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 算 书jst.nx.gov.cn/bgzx201977.pdf宁夏回族自治区地方标准 xxx xxx/xxxxx 备案号...

61
宁夏回族自治区地方标准 XXX XXX/XXXXX 备案号 XXXXX 湿陷性黄土地区低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程 Technical code for ground treatment of Low-rise buildings in collapsible loess regions (初稿征求意见) (初稿) XXX-XX-XX 发布 XXX-XX-XX 实施 发布

Upload: others

Post on 17-Sep-2020

0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计 算 书jst.nx.gov.cn/bgzx201977.pdf宁夏回族自治区地方标准 XXX XXX/XXXXX 备案号 XXXXX 湿陷性黄土地区低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程 Technical code for

宁夏回族自治区地方标准 XXX XXX/XXXXX

备案号 XXXXX

湿陷性黄土地区低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程

Technical code for ground treatment of

Low-rise buildings in collapsible loess regions

(初稿征求意见)

(初稿)

XXX-XX-XX 发布 XXX-XX-XX 实施

宁 夏 住 房 和 城 乡 建 设 厅 发布

Page 2: 计 算 书jst.nx.gov.cn/bgzx201977.pdf宁夏回族自治区地方标准 XXX XXX/XXXXX 备案号 XXXXX 湿陷性黄土地区低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程 Technical code for

1

前 言

根据宁夏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申报 2017 年度工程建设地方标准制修订项目计

划的通知【2016】44#文件及《宁夏回族自治区工程建设标准化管理办法》的要求,标

准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订本

标准。

宁夏回族自治区湿陷性黄土分布于吴忠市红寺堡区、同心县,固原市原州区、西

吉县、隆德县、泾源县、彭阳县,中卫市海原县,覆盖我区近一半地域,多属第四系

堆积黄土 Q41。西以六盘山西缘大断裂为界,向北止于烟突山及罗山南端,东限于龙

首六盘深断裂,按“中国湿陷性黄土工程地质分区图”,属陇东-陕北-晋西地区(Ⅱ

区)。

由于黄土浸水湿陷特点,湿陷性黄土覆盖区域内建筑及构筑物由于地基土浸水导

致建筑物丧失使用功能的现象屡见不鲜。经过对致损房屋的大量调查,房屋致损的原

因基本都与地基土浸水有关。根据我区相对落后的经济现状,对我区低矮建筑在采取

有效可靠的防水措施后,因地制宜的制订我区湿陷性黄土地区低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

规程,能更有效的降低建、构筑物的建造成本。指导我区湿陷性黄土地区低矮建筑工

程地基处理设计与施工。

本标准主编单位:宁夏固原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本标准参编单位: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员:

本标准主要审查人员:

Page 3: 计 算 书jst.nx.gov.cn/bgzx201977.pdf宁夏回族自治区地方标准 XXX XXX/XXXXX 备案号 XXXXX 湿陷性黄土地区低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程 Technical code for

2

目 录

前 言 ................................................................................................................................................ 1

1 总 则 ......................................................................................................................................................... 4

2 术语、符号 .............................................................................................................................................. 5

2.1 术语 ................................................................................................................................................ 5

2.2 符号 ............................................................................................................................................... 6

3 基本规定 .................................................................................................................................................. 9

4 加防水措施的换填垫层法 .................................................................................................................... 11

4.1 适用范围 ..................................................................................................................................... 11

4.2 垫层材料要求 ............................................................................................................................. 11

4.3 防水材料要求 ............................................................................................................................. 11

4.4 垫层厚度的确定 ......................................................................................................................... 11

4.5 垫层底面宽度要求 ..................................................................................................................... 12

4.6 垫层的压实标准 ......................................................................................................................... 12

4.7 地基承载力 ................................................................................................................................. 13

4.8 具体处理方法及防水措施 ......................................................................................................... 13

4.9 施工 ............................................................................................................................................. 17

5 灰土井桩 ................................................................................................................................................ 19

5.1 适用范围 ..................................................................................................................................... 19

5.2 灰土井桩设计 ............................................................................................................................. 19

5.3 灰土井桩间距、桩径及桩长要求 ............................................................................................. 19

5.4 灰土井桩承载力及计算 ............................................................................................................. 19

5.5 灰土井桩施工要求 ..................................................................................................................... 20

6 有防水措施的土或灰土挤密桩法法 .................................................................................................... 22

6.1 使用范围 ..................................................................................................................................... 22

6.2 现场试验要求 ............................................................................................................................. 22

6.4 挤密桩具体参数 ......................................................................................................................... 23

6.5 施工要求 ..................................................................................................................................... 24

Page 4: 计 算 书jst.nx.gov.cn/bgzx201977.pdf宁夏回族自治区地方标准 XXX XXX/XXXXX 备案号 XXXXX 湿陷性黄土地区低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程 Technical code for

3

6.6 承载力 ......................................................................................................................................... 25

7 强夯法 .................................................................................................................................................... 26

7.1 使用范围 ..................................................................................................................................... 26

7.2 强夯设计 ..................................................................................................................................... 26

7.3 施工要求及质量检测 ................................................................................................................. 27

本标准用词说明 ........................................................................................................................................ 29

附录 A 宁夏部分地区黄土湿陷等级统计表 ........................................................................................... 30

附录 B 标准贯入法估测地基承载力 ....................................................................................................... 44

Page 5: 计 算 书jst.nx.gov.cn/bgzx201977.pdf宁夏回族自治区地方标准 XXX XXX/XXXXX 备案号 XXXXX 湿陷性黄土地区低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程 Technical code for

4

1 总 则

1.0.1 为了使我区湿陷性黄土地区内低矮建筑物地基处理设计能做到经济、安全、防止

建筑物不受水浸,指导我区湿陷性黄土地区内低矮建筑物地基处理设计与施工,制定

本规程。

1.0.2 本规程仅使用于指导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区内的低矮建筑(层数不超过 2 层且总高

不超过 6m,长高比不大于 2.5 的建筑)。

1.0.3 本规程以宁夏区内湿陷性黄土地区现有低矮建筑地基处理调查结果、试验结果、

《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50025-2004、《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2016

年版)、《地基处理手册》第三版为编制依据。

1.0.4 本规程采取加防水措施的地基处理方法,做为处理我区湿陷性黄土地区内低矮建

筑物地基处理设计与施工的原则。

1.0.5 对于重点设防及以上的建筑,应执行国家相关规范及标准。

Page 6: 计 算 书jst.nx.gov.cn/bgzx201977.pdf宁夏回族自治区地方标准 XXX XXX/XXXXX 备案号 XXXXX 湿陷性黄土地区低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程 Technical code for

5

2 术语、符号

2.1 术语

2.1.1 低矮建筑

层数不超过 2 层且总层高不超过 6m,建筑物长高比不大于 2.5 的建筑。

2.1.2 地基处理

提高地基承载力,改善其变形性能或渗透性能而采取的技术措施。

2.1.3 湿陷性黄土

在上覆土的自重应力作用下,或在上覆土的自重应力与外荷引起的附加应力共同

作用下,受水浸湿后土结构迅速破坏,并产生显著的附加下沉的天然黄土

2.1.4 非湿陷性黄土

在上覆土的自重应力作用下,或在上覆土的自重应力与外荷引起的附加应力共同

作用下受水浸湿,无显著附加下沉的黄土。

2.1.5 自重湿陷性黄土

在上覆土的饱和自重压力作用下受水浸湿,产生显著附加下沉的湿陷性黄土。

2.1.6 非自重湿陷性黄土

在上覆土的饱和自重压力作用下受水浸湿,不产生显著附加下沉的湿陷性黄土。

2.1.7 加防水措施的换填垫层法

挖除基底下面一定范围内的湿陷性黄土,回填性能稳定,无湿陷性、无侵蚀性、

强度较高且含水量适中的粉土或粉质黏土,并在散水底、素土垫层顶或垫层四周采取

防水措施。

2.1.8 有防水措施的土或灰土挤密桩法法

孔内分层夯填土或灰土形成的竖向增强体的复合地基,并在散水底、素土垫层顶

或垫层四周采取防水措施。

2.1.9 灰土墙

沿着基坑四周采用 2:8 或 3:7 灰土(石灰与土的比例,体积比)分层夯实(压实系

数不小于 0.95)形成的地下连续结构体。

2.1.10 防水土工合成材料

有防水或防渗功能的土工合成材料(如:防水土工布、防水土工膜等)。

2.1.11 有水建筑

Page 7: 计 算 书jst.nx.gov.cn/bgzx201977.pdf宁夏回族自治区地方标准 XXX XXX/XXXXX 备案号 XXXXX 湿陷性黄土地区低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程 Technical code for

6

有卫生间、厨房、淋浴间、采暖等有供排水设施的建筑物。

2.1.12 无水建筑

无卫生间、厨房、淋浴间、采暖等无供排水设施的建筑物。

2.1.13 散水

在建筑物外墙四周的勒脚处(室外地坪上)用混凝土浇筑的有一定坡度,具有防水

和导流作用的保护层。

2.1.14 防护距离

防止建筑物地基受管道、水池等渗漏影响的最小距离。

2.1.15 灰土井桩

人工或机械按一定的尺寸经开挖成孔后采用 3:7 或 2:8 灰土分层回填夯实,形

成的灰土井桩基础。

2.2 符号

2.2.1 抗力和材料性能

Es—压缩模量;

fa—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fak—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azf —垫层底面处经深度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spkf —挤密桩复合地基承载力;

skf —桩间土承载力特征值,宜取原天然地基承载力特征值(kPa);

qsa—桩周土的摩擦力特征值;

Ra—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

Sr—饱和度;

w—含水量;

wL—液限;

wp—塑限;

wop—最优含水量;

—土的重力密度,简称重度;

Page 8: 计 算 书jst.nx.gov.cn/bgzx201977.pdf宁夏回族自治区地方标准 XXX XXX/XXXXX 备案号 XXXXX 湿陷性黄土地区低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程 Technical code for

7

m—基础底面以上土的加权平均重度,地下水位以下取有效重度;

θ—地基的压力扩散角;

d —土(灰土)垫层控制(或设计)的干密度( 3/ cmg )

do—地基挤密前压缩范围内各层土的平均干密度(g/cm³)

maxd —轻型标准击实试验测的土(或灰土)的最大干密度( 3/ cmg )

2.2.2 作用和作用效应

kp —相应于作用的标准组合时,基础底面处的平均压力值( kPa)

cp —基础底面处的土自重压力值( kPa)

zp —相应于作用的标准组合时,垫层底面处的附加应力值( kPa)

czp —垫层底面处的自重压力值( kPa)

kN :荷载效应标准组合下,作用于桩顶(基础顶)的竖向力(kN)

kG :灰土井桩或基础自重标准值(kN)

2.2.3 几何参数

A—基础底面积;

pA :灰土井桩底横截面面积;

b—基础底面的宽度、承压板宽度;

d—基础埋置深度、桩身(或桩孔)直径、承压板直径;

D-挤密填料孔直径(m);

l—基础底面的长度,桩身长度。

S-孔心距(m);

u :灰土井桩周长;

2.2.4 计算系数

β—考虑基底下地基土的受力状态及地区等因素的修正系数;

ηb—基础宽度的承载力修正系数;

ηd—基础埋深的承载力修正系数;

Page 9: 计 算 书jst.nx.gov.cn/bgzx201977.pdf宁夏回族自治区地方标准 XXX XXX/XXXXX 备案号 XXXXX 湿陷性黄土地区低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程 Technical code for

8

c —压实系数

m —面积置换率,

n -桩土应力比,在没有实测资料时,黏性土可取 2.5~4.0。

Page 10: 计 算 书jst.nx.gov.cn/bgzx201977.pdf宁夏回族自治区地方标准 XXX XXX/XXXXX 备案号 XXXXX 湿陷性黄土地区低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程 Technical code for

9

3 基本规定

3.0.1 选择处理方案前,应完成如下工作:

1 选择场地时应参考《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及《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避开危

险地段、填土区域;

2 搜集建设地点有关岩土工程及水文资料;

3 不具备提供岩土工程及水文资料条件的,可参考相邻建筑工程岩土勘察报告(水

平距离小于 50m)或附录 A 或对地质情况进行初步判断;

4 调查临近建筑、周边道路及有关管线等设施的排水情况。

3.0.2 选择处理方案时,应按照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分类、建筑设防分类、湿陷性黄土

的湿陷等级等情况进行区分,并进行多种方案的技术经济比较,选择合理的地基处理

方案。

3.0.3 根据岩土勘察报告确定湿陷性黄土的湿陷等级。

3.0.4 地基处理方法的确定宜按下列步骤进行:

1 根据场地土的湿陷等级、结构类型、荷载大小,结合地形地貌、水文资料、环

境情况和对临近建筑物的影响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初步选出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地基

处理方案;

2 对初步选出的处理方案,分别从使用范围、耗费材料、施工机械、工期要求和

对环境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技术经济分析和对比,选出最佳的地基处理方法;

3 对已经选出的地基处理方法,宜在场地有代表性的区域进行相应的现场试验或

试验性施工,并进行必要的测试,以检测设计参数及处理效果,如未能达到设计要求,

应查明原因,调整地基处理方案。

3.0.5 确定地基承载力,经处理后的地基,当按地基承载力确定基础底面积及埋深而需

对本规范确定地基承载力特征值进行修正时,应符合基础宽度的修正系数均取零、基

础埋深的地基承载力修正系数应取 1.0 的规定: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按下式修正:

当基础宽度大于 3m 或埋置深度大于 1.50m 时,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应按下式修正:

)50.1()3( −+−+= dbff mdbaka (5.6.5)

式中: af ——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kPa):

akf ——相应于 b=3m 和 d=1.50m 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kPa);

Page 11: 计 算 书jst.nx.gov.cn/bgzx201977.pdf宁夏回族自治区地方标准 XXX XXX/XXXXX 备案号 XXXXX 湿陷性黄土地区低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程 Technical code for

10

b 、 d ——分别为基础宽度和基础埋深的地基承载力修正系数;

—基础底面以下土的重度(kN/m3),地下水位以下取浮重度;

m —基础底面以上土的加权平均重度(kN/m3),地下水位以下取浮重度:

b—基础底面宽度(m),当基础宽度小于 3m 或大于 6m 时,分别按 3m 或 6m 取值;

d—基础埋置深度(m),宜自室外地面标高算起;当为填方时,可自填土地面标高

算起,但填方在上部结构施工后完成时,应自天然地面标高算起;对于地下

室,采用箱形基础或筏形基础时,基础埋置深度可自室外地面标高算起;在

其他情况下,应自室内地面标高算起。

3.0.6 处理后地基承载力应满足建筑物地基承载力及稳定性要求,地基处理的设计尚应

符合下列要求。

1 经处理后的地基,当在受力层范围内仍存在软弱下卧层时,应进行软弱下卧层

地基承载力验算;

2 对建造在处理后的地基上受较大水平荷载或位于斜坡上的建筑物及构筑物,应

进行地基稳定性验算。

3.0.7 处理后的地基承载力验算,应同时满足轴心荷载作用、偏心荷载作用及软弱下卧

层承载力要求。

3.0.8 地基处理所采用的材料,应根据场地类别符合有关标准对耐久性设计与使用的要

求。

3.0.9 根据建筑物的使用功能,按有水建筑及无水建筑进行区分。

Page 12: 计 算 书jst.nx.gov.cn/bgzx201977.pdf宁夏回族自治区地方标准 XXX XXX/XXXXX 备案号 XXXXX 湿陷性黄土地区低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程 Technical code for

11

4 加防水措施的换填垫层法

4.1 适用范围

在湿陷性黄土场地上建设的各种结构形式的低矮建筑。

4.2 垫层材料要求

低矮建筑湿陷性地区垫层应采用黄土及其他粘性土或灰土换填,换填材料要求如

下:

1 黄土及其他粘性土。土料中有机含量不得超过 5%。且不得还有冻土或膨胀土,

土料中不得夹有砖、瓦或石块等。

2 灰土。灰土的体积配合比宜为 2:8 或 3:7。石灰宜选用新鲜的消石灰,其最

大粒径不得大于 5mm。土料宜选用粉质粘土,不宜使用块状黏土,且不得含有松软杂

质,土料应过筛且最大粒径不得大于 15mm。

3 土工合成材料。土工合成材料的品种与性能及填料,应根据工程特性和地基土

质条件,按照现行国家标准《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 GB50290 的要求并通过

试验后确定。土工合成材料应采用抗拉强度高、耐久性好、抗腐蚀的土工布、土工垫

或土工织物等具有防水功能的土工合成材料。

4.3 防水材料要求

非暴露状态下且耐久年限大于 50 年的防水土工合成材料及其它高分子聚合物防

水材料。

4.4 垫层厚度的确定

1 应根据需换填湿陷性土层的厚度或下卧层的承载力确定,并应符合下式要求:

azczz fpp + 4.4-1

式中: zp —相应于作用的标准组合时,垫层底面处的附加应力值( kPa)

czp —垫层底面处的自重压力值( kPa)

azf —垫层底面处经深度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kPa)

2 垫层地面处的附加应力值 zp 可分别按式(4.4-2)和式(4.4-3)计算:

1)条形基础

Page 13: 计 算 书jst.nx.gov.cn/bgzx201977.pdf宁夏回族自治区地方标准 XXX XXX/XXXXX 备案号 XXXXX 湿陷性黄土地区低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程 Technical code for

12

tan2

)(

Zb

ppbp ck

z+

−= 4.4-2

2)矩形基础

)tan2)(tan2(

)(

ZbZb

ppblp ck

z++

−= 4.4-3

式中:b—矩形基础或条形基础底面的宽度(m)

l—矩形基础底面的长度(m)

kp —相应于作用的标准组合时,基础底面处的平均压力值( kPa)

cp —基础底面处的土自重压力值( kPa)

—垫层(材料)的压力扩散角(º),宜通过试验值确定。无试验资料时,

当 z/b<0.25 时,灰土 28= ,粉质粘土取 6= ,当 z/b0.5 时,灰土 28= ,粉质

粘土取 23= ,当 0.25<z/b<0.5 时, 值内插。

Z—垫层的厚度(m)

4.5 垫层底面宽度要求

垫层底面的宽度应满足基础底面应力扩散的要求,可按下式确定:

tan2' Zbb + 4.5-1

'b b’—垫层底面宽度

—垫层(材料)的压力扩散角(º),宜通过试验值确定。无试验资料时,当

z/b<0.25 时,灰土28= ,粉质粘土取

6= ,当 z/b0.5 时,灰土28= ,粉质

粘土取23= ,当 0.25<z/b<0.5 时, 值内插。

垫层顶面宽度可从垫层底面两侧向上,按基坑(槽)开挖期间保持边坡稳定的当

地可靠经验及要求放坡确定。垫层顶面每边超出基础底边不宜小于 300mm。

4.6 垫层的压实标准

4.6.1 土(或灰土)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优含水量,应在工程现场采取有代表性的扰

动土样采用轻型标准击实试验确定。

Page 14: 计 算 书jst.nx.gov.cn/bgzx201977.pdf宁夏回族自治区地方标准 XXX XXX/XXXXX 备案号 XXXXX 湿陷性黄土地区低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程 Technical code for

