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 peopledownload.people.com.cn/zixun/two15716350691.pdf目 录contents 2019年第20期...

20

Upload: others

Post on 21-Oct-2020

12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 目 录 C O N T E N T S2019 年第 20期

    华侨华人与建国 70年专题

    美华人注目 70 周年庆祝大会:我从心底为中国感到骄傲

    加拿大华侨华人感怀中国成就:幸福感爆棚

    俄罗斯华侨华人:中国必将有新气象、新发展

    英国华人李贞驹:中国发展为华侨华人带来尊严自信

    移民动态

    美 2018 年移民人数增速十年来最慢 拉丁裔亚裔跌幅最大

    新西兰人口普查结果:中国移民明显增多

    缅甸仰光社会事务部长:仰光有近 10 万华人居住

    新西兰移民新政惹不满 众多抗议者走上奥克兰街头

    南非总统:移民政策改革居首 吸引更多人才提振经济

    澳大利亚北领地游客猛增 中国游客排第五

    欧洲华人青年争做“一带一路”倡议参与者和推动者

    华人参政

    大马砂拉越华总会长黄良杰:应鼓励华裔进政府部门

    海外华商

    第十五届世界华商大会期待中西文化碰撞的新商机

    华人社团

    俄罗斯吉林省华侨华人联合会在莫斯科正式成立

    南非姆普马兰加省华人警民中心与福建同乡会爱心捐赠

    华人文教

    第十届世界华文传媒论坛闭幕 发布《石家庄宣言》

    澳大利亚文化包容性增加 华裔称种族歧视现象减少

    马来西亚新山华族历史文物馆迎来 10 周年庆典

    澳媒:新移民遭遇文化孤立 华人老夫妻积极学英文

    留学生

    哈佛大学胜诉招生歧视案:学生、联盟、藤校持不同观点

    01~04

    01010203

    04~09

    04050506070708

    09

    09

    09~11

    09

    11~12

    1111

    12~15

    12131414

    15~16

    15

  • 华侨华人与建国70年专题

    第20期

    01

    美华人注目 70周年庆祝大会: 我从心底为中国感到骄傲

    我几乎目不转睛看完近三小时的阅兵仪式和群众

    游行,激动心情难以言表。我从心底为中国今天取得

    的成就感到无比骄傲!”美国南加州华人联合总会会

    长邵闻对中新社记者说。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70 周年大会于北京时间

    10 月 1 日上午在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以盛大的阅兵

    仪式和群众游行欢庆这一海内外华人共同的节日。中

    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庆

    祝大会上发表讲话时指出,中国的昨天已经写在人类

    的史册上,中国的今天正在亿万人民手中创造,中国

    的明天必将更加美好。

    邵闻表示,他感受最深的是,这篇讲话自始至终

    渗透着两个字:“前进”。从中可以看到,中国致力于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统一大业,致力于同世界各

    国人民一道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同时向世界传递出

    我们的声音——没有任何力量可以阻挡中国人民和中

    华民族的前进步伐。

    邵闻感慨道,此次规模空前的阅兵仪式全方位展

    示中国军事实力,让世界看到中国军人的正气、帅气、

    豪气和底气。中国已当之无愧成为现代化军事强国,

    而强大军事力量无疑是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支撑。“正

    如习近平主席所说,中国的明天必将更加美好。让全

    世界华人一起为中国加油!”邵闻说。

    美国南加州华人社团联合会荣誉主席鹿强在接受

    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有幸受邀在天安门广场亲眼

    目睹阅兵仪式和群众游行,同祖国人民一起欢度节日,

    倍感“兴奋、自豪和荣耀”。

    “我含着泪水看完整个阅兵仪式和群众游行。当最

    后全场高唱《歌唱祖国》时,我泪奔了。”鹿强说,正

    如习近平主席所说,70 年来,中国人民取得了令世界

    刮目相看的伟大成就。“这 70 年,中国一路走来很不

    容易。我们这代人是时代的宠儿,见证中国从贫穷走

    向富强,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我们坚信,任

    何力量也阻挡不了我们前进的步伐。”

    美国鹰龙传媒董事长苏彦韬今年也再次受邀赴北

    京观礼。苏彦韬告诉记者,看到国富民强的祖国是全

    球华人共同的骄傲,世界的和平发展也需要一个繁荣

    稳定的中国。

    (来源:中国新闻网,2019-10-02)

    加拿大华侨华人感怀中国成就:幸福感爆棚在北京出席新中国成立 70 周年国庆庆典活动的多

    位加拿大华侨华人代表在接受中新社采访时表示,中

    国的成就令海外华侨华人深感自豪,“幸福感爆棚”。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蒙特利尔

    华侨华人促进中国和平统一联盟主席、蒙特利尔华人

    联合总会主席邵礼平说,自己从大阅兵中看到了新中

    国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他说,

    军强才能国安。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强

    军是必需的。一支强大的军队,对维护国家主权领土

    完整、实现两岸和平统一都不可缺少。他期待中国军

    队在新时代再创辉煌。

    多伦多华人团体联合总会永久名誉主席魏成义说,

    大阅兵和群众大游行令人震撼,让海外赤子看到祖

    (籍)国一年比一年强大,“牛气冲天”。国庆之夜的盛

    大联欢活动现场更是欢腾喜跃,让人深感“幸福感爆

    棚,过瘾!”。他说,自己由衷地祝愿祖(籍)国繁荣

    昌盛,期盼统一大业早日完成。

    加拿大洪门达权总社社长陈德光表示,习近平主

  • 华侨华人与建国70年专题

    第20期

    02

    席在国庆讲话中谈及中国的昨天、今天和明天,令人

    感慨中华民族经历过多少辛酸血泪,才换来今日的建

    设成就。阅兵式上专门安排的向共和国老兵致敬的环

    节也让他印象深刻,深为感动和赞赏。

    温哥华中华会馆理事长姚崇英说,今天的中国在

    经济、军事方面都已具备强大实力,民生方面同样也

    有巨大进步,特别是脱贫攻坚成绩斐然。这些成就都

    非常值得海外华侨华人去向世界传播。

    加拿大国际贸易促进会会长、卑诗广东商业议会

    会长郑小玲说,国庆大典上,在山呼海啸般的欢呼声

    中,自己心潮澎湃、热泪盈眶。她不禁回想起上世纪

    80 年代初,作为首批参与中国改革开放的外企代表,

    自己从香港到祖国内地参加各项技术改造的经历。她

    感慨道:“祖国七十岁,我亦七十立。”

    埃德蒙顿加中友好协会会长马君强说,观礼期

    间看到的中国各方面建设成就令自己颇有感触。他

    体会最深的是高铁的发展,其速度、安全性和舒适

    性都令海外侨胞感到骄傲,它反映了中国翻天覆地

    的巨变。

    “70 年的伟大成就,是中国人民通过不屈不挠的

    努力奋斗所取得的成果。”马君强说,“中国再也不会

    被人任意欺侮了。”

    (来源:中国新闻网,2019-10-02)

    俄罗斯华侨华人: 中国必将有新气象、新发展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70 周年大会 10 月 1 日

