灿烂 甑皮岩 交 -...

1
5 5 文化遗产 文化遗产 2020 6 13 日 星期六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从 2009 年起公布的世 49 项急需保护的非遗名录项目中,黎族传 统纺染织绣技艺是通过保护、传承而改变自 身濒危状况最为显著的项目之一。 2009 10 月,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被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急需保护名录的项目。 10 年过去了,通过对 非遗项目价值和非遗传承人主体作用的认 知,遵循非遗传承规律,科学、有效地进行保 护,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已摆脱濒危境况, 实现了生产性保护和传承。 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进入急需保护的 非遗名录,是因其技艺的创造性价值和蕴涵 丰厚的精神、文化价值及濒危性决定的。为 了摆脱濒危境况,海南省人民政府和相关文 化部门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保护体系, 采取切实措施,落实履约责任,稳步扎实地推 进保护与传承。政府保护经费投入迅速增 长,实施了建立传承、展览、研究、档案保护机 构,建立黎锦技艺传承村、传承馆和黎锦生产 性保护示范基地,推动黎锦技艺实践课进校 园等一系列保护措施。建立以传承人为主的 传承体系,各级传承人以师徒、母女传授和普 及教育等方式传承。现在海南省会织锦的妇 女有 2 万人。传统黎锦技艺进校园实践课活 动,参与学习的学生已超过 8000 人。海南省 民族技工学校设立的黎锦技艺中专学历教 育,已培养数百名有专业知识和文化知识的 新型黎锦技艺持有者。 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现代化演进带来人们 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非遗的保护传承工作 更需以坚定的文化自信,更深切地认知非物 质文化遗产的价值。 被古人誉为“黎锦光辉艳若云”的黎锦, 我们很难说就已认知深透。仅看其纹样图案 的形式及蕴涵的历史、民族、文化、风俗、人生 奥秘,寄寓和体现的黎族妇女的文化观念、思 维方式、审美意象和艺术表达的深邃、丰富及 高度的概括力,都需要以敬畏之心去做进一 步的研究和探索。据统计,黎锦有百余种图 案,包括人形纹、动物纹、植物纹、几何纹和表 现生产与生活、自然界现象、汉字符号等纹 样。这些纹样又细分为不同形象。不管是抽 象地表现自然万物的图案,还是形象地反映 环境情境的图案,织绣手法看似信手拈来,实 则意韵悠长。尤其是利用直线、平行线、方 形、菱形、三角形等组成几何纹样,形式奇特, 意象无穷。 传承人是非遗的重要承载者和传递者。他 们以非凡的才智,创造、掌握、承载着非遗项目 的文化传统和精湛技艺,非遗的继承和创新最 终由他们来完成。每个时代的传承人首先要继 承传统。同时,传承人受所处时代审美趋向演 变的影响,以及新材料、新科学技术的影响,这 些影响会被传承人融入其项目的生产和创造 中。这种创造是在他们坚持传统、坚守民族审 美法则并把握时代审美趋向的基础上,通过创 新来实现的。 虽然传统黎锦技艺同其他非遗项目一 样,仍然面临着现代化进程中传承、发展的挑 战,但它今天展现的发展趋势令人欣喜。它 的保护、传承创造的经验,值得借鉴和学习。 图为技艺传承人在展示黎族传统纺染织绣。 黎锦光辉艳若云 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十年保护之路 王文章 华南地区,古称“岭南”,地理上位于中国 南部的五岭以南地区。无论是历史文献,还是 神话传说,对于这里的史前文化都少有记载。 直到甑皮岩遗址的发现,揭开了华南史前考古 的序幕。得益于 70 年来考古工作者的发现与 研究,我们对一个迥异于黄河、长江流域史前 文化发展的华南模式有了清晰认识。 史前明珠落桂林 甑皮岩遗址位于广西桂林南郊的独山,由 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管理委员会和桂林市文 物管理委员会在 1965 年的文物大普查中发 现,并进行了小范围试掘。