13

4.6.2 土(或灰土)垫层的施工质量,应用压实系数λc 控制,并应符合下列规

定:

maxd

dc

= 4.6.2-1

式中: c —压实系数

d —土(灰土)垫层控制(或设计)的干密度( 3/ cmg )

maxd —轻型标准击实试验测的土(或灰土)的最大干密度( 3/ cmg )

1 小于或等于 3m 的土(或灰土)垫层,不应小于 0.95;

2 大于 3m 的土(或灰土)垫层,其超过 3m 部分不应小于 0.97。

4.7 地基承载力

1 地基处理厚度不大于 300mm 时,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按照下卧层承载力特征值

确定;

2 根据试验结果或参考附录 B 确定原土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3 无试验资料时,处理后土(或灰土)垫层的承载力特征值,对土垫层不宜超过

150kPa,对灰土垫层不宜超过 180kPa。

4.8 具体处理方法及防水措施

4.8.1 Ⅰ级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

1 一层结构房屋的处理方法及防水措施:

对于一层结构房屋可不进行地基处理,但地基土承载力应满足设计要求,基础

埋深宜大于当地的冻土深度,室内外高差不宜小于 0.3m,室外散水宽度不宜小于 1.0m,

坡度不得小于 0.05,并确保散水周边 4m 内不得存在积水现象。散水构造宜符合下列

规定(图 4.8.1)

Page 15: 计 算 书jst.nx.gov.cn/bgzx201977.pdf宁夏回族自治区地方标准 XXX XXX/XXXXX 备案号 XXXXX 湿陷性黄土地区低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程 Technical code for

14

2 建筑物为二层结构的低矮建筑处理方法。

对于二层结构房屋,地基换填厚度不应小于 1.0m,局部换填时每边应超出基础底

面宽度的 1/4,并不应小于 0.50m。整片换填时,超出建筑物外墙基础外缘的宽度,每

边不宜小于处理土层厚度的 1/2,并不应小于 0.5m。地基土承载力应满足设计要求,

基础埋深宜大于当地的冻土深度,室内外高差不宜小于 0.3m,室外散水宽度不宜小于

1.0m,坡度不得小于 0.05,并确保散水周边 4m 内不得存在积水现象。构造作法见(图

4.8.1)

4.8.2 Ⅱ级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

1 对于一层结构房屋,地基换填厚度不应小于 1.0m,局部换填时每边应超出基础底面宽度的

1/4,并不应小于 0.50m。整片换填时,超出建筑物外墙基础外缘的宽度,每边不宜小于处理土层

厚度的 1/2,并不应小于 0.5m。地基土承载力应满足设计要求,基础埋深宜大于当地

的冻土深度,室内外高差不宜小于 0.3m,室外散水宽度不宜小于 1.0m,坡度不得小于

0.05,并确保散水周边 5m 内不得存在积水现象。构造作法见(图 4.8.1)

2 对于二层结构房屋,地基换填厚度不应小于 1.0m,基础底板下换填采用不小于

300mm 厚 3:7 灰土垫层。局部换填时每边应超出基础底面宽度的 1/4,并不应小于

0.50m。整片换填时,超出建筑物外墙基础外缘的宽度,每边不宜小于处理土层厚度的

1/2,并不应小于 1m。基础埋深宜大于当地的冻土深度,室内外高差不宜小于 0.3m,

Page 16: 计 算 书jst.nx.gov.cn/bgzx201977.pdf宁夏回族自治区地方标准 XXX XXX/XXXXX 备案号 XXXXX 湿陷性黄土地区低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程 Technical code for

15

室外散水宽度不宜小于 1.5m,坡度不得小于 0.05,并确保散水周边 5m 内不得存在积

水现象。构造作法见(图 4.8.2)

4.8.3 Ⅱ级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

1 对于一层结构房屋,地基换填厚度不应小于 1.0m,基础底板下换填采用不小于

300mm 厚 3:7 灰土垫层。局部换填时每边应超出基础底面宽度的 3/4,并不应小于 1.0m。

整片换填时,超出建筑物外墙基础外缘的宽度,每边不宜小于处理土层厚度的 1/2,并

不应小于 1.0m。地基土承载力应满足设计要求,基础埋深宜大于当地的冻土深度,室

内外高差不宜小于 0.3m,室外散水宽度不宜小于 1.5m,坡度不得小于 0.05,并确保散

水周边 5m 内不得存在积水现象。构造作法见(图 4.8.2)。

2 对于二层结构房屋,不宜采用局部换填处理地基。整片换填时,地基换填厚度

不应小于 1.5m,基础底板下换填采用不小于 450mm 厚 3:7 灰土垫层,基坑回填土四

周增设不小于 0.50m 宽并周边闭合 3:7 灰土墙(灰土墙做法见图 4.8.3),每边超出建

筑物外墙基础外缘的宽度,不宜小于处理土层厚度的 1/2,并不应小于 1m。地基土承

载力应满足设计要求,基础埋深宜大于当地的冻土深度,室内外高差不宜小于 0.3m,

Page 17: 计 算 书jst.nx.gov.cn/bgzx201977.pdf宁夏回族自治区地方标准 XXX XXX/XXXXX 备案号 XXXXX 湿陷性黄土地区低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程 Technical code for

16

室外散水宽度不宜小于 1.5m,坡度不得小于 0.05,并确保散水周边 5m 内不得存在积

水现象。构造作法见(图 4.8.2)。

4.8.4 Ⅲ或Ⅳ级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

1 对于一层结构房屋,不宜采用局部换填处理地基。整片换填时,地基换填厚度

不应小于 1.5 或 2.5m(Ⅳ级),基础底板下灰土垫层厚度不小于 0.45m,当基础底板

下铺设土工合成材料时,灰土垫层厚度宜根据具体工程项目适当减小 0.15~0.30m。基

坑回填土四周增设不小于 0.50m 宽并周边闭合的 3:7 灰土墙(灰土墙做法见图 4.8.3)。

整片换填时,超出建筑物外墙基础外缘的宽度,每边不宜小于处理土层厚度的 1/2,并

不应小于 1.5m。地基土承载力应满足设计要求,基础埋深宜大于当地的冻土深度,室

内外高差不宜小于 0.3m,室外散水宽度不宜小于 1.5m,坡度不得小于 0.05,并确保散

水周边 7m 或 9m(Ⅳ级)内不得存在积水现象。构造作法见(图 4.8.2)。

2 对于二层结构房屋,不宜采用局部换填处理地基。整片换填时,地基换填厚度

不应小于 2.0m 或 3.0m(Ⅳ级),基础底板下灰土垫层厚度不小于 0.60m,当基础底板

下铺设土工合成材料时,灰土垫层厚度宜根据具体工程项目适当减小 0.15~0.30m。基

坑回填土四周增设不小于 0.50m 宽并周边闭合的 3:7 灰土墙(灰土墙做法见图 4.8.3)

整体换填时,超出建筑物外墙基础外缘的宽度,每边不宜小于处理土层厚度的 1/2,并

不应小于 2.0m。地基土承载力应满足设计要求,基础埋深宜大于当地的冻土深度,室

内外高差不宜小于 0.45m,室外散水宽度不宜小于 1.5m,坡度不得小于 0.05,并确保

散水周边 7m 或 9m(Ⅳ级)内不得存在积水现象。构造作法见(图 4.8.2)。基础底满

Page 18: 计 算 书jst.nx.gov.cn/bgzx201977.pdf宁夏回族自治区地方标准 XXX XXX/XXXXX 备案号 XXXXX 湿陷性黄土地区低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程 Technical code for

17

铺一层土工合成材料时,灰土垫层厚度可减少 150mm,但不宜小于 450mm。

4.9 施工

4.9.1 垫层施工宜采用平碾、振动碾或羊足碾,中小型工程也可采用蛙式夯、柴油夯。

4.9.2 垫层的施工方法、分层铺填厚度、每层压实遍数等宜通过试验确定。除接触下卧

软土层的垫层底部应根据施工机械设备及下卧层土质条件确定厚度外,一般情况下,

垫层的分层铺填厚度可取 200~300mm。为保证分层压实质量,应控制机械碾压速度。

4.9.3 垫层施工含水量宜控制在最优含水量 op ±2%的范围内,最优含水量可通过击实

试验确定,也可按当地经验取用。

4.9.4 当垫层底部存在古井、古墓、洞穴、旧基础、暗塘等软硬不均的部位时,应根据

建筑对不均匀沉降的要求予以处理,并经检验合格后,方可铺填垫层。

4.9.5 基坑开挖时应避免坑底土层受扰动,可保留约 200mm 厚的土层暂不挖去,待铺

填垫层前再挖至设计标高。严禁扰动垫层下的软弱土层,防止其被践踏、受冻或受水

浸泡。

4.9.6 换填垫层施工应注意基坑排水,不得在浸水条件下施工,必要时应采用降低地下

水位的措施。

4.9.7 垫层底面宜设在同一标高上,如深度不同,基坑底土面应挖成阶梯或斜坡搭接,

并按先深后浅的顺序进行垫层施工,搭接处应夯压密实。垫层分段施工时,不得在柱

基、墙角及承重窗间墙下接缝。上下两层的缝距不得小于 500mm。接缝处应夯压密实。

灰土应拌合均匀并应当日铺填夯压。灰土夯压密实后 3d 内不得受水浸泡。每层验收后

应及时铺填上层或封层,防止干燥后松散起尘污染,同时应禁止车辆碾压通行。垫层

竣工验收合格后,应及时进行基础施工与基坑回填。

4.9.8 在施工土(或灰土)垫层进程中,应分层取样检验,并应在每层表面以下的 2/3

厚度处取样检验土(或灰土)的干密度,然后换算为压实系数,取样的数量及位置应

符合下列规定:

1 整片土(或灰土)垫层的面积每 100~500m²,每层 3 处;

2 独立基础下的土(或灰土)垫层,每层 3 处;

3 条形基础下的土(或灰土)垫层,每 10m 每层 1 处;

4 取样点位置宜在各层的中间及离边缘 150~300mm。

4.9.9 土工合成材料的施工

Page 19: 计 算 书jst.nx.gov.cn/bgzx201977.pdf宁夏回族自治区地方标准 XXX XXX/XXXXX 备案号 XXXXX 湿陷性黄土地区低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程 Technical code for

18

1 下铺地基层面应平整;

2 土工合成材料铺设顺序应先纵向后横向,且应把土工合成材料张拉平整、绷紧,

严禁有皱折;

3 土工合成材料的连接宜采用搭接法、缝接法或胶接法,接缝强度不应低于原材

料抗拉强度,端部应采用有效方法固定,防止筋材拉出;

4 应避免土工合成材料暴晒或裸露,阳光暴晒时间不应大于 8 小时。

Page 20: 计 算 书jst.nx.gov.cn/bgzx201977.pdf宁夏回族自治区地方标准 XXX XXX/XXXXX 备案号 XXXXX 湿陷性黄土地区低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程 Technical code for

19

5 灰土井桩

5.1 适用范围

在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上建设的,地下水位大于 10m 的各种结构形式的低矮建

筑。

5.2 灰土井桩设计

5.2.1 灰土井桩的材料使用要求同 4.2 节灰土垫层法。

5.2.2 对无相近地质条件下成桩试验资料的灰土井桩设计,应事先在条件相近或相同

场地进行成孔、成桩试验及载荷试验(28d 后)以确定设计与施工参数,灰土层压实

系数不应小于 0.97。

5.2.3 灰土井桩采用人工或机械成孔,填料分层虚铺厚度应根据回填机具夯击能通过

实验确定,且虚铺厚度不大于 250mm/层。

5.2.4 灰土井桩成桩后应清理桩头松动层不小于 0.3m,清理范围不小于桩径的 1.2 倍,

换填 3:7 灰土垫层厚度不小于 0.3m,灰土垫层完成后做厚度 150mm 的 C20 混凝土垫

层,再进行基础设计与施工。

5.2.5 灰土井桩基础完成后的地面防水措施应参照垫层法的地面防水措施执行。

5.2.6 采用灰土井桩基础时,建筑物四周给排水、储水设施的安全防护距离应严格按

照《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的相关要求执行。

5.3 灰土井桩间距、桩径及桩长要求

5.3.1 灰土井桩间距根据上部荷载需要确定,不应小于较大桩径的 3 倍,且不小于 2m。

5.3.2 灰土井桩直径 d 应按照其所承受的荷载计算确定,宜选用 0.8m-1.5m 桩径。

5.3.3 灰土井桩桩长确定应以计算为准且不小于稳定非湿陷持力层深度,宜采用

4d~6d 且不宜大于 6m。

5.4 灰土井桩承载力及计算

5.4.1 灰土井桩承载力特征值按照下式计算:

kki

ni

saipaa GNhquAfR ++= = )~1(

aR :灰土井桩承载力特征值;

af :按照湿陷性黄土规范经深度修正后,井底处地基土承载力特征值;

Page 21: 计 算 书jst.nx.gov.cn/bgzx201977.pdf宁夏回族自治区地方标准 XXX XXX/XXXXX 备案号 XXXXX 湿陷性黄土地区低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程 Technical code for

20

pA :灰土井桩底横截面面积;

u :灰土井桩周长;

saiq :与 hi 对应土层与井桩的摩阻力特征值(kPa),按表 5.4-1 采用;

ih :井深范围内不同土层厚度;

kN :荷载效应标准组合下,作用于桩顶的竖向力(kN)

kG :灰土井桩自重标准值(kN)

灰土井桩与井壁土之间的摩阻力特征值(qsai) 表 5.4-1

井 壁 土 种 类 摩 阻 力(kPa)

非湿陷性黄土 13-16

杂填土(4MPa< sE <20MPa) 10-15

5.4.2 建筑物墙下梁按照墙梁计算时,墙梁顶面以上的砌体高度不得小于计算跨度的

一半。并且在室内地面以下墙梁与砌体总高度不得小于 1.0m,否则应按照简支梁或连

续梁进行计算。

5.5 灰土井桩施工要求

5.5.1 对于灰土井桩施工过程中距井中心两倍范围内出现的洞

穴、孔洞、软弱下卧层应采取回填及换填措施,分层回填时素土压实系数不小于 0.95。

5.5.2 井的外形尺寸应符合下列要求:

严格控制桩的平面位置、桩径的净尺寸和桩的垂直度,开挖时随时检查,出现偏

差及时纠正。

1 对于井的深度与直径应采用钢尺逐个检查并填写检查记录;

2 井中心偏差不得大于 30mm,直径及深度均不得小于设计尺寸,且不宜大于

50mm;

3 井的垂直度误差不大于 1%。

5.5.3 灰土井桩成孔后应在井底进行复探,复探深度不得小于 3m,或探至地下水位线。

发现异常情况应按照第 8.5.1 条进行处理。

5.5.4 灰土井桩采用人工成孔时应采取可靠的安全措施,遇到可能出现塌方的松软土

层时未采取可靠措施不得进行人工挖孔作业。

Page 22: 计 算 书jst.nx.gov.cn/bgzx201977.pdf宁夏回族自治区地方标准 XXX XXX/XXXXX 备案号 XXXXX 湿陷性黄土地区低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程 Technical code for

21

5.5.6 灰土拌和应均匀一致并按照击实实验结果控制最佳含水量’,拌合料回填使用

时间不得超过 12h。分层回填间隔时间过长(>48h)时应清除表层灰土后继续回填。

5.5.7 灰土回填虚铺厚度应视回填压实机具现场实验确定,无现场实验资料时可参考

下表选用:

夯实机具 夯重(KN) 虚铺厚度(mm) 夯实厚度(mm)

人工机具(石、铁)

0.1-0.15 100-150 60-90

>0.5 150-200 90-120

蛙式打夯机 200-250 120-150

电动打夯机、汽柴

油立式冲击夯 200-250 120-150

5.5.8 单位工程检测井桩数量不少于总桩数的 5%且不少于 3 根,灰土回填后应间隔

1m 取样测定其压实系数,每层取样数量不少于 3 点,取样深度自顶面向下 2/3 处。

Page 23: 计 算 书jst.nx.gov.cn/bgzx201977.pdf宁夏回族自治区地方标准 XXX XXX/XXXXX 备案号 XXXXX 湿陷性黄土地区低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程 Technical code for

22

6 有防水措施的土或灰土挤密桩法法

6.1 使用范围

有防水措施的土或灰土挤密桩法适用于处理地下水位以上的自重湿陷性黄土,可

处理地基的深度为 3~15m。当以消除地基土的湿陷性为主要目的时,宜选用土挤密桩

法。当以提高地基土的承载力或增强其水稳性为主要目的时,宜选用灰土挤密桩法。

当地基土的含水量大于 24%、饱和度大于 65%时,不宜选用灰土挤密桩法或土挤密桩

法。

6.2 现场试验要求

对重要工程或在缺乏经验的地区,施工前应按设计要求,在现场进行试验。如土

性基本相同,试验可在一处进行,如土性差异明显,应在不同地段分别进行试验。

6.3 处理范围及深度

灰土挤密桩和土挤密桩处理地基的面积,应大于基础或建筑物底层平面的面积,

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整片处理时,超出建筑物外墙基础底面外缘的宽度,每边不宜小于处理土层厚

度的 1/2,并不应小于 2.0m。

2 灰土挤密桩和土挤密桩处理地基的深度,处理深度应满足:当场地土为Ⅱ级自重

湿陷性黄土场地时,处理深度不应小于 2.0m,当场地土为Ⅲ或Ⅳ级自重湿陷性时,处

理深度不应小于 2.50m 或 3.5m。基坑四周挤密桩外围一定范围采用密集型挤密桩,通

过密集型挤密桩及桩顶灰土垫层形成防水帷幕,密集桩桩端应进入非湿陷性土层或控

制未处理土层剩余湿陷量不大于 200mm。桩平面布置示意图见图 6.3-1。

Page 24: 计 算 书jst.nx.gov.cn/bgzx201977.pdf宁夏回族自治区地方标准 XXX XXX/XXXXX 备案号 XXXXX 湿陷性黄土地区低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程 Technical code for

23

6.4 挤密桩具体参数

6.4.1 挤密孔的孔位,宜按正三角形布置。当挤密处理深度不超过 12m 时,不宜预钻

孔,挤密孔直径宜为 0.35~0.45m;当挤密处理深度超过 12m 时,可预钻孔,其直径

(d)宜为 0.25~0.30m,挤密填料孔直径(D)宜为 0.50~0.60m。桩孔之间的中心距

离,可为桩孔直径的 2.0~2.5 倍,也可按下式估算:

dodc

dodc dDS

−=

max

22

max95.0

6.4.1

S-孔心距(m);

D-挤密填料孔直径(m);

d—预钻孔直径(m);

do—地基挤密前压缩范围内各层土的平均干密度(g/cm³)

maxd —击实试验确定的最大干密度(g/cm³)

c —挤密填孔(达到 D)后,3 各孔之间土的平均挤密系数不宜小于 0.93

6.4.2 挤密填孔后,3 个孔之间土的最小挤密系数 mind ,可按下式计算:

Page 25: 计 算 书jst.nx.gov.cn/bgzx201977.pdf宁夏回族自治区地方标准 XXX XXX/XXXXX 备案号 XXXXX 湿陷性黄土地区低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程 Technical code for

