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一課 - pdf.wenweipo.compdf.wenweipo.com/2016/04/21/a29-0421.pdf ·...

1
殿三個「史丹福」兒子 便便便便彿退彿使便便西彿家有龜女 使輿Einar Lili Lili Einar Lili Einar 有愛的故事 小米的成功之路 便使鋁曾比黃金貴 每個人的求學歷程,都會經歷最後一課。最後 一課,是都德的,那是向祖國告別的莊嚴儀式, 「永遠別忘了法語,亡了國當了奴隸的人民,只 要牢牢記住他們的語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開監 獄大門的鑰匙」;最後一課,是木心的,那是向 文學世界的肅然致敬,「這是我六十七歲時講的 課。等你們六十七歲時,可以看看。像葡萄酒一 樣,陽光,雨露,慢慢成熟的。」 最後一課,是有分量的結尾:無關知識、無關 課程,綿延的是一個人的情懷,是大寫的人格。 這讓我想起近日因為「曠課檢討」成為「網紅」 的大學文學院教授王萬森。事情是這樣的:王教 授看錯課表,錯過給學生的最後一課,他懊惱不 已,半夜裡寫檢討書《終點上的失敗者》,再次 上課時,他主動向學生們道歉:「我先為上周因 看錯課表而耽誤一次課的事情向大家道歉,當年 我第一次上課時,沒給學生上好,但是因為那是 在開端,我可以通過加倍學習和努力彌補回來, 這一次我輸在了終點處,再也沒有彌補的機會 了。」年過七旬的老教授,不禁讓人起敬,他請 求扣除本學期全部勞務津貼以作懲罰,此事感動 了無數網友,尤其是現在的大學生,對遲到、曠 課早已習以為常,甚至想方設法逃課。面對人們 的點讚,王教授強調:「錯了就是錯了,就應該 接受懲罰。」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但是現實中,有多 少人能夠做到知錯就改呢?認錯需要勇氣,道歉 亦是擔當,王教授的檢討,是一面鏡子,照出了 他的職業情操與人格光芒,也照出了當下社會的 浮躁。「我從教五十年,把上課作為鐵的紀律, 雷打不動地要求自己。這是教員的職責和義務, 也是教員的光榮,教師就應當按時上課,而且傾 注心血把每堂課上好。」鐵的紀律,是高度認真 與負責,其內涵就是工匠精神:將「傳道、授 業、解惑」視為神聖使命,並養成一種人文習 慣,「上課高於一切」,這是心靈的高貴,也是 靈魂的偉大。王教授的「最後一課」,成為一堂 生動的教育課,帶給我們的不只是情感敲擊,更 多的是自省與修正。 一堂課,無法改變人的一生,但是,一堂課, 會成為生命這張大網中的結繩,最終成為我們人 生旅途中的精神坐標,所傳遞的溫情與敬意,溫 暖我們整個人生。像作家齊邦媛女士,年過八旬 的她依然清楚記得當年所教授過自己的老師、所 上過的每一堂課,錢穆的文學講座、朱光潛的詩 歌品鑒等。起初,我不太理解,這些課的精神內 涵,伴隨年齡的推移,我頓悟到:一堂課,也是 有靈魂的,因了師者的生命能量,因了師者的個 人修養,點滴灌溉,凝結成為精神財富。 僅有博學是遠遠不夠的,關鍵是不忘初心。著 名人文學者劉再復在給女兒的信中曾講道:「知 識與財富一樣,積累得太多太飽的時候,也會危 害身心的健康。許多有學問的人,到最後不僅無 法從學問中跳出,而且變得非常冰冷、世故,以 致世故大於學問,就是被知識所害。所以我覺得 最幸運的學者是他獲得知識並由此獲得對宇宙、 社會、人生的穿透力與洞察力以後,又有力量返 回嬰兒狀態,所以我稱之為生之凱旋。」