1973 年至 1975 年, 陆续对遗址进行抢救性发掘,发现 35 具先民 遗骸,多为屈肢蹲葬墓,出土陆栖与水生动物 骨骼 40 余种,均属热带、亚热带动物群,出土 大量打制石器和磨制石器,发现 1000 余件陶 片……这个新石器时代早期先民的居住遗址 引起了考古学界、体质人类学界、古生物学界、 古动物学界以及岩溶地质学界的关注。1978 年,在原址建立“甑皮岩洞穴遗址陈列馆”,还 先后被公布为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和国家 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成为在华南地区史前考 古学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的洞穴遗址。 甑皮岩遗址的发掘和研究还存在一些 缺憾。早年发掘未能形成完整的发掘报告, 限制了一些重要学术课题的研究。同时,甑 皮岩遗址特殊的年代范围和地理位置,使得 人们十分关心其在中国史前早期文化,特别 是华南地区早期文化发展中所处的地位、 作用。 为进一步开展研究、厘清学术问题、重建 华南史前文化并解决遗址面临的诸多困境, 经国家文物局批准, 2001 4 月,由中国社会 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工 作队、甑皮岩遗址博物馆及桂林市文物工作 队等单位组建了联合发掘队,傅宪国任发掘 负责人,在广泛征求专家学者意见的基础上, 对遗址再次展开为期 3 个多月的发掘。 新的发掘需要更丰厚的学术素养和更细 致全面的考古手段。考古学家严文明曾说, “这件事做起来很麻烦,比新挖一个遗址要麻 烦得多。但是,对华南考古来说又确实是一 件积功德的事情”。遗址历经多次发掘,保留 有最适合也是最容易发掘和出成果的面积约 70 平方米。发掘者秉持“保护第一,发掘第 二”的原则,考虑到文物资源的不可再生性, 以及南方地区洞穴遗址面积小,较好保存下 来的典型遗址更少,为维持遗址原貌并更多 的保留遗址文化堆积,同时,也是为在未来学 科发展之后,新的发掘能够获得更多更丰富 信息,此次发掘在满足解决问题的前提下,将 面积尽可能的缩减至约 10 平方米。 发掘者从一开始同步展开了古动物、古 植物、体质人类学、陶器制作工艺、古环境、碳 十四年代学以及石、骨、蚌器的微痕分析等多 学科综合研究。目前在史前考古中常态化运 用的多学科综合研究,在当时来说还是很 少见的。发掘过程中,对原生堆积土全部进 行过筛,全面提取遗址中的文化和自然遗物, 并对筛选之后的土样 8500 余升,全部收集并 浮选和水洗,完整收集浮选的碳化物和细小 型动植物遗骸等。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此次仅以 10 平方 米的发掘面积,解决了困扰甑皮岩以及学术界 的诸多争议,厘清了遗址文化内涵和特征。在 原有资料的基础上结合新的发掘收获,考古学 家已经能够描述古人在甑皮岩的生活场景。 遥远的狩猎采集生活 在距今 12000 年前后,第一批古人在独山 脚下安家。独山,顾名思义是一座独立的石 灰岩孤峰,因山体外貌形似当地居民蒸锅之 盖,故名“甑皮岩”。以甑皮岩命名的独山西 南麓的洞穴,朝向西南,背风向阳,左侧水洞 内的地下河一年四季提供清冽至纯的水源。 独山周围密布湖沼、水塘和洼地,蕴藏丰富的 水生螺蚌,还有不少峰丛山地,是原始先民从 事捕捞、采集、狩猎的良好地区。甑皮岩人在 此流连忘返,持续生活了 5000 年之久,形成了 5 个主要的文化时期…… 甑皮岩先民最大的贡献是制作陶器。由 于陶器技术刚刚出现,制陶者的技术并不高 明,这从发掘者在早期地层中发现的夹石英 灰白色的原始陶器即可见一斑。这是一件敞 口、圆唇、斜弧壁的陶片。根据口、腹等特征, 发掘者将之复原成为一件圜底釡。其羼和料 为颗粒大小不一的石英,最大粒径达到 1.11.5 厘米,烧成温度极低(不超过 250 摄氏度), 胎质疏松,器表开裂,呈鳞片状。种种迹象无 不显示陶器成型技术的原始性。陶器出现很 可能和食用水生螺蚌有较大关系。遗址中发 现大量完整的螺、蚌等介壳,根据实验,只有 经水煮加热之后,才有可能在不打碎介壳的 前提下,顺利取食其中的肉。 甑皮岩先民掌握着精湛的石器打制技 术。他们从漓江的河滩上采集鹅卵石,在居 住的洞穴中加工出各种各样的石质工具,包 括石锤、砍砸器、盘状器、切割器、尖状器、石 凿和穿孔石器等。除此之外,他们还掌握了 相当程度的磨制技术,并应用于加工骨蚌质 工具,如骨锥、骨铲和穿孔蚌器等。有理由相 信,这一时期有可能大规模的使用竹木器。 因为在石器中常见一种极富特征的、被称为 陡刃砍砸器的工具,可能就是被用来加工竹 木器的。