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 nccur.lib.nccu.edu.twnccur.lib.nccu.edu.tw/bitstream/140.119/35604/5/51001105.pdf ·...

38
第一章 緒 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和目的 中國是詩的國度,自古以來,便發展出一套「詩言志」的論詩傳統。〈毛詩 序〉云:「詩者,志之所之也,在心為志,發言為詩,情動於中而形於言。」 1 見對古人而言,詩歌創作須以豐沛的情感萌動為底蘊,因此,詩人寫詩,總以「情 志合一」為原則,所謂的「情動於中而形於言」,便是主張文學乃內心情志的外 顯形式。這樣的主張,使「詩」這個文類成為中國文人抒情寫懷時的首要選擇, 自此奠定中國詩歌的「抒情傳統」,流風所及,澤被百代,重要性不言可喻。「言 志」詩觀的形成,除了對文類性格起了決定性的作用之外,對於此後中國詩學的 創作態度、審美意向也有重大的影響,尤其它在根本上規範了文字所「言」與文 人之「意」相表裡的基本型態,成為文學評比的重要指南。將這樣的思維推而廣 之,我們可以想像的是,中國文學在傳統詩觀的指導之下,呈現出來的必然是一 部以「即事名篇」、「言乎由衷」為審美主流的文學史,文人所思所想,盡在其中; 換句話說,在百代成灰之後,文字就成了後人追索前賢意識時按圖索驥的重要跡 證。錢志熙曾指出: 一部文學史,不僅是文學的藝術發展史,而且也是包含著各種精神、意識 的發展史。其中,生命意識發展史正是構成文學史的一個重要成份;而對 此的研究,也應該成為文學史研究的一個重要分支。 2 這也就是說,文學藝術的本質乃是人類自身生命的映射,在最廣義的定義裡,一 切藝術皆可視為生命的表現,融合了作者的主觀經驗與情感生活,凝煉了每個獨 特的創作當下。按照不同的表現形態,錢志熙將之區分為「表現生活境界的藝術」 與「表現生命境界的藝術」二類。首先是「表現生活境界的藝術」的定義: 1 【清】阮元:《重刊宋本十三經注疏附校勘記詩經》(台北:藝文印書館,無出版年月),頁 132 參見氏著:《唐前生命觀和文學生命主題》(北京:東方出版社,1997),頁 1

Upload: others

Post on 12-Oct-2020

0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第一章 - nccur.lib.nccu.edu.twnccur.lib.nccu.edu.tw/bitstream/140.119/35604/5/51001105.pdf · 平、作品賞析和文學趨向為考察的主體,對於操縱文字的「心靈」缺乏自覺的省

第一章 緒 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和目的

中國是詩的國度自古以來便發展出一套「詩言志」的論詩傳統〈毛詩

序〉云「詩者志之所之也在心為志發言為詩情動於中而形於言」1可

見對古人而言詩歌創作須以豐沛的情感萌動為底蘊因此詩人寫詩總以「情

志合一」為原則所謂的「情動於中而形於言」便是主張文學乃內心情志的外

顯形式這樣的主張使「詩」這個文類成為中國文人抒情寫懷時的首要選擇

自此奠定中國詩歌的「抒情傳統」流風所及澤被百代重要性不言可喻「言

志」詩觀的形成除了對文類性格起了決定性的作用之外對於此後中國詩學的

創作態度審美意向也有重大的影響尤其它在根本上規範了文字所「言」與文

人之「意」相表裡的基本型態成為文學評比的重要指南將這樣的思維推而廣

之我們可以想像的是中國文學在傳統詩觀的指導之下呈現出來的必然是一

部以「即事名篇」「言乎由衷」為審美主流的文學史文人所思所想盡在其中

換句話說在百代成灰之後文字就成了後人追索前賢意識時按圖索驥的重要跡

證錢志熙曾指出

一部文學史不僅是文學的藝術發展史而且也是包含著各種精神意識

的發展史其中生命意識發展史正是構成文學史的一個重要成份而對

此的研究也應該成為文學史研究的一個重要分支2

這也就是說文學藝術的本質乃是人類自身生命的映射在最廣義的定義裡一

切藝術皆可視為生命的表現融合了作者的主觀經驗與情感生活凝煉了每個獨

特的創作當下按照不同的表現形態錢志熙將之區分為「表現生活境界的藝術」

與「表現生命境界的藝術」二類首先是「表現生活境界的藝術」的定義

1 【清】阮元《重刊宋本十三經注疏附校勘記詩經》(台北藝文印書館無出版年月)頁

13 2 參見氏著《唐前生命觀和文學生命主題》(北京東方出版社1997)頁 1

2 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

在一般表現日常生活的作品中作者讀者作品的主人公似乎都將全部

的注意力集中在社會生活或自然美的現實狀態中並未對生命狀態加以反

思此時的生命意識處於「潛伏」狀態可稱作「表現生活境界的藝術」

數量較多3

另一種形態稱之為「表現生命境界的藝術」

由現實生活或自然景物引起對生命的反思產生生命情緒生命意識或

是直接以生命觀或生命意識為表現對象或是其塑造的對象虛構的情節

完全是建立在某種生命價值之上的如游仙幽靈等主題的作品數量較

少4

值得注意的是二者界限乃相對而非絕對並且有互相融攝相互為用的情形

以此構成了完整的「生命主題」由於過往的文學史觀主要以時代因素作家生

平作品賞析和文學趨向為考察的主體對於操縱文字的「心靈」缺乏自覺的省

思然而「心靈意向」環節的失落對於文學研究來說是極大的缺憾最重要

的關鍵在於「生命觀」是「人生觀」的核心不但是個人精神世界的實質內涵

同時也決定了他的行為方式審美價值和人生境界5再者不管形式或內容為

何「創作」此一動作的本身即帶有強烈的主觀意味所有的文學作品皆與作者

無法分割倘若我們承認了上述的邏輯那麼進行文學研究時自不應當忽略

「生命觀照」的視角而在「抒情傳統」的導向之下以詩入手自然是最佳選

在中國歷代著名的詩人當中蘇軾的地位可謂特出首先作為中國第一流

的文人他在詩詞文賦書畫helliphellip等領域的造詣極高各種藝術皆達顛

峰再者蘇軾身兼學者文人思想家等身份不但擅長思悟哲理更具備了

豐沛的情感加上以創作為平生一大樂事嘗謂

某平生無快意事惟作文章意之所到則筆力曲折無不盡意自謂世

間樂事無逾此矣6

將文章之事當作平生至樂可見蘇軾對自己的創作甚為自得文學對他來說非

3 詳見氏著《唐前生命觀和文學生命主題》頁 72 4 氏著《唐前生命觀和文學生命主題》頁 72 5 氏著《唐前生命觀和文學生命主題》頁 1-2 6 【宋】何薳《春渚紀聞》(北京中華書局1997)頁 84

第一章 緒論 3

但作為遣興之用同時也是抒發情感聯絡庶務的主要途徑而文學中的「詩」

更是蘇軾所思所感的主要載體詩人筆端多見其生命觀照其三蘇軾的人生

極為波折幾乎遍嚐傳統士大夫所能遭遇的一切榮辱起伏而這些人生經歷大

都寫入了蘇詩之中以二千七百餘首的數量和寫成時間看來7蘇軾的詩不但完

整地記錄了他個人的生命歷程同時更像鏡子一樣反映了傳統知識份子的種

種情懷關於宋代知識份子的面貌相較於其他朝代可說風格獨具以文化傳承

的「歷時」(diachronic)角度觀點宋代文人的「生命觀照」受到了三教融合的

時代思潮影響在前人於「惜時」與「生死」等主題的人生價值上賦予了更為

純熟的清醒理解8從群體意識的角度來觀察由於宋代有別於魏晉隋唐以來的

門閥士族專政治國主體以士大夫階層為重心因此這群出身自庶民社會的士

大夫們競相「以天下為己任」一致形成了參與國政的崇高使命感與理想性9這

種情形與時局當然有很大的關係北宋國勢艱難知識份子對此多有自覺為求

晉身士林在經義策問著力尤深因此治學論文崇尚「務實求用」對「吏材」

相當重視10另外宋人好議論讀書作文皆以博學為尚學者性格十足11正是

由於宋代士大夫這種「集官僚文士學者於一身」的複合型主體特徵不但決

定了北宋以來黨爭與學術合力共振的政治情勢同時政治與文學也產生了非常緊

密的關係構成了宋代朋黨之爭有別於其他時代的最重要特色「文字獄」12

其中因為「文字」而受到排擊的代表人物即是蘇軾在長達半世紀的北宋黨爭

中蘇軾恰為黨爭歷程的核心人物不但完整且自覺地參與了熙豐年間的勢力

消長同時也為此付出慘痛的貶謫代價仕隱衝突極為強烈他的詩文不僅可

以視作北宋知識份子「先天下之憂而憂」的群體意識的濃縮詩人進退失據的矛

7 按王文誥所作的蘇軾詩繫年保留在《詩集》中的第一首〈郭綸〉乃作於仁宗嘉祐四年(1059蘇軾時年廿四)此後創作不輟至臨終前二日作最後一首詩偈〈答徑山老惟琳〉為止(詳見孔

凡禮《蘇軾年譜》(北京中華書局2003)下冊卷 40頁 1418)可知蘇詩的創作時限幾

乎涵蓋一生中的重要時間 8 關於歷代文學在「惜時」與「生死」主題方面的演變可參考王立《中國古代文學十大主題原型與流變》(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4)中的相關篇章 9 詳細論述可見張邦煒《宋代政治文化史論》(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頁 15mdash19 10 李貞慧對於宋人治策有詳細的研究請參考氏著《蘇軾策及奏議之研究》(台北台灣大學中

文所碩論1992)頁 26 11 王國維指出「宋代學術方面最多進步亦最著」(氏著《王國維先生全集》(台北大通

書局1976)初編五〈宋代之金石學〉頁 1996)由於活版印刷術的發明和應用書籍到了

宋代已非門閥貴族的專利品而是所有知識階層的共同資源「讀書破萬卷」既非夢想加上科

舉和文官制度的日趨完善吸引了不計其數的莘莘學子投入知識海中造就宋代「博學相尚」的

時代風氣也成為宋詩的主要詩法對此周裕鍇有詳細論述《宋代詩學通論》(成都巴蜀書

社1997)「乙編詩法篇」第二章 12 黨爭由來已久並非宋代的新產物只是宋人黨爭最初是出自對個人政治理想的堅持與東

漢黨錮唐代牛李黨爭明代東林黨禍等性質略有不同在層次與內涵上也就顯得格外豐富和

深沈詳見沈松勤《北宋文人與黨爭》(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導論〉頁 1-8關於宋

代大興文字獄的狀況可參照沈松勤《北宋文人與黨爭》第四章

4 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

盾心態更完整覆現了歷來不遇文人的生命情調同時在此共相的基礎上成

功翻轉出個人極具特色的人生境界為後代文人樹立了屈原陶潛杜甫之外的

另一種人格範型13影響之深十分具有研究價值

放在「宋詩」的大脈絡下來看探討蘇詩「生命觀照」的議題亦有必要之處

嚴羽曾說「至東坡山谷始自出己意以為詩唐人之風變矣」14可知嚴羽將蘇黃

的「自出己意以為詩」視作唐音轉宋調的原始開端換句話說蘇軾作為宋代最

重要的全能作家可說是宋詩發展的主要奠基者再者日本學者吉川幸次郎在

論述他對宋詩特色最著名的「悲哀的揚棄」主張時亦認為能夠到達如此從容不

迫的人生境界者放眼宋代唯蘇軾一人15而吉川勾勒宋詩面目多次以蘇軾

為例證的不二人選更加突顯了東坡作為宋詩代表的特殊地位除此之外論者

咸以「議論為詩」「資書以為詩」「翻案」為宋詩特色16這些詩法又通通可在

蘇軾身上尋到共鳴可見蘇軾對於「宋詩」體製之形成貢獻極大非但於詩人

生前已得天下人認可其影響之深實已成為今人對於宋詩範型的主要認知對

象就此言之本文以蘇軾為研究主體從文學史的角度來說不但豐富了蘇軾

研究的內容同時由於詩人具備了「宋詩典型」的象徵地位詩歌的形式內涵

都有相當的代表性因此本研究的進行對於有宋一代(明確地說是北宋)時人

生命意識的認知程度也有深化的作用

蘇學研究發展至今已近千年各項成果的累積不在話下然而研究的眼光

與時俱變以現今流行的研究方法和角度卻遲遲未見任何以蘇詩為主要題材

對蘇軾的生命意識進行完整的觀照者這不能不說是一種缺憾因此本文之立

意即是在前人的基礎之上以「生命觀照」作為主要核心佐以西方心理學理

論企圖整理出一部「蘇軾的生命意識史」冀望能以較為不同的觀點來闡述東

坡的「深得性命之處」同時在歷史書寫漸趨多元的今日也率先為錢志熙所

言的「生命意識史」注入一股新生的活力亦可作為後來者研究宋代生命意識的

一個入門的窗口

13 王國維即認為「三代以下詩人無過於屈子淵明子美子瞻者此四子者茍無文學之

天才其人格亦自足千古若無高尚偉大之人格而有高尚偉大之文學者殆未之有也」氏著

〈文學小言〉見《王國維學術經典集》(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7)頁 145 14 【宋】嚴羽著郭紹虞校釋《滄浪詩話校釋》(台北文馨出版社1972)頁 24 15 請見【日】氏著鄭清茂譯《宋詩概說》(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8)頁 34 16 參見張高評《宋詩之新變與代雄》(台北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5)的相關篇章

第一章 緒論 5

第二節 前人文獻檢討

任何態度嚴肅的學術研究都必須先從前人文獻入手本文既以蘇軾為題便

應當以「蘇軾研究」的研究為首要之務以下將分為二條主線來進行一蘇

軾研究二生命觀研究概況本文以蘇軾為研究客體故先著墨「蘇軾研究史」

一環羅列出不同時期的研究焦點而為了配合《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之題綱

在所有的蘇軾研究中主要以「蘇詩研究」為論述中心進而旁及其他相關主題

再者「生命觀照」屬於「生命觀」的命題故第二部分將以「生命觀」為主軸

探討學界目前幾篇較具指標意義的文章另外尚有其他未曾論及的大量文獻

尤其是作為本研究論述時的重要依據卻未能歸入前述二類當中者考量其參考

價值將在正文論述中視適當情況說明之希望透過本節的寫作一方面使讀者

能從「歷時性」的觀點對「蘇學」的發展概況有所掌握另一方面也透過這

樣的討論來說明本研究的起點行為並在評論的過程中嘗試指出未來可能的發

展方向

一 蘇軾研究

蘇軾是中國文學史上最具代表性的全能文學家這樣的地位使他自然成為

後來學壇的研究熱點按謝佩芬教授所做的調查至二OO三年為止以蘇軾為

研究主題的論文總數已高達三千多筆17其後又過了四年累積成果更為驚人

就此看來說蘇軾是國內外研究得最多的文學家可是一點也沒錯可預見的是

在如此龐大的人力資源作用之下蘇軾研究的議題持續開枝散葉不斷嘗試以多

元的視角切入文本至今已呈現出一個廣袤無涯的文學與文化視野同時在挖

掘問題的技巧與縱深程度上也逐漸走向精緻深入加上研究學會等討論平台的

出現種種力量的匯集不但使蘇軾文獻博得了「蘇海」之譽也直接標示了「蘇

學」體系的成形然而認真說來「蘇學」一詞並非現代的產物依照曾棗莊

教授的說法「蘇學」的概念萌芽於北宋南宋時正式成為專有名詞18宋代之後

17 此數不含「三蘇研究」等複合性質的論文細目請見謝佩芬〈三蘇研究論著目錄〉(上)(下)

(1913mdash2003)分別刊載於《書目季刊》第 38 卷第四期(頁 43mdash128)和 39 卷第一期(頁 51mdash94) 18 如朱熹〈答汪尚書〉中有「蘇學邪正之辨」及「語及蘇學」之語〈與芮國器第二書〉也提及

「蘇氏之學以雄深妙之文煽其傾危變幻之習」既在不同收件者的書信中重覆出現又有穩定的

意指可見此時「蘇學」一詞已被公認和接受在士大夫圈子裡是學術交流時常見的話題詳見

曾棗莊《宋代文學與宋代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頁 141mdash142

6 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

蘇軾之學雖在眾人的簇擁下順理成彰地形成了一股綿延不斷的「學潮」但因時

空變異的不可避免長達九百餘年的「蘇軾接受史」開始由於讀者群性質的殊異

而產生評價高低不等的波幅震盪這意思是說外在環境的變遷往往會造成內

在心靈結構的改組一旦人們的思維方式有所改變時代的審美氛圍就會不同

以此視之內容幾乎固定的蘇軾文本在不同朝代的文人觀看下自然反映了優

劣不一的解讀與評價而一代又一代風格特異的接受者們便成了帶動整個蘇學

研究的主要推手因此若要瞭解這一部歷史悠久且內容龐雜的「蘇軾研究史」

這一路的起起伏伏絕對不能忽略是以本節將歷數北宋至今各個階段的蘇學發

展試圖勾勒蘇軾研究的焦點變換

以下進入蘇軾研究史的概況介紹關於這部份由於曾棗莊教授在二OO一

年主編的《蘇軾研究史》19已有相當完整的探討因此時間分期與部分內容將

參考曾教授等人的研究成果特此說明

(一) 北宋「萌芽」期

北宋的蘇軾研究主要是表現在時人(包括弟弟朋友門人與其他文人)

對他的評價上大體說來詩人的政治人格受到黨爭的影響頗有爭議之處除

此之外蘇軾幽默諧謔的形象深植人心許多詩話都收錄了蘇學士的奇聞佚事

顯見其受歡迎的程度文學創作方面蘇軾獨樹一幟曠逸流麗的文字風格備受

肯定尤其見擢於科舉殿堂後詩人的文名始終居高不墜編本與註本也層出不

窮20另外北宋印刷術發達書刊開始大量編印蘇軾詩文集應運出版普及

一時知識的大量流通為源遠流長的「蘇學」紮下根柢

(二) 南宋「風行」期

由於皇帝提倡21蘇軾受歡迎的程度簡直可以比擬「全民運動」不但研究蘇

19 曾棗莊等著《蘇軾研究史》(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1) 20 以蘇詩為例最早出現的編本當屬嘉祐四年(1059)再次赴京途中三蘇父子合編的《南行集》

(共四十二首詩)蘇軾時年二十四此後詩人聲名益漲各種刊本紛紛出現而註解本方面

當以北宋末期趙次公程縯等四家註為先聲緊接著又有五註八註十註等數量驚人詳見

【宋】蘇軾著【清】王文誥輯注【民國】孔凡禮點校《蘇軾詩集》(北京中華書局1999)冊一〈前言〉頁 15為求行文省便以下皆略稱本書為【宋】蘇軾《蘇軾詩集》 21 宋高宗朝「程學」與「蘇學」盛行其後孝宗最重大蘇之文「御製序贊特贈太師學者

翕然誦讀所謂人傳元祐之學家有眉山之書蓋紀實也」(見【宋】羅大經著王瑞來點校

《鶴林玉露》(北京中華書局2005)甲編卷之二頁 33)孝宗並曾命儒臣郎曄選編《經

進東坡文集事略》六十卷被譽為「一代文章之宗」請見蕭麗華〈東坡詩論中的禪喻〉收入

《佛學研究中心學報》第六期20017頁 251註 26

第一章 緒論 7

軾生平成風年譜出版不下十種除此之外學者也開始投入蘇軾文學的箋註工

作較具代表性者蘇文方面有郎曄的《經進東坡文集事略》詞有傅幹的《注

坡詞》詩則出現了「百家註」流傳至今者如王十朋《百家注分類東坡先生詩》

另有《施顧注蘇詩》一種乃編年註時風所向蘇軾研究呈現百家爭鳴的狀態

「蘇學」也正式成為學術命題之一成果相當豐碩

(三) 金元「靡然」期

金元時期向來有「蘇學盛於北朱學盛於南」之說表面上看來北方

對蘇軾似乎極為崇慕22但究其實質金元文人並非全面性接受只是將焦點集

中在學習模倣蘇軾的創作風格上對其生平與文學研究並不感興趣故學術成

就相對薄弱再者金元二朝時值戰亂文獻難徵後來的研究者囿於史料的缺

乏難以還原當時形勢致使此時期成為「蘇軾研究史」中著力較淺之處

(四) 明代「中熄」期

明代有著名的「唐宋詩之爭」詩壇普遍「宗唐不宗宋」對宋代文學並不重

視然而明人喜愛蘇軾(如方孝孺公安三袁竟陵鍾氏劇作家湯顯祖及名

列後七子之一的王世貞23)儘管研究的風氣不盛作品輯佚卻有長足的發展另

外明代評點派盛行出版過許多蘇軾詩文的選評本有利於蘇軾詩文的普及

(五) 清代「復熾」期

清代學術受到政府大興「文字獄」的影響重點轉往傳統故實的整理清人

不但重新整理歷代流傳的東坡詩注同時重出己意加以箋註現今可知的版本就

22 清初著名學者錢謙益即認為「眉山之學流入於金源而有元好問」見【清】錢謙益著【清】

錢曾箋注錢仲聯標校《錢謙益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冊六《牧齋有學集》

(下)卷 39〈復李復則書〉頁 1344 23 王世貞的態度值得注意按照當時的文學氛圍前後七子倡導的「擬古復古主義」仍為主流

王世貞接續李攀龍主盟文壇凡二十年向來堅持「文必秦漢詩必盛唐」論詩極重格調法度

在王氏的評比中宋詩格調明顯不如唐詩因此抑宋以「惜格」語多鄙薄然而王氏對身為

宋人的東坡頗有好感不但遍覽蘇文並在《藝苑卮言》中大加議論有「懶倦欲睡時誦子瞻

之文及小詞亦覺神王」之語分明有傾慕之意然受制於「今雖有好之(蘇詩)者亦不敢公

言於人」(見氏著《讀書後》卷四〈書蘇詩後〉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台北台灣商

務書局1983)冊 1285頁 1285-48)的文壇風氣只好轉為低調王氏的態度反映了同時代

文人對「蘇學」難以表態的窘境可作為我們瞭解明代蘇軾接受情況的重要參照

8 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

有查慎行翁方綱馮應榴王文誥沈欽韓等數種專長特色各有不同24而

「蘇詩評」正是在「箋註成風」的條件催化下得到了空前的發展比較重要的

有查慎行汪師韓紀昀趙克宜等人其中最特別的是紀昀他幾乎盡評蘇詩

且能自成體系對後人理解蘇詩極有助益而清人對蘇軾的高度興趣更體現於眾

多的詩話詞話曲話賦話中精彩評論處處可見清末張道更出版了一部專

評蘇詩的《蘇亭詩話》將東坡詩研究推向了盛極的高峰生平研究的部分王

文誥將蘇詩繫年與詩人紀年並列齊觀寫成了《蘇詩編注集成總案》可視為南

宋以來蘇軾生平研究的集大成之作在同類著作當中極具代表性

(六) 現當代「熄」而「復熾」期

民國成立距今雖只百年之遙然而中國政治體卻經歷了數千年來前所未有的

變局在由專制集權走向民主開放的過程中除了政治情勢長期動盪國家經濟

岌岌可危的戰亂效應之外東西文化激烈碰撞的結果使得人們的思維模式遽烈

更新傳統文化因而質變另外一九四九年大陸易幟海峽兩岸在不同的政治

型態領導下生態迥異特殊的歷史背景使得現當代蘇軾研究呈現出「時間」與

「地域」交橫錯雜彼此影響的繁複格局而這也是回顧此時蘇軾研究史必須注

意之處

首先以二十世紀初至一九四九年作為第一個時間斷限此時國家正處於內

憂外患戰事方酣的階段學術研究幾近停頓然而正是在這烽火漫天的動亂

氣氛中蘇軾文本的整理工作悄悄地展開了各種詩文全集選集補註本接連

出版主要發行地為上海以蘇詩為例較具代表性的清代大家如查慎行《初

白庵蘇詩補註》馮應榴《蘇文忠公詩合注》和王文誥《蘇文忠公詩編註集成》

都曾多次付印25顯見「編年註」逐漸取代其他二者成為三大蘇詩系統中最受

青睞的一脈26然而學術的榮景終須奠基於穩定的時勢蘇軾文本的重整與出

24 以最常被拿來比較的馮應榴和王文誥為例馮氏樸學出身對考據極有心得故註詩時「援證

群書」再以此基礎加以「考稽辨訂」雖博得「以註見長」之名卻也犯了拘泥字句來歷晦澀

詩旨的毛病至於後起之秀王文誥則以「精熟東坡一生行實」聞名不但重新安排二千七百餘首

蘇詩的次第同時對詩意間有發明增補了紀註之不足立論風格簡明平實然而王氏認為詩乃

「性靈所發」以此論詩則有主觀武斷立論不周之嫌由此可知馮王二人雖然都被視作

清代註蘇集大成者但實際上各具擅場對蘇詩的傳播貢獻極大請見《蘇軾詩集》冊一孔凡

禮〈前言〉頁 15mdash17 25 廿世紀大致出現二次蘇軾文本的出版潮一次是西元 1911 至 1940 年左右大量蘇詩註本傾巢

而出三O年代流行編纂大部頭的「叢書」更使清註蘇詩得到全面出版的機會後來這些琳

琅滿目的詩選集註在八O年代捲土重來構成了上個世紀蘇軾文本的第二波出版狂潮詳細的出

版書目可參考曾棗莊等著《蘇軾研究史》頁 415 26 所謂蘇詩流傳的三大系統一為全集本指收在《東坡前集》《東坡後集》《東坡續集》中的

蘇詩歷代都頗流行二為分類集註本主要指王十朋的《百家註分類東坡詩》在南宋元

第一章 緒論 9

版雖在民國草創時期風行過一陣但似乎只能稱得上曇花一現一九四九年海

峽兩岸展開對峙所有交流一律禁絕二十餘年緊繃的政治局勢迫使學術工作進

入了低宕的「沈滯期」尤其中國大陸在建國的頭三十年風波不斷社會禁忌極

多根本沒有發展學術的條件而蘇軾在長達十年的「文化大革命」中被視作「保

守派」「反動派」「頑固派」「投機派」的典型人物使他更不可能躍上學術的

殿堂負面能量過於充斥此時大陸的蘇軾研究可謂完全停頓蓄積的能量一直

等到文革結束之後才全然爆發許多學者為了摘掉蘇軾頭上「投機反動」的大帽

子極力發表文章為其平反使得七O年代的大陸學壇充斥了對「蘇軾真實形象

與歷史評價」的辯論雜音27如曾棗莊的《蘇軾評傳》即是在此情勢之下的「義

憤之作」28因此極力鋪寫翻案緣由詩人的文學成就反而被忽略了相較之下

臺灣的情勢提供了學術工作一個相對穩定的發展園地蘇軾開始以「大文豪」的

姿態現身在兒童讀物大眾歷史小說或學術專論中並於六O年代成為眾多傳記

作家的書寫對象唯此時作品多傾向於通俗趣味的性質塑造詩人形象時僅能做

到片面的呈現如「風流詩人」「文壇巨擘」「全能才子」之類缺乏深入

而全面性的理解這樣的解讀方式也許是受到傳統「知人論世」觀念的影響因

此此時的蘇軾研究主要以生平與傳聞佚事的介紹最為大宗其他子研究則以

蘇詞得到的關注最多成就也最高詩散文賦策議helliphellip等完全無法與之

比肩尤其蘇詩研究的數量不及蘇詞一半顯見當代對於蘇軾研究的關注焦點

在異文類間呈現了一種失衡的狀態

一九七七年宋碧雲翻譯的林語堂《蘇東坡傳》在台出版幾乎同時完成的

還有張振玉的版本雖然似乎是宋本獲得的關注較多但張本在大陸二度翻印後

流傳更廣對蘇軾形象的定型與傳播助力更大無形中擴大了林語堂東坡傳記的

影響力然而林氏此書魅力何在一般認為這和作者筆下刻劃生動最為相關

林語堂早年留學美德融攝中西的寫作風格自成一家加上生性詼諧對蘇軾

明格外受歡迎三為編年註本主要指施元之顧禧施宿合撰的《註東坡先生詩》四十二卷

元明流傳甚少幾乎失傳然而自清人宋犖邵長蘅馮景等整理出版《施註蘇詩》四十二

卷和《續補遺》二卷後編年註轉為盛行直接帶動了查慎行王文誥翁方綱紀昀等人的註

釋工作影響現今尤鉅以上說法參自曾棗莊等著《蘇軾研究史》頁 414mdash415 27 茲舉數例為證否定東坡人品文學者如〈揭穿蘇軾尊儒反法的兩面派嘴臉〉(《南京大學學報》

19741)〈北宋尊儒反法的反動政客蘇軾〉(《湖北文藝》19752)此類文章多從無產階級的角度

對蘇軾依違在新舊兩黨政策間「務實唯用」的政治態度大加撻伐至於平反的文章極多自 1978年 3 月起陸續發表如王水照〈蘇軾的政治態度和政治詩〉(《文學評論》19783)馬積高〈試

論蘇軾的政治態度和文學成就〉(《湖南師院學報》19783)邱俊鵬〈蘇軾政治思想管見〉(《四

川大學學報》19794)劉乃昌〈蘇軾同王安石的交往〉(《東北師大學報》19813)黃海澄

黃廣華〈蘇軾與王安石變法兼及蘇軾的哲學思想〉(《古典文學論叢》19819)helliphellip等平

反者對蘇軾的政治態度思想及文學創作進行全面的評價尤其著重與王安石間的交游情況企

圖以歷史證據還原東坡形象確立客觀的評價標準 28 此書初稿完成於 1978 年由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19819)1995 年台灣學海出版社出版的《三

蘇傳》其中蘇軾部分即是《蘇軾評傳》的內容

10 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

性格的觀察頗有獨到之處因此儘管他在書中表明對蘇軾人品個性多做解釋「總

是徒勞無功的」29但他以「混合型的人生觀」為揉雜三教的蘇軾定調成功獲

得了眾多學者及讀者的認同最重要的是林語堂特別重視詩人行為的動機和歷

史背景因此舉凡北宋的藝壇消息妓院風情養生學問佛道境況等都被

納入說明之中以此營造出一立體逼真的寫實情境讀來格外引人入勝這是林

氏書寫策略的一大特色現在看來儘管作者所詮釋的觀點以史實的角度來檢驗

並非全無可議之處30但他確實塑造出一個性格多層次形象極鮮活的「擬真人

物」因此成為後繼者撰寫東坡傳記時幾乎必備的參考資料同時也是眾多學者

研究質疑與補正的對象31此書的份量由此可知

在幽默大師的推波助瀾下蘇軾的生平研究正式起飛掀起了一股撰寫傳記

的熱潮至今每隔二三年總會有不同的詮釋版本問世32文學家擁有如此眾多

的傳記分身蘇軾可說是中國文學史上第一人此時臺灣學界除了繼續處理著

述版本等「基本問題」外33東坡事跡的相關研究也方興未艾學者開始留心詩

人的貶謫心情或論其人生困厄或論其謫居經驗大多以點出詩人「曠達」的

人生觀作結從而突顯「詩窮而後工」等文學創作觀點值得注意的是一九七

八年十二月中共政權確立了「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團結一致向前看」和撥亂

反正的指導方針風聲鶴唳的政治氣氛終於和緩下來34在西方思潮大舉傳入之

下對岸的學術活動正式復甦邁向了八O年代「新文學」風潮的路途揭開學

術界豐富多元萬途競萌之研究盛況的序幕

首先文本的輯佚整理再度成為重點詩詞文都有專集出版與民國初

年第一次出版潮不同的是此次的整理是在前人的基礎上精益求精學者們「校」

然後「釋」並非單純的翻印性質另一方面文學研究仍未跳脫傳統格局大

29 林語堂《蘇東坡傳》(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2004)〈原序〉頁 5 30 但須注意的是林語堂在出版之時曾自陳其寫作緣起只是「以此為樂」而已無意把這本《蘇

東坡傳》寫成學術著作(見氏著《蘇東坡傳》〈原序〉頁 5)這樣的定位在後人對之進行評

論時應加以考量 31 如陸以霖〈林語堂筆下的蘇東坡《蘇東坡傳》〉(《出版與研究》第五期19779)王保珍

〈《蘇東坡傳》(林語堂著)的欣賞與補正〉(《書評書目》55 期197711)陳新雄〈國色朝酣

酒天香夜染衣林語堂先生《蘇東坡傳》所提到的東坡兩首詩辨析〉(《教學與研究》15 期

19936)helliphellip等文 32 其中蘇學學者熱衷此事的現象尤其引人注目先後投入蘇軾傳記寫作的學者有劉維崇《蘇

軾評傳》(1978)曾棗莊《蘇軾評傳》(1981)王水照《蘇軾》(198119901993)朱靖華《蘇

軾新評》(1993)洪亮《放逐與回歸蘇東坡及其同時代人》(1993)李一冰《蘇東坡新傳》

(1996)顏邦逸張晶《蘇軾傳》(1998)莫礪鋒童強《蘇軾》(1999)王水照崔銘《智

者在苦難中的超越蘇軾傳》(2000)helliphellip等數量眾多 33 如王景鴻《蘇東坡著述版本考》(台北臺灣大學中文所碩論1969)和〈蘇東坡著述版本考〉

(上)(下)分別收入《書目季刊》第四卷第二期196912 和第四卷第三期19703 34 饒學剛朱靖華〈二十世紀蘇軾文學研究述略〉收入中國人民大學中文系《中國蘇軾研究》

(北京學苑出版社2004)第一輯頁 531

第一章 緒論 11

多數學者致力於延續過去十年對於蘇軾各期文學的研究工作但後出轉精「單

點深入」的研究方法逐漸取代泛論成為最普遍的審題趨向由淺入深集點成

線蘇學學者的努力除了表現在詩學詞學美學體系的建構上還包含了學術

社群的概念萌芽與推廣在中國大陸情勢驟轉的當下西方學界也正蘊釀著「全

球化」時代的到來這是由於工業革命之後機械使用的情況日益普及化與精緻

化人們旅行或運輸的速度加快造成異地知識技術間交流效率的提高資訊

跟隨人們移動的腳步開始流動使全球的知識形成一種非單向的動態連線關係

進而構成了社會歷史政治經濟文化科技等系統整合發展的局面亦即

今日跨領域或文化研究的濫觴「全球化」思潮的擴張宣告了人類文化即將告別

地域互隔的年代激發人們對於生活另一種全然不同的思考其中的一個比較顯

著的影響即是「導致許多新的構成性的具有巨大潛力的社會組織或各種新

的社會群體」35他們(如各種研究和大學群體)通常熱衷於某項議題或理念

藉助網路互相影響展開有別於傳統的研究形式在這個變數充斥的時期研究

視域和研究社群自然也發展出相應於時代的特徵最具代表的即是「蘇軾研究學

會」的出現

一九八O年「中國蘇軾研究學會」成立於四川眉山的三蘇祠自此終結了

過往「以王安石變法的角度為出發」的研究慣法此學會以「蘇軾」為討論核心

每一至二年輪流在中國各地舉行研討會36論文內容包羅萬象翻開過去十餘次

研討會後出版的論文集裡面內容涵蓋面之廣幾乎遍及蘇學的各個層面成效

驚人由於響應者眾蘇軾研究學會在廿餘年的苦心經營下創造了高度的研究

效益曾棗莊教授在評論蘇軾研究學會的貢獻時說道

蘇軾研究學會不僅推動了國內專家學者和「蘇學」受(案錯字當作「愛」)

好者對蘇軾的全面研究同時推動了對蘇洵蘇轍及蘇門四學士的研究

學會還聯繫了日本韓國美國及香港臺灣澳門地區的學者進行了

廣泛的學術交流使蘇軾的研究走出國門使外國人更加了解世界文化名

人蘇軾37

的確若以「蘇軾研究學會」成立的一九八O為分界後來的「全面復興」或

35 J希利斯米勒著郭英劍等譯《重申解構主義ldquo全球化rdquo對文學研究的影響》(北京中

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頁 289mdash300 36 除了眉山之外曾舉行的地點有湖北黃州廣東惠州河南平頂山浙江杭州陜西鳳翔山

東煙臺海南儋州山東諸城江蘇徐州河北欒城helliphellip等地幾乎都是東坡當時行腳之處選

擇這些地點舉辦蘇軾研討會情味與意義兼具 37 曾棗莊等著《蘇軾研究史》頁 453

12 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

許是過去數十年所不能想像的在這個意義上我們可以說「蘇軾研究學會」

提供了海內外所有對東坡感興趣的學者一個研究平台加快了彼此意見交流的速

度而定期的集會和出版更是蘇軾研究衝高數量的重要關鍵另外從學者的

角度來看學會的運作可使他們熟悉彼此對於鞏固學術社群的向心力也有幫

助無形之中一個「蘇學」的「認同圈」於焉形成蘇軾研究開始邁入「組織

化」「系統化」的階段是以饒學剛等人稱之為「真正發展到學術化階段」之時38

新型的研究型態尚不止於此除了上述的學術社群廿世紀最後二十年的漢

學界還面臨了來自西方文論的衝擊和挑戰臺灣方面此時正值眾多留外學人歸

國之際在他們的倡導下西方文論的運用成為未來二十年學壇研究的重要方

法相形之下中國大陸雖然沒有大量的返國學者加以助陣但時勢所趨學術

研究也開始普遍採行來自西方的論文範式產生了一批選題論證都十分新穎的

著作論文另一方面新式研究法對舊有命題也造成強大的影響昔日「骨架已

具」的舊題材被放在多學科交叉的綜合視野中重新詮釋企圖呈現更為立體飽滿

的文化形態為蘇學研究填上血肉視域融合的刺激對學者來說無異於打開研

究的另一扇窗運用經此產生的研究動能來檢視重要的既成題材多能翻轉新

意再者對於許多尚未說清的問題來說現當代的研究方法提供了「知人論世」

以外的另一種切入角尤其當文論與問題的邏輯理路相同時可能就此成為開啟

寶庫的鑰匙研究主軸既已奠定這波「舊瓶裝新酒」的研究熱潮很快地在個人

際遇文學美學思想helliphellip等子領域累積出相當的成果短期內就創造了蘇學

九百年來罕見的盛況

其中與本文關係最為密切的主題乃是生平研究和詩學研究前者的部分

大陸學者孔凡禮的《蘇軾年譜》(全三冊)當仁不讓此書之緣起主要肇因於

孔教授對於清人王文誥《蘇文忠公詩編註集成總案》援引資料未及全面的感嘆

雖說王氏以個人所藏從事著述要籍疏漏在所難免但因「時至今日其書已不

能盡饜人之意」39於是作者在點校《蘇軾詩集》《蘇軾文集》的第二年參考

總集別集類書史書筆記詩話方志金石碑帖中有關蘇軾之紀述撰

寫年譜窮九年之力大功方成《蘇軾年譜》既以補罅前作切合時用為出發

點自然不以單純的資料補充為滿足除了作為底本的王文誥《總案》之外作

者集合了《宋史》《續資治通鑑長編》《續資治通鑑長編拾補》《太平治迹統類》

《宋大詔令集》《宋會要輯稿》《東都事略》等書加上六百多種古代圖籍力

38 參見氏著〈二十世紀蘇軾文學研究述略〉收入中國人民大學中文系《中國蘇軾研究》第一

輯頁 532 39 孔凡禮《蘇軾年譜》(北京中華書局2005)上冊〈自序〉頁 2

第一章 緒論 13

求貼近北宋史實因此作者在行文時不但詳細交待人事時地物之來龍

去脈將目前所有可見的相關資料摘文節錄以供稽核同時幾乎所有的蘇軾

作品都得到了繫年對於許多舊注編年的謬誤也加以糾正此外孔教授還考證

出前人認為無可考的蘇軾交游展現了極為細膩的考證工夫和謹慎的研究態度

這一點從他在運用現當代的論文成果時不忘隨篇附註的習慣亦可看出曾棗莊教

授對此書評價極高言其具備「資料詳實言必有據」「詳而不繁」「考證精核」

三大特點是繼王文誥之後最詳實的蘇軾年譜40作者的用心經營使此百萬鉅

著在當代年譜學研究中異軍突起成為蘇軾生平研究的重要里程碑對後來有志

於蘇學的研究者來說貢獻尤大

卷帙浩繁的《蘇軾年譜》走的是傳統研究的路徑除此之外生平研究還延

伸出了許多分支如前所述全球化浪潮的襲捲造成合科研究之興盛尤其注重

文化意涵的發想八O年代之後「文化研究」當道主要特色一是研究古代文

學時「由單純的價值判斷而轉向文學事實的清理」即文學研究對於「客觀歷史」

的回歸二是重視「歷史文化」的綜合視角企圖以時代的總合「精神狀態」

作為個體或群體研究的參考前提總而言之此一轉型期的重要特徵在於「文化

意識」的覺醒41生平研究受此灌注詮釋內容因而產生了某一程度的微調

即對蘇軾「文化性格」的勾勒與詮釋過往的東坡傳記在描繪詩人時大多著重

「寵辱不驚」形象的呈現藉此推論「曠達」的人生觀按照我們對於蘇軾的理

解這類評語的確切中了詩人安順處逆的精神然而會被選來作為佐證的史料

永遠是經典的那幾則當傳記一再推陳出新事主的形象很難不流於「性格扁平

化片面化」距離「真人」的標準越來越遠筆者認為此類困境的產生主

要是起因於研究者過度專注於傳記主角的「生平本身」未對其生命情境進行全

面性的考量任何事件的發生都有其獨特(且複雜)的語境但因歷史只能呈現

片面的記載後人在解讀時如果不能進行多線評估多方設想很容易就忽略

掉最大特徵之外的其他細節甚至可能將個人從整體的時代氣氛中拔起使研究

主體變得獨立且封閉按照我們對於人類生命型態的理解群居動物本身和集體

的生活型態之間二者理應密不可分因此在進行生平研究時將個體置於較

大的文化脈絡中加以考察應是較好的選擇何況本文關注的蘇軾身為北宋大

家從他擁有的各項條件看來比起一般的研究對象似乎更適合此一方式林融

嬋認為

40 曾棗莊等著《蘇軾研究史》頁 447 41 本段出自傅璇琮為東方出版社「日晷文庫」所作的〈總序〉參見錢志熙《唐前生命觀和文學

生命主題》〈總序〉頁 1mdash3

14 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

文化與個人既然是一種相互創發相扶前進(也有可能是後退)的狀態

而人的存在又是一種必然的「在世存在」那麼個人的得失榮辱則必然的

與文化相關這裡的相關所包含的不僅僅是文化對個人的啟發還有個

人在「詮釋」過後對文化的貢獻helliphellip42

林氏之說突顯了「文化造就個人個人影響文化」的雙向迴旋關係普通人如

此擁有卓越成就的時代名人更是如此蘇軾以文名世活躍於古代文人所能參

與的各種領域他既無法超脫於所屬時代其思想文學自然受到「宋代文化」的

沾潤另一方面詩人在文學藝術各方面的獨到造詣向來又被視作「宋型文化」

的典型這也就是說蘇軾對「宋調」面貌之成形有舉足輕重的影響力一來一

往「個人與文化的雙向迴旋關係」因而形成除此之外從實際的生活經驗看

來人的性格是極為複雜的不但會因應各種生活經驗而產生變動同時也容

易受到外在因素的挑撥出現他人感覺不可理喻的行為古人嘗說識人時要「聽

其言觀其行」正是企圖經由個人與社會互動關係的考察探知其性格基調

換言之性格便是個人身處「文化環境」中「在世存在」的因應態度所以綜

上所述研究者倘若想要呈現一個「真蘇軾」便不可不將詩人置於文化的脈絡

裡加以檢視從而藉助史學社會學政治學甚至經濟學等學科的綜合考察

以期獲致一種較好的理解

這波「文化性格」浪潮引起的迴響十分熱烈各方關注的焦點大多集中在

詩人固有形象的反思企圖重新賦予更為精緻的說解對於蘇軾性格的解釋最

普遍的研究型態是以「時間」為主軸仔細梳理歲月推移過程中詩人心境的各種

起伏與轉變六十六歲去世的蘇軾從他二十二歲出蜀應試寫下第一篇〈刑賞

忠厚之至論〉開始創作生涯長達四十四年在這麼大的時間跨度中寫作出來的

豐富成果自然伴隨著詩人多彩多姿的出處經歷呈現了階段性的差異其間所反

映出來的思考轍痕正是蘇軾人生思想變動的軌跡關於這個部分歷來的分析

研究無論是從整體仕宦經歷來加以把握的宏觀角度還是擷取八大創作分期43中

任何一處關鍵來詳加論析的微觀闡述似乎總是無法周延而清楚的歸納出始終處

42 見氏著《蘇軾超曠情懷與文化關係研究》(嘉義南華大學文學研究所2004)頁 2mdash3 43 蘇軾的創作階段清人王文誥在《蘇文忠公詩編注集成識餘》中將其分為八期分別為《南

行集》和簽判鳳翔熙寧還朝倅杭守密入徐湖謫黃元祐召還謫惠渡海(【宋】蘇軾

著【清】王文誥注《蘇文忠公詩編注集成》(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67)冊六頁 3708mdash3709)

而近人江惜美分之為六初歷仕宦的奔放期烏臺詩之諷諭期黃州貶謫之沈潛期元祐回朝之

凝定期復貶惠州之圓融期遠謫海南之精深期(請見江惜美《蘇軾詩分期代表作研究》(台

北華正書局1996))至於王水照則以二次「在朝外任貶居」的迴返過程來概括

請見氏著《蘇軾論稿》(台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1994)〈蘇軾創作的發展階段〉〈蘇軾的

人生思考和文化性格〉二文)創作分期的方式會影響分析策略故學者們多視研究重點因革之

實則大同小異讀者可自行參照

第一章 緒論 15

於變動中的蘇軾人生境界針對此問王水照教授在〈蘇軾的人生思考和文化性

格〉一文中提出了較具代表性的看法

王教授認為蘇軾面臨中國文人生命中兩大課題「出處」與「死生」的

衝擊一生仕途困挫幾瀕死境卻能安之若素主要的原因在於三教融合的思想

背景在此作者提出蘇軾人生道路的二條基線一則受到傳統儒家思維的影響

充滿了自進進人的淑世精神而「立德立功立言」的三不朽古訓更讓蘇軾

早年的社會責任感與歷史使命感得到強化成為畢生行事的基調基線之二乃

是互補於儒家出仕觀的佛道思考多在其身陷逆境時發生作用看得出來作

者推論蘇軾的文化人格將其源頭歸因於「多元傳統文化」因素彼此間勢力的消

長與融合這個部分由於學者們的研究都是從第一手資料歸納而出多年來已

成定論然而雖說方向已定但因蘇軾思想涵蓋面之廣之雜要清楚描繪其性

格的多樣性實屬不易就此王教授嘗試以「狂」「曠」「諧」「適」四個方面

來概括之所謂「狂」者主要是出自詩人天性才情的傲氣展現出來就有了

傲世忤世抗世的成分這一點在「烏臺詩案」發生前發揮得最為清楚然而

隨著朝中行走日增年輕蘇軾對於自己的「狂直」其實不無反省的意味其中摻

雜了幾許畏世與厭世的心情不斷依違於張揚與內省二端東坡在「詩案」的洗

禮之後對「性狂」的追求逐漸轉向「一種深思了悟基礎上的任真」44換言之

是一種對內心「真我」的價值選擇而這個選擇的形成與詩人性格中「曠」極

為相關所謂的「曠」主要是對是非榮辱得失的超越與外鑠的「狂」遙

遙相對對於東坡來說或許「曠」是他天生性格的質素雖然存在卻未必發

揮然而在一連串極為痛苦的貶謫經歷之後「曠」的因子催化了蘇軾文化人格

的成熟度使之具備「九死南荒吾不恨」的磊落胸襟至於「諧」一般都認為

「諧」是蘇軾人格中最突出的特色之一在他人生思想的意義上有淡化苦難意

識化解悲傷的功用乃是一種自我調節機制45在此作者提出東坡的「諧」

具備了「對抗挫折迎戰命運」和「體現真我自為優越」二大意義其中所論

似乎正可概括為「性諧」與「文諧」二個面向從內在情性與外在行徑(包含「言」

與「文」)的相互作用清楚地刻劃出蘇軾性格的俏皮之處最後王教授以「適」

作為蘇軾人生思考和性格樞鈕的落腳點詩人能夠不囿於外在環境的不如意在

尋常日用中發現愉悅與美始終堅持「閑適」的追求使其現實人生由此化作藝

術人生充滿了審美情趣的意境

王教授此文從性格系統著手將審美意味濃厚的「人生境界」解讀為「個人

44 王水照〈蘇軾的人生思考和文化性格〉中國人民大學中文系《中國蘇軾研究》(第一輯)(北

京學苑出版社20047)頁 15 45 王水照〈蘇軾的人生思考和文化性格〉頁 17

16 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

獨特秉性」對於生命中衝突情節之因應與調節的產物相較於一般單論東坡性格

中某些特點之篇章可謂自成一家可惜的是受到篇幅所限此文在許多相關

的論題上僅僅點到為止如文中論述佛道二家對於蘇軾人生思考的影響時舉

詩集中反覆吟詠的「吾生如寄耳」和「人生如夢」二句為例藉以印證詩人那股

揮之不去的「人生空漠之感」就文章所言「吾生如寄」「人生如夢」體現了蘇

軾對於人生無常性的感受一來應是漢末古詩十九首以降「人生忽如寄」意識的

繼承與發揮二來蘇詩感歎命如蜉蝣卻能跳脫消極的聲調表現出「悲哀的

揚棄」由此構成宋調的基準另外「人生如夢」一句雖突顯了對於人生「虛幻

性」的感受但詩人卻將自己對前途的信念和追求寄寓其中展現出個體強烈的

主觀意志也表達了他對自身「真實存在」的肯定46筆者認為王教授所言固

然無誤以此釋蘇也得到了相當的效果然而倘若我們回到蘇軾三教融合的思

維模式那麼寫於四十二歲到六十六歲這段期間的「人生如夢」和「吾生如寄」

便不可單純將之視為文學史上抒情主題的分支而應進一步考慮到佛教典故的影

響因為此時詩人已處於中晚年階段多次的遠謫貶居提供他嫻熟佛經內典的

機會長期浸染之下他對佛教義理的掌握早已超越單純的字義解讀而是上

升到一種透過日常生活的實踐而獲致的心領神會之層次這些內化的佛經材料一

旦受到適當條件的召喚自然就在作品當中顯露出來47是故看似尋常的「人

生如夢」和「吾生如寄」除了具有文字審美及文學抒情的意義之外為求釋義

周全尚須遠溯佛家「如夢觀」等理論範疇方能闡明詩人原旨而這恰好也是

本「生命觀照」研究所應探討的重要內容因此將在後續篇章詳論之

值得注意的是在目前學界對「文化性格」的討論課題中以「曠達」的內

涵與反思最受矚目除了上述王教授的說法之外對此進行專題研究的還有林融

嬋在其二OO四年的碩論《蘇軾超曠情懷與文化關係研究》中林融嬋以宋代

理學為觀照面利用二程與東坡生命格局之異反向證成蘇軾「超曠」生命情調

之所由來乍看之下林氏雖以東坡文化性格中的「超曠情懷」作為主題理應

隸屬蘇軾生平研究的一支然而作者走的是思想研究梳理東坡文化性格時

是將之置於「思想家」的脈絡當中與一般生平傳記慣用「文學家」的思維模式

並不相同可說是本書較為特別之處另外作者捨棄常見的「曠達」特意拈

出「超曠」一詞在解釋蘇軾生命型態的轉變時頗富效用以釋義的角度「曠

達」和「超曠」同指蘇軾的基本生命型態但嚴格說來二者的意涵仍有不同

這是因為在一般的情況下「超曠」二字合用其意主要落在「曠」字換言

46 王水照〈蘇軾的人生思考和文化性格〉頁 6mdash11 47 蕭麗華即認為北宋詩禪融合的痕跡應以蘇軾為觀察的起點詳見氏著〈東坡詩論中的禪喻〉

《佛學研究中心學報》第六期20015頁 246

第一章 緒論 17

之「超」被當成了「曠」的內容但是若從字源學的角度切入則「超」的

本義為「跳」48意指「從自身事物現象越離」而「曠」字本義為「明」49顯

示的是對事物明瞭朗照的狀態引申而有「闊大」之意指的是「自事物現象

中解放」二者相較後者當立於實體界方能有較好解釋而前者則同時兼具形

上與形下雙重特質50由此一來二者的關係便超乎原本的理解增加了另一種

配對之後的可能性

(「超」字)就形下面來說它是「曠」的內容「曠」因具備著「超」的

條件因此能達到面對有限性時的曠達而從形上面來說「超」重歸於

超越界指向本身因此而能指出向上之一路引領「曠」成為「曠」helliphellip51

在此所謂「形上」與「形下」指的即是「超越界」與「經驗界」二大異質界

域「超越」介於其間正好以其「形上」「形下」兼具的雙重特質連結彼此

為「生命進昇」提供機會52由此觀照蘇軾性格可知「超曠」一語突出了東坡

文化人格在各個階段轉換過程中的動態行為讓我們得以進一步思索詩人「生命

進昇」的主要「助力」為何承其觀點林氏在分析〈和子由澠池懷舊〉時指出

蘇軾對於人生感悟的雙重意義在於一將人生看作一種流程在人生無常的無

奈中其實隱藏著一股不需溺於當下的提升意涵二他亦同時表達了對人生存

意義的肯定因為唯有在每一當下認真付出亦不過分執著的生命才能對人

生之流的慨嘆不失於粗淺浮泛53作者以此二點「人生觀想」作為蘇軾「超曠情

懷」的二大維面點出詩人「曠達」的原因在於「承認苦難而又超越苦難」的心

態54給予本研究相當大的啟示

無論是從中國古代文人「學而優則仕」的職業選擇角度或是從政治經驗影

響蘇軾個人的層面來看東坡的仕宦心態實是討論其人格或文學時無從迴避的重

要主題其中又以「仕隱情結」最具代表性關於蘇軾鮮明的「仕隱衝突」心態

很早就有學者提出來論點多集中在「烏臺詩案」後的心路歷程然而檢覈蘇

48 《說文解字》「超跳也」參見【東漢】許慎著【清】段玉裁注【民國】魯實先正補《說

文解字注》(台北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8 十二刷)頁 64 49 《說文解字》「曠明也」參閱【東漢】許慎著【清】段玉裁注【民國】魯實先正補《說

文解字注》頁 306 50 以上改寫自林融嬋《蘇軾超曠情懷與文化關係之研究》(嘉義南華大學文學研究所2004)頁 8 51 林融嬋《蘇軾超曠情懷與文化關係之研究》頁 8mdash9 52 詳細論述請見林融嬋《蘇軾超曠情懷與文化關係之研究》頁 10 53 林融嬋《蘇軾超曠情懷與文化關係之研究》頁 35mdash36 54 林融嬋《蘇軾超曠情懷與文化關係之研究》頁 36

18 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

軾詩文可以發現此說並不確切其「仕隱衝突」的發端至早應可推至未仕之

前並且此一情結隨著個人仕宦經驗的轉折有所不同貫穿終生近年來對此進

行專題研究之代表者當推王秀珊碩論《論東坡詞中的仕隱情懷》此書討論東

坡詞的仕隱情懷主要是以「故鄉意義」的層次變化詞中所運用的典故類型

以及「豪」與「放」的風格內涵作為切入點論述詩人仕隱情懷的內容與「放曠」

詞風的形成55「仕隱情結」向來是中國古代傳統文人的共有心態而東坡畢生掙

扎於「道仕」與「身隱」的兩難情緒之不安在「言情」的蘇詞中頗有表現

最具體的例證即是「故鄉」符碼的反覆使用對此作者引用重覆出現的「功成

名遂還鄉」56說明「歸鄉」乃是蘇軾的仕宦理想並將「故鄉」的意義按照其

人生的進程區分為三個層次

(一)出生成長的原鄉蜀人向來戀鄉不仕詩人出身於斯其鄉關之思自

是濃厚然而受到「衣錦榮歸」的傳統出仕觀念影響加上詩人年華

尚在對於功名仍有期待故「仕」的追求高於「隱」的想望「歸

與隱的指向同一」乃是期待榮歸原鄉的第一層次主要時期為「杭

密徐湖時期」

(二)歸隱的異鄉「烏臺」案後仕途轉為不順在此之中詩人效命地

方在山水之勝與朋友之情的助益下思歸不得的煩悶情結逐漸被「直

把他鄉作故鄉」的想法所取代「故鄉」意義的轉移展現了蘇軾在「自

我」與「現實」中取得平衡的努力與成就促使詩人一方面轉向山水

的慰藉一方面向內尋求「心安之境」此一時期發端於通判杭州之

時並在謫黃之後達到巔峰

(三)心安之鄉謫黃之後詩人歷經起復入朝外任等階段最後遠謫

海南在大起大落的坎坷過程中痛徹理解了「身不由己」的仕宦現

實由於羈旅在外連異地之歸也不可得是以此時東坡融合佛道思

想再度改換心念轉「異鄉」為「心鄉」將回歸之處移至心中

從而達致「仕宦衝突」的最終平衡可視為詩人最高的人生境界57

55 詳見王秀珊《論東坡詞中的仕隱情懷》(台中中興大學中文所 20027)頁 195 56 此句多次出現在東坡詞中如熙寧十年(1077)作於徐州的〈水調歌頭〉(安石在東海)(見鄒

同慶王宗堂《蘇軾詞編年校註》上冊(北京中華書局20029)頁 211)元豐六年(1083)所作的〈臨江仙〉(詩句端來磨我鈍)(鄒同慶王宗堂《蘇軾詞編年校註》中冊頁 490) 57 以上論述請參考王秀珊《論東坡詞中的仕隱情懷》第三章及頁 196mdash197

第一章 緒論 19

作者抽出「故鄉」作為尋繹東坡人生境界之所構成的軸線非但具體也極為恰

當對本文研究東坡生命意識頗多值得借鏡之處然而畢竟學術論理難以周全

王文在總結「仕隱情結」時雖已發揮得當但從詩人留下的詩句線索來看仍

有些許未盡之處譬如作者清楚地呈現了「歸回原鄉rarr歸隱異鄉rarr尋求心鄉」

此一心靈軌跡極力鋪陳詩人依違在理想失落與留戀田園的糾結情緒細膩刻劃

了「去」「留」之間「用世志意」和「不遇悲慨」二種意識激盪的狀況然而一

來一往之際似乎失落了「畏禍」此一重要的心理機轉使得讀者只見蘇軾之

「豪」而不見其性格之「真」從蘇軾輾轉各地時所上謝表之內容我們其實可

以明顯察覺詩人對於君威難測樹敵眾多的不安全感這種「畏禍心態」尤其表

現在二三階段之間乃是個人對多舛前途最真實的情緒反應捨之不論除了

有簡化人物性格的危險之外更無以呈現詩人最終「選擇」走向「超曠」的可貴

之處另外蘇軾晚年雖已求得「心安之境」但吟詩時仍作「此生念念隨泡影」

之語58無奈自嘲溢於言表與其同時詞作大異其趣此現象似乎可追溯至文類

性格因為對宋人而言詩詞分屬於不同的情志書寫系統雖然東坡創作時習

慣游走於各種文類之間但若細心檢閱詩集並加以對照可以發現二者慣用的典

故語例並不完全重覆援引王秀珊此文的分析成果東坡詞的典故類型主要有三

類事功型(以謝安為代表)執著型(以劉禹錫為代表)隱逸類(以陶淵明為

代表)59但詳察東坡詩可知在這三類之外還有更常使用的詩典如蘇軾一

再引用的「馬少游」及「桐鄉吏朱邑」事或在「烏臺詩案」之後重覆出現的「東

門黃狗」不但抒懷同時也牽涉了詩人對其仕宦事業的自我評價用意與興味

和蘇詞相較皆不相同就此看來此一重要議題若要得到較為徹底的討論那麼

除卻蘇詞之外東坡的其他創作也不能偏廢尤其是「言志」的蘇詩理應加以

整理並進一步統合所有文類的相關資料彼此交叉比對藉助先合觀再微觀的

分析方法來理解蘇軾的仕宦心態才是比較理想的做法也是本文預備發展的重

要方向

蘇詩研究的另一個重要主題在於「禪學」近年來持續在此領域耕耘不輟者

較重要的有周裕鍇張晶和蕭麗華等人周裕鍇專注詩歌與禪宗的關係曾寫作

《中國禪宗與詩歌》一書其中談到禪宗對於蘇軾的影響就認為二者關係極為

密切詩人耽於禪悅不但使之出入叢林與大量的禪僧交游同時也從中學習

到禪家公案的話頭與機鋒培養了創作時運用「博喻」手法的能力並點出「文

58 蘇軾〈庚辰歲人日作時聞黃河已復北流老臣舊數論此今斯言乃驗二首其二〉此詩作

於元符三年(1100)正月七日蘇軾謫往惠州之時年六十四收入氏著《蘇軾詩集》第七冊

卷四十三頁 2343 59 請見氏著《論東坡詞中的仕隱情懷》第四章

20 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

字禪」乃是蘇黃二人詩法分途的重要依據60當時作者固然對詩人「以禪入

詩」的特色作了清楚的說明然而終究只是文學現象的呈現對創作背後深刻

的審美機制並無探討這個問題在數年之後的《文字禪與宋代詩學》獲得解決

在《文字禪與宋代詩學》這本書中周教授將論題加以深化直接探討創作現象

的本源指出蘇黃之所以以文字為戲主要是以禪宗的「游戲三昧」作為理論

依據加上士大夫本身固有的俳諧文學的傳統而構成文中還提到

蘇軾和黃庭堅在借禪宗語言藝術為詩方面雖多共同之處但二人通過文字

游戲所要達到的目的仍有不同概括說來蘇軾是「借禪以為詼」即借

用禪宗詼詭反常的思維方式來表達自己戲謔的人生態度黃庭堅則是「打

諢通禪」即把雜劇的諢趣與禪語的詼諧結合起來表達自我完善的人格精

神於「游戲法」中見「真實相」61

作者從詩人習禪入詩的心態目的推導出蘇黃「借禪以為詼」和「表達自我完善

的人格精神」的不同有助於二人詩歌風格和審美性格的深入理解作者點出

從蘇黃的作品表現可以得知宋代習禪詩人受到「機鋒」或是「打諢」的影響

主要體現在「創作心態」和「語言形式」兩方面前者即所謂游戲態度滑稽為

文而後者則表現為語境的跳躍章法的變換然而儘管從同樣的門路悟入

在詩風的呈現上卻各有不同62周氏指出這固然與性格相關除此之外更有

可能受到他們各自喜好的禪門宗風的影響

雲門宗機鋒迅疾蘇軾得其精神所以作詩隨心所欲八面翻滾臨濟宗

機鋒峻烈黃庭堅得其精神所以作詩除脫凡近不落常情如黃龍慧南

著名的「黃龍三關」晦堂祖心的「觸背關」都有言語道斷不入思維的

特點黃庭堅詩生新瘦硬的語言風格與其精神相近63

蘇黃二家的詩風比較向來是宋代詩學中的重要議題在詩論美學和文學史的領

域皆有其意義周教授捨棄傳統的詩學角度改藉佛家文士化的「文字禪」角度

觀而照之不但突顯了詩歌意象與禪派宗風之間的關係同時也點出文人和其皈

60 氏著《中國禪宗與詩歌》(高雄麗文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47)頁 89mdash91 61 氏著《文字禪與宋代詩學》(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11)頁 155 62 周裕鍇演繹二人詩風指出「蘇詩如長江大河波濤自涌諢趣較顯露層次轉折銜接較自然

而黃詩如危崖高聳斷岸千尺諢趣較隱晦語境意路跨越較大」見氏著《文字禪與宋代詩

學》頁 164 63 氏著《文字禪與宋代詩學》頁 164

第一章 緒論 21

依的禪派精神在本質上的確有其相似之處這點我們由周裕鍇另外一篇〈夢幻與

真如蘇黃的禪悅傾向與其詩歌意向之關係〉可以得到更為深刻的詮釋

在〈夢幻與真如〉一文中作者主要是從宋人接受禪宗的兩種禪悅典型進

而分析這二種範型與詩歌意象選擇之間的關係宋代文人接觸禪宗一來在參禪

的過程中可以獲得愉快的感受此即「禪悅」二來佛禪能有效地消解「倫理政

治與個人存在的衝突」從存在論的意義上揭示了人生狀態徹底解決「儒門淡

薄收拾不住」64的不足之處文人崇奉南禪恰好回應了自身的人生課題與心

靈需求65所以五家七宗各有所好除了受到歷史(時間)和地理(地域)的影

響外文人的「真性」底蘊自當更為關鍵由此視之生命情趣截然不同的蘇

黃二人其性格在和禪門宗風相互加乘之後於是各自蘊釀了特色鮮明的禪學主

題如蘇軾廣泛接觸大乘經典深得「十喻」之義因此在其詩歌創作之時便

多次闡述般若空觀以「人生如夢」的主題具體行之選擇詩歌意象時除了運

用佛經典故之外更因自身對於世界短暫性質的認識特別強調「瞬時激變」的

動態形象的捕捉呈現蘇詩動蕩明快的風格66而庭堅對於禪學中的「心性哲學」

最有領悟對他來說禪乃治心之本目的在於完善道德人格以心性覺悟證得

安身立命之本是以他對認知本源的般若空觀興趣不大將全部重心擺放在「真

如」的追求上67正是這樣的傾向使然黃庭堅十分自覺地將禪宗的心性哲學

儒家的養氣觀和道家的心齋理論融合為一因此他所選擇的詩歌意象不是作為

虛幻無常的對立存在(如堅毅不屈的金石松柏)就是作為污穢渾濁的對立存

在(如表裡澄澈的秋江出淤泥而不染的蓮花)前者求其「真」後者明其「淨」

往往具備了虛靜沖澹清峻凝鍊的美學特徵由此構成山谷詩學與人格互相輝映

的「壁立千仞」的審美境界68

張晶《禪與唐宋詩學》同樣是以「禪學」作為視角探索唐宋時期禪宗思想

對於詩人心態的滲透並以詩為中心討論「禪」在經過了詩人創作心靈的轉化

之後對詩歌面貌造成了何等的影響作者認為

禪之於士大夫其主要意義並不在於「成佛」的宗教皈依而在於以「如

夢如幻」的人生觀來解脫靈與肉的苦惱困惑69

64 張方平「儒門淡薄收拾不住皆歸釋氏耳」收入釋志磬《佛祖統記》(揚州江蘇廣陵

古籍刻印社1992)冊五卷四十五頁 1949 65 周裕鍇〈夢幻與真如蘇黃的禪悅傾向與其詩歌意象之關係〉收入《文學遺產》二OO

一年第三期頁 68mdash69 66 氏著〈夢幻與真如蘇黃的禪悅傾向與其詩歌意象之關係〉頁 6974mdash75 67 氏著〈夢幻與真如蘇黃的禪悅傾向與其詩歌意象之關係〉頁 72 68 氏著〈夢幻與真如蘇黃的禪悅傾向與其詩歌意象之關係〉頁 74mdash75 69 氏著《禪與唐宋詩學》(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36)頁 2類似論述亦可參考頁 24

22 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

由於中國人的心理結構偏向「現實務實」對於抽象的「遠離現世」並不真感

興趣因此佛教思想能在中土普遍流傳除了自身理論的適用性得到發揮之外

接受者心理狀態的改變絕對是關鍵就本書研究的唐宋詩人而言信仰佛教的契

機最主要的原因還是來自於人生挫折對心靈造成的創傷而「挫折」中最具代

表性者莫過於「貶謫」一事傳統士人一旦遭受貶謫為了消除心中憤懣使

日子好過一點文人大多轉向佛道二家諸如大乘佛學中的「苦空觀」「人生如

夢」等觀念便是藉助於此熱烈流傳相較於唐代宋人對於禪宗的接受的確

較為普遍若要論其修為三教混融的蘇軾更是其中的佼佼者這從作者三番二

次以東坡作為說明的佐證即可發現關於詩人在「以禪喻詩」方面的表現作者

一路尋繹蘇軾在謫黃之後的心靈變化指出詩人「主要是以禪宗的『一念清淨』

『無心於物』的觀念來淡化客觀環境的困窘」70加上對於《莊子》的活用由

此構成他裨補人生的「忘憂理論」作者對詩人心態的觀照極為細膩也一定程

度地呈現了禪風入蘇詩的緣由和成果不過根據作者所言為了擺脫世間憂愁

而被大量接受的視身如夢視人生如逆旅的思想其本質是以佛教「空觀」作為

底蘊然而「『空門』的解脫是以對自身的省思為途徑的但它不是貴身而

是賤身」71既是「賤身」則與宋代盛行的養生風尚在根源上有所牴觸此中情

形為何而蘇軾個人亦頗積極「愛生」平日也熱衷於調養生息合觀言之似

乎可提供我們對於詩人取捨三教理論的標準之認識有助於蘇軾思想研究的完

至於東坡詩與佛教典故的關係則需參考蕭麗華教授的著作蕭教授在二O

O一年撰寫了〈東坡詩論中的禪喻〉探討下開北宋詩禪融合之風的蘇軾其詩

論中散見的佛禪修養並藉此論述蘇門禪喻在宋代詩禪合轍的重要歷史定位首

先作者將蘇軾對於禪學的接受歸因至故鄉眉山的地緣母親與朋友的浸染

最後才是人生經驗的強化由於蘇軾思想具有三教會通的特色因而詩論具備了

「以禪法論詩」「以夢成詩」「詩禪辯證」和「以禪論詩」四種現象然而上

述四種現象中除了「以夢成詩」其餘三種皆可逕與詩人日常習禪的慣性作聯

結此處暫且按下先討論較為特殊的「以夢成詩」因為禪家的本質在於「動

進的心或它對世間生起不取不捨的妙用」72強調「心」的覺察勢必關聯「心」

對生命的認知進一步牽涉「真假」的問題而「夢」與「覺」正是「假」和「真」

最具代表性的二種動作型態是以作者提到「凡學禪者於夢與覺之間體

70 氏著《禪與唐宋詩學》頁 35 71 氏著《禪與唐宋詩學》頁 28 72 吳汝鈞《游戲三昧禪的實踐與終極關懷》(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932)頁 170

第一章 緒論 23

會尤深」73蘇軾習禪多年對此議題更為嫻熟箇中緣由一方面固然是因為

詩人天生資質敏慧感悟力強再者自然是受到《金剛經》的影響蘇軾博覽

佛家內典對《金剛經》更是深有造詣因此以「夢」轉喻人世時不但有聊觀

夢幻視此身如夢之說同時也延伸出了蘇軾對於「前世」的夢喻之說除此

之外夢中得句紀夢境存夢占之舉更不勝枚舉由此可見詩人輾轉於「夢」

「覺」之間思辯的軌跡對我們瞭解詩人審美詩境人生態度與禪學修為皆有助

益然而作者在文中提到蘇軾好用禪語評賞詩作時也不例外但考察蘇軾所

論唐前暨唐代詩作時卻少用禪語74針對此一特殊現象蕭教授未及解答殊

為可惜而蕭教授有鑑於目前研究多未能深入佛典詳考蘇詩中佛家譬喻與佛教

原典之間的關係是以在〈東坡詩中的般若譬喻〉一文中以「般若譬喻」為焦

點審慎爬梳蘇軾詩禪意象形成之由來並就東坡詩中各項般若譬喻的種類和思

想主題進行舉證和論述清楚地分疏了佛家「六如觀」與「十喻」對蘇軾造成的

影響尤其「夢」「幻」「露」等較為常見的文字意象除了歸納其意象特徵

同時還上溯至佛典源頭細數典故意涵細膩地詮釋了箇中涵義75為本文分析

蘇軾對於生命本質的思考提供了極大的助力

一 「生命觀」主題

歷來涉及「生命觀」的研究不少然而仔細考察可以發現「生命觀」一

詞的議題內容似乎眾說紛云鄭惠玲在其碩論中提到以「生命」為主題的論述

研究理應涵蓋的範圍主要有「對生命意義的期待與發揮」「對人生際遇的順處態

度與方法」二者簡單的說除了生物存在的具體生命之外尚應包含人類獨特

思考觀點之下的思想觀價值觀道德觀和審美觀76然而鄭氏對此缺乏舉例

論證使定義未免流於浮泛空虛而書中分辨「人生觀」與「生命觀」之不同在

於前者偏重「對生命過程的往前看往未來設想」與後者「既重生之喜悅而

對未來建構理想但也適時從既有之限定中逆向先為理想預防」77的內涵不全

相似但從筆者自身對於「生命觀」所下定義之瞭解其內容之豐富似乎涵蓋

了作者的全部所言換言之「生命觀」之於「人生觀」應是一種上位概念鄭

73 蕭麗華〈東坡詩論中的禪喻〉收入《佛學研究中心學報》第六期20017頁 257 74 氏著〈東坡詩論中的禪喻〉頁 267 75 氏著〈東坡詩中的般若譬喻〉「聖傳與詩禪 中國文學與宗教國際學術研討會」20041210頁 5mdash9 76 鄭惠玲《名教自然與士的自覺從《世說新語》看魏晉士人的生命觀》(彰化彰化師範

大學國文系在職專班碩論2003)頁 7 77 氏著《名教自然與士的自覺從《世說新語》看魏晉士人的生命觀》頁 7

24 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

文沒有明言其論述標準對於相關議題的開展實有未盡之處另外定義「生命

觀」的還有杜正勝

生命觀牽涉社會組織人生理念宗教信仰和科學(尤其是醫療)知識諸

多層面的問題西周時期禱請的眉壽和戰國秦漢追求的長生可以作

為此一發展脈絡的為兩個定點觀察其中的變化探索兩周秦漢之人

對生命的認識和追求的方式78

杜教授此說主要扣合了醫療史的角度乃是自上古社會「生命追求」的觀念和行

為推衍而出因此是以人體生理系統理論作為切入點詳述中國古代生命觀在

「時代」或「族群」的因素影響下一步一步從具體(形)走向抽象(氣)的本

質認識79值得注意的是人們以「形」「氣」「精」「神」來解釋生命形體的

內外本質這除了可以看出歷來「生命觀」的階段性態變之餘這套本質認識論

經過不斷的發展促成了中國養生文化的成形對日後的哲學思想醫學與醫

療皆有深遠的影響80杜教授的研究乍看之下與本文涉及的主題似乎並不相關

然而人類對於生命價值的追求最早都可溯源至「長生」的渴望上古的「生

命意識」雖然缺乏文學性的審美內涵換個角度卻是另一個層次且更為根源

的生命追求因此本文雖以宋人生命意識為題但考量到觀念與意識的源遠流

長對於前代前前代甚至古代先民的各種生命面向都應有所瞭解在實際研

究的過程中或許可提供另一個不同的參照面向

另外錢志熙的《唐前生命觀和文學生命主題》一書可說是近年來結合「生

命觀」與「文學主題」研究著作中最具系統者錢教授認為所謂生命觀念

指的是一種「上升到哲學層次的生命思想」包含的部分有二一是生命本體觀

即對生命本身的性質的認識二是生命價值觀即對生命應有價值的把握和判

斷且後者是建立於前者的基礎之上的81本書在呈現此一議題的思考脈絡時

採取「通史」的觀點從最早的先民之生命意識開始一直到唐代為止共分為

神話時代詩經時代先秦諸子時代秦漢時代魏晉時代南北朝時代六大階

段運用「理性生命觀」與「非理性生命觀」這對概念考察各時期生命本體觀的

進展狀況再進一步以文學創作為對象分析生命意識對於詩詞歌賦等文類的滲

透情形

78 參見氏著《從眉壽到長生醫療文化與中國古代生命觀》(台北三民書局20054)頁

158 79 氏著《從眉壽到長生醫療文化與中國古代生命觀》頁 302mdash305 80 氏著《從眉壽到長生醫療文化與中國古代生命觀》頁 305 81 錢志熙《唐前生命觀和文學生命主題》頁 3

第一章 緒論 25

首先神話時代是各種神秘非理性的生命觀念的發生期先民對於生命意

識的推想主要表現在死亡現象的觀察與解釋由於人類「死亡」概念是透過大

量經驗法則(觀察到他人之死進而聯想凡人必死)的累積而形成因此在較

早的階段當中先民對於「死亡現象」的理解內涵始終處於一種變動的狀態一

直到要先秦諸子時期方才開始對死亡作出哲學的論證進而思考其中的意義82

此時先民在意識到死亡現象的不可逆之後選擇非理性生命觀導向更為神祕高

遠的境地藉以迴避現實的衝擊因此我們從目前遺留尚存的神話內容探知

這種「非理性」的發揮造就了靈魂觀念的發展和一系列長生不死的幻想不但構

成了後來一切宗教的觀念基礎同時不死幻想延伸出中國文學主題中重要的「仙

鄉」意識對於賦學與六朝的山水詩歌影響尤其深遠83到了第二階段先秦時

代生命意識有了實質意義的轉折觀其具體呈現可從「文學」與「哲學」二

方面加以著手文學方面主要指的是《詩經》《詩經》在內容上雖然部分留

有上古時期長生幻想與生殖崇拜等非理性意識的元素然而整體看來詩人對

於現實生活的描寫充份展現人類對於死亡已經司空見慣穩固的宗法觀念沖淡

了個人對於死亡的恐懼在某個程度上標誌了非理性生命觀的消退等於是宣告

了世俗理性生命觀的時代已然來臨84而哲學的部分則因思想家對於生命價值

取向的不同而產生儒道二種典型道家認為生命最高的價值在因循自然實踐

自己的生命規律故儘管老子和莊子對於生命的體驗有所不同但他們「全生」

的前提是一致的尤其莊子透過浪漫的文學表現加強了他生死觀念的散佈對後

世文人來說恰好提供了精神上超越死亡的自由典型85相較之下儒家對於生

命價值的掌握主要是從道德本體論的角度來思考的由於早先人們在追求長生

不老時認為人類長壽與否的關鍵來自於上天對於個體「道德實踐」的審判順

此邏輯加以推論「德」與「壽」之間便產生了極為密切的關係直接影響了儒

家認為生命問題乃是道德之源的看法86儒家的另一重要特色在於生命價值的社

會化傾向這使他們發展出社會位階凌駕於個人之上的「大我」優位思想是故

個體的價值只有透過實踐倫理道德等社會價值方為正道綜合上述對於儒道二家

考論以此觀照蘇軾思想實有發厥精要的作用對其人生信條的瞭解極有啟

時至戰國至秦漢時代養生思想正式出現養生的思想根源於人類維護生命

的本能從原始先民與環境的生存奮鬥行為中逐漸隨著生命價值的撅發而往「益

82 氏著《唐前生命觀和文學生命主題》頁 11 83 氏著《唐前生命觀和文學生命主題》頁 14mdash22 84 詳見氏著《唐前生命觀和文學生命主題》第二章 85 氏著《唐前生命觀和文學生命主題》頁 53 86 氏著《唐前生命觀和文學生命主題》頁 57

26 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

生」「養生」的意向發展同時豐富了行為遵守的細則值得注意的是這股風

潮不只帶動了社會各個面向的運作與提升(諸如藥學五行思想等)同時養

生思想和政治思想的會通促成了中國古代民本思想的萌芽其中「養生為治國

之本」的概念更成為戰國至漢代最富特色的思想87中華民族「樂生」的優良傳

統便是幻生自此一背景中的生命自信與樂觀到了漢代宇宙自然的大生命觀成

形皇權的急遽昇高代表了整個時代的主流意識傾向於忽略個體生命價值與內在

需求是以此時「小我」的意識淡薄在文學的表現上呈現了「哀傷時命不合」

和「悲士不遇」二大辭賦生命主題強調了現實與自我的矛盾這是漢代辭賦家

對於屈原生命主題的繼承與發揮只是屈子那種「殉道式」的悲壯意識遭到弱化

在大一統的政治格局之下轉為個體體現生命困境的「時命觀」其中的代表者

是賈誼88值得注意的是作者援引司馬遷在〈報任安書〉中將文章創作視為實

踐生命價值的一種做法89尤其漢代盛行擬騷之作以現代西方理論中的「讀者

反應對話」角度來看似乎大有可說之處對於後來文人(如蘇軾)亦影響重

大是故就此而言欲探索漢代文人或蘇軾的生命觀時理應將屈原視為重要

的文學淵源來詳加考察或許能有所發現另外錢志熙在討論漢末樂府詩時曾

說「漢末文人在表現生命主題上的最大成就還不是對自身生命價值觀的展現

而是在其表現的一切生活境界中都滲透著的生命意識將生活境界升華為生命境

界」90其中最重要的四個主題則為根植於人性與人性之中的愛情友情別情

離思91錢教授此一說法提供了本文在定義「生命」議題時的重要參照同時

他對個別詩人的精彩論述也為筆者在論述詩歌生命情調時作出最好的示範非常

值得參考

除此之外較具代表性的還有陳威伯《盛唐詩人生命觀之研究》此書相對

於錢志熙的「通史」觀照方法將唐人生命觀擷取而出獨立觀之其目的是為

了糾正歷來在歸因唐人多元價值觀之成因的平面化傾向作者認為詩人藉由詩

作呈現的複雜思想和價值取向代表的是個人心境遷變生命歷程作詩情境和

目的的折衷結果因此在研究方法上重點放在傳統儒釋道三家對於詩人思想

心理的影響以及詩人對於傳統思想的研究態度從中推導出盛唐詩人的生命態

度與人生實踐從個人生命史的角度來考量作者運用思想與心理分析的研究取

87 錢志熙《唐前生命觀和文學生命主題》頁 104 88 氏著《唐前生命觀和文學生命主題》頁 120mdash133 89 即「古者富貴而名摩滅」一段強調《周易》《春秋》《離騷》《國語》《孫子兵法》helliphellip等

書皆「大底聖賢發憤之所為作也」「此人皆意有鬱結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來者乃如

左丘無目孫子斷足終不可用退而論書策以舒其憤思垂空文以自見」參見【漢】司馬

遷著【民國】韓兆琦選注《史記選注》(台北里仁書局2000)〈報任安書〉頁 1210 90 氏著《唐前生命觀和文學生命主題》頁 182 91 氏著《唐前生命觀和文學生命主題》頁 182

第一章 緒論 27

徑大致是適當的但受到唐人尺牘數量稀少的因素所限本文在研究材料的揀擇

時只大量援引《全唐詩》缺乏更為廣闊的史觀視野如此一來要達到作者

所言「著重在『行為人』的部分加以研究」92並不容易恐有「失真」

的危機不過本文在歷述中國傳統三教的生命觀時分別就儒家三不朽莊子

與禪宗神仙與淨土養生與享樂仕與隱等觀點進行了清楚的論述雖然在「養

生與享樂」一節中作者解釋古人「生命存養」的思想淵源分別來自於儒家的孝

義全忠佛家的超生了死和道家的全生保真然而在描繪唐代之前各朝的享

樂意識時作者明顯忽略了建安到六朝這幾個「生命情調」極具特色的重要時期

尤其是古詩十九首闕此何以成之畢竟唯有針對前代累積的生命意識有所覺

察一旦進入唐代研究才能分辨其中的承續與轉折在進行詩人的個別研究時

才能更為得心應手

至於內文主體也就是分論盛唐詩人生命觀的部分作者挑選的研究對象有

李白杜甫王維孟浩然岑參與高適其中較符本文需要者有李白杜甫

王維等人志懷高遠的李白由於並未如願在仕途上有所發展所以生命情調的

主旋律環繞著生命無常的慨歎而展開藉助「酒」的情感作用來消除死亡的恐懼93根據作者的闡述李白的悲劇根源在於他沒有尋找到一份值得寄託身心的終

極價值是以他的好酒應是出自於一種察覺「人生虛幻」後卻尋無出路的矛

盾與恐慌雖然企圖自我麻痺仍然無法掩飾其深層的憂傷所以其人生境界無

法超脫相較之下杜甫也面臨生命理想與現實生活的衝突並且在不遇之外

還遭遇病苦與老苦的折磨然而老杜在多重打擊之下為自己尋找到「詩」和

「酒」作為生命的出口一方面充分宣洩不豫的情緒另一方面藉助詩中強烈

現實的關懷傾向詩人將「一己的痛苦昇華為對社會弱勢人們的關懷」94由此

一來「小我」的不幸便在「大我」中獲得了釋放相較於李杜王維屬於另

一種典型的生命觀王維早年仕途得意然他秉賦早慧並未將生命價值寄託在

功名之上反而從幼年失祜的經歷中了悟了「無生」的境界95因此以佛教作為

最後心靈的依歸呈現在文學創作的面向則以「無生」和「隱逸」為摩詰詩的

二大主題王維的仕隱狀態值得注意這是因為「出仕」對他來說並非個人積

極追求的人生目標只是一種獲得經濟的生存方式所以當他陷賊而不死還

歸唐朝時仍能在眾臣輕蔑懷疑的眼光中繼續生存箇中關鍵便在於「身心分離」

的生命態度將為了經濟目的而拘限於官場的「身」與內在恆定價值依託所在

92 陳威伯《盛唐詩人生命觀之研究》(台北文化大學碩論2000)頁 3 93 氏著《盛唐詩人生命觀之研究》頁 63mdash91 94 氏著《盛唐詩人生命觀之研究》頁 120 95 陳威伯「所謂『無生』依照佛教的說法一切的存在皆在的世間生滅變化了悟這種幻有的

生滅變化後的絕對境界就叫無生」參見氏著《盛唐詩人生命觀之研究》頁 126

28 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

的「心」判然二分按作者論述

此乃藉由內在價值的肯定而將外在的物質世界否定藉以消弭現實與理

想之間的對立更進一步來說外在的世界既是「世上皆如夢」那麼需不

需要放棄外在的事物已經無所謂因此仕與隱的衝突亦得由此解決96

由此可知王維選擇亦官亦隱的生活方式一來固然是出自於在理想與經濟現實

間取得折衷的必要二來也緣於詩人不具備儒家「奉儒守官」的用世志意因

為外在世界已被他用經濟條件的眼光加以貶抑了因此相較於東坡雖然同樣

是依違在仕宦與隱退之間也同樣有著「人生如夢」的想法但受到生命底蘊取

向不同的因素影響二者的生命境界自然無法等同視之王維的例子實可作為東

坡研究的借鑑藉以照見古代文人較為消極的生命態度

第三節 研究範圍和方法

一 研究範圍

(一)「生命觀照」的定義

大抵宇宙間的「物」皆可分為「有生物」與「無生物」二種其中最大的

差別即在於「有生物」比「無生物」多了「生命」然而何謂「生命」以字源

學的角度來分析「生」殷代卜辭與西周金文寫作「 」从「 」从「 」

原是模擬草木生發於地之形到了東漢許慎《說文解字》云「生進也象

草木生出土上」97在原始本義之外已逐漸引伸為「事物的發生」成為一切「從

無至有」的泛稱進而衍生「誕生」「孕生」「生育」「出生」「生產」之意

與「生命孕育」的概念密切相關98若以最普遍的觀念來表達「生命」是一種存

在對所有的生物來說不外乎「生存壽命」之謂也99因此生理學觀點又將「生

96 氏著《盛唐詩人生命觀之研究》頁 129 97 【漢】許慎撰【清】段玉裁注【民國】魯實先正補《說文解字注》(台北黎明文化事業

投份有限公司1998 十二刷)頁 274 上 98 以上參考李霞《生死智慧道家生命觀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頁 157 99 台灣中華書局編《辭海》(下冊)(台北台灣中華書局股份有限公司198111 大字修訂本

台廿版)頁 1956據筆者翻閱坊間各家字典辭典多以此說定義「生命」

第一章 緒論 29

命」演繹為「一套具有生長生殖能力的系統」100

主要即著眼於生長變化的特色

相較於其他無生物多了「知覺」的能力作為特徵然而即使同樣具備生長變

化的能力世界上的生物仍有高低層次的分別層次最低的生物如草履蟲依次

為不會思想的植物能思能動的動物等而在所有的物種當中又以人類最為特

出針對人類與其他物種狀況相異的現象德國哲學家恩斯特卡西勒(Ernest

Cassirer1874mdash1945)曾說

(與動物相比)人的功能圈不僅僅在量上有所擴大而且經歷了一個質的變

化在使自己適應於一個環境方面人彷彿已經發現了一種新的方法除

了在一切的動物種屬中都可看到的感受器系統和效應器系統之外在人那

裡還可發現可稱之為符號系統(symbolic system)的第三環節它存在於

這兩個系統之間這個新的獲得物改變了整個的人類生活與其他動物相

比人不僅生活在更為寬廣的實在之中而且可以說他生活在新的實在

的向度中101

按照卡氏的說法世上但凡有生命的物種皆有「感受器系統」(receptor system)

與「效應器系統」(effector system)前者用以接受外部刺激並靠後者對這些刺

激作出反應藉以適應環境爭取生存然而這兩套系統代表的生存能力只停

留在覓飽居安的生物需求層次中無法完全滿足思維發達的人類是以另一種

效用龐雜的「符號系統」應運而生除了用來解釋自然現象之外尚能形成知識

經驗傳承這麼一來非但各種生存竅門與生活經驗得以快速傳播與複製無形

中增加了人類群體生命的保障再者人們攀援抽象複雜的思索能力創造了高

度發展的社會組織在對應於「自然」的生物需求之外開發出另一層次的詮釋

語境「文化」是以一旦「生命」此一語彙進入人類的詮釋系統則「生

命」已不再只是生物學上「單純依靠本能尋找資源以利生存」的「自然生命」

而是必須納入規模更大脈絡更雜的文化系統裡來檢視的「文化生命」具備了

多元繁複的意涵對此我們可參考《中文大辭典》所下的四種定義

一謂生存之壽命猶言性命

100 劉紹寶定義「生命」為一「具有進食代謝排泄呼吸運動生長生殖和反應性等功

能的系統」其中「進食代謝排泄呼吸運動」等能力皆是生物用以維持「生長生殖」

的能力故知「生長生殖」乃「生物」最重要的特徵詳見氏著〈從廣義的生命現象探索外星

生命〉一文摘自網頁httpwwwufoorgtwstudyfk18htm1 101 【德】恩斯特卡西勒(Ernst Cassirer 1874--1945)《人論》(rdquoAn Essay On Manrdquo)(台北

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0)頁 36

30 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

二指人生之內容或其表現

三指某種活動延續之期間(如政治生命)

四指藝術作品的中心思想或情趣即其精采之所在(如有生命的畫)102

以上四種定義除了「轉喻」的修辭例證之外(如第三第四條)主要指向二

個層次一生物學上的生命包含個體存在的時空範圍生存活動屬於較低

階的基礎含義二文化意義的生命由於擁有獨特的「符號系統」人類相較

於其他只會依循本能維生的生物精神活動特別活躍因此人類社會在生存競

爭之餘還發明了政治經濟藝術體育helliphellip等等目的與成效各不相同的領域

或技藝所有的內容集合之後便是所謂的「文化」如此複雜且活躍的心靈

在持續運轉精益求精的情況下自然衍生出對於更高層次存在意義的索求因

此生命的意義與價值開始受到關注和反思進而構成「生命」定義中層次最高

的「文化生命」由此可知「生命」的內涵包含了具體的「生存競賽」與抽象的

「文化追求」舉凡生死意識社會組織人生理念宗教信仰和科學知識helliphellip

等全都涵攝其中駁雜的程度可見一斑

嚴格說來要深入且完整地探討「生命」的內涵由於涵蓋的範圍太廣難

度其實很高若以學門的角度來取徑大致上思考「生命」可從「生物學」與

「人類學」二大觀點切入前者著重生物生存的各個面向屬於基礎的生物層次

分析適用於「存在」當中所有具備生命的對象後者以人類的角度出發探討

的是社會與文化狀態的發展問題屬於較高的精神層次乃心智活動較為活躍的

人類所獨有人類和其他動物比較起來的確擁有更為高段的思維能力所以學

習期特長屬於一種「文化生物」故能運用文化符號以累積各種經驗與知識

持續地創造出許多獨特的文明產物發展精緻文化然而人類終究還是動物的

一種文化發展的程度再高也必須建築在生物生存的基礎之上換言之在進

入一切抽象高明的社會文化層次之前人類都須滿足生物本能的需求西方人

本主義心理學家馬斯洛(Maslow Abraham Harold1908-1970)曾提出著名的

「需求層次理論」認為人類生存時必須面臨五種不同層次的需求挑戰由低至

高分別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群需求受尊重需求自我實現需求

第一層次生理的需求也就是維持生活所需各種物質的需要例如食衣

102 林尹高明主編《中文大辭典》(普及本)(台北中國文化大學出版部199310 九版)(六)

頁 9445筆者檢閱坊間字辭典發覺各家對於「生命」的定義在大體上雖已形成共識但各

有著重之處其中林尹高明教授主編之書陳義既多條列又明較符合本論文討論需要故

援引之

第一章 緒論 31

住行等

第二層次安全的需求希望生活有保障有工作可以維持收支沒有威

脅人身安全的因素等

第三層次被接納的需求即指感情和歸屬上的需求包括社交需求愛

交往和友誼等

第四層次尊嚴的需求需要被尊敬也需要自尊以及地位和名譽的需求

第五層次自我實現的需求儘量的發揮自己的潛能使自己生活有意義

有抱負103

按照馬斯洛的設定人們大致是依循著上述的五個層次的需求來實踐生活的也

就是說在前一層次得到部分滿足後下一層次的需求才開始轉為迫切在這五

層次當中「生理」「安全」乃是維持生命所必須因此只要是活人前二層

次的需求幾乎都已得到滿足然而每個人的條件不同開發出來的心理需求也

不盡相似是以能夠到達的最高需求層次便有差異由此顯示出各不相同的境界

高度我們可以想像的是因為人的層次不同可能擁有的思考角度和高度也跟

著不同因此看待事物時觀照的層面與深度就不可能一樣這麼一來對於生

命中重要目標的設定自然會依照個體不同層次的心理需求表現出彼此間極大

的差異性並在一連串的生活實踐之後呈現出個體獨特的生命意義和價值追

求舉例來說中國古代知識份子可能會將仕宦生死倫常藝術等議題視為

思考目標使其生命成為文化實踐的一種具體形式充滿了文化的況味當中的

價值選擇和生命情調便與一般目不識丁的販夫走卒完全不同顯示了層次分明的

生命觀由此可知對於努力滿足生命中各項需求的人來說生物的生存問題固

然無法避免在這之上還存在更高層次的生活意義即使不是每個人都有思索

生命的自覺思維然而只要心靈活動依然持續人們就會持續受到驅使往更

高的需求層次邁進因此「生物生存」與「生活意義」可說是生命觀的二大柱

石尤其後面一項攸關價值的選擇在說明個體生命意向時更具有代表性

回到本論文「生命觀照」的主題「觀照」(contemplation)一詞來自佛教

指的是「以智慧法眼觀察認識事物實相」104然而何謂「智慧法眼」李英武

103 詳見張春興《現代心理學》(台北台灣東華書局1990mdash1991)頁 233-235馬斯洛有

感於理論的不足晚期特別深化發展「自我實現需求」之層次發現了一系列發展的需要謂之

「存在價值」(being-values)內含有十四種不分優劣的價值特徵完整完善完成正義

活躍豐富單純美善獨特輕鬆樂觀詼諧真實誠懇現實自我滿足請見【美】弗

蘭克G戈布爾著呂明陳紅雯譯《第三思潮馬斯洛心理學》(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

2006)頁 41mdash43 104 袁賓主編《禪宗詞典》(湖北湖北人民出版社1994)頁 235

32 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

指出「法是真理眼是智慧以智慧通達真理即得法眼淨」105換言之「觀

照」是能以了解佛法真理的眼光對事物加以通澈理解即以人之智慧觀看察照事

物之真理106由此推論所謂的「生命觀照」可以界定為「對生命現象或本質的

觀察與認識」且因生命是指會生長變化的個體或存在所以進一步來說「生

命觀照」就是對生命體的生長變化現象或本質的觀察與認識如同前文對於生

命內容的界定生命的存在現象包含了「生物生存」與「存在意義」二大範疇

生物生存從「個人」的角度出發如同馬斯洛的心理需求層次理論所說乃是

一連串層次高低的需求滿足最基本的如生活物資的獲取對周遭環境的認知

人我關係的經營與互動自我安頓與情感歸屬乃至最高階的自我實現要求皆屬

之除此之外由於人類是群居的動物在難以離群索居的前提下從「社會」

的角度「生命」的意涵還包括了國家民族的認同問題對於自我社會定位的認

知與期許社會現象的觀察文明經驗的傳承helliphellip等等由小到大由近至遠

由內而外由具體到抽象「生命觀照」探討的面向雖然廣泛但大致是從個人

在成長歷程中所遭遇的實際內容出發綜合理性認知與感性體悟而得出的一種

「充滿情感的理解」某些秉賦優異的個體在持續的發展之下到了一定的層次

即可到達「人生智慧」的境界象徵了人類文明所能追求的精神極致呈現在文

學的創作之中便構成了文學之所以觸動人心的重要原因因此本論文便是基

於上述理由在蘇軾的生命情境中擷取了對於古代知識份子來說影響最為重

大的幾個主題加以討論期待能夠更加切合「生命」的主題填補宋詩研究和生

命意識史中相關議題的空白

(二)版本說明

蘇軾成名既早在宋代可說是家喻戶曉的文學巨星107死後其詩文雖一度因

黨禍復起而列入禁書然政治禁令擋不住文學感染力的強勢傳播有宋一代各

種蘇詩刊本即有二十種之多108此後儘管各代文風殊異但蘇詩在眾多註家的努

105 李英武注《禪宗三經》(成都巴蜀書社2005)頁 391 106 項楚「觀即『觀照』以智慧觀見事物之理」(見氏著《王梵志詩校注》(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10)下冊頁 790注一)所謂「真理」指的是事物之本質與意義

另可參考袁賓的說法袁賓認為觀照是一種「禪者觀察事物認識真理的智慧眼光」見袁賓

主編《禪宗詞典》頁 121 107 關於蘇軾受歡迎的狀況有許多資料可以佐證比如在他活著的時候詩文不單只在國內廣

為散佈聲名甚至遠播契丹連高麗使者過杭州都還「求市蘇軾之集以歸」(詳見孔凡禮《蘇

軾年譜》上冊卷 16頁 363)《邵氏聞見錄》卷二十更記載了他由海外歸毗陵時坐船中

而「夾運河岸千萬人隨觀之」的盛況(見【宋】邵博《邵氏聞見後錄》(北京中華書局

1997)卷二十頁 160)聲譽之隆可以想見 108 【宋】蘇軾《蘇軾詩集》冊一孔凡禮〈前言〉頁 14

第一章 緒論 33

力之下到了清代已蔚為大觀其中以馮應榴和王文誥的註最為著名按孔凡

禮在《蘇軾詩集前言》中的介紹馮氏是以查慎行《蘇詩補註》為底本「『取

王施查三註』擇精去複『援證群書』『考稽辨訂』」而成《蘇文忠詩合註》

五十卷109而王文誥的《蘇文忠詩編註集成》四十五卷乃是按照蘇軾年譜詳細

繫年而成本論文考量研究時須以詩人生平和詩作二者合併觀照的方式反覆進

行因此在權衡之下採用王文誥版本閱讀期間搭配孔凡禮《蘇軾年譜》(全

三冊)對王註論審未精的錯誤之處加以校正以求翔實

在其他重要的參考文獻部份蘇軾文章本論文採用的是孔凡禮點校北京

中華書局出版的《蘇軾文集》(全六冊)蘇詞則以鄒同慶王宗堂的《蘇軾詞編

年校註》(全三冊)為主其他參考資料版本將於論文注釋中詳細註明此處

就不多加介紹了

二 研究方法

人文學科的研究工作基本上都會牽涉到「研究資料」與「資料分析」二個部

分因此若要討論研究方法首先須對上述二者有所界定在「研究資料」方

面本論文以蘇軾為研究客體自須熟讀東坡所有著作但是東坡並非全然獨

立的生命體從他出生到死亡為止必曾存在一個與之互動的人際網絡在此一

網絡中關係由親至疏包含了親人同儕後輩和互不相識的時人由於他們與

蘇軾同時或許曾經與之接觸彼此深切瞭解或者未曾識面只是風聞行誼

但無論如何這些人相較於後來研究者手中掌握了對於詩人的第一手資料他

們的著作自然值得參考在此筆者先依關係遠近將所謂的「時人」略分為三

(一) 師友親朋如歐陽脩蘇轍黃庭堅秦觀李廌helliphellip等他們與

東坡素來友好關係匪淺閱讀其人之作不但可瞭解蘇軾與重要他人

的情感往來狀況同時可從尺牘中窺知詩人對於事物的各種看法另

外蘇軾繼承歐陽脩之處多矣由此著眼大致可以勾勒出儒生蘇軾思

想之從來

(二) 政敵與競爭對象如王安石或二程安石與二程分別在政策和思想

二方面與東坡互不相容敵對的雙方互有攻詰這一類的文獻最重

109 【宋】蘇軾《蘇軾詩集》冊一孔凡禮〈前言〉頁 16

34 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

要的貢獻是它們提供了一個全然不同的視野使讀者能對詩人的各個

面向(無論好壞優缺)有所了解因為個體在實踐生命時自我的主

觀呈現固然重要但別人給予的評價也是構成生命面貌的重要環節

乃觀照生命時無能或缺的部分正反優缺彼此相照生命才有完

整的輪廓

(三) 無交集的時人這一項主要以東坡不相熟的詩話作者為主如寫作

《春渚紀聞》的何薳《春渚紀聞》向來以記載蘇軾軼事聞名作者何

薳雖傾慕蘇軾但二人來往並不密切經由片段軼事的描述這一類的

文獻如同鏡子般反映了蘇軾行走江湖的真實身影不但說明了東坡是以

何種形象為北宋時人所喜愛與接受同時也讓我們更加了解當時的社

會形態對詩人形象的重建極有幫助可補充官修史書之不足

以上三種若以形象化的語言來表達第一類有如沐浴在陽光之下的詩人著重

其本質與正面形象第二類反之可視作背光的暗影二者並存則形象方趨於

具體而第三類則有如背景非但可為詩人形象添加色彩同時亦為讀者提供了

深入理解的語境再者有關後人文獻的方面由於蘇軾藝術成就(含文學書

晝審美helliphellip等方面)十分傑出成為宋代以後文人評論的重要對象相關文獻

極多對研究亦多所助益有鑑於此四川大學中文系唐宋文學研究室將散見各

處的篇牘文章集結為《蘇軾資料彙編》五冊給予後來研究者極大方便研讀這

類文獻主要可透過歷時性的觀點瞭解各個時期的蘇軾接受史比對評論者本身

的學識背景對於蘇軾形象研究頗有正面的幫助況且古人讀書既博且熟常

在隻字片語中透露許多獨到意見相當值得參考

為了掌握時代背景史書思想著作亦在參考之列如對北宋政治時局記載

甚詳的《宋史》《宋史紀事本末》《續資治通鑑長編》等書尤須參考閱讀這

些書目除了有利於還原當時的官場氣氛同時考量到蘇軾本身「學者官僚

文人」三合一的身份取向歷史情境的純熟掌握將有助於我們對詩人行為動機的

判讀110另一方面「資料分析」牽涉到的是詮釋觀點問題由於本研究以「生

命觀照」作為蘇詩的切入點問題本質在於人生哲學的探討因此在正式論述

詩人觀點之前理應考慮中國儒釋道三家的思想這是因為傳統三教的思想

核心皆以生命哲學為底蘊對中國士人的生命哲學向來具有深遠的影響對「三

110 當然除了正史之外當代的史學著作也在參考之列如以「士」階層為論述核心的余英時

《士與中國文化》《朱熹的歷史世界》關注黨爭的沈松勤《北宋文人與黨爭》蕭慶偉《北宋新

舊黨爭與文學》介紹當代宗教概況者如潘桂明《中國居士佛教史》謝路軍《中國道教源流》

或者針對時代思潮進行全面性理解的史學研究像葛兆光《中國思想史》等皆屬之

第一章 緒論 35

教融合」的東坡更是如此故本文除了瞭解中國傳統三教的人生哲學內容外尚

須分析這些哲學思想對詩人所產生的影響至於「資料分析」的部分本論文將

視論述的需要來決定採用何種理論方法加以分析譬如以心理學的角度來看

蘇軾的生命觀照實與其生命歷程息息相關具有階段性成長的特徵正好可以引

用皮亞傑(Jean Piaget1896-1980)的「認知發展論」(cognitive-developmental

theory)作為分析模式尤其皮氏學說中的「適應」(adaptation)的觀點正好能

夠提供我們洞見詩人處逆時的適應行為及心理狀態因此成為本文重要的參照理

論詳細論述請見各章節內文撰述

以下為本文各章章節大要

第一章緒論此章說明以「論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為題的研究動機目

的取材範圍和研究方法首先詳述研究動機強調在「言志」的抒情傳統之下

選取人生際遇特殊的蘇軾作為「生命觀照」的研究對象有其意義再就前人相關

研究成果作一介紹和檢討預先確立本文的立論基礎和研究價值進而說明本研

究所欲採取的研究方法最後參考文獻資料對「生命」「生命觀照」等詞作出

定義以利開展後文

第二章論述蘇軾詩中的仕宦及隱退情結本章探討蘇軾人生最重要的仕宦

主題想解決的問題有三一蘇軾早懷隱逸之志為何執意追求仕進二進

入官場之後既已發現「理想」與「現實」之間巨大的落差因何想退能退卻

始終未退三蘇軾長年徘徊於仕隱之間對他的人生造成了何種影響至於

為何要討論這三個問題呢首先蘇軾個性向來不拘小節生長環境又與佛道二

家淵源甚深然從東坡年少時以「范滂」自期的表現看來他選擇依循儒家「用

世」志意心中應有極為深刻的理想存焉而這個根深蒂固的價值觀或許正是

日後當他匍匐於仕宦道上無論處境如何慘澹仍然堅持不退的重要依據而他

長年處於貶謫的境況更為其「生命觀照」帶來了重要的轉變契機與後續效應

在某一程度上決定了晚年蘇軾人生境界達至超曠的可能因此本章擬先分擘蘇

軾的仕宦歷程將其一生按照「順境」「逆境」劃為二類以為梗概第一節聚

焦順境的政治實踐除了梳理蘇軾在不同時期的仕宦追求外也要進一步瞭解這

個價值觀是否恆久不變第二節從「順」的對立面立論以烏臺詩案為起點探

索逆境時期蘇軾的心理狀態和人生追求筆者關心的是「隱」之所以只是「誘

惑」而非「實踐」的原因藉著蘇軾在深諳仕宦乃「違己交病」的情況下依然

執意入仕的矛盾情結由此帶出第三節對於貶謫收穫的探討說明能夠「瞭解事

件後果並安於現實」的東坡最後得以走向「超曠」的關鍵因素

第三章論蘇軾詩中的仕宦典型有別於上一章「背景式」的陳述方式本

36 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

章欲以白居易馬少游及陶淵明三個蘇詩典型作為不同階段仕宦觀照的代表「仕

隱情結」既為蘇軾一生憂患所繫隨著現實越趨緊迫內在的矛盾衝突越是激烈

在此之中東坡的仕宦觀照不但會反映在特定的詩文主題創作上同時也呈現

在史傳典型的接受之上要之本文仍以第二章仕宦「順逆」分期為架構以

白居易作為順境代表藉以了解蘇軾的白氏接受實是環繞著「中隱」的出處進

退為核心其次東漢馬少游作為「知足不辱」的求宦代表象徵了蘇軾在現實

與理想的永恆矛盾中一次又一次的自我反省最終構成了一種嶄新的仕宦觀

其本質無異於白氏「中隱」哲學的實踐最後本文以蘇軾晚年最喜愛的陶淵明

作為逆境謫居的師法典型陶氏迴護真我其價值觀不同流俗造就了他拒絕向

現實低頭的個性化行為再者除了「固窮」之外陶淵明不離人居的隱逸方式

亦為蘇軾示範了一個特殊的隱逸觀綜合三者本章在第四節企圖歸納出一個蘇

軾的理想性格彼此對照使我們能夠更精準地掌握蘇軾的仕宦觀照

第四章探討蘇軾詩中對於生命本質的思考與認知前述幾章主要以具體的

生活情境為討論對象然而就「生命觀照」來說「生命的本質為何」才是最

核心的認知目標其中又以「生死觀」最為首要因此本章擬由「生死觀」與

「詩人對於人生本質的思索問題」二大部分構成在「生死觀」的部分由於人

類在極早就已認知到生命現象的特殊性因此本節首先針對漢魏以來各朝代

詩人對於生死現象的觀察理解進行分析按理而言不同的時代心靈對於死亡事

件的思考不會一致從詩文的分析可知漢魏至北宋的死亡觀概況一來可作為論

述主題的背景知識再者身處北宋的蘇軾生命觀與前代所想必定有所因襲採

取歷時性考察有助於理解蘇軾詩中「死亡觀」的深層思維另外「生」與「死」

都可視作一種「時間狀態」的思考蘇軾深受佛家影響故本節欲闢「轉世概念」

一區由宋代盛行文人轉世故事的現象結合詩人的死亡觀加以探討或許有助

於釐清作者最終「文化人格」形成的原因

瞭解蘇軾詩中死亡思考的呈現概況之後緊接著要關注的便是詩人的反應

個體關注生命現象自然會對死亡事件有所思考究竟蘇軾在面對往而不返的「死

亡」本質時心中有何想法由於「死」與「老」二者概念間有極強的聯想關係

因此最常伴隨「畏死」心態的即是「嘆老」的生命焦慮對此蘇軾乃至宋

人在其詩文中頗有陳述而自古以來對抗死亡的因應方法除了假想的「游仙」

之外便是「養生」與「醫藥」觀念的發達取徑於此應可看出詩人對於「死

亡事件」的認知與反應

第五章探討蘇軾詩中對生命意義的終極探索本章銜接上一章對於人生本

質的認知問題主要探討的問題有一蘇軾對於人生價值的思考問題他選擇

了什麼作為自己生命的最終價值二蘇軾的終極追求為何所謂「終極探索」

第一章 緒論 37

本質上是一種「價值選擇」的問題在理解了蘇軾對於生命本體的思考內容之後

緊接著我們便可以問既然知道了「人生是什麼」那麼蘇軾認為什麼才是他

人生的終極追求呢換言之在短暫虛幻的人生中究竟存不存在一個永恆的「不

朽」由於個體對生命價值的認知是以自我認識為基礎本章第一節首先嘗試釐

清蘇軾文化性格的形成與內容藉心理學中自我認知程序(「我想做什麼」rarr「我

能當什麼」rarr「我是什麼」)先就蘇軾自述的部分試探緊接著以蘇軾對自我的

加工為論題透過幾個突出的人生觀來考察蘇軾建構自我時重要的人生價值選

擇在此之後才進入終極追求的部分筆者認為身處中國有名的書寫年代

蘇軾既有天賦又有環境書寫因而成為他極力發展的事業要項之一具有自我

實現的內涵再者書寫可洗滌淨化人心也有轉移的作用因此常被貶謫文

士拿來充作生活智慧積極投入加上文學久傳之後文名可視為另一種生命形

式的延續是以蘇軾寄寓生命於文學之中實是極為必然之事

第六章結論本章擬總結前面五章為了更加扣合題意故以「生命意識

史」的角度歸結出蘇詩中「生命觀照」的重點與特色並在此基礎之上進一

步借用西方人本心理學家馬斯洛的「需求層次論」來分析蘇軾晚年的精神境界

提供有別於傳統「特質描述」之法的另種途徑使人更能掌握東坡精神的實質內

38 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

Page 2: 第一章 - nccur.lib.nccu.edu.twnccur.lib.nccu.edu.tw/bitstream/140.119/35604/5/51001105.pdf · 平、作品賞析和文學趨向為考察的主體,對於操縱文字的「心靈」缺乏自覺的省

2 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

在一般表現日常生活的作品中作者讀者作品的主人公似乎都將全部

的注意力集中在社會生活或自然美的現實狀態中並未對生命狀態加以反

思此時的生命意識處於「潛伏」狀態可稱作「表現生活境界的藝術」

數量較多3

另一種形態稱之為「表現生命境界的藝術」

由現實生活或自然景物引起對生命的反思產生生命情緒生命意識或

是直接以生命觀或生命意識為表現對象或是其塑造的對象虛構的情節

完全是建立在某種生命價值之上的如游仙幽靈等主題的作品數量較

少4

值得注意的是二者界限乃相對而非絕對並且有互相融攝相互為用的情形

以此構成了完整的「生命主題」由於過往的文學史觀主要以時代因素作家生

平作品賞析和文學趨向為考察的主體對於操縱文字的「心靈」缺乏自覺的省

思然而「心靈意向」環節的失落對於文學研究來說是極大的缺憾最重要

的關鍵在於「生命觀」是「人生觀」的核心不但是個人精神世界的實質內涵

同時也決定了他的行為方式審美價值和人生境界5再者不管形式或內容為

何「創作」此一動作的本身即帶有強烈的主觀意味所有的文學作品皆與作者

無法分割倘若我們承認了上述的邏輯那麼進行文學研究時自不應當忽略

「生命觀照」的視角而在「抒情傳統」的導向之下以詩入手自然是最佳選

在中國歷代著名的詩人當中蘇軾的地位可謂特出首先作為中國第一流

的文人他在詩詞文賦書畫helliphellip等領域的造詣極高各種藝術皆達顛

峰再者蘇軾身兼學者文人思想家等身份不但擅長思悟哲理更具備了

豐沛的情感加上以創作為平生一大樂事嘗謂

某平生無快意事惟作文章意之所到則筆力曲折無不盡意自謂世

間樂事無逾此矣6

將文章之事當作平生至樂可見蘇軾對自己的創作甚為自得文學對他來說非

3 詳見氏著《唐前生命觀和文學生命主題》頁 72 4 氏著《唐前生命觀和文學生命主題》頁 72 5 氏著《唐前生命觀和文學生命主題》頁 1-2 6 【宋】何薳《春渚紀聞》(北京中華書局1997)頁 84

第一章 緒論 3

但作為遣興之用同時也是抒發情感聯絡庶務的主要途徑而文學中的「詩」

更是蘇軾所思所感的主要載體詩人筆端多見其生命觀照其三蘇軾的人生

極為波折幾乎遍嚐傳統士大夫所能遭遇的一切榮辱起伏而這些人生經歷大

都寫入了蘇詩之中以二千七百餘首的數量和寫成時間看來7蘇軾的詩不但完

整地記錄了他個人的生命歷程同時更像鏡子一樣反映了傳統知識份子的種

種情懷關於宋代知識份子的面貌相較於其他朝代可說風格獨具以文化傳承

的「歷時」(diachronic)角度觀點宋代文人的「生命觀照」受到了三教融合的

時代思潮影響在前人於「惜時」與「生死」等主題的人生價值上賦予了更為

純熟的清醒理解8從群體意識的角度來觀察由於宋代有別於魏晉隋唐以來的

門閥士族專政治國主體以士大夫階層為重心因此這群出身自庶民社會的士

大夫們競相「以天下為己任」一致形成了參與國政的崇高使命感與理想性9這

種情形與時局當然有很大的關係北宋國勢艱難知識份子對此多有自覺為求

晉身士林在經義策問著力尤深因此治學論文崇尚「務實求用」對「吏材」

相當重視10另外宋人好議論讀書作文皆以博學為尚學者性格十足11正是

由於宋代士大夫這種「集官僚文士學者於一身」的複合型主體特徵不但決

定了北宋以來黨爭與學術合力共振的政治情勢同時政治與文學也產生了非常緊

密的關係構成了宋代朋黨之爭有別於其他時代的最重要特色「文字獄」12

其中因為「文字」而受到排擊的代表人物即是蘇軾在長達半世紀的北宋黨爭

中蘇軾恰為黨爭歷程的核心人物不但完整且自覺地參與了熙豐年間的勢力

消長同時也為此付出慘痛的貶謫代價仕隱衝突極為強烈他的詩文不僅可

以視作北宋知識份子「先天下之憂而憂」的群體意識的濃縮詩人進退失據的矛

7 按王文誥所作的蘇軾詩繫年保留在《詩集》中的第一首〈郭綸〉乃作於仁宗嘉祐四年(1059蘇軾時年廿四)此後創作不輟至臨終前二日作最後一首詩偈〈答徑山老惟琳〉為止(詳見孔

凡禮《蘇軾年譜》(北京中華書局2003)下冊卷 40頁 1418)可知蘇詩的創作時限幾

乎涵蓋一生中的重要時間 8 關於歷代文學在「惜時」與「生死」主題方面的演變可參考王立《中國古代文學十大主題原型與流變》(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4)中的相關篇章 9 詳細論述可見張邦煒《宋代政治文化史論》(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頁 15mdash19 10 李貞慧對於宋人治策有詳細的研究請參考氏著《蘇軾策及奏議之研究》(台北台灣大學中

文所碩論1992)頁 26 11 王國維指出「宋代學術方面最多進步亦最著」(氏著《王國維先生全集》(台北大通

書局1976)初編五〈宋代之金石學〉頁 1996)由於活版印刷術的發明和應用書籍到了

宋代已非門閥貴族的專利品而是所有知識階層的共同資源「讀書破萬卷」既非夢想加上科

舉和文官制度的日趨完善吸引了不計其數的莘莘學子投入知識海中造就宋代「博學相尚」的

時代風氣也成為宋詩的主要詩法對此周裕鍇有詳細論述《宋代詩學通論》(成都巴蜀書

社1997)「乙編詩法篇」第二章 12 黨爭由來已久並非宋代的新產物只是宋人黨爭最初是出自對個人政治理想的堅持與東

漢黨錮唐代牛李黨爭明代東林黨禍等性質略有不同在層次與內涵上也就顯得格外豐富和

深沈詳見沈松勤《北宋文人與黨爭》(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導論〉頁 1-8關於宋

代大興文字獄的狀況可參照沈松勤《北宋文人與黨爭》第四章

4 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

盾心態更完整覆現了歷來不遇文人的生命情調同時在此共相的基礎上成

功翻轉出個人極具特色的人生境界為後代文人樹立了屈原陶潛杜甫之外的

另一種人格範型13影響之深十分具有研究價值

放在「宋詩」的大脈絡下來看探討蘇詩「生命觀照」的議題亦有必要之處

嚴羽曾說「至東坡山谷始自出己意以為詩唐人之風變矣」14可知嚴羽將蘇黃

的「自出己意以為詩」視作唐音轉宋調的原始開端換句話說蘇軾作為宋代最

重要的全能作家可說是宋詩發展的主要奠基者再者日本學者吉川幸次郎在

論述他對宋詩特色最著名的「悲哀的揚棄」主張時亦認為能夠到達如此從容不

迫的人生境界者放眼宋代唯蘇軾一人15而吉川勾勒宋詩面目多次以蘇軾

為例證的不二人選更加突顯了東坡作為宋詩代表的特殊地位除此之外論者

咸以「議論為詩」「資書以為詩」「翻案」為宋詩特色16這些詩法又通通可在

蘇軾身上尋到共鳴可見蘇軾對於「宋詩」體製之形成貢獻極大非但於詩人

生前已得天下人認可其影響之深實已成為今人對於宋詩範型的主要認知對

象就此言之本文以蘇軾為研究主體從文學史的角度來說不但豐富了蘇軾

研究的內容同時由於詩人具備了「宋詩典型」的象徵地位詩歌的形式內涵

都有相當的代表性因此本研究的進行對於有宋一代(明確地說是北宋)時人

生命意識的認知程度也有深化的作用

蘇學研究發展至今已近千年各項成果的累積不在話下然而研究的眼光

與時俱變以現今流行的研究方法和角度卻遲遲未見任何以蘇詩為主要題材

對蘇軾的生命意識進行完整的觀照者這不能不說是一種缺憾因此本文之立

意即是在前人的基礎之上以「生命觀照」作為主要核心佐以西方心理學理

論企圖整理出一部「蘇軾的生命意識史」冀望能以較為不同的觀點來闡述東

坡的「深得性命之處」同時在歷史書寫漸趨多元的今日也率先為錢志熙所

言的「生命意識史」注入一股新生的活力亦可作為後來者研究宋代生命意識的

一個入門的窗口

13 王國維即認為「三代以下詩人無過於屈子淵明子美子瞻者此四子者茍無文學之

天才其人格亦自足千古若無高尚偉大之人格而有高尚偉大之文學者殆未之有也」氏著

〈文學小言〉見《王國維學術經典集》(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7)頁 145 14 【宋】嚴羽著郭紹虞校釋《滄浪詩話校釋》(台北文馨出版社1972)頁 24 15 請見【日】氏著鄭清茂譯《宋詩概說》(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8)頁 34 16 參見張高評《宋詩之新變與代雄》(台北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5)的相關篇章

第一章 緒論 5

第二節 前人文獻檢討

任何態度嚴肅的學術研究都必須先從前人文獻入手本文既以蘇軾為題便

應當以「蘇軾研究」的研究為首要之務以下將分為二條主線來進行一蘇

軾研究二生命觀研究概況本文以蘇軾為研究客體故先著墨「蘇軾研究史」

一環羅列出不同時期的研究焦點而為了配合《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之題綱

在所有的蘇軾研究中主要以「蘇詩研究」為論述中心進而旁及其他相關主題

再者「生命觀照」屬於「生命觀」的命題故第二部分將以「生命觀」為主軸

探討學界目前幾篇較具指標意義的文章另外尚有其他未曾論及的大量文獻

尤其是作為本研究論述時的重要依據卻未能歸入前述二類當中者考量其參考

價值將在正文論述中視適當情況說明之希望透過本節的寫作一方面使讀者

能從「歷時性」的觀點對「蘇學」的發展概況有所掌握另一方面也透過這

樣的討論來說明本研究的起點行為並在評論的過程中嘗試指出未來可能的發

展方向

一 蘇軾研究

蘇軾是中國文學史上最具代表性的全能文學家這樣的地位使他自然成為

後來學壇的研究熱點按謝佩芬教授所做的調查至二OO三年為止以蘇軾為

研究主題的論文總數已高達三千多筆17其後又過了四年累積成果更為驚人

就此看來說蘇軾是國內外研究得最多的文學家可是一點也沒錯可預見的是

在如此龐大的人力資源作用之下蘇軾研究的議題持續開枝散葉不斷嘗試以多

元的視角切入文本至今已呈現出一個廣袤無涯的文學與文化視野同時在挖

掘問題的技巧與縱深程度上也逐漸走向精緻深入加上研究學會等討論平台的

出現種種力量的匯集不但使蘇軾文獻博得了「蘇海」之譽也直接標示了「蘇

學」體系的成形然而認真說來「蘇學」一詞並非現代的產物依照曾棗莊

教授的說法「蘇學」的概念萌芽於北宋南宋時正式成為專有名詞18宋代之後

17 此數不含「三蘇研究」等複合性質的論文細目請見謝佩芬〈三蘇研究論著目錄〉(上)(下)

(1913mdash2003)分別刊載於《書目季刊》第 38 卷第四期(頁 43mdash128)和 39 卷第一期(頁 51mdash94) 18 如朱熹〈答汪尚書〉中有「蘇學邪正之辨」及「語及蘇學」之語〈與芮國器第二書〉也提及

「蘇氏之學以雄深妙之文煽其傾危變幻之習」既在不同收件者的書信中重覆出現又有穩定的

意指可見此時「蘇學」一詞已被公認和接受在士大夫圈子裡是學術交流時常見的話題詳見

曾棗莊《宋代文學與宋代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頁 141mdash142

6 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

蘇軾之學雖在眾人的簇擁下順理成彰地形成了一股綿延不斷的「學潮」但因時

空變異的不可避免長達九百餘年的「蘇軾接受史」開始由於讀者群性質的殊異

而產生評價高低不等的波幅震盪這意思是說外在環境的變遷往往會造成內

在心靈結構的改組一旦人們的思維方式有所改變時代的審美氛圍就會不同

以此視之內容幾乎固定的蘇軾文本在不同朝代的文人觀看下自然反映了優

劣不一的解讀與評價而一代又一代風格特異的接受者們便成了帶動整個蘇學

研究的主要推手因此若要瞭解這一部歷史悠久且內容龐雜的「蘇軾研究史」

這一路的起起伏伏絕對不能忽略是以本節將歷數北宋至今各個階段的蘇學發

展試圖勾勒蘇軾研究的焦點變換

以下進入蘇軾研究史的概況介紹關於這部份由於曾棗莊教授在二OO一

年主編的《蘇軾研究史》19已有相當完整的探討因此時間分期與部分內容將

參考曾教授等人的研究成果特此說明

(一) 北宋「萌芽」期

北宋的蘇軾研究主要是表現在時人(包括弟弟朋友門人與其他文人)

對他的評價上大體說來詩人的政治人格受到黨爭的影響頗有爭議之處除

此之外蘇軾幽默諧謔的形象深植人心許多詩話都收錄了蘇學士的奇聞佚事

顯見其受歡迎的程度文學創作方面蘇軾獨樹一幟曠逸流麗的文字風格備受

肯定尤其見擢於科舉殿堂後詩人的文名始終居高不墜編本與註本也層出不

窮20另外北宋印刷術發達書刊開始大量編印蘇軾詩文集應運出版普及

一時知識的大量流通為源遠流長的「蘇學」紮下根柢

(二) 南宋「風行」期

由於皇帝提倡21蘇軾受歡迎的程度簡直可以比擬「全民運動」不但研究蘇

19 曾棗莊等著《蘇軾研究史》(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1) 20 以蘇詩為例最早出現的編本當屬嘉祐四年(1059)再次赴京途中三蘇父子合編的《南行集》

(共四十二首詩)蘇軾時年二十四此後詩人聲名益漲各種刊本紛紛出現而註解本方面

當以北宋末期趙次公程縯等四家註為先聲緊接著又有五註八註十註等數量驚人詳見

【宋】蘇軾著【清】王文誥輯注【民國】孔凡禮點校《蘇軾詩集》(北京中華書局1999)冊一〈前言〉頁 15為求行文省便以下皆略稱本書為【宋】蘇軾《蘇軾詩集》 21 宋高宗朝「程學」與「蘇學」盛行其後孝宗最重大蘇之文「御製序贊特贈太師學者

翕然誦讀所謂人傳元祐之學家有眉山之書蓋紀實也」(見【宋】羅大經著王瑞來點校

《鶴林玉露》(北京中華書局2005)甲編卷之二頁 33)孝宗並曾命儒臣郎曄選編《經

進東坡文集事略》六十卷被譽為「一代文章之宗」請見蕭麗華〈東坡詩論中的禪喻〉收入

《佛學研究中心學報》第六期20017頁 251註 26

第一章 緒論 7

軾生平成風年譜出版不下十種除此之外學者也開始投入蘇軾文學的箋註工

作較具代表性者蘇文方面有郎曄的《經進東坡文集事略》詞有傅幹的《注

坡詞》詩則出現了「百家註」流傳至今者如王十朋《百家注分類東坡先生詩》

另有《施顧注蘇詩》一種乃編年註時風所向蘇軾研究呈現百家爭鳴的狀態

「蘇學」也正式成為學術命題之一成果相當豐碩

(三) 金元「靡然」期

金元時期向來有「蘇學盛於北朱學盛於南」之說表面上看來北方

對蘇軾似乎極為崇慕22但究其實質金元文人並非全面性接受只是將焦點集

中在學習模倣蘇軾的創作風格上對其生平與文學研究並不感興趣故學術成

就相對薄弱再者金元二朝時值戰亂文獻難徵後來的研究者囿於史料的缺

乏難以還原當時形勢致使此時期成為「蘇軾研究史」中著力較淺之處

(四) 明代「中熄」期

明代有著名的「唐宋詩之爭」詩壇普遍「宗唐不宗宋」對宋代文學並不重

視然而明人喜愛蘇軾(如方孝孺公安三袁竟陵鍾氏劇作家湯顯祖及名

列後七子之一的王世貞23)儘管研究的風氣不盛作品輯佚卻有長足的發展另

外明代評點派盛行出版過許多蘇軾詩文的選評本有利於蘇軾詩文的普及

(五) 清代「復熾」期

清代學術受到政府大興「文字獄」的影響重點轉往傳統故實的整理清人

不但重新整理歷代流傳的東坡詩注同時重出己意加以箋註現今可知的版本就

22 清初著名學者錢謙益即認為「眉山之學流入於金源而有元好問」見【清】錢謙益著【清】

錢曾箋注錢仲聯標校《錢謙益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冊六《牧齋有學集》

(下)卷 39〈復李復則書〉頁 1344 23 王世貞的態度值得注意按照當時的文學氛圍前後七子倡導的「擬古復古主義」仍為主流

王世貞接續李攀龍主盟文壇凡二十年向來堅持「文必秦漢詩必盛唐」論詩極重格調法度

在王氏的評比中宋詩格調明顯不如唐詩因此抑宋以「惜格」語多鄙薄然而王氏對身為

宋人的東坡頗有好感不但遍覽蘇文並在《藝苑卮言》中大加議論有「懶倦欲睡時誦子瞻

之文及小詞亦覺神王」之語分明有傾慕之意然受制於「今雖有好之(蘇詩)者亦不敢公

言於人」(見氏著《讀書後》卷四〈書蘇詩後〉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台北台灣商

務書局1983)冊 1285頁 1285-48)的文壇風氣只好轉為低調王氏的態度反映了同時代

文人對「蘇學」難以表態的窘境可作為我們瞭解明代蘇軾接受情況的重要參照

8 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

有查慎行翁方綱馮應榴王文誥沈欽韓等數種專長特色各有不同24而

「蘇詩評」正是在「箋註成風」的條件催化下得到了空前的發展比較重要的

有查慎行汪師韓紀昀趙克宜等人其中最特別的是紀昀他幾乎盡評蘇詩

且能自成體系對後人理解蘇詩極有助益而清人對蘇軾的高度興趣更體現於眾

多的詩話詞話曲話賦話中精彩評論處處可見清末張道更出版了一部專

評蘇詩的《蘇亭詩話》將東坡詩研究推向了盛極的高峰生平研究的部分王

文誥將蘇詩繫年與詩人紀年並列齊觀寫成了《蘇詩編注集成總案》可視為南

宋以來蘇軾生平研究的集大成之作在同類著作當中極具代表性

(六) 現當代「熄」而「復熾」期

民國成立距今雖只百年之遙然而中國政治體卻經歷了數千年來前所未有的

變局在由專制集權走向民主開放的過程中除了政治情勢長期動盪國家經濟

岌岌可危的戰亂效應之外東西文化激烈碰撞的結果使得人們的思維模式遽烈

更新傳統文化因而質變另外一九四九年大陸易幟海峽兩岸在不同的政治

型態領導下生態迥異特殊的歷史背景使得現當代蘇軾研究呈現出「時間」與

「地域」交橫錯雜彼此影響的繁複格局而這也是回顧此時蘇軾研究史必須注

意之處

首先以二十世紀初至一九四九年作為第一個時間斷限此時國家正處於內

憂外患戰事方酣的階段學術研究幾近停頓然而正是在這烽火漫天的動亂

氣氛中蘇軾文本的整理工作悄悄地展開了各種詩文全集選集補註本接連

出版主要發行地為上海以蘇詩為例較具代表性的清代大家如查慎行《初

白庵蘇詩補註》馮應榴《蘇文忠公詩合注》和王文誥《蘇文忠公詩編註集成》

都曾多次付印25顯見「編年註」逐漸取代其他二者成為三大蘇詩系統中最受

青睞的一脈26然而學術的榮景終須奠基於穩定的時勢蘇軾文本的重整與出

24 以最常被拿來比較的馮應榴和王文誥為例馮氏樸學出身對考據極有心得故註詩時「援證

群書」再以此基礎加以「考稽辨訂」雖博得「以註見長」之名卻也犯了拘泥字句來歷晦澀

詩旨的毛病至於後起之秀王文誥則以「精熟東坡一生行實」聞名不但重新安排二千七百餘首

蘇詩的次第同時對詩意間有發明增補了紀註之不足立論風格簡明平實然而王氏認為詩乃

「性靈所發」以此論詩則有主觀武斷立論不周之嫌由此可知馮王二人雖然都被視作

清代註蘇集大成者但實際上各具擅場對蘇詩的傳播貢獻極大請見《蘇軾詩集》冊一孔凡

禮〈前言〉頁 15mdash17 25 廿世紀大致出現二次蘇軾文本的出版潮一次是西元 1911 至 1940 年左右大量蘇詩註本傾巢

而出三O年代流行編纂大部頭的「叢書」更使清註蘇詩得到全面出版的機會後來這些琳

琅滿目的詩選集註在八O年代捲土重來構成了上個世紀蘇軾文本的第二波出版狂潮詳細的出

版書目可參考曾棗莊等著《蘇軾研究史》頁 415 26 所謂蘇詩流傳的三大系統一為全集本指收在《東坡前集》《東坡後集》《東坡續集》中的

蘇詩歷代都頗流行二為分類集註本主要指王十朋的《百家註分類東坡詩》在南宋元

第一章 緒論 9

版雖在民國草創時期風行過一陣但似乎只能稱得上曇花一現一九四九年海

峽兩岸展開對峙所有交流一律禁絕二十餘年緊繃的政治局勢迫使學術工作進

入了低宕的「沈滯期」尤其中國大陸在建國的頭三十年風波不斷社會禁忌極

多根本沒有發展學術的條件而蘇軾在長達十年的「文化大革命」中被視作「保

守派」「反動派」「頑固派」「投機派」的典型人物使他更不可能躍上學術的

殿堂負面能量過於充斥此時大陸的蘇軾研究可謂完全停頓蓄積的能量一直

等到文革結束之後才全然爆發許多學者為了摘掉蘇軾頭上「投機反動」的大帽

子極力發表文章為其平反使得七O年代的大陸學壇充斥了對「蘇軾真實形象

與歷史評價」的辯論雜音27如曾棗莊的《蘇軾評傳》即是在此情勢之下的「義

憤之作」28因此極力鋪寫翻案緣由詩人的文學成就反而被忽略了相較之下

臺灣的情勢提供了學術工作一個相對穩定的發展園地蘇軾開始以「大文豪」的

姿態現身在兒童讀物大眾歷史小說或學術專論中並於六O年代成為眾多傳記

作家的書寫對象唯此時作品多傾向於通俗趣味的性質塑造詩人形象時僅能做

到片面的呈現如「風流詩人」「文壇巨擘」「全能才子」之類缺乏深入

而全面性的理解這樣的解讀方式也許是受到傳統「知人論世」觀念的影響因

此此時的蘇軾研究主要以生平與傳聞佚事的介紹最為大宗其他子研究則以

蘇詞得到的關注最多成就也最高詩散文賦策議helliphellip等完全無法與之

比肩尤其蘇詩研究的數量不及蘇詞一半顯見當代對於蘇軾研究的關注焦點

在異文類間呈現了一種失衡的狀態

一九七七年宋碧雲翻譯的林語堂《蘇東坡傳》在台出版幾乎同時完成的

還有張振玉的版本雖然似乎是宋本獲得的關注較多但張本在大陸二度翻印後

流傳更廣對蘇軾形象的定型與傳播助力更大無形中擴大了林語堂東坡傳記的

影響力然而林氏此書魅力何在一般認為這和作者筆下刻劃生動最為相關

林語堂早年留學美德融攝中西的寫作風格自成一家加上生性詼諧對蘇軾

明格外受歡迎三為編年註本主要指施元之顧禧施宿合撰的《註東坡先生詩》四十二卷

元明流傳甚少幾乎失傳然而自清人宋犖邵長蘅馮景等整理出版《施註蘇詩》四十二

卷和《續補遺》二卷後編年註轉為盛行直接帶動了查慎行王文誥翁方綱紀昀等人的註

釋工作影響現今尤鉅以上說法參自曾棗莊等著《蘇軾研究史》頁 414mdash415 27 茲舉數例為證否定東坡人品文學者如〈揭穿蘇軾尊儒反法的兩面派嘴臉〉(《南京大學學報》

19741)〈北宋尊儒反法的反動政客蘇軾〉(《湖北文藝》19752)此類文章多從無產階級的角度

對蘇軾依違在新舊兩黨政策間「務實唯用」的政治態度大加撻伐至於平反的文章極多自 1978年 3 月起陸續發表如王水照〈蘇軾的政治態度和政治詩〉(《文學評論》19783)馬積高〈試

論蘇軾的政治態度和文學成就〉(《湖南師院學報》19783)邱俊鵬〈蘇軾政治思想管見〉(《四

川大學學報》19794)劉乃昌〈蘇軾同王安石的交往〉(《東北師大學報》19813)黃海澄

黃廣華〈蘇軾與王安石變法兼及蘇軾的哲學思想〉(《古典文學論叢》19819)helliphellip等平

反者對蘇軾的政治態度思想及文學創作進行全面的評價尤其著重與王安石間的交游情況企

圖以歷史證據還原東坡形象確立客觀的評價標準 28 此書初稿完成於 1978 年由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19819)1995 年台灣學海出版社出版的《三

蘇傳》其中蘇軾部分即是《蘇軾評傳》的內容

10 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

性格的觀察頗有獨到之處因此儘管他在書中表明對蘇軾人品個性多做解釋「總

是徒勞無功的」29但他以「混合型的人生觀」為揉雜三教的蘇軾定調成功獲

得了眾多學者及讀者的認同最重要的是林語堂特別重視詩人行為的動機和歷

史背景因此舉凡北宋的藝壇消息妓院風情養生學問佛道境況等都被

納入說明之中以此營造出一立體逼真的寫實情境讀來格外引人入勝這是林

氏書寫策略的一大特色現在看來儘管作者所詮釋的觀點以史實的角度來檢驗

並非全無可議之處30但他確實塑造出一個性格多層次形象極鮮活的「擬真人

物」因此成為後繼者撰寫東坡傳記時幾乎必備的參考資料同時也是眾多學者

研究質疑與補正的對象31此書的份量由此可知

在幽默大師的推波助瀾下蘇軾的生平研究正式起飛掀起了一股撰寫傳記

的熱潮至今每隔二三年總會有不同的詮釋版本問世32文學家擁有如此眾多

的傳記分身蘇軾可說是中國文學史上第一人此時臺灣學界除了繼續處理著

述版本等「基本問題」外33東坡事跡的相關研究也方興未艾學者開始留心詩

人的貶謫心情或論其人生困厄或論其謫居經驗大多以點出詩人「曠達」的

人生觀作結從而突顯「詩窮而後工」等文學創作觀點值得注意的是一九七

八年十二月中共政權確立了「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團結一致向前看」和撥亂

反正的指導方針風聲鶴唳的政治氣氛終於和緩下來34在西方思潮大舉傳入之

下對岸的學術活動正式復甦邁向了八O年代「新文學」風潮的路途揭開學

術界豐富多元萬途競萌之研究盛況的序幕

首先文本的輯佚整理再度成為重點詩詞文都有專集出版與民國初

年第一次出版潮不同的是此次的整理是在前人的基礎上精益求精學者們「校」

然後「釋」並非單純的翻印性質另一方面文學研究仍未跳脫傳統格局大

29 林語堂《蘇東坡傳》(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2004)〈原序〉頁 5 30 但須注意的是林語堂在出版之時曾自陳其寫作緣起只是「以此為樂」而已無意把這本《蘇

東坡傳》寫成學術著作(見氏著《蘇東坡傳》〈原序〉頁 5)這樣的定位在後人對之進行評

論時應加以考量 31 如陸以霖〈林語堂筆下的蘇東坡《蘇東坡傳》〉(《出版與研究》第五期19779)王保珍

〈《蘇東坡傳》(林語堂著)的欣賞與補正〉(《書評書目》55 期197711)陳新雄〈國色朝酣

酒天香夜染衣林語堂先生《蘇東坡傳》所提到的東坡兩首詩辨析〉(《教學與研究》15 期

19936)helliphellip等文 32 其中蘇學學者熱衷此事的現象尤其引人注目先後投入蘇軾傳記寫作的學者有劉維崇《蘇

軾評傳》(1978)曾棗莊《蘇軾評傳》(1981)王水照《蘇軾》(198119901993)朱靖華《蘇

軾新評》(1993)洪亮《放逐與回歸蘇東坡及其同時代人》(1993)李一冰《蘇東坡新傳》

(1996)顏邦逸張晶《蘇軾傳》(1998)莫礪鋒童強《蘇軾》(1999)王水照崔銘《智

者在苦難中的超越蘇軾傳》(2000)helliphellip等數量眾多 33 如王景鴻《蘇東坡著述版本考》(台北臺灣大學中文所碩論1969)和〈蘇東坡著述版本考〉

(上)(下)分別收入《書目季刊》第四卷第二期196912 和第四卷第三期19703 34 饒學剛朱靖華〈二十世紀蘇軾文學研究述略〉收入中國人民大學中文系《中國蘇軾研究》

(北京學苑出版社2004)第一輯頁 531

第一章 緒論 11

多數學者致力於延續過去十年對於蘇軾各期文學的研究工作但後出轉精「單

點深入」的研究方法逐漸取代泛論成為最普遍的審題趨向由淺入深集點成

線蘇學學者的努力除了表現在詩學詞學美學體系的建構上還包含了學術

社群的概念萌芽與推廣在中國大陸情勢驟轉的當下西方學界也正蘊釀著「全

球化」時代的到來這是由於工業革命之後機械使用的情況日益普及化與精緻

化人們旅行或運輸的速度加快造成異地知識技術間交流效率的提高資訊

跟隨人們移動的腳步開始流動使全球的知識形成一種非單向的動態連線關係

進而構成了社會歷史政治經濟文化科技等系統整合發展的局面亦即

今日跨領域或文化研究的濫觴「全球化」思潮的擴張宣告了人類文化即將告別

地域互隔的年代激發人們對於生活另一種全然不同的思考其中的一個比較顯

著的影響即是「導致許多新的構成性的具有巨大潛力的社會組織或各種新

的社會群體」35他們(如各種研究和大學群體)通常熱衷於某項議題或理念

藉助網路互相影響展開有別於傳統的研究形式在這個變數充斥的時期研究

視域和研究社群自然也發展出相應於時代的特徵最具代表的即是「蘇軾研究學

會」的出現

一九八O年「中國蘇軾研究學會」成立於四川眉山的三蘇祠自此終結了

過往「以王安石變法的角度為出發」的研究慣法此學會以「蘇軾」為討論核心

每一至二年輪流在中國各地舉行研討會36論文內容包羅萬象翻開過去十餘次

研討會後出版的論文集裡面內容涵蓋面之廣幾乎遍及蘇學的各個層面成效

驚人由於響應者眾蘇軾研究學會在廿餘年的苦心經營下創造了高度的研究

效益曾棗莊教授在評論蘇軾研究學會的貢獻時說道

蘇軾研究學會不僅推動了國內專家學者和「蘇學」受(案錯字當作「愛」)