    在北京隆重举行。俄罗斯华侨华人在接受中新社记者

    采访时表示,庆祝活动振奋了精神,令人激动自豪。

    莫斯科华侨华人联合会创会会长白嗣宏说,自己

    在 1955 年考入了北京俄语学院(后与北京外国语学院

    合并成为北京外国语大学)留苏预备部并在当年参加

    了国庆群众游行,那时的游行还比较简单。时隔 60 余

    年,自己在莫斯科通过转播看到了祖国阅兵和群众游

    行,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大国风度、大国气派,令人

    非常激动。

    白嗣宏说,自己在国庆 50 周年和 60 周年之际,

    均受邀前往北京观看阅兵和群众游行,每次都能感受

    到中国的发展。这让人非常高兴和感动。相信下一

    个 10 年的阅兵和游行,中国必将有新气象、新发展。

    “我为中国感到自豪”。

    俄罗斯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秘书长吴昊说,在这

    个举国欢庆的伟大时刻,自己有幸受邀在现场观看阅

    兵,内心无比激动。从开始时的 70 响礼炮声中,我就

    受到了震撼。新中国成立 70 年来,从一无所有到今天

    的繁荣富强,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值得每一位海内

    外中华儿女为之骄傲和自豪。

    籍贯江苏的吴昊说,当看到江苏彩车驶过长安街

    时,我的内心非常激动。近年来,中俄地方合作发展

    顺利,江苏省与俄罗斯的联系也非常密切。作为在俄

    打拼的江苏人,未来将发挥好桥梁作用,为江苏和祖

    国发展做出贡献。

    俄罗斯华侨华人青年联合会执行会长朱余克说,

    这次在北京看阅兵,感受到了更大震撼。这次阅兵让

    全世界看到了中国的“硬实力”。这种实力是维护世

    界和平稳定的基石。相信未来中国能够更加繁荣富强,

    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俄罗斯吉林省华侨华人联合会会长周振远说,今

    天是海外华侨华人的重要日子,自己早早定好了闹钟,

    就为了起来看阅兵。中国武器装备都是自主研发生产

    的,体现了中国科技和制造水平。我相信中国的发展

    壮大是全球华侨华人共同的骄傲。

    俄罗斯华人艺术家音乐家协会副主席张颖表示,

    新中国 70 华诞是在俄华侨华人的共同节日。阅兵体

  • 华侨华人与建国70年专题

    第20期

    03

    现了中国国力的发展,而国庆联欢晚会则从另一角度

    体现了中国“软实力”的强大。晚会上人们充满活力、

    自信的表演让人动容,是中国繁荣昌盛的标志。

    对于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

    习近平在庆祝新中国成立 70 周年大会上发表的重要讲

    话,俄罗斯华侨华人反响强烈。

    吴昊表示,讲话是新时代的新宣言,“把中国的

    昨天、今天和明天说的清清楚楚”,为全体华侨华人

    指明了前进方向。我感觉非常振奋,我们一定不负期

    望,继续为中俄交流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

    力量。

    朱余克说,讲话增强了广大侨胞的认同感和责任

    感,相信所有海外华侨华人都能感受到讲话中所包含

    的力量。作为在俄青年侨领,自己应积极为两国青年

    交流贡献力量,为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

    张颖表示,听完讲话后,激情在心中久久激荡。

    讲话向在海外的华侨华人发出了号召,是“重要的动

    员令”。海外华侨华人是中国经济、文化发展的重要参

    与者。未来自己将以实际行动来促进中国文化在俄交

    流发展。

    (来源:中国新闻网,2019-10-02)

    英国华人李贞驹: 中国发展为华侨华人带来尊严自信

    “真希望看展的时间更充裕一些。等我下次再来北

    京,我要花一整天时间慢慢看。”参观完“庆祝中华人

    民共和国成立 70 周年大型成就展”,李贞驹觉得不够

    “过瘾”,“时间太赶了”。

    李贞驹是英国知名华人律师、“英国华人参政计

    划”创办人。作为受邀参加新中国成立 70 周年活动的

    海外侨胞代表之一,她这几天的行程很满。其中,参

    观 70 年成就展对她而言是上了一堂难得的中国发展

    “历史课”。

    “我们长期在海外生活,对中国发展了解不够详

    细,这个展览便是了解中国发展脉络很好的途径。”李

    贞驹说,“短短 70 年间,中国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

    济体,这是一个奇迹。我坚信改革开放给中国人民带

    来福祉、中国国际地位提升给海外华侨华人带来尊严

    和自信,我坚信中国未来前景光明。”

    “国强侨兴”是李贞驹最大的感受。1974 年,11

    岁的李贞驹随父母从香港移居英国的北爱尔兰。当时,

    中国还相对贫穷、落后,在英华侨华人也被边缘化。

    在学校里,李贞驹常因华人面孔受到同学的戏弄。

    “我那时候就明白,不论我的英语说得多么流畅,

    也不论我是什么国籍,我始终都是黄皮肤、黑眼睛,

    身体中永远流淌着炎黄子孙的血液。”李贞驹说,正因

    为小时候被歧视的经历,让自己有了争取权益的意识,

    最终走上律师之路。

    工作中,李贞驹意识到,作为少数族裔,英国华

    人始终是“沉默的群体”,习惯于对政治不闻不问。而

    不发声意味主流社会听不到华人诉求,自然也不会得

    到关注。为此,李贞驹于 2006 年创立“英国华人参政

    计划”,旨在培养年轻一代的英国华人积极参政议政、

    融入主流社会。

    2009 年,适逢欧洲议会改选,年仅 19 岁的华人

    张敬龙参选,李贞驹和团队为其提供全方位的支持。

    “这次参选的意义并不在输赢”,李贞驹说,“一个 19

    岁的华人都能走出第一步,其他人为什么不能继续站

    出来?”

    虽然这次竞选未能成功,但示范效益显而易见。

    2010 年的英国大选年出现了 8 位华人候选人,迈出了

    参政重要一步。此后,英国华人越来越多地出现在竞

    选舞台上,自信提出诉求,为华人族群发声。

    李贞驹介绍,“英国华人参政计划”项目还会根据

  • 第20期

    04

    华侨华人与建国70年专题/移民动态

    一些广受关注的华人议题进行调研,采写报告并提交

    给相关部门。她举例,今年 9 月中旬,英国政府宣布

    将重启毕业生两年期工作签证,留学生毕业后可获得

    两年时间用于实习、求职抑或全职工作。“我们用了

    一年多的时间调研、组织和编写《在英中国留学生状

    况报告》,并多次呼吁英国国会议员和内政部重视这

    一议题。”

    “我希望为有参政意愿的华人助一臂之力。”谈及

    理想,李贞驹说,希望有一天,在政坛、媒体、高校、

    医院等,都能看到越来越多的华人面孔,“这样我们的

    声音就不会被淹没”。

    10 年前,李贞驹首次受邀在北京参加新中国成立

    60 周年庆祝活动。10 年过去,她说虽心情同样激动,

    但感受有所不同。

    “当年,我受邀观礼大阅兵,内心充满幸运和荣誉

    感。这 10 年间,我到中国的次数越来越多,对中国

    发展的了解越来越深,我的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更强。

    相信中国明天更美好。”

    (来源:中国新闻网,2019-09-30)

    美 2018 年移民人数增速十年来最慢  拉丁裔亚裔跌幅最大

    据美国中文网报道,根据一项对新的人口普查数

    据的分析显示,2018 年美国移民人口的增速为十年来

    的最慢速度,专家表示,这一显著的趋势很可能与特

    朗普政府采取更为严格的措施有关。

    布鲁金斯学会(Brookings Institution)首席人口

    统计学家威廉·弗雷表示,2018 年美国移民的净增加

    量下降至约 20 万人,比前一年下降了 70% 以上。

    该数据于当地时间 9 月 26 日发布,是美国人口普

    查局美国社区调查的一部分。该调查始于 2005 年,是

    年度小型人口普查,给人口统计学家提供了过去一年

    美国人口变化的大致情况。净移民人数由所有来美国

    的外国出生人口组成,刨除离开或死亡的人口。

    数据显示,跌幅最大的是拉丁美洲和亚洲的非美

    国公民。非公民人数去年下降了约 478,000 人,超过

    一半的人来自拉丁美洲。

    总体而言,2018 年约有 4500 万外国出生的人

    居住在美国。其中约有一半是公民,近四分之一是

    无证移民,其余四分之一是合法居民。移民占美国

    人口的比例保持在 13.7%,这是 1910 年以来的最高

    比例。

    在经济扩张时期,社会上有大量工作岗位而且人

    们倾向于留下来时,这种移民流量的急剧下降是不寻

    常的。上一次移民人数下降如此之快是在 2008 年金融

    危机期间。

    专家说,去年移民增长放缓的大部分原因可能与

    特朗普采取的移民政策有关。

    “这可能不只一个因素,”移民政策研究所美国研

    究主任兰迪·卡普斯说。“这可能是许多小因素,其

    中许多与政策变化以及特朗普当选总统的总体影响

    有关。”