這段話 被我抄錄下來,很是耐人尋味,「生之凱旋」, 說得太好了!與其說是始終恪守職業底線,不如 說是一種文化自覺,一種人文精神,永不褪色, 永是傳承。他們抱誠守真,默默堅守,這種精神 非常難能可貴。於王萬森教授,於患尿毒症跪着 上課的余功茂教授,於民國時期的大師們,都是 同樣的道理,把上課視為鐵律,放在事業的首 位,奉行一生,無怨無悔。 比之今日,人文精神嚴重「缺鈣」,教師形象 頻現危機,且不說科研不端、學術造假、師生關 係反目成仇,「平均每周一名高校領導被通 報」,雖然不能一棍子打翻一船人,但是象牙塔 內的師德建設不得不令人堪憂。毋庸置疑,師者 並非一下子被玩壞,外界誘惑、慾望燃燒等作用 之下,久而久之,就會導致內在的失守,喪失最 寶貴的道德,繼而逾越紀律紅線,走向魔鬼之 路。其實,還有一點,就是做學問不真、不鑽、 不能吃苦,反而緊盯利益或職位,到頭來白白玷 污了「人類靈魂工程師」的美名,辜負了三尺講 台,以及講台下千千萬萬的灼熱目光,還有夢 想。 那麼,那些令我們津津樂道的大師們,他們是 怎樣煉成的?季羨林先生晚年回憶時曾說過,他 記憶猶新的課是一門旁聽課和一門選修課,前者 是陳寅恪先生的「佛經翻譯文學」,後者是朱光 潛先生的「文藝心理學」。他說,聽陳寅恪先生 的課,是一種無法比擬的享受:「他講課,同他 寫文章一樣,先把必要的材料寫在黑板上,然後 再根據材料進行解釋、考證、分析、綜合,對地 名和人名更是特別注意。他的分析細入毫髮,如 剝蕉葉,愈剝愈細,愈剝愈深,然而一本實事求 是的精神,不武斷,不誇大,不歪曲,不斷章取 義。他彷彿引導我們走在山陰道上,盤旋曲折, 山重水復,柳暗花明,最終豁然開朗,把我們引 上陽關大道。」即便後來他雙目失明,以及跌斷 股骨,導致臏足,依然秉承着敬業精神。他把課 堂搬到家中二樓陽台的走廊,擠滿學生。他用腦 想,他的腦子每一分鐘都在思考問題。每天下 午,他回憶上午的工作,發現錯漏、補正,然 後,對第二天著述某篇佈局,腦海中搜索以前看 過的資料,如果有欠缺,就派人查找,助手在黑 板上寫錯一個字,他都能覺察到。而他的嚴謹也 是史無前例的,上課就像他做學問一樣,幾乎每 一個字都有出處,每一個觀點都是他研治歷史的 獨特心得體會,大部分是他沒有公開發表過的學 術成果,用今天的話說,課堂上實打實的都是 「乾貨」。此外,他的滿腔赤誠與虔敬,也是令 人仰望的,他熟悉晚清歷史,卻說不能做這方面 的研究。「認真做,就要動感情,那樣,看問題 就不客觀了,所以我不能做。」 做學問,做的是良知,做的是文化;為師者, 做的是發光體,做的是座盤鐘。從陳寅恪身上, 我看到一個大寫的人,跳動着兩顆紅心:一顆是 人心,善良、悲憫、包容;一顆是詩心,天真、 浪漫、豁達。 每一堂課,都可能成為最後一課,而最後一 課,也會成為 人生的第一堂 課。我們不能 像小弗朗士那 樣,等到「最 後一課」才想 起好好學習母 語,好好愛戴 老師,珍惜眼 前時光。或 許,每個人都 是放學後的小 弗朗士,欠自 己一個反思, 欠社會一份責 任。 最後一課 老太婆的惡夢 方芳 方寸 方寸 不亂 不亂 呂書練 獨家 獨家 風景 風景 連盈慧 翠袖 翠袖 乾坤 乾坤 胡野秋 琴台 琴台 客聚 客聚 興國 隨想 隨想 思旋 2016 2016 4 4 21 21 星期四 星期四A29 采風 責任編輯:陳敏娜 傳真:2873 2453 電郵:[email protected] 本版逢周一至五刊出 文匯副刊 季羨林 資料圖片

