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中的“文本批评” -...

1
3 3 作为一个外语专业的人,看到“文学批评 回到文学本体”这个话题,我首先想到的是从 事文学翻译的译者。译者在翻译时要对文本进 行细读。如果译者对原文文本的文体、语言、形 式、结构等构成要素缺乏基本的审美感受、体 验和判断,将这个文本转换为译文文本就不可 能成功。而且,文本的语言转换还只是狭义的 翻译过程,如果我们讨论广义的翻译过程,从 原文文本的选择到译文文本的生成,再到译本 的传播与接受,译者的文本批评其实体现在翻 译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本文就以被誉为“中 国现当代文学首席翻译家”的葛浩文为例,看 看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所进行的文本批评。 作品选择 葛浩文从上世纪 70 年代开始翻译中国文 学作品,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中国与世界 之间的交流也远不如现在这么便捷,作为“中 国当代小说英译孤独领地里的独行者”,葛浩 文的很多翻译项目是他在大量阅读中国文学 作品基础上的主动选择。正如他自己在访谈中 多次强调的那样,“每次我发现一部令人兴奋 的著作,都忍不住有一种要把它翻译成英语的 冲动。”这种“冲动”体现了译者对文本的感知 和鉴赏,本身就是一种文本批评。 最能体现葛浩文文本批评功力的,莫过于 他对萧红作品的研究与翻译。葛浩文70年代 初在印第安纳大学东亚语言专业攻读博士学 位时偶然读到了萧红的《呼兰河传》,立即被这 个文本所吸引。当时萧红在美国几乎无人知 晓,“不但我所认识的同行朋友们只有一两位 曾经读过《呼兰河传》,连夏公(夏志清)在《中 国现代小说史》中也只提过一次萧红的名字”。 葛浩文在完成关于萧红的博士论文之后,开始 了对萧红作品的翻译。1979 年,他所翻译的 《生死场》和《呼兰河传》由印第安纳大学出版 社出版,之后他又陆续翻译了萧红的其他作 品。英国汉学家詹纳(WilliamJenner)曾说, “葛浩文把萧红带到西方世界,功不可没。” 刘绍铭在为葛浩文的《弄斧集》所写的序 言中进一步指出,“葛浩文在推介萧红作品给 她同胞所做的努力,也一样功不可没。”1976 年,基于他的博士论文的专著《萧红》(Hsiao Hung)一书在波士顿出版。1979 年,该书的中 文版在香港出版,葛浩文在序言中写到: “我不 敢说是我‘发现’了萧红的天分与重要性那是鲁迅和其他人的功劳,不过,如果这本书 能够进一步激起大家对她的生平、文学创作和 她在现代中国文学上所扮演角色的兴趣,我的 一切努力就都有了代价。”1985 年,《萧红评 传》由北方文艺出版社出版,成为国内研究萧 红文学创作最为重要的文献之一,在一定程度 上推动了国内的萧红研究热潮,改写了萧红在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 随着莫言201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作 为莫言作品译者的葛浩文也声名鹊起,很多人 认为他的翻译对于莫言获奖功不可没,但他自 己认为: “当初翻译莫言作品时,莫言还没像现 在这么出名,而我也只是有个中国名字的美国 学者,但是我和莫言彼此欣赏。现在回想起来, 我觉得有点小骄傲,并非为我翻译得好而骄 傲,而是为我在20多年前就发现了他这样的 优秀作家而骄傲。”其实,在莫言获奖之前,葛 浩文所翻译的《狼图腾》《河岸》《玉米》已将姜 戎、苏童、毕飞宇送上了英仕曼亚洲文学奖的 领奖台,而这些作品在他看来都是他必须翻译 的“好小说”: “凡是中国作家出版的,我认为是 好小说的,就会翻译出来,让作品走向世界。” 文本细读 就狭义的翻译过程而言,对原文的文本细 读是翻译的第一步,译者对于原文文本的阐释 是翻译的基础。但是,译者对文本的细读和阐 释通常都隐藏在译本的背后,大家所能看到的 只是最终出版的译本,不论是对于文学研究还 是对于翻译研究来说,这都是一个遗憾。为了 解决这个问题,石江山(Jonathan Stalling) 经过近3年的筹备,于2015年1月在俄克拉荷 马大学设立中国文学翻译档案馆,目前收藏葛 浩文、顾彬和叶维廉的大量翻译资料,包括手 稿、信件、出版合同以及翻译过程中所利用的 参考材料等(馆藏资料均由翻译家本人提供, 大多数资料从未公开发表或出版)。我于 2015 年赴美访学,有幸成为该档案馆的第一位访问 学者,在对葛浩文翻译资料进行整理的过程 中,发现了不少他对于原文文本细读的材料。 比如,葛浩文与林丽君合作翻译《推拿》的 过程中与作者毕飞宇之间的邮件。他们向毕飞 宇提出了131个问题。有些是关于原文中难以 理解的词语,如“扒家”、“有数”、“活络”、“苦 钱”、“冲钱”等,大部分都是他们不熟悉的地方 方言;还有一些是关于成语的用法,如“含英咀 华”、“天花乱坠”等,他们发现成语字典中的解 释与原文语境不符,所以向作者咨询。他们在 文本细读中对词语确切意义的探讨和挖掘,体 现了他们对于文本语言特色的敏锐感知。除此 之外,他们还对原文文本中的逻辑关系提出质 疑:“都红的手像手,一共有五个手指。沙复明 一根一根地抚摸,沙复明很快就从都红的手上 有了一个振奋人心的新发现,都红的手有四个 手指缝” —这是故意讽刺沙复明吗?他眼睛 虽然看不见,但不可能不知道人的手都有四个 指缝。如果只有两个,那才是真的新发现。对 此,毕飞宇回答: “这里不是讽刺,相反,是对爱 的描述。沙复明爱着都红,所以,都红的手‘像 手’,‘一共有五个手指’,‘有四个手指缝’。