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祖信仰空間文化分析 -...

17
媽祖信仰空間文化分析 --以台中地區為例 連慧珠 摘 要 2009 年媽祖信仰與民俗已為聯合國科教文組織登錄非物質世界文化遺產,媽祖信仰 隨漢移民至台,迄今已逾三百年,清道光年間台灣移民人口已達飽和,社會亦逐漸轉型, 媽祖的神格也從海神逐步多元化,成為穀神、水利之神、生育之神等,甚至是各行各業、 各形各色的人們心中的萬能之神。 台中地區的媽祖信仰活動乃隨著漢移民的農業拓墾活動而逐步擴張,並且透過進香 與遶境的民俗活動,在不同的地形區中進行固定性的水平循環移動,形成ㄧ種有特色的 空間文化形式,本文藉由結合歷史學、文化人類學方法,輔以 GIS(地理資訊系統)繪 圖進行空間分析,將媽祖信仰活動之年度進香遶境活動,從海岸平原地區的西保二十 庄,台中平原、盆地區的東保十八庄,台地上也有新社九庄媽,從無廟到有廟的媽祖民 俗信仰活動進行空間分析,藉以了解此一民間信仰結合聯莊組織,並透過年度或定期與 不定期活動形塑的文化行為。 關鍵詞:媽祖、西保二十庄、東保十八庄、九庄媽、空間文化 建國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講師