Upload: others

Post on 08-Jul-2020

2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最後一課 - pdf.wenweipo.compdf.wenweipo.com/2016/04/21/a29-0421.pdf · 望翻開新頁的動作。一歲前腦細胞發展候,嬰兒的小指頭在撥動,這其實是希據她觀察給搖籃中的兒子講圖畫書的時了,很多人以為嬰兒不懂書的內容,但還在搖籃的時候,就已經讓他們看書

移民日本多年的殿堂級歌手陳美

齡,為浸會大學擔任教授,最近返港

教書之餘,會了一下那些年一起走過

的舊友。

美齡是高智商藝人,她本身是美國

史丹福大學博士,三個兒子也是史丹福

學生,日本︽朝日新聞︾邀請她著書,

題目是︽怎樣教出三個史丹福兒子的五

十種方法︾,此書在日本已十分暢銷,

還準備譯成中文本,相信銷量會更不得

了。我

們迫不及待請教她的史丹福育兒之

道,她先給我介紹了三種。

第一,訓練一歲前的記憶。她的兒子

還在搖籃的時候,就已經讓他們看書

了,很多人以為嬰兒不懂書的內容,但

據她觀察給搖籃中的兒子講圖畫書的時

候,嬰兒的小指頭在撥動,這其實是希

望翻開新頁的動作。一歲前腦細胞發展

很快,別忽視了他們的記憶。當孩子會講話的時

候,就會無意中透露一歲前的記憶。

第二,訓練想像力,父母不要單靠圖畫書講故

事,要自己為孩子作故事,延伸孩子的想像力。

美齡為孩子自創的故事︽企鵝大冒險︾,內容是

企鵝走遍全世界找兒子,於是可以加插很多世界

見聞在故事裡,講極都講不完,同時讓孩子運用

想像力,讓他們跟父母一起豐富故事,從而訓練

他們的腦發展。當然美齡的丈夫金子力也有他和

孩子溝通的故事︽放屁救人的大灰狼︾。

第三,訓練思考。美齡夫婦談話,一定把孩子

帶在身邊旁聽,兩歲的時候,她就會向孩子提問

父母的話題,這樣是訓練孩子的集中力,小心聽

別人的說話,凝聚知識。有時候她會把問題和提

示貼在遠遠的牆壁,當孩子答不上話,就讓他們

自己上前去看,去找答案。我口說我心,是一個

很重要的思考訓練過程。

﹁史丹福兒子﹂成才最早的起步訓練,具有參

考價值。

三個「史丹福」兒子

在網上看到一個漫畫,一隻大狗帶着小

狗向大龜介紹:﹁這是犬子。﹂大龜也向大

狗介紹:﹁這是我家龜女。﹂看的時候一個

人不禁哈哈地笑出聲,彼時我的腳邊正臥着

我已經飼養了三年的緬甸陸龜

︱丞相,

因是雌性,所以也算作是我的﹁龜女﹂。

丞相是被親戚從酒樓食客嘴裡救下來的野生

緬甸陸龜,因為不敢輕易拿去放生,家裡也不

方便飼養,便送到了我家。送來的時候,我才

收養了被遺棄的貴賓犬貝兒不到一個月。

丞相初來的時候氣溫頗高,我把牠放養在通