这 里不是废话,是一种特殊的语气和语调,表示 沙复明对都红的手很在意,很用心。这是一种 特别的感受,需要用特殊的“废话”才能表达。 131个问题中有很多类似的问答,不仅深 入文本肌理,对文本进行丝丝入扣的剖析,还 帮助作者发现了隐藏在文本中的问题。比如小 说中对手机的描述:应该是“SM 卡”还是 “SIM 卡”?小孔丢的究竟是“卡号”还是“手机 卡”?“小孔拿出来的到底是哪一个手机?292 页说是深圳的,293页第2段又说是南京的手 机?是她搞错了吗?如果是,故事没有说清楚是 她弄错了。”毕飞宇回答:“很不好意思,老葛、 丽君,因为我没有用过手机,我犯了错误。感谢 你们,是我错了。” 由此可见,译者对文本解读的细致程度要 远远超过普通读者,甚至是专业的研究者。也 许在译者看来,他们所提出的问题仅仅是为翻 译做准备,就像他们在给毕飞宇的邮件中所写 的: “我们问这么多问题,是希望把你的小说翻 译得清楚易懂而又通顺流畅,不是质疑你的语 言好不好。你不要多心。”但这些问题不仅对于 翻译有价值,同时也是从译者角度对文本的一 种解读,是非常有价值的文本批评。正如毕飞 宇给他们的回复: “怎么会?面对你们的问题,我 是很开心的,一方面,感受到不同文化之间的区 别,另一方面感受到你们的认真。你们还帮助我 发现了不少问题。这种认真是你们对翻译的态 度,但是,在我看来,更是对我最大的友善。每 一次看到你们的问题,我都是把手头的工作放 下,然后,一口气回答完。我真的很高兴的。” 译本推介 在完成译本之后,葛浩文还经常为其撰写 译者前言、翻译后记等“副文本”(paratext)。 根据热奈(GerardGenette)的观点,“这些存 在于文学作品的正文周围、调节与读者关系的 材料,在引导读者的阅读过程中起到关键的作 用”。这些与正式出版的译文文本一起出现的 “副文本”,基于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对文本的解 读和阐释,紧贴文本的语言、结构和风格,在条 分缕析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见解,在很大程度 上可以被看作显性的文本批评。比如在《干校 六记》的译者后记中,葛浩文通过文本中的例 子分析风平浪静的文字表面之下所隐含的针 砭与讽刺,比如人与人之间的信任缺失、社会 和时代对知识分子才华的浪费、中国农村的落 后和愚昧等,由此总结出杨绛的写作特色: “杨 绛的写作风格低调含蓄,但她并非刻意回避重 大历史事件。她作品中大部分内容都极其个人 化,看似平淡,却意味深长。再加上不经意间流 露的作者评论,尖锐而贴切,着实令人难忘。” 俄克拉荷马大学中国文学翻译档案馆的 藏品中,还有很多与译本推介相关的其他“副 文本”,包括葛浩文多年以来研究中国文学的 论文、参加学术会议的演讲稿以及与媒体的访 谈记录等。随着葛浩文在国内知名度的增加, 这些材料陆续被译成中文,在国内刊物上发 表。值得一提的是,葛浩文1999年在台湾饮食 文学国际研讨会上宣读的论文《莫言的禁忌佳 肴》于2013年由宋娅文翻译成中文并刊登在 《长江学术》上,编辑张箭飞在文章末尾致谢: “在校译、审稿的过程中,葛浩文教授数度电邮 编辑,讨论如何理解原作中的关键概念、引文 和双关语,挑出错漏,修正误译,调谐行文…… 经由他的提醒,我们注意到中文原文与英语译 文之间的差异并由此感知到译者的文心雕 龙。”这段话充分体现出文本批评与文学翻译 之间不可分割的联系。现代出版社已将他的研 究论文、序跋与书评、访谈等结集出版,在两卷 本的《葛浩文文集》中,译者的眼光不仅局限于 海峡两岸近现代中国作家的作品,还延伸至英 国作家、捷克作家的作品,并对当代中国文学 在海外的翻译、研究状况进行评析。这一来自 译者的批评视角,对于国内的文学评论、研究 与创作具有启发意义。 近年来,在各界的共同努力之下,越来越 多的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被译介到海外,我们 期待海外也能以文学的眼光来看待这些作品。 值得注意的是,当海外学者对这些作品进行本 体性批评时,他们所针对的文本是译文,而译 文又是建立在译者对原文文本的选择、细读和 阐释之上的,因此,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所进行 的文本批评就显得尤为重要。在中国文学“走 出去”的过程中,应该重视译者在翻译过程中 的文本批评,选择最值得翻译的作品,构建最 好的译文,并对译本进行有效的推介,让中国 文学在“走出去”的道路上呈现出最佳的状态, 被更加“文学地”加以对待。 回到文学本体 回到文学本体笔谈之十一 笔谈之十一 文学评论 2016年8月19日 星期五 新观察 新观察 责任编辑:行超 电话:(010)65001102 电子信箱:[email protected] 付秀莹《尖叫》 于无声处的喧哗与骚动 付秀莹的小说视野一旦离开“芳村”那片土地,先 前温暖忧伤的笔调便悄然转换为冷峻和微妙:在短篇 小说《尖叫》(2016 年第 7 期《广西文学》)中,人性的沟 壑里暗影丛生、荆棘密布,就连最亲密的夫妻之间,也难 免各怀心事,胸中波澜最终也只能化为无声的“尖叫”, 随风而逝。 今丽和老车两地分居多年后终于团聚,适逢乔迁之 喜,又赶上节日,今丽便张罗着要请笑贞一家人过来聚 聚。老车心不在焉地答应下来,今丽却又说“那就算 了” —就在这进进退退之间,表面上恩爱和谐的夫妻, 内心都在做出最精确的算计。聚会如期进行,今丽细细 打量着“三十好几”却“还像是不染人间烟火”的笑贞,只 因丈夫老车有一次在夫妻生活“最要紧的那一刻”喊出 了她的名字。这场精心准备的家宴,是两个家庭的聚 会,也是一场荷枪实弹的刺探,结果以4个人全部喝醉而 告终。