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年9月12 日 星期六 -...

1
国际副刊 国际副刊 2020 9 12 日 星期六 7 7 约翰 · 塞巴斯蒂安 · 巴赫被公认为 最杰出的德国作曲家之一。他的故乡 爱森纳赫是位于图林根森林核心地带 的一座古老小城,城中矗立着建于 12 13 世纪的教堂以及后来出现的城 堡和宫殿。1672 年,此地成为一个独 立公国的中心。这里距离同样在 1685 年出生、但生日比巴赫早 36 天的 另一位音乐巨匠亨德尔的诞生地哈雷 仅有 60 多公里。 巴赫的祖辈和父兄均为职业乐 师,他是庞大的巴赫家族音乐传统的 自然承继者和集大成者。这个家族的 特征之一,正如巴赫逝世后由他的儿 子卡尔 · 菲利普 · 埃玛纽埃尔和学生执 笔的悼词开头所写的:“约翰 · 塞巴斯 蒂安 · 巴赫属于这样一个家族,其中所 有的成员都有着对于音乐的热爱和天 资,这是天赐的礼物。”在涌现了众多 优秀音乐家的巴赫家族中,为何约翰 · 塞巴蒂斯安成为最伟大甚至是后世心 目中“唯一的”巴赫,尽管一代又一代 的传记作者和研究者们不懈探讨,但 正如对古往今来各个领域中杰出人物 的成长道路进行观察时所面对的情形 一样,到底哪些因素使得巴赫卓尔不 群,总是难以得到圆满解释。或许当 代巴赫阐释权威约翰 · 艾略特 · 加德纳 的这一简单概括最具有科学说服力: “遗传和环境共同引致了如此过人的 天资富有成效的萌发。” 在巴赫成长的过程中,科技的发 展和浓厚的音乐氛围对他产生了重要 影响。在当时的学校中,歌唱被认为 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记忆力,因而受到 相当程度的重视。在巴赫 9 岁那年, 双亲在短短数月内相继离世。他和 13 岁的哥哥被送到堂叔家。如此不 幸的人生境遇无疑给少年巴赫的心灵 带来沉重的打击和终生挥之不去的情 感阴影,但却没有影响他音乐天资的 继续成长。严厉的兄长履行起监护之 责。在流传广泛的一则轶事中,巴赫 在月光下偷偷抄写的帕赫贝尔(著名 乐曲《卡农》的作者)等人的乐谱被哥 哥没收,但哥哥这样做也是出于对弟 弟视力保护和睡眠时间保证的考虑。 出众的天分、勤奋的学习、家族和兄长 的引导,让巴赫在 18 岁这一年就已具 有了在管风琴演奏和鉴定方面的非凡 造诣和名声。这一年 6 月,他应阿恩 施塔特市长邀请,前往该市验收新教 堂的管风琴。两个月后,他正式成为 阿恩施塔特新教堂管风琴师。 纵观巴赫的一生,从青年时代在 阿恩施塔特的职业起点,到之后在米 尔豪森和魏玛的同样职位,再到 1717 年担任安哈尔特—科滕宫廷乐长,直 至从 1723 年起到 1750 7 28 日逝 世的最后一个职位—莱比锡圣托马 斯教堂合唱乐长,在为生存而艰辛努 力、为求得个人待遇改善而与主管者 龃龉不断、为亲人的不断离世而痛苦 绝望中,他的音乐创作的数量和高度, 确实是令人惊讶与赞叹的奇迹。即使 按照巴赫所处时代作曲家普遍高产的 标准来衡量,巴赫作品数量之浩瀚,都 是罕见的。而这些作品作为音乐艺术 所达到的水准,以及作为人类精神表 现所具有的情感力量及其高度和深 度,使得巴赫当之无愧地跻身于最为 后世景仰的音乐大师之列。 贝多芬有一句被广为传诵的名 言:“巴赫不是小溪,而是大海。”这句 话的双关之意在于,在德语中,巴赫的 姓氏 Bach 意为“小溪”,而巴赫的音乐 世界却是无数溪流汇成的浩瀚大海。 德国音乐学家米夏埃尔 · 魏尔欣在其 《聆听巴赫》一书的序言临近结尾时发 出这样的赞叹:“约翰 · 塞巴斯蒂安 · 赫的音乐就是一个宇宙,值得用毕生 的时间去满怀惊奇地探索—无论是 作为聆听的经历者抑或是音乐家。” 作为复调音乐大师,在巴赫数以 千计的作品中,像《B 小调弥撒》和《马 太受难曲》这样宏伟的声乐作品以及 《勃兰登堡协奏曲》、乐队组曲、室内乐 《赋格艺术》、《音乐的奉献》和数量浩 繁的管风琴曲,很多都代表了巴洛克 复调音乐创作的最高成就。