往客廳的露台花園裡,以便和不同種族的貝兒

隔離開來。然而仗着自己是家中﹁老成員﹂的

貝兒卻霸道地追着丞相汪汪地叫個不停,一直

把丞相追到躲進了花盆的縫隙裡。即便如此,

丞相也只轉動眼珠打量貝兒,渾身散發一股巍

然不動的淡定氣質。

待貝兒不叫了,丞相才開始爬動。丞相的四

肢修長,爬起來速度很快,站在地上顯得個頭

很高,腦袋高昂,四下巡視,彷彿在檢閱自己

的領地,因此我才為牠起名﹁丞相﹂。

從未養過烏龜的我在網上研究了如何飼養緬

甸陸龜,照着網友教的給丞相做窩、吃食、泡

澡……殊不知丞相除了吃我給的青菜之外,窩

裡不愛呆,泡澡又掙扎着從水裡爬出來。可

見,養寵物的方法不是能千篇一律地照搬的。

最後我把一個退休的舊報箱放在花架下,成了

丞相睡覺的窩。

丞相不怕人,這一點不太像曾經歷過劫難的野生動

物。餵牠吃食的時候,牠會從我手裡一口一口地吃,握

牠的爪子也不會縮回,彷彿知道我是喜歡牠的。牠喜歡

夜裡鑽到報箱裡睡覺,早上聽到我在花園走動的腳步

聲,就從報箱裡爬出來隨着我的走動注視着我,觀察我

的動靜。

餓了的時候,丞相會爬到客廳門口伸長脖子使勁地朝

屋裡張望,若是門關着,牠便用爪子啪嗒啪嗒地把玻璃

門敲響。牠頗有耐性,會一直敲到有人回應為止。我特

意做過一次實驗,丞相在外反覆地敲門討食,足足敲了

有兩個小時,最終還是我忍耐不住,放棄了實驗,開門

給牠餵食。餵牠吃飽,牠便在花園裡優哉游哉地散步,

或攤開四肢曬太陽。雨天,牠會敲門進屋,找個角落呆

着,悠閒地觀察屋內人和狗的舉動。

或許是來家的日子久了,又或許是和貝兒相處的時間

長了,丞相的習性也變得愈來愈像貝兒,喜歡跟在人身

後走動,甚至當我席地坐在低矮的茶台前喝茶看書的時

候,牠也和貝兒一樣,要爬到我身上來臥着,享受被撓

脖子、摸肚皮等﹁馬殺雞﹂服務。在茶台前往我身上爬

着爭寵已經成為丞相和貝兒經常上演的節目之一,但常

常是以丞相的勝利告終,因為貝兒的體型雖然比丞相龐

大,但終究敵不過丞相披着一身堅硬的龜殼盔甲,揮舞

着兩隻大爪子,像坦克過境般壓上前來。

不過,丞相在大多數的時候和貝兒相處還是比較和平

的,在餵牠們吃牠倆都喜歡的西瓜皮時,貝兒吃完自己

的通常會毫不客氣地去搶丞相嘴裡的瓜皮,丞相會鬆口

把正在嚼着的瓜皮讓給貝兒,望向貝兒的眼神總有幾分

母親般的包容和慈祥。

傳說中的老龜都是有靈性的,丞相年紀雖然不大,但

也不乏靈性。據說大多數的龜類都是夜行動物,丞相的

作息卻和人一樣,幾乎是日出而起,日落而息。但當我

夜裡從外面回到家裡的時候,牠多會爬出來到我面前看

上幾眼又重新回去休息。有時候見我出門,也會緊趕慢

趕地追到門邊,彷彿有些不捨。

相處的時間長了,丞相已成了我家頗為重要的一員。

如果哪一天人類能夠停止捕殺野生動物的行為,能夠和