    “对某些移民来说来美国变得更加困难,而另一些

    移民发现这个国家不再那么欢迎移民,”他补充说。

    多年来,墨西哥是最大的移民贡献国。但是自

    2010 年以来,来自墨西哥的移民人数有所下降,而来

    自中国和印度的移民人数在增加。但是在 2018 年,居

    住在美国但不是美国公民的亚洲人口下降了。比尔说,

    这可能反映出在美国工作或学习的人放弃了等待移民

    身份。

    弗雷表示,在外国出生人口最集中的 14 个州中,

    有 12 个州投票支持特朗普。在这 12 个州的一半中,

    亚洲人在移民收入中处于领先地位。在这些州中的 10

    个州,移民比本地出生的居民拥有学士学位的可能性

  • 移民动态

    第20期

    05

    更高。

    根据数据,纽约州和伊利诺伊州的外国出生人口

    数量明显减少,而佛罗里达州、德克萨斯州和亚利桑

    那州等 11 个州有所增加。

    (来源:美国中文网,2019-09-27)

    新西兰人口普查结果:中国移民明显增多据新西兰天维网编译报道,当地时间 9 月 23 日,

    新西兰公布了最新的人口统计数据。数据显示,新西

    兰人口更趋多样化,增长以少数族裔为主。全国人口

    大部分居住在北岛。预计到 2020 年新西兰人口将突破

    500 万。新西兰的欧裔人口占在下降,而亚裔人口占

    比持续上升。

    相比传统的方式,去年的人口普查使用了在线统

    计。这次人口普查显示,总体来看,新西兰人口增幅

    正在加大,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而且人口重心靠

    北,陶波往北居住了全国一半的人口。在所有的地区

    中,北地人口增速最快。新西兰每五年进行一次人口

    普查。

    9 月 23 日发布的 2018 年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新

    西兰人口总量达到 470 万人,较 2013 年的人口普查

    大幅增加。普查数据显示,新西兰有三分之一的人口

    (超过 150 万)居住在奥克兰,而且作为新西兰唯一一

    座“超级都市”,奥克兰人口增量也是最大的,5 年

    间增加了 15.6 万人。但如果说到人口增幅,其他北岛

    城市表现更加抢眼。比如北地,过去五年人口增幅为

    18.1%,达到 17.9 万人,是新西兰人口增长最为强劲

    的地区。丰盛湾紧随其后,人口增幅达到 15.2%。

    新西兰人口普查总经理 Kathy Connolly 称,全国

    人口到 2020 年预计将达到 500 万,其中 60.9% 的增

    量将是最靠北的四个地区贡献的。“这四个地区的人口

    占比超过一半,达到 53.6%。”Connolly 说。经历过大

    地震的基督城,在居民外流后,人口开始回升,过去

    五年增加了 2.8 万人。

    汉密尔顿则是新西兰最年轻的城市,人口年龄中

    位数为 32 岁。Connolly 称,这一波人口增长有两个显

    著特征,一是移民增加,二是海外出生人口增长,二

    者同时到来,本土出生的人口占比则在下降。数据显

    示,在新西兰出生的人口占比从 2013 年的 74.8% 下

    降到去年的 72.6%。

    Connolly 表示,“那些出生在海外的人口中,几乎

    涵盖了所有的国家,甚至有 15 人出生在海上。”海外

    出生人口占比最高的是英格兰,但相比 2013 年有所

    下降,从 5.4% 下降到 4.5%。这说明新西兰移民来源

    更趋多元化。在新增人口中,出生在中国和印度的移

    民明显增加,占比分别达到 2.9% 和 2.5%。换算下来,

    相当于分别增加了 8.9 万人和 6.7 万人(居民)。

    统计显示,在新西兰的人口版图中,5 年来少数

    族裔增长明显。其中,欧裔人口还在增加,但增速不

    及其他族裔,人口占比从 2013 年的 74% 下降到去

    年的 70%。毛利人口占比从 2013 年的 14.9% 增长

    到 16.5%。亚裔人口占比从 2013 年的 11.8% 增长到

    15.1%。太平洋岛裔从 7.4% 增长到 8.1%。由于去年的

    人口普查使用了线上统计,参与度偏低导致统计数据

    失真,统计结果因此延后公布。

    (来源:中国侨网,2019-09-23)

    缅甸仰光社会事务部长:仰光有近10万华人居住据缅甸《金凤凰报》报道,日前,在缅甸仰光省

    召开的会议上,仰光省社会事务部长吴奈甘林表示,

    目前在仰光省内居住,且有仰光户籍的华人人数接近

    10 万,为省内第 4。

  • 移民动态

    第20期

    06

    近日,仰光省社会事务部长吴奈甘林称,根据

    统计,目前省内持有仰光省户籍的华人总计 9.7 万

    人。缅族人数仍远远超过其他民族的总和,达到了

    500 万人,占仰光省总人口的 85%,其次则为克伦

    族,人数达到了 24 万。此外,印度裔的人数则达

    到了 22 万,果敢族和勐稳族则分别有 1800 人和

    450 人。

    据缅甸劳工移民与人力资源部消息,今后缅甸将

    每 10 年将进行一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自从 1983 年

    以后,缅甸只在 2014 年进行过人口普查,这是 30 年

    间唯一一次人口普查。而根据 2014 的全国人口普查,

    缅甸全国共有约 5149.14 万人。

    (来源:缅甸《金凤凰报》,2019-10-15)

    新西兰移民新政惹不满  众多抗议者走上奥克兰街头

    据新西兰天维网报道,当地时间 10 月 12 日上午,

    由新西兰移民工人协会发起的反对新团聚移民政策的

    抗议集会,在奥克兰市中心 Aotea Square 举行。活动

    现场,众多抗议者对这一移民新政表达不满。

    新西兰 10 月 7 日出台的新父母团聚移民政策目

    前已在各个移民群体中引发轩然大波。此次政策规定,

    如果子女想要担保父母两人移居新西兰,其年收入需

    要达到令人乍舌的 15.9 万纽币,这个数字远远超过新

    西兰的人均收入。因此,这一所谓的“亲富”移民政

    策遭到了现场来自不同国家移民的抗议。

    新政出台,移民怨声颇多

    对于此次新出台的移民政策,现场抗议者表示难

    以理解。来自印度的 Lovepleet 表示,他从来没有想

    过新的移民政策会如此荒谬,“虽然我的父母已经获得

    了新西兰的永久居住权,但是因为新移民政策的出台,

    我身边的很多朋友目前正在考虑离开新西兰回到印

    度,并且在我认识的人当中还没有谁能够有这么高的

    收入,这个政策真是太不切合实际了。”Lovepleet 向

    记者称,这项新的移民政策必须改变,不然会有越来

    越多的年轻人离开这个国家,这对新西兰的发展并不

    是一件好事。

    此次抗议活动现场还出现了不少中国人的身影,

    来自中国山东的 HaiDon 也对新政策存有诸多不满。

    HaiDon 于 2000 年来到新西兰,目前在奥克兰从事

    房地产行业的工作。因为早年间父母还在国内工作,

    所以他并没有着手为他们办理新西兰居住权,但是他

    希望在父母年迈时将他们移居到新西兰。当他知道新

    西兰团聚移民政策重启时感到十分开心,但是仔细了

    解政策内容后,他觉得这项政策充满了歧视的味道。”

    这项政策就是为了上流社会的人服务的,和我们没有

    任何关系。政府要求我们年收入达到 15.9 万纽币才

    能将父母移居过来,这个标准比我目前的收入高出太

    多了,是难以实现的。”HaiDon 表示,因为此项政策

    的出台,他目前不排除离开新西兰返回国内工作的

    可能。

    同时,在活动现场,来自中国河北省的 David 也

    表示,如果这项移民政策真的实施下去,他可能会移

    居他国。他说,“新西兰这几年经济并不景气,人们的

    收入本来就不多,如果新西兰政府真的这么干,我还

    不如去澳大利亚谋生活”。同时,他认为担保父母移民

    的担保费过于离谱。

    保护移民利益,活动将会持续

    为了抗议政府出台的团聚移民政策,新西兰移民

    工会希望通过集会抗议的方式向政府发声。此次活动

    的发起人之一 Anu Kaloti 女士称,活动的主要目的就

    是为了向政府施压,迫使他们改变这一移民政策。她

  • 移民动态

    第20期

    07

    说,“这个移民政策不会对新西兰的发展造成任何积极

    的影响,大量留学生以及工作能力出众的人很有可能

    离开新西兰返回他们自己的国家,这会导致新西兰人

    才的流失”。所以她认为,为了保护这些人才留在新西

    兰,我们必须要做些什么让政府改变移民政策。同时,

    Anu Kaloti 坚信他们的示威活动是能够对新西兰移民

    政策产生影响的。

    “政府不会对我们的示威活动视而不见,因为我们

    会不停地发声,直到他们(新西兰政府)给我们一个

    合理的解决方案。”Anu Kaloti 说。

    据悉,此次活动共有百余名示威者参与。由于集

    会活动与奥克兰排灯节表演现场处于同一场地,示威

    者通过举牌抗议以及呐喊的方式向观赏排灯节的观众

    及出席的政府官员表达自身诉求。

    (来源:新西兰天维网,2019-10-12)