好者對蘇軾的全面研究同時推動了對蘇洵蘇轍及蘇門四學士的研究

學會還聯繫了日本韓國美國及香港臺灣澳門地區的學者進行了

廣泛的學術交流使蘇軾的研究走出國門使外國人更加了解世界文化名

人蘇軾37

的確若以「蘇軾研究學會」成立的一九八O為分界後來的「全面復興」或

35 J希利斯米勒著郭英劍等譯《重申解構主義ldquo全球化rdquo對文學研究的影響》(北京中

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頁 289mdash300 36 除了眉山之外曾舉行的地點有湖北黃州廣東惠州河南平頂山浙江杭州陜西鳳翔山

東煙臺海南儋州山東諸城江蘇徐州河北欒城helliphellip等地幾乎都是東坡當時行腳之處選

擇這些地點舉辦蘇軾研討會情味與意義兼具 37 曾棗莊等著《蘇軾研究史》頁 453

12 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

許是過去數十年所不能想像的在這個意義上我們可以說「蘇軾研究學會」

提供了海內外所有對東坡感興趣的學者一個研究平台加快了彼此意見交流的速

度而定期的集會和出版更是蘇軾研究衝高數量的重要關鍵另外從學者的

角度來看學會的運作可使他們熟悉彼此對於鞏固學術社群的向心力也有幫

助無形之中一個「蘇學」的「認同圈」於焉形成蘇軾研究開始邁入「組織

化」「系統化」的階段是以饒學剛等人稱之為「真正發展到學術化階段」之時38

新型的研究型態尚不止於此除了上述的學術社群廿世紀最後二十年的漢

學界還面臨了來自西方文論的衝擊和挑戰臺灣方面此時正值眾多留外學人歸

國之際在他們的倡導下西方文論的運用成為未來二十年學壇研究的重要方

法相形之下中國大陸雖然沒有大量的返國學者加以助陣但時勢所趨學術

研究也開始普遍採行來自西方的論文範式產生了一批選題論證都十分新穎的

著作論文另一方面新式研究法對舊有命題也造成強大的影響昔日「骨架已

具」的舊題材被放在多學科交叉的綜合視野中重新詮釋企圖呈現更為立體飽滿

的文化形態為蘇學研究填上血肉視域融合的刺激對學者來說無異於打開研

究的另一扇窗運用經此產生的研究動能來檢視重要的既成題材多能翻轉新

意再者對於許多尚未說清的問題來說現當代的研究方法提供了「知人論世」

以外的另一種切入角尤其當文論與問題的邏輯理路相同時可能就此成為開啟

寶庫的鑰匙研究主軸既已奠定這波「舊瓶裝新酒」的研究熱潮很快地在個人

際遇文學美學思想helliphellip等子領域累積出相當的成果短期內就創造了蘇學

九百年來罕見的盛況

其中與本文關係最為密切的主題乃是生平研究和詩學研究前者的部分

大陸學者孔凡禮的《蘇軾年譜》(全三冊)當仁不讓此書之緣起主要肇因於

孔教授對於清人王文誥《蘇文忠公詩編註集成總案》援引資料未及全面的感嘆

雖說王氏以個人所藏從事著述要籍疏漏在所難免但因「時至今日其書已不

能盡饜人之意」39於是作者在點校《蘇軾詩集》《蘇軾文集》的第二年參考

總集別集類書史書筆記詩話方志金石碑帖中有關蘇軾之紀述撰

寫年譜窮九年之力大功方成《蘇軾年譜》既以補罅前作切合時用為出發

點自然不以單純的資料補充為滿足除了作為底本的王文誥《總案》之外作

者集合了《宋史》《續資治通鑑長編》《續資治通鑑長編拾補》《太平治迹統類》

《宋大詔令集》《宋會要輯稿》《東都事略》等書加上六百多種古代圖籍力

38 參見氏著〈二十世紀蘇軾文學研究述略〉收入中國人民大學中文系《中國蘇軾研究》第一

輯頁 532 39 孔凡禮《蘇軾年譜》(北京中華書局2005)上冊〈自序〉頁 2

第一章 緒論 13

求貼近北宋史實因此作者在行文時不但詳細交待人事時地物之來龍

去脈將目前所有可見的相關資料摘文節錄以供稽核同時幾乎所有的蘇軾

作品都得到了繫年對於許多舊注編年的謬誤也加以糾正此外孔教授還考證

出前人認為無可考的蘇軾交游展現了極為細膩的考證工夫和謹慎的研究態度

這一點從他在運用現當代的論文成果時不忘隨篇附註的習慣亦可看出曾棗莊教

授對此書評價極高言其具備「資料詳實言必有據」「詳而不繁」「考證精核」

三大特點是繼王文誥之後最詳實的蘇軾年譜40作者的用心經營使此百萬鉅

著在當代年譜學研究中異軍突起成為蘇軾生平研究的重要里程碑對後來有志

於蘇學的研究者來說貢獻尤大

卷帙浩繁的《蘇軾年譜》走的是傳統研究的路徑除此之外生平研究還延

伸出了許多分支如前所述全球化浪潮的襲捲造成合科研究之興盛尤其注重

文化意涵的發想八O年代之後「文化研究」當道主要特色一是研究古代文

學時「由單純的價值判斷而轉向文學事實的清理」即文學研究對於「客觀歷史」

的回歸二是重視「歷史文化」的綜合視角企圖以時代的總合「精神狀態」

作為個體或群體研究的參考前提總而言之此一轉型期的重要特徵在於「文化

意識」的覺醒41生平研究受此灌注詮釋內容因而產生了某一程度的微調

即對蘇軾「文化性格」的勾勒與詮釋過往的東坡傳記在描繪詩人時大多著重

「寵辱不驚」形象的呈現藉此推論「曠達」的人生觀按照我們對於蘇軾的理

解這類評語的確切中了詩人安順處逆的精神然而會被選來作為佐證的史料

永遠是經典的那幾則當傳記一再推陳出新事主的形象很難不流於「性格扁平

化片面化」距離「真人」的標準越來越遠筆者認為此類困境的產生主

要是起因於研究者過度專注於傳記主角的「生平本身」未對其生命情境進行全

面性的考量任何事件的發生都有其獨特(且複雜)的語境但因歷史只能呈現

片面的記載後人在解讀時如果不能進行多線評估多方設想很容易就忽略

掉最大特徵之外的其他細節甚至可能將個人從整體的時代氣氛中拔起使研究

主體變得獨立且封閉按照我們對於人類生命型態的理解群居動物本身和集體

的生活型態之間二者理應密不可分因此在進行生平研究時將個體置於較

大的文化脈絡中加以考察應是較好的選擇何況本文關注的蘇軾身為北宋大

家從他擁有的各項條件看來比起一般的研究對象似乎更適合此一方式林融

嬋認為

40 曾棗莊等著《蘇軾研究史》頁 447 41 本段出自傅璇琮為東方出版社「日晷文庫」所作的〈總序〉參見錢志熙《唐前生命觀和文學

生命主題》〈總序〉頁 1mdash3

14 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

文化與個人既然是一種相互創發相扶前進(也有可能是後退)的狀態

而人的存在又是一種必然的「在世存在」那麼個人的得失榮辱則必然的

與文化相關這裡的相關所包含的不僅僅是文化對個人的啟發還有個

人在「詮釋」過後對文化的貢獻helliphellip42

林氏之說突顯了「文化造就個人個人影響文化」的雙向迴旋關係普通人如

此擁有卓越成就的時代名人更是如此蘇軾以文名世活躍於古代文人所能參

與的各種領域他既無法超脫於所屬時代其思想文學自然受到「宋代文化」的

沾潤另一方面詩人在文學藝術各方面的獨到造詣向來又被視作「宋型文化」

的典型這也就是說蘇軾對「宋調」面貌之成形有舉足輕重的影響力一來一

往「個人與文化的雙向迴旋關係」因而形成除此之外從實際的生活經驗看

來人的性格是極為複雜的不但會因應各種生活經驗而產生變動同時也容

易受到外在因素的挑撥出現他人感覺不可理喻的行為古人嘗說識人時要「聽

其言觀其行」正是企圖經由個人與社會互動關係的考察探知其性格基調

換言之性格便是個人身處「文化環境」中「在世存在」的因應態度所以綜

上所述研究者倘若想要呈現一個「真蘇軾」便不可不將詩人置於文化的脈絡

裡加以檢視從而藉助史學社會學政治學甚至經濟學等學科的綜合考察

以期獲致一種較好的理解

這波「文化性格」浪潮引起的迴響十分熱烈各方關注的焦點大多集中在

詩人固有形象的反思企圖重新賦予更為精緻的說解對於蘇軾性格的解釋最

普遍的研究型態是以「時間」為主軸仔細梳理歲月推移過程中詩人心境的各種

起伏與轉變六十六歲去世的蘇軾從他二十二歲出蜀應試寫下第一篇〈刑賞

忠厚之至論〉開始創作生涯長達四十四年在這麼大的時間跨度中寫作出來的

豐富成果自然伴隨著詩人多彩多姿的出處經歷呈現了階段性的差異其間所反

映出來的思考轍痕正是蘇軾人生思想變動的軌跡關於這個部分歷來的分析

研究無論是從整體仕宦經歷來加以把握的宏觀角度還是擷取八大創作分期43中

任何一處關鍵來詳加論析的微觀闡述似乎總是無法周延而清楚的歸納出始終處

42 見氏著《蘇軾超曠情懷與文化關係研究》(嘉義南華大學文學研究所2004)頁 2mdash3 43 蘇軾的創作階段清人王文誥在《蘇文忠公詩編注集成識餘》中將其分為八期分別為《南

行集》和簽判鳳翔熙寧還朝倅杭守密入徐湖謫黃元祐召還謫惠渡海(【宋】蘇軾

著【清】王文誥注《蘇文忠公詩編注集成》(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67)冊六頁 3708mdash3709)

而近人江惜美分之為六初歷仕宦的奔放期烏臺詩之諷諭期黃州貶謫之沈潛期元祐回朝之

凝定期復貶惠州之圓融期遠謫海南之精深期(請見江惜美《蘇軾詩分期代表作研究》(台

北華正書局1996))至於王水照則以二次「在朝外任貶居」的迴返過程來概括

請見氏著《蘇軾論稿》(台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1994)〈蘇軾創作的發展階段〉〈蘇軾的

人生思考和文化性格〉二文)創作分期的方式會影響分析策略故學者們多視研究重點因革之

實則大同小異讀者可自行參照

第一章 緒論 15

於變動中的蘇軾人生境界針對此問王水照教授在〈蘇軾的人生思考和文化性

格〉一文中提出了較具代表性的看法

王教授認為蘇軾面臨中國文人生命中兩大課題「出處」與「死生」的

衝擊一生仕途困挫幾瀕死境卻能安之若素主要的原因在於三教融合的思想

背景在此作者提出蘇軾人生道路的二條基線一則受到傳統儒家思維的影響

充滿了自進進人的淑世精神而「立德立功立言」的三不朽古訓更讓蘇軾

早年的社會責任感與歷史使命感得到強化成為畢生行事的基調基線之二乃

是互補於儒家出仕觀的佛道思考多在其身陷逆境時發生作用看得出來作

者推論蘇軾的文化人格將其源頭歸因於「多元傳統文化」因素彼此間勢力的消

長與融合這個部分由於學者們的研究都是從第一手資料歸納而出多年來已

成定論然而雖說方向已定但因蘇軾思想涵蓋面之廣之雜要清楚描繪其性

格的多樣性實屬不易就此王教授嘗試以「狂」「曠」「諧」「適」四個方面

來概括之所謂「狂」者主要是出自詩人天性才情的傲氣展現出來就有了

傲世忤世抗世的成分這一點在「烏臺詩案」發生前發揮得最為清楚然而

隨著朝中行走日增年輕蘇軾對於自己的「狂直」其實不無反省的意味其中摻

雜了幾許畏世與厭世的心情不斷依違於張揚與內省二端東坡在「詩案」的洗

禮之後對「性狂」的追求逐漸轉向「一種深思了悟基礎上的任真」44換言之

是一種對內心「真我」的價值選擇而這個選擇的形成與詩人性格中「曠」極

為相關所謂的「曠」主要是對是非榮辱得失的超越與外鑠的「狂」遙

遙相對對於東坡來說或許「曠」是他天生性格的質素雖然存在卻未必發

揮然而在一連串極為痛苦的貶謫經歷之後「曠」的因子催化了蘇軾文化人格

的成熟度使之具備「九死南荒吾不恨」的磊落胸襟至於「諧」一般都認為

「諧」是蘇軾人格中最突出的特色之一在他人生思想的意義上有淡化苦難意

識化解悲傷的功用乃是一種自我調節機制45在此作者提出東坡的「諧」

具備了「對抗挫折迎戰命運」和「體現真我自為優越」二大意義其中所論

似乎正可概括為「性諧」與「文諧」二個面向從內在情性與外在行徑(包含「言」

與「文」)的相互作用清楚地刻劃出蘇軾性格的俏皮之處最後王教授以「適」

作為蘇軾人生思考和性格樞鈕的落腳點詩人能夠不囿於外在環境的不如意在

尋常日用中發現愉悅與美始終堅持「閑適」的追求使其現實人生由此化作藝

術人生充滿了審美情趣的意境

王教授此文從性格系統著手將審美意味濃厚的「人生境界」解讀為「個人

44 王水照〈蘇軾的人生思考和文化性格〉中國人民大學中文系《中國蘇軾研究》(第一輯)(北

京學苑出版社20047)頁 15 45 王水照〈蘇軾的人生思考和文化性格〉頁 17

16 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

獨特秉性」對於生命中衝突情節之因應與調節的產物相較於一般單論東坡性格

中某些特點之篇章可謂自成一家可惜的是受到篇幅所限此文在許多相關

的論題上僅僅點到為止如文中論述佛道二家對於蘇軾人生思考的影響時舉

詩集中反覆吟詠的「吾生如寄耳」和「人生如夢」二句為例藉以印證詩人那股

揮之不去的「人生空漠之感」就文章所言「吾生如寄」「人生如夢」體現了蘇

軾對於人生無常性的感受一來應是漢末古詩十九首以降「人生忽如寄」意識的

繼承與發揮二來蘇詩感歎命如蜉蝣卻能跳脫消極的聲調表現出「悲哀的

揚棄」由此構成宋調的基準另外「人生如夢」一句雖突顯了對於人生「虛幻

性」的感受但詩人卻將自己對前途的信念和追求寄寓其中展現出個體強烈的

主觀意志也表達了他對自身「真實存在」的肯定46筆者認為王教授所言固

然無誤以此釋蘇也得到了相當的效果然而倘若我們回到蘇軾三教融合的思

維模式那麼寫於四十二歲到六十六歲這段期間的「人生如夢」和「吾生如寄」

便不可單純將之視為文學史上抒情主題的分支而應進一步考慮到佛教典故的影

響因為此時詩人已處於中晚年階段多次的遠謫貶居提供他嫻熟佛經內典的

機會長期浸染之下他對佛教義理的掌握早已超越單純的字義解讀而是上

升到一種透過日常生活的實踐而獲致的心領神會之層次這些內化的佛經材料一

旦受到適當條件的召喚自然就在作品當中顯露出來47是故看似尋常的「人

生如夢」和「吾生如寄」除了具有文字審美及文學抒情的意義之外為求釋義

周全尚須遠溯佛家「如夢觀」等理論範疇方能闡明詩人原旨而這恰好也是

本「生命觀照」研究所應探討的重要內容因此將在後續篇章詳論之

值得注意的是在目前學界對「文化性格」的討論課題中以「曠達」的內

涵與反思最受矚目除了上述王教授的說法之外對此進行專題研究的還有林融

嬋在其二OO四年的碩論《蘇軾超曠情懷與文化關係研究》中林融嬋以宋代

理學為觀照面利用二程與東坡生命格局之異反向證成蘇軾「超曠」生命情調

之所由來乍看之下林氏雖以東坡文化性格中的「超曠情懷」作為主題理應

隸屬蘇軾生平研究的一支然而作者走的是思想研究梳理東坡文化性格時

是將之置於「思想家」的脈絡當中與一般生平傳記慣用「文學家」的思維模式

並不相同可說是本書較為特別之處另外作者捨棄常見的「曠達」特意拈

出「超曠」一詞在解釋蘇軾生命型態的轉變時頗富效用以釋義的角度「曠

達」和「超曠」同指蘇軾的基本生命型態但嚴格說來二者的意涵仍有不同

這是因為在一般的情況下「超曠」二字合用其意主要落在「曠」字換言

46 王水照〈蘇軾的人生思考和文化性格〉頁 6mdash11 47 蕭麗華即認為北宋詩禪融合的痕跡應以蘇軾為觀察的起點詳見氏著〈東坡詩論中的禪喻〉

《佛學研究中心學報》第六期20015頁 246

第一章 緒論 17

之「超」被當成了「曠」的內容但是若從字源學的角度切入則「超」的

本義為「跳」48意指「從自身事物現象越離」而「曠」字本義為「明」49顯

示的是對事物明瞭朗照的狀態引申而有「闊大」之意指的是「自事物現象

中解放」二者相較後者當立於實體界方能有較好解釋而前者則同時兼具形

上與形下雙重特質50由此一來二者的關係便超乎原本的理解增加了另一種

配對之後的可能性

(「超」字)就形下面來說它是「曠」的內容「曠」因具備著「超」的

條件因此能達到面對有限性時的曠達而從形上面來說「超」重歸於

超越界指向本身因此而能指出向上之一路引領「曠」成為「曠」helliphellip51

在此所謂「形上」與「形下」指的即是「超越界」與「經驗界」二大異質界

域「超越」介於其間正好以其「形上」「形下」兼具的雙重特質連結彼此

為「生命進昇」提供機會52由此觀照蘇軾性格可知「超曠」一語突出了東坡

文化人格在各個階段轉換過程中的動態行為讓我們得以進一步思索詩人「生命

進昇」的主要「助力」為何承其觀點林氏在分析〈和子由澠池懷舊〉時指出

蘇軾對於人生感悟的雙重意義在於一將人生看作一種流程在人生無常的無

奈中其實隱藏著一股不需溺於當下的提升意涵二他亦同時表達了對人生存

意義的肯定因為唯有在每一當下認真付出亦不過分執著的生命才能對人

生之流的慨嘆不失於粗淺浮泛53作者以此二點「人生觀想」作為蘇軾「超曠情

懷」的二大維面點出詩人「曠達」的原因在於「承認苦難而又超越苦難」的心

態54給予本研究相當大的啟示

無論是從中國古代文人「學而優則仕」的職業選擇角度或是從政治經驗影

響蘇軾個人的層面來看東坡的仕宦心態實是討論其人格或文學時無從迴避的重

要主題其中又以「仕隱情結」最具代表性關於蘇軾鮮明的「仕隱衝突」心態

很早就有學者提出來論點多集中在「烏臺詩案」後的心路歷程然而檢覈蘇

48 《說文解字》「超跳也」參見【東漢】許慎著【清】段玉裁注【民國】魯實先正補《說

文解字注》(台北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8 十二刷)頁 64 49 《說文解字》「曠明也」參閱【東漢】許慎著【清】段玉裁注【民國】魯實先正補《說

文解字注》頁 306 50 以上改寫自林融嬋《蘇軾超曠情懷與文化關係之研究》(嘉義南華大學文學研究所2004)頁 8 51 林融嬋《蘇軾超曠情懷與文化關係之研究》頁 8mdash9 52 詳細論述請見林融嬋《蘇軾超曠情懷與文化關係之研究》頁 10 53 林融嬋《蘇軾超曠情懷與文化關係之研究》頁 35mdash36 54 林融嬋《蘇軾超曠情懷與文化關係之研究》頁 36

18 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

軾詩文可以發現此說並不確切其「仕隱衝突」的發端至早應可推至未仕之

前並且此一情結隨著個人仕宦經驗的轉折有所不同貫穿終生近年來對此進

行專題研究之代表者當推王秀珊碩論《論東坡詞中的仕隱情懷》此書討論東

坡詞的仕隱情懷主要是以「故鄉意義」的層次變化詞中所運用的典故類型

以及「豪」與「放」的風格內涵作為切入點論述詩人仕隱情懷的內容與「放曠」

詞風的形成55「仕隱情結」向來是中國古代傳統文人的共有心態而東坡畢生掙

扎於「道仕」與「身隱」的兩難情緒之不安在「言情」的蘇詞中頗有表現

最具體的例證即是「故鄉」符碼的反覆使用對此作者引用重覆出現的「功成

名遂還鄉」56說明「歸鄉」乃是蘇軾的仕宦理想並將「故鄉」的意義按照其

人生的進程區分為三個層次

(一)出生成長的原鄉蜀人向來戀鄉不仕詩人出身於斯其鄉關之思自

是濃厚然而受到「衣錦榮歸」的傳統出仕觀念影響加上詩人年華

尚在對於功名仍有期待故「仕」的追求高於「隱」的想望「歸

與隱的指向同一」乃是期待榮歸原鄉的第一層次主要時期為「杭

密徐湖時期」

(二)歸隱的異鄉「烏臺」案後仕途轉為不順在此之中詩人效命地

方在山水之勝與朋友之情的助益下思歸不得的煩悶情結逐漸被「直

把他鄉作故鄉」的想法所取代「故鄉」意義的轉移展現了蘇軾在「自

我」與「現實」中取得平衡的努力與成就促使詩人一方面轉向山水

的慰藉一方面向內尋求「心安之境」此一時期發端於通判杭州之

時並在謫黃之後達到巔峰

(三)心安之鄉謫黃之後詩人歷經起復入朝外任等階段最後遠謫

海南在大起大落的坎坷過程中痛徹理解了「身不由己」的仕宦現

實由於羈旅在外連異地之歸也不可得是以此時東坡融合佛道思

想再度改換心念轉「異鄉」為「心鄉」將回歸之處移至心中

從而達致「仕宦衝突」的最終平衡可視為詩人最高的人生境界57

55 詳見王秀珊《論東坡詞中的仕隱情懷》(台中中興大學中文所 20027)頁 195 56 此句多次出現在東坡詞中如熙寧十年(1077)作於徐州的〈水調歌頭〉(安石在東海)(見鄒

同慶王宗堂《蘇軾詞編年校註》上冊(北京中華書局20029)頁 211)元豐六年(1083)所作的〈臨江仙〉(詩句端來磨我鈍)(鄒同慶王宗堂《蘇軾詞編年校註》中冊頁 490) 57 以上論述請參考王秀珊《論東坡詞中的仕隱情懷》第三章及頁 196mdash197

第一章 緒論 19

作者抽出「故鄉」作為尋繹東坡人生境界之所構成的軸線非但具體也極為恰

當對本文研究東坡生命意識頗多值得借鏡之處然而畢竟學術論理難以周全

王文在總結「仕隱情結」時雖已發揮得當但從詩人留下的詩句線索來看仍

有些許未盡之處譬如作者清楚地呈現了「歸回原鄉rarr歸隱異鄉rarr尋求心鄉」

此一心靈軌跡極力鋪陳詩人依違在理想失落與留戀田園的糾結情緒細膩刻劃

了「去」「留」之間「用世志意」和「不遇悲慨」二種意識激盪的狀況然而一

來一往之際似乎失落了「畏禍」此一重要的心理機轉使得讀者只見蘇軾之

「豪」而不見其性格之「真」從蘇軾輾轉各地時所上謝表之內容我們其實可

以明顯察覺詩人對於君威難測樹敵眾多的不安全感這種「畏禍心態」尤其表

現在二三階段之間乃是個人對多舛前途最真實的情緒反應捨之不論除了

有簡化人物性格的危險之外更無以呈現詩人最終「選擇」走向「超曠」的可貴

之處另外蘇軾晚年雖已求得「心安之境」但吟詩時仍作「此生念念隨泡影」

之語58無奈自嘲溢於言表與其同時詞作大異其趣此現象似乎可追溯至文類

性格因為對宋人而言詩詞分屬於不同的情志書寫系統雖然東坡創作時習

慣游走於各種文類之間但若細心檢閱詩集並加以對照可以發現二者慣用的典

故語例並不完全重覆援引王秀珊此文的分析成果東坡詞的典故類型主要有三

類事功型(以謝安為代表)執著型(以劉禹錫為代表)隱逸類(以陶淵明為

代表)59但詳察東坡詩可知在這三類之外還有更常使用的詩典如蘇軾一

再引用的「馬少游」及「桐鄉吏朱邑」事或在「烏臺詩案」之後重覆出現的「東

門黃狗」不但抒懷同時也牽涉了詩人對其仕宦事業的自我評價用意與興味

和蘇詞相較皆不相同就此看來此一重要議題若要得到較為徹底的討論那麼

除卻蘇詞之外東坡的其他創作也不能偏廢尤其是「言志」的蘇詩理應加以

整理並進一步統合所有文類的相關資料彼此交叉比對藉助先合觀再微觀的

分析方法來理解蘇軾的仕宦心態才是比較理想的做法也是本文預備發展的重

要方向

蘇詩研究的另一個重要主題在於「禪學」近年來持續在此領域耕耘不輟者

較重要的有周裕鍇張晶和蕭麗華等人周裕鍇專注詩歌與禪宗的關係曾寫作

《中國禪宗與詩歌》一書其中談到禪宗對於蘇軾的影響就認為二者關係極為

密切詩人耽於禪悅不但使之出入叢林與大量的禪僧交游同時也從中學習

到禪家公案的話頭與機鋒培養了創作時運用「博喻」手法的能力並點出「文

58 蘇軾〈庚辰歲人日作時聞黃河已復北流老臣舊數論此今斯言乃驗二首其二〉此詩作

於元符三年(1100)正月七日蘇軾謫往惠州之時年六十四收入氏著《蘇軾詩集》第七冊

卷四十三頁 2343 59 請見氏著《論東坡詞中的仕隱情懷》第四章

20 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

字禪」乃是蘇黃二人詩法分途的重要依據60當時作者固然對詩人「以禪入

詩」的特色作了清楚的說明然而終究只是文學現象的呈現對創作背後深刻

的審美機制並無探討這個問題在數年之後的《文字禪與宋代詩學》獲得解決

在《文字禪與宋代詩學》這本書中周教授將論題加以深化直接探討創作現象

的本源指出蘇黃之所以以文字為戲主要是以禪宗的「游戲三昧」作為理論

依據加上士大夫本身固有的俳諧文學的傳統而構成文中還提到

蘇軾和黃庭堅在借禪宗語言藝術為詩方面雖多共同之處但二人通過文字

游戲所要達到的目的仍有不同概括說來蘇軾是「借禪以為詼」即借

用禪宗詼詭反常的思維方式來表達自己戲謔的人生態度黃庭堅則是「打

諢通禪」即把雜劇的諢趣與禪語的詼諧結合起來表達自我完善的人格精

神於「游戲法」中見「真實相」61

作者從詩人習禪入詩的心態目的推導出蘇黃「借禪以為詼」和「表達自我完善

的人格精神」的不同有助於二人詩歌風格和審美性格的深入理解作者點出

從蘇黃的作品表現可以得知宋代習禪詩人受到「機鋒」或是「打諢」的影響

主要體現在「創作心態」和「語言形式」兩方面前者即所謂游戲態度滑稽為

文而後者則表現為語境的跳躍章法的變換然而儘管從同樣的門路悟入

在詩風的呈現上卻各有不同62周氏指出這固然與性格相關除此之外更有

可能受到他們各自喜好的禪門宗風的影響

雲門宗機鋒迅疾蘇軾得其精神所以作詩隨心所欲八面翻滾臨濟宗

機鋒峻烈黃庭堅得其精神所以作詩除脫凡近不落常情如黃龍慧南

著名的「黃龍三關」晦堂祖心的「觸背關」都有言語道斷不入思維的

特點黃庭堅詩生新瘦硬的語言風格與其精神相近63

蘇黃二家的詩風比較向來是宋代詩學中的重要議題在詩論美學和文學史的領

域皆有其意義周教授捨棄傳統的詩學角度改藉佛家文士化的「文字禪」角度

觀而照之不但突顯了詩歌意象與禪派宗風之間的關係同時也點出文人和其皈

60 氏著《中國禪宗與詩歌》(高雄麗文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47)頁 89mdash91 61 氏著《文字禪與宋代詩學》(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11)頁 155 62 周裕鍇演繹二人詩風指出「蘇詩如長江大河波濤自涌諢趣較顯露層次轉折銜接較自然

而黃詩如危崖高聳斷岸千尺諢趣較隱晦語境意路跨越較大」見氏著《文字禪與宋代詩

學》頁 164 63 氏著《文字禪與宋代詩學》頁 164

第一章 緒論 21

依的禪派精神在本質上的確有其相似之處這點我們由周裕鍇另外一篇〈夢幻與

真如蘇黃的禪悅傾向與其詩歌意向之關係〉可以得到更為深刻的詮釋

在〈夢幻與真如〉一文中作者主要是從宋人接受禪宗的兩種禪悅典型進

而分析這二種範型與詩歌意象選擇之間的關係宋代文人接觸禪宗一來在參禪

的過程中可以獲得愉快的感受此即「禪悅」二來佛禪能有效地消解「倫理政

治與個人存在的衝突」從存在論的意義上揭示了人生狀態徹底解決「儒門淡

薄收拾不住」64的不足之處文人崇奉南禪恰好回應了自身的人生課題與心

靈需求65所以五家七宗各有所好除了受到歷史(時間)和地理(地域)的影

響外文人的「真性」底蘊自當更為關鍵由此視之生命情趣截然不同的蘇

黃二人其性格在和禪門宗風相互加乘之後於是各自蘊釀了特色鮮明的禪學主

題如蘇軾廣泛接觸大乘經典深得「十喻」之義因此在其詩歌創作之時便

多次闡述般若空觀以「人生如夢」的主題具體行之選擇詩歌意象時除了運

用佛經典故之外更因自身對於世界短暫性質的認識特別強調「瞬時激變」的

動態形象的捕捉呈現蘇詩動蕩明快的風格66而庭堅對於禪學中的「心性哲學」

最有領悟對他來說禪乃治心之本目的在於完善道德人格以心性覺悟證得

安身立命之本是以他對認知本源的般若空觀興趣不大將全部重心擺放在「真

如」的追求上67正是這樣的傾向使然黃庭堅十分自覺地將禪宗的心性哲學

儒家的養氣觀和道家的心齋理論融合為一因此他所選擇的詩歌意象不是作為

虛幻無常的對立存在(如堅毅不屈的金石松柏)就是作為污穢渾濁的對立存

在(如表裡澄澈的秋江出淤泥而不染的蓮花)前者求其「真」後者明其「淨」

往往具備了虛靜沖澹清峻凝鍊的美學特徵由此構成山谷詩學與人格互相輝映

的「壁立千仞」的審美境界68

張晶《禪與唐宋詩學》同樣是以「禪學」作為視角探索唐宋時期禪宗思想

對於詩人心態的滲透並以詩為中心討論「禪」在經過了詩人創作心靈的轉化

之後對詩歌面貌造成了何等的影響作者認為

禪之於士大夫其主要意義並不在於「成佛」的宗教皈依而在於以「如

夢如幻」的人生觀來解脫靈與肉的苦惱困惑69

64 張方平「儒門淡薄收拾不住皆歸釋氏耳」收入釋志磬《佛祖統記》(揚州江蘇廣陵

古籍刻印社1992)冊五卷四十五頁 1949 65 周裕鍇〈夢幻與真如蘇黃的禪悅傾向與其詩歌意象之關係〉收入《文學遺產》二OO

一年第三期頁 68mdash69 66 氏著〈夢幻與真如蘇黃的禪悅傾向與其詩歌意象之關係〉頁 6974mdash75 67 氏著〈夢幻與真如蘇黃的禪悅傾向與其詩歌意象之關係〉頁 72 68 氏著〈夢幻與真如蘇黃的禪悅傾向與其詩歌意象之關係〉頁 74mdash75 69 氏著《禪與唐宋詩學》(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36)頁 2類似論述亦可參考頁 24

22 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

由於中國人的心理結構偏向「現實務實」對於抽象的「遠離現世」並不真感

興趣因此佛教思想能在中土普遍流傳除了自身理論的適用性得到發揮之外

接受者心理狀態的改變絕對是關鍵就本書研究的唐宋詩人而言信仰佛教的契

機最主要的原因還是來自於人生挫折對心靈造成的創傷而「挫折」中最具代

表性者莫過於「貶謫」一事傳統士人一旦遭受貶謫為了消除心中憤懣使

日子好過一點文人大多轉向佛道二家諸如大乘佛學中的「苦空觀」「人生如

夢」等觀念便是藉助於此熱烈流傳相較於唐代宋人對於禪宗的接受的確

較為普遍若要論其修為三教混融的蘇軾更是其中的佼佼者這從作者三番二

次以東坡作為說明的佐證即可發現關於詩人在「以禪喻詩」方面的表現作者

一路尋繹蘇軾在謫黃之後的心靈變化指出詩人「主要是以禪宗的『一念清淨』

『無心於物』的觀念來淡化客觀環境的困窘」70加上對於《莊子》的活用由

此構成他裨補人生的「忘憂理論」作者對詩人心態的觀照極為細膩也一定程

度地呈現了禪風入蘇詩的緣由和成果不過根據作者所言為了擺脫世間憂愁

而被大量接受的視身如夢視人生如逆旅的思想其本質是以佛教「空觀」作為

底蘊然而「『空門』的解脫是以對自身的省思為途徑的但它不是貴身而

是賤身」71既是「賤身」則與宋代盛行的養生風尚在根源上有所牴觸此中情

形為何而蘇軾個人亦頗積極「愛生」平日也熱衷於調養生息合觀言之似

乎可提供我們對於詩人取捨三教理論的標準之認識有助於蘇軾思想研究的完

至於東坡詩與佛教典故的關係則需參考蕭麗華教授的著作蕭教授在二O

O一年撰寫了〈東坡詩論中的禪喻〉探討下開北宋詩禪融合之風的蘇軾其詩

論中散見的佛禪修養並藉此論述蘇門禪喻在宋代詩禪合轍的重要歷史定位首

先作者將蘇軾對於禪學的接受歸因至故鄉眉山的地緣母親與朋友的浸染

最後才是人生經驗的強化由於蘇軾思想具有三教會通的特色因而詩論具備了

「以禪法論詩」「以夢成詩」「詩禪辯證」和「以禪論詩」四種現象然而上

述四種現象中除了「以夢成詩」其餘三種皆可逕與詩人日常習禪的慣性作聯

結此處暫且按下先討論較為特殊的「以夢成詩」因為禪家的本質在於「動

進的心或它對世間生起不取不捨的妙用」72強調「心」的覺察勢必關聯「心」

對生命的認知進一步牽涉「真假」的問題而「夢」與「覺」正是「假」和「真」

最具代表性的二種動作型態是以作者提到「凡學禪者於夢與覺之間體

70 氏著《禪與唐宋詩學》頁 35 71 氏著《禪與唐宋詩學》頁 28 72 吳汝鈞《游戲三昧禪的實踐與終極關懷》(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932)頁 170

第一章 緒論 23

會尤深」73蘇軾習禪多年對此議題更為嫻熟箇中緣由一方面固然是因為

詩人天生資質敏慧感悟力強再者自然是受到《金剛經》的影響蘇軾博覽

佛家內典對《金剛經》更是深有造詣因此以「夢」轉喻人世時不但有聊觀

夢幻視此身如夢之說同時也延伸出了蘇軾對於「前世」的夢喻之說除此

之外夢中得句紀夢境存夢占之舉更不勝枚舉由此可見詩人輾轉於「夢」

「覺」之間思辯的軌跡對我們瞭解詩人審美詩境人生態度與禪學修為皆有助

益然而作者在文中提到蘇軾好用禪語評賞詩作時也不例外但考察蘇軾所

論唐前暨唐代詩作時卻少用禪語74針對此一特殊現象蕭教授未及解答殊

為可惜而蕭教授有鑑於目前研究多未能深入佛典詳考蘇詩中佛家譬喻與佛教

原典之間的關係是以在〈東坡詩中的般若譬喻〉一文中以「般若譬喻」為焦

點審慎爬梳蘇軾詩禪意象形成之由來並就東坡詩中各項般若譬喻的種類和思

想主題進行舉證和論述清楚地分疏了佛家「六如觀」與「十喻」對蘇軾造成的

影響尤其「夢」「幻」「露」等較為常見的文字意象除了歸納其意象特徵

同時還上溯至佛典源頭細數典故意涵細膩地詮釋了箇中涵義75為本文分析

蘇軾對於生命本質的思考提供了極大的助力

一 「生命觀」主題

歷來涉及「生命觀」的研究不少然而仔細考察可以發現「生命觀」一

詞的議題內容似乎眾說紛云鄭惠玲在其碩論中提到以「生命」為主題的論述

研究理應涵蓋的範圍主要有「對生命意義的期待與發揮」「對人生際遇的順處態

度與方法」二者簡單的說除了生物存在的具體生命之外尚應包含人類獨特

思考觀點之下的思想觀價值觀道德觀和審美觀76然而鄭氏對此缺乏舉例

論證使定義未免流於浮泛空虛而書中分辨「人生觀」與「生命觀」之不同在

於前者偏重「對生命過程的往前看往未來設想」與後者「既重生之喜悅而

對未來建構理想但也適時從既有之限定中逆向先為理想預防」77的內涵不全

相似但從筆者自身對於「生命觀」所下定義之瞭解其內容之豐富似乎涵蓋

了作者的全部所言換言之「生命觀」之於「人生觀」應是一種上位概念鄭

73 蕭麗華〈東坡詩論中的禪喻〉收入《佛學研究中心學報》第六期20017頁 257 74 氏著〈東坡詩論中的禪喻〉頁 267 75 氏著〈東坡詩中的般若譬喻〉「聖傳與詩禪 中國文學與宗教國際學術研討會」20041210頁 5mdash9 76 鄭惠玲《名教自然與士的自覺從《世說新語》看魏晉士人的生命觀》(彰化彰化師範

大學國文系在職專班碩論2003)頁 7 77 氏著《名教自然與士的自覺從《世說新語》看魏晉士人的生命觀》頁 7

24 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

文沒有明言其論述標準對於相關議題的開展實有未盡之處另外定義「生命

觀」的還有杜正勝

生命觀牽涉社會組織人生理念宗教信仰和科學(尤其是醫療)知識諸

多層面的問題西周時期禱請的眉壽和戰國秦漢追求的長生可以作

為此一發展脈絡的為兩個定點觀察其中的變化探索兩周秦漢之人

對生命的認識和追求的方式78

杜教授此說主要扣合了醫療史的角度乃是自上古社會「生命追求」的觀念和行

為推衍而出因此是以人體生理系統理論作為切入點詳述中國古代生命觀在

「時代」或「族群」的因素影響下一步一步從具體(形)走向抽象(氣)的本

質認識79值得注意的是人們以「形」「氣」「精」「神」來解釋生命形體的

內外本質這除了可以看出歷來「生命觀」的階段性態變之餘這套本質認識論

經過不斷的發展促成了中國養生文化的成形對日後的哲學思想醫學與醫

療皆有深遠的影響80杜教授的研究乍看之下與本文涉及的主題似乎並不相關

然而人類對於生命價值的追求最早都可溯源至「長生」的渴望上古的「生

命意識」雖然缺乏文學性的審美內涵換個角度卻是另一個層次且更為根源

的生命追求因此本文雖以宋人生命意識為題但考量到觀念與意識的源遠流

長對於前代前前代甚至古代先民的各種生命面向都應有所瞭解在實際研

究的過程中或許可提供另一個不同的參照面向

另外錢志熙的《唐前生命觀和文學生命主題》一書可說是近年來結合「生

命觀」與「文學主題」研究著作中最具系統者錢教授認為所謂生命觀念

指的是一種「上升到哲學層次的生命思想」包含的部分有二一是生命本體觀

即對生命本身的性質的認識二是生命價值觀即對生命應有價值的把握和判

斷且後者是建立於前者的基礎之上的81本書在呈現此一議題的思考脈絡時

採取「通史」的觀點從最早的先民之生命意識開始一直到唐代為止共分為

神話時代詩經時代先秦諸子時代秦漢時代魏晉時代南北朝時代六大階

段運用「理性生命觀」與「非理性生命觀」這對概念考察各時期生命本體觀的

進展狀況再進一步以文學創作為對象分析生命意識對於詩詞歌賦等文類的滲

透情形

78 參見氏著《從眉壽到長生醫療文化與中國古代生命觀》(台北三民書局20054)頁

158 79 氏著《從眉壽到長生醫療文化與中國古代生命觀》頁 302mdash305 80 氏著《從眉壽到長生醫療文化與中國古代生命觀》頁 305 81 錢志熙《唐前生命觀和文學生命主題》頁 3

第一章 緒論 25

首先神話時代是各種神秘非理性的生命觀念的發生期先民對於生命意

識的推想主要表現在死亡現象的觀察與解釋由於人類「死亡」概念是透過大

量經驗法則(觀察到他人之死進而聯想凡人必死)的累積而形成因此在較

早的階段當中先民對於「死亡現象」的理解內涵始終處於一種變動的狀態一

直到要先秦諸子時期方才開始對死亡作出哲學的論證進而思考其中的意義82

此時先民在意識到死亡現象的不可逆之後選擇非理性生命觀導向更為神祕高

遠的境地藉以迴避現實的衝擊因此我們從目前遺留尚存的神話內容探知

這種「非理性」的發揮造就了靈魂觀念的發展和一系列長生不死的幻想不但構

成了後來一切宗教的觀念基礎同時不死幻想延伸出中國文學主題中重要的「仙

鄉」意識對於賦學與六朝的山水詩歌影響尤其深遠83到了第二階段先秦時

代生命意識有了實質意義的轉折觀其具體呈現可從「文學」與「哲學」二

方面加以著手文學方面主要指的是《詩經》《詩經》在內容上雖然部分留

有上古時期長生幻想與生殖崇拜等非理性意識的元素然而整體看來詩人對

於現實生活的描寫充份展現人類對於死亡已經司空見慣穩固的宗法觀念沖淡

了個人對於死亡的恐懼在某個程度上標誌了非理性生命觀的消退等於是宣告

了世俗理性生命觀的時代已然來臨84而哲學的部分則因思想家對於生命價值

取向的不同而產生儒道二種典型道家認為生命最高的價值在因循自然實踐

自己的生命規律故儘管老子和莊子對於生命的體驗有所不同但他們「全生」

的前提是一致的尤其莊子透過浪漫的文學表現加強了他生死觀念的散佈對後

世文人來說恰好提供了精神上超越死亡的自由典型85相較之下儒家對於生

命價值的掌握主要是從道德本體論的角度來思考的由於早先人們在追求長生

不老時認為人類長壽與否的關鍵來自於上天對於個體「道德實踐」的審判順

此邏輯加以推論「德」與「壽」之間便產生了極為密切的關係直接影響了儒

家認為生命問題乃是道德之源的看法86儒家的另一重要特色在於生命價值的社

會化傾向這使他們發展出社會位階凌駕於個人之上的「大我」優位思想是故

個體的價值只有透過實踐倫理道德等社會價值方為正道綜合上述對於儒道二家

考論以此觀照蘇軾思想實有發厥精要的作用對其人生信條的瞭解極有啟

時至戰國至秦漢時代養生思想正式出現養生的思想根源於人類維護生命

的本能從原始先民與環境的生存奮鬥行為中逐漸隨著生命價值的撅發而往「益

82 氏著《唐前生命觀和文學生命主題》頁 11 83 氏著《唐前生命觀和文學生命主題》頁 14mdash22 84 詳見氏著《唐前生命觀和文學生命主題》第二章 85 氏著《唐前生命觀和文學生命主題》頁 53 86 氏著《唐前生命觀和文學生命主題》頁 57

26 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

生」「養生」的意向發展同時豐富了行為遵守的細則值得注意的是這股風

潮不只帶動了社會各個面向的運作與提升(諸如藥學五行思想等)同時養

生思想和政治思想的會通促成了中國古代民本思想的萌芽其中「養生為治國

之本」的概念更成為戰國至漢代最富特色的思想87中華民族「樂生」的優良傳

統便是幻生自此一背景中的生命自信與樂觀到了漢代宇宙自然的大生命觀成

形皇權的急遽昇高代表了整個時代的主流意識傾向於忽略個體生命價值與內在

需求是以此時「小我」的意識淡薄在文學的表現上呈現了「哀傷時命不合」

和「悲士不遇」二大辭賦生命主題強調了現實與自我的矛盾這是漢代辭賦家

對於屈原生命主題的繼承與發揮只是屈子那種「殉道式」的悲壯意識遭到弱化

在大一統的政治格局之下轉為個體體現生命困境的「時命觀」其中的代表者

是賈誼88值得注意的是作者援引司馬遷在〈報任安書〉中將文章創作視為實

踐生命價值的一種做法89尤其漢代盛行擬騷之作以現代西方理論中的「讀者

反應對話」角度來看似乎大有可說之處對於後來文人(如蘇軾)亦影響重

大是故就此而言欲探索漢代文人或蘇軾的生命觀時理應將屈原視為重要

的文學淵源來詳加考察或許能有所發現另外錢志熙在討論漢末樂府詩時曾

說「漢末文人在表現生命主題上的最大成就還不是對自身生命價值觀的展現

而是在其表現的一切生活境界中都滲透著的生命意識將生活境界升華為生命境

界」90其中最重要的四個主題則為根植於人性與人性之中的愛情友情別情

離思91錢教授此一說法提供了本文在定義「生命」議題時的重要參照同時

他對個別詩人的精彩論述也為筆者在論述詩歌生命情調時作出最好的示範非常

值得參考

除此之外較具代表性的還有陳威伯《盛唐詩人生命觀之研究》此書相對

於錢志熙的「通史」觀照方法將唐人生命觀擷取而出獨立觀之其目的是為

了糾正歷來在歸因唐人多元價值觀之成因的平面化傾向作者認為詩人藉由詩

作呈現的複雜思想和價值取向代表的是個人心境遷變生命歷程作詩情境和

目的的折衷結果因此在研究方法上重點放在傳統儒釋道三家對於詩人思想

心理的影響以及詩人對於傳統思想的研究態度從中推導出盛唐詩人的生命態

度與人生實踐從個人生命史的角度來考量作者運用思想與心理分析的研究取

87 錢志熙《唐前生命觀和文學生命主題》頁 104 88 氏著《唐前生命觀和文學生命主題》頁 120mdash133 89 即「古者富貴而名摩滅」一段強調《周易》《春秋》《離騷》《國語》《孫子兵法》helliphellip等

書皆「大底聖賢發憤之所為作也」「此人皆意有鬱結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來者乃如

左丘無目孫子斷足終不可用退而論書策以舒其憤思垂空文以自見」參見【漢】司馬

遷著【民國】韓兆琦選注《史記選注》(台北里仁書局2000)〈報任安書〉頁 1210 90 氏著《唐前生命觀和文學生命主題》頁 182 91 氏著《唐前生命觀和文學生命主題》頁 182

第一章 緒論 27

徑大致是適當的但受到唐人尺牘數量稀少的因素所限本文在研究材料的揀擇

時只大量援引《全唐詩》缺乏更為廣闊的史觀視野如此一來要達到作者

所言「著重在『行為人』的部分加以研究」92並不容易恐有「失真」

的危機不過本文在歷述中國傳統三教的生命觀時分別就儒家三不朽莊子

與禪宗神仙與淨土養生與享樂仕與隱等觀點進行了清楚的論述雖然在「養

生與享樂」一節中作者解釋古人「生命存養」的思想淵源分別來自於儒家的孝

義全忠佛家的超生了死和道家的全生保真然而在描繪唐代之前各朝的享

樂意識時作者明顯忽略了建安到六朝這幾個「生命情調」極具特色的重要時期

尤其是古詩十九首闕此何以成之畢竟唯有針對前代累積的生命意識有所覺

察一旦進入唐代研究才能分辨其中的承續與轉折在進行詩人的個別研究時

才能更為得心應手

至於內文主體也就是分論盛唐詩人生命觀的部分作者挑選的研究對象有

李白杜甫王維孟浩然岑參與高適其中較符本文需要者有李白杜甫

王維等人志懷高遠的李白由於並未如願在仕途上有所發展所以生命情調的

主旋律環繞著生命無常的慨歎而展開藉助「酒」的情感作用來消除死亡的恐懼93根據作者的闡述李白的悲劇根源在於他沒有尋找到一份值得寄託身心的終

極價值是以他的好酒應是出自於一種察覺「人生虛幻」後卻尋無出路的矛

盾與恐慌雖然企圖自我麻痺仍然無法掩飾其深層的憂傷所以其人生境界無

法超脫相較之下杜甫也面臨生命理想與現實生活的衝突並且在不遇之外

還遭遇病苦與老苦的折磨然而老杜在多重打擊之下為自己尋找到「詩」和

「酒」作為生命的出口一方面充分宣洩不豫的情緒另一方面藉助詩中強烈

現實的關懷傾向詩人將「一己的痛苦昇華為對社會弱勢人們的關懷」94由此

一來「小我」的不幸便在「大我」中獲得了釋放相較於李杜王維屬於另

一種典型的生命觀王維早年仕途得意然他秉賦早慧並未將生命價值寄託在

功名之上反而從幼年失祜的經歷中了悟了「無生」的境界95因此以佛教作為

最後心靈的依歸呈現在文學創作的面向則以「無生」和「隱逸」為摩詰詩的

二大主題王維的仕隱狀態值得注意這是因為「出仕」對他來說並非個人積

極追求的人生目標只是一種獲得經濟的生存方式所以當他陷賊而不死還

歸唐朝時仍能在眾臣輕蔑懷疑的眼光中繼續生存箇中關鍵便在於「身心分離」

的生命態度將為了經濟目的而拘限於官場的「身」與內在恆定價值依託所在

92 陳威伯《盛唐詩人生命觀之研究》(台北文化大學碩論2000)頁 3 93 氏著《盛唐詩人生命觀之研究》頁 63mdash91 94 氏著《盛唐詩人生命觀之研究》頁 120 95 陳威伯「所謂『無生』依照佛教的說法一切的存在皆在的世間生滅變化了悟這種幻有的

生滅變化後的絕對境界就叫無生」參見氏著《盛唐詩人生命觀之研究》頁 126

28 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

的「心」判然二分按作者論述

此乃藉由內在價值的肯定而將外在的物質世界否定藉以消弭現實與理

想之間的對立更進一步來說外在的世界既是「世上皆如夢」那麼需不

需要放棄外在的事物已經無所謂因此仕與隱的衝突亦得由此解決96

由此可知王維選擇亦官亦隱的生活方式一來固然是出自於在理想與經濟現實

間取得折衷的必要二來也緣於詩人不具備儒家「奉儒守官」的用世志意因

為外在世界已被他用經濟條件的眼光加以貶抑了因此相較於東坡雖然同樣

是依違在仕宦與隱退之間也同樣有著「人生如夢」的想法但受到生命底蘊取

向不同的因素影響二者的生命境界自然無法等同視之王維的例子實可作為東

坡研究的借鑑藉以照見古代文人較為消極的生命態度

第三節 研究範圍和方法

一 研究範圍

(一)「生命觀照」的定義

大抵宇宙間的「物」皆可分為「有生物」與「無生物」二種其中最大的

差別即在於「有生物」比「無生物」多了「生命」然而何謂「生命」以字源

學的角度來分析「生」殷代卜辭與西周金文寫作「 」从「 」从「 」

原是模擬草木生發於地之形到了東漢許慎《說文解字》云「生進也象

草木生出土上」97在原始本義之外已逐漸引伸為「事物的發生」成為一切「從

無至有」的泛稱進而衍生「誕生」「孕生」「生育」「出生」「生產」之意

與「生命孕育」的概念密切相關98若以最普遍的觀念來表達「生命」是一種存

在對所有的生物來說不外乎「生存壽命」之謂也99因此生理學觀點又將「生

96 氏著《盛唐詩人生命觀之研究》頁 129 97 【漢】許慎撰【清】段玉裁注【民國】魯實先正補《說文解字注》(台北黎明文化事業

投份有限公司1998 十二刷)頁 274 上 98 以上參考李霞《生死智慧道家生命觀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頁 157 99 台灣中華書局編《辭海》(下冊)(台北台灣中華書局股份有限公司198111 大字修訂本

台廿版)頁 1956據筆者翻閱坊間各家字典辭典多以此說定義「生命」

第一章 緒論 29

命」演繹為「一套具有生長生殖能力的系統」100

主要即著眼於生長變化的特色

相較於其他無生物多了「知覺」的能力作為特徵然而即使同樣具備生長變

化的能力世界上的生物仍有高低層次的分別層次最低的生物如草履蟲依次

為不會思想的植物能思能動的動物等而在所有的物種當中又以人類最為特

出針對人類與其他物種狀況相異的現象德國哲學家恩斯特卡西勒(Ernest

Cassirer1874mdash1945)曾說

(與動物相比)人的功能圈不僅僅在量上有所擴大而且經歷了一個質的變

化在使自己適應於一個環境方面人彷彿已經發現了一種新的方法除

了在一切的動物種屬中都可看到的感受器系統和效應器系統之外在人那

裡還可發現可稱之為符號系統(symbolic system)的第三環節它存在於

這兩個系統之間這個新的獲得物改變了整個的人類生活與其他動物相

比人不僅生活在更為寬廣的實在之中而且可以說他生活在新的實在

的向度中101

按照卡氏的說法世上但凡有生命的物種皆有「感受器系統」(receptor system)

與「效應器系統」(effector system)前者用以接受外部刺激並靠後者對這些刺

激作出反應藉以適應環境爭取生存然而這兩套系統代表的生存能力只停

留在覓飽居安的生物需求層次中無法完全滿足思維發達的人類是以另一種

效用龐雜的「符號系統」應運而生除了用來解釋自然現象之外尚能形成知識

經驗傳承這麼一來非但各種生存竅門與生活經驗得以快速傳播與複製無形

中增加了人類群體生命的保障再者人們攀援抽象複雜的思索能力創造了高

度發展的社會組織在對應於「自然」的生物需求之外開發出另一層次的詮釋

語境「文化」是以一旦「生命」此一語彙進入人類的詮釋系統則「生

命」已不再只是生物學上「單純依靠本能尋找資源以利生存」的「自然生命」

而是必須納入規模更大脈絡更雜的文化系統裡來檢視的「文化生命」具備了

多元繁複的意涵對此我們可參考《中文大辭典》所下的四種定義

一謂生存之壽命猶言性命

100 劉紹寶定義「生命」為一「具有進食代謝排泄呼吸運動生長生殖和反應性等功

能的系統」其中「進食代謝排泄呼吸運動」等能力皆是生物用以維持「生長生殖」

的能力故知「生長生殖」乃「生物」最重要的特徵詳見氏著〈從廣義的生命現象探索外星

生命〉一文摘自網頁httpwwwufoorgtwstudyfk18htm1 101 【德】恩斯特卡西勒(Ernst Cassirer 1874--1945)《人論》(rdquoAn Essay On Manrdquo)(台北

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0)頁 36

30 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

二指人生之內容或其表現

三指某種活動延續之期間(如政治生命)

四指藝術作品的中心思想或情趣即其精采之所在(如有生命的畫)102

以上四種定義除了「轉喻」的修辭例證之外(如第三第四條)主要指向二

個層次一生物學上的生命包含個體存在的時空範圍生存活動屬於較低

階的基礎含義二文化意義的生命由於擁有獨特的「符號系統」人類相較

於其他只會依循本能維生的生物精神活動特別活躍因此人類社會在生存競

爭之餘還發明了政治經濟藝術體育helliphellip等等目的與成效各不相同的領域

或技藝所有的內容集合之後便是所謂的「文化」如此複雜且活躍的心靈

在持續運轉精益求精的情況下自然衍生出對於更高層次存在意義的索求因

此生命的意義與價值開始受到關注和反思進而構成「生命」定義中層次最高

的「文化生命」由此可知「生命」的內涵包含了具體的「生存競賽」與抽象的

「文化追求」舉凡生死意識社會組織人生理念宗教信仰和科學知識helliphellip

等全都涵攝其中駁雜的程度可見一斑

嚴格說來要深入且完整地探討「生命」的內涵由於涵蓋的範圍太廣難

度其實很高若以學門的角度來取徑大致上思考「生命」可從「生物學」與

「人類學」二大觀點切入前者著重生物生存的各個面向屬於基礎的生物層次

分析適用於「存在」當中所有具備生命的對象後者以人類的角度出發探討

的是社會與文化狀態的發展問題屬於較高的精神層次乃心智活動較為活躍的

人類所獨有人類和其他動物比較起來的確擁有更為高段的思維能力所以學

習期特長屬於一種「文化生物」故能運用文化符號以累積各種經驗與知識

持續地創造出許多獨特的文明產物發展精緻文化然而人類終究還是動物的

一種文化發展的程度再高也必須建築在生物生存的基礎之上換言之在進

入一切抽象高明的社會文化層次之前人類都須滿足生物本能的需求西方人

本主義心理學家馬斯洛(Maslow Abraham Harold1908-1970)曾提出著名的

「需求層次理論」認為人類生存時必須面臨五種不同層次的需求挑戰由低至

高分別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群需求受尊重需求自我實現需求

第一層次生理的需求也就是維持生活所需各種物質的需要例如食衣

102 林尹高明主編《中文大辭典》(普及本)(台北中國文化大學出版部199310 九版)(六)

頁 9445筆者檢閱坊間字辭典發覺各家對於「生命」的定義在大體上雖已形成共識但各

有著重之處其中林尹高明教授主編之書陳義既多條列又明較符合本論文討論需要故

援引之

第一章 緒論 31

住行等

第二層次安全的需求希望生活有保障有工作可以維持收支沒有威

脅人身安全的因素等

第三層次被接納的需求即指感情和歸屬上的需求包括社交需求愛

交往和友誼等

第四層次尊嚴的需求需要被尊敬也需要自尊以及地位和名譽的需求

第五層次自我實現的需求儘量的發揮自己的潛能使自己生活有意義

有抱負103

按照馬斯洛的設定人們大致是依循著上述的五個層次的需求來實踐生活的也

就是說在前一層次得到部分滿足後下一層次的需求才開始轉為迫切在這五

層次當中「生理」「安全」乃是維持生命所必須因此只要是活人前二層

次的需求幾乎都已得到滿足然而每個人的條件不同開發出來的心理需求也

不盡相似是以能夠到達的最高需求層次便有差異由此顯示出各不相同的境界

高度我們可以想像的是因為人的層次不同可能擁有的思考角度和高度也跟

著不同因此看待事物時觀照的層面與深度就不可能一樣這麼一來對於生

命中重要目標的設定自然會依照個體不同層次的心理需求表現出彼此間極大

的差異性並在一連串的生活實踐之後呈現出個體獨特的生命意義和價值追

求舉例來說中國古代知識份子可能會將仕宦生死倫常藝術等議題視為

思考目標使其生命成為文化實踐的一種具體形式充滿了文化的況味當中的

價值選擇和生命情調便與一般目不識丁的販夫走卒完全不同顯示了層次分明的

生命觀由此可知對於努力滿足生命中各項需求的人來說生物的生存問題固

然無法避免在這之上還存在更高層次的生活意義即使不是每個人都有思索

生命的自覺思維然而只要心靈活動依然持續人們就會持續受到驅使往更

高的需求層次邁進因此「生物生存」與「生活意義」可說是生命觀的二大柱

石尤其後面一項攸關價值的選擇在說明個體生命意向時更具有代表性

回到本論文「生命觀照」的主題「觀照」(contemplation)一詞來自佛教

指的是「以智慧法眼觀察認識事物實相」104然而何謂「智慧法眼」李英武

103 詳見張春興《現代心理學》(台北台灣東華書局1990mdash1991)頁 233-235馬斯洛有

感於理論的不足晚期特別深化發展「自我實現需求」之層次發現了一系列發展的需要謂之

「存在價值」(being-values)內含有十四種不分優劣的價值特徵完整完善完成正義

活躍豐富單純美善獨特輕鬆樂觀詼諧真實誠懇現實自我滿足請見【美】弗

蘭克G戈布爾著呂明陳紅雯譯《第三思潮馬斯洛心理學》(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

2006)頁 41mdash43 104 袁賓主編《禪宗詞典》(湖北湖北人民出版社1994)頁 235

32 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

指出「法是真理眼是智慧以智慧通達真理即得法眼淨」105換言之「觀

照」是能以了解佛法真理的眼光對事物加以通澈理解即以人之智慧觀看察照事

物之真理106由此推論所謂的「生命觀照」可以界定為「對生命現象或本質的

觀察與認識」且因生命是指會生長變化的個體或存在所以進一步來說「生

命觀照」就是對生命體的生長變化現象或本質的觀察與認識如同前文對於生

命內容的界定生命的存在現象包含了「生物生存」與「存在意義」二大範疇

生物生存從「個人」的角度出發如同馬斯洛的心理需求層次理論所說乃是

一連串層次高低的需求滿足最基本的如生活物資的獲取對周遭環境的認知

人我關係的經營與互動自我安頓與情感歸屬乃至最高階的自我實現要求皆屬

之除此之外由於人類是群居的動物在難以離群索居的前提下從「社會」

的角度「生命」的意涵還包括了國家民族的認同問題對於自我社會定位的認

知與期許社會現象的觀察文明經驗的傳承helliphellip等等由小到大由近至遠

由內而外由具體到抽象「生命觀照」探討的面向雖然廣泛但大致是從個人

在成長歷程中所遭遇的實際內容出發綜合理性認知與感性體悟而得出的一種

「充滿情感的理解」某些秉賦優異的個體在持續的發展之下到了一定的層次

即可到達「人生智慧」的境界象徵了人類文明所能追求的精神極致呈現在文

學的創作之中便構成了文學之所以觸動人心的重要原因因此本論文便是基

於上述理由在蘇軾的生命情境中擷取了對於古代知識份子來說影響最為重

大的幾個主題加以討論期待能夠更加切合「生命」的主題填補宋詩研究和生

命意識史中相關議題的空白

(二)版本說明

蘇軾成名既早在宋代可說是家喻戶曉的文學巨星107死後其詩文雖一度因

黨禍復起而列入禁書然政治禁令擋不住文學感染力的強勢傳播有宋一代各

種蘇詩刊本即有二十種之多108此後儘管各代文風殊異但蘇詩在眾多註家的努

105 李英武注《禪宗三經》(成都巴蜀書社2005)頁 391 106 項楚「觀即『觀照』以智慧觀見事物之理」(見氏著《王梵志詩校注》(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10)下冊頁 790注一)所謂「真理」指的是事物之本質與意義

另可參考袁賓的說法袁賓認為觀照是一種「禪者觀察事物認識真理的智慧眼光」見袁賓

主編《禪宗詞典》頁 121 107 關於蘇軾受歡迎的狀況有許多資料可以佐證比如在他活著的時候詩文不單只在國內廣

為散佈聲名甚至遠播契丹連高麗使者過杭州都還「求市蘇軾之集以歸」(詳見孔凡禮《蘇

軾年譜》上冊卷 16頁 363)《邵氏聞見錄》卷二十更記載了他由海外歸毗陵時坐船中

而「夾運河岸千萬人隨觀之」的盛況(見【宋】邵博《邵氏聞見後錄》(北京中華書局

1997)卷二十頁 160)聲譽之隆可以想見 108 【宋】蘇軾《蘇軾詩集》冊一孔凡禮〈前言〉頁 14

第一章 緒論 33

力之下到了清代已蔚為大觀其中以馮應榴和王文誥的註最為著名按孔凡

禮在《蘇軾詩集前言》中的介紹馮氏是以查慎行《蘇詩補註》為底本「『取

王施查三註』擇精去複『援證群書』『考稽辨訂』」而成《蘇文忠詩合註》

五十卷109而王文誥的《蘇文忠詩編註集成》四十五卷乃是按照蘇軾年譜詳細

繫年而成本論文考量研究時須以詩人生平和詩作二者合併觀照的方式反覆進

行因此在權衡之下採用王文誥版本閱讀期間搭配孔凡禮《蘇軾年譜》(全

三冊)對王註論審未精的錯誤之處加以校正以求翔實

在其他重要的參考文獻部份蘇軾文章本論文採用的是孔凡禮點校北京

中華書局出版的《蘇軾文集》(全六冊)蘇詞則以鄒同慶王宗堂的《蘇軾詞編

年校註》(全三冊)為主其他參考資料版本將於論文注釋中詳細註明此處

就不多加介紹了

二 研究方法

人文學科的研究工作基本上都會牽涉到「研究資料」與「資料分析」二個部

分因此若要討論研究方法首先須對上述二者有所界定在「研究資料」方

面本論文以蘇軾為研究客體自須熟讀東坡所有著作但是東坡並非全然獨

立的生命體從他出生到死亡為止必曾存在一個與之互動的人際網絡在此一

網絡中關係由親至疏包含了親人同儕後輩和互不相識的時人由於他們與

蘇軾同時或許曾經與之接觸彼此深切瞭解或者未曾識面只是風聞行誼

但無論如何這些人相較於後來研究者手中掌握了對於詩人的第一手資料他

們的著作自然值得參考在此筆者先依關係遠近將所謂的「時人」略分為三

(一) 師友親朋如歐陽脩蘇轍黃庭堅秦觀李廌helliphellip等他們與

東坡素來友好關係匪淺閱讀其人之作不但可瞭解蘇軾與重要他人

的情感往來狀況同時可從尺牘中窺知詩人對於事物的各種看法另

外蘇軾繼承歐陽脩之處多矣由此著眼大致可以勾勒出儒生蘇軾思

想之從來

(二) 政敵與競爭對象如王安石或二程安石與二程分別在政策和思想

二方面與東坡互不相容敵對的雙方互有攻詰這一類的文獻最重

109 【宋】蘇軾《蘇軾詩集》冊一孔凡禮〈前言〉頁 16

34 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

要的貢獻是它們提供了一個全然不同的視野使讀者能對詩人的各個

面向(無論好壞優缺)有所了解因為個體在實踐生命時自我的主

觀呈現固然重要但別人給予的評價也是構成生命面貌的重要環節

乃觀照生命時無能或缺的部分正反優缺彼此相照生命才有完

整的輪廓

(三) 無交集的時人這一項主要以東坡不相熟的詩話作者為主如寫作

《春渚紀聞》的何薳《春渚紀聞》向來以記載蘇軾軼事聞名作者何

薳雖傾慕蘇軾但二人來往並不密切經由片段軼事的描述這一類的

文獻如同鏡子般反映了蘇軾行走江湖的真實身影不但說明了東坡是以

何種形象為北宋時人所喜愛與接受同時也讓我們更加了解當時的社

會形態對詩人形象的重建極有幫助可補充官修史書之不足

以上三種若以形象化的語言來表達第一類有如沐浴在陽光之下的詩人著重

其本質與正面形象第二類反之可視作背光的暗影二者並存則形象方趨於

具體而第三類則有如背景非但可為詩人形象添加色彩同時亦為讀者提供了

深入理解的語境再者有關後人文獻的方面由於蘇軾藝術成就(含文學書

晝審美helliphellip等方面)十分傑出成為宋代以後文人評論的重要對象相關文獻

極多對研究亦多所助益有鑑於此四川大學中文系唐宋文學研究室將散見各

處的篇牘文章集結為《蘇軾資料彙編》五冊給予後來研究者極大方便研讀這

類文獻主要可透過歷時性的觀點瞭解各個時期的蘇軾接受史比對評論者本身

的學識背景對於蘇軾形象研究頗有正面的幫助況且古人讀書既博且熟常

在隻字片語中透露許多獨到意見相當值得參考

為了掌握時代背景史書思想著作亦在參考之列如對北宋政治時局記載

甚詳的《宋史》《宋史紀事本末》《續資治通鑑長編》等書尤須參考閱讀這

些書目除了有利於還原當時的官場氣氛同時考量到蘇軾本身「學者官僚

文人」三合一的身份取向歷史情境的純熟掌握將有助於我們對詩人行為動機的

判讀110另一方面「資料分析」牽涉到的是詮釋觀點問題由於本研究以「生

命觀照」作為蘇詩的切入點問題本質在於人生哲學的探討因此在正式論述

詩人觀點之前理應考慮中國儒釋道三家的思想這是因為傳統三教的思想

核心皆以生命哲學為底蘊對中國士人的生命哲學向來具有深遠的影響對「三

110 當然除了正史之外當代的史學著作也在參考之列如以「士」階層為論述核心的余英時

《士與中國文化》《朱熹的歷史世界》關注黨爭的沈松勤《北宋文人與黨爭》蕭慶偉《北宋新

舊黨爭與文學》介紹當代宗教概況者如潘桂明《中國居士佛教史》謝路軍《中國道教源流》

或者針對時代思潮進行全面性理解的史學研究像葛兆光《中國思想史》等皆屬之

第一章 緒論 35

教融合」的東坡更是如此故本文除了瞭解中國傳統三教的人生哲學內容外尚

須分析這些哲學思想對詩人所產生的影響至於「資料分析」的部分本論文將

視論述的需要來決定採用何種理論方法加以分析譬如以心理學的角度來看

蘇軾的生命觀照實與其生命歷程息息相關具有階段性成長的特徵正好可以引

用皮亞傑(Jean Piaget1896-1980)的「認知發展論」(cognitive-developmental

theory)作為分析模式尤其皮氏學說中的「適應」(adaptation)的觀點正好能

夠提供我們洞見詩人處逆時的適應行為及心理狀態因此成為本文重要的參照理

論詳細論述請見各章節內文撰述

以下為本文各章章節大要

第一章緒論此章說明以「論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為題的研究動機目

的取材範圍和研究方法首先詳述研究動機強調在「言志」的抒情傳統之下

選取人生際遇特殊的蘇軾作為「生命觀照」的研究對象有其意義再就前人相關

研究成果作一介紹和檢討預先確立本文的立論基礎和研究價值進而說明本研

究所欲採取的研究方法最後參考文獻資料對「生命」「生命觀照」等詞作出

定義以利開展後文

第二章論述蘇軾詩中的仕宦及隱退情結本章探討蘇軾人生最重要的仕宦

主題想解決的問題有三一蘇軾早懷隱逸之志為何執意追求仕進二進

入官場之後既已發現「理想」與「現實」之間巨大的落差因何想退能退卻

始終未退三蘇軾長年徘徊於仕隱之間對他的人生造成了何種影響至於

為何要討論這三個問題呢首先蘇軾個性向來不拘小節生長環境又與佛道二

家淵源甚深然從東坡年少時以「范滂」自期的表現看來他選擇依循儒家「用

世」志意心中應有極為深刻的理想存焉而這個根深蒂固的價值觀或許正是

日後當他匍匐於仕宦道上無論處境如何慘澹仍然堅持不退的重要依據而他

長年處於貶謫的境況更為其「生命觀照」帶來了重要的轉變契機與後續效應

在某一程度上決定了晚年蘇軾人生境界達至超曠的可能因此本章擬先分擘蘇

軾的仕宦歷程將其一生按照「順境」「逆境」劃為二類以為梗概第一節聚

焦順境的政治實踐除了梳理蘇軾在不同時期的仕宦追求外也要進一步瞭解這

個價值觀是否恆久不變第二節從「順」的對立面立論以烏臺詩案為起點探

索逆境時期蘇軾的心理狀態和人生追求筆者關心的是「隱」之所以只是「誘

惑」而非「實踐」的原因藉著蘇軾在深諳仕宦乃「違己交病」的情況下依然

執意入仕的矛盾情結由此帶出第三節對於貶謫收穫的探討說明能夠「瞭解事

件後果並安於現實」的東坡最後得以走向「超曠」的關鍵因素

第三章論蘇軾詩中的仕宦典型有別於上一章「背景式」的陳述方式本

36 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

章欲以白居易馬少游及陶淵明三個蘇詩典型作為不同階段仕宦觀照的代表「仕

隱情結」既為蘇軾一生憂患所繫隨著現實越趨緊迫內在的矛盾衝突越是激烈

在此之中東坡的仕宦觀照不但會反映在特定的詩文主題創作上同時也呈現

在史傳典型的接受之上要之本文仍以第二章仕宦「順逆」分期為架構以

白居易作為順境代表藉以了解蘇軾的白氏接受實是環繞著「中隱」的出處進

退為核心其次東漢馬少游作為「知足不辱」的求宦代表象徵了蘇軾在現實

與理想的永恆矛盾中一次又一次的自我反省最終構成了一種嶄新的仕宦觀

其本質無異於白氏「中隱」哲學的實踐最後本文以蘇軾晚年最喜愛的陶淵明

作為逆境謫居的師法典型陶氏迴護真我其價值觀不同流俗造就了他拒絕向

現實低頭的個性化行為再者除了「固窮」之外陶淵明不離人居的隱逸方式

亦為蘇軾示範了一個特殊的隱逸觀綜合三者本章在第四節企圖歸納出一個蘇

軾的理想性格彼此對照使我們能夠更精準地掌握蘇軾的仕宦觀照

第四章探討蘇軾詩中對於生命本質的思考與認知前述幾章主要以具體的

生活情境為討論對象然而就「生命觀照」來說「生命的本質為何」才是最

核心的認知目標其中又以「生死觀」最為首要因此本章擬由「生死觀」與

「詩人對於人生本質的思索問題」二大部分構成在「生死觀」的部分由於人

類在極早就已認知到生命現象的特殊性因此本節首先針對漢魏以來各朝代

詩人對於生死現象的觀察理解進行分析按理而言不同的時代心靈對於死亡事

件的思考不會一致從詩文的分析可知漢魏至北宋的死亡觀概況一來可作為論

述主題的背景知識再者身處北宋的蘇軾生命觀與前代所想必定有所因襲採

取歷時性考察有助於理解蘇軾詩中「死亡觀」的深層思維另外「生」與「死」

都可視作一種「時間狀態」的思考蘇軾深受佛家影響故本節欲闢「轉世概念」

一區由宋代盛行文人轉世故事的現象結合詩人的死亡觀加以探討或許有助

於釐清作者最終「文化人格」形成的原因

瞭解蘇軾詩中死亡思考的呈現概況之後緊接著要關注的便是詩人的反應

個體關注生命現象自然會對死亡事件有所思考究竟蘇軾在面對往而不返的「死

亡」本質時心中有何想法由於「死」與「老」二者概念間有極強的聯想關係

因此最常伴隨「畏死」心態的即是「嘆老」的生命焦慮對此蘇軾乃至宋

人在其詩文中頗有陳述而自古以來對抗死亡的因應方法除了假想的「游仙」

之外便是「養生」與「醫藥」觀念的發達取徑於此應可看出詩人對於「死

亡事件」的認知與反應

第五章探討蘇軾詩中對生命意義的終極探索本章銜接上一章對於人生本

質的認知問題主要探討的問題有一蘇軾對於人生價值的思考問題他選擇

了什麼作為自己生命的最終價值二蘇軾的終極追求為何所謂「終極探索」

第一章 緒論 37

本質上是一種「價值選擇」的問題在理解了蘇軾對於生命本體的思考內容之後

緊接著我們便可以問既然知道了「人生是什麼」那麼蘇軾認為什麼才是他

人生的終極追求呢換言之在短暫虛幻的人生中究竟存不存在一個永恆的「不

朽」由於個體對生命價值的認知是以自我認識為基礎本章第一節首先嘗試釐

清蘇軾文化性格的形成與內容藉心理學中自我認知程序(「我想做什麼」rarr「我

能當什麼」rarr「我是什麼」)先就蘇軾自述的部分試探緊接著以蘇軾對自我的

加工為論題透過幾個突出的人生觀來考察蘇軾建構自我時重要的人生價值選

擇在此之後才進入終極追求的部分筆者認為身處中國有名的書寫年代

蘇軾既有天賦又有環境書寫因而成為他極力發展的事業要項之一具有自我

實現的內涵再者書寫可洗滌淨化人心也有轉移的作用因此常被貶謫文

士拿來充作生活智慧積極投入加上文學久傳之後文名可視為另一種生命形

式的延續是以蘇軾寄寓生命於文學之中實是極為必然之事

第六章結論本章擬總結前面五章為了更加扣合題意故以「生命意識

史」的角度歸結出蘇詩中「生命觀照」的重點與特色並在此基礎之上進一

步借用西方人本心理學家馬斯洛的「需求層次論」來分析蘇軾晚年的精神境界

提供有別於傳統「特質描述」之法的另種途徑使人更能掌握東坡精神的實質內

38 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

Page 3: 第一章 - nccur.lib.nccu.edu.twnccur.lib.nccu.edu.tw/bitstream/140.119/35604/5/51001105.pdf · 平、作品賞析和文學趨向為考察的主體,對於操縱文字的「心靈」缺乏自覺的省

第一章 緒論 3

但作為遣興之用同時也是抒發情感聯絡庶務的主要途徑而文學中的「詩」

更是蘇軾所思所感的主要載體詩人筆端多見其生命觀照其三蘇軾的人生

極為波折幾乎遍嚐傳統士大夫所能遭遇的一切榮辱起伏而這些人生經歷大

都寫入了蘇詩之中以二千七百餘首的數量和寫成時間看來7蘇軾的詩不但完

整地記錄了他個人的生命歷程同時更像鏡子一樣反映了傳統知識份子的種

種情懷關於宋代知識份子的面貌相較於其他朝代可說風格獨具以文化傳承

的「歷時」(diachronic)角度觀點宋代文人的「生命觀照」受到了三教融合的

時代思潮影響在前人於「惜時」與「生死」等主題的人生價值上賦予了更為

純熟的清醒理解8從群體意識的角度來觀察由於宋代有別於魏晉隋唐以來的

門閥士族專政治國主體以士大夫階層為重心因此這群出身自庶民社會的士

大夫們競相「以天下為己任」一致形成了參與國政的崇高使命感與理想性9這

種情形與時局當然有很大的關係北宋國勢艱難知識份子對此多有自覺為求

晉身士林在經義策問著力尤深因此治學論文崇尚「務實求用」對「吏材」

相當重視10另外宋人好議論讀書作文皆以博學為尚學者性格十足11正是

由於宋代士大夫這種「集官僚文士學者於一身」的複合型主體特徵不但決

定了北宋以來黨爭與學術合力共振的政治情勢同時政治與文學也產生了非常緊

密的關係構成了宋代朋黨之爭有別於其他時代的最重要特色「文字獄」12

其中因為「文字」而受到排擊的代表人物即是蘇軾在長達半世紀的北宋黨爭

中蘇軾恰為黨爭歷程的核心人物不但完整且自覺地參與了熙豐年間的勢力

消長同時也為此付出慘痛的貶謫代價仕隱衝突極為強烈他的詩文不僅可

以視作北宋知識份子「先天下之憂而憂」的群體意識的濃縮詩人進退失據的矛

7 按王文誥所作的蘇軾詩繫年保留在《詩集》中的第一首〈郭綸〉乃作於仁宗嘉祐四年(1059蘇軾時年廿四)此後創作不輟至臨終前二日作最後一首詩偈〈答徑山老惟琳〉為止(詳見孔

凡禮《蘇軾年譜》(北京中華書局2003)下冊卷 40頁 1418)可知蘇詩的創作時限幾

乎涵蓋一生中的重要時間 8 關於歷代文學在「惜時」與「生死」主題方面的演變可參考王立《中國古代文學十大主題原型與流變》(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4)中的相關篇章 9 詳細論述可見張邦煒《宋代政治文化史論》(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頁 15mdash19 10 李貞慧對於宋人治策有詳細的研究請參考氏著《蘇軾策及奏議之研究》(台北台灣大學中

文所碩論1992)頁 26 11 王國維指出「宋代學術方面最多進步亦最著」(氏著《王國維先生全集》(台北大通

書局1976)初編五〈宋代之金石學〉頁 1996)由於活版印刷術的發明和應用書籍到了

宋代已非門閥貴族的專利品而是所有知識階層的共同資源「讀書破萬卷」既非夢想加上科

舉和文官制度的日趨完善吸引了不計其數的莘莘學子投入知識海中造就宋代「博學相尚」的

時代風氣也成為宋詩的主要詩法對此周裕鍇有詳細論述《宋代詩學通論》(成都巴蜀書

社1997)「乙編詩法篇」第二章 12 黨爭由來已久並非宋代的新產物只是宋人黨爭最初是出自對個人政治理想的堅持與東

漢黨錮唐代牛李黨爭明代東林黨禍等性質略有不同在層次與內涵上也就顯得格外豐富和

深沈詳見沈松勤《北宋文人與黨爭》(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導論〉頁 1-8關於宋

代大興文字獄的狀況可參照沈松勤《北宋文人與黨爭》第四章

4 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

盾心態更完整覆現了歷來不遇文人的生命情調同時在此共相的基礎上成

功翻轉出個人極具特色的人生境界為後代文人樹立了屈原陶潛杜甫之外的

另一種人格範型13影響之深十分具有研究價值

放在「宋詩」的大脈絡下來看探討蘇詩「生命觀照」的議題亦有必要之處

嚴羽曾說「至東坡山谷始自出己意以為詩唐人之風變矣」14可知嚴羽將蘇黃

的「自出己意以為詩」視作唐音轉宋調的原始開端換句話說蘇軾作為宋代最

重要的全能作家可說是宋詩發展的主要奠基者再者日本學者吉川幸次郎在

論述他對宋詩特色最著名的「悲哀的揚棄」主張時亦認為能夠到達如此從容不

迫的人生境界者放眼宋代唯蘇軾一人15而吉川勾勒宋詩面目多次以蘇軾

為例證的不二人選更加突顯了東坡作為宋詩代表的特殊地位除此之外論者

咸以「議論為詩」「資書以為詩」「翻案」為宋詩特色16這些詩法又通通可在

蘇軾身上尋到共鳴可見蘇軾對於「宋詩」體製之形成貢獻極大非但於詩人

生前已得天下人認可其影響之深實已成為今人對於宋詩範型的主要認知對

象就此言之本文以蘇軾為研究主體從文學史的角度來說不但豐富了蘇軾

研究的內容同時由於詩人具備了「宋詩典型」的象徵地位詩歌的形式內涵

都有相當的代表性因此本研究的進行對於有宋一代(明確地說是北宋)時人

生命意識的認知程度也有深化的作用

蘇學研究發展至今已近千年各項成果的累積不在話下然而研究的眼光

與時俱變以現今流行的研究方法和角度卻遲遲未見任何以蘇詩為主要題材

對蘇軾的生命意識進行完整的觀照者這不能不說是一種缺憾因此本文之立

意即是在前人的基礎之上以「生命觀照」作為主要核心佐以西方心理學理

論企圖整理出一部「蘇軾的生命意識史」冀望能以較為不同的觀點來闡述東

坡的「深得性命之處」同時在歷史書寫漸趨多元的今日也率先為錢志熙所

言的「生命意識史」注入一股新生的活力亦可作為後來者研究宋代生命意識的

一個入門的窗口

13 王國維即認為「三代以下詩人無過於屈子淵明子美子瞻者此四子者茍無文學之

天才其人格亦自足千古若無高尚偉大之人格而有高尚偉大之文學者殆未之有也」氏著

〈文學小言〉見《王國維學術經典集》(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7)頁 145 14 【宋】嚴羽著郭紹虞校釋《滄浪詩話校釋》(台北文馨出版社1972)頁 24 15 請見【日】氏著鄭清茂譯《宋詩概說》(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8)頁 34 16 參見張高評《宋詩之新變與代雄》(台北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5)的相關篇章

第一章 緒論 5

第二節 前人文獻檢討

任何態度嚴肅的學術研究都必須先從前人文獻入手本文既以蘇軾為題便

應當以「蘇軾研究」的研究為首要之務以下將分為二條主線來進行一蘇

軾研究二生命觀研究概況本文以蘇軾為研究客體故先著墨「蘇軾研究史」

一環羅列出不同時期的研究焦點而為了配合《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之題綱

在所有的蘇軾研究中主要以「蘇詩研究」為論述中心進而旁及其他相關主題

再者「生命觀照」屬於「生命觀」的命題故第二部分將以「生命觀」為主軸

探討學界目前幾篇較具指標意義的文章另外尚有其他未曾論及的大量文獻

尤其是作為本研究論述時的重要依據卻未能歸入前述二類當中者考量其參考

價值將在正文論述中視適當情況說明之希望透過本節的寫作一方面使讀者

能從「歷時性」的觀點對「蘇學」的發展概況有所掌握另一方面也透過這

樣的討論來說明本研究的起點行為並在評論的過程中嘗試指出未來可能的發

展方向

一 蘇軾研究

蘇軾是中國文學史上最具代表性的全能文學家這樣的地位使他自然成為

後來學壇的研究熱點按謝佩芬教授所做的調查至二OO三年為止以蘇軾為

研究主題的論文總數已高達三千多筆17其後又過了四年累積成果更為驚人

就此看來說蘇軾是國內外研究得最多的文學家可是一點也沒錯可預見的是

在如此龐大的人力資源作用之下蘇軾研究的議題持續開枝散葉不斷嘗試以多

元的視角切入文本至今已呈現出一個廣袤無涯的文學與文化視野同時在挖

掘問題的技巧與縱深程度上也逐漸走向精緻深入加上研究學會等討論平台的

出現種種力量的匯集不但使蘇軾文獻博得了「蘇海」之譽也直接標示了「蘇

學」體系的成形然而認真說來「蘇學」一詞並非現代的產物依照曾棗莊

教授的說法「蘇學」的概念萌芽於北宋南宋時正式成為專有名詞18宋代之後

17 此數不含「三蘇研究」等複合性質的論文細目請見謝佩芬〈三蘇研究論著目錄〉(上)(下)

(1913mdash2003)分別刊載於《書目季刊》第 38 卷第四期(頁 43mdash128)和 39 卷第一期(頁 51mdash94) 18 如朱熹〈答汪尚書〉中有「蘇學邪正之辨」及「語及蘇學」之語〈與芮國器第二書〉也提及

「蘇氏之學以雄深妙之文煽其傾危變幻之習」既在不同收件者的書信中重覆出現又有穩定的

意指可見此時「蘇學」一詞已被公認和接受在士大夫圈子裡是學術交流時常見的話題詳見

曾棗莊《宋代文學與宋代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頁 141mdash142

6 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

蘇軾之學雖在眾人的簇擁下順理成彰地形成了一股綿延不斷的「學潮」但因時

空變異的不可避免長達九百餘年的「蘇軾接受史」開始由於讀者群性質的殊異

而產生評價高低不等的波幅震盪這意思是說外在環境的變遷往往會造成內

在心靈結構的改組一旦人們的思維方式有所改變時代的審美氛圍就會不同

以此視之內容幾乎固定的蘇軾文本在不同朝代的文人觀看下自然反映了優

劣不一的解讀與評價而一代又一代風格特異的接受者們便成了帶動整個蘇學

研究的主要推手因此若要瞭解這一部歷史悠久且內容龐雜的「蘇軾研究史」

這一路的起起伏伏絕對不能忽略是以本節將歷數北宋至今各個階段的蘇學發

展試圖勾勒蘇軾研究的焦點變換

以下進入蘇軾研究史的概況介紹關於這部份由於曾棗莊教授在二OO一

年主編的《蘇軾研究史》19已有相當完整的探討因此時間分期與部分內容將

參考曾教授等人的研究成果特此說明

(一) 北宋「萌芽」期

北宋的蘇軾研究主要是表現在時人(包括弟弟朋友門人與其他文人)

對他的評價上大體說來詩人的政治人格受到黨爭的影響頗有爭議之處除

此之外蘇軾幽默諧謔的形象深植人心許多詩話都收錄了蘇學士的奇聞佚事

顯見其受歡迎的程度文學創作方面蘇軾獨樹一幟曠逸流麗的文字風格備受

肯定尤其見擢於科舉殿堂後詩人的文名始終居高不墜編本與註本也層出不

窮20另外北宋印刷術發達書刊開始大量編印蘇軾詩文集應運出版普及

一時知識的大量流通為源遠流長的「蘇學」紮下根柢

(二) 南宋「風行」期

由於皇帝提倡21蘇軾受歡迎的程度簡直可以比擬「全民運動」不但研究蘇

19 曾棗莊等著《蘇軾研究史》(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1) 20 以蘇詩為例最早出現的編本當屬嘉祐四年(1059)再次赴京途中三蘇父子合編的《南行集》

(共四十二首詩)蘇軾時年二十四此後詩人聲名益漲各種刊本紛紛出現而註解本方面

當以北宋末期趙次公程縯等四家註為先聲緊接著又有五註八註十註等數量驚人詳見

【宋】蘇軾著【清】王文誥輯注【民國】孔凡禮點校《蘇軾詩集》(北京中華書局1999)冊一〈前言〉頁 15為求行文省便以下皆略稱本書為【宋】蘇軾《蘇軾詩集》 21 宋高宗朝「程學」與「蘇學」盛行其後孝宗最重大蘇之文「御製序贊特贈太師學者

翕然誦讀所謂人傳元祐之學家有眉山之書蓋紀實也」(見【宋】羅大經著王瑞來點校

《鶴林玉露》(北京中華書局2005)甲編卷之二頁 33)孝宗並曾命儒臣郎曄選編《經

進東坡文集事略》六十卷被譽為「一代文章之宗」請見蕭麗華〈東坡詩論中的禪喻〉收入

《佛學研究中心學報》第六期20017頁 251註 26

第一章 緒論 7

軾生平成風年譜出版不下十種除此之外學者也開始投入蘇軾文學的箋註工

作較具代表性者蘇文方面有郎曄的《經進東坡文集事略》詞有傅幹的《注

坡詞》詩則出現了「百家註」流傳至今者如王十朋《百家注分類東坡先生詩》

另有《施顧注蘇詩》一種乃編年註時風所向蘇軾研究呈現百家爭鳴的狀態

「蘇學」也正式成為學術命題之一成果相當豐碩

(三) 金元「靡然」期

金元時期向來有「蘇學盛於北朱學盛於南」之說表面上看來北方

對蘇軾似乎極為崇慕22但究其實質金元文人並非全面性接受只是將焦點集

中在學習模倣蘇軾的創作風格上對其生平與文學研究並不感興趣故學術成

就相對薄弱再者金元二朝時值戰亂文獻難徵後來的研究者囿於史料的缺

乏難以還原當時形勢致使此時期成為「蘇軾研究史」中著力較淺之處

(四) 明代「中熄」期

明代有著名的「唐宋詩之爭」詩壇普遍「宗唐不宗宋」對宋代文學並不重

視然而明人喜愛蘇軾(如方孝孺公安三袁竟陵鍾氏劇作家湯顯祖及名

列後七子之一的王世貞23)儘管研究的風氣不盛作品輯佚卻有長足的發展另

外明代評點派盛行出版過許多蘇軾詩文的選評本有利於蘇軾詩文的普及

(五) 清代「復熾」期

清代學術受到政府大興「文字獄」的影響重點轉往傳統故實的整理清人

不但重新整理歷代流傳的東坡詩注同時重出己意加以箋註現今可知的版本就

22 清初著名學者錢謙益即認為「眉山之學流入於金源而有元好問」見【清】錢謙益著【清】

錢曾箋注錢仲聯標校《錢謙益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冊六《牧齋有學集》

(下)卷 39〈復李復則書〉頁 1344 23 王世貞的態度值得注意按照當時的文學氛圍前後七子倡導的「擬古復古主義」仍為主流

王世貞接續李攀龍主盟文壇凡二十年向來堅持「文必秦漢詩必盛唐」論詩極重格調法度

在王氏的評比中宋詩格調明顯不如唐詩因此抑宋以「惜格」語多鄙薄然而王氏對身為

宋人的東坡頗有好感不但遍覽蘇文並在《藝苑卮言》中大加議論有「懶倦欲睡時誦子瞻

之文及小詞亦覺神王」之語分明有傾慕之意然受制於「今雖有好之(蘇詩)者亦不敢公

言於人」(見氏著《讀書後》卷四〈書蘇詩後〉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台北台灣商

務書局1983)冊 1285頁 1285-48)的文壇風氣只好轉為低調王氏的態度反映了同時代

文人對「蘇學」難以表態的窘境可作為我們瞭解明代蘇軾接受情況的重要參照

8 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

有查慎行翁方綱馮應榴王文誥沈欽韓等數種專長特色各有不同24而

「蘇詩評」正是在「箋註成風」的條件催化下得到了空前的發展比較重要的

有查慎行汪師韓紀昀趙克宜等人其中最特別的是紀昀他幾乎盡評蘇詩

且能自成體系對後人理解蘇詩極有助益而清人對蘇軾的高度興趣更體現於眾

多的詩話詞話曲話賦話中精彩評論處處可見清末張道更出版了一部專

評蘇詩的《蘇亭詩話》將東坡詩研究推向了盛極的高峰生平研究的部分王

文誥將蘇詩繫年與詩人紀年並列齊觀寫成了《蘇詩編注集成總案》可視為南

宋以來蘇軾生平研究的集大成之作在同類著作當中極具代表性

(六) 現當代「熄」而「復熾」期

民國成立距今雖只百年之遙然而中國政治體卻經歷了數千年來前所未有的

變局在由專制集權走向民主開放的過程中除了政治情勢長期動盪國家經濟

岌岌可危的戰亂效應之外東西文化激烈碰撞的結果使得人們的思維模式遽烈

更新傳統文化因而質變另外一九四九年大陸易幟海峽兩岸在不同的政治

型態領導下生態迥異特殊的歷史背景使得現當代蘇軾研究呈現出「時間」與

「地域」交橫錯雜彼此影響的繁複格局而這也是回顧此時蘇軾研究史必須注

意之處

首先以二十世紀初至一九四九年作為第一個時間斷限此時國家正處於內

憂外患戰事方酣的階段學術研究幾近停頓然而正是在這烽火漫天的動亂

氣氛中蘇軾文本的整理工作悄悄地展開了各種詩文全集選集補註本接連

出版主要發行地為上海以蘇詩為例較具代表性的清代大家如查慎行《初

白庵蘇詩補註》馮應榴《蘇文忠公詩合注》和王文誥《蘇文忠公詩編註集成》

都曾多次付印25顯見「編年註」逐漸取代其他二者成為三大蘇詩系統中最受

青睞的一脈26然而學術的榮景終須奠基於穩定的時勢蘇軾文本的重整與出

24 以最常被拿來比較的馮應榴和王文誥為例馮氏樸學出身對考據極有心得故註詩時「援證

群書」再以此基礎加以「考稽辨訂」雖博得「以註見長」之名卻也犯了拘泥字句來歷晦澀

詩旨的毛病至於後起之秀王文誥則以「精熟東坡一生行實」聞名不但重新安排二千七百餘首

蘇詩的次第同時對詩意間有發明增補了紀註之不足立論風格簡明平實然而王氏認為詩乃

「性靈所發」以此論詩則有主觀武斷立論不周之嫌由此可知馮王二人雖然都被視作

清代註蘇集大成者但實際上各具擅場對蘇詩的傳播貢獻極大請見《蘇軾詩集》冊一孔凡

禮〈前言〉頁 15mdash17 25 廿世紀大致出現二次蘇軾文本的出版潮一次是西元 1911 至 1940 年左右大量蘇詩註本傾巢

而出三O年代流行編纂大部頭的「叢書」更使清註蘇詩得到全面出版的機會後來這些琳

琅滿目的詩選集註在八O年代捲土重來構成了上個世紀蘇軾文本的第二波出版狂潮詳細的出

版書目可參考曾棗莊等著《蘇軾研究史》頁 415 26 所謂蘇詩流傳的三大系統一為全集本指收在《東坡前集》《東坡後集》《東坡續集》中的

蘇詩歷代都頗流行二為分類集註本主要指王十朋的《百家註分類東坡詩》在南宋元

第一章 緒論 9

版雖在民國草創時期風行過一陣但似乎只能稱得上曇花一現一九四九年海

峽兩岸展開對峙所有交流一律禁絕二十餘年緊繃的政治局勢迫使學術工作進

入了低宕的「沈滯期」尤其中國大陸在建國的頭三十年風波不斷社會禁忌極

多根本沒有發展學術的條件而蘇軾在長達十年的「文化大革命」中被視作「保

守派」「反動派」「頑固派」「投機派」的典型人物使他更不可能躍上學術的

殿堂負面能量過於充斥此時大陸的蘇軾研究可謂完全停頓蓄積的能量一直

等到文革結束之後才全然爆發許多學者為了摘掉蘇軾頭上「投機反動」的大帽

子極力發表文章為其平反使得七O年代的大陸學壇充斥了對「蘇軾真實形象

與歷史評價」的辯論雜音27如曾棗莊的《蘇軾評傳》即是在此情勢之下的「義

憤之作」28因此極力鋪寫翻案緣由詩人的文學成就反而被忽略了相較之下

臺灣的情勢提供了學術工作一個相對穩定的發展園地蘇軾開始以「大文豪」的

姿態現身在兒童讀物大眾歷史小說或學術專論中並於六O年代成為眾多傳記

作家的書寫對象唯此時作品多傾向於通俗趣味的性質塑造詩人形象時僅能做

到片面的呈現如「風流詩人」「文壇巨擘」「全能才子」之類缺乏深入

而全面性的理解這樣的解讀方式也許是受到傳統「知人論世」觀念的影響因

此此時的蘇軾研究主要以生平與傳聞佚事的介紹最為大宗其他子研究則以

蘇詞得到的關注最多成就也最高詩散文賦策議helliphellip等完全無法與之

比肩尤其蘇詩研究的數量不及蘇詞一半顯見當代對於蘇軾研究的關注焦點

在異文類間呈現了一種失衡的狀態

一九七七年宋碧雲翻譯的林語堂《蘇東坡傳》在台出版幾乎同時完成的

還有張振玉的版本雖然似乎是宋本獲得的關注較多但張本在大陸二度翻印後

流傳更廣對蘇軾形象的定型與傳播助力更大無形中擴大了林語堂東坡傳記的

影響力然而林氏此書魅力何在一般認為這和作者筆下刻劃生動最為相關

林語堂早年留學美德融攝中西的寫作風格自成一家加上生性詼諧對蘇軾

明格外受歡迎三為編年註本主要指施元之顧禧施宿合撰的《註東坡先生詩》四十二卷

元明流傳甚少幾乎失傳然而自清人宋犖邵長蘅馮景等整理出版《施註蘇詩》四十二

卷和《續補遺》二卷後編年註轉為盛行直接帶動了查慎行王文誥翁方綱紀昀等人的註

釋工作影響現今尤鉅以上說法參自曾棗莊等著《蘇軾研究史》頁 414mdash415 27 茲舉數例為證否定東坡人品文學者如〈揭穿蘇軾尊儒反法的兩面派嘴臉〉(《南京大學學報》

19741)〈北宋尊儒反法的反動政客蘇軾〉(《湖北文藝》19752)此類文章多從無產階級的角度

對蘇軾依違在新舊兩黨政策間「務實唯用」的政治態度大加撻伐至於平反的文章極多自 1978年 3 月起陸續發表如王水照〈蘇軾的政治態度和政治詩〉(《文學評論》19783)馬積高〈試

論蘇軾的政治態度和文學成就〉(《湖南師院學報》19783)邱俊鵬〈蘇軾政治思想管見〉(《四

川大學學報》19794)劉乃昌〈蘇軾同王安石的交往〉(《東北師大學報》19813)黃海澄

黃廣華〈蘇軾與王安石變法兼及蘇軾的哲學思想〉(《古典文學論叢》19819)helliphellip等平

反者對蘇軾的政治態度思想及文學創作進行全面的評價尤其著重與王安石間的交游情況企

圖以歷史證據還原東坡形象確立客觀的評價標準 28 此書初稿完成於 1978 年由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19819)1995 年台灣學海出版社出版的《三

蘇傳》其中蘇軾部分即是《蘇軾評傳》的內容

10 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

性格的觀察頗有獨到之處因此儘管他在書中表明對蘇軾人品個性多做解釋「總

是徒勞無功的」29但他以「混合型的人生觀」為揉雜三教的蘇軾定調成功獲

得了眾多學者及讀者的認同最重要的是林語堂特別重視詩人行為的動機和歷

史背景因此舉凡北宋的藝壇消息妓院風情養生學問佛道境況等都被

納入說明之中以此營造出一立體逼真的寫實情境讀來格外引人入勝這是林

氏書寫策略的一大特色現在看來儘管作者所詮釋的觀點以史實的角度來檢驗

並非全無可議之處30但他確實塑造出一個性格多層次形象極鮮活的「擬真人

物」因此成為後繼者撰寫東坡傳記時幾乎必備的參考資料同時也是眾多學者

研究質疑與補正的對象31此書的份量由此可知

在幽默大師的推波助瀾下蘇軾的生平研究正式起飛掀起了一股撰寫傳記

的熱潮至今每隔二三年總會有不同的詮釋版本問世32文學家擁有如此眾多

的傳記分身蘇軾可說是中國文學史上第一人此時臺灣學界除了繼續處理著

述版本等「基本問題」外33東坡事跡的相關研究也方興未艾學者開始留心詩

人的貶謫心情或論其人生困厄或論其謫居經驗大多以點出詩人「曠達」的

人生觀作結從而突顯「詩窮而後工」等文學創作觀點值得注意的是一九七

八年十二月中共政權確立了「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團結一致向前看」和撥亂

反正的指導方針風聲鶴唳的政治氣氛終於和緩下來34在西方思潮大舉傳入之

下對岸的學術活動正式復甦邁向了八O年代「新文學」風潮的路途揭開學

術界豐富多元萬途競萌之研究盛況的序幕

首先文本的輯佚整理再度成為重點詩詞文都有專集出版與民國初

年第一次出版潮不同的是此次的整理是在前人的基礎上精益求精學者們「校」

然後「釋」並非單純的翻印性質另一方面文學研究仍未跳脫傳統格局大

29 林語堂《蘇東坡傳》(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2004)〈原序〉頁 5 30 但須注意的是林語堂在出版之時曾自陳其寫作緣起只是「以此為樂」而已無意把這本《蘇

東坡傳》寫成學術著作(見氏著《蘇東坡傳》〈原序〉頁 5)這樣的定位在後人對之進行評

論時應加以考量 31 如陸以霖〈林語堂筆下的蘇東坡《蘇東坡傳》〉(《出版與研究》第五期19779)王保珍

〈《蘇東坡傳》(林語堂著)的欣賞與補正〉(《書評書目》55 期197711)陳新雄〈國色朝酣

酒天香夜染衣林語堂先生《蘇東坡傳》所提到的東坡兩首詩辨析〉(《教學與研究》15 期

19936)helliphellip等文 32 其中蘇學學者熱衷此事的現象尤其引人注目先後投入蘇軾傳記寫作的學者有劉維崇《蘇

軾評傳》(1978)曾棗莊《蘇軾評傳》(1981)王水照《蘇軾》(198119901993)朱靖華《蘇

軾新評》(1993)洪亮《放逐與回歸蘇東坡及其同時代人》(1993)李一冰《蘇東坡新傳》

(1996)顏邦逸張晶《蘇軾傳》(1998)莫礪鋒童強《蘇軾》(1999)王水照崔銘《智

者在苦難中的超越蘇軾傳》(2000)helliphellip等數量眾多 33 如王景鴻《蘇東坡著述版本考》(台北臺灣大學中文所碩論1969)和〈蘇東坡著述版本考〉

(上)(下)分別收入《書目季刊》第四卷第二期196912 和第四卷第三期19703 34 饒學剛朱靖華〈二十世紀蘇軾文學研究述略〉收入中國人民大學中文系《中國蘇軾研究》

(北京學苑出版社2004)第一輯頁 531

第一章 緒論 11

多數學者致力於延續過去十年對於蘇軾各期文學的研究工作但後出轉精「單

點深入」的研究方法逐漸取代泛論成為最普遍的審題趨向由淺入深集點成

線蘇學學者的努力除了表現在詩學詞學美學體系的建構上還包含了學術

社群的概念萌芽與推廣在中國大陸情勢驟轉的當下西方學界也正蘊釀著「全

球化」時代的到來這是由於工業革命之後機械使用的情況日益普及化與精緻

化人們旅行或運輸的速度加快造成異地知識技術間交流效率的提高資訊

跟隨人們移動的腳步開始流動使全球的知識形成一種非單向的動態連線關係

進而構成了社會歷史政治經濟文化科技等系統整合發展的局面亦即

今日跨領域或文化研究的濫觴「全球化」思潮的擴張宣告了人類文化即將告別

地域互隔的年代激發人們對於生活另一種全然不同的思考其中的一個比較顯

著的影響即是「導致許多新的構成性的具有巨大潛力的社會組織或各種新

的社會群體」35他們(如各種研究和大學群體)通常熱衷於某項議題或理念

藉助網路互相影響展開有別於傳統的研究形式在這個變數充斥的時期研究

視域和研究社群自然也發展出相應於時代的特徵最具代表的即是「蘇軾研究學

會」的出現

一九八O年「中國蘇軾研究學會」成立於四川眉山的三蘇祠自此終結了

過往「以王安石變法的角度為出發」的研究慣法此學會以「蘇軾」為討論核心

每一至二年輪流在中國各地舉行研討會36論文內容包羅萬象翻開過去十餘次

研討會後出版的論文集裡面內容涵蓋面之廣幾乎遍及蘇學的各個層面成效

驚人由於響應者眾蘇軾研究學會在廿餘年的苦心經營下創造了高度的研究

效益曾棗莊教授在評論蘇軾研究學會的貢獻時說道

蘇軾研究學會不僅推動了國內專家學者和「蘇學」受(案錯字當作「愛」)

好者對蘇軾的全面研究同時推動了對蘇洵蘇轍及蘇門四學士的研究

學會還聯繫了日本韓國美國及香港臺灣澳門地區的學者進行了

廣泛的學術交流使蘇軾的研究走出國門使外國人更加了解世界文化名

人蘇軾37

的確若以「蘇軾研究學會」成立的一九八O為分界後來的「全面復興」或

35 J希利斯米勒著郭英劍等譯《重申解構主義ldquo全球化rdquo對文學研究的影響》(北京中

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頁 289mdash300 36 除了眉山之外曾舉行的地點有湖北黃州廣東惠州河南平頂山浙江杭州陜西鳳翔山

東煙臺海南儋州山東諸城江蘇徐州河北欒城helliphellip等地幾乎都是東坡當時行腳之處選

擇這些地點舉辦蘇軾研討會情味與意義兼具 37 曾棗莊等著《蘇軾研究史》頁 453

12 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

許是過去數十年所不能想像的在這個意義上我們可以說「蘇軾研究學會」

提供了海內外所有對東坡感興趣的學者一個研究平台加快了彼此意見交流的速

度而定期的集會和出版更是蘇軾研究衝高數量的重要關鍵另外從學者的

角度來看學會的運作可使他們熟悉彼此對於鞏固學術社群的向心力也有幫

助無形之中一個「蘇學」的「認同圈」於焉形成蘇軾研究開始邁入「組織

化」「系統化」的階段是以饒學剛等人稱之為「真正發展到學術化階段」之時38

新型的研究型態尚不止於此除了上述的學術社群廿世紀最後二十年的漢

學界還面臨了來自西方文論的衝擊和挑戰臺灣方面此時正值眾多留外學人歸

國之際在他們的倡導下西方文論的運用成為未來二十年學壇研究的重要方

法相形之下中國大陸雖然沒有大量的返國學者加以助陣但時勢所趨學術

研究也開始普遍採行來自西方的論文範式產生了一批選題論證都十分新穎的

著作論文另一方面新式研究法對舊有命題也造成強大的影響昔日「骨架已

具」的舊題材被放在多學科交叉的綜合視野中重新詮釋企圖呈現更為立體飽滿

的文化形態為蘇學研究填上血肉視域融合的刺激對學者來說無異於打開研

究的另一扇窗運用經此產生的研究動能來檢視重要的既成題材多能翻轉新

意再者對於許多尚未說清的問題來說現當代的研究方法提供了「知人論世」

以外的另一種切入角尤其當文論與問題的邏輯理路相同時可能就此成為開啟

寶庫的鑰匙研究主軸既已奠定這波「舊瓶裝新酒」的研究熱潮很快地在個人

際遇文學美學思想helliphellip等子領域累積出相當的成果短期內就創造了蘇學

九百年來罕見的盛況

其中與本文關係最為密切的主題乃是生平研究和詩學研究前者的部分

大陸學者孔凡禮的《蘇軾年譜》(全三冊)當仁不讓此書之緣起主要肇因於

孔教授對於清人王文誥《蘇文忠公詩編註集成總案》援引資料未及全面的感嘆

雖說王氏以個人所藏從事著述要籍疏漏在所難免但因「時至今日其書已不

能盡饜人之意」39於是作者在點校《蘇軾詩集》《蘇軾文集》的第二年參考

總集別集類書史書筆記詩話方志金石碑帖中有關蘇軾之紀述撰

寫年譜窮九年之力大功方成《蘇軾年譜》既以補罅前作切合時用為出發

點自然不以單純的資料補充為滿足除了作為底本的王文誥《總案》之外作

者集合了《宋史》《續資治通鑑長編》《續資治通鑑長編拾補》《太平治迹統類》

《宋大詔令集》《宋會要輯稿》《東都事略》等書加上六百多種古代圖籍力

38 參見氏著〈二十世紀蘇軾文學研究述略〉收入中國人民大學中文系《中國蘇軾研究》第一

輯頁 532 39 孔凡禮《蘇軾年譜》(北京中華書局2005)上冊〈自序〉頁 2

第一章 緒論 13

求貼近北宋史實因此作者在行文時不但詳細交待人事時地物之來龍

去脈將目前所有可見的相關資料摘文節錄以供稽核同時幾乎所有的蘇軾

作品都得到了繫年對於許多舊注編年的謬誤也加以糾正此外孔教授還考證

出前人認為無可考的蘇軾交游展現了極為細膩的考證工夫和謹慎的研究態度

這一點從他在運用現當代的論文成果時不忘隨篇附註的習慣亦可看出曾棗莊教

授對此書評價極高言其具備「資料詳實言必有據」「詳而不繁」「考證精核」

三大特點是繼王文誥之後最詳實的蘇軾年譜40作者的用心經營使此百萬鉅

著在當代年譜學研究中異軍突起成為蘇軾生平研究的重要里程碑對後來有志

於蘇學的研究者來說貢獻尤大

卷帙浩繁的《蘇軾年譜》走的是傳統研究的路徑除此之外生平研究還延

伸出了許多分支如前所述全球化浪潮的襲捲造成合科研究之興盛尤其注重

文化意涵的發想八O年代之後「文化研究」當道主要特色一是研究古代文

學時「由單純的價值判斷而轉向文學事實的清理」即文學研究對於「客觀歷史」

的回歸二是重視「歷史文化」的綜合視角企圖以時代的總合「精神狀態」

作為個體或群體研究的參考前提總而言之此一轉型期的重要特徵在於「文化

意識」的覺醒41生平研究受此灌注詮釋內容因而產生了某一程度的微調

即對蘇軾「文化性格」的勾勒與詮釋過往的東坡傳記在描繪詩人時大多著重

「寵辱不驚」形象的呈現藉此推論「曠達」的人生觀按照我們對於蘇軾的理

解這類評語的確切中了詩人安順處逆的精神然而會被選來作為佐證的史料

永遠是經典的那幾則當傳記一再推陳出新事主的形象很難不流於「性格扁平

化片面化」距離「真人」的標準越來越遠筆者認為此類困境的產生主

要是起因於研究者過度專注於傳記主角的「生平本身」未對其生命情境進行全

面性的考量任何事件的發生都有其獨特(且複雜)的語境但因歷史只能呈現

片面的記載後人在解讀時如果不能進行多線評估多方設想很容易就忽略

掉最大特徵之外的其他細節甚至可能將個人從整體的時代氣氛中拔起使研究

主體變得獨立且封閉按照我們對於人類生命型態的理解群居動物本身和集體

的生活型態之間二者理應密不可分因此在進行生平研究時將個體置於較

大的文化脈絡中加以考察應是較好的選擇何況本文關注的蘇軾身為北宋大

家從他擁有的各項條件看來比起一般的研究對象似乎更適合此一方式林融

嬋認為

40 曾棗莊等著《蘇軾研究史》頁 447 41 本段出自傅璇琮為東方出版社「日晷文庫」所作的〈總序〉參見錢志熙《唐前生命觀和文學

生命主題》〈總序〉頁 1mdash3

14 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

文化與個人既然是一種相互創發相扶前進(也有可能是後退)的狀態

而人的存在又是一種必然的「在世存在」那麼個人的得失榮辱則必然的

與文化相關這裡的相關所包含的不僅僅是文化對個人的啟發還有個

人在「詮釋」過後對文化的貢獻helliphellip42

林氏之說突顯了「文化造就個人個人影響文化」的雙向迴旋關係普通人如

此擁有卓越成就的時代名人更是如此蘇軾以文名世活躍於古代文人所能參

與的各種領域他既無法超脫於所屬時代其思想文學自然受到「宋代文化」的

沾潤另一方面詩人在文學藝術各方面的獨到造詣向來又被視作「宋型文化」

的典型這也就是說蘇軾對「宋調」面貌之成形有舉足輕重的影響力一來一

往「個人與文化的雙向迴旋關係」因而形成除此之外從實際的生活經驗看

來人的性格是極為複雜的不但會因應各種生活經驗而產生變動同時也容

易受到外在因素的挑撥出現他人感覺不可理喻的行為古人嘗說識人時要「聽

其言觀其行」正是企圖經由個人與社會互動關係的考察探知其性格基調

換言之性格便是個人身處「文化環境」中「在世存在」的因應態度所以綜

上所述研究者倘若想要呈現一個「真蘇軾」便不可不將詩人置於文化的脈絡

裡加以檢視從而藉助史學社會學政治學甚至經濟學等學科的綜合考察

以期獲致一種較好的理解

這波「文化性格」浪潮引起的迴響十分熱烈各方關注的焦點大多集中在

詩人固有形象的反思企圖重新賦予更為精緻的說解對於蘇軾性格的解釋最

普遍的研究型態是以「時間」為主軸仔細梳理歲月推移過程中詩人心境的各種

起伏與轉變六十六歲去世的蘇軾從他二十二歲出蜀應試寫下第一篇〈刑賞

忠厚之至論〉開始創作生涯長達四十四年在這麼大的時間跨度中寫作出來的

豐富成果自然伴隨著詩人多彩多姿的出處經歷呈現了階段性的差異其間所反

映出來的思考轍痕正是蘇軾人生思想變動的軌跡關於這個部分歷來的分析

研究無論是從整體仕宦經歷來加以把握的宏觀角度還是擷取八大創作分期43中

任何一處關鍵來詳加論析的微觀闡述似乎總是無法周延而清楚的歸納出始終處

42 見氏著《蘇軾超曠情懷與文化關係研究》(嘉義南華大學文學研究所2004)頁 2mdash3 43 蘇軾的創作階段清人王文誥在《蘇文忠公詩編注集成識餘》中將其分為八期分別為《南

行集》和簽判鳳翔熙寧還朝倅杭守密入徐湖謫黃元祐召還謫惠渡海(【宋】蘇軾

著【清】王文誥注《蘇文忠公詩編注集成》(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67)冊六頁 3708mdash3709)

而近人江惜美分之為六初歷仕宦的奔放期烏臺詩之諷諭期黃州貶謫之沈潛期元祐回朝之

凝定期復貶惠州之圓融期遠謫海南之精深期(請見江惜美《蘇軾詩分期代表作研究》(台

北華正書局1996))至於王水照則以二次「在朝外任貶居」的迴返過程來概括

請見氏著《蘇軾論稿》(台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1994)〈蘇軾創作的發展階段〉〈蘇軾的

人生思考和文化性格〉二文)創作分期的方式會影響分析策略故學者們多視研究重點因革之

實則大同小異讀者可自行參照

第一章 緒論 15

於變動中的蘇軾人生境界針對此問王水照教授在〈蘇軾的人生思考和文化性

格〉一文中提出了較具代表性的看法

王教授認為蘇軾面臨中國文人生命中兩大課題「出處」與「死生」的

衝擊一生仕途困挫幾瀕死境卻能安之若素主要的原因在於三教融合的思想

背景在此作者提出蘇軾人生道路的二條基線一則受到傳統儒家思維的影響

充滿了自進進人的淑世精神而「立德立功立言」的三不朽古訓更讓蘇軾

早年的社會責任感與歷史使命感得到強化成為畢生行事的基調基線之二乃

是互補於儒家出仕觀的佛道思考多在其身陷逆境時發生作用看得出來作

者推論蘇軾的文化人格將其源頭歸因於「多元傳統文化」因素彼此間勢力的消

長與融合這個部分由於學者們的研究都是從第一手資料歸納而出多年來已

成定論然而雖說方向已定但因蘇軾思想涵蓋面之廣之雜要清楚描繪其性

格的多樣性實屬不易就此王教授嘗試以「狂」「曠」「諧」「適」四個方面

來概括之所謂「狂」者主要是出自詩人天性才情的傲氣展現出來就有了

傲世忤世抗世的成分這一點在「烏臺詩案」發生前發揮得最為清楚然而

隨著朝中行走日增年輕蘇軾對於自己的「狂直」其實不無反省的意味其中摻

雜了幾許畏世與厭世的心情不斷依違於張揚與內省二端東坡在「詩案」的洗

禮之後對「性狂」的追求逐漸轉向「一種深思了悟基礎上的任真」44換言之

是一種對內心「真我」的價值選擇而這個選擇的形成與詩人性格中「曠」極

為相關所謂的「曠」主要是對是非榮辱得失的超越與外鑠的「狂」遙

遙相對對於東坡來說或許「曠」是他天生性格的質素雖然存在卻未必發

揮然而在一連串極為痛苦的貶謫經歷之後「曠」的因子催化了蘇軾文化人格

的成熟度使之具備「九死南荒吾不恨」的磊落胸襟至於「諧」一般都認為

「諧」是蘇軾人格中最突出的特色之一在他人生思想的意義上有淡化苦難意

識化解悲傷的功用乃是一種自我調節機制45在此作者提出東坡的「諧」

具備了「對抗挫折迎戰命運」和「體現真我自為優越」二大意義其中所論

似乎正可概括為「性諧」與「文諧」二個面向從內在情性與外在行徑(包含「言」

與「文」)的相互作用清楚地刻劃出蘇軾性格的俏皮之處最後王教授以「適」

作為蘇軾人生思考和性格樞鈕的落腳點詩人能夠不囿於外在環境的不如意在

尋常日用中發現愉悅與美始終堅持「閑適」的追求使其現實人生由此化作藝

術人生充滿了審美情趣的意境

王教授此文從性格系統著手將審美意味濃厚的「人生境界」解讀為「個人

44 王水照〈蘇軾的人生思考和文化性格〉中國人民大學中文系《中國蘇軾研究》(第一輯)(北

京學苑出版社20047)頁 15 45 王水照〈蘇軾的人生思考和文化性格〉頁 17

16 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

獨特秉性」對於生命中衝突情節之因應與調節的產物相較於一般單論東坡性格

中某些特點之篇章可謂自成一家可惜的是受到篇幅所限此文在許多相關

的論題上僅僅點到為止如文中論述佛道二家對於蘇軾人生思考的影響時舉

詩集中反覆吟詠的「吾生如寄耳」和「人生如夢」二句為例藉以印證詩人那股

揮之不去的「人生空漠之感」就文章所言「吾生如寄」「人生如夢」體現了蘇

軾對於人生無常性的感受一來應是漢末古詩十九首以降「人生忽如寄」意識的

繼承與發揮二來蘇詩感歎命如蜉蝣卻能跳脫消極的聲調表現出「悲哀的

揚棄」由此構成宋調的基準另外「人生如夢」一句雖突顯了對於人生「虛幻

性」的感受但詩人卻將自己對前途的信念和追求寄寓其中展現出個體強烈的

主觀意志也表達了他對自身「真實存在」的肯定46筆者認為王教授所言固

然無誤以此釋蘇也得到了相當的效果然而倘若我們回到蘇軾三教融合的思

維模式那麼寫於四十二歲到六十六歲這段期間的「人生如夢」和「吾生如寄」

便不可單純將之視為文學史上抒情主題的分支而應進一步考慮到佛教典故的影

響因為此時詩人已處於中晚年階段多次的遠謫貶居提供他嫻熟佛經內典的

機會長期浸染之下他對佛教義理的掌握早已超越單純的字義解讀而是上

升到一種透過日常生活的實踐而獲致的心領神會之層次這些內化的佛經材料一

旦受到適當條件的召喚自然就在作品當中顯露出來47是故看似尋常的「人

生如夢」和「吾生如寄」除了具有文字審美及文學抒情的意義之外為求釋義

周全尚須遠溯佛家「如夢觀」等理論範疇方能闡明詩人原旨而這恰好也是

本「生命觀照」研究所應探討的重要內容因此將在後續篇章詳論之

值得注意的是在目前學界對「文化性格」的討論課題中以「曠達」的內

涵與反思最受矚目除了上述王教授的說法之外對此進行專題研究的還有林融

嬋在其二OO四年的碩論《蘇軾超曠情懷與文化關係研究》中林融嬋以宋代

理學為觀照面利用二程與東坡生命格局之異反向證成蘇軾「超曠」生命情調

之所由來乍看之下林氏雖以東坡文化性格中的「超曠情懷」作為主題理應

隸屬蘇軾生平研究的一支然而作者走的是思想研究梳理東坡文化性格時

是將之置於「思想家」的脈絡當中與一般生平傳記慣用「文學家」的思維模式

並不相同可說是本書較為特別之處另外作者捨棄常見的「曠達」特意拈

出「超曠」一詞在解釋蘇軾生命型態的轉變時頗富效用以釋義的角度「曠

達」和「超曠」同指蘇軾的基本生命型態但嚴格說來二者的意涵仍有不同

這是因為在一般的情況下「超曠」二字合用其意主要落在「曠」字換言

46 王水照〈蘇軾的人生思考和文化性格〉頁 6mdash11 47 蕭麗華即認為北宋詩禪融合的痕跡應以蘇軾為觀察的起點詳見氏著〈東坡詩論中的禪喻〉

《佛學研究中心學報》第六期20015頁 246

第一章 緒論 17

之「超」被當成了「曠」的內容但是若從字源學的角度切入則「超」的

本義為「跳」48意指「從自身事物現象越離」而「曠」字本義為「明」49顯

示的是對事物明瞭朗照的狀態引申而有「闊大」之意指的是「自事物現象

中解放」二者相較後者當立於實體界方能有較好解釋而前者則同時兼具形

上與形下雙重特質50由此一來二者的關係便超乎原本的理解增加了另一種

配對之後的可能性

(「超」字)就形下面來說它是「曠」的內容「曠」因具備著「超」的

條件因此能達到面對有限性時的曠達而從形上面來說「超」重歸於

超越界指向本身因此而能指出向上之一路引領「曠」成為「曠」helliphellip51

在此所謂「形上」與「形下」指的即是「超越界」與「經驗界」二大異質界

域「超越」介於其間正好以其「形上」「形下」兼具的雙重特質連結彼此

為「生命進昇」提供機會52由此觀照蘇軾性格可知「超曠」一語突出了東坡

文化人格在各個階段轉換過程中的動態行為讓我們得以進一步思索詩人「生命

進昇」的主要「助力」為何承其觀點林氏在分析〈和子由澠池懷舊〉時指出

蘇軾對於人生感悟的雙重意義在於一將人生看作一種流程在人生無常的無

奈中其實隱藏著一股不需溺於當下的提升意涵二他亦同時表達了對人生存

意義的肯定因為唯有在每一當下認真付出亦不過分執著的生命才能對人

生之流的慨嘆不失於粗淺浮泛53作者以此二點「人生觀想」作為蘇軾「超曠情

懷」的二大維面點出詩人「曠達」的原因在於「承認苦難而又超越苦難」的心

態54給予本研究相當大的啟示

無論是從中國古代文人「學而優則仕」的職業選擇角度或是從政治經驗影

響蘇軾個人的層面來看東坡的仕宦心態實是討論其人格或文學時無從迴避的重

要主題其中又以「仕隱情結」最具代表性關於蘇軾鮮明的「仕隱衝突」心態

很早就有學者提出來論點多集中在「烏臺詩案」後的心路歷程然而檢覈蘇

48 《說文解字》「超跳也」參見【東漢】許慎著【清】段玉裁注【民國】魯實先正補《說

文解字注》(台北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8 十二刷)頁 64 49 《說文解字》「曠明也」參閱【東漢】許慎著【清】段玉裁注【民國】魯實先正補《說

文解字注》頁 306 50 以上改寫自林融嬋《蘇軾超曠情懷與文化關係之研究》(嘉義南華大學文學研究所2004)頁 8 51 林融嬋《蘇軾超曠情懷與文化關係之研究》頁 8mdash9 52 詳細論述請見林融嬋《蘇軾超曠情懷與文化關係之研究》頁 10 53 林融嬋《蘇軾超曠情懷與文化關係之研究》頁 35mdash36 54 林融嬋《蘇軾超曠情懷與文化關係之研究》頁 36

18 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

軾詩文可以發現此說並不確切其「仕隱衝突」的發端至早應可推至未仕之

前並且此一情結隨著個人仕宦經驗的轉折有所不同貫穿終生近年來對此進

行專題研究之代表者當推王秀珊碩論《論東坡詞中的仕隱情懷》此書討論東

坡詞的仕隱情懷主要是以「故鄉意義」的層次變化詞中所運用的典故類型

以及「豪」與「放」的風格內涵作為切入點論述詩人仕隱情懷的內容與「放曠」

詞風的形成55「仕隱情結」向來是中國古代傳統文人的共有心態而東坡畢生掙

扎於「道仕」與「身隱」的兩難情緒之不安在「言情」的蘇詞中頗有表現

最具體的例證即是「故鄉」符碼的反覆使用對此作者引用重覆出現的「功成

名遂還鄉」56說明「歸鄉」乃是蘇軾的仕宦理想並將「故鄉」的意義按照其

人生的進程區分為三個層次

(一)出生成長的原鄉蜀人向來戀鄉不仕詩人出身於斯其鄉關之思自

是濃厚然而受到「衣錦榮歸」的傳統出仕觀念影響加上詩人年華

尚在對於功名仍有期待故「仕」的追求高於「隱」的想望「歸

與隱的指向同一」乃是期待榮歸原鄉的第一層次主要時期為「杭

密徐湖時期」

(二)歸隱的異鄉「烏臺」案後仕途轉為不順在此之中詩人效命地

方在山水之勝與朋友之情的助益下思歸不得的煩悶情結逐漸被「直

把他鄉作故鄉」的想法所取代「故鄉」意義的轉移展現了蘇軾在「自

我」與「現實」中取得平衡的努力與成就促使詩人一方面轉向山水

的慰藉一方面向內尋求「心安之境」此一時期發端於通判杭州之

時並在謫黃之後達到巔峰

(三)心安之鄉謫黃之後詩人歷經起復入朝外任等階段最後遠謫

海南在大起大落的坎坷過程中痛徹理解了「身不由己」的仕宦現

實由於羈旅在外連異地之歸也不可得是以此時東坡融合佛道思

想再度改換心念轉「異鄉」為「心鄉」將回歸之處移至心中

從而達致「仕宦衝突」的最終平衡可視為詩人最高的人生境界57

55 詳見王秀珊《論東坡詞中的仕隱情懷》(台中中興大學中文所 20027)頁 195 56 此句多次出現在東坡詞中如熙寧十年(1077)作於徐州的〈水調歌頭〉(安石在東海)(見鄒

同慶王宗堂《蘇軾詞編年校註》上冊(北京中華書局20029)頁 211)元豐六年(1083)所作的〈臨江仙〉(詩句端來磨我鈍)(鄒同慶王宗堂《蘇軾詞編年校註》中冊頁 490) 57 以上論述請參考王秀珊《論東坡詞中的仕隱情懷》第三章及頁 196mdash197

第一章 緒論 19

作者抽出「故鄉」作為尋繹東坡人生境界之所構成的軸線非但具體也極為恰

當對本文研究東坡生命意識頗多值得借鏡之處然而畢竟學術論理難以周全

王文在總結「仕隱情結」時雖已發揮得當但從詩人留下的詩句線索來看仍

有些許未盡之處譬如作者清楚地呈現了「歸回原鄉rarr歸隱異鄉rarr尋求心鄉」

此一心靈軌跡極力鋪陳詩人依違在理想失落與留戀田園的糾結情緒細膩刻劃

了「去」「留」之間「用世志意」和「不遇悲慨」二種意識激盪的狀況然而一

來一往之際似乎失落了「畏禍」此一重要的心理機轉使得讀者只見蘇軾之

「豪」而不見其性格之「真」從蘇軾輾轉各地時所上謝表之內容我們其實可

以明顯察覺詩人對於君威難測樹敵眾多的不安全感這種「畏禍心態」尤其表

現在二三階段之間乃是個人對多舛前途最真實的情緒反應捨之不論除了

有簡化人物性格的危險之外更無以呈現詩人最終「選擇」走向「超曠」的可貴

之處另外蘇軾晚年雖已求得「心安之境」但吟詩時仍作「此生念念隨泡影」

之語58無奈自嘲溢於言表與其同時詞作大異其趣此現象似乎可追溯至文類

性格因為對宋人而言詩詞分屬於不同的情志書寫系統雖然東坡創作時習

慣游走於各種文類之間但若細心檢閱詩集並加以對照可以發現二者慣用的典

故語例並不完全重覆援引王秀珊此文的分析成果東坡詞的典故類型主要有三

類事功型(以謝安為代表)執著型(以劉禹錫為代表)隱逸類(以陶淵明為

代表)59但詳察東坡詩可知在這三類之外還有更常使用的詩典如蘇軾一

再引用的「馬少游」及「桐鄉吏朱邑」事或在「烏臺詩案」之後重覆出現的「東

門黃狗」不但抒懷同時也牽涉了詩人對其仕宦事業的自我評價用意與興味

和蘇詞相較皆不相同就此看來此一重要議題若要得到較為徹底的討論那麼

除卻蘇詞之外東坡的其他創作也不能偏廢尤其是「言志」的蘇詩理應加以

整理並進一步統合所有文類的相關資料彼此交叉比對藉助先合觀再微觀的

分析方法來理解蘇軾的仕宦心態才是比較理想的做法也是本文預備發展的重

要方向

蘇詩研究的另一個重要主題在於「禪學」近年來持續在此領域耕耘不輟者

較重要的有周裕鍇張晶和蕭麗華等人周裕鍇專注詩歌與禪宗的關係曾寫作

《中國禪宗與詩歌》一書其中談到禪宗對於蘇軾的影響就認為二者關係極為

密切詩人耽於禪悅不但使之出入叢林與大量的禪僧交游同時也從中學習

到禪家公案的話頭與機鋒培養了創作時運用「博喻」手法的能力並點出「文

58 蘇軾〈庚辰歲人日作時聞黃河已復北流老臣舊數論此今斯言乃驗二首其二〉此詩作

於元符三年(1100)正月七日蘇軾謫往惠州之時年六十四收入氏著《蘇軾詩集》第七冊

卷四十三頁 2343 59 請見氏著《論東坡詞中的仕隱情懷》第四章

20 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

字禪」乃是蘇黃二人詩法分途的重要依據60當時作者固然對詩人「以禪入

詩」的特色作了清楚的說明然而終究只是文學現象的呈現對創作背後深刻

的審美機制並無探討這個問題在數年之後的《文字禪與宋代詩學》獲得解決

在《文字禪與宋代詩學》這本書中周教授將論題加以深化直接探討創作現象

的本源指出蘇黃之所以以文字為戲主要是以禪宗的「游戲三昧」作為理論

依據加上士大夫本身固有的俳諧文學的傳統而構成文中還提到

蘇軾和黃庭堅在借禪宗語言藝術為詩方面雖多共同之處但二人通過文字

游戲所要達到的目的仍有不同概括說來蘇軾是「借禪以為詼」即借

用禪宗詼詭反常的思維方式來表達自己戲謔的人生態度黃庭堅則是「打

諢通禪」即把雜劇的諢趣與禪語的詼諧結合起來表達自我完善的人格精

神於「游戲法」中見「真實相」61

作者從詩人習禪入詩的心態目的推導出蘇黃「借禪以為詼」和「表達自我完善

的人格精神」的不同有助於二人詩歌風格和審美性格的深入理解作者點出

從蘇黃的作品表現可以得知宋代習禪詩人受到「機鋒」或是「打諢」的影響

主要體現在「創作心態」和「語言形式」兩方面前者即所謂游戲態度滑稽為

文而後者則表現為語境的跳躍章法的變換然而儘管從同樣的門路悟入

在詩風的呈現上卻各有不同62周氏指出這固然與性格相關除此之外更有

可能受到他們各自喜好的禪門宗風的影響

雲門宗機鋒迅疾蘇軾得其精神所以作詩隨心所欲八面翻滾臨濟宗

機鋒峻烈黃庭堅得其精神所以作詩除脫凡近不落常情如黃龍慧南

著名的「黃龍三關」晦堂祖心的「觸背關」都有言語道斷不入思維的

特點黃庭堅詩生新瘦硬的語言風格與其精神相近63

蘇黃二家的詩風比較向來是宋代詩學中的重要議題在詩論美學和文學史的領

域皆有其意義周教授捨棄傳統的詩學角度改藉佛家文士化的「文字禪」角度

觀而照之不但突顯了詩歌意象與禪派宗風之間的關係同時也點出文人和其皈

60 氏著《中國禪宗與詩歌》(高雄麗文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47)頁 89mdash91 61 氏著《文字禪與宋代詩學》(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11)頁 155 62 周裕鍇演繹二人詩風指出「蘇詩如長江大河波濤自涌諢趣較顯露層次轉折銜接較自然

而黃詩如危崖高聳斷岸千尺諢趣較隱晦語境意路跨越較大」見氏著《文字禪與宋代詩

學》頁 164 63 氏著《文字禪與宋代詩學》頁 164

第一章 緒論 21

依的禪派精神在本質上的確有其相似之處這點我們由周裕鍇另外一篇〈夢幻與

真如蘇黃的禪悅傾向與其詩歌意向之關係〉可以得到更為深刻的詮釋

在〈夢幻與真如〉一文中作者主要是從宋人接受禪宗的兩種禪悅典型進

而分析這二種範型與詩歌意象選擇之間的關係宋代文人接觸禪宗一來在參禪

的過程中可以獲得愉快的感受此即「禪悅」二來佛禪能有效地消解「倫理政

治與個人存在的衝突」從存在論的意義上揭示了人生狀態徹底解決「儒門淡

薄收拾不住」64的不足之處文人崇奉南禪恰好回應了自身的人生課題與心

靈需求65所以五家七宗各有所好除了受到歷史(時間)和地理(地域)的影

響外文人的「真性」底蘊自當更為關鍵由此視之生命情趣截然不同的蘇

黃二人其性格在和禪門宗風相互加乘之後於是各自蘊釀了特色鮮明的禪學主

題如蘇軾廣泛接觸大乘經典深得「十喻」之義因此在其詩歌創作之時便

多次闡述般若空觀以「人生如夢」的主題具體行之選擇詩歌意象時除了運

用佛經典故之外更因自身對於世界短暫性質的認識特別強調「瞬時激變」的

動態形象的捕捉呈現蘇詩動蕩明快的風格66而庭堅對於禪學中的「心性哲學」

最有領悟對他來說禪乃治心之本目的在於完善道德人格以心性覺悟證得

安身立命之本是以他對認知本源的般若空觀興趣不大將全部重心擺放在「真

如」的追求上67正是這樣的傾向使然黃庭堅十分自覺地將禪宗的心性哲學

儒家的養氣觀和道家的心齋理論融合為一因此他所選擇的詩歌意象不是作為

虛幻無常的對立存在(如堅毅不屈的金石松柏)就是作為污穢渾濁的對立存

在(如表裡澄澈的秋江出淤泥而不染的蓮花)前者求其「真」後者明其「淨」

往往具備了虛靜沖澹清峻凝鍊的美學特徵由此構成山谷詩學與人格互相輝映

的「壁立千仞」的審美境界68

張晶《禪與唐宋詩學》同樣是以「禪學」作為視角探索唐宋時期禪宗思想

對於詩人心態的滲透並以詩為中心討論「禪」在經過了詩人創作心靈的轉化

之後對詩歌面貌造成了何等的影響作者認為

禪之於士大夫其主要意義並不在於「成佛」的宗教皈依而在於以「如

夢如幻」的人生觀來解脫靈與肉的苦惱困惑69

64 張方平「儒門淡薄收拾不住皆歸釋氏耳」收入釋志磬《佛祖統記》(揚州江蘇廣陵

古籍刻印社1992)冊五卷四十五頁 1949 65 周裕鍇〈夢幻與真如蘇黃的禪悅傾向與其詩歌意象之關係〉收入《文學遺產》二OO

一年第三期頁 68mdash69 66 氏著〈夢幻與真如蘇黃的禪悅傾向與其詩歌意象之關係〉頁 6974mdash75 67 氏著〈夢幻與真如蘇黃的禪悅傾向與其詩歌意象之關係〉頁 72 68 氏著〈夢幻與真如蘇黃的禪悅傾向與其詩歌意象之關係〉頁 74mdash75 69 氏著《禪與唐宋詩學》(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36)頁 2類似論述亦可參考頁 24

22 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

由於中國人的心理結構偏向「現實務實」對於抽象的「遠離現世」並不真感

興趣因此佛教思想能在中土普遍流傳除了自身理論的適用性得到發揮之外

接受者心理狀態的改變絕對是關鍵就本書研究的唐宋詩人而言信仰佛教的契

機最主要的原因還是來自於人生挫折對心靈造成的創傷而「挫折」中最具代

表性者莫過於「貶謫」一事傳統士人一旦遭受貶謫為了消除心中憤懣使

日子好過一點文人大多轉向佛道二家諸如大乘佛學中的「苦空觀」「人生如

夢」等觀念便是藉助於此熱烈流傳相較於唐代宋人對於禪宗的接受的確

較為普遍若要論其修為三教混融的蘇軾更是其中的佼佼者這從作者三番二

次以東坡作為說明的佐證即可發現關於詩人在「以禪喻詩」方面的表現作者

一路尋繹蘇軾在謫黃之後的心靈變化指出詩人「主要是以禪宗的『一念清淨』

『無心於物』的觀念來淡化客觀環境的困窘」70加上對於《莊子》的活用由

此構成他裨補人生的「忘憂理論」作者對詩人心態的觀照極為細膩也一定程

度地呈現了禪風入蘇詩的緣由和成果不過根據作者所言為了擺脫世間憂愁

而被大量接受的視身如夢視人生如逆旅的思想其本質是以佛教「空觀」作為

底蘊然而「『空門』的解脫是以對自身的省思為途徑的但它不是貴身而

是賤身」71既是「賤身」則與宋代盛行的養生風尚在根源上有所牴觸此中情

形為何而蘇軾個人亦頗積極「愛生」平日也熱衷於調養生息合觀言之似

乎可提供我們對於詩人取捨三教理論的標準之認識有助於蘇軾思想研究的完

至於東坡詩與佛教典故的關係則需參考蕭麗華教授的著作蕭教授在二O

O一年撰寫了〈東坡詩論中的禪喻〉探討下開北宋詩禪融合之風的蘇軾其詩

論中散見的佛禪修養並藉此論述蘇門禪喻在宋代詩禪合轍的重要歷史定位首

先作者將蘇軾對於禪學的接受歸因至故鄉眉山的地緣母親與朋友的浸染

最後才是人生經驗的強化由於蘇軾思想具有三教會通的特色因而詩論具備了

「以禪法論詩」「以夢成詩」「詩禪辯證」和「以禪論詩」四種現象然而上

述四種現象中除了「以夢成詩」其餘三種皆可逕與詩人日常習禪的慣性作聯

結此處暫且按下先討論較為特殊的「以夢成詩」因為禪家的本質在於「動

進的心或它對世間生起不取不捨的妙用」72強調「心」的覺察勢必關聯「心」

對生命的認知進一步牽涉「真假」的問題而「夢」與「覺」正是「假」和「真」

最具代表性的二種動作型態是以作者提到「凡學禪者於夢與覺之間體

70 氏著《禪與唐宋詩學》頁 35 71 氏著《禪與唐宋詩學》頁 28 72 吳汝鈞《游戲三昧禪的實踐與終極關懷》(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932)頁 170

第一章 緒論 23

會尤深」73蘇軾習禪多年對此議題更為嫻熟箇中緣由一方面固然是因為

詩人天生資質敏慧感悟力強再者自然是受到《金剛經》的影響蘇軾博覽

佛家內典對《金剛經》更是深有造詣因此以「夢」轉喻人世時不但有聊觀

夢幻視此身如夢之說同時也延伸出了蘇軾對於「前世」的夢喻之說除此

之外夢中得句紀夢境存夢占之舉更不勝枚舉由此可見詩人輾轉於「夢」

「覺」之間思辯的軌跡對我們瞭解詩人審美詩境人生態度與禪學修為皆有助

益然而作者在文中提到蘇軾好用禪語評賞詩作時也不例外但考察蘇軾所

論唐前暨唐代詩作時卻少用禪語74針對此一特殊現象蕭教授未及解答殊

為可惜而蕭教授有鑑於目前研究多未能深入佛典詳考蘇詩中佛家譬喻與佛教

原典之間的關係是以在〈東坡詩中的般若譬喻〉一文中以「般若譬喻」為焦

點審慎爬梳蘇軾詩禪意象形成之由來並就東坡詩中各項般若譬喻的種類和思

想主題進行舉證和論述清楚地分疏了佛家「六如觀」與「十喻」對蘇軾造成的

影響尤其「夢」「幻」「露」等較為常見的文字意象除了歸納其意象特徵

同時還上溯至佛典源頭細數典故意涵細膩地詮釋了箇中涵義75為本文分析

蘇軾對於生命本質的思考提供了極大的助力

一 「生命觀」主題

歷來涉及「生命觀」的研究不少然而仔細考察可以發現「生命觀」一

詞的議題內容似乎眾說紛云鄭惠玲在其碩論中提到以「生命」為主題的論述

研究理應涵蓋的範圍主要有「對生命意義的期待與發揮」「對人生際遇的順處態

度與方法」二者簡單的說除了生物存在的具體生命之外尚應包含人類獨特

思考觀點之下的思想觀價值觀道德觀和審美觀76然而鄭氏對此缺乏舉例

論證使定義未免流於浮泛空虛而書中分辨「人生觀」與「生命觀」之不同在

於前者偏重「對生命過程的往前看往未來設想」與後者「既重生之喜悅而

對未來建構理想但也適時從既有之限定中逆向先為理想預防」77的內涵不全

相似但從筆者自身對於「生命觀」所下定義之瞭解其內容之豐富似乎涵蓋

了作者的全部所言換言之「生命觀」之於「人生觀」應是一種上位概念鄭

73 蕭麗華〈東坡詩論中的禪喻〉收入《佛學研究中心學報》第六期20017頁 257 74 氏著〈東坡詩論中的禪喻〉頁 267 75 氏著〈東坡詩中的般若譬喻〉「聖傳與詩禪 中國文學與宗教國際學術研討會」20041210頁 5mdash9 76 鄭惠玲《名教自然與士的自覺從《世說新語》看魏晉士人的生命觀》(彰化彰化師範