24

max

min

d

dod

=

6.4.2

mind —土的最小挤密系数,低矮建筑不宜小于 0.84;

do—挤密填空后,3 各孔之间行心点部位图的干密度(g/cm³)

6.4.3 桩孔的数量可按下式估算:

eA

An =

6.4.3-1

式中 n—桩孔的数量;

A—拟处理地基的面积(m²);

eA—1 根土或灰土挤密桩所承担的处理地基面积(m²),即

4

2

ee

dA

=

6.4.3-2

ed—1 根桩分担的处理地基面积的等效圆直径(m);

桩孔按等边三角形布置 sde 05.1= ;

桩孔按正方形布置sde 13.1=;

6.5 施工要求

6.5.1 孔内填料要求:

1 土料:土料中有机含量不得超过 5%。且不得有冻土或膨胀土,不得夹有砖、瓦

或石块等,用于灰土、二灰的土料,人工拌时,宜过筛,粒径不应超过 15mm。

2 石灰 可选用新鲜的消石灰,粒径不应大于 5mm,有效 CaO+MgO 含量不低于

60%。

6.5.2 成孔挤密,可选用沉管、夯扩等方法。

6.5.3 挤密桩成孔挤密应间隔分批进行,成孔后应及时夯填,宜由外向里施工。

6.5.4 预留松动层的厚度:机械挤密,宜为 0.50~0.70m。冬季施工可适当增大预留松

动层厚度。

6.5.5 挤密地基,在基底下宜设置 0.50m 厚的灰土垫层。

6.5.6 孔内填料的夯实质量,应及时抽样检查,其数量不得少于总孔数的 2%,每台班

Page 26: 计 算 书jst.nx.gov.cn/bgzx201977.pdf宁夏回族自治区地方标准 XXX XXX/XXXXX 备案号 XXXXX 湿陷性黄土地区低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程 Technical code for

25

不应少于 1 孔。在全部孔深内,宜每 1m 取土样测定干密度,检测点的位置应在距孔

心 2/3 孔半径处。孔内填料的夯实质量,也可通过现场试验测定。

6.5.7 成孔和孔内回填夯实应符合下列要求:

1 成孔和孔内回填夯实的施工顺序,整片处理时,宜从里(或中间)向外间隔 1~

2 孔进行,对大型工程,可采取分段施工;

2 向孔内填料前,孔底应夯实,并应抽样检查桩孔的直径、深度和垂直度;

3 桩孔的垂直度偏差不宜大于 1.5%;

4 桩孔中心点的偏差不宜超过桩距设计值的 5%;

5 经检验合格后,应按设计要求,向孔内分层填人筛好的素土、灰土或其他填料,

并应分层夯实至设计标高。

6.6 承载力

6.6.1 灰土挤密桩和土挤密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应通过现场单桩或多桩复合地基

载荷试验确定。初步设计当无试验资料时,可按当地经验确定,但对灰土挤密桩复合

地基的承载力特征值,不宜大于处理前的 2.0 倍,并不宜大于 250kPa;对土挤密桩复

合地基的承载力特征值,不宜大于处理前的 1.4 倍,并不宜大于 180kPa。

skspk fnmf )1(1 −+= 6.6.1

spkf —挤密桩复合地基承载力;

skf —桩间土承载力特征值,宜取原天然地基承载力特征值(kPa);

m —面积置换率, 22 / eddm = ,d 为桩身平均直径(m), ed 为一根桩分担的处理

地基面积的等效圆直径(m);等边三角形布桩 sde 05.1= ,正方形布桩 sde 13.1= ,s

为桩间距。

n -桩土应力比,在没有实测资料时,黏性土可取 2.5~4.0。

6.6.2 当基础宽度大于 3m 或埋置深度大于 1.5m 时,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应进行修

正,其中深度修正系数取 1.0,宽度修正系数取 0。

Page 27: 计 算 书jst.nx.gov.cn/bgzx201977.pdf宁夏回族自治区地方标准 XXX XXX/XXXXX 备案号 XXXXX 湿陷性黄土地区低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程 Technical code for

26

7 强夯法

7.1 使用范围

强夯法使用于地上水位以上、湿陷性黄土的饱和度小于 60%的城市郊区或周围建

筑物较少的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整片处理,对非自重湿陷性黄土,也可参考自重湿陷

性黄土地区处理方法。

7.2 强夯设计

7.2.1 土的天然含水量宜低于塑限含水量 1%~3%。在拟夯实的土层内,当土的天然含

水量低于 10%时,宜对其增湿至接近最优含水量;当土的天然含水量大于塑限含水量

3%以上时,宜采用晾干或其他措施适当降低其含水量。

7.2.2 对低矮建筑,在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根据湿陷等级,基底夯实厚度可按表 7.2.2

选用

表 7.2.2 基底夯实厚度的选用

湿陷等级 基底夯实厚度(m)

Ⅱ级自重湿陷 3~4

Ⅲ级自重湿陷 4~5

Ⅳ级自重湿陷 5~6

注:对于非自重湿陷黄土场地,当选择采用强夯法处理地基时,单层低矮建筑基底夯实厚度

不宜小于 1.0m,二层低矮建筑基底夯实厚度不宜小于 2.0m,夯击能应根据实验结果另行确定。

7.2.3 采用强夯法施工完成地基处理后,地面防水措施应参照垫层法的地面防水措施执

行。

7.2.4 采用强夯法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应先在场地内选择有代表性的地段进行试夯或

试验性施工,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试夯点的数量,应根据建筑场地的复杂程度、土质的均匀性和建筑物的类别等

综合因素确定。在同一场地内如土性基本相同,试夯或试验性施工可在一处进行;否

则,应在土质差异明显的地段分别进行;

2 在试夯过程中,应测量每个夯点每夯击 1 次的下沉量(以下简称夯沉量);

3 试夯结束后,应从夯击终止时的夯面起至其下 6~12m深度内,每隔 0.50~1.00m

取土样进行室内试验,测定土的干密度、压缩系数和湿陷系数等指标,必要时,可进

Page 28: 计 算 书jst.nx.gov.cn/bgzx201977.pdf宁夏回族自治区地方标准 XXX XXX/XXXXX 备案号 XXXXX 湿陷性黄土地区低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程 Technical code for

27

行静载荷试验或其他原位测试;

4 测试结果,当不满足设计要求时,可调整有关参数(如夯锤质量、落距、夯击

次数等)重新进行试夯,也可修改地基处理方案;

5 夯点的夯击次数和最后 2 击的平均夯沉量,应按试夯结果或试夯记录绘制的夯

击次数和夯沉量的关系曲线确定。

7.3 施工要求及质量检测

7.3.1 强夯的单位夯击能,应根据施工设备、黄土地层的时代、湿陷性黄土层的厚度和

要求消除湿陷性黄土层的有效深度等因素确定。一般可取 1000~4000 2/ mmkN• ,夯

锤底面宜为圆形,锤底的静压力宜为 25~60kPa。

7.3.2 对湿陷性黄土地基进行强夯施工,夯锤的质量、落距、夯点布置、夯击次数和夯

击遍数等参数,宜与试夯选定的相同,施工中应有专人监测和记录。夯击遍数宜为 2~

3 遍。最末一遍夯击后,再以低能量(落距 4~6m)对表层松土满夯 2~3 击,也可将

表层松土压实或清除,在强夯土表面以上并宜设置 300~500mm 厚的灰土垫层。

7.3.3 采用强夯法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消除湿陷性黄土层的有效深度,应根据试夯测

试结果确定。在有效深度内,土的湿陷系数δs 均应小于 0.015。选择强夯方案处理地

基或当缺乏试验资料时,消除湿陷性黄土层的有效深度,可按表 7.3.2 中所列的相应单

击夯击能进行预估。

表 7.3.2 强夯能级与夯实厚度对应关系

土的名称

单击夯击能(kN·m)

全新世( 4Q )黄土 晚更新世( 3Q )黄土(m)

1000 3~4

2000 4~5

3000 5~6

4000 6~7

7.3.4 在强夯施工过程中或施工结束后,应按下列要求对强夯处理地基的质量进行检

测:

1 检查强夯施工记录,基坑内每个夯点的累计夯沉量,不得小于试夯时各夯点平均夯

沉量的 95%;

2 隔 7~10d,在每 500~1000m2 面积内的各夯点之间任选一处,自夯击终止时的

Page 29: 计 算 书jst.nx.gov.cn/bgzx201977.pdf宁夏回族自治区地方标准 XXX XXX/XXXXX 备案号 XXXXX 湿陷性黄土地区低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程 Technical code for

28

夯面起至其下 5~12m 深度内,每隔 1m 取 1~2 个土样进行室内试验,测定土的干密

度、压缩系数和湿陷系数;

3 强夯土的承载力,宜在地基强夯结束 30d 左右,采用静载荷试验测定:

强夯锤质量可取 10~40t,对于低矮建筑,一般采用 10 吨-~30 吨锤,落距 10 米,

单击夯击能为 1000 mkN • ~3000 mkN • ,其底面形式宜采用圆形或多边形,锤底面积

宜按土的性质确定,锤底静接地压力值可取 25~40kPa,对于细颗粒土锤底静接地压

力宜取较小值。锤的底面宜对称设置若干个与其顶面贯通的排气孔,孔径可取 250~

300mm。强夯置换锤底静接地压力值可取 100~200kPa。

7.3.5 施工机械宜采用带有自动脱钩装置的履带式起重机或其他专用设备。采用履带式

起重机时,可在臂杆端部设置辅助门架,或采取其他安全措施,防止落锤时机架倾覆。

7.3.6 当场地表土软弱或地下水位较高,夯坑底积水影响施工时,宜采用人工降低地下

水位或铺填一定厚度的松散性材料,使地下水位低于坑底面以下 2m。坑内或场地积水

应及时排除。

7.3.7 施工前应查明场地范围内的地下构筑物和各种地下管线的位置及标高等,并采取

必要的措施,以免因施工而造成损坏。

7.3.8 当强夯施工所产生的振动对邻近建筑物或设备会产生有害的影响时,应设置监测

点,并采取挖隔振沟等隔振或防振措施。

7.3.9 强夯施工可按下列步骤进行:

1 清理并平整施工场地;

2 标出第一遍夯点位置,并测量场地高程;

3 起重机就位,夯锤置于夯点位置;

4 测量夯前锤顶高程;

5 将夯锤起吊到预定高度,开启脱钩装置,待夯锤脱钩自由下落后,放下吊钩,

测量锤顶高程,若发现因坑底倾斜而造成夯锤歪斜时,应及时将坑底整平;

6 重复步骤 5,按设计规定的夯击次数及控制标准,完成一个夯点的夯击;

7 换夯点,重复步骤 3 至 6,完成第一遍全部夯点的夯击;

8 用推土机将夯坑填平,并测量场地高程;

9 在规定的间隔时间后,按上述步骤逐次完成全部夯击遍数,最后用低能量满夯,

将场地表层松土夯实,并测量夯后场地高程。

Page 30: 计 算 书jst.nx.gov.cn/bgzx201977.pdf宁夏回族自治区地方标准 XXX XXX/XXXXX 备案号 XXXXX 湿陷性黄土地区低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程 Technical code for

29

本标准用词说明

1 为便于在执行本标准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

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用词:

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

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用词:

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用词:

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

4)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采用“可”。

2 条文中指明应按其他有关标准执行时的写法为“应符合……的规定”或“应按……

执行”。

Page 31: 计 算 书jst.nx.gov.cn/bgzx201977.pdf宁夏回族自治区地方标准 XXX XXX/XXXXX 备案号 XXXXX 湿陷性黄土地区低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程 Technical code for

30

附录 A 宁夏部分地区湿陷性黄土统计表

行政区划 湿陷等级 行政区划 湿陷等级 行政区划 湿陷等级

市 县(区) 乡(镇) 村 乡(镇) 村 乡(镇) 村

吴忠市

红寺堡区

红寺堡镇

创业居委会 Ⅰ~Ⅱ

太阳山镇

买河村 Ⅰ~Ⅱ

大河乡

香园村 Ⅰ~Ⅱ 振兴居委会 Ⅰ~Ⅱ 周新村 Ⅰ~Ⅱ 石炭沟村 非湿陷 梨花村 Ⅰ~Ⅱ 种畜场一队 Ⅰ~Ⅱ 平岭子村 Ⅰ~Ⅱ

团结村 Ⅰ~Ⅱ 利原村 Ⅰ~Ⅱ 石坡子村 Ⅰ~Ⅱ

兴旺村 Ⅰ~Ⅱ 利同村 Ⅰ~Ⅱ 河西村 Ⅰ~Ⅱ

红海村 Ⅰ~Ⅱ 羊坊滩村 非湿陷 乌沙塘村 Ⅰ~Ⅱ

红关村 Ⅰ~Ⅱ 周圈村 Ⅰ~Ⅱ

南川乡

沙草墩村 Ⅰ~Ⅱ

光彩村 Ⅰ~Ⅱ 红星村 Ⅰ~Ⅱ 康庄村 Ⅰ~Ⅱ

朝阳村 Ⅰ~Ⅱ 田原村 Ⅰ~Ⅱ 白墩村 Ⅰ~Ⅱ

玉池村 Ⅰ~Ⅱ 巴庄村 Ⅰ~Ⅱ 红阳村 Ⅰ~Ⅱ

中圈塘村 Ⅰ~Ⅱ 塘坊梁村 Ⅰ~Ⅱ 中川村 Ⅰ~Ⅱ

东源村 Ⅰ~Ⅱ 小泉村 Ⅰ~Ⅱ 东川村 Ⅰ~Ⅱ

上源村 Ⅰ~Ⅱ 隰宁堡村 Ⅰ~Ⅱ 杨柳村 Ⅰ~Ⅱ

太阳山镇

甜水河村 Ⅰ~Ⅱ 潘河村 Ⅰ~Ⅱ 南源村 Ⅰ~Ⅱ 柳泉村 Ⅰ~Ⅱ 白塔水村 Ⅰ~Ⅱ 洪沟滩村 非湿陷 沙泉村 Ⅰ~Ⅱ

大河乡

红崖村 非湿陷 新台村 Ⅰ~Ⅱ

永新村 Ⅰ~Ⅱ 龙泉村 Ⅰ~Ⅱ 柳树台村 Ⅰ~Ⅱ

红塔村 Ⅰ~Ⅱ 麻黄沟村 Ⅰ~Ⅱ 向阳村 Ⅰ~Ⅱ

豹子滩村 非湿陷 大河村 Ⅰ~Ⅱ 菊花台村 Ⅰ~Ⅱ

黄羊滩村 非湿陷 开元村 Ⅰ~Ⅱ 西源村 Ⅰ~Ⅱ

水套村 Ⅰ~Ⅱ 龙兴村 Ⅰ~Ⅱ

同心县 豫海镇

富兴社区 Ⅰ~Ⅱ

豫海镇

砚台村 Ⅰ~Ⅱ

河西镇

马家河湾村 Ⅰ~Ⅱ

预园社区 Ⅰ~Ⅱ 麻疙瘩村 Ⅰ~Ⅱ 艾家湾村 Ⅰ~Ⅱ

豫西社区 Ⅰ~Ⅱ 边桥村 Ⅰ~Ⅱ 桃山村 Ⅰ~Ⅱ

新华社区 Ⅰ~Ⅱ 余家梁村 Ⅰ~Ⅱ 塘坊村 Ⅰ~Ⅱ

园艺村 Ⅰ~Ⅱ 兴隆村 Ⅰ~Ⅱ 建新村 Ⅰ~Ⅱ

城北村 Ⅰ~Ⅱ 黑家套子村 Ⅰ~Ⅱ 杨河套子村 Ⅰ~Ⅱ

城二村 Ⅰ~Ⅱ 黄石村 Ⅰ~Ⅱ 石坝村 Ⅰ~Ⅱ

城一村 Ⅰ~Ⅱ 惠安新村 Ⅰ~Ⅱ 红旗村 Ⅰ~Ⅱ

庙儿岭村 Ⅰ~Ⅱ 河西镇

朝阳村 Ⅰ~Ⅱ 纪家村 Ⅰ~Ⅱ

沙沿村 Ⅰ~Ⅱ 鸦咀子村 Ⅰ~Ⅱ 李家村 Ⅰ~Ⅱ

沙咀城村 Ⅰ~Ⅱ 大洪沟村 Ⅰ~Ⅱ 李家沟村 Ⅰ~Ⅱ

Page 32: 计 算 书jst.nx.gov.cn/bgzx201977.pdf宁夏回族自治区地方标准 XXX XXX/XXXXX 备案号 XXXXX 湿陷性黄土地区低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程 Technical code for

