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大委〔2013〕79号 - yzu.edu.cnyjsc.yzu.edu.cn/module/download/downfile.jsp?filename=... ·...

Click here to load reader

Upload: others

Post on 15-Nov-2020

4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扬大委〔2013〕79号

扬州大学研究生院

工 作 简 报

2015年第9期(总第23期)

2016年1月3日编发

总编:俞洪亮 赵晓兰 执编:郑刚 丁晓丽

本期信息及数据表统计截止时间为2015年12月31日

本 期 目 录

近期工作

1

上月工作回顾

☆12月6日,学校举办第四届“我和我的导师”球类(乒乓球)比赛

P1

☆12月16日,学校召开2016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扬州大学报考点考试工作会议

P1

☆12月16日,江苏省深化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视频会议(扬州大学分会场)在我校举行

P1

☆12月17日,研究生院(研究生工作部)举行2016年度国家公派研究生项目政策解读及动员大会

P2

☆12月20日,第十五届研究生十佳歌手大赛圆满落幕

P3

☆12月24日,学校召开2015年研本“1+1”引领计划精品项目评审会

P3

☆12月25日,研究生院(研究生工作部)召开2016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扬州大学考点监考人员培训会议

P3

☆12月26-28日,2016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扬州大学考点工作顺利进行

P4

☆12月28日,江苏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2015年重大课题“研究生培养协同机制与制度建设”交流会在我校举行

P4

☆12月30日,学校召开学位评定委员会会议

P4

2

本月工作要点

☆研究生院(研究生工作部)2016年1月工作安排

P6

☆研究生院(研究生工作部)2016年1月部分工作时间节点提醒

P7

3

学院上月相关工作

☆文学院“萌蒙绘”公益团队项目在2015年江苏省青年公益项目大赛中荣获一等奖

P7

☆法学院研究生在宪法日进社区开展普法活动

P7

☆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举办研究生·导师2016元旦联谊会

P8

☆机械工程学院召开第十届研究生会工作会议

P8

☆机械工程学院举办研究生棋牌大赛

P8

☆医学院举办首届“院长杯”研究生优秀科研成果展评活动

P9

☆商学院研究生“博雅”大讲堂第二期和第三期成功举办

P9

☆商学院积极开展研本互动活动

P9

☆商学院举办绿色发展主题研讨会

P9

☆旅游烹饪学院学子在第五届全国高校餐旅类专业大学生创业大赛中荣获一等奖

P10

重要规章及文件

1

教育部关于做好2016届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

P11

基本数据表

1

扬州大学学位授权点情况表

P16

2

扬州大学研究生导师情况表

P16

3

扬州大学招收研究生情况表

P16

4

扬州大学在籍攻读博、硕士学位研究生情况表

P17

5

扬州大学2011-2015年授予博、硕士学位情况表

P17

6

扬州大学获得全国优秀博士论文(含提名)情况表

P18

7

扬州大学学位论文抽检情况表

P18

8

扬州大学获省、校研究生培养创新工程立项情况统计表

P19

9

扬州大学发放研究生奖、助学金情况表

P20

10

扬州大学研究生就业率情况表

P20

备忘录

1

研究生院班子成员分工

P21

2

研究生院各科室工作职责

P21

3

研究生院工作人员通联

P24

4

各学院分管研究生教育工作人员通联

P24

说明:1.本简报供学校领导、学院及相关部门领导、研究生导师和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人员学习、交流使用。每月一期,仅以电子版形式传播。

2.由于编制水平有限,错误难免,敬请批评指正。

一、近期工作

1.上月工作回顾

☆12月6日,学校举办第四届“我和我的导师”球类(乒乓球)比赛

12月6日,校第四届“我和我的导师”球类(乒乓球)比赛在荷花池校区体育馆举行。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刘延庆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副校长陈耀、副校长黄建晔参加相关活动。

  经过一天的激烈角逐,信息学院代表队荣获第一名并捧得“冠军杯”,文学院代表队、环境学院代表队、园植学院代表队、兽医学院代表队、商学院代表队、农学院代表队、马院代表队分获第二至八名。通过活动的开展,进一步促进了导师与研究生紧密沟通,凝聚了师生情感,健康了师生身心。

本届比赛由研究生工作部和体育工作部共同主办。校办、团委、研究生院、学工处负责人,各学院负责同志及师生运动员400余人参加活动。

☆12月16日,学校召开2016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扬州大学报考点考试工作会议

为做好2016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扬州大学报考点相关工作,确保考试工作顺利进行。12月16日上午,学校在荷花池校区行政楼104会议室召开2016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扬州大学报考点考试工作会议,布置落实相关工作。陈永平副校长主持会议,校办、监察处、宣传部、团委、教务处、学生处、财务处、国资处、后勤保障处、保卫处、图书馆、信息中心、资产经营有限公司及研究生院相关领导出席了会议。

☆12月16日,江苏省深化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视频会议(扬州大学分会场)在我校举行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做好深化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和《省政府关于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实施意见》精神,深化我省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12月16日下午,省教育厅在宁召开江苏省深化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视频会议。省学位委员会副主任、省教育厅厅长沈健出席会议并讲话,副厅长洪流主持会议。扬州大学分会场在我校行政楼一楼报告厅举行。焦新安校长、陈永平副校长、改革与发展研究室、科学技术处、人文社科处、人事处、海外教育学院等职能部门负责人、研究生院(研究生工作部)和学科建设办公室全体人员、各学院分管研究生教育的院领导和研究生教学秘书出席会议。

会议宣读了《江苏省学位委员会江苏省教育厅关于下达江苏省深化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任务书的通知》,明确了34校的改革任务,我校领取的任务是《农科类研究生工作站建设》。东南大学等8所高校分别从培养方案分类制定、教育硕士培养与教师资格证书衔接、研究生工作站平台建设、高校与行业导师团队建设、医教协同、慕课中心创建、专业学位导师队伍建设、审计硕士国际化培养等方面介绍了各校在深化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中的思路、目标和创新举措。  沈健厅长充分肯定了我省研究生教育和专业学位改革工作取得的显著成绩,明确提出深化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改革的任务和要求。他强调,各校要高度重视本次改革,改革是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抓手,各项目责任高校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建立项目负责制,明确责任,落实到人;要明确发展定位,“十三五”时期,我省加强对高等学校分类管理分类评价的顶层设计,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强化内涵建设,凝聚办学特色,克服办学同质化倾向;不断深化改革,要在“深化”二字上做文章,各项目责任高校要聚焦重点任务,集中政策资源,在办学管理体制、分类培养模式、导师队伍建设、国际接轨、考核评价机制等方面重点突破,取得可资借鉴、值得推广的好经验;要协同推进,通过统筹规划,整合各方面资源,优化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改革环境,产生倍增管理效应;要勇于创新,身在江苏,放眼全国,创造在全国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沈健要求,教育厅各部门积极支持高度配合,形成改革合力,努力把江苏打造成全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高地。

据悉,此次改革教育部共批准了12所高校,3个省份,3个教指委作为试点单位。全省共设27个分会场。

☆12月17日,研究生院(研究生工作部)举行2016年度国家公派研究生项目政策解读及动员大会

为鼓励我校更多的研究生积极申报国家公派出国项目,不断加强研究生国际交流合作能力培养,12月17日上午,研究生院(研究生工作部)在荷花池校区逸夫图书馆报告厅举行2016年度国家公派研究生出国项目政策解读及动员大会。研究生工作部部长、研究生院副院长赵晓兰主持会议,研究生院副院长孙伟主讲。研究生院(研究生工作部)相关工作人员、相关学院导师、全体研究生教学秘书、一、二年级全体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代表近400人参加了此次会议。