大學國文系在職專班碩論2003)頁 7 77 氏著《名教自然與士的自覺從《世說新語》看魏晉士人的生命觀》頁 7

24 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

文沒有明言其論述標準對於相關議題的開展實有未盡之處另外定義「生命

觀」的還有杜正勝

生命觀牽涉社會組織人生理念宗教信仰和科學(尤其是醫療)知識諸

多層面的問題西周時期禱請的眉壽和戰國秦漢追求的長生可以作

為此一發展脈絡的為兩個定點觀察其中的變化探索兩周秦漢之人

對生命的認識和追求的方式78

杜教授此說主要扣合了醫療史的角度乃是自上古社會「生命追求」的觀念和行

為推衍而出因此是以人體生理系統理論作為切入點詳述中國古代生命觀在

「時代」或「族群」的因素影響下一步一步從具體(形)走向抽象(氣)的本

質認識79值得注意的是人們以「形」「氣」「精」「神」來解釋生命形體的

內外本質這除了可以看出歷來「生命觀」的階段性態變之餘這套本質認識論

經過不斷的發展促成了中國養生文化的成形對日後的哲學思想醫學與醫

療皆有深遠的影響80杜教授的研究乍看之下與本文涉及的主題似乎並不相關

然而人類對於生命價值的追求最早都可溯源至「長生」的渴望上古的「生

命意識」雖然缺乏文學性的審美內涵換個角度卻是另一個層次且更為根源

的生命追求因此本文雖以宋人生命意識為題但考量到觀念與意識的源遠流

長對於前代前前代甚至古代先民的各種生命面向都應有所瞭解在實際研

究的過程中或許可提供另一個不同的參照面向

另外錢志熙的《唐前生命觀和文學生命主題》一書可說是近年來結合「生

命觀」與「文學主題」研究著作中最具系統者錢教授認為所謂生命觀念

指的是一種「上升到哲學層次的生命思想」包含的部分有二一是生命本體觀

即對生命本身的性質的認識二是生命價值觀即對生命應有價值的把握和判

斷且後者是建立於前者的基礎之上的81本書在呈現此一議題的思考脈絡時

採取「通史」的觀點從最早的先民之生命意識開始一直到唐代為止共分為

神話時代詩經時代先秦諸子時代秦漢時代魏晉時代南北朝時代六大階

段運用「理性生命觀」與「非理性生命觀」這對概念考察各時期生命本體觀的

進展狀況再進一步以文學創作為對象分析生命意識對於詩詞歌賦等文類的滲

透情形

78 參見氏著《從眉壽到長生醫療文化與中國古代生命觀》(台北三民書局20054)頁

158 79 氏著《從眉壽到長生醫療文化與中國古代生命觀》頁 302mdash305 80 氏著《從眉壽到長生醫療文化與中國古代生命觀》頁 305 81 錢志熙《唐前生命觀和文學生命主題》頁 3

第一章 緒論 25

首先神話時代是各種神秘非理性的生命觀念的發生期先民對於生命意

識的推想主要表現在死亡現象的觀察與解釋由於人類「死亡」概念是透過大

量經驗法則(觀察到他人之死進而聯想凡人必死)的累積而形成因此在較

早的階段當中先民對於「死亡現象」的理解內涵始終處於一種變動的狀態一

直到要先秦諸子時期方才開始對死亡作出哲學的論證進而思考其中的意義82

此時先民在意識到死亡現象的不可逆之後選擇非理性生命觀導向更為神祕高

遠的境地藉以迴避現實的衝擊因此我們從目前遺留尚存的神話內容探知

這種「非理性」的發揮造就了靈魂觀念的發展和一系列長生不死的幻想不但構

成了後來一切宗教的觀念基礎同時不死幻想延伸出中國文學主題中重要的「仙

鄉」意識對於賦學與六朝的山水詩歌影響尤其深遠83到了第二階段先秦時

代生命意識有了實質意義的轉折觀其具體呈現可從「文學」與「哲學」二

方面加以著手文學方面主要指的是《詩經》《詩經》在內容上雖然部分留

有上古時期長生幻想與生殖崇拜等非理性意識的元素然而整體看來詩人對

於現實生活的描寫充份展現人類對於死亡已經司空見慣穩固的宗法觀念沖淡

了個人對於死亡的恐懼在某個程度上標誌了非理性生命觀的消退等於是宣告

了世俗理性生命觀的時代已然來臨84而哲學的部分則因思想家對於生命價值

取向的不同而產生儒道二種典型道家認為生命最高的價值在因循自然實踐

自己的生命規律故儘管老子和莊子對於生命的體驗有所不同但他們「全生」

的前提是一致的尤其莊子透過浪漫的文學表現加強了他生死觀念的散佈對後

世文人來說恰好提供了精神上超越死亡的自由典型85相較之下儒家對於生

命價值的掌握主要是從道德本體論的角度來思考的由於早先人們在追求長生

不老時認為人類長壽與否的關鍵來自於上天對於個體「道德實踐」的審判順

此邏輯加以推論「德」與「壽」之間便產生了極為密切的關係直接影響了儒

家認為生命問題乃是道德之源的看法86儒家的另一重要特色在於生命價值的社

會化傾向這使他們發展出社會位階凌駕於個人之上的「大我」優位思想是故

個體的價值只有透過實踐倫理道德等社會價值方為正道綜合上述對於儒道二家

考論以此觀照蘇軾思想實有發厥精要的作用對其人生信條的瞭解極有啟

時至戰國至秦漢時代養生思想正式出現養生的思想根源於人類維護生命

的本能從原始先民與環境的生存奮鬥行為中逐漸隨著生命價值的撅發而往「益

82 氏著《唐前生命觀和文學生命主題》頁 11 83 氏著《唐前生命觀和文學生命主題》頁 14mdash22 84 詳見氏著《唐前生命觀和文學生命主題》第二章 85 氏著《唐前生命觀和文學生命主題》頁 53 86 氏著《唐前生命觀和文學生命主題》頁 57

26 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

生」「養生」的意向發展同時豐富了行為遵守的細則值得注意的是這股風

潮不只帶動了社會各個面向的運作與提升(諸如藥學五行思想等)同時養

生思想和政治思想的會通促成了中國古代民本思想的萌芽其中「養生為治國

之本」的概念更成為戰國至漢代最富特色的思想87中華民族「樂生」的優良傳

統便是幻生自此一背景中的生命自信與樂觀到了漢代宇宙自然的大生命觀成

形皇權的急遽昇高代表了整個時代的主流意識傾向於忽略個體生命價值與內在

需求是以此時「小我」的意識淡薄在文學的表現上呈現了「哀傷時命不合」

和「悲士不遇」二大辭賦生命主題強調了現實與自我的矛盾這是漢代辭賦家

對於屈原生命主題的繼承與發揮只是屈子那種「殉道式」的悲壯意識遭到弱化

在大一統的政治格局之下轉為個體體現生命困境的「時命觀」其中的代表者

是賈誼88值得注意的是作者援引司馬遷在〈報任安書〉中將文章創作視為實

踐生命價值的一種做法89尤其漢代盛行擬騷之作以現代西方理論中的「讀者

反應對話」角度來看似乎大有可說之處對於後來文人(如蘇軾)亦影響重

大是故就此而言欲探索漢代文人或蘇軾的生命觀時理應將屈原視為重要

的文學淵源來詳加考察或許能有所發現另外錢志熙在討論漢末樂府詩時曾

說「漢末文人在表現生命主題上的最大成就還不是對自身生命價值觀的展現

而是在其表現的一切生活境界中都滲透著的生命意識將生活境界升華為生命境

界」90其中最重要的四個主題則為根植於人性與人性之中的愛情友情別情

離思91錢教授此一說法提供了本文在定義「生命」議題時的重要參照同時

他對個別詩人的精彩論述也為筆者在論述詩歌生命情調時作出最好的示範非常

值得參考

除此之外較具代表性的還有陳威伯《盛唐詩人生命觀之研究》此書相對

於錢志熙的「通史」觀照方法將唐人生命觀擷取而出獨立觀之其目的是為

了糾正歷來在歸因唐人多元價值觀之成因的平面化傾向作者認為詩人藉由詩

作呈現的複雜思想和價值取向代表的是個人心境遷變生命歷程作詩情境和

目的的折衷結果因此在研究方法上重點放在傳統儒釋道三家對於詩人思想

心理的影響以及詩人對於傳統思想的研究態度從中推導出盛唐詩人的生命態

度與人生實踐從個人生命史的角度來考量作者運用思想與心理分析的研究取

87 錢志熙《唐前生命觀和文學生命主題》頁 104 88 氏著《唐前生命觀和文學生命主題》頁 120mdash133 89 即「古者富貴而名摩滅」一段強調《周易》《春秋》《離騷》《國語》《孫子兵法》helliphellip等

書皆「大底聖賢發憤之所為作也」「此人皆意有鬱結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來者乃如

左丘無目孫子斷足終不可用退而論書策以舒其憤思垂空文以自見」參見【漢】司馬

遷著【民國】韓兆琦選注《史記選注》(台北里仁書局2000)〈報任安書〉頁 1210 90 氏著《唐前生命觀和文學生命主題》頁 182 91 氏著《唐前生命觀和文學生命主題》頁 182

第一章 緒論 27

徑大致是適當的但受到唐人尺牘數量稀少的因素所限本文在研究材料的揀擇

時只大量援引《全唐詩》缺乏更為廣闊的史觀視野如此一來要達到作者

所言「著重在『行為人』的部分加以研究」92並不容易恐有「失真」

的危機不過本文在歷述中國傳統三教的生命觀時分別就儒家三不朽莊子

與禪宗神仙與淨土養生與享樂仕與隱等觀點進行了清楚的論述雖然在「養

生與享樂」一節中作者解釋古人「生命存養」的思想淵源分別來自於儒家的孝

義全忠佛家的超生了死和道家的全生保真然而在描繪唐代之前各朝的享

樂意識時作者明顯忽略了建安到六朝這幾個「生命情調」極具特色的重要時期

尤其是古詩十九首闕此何以成之畢竟唯有針對前代累積的生命意識有所覺

察一旦進入唐代研究才能分辨其中的承續與轉折在進行詩人的個別研究時

才能更為得心應手

至於內文主體也就是分論盛唐詩人生命觀的部分作者挑選的研究對象有

李白杜甫王維孟浩然岑參與高適其中較符本文需要者有李白杜甫

王維等人志懷高遠的李白由於並未如願在仕途上有所發展所以生命情調的

主旋律環繞著生命無常的慨歎而展開藉助「酒」的情感作用來消除死亡的恐懼93根據作者的闡述李白的悲劇根源在於他沒有尋找到一份值得寄託身心的終

極價值是以他的好酒應是出自於一種察覺「人生虛幻」後卻尋無出路的矛

盾與恐慌雖然企圖自我麻痺仍然無法掩飾其深層的憂傷所以其人生境界無

法超脫相較之下杜甫也面臨生命理想與現實生活的衝突並且在不遇之外

還遭遇病苦與老苦的折磨然而老杜在多重打擊之下為自己尋找到「詩」和

「酒」作為生命的出口一方面充分宣洩不豫的情緒另一方面藉助詩中強烈

現實的關懷傾向詩人將「一己的痛苦昇華為對社會弱勢人們的關懷」94由此

一來「小我」的不幸便在「大我」中獲得了釋放相較於李杜王維屬於另

一種典型的生命觀王維早年仕途得意然他秉賦早慧並未將生命價值寄託在

功名之上反而從幼年失祜的經歷中了悟了「無生」的境界95因此以佛教作為

最後心靈的依歸呈現在文學創作的面向則以「無生」和「隱逸」為摩詰詩的

二大主題王維的仕隱狀態值得注意這是因為「出仕」對他來說並非個人積

極追求的人生目標只是一種獲得經濟的生存方式所以當他陷賊而不死還

歸唐朝時仍能在眾臣輕蔑懷疑的眼光中繼續生存箇中關鍵便在於「身心分離」

的生命態度將為了經濟目的而拘限於官場的「身」與內在恆定價值依託所在

92 陳威伯《盛唐詩人生命觀之研究》(台北文化大學碩論2000)頁 3 93 氏著《盛唐詩人生命觀之研究》頁 63mdash91 94 氏著《盛唐詩人生命觀之研究》頁 120 95 陳威伯「所謂『無生』依照佛教的說法一切的存在皆在的世間生滅變化了悟這種幻有的

生滅變化後的絕對境界就叫無生」參見氏著《盛唐詩人生命觀之研究》頁 126

28 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

的「心」判然二分按作者論述

此乃藉由內在價值的肯定而將外在的物質世界否定藉以消弭現實與理

想之間的對立更進一步來說外在的世界既是「世上皆如夢」那麼需不

需要放棄外在的事物已經無所謂因此仕與隱的衝突亦得由此解決96

由此可知王維選擇亦官亦隱的生活方式一來固然是出自於在理想與經濟現實

間取得折衷的必要二來也緣於詩人不具備儒家「奉儒守官」的用世志意因

為外在世界已被他用經濟條件的眼光加以貶抑了因此相較於東坡雖然同樣

是依違在仕宦與隱退之間也同樣有著「人生如夢」的想法但受到生命底蘊取

向不同的因素影響二者的生命境界自然無法等同視之王維的例子實可作為東

坡研究的借鑑藉以照見古代文人較為消極的生命態度

第三節 研究範圍和方法

一 研究範圍

(一)「生命觀照」的定義

大抵宇宙間的「物」皆可分為「有生物」與「無生物」二種其中最大的

差別即在於「有生物」比「無生物」多了「生命」然而何謂「生命」以字源

學的角度來分析「生」殷代卜辭與西周金文寫作「 」从「 」从「 」

原是模擬草木生發於地之形到了東漢許慎《說文解字》云「生進也象

草木生出土上」97在原始本義之外已逐漸引伸為「事物的發生」成為一切「從

無至有」的泛稱進而衍生「誕生」「孕生」「生育」「出生」「生產」之意

與「生命孕育」的概念密切相關98若以最普遍的觀念來表達「生命」是一種存

在對所有的生物來說不外乎「生存壽命」之謂也99因此生理學觀點又將「生

96 氏著《盛唐詩人生命觀之研究》頁 129 97 【漢】許慎撰【清】段玉裁注【民國】魯實先正補《說文解字注》(台北黎明文化事業

投份有限公司1998 十二刷)頁 274 上 98 以上參考李霞《生死智慧道家生命觀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頁 157 99 台灣中華書局編《辭海》(下冊)(台北台灣中華書局股份有限公司198111 大字修訂本

台廿版)頁 1956據筆者翻閱坊間各家字典辭典多以此說定義「生命」

第一章 緒論 29

命」演繹為「一套具有生長生殖能力的系統」100

主要即著眼於生長變化的特色

相較於其他無生物多了「知覺」的能力作為特徵然而即使同樣具備生長變

化的能力世界上的生物仍有高低層次的分別層次最低的生物如草履蟲依次

為不會思想的植物能思能動的動物等而在所有的物種當中又以人類最為特

出針對人類與其他物種狀況相異的現象德國哲學家恩斯特卡西勒(Ernest

Cassirer1874mdash1945)曾說

(與動物相比)人的功能圈不僅僅在量上有所擴大而且經歷了一個質的變

化在使自己適應於一個環境方面人彷彿已經發現了一種新的方法除

了在一切的動物種屬中都可看到的感受器系統和效應器系統之外在人那

裡還可發現可稱之為符號系統(symbolic system)的第三環節它存在於

這兩個系統之間這個新的獲得物改變了整個的人類生活與其他動物相

比人不僅生活在更為寬廣的實在之中而且可以說他生活在新的實在

的向度中101

按照卡氏的說法世上但凡有生命的物種皆有「感受器系統」(receptor system)

與「效應器系統」(effector system)前者用以接受外部刺激並靠後者對這些刺

激作出反應藉以適應環境爭取生存然而這兩套系統代表的生存能力只停

留在覓飽居安的生物需求層次中無法完全滿足思維發達的人類是以另一種

效用龐雜的「符號系統」應運而生除了用來解釋自然現象之外尚能形成知識

經驗傳承這麼一來非但各種生存竅門與生活經驗得以快速傳播與複製無形

中增加了人類群體生命的保障再者人們攀援抽象複雜的思索能力創造了高

度發展的社會組織在對應於「自然」的生物需求之外開發出另一層次的詮釋

語境「文化」是以一旦「生命」此一語彙進入人類的詮釋系統則「生

命」已不再只是生物學上「單純依靠本能尋找資源以利生存」的「自然生命」

而是必須納入規模更大脈絡更雜的文化系統裡來檢視的「文化生命」具備了

多元繁複的意涵對此我們可參考《中文大辭典》所下的四種定義

一謂生存之壽命猶言性命

100 劉紹寶定義「生命」為一「具有進食代謝排泄呼吸運動生長生殖和反應性等功

能的系統」其中「進食代謝排泄呼吸運動」等能力皆是生物用以維持「生長生殖」

的能力故知「生長生殖」乃「生物」最重要的特徵詳見氏著〈從廣義的生命現象探索外星

生命〉一文摘自網頁httpwwwufoorgtwstudyfk18htm1 101 【德】恩斯特卡西勒(Ernst Cassirer 1874--1945)《人論》(rdquoAn Essay On Manrdquo)(台北

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0)頁 36

30 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

二指人生之內容或其表現

三指某種活動延續之期間(如政治生命)

四指藝術作品的中心思想或情趣即其精采之所在(如有生命的畫)102

以上四種定義除了「轉喻」的修辭例證之外(如第三第四條)主要指向二

個層次一生物學上的生命包含個體存在的時空範圍生存活動屬於較低

階的基礎含義二文化意義的生命由於擁有獨特的「符號系統」人類相較

於其他只會依循本能維生的生物精神活動特別活躍因此人類社會在生存競

爭之餘還發明了政治經濟藝術體育helliphellip等等目的與成效各不相同的領域

或技藝所有的內容集合之後便是所謂的「文化」如此複雜且活躍的心靈

在持續運轉精益求精的情況下自然衍生出對於更高層次存在意義的索求因

此生命的意義與價值開始受到關注和反思進而構成「生命」定義中層次最高

的「文化生命」由此可知「生命」的內涵包含了具體的「生存競賽」與抽象的

「文化追求」舉凡生死意識社會組織人生理念宗教信仰和科學知識helliphellip

等全都涵攝其中駁雜的程度可見一斑

嚴格說來要深入且完整地探討「生命」的內涵由於涵蓋的範圍太廣難

度其實很高若以學門的角度來取徑大致上思考「生命」可從「生物學」與

「人類學」二大觀點切入前者著重生物生存的各個面向屬於基礎的生物層次

分析適用於「存在」當中所有具備生命的對象後者以人類的角度出發探討

的是社會與文化狀態的發展問題屬於較高的精神層次乃心智活動較為活躍的

人類所獨有人類和其他動物比較起來的確擁有更為高段的思維能力所以學

習期特長屬於一種「文化生物」故能運用文化符號以累積各種經驗與知識

持續地創造出許多獨特的文明產物發展精緻文化然而人類終究還是動物的

一種文化發展的程度再高也必須建築在生物生存的基礎之上換言之在進

入一切抽象高明的社會文化層次之前人類都須滿足生物本能的需求西方人

本主義心理學家馬斯洛(Maslow Abraham Harold1908-1970)曾提出著名的

「需求層次理論」認為人類生存時必須面臨五種不同層次的需求挑戰由低至

高分別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群需求受尊重需求自我實現需求

第一層次生理的需求也就是維持生活所需各種物質的需要例如食衣

102 林尹高明主編《中文大辭典》(普及本)(台北中國文化大學出版部199310 九版)(六)

頁 9445筆者檢閱坊間字辭典發覺各家對於「生命」的定義在大體上雖已形成共識但各

有著重之處其中林尹高明教授主編之書陳義既多條列又明較符合本論文討論需要故

援引之

第一章 緒論 31

住行等

第二層次安全的需求希望生活有保障有工作可以維持收支沒有威

脅人身安全的因素等

第三層次被接納的需求即指感情和歸屬上的需求包括社交需求愛

交往和友誼等

第四層次尊嚴的需求需要被尊敬也需要自尊以及地位和名譽的需求

第五層次自我實現的需求儘量的發揮自己的潛能使自己生活有意義

有抱負103

按照馬斯洛的設定人們大致是依循著上述的五個層次的需求來實踐生活的也

就是說在前一層次得到部分滿足後下一層次的需求才開始轉為迫切在這五

層次當中「生理」「安全」乃是維持生命所必須因此只要是活人前二層

次的需求幾乎都已得到滿足然而每個人的條件不同開發出來的心理需求也

不盡相似是以能夠到達的最高需求層次便有差異由此顯示出各不相同的境界

高度我們可以想像的是因為人的層次不同可能擁有的思考角度和高度也跟

著不同因此看待事物時觀照的層面與深度就不可能一樣這麼一來對於生

命中重要目標的設定自然會依照個體不同層次的心理需求表現出彼此間極大

的差異性並在一連串的生活實踐之後呈現出個體獨特的生命意義和價值追

求舉例來說中國古代知識份子可能會將仕宦生死倫常藝術等議題視為

思考目標使其生命成為文化實踐的一種具體形式充滿了文化的況味當中的

價值選擇和生命情調便與一般目不識丁的販夫走卒完全不同顯示了層次分明的

生命觀由此可知對於努力滿足生命中各項需求的人來說生物的生存問題固

然無法避免在這之上還存在更高層次的生活意義即使不是每個人都有思索

生命的自覺思維然而只要心靈活動依然持續人們就會持續受到驅使往更

高的需求層次邁進因此「生物生存」與「生活意義」可說是生命觀的二大柱

石尤其後面一項攸關價值的選擇在說明個體生命意向時更具有代表性

回到本論文「生命觀照」的主題「觀照」(contemplation)一詞來自佛教

指的是「以智慧法眼觀察認識事物實相」104然而何謂「智慧法眼」李英武

103 詳見張春興《現代心理學》(台北台灣東華書局1990mdash1991)頁 233-235馬斯洛有

感於理論的不足晚期特別深化發展「自我實現需求」之層次發現了一系列發展的需要謂之

「存在價值」(being-values)內含有十四種不分優劣的價值特徵完整完善完成正義

活躍豐富單純美善獨特輕鬆樂觀詼諧真實誠懇現實自我滿足請見【美】弗

蘭克G戈布爾著呂明陳紅雯譯《第三思潮馬斯洛心理學》(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

2006)頁 41mdash43 104 袁賓主編《禪宗詞典》(湖北湖北人民出版社1994)頁 235

32 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

指出「法是真理眼是智慧以智慧通達真理即得法眼淨」105換言之「觀

照」是能以了解佛法真理的眼光對事物加以通澈理解即以人之智慧觀看察照事

物之真理106由此推論所謂的「生命觀照」可以界定為「對生命現象或本質的

觀察與認識」且因生命是指會生長變化的個體或存在所以進一步來說「生

命觀照」就是對生命體的生長變化現象或本質的觀察與認識如同前文對於生

命內容的界定生命的存在現象包含了「生物生存」與「存在意義」二大範疇

生物生存從「個人」的角度出發如同馬斯洛的心理需求層次理論所說乃是

一連串層次高低的需求滿足最基本的如生活物資的獲取對周遭環境的認知

人我關係的經營與互動自我安頓與情感歸屬乃至最高階的自我實現要求皆屬

之除此之外由於人類是群居的動物在難以離群索居的前提下從「社會」

的角度「生命」的意涵還包括了國家民族的認同問題對於自我社會定位的認

知與期許社會現象的觀察文明經驗的傳承helliphellip等等由小到大由近至遠

由內而外由具體到抽象「生命觀照」探討的面向雖然廣泛但大致是從個人

在成長歷程中所遭遇的實際內容出發綜合理性認知與感性體悟而得出的一種

「充滿情感的理解」某些秉賦優異的個體在持續的發展之下到了一定的層次

即可到達「人生智慧」的境界象徵了人類文明所能追求的精神極致呈現在文

學的創作之中便構成了文學之所以觸動人心的重要原因因此本論文便是基

於上述理由在蘇軾的生命情境中擷取了對於古代知識份子來說影響最為重

大的幾個主題加以討論期待能夠更加切合「生命」的主題填補宋詩研究和生

命意識史中相關議題的空白

(二)版本說明

蘇軾成名既早在宋代可說是家喻戶曉的文學巨星107死後其詩文雖一度因

黨禍復起而列入禁書然政治禁令擋不住文學感染力的強勢傳播有宋一代各

種蘇詩刊本即有二十種之多108此後儘管各代文風殊異但蘇詩在眾多註家的努

105 李英武注《禪宗三經》(成都巴蜀書社2005)頁 391 106 項楚「觀即『觀照』以智慧觀見事物之理」(見氏著《王梵志詩校注》(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10)下冊頁 790注一)所謂「真理」指的是事物之本質與意義

另可參考袁賓的說法袁賓認為觀照是一種「禪者觀察事物認識真理的智慧眼光」見袁賓

主編《禪宗詞典》頁 121 107 關於蘇軾受歡迎的狀況有許多資料可以佐證比如在他活著的時候詩文不單只在國內廣

為散佈聲名甚至遠播契丹連高麗使者過杭州都還「求市蘇軾之集以歸」(詳見孔凡禮《蘇

軾年譜》上冊卷 16頁 363)《邵氏聞見錄》卷二十更記載了他由海外歸毗陵時坐船中

而「夾運河岸千萬人隨觀之」的盛況(見【宋】邵博《邵氏聞見後錄》(北京中華書局

1997)卷二十頁 160)聲譽之隆可以想見 108 【宋】蘇軾《蘇軾詩集》冊一孔凡禮〈前言〉頁 14

第一章 緒論 33

力之下到了清代已蔚為大觀其中以馮應榴和王文誥的註最為著名按孔凡

禮在《蘇軾詩集前言》中的介紹馮氏是以查慎行《蘇詩補註》為底本「『取

王施查三註』擇精去複『援證群書』『考稽辨訂』」而成《蘇文忠詩合註》

五十卷109而王文誥的《蘇文忠詩編註集成》四十五卷乃是按照蘇軾年譜詳細

繫年而成本論文考量研究時須以詩人生平和詩作二者合併觀照的方式反覆進

行因此在權衡之下採用王文誥版本閱讀期間搭配孔凡禮《蘇軾年譜》(全

三冊)對王註論審未精的錯誤之處加以校正以求翔實

在其他重要的參考文獻部份蘇軾文章本論文採用的是孔凡禮點校北京

中華書局出版的《蘇軾文集》(全六冊)蘇詞則以鄒同慶王宗堂的《蘇軾詞編

年校註》(全三冊)為主其他參考資料版本將於論文注釋中詳細註明此處

就不多加介紹了

二 研究方法

人文學科的研究工作基本上都會牽涉到「研究資料」與「資料分析」二個部

分因此若要討論研究方法首先須對上述二者有所界定在「研究資料」方

面本論文以蘇軾為研究客體自須熟讀東坡所有著作但是東坡並非全然獨

立的生命體從他出生到死亡為止必曾存在一個與之互動的人際網絡在此一

網絡中關係由親至疏包含了親人同儕後輩和互不相識的時人由於他們與

蘇軾同時或許曾經與之接觸彼此深切瞭解或者未曾識面只是風聞行誼

但無論如何這些人相較於後來研究者手中掌握了對於詩人的第一手資料他

們的著作自然值得參考在此筆者先依關係遠近將所謂的「時人」略分為三

(一) 師友親朋如歐陽脩蘇轍黃庭堅秦觀李廌helliphellip等他們與

東坡素來友好關係匪淺閱讀其人之作不但可瞭解蘇軾與重要他人

的情感往來狀況同時可從尺牘中窺知詩人對於事物的各種看法另

外蘇軾繼承歐陽脩之處多矣由此著眼大致可以勾勒出儒生蘇軾思

想之從來

(二) 政敵與競爭對象如王安石或二程安石與二程分別在政策和思想

二方面與東坡互不相容敵對的雙方互有攻詰這一類的文獻最重

109 【宋】蘇軾《蘇軾詩集》冊一孔凡禮〈前言〉頁 16

34 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

要的貢獻是它們提供了一個全然不同的視野使讀者能對詩人的各個

面向(無論好壞優缺)有所了解因為個體在實踐生命時自我的主

觀呈現固然重要但別人給予的評價也是構成生命面貌的重要環節

乃觀照生命時無能或缺的部分正反優缺彼此相照生命才有完

整的輪廓

(三) 無交集的時人這一項主要以東坡不相熟的詩話作者為主如寫作

《春渚紀聞》的何薳《春渚紀聞》向來以記載蘇軾軼事聞名作者何

薳雖傾慕蘇軾但二人來往並不密切經由片段軼事的描述這一類的

文獻如同鏡子般反映了蘇軾行走江湖的真實身影不但說明了東坡是以

何種形象為北宋時人所喜愛與接受同時也讓我們更加了解當時的社

會形態對詩人形象的重建極有幫助可補充官修史書之不足

以上三種若以形象化的語言來表達第一類有如沐浴在陽光之下的詩人著重

其本質與正面形象第二類反之可視作背光的暗影二者並存則形象方趨於

具體而第三類則有如背景非但可為詩人形象添加色彩同時亦為讀者提供了

深入理解的語境再者有關後人文獻的方面由於蘇軾藝術成就(含文學書

晝審美helliphellip等方面)十分傑出成為宋代以後文人評論的重要對象相關文獻

極多對研究亦多所助益有鑑於此四川大學中文系唐宋文學研究室將散見各

處的篇牘文章集結為《蘇軾資料彙編》五冊給予後來研究者極大方便研讀這

類文獻主要可透過歷時性的觀點瞭解各個時期的蘇軾接受史比對評論者本身

的學識背景對於蘇軾形象研究頗有正面的幫助況且古人讀書既博且熟常

在隻字片語中透露許多獨到意見相當值得參考

為了掌握時代背景史書思想著作亦在參考之列如對北宋政治時局記載

甚詳的《宋史》《宋史紀事本末》《續資治通鑑長編》等書尤須參考閱讀這

些書目除了有利於還原當時的官場氣氛同時考量到蘇軾本身「學者官僚

文人」三合一的身份取向歷史情境的純熟掌握將有助於我們對詩人行為動機的

判讀110另一方面「資料分析」牽涉到的是詮釋觀點問題由於本研究以「生

命觀照」作為蘇詩的切入點問題本質在於人生哲學的探討因此在正式論述

詩人觀點之前理應考慮中國儒釋道三家的思想這是因為傳統三教的思想

核心皆以生命哲學為底蘊對中國士人的生命哲學向來具有深遠的影響對「三

110 當然除了正史之外當代的史學著作也在參考之列如以「士」階層為論述核心的余英時

《士與中國文化》《朱熹的歷史世界》關注黨爭的沈松勤《北宋文人與黨爭》蕭慶偉《北宋新

舊黨爭與文學》介紹當代宗教概況者如潘桂明《中國居士佛教史》謝路軍《中國道教源流》

或者針對時代思潮進行全面性理解的史學研究像葛兆光《中國思想史》等皆屬之

第一章 緒論 35

教融合」的東坡更是如此故本文除了瞭解中國傳統三教的人生哲學內容外尚

須分析這些哲學思想對詩人所產生的影響至於「資料分析」的部分本論文將

視論述的需要來決定採用何種理論方法加以分析譬如以心理學的角度來看

蘇軾的生命觀照實與其生命歷程息息相關具有階段性成長的特徵正好可以引

用皮亞傑(Jean Piaget1896-1980)的「認知發展論」(cognitive-developmental

theory)作為分析模式尤其皮氏學說中的「適應」(adaptation)的觀點正好能

夠提供我們洞見詩人處逆時的適應行為及心理狀態因此成為本文重要的參照理

論詳細論述請見各章節內文撰述

以下為本文各章章節大要

第一章緒論此章說明以「論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為題的研究動機目

的取材範圍和研究方法首先詳述研究動機強調在「言志」的抒情傳統之下

選取人生際遇特殊的蘇軾作為「生命觀照」的研究對象有其意義再就前人相關

研究成果作一介紹和檢討預先確立本文的立論基礎和研究價值進而說明本研

究所欲採取的研究方法最後參考文獻資料對「生命」「生命觀照」等詞作出

定義以利開展後文

第二章論述蘇軾詩中的仕宦及隱退情結本章探討蘇軾人生最重要的仕宦

主題想解決的問題有三一蘇軾早懷隱逸之志為何執意追求仕進二進

入官場之後既已發現「理想」與「現實」之間巨大的落差因何想退能退卻

始終未退三蘇軾長年徘徊於仕隱之間對他的人生造成了何種影響至於

為何要討論這三個問題呢首先蘇軾個性向來不拘小節生長環境又與佛道二

家淵源甚深然從東坡年少時以「范滂」自期的表現看來他選擇依循儒家「用

世」志意心中應有極為深刻的理想存焉而這個根深蒂固的價值觀或許正是

日後當他匍匐於仕宦道上無論處境如何慘澹仍然堅持不退的重要依據而他

長年處於貶謫的境況更為其「生命觀照」帶來了重要的轉變契機與後續效應

在某一程度上決定了晚年蘇軾人生境界達至超曠的可能因此本章擬先分擘蘇

軾的仕宦歷程將其一生按照「順境」「逆境」劃為二類以為梗概第一節聚

焦順境的政治實踐除了梳理蘇軾在不同時期的仕宦追求外也要進一步瞭解這

個價值觀是否恆久不變第二節從「順」的對立面立論以烏臺詩案為起點探

索逆境時期蘇軾的心理狀態和人生追求筆者關心的是「隱」之所以只是「誘

惑」而非「實踐」的原因藉著蘇軾在深諳仕宦乃「違己交病」的情況下依然

執意入仕的矛盾情結由此帶出第三節對於貶謫收穫的探討說明能夠「瞭解事

件後果並安於現實」的東坡最後得以走向「超曠」的關鍵因素

第三章論蘇軾詩中的仕宦典型有別於上一章「背景式」的陳述方式本

36 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

章欲以白居易馬少游及陶淵明三個蘇詩典型作為不同階段仕宦觀照的代表「仕

隱情結」既為蘇軾一生憂患所繫隨著現實越趨緊迫內在的矛盾衝突越是激烈

在此之中東坡的仕宦觀照不但會反映在特定的詩文主題創作上同時也呈現

在史傳典型的接受之上要之本文仍以第二章仕宦「順逆」分期為架構以

白居易作為順境代表藉以了解蘇軾的白氏接受實是環繞著「中隱」的出處進

退為核心其次東漢馬少游作為「知足不辱」的求宦代表象徵了蘇軾在現實

與理想的永恆矛盾中一次又一次的自我反省最終構成了一種嶄新的仕宦觀

其本質無異於白氏「中隱」哲學的實踐最後本文以蘇軾晚年最喜愛的陶淵明

作為逆境謫居的師法典型陶氏迴護真我其價值觀不同流俗造就了他拒絕向

現實低頭的個性化行為再者除了「固窮」之外陶淵明不離人居的隱逸方式

亦為蘇軾示範了一個特殊的隱逸觀綜合三者本章在第四節企圖歸納出一個蘇

軾的理想性格彼此對照使我們能夠更精準地掌握蘇軾的仕宦觀照

第四章探討蘇軾詩中對於生命本質的思考與認知前述幾章主要以具體的

生活情境為討論對象然而就「生命觀照」來說「生命的本質為何」才是最

核心的認知目標其中又以「生死觀」最為首要因此本章擬由「生死觀」與

「詩人對於人生本質的思索問題」二大部分構成在「生死觀」的部分由於人

類在極早就已認知到生命現象的特殊性因此本節首先針對漢魏以來各朝代

詩人對於生死現象的觀察理解進行分析按理而言不同的時代心靈對於死亡事

件的思考不會一致從詩文的分析可知漢魏至北宋的死亡觀概況一來可作為論

述主題的背景知識再者身處北宋的蘇軾生命觀與前代所想必定有所因襲採

取歷時性考察有助於理解蘇軾詩中「死亡觀」的深層思維另外「生」與「死」

都可視作一種「時間狀態」的思考蘇軾深受佛家影響故本節欲闢「轉世概念」

一區由宋代盛行文人轉世故事的現象結合詩人的死亡觀加以探討或許有助

於釐清作者最終「文化人格」形成的原因

瞭解蘇軾詩中死亡思考的呈現概況之後緊接著要關注的便是詩人的反應

個體關注生命現象自然會對死亡事件有所思考究竟蘇軾在面對往而不返的「死

亡」本質時心中有何想法由於「死」與「老」二者概念間有極強的聯想關係

因此最常伴隨「畏死」心態的即是「嘆老」的生命焦慮對此蘇軾乃至宋

人在其詩文中頗有陳述而自古以來對抗死亡的因應方法除了假想的「游仙」

之外便是「養生」與「醫藥」觀念的發達取徑於此應可看出詩人對於「死

亡事件」的認知與反應

第五章探討蘇軾詩中對生命意義的終極探索本章銜接上一章對於人生本

質的認知問題主要探討的問題有一蘇軾對於人生價值的思考問題他選擇

了什麼作為自己生命的最終價值二蘇軾的終極追求為何所謂「終極探索」

第一章 緒論 37

本質上是一種「價值選擇」的問題在理解了蘇軾對於生命本體的思考內容之後

緊接著我們便可以問既然知道了「人生是什麼」那麼蘇軾認為什麼才是他

人生的終極追求呢換言之在短暫虛幻的人生中究竟存不存在一個永恆的「不

朽」由於個體對生命價值的認知是以自我認識為基礎本章第一節首先嘗試釐

清蘇軾文化性格的形成與內容藉心理學中自我認知程序(「我想做什麼」rarr「我

能當什麼」rarr「我是什麼」)先就蘇軾自述的部分試探緊接著以蘇軾對自我的

加工為論題透過幾個突出的人生觀來考察蘇軾建構自我時重要的人生價值選

擇在此之後才進入終極追求的部分筆者認為身處中國有名的書寫年代

蘇軾既有天賦又有環境書寫因而成為他極力發展的事業要項之一具有自我

實現的內涵再者書寫可洗滌淨化人心也有轉移的作用因此常被貶謫文

士拿來充作生活智慧積極投入加上文學久傳之後文名可視為另一種生命形

式的延續是以蘇軾寄寓生命於文學之中實是極為必然之事

第六章結論本章擬總結前面五章為了更加扣合題意故以「生命意識

史」的角度歸結出蘇詩中「生命觀照」的重點與特色並在此基礎之上進一

步借用西方人本心理學家馬斯洛的「需求層次論」來分析蘇軾晚年的精神境界

提供有別於傳統「特質描述」之法的另種途徑使人更能掌握東坡精神的實質內

38 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

Page 4: 第一章 - nccur.lib.nccu.edu.twnccur.lib.nccu.edu.tw/bitstream/140.119/35604/5/51001105.pdf · 平、作品賞析和文學趨向為考察的主體,對於操縱文字的「心靈」缺乏自覺的省

4 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

盾心態更完整覆現了歷來不遇文人的生命情調同時在此共相的基礎上成

功翻轉出個人極具特色的人生境界為後代文人樹立了屈原陶潛杜甫之外的

另一種人格範型13影響之深十分具有研究價值

放在「宋詩」的大脈絡下來看探討蘇詩「生命觀照」的議題亦有必要之處

嚴羽曾說「至東坡山谷始自出己意以為詩唐人之風變矣」14可知嚴羽將蘇黃

的「自出己意以為詩」視作唐音轉宋調的原始開端換句話說蘇軾作為宋代最

重要的全能作家可說是宋詩發展的主要奠基者再者日本學者吉川幸次郎在

論述他對宋詩特色最著名的「悲哀的揚棄」主張時亦認為能夠到達如此從容不

迫的人生境界者放眼宋代唯蘇軾一人15而吉川勾勒宋詩面目多次以蘇軾

為例證的不二人選更加突顯了東坡作為宋詩代表的特殊地位除此之外論者

咸以「議論為詩」「資書以為詩」「翻案」為宋詩特色16這些詩法又通通可在

蘇軾身上尋到共鳴可見蘇軾對於「宋詩」體製之形成貢獻極大非但於詩人

生前已得天下人認可其影響之深實已成為今人對於宋詩範型的主要認知對

象就此言之本文以蘇軾為研究主體從文學史的角度來說不但豐富了蘇軾

研究的內容同時由於詩人具備了「宋詩典型」的象徵地位詩歌的形式內涵

都有相當的代表性因此本研究的進行對於有宋一代(明確地說是北宋)時人

生命意識的認知程度也有深化的作用

蘇學研究發展至今已近千年各項成果的累積不在話下然而研究的眼光

與時俱變以現今流行的研究方法和角度卻遲遲未見任何以蘇詩為主要題材

對蘇軾的生命意識進行完整的觀照者這不能不說是一種缺憾因此本文之立

意即是在前人的基礎之上以「生命觀照」作為主要核心佐以西方心理學理

論企圖整理出一部「蘇軾的生命意識史」冀望能以較為不同的觀點來闡述東

坡的「深得性命之處」同時在歷史書寫漸趨多元的今日也率先為錢志熙所

言的「生命意識史」注入一股新生的活力亦可作為後來者研究宋代生命意識的

一個入門的窗口

13 王國維即認為「三代以下詩人無過於屈子淵明子美子瞻者此四子者茍無文學之

天才其人格亦自足千古若無高尚偉大之人格而有高尚偉大之文學者殆未之有也」氏著

〈文學小言〉見《王國維學術經典集》(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7)頁 145 14 【宋】嚴羽著郭紹虞校釋《滄浪詩話校釋》(台北文馨出版社1972)頁 24 15 請見【日】氏著鄭清茂譯《宋詩概說》(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8)頁 34 16 參見張高評《宋詩之新變與代雄》(台北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5)的相關篇章

第一章 緒論 5

第二節 前人文獻檢討

任何態度嚴肅的學術研究都必須先從前人文獻入手本文既以蘇軾為題便

應當以「蘇軾研究」的研究為首要之務以下將分為二條主線來進行一蘇

軾研究二生命觀研究概況本文以蘇軾為研究客體故先著墨「蘇軾研究史」

一環羅列出不同時期的研究焦點而為了配合《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之題綱

在所有的蘇軾研究中主要以「蘇詩研究」為論述中心進而旁及其他相關主題

再者「生命觀照」屬於「生命觀」的命題故第二部分將以「生命觀」為主軸

探討學界目前幾篇較具指標意義的文章另外尚有其他未曾論及的大量文獻

尤其是作為本研究論述時的重要依據卻未能歸入前述二類當中者考量其參考

價值將在正文論述中視適當情況說明之希望透過本節的寫作一方面使讀者

能從「歷時性」的觀點對「蘇學」的發展概況有所掌握另一方面也透過這

樣的討論來說明本研究的起點行為並在評論的過程中嘗試指出未來可能的發

展方向

一 蘇軾研究

蘇軾是中國文學史上最具代表性的全能文學家這樣的地位使他自然成為

後來學壇的研究熱點按謝佩芬教授所做的調查至二OO三年為止以蘇軾為

研究主題的論文總數已高達三千多筆17其後又過了四年累積成果更為驚人

就此看來說蘇軾是國內外研究得最多的文學家可是一點也沒錯可預見的是

在如此龐大的人力資源作用之下蘇軾研究的議題持續開枝散葉不斷嘗試以多

元的視角切入文本至今已呈現出一個廣袤無涯的文學與文化視野同時在挖

掘問題的技巧與縱深程度上也逐漸走向精緻深入加上研究學會等討論平台的

出現種種力量的匯集不但使蘇軾文獻博得了「蘇海」之譽也直接標示了「蘇

學」體系的成形然而認真說來「蘇學」一詞並非現代的產物依照曾棗莊

教授的說法「蘇學」的概念萌芽於北宋南宋時正式成為專有名詞18宋代之後

17 此數不含「三蘇研究」等複合性質的論文細目請見謝佩芬〈三蘇研究論著目錄〉(上)(下)

(1913mdash2003)分別刊載於《書目季刊》第 38 卷第四期(頁 43mdash128)和 39 卷第一期(頁 51mdash94) 18 如朱熹〈答汪尚書〉中有「蘇學邪正之辨」及「語及蘇學」之語〈與芮國器第二書〉也提及

「蘇氏之學以雄深妙之文煽其傾危變幻之習」既在不同收件者的書信中重覆出現又有穩定的

意指可見此時「蘇學」一詞已被公認和接受在士大夫圈子裡是學術交流時常見的話題詳見

曾棗莊《宋代文學與宋代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頁 141mdash142

6 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

蘇軾之學雖在眾人的簇擁下順理成彰地形成了一股綿延不斷的「學潮」但因時

空變異的不可避免長達九百餘年的「蘇軾接受史」開始由於讀者群性質的殊異

而產生評價高低不等的波幅震盪這意思是說外在環境的變遷往往會造成內

在心靈結構的改組一旦人們的思維方式有所改變時代的審美氛圍就會不同

以此視之內容幾乎固定的蘇軾文本在不同朝代的文人觀看下自然反映了優

劣不一的解讀與評價而一代又一代風格特異的接受者們便成了帶動整個蘇學

研究的主要推手因此若要瞭解這一部歷史悠久且內容龐雜的「蘇軾研究史」

這一路的起起伏伏絕對不能忽略是以本節將歷數北宋至今各個階段的蘇學發

展試圖勾勒蘇軾研究的焦點變換

以下進入蘇軾研究史的概況介紹關於這部份由於曾棗莊教授在二OO一

年主編的《蘇軾研究史》19已有相當完整的探討因此時間分期與部分內容將

參考曾教授等人的研究成果特此說明

(一) 北宋「萌芽」期

北宋的蘇軾研究主要是表現在時人(包括弟弟朋友門人與其他文人)

對他的評價上大體說來詩人的政治人格受到黨爭的影響頗有爭議之處除

此之外蘇軾幽默諧謔的形象深植人心許多詩話都收錄了蘇學士的奇聞佚事

顯見其受歡迎的程度文學創作方面蘇軾獨樹一幟曠逸流麗的文字風格備受

肯定尤其見擢於科舉殿堂後詩人的文名始終居高不墜編本與註本也層出不

窮20另外北宋印刷術發達書刊開始大量編印蘇軾詩文集應運出版普及

一時知識的大量流通為源遠流長的「蘇學」紮下根柢

(二) 南宋「風行」期

由於皇帝提倡21蘇軾受歡迎的程度簡直可以比擬「全民運動」不但研究蘇

19 曾棗莊等著《蘇軾研究史》(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1) 20 以蘇詩為例最早出現的編本當屬嘉祐四年(1059)再次赴京途中三蘇父子合編的《南行集》

(共四十二首詩)蘇軾時年二十四此後詩人聲名益漲各種刊本紛紛出現而註解本方面

當以北宋末期趙次公程縯等四家註為先聲緊接著又有五註八註十註等數量驚人詳見

【宋】蘇軾著【清】王文誥輯注【民國】孔凡禮點校《蘇軾詩集》(北京中華書局1999)冊一〈前言〉頁 15為求行文省便以下皆略稱本書為【宋】蘇軾《蘇軾詩集》 21 宋高宗朝「程學」與「蘇學」盛行其後孝宗最重大蘇之文「御製序贊特贈太師學者

翕然誦讀所謂人傳元祐之學家有眉山之書蓋紀實也」(見【宋】羅大經著王瑞來點校

《鶴林玉露》(北京中華書局2005)甲編卷之二頁 33)孝宗並曾命儒臣郎曄選編《經

進東坡文集事略》六十卷被譽為「一代文章之宗」請見蕭麗華〈東坡詩論中的禪喻〉收入

《佛學研究中心學報》第六期20017頁 251註 26

第一章 緒論 7

軾生平成風年譜出版不下十種除此之外學者也開始投入蘇軾文學的箋註工

作較具代表性者蘇文方面有郎曄的《經進東坡文集事略》詞有傅幹的《注

坡詞》詩則出現了「百家註」流傳至今者如王十朋《百家注分類東坡先生詩》

另有《施顧注蘇詩》一種乃編年註時風所向蘇軾研究呈現百家爭鳴的狀態

「蘇學」也正式成為學術命題之一成果相當豐碩

(三) 金元「靡然」期

金元時期向來有「蘇學盛於北朱學盛於南」之說表面上看來北方

對蘇軾似乎極為崇慕22但究其實質金元文人並非全面性接受只是將焦點集

中在學習模倣蘇軾的創作風格上對其生平與文學研究並不感興趣故學術成

就相對薄弱再者金元二朝時值戰亂文獻難徵後來的研究者囿於史料的缺

乏難以還原當時形勢致使此時期成為「蘇軾研究史」中著力較淺之處

(四) 明代「中熄」期

明代有著名的「唐宋詩之爭」詩壇普遍「宗唐不宗宋」對宋代文學並不重

視然而明人喜愛蘇軾(如方孝孺公安三袁竟陵鍾氏劇作家湯顯祖及名

列後七子之一的王世貞23)儘管研究的風氣不盛作品輯佚卻有長足的發展另

外明代評點派盛行出版過許多蘇軾詩文的選評本有利於蘇軾詩文的普及

(五) 清代「復熾」期

清代學術受到政府大興「文字獄」的影響重點轉往傳統故實的整理清人

不但重新整理歷代流傳的東坡詩注同時重出己意加以箋註現今可知的版本就

22 清初著名學者錢謙益即認為「眉山之學流入於金源而有元好問」見【清】錢謙益著【清】

錢曾箋注錢仲聯標校《錢謙益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冊六《牧齋有學集》

(下)卷 39〈復李復則書〉頁 1344 23 王世貞的態度值得注意按照當時的文學氛圍前後七子倡導的「擬古復古主義」仍為主流

王世貞接續李攀龍主盟文壇凡二十年向來堅持「文必秦漢詩必盛唐」論詩極重格調法度

在王氏的評比中宋詩格調明顯不如唐詩因此抑宋以「惜格」語多鄙薄然而王氏對身為

宋人的東坡頗有好感不但遍覽蘇文並在《藝苑卮言》中大加議論有「懶倦欲睡時誦子瞻

之文及小詞亦覺神王」之語分明有傾慕之意然受制於「今雖有好之(蘇詩)者亦不敢公

言於人」(見氏著《讀書後》卷四〈書蘇詩後〉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台北台灣商

務書局1983)冊 1285頁 1285-48)的文壇風氣只好轉為低調王氏的態度反映了同時代

文人對「蘇學」難以表態的窘境可作為我們瞭解明代蘇軾接受情況的重要參照

8 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

有查慎行翁方綱馮應榴王文誥沈欽韓等數種專長特色各有不同24而

「蘇詩評」正是在「箋註成風」的條件催化下得到了空前的發展比較重要的

有查慎行汪師韓紀昀趙克宜等人其中最特別的是紀昀他幾乎盡評蘇詩

且能自成體系對後人理解蘇詩極有助益而清人對蘇軾的高度興趣更體現於眾

多的詩話詞話曲話賦話中精彩評論處處可見清末張道更出版了一部專

評蘇詩的《蘇亭詩話》將東坡詩研究推向了盛極的高峰生平研究的部分王

文誥將蘇詩繫年與詩人紀年並列齊觀寫成了《蘇詩編注集成總案》可視為南

宋以來蘇軾生平研究的集大成之作在同類著作當中極具代表性

(六) 現當代「熄」而「復熾」期

民國成立距今雖只百年之遙然而中國政治體卻經歷了數千年來前所未有的

變局在由專制集權走向民主開放的過程中除了政治情勢長期動盪國家經濟

岌岌可危的戰亂效應之外東西文化激烈碰撞的結果使得人們的思維模式遽烈

更新傳統文化因而質變另外一九四九年大陸易幟海峽兩岸在不同的政治

型態領導下生態迥異特殊的歷史背景使得現當代蘇軾研究呈現出「時間」與

「地域」交橫錯雜彼此影響的繁複格局而這也是回顧此時蘇軾研究史必須注

意之處

首先以二十世紀初至一九四九年作為第一個時間斷限此時國家正處於內

憂外患戰事方酣的階段學術研究幾近停頓然而正是在這烽火漫天的動亂

氣氛中蘇軾文本的整理工作悄悄地展開了各種詩文全集選集補註本接連

出版主要發行地為上海以蘇詩為例較具代表性的清代大家如查慎行《初

白庵蘇詩補註》馮應榴《蘇文忠公詩合注》和王文誥《蘇文忠公詩編註集成》

都曾多次付印25顯見「編年註」逐漸取代其他二者成為三大蘇詩系統中最受

青睞的一脈26然而學術的榮景終須奠基於穩定的時勢蘇軾文本的重整與出

24 以最常被拿來比較的馮應榴和王文誥為例馮氏樸學出身對考據極有心得故註詩時「援證

群書」再以此基礎加以「考稽辨訂」雖博得「以註見長」之名卻也犯了拘泥字句來歷晦澀

詩旨的毛病至於後起之秀王文誥則以「精熟東坡一生行實」聞名不但重新安排二千七百餘首

蘇詩的次第同時對詩意間有發明增補了紀註之不足立論風格簡明平實然而王氏認為詩乃

「性靈所發」以此論詩則有主觀武斷立論不周之嫌由此可知馮王二人雖然都被視作

清代註蘇集大成者但實際上各具擅場對蘇詩的傳播貢獻極大請見《蘇軾詩集》冊一孔凡

禮〈前言〉頁 15mdash17 25 廿世紀大致出現二次蘇軾文本的出版潮一次是西元 1911 至 1940 年左右大量蘇詩註本傾巢

而出三O年代流行編纂大部頭的「叢書」更使清註蘇詩得到全面出版的機會後來這些琳

琅滿目的詩選集註在八O年代捲土重來構成了上個世紀蘇軾文本的第二波出版狂潮詳細的出

版書目可參考曾棗莊等著《蘇軾研究史》頁 415 26 所謂蘇詩流傳的三大系統一為全集本指收在《東坡前集》《東坡後集》《東坡續集》中的

蘇詩歷代都頗流行二為分類集註本主要指王十朋的《百家註分類東坡詩》在南宋元

第一章 緒論 9

版雖在民國草創時期風行過一陣但似乎只能稱得上曇花一現一九四九年海

峽兩岸展開對峙所有交流一律禁絕二十餘年緊繃的政治局勢迫使學術工作進

入了低宕的「沈滯期」尤其中國大陸在建國的頭三十年風波不斷社會禁忌極

多根本沒有發展學術的條件而蘇軾在長達十年的「文化大革命」中被視作「保

守派」「反動派」「頑固派」「投機派」的典型人物使他更不可能躍上學術的

殿堂負面能量過於充斥此時大陸的蘇軾研究可謂完全停頓蓄積的能量一直

等到文革結束之後才全然爆發許多學者為了摘掉蘇軾頭上「投機反動」的大帽

子極力發表文章為其平反使得七O年代的大陸學壇充斥了對「蘇軾真實形象

與歷史評價」的辯論雜音27如曾棗莊的《蘇軾評傳》即是在此情勢之下的「義

憤之作」28因此極力鋪寫翻案緣由詩人的文學成就反而被忽略了相較之下

臺灣的情勢提供了學術工作一個相對穩定的發展園地蘇軾開始以「大文豪」的

姿態現身在兒童讀物大眾歷史小說或學術專論中並於六O年代成為眾多傳記

作家的書寫對象唯此時作品多傾向於通俗趣味的性質塑造詩人形象時僅能做

到片面的呈現如「風流詩人」「文壇巨擘」「全能才子」之類缺乏深入

而全面性的理解這樣的解讀方式也許是受到傳統「知人論世」觀念的影響因

此此時的蘇軾研究主要以生平與傳聞佚事的介紹最為大宗其他子研究則以

蘇詞得到的關注最多成就也最高詩散文賦策議helliphellip等完全無法與之

比肩尤其蘇詩研究的數量不及蘇詞一半顯見當代對於蘇軾研究的關注焦點

在異文類間呈現了一種失衡的狀態

一九七七年宋碧雲翻譯的林語堂《蘇東坡傳》在台出版幾乎同時完成的

還有張振玉的版本雖然似乎是宋本獲得的關注較多但張本在大陸二度翻印後

流傳更廣對蘇軾形象的定型與傳播助力更大無形中擴大了林語堂東坡傳記的

影響力然而林氏此書魅力何在一般認為這和作者筆下刻劃生動最為相關

林語堂早年留學美德融攝中西的寫作風格自成一家加上生性詼諧對蘇軾

明格外受歡迎三為編年註本主要指施元之顧禧施宿合撰的《註東坡先生詩》四十二卷

元明流傳甚少幾乎失傳然而自清人宋犖邵長蘅馮景等整理出版《施註蘇詩》四十二

卷和《續補遺》二卷後編年註轉為盛行直接帶動了查慎行王文誥翁方綱紀昀等人的註

釋工作影響現今尤鉅以上說法參自曾棗莊等著《蘇軾研究史》頁 414mdash415 27 茲舉數例為證否定東坡人品文學者如〈揭穿蘇軾尊儒反法的兩面派嘴臉〉(《南京大學學報》

19741)〈北宋尊儒反法的反動政客蘇軾〉(《湖北文藝》19752)此類文章多從無產階級的角度

對蘇軾依違在新舊兩黨政策間「務實唯用」的政治態度大加撻伐至於平反的文章極多自 1978年 3 月起陸續發表如王水照〈蘇軾的政治態度和政治詩〉(《文學評論》19783)馬積高〈試

論蘇軾的政治態度和文學成就〉(《湖南師院學報》19783)邱俊鵬〈蘇軾政治思想管見〉(《四

川大學學報》19794)劉乃昌〈蘇軾同王安石的交往〉(《東北師大學報》19813)黃海澄

黃廣華〈蘇軾與王安石變法兼及蘇軾的哲學思想〉(《古典文學論叢》19819)helliphellip等平

反者對蘇軾的政治態度思想及文學創作進行全面的評價尤其著重與王安石間的交游情況企

圖以歷史證據還原東坡形象確立客觀的評價標準 28 此書初稿完成於 1978 年由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19819)1995 年台灣學海出版社出版的《三

蘇傳》其中蘇軾部分即是《蘇軾評傳》的內容

10 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

性格的觀察頗有獨到之處因此儘管他在書中表明對蘇軾人品個性多做解釋「總

是徒勞無功的」29但他以「混合型的人生觀」為揉雜三教的蘇軾定調成功獲

得了眾多學者及讀者的認同最重要的是林語堂特別重視詩人行為的動機和歷

史背景因此舉凡北宋的藝壇消息妓院風情養生學問佛道境況等都被

納入說明之中以此營造出一立體逼真的寫實情境讀來格外引人入勝這是林

氏書寫策略的一大特色現在看來儘管作者所詮釋的觀點以史實的角度來檢驗

並非全無可議之處30但他確實塑造出一個性格多層次形象極鮮活的「擬真人

物」因此成為後繼者撰寫東坡傳記時幾乎必備的參考資料同時也是眾多學者

研究質疑與補正的對象31此書的份量由此可知

在幽默大師的推波助瀾下蘇軾的生平研究正式起飛掀起了一股撰寫傳記

的熱潮至今每隔二三年總會有不同的詮釋版本問世32文學家擁有如此眾多

的傳記分身蘇軾可說是中國文學史上第一人此時臺灣學界除了繼續處理著

述版本等「基本問題」外33東坡事跡的相關研究也方興未艾學者開始留心詩

人的貶謫心情或論其人生困厄或論其謫居經驗大多以點出詩人「曠達」的

人生觀作結從而突顯「詩窮而後工」等文學創作觀點值得注意的是一九七

八年十二月中共政權確立了「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團結一致向前看」和撥亂

反正的指導方針風聲鶴唳的政治氣氛終於和緩下來34在西方思潮大舉傳入之

下對岸的學術活動正式復甦邁向了八O年代「新文學」風潮的路途揭開學

術界豐富多元萬途競萌之研究盛況的序幕

首先文本的輯佚整理再度成為重點詩詞文都有專集出版與民國初

年第一次出版潮不同的是此次的整理是在前人的基礎上精益求精學者們「校」

然後「釋」並非單純的翻印性質另一方面文學研究仍未跳脫傳統格局大

29 林語堂《蘇東坡傳》(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2004)〈原序〉頁 5 30 但須注意的是林語堂在出版之時曾自陳其寫作緣起只是「以此為樂」而已無意把這本《蘇

東坡傳》寫成學術著作(見氏著《蘇東坡傳》〈原序〉頁 5)這樣的定位在後人對之進行評

論時應加以考量 31 如陸以霖〈林語堂筆下的蘇東坡《蘇東坡傳》〉(《出版與研究》第五期19779)王保珍

〈《蘇東坡傳》(林語堂著)的欣賞與補正〉(《書評書目》55 期197711)陳新雄〈國色朝酣

酒天香夜染衣林語堂先生《蘇東坡傳》所提到的東坡兩首詩辨析〉(《教學與研究》15 期

19936)helliphellip等文 32 其中蘇學學者熱衷此事的現象尤其引人注目先後投入蘇軾傳記寫作的學者有劉維崇《蘇

軾評傳》(1978)曾棗莊《蘇軾評傳》(1981)王水照《蘇軾》(198119901993)朱靖華《蘇

軾新評》(1993)洪亮《放逐與回歸蘇東坡及其同時代人》(1993)李一冰《蘇東坡新傳》

(1996)顏邦逸張晶《蘇軾傳》(1998)莫礪鋒童強《蘇軾》(1999)王水照崔銘《智

者在苦難中的超越蘇軾傳》(2000)helliphellip等數量眾多 33 如王景鴻《蘇東坡著述版本考》(台北臺灣大學中文所碩論1969)和〈蘇東坡著述版本考〉

(上)(下)分別收入《書目季刊》第四卷第二期196912 和第四卷第三期19703 34 饒學剛朱靖華〈二十世紀蘇軾文學研究述略〉收入中國人民大學中文系《中國蘇軾研究》

(北京學苑出版社2004)第一輯頁 531

第一章 緒論 11

多數學者致力於延續過去十年對於蘇軾各期文學的研究工作但後出轉精「單

點深入」的研究方法逐漸取代泛論成為最普遍的審題趨向由淺入深集點成

線蘇學學者的努力除了表現在詩學詞學美學體系的建構上還包含了學術

社群的概念萌芽與推廣在中國大陸情勢驟轉的當下西方學界也正蘊釀著「全

球化」時代的到來這是由於工業革命之後機械使用的情況日益普及化與精緻

化人們旅行或運輸的速度加快造成異地知識技術間交流效率的提高資訊

跟隨人們移動的腳步開始流動使全球的知識形成一種非單向的動態連線關係

進而構成了社會歷史政治經濟文化科技等系統整合發展的局面亦即

今日跨領域或文化研究的濫觴「全球化」思潮的擴張宣告了人類文化即將告別

地域互隔的年代激發人們對於生活另一種全然不同的思考其中的一個比較顯

著的影響即是「導致許多新的構成性的具有巨大潛力的社會組織或各種新

的社會群體」35他們(如各種研究和大學群體)通常熱衷於某項議題或理念

藉助網路互相影響展開有別於傳統的研究形式在這個變數充斥的時期研究

視域和研究社群自然也發展出相應於時代的特徵最具代表的即是「蘇軾研究學

會」的出現

一九八O年「中國蘇軾研究學會」成立於四川眉山的三蘇祠自此終結了

過往「以王安石變法的角度為出發」的研究慣法此學會以「蘇軾」為討論核心

每一至二年輪流在中國各地舉行研討會36論文內容包羅萬象翻開過去十餘次

研討會後出版的論文集裡面內容涵蓋面之廣幾乎遍及蘇學的各個層面成效

驚人由於響應者眾蘇軾研究學會在廿餘年的苦心經營下創造了高度的研究

效益曾棗莊教授在評論蘇軾研究學會的貢獻時說道

蘇軾研究學會不僅推動了國內專家學者和「蘇學」受(案錯字當作「愛」)

好者對蘇軾的全面研究同時推動了對蘇洵蘇轍及蘇門四學士的研究

學會還聯繫了日本韓國美國及香港臺灣澳門地區的學者進行了

廣泛的學術交流使蘇軾的研究走出國門使外國人更加了解世界文化名

人蘇軾37

的確若以「蘇軾研究學會」成立的一九八O為分界後來的「全面復興」或

35 J希利斯米勒著郭英劍等譯《重申解構主義ldquo全球化rdquo對文學研究的影響》(北京中

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頁 289mdash300 36 除了眉山之外曾舉行的地點有湖北黃州廣東惠州河南平頂山浙江杭州陜西鳳翔山

東煙臺海南儋州山東諸城江蘇徐州河北欒城helliphellip等地幾乎都是東坡當時行腳之處選

擇這些地點舉辦蘇軾研討會情味與意義兼具 37 曾棗莊等著《蘇軾研究史》頁 453

12 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

許是過去數十年所不能想像的在這個意義上我們可以說「蘇軾研究學會」

提供了海內外所有對東坡感興趣的學者一個研究平台加快了彼此意見交流的速

度而定期的集會和出版更是蘇軾研究衝高數量的重要關鍵另外從學者的

角度來看學會的運作可使他們熟悉彼此對於鞏固學術社群的向心力也有幫

助無形之中一個「蘇學」的「認同圈」於焉形成蘇軾研究開始邁入「組織

化」「系統化」的階段是以饒學剛等人稱之為「真正發展到學術化階段」之時38

新型的研究型態尚不止於此除了上述的學術社群廿世紀最後二十年的漢

學界還面臨了來自西方文論的衝擊和挑戰臺灣方面此時正值眾多留外學人歸

國之際在他們的倡導下西方文論的運用成為未來二十年學壇研究的重要方

法相形之下中國大陸雖然沒有大量的返國學者加以助陣但時勢所趨學術

研究也開始普遍採行來自西方的論文範式產生了一批選題論證都十分新穎的

著作論文另一方面新式研究法對舊有命題也造成強大的影響昔日「骨架已

具」的舊題材被放在多學科交叉的綜合視野中重新詮釋企圖呈現更為立體飽滿

的文化形態為蘇學研究填上血肉視域融合的刺激對學者來說無異於打開研

究的另一扇窗運用經此產生的研究動能來檢視重要的既成題材多能翻轉新

意再者對於許多尚未說清的問題來說現當代的研究方法提供了「知人論世」

以外的另一種切入角尤其當文論與問題的邏輯理路相同時可能就此成為開啟

寶庫的鑰匙研究主軸既已奠定這波「舊瓶裝新酒」的研究熱潮很快地在個人

際遇文學美學思想helliphellip等子領域累積出相當的成果短期內就創造了蘇學

九百年來罕見的盛況

其中與本文關係最為密切的主題乃是生平研究和詩學研究前者的部分

大陸學者孔凡禮的《蘇軾年譜》(全三冊)當仁不讓此書之緣起主要肇因於

孔教授對於清人王文誥《蘇文忠公詩編註集成總案》援引資料未及全面的感嘆

雖說王氏以個人所藏從事著述要籍疏漏在所難免但因「時至今日其書已不

能盡饜人之意」39於是作者在點校《蘇軾詩集》《蘇軾文集》的第二年參考

總集別集類書史書筆記詩話方志金石碑帖中有關蘇軾之紀述撰

寫年譜窮九年之力大功方成《蘇軾年譜》既以補罅前作切合時用為出發

點自然不以單純的資料補充為滿足除了作為底本的王文誥《總案》之外作

者集合了《宋史》《續資治通鑑長編》《續資治通鑑長編拾補》《太平治迹統類》

《宋大詔令集》《宋會要輯稿》《東都事略》等書加上六百多種古代圖籍力

38 參見氏著〈二十世紀蘇軾文學研究述略〉收入中國人民大學中文系《中國蘇軾研究》第一

輯頁 532 39 孔凡禮《蘇軾年譜》(北京中華書局2005)上冊〈自序〉頁 2

第一章 緒論 13

求貼近北宋史實因此作者在行文時不但詳細交待人事時地物之來龍

去脈將目前所有可見的相關資料摘文節錄以供稽核同時幾乎所有的蘇軾

作品都得到了繫年對於許多舊注編年的謬誤也加以糾正此外孔教授還考證

出前人認為無可考的蘇軾交游展現了極為細膩的考證工夫和謹慎的研究態度

這一點從他在運用現當代的論文成果時不忘隨篇附註的習慣亦可看出曾棗莊教

授對此書評價極高言其具備「資料詳實言必有據」「詳而不繁」「考證精核」

三大特點是繼王文誥之後最詳實的蘇軾年譜40作者的用心經營使此百萬鉅

著在當代年譜學研究中異軍突起成為蘇軾生平研究的重要里程碑對後來有志

於蘇學的研究者來說貢獻尤大

卷帙浩繁的《蘇軾年譜》走的是傳統研究的路徑除此之外生平研究還延

伸出了許多分支如前所述全球化浪潮的襲捲造成合科研究之興盛尤其注重

文化意涵的發想八O年代之後「文化研究」當道主要特色一是研究古代文

學時「由單純的價值判斷而轉向文學事實的清理」即文學研究對於「客觀歷史」

的回歸二是重視「歷史文化」的綜合視角企圖以時代的總合「精神狀態」

作為個體或群體研究的參考前提總而言之此一轉型期的重要特徵在於「文化

意識」的覺醒41生平研究受此灌注詮釋內容因而產生了某一程度的微調

即對蘇軾「文化性格」的勾勒與詮釋過往的東坡傳記在描繪詩人時大多著重

「寵辱不驚」形象的呈現藉此推論「曠達」的人生觀按照我們對於蘇軾的理

解這類評語的確切中了詩人安順處逆的精神然而會被選來作為佐證的史料

永遠是經典的那幾則當傳記一再推陳出新事主的形象很難不流於「性格扁平

化片面化」距離「真人」的標準越來越遠筆者認為此類困境的產生主

要是起因於研究者過度專注於傳記主角的「生平本身」未對其生命情境進行全

面性的考量任何事件的發生都有其獨特(且複雜)的語境但因歷史只能呈現

片面的記載後人在解讀時如果不能進行多線評估多方設想很容易就忽略

掉最大特徵之外的其他細節甚至可能將個人從整體的時代氣氛中拔起使研究

主體變得獨立且封閉按照我們對於人類生命型態的理解群居動物本身和集體

的生活型態之間二者理應密不可分因此在進行生平研究時將個體置於較

大的文化脈絡中加以考察應是較好的選擇何況本文關注的蘇軾身為北宋大

家從他擁有的各項條件看來比起一般的研究對象似乎更適合此一方式林融

嬋認為

40 曾棗莊等著《蘇軾研究史》頁 447 41 本段出自傅璇琮為東方出版社「日晷文庫」所作的〈總序〉參見錢志熙《唐前生命觀和文學

生命主題》〈總序〉頁 1mdash3

14 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

文化與個人既然是一種相互創發相扶前進(也有可能是後退)的狀態

而人的存在又是一種必然的「在世存在」那麼個人的得失榮辱則必然的

與文化相關這裡的相關所包含的不僅僅是文化對個人的啟發還有個

人在「詮釋」過後對文化的貢獻helliphellip42

林氏之說突顯了「文化造就個人個人影響文化」的雙向迴旋關係普通人如

此擁有卓越成就的時代名人更是如此蘇軾以文名世活躍於古代文人所能參

與的各種領域他既無法超脫於所屬時代其思想文學自然受到「宋代文化」的

沾潤另一方面詩人在文學藝術各方面的獨到造詣向來又被視作「宋型文化」

的典型這也就是說蘇軾對「宋調」面貌之成形有舉足輕重的影響力一來一

往「個人與文化的雙向迴旋關係」因而形成除此之外從實際的生活經驗看

來人的性格是極為複雜的不但會因應各種生活經驗而產生變動同時也容

易受到外在因素的挑撥出現他人感覺不可理喻的行為古人嘗說識人時要「聽

其言觀其行」正是企圖經由個人與社會互動關係的考察探知其性格基調

換言之性格便是個人身處「文化環境」中「在世存在」的因應態度所以綜

上所述研究者倘若想要呈現一個「真蘇軾」便不可不將詩人置於文化的脈絡

裡加以檢視從而藉助史學社會學政治學甚至經濟學等學科的綜合考察

以期獲致一種較好的理解

這波「文化性格」浪潮引起的迴響十分熱烈各方關注的焦點大多集中在

詩人固有形象的反思企圖重新賦予更為精緻的說解對於蘇軾性格的解釋最

普遍的研究型態是以「時間」為主軸仔細梳理歲月推移過程中詩人心境的各種

起伏與轉變六十六歲去世的蘇軾從他二十二歲出蜀應試寫下第一篇〈刑賞

忠厚之至論〉開始創作生涯長達四十四年在這麼大的時間跨度中寫作出來的

豐富成果自然伴隨著詩人多彩多姿的出處經歷呈現了階段性的差異其間所反

映出來的思考轍痕正是蘇軾人生思想變動的軌跡關於這個部分歷來的分析

研究無論是從整體仕宦經歷來加以把握的宏觀角度還是擷取八大創作分期43中

任何一處關鍵來詳加論析的微觀闡述似乎總是無法周延而清楚的歸納出始終處

42 見氏著《蘇軾超曠情懷與文化關係研究》(嘉義南華大學文學研究所2004)頁 2mdash3 43 蘇軾的創作階段清人王文誥在《蘇文忠公詩編注集成識餘》中將其分為八期分別為《南

行集》和簽判鳳翔熙寧還朝倅杭守密入徐湖謫黃元祐召還謫惠渡海(【宋】蘇軾

著【清】王文誥注《蘇文忠公詩編注集成》(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67)冊六頁 3708mdash3709)

而近人江惜美分之為六初歷仕宦的奔放期烏臺詩之諷諭期黃州貶謫之沈潛期元祐回朝之

凝定期復貶惠州之圓融期遠謫海南之精深期(請見江惜美《蘇軾詩分期代表作研究》(台

北華正書局1996))至於王水照則以二次「在朝外任貶居」的迴返過程來概括

請見氏著《蘇軾論稿》(台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1994)〈蘇軾創作的發展階段〉〈蘇軾的

人生思考和文化性格〉二文)創作分期的方式會影響分析策略故學者們多視研究重點因革之

實則大同小異讀者可自行參照

第一章 緒論 15

於變動中的蘇軾人生境界針對此問王水照教授在〈蘇軾的人生思考和文化性

格〉一文中提出了較具代表性的看法

王教授認為蘇軾面臨中國文人生命中兩大課題「出處」與「死生」的

衝擊一生仕途困挫幾瀕死境卻能安之若素主要的原因在於三教融合的思想

背景在此作者提出蘇軾人生道路的二條基線一則受到傳統儒家思維的影響

充滿了自進進人的淑世精神而「立德立功立言」的三不朽古訓更讓蘇軾

早年的社會責任感與歷史使命感得到強化成為畢生行事的基調基線之二乃

是互補於儒家出仕觀的佛道思考多在其身陷逆境時發生作用看得出來作

者推論蘇軾的文化人格將其源頭歸因於「多元傳統文化」因素彼此間勢力的消

長與融合這個部分由於學者們的研究都是從第一手資料歸納而出多年來已

成定論然而雖說方向已定但因蘇軾思想涵蓋面之廣之雜要清楚描繪其性

格的多樣性實屬不易就此王教授嘗試以「狂」「曠」「諧」「適」四個方面

來概括之所謂「狂」者主要是出自詩人天性才情的傲氣展現出來就有了

傲世忤世抗世的成分這一點在「烏臺詩案」發生前發揮得最為清楚然而

隨著朝中行走日增年輕蘇軾對於自己的「狂直」其實不無反省的意味其中摻

雜了幾許畏世與厭世的心情不斷依違於張揚與內省二端東坡在「詩案」的洗

禮之後對「性狂」的追求逐漸轉向「一種深思了悟基礎上的任真」44換言之

是一種對內心「真我」的價值選擇而這個選擇的形成與詩人性格中「曠」極

為相關所謂的「曠」主要是對是非榮辱得失的超越與外鑠的「狂」遙

遙相對對於東坡來說或許「曠」是他天生性格的質素雖然存在卻未必發

揮然而在一連串極為痛苦的貶謫經歷之後「曠」的因子催化了蘇軾文化人格

的成熟度使之具備「九死南荒吾不恨」的磊落胸襟至於「諧」一般都認為

「諧」是蘇軾人格中最突出的特色之一在他人生思想的意義上有淡化苦難意

識化解悲傷的功用乃是一種自我調節機制45在此作者提出東坡的「諧」

具備了「對抗挫折迎戰命運」和「體現真我自為優越」二大意義其中所論

似乎正可概括為「性諧」與「文諧」二個面向從內在情性與外在行徑(包含「言」

與「文」)的相互作用清楚地刻劃出蘇軾性格的俏皮之處最後王教授以「適」

作為蘇軾人生思考和性格樞鈕的落腳點詩人能夠不囿於外在環境的不如意在

尋常日用中發現愉悅與美始終堅持「閑適」的追求使其現實人生由此化作藝

術人生充滿了審美情趣的意境

王教授此文從性格系統著手將審美意味濃厚的「人生境界」解讀為「個人

44 王水照〈蘇軾的人生思考和文化性格〉中國人民大學中文系《中國蘇軾研究》(第一輯)(北

京學苑出版社20047)頁 15 45 王水照〈蘇軾的人生思考和文化性格〉頁 17

16 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

獨特秉性」對於生命中衝突情節之因應與調節的產物相較於一般單論東坡性格

中某些特點之篇章可謂自成一家可惜的是受到篇幅所限此文在許多相關

的論題上僅僅點到為止如文中論述佛道二家對於蘇軾人生思考的影響時舉

詩集中反覆吟詠的「吾生如寄耳」和「人生如夢」二句為例藉以印證詩人那股

揮之不去的「人生空漠之感」就文章所言「吾生如寄」「人生如夢」體現了蘇

軾對於人生無常性的感受一來應是漢末古詩十九首以降「人生忽如寄」意識的

繼承與發揮二來蘇詩感歎命如蜉蝣卻能跳脫消極的聲調表現出「悲哀的

揚棄」由此構成宋調的基準另外「人生如夢」一句雖突顯了對於人生「虛幻

性」的感受但詩人卻將自己對前途的信念和追求寄寓其中展現出個體強烈的

主觀意志也表達了他對自身「真實存在」的肯定46筆者認為王教授所言固

然無誤以此釋蘇也得到了相當的效果然而倘若我們回到蘇軾三教融合的思

維模式那麼寫於四十二歲到六十六歲這段期間的「人生如夢」和「吾生如寄」

便不可單純將之視為文學史上抒情主題的分支而應進一步考慮到佛教典故的影

響因為此時詩人已處於中晚年階段多次的遠謫貶居提供他嫻熟佛經內典的

機會長期浸染之下他對佛教義理的掌握早已超越單純的字義解讀而是上

升到一種透過日常生活的實踐而獲致的心領神會之層次這些內化的佛經材料一

旦受到適當條件的召喚自然就在作品當中顯露出來47是故看似尋常的「人

生如夢」和「吾生如寄」除了具有文字審美及文學抒情的意義之外為求釋義

周全尚須遠溯佛家「如夢觀」等理論範疇方能闡明詩人原旨而這恰好也是

本「生命觀照」研究所應探討的重要內容因此將在後續篇章詳論之

值得注意的是在目前學界對「文化性格」的討論課題中以「曠達」的內

涵與反思最受矚目除了上述王教授的說法之外對此進行專題研究的還有林融

嬋在其二OO四年的碩論《蘇軾超曠情懷與文化關係研究》中林融嬋以宋代

理學為觀照面利用二程與東坡生命格局之異反向證成蘇軾「超曠」生命情調

之所由來乍看之下林氏雖以東坡文化性格中的「超曠情懷」作為主題理應

隸屬蘇軾生平研究的一支然而作者走的是思想研究梳理東坡文化性格時

是將之置於「思想家」的脈絡當中與一般生平傳記慣用「文學家」的思維模式

並不相同可說是本書較為特別之處另外作者捨棄常見的「曠達」特意拈

出「超曠」一詞在解釋蘇軾生命型態的轉變時頗富效用以釋義的角度「曠

達」和「超曠」同指蘇軾的基本生命型態但嚴格說來二者的意涵仍有不同

這是因為在一般的情況下「超曠」二字合用其意主要落在「曠」字換言

46 王水照〈蘇軾的人生思考和文化性格〉頁 6mdash11 47 蕭麗華即認為北宋詩禪融合的痕跡應以蘇軾為觀察的起點詳見氏著〈東坡詩論中的禪喻〉

《佛學研究中心學報》第六期20015頁 246

第一章 緒論 17

之「超」被當成了「曠」的內容但是若從字源學的角度切入則「超」的

本義為「跳」48意指「從自身事物現象越離」而「曠」字本義為「明」49顯

示的是對事物明瞭朗照的狀態引申而有「闊大」之意指的是「自事物現象

中解放」二者相較後者當立於實體界方能有較好解釋而前者則同時兼具形

上與形下雙重特質50由此一來二者的關係便超乎原本的理解增加了另一種

配對之後的可能性

(「超」字)就形下面來說它是「曠」的內容「曠」因具備著「超」的

條件因此能達到面對有限性時的曠達而從形上面來說「超」重歸於

超越界指向本身因此而能指出向上之一路引領「曠」成為「曠」helliphellip51

在此所謂「形上」與「形下」指的即是「超越界」與「經驗界」二大異質界

域「超越」介於其間正好以其「形上」「形下」兼具的雙重特質連結彼此

為「生命進昇」提供機會52由此觀照蘇軾性格可知「超曠」一語突出了東坡

文化人格在各個階段轉換過程中的動態行為讓我們得以進一步思索詩人「生命

進昇」的主要「助力」為何承其觀點林氏在分析〈和子由澠池懷舊〉時指出

蘇軾對於人生感悟的雙重意義在於一將人生看作一種流程在人生無常的無

奈中其實隱藏著一股不需溺於當下的提升意涵二他亦同時表達了對人生存

意義的肯定因為唯有在每一當下認真付出亦不過分執著的生命才能對人

生之流的慨嘆不失於粗淺浮泛53作者以此二點「人生觀想」作為蘇軾「超曠情

懷」的二大維面點出詩人「曠達」的原因在於「承認苦難而又超越苦難」的心

態54給予本研究相當大的啟示

無論是從中國古代文人「學而優則仕」的職業選擇角度或是從政治經驗影

響蘇軾個人的層面來看東坡的仕宦心態實是討論其人格或文學時無從迴避的重

要主題其中又以「仕隱情結」最具代表性關於蘇軾鮮明的「仕隱衝突」心態

很早就有學者提出來論點多集中在「烏臺詩案」後的心路歷程然而檢覈蘇

48 《說文解字》「超跳也」參見【東漢】許慎著【清】段玉裁注【民國】魯實先正補《說

文解字注》(台北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8 十二刷)頁 64 49 《說文解字》「曠明也」參閱【東漢】許慎著【清】段玉裁注【民國】魯實先正補《說

文解字注》頁 306 50 以上改寫自林融嬋《蘇軾超曠情懷與文化關係之研究》(嘉義南華大學文學研究所2004)頁 8 51 林融嬋《蘇軾超曠情懷與文化關係之研究》頁 8mdash9 52 詳細論述請見林融嬋《蘇軾超曠情懷與文化關係之研究》頁 10 53 林融嬋《蘇軾超曠情懷與文化關係之研究》頁 35mdash36 54 林融嬋《蘇軾超曠情懷與文化關係之研究》頁 36

18 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

軾詩文可以發現此說並不確切其「仕隱衝突」的發端至早應可推至未仕之

前並且此一情結隨著個人仕宦經驗的轉折有所不同貫穿終生近年來對此進

行專題研究之代表者當推王秀珊碩論《論東坡詞中的仕隱情懷》此書討論東

坡詞的仕隱情懷主要是以「故鄉意義」的層次變化詞中所運用的典故類型

以及「豪」與「放」的風格內涵作為切入點論述詩人仕隱情懷的內容與「放曠」

詞風的形成55「仕隱情結」向來是中國古代傳統文人的共有心態而東坡畢生掙

扎於「道仕」與「身隱」的兩難情緒之不安在「言情」的蘇詞中頗有表現

最具體的例證即是「故鄉」符碼的反覆使用對此作者引用重覆出現的「功成

名遂還鄉」56說明「歸鄉」乃是蘇軾的仕宦理想並將「故鄉」的意義按照其

人生的進程區分為三個層次

(一)出生成長的原鄉蜀人向來戀鄉不仕詩人出身於斯其鄉關之思自

是濃厚然而受到「衣錦榮歸」的傳統出仕觀念影響加上詩人年華

尚在對於功名仍有期待故「仕」的追求高於「隱」的想望「歸

與隱的指向同一」乃是期待榮歸原鄉的第一層次主要時期為「杭

密徐湖時期」

(二)歸隱的異鄉「烏臺」案後仕途轉為不順在此之中詩人效命地

方在山水之勝與朋友之情的助益下思歸不得的煩悶情結逐漸被「直

把他鄉作故鄉」的想法所取代「故鄉」意義的轉移展現了蘇軾在「自

我」與「現實」中取得平衡的努力與成就促使詩人一方面轉向山水

的慰藉一方面向內尋求「心安之境」此一時期發端於通判杭州之

時並在謫黃之後達到巔峰

(三)心安之鄉謫黃之後詩人歷經起復入朝外任等階段最後遠謫

海南在大起大落的坎坷過程中痛徹理解了「身不由己」的仕宦現

實由於羈旅在外連異地之歸也不可得是以此時東坡融合佛道思

想再度改換心念轉「異鄉」為「心鄉」將回歸之處移至心中

從而達致「仕宦衝突」的最終平衡可視為詩人最高的人生境界57

55 詳見王秀珊《論東坡詞中的仕隱情懷》(台中中興大學中文所 20027)頁 195 56 此句多次出現在東坡詞中如熙寧十年(1077)作於徐州的〈水調歌頭〉(安石在東海)(見鄒

同慶王宗堂《蘇軾詞編年校註》上冊(北京中華書局20029)頁 211)元豐六年(1083)所作的〈臨江仙〉(詩句端來磨我鈍)(鄒同慶王宗堂《蘇軾詞編年校註》中冊頁 490) 57 以上論述請參考王秀珊《論東坡詞中的仕隱情懷》第三章及頁 196mdash197

第一章 緒論 19

作者抽出「故鄉」作為尋繹東坡人生境界之所構成的軸線非但具體也極為恰

當對本文研究東坡生命意識頗多值得借鏡之處然而畢竟學術論理難以周全

王文在總結「仕隱情結」時雖已發揮得當但從詩人留下的詩句線索來看仍

有些許未盡之處譬如作者清楚地呈現了「歸回原鄉rarr歸隱異鄉rarr尋求心鄉」

此一心靈軌跡極力鋪陳詩人依違在理想失落與留戀田園的糾結情緒細膩刻劃

了「去」「留」之間「用世志意」和「不遇悲慨」二種意識激盪的狀況然而一

來一往之際似乎失落了「畏禍」此一重要的心理機轉使得讀者只見蘇軾之

「豪」而不見其性格之「真」從蘇軾輾轉各地時所上謝表之內容我們其實可

以明顯察覺詩人對於君威難測樹敵眾多的不安全感這種「畏禍心態」尤其表

現在二三階段之間乃是個人對多舛前途最真實的情緒反應捨之不論除了

有簡化人物性格的危險之外更無以呈現詩人最終「選擇」走向「超曠」的可貴

之處另外蘇軾晚年雖已求得「心安之境」但吟詩時仍作「此生念念隨泡影」

之語58無奈自嘲溢於言表與其同時詞作大異其趣此現象似乎可追溯至文類

性格因為對宋人而言詩詞分屬於不同的情志書寫系統雖然東坡創作時習

慣游走於各種文類之間但若細心檢閱詩集並加以對照可以發現二者慣用的典

故語例並不完全重覆援引王秀珊此文的分析成果東坡詞的典故類型主要有三

類事功型(以謝安為代表)執著型(以劉禹錫為代表)隱逸類(以陶淵明為

代表)59但詳察東坡詩可知在這三類之外還有更常使用的詩典如蘇軾一

再引用的「馬少游」及「桐鄉吏朱邑」事或在「烏臺詩案」之後重覆出現的「東

門黃狗」不但抒懷同時也牽涉了詩人對其仕宦事業的自我評價用意與興味

和蘇詞相較皆不相同就此看來此一重要議題若要得到較為徹底的討論那麼

除卻蘇詞之外東坡的其他創作也不能偏廢尤其是「言志」的蘇詩理應加以

整理並進一步統合所有文類的相關資料彼此交叉比對藉助先合觀再微觀的

分析方法來理解蘇軾的仕宦心態才是比較理想的做法也是本文預備發展的重

要方向

蘇詩研究的另一個重要主題在於「禪學」近年來持續在此領域耕耘不輟者

較重要的有周裕鍇張晶和蕭麗華等人周裕鍇專注詩歌與禪宗的關係曾寫作

《中國禪宗與詩歌》一書其中談到禪宗對於蘇軾的影響就認為二者關係極為

密切詩人耽於禪悅不但使之出入叢林與大量的禪僧交游同時也從中學習

到禪家公案的話頭與機鋒培養了創作時運用「博喻」手法的能力並點出「文

58 蘇軾〈庚辰歲人日作時聞黃河已復北流老臣舊數論此今斯言乃驗二首其二〉此詩作

於元符三年(1100)正月七日蘇軾謫往惠州之時年六十四收入氏著《蘇軾詩集》第七冊

卷四十三頁 2343 59 請見氏著《論東坡詞中的仕隱情懷》第四章

20 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

字禪」乃是蘇黃二人詩法分途的重要依據60當時作者固然對詩人「以禪入

詩」的特色作了清楚的說明然而終究只是文學現象的呈現對創作背後深刻

的審美機制並無探討這個問題在數年之後的《文字禪與宋代詩學》獲得解決

在《文字禪與宋代詩學》這本書中周教授將論題加以深化直接探討創作現象

的本源指出蘇黃之所以以文字為戲主要是以禪宗的「游戲三昧」作為理論

依據加上士大夫本身固有的俳諧文學的傳統而構成文中還提到

蘇軾和黃庭堅在借禪宗語言藝術為詩方面雖多共同之處但二人通過文字

游戲所要達到的目的仍有不同概括說來蘇軾是「借禪以為詼」即借

用禪宗詼詭反常的思維方式來表達自己戲謔的人生態度黃庭堅則是「打

諢通禪」即把雜劇的諢趣與禪語的詼諧結合起來表達自我完善的人格精

神於「游戲法」中見「真實相」61

作者從詩人習禪入詩的心態目的推導出蘇黃「借禪以為詼」和「表達自我完善

的人格精神」的不同有助於二人詩歌風格和審美性格的深入理解作者點出

從蘇黃的作品表現可以得知宋代習禪詩人受到「機鋒」或是「打諢」的影響

主要體現在「創作心態」和「語言形式」兩方面前者即所謂游戲態度滑稽為

文而後者則表現為語境的跳躍章法的變換然而儘管從同樣的門路悟入

在詩風的呈現上卻各有不同62周氏指出這固然與性格相關除此之外更有

可能受到他們各自喜好的禪門宗風的影響

雲門宗機鋒迅疾蘇軾得其精神所以作詩隨心所欲八面翻滾臨濟宗

機鋒峻烈黃庭堅得其精神所以作詩除脫凡近不落常情如黃龍慧南

著名的「黃龍三關」晦堂祖心的「觸背關」都有言語道斷不入思維的

特點黃庭堅詩生新瘦硬的語言風格與其精神相近63

蘇黃二家的詩風比較向來是宋代詩學中的重要議題在詩論美學和文學史的領

域皆有其意義周教授捨棄傳統的詩學角度改藉佛家文士化的「文字禪」角度

觀而照之不但突顯了詩歌意象與禪派宗風之間的關係同時也點出文人和其皈

60 氏著《中國禪宗與詩歌》(高雄麗文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47)頁 89mdash91 61 氏著《文字禪與宋代詩學》(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11)頁 155 62 周裕鍇演繹二人詩風指出「蘇詩如長江大河波濤自涌諢趣較顯露層次轉折銜接較自然

而黃詩如危崖高聳斷岸千尺諢趣較隱晦語境意路跨越較大」見氏著《文字禪與宋代詩

學》頁 164 63 氏著《文字禪與宋代詩學》頁 164

第一章 緒論 21

依的禪派精神在本質上的確有其相似之處這點我們由周裕鍇另外一篇〈夢幻與

真如蘇黃的禪悅傾向與其詩歌意向之關係〉可以得到更為深刻的詮釋

在〈夢幻與真如〉一文中作者主要是從宋人接受禪宗的兩種禪悅典型進

而分析這二種範型與詩歌意象選擇之間的關係宋代文人接觸禪宗一來在參禪

的過程中可以獲得愉快的感受此即「禪悅」二來佛禪能有效地消解「倫理政

治與個人存在的衝突」從存在論的意義上揭示了人生狀態徹底解決「儒門淡

薄收拾不住」64的不足之處文人崇奉南禪恰好回應了自身的人生課題與心

靈需求65所以五家七宗各有所好除了受到歷史(時間)和地理(地域)的影

響外文人的「真性」底蘊自當更為關鍵由此視之生命情趣截然不同的蘇

黃二人其性格在和禪門宗風相互加乘之後於是各自蘊釀了特色鮮明的禪學主

題如蘇軾廣泛接觸大乘經典深得「十喻」之義因此在其詩歌創作之時便

多次闡述般若空觀以「人生如夢」的主題具體行之選擇詩歌意象時除了運

用佛經典故之外更因自身對於世界短暫性質的認識特別強調「瞬時激變」的

動態形象的捕捉呈現蘇詩動蕩明快的風格66而庭堅對於禪學中的「心性哲學」

最有領悟對他來說禪乃治心之本目的在於完善道德人格以心性覺悟證得

安身立命之本是以他對認知本源的般若空觀興趣不大將全部重心擺放在「真

如」的追求上67正是這樣的傾向使然黃庭堅十分自覺地將禪宗的心性哲學

儒家的養氣觀和道家的心齋理論融合為一因此他所選擇的詩歌意象不是作為

虛幻無常的對立存在(如堅毅不屈的金石松柏)就是作為污穢渾濁的對立存

在(如表裡澄澈的秋江出淤泥而不染的蓮花)前者求其「真」後者明其「淨」

往往具備了虛靜沖澹清峻凝鍊的美學特徵由此構成山谷詩學與人格互相輝映

的「壁立千仞」的審美境界68

張晶《禪與唐宋詩學》同樣是以「禪學」作為視角探索唐宋時期禪宗思想

對於詩人心態的滲透並以詩為中心討論「禪」在經過了詩人創作心靈的轉化

之後對詩歌面貌造成了何等的影響作者認為

禪之於士大夫其主要意義並不在於「成佛」的宗教皈依而在於以「如

夢如幻」的人生觀來解脫靈與肉的苦惱困惑69

64 張方平「儒門淡薄收拾不住皆歸釋氏耳」收入釋志磬《佛祖統記》(揚州江蘇廣陵

古籍刻印社1992)冊五卷四十五頁 1949 65 周裕鍇〈夢幻與真如蘇黃的禪悅傾向與其詩歌意象之關係〉收入《文學遺產》二OO

一年第三期頁 68mdash69 66 氏著〈夢幻與真如蘇黃的禪悅傾向與其詩歌意象之關係〉頁 6974mdash75 67 氏著〈夢幻與真如蘇黃的禪悅傾向與其詩歌意象之關係〉頁 72 68 氏著〈夢幻與真如蘇黃的禪悅傾向與其詩歌意象之關係〉頁 74mdash75 69 氏著《禪與唐宋詩學》(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36)頁 2類似論述亦可參考頁 24

22 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

由於中國人的心理結構偏向「現實務實」對於抽象的「遠離現世」並不真感

興趣因此佛教思想能在中土普遍流傳除了自身理論的適用性得到發揮之外

接受者心理狀態的改變絕對是關鍵就本書研究的唐宋詩人而言信仰佛教的契

機最主要的原因還是來自於人生挫折對心靈造成的創傷而「挫折」中最具代

表性者莫過於「貶謫」一事傳統士人一旦遭受貶謫為了消除心中憤懣使

日子好過一點文人大多轉向佛道二家諸如大乘佛學中的「苦空觀」「人生如

夢」等觀念便是藉助於此熱烈流傳相較於唐代宋人對於禪宗的接受的確

較為普遍若要論其修為三教混融的蘇軾更是其中的佼佼者這從作者三番二

次以東坡作為說明的佐證即可發現關於詩人在「以禪喻詩」方面的表現作者

一路尋繹蘇軾在謫黃之後的心靈變化指出詩人「主要是以禪宗的『一念清淨』

『無心於物』的觀念來淡化客觀環境的困窘」70加上對於《莊子》的活用由

此構成他裨補人生的「忘憂理論」作者對詩人心態的觀照極為細膩也一定程

度地呈現了禪風入蘇詩的緣由和成果不過根據作者所言為了擺脫世間憂愁

而被大量接受的視身如夢視人生如逆旅的思想其本質是以佛教「空觀」作為

底蘊然而「『空門』的解脫是以對自身的省思為途徑的但它不是貴身而

是賤身」71既是「賤身」則與宋代盛行的養生風尚在根源上有所牴觸此中情

形為何而蘇軾個人亦頗積極「愛生」平日也熱衷於調養生息合觀言之似

乎可提供我們對於詩人取捨三教理論的標準之認識有助於蘇軾思想研究的完

至於東坡詩與佛教典故的關係則需參考蕭麗華教授的著作蕭教授在二O

O一年撰寫了〈東坡詩論中的禪喻〉探討下開北宋詩禪融合之風的蘇軾其詩

論中散見的佛禪修養並藉此論述蘇門禪喻在宋代詩禪合轍的重要歷史定位首

先作者將蘇軾對於禪學的接受歸因至故鄉眉山的地緣母親與朋友的浸染

最後才是人生經驗的強化由於蘇軾思想具有三教會通的特色因而詩論具備了

「以禪法論詩」「以夢成詩」「詩禪辯證」和「以禪論詩」四種現象然而上

述四種現象中除了「以夢成詩」其餘三種皆可逕與詩人日常習禪的慣性作聯

結此處暫且按下先討論較為特殊的「以夢成詩」因為禪家的本質在於「動

進的心或它對世間生起不取不捨的妙用」72強調「心」的覺察勢必關聯「心」

對生命的認知進一步牽涉「真假」的問題而「夢」與「覺」正是「假」和「真」

最具代表性的二種動作型態是以作者提到「凡學禪者於夢與覺之間體

70 氏著《禪與唐宋詩學》頁 35 71 氏著《禪與唐宋詩學》頁 28 72 吳汝鈞《游戲三昧禪的實踐與終極關懷》(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932)頁 170

第一章 緒論 23

會尤深」73蘇軾習禪多年對此議題更為嫻熟箇中緣由一方面固然是因為

詩人天生資質敏慧感悟力強再者自然是受到《金剛經》的影響蘇軾博覽

佛家內典對《金剛經》更是深有造詣因此以「夢」轉喻人世時不但有聊觀

夢幻視此身如夢之說同時也延伸出了蘇軾對於「前世」的夢喻之說除此

之外夢中得句紀夢境存夢占之舉更不勝枚舉由此可見詩人輾轉於「夢」

「覺」之間思辯的軌跡對我們瞭解詩人審美詩境人生態度與禪學修為皆有助

益然而作者在文中提到蘇軾好用禪語評賞詩作時也不例外但考察蘇軾所

論唐前暨唐代詩作時卻少用禪語74針對此一特殊現象蕭教授未及解答殊

為可惜而蕭教授有鑑於目前研究多未能深入佛典詳考蘇詩中佛家譬喻與佛教

原典之間的關係是以在〈東坡詩中的般若譬喻〉一文中以「般若譬喻」為焦

點審慎爬梳蘇軾詩禪意象形成之由來並就東坡詩中各項般若譬喻的種類和思

想主題進行舉證和論述清楚地分疏了佛家「六如觀」與「十喻」對蘇軾造成的

影響尤其「夢」「幻」「露」等較為常見的文字意象除了歸納其意象特徵

同時還上溯至佛典源頭細數典故意涵細膩地詮釋了箇中涵義75為本文分析

蘇軾對於生命本質的思考提供了極大的助力

一 「生命觀」主題

歷來涉及「生命觀」的研究不少然而仔細考察可以發現「生命觀」一

詞的議題內容似乎眾說紛云鄭惠玲在其碩論中提到以「生命」為主題的論述

研究理應涵蓋的範圍主要有「對生命意義的期待與發揮」「對人生際遇的順處態

度與方法」二者簡單的說除了生物存在的具體生命之外尚應包含人類獨特

思考觀點之下的思想觀價值觀道德觀和審美觀76然而鄭氏對此缺乏舉例

論證使定義未免流於浮泛空虛而書中分辨「人生觀」與「生命觀」之不同在

於前者偏重「對生命過程的往前看往未來設想」與後者「既重生之喜悅而

對未來建構理想但也適時從既有之限定中逆向先為理想預防」77的內涵不全

相似但從筆者自身對於「生命觀」所下定義之瞭解其內容之豐富似乎涵蓋

了作者的全部所言換言之「生命觀」之於「人生觀」應是一種上位概念鄭

73 蕭麗華〈東坡詩論中的禪喻〉收入《佛學研究中心學報》第六期20017頁 257 74 氏著〈東坡詩論中的禪喻〉頁 267 75 氏著〈東坡詩中的般若譬喻〉「聖傳與詩禪 中國文學與宗教國際學術研討會」20041210頁 5mdash9 76 鄭惠玲《名教自然與士的自覺從《世說新語》看魏晉士人的生命觀》(彰化彰化師範

大學國文系在職專班碩論2003)頁 7 77 氏著《名教自然與士的自覺從《世說新語》看魏晉士人的生命觀》頁 7

24 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

文沒有明言其論述標準對於相關議題的開展實有未盡之處另外定義「生命

觀」的還有杜正勝

生命觀牽涉社會組織人生理念宗教信仰和科學(尤其是醫療)知識諸

多層面的問題西周時期禱請的眉壽和戰國秦漢追求的長生可以作

為此一發展脈絡的為兩個定點觀察其中的變化探索兩周秦漢之人

對生命的認識和追求的方式78

杜教授此說主要扣合了醫療史的角度乃是自上古社會「生命追求」的觀念和行

為推衍而出因此是以人體生理系統理論作為切入點詳述中國古代生命觀在

「時代」或「族群」的因素影響下一步一步從具體(形)走向抽象(氣)的本

質認識79值得注意的是人們以「形」「氣」「精」「神」來解釋生命形體的

內外本質這除了可以看出歷來「生命觀」的階段性態變之餘這套本質認識論

經過不斷的發展促成了中國養生文化的成形對日後的哲學思想醫學與醫

療皆有深遠的影響80杜教授的研究乍看之下與本文涉及的主題似乎並不相關

然而人類對於生命價值的追求最早都可溯源至「長生」的渴望上古的「生

命意識」雖然缺乏文學性的審美內涵換個角度卻是另一個層次且更為根源

的生命追求因此本文雖以宋人生命意識為題但考量到觀念與意識的源遠流

長對於前代前前代甚至古代先民的各種生命面向都應有所瞭解在實際研

究的過程中或許可提供另一個不同的參照面向

另外錢志熙的《唐前生命觀和文學生命主題》一書可說是近年來結合「生

命觀」與「文學主題」研究著作中最具系統者錢教授認為所謂生命觀念

指的是一種「上升到哲學層次的生命思想」包含的部分有二一是生命本體觀

即對生命本身的性質的認識二是生命價值觀即對生命應有價值的把握和判

斷且後者是建立於前者的基礎之上的81本書在呈現此一議題的思考脈絡時

採取「通史」的觀點從最早的先民之生命意識開始一直到唐代為止共分為

神話時代詩經時代先秦諸子時代秦漢時代魏晉時代南北朝時代六大階

段運用「理性生命觀」與「非理性生命觀」這對概念考察各時期生命本體觀的

進展狀況再進一步以文學創作為對象分析生命意識對於詩詞歌賦等文類的滲

透情形

78 參見氏著《從眉壽到長生醫療文化與中國古代生命觀》(台北三民書局20054)頁

158 79 氏著《從眉壽到長生醫療文化與中國古代生命觀》頁 302mdash305 80 氏著《從眉壽到長生醫療文化與中國古代生命觀》頁 305 81 錢志熙《唐前生命觀和文學生命主題》頁 3

第一章 緒論 25

首先神話時代是各種神秘非理性的生命觀念的發生期先民對於生命意

識的推想主要表現在死亡現象的觀察與解釋由於人類「死亡」概念是透過大

量經驗法則(觀察到他人之死進而聯想凡人必死)的累積而形成因此在較

早的階段當中先民對於「死亡現象」的理解內涵始終處於一種變動的狀態一

直到要先秦諸子時期方才開始對死亡作出哲學的論證進而思考其中的意義82

此時先民在意識到死亡現象的不可逆之後選擇非理性生命觀導向更為神祕高

遠的境地藉以迴避現實的衝擊因此我們從目前遺留尚存的神話內容探知

這種「非理性」的發揮造就了靈魂觀念的發展和一系列長生不死的幻想不但構

成了後來一切宗教的觀念基礎同時不死幻想延伸出中國文學主題中重要的「仙

鄉」意識對於賦學與六朝的山水詩歌影響尤其深遠83到了第二階段先秦時

代生命意識有了實質意義的轉折觀其具體呈現可從「文學」與「哲學」二

方面加以著手文學方面主要指的是《詩經》《詩經》在內容上雖然部分留

有上古時期長生幻想與生殖崇拜等非理性意識的元素然而整體看來詩人對

於現實生活的描寫充份展現人類對於死亡已經司空見慣穩固的宗法觀念沖淡

了個人對於死亡的恐懼在某個程度上標誌了非理性生命觀的消退等於是宣告

了世俗理性生命觀的時代已然來臨84而哲學的部分則因思想家對於生命價值

取向的不同而產生儒道二種典型道家認為生命最高的價值在因循自然實踐

自己的生命規律故儘管老子和莊子對於生命的體驗有所不同但他們「全生」

的前提是一致的尤其莊子透過浪漫的文學表現加強了他生死觀念的散佈對後

世文人來說恰好提供了精神上超越死亡的自由典型85相較之下儒家對於生

命價值的掌握主要是從道德本體論的角度來思考的由於早先人們在追求長生

不老時認為人類長壽與否的關鍵來自於上天對於個體「道德實踐」的審判順

此邏輯加以推論「德」與「壽」之間便產生了極為密切的關係直接影響了儒

家認為生命問題乃是道德之源的看法86儒家的另一重要特色在於生命價值的社

會化傾向這使他們發展出社會位階凌駕於個人之上的「大我」優位思想是故

個體的價值只有透過實踐倫理道德等社會價值方為正道綜合上述對於儒道二家

考論以此觀照蘇軾思想實有發厥精要的作用對其人生信條的瞭解極有啟

時至戰國至秦漢時代養生思想正式出現養生的思想根源於人類維護生命

的本能從原始先民與環境的生存奮鬥行為中逐漸隨著生命價值的撅發而往「益

82 氏著《唐前生命觀和文學生命主題》頁 11 83 氏著《唐前生命觀和文學生命主題》頁 14mdash22 84 詳見氏著《唐前生命觀和文學生命主題》第二章 85 氏著《唐前生命觀和文學生命主題》頁 53 86 氏著《唐前生命觀和文學生命主題》頁 57

26 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

生」「養生」的意向發展同時豐富了行為遵守的細則值得注意的是這股風

潮不只帶動了社會各個面向的運作與提升(諸如藥學五行思想等)同時養

生思想和政治思想的會通促成了中國古代民本思想的萌芽其中「養生為治國

之本」的概念更成為戰國至漢代最富特色的思想87中華民族「樂生」的優良傳

統便是幻生自此一背景中的生命自信與樂觀到了漢代宇宙自然的大生命觀成

形皇權的急遽昇高代表了整個時代的主流意識傾向於忽略個體生命價值與內在

需求是以此時「小我」的意識淡薄在文學的表現上呈現了「哀傷時命不合」

和「悲士不遇」二大辭賦生命主題強調了現實與自我的矛盾這是漢代辭賦家

對於屈原生命主題的繼承與發揮只是屈子那種「殉道式」的悲壯意識遭到弱化

在大一統的政治格局之下轉為個體體現生命困境的「時命觀」其中的代表者

是賈誼88值得注意的是作者援引司馬遷在〈報任安書〉中將文章創作視為實

踐生命價值的一種做法89尤其漢代盛行擬騷之作以現代西方理論中的「讀者

反應對話」角度來看似乎大有可說之處對於後來文人(如蘇軾)亦影響重

大是故就此而言欲探索漢代文人或蘇軾的生命觀時理應將屈原視為重要

的文學淵源來詳加考察或許能有所發現另外錢志熙在討論漢末樂府詩時曾

說「漢末文人在表現生命主題上的最大成就還不是對自身生命價值觀的展現

而是在其表現的一切生活境界中都滲透著的生命意識將生活境界升華為生命境

界」90其中最重要的四個主題則為根植於人性與人性之中的愛情友情別情

離思91錢教授此一說法提供了本文在定義「生命」議題時的重要參照同時

他對個別詩人的精彩論述也為筆者在論述詩歌生命情調時作出最好的示範非常

值得參考

除此之外較具代表性的還有陳威伯《盛唐詩人生命觀之研究》此書相對

於錢志熙的「通史」觀照方法將唐人生命觀擷取而出獨立觀之其目的是為

了糾正歷來在歸因唐人多元價值觀之成因的平面化傾向作者認為詩人藉由詩

作呈現的複雜思想和價值取向代表的是個人心境遷變生命歷程作詩情境和

目的的折衷結果因此在研究方法上重點放在傳統儒釋道三家對於詩人思想

心理的影響以及詩人對於傳統思想的研究態度從中推導出盛唐詩人的生命態

度與人生實踐從個人生命史的角度來考量作者運用思想與心理分析的研究取

87 錢志熙《唐前生命觀和文學生命主題》頁 104 88 氏著《唐前生命觀和文學生命主題》頁 120mdash133 89 即「古者富貴而名摩滅」一段強調《周易》《春秋》《離騷》《國語》《孫子兵法》helliphellip等

書皆「大底聖賢發憤之所為作也」「此人皆意有鬱結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來者乃如

左丘無目孫子斷足終不可用退而論書策以舒其憤思垂空文以自見」參見【漢】司馬

遷著【民國】韓兆琦選注《史記選注》(台北里仁書局2000)〈報任安書〉頁 1210 90 氏著《唐前生命觀和文學生命主題》頁 182 91 氏著《唐前生命觀和文學生命主題》頁 182

第一章 緒論 27

徑大致是適當的但受到唐人尺牘數量稀少的因素所限本文在研究材料的揀擇

時只大量援引《全唐詩》缺乏更為廣闊的史觀視野如此一來要達到作者

所言「著重在『行為人』的部分加以研究」92並不容易恐有「失真」

的危機不過本文在歷述中國傳統三教的生命觀時分別就儒家三不朽莊子

與禪宗神仙與淨土養生與享樂仕與隱等觀點進行了清楚的論述雖然在「養

生與享樂」一節中作者解釋古人「生命存養」的思想淵源分別來自於儒家的孝

義全忠佛家的超生了死和道家的全生保真然而在描繪唐代之前各朝的享

樂意識時作者明顯忽略了建安到六朝這幾個「生命情調」極具特色的重要時期

尤其是古詩十九首闕此何以成之畢竟唯有針對前代累積的生命意識有所覺

察一旦進入唐代研究才能分辨其中的承續與轉折在進行詩人的個別研究時

才能更為得心應手

至於內文主體也就是分論盛唐詩人生命觀的部分作者挑選的研究對象有

李白杜甫王維孟浩然岑參與高適其中較符本文需要者有李白杜甫

王維等人志懷高遠的李白由於並未如願在仕途上有所發展所以生命情調的

主旋律環繞著生命無常的慨歎而展開藉助「酒」的情感作用來消除死亡的恐懼93根據作者的闡述李白的悲劇根源在於他沒有尋找到一份值得寄託身心的終

極價值是以他的好酒應是出自於一種察覺「人生虛幻」後卻尋無出路的矛

盾與恐慌雖然企圖自我麻痺仍然無法掩飾其深層的憂傷所以其人生境界無

法超脫相較之下杜甫也面臨生命理想與現實生活的衝突並且在不遇之外

還遭遇病苦與老苦的折磨然而老杜在多重打擊之下為自己尋找到「詩」和

「酒」作為生命的出口一方面充分宣洩不豫的情緒另一方面藉助詩中強烈

現實的關懷傾向詩人將「一己的痛苦昇華為對社會弱勢人們的關懷」94由此

一來「小我」的不幸便在「大我」中獲得了釋放相較於李杜王維屬於另

一種典型的生命觀王維早年仕途得意然他秉賦早慧並未將生命價值寄託在

功名之上反而從幼年失祜的經歷中了悟了「無生」的境界95因此以佛教作為

最後心靈的依歸呈現在文學創作的面向則以「無生」和「隱逸」為摩詰詩的

二大主題王維的仕隱狀態值得注意這是因為「出仕」對他來說並非個人積

極追求的人生目標只是一種獲得經濟的生存方式所以當他陷賊而不死還

歸唐朝時仍能在眾臣輕蔑懷疑的眼光中繼續生存箇中關鍵便在於「身心分離」

的生命態度將為了經濟目的而拘限於官場的「身」與內在恆定價值依託所在

92 陳威伯《盛唐詩人生命觀之研究》(台北文化大學碩論2000)頁 3 93 氏著《盛唐詩人生命觀之研究》頁 63mdash91 94 氏著《盛唐詩人生命觀之研究》頁 120 95 陳威伯「所謂『無生』依照佛教的說法一切的存在皆在的世間生滅變化了悟這種幻有的

生滅變化後的絕對境界就叫無生」參見氏著《盛唐詩人生命觀之研究》頁 126

28 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

的「心」判然二分按作者論述

此乃藉由內在價值的肯定而將外在的物質世界否定藉以消弭現實與理

想之間的對立更進一步來說外在的世界既是「世上皆如夢」那麼需不

需要放棄外在的事物已經無所謂因此仕與隱的衝突亦得由此解決96

由此可知王維選擇亦官亦隱的生活方式一來固然是出自於在理想與經濟現實

間取得折衷的必要二來也緣於詩人不具備儒家「奉儒守官」的用世志意因

為外在世界已被他用經濟條件的眼光加以貶抑了因此相較於東坡雖然同樣

是依違在仕宦與隱退之間也同樣有著「人生如夢」的想法但受到生命底蘊取

向不同的因素影響二者的生命境界自然無法等同視之王維的例子實可作為東

坡研究的借鑑藉以照見古代文人較為消極的生命態度

第三節 研究範圍和方法

一 研究範圍

(一)「生命觀照」的定義

大抵宇宙間的「物」皆可分為「有生物」與「無生物」二種其中最大的

差別即在於「有生物」比「無生物」多了「生命」然而何謂「生命」以字源

學的角度來分析「生」殷代卜辭與西周金文寫作「 」从「 」从「 」

原是模擬草木生發於地之形到了東漢許慎《說文解字》云「生進也象

草木生出土上」97在原始本義之外已逐漸引伸為「事物的發生」成為一切「從

無至有」的泛稱進而衍生「誕生」「孕生」「生育」「出生」「生產」之意

與「生命孕育」的概念密切相關98若以最普遍的觀念來表達「生命」是一種存

在對所有的生物來說不外乎「生存壽命」之謂也99因此生理學觀點又將「生

96 氏著《盛唐詩人生命觀之研究》頁 129 97 【漢】許慎撰【清】段玉裁注【民國】魯實先正補《說文解字注》(台北黎明文化事業

投份有限公司1998 十二刷)頁 274 上 98 以上參考李霞《生死智慧道家生命觀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頁 157 99 台灣中華書局編《辭海》(下冊)(台北台灣中華書局股份有限公司198111 大字修訂本

台廿版)頁 1956據筆者翻閱坊間各家字典辭典多以此說定義「生命」

第一章 緒論 29

命」演繹為「一套具有生長生殖能力的系統」100

主要即著眼於生長變化的特色

相較於其他無生物多了「知覺」的能力作為特徵然而即使同樣具備生長變

化的能力世界上的生物仍有高低層次的分別層次最低的生物如草履蟲依次

為不會思想的植物能思能動的動物等而在所有的物種當中又以人類最為特

出針對人類與其他物種狀況相異的現象德國哲學家恩斯特卡西勒(Ernest

Cassirer1874mdash1945)曾說

(與動物相比)人的功能圈不僅僅在量上有所擴大而且經歷了一個質的變

化在使自己適應於一個環境方面人彷彿已經發現了一種新的方法除

了在一切的動物種屬中都可看到的感受器系統和效應器系統之外在人那

裡還可發現可稱之為符號系統(symbolic system)的第三環節它存在於

這兩個系統之間這個新的獲得物改變了整個的人類生活與其他動物相

比人不僅生活在更為寬廣的實在之中而且可以說他生活在新的實在

的向度中101

按照卡氏的說法世上但凡有生命的物種皆有「感受器系統」(receptor system)

與「效應器系統」(effector system)前者用以接受外部刺激並靠後者對這些刺

激作出反應藉以適應環境爭取生存然而這兩套系統代表的生存能力只停

留在覓飽居安的生物需求層次中無法完全滿足思維發達的人類是以另一種

效用龐雜的「符號系統」應運而生除了用來解釋自然現象之外尚能形成知識

經驗傳承這麼一來非但各種生存竅門與生活經驗得以快速傳播與複製無形

中增加了人類群體生命的保障再者人們攀援抽象複雜的思索能力創造了高

度發展的社會組織在對應於「自然」的生物需求之外開發出另一層次的詮釋

語境「文化」是以一旦「生命」此一語彙進入人類的詮釋系統則「生

命」已不再只是生物學上「單純依靠本能尋找資源以利生存」的「自然生命」

而是必須納入規模更大脈絡更雜的文化系統裡來檢視的「文化生命」具備了

多元繁複的意涵對此我們可參考《中文大辭典》所下的四種定義

一謂生存之壽命猶言性命

100 劉紹寶定義「生命」為一「具有進食代謝排泄呼吸運動生長生殖和反應性等功

能的系統」其中「進食代謝排泄呼吸運動」等能力皆是生物用以維持「生長生殖」

的能力故知「生長生殖」乃「生物」最重要的特徵詳見氏著〈從廣義的生命現象探索外星

生命〉一文摘自網頁httpwwwufoorgtwstudyfk18htm1 101 【德】恩斯特卡西勒(Ernst Cassirer 1874--1945)《人論》(rdquoAn Essay On Manrdquo)(台北

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0)頁 36

30 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

二指人生之內容或其表現

三指某種活動延續之期間(如政治生命)

四指藝術作品的中心思想或情趣即其精采之所在(如有生命的畫)102

以上四種定義除了「轉喻」的修辭例證之外(如第三第四條)主要指向二

個層次一生物學上的生命包含個體存在的時空範圍生存活動屬於較低

階的基礎含義二文化意義的生命由於擁有獨特的「符號系統」人類相較

於其他只會依循本能維生的生物精神活動特別活躍因此人類社會在生存競

爭之餘還發明了政治經濟藝術體育helliphellip等等目的與成效各不相同的領域

或技藝所有的內容集合之後便是所謂的「文化」如此複雜且活躍的心靈

在持續運轉精益求精的情況下自然衍生出對於更高層次存在意義的索求因

此生命的意義與價值開始受到關注和反思進而構成「生命」定義中層次最高

的「文化生命」由此可知「生命」的內涵包含了具體的「生存競賽」與抽象的

「文化追求」舉凡生死意識社會組織人生理念宗教信仰和科學知識helliphellip

等全都涵攝其中駁雜的程度可見一斑

嚴格說來要深入且完整地探討「生命」的內涵由於涵蓋的範圍太廣難

度其實很高若以學門的角度來取徑大致上思考「生命」可從「生物學」與

「人類學」二大觀點切入前者著重生物生存的各個面向屬於基礎的生物層次

分析適用於「存在」當中所有具備生命的對象後者以人類的角度出發探討

的是社會與文化狀態的發展問題屬於較高的精神層次乃心智活動較為活躍的

人類所獨有人類和其他動物比較起來的確擁有更為高段的思維能力所以學

習期特長屬於一種「文化生物」故能運用文化符號以累積各種經驗與知識

持續地創造出許多獨特的文明產物發展精緻文化然而人類終究還是動物的

一種文化發展的程度再高也必須建築在生物生存的基礎之上換言之在進

入一切抽象高明的社會文化層次之前人類都須滿足生物本能的需求西方人

本主義心理學家馬斯洛(Maslow Abraham Harold1908-1970)曾提出著名的

「需求層次理論」認為人類生存時必須面臨五種不同層次的需求挑戰由低至

高分別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群需求受尊重需求自我實現需求

第一層次生理的需求也就是維持生活所需各種物質的需要例如食衣

102 林尹高明主編《中文大辭典》(普及本)(台北中國文化大學出版部199310 九版)(六)

頁 9445筆者檢閱坊間字辭典發覺各家對於「生命」的定義在大體上雖已形成共識但各

有著重之處其中林尹高明教授主編之書陳義既多條列又明較符合本論文討論需要故

援引之

第一章 緒論 31

住行等

第二層次安全的需求希望生活有保障有工作可以維持收支沒有威

脅人身安全的因素等

第三層次被接納的需求即指感情和歸屬上的需求包括社交需求愛

交往和友誼等

第四層次尊嚴的需求需要被尊敬也需要自尊以及地位和名譽的需求

第五層次自我實現的需求儘量的發揮自己的潛能使自己生活有意義

有抱負103

按照馬斯洛的設定人們大致是依循著上述的五個層次的需求來實踐生活的也

就是說在前一層次得到部分滿足後下一層次的需求才開始轉為迫切在這五

層次當中「生理」「安全」乃是維持生命所必須因此只要是活人前二層

次的需求幾乎都已得到滿足然而每個人的條件不同開發出來的心理需求也

不盡相似是以能夠到達的最高需求層次便有差異由此顯示出各不相同的境界

高度我們可以想像的是因為人的層次不同可能擁有的思考角度和高度也跟

著不同因此看待事物時觀照的層面與深度就不可能一樣這麼一來對於生

命中重要目標的設定自然會依照個體不同層次的心理需求表現出彼此間極大

的差異性並在一連串的生活實踐之後呈現出個體獨特的生命意義和價值追

求舉例來說中國古代知識份子可能會將仕宦生死倫常藝術等議題視為

思考目標使其生命成為文化實踐的一種具體形式充滿了文化的況味當中的

價值選擇和生命情調便與一般目不識丁的販夫走卒完全不同顯示了層次分明的

生命觀由此可知對於努力滿足生命中各項需求的人來說生物的生存問題固

然無法避免在這之上還存在更高層次的生活意義即使不是每個人都有思索

生命的自覺思維然而只要心靈活動依然持續人們就會持續受到驅使往更

高的需求層次邁進因此「生物生存」與「生活意義」可說是生命觀的二大柱

石尤其後面一項攸關價值的選擇在說明個體生命意向時更具有代表性

回到本論文「生命觀照」的主題「觀照」(contemplation)一詞來自佛教

指的是「以智慧法眼觀察認識事物實相」104然而何謂「智慧法眼」李英武

103 詳見張春興《現代心理學》(台北台灣東華書局1990mdash1991)頁 233-235馬斯洛有

感於理論的不足晚期特別深化發展「自我實現需求」之層次發現了一系列發展的需要謂之

「存在價值」(being-values)內含有十四種不分優劣的價值特徵完整完善完成正義

活躍豐富單純美善獨特輕鬆樂觀詼諧真實誠懇現實自我滿足請見【美】弗

蘭克G戈布爾著呂明陳紅雯譯《第三思潮馬斯洛心理學》(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

2006)頁 41mdash43 104 袁賓主編《禪宗詞典》(湖北湖北人民出版社1994)頁 235

32 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

指出「法是真理眼是智慧以智慧通達真理即得法眼淨」105換言之「觀

照」是能以了解佛法真理的眼光對事物加以通澈理解即以人之智慧觀看察照事

物之真理106由此推論所謂的「生命觀照」可以界定為「對生命現象或本質的

觀察與認識」且因生命是指會生長變化的個體或存在所以進一步來說「生

命觀照」就是對生命體的生長變化現象或本質的觀察與認識如同前文對於生

命內容的界定生命的存在現象包含了「生物生存」與「存在意義」二大範疇

生物生存從「個人」的角度出發如同馬斯洛的心理需求層次理論所說乃是

一連串層次高低的需求滿足最基本的如生活物資的獲取對周遭環境的認知

人我關係的經營與互動自我安頓與情感歸屬乃至最高階的自我實現要求皆屬

之除此之外由於人類是群居的動物在難以離群索居的前提下從「社會」

的角度「生命」的意涵還包括了國家民族的認同問題對於自我社會定位的認

知與期許社會現象的觀察文明經驗的傳承helliphellip等等由小到大由近至遠

由內而外由具體到抽象「生命觀照」探討的面向雖然廣泛但大致是從個人

在成長歷程中所遭遇的實際內容出發綜合理性認知與感性體悟而得出的一種

「充滿情感的理解」某些秉賦優異的個體在持續的發展之下到了一定的層次

即可到達「人生智慧」的境界象徵了人類文明所能追求的精神極致呈現在文

學的創作之中便構成了文學之所以觸動人心的重要原因因此本論文便是基

於上述理由在蘇軾的生命情境中擷取了對於古代知識份子來說影響最為重

大的幾個主題加以討論期待能夠更加切合「生命」的主題填補宋詩研究和生

命意識史中相關議題的空白

(二)版本說明

蘇軾成名既早在宋代可說是家喻戶曉的文學巨星107死後其詩文雖一度因

黨禍復起而列入禁書然政治禁令擋不住文學感染力的強勢傳播有宋一代各

種蘇詩刊本即有二十種之多108此後儘管各代文風殊異但蘇詩在眾多註家的努

105 李英武注《禪宗三經》(成都巴蜀書社2005)頁 391 106 項楚「觀即『觀照』以智慧觀見事物之理」(見氏著《王梵志詩校注》(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10)下冊頁 790注一)所謂「真理」指的是事物之本質與意義

另可參考袁賓的說法袁賓認為觀照是一種「禪者觀察事物認識真理的智慧眼光」見袁賓

主編《禪宗詞典》頁 121 107 關於蘇軾受歡迎的狀況有許多資料可以佐證比如在他活著的時候詩文不單只在國內廣

為散佈聲名甚至遠播契丹連高麗使者過杭州都還「求市蘇軾之集以歸」(詳見孔凡禮《蘇

軾年譜》上冊卷 16頁 363)《邵氏聞見錄》卷二十更記載了他由海外歸毗陵時坐船中

而「夾運河岸千萬人隨觀之」的盛況(見【宋】邵博《邵氏聞見後錄》(北京中華書局

1997)卷二十頁 160)聲譽之隆可以想見 108 【宋】蘇軾《蘇軾詩集》冊一孔凡禮〈前言〉頁 14

第一章 緒論 33

力之下到了清代已蔚為大觀其中以馮應榴和王文誥的註最為著名按孔凡

禮在《蘇軾詩集前言》中的介紹馮氏是以查慎行《蘇詩補註》為底本「『取

王施查三註』擇精去複『援證群書』『考稽辨訂』」而成《蘇文忠詩合註》

五十卷109而王文誥的《蘇文忠詩編註集成》四十五卷乃是按照蘇軾年譜詳細

繫年而成本論文考量研究時須以詩人生平和詩作二者合併觀照的方式反覆進

行因此在權衡之下採用王文誥版本閱讀期間搭配孔凡禮《蘇軾年譜》(全

三冊)對王註論審未精的錯誤之處加以校正以求翔實

在其他重要的參考文獻部份蘇軾文章本論文採用的是孔凡禮點校北京

中華書局出版的《蘇軾文集》(全六冊)蘇詞則以鄒同慶王宗堂的《蘇軾詞編

年校註》(全三冊)為主其他參考資料版本將於論文注釋中詳細註明此處

就不多加介紹了

二 研究方法

人文學科的研究工作基本上都會牽涉到「研究資料」與「資料分析」二個部

分因此若要討論研究方法首先須對上述二者有所界定在「研究資料」方

面本論文以蘇軾為研究客體自須熟讀東坡所有著作但是東坡並非全然獨

立的生命體從他出生到死亡為止必曾存在一個與之互動的人際網絡在此一

網絡中關係由親至疏包含了親人同儕後輩和互不相識的時人由於他們與

蘇軾同時或許曾經與之接觸彼此深切瞭解或者未曾識面只是風聞行誼

但無論如何這些人相較於後來研究者手中掌握了對於詩人的第一手資料他

們的著作自然值得參考在此筆者先依關係遠近將所謂的「時人」略分為三

(一) 師友親朋如歐陽脩蘇轍黃庭堅秦觀李廌helliphellip等他們與

東坡素來友好關係匪淺閱讀其人之作不但可瞭解蘇軾與重要他人

的情感往來狀況同時可從尺牘中窺知詩人對於事物的各種看法另

外蘇軾繼承歐陽脩之處多矣由此著眼大致可以勾勒出儒生蘇軾思

想之從來

(二) 政敵與競爭對象如王安石或二程安石與二程分別在政策和思想

二方面與東坡互不相容敵對的雙方互有攻詰這一類的文獻最重

109 【宋】蘇軾《蘇軾詩集》冊一孔凡禮〈前言〉頁 16

34 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

要的貢獻是它們提供了一個全然不同的視野使讀者能對詩人的各個

面向(無論好壞優缺)有所了解因為個體在實踐生命時自我的主

觀呈現固然重要但別人給予的評價也是構成生命面貌的重要環節

乃觀照生命時無能或缺的部分正反優缺彼此相照生命才有完

整的輪廓

(三) 無交集的時人這一項主要以東坡不相熟的詩話作者為主如寫作

《春渚紀聞》的何薳《春渚紀聞》向來以記載蘇軾軼事聞名作者何

薳雖傾慕蘇軾但二人來往並不密切經由片段軼事的描述這一類的

文獻如同鏡子般反映了蘇軾行走江湖的真實身影不但說明了東坡是以

何種形象為北宋時人所喜愛與接受同時也讓我們更加了解當時的社

會形態對詩人形象的重建極有幫助可補充官修史書之不足

以上三種若以形象化的語言來表達第一類有如沐浴在陽光之下的詩人著重

其本質與正面形象第二類反之可視作背光的暗影二者並存則形象方趨於

具體而第三類則有如背景非但可為詩人形象添加色彩同時亦為讀者提供了

深入理解的語境再者有關後人文獻的方面由於蘇軾藝術成就(含文學書

晝審美helliphellip等方面)十分傑出成為宋代以後文人評論的重要對象相關文獻

極多對研究亦多所助益有鑑於此四川大學中文系唐宋文學研究室將散見各

處的篇牘文章集結為《蘇軾資料彙編》五冊給予後來研究者極大方便研讀這

類文獻主要可透過歷時性的觀點瞭解各個時期的蘇軾接受史比對評論者本身

的學識背景對於蘇軾形象研究頗有正面的幫助況且古人讀書既博且熟常

在隻字片語中透露許多獨到意見相當值得參考

為了掌握時代背景史書思想著作亦在參考之列如對北宋政治時局記載

甚詳的《宋史》《宋史紀事本末》《續資治通鑑長編》等書尤須參考閱讀這

些書目除了有利於還原當時的官場氣氛同時考量到蘇軾本身「學者官僚

文人」三合一的身份取向歷史情境的純熟掌握將有助於我們對詩人行為動機的

判讀110另一方面「資料分析」牽涉到的是詮釋觀點問題由於本研究以「生

命觀照」作為蘇詩的切入點問題本質在於人生哲學的探討因此在正式論述

詩人觀點之前理應考慮中國儒釋道三家的思想這是因為傳統三教的思想

核心皆以生命哲學為底蘊對中國士人的生命哲學向來具有深遠的影響對「三

110 當然除了正史之外當代的史學著作也在參考之列如以「士」階層為論述核心的余英時

《士與中國文化》《朱熹的歷史世界》關注黨爭的沈松勤《北宋文人與黨爭》蕭慶偉《北宋新

舊黨爭與文學》介紹當代宗教概況者如潘桂明《中國居士佛教史》謝路軍《中國道教源流》

或者針對時代思潮進行全面性理解的史學研究像葛兆光《中國思想史》等皆屬之

第一章 緒論 35

教融合」的東坡更是如此故本文除了瞭解中國傳統三教的人生哲學內容外尚

須分析這些哲學思想對詩人所產生的影響至於「資料分析」的部分本論文將

視論述的需要來決定採用何種理論方法加以分析譬如以心理學的角度來看

蘇軾的生命觀照實與其生命歷程息息相關具有階段性成長的特徵正好可以引

用皮亞傑(Jean Piaget1896-1980)的「認知發展論」(cognitive-developmental

theory)作為分析模式尤其皮氏學說中的「適應」(adaptation)的觀點正好能

夠提供我們洞見詩人處逆時的適應行為及心理狀態因此成為本文重要的參照理

論詳細論述請見各章節內文撰述

以下為本文各章章節大要

第一章緒論此章說明以「論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為題的研究動機目

的取材範圍和研究方法首先詳述研究動機強調在「言志」的抒情傳統之下

選取人生際遇特殊的蘇軾作為「生命觀照」的研究對象有其意義再就前人相關

研究成果作一介紹和檢討預先確立本文的立論基礎和研究價值進而說明本研

究所欲採取的研究方法最後參考文獻資料對「生命」「生命觀照」等詞作出

定義以利開展後文

第二章論述蘇軾詩中的仕宦及隱退情結本章探討蘇軾人生最重要的仕宦

主題想解決的問題有三一蘇軾早懷隱逸之志為何執意追求仕進二進

入官場之後既已發現「理想」與「現實」之間巨大的落差因何想退能退卻

始終未退三蘇軾長年徘徊於仕隱之間對他的人生造成了何種影響至於

為何要討論這三個問題呢首先蘇軾個性向來不拘小節生長環境又與佛道二

家淵源甚深然從東坡年少時以「范滂」自期的表現看來他選擇依循儒家「用

世」志意心中應有極為深刻的理想存焉而這個根深蒂固的價值觀或許正是

日後當他匍匐於仕宦道上無論處境如何慘澹仍然堅持不退的重要依據而他

長年處於貶謫的境況更為其「生命觀照」帶來了重要的轉變契機與後續效應

在某一程度上決定了晚年蘇軾人生境界達至超曠的可能因此本章擬先分擘蘇

軾的仕宦歷程將其一生按照「順境」「逆境」劃為二類以為梗概第一節聚

焦順境的政治實踐除了梳理蘇軾在不同時期的仕宦追求外也要進一步瞭解這

個價值觀是否恆久不變第二節從「順」的對立面立論以烏臺詩案為起點探

索逆境時期蘇軾的心理狀態和人生追求筆者關心的是「隱」之所以只是「誘

惑」而非「實踐」的原因藉著蘇軾在深諳仕宦乃「違己交病」的情況下依然

執意入仕的矛盾情結由此帶出第三節對於貶謫收穫的探討說明能夠「瞭解事

件後果並安於現實」的東坡最後得以走向「超曠」的關鍵因素

第三章論蘇軾詩中的仕宦典型有別於上一章「背景式」的陳述方式本

36 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

章欲以白居易馬少游及陶淵明三個蘇詩典型作為不同階段仕宦觀照的代表「仕

隱情結」既為蘇軾一生憂患所繫隨著現實越趨緊迫內在的矛盾衝突越是激烈

在此之中東坡的仕宦觀照不但會反映在特定的詩文主題創作上同時也呈現

在史傳典型的接受之上要之本文仍以第二章仕宦「順逆」分期為架構以

白居易作為順境代表藉以了解蘇軾的白氏接受實是環繞著「中隱」的出處進

退為核心其次東漢馬少游作為「知足不辱」的求宦代表象徵了蘇軾在現實

與理想的永恆矛盾中一次又一次的自我反省最終構成了一種嶄新的仕宦觀

其本質無異於白氏「中隱」哲學的實踐最後本文以蘇軾晚年最喜愛的陶淵明

作為逆境謫居的師法典型陶氏迴護真我其價值觀不同流俗造就了他拒絕向

現實低頭的個性化行為再者除了「固窮」之外陶淵明不離人居的隱逸方式

亦為蘇軾示範了一個特殊的隱逸觀綜合三者本章在第四節企圖歸納出一個蘇

軾的理想性格彼此對照使我們能夠更精準地掌握蘇軾的仕宦觀照

第四章探討蘇軾詩中對於生命本質的思考與認知前述幾章主要以具體的

生活情境為討論對象然而就「生命觀照」來說「生命的本質為何」才是最

核心的認知目標其中又以「生死觀」最為首要因此本章擬由「生死觀」與

「詩人對於人生本質的思索問題」二大部分構成在「生死觀」的部分由於人

類在極早就已認知到生命現象的特殊性因此本節首先針對漢魏以來各朝代

詩人對於生死現象的觀察理解進行分析按理而言不同的時代心靈對於死亡事

件的思考不會一致從詩文的分析可知漢魏至北宋的死亡觀概況一來可作為論

述主題的背景知識再者身處北宋的蘇軾生命觀與前代所想必定有所因襲採

取歷時性考察有助於理解蘇軾詩中「死亡觀」的深層思維另外「生」與「死」

都可視作一種「時間狀態」的思考蘇軾深受佛家影響故本節欲闢「轉世概念」

一區由宋代盛行文人轉世故事的現象結合詩人的死亡觀加以探討或許有助

於釐清作者最終「文化人格」形成的原因

瞭解蘇軾詩中死亡思考的呈現概況之後緊接著要關注的便是詩人的反應

個體關注生命現象自然會對死亡事件有所思考究竟蘇軾在面對往而不返的「死

亡」本質時心中有何想法由於「死」與「老」二者概念間有極強的聯想關係

因此最常伴隨「畏死」心態的即是「嘆老」的生命焦慮對此蘇軾乃至宋

人在其詩文中頗有陳述而自古以來對抗死亡的因應方法除了假想的「游仙」

之外便是「養生」與「醫藥」觀念的發達取徑於此應可看出詩人對於「死

亡事件」的認知與反應

第五章探討蘇軾詩中對生命意義的終極探索本章銜接上一章對於人生本

質的認知問題主要探討的問題有一蘇軾對於人生價值的思考問題他選擇

了什麼作為自己生命的最終價值二蘇軾的終極追求為何所謂「終極探索」

第一章 緒論 37

本質上是一種「價值選擇」的問題在理解了蘇軾對於生命本體的思考內容之後

緊接著我們便可以問既然知道了「人生是什麼」那麼蘇軾認為什麼才是他

人生的終極追求呢換言之在短暫虛幻的人生中究竟存不存在一個永恆的「不

朽」由於個體對生命價值的認知是以自我認識為基礎本章第一節首先嘗試釐

清蘇軾文化性格的形成與內容藉心理學中自我認知程序(「我想做什麼」rarr「我

能當什麼」rarr「我是什麼」)先就蘇軾自述的部分試探緊接著以蘇軾對自我的

加工為論題透過幾個突出的人生觀來考察蘇軾建構自我時重要的人生價值選

擇在此之後才進入終極追求的部分筆者認為身處中國有名的書寫年代

蘇軾既有天賦又有環境書寫因而成為他極力發展的事業要項之一具有自我

實現的內涵再者書寫可洗滌淨化人心也有轉移的作用因此常被貶謫文

士拿來充作生活智慧積極投入加上文學久傳之後文名可視為另一種生命形

式的延續是以蘇軾寄寓生命於文學之中實是極為必然之事

第六章結論本章擬總結前面五章為了更加扣合題意故以「生命意識

史」的角度歸結出蘇詩中「生命觀照」的重點與特色並在此基礎之上進一

步借用西方人本心理學家馬斯洛的「需求層次論」來分析蘇軾晚年的精神境界

提供有別於傳統「特質描述」之法的另種途徑使人更能掌握東坡精神的實質內

38 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

Page 5: 第一章 - nccur.lib.nccu.edu.twnccur.lib.nccu.edu.tw/bitstream/140.119/35604/5/51001105.pdf · 平、作品賞析和文學趨向為考察的主體,對於操縱文字的「心靈」缺乏自覺的省

