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项目内容documents.worldbank.org/curated/pt/339961489656003660/... · web...

Download 1.1项目内容documents.worldbank.org/curated/pt/339961489656003660/... · Web view2014年9月,世行正式评估后,出现了一些新的情况,导致项目在建设过程中新增加了土地征收。征地增加的主要原因有:(1)2014年8月,云南鲁甸发生了地震。近年来,极端气候也加大了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发生频率。

If you can't read please download the document

Upload: others

Post on 26-Mar-2020

0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SFG3157

云南公路资产管理项目

移民安置计划

云南省公路局世行项目管理办公室

2017年3月

云南公路资产管理项目移民安置计划

266

执行摘要

1.编制本报告的目的

2014年9月,世行正式评估后,出现了一些新的情况,导致项目在建设过程中新增加了土地征收。征地增加的主要原因有:(1)2014年8月,云南鲁甸发生了地震。近年来,极端气候也加大了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发生频率。为了提高应急能力,迫切需要加强和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各地结合地区实际情况,加大了对中心和公路管理所的建设。(2)规划的调整。根据“十三五”规划,云南省国道将由7条增加到24条,省道将由69条增加到100条,里程将增加1.8万多公里。这意味着各站所覆盖的范围也相应增加。为了满足工作需要,迫切需要扩大建设范围。(3)逐步完善岗位人员编制,一线工人将相应增加。为了改善工人的生活与生产条件,加大了对办公场所和居住场所的建设。上述原因是导致世行评估后出现土地征收的主要原因。为了保障征地受影响户的权益和利益,世行项目办决定编制移民安置计划和社会尽职报告。

2. 土地征收

(1)本项目征收农村集体土地176.194亩,其中,水田3.67亩,旱地114.72亩,林地28.552亩,未利用土地20.252亩。征收农村集体耕地涉及5个市/州(昆明、楚雄、昭通、红河、玉溪),8个县(富民县、大姚县、鲁甸县、屏边县、泸西县、峨山县、新平县、江川县、华宁县);9个村(富民县的东元村;大姚县的李湾村;鲁甸县的砚池山村;泸西县的善导村;峨山县的柏锦社区和双江社区;新平县的曼竜村;江川县的小白坡村;华宁县的马鞍山社区)。项目影响人口为170户,729人。需要说明的是:三家公路管理所和华宁公路分局机械化养护和应急中心建设征收的土地属于村集体,因此受影响人口规模较大。

(2)征收国有土地39.026亩。

(3)本项目不涉及房屋拆迁、临时占地和企事业单位拆迁。

(4)在编写本报告时,本项目还未发生临时占地;在新材料新技术试点路段施工时可能会涉及临时占地。如果发生临时占地,将按相应的要求执行。

3. 政策框架及应得权利

本移民计划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法》(2004)、《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国发[2004]28号)、云南省征地补偿相关政策制定。基于以上政策,通过与当地政府及受影响人协商,本项目的移民安置原则制定如下:

(1)尽可能早地启动对项目的影响进行梳理,识别非自愿移民的历史、现状,以及未来的影响和风险。通过调查和/或对项目影响人口的普查,确定移民计划的范围,包括性别分析,尤其是与移民影响和风险相关的分析。

(2)与受影响的人群、安置区和非政府组织进行有效的协商。让所有受影响人清楚他们的权利和可选择安置方案。保证他们能参与移民安置的规划、实施和监测评估。尤其要关注弱势群体的需要,特别是那些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人口、失地者、老人、妇女、儿童、原住民,以及那些对土地没有法律权利的人们,并保证他们都能参与协商。建立申诉机制,了解受影响人群关注问题并研究解决方案。支持迁移人群的社会和文化制度,同时为安置区的本地人口提供帮助。如果项目非自愿移民的影响和风险极为复杂和敏感,在决定补偿和安置方案之前应该安排一个社会准备阶段。

(3)通过以下措施提高或至少恢复所有移民的生活水平:如果搬迁人口以土地为生,应可能采用基于土地的安置策略;如果失去土地并不影响搬迁人口的谋生方式,可以考虑按土地的价值予以现金或其他形式的补偿;尽快为搬迁人口提供等值或价值更高的资产重置;及时足额按重置价补偿无法恢复的资产;如有可能,通过项目收益分享方式提供额外的收入和服务。

(4)为受影响人提供的必要支持,包括以下几方面:如有搬迁,则需确保安置土地的使用权,安置区应有良好的居住条件、就业和生产机会,使搬迁人口能在经济和社会上融入安置地原有社区,并能使当地社区因项目而受益;过渡期提供支持和发展援助,如土地开发、信贷支持、培训或提供就业机会;根据需要提供生活基础设施和社区服务。

(5)改善受影响的贫困人口和弱势群体(包括妇女)的生活水平使其至少达到全国最低保障水平。在农村地区,为他们提供获得合法和成本合理的土地和资源的途径。

(6)如果土地是通过协商解决方式获得的,应依据透明、一致和公平原则的制定相关程序,以保证参与协商的受影响人的收入和生活能维持原有水平,或有所提高。

(7)保证那些没有土地权利或也无法被法律认可土地权利的受影响人能够获得安置帮助和对非土地资产的补偿。

(8)制定详细的移民计划,详细阐述受影响人口的权利、恢复其收入和生活的策略、相关制度安排、监测和报告安排、预算以及明确的实施时间表。

(9)在批准项目之前,在合适的地点,用受影响人可理解的语言和方式,及时向受影响人和其他利益相关方公布移民计划草案(含协商过程的表述)。向受影响人和其他利益相关方公布最终的移民计划及其更新版本。

(10)把非自愿移民工作视为开发项目或规划的一部分。计算项目的成本和收益时要包括移民计划所需的全部费用。如果项目涉及的非自愿移民影响相当大,可以把非自愿移民作为一个独立的子项目进行实施。

(11)在受影响人口搬迁和被迫实行经济转型前,就应给予补偿和明确各项权利。在整个项目实施过程中,应密切监督移民计划的执行情况。

(12)监测和评估安置结果,考察它对受影响人群生活水平的影响,结合基底调查和监测结果,考察移民计划是否取得了的预期效果。公布监测报告。

4. 移民补偿及安置

农村集体土地征收补偿包括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及青苗费。本项目将严格按照各地农村集体土地征收补偿政策编制移民安置计划。本项目的征地补偿政策主要有:云南省国土资源厅关于修订云南省十五个州(市)征地补偿标准的通知(云国土资[2014]27号);华政复[2015]46号,《华宁县人民政府关于华宁公路分局机械化养护和应急中心项目征收土地方案和补偿安置方案的批复》等。

征收农村集体土地影响166户。其中,失地率在10%以下的有59户;失地率在10-20%的有89户;失地率在20-30%有6户;失地率在30-40%的有6户;失地率在40-50%的有2户;失地率在50-60%的有3户;失地率60-70%的有0户;失地率在70%以上的有1户。整体而言,大部分移民失地率在20%以下,征地对他们的影响较小。

对于受影响的移民,将采取四种安置措施:分别为货币补偿、农业安置措施、就业安置措施和享受养老保障。征地后,移民除了可以享受货币补偿外,还可以享受技能培训,优先获得用工等优惠政策。

5. 弱势群体及妇女群体

本项目的受影响人口中共涉及弱势群体2户,这2户为低收入家庭。

本项目受影响的妇女人口为351人,占总受影响人数的48.2%。根据调查,受影响的妇女享有与男性同样的法律权力,包括承包耕地、接受教育、计划生育、参与选举等各项权利。移民安置实施期间,他们享有同男性同样的知情权、参与权以及公平分享补偿的权利;针对妇女的意愿,项目实施及运行维护期间,非技术用工的机会将优先提供给妇女。另外,如果工作相同,女性将和男性一样获得相同的报酬,并且,禁止雇佣童工。技术培训等方面优先考虑受影响妇女劳力,以保证其经济地位不会受到损害及经济收入。在移民安置实施中,召开专门的妇女座谈会介绍移民相关政策,从而提高妇女的意识。

6. 公众参与和信息公开

通过各种方式,如会议、访谈、村民小组讨论,公众参与会议及社区协商,所有受影响人(包括30%的妇女),已被告知移民计划的关键内容。通过以上活动让移民参与到项目中来,并在移民计划中充分考虑了他们的意见。移民安置信息册与移民安置计划将在2016年8月中旬发给受影响人或村组,移民计划初稿将在2017年2月底之前在世行网站上公布。申诉渠道已经建立,各机构将免费接受受影响人口的抱怨和申诉,由此发生的合理费用将由项目不可预见费中支付。

7. 抱怨和申诉

制定申诉程序,解决补偿和其他安置利益方面的纷争,目标是及时透明地对受影响人的申诉做出反应。本项目可能产生的抱怨来源于集体土地征收、房屋拆迁等。对此,各地项目领导小组、项目办及受影响的乡镇政府和村委会负责协调和解决移民工作过程中的抱怨和申诉。移民可以针对移民安置的任何方面提出申诉,包括补偿标准等。

8. 组织机构

为了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云南省公路局专门成立项目领导小组负责对实施工作进行总体领导和高层协调。

在省世行项目领导小组下,各州和县公路分局设立了项目办,负责项目实施工作的日常管理和相关部门的协调并向项目领导小组汇报总体工作进度和需要高层决策或协调的问题。本移民安置计划将根据详细设计,受影响人调查进一步更新,在世行正式批准该移民计划前,不得开展本项目的移民安置工作。