大自然和平共處,丞相也許能夠回歸生養牠的故鄉。

希望那一天來臨的時候,丞相仍是我所寵着愛着的寶

貝﹁龜女﹂,如果某一天在野外散步遇上了,我會很開

心地向同行的人介紹:﹁瞧,這是我家龜女!﹂

家有龜女

忙裡偷閒,最近補看了多部奧斯卡電

影,由於講的都是數十年前的往事,令

人有時光倒流之感。但因為導演捕捉了

普世的人情和人性心理,即使故事背景

跟我們相去甚遠,同樣產生共鳴,尤其

是兩部談非傳統情/性之愛的︽丹麥女孩︾和

︽卡露的情人︾。

愛情或性愛,到了今天,已不僅僅指男女

之間,而可以是男男、女女,甚至變性或跨性

別人士之間的事,而後者的﹁異端之愛﹂經過

百年掙扎、爭議、爭取乃至爭鬥,不但得到大

眾的理解和接受,甚至到了立法確定的地步,

令長期受壓抑甚至被打壓的異類情感浮出水

面,反映人類觀念的革新和社會風氣的進步。

但在這之前,這類無論是因基因變異或心

理變化所形成或造成的非傳統之戀人士面對的

自身心理壓力到社會輿論壓力都是難以想像

的,因為如此,他/她們內心的痛苦、掙扎及

其勇敢面對並努力爭取的行動更令人感動和欽

佩。一

個是上世紀二十年代發生於北歐的跨性

別人士積極克服生理缺失的故事,另一個則是

五十年代的紐約女同志之戀。主角們的經歷和

遭遇,到了大半個世紀後的今天已不是什麼大逆不道的

事,加上導演們以平實而抽離的敘述方式和唯美的風格

表現之,令人傷而不悲,反添幾許回味。

無論是哥本哈根男性風景畫家Einar

︵內在的女人

Lili

︶,還是紐約貴婦卡露,他/她們都因循苟且地如

常戀愛結婚,組織家庭,但潛藏內心的真我卻因一次意

外的引誘而浮出,不能自拔。前者是因為充當畫家妻子

的女模特兒Lili

,結果,這位妻子的﹁靈感女神﹂喚醒

了Einar

內心深處的另一個靈魂。當Lili

出現之後,畫

家的個人生活和夫妻關係發生了根本變化。而卡露的同

性外遇則是長期受丈夫擺佈的一種反抗,卻在遇到百貨

公司少女售貨員之後釋放出來,並衝破世俗的目光,共

同出走,令猶如一潭死水的生活起了漣漪。

其實,愛上一個人很容易,但如何愛下去才是關鍵,

尤其在世俗壓力下。兩位導演在處理這類題材時,既沒

以獵奇之心去撩撥情緒或渲染氣氛,只由愛帶動,以理

解之心去包容有﹁異心﹂之人,像Einar

雖承受外界的

歧笑和非議,卻得到妻子的支持,成為史上首位跨性別

人士;卡露的跨年齡同性之愛也獲朋友的諒解。兩部電

影結構簡單,看後卻能引起非同類者共鳴,甚至如沐春

風,不因為別的,只因為,導演用愛的鏡頭道出有愛的

故事。 有愛的故事

被視為﹁價格屠夫﹂的小米,

自二零一一年八月十六日該品牌

第一台手機發售後,內地高科技

產品品牌相繼出人頭地。很多人

有疑問,為什麼小米能做到如此

低價格?是否用質量換取價格?