    南非总统:移民政策改革居首  吸引更多人才提振经济

    南非总统府 14 日证实,南非总统拉马福萨目前

    已经明确表示,南非政府未来将把移民政策改革放

    在首位,以吸引更多技术人才来到南非,提振该国

    经济。

    拉马福萨的表述亦是南非财政部长姆博维尼经济

    增长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该计划提出了对有高等学

    历或技术专长的外国人更为友好的移民政策。

    此外,拉马福萨还表示,为吸引更多外国资本到

    南非投资,南非政府将通过诸如使用电子签证等改革

    手段来改善南非的商业条件,以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增

    长。对此,拉马福萨强调了吸引外国投资的重要性,

    并提出了改善外国企业到南非经商便利性的计划,以

    实现南非成为外国投资“首选目的地”的目标,“我们

    正在利用一切机会与投资者联系,讨论南非和整个非

    洲大陆的巨大商业潜力。”他说。

    今年 11 月,第二届南非投资大会将在约堡举行,

    该会议旨在吸引更多投资提振南非经济,上届峰会共

    成功筹集了 3000 亿兰特(约合人民币 1500 亿元)投

    资。拉马福萨表示,南非政府需要进行更多、更深远

    的改革,才能更好地实现发展经济的目标。

    (来源: 中国新闻网,2019-10-14)

    澳大利亚北领地游客猛增 中国游客排第五据澳洲新快网援引澳联社报道,澳大利亚北领地

    游客数量今年增长 11%,达 200 万人,其中因商务来

    澳的游客增长占比最大。截至今年 6 月,总共 19.5 万

    人在澳消费达 25.4 亿澳元。

    前往澳大利亚北领地的商务游客人数增长最多

    (33%),包括度假、拜访亲友、商务旅行者和其他在

    内达 78.3 万人。

    新州和昆州两地增长最多,达 6.81 亿澳元。从日

    本来的游客人数增长 56%,达 4 万人。中国自从去年

    开通直飞达尔文的航线后,游客人数增加了 35%,达

    到 2.3 万人次,排名第五。

    北领地旅游厅长莫斯(Lauren Moss)说:“旅游

    业是一个竞争激烈的全球产业,北领地拥有令人称赞

    的自然景点、广阔的土壤、独特的文化和首屈一指

    的设施体验,使之成为吸引国内和国际游客的旅游

    胜地。”

    (来源: 澳洲新快网,2019-09-24)

  • 移民动态

    第20期

    08

    欧洲华人青年争做 “一带一路”倡议参与者和推动者

    当地时间 10 月 14 日,欧洲华侨华人青年联合总

    会在布鲁塞尔举办“新时代新青年新作为——华侨华

    人青年与‘一带一路’座谈会”。正在比利时访问的全

    国政协常委、致公党中央副主席闫小培与欧洲各国华

    侨华人青年代表,就“一带一路”倡议实施背景下如

    何发挥侨界青年的作用等议题进行深入探讨与交流。

    闫小培表示,进入新世纪,海内外侨界青年齐头

    并进,在国内主要是“海归”们各显其才、施展抱负,

    在海外则是华侨华人新生代及新移民崭露头角、异军

    突起。“一带一路”倡议提出 6 年来,全球 100 多个国

    家和国际经济组织积极支持和参与,也极大激发了广

    大海外侨胞的参与热情,“一带一路”建设成为他们同

    圆共享中国梦的新的历史舞台。闫小培还就侨界青年

    如何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提出了几点

    希望:一是,以“主人翁”的身份成就事业发展,提

    升政治地位,为“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奠定坚实基

    础;二是,以“牵线者”的角色主动融入,发挥“内

    联外通”的优势,参与“一带一路”倡议的落地实施;

    三是,以“引领者”的担当勇立潮头,做创新创业的

    示范者,助推“一带一路”提质升级;四是,以“追

    梦人”的使命勉励自己,激发个人的梦想追求,进而

    实现“中国梦”和“世界梦”。

    来自欧洲各国的华侨华人青年代表,对新中国成

    立 70 年来取得的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深感自豪,纷纷

    表示愿更好发挥自身独特优势,积极投身“一带一路”

    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

    体做出应有贡献。

    比利时华人青年联合会会长朱旭林表示,比利时

    作为欧盟总部所在地和欧洲物流中心,在“一带一路”

    建设中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我们要充分利用住

    在国的优越条件,通过经贸合作促进贸易畅通,通过

    文化交流深化民心相通,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

    发展。

    法国中华青年联合会会长陈光荣表示,海外华侨

    华人青年要勇于担当时代重任,广泛凝聚侨界共识和

    力量,积极投身“一带一路”建设。首先,面对复杂

    多变的国际形势和经济环境,要发扬华人青年敢想敢

    拼的优良传统,积极拓展“一带一路”新市场。其次,

    要充分借助电子商务、中欧班列等各种途径,努力巩

    固和扩大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欧洲国家间贸易。

    第三,通过开展公益互动、文化交流、医疗环保等多

    元合作,加深东西方相互了解,促进中欧民心相通。

    德国华人青年联合会常务副会长陈梅梅表示,得

    益于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她与丈夫

    2014 年在德国杜塞尔多夫成立了一家仓储物流贸易中

    心,借助日益快捷便利的中欧班列为中欧优质商品双向

    进出口提供定制化服务。她说:“我希望做‘一带一路’

    上的一颗小小的螺丝钉,与广大海外华侨华人青年一

    起,为促进中欧互联互通和合作共赢尽一份绵薄之力。”

    荷兰华人青年联合会会长董丽莉指出,经过 70 年

    的砥砺奋进,中国已经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

    全球主要市场之一,而荷兰在科技创新和贸易物流等

    领域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中荷经济互补性强,合作潜

    力巨大。荷兰是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创始成员国

    之一,并且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很多荷兰华

    人青年已经通过创新创业、跨境贸易等方式投身“一

    带一路”建设,相信随着中欧互联互通的不断发展,

    华侨华人青年一定能闯出更大的一片天地。

    卢森堡华人青年联合会会长张祖远指出,卢森堡

    虽然是欧洲小国,但在金融和物流等领域拥有雄厚实

    力,对中国企业具有独特吸引力。卢森堡是最早与中

    方签署“一带一路”政府间合作谅解备忘录的欧盟国

    家之一,始终积极参与共建“一带一路”。这些都为华

    人青年投身“一带一路”建设提供了有利条件,我们

  • 第20期

    09

    移民动态/华人参政/海外华商

    要抢抓历史机遇,把自己的成长与祖国的富强紧密联

    系在一起,通过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促进中卢、中

    欧交流合作,在新时代做出新成就。

    欧洲华侨华人青年联合总会执行会长傅旭海表示,

    “一带一路”倡议以开放包容为特征,以互利共赢为追

    求,以共商共建共享为原则,顺应了世界各国要发展、

    要合作的普遍呼声。积极投身“一带一路”建设是海

    外侨胞特别是新一代华人青年在新时代的新作为。他

    代表欧洲华侨华人青年联合总会,倡导欧洲华人青年

    积极发挥自身优势,争做“一带一路”倡议的参与者、

    实践者和推动者,为促进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健康

    稳定发展发挥应有作用。

    ( 来源:中国青年报,2019-10-15)