遗憾的是,受到保存环境的影响,迄 今尚未有直接的实物证据出现。 优越的地理环境,再加上丰富的自然资 源,可以满足甑皮岩人过上富裕的狩猎采集 生活。遗址出土的陆生动物遗骸有 57 种,推 测甑皮岩男性先民多是优秀的猎人,主要猎 物是以鹿科动物为主的中型哺乳动物。这里 出土了 49 种水生动物,其中 47 种是贝类。女 性先民可能都是贤惠的采集者,她们从水塘 中捕捞田螺、蚌等水生贝类,从山林里采集可 食用的植物果实,包括山核桃、梅、山黄皮、山 葡萄等,也经常会从野外挖掘块根类植物,比 如芋头。 我们并不认为甑皮岩人自从抵达独山 之后,便一直生活在这里,更倾向于他们过 着一种游动的狩猎采集生活。在某个时间 耗尽当地资源以后,其中有一部分人沿漓江 南下,在距今万年前后进入到珠江中游地 区,孕育出一大批河畔贝丘遗址,即后来的 顶蛳山文化,以此为跳板,又深入到大陆东 南亚地区,对当地文化产生深远影响。但大 多数人游动的范围可能并不大,多局限在现 今所谓的桂林盆地。在经过资源恢复的周 期以后,重新返回原居住地。持续的周期性 的游动,能够确保甑皮岩人拥有稳定的食物 来源。 华南史前考古的缩影 经过考古工作者的不懈努力,已在桂林 盆地及周边地区发现百余处几乎与甑皮岩同 时期的洞穴遗址。 大岩是发现于临桂(现桂林市临桂区)的 另一处重要洞穴遗址,东距甑皮岩遗址约 10 公里,中间隔以西边峰丛区(地质学术语)。 大岩人在距今约 15000 年前抵达临桂,从时间 上来看比甑皮岩早,当甑皮岩遗址在距今 7000 年前废弃以后,大岩遗址继续沿用到新 石器时代末期,也就是距今 5000 3500 年。 父子岩遗址位于甑皮岩遗址东南约 8 公里的 相思江与漓江交汇处,是近年桂林考古的重 要收获之一,包括洞穴、河旁台地、坡地、岩山 等内容,全面揭示出甑皮岩遗址废弃以后,先 民如何在桂林地区继续生活。在众多遗址 中,甑皮岩无疑是少有的文化堆积最丰富、延 续时间最长的洞穴之一,这说明该遗址的区 位优势更明显,史前先民可能以此为中心进 行活动。 甑皮岩文化代表了距今 120007000 间古人类在亚热带和热带地区的一种最佳适 应方式,也是史前中国多元一体进程的文化源 流之一,承载了中国与东南亚地区史前文化交 流发展的重要历史信息。遗址面积仅有 200 平方米的甑皮岩,经过考古学家的不懈努力, 已成为华南地区重要的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中国社科院考古所的华南史前考古研究基地 和洞穴遗址考古研究中心都设在这里。 甑皮岩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一直坚持探索 立足于青少年的公共考古。从 2004 年的“甑 皮岩考古夏令营”,到 2015 年“甑皮岩公众考 古大篷车”走进中小学校园;从模拟考古乐园 的建设,到甑皮岩文化小使者的评选,历经 15 年的探索实践,逐步创建了“少年考古”的公 共考古品牌。 我们可以想象,在距今 10000 多年前,裴 李岗、磁山、兴隆洼等史前文化蓄势待发,长 江下游的上山文化“小荷才露尖尖角”。此时 广阔的华南地区生机一片,星罗棋布的石灰 岩溶洞,为古人提供了天然的栖息地,创造出 了灿烂的甑皮岩文化…… (作者单位: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 为甑皮岩遗址考古发掘现场。 、图分别为甑皮岩遗址出土的穿孔 蚌器、穿孔石器。 为甑皮岩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鸟瞰图。 制图: 蔡华伟 6 13 日是一年一度的“文化 和自然遗产日”,今年主场城市广西 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围绕“文物赋彩 全面小康”主题,线上线下活动将精 彩纷呈。甑皮岩遗址是桂林最重要 的遗址。本版刊发此文,以飨读者。 —编 我在敦煌工作了 28 年,然 后又来到故宫博物院。作为一 个文物科技保护工作者,我非 常幸运能够为中国最伟大的两 处世界文化遗产服务。在敦煌 和故宫,我们都可以领悟到文 化的交融与互鉴。 在荒凉寂静的大漠深处, 敦煌莫高窟在近千年的时间中 不断更新,集中反映了中国古 4 14 世纪佛教文化艺术最 高成就,代表着中国古代艺术 文化的高峰。1700 米的崖壁上 分布着 735 个洞窟,其中 492 洞窟有壁画、彩塑。这样一个 文化宝库为什么会诞生在这 里?这就不得不提到丝绸之 路。在张骞两次出使西域之 后,汉王朝在这里设立了敦煌 郡。