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遇见好课而来 -...

1
主编:褚清源 电话:010-82296784 编辑:钟原 电话:010-82296569 投稿邮箱: [email protected] 美编:孙东 电话:010-82296729 图片新闻投稿邮箱: [email protected] 现代课堂 2019年12月18日 让中国教育因你而改变 5 周刊 本次高效课堂创新大赛为教学 改革提供了方向,明确了目标。 我的参赛课题是《对数函数的性 —单调性的应用》,本节课的教 学设计主要有以下几点创新: 第一是情境导入。问题 1:如果两 个对数的底数和真数都相同,那么这两 个对数的大小有什么关系?如: log 2 3 与log 2 3 有什么关系?如果两个对数 不相等,底数和真数又有哪些情况? 由问题1进行切入非常简单,学 生掌握了对数的本质和特点后,非 常自然地再过渡到对数的不等关 系,通过类比和归纳,锻炼学生的逻 辑推理能力。 第二是从对数的大小比较过渡 到不等式。问题2:请在填写一个 数字,使下列不等式成立。 (1) log 2 >log 2 3;(2) log 2 < log 2 3 思考:上题的答案是唯一的吗? 满足条件的取值范围是多少?解上 述不等式的依据是什么? 掌握了类比对数大小比较的方 法,学生很快就能完成问题,然后转 换到对数不等式的关系,得出解对 数不等式的方法定义域和单调性, 从而解决了本次教学中的一个难点 问题—如何让学生明白在解对数 不等式时要注意对数函数的定义 域。由数字转化成数学符号,反映了 数学的本质特征。这种高度的概括, 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抽象思维。 第三是由教师出题到学生自主 编题。教学过程中,大部分题目来 源于学生自主编题。在本次教学设 计中,我在三个环节都有让学生编 题的活动:在对数的大小比较中,学 生根据“同底数不同真数、同真数不 同底数、底数和真数都不同”三种对 数类型进行编题;在解对数不等式 中,引导学生对真数部分进行改变, 并加入一次函数和二次函数进行研 究;针对含参数的不等式问题,引导 学生思考如何在题干中加入条件, 求出参数的值或取值范围。这样一 系列环环相扣的设计,让学生理解 数学的本质和规律,培养了学生的 主观能动性和发散思维。 本次课上,有两次学生的反应 不在课前的预设中,这就要求教师 能够学会处理和应对课堂中的突发 情况。比如,学生在回答问题“如果 两个对数不相等,底数和真数又有 哪些情况”时,并没有像预期一样回 答出“同底数不同真数、同真数不同 底数、底数和真数都不同”三种类 型 ,而 是 给 出 了 两 个 对 数 log 2 3与 log 3 2。我当时思考后,马上进行设 问:这两个对数的底数是什么关系, 真数又是什么关系?引导学生主动 思考归纳出对数的三种类型。 课后我也反思一些不足。比如, 小组活动设计不够精细,任务流程不 够具体,应该分为三个层次:独立思 —小组讨论—分工合作。由 于没有进行细化,小组活动中学生全 程都在讨论,没有体现出学生独立思 考和分工合作的部分,使活动有些凌 乱,不够完整。在今后的教学过程 中,要多设计一些小组活动并严格细 化,确定每个流程的时间,充分发挥 活动的效果和作用。 (作者单位系昆明西南联大研究 院附属学校) 培养学生的数学抽象思维 戴志 本次“西北地区首届高中高效课堂 创新大赛”,我有幸担任评委,想谈一谈 在听、评课中的一些感悟: 首先,好的课堂应该是实实在在的, 而不是华而不实的。在课堂中,课件是 辅助教学的,而不是主宰整个课堂的。 好的课堂应该能看到学生在学习中获得 的快乐和成就感,通过讨论学习,自己发 现其中的规律和方法。 这种情况在张霁老师的《曲线与方 程》和李嘉耕老师的《简单的线性规划》中 表现尤为突出。《曲线与方程》是引导学生 认识理解曲线与方程的关系之后,最终达 到掌握求曲线方程的方法和步骤。但是, 教师在上课的过程中由于准备的内容较 多,担心讲不完,总是急于给学生演示点 的运动轨迹,然后告诉他们求曲线方程的 方法,没有给学生思考和探索的时间,学 生没有完全理解和掌握求曲线方程的方 法和步骤,只是看到了一个动点和它的运 动轨迹,不能把该轨迹和方程联系起来。 