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分 第一部分 我看中國社會 我看中國人 - cp1897...7...

17
2 4 18 30 46 58 70 72 84 98 114 124 140 154 172 192 197 13 12 11 10 09 08 07 06 05 04 03 02 01

Upload: others

Post on 21-Oct-2020

1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 第一部分 我看中國人

    2

    中國人到底是保守還是開放

    4

    中國女性為甚麼這麼強勢

    18

    中國的八十後能否三十而立

    30

    中國大學生真的愛國嗎

    46

    中國人為甚麼愛闖紅燈

    58

    第二部分 我看中國社會

    70

    中國是個「單一」的國家嗎

    72

    中國到底是不是「自由」的國家

    84

    中國已是穩定的經濟大國嗎

    98

    中國社會為何總「計劃趕不上變化」

    114

    中國的「當官」即「從政」嗎

    124

    中國的網絡環境是否已成熟

    140

    中國為何一再逼日本反省歷史

    154

    中日友好關係為甚麼很難建立

    172

    知識鏈接

    192

    致謝

    197

    目 

    13 12 11 10 09 08 07 06 05 04 03 02 01

  • 第一部分 

    我看中國人

  • ●●

    來了中國才知道,中國人很「兩個極端」,愛國和崇洋,自信和自卑,人情味兒和個人主義……

    ●●

    來了中國才知道,中國人的「裝糊塗」是大策略,無數「真糊塗」的日本談判家被它打敗……

    ●●

    來了中國才知道,北京原來很國際化,包容性強,外地人、外國人、外星人,五方雜處……

    ●●

    來了中國才知道,上海人不關心北京奧運,北京人不關心上海世博,中國人只關心世界杯……

    ●●

    來了中國才知道,北大學子在西門烤翅談國事,出租車司機愛翻《環球時報》,是關心政治嗎?

    ●●

    來了中國才知道,不要以計劃管理工作,重要的是適應變化,忍受變數,否則,你會吃虧……

    ●●

    來了中國才知道,大家挺拜金主義的,賺錢成了一種不可逆轉的信仰,那麼儒家學說呢?

    ●●

    來了中國才知道,很多中國人從小學英文,互相叫英文名,用英文交流,這在日本絕不可能……

    ●●

    來了中國才知道,中國的女孩子吃得那麼多,卻那麼輕盈苗條,也很會追求時尚生活……

    ●●

    來了中國才知道,中國男人缺乏時尚感,請不要黑皮鞋配白襪子,也不要把褲腰提得那麼高……

    ●●

    來了中國才知道,男人對女人特別軟弱,北大女生宿舍樓下一堆男生拿着玫瑰花,拍女生馬屁……

  • 01

    保守的な

    中國人到底是保守還是開放

    總體來說,中國人將公共場所視為可以分享的空

    間,是弱肉強食的舞台,他們對自己在公共空間

    的行為毫無顧忌;日本人則視公共場所為公用的

    空間,必須客氣地妥協與退讓,與人融洽共處,

    否則可能會受到社會排斥。

  • 中國,我誤解你了嗎?