敦煌拥有特殊的绿洲环 境,行走在丝绸之路的人们都 需要在这个地方歇脚。经过长 时间的慢慢积淀,敦煌做好了 迎接印度佛教文化的准备。公 366 年,莫高窟诞生了。在 莫高窟,我们可以看到不同洞 窟的形制,不同风格的彩塑和 不同主题的壁画,它们见证了 佛教向中原传播过程的演变以 及佛教艺术的演变。我们在 4.5 万多平方米的壁画中,也可 以看到不同时期社会生活的方 方面面,建筑、音乐、民俗…… 莫高窟是“墙壁上”的博物馆。 220 窟位于莫高窟南区 中部,是敦煌翟氏家族主导创 建的洞窟。因为有贞观十六年 642 )的题记一方,我们可以知 道其创建年代。它历经了中 唐、晚唐、五代,宋或西夏,此窟 的壁画被全部覆盖,绘以满壁 千佛。 1944 年,国立敦煌艺术 研究所的工作人员发现窟北壁 的壁画正在脱落,而脱落的地 方隐约露出色彩艳丽、线条挺 秀的早期壁画。当他们小心翼 翼对第 220 窟主室四壁壁画进行了剥离之后,整间石窟四 面墙壁上显露出了场面宏大、人物传神、瑰丽无比的初唐壁 画,每幅皆为上乘之作。经变画是中国的独特创造。从敦 煌莫高窟的壁画和彩塑的发展可以看到中华民族和中国文 化的包容开放。这个洞窟的西方净土变,鲜艳明亮的色彩, 流畅精湛的线描,勾勒出华丽灿烂的极乐世界。 敦煌的持续发展来自民间力量的推动,在长达 283 的时间中,翟氏家族对洞窟进行了持续的维护。我们在其 它洞窟还可以看到来自不同民族的供养人的形象。他们因 为共同的信仰在同一个地方开窟造像,不同的民族汇聚起 来,延续传承我们的文化。 故宫,则是另一种磅礴的文化遗产。紫禁城是世界上保 存最完整的古代木结构建筑群。它的建成,既是国家意志的 体现,也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中国古代建筑理念的集 大成者,是不同地域、不同民族工匠共同创造的结果,是技术 与艺术的完美结合。它的每一个细节都有文化的因素。单 单是那些大殿的名字,匾额的名字,都让我们体会到传统文 化的博大精深。比如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就显示 出“和”文化的无处不在。咸若馆和雨花阁是佛教建筑,钦安 殿就是道教风格,延禧宫内的灵沼轩就是西洋建筑,倦勤斋 的通景画,是由意大利画家郎世宁和他的学生们借鉴了欧洲 教堂的全景画形式移植到清代宫廷的……故宫的外国文物 很多,收藏的西洋钟表也非常有特点。康熙皇帝对西方的科 学技术非常感兴趣,通过传教士学习科学、数学以及一些测 绘方面的知识等。从当时的统治者来讲,也是希望学到先进 的科学和技术的,虽然还仅局限于个人爱好。 人类的敦煌,世界的故宫。毫无疑问,这两大世界文化 遗产都肩负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 展的使命。让文物活起来的内涵,是把敦煌和故宫的文物 资源、数字资源、学术研究成果变成百姓喜闻乐见的文创产 品、影视作品,适应时代所需,让文物的灵魂、价值活起来。 从敦煌研究院到故宫博物院,为了保护、挖掘以及传播这些 文物的文化价值,一直都有最广泛的国际交流与合作,确保 了保护、研究和传承的理念是不断前进的。故宫和敦煌也 是走向世界的。它们的展览在全世界都非常受欢迎,常常 引起轰动。正在建设中的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将策划若 干以故宫博物院的文物藏品为主的各类主题的展览,丰富 香港文化生活,并在文物展出、人员培训、人文交流等方面 开展全方位的合作,成为不同文化交流对话的平台。 今年是敦煌藏经洞发现 120 年。 120 年前的 1900 年, 因为藏经洞的 5 万多卷文献发现,诞生了后来的敦煌学。 我们从其中的一些文献中也可以看到,不同的宗教、多元的 文化如何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和谐相处。因为中华文化的 兼容并蓄,外来文化中那些适应我们文化的基因被我们吸 收了,我们的文化就不断壮大,也显得更加自信了。今年也 将迎来紫禁城建成 600 年,我们凝聚几代故宫人的智慧提 出建设“四个故宫”的构想,即平安故宫、学术故宫、数字故 宫、活力故宫。平安故宫是基础,学术故宫是核心,数字故 宫是支撑,活力故宫是根本。活力故宫不仅要靠故宫人来 完成,更要吸引社会各界的参与,让故宫蕴含的中国优秀传 统文化的活力真正迸发出来。 (作者为故宫博物院院长) 中华 5000 多年的文明,保留在众多的文 化遗产中,敦煌与故宫是两个标志性的存 在,记录了不同文化的交流、碰撞和融合

