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tal issue 心血管系統 動脈瘤 常見疾病 及治療方法2011/04/07  ·...

4
20 21 心血管系統 常見疾病(二) 及治療方法 Y 診斷 ‧ 醫生會: 詢問家族有關中風、高血壓等的病歷、生 活習性和藥物史 身體檢查 包括量血壓、檢查頸動脈或其他地方的脈 搏、用聽診器檢查心臟和肺部 血液檢查 檢驗會否有凝血問題、高血脂/膽固醇或 糖尿病,以評估中風的風險 心臟超聲波檢查 可檢查心臟壁或心臟通往腦部的主要血管 是否有血塊形成 腦掃描或磁力共振掃描 兩種均為最有效診斷中風的檢查方法;可 以清楚顯示腦內結構並展示阻塞或出血的 病變部位 Y 預防 亞士匹靈或薄血丸等藥物是現時最可行的 藥物預防方法;可預防血栓性中風的復 發,但一般只能將復發率降低30%。 注重健康生活,如: ‧戒煙 ‧適量運動 ‧定時服用降血壓藥物 ‧均衡飲食 Y 治療 缺血性中風多採用藥物治療為主,只有 在少數情況下才施行手術治療。 用藥物溶解血栓 用藥物減少血液的凝固能力 用藥物延長腦細胞忍受缺血的能力,等待 身體的自然溶血機制重新打通阻塞的血管 用藥物減低頭顱內的壓力,使血液暢順流 通至腦部 用導管把阻塞打通 出血性中風雖然只佔較少的比率,但早 期死亡率卻較高。病人不一定需要接受手術, 醫生會視乎血腫的大小、位置深淺、有否併 發腦水腫、病人整體情況等因素決定。 中風是威脅香港人健康的「第3號殺手」,僅次於癌症及心臟病。每年平均約 有3000多人死於中風。一般患者年齡都在50歲以上,不過近年數字顯示中風的發 病年齡有年輕化趨勢。 Apr-Jun 2011 Apr-Jun 2011 VITAL ISSUE 特刊 中風 Y 病徵 ‧ 主動脈瘤 一般沒有症狀,不少患者在 身體檢查時突然發現。 可能的病徵包括: 感到胸部或腹部有異常的脈搏 劇痛,主要集中在背部 當動脈瘤破裂,在胸部、腹 部或背部會感到難以忍受的疼痛, 且會導致嚴重內出血及休克。 Y 成因 動脈瘤的確實成因未明,但大多由動脈粥樣硬化引起。亦有小部分患 者因受傷、大動脈炎、遺傳性疾病及傳染性疾病等原因而患上動脈瘤。 Y 高危因素 高齡 高膽固醇 吸煙 男性 高血壓 遺傳因素 肥胖 Y 風險 動脈瘤破裂會引起嚴重的內出血、休克。若沒有適當治療,動脈瘤破裂死 亡率為100%。緊急修復破裂動脈瘤死亡率為50%。透過血管內支架移植,死亡 的風險可降低至20至30%。 Y 診斷 ‧ 主動脈瘤 胸創式腹部X光檢查 顯示位於動脈瘤壁的鈣沉積 超聲波掃描 安全和準確地量度動脈瘤大小 腹部電腦斷層掃描 能更準確地確定動脈瘤的大小 磁力共振血管造影 Y 預防 均衡飲食、適量運動、保持正常的膽固醇和血壓水平均有助預防動脈瘤。 ‧ 腦動脈瘤 破裂後或會出現的病徵包括: 嘔吐 強烈頭痛 肌肉無力 眼瞼下垂 言語障礙 視覺退化(覆視、視力喪失等) ‧ 腦動脈瘤 頭部電腦斷層掃描 若腦動脈瘤已破裂,頭部電腦斷 層掃描會顯示蛛網膜下腔出血 腰椎穿刺 導管血管造影 在其中一條腦動脈插入導管, 注入顯影劑後取得血管照片 動脈瘤指任何一部分的動脈因動脈壁薄弱,使血管不正常地擴 大;較常見的位置有主動脈(主動脈瘤)和腦動脈(腦動脈瘤)。 動脈瘤也可在腹動脈、股動脈、頸動脈和冠狀動脈等地方生 長。 動脈瘤 缺血性 中風 出血性 中風 Y 成因 缺血性中風佔整體患者之70%;而剩餘 的患者大多是出血性中風。 Y 病發先兆 最常見的病發先兆包括: 頭暈、嘔吐、站立不穩、頭痛、四肢麻 痺、視網膜出血及鼻出血等。 另外,輕微中風(俗稱「小中風」)也是很 重要的先兆。它的徵狀與中風一樣,一般只 持續數分鐘便消失。雖然不會造成永久殘障, 但此代表病人有極高的機會中風。 Y 徵狀 徵狀會因腦部的受損程度而有所不同。 包括半身活動出現障礙、突發的嚴重頭痛、 軟弱無力、身體失去平衡、四肢麻痺、言語 不清、吞嚥困難、喪失視力、癱瘓及失禁等, 嚴重者甚至會昏迷或死亡。 資料來源 http://www.tungwahcsd.org/special/esbook/ http://www.ha.org.hk/qeh/prc/health%20information/stroke.htm http://www.vascular.com.hk/page29.php hhttp://cccmkc.edu.hk/~sbj-s2project/lectures/strokes.pdf 圖片來源 http://media.summitmedicalgroup.com/media/db/relayhealth-images/stroke.jpg http://media.summitmedicalgroup.com/media/db/relayhealth-images/stroke.jpg http://www.onslow.org/default/index.cfm/services/stroke-awareness/ 資料來源 http://www.nlm.nih.gov/medlineplus/ency/article/001122.htm http://www.nlm.nih.gov/medlineplus/ency/article/001414.htm http://www.nlm.nih.gov/medlineplus/ency/article/000162.htm http://www.medicinenet.com/brain_aneurysm/page2.htm#tocd http://www.medicinenet.com/abdominal_aortic_aneurysm/page4.htm#cwhattests http://www.merck.com/mmhe/sec03/ch035/ch035b.html#sec03-ch035-ch035b-1100

