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會人物素描 佈 道 志 - global missiology€¦ ·...

4
28 《大使命》雙月刊 第八十六期 二零一零年六月 1970年《香港年鑑》的〈人名辭典〉九畫第 十篇第40頁有以下一段介紹:「計志文,江蘇上 海人,1901年生。曾任伯特利神學院院長,獲美 國文學博士,創立基督教中國佈道會任會長,在 台灣、香港、澳門、星、馬、泰國、印尼各地, 設有教會、神學院、中小學校、孤兒院、文字佈 道出版社等35個機構。」(參網址:hkclweb.hkpl. gov.hk)這是華人教會熟悉的計志文牧師(Rev. Andrew Gih),二十世紀中國教會著名福音派領 袖、佈道家、奮興家和慈善家。正如黃彼得牧師 所寫,計志文牧師是神在中國興起的一位時代工 人,在國內及海外推動宣教,都有深遠的影響。 (參澳洲中信網頁) 從學徒到門徒 1901年1月10日,計志文出生於上海,是計 家的長子。父親計友仁是位儒學家,在家裡開設 書館,教導學生。計志文自幼從其父接受傳統的 儒家教育。母親計陸氏信佛吃齋,賢淑達理,思 想開明,在家裡供奉祖先牌位,逢年過節,祭拜 祖先。計志文幼時沉默寡言,不善與人交往;年 少時,曾跟隨母親去廟裡燒香,聽和尚講經,也 曾有機會翻閱過基督教福音書,但對宗教毫無興 杉寧 趣,亦無好感。 計志文父母共生育四男三女。當他未滿10歲 時,3個幼弟先後夭折。看到弟弟們僵硬的身體, 被放入長方形的盒子裡抬走,看到大人們悲傷的 神情和眼淚,他很難懂得「死」是甚麼意思。但 人為甚麼會死,以及死後往哪裡去等問題,卻深 深的印在他的腦海中。 12歲時,父親身患重病,無藥可救,很快 便去世。此後計志文隨母親度日,母親每天早起 晚睡,耕田織布,獨立支撐家庭。計志文也時常 幫助母親耕種、施肥、擔水等。看到母親如此辛 苦,他立志長大後一定做個有出息的人,以孝順 回報母親。 為謀生計,計志文到一家布店當學徒;置身 商場,他很快染上不少惡習。然而,18歲那年, 為學英文,他進入西方宣教士所辦的伯特利中學 讀書。雖然他對學校的宗教活動和聖經課沒有興 趣,但因為學校硬性規定,他不得不帶著聖經去 參加。不料,聖經卻成了他學習英文的教科書, 聖經中耶穌的話在他心裡產生影響,使他漸漸感 受到耶穌的偉大。 一次,內地會宣教士提班先生到伯特利中 學講道,講題是「世人都犯了罪,虧缺了神的榮 人教會人物素描

Upload: others

Post on 11-Jul-2020

50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人教會人物素描 佈 道 志 - Global Missiology€¦ · 所寫,計志文牧師是神在中國興起的一位時代工 人,在國內及海外推動宣教,都有深遠的影響。

28 《大使命》雙月刊 第八十六期 二零一零年六月

1970年《香港年鑑》的〈人名辭典〉九畫第十篇第40頁有以下一段介紹:「計志文,江蘇上海人,1901年生。曾任伯特利神學院院長,獲美國文學博士,創立基督教中國佈道會任會長,在台灣、香港、澳門、星、馬、泰國、印尼各地,設有教會、神學院、中小學校、孤兒院、文字佈道出版社等35個機構。」(參網址:hkclweb.hkpl.gov.hk)這是華人教會熟悉的計志文牧師(Rev. Andrew Gih),二十世紀中國教會著名福音派領袖、佈道家、奮興家和慈善家。正如黃彼得牧師所寫,計志文牧師是神在中國興起的一位時代工人,在國內及海外推動宣教,都有深遠的影響。(參澳洲中信網頁)