第一章 緒論 5

第二節 前人文獻檢討

任何態度嚴肅的學術研究都必須先從前人文獻入手本文既以蘇軾為題便

應當以「蘇軾研究」的研究為首要之務以下將分為二條主線來進行一蘇

軾研究二生命觀研究概況本文以蘇軾為研究客體故先著墨「蘇軾研究史」

一環羅列出不同時期的研究焦點而為了配合《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之題綱

在所有的蘇軾研究中主要以「蘇詩研究」為論述中心進而旁及其他相關主題

再者「生命觀照」屬於「生命觀」的命題故第二部分將以「生命觀」為主軸

探討學界目前幾篇較具指標意義的文章另外尚有其他未曾論及的大量文獻

尤其是作為本研究論述時的重要依據卻未能歸入前述二類當中者考量其參考

價值將在正文論述中視適當情況說明之希望透過本節的寫作一方面使讀者

能從「歷時性」的觀點對「蘇學」的發展概況有所掌握另一方面也透過這

樣的討論來說明本研究的起點行為並在評論的過程中嘗試指出未來可能的發

展方向

一 蘇軾研究

蘇軾是中國文學史上最具代表性的全能文學家這樣的地位使他自然成為

後來學壇的研究熱點按謝佩芬教授所做的調查至二OO三年為止以蘇軾為

研究主題的論文總數已高達三千多筆17其後又過了四年累積成果更為驚人

就此看來說蘇軾是國內外研究得最多的文學家可是一點也沒錯可預見的是

在如此龐大的人力資源作用之下蘇軾研究的議題持續開枝散葉不斷嘗試以多

元的視角切入文本至今已呈現出一個廣袤無涯的文學與文化視野同時在挖

掘問題的技巧與縱深程度上也逐漸走向精緻深入加上研究學會等討論平台的

出現種種力量的匯集不但使蘇軾文獻博得了「蘇海」之譽也直接標示了「蘇

學」體系的成形然而認真說來「蘇學」一詞並非現代的產物依照曾棗莊

教授的說法「蘇學」的概念萌芽於北宋南宋時正式成為專有名詞18宋代之後

17 此數不含「三蘇研究」等複合性質的論文細目請見謝佩芬〈三蘇研究論著目錄〉(上)(下)

(1913mdash2003)分別刊載於《書目季刊》第 38 卷第四期(頁 43mdash128)和 39 卷第一期(頁 51mdash94) 18 如朱熹〈答汪尚書〉中有「蘇學邪正之辨」及「語及蘇學」之語〈與芮國器第二書〉也提及

「蘇氏之學以雄深妙之文煽其傾危變幻之習」既在不同收件者的書信中重覆出現又有穩定的

意指可見此時「蘇學」一詞已被公認和接受在士大夫圈子裡是學術交流時常見的話題詳見

曾棗莊《宋代文學與宋代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頁 141mdash142

6 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

蘇軾之學雖在眾人的簇擁下順理成彰地形成了一股綿延不斷的「學潮」但因時

空變異的不可避免長達九百餘年的「蘇軾接受史」開始由於讀者群性質的殊異

而產生評價高低不等的波幅震盪這意思是說外在環境的變遷往往會造成內

在心靈結構的改組一旦人們的思維方式有所改變時代的審美氛圍就會不同

以此視之內容幾乎固定的蘇軾文本在不同朝代的文人觀看下自然反映了優

劣不一的解讀與評價而一代又一代風格特異的接受者們便成了帶動整個蘇學

研究的主要推手因此若要瞭解這一部歷史悠久且內容龐雜的「蘇軾研究史」

這一路的起起伏伏絕對不能忽略是以本節將歷數北宋至今各個階段的蘇學發

展試圖勾勒蘇軾研究的焦點變換

以下進入蘇軾研究史的概況介紹關於這部份由於曾棗莊教授在二OO一

年主編的《蘇軾研究史》19已有相當完整的探討因此時間分期與部分內容將

參考曾教授等人的研究成果特此說明

(一) 北宋「萌芽」期

北宋的蘇軾研究主要是表現在時人(包括弟弟朋友門人與其他文人)

對他的評價上大體說來詩人的政治人格受到黨爭的影響頗有爭議之處除

此之外蘇軾幽默諧謔的形象深植人心許多詩話都收錄了蘇學士的奇聞佚事

顯見其受歡迎的程度文學創作方面蘇軾獨樹一幟曠逸流麗的文字風格備受

肯定尤其見擢於科舉殿堂後詩人的文名始終居高不墜編本與註本也層出不

窮20另外北宋印刷術發達書刊開始大量編印蘇軾詩文集應運出版普及

一時知識的大量流通為源遠流長的「蘇學」紮下根柢

(二) 南宋「風行」期

由於皇帝提倡21蘇軾受歡迎的程度簡直可以比擬「全民運動」不但研究蘇

19 曾棗莊等著《蘇軾研究史》(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1) 20 以蘇詩為例最早出現的編本當屬嘉祐四年(1059)再次赴京途中三蘇父子合編的《南行集》

(共四十二首詩)蘇軾時年二十四此後詩人聲名益漲各種刊本紛紛出現而註解本方面

當以北宋末期趙次公程縯等四家註為先聲緊接著又有五註八註十註等數量驚人詳見

【宋】蘇軾著【清】王文誥輯注【民國】孔凡禮點校《蘇軾詩集》(北京中華書局1999)冊一〈前言〉頁 15為求行文省便以下皆略稱本書為【宋】蘇軾《蘇軾詩集》 21 宋高宗朝「程學」與「蘇學」盛行其後孝宗最重大蘇之文「御製序贊特贈太師學者

翕然誦讀所謂人傳元祐之學家有眉山之書蓋紀實也」(見【宋】羅大經著王瑞來點校

《鶴林玉露》(北京中華書局2005)甲編卷之二頁 33)孝宗並曾命儒臣郎曄選編《經

進東坡文集事略》六十卷被譽為「一代文章之宗」請見蕭麗華〈東坡詩論中的禪喻〉收入

《佛學研究中心學報》第六期20017頁 251註 26

第一章 緒論 7

軾生平成風年譜出版不下十種除此之外學者也開始投入蘇軾文學的箋註工

作較具代表性者蘇文方面有郎曄的《經進東坡文集事略》詞有傅幹的《注

坡詞》詩則出現了「百家註」流傳至今者如王十朋《百家注分類東坡先生詩》

另有《施顧注蘇詩》一種乃編年註時風所向蘇軾研究呈現百家爭鳴的狀態

「蘇學」也正式成為學術命題之一成果相當豐碩

(三) 金元「靡然」期

金元時期向來有「蘇學盛於北朱學盛於南」之說表面上看來北方

對蘇軾似乎極為崇慕22但究其實質金元文人並非全面性接受只是將焦點集

中在學習模倣蘇軾的創作風格上對其生平與文學研究並不感興趣故學術成

就相對薄弱再者金元二朝時值戰亂文獻難徵後來的研究者囿於史料的缺

乏難以還原當時形勢致使此時期成為「蘇軾研究史」中著力較淺之處

(四) 明代「中熄」期

明代有著名的「唐宋詩之爭」詩壇普遍「宗唐不宗宋」對宋代文學並不重

視然而明人喜愛蘇軾(如方孝孺公安三袁竟陵鍾氏劇作家湯顯祖及名

列後七子之一的王世貞23)儘管研究的風氣不盛作品輯佚卻有長足的發展另

外明代評點派盛行出版過許多蘇軾詩文的選評本有利於蘇軾詩文的普及

(五) 清代「復熾」期

清代學術受到政府大興「文字獄」的影響重點轉往傳統故實的整理清人

不但重新整理歷代流傳的東坡詩注同時重出己意加以箋註現今可知的版本就

22 清初著名學者錢謙益即認為「眉山之學流入於金源而有元好問」見【清】錢謙益著【清】

錢曾箋注錢仲聯標校《錢謙益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冊六《牧齋有學集》

(下)卷 39〈復李復則書〉頁 1344 23 王世貞的態度值得注意按照當時的文學氛圍前後七子倡導的「擬古復古主義」仍為主流

王世貞接續李攀龍主盟文壇凡二十年向來堅持「文必秦漢詩必盛唐」論詩極重格調法度

在王氏的評比中宋詩格調明顯不如唐詩因此抑宋以「惜格」語多鄙薄然而王氏對身為

宋人的東坡頗有好感不但遍覽蘇文並在《藝苑卮言》中大加議論有「懶倦欲睡時誦子瞻

之文及小詞亦覺神王」之語分明有傾慕之意然受制於「今雖有好之(蘇詩)者亦不敢公

言於人」(見氏著《讀書後》卷四〈書蘇詩後〉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台北台灣商

務書局1983)冊 1285頁 1285-48)的文壇風氣只好轉為低調王氏的態度反映了同時代

文人對「蘇學」難以表態的窘境可作為我們瞭解明代蘇軾接受情況的重要參照

8 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

有查慎行翁方綱馮應榴王文誥沈欽韓等數種專長特色各有不同24而

「蘇詩評」正是在「箋註成風」的條件催化下得到了空前的發展比較重要的

有查慎行汪師韓紀昀趙克宜等人其中最特別的是紀昀他幾乎盡評蘇詩

且能自成體系對後人理解蘇詩極有助益而清人對蘇軾的高度興趣更體現於眾

多的詩話詞話曲話賦話中精彩評論處處可見清末張道更出版了一部專

評蘇詩的《蘇亭詩話》將東坡詩研究推向了盛極的高峰生平研究的部分王

文誥將蘇詩繫年與詩人紀年並列齊觀寫成了《蘇詩編注集成總案》可視為南

宋以來蘇軾生平研究的集大成之作在同類著作當中極具代表性

(六) 現當代「熄」而「復熾」期

民國成立距今雖只百年之遙然而中國政治體卻經歷了數千年來前所未有的

變局在由專制集權走向民主開放的過程中除了政治情勢長期動盪國家經濟

岌岌可危的戰亂效應之外東西文化激烈碰撞的結果使得人們的思維模式遽烈

更新傳統文化因而質變另外一九四九年大陸易幟海峽兩岸在不同的政治

型態領導下生態迥異特殊的歷史背景使得現當代蘇軾研究呈現出「時間」與

「地域」交橫錯雜彼此影響的繁複格局而這也是回顧此時蘇軾研究史必須注

意之處

首先以二十世紀初至一九四九年作為第一個時間斷限此時國家正處於內

憂外患戰事方酣的階段學術研究幾近停頓然而正是在這烽火漫天的動亂

氣氛中蘇軾文本的整理工作悄悄地展開了各種詩文全集選集補註本接連

出版主要發行地為上海以蘇詩為例較具代表性的清代大家如查慎行《初

白庵蘇詩補註》馮應榴《蘇文忠公詩合注》和王文誥《蘇文忠公詩編註集成》

都曾多次付印25顯見「編年註」逐漸取代其他二者成為三大蘇詩系統中最受

青睞的一脈26然而學術的榮景終須奠基於穩定的時勢蘇軾文本的重整與出

24 以最常被拿來比較的馮應榴和王文誥為例馮氏樸學出身對考據極有心得故註詩時「援證

群書」再以此基礎加以「考稽辨訂」雖博得「以註見長」之名卻也犯了拘泥字句來歷晦澀

詩旨的毛病至於後起之秀王文誥則以「精熟東坡一生行實」聞名不但重新安排二千七百餘首

蘇詩的次第同時對詩意間有發明增補了紀註之不足立論風格簡明平實然而王氏認為詩乃

「性靈所發」以此論詩則有主觀武斷立論不周之嫌由此可知馮王二人雖然都被視作

清代註蘇集大成者但實際上各具擅場對蘇詩的傳播貢獻極大請見《蘇軾詩集》冊一孔凡

禮〈前言〉頁 15mdash17 25 廿世紀大致出現二次蘇軾文本的出版潮一次是西元 1911 至 1940 年左右大量蘇詩註本傾巢

而出三O年代流行編纂大部頭的「叢書」更使清註蘇詩得到全面出版的機會後來這些琳

琅滿目的詩選集註在八O年代捲土重來構成了上個世紀蘇軾文本的第二波出版狂潮詳細的出

版書目可參考曾棗莊等著《蘇軾研究史》頁 415 26 所謂蘇詩流傳的三大系統一為全集本指收在《東坡前集》《東坡後集》《東坡續集》中的

蘇詩歷代都頗流行二為分類集註本主要指王十朋的《百家註分類東坡詩》在南宋元

第一章 緒論 9

版雖在民國草創時期風行過一陣但似乎只能稱得上曇花一現一九四九年海

峽兩岸展開對峙所有交流一律禁絕二十餘年緊繃的政治局勢迫使學術工作進

入了低宕的「沈滯期」尤其中國大陸在建國的頭三十年風波不斷社會禁忌極

多根本沒有發展學術的條件而蘇軾在長達十年的「文化大革命」中被視作「保

守派」「反動派」「頑固派」「投機派」的典型人物使他更不可能躍上學術的

殿堂負面能量過於充斥此時大陸的蘇軾研究可謂完全停頓蓄積的能量一直

等到文革結束之後才全然爆發許多學者為了摘掉蘇軾頭上「投機反動」的大帽

子極力發表文章為其平反使得七O年代的大陸學壇充斥了對「蘇軾真實形象

與歷史評價」的辯論雜音27如曾棗莊的《蘇軾評傳》即是在此情勢之下的「義

憤之作」28因此極力鋪寫翻案緣由詩人的文學成就反而被忽略了相較之下

臺灣的情勢提供了學術工作一個相對穩定的發展園地蘇軾開始以「大文豪」的

姿態現身在兒童讀物大眾歷史小說或學術專論中並於六O年代成為眾多傳記

作家的書寫對象唯此時作品多傾向於通俗趣味的性質塑造詩人形象時僅能做

到片面的呈現如「風流詩人」「文壇巨擘」「全能才子」之類缺乏深入

而全面性的理解這樣的解讀方式也許是受到傳統「知人論世」觀念的影響因

此此時的蘇軾研究主要以生平與傳聞佚事的介紹最為大宗其他子研究則以

蘇詞得到的關注最多成就也最高詩散文賦策議helliphellip等完全無法與之

比肩尤其蘇詩研究的數量不及蘇詞一半顯見當代對於蘇軾研究的關注焦點

在異文類間呈現了一種失衡的狀態

一九七七年宋碧雲翻譯的林語堂《蘇東坡傳》在台出版幾乎同時完成的

還有張振玉的版本雖然似乎是宋本獲得的關注較多但張本在大陸二度翻印後

流傳更廣對蘇軾形象的定型與傳播助力更大無形中擴大了林語堂東坡傳記的

影響力然而林氏此書魅力何在一般認為這和作者筆下刻劃生動最為相關

林語堂早年留學美德融攝中西的寫作風格自成一家加上生性詼諧對蘇軾

明格外受歡迎三為編年註本主要指施元之顧禧施宿合撰的《註東坡先生詩》四十二卷

元明流傳甚少幾乎失傳然而自清人宋犖邵長蘅馮景等整理出版《施註蘇詩》四十二

卷和《續補遺》二卷後編年註轉為盛行直接帶動了查慎行王文誥翁方綱紀昀等人的註

釋工作影響現今尤鉅以上說法參自曾棗莊等著《蘇軾研究史》頁 414mdash415 27 茲舉數例為證否定東坡人品文學者如〈揭穿蘇軾尊儒反法的兩面派嘴臉〉(《南京大學學報》

19741)〈北宋尊儒反法的反動政客蘇軾〉(《湖北文藝》19752)此類文章多從無產階級的角度

對蘇軾依違在新舊兩黨政策間「務實唯用」的政治態度大加撻伐至於平反的文章極多自 1978年 3 月起陸續發表如王水照〈蘇軾的政治態度和政治詩〉(《文學評論》19783)馬積高〈試

論蘇軾的政治態度和文學成就〉(《湖南師院學報》19783)邱俊鵬〈蘇軾政治思想管見〉(《四

川大學學報》19794)劉乃昌〈蘇軾同王安石的交往〉(《東北師大學報》19813)黃海澄

黃廣華〈蘇軾與王安石變法兼及蘇軾的哲學思想〉(《古典文學論叢》19819)helliphellip等平

反者對蘇軾的政治態度思想及文學創作進行全面的評價尤其著重與王安石間的交游情況企

圖以歷史證據還原東坡形象確立客觀的評價標準 28 此書初稿完成於 1978 年由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19819)1995 年台灣學海出版社出版的《三

蘇傳》其中蘇軾部分即是《蘇軾評傳》的內容

10 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

性格的觀察頗有獨到之處因此儘管他在書中表明對蘇軾人品個性多做解釋「總

是徒勞無功的」29但他以「混合型的人生觀」為揉雜三教的蘇軾定調成功獲

得了眾多學者及讀者的認同最重要的是林語堂特別重視詩人行為的動機和歷

史背景因此舉凡北宋的藝壇消息妓院風情養生學問佛道境況等都被

納入說明之中以此營造出一立體逼真的寫實情境讀來格外引人入勝這是林

氏書寫策略的一大特色現在看來儘管作者所詮釋的觀點以史實的角度來檢驗

並非全無可議之處30但他確實塑造出一個性格多層次形象極鮮活的「擬真人

物」因此成為後繼者撰寫東坡傳記時幾乎必備的參考資料同時也是眾多學者

研究質疑與補正的對象31此書的份量由此可知

在幽默大師的推波助瀾下蘇軾的生平研究正式起飛掀起了一股撰寫傳記

的熱潮至今每隔二三年總會有不同的詮釋版本問世32文學家擁有如此眾多

的傳記分身蘇軾可說是中國文學史上第一人此時臺灣學界除了繼續處理著

述版本等「基本問題」外33東坡事跡的相關研究也方興未艾學者開始留心詩

人的貶謫心情或論其人生困厄或論其謫居經驗大多以點出詩人「曠達」的

人生觀作結從而突顯「詩窮而後工」等文學創作觀點值得注意的是一九七

八年十二月中共政權確立了「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團結一致向前看」和撥亂

反正的指導方針風聲鶴唳的政治氣氛終於和緩下來34在西方思潮大舉傳入之

下對岸的學術活動正式復甦邁向了八O年代「新文學」風潮的路途揭開學

術界豐富多元萬途競萌之研究盛況的序幕

首先文本的輯佚整理再度成為重點詩詞文都有專集出版與民國初

年第一次出版潮不同的是此次的整理是在前人的基礎上精益求精學者們「校」

然後「釋」並非單純的翻印性質另一方面文學研究仍未跳脫傳統格局大

29 林語堂《蘇東坡傳》(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2004)〈原序〉頁 5 30 但須注意的是林語堂在出版之時曾自陳其寫作緣起只是「以此為樂」而已無意把這本《蘇

東坡傳》寫成學術著作(見氏著《蘇東坡傳》〈原序〉頁 5)這樣的定位在後人對之進行評

論時應加以考量 31 如陸以霖〈林語堂筆下的蘇東坡《蘇東坡傳》〉(《出版與研究》第五期19779)王保珍

〈《蘇東坡傳》(林語堂著)的欣賞與補正〉(《書評書目》55 期197711)陳新雄〈國色朝酣

酒天香夜染衣林語堂先生《蘇東坡傳》所提到的東坡兩首詩辨析〉(《教學與研究》15 期

19936)helliphellip等文 32 其中蘇學學者熱衷此事的現象尤其引人注目先後投入蘇軾傳記寫作的學者有劉維崇《蘇

軾評傳》(1978)曾棗莊《蘇軾評傳》(1981)王水照《蘇軾》(198119901993)朱靖華《蘇

軾新評》(1993)洪亮《放逐與回歸蘇東坡及其同時代人》(1993)李一冰《蘇東坡新傳》

(1996)顏邦逸張晶《蘇軾傳》(1998)莫礪鋒童強《蘇軾》(1999)王水照崔銘《智

者在苦難中的超越蘇軾傳》(2000)helliphellip等數量眾多 33 如王景鴻《蘇東坡著述版本考》(台北臺灣大學中文所碩論1969)和〈蘇東坡著述版本考〉

(上)(下)分別收入《書目季刊》第四卷第二期196912 和第四卷第三期19703 34 饒學剛朱靖華〈二十世紀蘇軾文學研究述略〉收入中國人民大學中文系《中國蘇軾研究》

(北京學苑出版社2004)第一輯頁 531

第一章 緒論 11

多數學者致力於延續過去十年對於蘇軾各期文學的研究工作但後出轉精「單

點深入」的研究方法逐漸取代泛論成為最普遍的審題趨向由淺入深集點成

線蘇學學者的努力除了表現在詩學詞學美學體系的建構上還包含了學術

社群的概念萌芽與推廣在中國大陸情勢驟轉的當下西方學界也正蘊釀著「全

球化」時代的到來這是由於工業革命之後機械使用的情況日益普及化與精緻

化人們旅行或運輸的速度加快造成異地知識技術間交流效率的提高資訊

跟隨人們移動的腳步開始流動使全球的知識形成一種非單向的動態連線關係

進而構成了社會歷史政治經濟文化科技等系統整合發展的局面亦即

今日跨領域或文化研究的濫觴「全球化」思潮的擴張宣告了人類文化即將告別

地域互隔的年代激發人們對於生活另一種全然不同的思考其中的一個比較顯

著的影響即是「導致許多新的構成性的具有巨大潛力的社會組織或各種新

的社會群體」35他們(如各種研究和大學群體)通常熱衷於某項議題或理念

藉助網路互相影響展開有別於傳統的研究形式在這個變數充斥的時期研究

視域和研究社群自然也發展出相應於時代的特徵最具代表的即是「蘇軾研究學

會」的出現

一九八O年「中國蘇軾研究學會」成立於四川眉山的三蘇祠自此終結了

過往「以王安石變法的角度為出發」的研究慣法此學會以「蘇軾」為討論核心

每一至二年輪流在中國各地舉行研討會36論文內容包羅萬象翻開過去十餘次

研討會後出版的論文集裡面內容涵蓋面之廣幾乎遍及蘇學的各個層面成效

驚人由於響應者眾蘇軾研究學會在廿餘年的苦心經營下創造了高度的研究

效益曾棗莊教授在評論蘇軾研究學會的貢獻時說道

蘇軾研究學會不僅推動了國內專家學者和「蘇學」受(案錯字當作「愛」)

好者對蘇軾的全面研究同時推動了對蘇洵蘇轍及蘇門四學士的研究

學會還聯繫了日本韓國美國及香港臺灣澳門地區的學者進行了

廣泛的學術交流使蘇軾的研究走出國門使外國人更加了解世界文化名

人蘇軾37

的確若以「蘇軾研究學會」成立的一九八O為分界後來的「全面復興」或

35 J希利斯米勒著郭英劍等譯《重申解構主義ldquo全球化rdquo對文學研究的影響》(北京中

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頁 289mdash300 36 除了眉山之外曾舉行的地點有湖北黃州廣東惠州河南平頂山浙江杭州陜西鳳翔山

東煙臺海南儋州山東諸城江蘇徐州河北欒城helliphellip等地幾乎都是東坡當時行腳之處選

擇這些地點舉辦蘇軾研討會情味與意義兼具 37 曾棗莊等著《蘇軾研究史》頁 453

12 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

許是過去數十年所不能想像的在這個意義上我們可以說「蘇軾研究學會」

提供了海內外所有對東坡感興趣的學者一個研究平台加快了彼此意見交流的速

度而定期的集會和出版更是蘇軾研究衝高數量的重要關鍵另外從學者的

角度來看學會的運作可使他們熟悉彼此對於鞏固學術社群的向心力也有幫

助無形之中一個「蘇學」的「認同圈」於焉形成蘇軾研究開始邁入「組織

化」「系統化」的階段是以饒學剛等人稱之為「真正發展到學術化階段」之時38

新型的研究型態尚不止於此除了上述的學術社群廿世紀最後二十年的漢

學界還面臨了來自西方文論的衝擊和挑戰臺灣方面此時正值眾多留外學人歸

國之際在他們的倡導下西方文論的運用成為未來二十年學壇研究的重要方

法相形之下中國大陸雖然沒有大量的返國學者加以助陣但時勢所趨學術

研究也開始普遍採行來自西方的論文範式產生了一批選題論證都十分新穎的

著作論文另一方面新式研究法對舊有命題也造成強大的影響昔日「骨架已

具」的舊題材被放在多學科交叉的綜合視野中重新詮釋企圖呈現更為立體飽滿

的文化形態為蘇學研究填上血肉視域融合的刺激對學者來說無異於打開研

究的另一扇窗運用經此產生的研究動能來檢視重要的既成題材多能翻轉新

意再者對於許多尚未說清的問題來說現當代的研究方法提供了「知人論世」

以外的另一種切入角尤其當文論與問題的邏輯理路相同時可能就此成為開啟

寶庫的鑰匙研究主軸既已奠定這波「舊瓶裝新酒」的研究熱潮很快地在個人

際遇文學美學思想helliphellip等子領域累積出相當的成果短期內就創造了蘇學

九百年來罕見的盛況

其中與本文關係最為密切的主題乃是生平研究和詩學研究前者的部分

大陸學者孔凡禮的《蘇軾年譜》(全三冊)當仁不讓此書之緣起主要肇因於

孔教授對於清人王文誥《蘇文忠公詩編註集成總案》援引資料未及全面的感嘆

雖說王氏以個人所藏從事著述要籍疏漏在所難免但因「時至今日其書已不

能盡饜人之意」39於是作者在點校《蘇軾詩集》《蘇軾文集》的第二年參考

總集別集類書史書筆記詩話方志金石碑帖中有關蘇軾之紀述撰

寫年譜窮九年之力大功方成《蘇軾年譜》既以補罅前作切合時用為出發

點自然不以單純的資料補充為滿足除了作為底本的王文誥《總案》之外作

者集合了《宋史》《續資治通鑑長編》《續資治通鑑長編拾補》《太平治迹統類》

《宋大詔令集》《宋會要輯稿》《東都事略》等書加上六百多種古代圖籍力

38 參見氏著〈二十世紀蘇軾文學研究述略〉收入中國人民大學中文系《中國蘇軾研究》第一

輯頁 532 39 孔凡禮《蘇軾年譜》(北京中華書局2005)上冊〈自序〉頁 2

第一章 緒論 13

求貼近北宋史實因此作者在行文時不但詳細交待人事時地物之來龍

去脈將目前所有可見的相關資料摘文節錄以供稽核同時幾乎所有的蘇軾

作品都得到了繫年對於許多舊注編年的謬誤也加以糾正此外孔教授還考證

出前人認為無可考的蘇軾交游展現了極為細膩的考證工夫和謹慎的研究態度

這一點從他在運用現當代的論文成果時不忘隨篇附註的習慣亦可看出曾棗莊教

授對此書評價極高言其具備「資料詳實言必有據」「詳而不繁」「考證精核」

三大特點是繼王文誥之後最詳實的蘇軾年譜40作者的用心經營使此百萬鉅

著在當代年譜學研究中異軍突起成為蘇軾生平研究的重要里程碑對後來有志

於蘇學的研究者來說貢獻尤大

卷帙浩繁的《蘇軾年譜》走的是傳統研究的路徑除此之外生平研究還延

伸出了許多分支如前所述全球化浪潮的襲捲造成合科研究之興盛尤其注重

文化意涵的發想八O年代之後「文化研究」當道主要特色一是研究古代文

學時「由單純的價值判斷而轉向文學事實的清理」即文學研究對於「客觀歷史」

的回歸二是重視「歷史文化」的綜合視角企圖以時代的總合「精神狀態」

作為個體或群體研究的參考前提總而言之此一轉型期的重要特徵在於「文化

意識」的覺醒41生平研究受此灌注詮釋內容因而產生了某一程度的微調

即對蘇軾「文化性格」的勾勒與詮釋過往的東坡傳記在描繪詩人時大多著重

「寵辱不驚」形象的呈現藉此推論「曠達」的人生觀按照我們對於蘇軾的理

解這類評語的確切中了詩人安順處逆的精神然而會被選來作為佐證的史料

永遠是經典的那幾則當傳記一再推陳出新事主的形象很難不流於「性格扁平

化片面化」距離「真人」的標準越來越遠筆者認為此類困境的產生主

要是起因於研究者過度專注於傳記主角的「生平本身」未對其生命情境進行全

面性的考量任何事件的發生都有其獨特(且複雜)的語境但因歷史只能呈現

片面的記載後人在解讀時如果不能進行多線評估多方設想很容易就忽略

掉最大特徵之外的其他細節甚至可能將個人從整體的時代氣氛中拔起使研究

主體變得獨立且封閉按照我們對於人類生命型態的理解群居動物本身和集體

的生活型態之間二者理應密不可分因此在進行生平研究時將個體置於較

大的文化脈絡中加以考察應是較好的選擇何況本文關注的蘇軾身為北宋大

家從他擁有的各項條件看來比起一般的研究對象似乎更適合此一方式林融

嬋認為

40 曾棗莊等著《蘇軾研究史》頁 447 41 本段出自傅璇琮為東方出版社「日晷文庫」所作的〈總序〉參見錢志熙《唐前生命觀和文學

生命主題》〈總序〉頁 1mdash3

14 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

文化與個人既然是一種相互創發相扶前進(也有可能是後退)的狀態

而人的存在又是一種必然的「在世存在」那麼個人的得失榮辱則必然的

與文化相關這裡的相關所包含的不僅僅是文化對個人的啟發還有個

人在「詮釋」過後對文化的貢獻helliphellip42

林氏之說突顯了「文化造就個人個人影響文化」的雙向迴旋關係普通人如

此擁有卓越成就的時代名人更是如此蘇軾以文名世活躍於古代文人所能參

與的各種領域他既無法超脫於所屬時代其思想文學自然受到「宋代文化」的

沾潤另一方面詩人在文學藝術各方面的獨到造詣向來又被視作「宋型文化」

的典型這也就是說蘇軾對「宋調」面貌之成形有舉足輕重的影響力一來一

往「個人與文化的雙向迴旋關係」因而形成除此之外從實際的生活經驗看

來人的性格是極為複雜的不但會因應各種生活經驗而產生變動同時也容

易受到外在因素的挑撥出現他人感覺不可理喻的行為古人嘗說識人時要「聽

其言觀其行」正是企圖經由個人與社會互動關係的考察探知其性格基調

換言之性格便是個人身處「文化環境」中「在世存在」的因應態度所以綜

上所述研究者倘若想要呈現一個「真蘇軾」便不可不將詩人置於文化的脈絡

裡加以檢視從而藉助史學社會學政治學甚至經濟學等學科的綜合考察

以期獲致一種較好的理解

這波「文化性格」浪潮引起的迴響十分熱烈各方關注的焦點大多集中在

詩人固有形象的反思企圖重新賦予更為精緻的說解對於蘇軾性格的解釋最

普遍的研究型態是以「時間」為主軸仔細梳理歲月推移過程中詩人心境的各種

起伏與轉變六十六歲去世的蘇軾從他二十二歲出蜀應試寫下第一篇〈刑賞

忠厚之至論〉開始創作生涯長達四十四年在這麼大的時間跨度中寫作出來的

豐富成果自然伴隨著詩人多彩多姿的出處經歷呈現了階段性的差異其間所反

映出來的思考轍痕正是蘇軾人生思想變動的軌跡關於這個部分歷來的分析

研究無論是從整體仕宦經歷來加以把握的宏觀角度還是擷取八大創作分期43中

任何一處關鍵來詳加論析的微觀闡述似乎總是無法周延而清楚的歸納出始終處

42 見氏著《蘇軾超曠情懷與文化關係研究》(嘉義南華大學文學研究所2004)頁 2mdash3 43 蘇軾的創作階段清人王文誥在《蘇文忠公詩編注集成識餘》中將其分為八期分別為《南

行集》和簽判鳳翔熙寧還朝倅杭守密入徐湖謫黃元祐召還謫惠渡海(【宋】蘇軾

著【清】王文誥注《蘇文忠公詩編注集成》(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67)冊六頁 3708mdash3709)

而近人江惜美分之為六初歷仕宦的奔放期烏臺詩之諷諭期黃州貶謫之沈潛期元祐回朝之

凝定期復貶惠州之圓融期遠謫海南之精深期(請見江惜美《蘇軾詩分期代表作研究》(台

北華正書局1996))至於王水照則以二次「在朝外任貶居」的迴返過程來概括

請見氏著《蘇軾論稿》(台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1994)〈蘇軾創作的發展階段〉〈蘇軾的

人生思考和文化性格〉二文)創作分期的方式會影響分析策略故學者們多視研究重點因革之

實則大同小異讀者可自行參照

第一章 緒論 15

於變動中的蘇軾人生境界針對此問王水照教授在〈蘇軾的人生思考和文化性

格〉一文中提出了較具代表性的看法

王教授認為蘇軾面臨中國文人生命中兩大課題「出處」與「死生」的

衝擊一生仕途困挫幾瀕死境卻能安之若素主要的原因在於三教融合的思想

背景在此作者提出蘇軾人生道路的二條基線一則受到傳統儒家思維的影響

充滿了自進進人的淑世精神而「立德立功立言」的三不朽古訓更讓蘇軾

早年的社會責任感與歷史使命感得到強化成為畢生行事的基調基線之二乃

是互補於儒家出仕觀的佛道思考多在其身陷逆境時發生作用看得出來作

者推論蘇軾的文化人格將其源頭歸因於「多元傳統文化」因素彼此間勢力的消

長與融合這個部分由於學者們的研究都是從第一手資料歸納而出多年來已

成定論然而雖說方向已定但因蘇軾思想涵蓋面之廣之雜要清楚描繪其性

格的多樣性實屬不易就此王教授嘗試以「狂」「曠」「諧」「適」四個方面

來概括之所謂「狂」者主要是出自詩人天性才情的傲氣展現出來就有了

傲世忤世抗世的成分這一點在「烏臺詩案」發生前發揮得最為清楚然而

隨著朝中行走日增年輕蘇軾對於自己的「狂直」其實不無反省的意味其中摻

雜了幾許畏世與厭世的心情不斷依違於張揚與內省二端東坡在「詩案」的洗

禮之後對「性狂」的追求逐漸轉向「一種深思了悟基礎上的任真」44換言之

是一種對內心「真我」的價值選擇而這個選擇的形成與詩人性格中「曠」極

為相關所謂的「曠」主要是對是非榮辱得失的超越與外鑠的「狂」遙

遙相對對於東坡來說或許「曠」是他天生性格的質素雖然存在卻未必發

揮然而在一連串極為痛苦的貶謫經歷之後「曠」的因子催化了蘇軾文化人格

的成熟度使之具備「九死南荒吾不恨」的磊落胸襟至於「諧」一般都認為

「諧」是蘇軾人格中最突出的特色之一在他人生思想的意義上有淡化苦難意

識化解悲傷的功用乃是一種自我調節機制45在此作者提出東坡的「諧」

具備了「對抗挫折迎戰命運」和「體現真我自為優越」二大意義其中所論

似乎正可概括為「性諧」與「文諧」二個面向從內在情性與外在行徑(包含「言」

與「文」)的相互作用清楚地刻劃出蘇軾性格的俏皮之處最後王教授以「適」

作為蘇軾人生思考和性格樞鈕的落腳點詩人能夠不囿於外在環境的不如意在

尋常日用中發現愉悅與美始終堅持「閑適」的追求使其現實人生由此化作藝

術人生充滿了審美情趣的意境

王教授此文從性格系統著手將審美意味濃厚的「人生境界」解讀為「個人

44 王水照〈蘇軾的人生思考和文化性格〉中國人民大學中文系《中國蘇軾研究》(第一輯)(北

京學苑出版社20047)頁 15 45 王水照〈蘇軾的人生思考和文化性格〉頁 17

16 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

獨特秉性」對於生命中衝突情節之因應與調節的產物相較於一般單論東坡性格

中某些特點之篇章可謂自成一家可惜的是受到篇幅所限此文在許多相關

的論題上僅僅點到為止如文中論述佛道二家對於蘇軾人生思考的影響時舉

詩集中反覆吟詠的「吾生如寄耳」和「人生如夢」二句為例藉以印證詩人那股

揮之不去的「人生空漠之感」就文章所言「吾生如寄」「人生如夢」體現了蘇

軾對於人生無常性的感受一來應是漢末古詩十九首以降「人生忽如寄」意識的

繼承與發揮二來蘇詩感歎命如蜉蝣卻能跳脫消極的聲調表現出「悲哀的

揚棄」由此構成宋調的基準另外「人生如夢」一句雖突顯了對於人生「虛幻

性」的感受但詩人卻將自己對前途的信念和追求寄寓其中展現出個體強烈的

主觀意志也表達了他對自身「真實存在」的肯定46筆者認為王教授所言固

然無誤以此釋蘇也得到了相當的效果然而倘若我們回到蘇軾三教融合的思

維模式那麼寫於四十二歲到六十六歲這段期間的「人生如夢」和「吾生如寄」

便不可單純將之視為文學史上抒情主題的分支而應進一步考慮到佛教典故的影

響因為此時詩人已處於中晚年階段多次的遠謫貶居提供他嫻熟佛經內典的

機會長期浸染之下他對佛教義理的掌握早已超越單純的字義解讀而是上

升到一種透過日常生活的實踐而獲致的心領神會之層次這些內化的佛經材料一

旦受到適當條件的召喚自然就在作品當中顯露出來47是故看似尋常的「人

生如夢」和「吾生如寄」除了具有文字審美及文學抒情的意義之外為求釋義

周全尚須遠溯佛家「如夢觀」等理論範疇方能闡明詩人原旨而這恰好也是

本「生命觀照」研究所應探討的重要內容因此將在後續篇章詳論之

值得注意的是在目前學界對「文化性格」的討論課題中以「曠達」的內

涵與反思最受矚目除了上述王教授的說法之外對此進行專題研究的還有林融

嬋在其二OO四年的碩論《蘇軾超曠情懷與文化關係研究》中林融嬋以宋代

理學為觀照面利用二程與東坡生命格局之異反向證成蘇軾「超曠」生命情調

之所由來乍看之下林氏雖以東坡文化性格中的「超曠情懷」作為主題理應

隸屬蘇軾生平研究的一支然而作者走的是思想研究梳理東坡文化性格時

是將之置於「思想家」的脈絡當中與一般生平傳記慣用「文學家」的思維模式

並不相同可說是本書較為特別之處另外作者捨棄常見的「曠達」特意拈

出「超曠」一詞在解釋蘇軾生命型態的轉變時頗富效用以釋義的角度「曠

達」和「超曠」同指蘇軾的基本生命型態但嚴格說來二者的意涵仍有不同

這是因為在一般的情況下「超曠」二字合用其意主要落在「曠」字換言

46 王水照〈蘇軾的人生思考和文化性格〉頁 6mdash11 47 蕭麗華即認為北宋詩禪融合的痕跡應以蘇軾為觀察的起點詳見氏著〈東坡詩論中的禪喻〉

《佛學研究中心學報》第六期20015頁 246

第一章 緒論 17

之「超」被當成了「曠」的內容但是若從字源學的角度切入則「超」的

本義為「跳」48意指「從自身事物現象越離」而「曠」字本義為「明」49顯

示的是對事物明瞭朗照的狀態引申而有「闊大」之意指的是「自事物現象

中解放」二者相較後者當立於實體界方能有較好解釋而前者則同時兼具形

上與形下雙重特質50由此一來二者的關係便超乎原本的理解增加了另一種

配對之後的可能性

(「超」字)就形下面來說它是「曠」的內容「曠」因具備著「超」的

條件因此能達到面對有限性時的曠達而從形上面來說「超」重歸於

超越界指向本身因此而能指出向上之一路引領「曠」成為「曠」helliphellip51

在此所謂「形上」與「形下」指的即是「超越界」與「經驗界」二大異質界

域「超越」介於其間正好以其「形上」「形下」兼具的雙重特質連結彼此

為「生命進昇」提供機會52由此觀照蘇軾性格可知「超曠」一語突出了東坡

文化人格在各個階段轉換過程中的動態行為讓我們得以進一步思索詩人「生命

進昇」的主要「助力」為何承其觀點林氏在分析〈和子由澠池懷舊〉時指出

蘇軾對於人生感悟的雙重意義在於一將人生看作一種流程在人生無常的無

奈中其實隱藏著一股不需溺於當下的提升意涵二他亦同時表達了對人生存

意義的肯定因為唯有在每一當下認真付出亦不過分執著的生命才能對人

生之流的慨嘆不失於粗淺浮泛53作者以此二點「人生觀想」作為蘇軾「超曠情

懷」的二大維面點出詩人「曠達」的原因在於「承認苦難而又超越苦難」的心

態54給予本研究相當大的啟示

無論是從中國古代文人「學而優則仕」的職業選擇角度或是從政治經驗影

響蘇軾個人的層面來看東坡的仕宦心態實是討論其人格或文學時無從迴避的重

要主題其中又以「仕隱情結」最具代表性關於蘇軾鮮明的「仕隱衝突」心態

很早就有學者提出來論點多集中在「烏臺詩案」後的心路歷程然而檢覈蘇

48 《說文解字》「超跳也」參見【東漢】許慎著【清】段玉裁注【民國】魯實先正補《說

文解字注》(台北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8 十二刷)頁 64 49 《說文解字》「曠明也」參閱【東漢】許慎著【清】段玉裁注【民國】魯實先正補《說

文解字注》頁 306 50 以上改寫自林融嬋《蘇軾超曠情懷與文化關係之研究》(嘉義南華大學文學研究所2004)頁 8 51 林融嬋《蘇軾超曠情懷與文化關係之研究》頁 8mdash9 52 詳細論述請見林融嬋《蘇軾超曠情懷與文化關係之研究》頁 10 53 林融嬋《蘇軾超曠情懷與文化關係之研究》頁 35mdash36 54 林融嬋《蘇軾超曠情懷與文化關係之研究》頁 36

18 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

軾詩文可以發現此說並不確切其「仕隱衝突」的發端至早應可推至未仕之

前並且此一情結隨著個人仕宦經驗的轉折有所不同貫穿終生近年來對此進

行專題研究之代表者當推王秀珊碩論《論東坡詞中的仕隱情懷》此書討論東

坡詞的仕隱情懷主要是以「故鄉意義」的層次變化詞中所運用的典故類型

以及「豪」與「放」的風格內涵作為切入點論述詩人仕隱情懷的內容與「放曠」

詞風的形成55「仕隱情結」向來是中國古代傳統文人的共有心態而東坡畢生掙

扎於「道仕」與「身隱」的兩難情緒之不安在「言情」的蘇詞中頗有表現

最具體的例證即是「故鄉」符碼的反覆使用對此作者引用重覆出現的「功成

名遂還鄉」56說明「歸鄉」乃是蘇軾的仕宦理想並將「故鄉」的意義按照其

人生的進程區分為三個層次

(一)出生成長的原鄉蜀人向來戀鄉不仕詩人出身於斯其鄉關之思自

是濃厚然而受到「衣錦榮歸」的傳統出仕觀念影響加上詩人年華

尚在對於功名仍有期待故「仕」的追求高於「隱」的想望「歸

與隱的指向同一」乃是期待榮歸原鄉的第一層次主要時期為「杭

密徐湖時期」

(二)歸隱的異鄉「烏臺」案後仕途轉為不順在此之中詩人效命地

方在山水之勝與朋友之情的助益下思歸不得的煩悶情結逐漸被「直

把他鄉作故鄉」的想法所取代「故鄉」意義的轉移展現了蘇軾在「自

我」與「現實」中取得平衡的努力與成就促使詩人一方面轉向山水

的慰藉一方面向內尋求「心安之境」此一時期發端於通判杭州之

時並在謫黃之後達到巔峰

(三)心安之鄉謫黃之後詩人歷經起復入朝外任等階段最後遠謫

海南在大起大落的坎坷過程中痛徹理解了「身不由己」的仕宦現

實由於羈旅在外連異地之歸也不可得是以此時東坡融合佛道思

想再度改換心念轉「異鄉」為「心鄉」將回歸之處移至心中

從而達致「仕宦衝突」的最終平衡可視為詩人最高的人生境界57

55 詳見王秀珊《論東坡詞中的仕隱情懷》(台中中興大學中文所 20027)頁 195 56 此句多次出現在東坡詞中如熙寧十年(1077)作於徐州的〈水調歌頭〉(安石在東海)(見鄒

同慶王宗堂《蘇軾詞編年校註》上冊(北京中華書局20029)頁 211)元豐六年(1083)所作的〈臨江仙〉(詩句端來磨我鈍)(鄒同慶王宗堂《蘇軾詞編年校註》中冊頁 490) 57 以上論述請參考王秀珊《論東坡詞中的仕隱情懷》第三章及頁 196mdash197

第一章 緒論 19

作者抽出「故鄉」作為尋繹東坡人生境界之所構成的軸線非但具體也極為恰

當對本文研究東坡生命意識頗多值得借鏡之處然而畢竟學術論理難以周全

王文在總結「仕隱情結」時雖已發揮得當但從詩人留下的詩句線索來看仍

有些許未盡之處譬如作者清楚地呈現了「歸回原鄉rarr歸隱異鄉rarr尋求心鄉」

此一心靈軌跡極力鋪陳詩人依違在理想失落與留戀田園的糾結情緒細膩刻劃

了「去」「留」之間「用世志意」和「不遇悲慨」二種意識激盪的狀況然而一

來一往之際似乎失落了「畏禍」此一重要的心理機轉使得讀者只見蘇軾之

「豪」而不見其性格之「真」從蘇軾輾轉各地時所上謝表之內容我們其實可

以明顯察覺詩人對於君威難測樹敵眾多的不安全感這種「畏禍心態」尤其表

現在二三階段之間乃是個人對多舛前途最真實的情緒反應捨之不論除了

有簡化人物性格的危險之外更無以呈現詩人最終「選擇」走向「超曠」的可貴

之處另外蘇軾晚年雖已求得「心安之境」但吟詩時仍作「此生念念隨泡影」

之語58無奈自嘲溢於言表與其同時詞作大異其趣此現象似乎可追溯至文類

性格因為對宋人而言詩詞分屬於不同的情志書寫系統雖然東坡創作時習

慣游走於各種文類之間但若細心檢閱詩集並加以對照可以發現二者慣用的典

故語例並不完全重覆援引王秀珊此文的分析成果東坡詞的典故類型主要有三

類事功型(以謝安為代表)執著型(以劉禹錫為代表)隱逸類(以陶淵明為

代表)59但詳察東坡詩可知在這三類之外還有更常使用的詩典如蘇軾一

再引用的「馬少游」及「桐鄉吏朱邑」事或在「烏臺詩案」之後重覆出現的「東

門黃狗」不但抒懷同時也牽涉了詩人對其仕宦事業的自我評價用意與興味

和蘇詞相較皆不相同就此看來此一重要議題若要得到較為徹底的討論那麼

除卻蘇詞之外東坡的其他創作也不能偏廢尤其是「言志」的蘇詩理應加以

整理並進一步統合所有文類的相關資料彼此交叉比對藉助先合觀再微觀的

分析方法來理解蘇軾的仕宦心態才是比較理想的做法也是本文預備發展的重

要方向

蘇詩研究的另一個重要主題在於「禪學」近年來持續在此領域耕耘不輟者

較重要的有周裕鍇張晶和蕭麗華等人周裕鍇專注詩歌與禪宗的關係曾寫作

《中國禪宗與詩歌》一書其中談到禪宗對於蘇軾的影響就認為二者關係極為

密切詩人耽於禪悅不但使之出入叢林與大量的禪僧交游同時也從中學習

到禪家公案的話頭與機鋒培養了創作時運用「博喻」手法的能力並點出「文

58 蘇軾〈庚辰歲人日作時聞黃河已復北流老臣舊數論此今斯言乃驗二首其二〉此詩作

於元符三年(1100)正月七日蘇軾謫往惠州之時年六十四收入氏著《蘇軾詩集》第七冊

卷四十三頁 2343 59 請見氏著《論東坡詞中的仕隱情懷》第四章

20 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

字禪」乃是蘇黃二人詩法分途的重要依據60當時作者固然對詩人「以禪入

詩」的特色作了清楚的說明然而終究只是文學現象的呈現對創作背後深刻

的審美機制並無探討這個問題在數年之後的《文字禪與宋代詩學》獲得解決

在《文字禪與宋代詩學》這本書中周教授將論題加以深化直接探討創作現象

的本源指出蘇黃之所以以文字為戲主要是以禪宗的「游戲三昧」作為理論

依據加上士大夫本身固有的俳諧文學的傳統而構成文中還提到

蘇軾和黃庭堅在借禪宗語言藝術為詩方面雖多共同之處但二人通過文字

游戲所要達到的目的仍有不同概括說來蘇軾是「借禪以為詼」即借

用禪宗詼詭反常的思維方式來表達自己戲謔的人生態度黃庭堅則是「打

諢通禪」即把雜劇的諢趣與禪語的詼諧結合起來表達自我完善的人格精

神於「游戲法」中見「真實相」61

作者從詩人習禪入詩的心態目的推導出蘇黃「借禪以為詼」和「表達自我完善

的人格精神」的不同有助於二人詩歌風格和審美性格的深入理解作者點出

從蘇黃的作品表現可以得知宋代習禪詩人受到「機鋒」或是「打諢」的影響

主要體現在「創作心態」和「語言形式」兩方面前者即所謂游戲態度滑稽為

文而後者則表現為語境的跳躍章法的變換然而儘管從同樣的門路悟入

在詩風的呈現上卻各有不同62周氏指出這固然與性格相關除此之外更有

可能受到他們各自喜好的禪門宗風的影響

雲門宗機鋒迅疾蘇軾得其精神所以作詩隨心所欲八面翻滾臨濟宗

機鋒峻烈黃庭堅得其精神所以作詩除脫凡近不落常情如黃龍慧南

著名的「黃龍三關」晦堂祖心的「觸背關」都有言語道斷不入思維的

特點黃庭堅詩生新瘦硬的語言風格與其精神相近63

蘇黃二家的詩風比較向來是宋代詩學中的重要議題在詩論美學和文學史的領

域皆有其意義周教授捨棄傳統的詩學角度改藉佛家文士化的「文字禪」角度

觀而照之不但突顯了詩歌意象與禪派宗風之間的關係同時也點出文人和其皈

60 氏著《中國禪宗與詩歌》(高雄麗文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47)頁 89mdash91 61 氏著《文字禪與宋代詩學》(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11)頁 155 62 周裕鍇演繹二人詩風指出「蘇詩如長江大河波濤自涌諢趣較顯露層次轉折銜接較自然

而黃詩如危崖高聳斷岸千尺諢趣較隱晦語境意路跨越較大」見氏著《文字禪與宋代詩

學》頁 164 63 氏著《文字禪與宋代詩學》頁 164

第一章 緒論 21

依的禪派精神在本質上的確有其相似之處這點我們由周裕鍇另外一篇〈夢幻與

真如蘇黃的禪悅傾向與其詩歌意向之關係〉可以得到更為深刻的詮釋

在〈夢幻與真如〉一文中作者主要是從宋人接受禪宗的兩種禪悅典型進

而分析這二種範型與詩歌意象選擇之間的關係宋代文人接觸禪宗一來在參禪

的過程中可以獲得愉快的感受此即「禪悅」二來佛禪能有效地消解「倫理政

治與個人存在的衝突」從存在論的意義上揭示了人生狀態徹底解決「儒門淡

薄收拾不住」64的不足之處文人崇奉南禪恰好回應了自身的人生課題與心

靈需求65所以五家七宗各有所好除了受到歷史(時間)和地理(地域)的影

響外文人的「真性」底蘊自當更為關鍵由此視之生命情趣截然不同的蘇

黃二人其性格在和禪門宗風相互加乘之後於是各自蘊釀了特色鮮明的禪學主

題如蘇軾廣泛接觸大乘經典深得「十喻」之義因此在其詩歌創作之時便

多次闡述般若空觀以「人生如夢」的主題具體行之選擇詩歌意象時除了運

用佛經典故之外更因自身對於世界短暫性質的認識特別強調「瞬時激變」的

動態形象的捕捉呈現蘇詩動蕩明快的風格66而庭堅對於禪學中的「心性哲學」

最有領悟對他來說禪乃治心之本目的在於完善道德人格以心性覺悟證得

安身立命之本是以他對認知本源的般若空觀興趣不大將全部重心擺放在「真

如」的追求上67正是這樣的傾向使然黃庭堅十分自覺地將禪宗的心性哲學

儒家的養氣觀和道家的心齋理論融合為一因此他所選擇的詩歌意象不是作為

虛幻無常的對立存在(如堅毅不屈的金石松柏)就是作為污穢渾濁的對立存

在(如表裡澄澈的秋江出淤泥而不染的蓮花)前者求其「真」後者明其「淨」

往往具備了虛靜沖澹清峻凝鍊的美學特徵由此構成山谷詩學與人格互相輝映

的「壁立千仞」的審美境界68

張晶《禪與唐宋詩學》同樣是以「禪學」作為視角探索唐宋時期禪宗思想

對於詩人心態的滲透並以詩為中心討論「禪」在經過了詩人創作心靈的轉化

之後對詩歌面貌造成了何等的影響作者認為

禪之於士大夫其主要意義並不在於「成佛」的宗教皈依而在於以「如

夢如幻」的人生觀來解脫靈與肉的苦惱困惑69

64 張方平「儒門淡薄收拾不住皆歸釋氏耳」收入釋志磬《佛祖統記》(揚州江蘇廣陵

古籍刻印社1992)冊五卷四十五頁 1949 65 周裕鍇〈夢幻與真如蘇黃的禪悅傾向與其詩歌意象之關係〉收入《文學遺產》二OO

一年第三期頁 68mdash69 66 氏著〈夢幻與真如蘇黃的禪悅傾向與其詩歌意象之關係〉頁 6974mdash75 67 氏著〈夢幻與真如蘇黃的禪悅傾向與其詩歌意象之關係〉頁 72 68 氏著〈夢幻與真如蘇黃的禪悅傾向與其詩歌意象之關係〉頁 74mdash75 69 氏著《禪與唐宋詩學》(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36)頁 2類似論述亦可參考頁 24

22 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

由於中國人的心理結構偏向「現實務實」對於抽象的「遠離現世」並不真感

興趣因此佛教思想能在中土普遍流傳除了自身理論的適用性得到發揮之外

接受者心理狀態的改變絕對是關鍵就本書研究的唐宋詩人而言信仰佛教的契

機最主要的原因還是來自於人生挫折對心靈造成的創傷而「挫折」中最具代

表性者莫過於「貶謫」一事傳統士人一旦遭受貶謫為了消除心中憤懣使

日子好過一點文人大多轉向佛道二家諸如大乘佛學中的「苦空觀」「人生如

夢」等觀念便是藉助於此熱烈流傳相較於唐代宋人對於禪宗的接受的確

較為普遍若要論其修為三教混融的蘇軾更是其中的佼佼者這從作者三番二

次以東坡作為說明的佐證即可發現關於詩人在「以禪喻詩」方面的表現作者

一路尋繹蘇軾在謫黃之後的心靈變化指出詩人「主要是以禪宗的『一念清淨』

『無心於物』的觀念來淡化客觀環境的困窘」70加上對於《莊子》的活用由

此構成他裨補人生的「忘憂理論」作者對詩人心態的觀照極為細膩也一定程

度地呈現了禪風入蘇詩的緣由和成果不過根據作者所言為了擺脫世間憂愁

而被大量接受的視身如夢視人生如逆旅的思想其本質是以佛教「空觀」作為

底蘊然而「『空門』的解脫是以對自身的省思為途徑的但它不是貴身而

是賤身」71既是「賤身」則與宋代盛行的養生風尚在根源上有所牴觸此中情

形為何而蘇軾個人亦頗積極「愛生」平日也熱衷於調養生息合觀言之似

乎可提供我們對於詩人取捨三教理論的標準之認識有助於蘇軾思想研究的完

至於東坡詩與佛教典故的關係則需參考蕭麗華教授的著作蕭教授在二O

O一年撰寫了〈東坡詩論中的禪喻〉探討下開北宋詩禪融合之風的蘇軾其詩

論中散見的佛禪修養並藉此論述蘇門禪喻在宋代詩禪合轍的重要歷史定位首

先作者將蘇軾對於禪學的接受歸因至故鄉眉山的地緣母親與朋友的浸染

最後才是人生經驗的強化由於蘇軾思想具有三教會通的特色因而詩論具備了

「以禪法論詩」「以夢成詩」「詩禪辯證」和「以禪論詩」四種現象然而上

述四種現象中除了「以夢成詩」其餘三種皆可逕與詩人日常習禪的慣性作聯

結此處暫且按下先討論較為特殊的「以夢成詩」因為禪家的本質在於「動

進的心或它對世間生起不取不捨的妙用」72強調「心」的覺察勢必關聯「心」

對生命的認知進一步牽涉「真假」的問題而「夢」與「覺」正是「假」和「真」

最具代表性的二種動作型態是以作者提到「凡學禪者於夢與覺之間體

70 氏著《禪與唐宋詩學》頁 35 71 氏著《禪與唐宋詩學》頁 28 72 吳汝鈞《游戲三昧禪的實踐與終極關懷》(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932)頁 170

第一章 緒論 23

會尤深」73蘇軾習禪多年對此議題更為嫻熟箇中緣由一方面固然是因為

詩人天生資質敏慧感悟力強再者自然是受到《金剛經》的影響蘇軾博覽

佛家內典對《金剛經》更是深有造詣因此以「夢」轉喻人世時不但有聊觀

夢幻視此身如夢之說同時也延伸出了蘇軾對於「前世」的夢喻之說除此

之外夢中得句紀夢境存夢占之舉更不勝枚舉由此可見詩人輾轉於「夢」

「覺」之間思辯的軌跡對我們瞭解詩人審美詩境人生態度與禪學修為皆有助

益然而作者在文中提到蘇軾好用禪語評賞詩作時也不例外但考察蘇軾所

論唐前暨唐代詩作時卻少用禪語74針對此一特殊現象蕭教授未及解答殊

為可惜而蕭教授有鑑於目前研究多未能深入佛典詳考蘇詩中佛家譬喻與佛教

原典之間的關係是以在〈東坡詩中的般若譬喻〉一文中以「般若譬喻」為焦

點審慎爬梳蘇軾詩禪意象形成之由來並就東坡詩中各項般若譬喻的種類和思

想主題進行舉證和論述清楚地分疏了佛家「六如觀」與「十喻」對蘇軾造成的

影響尤其「夢」「幻」「露」等較為常見的文字意象除了歸納其意象特徵

同時還上溯至佛典源頭細數典故意涵細膩地詮釋了箇中涵義75為本文分析

蘇軾對於生命本質的思考提供了極大的助力

一 「生命觀」主題

歷來涉及「生命觀」的研究不少然而仔細考察可以發現「生命觀」一

詞的議題內容似乎眾說紛云鄭惠玲在其碩論中提到以「生命」為主題的論述

研究理應涵蓋的範圍主要有「對生命意義的期待與發揮」「對人生際遇的順處態

度與方法」二者簡單的說除了生物存在的具體生命之外尚應包含人類獨特

思考觀點之下的思想觀價值觀道德觀和審美觀76然而鄭氏對此缺乏舉例

論證使定義未免流於浮泛空虛而書中分辨「人生觀」與「生命觀」之不同在

於前者偏重「對生命過程的往前看往未來設想」與後者「既重生之喜悅而

對未來建構理想但也適時從既有之限定中逆向先為理想預防」77的內涵不全

相似但從筆者自身對於「生命觀」所下定義之瞭解其內容之豐富似乎涵蓋

了作者的全部所言換言之「生命觀」之於「人生觀」應是一種上位概念鄭

73 蕭麗華〈東坡詩論中的禪喻〉收入《佛學研究中心學報》第六期20017頁 257 74 氏著〈東坡詩論中的禪喻〉頁 267 75 氏著〈東坡詩中的般若譬喻〉「聖傳與詩禪 中國文學與宗教國際學術研討會」20041210頁 5mdash9 76 鄭惠玲《名教自然與士的自覺從《世說新語》看魏晉士人的生命觀》(彰化彰化師範

大學國文系在職專班碩論2003)頁 7 77 氏著《名教自然與士的自覺從《世說新語》看魏晉士人的生命觀》頁 7

24 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

文沒有明言其論述標準對於相關議題的開展實有未盡之處另外定義「生命

觀」的還有杜正勝

生命觀牽涉社會組織人生理念宗教信仰和科學(尤其是醫療)知識諸

多層面的問題西周時期禱請的眉壽和戰國秦漢追求的長生可以作

為此一發展脈絡的為兩個定點觀察其中的變化探索兩周秦漢之人

對生命的認識和追求的方式78

杜教授此說主要扣合了醫療史的角度乃是自上古社會「生命追求」的觀念和行

為推衍而出因此是以人體生理系統理論作為切入點詳述中國古代生命觀在

「時代」或「族群」的因素影響下一步一步從具體(形)走向抽象(氣)的本

質認識79值得注意的是人們以「形」「氣」「精」「神」來解釋生命形體的

內外本質這除了可以看出歷來「生命觀」的階段性態變之餘這套本質認識論

經過不斷的發展促成了中國養生文化的成形對日後的哲學思想醫學與醫

療皆有深遠的影響80杜教授的研究乍看之下與本文涉及的主題似乎並不相關

然而人類對於生命價值的追求最早都可溯源至「長生」的渴望上古的「生

命意識」雖然缺乏文學性的審美內涵換個角度卻是另一個層次且更為根源

的生命追求因此本文雖以宋人生命意識為題但考量到觀念與意識的源遠流

長對於前代前前代甚至古代先民的各種生命面向都應有所瞭解在實際研

究的過程中或許可提供另一個不同的參照面向

另外錢志熙的《唐前生命觀和文學生命主題》一書可說是近年來結合「生

命觀」與「文學主題」研究著作中最具系統者錢教授認為所謂生命觀念

指的是一種「上升到哲學層次的生命思想」包含的部分有二一是生命本體觀

即對生命本身的性質的認識二是生命價值觀即對生命應有價值的把握和判

斷且後者是建立於前者的基礎之上的81本書在呈現此一議題的思考脈絡時

採取「通史」的觀點從最早的先民之生命意識開始一直到唐代為止共分為

神話時代詩經時代先秦諸子時代秦漢時代魏晉時代南北朝時代六大階

段運用「理性生命觀」與「非理性生命觀」這對概念考察各時期生命本體觀的

進展狀況再進一步以文學創作為對象分析生命意識對於詩詞歌賦等文類的滲

透情形

78 參見氏著《從眉壽到長生醫療文化與中國古代生命觀》(台北三民書局20054)頁

158 79 氏著《從眉壽到長生醫療文化與中國古代生命觀》頁 302mdash305 80 氏著《從眉壽到長生醫療文化與中國古代生命觀》頁 305 81 錢志熙《唐前生命觀和文學生命主題》頁 3

第一章 緒論 25

首先神話時代是各種神秘非理性的生命觀念的發生期先民對於生命意

識的推想主要表現在死亡現象的觀察與解釋由於人類「死亡」概念是透過大

量經驗法則(觀察到他人之死進而聯想凡人必死)的累積而形成因此在較

早的階段當中先民對於「死亡現象」的理解內涵始終處於一種變動的狀態一

直到要先秦諸子時期方才開始對死亡作出哲學的論證進而思考其中的意義82

此時先民在意識到死亡現象的不可逆之後選擇非理性生命觀導向更為神祕高

遠的境地藉以迴避現實的衝擊因此我們從目前遺留尚存的神話內容探知

這種「非理性」的發揮造就了靈魂觀念的發展和一系列長生不死的幻想不但構

成了後來一切宗教的觀念基礎同時不死幻想延伸出中國文學主題中重要的「仙

鄉」意識對於賦學與六朝的山水詩歌影響尤其深遠83到了第二階段先秦時

代生命意識有了實質意義的轉折觀其具體呈現可從「文學」與「哲學」二

方面加以著手文學方面主要指的是《詩經》《詩經》在內容上雖然部分留

有上古時期長生幻想與生殖崇拜等非理性意識的元素然而整體看來詩人對

於現實生活的描寫充份展現人類對於死亡已經司空見慣穩固的宗法觀念沖淡

了個人對於死亡的恐懼在某個程度上標誌了非理性生命觀的消退等於是宣告

了世俗理性生命觀的時代已然來臨84而哲學的部分則因思想家對於生命價值

取向的不同而產生儒道二種典型道家認為生命最高的價值在因循自然實踐

自己的生命規律故儘管老子和莊子對於生命的體驗有所不同但他們「全生」

的前提是一致的尤其莊子透過浪漫的文學表現加強了他生死觀念的散佈對後

世文人來說恰好提供了精神上超越死亡的自由典型85相較之下儒家對於生

命價值的掌握主要是從道德本體論的角度來思考的由於早先人們在追求長生

不老時認為人類長壽與否的關鍵來自於上天對於個體「道德實踐」的審判順

此邏輯加以推論「德」與「壽」之間便產生了極為密切的關係直接影響了儒

家認為生命問題乃是道德之源的看法86儒家的另一重要特色在於生命價值的社

會化傾向這使他們發展出社會位階凌駕於個人之上的「大我」優位思想是故

個體的價值只有透過實踐倫理道德等社會價值方為正道綜合上述對於儒道二家

考論以此觀照蘇軾思想實有發厥精要的作用對其人生信條的瞭解極有啟

時至戰國至秦漢時代養生思想正式出現養生的思想根源於人類維護生命

的本能從原始先民與環境的生存奮鬥行為中逐漸隨著生命價值的撅發而往「益

82 氏著《唐前生命觀和文學生命主題》頁 11 83 氏著《唐前生命觀和文學生命主題》頁 14mdash22 84 詳見氏著《唐前生命觀和文學生命主題》第二章 85 氏著《唐前生命觀和文學生命主題》頁 53 86 氏著《唐前生命觀和文學生命主題》頁 57

26 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

生」「養生」的意向發展同時豐富了行為遵守的細則值得注意的是這股風

潮不只帶動了社會各個面向的運作與提升(諸如藥學五行思想等)同時養

生思想和政治思想的會通促成了中國古代民本思想的萌芽其中「養生為治國

之本」的概念更成為戰國至漢代最富特色的思想87中華民族「樂生」的優良傳

統便是幻生自此一背景中的生命自信與樂觀到了漢代宇宙自然的大生命觀成

形皇權的急遽昇高代表了整個時代的主流意識傾向於忽略個體生命價值與內在

需求是以此時「小我」的意識淡薄在文學的表現上呈現了「哀傷時命不合」

和「悲士不遇」二大辭賦生命主題強調了現實與自我的矛盾這是漢代辭賦家

對於屈原生命主題的繼承與發揮只是屈子那種「殉道式」的悲壯意識遭到弱化

在大一統的政治格局之下轉為個體體現生命困境的「時命觀」其中的代表者

是賈誼88值得注意的是作者援引司馬遷在〈報任安書〉中將文章創作視為實

踐生命價值的一種做法89尤其漢代盛行擬騷之作以現代西方理論中的「讀者

反應對話」角度來看似乎大有可說之處對於後來文人(如蘇軾)亦影響重

大是故就此而言欲探索漢代文人或蘇軾的生命觀時理應將屈原視為重要

的文學淵源來詳加考察或許能有所發現另外錢志熙在討論漢末樂府詩時曾

說「漢末文人在表現生命主題上的最大成就還不是對自身生命價值觀的展現

而是在其表現的一切生活境界中都滲透著的生命意識將生活境界升華為生命境

界」90其中最重要的四個主題則為根植於人性與人性之中的愛情友情別情

離思91錢教授此一說法提供了本文在定義「生命」議題時的重要參照同時

他對個別詩人的精彩論述也為筆者在論述詩歌生命情調時作出最好的示範非常

值得參考

除此之外較具代表性的還有陳威伯《盛唐詩人生命觀之研究》此書相對

於錢志熙的「通史」觀照方法將唐人生命觀擷取而出獨立觀之其目的是為

了糾正歷來在歸因唐人多元價值觀之成因的平面化傾向作者認為詩人藉由詩

作呈現的複雜思想和價值取向代表的是個人心境遷變生命歷程作詩情境和

目的的折衷結果因此在研究方法上重點放在傳統儒釋道三家對於詩人思想

心理的影響以及詩人對於傳統思想的研究態度從中推導出盛唐詩人的生命態

度與人生實踐從個人生命史的角度來考量作者運用思想與心理分析的研究取

87 錢志熙《唐前生命觀和文學生命主題》頁 104 88 氏著《唐前生命觀和文學生命主題》頁 120mdash133 89 即「古者富貴而名摩滅」一段強調《周易》《春秋》《離騷》《國語》《孫子兵法》helliphellip等

書皆「大底聖賢發憤之所為作也」「此人皆意有鬱結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來者乃如

左丘無目孫子斷足終不可用退而論書策以舒其憤思垂空文以自見」參見【漢】司馬

遷著【民國】韓兆琦選注《史記選注》(台北里仁書局2000)〈報任安書〉頁 1210 90 氏著《唐前生命觀和文學生命主題》頁 182 91 氏著《唐前生命觀和文學生命主題》頁 182

第一章 緒論 27

徑大致是適當的但受到唐人尺牘數量稀少的因素所限本文在研究材料的揀擇

時只大量援引《全唐詩》缺乏更為廣闊的史觀視野如此一來要達到作者

所言「著重在『行為人』的部分加以研究」92並不容易恐有「失真」

的危機不過本文在歷述中國傳統三教的生命觀時分別就儒家三不朽莊子

與禪宗神仙與淨土養生與享樂仕與隱等觀點進行了清楚的論述雖然在「養

生與享樂」一節中作者解釋古人「生命存養」的思想淵源分別來自於儒家的孝

義全忠佛家的超生了死和道家的全生保真然而在描繪唐代之前各朝的享

樂意識時作者明顯忽略了建安到六朝這幾個「生命情調」極具特色的重要時期

尤其是古詩十九首闕此何以成之畢竟唯有針對前代累積的生命意識有所覺

察一旦進入唐代研究才能分辨其中的承續與轉折在進行詩人的個別研究時

才能更為得心應手

至於內文主體也就是分論盛唐詩人生命觀的部分作者挑選的研究對象有

李白杜甫王維孟浩然岑參與高適其中較符本文需要者有李白杜甫

王維等人志懷高遠的李白由於並未如願在仕途上有所發展所以生命情調的

主旋律環繞著生命無常的慨歎而展開藉助「酒」的情感作用來消除死亡的恐懼93根據作者的闡述李白的悲劇根源在於他沒有尋找到一份值得寄託身心的終

極價值是以他的好酒應是出自於一種察覺「人生虛幻」後卻尋無出路的矛

盾與恐慌雖然企圖自我麻痺仍然無法掩飾其深層的憂傷所以其人生境界無

法超脫相較之下杜甫也面臨生命理想與現實生活的衝突並且在不遇之外

還遭遇病苦與老苦的折磨然而老杜在多重打擊之下為自己尋找到「詩」和

「酒」作為生命的出口一方面充分宣洩不豫的情緒另一方面藉助詩中強烈

現實的關懷傾向詩人將「一己的痛苦昇華為對社會弱勢人們的關懷」94由此

一來「小我」的不幸便在「大我」中獲得了釋放相較於李杜王維屬於另

一種典型的生命觀王維早年仕途得意然他秉賦早慧並未將生命價值寄託在

功名之上反而從幼年失祜的經歷中了悟了「無生」的境界95因此以佛教作為

最後心靈的依歸呈現在文學創作的面向則以「無生」和「隱逸」為摩詰詩的

二大主題王維的仕隱狀態值得注意這是因為「出仕」對他來說並非個人積

極追求的人生目標只是一種獲得經濟的生存方式所以當他陷賊而不死還

歸唐朝時仍能在眾臣輕蔑懷疑的眼光中繼續生存箇中關鍵便在於「身心分離」

的生命態度將為了經濟目的而拘限於官場的「身」與內在恆定價值依託所在

92 陳威伯《盛唐詩人生命觀之研究》(台北文化大學碩論2000)頁 3 93 氏著《盛唐詩人生命觀之研究》頁 63mdash91 94 氏著《盛唐詩人生命觀之研究》頁 120 95 陳威伯「所謂『無生』依照佛教的說法一切的存在皆在的世間生滅變化了悟這種幻有的

生滅變化後的絕對境界就叫無生」參見氏著《盛唐詩人生命觀之研究》頁 126

28 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

的「心」判然二分按作者論述

此乃藉由內在價值的肯定而將外在的物質世界否定藉以消弭現實與理

想之間的對立更進一步來說外在的世界既是「世上皆如夢」那麼需不

需要放棄外在的事物已經無所謂因此仕與隱的衝突亦得由此解決96

由此可知王維選擇亦官亦隱的生活方式一來固然是出自於在理想與經濟現實

間取得折衷的必要二來也緣於詩人不具備儒家「奉儒守官」的用世志意因

為外在世界已被他用經濟條件的眼光加以貶抑了因此相較於東坡雖然同樣

是依違在仕宦與隱退之間也同樣有著「人生如夢」的想法但受到生命底蘊取

向不同的因素影響二者的生命境界自然無法等同視之王維的例子實可作為東

坡研究的借鑑藉以照見古代文人較為消極的生命態度

第三節 研究範圍和方法

一 研究範圍

(一)「生命觀照」的定義

大抵宇宙間的「物」皆可分為「有生物」與「無生物」二種其中最大的

差別即在於「有生物」比「無生物」多了「生命」然而何謂「生命」以字源

學的角度來分析「生」殷代卜辭與西周金文寫作「 」从「 」从「 」

原是模擬草木生發於地之形到了東漢許慎《說文解字》云「生進也象

草木生出土上」97在原始本義之外已逐漸引伸為「事物的發生」成為一切「從

無至有」的泛稱進而衍生「誕生」「孕生」「生育」「出生」「生產」之意

與「生命孕育」的概念密切相關98若以最普遍的觀念來表達「生命」是一種存

在對所有的生物來說不外乎「生存壽命」之謂也99因此生理學觀點又將「生

96 氏著《盛唐詩人生命觀之研究》頁 129 97 【漢】許慎撰【清】段玉裁注【民國】魯實先正補《說文解字注》(台北黎明文化事業

投份有限公司1998 十二刷)頁 274 上 98 以上參考李霞《生死智慧道家生命觀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頁 157 99 台灣中華書局編《辭海》(下冊)(台北台灣中華書局股份有限公司198111 大字修訂本

台廿版)頁 1956據筆者翻閱坊間各家字典辭典多以此說定義「生命」

第一章 緒論 29

命」演繹為「一套具有生長生殖能力的系統」100

主要即著眼於生長變化的特色

相較於其他無生物多了「知覺」的能力作為特徵然而即使同樣具備生長變

化的能力世界上的生物仍有高低層次的分別層次最低的生物如草履蟲依次

為不會思想的植物能思能動的動物等而在所有的物種當中又以人類最為特

出針對人類與其他物種狀況相異的現象德國哲學家恩斯特卡西勒(Ernest

Cassirer1874mdash1945)曾說

(與動物相比)人的功能圈不僅僅在量上有所擴大而且經歷了一個質的變

化在使自己適應於一個環境方面人彷彿已經發現了一種新的方法除

了在一切的動物種屬中都可看到的感受器系統和效應器系統之外在人那

裡還可發現可稱之為符號系統(symbolic system)的第三環節它存在於

這兩個系統之間這個新的獲得物改變了整個的人類生活與其他動物相

比人不僅生活在更為寬廣的實在之中而且可以說他生活在新的實在

的向度中101

按照卡氏的說法世上但凡有生命的物種皆有「感受器系統」(receptor system)

與「效應器系統」(effector system)前者用以接受外部刺激並靠後者對這些刺

激作出反應藉以適應環境爭取生存然而這兩套系統代表的生存能力只停

留在覓飽居安的生物需求層次中無法完全滿足思維發達的人類是以另一種

效用龐雜的「符號系統」應運而生除了用來解釋自然現象之外尚能形成知識

經驗傳承這麼一來非但各種生存竅門與生活經驗得以快速傳播與複製無形

中增加了人類群體生命的保障再者人們攀援抽象複雜的思索能力創造了高

度發展的社會組織在對應於「自然」的生物需求之外開發出另一層次的詮釋

語境「文化」是以一旦「生命」此一語彙進入人類的詮釋系統則「生

命」已不再只是生物學上「單純依靠本能尋找資源以利生存」的「自然生命」

而是必須納入規模更大脈絡更雜的文化系統裡來檢視的「文化生命」具備了

多元繁複的意涵對此我們可參考《中文大辭典》所下的四種定義

一謂生存之壽命猶言性命

100 劉紹寶定義「生命」為一「具有進食代謝排泄呼吸運動生長生殖和反應性等功

能的系統」其中「進食代謝排泄呼吸運動」等能力皆是生物用以維持「生長生殖」

的能力故知「生長生殖」乃「生物」最重要的特徵詳見氏著〈從廣義的生命現象探索外星

生命〉一文摘自網頁httpwwwufoorgtwstudyfk18htm1 101 【德】恩斯特卡西勒(Ernst Cassirer 1874--1945)《人論》(rdquoAn Essay On Manrdquo)(台北

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0)頁 36

30 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

二指人生之內容或其表現

三指某種活動延續之期間(如政治生命)

四指藝術作品的中心思想或情趣即其精采之所在(如有生命的畫)102

以上四種定義除了「轉喻」的修辭例證之外(如第三第四條)主要指向二

個層次一生物學上的生命包含個體存在的時空範圍生存活動屬於較低

階的基礎含義二文化意義的生命由於擁有獨特的「符號系統」人類相較

於其他只會依循本能維生的生物精神活動特別活躍因此人類社會在生存競

爭之餘還發明了政治經濟藝術體育helliphellip等等目的與成效各不相同的領域

或技藝所有的內容集合之後便是所謂的「文化」如此複雜且活躍的心靈

在持續運轉精益求精的情況下自然衍生出對於更高層次存在意義的索求因

此生命的意義與價值開始受到關注和反思進而構成「生命」定義中層次最高

的「文化生命」由此可知「生命」的內涵包含了具體的「生存競賽」與抽象的

「文化追求」舉凡生死意識社會組織人生理念宗教信仰和科學知識helliphellip

等全都涵攝其中駁雜的程度可見一斑

嚴格說來要深入且完整地探討「生命」的內涵由於涵蓋的範圍太廣難

度其實很高若以學門的角度來取徑大致上思考「生命」可從「生物學」與

「人類學」二大觀點切入前者著重生物生存的各個面向屬於基礎的生物層次

分析適用於「存在」當中所有具備生命的對象後者以人類的角度出發探討

的是社會與文化狀態的發展問題屬於較高的精神層次乃心智活動較為活躍的

人類所獨有人類和其他動物比較起來的確擁有更為高段的思維能力所以學

習期特長屬於一種「文化生物」故能運用文化符號以累積各種經驗與知識

持續地創造出許多獨特的文明產物發展精緻文化然而人類終究還是動物的

一種文化發展的程度再高也必須建築在生物生存的基礎之上換言之在進

入一切抽象高明的社會文化層次之前人類都須滿足生物本能的需求西方人

本主義心理學家馬斯洛(Maslow Abraham Harold1908-1970)曾提出著名的

「需求層次理論」認為人類生存時必須面臨五種不同層次的需求挑戰由低至

高分別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群需求受尊重需求自我實現需求

第一層次生理的需求也就是維持生活所需各種物質的需要例如食衣

102 林尹高明主編《中文大辭典》(普及本)(台北中國文化大學出版部199310 九版)(六)

頁 9445筆者檢閱坊間字辭典發覺各家對於「生命」的定義在大體上雖已形成共識但各

有著重之處其中林尹高明教授主編之書陳義既多條列又明較符合本論文討論需要故

援引之

第一章 緒論 31

住行等

第二層次安全的需求希望生活有保障有工作可以維持收支沒有威

脅人身安全的因素等

第三層次被接納的需求即指感情和歸屬上的需求包括社交需求愛

交往和友誼等

第四層次尊嚴的需求需要被尊敬也需要自尊以及地位和名譽的需求

第五層次自我實現的需求儘量的發揮自己的潛能使自己生活有意義

有抱負103

按照馬斯洛的設定人們大致是依循著上述的五個層次的需求來實踐生活的也

就是說在前一層次得到部分滿足後下一層次的需求才開始轉為迫切在這五

層次當中「生理」「安全」乃是維持生命所必須因此只要是活人前二層

次的需求幾乎都已得到滿足然而每個人的條件不同開發出來的心理需求也

不盡相似是以能夠到達的最高需求層次便有差異由此顯示出各不相同的境界

高度我們可以想像的是因為人的層次不同可能擁有的思考角度和高度也跟

著不同因此看待事物時觀照的層面與深度就不可能一樣這麼一來對於生

命中重要目標的設定自然會依照個體不同層次的心理需求表現出彼此間極大

的差異性並在一連串的生活實踐之後呈現出個體獨特的生命意義和價值追

求舉例來說中國古代知識份子可能會將仕宦生死倫常藝術等議題視為

思考目標使其生命成為文化實踐的一種具體形式充滿了文化的況味當中的

價值選擇和生命情調便與一般目不識丁的販夫走卒完全不同顯示了層次分明的

生命觀由此可知對於努力滿足生命中各項需求的人來說生物的生存問題固

然無法避免在這之上還存在更高層次的生活意義即使不是每個人都有思索

生命的自覺思維然而只要心靈活動依然持續人們就會持續受到驅使往更

高的需求層次邁進因此「生物生存」與「生活意義」可說是生命觀的二大柱

石尤其後面一項攸關價值的選擇在說明個體生命意向時更具有代表性

回到本論文「生命觀照」的主題「觀照」(contemplation)一詞來自佛教

指的是「以智慧法眼觀察認識事物實相」104然而何謂「智慧法眼」李英武

103 詳見張春興《現代心理學》(台北台灣東華書局1990mdash1991)頁 233-235馬斯洛有

感於理論的不足晚期特別深化發展「自我實現需求」之層次發現了一系列發展的需要謂之

「存在價值」(being-values)內含有十四種不分優劣的價值特徵完整完善完成正義

活躍豐富單純美善獨特輕鬆樂觀詼諧真實誠懇現實自我滿足請見【美】弗

蘭克G戈布爾著呂明陳紅雯譯《第三思潮馬斯洛心理學》(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

2006)頁 41mdash43 104 袁賓主編《禪宗詞典》(湖北湖北人民出版社1994)頁 235

32 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

指出「法是真理眼是智慧以智慧通達真理即得法眼淨」105換言之「觀

照」是能以了解佛法真理的眼光對事物加以通澈理解即以人之智慧觀看察照事

物之真理106由此推論所謂的「生命觀照」可以界定為「對生命現象或本質的

觀察與認識」且因生命是指會生長變化的個體或存在所以進一步來說「生

命觀照」就是對生命體的生長變化現象或本質的觀察與認識如同前文對於生

命內容的界定生命的存在現象包含了「生物生存」與「存在意義」二大範疇

生物生存從「個人」的角度出發如同馬斯洛的心理需求層次理論所說乃是

一連串層次高低的需求滿足最基本的如生活物資的獲取對周遭環境的認知

人我關係的經營與互動自我安頓與情感歸屬乃至最高階的自我實現要求皆屬

之除此之外由於人類是群居的動物在難以離群索居的前提下從「社會」

的角度「生命」的意涵還包括了國家民族的認同問題對於自我社會定位的認

知與期許社會現象的觀察文明經驗的傳承helliphellip等等由小到大由近至遠

由內而外由具體到抽象「生命觀照」探討的面向雖然廣泛但大致是從個人

在成長歷程中所遭遇的實際內容出發綜合理性認知與感性體悟而得出的一種

「充滿情感的理解」某些秉賦優異的個體在持續的發展之下到了一定的層次

即可到達「人生智慧」的境界象徵了人類文明所能追求的精神極致呈現在文

學的創作之中便構成了文學之所以觸動人心的重要原因因此本論文便是基

於上述理由在蘇軾的生命情境中擷取了對於古代知識份子來說影響最為重

大的幾個主題加以討論期待能夠更加切合「生命」的主題填補宋詩研究和生

命意識史中相關議題的空白

(二)版本說明

蘇軾成名既早在宋代可說是家喻戶曉的文學巨星107死後其詩文雖一度因

黨禍復起而列入禁書然政治禁令擋不住文學感染力的強勢傳播有宋一代各

種蘇詩刊本即有二十種之多108此後儘管各代文風殊異但蘇詩在眾多註家的努

105 李英武注《禪宗三經》(成都巴蜀書社2005)頁 391 106 項楚「觀即『觀照』以智慧觀見事物之理」(見氏著《王梵志詩校注》(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10)下冊頁 790注一)所謂「真理」指的是事物之本質與意義

另可參考袁賓的說法袁賓認為觀照是一種「禪者觀察事物認識真理的智慧眼光」見袁賓

主編《禪宗詞典》頁 121 107 關於蘇軾受歡迎的狀況有許多資料可以佐證比如在他活著的時候詩文不單只在國內廣

為散佈聲名甚至遠播契丹連高麗使者過杭州都還「求市蘇軾之集以歸」(詳見孔凡禮《蘇

軾年譜》上冊卷 16頁 363)《邵氏聞見錄》卷二十更記載了他由海外歸毗陵時坐船中

而「夾運河岸千萬人隨觀之」的盛況(見【宋】邵博《邵氏聞見後錄》(北京中華書局

1997)卷二十頁 160)聲譽之隆可以想見 108 【宋】蘇軾《蘇軾詩集》冊一孔凡禮〈前言〉頁 14

第一章 緒論 33

力之下到了清代已蔚為大觀其中以馮應榴和王文誥的註最為著名按孔凡

禮在《蘇軾詩集前言》中的介紹馮氏是以查慎行《蘇詩補註》為底本「『取

王施查三註』擇精去複『援證群書』『考稽辨訂』」而成《蘇文忠詩合註》

五十卷109而王文誥的《蘇文忠詩編註集成》四十五卷乃是按照蘇軾年譜詳細

繫年而成本論文考量研究時須以詩人生平和詩作二者合併觀照的方式反覆進

行因此在權衡之下採用王文誥版本閱讀期間搭配孔凡禮《蘇軾年譜》(全

三冊)對王註論審未精的錯誤之處加以校正以求翔實

在其他重要的參考文獻部份蘇軾文章本論文採用的是孔凡禮點校北京

中華書局出版的《蘇軾文集》(全六冊)蘇詞則以鄒同慶王宗堂的《蘇軾詞編

年校註》(全三冊)為主其他參考資料版本將於論文注釋中詳細註明此處

就不多加介紹了

二 研究方法

人文學科的研究工作基本上都會牽涉到「研究資料」與「資料分析」二個部

分因此若要討論研究方法首先須對上述二者有所界定在「研究資料」方

面本論文以蘇軾為研究客體自須熟讀東坡所有著作但是東坡並非全然獨

立的生命體從他出生到死亡為止必曾存在一個與之互動的人際網絡在此一

網絡中關係由親至疏包含了親人同儕後輩和互不相識的時人由於他們與

蘇軾同時或許曾經與之接觸彼此深切瞭解或者未曾識面只是風聞行誼

但無論如何這些人相較於後來研究者手中掌握了對於詩人的第一手資料他

們的著作自然值得參考在此筆者先依關係遠近將所謂的「時人」略分為三

(一) 師友親朋如歐陽脩蘇轍黃庭堅秦觀李廌helliphellip等他們與

東坡素來友好關係匪淺閱讀其人之作不但可瞭解蘇軾與重要他人

的情感往來狀況同時可從尺牘中窺知詩人對於事物的各種看法另

外蘇軾繼承歐陽脩之處多矣由此著眼大致可以勾勒出儒生蘇軾思

想之從來

(二) 政敵與競爭對象如王安石或二程安石與二程分別在政策和思想

二方面與東坡互不相容敵對的雙方互有攻詰這一類的文獻最重

109 【宋】蘇軾《蘇軾詩集》冊一孔凡禮〈前言〉頁 16

34 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

要的貢獻是它們提供了一個全然不同的視野使讀者能對詩人的各個

面向(無論好壞優缺)有所了解因為個體在實踐生命時自我的主

觀呈現固然重要但別人給予的評價也是構成生命面貌的重要環節

乃觀照生命時無能或缺的部分正反優缺彼此相照生命才有完

整的輪廓

(三) 無交集的時人這一項主要以東坡不相熟的詩話作者為主如寫作

《春渚紀聞》的何薳《春渚紀聞》向來以記載蘇軾軼事聞名作者何

薳雖傾慕蘇軾但二人來往並不密切經由片段軼事的描述這一類的

文獻如同鏡子般反映了蘇軾行走江湖的真實身影不但說明了東坡是以

何種形象為北宋時人所喜愛與接受同時也讓我們更加了解當時的社

會形態對詩人形象的重建極有幫助可補充官修史書之不足

以上三種若以形象化的語言來表達第一類有如沐浴在陽光之下的詩人著重

其本質與正面形象第二類反之可視作背光的暗影二者並存則形象方趨於

具體而第三類則有如背景非但可為詩人形象添加色彩同時亦為讀者提供了

深入理解的語境再者有關後人文獻的方面由於蘇軾藝術成就(含文學書

晝審美helliphellip等方面)十分傑出成為宋代以後文人評論的重要對象相關文獻

極多對研究亦多所助益有鑑於此四川大學中文系唐宋文學研究室將散見各

處的篇牘文章集結為《蘇軾資料彙編》五冊給予後來研究者極大方便研讀這

類文獻主要可透過歷時性的觀點瞭解各個時期的蘇軾接受史比對評論者本身

的學識背景對於蘇軾形象研究頗有正面的幫助況且古人讀書既博且熟常

在隻字片語中透露許多獨到意見相當值得參考

為了掌握時代背景史書思想著作亦在參考之列如對北宋政治時局記載

甚詳的《宋史》《宋史紀事本末》《續資治通鑑長編》等書尤須參考閱讀這

些書目除了有利於還原當時的官場氣氛同時考量到蘇軾本身「學者官僚

文人」三合一的身份取向歷史情境的純熟掌握將有助於我們對詩人行為動機的

判讀110另一方面「資料分析」牽涉到的是詮釋觀點問題由於本研究以「生

命觀照」作為蘇詩的切入點問題本質在於人生哲學的探討因此在正式論述

詩人觀點之前理應考慮中國儒釋道三家的思想這是因為傳統三教的思想

核心皆以生命哲學為底蘊對中國士人的生命哲學向來具有深遠的影響對「三

110 當然除了正史之外當代的史學著作也在參考之列如以「士」階層為論述核心的余英時

《士與中國文化》《朱熹的歷史世界》關注黨爭的沈松勤《北宋文人與黨爭》蕭慶偉《北宋新

舊黨爭與文學》介紹當代宗教概況者如潘桂明《中國居士佛教史》謝路軍《中國道教源流》

或者針對時代思潮進行全面性理解的史學研究像葛兆光《中國思想史》等皆屬之

第一章 緒論 35

教融合」的東坡更是如此故本文除了瞭解中國傳統三教的人生哲學內容外尚

須分析這些哲學思想對詩人所產生的影響至於「資料分析」的部分本論文將

視論述的需要來決定採用何種理論方法加以分析譬如以心理學的角度來看

蘇軾的生命觀照實與其生命歷程息息相關具有階段性成長的特徵正好可以引

用皮亞傑(Jean Piaget1896-1980)的「認知發展論」(cognitive-developmental

theory)作為分析模式尤其皮氏學說中的「適應」(adaptation)的觀點正好能

夠提供我們洞見詩人處逆時的適應行為及心理狀態因此成為本文重要的參照理

論詳細論述請見各章節內文撰述

以下為本文各章章節大要

第一章緒論此章說明以「論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為題的研究動機目

的取材範圍和研究方法首先詳述研究動機強調在「言志」的抒情傳統之下

選取人生際遇特殊的蘇軾作為「生命觀照」的研究對象有其意義再就前人相關

研究成果作一介紹和檢討預先確立本文的立論基礎和研究價值進而說明本研

究所欲採取的研究方法最後參考文獻資料對「生命」「生命觀照」等詞作出

定義以利開展後文

第二章論述蘇軾詩中的仕宦及隱退情結本章探討蘇軾人生最重要的仕宦

主題想解決的問題有三一蘇軾早懷隱逸之志為何執意追求仕進二進

入官場之後既已發現「理想」與「現實」之間巨大的落差因何想退能退卻

始終未退三蘇軾長年徘徊於仕隱之間對他的人生造成了何種影響至於

為何要討論這三個問題呢首先蘇軾個性向來不拘小節生長環境又與佛道二

家淵源甚深然從東坡年少時以「范滂」自期的表現看來他選擇依循儒家「用

世」志意心中應有極為深刻的理想存焉而這個根深蒂固的價值觀或許正是

日後當他匍匐於仕宦道上無論處境如何慘澹仍然堅持不退的重要依據而他

長年處於貶謫的境況更為其「生命觀照」帶來了重要的轉變契機與後續效應

在某一程度上決定了晚年蘇軾人生境界達至超曠的可能因此本章擬先分擘蘇

軾的仕宦歷程將其一生按照「順境」「逆境」劃為二類以為梗概第一節聚

焦順境的政治實踐除了梳理蘇軾在不同時期的仕宦追求外也要進一步瞭解這

個價值觀是否恆久不變第二節從「順」的對立面立論以烏臺詩案為起點探

索逆境時期蘇軾的心理狀態和人生追求筆者關心的是「隱」之所以只是「誘

惑」而非「實踐」的原因藉著蘇軾在深諳仕宦乃「違己交病」的情況下依然

執意入仕的矛盾情結由此帶出第三節對於貶謫收穫的探討說明能夠「瞭解事

件後果並安於現實」的東坡最後得以走向「超曠」的關鍵因素

第三章論蘇軾詩中的仕宦典型有別於上一章「背景式」的陳述方式本

36 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

章欲以白居易馬少游及陶淵明三個蘇詩典型作為不同階段仕宦觀照的代表「仕

隱情結」既為蘇軾一生憂患所繫隨著現實越趨緊迫內在的矛盾衝突越是激烈

在此之中東坡的仕宦觀照不但會反映在特定的詩文主題創作上同時也呈現

在史傳典型的接受之上要之本文仍以第二章仕宦「順逆」分期為架構以

白居易作為順境代表藉以了解蘇軾的白氏接受實是環繞著「中隱」的出處進

退為核心其次東漢馬少游作為「知足不辱」的求宦代表象徵了蘇軾在現實

與理想的永恆矛盾中一次又一次的自我反省最終構成了一種嶄新的仕宦觀

其本質無異於白氏「中隱」哲學的實踐最後本文以蘇軾晚年最喜愛的陶淵明

作為逆境謫居的師法典型陶氏迴護真我其價值觀不同流俗造就了他拒絕向

現實低頭的個性化行為再者除了「固窮」之外陶淵明不離人居的隱逸方式

亦為蘇軾示範了一個特殊的隱逸觀綜合三者本章在第四節企圖歸納出一個蘇

軾的理想性格彼此對照使我們能夠更精準地掌握蘇軾的仕宦觀照

第四章探討蘇軾詩中對於生命本質的思考與認知前述幾章主要以具體的

生活情境為討論對象然而就「生命觀照」來說「生命的本質為何」才是最

核心的認知目標其中又以「生死觀」最為首要因此本章擬由「生死觀」與

「詩人對於人生本質的思索問題」二大部分構成在「生死觀」的部分由於人

類在極早就已認知到生命現象的特殊性因此本節首先針對漢魏以來各朝代

詩人對於生死現象的觀察理解進行分析按理而言不同的時代心靈對於死亡事

件的思考不會一致從詩文的分析可知漢魏至北宋的死亡觀概況一來可作為論

述主題的背景知識再者身處北宋的蘇軾生命觀與前代所想必定有所因襲採

取歷時性考察有助於理解蘇軾詩中「死亡觀」的深層思維另外「生」與「死」

都可視作一種「時間狀態」的思考蘇軾深受佛家影響故本節欲闢「轉世概念」

一區由宋代盛行文人轉世故事的現象結合詩人的死亡觀加以探討或許有助

於釐清作者最終「文化人格」形成的原因

瞭解蘇軾詩中死亡思考的呈現概況之後緊接著要關注的便是詩人的反應

個體關注生命現象自然會對死亡事件有所思考究竟蘇軾在面對往而不返的「死

亡」本質時心中有何想法由於「死」與「老」二者概念間有極強的聯想關係

因此最常伴隨「畏死」心態的即是「嘆老」的生命焦慮對此蘇軾乃至宋

人在其詩文中頗有陳述而自古以來對抗死亡的因應方法除了假想的「游仙」

之外便是「養生」與「醫藥」觀念的發達取徑於此應可看出詩人對於「死

亡事件」的認知與反應

第五章探討蘇軾詩中對生命意義的終極探索本章銜接上一章對於人生本

質的認知問題主要探討的問題有一蘇軾對於人生價值的思考問題他選擇

了什麼作為自己生命的最終價值二蘇軾的終極追求為何所謂「終極探索」

第一章 緒論 37

本質上是一種「價值選擇」的問題在理解了蘇軾對於生命本體的思考內容之後

緊接著我們便可以問既然知道了「人生是什麼」那麼蘇軾認為什麼才是他

人生的終極追求呢換言之在短暫虛幻的人生中究竟存不存在一個永恆的「不

朽」由於個體對生命價值的認知是以自我認識為基礎本章第一節首先嘗試釐

清蘇軾文化性格的形成與內容藉心理學中自我認知程序(「我想做什麼」rarr「我

能當什麼」rarr「我是什麼」)先就蘇軾自述的部分試探緊接著以蘇軾對自我的

加工為論題透過幾個突出的人生觀來考察蘇軾建構自我時重要的人生價值選

擇在此之後才進入終極追求的部分筆者認為身處中國有名的書寫年代

蘇軾既有天賦又有環境書寫因而成為他極力發展的事業要項之一具有自我

實現的內涵再者書寫可洗滌淨化人心也有轉移的作用因此常被貶謫文

士拿來充作生活智慧積極投入加上文學久傳之後文名可視為另一種生命形

式的延續是以蘇軾寄寓生命於文學之中實是極為必然之事

第六章結論本章擬總結前面五章為了更加扣合題意故以「生命意識

史」的角度歸結出蘇詩中「生命觀照」的重點與特色並在此基礎之上進一

步借用西方人本心理學家馬斯洛的「需求層次論」來分析蘇軾晚年的精神境界

提供有別於傳統「特質描述」之法的另種途徑使人更能掌握東坡精神的實質內

38 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

Page 6: 第一章 - nccur.lib.nccu.edu.twnccur.lib.nccu.edu.tw/bitstream/140.119/35604/5/51001105.pdf · 平、作品賞析和文學趨向為考察的主體,對於操縱文字的「心靈」缺乏自覺的省

6 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

蘇軾之學雖在眾人的簇擁下順理成彰地形成了一股綿延不斷的「學潮」但因時

空變異的不可避免長達九百餘年的「蘇軾接受史」開始由於讀者群性質的殊異

而產生評價高低不等的波幅震盪這意思是說外在環境的變遷往往會造成內

在心靈結構的改組一旦人們的思維方式有所改變時代的審美氛圍就會不同

以此視之內容幾乎固定的蘇軾文本在不同朝代的文人觀看下自然反映了優

劣不一的解讀與評價而一代又一代風格特異的接受者們便成了帶動整個蘇學

研究的主要推手因此若要瞭解這一部歷史悠久且內容龐雜的「蘇軾研究史」

這一路的起起伏伏絕對不能忽略是以本節將歷數北宋至今各個階段的蘇學發

展試圖勾勒蘇軾研究的焦點變換

以下進入蘇軾研究史的概況介紹關於這部份由於曾棗莊教授在二OO一

年主編的《蘇軾研究史》19已有相當完整的探討因此時間分期與部分內容將

參考曾教授等人的研究成果特此說明

(一) 北宋「萌芽」期

北宋的蘇軾研究主要是表現在時人(包括弟弟朋友門人與其他文人)

對他的評價上大體說來詩人的政治人格受到黨爭的影響頗有爭議之處除

此之外蘇軾幽默諧謔的形象深植人心許多詩話都收錄了蘇學士的奇聞佚事

顯見其受歡迎的程度文學創作方面蘇軾獨樹一幟曠逸流麗的文字風格備受

肯定尤其見擢於科舉殿堂後詩人的文名始終居高不墜編本與註本也層出不

窮20另外北宋印刷術發達書刊開始大量編印蘇軾詩文集應運出版普及

一時知識的大量流通為源遠流長的「蘇學」紮下根柢

(二) 南宋「風行」期

由於皇帝提倡21蘇軾受歡迎的程度簡直可以比擬「全民運動」不但研究蘇

19 曾棗莊等著《蘇軾研究史》(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1) 20 以蘇詩為例最早出現的編本當屬嘉祐四年(1059)再次赴京途中三蘇父子合編的《南行集》

(共四十二首詩)蘇軾時年二十四此後詩人聲名益漲各種刊本紛紛出現而註解本方面

當以北宋末期趙次公程縯等四家註為先聲緊接著又有五註八註十註等數量驚人詳見

【宋】蘇軾著【清】王文誥輯注【民國】孔凡禮點校《蘇軾詩集》(北京中華書局1999)冊一〈前言〉頁 15為求行文省便以下皆略稱本書為【宋】蘇軾《蘇軾詩集》 21 宋高宗朝「程學」與「蘇學」盛行其後孝宗最重大蘇之文「御製序贊特贈太師學者

翕然誦讀所謂人傳元祐之學家有眉山之書蓋紀實也」(見【宋】羅大經著王瑞來點校

《鶴林玉露》(北京中華書局2005)甲編卷之二頁 33)孝宗並曾命儒臣郎曄選編《經

進東坡文集事略》六十卷被譽為「一代文章之宗」請見蕭麗華〈東坡詩論中的禪喻〉收入

《佛學研究中心學報》第六期20017頁 251註 26

第一章 緒論 7

軾生平成風年譜出版不下十種除此之外學者也開始投入蘇軾文學的箋註工

作較具代表性者蘇文方面有郎曄的《經進東坡文集事略》詞有傅幹的《注

坡詞》詩則出現了「百家註」流傳至今者如王十朋《百家注分類東坡先生詩》

另有《施顧注蘇詩》一種乃編年註時風所向蘇軾研究呈現百家爭鳴的狀態

「蘇學」也正式成為學術命題之一成果相當豐碩

(三) 金元「靡然」期

金元時期向來有「蘇學盛於北朱學盛於南」之說表面上看來北方

對蘇軾似乎極為崇慕22但究其實質金元文人並非全面性接受只是將焦點集

中在學習模倣蘇軾的創作風格上對其生平與文學研究並不感興趣故學術成

就相對薄弱再者金元二朝時值戰亂文獻難徵後來的研究者囿於史料的缺

乏難以還原當時形勢致使此時期成為「蘇軾研究史」中著力較淺之處

(四) 明代「中熄」期

明代有著名的「唐宋詩之爭」詩壇普遍「宗唐不宗宋」對宋代文學並不重

視然而明人喜愛蘇軾(如方孝孺公安三袁竟陵鍾氏劇作家湯顯祖及名

列後七子之一的王世貞23)儘管研究的風氣不盛作品輯佚卻有長足的發展另

外明代評點派盛行出版過許多蘇軾詩文的選評本有利於蘇軾詩文的普及

(五) 清代「復熾」期

清代學術受到政府大興「文字獄」的影響重點轉往傳統故實的整理清人

不但重新整理歷代流傳的東坡詩注同時重出己意加以箋註現今可知的版本就

22 清初著名學者錢謙益即認為「眉山之學流入於金源而有元好問」見【清】錢謙益著【清】

錢曾箋注錢仲聯標校《錢謙益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冊六《牧齋有學集》

(下)卷 39〈復李復則書〉頁 1344 23 王世貞的態度值得注意按照當時的文學氛圍前後七子倡導的「擬古復古主義」仍為主流

王世貞接續李攀龍主盟文壇凡二十年向來堅持「文必秦漢詩必盛唐」論詩極重格調法度

在王氏的評比中宋詩格調明顯不如唐詩因此抑宋以「惜格」語多鄙薄然而王氏對身為

宋人的東坡頗有好感不但遍覽蘇文並在《藝苑卮言》中大加議論有「懶倦欲睡時誦子瞻

之文及小詞亦覺神王」之語分明有傾慕之意然受制於「今雖有好之(蘇詩)者亦不敢公

言於人」(見氏著《讀書後》卷四〈書蘇詩後〉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台北台灣商

務書局1983)冊 1285頁 1285-48)的文壇風氣只好轉為低調王氏的態度反映了同時代

文人對「蘇學」難以表態的窘境可作為我們瞭解明代蘇軾接受情況的重要參照

8 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

有查慎行翁方綱馮應榴王文誥沈欽韓等數種專長特色各有不同24而

「蘇詩評」正是在「箋註成風」的條件催化下得到了空前的發展比較重要的

有查慎行汪師韓紀昀趙克宜等人其中最特別的是紀昀他幾乎盡評蘇詩

且能自成體系對後人理解蘇詩極有助益而清人對蘇軾的高度興趣更體現於眾

多的詩話詞話曲話賦話中精彩評論處處可見清末張道更出版了一部專

評蘇詩的《蘇亭詩話》將東坡詩研究推向了盛極的高峰生平研究的部分王

文誥將蘇詩繫年與詩人紀年並列齊觀寫成了《蘇詩編注集成總案》可視為南

宋以來蘇軾生平研究的集大成之作在同類著作當中極具代表性

(六) 現當代「熄」而「復熾」期

民國成立距今雖只百年之遙然而中國政治體卻經歷了數千年來前所未有的

變局在由專制集權走向民主開放的過程中除了政治情勢長期動盪國家經濟

岌岌可危的戰亂效應之外東西文化激烈碰撞的結果使得人們的思維模式遽烈

更新傳統文化因而質變另外一九四九年大陸易幟海峽兩岸在不同的政治

型態領導下生態迥異特殊的歷史背景使得現當代蘇軾研究呈現出「時間」與

「地域」交橫錯雜彼此影響的繁複格局而這也是回顧此時蘇軾研究史必須注

意之處

首先以二十世紀初至一九四九年作為第一個時間斷限此時國家正處於內

憂外患戰事方酣的階段學術研究幾近停頓然而正是在這烽火漫天的動亂

氣氛中蘇軾文本的整理工作悄悄地展開了各種詩文全集選集補註本接連

出版主要發行地為上海以蘇詩為例較具代表性的清代大家如查慎行《初

白庵蘇詩補註》馮應榴《蘇文忠公詩合注》和王文誥《蘇文忠公詩編註集成》

都曾多次付印25顯見「編年註」逐漸取代其他二者成為三大蘇詩系統中最受

青睞的一脈26然而學術的榮景終須奠基於穩定的時勢蘇軾文本的重整與出

24 以最常被拿來比較的馮應榴和王文誥為例馮氏樸學出身對考據極有心得故註詩時「援證

群書」再以此基礎加以「考稽辨訂」雖博得「以註見長」之名卻也犯了拘泥字句來歷晦澀

詩旨的毛病至於後起之秀王文誥則以「精熟東坡一生行實」聞名不但重新安排二千七百餘首

蘇詩的次第同時對詩意間有發明增補了紀註之不足立論風格簡明平實然而王氏認為詩乃

「性靈所發」以此論詩則有主觀武斷立論不周之嫌由此可知馮王二人雖然都被視作

清代註蘇集大成者但實際上各具擅場對蘇詩的傳播貢獻極大請見《蘇軾詩集》冊一孔凡

禮〈前言〉頁 15mdash17 25 廿世紀大致出現二次蘇軾文本的出版潮一次是西元 1911 至 1940 年左右大量蘇詩註本傾巢

而出三O年代流行編纂大部頭的「叢書」更使清註蘇詩得到全面出版的機會後來這些琳

琅滿目的詩選集註在八O年代捲土重來構成了上個世紀蘇軾文本的第二波出版狂潮詳細的出

版書目可參考曾棗莊等著《蘇軾研究史》頁 415 26 所謂蘇詩流傳的三大系統一為全集本指收在《東坡前集》《東坡後集》《東坡續集》中的

蘇詩歷代都頗流行二為分類集註本主要指王十朋的《百家註分類東坡詩》在南宋元

第一章 緒論 9

版雖在民國草創時期風行過一陣但似乎只能稱得上曇花一現一九四九年海

峽兩岸展開對峙所有交流一律禁絕二十餘年緊繃的政治局勢迫使學術工作進

入了低宕的「沈滯期」尤其中國大陸在建國的頭三十年風波不斷社會禁忌極

多根本沒有發展學術的條件而蘇軾在長達十年的「文化大革命」中被視作「保

守派」「反動派」「頑固派」「投機派」的典型人物使他更不可能躍上學術的

殿堂負面能量過於充斥此時大陸的蘇軾研究可謂完全停頓蓄積的能量一直

等到文革結束之後才全然爆發許多學者為了摘掉蘇軾頭上「投機反動」的大帽

子極力發表文章為其平反使得七O年代的大陸學壇充斥了對「蘇軾真實形象

與歷史評價」的辯論雜音27如曾棗莊的《蘇軾評傳》即是在此情勢之下的「義

憤之作」28因此極力鋪寫翻案緣由詩人的文學成就反而被忽略了相較之下

臺灣的情勢提供了學術工作一個相對穩定的發展園地蘇軾開始以「大文豪」的

姿態現身在兒童讀物大眾歷史小說或學術專論中並於六O年代成為眾多傳記

作家的書寫對象唯此時作品多傾向於通俗趣味的性質塑造詩人形象時僅能做

到片面的呈現如「風流詩人」「文壇巨擘」「全能才子」之類缺乏深入

而全面性的理解這樣的解讀方式也許是受到傳統「知人論世」觀念的影響因

此此時的蘇軾研究主要以生平與傳聞佚事的介紹最為大宗其他子研究則以

蘇詞得到的關注最多成就也最高詩散文賦策議helliphellip等完全無法與之

比肩尤其蘇詩研究的數量不及蘇詞一半顯見當代對於蘇軾研究的關注焦點

在異文類間呈現了一種失衡的狀態

一九七七年宋碧雲翻譯的林語堂《蘇東坡傳》在台出版幾乎同時完成的

還有張振玉的版本雖然似乎是宋本獲得的關注較多但張本在大陸二度翻印後

流傳更廣對蘇軾形象的定型與傳播助力更大無形中擴大了林語堂東坡傳記的

影響力然而林氏此書魅力何在一般認為這和作者筆下刻劃生動最為相關

林語堂早年留學美德融攝中西的寫作風格自成一家加上生性詼諧對蘇軾

明格外受歡迎三為編年註本主要指施元之顧禧施宿合撰的《註東坡先生詩》四十二卷

元明流傳甚少幾乎失傳然而自清人宋犖邵長蘅馮景等整理出版《施註蘇詩》四十二

卷和《續補遺》二卷後編年註轉為盛行直接帶動了查慎行王文誥翁方綱紀昀等人的註

釋工作影響現今尤鉅以上說法參自曾棗莊等著《蘇軾研究史》頁 414mdash415 27 茲舉數例為證否定東坡人品文學者如〈揭穿蘇軾尊儒反法的兩面派嘴臉〉(《南京大學學報》

19741)〈北宋尊儒反法的反動政客蘇軾〉(《湖北文藝》19752)此類文章多從無產階級的角度

對蘇軾依違在新舊兩黨政策間「務實唯用」的政治態度大加撻伐至於平反的文章極多自 1978年 3 月起陸續發表如王水照〈蘇軾的政治態度和政治詩〉(《文學評論》19783)馬積高〈試

論蘇軾的政治態度和文學成就〉(《湖南師院學報》19783)邱俊鵬〈蘇軾政治思想管見〉(《四

川大學學報》19794)劉乃昌〈蘇軾同王安石的交往〉(《東北師大學報》19813)黃海澄

黃廣華〈蘇軾與王安石變法兼及蘇軾的哲學思想〉(《古典文學論叢》19819)helliphellip等平

反者對蘇軾的政治態度思想及文學創作進行全面的評價尤其著重與王安石間的交游情況企

圖以歷史證據還原東坡形象確立客觀的評價標準 28 此書初稿完成於 1978 年由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19819)1995 年台灣學海出版社出版的《三

蘇傳》其中蘇軾部分即是《蘇軾評傳》的內容

10 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

性格的觀察頗有獨到之處因此儘管他在書中表明對蘇軾人品個性多做解釋「總

是徒勞無功的」29但他以「混合型的人生觀」為揉雜三教的蘇軾定調成功獲

得了眾多學者及讀者的認同最重要的是林語堂特別重視詩人行為的動機和歷

史背景因此舉凡北宋的藝壇消息妓院風情養生學問佛道境況等都被

納入說明之中以此營造出一立體逼真的寫實情境讀來格外引人入勝這是林

氏書寫策略的一大特色現在看來儘管作者所詮釋的觀點以史實的角度來檢驗

並非全無可議之處30但他確實塑造出一個性格多層次形象極鮮活的「擬真人

物」因此成為後繼者撰寫東坡傳記時幾乎必備的參考資料同時也是眾多學者

研究質疑與補正的對象31此書的份量由此可知

在幽默大師的推波助瀾下蘇軾的生平研究正式起飛掀起了一股撰寫傳記

的熱潮至今每隔二三年總會有不同的詮釋版本問世32文學家擁有如此眾多

的傳記分身蘇軾可說是中國文學史上第一人此時臺灣學界除了繼續處理著

述版本等「基本問題」外33東坡事跡的相關研究也方興未艾學者開始留心詩

人的貶謫心情或論其人生困厄或論其謫居經驗大多以點出詩人「曠達」的

人生觀作結從而突顯「詩窮而後工」等文學創作觀點值得注意的是一九七

八年十二月中共政權確立了「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團結一致向前看」和撥亂

反正的指導方針風聲鶴唳的政治氣氛終於和緩下來34在西方思潮大舉傳入之

下對岸的學術活動正式復甦邁向了八O年代「新文學」風潮的路途揭開學

術界豐富多元萬途競萌之研究盛況的序幕

首先文本的輯佚整理再度成為重點詩詞文都有專集出版與民國初

年第一次出版潮不同的是此次的整理是在前人的基礎上精益求精學者們「校」

然後「釋」並非單純的翻印性質另一方面文學研究仍未跳脫傳統格局大

29 林語堂《蘇東坡傳》(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2004)〈原序〉頁 5 30 但須注意的是林語堂在出版之時曾自陳其寫作緣起只是「以此為樂」而已無意把這本《蘇

東坡傳》寫成學術著作(見氏著《蘇東坡傳》〈原序〉頁 5)這樣的定位在後人對之進行評

論時應加以考量 31 如陸以霖〈林語堂筆下的蘇東坡《蘇東坡傳》〉(《出版與研究》第五期19779)王保珍

〈《蘇東坡傳》(林語堂著)的欣賞與補正〉(《書評書目》55 期197711)陳新雄〈國色朝酣

酒天香夜染衣林語堂先生《蘇東坡傳》所提到的東坡兩首詩辨析〉(《教學與研究》15 期

19936)helliphellip等文 32 其中蘇學學者熱衷此事的現象尤其引人注目先後投入蘇軾傳記寫作的學者有劉維崇《蘇

軾評傳》(1978)曾棗莊《蘇軾評傳》(1981)王水照《蘇軾》(198119901993)朱靖華《蘇

軾新評》(1993)洪亮《放逐與回歸蘇東坡及其同時代人》(1993)李一冰《蘇東坡新傳》

(1996)顏邦逸張晶《蘇軾傳》(1998)莫礪鋒童強《蘇軾》(1999)王水照崔銘《智

者在苦難中的超越蘇軾傳》(2000)helliphellip等數量眾多 33 如王景鴻《蘇東坡著述版本考》(台北臺灣大學中文所碩論1969)和〈蘇東坡著述版本考〉

(上)(下)分別收入《書目季刊》第四卷第二期196912 和第四卷第三期19703 34 饒學剛朱靖華〈二十世紀蘇軾文學研究述略〉收入中國人民大學中文系《中國蘇軾研究》

(北京學苑出版社2004)第一輯頁 531

第一章 緒論 11

多數學者致力於延續過去十年對於蘇軾各期文學的研究工作但後出轉精「單

點深入」的研究方法逐漸取代泛論成為最普遍的審題趨向由淺入深集點成

線蘇學學者的努力除了表現在詩學詞學美學體系的建構上還包含了學術

社群的概念萌芽與推廣在中國大陸情勢驟轉的當下西方學界也正蘊釀著「全

球化」時代的到來這是由於工業革命之後機械使用的情況日益普及化與精緻

化人們旅行或運輸的速度加快造成異地知識技術間交流效率的提高資訊

跟隨人們移動的腳步開始流動使全球的知識形成一種非單向的動態連線關係

進而構成了社會歷史政治經濟文化科技等系統整合發展的局面亦即

今日跨領域或文化研究的濫觴「全球化」思潮的擴張宣告了人類文化即將告別

地域互隔的年代激發人們對於生活另一種全然不同的思考其中的一個比較顯

著的影響即是「導致許多新的構成性的具有巨大潛力的社會組織或各種新

的社會群體」35他們(如各種研究和大學群體)通常熱衷於某項議題或理念

藉助網路互相影響展開有別於傳統的研究形式在這個變數充斥的時期研究

視域和研究社群自然也發展出相應於時代的特徵最具代表的即是「蘇軾研究學

會」的出現

一九八O年「中國蘇軾研究學會」成立於四川眉山的三蘇祠自此終結了

過往「以王安石變法的角度為出發」的研究慣法此學會以「蘇軾」為討論核心

每一至二年輪流在中國各地舉行研討會36論文內容包羅萬象翻開過去十餘次

研討會後出版的論文集裡面內容涵蓋面之廣幾乎遍及蘇學的各個層面成效

驚人由於響應者眾蘇軾研究學會在廿餘年的苦心經營下創造了高度的研究

效益曾棗莊教授在評論蘇軾研究學會的貢獻時說道

蘇軾研究學會不僅推動了國內專家學者和「蘇學」受(案錯字當作「愛」)

好者對蘇軾的全面研究同時推動了對蘇洵蘇轍及蘇門四學士的研究

學會還聯繫了日本韓國美國及香港臺灣澳門地區的學者進行了

廣泛的學術交流使蘇軾的研究走出國門使外國人更加了解世界文化名

人蘇軾37

的確若以「蘇軾研究學會」成立的一九八O為分界後來的「全面復興」或

35 J希利斯米勒著郭英劍等譯《重申解構主義ldquo全球化rdquo對文學研究的影響》(北京中

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頁 289mdash300 36 除了眉山之外曾舉行的地點有湖北黃州廣東惠州河南平頂山浙江杭州陜西鳳翔山

東煙臺海南儋州山東諸城江蘇徐州河北欒城helliphellip等地幾乎都是東坡當時行腳之處選

擇這些地點舉辦蘇軾研討會情味與意義兼具 37 曾棗莊等著《蘇軾研究史》頁 453

12 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

許是過去數十年所不能想像的在這個意義上我們可以說「蘇軾研究學會」

提供了海內外所有對東坡感興趣的學者一個研究平台加快了彼此意見交流的速

度而定期的集會和出版更是蘇軾研究衝高數量的重要關鍵另外從學者的

角度來看學會的運作可使他們熟悉彼此對於鞏固學術社群的向心力也有幫

助無形之中一個「蘇學」的「認同圈」於焉形成蘇軾研究開始邁入「組織

化」「系統化」的階段是以饒學剛等人稱之為「真正發展到學術化階段」之時38

新型的研究型態尚不止於此除了上述的學術社群廿世紀最後二十年的漢

學界還面臨了來自西方文論的衝擊和挑戰臺灣方面此時正值眾多留外學人歸

國之際在他們的倡導下西方文論的運用成為未來二十年學壇研究的重要方

法相形之下中國大陸雖然沒有大量的返國學者加以助陣但時勢所趨學術

研究也開始普遍採行來自西方的論文範式產生了一批選題論證都十分新穎的

著作論文另一方面新式研究法對舊有命題也造成強大的影響昔日「骨架已

具」的舊題材被放在多學科交叉的綜合視野中重新詮釋企圖呈現更為立體飽滿

的文化形態為蘇學研究填上血肉視域融合的刺激對學者來說無異於打開研

究的另一扇窗運用經此產生的研究動能來檢視重要的既成題材多能翻轉新

意再者對於許多尚未說清的問題來說現當代的研究方法提供了「知人論世」

以外的另一種切入角尤其當文論與問題的邏輯理路相同時可能就此成為開啟

寶庫的鑰匙研究主軸既已奠定這波「舊瓶裝新酒」的研究熱潮很快地在個人

際遇文學美學思想helliphellip等子領域累積出相當的成果短期內就創造了蘇學

九百年來罕見的盛況

其中與本文關係最為密切的主題乃是生平研究和詩學研究前者的部分

大陸學者孔凡禮的《蘇軾年譜》(全三冊)當仁不讓此書之緣起主要肇因於

孔教授對於清人王文誥《蘇文忠公詩編註集成總案》援引資料未及全面的感嘆

雖說王氏以個人所藏從事著述要籍疏漏在所難免但因「時至今日其書已不

能盡饜人之意」39於是作者在點校《蘇軾詩集》《蘇軾文集》的第二年參考

總集別集類書史書筆記詩話方志金石碑帖中有關蘇軾之紀述撰

寫年譜窮九年之力大功方成《蘇軾年譜》既以補罅前作切合時用為出發

點自然不以單純的資料補充為滿足除了作為底本的王文誥《總案》之外作

者集合了《宋史》《續資治通鑑長編》《續資治通鑑長編拾補》《太平治迹統類》

《宋大詔令集》《宋會要輯稿》《東都事略》等書加上六百多種古代圖籍力

38 參見氏著〈二十世紀蘇軾文學研究述略〉收入中國人民大學中文系《中國蘇軾研究》第一

輯頁 532 39 孔凡禮《蘇軾年譜》(北京中華書局2005)上冊〈自序〉頁 2

第一章 緒論 13

求貼近北宋史實因此作者在行文時不但詳細交待人事時地物之來龍

去脈將目前所有可見的相關資料摘文節錄以供稽核同時幾乎所有的蘇軾

作品都得到了繫年對於許多舊注編年的謬誤也加以糾正此外孔教授還考證

出前人認為無可考的蘇軾交游展現了極為細膩的考證工夫和謹慎的研究態度

這一點從他在運用現當代的論文成果時不忘隨篇附註的習慣亦可看出曾棗莊教

授對此書評價極高言其具備「資料詳實言必有據」「詳而不繁」「考證精核」

三大特點是繼王文誥之後最詳實的蘇軾年譜40作者的用心經營使此百萬鉅

著在當代年譜學研究中異軍突起成為蘇軾生平研究的重要里程碑對後來有志

於蘇學的研究者來說貢獻尤大

卷帙浩繁的《蘇軾年譜》走的是傳統研究的路徑除此之外生平研究還延

伸出了許多分支如前所述全球化浪潮的襲捲造成合科研究之興盛尤其注重

文化意涵的發想八O年代之後「文化研究」當道主要特色一是研究古代文

學時「由單純的價值判斷而轉向文學事實的清理」即文學研究對於「客觀歷史」

的回歸二是重視「歷史文化」的綜合視角企圖以時代的總合「精神狀態」

作為個體或群體研究的參考前提總而言之此一轉型期的重要特徵在於「文化

意識」的覺醒41生平研究受此灌注詮釋內容因而產生了某一程度的微調

即對蘇軾「文化性格」的勾勒與詮釋過往的東坡傳記在描繪詩人時大多著重

「寵辱不驚」形象的呈現藉此推論「曠達」的人生觀按照我們對於蘇軾的理

解這類評語的確切中了詩人安順處逆的精神然而會被選來作為佐證的史料

永遠是經典的那幾則當傳記一再推陳出新事主的形象很難不流於「性格扁平

化片面化」距離「真人」的標準越來越遠筆者認為此類困境的產生主

要是起因於研究者過度專注於傳記主角的「生平本身」未對其生命情境進行全

面性的考量任何事件的發生都有其獨特(且複雜)的語境但因歷史只能呈現

片面的記載後人在解讀時如果不能進行多線評估多方設想很容易就忽略

掉最大特徵之外的其他細節甚至可能將個人從整體的時代氣氛中拔起使研究

主體變得獨立且封閉按照我們對於人類生命型態的理解群居動物本身和集體

的生活型態之間二者理應密不可分因此在進行生平研究時將個體置於較

大的文化脈絡中加以考察應是較好的選擇何況本文關注的蘇軾身為北宋大

家從他擁有的各項條件看來比起一般的研究對象似乎更適合此一方式林融

嬋認為

40 曾棗莊等著《蘇軾研究史》頁 447 41 本段出自傅璇琮為東方出版社「日晷文庫」所作的〈總序〉參見錢志熙《唐前生命觀和文學

生命主題》〈總序〉頁 1mdash3

14 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

文化與個人既然是一種相互創發相扶前進(也有可能是後退)的狀態

而人的存在又是一種必然的「在世存在」那麼個人的得失榮辱則必然的

與文化相關這裡的相關所包含的不僅僅是文化對個人的啟發還有個

人在「詮釋」過後對文化的貢獻helliphellip42

林氏之說突顯了「文化造就個人個人影響文化」的雙向迴旋關係普通人如

此擁有卓越成就的時代名人更是如此蘇軾以文名世活躍於古代文人所能參

與的各種領域他既無法超脫於所屬時代其思想文學自然受到「宋代文化」的

沾潤另一方面詩人在文學藝術各方面的獨到造詣向來又被視作「宋型文化」

的典型這也就是說蘇軾對「宋調」面貌之成形有舉足輕重的影響力一來一

往「個人與文化的雙向迴旋關係」因而形成除此之外從實際的生活經驗看

來人的性格是極為複雜的不但會因應各種生活經驗而產生變動同時也容

易受到外在因素的挑撥出現他人感覺不可理喻的行為古人嘗說識人時要「聽

其言觀其行」正是企圖經由個人與社會互動關係的考察探知其性格基調

換言之性格便是個人身處「文化環境」中「在世存在」的因應態度所以綜

上所述研究者倘若想要呈現一個「真蘇軾」便不可不將詩人置於文化的脈絡

裡加以檢視從而藉助史學社會學政治學甚至經濟學等學科的綜合考察

以期獲致一種較好的理解

這波「文化性格」浪潮引起的迴響十分熱烈各方關注的焦點大多集中在

詩人固有形象的反思企圖重新賦予更為精緻的說解對於蘇軾性格的解釋最

普遍的研究型態是以「時間」為主軸仔細梳理歲月推移過程中詩人心境的各種

起伏與轉變六十六歲去世的蘇軾從他二十二歲出蜀應試寫下第一篇〈刑賞

忠厚之至論〉開始創作生涯長達四十四年在這麼大的時間跨度中寫作出來的

豐富成果自然伴隨著詩人多彩多姿的出處經歷呈現了階段性的差異其間所反

映出來的思考轍痕正是蘇軾人生思想變動的軌跡關於這個部分歷來的分析

研究無論是從整體仕宦經歷來加以把握的宏觀角度還是擷取八大創作分期43中

任何一處關鍵來詳加論析的微觀闡述似乎總是無法周延而清楚的歸納出始終處

42 見氏著《蘇軾超曠情懷與文化關係研究》(嘉義南華大學文學研究所2004)頁 2mdash3 43 蘇軾的創作階段清人王文誥在《蘇文忠公詩編注集成識餘》中將其分為八期分別為《南

行集》和簽判鳳翔熙寧還朝倅杭守密入徐湖謫黃元祐召還謫惠渡海(【宋】蘇軾

著【清】王文誥注《蘇文忠公詩編注集成》(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67)冊六頁 3708mdash3709)

而近人江惜美分之為六初歷仕宦的奔放期烏臺詩之諷諭期黃州貶謫之沈潛期元祐回朝之

凝定期復貶惠州之圓融期遠謫海南之精深期(請見江惜美《蘇軾詩分期代表作研究》(台

北華正書局1996))至於王水照則以二次「在朝外任貶居」的迴返過程來概括

請見氏著《蘇軾論稿》(台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1994)〈蘇軾創作的發展階段〉〈蘇軾的

人生思考和文化性格〉二文)創作分期的方式會影響分析策略故學者們多視研究重點因革之

實則大同小異讀者可自行參照

第一章 緒論 15

於變動中的蘇軾人生境界針對此問王水照教授在〈蘇軾的人生思考和文化性

格〉一文中提出了較具代表性的看法

王教授認為蘇軾面臨中國文人生命中兩大課題「出處」與「死生」的

衝擊一生仕途困挫幾瀕死境卻能安之若素主要的原因在於三教融合的思想

背景在此作者提出蘇軾人生道路的二條基線一則受到傳統儒家思維的影響

充滿了自進進人的淑世精神而「立德立功立言」的三不朽古訓更讓蘇軾

早年的社會責任感與歷史使命感得到強化成為畢生行事的基調基線之二乃

是互補於儒家出仕觀的佛道思考多在其身陷逆境時發生作用看得出來作

者推論蘇軾的文化人格將其源頭歸因於「多元傳統文化」因素彼此間勢力的消

長與融合這個部分由於學者們的研究都是從第一手資料歸納而出多年來已

成定論然而雖說方向已定但因蘇軾思想涵蓋面之廣之雜要清楚描繪其性

格的多樣性實屬不易就此王教授嘗試以「狂」「曠」「諧」「適」四個方面

來概括之所謂「狂」者主要是出自詩人天性才情的傲氣展現出來就有了

傲世忤世抗世的成分這一點在「烏臺詩案」發生前發揮得最為清楚然而

隨著朝中行走日增年輕蘇軾對於自己的「狂直」其實不無反省的意味其中摻

雜了幾許畏世與厭世的心情不斷依違於張揚與內省二端東坡在「詩案」的洗

禮之後對「性狂」的追求逐漸轉向「一種深思了悟基礎上的任真」44換言之

是一種對內心「真我」的價值選擇而這個選擇的形成與詩人性格中「曠」極

為相關所謂的「曠」主要是對是非榮辱得失的超越與外鑠的「狂」遙

遙相對對於東坡來說或許「曠」是他天生性格的質素雖然存在卻未必發

揮然而在一連串極為痛苦的貶謫經歷之後「曠」的因子催化了蘇軾文化人格

的成熟度使之具備「九死南荒吾不恨」的磊落胸襟至於「諧」一般都認為

「諧」是蘇軾人格中最突出的特色之一在他人生思想的意義上有淡化苦難意

識化解悲傷的功用乃是一種自我調節機制45在此作者提出東坡的「諧」

具備了「對抗挫折迎戰命運」和「體現真我自為優越」二大意義其中所論

似乎正可概括為「性諧」與「文諧」二個面向從內在情性與外在行徑(包含「言」

與「文」)的相互作用清楚地刻劃出蘇軾性格的俏皮之處最後王教授以「適」

作為蘇軾人生思考和性格樞鈕的落腳點詩人能夠不囿於外在環境的不如意在

尋常日用中發現愉悅與美始終堅持「閑適」的追求使其現實人生由此化作藝

術人生充滿了審美情趣的意境

王教授此文從性格系統著手將審美意味濃厚的「人生境界」解讀為「個人

44 王水照〈蘇軾的人生思考和文化性格〉中國人民大學中文系《中國蘇軾研究》(第一輯)(北

京學苑出版社20047)頁 15 45 王水照〈蘇軾的人生思考和文化性格〉頁 17

16 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

獨特秉性」對於生命中衝突情節之因應與調節的產物相較於一般單論東坡性格

中某些特點之篇章可謂自成一家可惜的是受到篇幅所限此文在許多相關

的論題上僅僅點到為止如文中論述佛道二家對於蘇軾人生思考的影響時舉

詩集中反覆吟詠的「吾生如寄耳」和「人生如夢」二句為例藉以印證詩人那股

揮之不去的「人生空漠之感」就文章所言「吾生如寄」「人生如夢」體現了蘇

軾對於人生無常性的感受一來應是漢末古詩十九首以降「人生忽如寄」意識的

繼承與發揮二來蘇詩感歎命如蜉蝣卻能跳脫消極的聲調表現出「悲哀的

揚棄」由此構成宋調的基準另外「人生如夢」一句雖突顯了對於人生「虛幻

性」的感受但詩人卻將自己對前途的信念和追求寄寓其中展現出個體強烈的

主觀意志也表達了他對自身「真實存在」的肯定46筆者認為王教授所言固

然無誤以此釋蘇也得到了相當的效果然而倘若我們回到蘇軾三教融合的思

維模式那麼寫於四十二歲到六十六歲這段期間的「人生如夢」和「吾生如寄」

便不可單純將之視為文學史上抒情主題的分支而應進一步考慮到佛教典故的影

響因為此時詩人已處於中晚年階段多次的遠謫貶居提供他嫻熟佛經內典的

機會長期浸染之下他對佛教義理的掌握早已超越單純的字義解讀而是上

升到一種透過日常生活的實踐而獲致的心領神會之層次這些內化的佛經材料一

旦受到適當條件的召喚自然就在作品當中顯露出來47是故看似尋常的「人

生如夢」和「吾生如寄」除了具有文字審美及文學抒情的意義之外為求釋義

周全尚須遠溯佛家「如夢觀」等理論範疇方能闡明詩人原旨而這恰好也是

本「生命觀照」研究所應探討的重要內容因此將在後續篇章詳論之

值得注意的是在目前學界對「文化性格」的討論課題中以「曠達」的內

涵與反思最受矚目除了上述王教授的說法之外對此進行專題研究的還有林融

嬋在其二OO四年的碩論《蘇軾超曠情懷與文化關係研究》中林融嬋以宋代

理學為觀照面利用二程與東坡生命格局之異反向證成蘇軾「超曠」生命情調

之所由來乍看之下林氏雖以東坡文化性格中的「超曠情懷」作為主題理應

隸屬蘇軾生平研究的一支然而作者走的是思想研究梳理東坡文化性格時

是將之置於「思想家」的脈絡當中與一般生平傳記慣用「文學家」的思維模式

並不相同可說是本書較為特別之處另外作者捨棄常見的「曠達」特意拈

出「超曠」一詞在解釋蘇軾生命型態的轉變時頗富效用以釋義的角度「曠

達」和「超曠」同指蘇軾的基本生命型態但嚴格說來二者的意涵仍有不同

這是因為在一般的情況下「超曠」二字合用其意主要落在「曠」字換言

46 王水照〈蘇軾的人生思考和文化性格〉頁 6mdash11 47 蕭麗華即認為北宋詩禪融合的痕跡應以蘇軾為觀察的起點詳見氏著〈東坡詩論中的禪喻〉

《佛學研究中心學報》第六期20015頁 246

第一章 緒論 17

之「超」被當成了「曠」的內容但是若從字源學的角度切入則「超」的

本義為「跳」48意指「從自身事物現象越離」而「曠」字本義為「明」49顯

示的是對事物明瞭朗照的狀態引申而有「闊大」之意指的是「自事物現象

中解放」二者相較後者當立於實體界方能有較好解釋而前者則同時兼具形

上與形下雙重特質50由此一來二者的關係便超乎原本的理解增加了另一種

配對之後的可能性

(「超」字)就形下面來說它是「曠」的內容「曠」因具備著「超」的

條件因此能達到面對有限性時的曠達而從形上面來說「超」重歸於

超越界指向本身因此而能指出向上之一路引領「曠」成為「曠」helliphellip51

在此所謂「形上」與「形下」指的即是「超越界」與「經驗界」二大異質界

域「超越」介於其間正好以其「形上」「形下」兼具的雙重特質連結彼此

為「生命進昇」提供機會52由此觀照蘇軾性格可知「超曠」一語突出了東坡

文化人格在各個階段轉換過程中的動態行為讓我們得以進一步思索詩人「生命

進昇」的主要「助力」為何承其觀點林氏在分析〈和子由澠池懷舊〉時指出

蘇軾對於人生感悟的雙重意義在於一將人生看作一種流程在人生無常的無

奈中其實隱藏著一股不需溺於當下的提升意涵二他亦同時表達了對人生存

意義的肯定因為唯有在每一當下認真付出亦不過分執著的生命才能對人

生之流的慨嘆不失於粗淺浮泛53作者以此二點「人生觀想」作為蘇軾「超曠情

懷」的二大維面點出詩人「曠達」的原因在於「承認苦難而又超越苦難」的心

態54給予本研究相當大的啟示

無論是從中國古代文人「學而優則仕」的職業選擇角度或是從政治經驗影

響蘇軾個人的層面來看東坡的仕宦心態實是討論其人格或文學時無從迴避的重

要主題其中又以「仕隱情結」最具代表性關於蘇軾鮮明的「仕隱衝突」心態

很早就有學者提出來論點多集中在「烏臺詩案」後的心路歷程然而檢覈蘇

48 《說文解字》「超跳也」參見【東漢】許慎著【清】段玉裁注【民國】魯實先正補《說

文解字注》(台北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8 十二刷)頁 64 49 《說文解字》「曠明也」參閱【東漢】許慎著【清】段玉裁注【民國】魯實先正補《說

文解字注》頁 306 50 以上改寫自林融嬋《蘇軾超曠情懷與文化關係之研究》(嘉義南華大學文學研究所2004)頁 8 51 林融嬋《蘇軾超曠情懷與文化關係之研究》頁 8mdash9 52 詳細論述請見林融嬋《蘇軾超曠情懷與文化關係之研究》頁 10 53 林融嬋《蘇軾超曠情懷與文化關係之研究》頁 35mdash36 54 林融嬋《蘇軾超曠情懷與文化關係之研究》頁 36

18 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

軾詩文可以發現此說並不確切其「仕隱衝突」的發端至早應可推至未仕之

前並且此一情結隨著個人仕宦經驗的轉折有所不同貫穿終生近年來對此進

行專題研究之代表者當推王秀珊碩論《論東坡詞中的仕隱情懷》此書討論東

坡詞的仕隱情懷主要是以「故鄉意義」的層次變化詞中所運用的典故類型

以及「豪」與「放」的風格內涵作為切入點論述詩人仕隱情懷的內容與「放曠」

詞風的形成55「仕隱情結」向來是中國古代傳統文人的共有心態而東坡畢生掙

扎於「道仕」與「身隱」的兩難情緒之不安在「言情」的蘇詞中頗有表現

最具體的例證即是「故鄉」符碼的反覆使用對此作者引用重覆出現的「功成

名遂還鄉」56說明「歸鄉」乃是蘇軾的仕宦理想並將「故鄉」的意義按照其

人生的進程區分為三個層次

(一)出生成長的原鄉蜀人向來戀鄉不仕詩人出身於斯其鄉關之思自

是濃厚然而受到「衣錦榮歸」的傳統出仕觀念影響加上詩人年華

尚在對於功名仍有期待故「仕」的追求高於「隱」的想望「歸

與隱的指向同一」乃是期待榮歸原鄉的第一層次主要時期為「杭

密徐湖時期」

(二)歸隱的異鄉「烏臺」案後仕途轉為不順在此之中詩人效命地

方在山水之勝與朋友之情的助益下思歸不得的煩悶情結逐漸被「直

把他鄉作故鄉」的想法所取代「故鄉」意義的轉移展現了蘇軾在「自

我」與「現實」中取得平衡的努力與成就促使詩人一方面轉向山水

的慰藉一方面向內尋求「心安之境」此一時期發端於通判杭州之

時並在謫黃之後達到巔峰

(三)心安之鄉謫黃之後詩人歷經起復入朝外任等階段最後遠謫

海南在大起大落的坎坷過程中痛徹理解了「身不由己」的仕宦現

實由於羈旅在外連異地之歸也不可得是以此時東坡融合佛道思

想再度改換心念轉「異鄉」為「心鄉」將回歸之處移至心中

從而達致「仕宦衝突」的最終平衡可視為詩人最高的人生境界57

55 詳見王秀珊《論東坡詞中的仕隱情懷》(台中中興大學中文所 20027)頁 195 56 此句多次出現在東坡詞中如熙寧十年(1077)作於徐州的〈水調歌頭〉(安石在東海)(見鄒

同慶王宗堂《蘇軾詞編年校註》上冊(北京中華書局20029)頁 211)元豐六年(1083)所作的〈臨江仙〉(詩句端來磨我鈍)(鄒同慶王宗堂《蘇軾詞編年校註》中冊頁 490) 57 以上論述請參考王秀珊《論東坡詞中的仕隱情懷》第三章及頁 196mdash197

第一章 緒論 19

作者抽出「故鄉」作為尋繹東坡人生境界之所構成的軸線非但具體也極為恰

當對本文研究東坡生命意識頗多值得借鏡之處然而畢竟學術論理難以周全

王文在總結「仕隱情結」時雖已發揮得當但從詩人留下的詩句線索來看仍

有些許未盡之處譬如作者清楚地呈現了「歸回原鄉rarr歸隱異鄉rarr尋求心鄉」

此一心靈軌跡極力鋪陳詩人依違在理想失落與留戀田園的糾結情緒細膩刻劃

了「去」「留」之間「用世志意」和「不遇悲慨」二種意識激盪的狀況然而一

來一往之際似乎失落了「畏禍」此一重要的心理機轉使得讀者只見蘇軾之

「豪」而不見其性格之「真」從蘇軾輾轉各地時所上謝表之內容我們其實可

以明顯察覺詩人對於君威難測樹敵眾多的不安全感這種「畏禍心態」尤其表

現在二三階段之間乃是個人對多舛前途最真實的情緒反應捨之不論除了

有簡化人物性格的危險之外更無以呈現詩人最終「選擇」走向「超曠」的可貴

之處另外蘇軾晚年雖已求得「心安之境」但吟詩時仍作「此生念念隨泡影」

之語58無奈自嘲溢於言表與其同時詞作大異其趣此現象似乎可追溯至文類

性格因為對宋人而言詩詞分屬於不同的情志書寫系統雖然東坡創作時習

慣游走於各種文類之間但若細心檢閱詩集並加以對照可以發現二者慣用的典

故語例並不完全重覆援引王秀珊此文的分析成果東坡詞的典故類型主要有三

類事功型(以謝安為代表)執著型(以劉禹錫為代表)隱逸類(以陶淵明為

代表)59但詳察東坡詩可知在這三類之外還有更常使用的詩典如蘇軾一

再引用的「馬少游」及「桐鄉吏朱邑」事或在「烏臺詩案」之後重覆出現的「東

門黃狗」不但抒懷同時也牽涉了詩人對其仕宦事業的自我評價用意與興味

和蘇詞相較皆不相同就此看來此一重要議題若要得到較為徹底的討論那麼

除卻蘇詞之外東坡的其他創作也不能偏廢尤其是「言志」的蘇詩理應加以

整理並進一步統合所有文類的相關資料彼此交叉比對藉助先合觀再微觀的

分析方法來理解蘇軾的仕宦心態才是比較理想的做法也是本文預備發展的重

要方向

蘇詩研究的另一個重要主題在於「禪學」近年來持續在此領域耕耘不輟者

較重要的有周裕鍇張晶和蕭麗華等人周裕鍇專注詩歌與禪宗的關係曾寫作

《中國禪宗與詩歌》一書其中談到禪宗對於蘇軾的影響就認為二者關係極為

密切詩人耽於禪悅不但使之出入叢林與大量的禪僧交游同時也從中學習

到禪家公案的話頭與機鋒培養了創作時運用「博喻」手法的能力並點出「文

58 蘇軾〈庚辰歲人日作時聞黃河已復北流老臣舊數論此今斯言乃驗二首其二〉此詩作

於元符三年(1100)正月七日蘇軾謫往惠州之時年六十四收入氏著《蘇軾詩集》第七冊

卷四十三頁 2343 59 請見氏著《論東坡詞中的仕隱情懷》第四章

20 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

字禪」乃是蘇黃二人詩法分途的重要依據60當時作者固然對詩人「以禪入

詩」的特色作了清楚的說明然而終究只是文學現象的呈現對創作背後深刻

的審美機制並無探討這個問題在數年之後的《文字禪與宋代詩學》獲得解決

在《文字禪與宋代詩學》這本書中周教授將論題加以深化直接探討創作現象

的本源指出蘇黃之所以以文字為戲主要是以禪宗的「游戲三昧」作為理論

依據加上士大夫本身固有的俳諧文學的傳統而構成文中還提到

蘇軾和黃庭堅在借禪宗語言藝術為詩方面雖多共同之處但二人通過文字

游戲所要達到的目的仍有不同概括說來蘇軾是「借禪以為詼」即借

用禪宗詼詭反常的思維方式來表達自己戲謔的人生態度黃庭堅則是「打

諢通禪」即把雜劇的諢趣與禪語的詼諧結合起來表達自我完善的人格精

神於「游戲法」中見「真實相」61

作者從詩人習禪入詩的心態目的推導出蘇黃「借禪以為詼」和「表達自我完善

的人格精神」的不同有助於二人詩歌風格和審美性格的深入理解作者點出

從蘇黃的作品表現可以得知宋代習禪詩人受到「機鋒」或是「打諢」的影響

主要體現在「創作心態」和「語言形式」兩方面前者即所謂游戲態度滑稽為

文而後者則表現為語境的跳躍章法的變換然而儘管從同樣的門路悟入

在詩風的呈現上卻各有不同62周氏指出這固然與性格相關除此之外更有

可能受到他們各自喜好的禪門宗風的影響

雲門宗機鋒迅疾蘇軾得其精神所以作詩隨心所欲八面翻滾臨濟宗

機鋒峻烈黃庭堅得其精神所以作詩除脫凡近不落常情如黃龍慧南

著名的「黃龍三關」晦堂祖心的「觸背關」都有言語道斷不入思維的

特點黃庭堅詩生新瘦硬的語言風格與其精神相近63

蘇黃二家的詩風比較向來是宋代詩學中的重要議題在詩論美學和文學史的領

域皆有其意義周教授捨棄傳統的詩學角度改藉佛家文士化的「文字禪」角度

觀而照之不但突顯了詩歌意象與禪派宗風之間的關係同時也點出文人和其皈

60 氏著《中國禪宗與詩歌》(高雄麗文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47)頁 89mdash91 61 氏著《文字禪與宋代詩學》(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11)頁 155 62 周裕鍇演繹二人詩風指出「蘇詩如長江大河波濤自涌諢趣較顯露層次轉折銜接較自然