它们在巴 赫逝世后曾长久被忽视,但 1829 年门 德尔松在柏林指挥《马太受难曲》的一 系列演出,唤醒了人们对巴赫的热 情。门德尔松对巴赫的热情并不限于 这一部作品,如今为很多音乐爱好者 所熟悉的巴赫的《D 小调第一羽管键 琴协奏曲》,也是在长久的湮没无闻 后,于 1832 年由门德尔松作为钢琴家 在莱比锡再度演奏,使之重见天日。 舒曼赞叹这首协奏曲是“最伟大的杰 作之一”。 与门德尔松在 19 世纪上半叶对 巴赫的发现相比, 20 世纪的“巴赫复 兴”堪称当代重要的文化现象。以大 键琴演奏家兰多夫斯卡、莱昂哈特和 指挥家哈农库特、库依肯、霍格伍德、 加德纳为代表的“古乐运动”或称“本 真演奏”倡导者们致力于重建巴赫时 代的乐器和演奏风格,在复古之中让 巴赫的音乐焕发出新的魅力和光彩。 而在现代钢琴上演奏巴赫的加拿大钢 琴家格伦 · 古尔德,其录音生涯的开端 并非钢琴曲目中脍炙人口的肖邦、舒 曼、李斯特或拉赫玛尼诺夫的作品,而 是在当时,即上世纪 50 年代并不为大 多数音乐爱好者所熟悉的巴赫的《哥 德堡变奏曲》。而关于这张 1955 年问 世的《哥德堡变奏曲》唱片所引起的轰 动,加拿大电影编剧和演员诺曼 · 斯奈 德曾回忆,当时如果哪位女大学生的 一叠以流行歌星和乐队为主的唱片中 有一张古典音乐唱片,那肯定是古尔 德弹奏的巴赫《哥德堡变奏曲》! 数年前我国旅法钢琴家朱晓玫演 奏《哥德堡变奏曲》的唱片以及她在圣 托马斯教堂和国内各地的巡演,成为 另一个“巴赫传奇” —中国音乐家对 巴赫的诠释引起全世界的瞩目。今年 3 月初,另一位中国钢琴家郎朗走进圣 托马斯教堂演奏《哥德堡变奏曲》。他 在访谈中深情地说:“我觉得,在哪里 演奏《哥德堡变奏曲》都没有在圣托马 斯教堂演奏来得近,因为巴赫的遗体 安放处就与我演奏的钢琴近在咫尺 ……弹到最后那段时,我看着巴赫的 墓,就真的控制不住,哭了。” 近年来中国音乐爱好者中热爱巴 赫音乐的人越来越多。这无疑证明在 巴赫去世 270 年后,他创作的音乐依 然能够穿越时空,抵达今天的人们心 中。正如加德纳所指出的,巴赫的艺 术赞美的是生命固有的神圣性。巴 赫,是一位属于全人类的音乐家。 图为约翰 · 塞巴斯蒂安 · 巴赫。 蔡华伟夕阳薰细草,“海”色映疏帘。从乌 拉圭首都蒙得维的亚出发,不到两个小 时,就到了位于埃斯特角(又名东角)的 人民之家(见右图, 李晓骁摄)。人民之 家被誉为“可居住的雕塑”,依山而建、 面朝大海,远望仿佛置身于希腊圣托里 尼的建筑群,曲线圆润的外表又好似西 班牙的米拉之家。日落时分,在这座极 具地中海风格的白色建筑里眺望,会感 叹夕阳无限好。 人民之家建于 1958 年,由乌拉圭 先锋派艺术家卡洛斯·巴艾斯·比拉罗 亲自设计并参与建造,耗时 36 年完 成。如今,它已由最初的住所改造为集 住宅、工作室、博物馆、旅馆和餐厅于一 体的综合建筑。 设计者比拉罗既是抽象艺术家、画 家、陶艺家、雕塑家,又是作家、作曲家, 可谓是艺术多面手,他的艺术作品更是 遍及世界。1958 年,他第一次来到东角 的海边,看到绝美的海景就萌生了盖房 子的想法。当时恰好有一块土地在出 售,在朋友和投资者的帮助下,他顺利 地买了下来。起初,比拉罗和他的伙伴 们先搭建了一个铁皮屋。之后在当地 渔民的帮助下,他又盖了一座小木屋, 并将其命名为“开拓者”。之后的几十 年,建筑规模不断扩大,用白色水泥包 裹后,成了如今的模样。 没有棱角是这座建筑设计最独特 之处。比拉罗的设计灵感受面包烤箱、 地中海建筑和女性曲线美启发,但最主 要的来源是棕灶鸟的鸟巢。棕灶鸟在 乌拉圭很常见,在筑巢过程中,鸟儿把 巢穴建成半球形,看上去就像一个烤 炉。鸟巢内部有一扇小门,隔出了“一 室一厅”。 如同棕灶鸟巢一般,人民之家借助 地势,层层堆叠,一共 13 层,看起来就 像白色的梯田。内部房间看似相互隔 开,但转个弯就能发现有条小走道连接 彼此。建筑外墙上还有许多圆管状的 凸起,这是比拉罗专门给鸟儿做的窝。 耗尽艺术家半生心血的人民之家, 不仅是比拉罗艺术理想的表达,也寄托 着他对儿子卡利托斯的爱。