笑贞喝醉后“幽幽咽咽地哭”;今丽小憩中竟梦见 了笑贞的丈夫,醒来后询问今天这酒喝得“怎么样”,老 车仍是回答得滴水不漏;惟有家里“每一处都藏着匠心, 每一处都有得意的那一笔”,如今却“有一种曲终人散的 莫名的空虚”……“天网”恢恢,现代人都已坠入了自己 亲手编制的迷阵中,进退维谷,欲罢不能。 (刘凤阳) 看小说 关于文学未来的一种预测 读谭伟平《未来文学形态探析》 欧阳友权 主持人语 “文学批评”的实践性,既是文体意义 上的从阅读批评对象到审美感知、价值判 断,再到以一定的修辞、语体、形式等“撰写 一篇文学批评”的整个过程,当然也应该包 括更广泛意义上的编辑、出版和翻译等文 学行为。翻译作为一种“文学批评”,它的 最终实现是通过不同语言之间转译的完成 程度来考量的。转译的过程包含着丰富的 文学批评“细节”,对这些丰富“细节”的观 察往往可以看出译者的转译是不是在“文 学本体”之上达成的。 近年来,在各界的共同努力之下,越来 越多的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被译介到海 外,我们期待海外也能以文学的眼光来看 待这些作品。值得注意的是,当海外学者 对这些作品进行本体性批评时,他们所针 对的文本是译文,而译文又是建立在译者 对原文文本的选择、细读和阐释之上的。 因此,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所进行的文本批 评就显得尤为重要。许诗焱在南京师范大 学外国语学院任教,兼任中国文学英译期 刊 Chinese Arts & Letters (《中华人文》)编 辑,是中国文学“走出去”的积极参与者。 许诗焱以葛浩文的翻译个案的过程及其过 程中的丰富“细节”为例,讨论译者在原文 文本的选择、译文文本的生成、译本的传播 与接受等环节中所进行的文本批评,使我 们得以进入葛浩文的翻译现场。这样的研 究也为当代文学研究提供了别样的视角。 译者在翻译时要对文本进行细读。如果对原文的文体、语 言、形式、结构等缺乏基本的审美感受、体验和判断,译文就不可 能成功。从原文文本的选择到译文文本的生成,再到译本的传播 与接受,译者的文本批评其实体现在翻译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 在中国文学“走出去”的过程中,应该重视译者在翻译过程 中的文本批评,选择最值得翻译的作品,构建最好的译文,并对 译本进行有效的推介,让中国文学在“走出去”的道路上呈现出 最佳的状态,被更加“文学地”加以对待。 翻译中的 翻译中的 文本批评 文本批评 许诗焱 许诗焱 诗词之道,由来久矣。它的起源 大致在殷、周之际,那时的诗艰涩无 韵,类似于祭辞,与音乐、舞蹈、祭祀 密切相关,与后世的诗词大不相类。 真正诗歌的岀现,应自《诗经》始。诗 是离不开生活与感情的,喜怒哀乐, 发之于吟咏,以抒胸臆,是诗所以产 生的最初的也是最基本的发轫点。 《诗经》中篇幅最多的“风”诗,即属此 类。汉代学者何休说:“男女有所怨 恨,相从而歌。饥者歌其食,劳者歌 其事。”这些都是当时人们对诗所产 生的认识。 时至今日,世事纷繁,生活变 化,人们的心灵也変得复杂了。尽管 如此,诗的功能却没有变,所谓“诗言 志”的传统,依然是重要的诗学內 涵。“志”便是心,便是思想情感。抒 发情感,本是诗的原生态,而要求敦 厚,则是一种理性的倡导。然而理胜 之诗多流于板滞,情胜之诗则起于自 然,更加体现了诗的本质。《文心雕 龙》谓:“在心为志,发言为诗。”又谓:“人禀七情,应物斯 感,感物吟志,莫非自然。”故因物起感而成诗的自然形 态,远胜于为阐发义理而成诗的雕琢形态,这正是诗贵自 然的道理;而诗之“性灵”,则是与此密切关联的。 郭顺敏的诗词,重于性灵而非空灵,出于心灵而不唯 心,而是心与物接,物我交融,从而创造出了一个个具有 生气的境界,一篇篇隐含理念具有生命的诗章。其诗心 的彰显,不求其艳丽,不逞其工巧,而在于意象的营造,性 灵的安顿。作者感性思维之细腻,胸襟视界之宏廓,令其 诗词作品别具一格,粲然可观。 在诗词创作中,“兴”与“情”密不可分。刘勰说:“触 兴致情,因变取会。”“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 海。”就审美心理学而言,人与人是并不相同的,只有当感 兴进入主体意识之后,经过主体的情感记忆,从而使自己 感动,方能产生岀强烈的创作欲望。郭顺敏的许多诗篇, 就是在这种审美情感的激发下写岀来的。如《秋题张家 界》:“山路溪边起,竹菊石上香。猴兵急布阵,轿客懒盯 防。眸有丹青意,神交绿画廊。天街今度我,信步过云 庄。”信笔由之,毫无雕琢之感;而感兴所至,一种审美的 情感境界,却十分自然地融入到了诗意之中。 同时,郭顺敏的诗词对于客体意蕴的感性把握,达到 了人与自然的巧妙融合。这种融合,是出之于感性而归 之于理性的。试看《满庭芳·濰院春词》: “楼角初霞,依稀 人语,画堂一抹浓春。莺穿柳线,鱼浅过桥门。湖面参差倒 影,石声起、冰玉纷纷。闲亭外,长笺短送,锦口绣洋文。销 魂,清香地,舒舒朗朗,水墨精神。恰同学少年,明志修身。 豆蔻梢头几度,博万卷,惜秒争分。蓬山远,刚柔兼济,天 道自酬人。”这是作者写自己执教的大学校园的情景,表 达了诗人对春天到来的喜悦与向望,对大学校园环境的 赞美以及对莘莘学子们出自内心的勉励与希望。郭顺敏 是一位颇为理性的诗人,她吟咏大自然之美,却无消闲之 态;总是在审美想象中,以饱满的生活热情,阐发着人生 之理,宇宙之道,赋于诗词以深邃而昂扬的精神。 此外,郭顺敏注重诗词语言的锻造。熔炼诗意,如同 塑造人物,独岀机杼,别具一格。且看《教师节吟寄》: “几 多荏苒业从头,自古家常喜伴忧。问道平心安往事,登高 谈笑锁归舟。远程百步身许老,三尺独尊计未休。飒飒天 风今又是,一番辽阔洗清秋。”