而黃詩如危崖高聳斷岸千尺諢趣較隱晦語境意路跨越較大」見氏著《文字禪與宋代詩

學》頁 164 63 氏著《文字禪與宋代詩學》頁 164

第一章 緒論 21

依的禪派精神在本質上的確有其相似之處這點我們由周裕鍇另外一篇〈夢幻與

真如蘇黃的禪悅傾向與其詩歌意向之關係〉可以得到更為深刻的詮釋

在〈夢幻與真如〉一文中作者主要是從宋人接受禪宗的兩種禪悅典型進

而分析這二種範型與詩歌意象選擇之間的關係宋代文人接觸禪宗一來在參禪

的過程中可以獲得愉快的感受此即「禪悅」二來佛禪能有效地消解「倫理政

治與個人存在的衝突」從存在論的意義上揭示了人生狀態徹底解決「儒門淡

薄收拾不住」64的不足之處文人崇奉南禪恰好回應了自身的人生課題與心

靈需求65所以五家七宗各有所好除了受到歷史(時間)和地理(地域)的影

響外文人的「真性」底蘊自當更為關鍵由此視之生命情趣截然不同的蘇

黃二人其性格在和禪門宗風相互加乘之後於是各自蘊釀了特色鮮明的禪學主

題如蘇軾廣泛接觸大乘經典深得「十喻」之義因此在其詩歌創作之時便

多次闡述般若空觀以「人生如夢」的主題具體行之選擇詩歌意象時除了運

用佛經典故之外更因自身對於世界短暫性質的認識特別強調「瞬時激變」的

動態形象的捕捉呈現蘇詩動蕩明快的風格66而庭堅對於禪學中的「心性哲學」

最有領悟對他來說禪乃治心之本目的在於完善道德人格以心性覺悟證得

安身立命之本是以他對認知本源的般若空觀興趣不大將全部重心擺放在「真

如」的追求上67正是這樣的傾向使然黃庭堅十分自覺地將禪宗的心性哲學

儒家的養氣觀和道家的心齋理論融合為一因此他所選擇的詩歌意象不是作為

虛幻無常的對立存在(如堅毅不屈的金石松柏)就是作為污穢渾濁的對立存

在(如表裡澄澈的秋江出淤泥而不染的蓮花)前者求其「真」後者明其「淨」

往往具備了虛靜沖澹清峻凝鍊的美學特徵由此構成山谷詩學與人格互相輝映

的「壁立千仞」的審美境界68

張晶《禪與唐宋詩學》同樣是以「禪學」作為視角探索唐宋時期禪宗思想

對於詩人心態的滲透並以詩為中心討論「禪」在經過了詩人創作心靈的轉化

之後對詩歌面貌造成了何等的影響作者認為

禪之於士大夫其主要意義並不在於「成佛」的宗教皈依而在於以「如

夢如幻」的人生觀來解脫靈與肉的苦惱困惑69

64 張方平「儒門淡薄收拾不住皆歸釋氏耳」收入釋志磬《佛祖統記》(揚州江蘇廣陵

古籍刻印社1992)冊五卷四十五頁 1949 65 周裕鍇〈夢幻與真如蘇黃的禪悅傾向與其詩歌意象之關係〉收入《文學遺產》二OO

一年第三期頁 68mdash69 66 氏著〈夢幻與真如蘇黃的禪悅傾向與其詩歌意象之關係〉頁 6974mdash75 67 氏著〈夢幻與真如蘇黃的禪悅傾向與其詩歌意象之關係〉頁 72 68 氏著〈夢幻與真如蘇黃的禪悅傾向與其詩歌意象之關係〉頁 74mdash75 69 氏著《禪與唐宋詩學》(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36)頁 2類似論述亦可參考頁 24

22 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

由於中國人的心理結構偏向「現實務實」對於抽象的「遠離現世」並不真感

興趣因此佛教思想能在中土普遍流傳除了自身理論的適用性得到發揮之外

接受者心理狀態的改變絕對是關鍵就本書研究的唐宋詩人而言信仰佛教的契

機最主要的原因還是來自於人生挫折對心靈造成的創傷而「挫折」中最具代

表性者莫過於「貶謫」一事傳統士人一旦遭受貶謫為了消除心中憤懣使

日子好過一點文人大多轉向佛道二家諸如大乘佛學中的「苦空觀」「人生如

夢」等觀念便是藉助於此熱烈流傳相較於唐代宋人對於禪宗的接受的確

較為普遍若要論其修為三教混融的蘇軾更是其中的佼佼者這從作者三番二

次以東坡作為說明的佐證即可發現關於詩人在「以禪喻詩」方面的表現作者

一路尋繹蘇軾在謫黃之後的心靈變化指出詩人「主要是以禪宗的『一念清淨』

『無心於物』的觀念來淡化客觀環境的困窘」70加上對於《莊子》的活用由

此構成他裨補人生的「忘憂理論」作者對詩人心態的觀照極為細膩也一定程

度地呈現了禪風入蘇詩的緣由和成果不過根據作者所言為了擺脫世間憂愁

而被大量接受的視身如夢視人生如逆旅的思想其本質是以佛教「空觀」作為

底蘊然而「『空門』的解脫是以對自身的省思為途徑的但它不是貴身而

是賤身」71既是「賤身」則與宋代盛行的養生風尚在根源上有所牴觸此中情

形為何而蘇軾個人亦頗積極「愛生」平日也熱衷於調養生息合觀言之似

乎可提供我們對於詩人取捨三教理論的標準之認識有助於蘇軾思想研究的完

至於東坡詩與佛教典故的關係則需參考蕭麗華教授的著作蕭教授在二O

O一年撰寫了〈東坡詩論中的禪喻〉探討下開北宋詩禪融合之風的蘇軾其詩

論中散見的佛禪修養並藉此論述蘇門禪喻在宋代詩禪合轍的重要歷史定位首

先作者將蘇軾對於禪學的接受歸因至故鄉眉山的地緣母親與朋友的浸染

最後才是人生經驗的強化由於蘇軾思想具有三教會通的特色因而詩論具備了

「以禪法論詩」「以夢成詩」「詩禪辯證」和「以禪論詩」四種現象然而上

述四種現象中除了「以夢成詩」其餘三種皆可逕與詩人日常習禪的慣性作聯

結此處暫且按下先討論較為特殊的「以夢成詩」因為禪家的本質在於「動

進的心或它對世間生起不取不捨的妙用」72強調「心」的覺察勢必關聯「心」

對生命的認知進一步牽涉「真假」的問題而「夢」與「覺」正是「假」和「真」

最具代表性的二種動作型態是以作者提到「凡學禪者於夢與覺之間體

70 氏著《禪與唐宋詩學》頁 35 71 氏著《禪與唐宋詩學》頁 28 72 吳汝鈞《游戲三昧禪的實踐與終極關懷》(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932)頁 170

第一章 緒論 23

會尤深」73蘇軾習禪多年對此議題更為嫻熟箇中緣由一方面固然是因為

詩人天生資質敏慧感悟力強再者自然是受到《金剛經》的影響蘇軾博覽

佛家內典對《金剛經》更是深有造詣因此以「夢」轉喻人世時不但有聊觀

夢幻視此身如夢之說同時也延伸出了蘇軾對於「前世」的夢喻之說除此

之外夢中得句紀夢境存夢占之舉更不勝枚舉由此可見詩人輾轉於「夢」

「覺」之間思辯的軌跡對我們瞭解詩人審美詩境人生態度與禪學修為皆有助

益然而作者在文中提到蘇軾好用禪語評賞詩作時也不例外但考察蘇軾所

論唐前暨唐代詩作時卻少用禪語74針對此一特殊現象蕭教授未及解答殊

為可惜而蕭教授有鑑於目前研究多未能深入佛典詳考蘇詩中佛家譬喻與佛教

原典之間的關係是以在〈東坡詩中的般若譬喻〉一文中以「般若譬喻」為焦

點審慎爬梳蘇軾詩禪意象形成之由來並就東坡詩中各項般若譬喻的種類和思

想主題進行舉證和論述清楚地分疏了佛家「六如觀」與「十喻」對蘇軾造成的

影響尤其「夢」「幻」「露」等較為常見的文字意象除了歸納其意象特徵

同時還上溯至佛典源頭細數典故意涵細膩地詮釋了箇中涵義75為本文分析

蘇軾對於生命本質的思考提供了極大的助力

一 「生命觀」主題

歷來涉及「生命觀」的研究不少然而仔細考察可以發現「生命觀」一

詞的議題內容似乎眾說紛云鄭惠玲在其碩論中提到以「生命」為主題的論述

研究理應涵蓋的範圍主要有「對生命意義的期待與發揮」「對人生際遇的順處態

度與方法」二者簡單的說除了生物存在的具體生命之外尚應包含人類獨特

思考觀點之下的思想觀價值觀道德觀和審美觀76然而鄭氏對此缺乏舉例

論證使定義未免流於浮泛空虛而書中分辨「人生觀」與「生命觀」之不同在

於前者偏重「對生命過程的往前看往未來設想」與後者「既重生之喜悅而

對未來建構理想但也適時從既有之限定中逆向先為理想預防」77的內涵不全

相似但從筆者自身對於「生命觀」所下定義之瞭解其內容之豐富似乎涵蓋

了作者的全部所言換言之「生命觀」之於「人生觀」應是一種上位概念鄭

73 蕭麗華〈東坡詩論中的禪喻〉收入《佛學研究中心學報》第六期20017頁 257 74 氏著〈東坡詩論中的禪喻〉頁 267 75 氏著〈東坡詩中的般若譬喻〉「聖傳與詩禪 中國文學與宗教國際學術研討會」20041210頁 5mdash9 76 鄭惠玲《名教自然與士的自覺從《世說新語》看魏晉士人的生命觀》(彰化彰化師範

大學國文系在職專班碩論2003)頁 7 77 氏著《名教自然與士的自覺從《世說新語》看魏晉士人的生命觀》頁 7

24 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

文沒有明言其論述標準對於相關議題的開展實有未盡之處另外定義「生命

觀」的還有杜正勝

生命觀牽涉社會組織人生理念宗教信仰和科學(尤其是醫療)知識諸

多層面的問題西周時期禱請的眉壽和戰國秦漢追求的長生可以作

為此一發展脈絡的為兩個定點觀察其中的變化探索兩周秦漢之人

對生命的認識和追求的方式78

杜教授此說主要扣合了醫療史的角度乃是自上古社會「生命追求」的觀念和行

為推衍而出因此是以人體生理系統理論作為切入點詳述中國古代生命觀在

「時代」或「族群」的因素影響下一步一步從具體(形)走向抽象(氣)的本

質認識79值得注意的是人們以「形」「氣」「精」「神」來解釋生命形體的

內外本質這除了可以看出歷來「生命觀」的階段性態變之餘這套本質認識論

經過不斷的發展促成了中國養生文化的成形對日後的哲學思想醫學與醫

療皆有深遠的影響80杜教授的研究乍看之下與本文涉及的主題似乎並不相關

然而人類對於生命價值的追求最早都可溯源至「長生」的渴望上古的「生

命意識」雖然缺乏文學性的審美內涵換個角度卻是另一個層次且更為根源

的生命追求因此本文雖以宋人生命意識為題但考量到觀念與意識的源遠流

長對於前代前前代甚至古代先民的各種生命面向都應有所瞭解在實際研

究的過程中或許可提供另一個不同的參照面向

另外錢志熙的《唐前生命觀和文學生命主題》一書可說是近年來結合「生

命觀」與「文學主題」研究著作中最具系統者錢教授認為所謂生命觀念

指的是一種「上升到哲學層次的生命思想」包含的部分有二一是生命本體觀

即對生命本身的性質的認識二是生命價值觀即對生命應有價值的把握和判

斷且後者是建立於前者的基礎之上的81本書在呈現此一議題的思考脈絡時

採取「通史」的觀點從最早的先民之生命意識開始一直到唐代為止共分為

神話時代詩經時代先秦諸子時代秦漢時代魏晉時代南北朝時代六大階

段運用「理性生命觀」與「非理性生命觀」這對概念考察各時期生命本體觀的

進展狀況再進一步以文學創作為對象分析生命意識對於詩詞歌賦等文類的滲

透情形

78 參見氏著《從眉壽到長生醫療文化與中國古代生命觀》(台北三民書局20054)頁

158 79 氏著《從眉壽到長生醫療文化與中國古代生命觀》頁 302mdash305 80 氏著《從眉壽到長生醫療文化與中國古代生命觀》頁 305 81 錢志熙《唐前生命觀和文學生命主題》頁 3

第一章 緒論 25

首先神話時代是各種神秘非理性的生命觀念的發生期先民對於生命意

識的推想主要表現在死亡現象的觀察與解釋由於人類「死亡」概念是透過大

量經驗法則(觀察到他人之死進而聯想凡人必死)的累積而形成因此在較

早的階段當中先民對於「死亡現象」的理解內涵始終處於一種變動的狀態一

直到要先秦諸子時期方才開始對死亡作出哲學的論證進而思考其中的意義82

此時先民在意識到死亡現象的不可逆之後選擇非理性生命觀導向更為神祕高

遠的境地藉以迴避現實的衝擊因此我們從目前遺留尚存的神話內容探知

這種「非理性」的發揮造就了靈魂觀念的發展和一系列長生不死的幻想不但構

成了後來一切宗教的觀念基礎同時不死幻想延伸出中國文學主題中重要的「仙

鄉」意識對於賦學與六朝的山水詩歌影響尤其深遠83到了第二階段先秦時

代生命意識有了實質意義的轉折觀其具體呈現可從「文學」與「哲學」二

方面加以著手文學方面主要指的是《詩經》《詩經》在內容上雖然部分留

有上古時期長生幻想與生殖崇拜等非理性意識的元素然而整體看來詩人對

於現實生活的描寫充份展現人類對於死亡已經司空見慣穩固的宗法觀念沖淡

了個人對於死亡的恐懼在某個程度上標誌了非理性生命觀的消退等於是宣告

了世俗理性生命觀的時代已然來臨84而哲學的部分則因思想家對於生命價值

取向的不同而產生儒道二種典型道家認為生命最高的價值在因循自然實踐

自己的生命規律故儘管老子和莊子對於生命的體驗有所不同但他們「全生」

的前提是一致的尤其莊子透過浪漫的文學表現加強了他生死觀念的散佈對後

世文人來說恰好提供了精神上超越死亡的自由典型85相較之下儒家對於生

命價值的掌握主要是從道德本體論的角度來思考的由於早先人們在追求長生

不老時認為人類長壽與否的關鍵來自於上天對於個體「道德實踐」的審判順

此邏輯加以推論「德」與「壽」之間便產生了極為密切的關係直接影響了儒

家認為生命問題乃是道德之源的看法86儒家的另一重要特色在於生命價值的社

會化傾向這使他們發展出社會位階凌駕於個人之上的「大我」優位思想是故

個體的價值只有透過實踐倫理道德等社會價值方為正道綜合上述對於儒道二家

考論以此觀照蘇軾思想實有發厥精要的作用對其人生信條的瞭解極有啟

時至戰國至秦漢時代養生思想正式出現養生的思想根源於人類維護生命

的本能從原始先民與環境的生存奮鬥行為中逐漸隨著生命價值的撅發而往「益

82 氏著《唐前生命觀和文學生命主題》頁 11 83 氏著《唐前生命觀和文學生命主題》頁 14mdash22 84 詳見氏著《唐前生命觀和文學生命主題》第二章 85 氏著《唐前生命觀和文學生命主題》頁 53 86 氏著《唐前生命觀和文學生命主題》頁 57

26 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

生」「養生」的意向發展同時豐富了行為遵守的細則值得注意的是這股風

潮不只帶動了社會各個面向的運作與提升(諸如藥學五行思想等)同時養

生思想和政治思想的會通促成了中國古代民本思想的萌芽其中「養生為治國

之本」的概念更成為戰國至漢代最富特色的思想87中華民族「樂生」的優良傳

統便是幻生自此一背景中的生命自信與樂觀到了漢代宇宙自然的大生命觀成

形皇權的急遽昇高代表了整個時代的主流意識傾向於忽略個體生命價值與內在

需求是以此時「小我」的意識淡薄在文學的表現上呈現了「哀傷時命不合」

和「悲士不遇」二大辭賦生命主題強調了現實與自我的矛盾這是漢代辭賦家

對於屈原生命主題的繼承與發揮只是屈子那種「殉道式」的悲壯意識遭到弱化

在大一統的政治格局之下轉為個體體現生命困境的「時命觀」其中的代表者

是賈誼88值得注意的是作者援引司馬遷在〈報任安書〉中將文章創作視為實

踐生命價值的一種做法89尤其漢代盛行擬騷之作以現代西方理論中的「讀者

反應對話」角度來看似乎大有可說之處對於後來文人(如蘇軾)亦影響重

大是故就此而言欲探索漢代文人或蘇軾的生命觀時理應將屈原視為重要

的文學淵源來詳加考察或許能有所發現另外錢志熙在討論漢末樂府詩時曾

說「漢末文人在表現生命主題上的最大成就還不是對自身生命價值觀的展現

而是在其表現的一切生活境界中都滲透著的生命意識將生活境界升華為生命境

界」90其中最重要的四個主題則為根植於人性與人性之中的愛情友情別情

離思91錢教授此一說法提供了本文在定義「生命」議題時的重要參照同時

他對個別詩人的精彩論述也為筆者在論述詩歌生命情調時作出最好的示範非常

值得參考

除此之外較具代表性的還有陳威伯《盛唐詩人生命觀之研究》此書相對

於錢志熙的「通史」觀照方法將唐人生命觀擷取而出獨立觀之其目的是為

了糾正歷來在歸因唐人多元價值觀之成因的平面化傾向作者認為詩人藉由詩

作呈現的複雜思想和價值取向代表的是個人心境遷變生命歷程作詩情境和

目的的折衷結果因此在研究方法上重點放在傳統儒釋道三家對於詩人思想

心理的影響以及詩人對於傳統思想的研究態度從中推導出盛唐詩人的生命態

度與人生實踐從個人生命史的角度來考量作者運用思想與心理分析的研究取

87 錢志熙《唐前生命觀和文學生命主題》頁 104 88 氏著《唐前生命觀和文學生命主題》頁 120mdash133 89 即「古者富貴而名摩滅」一段強調《周易》《春秋》《離騷》《國語》《孫子兵法》helliphellip等

書皆「大底聖賢發憤之所為作也」「此人皆意有鬱結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來者乃如

左丘無目孫子斷足終不可用退而論書策以舒其憤思垂空文以自見」參見【漢】司馬

遷著【民國】韓兆琦選注《史記選注》(台北里仁書局2000)〈報任安書〉頁 1210 90 氏著《唐前生命觀和文學生命主題》頁 182 91 氏著《唐前生命觀和文學生命主題》頁 182

第一章 緒論 27

徑大致是適當的但受到唐人尺牘數量稀少的因素所限本文在研究材料的揀擇

時只大量援引《全唐詩》缺乏更為廣闊的史觀視野如此一來要達到作者

所言「著重在『行為人』的部分加以研究」92並不容易恐有「失真」

的危機不過本文在歷述中國傳統三教的生命觀時分別就儒家三不朽莊子

與禪宗神仙與淨土養生與享樂仕與隱等觀點進行了清楚的論述雖然在「養

生與享樂」一節中作者解釋古人「生命存養」的思想淵源分別來自於儒家的孝

義全忠佛家的超生了死和道家的全生保真然而在描繪唐代之前各朝的享

樂意識時作者明顯忽略了建安到六朝這幾個「生命情調」極具特色的重要時期

尤其是古詩十九首闕此何以成之畢竟唯有針對前代累積的生命意識有所覺

察一旦進入唐代研究才能分辨其中的承續與轉折在進行詩人的個別研究時

才能更為得心應手

至於內文主體也就是分論盛唐詩人生命觀的部分作者挑選的研究對象有

李白杜甫王維孟浩然岑參與高適其中較符本文需要者有李白杜甫

王維等人志懷高遠的李白由於並未如願在仕途上有所發展所以生命情調的

主旋律環繞著生命無常的慨歎而展開藉助「酒」的情感作用來消除死亡的恐懼93根據作者的闡述李白的悲劇根源在於他沒有尋找到一份值得寄託身心的終

極價值是以他的好酒應是出自於一種察覺「人生虛幻」後卻尋無出路的矛

盾與恐慌雖然企圖自我麻痺仍然無法掩飾其深層的憂傷所以其人生境界無

法超脫相較之下杜甫也面臨生命理想與現實生活的衝突並且在不遇之外

還遭遇病苦與老苦的折磨然而老杜在多重打擊之下為自己尋找到「詩」和

「酒」作為生命的出口一方面充分宣洩不豫的情緒另一方面藉助詩中強烈

現實的關懷傾向詩人將「一己的痛苦昇華為對社會弱勢人們的關懷」94由此

一來「小我」的不幸便在「大我」中獲得了釋放相較於李杜王維屬於另

一種典型的生命觀王維早年仕途得意然他秉賦早慧並未將生命價值寄託在

功名之上反而從幼年失祜的經歷中了悟了「無生」的境界95因此以佛教作為

最後心靈的依歸呈現在文學創作的面向則以「無生」和「隱逸」為摩詰詩的

二大主題王維的仕隱狀態值得注意這是因為「出仕」對他來說並非個人積

極追求的人生目標只是一種獲得經濟的生存方式所以當他陷賊而不死還

歸唐朝時仍能在眾臣輕蔑懷疑的眼光中繼續生存箇中關鍵便在於「身心分離」

的生命態度將為了經濟目的而拘限於官場的「身」與內在恆定價值依託所在

92 陳威伯《盛唐詩人生命觀之研究》(台北文化大學碩論2000)頁 3 93 氏著《盛唐詩人生命觀之研究》頁 63mdash91 94 氏著《盛唐詩人生命觀之研究》頁 120 95 陳威伯「所謂『無生』依照佛教的說法一切的存在皆在的世間生滅變化了悟這種幻有的

生滅變化後的絕對境界就叫無生」參見氏著《盛唐詩人生命觀之研究》頁 126

28 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

的「心」判然二分按作者論述

此乃藉由內在價值的肯定而將外在的物質世界否定藉以消弭現實與理

想之間的對立更進一步來說外在的世界既是「世上皆如夢」那麼需不

需要放棄外在的事物已經無所謂因此仕與隱的衝突亦得由此解決96

由此可知王維選擇亦官亦隱的生活方式一來固然是出自於在理想與經濟現實

間取得折衷的必要二來也緣於詩人不具備儒家「奉儒守官」的用世志意因

為外在世界已被他用經濟條件的眼光加以貶抑了因此相較於東坡雖然同樣

是依違在仕宦與隱退之間也同樣有著「人生如夢」的想法但受到生命底蘊取

向不同的因素影響二者的生命境界自然無法等同視之王維的例子實可作為東

坡研究的借鑑藉以照見古代文人較為消極的生命態度

第三節 研究範圍和方法

一 研究範圍

(一)「生命觀照」的定義

大抵宇宙間的「物」皆可分為「有生物」與「無生物」二種其中最大的

差別即在於「有生物」比「無生物」多了「生命」然而何謂「生命」以字源

學的角度來分析「生」殷代卜辭與西周金文寫作「 」从「 」从「 」

原是模擬草木生發於地之形到了東漢許慎《說文解字》云「生進也象

草木生出土上」97在原始本義之外已逐漸引伸為「事物的發生」成為一切「從

無至有」的泛稱進而衍生「誕生」「孕生」「生育」「出生」「生產」之意

與「生命孕育」的概念密切相關98若以最普遍的觀念來表達「生命」是一種存

在對所有的生物來說不外乎「生存壽命」之謂也99因此生理學觀點又將「生

96 氏著《盛唐詩人生命觀之研究》頁 129 97 【漢】許慎撰【清】段玉裁注【民國】魯實先正補《說文解字注》(台北黎明文化事業

投份有限公司1998 十二刷)頁 274 上 98 以上參考李霞《生死智慧道家生命觀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頁 157 99 台灣中華書局編《辭海》(下冊)(台北台灣中華書局股份有限公司198111 大字修訂本

台廿版)頁 1956據筆者翻閱坊間各家字典辭典多以此說定義「生命」

第一章 緒論 29

命」演繹為「一套具有生長生殖能力的系統」100

主要即著眼於生長變化的特色

相較於其他無生物多了「知覺」的能力作為特徵然而即使同樣具備生長變

化的能力世界上的生物仍有高低層次的分別層次最低的生物如草履蟲依次

為不會思想的植物能思能動的動物等而在所有的物種當中又以人類最為特

出針對人類與其他物種狀況相異的現象德國哲學家恩斯特卡西勒(Ernest

Cassirer1874mdash1945)曾說

(與動物相比)人的功能圈不僅僅在量上有所擴大而且經歷了一個質的變

化在使自己適應於一個環境方面人彷彿已經發現了一種新的方法除

了在一切的動物種屬中都可看到的感受器系統和效應器系統之外在人那

裡還可發現可稱之為符號系統(symbolic system)的第三環節它存在於

這兩個系統之間這個新的獲得物改變了整個的人類生活與其他動物相

比人不僅生活在更為寬廣的實在之中而且可以說他生活在新的實在

的向度中101

按照卡氏的說法世上但凡有生命的物種皆有「感受器系統」(receptor system)

與「效應器系統」(effector system)前者用以接受外部刺激並靠後者對這些刺

激作出反應藉以適應環境爭取生存然而這兩套系統代表的生存能力只停

留在覓飽居安的生物需求層次中無法完全滿足思維發達的人類是以另一種

效用龐雜的「符號系統」應運而生除了用來解釋自然現象之外尚能形成知識

經驗傳承這麼一來非但各種生存竅門與生活經驗得以快速傳播與複製無形

中增加了人類群體生命的保障再者人們攀援抽象複雜的思索能力創造了高

度發展的社會組織在對應於「自然」的生物需求之外開發出另一層次的詮釋

語境「文化」是以一旦「生命」此一語彙進入人類的詮釋系統則「生

命」已不再只是生物學上「單純依靠本能尋找資源以利生存」的「自然生命」

而是必須納入規模更大脈絡更雜的文化系統裡來檢視的「文化生命」具備了

多元繁複的意涵對此我們可參考《中文大辭典》所下的四種定義

一謂生存之壽命猶言性命

100 劉紹寶定義「生命」為一「具有進食代謝排泄呼吸運動生長生殖和反應性等功

能的系統」其中「進食代謝排泄呼吸運動」等能力皆是生物用以維持「生長生殖」

的能力故知「生長生殖」乃「生物」最重要的特徵詳見氏著〈從廣義的生命現象探索外星

生命〉一文摘自網頁httpwwwufoorgtwstudyfk18htm1 101 【德】恩斯特卡西勒(Ernst Cassirer 1874--1945)《人論》(rdquoAn Essay On Manrdquo)(台北

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0)頁 36

30 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

二指人生之內容或其表現

三指某種活動延續之期間(如政治生命)

四指藝術作品的中心思想或情趣即其精采之所在(如有生命的畫)102

以上四種定義除了「轉喻」的修辭例證之外(如第三第四條)主要指向二

個層次一生物學上的生命包含個體存在的時空範圍生存活動屬於較低

階的基礎含義二文化意義的生命由於擁有獨特的「符號系統」人類相較

於其他只會依循本能維生的生物精神活動特別活躍因此人類社會在生存競

爭之餘還發明了政治經濟藝術體育helliphellip等等目的與成效各不相同的領域

或技藝所有的內容集合之後便是所謂的「文化」如此複雜且活躍的心靈

在持續運轉精益求精的情況下自然衍生出對於更高層次存在意義的索求因

此生命的意義與價值開始受到關注和反思進而構成「生命」定義中層次最高

的「文化生命」由此可知「生命」的內涵包含了具體的「生存競賽」與抽象的

「文化追求」舉凡生死意識社會組織人生理念宗教信仰和科學知識helliphellip

等全都涵攝其中駁雜的程度可見一斑

嚴格說來要深入且完整地探討「生命」的內涵由於涵蓋的範圍太廣難

度其實很高若以學門的角度來取徑大致上思考「生命」可從「生物學」與

「人類學」二大觀點切入前者著重生物生存的各個面向屬於基礎的生物層次

分析適用於「存在」當中所有具備生命的對象後者以人類的角度出發探討

的是社會與文化狀態的發展問題屬於較高的精神層次乃心智活動較為活躍的

人類所獨有人類和其他動物比較起來的確擁有更為高段的思維能力所以學

習期特長屬於一種「文化生物」故能運用文化符號以累積各種經驗與知識

持續地創造出許多獨特的文明產物發展精緻文化然而人類終究還是動物的

一種文化發展的程度再高也必須建築在生物生存的基礎之上換言之在進

入一切抽象高明的社會文化層次之前人類都須滿足生物本能的需求西方人

本主義心理學家馬斯洛(Maslow Abraham Harold1908-1970)曾提出著名的

「需求層次理論」認為人類生存時必須面臨五種不同層次的需求挑戰由低至

高分別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群需求受尊重需求自我實現需求

第一層次生理的需求也就是維持生活所需各種物質的需要例如食衣

102 林尹高明主編《中文大辭典》(普及本)(台北中國文化大學出版部199310 九版)(六)

頁 9445筆者檢閱坊間字辭典發覺各家對於「生命」的定義在大體上雖已形成共識但各

有著重之處其中林尹高明教授主編之書陳義既多條列又明較符合本論文討論需要故

援引之

第一章 緒論 31

住行等

第二層次安全的需求希望生活有保障有工作可以維持收支沒有威

脅人身安全的因素等

第三層次被接納的需求即指感情和歸屬上的需求包括社交需求愛

交往和友誼等

第四層次尊嚴的需求需要被尊敬也需要自尊以及地位和名譽的需求

第五層次自我實現的需求儘量的發揮自己的潛能使自己生活有意義

有抱負103

按照馬斯洛的設定人們大致是依循著上述的五個層次的需求來實踐生活的也

就是說在前一層次得到部分滿足後下一層次的需求才開始轉為迫切在這五

層次當中「生理」「安全」乃是維持生命所必須因此只要是活人前二層

次的需求幾乎都已得到滿足然而每個人的條件不同開發出來的心理需求也

不盡相似是以能夠到達的最高需求層次便有差異由此顯示出各不相同的境界

高度我們可以想像的是因為人的層次不同可能擁有的思考角度和高度也跟

著不同因此看待事物時觀照的層面與深度就不可能一樣這麼一來對於生

命中重要目標的設定自然會依照個體不同層次的心理需求表現出彼此間極大

的差異性並在一連串的生活實踐之後呈現出個體獨特的生命意義和價值追

求舉例來說中國古代知識份子可能會將仕宦生死倫常藝術等議題視為

思考目標使其生命成為文化實踐的一種具體形式充滿了文化的況味當中的

價值選擇和生命情調便與一般目不識丁的販夫走卒完全不同顯示了層次分明的

生命觀由此可知對於努力滿足生命中各項需求的人來說生物的生存問題固

然無法避免在這之上還存在更高層次的生活意義即使不是每個人都有思索

生命的自覺思維然而只要心靈活動依然持續人們就會持續受到驅使往更

高的需求層次邁進因此「生物生存」與「生活意義」可說是生命觀的二大柱

石尤其後面一項攸關價值的選擇在說明個體生命意向時更具有代表性

回到本論文「生命觀照」的主題「觀照」(contemplation)一詞來自佛教

指的是「以智慧法眼觀察認識事物實相」104然而何謂「智慧法眼」李英武

103 詳見張春興《現代心理學》(台北台灣東華書局1990mdash1991)頁 233-235馬斯洛有

感於理論的不足晚期特別深化發展「自我實現需求」之層次發現了一系列發展的需要謂之

「存在價值」(being-values)內含有十四種不分優劣的價值特徵完整完善完成正義

活躍豐富單純美善獨特輕鬆樂觀詼諧真實誠懇現實自我滿足請見【美】弗

蘭克G戈布爾著呂明陳紅雯譯《第三思潮馬斯洛心理學》(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

2006)頁 41mdash43 104 袁賓主編《禪宗詞典》(湖北湖北人民出版社1994)頁 235

32 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

指出「法是真理眼是智慧以智慧通達真理即得法眼淨」105換言之「觀

照」是能以了解佛法真理的眼光對事物加以通澈理解即以人之智慧觀看察照事

物之真理106由此推論所謂的「生命觀照」可以界定為「對生命現象或本質的

觀察與認識」且因生命是指會生長變化的個體或存在所以進一步來說「生

命觀照」就是對生命體的生長變化現象或本質的觀察與認識如同前文對於生

命內容的界定生命的存在現象包含了「生物生存」與「存在意義」二大範疇

生物生存從「個人」的角度出發如同馬斯洛的心理需求層次理論所說乃是

一連串層次高低的需求滿足最基本的如生活物資的獲取對周遭環境的認知

人我關係的經營與互動自我安頓與情感歸屬乃至最高階的自我實現要求皆屬

之除此之外由於人類是群居的動物在難以離群索居的前提下從「社會」

的角度「生命」的意涵還包括了國家民族的認同問題對於自我社會定位的認

知與期許社會現象的觀察文明經驗的傳承helliphellip等等由小到大由近至遠

由內而外由具體到抽象「生命觀照」探討的面向雖然廣泛但大致是從個人

在成長歷程中所遭遇的實際內容出發綜合理性認知與感性體悟而得出的一種

「充滿情感的理解」某些秉賦優異的個體在持續的發展之下到了一定的層次

即可到達「人生智慧」的境界象徵了人類文明所能追求的精神極致呈現在文

學的創作之中便構成了文學之所以觸動人心的重要原因因此本論文便是基

於上述理由在蘇軾的生命情境中擷取了對於古代知識份子來說影響最為重

大的幾個主題加以討論期待能夠更加切合「生命」的主題填補宋詩研究和生

命意識史中相關議題的空白

(二)版本說明

蘇軾成名既早在宋代可說是家喻戶曉的文學巨星107死後其詩文雖一度因

黨禍復起而列入禁書然政治禁令擋不住文學感染力的強勢傳播有宋一代各

種蘇詩刊本即有二十種之多108此後儘管各代文風殊異但蘇詩在眾多註家的努

105 李英武注《禪宗三經》(成都巴蜀書社2005)頁 391 106 項楚「觀即『觀照』以智慧觀見事物之理」(見氏著《王梵志詩校注》(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10)下冊頁 790注一)所謂「真理」指的是事物之本質與意義

另可參考袁賓的說法袁賓認為觀照是一種「禪者觀察事物認識真理的智慧眼光」見袁賓

主編《禪宗詞典》頁 121 107 關於蘇軾受歡迎的狀況有許多資料可以佐證比如在他活著的時候詩文不單只在國內廣

為散佈聲名甚至遠播契丹連高麗使者過杭州都還「求市蘇軾之集以歸」(詳見孔凡禮《蘇

軾年譜》上冊卷 16頁 363)《邵氏聞見錄》卷二十更記載了他由海外歸毗陵時坐船中

而「夾運河岸千萬人隨觀之」的盛況(見【宋】邵博《邵氏聞見後錄》(北京中華書局

1997)卷二十頁 160)聲譽之隆可以想見 108 【宋】蘇軾《蘇軾詩集》冊一孔凡禮〈前言〉頁 14

第一章 緒論 33

力之下到了清代已蔚為大觀其中以馮應榴和王文誥的註最為著名按孔凡

禮在《蘇軾詩集前言》中的介紹馮氏是以查慎行《蘇詩補註》為底本「『取

王施查三註』擇精去複『援證群書』『考稽辨訂』」而成《蘇文忠詩合註》

五十卷109而王文誥的《蘇文忠詩編註集成》四十五卷乃是按照蘇軾年譜詳細

繫年而成本論文考量研究時須以詩人生平和詩作二者合併觀照的方式反覆進

行因此在權衡之下採用王文誥版本閱讀期間搭配孔凡禮《蘇軾年譜》(全

三冊)對王註論審未精的錯誤之處加以校正以求翔實

在其他重要的參考文獻部份蘇軾文章本論文採用的是孔凡禮點校北京

中華書局出版的《蘇軾文集》(全六冊)蘇詞則以鄒同慶王宗堂的《蘇軾詞編

年校註》(全三冊)為主其他參考資料版本將於論文注釋中詳細註明此處

就不多加介紹了

二 研究方法

人文學科的研究工作基本上都會牽涉到「研究資料」與「資料分析」二個部

分因此若要討論研究方法首先須對上述二者有所界定在「研究資料」方

面本論文以蘇軾為研究客體自須熟讀東坡所有著作但是東坡並非全然獨

立的生命體從他出生到死亡為止必曾存在一個與之互動的人際網絡在此一

網絡中關係由親至疏包含了親人同儕後輩和互不相識的時人由於他們與

蘇軾同時或許曾經與之接觸彼此深切瞭解或者未曾識面只是風聞行誼

但無論如何這些人相較於後來研究者手中掌握了對於詩人的第一手資料他

們的著作自然值得參考在此筆者先依關係遠近將所謂的「時人」略分為三

(一) 師友親朋如歐陽脩蘇轍黃庭堅秦觀李廌helliphellip等他們與

東坡素來友好關係匪淺閱讀其人之作不但可瞭解蘇軾與重要他人

的情感往來狀況同時可從尺牘中窺知詩人對於事物的各種看法另

外蘇軾繼承歐陽脩之處多矣由此著眼大致可以勾勒出儒生蘇軾思

想之從來

(二) 政敵與競爭對象如王安石或二程安石與二程分別在政策和思想

二方面與東坡互不相容敵對的雙方互有攻詰這一類的文獻最重

109 【宋】蘇軾《蘇軾詩集》冊一孔凡禮〈前言〉頁 16

34 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

要的貢獻是它們提供了一個全然不同的視野使讀者能對詩人的各個

面向(無論好壞優缺)有所了解因為個體在實踐生命時自我的主

觀呈現固然重要但別人給予的評價也是構成生命面貌的重要環節

乃觀照生命時無能或缺的部分正反優缺彼此相照生命才有完

整的輪廓

(三) 無交集的時人這一項主要以東坡不相熟的詩話作者為主如寫作

《春渚紀聞》的何薳《春渚紀聞》向來以記載蘇軾軼事聞名作者何

薳雖傾慕蘇軾但二人來往並不密切經由片段軼事的描述這一類的

文獻如同鏡子般反映了蘇軾行走江湖的真實身影不但說明了東坡是以

何種形象為北宋時人所喜愛與接受同時也讓我們更加了解當時的社

會形態對詩人形象的重建極有幫助可補充官修史書之不足

以上三種若以形象化的語言來表達第一類有如沐浴在陽光之下的詩人著重

其本質與正面形象第二類反之可視作背光的暗影二者並存則形象方趨於

具體而第三類則有如背景非但可為詩人形象添加色彩同時亦為讀者提供了

深入理解的語境再者有關後人文獻的方面由於蘇軾藝術成就(含文學書

晝審美helliphellip等方面)十分傑出成為宋代以後文人評論的重要對象相關文獻

極多對研究亦多所助益有鑑於此四川大學中文系唐宋文學研究室將散見各

處的篇牘文章集結為《蘇軾資料彙編》五冊給予後來研究者極大方便研讀這

類文獻主要可透過歷時性的觀點瞭解各個時期的蘇軾接受史比對評論者本身

的學識背景對於蘇軾形象研究頗有正面的幫助況且古人讀書既博且熟常

在隻字片語中透露許多獨到意見相當值得參考

為了掌握時代背景史書思想著作亦在參考之列如對北宋政治時局記載

甚詳的《宋史》《宋史紀事本末》《續資治通鑑長編》等書尤須參考閱讀這

些書目除了有利於還原當時的官場氣氛同時考量到蘇軾本身「學者官僚

文人」三合一的身份取向歷史情境的純熟掌握將有助於我們對詩人行為動機的

判讀110另一方面「資料分析」牽涉到的是詮釋觀點問題由於本研究以「生

命觀照」作為蘇詩的切入點問題本質在於人生哲學的探討因此在正式論述

詩人觀點之前理應考慮中國儒釋道三家的思想這是因為傳統三教的思想

核心皆以生命哲學為底蘊對中國士人的生命哲學向來具有深遠的影響對「三

110 當然除了正史之外當代的史學著作也在參考之列如以「士」階層為論述核心的余英時

《士與中國文化》《朱熹的歷史世界》關注黨爭的沈松勤《北宋文人與黨爭》蕭慶偉《北宋新

舊黨爭與文學》介紹當代宗教概況者如潘桂明《中國居士佛教史》謝路軍《中國道教源流》

或者針對時代思潮進行全面性理解的史學研究像葛兆光《中國思想史》等皆屬之

第一章 緒論 35

教融合」的東坡更是如此故本文除了瞭解中國傳統三教的人生哲學內容外尚

須分析這些哲學思想對詩人所產生的影響至於「資料分析」的部分本論文將

視論述的需要來決定採用何種理論方法加以分析譬如以心理學的角度來看

蘇軾的生命觀照實與其生命歷程息息相關具有階段性成長的特徵正好可以引

用皮亞傑(Jean Piaget1896-1980)的「認知發展論」(cognitive-developmental

theory)作為分析模式尤其皮氏學說中的「適應」(adaptation)的觀點正好能

夠提供我們洞見詩人處逆時的適應行為及心理狀態因此成為本文重要的參照理

論詳細論述請見各章節內文撰述

以下為本文各章章節大要

第一章緒論此章說明以「論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為題的研究動機目

的取材範圍和研究方法首先詳述研究動機強調在「言志」的抒情傳統之下

選取人生際遇特殊的蘇軾作為「生命觀照」的研究對象有其意義再就前人相關

研究成果作一介紹和檢討預先確立本文的立論基礎和研究價值進而說明本研

究所欲採取的研究方法最後參考文獻資料對「生命」「生命觀照」等詞作出

定義以利開展後文

第二章論述蘇軾詩中的仕宦及隱退情結本章探討蘇軾人生最重要的仕宦

主題想解決的問題有三一蘇軾早懷隱逸之志為何執意追求仕進二進

入官場之後既已發現「理想」與「現實」之間巨大的落差因何想退能退卻

始終未退三蘇軾長年徘徊於仕隱之間對他的人生造成了何種影響至於

為何要討論這三個問題呢首先蘇軾個性向來不拘小節生長環境又與佛道二

家淵源甚深然從東坡年少時以「范滂」自期的表現看來他選擇依循儒家「用

世」志意心中應有極為深刻的理想存焉而這個根深蒂固的價值觀或許正是

日後當他匍匐於仕宦道上無論處境如何慘澹仍然堅持不退的重要依據而他

長年處於貶謫的境況更為其「生命觀照」帶來了重要的轉變契機與後續效應

在某一程度上決定了晚年蘇軾人生境界達至超曠的可能因此本章擬先分擘蘇

軾的仕宦歷程將其一生按照「順境」「逆境」劃為二類以為梗概第一節聚

焦順境的政治實踐除了梳理蘇軾在不同時期的仕宦追求外也要進一步瞭解這

個價值觀是否恆久不變第二節從「順」的對立面立論以烏臺詩案為起點探

索逆境時期蘇軾的心理狀態和人生追求筆者關心的是「隱」之所以只是「誘

惑」而非「實踐」的原因藉著蘇軾在深諳仕宦乃「違己交病」的情況下依然

執意入仕的矛盾情結由此帶出第三節對於貶謫收穫的探討說明能夠「瞭解事

件後果並安於現實」的東坡最後得以走向「超曠」的關鍵因素

第三章論蘇軾詩中的仕宦典型有別於上一章「背景式」的陳述方式本

36 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

章欲以白居易馬少游及陶淵明三個蘇詩典型作為不同階段仕宦觀照的代表「仕

隱情結」既為蘇軾一生憂患所繫隨著現實越趨緊迫內在的矛盾衝突越是激烈

在此之中東坡的仕宦觀照不但會反映在特定的詩文主題創作上同時也呈現

在史傳典型的接受之上要之本文仍以第二章仕宦「順逆」分期為架構以

白居易作為順境代表藉以了解蘇軾的白氏接受實是環繞著「中隱」的出處進

退為核心其次東漢馬少游作為「知足不辱」的求宦代表象徵了蘇軾在現實

與理想的永恆矛盾中一次又一次的自我反省最終構成了一種嶄新的仕宦觀

其本質無異於白氏「中隱」哲學的實踐最後本文以蘇軾晚年最喜愛的陶淵明

作為逆境謫居的師法典型陶氏迴護真我其價值觀不同流俗造就了他拒絕向

現實低頭的個性化行為再者除了「固窮」之外陶淵明不離人居的隱逸方式

亦為蘇軾示範了一個特殊的隱逸觀綜合三者本章在第四節企圖歸納出一個蘇

軾的理想性格彼此對照使我們能夠更精準地掌握蘇軾的仕宦觀照

第四章探討蘇軾詩中對於生命本質的思考與認知前述幾章主要以具體的

生活情境為討論對象然而就「生命觀照」來說「生命的本質為何」才是最

核心的認知目標其中又以「生死觀」最為首要因此本章擬由「生死觀」與

「詩人對於人生本質的思索問題」二大部分構成在「生死觀」的部分由於人

類在極早就已認知到生命現象的特殊性因此本節首先針對漢魏以來各朝代

詩人對於生死現象的觀察理解進行分析按理而言不同的時代心靈對於死亡事

件的思考不會一致從詩文的分析可知漢魏至北宋的死亡觀概況一來可作為論

述主題的背景知識再者身處北宋的蘇軾生命觀與前代所想必定有所因襲採

取歷時性考察有助於理解蘇軾詩中「死亡觀」的深層思維另外「生」與「死」

都可視作一種「時間狀態」的思考蘇軾深受佛家影響故本節欲闢「轉世概念」

一區由宋代盛行文人轉世故事的現象結合詩人的死亡觀加以探討或許有助

於釐清作者最終「文化人格」形成的原因

瞭解蘇軾詩中死亡思考的呈現概況之後緊接著要關注的便是詩人的反應

個體關注生命現象自然會對死亡事件有所思考究竟蘇軾在面對往而不返的「死

亡」本質時心中有何想法由於「死」與「老」二者概念間有極強的聯想關係

因此最常伴隨「畏死」心態的即是「嘆老」的生命焦慮對此蘇軾乃至宋

人在其詩文中頗有陳述而自古以來對抗死亡的因應方法除了假想的「游仙」

之外便是「養生」與「醫藥」觀念的發達取徑於此應可看出詩人對於「死

亡事件」的認知與反應

第五章探討蘇軾詩中對生命意義的終極探索本章銜接上一章對於人生本

質的認知問題主要探討的問題有一蘇軾對於人生價值的思考問題他選擇

了什麼作為自己生命的最終價值二蘇軾的終極追求為何所謂「終極探索」

第一章 緒論 37

本質上是一種「價值選擇」的問題在理解了蘇軾對於生命本體的思考內容之後

緊接著我們便可以問既然知道了「人生是什麼」那麼蘇軾認為什麼才是他

人生的終極追求呢換言之在短暫虛幻的人生中究竟存不存在一個永恆的「不

朽」由於個體對生命價值的認知是以自我認識為基礎本章第一節首先嘗試釐

清蘇軾文化性格的形成與內容藉心理學中自我認知程序(「我想做什麼」rarr「我

能當什麼」rarr「我是什麼」)先就蘇軾自述的部分試探緊接著以蘇軾對自我的

加工為論題透過幾個突出的人生觀來考察蘇軾建構自我時重要的人生價值選

擇在此之後才進入終極追求的部分筆者認為身處中國有名的書寫年代

蘇軾既有天賦又有環境書寫因而成為他極力發展的事業要項之一具有自我

實現的內涵再者書寫可洗滌淨化人心也有轉移的作用因此常被貶謫文

士拿來充作生活智慧積極投入加上文學久傳之後文名可視為另一種生命形

式的延續是以蘇軾寄寓生命於文學之中實是極為必然之事

第六章結論本章擬總結前面五章為了更加扣合題意故以「生命意識

史」的角度歸結出蘇詩中「生命觀照」的重點與特色並在此基礎之上進一

步借用西方人本心理學家馬斯洛的「需求層次論」來分析蘇軾晚年的精神境界

提供有別於傳統「特質描述」之法的另種途徑使人更能掌握東坡精神的實質內

38 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

Page 7: 第一章 - nccur.lib.nccu.edu.twnccur.lib.nccu.edu.tw/bitstream/140.119/35604/5/51001105.pdf · 平、作品賞析和文學趨向為考察的主體,對於操縱文字的「心靈」缺乏自覺的省

第一章 緒論 7

軾生平成風年譜出版不下十種除此之外學者也開始投入蘇軾文學的箋註工

作較具代表性者蘇文方面有郎曄的《經進東坡文集事略》詞有傅幹的《注

坡詞》詩則出現了「百家註」流傳至今者如王十朋《百家注分類東坡先生詩》

另有《施顧注蘇詩》一種乃編年註時風所向蘇軾研究呈現百家爭鳴的狀態

「蘇學」也正式成為學術命題之一成果相當豐碩

(三) 金元「靡然」期

金元時期向來有「蘇學盛於北朱學盛於南」之說表面上看來北方

對蘇軾似乎極為崇慕22但究其實質金元文人並非全面性接受只是將焦點集

中在學習模倣蘇軾的創作風格上對其生平與文學研究並不感興趣故學術成

就相對薄弱再者金元二朝時值戰亂文獻難徵後來的研究者囿於史料的缺

乏難以還原當時形勢致使此時期成為「蘇軾研究史」中著力較淺之處

(四) 明代「中熄」期

明代有著名的「唐宋詩之爭」詩壇普遍「宗唐不宗宋」對宋代文學並不重

視然而明人喜愛蘇軾(如方孝孺公安三袁竟陵鍾氏劇作家湯顯祖及名

列後七子之一的王世貞23)儘管研究的風氣不盛作品輯佚卻有長足的發展另

外明代評點派盛行出版過許多蘇軾詩文的選評本有利於蘇軾詩文的普及

(五) 清代「復熾」期

清代學術受到政府大興「文字獄」的影響重點轉往傳統故實的整理清人

不但重新整理歷代流傳的東坡詩注同時重出己意加以箋註現今可知的版本就

22 清初著名學者錢謙益即認為「眉山之學流入於金源而有元好問」見【清】錢謙益著【清】

錢曾箋注錢仲聯標校《錢謙益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冊六《牧齋有學集》

(下)卷 39〈復李復則書〉頁 1344 23 王世貞的態度值得注意按照當時的文學氛圍前後七子倡導的「擬古復古主義」仍為主流

王世貞接續李攀龍主盟文壇凡二十年向來堅持「文必秦漢詩必盛唐」論詩極重格調法度

在王氏的評比中宋詩格調明顯不如唐詩因此抑宋以「惜格」語多鄙薄然而王氏對身為

宋人的東坡頗有好感不但遍覽蘇文並在《藝苑卮言》中大加議論有「懶倦欲睡時誦子瞻

之文及小詞亦覺神王」之語分明有傾慕之意然受制於「今雖有好之(蘇詩)者亦不敢公

言於人」(見氏著《讀書後》卷四〈書蘇詩後〉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台北台灣商

務書局1983)冊 1285頁 1285-48)的文壇風氣只好轉為低調王氏的態度反映了同時代

文人對「蘇學」難以表態的窘境可作為我們瞭解明代蘇軾接受情況的重要參照

8 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

有查慎行翁方綱馮應榴王文誥沈欽韓等數種專長特色各有不同24而

「蘇詩評」正是在「箋註成風」的條件催化下得到了空前的發展比較重要的

有查慎行汪師韓紀昀趙克宜等人其中最特別的是紀昀他幾乎盡評蘇詩

且能自成體系對後人理解蘇詩極有助益而清人對蘇軾的高度興趣更體現於眾

多的詩話詞話曲話賦話中精彩評論處處可見清末張道更出版了一部專

評蘇詩的《蘇亭詩話》將東坡詩研究推向了盛極的高峰生平研究的部分王

文誥將蘇詩繫年與詩人紀年並列齊觀寫成了《蘇詩編注集成總案》可視為南

宋以來蘇軾生平研究的集大成之作在同類著作當中極具代表性

(六) 現當代「熄」而「復熾」期

民國成立距今雖只百年之遙然而中國政治體卻經歷了數千年來前所未有的

變局在由專制集權走向民主開放的過程中除了政治情勢長期動盪國家經濟

岌岌可危的戰亂效應之外東西文化激烈碰撞的結果使得人們的思維模式遽烈

更新傳統文化因而質變另外一九四九年大陸易幟海峽兩岸在不同的政治

型態領導下生態迥異特殊的歷史背景使得現當代蘇軾研究呈現出「時間」與

「地域」交橫錯雜彼此影響的繁複格局而這也是回顧此時蘇軾研究史必須注

意之處

首先以二十世紀初至一九四九年作為第一個時間斷限此時國家正處於內

憂外患戰事方酣的階段學術研究幾近停頓然而正是在這烽火漫天的動亂

氣氛中蘇軾文本的整理工作悄悄地展開了各種詩文全集選集補註本接連

出版主要發行地為上海以蘇詩為例較具代表性的清代大家如查慎行《初

白庵蘇詩補註》馮應榴《蘇文忠公詩合注》和王文誥《蘇文忠公詩編註集成》

都曾多次付印25顯見「編年註」逐漸取代其他二者成為三大蘇詩系統中最受

青睞的一脈26然而學術的榮景終須奠基於穩定的時勢蘇軾文本的重整與出

24 以最常被拿來比較的馮應榴和王文誥為例馮氏樸學出身對考據極有心得故註詩時「援證

群書」再以此基礎加以「考稽辨訂」雖博得「以註見長」之名卻也犯了拘泥字句來歷晦澀

詩旨的毛病至於後起之秀王文誥則以「精熟東坡一生行實」聞名不但重新安排二千七百餘首

蘇詩的次第同時對詩意間有發明增補了紀註之不足立論風格簡明平實然而王氏認為詩乃

「性靈所發」以此論詩則有主觀武斷立論不周之嫌由此可知馮王二人雖然都被視作

清代註蘇集大成者但實際上各具擅場對蘇詩的傳播貢獻極大請見《蘇軾詩集》冊一孔凡

禮〈前言〉頁 15mdash17 25 廿世紀大致出現二次蘇軾文本的出版潮一次是西元 1911 至 1940 年左右大量蘇詩註本傾巢

而出三O年代流行編纂大部頭的「叢書」更使清註蘇詩得到全面出版的機會後來這些琳

琅滿目的詩選集註在八O年代捲土重來構成了上個世紀蘇軾文本的第二波出版狂潮詳細的出

版書目可參考曾棗莊等著《蘇軾研究史》頁 415 26 所謂蘇詩流傳的三大系統一為全集本指收在《東坡前集》《東坡後集》《東坡續集》中的

蘇詩歷代都頗流行二為分類集註本主要指王十朋的《百家註分類東坡詩》在南宋元

第一章 緒論 9

版雖在民國草創時期風行過一陣但似乎只能稱得上曇花一現一九四九年海

峽兩岸展開對峙所有交流一律禁絕二十餘年緊繃的政治局勢迫使學術工作進

入了低宕的「沈滯期」尤其中國大陸在建國的頭三十年風波不斷社會禁忌極

多根本沒有發展學術的條件而蘇軾在長達十年的「文化大革命」中被視作「保

守派」「反動派」「頑固派」「投機派」的典型人物使他更不可能躍上學術的

殿堂負面能量過於充斥此時大陸的蘇軾研究可謂完全停頓蓄積的能量一直

等到文革結束之後才全然爆發許多學者為了摘掉蘇軾頭上「投機反動」的大帽

子極力發表文章為其平反使得七O年代的大陸學壇充斥了對「蘇軾真實形象

與歷史評價」的辯論雜音27如曾棗莊的《蘇軾評傳》即是在此情勢之下的「義

憤之作」28因此極力鋪寫翻案緣由詩人的文學成就反而被忽略了相較之下

臺灣的情勢提供了學術工作一個相對穩定的發展園地蘇軾開始以「大文豪」的

姿態現身在兒童讀物大眾歷史小說或學術專論中並於六O年代成為眾多傳記

作家的書寫對象唯此時作品多傾向於通俗趣味的性質塑造詩人形象時僅能做

到片面的呈現如「風流詩人」「文壇巨擘」「全能才子」之類缺乏深入

而全面性的理解這樣的解讀方式也許是受到傳統「知人論世」觀念的影響因

此此時的蘇軾研究主要以生平與傳聞佚事的介紹最為大宗其他子研究則以

蘇詞得到的關注最多成就也最高詩散文賦策議helliphellip等完全無法與之

比肩尤其蘇詩研究的數量不及蘇詞一半顯見當代對於蘇軾研究的關注焦點

在異文類間呈現了一種失衡的狀態

一九七七年宋碧雲翻譯的林語堂《蘇東坡傳》在台出版幾乎同時完成的

還有張振玉的版本雖然似乎是宋本獲得的關注較多但張本在大陸二度翻印後

流傳更廣對蘇軾形象的定型與傳播助力更大無形中擴大了林語堂東坡傳記的

影響力然而林氏此書魅力何在一般認為這和作者筆下刻劃生動最為相關

林語堂早年留學美德融攝中西的寫作風格自成一家加上生性詼諧對蘇軾

明格外受歡迎三為編年註本主要指施元之顧禧施宿合撰的《註東坡先生詩》四十二卷

元明流傳甚少幾乎失傳然而自清人宋犖邵長蘅馮景等整理出版《施註蘇詩》四十二

卷和《續補遺》二卷後編年註轉為盛行直接帶動了查慎行王文誥翁方綱紀昀等人的註

釋工作影響現今尤鉅以上說法參自曾棗莊等著《蘇軾研究史》頁 414mdash415 27 茲舉數例為證否定東坡人品文學者如〈揭穿蘇軾尊儒反法的兩面派嘴臉〉(《南京大學學報》

19741)〈北宋尊儒反法的反動政客蘇軾〉(《湖北文藝》19752)此類文章多從無產階級的角度

對蘇軾依違在新舊兩黨政策間「務實唯用」的政治態度大加撻伐至於平反的文章極多自 1978年 3 月起陸續發表如王水照〈蘇軾的政治態度和政治詩〉(《文學評論》19783)馬積高〈試

論蘇軾的政治態度和文學成就〉(《湖南師院學報》19783)邱俊鵬〈蘇軾政治思想管見〉(《四

川大學學報》19794)劉乃昌〈蘇軾同王安石的交往〉(《東北師大學報》19813)黃海澄

黃廣華〈蘇軾與王安石變法兼及蘇軾的哲學思想〉(《古典文學論叢》19819)helliphellip等平

反者對蘇軾的政治態度思想及文學創作進行全面的評價尤其著重與王安石間的交游情況企

圖以歷史證據還原東坡形象確立客觀的評價標準 28 此書初稿完成於 1978 年由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19819)1995 年台灣學海出版社出版的《三

蘇傳》其中蘇軾部分即是《蘇軾評傳》的內容

10 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

性格的觀察頗有獨到之處因此儘管他在書中表明對蘇軾人品個性多做解釋「總

是徒勞無功的」29但他以「混合型的人生觀」為揉雜三教的蘇軾定調成功獲

得了眾多學者及讀者的認同最重要的是林語堂特別重視詩人行為的動機和歷

史背景因此舉凡北宋的藝壇消息妓院風情養生學問佛道境況等都被

納入說明之中以此營造出一立體逼真的寫實情境讀來格外引人入勝這是林

氏書寫策略的一大特色現在看來儘管作者所詮釋的觀點以史實的角度來檢驗

並非全無可議之處30但他確實塑造出一個性格多層次形象極鮮活的「擬真人

物」因此成為後繼者撰寫東坡傳記時幾乎必備的參考資料同時也是眾多學者

研究質疑與補正的對象31此書的份量由此可知

在幽默大師的推波助瀾下蘇軾的生平研究正式起飛掀起了一股撰寫傳記

的熱潮至今每隔二三年總會有不同的詮釋版本問世32文學家擁有如此眾多

的傳記分身蘇軾可說是中國文學史上第一人此時臺灣學界除了繼續處理著

述版本等「基本問題」外33東坡事跡的相關研究也方興未艾學者開始留心詩

人的貶謫心情或論其人生困厄或論其謫居經驗大多以點出詩人「曠達」的

人生觀作結從而突顯「詩窮而後工」等文學創作觀點值得注意的是一九七

八年十二月中共政權確立了「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團結一致向前看」和撥亂

反正的指導方針風聲鶴唳的政治氣氛終於和緩下來34在西方思潮大舉傳入之

下對岸的學術活動正式復甦邁向了八O年代「新文學」風潮的路途揭開學

術界豐富多元萬途競萌之研究盛況的序幕

首先文本的輯佚整理再度成為重點詩詞文都有專集出版與民國初

年第一次出版潮不同的是此次的整理是在前人的基礎上精益求精學者們「校」

然後「釋」並非單純的翻印性質另一方面文學研究仍未跳脫傳統格局大

29 林語堂《蘇東坡傳》(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2004)〈原序〉頁 5 30 但須注意的是林語堂在出版之時曾自陳其寫作緣起只是「以此為樂」而已無意把這本《蘇

東坡傳》寫成學術著作(見氏著《蘇東坡傳》〈原序〉頁 5)這樣的定位在後人對之進行評

論時應加以考量 31 如陸以霖〈林語堂筆下的蘇東坡《蘇東坡傳》〉(《出版與研究》第五期19779)王保珍

〈《蘇東坡傳》(林語堂著)的欣賞與補正〉(《書評書目》55 期197711)陳新雄〈國色朝酣

酒天香夜染衣林語堂先生《蘇東坡傳》所提到的東坡兩首詩辨析〉(《教學與研究》15 期

19936)helliphellip等文 32 其中蘇學學者熱衷此事的現象尤其引人注目先後投入蘇軾傳記寫作的學者有劉維崇《蘇

軾評傳》(1978)曾棗莊《蘇軾評傳》(1981)王水照《蘇軾》(198119901993)朱靖華《蘇

軾新評》(1993)洪亮《放逐與回歸蘇東坡及其同時代人》(1993)李一冰《蘇東坡新傳》

(1996)顏邦逸張晶《蘇軾傳》(1998)莫礪鋒童強《蘇軾》(1999)王水照崔銘《智

者在苦難中的超越蘇軾傳》(2000)helliphellip等數量眾多 33 如王景鴻《蘇東坡著述版本考》(台北臺灣大學中文所碩論1969)和〈蘇東坡著述版本考〉

(上)(下)分別收入《書目季刊》第四卷第二期196912 和第四卷第三期19703 34 饒學剛朱靖華〈二十世紀蘇軾文學研究述略〉收入中國人民大學中文系《中國蘇軾研究》

(北京學苑出版社2004)第一輯頁 531

第一章 緒論 11

多數學者致力於延續過去十年對於蘇軾各期文學的研究工作但後出轉精「單

點深入」的研究方法逐漸取代泛論成為最普遍的審題趨向由淺入深集點成

線蘇學學者的努力除了表現在詩學詞學美學體系的建構上還包含了學術

社群的概念萌芽與推廣在中國大陸情勢驟轉的當下西方學界也正蘊釀著「全

球化」時代的到來這是由於工業革命之後機械使用的情況日益普及化與精緻

化人們旅行或運輸的速度加快造成異地知識技術間交流效率的提高資訊

跟隨人們移動的腳步開始流動使全球的知識形成一種非單向的動態連線關係

進而構成了社會歷史政治經濟文化科技等系統整合發展的局面亦即

今日跨領域或文化研究的濫觴「全球化」思潮的擴張宣告了人類文化即將告別

地域互隔的年代激發人們對於生活另一種全然不同的思考其中的一個比較顯

著的影響即是「導致許多新的構成性的具有巨大潛力的社會組織或各種新

的社會群體」35他們(如各種研究和大學群體)通常熱衷於某項議題或理念

藉助網路互相影響展開有別於傳統的研究形式在這個變數充斥的時期研究

視域和研究社群自然也發展出相應於時代的特徵最具代表的即是「蘇軾研究學

會」的出現

一九八O年「中國蘇軾研究學會」成立於四川眉山的三蘇祠自此終結了

過往「以王安石變法的角度為出發」的研究慣法此學會以「蘇軾」為討論核心

每一至二年輪流在中國各地舉行研討會36論文內容包羅萬象翻開過去十餘次

研討會後出版的論文集裡面內容涵蓋面之廣幾乎遍及蘇學的各個層面成效

驚人由於響應者眾蘇軾研究學會在廿餘年的苦心經營下創造了高度的研究

效益曾棗莊教授在評論蘇軾研究學會的貢獻時說道

蘇軾研究學會不僅推動了國內專家學者和「蘇學」受(案錯字當作「愛」)

好者對蘇軾的全面研究同時推動了對蘇洵蘇轍及蘇門四學士的研究

學會還聯繫了日本韓國美國及香港臺灣澳門地區的學者進行了

廣泛的學術交流使蘇軾的研究走出國門使外國人更加了解世界文化名

人蘇軾37

的確若以「蘇軾研究學會」成立的一九八O為分界後來的「全面復興」或

35 J希利斯米勒著郭英劍等譯《重申解構主義ldquo全球化rdquo對文學研究的影響》(北京中

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頁 289mdash300 36 除了眉山之外曾舉行的地點有湖北黃州廣東惠州河南平頂山浙江杭州陜西鳳翔山

東煙臺海南儋州山東諸城江蘇徐州河北欒城helliphellip等地幾乎都是東坡當時行腳之處選

擇這些地點舉辦蘇軾研討會情味與意義兼具 37 曾棗莊等著《蘇軾研究史》頁 453

12 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

許是過去數十年所不能想像的在這個意義上我們可以說「蘇軾研究學會」

提供了海內外所有對東坡感興趣的學者一個研究平台加快了彼此意見交流的速

度而定期的集會和出版更是蘇軾研究衝高數量的重要關鍵另外從學者的

角度來看學會的運作可使他們熟悉彼此對於鞏固學術社群的向心力也有幫

助無形之中一個「蘇學」的「認同圈」於焉形成蘇軾研究開始邁入「組織

化」「系統化」的階段是以饒學剛等人稱之為「真正發展到學術化階段」之時38

新型的研究型態尚不止於此除了上述的學術社群廿世紀最後二十年的漢

學界還面臨了來自西方文論的衝擊和挑戰臺灣方面此時正值眾多留外學人歸

國之際在他們的倡導下西方文論的運用成為未來二十年學壇研究的重要方

法相形之下中國大陸雖然沒有大量的返國學者加以助陣但時勢所趨學術

研究也開始普遍採行來自西方的論文範式產生了一批選題論證都十分新穎的

著作論文另一方面新式研究法對舊有命題也造成強大的影響昔日「骨架已

具」的舊題材被放在多學科交叉的綜合視野中重新詮釋企圖呈現更為立體飽滿

的文化形態為蘇學研究填上血肉視域融合的刺激對學者來說無異於打開研

究的另一扇窗運用經此產生的研究動能來檢視重要的既成題材多能翻轉新

意再者對於許多尚未說清的問題來說現當代的研究方法提供了「知人論世」

以外的另一種切入角尤其當文論與問題的邏輯理路相同時可能就此成為開啟

寶庫的鑰匙研究主軸既已奠定這波「舊瓶裝新酒」的研究熱潮很快地在個人

際遇文學美學思想helliphellip等子領域累積出相當的成果短期內就創造了蘇學

九百年來罕見的盛況

其中與本文關係最為密切的主題乃是生平研究和詩學研究前者的部分

大陸學者孔凡禮的《蘇軾年譜》(全三冊)當仁不讓此書之緣起主要肇因於

孔教授對於清人王文誥《蘇文忠公詩編註集成總案》援引資料未及全面的感嘆

雖說王氏以個人所藏從事著述要籍疏漏在所難免但因「時至今日其書已不

能盡饜人之意」39於是作者在點校《蘇軾詩集》《蘇軾文集》的第二年參考

總集別集類書史書筆記詩話方志金石碑帖中有關蘇軾之紀述撰

寫年譜窮九年之力大功方成《蘇軾年譜》既以補罅前作切合時用為出發

點自然不以單純的資料補充為滿足除了作為底本的王文誥《總案》之外作

者集合了《宋史》《續資治通鑑長編》《續資治通鑑長編拾補》《太平治迹統類》

《宋大詔令集》《宋會要輯稿》《東都事略》等書加上六百多種古代圖籍力

38 參見氏著〈二十世紀蘇軾文學研究述略〉收入中國人民大學中文系《中國蘇軾研究》第一

輯頁 532 39 孔凡禮《蘇軾年譜》(北京中華書局2005)上冊〈自序〉頁 2

第一章 緒論 13

求貼近北宋史實因此作者在行文時不但詳細交待人事時地物之來龍

去脈將目前所有可見的相關資料摘文節錄以供稽核同時幾乎所有的蘇軾

作品都得到了繫年對於許多舊注編年的謬誤也加以糾正此外孔教授還考證

出前人認為無可考的蘇軾交游展現了極為細膩的考證工夫和謹慎的研究態度

這一點從他在運用現當代的論文成果時不忘隨篇附註的習慣亦可看出曾棗莊教

授對此書評價極高言其具備「資料詳實言必有據」「詳而不繁」「考證精核」

三大特點是繼王文誥之後最詳實的蘇軾年譜40作者的用心經營使此百萬鉅

著在當代年譜學研究中異軍突起成為蘇軾生平研究的重要里程碑對後來有志

於蘇學的研究者來說貢獻尤大

卷帙浩繁的《蘇軾年譜》走的是傳統研究的路徑除此之外生平研究還延

伸出了許多分支如前所述全球化浪潮的襲捲造成合科研究之興盛尤其注重

文化意涵的發想八O年代之後「文化研究」當道主要特色一是研究古代文

學時「由單純的價值判斷而轉向文學事實的清理」即文學研究對於「客觀歷史」

的回歸二是重視「歷史文化」的綜合視角企圖以時代的總合「精神狀態」

作為個體或群體研究的參考前提總而言之此一轉型期的重要特徵在於「文化

意識」的覺醒41生平研究受此灌注詮釋內容因而產生了某一程度的微調

即對蘇軾「文化性格」的勾勒與詮釋過往的東坡傳記在描繪詩人時大多著重

「寵辱不驚」形象的呈現藉此推論「曠達」的人生觀按照我們對於蘇軾的理

解這類評語的確切中了詩人安順處逆的精神然而會被選來作為佐證的史料

永遠是經典的那幾則當傳記一再推陳出新事主的形象很難不流於「性格扁平

化片面化」距離「真人」的標準越來越遠筆者認為此類困境的產生主

要是起因於研究者過度專注於傳記主角的「生平本身」未對其生命情境進行全

面性的考量任何事件的發生都有其獨特(且複雜)的語境但因歷史只能呈現

片面的記載後人在解讀時如果不能進行多線評估多方設想很容易就忽略

掉最大特徵之外的其他細節甚至可能將個人從整體的時代氣氛中拔起使研究

主體變得獨立且封閉按照我們對於人類生命型態的理解群居動物本身和集體

的生活型態之間二者理應密不可分因此在進行生平研究時將個體置於較

大的文化脈絡中加以考察應是較好的選擇何況本文關注的蘇軾身為北宋大

家從他擁有的各項條件看來比起一般的研究對象似乎更適合此一方式林融

嬋認為

40 曾棗莊等著《蘇軾研究史》頁 447 41 本段出自傅璇琮為東方出版社「日晷文庫」所作的〈總序〉參見錢志熙《唐前生命觀和文學

生命主題》〈總序〉頁 1mdash3

14 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

文化與個人既然是一種相互創發相扶前進(也有可能是後退)的狀態

而人的存在又是一種必然的「在世存在」那麼個人的得失榮辱則必然的

與文化相關這裡的相關所包含的不僅僅是文化對個人的啟發還有個

人在「詮釋」過後對文化的貢獻helliphellip42

林氏之說突顯了「文化造就個人個人影響文化」的雙向迴旋關係普通人如

此擁有卓越成就的時代名人更是如此蘇軾以文名世活躍於古代文人所能參

與的各種領域他既無法超脫於所屬時代其思想文學自然受到「宋代文化」的

沾潤另一方面詩人在文學藝術各方面的獨到造詣向來又被視作「宋型文化」

的典型這也就是說蘇軾對「宋調」面貌之成形有舉足輕重的影響力一來一

往「個人與文化的雙向迴旋關係」因而形成除此之外從實際的生活經驗看

來人的性格是極為複雜的不但會因應各種生活經驗而產生變動同時也容

易受到外在因素的挑撥出現他人感覺不可理喻的行為古人嘗說識人時要「聽

其言觀其行」正是企圖經由個人與社會互動關係的考察探知其性格基調

換言之性格便是個人身處「文化環境」中「在世存在」的因應態度所以綜

上所述研究者倘若想要呈現一個「真蘇軾」便不可不將詩人置於文化的脈絡

裡加以檢視從而藉助史學社會學政治學甚至經濟學等學科的綜合考察

以期獲致一種較好的理解

這波「文化性格」浪潮引起的迴響十分熱烈各方關注的焦點大多集中在

詩人固有形象的反思企圖重新賦予更為精緻的說解對於蘇軾性格的解釋最

普遍的研究型態是以「時間」為主軸仔細梳理歲月推移過程中詩人心境的各種

起伏與轉變六十六歲去世的蘇軾從他二十二歲出蜀應試寫下第一篇〈刑賞

忠厚之至論〉開始創作生涯長達四十四年在這麼大的時間跨度中寫作出來的

豐富成果自然伴隨著詩人多彩多姿的出處經歷呈現了階段性的差異其間所反

映出來的思考轍痕正是蘇軾人生思想變動的軌跡關於這個部分歷來的分析

研究無論是從整體仕宦經歷來加以把握的宏觀角度還是擷取八大創作分期43中

任何一處關鍵來詳加論析的微觀闡述似乎總是無法周延而清楚的歸納出始終處

42 見氏著《蘇軾超曠情懷與文化關係研究》(嘉義南華大學文學研究所2004)頁 2mdash3 43 蘇軾的創作階段清人王文誥在《蘇文忠公詩編注集成識餘》中將其分為八期分別為《南

行集》和簽判鳳翔熙寧還朝倅杭守密入徐湖謫黃元祐召還謫惠渡海(【宋】蘇軾

著【清】王文誥注《蘇文忠公詩編注集成》(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67)冊六頁 3708mdash3709)

而近人江惜美分之為六初歷仕宦的奔放期烏臺詩之諷諭期黃州貶謫之沈潛期元祐回朝之

凝定期復貶惠州之圓融期遠謫海南之精深期(請見江惜美《蘇軾詩分期代表作研究》(台

北華正書局1996))至於王水照則以二次「在朝外任貶居」的迴返過程來概括

請見氏著《蘇軾論稿》(台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1994)〈蘇軾創作的發展階段〉〈蘇軾的

人生思考和文化性格〉二文)創作分期的方式會影響分析策略故學者們多視研究重點因革之

實則大同小異讀者可自行參照

第一章 緒論 15

於變動中的蘇軾人生境界針對此問王水照教授在〈蘇軾的人生思考和文化性

格〉一文中提出了較具代表性的看法

王教授認為蘇軾面臨中國文人生命中兩大課題「出處」與「死生」的

衝擊一生仕途困挫幾瀕死境卻能安之若素主要的原因在於三教融合的思想

背景在此作者提出蘇軾人生道路的二條基線一則受到傳統儒家思維的影響

充滿了自進進人的淑世精神而「立德立功立言」的三不朽古訓更讓蘇軾

早年的社會責任感與歷史使命感得到強化成為畢生行事的基調基線之二乃

是互補於儒家出仕觀的佛道思考多在其身陷逆境時發生作用看得出來作

者推論蘇軾的文化人格將其源頭歸因於「多元傳統文化」因素彼此間勢力的消

長與融合這個部分由於學者們的研究都是從第一手資料歸納而出多年來已

成定論然而雖說方向已定但因蘇軾思想涵蓋面之廣之雜要清楚描繪其性

格的多樣性實屬不易就此王教授嘗試以「狂」「曠」「諧」「適」四個方面

來概括之所謂「狂」者主要是出自詩人天性才情的傲氣展現出來就有了

傲世忤世抗世的成分這一點在「烏臺詩案」發生前發揮得最為清楚然而

隨著朝中行走日增年輕蘇軾對於自己的「狂直」其實不無反省的意味其中摻

雜了幾許畏世與厭世的心情不斷依違於張揚與內省二端東坡在「詩案」的洗

禮之後對「性狂」的追求逐漸轉向「一種深思了悟基礎上的任真」44換言之

是一種對內心「真我」的價值選擇而這個選擇的形成與詩人性格中「曠」極

為相關所謂的「曠」主要是對是非榮辱得失的超越與外鑠的「狂」遙

遙相對對於東坡來說或許「曠」是他天生性格的質素雖然存在卻未必發

揮然而在一連串極為痛苦的貶謫經歷之後「曠」的因子催化了蘇軾文化人格

的成熟度使之具備「九死南荒吾不恨」的磊落胸襟至於「諧」一般都認為

「諧」是蘇軾人格中最突出的特色之一在他人生思想的意義上有淡化苦難意

識化解悲傷的功用乃是一種自我調節機制45在此作者提出東坡的「諧」

具備了「對抗挫折迎戰命運」和「體現真我自為優越」二大意義其中所論

似乎正可概括為「性諧」與「文諧」二個面向從內在情性與外在行徑(包含「言」

與「文」)的相互作用清楚地刻劃出蘇軾性格的俏皮之處最後王教授以「適」

作為蘇軾人生思考和性格樞鈕的落腳點詩人能夠不囿於外在環境的不如意在

尋常日用中發現愉悅與美始終堅持「閑適」的追求使其現實人生由此化作藝

術人生充滿了審美情趣的意境

王教授此文從性格系統著手將審美意味濃厚的「人生境界」解讀為「個人

44 王水照〈蘇軾的人生思考和文化性格〉中國人民大學中文系《中國蘇軾研究》(第一輯)(北

京學苑出版社20047)頁 15 45 王水照〈蘇軾的人生思考和文化性格〉頁 17

16 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

獨特秉性」對於生命中衝突情節之因應與調節的產物相較於一般單論東坡性格

中某些特點之篇章可謂自成一家可惜的是受到篇幅所限此文在許多相關

的論題上僅僅點到為止如文中論述佛道二家對於蘇軾人生思考的影響時舉

詩集中反覆吟詠的「吾生如寄耳」和「人生如夢」二句為例藉以印證詩人那股

揮之不去的「人生空漠之感」就文章所言「吾生如寄」「人生如夢」體現了蘇

軾對於人生無常性的感受一來應是漢末古詩十九首以降「人生忽如寄」意識的

繼承與發揮二來蘇詩感歎命如蜉蝣卻能跳脫消極的聲調表現出「悲哀的

揚棄」由此構成宋調的基準另外「人生如夢」一句雖突顯了對於人生「虛幻

性」的感受但詩人卻將自己對前途的信念和追求寄寓其中展現出個體強烈的

主觀意志也表達了他對自身「真實存在」的肯定46筆者認為王教授所言固

然無誤以此釋蘇也得到了相當的效果然而倘若我們回到蘇軾三教融合的思

維模式那麼寫於四十二歲到六十六歲這段期間的「人生如夢」和「吾生如寄」

便不可單純將之視為文學史上抒情主題的分支而應進一步考慮到佛教典故的影

響因為此時詩人已處於中晚年階段多次的遠謫貶居提供他嫻熟佛經內典的

機會長期浸染之下他對佛教義理的掌握早已超越單純的字義解讀而是上

升到一種透過日常生活的實踐而獲致的心領神會之層次這些內化的佛經材料一

旦受到適當條件的召喚自然就在作品當中顯露出來47是故看似尋常的「人

生如夢」和「吾生如寄」除了具有文字審美及文學抒情的意義之外為求釋義

周全尚須遠溯佛家「如夢觀」等理論範疇方能闡明詩人原旨而這恰好也是

本「生命觀照」研究所應探討的重要內容因此將在後續篇章詳論之

值得注意的是在目前學界對「文化性格」的討論課題中以「曠達」的內

涵與反思最受矚目除了上述王教授的說法之外對此進行專題研究的還有林融

嬋在其二OO四年的碩論《蘇軾超曠情懷與文化關係研究》中林融嬋以宋代

理學為觀照面利用二程與東坡生命格局之異反向證成蘇軾「超曠」生命情調

之所由來乍看之下林氏雖以東坡文化性格中的「超曠情懷」作為主題理應

隸屬蘇軾生平研究的一支然而作者走的是思想研究梳理東坡文化性格時

是將之置於「思想家」的脈絡當中與一般生平傳記慣用「文學家」的思維模式

並不相同可說是本書較為特別之處另外作者捨棄常見的「曠達」特意拈

出「超曠」一詞在解釋蘇軾生命型態的轉變時頗富效用以釋義的角度「曠

達」和「超曠」同指蘇軾的基本生命型態但嚴格說來二者的意涵仍有不同

這是因為在一般的情況下「超曠」二字合用其意主要落在「曠」字換言

46 王水照〈蘇軾的人生思考和文化性格〉頁 6mdash11 47 蕭麗華即認為北宋詩禪融合的痕跡應以蘇軾為觀察的起點詳見氏著〈東坡詩論中的禪喻〉

《佛學研究中心學報》第六期20015頁 246

第一章 緒論 17

之「超」被當成了「曠」的內容但是若從字源學的角度切入則「超」的

本義為「跳」48意指「從自身事物現象越離」而「曠」字本義為「明」49顯

示的是對事物明瞭朗照的狀態引申而有「闊大」之意指的是「自事物現象

中解放」二者相較後者當立於實體界方能有較好解釋而前者則同時兼具形

上與形下雙重特質50由此一來二者的關係便超乎原本的理解增加了另一種

配對之後的可能性

(「超」字)就形下面來說它是「曠」的內容「曠」因具備著「超」的

條件因此能達到面對有限性時的曠達而從形上面來說「超」重歸於

超越界指向本身因此而能指出向上之一路引領「曠」成為「曠」helliphellip51

在此所謂「形上」與「形下」指的即是「超越界」與「經驗界」二大異質界

域「超越」介於其間正好以其「形上」「形下」兼具的雙重特質連結彼此

為「生命進昇」提供機會52由此觀照蘇軾性格可知「超曠」一語突出了東坡

文化人格在各個階段轉換過程中的動態行為讓我們得以進一步思索詩人「生命

進昇」的主要「助力」為何承其觀點林氏在分析〈和子由澠池懷舊〉時指出

蘇軾對於人生感悟的雙重意義在於一將人生看作一種流程在人生無常的無

奈中其實隱藏著一股不需溺於當下的提升意涵二他亦同時表達了對人生存

意義的肯定因為唯有在每一當下認真付出亦不過分執著的生命才能對人

生之流的慨嘆不失於粗淺浮泛53作者以此二點「人生觀想」作為蘇軾「超曠情

懷」的二大維面點出詩人「曠達」的原因在於「承認苦難而又超越苦難」的心

態54給予本研究相當大的啟示

無論是從中國古代文人「學而優則仕」的職業選擇角度或是從政治經驗影

響蘇軾個人的層面來看東坡的仕宦心態實是討論其人格或文學時無從迴避的重

要主題其中又以「仕隱情結」最具代表性關於蘇軾鮮明的「仕隱衝突」心態

很早就有學者提出來論點多集中在「烏臺詩案」後的心路歷程然而檢覈蘇

48 《說文解字》「超跳也」參見【東漢】許慎著【清】段玉裁注【民國】魯實先正補《說

文解字注》(台北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8 十二刷)頁 64 49 《說文解字》「曠明也」參閱【東漢】許慎著【清】段玉裁注【民國】魯實先正補《說

文解字注》頁 306 50 以上改寫自林融嬋《蘇軾超曠情懷與文化關係之研究》(嘉義南華大學文學研究所2004)頁 8 51 林融嬋《蘇軾超曠情懷與文化關係之研究》頁 8mdash9 52 詳細論述請見林融嬋《蘇軾超曠情懷與文化關係之研究》頁 10 53 林融嬋《蘇軾超曠情懷與文化關係之研究》頁 35mdash36 54 林融嬋《蘇軾超曠情懷與文化關係之研究》頁 36

18 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

軾詩文可以發現此說並不確切其「仕隱衝突」的發端至早應可推至未仕之

前並且此一情結隨著個人仕宦經驗的轉折有所不同貫穿終生近年來對此進

行專題研究之代表者當推王秀珊碩論《論東坡詞中的仕隱情懷》此書討論東

坡詞的仕隱情懷主要是以「故鄉意義」的層次變化詞中所運用的典故類型

以及「豪」與「放」的風格內涵作為切入點論述詩人仕隱情懷的內容與「放曠」

詞風的形成55「仕隱情結」向來是中國古代傳統文人的共有心態而東坡畢生掙

扎於「道仕」與「身隱」的兩難情緒之不安在「言情」的蘇詞中頗有表現

最具體的例證即是「故鄉」符碼的反覆使用對此作者引用重覆出現的「功成

名遂還鄉」56說明「歸鄉」乃是蘇軾的仕宦理想並將「故鄉」的意義按照其

人生的進程區分為三個層次

(一)出生成長的原鄉蜀人向來戀鄉不仕詩人出身於斯其鄉關之思自

是濃厚然而受到「衣錦榮歸」的傳統出仕觀念影響加上詩人年華

尚在對於功名仍有期待故「仕」的追求高於「隱」的想望「歸

與隱的指向同一」乃是期待榮歸原鄉的第一層次主要時期為「杭

密徐湖時期」

(二)歸隱的異鄉「烏臺」案後仕途轉為不順在此之中詩人效命地

方在山水之勝與朋友之情的助益下思歸不得的煩悶情結逐漸被「直

把他鄉作故鄉」的想法所取代「故鄉」意義的轉移展現了蘇軾在「自

我」與「現實」中取得平衡的努力與成就促使詩人一方面轉向山水

的慰藉一方面向內尋求「心安之境」此一時期發端於通判杭州之

時並在謫黃之後達到巔峰

(三)心安之鄉謫黃之後詩人歷經起復入朝外任等階段最後遠謫

海南在大起大落的坎坷過程中痛徹理解了「身不由己」的仕宦現

實由於羈旅在外連異地之歸也不可得是以此時東坡融合佛道思

想再度改換心念轉「異鄉」為「心鄉」將回歸之處移至心中

從而達致「仕宦衝突」的最終平衡可視為詩人最高的人生境界57

55 詳見王秀珊《論東坡詞中的仕隱情懷》(台中中興大學中文所 20027)頁 195 56 此句多次出現在東坡詞中如熙寧十年(1077)作於徐州的〈水調歌頭〉(安石在東海)(見鄒

同慶王宗堂《蘇軾詞編年校註》上冊(北京中華書局20029)頁 211)元豐六年(1083)所作的〈臨江仙〉(詩句端來磨我鈍)(鄒同慶王宗堂《蘇軾詞編年校註》中冊頁 490) 57 以上論述請參考王秀珊《論東坡詞中的仕隱情懷》第三章及頁 196mdash197

第一章 緒論 19

作者抽出「故鄉」作為尋繹東坡人生境界之所構成的軸線非但具體也極為恰

當對本文研究東坡生命意識頗多值得借鏡之處然而畢竟學術論理難以周全

王文在總結「仕隱情結」時雖已發揮得當但從詩人留下的詩句線索來看仍

有些許未盡之處譬如作者清楚地呈現了「歸回原鄉rarr歸隱異鄉rarr尋求心鄉」

此一心靈軌跡極力鋪陳詩人依違在理想失落與留戀田園的糾結情緒細膩刻劃

了「去」「留」之間「用世志意」和「不遇悲慨」二種意識激盪的狀況然而一

來一往之際似乎失落了「畏禍」此一重要的心理機轉使得讀者只見蘇軾之

「豪」而不見其性格之「真」從蘇軾輾轉各地時所上謝表之內容我們其實可

以明顯察覺詩人對於君威難測樹敵眾多的不安全感這種「畏禍心態」尤其表

現在二三階段之間乃是個人對多舛前途最真實的情緒反應捨之不論除了

有簡化人物性格的危險之外更無以呈現詩人最終「選擇」走向「超曠」的可貴

之處另外蘇軾晚年雖已求得「心安之境」但吟詩時仍作「此生念念隨泡影」

之語58無奈自嘲溢於言表與其同時詞作大異其趣此現象似乎可追溯至文類

性格因為對宋人而言詩詞分屬於不同的情志書寫系統雖然東坡創作時習

慣游走於各種文類之間但若細心檢閱詩集並加以對照可以發現二者慣用的典

故語例並不完全重覆援引王秀珊此文的分析成果東坡詞的典故類型主要有三

類事功型(以謝安為代表)執著型(以劉禹錫為代表)隱逸類(以陶淵明為

代表)59但詳察東坡詩可知在這三類之外還有更常使用的詩典如蘇軾一

再引用的「馬少游」及「桐鄉吏朱邑」事或在「烏臺詩案」之後重覆出現的「東

門黃狗」不但抒懷同時也牽涉了詩人對其仕宦事業的自我評價用意與興味

和蘇詞相較皆不相同就此看來此一重要議題若要得到較為徹底的討論那麼

除卻蘇詞之外東坡的其他創作也不能偏廢尤其是「言志」的蘇詩理應加以

整理並進一步統合所有文類的相關資料彼此交叉比對藉助先合觀再微觀的

分析方法來理解蘇軾的仕宦心態才是比較理想的做法也是本文預備發展的重

要方向

蘇詩研究的另一個重要主題在於「禪學」近年來持續在此領域耕耘不輟者

較重要的有周裕鍇張晶和蕭麗華等人周裕鍇專注詩歌與禪宗的關係曾寫作

《中國禪宗與詩歌》一書其中談到禪宗對於蘇軾的影響就認為二者關係極為

密切詩人耽於禪悅不但使之出入叢林與大量的禪僧交游同時也從中學習

到禪家公案的話頭與機鋒培養了創作時運用「博喻」手法的能力並點出「文

58 蘇軾〈庚辰歲人日作時聞黃河已復北流老臣舊數論此今斯言乃驗二首其二〉此詩作

於元符三年(1100)正月七日蘇軾謫往惠州之時年六十四收入氏著《蘇軾詩集》第七冊

卷四十三頁 2343 59 請見氏著《論東坡詞中的仕隱情懷》第四章

20 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

字禪」乃是蘇黃二人詩法分途的重要依據60當時作者固然對詩人「以禪入

詩」的特色作了清楚的說明然而終究只是文學現象的呈現對創作背後深刻

的審美機制並無探討這個問題在數年之後的《文字禪與宋代詩學》獲得解決

在《文字禪與宋代詩學》這本書中周教授將論題加以深化直接探討創作現象

的本源指出蘇黃之所以以文字為戲主要是以禪宗的「游戲三昧」作為理論

依據加上士大夫本身固有的俳諧文學的傳統而構成文中還提到

蘇軾和黃庭堅在借禪宗語言藝術為詩方面雖多共同之處但二人通過文字

游戲所要達到的目的仍有不同概括說來蘇軾是「借禪以為詼」即借

用禪宗詼詭反常的思維方式來表達自己戲謔的人生態度黃庭堅則是「打

諢通禪」即把雜劇的諢趣與禪語的詼諧結合起來表達自我完善的人格精

神於「游戲法」中見「真實相」61

作者從詩人習禪入詩的心態目的推導出蘇黃「借禪以為詼」和「表達自我完善

的人格精神」的不同有助於二人詩歌風格和審美性格的深入理解作者點出

從蘇黃的作品表現可以得知宋代習禪詩人受到「機鋒」或是「打諢」的影響

主要體現在「創作心態」和「語言形式」兩方面前者即所謂游戲態度滑稽為

文而後者則表現為語境的跳躍章法的變換然而儘管從同樣的門路悟入

在詩風的呈現上卻各有不同62周氏指出這固然與性格相關除此之外更有

可能受到他們各自喜好的禪門宗風的影響

雲門宗機鋒迅疾蘇軾得其精神所以作詩隨心所欲八面翻滾臨濟宗

機鋒峻烈黃庭堅得其精神所以作詩除脫凡近不落常情如黃龍慧南

著名的「黃龍三關」晦堂祖心的「觸背關」都有言語道斷不入思維的

特點黃庭堅詩生新瘦硬的語言風格與其精神相近63

蘇黃二家的詩風比較向來是宋代詩學中的重要議題在詩論美學和文學史的領

域皆有其意義周教授捨棄傳統的詩學角度改藉佛家文士化的「文字禪」角度

觀而照之不但突顯了詩歌意象與禪派宗風之間的關係同時也點出文人和其皈

60 氏著《中國禪宗與詩歌》(高雄麗文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47)頁 89mdash91 61 氏著《文字禪與宋代詩學》(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11)頁 155 62 周裕鍇演繹二人詩風指出「蘇詩如長江大河波濤自涌諢趣較顯露層次轉折銜接較自然

而黃詩如危崖高聳斷岸千尺諢趣較隱晦語境意路跨越較大」見氏著《文字禪與宋代詩

學》頁 164 63 氏著《文字禪與宋代詩學》頁 164

第一章 緒論 21

依的禪派精神在本質上的確有其相似之處這點我們由周裕鍇另外一篇〈夢幻與

真如蘇黃的禪悅傾向與其詩歌意向之關係〉可以得到更為深刻的詮釋

在〈夢幻與真如〉一文中作者主要是從宋人接受禪宗的兩種禪悅典型進

而分析這二種範型與詩歌意象選擇之間的關係宋代文人接觸禪宗一來在參禪

的過程中可以獲得愉快的感受此即「禪悅」二來佛禪能有效地消解「倫理政

治與個人存在的衝突」從存在論的意義上揭示了人生狀態徹底解決「儒門淡

薄收拾不住」64的不足之處文人崇奉南禪恰好回應了自身的人生課題與心

靈需求65所以五家七宗各有所好除了受到歷史(時間)和地理(地域)的影

響外文人的「真性」底蘊自當更為關鍵由此視之生命情趣截然不同的蘇

黃二人其性格在和禪門宗風相互加乘之後於是各自蘊釀了特色鮮明的禪學主

題如蘇軾廣泛接觸大乘經典深得「十喻」之義因此在其詩歌創作之時便

多次闡述般若空觀以「人生如夢」的主題具體行之選擇詩歌意象時除了運

用佛經典故之外更因自身對於世界短暫性質的認識特別強調「瞬時激變」的

動態形象的捕捉呈現蘇詩動蕩明快的風格66而庭堅對於禪學中的「心性哲學」

最有領悟對他來說禪乃治心之本目的在於完善道德人格以心性覺悟證得

安身立命之本是以他對認知本源的般若空觀興趣不大將全部重心擺放在「真

如」的追求上67正是這樣的傾向使然黃庭堅十分自覺地將禪宗的心性哲學

儒家的養氣觀和道家的心齋理論融合為一因此他所選擇的詩歌意象不是作為

虛幻無常的對立存在(如堅毅不屈的金石松柏)就是作為污穢渾濁的對立存

在(如表裡澄澈的秋江出淤泥而不染的蓮花)前者求其「真」後者明其「淨」

往往具備了虛靜沖澹清峻凝鍊的美學特徵由此構成山谷詩學與人格互相輝映

的「壁立千仞」的審美境界68

張晶《禪與唐宋詩學》同樣是以「禪學」作為視角探索唐宋時期禪宗思想

對於詩人心態的滲透並以詩為中心討論「禪」在經過了詩人創作心靈的轉化

之後對詩歌面貌造成了何等的影響作者認為

禪之於士大夫其主要意義並不在於「成佛」的宗教皈依而在於以「如

夢如幻」的人生觀來解脫靈與肉的苦惱困惑69

64 張方平「儒門淡薄收拾不住皆歸釋氏耳」收入釋志磬《佛祖統記》(揚州江蘇廣陵

古籍刻印社1992)冊五卷四十五頁 1949 65 周裕鍇〈夢幻與真如蘇黃的禪悅傾向與其詩歌意象之關係〉收入《文學遺產》二OO

一年第三期頁 68mdash69 66 氏著〈夢幻與真如蘇黃的禪悅傾向與其詩歌意象之關係〉頁 6974mdash75 67 氏著〈夢幻與真如蘇黃的禪悅傾向與其詩歌意象之關係〉頁 72 68 氏著〈夢幻與真如蘇黃的禪悅傾向與其詩歌意象之關係〉頁 74mdash75 69 氏著《禪與唐宋詩學》(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36)頁 2類似論述亦可參考頁 24

22 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

由於中國人的心理結構偏向「現實務實」對於抽象的「遠離現世」並不真感

興趣因此佛教思想能在中土普遍流傳除了自身理論的適用性得到發揮之外

接受者心理狀態的改變絕對是關鍵就本書研究的唐宋詩人而言信仰佛教的契

機最主要的原因還是來自於人生挫折對心靈造成的創傷而「挫折」中最具代

表性者莫過於「貶謫」一事傳統士人一旦遭受貶謫為了消除心中憤懣使

日子好過一點文人大多轉向佛道二家諸如大乘佛學中的「苦空觀」「人生如

夢」等觀念便是藉助於此熱烈流傳相較於唐代宋人對於禪宗的接受的確

較為普遍若要論其修為三教混融的蘇軾更是其中的佼佼者這從作者三番二

次以東坡作為說明的佐證即可發現關於詩人在「以禪喻詩」方面的表現作者

一路尋繹蘇軾在謫黃之後的心靈變化指出詩人「主要是以禪宗的『一念清淨』

『無心於物』的觀念來淡化客觀環境的困窘」70加上對於《莊子》的活用由

此構成他裨補人生的「忘憂理論」作者對詩人心態的觀照極為細膩也一定程

度地呈現了禪風入蘇詩的緣由和成果不過根據作者所言為了擺脫世間憂愁

而被大量接受的視身如夢視人生如逆旅的思想其本質是以佛教「空觀」作為

底蘊然而「『空門』的解脫是以對自身的省思為途徑的但它不是貴身而

是賤身」71既是「賤身」則與宋代盛行的養生風尚在根源上有所牴觸此中情

形為何而蘇軾個人亦頗積極「愛生」平日也熱衷於調養生息合觀言之似

乎可提供我們對於詩人取捨三教理論的標準之認識有助於蘇軾思想研究的完

至於東坡詩與佛教典故的關係則需參考蕭麗華教授的著作蕭教授在二O

O一年撰寫了〈東坡詩論中的禪喻〉探討下開北宋詩禪融合之風的蘇軾其詩

論中散見的佛禪修養並藉此論述蘇門禪喻在宋代詩禪合轍的重要歷史定位首

先作者將蘇軾對於禪學的接受歸因至故鄉眉山的地緣母親與朋友的浸染

最後才是人生經驗的強化由於蘇軾思想具有三教會通的特色因而詩論具備了

「以禪法論詩」「以夢成詩」「詩禪辯證」和「以禪論詩」四種現象然而上

述四種現象中除了「以夢成詩」其餘三種皆可逕與詩人日常習禪的慣性作聯

結此處暫且按下先討論較為特殊的「以夢成詩」因為禪家的本質在於「動

進的心或它對世間生起不取不捨的妙用」72強調「心」的覺察勢必關聯「心」

對生命的認知進一步牽涉「真假」的問題而「夢」與「覺」正是「假」和「真」

最具代表性的二種動作型態是以作者提到「凡學禪者於夢與覺之間體

70 氏著《禪與唐宋詩學》頁 35 71 氏著《禪與唐宋詩學》頁 28 72 吳汝鈞《游戲三昧禪的實踐與終極關懷》(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932)頁 170

第一章 緒論 23

會尤深」73蘇軾習禪多年對此議題更為嫻熟箇中緣由一方面固然是因為

詩人天生資質敏慧感悟力強再者自然是受到《金剛經》的影響蘇軾博覽

佛家內典對《金剛經》更是深有造詣因此以「夢」轉喻人世時不但有聊觀

夢幻視此身如夢之說同時也延伸出了蘇軾對於「前世」的夢喻之說除此

之外夢中得句紀夢境存夢占之舉更不勝枚舉由此可見詩人輾轉於「夢」

「覺」之間思辯的軌跡對我們瞭解詩人審美詩境人生態度與禪學修為皆有助

益然而作者在文中提到蘇軾好用禪語評賞詩作時也不例外但考察蘇軾所

論唐前暨唐代詩作時卻少用禪語74針對此一特殊現象蕭教授未及解答殊

為可惜而蕭教授有鑑於目前研究多未能深入佛典詳考蘇詩中佛家譬喻與佛教

原典之間的關係是以在〈東坡詩中的般若譬喻〉一文中以「般若譬喻」為焦

點審慎爬梳蘇軾詩禪意象形成之由來並就東坡詩中各項般若譬喻的種類和思

想主題進行舉證和論述清楚地分疏了佛家「六如觀」與「十喻」對蘇軾造成的

影響尤其「夢」「幻」「露」等較為常見的文字意象除了歸納其意象特徵

同時還上溯至佛典源頭細數典故意涵細膩地詮釋了箇中涵義75為本文分析

蘇軾對於生命本質的思考提供了極大的助力

一 「生命觀」主題

歷來涉及「生命觀」的研究不少然而仔細考察可以發現「生命觀」一

詞的議題內容似乎眾說紛云鄭惠玲在其碩論中提到以「生命」為主題的論述

研究理應涵蓋的範圍主要有「對生命意義的期待與發揮」「對人生際遇的順處態

度與方法」二者簡單的說除了生物存在的具體生命之外尚應包含人類獨特

思考觀點之下的思想觀價值觀道德觀和審美觀76然而鄭氏對此缺乏舉例

論證使定義未免流於浮泛空虛而書中分辨「人生觀」與「生命觀」之不同在

於前者偏重「對生命過程的往前看往未來設想」與後者「既重生之喜悅而

對未來建構理想但也適時從既有之限定中逆向先為理想預防」77的內涵不全

相似但從筆者自身對於「生命觀」所下定義之瞭解其內容之豐富似乎涵蓋

了作者的全部所言換言之「生命觀」之於「人生觀」應是一種上位概念鄭

73 蕭麗華〈東坡詩論中的禪喻〉收入《佛學研究中心學報》第六期20017頁 257 74 氏著〈東坡詩論中的禪喻〉頁 267 75 氏著〈東坡詩中的般若譬喻〉「聖傳與詩禪 中國文學與宗教國際學術研討會」20041210頁 5mdash9 76 鄭惠玲《名教自然與士的自覺從《世說新語》看魏晉士人的生命觀》(彰化彰化師範

大學國文系在職專班碩論2003)頁 7 77 氏著《名教自然與士的自覺從《世說新語》看魏晉士人的生命觀》頁 7

24 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

文沒有明言其論述標準對於相關議題的開展實有未盡之處另外定義「生命

觀」的還有杜正勝

生命觀牽涉社會組織人生理念宗教信仰和科學(尤其是醫療)知識諸

多層面的問題西周時期禱請的眉壽和戰國秦漢追求的長生可以作

為此一發展脈絡的為兩個定點觀察其中的變化探索兩周秦漢之人

對生命的認識和追求的方式78

杜教授此說主要扣合了醫療史的角度乃是自上古社會「生命追求」的觀念和行

為推衍而出因此是以人體生理系統理論作為切入點詳述中國古代生命觀在

「時代」或「族群」的因素影響下一步一步從具體(形)走向抽象(氣)的本

質認識79值得注意的是人們以「形」「氣」「精」「神」來解釋生命形體的

內外本質這除了可以看出歷來「生命觀」的階段性態變之餘這套本質認識論

經過不斷的發展促成了中國養生文化的成形對日後的哲學思想醫學與醫

療皆有深遠的影響80杜教授的研究乍看之下與本文涉及的主題似乎並不相關

然而人類對於生命價值的追求最早都可溯源至「長生」的渴望上古的「生

命意識」雖然缺乏文學性的審美內涵換個角度卻是另一個層次且更為根源

的生命追求因此本文雖以宋人生命意識為題但考量到觀念與意識的源遠流

長對於前代前前代甚至古代先民的各種生命面向都應有所瞭解在實際研

究的過程中或許可提供另一個不同的參照面向

另外錢志熙的《唐前生命觀和文學生命主題》一書可說是近年來結合「生

命觀」與「文學主題」研究著作中最具系統者錢教授認為所謂生命觀念

指的是一種「上升到哲學層次的生命思想」包含的部分有二一是生命本體觀

即對生命本身的性質的認識二是生命價值觀即對生命應有價值的把握和判

斷且後者是建立於前者的基礎之上的81本書在呈現此一議題的思考脈絡時

採取「通史」的觀點從最早的先民之生命意識開始一直到唐代為止共分為

神話時代詩經時代先秦諸子時代秦漢時代魏晉時代南北朝時代六大階

段運用「理性生命觀」與「非理性生命觀」這對概念考察各時期生命本體觀的

進展狀況再進一步以文學創作為對象分析生命意識對於詩詞歌賦等文類的滲

透情形

78 參見氏著《從眉壽到長生醫療文化與中國古代生命觀》(台北三民書局20054)頁

158 79 氏著《從眉壽到長生醫療文化與中國古代生命觀》頁 302mdash305 80 氏著《從眉壽到長生醫療文化與中國古代生命觀》頁 305 81 錢志熙《唐前生命觀和文學生命主題》頁 3

第一章 緒論 25

首先神話時代是各種神秘非理性的生命觀念的發生期先民對於生命意

識的推想主要表現在死亡現象的觀察與解釋由於人類「死亡」概念是透過大

量經驗法則(觀察到他人之死進而聯想凡人必死)的累積而形成因此在較

早的階段當中先民對於「死亡現象」的理解內涵始終處於一種變動的狀態一

直到要先秦諸子時期方才開始對死亡作出哲學的論證進而思考其中的意義82

此時先民在意識到死亡現象的不可逆之後選擇非理性生命觀導向更為神祕高

遠的境地藉以迴避現實的衝擊因此我們從目前遺留尚存的神話內容探知

這種「非理性」的發揮造就了靈魂觀念的發展和一系列長生不死的幻想不但構

成了後來一切宗教的觀念基礎同時不死幻想延伸出中國文學主題中重要的「仙

鄉」意識對於賦學與六朝的山水詩歌影響尤其深遠83到了第二階段先秦時

代生命意識有了實質意義的轉折觀其具體呈現可從「文學」與「哲學」二

方面加以著手文學方面主要指的是《詩經》《詩經》在內容上雖然部分留

有上古時期長生幻想與生殖崇拜等非理性意識的元素然而整體看來詩人對

於現實生活的描寫充份展現人類對於死亡已經司空見慣穩固的宗法觀念沖淡

了個人對於死亡的恐懼在某個程度上標誌了非理性生命觀的消退等於是宣告

了世俗理性生命觀的時代已然來臨84而哲學的部分則因思想家對於生命價值

取向的不同而產生儒道二種典型道家認為生命最高的價值在因循自然實踐

自己的生命規律故儘管老子和莊子對於生命的體驗有所不同但他們「全生」

的前提是一致的尤其莊子透過浪漫的文學表現加強了他生死觀念的散佈對後

世文人來說恰好提供了精神上超越死亡的自由典型85相較之下儒家對於生

命價值的掌握主要是從道德本體論的角度來思考的由於早先人們在追求長生

不老時認為人類長壽與否的關鍵來自於上天對於個體「道德實踐」的審判順

此邏輯加以推論「德」與「壽」之間便產生了極為密切的關係直接影響了儒

家認為生命問題乃是道德之源的看法86儒家的另一重要特色在於生命價值的社

會化傾向這使他們發展出社會位階凌駕於個人之上的「大我」優位思想是故

個體的價值只有透過實踐倫理道德等社會價值方為正道綜合上述對於儒道二家

考論以此觀照蘇軾思想實有發厥精要的作用對其人生信條的瞭解極有啟

時至戰國至秦漢時代養生思想正式出現養生的思想根源於人類維護生命

的本能從原始先民與環境的生存奮鬥行為中逐漸隨著生命價值的撅發而往「益

82 氏著《唐前生命觀和文學生命主題》頁 11 83 氏著《唐前生命觀和文學生命主題》頁 14mdash22 84 詳見氏著《唐前生命觀和文學生命主題》第二章 85 氏著《唐前生命觀和文學生命主題》頁 53 86 氏著《唐前生命觀和文學生命主題》頁 57

26 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

生」「養生」的意向發展同時豐富了行為遵守的細則值得注意的是這股風

潮不只帶動了社會各個面向的運作與提升(諸如藥學五行思想等)同時養

生思想和政治思想的會通促成了中國古代民本思想的萌芽其中「養生為治國

之本」的概念更成為戰國至漢代最富特色的思想87中華民族「樂生」的優良傳

統便是幻生自此一背景中的生命自信與樂觀到了漢代宇宙自然的大生命觀成

形皇權的急遽昇高代表了整個時代的主流意識傾向於忽略個體生命價值與內在

需求是以此時「小我」的意識淡薄在文學的表現上呈現了「哀傷時命不合」

和「悲士不遇」二大辭賦生命主題強調了現實與自我的矛盾這是漢代辭賦家

對於屈原生命主題的繼承與發揮只是屈子那種「殉道式」的悲壯意識遭到弱化

在大一統的政治格局之下轉為個體體現生命困境的「時命觀」其中的代表者

是賈誼88值得注意的是作者援引司馬遷在〈報任安書〉中將文章創作視為實

踐生命價值的一種做法89尤其漢代盛行擬騷之作以現代西方理論中的「讀者

反應對話」角度來看似乎大有可說之處對於後來文人(如蘇軾)亦影響重

大是故就此而言欲探索漢代文人或蘇軾的生命觀時理應將屈原視為重要

的文學淵源來詳加考察或許能有所發現另外錢志熙在討論漢末樂府詩時曾

說「漢末文人在表現生命主題上的最大成就還不是對自身生命價值觀的展現

而是在其表現的一切生活境界中都滲透著的生命意識將生活境界升華為生命境

界」90其中最重要的四個主題則為根植於人性與人性之中的愛情友情別情

離思91錢教授此一說法提供了本文在定義「生命」議題時的重要參照同時

他對個別詩人的精彩論述也為筆者在論述詩歌生命情調時作出最好的示範非常

值得參考

除此之外較具代表性的還有陳威伯《盛唐詩人生命觀之研究》此書相對

於錢志熙的「通史」觀照方法將唐人生命觀擷取而出獨立觀之其目的是為

了糾正歷來在歸因唐人多元價值觀之成因的平面化傾向作者認為詩人藉由詩

作呈現的複雜思想和價值取向代表的是個人心境遷變生命歷程作詩情境和

目的的折衷結果因此在研究方法上重點放在傳統儒釋道三家對於詩人思想

心理的影響以及詩人對於傳統思想的研究態度從中推導出盛唐詩人的生命態

度與人生實踐從個人生命史的角度來考量作者運用思想與心理分析的研究取

87 錢志熙《唐前生命觀和文學生命主題》頁 104 88 氏著《唐前生命觀和文學生命主題》頁 120mdash133 89 即「古者富貴而名摩滅」一段強調《周易》《春秋》《離騷》《國語》《孫子兵法》helliphellip等

書皆「大底聖賢發憤之所為作也」「此人皆意有鬱結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來者乃如

左丘無目孫子斷足終不可用退而論書策以舒其憤思垂空文以自見」參見【漢】司馬

遷著【民國】韓兆琦選注《史記選注》(台北里仁書局2000)〈報任安書〉頁 1210 90 氏著《唐前生命觀和文學生命主題》頁 182 91 氏著《唐前生命觀和文學生命主題》頁 182

第一章 緒論 27

徑大致是適當的但受到唐人尺牘數量稀少的因素所限本文在研究材料的揀擇

時只大量援引《全唐詩》缺乏更為廣闊的史觀視野如此一來要達到作者

所言「著重在『行為人』的部分加以研究」92並不容易恐有「失真」

的危機不過本文在歷述中國傳統三教的生命觀時分別就儒家三不朽莊子

與禪宗神仙與淨土養生與享樂仕與隱等觀點進行了清楚的論述雖然在「養

生與享樂」一節中作者解釋古人「生命存養」的思想淵源分別來自於儒家的孝

義全忠佛家的超生了死和道家的全生保真然而在描繪唐代之前各朝的享

樂意識時作者明顯忽略了建安到六朝這幾個「生命情調」極具特色的重要時期

尤其是古詩十九首闕此何以成之畢竟唯有針對前代累積的生命意識有所覺

察一旦進入唐代研究才能分辨其中的承續與轉折在進行詩人的個別研究時

才能更為得心應手

至於內文主體也就是分論盛唐詩人生命觀的部分作者挑選的研究對象有

李白杜甫王維孟浩然岑參與高適其中較符本文需要者有李白杜甫

王維等人志懷高遠的李白由於並未如願在仕途上有所發展所以生命情調的

主旋律環繞著生命無常的慨歎而展開藉助「酒」的情感作用來消除死亡的恐懼93根據作者的闡述李白的悲劇根源在於他沒有尋找到一份值得寄託身心的終

極價值是以他的好酒應是出自於一種察覺「人生虛幻」後卻尋無出路的矛

盾與恐慌雖然企圖自我麻痺仍然無法掩飾其深層的憂傷所以其人生境界無

法超脫相較之下杜甫也面臨生命理想與現實生活的衝突並且在不遇之外

還遭遇病苦與老苦的折磨然而老杜在多重打擊之下為自己尋找到「詩」和

「酒」作為生命的出口一方面充分宣洩不豫的情緒另一方面藉助詩中強烈

現實的關懷傾向詩人將「一己的痛苦昇華為對社會弱勢人們的關懷」94由此

一來「小我」的不幸便在「大我」中獲得了釋放相較於李杜王維屬於另

一種典型的生命觀王維早年仕途得意然他秉賦早慧並未將生命價值寄託在

功名之上反而從幼年失祜的經歷中了悟了「無生」的境界95因此以佛教作為

最後心靈的依歸呈現在文學創作的面向則以「無生」和「隱逸」為摩詰詩的

二大主題王維的仕隱狀態值得注意這是因為「出仕」對他來說並非個人積

極追求的人生目標只是一種獲得經濟的生存方式所以當他陷賊而不死還

歸唐朝時仍能在眾臣輕蔑懷疑的眼光中繼續生存箇中關鍵便在於「身心分離」

的生命態度將為了經濟目的而拘限於官場的「身」與內在恆定價值依託所在

92 陳威伯《盛唐詩人生命觀之研究》(台北文化大學碩論2000)頁 3 93 氏著《盛唐詩人生命觀之研究》頁 63mdash91 94 氏著《盛唐詩人生命觀之研究》頁 120 95 陳威伯「所謂『無生』依照佛教的說法一切的存在皆在的世間生滅變化了悟這種幻有的

生滅變化後的絕對境界就叫無生」參見氏著《盛唐詩人生命觀之研究》頁 126

28 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

的「心」判然二分按作者論述

此乃藉由內在價值的肯定而將外在的物質世界否定藉以消弭現實與理

想之間的對立更進一步來說外在的世界既是「世上皆如夢」那麼需不

需要放棄外在的事物已經無所謂因此仕與隱的衝突亦得由此解決96

由此可知王維選擇亦官亦隱的生活方式一來固然是出自於在理想與經濟現實

間取得折衷的必要二來也緣於詩人不具備儒家「奉儒守官」的用世志意因

為外在世界已被他用經濟條件的眼光加以貶抑了因此相較於東坡雖然同樣

是依違在仕宦與隱退之間也同樣有著「人生如夢」的想法但受到生命底蘊取

向不同的因素影響二者的生命境界自然無法等同視之王維的例子實可作為東

坡研究的借鑑藉以照見古代文人較為消極的生命態度

第三節 研究範圍和方法

一 研究範圍

(一)「生命觀照」的定義

大抵宇宙間的「物」皆可分為「有生物」與「無生物」二種其中最大的

差別即在於「有生物」比「無生物」多了「生命」然而何謂「生命」以字源

學的角度來分析「生」殷代卜辭與西周金文寫作「 」从「 」从「 」

原是模擬草木生發於地之形到了東漢許慎《說文解字》云「生進也象

草木生出土上」97在原始本義之外已逐漸引伸為「事物的發生」成為一切「從

無至有」的泛稱進而衍生「誕生」「孕生」「生育」「出生」「生產」之意

與「生命孕育」的概念密切相關98若以最普遍的觀念來表達「生命」是一種存

在對所有的生物來說不外乎「生存壽命」之謂也99因此生理學觀點又將「生

96 氏著《盛唐詩人生命觀之研究》頁 129 97 【漢】許慎撰【清】段玉裁注【民國】魯實先正補《說文解字注》(台北黎明文化事業

投份有限公司1998 十二刷)頁 274 上 98 以上參考李霞《生死智慧道家生命觀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頁 157 99 台灣中華書局編《辭海》(下冊)(台北台灣中華書局股份有限公司198111 大字修訂本

台廿版)頁 1956據筆者翻閱坊間各家字典辭典多以此說定義「生命」

第一章 緒論 29

命」演繹為「一套具有生長生殖能力的系統」100

主要即著眼於生長變化的特色

相較於其他無生物多了「知覺」的能力作為特徵然而即使同樣具備生長變

化的能力世界上的生物仍有高低層次的分別層次最低的生物如草履蟲依次

為不會思想的植物能思能動的動物等而在所有的物種當中又以人類最為特

出針對人類與其他物種狀況相異的現象德國哲學家恩斯特卡西勒(Ernest

Cassirer1874mdash1945)曾說

(與動物相比)人的功能圈不僅僅在量上有所擴大而且經歷了一個質的變

化在使自己適應於一個環境方面人彷彿已經發現了一種新的方法除

了在一切的動物種屬中都可看到的感受器系統和效應器系統之外在人那

裡還可發現可稱之為符號系統(symbolic system)的第三環節它存在於

這兩個系統之間這個新的獲得物改變了整個的人類生活與其他動物相

比人不僅生活在更為寬廣的實在之中而且可以說他生活在新的實在

的向度中101

按照卡氏的說法世上但凡有生命的物種皆有「感受器系統」(receptor system)

與「效應器系統」(effector system)前者用以接受外部刺激並靠後者對這些刺

激作出反應藉以適應環境爭取生存然而這兩套系統代表的生存能力只停

留在覓飽居安的生物需求層次中無法完全滿足思維發達的人類是以另一種

效用龐雜的「符號系統」應運而生除了用來解釋自然現象之外尚能形成知識

經驗傳承這麼一來非但各種生存竅門與生活經驗得以快速傳播與複製無形

中增加了人類群體生命的保障再者人們攀援抽象複雜的思索能力創造了高

度發展的社會組織在對應於「自然」的生物需求之外開發出另一層次的詮釋

語境「文化」是以一旦「生命」此一語彙進入人類的詮釋系統則「生

命」已不再只是生物學上「單純依靠本能尋找資源以利生存」的「自然生命」

而是必須納入規模更大脈絡更雜的文化系統裡來檢視的「文化生命」具備了

多元繁複的意涵對此我們可參考《中文大辭典》所下的四種定義

一謂生存之壽命猶言性命

100 劉紹寶定義「生命」為一「具有進食代謝排泄呼吸運動生長生殖和反應性等功

能的系統」其中「進食代謝排泄呼吸運動」等能力皆是生物用以維持「生長生殖」

的能力故知「生長生殖」乃「生物」最重要的特徵詳見氏著〈從廣義的生命現象探索外星

生命〉一文摘自網頁httpwwwufoorgtwstudyfk18htm1 101 【德】恩斯特卡西勒(Ernst Cassirer 1874--1945)《人論》(rdquoAn Essay On Manrdquo)(台北

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0)頁 36

30 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

二指人生之內容或其表現

三指某種活動延續之期間(如政治生命)

四指藝術作品的中心思想或情趣即其精采之所在(如有生命的畫)102

以上四種定義除了「轉喻」的修辭例證之外(如第三第四條)主要指向二

個層次一生物學上的生命包含個體存在的時空範圍生存活動屬於較低

階的基礎含義二文化意義的生命由於擁有獨特的「符號系統」人類相較

於其他只會依循本能維生的生物精神活動特別活躍因此人類社會在生存競

爭之餘還發明了政治經濟藝術體育helliphellip等等目的與成效各不相同的領域

或技藝所有的內容集合之後便是所謂的「文化」如此複雜且活躍的心靈

在持續運轉精益求精的情況下自然衍生出對於更高層次存在意義的索求因

此生命的意義與價值開始受到關注和反思進而構成「生命」定義中層次最高

的「文化生命」由此可知「生命」的內涵包含了具體的「生存競賽」與抽象的

「文化追求」舉凡生死意識社會組織人生理念宗教信仰和科學知識helliphellip

等全都涵攝其中駁雜的程度可見一斑

嚴格說來要深入且完整地探討「生命」的內涵由於涵蓋的範圍太廣難

度其實很高若以學門的角度來取徑大致上思考「生命」可從「生物學」與

「人類學」二大觀點切入前者著重生物生存的各個面向屬於基礎的生物層次

分析適用於「存在」當中所有具備生命的對象後者以人類的角度出發探討

的是社會與文化狀態的發展問題屬於較高的精神層次乃心智活動較為活躍的

人類所獨有人類和其他動物比較起來的確擁有更為高段的思維能力所以學

習期特長屬於一種「文化生物」故能運用文化符號以累積各種經驗與知識

持續地創造出許多獨特的文明產物發展精緻文化然而人類終究還是動物的

一種文化發展的程度再高也必須建築在生物生存的基礎之上換言之在進

入一切抽象高明的社會文化層次之前人類都須滿足生物本能的需求西方人

本主義心理學家馬斯洛(Maslow Abraham Harold1908-1970)曾提出著名的

「需求層次理論」認為人類生存時必須面臨五種不同層次的需求挑戰由低至

高分別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群需求受尊重需求自我實現需求

第一層次生理的需求也就是維持生活所需各種物質的需要例如食衣

102 林尹高明主編《中文大辭典》(普及本)(台北中國文化大學出版部199310 九版)(六)

頁 9445筆者檢閱坊間字辭典發覺各家對於「生命」的定義在大體上雖已形成共識但各

有著重之處其中林尹高明教授主編之書陳義既多條列又明較符合本論文討論需要故

援引之

第一章 緒論 31

住行等

第二層次安全的需求希望生活有保障有工作可以維持收支沒有威

脅人身安全的因素等

第三層次被接納的需求即指感情和歸屬上的需求包括社交需求愛

交往和友誼等

第四層次尊嚴的需求需要被尊敬也需要自尊以及地位和名譽的需求

第五層次自我實現的需求儘量的發揮自己的潛能使自己生活有意義

有抱負103

按照馬斯洛的設定人們大致是依循著上述的五個層次的需求來實踐生活的也

就是說在前一層次得到部分滿足後下一層次的需求才開始轉為迫切在這五

層次當中「生理」「安全」乃是維持生命所必須因此只要是活人前二層

次的需求幾乎都已得到滿足然而每個人的條件不同開發出來的心理需求也

不盡相似是以能夠到達的最高需求層次便有差異由此顯示出各不相同的境界

高度我們可以想像的是因為人的層次不同可能擁有的思考角度和高度也跟

著不同因此看待事物時觀照的層面與深度就不可能一樣這麼一來對於生

命中重要目標的設定自然會依照個體不同層次的心理需求表現出彼此間極大

的差異性並在一連串的生活實踐之後呈現出個體獨特的生命意義和價值追

求舉例來說中國古代知識份子可能會將仕宦生死倫常藝術等議題視為

思考目標使其生命成為文化實踐的一種具體形式充滿了文化的況味當中的

價值選擇和生命情調便與一般目不識丁的販夫走卒完全不同顯示了層次分明的

生命觀由此可知對於努力滿足生命中各項需求的人來說生物的生存問題固

然無法避免在這之上還存在更高層次的生活意義即使不是每個人都有思索

生命的自覺思維然而只要心靈活動依然持續人們就會持續受到驅使往更

高的需求層次邁進因此「生物生存」與「生活意義」可說是生命觀的二大柱

石尤其後面一項攸關價值的選擇在說明個體生命意向時更具有代表性

回到本論文「生命觀照」的主題「觀照」(contemplation)一詞來自佛教

指的是「以智慧法眼觀察認識事物實相」104然而何謂「智慧法眼」李英武

103 詳見張春興《現代心理學》(台北台灣東華書局1990mdash1991)頁 233-235馬斯洛有

感於理論的不足晚期特別深化發展「自我實現需求」之層次發現了一系列發展的需要謂之

「存在價值」(being-values)內含有十四種不分優劣的價值特徵完整完善完成正義

活躍豐富單純美善獨特輕鬆樂觀詼諧真實誠懇現實自我滿足請見【美】弗

蘭克G戈布爾著呂明陳紅雯譯《第三思潮馬斯洛心理學》(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

2006)頁 41mdash43 104 袁賓主編《禪宗詞典》(湖北湖北人民出版社1994)頁 235

32 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

指出「法是真理眼是智慧以智慧通達真理即得法眼淨」105換言之「觀

照」是能以了解佛法真理的眼光對事物加以通澈理解即以人之智慧觀看察照事

物之真理106由此推論所謂的「生命觀照」可以界定為「對生命現象或本質的

觀察與認識」且因生命是指會生長變化的個體或存在所以進一步來說「生

命觀照」就是對生命體的生長變化現象或本質的觀察與認識如同前文對於生

命內容的界定生命的存在現象包含了「生物生存」與「存在意義」二大範疇

生物生存從「個人」的角度出發如同馬斯洛的心理需求層次理論所說乃是

一連串層次高低的需求滿足最基本的如生活物資的獲取對周遭環境的認知

人我關係的經營與互動自我安頓與情感歸屬乃至最高階的自我實現要求皆屬

之除此之外由於人類是群居的動物在難以離群索居的前提下從「社會」

的角度「生命」的意涵還包括了國家民族的認同問題對於自我社會定位的認

知與期許社會現象的觀察文明經驗的傳承helliphellip等等由小到大由近至遠

由內而外由具體到抽象「生命觀照」探討的面向雖然廣泛但大致是從個人

在成長歷程中所遭遇的實際內容出發綜合理性認知與感性體悟而得出的一種

「充滿情感的理解」某些秉賦優異的個體在持續的發展之下到了一定的層次

即可到達「人生智慧」的境界象徵了人類文明所能追求的精神極致呈現在文

學的創作之中便構成了文學之所以觸動人心的重要原因因此本論文便是基

於上述理由在蘇軾的生命情境中擷取了對於古代知識份子來說影響最為重

大的幾個主題加以討論期待能夠更加切合「生命」的主題填補宋詩研究和生

命意識史中相關議題的空白

(二)版本說明

蘇軾成名既早在宋代可說是家喻戶曉的文學巨星107死後其詩文雖一度因

黨禍復起而列入禁書然政治禁令擋不住文學感染力的強勢傳播有宋一代各

種蘇詩刊本即有二十種之多108此後儘管各代文風殊異但蘇詩在眾多註家的努

105 李英武注《禪宗三經》(成都巴蜀書社2005)頁 391 106 項楚「觀即『觀照』以智慧觀見事物之理」(見氏著《王梵志詩校注》(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10)下冊頁 790注一)所謂「真理」指的是事物之本質與意義

另可參考袁賓的說法袁賓認為觀照是一種「禪者觀察事物認識真理的智慧眼光」見袁賓

主編《禪宗詞典》頁 121 107 關於蘇軾受歡迎的狀況有許多資料可以佐證比如在他活著的時候詩文不單只在國內廣

為散佈聲名甚至遠播契丹連高麗使者過杭州都還「求市蘇軾之集以歸」(詳見孔凡禮《蘇

軾年譜》上冊卷 16頁 363)《邵氏聞見錄》卷二十更記載了他由海外歸毗陵時坐船中

而「夾運河岸千萬人隨觀之」的盛況(見【宋】邵博《邵氏聞見後錄》(北京中華書局

1997)卷二十頁 160)聲譽之隆可以想見 108 【宋】蘇軾《蘇軾詩集》冊一孔凡禮〈前言〉頁 14

第一章 緒論 33

力之下到了清代已蔚為大觀其中以馮應榴和王文誥的註最為著名按孔凡

禮在《蘇軾詩集前言》中的介紹馮氏是以查慎行《蘇詩補註》為底本「『取

王施查三註』擇精去複『援證群書』『考稽辨訂』」而成《蘇文忠詩合註》

五十卷109而王文誥的《蘇文忠詩編註集成》四十五卷乃是按照蘇軾年譜詳細

繫年而成本論文考量研究時須以詩人生平和詩作二者合併觀照的方式反覆進

行因此在權衡之下採用王文誥版本閱讀期間搭配孔凡禮《蘇軾年譜》(全

三冊)對王註論審未精的錯誤之處加以校正以求翔實

在其他重要的參考文獻部份蘇軾文章本論文採用的是孔凡禮點校北京

中華書局出版的《蘇軾文集》(全六冊)蘇詞則以鄒同慶王宗堂的《蘇軾詞編

年校註》(全三冊)為主其他參考資料版本將於論文注釋中詳細註明此處

就不多加介紹了

二 研究方法

人文學科的研究工作基本上都會牽涉到「研究資料」與「資料分析」二個部

分因此若要討論研究方法首先須對上述二者有所界定在「研究資料」方

面本論文以蘇軾為研究客體自須熟讀東坡所有著作但是東坡並非全然獨

立的生命體從他出生到死亡為止必曾存在一個與之互動的人際網絡在此一

網絡中關係由親至疏包含了親人同儕後輩和互不相識的時人由於他們與

蘇軾同時或許曾經與之接觸彼此深切瞭解或者未曾識面只是風聞行誼

但無論如何這些人相較於後來研究者手中掌握了對於詩人的第一手資料他

們的著作自然值得參考在此筆者先依關係遠近將所謂的「時人」略分為三

(一) 師友親朋如歐陽脩蘇轍黃庭堅秦觀李廌helliphellip等他們與

東坡素來友好關係匪淺閱讀其人之作不但可瞭解蘇軾與重要他人

的情感往來狀況同時可從尺牘中窺知詩人對於事物的各種看法另

外蘇軾繼承歐陽脩之處多矣由此著眼大致可以勾勒出儒生蘇軾思

想之從來

(二) 政敵與競爭對象如王安石或二程安石與二程分別在政策和思想

二方面與東坡互不相容敵對的雙方互有攻詰這一類的文獻最重

109 【宋】蘇軾《蘇軾詩集》冊一孔凡禮〈前言〉頁 16

34 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

要的貢獻是它們提供了一個全然不同的視野使讀者能對詩人的各個

面向(無論好壞優缺)有所了解因為個體在實踐生命時自我的主

觀呈現固然重要但別人給予的評價也是構成生命面貌的重要環節

乃觀照生命時無能或缺的部分正反優缺彼此相照生命才有完

整的輪廓

(三) 無交集的時人這一項主要以東坡不相熟的詩話作者為主如寫作

《春渚紀聞》的何薳《春渚紀聞》向來以記載蘇軾軼事聞名作者何

薳雖傾慕蘇軾但二人來往並不密切經由片段軼事的描述這一類的

文獻如同鏡子般反映了蘇軾行走江湖的真實身影不但說明了東坡是以

何種形象為北宋時人所喜愛與接受同時也讓我們更加了解當時的社

會形態對詩人形象的重建極有幫助可補充官修史書之不足

以上三種若以形象化的語言來表達第一類有如沐浴在陽光之下的詩人著重

其本質與正面形象第二類反之可視作背光的暗影二者並存則形象方趨於

具體而第三類則有如背景非但可為詩人形象添加色彩同時亦為讀者提供了

深入理解的語境再者有關後人文獻的方面由於蘇軾藝術成就(含文學書

晝審美helliphellip等方面)十分傑出成為宋代以後文人評論的重要對象相關文獻

極多對研究亦多所助益有鑑於此四川大學中文系唐宋文學研究室將散見各

處的篇牘文章集結為《蘇軾資料彙編》五冊給予後來研究者極大方便研讀這

類文獻主要可透過歷時性的觀點瞭解各個時期的蘇軾接受史比對評論者本身

的學識背景對於蘇軾形象研究頗有正面的幫助況且古人讀書既博且熟常

在隻字片語中透露許多獨到意見相當值得參考

為了掌握時代背景史書思想著作亦在參考之列如對北宋政治時局記載

甚詳的《宋史》《宋史紀事本末》《續資治通鑑長編》等書尤須參考閱讀這

些書目除了有利於還原當時的官場氣氛同時考量到蘇軾本身「學者官僚

文人」三合一的身份取向歷史情境的純熟掌握將有助於我們對詩人行為動機的

判讀110另一方面「資料分析」牽涉到的是詮釋觀點問題由於本研究以「生

命觀照」作為蘇詩的切入點問題本質在於人生哲學的探討因此在正式論述

詩人觀點之前理應考慮中國儒釋道三家的思想這是因為傳統三教的思想

核心皆以生命哲學為底蘊對中國士人的生命哲學向來具有深遠的影響對「三

110 當然除了正史之外當代的史學著作也在參考之列如以「士」階層為論述核心的余英時

《士與中國文化》《朱熹的歷史世界》關注黨爭的沈松勤《北宋文人與黨爭》蕭慶偉《北宋新

舊黨爭與文學》介紹當代宗教概況者如潘桂明《中國居士佛教史》謝路軍《中國道教源流》

或者針對時代思潮進行全面性理解的史學研究像葛兆光《中國思想史》等皆屬之

第一章 緒論 35

教融合」的東坡更是如此故本文除了瞭解中國傳統三教的人生哲學內容外尚

須分析這些哲學思想對詩人所產生的影響至於「資料分析」的部分本論文將

視論述的需要來決定採用何種理論方法加以分析譬如以心理學的角度來看

蘇軾的生命觀照實與其生命歷程息息相關具有階段性成長的特徵正好可以引

用皮亞傑(Jean Piaget1896-1980)的「認知發展論」(cognitive-developmental

theory)作為分析模式尤其皮氏學說中的「適應」(adaptation)的觀點正好能

夠提供我們洞見詩人處逆時的適應行為及心理狀態因此成為本文重要的參照理

論詳細論述請見各章節內文撰述

以下為本文各章章節大要

第一章緒論此章說明以「論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為題的研究動機目

的取材範圍和研究方法首先詳述研究動機強調在「言志」的抒情傳統之下

選取人生際遇特殊的蘇軾作為「生命觀照」的研究對象有其意義再就前人相關

研究成果作一介紹和檢討預先確立本文的立論基礎和研究價值進而說明本研

究所欲採取的研究方法最後參考文獻資料對「生命」「生命觀照」等詞作出

定義以利開展後文

第二章論述蘇軾詩中的仕宦及隱退情結本章探討蘇軾人生最重要的仕宦

主題想解決的問題有三一蘇軾早懷隱逸之志為何執意追求仕進二進

入官場之後既已發現「理想」與「現實」之間巨大的落差因何想退能退卻

始終未退三蘇軾長年徘徊於仕隱之間對他的人生造成了何種影響至於

為何要討論這三個問題呢首先蘇軾個性向來不拘小節生長環境又與佛道二

家淵源甚深然從東坡年少時以「范滂」自期的表現看來他選擇依循儒家「用

世」志意心中應有極為深刻的理想存焉而這個根深蒂固的價值觀或許正是

日後當他匍匐於仕宦道上無論處境如何慘澹仍然堅持不退的重要依據而他

長年處於貶謫的境況更為其「生命觀照」帶來了重要的轉變契機與後續效應

在某一程度上決定了晚年蘇軾人生境界達至超曠的可能因此本章擬先分擘蘇

軾的仕宦歷程將其一生按照「順境」「逆境」劃為二類以為梗概第一節聚

焦順境的政治實踐除了梳理蘇軾在不同時期的仕宦追求外也要進一步瞭解這

個價值觀是否恆久不變第二節從「順」的對立面立論以烏臺詩案為起點探

索逆境時期蘇軾的心理狀態和人生追求筆者關心的是「隱」之所以只是「誘

惑」而非「實踐」的原因藉著蘇軾在深諳仕宦乃「違己交病」的情況下依然

執意入仕的矛盾情結由此帶出第三節對於貶謫收穫的探討說明能夠「瞭解事

件後果並安於現實」的東坡最後得以走向「超曠」的關鍵因素

第三章論蘇軾詩中的仕宦典型有別於上一章「背景式」的陳述方式本

36 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

章欲以白居易馬少游及陶淵明三個蘇詩典型作為不同階段仕宦觀照的代表「仕

隱情結」既為蘇軾一生憂患所繫隨著現實越趨緊迫內在的矛盾衝突越是激烈

在此之中東坡的仕宦觀照不但會反映在特定的詩文主題創作上同時也呈現

在史傳典型的接受之上要之本文仍以第二章仕宦「順逆」分期為架構以

白居易作為順境代表藉以了解蘇軾的白氏接受實是環繞著「中隱」的出處進

退為核心其次東漢馬少游作為「知足不辱」的求宦代表象徵了蘇軾在現實

與理想的永恆矛盾中一次又一次的自我反省最終構成了一種嶄新的仕宦觀

其本質無異於白氏「中隱」哲學的實踐最後本文以蘇軾晚年最喜愛的陶淵明

作為逆境謫居的師法典型陶氏迴護真我其價值觀不同流俗造就了他拒絕向

現實低頭的個性化行為再者除了「固窮」之外陶淵明不離人居的隱逸方式

亦為蘇軾示範了一個特殊的隱逸觀綜合三者本章在第四節企圖歸納出一個蘇

軾的理想性格彼此對照使我們能夠更精準地掌握蘇軾的仕宦觀照

第四章探討蘇軾詩中對於生命本質的思考與認知前述幾章主要以具體的

生活情境為討論對象然而就「生命觀照」來說「生命的本質為何」才是最

核心的認知目標其中又以「生死觀」最為首要因此本章擬由「生死觀」與

「詩人對於人生本質的思索問題」二大部分構成在「生死觀」的部分由於人

類在極早就已認知到生命現象的特殊性因此本節首先針對漢魏以來各朝代

詩人對於生死現象的觀察理解進行分析按理而言不同的時代心靈對於死亡事

件的思考不會一致從詩文的分析可知漢魏至北宋的死亡觀概況一來可作為論

述主題的背景知識再者身處北宋的蘇軾生命觀與前代所想必定有所因襲採

取歷時性考察有助於理解蘇軾詩中「死亡觀」的深層思維另外「生」與「死」

都可視作一種「時間狀態」的思考蘇軾深受佛家影響故本節欲闢「轉世概念」

一區由宋代盛行文人轉世故事的現象結合詩人的死亡觀加以探討或許有助

於釐清作者最終「文化人格」形成的原因

瞭解蘇軾詩中死亡思考的呈現概況之後緊接著要關注的便是詩人的反應

個體關注生命現象自然會對死亡事件有所思考究竟蘇軾在面對往而不返的「死

亡」本質時心中有何想法由於「死」與「老」二者概念間有極強的聯想關係

因此最常伴隨「畏死」心態的即是「嘆老」的生命焦慮對此蘇軾乃至宋

人在其詩文中頗有陳述而自古以來對抗死亡的因應方法除了假想的「游仙」

之外便是「養生」與「醫藥」觀念的發達取徑於此應可看出詩人對於「死

亡事件」的認知與反應

第五章探討蘇軾詩中對生命意義的終極探索本章銜接上一章對於人生本

質的認知問題主要探討的問題有一蘇軾對於人生價值的思考問題他選擇

了什麼作為自己生命的最終價值二蘇軾的終極追求為何所謂「終極探索」

第一章 緒論 37

本質上是一種「價值選擇」的問題在理解了蘇軾對於生命本體的思考內容之後

緊接著我們便可以問既然知道了「人生是什麼」那麼蘇軾認為什麼才是他

人生的終極追求呢換言之在短暫虛幻的人生中究竟存不存在一個永恆的「不

朽」由於個體對生命價值的認知是以自我認識為基礎本章第一節首先嘗試釐

清蘇軾文化性格的形成與內容藉心理學中自我認知程序(「我想做什麼」rarr「我

能當什麼」rarr「我是什麼」)先就蘇軾自述的部分試探緊接著以蘇軾對自我的

加工為論題透過幾個突出的人生觀來考察蘇軾建構自我時重要的人生價值選

擇在此之後才進入終極追求的部分筆者認為身處中國有名的書寫年代

蘇軾既有天賦又有環境書寫因而成為他極力發展的事業要項之一具有自我

實現的內涵再者書寫可洗滌淨化人心也有轉移的作用因此常被貶謫文

士拿來充作生活智慧積極投入加上文學久傳之後文名可視為另一種生命形

式的延續是以蘇軾寄寓生命於文學之中實是極為必然之事

第六章結論本章擬總結前面五章為了更加扣合題意故以「生命意識

史」的角度歸結出蘇詩中「生命觀照」的重點與特色並在此基礎之上進一

步借用西方人本心理學家馬斯洛的「需求層次論」來分析蘇軾晚年的精神境界

提供有別於傳統「特質描述」之法的另種途徑使人更能掌握東坡精神的實質內

38 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

Page 8: 第一章 - nccur.lib.nccu.edu.twnccur.lib.nccu.edu.tw/bitstream/140.119/35604/5/51001105.pdf · 平、作品賞析和文學趨向為考察的主體,對於操縱文字的「心靈」缺乏自覺的省