卡利托斯是 一名橄榄球运动员,也是 1972 年安第斯 空难的 16 名幸存者之一。 1972 10 13 日,卡利托斯所在的橄榄球队乘坐乌 拉圭空军 571 号航班从蒙得维的亚飞往 智利圣地亚哥参加比赛,机上共 45 人。 飞机飞到安第斯山脉附近时遇到乱流, 偏离航线,撞山坠毁, 17 人当场丧生。由 于失事地点极为偏僻,海拔约 4000 米,气 温在零下 30 摄氏度以下,一些幸存者也 陆续因为失温或遭遇雪崩而死。 在空难后的第七十二天,幸存者终 于得救,而活下来的只有 16 人,当时只 19 岁的卡利托斯就是其中之一。儿 子顽强的意志深深地感动了比拉罗,他 决定将人民之家献给劫后余生的卡利 托斯,以示对意志的致敬、对生命的 致敬。 在人民之家,随处可见含有太阳元 素的摆件,游泳池底也用地砖铺成太阳 图案,展现了乌拉圭人热爱太阳的传 统。从 1994 年起,每天下午日落之前的 几分钟,人民之家都会举行“太阳仪 式”。露台上播放着比拉罗本人的录 音,朗诵着献给太阳的诗:“你好,太 阳!你的光辉再次播洒,在你漫长的旅 程,从这生命的开始……没人意识到你 属于每个人,但你愿意为有需要的人提 供光亮……再见,太阳!当你转瞬即 逝,黄昏随之而去。怀念将接管我和人 民之家……太阳!再见!明天是你我 的约定……” 晚年的比拉罗一直在人民之家工 作、生活,他还把一部分建筑开辟成酒 店。 2014 年, 90 岁的比拉罗辞世,为人 们留下了永久的建筑传奇。他曾经说, 这座白房子“被成千上万游客的能量滋 养着,他们曾在那里有过难忘的时刻”。 告别余晖,人民之家不仅代表对过 去的怀念;清阳曜灵,人民之家更饱含 对明天的期待。 可居住的雕塑 李晓骁 如果说哪个博物馆完美呈现了俄罗 斯民族艺术璀璨耀眼的黄金时代,特列 季亚科夫画廊一定榜上有名。古代的绘 画、 19 世纪的现实主义作品、 20 世纪初 的先锋艺术……各种风格的俄罗斯艺术 作品都可以在其中看到,每走几步就能 见证俄罗斯绘画史上的一处风景。画廊 共收藏绘画、雕塑、版画等作品超过 10 万件,至今还在不断丰富和更新。 特列季亚科夫画廊主展馆坐落在莫 斯科河畔,它与位于圣彼得堡的俄罗斯 博物馆如同双子星般闪耀着民族艺术之 光。每日清晨,尚未开馆之时,慕名而来 的参观者就会排起几十米的长队。在砖 红色的建筑前,画廊的创始人帕维尔 · 列季亚科夫的雕像低头沉思。跨越时间 的长河,这位收藏家依然沉浸在艺术世 界里。 凝聚艺术精华 帕维尔 · 特列季亚科夫是一位商人, 热爱收藏,酷爱绘画, 1856 年创建了特 列季亚科夫画廊,并开始系统收集各类 艺术作品。除了当代艺术品外,古代作 品也在他的收藏之列。他曾经说过,“对 于真正热爱绘画的我而言,没有什么比 建立一个向公众开放的美术馆更好的 了。” 1892 年,特列季亚科夫的愿望实现 了,他将自己的收藏品捐献给莫斯科市, 画廊开始对公众开放。 特列季亚科夫画廊没有通常意义上 的“镇馆之宝”,在诸多展品中,俄罗斯巡 回展览画派的许多作品被公认为画廊最 珍贵的收藏。在历史题材的作品中,列 宾的名作《伊凡雷帝杀子》和苏里科夫的 作品《近卫军临刑的早晨》备受关注;在 肖像画中,克拉姆斯柯依创作的《无名女 郎》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享誉世界;在 以民族故事为题材的作品中,瓦斯涅佐 夫的代表作《三勇士》也是美术史上的杰 作。此外,《松林里的早晨》《白嘴鸦飞来 了》等风景画也很出彩。 1861 年,俄国废除腐朽的农奴制, 社会思潮发生变化,艺术领域也出现了 新气象。年轻艺术家希望拥有更加广阔 的艺术空间,但当时占据主流的皇家美 术学院(现列宾美术学院)仍坚守古典主 义风格。1863 年,一群年轻画家联名写 信,希望学校可以考虑他们的创作需 求。遭到拒绝后,他们愤然离开美院。 1870 年,这些年轻人组成了巡回展览画 派,开始自由创作、定期巡展。他们的创 作着眼于平民肖像、世俗生活和自然风 光,旨在真实地再现生活,让俄罗斯民众 了解本国艺术。 