從學徒到門徒

1901年1月10日,計志文出生於上海,是計家的長子。父親計友仁是位儒學家,在家裡開設書館,教導學生。計志文自幼從其父接受傳統的儒家教育。母親計陸氏信佛吃齋,賢淑達理,思想開明,在家裡供奉祖先牌位,逢年過節,祭拜祖先。計志文幼時沉默寡言,不善與人交往;年少時,曾跟隨母親去廟裡燒香,聽和尚講經,也曾有機會翻閱過基督教福音書,但對宗教毫無興

杉寧

趣,亦無好感。計志文父母共生育四男三女。當他未滿10歲

時,3個幼弟先後夭折。看到弟弟們僵硬的身體,被放入長方形的盒子裡抬走,看到大人們悲傷的神情和眼淚,他很難懂得「死」是甚麼意思。但人為甚麼會死,以及死後往哪裡去等問題,卻深深的印在他的腦海中。

12歲時,父親身患重病,無藥可救,很快便去世。此後計志文隨母親度日,母親每天早起晚睡,耕田織布,獨立支撐家庭。計志文也時常幫助母親耕種、施肥、擔水等。看到母親如此辛苦,他立志長大後一定做個有出息的人,以孝順回報母親。

為謀生計,計志文到一家布店當學徒;置身商場,他很快染上不少惡習。然而,18歲那年,為學英文,他進入西方宣教士所辦的伯特利中學讀書。雖然他對學校的宗教活動和聖經課沒有興趣,但因為學校硬性規定,他不得不帶著聖經去參加。不料,聖經卻成了他學習英文的教科書,聖經中耶穌的話在他心裡產生影響,使他漸漸感受到耶穌的偉大。

一次,內地會宣教士提班先生到伯特利中學講道,講題是「世人都犯了罪,虧缺了神的榮

華 人 教 會 人 物 素 描

Page 2: 人教會人物素描 佈 道 志 - Global Missiology€¦ · 所寫,計志文牧師是神在中國興起的一位時代工 人,在國內及海外推動宣教,都有深遠的影響。

29Great Commission Bi-monthly No.86 June 2010

耀」。計志文內心深處被他傳講的信息所打動,神的愛進入他的心,使他認識到自己是個罪人。當晚,他第一次跪倒在神面前,向神大聲呼喊說:「我的神,你是我的救主,求你憐憫我這個罪人。」從此,神除去了他一切的重擔,使他內心充滿了平安和喜樂。

走上奉獻之路

1924年,計志文考入上海郵政局工作,收入頗豐,且有社會地位,前途充滿希望。但他的內心並未因此感到滿足。翌年,福州王載牧師到上海佈道,計志文聽過他大有能力的講道之後,深受感動,遂請王載為他施洗。此後,計志文更加渴慕聖經真理,熱心參加教會各種聚會,並為自己取名「安德烈」,立志做一個領人歸主的人。接著,他先後帶領自己的兩個妹妹和母親信主。其篤信佛教的祖母起初對福音非常抗拒,但後來也在親人的感召下,接受了基督。

1925年,在西教士衛克斯(Paget Wilkes)主領的奮興大會上,計志文響應神的呼召,決志獻身作一個傳道人。但要捨棄收入豐厚的郵局工作談何容易!但神讓他在禱告中清楚地見到異象,最終他辭掉工作,別了母親,走上傳道事奉的道路。

他先後跟隨佈道家石美玉醫師和丁立美牧師學習佈道經驗,曾多次隨石美玉到各地主領奮興佈道會。不久,由桑達士牧師按立為牧師。緊接著到廣西、廣東、福建、廈門等地教會舉行佈道會或奮興會。聖靈與他同在,使他講道大有能力,每每在佈道會結束時,都有數百、上千人認罪悔改,決志歸主。

1928年1月10日,計志文從外地佈道回到上海,在伯特利教會與張多加女士舉行婚禮,結為夫妻。僅一周後,夫婦二人就應邀到杭州浸信會佈道,他們的蜜月就這樣在佈道工作中度過的。多加原名「翠英」,家境富裕,因聽到加拿

大佈道家古約翰牧師(Rev. Jonathan Goforth)講道,而重生並奉獻。本在遠東醫學院肄業,因為學潮停課,臨時在伯特利小學任教員,因而認識計志文,結為夫婦,同心事奉。