在动员会上,孙伟副院长详细解读了国家留学基金委相关政策,重点介绍了与我校相关的“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国家公派硕士研究生项目”和“创新型人才国际合作培养项目”的申请条件、申请程序、评选方式、申报注意事项等内容。对2016年度我校国家公派研究生项目申报工作进行了部署,对学校即将出台的《扬州大学关于资助研究生出国(境)交流访学的指导意见》文件精神进行了宣传,并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介绍了赴国外高水平大学学习交流对个人成长带来的益处。赵晓兰部长做了总结发言,她希望各学院重视国家及学校研究生国际化相关政策的宣传,希望广大研究生能够把握机遇,早做准备,积极申请,赴一流的国家,师从一流的导师,带回一流的技术,成为一流的人才,打开国际视野。

大会还设立了现场提问互动环节,赵晓兰部长和孙伟副院长就研究生关心的签证办理、邀请函的获得、出国费用等问题进行了一一解答。

☆12月20日,第十五届研究生十佳歌手大赛圆满落幕

12月20日晚,由校研究生会主办的扬州大学第十五届研究生歌手大赛在文汇路校区大礼堂举行。研究生工作部部长、研究生院副院长赵晓兰,团委副书记施林峰、音乐学院单宏健老师出席并担任评委。本届歌手大赛经过初赛、复赛,历时一个多月,最终来自瘦西湖校区、文汇路校区、扬子津校区三个赛区的19位选手进入决赛。经过评委的打分、大众评审的现场投票、微信平台投票三种渠道成绩汇总,王玥荣、徐璐、戴颖分获冠军、亚军和季军,朱艳青等选手获得十佳歌手。本届十佳歌手比赛组织完善,活动环节设置精妙,为想唱歌的研究生提供了一个梦想的舞台。

☆12月24日,学校召开2015年研本“1+1”引领计划精品项目评审会

12月24日上午,学校在荷花池校区行政楼一楼会议室召开2015年研本“1+1”引领计划精品项目评审会。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叶柏森主持会议,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等专家参加本次评审会。

研究生工作部部长、研究生院副院长赵晓兰汇报了学院申报情况,对各项目进行了简要介绍及说明。评审专家逐一审阅了学院推荐的申报材料,通过投票表决,评选出2015年研本“1+1”引领计划优秀项目共41个,其中一等奖10个,二等奖15个,三等奖16个;优秀组织奖5个,组织奖13个,优秀指导教师34名,先进个人88名。

☆12月25日,研究生院(研究生工作部)召开2016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扬州大学考点监考人员培训会议

监考人员是考试工作的具体实施者,监考人员的业务水平和责任心对考试的顺利开展起着重要作用。为确保2016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工作顺利进行。12月25日下午,研究生院(研究生工作部)在扬子津校区昭文馆报告厅召开2016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扬州大学考点监考人员培训会议。研究生院副院长吉丹如主持培训会。研究生院招生办公室主任高明国对考试时间安排、监考流程、监考人员职责等相关事项进行了详细讲解。监察处副处长戴世勇就亲属回避、监考纪律等问题提出了要求。全体监考人员约500人参加了培训会。

☆12月26-28日,2016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扬州大学考点工作顺利进行

受江苏省教育考试院的委托,扬州大学继续承担2016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扬州市及周边地区的报名与考试工作。12月26-28日,扬州大学考点2016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在我校扬子津校区进行,共6190考生在本考点参加考试,涉及全国261个招生单位。扬州大学考点成立了以分管校长任主考,研究生院、校办、监察处负责同志任副主考的考点领导小组,全面负责考点工作。为规范考试,保障考试的公平、公正和有序,市公安局、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相关领导和工作人员共同参与本次考试考务工作。考试全部在标准化考场进行,考场设有视频监控、无线信号屏蔽仪、金属探测器及身份证识别等设备。江苏省教育考试院的巡视员对我校考试的各项组织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考试工作圆满结束。

☆12月28日,江苏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2015年重大课题“研究生培养协同机制与制度建设”交流会在我校举行

12月28日下午,江苏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2015年重大课题“研究生培养协同机制与制度建设”交流会,在我校瘦西湖校区虹桥专家楼会议室举行。该课题由东南大学牵头主持,扬州大学、江苏大学是该课题的重要成员单位。东南大学副校长沈炯率领东南大学发展规划处处长冯建明、研究生院副院长袁榴娣等一行,以及江苏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陆杰和教师教育学院院长李晓波来我校。我校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俞洪亮及研究生院相关人员、改革与发展研究室主任卢彪等参与交流。课题组成员对前一阶段开展的工作及取得的成果进行汇报,对下一阶段的工作进行了布置落实。

☆12月30日,学校召开学位评定委员会会议

12月30日下午,学校在荷花池校区行政楼一楼报告厅召开学位评定委员会会议。焦新安校长主持会议,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全体成员出席会议。会议审议了学位授予、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指导教师任职资格以及《扬州大学研究生指导教师管理办法(试行)》、《扬州大学攻读全日制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规定》、《扬州大学攻读全日制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工作规定》等3个文件。

会上,教务处处长张清汇报了2015年下半年本科毕业生学士学位资格审查情况。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俞洪亮汇报了2015年12月博、硕士学位资格审查情况。各学院院长汇报了所在学院博、硕士学位申请情况。经学位评定委员会票决,会议决定:授予任安洋等4098名同学学士学位,授予何菊红等793名同学硕士学位,授予徐嘉琪等15名同学博士学位。

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俞洪亮从专业学位博导遴选文件出台背景、专业学位与学术学位两种类型博导遴选标准的主要区别等方面汇报了2015年专业学位博导申报评审总体情况,5位申请人逐一进行了答辩,相关学院院长汇报了所在学院审核推荐情况。经学位评定委员会票决,会议决定:卜仕金等5位同志已具备我校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指导教师任职资格。

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俞洪亮还汇报了《扬州大学研究生指导教师管理办法(试行)》、《扬州大学攻读全日制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规定》、《扬州大学攻读全日制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工作规定》等3个文件制定情况,会议原则通过。

焦新安校长要求研究生院与各学院要关注学位论文评审成绩偏低的论文,做好相关数据的统计与分析,严把质量关;要求研究生院要深入学院,做好关键环节的监控,如专业学位研究生双导师制的真正落实、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的审核等。

姚冠新书记要求研究生院要加强调研,积极制定相关标准,推动改革。要求各学院要解放思想,跟上国家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步伐。

2.本月工作要点

☆研究生院(研究生工作部)2016年1月工作安排

1、出台《扬州大学研究生指导教师管理办法(试行)》、《扬州大学攻读全日制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规定(修订)》、《扬州大学攻读全日制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工作规定(修订)》等文件,制订并发布《关于修订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

  2、做好2016年全日制博士研究生招生网上报名、资格审查及“申请-考核制”试点工作。做好2016年全日制硕士研究生考后相关工作(自命题试卷回收整理、阅卷、成绩上报等)。做好2015年非全日制博、硕士研究生复试与录取工作。加强与上级部门沟通联络,努力扩大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

3、做好2016年上半年国家关于学位授权点合格评估准备工作。

4、组织召开扬州大学教育硕士(职业技术教育)培养方案修订暨培养工作研讨会,积极参加全国教育硕士(职业技术教育)试点院校工作会议。

5、组织开展2015-2016学年春学期全英文专业(课程)申报项目评审工作。

6、做好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中期检查及材料汇编工作。组织召开研究生创新讲坛暨第九届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交流会。

7、开展研究生考风考纪专题教育,做好2015-2016学年秋学期研究生公共课期末考试组织工作。落实2015-2016学年春学期研究生公共课教学任务,做好课表编排工作。做好2015年研究生公共课课时费统计工作。