特列季亚科夫大力支持巡回展览画 派的发展,非常欣赏这一画派的创作风 格,每年都从展览会上购买优秀作品,收 藏在私人博物馆中。通过购买作品、直 接资助等方式,特列季亚科夫帮助了很 多出身贫寒的画家安心创作。当时,如 果哪位画家的画作能被特列季亚科夫画 廊收藏,就是对作品和创作者的极大肯 定。而对于画廊来说,能够收集到大量 具有时代意义的画作,同样是一种荣幸。 反映民众生活 画家佩罗夫创作的《三套车》是巡回 展览画派的代表作之一。每每走进特列 季亚科夫画廊,在这幅作品前,总有人在 细细端详,而作品背后的故事更是催人 泪下。 画作《三套车》完成于 1866 年,在当 时,大多数俄罗斯民众的生活困苦艰 难。这幅画虽名为“三套车”,但画面中 却没有马,只有 3 个孩子拖着装满水的雪 橇沿街行走。寒风凛冽、滴水成冰,孩子 们佝偻着身体,穿着破烂的衣服,满脸疲 态、憔悴不堪。一个成年男子从后面推 着车,还有一只狗陪伴着他们。 佩罗夫透过这幅画展示了当时俄罗 斯童工的悲惨生活。在创作时,画家曾 苦苦寻觅,却怎么也找不到一个合适的 小男孩作为画面中心人物的模特。直到 数年后,佩罗夫偶然看见一位妇人带着 一个小男孩买东西。他走近细看,深感 这个小男孩就是自己脑海中模特的样 子,便恳求为孩子作画。一开始,妇人拒 绝了画家的请求,她不懂艺术创作,不愿 孩子被画到画中。佩罗夫耐心解释,还 安顿这对母子在莫斯科过夜,给了妇人 一笔费用,才终于获得许可。于是,这个 名叫瓦夏的 12 岁男孩成为画作中的主 要形象。 4 年后的一天,一位步履蹒跚的老 妇人找到佩罗夫,画家认出她就是瓦夏 的母亲。老妇人颤颤巍巍地拎出一捆用 手帕裹着的鸡蛋送给画家,含着眼泪说, 自己的瓦夏不幸得病去世。她变卖了家 产、努力做工攒钱就是为了找到画家,希 望能够买回儿子那幅画以解思子之苦。 可是,这幅画当时已经挂在特列季亚科 夫画廊的展厅之中,无法出售。于是佩 罗夫带着她来到画廊,老妇人从许多作 品中一眼看到了自己的瓦夏。她浑身颤 抖、眼含热泪,长久地跪在画作面前,虔 诚地为孩子祈祷。备受触动的佩罗夫随 后允诺,为老妇人再画一幅瓦夏的肖 像画。 这只是特列季亚科夫画廊无数创作 故事中的一个。当艺术创作触及普通人 的真实生活,艺术作品便具有了感动人 心的力量。 延续艺术传统 “我们相信艺术、教育和创造力可以 改善人们的生活。我们赞美俄罗斯艺术 家的天赋才能,并感受到延续画廊传统、 为子孙后代保存艺术品的重大责任。”特 列季亚科夫画廊的官网这样描述画廊的 艺术理念。 与世界上一些著名博物馆一样,特 列季亚科夫画廊也曾经历战火。在苏联 卫国战争期间,画廊曾组织数轮大型迁 移行动,在最短时间内将作品从陈列位 取出、密封并包装在盒子里,运往新西伯 利亚等地。 尽管条件艰苦, 1941 年底至 1944 秋,特列季亚科夫画廊新西伯利亚分馆 仍组织了约 20 场展览。画廊工作人员 也在莫斯科、新西伯利亚、托木斯克等地 的医院、学校举办讲座。在画廊工作者 的共同努力下,俄罗斯的艺术瑰宝得以 完好保存。1945 5 17 日,卫国战争 结束后不久,画廊便重新开放。 直到今天,特列季亚科夫画廊依然 坚守使命,不仅研究、保存、展示、普及艺 术创作,而且不断探索挖掘新的展览形 式,赋予艺术作品新的吸引力,让艺术滋 润生活。2016 年,画廊与莫斯科地铁共 同发起了一项以 20 世纪俄罗斯艺术为主 题的联合培训教育项目。莫斯科地铁开 通了艺术主题列车,每节车厢讲述 20 纪不同年代的创作内容,共有 78 幅来自 特列季亚科夫画廊的作品复制品参与展 出。这种形式拉近了艺术作品与民众的 距离,令艺术之美融入日常生活。 从创建至今的 100 多年来,特列季 亚科夫画廊始终坚持为俄罗斯民族艺术 发声,向一代又一代的参观者讲述着俄 罗斯艺术史上的杰出成就。 特列季亚科夫画廊内景。 资料图片 画廊外的特列季亚科夫雕像。 画廊正在展出的“伊万 · 茨维特 科夫和他的收藏”展览海报。 学生在画廊内参观学习,聆听 讲解。 资料图片 俄罗斯民族艺术之光 本版责编: 王佳可 庄雪雅 电子信箱[email protected] 版式设计: 蔡华伟