这首七律是诗人履新抒情 之作,它不见豪言壮语,也不激动奋发,而只是以平常心, 来看待眼前的工作变动,笑谈归舟,无论路程多远,肩任 多重,三尺讲坛仍是自己的最爱,值得全身心奉献。 知人论世,读诗知人,诗中有人,人即诗也。文学塑 造人物,知小说擅其长者多,知诗能塑迼人物者少。而郭 顺敏的诗,即较好地体现了诗词理论中的“诗人合一”。 如《路旁丁香》:“雨过凉生新蕊分,静株迎面醒花晨。一 如十六闺阁女,清韵流香不避人。”短短 28 个字,便将路 旁丁香写活了。雨后的丁香绽开新蕊,静静的枝株迎着 醒来的清晨。像一闺阁少女,流香含韵,岀自天然而不避 行人。既有容貌,又有心灵,闭目静思,俨然一少女佇立 于路旁。人性化了的丁香,是诗人心灵思维的产物,诗人 的心灵,激话了丁香的心灵。通过物我的深度交融,展现 出生命的心灵之美。而这,正是郭顺敏诗词的美学特质。 诗词作为一种语言的艺术,是有灵魂的。她是诗人 心灵的延伸,是人的心灵激活物的心灵,从而创造出来的 艺术的生命。正因如此,她才称得上是真正的艺术,才能 焕发岀精神的光华,从而陶冶性情,涵养生命。由此可 见,诗之于人生,其功能亦可谓大矣。 许诗焱 许诗焱 以前瞻的学术眼光,开阔的学术视野和开 创性的创新思维,提出文学未来形态的学术构 想,是谭伟平《未来文学形态探析》为当代文艺 学奉献的学术原创,也是本书的最大亮点。在 作者看来,随着知识经济社会的降临,文学的 古典形态将会终结、现代文学形态已经出现, 而代表文学发展趋势的则是它的未来形态。 未来只存在于想象空间,是虚幻的,而现实却 是鲜活的、实证的。向来文学研究的对象都是 过去时或现在时,未来文学还没有产生,能否 着眼于文学的未来预测一种新的发展模式? 或者说,我们可否总结出未来文学一些规律性 的东西?这是一个极富挑战性的问题。 当然,提出这一挑战性的命题是有着充足 的现实依据的,是理论思维基于现实又回应现 实的逻辑结果。正如作者所言,时至今日,在 我们生活的时代,现代科技已经从根本上改变 我们的生存现状,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 生命方式都出现了新的革命性变化。 “在这种态 势下,作为‘人学’的文学,不可能悄悄地蒙上 自己的眼睛,让人猜猜还是谁?”而当下蔚为大 观的网络文学、科幻文学出现的许多新质,正 不断展现文学未来形态的种种端倪和巨大可 能。全书就是建立在这一持论基点上,对未来 文学可能出现的形态进行独到的理论思考的。 于是,以新兴的网络文学和特色鲜明的科 幻文学为个案,该作为我们描述了未来文学形 态的总体面貌和基本构架,包括这一文学的形 态范式和主要特征。这个基于未来学的文学 形态范式包括三个核心层和三个关联层。三 个核心层包括:文学物质形态、文学物化形态 和文学精神形态。其中,未来文学物质形态的 变化主要表现在传播方式的改变上,如文学的 载体由有形物质传输方式向无形电子信息传 输方式转变;文学物化形态的变化表现在语言 中介的变化上—文学语言由仿真性、朦胧 性、情感性等向虚拟化、技术化、符号化转变; 文学精神形态的变化主要表现在文学功能的 变化上,表现为文学的教化功能将进一步弱 化,智慧功能和幻想功能将会进一步提升。 除了这三个核心层外,作者描述的未来文 学的三个关联层分别探讨的是消费时代文学 的受众形态、文学属性的历史分野和全球化中 的文学走势。基于这样的逻辑框架,作者为我 们抽绎出文学未来形态的7大特征:文学将以 知识信息传播为己任;文学将以服务受众为旨 归;文学的智慧功能出现,将以展现作者的想 象力激发读者的创造力为目的;传统文学“文 以载道”意识将呈现出淡化和解构的趋势;文 学的娱乐功能将得到进一步提升,休闲成分大 幅度增加;文学的经典性和世俗性、永恒性和 消费性将同时并存,文学的多样性不可逆转; 文学将为自己未来的生存而重新定位,走向一 个真正的个性化时代。这样的学术构想和理 论归纳,于实有据,于理有源,是以未来之眼界 回应文学现实问题,又以现实的实践依据支撑 起强大的理论逻辑。它是文学未来学的原创 之论,也是当代文艺学的未来延伸,充分体现 了作者关注现实的学术胆识和前瞻性勇气。 这部新著还有一个难得的学术品格是体 现在思辨深处的问题意识。显然,作者是带着 对知识经济时代文学现实的忧患感展开自己 的学术触角的,这使他总是能敏锐地把握问题 的焦点以反思问题的症结,从中找出解决之 道。譬如,书中提出,以信息革命为标志的新 技术革命,以知识内涵更新为核心的社会结构 形态使文学构成的诸因素出现巨大的变化:一 是知识内涵的变化、知识价值的抬升,对以人 文学科为主要知识结构的作家带来前所未有 的压力和陌生感;二是表现载体的位移、写作 方式的变迁,对传统纸质文学带来的冲击巨 大,改变了数千年文学载体单一的表现手段; 三是文学类别的增减、文学阵营的重组,带来 了文学归类和文学阵地的重新认识;还有,文 学语境的虚拟化、文学语言的多元化,将给中 国文学带来许多新的语言表达形式。由此作 者推论:“未来文学在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表 达形式、艺术范式和接受话语等方面将会出现 全面的转换,文学的古典形态将会逐渐终结, 现代形态逐渐凸现。”从问题的提出到对问题 的分析,都能给人以新的启发。体现了一个学 者在治学上的宝贵品格:用独到的眼光发现问 题,再用有思想的价值判断去解答这些问题。 我们知道,用现在时的历史逻辑去讨论将 来时的理论必然是需要承担学术风险的。正 如黑格尔所言,哲学就像密涅瓦的猫头鹰,只 能在黄昏降临的时候才悄然起飞。可是,谭伟 平却要让这只“猫头鹰”在晨曦初露时展翅翱 翔。不过没关系,新事物的认知方式总是在警 醒与反思中开辟出自己的前进之路,先觉者 的任务就是在筚路蓝缕的漫漫长途中,面向 可能去发现必然,在有限的必然中发现无限 的可能。