31

行政区划 湿陷等级 行政区划 湿陷等级 行政区划 湿陷等级

市 县(区) 乡(镇) 村 乡(镇) 村 乡(镇) 村

吴忠市 同心县

河西镇

丁家二沟村 非湿陷

预旺镇

白崖子村 Ⅱ~Ⅲ

王团镇

蔡家滩村 Ⅰ~Ⅱ

顾家庄子村 Ⅰ~Ⅱ 龚家湾村 Ⅰ~Ⅱ 吊堡子村 Ⅰ~Ⅱ

上周家河湾村 Ⅰ~Ⅱ 青羊泉村 Ⅰ~Ⅱ 罗家台村 Ⅰ~Ⅱ

下周家河湾村 Ⅰ~Ⅱ 孙石庄村 Ⅰ~Ⅱ 新堡子村 Ⅰ~Ⅱ

李沿子村 Ⅰ~Ⅱ 胡堡子村 Ⅰ~Ⅱ 羊路村 Ⅰ~Ⅱ

韦州镇

韦一村 Ⅰ~Ⅱ 李洼子村 Ⅰ~Ⅱ 川口村 Ⅰ~Ⅱ

韦二村 Ⅰ~Ⅱ 郭阳洼村 Ⅱ~Ⅲ 甘草掌村 Ⅰ~Ⅱ

河湾村 Ⅰ~Ⅱ 陈石塘村 Ⅰ~Ⅱ

丁塘镇

杨家河湾村 Ⅰ~Ⅱ

南门村 Ⅰ~Ⅱ 柳树堡子村 Ⅰ~Ⅱ 长沟村 Ⅰ~Ⅱ

马庄子村 Ⅰ~Ⅱ 土峰村 Ⅰ~Ⅱ 李家岗子村 Ⅰ~Ⅱ

石峡村 Ⅰ~Ⅱ 沙土坡村 Ⅱ~Ⅲ 窑家岗子村 Ⅰ~Ⅱ

闫家圈村 Ⅰ~Ⅱ 北关村 Ⅰ~Ⅱ 丁家塘村 Ⅰ~Ⅱ

东山村 Ⅰ~Ⅱ

王团镇

张家湾村 Ⅰ~Ⅱ 团结村 Ⅰ~Ⅱ

青龙山村 Ⅰ~Ⅱ 虎家湾村 Ⅰ~Ⅱ 河草沟村 Ⅰ~Ⅱ

旧庄村 Ⅰ~Ⅱ 前红村 Ⅰ~Ⅱ 杨家塘村 Ⅰ~Ⅱ

甘沟村 Ⅰ~Ⅱ 东滩村 Ⅰ~Ⅱ 新庄子村 Ⅰ~Ⅱ

下马关镇

南关村 Ⅰ~Ⅱ 南村 Ⅰ~Ⅱ 张家滩村 非湿陷 北关村 Ⅰ~Ⅱ 北村 Ⅰ~Ⅱ 吴家河湾村 非湿陷 西沟村 Ⅰ~Ⅱ 沟南村 Ⅰ~Ⅱ 新华村 Ⅰ~Ⅱ

五里墩村 Ⅰ~Ⅱ 罗家河湾村 Ⅰ~Ⅱ 干湾沟村 Ⅰ~Ⅱ

王古窑村 Ⅰ~Ⅱ 联合村 Ⅰ~Ⅱ 金家井村 Ⅰ~Ⅱ

申家滩村 非湿陷 倒墩子村 Ⅰ~Ⅱ 小山村 Ⅰ~Ⅱ

窖坑子村 Ⅰ~Ⅱ 大沟沿村 Ⅰ~Ⅱ 八方村 Ⅰ~Ⅱ

白家滩村 非湿陷 阿不条村 Ⅰ~Ⅱ 长乐村 Ⅰ~Ⅱ

池家峁村 Ⅰ~Ⅱ 张儿水村 Ⅰ~Ⅱ 湾段头村 Ⅰ~Ⅱ

郑儿庄村 Ⅰ~Ⅱ 虎家红湾村 Ⅰ~Ⅱ 南阳村 Ⅰ~Ⅱ

刘家滩村 非湿陷 白土崾岘村 Ⅰ~Ⅱ

田老庄乡

马家井村 Ⅰ~Ⅱ

陈儿庄村 Ⅰ~Ⅱ 王家海子村 Ⅰ~Ⅱ 锁家岔村 Ⅰ~Ⅱ

靳儿庄村 Ⅰ~Ⅱ 红沟阳洼村 Ⅰ~Ⅱ 吴家湾村 Ⅰ~Ⅱ

赵家庙村 Ⅰ~Ⅱ 大湾村 Ⅰ~Ⅱ 郑家台村 Ⅰ~Ⅱ

下塬村 Ⅱ~Ⅲ 黄草岭村 Ⅰ~Ⅱ 解放新庄村 Ⅰ~Ⅱ

上塬村 Ⅱ~Ⅲ 刘家川村 Ⅰ~Ⅱ 吴家堡子村 Ⅰ~Ⅱ

预旺镇

南关村 Ⅱ~Ⅲ 马套子村 Ⅰ~Ⅱ 梁家川村 Ⅰ~Ⅱ

南塬村 Ⅱ~Ⅲ 圈塘村 Ⅰ~Ⅱ 白家湾村 Ⅰ~Ⅱ

贺家塬村 Ⅱ~Ⅲ 堡子掌村 Ⅰ~Ⅱ 杨家新庄村 Ⅰ~Ⅱ

Page 33: 计 算 书jst.nx.gov.cn/bgzx201977.pdf宁夏回族自治区地方标准 XXX XXX/XXXXX 备案号 XXXXX 湿陷性黄土地区低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程 Technical code for

32

行政区划 湿陷等级 行政区划 湿陷等级 行政区划 湿陷等级

市 县(区) 乡(镇) 村 乡(镇) 村 乡(镇) 村

吴忠市 同心县

田老庄乡

席家井村 Ⅰ~Ⅱ

马高庄乡

马家塬山村 Ⅱ~Ⅲ

张家塬乡

犁花咀村 Ⅰ~Ⅱ

田老庄村 Ⅰ~Ⅱ 乔家湾村 Ⅰ~Ⅱ 沈家湾村 Ⅰ~Ⅱ

千家井村 Ⅰ~Ⅱ 邱家渠村 Ⅰ~Ⅱ 苏家台村 Ⅱ~Ⅲ 石羊圈村 Ⅰ~Ⅱ 塘上庄村 Ⅰ~Ⅱ 汪家塬村 Ⅱ~Ⅲ 深沟村 Ⅰ~Ⅱ 张家岔村 Ⅰ~Ⅱ 薛山庄村 Ⅰ~Ⅱ

红湾梁村 Ⅰ~Ⅱ 赵家树村 Ⅰ~Ⅱ 油坊塘村 Ⅰ~Ⅱ

车路沟村 Ⅰ~Ⅱ 沟滩村 Ⅰ~Ⅱ 张家塬村 Ⅲ~Ⅳ 窑山村 Ⅱ~Ⅲ 何家渠村 Ⅰ~Ⅱ 赵卷槽村 Ⅰ~Ⅱ

石塘岭村 Ⅱ~Ⅲ 白阴洼村 Ⅰ~Ⅱ 折腰沟村 Ⅰ~Ⅱ

康家湾村 Ⅱ~Ⅲ 张家庄村 Ⅱ~Ⅲ 套子崾岘村 Ⅱ~Ⅲ 麦垛山村 Ⅱ~Ⅲ 郭大湾村 Ⅰ~Ⅱ 东梁洼村 Ⅱ~Ⅲ 李家山村 Ⅱ~Ⅲ 张家井村 Ⅰ~Ⅱ 柳树崾岘村 Ⅱ~Ⅲ 五道岭子村 Ⅱ~Ⅲ 汪阳洼村 Ⅰ~Ⅱ 驼骆崾岘村 Ⅱ~Ⅲ 黄家水村 Ⅰ~Ⅱ 壕前门村 Ⅰ~Ⅱ 苏家岭村 Ⅱ~Ⅲ 套塘村 Ⅰ~Ⅱ 套子滩村 Ⅰ~Ⅱ

兴隆乡

李堡村 Ⅰ~Ⅱ

马高庄乡

白阳洼村 Ⅰ~Ⅱ

张家塬乡

陈家台村 Ⅱ~Ⅲ 新生村 Ⅰ~Ⅱ

冯家湾村 Ⅰ~Ⅱ 大庄科村 Ⅱ~Ⅲ 王团村 Ⅰ~Ⅱ

郭家岔村 Ⅰ~Ⅱ 范堡子村 Ⅱ~Ⅲ 黄谷村 Ⅰ~Ⅱ

计咀子村 Ⅰ~Ⅱ 郭井沟村 Ⅰ~Ⅱ 冯川村 Ⅰ~Ⅱ

马高庄村 Ⅰ~Ⅱ 海棠湖村 Ⅰ~Ⅱ 王大套村 Ⅰ~Ⅱ

固原市 原州区

南关街道

南寺巷社区 Ⅱ~Ⅲ 新区街道

警民路居委会 Ⅲ~Ⅳ

三营镇

戴堡村 Ⅰ~Ⅱ

中心路社区 Ⅱ~Ⅲ 西关路社区 Ⅲ~Ⅳ 唐湾村 Ⅰ~Ⅱ

工农巷社区 Ⅱ~Ⅲ 西源社区 Ⅲ~Ⅳ 海塘村 Ⅰ~Ⅱ

宋家巷社区 Ⅱ~Ⅲ

北源街道

文化巷社区 Ⅱ~Ⅲ 孙家河村 Ⅰ~Ⅱ

中山南街社区 Ⅱ~Ⅲ 东关北路社区 Ⅰ~Ⅱ 赵寺村 Ⅰ~Ⅱ

军民路社区 Ⅱ~Ⅲ 和平门居委会 Ⅱ~Ⅲ 老三营村 Ⅰ~Ⅱ

清河路社区 Ⅰ~Ⅱ 火车站居委会 Ⅰ~Ⅱ 新三营村 Ⅰ~Ⅱ

政府巷居委会 Ⅱ~Ⅲ 中山北街居委会 Ⅱ~Ⅲ 华坪梁村 Ⅱ~Ⅲ 西湖路社区 Ⅱ~Ⅲ 北关路社区 Ⅱ~Ⅲ 鸦儿沟村 Ⅱ~Ⅲ

新区街道

金城花园居委会 Ⅲ~Ⅳ 北北环路社区 Ⅱ~Ⅲ 马路村 Ⅰ~Ⅱ

东海园区 Ⅲ~Ⅳ

三营镇

第一居委会 Ⅰ~Ⅱ 黄铎堡村 Ⅰ~Ⅱ

静朔门居委会 Ⅲ~Ⅳ 第二居委会 Ⅰ~Ⅱ 老庄村 Ⅰ~Ⅱ

西城路居委会 Ⅲ~Ⅳ 东塬村 Ⅱ~Ⅲ 金堡村 Ⅰ~Ⅱ

小川子居委会 Ⅰ~Ⅱ 西台村 Ⅱ~Ⅲ 甘沟村 Ⅰ~Ⅱ

Page 34: 计 算 书jst.nx.gov.cn/bgzx201977.pdf宁夏回族自治区地方标准 XXX XXX/XXXXX 备案号 XXXXX 湿陷性黄土地区低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程 Technical code for

33

行政区划 湿陷等级 行政区划 湿陷等级 行政区划 湿陷等级

市 县(区) 乡(镇) 村 乡(镇) 村 乡(镇) 村

固原市 原州区

三营镇

农科村 Ⅰ~Ⅱ 清河镇 张洪村 Ⅱ~Ⅲ

张易镇

黄堡村 Ⅰ~Ⅱ

曹堡村 Ⅰ~Ⅱ 东红村 Ⅱ~Ⅲ 南湾村 Ⅰ~Ⅱ

白河村 Ⅰ~Ⅱ

开城镇

峡口村 Ⅰ~Ⅱ 石嘴村 Ⅰ~Ⅱ

何家沟村 Ⅰ~Ⅱ 青石峡村 Ⅰ~Ⅱ 上马泉村 Ⅰ~Ⅱ

北庄村 Ⅰ~Ⅱ 二十里铺村 Ⅰ~Ⅱ 盐泥村 Ⅰ~Ⅱ

黄湾村 Ⅰ~Ⅱ 和泉村 Ⅰ~Ⅱ 陈沟村 Ⅰ~Ⅱ

南城村 Ⅰ~Ⅱ 彭庄村 Ⅰ~Ⅱ 大店村 Ⅰ~Ⅱ

羊圈堡村 Ⅰ~Ⅱ 大马庄村 Ⅱ~Ⅲ 马场村 Ⅰ~Ⅱ

张家山村 Ⅱ~Ⅲ 小马庄村 Ⅱ~Ⅲ 黎套村 Ⅰ~Ⅱ

团结村 Ⅰ~Ⅱ 双泉村 Ⅰ~Ⅱ 毛套村 Ⅱ~Ⅲ

清河镇

城郊村 Ⅱ~Ⅲ 寇庄村 Ⅰ~Ⅱ 驼巷村 Ⅰ~Ⅱ

和平村 Ⅱ~Ⅲ 吴庄村 Ⅰ~Ⅱ 宋洼村 Ⅰ~Ⅱ

西关村 Ⅱ~Ⅲ 深沟村 Ⅰ~Ⅱ 红庄村 Ⅰ~Ⅱ

饮河村 Ⅱ~Ⅲ 羊坊村 Ⅲ~Ⅳ

彭堡镇

姚磨村 Ⅰ~Ⅱ

大堡村 Ⅱ~Ⅲ 南关村 Ⅲ~Ⅳ 硝沟村 Ⅰ~Ⅱ

长城村 Ⅲ~Ⅳ 上青石村 Ⅰ~Ⅱ 申庄村 Ⅰ~Ⅱ

明庄村 Ⅲ~Ⅳ 下青石村 Ⅰ~Ⅱ 闫堡村 Ⅰ~Ⅱ

海堡村 Ⅲ~Ⅳ 史磨村 Ⅰ~Ⅱ 彭堡村 Ⅰ~Ⅱ

郭庄村 Ⅲ~Ⅳ 黑刺沟村 Ⅰ~Ⅱ 蒋口村 Ⅰ~Ⅱ

什里村 Ⅰ~Ⅱ 海沟村 Ⅰ~Ⅱ 河东村 Ⅰ~Ⅱ

郑磨村 Ⅰ~Ⅱ 开城村 Ⅰ~Ⅱ 吴磨村 Ⅰ~Ⅱ

乔洼村 Ⅰ~Ⅱ 三十里铺村 Ⅰ~Ⅱ 撒门村 Ⅰ~Ⅱ

东郊村 Ⅰ~Ⅱ 马场村 Ⅰ~Ⅱ 臭水沟村 Ⅰ~Ⅱ

高红村 Ⅰ~Ⅱ 冯庄村 Ⅰ~Ⅱ 石碑村 Ⅱ~Ⅲ 沙窝村 Ⅰ~Ⅱ 郭庙村 Ⅰ~Ⅱ 里沟村 Ⅰ~Ⅱ

薛庄村 Ⅰ~Ⅱ 柯庄村 Ⅰ~Ⅱ 别庄村 Ⅰ~Ⅱ

东峡村 Ⅰ~Ⅱ

张易镇

张易村 Ⅰ~Ⅱ 杨忠堡村 Ⅰ~Ⅱ

高坊坪村 Ⅰ~Ⅱ 上滩村 Ⅱ~Ⅲ 曹洼村 Ⅰ~Ⅱ

程儿山村 Ⅲ~Ⅳ 王套村 Ⅱ~Ⅲ

头营镇

头营村 Ⅰ~Ⅱ

水泉村 Ⅰ~Ⅱ 毛庄村 Ⅱ~Ⅲ 二营村 Ⅰ~Ⅱ

庙台村 Ⅰ~Ⅱ 贺套村 Ⅱ~Ⅲ 胡大堡村 Ⅱ~Ⅲ 石庄村 Ⅰ~Ⅱ 田堡村 Ⅰ~Ⅱ 南屯村 Ⅱ~Ⅲ 李岔村 Ⅱ~Ⅲ 三湾村 Ⅰ~Ⅱ 徐河村 Ⅱ~Ⅲ 共和村 Ⅱ~Ⅲ 阎关村 Ⅰ~Ⅱ 马园村 Ⅱ~Ⅲ 阳洼村 Ⅱ~Ⅲ 黄湾村 Ⅰ~Ⅱ 石羊村 Ⅰ~Ⅱ

Page 35: 计 算 书jst.nx.gov.cn/bgzx201977.pdf宁夏回族自治区地方标准 XXX XXX/XXXXX 备案号 XXXXX 湿陷性黄土地区低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程 Technical code for

34

行政区划 湿陷等级 行政区划 湿陷等级 行政区划 湿陷等级

市 县(区) 乡(镇) 村 乡(镇) 村 乡(镇) 村

固原市

原州区

头营镇

农科村 Ⅰ~Ⅱ

中河乡

高坡村 Ⅰ~Ⅱ

炭山乡

炭山村 Ⅱ~Ⅲ 杨河村 Ⅰ~Ⅱ 曹河村 Ⅰ~Ⅱ 红沟村 Ⅱ~Ⅲ 张崖村 Ⅰ~Ⅱ 小沟村 Ⅰ~Ⅱ 石湾村 Ⅱ~Ⅲ 冯洼村 Ⅰ~Ⅱ 红沟村 Ⅰ~Ⅱ 新山村 Ⅱ~Ⅲ 坪乐村 Ⅰ~Ⅱ 硝口村 Ⅰ~Ⅱ 古湾村 Ⅱ~Ⅲ 双台村 Ⅰ~Ⅱ 上店村 Ⅰ~Ⅱ 南坪村 Ⅱ~Ⅲ 杨郎村 Ⅰ~Ⅱ 红崖村 Ⅰ~Ⅱ 高台村 Ⅱ~Ⅲ 蒋河村 Ⅰ~Ⅱ

河川乡

店河村 Ⅰ~Ⅱ 阳洼村 Ⅱ~Ⅲ 马店村 Ⅰ~Ⅱ 康沟村 Ⅰ~Ⅱ 千石村 Ⅱ~Ⅲ 南塬村 Ⅱ~Ⅲ 寨洼村 Ⅱ~Ⅲ 张套村 Ⅱ~Ⅲ 大北山村 Ⅲ~Ⅳ 上台村 Ⅱ~Ⅲ

寨科乡

东塘村 Ⅱ~Ⅲ 陶庄村 Ⅱ~Ⅲ 明川村 Ⅱ~Ⅲ 新塘村 Ⅱ~Ⅲ 杨庄村 Ⅱ~Ⅲ 骆驼河村 Ⅱ 北塘村 Ⅱ~Ⅲ 大疙瘩村 Ⅱ~Ⅲ 黄河村 Ⅱ~Ⅲ 大台村 Ⅱ~Ⅲ 铁家沟村 Ⅰ~Ⅱ 吕坪村 Ⅰ~Ⅱ 湾掌村 Ⅱ~Ⅲ 穆滩村 Ⅰ~Ⅱ 上黄村 Ⅰ~Ⅱ 蔡川村 Ⅱ~Ⅲ 马庄村 Ⅰ~Ⅱ 母家沟村 Ⅰ~Ⅱ 李岔村 Ⅱ~Ⅲ 陈庄村 Ⅰ~Ⅱ 上坪村 Ⅰ~Ⅱ 刘沟村 Ⅱ~Ⅲ 三岔村 Ⅰ~Ⅱ 海坪村 Ⅰ~Ⅱ 中川村 Ⅱ~Ⅲ 三和村 Ⅰ~Ⅱ

官厅乡

后川村 Ⅱ~Ⅲ 教场村 Ⅱ~Ⅲ

中河乡

中河村 Ⅰ~Ⅱ 官厅村 Ⅰ~Ⅱ 马渠村 Ⅱ~Ⅲ 庙湾村 Ⅰ~Ⅱ 高庄村 Ⅱ~Ⅲ 营畔村 Ⅱ~Ⅲ 油坊村 Ⅰ~Ⅱ 大岔村 Ⅰ~Ⅱ 长壕村 Ⅱ~Ⅲ 丰堡村 Ⅰ~Ⅱ 刘店村 Ⅰ~Ⅱ 吕套村 Ⅱ~Ⅲ 黄沟村 Ⅰ~Ⅱ

西吉县 吉强镇

西街居委会 Ⅰ~Ⅱ

吉强镇

夏家大路村 Ⅰ~Ⅱ

吉强镇

水泉村 Ⅰ~Ⅱ

中街居委会 Ⅰ~Ⅱ 龙王坝村 Ⅰ~Ⅱ 前嘴村 Ⅰ~Ⅱ

东街居委会 Ⅰ~Ⅱ 马营村 Ⅰ~Ⅱ 羊路村 Ⅰ~Ⅱ

团结村 Ⅰ~Ⅱ 套子湾村 Ⅰ~Ⅱ 短岔村 Ⅰ~Ⅱ

大营村 Ⅰ~Ⅱ 万崖村 Ⅰ~Ⅱ 夏寨村 Ⅰ~Ⅱ

大滩村 Ⅰ~Ⅱ 芦子沟村 Ⅰ~Ⅱ 杨坊村 Ⅰ~Ⅱ

泉儿湾村 Ⅰ~Ⅱ 沙葱洼村 Ⅰ~Ⅱ 杨河村 Ⅰ~Ⅱ

高同村 Ⅰ~Ⅱ 上堡村 Ⅰ~Ⅱ 何洼村 Ⅰ~Ⅱ

苟家新庄村 Ⅰ~Ⅱ 袁河村 Ⅰ~Ⅱ 水岔村 Ⅰ~Ⅱ

Page 36: 计 算 书jst.nx.gov.cn/bgzx201977.pdf宁夏回族自治区地方标准 XXX XXX/XXXXX 备案号 XXXXX 湿陷性黄土地区低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程 Technical code for

