地理关系而形成的社会、经济、文化关系,对跨文化研究亦有推动作用。

- 41 -

Page 46: 《清史研究国际通讯》总第ac.iqh.net.cn/zazhi/16th20196.pdf《清史研究国际通讯》总第16期 (第九卷第一期,2019年6月) 编辑委员会 主 编:杨念群

- 42 -

22.《从徽州到江南:明清徽商与区域社会研究》 作者:王振忠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9 年 1 月 ISBN:9787208156449

徽商是明中叶以来的兴起的商人群体,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并在江南社会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本书以区域史的视角考察徽商与江南地域社会的互动与联系。上篇“江南城镇中的徽州商人”研究了清代江南徽州典当商的经营文化,清代至民国时期江南城镇中的盐商与木商,以及徽厨与徽州布商的经营之道。下篇“徽州人群、商业与江南社会文化”考察了徽商在江南的发展史及社会形象,徽商的社会活动与身份认同,徽人眼中的江南社会。全书指出,徽商不仅在商业史上如日中天,在社会文化史上也颇有建树。徽商向江南输出了大量人才,促成了财富的流动与商业规范的形成,造就了江南的城镇及文化的繁荣。本书属“江南文化研究丛书”。除本书外,这套丛书还包括《近代上海与江南:传统经济、文化的变迁》(戴鞍钢著)、《江南文化诗学》(胡晓明著)、《江南文化理论》(刘士林、苏晓静、王晓静合著)、《江南建筑与园林文化》(居阅时著)、《明清江南社会史散论》(王家范著)、《边缘缔造中心:历史视域中的上海与江南》(周武著)、《海派映照下的江南人物》(熊月之著)等多部新著。

23.《限隔山海:16-17 世纪南海东北隅海陆秩序》 作者:陈博翼 出版社:江西高校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9 年 1 月 ISBN:9787549379972

南海东北隅作为一个地理范围,大致包括粤东和福建沿海、台湾海峡、台澎诸岛以及吕宋岛到台湾南部海域。本书从全球、国家与地方等层面入手,探讨了该区域在近代早期的联动及一些相应的变化。全书共七章,可分为三部分,分别对应于本来就有的地方社会秩序,殖民势力的影响,以及王朝易代和社会重组。大致而言,前三章讲述“寇”的本质并揭示地方或区域秩序的本源,四至五章反映西班牙与荷兰殖民势力的扩张及其作为一种变量对闽粤到菲律宾海域秩序的影响,六至七章论述产生“寇乱”的滨海社会重组以及王朝国家联合殖民势力进行征伐的努力。作者强调,区域本身即有自己的秩序,并会基于这种秩序因应外界变化而演化出既带有“特殊性”又与更广泛区域共享“普遍性”的新的自在性秩序。本书属“海洋与中国研究丛书”。 24.《清代考据学》 作者:孙钦善 出版社:中华书局 出版日期:2018 年 12 月 ISBN:9787101135848

本书是一部对清代考据学进行深入、全面、系统研究的专著。作者首先纵观中国古代文献学,对考据学的内涵和实质作出了界定,认为清代考据学为历代文献学之集大成者,表现出以传统小学为中心、各方面发展极为迅速的特点,继而依次论述了清代考据学在传统小学(包括文字、音韵、训诂)、目录学、版本学、校勘学、辨伪学、辑佚学、古文献内容考实等领域的成就,其内容涵盖各领域内有代表性的考据家及其相关成果,内容详实,同时注意上承下续,与前代或同时代成果进行比较,总结各部分的特点。此外,作者对清代考据学兴盛的原因、分期和派别也作了深入研究,进而提出自己的见解。最后,作者对清代考据学作总体评价,以确定其历史地位和现实意义。

- 42 -

Page 47: 《清史研究国际通讯》总第ac.iqh.net.cn/zazhi/16th20196.pdf《清史研究国际通讯》总第16期 (第九卷第一期,2019年6月) 编辑委员会 主 编:杨念群

- 43 -

25.《西史东渐与中国史学演进(1840-1927)》 作者:赵少峰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日期:2018 年 11 月 ISBN:9787100167000

本书讨论的是 1840-1927 年间西方史学的传入对中国史学演进的影响。“西史”主要指的是西方国家史学著作中蕴含的历史观念、历史知识、史学理论与方法。作者选取 1840、1860、1894、1901、1911、1927 六个年份作为时间节点,在每个章节中分别围绕一个时段对史学著作、西学翻译、理论建构等内容加以归纳,指出中国近代史学的阶段性特点。作者试图以此为基础,审视在西学东渐视域下,近代中国史家在维护社会秩序、延续价值观念、传承文化传统、构建民族精神等方面的思考。作者认为近代中国史学的发展嬗变折射出西学影响中国的进程,西方史学的传入改变了中国史学的演变路径,中国传统史学虽然失去了竞争优势,却仍然因应着社会的变迁。本书属“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

26.《清季民初的学制、学堂与经学》 作者:朱贞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 年 10 月 ISBN:9787520134293

本书关注清末民初的经学与学制、学堂之间的关系,进而讨论近代中国固有学问与西方现代分科之学间的关系。作者在综合利用《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等传统史料与《新编中国名人年谱集成》等新见史料的基础上,详细耙梳了经学进入和退出壬寅、癸卯学制的过程以及有关章程实际执行中的差异与问题。并认为,近代开始以西学全面整合中学是整体趋势,而无力承担载道与传道重任的经学则不断受到质疑与否定,最终被西式分科之学彻底肢解,导致了文化传承的断裂。本书探讨了近代中国固有学问传承变化的重要环节,有助于我们了解民国以降的思想学术问题。本书属“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 27.《此算与彼算:圆锥曲线在清代》 作者:高红成 出版社:广东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 年 6 月 ISBN:9787218130620