Upload: others

Post on 01-Sep-2019

8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媽祖信仰空間文化分析

--以台中地區為例

連慧珠

摘 要

2009 年媽祖信仰與民俗已為聯合國科教文組織登錄非物質世界文化遺產,媽祖信仰

隨漢移民至台,迄今已逾三百年,清道光年間台灣移民人口已達飽和,社會亦逐漸轉型,

媽祖的神格也從海神逐步多元化,成為穀神、水利之神、生育之神等,甚至是各行各業、

各形各色的人們心中的萬能之神。

台中地區的媽祖信仰活動乃隨著漢移民的農業拓墾活動而逐步擴張,並且透過進香

與遶境的民俗活動,在不同的地形區中進行固定性的水平循環移動,形成ㄧ種有特色的

空間文化形式,本文藉由結合歷史學、文化人類學方法,輔以 GIS(地理資訊系統)繪

圖進行空間分析,將媽祖信仰活動之年度進香遶境活動,從海岸平原地區的西保二十

庄,台中平原、盆地區的東保十八庄,台地上也有新社九庄媽,從無廟到有廟的媽祖民

俗信仰活動進行空間分析,藉以了解此一民間信仰結合聯莊組織,並透過年度或定期與

不定期活動形塑的文化行為。

關鍵詞:媽祖、西保二十庄、東保十八庄、九庄媽、空間文化

建國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講師

壹、 前言

媽祖宗教活動與儀式是漢人信仰文化的一大特色,2009 年 10 月媽祖信仰與

民俗已為聯合國科教文組織登錄為非物質世界文化遺產,這樣的一個民俗信仰,

承載著漢人社會歷史發展的傳統與文化,值得吾人深入地就其社會空間的發展進

行探討。

多元文化在 1990 年代興起後,在台灣有甚囂塵上之勢,然而卻往往淪為一

種修辭,「單純的『文化相對性』與『尊重差異』無法揭露社會階級、性別、種

族等各種形式的壓迫。」1台中地區有豐富的差異文化,除了平埔族的道卡斯族、

巴布拉族、巴宰海族、與漢文化之外,尤以居住在山地地區的泰雅文化,彼此在

差異空間上形成不同的文化特色,然而平埔文化的消失,不啻為一重要文化省

思,是故認識自己的文化的形塑方式,最終可以理解文化自身的規範與侷限,以

達成訴諸多元文化發展過程中符合社會正義之價值目標。

「人與文化空間的關係,便是人與其環境,彼此參與與塑造方式的關係。」2漢人移民來台後,逐漸形塑台灣為一移民社會,媽祖海上護航是過去疏習於自

然科學知識的社會移民,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之一,而來台者多為農業移民,在

他們的眼中,如何將平埔族的原始鹿場景觀,改變為「良田阡陌」,是他們致力

於異鄉謀生之目標,這些移民多為來自中國南方精耕細作的農業移民,水利設施

亦往往是水田耕作的必要條件,對於「水」的意象之觀想方式不同,自然而然產

生迴異於山上的泰雅族社會文化模式,泰雅族的 gaga(嘎嘎)是以超自然觀念

與信仰,而非親屬關係為基礎的團體3。過去以漁、獵、山田墾燒與採集活動為

主的泰雅族,有獵團、漁團、與 gaga 的社會組織型態,權力分化而不過度集中,

gaga 不僅是禁忌也是祖先的教訓、以及社會行為規範,為一平權化社會4,他們

透過神話傳承人與自然的關係,並界定動物、植物的位置,信仰乃是其部落價值

之核心,由於缺乏固定性的村落或市鎮生活,屬於所謂欠完整的社會(acephalous

society);尤其是一個無文字的社會中,他們缺乏時間的意義,歷史性思想的願

望也缺乏,最理想的世界不是發展,而是平衡5。

十七世紀起漢人渡海來台發展農耕新天地,十八世紀初台中地區尚未出現漢

人街庄,僅有水裏社、大肚社、貓霧拺社、沙轆社、牛罵社、大甲東社、大甲西

1張茂桂,〈多元主義、多元文化論述論述在台灣的形成與難題〉,收入薛天動主編,《台灣的未來》

(台北:華泰[文化,2002),頁 205。 2(美)霍爾(Hall,Edward F.)撰/關紹箕譯,《隱藏的空間》(台北巿:三山出版社),1975,頁 5。 3王嵩山,〈高山生活、信仰與社會規範—泰雅族人的「嘎嘎」〉(gaga),《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簡

訊》135:2,第二版,1999.02。 4李亦園,《台灣土著民族的社會與文化》(台北:聯經,1992)。王嵩山,《台灣原住民社會與文

化》(台北:聯經,2001)。 5段義孚著、潘桂成譯,《經驗透視中的空間與地方》(台北:國立編譯館,1998),頁 183。

社等的平埔族人聚落記載6,到了十九世紀中期已出現了 10 個街市、132 漢人村

庄7。道光年間來台移民日趨飽和,水圳的開發雖造成民間田、水之爭,甚至發

生械鬥,但也因此可以觀察出水田之成長數量頗為可觀。但要確保集約農業景觀

所代表的生產力與產值,其社會組織基礎便無可避免地朝向建立親族組織,無論

這些親族組織是有清楚的系譜關係的群體,亦或是抽象式的四海一家之「家天下」

投射出來的地域組織,都成為本文探求漢人建立自身文化認同的過程中,在時

間、空間中,透過儀式行為的「重複」經驗,所投射出牢不可破的地方文化意義,

「人類藉著不斷重複的行為建構集體性的共識與社會性的記憶,並因相互所屬的

認同與歸屬。」8究此可以讓我們了解認同的自身文化之運作方式與侷限。

貳、 研究方法

人們透過移動的經驗將空間能力轉換為空間知識,而空間知識則可以透過地

圖的繪製,突顯概念性空間關係,本文將台中地區的地方志書寫中,有關於媽祖

廟的記錄,將廟的地點製作成數化(digital)資料,藉以在地圖中觀察概念性空

間分佈現象,並藉由 ArcGIS 製程地圖,以其呈現出的點、線、面之空間關係,

首先,從點資料的建立後輸出於地圖上,觀察媽祖廟的分布狀況,從清代、日治

時期、到戰後民國時期,點的分布與集中情形。

其次,以台中地區頗負盛名的東保十八庄、西保二十庄,以及有神無廟的新

社九庄媽遶境活動,透過路徑的發展,分析漢人在追求天人合一的宇宙觀過程

中,如何「一步一腳印」逐步建立空間相關知識,以及發展出空間中的社會文化

關係,甚至透過年終的遶境儀式鞏固之,同時,地方如何在流動的時間被呈現,

歷史縱有深度,惟時間賦予其價值。

根據地方志的記載,本文將台中地區媽祖廟製成表一,台中地區的媽祖廟已

逾 84 間,清代建造者有 35 間,日治時期較少僅有 8 間,餘 41 間則皆為戰後民

國以後陸續增建。表二是東保十八庄媽祖遶境、表三為西保二十庄媽祖遶境,依

時間將遶境時媽祖駐駕的宮廟,視為活動主要地點,以方便處理為數化資料,並

於文後分析討論。

表一:台中地區的媽祖廟

廟名 興建時間 地點

6(清)周鍾瑄,《諸羅縣志》(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 7(清)周 璽,《彰化縣志》〈卷二規制志‧街市〉(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