    大马砂拉越华总会长黄良杰: 应鼓励华裔进政府部门

    据马来西亚《星洲日报》报道,日前,马来西亚

    砂拉越华人社团联合总会会长黄良杰表示,目前砂拉

    越的华裔公务员人数太少。对于这一点,除了当地政

    府做得不够以外,华社也要承担一定的责任。

    “华裔进入政府部门的人数很少,而这个问题存在

    已经很久了。不止在砂拉越,在马来西亚全国都存在

    这种现象,而这一点是由多个因素所造成的。”黄良

    杰说。

    黄良杰认为,政府承认统考文凭,把出任公务员

    的门槛降低,可对华裔进入政府部门起到鼓励作用,

    而华社也有责任向年轻一代进行宣传教育与说明,鼓

    励更多华裔为砂拉越未来发展作出贡献。

    除了发扬传统文化、关注社会课题和捍卫砂拉越

    人(尤其是华社)的权益,黄良杰也在计划推动跨族

    群活动,创建一个各族交流的更大平台,进一步巩固

    强化砂拉越的族群和谐传统。他表示,砂拉越华人社

    团联合总会将继续扮演好桥梁角色,将华社声音传达

    给政府,并与其他族群建立更密切的互动。

    (来源:马来西亚《星洲日报》,2019-10-10)

    第十五届世界华商大会期待 中西文化碰撞的新商机

    由英国中华总商会主办的第十五届世界华商大会

    将于 2019 年 10 月 21 至 24 日在伦敦举办,中西文化

    即将有一轮新的碰撞,参会华商们期盼找到新商机。

    美食为媒 带来新的发现与商机

    今年 5 月,以“美食为媒,文明互鉴”为主题的

    2019 中国(成都)国际美食文化高峰论坛在成都举

    行。联合国贸易发展署创意经济部主任卡洛琳娜·昆

    塔娜(Carolina Quintana)从“创意经济”的角度,

    畅谈了美食在城市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她认为,美食

    与创意经济在助力经济增长和可持续发展中,正扮演

    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美食离不开背后的文化资源,

    这是美食经济的基础。”

    无独有偶,今年在北京举办的首届亚洲文明对

    话大会上,曾 4 次获得烹饪餐饮界“奥斯卡”詹姆

    斯·比尔德奖烹饪写作大奖的作者——扶霞·邓洛普

    表示:“现在即使是在英国最小的城镇都有中餐馆,许

    多英国家庭都有一口中华炒锅,伦敦街头更是各种档

  • 海外华商

    第20期

    10

    次、各种菜系的中餐厅都有。”扶霞·邓洛普说,她的

    著作《鱼翅与花椒》在欧美出版前,中国美食对西方

    人而言仍有一定神秘色彩,如今到中国旅游、工作的

    外国人越来越多,大家对中国美食的接受度越来越高。

    据悉,此次举行的第十五届世界华商大会将汇集

    来自全球 80 多个国家及地区的 4000 多名知名华人企

    业家。英国中华总商会执行主席虞松波表示,众所周

    知,很多华商的创业之路都是从开餐厅开始的。他们

    把中国美食传播到海外,又不断融入新的口感,碰撞

    出不一样的味蕾体验。美食的创新与发展不断融入中

    西方交流中,带来新的发现与商机。在父辈的基础之

    上,许多海外华商的目光已经不仅仅局限在餐饮行业,

    致力于深入海外市场的更多行业。虞松波强调,本届

    世华会也以“世界新格局,华商新机遇”为主题,旨

    在聚集世界各地的华商,谈商论道,共求发展新思路。

    中外出版行业的春天 欧洲读者渴望多了解

    中国

    说起此次世界华商大会举办地英国伦敦,让人印

    象深刻的便是地铁上手拿Kindle或是报纸阅读的人们。

    近年来,图书交流开启了中西方的商业新领域。

    近年来,中方出版社不再停留在版权贸易、实物

    出口上,而是在共同组稿、深度合作的方向上走得更

    远。目前,新世界出版社与圣智出版集团成立中国图

    书海外编辑部(美国),中译出版社同罗马尼亚、德

    国、西班牙等多国出版社成立国际编辑部,中国人民

    大学出版社则在以色列成立分社。

    今年 8 月底,第二十六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

    (简称“书博会”)闭幕,在为期 5 天的展览中,众

    多中国图书出版社参展。本届图博会共达成中外版权

    贸易协议 5996 项,同比增长 5.6%。其中,达成各

    类版权输出与合作出版意向和协议 3840 项,同比增

    长 6.37%,达成引进意向和协议 2156 项,同比增长

    4.26%,引进输出比为 1 比 1.78。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版权交易市场,有越来越多的

    图书“走出去”。版权经理赵薇注意到,如今,中国

    经济实力增强了,欧洲读者也希望多了解中国,借助

    反映中国当前社会生活的文学作品,观察、认识中国。

    在欧洲图书市场,中国作家中,苏童、余华等活跃文

    坛的作家被关注度较高,而沈从文、郭沫若等现代作

    家,则相对少一些。

    除了文学,反映中国当下经济的书籍也受关注。

    书博会上,中译出版社版权经理张孟桥表示,他们与

    英国的出版社合作,推出了马云、马化腾、任正非、

    王健林、董明珠共 5 个中国企业家创业史的英文书籍,

    每个人物单独成本。

    英国中华总商会常务副会长许为平指出,出版行

    业已成为华商投资欧洲的热门行业之一,而英国作为

    欧洲创意产业的龙头,加深中英版权合作,资源共享

    势在必行。本届世华会落地英国,鼓励华商们投资英

    国,放眼欧洲,也正是引导世界华商寻求新的发展突

    破点。欧洲读者对中国的兴趣,开启了中外出版合作

    的新纪元,如何抓住这一机遇,顺势而上,从英国起

    航,将中国文化推广至欧洲甚至是全球,是值得在本

    届世华会上进行深入探讨的。

    欧美国家爱上中国茶 需求量快速增长

    在看书之余,品口香茶岂不美哉?中国的茶文化已

    经发展了四、五千年的历史。15 世纪初,葡萄牙商船便

    来到中国进行通商贸易,茶叶对西方的贸易开始出现。而

    荷兰人约在公元 1610 年左右将茶叶带至了西欧,1650

    年后传至东欧,再传至俄、法等国。17世纪时传至美洲。

    如今,中国的茶叶更是“香遍”全球,其中茉莉

    茶最受欢迎。在夏秋的夜间走进广西横县的花茶加工

    厂,浓烈的茉莉花香便会扑鼻而来。虽然茉莉花原产古

    罗马等地,但西汉年间随佛教传入中国后,逐渐演变为

    中华文化的符号之一,而茉莉花也变成了茉莉花茶。

    从事茶叶生产已有 30 多年 Joanna Maria,她的公

    司在印尼、肯尼亚等地均建有茶园。她说,近年来,随

    着消费者健康意识的提升,公司正努力开发各种不同的

    花茶产品,适应市场变化。接下来,她的公司将加强与中

    国的联系,争取在此设立产品研发中心,抢占市场先机。

  • 第20期

    11

    海外华商/华人社团

    国际花园中心协会名誉会长纳威尔·斯坦十分看

    好中西方茉莉花文化交流带来的合作商机。他说,当

    前,在欧美许多国家,饮用茉莉花茶、玫瑰茶、樱花

    茶等口感清甜,更有利于健康的茶产品,已成为一种

    时尚和趋势,市场对花茶等特种茶的需求量快速增长。

    正如许为平所言,英国作为另一茶饮大国,在茶

    文化上与中国同中有异。以茶道为契机,以茶饮为媒

    介,寻求中英合作新发展,为华商的海外合作提供了

    新思路。

    虞松波指出,第十五届世界华商大会在英举办,

    是世华会首次来到欧洲,也代表着展望华商与世界,

    在回顾百年变革的同时,观往知来,在一代代华商的

    努力奋斗的基础之上,登高望远,为中国力量在世界

    的输出引领新方向,提供新动力。

    (来源:法国《欧洲时报》,2019-10-10)

    俄罗斯吉林省华侨华人联合会 在莫斯科正式成立

    9 月 23 日俄罗斯吉林省华侨华人联合会在莫斯科

    正式成立。

    中共吉林省省委常委、宣传部长石玉刚率吉林省

    代表团以及中国驻俄使馆、中资单位、在俄侨社等机

    构代表出席了联合会的揭牌仪式。

    中共吉林省委统战部副巡视员王毅在揭牌仪式上

    表示,希望吉林同乡发挥连接中国与俄罗斯及世界各

    国桥梁纽带作用,主动宣介吉林良好发展前景,积极

    参与新一轮东北振兴,为吉林发展建言献策,为吉林

    全面扩大对外交流合作贡献智慧和力量。

    王毅说,望联合会成立后,在俄吉林同乡团结一

    致,与吉林家乡互联互通,抱团发展,维护自身利益,

    努力做好中俄友好使者,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

    中国驻俄使馆领事部参赞刘明彻在活动中说,黑

    龙江和辽宁在俄已有商会和协会。东三省中最后一个

    省——吉林也于今天成立了联合会,“时机非常好”。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 70 周年,也是中俄建交 70 周年,