9. 监测与评估

为了确保移民计划的成功实施,本项目对移民实施情况进行内部监测和外部监测。本项目移民内部监测部门由云南省公路局世行项目办及其他相关部门(如国土局)共同执行,移民安置实施期每半年向世行提供一期监测报告,移民安置结束2年内,每年向世行提供一期监测报告。云南省公路局世行项目办将委托独立监测机构进行每半年外部监测评估。监测评估费用已列入移民费用估算。

10. 移民费用及移民实施时间表

在征地和移民安置过程中所发生的费用列入本项目总预算。按照2016年6月的价格,本项目移民费用总计14816260元;在移民总费用包含了征地拆迁补偿费、土地税费、移民监测费及不可预见费等。

目 录

执行摘要I

1.1项目内容1

1.1.1云南综合公路资产管理信息系统1

1.1.2云南省干线公路养护与应急保障能力加强2

1.1.3云南公路路面预防性养护新技术新材料试点工程2

1.1.4云南公路资产管理机构能力加强3

1.2影响区域3

1.2.1 昆明市社会经济概况4

1.2.2 昭通市社会经济概况4

1.2.3 曲靖市社会经济概况5

1.2.4 楚雄彝族自治州社会经济概况5

1.2.5 玉溪市社会经济概况5

1.2.6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社会经济概况6

1.2.7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社会经济概况6

1.2.8 普洱市社会经济概况6

1.2.9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社会经济概况7

1.2.10 大理白族自治州社会经济概况7

1.2.11 保山市社会经济概况7

1.2.12 德宏州社会经济概况8

1.2.13 丽江市社会经济概况8

1.2.14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社会经济概况8

1.2.15 迪庆藏族自治州社会经济概况9

1.2.16 临沧市社会经济概况9

1.3项目梳理9

1.3.1梳理的原则9

1.3.2梳理类型一:自有土地的项目10

1.3.3梳理类型二:移民安置计划项目23

1.3.4梳理类型三:社会尽职的项目24

1.3调查方法25

1.3.1 文献分析法25

1.3.2 问卷调查法25

1.3.3 访谈法26

1.5.4 案例研究法26

1.6调查过程26

2.1项目概述28

2.1.1移民影响综述28

2.1.2 项目社会经济效益31

2.1.3 移民投资估算及实施计划31

2.2项目影响33

2.2.1项目设计及选址原则33

2.2.2 征地拆迁影响调查范围33

2.2.3 永久征收集体土地34

2.2.4 永久征收国有土地36

2.2.5 项目临时占地37

2.2.6 住宅房屋拆迁37

2.2.7非住宅房屋拆迁37

2.2.8 项目影响基础设施及地面附属物37

2.2.9 受影响人口39

2.3 社会经济特征42

2.3.1 受影响村社会经济状况42

2.3.2 受影响人口的社会经济特征44

2.4 法律框架和政策47

2.4.1移民安置依据的法律法规及政策47

2.4.2世行政策摘要48

2.4.3中国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条款49

2.4.4本项目补偿安置原则50

2.4.5补偿截至日期51

2.4.6补偿标准的确定51

2.5移民安置及收入恢复56

2.5.1移民安置目标56

2.5.2移民恢复计划的原则56

2.5.3集体土地征收影响分析56

2.5.4农村居民住宅房屋拆迁安置方案71

2.5.5临时占地恢复计划71

2.5.6地面附属物及基础设施恢复方案71

2.5.7弱势群体援助措施72

2.5.8移民培训72

2.5.9妇女权益保护74

2.5.10少数民族权益保护75

2.6移民组织机构75

2.6.1移民实施管理机构75

2.6.2人员配备及设施配置77

2.7公众参与及抱怨申诉79

2.7.1公众参与79

2.7.2抱怨与申诉80

2.8移民预算82

2.8.1移民预算82

2.8.2移民投资计划及资金来源86

2.8.3移民资金管理及拨付86

2.9移民实施计划86

2.9.1移民安置实施原则86

2.9.2移民工程实施时间表87

2.10监测与评估89

2.10.1内部监测89

2.10.2外部监测92

2.10.3移民后评价94

2.11 遗留问题与后续计划94

附件1 社会尽职报告95

1 项目基本情况95

1.1 征地与取得国有土地进展95

1.2 工程进度96

2 项目影响98

2.1 调查方法及过程98

2.2 永久占用国有土地98

2.3 永久征收集体土地101

2.4 项目临时占地114

2.5 房屋拆迁114

2.6 影响企事业单位115

2.7 影响基础设施和地面附着物116

2.8 受影响人口119

3 社会经济状况调查123

3.1 受影响村社会经济状况123

3.2 受影响人口的社会经济特征133

3.3 受拆迁影响居民安置恢复情况136

4 政策、补偿与安置137

4.1 移民主要依据的法律和政策条款137

4.2 补偿与安置政策138

4.3 受影响人对补偿方案与收入恢复方案的反馈148

5 移民费用150

6 公众参与和信息公开152

6.1公众参与152

6.2信息公开154

7 抱怨、申诉和程序154

7.1抱怨申诉程序154

7.2抱怨与申诉的记录和跟踪反馈155

8 组织机构155

8.1机构职责156

8.2人员配备及设施配置157

9 结论159

10 下一步行动计划160

附录1 征地与取得国有土地进展161

附录2社会尽职调查站点工程进度169

附录3以世行项目名义永久征收或置换的集体土地(社会尽职)174

附录4近五年其它项目征收的集体土地177

附录5直接世行项目影响人口(社会尽职)181

附录6其他项目影响人口(社会尽职)183

附录7直接受世行项目影响少数民族(社会尽职)186

附录8近五年受其它项目影响的少数民族187

附录9直接受世行项目影响土地的征地补偿标准(社会尽职)190

附录10近五年受其它项目影响土地的额征地补偿标准195

附录11受影响移民失地率分析205

附录12失地影响分析233

表目录

表格 1利用自有土地建设的站点10

表格 2移民安置计划项目站点23

表格 3社会尽职调查站点24

表格 4调查过程26

表格 5项目征地状况一览表28

表格 6项目移民影响综述表30

表格 7移民费用估算(万元)32

表格 8项目移民影响范围33

表格 9项目将永久征收集体土地情况一览表35

表格 10项目永久征收国有土地影响36

表格 11受影响地面附着物37

表格 12项目受影响人口总数40

表格 13受影响的弱势群体41

表格 14受影响的少数民族42

表格 15受拆迁影响人口生活条件统计45

表格 16拆迁影响户居住环境情况45

表格 17受征地影响农民家庭收入与支出结构46

表格 18云南省征收集体土地办法主要条款摘要50

表格 19项目移民安置原则50

表格 20征收农村集体土地补偿标准51

表格 21国有土地出让费53

表格 22附属物及基础设施补偿标准54

表格 23失地率统计56

表格 24被征地农民失地影响率分析表57

表格 25移民征地损失与剩余资源分析60

表格 26农民符合社会保障政策名单62

表格 27征地农户安置意愿表70

表格 28移民技能培训计划73

表格 29移民机构工作人员技能培训74

图目录

图表 1年龄结构分布图45

图表 2受教育程度分布图45

1 整体情况

1.1项目内容

《云南公路资产管理项目》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即:(1)云南综合公路资产管 理信息系统建设,(2)云南公路养护和应急保障能力加强,(3) 公路养护新技术新材料试点,(4)云南公路资产管理机构能力加强。各部分的具体建设内容构成如下:

1.1.1云南综合公路资产管理信息系统

云南综合公路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内容为“一套网络、一个中心、七大系统”建设。其中:“一套网络”和“一个中心”是基础保障,“七大系统”将实现行业内规范、高效管理及对社会公众的综合服务。

A.“一套网络”:网络信息系统建设。在云南省交通专网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 云南公路专网的标准和功能,使之能满足云南综合公路资产管理系统现阶段和长远 发展需求。

B.“一个中心”:(云)计算数据中心建设。建设云南公路资产管理(云)计算数据 中心,搭建基于 SOA 技术的软件基础平台,构建基础数据库群,满足云南综合公路 资产管理系统在信息收集、交换、整合、共享、计算、传输、存储等方面的需求。

C.“七大系统”:包括六大对内管理与应用系统:“数据交换共享平台、公路 GIS 核心数据库系统、公路资产管理系统、路网监控应急系统、综合业务系统整合、综 合办公系统整合”建设;一个对外服务系统:“公众信息服务系统”建设。

(1)数据交换共享平台:建设云南省公路局数据交换共享平台,对内通过整合公 路基础数据库、干线公路水毁监控、干线公路路况检测、路政治超管理等平台;对 外与省交通运输厅对接,同时获取交通安全、气象、交通出行信息服务相关数据, 实现数据的交换共享。

(2)公路 GIS 核心数据库系统:通过整合集成各应用子系统数据,以图像、图形、 统计图形等模式在公路 GIS 系统中展示、分析数据,同时为省交通运输厅“一张图” 提供数据服务。

(3)公路资产管理系统(RAMS):利用国内外成熟的信息技术、公路检测技术建设 云南公路资产管理系统(RAMS),实现对公路基础数据收集、公路技术状况检测、公 养护管理巡查、公路养护决策、公路养护工程管理、公路养护资金投资效率分析等的全面管理。