頁 48-50。 8 潘英海,〈儀式:文化書寫與體現的過程〉,收入黃美英,《台灣媽祖的香火與儀式》(台北:自

立晚報,1994),頁 15。

1 萬和宮 雍正 4 年 台中市萬和路 1 段 151 號

2 萬春宮 康熙末年 台中市中區成功路 212 號

3 樂成宮 乾隆 55 年 台中市東區旱溪街 48 號

4 南興宮 道光 29 年 台中市北屯區舊社里

5 幸天宮 民國 34 年 台中市建國路 159 巷 27 號

6 鎮瀾宮 雍正 8 年 大甲鎮順天路 158 號

7 日南慈

德宮

民國 67 年 大甲鎮孟春里通天路 152 號

8 慈濟宮 嘉慶 11 年 豐原市中正里中正路 179 號

9 慈興宮 明治 32 年 豐原市東湳里三豐路 664 號

10 廣福宮 光緒年間 豐原市北陽里南陽路 160 號

11 慈安宮 民國 77 年 豐原市田心里中山路 98 號

12 永興宮 道光 30 大雅鄉大雅路 31 號

13 永和宮 道光 18 年 大雅鄉橫山村永和路 69 號

14 永安宮 道光 18 年 大雅鄉三和村雅潭路田心巷 4-3 號

15 寶興宮 明治 34 年 大雅鄉員林路公廳巷 3 號

16 慈厚宮 明治 34 年 后里鄉甲后路 490 巷 5 號

17 天靈宮 明治 31 年 后里鄉舊社村舊社路 88 號

18 后義宮 民國 53 年 后里鄉義里村梅里路 17-3 號

19 慈濟宮 昭和 11 年 后里鄉公館村三豐路 386 號

20 福興宮 清末 后里鄉泰安村福興路 74 號

21 合安宮 明治 32 年 后里鄉聯合村水門路 51-1 號

22 福興宮 嘉慶 16 年 大里市新里里大里路 364 號

23 新興宮 嘉慶 20 年 大里市東昇里新仁路 2 段 162 號

24 振坤宮 咸豐 11 年 大里市仁化里仁化路 68 號

25 萬興宮 嘉慶 6 年 台中縣神岡鄉社男村民族路 32-4 號

26 順濟宮 同治 6 年 台中縣神岡鄉神岡路 54 號

27 福興宮 同治 5 年 台中縣神岡鄉岸裡村中山路南側(戰後拆毀)