8、做好2015年12月授予博硕士学位相关后续工作(证书打印、网上学位信息注册提交、学位申请材料整理等)。

9、做好2017届毕业研究生电子图像采集信息统计上报工作。

10、做好2015年下半年研究生“三助一辅”考核及津贴发放工作。

11、做好寒假因学习、开展科研活动留校研究生情况统计、安全教育和服务保障工作,同时做好对春节不返乡过年研究生的慰问工作。

12、做好2016届春季毕业研究生毕业教育和离校工作。

13、开展对学院2015年度研究生教育工作目标量化考核工作。

14、做好研究生院(研究生工作部)2015年度工作目标考核及总结工作,认真规划2016年度研究生教育工作。

15、迎接学校对研究生院(研究生工作部)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专题考核以及校园安全综合管理考核工作。

16、继续做好研究生教育管理信息系统维护工作。

☆研究生院(研究生工作部)2016年1月部分工作时间节点提醒

序号

截止时间

学院完成工作内容

1

1月15日

学院将2015年在职人员攻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复试工作安排及拟复试人员名单报送研究生院招生办公室。

2

1月28日

学院将2015年在职人员攻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复试拟录取名单、招生工作总结等材料送交研究生院招生办公室。

(本栏目内容由综合办公室提供)

3.学院上月相关工作

☆文学院“萌蒙绘”公益团队项目在2015年江苏省青年公益项目大赛中荣获一等奖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党的群团工作会议精神,引领全省青年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助推公益慈善事业进步,促进社会治理创新,培养青年公益人才,省民政厅、团省委联合开展了2015年江苏省青年公益项目大赛。文学院“萌蒙绘”公益团队在众多队伍中脱颖而出,其进行的“萌蒙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益教育项目荣获一等奖。

据悉,大赛自开展以来,得到了社会各界和广大青年社会组织的广泛关注和积极参与,共收到1247个申报项目。组委会经过严格组织评审,决定对240个优秀项目予以表彰奖励,共评出一等奖项目30个,二等奖项目40个,三等奖70个以及优秀奖100个。

文学院“萌蒙绘”公益团队由文院2014级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研究生陆惠敏同学牵头发起,2015级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研究生郭迪、2015级学科教学(语文)专业研究生李新及马文彧等本科生参与其中。“萌蒙绘”团队自组建以来,深入不发达地区,给山区的孩子们带去核心价值观的春风。该团队弘扬主旋律,激发正能量,为引领社会文明新风尚贡献出了青春的力量。

☆法学院研究生在宪法日进社区开展普法活动

12月4日,是国家宪法日也是法制宣传日。法学院宪法研读班师生进入冯庄社区开展普法活动,输送专业的法律知识,并向社区赠送了法律书籍。同时,法学院院长钱玉林与邗上街道办事处副主任居维莉共同为与冯庄社区合作共建的法律工作站揭牌。

宪法研读班是法学院今年主打开展的“研本1+1项目”。研读班由研究生王伟担任班长,吸收了学院宪法行政法学专业研究生及部分本科生参加。本次法学院与冯庄社区共建法律工作站项目的启动,顺应了社区民生发展的要求,也为法学院研究生本科生的学习提供了良好的实践平台。

☆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举办研究生·导师2016元旦联谊会

12月31日,物理学院举办的研究生·导师元旦联谊会拉开序幕。研究生院副院长、研究生工作部部长赵晓兰,物理学院院长曾祥华、院党委副书记王春雨、副院长胡经国、副院长谢然,以及各位导师和研究生们一起欢度新年,辞旧迎新,展望未来。

联谊会一开始,一段新年寄语小视频让人倍感温馨:导师祝愿研究生们新年快乐、学业有成;学长学姐鼓励学弟学妹们刻苦学习、锐意进取,并祝愿导师身体健康、吉祥如意。王春雨副书记发表新年致辞。

免试推荐攻读硕士学位的同学带来一场生动搞笑的开场舞,联谊会正式开始。研究生和本科生们带来的研本互动节目,曾祥华院长和赵晓兰部长带来的独唱,王春雨副书记与导师们带来的舞蹈,还有互动小游戏,一个个精彩节目,让人目不暇接。此次联谊会,导师、研究生和本科生一起在和谐氛围中交流互动,加强了学院的凝聚力与向心力,有助于学院研本1+1活动办得更好。

☆机械工程学院召开第十届研究生会工作会议

12月3日下午,机械工程学院在力行楼S318办公室召开第十届研究生会工作会议。院党委副书记虞强、研究生教学秘书徐弘及学院研究生会全体成员参加会议。

虞强副书记对新一届研究生会工作以及研究生个人能力发展等问题做了详细阐述。他对新一届研究生会的工作提出了四个要求,即工作的科学性、时效性、创新性、精湛性。结合学院学生工作的特点,在研究生个人能力方面,希望广大研究生要坚定立场,坚守原则,通过自我不断地学习,明辨是非,确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与能力,在领导力、执行力、创造力、学习力四个方面不断提高自己。研究生教学秘书徐弘老师对研究生会的工作做了简要规划。

☆机械工程学院举办研究生棋牌大赛

12月6日晚,机械工程学院研究生会在力行楼311办公室举办了研究生棋牌大赛,比赛项目有掼蛋、斗地主、五子棋和象棋等。本次棋牌活动旨在缓解研究生同学的学习压力,促进彼此间的交流,同时为棋牌爱好者提供一个展示的平台。本着“娱乐第一,比赛第二”的精神,在棋艺的切磋中促进了相互间的沟通与友谊,柏长林、刘群等同学获得了奖项。活动既丰富了研究生的课余生活,又提高了大家的集体凝聚力。

☆医学院举办首届“院长杯”研究生优秀科研成果展评活动

12月6日,医学院在荷花池校区逸夫图书馆(东区一楼),举行了首届研究生优秀科研成果展评活动。活动共收到33位研究生的英文墙报,充分展示了研究生在学期间,开展科研工作所取得的最新研究成果。研究生院副院长、研究生工作部部长赵晓兰,研究生院副院长吉丹如、孙伟,研究生工作部副部长郑刚莅临比赛现场。医学院党委书记王炜、院长史宏灿,副院长龚卫娟、王正兵和郑英等进行点评。

经过7位留学回国专家的现场评比,顾欣同学获一等奖;马礼丹、周长武同学获二等奖;王娟、沈娅婷、方彭华同学获三等奖;上述获奖研究生同时被授予医学院“科技之星”称号。陈琴、张思泉、刘彼得、仲崇浩、陈文艳、胡天骄、朱力、黄夏曼、郑雪、张婉箐等10位研究生获得优胜奖。基础医学与检验技术系获最佳组织奖。

此次展评活动不仅增强医学专业研究生的科研创新和英语应用能力,还促进研究生之间的学术交流与提高。

☆商学院研究生“博雅”大讲堂第二期和第三期成功举办

12月1日、22日,商学院研究生“博雅”大讲堂第二期和第三期成功举办。尹希旻、季耀华、刘振兴、朱志远、刘学建、张野等六位研究生分别围绕“个人时间的管理及运营规划”、“NBA营销模式初探”、“中国传统动画产业的提档升级”、“网络小说的发展及生存之道”、“博弈论的现实运用”、“中国互联网三巨头未来趋势预测”等话题畅谈了自己的心得,并与大家展开交流。嘉宾老师从讲授者的内容、PPT的准备、材料的组织和运用等方面进行点评总结,使与会者受益匪浅。

☆商学院积极开展研本互动活动

为加强研本互动,充分发挥MPA、MBA学员实践经验丰富的优势。日前,商学院分别组织MPA、MBA班学员(中国人寿邗江支公司银行保险部负责人卢建华、海沃机械扬州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门负责人洪建美),为本科生趣谈面试技巧、畅谈人力资源领域从业心得等交流。本次交流活动的举办,打消了本科生对于面试的恐惧,可以有的放矢地展开求职准备,增进了对所学专业的了解,弥补了实践知识的不足。