(4)路网监控与应急系统:通过云南省公路路网监控系统建设,实现对重要路段、 特大桥、重要隧道、治超检测站、交通流量观测站的适时监控,及时掌握路网运行 状况;同时按云南省抢险救灾体系布局,在云南省公路局机关建设云南省公路应急 指挥中心。

(5)综合业务系统整合:整合云南省公路局各部门业务系统,实现业务系统之间 信息对接和内部资源共享,提高业务数据使用效率,进而提高公路管理决策及服务 水平。

(6)综合办公系统整合:以云南省交通运输厅及所属单位使用 OA 系统为基础, 扩展办公系统功能,实现协同办公。

(7)公众信息服务系统:与云南省交通运输厅交通出行服务系统对接,通过云南省交通出行服务系统实现公路交通流量、公路技术状况、公路养护现状等实时性信 息发布,完善云南省公路交通出行服务。

1.1.2云南省干线公路养护与应急保障能力加强

A. 建设和完善 16 个州(市)级公路养护和应急保障中心。在云南省 16 个州(市)公路局新建 9 个、扩建 6 个、完善 1 个州(市)级公路养护和应急保障中心。

B. 建设和完善 63 个县级公路养护和应急保障中心。在全省 126 个县级公路分局中建设和完善 63 个代表性的县级公路养护和应急保障中心。

C. 建设和完善 225 个公路管理所。在云南省 129 个县、市、区的 126 个公路分局规划的 408 个公路、桥梁、隧道管理所中选择改扩建 225 个公路管理所。

D. 养护和应急保障机械设备配置。为州(市)和县两级公路机械化养护应急中心、 公路管理所购置必要的养护应急机械设备。

1.1.3云南公路路面预防性养护新技术新材料试点工程

公路路面预防性养护工程养护新技术新材料试点工程。根据云南省地质地形条件和气候条件,在7个典型州市中选择1个试验路段运用沥青路面基层冷再生大修 养护试验,选择6个路段分别进行改性沥青碎石封层、沥青路面稀浆封层、沥青路 面微表处等预防性养护试验。通过试验路段引进成熟的公路养护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提升云南国省干线公路养护科技含量,提高公路养护效益,降低公路养护成本。

7个试验路段均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投标法》及世行的招标采购要求,实行养护新技术新材料试点,总结推行公路养护大中修和预防性养护新技术新材料的 管理经验。

1.1.4云南公路资产管理机构能力加强

A. 云南公路资产评估及数据调查。分析总结国内外公路资产评估的作法和经 验,委托咨询机构编制云南省干线公路资产评估方案、评估指南,指导初期评估工 作。制定云南公路资产评估的模式、建立云南公路资产基准数据库,对云南省公路 资产分阶段进行评估。

B. 云南公路资产管理能力提升。建立云南公路资产绩效考核体系、编制绩效评 估指南、养护手册。分析公路资产管理系统人员需求和能力要求,提出系统管理人员配置方案。

C. 公路固定资产会计核算指南、会计成本核算指南的开发及固定资产会计整理。 聘用国际国内公路养护管理专家、财务管理专家、财务会计专家,开发公路固定资 产会计核算指南、会计成本核算指南,对全省干线公路资产进行资产会计登记。

D. 员工培训。分析云南综合公路资产管理信息系统管理人员岗前培训需求, 提出云南省公路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工勤人员能力提升培训方案,制定云南 公路养护管理员工培训计划。

E. 开展改善道路安全管理研究课题。通过对云南省国省干线公路历年交通事故 黑点的统计和交通事故原因的统计分析研究,对全省干线公路交通安全进行初步评 价,提出改建干线公路道路交通安全的对策和建议。

F. 公路资产管理绩效指标体系研究和改进。通过研究,对全省干线公路资产评 估、资产管理进行绩效考评,不断改进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公路资产管理能力改进 考评指标体系,完善公路资产管理考核体系。

G. 公路资产管理系统推广应用:通过对全省干线公路资产管理系统开发应用 情况进行评估,不断优化公路资产管理系统培训和推广计划,加快公路资产管理系 统推广应用,提高公路管理人员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进而提高养护工作质量, 达到提高公路资产管理的目标。

1.2影响区域

2014年云南全省常住人口为4713.9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7.3万人。全年出生人口59.63万人,出生率为12.65‰;死亡人口30.4万人,死亡率为6.45‰;自然增长率为6.2‰,比上年提高0.03个千分点。年末全省城镇人口1967.11万人,乡村人口2746.79万人,全省城镇化率达41.73%,比上年提高1.25个百分点。

2014年全省生产总值(GDP)达12814.59亿元,比上年增长8.1%,高于全国0.7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1991.17亿元,增长6.2%;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5281.82亿元,增长9.1%,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5541.6亿元,增长7.4%。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6.2:42.0:41.8调整为15.5:41.2:43.3。全省人均生产总值(GDP)达27264元(折合4438美元),比上年增长7.5%。非公经济增加值实现5958.78亿元,占全省生产总值的比重达46.5%,比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全年全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772元,比上年增长9.5%,按常住地分,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299元,增长8.2%;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456元,增长11.0%。城镇常住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16268元,增长9.5%;农村常住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 6030元,增长14.9%。

云南公路资产管理项目影响涉及云南省昆明、昭通、曲靖、玉溪、普洱、保山、丽江、临沧等8个地级市,以及楚雄、红河哈尼族彝族、文山壮族苗族、西双版纳、大理白族、德宏、怒江傈僳族、迪庆藏族等8个自治州。

1.2.1 昆明市社会经济概况

2015年年末全市常住人口667.7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467.7万人,占常住人口比重为70.05%。人口自然增长率5.98‰。全市户籍总人口555.57万人。其中,城镇人口317.71万人,占户籍人口比重为57.2%。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1.08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98%。昆明市有3个自治县,4个民族乡,47个少数民族村委会,2196个民族杂居村。截至2014年底,少数民族户籍人口856199人,较2013年增加12185人,点全市户籍总人口15.55%,增加0.11个百分点。民族地区占全市国土面积57%,少数民族主要居住在农村,截至2014年10月,昆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28.2万人,占全市流动人口14.01%。

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970.00亿元,比上年增长8.0%。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88.10亿元,增长5.8%;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588.38亿元,增长7.4%;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193.52亿元,增长8.7%。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59686元,增长7.2%。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4.7:40.0:55.3。全市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1850.34亿元,比上年增长8.1%,占GDP比重为46.6%。

1.2.2 昭通市社会经济概况

2014年末昭通市年末常住人口543万人,比上年末增加4.3万人。城镇化率29.2%,比上年提高1.7个百分点。2015年,昭通市生产总值(GDP)达709.1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40.65亿元,增长5.8%,第二产业增加值308.93亿元,增长7.8%,其中:工业增加值209.72亿元,增长4.8%,第三产业增加值259.6亿元,增长9.4%;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GDP为13112元,增长7.2%。三次产业的比重为19.83:43.56:36.61。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11.9%、46%、42.1%,分别拉动经济增长0.95个、3.68个、3.37个百分点。全年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773元,比上年增长8.7%。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212元,比上年增长11%。

1.2.3 曲靖市社会经济概况

2015年,曲靖市户籍总人口为647.85万人,其中:男性340.34万人,女性307.5万人;在户籍总人口中,城镇人口233.56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为36.1%。2015年末全市常住人口为604.72万人,自然增长率为6.61‰;在常住人口中,城镇人口269.58万人,乡村人口335.14万人;城镇化率达到44.58%,上年提高1.69个百分点。2015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1630.26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7.4%,人均GDP达到27044元。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317.15亿元,增长6.0%,拉动GDP增长1.1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14.3%;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642.23亿元,增长5.9%,拉动GDP增长2.6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35.2%;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670.88亿元,增长9.5%,拉动GDP增长3.7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0.5%。三次产业结构为19.5:39.4:41.1。非公经济增加值实现782.43亿元,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48%,比上年提高0.1个百分点。全年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7100元,增长8.3%;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451元,增长11.0%。

1.2.4 楚雄彝族自治州社会经济概况

2015年,楚雄彝族自治州州常住人口273.30万人,全州总人口2625535人,比上年末减少10715人。在总人口中,少数民族人口936669人,占总人口的35.7%,其中彝族人口755954人,占总人口的28.8%,占少数民族人口的80.7%。万人以上少数民族有彝族(755954人)、傈僳族(57557人)、苗族(47057人)、傣族(23307人)、回族(21469人)和白族(17630人)。全年出生人口25364人,死亡人口19010人。2015年,全州实现生产总值(GDP)762.97亿元,比上年增长10.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52.82亿元,增长6.1%,拉动经济增长1.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291.85亿元,增长11.1%,拉动经济增长4.8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318.29亿元,增长10.9%,拉动经济增长4.2个百分点。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对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10.9%、47.3%和41.8%。2015全年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763元,增长9.1%;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327元,增长10.0%。

1.2.5 玉溪市社会经济概况

2015年,玉溪市常住人口为236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9万人。自然增长率为5.6‰,比上年增加0.04个千分点。年末户籍总人口216.0万人,比上年增长0.01%。其中:城镇人口80.8万人,乡村人口135.2万人。2015年全市完成现价生产总值(GDP)1245.7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8.5%。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26.6亿元,增长6.5%;第二产业增加值693.0亿元,增长7.2%;第三产业增加值426.1亿元,增长11.6%。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0.2:57.9:31.9调整为10.2:55.6:34.2。一、二、三产业分别拉动GDP增长0.5、4.4和3.6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6.0%、52.2%和41.8%。全市人均GDP达到52887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8.0%。非公经济实现增加值423.6亿元,增长8.1%,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为34.0%,与上年持平。2015年全市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631元,比上年增加2408元,增长8.8%;全市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977元,比上年增加1008元,增长10.1%。