如果反过来,让学生在掌握了求曲线方程 的方法前提下,求出动点的轨迹方程,思 考方程对应的曲线应该是什么,然后动画 演示点的运动轨迹,效果会好许多。《简单 的线性规划问题》是让学生弄清楚所有涉 及的概念之后,理解并掌握在线性约束条 件下求目标函数最值的方法,最终会解简 单的实际问题。但是本节课留给学生最 深刻的印象是,一条直线运动到边界点处 停了下来,这一过程如何用线性规划问题 来解释?教师没有留给学生思考、解释的 时间,只是简单说了一下解题思路,估计 有一部分学生没有弄清楚目标函数的最 优解和最值的关系,误认为最优解就是最 值或最值就是最优解,因为教师讲课时没 有强调这一点,只是通过课件告诉学生如 何求最值而已。 其次,好的课堂是尊重学情的课 堂。只有准确把握学情,才能教到学生 的需要处。对于高中数学课堂,根据学 生的成长规律,高一、高二应该注重知识 的生成过程,这是学科核心素养的积淀 过程;高三是一个唤醒知识、培养综合应 用能力的过程。关于这一点,刘佳老师 在上《基本不等式》时做得比较好,她最 初是给高二学生准备的课,当得知要给 高三学生上时,便将基本不等式的应用 拓展了一下,学生不仅熟练掌握了基本 不等式,还提升了应用能力。而张兆隆 老师上《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时,把 高三的学生当成高二的学生教了,因为 学生从初中开始就接触一元二次方程和 函数了,上了高中只要把函数图像能画 出来,三个“二次”之间的关系就一目了 然了,高二总结并掌握了一元二次不等 式的解法,高三只需要唤醒并拓展引用 即可。而当张兆隆老师还在作图引导学 生讨论如何解简单的一元二次不等式 时,学生已经写出了所有导学案上问题 的答案,他讲完已经快下课了,没来得及 引导学生进行拓展练习,准备的含参数 一元二次不等式没有讲练就草草结束 了,导致课堂效果大打折扣。 最后,好的课堂应该是授学生以 “渔”而非“鱼”。基本上所有教师上完课 后都表示,自己准备了许多内容,可惜没 有讲完。教师总想把自己知道的东西全 部拿出来倾注给学生,试想,学生都能消 化吸收吗?其实,只要准备一个有针对 性的问题,不断拓展延伸,引导学生积极 思考探究、发散思维,最终掌握方法,也 就具备了解决所有相关问题的能力。 (作者单位系甘肃省灵台县第一中学) 发现好课的 三个特质 王金霞 本次大赛中,我执教的是岳麓版 高中历史必修1第7课《古罗马的政 制与法律》一课。在本次活动中,我 在准备时颇为自信地打开了当年的 教学设计。 看着上一轮的教学资料,我不禁 自问:这样的设计能促进学生的思维 发展、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吗?除了 把知识从书上“搬运”给学生之外,我 能引导学生成为生活和学习的主人 吗?在感叹和懊恼中,我决定重新进 行构思和设计。 这段逝去的历史与学生今天的 生活有什么联系?学这些知识对学 生到底有什么用?通过层层追问,一 些问题终于显现出眉目。历史不会 重复,但罗马人面对的困境以及在困 境中的抉择,是今天不断上演的经 历。我的最终目的是带领学生重回 历史情境,体验罗马人在重大问题面 前如何抉择。于是,我将本节课的备 课思路确定为:重点呈现古罗马发展 过程中平民与贵族的矛盾、被征服者 与罗马本邦之间的矛盾,引导学生在 困境面前进行抉择,这样自然也就将 罗马法的发展串入其中了。 我的这节课是上午第一节,刚开 始我和学生都有些紧张,但当我问到 “面对不合理,平民可以选择哪些方式 反抗贵族”时,学生很快答出“可以暴 力反抗”“谈判”等,一阵惊喜掠过心 头,原来他们如此会思考。放下顾虑, 我开始不断进行追问,当我问到“由于 被征服者不是罗马公民,得不到公民 法的保护。当他们对罗马统治表现出 强烈不满时,罗马人如何解决这一问 题?”一个学生回答: “修改法律。”我继 续追问:“即使修改法律,由于当时的 法律只调节公民与公民之间的关系, 被征服者还是不能受到法律的保护。” 另一个学生迫不及待地说: “可以授予 被征服者公民权!”此时师生为她集体 鼓掌。当我问到“罗马人与异邦人发 生经济纠纷、异邦人与异邦人之间发 生经济纠纷时,结果会如何?