    5

    艱難的高考過去了,收到北京大

    學錄取通知書的新生們歡歡喜喜地走

    進了北大校園。他們笑容燦爛,心情

    舒暢,對大學生活充滿好奇和期待。

    他們從小學、初中、高中走向了大學

    這一青春階段。「青春」這兩個字是大

    學生活的代名詞,新生們終於感到「解

    放」了,可以離開父母,追求獨立、

    自由的生活,而在新的青春生活裏最

    令人激動的,無疑是拍拖。

    中國人的拍拖表達方式

    在我眼裏,北大學生們在拍拖

    上的激情絕不亞於他們對知識的渴

    求。以校園為中心,一日三餐都在學

    校食堂解決,住在學校收費低廉的宿

    舍裏,這是中國大學生的典型生活方

    式。對於像我這樣的日本人來說,這

    非常新鮮。我的同學一般在晚上九點

    以後回到宿舍與同屋聊天,晚上十一

    點熄燈後就睡覺了。北大的本科生一

    般住在四人一間的宿舍裏,在這裏已

    經談不上私生活了,更像是相互監督。

    而對大部分大學生來說,最大的「私」

    應該是拍拖,就只好找別的辦法了。

    睡覺的地方原本是私密空間,

    愛情這樣私密的事情原本應該發生在

    私密空間裏,但是,學生們只能在校

    園的某些角落營造浪漫空間,他們在

    有限的時間和空間裏表達愛情的高調

    姿態着實令人欽佩。戀人們會儘量選

    修同一門課,然後一起上課,一起下

    課。在沒課的時候,兩個人會找個空

    教室一起看書,而且基本上每頓飯都

    在一起吃。在公共場所,兩個人會始

  • 01

    6

    第一部份

    我看中國人

    終自在地牽着手,甚至擁抱親吻。青

    春的燦爛,美好的時光……

    中國人開放的愛情表達方式不僅

    發生在北大校園裏,在北京的街頭、

    公交車、地鐵、商店、電影院等公共

    場所也很常見。這個國際化的大都市

    裏,過着忙碌有序生活的人們毫不掩

    飾,看不出任何害羞之情,他們會大

    膽地拉手、擁抱和親吻。作為一個日

    本人,因為害羞和內向的民族性格,

    讓我實在無法模仿中國人的行為。

    除了拍拖和感情之外,北京居

    民也在公共場所扮演着大膽開放的角

    色,有着近乎毫不客氣的姿態,最吸

    引眼球的還是人們在公共交通工具上

    的表現。

    地鐵對我來說已經成了了解中國

    社會和中國人文明的最佳場所之一。

    牽手乃至擁吻在大學生情侶中十分常見,他們以

    近乎急切的心態享受拍拖。這在日本很少見。

  • 中國,我誤解你了嗎?