1.2.6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社会经济概况

2015年,全州常住人口为465万人,比上年末增加3万人。2015年,全州实现生产总值(GDP)1222.2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0.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01.99亿元,同比增长6.4%;第二产业增加值553.79亿元,同比增长12.0%;第三产业增加值466.50亿元,同比增长9.2%。全部工业增加值427.83亿元,同比增长10.1%;建筑业增加值126.15亿元,同比增长19.7%。三次产业的比重为16.5:45.3:38.2。全年全州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6002元,比上年增长8.9%。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8599元,比上年增长11.3%。

1.2.7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社会经济概况

2015年,年末全州常住人口为360.7万人,增长0.4%。其中:乡村人口226.63万人,占总人口62.83%。少数民族人口208.85万人,占总人口57.9%。城镇人口134.07万人,人口城镇化水平为37.17%。人口出生率为13.17‰,死亡率为6.39‰,人口自然增长率为6.78‰。全州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708389万元,同比增长10.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464526万元,增长5.7%;第二产业增加值2414324万元,增长12.8%。其中工业增加值1589012万元,增长11.9%,建筑业增加值825312万元,增长14.8%;第三产业增加值2829539万元,增长11.1%。全年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753元,增长8.6%;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699元,增长10.0%。

1.2.8 普洱市社会经济概况

2015年,普洱市常住总人口260.5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1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101.22万人,占总人口比重(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38.86%,比上年末提高1.68个百分点。2015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14.41亿元,比上年增长9.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43.13亿元,增长6.3%;第二产业增加值179.28亿元,增长11%;第三产业增加值192.01亿元,增长10.5%。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28.8:35.2:36.0调整为27.8:34.9:37.3。全年人均生产总值19789元,比上年增长9.2%。全年全员劳动生产率为25798元/人,比上年提高10.7%。全年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830元,比上年增长8.4%。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914元,比上年增长11.5%。

1.2.9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社会经济概况

2015年,全州常住人口116.4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7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50.52万人,占常住总人口比重为43.4%,比上年末提高1.68个百分点。年末户籍人口98.23万人。其中,乡村人口59.3万人,占总户籍人口比重为60.4%;少数民族人口76.26万人,占总户籍人口比重为77.6%。全年全州生产总值3359111万元,比上年增长1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855355万元,增长5.4%;第二产业增加值946298万元,增长13.8%;第三产业增加值1557458万元,增长9.3%。第一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5.5%,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28.2%,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6.4%。人均生产总28945值元,增长9.4%。全年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304元,比上年增长8.5%;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080元,增长10.1%。

1.2.10 大理白族自治州社会经济概况

2015年,2015年末,全州户籍总人口358.44万人,其中:男181.01万人,女177.43万人;少数民族人口185.83万人,占总人口的51.84%,其中:白族人口121.79万人。全州地区生产总值(GDP)达901.07亿元,比上年增长9.2%。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193.39亿元,增长6.0%;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357.14亿元,增长9.1%;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350.54亿元,增长11.0%。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21.2∶41.3∶37.5调整为21.5∶39.6∶38.9。全州人均GDP达到25485元。全州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106元,比上年增长9.0%;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806元,增长11.0%。

1.2.11 保山市社会经济概况

2015年,保山市常住总人口258.1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4万人。其中:乡村人口175.51万人,城镇常住人口82.59万人,城镇常住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城镇化率)为32%,比上年末提高1.69个百分点,常住人口自然增长率为5.75‰。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551.96亿元,比上年增长11.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41.97亿元,增长6.5%;第二产业增加值192.05亿元,增长14.4%;第三产业增加值217.93亿元,增长11.6%。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27.5︰34.7︰37.8调整为25.7︰34.8︰39.5。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647元,比上年增长8.5%;农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572元,增长12.4%。

1.2.12 德宏州社会经济概况

2015年,全州常住人口为127.90万人,比上年增长1.2%,其中,男性66.02万人,女性61.88万人。人口出生率14.5‰,人口死亡率7.1‰,人口自然增长率7.4‰。2015年全年全州实现生产总值292.32亿元,比上年增长7.8%。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73.42亿元,增长6.2%,拉动生产总值增长1.3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71.77亿元,增长4.6%,拉动生产总值增长1.4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47.13亿元,增长10.3%,拉动生产总值增长5.1个百分点。一、二、三产业对总体经济贡献率分别为16.1%、17.8%、66.1%,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25.8:26.1:48.1变为25.1:24.6:50.3。全年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010元,比上年增长8.0%;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917元,增长10.7%。

1.2.13 丽江市社会经济概况

2015年,丽江市全市常住人口128.0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4.86‰,其中:出生率11.28‰,死亡率6.42‰。2015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GDP)2900117万元,比上年增长9.0%,比上年提高4.4个百分点。从三次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445742万元,增长6.1%,比上年下降0.3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1156019万元,增长11.3%,比上年提高10.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1298356万元,增长7.5%,比上年下降0.8个百分点。经济增长主要由第二产业支撑。第一、二、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9.09%、54.66%和36.25%,分别拉动经济增长0.8、4.9和3.3个百分点。全市人均生产总值22702元,比上年增长8.5%。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5.9∶39.91∶44.19调整为15.37∶39.86∶44.77。全年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803元,比上年增加2051元,增长8.6%。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924元,比上年增加741元,增长10.3%。

1.2.14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社会经济概况

2014年末全州常住总人口达到54.1万人。2015年全州实现生产总值(GDP)113.45亿元,比上年增长9.6%,第一产业增加值18.79亿元,比上年增长5.9%,拉动GDP增长0.6个百分点,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6.21%。第二产业增加值34.67亿元,比上年增长9.9%,拉动GDP增长3.87个百分点,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40.33%。其中工业增加值21.63亿元,比上年增长5.4%,拉动GDP增长1.43个百分点,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14.89%。第三产业增加值59.99亿元,比上年增长10%,拉动GDP增长5.13个百分点,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53.46%。全州三次产业比重:16.56:30.6:52.84。全州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010元,同比增长10.1%;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791元,同比增长11.5%。

1.2.15 迪庆藏族自治州社会经济概况

2015年末,全州常住总人口40.8万人,其中:户籍人口361339人。在户籍人口中,少数民族人口320945人,占总人口的88.82%。其中:藏族人口130133人,占总人口的36.01%;傈僳族人口108882人,占总人口的30.13%。千人以上的少数民族人口分别为:彝族15545人,白族14874人,苗族1459人,回族1113人,纳西族45984人,普米族2126人。2015年,全州累计完成地区生产总值(GDP)1611387万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9.6%。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107335万元,增长5.9%;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563162万元,增长11.1%;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940890万元,增长9.1%。第一、二、三产业占GDP的比重由上年的7.1:35.1:57.8调整为6.7:34.9:58.4。全州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487元,比上年增加622元,增长10.6%。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097元,比上年增加2077元,增长8.3%。

1.2.16 临沧市社会经济概况

2015年,临沧市常住人口250.9万人,比上年增长0.6%,其中,城镇人口92.48万人,占总人口比重为36.86%。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GDP)502.12亿元,比上年增长10.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45.34亿元,增长6.1%;第二产业增加值169.80亿元,增长12.5%;第三产业增加值186.98亿元,增长9.9%。人均GDP为20077元,增长9.3%。2015年,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063元,比上年增长12.0%,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9%;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225元,比上年增长8.7%,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6%。

1.3项目梳理1.3.1梳理的原则

根据世行相关政策,结合本项目实际情况,确定本报告对项目的梳理原则。根据土地性质、土地征收状况。本项目将303个中心和公路管理所(子项目)划分为三种类型。

第Ⅰ类为自有土地项目。这一类型的项目是指,工程建设所需要的土地产权属于公路系统,且在很早之前获得国有土地政策。这一类型的子项目有242个。这一类项目由于征地时间早,取得国有土地使用证的时间多为20世纪90年代甚至更早。因此,对于Ⅰ类项目的征地工作不予关注。

第Ⅱ类为需要编制移民安置计划的项目。这一类型的项目是指,在本项目报告编制时,尚未完成征地补偿工作的子项目。这一类型的子项目有11个。对于第Ⅱ类的子项目,需要严格按照世行政策的要求,认真贯彻落实移民安置计划规定的内容,确保移民生计水平不受影响。移民安置后,需要按照世行政策的要求,对第Ⅱ类子项目移民安置的效果进行外部监测评估。

第Ⅲ类为需要编制社会尽职报告的项目。这一类型的项目是指,在本项目报告编制时,已经完成征地补偿工作的子项目。这一类型的子项目有56个。对于第Ⅲ类子项目需要按照社会尽职报告的要求,采取措施恢复移民生计,确保移民原有生活水平不降低。此外,需要按照世行政策的要求,对移民后续生计重建进行外部监测评估。

以上三种类类型的项目合计是309个。由于存在部分站点既要利用自有土地又需要新增土地建设、既要做社会尽职调查又要做移民安置计划等情况,扣除重复计算站点6个后,确认世行贷款云南公路项目共覆盖303个站点。