8 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

有查慎行翁方綱馮應榴王文誥沈欽韓等數種專長特色各有不同24而

「蘇詩評」正是在「箋註成風」的條件催化下得到了空前的發展比較重要的

有查慎行汪師韓紀昀趙克宜等人其中最特別的是紀昀他幾乎盡評蘇詩

且能自成體系對後人理解蘇詩極有助益而清人對蘇軾的高度興趣更體現於眾

多的詩話詞話曲話賦話中精彩評論處處可見清末張道更出版了一部專

評蘇詩的《蘇亭詩話》將東坡詩研究推向了盛極的高峰生平研究的部分王

文誥將蘇詩繫年與詩人紀年並列齊觀寫成了《蘇詩編注集成總案》可視為南

宋以來蘇軾生平研究的集大成之作在同類著作當中極具代表性

(六) 現當代「熄」而「復熾」期

民國成立距今雖只百年之遙然而中國政治體卻經歷了數千年來前所未有的

變局在由專制集權走向民主開放的過程中除了政治情勢長期動盪國家經濟

岌岌可危的戰亂效應之外東西文化激烈碰撞的結果使得人們的思維模式遽烈

更新傳統文化因而質變另外一九四九年大陸易幟海峽兩岸在不同的政治

型態領導下生態迥異特殊的歷史背景使得現當代蘇軾研究呈現出「時間」與

「地域」交橫錯雜彼此影響的繁複格局而這也是回顧此時蘇軾研究史必須注

意之處

首先以二十世紀初至一九四九年作為第一個時間斷限此時國家正處於內

憂外患戰事方酣的階段學術研究幾近停頓然而正是在這烽火漫天的動亂

氣氛中蘇軾文本的整理工作悄悄地展開了各種詩文全集選集補註本接連

出版主要發行地為上海以蘇詩為例較具代表性的清代大家如查慎行《初

白庵蘇詩補註》馮應榴《蘇文忠公詩合注》和王文誥《蘇文忠公詩編註集成》

都曾多次付印25顯見「編年註」逐漸取代其他二者成為三大蘇詩系統中最受

青睞的一脈26然而學術的榮景終須奠基於穩定的時勢蘇軾文本的重整與出

24 以最常被拿來比較的馮應榴和王文誥為例馮氏樸學出身對考據極有心得故註詩時「援證

群書」再以此基礎加以「考稽辨訂」雖博得「以註見長」之名卻也犯了拘泥字句來歷晦澀

詩旨的毛病至於後起之秀王文誥則以「精熟東坡一生行實」聞名不但重新安排二千七百餘首

蘇詩的次第同時對詩意間有發明增補了紀註之不足立論風格簡明平實然而王氏認為詩乃

「性靈所發」以此論詩則有主觀武斷立論不周之嫌由此可知馮王二人雖然都被視作

清代註蘇集大成者但實際上各具擅場對蘇詩的傳播貢獻極大請見《蘇軾詩集》冊一孔凡

禮〈前言〉頁 15mdash17 25 廿世紀大致出現二次蘇軾文本的出版潮一次是西元 1911 至 1940 年左右大量蘇詩註本傾巢

而出三O年代流行編纂大部頭的「叢書」更使清註蘇詩得到全面出版的機會後來這些琳

琅滿目的詩選集註在八O年代捲土重來構成了上個世紀蘇軾文本的第二波出版狂潮詳細的出

版書目可參考曾棗莊等著《蘇軾研究史》頁 415 26 所謂蘇詩流傳的三大系統一為全集本指收在《東坡前集》《東坡後集》《東坡續集》中的

蘇詩歷代都頗流行二為分類集註本主要指王十朋的《百家註分類東坡詩》在南宋元

第一章 緒論 9

版雖在民國草創時期風行過一陣但似乎只能稱得上曇花一現一九四九年海

峽兩岸展開對峙所有交流一律禁絕二十餘年緊繃的政治局勢迫使學術工作進

入了低宕的「沈滯期」尤其中國大陸在建國的頭三十年風波不斷社會禁忌極

多根本沒有發展學術的條件而蘇軾在長達十年的「文化大革命」中被視作「保

守派」「反動派」「頑固派」「投機派」的典型人物使他更不可能躍上學術的

殿堂負面能量過於充斥此時大陸的蘇軾研究可謂完全停頓蓄積的能量一直

等到文革結束之後才全然爆發許多學者為了摘掉蘇軾頭上「投機反動」的大帽

子極力發表文章為其平反使得七O年代的大陸學壇充斥了對「蘇軾真實形象

與歷史評價」的辯論雜音27如曾棗莊的《蘇軾評傳》即是在此情勢之下的「義

憤之作」28因此極力鋪寫翻案緣由詩人的文學成就反而被忽略了相較之下

臺灣的情勢提供了學術工作一個相對穩定的發展園地蘇軾開始以「大文豪」的

姿態現身在兒童讀物大眾歷史小說或學術專論中並於六O年代成為眾多傳記

作家的書寫對象唯此時作品多傾向於通俗趣味的性質塑造詩人形象時僅能做

到片面的呈現如「風流詩人」「文壇巨擘」「全能才子」之類缺乏深入

而全面性的理解這樣的解讀方式也許是受到傳統「知人論世」觀念的影響因

此此時的蘇軾研究主要以生平與傳聞佚事的介紹最為大宗其他子研究則以

蘇詞得到的關注最多成就也最高詩散文賦策議helliphellip等完全無法與之

比肩尤其蘇詩研究的數量不及蘇詞一半顯見當代對於蘇軾研究的關注焦點

在異文類間呈現了一種失衡的狀態

一九七七年宋碧雲翻譯的林語堂《蘇東坡傳》在台出版幾乎同時完成的

還有張振玉的版本雖然似乎是宋本獲得的關注較多但張本在大陸二度翻印後

流傳更廣對蘇軾形象的定型與傳播助力更大無形中擴大了林語堂東坡傳記的

影響力然而林氏此書魅力何在一般認為這和作者筆下刻劃生動最為相關

林語堂早年留學美德融攝中西的寫作風格自成一家加上生性詼諧對蘇軾

明格外受歡迎三為編年註本主要指施元之顧禧施宿合撰的《註東坡先生詩》四十二卷

元明流傳甚少幾乎失傳然而自清人宋犖邵長蘅馮景等整理出版《施註蘇詩》四十二

卷和《續補遺》二卷後編年註轉為盛行直接帶動了查慎行王文誥翁方綱紀昀等人的註

釋工作影響現今尤鉅以上說法參自曾棗莊等著《蘇軾研究史》頁 414mdash415 27 茲舉數例為證否定東坡人品文學者如〈揭穿蘇軾尊儒反法的兩面派嘴臉〉(《南京大學學報》

19741)〈北宋尊儒反法的反動政客蘇軾〉(《湖北文藝》19752)此類文章多從無產階級的角度

對蘇軾依違在新舊兩黨政策間「務實唯用」的政治態度大加撻伐至於平反的文章極多自 1978年 3 月起陸續發表如王水照〈蘇軾的政治態度和政治詩〉(《文學評論》19783)馬積高〈試

論蘇軾的政治態度和文學成就〉(《湖南師院學報》19783)邱俊鵬〈蘇軾政治思想管見〉(《四

川大學學報》19794)劉乃昌〈蘇軾同王安石的交往〉(《東北師大學報》19813)黃海澄

黃廣華〈蘇軾與王安石變法兼及蘇軾的哲學思想〉(《古典文學論叢》19819)helliphellip等平

反者對蘇軾的政治態度思想及文學創作進行全面的評價尤其著重與王安石間的交游情況企

圖以歷史證據還原東坡形象確立客觀的評價標準 28 此書初稿完成於 1978 年由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19819)1995 年台灣學海出版社出版的《三

蘇傳》其中蘇軾部分即是《蘇軾評傳》的內容

10 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

性格的觀察頗有獨到之處因此儘管他在書中表明對蘇軾人品個性多做解釋「總

是徒勞無功的」29但他以「混合型的人生觀」為揉雜三教的蘇軾定調成功獲

得了眾多學者及讀者的認同最重要的是林語堂特別重視詩人行為的動機和歷

史背景因此舉凡北宋的藝壇消息妓院風情養生學問佛道境況等都被

納入說明之中以此營造出一立體逼真的寫實情境讀來格外引人入勝這是林

氏書寫策略的一大特色現在看來儘管作者所詮釋的觀點以史實的角度來檢驗

並非全無可議之處30但他確實塑造出一個性格多層次形象極鮮活的「擬真人

物」因此成為後繼者撰寫東坡傳記時幾乎必備的參考資料同時也是眾多學者

研究質疑與補正的對象31此書的份量由此可知

在幽默大師的推波助瀾下蘇軾的生平研究正式起飛掀起了一股撰寫傳記

的熱潮至今每隔二三年總會有不同的詮釋版本問世32文學家擁有如此眾多

的傳記分身蘇軾可說是中國文學史上第一人此時臺灣學界除了繼續處理著

述版本等「基本問題」外33東坡事跡的相關研究也方興未艾學者開始留心詩

人的貶謫心情或論其人生困厄或論其謫居經驗大多以點出詩人「曠達」的

人生觀作結從而突顯「詩窮而後工」等文學創作觀點值得注意的是一九七

八年十二月中共政權確立了「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團結一致向前看」和撥亂

反正的指導方針風聲鶴唳的政治氣氛終於和緩下來34在西方思潮大舉傳入之

下對岸的學術活動正式復甦邁向了八O年代「新文學」風潮的路途揭開學

術界豐富多元萬途競萌之研究盛況的序幕

首先文本的輯佚整理再度成為重點詩詞文都有專集出版與民國初

年第一次出版潮不同的是此次的整理是在前人的基礎上精益求精學者們「校」

然後「釋」並非單純的翻印性質另一方面文學研究仍未跳脫傳統格局大

29 林語堂《蘇東坡傳》(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2004)〈原序〉頁 5 30 但須注意的是林語堂在出版之時曾自陳其寫作緣起只是「以此為樂」而已無意把這本《蘇

東坡傳》寫成學術著作(見氏著《蘇東坡傳》〈原序〉頁 5)這樣的定位在後人對之進行評

論時應加以考量 31 如陸以霖〈林語堂筆下的蘇東坡《蘇東坡傳》〉(《出版與研究》第五期19779)王保珍

〈《蘇東坡傳》(林語堂著)的欣賞與補正〉(《書評書目》55 期197711)陳新雄〈國色朝酣

酒天香夜染衣林語堂先生《蘇東坡傳》所提到的東坡兩首詩辨析〉(《教學與研究》15 期

19936)helliphellip等文 32 其中蘇學學者熱衷此事的現象尤其引人注目先後投入蘇軾傳記寫作的學者有劉維崇《蘇

軾評傳》(1978)曾棗莊《蘇軾評傳》(1981)王水照《蘇軾》(198119901993)朱靖華《蘇

軾新評》(1993)洪亮《放逐與回歸蘇東坡及其同時代人》(1993)李一冰《蘇東坡新傳》

(1996)顏邦逸張晶《蘇軾傳》(1998)莫礪鋒童強《蘇軾》(1999)王水照崔銘《智

者在苦難中的超越蘇軾傳》(2000)helliphellip等數量眾多 33 如王景鴻《蘇東坡著述版本考》(台北臺灣大學中文所碩論1969)和〈蘇東坡著述版本考〉

(上)(下)分別收入《書目季刊》第四卷第二期196912 和第四卷第三期19703 34 饒學剛朱靖華〈二十世紀蘇軾文學研究述略〉收入中國人民大學中文系《中國蘇軾研究》

(北京學苑出版社2004)第一輯頁 531

第一章 緒論 11

多數學者致力於延續過去十年對於蘇軾各期文學的研究工作但後出轉精「單

點深入」的研究方法逐漸取代泛論成為最普遍的審題趨向由淺入深集點成

線蘇學學者的努力除了表現在詩學詞學美學體系的建構上還包含了學術

社群的概念萌芽與推廣在中國大陸情勢驟轉的當下西方學界也正蘊釀著「全

球化」時代的到來這是由於工業革命之後機械使用的情況日益普及化與精緻

化人們旅行或運輸的速度加快造成異地知識技術間交流效率的提高資訊

跟隨人們移動的腳步開始流動使全球的知識形成一種非單向的動態連線關係

進而構成了社會歷史政治經濟文化科技等系統整合發展的局面亦即

今日跨領域或文化研究的濫觴「全球化」思潮的擴張宣告了人類文化即將告別

地域互隔的年代激發人們對於生活另一種全然不同的思考其中的一個比較顯

著的影響即是「導致許多新的構成性的具有巨大潛力的社會組織或各種新

的社會群體」35他們(如各種研究和大學群體)通常熱衷於某項議題或理念

藉助網路互相影響展開有別於傳統的研究形式在這個變數充斥的時期研究

視域和研究社群自然也發展出相應於時代的特徵最具代表的即是「蘇軾研究學

會」的出現

一九八O年「中國蘇軾研究學會」成立於四川眉山的三蘇祠自此終結了

過往「以王安石變法的角度為出發」的研究慣法此學會以「蘇軾」為討論核心

每一至二年輪流在中國各地舉行研討會36論文內容包羅萬象翻開過去十餘次

研討會後出版的論文集裡面內容涵蓋面之廣幾乎遍及蘇學的各個層面成效

驚人由於響應者眾蘇軾研究學會在廿餘年的苦心經營下創造了高度的研究

效益曾棗莊教授在評論蘇軾研究學會的貢獻時說道

蘇軾研究學會不僅推動了國內專家學者和「蘇學」受(案錯字當作「愛」)

好者對蘇軾的全面研究同時推動了對蘇洵蘇轍及蘇門四學士的研究

學會還聯繫了日本韓國美國及香港臺灣澳門地區的學者進行了

廣泛的學術交流使蘇軾的研究走出國門使外國人更加了解世界文化名

人蘇軾37

的確若以「蘇軾研究學會」成立的一九八O為分界後來的「全面復興」或

35 J希利斯米勒著郭英劍等譯《重申解構主義ldquo全球化rdquo對文學研究的影響》(北京中

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頁 289mdash300 36 除了眉山之外曾舉行的地點有湖北黃州廣東惠州河南平頂山浙江杭州陜西鳳翔山

東煙臺海南儋州山東諸城江蘇徐州河北欒城helliphellip等地幾乎都是東坡當時行腳之處選

擇這些地點舉辦蘇軾研討會情味與意義兼具 37 曾棗莊等著《蘇軾研究史》頁 453

12 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

許是過去數十年所不能想像的在這個意義上我們可以說「蘇軾研究學會」

提供了海內外所有對東坡感興趣的學者一個研究平台加快了彼此意見交流的速

度而定期的集會和出版更是蘇軾研究衝高數量的重要關鍵另外從學者的

角度來看學會的運作可使他們熟悉彼此對於鞏固學術社群的向心力也有幫

助無形之中一個「蘇學」的「認同圈」於焉形成蘇軾研究開始邁入「組織

化」「系統化」的階段是以饒學剛等人稱之為「真正發展到學術化階段」之時38

新型的研究型態尚不止於此除了上述的學術社群廿世紀最後二十年的漢

學界還面臨了來自西方文論的衝擊和挑戰臺灣方面此時正值眾多留外學人歸

國之際在他們的倡導下西方文論的運用成為未來二十年學壇研究的重要方

法相形之下中國大陸雖然沒有大量的返國學者加以助陣但時勢所趨學術

研究也開始普遍採行來自西方的論文範式產生了一批選題論證都十分新穎的

著作論文另一方面新式研究法對舊有命題也造成強大的影響昔日「骨架已

具」的舊題材被放在多學科交叉的綜合視野中重新詮釋企圖呈現更為立體飽滿

的文化形態為蘇學研究填上血肉視域融合的刺激對學者來說無異於打開研

究的另一扇窗運用經此產生的研究動能來檢視重要的既成題材多能翻轉新

意再者對於許多尚未說清的問題來說現當代的研究方法提供了「知人論世」

以外的另一種切入角尤其當文論與問題的邏輯理路相同時可能就此成為開啟

寶庫的鑰匙研究主軸既已奠定這波「舊瓶裝新酒」的研究熱潮很快地在個人

際遇文學美學思想helliphellip等子領域累積出相當的成果短期內就創造了蘇學

九百年來罕見的盛況

其中與本文關係最為密切的主題乃是生平研究和詩學研究前者的部分

大陸學者孔凡禮的《蘇軾年譜》(全三冊)當仁不讓此書之緣起主要肇因於

孔教授對於清人王文誥《蘇文忠公詩編註集成總案》援引資料未及全面的感嘆

雖說王氏以個人所藏從事著述要籍疏漏在所難免但因「時至今日其書已不

能盡饜人之意」39於是作者在點校《蘇軾詩集》《蘇軾文集》的第二年參考

總集別集類書史書筆記詩話方志金石碑帖中有關蘇軾之紀述撰

寫年譜窮九年之力大功方成《蘇軾年譜》既以補罅前作切合時用為出發

點自然不以單純的資料補充為滿足除了作為底本的王文誥《總案》之外作

者集合了《宋史》《續資治通鑑長編》《續資治通鑑長編拾補》《太平治迹統類》

《宋大詔令集》《宋會要輯稿》《東都事略》等書加上六百多種古代圖籍力

38 參見氏著〈二十世紀蘇軾文學研究述略〉收入中國人民大學中文系《中國蘇軾研究》第一

輯頁 532 39 孔凡禮《蘇軾年譜》(北京中華書局2005)上冊〈自序〉頁 2

第一章 緒論 13

求貼近北宋史實因此作者在行文時不但詳細交待人事時地物之來龍

去脈將目前所有可見的相關資料摘文節錄以供稽核同時幾乎所有的蘇軾

作品都得到了繫年對於許多舊注編年的謬誤也加以糾正此外孔教授還考證

出前人認為無可考的蘇軾交游展現了極為細膩的考證工夫和謹慎的研究態度

這一點從他在運用現當代的論文成果時不忘隨篇附註的習慣亦可看出曾棗莊教

授對此書評價極高言其具備「資料詳實言必有據」「詳而不繁」「考證精核」

三大特點是繼王文誥之後最詳實的蘇軾年譜40作者的用心經營使此百萬鉅

著在當代年譜學研究中異軍突起成為蘇軾生平研究的重要里程碑對後來有志

於蘇學的研究者來說貢獻尤大

卷帙浩繁的《蘇軾年譜》走的是傳統研究的路徑除此之外生平研究還延

伸出了許多分支如前所述全球化浪潮的襲捲造成合科研究之興盛尤其注重

文化意涵的發想八O年代之後「文化研究」當道主要特色一是研究古代文

學時「由單純的價值判斷而轉向文學事實的清理」即文學研究對於「客觀歷史」

的回歸二是重視「歷史文化」的綜合視角企圖以時代的總合「精神狀態」

作為個體或群體研究的參考前提總而言之此一轉型期的重要特徵在於「文化

意識」的覺醒41生平研究受此灌注詮釋內容因而產生了某一程度的微調

即對蘇軾「文化性格」的勾勒與詮釋過往的東坡傳記在描繪詩人時大多著重

「寵辱不驚」形象的呈現藉此推論「曠達」的人生觀按照我們對於蘇軾的理

解這類評語的確切中了詩人安順處逆的精神然而會被選來作為佐證的史料

永遠是經典的那幾則當傳記一再推陳出新事主的形象很難不流於「性格扁平

化片面化」距離「真人」的標準越來越遠筆者認為此類困境的產生主

要是起因於研究者過度專注於傳記主角的「生平本身」未對其生命情境進行全

面性的考量任何事件的發生都有其獨特(且複雜)的語境但因歷史只能呈現

片面的記載後人在解讀時如果不能進行多線評估多方設想很容易就忽略

掉最大特徵之外的其他細節甚至可能將個人從整體的時代氣氛中拔起使研究

主體變得獨立且封閉按照我們對於人類生命型態的理解群居動物本身和集體

的生活型態之間二者理應密不可分因此在進行生平研究時將個體置於較

大的文化脈絡中加以考察應是較好的選擇何況本文關注的蘇軾身為北宋大

家從他擁有的各項條件看來比起一般的研究對象似乎更適合此一方式林融

嬋認為

40 曾棗莊等著《蘇軾研究史》頁 447 41 本段出自傅璇琮為東方出版社「日晷文庫」所作的〈總序〉參見錢志熙《唐前生命觀和文學

生命主題》〈總序〉頁 1mdash3

14 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

文化與個人既然是一種相互創發相扶前進(也有可能是後退)的狀態

而人的存在又是一種必然的「在世存在」那麼個人的得失榮辱則必然的

與文化相關這裡的相關所包含的不僅僅是文化對個人的啟發還有個

人在「詮釋」過後對文化的貢獻helliphellip42

林氏之說突顯了「文化造就個人個人影響文化」的雙向迴旋關係普通人如

此擁有卓越成就的時代名人更是如此蘇軾以文名世活躍於古代文人所能參

與的各種領域他既無法超脫於所屬時代其思想文學自然受到「宋代文化」的

沾潤另一方面詩人在文學藝術各方面的獨到造詣向來又被視作「宋型文化」

的典型這也就是說蘇軾對「宋調」面貌之成形有舉足輕重的影響力一來一

往「個人與文化的雙向迴旋關係」因而形成除此之外從實際的生活經驗看

來人的性格是極為複雜的不但會因應各種生活經驗而產生變動同時也容

易受到外在因素的挑撥出現他人感覺不可理喻的行為古人嘗說識人時要「聽

其言觀其行」正是企圖經由個人與社會互動關係的考察探知其性格基調

換言之性格便是個人身處「文化環境」中「在世存在」的因應態度所以綜

上所述研究者倘若想要呈現一個「真蘇軾」便不可不將詩人置於文化的脈絡

裡加以檢視從而藉助史學社會學政治學甚至經濟學等學科的綜合考察

以期獲致一種較好的理解

這波「文化性格」浪潮引起的迴響十分熱烈各方關注的焦點大多集中在

詩人固有形象的反思企圖重新賦予更為精緻的說解對於蘇軾性格的解釋最

普遍的研究型態是以「時間」為主軸仔細梳理歲月推移過程中詩人心境的各種

起伏與轉變六十六歲去世的蘇軾從他二十二歲出蜀應試寫下第一篇〈刑賞

忠厚之至論〉開始創作生涯長達四十四年在這麼大的時間跨度中寫作出來的

豐富成果自然伴隨著詩人多彩多姿的出處經歷呈現了階段性的差異其間所反

映出來的思考轍痕正是蘇軾人生思想變動的軌跡關於這個部分歷來的分析

研究無論是從整體仕宦經歷來加以把握的宏觀角度還是擷取八大創作分期43中

任何一處關鍵來詳加論析的微觀闡述似乎總是無法周延而清楚的歸納出始終處

42 見氏著《蘇軾超曠情懷與文化關係研究》(嘉義南華大學文學研究所2004)頁 2mdash3 43 蘇軾的創作階段清人王文誥在《蘇文忠公詩編注集成識餘》中將其分為八期分別為《南

行集》和簽判鳳翔熙寧還朝倅杭守密入徐湖謫黃元祐召還謫惠渡海(【宋】蘇軾

著【清】王文誥注《蘇文忠公詩編注集成》(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67)冊六頁 3708mdash3709)

而近人江惜美分之為六初歷仕宦的奔放期烏臺詩之諷諭期黃州貶謫之沈潛期元祐回朝之

凝定期復貶惠州之圓融期遠謫海南之精深期(請見江惜美《蘇軾詩分期代表作研究》(台

北華正書局1996))至於王水照則以二次「在朝外任貶居」的迴返過程來概括

請見氏著《蘇軾論稿》(台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1994)〈蘇軾創作的發展階段〉〈蘇軾的

人生思考和文化性格〉二文)創作分期的方式會影響分析策略故學者們多視研究重點因革之

實則大同小異讀者可自行參照

第一章 緒論 15

於變動中的蘇軾人生境界針對此問王水照教授在〈蘇軾的人生思考和文化性

格〉一文中提出了較具代表性的看法

王教授認為蘇軾面臨中國文人生命中兩大課題「出處」與「死生」的

衝擊一生仕途困挫幾瀕死境卻能安之若素主要的原因在於三教融合的思想

背景在此作者提出蘇軾人生道路的二條基線一則受到傳統儒家思維的影響

充滿了自進進人的淑世精神而「立德立功立言」的三不朽古訓更讓蘇軾

早年的社會責任感與歷史使命感得到強化成為畢生行事的基調基線之二乃

是互補於儒家出仕觀的佛道思考多在其身陷逆境時發生作用看得出來作

者推論蘇軾的文化人格將其源頭歸因於「多元傳統文化」因素彼此間勢力的消

長與融合這個部分由於學者們的研究都是從第一手資料歸納而出多年來已

成定論然而雖說方向已定但因蘇軾思想涵蓋面之廣之雜要清楚描繪其性

格的多樣性實屬不易就此王教授嘗試以「狂」「曠」「諧」「適」四個方面

來概括之所謂「狂」者主要是出自詩人天性才情的傲氣展現出來就有了

傲世忤世抗世的成分這一點在「烏臺詩案」發生前發揮得最為清楚然而

隨著朝中行走日增年輕蘇軾對於自己的「狂直」其實不無反省的意味其中摻

雜了幾許畏世與厭世的心情不斷依違於張揚與內省二端東坡在「詩案」的洗

禮之後對「性狂」的追求逐漸轉向「一種深思了悟基礎上的任真」44換言之

是一種對內心「真我」的價值選擇而這個選擇的形成與詩人性格中「曠」極

為相關所謂的「曠」主要是對是非榮辱得失的超越與外鑠的「狂」遙

遙相對對於東坡來說或許「曠」是他天生性格的質素雖然存在卻未必發

揮然而在一連串極為痛苦的貶謫經歷之後「曠」的因子催化了蘇軾文化人格

的成熟度使之具備「九死南荒吾不恨」的磊落胸襟至於「諧」一般都認為

「諧」是蘇軾人格中最突出的特色之一在他人生思想的意義上有淡化苦難意

識化解悲傷的功用乃是一種自我調節機制45在此作者提出東坡的「諧」

具備了「對抗挫折迎戰命運」和「體現真我自為優越」二大意義其中所論

似乎正可概括為「性諧」與「文諧」二個面向從內在情性與外在行徑(包含「言」

與「文」)的相互作用清楚地刻劃出蘇軾性格的俏皮之處最後王教授以「適」

作為蘇軾人生思考和性格樞鈕的落腳點詩人能夠不囿於外在環境的不如意在

尋常日用中發現愉悅與美始終堅持「閑適」的追求使其現實人生由此化作藝

術人生充滿了審美情趣的意境

王教授此文從性格系統著手將審美意味濃厚的「人生境界」解讀為「個人

44 王水照〈蘇軾的人生思考和文化性格〉中國人民大學中文系《中國蘇軾研究》(第一輯)(北

京學苑出版社20047)頁 15 45 王水照〈蘇軾的人生思考和文化性格〉頁 17

16 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

獨特秉性」對於生命中衝突情節之因應與調節的產物相較於一般單論東坡性格

中某些特點之篇章可謂自成一家可惜的是受到篇幅所限此文在許多相關

的論題上僅僅點到為止如文中論述佛道二家對於蘇軾人生思考的影響時舉

詩集中反覆吟詠的「吾生如寄耳」和「人生如夢」二句為例藉以印證詩人那股

揮之不去的「人生空漠之感」就文章所言「吾生如寄」「人生如夢」體現了蘇

軾對於人生無常性的感受一來應是漢末古詩十九首以降「人生忽如寄」意識的

繼承與發揮二來蘇詩感歎命如蜉蝣卻能跳脫消極的聲調表現出「悲哀的

揚棄」由此構成宋調的基準另外「人生如夢」一句雖突顯了對於人生「虛幻

性」的感受但詩人卻將自己對前途的信念和追求寄寓其中展現出個體強烈的

主觀意志也表達了他對自身「真實存在」的肯定46筆者認為王教授所言固

然無誤以此釋蘇也得到了相當的效果然而倘若我們回到蘇軾三教融合的思

維模式那麼寫於四十二歲到六十六歲這段期間的「人生如夢」和「吾生如寄」

便不可單純將之視為文學史上抒情主題的分支而應進一步考慮到佛教典故的影

響因為此時詩人已處於中晚年階段多次的遠謫貶居提供他嫻熟佛經內典的

機會長期浸染之下他對佛教義理的掌握早已超越單純的字義解讀而是上

升到一種透過日常生活的實踐而獲致的心領神會之層次這些內化的佛經材料一

旦受到適當條件的召喚自然就在作品當中顯露出來47是故看似尋常的「人

生如夢」和「吾生如寄」除了具有文字審美及文學抒情的意義之外為求釋義

周全尚須遠溯佛家「如夢觀」等理論範疇方能闡明詩人原旨而這恰好也是

本「生命觀照」研究所應探討的重要內容因此將在後續篇章詳論之

值得注意的是在目前學界對「文化性格」的討論課題中以「曠達」的內

涵與反思最受矚目除了上述王教授的說法之外對此進行專題研究的還有林融

嬋在其二OO四年的碩論《蘇軾超曠情懷與文化關係研究》中林融嬋以宋代

理學為觀照面利用二程與東坡生命格局之異反向證成蘇軾「超曠」生命情調

之所由來乍看之下林氏雖以東坡文化性格中的「超曠情懷」作為主題理應

隸屬蘇軾生平研究的一支然而作者走的是思想研究梳理東坡文化性格時

是將之置於「思想家」的脈絡當中與一般生平傳記慣用「文學家」的思維模式

並不相同可說是本書較為特別之處另外作者捨棄常見的「曠達」特意拈

出「超曠」一詞在解釋蘇軾生命型態的轉變時頗富效用以釋義的角度「曠

達」和「超曠」同指蘇軾的基本生命型態但嚴格說來二者的意涵仍有不同

這是因為在一般的情況下「超曠」二字合用其意主要落在「曠」字換言

46 王水照〈蘇軾的人生思考和文化性格〉頁 6mdash11 47 蕭麗華即認為北宋詩禪融合的痕跡應以蘇軾為觀察的起點詳見氏著〈東坡詩論中的禪喻〉

《佛學研究中心學報》第六期20015頁 246

第一章 緒論 17

之「超」被當成了「曠」的內容但是若從字源學的角度切入則「超」的

本義為「跳」48意指「從自身事物現象越離」而「曠」字本義為「明」49顯

示的是對事物明瞭朗照的狀態引申而有「闊大」之意指的是「自事物現象

中解放」二者相較後者當立於實體界方能有較好解釋而前者則同時兼具形

上與形下雙重特質50由此一來二者的關係便超乎原本的理解增加了另一種

配對之後的可能性

(「超」字)就形下面來說它是「曠」的內容「曠」因具備著「超」的

條件因此能達到面對有限性時的曠達而從形上面來說「超」重歸於

超越界指向本身因此而能指出向上之一路引領「曠」成為「曠」helliphellip51

在此所謂「形上」與「形下」指的即是「超越界」與「經驗界」二大異質界

域「超越」介於其間正好以其「形上」「形下」兼具的雙重特質連結彼此

為「生命進昇」提供機會52由此觀照蘇軾性格可知「超曠」一語突出了東坡

文化人格在各個階段轉換過程中的動態行為讓我們得以進一步思索詩人「生命

進昇」的主要「助力」為何承其觀點林氏在分析〈和子由澠池懷舊〉時指出

蘇軾對於人生感悟的雙重意義在於一將人生看作一種流程在人生無常的無

奈中其實隱藏著一股不需溺於當下的提升意涵二他亦同時表達了對人生存

意義的肯定因為唯有在每一當下認真付出亦不過分執著的生命才能對人

生之流的慨嘆不失於粗淺浮泛53作者以此二點「人生觀想」作為蘇軾「超曠情

懷」的二大維面點出詩人「曠達」的原因在於「承認苦難而又超越苦難」的心

態54給予本研究相當大的啟示

無論是從中國古代文人「學而優則仕」的職業選擇角度或是從政治經驗影

響蘇軾個人的層面來看東坡的仕宦心態實是討論其人格或文學時無從迴避的重

要主題其中又以「仕隱情結」最具代表性關於蘇軾鮮明的「仕隱衝突」心態

很早就有學者提出來論點多集中在「烏臺詩案」後的心路歷程然而檢覈蘇

48 《說文解字》「超跳也」參見【東漢】許慎著【清】段玉裁注【民國】魯實先正補《說

文解字注》(台北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8 十二刷)頁 64 49 《說文解字》「曠明也」參閱【東漢】許慎著【清】段玉裁注【民國】魯實先正補《說

文解字注》頁 306 50 以上改寫自林融嬋《蘇軾超曠情懷與文化關係之研究》(嘉義南華大學文學研究所2004)頁 8 51 林融嬋《蘇軾超曠情懷與文化關係之研究》頁 8mdash9 52 詳細論述請見林融嬋《蘇軾超曠情懷與文化關係之研究》頁 10 53 林融嬋《蘇軾超曠情懷與文化關係之研究》頁 35mdash36 54 林融嬋《蘇軾超曠情懷與文化關係之研究》頁 36

18 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

軾詩文可以發現此說並不確切其「仕隱衝突」的發端至早應可推至未仕之

前並且此一情結隨著個人仕宦經驗的轉折有所不同貫穿終生近年來對此進

行專題研究之代表者當推王秀珊碩論《論東坡詞中的仕隱情懷》此書討論東

坡詞的仕隱情懷主要是以「故鄉意義」的層次變化詞中所運用的典故類型

以及「豪」與「放」的風格內涵作為切入點論述詩人仕隱情懷的內容與「放曠」

詞風的形成55「仕隱情結」向來是中國古代傳統文人的共有心態而東坡畢生掙

扎於「道仕」與「身隱」的兩難情緒之不安在「言情」的蘇詞中頗有表現

最具體的例證即是「故鄉」符碼的反覆使用對此作者引用重覆出現的「功成

名遂還鄉」56說明「歸鄉」乃是蘇軾的仕宦理想並將「故鄉」的意義按照其

人生的進程區分為三個層次

(一)出生成長的原鄉蜀人向來戀鄉不仕詩人出身於斯其鄉關之思自

是濃厚然而受到「衣錦榮歸」的傳統出仕觀念影響加上詩人年華

尚在對於功名仍有期待故「仕」的追求高於「隱」的想望「歸

與隱的指向同一」乃是期待榮歸原鄉的第一層次主要時期為「杭

密徐湖時期」

(二)歸隱的異鄉「烏臺」案後仕途轉為不順在此之中詩人效命地

方在山水之勝與朋友之情的助益下思歸不得的煩悶情結逐漸被「直

把他鄉作故鄉」的想法所取代「故鄉」意義的轉移展現了蘇軾在「自

我」與「現實」中取得平衡的努力與成就促使詩人一方面轉向山水

的慰藉一方面向內尋求「心安之境」此一時期發端於通判杭州之

時並在謫黃之後達到巔峰

(三)心安之鄉謫黃之後詩人歷經起復入朝外任等階段最後遠謫

海南在大起大落的坎坷過程中痛徹理解了「身不由己」的仕宦現

實由於羈旅在外連異地之歸也不可得是以此時東坡融合佛道思

想再度改換心念轉「異鄉」為「心鄉」將回歸之處移至心中

從而達致「仕宦衝突」的最終平衡可視為詩人最高的人生境界57

55 詳見王秀珊《論東坡詞中的仕隱情懷》(台中中興大學中文所 20027)頁 195 56 此句多次出現在東坡詞中如熙寧十年(1077)作於徐州的〈水調歌頭〉(安石在東海)(見鄒

同慶王宗堂《蘇軾詞編年校註》上冊(北京中華書局20029)頁 211)元豐六年(1083)所作的〈臨江仙〉(詩句端來磨我鈍)(鄒同慶王宗堂《蘇軾詞編年校註》中冊頁 490) 57 以上論述請參考王秀珊《論東坡詞中的仕隱情懷》第三章及頁 196mdash197

第一章 緒論 19

作者抽出「故鄉」作為尋繹東坡人生境界之所構成的軸線非但具體也極為恰

當對本文研究東坡生命意識頗多值得借鏡之處然而畢竟學術論理難以周全

王文在總結「仕隱情結」時雖已發揮得當但從詩人留下的詩句線索來看仍

有些許未盡之處譬如作者清楚地呈現了「歸回原鄉rarr歸隱異鄉rarr尋求心鄉」

此一心靈軌跡極力鋪陳詩人依違在理想失落與留戀田園的糾結情緒細膩刻劃

了「去」「留」之間「用世志意」和「不遇悲慨」二種意識激盪的狀況然而一

來一往之際似乎失落了「畏禍」此一重要的心理機轉使得讀者只見蘇軾之

「豪」而不見其性格之「真」從蘇軾輾轉各地時所上謝表之內容我們其實可

以明顯察覺詩人對於君威難測樹敵眾多的不安全感這種「畏禍心態」尤其表

現在二三階段之間乃是個人對多舛前途最真實的情緒反應捨之不論除了

有簡化人物性格的危險之外更無以呈現詩人最終「選擇」走向「超曠」的可貴

之處另外蘇軾晚年雖已求得「心安之境」但吟詩時仍作「此生念念隨泡影」

之語58無奈自嘲溢於言表與其同時詞作大異其趣此現象似乎可追溯至文類

性格因為對宋人而言詩詞分屬於不同的情志書寫系統雖然東坡創作時習

慣游走於各種文類之間但若細心檢閱詩集並加以對照可以發現二者慣用的典

故語例並不完全重覆援引王秀珊此文的分析成果東坡詞的典故類型主要有三

類事功型(以謝安為代表)執著型(以劉禹錫為代表)隱逸類(以陶淵明為

代表)59但詳察東坡詩可知在這三類之外還有更常使用的詩典如蘇軾一

再引用的「馬少游」及「桐鄉吏朱邑」事或在「烏臺詩案」之後重覆出現的「東

門黃狗」不但抒懷同時也牽涉了詩人對其仕宦事業的自我評價用意與興味

和蘇詞相較皆不相同就此看來此一重要議題若要得到較為徹底的討論那麼

除卻蘇詞之外東坡的其他創作也不能偏廢尤其是「言志」的蘇詩理應加以

整理並進一步統合所有文類的相關資料彼此交叉比對藉助先合觀再微觀的

分析方法來理解蘇軾的仕宦心態才是比較理想的做法也是本文預備發展的重

要方向

蘇詩研究的另一個重要主題在於「禪學」近年來持續在此領域耕耘不輟者

較重要的有周裕鍇張晶和蕭麗華等人周裕鍇專注詩歌與禪宗的關係曾寫作

《中國禪宗與詩歌》一書其中談到禪宗對於蘇軾的影響就認為二者關係極為

密切詩人耽於禪悅不但使之出入叢林與大量的禪僧交游同時也從中學習

到禪家公案的話頭與機鋒培養了創作時運用「博喻」手法的能力並點出「文

58 蘇軾〈庚辰歲人日作時聞黃河已復北流老臣舊數論此今斯言乃驗二首其二〉此詩作

於元符三年(1100)正月七日蘇軾謫往惠州之時年六十四收入氏著《蘇軾詩集》第七冊

卷四十三頁 2343 59 請見氏著《論東坡詞中的仕隱情懷》第四章

20 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

字禪」乃是蘇黃二人詩法分途的重要依據60當時作者固然對詩人「以禪入

詩」的特色作了清楚的說明然而終究只是文學現象的呈現對創作背後深刻

的審美機制並無探討這個問題在數年之後的《文字禪與宋代詩學》獲得解決

在《文字禪與宋代詩學》這本書中周教授將論題加以深化直接探討創作現象

的本源指出蘇黃之所以以文字為戲主要是以禪宗的「游戲三昧」作為理論

依據加上士大夫本身固有的俳諧文學的傳統而構成文中還提到

蘇軾和黃庭堅在借禪宗語言藝術為詩方面雖多共同之處但二人通過文字

游戲所要達到的目的仍有不同概括說來蘇軾是「借禪以為詼」即借

用禪宗詼詭反常的思維方式來表達自己戲謔的人生態度黃庭堅則是「打

諢通禪」即把雜劇的諢趣與禪語的詼諧結合起來表達自我完善的人格精

神於「游戲法」中見「真實相」61

作者從詩人習禪入詩的心態目的推導出蘇黃「借禪以為詼」和「表達自我完善

的人格精神」的不同有助於二人詩歌風格和審美性格的深入理解作者點出

從蘇黃的作品表現可以得知宋代習禪詩人受到「機鋒」或是「打諢」的影響

主要體現在「創作心態」和「語言形式」兩方面前者即所謂游戲態度滑稽為

文而後者則表現為語境的跳躍章法的變換然而儘管從同樣的門路悟入

在詩風的呈現上卻各有不同62周氏指出這固然與性格相關除此之外更有

可能受到他們各自喜好的禪門宗風的影響

雲門宗機鋒迅疾蘇軾得其精神所以作詩隨心所欲八面翻滾臨濟宗

機鋒峻烈黃庭堅得其精神所以作詩除脫凡近不落常情如黃龍慧南

著名的「黃龍三關」晦堂祖心的「觸背關」都有言語道斷不入思維的

特點黃庭堅詩生新瘦硬的語言風格與其精神相近63

蘇黃二家的詩風比較向來是宋代詩學中的重要議題在詩論美學和文學史的領

域皆有其意義周教授捨棄傳統的詩學角度改藉佛家文士化的「文字禪」角度

觀而照之不但突顯了詩歌意象與禪派宗風之間的關係同時也點出文人和其皈

60 氏著《中國禪宗與詩歌》(高雄麗文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47)頁 89mdash91 61 氏著《文字禪與宋代詩學》(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11)頁 155 62 周裕鍇演繹二人詩風指出「蘇詩如長江大河波濤自涌諢趣較顯露層次轉折銜接較自然

而黃詩如危崖高聳斷岸千尺諢趣較隱晦語境意路跨越較大」見氏著《文字禪與宋代詩

學》頁 164 63 氏著《文字禪與宋代詩學》頁 164

第一章 緒論 21

依的禪派精神在本質上的確有其相似之處這點我們由周裕鍇另外一篇〈夢幻與

真如蘇黃的禪悅傾向與其詩歌意向之關係〉可以得到更為深刻的詮釋

在〈夢幻與真如〉一文中作者主要是從宋人接受禪宗的兩種禪悅典型進

而分析這二種範型與詩歌意象選擇之間的關係宋代文人接觸禪宗一來在參禪

的過程中可以獲得愉快的感受此即「禪悅」二來佛禪能有效地消解「倫理政

治與個人存在的衝突」從存在論的意義上揭示了人生狀態徹底解決「儒門淡

薄收拾不住」64的不足之處文人崇奉南禪恰好回應了自身的人生課題與心

靈需求65所以五家七宗各有所好除了受到歷史(時間)和地理(地域)的影

響外文人的「真性」底蘊自當更為關鍵由此視之生命情趣截然不同的蘇

黃二人其性格在和禪門宗風相互加乘之後於是各自蘊釀了特色鮮明的禪學主

題如蘇軾廣泛接觸大乘經典深得「十喻」之義因此在其詩歌創作之時便

多次闡述般若空觀以「人生如夢」的主題具體行之選擇詩歌意象時除了運

用佛經典故之外更因自身對於世界短暫性質的認識特別強調「瞬時激變」的

動態形象的捕捉呈現蘇詩動蕩明快的風格66而庭堅對於禪學中的「心性哲學」

最有領悟對他來說禪乃治心之本目的在於完善道德人格以心性覺悟證得

安身立命之本是以他對認知本源的般若空觀興趣不大將全部重心擺放在「真

如」的追求上67正是這樣的傾向使然黃庭堅十分自覺地將禪宗的心性哲學

儒家的養氣觀和道家的心齋理論融合為一因此他所選擇的詩歌意象不是作為

虛幻無常的對立存在(如堅毅不屈的金石松柏)就是作為污穢渾濁的對立存

在(如表裡澄澈的秋江出淤泥而不染的蓮花)前者求其「真」後者明其「淨」

往往具備了虛靜沖澹清峻凝鍊的美學特徵由此構成山谷詩學與人格互相輝映

的「壁立千仞」的審美境界68

張晶《禪與唐宋詩學》同樣是以「禪學」作為視角探索唐宋時期禪宗思想

對於詩人心態的滲透並以詩為中心討論「禪」在經過了詩人創作心靈的轉化

之後對詩歌面貌造成了何等的影響作者認為

禪之於士大夫其主要意義並不在於「成佛」的宗教皈依而在於以「如

夢如幻」的人生觀來解脫靈與肉的苦惱困惑69

64 張方平「儒門淡薄收拾不住皆歸釋氏耳」收入釋志磬《佛祖統記》(揚州江蘇廣陵

古籍刻印社1992)冊五卷四十五頁 1949 65 周裕鍇〈夢幻與真如蘇黃的禪悅傾向與其詩歌意象之關係〉收入《文學遺產》二OO

一年第三期頁 68mdash69 66 氏著〈夢幻與真如蘇黃的禪悅傾向與其詩歌意象之關係〉頁 6974mdash75 67 氏著〈夢幻與真如蘇黃的禪悅傾向與其詩歌意象之關係〉頁 72 68 氏著〈夢幻與真如蘇黃的禪悅傾向與其詩歌意象之關係〉頁 74mdash75 69 氏著《禪與唐宋詩學》(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36)頁 2類似論述亦可參考頁 24

22 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

由於中國人的心理結構偏向「現實務實」對於抽象的「遠離現世」並不真感

興趣因此佛教思想能在中土普遍流傳除了自身理論的適用性得到發揮之外

接受者心理狀態的改變絕對是關鍵就本書研究的唐宋詩人而言信仰佛教的契

機最主要的原因還是來自於人生挫折對心靈造成的創傷而「挫折」中最具代

表性者莫過於「貶謫」一事傳統士人一旦遭受貶謫為了消除心中憤懣使

日子好過一點文人大多轉向佛道二家諸如大乘佛學中的「苦空觀」「人生如

夢」等觀念便是藉助於此熱烈流傳相較於唐代宋人對於禪宗的接受的確

較為普遍若要論其修為三教混融的蘇軾更是其中的佼佼者這從作者三番二

次以東坡作為說明的佐證即可發現關於詩人在「以禪喻詩」方面的表現作者

一路尋繹蘇軾在謫黃之後的心靈變化指出詩人「主要是以禪宗的『一念清淨』

『無心於物』的觀念來淡化客觀環境的困窘」70加上對於《莊子》的活用由

此構成他裨補人生的「忘憂理論」作者對詩人心態的觀照極為細膩也一定程

度地呈現了禪風入蘇詩的緣由和成果不過根據作者所言為了擺脫世間憂愁

而被大量接受的視身如夢視人生如逆旅的思想其本質是以佛教「空觀」作為

底蘊然而「『空門』的解脫是以對自身的省思為途徑的但它不是貴身而

是賤身」71既是「賤身」則與宋代盛行的養生風尚在根源上有所牴觸此中情

形為何而蘇軾個人亦頗積極「愛生」平日也熱衷於調養生息合觀言之似

乎可提供我們對於詩人取捨三教理論的標準之認識有助於蘇軾思想研究的完

至於東坡詩與佛教典故的關係則需參考蕭麗華教授的著作蕭教授在二O

O一年撰寫了〈東坡詩論中的禪喻〉探討下開北宋詩禪融合之風的蘇軾其詩

論中散見的佛禪修養並藉此論述蘇門禪喻在宋代詩禪合轍的重要歷史定位首

先作者將蘇軾對於禪學的接受歸因至故鄉眉山的地緣母親與朋友的浸染

最後才是人生經驗的強化由於蘇軾思想具有三教會通的特色因而詩論具備了

「以禪法論詩」「以夢成詩」「詩禪辯證」和「以禪論詩」四種現象然而上

述四種現象中除了「以夢成詩」其餘三種皆可逕與詩人日常習禪的慣性作聯

結此處暫且按下先討論較為特殊的「以夢成詩」因為禪家的本質在於「動

進的心或它對世間生起不取不捨的妙用」72強調「心」的覺察勢必關聯「心」

對生命的認知進一步牽涉「真假」的問題而「夢」與「覺」正是「假」和「真」

最具代表性的二種動作型態是以作者提到「凡學禪者於夢與覺之間體

70 氏著《禪與唐宋詩學》頁 35 71 氏著《禪與唐宋詩學》頁 28 72 吳汝鈞《游戲三昧禪的實踐與終極關懷》(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932)頁 170

第一章 緒論 23

會尤深」73蘇軾習禪多年對此議題更為嫻熟箇中緣由一方面固然是因為

詩人天生資質敏慧感悟力強再者自然是受到《金剛經》的影響蘇軾博覽

佛家內典對《金剛經》更是深有造詣因此以「夢」轉喻人世時不但有聊觀

夢幻視此身如夢之說同時也延伸出了蘇軾對於「前世」的夢喻之說除此

之外夢中得句紀夢境存夢占之舉更不勝枚舉由此可見詩人輾轉於「夢」

「覺」之間思辯的軌跡對我們瞭解詩人審美詩境人生態度與禪學修為皆有助

益然而作者在文中提到蘇軾好用禪語評賞詩作時也不例外但考察蘇軾所

論唐前暨唐代詩作時卻少用禪語74針對此一特殊現象蕭教授未及解答殊

為可惜而蕭教授有鑑於目前研究多未能深入佛典詳考蘇詩中佛家譬喻與佛教

原典之間的關係是以在〈東坡詩中的般若譬喻〉一文中以「般若譬喻」為焦

點審慎爬梳蘇軾詩禪意象形成之由來並就東坡詩中各項般若譬喻的種類和思

想主題進行舉證和論述清楚地分疏了佛家「六如觀」與「十喻」對蘇軾造成的

影響尤其「夢」「幻」「露」等較為常見的文字意象除了歸納其意象特徵

同時還上溯至佛典源頭細數典故意涵細膩地詮釋了箇中涵義75為本文分析

蘇軾對於生命本質的思考提供了極大的助力

一 「生命觀」主題

歷來涉及「生命觀」的研究不少然而仔細考察可以發現「生命觀」一

詞的議題內容似乎眾說紛云鄭惠玲在其碩論中提到以「生命」為主題的論述

研究理應涵蓋的範圍主要有「對生命意義的期待與發揮」「對人生際遇的順處態

度與方法」二者簡單的說除了生物存在的具體生命之外尚應包含人類獨特

思考觀點之下的思想觀價值觀道德觀和審美觀76然而鄭氏對此缺乏舉例

論證使定義未免流於浮泛空虛而書中分辨「人生觀」與「生命觀」之不同在

於前者偏重「對生命過程的往前看往未來設想」與後者「既重生之喜悅而

對未來建構理想但也適時從既有之限定中逆向先為理想預防」77的內涵不全

相似但從筆者自身對於「生命觀」所下定義之瞭解其內容之豐富似乎涵蓋

了作者的全部所言換言之「生命觀」之於「人生觀」應是一種上位概念鄭

73 蕭麗華〈東坡詩論中的禪喻〉收入《佛學研究中心學報》第六期20017頁 257 74 氏著〈東坡詩論中的禪喻〉頁 267 75 氏著〈東坡詩中的般若譬喻〉「聖傳與詩禪 中國文學與宗教國際學術研討會」20041210頁 5mdash9 76 鄭惠玲《名教自然與士的自覺從《世說新語》看魏晉士人的生命觀》(彰化彰化師範

大學國文系在職專班碩論2003)頁 7 77 氏著《名教自然與士的自覺從《世說新語》看魏晉士人的生命觀》頁 7

24 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

文沒有明言其論述標準對於相關議題的開展實有未盡之處另外定義「生命

觀」的還有杜正勝

生命觀牽涉社會組織人生理念宗教信仰和科學(尤其是醫療)知識諸

多層面的問題西周時期禱請的眉壽和戰國秦漢追求的長生可以作

為此一發展脈絡的為兩個定點觀察其中的變化探索兩周秦漢之人

對生命的認識和追求的方式78

杜教授此說主要扣合了醫療史的角度乃是自上古社會「生命追求」的觀念和行

為推衍而出因此是以人體生理系統理論作為切入點詳述中國古代生命觀在

「時代」或「族群」的因素影響下一步一步從具體(形)走向抽象(氣)的本

質認識79值得注意的是人們以「形」「氣」「精」「神」來解釋生命形體的

內外本質這除了可以看出歷來「生命觀」的階段性態變之餘這套本質認識論

經過不斷的發展促成了中國養生文化的成形對日後的哲學思想醫學與醫

療皆有深遠的影響80杜教授的研究乍看之下與本文涉及的主題似乎並不相關

然而人類對於生命價值的追求最早都可溯源至「長生」的渴望上古的「生

命意識」雖然缺乏文學性的審美內涵換個角度卻是另一個層次且更為根源

的生命追求因此本文雖以宋人生命意識為題但考量到觀念與意識的源遠流

長對於前代前前代甚至古代先民的各種生命面向都應有所瞭解在實際研

究的過程中或許可提供另一個不同的參照面向

另外錢志熙的《唐前生命觀和文學生命主題》一書可說是近年來結合「生

命觀」與「文學主題」研究著作中最具系統者錢教授認為所謂生命觀念

指的是一種「上升到哲學層次的生命思想」包含的部分有二一是生命本體觀

即對生命本身的性質的認識二是生命價值觀即對生命應有價值的把握和判

斷且後者是建立於前者的基礎之上的81本書在呈現此一議題的思考脈絡時

採取「通史」的觀點從最早的先民之生命意識開始一直到唐代為止共分為

神話時代詩經時代先秦諸子時代秦漢時代魏晉時代南北朝時代六大階

段運用「理性生命觀」與「非理性生命觀」這對概念考察各時期生命本體觀的

進展狀況再進一步以文學創作為對象分析生命意識對於詩詞歌賦等文類的滲

透情形

78 參見氏著《從眉壽到長生醫療文化與中國古代生命觀》(台北三民書局20054)頁

158 79 氏著《從眉壽到長生醫療文化與中國古代生命觀》頁 302mdash305 80 氏著《從眉壽到長生醫療文化與中國古代生命觀》頁 305 81 錢志熙《唐前生命觀和文學生命主題》頁 3

第一章 緒論 25

首先神話時代是各種神秘非理性的生命觀念的發生期先民對於生命意

識的推想主要表現在死亡現象的觀察與解釋由於人類「死亡」概念是透過大

量經驗法則(觀察到他人之死進而聯想凡人必死)的累積而形成因此在較

早的階段當中先民對於「死亡現象」的理解內涵始終處於一種變動的狀態一

直到要先秦諸子時期方才開始對死亡作出哲學的論證進而思考其中的意義82

此時先民在意識到死亡現象的不可逆之後選擇非理性生命觀導向更為神祕高

遠的境地藉以迴避現實的衝擊因此我們從目前遺留尚存的神話內容探知

這種「非理性」的發揮造就了靈魂觀念的發展和一系列長生不死的幻想不但構

成了後來一切宗教的觀念基礎同時不死幻想延伸出中國文學主題中重要的「仙

鄉」意識對於賦學與六朝的山水詩歌影響尤其深遠83到了第二階段先秦時

代生命意識有了實質意義的轉折觀其具體呈現可從「文學」與「哲學」二

方面加以著手文學方面主要指的是《詩經》《詩經》在內容上雖然部分留

有上古時期長生幻想與生殖崇拜等非理性意識的元素然而整體看來詩人對

於現實生活的描寫充份展現人類對於死亡已經司空見慣穩固的宗法觀念沖淡

了個人對於死亡的恐懼在某個程度上標誌了非理性生命觀的消退等於是宣告

了世俗理性生命觀的時代已然來臨84而哲學的部分則因思想家對於生命價值

取向的不同而產生儒道二種典型道家認為生命最高的價值在因循自然實踐

自己的生命規律故儘管老子和莊子對於生命的體驗有所不同但他們「全生」

的前提是一致的尤其莊子透過浪漫的文學表現加強了他生死觀念的散佈對後

世文人來說恰好提供了精神上超越死亡的自由典型85相較之下儒家對於生

命價值的掌握主要是從道德本體論的角度來思考的由於早先人們在追求長生

不老時認為人類長壽與否的關鍵來自於上天對於個體「道德實踐」的審判順

此邏輯加以推論「德」與「壽」之間便產生了極為密切的關係直接影響了儒

家認為生命問題乃是道德之源的看法86儒家的另一重要特色在於生命價值的社

會化傾向這使他們發展出社會位階凌駕於個人之上的「大我」優位思想是故

個體的價值只有透過實踐倫理道德等社會價值方為正道綜合上述對於儒道二家

考論以此觀照蘇軾思想實有發厥精要的作用對其人生信條的瞭解極有啟

時至戰國至秦漢時代養生思想正式出現養生的思想根源於人類維護生命

的本能從原始先民與環境的生存奮鬥行為中逐漸隨著生命價值的撅發而往「益

82 氏著《唐前生命觀和文學生命主題》頁 11 83 氏著《唐前生命觀和文學生命主題》頁 14mdash22 84 詳見氏著《唐前生命觀和文學生命主題》第二章 85 氏著《唐前生命觀和文學生命主題》頁 53 86 氏著《唐前生命觀和文學生命主題》頁 57

26 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

生」「養生」的意向發展同時豐富了行為遵守的細則值得注意的是這股風

潮不只帶動了社會各個面向的運作與提升(諸如藥學五行思想等)同時養

生思想和政治思想的會通促成了中國古代民本思想的萌芽其中「養生為治國

之本」的概念更成為戰國至漢代最富特色的思想87中華民族「樂生」的優良傳

統便是幻生自此一背景中的生命自信與樂觀到了漢代宇宙自然的大生命觀成

形皇權的急遽昇高代表了整個時代的主流意識傾向於忽略個體生命價值與內在

需求是以此時「小我」的意識淡薄在文學的表現上呈現了「哀傷時命不合」

和「悲士不遇」二大辭賦生命主題強調了現實與自我的矛盾這是漢代辭賦家

對於屈原生命主題的繼承與發揮只是屈子那種「殉道式」的悲壯意識遭到弱化

在大一統的政治格局之下轉為個體體現生命困境的「時命觀」其中的代表者

是賈誼88值得注意的是作者援引司馬遷在〈報任安書〉中將文章創作視為實

踐生命價值的一種做法89尤其漢代盛行擬騷之作以現代西方理論中的「讀者

反應對話」角度來看似乎大有可說之處對於後來文人(如蘇軾)亦影響重

大是故就此而言欲探索漢代文人或蘇軾的生命觀時理應將屈原視為重要

的文學淵源來詳加考察或許能有所發現另外錢志熙在討論漢末樂府詩時曾

說「漢末文人在表現生命主題上的最大成就還不是對自身生命價值觀的展現

而是在其表現的一切生活境界中都滲透著的生命意識將生活境界升華為生命境

界」90其中最重要的四個主題則為根植於人性與人性之中的愛情友情別情

離思91錢教授此一說法提供了本文在定義「生命」議題時的重要參照同時

他對個別詩人的精彩論述也為筆者在論述詩歌生命情調時作出最好的示範非常

值得參考

除此之外較具代表性的還有陳威伯《盛唐詩人生命觀之研究》此書相對

於錢志熙的「通史」觀照方法將唐人生命觀擷取而出獨立觀之其目的是為

了糾正歷來在歸因唐人多元價值觀之成因的平面化傾向作者認為詩人藉由詩

作呈現的複雜思想和價值取向代表的是個人心境遷變生命歷程作詩情境和

目的的折衷結果因此在研究方法上重點放在傳統儒釋道三家對於詩人思想

心理的影響以及詩人對於傳統思想的研究態度從中推導出盛唐詩人的生命態

度與人生實踐從個人生命史的角度來考量作者運用思想與心理分析的研究取

87 錢志熙《唐前生命觀和文學生命主題》頁 104 88 氏著《唐前生命觀和文學生命主題》頁 120mdash133 89 即「古者富貴而名摩滅」一段強調《周易》《春秋》《離騷》《國語》《孫子兵法》helliphellip等

書皆「大底聖賢發憤之所為作也」「此人皆意有鬱結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來者乃如

左丘無目孫子斷足終不可用退而論書策以舒其憤思垂空文以自見」參見【漢】司馬

遷著【民國】韓兆琦選注《史記選注》(台北里仁書局2000)〈報任安書〉頁 1210 90 氏著《唐前生命觀和文學生命主題》頁 182 91 氏著《唐前生命觀和文學生命主題》頁 182

第一章 緒論 27

徑大致是適當的但受到唐人尺牘數量稀少的因素所限本文在研究材料的揀擇

時只大量援引《全唐詩》缺乏更為廣闊的史觀視野如此一來要達到作者

所言「著重在『行為人』的部分加以研究」92並不容易恐有「失真」

的危機不過本文在歷述中國傳統三教的生命觀時分別就儒家三不朽莊子

與禪宗神仙與淨土養生與享樂仕與隱等觀點進行了清楚的論述雖然在「養

生與享樂」一節中作者解釋古人「生命存養」的思想淵源分別來自於儒家的孝

義全忠佛家的超生了死和道家的全生保真然而在描繪唐代之前各朝的享

樂意識時作者明顯忽略了建安到六朝這幾個「生命情調」極具特色的重要時期

尤其是古詩十九首闕此何以成之畢竟唯有針對前代累積的生命意識有所覺

察一旦進入唐代研究才能分辨其中的承續與轉折在進行詩人的個別研究時

才能更為得心應手

至於內文主體也就是分論盛唐詩人生命觀的部分作者挑選的研究對象有

李白杜甫王維孟浩然岑參與高適其中較符本文需要者有李白杜甫

王維等人志懷高遠的李白由於並未如願在仕途上有所發展所以生命情調的

主旋律環繞著生命無常的慨歎而展開藉助「酒」的情感作用來消除死亡的恐懼93根據作者的闡述李白的悲劇根源在於他沒有尋找到一份值得寄託身心的終

極價值是以他的好酒應是出自於一種察覺「人生虛幻」後卻尋無出路的矛

盾與恐慌雖然企圖自我麻痺仍然無法掩飾其深層的憂傷所以其人生境界無

法超脫相較之下杜甫也面臨生命理想與現實生活的衝突並且在不遇之外

還遭遇病苦與老苦的折磨然而老杜在多重打擊之下為自己尋找到「詩」和

「酒」作為生命的出口一方面充分宣洩不豫的情緒另一方面藉助詩中強烈

現實的關懷傾向詩人將「一己的痛苦昇華為對社會弱勢人們的關懷」94由此

一來「小我」的不幸便在「大我」中獲得了釋放相較於李杜王維屬於另

一種典型的生命觀王維早年仕途得意然他秉賦早慧並未將生命價值寄託在

功名之上反而從幼年失祜的經歷中了悟了「無生」的境界95因此以佛教作為

最後心靈的依歸呈現在文學創作的面向則以「無生」和「隱逸」為摩詰詩的

二大主題王維的仕隱狀態值得注意這是因為「出仕」對他來說並非個人積

極追求的人生目標只是一種獲得經濟的生存方式所以當他陷賊而不死還

歸唐朝時仍能在眾臣輕蔑懷疑的眼光中繼續生存箇中關鍵便在於「身心分離」

的生命態度將為了經濟目的而拘限於官場的「身」與內在恆定價值依託所在

92 陳威伯《盛唐詩人生命觀之研究》(台北文化大學碩論2000)頁 3 93 氏著《盛唐詩人生命觀之研究》頁 63mdash91 94 氏著《盛唐詩人生命觀之研究》頁 120 95 陳威伯「所謂『無生』依照佛教的說法一切的存在皆在的世間生滅變化了悟這種幻有的

生滅變化後的絕對境界就叫無生」參見氏著《盛唐詩人生命觀之研究》頁 126

28 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

的「心」判然二分按作者論述

此乃藉由內在價值的肯定而將外在的物質世界否定藉以消弭現實與理

想之間的對立更進一步來說外在的世界既是「世上皆如夢」那麼需不

需要放棄外在的事物已經無所謂因此仕與隱的衝突亦得由此解決96

由此可知王維選擇亦官亦隱的生活方式一來固然是出自於在理想與經濟現實

間取得折衷的必要二來也緣於詩人不具備儒家「奉儒守官」的用世志意因

為外在世界已被他用經濟條件的眼光加以貶抑了因此相較於東坡雖然同樣

是依違在仕宦與隱退之間也同樣有著「人生如夢」的想法但受到生命底蘊取

向不同的因素影響二者的生命境界自然無法等同視之王維的例子實可作為東

坡研究的借鑑藉以照見古代文人較為消極的生命態度

第三節 研究範圍和方法

一 研究範圍

(一)「生命觀照」的定義

大抵宇宙間的「物」皆可分為「有生物」與「無生物」二種其中最大的

差別即在於「有生物」比「無生物」多了「生命」然而何謂「生命」以字源

學的角度來分析「生」殷代卜辭與西周金文寫作「 」从「 」从「 」

原是模擬草木生發於地之形到了東漢許慎《說文解字》云「生進也象

草木生出土上」97在原始本義之外已逐漸引伸為「事物的發生」成為一切「從

無至有」的泛稱進而衍生「誕生」「孕生」「生育」「出生」「生產」之意

與「生命孕育」的概念密切相關98若以最普遍的觀念來表達「生命」是一種存

在對所有的生物來說不外乎「生存壽命」之謂也99因此生理學觀點又將「生

96 氏著《盛唐詩人生命觀之研究》頁 129 97 【漢】許慎撰【清】段玉裁注【民國】魯實先正補《說文解字注》(台北黎明文化事業

投份有限公司1998 十二刷)頁 274 上 98 以上參考李霞《生死智慧道家生命觀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頁 157 99 台灣中華書局編《辭海》(下冊)(台北台灣中華書局股份有限公司198111 大字修訂本

台廿版)頁 1956據筆者翻閱坊間各家字典辭典多以此說定義「生命」

第一章 緒論 29

命」演繹為「一套具有生長生殖能力的系統」100

主要即著眼於生長變化的特色

相較於其他無生物多了「知覺」的能力作為特徵然而即使同樣具備生長變

化的能力世界上的生物仍有高低層次的分別層次最低的生物如草履蟲依次

為不會思想的植物能思能動的動物等而在所有的物種當中又以人類最為特

出針對人類與其他物種狀況相異的現象德國哲學家恩斯特卡西勒(Ernest

Cassirer1874mdash1945)曾說

(與動物相比)人的功能圈不僅僅在量上有所擴大而且經歷了一個質的變

化在使自己適應於一個環境方面人彷彿已經發現了一種新的方法除

了在一切的動物種屬中都可看到的感受器系統和效應器系統之外在人那

裡還可發現可稱之為符號系統(symbolic system)的第三環節它存在於

這兩個系統之間這個新的獲得物改變了整個的人類生活與其他動物相

比人不僅生活在更為寬廣的實在之中而且可以說他生活在新的實在

的向度中101

按照卡氏的說法世上但凡有生命的物種皆有「感受器系統」(receptor system)

與「效應器系統」(effector system)前者用以接受外部刺激並靠後者對這些刺

激作出反應藉以適應環境爭取生存然而這兩套系統代表的生存能力只停

留在覓飽居安的生物需求層次中無法完全滿足思維發達的人類是以另一種

效用龐雜的「符號系統」應運而生除了用來解釋自然現象之外尚能形成知識

經驗傳承這麼一來非但各種生存竅門與生活經驗得以快速傳播與複製無形

中增加了人類群體生命的保障再者人們攀援抽象複雜的思索能力創造了高

度發展的社會組織在對應於「自然」的生物需求之外開發出另一層次的詮釋

語境「文化」是以一旦「生命」此一語彙進入人類的詮釋系統則「生

命」已不再只是生物學上「單純依靠本能尋找資源以利生存」的「自然生命」

而是必須納入規模更大脈絡更雜的文化系統裡來檢視的「文化生命」具備了

多元繁複的意涵對此我們可參考《中文大辭典》所下的四種定義

一謂生存之壽命猶言性命

100 劉紹寶定義「生命」為一「具有進食代謝排泄呼吸運動生長生殖和反應性等功

能的系統」其中「進食代謝排泄呼吸運動」等能力皆是生物用以維持「生長生殖」

的能力故知「生長生殖」乃「生物」最重要的特徵詳見氏著〈從廣義的生命現象探索外星

生命〉一文摘自網頁httpwwwufoorgtwstudyfk18htm1 101 【德】恩斯特卡西勒(Ernst Cassirer 1874--1945)《人論》(rdquoAn Essay On Manrdquo)(台北

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0)頁 36

30 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

二指人生之內容或其表現

三指某種活動延續之期間(如政治生命)

四指藝術作品的中心思想或情趣即其精采之所在(如有生命的畫)102

以上四種定義除了「轉喻」的修辭例證之外(如第三第四條)主要指向二

個層次一生物學上的生命包含個體存在的時空範圍生存活動屬於較低

階的基礎含義二文化意義的生命由於擁有獨特的「符號系統」人類相較

於其他只會依循本能維生的生物精神活動特別活躍因此人類社會在生存競

爭之餘還發明了政治經濟藝術體育helliphellip等等目的與成效各不相同的領域

或技藝所有的內容集合之後便是所謂的「文化」如此複雜且活躍的心靈

在持續運轉精益求精的情況下自然衍生出對於更高層次存在意義的索求因

此生命的意義與價值開始受到關注和反思進而構成「生命」定義中層次最高

的「文化生命」由此可知「生命」的內涵包含了具體的「生存競賽」與抽象的

「文化追求」舉凡生死意識社會組織人生理念宗教信仰和科學知識helliphellip

等全都涵攝其中駁雜的程度可見一斑

嚴格說來要深入且完整地探討「生命」的內涵由於涵蓋的範圍太廣難

度其實很高若以學門的角度來取徑大致上思考「生命」可從「生物學」與

「人類學」二大觀點切入前者著重生物生存的各個面向屬於基礎的生物層次

分析適用於「存在」當中所有具備生命的對象後者以人類的角度出發探討

的是社會與文化狀態的發展問題屬於較高的精神層次乃心智活動較為活躍的

人類所獨有人類和其他動物比較起來的確擁有更為高段的思維能力所以學

習期特長屬於一種「文化生物」故能運用文化符號以累積各種經驗與知識

持續地創造出許多獨特的文明產物發展精緻文化然而人類終究還是動物的

一種文化發展的程度再高也必須建築在生物生存的基礎之上換言之在進

入一切抽象高明的社會文化層次之前人類都須滿足生物本能的需求西方人

本主義心理學家馬斯洛(Maslow Abraham Harold1908-1970)曾提出著名的

「需求層次理論」認為人類生存時必須面臨五種不同層次的需求挑戰由低至

高分別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群需求受尊重需求自我實現需求

第一層次生理的需求也就是維持生活所需各種物質的需要例如食衣

102 林尹高明主編《中文大辭典》(普及本)(台北中國文化大學出版部199310 九版)(六)

頁 9445筆者檢閱坊間字辭典發覺各家對於「生命」的定義在大體上雖已形成共識但各

有著重之處其中林尹高明教授主編之書陳義既多條列又明較符合本論文討論需要故

援引之

第一章 緒論 31

住行等

第二層次安全的需求希望生活有保障有工作可以維持收支沒有威

脅人身安全的因素等

第三層次被接納的需求即指感情和歸屬上的需求包括社交需求愛

交往和友誼等

第四層次尊嚴的需求需要被尊敬也需要自尊以及地位和名譽的需求

第五層次自我實現的需求儘量的發揮自己的潛能使自己生活有意義

有抱負103

按照馬斯洛的設定人們大致是依循著上述的五個層次的需求來實踐生活的也

就是說在前一層次得到部分滿足後下一層次的需求才開始轉為迫切在這五

層次當中「生理」「安全」乃是維持生命所必須因此只要是活人前二層

次的需求幾乎都已得到滿足然而每個人的條件不同開發出來的心理需求也

不盡相似是以能夠到達的最高需求層次便有差異由此顯示出各不相同的境界

高度我們可以想像的是因為人的層次不同可能擁有的思考角度和高度也跟

著不同因此看待事物時觀照的層面與深度就不可能一樣這麼一來對於生

命中重要目標的設定自然會依照個體不同層次的心理需求表現出彼此間極大

的差異性並在一連串的生活實踐之後呈現出個體獨特的生命意義和價值追

求舉例來說中國古代知識份子可能會將仕宦生死倫常藝術等議題視為

思考目標使其生命成為文化實踐的一種具體形式充滿了文化的況味當中的

價值選擇和生命情調便與一般目不識丁的販夫走卒完全不同顯示了層次分明的

生命觀由此可知對於努力滿足生命中各項需求的人來說生物的生存問題固

然無法避免在這之上還存在更高層次的生活意義即使不是每個人都有思索

生命的自覺思維然而只要心靈活動依然持續人們就會持續受到驅使往更

高的需求層次邁進因此「生物生存」與「生活意義」可說是生命觀的二大柱

石尤其後面一項攸關價值的選擇在說明個體生命意向時更具有代表性

回到本論文「生命觀照」的主題「觀照」(contemplation)一詞來自佛教

指的是「以智慧法眼觀察認識事物實相」104然而何謂「智慧法眼」李英武

103 詳見張春興《現代心理學》(台北台灣東華書局1990mdash1991)頁 233-235馬斯洛有

感於理論的不足晚期特別深化發展「自我實現需求」之層次發現了一系列發展的需要謂之

「存在價值」(being-values)內含有十四種不分優劣的價值特徵完整完善完成正義

活躍豐富單純美善獨特輕鬆樂觀詼諧真實誠懇現實自我滿足請見【美】弗

蘭克G戈布爾著呂明陳紅雯譯《第三思潮馬斯洛心理學》(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

2006)頁 41mdash43 104 袁賓主編《禪宗詞典》(湖北湖北人民出版社1994)頁 235

32 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

指出「法是真理眼是智慧以智慧通達真理即得法眼淨」105換言之「觀

照」是能以了解佛法真理的眼光對事物加以通澈理解即以人之智慧觀看察照事

物之真理106由此推論所謂的「生命觀照」可以界定為「對生命現象或本質的

觀察與認識」且因生命是指會生長變化的個體或存在所以進一步來說「生

命觀照」就是對生命體的生長變化現象或本質的觀察與認識如同前文對於生

命內容的界定生命的存在現象包含了「生物生存」與「存在意義」二大範疇

生物生存從「個人」的角度出發如同馬斯洛的心理需求層次理論所說乃是

一連串層次高低的需求滿足最基本的如生活物資的獲取對周遭環境的認知

人我關係的經營與互動自我安頓與情感歸屬乃至最高階的自我實現要求皆屬

之除此之外由於人類是群居的動物在難以離群索居的前提下從「社會」

的角度「生命」的意涵還包括了國家民族的認同問題對於自我社會定位的認

知與期許社會現象的觀察文明經驗的傳承helliphellip等等由小到大由近至遠

由內而外由具體到抽象「生命觀照」探討的面向雖然廣泛但大致是從個人

在成長歷程中所遭遇的實際內容出發綜合理性認知與感性體悟而得出的一種

「充滿情感的理解」某些秉賦優異的個體在持續的發展之下到了一定的層次

即可到達「人生智慧」的境界象徵了人類文明所能追求的精神極致呈現在文

學的創作之中便構成了文學之所以觸動人心的重要原因因此本論文便是基

於上述理由在蘇軾的生命情境中擷取了對於古代知識份子來說影響最為重

大的幾個主題加以討論期待能夠更加切合「生命」的主題填補宋詩研究和生

命意識史中相關議題的空白

(二)版本說明

蘇軾成名既早在宋代可說是家喻戶曉的文學巨星107死後其詩文雖一度因

黨禍復起而列入禁書然政治禁令擋不住文學感染力的強勢傳播有宋一代各

種蘇詩刊本即有二十種之多108此後儘管各代文風殊異但蘇詩在眾多註家的努

105 李英武注《禪宗三經》(成都巴蜀書社2005)頁 391 106 項楚「觀即『觀照』以智慧觀見事物之理」(見氏著《王梵志詩校注》(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10)下冊頁 790注一)所謂「真理」指的是事物之本質與意義

另可參考袁賓的說法袁賓認為觀照是一種「禪者觀察事物認識真理的智慧眼光」見袁賓

主編《禪宗詞典》頁 121 107 關於蘇軾受歡迎的狀況有許多資料可以佐證比如在他活著的時候詩文不單只在國內廣

為散佈聲名甚至遠播契丹連高麗使者過杭州都還「求市蘇軾之集以歸」(詳見孔凡禮《蘇

軾年譜》上冊卷 16頁 363)《邵氏聞見錄》卷二十更記載了他由海外歸毗陵時坐船中

而「夾運河岸千萬人隨觀之」的盛況(見【宋】邵博《邵氏聞見後錄》(北京中華書局

1997)卷二十頁 160)聲譽之隆可以想見 108 【宋】蘇軾《蘇軾詩集》冊一孔凡禮〈前言〉頁 14

第一章 緒論 33

力之下到了清代已蔚為大觀其中以馮應榴和王文誥的註最為著名按孔凡

禮在《蘇軾詩集前言》中的介紹馮氏是以查慎行《蘇詩補註》為底本「『取

王施查三註』擇精去複『援證群書』『考稽辨訂』」而成《蘇文忠詩合註》

五十卷109而王文誥的《蘇文忠詩編註集成》四十五卷乃是按照蘇軾年譜詳細

繫年而成本論文考量研究時須以詩人生平和詩作二者合併觀照的方式反覆進

行因此在權衡之下採用王文誥版本閱讀期間搭配孔凡禮《蘇軾年譜》(全

三冊)對王註論審未精的錯誤之處加以校正以求翔實

在其他重要的參考文獻部份蘇軾文章本論文採用的是孔凡禮點校北京

中華書局出版的《蘇軾文集》(全六冊)蘇詞則以鄒同慶王宗堂的《蘇軾詞編

年校註》(全三冊)為主其他參考資料版本將於論文注釋中詳細註明此處

就不多加介紹了

二 研究方法

人文學科的研究工作基本上都會牽涉到「研究資料」與「資料分析」二個部

分因此若要討論研究方法首先須對上述二者有所界定在「研究資料」方

面本論文以蘇軾為研究客體自須熟讀東坡所有著作但是東坡並非全然獨

立的生命體從他出生到死亡為止必曾存在一個與之互動的人際網絡在此一

網絡中關係由親至疏包含了親人同儕後輩和互不相識的時人由於他們與

蘇軾同時或許曾經與之接觸彼此深切瞭解或者未曾識面只是風聞行誼

但無論如何這些人相較於後來研究者手中掌握了對於詩人的第一手資料他

們的著作自然值得參考在此筆者先依關係遠近將所謂的「時人」略分為三

(一) 師友親朋如歐陽脩蘇轍黃庭堅秦觀李廌helliphellip等他們與

東坡素來友好關係匪淺閱讀其人之作不但可瞭解蘇軾與重要他人

的情感往來狀況同時可從尺牘中窺知詩人對於事物的各種看法另

外蘇軾繼承歐陽脩之處多矣由此著眼大致可以勾勒出儒生蘇軾思

想之從來

(二) 政敵與競爭對象如王安石或二程安石與二程分別在政策和思想

二方面與東坡互不相容敵對的雙方互有攻詰這一類的文獻最重

109 【宋】蘇軾《蘇軾詩集》冊一孔凡禮〈前言〉頁 16

34 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

要的貢獻是它們提供了一個全然不同的視野使讀者能對詩人的各個

面向(無論好壞優缺)有所了解因為個體在實踐生命時自我的主

觀呈現固然重要但別人給予的評價也是構成生命面貌的重要環節

乃觀照生命時無能或缺的部分正反優缺彼此相照生命才有完

整的輪廓

(三) 無交集的時人這一項主要以東坡不相熟的詩話作者為主如寫作

《春渚紀聞》的何薳《春渚紀聞》向來以記載蘇軾軼事聞名作者何

薳雖傾慕蘇軾但二人來往並不密切經由片段軼事的描述這一類的

文獻如同鏡子般反映了蘇軾行走江湖的真實身影不但說明了東坡是以

何種形象為北宋時人所喜愛與接受同時也讓我們更加了解當時的社

會形態對詩人形象的重建極有幫助可補充官修史書之不足

以上三種若以形象化的語言來表達第一類有如沐浴在陽光之下的詩人著重

其本質與正面形象第二類反之可視作背光的暗影二者並存則形象方趨於

具體而第三類則有如背景非但可為詩人形象添加色彩同時亦為讀者提供了

深入理解的語境再者有關後人文獻的方面由於蘇軾藝術成就(含文學書

晝審美helliphellip等方面)十分傑出成為宋代以後文人評論的重要對象相關文獻

極多對研究亦多所助益有鑑於此四川大學中文系唐宋文學研究室將散見各

處的篇牘文章集結為《蘇軾資料彙編》五冊給予後來研究者極大方便研讀這

類文獻主要可透過歷時性的觀點瞭解各個時期的蘇軾接受史比對評論者本身

的學識背景對於蘇軾形象研究頗有正面的幫助況且古人讀書既博且熟常

在隻字片語中透露許多獨到意見相當值得參考

為了掌握時代背景史書思想著作亦在參考之列如對北宋政治時局記載

甚詳的《宋史》《宋史紀事本末》《續資治通鑑長編》等書尤須參考閱讀這

些書目除了有利於還原當時的官場氣氛同時考量到蘇軾本身「學者官僚

文人」三合一的身份取向歷史情境的純熟掌握將有助於我們對詩人行為動機的

判讀110另一方面「資料分析」牽涉到的是詮釋觀點問題由於本研究以「生

命觀照」作為蘇詩的切入點問題本質在於人生哲學的探討因此在正式論述

詩人觀點之前理應考慮中國儒釋道三家的思想這是因為傳統三教的思想

核心皆以生命哲學為底蘊對中國士人的生命哲學向來具有深遠的影響對「三

110 當然除了正史之外當代的史學著作也在參考之列如以「士」階層為論述核心的余英時

《士與中國文化》《朱熹的歷史世界》關注黨爭的沈松勤《北宋文人與黨爭》蕭慶偉《北宋新

舊黨爭與文學》介紹當代宗教概況者如潘桂明《中國居士佛教史》謝路軍《中國道教源流》

或者針對時代思潮進行全面性理解的史學研究像葛兆光《中國思想史》等皆屬之

第一章 緒論 35

教融合」的東坡更是如此故本文除了瞭解中國傳統三教的人生哲學內容外尚

須分析這些哲學思想對詩人所產生的影響至於「資料分析」的部分本論文將

視論述的需要來決定採用何種理論方法加以分析譬如以心理學的角度來看

蘇軾的生命觀照實與其生命歷程息息相關具有階段性成長的特徵正好可以引

用皮亞傑(Jean Piaget1896-1980)的「認知發展論」(cognitive-developmental

theory)作為分析模式尤其皮氏學說中的「適應」(adaptation)的觀點正好能

夠提供我們洞見詩人處逆時的適應行為及心理狀態因此成為本文重要的參照理

論詳細論述請見各章節內文撰述

以下為本文各章章節大要

第一章緒論此章說明以「論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為題的研究動機目

的取材範圍和研究方法首先詳述研究動機強調在「言志」的抒情傳統之下

選取人生際遇特殊的蘇軾作為「生命觀照」的研究對象有其意義再就前人相關

研究成果作一介紹和檢討預先確立本文的立論基礎和研究價值進而說明本研

究所欲採取的研究方法最後參考文獻資料對「生命」「生命觀照」等詞作出

定義以利開展後文

第二章論述蘇軾詩中的仕宦及隱退情結本章探討蘇軾人生最重要的仕宦

主題想解決的問題有三一蘇軾早懷隱逸之志為何執意追求仕進二進

入官場之後既已發現「理想」與「現實」之間巨大的落差因何想退能退卻

始終未退三蘇軾長年徘徊於仕隱之間對他的人生造成了何種影響至於

為何要討論這三個問題呢首先蘇軾個性向來不拘小節生長環境又與佛道二

家淵源甚深然從東坡年少時以「范滂」自期的表現看來他選擇依循儒家「用

世」志意心中應有極為深刻的理想存焉而這個根深蒂固的價值觀或許正是

日後當他匍匐於仕宦道上無論處境如何慘澹仍然堅持不退的重要依據而他

長年處於貶謫的境況更為其「生命觀照」帶來了重要的轉變契機與後續效應

在某一程度上決定了晚年蘇軾人生境界達至超曠的可能因此本章擬先分擘蘇

軾的仕宦歷程將其一生按照「順境」「逆境」劃為二類以為梗概第一節聚

焦順境的政治實踐除了梳理蘇軾在不同時期的仕宦追求外也要進一步瞭解這

個價值觀是否恆久不變第二節從「順」的對立面立論以烏臺詩案為起點探

索逆境時期蘇軾的心理狀態和人生追求筆者關心的是「隱」之所以只是「誘

惑」而非「實踐」的原因藉著蘇軾在深諳仕宦乃「違己交病」的情況下依然

執意入仕的矛盾情結由此帶出第三節對於貶謫收穫的探討說明能夠「瞭解事

件後果並安於現實」的東坡最後得以走向「超曠」的關鍵因素

第三章論蘇軾詩中的仕宦典型有別於上一章「背景式」的陳述方式本

36 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

章欲以白居易馬少游及陶淵明三個蘇詩典型作為不同階段仕宦觀照的代表「仕

隱情結」既為蘇軾一生憂患所繫隨著現實越趨緊迫內在的矛盾衝突越是激烈

在此之中東坡的仕宦觀照不但會反映在特定的詩文主題創作上同時也呈現

在史傳典型的接受之上要之本文仍以第二章仕宦「順逆」分期為架構以

白居易作為順境代表藉以了解蘇軾的白氏接受實是環繞著「中隱」的出處進

退為核心其次東漢馬少游作為「知足不辱」的求宦代表象徵了蘇軾在現實

與理想的永恆矛盾中一次又一次的自我反省最終構成了一種嶄新的仕宦觀

其本質無異於白氏「中隱」哲學的實踐最後本文以蘇軾晚年最喜愛的陶淵明

作為逆境謫居的師法典型陶氏迴護真我其價值觀不同流俗造就了他拒絕向

現實低頭的個性化行為再者除了「固窮」之外陶淵明不離人居的隱逸方式

亦為蘇軾示範了一個特殊的隱逸觀綜合三者本章在第四節企圖歸納出一個蘇

軾的理想性格彼此對照使我們能夠更精準地掌握蘇軾的仕宦觀照

第四章探討蘇軾詩中對於生命本質的思考與認知前述幾章主要以具體的

生活情境為討論對象然而就「生命觀照」來說「生命的本質為何」才是最

核心的認知目標其中又以「生死觀」最為首要因此本章擬由「生死觀」與

「詩人對於人生本質的思索問題」二大部分構成在「生死觀」的部分由於人

類在極早就已認知到生命現象的特殊性因此本節首先針對漢魏以來各朝代

詩人對於生死現象的觀察理解進行分析按理而言不同的時代心靈對於死亡事

件的思考不會一致從詩文的分析可知漢魏至北宋的死亡觀概況一來可作為論

述主題的背景知識再者身處北宋的蘇軾生命觀與前代所想必定有所因襲採

取歷時性考察有助於理解蘇軾詩中「死亡觀」的深層思維另外「生」與「死」

都可視作一種「時間狀態」的思考蘇軾深受佛家影響故本節欲闢「轉世概念」

一區由宋代盛行文人轉世故事的現象結合詩人的死亡觀加以探討或許有助

於釐清作者最終「文化人格」形成的原因

瞭解蘇軾詩中死亡思考的呈現概況之後緊接著要關注的便是詩人的反應

個體關注生命現象自然會對死亡事件有所思考究竟蘇軾在面對往而不返的「死

亡」本質時心中有何想法由於「死」與「老」二者概念間有極強的聯想關係

因此最常伴隨「畏死」心態的即是「嘆老」的生命焦慮對此蘇軾乃至宋

人在其詩文中頗有陳述而自古以來對抗死亡的因應方法除了假想的「游仙」

之外便是「養生」與「醫藥」觀念的發達取徑於此應可看出詩人對於「死

亡事件」的認知與反應

第五章探討蘇軾詩中對生命意義的終極探索本章銜接上一章對於人生本

質的認知問題主要探討的問題有一蘇軾對於人生價值的思考問題他選擇

了什麼作為自己生命的最終價值二蘇軾的終極追求為何所謂「終極探索」

第一章 緒論 37

本質上是一種「價值選擇」的問題在理解了蘇軾對於生命本體的思考內容之後

緊接著我們便可以問既然知道了「人生是什麼」那麼蘇軾認為什麼才是他

人生的終極追求呢換言之在短暫虛幻的人生中究竟存不存在一個永恆的「不

朽」由於個體對生命價值的認知是以自我認識為基礎本章第一節首先嘗試釐

清蘇軾文化性格的形成與內容藉心理學中自我認知程序(「我想做什麼」rarr「我

能當什麼」rarr「我是什麼」)先就蘇軾自述的部分試探緊接著以蘇軾對自我的

加工為論題透過幾個突出的人生觀來考察蘇軾建構自我時重要的人生價值選

擇在此之後才進入終極追求的部分筆者認為身處中國有名的書寫年代

蘇軾既有天賦又有環境書寫因而成為他極力發展的事業要項之一具有自我

實現的內涵再者書寫可洗滌淨化人心也有轉移的作用因此常被貶謫文

士拿來充作生活智慧積極投入加上文學久傳之後文名可視為另一種生命形

式的延續是以蘇軾寄寓生命於文學之中實是極為必然之事

第六章結論本章擬總結前面五章為了更加扣合題意故以「生命意識

史」的角度歸結出蘇詩中「生命觀照」的重點與特色並在此基礎之上進一

步借用西方人本心理學家馬斯洛的「需求層次論」來分析蘇軾晚年的精神境界

提供有別於傳統「特質描述」之法的另種途徑使人更能掌握東坡精神的實質內

38 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

Page 9: 第一章 - nccur.lib.nccu.edu.twnccur.lib.nccu.edu.tw/bitstream/140.119/35604/5/51001105.pdf · 平、作品賞析和文學趨向為考察的主體,對於操縱文字的「心靈」缺乏自覺的省

第一章 緒論 9

版雖在民國草創時期風行過一陣但似乎只能稱得上曇花一現一九四九年海

峽兩岸展開對峙所有交流一律禁絕二十餘年緊繃的政治局勢迫使學術工作進

入了低宕的「沈滯期」尤其中國大陸在建國的頭三十年風波不斷社會禁忌極

多根本沒有發展學術的條件而蘇軾在長達十年的「文化大革命」中被視作「保

守派」「反動派」「頑固派」「投機派」的典型人物使他更不可能躍上學術的

殿堂負面能量過於充斥此時大陸的蘇軾研究可謂完全停頓蓄積的能量一直

等到文革結束之後才全然爆發許多學者為了摘掉蘇軾頭上「投機反動」的大帽

子極力發表文章為其平反使得七O年代的大陸學壇充斥了對「蘇軾真實形象

與歷史評價」的辯論雜音27如曾棗莊的《蘇軾評傳》即是在此情勢之下的「義

憤之作」28因此極力鋪寫翻案緣由詩人的文學成就反而被忽略了相較之下

臺灣的情勢提供了學術工作一個相對穩定的發展園地蘇軾開始以「大文豪」的

姿態現身在兒童讀物大眾歷史小說或學術專論中並於六O年代成為眾多傳記

作家的書寫對象唯此時作品多傾向於通俗趣味的性質塑造詩人形象時僅能做

到片面的呈現如「風流詩人」「文壇巨擘」「全能才子」之類缺乏深入

而全面性的理解這樣的解讀方式也許是受到傳統「知人論世」觀念的影響因

此此時的蘇軾研究主要以生平與傳聞佚事的介紹最為大宗其他子研究則以

蘇詞得到的關注最多成就也最高詩散文賦策議helliphellip等完全無法與之

比肩尤其蘇詩研究的數量不及蘇詞一半顯見當代對於蘇軾研究的關注焦點

在異文類間呈現了一種失衡的狀態

一九七七年宋碧雲翻譯的林語堂《蘇東坡傳》在台出版幾乎同時完成的

還有張振玉的版本雖然似乎是宋本獲得的關注較多但張本在大陸二度翻印後

流傳更廣對蘇軾形象的定型與傳播助力更大無形中擴大了林語堂東坡傳記的

影響力然而林氏此書魅力何在一般認為這和作者筆下刻劃生動最為相關

林語堂早年留學美德融攝中西的寫作風格自成一家加上生性詼諧對蘇軾

明格外受歡迎三為編年註本主要指施元之顧禧施宿合撰的《註東坡先生詩》四十二卷

元明流傳甚少幾乎失傳然而自清人宋犖邵長蘅馮景等整理出版《施註蘇詩》四十二

卷和《續補遺》二卷後編年註轉為盛行直接帶動了查慎行王文誥翁方綱紀昀等人的註

釋工作影響現今尤鉅以上說法參自曾棗莊等著《蘇軾研究史》頁 414mdash415 27 茲舉數例為證否定東坡人品文學者如〈揭穿蘇軾尊儒反法的兩面派嘴臉〉(《南京大學學報》

19741)〈北宋尊儒反法的反動政客蘇軾〉(《湖北文藝》19752)此類文章多從無產階級的角度

對蘇軾依違在新舊兩黨政策間「務實唯用」的政治態度大加撻伐至於平反的文章極多自 1978年 3 月起陸續發表如王水照〈蘇軾的政治態度和政治詩〉(《文學評論》19783)馬積高〈試

論蘇軾的政治態度和文學成就〉(《湖南師院學報》19783)邱俊鵬〈蘇軾政治思想管見〉(《四

川大學學報》19794)劉乃昌〈蘇軾同王安石的交往〉(《東北師大學報》19813)黃海澄

黃廣華〈蘇軾與王安石變法兼及蘇軾的哲學思想〉(《古典文學論叢》19819)helliphellip等平

反者對蘇軾的政治態度思想及文學創作進行全面的評價尤其著重與王安石間的交游情況企

圖以歷史證據還原東坡形象確立客觀的評價標準 28 此書初稿完成於 1978 年由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19819)1995 年台灣學海出版社出版的《三

蘇傳》其中蘇軾部分即是《蘇軾評傳》的內容

10 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

性格的觀察頗有獨到之處因此儘管他在書中表明對蘇軾人品個性多做解釋「總

是徒勞無功的」29但他以「混合型的人生觀」為揉雜三教的蘇軾定調成功獲

得了眾多學者及讀者的認同最重要的是林語堂特別重視詩人行為的動機和歷

史背景因此舉凡北宋的藝壇消息妓院風情養生學問佛道境況等都被

納入說明之中以此營造出一立體逼真的寫實情境讀來格外引人入勝這是林

氏書寫策略的一大特色現在看來儘管作者所詮釋的觀點以史實的角度來檢驗

並非全無可議之處30但他確實塑造出一個性格多層次形象極鮮活的「擬真人

物」因此成為後繼者撰寫東坡傳記時幾乎必備的參考資料同時也是眾多學者

研究質疑與補正的對象31此書的份量由此可知

在幽默大師的推波助瀾下蘇軾的生平研究正式起飛掀起了一股撰寫傳記

的熱潮至今每隔二三年總會有不同的詮釋版本問世32文學家擁有如此眾多

的傳記分身蘇軾可說是中國文學史上第一人此時臺灣學界除了繼續處理著

述版本等「基本問題」外33東坡事跡的相關研究也方興未艾學者開始留心詩

人的貶謫心情或論其人生困厄或論其謫居經驗大多以點出詩人「曠達」的

人生觀作結從而突顯「詩窮而後工」等文學創作觀點值得注意的是一九七

八年十二月中共政權確立了「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團結一致向前看」和撥亂

反正的指導方針風聲鶴唳的政治氣氛終於和緩下來34在西方思潮大舉傳入之

下對岸的學術活動正式復甦邁向了八O年代「新文學」風潮的路途揭開學

術界豐富多元萬途競萌之研究盛況的序幕

首先文本的輯佚整理再度成為重點詩詞文都有專集出版與民國初

年第一次出版潮不同的是此次的整理是在前人的基礎上精益求精學者們「校」

然後「釋」並非單純的翻印性質另一方面文學研究仍未跳脫傳統格局大

29 林語堂《蘇東坡傳》(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2004)〈原序〉頁 5 30 但須注意的是林語堂在出版之時曾自陳其寫作緣起只是「以此為樂」而已無意把這本《蘇

東坡傳》寫成學術著作(見氏著《蘇東坡傳》〈原序〉頁 5)這樣的定位在後人對之進行評

論時應加以考量 31 如陸以霖〈林語堂筆下的蘇東坡《蘇東坡傳》〉(《出版與研究》第五期19779)王保珍

〈《蘇東坡傳》(林語堂著)的欣賞與補正〉(《書評書目》55 期197711)陳新雄〈國色朝酣

酒天香夜染衣林語堂先生《蘇東坡傳》所提到的東坡兩首詩辨析〉(《教學與研究》15 期

19936)helliphellip等文 32 其中蘇學學者熱衷此事的現象尤其引人注目先後投入蘇軾傳記寫作的學者有劉維崇《蘇

軾評傳》(1978)曾棗莊《蘇軾評傳》(1981)王水照《蘇軾》(198119901993)朱靖華《蘇

軾新評》(1993)洪亮《放逐與回歸蘇東坡及其同時代人》(1993)李一冰《蘇東坡新傳》

(1996)顏邦逸張晶《蘇軾傳》(1998)莫礪鋒童強《蘇軾》(1999)王水照崔銘《智

者在苦難中的超越蘇軾傳》(2000)helliphellip等數量眾多 33 如王景鴻《蘇東坡著述版本考》(台北臺灣大學中文所碩論1969)和〈蘇東坡著述版本考〉

(上)(下)分別收入《書目季刊》第四卷第二期196912 和第四卷第三期19703 34 饒學剛朱靖華〈二十世紀蘇軾文學研究述略〉收入中國人民大學中文系《中國蘇軾研究》

(北京學苑出版社2004)第一輯頁 531

第一章 緒論 11

多數學者致力於延續過去十年對於蘇軾各期文學的研究工作但後出轉精「單

點深入」的研究方法逐漸取代泛論成為最普遍的審題趨向由淺入深集點成

線蘇學學者的努力除了表現在詩學詞學美學體系的建構上還包含了學術

社群的概念萌芽與推廣在中國大陸情勢驟轉的當下西方學界也正蘊釀著「全

球化」時代的到來這是由於工業革命之後機械使用的情況日益普及化與精緻

化人們旅行或運輸的速度加快造成異地知識技術間交流效率的提高資訊

跟隨人們移動的腳步開始流動使全球的知識形成一種非單向的動態連線關係

進而構成了社會歷史政治經濟文化科技等系統整合發展的局面亦即

今日跨領域或文化研究的濫觴「全球化」思潮的擴張宣告了人類文化即將告別

地域互隔的年代激發人們對於生活另一種全然不同的思考其中的一個比較顯

著的影響即是「導致許多新的構成性的具有巨大潛力的社會組織或各種新

的社會群體」35他們(如各種研究和大學群體)通常熱衷於某項議題或理念

藉助網路互相影響展開有別於傳統的研究形式在這個變數充斥的時期研究

視域和研究社群自然也發展出相應於時代的特徵最具代表的即是「蘇軾研究學

會」的出現

一九八O年「中國蘇軾研究學會」成立於四川眉山的三蘇祠自此終結了

過往「以王安石變法的角度為出發」的研究慣法此學會以「蘇軾」為討論核心

每一至二年輪流在中國各地舉行研討會36論文內容包羅萬象翻開過去十餘次

研討會後出版的論文集裡面內容涵蓋面之廣幾乎遍及蘇學的各個層面成效

驚人由於響應者眾蘇軾研究學會在廿餘年的苦心經營下創造了高度的研究

效益曾棗莊教授在評論蘇軾研究學會的貢獻時說道

蘇軾研究學會不僅推動了國內專家學者和「蘇學」受(案錯字當作「愛」)

好者對蘇軾的全面研究同時推動了對蘇洵蘇轍及蘇門四學士的研究

學會還聯繫了日本韓國美國及香港臺灣澳門地區的學者進行了

廣泛的學術交流使蘇軾的研究走出國門使外國人更加了解世界文化名

人蘇軾37

的確若以「蘇軾研究學會」成立的一九八O為分界後來的「全面復興」或

35 J希利斯米勒著郭英劍等譯《重申解構主義ldquo全球化rdquo對文學研究的影響》(北京中

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頁 289mdash300 36 除了眉山之外曾舉行的地點有湖北黃州廣東惠州河南平頂山浙江杭州陜西鳳翔山

東煙臺海南儋州山東諸城江蘇徐州河北欒城helliphellip等地幾乎都是東坡當時行腳之處選

擇這些地點舉辦蘇軾研討會情味與意義兼具 37 曾棗莊等著《蘇軾研究史》頁 453

12 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

許是過去數十年所不能想像的在這個意義上我們可以說「蘇軾研究學會」

提供了海內外所有對東坡感興趣的學者一個研究平台加快了彼此意見交流的速

度而定期的集會和出版更是蘇軾研究衝高數量的重要關鍵另外從學者的

角度來看學會的運作可使他們熟悉彼此對於鞏固學術社群的向心力也有幫

助無形之中一個「蘇學」的「認同圈」於焉形成蘇軾研究開始邁入「組織

化」「系統化」的階段是以饒學剛等人稱之為「真正發展到學術化階段」之時38

新型的研究型態尚不止於此除了上述的學術社群廿世紀最後二十年的漢

學界還面臨了來自西方文論的衝擊和挑戰臺灣方面此時正值眾多留外學人歸

國之際在他們的倡導下西方文論的運用成為未來二十年學壇研究的重要方

法相形之下中國大陸雖然沒有大量的返國學者加以助陣但時勢所趨學術

研究也開始普遍採行來自西方的論文範式產生了一批選題論證都十分新穎的

著作論文另一方面新式研究法對舊有命題也造成強大的影響昔日「骨架已

具」的舊題材被放在多學科交叉的綜合視野中重新詮釋企圖呈現更為立體飽滿

的文化形態為蘇學研究填上血肉視域融合的刺激對學者來說無異於打開研

究的另一扇窗運用經此產生的研究動能來檢視重要的既成題材多能翻轉新

意再者對於許多尚未說清的問題來說現當代的研究方法提供了「知人論世」

以外的另一種切入角尤其當文論與問題的邏輯理路相同時可能就此成為開啟

寶庫的鑰匙研究主軸既已奠定這波「舊瓶裝新酒」的研究熱潮很快地在個人

際遇文學美學思想helliphellip等子領域累積出相當的成果短期內就創造了蘇學

九百年來罕見的盛況

其中與本文關係最為密切的主題乃是生平研究和詩學研究前者的部分

大陸學者孔凡禮的《蘇軾年譜》(全三冊)當仁不讓此書之緣起主要肇因於

孔教授對於清人王文誥《蘇文忠公詩編註集成總案》援引資料未及全面的感嘆

雖說王氏以個人所藏從事著述要籍疏漏在所難免但因「時至今日其書已不

能盡饜人之意」39於是作者在點校《蘇軾詩集》《蘇軾文集》的第二年參考

總集別集類書史書筆記詩話方志金石碑帖中有關蘇軾之紀述撰

寫年譜窮九年之力大功方成《蘇軾年譜》既以補罅前作切合時用為出發

點自然不以單純的資料補充為滿足除了作為底本的王文誥《總案》之外作

者集合了《宋史》《續資治通鑑長編》《續資治通鑑長編拾補》《太平治迹統類》

《宋大詔令集》《宋會要輯稿》《東都事略》等書加上六百多種古代圖籍力

38 參見氏著〈二十世紀蘇軾文學研究述略〉收入中國人民大學中文系《中國蘇軾研究》第一

輯頁 532 39 孔凡禮《蘇軾年譜》(北京中華書局2005)上冊〈自序〉頁 2

第一章 緒論 13

求貼近北宋史實因此作者在行文時不但詳細交待人事時地物之來龍

去脈將目前所有可見的相關資料摘文節錄以供稽核同時幾乎所有的蘇軾

作品都得到了繫年對於許多舊注編年的謬誤也加以糾正此外孔教授還考證

出前人認為無可考的蘇軾交游展現了極為細膩的考證工夫和謹慎的研究態度

這一點從他在運用現當代的論文成果時不忘隨篇附註的習慣亦可看出曾棗莊教

授對此書評價極高言其具備「資料詳實言必有據」「詳而不繁」「考證精核」

三大特點是繼王文誥之後最詳實的蘇軾年譜40作者的用心經營使此百萬鉅

著在當代年譜學研究中異軍突起成為蘇軾生平研究的重要里程碑對後來有志

於蘇學的研究者來說貢獻尤大

卷帙浩繁的《蘇軾年譜》走的是傳統研究的路徑除此之外生平研究還延

伸出了許多分支如前所述全球化浪潮的襲捲造成合科研究之興盛尤其注重

文化意涵的發想八O年代之後「文化研究」當道主要特色一是研究古代文

學時「由單純的價值判斷而轉向文學事實的清理」即文學研究對於「客觀歷史」

的回歸二是重視「歷史文化」的綜合視角企圖以時代的總合「精神狀態」

作為個體或群體研究的參考前提總而言之此一轉型期的重要特徵在於「文化

意識」的覺醒41生平研究受此灌注詮釋內容因而產生了某一程度的微調

即對蘇軾「文化性格」的勾勒與詮釋過往的東坡傳記在描繪詩人時大多著重

「寵辱不驚」形象的呈現藉此推論「曠達」的人生觀按照我們對於蘇軾的理

解這類評語的確切中了詩人安順處逆的精神然而會被選來作為佐證的史料

永遠是經典的那幾則當傳記一再推陳出新事主的形象很難不流於「性格扁平

化片面化」距離「真人」的標準越來越遠筆者認為此類困境的產生主

要是起因於研究者過度專注於傳記主角的「生平本身」未對其生命情境進行全

面性的考量任何事件的發生都有其獨特(且複雜)的語境但因歷史只能呈現

片面的記載後人在解讀時如果不能進行多線評估多方設想很容易就忽略

掉最大特徵之外的其他細節甚至可能將個人從整體的時代氣氛中拔起使研究

主體變得獨立且封閉按照我們對於人類生命型態的理解群居動物本身和集體

的生活型態之間二者理應密不可分因此在進行生平研究時將個體置於較

大的文化脈絡中加以考察應是較好的選擇何況本文關注的蘇軾身為北宋大

家從他擁有的各項條件看來比起一般的研究對象似乎更適合此一方式林融

嬋認為

40 曾棗莊等著《蘇軾研究史》頁 447 41 本段出自傅璇琮為東方出版社「日晷文庫」所作的〈總序〉參見錢志熙《唐前生命觀和文學

生命主題》〈總序〉頁 1mdash3

14 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

文化與個人既然是一種相互創發相扶前進(也有可能是後退)的狀態

而人的存在又是一種必然的「在世存在」那麼個人的得失榮辱則必然的

與文化相關這裡的相關所包含的不僅僅是文化對個人的啟發還有個

人在「詮釋」過後對文化的貢獻helliphellip42

林氏之說突顯了「文化造就個人個人影響文化」的雙向迴旋關係普通人如

此擁有卓越成就的時代名人更是如此蘇軾以文名世活躍於古代文人所能參

與的各種領域他既無法超脫於所屬時代其思想文學自然受到「宋代文化」的

沾潤另一方面詩人在文學藝術各方面的獨到造詣向來又被視作「宋型文化」

的典型這也就是說蘇軾對「宋調」面貌之成形有舉足輕重的影響力一來一

往「個人與文化的雙向迴旋關係」因而形成除此之外從實際的生活經驗看

來人的性格是極為複雜的不但會因應各種生活經驗而產生變動同時也容

易受到外在因素的挑撥出現他人感覺不可理喻的行為古人嘗說識人時要「聽

其言觀其行」正是企圖經由個人與社會互動關係的考察探知其性格基調

換言之性格便是個人身處「文化環境」中「在世存在」的因應態度所以綜

上所述研究者倘若想要呈現一個「真蘇軾」便不可不將詩人置於文化的脈絡

裡加以檢視從而藉助史學社會學政治學甚至經濟學等學科的綜合考察

以期獲致一種較好的理解

這波「文化性格」浪潮引起的迴響十分熱烈各方關注的焦點大多集中在

詩人固有形象的反思企圖重新賦予更為精緻的說解對於蘇軾性格的解釋最

普遍的研究型態是以「時間」為主軸仔細梳理歲月推移過程中詩人心境的各種

起伏與轉變六十六歲去世的蘇軾從他二十二歲出蜀應試寫下第一篇〈刑賞

忠厚之至論〉開始創作生涯長達四十四年在這麼大的時間跨度中寫作出來的

豐富成果自然伴隨著詩人多彩多姿的出處經歷呈現了階段性的差異其間所反

映出來的思考轍痕正是蘇軾人生思想變動的軌跡關於這個部分歷來的分析

研究無論是從整體仕宦經歷來加以把握的宏觀角度還是擷取八大創作分期43中

任何一處關鍵來詳加論析的微觀闡述似乎總是無法周延而清楚的歸納出始終處

42 見氏著《蘇軾超曠情懷與文化關係研究》(嘉義南華大學文學研究所2004)頁 2mdash3 43 蘇軾的創作階段清人王文誥在《蘇文忠公詩編注集成識餘》中將其分為八期分別為《南

行集》和簽判鳳翔熙寧還朝倅杭守密入徐湖謫黃元祐召還謫惠渡海(【宋】蘇軾

著【清】王文誥注《蘇文忠公詩編注集成》(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67)冊六頁 3708mdash3709)

而近人江惜美分之為六初歷仕宦的奔放期烏臺詩之諷諭期黃州貶謫之沈潛期元祐回朝之

凝定期復貶惠州之圓融期遠謫海南之精深期(請見江惜美《蘇軾詩分期代表作研究》(台

北華正書局1996))至於王水照則以二次「在朝外任貶居」的迴返過程來概括

請見氏著《蘇軾論稿》(台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1994)〈蘇軾創作的發展階段〉〈蘇軾的

人生思考和文化性格〉二文)創作分期的方式會影響分析策略故學者們多視研究重點因革之

實則大同小異讀者可自行參照

第一章 緒論 15

於變動中的蘇軾人生境界針對此問王水照教授在〈蘇軾的人生思考和文化性

格〉一文中提出了較具代表性的看法

王教授認為蘇軾面臨中國文人生命中兩大課題「出處」與「死生」的

衝擊一生仕途困挫幾瀕死境卻能安之若素主要的原因在於三教融合的思想

背景在此作者提出蘇軾人生道路的二條基線一則受到傳統儒家思維的影響

充滿了自進進人的淑世精神而「立德立功立言」的三不朽古訓更讓蘇軾

早年的社會責任感與歷史使命感得到強化成為畢生行事的基調基線之二乃

是互補於儒家出仕觀的佛道思考多在其身陷逆境時發生作用看得出來作

者推論蘇軾的文化人格將其源頭歸因於「多元傳統文化」因素彼此間勢力的消

長與融合這個部分由於學者們的研究都是從第一手資料歸納而出多年來已

成定論然而雖說方向已定但因蘇軾思想涵蓋面之廣之雜要清楚描繪其性

格的多樣性實屬不易就此王教授嘗試以「狂」「曠」「諧」「適」四個方面

來概括之所謂「狂」者主要是出自詩人天性才情的傲氣展現出來就有了

傲世忤世抗世的成分這一點在「烏臺詩案」發生前發揮得最為清楚然而

隨著朝中行走日增年輕蘇軾對於自己的「狂直」其實不無反省的意味其中摻

雜了幾許畏世與厭世的心情不斷依違於張揚與內省二端東坡在「詩案」的洗

禮之後對「性狂」的追求逐漸轉向「一種深思了悟基礎上的任真」44換言之

是一種對內心「真我」的價值選擇而這個選擇的形成與詩人性格中「曠」極

為相關所謂的「曠」主要是對是非榮辱得失的超越與外鑠的「狂」遙

遙相對對於東坡來說或許「曠」是他天生性格的質素雖然存在卻未必發

揮然而在一連串極為痛苦的貶謫經歷之後「曠」的因子催化了蘇軾文化人格

的成熟度使之具備「九死南荒吾不恨」的磊落胸襟至於「諧」一般都認為

「諧」是蘇軾人格中最突出的特色之一在他人生思想的意義上有淡化苦難意

識化解悲傷的功用乃是一種自我調節機制45在此作者提出東坡的「諧」

具備了「對抗挫折迎戰命運」和「體現真我自為優越」二大意義其中所論

似乎正可概括為「性諧」與「文諧」二個面向從內在情性與外在行徑(包含「言」

與「文」)的相互作用清楚地刻劃出蘇軾性格的俏皮之處最後王教授以「適」

作為蘇軾人生思考和性格樞鈕的落腳點詩人能夠不囿於外在環境的不如意在

尋常日用中發現愉悅與美始終堅持「閑適」的追求使其現實人生由此化作藝

術人生充滿了審美情趣的意境

王教授此文從性格系統著手將審美意味濃厚的「人生境界」解讀為「個人

44 王水照〈蘇軾的人生思考和文化性格〉中國人民大學中文系《中國蘇軾研究》(第一輯)(北

京學苑出版社20047)頁 15 45 王水照〈蘇軾的人生思考和文化性格〉頁 17

16 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

獨特秉性」對於生命中衝突情節之因應與調節的產物相較於一般單論東坡性格

中某些特點之篇章可謂自成一家可惜的是受到篇幅所限此文在許多相關

的論題上僅僅點到為止如文中論述佛道二家對於蘇軾人生思考的影響時舉

詩集中反覆吟詠的「吾生如寄耳」和「人生如夢」二句為例藉以印證詩人那股

揮之不去的「人生空漠之感」就文章所言「吾生如寄」「人生如夢」體現了蘇

軾對於人生無常性的感受一來應是漢末古詩十九首以降「人生忽如寄」意識的

繼承與發揮二來蘇詩感歎命如蜉蝣卻能跳脫消極的聲調表現出「悲哀的

揚棄」由此構成宋調的基準另外「人生如夢」一句雖突顯了對於人生「虛幻

性」的感受但詩人卻將自己對前途的信念和追求寄寓其中展現出個體強烈的

主觀意志也表達了他對自身「真實存在」的肯定46筆者認為王教授所言固

然無誤以此釋蘇也得到了相當的效果然而倘若我們回到蘇軾三教融合的思

維模式那麼寫於四十二歲到六十六歲這段期間的「人生如夢」和「吾生如寄」

便不可單純將之視為文學史上抒情主題的分支而應進一步考慮到佛教典故的影

響因為此時詩人已處於中晚年階段多次的遠謫貶居提供他嫻熟佛經內典的

機會長期浸染之下他對佛教義理的掌握早已超越單純的字義解讀而是上

升到一種透過日常生活的實踐而獲致的心領神會之層次這些內化的佛經材料一

旦受到適當條件的召喚自然就在作品當中顯露出來47是故看似尋常的「人

生如夢」和「吾生如寄」除了具有文字審美及文學抒情的意義之外為求釋義

周全尚須遠溯佛家「如夢觀」等理論範疇方能闡明詩人原旨而這恰好也是

本「生命觀照」研究所應探討的重要內容因此將在後續篇章詳論之

值得注意的是在目前學界對「文化性格」的討論課題中以「曠達」的內

涵與反思最受矚目除了上述王教授的說法之外對此進行專題研究的還有林融

嬋在其二OO四年的碩論《蘇軾超曠情懷與文化關係研究》中林融嬋以宋代

理學為觀照面利用二程與東坡生命格局之異反向證成蘇軾「超曠」生命情調

之所由來乍看之下林氏雖以東坡文化性格中的「超曠情懷」作為主題理應

隸屬蘇軾生平研究的一支然而作者走的是思想研究梳理東坡文化性格時

是將之置於「思想家」的脈絡當中與一般生平傳記慣用「文學家」的思維模式

並不相同可說是本書較為特別之處另外作者捨棄常見的「曠達」特意拈

出「超曠」一詞在解釋蘇軾生命型態的轉變時頗富效用以釋義的角度「曠

達」和「超曠」同指蘇軾的基本生命型態但嚴格說來二者的意涵仍有不同

這是因為在一般的情況下「超曠」二字合用其意主要落在「曠」字換言

46 王水照〈蘇軾的人生思考和文化性格〉頁 6mdash11 47 蕭麗華即認為北宋詩禪融合的痕跡應以蘇軾為觀察的起點詳見氏著〈東坡詩論中的禪喻〉

《佛學研究中心學報》第六期20015頁 246

第一章 緒論 17

之「超」被當成了「曠」的內容但是若從字源學的角度切入則「超」的

本義為「跳」48意指「從自身事物現象越離」而「曠」字本義為「明」49顯

示的是對事物明瞭朗照的狀態引申而有「闊大」之意指的是「自事物現象

中解放」二者相較後者當立於實體界方能有較好解釋而前者則同時兼具形

上與形下雙重特質50由此一來二者的關係便超乎原本的理解增加了另一種

配對之後的可能性

(「超」字)就形下面來說它是「曠」的內容「曠」因具備著「超」的

條件因此能達到面對有限性時的曠達而從形上面來說「超」重歸於

超越界指向本身因此而能指出向上之一路引領「曠」成為「曠」helliphellip51

在此所謂「形上」與「形下」指的即是「超越界」與「經驗界」二大異質界

域「超越」介於其間正好以其「形上」「形下」兼具的雙重特質連結彼此

為「生命進昇」提供機會52由此觀照蘇軾性格可知「超曠」一語突出了東坡

文化人格在各個階段轉換過程中的動態行為讓我們得以進一步思索詩人「生命

進昇」的主要「助力」為何承其觀點林氏在分析〈和子由澠池懷舊〉時指出

蘇軾對於人生感悟的雙重意義在於一將人生看作一種流程在人生無常的無

奈中其實隱藏著一股不需溺於當下的提升意涵二他亦同時表達了對人生存

意義的肯定因為唯有在每一當下認真付出亦不過分執著的生命才能對人

生之流的慨嘆不失於粗淺浮泛53作者以此二點「人生觀想」作為蘇軾「超曠情

懷」的二大維面點出詩人「曠達」的原因在於「承認苦難而又超越苦難」的心

態54給予本研究相當大的啟示

無論是從中國古代文人「學而優則仕」的職業選擇角度或是從政治經驗影

響蘇軾個人的層面來看東坡的仕宦心態實是討論其人格或文學時無從迴避的重

要主題其中又以「仕隱情結」最具代表性關於蘇軾鮮明的「仕隱衝突」心態

很早就有學者提出來論點多集中在「烏臺詩案」後的心路歷程然而檢覈蘇

48 《說文解字》「超跳也」參見【東漢】許慎著【清】段玉裁注【民國】魯實先正補《說

文解字注》(台北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8 十二刷)頁 64 49 《說文解字》「曠明也」參閱【東漢】許慎著【清】段玉裁注【民國】魯實先正補《說

文解字注》頁 306 50 以上改寫自林融嬋《蘇軾超曠情懷與文化關係之研究》(嘉義南華大學文學研究所2004)頁 8 51 林融嬋《蘇軾超曠情懷與文化關係之研究》頁 8mdash9 52 詳細論述請見林融嬋《蘇軾超曠情懷與文化關係之研究》頁 10 53 林融嬋《蘇軾超曠情懷與文化關係之研究》頁 35mdash36 54 林融嬋《蘇軾超曠情懷與文化關係之研究》頁 36

18 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

軾詩文可以發現此說並不確切其「仕隱衝突」的發端至早應可推至未仕之

前並且此一情結隨著個人仕宦經驗的轉折有所不同貫穿終生近年來對此進

行專題研究之代表者當推王秀珊碩論《論東坡詞中的仕隱情懷》此書討論東

坡詞的仕隱情懷主要是以「故鄉意義」的層次變化詞中所運用的典故類型

以及「豪」與「放」的風格內涵作為切入點論述詩人仕隱情懷的內容與「放曠」

詞風的形成55「仕隱情結」向來是中國古代傳統文人的共有心態而東坡畢生掙

扎於「道仕」與「身隱」的兩難情緒之不安在「言情」的蘇詞中頗有表現

最具體的例證即是「故鄉」符碼的反覆使用對此作者引用重覆出現的「功成

名遂還鄉」56說明「歸鄉」乃是蘇軾的仕宦理想並將「故鄉」的意義按照其

人生的進程區分為三個層次

(一)出生成長的原鄉蜀人向來戀鄉不仕詩人出身於斯其鄉關之思自

是濃厚然而受到「衣錦榮歸」的傳統出仕觀念影響加上詩人年華

尚在對於功名仍有期待故「仕」的追求高於「隱」的想望「歸

與隱的指向同一」乃是期待榮歸原鄉的第一層次主要時期為「杭

密徐湖時期」

(二)歸隱的異鄉「烏臺」案後仕途轉為不順在此之中詩人效命地

方在山水之勝與朋友之情的助益下思歸不得的煩悶情結逐漸被「直

把他鄉作故鄉」的想法所取代「故鄉」意義的轉移展現了蘇軾在「自

我」與「現實」中取得平衡的努力與成就促使詩人一方面轉向山水

的慰藉一方面向內尋求「心安之境」此一時期發端於通判杭州之

時並在謫黃之後達到巔峰

(三)心安之鄉謫黃之後詩人歷經起復入朝外任等階段最後遠謫

海南在大起大落的坎坷過程中痛徹理解了「身不由己」的仕宦現

實由於羈旅在外連異地之歸也不可得是以此時東坡融合佛道思

想再度改換心念轉「異鄉」為「心鄉」將回歸之處移至心中

從而達致「仕宦衝突」的最終平衡可視為詩人最高的人生境界57

55 詳見王秀珊《論東坡詞中的仕隱情懷》(台中中興大學中文所 20027)頁 195 56 此句多次出現在東坡詞中如熙寧十年(1077)作於徐州的〈水調歌頭〉(安石在東海)(見鄒

同慶王宗堂《蘇軾詞編年校註》上冊(北京中華書局20029)頁 211)元豐六年(1083)所作的〈臨江仙〉(詩句端來磨我鈍)(鄒同慶王宗堂《蘇軾詞編年校註》中冊頁 490) 57 以上論述請參考王秀珊《論東坡詞中的仕隱情懷》第三章及頁 196mdash197

第一章 緒論 19

作者抽出「故鄉」作為尋繹東坡人生境界之所構成的軸線非但具體也極為恰

當對本文研究東坡生命意識頗多值得借鏡之處然而畢竟學術論理難以周全

王文在總結「仕隱情結」時雖已發揮得當但從詩人留下的詩句線索來看仍

有些許未盡之處譬如作者清楚地呈現了「歸回原鄉rarr歸隱異鄉rarr尋求心鄉」

此一心靈軌跡極力鋪陳詩人依違在理想失落與留戀田園的糾結情緒細膩刻劃

了「去」「留」之間「用世志意」和「不遇悲慨」二種意識激盪的狀況然而一

來一往之際似乎失落了「畏禍」此一重要的心理機轉使得讀者只見蘇軾之

「豪」而不見其性格之「真」從蘇軾輾轉各地時所上謝表之內容我們其實可

以明顯察覺詩人對於君威難測樹敵眾多的不安全感這種「畏禍心態」尤其表

現在二三階段之間乃是個人對多舛前途最真實的情緒反應捨之不論除了

有簡化人物性格的危險之外更無以呈現詩人最終「選擇」走向「超曠」的可貴

之處另外蘇軾晚年雖已求得「心安之境」但吟詩時仍作「此生念念隨泡影」

之語58無奈自嘲溢於言表與其同時詞作大異其趣此現象似乎可追溯至文類

性格因為對宋人而言詩詞分屬於不同的情志書寫系統雖然東坡創作時習

慣游走於各種文類之間但若細心檢閱詩集並加以對照可以發現二者慣用的典

故語例並不完全重覆援引王秀珊此文的分析成果東坡詞的典故類型主要有三

類事功型(以謝安為代表)執著型(以劉禹錫為代表)隱逸類(以陶淵明為

代表)59但詳察東坡詩可知在這三類之外還有更常使用的詩典如蘇軾一

再引用的「馬少游」及「桐鄉吏朱邑」事或在「烏臺詩案」之後重覆出現的「東

門黃狗」不但抒懷同時也牽涉了詩人對其仕宦事業的自我評價用意與興味

和蘇詞相較皆不相同就此看來此一重要議題若要得到較為徹底的討論那麼

除卻蘇詞之外東坡的其他創作也不能偏廢尤其是「言志」的蘇詩理應加以

整理並進一步統合所有文類的相關資料彼此交叉比對藉助先合觀再微觀的

分析方法來理解蘇軾的仕宦心態才是比較理想的做法也是本文預備發展的重

要方向

蘇詩研究的另一個重要主題在於「禪學」近年來持續在此領域耕耘不輟者

較重要的有周裕鍇張晶和蕭麗華等人周裕鍇專注詩歌與禪宗的關係曾寫作

《中國禪宗與詩歌》一書其中談到禪宗對於蘇軾的影響就認為二者關係極為

密切詩人耽於禪悅不但使之出入叢林與大量的禪僧交游同時也從中學習

到禪家公案的話頭與機鋒培養了創作時運用「博喻」手法的能力並點出「文

58 蘇軾〈庚辰歲人日作時聞黃河已復北流老臣舊數論此今斯言乃驗二首其二〉此詩作

於元符三年(1100)正月七日蘇軾謫往惠州之時年六十四收入氏著《蘇軾詩集》第七冊

卷四十三頁 2343 59 請見氏著《論東坡詞中的仕隱情懷》第四章

20 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

字禪」乃是蘇黃二人詩法分途的重要依據60當時作者固然對詩人「以禪入

詩」的特色作了清楚的說明然而終究只是文學現象的呈現對創作背後深刻

的審美機制並無探討這個問題在數年之後的《文字禪與宋代詩學》獲得解決

在《文字禪與宋代詩學》這本書中周教授將論題加以深化直接探討創作現象

的本源指出蘇黃之所以以文字為戲主要是以禪宗的「游戲三昧」作為理論

依據加上士大夫本身固有的俳諧文學的傳統而構成文中還提到

蘇軾和黃庭堅在借禪宗語言藝術為詩方面雖多共同之處但二人通過文字

游戲所要達到的目的仍有不同概括說來蘇軾是「借禪以為詼」即借

用禪宗詼詭反常的思維方式來表達自己戲謔的人生態度黃庭堅則是「打

諢通禪」即把雜劇的諢趣與禪語的詼諧結合起來表達自我完善的人格精

神於「游戲法」中見「真實相」61

作者從詩人習禪入詩的心態目的推導出蘇黃「借禪以為詼」和「表達自我完善

的人格精神」的不同有助於二人詩歌風格和審美性格的深入理解作者點出

從蘇黃的作品表現可以得知宋代習禪詩人受到「機鋒」或是「打諢」的影響

主要體現在「創作心態」和「語言形式」兩方面前者即所謂游戲態度滑稽為

文而後者則表現為語境的跳躍章法的變換然而儘管從同樣的門路悟入

在詩風的呈現上卻各有不同62周氏指出這固然與性格相關除此之外更有

可能受到他們各自喜好的禪門宗風的影響

雲門宗機鋒迅疾蘇軾得其精神所以作詩隨心所欲八面翻滾臨濟宗

機鋒峻烈黃庭堅得其精神所以作詩除脫凡近不落常情如黃龍慧南

著名的「黃龍三關」晦堂祖心的「觸背關」都有言語道斷不入思維的

特點黃庭堅詩生新瘦硬的語言風格與其精神相近63

蘇黃二家的詩風比較向來是宋代詩學中的重要議題在詩論美學和文學史的領

域皆有其意義周教授捨棄傳統的詩學角度改藉佛家文士化的「文字禪」角度

觀而照之不但突顯了詩歌意象與禪派宗風之間的關係同時也點出文人和其皈

60 氏著《中國禪宗與詩歌》(高雄麗文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47)頁 89mdash91 61 氏著《文字禪與宋代詩學》(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11)頁 155 62 周裕鍇演繹二人詩風指出「蘇詩如長江大河波濤自涌諢趣較顯露層次轉折銜接較自然

而黃詩如危崖高聳斷岸千尺諢趣較隱晦語境意路跨越較大」見氏著《文字禪與宋代詩

學》頁 164 63 氏著《文字禪與宋代詩學》頁 164

第一章 緒論 21

依的禪派精神在本質上的確有其相似之處這點我們由周裕鍇另外一篇〈夢幻與

真如蘇黃的禪悅傾向與其詩歌意向之關係〉可以得到更為深刻的詮釋

在〈夢幻與真如〉一文中作者主要是從宋人接受禪宗的兩種禪悅典型進

而分析這二種範型與詩歌意象選擇之間的關係宋代文人接觸禪宗一來在參禪

的過程中可以獲得愉快的感受此即「禪悅」二來佛禪能有效地消解「倫理政

治與個人存在的衝突」從存在論的意義上揭示了人生狀態徹底解決「儒門淡

薄收拾不住」64的不足之處文人崇奉南禪恰好回應了自身的人生課題與心

靈需求65所以五家七宗各有所好除了受到歷史(時間)和地理(地域)的影

響外文人的「真性」底蘊自當更為關鍵由此視之生命情趣截然不同的蘇

黃二人其性格在和禪門宗風相互加乘之後於是各自蘊釀了特色鮮明的禪學主

題如蘇軾廣泛接觸大乘經典深得「十喻」之義因此在其詩歌創作之時便

多次闡述般若空觀以「人生如夢」的主題具體行之選擇詩歌意象時除了運

用佛經典故之外更因自身對於世界短暫性質的認識特別強調「瞬時激變」的

動態形象的捕捉呈現蘇詩動蕩明快的風格66而庭堅對於禪學中的「心性哲學」

最有領悟對他來說禪乃治心之本目的在於完善道德人格以心性覺悟證得

安身立命之本是以他對認知本源的般若空觀興趣不大將全部重心擺放在「真

如」的追求上67正是這樣的傾向使然黃庭堅十分自覺地將禪宗的心性哲學

儒家的養氣觀和道家的心齋理論融合為一因此他所選擇的詩歌意象不是作為

虛幻無常的對立存在(如堅毅不屈的金石松柏)就是作為污穢渾濁的對立存

在(如表裡澄澈的秋江出淤泥而不染的蓮花)前者求其「真」後者明其「淨」

往往具備了虛靜沖澹清峻凝鍊的美學特徵由此構成山谷詩學與人格互相輝映

的「壁立千仞」的審美境界68

張晶《禪與唐宋詩學》同樣是以「禪學」作為視角探索唐宋時期禪宗思想

對於詩人心態的滲透並以詩為中心討論「禪」在經過了詩人創作心靈的轉化

之後對詩歌面貌造成了何等的影響作者認為

禪之於士大夫其主要意義並不在於「成佛」的宗教皈依而在於以「如

夢如幻」的人生觀來解脫靈與肉的苦惱困惑69

64 張方平「儒門淡薄收拾不住皆歸釋氏耳」收入釋志磬《佛祖統記》(揚州江蘇廣陵

古籍刻印社1992)冊五卷四十五頁 1949 65 周裕鍇〈夢幻與真如蘇黃的禪悅傾向與其詩歌意象之關係〉收入《文學遺產》二OO

一年第三期頁 68mdash69 66 氏著〈夢幻與真如蘇黃的禪悅傾向與其詩歌意象之關係〉頁 6974mdash75 67 氏著〈夢幻與真如蘇黃的禪悅傾向與其詩歌意象之關係〉頁 72 68 氏著〈夢幻與真如蘇黃的禪悅傾向與其詩歌意象之關係〉頁 74mdash75 69 氏著《禪與唐宋詩學》(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36)頁 2類似論述亦可參考頁 24

22 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

由於中國人的心理結構偏向「現實務實」對於抽象的「遠離現世」並不真感

興趣因此佛教思想能在中土普遍流傳除了自身理論的適用性得到發揮之外

接受者心理狀態的改變絕對是關鍵就本書研究的唐宋詩人而言信仰佛教的契

機最主要的原因還是來自於人生挫折對心靈造成的創傷而「挫折」中最具代

表性者莫過於「貶謫」一事傳統士人一旦遭受貶謫為了消除心中憤懣使

日子好過一點文人大多轉向佛道二家諸如大乘佛學中的「苦空觀」「人生如

夢」等觀念便是藉助於此熱烈流傳相較於唐代宋人對於禪宗的接受的確

較為普遍若要論其修為三教混融的蘇軾更是其中的佼佼者這從作者三番二

次以東坡作為說明的佐證即可發現關於詩人在「以禪喻詩」方面的表現作者

一路尋繹蘇軾在謫黃之後的心靈變化指出詩人「主要是以禪宗的『一念清淨』

『無心於物』的觀念來淡化客觀環境的困窘」70加上對於《莊子》的活用由

此構成他裨補人生的「忘憂理論」作者對詩人心態的觀照極為細膩也一定程

度地呈現了禪風入蘇詩的緣由和成果不過根據作者所言為了擺脫世間憂愁

而被大量接受的視身如夢視人生如逆旅的思想其本質是以佛教「空觀」作為

底蘊然而「『空門』的解脫是以對自身的省思為途徑的但它不是貴身而

是賤身」71既是「賤身」則與宋代盛行的養生風尚在根源上有所牴觸此中情

形為何而蘇軾個人亦頗積極「愛生」平日也熱衷於調養生息合觀言之似

乎可提供我們對於詩人取捨三教理論的標準之認識有助於蘇軾思想研究的完

至於東坡詩與佛教典故的關係則需參考蕭麗華教授的著作蕭教授在二O

O一年撰寫了〈東坡詩論中的禪喻〉探討下開北宋詩禪融合之風的蘇軾其詩

論中散見的佛禪修養並藉此論述蘇門禪喻在宋代詩禪合轍的重要歷史定位首

先作者將蘇軾對於禪學的接受歸因至故鄉眉山的地緣母親與朋友的浸染

最後才是人生經驗的強化由於蘇軾思想具有三教會通的特色因而詩論具備了

「以禪法論詩」「以夢成詩」「詩禪辯證」和「以禪論詩」四種現象然而上

述四種現象中除了「以夢成詩」其餘三種皆可逕與詩人日常習禪的慣性作聯

結此處暫且按下先討論較為特殊的「以夢成詩」因為禪家的本質在於「動

進的心或它對世間生起不取不捨的妙用」72強調「心」的覺察勢必關聯「心」

對生命的認知進一步牽涉「真假」的問題而「夢」與「覺」正是「假」和「真」

最具代表性的二種動作型態是以作者提到「凡學禪者於夢與覺之間體

70 氏著《禪與唐宋詩學》頁 35 71 氏著《禪與唐宋詩學》頁 28 72 吳汝鈞《游戲三昧禪的實踐與終極關懷》(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932)頁 170

第一章 緒論 23

會尤深」73蘇軾習禪多年對此議題更為嫻熟箇中緣由一方面固然是因為

詩人天生資質敏慧感悟力強再者自然是受到《金剛經》的影響蘇軾博覽

佛家內典對《金剛經》更是深有造詣因此以「夢」轉喻人世時不但有聊觀

夢幻視此身如夢之說同時也延伸出了蘇軾對於「前世」的夢喻之說除此

之外夢中得句紀夢境存夢占之舉更不勝枚舉由此可見詩人輾轉於「夢」

「覺」之間思辯的軌跡對我們瞭解詩人審美詩境人生態度與禪學修為皆有助

益然而作者在文中提到蘇軾好用禪語評賞詩作時也不例外但考察蘇軾所

論唐前暨唐代詩作時卻少用禪語74針對此一特殊現象蕭教授未及解答殊

為可惜而蕭教授有鑑於目前研究多未能深入佛典詳考蘇詩中佛家譬喻與佛教

原典之間的關係是以在〈東坡詩中的般若譬喻〉一文中以「般若譬喻」為焦

點審慎爬梳蘇軾詩禪意象形成之由來並就東坡詩中各項般若譬喻的種類和思

想主題進行舉證和論述清楚地分疏了佛家「六如觀」與「十喻」對蘇軾造成的

影響尤其「夢」「幻」「露」等較為常見的文字意象除了歸納其意象特徵

同時還上溯至佛典源頭細數典故意涵細膩地詮釋了箇中涵義75為本文分析

蘇軾對於生命本質的思考提供了極大的助力

一 「生命觀」主題

歷來涉及「生命觀」的研究不少然而仔細考察可以發現「生命觀」一

詞的議題內容似乎眾說紛云鄭惠玲在其碩論中提到以「生命」為主題的論述

研究理應涵蓋的範圍主要有「對生命意義的期待與發揮」「對人生際遇的順處態

度與方法」二者簡單的說除了生物存在的具體生命之外尚應包含人類獨特

思考觀點之下的思想觀價值觀道德觀和審美觀76然而鄭氏對此缺乏舉例

論證使定義未免流於浮泛空虛而書中分辨「人生觀」與「生命觀」之不同在

於前者偏重「對生命過程的往前看往未來設想」與後者「既重生之喜悅而

對未來建構理想但也適時從既有之限定中逆向先為理想預防」77的內涵不全

相似但從筆者自身對於「生命觀」所下定義之瞭解其內容之豐富似乎涵蓋

了作者的全部所言換言之「生命觀」之於「人生觀」應是一種上位概念鄭

73 蕭麗華〈東坡詩論中的禪喻〉收入《佛學研究中心學報》第六期20017頁 257 74 氏著〈東坡詩論中的禪喻〉頁 267 75 氏著〈東坡詩中的般若譬喻〉「聖傳與詩禪 中國文學與宗教國際學術研討會」20041210頁 5mdash9 76 鄭惠玲《名教自然與士的自覺從《世說新語》看魏晉士人的生命觀》(彰化彰化師範

大學國文系在職專班碩論2003)頁 7 77 氏著《名教自然與士的自覺從《世說新語》看魏晉士人的生命觀》頁 7

24 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

文沒有明言其論述標準對於相關議題的開展實有未盡之處另外定義「生命

觀」的還有杜正勝

生命觀牽涉社會組織人生理念宗教信仰和科學(尤其是醫療)知識諸

多層面的問題西周時期禱請的眉壽和戰國秦漢追求的長生可以作

為此一發展脈絡的為兩個定點觀察其中的變化探索兩周秦漢之人

對生命的認識和追求的方式78

杜教授此說主要扣合了醫療史的角度乃是自上古社會「生命追求」的觀念和行

為推衍而出因此是以人體生理系統理論作為切入點詳述中國古代生命觀在

「時代」或「族群」的因素影響下一步一步從具體(形)走向抽象(氣)的本

質認識79值得注意的是人們以「形」「氣」「精」「神」來解釋生命形體的

內外本質這除了可以看出歷來「生命觀」的階段性態變之餘這套本質認識論

經過不斷的發展促成了中國養生文化的成形對日後的哲學思想醫學與醫

療皆有深遠的影響80杜教授的研究乍看之下與本文涉及的主題似乎並不相關

然而人類對於生命價值的追求最早都可溯源至「長生」的渴望上古的「生

命意識」雖然缺乏文學性的審美內涵換個角度卻是另一個層次且更為根源

的生命追求因此本文雖以宋人生命意識為題但考量到觀念與意識的源遠流

長對於前代前前代甚至古代先民的各種生命面向都應有所瞭解在實際研

究的過程中或許可提供另一個不同的參照面向

另外錢志熙的《唐前生命觀和文學生命主題》一書可說是近年來結合「生

命觀」與「文學主題」研究著作中最具系統者錢教授認為所謂生命觀念

指的是一種「上升到哲學層次的生命思想」包含的部分有二一是生命本體觀

即對生命本身的性質的認識二是生命價值觀即對生命應有價值的把握和判

斷且後者是建立於前者的基礎之上的81本書在呈現此一議題的思考脈絡時

採取「通史」的觀點從最早的先民之生命意識開始一直到唐代為止共分為

神話時代詩經時代先秦諸子時代秦漢時代魏晉時代南北朝時代六大階

段運用「理性生命觀」與「非理性生命觀」這對概念考察各時期生命本體觀的

進展狀況再進一步以文學創作為對象分析生命意識對於詩詞歌賦等文類的滲

透情形

78 參見氏著《從眉壽到長生醫療文化與中國古代生命觀》(台北三民書局20054)頁

158 79 氏著《從眉壽到長生醫療文化與中國古代生命觀》頁 302mdash305 80 氏著《從眉壽到長生醫療文化與中國古代生命觀》頁 305 81 錢志熙《唐前生命觀和文學生命主題》頁 3