Upload: others

Post on 03-Jul-2020

5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VITAL ISSUE 心血管系統 動脈瘤 常見疾病 及治療方法2011/04/07  · 者因受傷、大動脈炎、遺傳性疾病及傳染性疾病等原因而患上動脈瘤。Y 高危因素

20 21

心血管系統常見疾病(二)

及治療方法

Y 診斷‧ 醫生會:‧ 詢問家族有關中風、高血壓等的病歷、生

活習性和藥物史

‧ 身體檢查

包括量血壓、檢查頸動脈或其他地方的脈

搏、用聽診器檢查心臟和肺部

‧ 血液檢查

檢驗會否有凝血問題、高血脂/膽固醇或

糖尿病,以評估中風的風險

‧ 心臟超聲波檢查

可檢查心臟壁或心臟通往腦部的主要血管

是否有血塊形成

‧ 腦掃描或磁力共振掃描

兩種均為最有效診斷中風的檢查方法;可

以清楚顯示腦內結構並展示阻塞或出血的

病變部位

Y 預防‧ 亞士匹靈或薄血丸等藥物是現時最可行的

藥物預防方法;可預防血栓性中風的復

發,但一般只能將復發率降低30%。

‧ 注重健康生活,如:

‧戒煙

‧適量運動

‧定時服用降血壓藥物

‧均衡飲食

Y 治療缺血性中風多採用藥物治療為主,只有

在少數情況下才施行手術治療。

‧ 用藥物溶解血栓

‧ 用藥物減少血液的凝固能力

‧ 用藥物延長腦細胞忍受缺血的能力,等待

身體的自然溶血機制重新打通阻塞的血管

‧ 用藥物減低頭顱內的壓力,使血液暢順流

通至腦部

‧ 用導管把阻塞打通

出血性中風雖然只佔較少的比率,但早

期死亡率卻較高。病人不一定需要接受手術,

醫生會視乎血腫的大小、位置深淺、有否併

發腦水腫、病人整體情況等因素決定。

中風是威脅香港人健康的「第3號殺手」,僅次於癌症及心臟病。每年平均約

有3000多人死於中風。一般患者年齡都在50歲以上,不過近年數字顯示中風的發

病年齡有年輕化趨勢。

Apr-Jun 2011 Apr-Jun 2011

VITAL ISSUE 特刊

中風Y 病徵‧ 主動脈瘤

一般沒有症狀,不少患者在

身體檢查時突然發現。

可能的病徵包括:

‧ 感到胸部或腹部有異常的脈搏

‧ 劇痛,主要集中在背部

當動脈瘤破裂,在胸部、腹

部或背部會感到難以忍受的疼痛,

且會導致嚴重內出血及休克。

Y 成因動脈瘤的確實成因未明,但大多由動脈粥樣硬化引起。亦有小部分患

者因受傷、大動脈炎、遺傳性疾病及傳染性疾病等原因而患上動脈瘤。

Y 高危因素‧ 高齡 ‧ 高膽固醇 ‧ 吸煙 ‧ 男性

‧ 高血壓 ‧ 遺傳因素 ‧ 肥胖

Y 風險動脈瘤破裂會引起嚴重的內出血、休克。若沒有適當治療,動脈瘤破裂死

亡率為100%。緊急修復破裂動脈瘤死亡率為50%。透過血管內支架移植,死亡

的風險可降低至20至30%。

Y 診斷‧ 主動脈瘤‧ 胸創式腹部X光檢查

顯示位於動脈瘤壁的鈣沉積

‧ 超聲波掃描

安全和準確地量度動脈瘤大小

‧ 腹部電腦斷層掃描

能更準確地確定動脈瘤的大小

‧ 磁力共振血管造影

Y 預防均衡飲食、適量運動、保持正常的膽固醇和血壓水平均有助預防動脈瘤。

‧ 腦動脈瘤破裂後或會出現的病徵包括:

‧ 嘔吐

‧ 強烈頭痛

‧ 肌肉無力

‧ 眼瞼下垂

‧ 言語障礙

‧ 視覺退化(覆視、視力喪失等)

‧ 腦動脈瘤‧ 頭部電腦斷層掃描

若腦動脈瘤已破裂,頭部電腦斷

層掃描會顯示蛛網膜下腔出血

‧ 腰椎穿刺

‧ 導管血管造影

在其中一條腦動脈插入導管,

注入顯影劑後取得血管照片

動脈瘤指任何一部分的動脈因動脈壁薄弱,使血管不正常地擴

大;較常見的位置有主動脈(主動脈瘤)和腦動脈(腦動脈瘤)。

動脈瘤也可在腹動脈、股動脈、頸動脈和冠狀動脈等地方生

長。

動脈瘤

缺血性中風

出血性中風

Y 成因

缺血性中風佔整體患者之70%;而剩餘

的患者大多是出血性中風。

Y 病發先兆最常見的病發先兆包括:

頭暈、嘔吐、站立不穩、頭痛、四肢麻

痺、視網膜出血及鼻出血等。

另外,輕微中風(俗稱「小中風」)也是很

重要的先兆。它的徵狀與中風一樣,一般只

持續數分鐘便消失。雖然不會造成永久殘障,

但此代表病人有極高的機會中風。

Y 徵狀徵狀會因腦部的受損程度而有所不同。

包括半身活動出現障礙、突發的嚴重頭痛、

軟弱無力、身體失去平衡、四肢麻痺、言語

不清、吞嚥困難、喪失視力、癱瘓及失禁等,

嚴重者甚至會昏迷或死亡。

資料來源http://www.tungwahcsd.org/special/esbook/http://www.ha.org.hk/qeh/prc/health%20information/stroke.htmhttp://www.vascular.com.hk/page29.phphhttp://cccmkc.edu.hk/~sbj-s2project/lectures/strokes.pdf圖片來源http://media.summitmedicalgroup.com/media/db/relayhealth-images/stroke.jpghttp://media.summitmedicalgroup.com/media/db/relayhealth-images/stroke.jpghttp://www.onslow.org/default/index.cfm/services/stroke-awareness/