1.3.2梳理类型一:自有土地的项目

该项目中,利用公路局自有土地建设的站点共覆盖云南省7市8个自治州共计242个站点。其中:昆明市28个,昭通市7个,曲靖市20个,楚雄州13个,文山州18个,红河州7个,玉溪市18个,普洱市21个,西双版纳州8个,大理州27个,保山市10个,德宏州13个,丽江市11个,怒江州10个,迪庆州6个,临沧市25个。具体站点详见表1。

需要说明的是,虽然有的土地使用证显示的时间为近几年,但该宗土地在很久之前就已经为国有土地,主要原因是更换国有土地证导致。

表格 1利用自有土地建设的站点

公路局

序号

公路分局

应急中心(所在地)或公路管理所名称

土地证编号

昆明 公路局

1

公路局

昆明公路局机械化养护和应急中心

西国字2001字第0160号

2

嵩明公路分局

嵩明公路分局机械化养护和应急中心(羊街)

寻国字2010用第1232号

3

寻甸公路分局

寻甸公路分局机械化养护和应急中心(天生桥)

寻国用1997字第000146号、寻国用1997字第000147号

4

禄劝公路分局

禄劝公路分局机械化养护和应急中心(团街)

禄国用1999字第78号

5

宜良公路分局

宜良公路分局机械化养护和应急中心(东山)

宜土国用93字第3433号

6

石林公路分局

石林公路分局机械化养护和应急中心(北大村)

石国用(2011)第0639号

7

晋宁公路分局

晋宁公路分局机械化养护和应急中心(牛恋)

该所未办理土地证或相关权属证明,纳入交通附属设施用地,无法办理土地证

8

昆明公路分局

茨坝公路管理所

昆官国用2004第10410300073号

9

嵩明公路分局

杨林公路管理所

嵩120国用(2000)字第0038号

10

嵩明公路分局

羊街公路管理所

90年代土地证,证上无编号

11

寻甸公路分局

功山公路管理所

寻国用1997字第000153号

12

寻甸公路分局

金所公路管理所

寻国用1997字第000145号

13

东川公路分局

汤丹公路管理所

东国用2000字第03856号

14

东川公路分局

玉碑地公路管理所

东国用2000字第04244号

15

禄劝公路分局

龙潭公路管理所

龙潭公路管理所为原昆路二级公路附属设施移交,无土地证。在世行站所建设中,只按照“四个要素”进行外部装饰粉刷及内部装修

16

禄劝公路分局

撒盘营公路管理所

禄国用2008字第159号

17

安宁公路分局

碧安公路管理所

安国用1999字第0192号

18

禄劝公路分局

禄劝公路管理所

禄国用(1993)字第151号

19

呈贡公路分局

三岔口公路管理所

呈国用(93)字第0042号

20

石林公路分局

石林公路管理所

石国用1999字第0091号

21

石林公路分局

路南公路管理所

石国用2001字第0126号

22

晋宁公路分局

晋城公路管理所

晋国用97字第513号

23

宜良公路分局

九乡公路管理所

不需办理

24

安宁公路分局

青武山公路管理所

宜土国用(93)字第0100号

25

宜良公路分局

汤池公路管理所

安国用(2004)字第0535号

26

昆明公路分局

昆禄管理所

自有土地,原昆禄公路收费站,暂无土地证

27

晋宁公路分局

昌家营管理所

晋国用(99)字第004号

28

东川公路分局

姑海管理所

东国用(2000)字第05606号

昭通 公路局

1

永善公路分局

莲峰公路管理所

永国用(1995)字第5号

2

永善公路分局

桐堡公路管理所

80、90年代土地证,无编号

3

大关公路分局

岔河公路管理所

土地证遗失。七八十年代因修建公路的需要而征用岔河公路管理所的地,岔河公路管理所将土地证上交于国土局,后该块地又不征用了,但是土地证并未发下来,现在时间久远后,土地证已找不到了,当地国土局也不肯再补办

4

镇雄公路分局

镇雄公路分局机械化养护和应急中心(三滴水)

手续不全无法办理。原因是:1、此块地于2011年由二级公路指挥部着手征地工作,后续一并连同公路移交公路局,公路局无付款,征地款是指挥部付款,国有土地使用证没有办下来;2、现在镇雄公路分局去国土局协商,得出无法办下来的原因是缺少公安、消防方面的文件。

5

镇雄公路分局

燕子溪公路管理所(原名:伍德公路管理所)

燕子溪公路管理所2011年1月15日征地。该土地由镇凤路指挥部征用的弃土场永久用地,于2016年3月移交给镇雄公路分局,土地证正在办理

6

水富公路分局

楼坝公路管理所

正在办理。此块地七八十年代因修建盐水四级公路征收给水富公路分局作为公路养护设施场地,现在镇政府也答应办理土地证,但因为水富公路分局缺少当时政府的划拨决定书,所以水富公路分局还在协商。

7

威信公路分局

舒交管理所

威国用(1998)字00289

曲靖 公路局

1

公路局

曲靖公路局机械化养护和应急中心

土地使用证等相关手续一直未办理,目前公路局正派专人办理相关手续,现正办理规划部门的建设用地许可证,用地许可办理后才到国土局办理土地证。

2

宣威公路分局

宣威公路分局机械化养护和应急中心(冒天水)

宣国用(1999)字第02570号

3

会泽公路分局

会泽公路分局机械化养护和应急中心(以礼)

会国用(2002)字第00037号

4

罗平公路分局

罗平公路分局机械化养护和应急中心(钻天坡)

罗国用(1999)字第71号

5

马龙公路分局

马龙公路分局机械化养护和应急中心(撒依河)

马国用(2000)字第024号

6

富源公路分局

富村公路管理所

富源县国用(1999)字第93号

7

宣威公路分局

宣威公路管理所

宣国用(2001)字第01698号

8

宣威公路分局

格宜公路管理所

宣国用(1999)字第02556号

9

宣威公路分局

基场公路管理所

土地问题一直没解决基场公路管理所已于2005年建成并投入使用,但未能办理土地使用证。

10

宣威公路分局

宣倘公路管理所

宣国用(2013)第001910号

11

会泽公路分局

者海公路管理所

会国用(2016)第000261号

12

会泽公路分局

驾车公路管理所

云国用(2008)字第019号

13

陆良公路分局

板桥公路管理所

陆国用(1999)字第153号

14

师宗公路分局

五龙公路管理所

师国用(1999)字第0838号

15

师宗公路分局

高良公路管理所

师国用(1999)字第0834号

16

罗平公路分局

罗平公路管理所

罗土国用(1995)字第00212号

17

罗平公路分局

钻天坡公路管理所

罗国用(1999)字第71号

18

马龙公路分局

马龙公路管理所

马国用(1995)字第00328号

19

沾益公路分局

石板井公路管理所

No.018169

20

富源公路分局

东堡公路管理所

楚雄 公路局

1

武定公路分局

沙朗机化站

武国用(1999)字第100548号

2

双柏公路分局

大麦地机化站

双国用(99)字第964号

3

禄丰公路分局

杨家庄公路管理所

禄国用(2008)字第012473号

4

楚雄公路分局

李家坝公路管理所

楚土国用(1999)第99522号

5

禄丰公路分局

一平浪公路管理所

禄国用(1999)字第06017号

6

南华公路分局

南华公路管理所

南国用(2012)第457号

7

南华公路分局

沙桥公路管理所

沙桥国用(1999)字第00022号

8

元谋公路分局

黄瓜园公路管理所

元国用(1998)第0057号

9

姚安公路分局

姚安公路管理所

姚国用(1999)字第1229号

10

元谋公路分局

元谋公路分局机械化养护和应急中心(大水井)

原件遗失,正在补办

11

永仁公路分局

永仁公路分局机械化养护和应急中心(永定镇)

与永仁公路管理所合建,正在办理手续

12

永仁公路分局

宜就公路管理所

永国用(2011)第388号

13

元谋公路分局

大水井公路管理所

大水井应急中心与大水井公路管理所合并使用,原件遗失,正在补办

文山 公路局

1

公路局

文山公路局机械化养护和应急中心

无土地证,现有土地为2009年文天二级公路改建工程附属设施用地

2

麻栗坡公路分局公路分局

麻栗坡公路分局机械化养护和应急中心(董占村)

无土地证,现有土地为2009年文天二级公路改建工程附属设施用地

3

文山公路分局

文山公路管理所

无土地证,现有土地为2009年文天二级公路改建工程附属设施用地

4

文山公路分局

天生桥公路管理所

无土地证,从2012年国家取消二级公路收费后,文山州交通局于2012年9月把省道沾船线移交给文山公路分局进行管理养护,该所在移交时就没有土地证

5

砚山公路分局

砚山公路管理所

砚国用1999字第053号

6

砚山公路分局

平远公路管理所

砚国用2008第00048号

7

西畴公路分局

兴街公路管理所

西国用2009第070057号

8

西畴公路分局

西畴公路管理所

无土地证,现有土地为2009年文天二级公路改建工程附属设施用地

9

麻栗坡公路分局

船头公路管理所

麻国用1999字第1002号

10

马关公路分局

八寨公路管理所

马国用1999字第370013341号

11

邱北公路分局

新店公路管理所

邱国用2003字第2972号

12

广南公路分局

周根公路管理所(原名:法利公路管理所)