Upload: others

Post on 05-Oct-2020

4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2020 年9月12 日 星期六 - paper.people.com.cnpaper.people.com.cn/rmrb/images/2020-09/12/07/rmrb2020091207.pdf的引导,让巴赫在18 岁这一年就已具 有了在管风琴演奏和鉴定方面的非凡

国际副刊国际副刊2020年 9月 12日 星期六 77

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被公认为

最杰出的德国作曲家之一。他的故乡

爱森纳赫是位于图林根森林核心地带

的一座古老小城,城中矗立着建于 12和 13 世纪的教堂以及后来出现的城

堡和宫殿。1672 年,此地成为一个独

立 公 国 的 中 心 。 这 里 距 离 同 样 在

1685 年出生、但生日比巴赫早 36 天的

另一位音乐巨匠亨德尔的诞生地哈雷

仅有 60 多公里。

巴 赫 的 祖 辈 和 父 兄 均 为 职 业 乐

师,他是庞大的巴赫家族音乐传统的

自然承继者和集大成者。这个家族的

特征之一,正如巴赫逝世后由他的儿

子卡尔·菲利普·埃玛纽埃尔和学生执

笔的悼词开头所写的:“约翰·塞巴斯

蒂安·巴赫属于这样一个家族,其中所

有的成员都有着对于音乐的热爱和天

资,这是天赐的礼物。”在涌现了众多

优秀音乐家的巴赫家族中,为何约翰·塞巴蒂斯安成为最伟大甚至是后世心

目中“唯一的”巴赫,尽管一代又一代

的传记作者和研究者们不懈探讨,但

正如对古往今来各个领域中杰出人物

的成长道路进行观察时所面对的情形

一样,到底哪些因素使得巴赫卓尔不

群,总是难以得到圆满解释。或许当

代巴赫阐释权威约翰·艾略特·加德纳

的这一简单概括最具有科学说服力:

“遗传和环境共同引致了如此过人的

天资富有成效的萌发。”

在巴赫成长的过程中,科技的发

展和浓厚的音乐氛围对他产生了重要

影响。在当时的学校中,歌唱被认为

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记忆力,因而受到

相当程度的重视。在巴赫 9 岁那年,

双亲在短短数月内相继离世。他和

13 岁的哥哥被送到堂叔家。如此不

幸的人生境遇无疑给少年巴赫的心灵

带来沉重的打击和终生挥之不去的情

感阴影,但却没有影响他音乐天资的

继续成长。严厉的兄长履行起监护之

责。在流传广泛的一则轶事中,巴赫

在月光下偷偷抄写的帕赫贝尔(著名

乐曲《卡农》的作者)等人的乐谱被哥

哥没收,但哥哥这样做也是出于对弟

弟视力保护和睡眠时间保证的考虑。

出众的天分、勤奋的学习、家族和兄长

的引导,让巴赫在 18 岁这一年就已具

有了在管风琴演奏和鉴定方面的非凡

造诣和名声。这一年 6 月,他应阿恩

施塔特市长邀请,前往该市验收新教

堂的管风琴。两个月后,他正式成为

阿恩施塔特新教堂管风琴师。

纵观巴赫的一生,从青年时代在

阿恩施塔特的职业起点,到之后在米

尔豪森和魏玛的同样职位,再到 1717年担任安哈尔特—科滕宫廷乐长,直

至从 1723 年起到 1750 年 7 月 28 日逝

世的最后一个职位——莱比锡圣托马

斯教堂合唱乐长,在为生存而艰辛努

力、为求得个人待遇改善而与主管者

龃龉不断、为亲人的不断离世而痛苦

绝望中,他的音乐创作的数量和高度,

确实是令人惊讶与赞叹的奇迹。即使

按照巴赫所处时代作曲家普遍高产的

标准来衡量,巴赫作品数量之浩瀚,都

是罕见的。而这些作品作为音乐艺术

所达到的水准,以及作为人类精神表

现所具有的情感力量及其高度和深

度,使得巴赫当之无愧地跻身于最为

后世景仰的音乐大师之列。

贝 多 芬 有 一 句 被 广 为 传 诵 的 名

言:“巴赫不是小溪,而是大海。”这句

话的双关之意在于,在德语中,巴赫的

姓氏 Bach 意为“小溪”,而巴赫的音乐

世界却是无数溪流汇成的浩瀚大海。

德国音乐学家米夏埃尔·魏尔欣在其

《聆听巴赫》一书的序言临近结尾时发

出这样的赞叹:“约翰·塞巴斯蒂安·巴

赫的音乐就是一个宇宙,值得用毕生

的时间去满怀惊奇地探索——无论是

作为聆听的经历者抑或是音乐家。”