    7

    每次在地鐵上,我都積極觀察周圍的

    乘客,每次都有新發現。在北京的地

    鐵裏,有些乘客會搶佔座位,大聲喧

    嘩,甚至毫無顧忌地吃東西和打電

    話,似乎這一切都很正常。我曾經在

    地鐵十號線裏看到一位年輕女士很不

    高興地坐着,突然又打開手機開始播

    放音樂,她也不戴耳機,毫不顧忌會

    不會干擾到身邊的乘客。周圍乘客似

    乎也沒有甚麼反應,可能他們覺得這

    無所謂吧。

    不時會有一些母親帶着小孩子上

    車,放任小孩在車廂中自由活動,甚

    至調皮搗蛋。有的小孩會大嚷大叫,

    甚至站在位子上跳來跳去。也許因為

    小孩子太可愛了,大人無論在何時何

    地都會溺愛他們,小孩幾乎到了為所

    欲為的地步。

    日本人的拍拖表達方式

    我們再把注意力轉到日本那邊看

    看。日本大學生的生活方式跟中國學

    生有着巨大差異。在東京、大阪、京

    都、仙台等大城市,除了本地籍的大

    學生可以住在自己家中外,大部分外

    地來的大學生一般都在校外租房住。

    因為,大部分大學在校園內並不為學

    生提供宿舍,即使提供少量宿舍也不

    能滿足數量巨大的外來大學生,這些

    宿舍一般只會提供給家庭條件困難的

    學生,以及一些體育特招生。據我所

    知,住在學校宿舍的外地學生應該不

    到學生總數的十分之一。那些住在校

    外的學生,除了上課、在圖書館查閱

    資料、在咖啡廳與同學聊天、在食堂

    吃個便飯外,活動地點都在校外這個

  • 01

    8

    第一部份

    我看中國人

    充滿誘惑的社會環境裏。日本大學生

    的私人生活環境相對寬鬆自由,私密

    空間不會受到室友的干擾,他們在愛

    情表達方式上不會有中國大學生近乎

    急切的心態。跟居住在學校宿舍的中

    國大學生不同,日本學生能隨時享有

    私人空間,這一客觀環境的差異產生

    了不少影響。

    日本大學生離開高中,走進大

    學校園後,就終於離開父母,獲得了

    自由身份,在拍拖上同樣有激情。他

    們大多住在校外,跟其他大學的學生

    之間交往相當普遍,跨校發生的戀情

    也相當普遍。不過,由於所處的客觀

    生活環境,他們的愛情表達方式比較

    低調。拍拖中的人,手牽手往來於校

    園、商店、遊樂園之間的情景,十分

    常見,不過,擁抱和親吻在公共場所

    比較少見,除非是晚上在公園的角落

    裏。不僅是大學生,普通日本人一般

    也不太可能在公共場所毫無顧忌地擁

    抱或親吻。對大部分的日本人來說,

    在公共場所擁抱與親吻是一種低素質

    的行為,也會有損個人在公共場合的

    形象。除

    了刻意迴避擁抱和親吻之外,

    日本人在商店、交通工具、超市等公

    共場所,也往往會主動避免那些干擾

    周圍人的無禮行為。東京的地鐵安靜

    而有序,即使上下班高峯期,乘客們

    也會規規矩矩地上下車,不會大聲喧

    嘩,也不會發生搶佔座位的事情。當

    然,偶爾也會有不良少年坐在地鐵車

    廂的地板上大聲喧嘩,一些年輕女性

    偶爾也會坐在地上化妝,不過這的確

    只是偶然現象。這樣的人隨着日本社

  • 中國,我誤解你了嗎?

    9

    會封閉性的加深而增加,成為一種

    不可忽視的社會現象。但是,整體而

    言,日本人在公共交通工具裏一般不

    會大聲說話,不會吃東西,也不會接

    電話。大家一般都在安靜地看書、看

    報或者睡覺。假設自己的孩子在地鐵

    裏任意胡為的話,家長就會當場教訓

    他們,有的甚至會痛罵或者動手教訓

    (比如我父親),還會向周圍的乘客們

    鞠躬、道歉。在公共場合,這樣的教

    育方式讓孩子以最簡單的方式明白是

    非對錯,這樣孩子下一次自然就不會

    犯同樣的錯誤了。大部分日本人在公

    共場所扮演着非常禮貌的角色,對周

    圍的環境也密切關注。在他們看來,

    公共利益高於一切,良好的秩序壓倒

    一切。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很

    注重培養國民的讓步精神,換個角度

    說,它是每一個國民放棄個人自由的

    產物。有

    一位大學畢業進入日本某家

    大企業不到一年的新員工鈴木隆行

    (二十四歲),他一天的生活基本上是

    這樣的:

    早上七點起牀,走路到附近的地

    鐵站,在車站前面的便利店買一杯咖

    啡邊走邊喝。坐地鐵大約一個小時,

    下車再走十分鐘,九點鐘準時到公司

    開始上班;十二點與同事去附近的快

    餐店吃午飯;一點鐘繼續上班,到了

    六點鐘依然還有許多工作沒做完,旁

    邊的上司也還沒走,就毫不遲疑地加

    班;加班到晚上十點鐘,上司說:「我

    要走了,要不要去喝酒?」鈴木回答:

    「好,我去!」聽着上司的抱怨,一直

    喝到半夜一點鐘,坐出租車回家,兩

  • 01

    10

    第一部份

    我看中國人

    點鐘睡覺……

    鈴木從早到晚都匆匆忙忙,循規

    蹈矩地遵循社會公共秩序,在公司裏

    扮演稱職的員工,下班後還得陪上司

    去喝酒,跟他搞好關係,為今後的加

    薪和升職鋪好路,這是日本男子的傳

    統生活模式。他們都認為這一生活模

    式是理所當然的,對此不抱有任何的

    懷疑。日本人的國民性格和等級意識

    在這方面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不過,在公共場所表現良好的

    日本男人回到家裏,卻表現得亂七八

    糟:亂扔垃圾,電視和音樂的聲音開

    得很大,屋子裏又髒又亂,幾乎連下

    腳的空間都沒有。年輕日本男人普遍

    有邀請朋友到家喝酒聊天的習慣,互

    相抱怨,順便發泄不滿情緒,有時甚

    至會喝到第二天凌晨。

    女人的私人空間也好不到哪裏

    去,同樣是亂七八糟的。她們會大嚷

    大叫,跟朋友一起喝酒聊天。她們在

    街頭、公司裏呈現出的溫柔可愛的面

    孔,那些常常受到中國男人誇獎的美

    德,全都消失了。一回到家,她們在

    自己的私人空間裏就會徹底解放出

    來。我相信,許多中國人只了解日

    本女人在外面的樣子,而不了解她們

    在家裏的樣子。我想說的是,她們在

    這兩者之間存在着令人驚訝的差異,

    就好像戴着雙重面具以雙重標準過日

    子。這是對的,否則在錯綜複雜的社

    會上將無法混下去。

    跟日本人相比,中國人的屋子總

    是乾淨整潔,讓人覺得很舒適,不像

    日本男人的房間那樣亂得無法下腳。

    我曾到中國朋友的家中做過客,家裏

  • 中國,我誤解你了嗎?

    11

    跟外面的環境差距非常大,讓我感到

    很吃驚。當然,也有某些中國男人的

    房間同樣亂七八糟。但整體而言,無

    論是男性還是女性、年輕人還是老年

    人,中國人普遍看重自己的私人空

    間,不像在公共場所那樣大膽,回到

    家後反而變得很平靜,甚至很文明。

    我很少看到中國人會在屋子裏大聲

    喧嘩,喝得一塌糊塗,中國人只有在

    外面餐廳裏才會這樣。在家裏,中國

    人通常坐在沙發上,一邊喝茶或者紅

    酒,一邊欣賞浪漫電影,享受安靜高

    雅的氛圍。在自己的私人空間,男性

    表現得很紳士,女性也非常有禮貌。

    我還發現,中國人在傢具和家電上投

    入的金錢數目一般比較大,很少有日

    本家庭會買高清液晶電視。中國人在

    公共場所和私人空間呈現出不同的面

    孔,這一點跟日本人一樣,只是他們

    的行為剛好反過來了。

    中日對待「公」與「私」的態度

    中國人跟日本人在公共場所和私

    人空間有一些具體行為差異,這種行

    為差異其實很值得探索與反思。一般

    來說,「公」指的是屬於國家或集體的

    領域,「私」指的是屬於個人的領域。

    更具體一點說,公共場所不屬於某個

    具體的個人,而是全社會共享的;私

    人空間則是每一個單獨的個體所有的

    小小空間,不容許外人干涉。是甚麼

    導致了中國人跟日本人對待「公」與

    「私」的態度不同呢?