小米聯合始創人黎萬強曾在其

︽參與感小米營銷內部手冊︾著作

中提到,做好產品、與顧客做朋友

就是企業生存之道。另外一位始創

人黃江吉先生是一名土生土長香港

人,曾在微軟做工程師,憑着豐富

編寫程式經驗,加入小米創業發燒

夢。記

得黃江吉先生曾表示:﹁我們

不做中國的蘋果,我們要做世界的

小米。﹂他又認為香港有很好的創

業團隊,以及龐大的市場,年輕人

不用擔心找不到出路。

香港對於創新科技的人才培育,

長久以來只靠學校培訓,然而要促

進各行各業科技應用,繼而長遠發

展,都必須由政策局統領,未有創

科局前,政府涉及科技部門限於署

級,對外工作欠缺名正言順的對口單位。

創科局的成立,終可擺脫﹁群龍無首﹂的

困境,期望可與教育局充分合作,檢視現時

中小學電腦科課程大綱及大專院校課程規

劃,把資訊科技基礎教育做得更好,為市場

提供合適的科技專才。

小米的成功之路

我大學之所以選擇化學工程系來讀,原因是我的

中學化學老師教學認真有趣,讓我對化學產生了興

趣。他上課時,會把粉筆用手掰成一截截的,只要

學生講話,他就會把小截的粉筆用拇指和中指夾着

彈向那人,準得很,一擊即中。他教書有趣的地

方,是利用諧音來叫我們背誦化學元素表,那元素表排

成圖形後,第一列是﹁氫鋰鈉鉀銣銫鍅﹂,他就對我們

說,﹁嘿你邋遢唔飛髮﹂。就是這樣的教學方式,讓我

到如今還可以依原子序背出﹁氫氦鋰鈹硼碳氮氧氟氖鈉

鎂鋁……﹂前二十八個元素。

可惜他並沒有教我們化學史,尤其是有關鋁的有趣故

事。鋁這種金屬,是在十九世紀上半葉才發現的,當時

要從含鋁的礦石中把鋁分離出來,相當困難,而且費用

非常昂貴。我在︽天下文化︾出版、哈拉瑞著、林俊宏

譯的︽人類大歷史︾一書中,看到下面的文字:﹁有幾

十年間,鋁的價值甚至比黃金還要高得多。在一八六零

年代,法國皇帝拿破崙三世還會用鋁質餐具來宴請最尊

貴的客人。至於那些二等的客人,就只能用黃金刀叉來

湊合湊合。﹂

好笑嗎?如果最尊貴的客人和二等客人都把餐具帶回

家,留給後人,到了二十世紀時,價值就剛好反過來

了。因為十九世紀末,﹁化學家發現了一種電解法,能

夠廉價提煉鋁,目前全球的鋁生產量堂堂達到每年三千

萬噸。如果拿破崙三世聽說這些屬民的後代,居然拿鋁

做成拋棄式的鋁箔,用來包三明治,外帶剩菜,用完就丟,想必

會大驚失色。﹂

相隔兩百年,昂貴的鋁便不再昂貴,當年法皇才能擁有的餐

具,如今人人天天都在隨意使用並且丟棄。你會懷念那個鋁很昂

貴的年代嗎?我會,因為那個年代,沒有如今在海洋,在河川,

甚至可以說遍地都可以見到那些不能銷毀的塑膠。

鋁曾比黃金貴

每個人的求學歷程,都會經歷最後一課。最後一課,是都德的,那是向祖國告別的莊嚴儀式,「永遠別忘了法語,亡了國當了奴隸的人民,只要牢牢記住他們的語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開監獄大門的鑰匙」;最後一課,是木心的,那是向文學世界的肅然致敬,「這是我六十七歲時講的課。等你們六十七歲時,可以看看。像葡萄酒一樣,陽光,雨露,慢慢成熟的。」最後一課,是有分量的結尾:無關知識、無關課程,綿延的是一個人的情懷,是大寫的人格。這讓我想起近日因為「曠課檢討」成為「網紅」的大學文學院教授王萬森。事情是這樣的:王教授看錯課表,錯過給學生的最後一課,他懊惱不已,半夜裡寫檢討書《終點上的失敗者》,再次上課時,他主動向學生們道歉:「我先為上周因看錯課表而耽誤一次課的事情向大家道歉,當年我第一次上課時,沒給學生上好,但是因為那是在開端,我可以通過加倍學習和努力彌補回來,這一次我輸在了終點處,再也沒有彌補的機會了。」年過七旬的老教授,不禁讓人起敬,他請求扣除本學期全部勞務津貼以作懲罰,此事感動了無數網友,尤其是現在的大學生,對遲到、曠課早已習以為常,甚至想方設法逃課。面對人們的點讚,王教授強調:「錯了就是錯了,就應該接受懲罰。」「人非聖賢,孰能無過」,但是現實中,有多少人能夠做到知錯就改呢?認錯需要勇氣,道歉亦是擔當,王教授的檢討,是一面鏡子,照出了他的職業情操與人格光芒,也照出了當下社會的浮躁。「我從教五十年,把上課作為鐵的紀律,