第一章 緒論 25

首先神話時代是各種神秘非理性的生命觀念的發生期先民對於生命意

識的推想主要表現在死亡現象的觀察與解釋由於人類「死亡」概念是透過大

量經驗法則(觀察到他人之死進而聯想凡人必死)的累積而形成因此在較

早的階段當中先民對於「死亡現象」的理解內涵始終處於一種變動的狀態一

直到要先秦諸子時期方才開始對死亡作出哲學的論證進而思考其中的意義82

此時先民在意識到死亡現象的不可逆之後選擇非理性生命觀導向更為神祕高

遠的境地藉以迴避現實的衝擊因此我們從目前遺留尚存的神話內容探知

這種「非理性」的發揮造就了靈魂觀念的發展和一系列長生不死的幻想不但構

成了後來一切宗教的觀念基礎同時不死幻想延伸出中國文學主題中重要的「仙

鄉」意識對於賦學與六朝的山水詩歌影響尤其深遠83到了第二階段先秦時

代生命意識有了實質意義的轉折觀其具體呈現可從「文學」與「哲學」二

方面加以著手文學方面主要指的是《詩經》《詩經》在內容上雖然部分留

有上古時期長生幻想與生殖崇拜等非理性意識的元素然而整體看來詩人對

於現實生活的描寫充份展現人類對於死亡已經司空見慣穩固的宗法觀念沖淡

了個人對於死亡的恐懼在某個程度上標誌了非理性生命觀的消退等於是宣告

了世俗理性生命觀的時代已然來臨84而哲學的部分則因思想家對於生命價值

取向的不同而產生儒道二種典型道家認為生命最高的價值在因循自然實踐

自己的生命規律故儘管老子和莊子對於生命的體驗有所不同但他們「全生」

的前提是一致的尤其莊子透過浪漫的文學表現加強了他生死觀念的散佈對後

世文人來說恰好提供了精神上超越死亡的自由典型85相較之下儒家對於生

命價值的掌握主要是從道德本體論的角度來思考的由於早先人們在追求長生

不老時認為人類長壽與否的關鍵來自於上天對於個體「道德實踐」的審判順

此邏輯加以推論「德」與「壽」之間便產生了極為密切的關係直接影響了儒

家認為生命問題乃是道德之源的看法86儒家的另一重要特色在於生命價值的社

會化傾向這使他們發展出社會位階凌駕於個人之上的「大我」優位思想是故

個體的價值只有透過實踐倫理道德等社會價值方為正道綜合上述對於儒道二家

考論以此觀照蘇軾思想實有發厥精要的作用對其人生信條的瞭解極有啟

時至戰國至秦漢時代養生思想正式出現養生的思想根源於人類維護生命

的本能從原始先民與環境的生存奮鬥行為中逐漸隨著生命價值的撅發而往「益

82 氏著《唐前生命觀和文學生命主題》頁 11 83 氏著《唐前生命觀和文學生命主題》頁 14mdash22 84 詳見氏著《唐前生命觀和文學生命主題》第二章 85 氏著《唐前生命觀和文學生命主題》頁 53 86 氏著《唐前生命觀和文學生命主題》頁 57

26 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

生」「養生」的意向發展同時豐富了行為遵守的細則值得注意的是這股風

潮不只帶動了社會各個面向的運作與提升(諸如藥學五行思想等)同時養

生思想和政治思想的會通促成了中國古代民本思想的萌芽其中「養生為治國

之本」的概念更成為戰國至漢代最富特色的思想87中華民族「樂生」的優良傳

統便是幻生自此一背景中的生命自信與樂觀到了漢代宇宙自然的大生命觀成

形皇權的急遽昇高代表了整個時代的主流意識傾向於忽略個體生命價值與內在

需求是以此時「小我」的意識淡薄在文學的表現上呈現了「哀傷時命不合」

和「悲士不遇」二大辭賦生命主題強調了現實與自我的矛盾這是漢代辭賦家

對於屈原生命主題的繼承與發揮只是屈子那種「殉道式」的悲壯意識遭到弱化

在大一統的政治格局之下轉為個體體現生命困境的「時命觀」其中的代表者

是賈誼88值得注意的是作者援引司馬遷在〈報任安書〉中將文章創作視為實

踐生命價值的一種做法89尤其漢代盛行擬騷之作以現代西方理論中的「讀者

反應對話」角度來看似乎大有可說之處對於後來文人(如蘇軾)亦影響重

大是故就此而言欲探索漢代文人或蘇軾的生命觀時理應將屈原視為重要

的文學淵源來詳加考察或許能有所發現另外錢志熙在討論漢末樂府詩時曾

說「漢末文人在表現生命主題上的最大成就還不是對自身生命價值觀的展現

而是在其表現的一切生活境界中都滲透著的生命意識將生活境界升華為生命境

界」90其中最重要的四個主題則為根植於人性與人性之中的愛情友情別情

離思91錢教授此一說法提供了本文在定義「生命」議題時的重要參照同時

他對個別詩人的精彩論述也為筆者在論述詩歌生命情調時作出最好的示範非常

值得參考

除此之外較具代表性的還有陳威伯《盛唐詩人生命觀之研究》此書相對

於錢志熙的「通史」觀照方法將唐人生命觀擷取而出獨立觀之其目的是為

了糾正歷來在歸因唐人多元價值觀之成因的平面化傾向作者認為詩人藉由詩

作呈現的複雜思想和價值取向代表的是個人心境遷變生命歷程作詩情境和

目的的折衷結果因此在研究方法上重點放在傳統儒釋道三家對於詩人思想

心理的影響以及詩人對於傳統思想的研究態度從中推導出盛唐詩人的生命態

度與人生實踐從個人生命史的角度來考量作者運用思想與心理分析的研究取

87 錢志熙《唐前生命觀和文學生命主題》頁 104 88 氏著《唐前生命觀和文學生命主題》頁 120mdash133 89 即「古者富貴而名摩滅」一段強調《周易》《春秋》《離騷》《國語》《孫子兵法》helliphellip等

書皆「大底聖賢發憤之所為作也」「此人皆意有鬱結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來者乃如

左丘無目孫子斷足終不可用退而論書策以舒其憤思垂空文以自見」參見【漢】司馬

遷著【民國】韓兆琦選注《史記選注》(台北里仁書局2000)〈報任安書〉頁 1210 90 氏著《唐前生命觀和文學生命主題》頁 182 91 氏著《唐前生命觀和文學生命主題》頁 182

第一章 緒論 27

徑大致是適當的但受到唐人尺牘數量稀少的因素所限本文在研究材料的揀擇

時只大量援引《全唐詩》缺乏更為廣闊的史觀視野如此一來要達到作者

所言「著重在『行為人』的部分加以研究」92並不容易恐有「失真」

的危機不過本文在歷述中國傳統三教的生命觀時分別就儒家三不朽莊子

與禪宗神仙與淨土養生與享樂仕與隱等觀點進行了清楚的論述雖然在「養

生與享樂」一節中作者解釋古人「生命存養」的思想淵源分別來自於儒家的孝

義全忠佛家的超生了死和道家的全生保真然而在描繪唐代之前各朝的享

樂意識時作者明顯忽略了建安到六朝這幾個「生命情調」極具特色的重要時期

尤其是古詩十九首闕此何以成之畢竟唯有針對前代累積的生命意識有所覺

察一旦進入唐代研究才能分辨其中的承續與轉折在進行詩人的個別研究時

才能更為得心應手

至於內文主體也就是分論盛唐詩人生命觀的部分作者挑選的研究對象有

李白杜甫王維孟浩然岑參與高適其中較符本文需要者有李白杜甫

王維等人志懷高遠的李白由於並未如願在仕途上有所發展所以生命情調的

主旋律環繞著生命無常的慨歎而展開藉助「酒」的情感作用來消除死亡的恐懼93根據作者的闡述李白的悲劇根源在於他沒有尋找到一份值得寄託身心的終

極價值是以他的好酒應是出自於一種察覺「人生虛幻」後卻尋無出路的矛

盾與恐慌雖然企圖自我麻痺仍然無法掩飾其深層的憂傷所以其人生境界無

法超脫相較之下杜甫也面臨生命理想與現實生活的衝突並且在不遇之外

還遭遇病苦與老苦的折磨然而老杜在多重打擊之下為自己尋找到「詩」和

「酒」作為生命的出口一方面充分宣洩不豫的情緒另一方面藉助詩中強烈

現實的關懷傾向詩人將「一己的痛苦昇華為對社會弱勢人們的關懷」94由此

一來「小我」的不幸便在「大我」中獲得了釋放相較於李杜王維屬於另

一種典型的生命觀王維早年仕途得意然他秉賦早慧並未將生命價值寄託在

功名之上反而從幼年失祜的經歷中了悟了「無生」的境界95因此以佛教作為

最後心靈的依歸呈現在文學創作的面向則以「無生」和「隱逸」為摩詰詩的

二大主題王維的仕隱狀態值得注意這是因為「出仕」對他來說並非個人積

極追求的人生目標只是一種獲得經濟的生存方式所以當他陷賊而不死還

歸唐朝時仍能在眾臣輕蔑懷疑的眼光中繼續生存箇中關鍵便在於「身心分離」

的生命態度將為了經濟目的而拘限於官場的「身」與內在恆定價值依託所在

92 陳威伯《盛唐詩人生命觀之研究》(台北文化大學碩論2000)頁 3 93 氏著《盛唐詩人生命觀之研究》頁 63mdash91 94 氏著《盛唐詩人生命觀之研究》頁 120 95 陳威伯「所謂『無生』依照佛教的說法一切的存在皆在的世間生滅變化了悟這種幻有的

生滅變化後的絕對境界就叫無生」參見氏著《盛唐詩人生命觀之研究》頁 126

28 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

的「心」判然二分按作者論述

此乃藉由內在價值的肯定而將外在的物質世界否定藉以消弭現實與理

想之間的對立更進一步來說外在的世界既是「世上皆如夢」那麼需不

需要放棄外在的事物已經無所謂因此仕與隱的衝突亦得由此解決96

由此可知王維選擇亦官亦隱的生活方式一來固然是出自於在理想與經濟現實

間取得折衷的必要二來也緣於詩人不具備儒家「奉儒守官」的用世志意因

為外在世界已被他用經濟條件的眼光加以貶抑了因此相較於東坡雖然同樣

是依違在仕宦與隱退之間也同樣有著「人生如夢」的想法但受到生命底蘊取

向不同的因素影響二者的生命境界自然無法等同視之王維的例子實可作為東

坡研究的借鑑藉以照見古代文人較為消極的生命態度

第三節 研究範圍和方法

一 研究範圍

(一)「生命觀照」的定義

大抵宇宙間的「物」皆可分為「有生物」與「無生物」二種其中最大的

差別即在於「有生物」比「無生物」多了「生命」然而何謂「生命」以字源

學的角度來分析「生」殷代卜辭與西周金文寫作「 」从「 」从「 」

原是模擬草木生發於地之形到了東漢許慎《說文解字》云「生進也象

草木生出土上」97在原始本義之外已逐漸引伸為「事物的發生」成為一切「從

無至有」的泛稱進而衍生「誕生」「孕生」「生育」「出生」「生產」之意

與「生命孕育」的概念密切相關98若以最普遍的觀念來表達「生命」是一種存

在對所有的生物來說不外乎「生存壽命」之謂也99因此生理學觀點又將「生

96 氏著《盛唐詩人生命觀之研究》頁 129 97 【漢】許慎撰【清】段玉裁注【民國】魯實先正補《說文解字注》(台北黎明文化事業

投份有限公司1998 十二刷)頁 274 上 98 以上參考李霞《生死智慧道家生命觀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頁 157 99 台灣中華書局編《辭海》(下冊)(台北台灣中華書局股份有限公司198111 大字修訂本

台廿版)頁 1956據筆者翻閱坊間各家字典辭典多以此說定義「生命」

第一章 緒論 29

命」演繹為「一套具有生長生殖能力的系統」100

主要即著眼於生長變化的特色

相較於其他無生物多了「知覺」的能力作為特徵然而即使同樣具備生長變

化的能力世界上的生物仍有高低層次的分別層次最低的生物如草履蟲依次

為不會思想的植物能思能動的動物等而在所有的物種當中又以人類最為特

出針對人類與其他物種狀況相異的現象德國哲學家恩斯特卡西勒(Ernest

Cassirer1874mdash1945)曾說

(與動物相比)人的功能圈不僅僅在量上有所擴大而且經歷了一個質的變

化在使自己適應於一個環境方面人彷彿已經發現了一種新的方法除

了在一切的動物種屬中都可看到的感受器系統和效應器系統之外在人那

裡還可發現可稱之為符號系統(symbolic system)的第三環節它存在於

這兩個系統之間這個新的獲得物改變了整個的人類生活與其他動物相

比人不僅生活在更為寬廣的實在之中而且可以說他生活在新的實在

的向度中101

按照卡氏的說法世上但凡有生命的物種皆有「感受器系統」(receptor system)

與「效應器系統」(effector system)前者用以接受外部刺激並靠後者對這些刺

激作出反應藉以適應環境爭取生存然而這兩套系統代表的生存能力只停

留在覓飽居安的生物需求層次中無法完全滿足思維發達的人類是以另一種

效用龐雜的「符號系統」應運而生除了用來解釋自然現象之外尚能形成知識

經驗傳承這麼一來非但各種生存竅門與生活經驗得以快速傳播與複製無形

中增加了人類群體生命的保障再者人們攀援抽象複雜的思索能力創造了高

度發展的社會組織在對應於「自然」的生物需求之外開發出另一層次的詮釋

語境「文化」是以一旦「生命」此一語彙進入人類的詮釋系統則「生

命」已不再只是生物學上「單純依靠本能尋找資源以利生存」的「自然生命」

而是必須納入規模更大脈絡更雜的文化系統裡來檢視的「文化生命」具備了

多元繁複的意涵對此我們可參考《中文大辭典》所下的四種定義

一謂生存之壽命猶言性命

100 劉紹寶定義「生命」為一「具有進食代謝排泄呼吸運動生長生殖和反應性等功

能的系統」其中「進食代謝排泄呼吸運動」等能力皆是生物用以維持「生長生殖」

的能力故知「生長生殖」乃「生物」最重要的特徵詳見氏著〈從廣義的生命現象探索外星

生命〉一文摘自網頁httpwwwufoorgtwstudyfk18htm1 101 【德】恩斯特卡西勒(Ernst Cassirer 1874--1945)《人論》(rdquoAn Essay On Manrdquo)(台北

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0)頁 36

30 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

二指人生之內容或其表現

三指某種活動延續之期間(如政治生命)

四指藝術作品的中心思想或情趣即其精采之所在(如有生命的畫)102

以上四種定義除了「轉喻」的修辭例證之外(如第三第四條)主要指向二

個層次一生物學上的生命包含個體存在的時空範圍生存活動屬於較低

階的基礎含義二文化意義的生命由於擁有獨特的「符號系統」人類相較

於其他只會依循本能維生的生物精神活動特別活躍因此人類社會在生存競

爭之餘還發明了政治經濟藝術體育helliphellip等等目的與成效各不相同的領域

或技藝所有的內容集合之後便是所謂的「文化」如此複雜且活躍的心靈

在持續運轉精益求精的情況下自然衍生出對於更高層次存在意義的索求因

此生命的意義與價值開始受到關注和反思進而構成「生命」定義中層次最高

的「文化生命」由此可知「生命」的內涵包含了具體的「生存競賽」與抽象的

「文化追求」舉凡生死意識社會組織人生理念宗教信仰和科學知識helliphellip

等全都涵攝其中駁雜的程度可見一斑

嚴格說來要深入且完整地探討「生命」的內涵由於涵蓋的範圍太廣難

度其實很高若以學門的角度來取徑大致上思考「生命」可從「生物學」與

「人類學」二大觀點切入前者著重生物生存的各個面向屬於基礎的生物層次

分析適用於「存在」當中所有具備生命的對象後者以人類的角度出發探討

的是社會與文化狀態的發展問題屬於較高的精神層次乃心智活動較為活躍的

人類所獨有人類和其他動物比較起來的確擁有更為高段的思維能力所以學

習期特長屬於一種「文化生物」故能運用文化符號以累積各種經驗與知識

持續地創造出許多獨特的文明產物發展精緻文化然而人類終究還是動物的

一種文化發展的程度再高也必須建築在生物生存的基礎之上換言之在進

入一切抽象高明的社會文化層次之前人類都須滿足生物本能的需求西方人

本主義心理學家馬斯洛(Maslow Abraham Harold1908-1970)曾提出著名的

「需求層次理論」認為人類生存時必須面臨五種不同層次的需求挑戰由低至

高分別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群需求受尊重需求自我實現需求

第一層次生理的需求也就是維持生活所需各種物質的需要例如食衣

102 林尹高明主編《中文大辭典》(普及本)(台北中國文化大學出版部199310 九版)(六)

頁 9445筆者檢閱坊間字辭典發覺各家對於「生命」的定義在大體上雖已形成共識但各

有著重之處其中林尹高明教授主編之書陳義既多條列又明較符合本論文討論需要故

援引之

第一章 緒論 31

住行等

第二層次安全的需求希望生活有保障有工作可以維持收支沒有威

脅人身安全的因素等

第三層次被接納的需求即指感情和歸屬上的需求包括社交需求愛

交往和友誼等

第四層次尊嚴的需求需要被尊敬也需要自尊以及地位和名譽的需求

第五層次自我實現的需求儘量的發揮自己的潛能使自己生活有意義

有抱負103

按照馬斯洛的設定人們大致是依循著上述的五個層次的需求來實踐生活的也

就是說在前一層次得到部分滿足後下一層次的需求才開始轉為迫切在這五

層次當中「生理」「安全」乃是維持生命所必須因此只要是活人前二層

次的需求幾乎都已得到滿足然而每個人的條件不同開發出來的心理需求也

不盡相似是以能夠到達的最高需求層次便有差異由此顯示出各不相同的境界

高度我們可以想像的是因為人的層次不同可能擁有的思考角度和高度也跟

著不同因此看待事物時觀照的層面與深度就不可能一樣這麼一來對於生

命中重要目標的設定自然會依照個體不同層次的心理需求表現出彼此間極大

的差異性並在一連串的生活實踐之後呈現出個體獨特的生命意義和價值追

求舉例來說中國古代知識份子可能會將仕宦生死倫常藝術等議題視為

思考目標使其生命成為文化實踐的一種具體形式充滿了文化的況味當中的

價值選擇和生命情調便與一般目不識丁的販夫走卒完全不同顯示了層次分明的

生命觀由此可知對於努力滿足生命中各項需求的人來說生物的生存問題固

然無法避免在這之上還存在更高層次的生活意義即使不是每個人都有思索

生命的自覺思維然而只要心靈活動依然持續人們就會持續受到驅使往更

高的需求層次邁進因此「生物生存」與「生活意義」可說是生命觀的二大柱

石尤其後面一項攸關價值的選擇在說明個體生命意向時更具有代表性

回到本論文「生命觀照」的主題「觀照」(contemplation)一詞來自佛教

指的是「以智慧法眼觀察認識事物實相」104然而何謂「智慧法眼」李英武

103 詳見張春興《現代心理學》(台北台灣東華書局1990mdash1991)頁 233-235馬斯洛有

感於理論的不足晚期特別深化發展「自我實現需求」之層次發現了一系列發展的需要謂之

「存在價值」(being-values)內含有十四種不分優劣的價值特徵完整完善完成正義

活躍豐富單純美善獨特輕鬆樂觀詼諧真實誠懇現實自我滿足請見【美】弗

蘭克G戈布爾著呂明陳紅雯譯《第三思潮馬斯洛心理學》(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

2006)頁 41mdash43 104 袁賓主編《禪宗詞典》(湖北湖北人民出版社1994)頁 235

32 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

指出「法是真理眼是智慧以智慧通達真理即得法眼淨」105換言之「觀

照」是能以了解佛法真理的眼光對事物加以通澈理解即以人之智慧觀看察照事

物之真理106由此推論所謂的「生命觀照」可以界定為「對生命現象或本質的

觀察與認識」且因生命是指會生長變化的個體或存在所以進一步來說「生

命觀照」就是對生命體的生長變化現象或本質的觀察與認識如同前文對於生

命內容的界定生命的存在現象包含了「生物生存」與「存在意義」二大範疇

生物生存從「個人」的角度出發如同馬斯洛的心理需求層次理論所說乃是

一連串層次高低的需求滿足最基本的如生活物資的獲取對周遭環境的認知

人我關係的經營與互動自我安頓與情感歸屬乃至最高階的自我實現要求皆屬

之除此之外由於人類是群居的動物在難以離群索居的前提下從「社會」

的角度「生命」的意涵還包括了國家民族的認同問題對於自我社會定位的認

知與期許社會現象的觀察文明經驗的傳承helliphellip等等由小到大由近至遠

由內而外由具體到抽象「生命觀照」探討的面向雖然廣泛但大致是從個人

在成長歷程中所遭遇的實際內容出發綜合理性認知與感性體悟而得出的一種

「充滿情感的理解」某些秉賦優異的個體在持續的發展之下到了一定的層次

即可到達「人生智慧」的境界象徵了人類文明所能追求的精神極致呈現在文

學的創作之中便構成了文學之所以觸動人心的重要原因因此本論文便是基

於上述理由在蘇軾的生命情境中擷取了對於古代知識份子來說影響最為重

大的幾個主題加以討論期待能夠更加切合「生命」的主題填補宋詩研究和生

命意識史中相關議題的空白

(二)版本說明

蘇軾成名既早在宋代可說是家喻戶曉的文學巨星107死後其詩文雖一度因

黨禍復起而列入禁書然政治禁令擋不住文學感染力的強勢傳播有宋一代各

種蘇詩刊本即有二十種之多108此後儘管各代文風殊異但蘇詩在眾多註家的努

105 李英武注《禪宗三經》(成都巴蜀書社2005)頁 391 106 項楚「觀即『觀照』以智慧觀見事物之理」(見氏著《王梵志詩校注》(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10)下冊頁 790注一)所謂「真理」指的是事物之本質與意義

另可參考袁賓的說法袁賓認為觀照是一種「禪者觀察事物認識真理的智慧眼光」見袁賓

主編《禪宗詞典》頁 121 107 關於蘇軾受歡迎的狀況有許多資料可以佐證比如在他活著的時候詩文不單只在國內廣

為散佈聲名甚至遠播契丹連高麗使者過杭州都還「求市蘇軾之集以歸」(詳見孔凡禮《蘇

軾年譜》上冊卷 16頁 363)《邵氏聞見錄》卷二十更記載了他由海外歸毗陵時坐船中

而「夾運河岸千萬人隨觀之」的盛況(見【宋】邵博《邵氏聞見後錄》(北京中華書局

1997)卷二十頁 160)聲譽之隆可以想見 108 【宋】蘇軾《蘇軾詩集》冊一孔凡禮〈前言〉頁 14

第一章 緒論 33

力之下到了清代已蔚為大觀其中以馮應榴和王文誥的註最為著名按孔凡

禮在《蘇軾詩集前言》中的介紹馮氏是以查慎行《蘇詩補註》為底本「『取

王施查三註』擇精去複『援證群書』『考稽辨訂』」而成《蘇文忠詩合註》

五十卷109而王文誥的《蘇文忠詩編註集成》四十五卷乃是按照蘇軾年譜詳細

繫年而成本論文考量研究時須以詩人生平和詩作二者合併觀照的方式反覆進

行因此在權衡之下採用王文誥版本閱讀期間搭配孔凡禮《蘇軾年譜》(全

三冊)對王註論審未精的錯誤之處加以校正以求翔實

在其他重要的參考文獻部份蘇軾文章本論文採用的是孔凡禮點校北京

中華書局出版的《蘇軾文集》(全六冊)蘇詞則以鄒同慶王宗堂的《蘇軾詞編

年校註》(全三冊)為主其他參考資料版本將於論文注釋中詳細註明此處

就不多加介紹了

二 研究方法

人文學科的研究工作基本上都會牽涉到「研究資料」與「資料分析」二個部

分因此若要討論研究方法首先須對上述二者有所界定在「研究資料」方

面本論文以蘇軾為研究客體自須熟讀東坡所有著作但是東坡並非全然獨

立的生命體從他出生到死亡為止必曾存在一個與之互動的人際網絡在此一

網絡中關係由親至疏包含了親人同儕後輩和互不相識的時人由於他們與

蘇軾同時或許曾經與之接觸彼此深切瞭解或者未曾識面只是風聞行誼

但無論如何這些人相較於後來研究者手中掌握了對於詩人的第一手資料他

們的著作自然值得參考在此筆者先依關係遠近將所謂的「時人」略分為三

(一) 師友親朋如歐陽脩蘇轍黃庭堅秦觀李廌helliphellip等他們與

東坡素來友好關係匪淺閱讀其人之作不但可瞭解蘇軾與重要他人

的情感往來狀況同時可從尺牘中窺知詩人對於事物的各種看法另

外蘇軾繼承歐陽脩之處多矣由此著眼大致可以勾勒出儒生蘇軾思

想之從來

(二) 政敵與競爭對象如王安石或二程安石與二程分別在政策和思想

二方面與東坡互不相容敵對的雙方互有攻詰這一類的文獻最重

109 【宋】蘇軾《蘇軾詩集》冊一孔凡禮〈前言〉頁 16

34 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

要的貢獻是它們提供了一個全然不同的視野使讀者能對詩人的各個

面向(無論好壞優缺)有所了解因為個體在實踐生命時自我的主

觀呈現固然重要但別人給予的評價也是構成生命面貌的重要環節

乃觀照生命時無能或缺的部分正反優缺彼此相照生命才有完

整的輪廓

(三) 無交集的時人這一項主要以東坡不相熟的詩話作者為主如寫作

《春渚紀聞》的何薳《春渚紀聞》向來以記載蘇軾軼事聞名作者何

薳雖傾慕蘇軾但二人來往並不密切經由片段軼事的描述這一類的

文獻如同鏡子般反映了蘇軾行走江湖的真實身影不但說明了東坡是以

何種形象為北宋時人所喜愛與接受同時也讓我們更加了解當時的社

會形態對詩人形象的重建極有幫助可補充官修史書之不足

以上三種若以形象化的語言來表達第一類有如沐浴在陽光之下的詩人著重

其本質與正面形象第二類反之可視作背光的暗影二者並存則形象方趨於

具體而第三類則有如背景非但可為詩人形象添加色彩同時亦為讀者提供了

深入理解的語境再者有關後人文獻的方面由於蘇軾藝術成就(含文學書

晝審美helliphellip等方面)十分傑出成為宋代以後文人評論的重要對象相關文獻

極多對研究亦多所助益有鑑於此四川大學中文系唐宋文學研究室將散見各

處的篇牘文章集結為《蘇軾資料彙編》五冊給予後來研究者極大方便研讀這

類文獻主要可透過歷時性的觀點瞭解各個時期的蘇軾接受史比對評論者本身

的學識背景對於蘇軾形象研究頗有正面的幫助況且古人讀書既博且熟常

在隻字片語中透露許多獨到意見相當值得參考

為了掌握時代背景史書思想著作亦在參考之列如對北宋政治時局記載

甚詳的《宋史》《宋史紀事本末》《續資治通鑑長編》等書尤須參考閱讀這

些書目除了有利於還原當時的官場氣氛同時考量到蘇軾本身「學者官僚

文人」三合一的身份取向歷史情境的純熟掌握將有助於我們對詩人行為動機的

判讀110另一方面「資料分析」牽涉到的是詮釋觀點問題由於本研究以「生

命觀照」作為蘇詩的切入點問題本質在於人生哲學的探討因此在正式論述

詩人觀點之前理應考慮中國儒釋道三家的思想這是因為傳統三教的思想

核心皆以生命哲學為底蘊對中國士人的生命哲學向來具有深遠的影響對「三

110 當然除了正史之外當代的史學著作也在參考之列如以「士」階層為論述核心的余英時

《士與中國文化》《朱熹的歷史世界》關注黨爭的沈松勤《北宋文人與黨爭》蕭慶偉《北宋新

舊黨爭與文學》介紹當代宗教概況者如潘桂明《中國居士佛教史》謝路軍《中國道教源流》

或者針對時代思潮進行全面性理解的史學研究像葛兆光《中國思想史》等皆屬之

第一章 緒論 35

教融合」的東坡更是如此故本文除了瞭解中國傳統三教的人生哲學內容外尚

須分析這些哲學思想對詩人所產生的影響至於「資料分析」的部分本論文將

視論述的需要來決定採用何種理論方法加以分析譬如以心理學的角度來看

蘇軾的生命觀照實與其生命歷程息息相關具有階段性成長的特徵正好可以引

用皮亞傑(Jean Piaget1896-1980)的「認知發展論」(cognitive-developmental

theory)作為分析模式尤其皮氏學說中的「適應」(adaptation)的觀點正好能

夠提供我們洞見詩人處逆時的適應行為及心理狀態因此成為本文重要的參照理

論詳細論述請見各章節內文撰述

以下為本文各章章節大要

第一章緒論此章說明以「論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為題的研究動機目

的取材範圍和研究方法首先詳述研究動機強調在「言志」的抒情傳統之下

選取人生際遇特殊的蘇軾作為「生命觀照」的研究對象有其意義再就前人相關

研究成果作一介紹和檢討預先確立本文的立論基礎和研究價值進而說明本研

究所欲採取的研究方法最後參考文獻資料對「生命」「生命觀照」等詞作出

定義以利開展後文

第二章論述蘇軾詩中的仕宦及隱退情結本章探討蘇軾人生最重要的仕宦

主題想解決的問題有三一蘇軾早懷隱逸之志為何執意追求仕進二進

入官場之後既已發現「理想」與「現實」之間巨大的落差因何想退能退卻

始終未退三蘇軾長年徘徊於仕隱之間對他的人生造成了何種影響至於

為何要討論這三個問題呢首先蘇軾個性向來不拘小節生長環境又與佛道二

家淵源甚深然從東坡年少時以「范滂」自期的表現看來他選擇依循儒家「用

世」志意心中應有極為深刻的理想存焉而這個根深蒂固的價值觀或許正是

日後當他匍匐於仕宦道上無論處境如何慘澹仍然堅持不退的重要依據而他

長年處於貶謫的境況更為其「生命觀照」帶來了重要的轉變契機與後續效應

在某一程度上決定了晚年蘇軾人生境界達至超曠的可能因此本章擬先分擘蘇

軾的仕宦歷程將其一生按照「順境」「逆境」劃為二類以為梗概第一節聚

焦順境的政治實踐除了梳理蘇軾在不同時期的仕宦追求外也要進一步瞭解這

個價值觀是否恆久不變第二節從「順」的對立面立論以烏臺詩案為起點探

索逆境時期蘇軾的心理狀態和人生追求筆者關心的是「隱」之所以只是「誘

惑」而非「實踐」的原因藉著蘇軾在深諳仕宦乃「違己交病」的情況下依然

執意入仕的矛盾情結由此帶出第三節對於貶謫收穫的探討說明能夠「瞭解事

件後果並安於現實」的東坡最後得以走向「超曠」的關鍵因素

第三章論蘇軾詩中的仕宦典型有別於上一章「背景式」的陳述方式本

36 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

章欲以白居易馬少游及陶淵明三個蘇詩典型作為不同階段仕宦觀照的代表「仕

隱情結」既為蘇軾一生憂患所繫隨著現實越趨緊迫內在的矛盾衝突越是激烈

在此之中東坡的仕宦觀照不但會反映在特定的詩文主題創作上同時也呈現

在史傳典型的接受之上要之本文仍以第二章仕宦「順逆」分期為架構以

白居易作為順境代表藉以了解蘇軾的白氏接受實是環繞著「中隱」的出處進

退為核心其次東漢馬少游作為「知足不辱」的求宦代表象徵了蘇軾在現實

與理想的永恆矛盾中一次又一次的自我反省最終構成了一種嶄新的仕宦觀

其本質無異於白氏「中隱」哲學的實踐最後本文以蘇軾晚年最喜愛的陶淵明

作為逆境謫居的師法典型陶氏迴護真我其價值觀不同流俗造就了他拒絕向

現實低頭的個性化行為再者除了「固窮」之外陶淵明不離人居的隱逸方式

亦為蘇軾示範了一個特殊的隱逸觀綜合三者本章在第四節企圖歸納出一個蘇

軾的理想性格彼此對照使我們能夠更精準地掌握蘇軾的仕宦觀照

第四章探討蘇軾詩中對於生命本質的思考與認知前述幾章主要以具體的

生活情境為討論對象然而就「生命觀照」來說「生命的本質為何」才是最

核心的認知目標其中又以「生死觀」最為首要因此本章擬由「生死觀」與

「詩人對於人生本質的思索問題」二大部分構成在「生死觀」的部分由於人

類在極早就已認知到生命現象的特殊性因此本節首先針對漢魏以來各朝代

詩人對於生死現象的觀察理解進行分析按理而言不同的時代心靈對於死亡事

件的思考不會一致從詩文的分析可知漢魏至北宋的死亡觀概況一來可作為論

述主題的背景知識再者身處北宋的蘇軾生命觀與前代所想必定有所因襲採

取歷時性考察有助於理解蘇軾詩中「死亡觀」的深層思維另外「生」與「死」

都可視作一種「時間狀態」的思考蘇軾深受佛家影響故本節欲闢「轉世概念」

一區由宋代盛行文人轉世故事的現象結合詩人的死亡觀加以探討或許有助

於釐清作者最終「文化人格」形成的原因

瞭解蘇軾詩中死亡思考的呈現概況之後緊接著要關注的便是詩人的反應

個體關注生命現象自然會對死亡事件有所思考究竟蘇軾在面對往而不返的「死

亡」本質時心中有何想法由於「死」與「老」二者概念間有極強的聯想關係

因此最常伴隨「畏死」心態的即是「嘆老」的生命焦慮對此蘇軾乃至宋

人在其詩文中頗有陳述而自古以來對抗死亡的因應方法除了假想的「游仙」

之外便是「養生」與「醫藥」觀念的發達取徑於此應可看出詩人對於「死

亡事件」的認知與反應

第五章探討蘇軾詩中對生命意義的終極探索本章銜接上一章對於人生本

質的認知問題主要探討的問題有一蘇軾對於人生價值的思考問題他選擇

了什麼作為自己生命的最終價值二蘇軾的終極追求為何所謂「終極探索」

第一章 緒論 37

本質上是一種「價值選擇」的問題在理解了蘇軾對於生命本體的思考內容之後

緊接著我們便可以問既然知道了「人生是什麼」那麼蘇軾認為什麼才是他

人生的終極追求呢換言之在短暫虛幻的人生中究竟存不存在一個永恆的「不

朽」由於個體對生命價值的認知是以自我認識為基礎本章第一節首先嘗試釐

清蘇軾文化性格的形成與內容藉心理學中自我認知程序(「我想做什麼」rarr「我

能當什麼」rarr「我是什麼」)先就蘇軾自述的部分試探緊接著以蘇軾對自我的

加工為論題透過幾個突出的人生觀來考察蘇軾建構自我時重要的人生價值選

擇在此之後才進入終極追求的部分筆者認為身處中國有名的書寫年代

蘇軾既有天賦又有環境書寫因而成為他極力發展的事業要項之一具有自我

實現的內涵再者書寫可洗滌淨化人心也有轉移的作用因此常被貶謫文

士拿來充作生活智慧積極投入加上文學久傳之後文名可視為另一種生命形

式的延續是以蘇軾寄寓生命於文學之中實是極為必然之事

第六章結論本章擬總結前面五章為了更加扣合題意故以「生命意識

史」的角度歸結出蘇詩中「生命觀照」的重點與特色並在此基礎之上進一

步借用西方人本心理學家馬斯洛的「需求層次論」來分析蘇軾晚年的精神境界

提供有別於傳統「特質描述」之法的另種途徑使人更能掌握東坡精神的實質內

38 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

Page 10: 第一章 - nccur.lib.nccu.edu.twnccur.lib.nccu.edu.tw/bitstream/140.119/35604/5/51001105.pdf · 平、作品賞析和文學趨向為考察的主體,對於操縱文字的「心靈」缺乏自覺的省

10 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

性格的觀察頗有獨到之處因此儘管他在書中表明對蘇軾人品個性多做解釋「總

是徒勞無功的」29但他以「混合型的人生觀」為揉雜三教的蘇軾定調成功獲

得了眾多學者及讀者的認同最重要的是林語堂特別重視詩人行為的動機和歷

史背景因此舉凡北宋的藝壇消息妓院風情養生學問佛道境況等都被

納入說明之中以此營造出一立體逼真的寫實情境讀來格外引人入勝這是林

氏書寫策略的一大特色現在看來儘管作者所詮釋的觀點以史實的角度來檢驗

並非全無可議之處30但他確實塑造出一個性格多層次形象極鮮活的「擬真人

物」因此成為後繼者撰寫東坡傳記時幾乎必備的參考資料同時也是眾多學者

研究質疑與補正的對象31此書的份量由此可知

在幽默大師的推波助瀾下蘇軾的生平研究正式起飛掀起了一股撰寫傳記

的熱潮至今每隔二三年總會有不同的詮釋版本問世32文學家擁有如此眾多

的傳記分身蘇軾可說是中國文學史上第一人此時臺灣學界除了繼續處理著

述版本等「基本問題」外33東坡事跡的相關研究也方興未艾學者開始留心詩

人的貶謫心情或論其人生困厄或論其謫居經驗大多以點出詩人「曠達」的

人生觀作結從而突顯「詩窮而後工」等文學創作觀點值得注意的是一九七

八年十二月中共政權確立了「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團結一致向前看」和撥亂

反正的指導方針風聲鶴唳的政治氣氛終於和緩下來34在西方思潮大舉傳入之

下對岸的學術活動正式復甦邁向了八O年代「新文學」風潮的路途揭開學

術界豐富多元萬途競萌之研究盛況的序幕

首先文本的輯佚整理再度成為重點詩詞文都有專集出版與民國初

年第一次出版潮不同的是此次的整理是在前人的基礎上精益求精學者們「校」

然後「釋」並非單純的翻印性質另一方面文學研究仍未跳脫傳統格局大

29 林語堂《蘇東坡傳》(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2004)〈原序〉頁 5 30 但須注意的是林語堂在出版之時曾自陳其寫作緣起只是「以此為樂」而已無意把這本《蘇

東坡傳》寫成學術著作(見氏著《蘇東坡傳》〈原序〉頁 5)這樣的定位在後人對之進行評

論時應加以考量 31 如陸以霖〈林語堂筆下的蘇東坡《蘇東坡傳》〉(《出版與研究》第五期19779)王保珍

〈《蘇東坡傳》(林語堂著)的欣賞與補正〉(《書評書目》55 期197711)陳新雄〈國色朝酣

酒天香夜染衣林語堂先生《蘇東坡傳》所提到的東坡兩首詩辨析〉(《教學與研究》15 期

19936)helliphellip等文 32 其中蘇學學者熱衷此事的現象尤其引人注目先後投入蘇軾傳記寫作的學者有劉維崇《蘇

軾評傳》(1978)曾棗莊《蘇軾評傳》(1981)王水照《蘇軾》(198119901993)朱靖華《蘇

軾新評》(1993)洪亮《放逐與回歸蘇東坡及其同時代人》(1993)李一冰《蘇東坡新傳》

(1996)顏邦逸張晶《蘇軾傳》(1998)莫礪鋒童強《蘇軾》(1999)王水照崔銘《智

者在苦難中的超越蘇軾傳》(2000)helliphellip等數量眾多 33 如王景鴻《蘇東坡著述版本考》(台北臺灣大學中文所碩論1969)和〈蘇東坡著述版本考〉

(上)(下)分別收入《書目季刊》第四卷第二期196912 和第四卷第三期19703 34 饒學剛朱靖華〈二十世紀蘇軾文學研究述略〉收入中國人民大學中文系《中國蘇軾研究》

(北京學苑出版社2004)第一輯頁 531

第一章 緒論 11

多數學者致力於延續過去十年對於蘇軾各期文學的研究工作但後出轉精「單

點深入」的研究方法逐漸取代泛論成為最普遍的審題趨向由淺入深集點成

線蘇學學者的努力除了表現在詩學詞學美學體系的建構上還包含了學術

社群的概念萌芽與推廣在中國大陸情勢驟轉的當下西方學界也正蘊釀著「全

球化」時代的到來這是由於工業革命之後機械使用的情況日益普及化與精緻

化人們旅行或運輸的速度加快造成異地知識技術間交流效率的提高資訊

跟隨人們移動的腳步開始流動使全球的知識形成一種非單向的動態連線關係

進而構成了社會歷史政治經濟文化科技等系統整合發展的局面亦即

今日跨領域或文化研究的濫觴「全球化」思潮的擴張宣告了人類文化即將告別

地域互隔的年代激發人們對於生活另一種全然不同的思考其中的一個比較顯

著的影響即是「導致許多新的構成性的具有巨大潛力的社會組織或各種新

的社會群體」35他們(如各種研究和大學群體)通常熱衷於某項議題或理念

藉助網路互相影響展開有別於傳統的研究形式在這個變數充斥的時期研究

視域和研究社群自然也發展出相應於時代的特徵最具代表的即是「蘇軾研究學

會」的出現

一九八O年「中國蘇軾研究學會」成立於四川眉山的三蘇祠自此終結了

過往「以王安石變法的角度為出發」的研究慣法此學會以「蘇軾」為討論核心

每一至二年輪流在中國各地舉行研討會36論文內容包羅萬象翻開過去十餘次

研討會後出版的論文集裡面內容涵蓋面之廣幾乎遍及蘇學的各個層面成效

驚人由於響應者眾蘇軾研究學會在廿餘年的苦心經營下創造了高度的研究

效益曾棗莊教授在評論蘇軾研究學會的貢獻時說道

蘇軾研究學會不僅推動了國內專家學者和「蘇學」受(案錯字當作「愛」)

好者對蘇軾的全面研究同時推動了對蘇洵蘇轍及蘇門四學士的研究

學會還聯繫了日本韓國美國及香港臺灣澳門地區的學者進行了

廣泛的學術交流使蘇軾的研究走出國門使外國人更加了解世界文化名

人蘇軾37

的確若以「蘇軾研究學會」成立的一九八O為分界後來的「全面復興」或

35 J希利斯米勒著郭英劍等譯《重申解構主義ldquo全球化rdquo對文學研究的影響》(北京中

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頁 289mdash300 36 除了眉山之外曾舉行的地點有湖北黃州廣東惠州河南平頂山浙江杭州陜西鳳翔山

東煙臺海南儋州山東諸城江蘇徐州河北欒城helliphellip等地幾乎都是東坡當時行腳之處選

擇這些地點舉辦蘇軾研討會情味與意義兼具 37 曾棗莊等著《蘇軾研究史》頁 453

12 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

許是過去數十年所不能想像的在這個意義上我們可以說「蘇軾研究學會」

提供了海內外所有對東坡感興趣的學者一個研究平台加快了彼此意見交流的速

度而定期的集會和出版更是蘇軾研究衝高數量的重要關鍵另外從學者的

角度來看學會的運作可使他們熟悉彼此對於鞏固學術社群的向心力也有幫

助無形之中一個「蘇學」的「認同圈」於焉形成蘇軾研究開始邁入「組織

化」「系統化」的階段是以饒學剛等人稱之為「真正發展到學術化階段」之時38

新型的研究型態尚不止於此除了上述的學術社群廿世紀最後二十年的漢

學界還面臨了來自西方文論的衝擊和挑戰臺灣方面此時正值眾多留外學人歸

國之際在他們的倡導下西方文論的運用成為未來二十年學壇研究的重要方

法相形之下中國大陸雖然沒有大量的返國學者加以助陣但時勢所趨學術

研究也開始普遍採行來自西方的論文範式產生了一批選題論證都十分新穎的

著作論文另一方面新式研究法對舊有命題也造成強大的影響昔日「骨架已

具」的舊題材被放在多學科交叉的綜合視野中重新詮釋企圖呈現更為立體飽滿

的文化形態為蘇學研究填上血肉視域融合的刺激對學者來說無異於打開研

究的另一扇窗運用經此產生的研究動能來檢視重要的既成題材多能翻轉新

意再者對於許多尚未說清的問題來說現當代的研究方法提供了「知人論世」

以外的另一種切入角尤其當文論與問題的邏輯理路相同時可能就此成為開啟

寶庫的鑰匙研究主軸既已奠定這波「舊瓶裝新酒」的研究熱潮很快地在個人

際遇文學美學思想helliphellip等子領域累積出相當的成果短期內就創造了蘇學

九百年來罕見的盛況

其中與本文關係最為密切的主題乃是生平研究和詩學研究前者的部分

大陸學者孔凡禮的《蘇軾年譜》(全三冊)當仁不讓此書之緣起主要肇因於

孔教授對於清人王文誥《蘇文忠公詩編註集成總案》援引資料未及全面的感嘆

雖說王氏以個人所藏從事著述要籍疏漏在所難免但因「時至今日其書已不

能盡饜人之意」39於是作者在點校《蘇軾詩集》《蘇軾文集》的第二年參考

總集別集類書史書筆記詩話方志金石碑帖中有關蘇軾之紀述撰

寫年譜窮九年之力大功方成《蘇軾年譜》既以補罅前作切合時用為出發

點自然不以單純的資料補充為滿足除了作為底本的王文誥《總案》之外作

者集合了《宋史》《續資治通鑑長編》《續資治通鑑長編拾補》《太平治迹統類》

《宋大詔令集》《宋會要輯稿》《東都事略》等書加上六百多種古代圖籍力

38 參見氏著〈二十世紀蘇軾文學研究述略〉收入中國人民大學中文系《中國蘇軾研究》第一

輯頁 532 39 孔凡禮《蘇軾年譜》(北京中華書局2005)上冊〈自序〉頁 2

第一章 緒論 13

求貼近北宋史實因此作者在行文時不但詳細交待人事時地物之來龍

去脈將目前所有可見的相關資料摘文節錄以供稽核同時幾乎所有的蘇軾

作品都得到了繫年對於許多舊注編年的謬誤也加以糾正此外孔教授還考證

出前人認為無可考的蘇軾交游展現了極為細膩的考證工夫和謹慎的研究態度

這一點從他在運用現當代的論文成果時不忘隨篇附註的習慣亦可看出曾棗莊教

授對此書評價極高言其具備「資料詳實言必有據」「詳而不繁」「考證精核」

三大特點是繼王文誥之後最詳實的蘇軾年譜40作者的用心經營使此百萬鉅

著在當代年譜學研究中異軍突起成為蘇軾生平研究的重要里程碑對後來有志

於蘇學的研究者來說貢獻尤大

卷帙浩繁的《蘇軾年譜》走的是傳統研究的路徑除此之外生平研究還延

伸出了許多分支如前所述全球化浪潮的襲捲造成合科研究之興盛尤其注重

文化意涵的發想八O年代之後「文化研究」當道主要特色一是研究古代文

學時「由單純的價值判斷而轉向文學事實的清理」即文學研究對於「客觀歷史」

的回歸二是重視「歷史文化」的綜合視角企圖以時代的總合「精神狀態」

作為個體或群體研究的參考前提總而言之此一轉型期的重要特徵在於「文化

意識」的覺醒41生平研究受此灌注詮釋內容因而產生了某一程度的微調

即對蘇軾「文化性格」的勾勒與詮釋過往的東坡傳記在描繪詩人時大多著重

「寵辱不驚」形象的呈現藉此推論「曠達」的人生觀按照我們對於蘇軾的理

解這類評語的確切中了詩人安順處逆的精神然而會被選來作為佐證的史料

永遠是經典的那幾則當傳記一再推陳出新事主的形象很難不流於「性格扁平

化片面化」距離「真人」的標準越來越遠筆者認為此類困境的產生主

要是起因於研究者過度專注於傳記主角的「生平本身」未對其生命情境進行全

面性的考量任何事件的發生都有其獨特(且複雜)的語境但因歷史只能呈現

片面的記載後人在解讀時如果不能進行多線評估多方設想很容易就忽略

掉最大特徵之外的其他細節甚至可能將個人從整體的時代氣氛中拔起使研究

主體變得獨立且封閉按照我們對於人類生命型態的理解群居動物本身和集體

的生活型態之間二者理應密不可分因此在進行生平研究時將個體置於較

大的文化脈絡中加以考察應是較好的選擇何況本文關注的蘇軾身為北宋大

家從他擁有的各項條件看來比起一般的研究對象似乎更適合此一方式林融

嬋認為

40 曾棗莊等著《蘇軾研究史》頁 447 41 本段出自傅璇琮為東方出版社「日晷文庫」所作的〈總序〉參見錢志熙《唐前生命觀和文學

生命主題》〈總序〉頁 1mdash3

14 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

文化與個人既然是一種相互創發相扶前進(也有可能是後退)的狀態

而人的存在又是一種必然的「在世存在」那麼個人的得失榮辱則必然的

與文化相關這裡的相關所包含的不僅僅是文化對個人的啟發還有個

人在「詮釋」過後對文化的貢獻helliphellip42

林氏之說突顯了「文化造就個人個人影響文化」的雙向迴旋關係普通人如

此擁有卓越成就的時代名人更是如此蘇軾以文名世活躍於古代文人所能參

與的各種領域他既無法超脫於所屬時代其思想文學自然受到「宋代文化」的

沾潤另一方面詩人在文學藝術各方面的獨到造詣向來又被視作「宋型文化」

的典型這也就是說蘇軾對「宋調」面貌之成形有舉足輕重的影響力一來一

往「個人與文化的雙向迴旋關係」因而形成除此之外從實際的生活經驗看

來人的性格是極為複雜的不但會因應各種生活經驗而產生變動同時也容

易受到外在因素的挑撥出現他人感覺不可理喻的行為古人嘗說識人時要「聽

其言觀其行」正是企圖經由個人與社會互動關係的考察探知其性格基調

換言之性格便是個人身處「文化環境」中「在世存在」的因應態度所以綜

上所述研究者倘若想要呈現一個「真蘇軾」便不可不將詩人置於文化的脈絡

裡加以檢視從而藉助史學社會學政治學甚至經濟學等學科的綜合考察

以期獲致一種較好的理解

這波「文化性格」浪潮引起的迴響十分熱烈各方關注的焦點大多集中在

詩人固有形象的反思企圖重新賦予更為精緻的說解對於蘇軾性格的解釋最

普遍的研究型態是以「時間」為主軸仔細梳理歲月推移過程中詩人心境的各種

起伏與轉變六十六歲去世的蘇軾從他二十二歲出蜀應試寫下第一篇〈刑賞

忠厚之至論〉開始創作生涯長達四十四年在這麼大的時間跨度中寫作出來的

豐富成果自然伴隨著詩人多彩多姿的出處經歷呈現了階段性的差異其間所反

映出來的思考轍痕正是蘇軾人生思想變動的軌跡關於這個部分歷來的分析

研究無論是從整體仕宦經歷來加以把握的宏觀角度還是擷取八大創作分期43中

任何一處關鍵來詳加論析的微觀闡述似乎總是無法周延而清楚的歸納出始終處

42 見氏著《蘇軾超曠情懷與文化關係研究》(嘉義南華大學文學研究所2004)頁 2mdash3 43 蘇軾的創作階段清人王文誥在《蘇文忠公詩編注集成識餘》中將其分為八期分別為《南

行集》和簽判鳳翔熙寧還朝倅杭守密入徐湖謫黃元祐召還謫惠渡海(【宋】蘇軾

著【清】王文誥注《蘇文忠公詩編注集成》(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67)冊六頁 3708mdash3709)

而近人江惜美分之為六初歷仕宦的奔放期烏臺詩之諷諭期黃州貶謫之沈潛期元祐回朝之

凝定期復貶惠州之圓融期遠謫海南之精深期(請見江惜美《蘇軾詩分期代表作研究》(台

北華正書局1996))至於王水照則以二次「在朝外任貶居」的迴返過程來概括

請見氏著《蘇軾論稿》(台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1994)〈蘇軾創作的發展階段〉〈蘇軾的

人生思考和文化性格〉二文)創作分期的方式會影響分析策略故學者們多視研究重點因革之

實則大同小異讀者可自行參照

第一章 緒論 15

於變動中的蘇軾人生境界針對此問王水照教授在〈蘇軾的人生思考和文化性

格〉一文中提出了較具代表性的看法

王教授認為蘇軾面臨中國文人生命中兩大課題「出處」與「死生」的

衝擊一生仕途困挫幾瀕死境卻能安之若素主要的原因在於三教融合的思想

背景在此作者提出蘇軾人生道路的二條基線一則受到傳統儒家思維的影響

充滿了自進進人的淑世精神而「立德立功立言」的三不朽古訓更讓蘇軾

早年的社會責任感與歷史使命感得到強化成為畢生行事的基調基線之二乃

是互補於儒家出仕觀的佛道思考多在其身陷逆境時發生作用看得出來作

者推論蘇軾的文化人格將其源頭歸因於「多元傳統文化」因素彼此間勢力的消

長與融合這個部分由於學者們的研究都是從第一手資料歸納而出多年來已

成定論然而雖說方向已定但因蘇軾思想涵蓋面之廣之雜要清楚描繪其性

格的多樣性實屬不易就此王教授嘗試以「狂」「曠」「諧」「適」四個方面

來概括之所謂「狂」者主要是出自詩人天性才情的傲氣展現出來就有了

傲世忤世抗世的成分這一點在「烏臺詩案」發生前發揮得最為清楚然而

隨著朝中行走日增年輕蘇軾對於自己的「狂直」其實不無反省的意味其中摻

雜了幾許畏世與厭世的心情不斷依違於張揚與內省二端東坡在「詩案」的洗

禮之後對「性狂」的追求逐漸轉向「一種深思了悟基礎上的任真」44換言之

是一種對內心「真我」的價值選擇而這個選擇的形成與詩人性格中「曠」極

為相關所謂的「曠」主要是對是非榮辱得失的超越與外鑠的「狂」遙

遙相對對於東坡來說或許「曠」是他天生性格的質素雖然存在卻未必發

揮然而在一連串極為痛苦的貶謫經歷之後「曠」的因子催化了蘇軾文化人格

的成熟度使之具備「九死南荒吾不恨」的磊落胸襟至於「諧」一般都認為

「諧」是蘇軾人格中最突出的特色之一在他人生思想的意義上有淡化苦難意

識化解悲傷的功用乃是一種自我調節機制45在此作者提出東坡的「諧」

具備了「對抗挫折迎戰命運」和「體現真我自為優越」二大意義其中所論

似乎正可概括為「性諧」與「文諧」二個面向從內在情性與外在行徑(包含「言」

與「文」)的相互作用清楚地刻劃出蘇軾性格的俏皮之處最後王教授以「適」

作為蘇軾人生思考和性格樞鈕的落腳點詩人能夠不囿於外在環境的不如意在

尋常日用中發現愉悅與美始終堅持「閑適」的追求使其現實人生由此化作藝

術人生充滿了審美情趣的意境

王教授此文從性格系統著手將審美意味濃厚的「人生境界」解讀為「個人

44 王水照〈蘇軾的人生思考和文化性格〉中國人民大學中文系《中國蘇軾研究》(第一輯)(北

京學苑出版社20047)頁 15 45 王水照〈蘇軾的人生思考和文化性格〉頁 17

16 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

獨特秉性」對於生命中衝突情節之因應與調節的產物相較於一般單論東坡性格

中某些特點之篇章可謂自成一家可惜的是受到篇幅所限此文在許多相關

的論題上僅僅點到為止如文中論述佛道二家對於蘇軾人生思考的影響時舉

詩集中反覆吟詠的「吾生如寄耳」和「人生如夢」二句為例藉以印證詩人那股

揮之不去的「人生空漠之感」就文章所言「吾生如寄」「人生如夢」體現了蘇

軾對於人生無常性的感受一來應是漢末古詩十九首以降「人生忽如寄」意識的

繼承與發揮二來蘇詩感歎命如蜉蝣卻能跳脫消極的聲調表現出「悲哀的

揚棄」由此構成宋調的基準另外「人生如夢」一句雖突顯了對於人生「虛幻

性」的感受但詩人卻將自己對前途的信念和追求寄寓其中展現出個體強烈的

主觀意志也表達了他對自身「真實存在」的肯定46筆者認為王教授所言固

然無誤以此釋蘇也得到了相當的效果然而倘若我們回到蘇軾三教融合的思

維模式那麼寫於四十二歲到六十六歲這段期間的「人生如夢」和「吾生如寄」

便不可單純將之視為文學史上抒情主題的分支而應進一步考慮到佛教典故的影

響因為此時詩人已處於中晚年階段多次的遠謫貶居提供他嫻熟佛經內典的

機會長期浸染之下他對佛教義理的掌握早已超越單純的字義解讀而是上

升到一種透過日常生活的實踐而獲致的心領神會之層次這些內化的佛經材料一

旦受到適當條件的召喚自然就在作品當中顯露出來47是故看似尋常的「人

生如夢」和「吾生如寄」除了具有文字審美及文學抒情的意義之外為求釋義

周全尚須遠溯佛家「如夢觀」等理論範疇方能闡明詩人原旨而這恰好也是

本「生命觀照」研究所應探討的重要內容因此將在後續篇章詳論之

值得注意的是在目前學界對「文化性格」的討論課題中以「曠達」的內

涵與反思最受矚目除了上述王教授的說法之外對此進行專題研究的還有林融

嬋在其二OO四年的碩論《蘇軾超曠情懷與文化關係研究》中林融嬋以宋代

理學為觀照面利用二程與東坡生命格局之異反向證成蘇軾「超曠」生命情調

之所由來乍看之下林氏雖以東坡文化性格中的「超曠情懷」作為主題理應

隸屬蘇軾生平研究的一支然而作者走的是思想研究梳理東坡文化性格時

是將之置於「思想家」的脈絡當中與一般生平傳記慣用「文學家」的思維模式

並不相同可說是本書較為特別之處另外作者捨棄常見的「曠達」特意拈

出「超曠」一詞在解釋蘇軾生命型態的轉變時頗富效用以釋義的角度「曠

達」和「超曠」同指蘇軾的基本生命型態但嚴格說來二者的意涵仍有不同

這是因為在一般的情況下「超曠」二字合用其意主要落在「曠」字換言

46 王水照〈蘇軾的人生思考和文化性格〉頁 6mdash11 47 蕭麗華即認為北宋詩禪融合的痕跡應以蘇軾為觀察的起點詳見氏著〈東坡詩論中的禪喻〉

《佛學研究中心學報》第六期20015頁 246

第一章 緒論 17

之「超」被當成了「曠」的內容但是若從字源學的角度切入則「超」的

本義為「跳」48意指「從自身事物現象越離」而「曠」字本義為「明」49顯

示的是對事物明瞭朗照的狀態引申而有「闊大」之意指的是「自事物現象

中解放」二者相較後者當立於實體界方能有較好解釋而前者則同時兼具形

上與形下雙重特質50由此一來二者的關係便超乎原本的理解增加了另一種

配對之後的可能性

(「超」字)就形下面來說它是「曠」的內容「曠」因具備著「超」的

條件因此能達到面對有限性時的曠達而從形上面來說「超」重歸於

超越界指向本身因此而能指出向上之一路引領「曠」成為「曠」helliphellip51

在此所謂「形上」與「形下」指的即是「超越界」與「經驗界」二大異質界

域「超越」介於其間正好以其「形上」「形下」兼具的雙重特質連結彼此

為「生命進昇」提供機會52由此觀照蘇軾性格可知「超曠」一語突出了東坡

文化人格在各個階段轉換過程中的動態行為讓我們得以進一步思索詩人「生命

進昇」的主要「助力」為何承其觀點林氏在分析〈和子由澠池懷舊〉時指出

蘇軾對於人生感悟的雙重意義在於一將人生看作一種流程在人生無常的無

奈中其實隱藏著一股不需溺於當下的提升意涵二他亦同時表達了對人生存

意義的肯定因為唯有在每一當下認真付出亦不過分執著的生命才能對人

生之流的慨嘆不失於粗淺浮泛53作者以此二點「人生觀想」作為蘇軾「超曠情

懷」的二大維面點出詩人「曠達」的原因在於「承認苦難而又超越苦難」的心

態54給予本研究相當大的啟示

無論是從中國古代文人「學而優則仕」的職業選擇角度或是從政治經驗影

響蘇軾個人的層面來看東坡的仕宦心態實是討論其人格或文學時無從迴避的重

要主題其中又以「仕隱情結」最具代表性關於蘇軾鮮明的「仕隱衝突」心態

很早就有學者提出來論點多集中在「烏臺詩案」後的心路歷程然而檢覈蘇

48 《說文解字》「超跳也」參見【東漢】許慎著【清】段玉裁注【民國】魯實先正補《說

文解字注》(台北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8 十二刷)頁 64 49 《說文解字》「曠明也」參閱【東漢】許慎著【清】段玉裁注【民國】魯實先正補《說

文解字注》頁 306 50 以上改寫自林融嬋《蘇軾超曠情懷與文化關係之研究》(嘉義南華大學文學研究所2004)頁 8 51 林融嬋《蘇軾超曠情懷與文化關係之研究》頁 8mdash9 52 詳細論述請見林融嬋《蘇軾超曠情懷與文化關係之研究》頁 10 53 林融嬋《蘇軾超曠情懷與文化關係之研究》頁 35mdash36 54 林融嬋《蘇軾超曠情懷與文化關係之研究》頁 36

18 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

軾詩文可以發現此說並不確切其「仕隱衝突」的發端至早應可推至未仕之

前並且此一情結隨著個人仕宦經驗的轉折有所不同貫穿終生近年來對此進

行專題研究之代表者當推王秀珊碩論《論東坡詞中的仕隱情懷》此書討論東

坡詞的仕隱情懷主要是以「故鄉意義」的層次變化詞中所運用的典故類型

以及「豪」與「放」的風格內涵作為切入點論述詩人仕隱情懷的內容與「放曠」

詞風的形成55「仕隱情結」向來是中國古代傳統文人的共有心態而東坡畢生掙

扎於「道仕」與「身隱」的兩難情緒之不安在「言情」的蘇詞中頗有表現

最具體的例證即是「故鄉」符碼的反覆使用對此作者引用重覆出現的「功成

名遂還鄉」56說明「歸鄉」乃是蘇軾的仕宦理想並將「故鄉」的意義按照其

人生的進程區分為三個層次

(一)出生成長的原鄉蜀人向來戀鄉不仕詩人出身於斯其鄉關之思自

是濃厚然而受到「衣錦榮歸」的傳統出仕觀念影響加上詩人年華

尚在對於功名仍有期待故「仕」的追求高於「隱」的想望「歸

與隱的指向同一」乃是期待榮歸原鄉的第一層次主要時期為「杭

密徐湖時期」

(二)歸隱的異鄉「烏臺」案後仕途轉為不順在此之中詩人效命地

方在山水之勝與朋友之情的助益下思歸不得的煩悶情結逐漸被「直

把他鄉作故鄉」的想法所取代「故鄉」意義的轉移展現了蘇軾在「自

我」與「現實」中取得平衡的努力與成就促使詩人一方面轉向山水

的慰藉一方面向內尋求「心安之境」此一時期發端於通判杭州之

時並在謫黃之後達到巔峰

(三)心安之鄉謫黃之後詩人歷經起復入朝外任等階段最後遠謫

海南在大起大落的坎坷過程中痛徹理解了「身不由己」的仕宦現

實由於羈旅在外連異地之歸也不可得是以此時東坡融合佛道思

想再度改換心念轉「異鄉」為「心鄉」將回歸之處移至心中

從而達致「仕宦衝突」的最終平衡可視為詩人最高的人生境界57

55 詳見王秀珊《論東坡詞中的仕隱情懷》(台中中興大學中文所 20027)頁 195 56 此句多次出現在東坡詞中如熙寧十年(1077)作於徐州的〈水調歌頭〉(安石在東海)(見鄒

同慶王宗堂《蘇軾詞編年校註》上冊(北京中華書局20029)頁 211)元豐六年(1083)所作的〈臨江仙〉(詩句端來磨我鈍)(鄒同慶王宗堂《蘇軾詞編年校註》中冊頁 490) 57 以上論述請參考王秀珊《論東坡詞中的仕隱情懷》第三章及頁 196mdash197

第一章 緒論 19

作者抽出「故鄉」作為尋繹東坡人生境界之所構成的軸線非但具體也極為恰

當對本文研究東坡生命意識頗多值得借鏡之處然而畢竟學術論理難以周全

王文在總結「仕隱情結」時雖已發揮得當但從詩人留下的詩句線索來看仍

有些許未盡之處譬如作者清楚地呈現了「歸回原鄉rarr歸隱異鄉rarr尋求心鄉」

此一心靈軌跡極力鋪陳詩人依違在理想失落與留戀田園的糾結情緒細膩刻劃

了「去」「留」之間「用世志意」和「不遇悲慨」二種意識激盪的狀況然而一

來一往之際似乎失落了「畏禍」此一重要的心理機轉使得讀者只見蘇軾之

「豪」而不見其性格之「真」從蘇軾輾轉各地時所上謝表之內容我們其實可

以明顯察覺詩人對於君威難測樹敵眾多的不安全感這種「畏禍心態」尤其表

現在二三階段之間乃是個人對多舛前途最真實的情緒反應捨之不論除了

有簡化人物性格的危險之外更無以呈現詩人最終「選擇」走向「超曠」的可貴

之處另外蘇軾晚年雖已求得「心安之境」但吟詩時仍作「此生念念隨泡影」

之語58無奈自嘲溢於言表與其同時詞作大異其趣此現象似乎可追溯至文類

性格因為對宋人而言詩詞分屬於不同的情志書寫系統雖然東坡創作時習

慣游走於各種文類之間但若細心檢閱詩集並加以對照可以發現二者慣用的典

故語例並不完全重覆援引王秀珊此文的分析成果東坡詞的典故類型主要有三

類事功型(以謝安為代表)執著型(以劉禹錫為代表)隱逸類(以陶淵明為

代表)59但詳察東坡詩可知在這三類之外還有更常使用的詩典如蘇軾一

再引用的「馬少游」及「桐鄉吏朱邑」事或在「烏臺詩案」之後重覆出現的「東

門黃狗」不但抒懷同時也牽涉了詩人對其仕宦事業的自我評價用意與興味

和蘇詞相較皆不相同就此看來此一重要議題若要得到較為徹底的討論那麼

除卻蘇詞之外東坡的其他創作也不能偏廢尤其是「言志」的蘇詩理應加以

整理並進一步統合所有文類的相關資料彼此交叉比對藉助先合觀再微觀的

分析方法來理解蘇軾的仕宦心態才是比較理想的做法也是本文預備發展的重

要方向

蘇詩研究的另一個重要主題在於「禪學」近年來持續在此領域耕耘不輟者

較重要的有周裕鍇張晶和蕭麗華等人周裕鍇專注詩歌與禪宗的關係曾寫作

《中國禪宗與詩歌》一書其中談到禪宗對於蘇軾的影響就認為二者關係極為

密切詩人耽於禪悅不但使之出入叢林與大量的禪僧交游同時也從中學習

到禪家公案的話頭與機鋒培養了創作時運用「博喻」手法的能力並點出「文

58 蘇軾〈庚辰歲人日作時聞黃河已復北流老臣舊數論此今斯言乃驗二首其二〉此詩作

於元符三年(1100)正月七日蘇軾謫往惠州之時年六十四收入氏著《蘇軾詩集》第七冊

卷四十三頁 2343 59 請見氏著《論東坡詞中的仕隱情懷》第四章

20 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

字禪」乃是蘇黃二人詩法分途的重要依據60當時作者固然對詩人「以禪入

詩」的特色作了清楚的說明然而終究只是文學現象的呈現對創作背後深刻

的審美機制並無探討這個問題在數年之後的《文字禪與宋代詩學》獲得解決

在《文字禪與宋代詩學》這本書中周教授將論題加以深化直接探討創作現象

的本源指出蘇黃之所以以文字為戲主要是以禪宗的「游戲三昧」作為理論

依據加上士大夫本身固有的俳諧文學的傳統而構成文中還提到

蘇軾和黃庭堅在借禪宗語言藝術為詩方面雖多共同之處但二人通過文字

游戲所要達到的目的仍有不同概括說來蘇軾是「借禪以為詼」即借

用禪宗詼詭反常的思維方式來表達自己戲謔的人生態度黃庭堅則是「打

諢通禪」即把雜劇的諢趣與禪語的詼諧結合起來表達自我完善的人格精

神於「游戲法」中見「真實相」61

作者從詩人習禪入詩的心態目的推導出蘇黃「借禪以為詼」和「表達自我完善

的人格精神」的不同有助於二人詩歌風格和審美性格的深入理解作者點出

從蘇黃的作品表現可以得知宋代習禪詩人受到「機鋒」或是「打諢」的影響

主要體現在「創作心態」和「語言形式」兩方面前者即所謂游戲態度滑稽為

文而後者則表現為語境的跳躍章法的變換然而儘管從同樣的門路悟入

在詩風的呈現上卻各有不同62周氏指出這固然與性格相關除此之外更有

可能受到他們各自喜好的禪門宗風的影響

雲門宗機鋒迅疾蘇軾得其精神所以作詩隨心所欲八面翻滾臨濟宗

機鋒峻烈黃庭堅得其精神所以作詩除脫凡近不落常情如黃龍慧南

著名的「黃龍三關」晦堂祖心的「觸背關」都有言語道斷不入思維的

特點黃庭堅詩生新瘦硬的語言風格與其精神相近63

蘇黃二家的詩風比較向來是宋代詩學中的重要議題在詩論美學和文學史的領

域皆有其意義周教授捨棄傳統的詩學角度改藉佛家文士化的「文字禪」角度

觀而照之不但突顯了詩歌意象與禪派宗風之間的關係同時也點出文人和其皈

60 氏著《中國禪宗與詩歌》(高雄麗文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47)頁 89mdash91 61 氏著《文字禪與宋代詩學》(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11)頁 155 62 周裕鍇演繹二人詩風指出「蘇詩如長江大河波濤自涌諢趣較顯露層次轉折銜接較自然

而黃詩如危崖高聳斷岸千尺諢趣較隱晦語境意路跨越較大」見氏著《文字禪與宋代詩

學》頁 164 63 氏著《文字禪與宋代詩學》頁 164

第一章 緒論 21

依的禪派精神在本質上的確有其相似之處這點我們由周裕鍇另外一篇〈夢幻與

真如蘇黃的禪悅傾向與其詩歌意向之關係〉可以得到更為深刻的詮釋

在〈夢幻與真如〉一文中作者主要是從宋人接受禪宗的兩種禪悅典型進

而分析這二種範型與詩歌意象選擇之間的關係宋代文人接觸禪宗一來在參禪

的過程中可以獲得愉快的感受此即「禪悅」二來佛禪能有效地消解「倫理政

治與個人存在的衝突」從存在論的意義上揭示了人生狀態徹底解決「儒門淡

薄收拾不住」64的不足之處文人崇奉南禪恰好回應了自身的人生課題與心

靈需求65所以五家七宗各有所好除了受到歷史(時間)和地理(地域)的影

響外文人的「真性」底蘊自當更為關鍵由此視之生命情趣截然不同的蘇

黃二人其性格在和禪門宗風相互加乘之後於是各自蘊釀了特色鮮明的禪學主

題如蘇軾廣泛接觸大乘經典深得「十喻」之義因此在其詩歌創作之時便

多次闡述般若空觀以「人生如夢」的主題具體行之選擇詩歌意象時除了運

用佛經典故之外更因自身對於世界短暫性質的認識特別強調「瞬時激變」的

動態形象的捕捉呈現蘇詩動蕩明快的風格66而庭堅對於禪學中的「心性哲學」

最有領悟對他來說禪乃治心之本目的在於完善道德人格以心性覺悟證得

安身立命之本是以他對認知本源的般若空觀興趣不大將全部重心擺放在「真

如」的追求上67正是這樣的傾向使然黃庭堅十分自覺地將禪宗的心性哲學

儒家的養氣觀和道家的心齋理論融合為一因此他所選擇的詩歌意象不是作為

虛幻無常的對立存在(如堅毅不屈的金石松柏)就是作為污穢渾濁的對立存

在(如表裡澄澈的秋江出淤泥而不染的蓮花)前者求其「真」後者明其「淨」

往往具備了虛靜沖澹清峻凝鍊的美學特徵由此構成山谷詩學與人格互相輝映

的「壁立千仞」的審美境界68

張晶《禪與唐宋詩學》同樣是以「禪學」作為視角探索唐宋時期禪宗思想

對於詩人心態的滲透並以詩為中心討論「禪」在經過了詩人創作心靈的轉化

之後對詩歌面貌造成了何等的影響作者認為

禪之於士大夫其主要意義並不在於「成佛」的宗教皈依而在於以「如

夢如幻」的人生觀來解脫靈與肉的苦惱困惑69

64 張方平「儒門淡薄收拾不住皆歸釋氏耳」收入釋志磬《佛祖統記》(揚州江蘇廣陵

古籍刻印社1992)冊五卷四十五頁 1949 65 周裕鍇〈夢幻與真如蘇黃的禪悅傾向與其詩歌意象之關係〉收入《文學遺產》二OO

一年第三期頁 68mdash69 66 氏著〈夢幻與真如蘇黃的禪悅傾向與其詩歌意象之關係〉頁 6974mdash75 67 氏著〈夢幻與真如蘇黃的禪悅傾向與其詩歌意象之關係〉頁 72 68 氏著〈夢幻與真如蘇黃的禪悅傾向與其詩歌意象之關係〉頁 74mdash75 69 氏著《禪與唐宋詩學》(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36)頁 2類似論述亦可參考頁 24

22 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

由於中國人的心理結構偏向「現實務實」對於抽象的「遠離現世」並不真感

興趣因此佛教思想能在中土普遍流傳除了自身理論的適用性得到發揮之外

接受者心理狀態的改變絕對是關鍵就本書研究的唐宋詩人而言信仰佛教的契

機最主要的原因還是來自於人生挫折對心靈造成的創傷而「挫折」中最具代

表性者莫過於「貶謫」一事傳統士人一旦遭受貶謫為了消除心中憤懣使

日子好過一點文人大多轉向佛道二家諸如大乘佛學中的「苦空觀」「人生如

夢」等觀念便是藉助於此熱烈流傳相較於唐代宋人對於禪宗的接受的確

較為普遍若要論其修為三教混融的蘇軾更是其中的佼佼者這從作者三番二

次以東坡作為說明的佐證即可發現關於詩人在「以禪喻詩」方面的表現作者

一路尋繹蘇軾在謫黃之後的心靈變化指出詩人「主要是以禪宗的『一念清淨』

『無心於物』的觀念來淡化客觀環境的困窘」70加上對於《莊子》的活用由

此構成他裨補人生的「忘憂理論」作者對詩人心態的觀照極為細膩也一定程

度地呈現了禪風入蘇詩的緣由和成果不過根據作者所言為了擺脫世間憂愁

而被大量接受的視身如夢視人生如逆旅的思想其本質是以佛教「空觀」作為

底蘊然而「『空門』的解脫是以對自身的省思為途徑的但它不是貴身而

是賤身」71既是「賤身」則與宋代盛行的養生風尚在根源上有所牴觸此中情

形為何而蘇軾個人亦頗積極「愛生」平日也熱衷於調養生息合觀言之似

乎可提供我們對於詩人取捨三教理論的標準之認識有助於蘇軾思想研究的完

至於東坡詩與佛教典故的關係則需參考蕭麗華教授的著作蕭教授在二O

O一年撰寫了〈東坡詩論中的禪喻〉探討下開北宋詩禪融合之風的蘇軾其詩

論中散見的佛禪修養並藉此論述蘇門禪喻在宋代詩禪合轍的重要歷史定位首

先作者將蘇軾對於禪學的接受歸因至故鄉眉山的地緣母親與朋友的浸染

最後才是人生經驗的強化由於蘇軾思想具有三教會通的特色因而詩論具備了

「以禪法論詩」「以夢成詩」「詩禪辯證」和「以禪論詩」四種現象然而上

述四種現象中除了「以夢成詩」其餘三種皆可逕與詩人日常習禪的慣性作聯

結此處暫且按下先討論較為特殊的「以夢成詩」因為禪家的本質在於「動

進的心或它對世間生起不取不捨的妙用」72強調「心」的覺察勢必關聯「心」

對生命的認知進一步牽涉「真假」的問題而「夢」與「覺」正是「假」和「真」

最具代表性的二種動作型態是以作者提到「凡學禪者於夢與覺之間體

70 氏著《禪與唐宋詩學》頁 35 71 氏著《禪與唐宋詩學》頁 28 72 吳汝鈞《游戲三昧禪的實踐與終極關懷》(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932)頁 170

第一章 緒論 23

會尤深」73蘇軾習禪多年對此議題更為嫻熟箇中緣由一方面固然是因為

詩人天生資質敏慧感悟力強再者自然是受到《金剛經》的影響蘇軾博覽

佛家內典對《金剛經》更是深有造詣因此以「夢」轉喻人世時不但有聊觀

夢幻視此身如夢之說同時也延伸出了蘇軾對於「前世」的夢喻之說除此

之外夢中得句紀夢境存夢占之舉更不勝枚舉由此可見詩人輾轉於「夢」

「覺」之間思辯的軌跡對我們瞭解詩人審美詩境人生態度與禪學修為皆有助

益然而作者在文中提到蘇軾好用禪語評賞詩作時也不例外但考察蘇軾所

論唐前暨唐代詩作時卻少用禪語74針對此一特殊現象蕭教授未及解答殊

為可惜而蕭教授有鑑於目前研究多未能深入佛典詳考蘇詩中佛家譬喻與佛教

原典之間的關係是以在〈東坡詩中的般若譬喻〉一文中以「般若譬喻」為焦

點審慎爬梳蘇軾詩禪意象形成之由來並就東坡詩中各項般若譬喻的種類和思

想主題進行舉證和論述清楚地分疏了佛家「六如觀」與「十喻」對蘇軾造成的

影響尤其「夢」「幻」「露」等較為常見的文字意象除了歸納其意象特徵

同時還上溯至佛典源頭細數典故意涵細膩地詮釋了箇中涵義75為本文分析

蘇軾對於生命本質的思考提供了極大的助力

一 「生命觀」主題

歷來涉及「生命觀」的研究不少然而仔細考察可以發現「生命觀」一

詞的議題內容似乎眾說紛云鄭惠玲在其碩論中提到以「生命」為主題的論述

研究理應涵蓋的範圍主要有「對生命意義的期待與發揮」「對人生際遇的順處態

度與方法」二者簡單的說除了生物存在的具體生命之外尚應包含人類獨特

思考觀點之下的思想觀價值觀道德觀和審美觀76然而鄭氏對此缺乏舉例

論證使定義未免流於浮泛空虛而書中分辨「人生觀」與「生命觀」之不同在

於前者偏重「對生命過程的往前看往未來設想」與後者「既重生之喜悅而

對未來建構理想但也適時從既有之限定中逆向先為理想預防」77的內涵不全

相似但從筆者自身對於「生命觀」所下定義之瞭解其內容之豐富似乎涵蓋

了作者的全部所言換言之「生命觀」之於「人生觀」應是一種上位概念鄭

73 蕭麗華〈東坡詩論中的禪喻〉收入《佛學研究中心學報》第六期20017頁 257 74 氏著〈東坡詩論中的禪喻〉頁 267 75 氏著〈東坡詩中的般若譬喻〉「聖傳與詩禪 中國文學與宗教國際學術研討會」20041210頁 5mdash9 76 鄭惠玲《名教自然與士的自覺從《世說新語》看魏晉士人的生命觀》(彰化彰化師範

大學國文系在職專班碩論2003)頁 7 77 氏著《名教自然與士的自覺從《世說新語》看魏晉士人的生命觀》頁 7

24 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

文沒有明言其論述標準對於相關議題的開展實有未盡之處另外定義「生命

觀」的還有杜正勝

生命觀牽涉社會組織人生理念宗教信仰和科學(尤其是醫療)知識諸

多層面的問題西周時期禱請的眉壽和戰國秦漢追求的長生可以作

為此一發展脈絡的為兩個定點觀察其中的變化探索兩周秦漢之人

對生命的認識和追求的方式78

杜教授此說主要扣合了醫療史的角度乃是自上古社會「生命追求」的觀念和行

為推衍而出因此是以人體生理系統理論作為切入點詳述中國古代生命觀在

「時代」或「族群」的因素影響下一步一步從具體(形)走向抽象(氣)的本

質認識79值得注意的是人們以「形」「氣」「精」「神」來解釋生命形體的

內外本質這除了可以看出歷來「生命觀」的階段性態變之餘這套本質認識論

經過不斷的發展促成了中國養生文化的成形對日後的哲學思想醫學與醫

療皆有深遠的影響80杜教授的研究乍看之下與本文涉及的主題似乎並不相關

然而人類對於生命價值的追求最早都可溯源至「長生」的渴望上古的「生

命意識」雖然缺乏文學性的審美內涵換個角度卻是另一個層次且更為根源

的生命追求因此本文雖以宋人生命意識為題但考量到觀念與意識的源遠流

長對於前代前前代甚至古代先民的各種生命面向都應有所瞭解在實際研

究的過程中或許可提供另一個不同的參照面向

另外錢志熙的《唐前生命觀和文學生命主題》一書可說是近年來結合「生

命觀」與「文學主題」研究著作中最具系統者錢教授認為所謂生命觀念

指的是一種「上升到哲學層次的生命思想」包含的部分有二一是生命本體觀

即對生命本身的性質的認識二是生命價值觀即對生命應有價值的把握和判

斷且後者是建立於前者的基礎之上的81本書在呈現此一議題的思考脈絡時

採取「通史」的觀點從最早的先民之生命意識開始一直到唐代為止共分為

神話時代詩經時代先秦諸子時代秦漢時代魏晉時代南北朝時代六大階

段運用「理性生命觀」與「非理性生命觀」這對概念考察各時期生命本體觀的

進展狀況再進一步以文學創作為對象分析生命意識對於詩詞歌賦等文類的滲

透情形

78 參見氏著《從眉壽到長生醫療文化與中國古代生命觀》(台北三民書局20054)頁

158 79 氏著《從眉壽到長生醫療文化與中國古代生命觀》頁 302mdash305 80 氏著《從眉壽到長生醫療文化與中國古代生命觀》頁 305 81 錢志熙《唐前生命觀和文學生命主題》頁 3

第一章 緒論 25

首先神話時代是各種神秘非理性的生命觀念的發生期先民對於生命意

識的推想主要表現在死亡現象的觀察與解釋由於人類「死亡」概念是透過大

量經驗法則(觀察到他人之死進而聯想凡人必死)的累積而形成因此在較

早的階段當中先民對於「死亡現象」的理解內涵始終處於一種變動的狀態一

直到要先秦諸子時期方才開始對死亡作出哲學的論證進而思考其中的意義82

此時先民在意識到死亡現象的不可逆之後選擇非理性生命觀導向更為神祕高

遠的境地藉以迴避現實的衝擊因此我們從目前遺留尚存的神話內容探知

這種「非理性」的發揮造就了靈魂觀念的發展和一系列長生不死的幻想不但構

成了後來一切宗教的觀念基礎同時不死幻想延伸出中國文學主題中重要的「仙

鄉」意識對於賦學與六朝的山水詩歌影響尤其深遠83到了第二階段先秦時

代生命意識有了實質意義的轉折觀其具體呈現可從「文學」與「哲學」二

方面加以著手文學方面主要指的是《詩經》《詩經》在內容上雖然部分留

有上古時期長生幻想與生殖崇拜等非理性意識的元素然而整體看來詩人對

於現實生活的描寫充份展現人類對於死亡已經司空見慣穩固的宗法觀念沖淡

了個人對於死亡的恐懼在某個程度上標誌了非理性生命觀的消退等於是宣告

了世俗理性生命觀的時代已然來臨84而哲學的部分則因思想家對於生命價值

取向的不同而產生儒道二種典型道家認為生命最高的價值在因循自然實踐

自己的生命規律故儘管老子和莊子對於生命的體驗有所不同但他們「全生」

的前提是一致的尤其莊子透過浪漫的文學表現加強了他生死觀念的散佈對後

世文人來說恰好提供了精神上超越死亡的自由典型85相較之下儒家對於生

命價值的掌握主要是從道德本體論的角度來思考的由於早先人們在追求長生

不老時認為人類長壽與否的關鍵來自於上天對於個體「道德實踐」的審判順

此邏輯加以推論「德」與「壽」之間便產生了極為密切的關係直接影響了儒

家認為生命問題乃是道德之源的看法86儒家的另一重要特色在於生命價值的社

會化傾向這使他們發展出社會位階凌駕於個人之上的「大我」優位思想是故

個體的價值只有透過實踐倫理道德等社會價值方為正道綜合上述對於儒道二家

考論以此觀照蘇軾思想實有發厥精要的作用對其人生信條的瞭解極有啟

時至戰國至秦漢時代養生思想正式出現養生的思想根源於人類維護生命

的本能從原始先民與環境的生存奮鬥行為中逐漸隨著生命價值的撅發而往「益

82 氏著《唐前生命觀和文學生命主題》頁 11 83 氏著《唐前生命觀和文學生命主題》頁 14mdash22 84 詳見氏著《唐前生命觀和文學生命主題》第二章 85 氏著《唐前生命觀和文學生命主題》頁 53 86 氏著《唐前生命觀和文學生命主題》頁 57

26 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

生」「養生」的意向發展同時豐富了行為遵守的細則值得注意的是這股風

潮不只帶動了社會各個面向的運作與提升(諸如藥學五行思想等)同時養

生思想和政治思想的會通促成了中國古代民本思想的萌芽其中「養生為治國

之本」的概念更成為戰國至漢代最富特色的思想87中華民族「樂生」的優良傳

統便是幻生自此一背景中的生命自信與樂觀到了漢代宇宙自然的大生命觀成

形皇權的急遽昇高代表了整個時代的主流意識傾向於忽略個體生命價值與內在

需求是以此時「小我」的意識淡薄在文學的表現上呈現了「哀傷時命不合」

和「悲士不遇」二大辭賦生命主題強調了現實與自我的矛盾這是漢代辭賦家

對於屈原生命主題的繼承與發揮只是屈子那種「殉道式」的悲壯意識遭到弱化

在大一統的政治格局之下轉為個體體現生命困境的「時命觀」其中的代表者

是賈誼88值得注意的是作者援引司馬遷在〈報任安書〉中將文章創作視為實

踐生命價值的一種做法89尤其漢代盛行擬騷之作以現代西方理論中的「讀者

反應對話」角度來看似乎大有可說之處對於後來文人(如蘇軾)亦影響重

大是故就此而言欲探索漢代文人或蘇軾的生命觀時理應將屈原視為重要

的文學淵源來詳加考察或許能有所發現另外錢志熙在討論漢末樂府詩時曾

說「漢末文人在表現生命主題上的最大成就還不是對自身生命價值觀的展現

而是在其表現的一切生活境界中都滲透著的生命意識將生活境界升華為生命境

界」90其中最重要的四個主題則為根植於人性與人性之中的愛情友情別情

離思91錢教授此一說法提供了本文在定義「生命」議題時的重要參照同時

他對個別詩人的精彩論述也為筆者在論述詩歌生命情調時作出最好的示範非常

值得參考

除此之外較具代表性的還有陳威伯《盛唐詩人生命觀之研究》此書相對

於錢志熙的「通史」觀照方法將唐人生命觀擷取而出獨立觀之其目的是為

了糾正歷來在歸因唐人多元價值觀之成因的平面化傾向作者認為詩人藉由詩

作呈現的複雜思想和價值取向代表的是個人心境遷變生命歷程作詩情境和

目的的折衷結果因此在研究方法上重點放在傳統儒釋道三家對於詩人思想

心理的影響以及詩人對於傳統思想的研究態度從中推導出盛唐詩人的生命態

度與人生實踐從個人生命史的角度來考量作者運用思想與心理分析的研究取

87 錢志熙《唐前生命觀和文學生命主題》頁 104 88 氏著《唐前生命觀和文學生命主題》頁 120mdash133 89 即「古者富貴而名摩滅」一段強調《周易》《春秋》《離騷》《國語》《孫子兵法》helliphellip等

書皆「大底聖賢發憤之所為作也」「此人皆意有鬱結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來者乃如

左丘無目孫子斷足終不可用退而論書策以舒其憤思垂空文以自見」參見【漢】司馬

遷著【民國】韓兆琦選注《史記選注》(台北里仁書局2000)〈報任安書〉頁 1210 90 氏著《唐前生命觀和文學生命主題》頁 182 91 氏著《唐前生命觀和文學生命主題》頁 182

第一章 緒論 27

徑大致是適當的但受到唐人尺牘數量稀少的因素所限本文在研究材料的揀擇

時只大量援引《全唐詩》缺乏更為廣闊的史觀視野如此一來要達到作者

所言「著重在『行為人』的部分加以研究」92並不容易恐有「失真」

的危機不過本文在歷述中國傳統三教的生命觀時分別就儒家三不朽莊子

與禪宗神仙與淨土養生與享樂仕與隱等觀點進行了清楚的論述雖然在「養

生與享樂」一節中作者解釋古人「生命存養」的思想淵源分別來自於儒家的孝

義全忠佛家的超生了死和道家的全生保真然而在描繪唐代之前各朝的享

樂意識時作者明顯忽略了建安到六朝這幾個「生命情調」極具特色的重要時期

尤其是古詩十九首闕此何以成之畢竟唯有針對前代累積的生命意識有所覺

察一旦進入唐代研究才能分辨其中的承續與轉折在進行詩人的個別研究時

才能更為得心應手

至於內文主體也就是分論盛唐詩人生命觀的部分作者挑選的研究對象有

李白杜甫王維孟浩然岑參與高適其中較符本文需要者有李白杜甫

王維等人志懷高遠的李白由於並未如願在仕途上有所發展所以生命情調的

主旋律環繞著生命無常的慨歎而展開藉助「酒」的情感作用來消除死亡的恐懼93根據作者的闡述李白的悲劇根源在於他沒有尋找到一份值得寄託身心的終

極價值是以他的好酒應是出自於一種察覺「人生虛幻」後卻尋無出路的矛

盾與恐慌雖然企圖自我麻痺仍然無法掩飾其深層的憂傷所以其人生境界無

法超脫相較之下杜甫也面臨生命理想與現實生活的衝突並且在不遇之外

還遭遇病苦與老苦的折磨然而老杜在多重打擊之下為自己尋找到「詩」和

「酒」作為生命的出口一方面充分宣洩不豫的情緒另一方面藉助詩中強烈

現實的關懷傾向詩人將「一己的痛苦昇華為對社會弱勢人們的關懷」94由此

一來「小我」的不幸便在「大我」中獲得了釋放相較於李杜王維屬於另

一種典型的生命觀王維早年仕途得意然他秉賦早慧並未將生命價值寄託在

功名之上反而從幼年失祜的經歷中了悟了「無生」的境界95因此以佛教作為

最後心靈的依歸呈現在文學創作的面向則以「無生」和「隱逸」為摩詰詩的

二大主題王維的仕隱狀態值得注意這是因為「出仕」對他來說並非個人積

極追求的人生目標只是一種獲得經濟的生存方式所以當他陷賊而不死還

歸唐朝時仍能在眾臣輕蔑懷疑的眼光中繼續生存箇中關鍵便在於「身心分離」

的生命態度將為了經濟目的而拘限於官場的「身」與內在恆定價值依託所在

92 陳威伯《盛唐詩人生命觀之研究》(台北文化大學碩論2000)頁 3 93 氏著《盛唐詩人生命觀之研究》頁 63mdash91 94 氏著《盛唐詩人生命觀之研究》頁 120 95 陳威伯「所謂『無生』依照佛教的說法一切的存在皆在的世間生滅變化了悟這種幻有的

生滅變化後的絕對境界就叫無生」參見氏著《盛唐詩人生命觀之研究》頁 126

28 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

的「心」判然二分按作者論述

此乃藉由內在價值的肯定而將外在的物質世界否定藉以消弭現實與理

想之間的對立更進一步來說外在的世界既是「世上皆如夢」那麼需不

需要放棄外在的事物已經無所謂因此仕與隱的衝突亦得由此解決96

由此可知王維選擇亦官亦隱的生活方式一來固然是出自於在理想與經濟現實

間取得折衷的必要二來也緣於詩人不具備儒家「奉儒守官」的用世志意因

為外在世界已被他用經濟條件的眼光加以貶抑了因此相較於東坡雖然同樣

是依違在仕宦與隱退之間也同樣有著「人生如夢」的想法但受到生命底蘊取

向不同的因素影響二者的生命境界自然無法等同視之王維的例子實可作為東

坡研究的借鑑藉以照見古代文人較為消極的生命態度

第三節 研究範圍和方法

一 研究範圍

(一)「生命觀照」的定義

大抵宇宙間的「物」皆可分為「有生物」與「無生物」二種其中最大的

差別即在於「有生物」比「無生物」多了「生命」然而何謂「生命」以字源

學的角度來分析「生」殷代卜辭與西周金文寫作「 」从「 」从「 」

原是模擬草木生發於地之形到了東漢許慎《說文解字》云「生進也象

草木生出土上」97在原始本義之外已逐漸引伸為「事物的發生」成為一切「從

無至有」的泛稱進而衍生「誕生」「孕生」「生育」「出生」「生產」之意

與「生命孕育」的概念密切相關98若以最普遍的觀念來表達「生命」是一種存

在對所有的生物來說不外乎「生存壽命」之謂也99因此生理學觀點又將「生

96 氏著《盛唐詩人生命觀之研究》頁 129 97 【漢】許慎撰【清】段玉裁注【民國】魯實先正補《說文解字注》(台北黎明文化事業

投份有限公司1998 十二刷)頁 274 上 98 以上參考李霞《生死智慧道家生命觀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頁 157 99 台灣中華書局編《辭海》(下冊)(台北台灣中華書局股份有限公司198111 大字修訂本

台廿版)頁 1956據筆者翻閱坊間各家字典辭典多以此說定義「生命」

第一章 緒論 29

命」演繹為「一套具有生長生殖能力的系統」100

主要即著眼於生長變化的特色

相較於其他無生物多了「知覺」的能力作為特徵然而即使同樣具備生長變

化的能力世界上的生物仍有高低層次的分別層次最低的生物如草履蟲依次

為不會思想的植物能思能動的動物等而在所有的物種當中又以人類最為特

出針對人類與其他物種狀況相異的現象德國哲學家恩斯特卡西勒(Ernest

Cassirer1874mdash1945)曾說

(與動物相比)人的功能圈不僅僅在量上有所擴大而且經歷了一個質的變

化在使自己適應於一個環境方面人彷彿已經發現了一種新的方法除

了在一切的動物種屬中都可看到的感受器系統和效應器系統之外在人那

裡還可發現可稱之為符號系統(symbolic system)的第三環節它存在於

這兩個系統之間這個新的獲得物改變了整個的人類生活與其他動物相

比人不僅生活在更為寬廣的實在之中而且可以說他生活在新的實在

的向度中101

按照卡氏的說法世上但凡有生命的物種皆有「感受器系統」(receptor system)

與「效應器系統」(effector system)前者用以接受外部刺激並靠後者對這些刺

激作出反應藉以適應環境爭取生存然而這兩套系統代表的生存能力只停

留在覓飽居安的生物需求層次中無法完全滿足思維發達的人類是以另一種

效用龐雜的「符號系統」應運而生除了用來解釋自然現象之外尚能形成知識

經驗傳承這麼一來非但各種生存竅門與生活經驗得以快速傳播與複製無形

中增加了人類群體生命的保障再者人們攀援抽象複雜的思索能力創造了高

度發展的社會組織在對應於「自然」的生物需求之外開發出另一層次的詮釋

語境「文化」是以一旦「生命」此一語彙進入人類的詮釋系統則「生

命」已不再只是生物學上「單純依靠本能尋找資源以利生存」的「自然生命」

而是必須納入規模更大脈絡更雜的文化系統裡來檢視的「文化生命」具備了

多元繁複的意涵對此我們可參考《中文大辭典》所下的四種定義

一謂生存之壽命猶言性命

100 劉紹寶定義「生命」為一「具有進食代謝排泄呼吸運動生長生殖和反應性等功

能的系統」其中「進食代謝排泄呼吸運動」等能力皆是生物用以維持「生長生殖」

的能力故知「生長生殖」乃「生物」最重要的特徵詳見氏著〈從廣義的生命現象探索外星

生命〉一文摘自網頁httpwwwufoorgtwstudyfk18htm1 101 【德】恩斯特卡西勒(Ernst Cassirer 1874--1945)《人論》(rdquoAn Essay On Manrdquo)(台北

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0)頁 36

30 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

二指人生之內容或其表現

三指某種活動延續之期間(如政治生命)

四指藝術作品的中心思想或情趣即其精采之所在(如有生命的畫)102

以上四種定義除了「轉喻」的修辭例證之外(如第三第四條)主要指向二

個層次一生物學上的生命包含個體存在的時空範圍生存活動屬於較低

階的基礎含義二文化意義的生命由於擁有獨特的「符號系統」人類相較

於其他只會依循本能維生的生物精神活動特別活躍因此人類社會在生存競

爭之餘還發明了政治經濟藝術體育helliphellip等等目的與成效各不相同的領域

或技藝所有的內容集合之後便是所謂的「文化」如此複雜且活躍的心靈

在持續運轉精益求精的情況下自然衍生出對於更高層次存在意義的索求因

此生命的意義與價值開始受到關注和反思進而構成「生命」定義中層次最高

的「文化生命」由此可知「生命」的內涵包含了具體的「生存競賽」與抽象的

「文化追求」舉凡生死意識社會組織人生理念宗教信仰和科學知識helliphellip

等全都涵攝其中駁雜的程度可見一斑

嚴格說來要深入且完整地探討「生命」的內涵由於涵蓋的範圍太廣難

度其實很高若以學門的角度來取徑大致上思考「生命」可從「生物學」與

「人類學」二大觀點切入前者著重生物生存的各個面向屬於基礎的生物層次

分析適用於「存在」當中所有具備生命的對象後者以人類的角度出發探討

的是社會與文化狀態的發展問題屬於較高的精神層次乃心智活動較為活躍的

人類所獨有人類和其他動物比較起來的確擁有更為高段的思維能力所以學

習期特長屬於一種「文化生物」故能運用文化符號以累積各種經驗與知識

持續地創造出許多獨特的文明產物發展精緻文化然而人類終究還是動物的

一種文化發展的程度再高也必須建築在生物生存的基礎之上換言之在進

入一切抽象高明的社會文化層次之前人類都須滿足生物本能的需求西方人

本主義心理學家馬斯洛(Maslow Abraham Harold1908-1970)曾提出著名的

「需求層次理論」認為人類生存時必須面臨五種不同層次的需求挑戰由低至

高分別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群需求受尊重需求自我實現需求

第一層次生理的需求也就是維持生活所需各種物質的需要例如食衣

102 林尹高明主編《中文大辭典》(普及本)(台北中國文化大學出版部199310 九版)(六)

頁 9445筆者檢閱坊間字辭典發覺各家對於「生命」的定義在大體上雖已形成共識但各

有著重之處其中林尹高明教授主編之書陳義既多條列又明較符合本論文討論需要故

援引之

第一章 緒論 31

住行等

第二層次安全的需求希望生活有保障有工作可以維持收支沒有威

脅人身安全的因素等

第三層次被接納的需求即指感情和歸屬上的需求包括社交需求愛

交往和友誼等

第四層次尊嚴的需求需要被尊敬也需要自尊以及地位和名譽的需求

第五層次自我實現的需求儘量的發揮自己的潛能使自己生活有意義

有抱負103

按照馬斯洛的設定人們大致是依循著上述的五個層次的需求來實踐生活的也

就是說在前一層次得到部分滿足後下一層次的需求才開始轉為迫切在這五

層次當中「生理」「安全」乃是維持生命所必須因此只要是活人前二層

次的需求幾乎都已得到滿足然而每個人的條件不同開發出來的心理需求也

不盡相似是以能夠到達的最高需求層次便有差異由此顯示出各不相同的境界

高度我們可以想像的是因為人的層次不同可能擁有的思考角度和高度也跟

著不同因此看待事物時觀照的層面與深度就不可能一樣這麼一來對於生

命中重要目標的設定自然會依照個體不同層次的心理需求表現出彼此間極大

的差異性並在一連串的生活實踐之後呈現出個體獨特的生命意義和價值追

求舉例來說中國古代知識份子可能會將仕宦生死倫常藝術等議題視為

思考目標使其生命成為文化實踐的一種具體形式充滿了文化的況味當中的

價值選擇和生命情調便與一般目不識丁的販夫走卒完全不同顯示了層次分明的

生命觀由此可知對於努力滿足生命中各項需求的人來說生物的生存問題固

然無法避免在這之上還存在更高層次的生活意義即使不是每個人都有思索

生命的自覺思維然而只要心靈活動依然持續人們就會持續受到驅使往更

高的需求層次邁進因此「生物生存」與「生活意義」可說是生命觀的二大柱

石尤其後面一項攸關價值的選擇在說明個體生命意向時更具有代表性

回到本論文「生命觀照」的主題「觀照」(contemplation)一詞來自佛教

指的是「以智慧法眼觀察認識事物實相」104然而何謂「智慧法眼」李英武

103 詳見張春興《現代心理學》(台北台灣東華書局1990mdash1991)頁 233-235馬斯洛有

感於理論的不足晚期特別深化發展「自我實現需求」之層次發現了一系列發展的需要謂之

「存在價值」(being-values)內含有十四種不分優劣的價值特徵完整完善完成正義

活躍豐富單純美善獨特輕鬆樂觀詼諧真實誠懇現實自我滿足請見【美】弗

蘭克G戈布爾著呂明陳紅雯譯《第三思潮馬斯洛心理學》(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

2006)頁 41mdash43 104 袁賓主編《禪宗詞典》(湖北湖北人民出版社1994)頁 235

32 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

指出「法是真理眼是智慧以智慧通達真理即得法眼淨」105換言之「觀

照」是能以了解佛法真理的眼光對事物加以通澈理解即以人之智慧觀看察照事

物之真理106由此推論所謂的「生命觀照」可以界定為「對生命現象或本質的

觀察與認識」且因生命是指會生長變化的個體或存在所以進一步來說「生

命觀照」就是對生命體的生長變化現象或本質的觀察與認識如同前文對於生

命內容的界定生命的存在現象包含了「生物生存」與「存在意義」二大範疇

生物生存從「個人」的角度出發如同馬斯洛的心理需求層次理論所說乃是

一連串層次高低的需求滿足最基本的如生活物資的獲取對周遭環境的認知

人我關係的經營與互動自我安頓與情感歸屬乃至最高階的自我實現要求皆屬

之除此之外由於人類是群居的動物在難以離群索居的前提下從「社會」

的角度「生命」的意涵還包括了國家民族的認同問題對於自我社會定位的認

知與期許社會現象的觀察文明經驗的傳承helliphellip等等由小到大由近至遠

由內而外由具體到抽象「生命觀照」探討的面向雖然廣泛但大致是從個人

在成長歷程中所遭遇的實際內容出發綜合理性認知與感性體悟而得出的一種

「充滿情感的理解」某些秉賦優異的個體在持續的發展之下到了一定的層次

即可到達「人生智慧」的境界象徵了人類文明所能追求的精神極致呈現在文

學的創作之中便構成了文學之所以觸動人心的重要原因因此本論文便是基

於上述理由在蘇軾的生命情境中擷取了對於古代知識份子來說影響最為重

大的幾個主題加以討論期待能夠更加切合「生命」的主題填補宋詩研究和生

命意識史中相關議題的空白

(二)版本說明

蘇軾成名既早在宋代可說是家喻戶曉的文學巨星107死後其詩文雖一度因

黨禍復起而列入禁書然政治禁令擋不住文學感染力的強勢傳播有宋一代各

種蘇詩刊本即有二十種之多108此後儘管各代文風殊異但蘇詩在眾多註家的努

105 李英武注《禪宗三經》(成都巴蜀書社2005)頁 391 106 項楚「觀即『觀照』以智慧觀見事物之理」(見氏著《王梵志詩校注》(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10)下冊頁 790注一)所謂「真理」指的是事物之本質與意義

另可參考袁賓的說法袁賓認為觀照是一種「禪者觀察事物認識真理的智慧眼光」見袁賓

主編《禪宗詞典》頁 121 107 關於蘇軾受歡迎的狀況有許多資料可以佐證比如在他活著的時候詩文不單只在國內廣

為散佈聲名甚至遠播契丹連高麗使者過杭州都還「求市蘇軾之集以歸」(詳見孔凡禮《蘇

軾年譜》上冊卷 16頁 363)《邵氏聞見錄》卷二十更記載了他由海外歸毗陵時坐船中

而「夾運河岸千萬人隨觀之」的盛況(見【宋】邵博《邵氏聞見後錄》(北京中華書局

1997)卷二十頁 160)聲譽之隆可以想見 108 【宋】蘇軾《蘇軾詩集》冊一孔凡禮〈前言〉頁 14

第一章 緒論 33

力之下到了清代已蔚為大觀其中以馮應榴和王文誥的註最為著名按孔凡

禮在《蘇軾詩集前言》中的介紹馮氏是以查慎行《蘇詩補註》為底本「『取

王施查三註』擇精去複『援證群書』『考稽辨訂』」而成《蘇文忠詩合註》

五十卷109而王文誥的《蘇文忠詩編註集成》四十五卷乃是按照蘇軾年譜詳細

繫年而成本論文考量研究時須以詩人生平和詩作二者合併觀照的方式反覆進

行因此在權衡之下採用王文誥版本閱讀期間搭配孔凡禮《蘇軾年譜》(全

三冊)對王註論審未精的錯誤之處加以校正以求翔實

在其他重要的參考文獻部份蘇軾文章本論文採用的是孔凡禮點校北京

中華書局出版的《蘇軾文集》(全六冊)蘇詞則以鄒同慶王宗堂的《蘇軾詞編

年校註》(全三冊)為主其他參考資料版本將於論文注釋中詳細註明此處

就不多加介紹了

二 研究方法

人文學科的研究工作基本上都會牽涉到「研究資料」與「資料分析」二個部

分因此若要討論研究方法首先須對上述二者有所界定在「研究資料」方

面本論文以蘇軾為研究客體自須熟讀東坡所有著作但是東坡並非全然獨

立的生命體從他出生到死亡為止必曾存在一個與之互動的人際網絡在此一

網絡中關係由親至疏包含了親人同儕後輩和互不相識的時人由於他們與

蘇軾同時或許曾經與之接觸彼此深切瞭解或者未曾識面只是風聞行誼

但無論如何這些人相較於後來研究者手中掌握了對於詩人的第一手資料他

們的著作自然值得參考在此筆者先依關係遠近將所謂的「時人」略分為三

(一) 師友親朋如歐陽脩蘇轍黃庭堅秦觀李廌helliphellip等他們與

東坡素來友好關係匪淺閱讀其人之作不但可瞭解蘇軾與重要他人

的情感往來狀況同時可從尺牘中窺知詩人對於事物的各種看法另

外蘇軾繼承歐陽脩之處多矣由此著眼大致可以勾勒出儒生蘇軾思

想之從來

(二) 政敵與競爭對象如王安石或二程安石與二程分別在政策和思想

二方面與東坡互不相容敵對的雙方互有攻詰這一類的文獻最重

109 【宋】蘇軾《蘇軾詩集》冊一孔凡禮〈前言〉頁 16

34 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

要的貢獻是它們提供了一個全然不同的視野使讀者能對詩人的各個

面向(無論好壞優缺)有所了解因為個體在實踐生命時自我的主

觀呈現固然重要但別人給予的評價也是構成生命面貌的重要環節

乃觀照生命時無能或缺的部分正反優缺彼此相照生命才有完

整的輪廓

(三) 無交集的時人這一項主要以東坡不相熟的詩話作者為主如寫作

《春渚紀聞》的何薳《春渚紀聞》向來以記載蘇軾軼事聞名作者何

薳雖傾慕蘇軾但二人來往並不密切經由片段軼事的描述這一類的

文獻如同鏡子般反映了蘇軾行走江湖的真實身影不但說明了東坡是以

何種形象為北宋時人所喜愛與接受同時也讓我們更加了解當時的社

會形態對詩人形象的重建極有幫助可補充官修史書之不足

以上三種若以形象化的語言來表達第一類有如沐浴在陽光之下的詩人著重

其本質與正面形象第二類反之可視作背光的暗影二者並存則形象方趨於

具體而第三類則有如背景非但可為詩人形象添加色彩同時亦為讀者提供了

深入理解的語境再者有關後人文獻的方面由於蘇軾藝術成就(含文學書

晝審美helliphellip等方面)十分傑出成為宋代以後文人評論的重要對象相關文獻

極多對研究亦多所助益有鑑於此四川大學中文系唐宋文學研究室將散見各

處的篇牘文章集結為《蘇軾資料彙編》五冊給予後來研究者極大方便研讀這

類文獻主要可透過歷時性的觀點瞭解各個時期的蘇軾接受史比對評論者本身

的學識背景對於蘇軾形象研究頗有正面的幫助況且古人讀書既博且熟常

在隻字片語中透露許多獨到意見相當值得參考

為了掌握時代背景史書思想著作亦在參考之列如對北宋政治時局記載

甚詳的《宋史》《宋史紀事本末》《續資治通鑑長編》等書尤須參考閱讀這

些書目除了有利於還原當時的官場氣氛同時考量到蘇軾本身「學者官僚

文人」三合一的身份取向歷史情境的純熟掌握將有助於我們對詩人行為動機的

判讀110另一方面「資料分析」牽涉到的是詮釋觀點問題由於本研究以「生

命觀照」作為蘇詩的切入點問題本質在於人生哲學的探討因此在正式論述

詩人觀點之前理應考慮中國儒釋道三家的思想這是因為傳統三教的思想

核心皆以生命哲學為底蘊對中國士人的生命哲學向來具有深遠的影響對「三

110 當然除了正史之外當代的史學著作也在參考之列如以「士」階層為論述核心的余英時

《士與中國文化》《朱熹的歷史世界》關注黨爭的沈松勤《北宋文人與黨爭》蕭慶偉《北宋新

舊黨爭與文學》介紹當代宗教概況者如潘桂明《中國居士佛教史》謝路軍《中國道教源流》

或者針對時代思潮進行全面性理解的史學研究像葛兆光《中國思想史》等皆屬之

第一章 緒論 35

教融合」的東坡更是如此故本文除了瞭解中國傳統三教的人生哲學內容外尚

須分析這些哲學思想對詩人所產生的影響至於「資料分析」的部分本論文將

視論述的需要來決定採用何種理論方法加以分析譬如以心理學的角度來看

蘇軾的生命觀照實與其生命歷程息息相關具有階段性成長的特徵正好可以引

用皮亞傑(Jean Piaget1896-1980)的「認知發展論」(cognitive-developmental

theory)作為分析模式尤其皮氏學說中的「適應」(adaptation)的觀點正好能

夠提供我們洞見詩人處逆時的適應行為及心理狀態因此成為本文重要的參照理

論詳細論述請見各章節內文撰述

以下為本文各章章節大要

第一章緒論此章說明以「論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為題的研究動機目

的取材範圍和研究方法首先詳述研究動機強調在「言志」的抒情傳統之下

選取人生際遇特殊的蘇軾作為「生命觀照」的研究對象有其意義再就前人相關

研究成果作一介紹和檢討預先確立本文的立論基礎和研究價值進而說明本研

究所欲採取的研究方法最後參考文獻資料對「生命」「生命觀照」等詞作出

定義以利開展後文

第二章論述蘇軾詩中的仕宦及隱退情結本章探討蘇軾人生最重要的仕宦

主題想解決的問題有三一蘇軾早懷隱逸之志為何執意追求仕進二進

入官場之後既已發現「理想」與「現實」之間巨大的落差因何想退能退卻

始終未退三蘇軾長年徘徊於仕隱之間對他的人生造成了何種影響至於

為何要討論這三個問題呢首先蘇軾個性向來不拘小節生長環境又與佛道二

家淵源甚深然從東坡年少時以「范滂」自期的表現看來他選擇依循儒家「用

世」志意心中應有極為深刻的理想存焉而這個根深蒂固的價值觀或許正是

日後當他匍匐於仕宦道上無論處境如何慘澹仍然堅持不退的重要依據而他

長年處於貶謫的境況更為其「生命觀照」帶來了重要的轉變契機與後續效應

在某一程度上決定了晚年蘇軾人生境界達至超曠的可能因此本章擬先分擘蘇

軾的仕宦歷程將其一生按照「順境」「逆境」劃為二類以為梗概第一節聚

焦順境的政治實踐除了梳理蘇軾在不同時期的仕宦追求外也要進一步瞭解這

個價值觀是否恆久不變第二節從「順」的對立面立論以烏臺詩案為起點探

索逆境時期蘇軾的心理狀態和人生追求筆者關心的是「隱」之所以只是「誘

惑」而非「實踐」的原因藉著蘇軾在深諳仕宦乃「違己交病」的情況下依然

執意入仕的矛盾情結由此帶出第三節對於貶謫收穫的探討說明能夠「瞭解事

件後果並安於現實」的東坡最後得以走向「超曠」的關鍵因素

第三章論蘇軾詩中的仕宦典型有別於上一章「背景式」的陳述方式本

36 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

章欲以白居易馬少游及陶淵明三個蘇詩典型作為不同階段仕宦觀照的代表「仕

隱情結」既為蘇軾一生憂患所繫隨著現實越趨緊迫內在的矛盾衝突越是激烈

在此之中東坡的仕宦觀照不但會反映在特定的詩文主題創作上同時也呈現

在史傳典型的接受之上要之本文仍以第二章仕宦「順逆」分期為架構以

白居易作為順境代表藉以了解蘇軾的白氏接受實是環繞著「中隱」的出處進

退為核心其次東漢馬少游作為「知足不辱」的求宦代表象徵了蘇軾在現實

與理想的永恆矛盾中一次又一次的自我反省最終構成了一種嶄新的仕宦觀

其本質無異於白氏「中隱」哲學的實踐最後本文以蘇軾晚年最喜愛的陶淵明

作為逆境謫居的師法典型陶氏迴護真我其價值觀不同流俗造就了他拒絕向

現實低頭的個性化行為再者除了「固窮」之外陶淵明不離人居的隱逸方式

亦為蘇軾示範了一個特殊的隱逸觀綜合三者本章在第四節企圖歸納出一個蘇

軾的理想性格彼此對照使我們能夠更精準地掌握蘇軾的仕宦觀照

第四章探討蘇軾詩中對於生命本質的思考與認知前述幾章主要以具體的

生活情境為討論對象然而就「生命觀照」來說「生命的本質為何」才是最

核心的認知目標其中又以「生死觀」最為首要因此本章擬由「生死觀」與

「詩人對於人生本質的思索問題」二大部分構成在「生死觀」的部分由於人

類在極早就已認知到生命現象的特殊性因此本節首先針對漢魏以來各朝代

詩人對於生死現象的觀察理解進行分析按理而言不同的時代心靈對於死亡事

件的思考不會一致從詩文的分析可知漢魏至北宋的死亡觀概況一來可作為論

述主題的背景知識再者身處北宋的蘇軾生命觀與前代所想必定有所因襲採

取歷時性考察有助於理解蘇軾詩中「死亡觀」的深層思維另外「生」與「死」

都可視作一種「時間狀態」的思考蘇軾深受佛家影響故本節欲闢「轉世概念」

一區由宋代盛行文人轉世故事的現象結合詩人的死亡觀加以探討或許有助

於釐清作者最終「文化人格」形成的原因

瞭解蘇軾詩中死亡思考的呈現概況之後緊接著要關注的便是詩人的反應

個體關注生命現象自然會對死亡事件有所思考究竟蘇軾在面對往而不返的「死

亡」本質時心中有何想法由於「死」與「老」二者概念間有極強的聯想關係

因此最常伴隨「畏死」心態的即是「嘆老」的生命焦慮對此蘇軾乃至宋

人在其詩文中頗有陳述而自古以來對抗死亡的因應方法除了假想的「游仙」

之外便是「養生」與「醫藥」觀念的發達取徑於此應可看出詩人對於「死

亡事件」的認知與反應

第五章探討蘇軾詩中對生命意義的終極探索本章銜接上一章對於人生本

質的認知問題主要探討的問題有一蘇軾對於人生價值的思考問題他選擇

了什麼作為自己生命的最終價值二蘇軾的終極追求為何所謂「終極探索」

第一章 緒論 37

本質上是一種「價值選擇」的問題在理解了蘇軾對於生命本體的思考內容之後

緊接著我們便可以問既然知道了「人生是什麼」那麼蘇軾認為什麼才是他

人生的終極追求呢換言之在短暫虛幻的人生中究竟存不存在一個永恆的「不

朽」由於個體對生命價值的認知是以自我認識為基礎本章第一節首先嘗試釐

清蘇軾文化性格的形成與內容藉心理學中自我認知程序(「我想做什麼」rarr「我

能當什麼」rarr「我是什麼」)先就蘇軾自述的部分試探緊接著以蘇軾對自我的

加工為論題透過幾個突出的人生觀來考察蘇軾建構自我時重要的人生價值選

擇在此之後才進入終極追求的部分筆者認為身處中國有名的書寫年代

蘇軾既有天賦又有環境書寫因而成為他極力發展的事業要項之一具有自我

實現的內涵再者書寫可洗滌淨化人心也有轉移的作用因此常被貶謫文

士拿來充作生活智慧積極投入加上文學久傳之後文名可視為另一種生命形

式的延續是以蘇軾寄寓生命於文學之中實是極為必然之事

第六章結論本章擬總結前面五章為了更加扣合題意故以「生命意識

史」的角度歸結出蘇詩中「生命觀照」的重點與特色並在此基礎之上進一

步借用西方人本心理學家馬斯洛的「需求層次論」來分析蘇軾晚年的精神境界

提供有別於傳統「特質描述」之法的另種途徑使人更能掌握東坡精神的實質內

38 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

Page 11: 第一章 - nccur.lib.nccu.edu.twnccur.lib.nccu.edu.tw/bitstream/140.119/35604/5/51001105.pdf · 平、作品賞析和文學趨向為考察的主體,對於操縱文字的「心靈」缺乏自覺的省

第一章 緒論 11

多數學者致力於延續過去十年對於蘇軾各期文學的研究工作但後出轉精「單

點深入」的研究方法逐漸取代泛論成為最普遍的審題趨向由淺入深集點成

線蘇學學者的努力除了表現在詩學詞學美學體系的建構上還包含了學術

社群的概念萌芽與推廣在中國大陸情勢驟轉的當下西方學界也正蘊釀著「全

球化」時代的到來這是由於工業革命之後機械使用的情況日益普及化與精緻

化人們旅行或運輸的速度加快造成異地知識技術間交流效率的提高資訊

跟隨人們移動的腳步開始流動使全球的知識形成一種非單向的動態連線關係

進而構成了社會歷史政治經濟文化科技等系統整合發展的局面亦即

今日跨領域或文化研究的濫觴「全球化」思潮的擴張宣告了人類文化即將告別

地域互隔的年代激發人們對於生活另一種全然不同的思考其中的一個比較顯

著的影響即是「導致許多新的構成性的具有巨大潛力的社會組織或各種新

的社會群體」35他們(如各種研究和大學群體)通常熱衷於某項議題或理念

藉助網路互相影響展開有別於傳統的研究形式在這個變數充斥的時期研究

視域和研究社群自然也發展出相應於時代的特徵最具代表的即是「蘇軾研究學

會」的出現

一九八O年「中國蘇軾研究學會」成立於四川眉山的三蘇祠自此終結了

過往「以王安石變法的角度為出發」的研究慣法此學會以「蘇軾」為討論核心

每一至二年輪流在中國各地舉行研討會36論文內容包羅萬象翻開過去十餘次

研討會後出版的論文集裡面內容涵蓋面之廣幾乎遍及蘇學的各個層面成效

驚人由於響應者眾蘇軾研究學會在廿餘年的苦心經營下創造了高度的研究

效益曾棗莊教授在評論蘇軾研究學會的貢獻時說道

蘇軾研究學會不僅推動了國內專家學者和「蘇學」受(案錯字當作「愛」)

好者對蘇軾的全面研究同時推動了對蘇洵蘇轍及蘇門四學士的研究

學會還聯繫了日本韓國美國及香港臺灣澳門地區的學者進行了

廣泛的學術交流使蘇軾的研究走出國門使外國人更加了解世界文化名

人蘇軾37

的確若以「蘇軾研究學會」成立的一九八O為分界後來的「全面復興」或

35 J希利斯米勒著郭英劍等譯《重申解構主義ldquo全球化rdquo對文學研究的影響》(北京中

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頁 289mdash300 36 除了眉山之外曾舉行的地點有湖北黃州廣東惠州河南平頂山浙江杭州陜西鳳翔山

東煙臺海南儋州山東諸城江蘇徐州河北欒城helliphellip等地幾乎都是東坡當時行腳之處選

擇這些地點舉辦蘇軾研討會情味與意義兼具 37 曾棗莊等著《蘇軾研究史》頁 453

12 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

許是過去數十年所不能想像的在這個意義上我們可以說「蘇軾研究學會」

提供了海內外所有對東坡感興趣的學者一個研究平台加快了彼此意見交流的速

度而定期的集會和出版更是蘇軾研究衝高數量的重要關鍵另外從學者的

角度來看學會的運作可使他們熟悉彼此對於鞏固學術社群的向心力也有幫

助無形之中一個「蘇學」的「認同圈」於焉形成蘇軾研究開始邁入「組織

化」「系統化」的階段是以饒學剛等人稱之為「真正發展到學術化階段」之時38

新型的研究型態尚不止於此除了上述的學術社群廿世紀最後二十年的漢

學界還面臨了來自西方文論的衝擊和挑戰臺灣方面此時正值眾多留外學人歸

國之際在他們的倡導下西方文論的運用成為未來二十年學壇研究的重要方

法相形之下中國大陸雖然沒有大量的返國學者加以助陣但時勢所趨學術

研究也開始普遍採行來自西方的論文範式產生了一批選題論證都十分新穎的

著作論文另一方面新式研究法對舊有命題也造成強大的影響昔日「骨架已

具」的舊題材被放在多學科交叉的綜合視野中重新詮釋企圖呈現更為立體飽滿

的文化形態為蘇學研究填上血肉視域融合的刺激對學者來說無異於打開研

究的另一扇窗運用經此產生的研究動能來檢視重要的既成題材多能翻轉新

意再者對於許多尚未說清的問題來說現當代的研究方法提供了「知人論世」

以外的另一種切入角尤其當文論與問題的邏輯理路相同時可能就此成為開啟

寶庫的鑰匙研究主軸既已奠定這波「舊瓶裝新酒」的研究熱潮很快地在個人

際遇文學美學思想helliphellip等子領域累積出相當的成果短期內就創造了蘇學

九百年來罕見的盛況

其中與本文關係最為密切的主題乃是生平研究和詩學研究前者的部分

大陸學者孔凡禮的《蘇軾年譜》(全三冊)當仁不讓此書之緣起主要肇因於

孔教授對於清人王文誥《蘇文忠公詩編註集成總案》援引資料未及全面的感嘆

雖說王氏以個人所藏從事著述要籍疏漏在所難免但因「時至今日其書已不

能盡饜人之意」39於是作者在點校《蘇軾詩集》《蘇軾文集》的第二年參考

總集別集類書史書筆記詩話方志金石碑帖中有關蘇軾之紀述撰

寫年譜窮九年之力大功方成《蘇軾年譜》既以補罅前作切合時用為出發

點自然不以單純的資料補充為滿足除了作為底本的王文誥《總案》之外作

者集合了《宋史》《續資治通鑑長編》《續資治通鑑長編拾補》《太平治迹統類》

《宋大詔令集》《宋會要輯稿》《東都事略》等書加上六百多種古代圖籍力

38 參見氏著〈二十世紀蘇軾文學研究述略〉收入中國人民大學中文系《中國蘇軾研究》第一

輯頁 532 39 孔凡禮《蘇軾年譜》(北京中華書局2005)上冊〈自序〉頁 2

第一章 緒論 13

求貼近北宋史實因此作者在行文時不但詳細交待人事時地物之來龍

去脈將目前所有可見的相關資料摘文節錄以供稽核同時幾乎所有的蘇軾

作品都得到了繫年對於許多舊注編年的謬誤也加以糾正此外孔教授還考證

出前人認為無可考的蘇軾交游展現了極為細膩的考證工夫和謹慎的研究態度

這一點從他在運用現當代的論文成果時不忘隨篇附註的習慣亦可看出曾棗莊教

授對此書評價極高言其具備「資料詳實言必有據」「詳而不繁」「考證精核」

三大特點是繼王文誥之後最詳實的蘇軾年譜40作者的用心經營使此百萬鉅

著在當代年譜學研究中異軍突起成為蘇軾生平研究的重要里程碑對後來有志

於蘇學的研究者來說貢獻尤大

卷帙浩繁的《蘇軾年譜》走的是傳統研究的路徑除此之外生平研究還延

伸出了許多分支如前所述全球化浪潮的襲捲造成合科研究之興盛尤其注重

文化意涵的發想八O年代之後「文化研究」當道主要特色一是研究古代文

學時「由單純的價值判斷而轉向文學事實的清理」即文學研究對於「客觀歷史」

的回歸二是重視「歷史文化」的綜合視角企圖以時代的總合「精神狀態」

作為個體或群體研究的參考前提總而言之此一轉型期的重要特徵在於「文化

意識」的覺醒41生平研究受此灌注詮釋內容因而產生了某一程度的微調

即對蘇軾「文化性格」的勾勒與詮釋過往的東坡傳記在描繪詩人時大多著重

「寵辱不驚」形象的呈現藉此推論「曠達」的人生觀按照我們對於蘇軾的理

解這類評語的確切中了詩人安順處逆的精神然而會被選來作為佐證的史料

永遠是經典的那幾則當傳記一再推陳出新事主的形象很難不流於「性格扁平

化片面化」距離「真人」的標準越來越遠筆者認為此類困境的產生主

要是起因於研究者過度專注於傳記主角的「生平本身」未對其生命情境進行全

面性的考量任何事件的發生都有其獨特(且複雜)的語境但因歷史只能呈現

片面的記載後人在解讀時如果不能進行多線評估多方設想很容易就忽略

掉最大特徵之外的其他細節甚至可能將個人從整體的時代氣氛中拔起使研究

主體變得獨立且封閉按照我們對於人類生命型態的理解群居動物本身和集體

的生活型態之間二者理應密不可分因此在進行生平研究時將個體置於較

大的文化脈絡中加以考察應是較好的選擇何況本文關注的蘇軾身為北宋大

家從他擁有的各項條件看來比起一般的研究對象似乎更適合此一方式林融

嬋認為

40 曾棗莊等著《蘇軾研究史》頁 447 41 本段出自傅璇琮為東方出版社「日晷文庫」所作的〈總序〉參見錢志熙《唐前生命觀和文學

生命主題》〈總序〉頁 1mdash3

14 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

文化與個人既然是一種相互創發相扶前進(也有可能是後退)的狀態

而人的存在又是一種必然的「在世存在」那麼個人的得失榮辱則必然的

與文化相關這裡的相關所包含的不僅僅是文化對個人的啟發還有個

人在「詮釋」過後對文化的貢獻helliphellip42

林氏之說突顯了「文化造就個人個人影響文化」的雙向迴旋關係普通人如

此擁有卓越成就的時代名人更是如此蘇軾以文名世活躍於古代文人所能參

與的各種領域他既無法超脫於所屬時代其思想文學自然受到「宋代文化」的

沾潤另一方面詩人在文學藝術各方面的獨到造詣向來又被視作「宋型文化」

的典型這也就是說蘇軾對「宋調」面貌之成形有舉足輕重的影響力一來一

往「個人與文化的雙向迴旋關係」因而形成除此之外從實際的生活經驗看

來人的性格是極為複雜的不但會因應各種生活經驗而產生變動同時也容

易受到外在因素的挑撥出現他人感覺不可理喻的行為古人嘗說識人時要「聽

其言觀其行」正是企圖經由個人與社會互動關係的考察探知其性格基調

換言之性格便是個人身處「文化環境」中「在世存在」的因應態度所以綜

上所述研究者倘若想要呈現一個「真蘇軾」便不可不將詩人置於文化的脈絡

裡加以檢視從而藉助史學社會學政治學甚至經濟學等學科的綜合考察

以期獲致一種較好的理解

這波「文化性格」浪潮引起的迴響十分熱烈各方關注的焦點大多集中在

詩人固有形象的反思企圖重新賦予更為精緻的說解對於蘇軾性格的解釋最

普遍的研究型態是以「時間」為主軸仔細梳理歲月推移過程中詩人心境的各種

起伏與轉變六十六歲去世的蘇軾從他二十二歲出蜀應試寫下第一篇〈刑賞

忠厚之至論〉開始創作生涯長達四十四年在這麼大的時間跨度中寫作出來的

豐富成果自然伴隨著詩人多彩多姿的出處經歷呈現了階段性的差異其間所反

映出來的思考轍痕正是蘇軾人生思想變動的軌跡關於這個部分歷來的分析

研究無論是從整體仕宦經歷來加以把握的宏觀角度還是擷取八大創作分期43中

任何一處關鍵來詳加論析的微觀闡述似乎總是無法周延而清楚的歸納出始終處

42 見氏著《蘇軾超曠情懷與文化關係研究》(嘉義南華大學文學研究所2004)頁 2mdash3 43 蘇軾的創作階段清人王文誥在《蘇文忠公詩編注集成識餘》中將其分為八期分別為《南

行集》和簽判鳳翔熙寧還朝倅杭守密入徐湖謫黃元祐召還謫惠渡海(【宋】蘇軾

著【清】王文誥注《蘇文忠公詩編注集成》(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67)冊六頁 3708mdash3709)

而近人江惜美分之為六初歷仕宦的奔放期烏臺詩之諷諭期黃州貶謫之沈潛期元祐回朝之

凝定期復貶惠州之圓融期遠謫海南之精深期(請見江惜美《蘇軾詩分期代表作研究》(台

北華正書局1996))至於王水照則以二次「在朝外任貶居」的迴返過程來概括

請見氏著《蘇軾論稿》(台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1994)〈蘇軾創作的發展階段〉〈蘇軾的

人生思考和文化性格〉二文)創作分期的方式會影響分析策略故學者們多視研究重點因革之

實則大同小異讀者可自行參照

第一章 緒論 15

於變動中的蘇軾人生境界針對此問王水照教授在〈蘇軾的人生思考和文化性

格〉一文中提出了較具代表性的看法

王教授認為蘇軾面臨中國文人生命中兩大課題「出處」與「死生」的

衝擊一生仕途困挫幾瀕死境卻能安之若素主要的原因在於三教融合的思想

背景在此作者提出蘇軾人生道路的二條基線一則受到傳統儒家思維的影響

充滿了自進進人的淑世精神而「立德立功立言」的三不朽古訓更讓蘇軾

早年的社會責任感與歷史使命感得到強化成為畢生行事的基調基線之二乃

是互補於儒家出仕觀的佛道思考多在其身陷逆境時發生作用看得出來作

者推論蘇軾的文化人格將其源頭歸因於「多元傳統文化」因素彼此間勢力的消

長與融合這個部分由於學者們的研究都是從第一手資料歸納而出多年來已

成定論然而雖說方向已定但因蘇軾思想涵蓋面之廣之雜要清楚描繪其性

格的多樣性實屬不易就此王教授嘗試以「狂」「曠」「諧」「適」四個方面

來概括之所謂「狂」者主要是出自詩人天性才情的傲氣展現出來就有了

傲世忤世抗世的成分這一點在「烏臺詩案」發生前發揮得最為清楚然而

隨著朝中行走日增年輕蘇軾對於自己的「狂直」其實不無反省的意味其中摻

雜了幾許畏世與厭世的心情不斷依違於張揚與內省二端東坡在「詩案」的洗

禮之後對「性狂」的追求逐漸轉向「一種深思了悟基礎上的任真」44換言之

是一種對內心「真我」的價值選擇而這個選擇的形成與詩人性格中「曠」極

為相關所謂的「曠」主要是對是非榮辱得失的超越與外鑠的「狂」遙

遙相對對於東坡來說或許「曠」是他天生性格的質素雖然存在卻未必發

揮然而在一連串極為痛苦的貶謫經歷之後「曠」的因子催化了蘇軾文化人格

的成熟度使之具備「九死南荒吾不恨」的磊落胸襟至於「諧」一般都認為

「諧」是蘇軾人格中最突出的特色之一在他人生思想的意義上有淡化苦難意

識化解悲傷的功用乃是一種自我調節機制45在此作者提出東坡的「諧」

具備了「對抗挫折迎戰命運」和「體現真我自為優越」二大意義其中所論

似乎正可概括為「性諧」與「文諧」二個面向從內在情性與外在行徑(包含「言」

與「文」)的相互作用清楚地刻劃出蘇軾性格的俏皮之處最後王教授以「適」

作為蘇軾人生思考和性格樞鈕的落腳點詩人能夠不囿於外在環境的不如意在

尋常日用中發現愉悅與美始終堅持「閑適」的追求使其現實人生由此化作藝

術人生充滿了審美情趣的意境

王教授此文從性格系統著手將審美意味濃厚的「人生境界」解讀為「個人

44 王水照〈蘇軾的人生思考和文化性格〉中國人民大學中文系《中國蘇軾研究》(第一輯)(北

京學苑出版社20047)頁 15 45 王水照〈蘇軾的人生思考和文化性格〉頁 17

16 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

獨特秉性」對於生命中衝突情節之因應與調節的產物相較於一般單論東坡性格

中某些特點之篇章可謂自成一家可惜的是受到篇幅所限此文在許多相關

的論題上僅僅點到為止如文中論述佛道二家對於蘇軾人生思考的影響時舉

詩集中反覆吟詠的「吾生如寄耳」和「人生如夢」二句為例藉以印證詩人那股

揮之不去的「人生空漠之感」就文章所言「吾生如寄」「人生如夢」體現了蘇

軾對於人生無常性的感受一來應是漢末古詩十九首以降「人生忽如寄」意識的

繼承與發揮二來蘇詩感歎命如蜉蝣卻能跳脫消極的聲調表現出「悲哀的

揚棄」由此構成宋調的基準另外「人生如夢」一句雖突顯了對於人生「虛幻

性」的感受但詩人卻將自己對前途的信念和追求寄寓其中展現出個體強烈的

主觀意志也表達了他對自身「真實存在」的肯定46筆者認為王教授所言固

然無誤以此釋蘇也得到了相當的效果然而倘若我們回到蘇軾三教融合的思

維模式那麼寫於四十二歲到六十六歲這段期間的「人生如夢」和「吾生如寄」

便不可單純將之視為文學史上抒情主題的分支而應進一步考慮到佛教典故的影

響因為此時詩人已處於中晚年階段多次的遠謫貶居提供他嫻熟佛經內典的

機會長期浸染之下他對佛教義理的掌握早已超越單純的字義解讀而是上

升到一種透過日常生活的實踐而獲致的心領神會之層次這些內化的佛經材料一

旦受到適當條件的召喚自然就在作品當中顯露出來47是故看似尋常的「人

生如夢」和「吾生如寄」除了具有文字審美及文學抒情的意義之外為求釋義

周全尚須遠溯佛家「如夢觀」等理論範疇方能闡明詩人原旨而這恰好也是

本「生命觀照」研究所應探討的重要內容因此將在後續篇章詳論之

值得注意的是在目前學界對「文化性格」的討論課題中以「曠達」的內

涵與反思最受矚目除了上述王教授的說法之外對此進行專題研究的還有林融

嬋在其二OO四年的碩論《蘇軾超曠情懷與文化關係研究》中林融嬋以宋代

理學為觀照面利用二程與東坡生命格局之異反向證成蘇軾「超曠」生命情調

之所由來乍看之下林氏雖以東坡文化性格中的「超曠情懷」作為主題理應

隸屬蘇軾生平研究的一支然而作者走的是思想研究梳理東坡文化性格時

是將之置於「思想家」的脈絡當中與一般生平傳記慣用「文學家」的思維模式

並不相同可說是本書較為特別之處另外作者捨棄常見的「曠達」特意拈

出「超曠」一詞在解釋蘇軾生命型態的轉變時頗富效用以釋義的角度「曠

達」和「超曠」同指蘇軾的基本生命型態但嚴格說來二者的意涵仍有不同

這是因為在一般的情況下「超曠」二字合用其意主要落在「曠」字換言

46 王水照〈蘇軾的人生思考和文化性格〉頁 6mdash11 47 蕭麗華即認為北宋詩禪融合的痕跡應以蘇軾為觀察的起點詳見氏著〈東坡詩論中的禪喻〉

《佛學研究中心學報》第六期20015頁 246

第一章 緒論 17

之「超」被當成了「曠」的內容但是若從字源學的角度切入則「超」的

本義為「跳」48意指「從自身事物現象越離」而「曠」字本義為「明」49顯

示的是對事物明瞭朗照的狀態引申而有「闊大」之意指的是「自事物現象

中解放」二者相較後者當立於實體界方能有較好解釋而前者則同時兼具形

上與形下雙重特質50由此一來二者的關係便超乎原本的理解增加了另一種

配對之後的可能性

(「超」字)就形下面來說它是「曠」的內容「曠」因具備著「超」的

條件因此能達到面對有限性時的曠達而從形上面來說「超」重歸於

超越界指向本身因此而能指出向上之一路引領「曠」成為「曠」helliphellip51

在此所謂「形上」與「形下」指的即是「超越界」與「經驗界」二大異質界

域「超越」介於其間正好以其「形上」「形下」兼具的雙重特質連結彼此

為「生命進昇」提供機會52由此觀照蘇軾性格可知「超曠」一語突出了東坡

文化人格在各個階段轉換過程中的動態行為讓我們得以進一步思索詩人「生命

進昇」的主要「助力」為何承其觀點林氏在分析〈和子由澠池懷舊〉時指出

蘇軾對於人生感悟的雙重意義在於一將人生看作一種流程在人生無常的無

奈中其實隱藏著一股不需溺於當下的提升意涵二他亦同時表達了對人生存

意義的肯定因為唯有在每一當下認真付出亦不過分執著的生命才能對人

生之流的慨嘆不失於粗淺浮泛53作者以此二點「人生觀想」作為蘇軾「超曠情

懷」的二大維面點出詩人「曠達」的原因在於「承認苦難而又超越苦難」的心

態54給予本研究相當大的啟示

無論是從中國古代文人「學而優則仕」的職業選擇角度或是從政治經驗影

響蘇軾個人的層面來看東坡的仕宦心態實是討論其人格或文學時無從迴避的重

要主題其中又以「仕隱情結」最具代表性關於蘇軾鮮明的「仕隱衝突」心態

很早就有學者提出來論點多集中在「烏臺詩案」後的心路歷程然而檢覈蘇

48 《說文解字》「超跳也」參見【東漢】許慎著【清】段玉裁注【民國】魯實先正補《說

文解字注》(台北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8 十二刷)頁 64 49 《說文解字》「曠明也」參閱【東漢】許慎著【清】段玉裁注【民國】魯實先正補《說

文解字注》頁 306 50 以上改寫自林融嬋《蘇軾超曠情懷與文化關係之研究》(嘉義南華大學文學研究所2004)頁 8 51 林融嬋《蘇軾超曠情懷與文化關係之研究》頁 8mdash9 52 詳細論述請見林融嬋《蘇軾超曠情懷與文化關係之研究》頁 10 53 林融嬋《蘇軾超曠情懷與文化關係之研究》頁 35mdash36 54 林融嬋《蘇軾超曠情懷與文化關係之研究》頁 36

18 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

軾詩文可以發現此說並不確切其「仕隱衝突」的發端至早應可推至未仕之

前並且此一情結隨著個人仕宦經驗的轉折有所不同貫穿終生近年來對此進

行專題研究之代表者當推王秀珊碩論《論東坡詞中的仕隱情懷》此書討論東

坡詞的仕隱情懷主要是以「故鄉意義」的層次變化詞中所運用的典故類型

以及「豪」與「放」的風格內涵作為切入點論述詩人仕隱情懷的內容與「放曠」

詞風的形成55「仕隱情結」向來是中國古代傳統文人的共有心態而東坡畢生掙

扎於「道仕」與「身隱」的兩難情緒之不安在「言情」的蘇詞中頗有表現

最具體的例證即是「故鄉」符碼的反覆使用對此作者引用重覆出現的「功成

名遂還鄉」56說明「歸鄉」乃是蘇軾的仕宦理想並將「故鄉」的意義按照其

人生的進程區分為三個層次

(一)出生成長的原鄉蜀人向來戀鄉不仕詩人出身於斯其鄉關之思自

是濃厚然而受到「衣錦榮歸」的傳統出仕觀念影響加上詩人年華

尚在對於功名仍有期待故「仕」的追求高於「隱」的想望「歸

與隱的指向同一」乃是期待榮歸原鄉的第一層次主要時期為「杭

密徐湖時期」

(二)歸隱的異鄉「烏臺」案後仕途轉為不順在此之中詩人效命地

方在山水之勝與朋友之情的助益下思歸不得的煩悶情結逐漸被「直

把他鄉作故鄉」的想法所取代「故鄉」意義的轉移展現了蘇軾在「自

我」與「現實」中取得平衡的努力與成就促使詩人一方面轉向山水

的慰藉一方面向內尋求「心安之境」此一時期發端於通判杭州之

時並在謫黃之後達到巔峰

(三)心安之鄉謫黃之後詩人歷經起復入朝外任等階段最後遠謫

海南在大起大落的坎坷過程中痛徹理解了「身不由己」的仕宦現

實由於羈旅在外連異地之歸也不可得是以此時東坡融合佛道思

想再度改換心念轉「異鄉」為「心鄉」將回歸之處移至心中

從而達致「仕宦衝突」的最終平衡可視為詩人最高的人生境界57

55 詳見王秀珊《論東坡詞中的仕隱情懷》(台中中興大學中文所 20027)頁 195 56 此句多次出現在東坡詞中如熙寧十年(1077)作於徐州的〈水調歌頭〉(安石在東海)(見鄒

同慶王宗堂《蘇軾詞編年校註》上冊(北京中華書局20029)頁 211)元豐六年(1083)所作的〈臨江仙〉(詩句端來磨我鈍)(鄒同慶王宗堂《蘇軾詞編年校註》中冊頁 490) 57 以上論述請參考王秀珊《論東坡詞中的仕隱情懷》第三章及頁 196mdash197

