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 讲 - hist.pku.edu.cn

48
9 讲 新文明晨曦初现

Upload: others

Post on 19-Mar-2022

10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第 9 讲

新文明晨曦初现

第一节

所谓“资本主义”的兴起

“商业革命” :

14世纪初-19世纪中叶

1.何谓“资本主义”

蒲鲁东:“资本主义是一种经济和社会制度,在这种制度下,作为收入来源的资本一般说来不属于通过自己的劳动使资本发挥

作用的人。”

蒲鲁东[Pierre Joseph Proudhon(1809-1865)]▶

Werner Sombart, 1863-1941

1.何谓“资本主义”(续

一)

“马克思主义”的理解:资本主义是一种生产关系,它的产生必须有两个前提:拥有生产资料(即资本)的资本家和除了自身劳动力之外一无所有的无产者,两者结合在一起从事商品生产,于是便有了资本主义。

1.何谓“资本主义”(续

二)

此外,资本主义是一种主要靠市场来

调节的经济制度,在此制度下,每个

人都是具有平等的法律身份的自由个

体,能够在法律允许的情况下在市场

上自由地追逐利润。“自由”是资本

主义的中心价值

2.早期现代资本主义的发展最早的国家银行——瑞典银行(1657)

经济史上最著名的国家银行——1694年成立的英格兰银行(下图)

由国家银行又产生了对国家政治经济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国家货币。

(2)新型工业生产方式的出现

制造业开始摆脱行会的束缚,一些新型的产

业组织开始出现,其典型形态已相当接近现

代的工厂制度

当时典型的制造业生产方式——家庭手工业,

或分散的手工工场

到商业革命结束时,出现了大作坊——集中

的手工工场,这已是早期的工厂了

(3)新型商业组织的出现

股份有限公司的优势:

投资者承担风险的“有限性”

易于将社会上的闲散资金集中起来,形成巨额资本以从事大规模商业活动

具有较强的稳定性

合股公司→协调公司→股份有限公司

股份有限公司由卖股票集资形成,股东按股分红

到17世纪股份有限公司普遍取代协调公司

(4)重商主义理论(mercantilism)

中心原则:国家的繁荣程度取决于贵金属拥有量(“金银通货主义”)

强调国家干预经济,旨在富国强兵

全盛期:1600-1700年。许多特征一直延续到18世纪末

政治理论而非经济理论

代表人物:博丹(1530-1596)和霍布斯(1588-1679)

商业革命的后果:

一、原地方性的商业活动逐渐取得了世界

性的规模(全球化)

二、产生了无限追逐利润的资产阶级,其

经济力量的发展将引起重大的社会政

治变动

三、刺激了制造业的发展,为工业革命准

备了条件

第二节

地理大发现与西欧早期殖民运动

1.地理大发现起因:

寻找新的商道

传播基督福音

探索未知世界,追求人世间的幸福

航海术、造船术的发展,提供了成熟的技术条件

葡萄牙船只

1.地理大发现(续)三大事件:

1492年哥伦布发现美洲

1498年达•伽马绕过好望角抵达印度

1522年麦哲伦完成环球航行

麦哲伦

1.地理大发现(续二)

(1)引出三大直接后果:

“价格革命”(削弱了西班牙,引起了社会动荡,推动了商业革命)

疾病的传播(主要结果是大幅度消灭了美洲土著,便利了欧洲的殖民活动)

农作物和牲畜在新旧大陆

之间的双向交流(这具有无法估量的世界历史意义)

1.地理大发现(续三)

(2)世界面貌渐渐发生了

两大变化:

a.人种的重新分布……

1.地理大发现(续四)

1.地理大发现(续五)(2)世界面貌的两大变化

b. 世界贸易范围的扩大

2.西欧的早期殖民活动

(1)葡萄牙殖民活动的特点:

西欧远洋探险的先驱

主要目标:夺取阿拉伯人在印度洋贸易方面的传统优势

建立起庞大的贸易帝国

以控制海洋商道为殖民活动的重点,却缺乏足够的人力来维持

葡萄牙的海上贸易帝国及其势力范围

2.西欧的早期殖民活动(续)

(2)西班牙殖民活动的特点:

以少量的兵力征服并毁灭了美洲的阿兹特克帝国和印加帝国

建立起大陆殖民帝国

掠夺金银和种植园剥削

左图:弗朗西斯科•皮萨罗(F. Possaro)

右图:埃尔南多•科尔特斯(E. Cortes)

2.西欧的早期殖民活动(续一)(

3)

西北欧(荷兰、法国、英国)

开始取代伊比利亚的世界霸权

图:一六

○○年

的西北欧

伊比利亚霸权旁落的原因:

1.美洲金银的大量流入造成恶

性通货膨胀

2.西葡社会制度极其腐朽

3.西班牙王室的对外政策极不

明智

2.西欧的早期殖民活动(续二)