关于自明末至清代中国数学史的探讨,近 20 年来的研究中或集中于数学家、数学理论与方法的“成就展示”,或以“近代化”为认知模式,注重西方数学的影响。对此,本书选取圆锥曲线在清代的传播为案例,试图探讨影响中国算学家对西方数学的理解程度与吸收效果的内在原因。作者从原始文献资料入手,对传入的圆锥曲线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对中算家的圆锥曲线研究进行数理分析,考察其解题思路和思维方法;探讨西方数学与传统数学的互动关系,特别关注圆锥曲线知识与中算家知识结构的互动影响。作者的关注重心在于“知识结构”,认为中算家根据自己的知识结构对传入的数学知识加以选择并赋予意义,同样,其知识结构在此过程中也在扩充和改变,逐步形成新的知识结构,影响着后来与西学的相互作用。

- 43 -

Page 48: 《清史研究国际通讯》总第ac.iqh.net.cn/zazhi/16th20196.pdf《清史研究国际通讯》总第16期 (第九卷第一期,2019年6月) 编辑委员会 主 编:杨念群

- 44 -

外文部分

1. The Silencing of Jesuit Figurist Joseph de Prémare in Eighteenth-Century China Author: D. E. Mungello Publisher: Lexington Books Publication Date: 2019-6 ISBN: 9781498595643

This analysis of Joseph de Prémare’s long-unpublished interpretations of ancient Chinese texts, which were suppressed as dangerous and implausible by both his religious superiors and European intellectuals, establishes Prémare as one of the most knowledgeable sinologists who ever lived. Jonathan Chaves reviews that “This book is a major contribution to a fascinating aspect of the Jesuit mission in China. Prémare’s is a tragic story, and it is well told here, with compelling examples of his ‘discovery’ in the Chinese classics of prefigurations of Christian Revelation.”

2. A History of Cultic Images in China: The Domestic Statuary of Hunan Author: Alain Arrault Translator: Lina Verchery Publisher: The Chinese University Press Publication Date: 2019-6 ISBN: 9789882371057

In the past twenty years, work on the local culture of central Hunan has been one of the most exciting sources for rethinking the nature and variety of Chinese local society. At the heart of this society is a kind of statuary found nowhere else in China—sculpted images of local people, primarily religious specialists of a wide range, but also parents and ancestors who, according to Confucian orthodoxy, should be represented by tablets, not statues. While the consecration ceremonies of these statues include rites that are common to all China, they are embedded in unique local ritual traditions. Based on two decades of international collaborative research, Alain Arrault focuses on some 4,000 of these statues and studies them on the basis of consecration certificates inserted in the statues, the earliest of which date to the sixteenth century. 3. The White Lotus War: Rebellion and Suppression in Late Imperial China Author: Yingcong Dai Publisher: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Publication Date: 2019-6 ISBN: 9780295745459

The book reveals that the White Lotus rebels would have remained a relatively minor threat, if not for the Qing’s ill-managed response. The author shows that the officials in charge of the suppression campaign were half-hearted about the fight and took advantage of the campaign to pursue personal gains. She challenges assumptions that the Qing relied upon local militias to exterminate the rebels, showing instead that the hiring of civilians became a pretext for misappropriation of war funds, resulting in the devastatingly high cost of the war. The mishandled demilitarization of the militiamen prolonged the hostilities when many of the dismissed troops turned into rebels themselves. The war’s long-term impact presaged the beginning of the disintegration of the Qing in the mid-nineteenth century and eruptions of the Taiping Rebellion and other uprisings.

- 44 -

Page 49: 《清史研究国际通讯》总第ac.iqh.net.cn/zazhi/16th20196.pdf《清史研究国际通讯》总第16期 (第九卷第一期,2019年6月) 编辑委员会 主 编:杨念群

- 45 -

4. Children’s Literature and Transnational Knowledge in Modern China: Education, Religion, and Childhood Author: Shih-Wen Sue Chen Publisher: Palgrave Macmillan Publication Date: 2019-6 ISBN: 9789811360824

The book examines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children’s literature from the late Qing to early Republican era. It highlights the transnational flows of knowledge, texts, and cultures during a time when children’s literature in China and the West was developing rapidly. The author analyzes how Chinese children’s literature published by Protestant missionaries and Chinese educators in the late nineteenth and early twentieth centuries presented varying notions of childhood. In this period of dramatic transition, young readers were offered different models of childhood, some of which challenged dominant Confucian ideas of what it meant to be a child. The book enhances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negotiations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s that shaped the publication and reception of Chinese texts for children.

5. The Power of Print in Modern China: Intellectuals and Industrial Publishing from the End of Empire to Maoist State Socialism Author: Robert Culp Publisher: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Publication Date: 2019-5 ISBN: 9780231184168

The author explores the world of commercial publishing to offer a new perspective on modern China’s cultural transformations. He examines China’s largest and most influential publishing companies—Commercial Press, Zhonghua Book Company, and World Book Company—during the late Qing and Republican periods and into the early years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He reconstructs editors’ cultural activities and work lives as a lens onto the role of intellectuals in cultural change. Examining China’s distinct modes of industrial publishing, the book explains the emergence of the modern Chinese intellectual through commercial and industrial processes rather than solely through political revolution and social movements. 6. The Making of the Human Sciences in China: Historical and Conceptual Foundations Editor: Howard Chiang Publisher: Brill Publication Date: 2019-5 ISBN: 9789004397620

The book provides a history of how “the human” has been constituted as a subject of scientific inquiry in China from the seventeenth century to the present. Organized around four themes- “Parameters of Human Life” “Formations of the Human Subject” “Disciplining Knowledge” and “Deciphering Health”—it scrutinizes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tific knowledge and technical interest in human organization within an evolving Chinese society. Spanning the Ming-Qing, Republican, and contemporary periods, its twenty-four original, synthetic chapters ground the mutual construction of “China” and “the human” in concrete historical contexts. As a state-of-the-field survey, a definitive textbook for teaching and an authoritative reference that guides future research, this book pushes Sinology, comparative cultural studies, and the history of science in new directions.