伯特利佈道團

從1927年起,中國教會經歷了一場屬靈的大奮興,這場奮興之火一直燃燒到1930年代末,計志文是這場奮興運動的主要領袖之一。1931年2月,計志文在上海發起成立「伯特利佈道團」,屬衛斯理宗教會,主要成員有李道榮、林景康、聶子英、時約翰和宋尚節。計志文任團長,並和宋尚節一起擔任主要講員。他們於2月18日出發,4年間共跑了5萬公里路,足跡遍及全國133個城市,舉行了3,389場聚會,向50萬人傳福音,其中約有5萬人決志信主。在悔改歸主的人中間,有中國人也有外國人;有工人、農民、商人,也有青年學生和軍人,甚至還有土匪、貪官、惡棍和謀財害命者。因為他們強而有力的宣道和見證,所到之處,無不帶來復興。由於宣教工作的需要日增,伯特利佈道團還在全國各地成立了十個分團,傳揚福音,復興教會。1933年,他們還成立了「戰區佈道團」,專門向同日軍作戰的國軍官兵傳福音。在他們的帶動下,許多地方的教會也成立了佈道團。

計志文和伯特利佈道團,不僅把福音之火燃遍長城內外和大江南北,也把福音的種子撒向滿洲里、內蒙古、雲南、西藏和新疆等邊陲地區。

1947年上海的兒童樂園

Page 3: 人教會人物素描 佈 道 志 - Global Missiology€¦ · 所寫,計志文牧師是神在中國興起的一位時代工 人,在國內及海外推動宣教,都有深遠的影響。

30 《大使命》雙月刊 第八十六期 二零一零年六月

1938年後期,計志文和歐依文博士(Dr. J. Edwin Orr)經雲南進入越南,到河內和海防等地佈道,並在西貢舉行全國性的佈道會,同樣給越南的教會帶去極大的奮興。在宣道過程中,他們除採取個人見證、露天聚會、福音大會和奮興、培靈等佈道方法外,也常有神蹟奇事相伴隨。然而,計志文將伯特利佈道團的成就,完全歸功於聖靈的工作。

興辦孤兒院

抗戰爆發後,計志文將上海伯特利教會的同工,包括石美玉和胡遵理教士,還有神學生和孤兒等100多人帶往香港,在九龍開辦教會、小學和孤兒院。戰亂造成許多孤兒流離失所,計志文響應蔣宋美齡女士的號召,分別在香港和貴州創辦孤兒院,收容戰地難童。不久,計志文到美國講道並推動救助孤兒等事工,得到美國基督徒友人的支持。他們除志願認領1千多孤兒外,還捐款支持計志文的孤兒院。計師母遂隻身回到上海,在大西路租得三層樓房開辦孤兒院,並得歐嘉靈女士為其得力助手。認識計師母的人都知道她性格溫柔,常帶笑容,是「孤兒的慈母」;計志文是孤兒出身,知道孤兒的痛苦,所以兩人是孤兒慈惠工作的好配搭。

1943年,上海淪陷,計志文帶領100多個難

童、神學生和教職員逃難到貴州,經過千辛萬苦,最終到達他們在畢節的孤兒院。長途奔波勞累,他的肺病發作,以致吐血不止,不得不赴重慶治病。在此期間,他仍經常應邀到教會和大學去講道。

1946-1949年間,計志文在上海發起成立了「中國佈道會」,從事佈道和孤兒院事工。到1949年時,已收容100多個孤兒。但因新政府不允許私人興辦孤兒院,不久,計志文夫婦所辦的孤兒院,亦被政府接收。

中國佈道會

1949年2月,計志文應邀赴美,在美國基督教會芝加哥年會上擔任講員。然而,計師母因肺病發作,赴香港醫病。不久,國內政治形勢發生變化,二人被迫留在香港。既不得返回國內,又看到大量逃難的人從中國大陸湧入香港,其中大部分說國語。計志文與沈保羅合力,租借九龍佐敦道的「快樂戲院」為 聚 會 場 所 。 每 禮拜前來參加主日崇拜的都有1,200多人。1951年8月,他與沈保羅等同工正式成立教會。由於聚會人數日增,他們就發動會眾 奉 獻 , 購 地 得 九 龍洗衣街215號為堂址。1956年10月新堂落成,取名為「中國佈道會迦