作为复调音乐大师,在巴赫数以

千计的作品中,像《B 小调弥撒》和《马

太受难曲》这样宏伟的声乐作品以及

《勃兰登堡协奏曲》、乐队组曲、室内乐

《赋格艺术》、《音乐的奉献》和数量浩

繁的管风琴曲,很多都代表了巴洛克

复调音乐创作的最高成就。它们在巴

赫逝世后曾长久被忽视,但 1829 年门

德尔松在柏林指挥《马太受难曲》的一

系 列 演 出 ,唤 醒 了 人 们 对 巴 赫 的 热

情。门德尔松对巴赫的热情并不限于

这一部作品,如今为很多音乐爱好者

所熟悉的巴赫的《D 小调第一羽管键

琴协奏曲》,也是在长久的湮没无闻

后,于 1832 年由门德尔松作为钢琴家

在莱比锡再度演奏,使之重见天日。

舒曼赞叹这首协奏曲是“最伟大的杰

作之一”。

与门德尔松在 19 世纪上半叶对

巴赫的发现相比,20 世纪的“巴赫复

兴”堪称当代重要的文化现象。以大

键琴演奏家兰多夫斯卡、莱昂哈特和

指挥家哈农库特、库依肯、霍格伍德、

加德纳为代表的“古乐运动”或称“本

真演奏”倡导者们致力于重建巴赫时

代的乐器和演奏风格,在复古之中让

巴赫的音乐焕发出新的魅力和光彩。

而在现代钢琴上演奏巴赫的加拿大钢

琴家格伦·古尔德,其录音生涯的开端

并非钢琴曲目中脍炙人口的肖邦、舒

曼、李斯特或拉赫玛尼诺夫的作品,而

是在当时,即上世纪 50 年代并不为大

多数音乐爱好者所熟悉的巴赫的《哥

德堡变奏曲》。而关于这张 1955 年问

世的《哥德堡变奏曲》唱片所引起的轰

动,加拿大电影编剧和演员诺曼·斯奈

德曾回忆,当时如果哪位女大学生的

一叠以流行歌星和乐队为主的唱片中

有一张古典音乐唱片,那肯定是古尔

德弹奏的巴赫《哥德堡变奏曲》!

数年前我国旅法钢琴家朱晓玫演

奏《哥德堡变奏曲》的唱片以及她在圣

托马斯教堂和国内各地的巡演,成为

另一个“巴赫传奇”——中国音乐家对

巴赫的诠释引起全世界的瞩目。今年

3 月初,另一位中国钢琴家郎朗走进圣

托马斯教堂演奏《哥德堡变奏曲》。他

在访谈中深情地说:“我觉得,在哪里

演奏《哥德堡变奏曲》都没有在圣托马

斯教堂演奏来得近,因为巴赫的遗体

安放处就与我演奏的钢琴近在咫尺

……弹到最后那段时,我看着巴赫的

墓,就真的控制不住,哭了。”