雷打不動地要求自己。這是教員的職責和義務,也是教員的光榮,教師就應當按時上課,而且傾注心血把每堂課上好。」鐵的紀律,是高度認真與負責,其內涵就是工匠精神:將「傳道、授業、解惑」視為神聖使命,並養成一種人文習慣,「上課高於一切」,這是心靈的高貴,也是靈魂的偉大。王教授的「最後一課」,成為一堂生動的教育課,帶給我們的不只是情感敲擊,更多的是自省與修正。一堂課,無法改變人的一生,但是,一堂課,會成為生命這張大網中的結繩,最終成為我們人生旅途中的精神坐標,所傳遞的溫情與敬意,溫暖我們整個人生。像作家齊邦媛女士,年過八旬的她依然清楚記得當年所教授過自己的老師、所上過的每一堂課,錢穆的文學講座、朱光潛的詩歌品鑒等。起初,我不太理解,這些課的精神內涵,伴隨年齡的推移,我頓悟到:一堂課,也是有靈魂的,因了師者的生命能量,因了師者的個人修養,點滴灌溉,凝結成為精神財富。僅有博學是遠遠不夠的,關鍵是不忘初心。著名人文學者劉再復在給女兒的信中曾講道:「知識與財富一樣,積累得太多太飽的時候,也會危害身心的健康。許多有學問的人,到最後不僅無法從學問中跳出,而且變得非常冰冷、世故,以致世故大於學問,就是被知識所害。所以我覺得最幸運的學者是他獲得知識並由此獲得對宇宙、社會、人生的穿透力與洞察力以後,又有力量返回嬰兒狀態,所以我稱之為生之凱旋。」這段話被我抄錄下來,很是耐人尋味,「生之凱旋」,說得太好了!與其說是始終恪守職業底線,不如

說是一種文化自覺,一種人文精神,永不褪色,永是傳承。他們抱誠守真,默默堅守,這種精神非常難能可貴。於王萬森教授,於患尿毒症跪着上課的余功茂教授,於民國時期的大師們,都是同樣的道理,把上課視為鐵律,放在事業的首位,奉行一生,無怨無悔。比之今日,人文精神嚴重「缺鈣」,教師形象

頻現危機,且不說科研不端、學術造假、師生關係反目成仇,「平均每周一名高校領導被通報」,雖然不能一棍子打翻一船人,但是象牙塔內的師德建設不得不令人堪憂。毋庸置疑,師者並非一下子被玩壞,外界誘惑、慾望燃燒等作用之下,久而久之,就會導致內在的失守,喪失最寶貴的道德,繼而逾越紀律紅線,走向魔鬼之路。其實,還有一點,就是做學問不真、不鑽、不能吃苦,反而緊盯利益或職位,到頭來白白玷污了「人類靈魂工程師」的美名,辜負了三尺講台,以及講台下千千萬萬的灼熱目光,還有夢想。那麼,那些令我們津津樂道的大師們,他們是怎樣煉成的?季羨林先生晚年回憶時曾說過,他記憶猶新的課是一門旁聽課和一門選修課,前者是陳寅恪先生的「佛經翻譯文學」,後者是朱光潛先生的「文藝心理學」。他說,聽陳寅恪先生的課,是一種無法比擬的享受:「他講課,同他寫文章一樣,先把必要的材料寫在黑板上,然後再根據材料進行解釋、考證、分析、綜合,對地名和人名更是特別注意。他的分析細入毫髮,如剝蕉葉,愈剝愈細,愈剝愈深,然而一本實事求是的精神,不武斷,不誇大,不歪曲,不斷章取義。他彷彿引導我們走在山陰道上,盤旋曲折,山重水復,柳暗花明,最終豁然開朗,把我們引上陽關大道。」即便後來他雙目失明,以及跌斷股骨,導致臏足,依然秉承着敬業精神。他把課堂搬到家中二樓陽台的走廊,擠滿學生。他用腦