☆商学院举办绿色发展主题研讨会

12月16日晚,商学院举办绿色发展主题研讨会。此次研讨会是商学院“德鲁克读书会”的系列活动之一,旨在引领广大同学保持“好读书”和“读好书”的习惯,提高对于实际问题的分析能力。也是呼应“十三五”规划中的“绿色发展”理念,引导广大同学关注当下热点问题。学院一、二年级全日制学术型研究生参加了研讨。邢荧、汪澄洋等五位研究生分别就能源市场转型、碳排放的规则制订及分配等话题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在随后的问答互动环节,大家就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雾霾、电动汽车的普及等内容展开深入交流,气氛异常活跃。应邀担任评委的韩宏华和时磊两位老师对研究生们的积极参与表示肯定,希望以此类活动为契机,努力使自己兼具广博知识和优雅气质。

☆旅游烹饪学院学子在第五届全国高校餐旅类专业大学生创业大赛中荣获一等奖     近日,在第五届全国高校餐旅类专业大学生创业大赛中,我院由营养与食品卫生学专业2013级研究生汤海莲和郑倩云等几位本科生组成的“清晨嘻点”创业团队,在决赛中取得2015中国高校餐旅类专业大学生创业大赛一等奖,校内导师侯兵博士和企业导师曾志先生分别获得“金牌指导老师”和“优秀指导老师”称号。 本次大赛由世界中餐业联合会主办,广州旅游商务职业学校和四川旅游学院共同承办。大赛组委会从全国参赛的众多高校中评出包括扬州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侨大学、岭南师范学院等17支队伍参加复赛。复赛由现场答辩和文本评估两个部分组成,总分前三名进入19日举行的决赛。决赛采取评委现场模拟投资的形式进行,以获得的投资多少决定最终名次。

  (本栏目内容由相关学院提供)

二、重要规章及文件

1.教育部关于做好2016届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教育部,2015年11月27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有关省、自治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部属各高等学校:

  高校毕业生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力军。高校毕业生就业事关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大局,关乎社会安定稳定,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按照《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就业创业工作的意见》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等文件要求,现就做好2016届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通知如下:

  一、着力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和自主创业工作

  (一)加快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各地各高校要把提高教育质量作为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根据人才培养定位和创新创业教育目标要求,促进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合。从2016年起所有高校都要设置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对全体学生开发开设创新创业教育必修课和选修课,纳入学分管理。对有创业意愿的学生,开设创业指导及实训类课程。对已经开展创业实践的学生,开展企业经营管理类培训。要广泛举办各类创新创业大赛,支持高校学生成立创新创业协会、创业俱乐部等社团,举办创新创业讲座论坛。高校要设立创新创业奖学金,并在现有相关评优评先项目中拿出一定比例用于表彰在创新创业方面表现突出的学生。

  (二)落实完善创新创业优惠政策。各地各高校要深入实施“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积极会同有关部门进一步加大政策落实力度,落实创业担保贷款、小微企业减税降费、创业培训补贴等各项扶持政策,重点支持高校学生到新兴产业领域创业。推动相关部门加快制定有利于互联网创业的扶持政策。要按照《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要求,制订本地本校创新创业学分转换、实施弹性学制、保留学籍休学创新创业等具体措施,支持参与创业的学生转入相关专业学习,为创新创业学生清障搭台。

  (三)加大创新创业场地建设和资金投入。各地各高校要建设和利用好大学科技园、大学生创业园、创业孵化基地、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等创新创业平台。高校实验室、实验设备等各类资源,原则上向全体在校学生开放。高校要通过合作、转让、许可等方式,向高校毕业生创设的小微企业优先转移科技成果。要通过学校自设、校外合作、风险投资等多种渠道筹集资金,扶持高校学生创新创业。充分运用市场机制,引导社会资金和金融资本支持大学生创业活动。

  (四)不断提升创新创业服务水平。各地各高校要配齐配强创新创业教育专职教师,聘请各行各业优秀人才担任兼职教师,建立全国万名优秀创新创业导师人才库。要创新服务内容和方式,为准备创业的学生提供开业指导、创业培训等服务,为正在创业的学生提供孵化基地、资金支持等服务。高校要建立校园创新创业导师微信群、QQ群等,发布创业项目指南,实现高校学生创业时时有指导、处处有服务。要进一步完善高校学生创业服务网功能,为高校学生提供项目对接、产权交易、培训实训、政策宣传等服务。

  二、积极拓宽重点领域就业渠道

  (五)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各地各高校要进一步加大政策引领和服务保障,全面落实高校毕业生到中西部地区、艰苦边远地区和老工业基地县以下基层就业的学费补偿和国家助学贷款代偿政策。继续实施好“农村教师特岗计划”、“三支一扶”、“西部计划”、“大学生村官”等基层项目。鼓励各地结合实际,开发实施社区服务、健康养老等新项目。积极推进健全从政法专业毕业生中招录人才的规范便捷机制,促进政法专业毕业生就业。

  (六)围绕国家发展战略开拓就业岗位。各地各高校要鼓励和引导毕业生到国家重点行业、重点地区、重大工程、重大项目就业。要结合“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京津冀协同发展”等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积极向沿海沿江沿线经济带输送毕业生。要结合实施“中国制造2025”和“互联网+”行动计划,大力开拓就业岗位。要结合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引导毕业生到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领域就业创业。

  (七)引导高校毕业生到新兴领域就业。各地各高校要因地制宜,结合地方经济发展需要,深入挖掘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创造的就业机会。要大力引导高校毕业生到金融保险、节能环保、电子商务、现代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和旅游休闲、健康养老、社会工作、文化体育等生活性服务业就业。要适应现代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和新农村建设需要,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农业新技术、新品种研发和现代农业经营管理等领域就业。

  (八)继续做好高校学生征兵工作。各地各高校要与兵役机关密切配合,建立定期会商机制,及早部署2016年高校学生征兵工作,认真落实大学生征兵任务。逐项落实各项政策,重点落实好退役高校学生士兵专项研究生招生计划、新生宣传单、复学升学、就业创业等政策。逐校落实工作任务,明确责任,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逐人开展宣传动员,办好“网上咨询周”、“征兵宣传月”等活动,对大学新生、在校生、毕业生等不同群体开展有针对性的宣传动员,确保高校学生征兵数量和质量进一步提高。

  (九)支持毕业生到中小微企业就业。中小微企业是增加就业的主体,各地各高校要会同有关部门完善落实中小微企业吸纳毕业生的社保补贴、培训补贴、税费减免等优惠政策。要针对中小微企业特点,主动组织中小微企业集中开展校园招聘活动,引导毕业生到中小微企业就业。要持续关心到中小微企业等基层就业毕业生的成长和发展,通过跟踪服务、定期回访等方式,帮助解决工作和学习上的困难和问题,让他们切实感受到组织的温暖和关心。

  三、大力提高就业指导服务能力

  (十)建立精准推送就业服务机制。各地各高校要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根据毕业生需求,将他们的求职意愿与用人单位岗位相对接,实现智能化供需匹配,为毕业生精准推送就业岗位。广泛利用手机等移动终端,开展订制服务,为毕业生“送岗位、送政策、送指导”,实现就业服务个性化、信息化。要充分发挥校园市场的重要作用,通过举办分层次、分类别、分行业的招聘活动,提高招聘活动效率。高校要主动联系用人单位,结合毕业生专业特色,提供相应的就业见习岗位。

  (十一)建立未就业毕业生统计机制。健全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状况统计指标体系。从2016年起,各地各高校要重点统计有就业意愿尚未就业毕业生、暂不就业毕业生等指标。建立三级联动机制,辅导员(班主任)及时了解每一位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和意愿,院系认真核实汇总就业数据,学校实时更新就业监测系统相关信息。高校要有针对性地加大对有就业意愿尚未就业毕业生的指导服务力度,帮助他们尽快实现就业创业。

