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國報告書 2018.12.16-18 蘇昭郎 - ncdr.nat.gov.tw ·...

12
i NCDR-107-01-A-021 (編號:NCDR-103-01-A-001) 經費來源:■01 公務□02 非公務 機密(E): □是 ■否 出國類別: ■ A 考察/訪問 □ B 學術會議/研討會 C 進修/研究 □ D 工作會議 印度政府防災相關單位訪問 出國報告書 單位名稱: 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 出國人姓名職稱: 陳宏宇主任 李維森主任秘書 蘇昭郎組長 出國地點: 印度 出國日期: 民國 107 12 16 日至 107 12 18 報告日期: 民國 107 12 25

Upload: others

Post on 09-Jul-2020

8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 i

    NCDR-107-01-A-021

    (編號:NCDR-103-01-A-001)

    經費來源:■01 公務□02 非公務

    機密(E): □是 ■否

    出國類別: ■ A 考察/訪問 □ B 學術會議/研討會

    □ C 進修/研究 □ D 工作會議

    印度政府防災相關單位訪問

    出國報告書

    單位名稱: 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

    出國人姓名職稱: 陳宏宇主任

    李維森主任秘書 蘇昭郎組長

    出國地點: 印度

    出國日期: 民國 107 年 12 月 16 日至 107 年 12 月 18 日 報告日期: 民國 107 年 12 月 25 日

  • ii

    摘 要

    行政法人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為落實總統與行政院「新南向政

    策」,配合科技部「智慧防災新南向」計畫方針,以輸出科技化防災

    為出發點,全方位發展與印度的關係,促進雙方交流發展與合作。

    本次訪問主要在積極瞭解印度政府防救災單位的現況及防災需

    求,包括印度科技部-科學與工業技術委員會(CSIR)、德里印度理

    工學院(IIT)、印度地球科學部(MOES)等,並商談防減災科技成

    果移轉與輸出,洽商雙方合作的可能性。

  • iii

    活動日程表

    國別 日期 訪問機構 接待人員 印度 新德里

    12/16(日) 台灣桃園機場 印度新德里甘地機場 路程

    12/17(一)

    Council of Scientific & Industrial Research, and National Geophysical Research Institute (1).印度科技部-科學與工業技術委員會與所屬國家地球物理

    研究所

    CSIR Dr. Rama Swami Bansal(聯絡人)、Dr. R.K. Sinha CSIR-NGRI Director V. M. Tiwari, Dr. Srinagesh, Dr. P. Srivastava, Dr. P. Mandal

    Indi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Delhi (2).德里印度理工學院

    (IIT Delhi)土木工程系 Dr. N. K. Garg (系主任, Dr. K. S. Rao, Dr. D. R. Sahoo, Dr. A. K. Jain, Dr. K. N. Jha 等多位系上教授。

    Ministry of Earth Sciences (3).印度地球科學部

    地球科學部(MoES)次長(Secretary) Dr. M Rajeevan, 顧問 Dr. Brijesh K. Bansal(聯絡人,地震科技專家,國家地震中心),Dr. K. J. Ramesh (地科部氣象中心主任),及其他4 位主要專家

    12/18(二)

    Taipei Economic and Cultural Center in India 駐印度台北經濟文化中心

    科技組陳和賢組長

    印度新德里甘地機場 台灣桃園機場 路程

  • iv

    目 次

    1. 目的…………………………….………….………….……………... 1

    2. 參訪及會議紀要 …………….………….……………………….…. 1

    3. 心得及建議……………..…..……………………………………….. 6

    4. 出國效益……………..……………………………………………… 7

    致謝:…………………………………………………………….…….. 8

  • 1

    1.目的

    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為落實「新南向政策」及配合科技部「智

    慧防災新南向」方針,以輸出科技化防災為出發點,全方位發展與東

    協、印度等關係,以促進區域交流發展與合作。

    本中心由陳宏宇主任率團,偕同李維森主任秘書、吳逸民教授(台

    灣大學地質系)、馬國鳳教授(中央大學地球科學系)、張文彥教授(東

    華大學自然資源與環境學系)、蘇昭郎博士等 6 位共同前往印度訪問

    國家災害管理單位,包含印度科技部-科學與工業技術委員會、德里

    印度理工學院、印度地球科學部等,瞭解印度防災需求,並商談防減

    災科技成果移轉與輸出。

    由於台灣在地震、颱風等各種天然災害的災害防救累積豐富的實

    際操作經驗,在科技部委託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執行「智慧災防新

    南向方案」之下,希望協助新南向國家建立災害情資決策系統,把台

    灣智慧防震技術輸出,印度為規劃主要合作對象之一。

    2.參訪及會議紀要

    在駐印度代表處科技組長陳和賢博士事前聯繫安排與陪同下,陸

    續拜會:(1).印度科技部(Ministr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科學與

    工業研究委員會(Council of Scientific and Industrial Research,CSIR)