    中國人在公共場所為甚麼會那

    樣毫無顧忌呢?這是我從二〇〇三年

  • 01

    12

    第一部份

    我看中國人

    來到中國之後就一直感到驚訝的現

    象,我一直都在思考這個問題。中國

    人的思維方式似乎是這樣的:公共場

    所是由全體社會成員共享的,是每一

    個社會成員都平等享有的空間,因此

    在公共場所的任何行為都無所謂。在

    十字路口,無論是開汽車的人、騎車

    的人,還是行人,只要他們覺得生命

    不會受到威脅,就會毫不猶豫地闖紅

    燈。如果自己不闖的話,永遠要等,

    這樣只會耽誤事情,所以必須拋棄公

    民道德。在火車站售票窗口前,排隊

    購票的人都非常着急,擔心買不到

    票,因此有些人抓準機會就會插隊,

    排隊只不過是形式而已。如果只有你

    一個人遵守規則,就可能買不到票。

    對於中國人來說,公共場所無疑是弱

    肉強食的競爭舞台,你不主動去爭取

    自己想要的東西,就會吃虧,因此中

    國人在公共場所會顯得毫無顧忌。

    日本人在公共場所為甚麼會那

    樣謹慎小心呢?跟中國人對照一下,

    日本人的謹慎小心特別明顯。日本人

    的思維方式可能是這樣的:因為公共

    場所是全體社會成員共有的,每一個

    個體在這一空間內是平等的,公共秩

    序代表全體社會成員的共同利益;根

    據少數服從多數的原則,每一個社會

    成員都必須遵守公共秩序,扮演公民

    的角色。在十字路口,不管是開車也

    好,騎車也好,走路也好,每個人

    都要耐心等待,服從路燈的指揮:紅

    燈停,綠燈行。闖紅燈就破壞了正常

    秩序,損害了其他人的利益。日本人

    平時也不會意識到公民道德之類的大

    道理,因為這一切已經潛移默化到每

  • 中國,我誤解你了嗎?

    13

    個人的行為中,成為理所當然的事情

    了。在火車站售票窗口前,排隊購票

    的人都非常着急,每個人都希望自己

    能夠以最有效率的方式買到車票。大

    家也都非常清楚,正常排隊就是最有

    效率的方式。如果有人插隊,整個排

    隊秩序就會陷入混亂,誰都不願意承

    擔這種不必要的風險,這一點是整個

    社會早就達成的默契。對於日本人來

    說,公共場所通過相互讓步與妥協才

    能維持良好秩序,有序狀態符合全體

    成員的利益。如果某個人不願意讓步

    與妥協,就會侵犯其他人的利益,成

    為社會秩序的破壞者,必然會受到其

    他成員的排斥。日本人最受不了被排

    斥的局面,因此在公共場合事事謹慎

    小心。在

    公共場所謹慎守紀的日本人

    為甚麼在自己的私人空間卻表現很隨

    便呢?日本人在公共場合可能過分謹

    慎小心,心理壓力特別大,因此一旦

    回到屬於自己的私人空間,就迫切需

    要釋放壓力,不希望受到任何外界干

    涉,自然在行為上就會隨便一些。他

    們每天西裝筆挺地上班,下班前還要

    向上司鞠躬致意「您辛苦了」。他們會

    選擇坐地鐵回家,在地鐵上可能會看

    一小會兒書,坐到離家最近的車站,

    然後走路回家。一進家門,就會放

    鬆下來,解開領帶,脫掉外衣,擺脫

    保持一整天的緊張狀態。此時終於回

    到了自由的天堂,感覺到了徹底的解

    放。他們會興高采烈地把文件包扔到

    一邊,打開電視,將聲音調到最高,

    一邊喝着啤酒,一邊躺在沙發上,整

    個人感到無比放鬆。比如前面提到過

  • 01

    14

    第一部份

    我看中國人

    的鈴木就認為:「家是屬於我自己的,

    我想做甚麼就做甚麼,別人不能干涉

    我的生活。我平時工作那麼辛苦,壓

    力又那麼大,還要陪同無聊且話多的

    上司喝酒,週末還得陪他打高爾夫

    呢。我不能一輩子都那樣過日子,至

    少在自己家要享受自由,否則人就會

    崩潰……」

    日本人普遍能夠容忍公共秩序帶

    來的壓抑感,也能夠遵守公共場所的

    各種行為準則,不過,日本人沒有辦

    法接受公權力對私人權益的無條件干

    涉。他們無可奈何地接受公共秩序產

    生的公民義務的同時,也堅決不能接

    受公權力對私人生活的侵犯。這一點

    在我看來是日本人始終要面對的生活

    困境,也許跟日本人「委婉是一種美

    德」、「模糊是一種活法」的民族觀念

    有關。雖然日本人對公共場所和私人

    空間的行為區分得很清楚,但對他們

    來說,工作和休息似乎很難區分。只

    要上司和公司要求,他們就得無條件

    服從,否則就會受到排斥,沒有人願

    意冒這樣的風險。他們願意在平時下

    班後陪上司喝酒,週末也要陪上司或

    同事去應酬。日本社會像是一個單位

    化社會,每個社會成員都以工作的機

    構為基礎,展開自己的生活。

    在公共場所毫無顧忌的中國人回

    到家中,為甚麼卻表現得謹慎理智?