資料來源http://www.nlm.nih.gov/medlineplus/ency/article/001122.htmhttp://www.nlm.nih.gov/medlineplus/ency/article/001414.htmhttp://www.nlm.nih.gov/medlineplus/ency/article/000162.htmhttp://www.medicinenet.com/brain_aneurysm/page2.htm#tocdhttp://www.medicinenet.com/abdominal_aortic_aneurysm/page4.htm#cwhattestshttp://www.merck.com/mmhe/sec03/ch035/ch035b.html#sec03-ch035-ch035b-1100

Page 2: VITAL ISSUE 心血管系統 動脈瘤 常見疾病 及治療方法2011/04/07  · 者因受傷、大動脈炎、遺傳性疾病及傳染性疾病等原因而患上動脈瘤。Y 高危因素

22 23

Y 動脈瘤的治療透過影像可確定動脈瘤擴大的速度和修

補的必要性。若動脈瘤寬度

‧ 小於5厘米:

破裂的機會很微。一般治療方法是使用降

血壓藥物和戒煙。

‧ 大於5厘米:

有可能破裂,因此醫生通常會建議進行手

術。手術通常是移植人造組織以修復動脈

瘤。

一般而言,手術有兩種方法:

‧ 傳統的方法是在全身麻醉下,透過一個由

胸骨下方到肚臍下方切口,把人造組織移

縫到的主動脈,而動脈瘤的牆壁則包裹著

人造組織,並將切口縫合。

‧ 較新的方法是透過微創技術把支架植入血

管內。這方法只需要局部麻醉。

手術後血液會流經人工血管內的支架,能

減少對動脈壁的壓力。

Y 成因‧ 個人因素(如懷孕時子宮脹大壓着靜脈)

‧ 遺傳(如先天性靜脈瓣膜薄弱,令靜脈容

易出現漏管)

‧ 長時間站立或坐著,引致下肢靜脈壓力增加

‧ 其他(如下肢血栓靜脈炎引起的併發症)

Y 病徵及病狀‧ 下肢靜脈擴張,患病初期通常沒有明顯不適

‧ 腿部在勞累後出現浮腫,青筋浮現,站立

一會腿部會隱隱作痛及腳部痠痛

‧ 長時間站立後患處皮膚會痕癢,腿部有負

重感覺和疼痛,足踝甚至會腫脹

‧ 表面皮膚顏色變深,血管如蜘蛛網般漸漸

突起

‧ 晚上睡覺時下肢偶然會抽筋

Y 高危因素‧ 需要長時間站立的工作者,

如侍應、售貨員、保安員、

教師

‧ 家族有靜脈曲張的病史

Apr-Jun 2011 Apr-Jun 2011

VITAL ISSUE 特刊

Y 診斷醫生會判斷患者有否出現以下的症狀,

以排除其他血管疾病的可能性:

‧ 曲張靜脈大於3毫米

‧ 可觸摸

‧ 表面皮膚變色

Y 預防‧ 避免長時間站立或坐着

長時間站立後,應坐下休息片刻或進行一

些足部運動坐著一段時間後,宜作走動以

促進下肢靜脈血液回流

‧減輕下肢承受的壓力

如工作須要長時間站立,可交替轉移身體

重量在單腿上,或可交替把腳踏在小櫈上

休息

‧ 保持理想體重

均衡飲食,避免身體過胖

‧ 懷孕婦女可作相關的產前運動

‧ 健康生活

保持充足睡眠以及適量運動

Y 治療‧ 壓迫治療

在患肢穿上彈力繃帶,幫助下肢靜脈血液

回流

‧ 物理治療

使血液流通和有止痛作用

‧ 硬化劑注射

經微創手術在患處靜脈注射硬化劑,堵塞

患處的血管,令凸出的部分收縮

‧ 手術

情況嚴重時,可施行手術將患處的靜脈撕

脫、切除或結紮

如對自己的靜脈異常情況有憂慮,應找醫

生作進一步檢查及了解。

Y 硝酸甘油片(Glyceryl Trinitrate/TNG)