Upload: others

Post on 20-Jun-2020

43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灿烂 甑皮岩 交 - paper.people.com.cnpaper.people.com.cn/rmrb/page/2020-06/13/05/rmrb2020061305.pdf · 灰白色的原始陶器即可见一斑。这是一件敞 口、圆唇、斜弧壁的陶片。根据口、腹等特征,

55 文化遗产文化遗产2020年 6月 13日 星期六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从 2009 年起公布的世

界 49 项急需保护的非遗名录项目中,黎族传

统纺染织绣技艺是通过保护、传承而改变自

身濒危状况最为显著的项目之一。

2009 年 10 月,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被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急需保护名录的项目。10 年过去了,通过对

非遗项目价值和非遗传承人主体作用的认

知,遵循非遗传承规律,科学、有效地进行保

护,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已摆脱濒危境况,

实现了生产性保护和传承。

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进入急需保护的

非遗名录,是因其技艺的创造性价值和蕴涵

丰厚的精神、文化价值及濒危性决定的。为

了摆脱濒危境况,海南省人民政府和相关文

化部门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保护体系,

采取切实措施,落实履约责任,稳步扎实地推

进保护与传承。政府保护经费投入迅速增

长,实施了建立传承、展览、研究、档案保护机

构,建立黎锦技艺传承村、传承馆和黎锦生产

性保护示范基地,推动黎锦技艺实践课进校

园等一系列保护措施。建立以传承人为主的

传承体系,各级传承人以师徒、母女传授和普

及教育等方式传承。现在海南省会织锦的妇

女有 2 万人。传统黎锦技艺进校园实践课活

动,参与学习的学生已超过 8000 人。海南省

民族技工学校设立的黎锦技艺中专学历教

育,已培养数百名有专业知识和文化知识的

新型黎锦技艺持有者。

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现代化演进带来人们

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非遗的保护传承工作

更需以坚定的文化自信,更深切地认知非物

质文化遗产的价值。

被古人誉为“黎锦光辉艳若云”的黎锦,

我们很难说就已认知深透。仅看其纹样图案

的形式及蕴涵的历史、民族、文化、风俗、人生

奥秘,寄寓和体现的黎族妇女的文化观念、思

维方式、审美意象和艺术表达的深邃、丰富及

高度的概括力,都需要以敬畏之心去做进一

步的研究和探索。据统计,黎锦有百余种图

案,包括人形纹、动物纹、植物纹、几何纹和表

现生产与生活、自然界现象、汉字符号等纹

样。这些纹样又细分为不同形象。不管是抽

象地表现自然万物的图案,还是形象地反映

环境情境的图案,织绣手法看似信手拈来,实

则意韵悠长。尤其是利用直线、平行线、方

形、菱形、三角形等组成几何纹样,形式奇特,

意象无穷。

传承人是非遗的重要承载者和传递者。他

们以非凡的才智,创造、掌握、承载着非遗项目

的文化传统和精湛技艺,非遗的继承和创新最

终由他们来完成。每个时代的传承人首先要继

承传统。同时,传承人受所处时代审美趋向演

变的影响,以及新材料、新科学技术的影响,这

些影响会被传承人融入其项目的生产和创造

中。这种创造是在他们坚持传统、坚守民族审

美法则并把握时代审美趋向的基础上,通过创

新来实现的。

虽 然 传 统 黎 锦 技 艺 同 其 他 非 遗 项 目 一

样,仍然面临着现代化进程中传承、发展的挑

战,但它今天展现的发展趋势令人欣喜。它

的保护、传承创造的经验,值得借鉴和学习。