广国用1999字第001051972号

13

广南公路分局

五里桥公路管理所

广国用1999字第001051971号

14

富宁公路分局

富宁公路管理所

无土地证,用地从70年代以来就是该段沥青储存和沥青熬制场所,一直都是该段公路管理所使用

15

富宁公路分局

高帮公路管理所

富国用2015第769号

16

富宁公路分局

木央公路管理所

富国用1999字第0308号

17

砚山公路分局

砚山公路分局机械化养护和应急中心(大青龙)

无土地证;现有土地为2013年G323二级公路改建工程附属设施用地

18

文山公路局

小马白管理所

国有土地证正在更新

红河 公路局

1

公路局

红河公路局机械化养护和应急中心

开国用2012第3412号

2

建水公路分局

建水公路分局机械化养护和应急中心(陈官镇)

建国用1999字第0217号

3

泸西公路分局

飞机场公路管理所

泸国用1999字第0214号

4

弥勒公路分局

新哨公路管理所

弥国用1999字第0134号、弥国用1999字第0135号

5

元阳公路分局

新街公路管理所

元土国用1994字第53252800030号

6

绿春公路分局

平河公路管理所

绿国用2016第000039号

7

河口公路分局

南溪公路管理所

河国用99字第105号

玉溪 公路局

1

公路局

玉溪公路局机械化养护和应急中心

玉红国用(1999)字第27471号、27472号

2

新平公路分局

新平公路分局机械化养护和应急中心(向阳桥)

新国用99字第000058号、000059号、000061号

3

元江公路分局

元江公路分局机械化养护和应急中心(新桥)

元工矿国用1999字第0000067号

4

红塔公路分局

大栗园公路管理所

玉红国用1999字第27473号

5

峨山公路分局

化念公路管理所

无土地证,无单独土地使用证,包含在原昆洛线(峨国用1999字N路-006号)征地范围内

6

峨山公路分局

岔河公路管理所

峨国用1999字第N路-027号

7

新平公路分局

耀南公路管理所

新国用99字第060004号

8

新平公路分局

戛洒公路管理所

新国用2008第040017号

9

新平公路分局

三家公路管理所

新国用99字第040006号

10

新平公路分局

斗戛公路管理所

新国用2012第120008号

11

新平公路分局

龙树公路管理所

新国用99字第100006号

12

元江公路分局

安定公路管理所

元国用2001字第0200010号

13

通海公路分局

象山公路管理所

无土地证,自有土地,2012年二级路移交配套养护设施

14

华宁公路分局

新庄公路管理所

华国用1999字第135号

15

易门公路分局

浦贝公路管理所

80、90年代土地证,无编号

16

江川公路分局

大街公路管理所

N374997、N374998(1998)

17

峨山公路分局

峨山公路分局机械化养护和应急中心(青苔坡)

土地证号峨国用1999字第N路-0号

18

澄江公路分局

广龙管理所

已经取得国有土地使用证

普洱 公路局

1

墨江公路分局

墨江公路分局机械化养护和应急中心(双龙)

墨国用(2003)字第81号

2

景东公路分局

景东公路分局机械化养护和应急中心(灰窑)

景国用(2001)字第0457号

3

镇沅公路分局

镇沅公路分局机械化养护和应急中心(练地)

镇国用(91)字第138号

4

澜沧公路分局

澜沧公路分局机械化养护和应急中心(竹塘)

澜国用(2000)字第135号

5

孟连公路分局

孟连公路分局机械化养护和应急中心(芒街)

孟国用(2001)字第0037号

6

墨江公路分局

联珠公路管理所

墨国用(2000)字第500号

7

墨江公路分局

通关公路管理所

墨国用(2000)字第512号

8

墨江公路分局

玉碗水公路管理所

墨国用(2000)字第502号

9

墨江公路分局

雅邑公路管理所

墨国用(2000)字第534号

10

墨江公路分局

泗南江公路管理所

墨国用(2000)字第483号

11

思茅公路分局

大石板公路管理所

思国用(2003)字第05232号

12

景东公路分局

锦屏公路管理所

景国用(1999)字第370号

13

景谷公路分局

暖里公路管理所

景国用(1995)字第222号

14

景谷公路分局

云海公路管理所

景国用(1995)字第208号

15

景谷公路分局

永平公路管理所

景国用(1995)字第203号

16

镇沅公路分局

按板公路管理所

按板镇国用(97)字第567号

17

镇沅公路分局

大铺子公路管理所

城镇国用(96)字第112号

18

澜沧公路分局

唐胜公路管理所

澜国用(2003)字第264号

19

孟连公路分局

勐马公路管理所

孟国用(2001)字第0027号

20

孟连公路分局

允角公路管理所

孟国用(2011)字第00548号

21

江城公路分局

梁子寨公路管理所

江国用(1999)第035号

西双版纳公路局

1

公路局

西双版纳公路局机械化养护和应急中心

景国用(99)字第0835号

2

勐腊公路分局

勐腊公路分局机械化养护和应急中心(勐远)

腊国用(籍)字第0031号

3

勐腊公路分局

勐远公路管理所

腊国用(籍)字第0031号

4

景洪公路分局

基诺山公路管理所

景国用(99)字第0874号

5

景洪公路分局

勐宽公路管理所

景国用(1999)字第0877号

6

勐海公路分局

打洛公路管理所

海国用(1999)字第91号

7

勐腊公路分局

勐腊公路管理所

腊国用(籍)字第0051号

8

勐腊公路分局

关累公路管理所

腊国用(籍)字第0034号

大理 公路局

1

公路局

大理公路局机械化养护和应急中心

大国用(2003)字第00567号

2

祥云公路分局

祥云公路分局机械化养护和应急中心(清华洞)

祥国用(2003)字第1302号

3

宾川公路分局

宾川公路分局机械化养护和应急中心(新坪)

宾国用(99)字第000039号

4

弥渡公路分局

弥渡公路分局机械化养护和应急中心(苴力)

弥国用(2013)第0128号

5

祥云公路分局

清华洞公路管理所

祥国用(2014)第0763号

6

祥云公路分局

下庄公路管理所

祥国用(99)字第000114号

7

祥云公路分局

米甸公路管理所

祥国用(99)字第000121号

8

南涧公路分局

南涧公路管理所

南土用(2013)第137号

9

南涧公路分局

公郎公路管理所

南土国用(2013)第144号

10

南涧公路分局

凤凰山公路管理所

南土国用(2013)第139号

11

漾濞公路分局

漾濞公路管理所

漾地国用(93)字第629-2号

12

漾濞公路分局

大坪地公路管理所

漾土国用(1999)字第861号

13

漾濞公路分局

栗树坡公路管理所

漾土国用(99)字第869号

14

永平公路分局

永平公路管理所

永国用(2016)第007号

15

永平公路分局

羊街公路管理所

永国用(99)字第0981号

16

永平公路分局

石照壁公路管理所

永国用(99)字第0987号

17

宾川公路分局

桥甸公路管理所

无土地证,乔甸公路管理所于2012年随祥宾路移交时同时移交宾川公路分局(原建筑设施为乔甸收费站)。移交时即无土地证。

18

宾川公路分局

双龙公路管理所

宾国用(1999)字第000040号

19

洱源公路分局

罗平山公路管理所

洱国用(1999)字第86号

20

剑川公路分局

向湖公路管理所

剑国用(1999)字第2931-X082-01号

21

剑川公路分局

上兰公路管理所

剑国用(99)字第5331-D08号

22

鹤庆公路分局

云鹤公路管理所

鹤国用(2015)第035号

23

巍山公路分局

大楼房公路管理所

巍国用(1999)字第03255号

24

巍山公路分局

河底街公路管理所

巍国用(1999)字第03257号

25

云龙公路分局

石门公路管理所

云国用(1999)字第0724号

26

弥渡公路分局

驻官营公路管理所

弥国用(2013)第027号

27

弥渡公路分局

果园公路管理所

弥国用(2002)字第0009号

保山 公路局

1

公路局

保山公路局机械化养护和应急中心

No.025738

2

龙陵公路分局

龙陵公路分局机械化养护和应急中心(龙山卡)

龙国用(玖玖)第陆拾陆号

3

隆阳公路分局

隆阳公路分局机械化养护和应急中心(东风)

保国用(99交)第18号

4

隆阳公路分局

辛街公路管理所

隆国用(2015)第02300号

5

隆阳公路分局

蒲缥公路管理所

保国用(99交)第023号

6

隆阳公路分局

大官市公路管理所

保国用(99交)第045号

7

龙陵公路分局

龙山公路管理所

龙国用(2015)第00575号

8

昌宁公路分局

右文公路管理所

昌国用(2016)第312号

9

腾冲公路分局

毛家营公路管理所

腾土建国用(97)字第0043656号

10

腾冲公路分局

腾越公路管理所

腾土建国用(96)字第008051号

德宏 公路局

1

公路局

德宏公路局机械化养护和应急中心

潞国用(1999)字第162号

2

陇川公路分局

陇川公路分局机械化养护和应急中心(城子镇)

陇国用(2012)第434号

3

盈江公路分局

盈江公路分局机械化养护和应急中心(丙汗村)