    所屬國家地質物理研究所(National Geophysical Research Institute,

    CSIR-NGRI)、(2).印度理工學院(IIT)德里分校土木工程系德里印

    度理工學院、 (3).印度地球科學部(Ministry of Earth Sciences)、印度

    氣象局與國家地震中心等官方單位,其中印度地球科學部(Ministry of

    Earth Sciences)並由次長拉吉凡(M. Rajeevan)全程接待,並與地震

    專家會談。以下將依行程順序分別說明。

  • 2

    2.1 印度科技部-科學與工業技術委員會

    拜會印度科技部科學與工業研究委員會(Council of Scientific and

    Industrial Research )及其所屬國家地球物理研究所( National

    Geophysical Research Institute),由於 CSIR-NGRI 主要相關人員位於

    海德拉巴(Hyderabad)會議透過視訊會議系統進行。

    印度科技部科學與工業研究委員會(CSIR)在各種科技領域的尖

    端研發知識庫而聞名,其研發機構包括有 38 個國家實驗室(national

    laboratories)、39 個外展中心(outreach centres)、3 個創新部門

    (innovation complexes)及 5 個單位,共計約有 4,600 名活躍的科學

    家及約 8,000 名科技人員。

    國家地球物理研究所(NGRI)隸屬於印度科技部科學與工業研究

    委員會 CSIR 的國家實驗室,主要研究領域包含地球動力學

    (Geodynamics)、地震災害(Earthquake Hazards)、自然資源(Natural

    Resources)等三大主題。

    CSIR 會議現場有 Dr. Rama Swami Bansal(聯絡人)、Dr. R.K. Sinha

    等 2 位,CSIR-NGRI 海德拉巴視訊會議參與者有主任 Director V. M.

    Tiwari, Dr. Srinagesh, Dr. P. Srivastava, Dr. P. Mandal 等 4 位。

    雙方透過簡報先進行初步了解,我方主要說明本次來訪目的及合

    作倡議草案,CSIR-NGRI 簡介其目前及未來主要研究方向與成果,

    雙方進行討論。印方對於我方所提計畫草案,表示十分支持與歡迎,

    並針對地震感測器可能的設置地區(例如鄰近喜馬拉雅地區),多所

    討論,此外,Director Tiwari 對於坡地災害的監測及預警技術相當有

    興趣,希望能借鏡我國的經驗,後續雙方同意建立聯絡管道,並支持

    合作計畫的內容。

  • 3

    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訪問團拜會印度科學及工業研究委員會

    印度科學及工業研究委員會旗下國家地球物理研究所透過視訊會

    議雙方討論

  • 4

    2.2 德里印度理工學院

    印度理工學院(Indian Institutes of Technology,簡稱 IIT)為印度

    頂尖的工程與技術學院,目前有 23 所分校均為自治公立大學,德里

    印度理工學院(IIT Delhi)為其德里校區。

    德里印度理工學院(IIT Delhi)土木工程系 Dr. N. K. Garg(系主

    任), Dr. K. S. Rao, Dr. D. R. Sahoo, Dr. A. K. Jain, Dr. K. N. Jha 等多位

    系上教授。

    本次訪問會議由我方李維森主任秘書簡報,IIT Delhi 也介紹土木

    系在地震工程方面的研究成果,隨後雙方進行討論。會議中 IIT Delhi

    對於台灣在災害防救科技的成就多有認識,也有教授曾來台灣進修

    (國震中心&台大),並針對我方所提未來合作倡議草案相當感興

    趣,也認同政府與大學的合作模式,由大學提供科學技術來協助政府

    部門在防救災資訊的掌握是十分重要的工作,並積極表示有相當的參

    與意願。

  • 5

    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訪問團拜會德里印度理工學院(IIT Delhi)土木工程系

    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訪問團拜會德里印度理工學院(IIT Delhi)土木工程系