28 瞻雲宮 咸豐 7 年 台中縣神岡鄉三角村大豐路 134 號

29 穎德宮 民國 67 年 台中縣神岡鄉社口村中山路 548 巷 65 號

30 天君宮 民國 70 年 台中縣外埔鄉大同村甲后路 446 號

31 土城媽

祖廟

民國 62 年 台中縣外埔鄉土城村土城路 189 號

32 壽天宮 民國 35 年 台中縣清水鎮文昌里西寧路 16 號

33 朝天宮 昭和 6 年 台中縣清水鎮臨江里高美路 420 號

34 朝興宮 民國 38 年 台中縣清水鎮下湳里中山路 434 號

35 寶天宮 民國 台中縣清水鎮秀水里海濱路 190-16 號

36 中興宮 民國 台中縣清水鎮高美里護岸路 38 號

37 朝后宮 民國 53 年 台中縣清水鎮田寮里三田路 14-10 號

38 佑天宮 民國 57 年 台中縣清水鎮槺榔里中央路 39-1 號

39 朝元宮 同治 3 年 台中縣梧棲鎮中和里梧棲路 140 號

40 浩天宮 乾隆 3 年 梧棲鎮大村里中央路 1 段 784 號

41 永天宮 道光 20 年 梧棲鎮永安里永興路 1 段 649 號

42 德順宮 民國 69 年 梧棲鎮福德里中央路 2 段 233 號

43 清天宮 民國 74 年 梧棲鎮中棲路 1 段 1 巷 206 弄 6 號之 2

44 永天宮 道光 25 年 沙鹿鎮埔子里保順路 1 號

45 朝順宮 咸豐 5 年 沙鹿鎮六路里南陽路 13 號

46 紫雲宮 民國 73 年 沙鹿鎮竹林裡中山路紅竹巷 22 號

47 朝興宮 雍正 10 年 沙鹿鎮洛泉里和平街 18 號

48 萬興宮 乾隆元年 台中縣大肚鄉頂街村沙田路 3 段 244 巷 6 號

49 永和宮 乾隆 53 年 大肚鄉永和村永和街 11 號

50 順天宮 光緒 2 年 大肚鄉永順村文昌路 208 號

51 福興宮 光緒 11 年 大肚鄉營埔村營埔巷 86 號

52 瑞安宮 民國 68 年 大肚鄉瑞井村瑞井路 52 巷 7-1 號

53 南安宮 民國 73 年 大安鄉南庄村 43-2 號

54 鎮安宮 民國 73 年 大安鄉福興村 38-3 號

55 東興宮 光緒 9 年 新社鄉東興村興社街 54 號

56 福天宮 民國 67 年 新社鄉福興村美林路 55 號

57 聖普宮 民國 新社鄉協成村協中街 159 號

58 聖壽宮 民國 新社鄉中和村龍安路 30 號

59 得天宮 民國 潭子鄉頭家村頭張路 1 段 36 巷 330 號

60 龍興宮 光緒 3 年 石岡鄉龍興村萬仙街食水嵙巷 21 號

61 石忠宮 民國 62 年 台中縣石岡鄉金星村頭坪巷 21 號

62 新南宮 咸豐 4 年 烏日鄉北高村溪南路 77 號

63 台中天

后宮

民國 76 年 烏日鄉前竹村光明路勤農巷 7 號

64 振興宮 民國 69 年 烏日鄉榮泉村中山路 3 段榮和巷 58 號

65 朝天宮 民國 42 年 烏日鄉烏日村公園路 401 號

66 東女慈

聖宮

同治 10 年 烏日鄉東東園村 11 鄰慶光路 868 巷 88 號

67 玉闕朝

仁宮

道光 18 年 烏日鄉新興路 318 號

68 烏寶宮 民國 和平鄉自由村東崎路 2 段烏石巷 1 號

69 碧雲宮 民國 和平鄉梨山村和平路 2 段 33 號之 3

70 天龍宮 民國 64 年 和平鄉梨山村福壽路介壽巷 12 號

71 東聖宮 民國 67 年 東勢鎮延平里第 1 橫街 130 號

72 太和宮 民國 44 年 太平市太平里太平 19 街 11 號

73 聖和宮 咸豐 5 年 太平市頭汴里長龍路內城 2 巷 15 號

74 樂安宮 民國 79 年 太平市新坪里育才路 2-1 號

75 慈興宮 民國 87 年 太平市光華里大興 13 街 93 巷 68 號

76 奉天三

聖宮

民國 76 年 太平市宜信街 52 巷 43 弄 64 號

77 南天宮 同治 2 年 霧峰鄉萊園路 57 巷 2 號

78 南厝宮 民國 55 年 霧峰鄉四德村四德北路 45 巷 2 號

79 新登宮 民國 61 年 霧峰鄉丁台村丁台路 456 巷 17 號

80 新柳宮 民國 63 年 霧峰鄉南柳村新厝巷 46 之 1 號

81 福天宮 民國 霧峰鄉桐林村民生路 761 號

82 龍德宮 民國 72 年 霧峰鄉吉峰村吉峰東路 96 號

83 靈聖宮 民國 霧峰鄉錦州路 459 巷 3 號

84 朝聖宮 民國 78 年 霧峰鄉萬豐村中正路 230 巷 32-1 號

(資料來源:

1. 陳炎正主編,《豐原鄉志》(台中:豐原市公所,1986),頁 444-453。

2. 張勝彥主編,《台中縣志‧卷二住民志》〈第二冊語言篇、宗教篇〉(台中:台

中縣政府,1989),頁 268-362。

3. 陳炎正主編,《石岡鄉志》(台中:石岡鄉公所,1989),頁 263-265。

4. 陳炎正主編,《大安鄉志》(台中:大安鄉公所,1989),頁 285。

5. 陳炎正主編,《后里鄉志》(台中:后里鄉公所,1989),頁 389-392。

6. 洪敏麟總編輯,《大肚鄉志》(台中:大肚鄉公所,1993),頁 704-713。

7. 陳炎正主編,《潭子鄉志》(台中:潭子鄉公所,1993),頁 344。

8. 王仲孚總編輯,《沙鹿鎮志》(台中:沙鹿鎮公所,1994),頁 593-606。

9. 陳炎正主編,《大里鄉志》(台中:大里市公所,1994),頁 235-236。

10. 陳炎正主編,《大雅鄉志》(台中:大雅鄉公所,1995),頁 280-295。

11. 陳瑤塘主編,《清水鎮志》(台中:清水鎮公所,1998),頁 433-437。

12. 陳茂祥總編輯,《神岡鄉志》(台中:神岡鄉公所,2009),頁 1079-1086。

13. 長榮大學編纂,《新修霧峰鄉志》(台中:霧峰鄉公所,2009),頁 1330-1480。

14. 張勝彥總編纂,《外埔鄉志》(台中:外埔鄉公所,2002),頁 706-737。

15. 王仲孚總編輯,《梧棲鎮志》(台中:梧棲鎮公所,2005),頁 604-616。

16. 康原、陳修平主撰,《烏日鄉志‧文化篇》(台中:烏日鄉公所,2003),頁 51-71。

17. 廖瑞銘總召集,《太平市志》(台中:太平市公所,2006),頁 992-1024。)

表二:東保十八庄遶境

農 曆 古 庄 名(今鄉、村) 媽祖駐駕廟宇

初一 下哩仔(烏日鄉東園村) 慈聖宮

初二 阿密哩(烏日鄉光明村) 永興宮、五光路紅壇

初三 五張犁(烏日鄉五光村) 五媽會紅壇

初四 瓦磘仔(大里市大里里) 福德宮前紅壇

初五 詹厝園(大里市夏田里) 夏田社區活動中心

初六 大突寮(大里市大元里) 大元社區活動中心

初七 田寮仔、埔仔(大里市新里里) 白雲宮、三興宮

初八 涼傘樹(大里市樹王里) 東興社區活動中心、萬安宮

初九 內新庄(大里市東昇里) 新興宮、池王宮

初十 車籠埔(太平市興隆里) 廣興宮

十一 塗城(大里市塗城里) 聖明宮

十二 草湖(大里市東湖里) 太子宮、慈天宮

十三 阿罩霧(霧峰鄉萊園村) 南天宮

十四 柳樹湳(霧峰鄉南柳村) 新柳宮

十五 吳厝庄(霧峰鄉五福村) 福成宮

十六 丁台(霧峰鄉丁台村) 新登宮

十七 石螺潭、喀哩、溪心埧(烏日

鄉西埧村)

新南宮、順天宮、同興宮、

南興宮

二十 前竹、仁德、九德(烏日鄉)、

樹仔腳(台中市南區)、

麻糬埔、南屯(台中市南屯區)、

土庫(台中市西區)、半屏厝(台

德順宮

中市南區)

廿二 東區旱溪(台中市東區) 回鑾入廟:樂成宮

表三:西保二十一庄遶境

農 曆 古 庄 名(今鄉、村) 媽祖駐駕廟宇

初一 船仔頭(大肚鄉營埔村) 廣興宮

初二 營埔(大肚鄉營埔村) 福興宮

初三 藍仔頭(大肚鄉中和村) 順安宮

初四 下朥月胥(烏日鄉榮泉村) 振興宮

初五 王田(大肚鄉王田村) 天和宮

初六 山仔頭(大肚鄉福山村) 福安宮

初七 社角(大肚鄉社腳村) 福和宮

初八 大肚(大肚鄉新興村、大東

村、大肚村、永和村、磺溪村)