图为技艺传承人在展示黎族传统纺染织绣。

黎锦光辉艳若云——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十年保护之路

王文章

华南地区,古称“岭南”,地理上位于中国

南部的五岭以南地区。无论是历史文献,还是

神话传说,对于这里的史前文化都少有记载。

直到甑皮岩遗址的发现,揭开了华南史前考古

的序幕。得益于 70 年来考古工作者的发现与

研究,我们对一个迥异于黄河、长江流域史前

文化发展的华南模式有了清晰认识。

史前明珠落桂林

甑皮岩遗址位于广西桂林南郊的独山,由

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管理委员会和桂林市文

物管理委员会在 1965 年的文物大普查中发

现,并进行了小范围试掘。1973 年至 1975 年,

陆续对遗址进行抢救性发掘,发现 35 具先民

遗骸,多为屈肢蹲葬墓,出土陆栖与水生动物

骨骼 40 余种,均属热带、亚热带动物群,出土

大量打制石器和磨制石器,发现 1000 余件陶

片……这个新石器时代早期先民的居住遗址

引起了考古学界、体质人类学界、古生物学界、

古动物学界以及岩溶地质学界的关注。1978年,在原址建立“甑皮岩洞穴遗址陈列馆”,还

先后被公布为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和国家

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成为在华南地区史前考

古学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的洞穴遗址。

甑皮岩遗址的 发 掘 和 研 究 还 存 在 一 些

缺憾。早年发掘未能形成完整的发掘报告,

限制了一些重要学术课题的研究。同时,甑

皮岩遗址特殊的年代范围和地理位置,使得

人们十分关心其在中国史前早期文化,特别

是华南地区 早 期 文 化 发 展 中 所 处 的 地 位 、

作用。

为进一步开展研究、厘清学术问题、重建

华南史前文化并解决遗址面临的诸多困境,

经国家文物局批准,2001 年 4 月,由中国社会

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工

作队、甑皮岩遗址博物馆及桂林市文物工作

队等单位组建了联合发掘队,傅宪国任发掘

负责人,在广泛征求专家学者意见的基础上,

对遗址再次展开为期 3 个多月的发掘。

新的发掘需要更丰厚的学术素养和更细

致全面的考古手段。考古学家严文明曾说,

“这件事做起来很麻烦,比新挖一个遗址要麻

烦得多。但是,对华南考古来说又确实是一

件积功德的事情”。遗址历经多次发掘,保留

有最适合也是最容易发掘和出成果的面积约

70 平方米。发掘者秉持“保护第一,发掘第

二”的原则,考虑到文物资源的不可再生性,

以及南方地区洞穴遗址面积小,较好保存下

来的典型遗址更少,为维持遗址原貌并更多

的保留遗址文化堆积,同时,也是为在未来学

科发展之后,新的发掘能够获得更多更丰富

信息,此次发掘在满足解决问题的前提下,将

面积尽可能的缩减至约 10 平方米。

发掘者从一开始同步展开了古动物、古

植物、体质人类学、陶器制作工艺、古环境、碳

十四年代学以及石、骨、蚌器的微痕分析等多

学科综合研究。目前在史前考古中常态化运

用 的 多 学 科 综 合 研 究 ,在 当 时 来 说 还 是 很

少见的。发掘过程中,对原生堆积土全部进

行过筛,全面提取遗址中的文化和自然遗物,

并对筛选之后的土样 8500 余升,全部收集并

浮选和水洗,完整收集浮选的碳化物和细小

型动植物遗骸等。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此次仅以 10 平方

米的发掘面积,解决了困扰甑皮岩以及学术界

的诸多争议,厘清了遗址文化内涵和特征。在

原有资料的基础上结合新的发掘收获,考古学

家已经能够描述古人在甑皮岩的生活场景。

遥远的狩猎采集生活

在距今 12000 年前后,第一批古人在独山

脚下安家。独山,顾名思义是一座独立的石

灰岩孤峰,因山体外貌形似当地居民蒸锅之