    因為私人空間與公共場所不同,它只

    屬於自己,中國人對此特別珍惜,他

    們會把自己的房子整理得乾淨整潔。

    人們每天上下班都要忍受擁擠的公共

    交通工具,而且這還不是全部,在公

    共場所,他們還要考慮很多其他問

  • 中國,我誤解你了嗎?

    15

    題,例如在擁擠的人流中如何上下

    車、怎樣保護私人物品的安全等。吃

    飯的時候,無論是在公司食堂還是在

    外面餐廳,到處都要排隊,不時還有

    人插隊,此時又得維護自己的權利;

    在辦公室裏,無聊的事務性工作極其

    繁瑣,因為就業壓力太大,他們只好

    無奈地接受現實。中國人雖然對糟糕

    的公共秩序感到厭煩,但已經沒有了

    任何改變的激情。既然外面的生活如

    此無聊與鬱悶,就儘量與它保持距

    離,想方設法避開它,每天都儘早下

    班,週末儘量享受個人生活。無論平

    時還是週末,他們都不想陪上司,只

    想跟老大保持相互尊重又互不干涉的

    關係。毋

    庸置疑,中國人工作生活的

    壓力也很大,不過,中國人的壓力跟

    日本上班族的壓力不一樣。日本人的

    壓力來自大部分人都在遵循的等級秩

    序,中國人的壓力是社會上很多混亂

    無序的現象帶來的,這種無序增加了

    他們的心理壓力,大大提高了他們的

    工作和生活成本。不過,中國人普遍

    把公共生活和私人生活區分得很清

    楚,工作是工作,休息是休息。他們

    不希望兩者糾纏在一起,否則生活就

    會更枯燥無聊了。中國社會有點像是

    個人化社會,每一個社會成員在明確

    了解社會運轉結構的基礎上,完全憑

    藉個人標準來展開自己的生活。

    總體來說,中國人將公共場所視

    為可以分享的空間,是弱肉強食的舞

    台,他們對自己在公共空間的行為毫無

    顧忌;日本人則視公共場所為共有的空

    間,必須客氣地妥協與退讓,與人融洽

  • 01

    16

    第一部份

    我看中國人

    共處,否則可能會受到社會排斥。

    中國人視私人空間為個人專屬的

    空間,它與公共場所不同,可以完全

    按照個人意志來決定如何佈局、如何

    維護,房子一定要打掃乾淨,擺設要

    整齊,才能好好享受私人生活。日本

    人則視私人空間為個人領地,游離於

    公共秩序之外,可以徹底釋放自己的

    壓力。日本人在私人空間很放鬆,幾

    乎為所欲為。他們毫不在乎,因為這

    是自己的空間,沒有上司的監督,也

    沒有繁文縟節。

    這兩種思維方式和行為模式雖然

    截然不同,但是目的卻高度一致:為

    了生活,為了能夠自由自在地生活。

  • 中國,我誤解你了嗎?

    17

    網友蓮:公共場所我們也是有底線的,但一

    般的行為,比如小孩亂跑,旁人看着也覺得

    是可愛的啊。我認為這是我們在心裏對別人

    體諒和包容的表現。

    網友米蘭妮:從某種意義上說,中國社會還

    是費孝通先生所定義過的「熟人社會」。「熟

    人社會」原指人們按親疏、內外、生熟,區

    別對待與之交往的不同對象,我的理解是,

    在有熟人的私人場合,中國人一般是彬彬有

    禮、溫文爾雅的;而在公共場合面對的多是

    陌生人,大家可能覺得無必要為陌生人犧牲

    便利,自然表現得有失風範了。這也說明,

    我們有兩套規則:「熟人社會」的規則和陌生

    人社會的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