35

行政区划 湿陷等级 行政区划 湿陷等级 行政区划 湿陷等级

市 县(区) 乡(镇) 村 乡(镇) 村 乡(镇) 村

固原市 西吉县

吉强镇 酸刺沟村 Ⅰ~Ⅱ

平峰镇

平峰村 Ⅱ~Ⅲ

新营乡

红庄村 Ⅰ~Ⅱ

大坪村 Ⅰ~Ⅱ 中岔村 Ⅱ~Ⅲ 甘沟村 Ⅰ~Ⅱ

王昭村 Ⅰ~Ⅱ 葛岔村 Ⅱ~Ⅲ 白城子村 Ⅰ~Ⅱ

兴隆镇

兴隆村 Ⅰ~Ⅱ 张武村 Ⅱ~Ⅲ 石岘子村 Ⅱ~Ⅲ 罗家庄村 Ⅰ~Ⅱ 西坡村 Ⅱ~Ⅲ 长义山村 Ⅱ~Ⅲ 川口村 Ⅰ~Ⅱ 金塘村 Ⅱ~Ⅲ 大沙河村 Ⅰ~Ⅱ

王家河村 Ⅰ~Ⅱ 高赵村 Ⅱ~Ⅲ 腰巴庄村 Ⅰ~Ⅱ

单北村 Ⅰ~Ⅱ 民和村 Ⅱ~Ⅲ 大窑滩村 Ⅰ~Ⅱ

单南村 Ⅰ~Ⅱ 八岔村 Ⅱ~Ⅲ 张家洼村 Ⅰ~Ⅱ

王家沟村 Ⅰ~Ⅱ 权岔村 Ⅱ~Ⅲ 吴家沟村 Ⅰ~Ⅱ

陈田玉村 Ⅰ~Ⅱ 焦湾村 Ⅱ~Ⅲ 车路湾村 Ⅰ~Ⅱ

杨茂村 Ⅰ~Ⅱ 沙洼村 Ⅱ~Ⅲ

红耀乡

红耀村 Ⅲ~Ⅳ 姚杜村 Ⅰ~Ⅱ 陈滩村 Ⅰ~Ⅱ 关儿岔村 Ⅲ~Ⅳ 马家嘴村 Ⅰ~Ⅱ 三合村 Ⅱ~Ⅲ 大堡村 Ⅲ~Ⅳ 公易村 Ⅰ~Ⅱ 王庆村 Ⅱ~Ⅲ 井湾村 Ⅲ~Ⅳ 新合村 Ⅰ~Ⅱ 下坪村 Ⅱ~Ⅲ 小庄村 Ⅲ~Ⅳ 岳岔村 Ⅰ~Ⅱ 张新堡村 Ⅱ~Ⅲ 小堡村 Ⅲ~Ⅳ 上村 Ⅰ~Ⅱ 李营村 Ⅱ~Ⅲ 小岔沟村 Ⅲ~Ⅳ 洞洞村 Ⅰ~Ⅱ 李堡村 Ⅱ~Ⅲ 驼昌村 Ⅲ~Ⅳ 西冶村 Ⅰ~Ⅱ 王垴村 Ⅱ~Ⅲ 张白湾村 Ⅲ~Ⅳ 马堡村 Ⅰ~Ⅱ 庙坪村 Ⅱ~Ⅲ 前庄村 Ⅲ~Ⅳ 刘玉村 Ⅰ~Ⅱ 沿坪村 Ⅱ~Ⅲ

田坪乡

田坪村 Ⅲ~Ⅳ 代段村 Ⅰ~Ⅱ 李岔村 Ⅱ~Ⅲ 赵岔村 Ⅲ~Ⅳ 小段村 Ⅰ~Ⅱ

新营乡

新营村 Ⅰ~Ⅱ 燕李村 Ⅲ~Ⅳ 黑大庄村 Ⅰ~Ⅱ 上岔村 Ⅰ~Ⅱ 赵坪村 Ⅲ~Ⅳ 玉桥村 Ⅰ~Ⅱ 黑城河村 Ⅰ~Ⅱ 李沟村 Ⅲ~Ⅳ 大岔村 Ⅰ~Ⅱ 陈阳川村 Ⅰ~Ⅱ 庙山村 Ⅲ~Ⅳ 唐岔村 Ⅰ~Ⅱ 万达川村 Ⅰ~Ⅱ 碱滩村 Ⅰ~Ⅱ 黄岔村 Ⅰ~Ⅱ 蒿子湾村 Ⅰ~Ⅱ 腰庄村 Ⅲ~Ⅳ 张齐村 Ⅰ~Ⅱ 庙儿岔村 Ⅰ~Ⅱ 黄家岔村 Ⅲ~Ⅳ 下范村 Ⅰ~Ⅱ 小硷滩村 Ⅰ~Ⅱ 黄家三岔村 Ⅲ~Ⅳ 团庄村 Ⅰ~Ⅱ 甘井村 Ⅰ~Ⅱ 二岔村 Ⅲ~Ⅳ 范家沟村 Ⅰ~Ⅱ 二府营村 Ⅰ~Ⅱ 南岔村 Ⅲ~Ⅳ 张节子村 Ⅰ~Ⅱ 洞子沟村 Ⅰ~Ⅱ 马建乡

马建村 Ⅲ~Ⅳ 下堡子村 Ⅰ~Ⅱ 玉黄沟村 Ⅰ~Ⅱ 台子村 Ⅲ~Ⅳ

Page 37: 计 算 书jst.nx.gov.cn/bgzx201977.pdf宁夏回族自治区地方标准 XXX XXX/XXXXX 备案号 XXXXX 湿陷性黄土地区低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程 Technical code for

36

行政区划 湿陷等级 行政区划 湿陷等级 行政区划 湿陷等级

市 县(区) 乡(镇) 村 乡(镇) 村 乡(镇) 村

固原市 西吉县

马建乡

刘垴村 Ⅲ~Ⅳ

兴平乡

杨坪村 Ⅱ~Ⅲ

什字乡

北台村 Ⅰ~Ⅱ

杨路村 Ⅲ~Ⅳ 友爱村 Ⅱ~Ⅲ 马家沟村 Ⅰ~Ⅱ

土窝村 Ⅲ~Ⅳ 王湾村 Ⅱ~Ⅲ 保卫村 Ⅰ~Ⅱ

白台村 Ⅲ~Ⅳ 王堡村 Ⅱ~Ⅲ 新店村 Ⅰ~Ⅱ

庞湾村 Ⅲ~Ⅳ 仁家湾村 Ⅱ~Ⅲ 山庄村 Ⅰ~Ⅱ

陈家大坪村 Ⅲ~Ⅳ

西滩乡

西滩村 Ⅰ~Ⅱ 玉丰村 Ⅰ~Ⅱ

大湾村 Ⅲ~Ⅳ 马家大岔村 Ⅰ~Ⅱ 余家堡子村 Ⅰ~Ⅱ

白虎村 Ⅲ~Ⅳ 黑虎沟村 Ⅰ~Ⅱ 李海村 Ⅰ~Ⅱ

周吴村 Ⅲ~Ⅳ 林家沟村 Ⅰ~Ⅱ

马莲乡

马莲村 Ⅰ~Ⅱ

张湾村 Ⅲ~Ⅳ 五岔村 Ⅰ~Ⅱ 北山村 Ⅰ~Ⅱ

通化村 Ⅲ~Ⅳ 吊嘴村 Ⅰ~Ⅱ 巴都沟村 Ⅰ~Ⅱ

震湖乡

苏堡村 Ⅲ~Ⅳ 张村堡村 Ⅰ~Ⅱ 张堡塬村 Ⅱ~Ⅲ 红庄子村 Ⅲ~Ⅳ 何家庄村 Ⅰ~Ⅱ 马其沟村 Ⅰ~Ⅱ

东岔村 Ⅲ~Ⅳ 白家甘岔村 Ⅰ~Ⅱ 后庄村 Ⅰ~Ⅱ

李章村 Ⅲ~Ⅳ 庙湾村 Ⅰ~Ⅱ 北坡村 Ⅰ~Ⅱ

蒙集村 Ⅲ~Ⅳ

王民乡

王民村 Ⅰ~Ⅱ 陆家沟村 Ⅰ~Ⅱ

龙川村 Ⅲ~Ⅳ 小湾村 Ⅰ~Ⅱ 堡子山村 Ⅰ~Ⅱ

陈岔村 Ⅲ~Ⅳ 周康村 Ⅰ~Ⅱ 南川村 Ⅰ~Ⅱ

党家岔村 Ⅲ~Ⅳ 学杨村 Ⅰ~Ⅱ 麻子湾村 Ⅰ~Ⅱ

堡玉村 Ⅲ~Ⅳ 三岔村 Ⅰ~Ⅱ 东洼村 Ⅰ~Ⅱ

立眉村 Ⅲ~Ⅳ 下赵村 Ⅰ~Ⅱ 八代沟村 Ⅰ~Ⅱ

和平村 Ⅲ~Ⅳ 二岔口村 Ⅰ~Ⅱ 罗漫沟村 Ⅰ~Ⅱ

河滩村 Ⅰ~Ⅱ 红太村 Ⅰ~Ⅱ 新堡村 Ⅰ~Ⅱ

孟湾村 Ⅲ~Ⅳ 二岔马村 Ⅰ~Ⅱ

将台堡镇

明台村 Ⅰ~Ⅱ

王坪村 Ⅲ~Ⅳ 杨湾村 Ⅰ~Ⅱ 包庄村 Ⅰ~Ⅱ 张撇村 Ⅲ~Ⅳ 窑坡村 Ⅰ~Ⅱ 牟荣村 Ⅰ~Ⅱ 毛坪村 Ⅲ~Ⅳ 小岔村 Ⅰ~Ⅱ 火家沟村 Ⅰ~Ⅱ 张家大岔村 Ⅲ~Ⅳ

什字乡

什字村 Ⅰ~Ⅱ 韩塬村 Ⅰ~Ⅱ

兴平乡

兴平村 Ⅱ~Ⅲ 谢寨村 Ⅰ~Ⅱ 崔中村 Ⅰ~Ⅱ 韩垴村 Ⅱ~Ⅲ 杨家庄村 Ⅰ~Ⅱ 李家嘴头村 Ⅰ~Ⅱ 赵垴村 Ⅱ~Ⅲ 黄沟村 Ⅰ~Ⅱ 东坡村 Ⅰ~Ⅱ 油房岔村 Ⅱ~Ⅲ 南台村 Ⅰ~Ⅱ 火家集村 Ⅰ~Ⅱ 虎家湾村 Ⅱ~Ⅲ 唐庄村 Ⅰ~Ⅱ 西坪村 Ⅰ~Ⅱ 堡湾村 Ⅱ~Ⅲ 李庄村 Ⅰ~Ⅱ 保林村 Ⅰ~Ⅱ 杨岔村 Ⅱ~Ⅲ 温唐村 Ⅰ~Ⅱ 明荣村 Ⅰ~Ⅱ

Page 38: 计 算 书jst.nx.gov.cn/bgzx201977.pdf宁夏回族自治区地方标准 XXX XXX/XXXXX 备案号 XXXXX 湿陷性黄土地区低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程 Technical code for

37

行政区划 湿陷等级 行政区划 湿陷等级 行政区划 湿陷等级

市 县(区) 乡(镇) 村 乡(镇) 村 乡(镇) 村

固原市

西吉县

将台堡镇

毛家沟村 Ⅰ~Ⅱ

偏城乡

双羊套村 Ⅰ~Ⅱ

白崖乡

泉沟垴村 Ⅰ~Ⅱ

甘岔村 Ⅰ~Ⅱ 花儿岔村 Ⅰ~Ⅱ 库坊沟村 Ⅰ~Ⅱ

深岔村 Ⅰ~Ⅱ 大庄村 Ⅰ~Ⅱ 小坡村 Ⅰ~Ⅱ

明星村 Ⅰ~Ⅱ 下堡村 Ⅰ~Ⅱ 半子沟村 Ⅰ~Ⅱ

硝河乡

硝河村 Ⅰ~Ⅱ 车路沟村 Ⅰ~Ⅱ 红套村 Ⅰ~Ⅱ

隆堡村 Ⅰ~Ⅱ 榆木沟村 Ⅰ~Ⅱ 余套村 Ⅰ~Ⅱ

郎岔村 Ⅰ~Ⅱ 上马泉村 Ⅰ~Ⅱ 西沟村 Ⅰ~Ⅱ

范湾村 Ⅰ~Ⅱ 北庄村 Ⅰ~Ⅱ 黑窑洞村 Ⅰ~Ⅱ

红泉村 Ⅰ~Ⅱ 姚家庄村 Ⅰ~Ⅱ 白家庄村 Ⅰ~Ⅱ

关庄村 Ⅰ~Ⅱ

沙沟乡

沙沟村 Ⅰ~Ⅱ 窑儿湾村 Ⅰ~Ⅱ

高塬村 Ⅱ~Ⅲ 叶家河村 Ⅰ~Ⅱ 斜路洼村 Ⅰ~Ⅱ

苏家沟村 Ⅰ~Ⅱ 中口村 Ⅰ~Ⅱ 鹞子川村 Ⅰ~Ⅱ

新庄村 Ⅰ~Ⅱ 叶家沟村 Ⅰ~Ⅱ

火石寨乡

石山村 Ⅰ~Ⅱ

马昌村 Ⅰ~Ⅱ 陶堡村 Ⅰ~Ⅱ 白庄村 Ⅰ~Ⅱ

民联村 Ⅰ~Ⅱ 顾家沟村 Ⅰ~Ⅱ 蝉窑村 Ⅰ~Ⅱ

坟湾村 Ⅰ~Ⅱ 大寨村 Ⅰ~Ⅱ 石洼村 Ⅰ~Ⅱ

偏城乡

偏城村 Ⅰ~Ⅱ 东庄村 Ⅰ~Ⅱ 新开村 Ⅰ~Ⅱ

杏树湾村 Ⅰ~Ⅱ 东沟村 Ⅰ~Ⅱ 沙岗村 Ⅰ~Ⅱ

马家湾村 Ⅰ~Ⅱ 桃包村 Ⅰ~Ⅱ 大红庄村 Ⅰ~Ⅱ

高崖村 Ⅰ~Ⅱ 满寺村 Ⅰ~Ⅱ 小红庄村 Ⅰ~Ⅱ

伏垴村 Ⅰ~Ⅱ 阳庄村 Ⅰ~Ⅱ 小川村 Ⅰ~Ⅱ

曹垴村 Ⅰ~Ⅱ 白崖乡

白崖村 Ⅰ~Ⅱ 元嘴村 Ⅰ~Ⅱ

滥泥滩村 Ⅰ~Ⅱ 阳洼村 Ⅰ~Ⅱ 罗庄村 Ⅰ~Ⅱ

柳林村 Ⅰ~Ⅱ 旧堡村 Ⅰ~Ⅱ 扫竹林村 Ⅰ~Ⅱ

隆德县

六盘山街道

西苑社区 Ⅰ~Ⅱ

城关镇

邓山村 Ⅰ~Ⅱ

沙塘镇

张树村 Ⅰ~Ⅱ

隆观社区 Ⅰ~Ⅱ 星火村 Ⅰ~Ⅱ 清泉村 Ⅰ~Ⅱ

东观社区 Ⅰ~Ⅱ 杨店村 Ⅰ~Ⅱ 街道村 Ⅰ~Ⅱ

隆泉村 Ⅰ~Ⅱ 吴山村 Ⅰ~Ⅱ 和平村 Ⅰ~Ⅱ

城关镇

竹林村 Ⅰ~Ⅱ

沙塘镇

锦华村 Ⅰ~Ⅱ 光联村 Ⅰ~Ⅱ

红崖村 Ⅰ~Ⅱ 锦屏村 Ⅰ~Ⅱ

联财镇

联财村 Ⅰ~Ⅱ

峰台村 Ⅰ~Ⅱ 马河村 Ⅰ~Ⅱ 联合村 Ⅰ~Ⅱ

嘴头村 Ⅰ~Ⅱ 十八里村 Ⅰ~Ⅱ 恒光村 Ⅰ~Ⅱ

南河村 Ⅰ~Ⅱ 许沟村 Ⅰ~Ⅱ 太联村 Ⅰ~Ⅱ

三合村 Ⅰ~Ⅱ 新民村 Ⅰ~Ⅱ 赵楼村 Ⅰ~Ⅱ

Page 39: 计 算 书jst.nx.gov.cn/bgzx201977.pdf宁夏回族自治区地方标准 XXX XXX/XXXXX 备案号 XXXXX 湿陷性黄土地区低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程 Technical code for

38

行政区划 湿陷等级 行政区划 湿陷等级 行政区划 湿陷等级

市 县(区) 乡(镇) 村 乡(镇) 村 乡(镇) 村

固原市 隆德县

联财镇 张楼村 Ⅰ~Ⅱ

神林乡

辛平村 Ⅰ~Ⅱ

温堡乡

温堡村 Ⅱ~Ⅲ

陈靳乡

清凉村 Ⅰ~Ⅱ 双村 Ⅰ~Ⅱ 张杜沟村 Ⅱ~Ⅲ

新兴村 Ⅰ~Ⅱ 杨野河村 Ⅰ~Ⅱ 杨堡村 Ⅱ~Ⅲ

陈靳村 Ⅰ~Ⅱ 观音村 Ⅰ~Ⅱ 老庄村 Ⅱ~Ⅲ

高阳村 Ⅰ~Ⅱ 岳村 Ⅰ~Ⅱ 杜川村 Ⅱ~Ⅲ

民联村 Ⅰ~Ⅱ

张程乡

杨袁村 Ⅱ~Ⅲ 杨坡村 Ⅱ~Ⅲ

何槐村 Ⅰ~Ⅱ 赵北孝村 Ⅱ~Ⅲ 北山村 Ⅱ~Ⅲ

新和村 Ⅰ~Ⅱ 李哈拉村 Ⅱ~Ⅲ 大麦沟村 Ⅱ~Ⅲ

好水乡

水磨村 Ⅰ~Ⅱ 崔家湾村 Ⅱ~Ⅲ 新庄村 Ⅱ~Ⅲ

后海村 Ⅰ~Ⅱ 张程村 Ⅱ~Ⅲ 夏坡村 Ⅱ~Ⅲ

张银村 Ⅰ~Ⅱ 桃园村 Ⅱ~Ⅲ 前进村 Ⅱ~Ⅲ

红星村 Ⅰ~Ⅱ 马儿岔村 Ⅱ~Ⅲ 吕梁村 Ⅱ~Ⅲ

三星村 Ⅰ~Ⅱ 五龙村 Ⅱ~Ⅲ

奠安乡

旧街村 Ⅱ~Ⅲ

永丰村 Ⅰ~Ⅱ

凤岭乡

孙湾村 Ⅰ~Ⅱ 新街村 Ⅱ~Ⅲ

中台村 Ⅰ~Ⅱ 薛岔村 Ⅰ~Ⅱ 马坪村 Ⅱ~Ⅲ

庙湾村 Ⅰ~Ⅱ 卜岔村 Ⅰ~Ⅱ 景林村 Ⅱ~Ⅲ

观庄乡

观堡村 Ⅰ~Ⅱ 于河村 Ⅰ~Ⅱ 梁堡村 Ⅱ~Ⅲ

姚套村 Ⅰ~Ⅱ 冯碑村 Ⅰ~Ⅱ 张田村 Ⅱ~Ⅲ

倪套村 Ⅰ~Ⅱ 齐兴村 Ⅰ~Ⅱ 杨川村 Ⅱ~Ⅲ

中梁村 Ⅰ~Ⅱ 李士村 Ⅰ~Ⅱ 雷王村 Ⅱ~Ⅲ

阳洼村 Ⅰ~Ⅱ 齐岔村 Ⅰ~Ⅱ 闫庙村 Ⅱ~Ⅲ

前庄村 Ⅰ~Ⅱ 魏沟村 Ⅰ~Ⅱ 海子村 Ⅱ~Ⅲ

后庄村 Ⅰ~Ⅱ 新化村 Ⅰ~Ⅱ 林沟村 Ⅰ~Ⅱ 上梁村 Ⅰ~Ⅱ 石庙村 Ⅰ~Ⅱ

山河乡

王庄村 Ⅰ~Ⅱ 大庄村 Ⅰ~Ⅱ 山河村 Ⅰ~Ⅱ 红堡村 Ⅰ~Ⅱ 边庄村 Ⅰ~Ⅱ 田滩村 Ⅰ~Ⅱ 菜子川村 Ⅰ~Ⅱ

杨河乡

玉皇岔村 Ⅰ~Ⅱ 滩村 Ⅰ~Ⅱ 串河村 Ⅰ~Ⅱ 石碑村 Ⅰ~Ⅱ 杨河村 Ⅰ~Ⅱ 崇安村 Ⅰ~Ⅱ 红旗村 Ⅰ~Ⅱ 大墁坡村 Ⅰ~Ⅱ 穆沟村 Ⅰ~Ⅱ

温堡乡

吴沟村 Ⅱ~Ⅲ

神林乡 神林村 Ⅰ~Ⅱ 田柳沙村 Ⅱ~Ⅲ 庞庄村 Ⅰ~Ⅱ 杜堡村 Ⅱ~Ⅲ

Page 40: 计 算 书jst.nx.gov.cn/bgzx201977.pdf宁夏回族自治区地方标准 XXX XXX/XXXXX 备案号 XXXXX 湿陷性黄土地区低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程 Technical code for