近年来中国音乐爱好者中热爱巴

赫音乐的人越来越多。这无疑证明在

巴赫去世 270 年后,他创作的音乐依

然能够穿越时空,抵达今天的人们心

中。正如加德纳所指出的,巴赫的艺

术赞美的是生命固有的神圣性。巴

赫,是一位属于全人类的音乐家。

图为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

蔡华伟绘

杰出的复调音乐大师

王纪宴

夕阳薰细草,“海”色映疏帘。从乌

拉圭首都蒙得维的亚出发,不到两个小

时,就到了位于埃斯特角(又名东角)的

人民之家(见右图,李晓骁摄)。人民之

家被誉为“可居住的雕塑”,依山而建、

面朝大海,远望仿佛置身于希腊圣托里

尼的建筑群,曲线圆润的外表又好似西

班牙的米拉之家。日落时分,在这座极

具地中海风格的白色建筑里眺望,会感

叹夕阳无限好。

人 民 之 家 建 于 1958 年 ,由 乌 拉 圭

先锋派艺术家卡洛斯·巴艾斯·比拉罗

亲 自 设 计 并 参 与 建 造 ,耗 时 36 年 完

成。如今,它已由最初的住所改造为集

住宅、工作室、博物馆、旅馆和餐厅于一

体的综合建筑。

设计者比拉罗既是抽象艺术家、画

家、陶艺家、雕塑家,又是作家、作曲家,

可谓是艺术多面手,他的艺术作品更是

遍及世界。1958 年,他第一次来到东角

的海边,看到绝美的海景就萌生了盖房

子的想法。当时恰好有一块土地在出

售,在朋友和投资者的帮助下,他顺利

地买了下来。起初,比拉罗和他的伙伴

们先搭建了一个铁皮屋。之后在当地

渔民的帮助下,他又盖了一座小木屋,

并将其命名为“开拓者”。之后的几十

年,建筑规模不断扩大,用白色水泥包

裹后,成了如今的模样。

没有棱角是这座建筑设计最独特

之处。比拉罗的设计灵感受面包烤箱、

地中海建筑和女性曲线美启发,但最主

要的来源是棕灶鸟的鸟巢。棕灶鸟在

乌拉圭很常见,在筑巢过程中,鸟儿把

巢 穴 建 成 半 球 形 ,看 上 去 就 像 一 个 烤

炉。鸟巢内部有一扇小门,隔出了“一

室一厅”。

如同棕灶鸟巢一般,人民之家借助

地势,层层堆叠,一共 13 层,看起来就

像白色的梯田。内部房间看似相互隔

开,但转个弯就能发现有条小走道连接

彼此。建筑外墙上还有许多圆管状的

凸起,这是比拉罗专门给鸟儿做的窝。

耗尽艺术家半生心血的人民之家,

不仅是比拉罗艺术理想的表达,也寄托

着他对儿子卡利托斯的爱。卡利托斯是

一名橄榄球运动员,也是 1972 年安第斯

空难的 16 名幸存者之一。1972 年 10 月

13 日,卡利托斯所在的橄榄球队乘坐乌

拉圭空军 571 号航班从蒙得维的亚飞往

智利圣地亚哥参加比赛,机上共 45 人。

飞机飞到安第斯山脉附近时遇到乱流,

偏离航线,撞山坠毁,17 人当场丧生。由

于失事地点极为偏僻,海拔约 4000 米,气

温在零下 30 摄氏度以下,一些幸存者也

陆续因为失温或遭遇雪崩而死。

在空难后的第七十二天,幸存者终

于得救,而活下来的只有 16 人,当时只

有 19 岁的卡利托斯就是其中之一。儿

子顽强的意志深深地感动了比拉罗,他

决定将人民之家献给劫后余生的卡利

托 斯 ,以 示 对 意 志 的 致 敬 、对 生 命 的

致敬。

在人民之家,随处可见含有太阳元

素的摆件,游泳池底也用地砖铺成太阳

图 案 ,展 现 了 乌 拉 圭 人 热 爱 太 阳 的 传

统。从 1994 年起,每天下午日落之前的

几 分 钟 ,人 民 之 家 都 会 举 行“ 太 阳 仪

式 ”。 露 台 上 播 放 着 比 拉 罗 本 人 的 录

音 ,朗 诵 着 献 给 太 阳 的 诗 :“ 你 好 ,太

阳!你的光辉再次播洒,在你漫长的旅

程,从这生命的开始……没人意识到你

属于每个人,但你愿意为有需要的人提

供 光 亮 …… 再 见 ,太 阳 ! 当 你 转 瞬 即

逝,黄昏随之而去。怀念将接管我和人

民之家……太阳!再见!明天是你我

的约定……”