- 45 -

Page 50: 《清史研究国际通讯》总第ac.iqh.net.cn/zazhi/16th20196.pdf《清史研究国际通讯》总第16期 (第九卷第一期,2019年6月) 编辑委员会 主 编:杨念群

- 46 -

7. The Chinese and the Iron Road: Building the Transcontinental Railroad Editor: Gordon H. Chang, Shelley Fisher Fishkin Publisher: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Publication Date: 2019-4 ISBN: 9781503609242

The completion of the transcontinental railroad in May 1869 is usually told as a story of national triumph and a key moment for American Manifest Destiny. The railroad made it possible to cross the country in a matter of days instead of months, paved the way for new settlers to come out West, and helped speed America's entry onto the world stage as a modern nation that spanned a full continent. This book focuses on the Chinese railroad workers and their place in cultural memory. The book illuminates more fully than ever before the interconnected economies of China and the US, how immigration across the Pacific changed both nations, the dynamics of the racism the workers encountered, the conditions under which they labored, and their role in shaping both the history of the railroad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American West.

8. Ocean of Milk, Ocean of Blood: A Mongolian Monk in the Ruins of the Qing Empire Author: Matthew W. King Publisher: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Publication Date: 2019-4 ISBN: 9780231191067

The book takes up the perspective of the polymath Zawa Damdin (1867–1937): a historian, mystic, logician, and pilgrim whose life and works straddled the Qing and its socialist aftermath, between the monastery and the party scientific academy. Drawing on contacts with figures as diverse as the Dalai Lama, mystic monks in China, European scholars inventing the field of Buddhist studies, and a member of the Bakhtin Circle, Zava Damdin labored for thirty years to protect Buddhist tradition against what he called the “bloody tides” of science, social mobility, and socialist party antagonism. The author reveals that modernity in Asia was not always shaped by epochal contact with Europe and that new models of Buddhist life, neither imperial nor national, unfolded in the post-Qing ruins. 9. Ethnic Chrysalis: China’s Orochen People and the Legacy of Qing Borderland Administration Author: Loretta E. Kim Publisher: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Publication Date: 2019-4 ISBN: 9780674237193

The book is to cover the early modern history of the Orochen, an ethnic group that has for centuries inhabited areas now belonging to the Russian Federation and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The Qing dynasty was a formative period for Orochen identity, and its actions preserved the Orochen as a separate ethnic group. While incorporating the Orochen into the imperial political domain through military conscription and compulsory resource extraction, the Qing government created two Orochen subgroups that experienced disparate levels of social and economic autonomy. The use of “Orochen” as an official modifier by Qing officials forms an early layer of the chrysalis that embodies various senses of ethnic identity for people who have been identified, or self-identified, as Orochen. Tracing the evolution of Qing policies toward the Orochen along the Chinese–Russian borderland, the author examines how the impact of political organization in one era can endure in a

- 46 -

Page 51: 《清史研究国际通讯》总第ac.iqh.net.cn/zazhi/16th20196.pdf《清史研究国际通讯》总第16期 (第九卷第一期,2019年6月) 编辑委员会 主 编:杨念群

- 47 -

group’s social and cultural values. 10. Literary Representations of Christianity in Late Qing and Republican China Author: John T. P. Lai Publisher: Brill Publication Date: 2019-3 ISBN: 9789004394483

The book contributes to the “literary turn” in the study of Chinese Christianity by foregrounding the importance of literary texts, including the major genres of Chinese Christian literature of the late Qing and Republican periods. These multifarious types of texts demonstrated the multiple representations and dynamic scenes of Christianity, where Christian imageries and symbolism were transformed by linguistic manipulation into new contextualized forms which nurtured distinctive new fruits of literature and modernized the literary landscape of Chinese literature. The study of the composition and poetics of Chinese Christian literary works helps us rediscover the concerns, priorities, textual strategies of the Christian writers, the cross-cultural challenges involved, and the reception of the Bible.

11. Hundred Days’ Literature: Chinese Utopian Fiction at the End of Empire, 1902–1910 Author: Lorenzo Andolfatto Publisher: Brill Publication Date: 2019-3 ISBN: 9789004398856

The author explores the landscape of early modern Chinese fiction through the lens of the utopian novel, casting new light on some of its most peculiar yet often overshadowed literary specimens. The wutuobang or lixiang xiaoshuo, by virtue of its ideally totalizing perspective, provides a one-of-a-kind critical tool for the understanding of late imperial China’s fragmented Zeitgeist. Building upon rigorous close reading and solid theoretical foundations, the book offers a transcultural critical itinerary that links Edward Bellamy’s Looking Backward to Wu Jianren’s Xin Shitou ji via the writings of Liang Qichao, Chen Tianhua, Bihe Guanzhuren, and Lu Shi’e. The book also includes the first English translation of Cai Yuanpei’s short story “New Year’s Dream.” 12. Conflict, Community, and the State in Late Imperial Sichuan: Making Local Justice Author: Quinn Javers Publisher: Routledge Publication Date: 2019-3 ISBN: 9780429638763

The book examines over 350 legal cases that comprise the “cases of unnatural death” archival file from 1890 to 1900 in Ba County, Sichuan province. The archive presents an untidy array of death, including homicides, suicides, and found bodies. An analysis of the muddled and often petty disputes found in these records reveals the existence of a local system of authority that disciplined and maintained daily life. Often relying on violence, this local justice system occasionally intersected with the state’s justice system, but was not dependent on it. This study demonstrates the importance of informal, local authority to our understanding of justice in the late Qing era.