39

行政区划 湿陷等级 行政区划 湿陷等级 行政区划 湿陷等级

市 县(区) 乡(镇) 村 乡(镇) 村 乡(镇) 村

固原市 泾源县

香水镇

香水街居委会 非湿陷~Ⅰ

泾河源镇

白吉村 非湿陷~Ⅰ 张家台村 Ⅰ~Ⅱ

百泉街居委会 非湿陷~Ⅰ 高峰村 非湿陷~Ⅰ 新民乡 马家河滩村 Ⅰ~Ⅱ

大庄村 非湿陷~Ⅰ 庞东村 非湿陷~Ⅰ 南庄村 Ⅰ~Ⅱ

永丰村 非湿陷~Ⅰ 东山村 非湿陷~Ⅰ 西贤村 Ⅰ~Ⅱ

思源村 非湿陷~Ⅰ 东峡村 非湿陷~Ⅰ 杨堡村 Ⅰ~Ⅱ

城关村 非湿陷~Ⅰ 石底村 非湿陷~Ⅰ 王家沟村 Ⅰ~Ⅱ

上桥村 非湿陷~Ⅰ 底沟村 非湿陷~Ⅰ 先进村 Ⅰ~Ⅱ

下桥村 非湿陷~Ⅰ

六盘山镇

什字村 Ⅰ~Ⅱ 花崖沟村 Ⅰ~Ⅱ

沙源村 非湿陷~Ⅰ 张堡村 Ⅰ~Ⅱ

兴盛乡

下金村 Ⅰ~Ⅱ

杨家村 非湿陷~Ⅰ 和尚铺村 Ⅰ~Ⅱ 兴明村 Ⅰ~Ⅱ

车村 非湿陷~Ⅰ 五里村 Ⅰ~Ⅱ 兴盛村 Ⅰ~Ⅱ

园子村 非湿陷~Ⅰ 杨家庄村 Ⅰ~Ⅱ 红旗村 Ⅰ~Ⅱ

沙南村 非湿陷~Ⅰ 太阳洼村 Ⅰ~Ⅱ 新旗村 Ⅰ~Ⅱ

新月村 非湿陷~Ⅰ 半个山村 Ⅰ~Ⅱ 上黄村 Ⅰ~Ⅱ

白家村 非湿陷~Ⅰ 陆家大庄村 Ⅰ~Ⅱ 下黄村 Ⅰ~Ⅱ

卡子村 非湿陷~Ⅰ 李家庄村 Ⅰ~Ⅱ 上金村 Ⅰ~Ⅱ

下寺村 非湿陷~Ⅰ 马西坡村 Ⅰ~Ⅱ 红星村 Ⅰ~Ⅱ

米岗村 非湿陷~Ⅰ 东山坡村 Ⅰ~Ⅱ

黄花乡

庙湾村 Ⅰ~Ⅱ

惠台村 非湿陷~Ⅰ 刘沟村 Ⅰ~Ⅱ 华兴村 Ⅰ~Ⅱ

暖水村 非湿陷~Ⅰ 周沟村 Ⅰ~Ⅱ 店堡村 Ⅰ~Ⅱ

太阳村 非湿陷~Ⅰ 蒿店村 Ⅰ~Ⅱ 上胭村 Ⅰ~Ⅱ

泾河源镇

兰大庄村 非湿陷~Ⅰ 农林村 Ⅰ~Ⅱ 下胭村 Ⅰ~Ⅱ

河北村 非湿陷~Ⅰ 花果村 Ⅰ~Ⅱ 胜利村 Ⅰ~Ⅱ

白面村 非湿陷~Ⅰ 板沟村 Ⅰ~Ⅱ 羊西槽村 Ⅰ~Ⅱ

马家村 非湿陷~Ⅰ 塔湾村 Ⅰ~Ⅱ 平凉庄村 Ⅰ~Ⅱ

泾光村 非湿陷~Ⅰ 幸和村 Ⅰ~Ⅱ 红土村 Ⅰ~Ⅱ

下秦村 非湿陷~Ⅰ 双合村 Ⅰ~Ⅱ 向阳村 Ⅰ~Ⅱ

上秦村 非湿陷~Ⅰ 双沟村 Ⅰ~Ⅱ 沙塘村 Ⅰ~Ⅱ

北营村 非湿陷~Ⅰ 牡丹村 Ⅰ~Ⅱ 土窑村 Ⅰ~Ⅱ

龙潭村 非湿陷~Ⅰ

新民乡

先锋村 Ⅰ~Ⅱ

大湾乡

六盘村 Ⅰ~Ⅱ

余家村 非湿陷~Ⅰ 照明村 Ⅰ~Ⅱ 何堡村 Ⅰ~Ⅱ

南庄村 非湿陷~Ⅰ 高家沟村 Ⅰ~Ⅱ 瓦亭村 Ⅰ~Ⅱ

冶家村 非湿陷~Ⅰ 石嘴村 Ⅰ~Ⅱ 中庄村 Ⅰ~Ⅱ

涝池村 非湿陷~Ⅰ 上湾村 Ⅰ~Ⅱ 尚坪村 Ⅰ~Ⅱ

王家村 非湿陷~Ⅰ 燕家山村 Ⅰ~Ⅱ 苏堡村 Ⅰ~Ⅱ

Page 41: 计 算 书jst.nx.gov.cn/bgzx201977.pdf宁夏回族自治区地方标准 XXX XXX/XXXXX 备案号 XXXXX 湿陷性黄土地区低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程 Technical code for

40

行政区划 湿陷等级 行政区划 湿陷等级 行政区划 湿陷等级

市 县(区) 乡(镇) 村 乡(镇) 村 乡(镇) 村

固原市

泾源县 大湾乡

绿塬村 Ⅰ~Ⅱ 大湾乡

牛营村 Ⅰ~Ⅱ 大湾乡 大湾村 Ⅰ~Ⅱ 杨岭村 Ⅰ~Ⅱ 武坪村 Ⅰ~Ⅱ 董庄村 Ⅰ~Ⅱ 四沟村 Ⅰ~Ⅱ

彭阳县

白阳镇

政府街居委会 Ⅰ~Ⅱ

王洼镇

花芦滩村 Ⅲ~Ⅳ

新集乡

张化村 Ⅰ~Ⅱ

郑河路居委会 Ⅰ~Ⅱ 陡沟村 Ⅲ~Ⅳ 上蔡村 Ⅰ~Ⅱ

友谊街居委会 Ⅰ~Ⅱ 王洼村 Ⅲ~Ⅳ 谢寨村 Ⅰ~Ⅱ

姚河村 Ⅰ~Ⅱ 赵沟村 Ⅲ~Ⅳ 马旺堡村 Ⅰ~Ⅱ

任湾村 Ⅰ~Ⅱ 姚岔村 Ⅲ~Ⅳ 白林村 Ⅰ~Ⅱ

南山村 Ⅰ~Ⅱ 梁壕村 Ⅲ~Ⅳ 周家庄村 Ⅰ~Ⅱ

刘台村 Ⅰ~Ⅱ 杨寨村 Ⅲ~Ⅳ 大伙村 Ⅰ~Ⅱ

周沟村 Ⅰ~Ⅱ 团庄村 Ⅲ~Ⅳ 峁堡村 Ⅰ~Ⅱ

双磨村 Ⅰ~Ⅱ 马掌村 Ⅲ~Ⅳ 何山村 Ⅰ~Ⅱ

姬山村 Ⅰ~Ⅱ 崖堡村 Ⅲ~Ⅳ 张湾村 Ⅰ~Ⅱ

罗堡村 Ⅰ~Ⅱ

古城镇

古城村 Ⅰ~Ⅱ 白河村 Ⅰ~Ⅱ

姜洼村 Ⅰ~Ⅱ 刘高庄村 Ⅰ~Ⅱ 沟口村 Ⅰ~Ⅱ

袁老庄村 Ⅰ~Ⅱ 温沟村 Ⅰ~Ⅱ 上马洼村 Ⅰ~Ⅱ

余沟村 Ⅰ~Ⅱ 店洼村 Ⅰ~Ⅱ 下马洼村 Ⅰ~Ⅱ

白岔村 Ⅰ~Ⅱ 中川村 Ⅰ~Ⅱ 姚河村 Ⅰ~Ⅱ

陡坡村 Ⅰ~Ⅱ 任河村 Ⅰ~Ⅱ 太寺村 Ⅰ~Ⅱ

崾岘村 Ⅰ~Ⅱ 乃河村 Ⅰ~Ⅱ 白草洼村 Ⅰ~Ⅱ

中庄村 Ⅰ~Ⅱ 小岔沟村 Ⅰ~Ⅱ 赵沟村 Ⅰ~Ⅱ

玉洼村 Ⅰ~Ⅱ 海口村 Ⅰ~Ⅱ

城阳乡

刘河村 Ⅱ~Ⅲ

庞阳洼村 Ⅰ~Ⅱ 羊坊坪村 Ⅰ~Ⅱ 城阳村 Ⅱ~Ⅲ

王洼镇

煤矿居委会 Ⅲ~Ⅳ 挂马沟村 Ⅰ~Ⅱ 长城村 Ⅱ~Ⅲ

北洼村 Ⅲ~Ⅳ 罗山村 Ⅰ~Ⅱ 涝池村 Ⅱ~Ⅲ

李寨村 Ⅲ~Ⅳ 甘海子村 Ⅰ~Ⅱ 陈沟村 Ⅱ~Ⅲ

路寨村 Ⅲ~Ⅳ 王大户村 Ⅰ~Ⅱ 韩寨村 Ⅱ~Ⅲ

石岔村 Ⅲ~Ⅳ 丁岗堡村 Ⅰ~Ⅱ 杨坪村 Ⅱ~Ⅲ

山庄村 Ⅲ~Ⅳ 刘沟门村 Ⅰ~Ⅱ 沟圈村 Ⅱ~Ⅲ

孙阳村 Ⅲ~Ⅳ 川口村 Ⅰ~Ⅱ 北塬村 Ⅱ~Ⅲ

邓岔村 Ⅲ~Ⅳ 田庄村 Ⅰ~Ⅱ 杨塬村 Ⅱ~Ⅲ

李岔村 Ⅲ~Ⅳ 郑庄村 Ⅰ~Ⅱ 红河乡

宽坪村 Ⅱ~Ⅲ

李洼村 Ⅲ~Ⅳ 田壕村 Ⅰ~Ⅱ 什字村 Ⅱ~Ⅲ

尚台村 Ⅲ~Ⅳ 新集乡 新集村 Ⅰ~Ⅱ 上王村 Ⅱ~Ⅲ

Page 42: 计 算 书jst.nx.gov.cn/bgzx201977.pdf宁夏回族自治区地方标准 XXX XXX/XXXXX 备案号 XXXXX 湿陷性黄土地区低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程 Technical code for

41

行政区划 湿陷等级 行政区划 湿陷等级 行政区划 湿陷等级

市 县(区) 乡(镇) 村 乡(镇) 村 乡(镇) 村

固原市 彭阳县

红河乡

黑牛沟村 Ⅱ~Ⅲ

小岔乡

米沟村 Ⅲ~Ⅳ

交岔乡

庙庄村 Ⅲ~Ⅳ

文沟村 Ⅱ~Ⅲ 卷槽村 Ⅲ~Ⅳ 关口村 Ⅲ~Ⅳ

何塬村 Ⅱ~Ⅲ 耳城村 Ⅲ~Ⅳ 东洼村 Ⅲ~Ⅳ

韩堡村 Ⅱ~Ⅲ 柳湾村 Ⅲ~Ⅳ 关堡台村 Ⅲ~Ⅳ

友联村 Ⅱ~Ⅲ 小岔村 Ⅲ~Ⅳ 交岔村 Ⅲ~Ⅳ

红河村 Ⅱ~Ⅲ

孟塬乡

椿树岔村 Ⅲ~Ⅳ 保阳村 Ⅲ~Ⅳ

常沟村 Ⅱ~Ⅲ 白杨庄村 Ⅲ~Ⅳ 大坪村 Ⅲ~Ⅳ

夏塬村 Ⅱ~Ⅲ 小石沟村 Ⅲ~Ⅳ

草庙乡

包山村 Ⅲ~Ⅳ

徐塬村 Ⅱ~Ⅲ 何岘村 Ⅲ~Ⅳ 祁崾岘村 Ⅲ~Ⅳ

冯庄乡

雅石沟村 Ⅲ~Ⅳ 玉塬村 Ⅲ~Ⅳ 草庙村 Ⅲ~Ⅳ

小寺村 Ⅲ~Ⅳ 高岔村 Ⅲ~Ⅳ 赵洼村 Ⅲ~Ⅳ

小湾村 Ⅲ~Ⅳ 牛耳塬村 Ⅲ~Ⅳ 新洼村 Ⅲ~Ⅳ

冯庄村 Ⅲ~Ⅳ 双树村 Ⅲ~Ⅳ 张街村 Ⅲ~Ⅳ

虎崾岘村 Ⅲ~Ⅳ 赵山庄村 Ⅲ~Ⅳ 曹川村 Ⅲ~Ⅳ

茨湾村 Ⅲ~Ⅳ 草滩村 Ⅲ~Ⅳ 丑畔村 Ⅲ~Ⅳ

小园子村 Ⅲ~Ⅳ 虎山庄村 Ⅲ~Ⅳ 周庄村 Ⅲ~Ⅳ

上湾村 Ⅲ~Ⅳ

罗洼乡

罗洼村 Ⅲ~Ⅳ 王岔村 Ⅲ~Ⅳ

崖湾村 Ⅲ~Ⅳ 寨科村 Ⅲ~Ⅳ 牛湾村 Ⅲ~Ⅳ

高庄村 Ⅲ~Ⅳ 马涝坝村 Ⅲ~Ⅳ 刘塬村 Ⅲ~Ⅳ

羊草湾村 Ⅲ~Ⅳ 张湾村 Ⅲ~Ⅳ 米塬村 Ⅲ~Ⅳ

小岔乡

榆树村 Ⅲ~Ⅳ 石沟村 Ⅲ~Ⅳ 和沟村 Ⅲ~Ⅳ

李渠村 Ⅲ~Ⅳ 薛套村 Ⅲ~Ⅳ 吊岔村 Ⅲ~Ⅳ 崾岘村 Ⅲ~Ⅳ

中卫市 海原县

海城镇

山门村 Ⅰ~Ⅱ

李旺镇

韩府村 Ⅰ~Ⅱ 李旺镇

中川村 Ⅰ~Ⅱ

水洼村 Ⅰ~Ⅱ 马莲村 Ⅰ~Ⅱ 黑岭村 Ⅰ~Ⅱ

段塬村 Ⅰ~Ⅱ 李旺村 Ⅰ~Ⅱ 九道村 Ⅰ~Ⅱ

高台村 Ⅰ~Ⅱ 团庄村 Ⅰ~Ⅱ

西安镇

白吉村 Ⅱ~Ⅲ

堡子村 Ⅰ~Ⅱ 七百户村 Ⅰ~Ⅱ 菜园村 Ⅱ~Ⅲ

武塬村 Ⅰ~Ⅱ 杨山村 Ⅰ~Ⅱ 小河村 Ⅱ~Ⅲ

王井村 Ⅰ~Ⅱ 杨堡村 Ⅰ~Ⅱ 胡湾村 Ⅱ~Ⅲ

李旺镇

李果园村 Ⅰ~Ⅱ 上川村 Ⅰ~Ⅱ 付套村 Ⅱ~Ⅲ

罗泉村 Ⅰ~Ⅱ 九牛村 Ⅰ~Ⅱ 薛套村 Ⅱ~Ⅲ

二道村 Ⅰ~Ⅱ 罗塘村 Ⅰ~Ⅱ 范台村 Ⅱ~Ⅲ

红圈村 Ⅰ~Ⅱ 北梁村 Ⅰ~Ⅱ 园河村 Ⅱ~Ⅲ

Page 43: 计 算 书jst.nx.gov.cn/bgzx201977.pdf宁夏回族自治区地方标准 XXX XXX/XXXXX 备案号 XXXXX 湿陷性黄土地区低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程 Technical code for