  (十二)进一步提升就业指导服务质量。要把高校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结合行业动态和发展需求,建立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讲座、论坛、培训为补充,以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创新创业设计大赛等实践活动为载体的多形式就业指导课程体系。要针对不同层次、不同专业毕业生的特点和需求,广泛开展个性化的咨询服务。加快建设一支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的就业创业指导工作队伍,高度重视解决就业创业指导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聘问题。在专业技术职务评聘中充分考虑就业创业指导教师的工作业绩,并在同等条件下予以适当倾斜。

  (十三)加强就业创业政策宣传。各地各高校要认真学习领会、分类归纳、精准解读国务院文件精神和中央部门、地方促进就业创业的政策措施。要建立教育部门、高校、院系、班级四级联动的政策宣传网络,学校领导、院系领导、辅导员、班主任都要主动宣讲就业创业政策。要充分利用微博、微信等新媒体,采用图表、动漫等方式,根据毕业生求职需求,分时段、分类别推送基层就业、自主创业、参军入伍、困难帮扶等政策措施,让政策宣传接地气、见实效。

  (十四)优化规范就业工作管理。各地各高校要按照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的要求,加强与有关部门的配合,切实做好毕业生档案、户口、组织关系等转递和手续衔接工作,做到简便、快捷、高效。要牢固树立安全意识,确保各类校园招聘等活动安全、有序。要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就业歧视,凡校园招聘活动严禁发布含有限定院校、性别、民族等歧视性信息。高校要加强维权教育,切实防范“试用期陷阱”等危害毕业生权益的不法行为。要进一步加强毕业生就业数据信息监督管理工作,完善毕业生实名查询就业状况功能,确保就业数据信息真实、准确。

  (十五)做好就业困难毕业生帮扶。要准确掌握家庭困难毕业生、少数民族毕业生、农村生源毕业生、残疾毕业生等各类就业困难群体的具体情况,实行“一生一策”动态管理,通过开展个性化辅导、组织专场招聘等活动,做到精准发力、精准帮扶。各地各高校要积极协调配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财政等部门,做好求职创业补贴申请和发放工作。要进一步与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做好信息衔接和服务接续工作,实施好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就业促进计划,持续为他们提供就业信息和指导服务,切实做到“离校不离心、服务不断线”。

  四、推动高等教育更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十六)进一步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围绕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优化院校布局、学科专业布局和人才培养机制,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鼓励具备条件的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加快应用型、技术技能型、复合型、科技创业人才培养。进一步完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体系,扩大培养规模。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进高职院校开展现代学徒制培养。

  (十七)切实提高毕业生就业创业能力。把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作为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突破口,推进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间的协同,探索建立需求导向的学科专业结构和就业创业导向的人才培养类型结构调整新机制。推进高校与政府、企业、社会的协同,继续加强对“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的培育指导工作,促进产学研用紧密结合,推动高校学生参加形式多样的实习实训、社会实践和创新创业活动,增强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推动毕业生更高质量就业创业。

  (十八)积极发挥就业反馈作用。进一步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发布制度,各地各高校要在每年年底前编制和发布就业质量年度报告,将创新创业相关情况以及有就业意愿尚未就业毕业生、升学、暂不就业等内容纳入就业质量报告,更加科学、客观地反映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状况和特点。要积极发挥就业创业状况对教育教学的反馈作用,进一步完善学科专业预警、退出管理办法,健全就业与招生计划、人才培养、经费拨款、院校设置、专业调整的联动机制,促进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对接。

  五、进一步加强就业创业工作组织领导

  (十九)健全协调机制。各地各高校要切实落实“一把手”工程,把就业创业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及时研判形势,协调解决存在问题,确保高校毕业生就业局势稳定。各地要建立相关职能部门会商机制,因地制宜出台新举措,逐项落实就业创业政策。各高校要健全就业部门牵头,招生、教学、学生、武装、团委等部门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定期研究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做到开学有部署、工作有分工、过程有检查、年终有总结。

  (二十)建立督查机制。各地各高校要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督查机制,把各项政策措施和年度重点工作的落实完成情况作为督查重点。开展日常督查和不定期抽查,及时查找问题、总结经验,以督查促整改、抓落实。要加大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问责力度,对落实不力的,要限期整改并追究领导责任。

  (二十一)完善保障机制。各地各高校要进一步健全就业创业工作机构,配备指导教师,开辟专用场地,加大经费投入,切实做到“机构、人员、场地、经费”四到位。各地要积极协调地方政府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切实保障各项就业创业服务工作开展所需经费。要加快建设一批省级和校级示范性就业创业指导服务机构,促进就业创业指导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

  (二十二)加强思想教育和舆论引导。各地各高校要把思想教育和毕业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不断丰富思想教育内容和方式。积极组织干部讲政策、专家讲形势、师生讲感受、企业家讲经验,引导广大毕业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成才观。要把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的培养融入思想教育,激励更多高校学生在就业创业实践中成就有梦想有奋斗有奉献的精彩人生。要积极开展全国高校创新创业总结宣传工作,加强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典型经验和高校学生就业创业典型的宣传,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营造促进就业创业工作的良好氛围。

   教育部

  2015年11月27日

三、基本数据表

1.扬州大学学位授权点情况表

序号

学科门类

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

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

非一级学科覆盖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点

非一级学科覆盖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点

专业学位博士授权点

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点

1

人文

2

14

1

5

9

2

理学

2

6

1

0

3

工学

1

10

1

5

1

4

农学

5

7

0

0

1

2

5

医学

1

7

0

0

3

合 计

11

44

3

10

1

15

(本表由学位与培养办公室、专业学位教育办公室提供)

2.扬州大学研究生导师情况表

导师类型

博士研究生导师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导师

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导师

人数

273

1719

754

(本表由学位与培养办公室、专业学位教育办公室提供)

3.扬州大学招收研究生情况表

全日制

学术型博士

非全日制

专业型博士

全日制

学术型硕士

全日制

专业型硕士

非全日制

专业型硕士

2010年

101

16

1127

333

874

2011年

104

13

939

776

818

2012年

106

20

942

842

915

2013年

108

16

943

908

1051

2014年

109

22

940

950

858

2015年

112

940

995

(本表由招生办公室提供)

4.扬州大学在籍攻读博、硕士学位研究生情况表

学生类型

在校生数

在校生分布情况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延期

其他

全日制学术型博士

507

111

(2015级)

109

(2014级)

108

(2013级)

179

非全日制专业学位博士

80

22

(2014级)

16

(2013级)

20

(2012级)

22

海外留学博士研究生

37

6

(2015级)

9

(2014级)

10

(2013级)

8

4

(汉语补习阶段)

全日制学术型硕士

2794

919

(2015级)

920

(2014级)

923

(2013级)

32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

2261

965

(2015级)

907

(2014级)

389

(三年级及以上)

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

3212

858

(2014级)

1051(2013级)

490

(2012级)

813

海外留学硕士研究生

29

6

(2015级)

11

(2014级)

8

(2013级)

4

(汉语补习阶段)

已注册以同等学力身份

申请硕士学位人员

417

总计

9337

(本表由学位与培养办公室、专业学位教育办公室以及海外教育学院提供)