可以怎 样解决这一问题?”学生脱口而出: “可 以重新制定法律”“协商制定”。学生 的精彩发言让我喜出望外,我继续问: “如何制定?如果对同一事件罗马人 的法律与异邦人的法律完全相反怎么 办?”此时,学生沉默了,我继续点拨: “问题的关键就是制定什么样的法律, 既能让罗马人接受,也能让异邦人接 受?”一个女生回答:“我觉得制定公 平、平等的法律,这样大家容易接受。” “你太棒了,可以当一位伟大的法学 家!”当我出示西塞罗关于法律的论述 时,这个女生兴奋不已。 这节课上得比较成功,也让我拔 得头筹,这是审辩式教学理论熏陶的 结果。 《古罗马的政制与法律》一课的 备课思路也是按照审辩式教学提出 的“育人视角—知识选择—抉择 导向”三个环节进行备课的。课堂 上,我还原了古罗马人的生活,用生 活化的问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 趣,培养了学生争辩质疑的能力。更 重要的是,我没有用问题对学生实施 “诱捕”,而是让学生经过深入思考, 从多种可能中筛选出最适合当时情 境下的最优选择。 审辩式教学优化了我的教学方 式,也优化了学生的学习方式。 (作者单位系西北大学附属中学) 以审辩式教学理念重构课堂 郭秀锦 卓越的课堂是创新型课堂,卓 越的教师是创客型教师,而创课行 动正是成就卓越教师的金光大道。 此次,我有幸现场体验了课堂创新 的精彩。总而言之,这些课堂创新 样态具有三个明显特征: 第一,课堂样态的多样性。每一 种课改理念都会衍生出一连串形形 色色、特点鲜明的课堂形态。高效课 堂正是这样一种理念,它点燃了教师 的创造热情,引爆了教师创课的愿 望。参展的 140 节课呈现出来的课堂 样态多姿多彩、令人炫目:在这里,既 能看到历史与语文结合而成的跨界 课堂,又能看到瞄准核心素养的学科 教学;既能看到扣人心弦的问题链教 学,又能看到学生追捧的任务驱动式 教学;既能看到扎根本土生态的地理 教学,又能看到群文勾连的语文教 学;既能看到巧妙植入的微课片段, 又能看到真实鲜活的生活场景…… 多样化课堂形态在这里相遇、交汇、 碰撞,课改创意尽情释放、恣意奔流。 第二,教学微创意的丰富性。课 改是教学设计的创意、教学过程的创 新、教学作品的创造等“三创”一体的 过程,而精致的创意是点亮课堂、刷 新课改的原发点。在这些课中,无限 微创意次第涌现,给课堂教学推波助 澜,让平凡的课堂变得趣味横生。在 此次活动中,我们既看到了体验阅 读、思维导图助推语文教学增效的力 量,又看到了开放研讨、生活案例在 思政课教学中的特效;既看到了梯次 深度教学、情境再造教学对英语教学 产生的威力,又看到了原始史料分 析、本土历史人物引入带给历史教学 的奇妙;既看到了学生自制DNA模 型的生物教学,又看到了区域生态资 料现场分析的地理教学……多姿多 彩的教学微创意打开了观课者的灵 动世界,就好似一颗颗“火星”点亮了 新时代教师课改的梦想与苍穹。 第三,学科教学改革的未来性。 课改具有两栖性:一头扎在教学传统 土壤之中,一头朝着教学梦想的天空 生长,好课总是站在过去与未来的交 接点上,成为课改新样态的萌芽者与 孕育者。在此次大赛中,我们不经意 间发现了一批新型学科教学的萌芽与 苗头,着实令人振奋。在语文教学中, 课改正在迈向语文综合素养教学,用 群文阅读、整本书阅读、体验式阅读来 打通四大语文素养—审美素养、文 化素养、语言素养、思维素养间的筋 脉,努力构筑一种整体性语文教学新 样态。在数学教学中,教师用问题激 励学生自构数学知识能力的生长,用 自主探究打开学生通向数学学科素养 的大门,用精致练习培养学生的数学 关键能力,这成为数学教学改革的航 向。在历史教学中,思政与学科的无 缝对接、历史与现实的隔空响应、文献 与史观的相倚相生,一种跨时空、跨学 科的崭新教学形态必将主宰未来我国 历史教学世界。 一节真正的好课一定是入心走 心、撼动心灵的课,一定是常驻学生心 灵宇宙的高效课,一定是能产生立德 树人之特效、之长效、之高效的育人 课。对观课者而言,课堂创新的表象 是教学设计、流程与结构的变革,而其 实质是课程育人方式的升级,是创课 理念、创课思维、创课精神的蜕变。当 我们深入每一节好课的内部世界,用 “创课”的视角赏析课堂教学的每一个 细节,读懂每一个课堂画面,一定能被 课改行动者的奇思妙想与创课行动所 感染。 (作者单位系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用“创课”的眼光来“观课” 龙宝新 在此次西北地区首届高中高效课 堂创新大赛中,我和几位评委看到,物 理教师们开始注重培养学生的物理观 念、物理思维、科学精神、科学态度。 我听的课是高一年级力学部分, 学生开始学习常见的三种不同性质 的重力、弹力和摩擦力。教师带领学 生从初中已有的力的概念出发,研究 力的产生、大小、方向及作用点等,在 讲弹力的产生条件和方向上,教师很 用心,仅就他们的表现分享两点: 一是把现实问题建模后转化为 物理问题。学习物理的目的之一是 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来自西安航 天中学的惠老师,在学习物理的最 初就把学生带到现实中,她拍了一 张学校传达室门口上方所悬挂的摄 像头照片,拍了超市中靠在柱子上 的梯子和收款台上一个杯子里放的 两个乒乓球,展示在大屏幕上。然 后,让学生思考第一个问题,这三张 照片想让大家分析解决什么问题? 问题看起来有一定的开放性,但学 生很快就联想到本节课所讲的弹力 产生的条件和如何画出物体所受的 弹力、作用在哪里等,他们分别提出 了摄像头与吊杆之间、梯子与地面 以及与柱子之间、两个乒乓球之间、 乒乓球与杯子之间都有弹力,对于 刚刚学习的弹力产生的条件进行了 应用。接着,惠老师又鼓励大家,既 然有弹力,那么第二个问题是请同 学们在本子上画出摄像头、梯子以 及杯子里的两个乒乓球上面的那个 球受的弹力。学生在教师的启发 下,把摄像头、梯子、杯子中的乒乓 球简化为物体示意图,顺利建构了 物理模型,并在同学合作之中画出 了所受到的弹力。 二是把难理解的物理模型转化 为现实问题进行探究。这次听课中, 我们发现来自陕西宝鸡的朱老师在 课堂上把一个关于绳子的弹力问题 解决得非常好,用的办法就是把题目 给出的物理模型,回到现实让学生进 行实验探究,结果非常直观,两种情 况下绳子的弹力不同得到充分展示, 令学生兴趣大增并印象深刻。两个 问题,一个是一条绳子穿过一个滑 轮,滑轮上吊着一个物体,分析一下 绳子对滑轮的弹力;另一个是一条绳 子中间再打一个结挂上一个物体,分 析这条绳子对结点的弹力。朱老师 给每个小组的学生两个弹簧秤、两条 细绳、一个带挂钩的滑轮、一个勾码 等,让他们对照习题进行实验,看看 绳子的弹力有什么特点。虽然这对 于刚刚学习高中物理的学生有一定 的难度,但学生积极尝试,他们对于 绳子穿过滑轮下面再吊一个物体上 手很快,又思考了弹簧秤的作用,把 两个弹簧秤与绳子两端连接,明白了 可以测出绳子内部的弹力,最后发现 无论是提弹簧秤的两手斜拉的角度如 何变化,弹簧秤的指示数都是相同的, 两手的高低不同,称的示数也是相同 的。而在绳子中间打个死结接上第二 条细绳,勾码挂在第二条绳子的下端, 弹簧秤再次测量原来绳子的弹力时, 结果和前面不同,弹簧秤的示数一般 不相同。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经过 小组讨论分享后,学生明白中间挂滑 轮的那条细绳,两个弹簧秤测量的是 同一根细绳内部的弹力,是相同的。 而中间打一个结连接上第二条细绳, 其实是和三条细绳打一个死结连在一 起是一样的,实际弹簧秤测量的是两 根绳子的弹力,由于其形变等不同,所 以弹力大小不同。整个过程,学生由 陌生的表情、笨拙的实验,到最后熟练 快速地重复实验以及探究出不同结果 的兴奋,展现了学习探究过程的魅力。 其实,平时我们教学中遇到的物 理问题,基本就是这两种问题的转化。 (作者单位系山东省烟台第三中学) 物理教学的两种转化 郭宏成 近日,陕西师范大学教务处和陕西省 渭南市教育局联合主办的“西北地区首届 高中高效课堂创新大赛暨课堂革命高峰 论坛”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高中9个学科 140多位名师现场赛课,超过1300名代表 现场观摩。在这场锁定高中学段以课为 媒的活动中,上课者、观课者以及作为评 委的大学教授和教研员,共同见证了高中 课堂变革的多样化与可能性。本期特别 编选部分文章,以飨读者。 为遇见好课而来