    两国高层、地方往来频繁,为俄罗斯吉林省华侨华人

    联合会开展工作提供了良好契机。俄罗斯吉林省华侨

    华人联合会成立对于在俄侨界来说也是一个重大利好,

    充实了俄侨界力量,相信俄罗斯吉林省华侨华人联合

    会将在侨团建设方面做出重要贡献。

    俄罗斯吉林省华侨华人联合会会长周振远说,联

    合会将以“一带一路”为主线,以“服务会员,奉献

    社会”为出发点,助力吉林省对外经贸、文化等多方

    面交流合作,加固中俄友谊桥梁,用自己的方式宣介

    吉林故事。

    石玉刚与刘明彻共同为俄罗斯吉林省华侨华人联

    合会揭牌。

    西班牙华侨工商会、海外湖北社团合作联盟、奥地

    利浙江商会、德国瑞安同乡会等多家海外华侨华人社团

    发来贺电,祝贺俄罗斯吉林省华侨华人联合会成立。

    (来源: 中国新闻网,2019-09-24)

    南非姆普马兰加省华人警民中心 与福建同乡会爱心捐赠

    据《中非新闻报》报道,当地时间 10 月 12 日,

    由南非姆普马兰加省警民中心与福建同乡会出资,由

    Emalahleni Local Municipality 主办的爱心捐赠活动

    在南非姆普马兰加省举行。

  • 第20期

    12

    华人社团/华人文教

    南非姆普马兰加省副省长 BT shongwe、

    Emalahleni Local Municipality 副 市 长 P 

    Maseko、南非洲粤港澳总商会会长吴少康、

    姆普马兰加省华人警民合作中心主任,姆普

    马兰加省福建同乡会会长陈福州、南非洲上

    海工商联合会荣誉会长徐侃毅等共同出席捐

    赠会。

    姆普马兰加省副省长 BT shongwe 在

    捐赠会现场表示:感谢普省警民中心与福建

    同乡会的无私奉献,为受害家庭带来慰问。

    BT shongwe 表示这次歹徒给这个家庭带来

    的伤害是沉重的,政府也会加大力度保护好

    民众的人身安全、财产安全,一定会严厉处

    罚这些非法之徒,为民众们营造一个更安全

    的生存环境。

    这次捐赠活动充分表明了姆普马兰加省

    华人华侨积极回馈南非社会、为社会做贡献

    的热情。此次捐赈活动也体现了南非华人华

    侨乐善好施、扶贫济困的优良传统,和中南

    民众患难与共的兄弟情谊。

    据南非姆普马兰加省副省长 BT shongwe

    介绍,此次受捐助的家庭中,有一位受害者

    家中有两个孩子,其中一个孩子因迷信等原

    因而被绑架,事后歹徒发现这名被绑架的

    儿童不是他们本来的目标,于是杀害了他。

    这个事件很快就被当地市政府警察社区知

    道,并很快知道受害者家中的另外一个孩

    子处于危险状态,于是发动力量保护这个

    家庭。

    副省长 BT shongwe 补充道,目前已

    经抓到了四名嫌疑人,其中一名已经认罪并

    被判刑,剩下三名依然还在取证。姆普马兰

    加省福建同乡会会长陈福州也表示只要受害

    者家庭还有需要,肯定会积极给与帮助。

    ( 来源:中国侨网,2019-10-14)

    第十届世界 华文传媒论坛闭幕  发布《石家庄宣言》

    第十届世界华文传媒论坛 13 日于石家庄圆满闭幕。

    据中新社报道,论坛期间,400 余家海外华文媒体代表各

    抒己见、凝聚共识,达成《第十届世界华文传媒论坛石家庄宣

    言》,中国新闻社总编辑王晓晖在闭幕式上宣读了宣言。

    “讲好中国故事,华媒初心不忘。”

    宣言指出,今年是新中国成立 70 周年。值此中华民族迈上

    伟大复兴道路之际,世界也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对中

    国既是挑战更是机遇,华文媒体当凝聚力量,发挥植根海外的优

    势,做好“中国声音”海外落地的重要“二传手”,持续有效地

    向世界说明中国,让世界读懂中国,做中外合作共赢的推动者。

    “促进民心相通,是华媒优势所在。”

    宣言称,华文媒体遍布“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在

    促进“民心相通”上具备天时、地利、人和之优势,更当努力

    发掘沿线国家共同绘就的“一带一路”动人故事,彰显共建

    “一带一路”倡议得民心、惠民生、利天下。

    “顺应融合发展,华媒转型升级未来可期。”

    宣言认为,在媒体融合发展的新时代,舆论生态、媒体格

    局、传播方式都发生深刻变化。华文媒体自当因应全媒体生态

    变局,创新发展,奏响全球华媒交响乐,将自身打造为讲好中

    国故事、讲好住在国故事、讲好侨胞故事的有效平台。

    “共筑交流平台,携手创建华媒新局。”

    宣言指出,世界华文传媒论坛今至第十届,已成为海外华

    文媒体信赖的“精神家园”。当下,华文传媒正处在转型发展的

    重要关口,海内外华媒更当充分利用此一平台,增进感情,交

    流经验,共迎挑战,携手构建华文媒体繁荣发展的新格局。

    “在河北这片希望的土地上,我们目睹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效

  • 华人文教

    第20期

    13

    应持续显现,赞叹雄安新区谋划‘千年大计’的使命

    担当。”宣言最后指出,70 年后再出发,我们相信中

    国将以自己更进一步的开放和发展,为中国与世界良

    性互动、共同繁荣发展带来新机遇。华文媒体也将继

    续秉持初心,成为这段新征程的参与者、见证者和传

    播者。

    (来源:中新社,2019-10-14)

    澳大利亚文化包容性增加  华裔称种族歧视现象减少

    据澳大利亚网编译报道,目前,华裔占澳大利亚

    总人口的 120 多万。据悉,生活在澳大利亚的华裔认

    为,近年来,澳大利亚的文化包容性增加,种族歧视

    现象减少了。金龙博物馆(Golden Dragon Museum)

    首任华裔馆长谭斯团(Tan See Tuang,音译)近日

    称自己从未遇到真正的种族歧视。

    中国移民为澳大利亚做贡献

    据《澳大利亚人报》5 日报道,2016 年的人口普

    查结果显示,在 120 万名有中国血统的澳人中,41%

    出生在中国。此外,澳大利亚统计局(ABS)公布了

    在中国出生并移居澳大利亚的人数,在 1971 年,有

    超过 1.76 万人,但到了 2016 年,这个数字上升到逾

    50.9 万人。

    近日,澳大利亚联邦移民部长科尔曼(David 

    Coleman)就华裔移民相关问题指出:“澳大利亚是世

    界上最成功的多元文化国家之一,包括中国移民在内

    的移民为澳大利亚做出了贡献。”

    金龙博物馆首任馆长分享经历

    一些华裔认为,目前澳大利亚社会的种族歧视现

    象减少,文化更具包容性。

    据了解,华裔谭斯团出生在马来西亚,在一个传

    统的中国家庭长大。1970 年夏天,时年 19 岁的谭斯

    团首次来到了维州本迪戈(Bendigo)。尽管障碍重重,

    现年 70 岁的谭斯团成为亚裔移民成功者中的一个。据

    悉,谭斯团曾是一名合格的教师,后来成为一名餐馆

    老板,并成为世界知名的金龙博物馆的首任馆长。

    对此,谭斯团说:“我只是一个普通的澳人,就像

    有人是英国人或爱尔兰人一样。我为自己是华裔感到

    自豪。”同时,谭斯团表示:“我从来没有遇到过任何

    真正的种族歧视。尽管在最初几年里,一个人进入酒

    吧都感到不舒服。当时,我是班上唯一的亚洲人,好

    在我交到了朋友。”

    华裔为中国传统感到骄傲

    据悉,现年 86 岁的比尔·莫(Bill Moy,音译)