Upload: others

Post on 31-Aug-2019

2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33

作为一个外语专业的人,看到“文学批评

回到文学本体”这个话题,我首先想到的是从

事文学翻译的译者。译者在翻译时要对文本进

行细读。如果译者对原文文本的文体、语言、形

式、结构等构成要素缺乏基本的审美感受、体

验和判断,将这个文本转换为译文文本就不可

能成功。而且,文本的语言转换还只是狭义的

翻译过程,如果我们讨论广义的翻译过程,从

原文文本的选择到译文文本的生成,再到译本

的传播与接受,译者的文本批评其实体现在翻

译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本文就以被誉为“中

国现当代文学首席翻译家”的葛浩文为例,看

看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所进行的文本批评。

作品选择

葛浩文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翻译中国文

学作品,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中国与世界

之间的交流也远不如现在这么便捷,作为“中

国当代小说英译孤独领地里的独行者”,葛浩

文的很多翻译项目是他在大量阅读中国文学

作品基础上的主动选择。正如他自己在访谈中

多次强调的那样,“每次我发现一部令人兴奋

的著作,都忍不住有一种要把它翻译成英语的

冲动。”这种“冲动”体现了译者对文本的感知

和鉴赏,本身就是一种文本批评。

最能体现葛浩文文本批评功力的,莫过于

他对萧红作品的研究与翻译。葛浩文70年代

初在印第安纳大学东亚语言专业攻读博士学

位时偶然读到了萧红的《呼兰河传》,立即被这

个文本所吸引。当时萧红在美国几乎无人知

晓,“不但我所认识的同行朋友们只有一两位

曾经读过《呼兰河传》,连夏公(夏志清)在《中

国现代小说史》中也只提过一次萧红的名字”。

葛浩文在完成关于萧红的博士论文之后,开始

了对萧红作品的翻译。1979年,他所翻译的

《生死场》和《呼兰河传》由印第安纳大学出版

社出版,之后他又陆续翻译了萧红的其他作

品。英国汉学家詹纳(William Jenner)曾说,

“葛浩文把萧红带到西方世界,功不可没。”

刘绍铭在为葛浩文的《弄斧集》所写的序

言中进一步指出,“葛浩文在推介萧红作品给

她同胞所做的努力,也一样功不可没。”1976

年,基于他的博士论文的专著《萧红》(Hsiao

Hung)一书在波士顿出版。1979年,该书的中

文版在香港出版,葛浩文在序言中写到:“我不

敢说是我‘发现’了萧红的天分与重要性——

那是鲁迅和其他人的功劳,不过,如果这本书

能够进一步激起大家对她的生平、文学创作和

她在现代中国文学上所扮演角色的兴趣,我的

一切努力就都有了代价。”1985年,《萧红评

传》由北方文艺出版社出版,成为国内研究萧

红文学创作最为重要的文献之一,在一定程度

上推动了国内的萧红研究热潮,改写了萧红在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

随着莫言201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作

为莫言作品译者的葛浩文也声名鹊起,很多人

认为他的翻译对于莫言获奖功不可没,但他自

己认为:“当初翻译莫言作品时,莫言还没像现

在这么出名,而我也只是有个中国名字的美国

学者,但是我和莫言彼此欣赏。现在回想起来,

我觉得有点小骄傲,并非为我翻译得好而骄

傲,而是为我在20多年前就发现了他这样的

优秀作家而骄傲。”其实,在莫言获奖之前,葛

浩文所翻译的《狼图腾》《河岸》《玉米》已将姜

戎、苏童、毕飞宇送上了英仕曼亚洲文学奖的

领奖台,而这些作品在他看来都是他必须翻译

的“好小说”:“凡是中国作家出版的,我认为是

好小说的,就会翻译出来,让作品走向世界。”

文本细读

就狭义的翻译过程而言,对原文的文本细

读是翻译的第一步,译者对于原文文本的阐释

是翻译的基础。但是,译者对文本的细读和阐

释通常都隐藏在译本的背后,大家所能看到的

只是最终出版的译本,不论是对于文学研究还

是对于翻译研究来说,这都是一个遗憾。为了

解决这个问题,石江山(Jonathan Stalling)

经过近3年的筹备,于2015年1月在俄克拉荷

马大学设立中国文学翻译档案馆,目前收藏葛

浩文、顾彬和叶维廉的大量翻译资料,包括手

稿、信件、出版合同以及翻译过程中所利用的

参考材料等(馆藏资料均由翻译家本人提供,

大多数资料从未公开发表或出版)。我于2015

年赴美访学,有幸成为该档案馆的第一位访问

学者,在对葛浩文翻译资料进行整理的过程

中,发现了不少他对于原文文本细读的材料。

比如,葛浩文与林丽君合作翻译《推拿》的

过程中与作者毕飞宇之间的邮件。他们向毕飞

宇提出了131个问题。有些是关于原文中难以

理解的词语,如“扒家”、“有数”、“活络”、“苦

钱”、“冲钱”等,大部分都是他们不熟悉的地方

方言;还有一些是关于成语的用法,如“含英咀

华”、“天花乱坠”等,他们发现成语字典中的解

释与原文语境不符,所以向作者咨询。他们在

文本细读中对词语确切意义的探讨和挖掘,体

现了他们对于文本语言特色的敏锐感知。除此

之外,他们还对原文文本中的逻辑关系提出质

疑:“都红的手像手,一共有五个手指。沙复明

一根一根地抚摸,沙复明很快就从都红的手上

有了一个振奋人心的新发现,都红的手有四个

手指缝”——这是故意讽刺沙复明吗?他眼睛

虽然看不见,但不可能不知道人的手都有四个

指缝。如果只有两个,那才是真的新发现。对

此,毕飞宇回答:“这里不是讽刺,相反,是对爱

的描述。沙复明爱着都红,所以,都红的手‘像

手’,‘一共有五个手指’,‘有四个手指缝’。这

里不是废话,是一种特殊的语气和语调,表示

沙复明对都红的手很在意,很用心。这是一种

特别的感受,需要用特殊的“废话”才能表达。

131个问题中有很多类似的问答,不仅深

入文本肌理,对文本进行丝丝入扣的剖析,还

帮助作者发现了隐藏在文本中的问题。比如小

说中对手机的描述:应该是“SM 卡”还是

“SIM卡”?小孔丢的究竟是“卡号”还是“手机

卡”?“小孔拿出来的到底是哪一个手机?292

页说是深圳的,293页第2段又说是南京的手

机?是她搞错了吗?如果是,故事没有说清楚是

她弄错了。”毕飞宇回答:“很不好意思,老葛、

丽君,因为我没有用过手机,我犯了错误。感谢

你们,是我错了。”