盖,故名“甑皮岩”。以甑皮岩命名的独山西

南麓的洞穴,朝向西南,背风向阳,左侧水洞

内的地下河一年四季提供清冽至纯的水源。

独山周围密布湖沼、水塘和洼地,蕴藏丰富的

水生螺蚌,还有不少峰丛山地,是原始先民从

事捕捞、采集、狩猎的良好地区。甑皮岩人在

此流连忘返,持续生活了 5000 年之久,形成了

5 个主要的文化时期……

甑皮岩先民最大的贡献是制作陶器。由

于陶器技术刚刚出现,制陶者的技术并不高

明,这从发掘者在早期地层中发现的夹石英

灰白色的原始陶器即可见一斑。这是一件敞

口、圆唇、斜弧壁的陶片。根据口、腹等特征,

发掘者将之复原成为一件圜底釡。其羼和料

为颗粒大小不一的石英,最大粒径达到 1.1—

1.5 厘米,烧成温度极低(不超过 250 摄氏度),

胎质疏松,器表开裂,呈鳞片状。种种迹象无

不显示陶器成型技术的原始性。陶器出现很

可能和食用水生螺蚌有较大关系。遗址中发

现大量完整的螺、蚌等介壳,根据实验,只有

经水煮加热之后,才有可能在不打碎介壳的

前提下,顺利取食其中的肉。

甑 皮 岩 先 民 掌 握 着 精 湛 的 石 器 打 制 技

术。他们从漓江的河滩上采集鹅卵石,在居

住的洞穴中加工出各种各样的石质工具,包

括石锤、砍砸器、盘状器、切割器、尖状器、石

凿和穿孔石器等。除此之外,他们还掌握了

相当程度的磨制技术,并应用于加工骨蚌质

工具,如骨锥、骨铲和穿孔蚌器等。有理由相

信,这一时期有可能大规模的使用竹木器。

因为在石器中常见一种极富特征的、被称为

陡刃砍砸器的工具,可能就是被用来加工竹

木器的。遗憾的是,受到保存环境的影响,迄

今尚未有直接的实物证据出现。

优越的地理环境,再加上丰富的自然资

源,可以满足甑皮岩人过上富裕的狩猎采集

生活。遗址出土的陆生动物遗骸有 57 种,推

测甑皮岩男性先民多是优秀的猎人,主要猎

物是以鹿科动物为主的中型哺乳动物。这里

出土了 49 种水生动物,其中 47 种是贝类。女

性先民可能都是贤惠的采集者,她们从水塘

中捕捞田螺、蚌等水生贝类,从山林里采集可

食用的植物果实,包括山核桃、梅、山黄皮、山

葡萄等,也经常会从野外挖掘块根类植物,比

如芋头。

我们并不认为甑皮岩人自从抵达独山

之后,便一直生活在这里,更倾向于他们过

着一种游动的狩猎采集生活。在某个时间

耗尽当地资源以后,其中有一部分人沿漓江

南 下 ,在 距 今 万 年 前 后 进 入 到 珠 江 中 游 地

区,孕育出一大批河畔贝丘遗址,即后来的

顶蛳山文化,以此为跳板,又深入到大陆东

南亚地区,对当地文化产生深远影响。但大

多数人游动的范围可能并不大,多局限在现

今所谓的桂林盆地。在经过资源恢复的周

期以后,重新返回原居住地。持续的周期性

的游动,能够确保甑皮岩人拥有稳定的食物

来源。

华南史前考古的缩影

经过考古工作者的不懈努力,已在桂林

盆地及周边地区发现百余处几乎与甑皮岩同

时期的洞穴遗址。

大岩是发现于临桂(现桂林市临桂区)的

另一处重要洞穴遗址,东距甑皮岩遗址约 10公里,中间隔以西边峰丛区(地质学术语)。

大岩人在距今约 15000 年前抵达临桂,从时间

上 来 看 比 甑 皮 岩 早 ,当 甑 皮 岩 遗 址 在 距 今

7000 年前废弃以后,大岩遗址继续沿用到新

石器时代末期,也就是距今 5000 至 3500 年。

父子岩遗址位于甑皮岩遗址东南约 8 公里的

相思江与漓江交汇处,是近年桂林考古的重

要收获之一,包括洞穴、河旁台地、坡地、岩山

等内容,全面揭示出甑皮岩遗址废弃以后,先

民如何在桂林地区继续生活。在众多遗址

中,甑皮岩无疑是少有的文化堆积最丰富、延

续时间最长的洞穴之一,这说明该遗址的区

位优势更明显,史前先民可能以此为中心进

行活动。

甑皮岩文化代表了距今 12000—7000 年

间古人类在亚热带和热带地区的一种最佳适

应方式,也是史前中国多元一体进程的文化源

流之一,承载了中国与东南亚地区史前文化交

流发展的重要历史信息。遗址面积仅有 200余

平方米的甑皮岩,经过考古学家的不懈努力,

已成为华南地区重要的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中国社科院考古所的华南史前考古研究基地