想,他的腦子每一分鐘都在思考問題。每天下午,他回憶上午的工作,發現錯漏、補正,然後,對第二天著述某篇佈局,腦海中搜索以前看過的資料,如果有欠缺,就派人查找,助手在黑板上寫錯一個字,他都能覺察到。而他的嚴謹也是史無前例的,上課就像他做學問一樣,幾乎每一個字都有出處,每一個觀點都是他研治歷史的獨特心得體會,大部分是他沒有公開發表過的學術成果,用今天的話說,課堂上實打實的都是「乾貨」。此外,他的滿腔赤誠與虔敬,也是令人仰望的,他熟悉晚清歷史,卻說不能做這方面的研究。「認真做,就要動感情,那樣,看問題就不客觀了,所以我不能做。」做學問,做的是良知,做的是文化;為師者,做的是發光體,做的是座盤鐘。從陳寅恪身上,我看到一個大寫的人,跳動着兩顆紅心:一顆是人心,善良、悲憫、包容;一顆是詩心,天真、浪漫、豁達。每一堂課,都可能成為最後一課,而最後一

課,也會成為人生的第一堂課。我們不能像小弗朗士那樣,等到「最後一課」才想起好好學習母語,好好愛戴老師,珍惜眼前時光。或許,每個人都是放學後的小弗朗士,欠自己一個反思,欠社會一份責任。

最後一課

在婆婆轉身為水壺添水

時,三歲小孫子自己用鎖匙

開啟窗花不慎墮斃,這已經

是悲劇了,而悲劇中的悲

劇,還是七十五歲高齡的婆

婆,卻因此犯了疏忽照顧幼兒而

被拘捕,這麼一則新聞,不知大

家讀後可有什麼感想?

唏噓之餘,會不會為喪失愛孫

而痛心的婆婆更添多幾分難過,

新聞往後還有什麼下文?打字時

未見進一步報道,但可以想像到

婆婆自責之餘,必然也為身陷官

司而煩惱不已。根據香港法例,

婆婆如果年輕六十年,換言之,

如果是十五歲的姐姐照顧這個三

歲小弟弟,發生這樣不幸的意

外,姐姐大概還要接受心理輔

導,可是婆婆是成年人,就要接

受以上不同的對待。

幼兒無疑需要照顧,可是長者

和幼兒一老一弱,也應同樣關心

吧,長者再精壯,上了七老八

十,畢竟體力精神已不如前,年輕父母各

有職業,照顧幼兒的責任,落在老人家身

上,也是很多中產基層家庭迫不得已普遍

常見的現象。

萬一由高血壓之類長期病患老人家照顧

小兒,那就難免教人捏一把汗了。路上就

看過弄孫為樂的公公,把沒學懂走路的小

孫子跨在自己肩上﹁騎膊馬﹂,試想想他

老人家一旦病發會有什麼後果?也見過有

些公公自恃無病無痛,平時過馬路也大着

膽子衝紅燈,小孫子由這些精壯老人帶

領,是否驚險重重?所以老人照顧小兒,

總有多少出乎想像的風險。

門窗早已鎖好,就不能怪老婆婆照顧失

責了,轉身為水壺添水期間自然不可能一

眼關七,誰也想不到今日的三歲小兒,精

靈到可以自己取鎖匙開門窗。

悲劇發生後,小孫子的父母固然傷心,

更傷心的還是那個老祖母,面對家人責難

還是安撫可就不知道了。只是基於人道理

由,老人家是不是需要心理輔導,而不是

帶回警署落案起訴?

老太婆的惡夢

百家廊

鍾倩

方 芳

方寸方寸不亂不亂

呂書練

獨家獨家風景風景

連盈慧

翠袖翠袖乾坤乾坤

胡野秋

琴台琴台客聚客聚

興 國

隨想隨想國國

思 旋

思思旋旋天天地地

20162016年年44月月2121日日((星期四星期四))A29 采 風■責任編輯:陳敏娜

傳真:2873 2453 電郵:[email protected] 本版逢周一至五刊出

文 匯 副 刊

■季羨林 資料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