由此可见,译者对文本解读的细致程度要

远远超过普通读者,甚至是专业的研究者。也

许在译者看来,他们所提出的问题仅仅是为翻

译做准备,就像他们在给毕飞宇的邮件中所写

的:“我们问这么多问题,是希望把你的小说翻

译得清楚易懂而又通顺流畅,不是质疑你的语

言好不好。你不要多心。”但这些问题不仅对于

翻译有价值,同时也是从译者角度对文本的一

种解读,是非常有价值的文本批评。正如毕飞

宇给他们的回复:“怎么会?面对你们的问题,我

是很开心的,一方面,感受到不同文化之间的区

别,另一方面感受到你们的认真。你们还帮助我

发现了不少问题。这种认真是你们对翻译的态

度,但是,在我看来,更是对我最大的友善。每

一次看到你们的问题,我都是把手头的工作放

下,然后,一口气回答完。我真的很高兴的。”

译本推介

在完成译本之后,葛浩文还经常为其撰写

译者前言、翻译后记等“副文本”(paratext)。

根据热奈(Gerard Genette)的观点,“这些存

在于文学作品的正文周围、调节与读者关系的

材料,在引导读者的阅读过程中起到关键的作

用”。这些与正式出版的译文文本一起出现的

“副文本”,基于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对文本的解

读和阐释,紧贴文本的语言、结构和风格,在条

分缕析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见解,在很大程度

上可以被看作显性的文本批评。比如在《干校

六记》的译者后记中,葛浩文通过文本中的例

子分析风平浪静的文字表面之下所隐含的针

砭与讽刺,比如人与人之间的信任缺失、社会

和时代对知识分子才华的浪费、中国农村的落

后和愚昧等,由此总结出杨绛的写作特色:“杨

绛的写作风格低调含蓄,但她并非刻意回避重

大历史事件。她作品中大部分内容都极其个人

化,看似平淡,却意味深长。再加上不经意间流

露的作者评论,尖锐而贴切,着实令人难忘。”

俄克拉荷马大学中国文学翻译档案馆的

藏品中,还有很多与译本推介相关的其他“副

文本”,包括葛浩文多年以来研究中国文学的

论文、参加学术会议的演讲稿以及与媒体的访

谈记录等。随着葛浩文在国内知名度的增加,

这些材料陆续被译成中文,在国内刊物上发

表。值得一提的是,葛浩文1999年在台湾饮食

文学国际研讨会上宣读的论文《莫言的禁忌佳

肴》于2013年由宋娅文翻译成中文并刊登在

《长江学术》上,编辑张箭飞在文章末尾致谢:

“在校译、审稿的过程中,葛浩文教授数度电邮

编辑,讨论如何理解原作中的关键概念、引文

和双关语,挑出错漏,修正误译,调谐行文……

经由他的提醒,我们注意到中文原文与英语译

文之间的差异并由此感知到译者的文心雕

龙。”这段话充分体现出文本批评与文学翻译

之间不可分割的联系。现代出版社已将他的研

究论文、序跋与书评、访谈等结集出版,在两卷

本的《葛浩文文集》中,译者的眼光不仅局限于

海峡两岸近现代中国作家的作品,还延伸至英

国作家、捷克作家的作品,并对当代中国文学

在海外的翻译、研究状况进行评析。这一来自

译者的批评视角,对于国内的文学评论、研究

与创作具有启发意义。

近年来,在各界的共同努力之下,越来越

多的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被译介到海外,我们

期待海外也能以文学的眼光来看待这些作品。

值得注意的是,当海外学者对这些作品进行本

体性批评时,他们所针对的文本是译文,而译

文又是建立在译者对原文文本的选择、细读和

阐释之上的,因此,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所进行

的文本批评就显得尤为重要。在中国文学“走

出去”的过程中,应该重视译者在翻译过程中

的文本批评,选择最值得翻译的作品,构建最

好的译文,并对译本进行有效的推介,让中国

文学在“走出去”的道路上呈现出最佳的状态,

被更加“文学地”加以对待。

““回到文学本体回到文学本体””笔谈之十一笔谈之十一

文学评论 2016年8月19日 星期五

新观察新观察

责任编辑:行 超 电话:(010)65001102 电子信箱:[email protected]

诗词的心灵之美

□穆

■关 注

付秀莹《尖叫》于无声处的喧哗与骚动

付秀莹的小说视野一旦离开“芳村”那片土地,先前温暖忧伤的笔调便悄然转换为冷峻和微妙:在短篇小说《尖叫》(2016 年第 7 期《广西文学》)中,人性的沟壑里暗影丛生、荆棘密布,就连最亲密的夫妻之间,也难免各怀心事,胸中波澜最终也只能化为无声的“尖叫”,随风而逝。

今丽和老车两地分居多年后终于团聚,适逢乔迁之喜,又赶上节日,今丽便张罗着要请笑贞一家人过来聚聚。老车心不在焉地答应下来,今丽却又说“那就算了”——就在这进进退退之间,表面上恩爱和谐的夫妻,内心都在做出最精确的算计。聚会如期进行,今丽细细打量着“三十好几”却“还像是不染人间烟火”的笑贞,只因丈夫老车有一次在夫妻生活“最要紧的那一刻”喊出了她的名字。这场精心准备的家宴,是两个家庭的聚会,也是一场荷枪实弹的刺探,结果以4个人全部喝醉而告终。笑贞喝醉后“幽幽咽咽地哭”;今丽小憩中竟梦见了笑贞的丈夫,醒来后询问今天这酒喝得“怎么样”,老车仍是回答得滴水不漏;惟有家里“每一处都藏着匠心,每一处都有得意的那一笔”,如今却“有一种曲终人散的莫名的空虚”……“天网”恢恢,现代人都已坠入了自己亲手编制的迷阵中,进退维谷,欲罢不能。 (刘凤阳)