42

行政区划 湿陷等级 行政区划 湿陷等级 行政区划 湿陷等级

市 县(区) 乡(镇) 村 乡(镇) 村 乡(镇) 村

中卫市 海原县

西安镇 西安村 Ⅱ~Ⅲ

树台乡

大嘴村 Ⅱ~Ⅲ 郑旗乡

南山村 Ⅰ~Ⅱ

三河镇

唐堡村 Ⅰ~Ⅱ 树台村 Ⅱ~Ⅲ 撒台村 Ⅰ~Ⅱ

丘陵村 Ⅰ~Ⅱ 二百户村 Ⅱ~Ⅲ 中坪村 Ⅰ~Ⅱ

学梁村 Ⅰ~Ⅱ 浪塘村 Ⅱ~Ⅲ

贾塘乡

南湾村 Ⅱ~Ⅲ

苋麻村 Ⅰ~Ⅱ 红井村 Ⅱ~Ⅲ 贾塘村 Ⅱ~Ⅲ

代店村 Ⅰ~Ⅱ 相桐村 Ⅱ~Ⅲ 后塘村 Ⅱ~Ⅲ

辽坡村 Ⅱ~Ⅲ 新庄村 Ⅱ~Ⅲ 黄坪村 Ⅱ~Ⅲ

黑城村 Ⅰ~Ⅱ 龚湾村 Ⅱ~Ⅲ 王塘村 Ⅱ~Ⅲ

团庄村 Ⅰ~Ⅱ 韩庄村 Ⅱ~Ⅲ 马营村 Ⅱ~Ⅲ

红城村 Ⅰ~Ⅱ

关桥乡

王湾村 Ⅰ~Ⅱ 贺川村 Ⅱ~Ⅲ

肆营村 Ⅰ~Ⅱ 麻春村 Ⅰ~Ⅱ 双河村 Ⅱ~Ⅲ

陆窖村 Ⅰ~Ⅱ 罗山村 Ⅰ~Ⅱ 堡台村 Ⅱ~Ⅲ

坪路村 Ⅰ~Ⅱ 冯湾村 Ⅰ~Ⅱ

曹洼乡

老虎村 Ⅱ~Ⅲ

小河村 Ⅰ~Ⅱ 张湾村 Ⅰ~Ⅱ 曹洼村 Ⅱ~Ⅲ

七营镇

砖窖村 Ⅱ~Ⅲ 贺堡村 Ⅰ~Ⅱ 脱烈村 Ⅱ~Ⅲ

张堡村 Ⅱ~Ⅲ 方堡村 Ⅰ~Ⅱ 白崖村 Ⅱ~Ⅲ

伍营村 Ⅰ~Ⅱ 关桥村 Ⅰ~Ⅱ 冶套村 Ⅱ~Ⅲ

马莲村 Ⅰ~Ⅱ 脱场村 Ⅰ~Ⅱ 硝沟村 Ⅱ~Ⅲ

七营村 Ⅰ~Ⅱ 马湾村 Ⅰ~Ⅱ 南川村 Ⅱ~Ⅲ

南堡村 Ⅱ~Ⅲ 八斗村 Ⅰ~Ⅱ

九彩乡

九彩村 Ⅱ~Ⅲ

马堡村 Ⅱ~Ⅲ

高崖乡

香水村 Ⅰ~Ⅱ 元套村 Ⅱ~Ⅲ

下套村 Ⅱ~Ⅲ 红古村 Ⅰ~Ⅱ 马套村 Ⅱ~Ⅲ

杨堡村 Ⅱ~Ⅲ 红岸村 Ⅰ~Ⅱ 黑林村 Ⅱ~Ⅲ

北咀村 Ⅰ~Ⅱ 联合村 Ⅰ~Ⅱ 马圈村 Ⅱ~Ⅲ

盘河村 Ⅰ~Ⅱ 草场村 Ⅰ~Ⅱ 马湾村 Ⅱ~Ⅲ

八营村 Ⅱ~Ⅲ 三分湾村 Ⅰ~Ⅱ 新庄村 Ⅱ~Ⅲ

柴梁村 Ⅱ~Ⅲ 高崖村 Ⅰ~Ⅱ

李俊乡

团结村 Ⅰ~Ⅱ

高崖村 Ⅰ~Ⅱ 高湾村 Ⅰ~Ⅱ 李俊村 Ⅰ~Ⅱ

史店乡

米湾村 Ⅰ~Ⅱ

郑旗乡

西沿村 Ⅰ~Ⅱ 蔡祥村 Ⅰ~Ⅱ

史店村 Ⅰ~Ⅱ 郑旗村 Ⅰ~Ⅱ 红星村 Ⅰ~Ⅱ

苍湾村 Ⅰ~Ⅱ 何庄村 Ⅰ~Ⅱ 联合村 Ⅰ~Ⅱ

徐坪村 Ⅰ~Ⅱ 后山村 Ⅰ~Ⅱ 永丰村 Ⅰ~Ⅱ

田拐村 Ⅰ~Ⅱ 吴湾村 Ⅰ~Ⅱ 李洼村 Ⅰ~Ⅱ

大川村 Ⅰ~Ⅱ 老鸦村 Ⅰ~Ⅱ 蒿滩村 Ⅰ~Ⅱ

前川村 Ⅰ~Ⅱ 撒堡村 Ⅰ~Ⅱ 上窑村 Ⅰ~Ⅱ

Page 44: 计 算 书jst.nx.gov.cn/bgzx201977.pdf宁夏回族自治区地方标准 XXX XXX/XXXXX 备案号 XXXXX 湿陷性黄土地区低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程 Technical code for

43

行政区划 湿陷等级 行政区划 湿陷等级 行政区划 湿陷等级

市 县(区) 乡(镇) 村 乡(镇) 村 乡(镇) 村

中卫市 海原县 红羊乡

杨明村 Ⅰ~Ⅱ

关庄乡

高台村 Ⅰ~Ⅱ

甘城乡

久坪村 Ⅱ~Ⅲ

张元村 Ⅰ~Ⅱ 关庄村 Ⅰ~Ⅱ 石景村 Ⅱ~Ⅲ

安堡村 Ⅰ~Ⅱ 窑儿村 Ⅰ~Ⅱ 三台村 Ⅱ~Ⅲ

建国村 Ⅰ~Ⅱ 庙湾村 Ⅰ~Ⅱ 武塘村 Ⅱ~Ⅲ

谢套村 Ⅰ~Ⅱ 宋庄村 Ⅰ~Ⅱ 种羊场

盐池村 Ⅰ~Ⅱ

术川村 Ⅰ~Ⅱ

甘城乡

甘城村 Ⅱ~Ⅲ 张寨村 Ⅰ~Ⅱ

红羊村 Ⅰ~Ⅱ 吴池村 Ⅱ~Ⅲ

红堡村 Ⅰ~Ⅱ 双井村 Ⅱ~Ⅲ

前进村 Ⅰ~Ⅱ 乔畔村 Ⅱ~Ⅲ

刘套村 Ⅰ~Ⅱ 严湾村 Ⅱ~Ⅲ

石塘村 Ⅰ~Ⅱ 周掌村 Ⅱ~Ⅲ

注:非湿陷~Ⅰ表示该区域场地无湿陷或Ⅰ级非自重湿陷;Ⅰ~Ⅱ表示该区域场地Ⅰ级非自重湿陷、Ⅱ级非自重或Ⅱ级自重湿陷;Ⅱ~Ⅲ、Ⅲ~Ⅳ表示该区域场地Ⅱ级自重湿陷、Ⅲ级自重湿陷

或Ⅳ级自重湿陷。

Page 45: 计 算 书jst.nx.gov.cn/bgzx201977.pdf宁夏回族自治区地方标准 XXX XXX/XXXXX 备案号 XXXXX 湿陷性黄土地区低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程 Technical code for

44

附录 B 标准贯入法估测地基承载力

1 标准贯入试验的作法应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10.5 要求,检测地基承载力时应

符合下列要求:

2 标准贯入试验应在平整的场地上进行,试验点平面布设应符合下列规定:

(1)测试点应根据工程地质分区或加固处理分区均匀布置,并应具有代表性;

(3)评价地基处理效果时,处理前、后的测试点布置应考虑位置的一致性。

3 标准贯入试验的检测深度除应满足设计要求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

(1)天然地基的检测深度应达到主要受力层深度以下;

(2)人工地基的检测深度应达到加固深度以下 0.5m;

4 标准贯入试验孔宜采用回转钻进,在泥浆护壁不能保持孔壁稳定时,宜下套管

护壁,试验深度须在套管底端 75cm 以下。

5 试验孔钻至进行试验的土层标高以上 15cm 处,应清除孔底残土后换用标准贯入

器,并应量得深度尺寸再进行试验。

6 试验应采用自动脱钩的自由落锤法进行锤击,并应采取减小导向杆与锤间的摩

阻力、避免锤击时的偏心和侧向晃动以及保持贯入器、探杆、导向杆连接后的垂直度

等措施。

7 标准贯入试验应符合下列规定:

(1)贯入器垂直打入试验土层中 15cm 应不计击数;

(2)继续贯入,应记录每贯入 10cm 的锤击数,累计 30cm 的锤击数即为标准贯入击

数;

(3)锤击速率应小于 30 击/min;

(4)当锤击数已达 50 击,而贯入深度未达到 30cm 时,宜终止试验,记录 50 击的实

际贯入深度,应按下式换算成相当于贯入 30cm 的标准贯入试验实测锤击数:

SN

=

5030 B-1

式中:N—标准贯入击数;

△S——50 击时的贯入度(cm)。

(5)贯入器拔出后,应对贯入器中的土样进行鉴别、描述、记录;需测定黏粒含

量时留取土样进行试验分析。

Page 46: 计 算 书jst.nx.gov.cn/bgzx201977.pdf宁夏回族自治区地方标准 XXX XXX/XXXXX 备案号 XXXXX 湿陷性黄土地区低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程 Technical code for

45

8 标准贯入试验点竖向间距应视工程特点、地层情况、加固目的确定,宜为 1.0m。

9 同一检测孔的标准贯入试验点间距宜相等。

10 人工地基的标准贯入试验结果应提供每个检测孔的标准贯入试验实测锤击数

和修正锤击数。

11 标准贯入试验锤击数值可用于分析岩土性状,判定地基承载力。N 值的修正应

根据建立的统计关系确定。

12 杆长修正时,锤击数可按下式进行钻杆长度修正:

NN =' B.2

式中:N′—标准贯入试验修正锤击数;

N—标准贯入试验实测锤击数;

α—触探杆长度修正系数,可按表 B-1 确定。

表 B-1 标准贯入试验触探杆长度修正系数

触探杆长度(m) ≤3 6 9 12 15 18 21 25 30

α 1.00 0.92 0.86 0.81 0.77 0.73 0.70 0.68 0.65

13 各分层土的标准贯入锤击数代表值应取每个检测孔不同深度的标准贯入试验

锤击数的平均值。同一土层参加统计的试验点不应少于 3 点,当其极差不超过平均值

的 30%时,应取其平均值作为代表值;当极差超过平均值的 30%时,应分析原因,结

合工程实际判别,可增加试验点数量。

14 初步判定地基土承载力特征值时,可按表 B-2 进行估算。

表 B-2 黏性土承载力特征值 fak(kPa)

N′ 3 5 7 9 11 13 15 17 19 21

fak 90 110 150 180 220 260 310 360 410 450

15 采用标准贯入试验成果判定地基土承载力和变形模量或压缩模量时,应与地基

处理设计时依据的地基承载力和变形参数的确定方法一致。

Page 47: 计 算 书jst.nx.gov.cn/bgzx201977.pdf宁夏回族自治区地方标准 XXX XXX/XXXXX 备案号 XXXXX 湿陷性黄土地区低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程 Technical code for

46

宁夏回族自治区地方标准

湿陷性黄土地区低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程

条文说明

Page 48: 计 算 书jst.nx.gov.cn/bgzx201977.pdf宁夏回族自治区地方标准 XXX XXX/XXXXX 备案号 XXXXX 湿陷性黄土地区低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程 Technical code for

47

目 录

1 总 则 ....................................................................................................................................................... 48

2 术语、符号 ............................................................................................................................................ 49

2.1 术语 .............................................................................................................................................. 49

3 基本规定 ................................................................................................................................................ 50

4 加防水措施的换填垫层法 .................................................................................................................... 51

4.2 垫层材料要求 ............................................................................................................................. 51

4.3 防水材料要求 ............................................................................................................................. 51

4.4 垫层厚度的确定 ......................................................................................................................... 51

4.8 具体处理方法及防水措施 ......................................................................................................... 51

4.9 施工 ............................................................................................................................................. 54

5 灰土井桩 ................................................................................................................................................ 55

5.1 适用范围 ..................................................................................................................................... 55

5.2 灰土井桩设计 ............................................................................................................................. 55

5.3 灰土井桩间距、桩径及桩长要求 ............................................................................................. 55

5.4 灰土井桩承载力及计算 ............................................................................................................. 55

5.5 灰土井桩施工要求 ..................................................................................................................... 56

6 有防水措施的土或灰土挤密桩法法 .................................................................................................... 57

6.1 使用范围 ..................................................................................................................................... 57

6.2 现场试验要求 ............................................................................................................................. 57

6.4 挤密桩具体参数 ......................................................................................................................... 57

6.5 施工要求 ..................................................................................................................................... 57

6.6 承载力 ......................................................................................................................................... 58

7 强夯法 .................................................................................................................................................... 59

7.1 使用范围 ..................................................................................................................................... 59

7.2 强夯设计 ..................................................................................................................................... 59

附录 A 宁夏部分地区黄土湿陷等级统计表 ........................................................................................... 60

附录 B 标准贯入法估测地基承载力 ....................................................................................................... 61

Page 49: 计 算 书jst.nx.gov.cn/bgzx201977.pdf宁夏回族自治区地方标准 XXX XXX/XXXXX 备案号 XXXXX 湿陷性黄土地区低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程 Technical code for

48

1 总则

1.0.1 本规程通过对宁夏区内,尤其是宁南山区近 30 年的低矮建筑调查研究,总

结经验,结合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状况,有针对性地对量大面广的低矮建筑在湿陷性黄

土地区确定地基处理原则。防止地基土湿陷变形,保证低矮建筑安全与正常使用,做

到因地制宜,技术先进、经济合理、保护环境,这是制订本规程的宗旨和指导思想。

1.0.2 本规程仅适用于指导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区内的低矮建筑(层数不超过 2 层

且总层高不超过 6m,建筑物长高比不大于 2.5 的建筑,对于单层建筑长高比可适当放

宽)。本条主要说明了本规程的适用范围,低矮建筑大多采用砖混、砖木结构,对不

均匀沉降敏感,故本条特意对长高比做出明确规定。

1.0.4 本规程采用地基处理加防水等为主的综合措施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区低矮建

筑。在湿陷性黄土地区进行建设,应根据湿陷性黄土的特点和工程需求、因地制宜,

采取以地基处理为主加地表防水等综合措施,防止地基湿陷对建筑物的危害。应增加

埋地管道、排水沟、雨水鸿沟和水地等与建筑物之间的防护距离。

Page 50: 计 算 书jst.nx.gov.cn/bgzx201977.pdf宁夏回族自治区地方标准 XXX XXX/XXXXX 备案号 XXXXX 湿陷性黄土地区低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程 Technical code for

49

2 术语、符号

2.1.7 加防水措施的换填垫层法

防水措施主要指在建筑物散水底、素土垫层顶或垫层四周采用 3:7 灰土或防水土

工材料形成有效的多方位防水措施。

2.1.8 有防水措施的土或灰土挤密桩法法

防水措施主要指在建筑物散水底、素土垫层顶或垫层四周采用 3:7 灰土或防水土

工材料形成有效的多方位防水措施。

2.1.9 灰土墙

沿基坑四周采用 2:8 或 3:7 灰土(消石灰与土的体积比)分层夯实(压实系数不小

于 0.95)形成的地下连续墙体。与基础底灰土垫层共同形成建筑物基础底平面和基坑

侧面封闭式防水构造实体。

Page 51: 计 算 书jst.nx.gov.cn/bgzx201977.pdf宁夏回族自治区地方标准 XXX XXX/XXXXX 备案号 XXXXX 湿陷性黄土地区低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程 Technical code for

50

3 基本规定

3.0.1 本条规定是在选择地基处理方案前应完成的工作,强调进行现场调整研究的重

要性。明确规定低矮建筑地基处理基本原则,不具备提供岩土工程及水文资料条件的,

可参考相邻建筑工程岩土勘察报告(水平距离小于 50m)或附录 A 或对地质情况进行

初步判断。3.0.2-3.0.3 湿陷性黄土地区的低矮建筑地基处理首先要明确建筑分类、设

防分类、地基土湿陷等级,并进行多方案比选,满足技术经济要求。

3.0.4 本条规定了在确定地基处理方法时宜遵循的步骤。着重指出在选择地基处理方

案时,宜根据各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初步选出几种可供考虑的地基处理方案,其中

强调包括选择两种或多种地基处理措施组成的综合处理方案。工程实践证明,当岩土

工程条件较为复杂或建筑物对地基要求较高时,采用单一的地基处理方法,往往满足

不了设计要求或造价较高,而由两种或多种地基处理措施组成的综合处理方法可能是

最佳选择。

地基处理是经验性很强的技术工作。相同的地基处理工艺,相同的设备,在不同

成因的场地上处理效果不尽相同;在一个地区成功的地基处理方法,在另一个地区使

用,也需根据场地的特点对施工工艺进行调整,才能取得满意的效果。因此,地基处

理方法和施工参数确定时,应进行相应的现场试验或试验性施工,进行必要的测试,

以检验设计参数和处理效果。

3.0.6-3.0.8 长期经验表明湿陷性黄土地区地基承载力在偏心荷载作用下,房屋基础易

出现不均匀沉降。存在软弱下卧层的房屋地基基础不均匀沉降概率远大于无软弱下卧

的房屋,所以,对湿陷性黄土地区低矮建筑必须满足该条文的规定,确保工程质量。

3.0.9 本条文主要针对防水措施,有水建筑应加强防水构造设计。

Page 52: 计 算 书jst.nx.gov.cn/bgzx201977.pdf宁夏回族自治区地方标准 XXX XXX/XXXXX 备案号 XXXXX 湿陷性黄土地区低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程 Technical code for

51

4 加防水措施的换填垫层法

4.2 低矮建筑垫层土料一般采用就地取材的办法,清除地表 0.5 米-1.0 米的垃圾层,

过筛清除建筑垃圾,并控制好土料的最优含水量,当无试验资料时,土(或灰土)的

最优含水量,宜取该场地天然土的塑限含水量为其填料的最优含水量。通过近年来固

原市海绵城市下沉式绿地等一些重点工程的推广使用,证明土工合成卷材防水效果好,

价格适中,施工方便,故本条新增土工合成材料作为防水材料使用。

4.3-4.4 垫层设计应满足建筑地基的承载力和变形要求。首先垫层能换除基础下直接

承受建筑荷载的软弱土层,代之以能满足承载力要求的垫层;其次荷载通过垫层的应

力的应力扩散,使下卧层顶面受到的压力满足小于或等于下卧层承载力的条件;基础

持力层被低压缩性的垫层代换,能有效减小基础的沉降量。因此,合理确定垫层垫层

厚度是垫层设计的主要内容。通常根据土层的情况确定需要换填的深度,对浅层软弱

土层不大的工程,应置换掉全部软弱土层。对需换填的软弱土层,首先应根据垫层的

承载力确定基础的宽度和基底压力,再根据垫层下卧层的承载力,设置垫层的厚度,

经本规程(4.4-1)复核,最后确定垫层厚度。

下卧层顶面的附加应力值可以根据双层地层地基理论进行计算,但这种方法仅限

于条形基础均布荷载的计算条件。也可以将双层地基视作均质地基,按均质连续各向

同性半无限直线变形体的弹性理论计算。第一种方法计算较复杂,第二种方法的假定

义与实际双层地基的状态有一定误差。最常用的是扩散角法,按本规程式(4.4-2)或

式(4.4-3)计算的垫层厚度虽比较弹性理论计算的结果略偏于安全,但由于计算方法

简单,易于易于理解便于接受,在工程设计中得到广泛的认可和使用。

压力扩散角应随垫层材料及下卧层材料及下卧层的力学特性差异而定,可按双层

地基的条件来考虑。

4.8.1 I 级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的单层建筑物,若场地土土质均匀,预留基坑底

100mm-250mm 原土,夯实至设计标高即可。据可靠经验散水宽度不宜太小,尤其是

散水边有绿化及灌溉用地时,应做好排水沟,因散水外绿化及灌溉用水渗漏导致建筑

物地基不均匀沉降的案例很多。但未处理地基土承载力应满足设计要求。

对两层房屋换填厚度不应小于 1.0m。可采用局部换填或整片开挖处理方案,处理

范围应严格按照条文要求控制。土方施工过程中应考虑边坡稳定措施。但未处理地基

土承载力应满足设计要求。

Page 53: 计 算 书jst.nx.gov.cn/bgzx201977.pdf宁夏回族自治区地方标准 XXX XXX/XXXXX 备案号 XXXXX 湿陷性黄土地区低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程 Technical code for