盈国用(99)字第0086号

4

芒市公路分局

芒市公路管理所

潞国用(1996)字第011940号

5

芒市公路分局

遮放公路管理所

潞国用(99)字第0152号

6

瑞丽公路分局

莫里公路管理所

瑞国用(99)字第1012-07号

7

陇川公路分局

芒东公路管理所

陇土国用(2008)第0000300号

8

陇川公路分局

景罕公路管理所

陇土国用(2008)第0000295号

9

陇川公路分局

章凤公路管理所

陇土国用(2008)第0000289号

10

盈江公路分局

弄璋公路管理所

盈国用(99)字第0082号

11

盈江公路分局

平原公路管理所

盈国用(2002)202号

12

盈江公路分局

铜壁关公路管理所

盈国用(99)字第0078号

13

梁河公路分局

遮岛公路管理所

梁国用(2013)字第00233号

丽江 公路局

1

华坪公路分局

华坪公路分局机械化养护和应急中心(天星)

华国用(2005)字第048号

2

宁蒗公路分局

宁蒗公路分局机械化养护和应急中心(峰子岩)

宁土国用(92)字第00549号

3

古城公路分局

争鸣公路管理所

丽国用(1999)字第0265号

4

玉龙公路分局

中兴公路管理所

丽国用(土)字第30号

5

玉龙公路分局

南口公路管理所

丽国用(1999)字第0323号

6

永胜公路分局

期纳公路管理所

永国用(1999)字第00314号

7

永胜公路分局

团街坪公路管理所

永国用(1999)字第00280号

8

永胜公路分局

板山河公路管理所

永国用(1999)字第00321号

9

华坪公路分局

腊姑河公路管理所

丽国用(土)字第30号

10

宁蒗公路分局

战河公路管理所

宁土国用(92)字第00551号

11

宁蒗公路分局

干河子公路管理所

宁土国用(2001)字第0110号

怒江 公路局

1

贡山公路分局

贡山公路分局机械化养护和应急中心(牛郎当)

贡国用(2013)第078号

2

福贡公路分局

福贡公路分局机械化养护和应急中心(鹿马登)

福国用(2004)第167号

3

兰坪公路分局

兰坪公路分局机械化养护和应急中心(岩脚)

无土地证,该片土地为2009年剑兰二级公路工程指挥部征用,完工后,2014年8月划拨给兰坪公路分局。目前,土地证正在办理中

4

贡山公路分局

普拉底公路管理所

贡国用(2013)第079号

5

福贡公路分局

上帕公路管理所

福国用(99)第106号

6

泸水公路分局

跃进桥公路管理所

泸国用(2000字)第378号

7

泸水公路分局

大敦子公路管理所

泸国用(2000)字第325号

8

泸水公路分局

片马公路管理所

泸土国用(2000)字第429号

9

兰坪公路分局

营盘公路管理所

无土地证,原有土地证号为《兰国用(1999)38号》》,2003年8月兰坪县向兰坪县公路分局移交该片土地。因交通局资料管理不善,导致土地证遗失,目前公路分局正向兰坪县国土局申请补办

10

公路局

怒江公路局机械化养护和应急中心

怒国用(2013)第000136号

迪庆 公路局

1

公路局

迪庆公路局机械化养护和应急中心

香土国用(A-11)第1号

2

德钦公路分局

德钦公路分局机械化养护和应急中心(三公里隧道)

无土地证,正由三级路改二级路指挥部负责办理。三改二指挥部成立于2010年1月(同年占用土地),位于道路沿线,当时属于国有未利用地。德钦公路分局三公里隧道需占地20亩左右,其中办公区5亩,生产区15亩左右(石料场,山上,海拔4300米)

3

香格里拉公路分局

杨家河公路管理所

香土国用(2011)第915号

4

香格里拉公路分局

区哇迪公路管理所

无土地证,在原有废旧道班基础上改建使用时间久远,因历史遗留原因一直未办理土地证,新土地证正在办理中

5

香格里拉公路分局

城关公路管理所

香土国用(A-11)第1号

6

德钦公路分局

书松公路管理所

德国用(路籍)字第13号

临沧 公路局

1

公路局

临沧公路局机械化养护和应急中心

国有土地使用证正在办理

2

云县公路分局

云县公路分局机械化养护和应急中心(长坡岭)

云国用(2015)字第386号

3

耿马公路分局

耿马公路分局机械化养护和应急中心(孟定)

土地证正在办理;已取得临时建设用地批准书;耿马县(2013)170号

4

沧源公路分局

沧源公路分局机械化养护和应急中心(坝尾)

土地证正在办理

5

镇康公路分局

镇康公路分局机械化养护和应急中心(南伞)

未提供

6

云县公路分局

云县公路管理所

云国用(2015)字第388号

7

云县公路分局

小罗扎公路管理所

云国用(1999)字第450号

8

云县公路分局

茶房公路管理所

云国用(1999)字第458号

9

凤庆公路分局

勐佑公路管理所

土地证正在办理;已取得建设用地批准书

10

凤庆公路分局

月牙塘公路管理所

土地证正在办理;已取得建设用地批准书

11

临翔公路分局

大湾子公路管理所

临国用(2014)第002276号

12

耿马公路分局

十公里公路管理所

耿国用(1999)字第98号

13

双江公路分局

勐勐公路管理所

双国用(2009) 第112号

14

双江公路分局

小贺科公路管理所

沧国用(1999)字第234号

15

耿马公路分局

勐撒公路管理所

耿国用(1999)字第89号

16

耿马公路分局

耿马公路管理所

耿国用(1999)字第213号

17

耿马公路分局

孟定公路管理所

耿国用(1999)字第107号

18

永德公路分局

忙见田公路管理所

永国用(1997)字第3号

19

永德公路分局

德党公路管理所

永国用(1997)字第1-0024号

20

镇康公路分局

红木树公路管理所

镇国用(1999)字第57号

21

镇康公路分局

南伞公路管理所

镇国用(1999)字第059号

22

镇康公路分局

河外公路管理所

耿国用(1999)字第59号

23

沧源公路分局

南撒公路管理所

沧国用(2004)第0243号

24

沧源公路分局

坝尾公路管理所

未提供(只有建设用地批准书)

25

沧源公路分局

芒卡公路管理所

沧国用(1999)字第0270号

1.3.3梳理类型二:移民安置计划项目

云南公路资产管理项目共涉及303个站点。在这303个站点中,有11个站点的征地工作已经开始但尚未完成。11个站点中,昆明涉及1个,楚雄涉及1个,昭通涉及1个,红河涉及1个,玉溪涉及4个,大理涉及2个,迪庆涉及1个。

表格 2移民安置计划项目站点

序号

公路局

应急中心(所在地)或管理所名称

1

昆明

永定公路管理所

2

楚雄

大姚公路管理所

3

昭通

文屏公路管理所

4

红河

泸西公路分局机械化养护和应急中心

5

玉溪

峨山公路分局机械化养护和应急中心

6

三家公路管理所

7

江川公路分局机械化养护和应急中心

8

华宁公路分局机械化养护和应急中心

9

大理

永平公路分局机械化养护和应急中心

10

黄坪公路管理所

11

迪庆

格咱公路管理所

1.3.4梳理类型三:社会尽职的项目

社会尽职调查共覆盖6个市5个州共计56个站点。其中:昭通市10个,曲靖市3个,楚雄州8个,玉溪市5个,红河州12个,文山州4个,普洱市5个,大理州2个,保山市4个,德宏州1个,丽江市2个。具体站点详见表3。

表格 3社会尽职调查站点

公路局

序号

公路分局

应急中心(所在地)或管理所名称

昭通公路局

1

公路局

昭通公路局机械化养护和应急中心

2

盐津公路分局

盐津公路分局机械化养护和应急中心(两合岩)

3

永善公路分局

永善公路分局机械化养护和应急中心(务基镇)

4

鲁甸公路分局

鲁甸公路分局机械化养护和应急中心(坡脚)

5

鲁甸公路分局

新街公路管理所

6

彝良公路分局

小草坝公路管理所

7

彝良公路分局

奎香公路管理所

8

巧家公路分局

白鹤滩公路管理所

9

水富公路分局

水富公路分局机械化养护和应急中心(向家坝)

10

水富公路分局

向家坝公路管理所

曲靖公路局

1

麒麟公路分局

越州公路管理所

2

会泽公路分局

大井公路管理所

3

沾益公路分局

石板井公路管理所

楚雄公路局

1

公路局

楚雄公路局机械化养护和应急中心

2

牟定公路分局

牟定公路分局机械化养护和应急中心(上米村)

3

永仁公路分局

永仁公路管理所(永仁应急中心)

4

楚雄公路分局

楚雄公路管理所

5

元谋公路分局

元谋公路管理所

6

武定公路分局

近城公路管理所

7

牟定公路分局

牟定公路管理所

8

双柏公路分局

双柏公路管理所

玉溪公路局

1

新平公路分局

新平公路分局机械化养护和应急中心(向阳桥)

2

峨山公路分局

双江公路管理所

3

元江公路分局

元红公路管理所

4

澄江公路分局

凤麓公路管理所(与澄江公路分局综合楼合建)

5

华宁公路分局

宁州公路管理所

红河公路局

1

河口公路分局

河口公路管理所

2

蒙自公路分局

芷村公路管理所

3

个旧公路分局

个旧公路管理所

4

建水公路分局

建水公路管理所

5

石屏公路分局

石屏公路分局机械化养护和应急中心(异龙镇)