和洞穴遗址考古研究中心都设在这里。

甑皮岩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一直坚持探索

立足于青少年的公共考古。从 2004 年的“甑

皮岩考古夏令营”,到 2015 年“甑皮岩公众考

古大篷车”走进中小学校园;从模拟考古乐园

的建设,到甑皮岩文化小使者的评选,历经 15年的探索实践,逐步创建了“少年考古”的公

共考古品牌。

我们可以想象,在距今 10000 多年前,裴

李岗、磁山、兴隆洼等史前文化蓄势待发,长

江下游的上山文化“小荷才露尖尖角”。此时

广阔的华南地区生机一片,星罗棋布的石灰

岩溶洞,为古人提供了天然的栖息地,创造出

了灿烂的甑皮岩文化……

(作者单位: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

图①为甑皮岩遗址考古发掘现场。

图②、图③分别为甑皮岩遗址出土的穿孔

蚌器、穿孔石器。

图④为甑皮岩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鸟瞰图。

制图:蔡华伟

灿烂的甑

皮岩文化

傅宪国

付永旭

6 月 13 日是一年一度的“文化

和自然遗产日”,今年主场城市广西

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围绕“文物赋彩

全面小康”主题,线上线下活动将精

彩纷呈。甑皮岩遗址是桂林最重要

的遗址。本版刊发此文,以飨读者。

——编 者

我在敦煌工作了 28 年,然

后又来到故宫博物院。作为一

个文物科技保护工作者,我非

常幸运能够为中国最伟大的两

处世界文化遗产服务。在敦煌

和故宫,我们都可以领悟到文

化的交融与互鉴。

在荒凉寂静的大漠深处,

敦煌莫高窟在近千年的时间中

不断更新,集中反映了中国古

代 4 至 14 世纪佛教文化艺术最

高成就,代表着中国古代艺术

文化的高峰。1700 米的崖壁上

分布着 735 个洞窟,其中 492 个

洞窟有壁画、彩塑。这样一个

文 化 宝 库 为 什 么 会 诞 生 在 这

里 ? 这 就 不 得 不 提 到 丝 绸 之

路 。 在 张 骞 两 次 出 使 西 域 之

后,汉王朝在这里设立了敦煌

郡 。 敦 煌 拥 有 特 殊 的 绿 洲 环

境,行走在丝绸之路的人们都

需要在这个地方歇脚。经过长

时间的慢慢积淀,敦煌做好了

迎接印度佛教文化的准备。公

元 366 年 ,莫 高 窟 诞 生 了 。 在

莫高窟,我们可以看到不同洞

窟的形制,不同风格的彩塑和

不同主题的壁画,它们见证了

佛教向中原传播过程的演变以

及 佛 教 艺 术 的 演 变 。 我 们 在

4.5 万多平方米的壁画中,也可

以看到不同时期社会生活的方

方面面,建筑、音乐、民俗……

莫高窟是“墙壁上”的博物馆。

第 220 窟位于莫高窟南区

中部,是敦煌翟氏家族主导创

建的洞窟。因为有贞观十六年

(642)的题记一方,我们可以知

道 其 创 建 年 代 。 它 历 经 了 中

唐、晚唐、五代,宋或西夏,此窟

的壁画被全部覆盖,绘以满壁

千佛。1944 年,国立敦煌艺术

研究所的工作人员发现窟北壁

的壁画正在脱落,而脱落的地

方隐约露出色彩艳丽、线条挺

秀的早期壁画。当他们小心翼

翼对第 220 窟主室四壁壁画进行了剥离之后,整间石窟四

面墙壁上显露出了场面宏大、人物传神、瑰丽无比的初唐壁

画,每幅皆为上乘之作。经变画是中国的独特创造。从敦

煌莫高窟的壁画和彩塑的发展可以看到中华民族和中国文

化的包容开放。这个洞窟的西方净土变,鲜艳明亮的色彩,

流畅精湛的线描,勾勒出华丽灿烂的极乐世界。

敦煌的持续发展来自民间力量的推动,在长达 283 年

的时间中,翟氏家族对洞窟进行了持续的维护。我们在其

它洞窟还可以看到来自不同民族的供养人的形象。他们因

为共同的信仰在同一个地方开窟造像,不同的民族汇聚起

来,延续传承我们的文化。

故宫,则是另一种磅礴的文化遗产。紫禁城是世界上保

存最完整的古代木结构建筑群。它的建成,既是国家意志的

体现,也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中国古代建筑理念的集

大成者,是不同地域、不同民族工匠共同创造的结果,是技术

与艺术的完美结合。它的每一个细节都有文化的因素。单

单是那些大殿的名字,匾额的名字,都让我们体会到传统文

化的博大精深。比如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就显示

出“和”文化的无处不在。咸若馆和雨花阁是佛教建筑,钦安

殿就是道教风格,延禧宫内的灵沼轩就是西洋建筑,倦勤斋

的通景画,是由意大利画家郎世宁和他的学生们借鉴了欧洲

教堂的全景画形式移植到清代宫廷的……故宫的外国文物

很多,收藏的西洋钟表也非常有特点。康熙皇帝对西方的科

学技术非常感兴趣,通过传教士学习科学、数学以及一些测

绘方面的知识等。从当时的统治者来讲,也是希望学到先进

的科学和技术的,虽然还仅局限于个人爱好。

人类的敦煌,世界的故宫。毫无疑问,这两大世界文化

遗产都肩负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

展的使命。让文物活起来的内涵,是把敦煌和故宫的文物

资源、数字资源、学术研究成果变成百姓喜闻乐见的文创产

品、影视作品,适应时代所需,让文物的灵魂、价值活起来。

从敦煌研究院到故宫博物院,为了保护、挖掘以及传播这些

文物的文化价值,一直都有最广泛的国际交流与合作,确保

了保护、研究和传承的理念是不断前进的。故宫和敦煌也

是走向世界的。它们的展览在全世界都非常受欢迎,常常

引起轰动。正在建设中的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将策划若

干以故宫博物院的文物藏品为主的各类主题的展览,丰富

香港文化生活,并在文物展出、人员培训、人文交流等方面

开展全方位的合作,成为不同文化交流对话的平台。

今年是敦煌藏经洞发现 120 年。120 年前的 1900 年,

因为藏经洞的 5 万多卷文献发现,诞生了后来的敦煌学。

我们从其中的一些文献中也可以看到,不同的宗教、多元的

文化如何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和谐相处。因为中华文化的

兼容并蓄,外来文化中那些适应我们文化的基因被我们吸

收了,我们的文化就不断壮大,也显得更加自信了。今年也

将迎来紫禁城建成 600 年,我们凝聚几代故宫人的智慧提

出建设“四个故宫”的构想,即平安故宫、学术故宫、数字故

宫、活力故宫。平安故宫是基础,学术故宫是核心,数字故

宫是支撑,活力故宫是根本。活力故宫不仅要靠故宫人来

完成,更要吸引社会各界的参与,让故宫蕴含的中国优秀传

统文化的活力真正迸发出来。

(作者为故宫博物院院长)

文化的交融与互鉴

王旭东

中华 5000多年的文明,保留在众多的文化遗产中,敦煌与故宫是两个标志性的存在,记录了不同文化的交流、碰撞和融合

①①

②②

③③

④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