新加坡金鍊靈修院

上海兒童樂園

Page 4: 人教會人物素描 佈 道 志 - Global Missiology€¦ · 所寫,計志文牧師是神在中國興起的一位時代工 人,在國內及海外推動宣教,都有深遠的影響。

31Great Commission Bi-monthly No.86 June 2010

南堂」。當時與計志文一起同工的還有吳永康、陳六琯、王仁度、王瑞英、余顯亮、鄧漢清、簡廉伯、簡國銓、徐亨、王之幹、陳伯賜、張伯紳伉儷等人。其後,在香港各區植堂,建立教會,並開辦中、小學及幼稚園。

中國佈道會在台灣的福音工作始於1948年,是由沈保羅牧師接受計志文的差派在台中開始的。開始之初,他們一無所有,到1952年,他們購地建成一座可容納400多人的禮拜堂,取名「思恩堂」。1952年2月,計志文牧師親自主持了獻堂典禮。此後,中國佈道會先後在台北、屏東、台

東、義林、宜蘭、羅東、岡山、新竹等地,以及到原住民中間開始福音工作,設立教會。

1950年代初,計志文開始了在東南亞國家的宣教工作。此後數十年間,他先後應邀到菲律賓、馬來西亞、印尼、新加坡、泰國、越南等開荒佈道,建立教堂,主領奮興會和佈道會,為各地教會帶來大復興,成百上千人決志獻身。計志文的宣教事工對東南亞諸國華人教會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他傳福音的足跡遍及全世界50多個國家,環遊世界達15次之多。

由於計志文的成就,美國俄勒岡州卡撒達大學(Cassada College)於1950年授予文學博士學位。

創辦神學院、慈善與文字機構

在宣教過程中,計志文還因應華人教會的需要,先後在各地建立了多所神學院,其中包括上海伯特利神學院、杭州聖經學院、台中聖經學

院、印尼東南亞聖道神學院、香港聖道學校和泰國伯特利神學院等,造就出數以千計的傳道人。1981年,印尼聖道神學院為了紀念他,興建起一座能容納1,200人的大禮堂,命名為「計志文紀念堂」。

計志文還是位慈善家,在其有生之年,為難童、孤兒創辦多所小學、幼稚園和托兒所,其中包括澳門的兒童院「恩慈院」、印尼瑪瑯的中小學、台北的聖道兒童之家、馬來西亞的聖道幼稚園等,為那些流離失所的兒童提供衣食住行和教育,不僅挽救了千百人的生命,還使他們長成為對社會有貢獻的人。

計志文亦十分注重基督教文字工作,設立出版機構。早在1949年,他即在其中國佈道會內設立出版部,1962年6月改為「聖道出版社」,出版《生命雜誌》、福音單張和佈道小冊子等屬靈書籍。

果實纍纍

計志文於1978年10月在美國洛杉磯中國佈道會總會正式退休。他從年青時就患有肺病,經常咳血,但神恩待他,重用他,並藉他成就了偉大的事工。1985年1月30日,計志文因胃癌住院進行手術。2月13日早晨安息主懷,享年85歲。2月23日下午,在南加州格蘭戴爾的樹木花草墓園(Forest Lawn in Glendale, CA)內,為他舉行了安息禮拜,他的同工蕭振祥牧師擔任主席,林景康牧師證道,李啟榮牧師獨唱《聖城》一曲,以紀念這位終生事主,而且果實纍纍的神之忠僕。

計師母在世上繼續生活了幾年,於1998年離開世界進入榮耀,最後的日子在三藩市度過。兩人沒有自己的孩子,但所收養的孩子以千百計。

資料來源:

黃燈煌著,《孤兒之父——計志文牧師傳》,香港:

基督教中國佈道會。

計志文著,《五十年來事奉主》,香港:聖道出版社。

(作者為《華人基督教史人物辭典》主編、神學

院教授和教會牧者,詳見www.bdcconline.net。本

文經編者略加增修,圖片出自《中國佈道會創立

五十週年紀念特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