永和宮

初九 汴仔頭(大肚鄉永順村) 順天宮

初十 嵌仔頂(大肚鄉永順村) 永順宮

十一 寮仔(成功村) 國姓廟

十二 茄投頂庄(龍井鄉龍東村) 奉天宮

十三 茄投下庄(龍井鄉龍西村) 保安宮

十四 水里港(龍井鄉麗水村) 福順宮

十五 海埔仔(龍井鄉福田村) 福成寺

十六 田中(龍井鄉田中村) 福田宮

十七 崙仔(龍井鄉竹坑村) 龍天宮

十八 竹坑(龍井鄉竹坑村) 朝奉宮

十九 山仔腳(大肚鄉山陽村) 山陽村活動中心

二十 頂街(大肚鄉頂街村) 萬興宮

上述廟宇無論是媽祖廟或是繞境時媽祖駐駕的廟宇,都屬於村莊的公共性建

築,這些建築的空間本身都透露出知識的媒介行動賦予空間特殊文化意義,廟宇

做為文化地景的形式之一,可以被視為一種空間文化內的表意系統(singnifying

system),其塑造可被視為表達該社會的意識形態,然後意識形態又因為地景的

支持而不朽9。

9Mike Crang 著、王志弘、余佳玲、方淑惠譯,《文化地理學》(台北:巨流,2003),頁 35。

參、 媽祖廟的空間分佈

在台灣,「陳、林半天下」,媽祖俗名林默,故許多崇祀媽族的林姓後人多稱

呼姑婆、姑婆祖,一種擴張型的親族關係,從而成為林姓親族崇祀媽祖的親近性

因素。道光年間以後,由於移民社會日漸飽和,兩岸社會增減情形亦趨緩和,故

而媽祖的神格開始轉而增加與「水」意像相關的護佑神祇神格,在台灣大甲媽民

間又稱為「雨媽」,道光年間成書的《彰化縣志》記載:「三月……二十三(媽祖,

俗云真人多風,媽祖多雨)」10。又台灣的河流多為荒溪型,是故雨水對農地而

言無形中是一重要灌溉農地的重要資源,媽祖亦因為農業生產活動與水有重要關

聯,農業經濟日漸成為台灣重要經濟命脈,便又發展了生育之神、農業神、商業

神、甚至是各行業崇祀的重要庇護神祇,乃至於成為萬能之神,從圖一所見,媽

祖廟在空間分布上,從海岸平原到盆地、台地,乃至於漢人所拓殖的地方,皆設

有媽祖廟。

媽祖成為各地重要信仰後,發展出在地化現象,如許多地方崇祀廟以地名為

名:「大甲媽」、「大肚媽」、「南屯媽」、「旱溪媽」、「食水嵙媽」、「九庄媽」等等,

從圖一可看出來,台中地區的媽祖廟絕大多數多集中在西半部地區內,而西半部

地區海拔高度相對於東半部的原住民生活區低,客觀環境賦與農業經濟發展契

機。

漢人在農業集約勞動力的經濟需求下,發展了集體主義式的生活方式,故

而在集體凸顯秩序與紀律的重要性中,從個體到集體仰賴家族認同、或是擴張

家庭親屬關係為媒介,並以道德取代法律成為重要的生活倫理規範,以進行社

會秩序的整合,這類的整合過程在社會空間上往往透過公共性空間--廟宇,進

行人格涵養與經驗傳承。清初,媽祖的海上庇航神話事蹟支持著移民渡海來台

的路徑,施琅攻打台灣獲得媽祖的保佑的傳說,媽祖被稱為忠孝典範;「忠孝節

義」四字成了媽祖的代表11,是故在移民社會裡,媽祖廟在官方與民間的認同

下,數量不斷成長,從圖二中可見整個清代,媽祖廟的擴張版圖,大致上在台

中地區的西半部建立了基礎。顯然也代表漢人的社會、經濟與文化會的擴張帶

來被征服的空間。不過,這樣的社會空間的成長,到了日治時期的半個世紀中,

顯然相較於清代與戰後民國時代,媽祖廟的數量成長空間顯然較少,同時日治

時期媽祖廟興建時間主要為治台初期的明治年間,到了戰後經濟環境改善後,

媽祖廟的數量益顯著成長。

媽祖廟的興築,在空間上的規範與擴張關係亦顯示漢人的宇宙觀,此一宇宙

10(清)周 璽,《彰化縣志》〈卷一封域志‧信風〉,頁 28。 11朱榮貴,〈台灣民間宗教中所呈現的孝道〉,收入李豐楙、朱榮貴主編,《儀式、廟會與社區—

道教、民間信仰與民間文化》(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1996),頁 93。

觀乃漢人為使環境在感覺上有意義的系統性嘗試;從左進右出衍生入相出將,並

透過動物界定方位,左邊為龍邊、右則為虎邊,獅座亦以左右規範性別,餘如:

鳳凰(左為鳳又為凰)、麒麟(左為麒右為麟)亦如是;為產生生活價值,環境

的規律感不可或缺之外,自然與社會和諧的存在使人們的生活意義化,故在寺廟

的裝飾藝術上往往可見剪黏或石堵上出現「風、調、雨、順」、「琴、棋、書、畫」

的主題,此外,雀替(托木)也飾以鰲魚、螭吻(鴟吻),傳說龍有九子,其中

螭吻,性好望,既好風雨又喜吞火,《營造法式》:「柏梁殿實,後越巫言:海中

有魚,虯尾似鴟,激浪即降雨。遂作其像於尾,以厭火祥。」故往往立於屋脊、

門前雀替,以祈雨鎮火災,並且在科舉考試時代,彰顯狀元及第入翰林院為獨占

鳌頭的社會價值觀。

圖一:台中地區的媽祖廟

圖二:清代台中地區媽祖廟

圖三:日治時期台中地區媽祖廟

圖四:台中地區民國時期建媽祖廟

肆、媽祖遶境活動空間分析

清代移民來台後,往往自原鄉帶來媽祖香火延續信仰與家族命脈,早期移民

為季節性移民,春來秋回,不僅可定期回相祭祖,亦可至地方信仰中心參與祭祀

活動,然而隨著移民逐漸發展出年可二穫的水田生產活動,農地亦逐漸擴張後

後,移民逐漸土著化後,清末開始發展至台地媽祖至福建湄洲進香、謁祖活動,

日治時期仍可見之,如:清代大甲媽祖至湄洲進香,明治 44 年(1911)、大正四

年(1915)亦至大陸湄洲進香12,大正 13 年(1924)旱溪媽祖至湄州進香,而

湄州媽祖至台進香到萬春宮迎回湄州六媽,萬春宮媽祖亦至大陸湄洲進香,昭和

4 年(1929)樂成宮亦至大陸湄洲進香,漢人對於親族關係之重視,反映在媽祖

信仰活動上可見一班。

區域遶境的活動則約從清代中期開始,大致上與形成安土重遷的定居性移民

社會時間一致,媽祖遶境大多為非單一地形區域,如圖五所見西保二十庄處於海

岸平原與台地地形,東保十八庄則為盆地、平原與近山丘陵地,而新社九庄媽遶

境的地區則是複雜的河階群地形。表現出空間上的水平式流動循環的宗族觀,媽

祖遶境宗教活動中表現出,媽祖乃台灣民間社會信徒眾多的神祇之一,除了是移

民渡海來台基於安全的心理寄託外,女神的媽祖被賦予慈悲為懷、又親切如家中

12廟方至今仍保留二次赴湄洲謁祖進香旗與祖廟照片。

長輩的特質,遶境活動年復一年透過儀式活動彰顯大家長之特質;媽祖進香活動

體現了漢人的傳統社會以家族為主的社會型態,透過精神信仰活動、身體實踐經

驗,使個體、個人與團體、人與神之間不斷進行溝通的結果,從而在空間中的不

同地形環境上,分別發展此一穩定的年度水平式移動循環,可見漢人經由此年度

活動過程,除了地方上的公共性廟宇外,再從更大的社會空間認同傳統漢文化的

宗族社會觀,並且透過遶境加以鞏固。

如是,作為自然客體的空間,經過不同主體的社群,看待、使用自然空間

與改造、適應自然的方式不同,自然於是再經由與人群互動後,被賦予了不同

的文化意義,文化並無優劣,而是獨立之差異系統,唯有透過理解自身所認同

的文化經驗之反思,在漢人來台後百年來的歷史變遷中,民主社會裡實踐「多

數尊重少數」才有可能。

圖五:台中地區媽祖遶境活動

有關東保十八庄遶境活動,最早的文獻相關記載乃見於日治時期鈴木清一郎

的《台灣舊慣習俗信仰》書中,13提及旱溪媽祖遶境路線,此一迎媽祖活動於道

光三年已開始14,每年的農曆三月初一開始,南屯萬和宮的老二媽原為十八庄遶

境成員,道光 4(1824)取消十八庄出巡活動,道光 5 年改字姓戲活動,原十二

姓氏輪流舉行酬神活動,今已增加至二十八個姓15,以同姓成立「祖公會」、「神

明會」的方式,在地方上透過親族關係參與媽祖信仰活動。

13鈴木清一郎,《台灣舊慣冠婚喪祭と年中行事》(台北:台灣日日新報,昭和 9 年),頁 365-367。 14林正珍,《台中市樂成宮旱溪媽祖遶境十八庄》(台中:台中市樂成宮,2007),頁 13。 15廖財聰主編,《萬和宮志》(台中:萬和文教基金會,2004),頁 281-282。