    是第四代澳大利亚华裔,他的曾祖父 1875 年从广州

    来到维州 Ballarat 当医生。长期以来,比尔·莫一直是

    Ballarat 华人社区中非常活跃的一员,他看到了当地社区

    发生的巨大变化。对此,比尔·莫称:“这里的文化比以

    前丰富多了,虽然仍然有部分种族歧视,但没有那么糟

    糕。”同时,比尔·莫说,年轻的澳大利亚华裔非常注重

    尊重。“他们尊重长辈,而一些澳人则没有这个观念。”

    此外,来自悉尼北部Ryde的21岁女孩基德曼·施

    (Kidman Shi,音译)认为自己很幸运能够成长在一个

    中国移民家庭。她为自己的传统感到骄傲,并觉得自己

    完全属于澳大利亚社会。“在文化上,我为自己是中国

    人感到非常自豪,中国的语言和文字都很优美。在我

    小时候,我一开始甚至没有种族观念。小学生有时候

    会开玩笑,但我知道这不是出于恶意,更多出于他们

    不理解。与其说是种族主义,不如说是无知。”

    (来源:澳大利亚网,2019-10-05)

  • 华人文教

    第20期

    14

    马来西亚新山华族历史文物馆 迎来 10周年庆典

    据马来西亚《星洲日报》报道,多年来,马来西

    亚新山华族历史文物馆通过文献、器物、考察等历史

    资料,还原了不同时代华裔发展的精神面貌。日前,

    该文物馆迎来建立 10 周年庆典,并推出了 2018 文物

    馆年刊及手机应用程式,通过科技手段制造便利,让

    人们能随时随地“游览”。

    据了解,2018 年的文物馆年刊收录了 11 篇文章,

    研究结果来自老中青各世代的研究者。此外,新山华

    族历史文物馆刚于 2019 年完成整修。整修完的文物馆

    扩充了展览空间、更新了展板资料,还添加了二维码

    阅读,参观环境更加舒适。

    新山华族历史文物馆管委会主席陈再潘指出,为

    迎合科技资讯时代的到来,文物馆推出了手机应用程

    式语音导览,让参观者能在参观时进入文物的故事。

    “比如以‘甘蜜与胡椒同甘共苦’为主题的展览,就讲

    述了作物栽种与统治者及各族间的关系,刻画了当时

    的经济社会面貌,是文物馆的重要展览项目之一。”陈

    再潘说。

    陈再潘表示,接下来,文物馆将与新山其他的华

    族文物馆合作,在学校推广教育宣传活动,鼓励各族

    学生到文物馆参观,加深对新山历史的了解。

    新山中华公会会长郑金财表示,新山华族历史文物

    馆的宗旨是“保存祖先历史,留给子孙未来”。文物馆

    不仅记载了华社先辈的贡献,也给了今天的华裔鼓励。

    目前,参观文物馆的国内外访客已达 5 万人次,而且这

    个数目还在不断增加中,这对文物馆也是一种肯定。

    柔佛州卫生、文化及遗产委员会主席莫哈末库表

    示,博物馆不只是收藏历史文物的地方,它也是一面

    镜子,让人看到过去、启发思考,推动社会国家的进

    步,他鼓励学府和团体推动到此游览。作为教育平台,

    年轻一代可从博物馆中体会到历史的意义,塑造正确

    的价值观。

    (来源:中国侨网,2019-10-14)

    澳媒:新移民遭遇文化孤立  华人老夫妻积极学英文

    据澳洲网编译报道,澳大利亚昆士兰州东南部一

    个难民和移民服务机构近日警告表示,澳洲新移民的

    社会孤立现象非常严重,有些人甚至在询问如何返回

    难民营,有些人缺乏电力等生活必需品。

    新移民难以开展新生活

    据 外 媒 报 道, 澳 洲 会 谈 全 国 调 查(Australia 

    Talks National Survey)近日显示,68% 的新移民对

    自己的工作不满意。相比之下,更稳定的移民对工作

    不满意的比例只有 38%,出生于澳洲的人对工作不满

    意的比例为 41%。

    澳洲积极难民和移民融合组织(Active Refugee 

    and Migrant Integration in Australia,简称 ARMIA)

    创始总监穆希瓦(Protais Muhirwa)表示,他在布里

    斯班南边的 Sunnybank 服务时看到了一些最糟糕的情

    况,即人们在文化同化和社会孤立中挣扎,其中包括

    一名因无法与供电公司联系而断电 6 个月的男子。

    穆希瓦说:“曾经有单身妈妈到这里询问如何让她

  • 第20期

    15

    华人文教/留学生

    哈佛大学胜诉招生歧视案: 学生、联盟、藤校持不同观点

    美国学生公平入学(SFFA)组织控告哈佛大学歧

    视亚裔的官司案缠讼四年后,10 月 1 日获得联邦法院宣

    判,哈佛大学获判招生程序并无歧视亚裔。对这个判决,

    哈佛学生、亚裔教育联盟、各常春藤盟校持不同观点。

    亚裔个人评分偏低 哈佛已因招生官司修正

    “错误”

    据美国《世界日报》报道,哈佛大学虽获判招

    生程序并无歧视亚裔,但因为这起官司哈佛大学确已

    改变了招生审核办法;法官判决中也指出哈佛大学在

    2018 年之前有种族因素的评分考虑是个错误。

    2018 年的审判过程中,原被告双方提出的文件和

    证词揭示许多哈佛大学招生的细节和从不为外所知的

    秘密。

    SFFA 提出的最有力证据之一,是招生人员在申

    请者个人评分上,普遍给亚裔申请人打低分的现象,

    们十几岁的孩子脱离她们的照顾,因为她们已经无法

    处理或者她们的孩子卷入了犯罪。我见过许多在这里

    住了很多年的老年人,那些我们认为理所当然的基本

    事情对他们来说仍然非常复杂,以至于他们要求回到

    难民营,可是难民营可能根本就不存在了。这里有许

    多人都独自一人,默默地在家里受苦。”

    新移民找工作困难

    澳洲多元文化发展机构(Multicultural Development 

    Australia)首席执行官彭生(Kerrin Benson)表示,

    找到工作仍然是移民和难民面临的最大挑战。彭生

    说:“在全澳范围内,大约 17% 的难民在头两年得到了

    工作,这是一个非常低的比例——在昆州的比例大约

    是 35%。”

    彭生还表示,“我们经常认为,如果没有在澳洲的

    工作经验,那它就不是真正有效的工作经验,因此这

    是一个真正的障碍。人们也有点害怕多样性,新来的

    难民没有建立像我们许多人那样的关系。”

    穆希瓦表示,在新移民抵达澳洲的头 5 年里,

    他们可以获得大量的安居服务,但许多人仍然未能

    获得实用的英语技能。穆希瓦说:“我对英语教室有

    这样的印象,上过大学且拥有英语知识的人和没有

    受过教育的人(混在一起)。有些人在这里已经 10

    年、15 年、20 年没有说过英语了——这是一个非

    常大的问题。这意味着他们无法融入社会,也意味

    着他们无法找到工作。长期失业导致许多其他问题,

    如家庭暴力、依赖 Centrelink、精神健康问题、滥

    用毒品和酒精以及青年犯罪——所有这些都导致缺

    乏可持续的融合。”

    中国老夫妇积极学英语

    澳洲积极难民和移民融合组织在弱势居民和新移

    民定居后的头 5 年为他们提供咨询、心理健康服务和

    生活技能讲习班。

    退 休 夫妇 方 约 翰(John Fang) 和 蒙 娜(Mona 

    Liu)于 2015 年从中国移居昆州,与来澳大利亚上大

    学的儿子在一起。这对 64 岁的夫妇渴望提高自己的英

    语水平,并且是澳洲积极难民和移民融合组织免费语

    言班的常客。

    约翰说:“有句话是‘什么时候学习都不晚’,所

    以我们在学习。”他表示,学习英语对他照顾两个孙子

    至关重要。他说:“我们来上课后,进步很大,因为你

    学习了语法和有用的语言。我在家里和儿子都说中文,

    所以我必须练习。”

    (来源:澳洲网,2019-09-23)

  • 第20期

    16

    留学生

    经常给予亚裔学生安静、勤奋、聪明、平淡、乏善可

    陈、不精彩等评语,认为这是系统性和有意的歧视亚

    裔;哈佛大学律师和代表在庭上辩称,这是亚裔申请

    人通常没有强有力的推荐函所致。

    波土顿联邦法院法官柏若斯(Allison D. Burroughs)