俗稱「脷底丸」,是一種擴張血管的急

救藥物。由於藥片可經舌下含服而被迅速吸

收,故能在短時間內舒緩心絞痛。

‧ 服用方法當症狀如胸悶、胸痛、呼吸困難等開始

出現時便要服藥,不要延至劇痛。

每次把1片藥片含在舌下,每隔5分鐘含

服1片。

若服完3片後心絞痛仍未消退,應立即往

急症室求醫。

‧ 副作用服用後或會出現體位性低血壓,急促站

起來時容易產生眩暈。

其他常見副作用包括頭痛和面部潮紅,

但一般在數分鐘後會逐漸消失。

如果副作用沒有減退或加劇,應立即求

醫。

‧ 注意事項‧ 宜坐着服藥,以避免出現暫時性頭暈、頭

痛。

‧ 含服藥片時舌頭出現炙熱的感覺是正常現

象。

‧ 倘若心絞痛較平常劇烈,並伸展到頸、手

臂、下顎,或同時有出汗、氣促、作嘔等

現象,則可能是心肌梗塞,應馬上前往急

症室。

‧ 應時常確保存有足夠數量的藥片,以備不

時之需。

‧ 貯存方法‧ 應存放於褐色瓶內及乾燥陰涼的環境,用

後謹記將瓶蓋扭緊。

‧ 隨身攜帶的藥片應放在公事包或手袋內,

不應太貼近身體,以免體溫令藥力揮發。

‧ 藥片有效期為開瓶後2個月。若2個月內仍

未用完藥片,應予棄掉。

俗稱「浮腳筋」;指先天性靜脈

壁軟或靜脈內的瓣膜功能不良,使腹

腔或下肢靜脈內壓力顯著增加,導致

血液倒流及循環欠佳。

靜脈曲張對於突然的心臟病發,如能即時

進行急救,往往能拯救生命。

短期: 急救方法

‧ 女性

‧ 懷孕

‧ 過胖

圖片來源http://www.nlm.nih.gov/medlineplus/ency/imagepages/18072.htmhttp://www.nlm.nih.gov/medlineplus/ency/imagepages/17031.htm

圖片來源http://www.naturaworld.com/blog/wp-content/uploads/sleeping-in-bed.bmp

資料來源http://www.hksh.com/chi/services/surgery_procedure_5.htmlhttp://www.veno.com.hk養和醫院 微創及內鏡外科中心圖片來源http://www.originmedical.co.uk/varicose-veins/http://www.web-books.com/eLibrary/Medicine/Cardiovascular/Varicose.htm

Page 3: VITAL ISSUE 心血管系統 動脈瘤 常見疾病 及治療方法2011/04/07  · 者因受傷、大動脈炎、遺傳性疾病及傳染性疾病等原因而患上動脈瘤。Y 高危因素

24 25

Y 心肺復甦法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

心肺復甦法是施行心外壓及同時進行人

工呼吸的技術;目的是令傷病者呼吸及血液

循環回復正常。

心肺復甦法有何重要性?作為「生存之鍊」的其中一環,心肺復

甦法擔當著無可取替的角色。在心臟及呼吸

停止的狀態下,人的腦細胞會於4分鐘後開始

死亡。有研究指出,每遲1分鐘為心臟病病發

者進行急救,他們的存活率便會減少7-10%。

如果能在「黃金4分鐘」內盡早施行心肺

復甦法,將大大提高病人獲救的機會。

進行心肺復甦法的簡單原則–DRABCD = Danger 確定現場環境安全

R = Response 檢查傷病者的反應,並指示他

人報警

A = Airway 保持傷病者氣道暢通

B = Breathing 維持傷病者呼吸

C = Circulation 恢復傷病者血液循環

根據美國心臟協會2006年的最新指引(適

用於非醫護急救員):