人們透過空間能力的發展,建構出地理知識而已驗與的形式表達,如:「塗

城黑,草湖雨,阿罩霧爛糊糊,柳仔湳石頭路(或溪底路),吳厝庄一個堀,丁

台仔拜拜咧家己囫。」、或「十一塗城黑,十二草湖雨,十三阿罩霧爛糊糊,十

四柳仔湳石頭路,十五吳厝庄一個堀,十六丁台仔拜拜咧家己囫。」而每年農曆

三月初四開始,大肚迎媽祖,有諺云「船仔頭烏,營埔雨,林仔頭爛糊糊;朥月

胥閃雨旁,王田燒死人;山仔頂著青驚,社腳來探聽,大肚王爺真有聖;汴仔頭

近溪邊,崁仔頂孤棚戲,寮仔拋竹刺,茄投查某市,三崁店相拼戲,水裡港近海

墘;海埔仔笑哈哈,田中央爻相打,崙仔輪二庄,媽祖相爭扛;竹坑龍眼宅,山

仔腳石頭地,頂街人客相界濟。」或「墩仔頭烏,營埔雨,林仔爛糊糊;朥月胥

浪雨滂,王田燒死人;山仔頂著青驚,社腳去探聽,講無影,大肚戲相拼。」

台灣夏季時盛行的熱帶西南季風,農曆四月時(國曆五月),炎熱的天氣極

易產生對流性陣雨,所以如霧峰下過大雨,接著草湖開始下雨,塗城也出現下與

的徵候;而西保二十庄的朥月胥朥先下過了一場雨,接下來朝北方的林(籃)仔大雨

滂沱地下了好一陣,營埔才下著雨時,船仔頭正烏雲滿佈。人們透過感知的經驗

世界,建構人地互動的地理相關知識。

從地圖呈現的地形裡,觀察人在空間活動中的經驗,透過一年一度的迎神遶

境儀式活動中,固定的時間、固定的空間巡迴儀式過程,人與自然的互動知識產

生過程於焉呈現。除了東保十八庄外,同治 7 年起原有二十四庄16,以龍井與大

肚鄉為中心,由於明治 44 年 7 月發生洪水,塗葛堀流失三庄(頭湖、頭前厝、

外海埔),後來崙仔迎媽祖時發生紛爭,水師寮退出合併大庄媽五十三庄活動,

現僅存二十庄。17新社九庄媽共祀的活動可能是在道光 13 年(1833)18,每年農

曆正月初四開始遶境:從新社、山頂、畚箕湖、大南、土城、馬力埔、擺頭店、

烏銃頭。在遶境時程的安排上,路徑停頓的地點,讓人們可以透過空間建立時間,

也就是時間與空間在建立目的地處,被規劃出地方(place),而去一個地方(以

媽祖駐駕地點為主)需要一天的時間。凡此,「所有的人都企圖把無組織的空間

改造為有規範的地理」19,從而以拓寬其地理領域而驕傲,這三區的媽祖遶境各

形成了區域性宗活動),從圖六、圖七、圖八可觀察出透過一連串的儀式性活動

後,其形成點、線、面穩定的維持著漢人的親族社會關係。

16林美容,〈台灣區域性宗教組織的社會文化基礎〉,《東方宗教研究雜誌》2,1990.10,頁 350。 17陳炎正主編,《龍井鄉志》(台中:龍井鄉公所,1996),頁 359。 18林美容,〈台中縣新社九裝媽的信仰型態〉,《祭祀圈與地方社會》(台北:博揚文化,2008),

頁 229。 19段義孚著、潘桂成譯,《經驗透視中的空間與地方》,頁 77。

圖六:東保十八庄遶境

圖七:西保二十庄遶境

圖八:新社九庄媽遶境

伍、 結論

從台中地區的媽祖廟宇陸續在不同歷史時期的建立,到清代中期以後逐漸形

成繞境區域,成為區域性宗教性活動,並且以聯庄方式進行,在整個西部地區中,

無論是大大小小的廟宇亦或是年復一年的遶境活動,從地圖上觀察,無異是人們

透過信仰建立了宇宙觀從而確立生活的價值與意義,同時也鞏固了漢人社會空

間,從點、線、面可以發現人們不斷地透過時間、地方的安排,擴展其生活空間

也穩固其生活領域,可以說,從媽祖信仰活動中承載的漢文化,在征服了自然空

間後透過這些儀式活動鞏固了社會文化在空間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