    在判决书中驳回 SFFA 对哈佛的控诉,并指出哈佛录

    取程序可能不完善,但 SFFA 案所依据的不同种族群

    体申请人之间的统计差异并不是种族偏见或有意识偏

    见的结果,哈佛大学的招生计划是为学生能实现和受

    益于多元化学习而严密打造的。

    哈佛虽赢得官司,但事实上已改变了其录取程

    序;2018 年该校招生人员接到指示:除了整体评分

    (overall rating),不要将申请人的族裔列入考虑或做

    任何评分,而且在做整体评分时,种族或族裔只可被

    当作众多因素中的一个来考虑。

    法官在判决书中写道,哈佛大学也许应该制定明

    确的书面政策,说明 2018 年之前的招生评分中有种族

    因素,但这个错误现在已被修正;对面 SFFA 的指控,

    哈佛 2018 年起也鼓励招生人员考虑申请人克服障碍、

    领导能力、成熟度、真诚、无私、勇气、谦逊、慈悲

    善良、恒心耐力、判断力、公民意识、合群友善等人

    格特质给予评分。

    即使哈佛招生审核政策已经修正,亚裔教育联

    盟共同创始人李双认为还远远不够。她说,只要哈

    佛大学承认歧视亚裔,整个系统不会发生重大和持

    续的变化。

    哈佛学生欣喜:平权行动受肯定

    1 日下午,哈佛大学三年级学生 Catherine 何得知

    法官做了对哈佛有利的裁决。Catherine 何和许多哈佛

    学生认为,这个判决不表示哈佛的录取过程完美,但

    是他们维护的平权行动(affirmative action)具有强

    大的法律基础。

    据哈佛大学生报《Crimson》报道,该校文理教

    授学院院长盖伊(Claudine Gay)1 日下午在教师会

    议中宣布判决消息时,会议室响起如雷掌声;他说,

    这是多元化的胜利,这与哈佛的追求卓越有极大的

    关系。

    大学部院长库拉纳(Rakesh Khurana)用万分感

    激形容知晓判决的心情。他说,自己有幸见证学生通

    过接触新颖思想,在与不同背景、观点和生活经验者

    互动中的学习的教育过程;哈佛的教育远远超出教室

    和演讲厅,也延伸到食堂、宿舍,和学生相互学习的

    许多正式或非正式场合。

    2018 年 10 月该案开庭数月前,哈佛的 25 名学生

    和校友组织曾签署由全国有色人种法律促进基金会联

    合会为支持哈佛大学而提交的法庭之友文件(Amicus 

    Brief)。

    曾上法庭作证的学生翠丝(Madison A. Trice)

    说,自己一直深信大学应有整体考虑的招生政策

    (holistic admission),对法院的裁决惊喜又开心。

    曾任亚美学生会长的大四生 Jonathan T. Paek

    说,许多参与去年审判的活跃学生会在此案上诉开

    庭前毕业,但相信哈佛在校生还是会积极参与未来

    的审判。

    哈佛商学院学生葛娜米(Efe Gboneme)说,很

    高兴看到此案开启有关讨论,也让学校开始思考并确

    保不会歧视任何族裔的申请人。

    亚裔教育联盟支持学生公平入学组织(SFFA)

    上诉

    美国《世界日报》消息,亚裔学生指控哈佛大学

    招生歧视案,经波士顿联邦法院法官柏若斯(Allison 

    Burroughs)裁定,哈佛招生程序虽不完美,但符合

    宪法规定;对此裁决,美国亚裔教育联盟(AACE)

    发声明谴责说,此不公正判决是联邦地区法院洗白哈

    佛大学录取歧视行为,并攻击亚裔孩子平等教育权益

    的错误之举。

    亚裔教育联盟在声明中说,法官如此倒行逆施的

    判决完全无视在诉讼过程中原告所呈交的哈佛对亚裔

    存在严重录取歧视的确凿证据。它充分表明了波士顿

    联邦地区法院在政治正确意识形态和统治精英傲慢心

  • 第20期

    留学生

    理误导下偏袒哈佛的不公正立场。该法院对此案的事

    实和法理裁决无非是一个被专业术语精心包装的文案,

    它对哈佛方专家的证词照单全收,却忽略了 SFFA 方

    专家的举证。

    该声明还指,此次裁决不仅违背 1964 年美国民权

    法第六条以及美国宪法第 14 号修正案,也给众多大学

    继续体制化地歧视亚裔孩子树立了极坏的先例。

    声明说,AACE 将一如既往地支持学生公平入学

    组织(SFFA)诉讼哈佛、捍卫平等教育权益的未来

    举措。

    AACE 主席赵宇空 2 日受访时说,他认为此裁决

    对继续歧视亚裔存纵容效果,违背了最高院不能进行

    种族配额的规定;他说,虽然 SFFA 应该会继续上诉

    到最高院,但此次判决仍有两三年效应,而以后的审

    判也会参考此次裁决。他说,此次偏见判决全盘接受

    哈佛模型,并没有考虑到种族数据对比。

    谈到裁决提及的 SFFA 方在庭审中未使用学生证

    人,赵宇空说,当前政治正确的情势下,他和另外两

    个 AACE 负责人因为支持 SFFA 都曾受到过攻击。

    AACE 另一位负责人李双说,亚裔已承受就学、

    就业和婚恋方面的负面刻板印象的不少压力;为了正

    义的尊严和平等比百分比重要,不能让这些机构认为

    可以把亚裔定义为个性不好的种族;因此,此次亚裔

    告哈佛案也是对亚裔广泛歧视的反对。

    她认为,此次抗争表现出亚裔的勇敢和不畏强权,

    对亚裔形象有改善;也表明亚裔希望真正平等对待各

    个族裔,把教育整体办好,而不是肤浅的以肤色来区

    分和招生的立场。

    常春藤盟校赞:重申多元化益处

    哈佛大学招生歧视案备由于涉及大学招生平权政

    策,各大学在庭审后一直在焦急等待裁决。波士顿联

    邦法院法官柏若斯(Allison Burroughs)1 日裁定

    哈佛未违宪,包括多所常春藤盟校在内的高校高层

    表示赞赏,称此裁决确定可继续将族裔作为招生考

    虑因素之一;学生公平入学组织(SFFA)已表示会

    上诉。

    据《波士顿环球报》报道,布朗大学发言人克拉

    克(Brian Clark)称,法官柏若斯这一决定重申了多

    元化学生构成对整体学生群体带来教育益处;如其他

    高校一样,布朗大学计划对这长达 130 页建议仔细审

    阅,以了解对该校的录取做法有何具体影响。他说,

    目前而言,我们理解到,这一裁决保留了种族可作为

    我们录取过程中众多因素之一的权利。

    普林斯顿大学发言人 Ben Chang 说,支持哈佛大

    学在录取过程中考虑种族和族裔的立场。校认为,多

    元化学生群体对我们的教育使命至关重要。

    耶鲁大学高层也对法官裁决表示赞赏;发言人

    Karen Peart 说,此决定重申联邦法院认定大学可将

    种族和族裔作为招生审查程序一部分,及可自多元化

    学生群体中获得至关重要的教育收益。

    乔治华盛顿大学前校长 Stephen Joel Trachtenberg

    说,如果哈佛败诉,会是全美高等教育的坏消息;他

    说,多元化招生政策不仅是将拼图拼到一起,远比直

    接招收录取分数最高的学生要复杂的多。

    新英格兰地区多所高校也肯定若斯的裁决;缅因

    的 Colby College 招生办公室主任 Matt Proto 说,种

    族因素是该校一直关注的事;该校采取整体录取程序,

    包括个人背景和教育背景等因素,希望招收来自不同

    背景的最有才华的学生。

    西蒙斯大学校长 Helen Drinan 也表示支持裁决和

    哈佛的招生程序;她说,平权政策应继续获得很多美

    国大学和学院的支持,该政策与大学的多元化价值使

    命一致。

    Amherst College 校长 Biddy Martin 说,裁决重

    申了种族因素招生的重要性和合法性,这是高校整体

    审核申请人的一部分;他说,社会的福祉取决于人才

    的识别与发展。

    (来源:中国侨网,2019-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