5.扬州大学2011-2015年授予博、硕士学位情况表

授予学位学生类型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6月

12月

6月

12月

6月

12月

6月

9月

12月

6月

9月

12月

全日制学术型博士

62

30

66

23

67

18

63

7

22

58

2

11

非全日制专业学位博士

3

4

4

2

3

6

5

0

3

2

0

3

海外留学博士研究生

0

0

1

0

0

1

2

0

0

2

0

1

全日制学术型硕士

1098

9

1186

11

1033

9

882

0

4

860

0

9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

61

3

185

6

381

133

550

0

212

590

0

237

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

184

571

232

570

187

588

185

0

597

164

0

537

海外留学硕士研究生

1

0

3

0

1

0

1

0

0

4

0

0

以同等学力身份申请硕士学位人员

4

51

6

47

13

10

15

0

9

20

0

10

总计

2081

2342

2450

2557

2510

(本表由学位与培养办公室提供)

6.扬州大学获得全国优秀博士论文(含提名)情况表

年度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国家优博

1

1

1

1

优博提名

1

1

1

2

1

(本表由学位与培养办公室提供)

7.扬州大学学位论文抽检情况表

年度

类别

国家抽检

省抽检

抽检数

合格数

合格率%

不合格数

不合格率%

抽检数

优秀数

优秀率%

不合格数

不合格率%

2010

博士

4×3

11

91.67

1

8.33

6×3

6

33.30

0

0

硕士

-

-

-

-

-

36×3

8

7.40

5

4.60

2011

博士

4×3

12

100

0

0

4×3

2

16.70

0

0

硕士

-

-

-

-

-

46×3

24

17.40

1

0.70

2012

博士

10×3

29

96.67

1

3.33

6×3

3

16.70

0

0

硕士

-

-

-

-

-

45×3

18

13.30

2

1.50

2013

博士

5×3

15

100

0

0

6×3

5

27.80

0

0

硕士

-

-

-

-

-

43×3

16

12.40

4

3.10

2014

博士

14

13

92.86

1

7.14

-

-

-

-

-

硕士

-

-

-

-

-

49×3

31

21.10

2

1.40

(本表“年度”指学位论文作者获得学位的年度。国家和省抽检论文送3位专家审阅,分别评分。从2014年度开始,国家只公布1个成绩)

年度

类别

答辩前学校盲审送检

抽检数

优秀数

优秀率%

不合格数

不合格率%

2012

博士

89

39

43.82

1

1.12

硕士

165

19

11.52

0

0

2013

博士

94

42

44.68

0

0

硕士

392

59

15.05

3

0.77

2014

博士

106

31

29.25

1

0.94

硕士

396

62

15.66

7

1.77

2015

博士

83×3

73

29.31

0

0

硕士

542

59

10.80

7

1.29

(本表由学位与培养办公室提供)

8.扬州大学获省、校研究生培养创新工程立项情况统计表

序号

项目类型

级别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1

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

6

15

12

博16

硕11

博15

硕13

博46

硕57

博47

硕49

博50

硕40

65

66

7

11

16

15

12

2

研究生实践创新计划

51

51

3

优秀博士论文

3

2

3

4

2

3

4

2

3

2

3

2

8

7

9

8

10

10

4

优秀硕士论文

8

8

7

7

5

6

7

6

7

8

1

2

16

19

18

17

30

30

5

优秀专业学位硕士论文

4

5

17

6

优秀研究生课程

1

2

2

3

2

2

2

6

6

6

4

7

研究生教改课题

3

2

3

3

3

10

9

14

12

1

5

2

1

8

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试点

1

9

研究生工作站

31

27

49

38

59

52

10

优秀研究生

工作站

6

11

博士论坛

1

1

12

产学研联合培养基地

1

3

13

双语授课试点

3

14

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成果奖

3

15

产业教授(兼职)

5

5

11

16

长三角合作项目

1

(本表由学位与培养办公室提供)

9.扬州大学发放研究生奖、助学金情况表(金额:万元)

类 别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

51

51

48

48

硕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

232

228

230

238

校长奖学金(连续2次获国奖)

2

研究生优秀一等奖学金

13.90

14.60

15

15

16

6.04

研究生优秀二等奖学金

10.80

11.12

11.76

12.24

13.04

7.70

研究生普通奖学金

487.544

634.664

875.581

924.83

501.511

已取消

研究生学业奖学金

1531.36

3129.94

朱敬文奖学金

12

12

12

12

14.80

14.80

朱敬文特别奖学金

4

4

2.40

4

4

4

苏州工业园区奖学金

7

7

已取消

已取消

已取消

孝廉奖学金

0.45

0.45

0.45

0.45

已取消

西门子中国奖学金

2

2

国家助学金

1454.244

2894.391

朱敬文助学金

9.15

9

9

9

9

10

少数民族学生助学金

1

1

已取消

已取消

博士助研津贴

129.68

145.12

147.68

141.60

72.96

/

研究生兼任“三助”工作津贴

19.58

22.29

23.67

23.14

22.10

47.1065

恒通房产助学金

0.30

已取消

已取消

光彩事业“中大园林”研究生助学金

1

1

1

已取消

已取消

合 计

687.104

862.544

1389.541

1421.81

3916.665

6403.3075

10.扬州大学研究生就业率情况表

年度

类别

总人数

初次就业率

总人数

年终就业率

总就业率

协议就业率

总就业率

协议就业率

2010

合计

1187

64.11%

62.93%

1187

92.5%

82.56%

博士生

105

85.71%

85.71%

105

97.14%

96.19%

硕士生

1082

62.01%

60.72%

1082

92.05%

81.24%

2011

合计

1335

72.66%

69.51%

1335

96.18%

86.89%

博士生

106

83.02%

83.02%

106

98.11%

94.34%

硕士生

1229

71.77%

68.35%

1229

96.01%

86.25%

2012

合计

1552

77.32%

73.97%

1552

95.81%

87.95%

博士生

106

85.85%

83.96%

106

97.17%

92.45%

硕士生

1446

76.69%

73.24%

1446

95.71%

87.62%

2013

合计

1613

73.53%

70.18%

1613

91.13%

85.12%

博士生

114

82.46%

82.46%

114

94.74%

91.23%

硕士生

1499

72.85%

69.25%

1499

90.86%

84.66%

2014

合计

1752

75.40%

73.00%

1768

95.08%

89.42%

博士生

139

74.82%

74.82%

140

97.86%

96.42%

硕士生

1613

75.45%

70.74%

1627

94.84%

88.88%

2015

合计

1979

79.18%

75.64%

1979

95.50%

90.28%

博士生

234

93.16%

93.16%

234

96.54%

95.24%

硕士生

1745

77.31%

73.30%

1745

95.36%

89.62%

(本页表由教育管理与就业指导办公室提供)

四、备忘录

1.研究生院班子成员分工

根据工作需要,经研究决定,研究生院班子成员分工调整如下:

俞洪亮同志主持研究生院日常管理工作,协助分管校长开展研究生教育改革与研究工作,分管队伍建设(研究生院自身管理队伍、博士研究生指导教师遴选与聘任)、招生、财务等工作。

赵晓兰同志主持研究生工作部工作,分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生管理、社会合作与服务等工作。协管队伍建设(研究生教务管理队伍和学生管理队伍)。

吉丹如同志分管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研究生工作站和政产学研培养基地建设、专业学位授权点的申报、建设与评估、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遴选与聘任、考点考务、研究生院党支部及党风廉政建设等工作。

孙伟同志分管学位、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学术学位授权点的申报、建设与评估、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遴选与聘任、研究生教育管理信息化平台建设、研究生教育国际化等工作。协管队伍建设(研究生指导教师培训)。