6

石屏公路分局

石屏公路管理所

7

金平公路分局

金平公路分局机械化养护和应急中心(金河镇)

8

金平公路分局

金平公路管理所

9

元阳公路分局

元阳公路分局机械化养护和应急中心(南沙镇)

10

红河公路分局

红河公路管理所

11

绿春公路分局

绿春公路管理所

12

红河公路分局

屏边公路分局机械化养护和应急中心

文山公路局

1

砚山公路分局

砚山公路分局机械化养护和应急中心(大青龙)

2

丘北公路分局

丘北公路分局机械化养护和应急中心(黎家庄)

3

富宁公路分局

富宁公路分局机械化养护和应急中心(平桑村)

4

邱北公路分局

邱北公路管理所

普洱公路局

1

公路局

普洱公路局机械化养护和应急中心

2

思茅公路分局

思茅公路管理所

3

镇沅公路分局

和平公路管理所

4

西盟公路分局

勐梭公路管理所

5

江城公路分局

勐烈公路管理所

大理公路局

1

鹤庆公路分局

鹤庆公路分局机械化养护和应急中心(桃树河)

2

云龙公路分局

云龙公路分局机械化养护和应急中心(梨树坡)

保山公路局

1

施甸公路分局

施甸公路分局机械化养护和应急中心(水长)

2

昌宁公路分局

耇街公路管理所

3

施甸公路分局

姚关公路管理所

4

施甸公路分局

七〇七公路管理所

德宏公路局

1

梁河公路分局

梁河公路分局机械化养护和应急中心(龙窝寨)

丽江公路局

1

公路局

丽江公路局机械化养护和应急中心

2

华坪公路分局

荣将公路管理所

1.3调查方法1.3.1 文献分析法

通过历史研究文献查阅、收集和分析,确定移民安置活动、移民影响识别、移民安置模式与方式、安置区优选与环境容量评价、移民生计重建的干预措施、移民生计重建的策略、生计重建的效果等研究现状。

1.3.2 问卷调查法

通过设计调查问卷,对于社会尽职站点涉及的移民,对其征地拆迁前后生产状况进行抽样调查,同时对典型村进行详细调查。对于需要进行移民安置计划的村民,通过抽样调查掌握移民安置与补偿意愿及其平均生活水平。

1.3.3 访谈法

分别采用个别访谈和集体访谈(座谈)对移民村村委会主要负责人、不同类型移民户、移民干部和相关机构进行访谈,对移民社区或移民村组干部、县和乡镇政府主管部门、移民代表等机构人员进行座谈。座谈的机构主要包括:云南省公路局及各地州公路局、项目涉及的云南省交通局、民政局、民宗委、劳动与社会保障局、妇联、疾控中心、交警大队、市政养护处、各级乡(镇)政府及其它相关机构。通过访谈,全面识别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壁垒、优势,为移民安置规划提供经验和实践支撑。

1.5.4 案例研究法

案例研究是针对单一个体在某种情境下的特殊事件,广泛系统地收集有关资料,从而进行系统的分析、解释、推理的过程,对征地拆迁前后移民生计干预和重建过程进行深入的剖析。

1.6调查过程

2016年5月15日至5月26日,河海大学中国移民研究中心对项目涉及的16个地州进行了调查。在云南省公路局及相关单位大力配合下,河海大学中国移民研究中心调查小组对各相关站点进行了项目征地拆迁及移民影响、影响区的社会经济及移民安置情况调查。本项目调查过程如下,见表4。

表格 4调查过程

调查组

调查地点

调查内容

调查过程

东线1

(吴蓉、洪锋)

昭通、曲靖、昆明

移民安置计划。对项目影响区的社会经济状况及因项目征地影响、拆迁影响、受影响家庭及单位进行了调查;并对受影响移民的社会经济(家庭人口、征地拆迁影响、家庭经济状况及安置意愿)进行了抽样调查;调查村委会及村民对征地拆迁和移民安置的意见;对相关机构座谈,了解各地土地征收、房屋拆迁及移民安置的政策及实践。

社会尽职。影响人口的社会经济概况、影响量、及补偿资金及其兑付、安置措施及其实施情况;少数民族、弱势群体的影响调查;公众参与与信息公开调查;抱怨与申诉渠道的调查。

资料整理阶段(2016.5.1-2016.5.14)。对已有资料进行梳理、整理,识别不同类型的项目,并编制有针对性的调查手册、调查大纲;阅读文献,确定移民安置活动、移民影响识别、移民安置模式与方式、安置区优选与环境容量评价、移民生计重建的干预措施、移民生计重建的策略、生计重建的效果等研究现状。

实地调查阶段(2016.5.15-2016.5.28)。各组按照调查手册和调查计划赴各地开展实地调查、访谈,做到每天及时梳理调查当日调查内容,并进行详细纪录和资料录入工作,对于有问题的站点及时与当地公路局反馈、确认与探讨。

资料汇总与报告编制阶段(2016.5.29-2016.6.22)在调查数据、公众参与的基础之上,完成了本项目的移民计划与社会尽职报告。

东线2

(张津瑞、彭胜平)

红河、文山、玉溪

中线

(严登才、程萧潇)

楚雄、德宏、临沧、普洱、西双版纳

西线

(周潇君、王晗)

迪庆、丽江、大理、怒江、保山

2 移民安置计划

2.1项目概述

云南公路资产管理项目共涉及303个站点。在这303个站点中,有11个站点的征地工作尚未完成。其中,8个占地涉及农村集体土地征收,4个站点涉及国有土地出让。

表格 5项目征地状况一览表

序号

公路局

应急中心(所在地)或管理所名称

涉及农村集体土地征收

涉及国有土地征收

1

昆明

永定公路管理所

2

楚雄

大姚公路管理所

3

昭通

文屏公路管理所

4

红河

泸西公路分局机械化养护和应急中心

5

玉溪

峨山公路分局机械化养护和应急中心

6

三家公路管理所

7

江川公路分局机械化养护和应急中心

8

华宁公路分局机械化养护和应急中心

9

大理

永平公路分局机械化养护和应急中心

10

黄坪公路管理所

11

迪庆

格咱公路管理所

2.1.1移民影响综述

本项目总影响人口为170户,729人。上述受影响人口均由征收农村集体土地产生。

(1)征收农村集体土地。

(1)本项目征收农村集体土地167.194亩,其中,水田3.67亩,旱地114.72亩,林地28.552亩,未利用土地20.252亩。征收农村集体耕地涉及5个市/州(昆明、楚雄、昭通、红河、玉溪),8个县(富民县、大姚县、鲁甸县、泸西县、峨山县、新平县、江川县、华宁县);9个村(富民县的东元村;大姚县的李湾村;鲁甸县的砚池山山村;泸西县的善导村;峨山县的柏锦社区和双江社区;新平县的曼竜村;江川县的小白坡村;华宁县的马鞍山社区)。项目影响人口为170户,729人。

需要说明的是:三家公路管理所和华宁公路分局机械化养护和应急中心建设征收的土地属于村集体,因此受影响人口规模较大。

(2)征收国有土地39.026亩。

(3)本项目不涉及房屋拆迁、临时占地和企事业单位拆迁。

项目移民影响综述详见表6。

表格 6项目移民影响综述表

公路局

公路分局名称

应急中心(所在地)或管理所名称

土地类型

小计

占用国有土地

征地影响

水田

旱地

林地

未利用地

户数

人数

昆明公路局

富民公路分局

永定公路管理所

富民县

东元村

0

5.8

0

0

5.8

0

5

21

楚雄公路局

大姚公路分局

大姚公路管理所

大姚县

李湾村

0

10

0

0

10

0

6

29

昭通公路局

鲁甸公路分局

文屏公路管理所

鲁甸县

砚池山村

0

10

0

0

10

0

7

43

红河公路局

泸西公路分局

泸西公路分局机械化养护和应急中心

泸西县

善导村

0

17.51

0

8.06

25.57

0

19

99

玉溪公路局

峨山公路分局

峨山公路分局机械化养护和应急中心

峨山县

柏锦社区,双江社区

0

0

7.632

10.312

17.944

5.766

4

14

新平公路分局

三家公路管理所

新平县

曼竜村

3.67

0

0

1.88

5.55

0

56

227

江川公路分局

江川公路分局机械化养护和应急中心

江川县

小白坡村

0

1.6

20.92

0

22.52

0

1

4

华宁公路分局

华宁公路分局机械化养护和应急中心

华宁县

马鞍山社区

0

69.81

0

0

69.81

0

72

292

大理公路局

永平公路分局

永平公路分局机械化养护和应急中心

/

/

0

0

0

0

0

20

0

0

大理公路分局

黄坪公路管理所

/

/

0

0

0

0

0

8.26

0

0

迪庆公路局

香格里拉公路分局

格咱公路管理所

/

/

0

0

0

0

0

5

0

0

合计

/

/

3.67

114.72

28.552

20.252

167.194

39.026

170

729

2.1.2 项目社会经济效益

1)通过项目建设将提高道路养护工人的生活条件;提高道路养护的能力;改善道路状况。

2)项目改善居民生活生产条件,居民出行更加方便快捷,为当地创造良好投资环境,促进城乡统筹发展。

3)项目社会效益显著,受益人口众多,对提高居民收入、提供就业机会、基础服务设施建设等有重要作用,项目对当地居民尤其是贫困人口等有利影响显著。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