- 47 -

Page 52: 《清史研究国际通讯》总第ac.iqh.net.cn/zazhi/16th20196.pdf《清史研究国际通讯》总第16期 (第九卷第一期,2019年6月) 编辑委员会 主 编:杨念群

- 48 -

13. Inside the World of the Eunuch: A Social History of the Emperor’s Servants in Qing China Author: Melissa S. Dale Publisher: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Publication Date: 2019-2 ISBN: 9789888455751

This study tells the story of how a complicated and much-maligned group of people struggled to insert a degree of agency into their lives. Rulers of the Qing dynasty were determined to ensure the eunuchs’ subservience and to limit their influence by imposing a management style based upon strict rules, corporal punishment, and collective responsibility. Few eunuchs wielded significant political power or lived in a lavish style during the Qing dynasty. Emasculation and employment in the palace placed eunuchs at the center of the empire, yet also subjected them to servile status and marginalization by society. Seeking more control over their lives, eunuchs serving the Qing repeatedly tested the boundaries of subservience to the emperor and the imperial court. For a long time eunuchs have simply been cast as villains in Chinese history. The book goes beyond this misleadingly one-dimensional depiction to show how eunuchs actually lived during the Qing dynasty. 14. A Documentary History of Public Health in Hong Kong Editor: Yip Ka-che, Wong Man Kong, and Leung Yuen Sang Publisher: The Chinese University Press Publication Date: 2019-1 ISBN: 9789629968366

This book is a comprehensive attempt to examine the development of public health in Hong Kong from 1841 to the early 1990s. It analyzes political, social, economic, and cultural factors, including the intersection of colonial priorities and indigenous agency and practices that affected disease outbreaks and development, government and local responses, advances in technology related to health and medicine, as well as the emergence of health agencies and institutions. The historical documents, selected from government archives, personal papers, and special collections, are invaluable source materials for the critical evaluation of such developments. 15. Railroads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China Author: Elisabeth Köll Publisher: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Publication Date: 2019-1 ISBN: 9780674368170

China’s first fractured lines were built under semicolonial conditions by competing foreign investors. The national system that began taking shape in the 1910s suffered all the ills of the country at large: warlordism and Japanese invasion, Chinese partisan sabotage, the Great Leap Forward when lines suffered in the “battle for steel,” and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during which Red Guards were granted free passage to “make revolution” across the country, nearly collapsing the system. The book shows how railroads survived the rupture of the 1949 Communist revolution and became an enduring model of Chinese infrastructure expansion. The author builds case studies illuminating the strength of rail administration.

- 48 -

Page 53: 《清史研究国际通讯》总第ac.iqh.net.cn/zazhi/16th20196.pdf《清史研究国际通讯》总第16期 (第九卷第一期,2019年6月) 编辑委员会 主 编:杨念群

- 49 -

16.《ハンドブック近代中国外交史: 明清交替から満洲事変まで》 编者:岡本隆司、箱田惠子 出版社:ミネルヴァ書房 出版日期:2019 年 4 月 ISBN: 9784623084906

清朝、そして中華民国は、迫り来る西洋や日本の脅威に対していかに立ち向かったのか。はたしてその間、いかなる外交を展開したのか。本書では、清朝建国からアヘン戦争、日清·日露戦争などを経て満洲事変勃発に至るまでの約 300 年になされた 65の事例について、それぞれ背景、展開、意義を詳述し、近代中国外交史の全貌を明らかにする。 17.《満鉄経営史:株式会社としての覚醒》 作者:平山勉 出版社:名古屋大学出版会 出版日期:2019 年 4 月 ISBN: 9784815809454

本書は、南満州鉄道株式会社(満鉄)の経営について、日本の株式市場メカニズムとの因果関係を明らかにしつつ、社員=職員層の能力·技能·認識·活動の点から歴史実証的に解明するものである。満州経営の全方位的担い手とみなされた巨大植民地企業が、国策会社化の挫折と満州国成立後の解体的再編をへて、鉄道を主軸とした市場志向の企業として覚醒する姿を、株式市場への対応からとらえ、終戦まで異例の高収益企業であり続けたメカニズムを解明、日本帝国主義の先兵とする満鉄理解を大きく書き換える。 18.《近世東アジアにおける口語中国語文の研究—中国·朝鮮·日本》 作者:奥村佳代子 出版社:関西大学出版部 出版日期:2019 年 3 月 ISBN: 9784873546995

中国、朝鮮、日本には、それぞれ話し言葉として記述された資料群がある。話されたように書くことが意識された中国語とは、どのような特徴を持ち、また資料によってどのような違いが見られるのだろうか。唐通事の会話テキスト、中国档案資料の供述書、備辺司の問情別単等の資料を用い、話し言葉と書き言葉の境界を考察する。

19.《西教東漸と中日事情:拝礼·尊厳·信念をめぐる文化交渉》 作者:陶德民 出版社:関西大学出版部 出版日期:2019 年 3 月 ISBN: 9784873547008