郑刚同志分管研究生奖助、就业指导、对外交流与宣传、网站建设、文书档案、后勤保障、综合治理、资产管理等工作。协管队伍建设(博士研究生指导教师遴选与聘任)。

2.研究生院各科室工作职责

一、综合办公室职责

1.组织起草研究生院工作计划、工作总结等材料。负责研究生院月度工作安排汇总及上报工作。

2.负责研究生院相关行政公文、公函的收发、管理与归档工作。

3.负责院务会议的议题收集、会议安排和会议记录。对院务会议讨论研究的决定形成纪要,并提醒相关科室落实。

4.负责研究生院印章、研工部印章和院长签名章的管理与使用。

5.负责研究生院固定资产的申请、登记及管理工作。

6.负责《高基报表》等研究生教育信息填报任务的分解、协调及报送工作。

7.负责全院人员考勤及节假日值班安排工作。

8.协助做好研究生院网站建设、管理和相关信息发布、研究生院对外宣传报道等工作。

9.协助做好部门的综合治理、后勤保障、对外交流联系与来人来访的接待等工作。

10.完成院领导交办的其它工作, 配合其它科室做好相关工作。

二、招生办公室职责

1.负责研究生招生计划的制定和申报工作。

2.负责研究生招生办法的制定工作。

3.负责研究生招生简章、专业目录的制定工作。

4.指导推荐免试研究生的选拔及复试工作。

5.负责研究生招生宣传、组织与协调工作。

6.指导研究生初试、复试及录取工作。

7.负责全国硕士生统一入学考试扬州大学考点报名与考试的组织及实施工作。

8.完成院领导交办的其它工作, 配合其它科室做好相关工作。

三、学位与培养办公室职责

(一)学位工作

1.组织研究生学位管理文件的起草、制定或修订工作。

2.组织受理研究生学位申请、资格审查和学位评定准备工作;组织博士学位授予科研成果要求的审核工作。

3.组织同等学力人员现场注册、学校统考及学位申请工作。

4.负责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遴选上报;落实优博论文作者专项资助工作。

5.负责学位论文相似度检测、双盲送审、抽检送审等工作。

6.负责研究生毕业证书、学位证书的制作与发放工作。

7.负责学位授予信息注册、上报以及学位授予材料归档、学位论文寄送等工作。

8.协助开展学术型学位点申报、建设与评估工作。

(二)培养工作

1.组织制订和实施学术型研究生培养与学籍管理相关规章制度。

2.组织制订或修订学术型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并检查培养环节的执行情况。组织开展课程建设、研究生教育改革与研究等工作。

3.组织研究生培养创新工程项目申报、评审与管理等相关工作。

4.组织研究生国际联合培养、博士国际学术交流基金、全英文专业(课程)建设项目申报、评审与管理等相关工作。

5.组织优秀博士论文基金申报、评审与管理。

6.组织学术型博硕士研究生中期考核及硕博连读研究生选拔工作。

7.负责研究生课程进修班日常管理工作。

8.负责学术型研究生日常教学管理、学籍管理、经费管理等工作。

9.协同专业学位教育办公室做好研究生电子注册、电子图像采集、火车票优惠卡充磁发放等工作。负责学术型研究生各类信息统计及上报工作。

10.协助开展学术型研究生指导教师的遴选与聘任以及上岗导师的培训工作。

11.完成院领导交办的其它工作, 配合其它科室做好相关工作。

四、专业学位教育办公室职责

1.组织开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研究和改革,包括课程建设、案例库建设、专业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革与研究等工作。

2.协同学位与培养办公室起草、制订或修订研究生培养管理相关文件。

3.组织制订或修订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并检查培养环节的执行情况。

4.指导专业学位研究生公共课程教学管理相关工作。

5.协同学位与培养办公室做好专业学位研究生电子注册、电子图像采集、火车票优惠卡充磁发放等工作。负责专业学位研究生各类信息统计及上报工作。

6.组织开展专业学位研究生中期考核工作,负责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监控与评估。

7.指导各专业学位教育中心开展工作,协调全国各专业学位教指委和校各专业学位教育中心的工作。

8.协助开展专业学位点的申报、建设与评估工作。

9.指导研究生工作站、产学研联合培养基地的申报、建设和管理工作。

10.负责非全日制研究生培养工作。

11.协助开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教师的遴选与聘任以及上岗导师的培训工作。

12.完成院领导交办的其它工作, 配合其它科室做好相关工作。

五、教育管理与就业指导办公室职责

1.组织制订学校研究生教育管理与研究生就业工作的规章制度和文件。

2.组织开展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做好研究生日常事务管理和服务工作。

3.开展研究生就业创业教育,做好毕业生生源审核、派遣、档案转递等工作。

4.加强研究生辅导员、班主任、研究生就业工作人员的队伍管理建设工作。

5.做好研究生评奖评优、表彰奖惩等相关工作。

6.指导开展研究生学术科技和校园文化活动。

7.做好研究生“三助”工作。

8.开展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指导工作。

9.做好《扬大研究生》编发工作。

10.完成院领导交办的其它工作, 配合其它科室做好相关工作。

3.研究生院工作人员通联(2016年1月更新)

序号

姓 名

部门、职务

办公电话

E-mail

1

俞洪亮

常务副院长

87970332

[email protected]

2

赵晓兰

研究生工作部部长

副院长

87994378

[email protected]

[email protected]

3

吉丹如

副院长

87979089

[email protected]

4

孙 伟

副院长

87990705

[email protected]

5

郑 刚

研究生工作部副部长

87993630

[email protected]

6

蒯建敏

调研员

87979090

[email protected]

7

汪 震

副调研员

87979370

[email protected]

8

丁晓丽

综合办公室主任

87970196

[email protected]

9

高明国

招生办公室主任

87979213

[email protected]

10

宋 宽

招生办公室

87979213

[email protected]

11

王 莉

学位与培养办公室主任

87971863

[email protected]

12

邹 蓉

学位与培养办公室

87971863

[email protected]

13

李玉军

专业学位教育办公室主任

87975539

[email protected]

14

索元元

专业学位教育办公室

87975539

[email protected]

15

汪小会

教育管理与就业指导

办公室主任

87971863

[email protected]

16

胡行翠

教育管理与就业指导

办公室副主任

87991331

[email protected]

17

刘语颂

教育管理与就业指导

办公室

87991331

[email protected]

18

张国健

教育管理与就业指导

办公室

87993601

[email protected]

4.各学院分管研究生教育工作人员通联(2016年1月更新)

学院简称

工作分工及职务

姓 名

办公电话

电子邮箱

文学

院长

柳 宏

87993342

[email protected]

研究生教育工作分管院长

柳 宏

同上

同上

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分管副书记

刘 佳

87975540

[email protected]

教学秘书(教务员)

陈 旭

87975546

[email protected]

团委书记(学工办主任)

郭兆云

87975435

[email protected]

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联系人

许 婷

87975435

[email protected]

社发

院长

吴善中

87975202

[email protected]

研究生教育工作分管院长

吴善中

同上

同上

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分管副书记

茅卫东

87975526

[email protected]

教学秘书(教务员)

贺春燕

87975505

[email protected]

团委副书记(学工办副主任)

肖 薇

87975428

[email protected]

马院

院长

佘远富

87963920

[email protected]

研究生教育工作分管院长

佘远富

同上

同上

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分管副书记

左红梅

87965015

[email protected]

教学秘书(教务员)

李广彬

87965805

[email protected]

团委副书记(学工办副主任)

杨 方

87975377

[email protected]

法学

院长

钱玉林

87991330

[email protected]

研究生教育工作分管院长

钱玉林

同上

同上

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分管副书记

洪 岑

87991343

[email protected]

教学秘书(教务员)

黄 锋

87971659

[email protected]

团委书记(学工办主任)

张 芳

87971667

[email protected]

教科

院长

陈秋苹

87975450

[email protected]

研究生教育工作分管院长

陈秋苹

同上

同上

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分管副书记

张陟遥

87975518

[email protected]

教学秘书(教务员)

王峰娟

87975430

[email protected]

非全日制研究生教务员

顾小兵

87975552

[email protected]

团委书记(学工办主任)

栾海清

87975577

[email protected]

新传

院长

冯 锐

87990135

[email protected]