    2.3 印度地球科學部

    印度地球科學部(Ministry of Earth Sciences, MoES)為印度政府

    提供預測有關季風和天氣/氣候參數、海洋狀態、地震、海嘯和與地

    球系統有關現象的預測服務。該部還發展勘探和開發海洋資源(生物

    和非生物)的科學和技術,並為南極/北極和南大洋研究提供關鍵科

    技。

    本次訪問,由印度地球科學部次長拉吉凡(Rajeevan)全程接待,

    聽取我方提案簡報,地科部專家提問與討論,在座包括印度氣象局與

    國家地震中心等官方單位主要負責人,其中地球科學部次長

    (Secretary) Dr. M Rajeevan, 顧問 Dr. Brijesh K. Bansal(聯絡人,

    地震科技專家,國家地震中心),Dr. K. J. Ramesh(地科部氣象中心

    主任),及其他 4 位主要專家。雙方討論熱烈,印方對我方所提的合

    作計畫草案方向表示十分有興趣,並於會議後雙方建立窗口,印方由

    顧問 Dr. Brijesh K. Bansal 擔任,我方由李維森主任秘書擔任。

    陳宏宇主任也當場邀請印度 Rajeevan 次長、Dr. Bansal 等官員與

    專家組團赴台訪問,希望讓他們實地參觀台灣颱洪災害應變及災害告

    警系統等相關運作方式。

  • 6

    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主任陳宏宇(右 3)與駐印度代表處科技組長陳和賢(右4)拜會印度地球科學部,贈禮次長拉吉凡(右 2)

    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訪問團拜會印度地球科學部

    3.心得及建議 印度為過去我國災防領域較少接觸的國度,擁有高等教育人才與

    龐大市場,但在災害管理方面較為零散薄弱,對於地震、季風豪雨、

    坡地災害、洪災等議題經常造成人命財產損失。本次訪問,除可以參

    考台灣的災害經驗外,透過雙方的合作交流提供我在災害管理上的科

    技與經驗,希望開啟雙方合作的契機。

  • 7

    本次印度訪問只是開端,基於雙方均表明希望進行合作的意願,

    後續應盡快完成合作計畫書,內容雙方同意後,再與印度方面簽訂合

    作意向書,盡快展開監測硬體與系統軟體的建置。相關心得建議及後

    續推動方向,有以下幾點:

    (1).在後續推動策略上,P-alert 設置及資訊系統建置,優先設置地

    區將以印方所建議的經常發生地震的區域(鄰近喜馬拉雅)為主,資

    訊收集系統將以災害情資網為基礎,優先 P-alert 訊號整合,並介接既

    有印度氣象站資訊,將即時災害管理資訊做有系統的資訊整合。

    (2).在未來人員訓練策略上,可邀請相關單位到台灣上課,實際觀

    摩及使用災害情資網,瞭解台灣的災害防救體系,優先培養具備災害

    應變與情資研判能力的政府及科研人員,學成後回到第一線可運用本

    合作計畫所建置的情資網,能實際提供政府(中央與地方)平時災害

    管理與災時應變情資研判的實務操作。

    (3).建立長期合作夥伴關係,從印度政府部門、科研機構與學研單

    位的整體串聯,甚至未來與地方政府的合作關係,將台灣目前的中央

    與地方災害情資整合的經驗輸出,並帶動相關防災產業的商機。

    4.出國效益 由於台灣在地震、颱風等各種天然災害的災害防救累積豐富的實

    際操作經驗,在科技部委託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執行「智慧災防新

    南向方案」之下,希望協助新南向國家建立災害情資決策系統,把台

    灣智慧防震技術輸出,印度為規劃中的合作對象之一。新南向計畫的

    合作國家可以不必侷限在以往鄰近的菲律賓、印尼、馬來西亞、泰國

    等國,可以有更多的合作夥伴,尤其這些國家同樣面對氣候變遷與極

    端災害的威脅,風災、水災、土石流等複合性災害的衝擊,同樣也有

    地震、海嘯的經驗,我國運用科技的災害防救經驗可以實質協助這些

    友邦國家,透過整合災害資訊,災害情資研判,建立預警機制,可實

  • 8

    質減少災害損失。

    瞭解國際交流與合作工作相當艱辛,災害防救與科技的合作較無

    政治色彩,透過協助地震 P 波感測儀的設置及資訊系統建置,並結合

    台灣在颱風災害、強降雨、土石流的應變作業經驗,可實質協助建置

    印度版的「災害情資網」,將既有的氣象監測資訊與地震監測資訊整

    合,透過科技的研判分析技術,提供決策者最佳的決策建議,具體將

    台灣的災害管理與科技應用經驗作輸出分享,協助新南向國家減少人

    命傷亡,降低災害損失。

    致謝: 特別感謝駐印度台北經濟文化中心公使邱玉汕、顧問 Paul Tai、

    科技組參事兼組長陳和賢博士、秘書姜懿庭的協助。另感謝台灣大學

    地質系吳逸民教授、中央大學地球科學系馬國鳳教授、東華大學自然

    資源與環境學系張文彥教授等三位在訪問過程的專業協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