‧ 心臟按壓與人工呼吸的比率為30:2-每

按壓心臟30次便灌氣2次。

‧ 心臟按壓正確位置:兩乳頭之間及胸骨下

方以上資料只是對心肺復甦法的簡述,有

意學習心肺復甦法者,可向消防處、香港

紅十字會、香港聖約翰救傷隊等機構查詢

有關的急救課程。

Y 自動體外心臟除纖維性顫動法自 動 體 外 心 臟 除 纖 維 性 顫 動 器

(Automated External Defibrillator/AED),簡稱

除顫器。施行心肺復甦法時,如能同時使用

除顫器,可以增加病者存活率。

‧基本原理及操作除顫器透過發放適當的電流,使傷者心

臟的電流自我正常化,令心跳恢復正常。

除顫器的操作非常簡單和安全,儀器會

發出聲音,指示使用者。它亦會分析心率狀

態,確保只在合適的情況下進行電擊。

‧普及性及效能目前,消防處的所有救護車都已裝有除

顫器,而公立醫院亦採用除顫器來為病人作

心臟復甦。另外,現時全港不少地點,包括

一些辦公大樓、機場、主題公園、馬場、大

型商場等等,均已設置除顫器。

根據香港紅十字會資料顯示,如果心臟

病患者能於病發後1分鐘之內進行電擊,生存

率高達90%;若延誤10分鐘,生存率便會下

降至不足10%。一些大型研究亦證實,在公

共場所裝設除顫器能令獲救人數增加50%以

上。

雖然除顫器的操作簡單,但在使用前,

必須考慮病人當時的情況及注意儀器的使用

程序。故此,急救者最好事先接受急救和儀

器操作之訓練,亦不要忘記除顫器只是急救

程序的一部分,病人仍須儘快送往醫院救治。

有意學習者,可向消防處、香港紅十字

會、香港聖約翰救傷隊等機構查詢有關的急

救課程。

Y 薄血丸 (Warfarin)又稱「華法林」,是口服抗凝血藥物。

‧功用抑制血液中的維他命K,減低血液意外凝

結的機會,防止血塊堵塞血管及心臟。亦可

用作預防和治療深層靜脈栓塞、肺栓塞、心

房纖維顫動或人工心臟瓣膜置換手術所引起

之血栓栓塞併發症。

‧副作用如果服用不當,薄血丸會增加意外流血

的風險。因此,病人必須遵照醫生指示服藥。

‧ 劑量太高,可能會有出血的危險

‧ 劑量太低,可能會導致血栓形成

此外,服藥期間應定期監測及抽血檢驗,

確保藥物劑量於適當範圍內。

‧注意事項如非醫生指示,切勿同時服用含有以下

成份之成藥:

‧ 西藥:含阿斯匹靈之退燒止痛藥;含維他

命K之維他命丸

‧ 中藥:含當歸、丹參、赤芍成份的中成藥

除了保持固定及均衡的飲食習慣,亦須

留意限制進食以下食物:

‧ 含豐富維他命K 的食物

‧蔬菜:如莧菜、菠菜、西蘭花、芥蘭等

‧內臟:如鴨腎、豬腸、鵝肝等

‧豆類食物

‧營養奶粉

‧ 中藥材(如當歸、杞子、人參、丹參、紅

棗)以及中藥製成品(如龜苓膏)

Y 心臟起搏器 (Pacemaker)‧運作原理

心臟起搏器以電池為動力,利用少量電

流刺激心臟,以回復其跳動規律。

‧植入方式醫生會在鎖骨下作一切口,在X光顯影

的輔助下,將起搏器的電線沿着鎖骨下的靜

脈放入右心房或右心室,脈搏調節器則會置

於鎖骨下。

Apr-Jun 2011 Apr-Jun 2011

VITAL ISSUE 特刊

長期治療方法

‧適合的病人電脈衝的傳導受阻而引致心跳減慢的病

人;尤其是曾有過失去知覺、頭暈或氣促等

情況的病人。

‧風險‧ 磁場

一般電子儀器不會特別影響起搏器,

但由於強力磁場會影響起搏器的功能,所

以使用起搏器的病人不可接受磁力共振檢

查,嚴重時可引致生命危險。

‧ 電池

一般永久性心臟起搏器的電池壽命約

為8 至12 年不等,視乎種類和使用情況而

定。當電池減弱,醫生便要為病人更換一

個新的起搏器。

資料來源http://www.hkfsd.gov.hk/home/chi/source/safety/learn_cpr.htmlhttp://www.redcross.org.hk/sec_comm_files/Red%20Cross%20News/Issue%2042/R9.pdf圖片來源http://www.drplayer.com/blog/cpr-2.jpghttp://www.qualityhealth.com/resources/creative/adam/graphics/images/en/19658.jpg