研究生教育工作分管院长

冯 锐

同上

同上

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分管副书记

杨 咏

87975003

[email protected]

教学秘书(教务员)

陈致奇

87972282

[email protected]

团委书记(学工办主任)

吴 伟

87972336

[email protected]

外语

院长

秦 旭

87991350

[email protected]

研究生教育工作分管院长

王金铨

87971608

[email protected]

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分管副书记

崔益军

87971689

[email protected]

教学秘书(教务员)

叶 蓉

87971006

[email protected]

团委书记(学工办主任)

周宏伟

87971795

[email protected]

数学

院长

李 刚

87975259

[email protected]

研究生教育工作分管院长

刘金林

87975223

[email protected]

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分管副书记

花瑞锋

87970957

[email protected]

教学秘书(教务员)

陈 远

87975384

[email protected]

团委书记(学工办主任)

朱鑫铨

87975453

[email protected]

物理

院长

曾祥华

87975500

[email protected]

研究生教育工作分管院长

胡经国

87970587

[email protected]

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分管副书记

王春雨

87975467

[email protected]

教学秘书(教务员)

丁晓维

87975542

[email protected]

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联系人

毕瑜林

87975561

[email protected]

化学

院长

薛怀国

87975436

[email protected]

研究生教育工作分管院长

薛怀国

同上

同上

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分管副书记

周保垒

87975230

[email protected]

教学秘书(教务员)

王 干

87976568

[email protected]

团委书记(学工办主任)

景 荣

87975257

[email protected]

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联系人

陈松庆

87975257

[email protected]

体育

院长

颜 军

87991080

[email protected]

研究生教育工作分管院长

颜 军

同上

同上

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分管副书记

解小青

87991073

[email protected]

教学秘书(教务员)

陈 芳

87991075

[email protected]

团委书记(学工办主任)

陈志艳

87979347

[email protected]

机械

院长

张剑峰

87971980

[email protected]

研究生教育工作分管院长

朱兴龙

87978318

[email protected]

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分管副书记

虞 强

87993848

[email protected]

教学秘书(教务员)

徐 弘

87978377

[email protected]

团委书记(学工办主任)

张 平

87978312

[email protected]

信息

院长

李 斌

87978307

[email protected]

研究生教育工作分管院长

李 云

87978365

[email protected]

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分管副书记

吴 刚

87978302

[email protected]

教学秘书(教务员)

林雪美

87993859

[email protected]

团委书记(学工办主任)

黄文婷

87978362

[email protected]

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联系人

张 璐

87978362

[email protected]

张海兵

(就业)

87993861

[email protected]

建工

院长

肖 鹏

87978669

[email protected]

研究生教育工作分管院长

肖 鹏

康爱红

87978669

87979418

[email protected]

[email protected]

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分管副书记

王 晖

87978633

[email protected]

教学秘书(教务员)

孙怀林

87979409

[email protected]

非全日制研究生教务员

袁建安

87979409

[email protected]

团委书记(学工办主任)

田 甜

87978670

[email protected]

水能

院长

程吉林

87972845

[email protected]

研究生教育工作分管院长

汤方平

87979530

[email protected]

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分管副书记

王建军

87979138

[email protected]

教学秘书 (负责博士生教务)

路 华

87978612

[email protected]

教学秘书 (教务员)

田 萌

87971327

[email protected]

团委书记(学工办主任)

李民生

87979105

[email protected]

环工

院长

何成达

87978636

[email protected]

研究生教育工作分管院长

何成达

同上

同上

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分管副书记

李家鹏

87979569

[email protected]

教学秘书(教务员)

张 霖

吴鸿琳

叶 飞

87979526

[email protected]

[email protected]

[email protected]

团委书记(学工办主任)

滕 静

87978791

[email protected]

团委副书记(学工办副主任)

王 坤

87978791

[email protected]

农学

院长

刘巧泉

87979242

[email protected]

研究生教育工作分管院长

严长杰

87979218

87979210

[email protected]

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分管副书记

沙爱红

87979047

[email protected]

教学秘书(教务员)

蒋义刚

87979226

[email protected]

团委副书记(学工办副主任)

周立云

87979284

[email protected]

园植

院长

杨益众

87979259

[email protected]

研究生教育工作分管院长

刘 芳

87979109

[email protected]

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分管副书记

高延安

87971701

[email protected]

教学秘书(教务员)

王燕萍

87971383

[email protected]

非全日制研究生教务员

赵 明

87979344

[email protected]

团委书记(学工办主任)

赵 炜

87979215

[email protected]

动科

院长

王志跃

87979027

[email protected] [email protected]

研究生教育工作分管院长

吴信生

87979269

[email protected]

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分管副书记

张 彦

87972207

[email protected]

教学秘书(教务员)

张 钰

87979391

[email protected]

非全日制研究生教务员

孙寿永

87972181

[email protected]

团委书记(学工办主任)

王小龙

87979050

[email protected]

团委副书记(学工办副主任)

徐丹丹

87842367

[email protected]

兽医

院长

刘宗平

87991448

[email protected]

研究生教育工作分管院长

刘宗平

同上

同上

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分管副书记

马 雷

87979337

[email protected]

教学秘书(教务员)

高愫蕴

87991418

[email protected]

非全日制研究生教务员

钱 晨

87979227

[email protected]

团委书记(学工办主任)

姚丰华

87979250

[email protected]

生科

院长

魏万红

87991560

[email protected]

研究生教育工作分管院长

潘志明

87990626

[email protected]

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分管副书记

王汉林

87991565

[email protected]

教学秘书(教务员)

吴 剑

87991562

[email protected]

团委书记(学工办主任)

杨 晶

87979202

[email protected]

医学

院长

史宏灿

87970226

[email protected]

研究生教育工作分管院长

龚卫娟

87978820

[email protected]

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分管副书记

陈轶群

87978808

[email protected]

教学秘书(教务员)

崔 茵

朱网娣

87971629

87971629

[email protected]

[email protected]

团委书记(学工办主任)

王 芬

89778811

[email protected]

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联系人

卢 炜

87978811

[email protected]

商学

院长

谢科进

87991511

[email protected]

研究生教育工作分管院长

汤学俊

87991518

[email protected]

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分管副书记

孙茂庆

87991510

[email protected]

教学秘书(教务员)

施文洁

87991905

[email protected]

非全日制研究生教务员(MPA)

许 妍

87993156

[email protected]

非全日制研究生教务员(MPA)

朱江建

87991517

[email protected]

非全日制研究生教务员(MBA)

蓝 岚

87994108

[email protected]

非全日制研究生教务员(MBA)

李婉娴

87952295

[email protected]

团委书记(学工办主任)

廖善光

87979223

[email protected]

旅烹

院长

王新驰

87978020

[email protected]

研究生教育工作分管院长

顾瑞霞

87978191

[email protected]

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分管副书记

王 军

87978001

[email protected]

教学秘书(教务员)

马 楠

87978002

[email protected]

团委副书记(学工办副主任)

王 敏

87978189

[email protected]

音乐

院长

张美林

87972227

[email protected]

研究生教育工作分管领导

刘永福

-

[email protected]

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分管副书记

李 伟

87972123

[email protected]

教学秘书(教务员)

陈 允

87993664

[email protected]

刘小萌

87977335

[email protected]

团委书记(学工办主任)

王一惠

87991184

[email protected]

美术

院长

贺万里

87892209

[email protected]

研究生教育工作分管院长

贺万里

同上

同上

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分管副书记

陆江峰

87977606

[email protected]

教学秘书(教务员)

李宗惠

87972018

[email protected]

非全日制研究生教务员

史 波

87972018

[email protected]

团委副书记(学工办副主任)

鲁 烨

87979387

[email protected]

(本栏目内容由综合办公室提供)

PAGE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