荷兰:“海上马车夫”

造船技术高超,商船队的规模在1600年居世界之冠

缺陷:忽略了工业的全面发展,因此根基不牢,后劲不足

未能建立巩固的海外殖民地

图:荷兰商船

2.西欧的早期殖民活动(续三)英法:

自然资源优于荷兰

从17世纪中叶开始,两国政府推行打击荷兰商业霸权的政策

18世纪,荷兰的世界霸主地位为英法取代

第二次英荷战争(1667年6月12日)

第三节

若干现代观念的发生

1.人文主义/个人主义

2.新教伦理

3.主权国家

开启现代之门的三大观念:

1. 人文主义观念

意大利文艺复兴: 成就极其辉煌,在文学、艺术、科学、政治学等领域产生了一系列伟大的人物和作品

《蒙娜丽莎》

彼得拉克Petrach,1304-74

北方文艺复兴:

特别关注于宗教问题的探讨,代表人物有尼德兰的伊拉斯谟(1466-1536)

文学方面:运用本民族语言写作,创作出大量文学精品

政治学:托马斯•莫尔的《乌托邦》

W. Shakespeare(1564-1616)

后期文艺复兴: 科学方面的成就最引人瞩目

下图:哥白尼

(N. Copernicus,1473-1543)

上图:哥白尼的日心模型

下图:伽利略(Galileo Galilei,1564~1642 )

上图:伽利略向人们演示他的望远镜

个人主义:

从现代文明史的角度看,文艺复兴运动对人类精神发展的最大贡献,在于它倡扬了一种个人主义的人生观

达·芬奇Leonardo da Vinci

(1452-1519)

个人主义:内涵与意义

个人主义的内涵:

对个人自主自立的强调

对个人隐私的重视

对个人全面发展的追求

个人主义的意义:

个人主义是人文主义的实质,在当时的欧洲具有无可否认的革命性和进步性

2. 新教伦理观念

下图:马丁·路德(Martin Luther, 1483-1546)

上图:宗教改革的发端

2. 新教伦理观念(续一)

宗教改革的三大主要派别:

路德派

加尔文派

再洗礼派

2. 新教伦理观念(续二)

宗教改革运动的核心原则:

“因信称义”

Through faith we are justified

2. 新教伦理观念(续三)

加尔文比路德更关心“命

运预定” (predestination)问题

新教伦理即产生自命定主

义宗教观:人不知道自己

能否成为上帝选民,但虔

信可以得救,而一个虔诚

的信徒应该像上帝选民那

样体面地活着,应该努力

以自己世俗事业的成功来

证明自己是上帝的选民。

让·加尔文Jean Calvin, 1509-1564

2. 新教伦理观念(续四)

由此发展出“世俗禁欲主义”

思潮:勤于赚钱、简于消费,

以自己成功的事业来为上帝

增添荣耀。否则就是对上帝

缺乏虔诚心,就是不道德、

不义

加尔文派的新教伦理,给正

在上升的资产阶级以巨大的

精神鼓舞

在英法荷等资本主义迅速发

展的国家,加尔文的教义有

力地促进了那里的社会进步

让·加尔文(Jean Calvin,1509-1564)

1560年前后欧洲各国的宗教状况

3. 主权国家观念

一种主张建立世俗的、享有充分主权的民族国家的新思想

三个重要发展时期:

文艺复兴时期

宗教改革时期

雨格诺战争时期

文艺复兴时期:

但丁(Dante Alighievi, 1265-1321):主张通过政教分离实现意大利的统一与繁荣

马尔西略(Marsiglio, 约1275-1342):更

加系统地论证了世俗政权对教权的独立性,主张俗权至上;并首次提出“人民主权”的原则

马基雅维里(Nicolo Machiavelli, 1469-1527):代表作《君主论》;功利主义的

国家理论;国家利益至上;推崇共和制政体和“混合型”的共和国。

左图:手执《神曲》的但丁下图:马基雅维里

宗教改革运动的主权国家理论:

继承和发展了马尔西略的俗权至上学说

路德神学:极力主张俗权至上,使世俗政权在理论上成为不受任何限制的绝对权威

两个更激进的宗教改革派别:

(1)再洗礼派:人民有权推翻现存世俗政权

(2)加尔文派:发扬路德教义中的“反抗暴君”思想,力图伸张人的自然权利

雨格诺(Huguenot)战争时期让•博丹的主权国家理论:

让•博丹(Jean Bodin,1530-1596),代表作《共和国》(La République)奠定了

全部现代国家学说的理论基础

主张国家权力世俗化

从法理的角度论证了绝对王权的重要性

在某种意义上,博丹继承了马基雅维里的事业

但博丹比马基雅维里更深刻:政治学不应是权术学,而应是法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