晚年的比拉罗一直在人民之家工

作、生活,他还把一部分建筑开辟成酒

店。2014 年,90 岁的比拉罗辞世,为人

们留下了永久的建筑传奇。他曾经说,

这座白房子“被成千上万游客的能量滋

养着,他们曾在那里有过难忘的时刻”。

告别余晖,人民之家不仅代表对过

去的怀念;清阳曜灵,人民之家更饱含

对明天的期待。

可居住的雕塑李晓骁

如果说哪个博物馆完美呈现了俄罗

斯民族艺术璀璨耀眼的黄金时代,特列

季亚科夫画廊一定榜上有名。古代的绘

画、19 世纪的现实主义作品、20 世纪初

的先锋艺术……各种风格的俄罗斯艺术

作品都可以在其中看到,每走几步就能

见证俄罗斯绘画史上的一处风景。画廊

共收藏绘画、雕塑、版画等作品超过 10万件,至今还在不断丰富和更新。

特列季亚科夫画廊主展馆坐落在莫

斯科河畔,它与位于圣彼得堡的俄罗斯

博物馆如同双子星般闪耀着民族艺术之

光。每日清晨,尚未开馆之时,慕名而来

的参观者就会排起几十米的长队。在砖

红色的建筑前,画廊的创始人帕维尔·特

列季亚科夫的雕像低头沉思。跨越时间

的长河,这位收藏家依然沉浸在艺术世

界里。

凝聚艺术精华

帕维尔·特列季亚科夫是一位商人,

热爱收藏,酷爱绘画,1856 年创建了特

列季亚科夫画廊,并开始系统收集各类

艺术作品。除了当代艺术品外,古代作

品也在他的收藏之列。他曾经说过,“对

于真正热爱绘画的我而言,没有什么比

建立一个向公众开放的美术馆更好的

了。”1892 年,特列季亚科夫的愿望实现

了,他将自己的收藏品捐献给莫斯科市,

画廊开始对公众开放。

特列季亚科夫画廊没有通常意义上

的“镇馆之宝”,在诸多展品中,俄罗斯巡

回展览画派的许多作品被公认为画廊最

珍贵的收藏。在历史题材的作品中,列

宾的名作《伊凡雷帝杀子》和苏里科夫的

作品《近卫军临刑的早晨》备受关注;在

肖像画中,克拉姆斯柯依创作的《无名女

郎》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享誉世界;在

以民族故事为题材的作品中,瓦斯涅佐

夫的代表作《三勇士》也是美术史上的杰

作。此外,《松林里的早晨》《白嘴鸦飞来

了》等风景画也很出彩。

1861 年,俄国废除腐朽的农奴制,

社会思潮发生变化,艺术领域也出现了

新气象。年轻艺术家希望拥有更加广阔

的艺术空间,但当时占据主流的皇家美

术学院(现列宾美术学院)仍坚守古典主

义风格。1863 年,一群年轻画家联名写

信 ,希 望 学 校 可 以 考 虑 他 们 的 创 作 需

求。遭到拒绝后,他们愤然离开美院。

1870 年,这些年轻人组成了巡回展览画

派,开始自由创作、定期巡展。他们的创

作着眼于平民肖像、世俗生活和自然风

光,旨在真实地再现生活,让俄罗斯民众

了解本国艺术。

特列季亚科夫大力支持巡回展览画

派的发展,非常欣赏这一画派的创作风

格,每年都从展览会上购买优秀作品,收

藏在私人博物馆中。通过购买作品、直

接资助等方式,特列季亚科夫帮助了很

多出身贫寒的画家安心创作。当时,如

果哪位画家的画作能被特列季亚科夫画

廊收藏,就是对作品和创作者的极大肯

定。而对于画廊来说,能够收集到大量

具有时代意义的画作,同样是一种荣幸。

反映民众生活

画家佩罗夫创作的《三套车》是巡回

展览画派的代表作之一。每每走进特列

季亚科夫画廊,在这幅作品前,总有人在

细细端详,而作品背后的故事更是催人

泪下。

画作《三套车》完成于 1866 年,在当

时 ,大 多 数 俄 罗 斯 民 众 的 生 活 困 苦 艰

难。这幅画虽名为“三套车”,但画面中

却没有马,只有 3 个孩子拖着装满水的雪

橇沿街行走。寒风凛冽、滴水成冰,孩子

们佝偻着身体,穿着破烂的衣服,满脸疲

态、憔悴不堪。一个成年男子从后面推

着车,还有一只狗陪伴着他们。

佩罗夫透过这幅画展示了当时俄罗

斯童工的悲惨生活。在创作时,画家曾

苦苦寻觅,却怎么也找不到一个合适的

小男孩作为画面中心人物的模特。直到

数年后,佩罗夫偶然看见一位妇人带着

一个小男孩买东西。他走近细看,深感

这个小男孩就是自己脑海中模特的样

子,便恳求为孩子作画。一开始,妇人拒

绝了画家的请求,她不懂艺术创作,不愿

孩子被画到画中。佩罗夫耐心解释,还

安顿这对母子在莫斯科过夜,给了妇人

一笔费用,才终于获得许可。于是,这个

名叫瓦夏的 12 岁男孩成为画作中的主

要形象。

4 年后的一天,一位步履蹒跚的老

妇人找到佩罗夫,画家认出她就是瓦夏

的母亲。老妇人颤颤巍巍地拎出一捆用

手帕裹着的鸡蛋送给画家,含着眼泪说,

自己的瓦夏不幸得病去世。她变卖了家

产、努力做工攒钱就是为了找到画家,希

望能够买回儿子那幅画以解思子之苦。

可是,这幅画当时已经挂在特列季亚科

夫画廊的展厅之中,无法出售。于是佩

罗夫带着她来到画廊,老妇人从许多作

品中一眼看到了自己的瓦夏。她浑身颤

抖、眼含热泪,长久地跪在画作面前,虔

诚地为孩子祈祷。备受触动的佩罗夫随

后 允 诺 ,为 老 妇 人 再 画 一 幅 瓦 夏 的 肖

像画。

这只是特列季亚科夫画廊无数创作

故事中的一个。当艺术创作触及普通人

的真实生活,艺术作品便具有了感动人

心的力量。

延续艺术传统

“我们相信艺术、教育和创造力可以

改善人们的生活。我们赞美俄罗斯艺术

家的天赋才能,并感受到延续画廊传统、

为子孙后代保存艺术品的重大责任。”特

列季亚科夫画廊的官网这样描述画廊的

艺术理念。

与世界上一些著名博物馆一样,特

列季亚科夫画廊也曾经历战火。在苏联

卫国战争期间,画廊曾组织数轮大型迁

移行动,在最短时间内将作品从陈列位

取出、密封并包装在盒子里,运往新西伯

利亚等地。

尽管条件艰苦,1941 年底至 1944 年

秋,特列季亚科夫画廊新西伯利亚分馆

仍组织了约 20 场展览。画廊工作人员

也在莫斯科、新西伯利亚、托木斯克等地

的医院、学校举办讲座。在画廊工作者

的共同努力下,俄罗斯的艺术瑰宝得以

完好保存。1945 年 5 月 17 日,卫国战争

结束后不久,画廊便重新开放。

直到今天,特列季亚科夫画廊依然

坚守使命,不仅研究、保存、展示、普及艺

术创作,而且不断探索挖掘新的展览形

式,赋予艺术作品新的吸引力,让艺术滋

润生活。2016 年,画廊与莫斯科地铁共

同发起了一项以 20 世纪俄罗斯艺术为主

题的联合培训教育项目。莫斯科地铁开

通了艺术主题列车,每节车厢讲述 20 世

纪不同年代的创作内容,共有 78 幅来自

特列季亚科夫画廊的作品复制品参与展

出。这种形式拉近了艺术作品与民众的

距离,令艺术之美融入日常生活。

从创建至今的 100 多年来,特列季

亚科夫画廊始终坚持为俄罗斯民族艺术

发声,向一代又一代的参观者讲述着俄

罗斯艺术史上的杰出成就。

图①:特列季亚科夫画廊内景。

资料图片

图②:画廊外的特列季亚科夫雕像。

图③:画廊正在展出的“伊万·茨维特

科夫和他的收藏”展览海报。

屈 佩摄

图④:学生在画廊内参观学习,聆听

讲解。 资料图片

俄罗斯民族艺术之光屈 佩

本版责编:王佳可 庄雪雅

王 迪 杨 一

电子信箱:[email protected]版式设计:蔡华伟

④④

①①

②②

③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