清の典礼問題から明治末の三教会同までの東西宗教交渉史を、ローマ教皇と康熙帝、S·W·ウィリアムズと W·A·P·マーティン、王韜と J·レッグ、中村敬宇と井上哲次郎、栗田寛と井上毅、藤澤南岳と西園寺公望、チェンバレンと小泉八雲、内藤湖南とトムソンなど複数の関係人物に対する研究と関連画像 146 点にて活写。

- 49 -

Page 54: 《清史研究国际通讯》总第ac.iqh.net.cn/zazhi/16th20196.pdf《清史研究国际通讯》总第16期 (第九卷第一期,2019年6月) 编辑委员会 主 编:杨念群

- 50 -

论 文 清史论文分类索引

(2019 年 1 月- 6 月) 政治 清末民初上海会审公廨中美商民的混合诉讼及交涉 蔡晓荣 历史研究 2019:1 乾隆平定回疆图像系列:法王路易十四战功图壁毯和版画的启发 刘晞仪 故宫博物院院刊 2019:1 张佩纶致李鸿章密札隐语笺释 张晓川 近代史研究 2019:1 清末民初法政别科考 杨凌燕 近代史研究 2019:1 太平天国统治区的民变与政府应对研究 刘晨 近代史研究 2019:2 清代官员惩治体系中的“效力赎罪”问题 王云红 历史档案 2019:1 清代内务府世家高佳氏抬旗考 徐立艳 历史档案 2019:1 雍乾时期刑科题本中的造卖纸牌案初探 吕晓青 历史档案 2019:1 清中后期两江总督与南河总督的责权关系探析 贾国静 历史档案 2019:1 嘉庆年间喜峰口驿路三件传牌 日本早稻田大学图书馆 历史档案 2019:1 乾隆朝整饬民间鸟枪档案(上) 哈恩忠 历史档案 2019:1 乾隆朝整饬民间鸟枪档案(下) 哈恩忠 历史档案 2019:2 嘉庆朝宗室移住盛京档案(上) 赵增越 历史档案 2019:2 明清河东巡盐御史制度的沿袭与变迁 郭瑞鹏 历史档案 2019:2 乾隆帝恢复允禩允禟宗籍考 刘小萌 历史档案 2019:2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大清帝国宪法法典》考论 崔学森 历史档案 2019:2 英国政府对康有为流亡态度之考释——兼论保皇会的没落 李海蓉 史林 2019:1 论清末内阁协理大臣的增设及朝野之反应 熊元彬 史学集刊 2019:1 中国近代制度转型中的省制刍论 翁有为 史学月刊 2019:3 试析清初汉官群体“正君心”实践三部曲 朱昌荣 史学月刊 2019:5 清代河政体系下的河兵研究 戴龙辉 史学月刊 2019:5 光绪初年“东乡案”审理中的南北党争与地方督抚 阳金平 史学月刊 2019:5 近代中国收回海关代办航政管理权探论(1909-1931) 刘利民 史学月刊 2019:5 明清易代后的国家治理指导思想 赫治清 中国史研究 2019:2 清前中期的大国治理能力刍议 倪玉平 中国史研究 2019:2 世界历史视域下的清前中期大国治理与经济发展的思考 于沛 中国史研究 2019:2 清代地方官“年终密考”制度述论 常越男 中国史研究 2019:2 遵义府划归贵州时间考 郗玉松 中国史研究 2019:2 故事、图像与法律宣传——以清代《圣谕像解》为素材 杜金 学术月刊 2019:3 中国学者研究中的“内亚”概念及其问题反思 祁美琴、陈骏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19:3 “天下第一廉吏”:清前期一个文化符号的形塑与意涵 乔新华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1 清末革命知识的制作与流动 谭徐锋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1

论文选自《历史研究》《故宫博物院院刊》《近代史研究》《历史档案》《史林》《史学集刊》《史学史研究》《史学月刊》《西域研究》《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国历史地理论丛》《中国农史》《中国史研究》《中国社会科学》《文史哲》《中华文史论丛》《文史》《中国人民大学学报》《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学术月刊》,台湾地区《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近代中国妇女史研究》《法制史研究》《古今论衡》《新史学》,日本《東洋史研究》《東洋学報》《史学雑誌》《歴史学研究》《史林》《東方学》《東洋文化研究所紀要》,美国 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Journal of Early Modern History,Modern China,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荷兰 T’oung Pao 等。

- 50 -

Page 55: 《清史研究国际通讯》总第ac.iqh.net.cn/zazhi/16th20196.pdf《清史研究国际通讯》总第16期 (第九卷第一期,2019年6月) 编辑委员会 主 编:杨念群