■看小说 ■评 论 关于文学未来的一种预测——读谭伟平《未来文学形态探析》 □欧阳友权

何 平主持人语“文学批评”的实践性,既是文体意义

上的从阅读批评对象到审美感知、价值判

断,再到以一定的修辞、语体、形式等“撰写

一篇文学批评”的整个过程,当然也应该包

括更广泛意义上的编辑、出版和翻译等文

学行为。翻译作为一种“文学批评”,它的

最终实现是通过不同语言之间转译的完成

程度来考量的。转译的过程包含着丰富的

文学批评“细节”,对这些丰富“细节”的观

察往往可以看出译者的转译是不是在“文

学本体”之上达成的。

近年来,在各界的共同努力之下,越来

越多的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被译介到海

外,我们期待海外也能以文学的眼光来看

待这些作品。值得注意的是,当海外学者

对这些作品进行本体性批评时,他们所针

对的文本是译文,而译文又是建立在译者

对原文文本的选择、细读和阐释之上的。

因此,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所进行的文本批

评就显得尤为重要。许诗焱在南京师范大

学外国语学院任教,兼任中国文学英译期

刊Chinese Arts & Letters(《中华人文》)编

辑,是中国文学“走出去”的积极参与者。

许诗焱以葛浩文的翻译个案的过程及其过

程中的丰富“细节”为例,讨论译者在原文

文本的选择、译文文本的生成、译本的传播

与接受等环节中所进行的文本批评,使我

们得以进入葛浩文的翻译现场。这样的研

究也为当代文学研究提供了别样的视角。

译者在翻译时要对文本进行细读。如果对原文的文体、语

言、形式、结构等缺乏基本的审美感受、体验和判断,译文就不可

能成功。从原文文本的选择到译文文本的生成,再到译本的传播

与接受,译者的文本批评其实体现在翻译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

在中国文学“走出去”的过程中,应该重视译者在翻译过程

中的文本批评,选择最值得翻译的作品,构建最好的译文,并对

译本进行有效的推介,让中国文学在“走出去”的道路上呈现出

最佳的状态,被更加“文学地”加以对待。

翻译中的翻译中的““文本批评文本批评””□□许诗焱许诗焱

诗词之道,由来久矣。它的起源

大致在殷、周之际,那时的诗艰涩无

韵,类似于祭辞,与音乐、舞蹈、祭祀

密切相关,与后世的诗词大不相类。

真正诗歌的岀现,应自《诗经》始。诗

是离不开生活与感情的,喜怒哀乐,

发之于吟咏,以抒胸臆,是诗所以产

生的最初的也是最基本的发轫点。

《诗经》中篇幅最多的“风”诗,即属此

类。汉代学者何休说:“男女有所怨

恨,相从而歌。饥者歌其食,劳者歌

其事。”这些都是当时人们对诗所产

生的认识。

时至今日,世事纷繁,生活变

化,人们的心灵也変得复杂了。尽管

如此,诗的功能却没有变,所谓“诗言

志”的传统,依然是重要的诗学內

涵。“志”便是心,便是思想情感。抒

发情感,本是诗的原生态,而要求敦

厚,则是一种理性的倡导。然而理胜

之诗多流于板滞,情胜之诗则起于自

然,更加体现了诗的本质。《文心雕

龙》谓:“在心为志,发言为诗。”又谓:“人禀七情,应物斯

感,感物吟志,莫非自然。”故因物起感而成诗的自然形

态,远胜于为阐发义理而成诗的雕琢形态,这正是诗贵自

然的道理;而诗之“性灵”,则是与此密切关联的。

郭顺敏的诗词,重于性灵而非空灵,出于心灵而不唯

心,而是心与物接,物我交融,从而创造出了一个个具有

生气的境界,一篇篇隐含理念具有生命的诗章。其诗心

的彰显,不求其艳丽,不逞其工巧,而在于意象的营造,性

灵的安顿。作者感性思维之细腻,胸襟视界之宏廓,令其

诗词作品别具一格,粲然可观。

在诗词创作中,“兴”与“情”密不可分。刘勰说:“触

兴致情,因变取会。”“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

海。”就审美心理学而言,人与人是并不相同的,只有当感

兴进入主体意识之后,经过主体的情感记忆,从而使自己

感动,方能产生岀强烈的创作欲望。郭顺敏的许多诗篇,

就是在这种审美情感的激发下写岀来的。如《秋题张家

界》:“山路溪边起,竹菊石上香。猴兵急布阵,轿客懒盯

防。眸有丹青意,神交绿画廊。天街今度我,信步过云

庄。”信笔由之,毫无雕琢之感;而感兴所至,一种审美的

情感境界,却十分自然地融入到了诗意之中。

同时,郭顺敏的诗词对于客体意蕴的感性把握,达到

了人与自然的巧妙融合。这种融合,是出之于感性而归

之于理性的。试看《满庭芳·濰院春词》:“楼角初霞,依稀

人语,画堂一抹浓春。莺穿柳线,鱼浅过桥门。湖面参差倒

影,石声起、冰玉纷纷。闲亭外,长笺短送,锦口绣洋文。销

魂,清香地,舒舒朗朗,水墨精神。恰同学少年,明志修身。

豆蔻梢头几度,博万卷,惜秒争分。蓬山远,刚柔兼济,天

道自酬人。”这是作者写自己执教的大学校园的情景,表

达了诗人对春天到来的喜悦与向望,对大学校园环境的

赞美以及对莘莘学子们出自内心的勉励与希望。郭顺敏

是一位颇为理性的诗人,她吟咏大自然之美,却无消闲之

态;总是在审美想象中,以饱满的生活热情,阐发着人生

之理,宇宙之道,赋于诗词以深邃而昂扬的精神。

此外,郭顺敏注重诗词语言的锻造。熔炼诗意,如同

塑造人物,独岀机杼,别具一格。且看《教师节吟寄》:“几

多荏苒业从头,自古家常喜伴忧。问道平心安往事,登高

谈笑锁归舟。远程百步身许老,三尺独尊计未休。飒飒天

风今又是,一番辽阔洗清秋。”这首七律是诗人履新抒情

之作,它不见豪言壮语,也不激动奋发,而只是以平常心,

来看待眼前的工作变动,笑谈归舟,无论路程多远,肩任

多重,三尺讲坛仍是自己的最爱,值得全身心奉献。