Upload: others

Post on 06-Oct-2020

5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为遇见好课而来 - paper.chinateacher.com.cnpaper.chinateacher.com.cn/zgjsb/images/2019-12/18/05/ZGJSB05B201… · 高中历史必修1第7课《古罗马的政 制与法律》一课。在本次活动中,我

主编:褚清源 电话:010-82296784 编辑:钟原 电话:010-82296569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美编:孙东 电话:010-82296729 图片新闻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现代课堂2019年12月18日 让中国教育因你而改变 5版周刊

本次高效课堂创新大赛为教学

改革提供了方向,明确了目标。

我的参赛课题是《对数函数的性

质——单调性的应用》,本节课的教

学设计主要有以下几点创新:

第一是情境导入。问题1:如果两

个对数的底数和真数都相同,那么这两

个对数的大小有什么关系?如:log23

与 log23有什么关系?如果两个对数

不相等,底数和真数又有哪些情况?

由问题1进行切入非常简单,学

生掌握了对数的本质和特点后,非

常自然地再过渡到对数的不等关

系,通过类比和归纳,锻炼学生的逻

辑推理能力。

第二是从对数的大小比较过渡

到不等式。问题 2:请在□填写一个

数字,使下列不等式成立。

(1)log2 □>log 23;(2)log2 □<

log 23

思考:上题的答案是唯一的吗?

满足条件的取值范围是多少?解上

述不等式的依据是什么?

掌握了类比对数大小比较的方

法,学生很快就能完成问题,然后转

换到对数不等式的关系,得出解对

数不等式的方法定义域和单调性,

从而解决了本次教学中的一个难点

问题——如何让学生明白在解对数

不等式时要注意对数函数的定义

域。由数字转化成数学符号,反映了

数学的本质特征。这种高度的概括,

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抽象思维。

第三是由教师出题到学生自主

编题。教学过程中,大部分题目来

源于学生自主编题。在本次教学设

计中,我在三个环节都有让学生编

题的活动:在对数的大小比较中,学

生根据“同底数不同真数、同真数不

同底数、底数和真数都不同”三种对

数类型进行编题;在解对数不等式

中,引导学生对真数部分进行改变,

并加入一次函数和二次函数进行研

究;针对含参数的不等式问题,引导

学生思考如何在题干中加入条件,

求出参数的值或取值范围。这样一

系列环环相扣的设计,让学生理解

数学的本质和规律,培养了学生的

主观能动性和发散思维。

本次课上,有两次学生的反应

不在课前的预设中,这就要求教师

能够学会处理和应对课堂中的突发

情况。比如,学生在回答问题“如果

两个对数不相等,底数和真数又有

哪些情况”时,并没有像预期一样回

答出“同底数不同真数、同真数不同

底数、底数和真数都不同”三种类

型,而是给出了两个对数 log23 与

log32。我当时思考后,马上进行设

问:这两个对数的底数是什么关系,

真数又是什么关系?引导学生主动

思考归纳出对数的三种类型。

课后我也反思一些不足。比如,

小组活动设计不够精细,任务流程不

够具体,应该分为三个层次:独立思

考——小组讨论——分工合作。由

于没有进行细化,小组活动中学生全

程都在讨论,没有体现出学生独立思

考和分工合作的部分,使活动有些凌

乱,不够完整。在今后的教学过程

中,要多设计一些小组活动并严格细

化,确定每个流程的时间,充分发挥

活动的效果和作用。

(作者单位系昆明西南联大研究

院附属学校)

培养学生的数学抽象思维□ 戴 志

本次“西北地区首届高中高效课堂

创新大赛”,我有幸担任评委,想谈一谈

在听、评课中的一些感悟:

首先,好的课堂应该是实实在在的,

而不是华而不实的。在课堂中,课件是

辅助教学的,而不是主宰整个课堂的。

好的课堂应该能看到学生在学习中获得

的快乐和成就感,通过讨论学习,自己发

现其中的规律和方法。

这种情况在张霁老师的《曲线与方

程》和李嘉耕老师的《简单的线性规划》中

表现尤为突出。《曲线与方程》是引导学生

认识理解曲线与方程的关系之后,最终达

到掌握求曲线方程的方法和步骤。但是,

教师在上课的过程中由于准备的内容较

多,担心讲不完,总是急于给学生演示点

的运动轨迹,然后告诉他们求曲线方程的

方法,没有给学生思考和探索的时间,学

生没有完全理解和掌握求曲线方程的方

法和步骤,只是看到了一个动点和它的运

动轨迹,不能把该轨迹和方程联系起来。

如果反过来,让学生在掌握了求曲线方程

的方法前提下,求出动点的轨迹方程,思

考方程对应的曲线应该是什么,然后动画

演示点的运动轨迹,效果会好许多。《简单

的线性规划问题》是让学生弄清楚所有涉

及的概念之后,理解并掌握在线性约束条

件下求目标函数最值的方法,最终会解简

单的实际问题。但是本节课留给学生最

深刻的印象是,一条直线运动到边界点处

停了下来,这一过程如何用线性规划问题

来解释?教师没有留给学生思考、解释的

时间,只是简单说了一下解题思路,估计

有一部分学生没有弄清楚目标函数的最

优解和最值的关系,误认为最优解就是最

值或最值就是最优解,因为教师讲课时没

有强调这一点,只是通过课件告诉学生如

何求最值而已。

其次,好的课堂是尊重学情的课

堂。只有准确把握学情,才能教到学生

的需要处。对于高中数学课堂,根据学

生的成长规律,高一、高二应该注重知识

的生成过程,这是学科核心素养的积淀

过程;高三是一个唤醒知识、培养综合应

用能力的过程。关于这一点,刘佳老师

在上《基本不等式》时做得比较好,她最

初是给高二学生准备的课,当得知要给

高三学生上时,便将基本不等式的应用

拓展了一下,学生不仅熟练掌握了基本

不等式,还提升了应用能力。而张兆隆

老师上《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时,把

高三的学生当成高二的学生教了,因为

学生从初中开始就接触一元二次方程和

函数了,上了高中只要把函数图像能画

出来,三个“二次”之间的关系就一目了

然了,高二总结并掌握了一元二次不等

式的解法,高三只需要唤醒并拓展引用

即可。而当张兆隆老师还在作图引导学

生讨论如何解简单的一元二次不等式

时,学生已经写出了所有导学案上问题

的答案,他讲完已经快下课了,没来得及

引导学生进行拓展练习,准备的含参数

一元二次不等式没有讲练就草草结束

了,导致课堂效果大打折扣。

最后,好的课堂应该是授学生以

“渔”而非“鱼”。基本上所有教师上完课

后都表示,自己准备了许多内容,可惜没

有讲完。教师总想把自己知道的东西全

部拿出来倾注给学生,试想,学生都能消

化吸收吗?其实,只要准备一个有针对

性的问题,不断拓展延伸,引导学生积极

思考探究、发散思维,最终掌握方法,也

就具备了解决所有相关问题的能力。

(作者单位系甘肃省灵台县第一中学)

发现好课的三个特质

□ 王金霞

本次大赛中,我执教的是岳麓版

高中历史必修 1 第 7 课《古罗马的政

制与法律》一课。在本次活动中,我

在准备时颇为自信地打开了当年的

教学设计。

看着上一轮的教学资料,我不禁

自问:这样的设计能促进学生的思维

发展、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吗?除了

把知识从书上“搬运”给学生之外,我

能引导学生成为生活和学习的主人

吗?在感叹和懊恼中,我决定重新进

行构思和设计。

这段逝去的历史与学生今天的

生活有什么联系?学这些知识对学

生到底有什么用?通过层层追问,一

些问题终于显现出眉目。历史不会

重复,但罗马人面对的困境以及在困

境中的抉择,是今天不断上演的经

历。我的最终目的是带领学生重回

历史情境,体验罗马人在重大问题面

前如何抉择。于是,我将本节课的备

课思路确定为:重点呈现古罗马发展

过程中平民与贵族的矛盾、被征服者

与罗马本邦之间的矛盾,引导学生在

困境面前进行抉择,这样自然也就将

罗马法的发展串入其中了。

我的这节课是上午第一节,刚开

始我和学生都有些紧张,但当我问到

“面对不合理,平民可以选择哪些方式

反抗贵族”时,学生很快答出“可以暴

力反抗”“谈判”等,一阵惊喜掠过心

头,原来他们如此会思考。放下顾虑,

我开始不断进行追问,当我问到“由于

被征服者不是罗马公民,得不到公民

法的保护。当他们对罗马统治表现出

强烈不满时,罗马人如何解决这一问

题?”一个学生回答:“修改法律。”我继

续追问:“即使修改法律,由于当时的

法律只调节公民与公民之间的关系,

被征服者还是不能受到法律的保护。”

另一个学生迫不及待地说:“可以授予

被征服者公民权!”此时师生为她集体

鼓掌。当我问到“罗马人与异邦人发

生经济纠纷、异邦人与异邦人之间发

生经济纠纷时,结果会如何?可以怎

样解决这一问题?”学生脱口而出:“可

以重新制定法律”“协商制定”。学生

的精彩发言让我喜出望外,我继续问:

“如何制定?如果对同一事件罗马人

的法律与异邦人的法律完全相反怎么

办?”此时,学生沉默了,我继续点拨:

“问题的关键就是制定什么样的法律,

既能让罗马人接受,也能让异邦人接

受?”一个女生回答:“我觉得制定公

平、平等的法律,这样大家容易接受。”

“你太棒了,可以当一位伟大的法学

家!”当我出示西塞罗关于法律的论述

时,这个女生兴奋不已。

这节课上得比较成功,也让我拔

得头筹,这是审辩式教学理论熏陶的

结果。

《古罗马的政制与法律》一课的

备课思路也是按照审辩式教学提出

的“育人视角——知识选择——抉择

导向”三个环节进行备课的。课堂

上,我还原了古罗马人的生活,用生

活化的问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

趣,培养了学生争辩质疑的能力。更

重要的是,我没有用问题对学生实施

“诱捕”,而是让学生经过深入思考,

从多种可能中筛选出最适合当时情

境下的最优选择。

审辩式教学优化了我的教学方

式,也优化了学生的学习方式。

(作者单位系西北大学附属中学)

以审辩式教学理念重构课堂□ 郭秀锦

卓越的课堂是创新型课堂,卓

越的教师是创客型教师,而创课行

动正是成就卓越教师的金光大道。

此次,我有幸现场体验了课堂创新

的精彩。总而言之,这些课堂创新

样态具有三个明显特征:

第一,课堂样态的多样性。每一

种课改理念都会衍生出一连串形形

色色、特点鲜明的课堂形态。高效课

堂正是这样一种理念,它点燃了教师

的创造热情,引爆了教师创课的愿

望。参展的140节课呈现出来的课堂

样态多姿多彩、令人炫目:在这里,既

能看到历史与语文结合而成的跨界

课堂,又能看到瞄准核心素养的学科

教学;既能看到扣人心弦的问题链教

学,又能看到学生追捧的任务驱动式

教学;既能看到扎根本土生态的地理

教学,又能看到群文勾连的语文教

学;既能看到巧妙植入的微课片段,

又能看到真实鲜活的生活场景……

多样化课堂形态在这里相遇、交汇、

碰撞,课改创意尽情释放、恣意奔流。

第二,教学微创意的丰富性。课

改是教学设计的创意、教学过程的创

新、教学作品的创造等“三创”一体的

过程,而精致的创意是点亮课堂、刷

新课改的原发点。在这些课中,无限

微创意次第涌现,给课堂教学推波助

澜,让平凡的课堂变得趣味横生。在

此次活动中,我们既看到了体验阅

读、思维导图助推语文教学增效的力

量,又看到了开放研讨、生活案例在

思政课教学中的特效;既看到了梯次

深度教学、情境再造教学对英语教学

产生的威力,又看到了原始史料分

析、本土历史人物引入带给历史教学

的奇妙;既看到了学生自制 DNA 模

型的生物教学,又看到了区域生态资

料现场分析的地理教学……多姿多

彩的教学微创意打开了观课者的灵

动世界,就好似一颗颗“火星”点亮了

新时代教师课改的梦想与苍穹。

第三,学科教学改革的未来性。

课改具有两栖性:一头扎在教学传统

土壤之中,一头朝着教学梦想的天空

生长,好课总是站在过去与未来的交

接点上,成为课改新样态的萌芽者与

孕育者。在此次大赛中,我们不经意

间发现了一批新型学科教学的萌芽与

苗头,着实令人振奋。在语文教学中,

课改正在迈向语文综合素养教学,用

群文阅读、整本书阅读、体验式阅读来

打通四大语文素养——审美素养、文

化素养、语言素养、思维素养间的筋

脉,努力构筑一种整体性语文教学新

样态。在数学教学中,教师用问题激

励学生自构数学知识能力的生长,用

自主探究打开学生通向数学学科素养

的大门,用精致练习培养学生的数学

关键能力,这成为数学教学改革的航

向。在历史教学中,思政与学科的无

缝对接、历史与现实的隔空响应、文献

与史观的相倚相生,一种跨时空、跨学

科的崭新教学形态必将主宰未来我国

历史教学世界。

一节真正的好课一定是入心走

心、撼动心灵的课,一定是常驻学生心

灵宇宙的高效课,一定是能产生立德

树人之特效、之长效、之高效的育人

课。对观课者而言,课堂创新的表象

是教学设计、流程与结构的变革,而其

实质是课程育人方式的升级,是创课

理念、创课思维、创课精神的蜕变。当

我们深入每一节好课的内部世界,用

“创课”的视角赏析课堂教学的每一个

细节,读懂每一个课堂画面,一定能被

课改行动者的奇思妙想与创课行动所

感染。

(作者单位系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用“创课”的眼光来“观课”□ 龙宝新

在此次西北地区首届高中高效课

堂创新大赛中,我和几位评委看到,物

理教师们开始注重培养学生的物理观

念、物理思维、科学精神、科学态度。

我听的课是高一年级力学部分,

学生开始学习常见的三种不同性质

的重力、弹力和摩擦力。教师带领学

生从初中已有的力的概念出发,研究

力的产生、大小、方向及作用点等,在

讲弹力的产生条件和方向上,教师很

用心,仅就他们的表现分享两点:

一是把现实问题建模后转化为

物理问题。学习物理的目的之一是

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来自西安航

天中学的惠老师,在学习物理的最

初就把学生带到现实中,她拍了一

张学校传达室门口上方所悬挂的摄

像头照片,拍了超市中靠在柱子上

的梯子和收款台上一个杯子里放的

两个乒乓球,展示在大屏幕上。然

后,让学生思考第一个问题,这三张

照片想让大家分析解决什么问题?

问题看起来有一定的开放性,但学

生很快就联想到本节课所讲的弹力

产生的条件和如何画出物体所受的

弹力、作用在哪里等,他们分别提出

了摄像头与吊杆之间、梯子与地面

以及与柱子之间、两个乒乓球之间、

乒乓球与杯子之间都有弹力,对于

刚刚学习的弹力产生的条件进行了

应用。接着,惠老师又鼓励大家,既

然有弹力,那么第二个问题是请同

学们在本子上画出摄像头、梯子以

及杯子里的两个乒乓球上面的那个

球受的弹力。学生在教师的启发

下,把摄像头、梯子、杯子中的乒乓

球简化为物体示意图,顺利建构了

物理模型,并在同学合作之中画出

了所受到的弹力。

二是把难理解的物理模型转化

为现实问题进行探究。这次听课中,

我们发现来自陕西宝鸡的朱老师在

课堂上把一个关于绳子的弹力问题

解决得非常好,用的办法就是把题目

给出的物理模型,回到现实让学生进

行实验探究,结果非常直观,两种情

况下绳子的弹力不同得到充分展示,

令学生兴趣大增并印象深刻。两个

问题,一个是一条绳子穿过一个滑

轮,滑轮上吊着一个物体,分析一下

绳子对滑轮的弹力;另一个是一条绳

子中间再打一个结挂上一个物体,分

析这条绳子对结点的弹力。朱老师

给每个小组的学生两个弹簧秤、两条

细绳、一个带挂钩的滑轮、一个勾码

等,让他们对照习题进行实验,看看

绳子的弹力有什么特点。虽然这对

于刚刚学习高中物理的学生有一定

的难度,但学生积极尝试,他们对于

绳子穿过滑轮下面再吊一个物体上

手很快,又思考了弹簧秤的作用,把

两个弹簧秤与绳子两端连接,明白了

可以测出绳子内部的弹力,最后发现

无论是提弹簧秤的两手斜拉的角度如

何变化,弹簧秤的指示数都是相同的,

两手的高低不同,称的示数也是相同

的。而在绳子中间打个死结接上第二

条细绳,勾码挂在第二条绳子的下端,

弹簧秤再次测量原来绳子的弹力时,

结果和前面不同,弹簧秤的示数一般

不相同。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经过

小组讨论分享后,学生明白中间挂滑

轮的那条细绳,两个弹簧秤测量的是

同一根细绳内部的弹力,是相同的。

而中间打一个结连接上第二条细绳,

其实是和三条细绳打一个死结连在一

起是一样的,实际弹簧秤测量的是两

根绳子的弹力,由于其形变等不同,所

以弹力大小不同。整个过程,学生由

陌生的表情、笨拙的实验,到最后熟练

快速地重复实验以及探究出不同结果

的兴奋,展现了学习探究过程的魅力。

其实,平时我们教学中遇到的物

理问题,基本就是这两种问题的转化。

(作者单位系山东省烟台第三中学)

物理教学的两种转化□ 郭宏成

近日,陕西师范大学教务处和陕西省

渭南市教育局联合主办的“西北地区首届

高中高效课堂创新大赛暨课堂革命高峰

论坛”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高中 9 个学科

140多位名师现场赛课,超过1300名代表

现场观摩。在这场锁定高中学段以课为

媒的活动中,上课者、观课者以及作为评

委的大学教授和教研员,共同见证了高中

课堂变革的多样化与可能性。本期特别

编选部分文章,以飨读者。

为遇见好课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