- 51 -

林业何以成“局”:清末新政视野下的吉林全省林业总局 池翔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3 清代到日治时代台湾统治理性的演变:以生命刑为中心的地方法律社会史考察 林文凯 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 Vol.90, No.2(2019-06) 清代における邸報の発行と流通——清朝中央情報の伝播の一側面 殷晴 史学雑誌 Vol.127, No.12 (2018-12) 中国明清時代以降の文書管理-地域社会における行政と文書管理 臼井佐知子 歴史学研究 No.984(2019-6) Fei Chen, Rediscovering the Yellow River and the Yangtze River: the Circulation of Discourses on the North-South Dichotomy between Late Qing China and Meiji Jap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Vol. 16, Issue 1(2019). Jenny Huangfu Day, Book Review: Navigating Semi-Colonialism: Shipping, Sovereignty, and Nation-Building in China, 1860-1937. By Anne Reinhardt. Journal of Chinese History, Vol. 3, Issue 1(2019). 社会 祭祀、控产与革命——清末民初慈溪师桥的财产秩序和宗族演变 蒋宏达 近代史研究 2019:1 清代东北流人逃亡探析 李德新、孙国雁 历史档案 2019:1 清代救灾期间的耕牛保护制度 赵晓华 历史档案 2019:2 近代上海地区的宗族义庄 李学如、陈勇 史林 2019:1 大上海的小街区——王家厍/张家宅的地理空间与文化空间 邹振环 史林 2019:2 论明清时期的民间规约与社会秩序 卞利 史学集刊 2019:1 合与分:近代中国东北地区乡村家族共同体探析 王广义 史学集刊 2019:3 概念史视域下的近代城市苦力 任吉东 史学月刊 2019:2 晚清民初留学生社会形象及其演变 刘晓琴 史学月刊 2019:4 何以为善:清代惜字会功能新探 黄鸿山 史学月刊 2019:5 明清时期地方官绅对南方乡土形象的重塑 刘祥学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2019:2 清代辛者库身份考——以康熙时期内务府辛者库人为中心 李文益 中国史研究 2019:1 与灾害共处——在灾害学习中推进中国灾害学理论体系的构建 夏明方、宋儒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19:3 《佩韦室日记》中的肃顺及晚清社会 张剑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2 从本能到特权:明清淮北两性关系的阶层异化 马俊亚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2 清代藏书家汪启淑的商业经营与社会生活——对几份新见契约文书的解读 王振忠 学术月刊 2019:1 从景祐宫到振英祠:明清宿松石氏祖先故事的创造与演变 游欢孙 学术月刊 2019:3 晚清江南社会的绅权与信任危机:以常熟为中心 罗晓翔 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 No. 103(2019:1) 嘉慶·道光期の北京における救貧体制と流民問題 村上正和 東洋学報 Vol.100, No.3(2018-12) 近代中國における肺結核の問題化 瞿艶丹 東洋史研究 Vol.77, No.4 (2019-3) 清末北京粥廠考―光緒九年を中心に 村田遼平 東洋学報 Vol.100, No.4 (2019-3) Elizabeth Kaske, Taxation, Trust, and Government Debt: State-Elite Relations in Sichuan, 1850-1911, Modern China, Vol.45, Issue 3(2019). Angela Ki Che Leung, Book Review: Novel Medicine: Healing, Literature, and Popular Knowledge in Early Modern China. By Andrew Schonebaum, 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Vol.78, Issue 1(2019). Bradley Camp Davis, Book Review: Upriver Journeys: Diaspora and Empire in Southern China, 1570-1850. By Steven B. Miles. Journal of Chinese History, Vol. 3, Issue 1(2019). 经济 第二次耗羡归公:同治年间江苏的钱漕改章 周健 近代史研究 2019:1 史学研究中“现代性”认知先入为主的检讨——以晚清厘金属性为中心 刘增合 近代史研究 2019:1 康熙朝恪靖公主汤沐邑的经营管理 胡哲 历史档案 2019:1 明清时期陆上西部丝绸之路再审视 吴四伍 历史档案 2019:2

- 51 -

Page 56: 《清史研究国际通讯》总第ac.iqh.net.cn/zazhi/16th20196.pdf《清史研究国际通讯》总第16期 (第九卷第一期,2019年6月) 编辑委员会 主 编:杨念群

- 52 -

16-17 世纪中拉海上丝绸之路的形成与发展 李德霞 历史档案 2019:2 再论明亡内库存银问题 李园 历史档案 2019:2 日本文献中所见清代徽州商人 朱小阳 历史档案 2019:2 20 世纪初河南城市化启动的主要动力 谢晓鹏 史学月刊 2019:1 清末民初中华全国商会联合会的筹设与成立 朱英 史学月刊 2019:3 从抵制到接受:清代浙江的玉米种植 王保宁、朱光涌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2019:1 大国优势与清前中期经济发展模式的再思考 徐毅 中国史研究 2019:2 晚清保疆的军费运筹 刘增合 中国社会科学 2019:3 农业复苏及诚信塑造:清前期官方借贷制度研究 周琼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1 清代币制改革的酝酿与纠葛——以厘定国币为中心 熊昌锟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3 制度变迁与商业利益——以中英商人在台湾樟脑贸易的行动为中心(1850-1868) 李佩蓁 新史学 2019:1 R. Kent Guy, Book Review: Luxurious Networks: Salt Merchants, Status and Statecraft in Eighteenth Century China. By Wu Yulian. Journal of Chinese History, Vol. 3, Issue 1(2019). 边疆民族 十三世达赖喇嘛晋京期间的礼仪与奏事权之争新探——民族国家建构视角 扎洛 近代史研究 2019:2 杨增新推动新疆农业发展的社会背景和举措——以《补过斋文牍》为中心 高源 西域研究 2019:1 重本与逐利:晚清吐鲁番粮棉种植结构的变动 赵文涛 西域研究 2019:2 乾隆朝治理新疆制度的筹划与确立 锋晖 西域研究 2019:2 乾隆朝回部参赞大臣设置的演变 聂红萍 西域研究 2019:2 清代吐鲁番札萨克旗的几个问题 王希隆、夏晔勇 西域研究 2019:2 清代厅制再探——以新疆为例的考察 鲁靖康 西域研究 2019:2 明清时期黔西南的“土流并治”与赋役征收 张楠林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2019:1 清朝统一新疆及其历史意义 王希隆、杨代成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2019:1 康熙朝黑龙江博尔德城八旗驻防始末 金鑫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2019:1 清代伊犁锡伯营城堡研究 唐智佳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2019:1 策墨林诺们罕事件补考——以《策墨林诺们罕致道光帝呈文》为中心 李志明、洲塔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2019:1 近代西南边疆发展史中的民族档案述论 杨毅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2019:1 明清云南西部边地土司“内外”分际的历史过程 王春桥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2019:1 西双版纳古称“车里”名源新考 章富刚、香琴、王亚伟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2019:1 当直接统治遭遇边疆风俗: 十八到十九世纪湖南苗疆的令典、苗俗与“乱苗”谢晓辉 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 No. 104(2019:2) David C. Porter, Book Review: State-Sponsored Inequality: The Banner System and Social Stratification in Northeast China. By Shuang Chen. Journal of Chinese History, Vol. 3, Issue 1(2019). Wing Kin Puk, Book Review: On the Trail of the Yellow Tiger: War, Trauma, and Social Dislocation in Southwest China during the Ming-Qing Transition. By Kenneth M. Swope. Journal of Chinese History, Vol. 3, Issue 1(2019). 中外关系 赫德与中法越南交涉 张志勇 近代史研究 2019:2 明清国家记忆:15-19 世纪丝绸之路的八条线路 李国荣 历史档案 2019:1 明清丝绸之路与世界贸易网络——重视明清时代的中国与世界 鱼宏亮 历史档案 2019:1 日本藏清末日僧在华传教的政府公函 彭程 历史档案 2019:2 图理琛《异域录》在西方世界的传播 侯毅 历史档案 2019:2 论“胡无百年之运”——17、18 世纪朝鲜士人认识清朝的基本框架及其瓦解 桂涛 史林 2019:1