資料來源http://www.info.gov.hk/gia/general/200903/04/P200903040205.htm圖片來源http://www.firstrespondershop.com/images/products/5x5%20aed%20sign%20from%20safeguard.jpghttp://www.medicmedia.com.au/contents/media/l_ddu-100_lifeline_aed_with_pads.jpg

圖片來源http://www.timc.com.hk/popup/Warfarin.htm

圖片來源http://hackedgadgets.com/wp-content/2/_pacemaker_schematic.jpghttp://www.matadorrecords.com

Page 4: VITAL ISSUE 心血管系統 動脈瘤 常見疾病 及治療方法2011/04/07  · 者因受傷、大動脈炎、遺傳性疾病及傳染性疾病等原因而患上動脈瘤。Y 高危因素

26 00

Y 冠狀動脈繞動手術又稱冠狀動脈搭橋手術,是需要開胸的

手術。醫生會為病人進行全身麻醉,在人工

心肺機幫助下,醫生會移植血管至冠狀動脈

阻塞的地方。

手術令血液可以由主動脈直接送到缺血

的心肌,繞過阻塞的血管。

移植用的血管一般取自下肢的大隱靜脈

及左右內胸動脈。

一般來說,動脈的通暢率遠高於靜脈,

但當手術所須接駁的血管較多時,醫生也會

用靜脈來接合。

Y 球囊動脈形成手術俗稱「通波仔」,是把球囊通過導管,

經大腿或手動脈引進至冠狀動脈內,然後將

球囊充氣,擴張因粥樣硬化而狹窄了的血管,

恢復血流到心肌。

現在,冠狀動脈介入性治療手術更會植

入傳統金屬支架或塗有藥物的支架;支架上

的藥物可以抑制膽固醇硬化物的增生,防止

血管再度狹窄,減低復發率。

Apr-Jun 2011 Apr-Jun 2011

VITAL ISSUE 特刊

圖片來源http://home.hiroshima-u.ac.jp/geka1/figures/CABG.jpg

資料來源<< 心臟疾病資料庫>> 羅鷹瑞、楊清源合著,中文大學出版社出版<< 心臟全接觸>> 基督教聯合醫院心臟科醫生合著香港中文大學藥劑學院醫院管理局

冠狀動脈搭橋手術 球囊動脈形成手術

適合的病人

成功率 視乎病情的嚴重性 95% 以上

復發率

接受手術10年後,血管橋樑阻塞率可高達50%(大隱靜脈橋樑)或低至5%(內胸動脈橋樑)* 植入支架可以減低再窄率

血管再收窄機會約為5 - 40%,通常在手術後數月內出現

死亡率 約3 - 4% 0.4 - 1.9%

以上只為簡單的介紹,最終決定須視乎病人的情況和選擇以及醫生的經驗。

可能的併發症

約5% 病人在手術後的24小時內需再動手術止血,亦會增加出現胸腔感染和肺部併發症的風險1 - 2% 病人或會中風(以長者為主)併發症發生率低於10%以上只為簡單的介紹,最終決定須視乎病人的情況和選擇以及醫生的經驗。其他併發症(1-3%):‧ 傷口感染‧ 心臟病‧ 中風‧ 心律不正‧ 心輸出量低‧ 心包炎

輕微併發症(<4%):‧ 作嘔‧ 傷口感染‧ 傷口附近的輕微瘀傷‧ 對顯影劑過敏‧ 腹股溝或手腕併發症嚴重併發症:‧ 心肌梗塞(0.4 - 4.9%)‧ 中風(0.1%)‧ 死亡(0.4 - 1.9%)其他併發症:‧ 支架移位(0.7%)‧ 支架斷裂及假血管 瘤於支架旁形成(0.3%)

‧ 患有糖尿病的冠心病病人‧ 三支病變的病人‧ 通波仔不成功或血管再次堵塞‧ 出現持續心絞痛‧ 因急性心肌梗塞導致休克的病 人

‧ 心肌梗塞‧ 心絞痛‧ 兩支病變的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