知人论世,读诗知人,诗中有人,人即诗也。文学塑

造人物,知小说擅其长者多,知诗能塑迼人物者少。而郭

顺敏的诗,即较好地体现了诗词理论中的“诗人合一”。

如《路旁丁香》:“雨过凉生新蕊分,静株迎面醒花晨。一

如十六闺阁女,清韵流香不避人。”短短 28个字,便将路

旁丁香写活了。雨后的丁香绽开新蕊,静静的枝株迎着

醒来的清晨。像一闺阁少女,流香含韵,岀自天然而不避

行人。既有容貌,又有心灵,闭目静思,俨然一少女佇立

于路旁。人性化了的丁香,是诗人心灵思维的产物,诗人

的心灵,激话了丁香的心灵。通过物我的深度交融,展现

出生命的心灵之美。而这,正是郭顺敏诗词的美学特质。

诗词作为一种语言的艺术,是有灵魂的。她是诗人

心灵的延伸,是人的心灵激活物的心灵,从而创造出来的

艺术的生命。正因如此,她才称得上是真正的艺术,才能

焕发岀精神的光华,从而陶冶性情,涵养生命。由此可

见,诗之于人生,其功能亦可谓大矣。

许诗焱许诗焱

以前瞻的学术眼光,开阔的学术视野和开

创性的创新思维,提出文学未来形态的学术构

想,是谭伟平《未来文学形态探析》为当代文艺

学奉献的学术原创,也是本书的最大亮点。在

作者看来,随着知识经济社会的降临,文学的

古典形态将会终结、现代文学形态已经出现,

而代表文学发展趋势的则是它的未来形态。

未来只存在于想象空间,是虚幻的,而现实却

是鲜活的、实证的。向来文学研究的对象都是

过去时或现在时,未来文学还没有产生,能否

着眼于文学的未来预测一种新的发展模式?

或者说,我们可否总结出未来文学一些规律性

的东西?这是一个极富挑战性的问题。

当然,提出这一挑战性的命题是有着充足

的现实依据的,是理论思维基于现实又回应现

实的逻辑结果。正如作者所言,时至今日,在

我们生活的时代,现代科技已经从根本上改变

我们的生存现状,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

生命方式都出现了新的革命性变化。“在这种态

势下,作为‘人学’的文学,不可能悄悄地蒙上

自己的眼睛,让人猜猜还是谁?”而当下蔚为大

观的网络文学、科幻文学出现的许多新质,正

不断展现文学未来形态的种种端倪和巨大可

能。全书就是建立在这一持论基点上,对未来

文学可能出现的形态进行独到的理论思考的。

于是,以新兴的网络文学和特色鲜明的科

幻文学为个案,该作为我们描述了未来文学形

态的总体面貌和基本构架,包括这一文学的形

态范式和主要特征。这个基于未来学的文学

形态范式包括三个核心层和三个关联层。三

个核心层包括:文学物质形态、文学物化形态

和文学精神形态。其中,未来文学物质形态的

变化主要表现在传播方式的改变上,如文学的

载体由有形物质传输方式向无形电子信息传

输方式转变;文学物化形态的变化表现在语言

中介的变化上——文学语言由仿真性、朦胧

性、情感性等向虚拟化、技术化、符号化转变;

文学精神形态的变化主要表现在文学功能的

变化上,表现为文学的教化功能将进一步弱

化,智慧功能和幻想功能将会进一步提升。

除了这三个核心层外,作者描述的未来文

学的三个关联层分别探讨的是消费时代文学

的受众形态、文学属性的历史分野和全球化中

的文学走势。基于这样的逻辑框架,作者为我

们抽绎出文学未来形态的7大特征:文学将以

知识信息传播为己任;文学将以服务受众为旨

归;文学的智慧功能出现,将以展现作者的想

象力激发读者的创造力为目的;传统文学“文

以载道”意识将呈现出淡化和解构的趋势;文

学的娱乐功能将得到进一步提升,休闲成分大

幅度增加;文学的经典性和世俗性、永恒性和

消费性将同时并存,文学的多样性不可逆转;

文学将为自己未来的生存而重新定位,走向一

个真正的个性化时代。这样的学术构想和理

论归纳,于实有据,于理有源,是以未来之眼界

回应文学现实问题,又以现实的实践依据支撑

起强大的理论逻辑。它是文学未来学的原创

之论,也是当代文艺学的未来延伸,充分体现

了作者关注现实的学术胆识和前瞻性勇气。

这部新著还有一个难得的学术品格是体

现在思辨深处的问题意识。显然,作者是带着

对知识经济时代文学现实的忧患感展开自己

的学术触角的,这使他总是能敏锐地把握问题

的焦点以反思问题的症结,从中找出解决之

道。譬如,书中提出,以信息革命为标志的新

技术革命,以知识内涵更新为核心的社会结构

形态使文学构成的诸因素出现巨大的变化:一

是知识内涵的变化、知识价值的抬升,对以人

文学科为主要知识结构的作家带来前所未有

的压力和陌生感;二是表现载体的位移、写作

方式的变迁,对传统纸质文学带来的冲击巨

大,改变了数千年文学载体单一的表现手段;

三是文学类别的增减、文学阵营的重组,带来

了文学归类和文学阵地的重新认识;还有,文

学语境的虚拟化、文学语言的多元化,将给中

国文学带来许多新的语言表达形式。由此作

者推论:“未来文学在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表

达形式、艺术范式和接受话语等方面将会出现

全面的转换,文学的古典形态将会逐渐终结,

现代形态逐渐凸现。”从问题的提出到对问题

的分析,都能给人以新的启发。体现了一个学

者在治学上的宝贵品格:用独到的眼光发现问

题,再用有思想的价值判断去解答这些问题。

我们知道,用现在时的历史逻辑去讨论将

来时的理论必然是需要承担学术风险的。正

如黑格尔所言,哲学就像密涅瓦的猫头鹰,只

能在黄昏降临的时候才悄然起飞。可是,谭伟

平却要让这只“猫头鹰”在晨曦初露时展翅翱

翔。不过没关系,新事物的认知方式总是在警

醒与反思中开辟出自己的前进之路,先觉者

的任务就是在筚路蓝缕的漫漫长途中,面向

可能去发现必然,在有限的必然中发现无限

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