- 52 -

Page 57: 《清史研究国际通讯》总第ac.iqh.net.cn/zazhi/16th20196.pdf《清史研究国际通讯》总第16期 (第九卷第一期,2019年6月) 编辑委员会 主 编:杨念群

- 53 -

晚清时期西人对黄河的认知及其相关诉求 贾国静 史学月刊 2019:1 近代天津九国租界边界考 宋昆、孙艳晨、冯琳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2019:2 19 世纪的英国:鸦片观念变迁、大众传播与帝国话语建构 郑宇丹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2 晚清“淫伶”案中的华洋交涉与集团竞争——以李春来案为中心 林秋云 学术月刊 2019:4 “著名的第十三款”之谜:围绕 1843 年中英《善后事宜清册附粘和约》的争议 王宏志 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 No. 103(2019:1) 清朝在外公館における西洋人スタッフの外交活動に関する考察——清仏戦争時のハリデー·マカートニーの活動を中心に トーマス バレット 東洋学報 Vol.100, No.3(2018-12) 十九世紀琉球国の西洋語通事 張子康 史林 Vol.102, No.3(2019-5) Vladimir Tikhonov, Sin Ŏnjun (1904–1938) and Lu Xun’s Image in Korea: Colonial Korea’s Nationalist Transnationalism, 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Vol. 78, Issue 1(2019). Anthony E. Clark, Book Review: Borrowed Place: Mission Stations and Local Adaptation in Early Twentieth-Century China. By Riika-Leena Juntunen. Journal of Chinese History, Vol. 3, Issue 1(2019). 文化学术 清代宫廷的“垂恩香”与“垂恩香筒” 万秀锋 故宫博物院院刊 2019:2 乾隆皇帝与杂体篆 姚灵 故宫博物院院刊 2019:2 潜藏的画意——戴熙《忆松图》创作缘起初探 丛涛 故宫博物院院刊 2019:2 六舟《百岁图》补论 郑岩 故宫博物院院刊 2019:3 清代宫廷画家金昆生平事迹考 王幼敏 故宫博物院院刊 2019:3 关于海外所藏清代太庙玉册宝的几点考证 翟翔、唐函波 故宫博物院院刊 2019:3 何为进步:章太炎译介斯宾塞的主旨变焦及其投影 彭春凌 近代史研究 2019:1 “弘历生辰立象安命图说”初考 王光越 历史档案 2019:1 清末白话报刊与下层社会的西方经济思想启蒙 李丹 历史档案 2019:1 咸丰末期江苏安徽借闱浙江乡试档案 第一历史档案馆 历史档案 2019:1 李慈铭批校《乾隆府厅州县图志》考略 赵逸才 历史档案 2019:2 《经世报》与戊戌时期浙江维新群体内外关系 王慧颖 史林 2019:1 马相伯与耶稣会博弈下的震旦学院(1903—1905) 任轶 史林 2019:2 吹皱春水:明清笔记对西器东传的关注与书写 谢贵安、谢盛 史学集刊 2019:2 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对万历朝鲜之役的历史书写 孙卫国 史学集刊 2019:2 郑天挺和孟森的学术交谊与明清史研究 段晓亮 史学史研究 2019:1 清代考据学派的学术特色及学术贡献 郭康松、陈莉 史学史研究 2019:2 清代考据学的科学解释与现代想象 杨念群 史学史研究 2019:2 梁启超“孔北老南”说的建立及其意义 宁腾飞 史学月刊 2019:2 近代历史教科书中的“第二次鸦片战争” 宋逸炜 史学月刊 2019:3 探寻清学史推进的多重空间——《清代儒家礼教主义的兴起》开放出的新视域 王坚 史学月刊 2019:5 流动的思想:中国近现代思想史研究方法刍议 郭双林 史学月刊 2019:6 “历史记忆”与中国近代思想史研究的拓展 郭辉 史学月刊 2019:6 中国近代思想史研究的“通”与“贯” 郑大华 史学月刊 2019:6 张之洞筹创湖北农务学堂初期问题及原因探析 石松、盛邦跃 中国农史 2019:2 大兴“二朱”与四库全书馆 林存阳;王豪 中国史研究 2019:2 晚清文学论述中的口传性与书写性问题 陆胤 中国社会科学 2019:5 “诗史”传统与晚明清初的乐府变运动 叶晔 文史哲 2019:1 清季国文教育中的古文门类 陆胤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1