52

依据本次抽样调查结果看,从 90 年代至今建造的低矮建筑,换填厚度在 0~0.5m,

经核算下卧层顶面受到的压力满足小于或等于下卧层承载力的条件,实际工程发生地

基不均匀沉降的案例仅为 0.8%。

基于湿陷性考虑,本规程依据当地经验和可靠性论证,采取对散水宽度、防冻胀、

防渗水等方面进行严格规定要求,以最大限度减少不利因素对地基土垫层强度及变形

的影响。

4.8.2 依据本次抽样结果看,对Ⅱ级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从 90 年代至今建造的低

矮建筑,换填厚度在 0.3~1.0m,处理范围局部换填时,超出建筑物外墙基础外缘每边

超出 0.3~0.5m, 整片换填时,超出建筑物外墙基础外缘 0.3~0.5m,按本规程 4.4-1~

4.4-3 核算处理范围扩散角及下卧层顶面受到的压力满足小于或等于下卧层承载力的

条件,实际工程发生地基不均匀沉降的案例还未发生。

基于湿陷性考虑,本规程依据当地经验和可靠性论证,采取对散水宽度、防冻胀、

防渗水等方面进行严格规定要求,以最大限度减少不利因素对地基土垫层强度及变形

的影响。基于发生湿陷破坏的案例本规程规定散水周边 5m 内不得存在积水现象。

对于二层结构房屋,地基换填厚度不应小于 1.0m,基础底板下换填采用不小于

300mm 厚 3:7 灰土垫层,依据本次抽样结果,参考我区原 XBG911 图集要求,本规程

要求Ⅱ级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二层结构房屋基础底板下换填采用不小于 300mm 厚

3:7 灰土垫层,以配合散水防水(第一道)和基底土防水(第二道),切实消除湿陷性

浸水破坏途径。

4.8.3 Ⅱ级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着重从处理范围入手,对于一层结构房屋垫层采用和

Ⅱ级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二层结构房屋垫层相同的处理方法。处理范围由 0.5m 加宽

至 1.0m。对于二层结构房屋,考虑发生湿陷破坏的严重性,本规程要求只采用整片换

填法,明确不宜采用局部换填处理地基。基坑回填土四周增设不小于 0.50m 宽并周边

闭合的 3:7 灰土墙。形成全方位立体防水措施。从根本上消除水浸的可能性。

4.8.4 Ⅲ或Ⅳ级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基于当地经验,从防治湿陷性角度出发,明确不

宜采用局部换填处理地基,对处理范围、垫层厚度及散水构造进一步从严要求,对于

一层结构房屋地基处理换填厚度Ⅲ级不应小于 1.5;Ⅳ级不应小于 2.5m,基础底板下

灰土垫层厚度均不小于 0.45m 处理范围由 0.5m 加宽至 1.0m。对于二层结构房屋,考

虑发生湿陷破坏的严重性,本规程要求只采用整片换填法,明确不宜采用局部换填处

Page 54: 计 算 书jst.nx.gov.cn/bgzx201977.pdf宁夏回族自治区地方标准 XXX XXX/XXXXX 备案号 XXXXX 湿陷性黄土地区低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程 Technical code for

53

理地基。对Ⅲ或Ⅳ级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确保散水周边7m或9m内不得存在积水现象。

基坑回填土四周增设不小于 0.50m 宽并周边闭合的 3:7 灰土墙。形成全方位立体防水

措施。从根本上消除水浸的可能性。通过近年来固原市海绵城市建设项目中大量应用

土工合成材料的案例,本规程增设在基础底敷设土工合成材料增强防水能力,从而减

小灰土厚度,降低工程造价。土工布应平铺于灰土垫层顶面,四周上翻 900 固定于基

坑壁。为避免基础沉降影响,敷设应留有适当余量。士工布主控项目:土工合成材料

强度、土工合成材料延伸率符合质量检验标准。一般项目:土工材料搭接长度、土料

有机质含量、层面平整度、每层铺设厚度符合土工合成材料质量检验标准,用人工滚

铺;布面要平整,并适当留有变形余量。土工布的安装宜采用焊接和缝合方法,以焊

接为主。焊接和缝合的宽度为不小于 100 ㎜。接缝须与坡面线相交;与坡脚平衡或可

能存在应力的地方,水平接缝的距离须大于 1.5 米。土工布物理指标详见相关行业标

准。

4.9.2 灰土(土)垫层施工方法是以质量控制指标压实系数为技术指标,主要控制填

料每层虚铺厚度、合理选择施工机械,尤其是存在软弱下卧层的,软弱下卧层顶面的

填料类型及施工机械应按软弱下卧房土质条件进行合理选择,以防出现“橡皮土”及

大面积“翻浆”。

4.9.3 最优含水量是实现压实度满设计要求的重要指标。

4.9.5 为防止坑底土受机械扰动。可依据机械型号配置预留 100mm-300mm 土层暂不

挖除,坑底依据土质条件用机械在预留土层顶前后左右按照基坑工程施工工艺标准来

回辗压。施工俗称“排基坑”。

4.9.6 垫层施工时加强四周排水措施。尤其是雨季施工时,应建立可靠的雨水排出措

施。坑壁要有应急防雨布遮挡,防止坑壁浸水坍塌。

4.9.7 土垫层受自然地势高差限制,有时必须做成台阶形成斜坡形,但设置位置应根

据上部结构布置,选择受力较小部位,结合建筑功能需求设置在变形缝处,台阶按 1:

2 坡度留置,斜坡坡度一般不大于 2%。

4.9.8 换填垫层的施工必须在每层密实度检验合格后再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4.9.9 土工合成材料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建材产品日新月异,各种防水

材料层出不穷;通过近年来海绵城市下沉式绿地等一些重点工程的推广使用,证明土

工合成卷材防水效果好,价格适中,施工方便,故本条采用土工合成材料取代传统 3:

Page 55: 计 算 书jst.nx.gov.cn/bgzx201977.pdf宁夏回族自治区地方标准 XXX XXX/XXXXX 备案号 XXXXX 湿陷性黄土地区低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程 Technical code for

54

7 灰土垫层防水层。

Page 56: 计 算 书jst.nx.gov.cn/bgzx201977.pdf宁夏回族自治区地方标准 XXX XXX/XXXXX 备案号 XXXXX 湿陷性黄土地区低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程 Technical code for

55

5 灰土井桩

5.1 湿陷性黄土地区采用灰土井桩作为多层建筑物的地基基础比较广泛 ,具有设计简

单、施工方便、造价低、工期短的优点 ,经济效益十分明显。90 年代在陕西、甘肃、

山西对于灰土井桩基础的设计与施工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多用于多层(二-七层)建筑

及构筑物的使用,在未遭受严重水浸的实例中取得较为显著的经济效益。固原市西吉

县原建设银行住宅楼(五层砖混)、固原乡镇企业局培训中心住宅楼(五层砖混)等

工程也使用了灰土井桩基础,有效解决施工对场地要求,目前除固原乡镇企业局培训

中心住宅楼旧城改造拆除外,西吉县建设银行住宅楼目前仍在正常使用。

原陕标《灰土井桩设计与施工规程》DBJ24-3-87,将适用范围明确为“多层民用

建筑及跨度 21m 以下、荷载较轻的单多层建筑;但不宜用于地基受水浸湿可能性大的

建筑”,西安建筑设计研究院在 1996 年第四期建筑结构杂志上发表的“圆楔形灰土井

桩的设计计算”文章中建议灰土井桩“宜使用在非湿陷性或 I 级(轻微)湿陷性黄土地基,

其桩深范围内不宜见地下水位;灰土井桩不具有抗拉强度,不能承受上拔力, 圆楔形

桩更是如此,因此不宜作为高层建筑的基础;灰土井桩其桩长不必很长,合理设计桩长

3〜5m,其楔角太小桩型效应不明显,不大实际,合理 设计楔形角一般在 5~13'之间”,

由于圆楔形灰土井桩基础遇浸水后承载力会急剧下降,故本规程中也未于考虑。

经过对国内已有的部分灰土井桩标准、论文的研究,在有效的采取防止浸水的前

提下,使用灰土井桩可起到便于操作、节约场地、节约投资的作用。经过大量调查,

400 多户中仅有三户由于填方区建设且未采取有效的地基处理措施,地基土浸水导致

开裂。考虑到我区低矮建筑的实际情况(上部结构荷载较小,规模较小),在充分考

虑防止地表水浸湿地基土的前提下本规程将低矮建筑的使用范围确定为:在非自重湿

陷性黄土场地上建设的,地下水位大于 10m 的各种结构形式的低矮建筑。

5.2-5.4 以陕标《灰土井桩设计与施工规程》的设计要求结合固原市工程实践结果,

利用灰土井桩密实度高、水稳定性好、造价低廉、工艺简单、材料易取的特点,在采

取降低浸水可能性的措施和桩端承受一定荷载、加强上部结构整体性措施的基础上充

分利用桩体与周边土的摩阻力提供上部结构所需的承载力,本规程承载力计算方法与

现行湿陷性黄土规范要求趋于一致。

以陕标《灰土井桩设计与施工规程》为基础,按照《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

Page 57: 计 算 书jst.nx.gov.cn/bgzx201977.pdf宁夏回族自治区地方标准 XXX XXX/XXXXX 备案号 XXXXX 湿陷性黄土地区低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程 Technical code for

56

第 5.7.5 条,如一定长度的灰土井桩考虑桩负摩阻力后进行承载力计算,经过对实际工

程试算,桩长明显存在不经济且不安全的状态,尤其对湿陷土层较厚的场地,同时结

合国内相关的研究成果,对灰土井桩桩径、桩长及桩间距进行规定。

5.5 根据灰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一般为 500~1000KPa、软化系数约为0.7、抗折强

度及劈裂抗拉强度低的特点, 灰土井桩的平面位置、设计直径、深度与承载力计算相

关,负差较大引起承载力不足,正差过大会导致建筑物变形不协调,垂直度控制是为

了更好发挥灰土井桩抗压承载力较高的特点及与计算模型的一致。因此对平面位置、

设计直径、深度及垂直度允许误差做了规定。

Page 58: 计 算 书jst.nx.gov.cn/bgzx201977.pdf宁夏回族自治区地方标准 XXX XXX/XXXXX 备案号 XXXXX 湿陷性黄土地区低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程 Technical code for

57

6 加防水措施的土或灰土挤密桩法

6.1-6.2 工程实践经验表明当地基土的含水量略低于最优含水量(指击实试验结果)

时,挤密效果最好,当含水量过大或过小时,挤密效果不好,当地基土含水量 W≥24%

饱和度 S1>65%时,一般不宜直按选用挤密法。但当工程需要时,应采取有效措施“吸

湿”后加强孔填料强度,方可采用挤密法处理地基,反之,当整个地基土含水量 W<

10%,一般采用增湿措施,应均匀增湿,放置 2-3d 效果更佳,对本规程低矮建筑地基

土采用灰土桩或土桩加防水处方法处理地基土主要是针对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

6.3 湿陷性黄土地基的处理,宜采用整片处理。整片处理每边超出建筑物外墙基础边

缘的宽度,不小于处理土层厚度的 1/2,且不小于 2m。

整片处理是将大于建(构)筑物底层平面范围内的湿陷性黄土层进行处理,通过

整片处理消除部分土层的湿陷性,通过密集型挤密桩及桩顶灰土垫层形成防水帷幕增

强整片土层的防水性能,防止雨水、生产或生活用水,从上向下或侧向渗入下部未处

理的湿陷性黄土层引起湿陷。对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的低矮建筑,采用该方法地基处

理时,不论单层或二层建筑,对Ⅱ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处理深度不应小于 2.0m,对

III、IV 级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处理深度不应小于 2.5m 或 3.5m,有防水功能的密集

桩下部未处理湿陷性黄土的剩余湿陷量不大于 200mm。

6.4 此条按《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50025-2004)关于挤密地基的布孔原则

和孔心距的确定方法。

6.5.1 为防止填入桩孔内的灰土吸水后产生膨胀,不能使用生石灰与土拌合,而应用消

解后的石灰与黄土或其他黏性土拌合,石灰富含钙离子,与土混合后产生离子交换作

用,在较短的时间内便成为凝结材料,因此拌合后的灰土放置的时间不可太长,并宜

在 12h 内使用完毕。

6.5.2 现有成孔方法包括沉管(锤击、振动)和夯扩等方法,但都有一定的局限性,

在城市或居民较集中的地区通常限制使用。如锤击沉管成孔,通常允许在新建场地使

用,故选用上述方法时,应综合考虑设计要求、成孔设备或成孔方法、现场土质和对

周围环境的影响等因素。

6.5.4 灰土(土)挤密桩施工时,在成孔或拔管过程中,对桩孔(或桩顶)上部土层

有一定的松动作用,因此施工前应根据选用的成孔设备和施工方法,在基底标高以上

预留一定厚度的土层、待成孔和桩间回填夯实结束后,将其挖除或按设计规定处理。

Page 59: 计 算 书jst.nx.gov.cn/bgzx201977.pdf宁夏回族自治区地方标准 XXX XXX/XXXXX 备案号 XXXXX 湿陷性黄土地区低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程 Technical code for

58

6.5.5 桩孔回填夯实结束后,宜清除桩顶松动层 500mm~700mm 后分层碾压灰土垫

层,调整桩土的应力比,并对减小桩身应力集中也有良好的作用。

6.5.6 为保证挤密桩复合地基的质量,施工过程中应抽样检验施工质量,并对检验结

果进行综合分析或综合评价,桩孔夯填质量检验,是灰土挤密桩、土挤密桩复合地基

质量检验的主要项目。宜采用开挖探井取样法检测,规程采用《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

程》的方法对抽样检验的数量作了明确规定,由于探井取土样对桩体和桩间土均有一

定程度的扰动及破坏,因此选点应具有代表性并保证检验数据的可靠性。取样结束后,

其探井应采用 3:7 灰土分层回填夯实,压实系数不应小于 0.94.

6.6.1 为确定灰土(土)挤密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应通过现场复合地基静载荷试

验确定或通过灰(土)土桩的静载荷试验结果和桩周土的承载力特征值根据经验确定。

桩土应力比 n 由试验资料获取,初步设计无试验资料时,结合本地区工程数据结

果,一般取 2.5~4.0。原地基土强度低时取大值,原地基土强度高时取小值。

但应指出,由于地基土的固结条件不同。在长期荷载作用下的桩土应力比与试验

条件的结果有一定差异,设计时应充分考虑。

对于工程设计的大部分情况,采用初步设计的估算值进行施工,并要求施工结束

后达到设计要求,设计人员的地区工程经验非常重要。

Page 60: 计 算 书jst.nx.gov.cn/bgzx201977.pdf宁夏回族自治区地方标准 XXX XXX/XXXXX 备案号 XXXXX 湿陷性黄土地区低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程 Technical code for

59

7 强夯法

7.1 采用强夯法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土的含水量至关重要。天然含水量低于 10%的

土,是坚硬状态。夯击时表层土容易松动,夯击能主要消耗在表层土上,深层土不易

夯实。消除湿陷性土层的有效深度小;天然含水量大于塑限含水量 3%以上的土,夯击

时呈软塑状态,容易出现“橡皮土”;天然含水量相当于或接近最优含水量的土,夯

击时土粒间阻力较小,颗粒于互相挤密,夯击能量向纵深方向传递,在相应的夯击次

数下,总夯实量和消除湿陷性黄土层的有效深度均大。为方便施工,在施工现场可采

用塑限含水量 WP-(1%-3%)或 0.6WL(液限含水量)作为最优含水量。

采用强夯法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在施工现场选点试夯可以确定不同夯击下消除

湿陷性黄土层的有效深度,为设计、施工提供有关参数,并可进一步验证强夯方案在

技术上的可行性和原理上的合理性。

夯点的夯击次数以达到最佳次数为宜,超过最佳次数再夯击,容易将表层土夯松,

消除湿陷性黄土层的有效深度并不增大。强夯施工 ,夯击次数即不是越少越好,也

不是越多越好,最佳或合适的夯击次数又按试夯记录绘制的夯击次数与夯击下沉量的

关系确定。

单击夯击能量不同,最后 2 击平均夯沉量也不同。单击夯击能量大,最后 2 击的

平均夯沉量也大,反之则小。最后 2 击平均夯沉量符合规定,表示夯击次数达到要求。

可通过试夯确定。

7.2 本条表 7.6 中数值,总结了宁南黄土地区有关强夯试夯资料,并参照《湿陷性黄

土地区建筑规范》(GB50025-2004)结合当地工程实践经验,对选择强夯方案,预估

消除、湿陷性黄土层的有效深度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工程实践中常用的单夯击能分为

1000-4000kN、m,消除湿陷性黄土层的有效深度一般为 3-7m。

Page 61: 计 算 书jst.nx.gov.cn/bgzx201977.pdf宁夏回族自治区地方标准 XXX XXX/XXXXX 备案号 XXXXX 湿陷性黄土地区低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程 Technical code for

60

附录 A 宁夏部分地区湿陷性黄土统计表

通过对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彭阳县、隆德隆德县、原州区、西吉县,中卫市海

原县调研结果,结合我院自近三十年以来在上述县市及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同心县、

红寺堡区大量勘察成果,整理的勘察实验数据总结形成的精确至行政村的湿陷等级表。

以方便设计或施工查阅,初步确实湿陷等级

附录 B 标准贯入法估测地基承载力

标准贯入法估测地基承载力,应用标准贯入度试验评价和确实地基承载力是一个

相当复杂的问题,涉及的不确定因素众多,如沉积年代,沉积环境,成因类型,土中

有机质含量,地下水位升降等。标准贯入试验结果用于评价地基承载力时,一定要结

合当地载荷试验结果和地区经验。低矮建筑点多面广,主要分布于广大农村,进行载

荷试验确有诸多现实困难,故木规程通过限制特定条件使用标准贯入试验确定地基承

载力。从根本上解决了低矮建筑地基承载力检测的要求。满足工程设计施工的需求。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