- 53 -

Page 58: 《清史研究国际通讯》总第ac.iqh.net.cn/zazhi/16th20196.pdf《清史研究国际通讯》总第16期 (第九卷第一期,2019年6月) 编辑委员会 主 编:杨念群

- 54 -

“新子学”视域下中国“小说”观念的演进——以诸子“小说家”作品的文体变革为中心 陈成吒 学术月刊 2019:5 “丝绸之路”名称概念传播的历史考察 邬国义 学术月刊 2019:5 《湘學報》的經營、流通以及其在維新運動史上的位置 八百谷晃義 新史學 2019:1 清末中国の文明観転換と自己認識 手代木有児 史林 Vol.102, No.3(2019-1) 中国近現代における文明史観の受容と展開―兼ねて「四大文明」説の由来を論ず 石川禎浩 史林 Vol.102, No.3(2019-1) Ariel Fox, Translation Matters in Ming-Qing Studies, 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Vol.78, Issue 2(2019). Albert Monshan Wu, From Christ to Confucius: German Missionaries, Chinese Christians, and the Globalization of Christianity, 1860-1950. By Michael B. Gross. Journal of Early Modern History, Vol, 91, No 1(2019). 科学与环境 生活污水系统在上海公共租界的形成——兼论公共卫生研究中的现代性误区 沈辛成 史林 2019:1 明清时期萧绍平原的水利协作与纠纷——以三江闸议修争端为中心 李晓方、陈涛 史林 2019:2 环境史视野下清代河工用秸影响研究 高元杰 史学月刊 2019:2 清末中国军医参加美国军医大会考论 徐鹤 史学月刊 2019:6 1782 年阿弥达奉命勘察黄河河源史实考 刘惠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2019:1 19 世纪湖北境内长江水运路线考论——以英人立德《扁舟过三峡》为据 徐斌、曹振禹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2019:1 从地道到科学:近代甘草产地和形象的变迁 汪燕平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2019:2 灾害、气候与政治:光绪初年吐鲁番及其周边地区的蝗灾与应对 张莉、陆昱君、李屹凯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2019:2 西方国家对中国荔枝的关注与引种(1570-1921) 赵飞 中国农史 2019:2 水环境与兴化圩——垛农田格局的发展(16-20 世纪上半叶) 袁慧、王建革 中国农史 2019:2 清代东北地区环境史研究的新探索——《清代东北地区生态环境变迁研究》读后 赵春兰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2019:1

- 54 -

Page 59: 《清史研究国际通讯》总第ac.iqh.net.cn/zazhi/16th20196.pdf《清史研究国际通讯》总第16期 (第九卷第一期,2019年6月) 编辑委员会 主 编:杨念群

- 55 -

“清史数据共享平台”正式开放 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自成立以来,以为学界提供公共产品、推动清史学界共同进步为重要目标,推动

了如清史纂修等特大型科研项目的实施。在新的数字时代,清史研究所汇集数字资源,建立了“数字清史实验室”(“清史数据共享平台”),致力于清史数据的开发与共享,打造集时空于一体的数据平台。

经长期持续建设,“清史数据共享平台”(http://39.96.59.69/)已完成或正在建设若干大型清史专题数据库,如“清代民国社会调查数据库”(黄兴涛教授主持)、“清代灾荒纪年暨信息集成数据库”(夏明方教授主持)、“清史书目数据库”(黄爱平教授主持)、“已刊清代奏疏目录集成”“皇家园林数据库”等一系列专题数据库,同时力图在《清史地图集》(华林甫教授主持)的基础上进一步建设清史地理信息系统。此外,与香港科技大学合作研究《缙绅录》数据库,与中国知网共建“清史专题数据库”。 清史研究专题库

该数据库是同方知网与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共建的研究成果数据库,全面整合知网期刊、博硕士论文、会议论文、报纸、工具书、外文期刊、图书等清史方面的文献资源,汇集清史领域学术资源与信息共六十余万条(种),集学习、研究为一体,为清史研究人员及相关机构研究清代政治、经济、军事、社会、文化、人物提供专业化的知识服务。 已刊清史奏疏目录集成

本数据库将已公开出版的各类奏疏目录加以录入、整理,为学界提供便利。第一批收入《康熙朝汉文朱批奏折汇编》《康熙朝满文朱批奏折全译》《雍正朝汉文朱批奏折汇编》《雍正朝满文朱批奏折全译》《宫中档乾隆朝奏折》《宫中档光绪朝奏折》《光绪朝朱批奏折》之目录,由胡恒副教授组织研制。

中国历史官员量化数据库 1900-1912

该数据库是清史学界都很关注的一套有关清朝官员信息的连续性、系统性数据,在中国各断代史中独一无二,在世界历史中也极为罕见。香港科技大学李中清-康文林研究团队率先进行了该套数据库的建设工作,并与清史研究所共同展开对《缙绅录》数据库的合作研究。第一批将公开发布1901-1912 年的《缙绅录》量化数据库原始数据。 清史书目数据库

该数据库依托黄爱平教授主编、由清史所师生共同参与的《清史书目(1911-2011)》而制作,收录了自清朝灭亡迄今(1911-2011)百年间中国境内以汉文发表、出版的清史著述(含译著、论集、工具书等),整理影印的清代文献档案资料等。收入书目近 4 万条,涵盖近代以来对清史问题的多数研究。

Page 60: 《清史研究国际通讯》总第ac.iqh.net.cn/zazhi/16th20196.pdf《清史研究国际通讯》总第16期 (第九卷第一期,2019年6月) 编辑委员会 主 编:杨念群

- 5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