第一章 緒論 19

作者抽出「故鄉」作為尋繹東坡人生境界之所構成的軸線非但具體也極為恰

當對本文研究東坡生命意識頗多值得借鏡之處然而畢竟學術論理難以周全

王文在總結「仕隱情結」時雖已發揮得當但從詩人留下的詩句線索來看仍

有些許未盡之處譬如作者清楚地呈現了「歸回原鄉rarr歸隱異鄉rarr尋求心鄉」

此一心靈軌跡極力鋪陳詩人依違在理想失落與留戀田園的糾結情緒細膩刻劃

了「去」「留」之間「用世志意」和「不遇悲慨」二種意識激盪的狀況然而一

來一往之際似乎失落了「畏禍」此一重要的心理機轉使得讀者只見蘇軾之

「豪」而不見其性格之「真」從蘇軾輾轉各地時所上謝表之內容我們其實可

以明顯察覺詩人對於君威難測樹敵眾多的不安全感這種「畏禍心態」尤其表

現在二三階段之間乃是個人對多舛前途最真實的情緒反應捨之不論除了

有簡化人物性格的危險之外更無以呈現詩人最終「選擇」走向「超曠」的可貴

之處另外蘇軾晚年雖已求得「心安之境」但吟詩時仍作「此生念念隨泡影」

之語58無奈自嘲溢於言表與其同時詞作大異其趣此現象似乎可追溯至文類

性格因為對宋人而言詩詞分屬於不同的情志書寫系統雖然東坡創作時習

慣游走於各種文類之間但若細心檢閱詩集並加以對照可以發現二者慣用的典

故語例並不完全重覆援引王秀珊此文的分析成果東坡詞的典故類型主要有三

類事功型(以謝安為代表)執著型(以劉禹錫為代表)隱逸類(以陶淵明為

代表)59但詳察東坡詩可知在這三類之外還有更常使用的詩典如蘇軾一

再引用的「馬少游」及「桐鄉吏朱邑」事或在「烏臺詩案」之後重覆出現的「東

門黃狗」不但抒懷同時也牽涉了詩人對其仕宦事業的自我評價用意與興味

和蘇詞相較皆不相同就此看來此一重要議題若要得到較為徹底的討論那麼

除卻蘇詞之外東坡的其他創作也不能偏廢尤其是「言志」的蘇詩理應加以

整理並進一步統合所有文類的相關資料彼此交叉比對藉助先合觀再微觀的

分析方法來理解蘇軾的仕宦心態才是比較理想的做法也是本文預備發展的重

要方向

蘇詩研究的另一個重要主題在於「禪學」近年來持續在此領域耕耘不輟者

較重要的有周裕鍇張晶和蕭麗華等人周裕鍇專注詩歌與禪宗的關係曾寫作

《中國禪宗與詩歌》一書其中談到禪宗對於蘇軾的影響就認為二者關係極為

密切詩人耽於禪悅不但使之出入叢林與大量的禪僧交游同時也從中學習

到禪家公案的話頭與機鋒培養了創作時運用「博喻」手法的能力並點出「文

58 蘇軾〈庚辰歲人日作時聞黃河已復北流老臣舊數論此今斯言乃驗二首其二〉此詩作

於元符三年(1100)正月七日蘇軾謫往惠州之時年六十四收入氏著《蘇軾詩集》第七冊

卷四十三頁 2343 59 請見氏著《論東坡詞中的仕隱情懷》第四章

20 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

字禪」乃是蘇黃二人詩法分途的重要依據60當時作者固然對詩人「以禪入

詩」的特色作了清楚的說明然而終究只是文學現象的呈現對創作背後深刻

的審美機制並無探討這個問題在數年之後的《文字禪與宋代詩學》獲得解決

在《文字禪與宋代詩學》這本書中周教授將論題加以深化直接探討創作現象

的本源指出蘇黃之所以以文字為戲主要是以禪宗的「游戲三昧」作為理論

依據加上士大夫本身固有的俳諧文學的傳統而構成文中還提到

蘇軾和黃庭堅在借禪宗語言藝術為詩方面雖多共同之處但二人通過文字

游戲所要達到的目的仍有不同概括說來蘇軾是「借禪以為詼」即借

用禪宗詼詭反常的思維方式來表達自己戲謔的人生態度黃庭堅則是「打

諢通禪」即把雜劇的諢趣與禪語的詼諧結合起來表達自我完善的人格精

神於「游戲法」中見「真實相」61

作者從詩人習禪入詩的心態目的推導出蘇黃「借禪以為詼」和「表達自我完善

的人格精神」的不同有助於二人詩歌風格和審美性格的深入理解作者點出

從蘇黃的作品表現可以得知宋代習禪詩人受到「機鋒」或是「打諢」的影響

主要體現在「創作心態」和「語言形式」兩方面前者即所謂游戲態度滑稽為

文而後者則表現為語境的跳躍章法的變換然而儘管從同樣的門路悟入

在詩風的呈現上卻各有不同62周氏指出這固然與性格相關除此之外更有

可能受到他們各自喜好的禪門宗風的影響

雲門宗機鋒迅疾蘇軾得其精神所以作詩隨心所欲八面翻滾臨濟宗

機鋒峻烈黃庭堅得其精神所以作詩除脫凡近不落常情如黃龍慧南

著名的「黃龍三關」晦堂祖心的「觸背關」都有言語道斷不入思維的

特點黃庭堅詩生新瘦硬的語言風格與其精神相近63

蘇黃二家的詩風比較向來是宋代詩學中的重要議題在詩論美學和文學史的領

域皆有其意義周教授捨棄傳統的詩學角度改藉佛家文士化的「文字禪」角度

觀而照之不但突顯了詩歌意象與禪派宗風之間的關係同時也點出文人和其皈

60 氏著《中國禪宗與詩歌》(高雄麗文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47)頁 89mdash91 61 氏著《文字禪與宋代詩學》(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11)頁 155 62 周裕鍇演繹二人詩風指出「蘇詩如長江大河波濤自涌諢趣較顯露層次轉折銜接較自然

而黃詩如危崖高聳斷岸千尺諢趣較隱晦語境意路跨越較大」見氏著《文字禪與宋代詩

學》頁 164 63 氏著《文字禪與宋代詩學》頁 164

第一章 緒論 21

依的禪派精神在本質上的確有其相似之處這點我們由周裕鍇另外一篇〈夢幻與

真如蘇黃的禪悅傾向與其詩歌意向之關係〉可以得到更為深刻的詮釋

在〈夢幻與真如〉一文中作者主要是從宋人接受禪宗的兩種禪悅典型進

而分析這二種範型與詩歌意象選擇之間的關係宋代文人接觸禪宗一來在參禪

的過程中可以獲得愉快的感受此即「禪悅」二來佛禪能有效地消解「倫理政

治與個人存在的衝突」從存在論的意義上揭示了人生狀態徹底解決「儒門淡

薄收拾不住」64的不足之處文人崇奉南禪恰好回應了自身的人生課題與心

靈需求65所以五家七宗各有所好除了受到歷史(時間)和地理(地域)的影

響外文人的「真性」底蘊自當更為關鍵由此視之生命情趣截然不同的蘇

黃二人其性格在和禪門宗風相互加乘之後於是各自蘊釀了特色鮮明的禪學主

題如蘇軾廣泛接觸大乘經典深得「十喻」之義因此在其詩歌創作之時便

多次闡述般若空觀以「人生如夢」的主題具體行之選擇詩歌意象時除了運

用佛經典故之外更因自身對於世界短暫性質的認識特別強調「瞬時激變」的

動態形象的捕捉呈現蘇詩動蕩明快的風格66而庭堅對於禪學中的「心性哲學」

最有領悟對他來說禪乃治心之本目的在於完善道德人格以心性覺悟證得

安身立命之本是以他對認知本源的般若空觀興趣不大將全部重心擺放在「真

如」的追求上67正是這樣的傾向使然黃庭堅十分自覺地將禪宗的心性哲學

儒家的養氣觀和道家的心齋理論融合為一因此他所選擇的詩歌意象不是作為

虛幻無常的對立存在(如堅毅不屈的金石松柏)就是作為污穢渾濁的對立存

在(如表裡澄澈的秋江出淤泥而不染的蓮花)前者求其「真」後者明其「淨」

往往具備了虛靜沖澹清峻凝鍊的美學特徵由此構成山谷詩學與人格互相輝映

的「壁立千仞」的審美境界68

張晶《禪與唐宋詩學》同樣是以「禪學」作為視角探索唐宋時期禪宗思想

對於詩人心態的滲透並以詩為中心討論「禪」在經過了詩人創作心靈的轉化

之後對詩歌面貌造成了何等的影響作者認為

禪之於士大夫其主要意義並不在於「成佛」的宗教皈依而在於以「如

夢如幻」的人生觀來解脫靈與肉的苦惱困惑69

64 張方平「儒門淡薄收拾不住皆歸釋氏耳」收入釋志磬《佛祖統記》(揚州江蘇廣陵

古籍刻印社1992)冊五卷四十五頁 1949 65 周裕鍇〈夢幻與真如蘇黃的禪悅傾向與其詩歌意象之關係〉收入《文學遺產》二OO

一年第三期頁 68mdash69 66 氏著〈夢幻與真如蘇黃的禪悅傾向與其詩歌意象之關係〉頁 6974mdash75 67 氏著〈夢幻與真如蘇黃的禪悅傾向與其詩歌意象之關係〉頁 72 68 氏著〈夢幻與真如蘇黃的禪悅傾向與其詩歌意象之關係〉頁 74mdash75 69 氏著《禪與唐宋詩學》(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36)頁 2類似論述亦可參考頁 24

22 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

由於中國人的心理結構偏向「現實務實」對於抽象的「遠離現世」並不真感

興趣因此佛教思想能在中土普遍流傳除了自身理論的適用性得到發揮之外

接受者心理狀態的改變絕對是關鍵就本書研究的唐宋詩人而言信仰佛教的契

機最主要的原因還是來自於人生挫折對心靈造成的創傷而「挫折」中最具代

表性者莫過於「貶謫」一事傳統士人一旦遭受貶謫為了消除心中憤懣使

日子好過一點文人大多轉向佛道二家諸如大乘佛學中的「苦空觀」「人生如

夢」等觀念便是藉助於此熱烈流傳相較於唐代宋人對於禪宗的接受的確

較為普遍若要論其修為三教混融的蘇軾更是其中的佼佼者這從作者三番二

次以東坡作為說明的佐證即可發現關於詩人在「以禪喻詩」方面的表現作者

一路尋繹蘇軾在謫黃之後的心靈變化指出詩人「主要是以禪宗的『一念清淨』

『無心於物』的觀念來淡化客觀環境的困窘」70加上對於《莊子》的活用由

此構成他裨補人生的「忘憂理論」作者對詩人心態的觀照極為細膩也一定程

度地呈現了禪風入蘇詩的緣由和成果不過根據作者所言為了擺脫世間憂愁

而被大量接受的視身如夢視人生如逆旅的思想其本質是以佛教「空觀」作為

底蘊然而「『空門』的解脫是以對自身的省思為途徑的但它不是貴身而

是賤身」71既是「賤身」則與宋代盛行的養生風尚在根源上有所牴觸此中情

形為何而蘇軾個人亦頗積極「愛生」平日也熱衷於調養生息合觀言之似

乎可提供我們對於詩人取捨三教理論的標準之認識有助於蘇軾思想研究的完

至於東坡詩與佛教典故的關係則需參考蕭麗華教授的著作蕭教授在二O

O一年撰寫了〈東坡詩論中的禪喻〉探討下開北宋詩禪融合之風的蘇軾其詩

論中散見的佛禪修養並藉此論述蘇門禪喻在宋代詩禪合轍的重要歷史定位首

先作者將蘇軾對於禪學的接受歸因至故鄉眉山的地緣母親與朋友的浸染

最後才是人生經驗的強化由於蘇軾思想具有三教會通的特色因而詩論具備了

「以禪法論詩」「以夢成詩」「詩禪辯證」和「以禪論詩」四種現象然而上

述四種現象中除了「以夢成詩」其餘三種皆可逕與詩人日常習禪的慣性作聯

結此處暫且按下先討論較為特殊的「以夢成詩」因為禪家的本質在於「動

進的心或它對世間生起不取不捨的妙用」72強調「心」的覺察勢必關聯「心」

對生命的認知進一步牽涉「真假」的問題而「夢」與「覺」正是「假」和「真」

最具代表性的二種動作型態是以作者提到「凡學禪者於夢與覺之間體

70 氏著《禪與唐宋詩學》頁 35 71 氏著《禪與唐宋詩學》頁 28 72 吳汝鈞《游戲三昧禪的實踐與終極關懷》(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932)頁 170

第一章 緒論 23

會尤深」73蘇軾習禪多年對此議題更為嫻熟箇中緣由一方面固然是因為

詩人天生資質敏慧感悟力強再者自然是受到《金剛經》的影響蘇軾博覽

佛家內典對《金剛經》更是深有造詣因此以「夢」轉喻人世時不但有聊觀

夢幻視此身如夢之說同時也延伸出了蘇軾對於「前世」的夢喻之說除此

之外夢中得句紀夢境存夢占之舉更不勝枚舉由此可見詩人輾轉於「夢」

「覺」之間思辯的軌跡對我們瞭解詩人審美詩境人生態度與禪學修為皆有助

益然而作者在文中提到蘇軾好用禪語評賞詩作時也不例外但考察蘇軾所

論唐前暨唐代詩作時卻少用禪語74針對此一特殊現象蕭教授未及解答殊

為可惜而蕭教授有鑑於目前研究多未能深入佛典詳考蘇詩中佛家譬喻與佛教

原典之間的關係是以在〈東坡詩中的般若譬喻〉一文中以「般若譬喻」為焦

點審慎爬梳蘇軾詩禪意象形成之由來並就東坡詩中各項般若譬喻的種類和思

想主題進行舉證和論述清楚地分疏了佛家「六如觀」與「十喻」對蘇軾造成的

影響尤其「夢」「幻」「露」等較為常見的文字意象除了歸納其意象特徵

同時還上溯至佛典源頭細數典故意涵細膩地詮釋了箇中涵義75為本文分析

蘇軾對於生命本質的思考提供了極大的助力

一 「生命觀」主題

歷來涉及「生命觀」的研究不少然而仔細考察可以發現「生命觀」一

詞的議題內容似乎眾說紛云鄭惠玲在其碩論中提到以「生命」為主題的論述

研究理應涵蓋的範圍主要有「對生命意義的期待與發揮」「對人生際遇的順處態

度與方法」二者簡單的說除了生物存在的具體生命之外尚應包含人類獨特

思考觀點之下的思想觀價值觀道德觀和審美觀76然而鄭氏對此缺乏舉例

論證使定義未免流於浮泛空虛而書中分辨「人生觀」與「生命觀」之不同在

於前者偏重「對生命過程的往前看往未來設想」與後者「既重生之喜悅而

對未來建構理想但也適時從既有之限定中逆向先為理想預防」77的內涵不全

相似但從筆者自身對於「生命觀」所下定義之瞭解其內容之豐富似乎涵蓋

了作者的全部所言換言之「生命觀」之於「人生觀」應是一種上位概念鄭

73 蕭麗華〈東坡詩論中的禪喻〉收入《佛學研究中心學報》第六期20017頁 257 74 氏著〈東坡詩論中的禪喻〉頁 267 75 氏著〈東坡詩中的般若譬喻〉「聖傳與詩禪 中國文學與宗教國際學術研討會」20041210頁 5mdash9 76 鄭惠玲《名教自然與士的自覺從《世說新語》看魏晉士人的生命觀》(彰化彰化師範

大學國文系在職專班碩論2003)頁 7 77 氏著《名教自然與士的自覺從《世說新語》看魏晉士人的生命觀》頁 7

24 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

文沒有明言其論述標準對於相關議題的開展實有未盡之處另外定義「生命

觀」的還有杜正勝

生命觀牽涉社會組織人生理念宗教信仰和科學(尤其是醫療)知識諸

多層面的問題西周時期禱請的眉壽和戰國秦漢追求的長生可以作

為此一發展脈絡的為兩個定點觀察其中的變化探索兩周秦漢之人

對生命的認識和追求的方式78

杜教授此說主要扣合了醫療史的角度乃是自上古社會「生命追求」的觀念和行

為推衍而出因此是以人體生理系統理論作為切入點詳述中國古代生命觀在

「時代」或「族群」的因素影響下一步一步從具體(形)走向抽象(氣)的本

質認識79值得注意的是人們以「形」「氣」「精」「神」來解釋生命形體的

內外本質這除了可以看出歷來「生命觀」的階段性態變之餘這套本質認識論

經過不斷的發展促成了中國養生文化的成形對日後的哲學思想醫學與醫

療皆有深遠的影響80杜教授的研究乍看之下與本文涉及的主題似乎並不相關

然而人類對於生命價值的追求最早都可溯源至「長生」的渴望上古的「生

命意識」雖然缺乏文學性的審美內涵換個角度卻是另一個層次且更為根源

的生命追求因此本文雖以宋人生命意識為題但考量到觀念與意識的源遠流

長對於前代前前代甚至古代先民的各種生命面向都應有所瞭解在實際研

究的過程中或許可提供另一個不同的參照面向

另外錢志熙的《唐前生命觀和文學生命主題》一書可說是近年來結合「生

命觀」與「文學主題」研究著作中最具系統者錢教授認為所謂生命觀念

指的是一種「上升到哲學層次的生命思想」包含的部分有二一是生命本體觀

即對生命本身的性質的認識二是生命價值觀即對生命應有價值的把握和判

斷且後者是建立於前者的基礎之上的81本書在呈現此一議題的思考脈絡時

採取「通史」的觀點從最早的先民之生命意識開始一直到唐代為止共分為

神話時代詩經時代先秦諸子時代秦漢時代魏晉時代南北朝時代六大階

段運用「理性生命觀」與「非理性生命觀」這對概念考察各時期生命本體觀的

進展狀況再進一步以文學創作為對象分析生命意識對於詩詞歌賦等文類的滲

透情形

78 參見氏著《從眉壽到長生醫療文化與中國古代生命觀》(台北三民書局20054)頁

158 79 氏著《從眉壽到長生醫療文化與中國古代生命觀》頁 302mdash305 80 氏著《從眉壽到長生醫療文化與中國古代生命觀》頁 305 81 錢志熙《唐前生命觀和文學生命主題》頁 3

第一章 緒論 25

首先神話時代是各種神秘非理性的生命觀念的發生期先民對於生命意

識的推想主要表現在死亡現象的觀察與解釋由於人類「死亡」概念是透過大

量經驗法則(觀察到他人之死進而聯想凡人必死)的累積而形成因此在較

早的階段當中先民對於「死亡現象」的理解內涵始終處於一種變動的狀態一

直到要先秦諸子時期方才開始對死亡作出哲學的論證進而思考其中的意義82

此時先民在意識到死亡現象的不可逆之後選擇非理性生命觀導向更為神祕高

遠的境地藉以迴避現實的衝擊因此我們從目前遺留尚存的神話內容探知

這種「非理性」的發揮造就了靈魂觀念的發展和一系列長生不死的幻想不但構

成了後來一切宗教的觀念基礎同時不死幻想延伸出中國文學主題中重要的「仙

鄉」意識對於賦學與六朝的山水詩歌影響尤其深遠83到了第二階段先秦時

代生命意識有了實質意義的轉折觀其具體呈現可從「文學」與「哲學」二

方面加以著手文學方面主要指的是《詩經》《詩經》在內容上雖然部分留

有上古時期長生幻想與生殖崇拜等非理性意識的元素然而整體看來詩人對

於現實生活的描寫充份展現人類對於死亡已經司空見慣穩固的宗法觀念沖淡

了個人對於死亡的恐懼在某個程度上標誌了非理性生命觀的消退等於是宣告

了世俗理性生命觀的時代已然來臨84而哲學的部分則因思想家對於生命價值

取向的不同而產生儒道二種典型道家認為生命最高的價值在因循自然實踐

自己的生命規律故儘管老子和莊子對於生命的體驗有所不同但他們「全生」

的前提是一致的尤其莊子透過浪漫的文學表現加強了他生死觀念的散佈對後

世文人來說恰好提供了精神上超越死亡的自由典型85相較之下儒家對於生

命價值的掌握主要是從道德本體論的角度來思考的由於早先人們在追求長生

不老時認為人類長壽與否的關鍵來自於上天對於個體「道德實踐」的審判順

此邏輯加以推論「德」與「壽」之間便產生了極為密切的關係直接影響了儒

家認為生命問題乃是道德之源的看法86儒家的另一重要特色在於生命價值的社

會化傾向這使他們發展出社會位階凌駕於個人之上的「大我」優位思想是故

個體的價值只有透過實踐倫理道德等社會價值方為正道綜合上述對於儒道二家

考論以此觀照蘇軾思想實有發厥精要的作用對其人生信條的瞭解極有啟

時至戰國至秦漢時代養生思想正式出現養生的思想根源於人類維護生命

的本能從原始先民與環境的生存奮鬥行為中逐漸隨著生命價值的撅發而往「益

82 氏著《唐前生命觀和文學生命主題》頁 11 83 氏著《唐前生命觀和文學生命主題》頁 14mdash22 84 詳見氏著《唐前生命觀和文學生命主題》第二章 85 氏著《唐前生命觀和文學生命主題》頁 53 86 氏著《唐前生命觀和文學生命主題》頁 57

26 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

生」「養生」的意向發展同時豐富了行為遵守的細則值得注意的是這股風

潮不只帶動了社會各個面向的運作與提升(諸如藥學五行思想等)同時養

生思想和政治思想的會通促成了中國古代民本思想的萌芽其中「養生為治國

之本」的概念更成為戰國至漢代最富特色的思想87中華民族「樂生」的優良傳

統便是幻生自此一背景中的生命自信與樂觀到了漢代宇宙自然的大生命觀成

形皇權的急遽昇高代表了整個時代的主流意識傾向於忽略個體生命價值與內在

需求是以此時「小我」的意識淡薄在文學的表現上呈現了「哀傷時命不合」

和「悲士不遇」二大辭賦生命主題強調了現實與自我的矛盾這是漢代辭賦家

對於屈原生命主題的繼承與發揮只是屈子那種「殉道式」的悲壯意識遭到弱化

在大一統的政治格局之下轉為個體體現生命困境的「時命觀」其中的代表者

是賈誼88值得注意的是作者援引司馬遷在〈報任安書〉中將文章創作視為實

踐生命價值的一種做法89尤其漢代盛行擬騷之作以現代西方理論中的「讀者

反應對話」角度來看似乎大有可說之處對於後來文人(如蘇軾)亦影響重

大是故就此而言欲探索漢代文人或蘇軾的生命觀時理應將屈原視為重要

的文學淵源來詳加考察或許能有所發現另外錢志熙在討論漢末樂府詩時曾

說「漢末文人在表現生命主題上的最大成就還不是對自身生命價值觀的展現

而是在其表現的一切生活境界中都滲透著的生命意識將生活境界升華為生命境

界」90其中最重要的四個主題則為根植於人性與人性之中的愛情友情別情

離思91錢教授此一說法提供了本文在定義「生命」議題時的重要參照同時

他對個別詩人的精彩論述也為筆者在論述詩歌生命情調時作出最好的示範非常

值得參考

除此之外較具代表性的還有陳威伯《盛唐詩人生命觀之研究》此書相對

於錢志熙的「通史」觀照方法將唐人生命觀擷取而出獨立觀之其目的是為

了糾正歷來在歸因唐人多元價值觀之成因的平面化傾向作者認為詩人藉由詩

作呈現的複雜思想和價值取向代表的是個人心境遷變生命歷程作詩情境和

目的的折衷結果因此在研究方法上重點放在傳統儒釋道三家對於詩人思想

心理的影響以及詩人對於傳統思想的研究態度從中推導出盛唐詩人的生命態

度與人生實踐從個人生命史的角度來考量作者運用思想與心理分析的研究取

87 錢志熙《唐前生命觀和文學生命主題》頁 104 88 氏著《唐前生命觀和文學生命主題》頁 120mdash133 89 即「古者富貴而名摩滅」一段強調《周易》《春秋》《離騷》《國語》《孫子兵法》helliphellip等

書皆「大底聖賢發憤之所為作也」「此人皆意有鬱結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來者乃如

左丘無目孫子斷足終不可用退而論書策以舒其憤思垂空文以自見」參見【漢】司馬

遷著【民國】韓兆琦選注《史記選注》(台北里仁書局2000)〈報任安書〉頁 1210 90 氏著《唐前生命觀和文學生命主題》頁 182 91 氏著《唐前生命觀和文學生命主題》頁 182

第一章 緒論 27

徑大致是適當的但受到唐人尺牘數量稀少的因素所限本文在研究材料的揀擇

時只大量援引《全唐詩》缺乏更為廣闊的史觀視野如此一來要達到作者

所言「著重在『行為人』的部分加以研究」92並不容易恐有「失真」

的危機不過本文在歷述中國傳統三教的生命觀時分別就儒家三不朽莊子

與禪宗神仙與淨土養生與享樂仕與隱等觀點進行了清楚的論述雖然在「養

生與享樂」一節中作者解釋古人「生命存養」的思想淵源分別來自於儒家的孝

義全忠佛家的超生了死和道家的全生保真然而在描繪唐代之前各朝的享

樂意識時作者明顯忽略了建安到六朝這幾個「生命情調」極具特色的重要時期

尤其是古詩十九首闕此何以成之畢竟唯有針對前代累積的生命意識有所覺

察一旦進入唐代研究才能分辨其中的承續與轉折在進行詩人的個別研究時

才能更為得心應手

至於內文主體也就是分論盛唐詩人生命觀的部分作者挑選的研究對象有

李白杜甫王維孟浩然岑參與高適其中較符本文需要者有李白杜甫

王維等人志懷高遠的李白由於並未如願在仕途上有所發展所以生命情調的

主旋律環繞著生命無常的慨歎而展開藉助「酒」的情感作用來消除死亡的恐懼93根據作者的闡述李白的悲劇根源在於他沒有尋找到一份值得寄託身心的終

極價值是以他的好酒應是出自於一種察覺「人生虛幻」後卻尋無出路的矛

盾與恐慌雖然企圖自我麻痺仍然無法掩飾其深層的憂傷所以其人生境界無

法超脫相較之下杜甫也面臨生命理想與現實生活的衝突並且在不遇之外

還遭遇病苦與老苦的折磨然而老杜在多重打擊之下為自己尋找到「詩」和

「酒」作為生命的出口一方面充分宣洩不豫的情緒另一方面藉助詩中強烈

現實的關懷傾向詩人將「一己的痛苦昇華為對社會弱勢人們的關懷」94由此

一來「小我」的不幸便在「大我」中獲得了釋放相較於李杜王維屬於另

一種典型的生命觀王維早年仕途得意然他秉賦早慧並未將生命價值寄託在

功名之上反而從幼年失祜的經歷中了悟了「無生」的境界95因此以佛教作為

最後心靈的依歸呈現在文學創作的面向則以「無生」和「隱逸」為摩詰詩的

二大主題王維的仕隱狀態值得注意這是因為「出仕」對他來說並非個人積

極追求的人生目標只是一種獲得經濟的生存方式所以當他陷賊而不死還

歸唐朝時仍能在眾臣輕蔑懷疑的眼光中繼續生存箇中關鍵便在於「身心分離」

的生命態度將為了經濟目的而拘限於官場的「身」與內在恆定價值依託所在

92 陳威伯《盛唐詩人生命觀之研究》(台北文化大學碩論2000)頁 3 93 氏著《盛唐詩人生命觀之研究》頁 63mdash91 94 氏著《盛唐詩人生命觀之研究》頁 120 95 陳威伯「所謂『無生』依照佛教的說法一切的存在皆在的世間生滅變化了悟這種幻有的

生滅變化後的絕對境界就叫無生」參見氏著《盛唐詩人生命觀之研究》頁 126

28 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

的「心」判然二分按作者論述

此乃藉由內在價值的肯定而將外在的物質世界否定藉以消弭現實與理

想之間的對立更進一步來說外在的世界既是「世上皆如夢」那麼需不

需要放棄外在的事物已經無所謂因此仕與隱的衝突亦得由此解決96

由此可知王維選擇亦官亦隱的生活方式一來固然是出自於在理想與經濟現實

間取得折衷的必要二來也緣於詩人不具備儒家「奉儒守官」的用世志意因

為外在世界已被他用經濟條件的眼光加以貶抑了因此相較於東坡雖然同樣

是依違在仕宦與隱退之間也同樣有著「人生如夢」的想法但受到生命底蘊取

向不同的因素影響二者的生命境界自然無法等同視之王維的例子實可作為東

坡研究的借鑑藉以照見古代文人較為消極的生命態度

第三節 研究範圍和方法

一 研究範圍

(一)「生命觀照」的定義

大抵宇宙間的「物」皆可分為「有生物」與「無生物」二種其中最大的

差別即在於「有生物」比「無生物」多了「生命」然而何謂「生命」以字源

學的角度來分析「生」殷代卜辭與西周金文寫作「 」从「 」从「 」

原是模擬草木生發於地之形到了東漢許慎《說文解字》云「生進也象

草木生出土上」97在原始本義之外已逐漸引伸為「事物的發生」成為一切「從

無至有」的泛稱進而衍生「誕生」「孕生」「生育」「出生」「生產」之意

與「生命孕育」的概念密切相關98若以最普遍的觀念來表達「生命」是一種存

在對所有的生物來說不外乎「生存壽命」之謂也99因此生理學觀點又將「生

96 氏著《盛唐詩人生命觀之研究》頁 129 97 【漢】許慎撰【清】段玉裁注【民國】魯實先正補《說文解字注》(台北黎明文化事業

投份有限公司1998 十二刷)頁 274 上 98 以上參考李霞《生死智慧道家生命觀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頁 157 99 台灣中華書局編《辭海》(下冊)(台北台灣中華書局股份有限公司198111 大字修訂本

台廿版)頁 1956據筆者翻閱坊間各家字典辭典多以此說定義「生命」

第一章 緒論 29

命」演繹為「一套具有生長生殖能力的系統」100

主要即著眼於生長變化的特色

相較於其他無生物多了「知覺」的能力作為特徵然而即使同樣具備生長變

化的能力世界上的生物仍有高低層次的分別層次最低的生物如草履蟲依次

為不會思想的植物能思能動的動物等而在所有的物種當中又以人類最為特

出針對人類與其他物種狀況相異的現象德國哲學家恩斯特卡西勒(Ernest

Cassirer1874mdash1945)曾說

(與動物相比)人的功能圈不僅僅在量上有所擴大而且經歷了一個質的變

化在使自己適應於一個環境方面人彷彿已經發現了一種新的方法除

了在一切的動物種屬中都可看到的感受器系統和效應器系統之外在人那

裡還可發現可稱之為符號系統(symbolic system)的第三環節它存在於

這兩個系統之間這個新的獲得物改變了整個的人類生活與其他動物相

比人不僅生活在更為寬廣的實在之中而且可以說他生活在新的實在

的向度中101

按照卡氏的說法世上但凡有生命的物種皆有「感受器系統」(receptor system)

與「效應器系統」(effector system)前者用以接受外部刺激並靠後者對這些刺

激作出反應藉以適應環境爭取生存然而這兩套系統代表的生存能力只停

留在覓飽居安的生物需求層次中無法完全滿足思維發達的人類是以另一種

效用龐雜的「符號系統」應運而生除了用來解釋自然現象之外尚能形成知識

經驗傳承這麼一來非但各種生存竅門與生活經驗得以快速傳播與複製無形

中增加了人類群體生命的保障再者人們攀援抽象複雜的思索能力創造了高

度發展的社會組織在對應於「自然」的生物需求之外開發出另一層次的詮釋

語境「文化」是以一旦「生命」此一語彙進入人類的詮釋系統則「生

命」已不再只是生物學上「單純依靠本能尋找資源以利生存」的「自然生命」

而是必須納入規模更大脈絡更雜的文化系統裡來檢視的「文化生命」具備了

多元繁複的意涵對此我們可參考《中文大辭典》所下的四種定義

一謂生存之壽命猶言性命

100 劉紹寶定義「生命」為一「具有進食代謝排泄呼吸運動生長生殖和反應性等功

能的系統」其中「進食代謝排泄呼吸運動」等能力皆是生物用以維持「生長生殖」

的能力故知「生長生殖」乃「生物」最重要的特徵詳見氏著〈從廣義的生命現象探索外星

生命〉一文摘自網頁httpwwwufoorgtwstudyfk18htm1 101 【德】恩斯特卡西勒(Ernst Cassirer 1874--1945)《人論》(rdquoAn Essay On Manrdquo)(台北

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0)頁 36

30 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

二指人生之內容或其表現

三指某種活動延續之期間(如政治生命)

四指藝術作品的中心思想或情趣即其精采之所在(如有生命的畫)102

以上四種定義除了「轉喻」的修辭例證之外(如第三第四條)主要指向二

個層次一生物學上的生命包含個體存在的時空範圍生存活動屬於較低

階的基礎含義二文化意義的生命由於擁有獨特的「符號系統」人類相較

於其他只會依循本能維生的生物精神活動特別活躍因此人類社會在生存競

爭之餘還發明了政治經濟藝術體育helliphellip等等目的與成效各不相同的領域

或技藝所有的內容集合之後便是所謂的「文化」如此複雜且活躍的心靈

在持續運轉精益求精的情況下自然衍生出對於更高層次存在意義的索求因

此生命的意義與價值開始受到關注和反思進而構成「生命」定義中層次最高

的「文化生命」由此可知「生命」的內涵包含了具體的「生存競賽」與抽象的

「文化追求」舉凡生死意識社會組織人生理念宗教信仰和科學知識helliphellip

等全都涵攝其中駁雜的程度可見一斑

嚴格說來要深入且完整地探討「生命」的內涵由於涵蓋的範圍太廣難

度其實很高若以學門的角度來取徑大致上思考「生命」可從「生物學」與

「人類學」二大觀點切入前者著重生物生存的各個面向屬於基礎的生物層次

分析適用於「存在」當中所有具備生命的對象後者以人類的角度出發探討

的是社會與文化狀態的發展問題屬於較高的精神層次乃心智活動較為活躍的

人類所獨有人類和其他動物比較起來的確擁有更為高段的思維能力所以學

習期特長屬於一種「文化生物」故能運用文化符號以累積各種經驗與知識

持續地創造出許多獨特的文明產物發展精緻文化然而人類終究還是動物的

一種文化發展的程度再高也必須建築在生物生存的基礎之上換言之在進

入一切抽象高明的社會文化層次之前人類都須滿足生物本能的需求西方人

本主義心理學家馬斯洛(Maslow Abraham Harold1908-1970)曾提出著名的

「需求層次理論」認為人類生存時必須面臨五種不同層次的需求挑戰由低至

高分別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群需求受尊重需求自我實現需求

第一層次生理的需求也就是維持生活所需各種物質的需要例如食衣

102 林尹高明主編《中文大辭典》(普及本)(台北中國文化大學出版部199310 九版)(六)

頁 9445筆者檢閱坊間字辭典發覺各家對於「生命」的定義在大體上雖已形成共識但各

有著重之處其中林尹高明教授主編之書陳義既多條列又明較符合本論文討論需要故

援引之

第一章 緒論 31

住行等

第二層次安全的需求希望生活有保障有工作可以維持收支沒有威

脅人身安全的因素等

第三層次被接納的需求即指感情和歸屬上的需求包括社交需求愛

交往和友誼等

第四層次尊嚴的需求需要被尊敬也需要自尊以及地位和名譽的需求

第五層次自我實現的需求儘量的發揮自己的潛能使自己生活有意義

有抱負103

按照馬斯洛的設定人們大致是依循著上述的五個層次的需求來實踐生活的也

就是說在前一層次得到部分滿足後下一層次的需求才開始轉為迫切在這五

層次當中「生理」「安全」乃是維持生命所必須因此只要是活人前二層

次的需求幾乎都已得到滿足然而每個人的條件不同開發出來的心理需求也

不盡相似是以能夠到達的最高需求層次便有差異由此顯示出各不相同的境界

高度我們可以想像的是因為人的層次不同可能擁有的思考角度和高度也跟

著不同因此看待事物時觀照的層面與深度就不可能一樣這麼一來對於生

命中重要目標的設定自然會依照個體不同層次的心理需求表現出彼此間極大

的差異性並在一連串的生活實踐之後呈現出個體獨特的生命意義和價值追

求舉例來說中國古代知識份子可能會將仕宦生死倫常藝術等議題視為

思考目標使其生命成為文化實踐的一種具體形式充滿了文化的況味當中的

價值選擇和生命情調便與一般目不識丁的販夫走卒完全不同顯示了層次分明的

生命觀由此可知對於努力滿足生命中各項需求的人來說生物的生存問題固

然無法避免在這之上還存在更高層次的生活意義即使不是每個人都有思索

生命的自覺思維然而只要心靈活動依然持續人們就會持續受到驅使往更

高的需求層次邁進因此「生物生存」與「生活意義」可說是生命觀的二大柱

石尤其後面一項攸關價值的選擇在說明個體生命意向時更具有代表性

回到本論文「生命觀照」的主題「觀照」(contemplation)一詞來自佛教

指的是「以智慧法眼觀察認識事物實相」104然而何謂「智慧法眼」李英武

103 詳見張春興《現代心理學》(台北台灣東華書局1990mdash1991)頁 233-235馬斯洛有

感於理論的不足晚期特別深化發展「自我實現需求」之層次發現了一系列發展的需要謂之

「存在價值」(being-values)內含有十四種不分優劣的價值特徵完整完善完成正義

活躍豐富單純美善獨特輕鬆樂觀詼諧真實誠懇現實自我滿足請見【美】弗

蘭克G戈布爾著呂明陳紅雯譯《第三思潮馬斯洛心理學》(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

2006)頁 41mdash43 104 袁賓主編《禪宗詞典》(湖北湖北人民出版社1994)頁 235

32 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

指出「法是真理眼是智慧以智慧通達真理即得法眼淨」105換言之「觀

照」是能以了解佛法真理的眼光對事物加以通澈理解即以人之智慧觀看察照事

物之真理106由此推論所謂的「生命觀照」可以界定為「對生命現象或本質的

觀察與認識」且因生命是指會生長變化的個體或存在所以進一步來說「生

命觀照」就是對生命體的生長變化現象或本質的觀察與認識如同前文對於生

命內容的界定生命的存在現象包含了「生物生存」與「存在意義」二大範疇

生物生存從「個人」的角度出發如同馬斯洛的心理需求層次理論所說乃是

一連串層次高低的需求滿足最基本的如生活物資的獲取對周遭環境的認知

人我關係的經營與互動自我安頓與情感歸屬乃至最高階的自我實現要求皆屬

之除此之外由於人類是群居的動物在難以離群索居的前提下從「社會」

的角度「生命」的意涵還包括了國家民族的認同問題對於自我社會定位的認

知與期許社會現象的觀察文明經驗的傳承helliphellip等等由小到大由近至遠

由內而外由具體到抽象「生命觀照」探討的面向雖然廣泛但大致是從個人

在成長歷程中所遭遇的實際內容出發綜合理性認知與感性體悟而得出的一種

「充滿情感的理解」某些秉賦優異的個體在持續的發展之下到了一定的層次

即可到達「人生智慧」的境界象徵了人類文明所能追求的精神極致呈現在文

學的創作之中便構成了文學之所以觸動人心的重要原因因此本論文便是基

於上述理由在蘇軾的生命情境中擷取了對於古代知識份子來說影響最為重

大的幾個主題加以討論期待能夠更加切合「生命」的主題填補宋詩研究和生

命意識史中相關議題的空白

(二)版本說明

蘇軾成名既早在宋代可說是家喻戶曉的文學巨星107死後其詩文雖一度因

黨禍復起而列入禁書然政治禁令擋不住文學感染力的強勢傳播有宋一代各

種蘇詩刊本即有二十種之多108此後儘管各代文風殊異但蘇詩在眾多註家的努

105 李英武注《禪宗三經》(成都巴蜀書社2005)頁 391 106 項楚「觀即『觀照』以智慧觀見事物之理」(見氏著《王梵志詩校注》(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10)下冊頁 790注一)所謂「真理」指的是事物之本質與意義

另可參考袁賓的說法袁賓認為觀照是一種「禪者觀察事物認識真理的智慧眼光」見袁賓

主編《禪宗詞典》頁 121 107 關於蘇軾受歡迎的狀況有許多資料可以佐證比如在他活著的時候詩文不單只在國內廣

為散佈聲名甚至遠播契丹連高麗使者過杭州都還「求市蘇軾之集以歸」(詳見孔凡禮《蘇

軾年譜》上冊卷 16頁 363)《邵氏聞見錄》卷二十更記載了他由海外歸毗陵時坐船中

而「夾運河岸千萬人隨觀之」的盛況(見【宋】邵博《邵氏聞見後錄》(北京中華書局

1997)卷二十頁 160)聲譽之隆可以想見 108 【宋】蘇軾《蘇軾詩集》冊一孔凡禮〈前言〉頁 14

第一章 緒論 33

力之下到了清代已蔚為大觀其中以馮應榴和王文誥的註最為著名按孔凡

禮在《蘇軾詩集前言》中的介紹馮氏是以查慎行《蘇詩補註》為底本「『取

王施查三註』擇精去複『援證群書』『考稽辨訂』」而成《蘇文忠詩合註》

五十卷109而王文誥的《蘇文忠詩編註集成》四十五卷乃是按照蘇軾年譜詳細

繫年而成本論文考量研究時須以詩人生平和詩作二者合併觀照的方式反覆進

行因此在權衡之下採用王文誥版本閱讀期間搭配孔凡禮《蘇軾年譜》(全

三冊)對王註論審未精的錯誤之處加以校正以求翔實

在其他重要的參考文獻部份蘇軾文章本論文採用的是孔凡禮點校北京

中華書局出版的《蘇軾文集》(全六冊)蘇詞則以鄒同慶王宗堂的《蘇軾詞編

年校註》(全三冊)為主其他參考資料版本將於論文注釋中詳細註明此處

就不多加介紹了

二 研究方法

人文學科的研究工作基本上都會牽涉到「研究資料」與「資料分析」二個部

分因此若要討論研究方法首先須對上述二者有所界定在「研究資料」方

面本論文以蘇軾為研究客體自須熟讀東坡所有著作但是東坡並非全然獨

立的生命體從他出生到死亡為止必曾存在一個與之互動的人際網絡在此一

網絡中關係由親至疏包含了親人同儕後輩和互不相識的時人由於他們與

蘇軾同時或許曾經與之接觸彼此深切瞭解或者未曾識面只是風聞行誼

但無論如何這些人相較於後來研究者手中掌握了對於詩人的第一手資料他

們的著作自然值得參考在此筆者先依關係遠近將所謂的「時人」略分為三

(一) 師友親朋如歐陽脩蘇轍黃庭堅秦觀李廌helliphellip等他們與

東坡素來友好關係匪淺閱讀其人之作不但可瞭解蘇軾與重要他人

的情感往來狀況同時可從尺牘中窺知詩人對於事物的各種看法另

外蘇軾繼承歐陽脩之處多矣由此著眼大致可以勾勒出儒生蘇軾思

想之從來

(二) 政敵與競爭對象如王安石或二程安石與二程分別在政策和思想

二方面與東坡互不相容敵對的雙方互有攻詰這一類的文獻最重

109 【宋】蘇軾《蘇軾詩集》冊一孔凡禮〈前言〉頁 16

34 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

要的貢獻是它們提供了一個全然不同的視野使讀者能對詩人的各個

面向(無論好壞優缺)有所了解因為個體在實踐生命時自我的主

觀呈現固然重要但別人給予的評價也是構成生命面貌的重要環節

乃觀照生命時無能或缺的部分正反優缺彼此相照生命才有完

整的輪廓

(三) 無交集的時人這一項主要以東坡不相熟的詩話作者為主如寫作

《春渚紀聞》的何薳《春渚紀聞》向來以記載蘇軾軼事聞名作者何

薳雖傾慕蘇軾但二人來往並不密切經由片段軼事的描述這一類的

文獻如同鏡子般反映了蘇軾行走江湖的真實身影不但說明了東坡是以

何種形象為北宋時人所喜愛與接受同時也讓我們更加了解當時的社

會形態對詩人形象的重建極有幫助可補充官修史書之不足

以上三種若以形象化的語言來表達第一類有如沐浴在陽光之下的詩人著重

其本質與正面形象第二類反之可視作背光的暗影二者並存則形象方趨於

具體而第三類則有如背景非但可為詩人形象添加色彩同時亦為讀者提供了

深入理解的語境再者有關後人文獻的方面由於蘇軾藝術成就(含文學書

晝審美helliphellip等方面)十分傑出成為宋代以後文人評論的重要對象相關文獻

極多對研究亦多所助益有鑑於此四川大學中文系唐宋文學研究室將散見各

處的篇牘文章集結為《蘇軾資料彙編》五冊給予後來研究者極大方便研讀這

類文獻主要可透過歷時性的觀點瞭解各個時期的蘇軾接受史比對評論者本身

的學識背景對於蘇軾形象研究頗有正面的幫助況且古人讀書既博且熟常

在隻字片語中透露許多獨到意見相當值得參考

為了掌握時代背景史書思想著作亦在參考之列如對北宋政治時局記載

甚詳的《宋史》《宋史紀事本末》《續資治通鑑長編》等書尤須參考閱讀這

些書目除了有利於還原當時的官場氣氛同時考量到蘇軾本身「學者官僚

文人」三合一的身份取向歷史情境的純熟掌握將有助於我們對詩人行為動機的

判讀110另一方面「資料分析」牽涉到的是詮釋觀點問題由於本研究以「生

命觀照」作為蘇詩的切入點問題本質在於人生哲學的探討因此在正式論述

詩人觀點之前理應考慮中國儒釋道三家的思想這是因為傳統三教的思想

核心皆以生命哲學為底蘊對中國士人的生命哲學向來具有深遠的影響對「三

110 當然除了正史之外當代的史學著作也在參考之列如以「士」階層為論述核心的余英時

《士與中國文化》《朱熹的歷史世界》關注黨爭的沈松勤《北宋文人與黨爭》蕭慶偉《北宋新

舊黨爭與文學》介紹當代宗教概況者如潘桂明《中國居士佛教史》謝路軍《中國道教源流》

或者針對時代思潮進行全面性理解的史學研究像葛兆光《中國思想史》等皆屬之

第一章 緒論 35

教融合」的東坡更是如此故本文除了瞭解中國傳統三教的人生哲學內容外尚

須分析這些哲學思想對詩人所產生的影響至於「資料分析」的部分本論文將

視論述的需要來決定採用何種理論方法加以分析譬如以心理學的角度來看

蘇軾的生命觀照實與其生命歷程息息相關具有階段性成長的特徵正好可以引

用皮亞傑(Jean Piaget1896-1980)的「認知發展論」(cognitive-developmental

theory)作為分析模式尤其皮氏學說中的「適應」(adaptation)的觀點正好能

夠提供我們洞見詩人處逆時的適應行為及心理狀態因此成為本文重要的參照理

論詳細論述請見各章節內文撰述

以下為本文各章章節大要

第一章緒論此章說明以「論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為題的研究動機目

的取材範圍和研究方法首先詳述研究動機強調在「言志」的抒情傳統之下

選取人生際遇特殊的蘇軾作為「生命觀照」的研究對象有其意義再就前人相關

研究成果作一介紹和檢討預先確立本文的立論基礎和研究價值進而說明本研

究所欲採取的研究方法最後參考文獻資料對「生命」「生命觀照」等詞作出

定義以利開展後文

第二章論述蘇軾詩中的仕宦及隱退情結本章探討蘇軾人生最重要的仕宦

主題想解決的問題有三一蘇軾早懷隱逸之志為何執意追求仕進二進

入官場之後既已發現「理想」與「現實」之間巨大的落差因何想退能退卻

始終未退三蘇軾長年徘徊於仕隱之間對他的人生造成了何種影響至於

為何要討論這三個問題呢首先蘇軾個性向來不拘小節生長環境又與佛道二

家淵源甚深然從東坡年少時以「范滂」自期的表現看來他選擇依循儒家「用

世」志意心中應有極為深刻的理想存焉而這個根深蒂固的價值觀或許正是

日後當他匍匐於仕宦道上無論處境如何慘澹仍然堅持不退的重要依據而他

長年處於貶謫的境況更為其「生命觀照」帶來了重要的轉變契機與後續效應

在某一程度上決定了晚年蘇軾人生境界達至超曠的可能因此本章擬先分擘蘇

軾的仕宦歷程將其一生按照「順境」「逆境」劃為二類以為梗概第一節聚

焦順境的政治實踐除了梳理蘇軾在不同時期的仕宦追求外也要進一步瞭解這

個價值觀是否恆久不變第二節從「順」的對立面立論以烏臺詩案為起點探

索逆境時期蘇軾的心理狀態和人生追求筆者關心的是「隱」之所以只是「誘

惑」而非「實踐」的原因藉著蘇軾在深諳仕宦乃「違己交病」的情況下依然

執意入仕的矛盾情結由此帶出第三節對於貶謫收穫的探討說明能夠「瞭解事

件後果並安於現實」的東坡最後得以走向「超曠」的關鍵因素

第三章論蘇軾詩中的仕宦典型有別於上一章「背景式」的陳述方式本

36 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

章欲以白居易馬少游及陶淵明三個蘇詩典型作為不同階段仕宦觀照的代表「仕

隱情結」既為蘇軾一生憂患所繫隨著現實越趨緊迫內在的矛盾衝突越是激烈

在此之中東坡的仕宦觀照不但會反映在特定的詩文主題創作上同時也呈現

在史傳典型的接受之上要之本文仍以第二章仕宦「順逆」分期為架構以

白居易作為順境代表藉以了解蘇軾的白氏接受實是環繞著「中隱」的出處進

退為核心其次東漢馬少游作為「知足不辱」的求宦代表象徵了蘇軾在現實

與理想的永恆矛盾中一次又一次的自我反省最終構成了一種嶄新的仕宦觀

其本質無異於白氏「中隱」哲學的實踐最後本文以蘇軾晚年最喜愛的陶淵明

作為逆境謫居的師法典型陶氏迴護真我其價值觀不同流俗造就了他拒絕向

現實低頭的個性化行為再者除了「固窮」之外陶淵明不離人居的隱逸方式

亦為蘇軾示範了一個特殊的隱逸觀綜合三者本章在第四節企圖歸納出一個蘇

軾的理想性格彼此對照使我們能夠更精準地掌握蘇軾的仕宦觀照

第四章探討蘇軾詩中對於生命本質的思考與認知前述幾章主要以具體的

生活情境為討論對象然而就「生命觀照」來說「生命的本質為何」才是最

核心的認知目標其中又以「生死觀」最為首要因此本章擬由「生死觀」與

「詩人對於人生本質的思索問題」二大部分構成在「生死觀」的部分由於人

類在極早就已認知到生命現象的特殊性因此本節首先針對漢魏以來各朝代

詩人對於生死現象的觀察理解進行分析按理而言不同的時代心靈對於死亡事

件的思考不會一致從詩文的分析可知漢魏至北宋的死亡觀概況一來可作為論

述主題的背景知識再者身處北宋的蘇軾生命觀與前代所想必定有所因襲採

取歷時性考察有助於理解蘇軾詩中「死亡觀」的深層思維另外「生」與「死」

都可視作一種「時間狀態」的思考蘇軾深受佛家影響故本節欲闢「轉世概念」

一區由宋代盛行文人轉世故事的現象結合詩人的死亡觀加以探討或許有助

於釐清作者最終「文化人格」形成的原因

瞭解蘇軾詩中死亡思考的呈現概況之後緊接著要關注的便是詩人的反應

個體關注生命現象自然會對死亡事件有所思考究竟蘇軾在面對往而不返的「死

亡」本質時心中有何想法由於「死」與「老」二者概念間有極強的聯想關係

因此最常伴隨「畏死」心態的即是「嘆老」的生命焦慮對此蘇軾乃至宋

人在其詩文中頗有陳述而自古以來對抗死亡的因應方法除了假想的「游仙」

之外便是「養生」與「醫藥」觀念的發達取徑於此應可看出詩人對於「死

亡事件」的認知與反應

第五章探討蘇軾詩中對生命意義的終極探索本章銜接上一章對於人生本

質的認知問題主要探討的問題有一蘇軾對於人生價值的思考問題他選擇

了什麼作為自己生命的最終價值二蘇軾的終極追求為何所謂「終極探索」

第一章 緒論 37

本質上是一種「價值選擇」的問題在理解了蘇軾對於生命本體的思考內容之後

緊接著我們便可以問既然知道了「人生是什麼」那麼蘇軾認為什麼才是他

人生的終極追求呢換言之在短暫虛幻的人生中究竟存不存在一個永恆的「不

朽」由於個體對生命價值的認知是以自我認識為基礎本章第一節首先嘗試釐

清蘇軾文化性格的形成與內容藉心理學中自我認知程序(「我想做什麼」rarr「我

能當什麼」rarr「我是什麼」)先就蘇軾自述的部分試探緊接著以蘇軾對自我的

加工為論題透過幾個突出的人生觀來考察蘇軾建構自我時重要的人生價值選

擇在此之後才進入終極追求的部分筆者認為身處中國有名的書寫年代

蘇軾既有天賦又有環境書寫因而成為他極力發展的事業要項之一具有自我

實現的內涵再者書寫可洗滌淨化人心也有轉移的作用因此常被貶謫文

士拿來充作生活智慧積極投入加上文學久傳之後文名可視為另一種生命形

式的延續是以蘇軾寄寓生命於文學之中實是極為必然之事

第六章結論本章擬總結前面五章為了更加扣合題意故以「生命意識

史」的角度歸結出蘇詩中「生命觀照」的重點與特色並在此基礎之上進一

步借用西方人本心理學家馬斯洛的「需求層次論」來分析蘇軾晚年的精神境界

提供有別於傳統「特質描述」之法的另種途徑使人更能掌握東坡精神的實質內

38 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

Page 12: 第一章 - nccur.lib.nccu.edu.twnccur.lib.nccu.edu.tw/bitstream/140.119/35604/5/51001105.pdf · 平、作品賞析和文學趨向為考察的主體,對於操縱文字的「心靈」缺乏自覺的省

12 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

許是過去數十年所不能想像的在這個意義上我們可以說「蘇軾研究學會」

提供了海內外所有對東坡感興趣的學者一個研究平台加快了彼此意見交流的速

度而定期的集會和出版更是蘇軾研究衝高數量的重要關鍵另外從學者的

角度來看學會的運作可使他們熟悉彼此對於鞏固學術社群的向心力也有幫

助無形之中一個「蘇學」的「認同圈」於焉形成蘇軾研究開始邁入「組織

化」「系統化」的階段是以饒學剛等人稱之為「真正發展到學術化階段」之時38

新型的研究型態尚不止於此除了上述的學術社群廿世紀最後二十年的漢

學界還面臨了來自西方文論的衝擊和挑戰臺灣方面此時正值眾多留外學人歸

國之際在他們的倡導下西方文論的運用成為未來二十年學壇研究的重要方

法相形之下中國大陸雖然沒有大量的返國學者加以助陣但時勢所趨學術

研究也開始普遍採行來自西方的論文範式產生了一批選題論證都十分新穎的

著作論文另一方面新式研究法對舊有命題也造成強大的影響昔日「骨架已

具」的舊題材被放在多學科交叉的綜合視野中重新詮釋企圖呈現更為立體飽滿

的文化形態為蘇學研究填上血肉視域融合的刺激對學者來說無異於打開研

究的另一扇窗運用經此產生的研究動能來檢視重要的既成題材多能翻轉新

意再者對於許多尚未說清的問題來說現當代的研究方法提供了「知人論世」

以外的另一種切入角尤其當文論與問題的邏輯理路相同時可能就此成為開啟

寶庫的鑰匙研究主軸既已奠定這波「舊瓶裝新酒」的研究熱潮很快地在個人

際遇文學美學思想helliphellip等子領域累積出相當的成果短期內就創造了蘇學

九百年來罕見的盛況

其中與本文關係最為密切的主題乃是生平研究和詩學研究前者的部分

大陸學者孔凡禮的《蘇軾年譜》(全三冊)當仁不讓此書之緣起主要肇因於

孔教授對於清人王文誥《蘇文忠公詩編註集成總案》援引資料未及全面的感嘆

雖說王氏以個人所藏從事著述要籍疏漏在所難免但因「時至今日其書已不

能盡饜人之意」39於是作者在點校《蘇軾詩集》《蘇軾文集》的第二年參考

總集別集類書史書筆記詩話方志金石碑帖中有關蘇軾之紀述撰

寫年譜窮九年之力大功方成《蘇軾年譜》既以補罅前作切合時用為出發

點自然不以單純的資料補充為滿足除了作為底本的王文誥《總案》之外作

者集合了《宋史》《續資治通鑑長編》《續資治通鑑長編拾補》《太平治迹統類》

《宋大詔令集》《宋會要輯稿》《東都事略》等書加上六百多種古代圖籍力

38 參見氏著〈二十世紀蘇軾文學研究述略〉收入中國人民大學中文系《中國蘇軾研究》第一

輯頁 532 39 孔凡禮《蘇軾年譜》(北京中華書局2005)上冊〈自序〉頁 2

第一章 緒論 13

求貼近北宋史實因此作者在行文時不但詳細交待人事時地物之來龍

去脈將目前所有可見的相關資料摘文節錄以供稽核同時幾乎所有的蘇軾

作品都得到了繫年對於許多舊注編年的謬誤也加以糾正此外孔教授還考證

出前人認為無可考的蘇軾交游展現了極為細膩的考證工夫和謹慎的研究態度

這一點從他在運用現當代的論文成果時不忘隨篇附註的習慣亦可看出曾棗莊教

授對此書評價極高言其具備「資料詳實言必有據」「詳而不繁」「考證精核」

三大特點是繼王文誥之後最詳實的蘇軾年譜40作者的用心經營使此百萬鉅

著在當代年譜學研究中異軍突起成為蘇軾生平研究的重要里程碑對後來有志

於蘇學的研究者來說貢獻尤大

卷帙浩繁的《蘇軾年譜》走的是傳統研究的路徑除此之外生平研究還延

伸出了許多分支如前所述全球化浪潮的襲捲造成合科研究之興盛尤其注重

文化意涵的發想八O年代之後「文化研究」當道主要特色一是研究古代文

學時「由單純的價值判斷而轉向文學事實的清理」即文學研究對於「客觀歷史」

的回歸二是重視「歷史文化」的綜合視角企圖以時代的總合「精神狀態」

作為個體或群體研究的參考前提總而言之此一轉型期的重要特徵在於「文化

意識」的覺醒41生平研究受此灌注詮釋內容因而產生了某一程度的微調

即對蘇軾「文化性格」的勾勒與詮釋過往的東坡傳記在描繪詩人時大多著重

「寵辱不驚」形象的呈現藉此推論「曠達」的人生觀按照我們對於蘇軾的理

解這類評語的確切中了詩人安順處逆的精神然而會被選來作為佐證的史料

永遠是經典的那幾則當傳記一再推陳出新事主的形象很難不流於「性格扁平

化片面化」距離「真人」的標準越來越遠筆者認為此類困境的產生主

要是起因於研究者過度專注於傳記主角的「生平本身」未對其生命情境進行全

面性的考量任何事件的發生都有其獨特(且複雜)的語境但因歷史只能呈現

片面的記載後人在解讀時如果不能進行多線評估多方設想很容易就忽略

掉最大特徵之外的其他細節甚至可能將個人從整體的時代氣氛中拔起使研究

主體變得獨立且封閉按照我們對於人類生命型態的理解群居動物本身和集體

的生活型態之間二者理應密不可分因此在進行生平研究時將個體置於較

大的文化脈絡中加以考察應是較好的選擇何況本文關注的蘇軾身為北宋大

家從他擁有的各項條件看來比起一般的研究對象似乎更適合此一方式林融

嬋認為

40 曾棗莊等著《蘇軾研究史》頁 447 41 本段出自傅璇琮為東方出版社「日晷文庫」所作的〈總序〉參見錢志熙《唐前生命觀和文學

生命主題》〈總序〉頁 1mdash3

14 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

文化與個人既然是一種相互創發相扶前進(也有可能是後退)的狀態

而人的存在又是一種必然的「在世存在」那麼個人的得失榮辱則必然的

與文化相關這裡的相關所包含的不僅僅是文化對個人的啟發還有個

人在「詮釋」過後對文化的貢獻helliphellip42

林氏之說突顯了「文化造就個人個人影響文化」的雙向迴旋關係普通人如

此擁有卓越成就的時代名人更是如此蘇軾以文名世活躍於古代文人所能參

與的各種領域他既無法超脫於所屬時代其思想文學自然受到「宋代文化」的

沾潤另一方面詩人在文學藝術各方面的獨到造詣向來又被視作「宋型文化」

的典型這也就是說蘇軾對「宋調」面貌之成形有舉足輕重的影響力一來一

往「個人與文化的雙向迴旋關係」因而形成除此之外從實際的生活經驗看

來人的性格是極為複雜的不但會因應各種生活經驗而產生變動同時也容

易受到外在因素的挑撥出現他人感覺不可理喻的行為古人嘗說識人時要「聽

其言觀其行」正是企圖經由個人與社會互動關係的考察探知其性格基調

換言之性格便是個人身處「文化環境」中「在世存在」的因應態度所以綜

上所述研究者倘若想要呈現一個「真蘇軾」便不可不將詩人置於文化的脈絡

裡加以檢視從而藉助史學社會學政治學甚至經濟學等學科的綜合考察

以期獲致一種較好的理解

這波「文化性格」浪潮引起的迴響十分熱烈各方關注的焦點大多集中在

詩人固有形象的反思企圖重新賦予更為精緻的說解對於蘇軾性格的解釋最

普遍的研究型態是以「時間」為主軸仔細梳理歲月推移過程中詩人心境的各種

起伏與轉變六十六歲去世的蘇軾從他二十二歲出蜀應試寫下第一篇〈刑賞

忠厚之至論〉開始創作生涯長達四十四年在這麼大的時間跨度中寫作出來的

豐富成果自然伴隨著詩人多彩多姿的出處經歷呈現了階段性的差異其間所反

映出來的思考轍痕正是蘇軾人生思想變動的軌跡關於這個部分歷來的分析

研究無論是從整體仕宦經歷來加以把握的宏觀角度還是擷取八大創作分期43中

任何一處關鍵來詳加論析的微觀闡述似乎總是無法周延而清楚的歸納出始終處

42 見氏著《蘇軾超曠情懷與文化關係研究》(嘉義南華大學文學研究所2004)頁 2mdash3 43 蘇軾的創作階段清人王文誥在《蘇文忠公詩編注集成識餘》中將其分為八期分別為《南

行集》和簽判鳳翔熙寧還朝倅杭守密入徐湖謫黃元祐召還謫惠渡海(【宋】蘇軾

著【清】王文誥注《蘇文忠公詩編注集成》(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67)冊六頁 3708mdash3709)

而近人江惜美分之為六初歷仕宦的奔放期烏臺詩之諷諭期黃州貶謫之沈潛期元祐回朝之

凝定期復貶惠州之圓融期遠謫海南之精深期(請見江惜美《蘇軾詩分期代表作研究》(台

北華正書局1996))至於王水照則以二次「在朝外任貶居」的迴返過程來概括

請見氏著《蘇軾論稿》(台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1994)〈蘇軾創作的發展階段〉〈蘇軾的

人生思考和文化性格〉二文)創作分期的方式會影響分析策略故學者們多視研究重點因革之

實則大同小異讀者可自行參照

第一章 緒論 15

於變動中的蘇軾人生境界針對此問王水照教授在〈蘇軾的人生思考和文化性

格〉一文中提出了較具代表性的看法

王教授認為蘇軾面臨中國文人生命中兩大課題「出處」與「死生」的

衝擊一生仕途困挫幾瀕死境卻能安之若素主要的原因在於三教融合的思想

背景在此作者提出蘇軾人生道路的二條基線一則受到傳統儒家思維的影響

充滿了自進進人的淑世精神而「立德立功立言」的三不朽古訓更讓蘇軾

早年的社會責任感與歷史使命感得到強化成為畢生行事的基調基線之二乃

是互補於儒家出仕觀的佛道思考多在其身陷逆境時發生作用看得出來作

者推論蘇軾的文化人格將其源頭歸因於「多元傳統文化」因素彼此間勢力的消

長與融合這個部分由於學者們的研究都是從第一手資料歸納而出多年來已

成定論然而雖說方向已定但因蘇軾思想涵蓋面之廣之雜要清楚描繪其性

格的多樣性實屬不易就此王教授嘗試以「狂」「曠」「諧」「適」四個方面

來概括之所謂「狂」者主要是出自詩人天性才情的傲氣展現出來就有了

傲世忤世抗世的成分這一點在「烏臺詩案」發生前發揮得最為清楚然而

隨著朝中行走日增年輕蘇軾對於自己的「狂直」其實不無反省的意味其中摻

雜了幾許畏世與厭世的心情不斷依違於張揚與內省二端東坡在「詩案」的洗

禮之後對「性狂」的追求逐漸轉向「一種深思了悟基礎上的任真」44換言之

是一種對內心「真我」的價值選擇而這個選擇的形成與詩人性格中「曠」極

為相關所謂的「曠」主要是對是非榮辱得失的超越與外鑠的「狂」遙

遙相對對於東坡來說或許「曠」是他天生性格的質素雖然存在卻未必發

揮然而在一連串極為痛苦的貶謫經歷之後「曠」的因子催化了蘇軾文化人格

的成熟度使之具備「九死南荒吾不恨」的磊落胸襟至於「諧」一般都認為

「諧」是蘇軾人格中最突出的特色之一在他人生思想的意義上有淡化苦難意

識化解悲傷的功用乃是一種自我調節機制45在此作者提出東坡的「諧」

具備了「對抗挫折迎戰命運」和「體現真我自為優越」二大意義其中所論

似乎正可概括為「性諧」與「文諧」二個面向從內在情性與外在行徑(包含「言」

與「文」)的相互作用清楚地刻劃出蘇軾性格的俏皮之處最後王教授以「適」

作為蘇軾人生思考和性格樞鈕的落腳點詩人能夠不囿於外在環境的不如意在

尋常日用中發現愉悅與美始終堅持「閑適」的追求使其現實人生由此化作藝

術人生充滿了審美情趣的意境

王教授此文從性格系統著手將審美意味濃厚的「人生境界」解讀為「個人

44 王水照〈蘇軾的人生思考和文化性格〉中國人民大學中文系《中國蘇軾研究》(第一輯)(北

京學苑出版社20047)頁 15 45 王水照〈蘇軾的人生思考和文化性格〉頁 17

16 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

獨特秉性」對於生命中衝突情節之因應與調節的產物相較於一般單論東坡性格

中某些特點之篇章可謂自成一家可惜的是受到篇幅所限此文在許多相關

的論題上僅僅點到為止如文中論述佛道二家對於蘇軾人生思考的影響時舉

詩集中反覆吟詠的「吾生如寄耳」和「人生如夢」二句為例藉以印證詩人那股

揮之不去的「人生空漠之感」就文章所言「吾生如寄」「人生如夢」體現了蘇

軾對於人生無常性的感受一來應是漢末古詩十九首以降「人生忽如寄」意識的

繼承與發揮二來蘇詩感歎命如蜉蝣卻能跳脫消極的聲調表現出「悲哀的

揚棄」由此構成宋調的基準另外「人生如夢」一句雖突顯了對於人生「虛幻

性」的感受但詩人卻將自己對前途的信念和追求寄寓其中展現出個體強烈的

主觀意志也表達了他對自身「真實存在」的肯定46筆者認為王教授所言固

然無誤以此釋蘇也得到了相當的效果然而倘若我們回到蘇軾三教融合的思

維模式那麼寫於四十二歲到六十六歲這段期間的「人生如夢」和「吾生如寄」

便不可單純將之視為文學史上抒情主題的分支而應進一步考慮到佛教典故的影

響因為此時詩人已處於中晚年階段多次的遠謫貶居提供他嫻熟佛經內典的

機會長期浸染之下他對佛教義理的掌握早已超越單純的字義解讀而是上

升到一種透過日常生活的實踐而獲致的心領神會之層次這些內化的佛經材料一

旦受到適當條件的召喚自然就在作品當中顯露出來47是故看似尋常的「人

生如夢」和「吾生如寄」除了具有文字審美及文學抒情的意義之外為求釋義

周全尚須遠溯佛家「如夢觀」等理論範疇方能闡明詩人原旨而這恰好也是

本「生命觀照」研究所應探討的重要內容因此將在後續篇章詳論之

值得注意的是在目前學界對「文化性格」的討論課題中以「曠達」的內

涵與反思最受矚目除了上述王教授的說法之外對此進行專題研究的還有林融

嬋在其二OO四年的碩論《蘇軾超曠情懷與文化關係研究》中林融嬋以宋代

理學為觀照面利用二程與東坡生命格局之異反向證成蘇軾「超曠」生命情調

之所由來乍看之下林氏雖以東坡文化性格中的「超曠情懷」作為主題理應

隸屬蘇軾生平研究的一支然而作者走的是思想研究梳理東坡文化性格時

是將之置於「思想家」的脈絡當中與一般生平傳記慣用「文學家」的思維模式

並不相同可說是本書較為特別之處另外作者捨棄常見的「曠達」特意拈

出「超曠」一詞在解釋蘇軾生命型態的轉變時頗富效用以釋義的角度「曠

達」和「超曠」同指蘇軾的基本生命型態但嚴格說來二者的意涵仍有不同

這是因為在一般的情況下「超曠」二字合用其意主要落在「曠」字換言

46 王水照〈蘇軾的人生思考和文化性格〉頁 6mdash11 47 蕭麗華即認為北宋詩禪融合的痕跡應以蘇軾為觀察的起點詳見氏著〈東坡詩論中的禪喻〉

《佛學研究中心學報》第六期20015頁 246

第一章 緒論 17

之「超」被當成了「曠」的內容但是若從字源學的角度切入則「超」的

本義為「跳」48意指「從自身事物現象越離」而「曠」字本義為「明」49顯

示的是對事物明瞭朗照的狀態引申而有「闊大」之意指的是「自事物現象

中解放」二者相較後者當立於實體界方能有較好解釋而前者則同時兼具形

上與形下雙重特質50由此一來二者的關係便超乎原本的理解增加了另一種

配對之後的可能性

(「超」字)就形下面來說它是「曠」的內容「曠」因具備著「超」的

條件因此能達到面對有限性時的曠達而從形上面來說「超」重歸於

超越界指向本身因此而能指出向上之一路引領「曠」成為「曠」helliphellip51

在此所謂「形上」與「形下」指的即是「超越界」與「經驗界」二大異質界

域「超越」介於其間正好以其「形上」「形下」兼具的雙重特質連結彼此

為「生命進昇」提供機會52由此觀照蘇軾性格可知「超曠」一語突出了東坡

文化人格在各個階段轉換過程中的動態行為讓我們得以進一步思索詩人「生命

進昇」的主要「助力」為何承其觀點林氏在分析〈和子由澠池懷舊〉時指出

蘇軾對於人生感悟的雙重意義在於一將人生看作一種流程在人生無常的無

奈中其實隱藏著一股不需溺於當下的提升意涵二他亦同時表達了對人生存

意義的肯定因為唯有在每一當下認真付出亦不過分執著的生命才能對人

生之流的慨嘆不失於粗淺浮泛53作者以此二點「人生觀想」作為蘇軾「超曠情

懷」的二大維面點出詩人「曠達」的原因在於「承認苦難而又超越苦難」的心

態54給予本研究相當大的啟示

無論是從中國古代文人「學而優則仕」的職業選擇角度或是從政治經驗影

響蘇軾個人的層面來看東坡的仕宦心態實是討論其人格或文學時無從迴避的重

要主題其中又以「仕隱情結」最具代表性關於蘇軾鮮明的「仕隱衝突」心態

很早就有學者提出來論點多集中在「烏臺詩案」後的心路歷程然而檢覈蘇

48 《說文解字》「超跳也」參見【東漢】許慎著【清】段玉裁注【民國】魯實先正補《說

文解字注》(台北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8 十二刷)頁 64 49 《說文解字》「曠明也」參閱【東漢】許慎著【清】段玉裁注【民國】魯實先正補《說

文解字注》頁 306 50 以上改寫自林融嬋《蘇軾超曠情懷與文化關係之研究》(嘉義南華大學文學研究所2004)頁 8 51 林融嬋《蘇軾超曠情懷與文化關係之研究》頁 8mdash9 52 詳細論述請見林融嬋《蘇軾超曠情懷與文化關係之研究》頁 10 53 林融嬋《蘇軾超曠情懷與文化關係之研究》頁 35mdash36 54 林融嬋《蘇軾超曠情懷與文化關係之研究》頁 36

18 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

軾詩文可以發現此說並不確切其「仕隱衝突」的發端至早應可推至未仕之

前並且此一情結隨著個人仕宦經驗的轉折有所不同貫穿終生近年來對此進

行專題研究之代表者當推王秀珊碩論《論東坡詞中的仕隱情懷》此書討論東

坡詞的仕隱情懷主要是以「故鄉意義」的層次變化詞中所運用的典故類型

以及「豪」與「放」的風格內涵作為切入點論述詩人仕隱情懷的內容與「放曠」

詞風的形成55「仕隱情結」向來是中國古代傳統文人的共有心態而東坡畢生掙

扎於「道仕」與「身隱」的兩難情緒之不安在「言情」的蘇詞中頗有表現

最具體的例證即是「故鄉」符碼的反覆使用對此作者引用重覆出現的「功成

名遂還鄉」56說明「歸鄉」乃是蘇軾的仕宦理想並將「故鄉」的意義按照其

人生的進程區分為三個層次

(一)出生成長的原鄉蜀人向來戀鄉不仕詩人出身於斯其鄉關之思自

是濃厚然而受到「衣錦榮歸」的傳統出仕觀念影響加上詩人年華

尚在對於功名仍有期待故「仕」的追求高於「隱」的想望「歸

與隱的指向同一」乃是期待榮歸原鄉的第一層次主要時期為「杭

密徐湖時期」

(二)歸隱的異鄉「烏臺」案後仕途轉為不順在此之中詩人效命地

方在山水之勝與朋友之情的助益下思歸不得的煩悶情結逐漸被「直

把他鄉作故鄉」的想法所取代「故鄉」意義的轉移展現了蘇軾在「自

我」與「現實」中取得平衡的努力與成就促使詩人一方面轉向山水

的慰藉一方面向內尋求「心安之境」此一時期發端於通判杭州之

時並在謫黃之後達到巔峰

(三)心安之鄉謫黃之後詩人歷經起復入朝外任等階段最後遠謫

海南在大起大落的坎坷過程中痛徹理解了「身不由己」的仕宦現

實由於羈旅在外連異地之歸也不可得是以此時東坡融合佛道思

想再度改換心念轉「異鄉」為「心鄉」將回歸之處移至心中

從而達致「仕宦衝突」的最終平衡可視為詩人最高的人生境界57

55 詳見王秀珊《論東坡詞中的仕隱情懷》(台中中興大學中文所 20027)頁 195 56 此句多次出現在東坡詞中如熙寧十年(1077)作於徐州的〈水調歌頭〉(安石在東海)(見鄒

同慶王宗堂《蘇軾詞編年校註》上冊(北京中華書局20029)頁 211)元豐六年(1083)所作的〈臨江仙〉(詩句端來磨我鈍)(鄒同慶王宗堂《蘇軾詞編年校註》中冊頁 490) 57 以上論述請參考王秀珊《論東坡詞中的仕隱情懷》第三章及頁 196mdash197

第一章 緒論 19

作者抽出「故鄉」作為尋繹東坡人生境界之所構成的軸線非但具體也極為恰

當對本文研究東坡生命意識頗多值得借鏡之處然而畢竟學術論理難以周全

王文在總結「仕隱情結」時雖已發揮得當但從詩人留下的詩句線索來看仍

有些許未盡之處譬如作者清楚地呈現了「歸回原鄉rarr歸隱異鄉rarr尋求心鄉」

此一心靈軌跡極力鋪陳詩人依違在理想失落與留戀田園的糾結情緒細膩刻劃

了「去」「留」之間「用世志意」和「不遇悲慨」二種意識激盪的狀況然而一

來一往之際似乎失落了「畏禍」此一重要的心理機轉使得讀者只見蘇軾之

「豪」而不見其性格之「真」從蘇軾輾轉各地時所上謝表之內容我們其實可

以明顯察覺詩人對於君威難測樹敵眾多的不安全感這種「畏禍心態」尤其表

現在二三階段之間乃是個人對多舛前途最真實的情緒反應捨之不論除了

有簡化人物性格的危險之外更無以呈現詩人最終「選擇」走向「超曠」的可貴

之處另外蘇軾晚年雖已求得「心安之境」但吟詩時仍作「此生念念隨泡影」

之語58無奈自嘲溢於言表與其同時詞作大異其趣此現象似乎可追溯至文類

性格因為對宋人而言詩詞分屬於不同的情志書寫系統雖然東坡創作時習

慣游走於各種文類之間但若細心檢閱詩集並加以對照可以發現二者慣用的典

故語例並不完全重覆援引王秀珊此文的分析成果東坡詞的典故類型主要有三

類事功型(以謝安為代表)執著型(以劉禹錫為代表)隱逸類(以陶淵明為

代表)59但詳察東坡詩可知在這三類之外還有更常使用的詩典如蘇軾一

再引用的「馬少游」及「桐鄉吏朱邑」事或在「烏臺詩案」之後重覆出現的「東

門黃狗」不但抒懷同時也牽涉了詩人對其仕宦事業的自我評價用意與興味

和蘇詞相較皆不相同就此看來此一重要議題若要得到較為徹底的討論那麼

除卻蘇詞之外東坡的其他創作也不能偏廢尤其是「言志」的蘇詩理應加以

整理並進一步統合所有文類的相關資料彼此交叉比對藉助先合觀再微觀的

分析方法來理解蘇軾的仕宦心態才是比較理想的做法也是本文預備發展的重

要方向

蘇詩研究的另一個重要主題在於「禪學」近年來持續在此領域耕耘不輟者

較重要的有周裕鍇張晶和蕭麗華等人周裕鍇專注詩歌與禪宗的關係曾寫作

《中國禪宗與詩歌》一書其中談到禪宗對於蘇軾的影響就認為二者關係極為

密切詩人耽於禪悅不但使之出入叢林與大量的禪僧交游同時也從中學習

到禪家公案的話頭與機鋒培養了創作時運用「博喻」手法的能力並點出「文

58 蘇軾〈庚辰歲人日作時聞黃河已復北流老臣舊數論此今斯言乃驗二首其二〉此詩作

於元符三年(1100)正月七日蘇軾謫往惠州之時年六十四收入氏著《蘇軾詩集》第七冊

卷四十三頁 2343 59 請見氏著《論東坡詞中的仕隱情懷》第四章

20 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

字禪」乃是蘇黃二人詩法分途的重要依據60當時作者固然對詩人「以禪入

詩」的特色作了清楚的說明然而終究只是文學現象的呈現對創作背後深刻

的審美機制並無探討這個問題在數年之後的《文字禪與宋代詩學》獲得解決

在《文字禪與宋代詩學》這本書中周教授將論題加以深化直接探討創作現象

的本源指出蘇黃之所以以文字為戲主要是以禪宗的「游戲三昧」作為理論

依據加上士大夫本身固有的俳諧文學的傳統而構成文中還提到

蘇軾和黃庭堅在借禪宗語言藝術為詩方面雖多共同之處但二人通過文字

游戲所要達到的目的仍有不同概括說來蘇軾是「借禪以為詼」即借

用禪宗詼詭反常的思維方式來表達自己戲謔的人生態度黃庭堅則是「打

諢通禪」即把雜劇的諢趣與禪語的詼諧結合起來表達自我完善的人格精

神於「游戲法」中見「真實相」61

作者從詩人習禪入詩的心態目的推導出蘇黃「借禪以為詼」和「表達自我完善

的人格精神」的不同有助於二人詩歌風格和審美性格的深入理解作者點出

從蘇黃的作品表現可以得知宋代習禪詩人受到「機鋒」或是「打諢」的影響

主要體現在「創作心態」和「語言形式」兩方面前者即所謂游戲態度滑稽為

文而後者則表現為語境的跳躍章法的變換然而儘管從同樣的門路悟入

在詩風的呈現上卻各有不同62周氏指出這固然與性格相關除此之外更有

可能受到他們各自喜好的禪門宗風的影響

雲門宗機鋒迅疾蘇軾得其精神所以作詩隨心所欲八面翻滾臨濟宗

機鋒峻烈黃庭堅得其精神所以作詩除脫凡近不落常情如黃龍慧南

著名的「黃龍三關」晦堂祖心的「觸背關」都有言語道斷不入思維的

特點黃庭堅詩生新瘦硬的語言風格與其精神相近63

蘇黃二家的詩風比較向來是宋代詩學中的重要議題在詩論美學和文學史的領

域皆有其意義周教授捨棄傳統的詩學角度改藉佛家文士化的「文字禪」角度

觀而照之不但突顯了詩歌意象與禪派宗風之間的關係同時也點出文人和其皈

60 氏著《中國禪宗與詩歌》(高雄麗文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47)頁 89mdash91 61 氏著《文字禪與宋代詩學》(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11)頁 155 62 周裕鍇演繹二人詩風指出「蘇詩如長江大河波濤自涌諢趣較顯露層次轉折銜接較自然

而黃詩如危崖高聳斷岸千尺諢趣較隱晦語境意路跨越較大」見氏著《文字禪與宋代詩

學》頁 164 63 氏著《文字禪與宋代詩學》頁 164

第一章 緒論 21

依的禪派精神在本質上的確有其相似之處這點我們由周裕鍇另外一篇〈夢幻與

真如蘇黃的禪悅傾向與其詩歌意向之關係〉可以得到更為深刻的詮釋

在〈夢幻與真如〉一文中作者主要是從宋人接受禪宗的兩種禪悅典型進

而分析這二種範型與詩歌意象選擇之間的關係宋代文人接觸禪宗一來在參禪

的過程中可以獲得愉快的感受此即「禪悅」二來佛禪能有效地消解「倫理政

治與個人存在的衝突」從存在論的意義上揭示了人生狀態徹底解決「儒門淡

薄收拾不住」64的不足之處文人崇奉南禪恰好回應了自身的人生課題與心

靈需求65所以五家七宗各有所好除了受到歷史(時間)和地理(地域)的影

響外文人的「真性」底蘊自當更為關鍵由此視之生命情趣截然不同的蘇

黃二人其性格在和禪門宗風相互加乘之後於是各自蘊釀了特色鮮明的禪學主

題如蘇軾廣泛接觸大乘經典深得「十喻」之義因此在其詩歌創作之時便

多次闡述般若空觀以「人生如夢」的主題具體行之選擇詩歌意象時除了運

用佛經典故之外更因自身對於世界短暫性質的認識特別強調「瞬時激變」的

動態形象的捕捉呈現蘇詩動蕩明快的風格66而庭堅對於禪學中的「心性哲學」

最有領悟對他來說禪乃治心之本目的在於完善道德人格以心性覺悟證得

安身立命之本是以他對認知本源的般若空觀興趣不大將全部重心擺放在「真

如」的追求上67正是這樣的傾向使然黃庭堅十分自覺地將禪宗的心性哲學

儒家的養氣觀和道家的心齋理論融合為一因此他所選擇的詩歌意象不是作為

虛幻無常的對立存在(如堅毅不屈的金石松柏)就是作為污穢渾濁的對立存

在(如表裡澄澈的秋江出淤泥而不染的蓮花)前者求其「真」後者明其「淨」

往往具備了虛靜沖澹清峻凝鍊的美學特徵由此構成山谷詩學與人格互相輝映

的「壁立千仞」的審美境界68

張晶《禪與唐宋詩學》同樣是以「禪學」作為視角探索唐宋時期禪宗思想

對於詩人心態的滲透並以詩為中心討論「禪」在經過了詩人創作心靈的轉化

之後對詩歌面貌造成了何等的影響作者認為

禪之於士大夫其主要意義並不在於「成佛」的宗教皈依而在於以「如

夢如幻」的人生觀來解脫靈與肉的苦惱困惑69

64 張方平「儒門淡薄收拾不住皆歸釋氏耳」收入釋志磬《佛祖統記》(揚州江蘇廣陵

古籍刻印社1992)冊五卷四十五頁 1949 65 周裕鍇〈夢幻與真如蘇黃的禪悅傾向與其詩歌意象之關係〉收入《文學遺產》二OO

一年第三期頁 68mdash69 66 氏著〈夢幻與真如蘇黃的禪悅傾向與其詩歌意象之關係〉頁 6974mdash75 67 氏著〈夢幻與真如蘇黃的禪悅傾向與其詩歌意象之關係〉頁 72 68 氏著〈夢幻與真如蘇黃的禪悅傾向與其詩歌意象之關係〉頁 74mdash75 69 氏著《禪與唐宋詩學》(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36)頁 2類似論述亦可參考頁 24

22 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

由於中國人的心理結構偏向「現實務實」對於抽象的「遠離現世」並不真感

興趣因此佛教思想能在中土普遍流傳除了自身理論的適用性得到發揮之外

接受者心理狀態的改變絕對是關鍵就本書研究的唐宋詩人而言信仰佛教的契

機最主要的原因還是來自於人生挫折對心靈造成的創傷而「挫折」中最具代

表性者莫過於「貶謫」一事傳統士人一旦遭受貶謫為了消除心中憤懣使

日子好過一點文人大多轉向佛道二家諸如大乘佛學中的「苦空觀」「人生如

夢」等觀念便是藉助於此熱烈流傳相較於唐代宋人對於禪宗的接受的確

較為普遍若要論其修為三教混融的蘇軾更是其中的佼佼者這從作者三番二

次以東坡作為說明的佐證即可發現關於詩人在「以禪喻詩」方面的表現作者

一路尋繹蘇軾在謫黃之後的心靈變化指出詩人「主要是以禪宗的『一念清淨』

『無心於物』的觀念來淡化客觀環境的困窘」70加上對於《莊子》的活用由

此構成他裨補人生的「忘憂理論」作者對詩人心態的觀照極為細膩也一定程

度地呈現了禪風入蘇詩的緣由和成果不過根據作者所言為了擺脫世間憂愁

而被大量接受的視身如夢視人生如逆旅的思想其本質是以佛教「空觀」作為

底蘊然而「『空門』的解脫是以對自身的省思為途徑的但它不是貴身而

是賤身」71既是「賤身」則與宋代盛行的養生風尚在根源上有所牴觸此中情

形為何而蘇軾個人亦頗積極「愛生」平日也熱衷於調養生息合觀言之似

乎可提供我們對於詩人取捨三教理論的標準之認識有助於蘇軾思想研究的完

至於東坡詩與佛教典故的關係則需參考蕭麗華教授的著作蕭教授在二O

O一年撰寫了〈東坡詩論中的禪喻〉探討下開北宋詩禪融合之風的蘇軾其詩

論中散見的佛禪修養並藉此論述蘇門禪喻在宋代詩禪合轍的重要歷史定位首

先作者將蘇軾對於禪學的接受歸因至故鄉眉山的地緣母親與朋友的浸染

最後才是人生經驗的強化由於蘇軾思想具有三教會通的特色因而詩論具備了

「以禪法論詩」「以夢成詩」「詩禪辯證」和「以禪論詩」四種現象然而上

述四種現象中除了「以夢成詩」其餘三種皆可逕與詩人日常習禪的慣性作聯

結此處暫且按下先討論較為特殊的「以夢成詩」因為禪家的本質在於「動

進的心或它對世間生起不取不捨的妙用」72強調「心」的覺察勢必關聯「心」

對生命的認知進一步牽涉「真假」的問題而「夢」與「覺」正是「假」和「真」

最具代表性的二種動作型態是以作者提到「凡學禪者於夢與覺之間體

70 氏著《禪與唐宋詩學》頁 35 71 氏著《禪與唐宋詩學》頁 28 72 吳汝鈞《游戲三昧禪的實踐與終極關懷》(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932)頁 170

第一章 緒論 23

會尤深」73蘇軾習禪多年對此議題更為嫻熟箇中緣由一方面固然是因為

詩人天生資質敏慧感悟力強再者自然是受到《金剛經》的影響蘇軾博覽

佛家內典對《金剛經》更是深有造詣因此以「夢」轉喻人世時不但有聊觀

夢幻視此身如夢之說同時也延伸出了蘇軾對於「前世」的夢喻之說除此

之外夢中得句紀夢境存夢占之舉更不勝枚舉由此可見詩人輾轉於「夢」

「覺」之間思辯的軌跡對我們瞭解詩人審美詩境人生態度與禪學修為皆有助

益然而作者在文中提到蘇軾好用禪語評賞詩作時也不例外但考察蘇軾所

論唐前暨唐代詩作時卻少用禪語74針對此一特殊現象蕭教授未及解答殊

為可惜而蕭教授有鑑於目前研究多未能深入佛典詳考蘇詩中佛家譬喻與佛教

原典之間的關係是以在〈東坡詩中的般若譬喻〉一文中以「般若譬喻」為焦

點審慎爬梳蘇軾詩禪意象形成之由來並就東坡詩中各項般若譬喻的種類和思

想主題進行舉證和論述清楚地分疏了佛家「六如觀」與「十喻」對蘇軾造成的

影響尤其「夢」「幻」「露」等較為常見的文字意象除了歸納其意象特徵

同時還上溯至佛典源頭細數典故意涵細膩地詮釋了箇中涵義75為本文分析

蘇軾對於生命本質的思考提供了極大的助力

一 「生命觀」主題

歷來涉及「生命觀」的研究不少然而仔細考察可以發現「生命觀」一

詞的議題內容似乎眾說紛云鄭惠玲在其碩論中提到以「生命」為主題的論述

研究理應涵蓋的範圍主要有「對生命意義的期待與發揮」「對人生際遇的順處態

度與方法」二者簡單的說除了生物存在的具體生命之外尚應包含人類獨特

思考觀點之下的思想觀價值觀道德觀和審美觀76然而鄭氏對此缺乏舉例

論證使定義未免流於浮泛空虛而書中分辨「人生觀」與「生命觀」之不同在

於前者偏重「對生命過程的往前看往未來設想」與後者「既重生之喜悅而

對未來建構理想但也適時從既有之限定中逆向先為理想預防」77的內涵不全

相似但從筆者自身對於「生命觀」所下定義之瞭解其內容之豐富似乎涵蓋

了作者的全部所言換言之「生命觀」之於「人生觀」應是一種上位概念鄭

73 蕭麗華〈東坡詩論中的禪喻〉收入《佛學研究中心學報》第六期20017頁 257 74 氏著〈東坡詩論中的禪喻〉頁 267 75 氏著〈東坡詩中的般若譬喻〉「聖傳與詩禪 中國文學與宗教國際學術研討會」20041210頁 5mdash9 76 鄭惠玲《名教自然與士的自覺從《世說新語》看魏晉士人的生命觀》(彰化彰化師範

大學國文系在職專班碩論2003)頁 7 77 氏著《名教自然與士的自覺從《世說新語》看魏晉士人的生命觀》頁 7

24 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

文沒有明言其論述標準對於相關議題的開展實有未盡之處另外定義「生命

觀」的還有杜正勝

生命觀牽涉社會組織人生理念宗教信仰和科學(尤其是醫療)知識諸

多層面的問題西周時期禱請的眉壽和戰國秦漢追求的長生可以作

為此一發展脈絡的為兩個定點觀察其中的變化探索兩周秦漢之人

對生命的認識和追求的方式78

杜教授此說主要扣合了醫療史的角度乃是自上古社會「生命追求」的觀念和行

為推衍而出因此是以人體生理系統理論作為切入點詳述中國古代生命觀在

「時代」或「族群」的因素影響下一步一步從具體(形)走向抽象(氣)的本

質認識79值得注意的是人們以「形」「氣」「精」「神」來解釋生命形體的

內外本質這除了可以看出歷來「生命觀」的階段性態變之餘這套本質認識論

經過不斷的發展促成了中國養生文化的成形對日後的哲學思想醫學與醫

療皆有深遠的影響80杜教授的研究乍看之下與本文涉及的主題似乎並不相關

然而人類對於生命價值的追求最早都可溯源至「長生」的渴望上古的「生

命意識」雖然缺乏文學性的審美內涵換個角度卻是另一個層次且更為根源

的生命追求因此本文雖以宋人生命意識為題但考量到觀念與意識的源遠流

長對於前代前前代甚至古代先民的各種生命面向都應有所瞭解在實際研

究的過程中或許可提供另一個不同的參照面向

另外錢志熙的《唐前生命觀和文學生命主題》一書可說是近年來結合「生

命觀」與「文學主題」研究著作中最具系統者錢教授認為所謂生命觀念

指的是一種「上升到哲學層次的生命思想」包含的部分有二一是生命本體觀

即對生命本身的性質的認識二是生命價值觀即對生命應有價值的把握和判

斷且後者是建立於前者的基礎之上的81本書在呈現此一議題的思考脈絡時

採取「通史」的觀點從最早的先民之生命意識開始一直到唐代為止共分為

神話時代詩經時代先秦諸子時代秦漢時代魏晉時代南北朝時代六大階

段運用「理性生命觀」與「非理性生命觀」這對概念考察各時期生命本體觀的

進展狀況再進一步以文學創作為對象分析生命意識對於詩詞歌賦等文類的滲

透情形

78 參見氏著《從眉壽到長生醫療文化與中國古代生命觀》(台北三民書局20054)頁

158 79 氏著《從眉壽到長生醫療文化與中國古代生命觀》頁 302mdash305 80 氏著《從眉壽到長生醫療文化與中國古代生命觀》頁 305 81 錢志熙《唐前生命觀和文學生命主題》頁 3

第一章 緒論 25

首先神話時代是各種神秘非理性的生命觀念的發生期先民對於生命意

識的推想主要表現在死亡現象的觀察與解釋由於人類「死亡」概念是透過大

量經驗法則(觀察到他人之死進而聯想凡人必死)的累積而形成因此在較

早的階段當中先民對於「死亡現象」的理解內涵始終處於一種變動的狀態一

直到要先秦諸子時期方才開始對死亡作出哲學的論證進而思考其中的意義82

此時先民在意識到死亡現象的不可逆之後選擇非理性生命觀導向更為神祕高

遠的境地藉以迴避現實的衝擊因此我們從目前遺留尚存的神話內容探知

這種「非理性」的發揮造就了靈魂觀念的發展和一系列長生不死的幻想不但構

成了後來一切宗教的觀念基礎同時不死幻想延伸出中國文學主題中重要的「仙

鄉」意識對於賦學與六朝的山水詩歌影響尤其深遠83到了第二階段先秦時

代生命意識有了實質意義的轉折觀其具體呈現可從「文學」與「哲學」二

方面加以著手文學方面主要指的是《詩經》《詩經》在內容上雖然部分留

有上古時期長生幻想與生殖崇拜等非理性意識的元素然而整體看來詩人對

於現實生活的描寫充份展現人類對於死亡已經司空見慣穩固的宗法觀念沖淡

了個人對於死亡的恐懼在某個程度上標誌了非理性生命觀的消退等於是宣告

了世俗理性生命觀的時代已然來臨84而哲學的部分則因思想家對於生命價值

取向的不同而產生儒道二種典型道家認為生命最高的價值在因循自然實踐

自己的生命規律故儘管老子和莊子對於生命的體驗有所不同但他們「全生」

的前提是一致的尤其莊子透過浪漫的文學表現加強了他生死觀念的散佈對後

世文人來說恰好提供了精神上超越死亡的自由典型85相較之下儒家對於生

命價值的掌握主要是從道德本體論的角度來思考的由於早先人們在追求長生

不老時認為人類長壽與否的關鍵來自於上天對於個體「道德實踐」的審判順

此邏輯加以推論「德」與「壽」之間便產生了極為密切的關係直接影響了儒

家認為生命問題乃是道德之源的看法86儒家的另一重要特色在於生命價值的社

會化傾向這使他們發展出社會位階凌駕於個人之上的「大我」優位思想是故

個體的價值只有透過實踐倫理道德等社會價值方為正道綜合上述對於儒道二家

考論以此觀照蘇軾思想實有發厥精要的作用對其人生信條的瞭解極有啟

時至戰國至秦漢時代養生思想正式出現養生的思想根源於人類維護生命

的本能從原始先民與環境的生存奮鬥行為中逐漸隨著生命價值的撅發而往「益

82 氏著《唐前生命觀和文學生命主題》頁 11 83 氏著《唐前生命觀和文學生命主題》頁 14mdash22 84 詳見氏著《唐前生命觀和文學生命主題》第二章 85 氏著《唐前生命觀和文學生命主題》頁 53 86 氏著《唐前生命觀和文學生命主題》頁 57

26 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

生」「養生」的意向發展同時豐富了行為遵守的細則值得注意的是這股風

潮不只帶動了社會各個面向的運作與提升(諸如藥學五行思想等)同時養

生思想和政治思想的會通促成了中國古代民本思想的萌芽其中「養生為治國

之本」的概念更成為戰國至漢代最富特色的思想87中華民族「樂生」的優良傳

統便是幻生自此一背景中的生命自信與樂觀到了漢代宇宙自然的大生命觀成

形皇權的急遽昇高代表了整個時代的主流意識傾向於忽略個體生命價值與內在

需求是以此時「小我」的意識淡薄在文學的表現上呈現了「哀傷時命不合」

和「悲士不遇」二大辭賦生命主題強調了現實與自我的矛盾這是漢代辭賦家

對於屈原生命主題的繼承與發揮只是屈子那種「殉道式」的悲壯意識遭到弱化

在大一統的政治格局之下轉為個體體現生命困境的「時命觀」其中的代表者

是賈誼88值得注意的是作者援引司馬遷在〈報任安書〉中將文章創作視為實

踐生命價值的一種做法89尤其漢代盛行擬騷之作以現代西方理論中的「讀者

反應對話」角度來看似乎大有可說之處對於後來文人(如蘇軾)亦影響重

大是故就此而言欲探索漢代文人或蘇軾的生命觀時理應將屈原視為重要

的文學淵源來詳加考察或許能有所發現另外錢志熙在討論漢末樂府詩時曾

說「漢末文人在表現生命主題上的最大成就還不是對自身生命價值觀的展現

而是在其表現的一切生活境界中都滲透著的生命意識將生活境界升華為生命境

界」90其中最重要的四個主題則為根植於人性與人性之中的愛情友情別情

離思91錢教授此一說法提供了本文在定義「生命」議題時的重要參照同時

他對個別詩人的精彩論述也為筆者在論述詩歌生命情調時作出最好的示範非常

值得參考

除此之外較具代表性的還有陳威伯《盛唐詩人生命觀之研究》此書相對

於錢志熙的「通史」觀照方法將唐人生命觀擷取而出獨立觀之其目的是為

了糾正歷來在歸因唐人多元價值觀之成因的平面化傾向作者認為詩人藉由詩

作呈現的複雜思想和價值取向代表的是個人心境遷變生命歷程作詩情境和

目的的折衷結果因此在研究方法上重點放在傳統儒釋道三家對於詩人思想

心理的影響以及詩人對於傳統思想的研究態度從中推導出盛唐詩人的生命態

度與人生實踐從個人生命史的角度來考量作者運用思想與心理分析的研究取

87 錢志熙《唐前生命觀和文學生命主題》頁 104 88 氏著《唐前生命觀和文學生命主題》頁 120mdash133 89 即「古者富貴而名摩滅」一段強調《周易》《春秋》《離騷》《國語》《孫子兵法》helliphellip等

書皆「大底聖賢發憤之所為作也」「此人皆意有鬱結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來者乃如

左丘無目孫子斷足終不可用退而論書策以舒其憤思垂空文以自見」參見【漢】司馬

遷著【民國】韓兆琦選注《史記選注》(台北里仁書局2000)〈報任安書〉頁 1210 90 氏著《唐前生命觀和文學生命主題》頁 182 91 氏著《唐前生命觀和文學生命主題》頁 182

第一章 緒論 27

徑大致是適當的但受到唐人尺牘數量稀少的因素所限本文在研究材料的揀擇

時只大量援引《全唐詩》缺乏更為廣闊的史觀視野如此一來要達到作者

所言「著重在『行為人』的部分加以研究」92並不容易恐有「失真」

的危機不過本文在歷述中國傳統三教的生命觀時分別就儒家三不朽莊子

與禪宗神仙與淨土養生與享樂仕與隱等觀點進行了清楚的論述雖然在「養

生與享樂」一節中作者解釋古人「生命存養」的思想淵源分別來自於儒家的孝

義全忠佛家的超生了死和道家的全生保真然而在描繪唐代之前各朝的享

樂意識時作者明顯忽略了建安到六朝這幾個「生命情調」極具特色的重要時期

尤其是古詩十九首闕此何以成之畢竟唯有針對前代累積的生命意識有所覺

察一旦進入唐代研究才能分辨其中的承續與轉折在進行詩人的個別研究時

才能更為得心應手

至於內文主體也就是分論盛唐詩人生命觀的部分作者挑選的研究對象有

李白杜甫王維孟浩然岑參與高適其中較符本文需要者有李白杜甫

王維等人志懷高遠的李白由於並未如願在仕途上有所發展所以生命情調的

主旋律環繞著生命無常的慨歎而展開藉助「酒」的情感作用來消除死亡的恐懼93根據作者的闡述李白的悲劇根源在於他沒有尋找到一份值得寄託身心的終

極價值是以他的好酒應是出自於一種察覺「人生虛幻」後卻尋無出路的矛

盾與恐慌雖然企圖自我麻痺仍然無法掩飾其深層的憂傷所以其人生境界無

法超脫相較之下杜甫也面臨生命理想與現實生活的衝突並且在不遇之外

還遭遇病苦與老苦的折磨然而老杜在多重打擊之下為自己尋找到「詩」和

「酒」作為生命的出口一方面充分宣洩不豫的情緒另一方面藉助詩中強烈

現實的關懷傾向詩人將「一己的痛苦昇華為對社會弱勢人們的關懷」94由此

一來「小我」的不幸便在「大我」中獲得了釋放相較於李杜王維屬於另

一種典型的生命觀王維早年仕途得意然他秉賦早慧並未將生命價值寄託在

功名之上反而從幼年失祜的經歷中了悟了「無生」的境界95因此以佛教作為

最後心靈的依歸呈現在文學創作的面向則以「無生」和「隱逸」為摩詰詩的

二大主題王維的仕隱狀態值得注意這是因為「出仕」對他來說並非個人積

極追求的人生目標只是一種獲得經濟的生存方式所以當他陷賊而不死還

歸唐朝時仍能在眾臣輕蔑懷疑的眼光中繼續生存箇中關鍵便在於「身心分離」

的生命態度將為了經濟目的而拘限於官場的「身」與內在恆定價值依託所在

92 陳威伯《盛唐詩人生命觀之研究》(台北文化大學碩論2000)頁 3 93 氏著《盛唐詩人生命觀之研究》頁 63mdash91 94 氏著《盛唐詩人生命觀之研究》頁 120 95 陳威伯「所謂『無生』依照佛教的說法一切的存在皆在的世間生滅變化了悟這種幻有的

生滅變化後的絕對境界就叫無生」參見氏著《盛唐詩人生命觀之研究》頁 126

28 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

的「心」判然二分按作者論述

此乃藉由內在價值的肯定而將外在的物質世界否定藉以消弭現實與理

想之間的對立更進一步來說外在的世界既是「世上皆如夢」那麼需不

需要放棄外在的事物已經無所謂因此仕與隱的衝突亦得由此解決96

由此可知王維選擇亦官亦隱的生活方式一來固然是出自於在理想與經濟現實

間取得折衷的必要二來也緣於詩人不具備儒家「奉儒守官」的用世志意因

為外在世界已被他用經濟條件的眼光加以貶抑了因此相較於東坡雖然同樣

是依違在仕宦與隱退之間也同樣有著「人生如夢」的想法但受到生命底蘊取

向不同的因素影響二者的生命境界自然無法等同視之王維的例子實可作為東

坡研究的借鑑藉以照見古代文人較為消極的生命態度

第三節 研究範圍和方法

一 研究範圍

(一)「生命觀照」的定義

大抵宇宙間的「物」皆可分為「有生物」與「無生物」二種其中最大的

差別即在於「有生物」比「無生物」多了「生命」然而何謂「生命」以字源

學的角度來分析「生」殷代卜辭與西周金文寫作「 」从「 」从「 」

原是模擬草木生發於地之形到了東漢許慎《說文解字》云「生進也象

草木生出土上」97在原始本義之外已逐漸引伸為「事物的發生」成為一切「從

無至有」的泛稱進而衍生「誕生」「孕生」「生育」「出生」「生產」之意

與「生命孕育」的概念密切相關98若以最普遍的觀念來表達「生命」是一種存

在對所有的生物來說不外乎「生存壽命」之謂也99因此生理學觀點又將「生

96 氏著《盛唐詩人生命觀之研究》頁 129 97 【漢】許慎撰【清】段玉裁注【民國】魯實先正補《說文解字注》(台北黎明文化事業

投份有限公司1998 十二刷)頁 274 上 98 以上參考李霞《生死智慧道家生命觀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頁 157 99 台灣中華書局編《辭海》(下冊)(台北台灣中華書局股份有限公司198111 大字修訂本

台廿版)頁 1956據筆者翻閱坊間各家字典辭典多以此說定義「生命」

第一章 緒論 29

命」演繹為「一套具有生長生殖能力的系統」100

主要即著眼於生長變化的特色

相較於其他無生物多了「知覺」的能力作為特徵然而即使同樣具備生長變

化的能力世界上的生物仍有高低層次的分別層次最低的生物如草履蟲依次

為不會思想的植物能思能動的動物等而在所有的物種當中又以人類最為特

出針對人類與其他物種狀況相異的現象德國哲學家恩斯特卡西勒(Ernest

Cassirer1874mdash1945)曾說

(與動物相比)人的功能圈不僅僅在量上有所擴大而且經歷了一個質的變

化在使自己適應於一個環境方面人彷彿已經發現了一種新的方法除

了在一切的動物種屬中都可看到的感受器系統和效應器系統之外在人那

裡還可發現可稱之為符號系統(symbolic system)的第三環節它存在於

這兩個系統之間這個新的獲得物改變了整個的人類生活與其他動物相

比人不僅生活在更為寬廣的實在之中而且可以說他生活在新的實在

的向度中101

按照卡氏的說法世上但凡有生命的物種皆有「感受器系統」(receptor system)

與「效應器系統」(effector system)前者用以接受外部刺激並靠後者對這些刺

激作出反應藉以適應環境爭取生存然而這兩套系統代表的生存能力只停

留在覓飽居安的生物需求層次中無法完全滿足思維發達的人類是以另一種

效用龐雜的「符號系統」應運而生除了用來解釋自然現象之外尚能形成知識

經驗傳承這麼一來非但各種生存竅門與生活經驗得以快速傳播與複製無形

中增加了人類群體生命的保障再者人們攀援抽象複雜的思索能力創造了高

度發展的社會組織在對應於「自然」的生物需求之外開發出另一層次的詮釋

語境「文化」是以一旦「生命」此一語彙進入人類的詮釋系統則「生

命」已不再只是生物學上「單純依靠本能尋找資源以利生存」的「自然生命」

而是必須納入規模更大脈絡更雜的文化系統裡來檢視的「文化生命」具備了

多元繁複的意涵對此我們可參考《中文大辭典》所下的四種定義

一謂生存之壽命猶言性命

100 劉紹寶定義「生命」為一「具有進食代謝排泄呼吸運動生長生殖和反應性等功

能的系統」其中「進食代謝排泄呼吸運動」等能力皆是生物用以維持「生長生殖」

的能力故知「生長生殖」乃「生物」最重要的特徵詳見氏著〈從廣義的生命現象探索外星

生命〉一文摘自網頁httpwwwufoorgtwstudyfk18htm1 101 【德】恩斯特卡西勒(Ernst Cassirer 1874--1945)《人論》(rdquoAn Essay On Manrdquo)(台北

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0)頁 36

30 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

二指人生之內容或其表現

三指某種活動延續之期間(如政治生命)

四指藝術作品的中心思想或情趣即其精采之所在(如有生命的畫)102

以上四種定義除了「轉喻」的修辭例證之外(如第三第四條)主要指向二

個層次一生物學上的生命包含個體存在的時空範圍生存活動屬於較低

階的基礎含義二文化意義的生命由於擁有獨特的「符號系統」人類相較

於其他只會依循本能維生的生物精神活動特別活躍因此人類社會在生存競

爭之餘還發明了政治經濟藝術體育helliphellip等等目的與成效各不相同的領域

或技藝所有的內容集合之後便是所謂的「文化」如此複雜且活躍的心靈

在持續運轉精益求精的情況下自然衍生出對於更高層次存在意義的索求因

此生命的意義與價值開始受到關注和反思進而構成「生命」定義中層次最高

的「文化生命」由此可知「生命」的內涵包含了具體的「生存競賽」與抽象的

「文化追求」舉凡生死意識社會組織人生理念宗教信仰和科學知識helliphellip

等全都涵攝其中駁雜的程度可見一斑

嚴格說來要深入且完整地探討「生命」的內涵由於涵蓋的範圍太廣難

度其實很高若以學門的角度來取徑大致上思考「生命」可從「生物學」與

「人類學」二大觀點切入前者著重生物生存的各個面向屬於基礎的生物層次

分析適用於「存在」當中所有具備生命的對象後者以人類的角度出發探討

的是社會與文化狀態的發展問題屬於較高的精神層次乃心智活動較為活躍的

人類所獨有人類和其他動物比較起來的確擁有更為高段的思維能力所以學

習期特長屬於一種「文化生物」故能運用文化符號以累積各種經驗與知識

持續地創造出許多獨特的文明產物發展精緻文化然而人類終究還是動物的

一種文化發展的程度再高也必須建築在生物生存的基礎之上換言之在進

入一切抽象高明的社會文化層次之前人類都須滿足生物本能的需求西方人

本主義心理學家馬斯洛(Maslow Abraham Harold1908-1970)曾提出著名的

「需求層次理論」認為人類生存時必須面臨五種不同層次的需求挑戰由低至

高分別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群需求受尊重需求自我實現需求

第一層次生理的需求也就是維持生活所需各種物質的需要例如食衣

102 林尹高明主編《中文大辭典》(普及本)(台北中國文化大學出版部199310 九版)(六)

頁 9445筆者檢閱坊間字辭典發覺各家對於「生命」的定義在大體上雖已形成共識但各

有著重之處其中林尹高明教授主編之書陳義既多條列又明較符合本論文討論需要故

援引之

第一章 緒論 31

住行等

第二層次安全的需求希望生活有保障有工作可以維持收支沒有威

脅人身安全的因素等

第三層次被接納的需求即指感情和歸屬上的需求包括社交需求愛

交往和友誼等

第四層次尊嚴的需求需要被尊敬也需要自尊以及地位和名譽的需求

第五層次自我實現的需求儘量的發揮自己的潛能使自己生活有意義

有抱負103

按照馬斯洛的設定人們大致是依循著上述的五個層次的需求來實踐生活的也

就是說在前一層次得到部分滿足後下一層次的需求才開始轉為迫切在這五

層次當中「生理」「安全」乃是維持生命所必須因此只要是活人前二層

次的需求幾乎都已得到滿足然而每個人的條件不同開發出來的心理需求也

不盡相似是以能夠到達的最高需求層次便有差異由此顯示出各不相同的境界

高度我們可以想像的是因為人的層次不同可能擁有的思考角度和高度也跟

著不同因此看待事物時觀照的層面與深度就不可能一樣這麼一來對於生

命中重要目標的設定自然會依照個體不同層次的心理需求表現出彼此間極大

的差異性並在一連串的生活實踐之後呈現出個體獨特的生命意義和價值追

求舉例來說中國古代知識份子可能會將仕宦生死倫常藝術等議題視為

思考目標使其生命成為文化實踐的一種具體形式充滿了文化的況味當中的

價值選擇和生命情調便與一般目不識丁的販夫走卒完全不同顯示了層次分明的

生命觀由此可知對於努力滿足生命中各項需求的人來說生物的生存問題固

然無法避免在這之上還存在更高層次的生活意義即使不是每個人都有思索

生命的自覺思維然而只要心靈活動依然持續人們就會持續受到驅使往更

高的需求層次邁進因此「生物生存」與「生活意義」可說是生命觀的二大柱

石尤其後面一項攸關價值的選擇在說明個體生命意向時更具有代表性

回到本論文「生命觀照」的主題「觀照」(contemplation)一詞來自佛教

指的是「以智慧法眼觀察認識事物實相」104然而何謂「智慧法眼」李英武

103 詳見張春興《現代心理學》(台北台灣東華書局1990mdash1991)頁 233-235馬斯洛有

感於理論的不足晚期特別深化發展「自我實現需求」之層次發現了一系列發展的需要謂之

「存在價值」(being-values)內含有十四種不分優劣的價值特徵完整完善完成正義

活躍豐富單純美善獨特輕鬆樂觀詼諧真實誠懇現實自我滿足請見【美】弗

蘭克G戈布爾著呂明陳紅雯譯《第三思潮馬斯洛心理學》(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

2006)頁 41mdash43 104 袁賓主編《禪宗詞典》(湖北湖北人民出版社1994)頁 235

32 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

指出「法是真理眼是智慧以智慧通達真理即得法眼淨」105換言之「觀

照」是能以了解佛法真理的眼光對事物加以通澈理解即以人之智慧觀看察照事

物之真理106由此推論所謂的「生命觀照」可以界定為「對生命現象或本質的

觀察與認識」且因生命是指會生長變化的個體或存在所以進一步來說「生

命觀照」就是對生命體的生長變化現象或本質的觀察與認識如同前文對於生

命內容的界定生命的存在現象包含了「生物生存」與「存在意義」二大範疇

生物生存從「個人」的角度出發如同馬斯洛的心理需求層次理論所說乃是

一連串層次高低的需求滿足最基本的如生活物資的獲取對周遭環境的認知

人我關係的經營與互動自我安頓與情感歸屬乃至最高階的自我實現要求皆屬

之除此之外由於人類是群居的動物在難以離群索居的前提下從「社會」

的角度「生命」的意涵還包括了國家民族的認同問題對於自我社會定位的認

知與期許社會現象的觀察文明經驗的傳承helliphellip等等由小到大由近至遠

由內而外由具體到抽象「生命觀照」探討的面向雖然廣泛但大致是從個人

在成長歷程中所遭遇的實際內容出發綜合理性認知與感性體悟而得出的一種

「充滿情感的理解」某些秉賦優異的個體在持續的發展之下到了一定的層次

即可到達「人生智慧」的境界象徵了人類文明所能追求的精神極致呈現在文

學的創作之中便構成了文學之所以觸動人心的重要原因因此本論文便是基

於上述理由在蘇軾的生命情境中擷取了對於古代知識份子來說影響最為重

大的幾個主題加以討論期待能夠更加切合「生命」的主題填補宋詩研究和生

命意識史中相關議題的空白

(二)版本說明

蘇軾成名既早在宋代可說是家喻戶曉的文學巨星107死後其詩文雖一度因

黨禍復起而列入禁書然政治禁令擋不住文學感染力的強勢傳播有宋一代各

種蘇詩刊本即有二十種之多108此後儘管各代文風殊異但蘇詩在眾多註家的努

105 李英武注《禪宗三經》(成都巴蜀書社2005)頁 391 106 項楚「觀即『觀照』以智慧觀見事物之理」(見氏著《王梵志詩校注》(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10)下冊頁 790注一)所謂「真理」指的是事物之本質與意義

另可參考袁賓的說法袁賓認為觀照是一種「禪者觀察事物認識真理的智慧眼光」見袁賓

主編《禪宗詞典》頁 121 107 關於蘇軾受歡迎的狀況有許多資料可以佐證比如在他活著的時候詩文不單只在國內廣

為散佈聲名甚至遠播契丹連高麗使者過杭州都還「求市蘇軾之集以歸」(詳見孔凡禮《蘇

軾年譜》上冊卷 16頁 363)《邵氏聞見錄》卷二十更記載了他由海外歸毗陵時坐船中

而「夾運河岸千萬人隨觀之」的盛況(見【宋】邵博《邵氏聞見後錄》(北京中華書局

1997)卷二十頁 160)聲譽之隆可以想見 108 【宋】蘇軾《蘇軾詩集》冊一孔凡禮〈前言〉頁 14

第一章 緒論 33

力之下到了清代已蔚為大觀其中以馮應榴和王文誥的註最為著名按孔凡

禮在《蘇軾詩集前言》中的介紹馮氏是以查慎行《蘇詩補註》為底本「『取

王施查三註』擇精去複『援證群書』『考稽辨訂』」而成《蘇文忠詩合註》

五十卷109而王文誥的《蘇文忠詩編註集成》四十五卷乃是按照蘇軾年譜詳細

繫年而成本論文考量研究時須以詩人生平和詩作二者合併觀照的方式反覆進

行因此在權衡之下採用王文誥版本閱讀期間搭配孔凡禮《蘇軾年譜》(全

三冊)對王註論審未精的錯誤之處加以校正以求翔實

在其他重要的參考文獻部份蘇軾文章本論文採用的是孔凡禮點校北京

中華書局出版的《蘇軾文集》(全六冊)蘇詞則以鄒同慶王宗堂的《蘇軾詞編

年校註》(全三冊)為主其他參考資料版本將於論文注釋中詳細註明此處

就不多加介紹了

二 研究方法

人文學科的研究工作基本上都會牽涉到「研究資料」與「資料分析」二個部

分因此若要討論研究方法首先須對上述二者有所界定在「研究資料」方

面本論文以蘇軾為研究客體自須熟讀東坡所有著作但是東坡並非全然獨

立的生命體從他出生到死亡為止必曾存在一個與之互動的人際網絡在此一

網絡中關係由親至疏包含了親人同儕後輩和互不相識的時人由於他們與

蘇軾同時或許曾經與之接觸彼此深切瞭解或者未曾識面只是風聞行誼

但無論如何這些人相較於後來研究者手中掌握了對於詩人的第一手資料他

們的著作自然值得參考在此筆者先依關係遠近將所謂的「時人」略分為三

(一) 師友親朋如歐陽脩蘇轍黃庭堅秦觀李廌helliphellip等他們與

東坡素來友好關係匪淺閱讀其人之作不但可瞭解蘇軾與重要他人

的情感往來狀況同時可從尺牘中窺知詩人對於事物的各種看法另

外蘇軾繼承歐陽脩之處多矣由此著眼大致可以勾勒出儒生蘇軾思

想之從來

(二) 政敵與競爭對象如王安石或二程安石與二程分別在政策和思想

二方面與東坡互不相容敵對的雙方互有攻詰這一類的文獻最重

109 【宋】蘇軾《蘇軾詩集》冊一孔凡禮〈前言〉頁 16

34 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

要的貢獻是它們提供了一個全然不同的視野使讀者能對詩人的各個

面向(無論好壞優缺)有所了解因為個體在實踐生命時自我的主

觀呈現固然重要但別人給予的評價也是構成生命面貌的重要環節

乃觀照生命時無能或缺的部分正反優缺彼此相照生命才有完

整的輪廓

(三) 無交集的時人這一項主要以東坡不相熟的詩話作者為主如寫作

《春渚紀聞》的何薳《春渚紀聞》向來以記載蘇軾軼事聞名作者何

薳雖傾慕蘇軾但二人來往並不密切經由片段軼事的描述這一類的

文獻如同鏡子般反映了蘇軾行走江湖的真實身影不但說明了東坡是以

何種形象為北宋時人所喜愛與接受同時也讓我們更加了解當時的社

會形態對詩人形象的重建極有幫助可補充官修史書之不足

以上三種若以形象化的語言來表達第一類有如沐浴在陽光之下的詩人著重

其本質與正面形象第二類反之可視作背光的暗影二者並存則形象方趨於

具體而第三類則有如背景非但可為詩人形象添加色彩同時亦為讀者提供了

深入理解的語境再者有關後人文獻的方面由於蘇軾藝術成就(含文學書

晝審美helliphellip等方面)十分傑出成為宋代以後文人評論的重要對象相關文獻

極多對研究亦多所助益有鑑於此四川大學中文系唐宋文學研究室將散見各

處的篇牘文章集結為《蘇軾資料彙編》五冊給予後來研究者極大方便研讀這

類文獻主要可透過歷時性的觀點瞭解各個時期的蘇軾接受史比對評論者本身

的學識背景對於蘇軾形象研究頗有正面的幫助況且古人讀書既博且熟常

在隻字片語中透露許多獨到意見相當值得參考

為了掌握時代背景史書思想著作亦在參考之列如對北宋政治時局記載

甚詳的《宋史》《宋史紀事本末》《續資治通鑑長編》等書尤須參考閱讀這

些書目除了有利於還原當時的官場氣氛同時考量到蘇軾本身「學者官僚

文人」三合一的身份取向歷史情境的純熟掌握將有助於我們對詩人行為動機的

判讀110另一方面「資料分析」牽涉到的是詮釋觀點問題由於本研究以「生

命觀照」作為蘇詩的切入點問題本質在於人生哲學的探討因此在正式論述

詩人觀點之前理應考慮中國儒釋道三家的思想這是因為傳統三教的思想

核心皆以生命哲學為底蘊對中國士人的生命哲學向來具有深遠的影響對「三

110 當然除了正史之外當代的史學著作也在參考之列如以「士」階層為論述核心的余英時

《士與中國文化》《朱熹的歷史世界》關注黨爭的沈松勤《北宋文人與黨爭》蕭慶偉《北宋新

舊黨爭與文學》介紹當代宗教概況者如潘桂明《中國居士佛教史》謝路軍《中國道教源流》

或者針對時代思潮進行全面性理解的史學研究像葛兆光《中國思想史》等皆屬之

第一章 緒論 35

教融合」的東坡更是如此故本文除了瞭解中國傳統三教的人生哲學內容外尚

須分析這些哲學思想對詩人所產生的影響至於「資料分析」的部分本論文將

視論述的需要來決定採用何種理論方法加以分析譬如以心理學的角度來看

蘇軾的生命觀照實與其生命歷程息息相關具有階段性成長的特徵正好可以引

用皮亞傑(Jean Piaget1896-1980)的「認知發展論」(cognitive-developmental

theory)作為分析模式尤其皮氏學說中的「適應」(adaptation)的觀點正好能

夠提供我們洞見詩人處逆時的適應行為及心理狀態因此成為本文重要的參照理

論詳細論述請見各章節內文撰述

以下為本文各章章節大要

第一章緒論此章說明以「論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為題的研究動機目

的取材範圍和研究方法首先詳述研究動機強調在「言志」的抒情傳統之下

選取人生際遇特殊的蘇軾作為「生命觀照」的研究對象有其意義再就前人相關

研究成果作一介紹和檢討預先確立本文的立論基礎和研究價值進而說明本研

究所欲採取的研究方法最後參考文獻資料對「生命」「生命觀照」等詞作出

定義以利開展後文

第二章論述蘇軾詩中的仕宦及隱退情結本章探討蘇軾人生最重要的仕宦

主題想解決的問題有三一蘇軾早懷隱逸之志為何執意追求仕進二進

入官場之後既已發現「理想」與「現實」之間巨大的落差因何想退能退卻

始終未退三蘇軾長年徘徊於仕隱之間對他的人生造成了何種影響至於

為何要討論這三個問題呢首先蘇軾個性向來不拘小節生長環境又與佛道二

家淵源甚深然從東坡年少時以「范滂」自期的表現看來他選擇依循儒家「用

世」志意心中應有極為深刻的理想存焉而這個根深蒂固的價值觀或許正是

日後當他匍匐於仕宦道上無論處境如何慘澹仍然堅持不退的重要依據而他

長年處於貶謫的境況更為其「生命觀照」帶來了重要的轉變契機與後續效應

在某一程度上決定了晚年蘇軾人生境界達至超曠的可能因此本章擬先分擘蘇

軾的仕宦歷程將其一生按照「順境」「逆境」劃為二類以為梗概第一節聚

焦順境的政治實踐除了梳理蘇軾在不同時期的仕宦追求外也要進一步瞭解這

個價值觀是否恆久不變第二節從「順」的對立面立論以烏臺詩案為起點探

索逆境時期蘇軾的心理狀態和人生追求筆者關心的是「隱」之所以只是「誘

惑」而非「實踐」的原因藉著蘇軾在深諳仕宦乃「違己交病」的情況下依然

執意入仕的矛盾情結由此帶出第三節對於貶謫收穫的探討說明能夠「瞭解事

件後果並安於現實」的東坡最後得以走向「超曠」的關鍵因素

第三章論蘇軾詩中的仕宦典型有別於上一章「背景式」的陳述方式本

36 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

章欲以白居易馬少游及陶淵明三個蘇詩典型作為不同階段仕宦觀照的代表「仕

隱情結」既為蘇軾一生憂患所繫隨著現實越趨緊迫內在的矛盾衝突越是激烈

在此之中東坡的仕宦觀照不但會反映在特定的詩文主題創作上同時也呈現

在史傳典型的接受之上要之本文仍以第二章仕宦「順逆」分期為架構以

白居易作為順境代表藉以了解蘇軾的白氏接受實是環繞著「中隱」的出處進

退為核心其次東漢馬少游作為「知足不辱」的求宦代表象徵了蘇軾在現實

與理想的永恆矛盾中一次又一次的自我反省最終構成了一種嶄新的仕宦觀

其本質無異於白氏「中隱」哲學的實踐最後本文以蘇軾晚年最喜愛的陶淵明

作為逆境謫居的師法典型陶氏迴護真我其價值觀不同流俗造就了他拒絕向

現實低頭的個性化行為再者除了「固窮」之外陶淵明不離人居的隱逸方式

亦為蘇軾示範了一個特殊的隱逸觀綜合三者本章在第四節企圖歸納出一個蘇

軾的理想性格彼此對照使我們能夠更精準地掌握蘇軾的仕宦觀照

第四章探討蘇軾詩中對於生命本質的思考與認知前述幾章主要以具體的

生活情境為討論對象然而就「生命觀照」來說「生命的本質為何」才是最

核心的認知目標其中又以「生死觀」最為首要因此本章擬由「生死觀」與

「詩人對於人生本質的思索問題」二大部分構成在「生死觀」的部分由於人

類在極早就已認知到生命現象的特殊性因此本節首先針對漢魏以來各朝代

詩人對於生死現象的觀察理解進行分析按理而言不同的時代心靈對於死亡事

件的思考不會一致從詩文的分析可知漢魏至北宋的死亡觀概況一來可作為論

述主題的背景知識再者身處北宋的蘇軾生命觀與前代所想必定有所因襲採

取歷時性考察有助於理解蘇軾詩中「死亡觀」的深層思維另外「生」與「死」

都可視作一種「時間狀態」的思考蘇軾深受佛家影響故本節欲闢「轉世概念」

一區由宋代盛行文人轉世故事的現象結合詩人的死亡觀加以探討或許有助

於釐清作者最終「文化人格」形成的原因

瞭解蘇軾詩中死亡思考的呈現概況之後緊接著要關注的便是詩人的反應

個體關注生命現象自然會對死亡事件有所思考究竟蘇軾在面對往而不返的「死

亡」本質時心中有何想法由於「死」與「老」二者概念間有極強的聯想關係

因此最常伴隨「畏死」心態的即是「嘆老」的生命焦慮對此蘇軾乃至宋

人在其詩文中頗有陳述而自古以來對抗死亡的因應方法除了假想的「游仙」

之外便是「養生」與「醫藥」觀念的發達取徑於此應可看出詩人對於「死

亡事件」的認知與反應

第五章探討蘇軾詩中對生命意義的終極探索本章銜接上一章對於人生本

質的認知問題主要探討的問題有一蘇軾對於人生價值的思考問題他選擇

了什麼作為自己生命的最終價值二蘇軾的終極追求為何所謂「終極探索」

第一章 緒論 37

本質上是一種「價值選擇」的問題在理解了蘇軾對於生命本體的思考內容之後

緊接著我們便可以問既然知道了「人生是什麼」那麼蘇軾認為什麼才是他

人生的終極追求呢換言之在短暫虛幻的人生中究竟存不存在一個永恆的「不

朽」由於個體對生命價值的認知是以自我認識為基礎本章第一節首先嘗試釐

清蘇軾文化性格的形成與內容藉心理學中自我認知程序(「我想做什麼」rarr「我

能當什麼」rarr「我是什麼」)先就蘇軾自述的部分試探緊接著以蘇軾對自我的

加工為論題透過幾個突出的人生觀來考察蘇軾建構自我時重要的人生價值選

擇在此之後才進入終極追求的部分筆者認為身處中國有名的書寫年代

蘇軾既有天賦又有環境書寫因而成為他極力發展的事業要項之一具有自我

實現的內涵再者書寫可洗滌淨化人心也有轉移的作用因此常被貶謫文

士拿來充作生活智慧積極投入加上文學久傳之後文名可視為另一種生命形

式的延續是以蘇軾寄寓生命於文學之中實是極為必然之事

第六章結論本章擬總結前面五章為了更加扣合題意故以「生命意識

史」的角度歸結出蘇詩中「生命觀照」的重點與特色並在此基礎之上進一

步借用西方人本心理學家馬斯洛的「需求層次論」來分析蘇軾晚年的精神境界

提供有別於傳統「特質描述」之法的另種途徑使人更能掌握東坡精神的實質內

38 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

Page 13: 第一章 - nccur.lib.nccu.edu.twnccur.lib.nccu.edu.tw/bitstream/140.119/35604/5/51001105.pdf · 平、作品賞析和文學趨向為考察的主體,對於操縱文字的「心靈」缺乏自覺的省

第一章 緒論 13

求貼近北宋史實因此作者在行文時不但詳細交待人事時地物之來龍

去脈將目前所有可見的相關資料摘文節錄以供稽核同時幾乎所有的蘇軾

作品都得到了繫年對於許多舊注編年的謬誤也加以糾正此外孔教授還考證

出前人認為無可考的蘇軾交游展現了極為細膩的考證工夫和謹慎的研究態度

這一點從他在運用現當代的論文成果時不忘隨篇附註的習慣亦可看出曾棗莊教

授對此書評價極高言其具備「資料詳實言必有據」「詳而不繁」「考證精核」

三大特點是繼王文誥之後最詳實的蘇軾年譜40作者的用心經營使此百萬鉅

著在當代年譜學研究中異軍突起成為蘇軾生平研究的重要里程碑對後來有志

於蘇學的研究者來說貢獻尤大

卷帙浩繁的《蘇軾年譜》走的是傳統研究的路徑除此之外生平研究還延

伸出了許多分支如前所述全球化浪潮的襲捲造成合科研究之興盛尤其注重

文化意涵的發想八O年代之後「文化研究」當道主要特色一是研究古代文

學時「由單純的價值判斷而轉向文學事實的清理」即文學研究對於「客觀歷史」

的回歸二是重視「歷史文化」的綜合視角企圖以時代的總合「精神狀態」

作為個體或群體研究的參考前提總而言之此一轉型期的重要特徵在於「文化

意識」的覺醒41生平研究受此灌注詮釋內容因而產生了某一程度的微調

即對蘇軾「文化性格」的勾勒與詮釋過往的東坡傳記在描繪詩人時大多著重

「寵辱不驚」形象的呈現藉此推論「曠達」的人生觀按照我們對於蘇軾的理

解這類評語的確切中了詩人安順處逆的精神然而會被選來作為佐證的史料

永遠是經典的那幾則當傳記一再推陳出新事主的形象很難不流於「性格扁平

化片面化」距離「真人」的標準越來越遠筆者認為此類困境的產生主

要是起因於研究者過度專注於傳記主角的「生平本身」未對其生命情境進行全

面性的考量任何事件的發生都有其獨特(且複雜)的語境但因歷史只能呈現

片面的記載後人在解讀時如果不能進行多線評估多方設想很容易就忽略

掉最大特徵之外的其他細節甚至可能將個人從整體的時代氣氛中拔起使研究

主體變得獨立且封閉按照我們對於人類生命型態的理解群居動物本身和集體

的生活型態之間二者理應密不可分因此在進行生平研究時將個體置於較

大的文化脈絡中加以考察應是較好的選擇何況本文關注的蘇軾身為北宋大

家從他擁有的各項條件看來比起一般的研究對象似乎更適合此一方式林融

嬋認為

40 曾棗莊等著《蘇軾研究史》頁 447 41 本段出自傅璇琮為東方出版社「日晷文庫」所作的〈總序〉參見錢志熙《唐前生命觀和文學

生命主題》〈總序〉頁 1mdash3

14 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

文化與個人既然是一種相互創發相扶前進(也有可能是後退)的狀態

而人的存在又是一種必然的「在世存在」那麼個人的得失榮辱則必然的

與文化相關這裡的相關所包含的不僅僅是文化對個人的啟發還有個

人在「詮釋」過後對文化的貢獻helliphellip42

林氏之說突顯了「文化造就個人個人影響文化」的雙向迴旋關係普通人如

此擁有卓越成就的時代名人更是如此蘇軾以文名世活躍於古代文人所能參

與的各種領域他既無法超脫於所屬時代其思想文學自然受到「宋代文化」的

沾潤另一方面詩人在文學藝術各方面的獨到造詣向來又被視作「宋型文化」

的典型這也就是說蘇軾對「宋調」面貌之成形有舉足輕重的影響力一來一

往「個人與文化的雙向迴旋關係」因而形成除此之外從實際的生活經驗看

來人的性格是極為複雜的不但會因應各種生活經驗而產生變動同時也容

易受到外在因素的挑撥出現他人感覺不可理喻的行為古人嘗說識人時要「聽

其言觀其行」正是企圖經由個人與社會互動關係的考察探知其性格基調

換言之性格便是個人身處「文化環境」中「在世存在」的因應態度所以綜

上所述研究者倘若想要呈現一個「真蘇軾」便不可不將詩人置於文化的脈絡

裡加以檢視從而藉助史學社會學政治學甚至經濟學等學科的綜合考察

以期獲致一種較好的理解

這波「文化性格」浪潮引起的迴響十分熱烈各方關注的焦點大多集中在

詩人固有形象的反思企圖重新賦予更為精緻的說解對於蘇軾性格的解釋最

普遍的研究型態是以「時間」為主軸仔細梳理歲月推移過程中詩人心境的各種

起伏與轉變六十六歲去世的蘇軾從他二十二歲出蜀應試寫下第一篇〈刑賞

忠厚之至論〉開始創作生涯長達四十四年在這麼大的時間跨度中寫作出來的

豐富成果自然伴隨著詩人多彩多姿的出處經歷呈現了階段性的差異其間所反

映出來的思考轍痕正是蘇軾人生思想變動的軌跡關於這個部分歷來的分析

研究無論是從整體仕宦經歷來加以把握的宏觀角度還是擷取八大創作分期43中

任何一處關鍵來詳加論析的微觀闡述似乎總是無法周延而清楚的歸納出始終處

42 見氏著《蘇軾超曠情懷與文化關係研究》(嘉義南華大學文學研究所2004)頁 2mdash3 43 蘇軾的創作階段清人王文誥在《蘇文忠公詩編注集成識餘》中將其分為八期分別為《南

行集》和簽判鳳翔熙寧還朝倅杭守密入徐湖謫黃元祐召還謫惠渡海(【宋】蘇軾

著【清】王文誥注《蘇文忠公詩編注集成》(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67)冊六頁 3708mdash3709)

而近人江惜美分之為六初歷仕宦的奔放期烏臺詩之諷諭期黃州貶謫之沈潛期元祐回朝之

凝定期復貶惠州之圓融期遠謫海南之精深期(請見江惜美《蘇軾詩分期代表作研究》(台

北華正書局1996))至於王水照則以二次「在朝外任貶居」的迴返過程來概括

請見氏著《蘇軾論稿》(台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1994)〈蘇軾創作的發展階段〉〈蘇軾的

人生思考和文化性格〉二文)創作分期的方式會影響分析策略故學者們多視研究重點因革之

實則大同小異讀者可自行參照

第一章 緒論 15

於變動中的蘇軾人生境界針對此問王水照教授在〈蘇軾的人生思考和文化性

格〉一文中提出了較具代表性的看法

王教授認為蘇軾面臨中國文人生命中兩大課題「出處」與「死生」的

衝擊一生仕途困挫幾瀕死境卻能安之若素主要的原因在於三教融合的思想

背景在此作者提出蘇軾人生道路的二條基線一則受到傳統儒家思維的影響

充滿了自進進人的淑世精神而「立德立功立言」的三不朽古訓更讓蘇軾

早年的社會責任感與歷史使命感得到強化成為畢生行事的基調基線之二乃

是互補於儒家出仕觀的佛道思考多在其身陷逆境時發生作用看得出來作

者推論蘇軾的文化人格將其源頭歸因於「多元傳統文化」因素彼此間勢力的消

長與融合這個部分由於學者們的研究都是從第一手資料歸納而出多年來已

成定論然而雖說方向已定但因蘇軾思想涵蓋面之廣之雜要清楚描繪其性

格的多樣性實屬不易就此王教授嘗試以「狂」「曠」「諧」「適」四個方面

來概括之所謂「狂」者主要是出自詩人天性才情的傲氣展現出來就有了

傲世忤世抗世的成分這一點在「烏臺詩案」發生前發揮得最為清楚然而

隨著朝中行走日增年輕蘇軾對於自己的「狂直」其實不無反省的意味其中摻

雜了幾許畏世與厭世的心情不斷依違於張揚與內省二端東坡在「詩案」的洗

禮之後對「性狂」的追求逐漸轉向「一種深思了悟基礎上的任真」44換言之

是一種對內心「真我」的價值選擇而這個選擇的形成與詩人性格中「曠」極

為相關所謂的「曠」主要是對是非榮辱得失的超越與外鑠的「狂」遙

遙相對對於東坡來說或許「曠」是他天生性格的質素雖然存在卻未必發

揮然而在一連串極為痛苦的貶謫經歷之後「曠」的因子催化了蘇軾文化人格

的成熟度使之具備「九死南荒吾不恨」的磊落胸襟至於「諧」一般都認為

「諧」是蘇軾人格中最突出的特色之一在他人生思想的意義上有淡化苦難意

識化解悲傷的功用乃是一種自我調節機制45在此作者提出東坡的「諧」

具備了「對抗挫折迎戰命運」和「體現真我自為優越」二大意義其中所論

似乎正可概括為「性諧」與「文諧」二個面向從內在情性與外在行徑(包含「言」

與「文」)的相互作用清楚地刻劃出蘇軾性格的俏皮之處最後王教授以「適」

作為蘇軾人生思考和性格樞鈕的落腳點詩人能夠不囿於外在環境的不如意在

尋常日用中發現愉悅與美始終堅持「閑適」的追求使其現實人生由此化作藝

術人生充滿了審美情趣的意境

王教授此文從性格系統著手將審美意味濃厚的「人生境界」解讀為「個人

44 王水照〈蘇軾的人生思考和文化性格〉中國人民大學中文系《中國蘇軾研究》(第一輯)(北

京學苑出版社20047)頁 15 45 王水照〈蘇軾的人生思考和文化性格〉頁 17

16 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

獨特秉性」對於生命中衝突情節之因應與調節的產物相較於一般單論東坡性格

中某些特點之篇章可謂自成一家可惜的是受到篇幅所限此文在許多相關

的論題上僅僅點到為止如文中論述佛道二家對於蘇軾人生思考的影響時舉

詩集中反覆吟詠的「吾生如寄耳」和「人生如夢」二句為例藉以印證詩人那股

揮之不去的「人生空漠之感」就文章所言「吾生如寄」「人生如夢」體現了蘇

軾對於人生無常性的感受一來應是漢末古詩十九首以降「人生忽如寄」意識的

繼承與發揮二來蘇詩感歎命如蜉蝣卻能跳脫消極的聲調表現出「悲哀的

揚棄」由此構成宋調的基準另外「人生如夢」一句雖突顯了對於人生「虛幻

性」的感受但詩人卻將自己對前途的信念和追求寄寓其中展現出個體強烈的

主觀意志也表達了他對自身「真實存在」的肯定46筆者認為王教授所言固

然無誤以此釋蘇也得到了相當的效果然而倘若我們回到蘇軾三教融合的思

維模式那麼寫於四十二歲到六十六歲這段期間的「人生如夢」和「吾生如寄」

便不可單純將之視為文學史上抒情主題的分支而應進一步考慮到佛教典故的影

響因為此時詩人已處於中晚年階段多次的遠謫貶居提供他嫻熟佛經內典的

機會長期浸染之下他對佛教義理的掌握早已超越單純的字義解讀而是上

升到一種透過日常生活的實踐而獲致的心領神會之層次這些內化的佛經材料一

旦受到適當條件的召喚自然就在作品當中顯露出來47是故看似尋常的「人

生如夢」和「吾生如寄」除了具有文字審美及文學抒情的意義之外為求釋義

周全尚須遠溯佛家「如夢觀」等理論範疇方能闡明詩人原旨而這恰好也是

本「生命觀照」研究所應探討的重要內容因此將在後續篇章詳論之

值得注意的是在目前學界對「文化性格」的討論課題中以「曠達」的內

涵與反思最受矚目除了上述王教授的說法之外對此進行專題研究的還有林融

嬋在其二OO四年的碩論《蘇軾超曠情懷與文化關係研究》中林融嬋以宋代

理學為觀照面利用二程與東坡生命格局之異反向證成蘇軾「超曠」生命情調

之所由來乍看之下林氏雖以東坡文化性格中的「超曠情懷」作為主題理應

隸屬蘇軾生平研究的一支然而作者走的是思想研究梳理東坡文化性格時

是將之置於「思想家」的脈絡當中與一般生平傳記慣用「文學家」的思維模式

並不相同可說是本書較為特別之處另外作者捨棄常見的「曠達」特意拈

出「超曠」一詞在解釋蘇軾生命型態的轉變時頗富效用以釋義的角度「曠

達」和「超曠」同指蘇軾的基本生命型態但嚴格說來二者的意涵仍有不同

這是因為在一般的情況下「超曠」二字合用其意主要落在「曠」字換言

46 王水照〈蘇軾的人生思考和文化性格〉頁 6mdash11 47 蕭麗華即認為北宋詩禪融合的痕跡應以蘇軾為觀察的起點詳見氏著〈東坡詩論中的禪喻〉

《佛學研究中心學報》第六期20015頁 246

第一章 緒論 17

之「超」被當成了「曠」的內容但是若從字源學的角度切入則「超」的

本義為「跳」48意指「從自身事物現象越離」而「曠」字本義為「明」49顯

示的是對事物明瞭朗照的狀態引申而有「闊大」之意指的是「自事物現象

中解放」二者相較後者當立於實體界方能有較好解釋而前者則同時兼具形

上與形下雙重特質50由此一來二者的關係便超乎原本的理解增加了另一種

配對之後的可能性

(「超」字)就形下面來說它是「曠」的內容「曠」因具備著「超」的

條件因此能達到面對有限性時的曠達而從形上面來說「超」重歸於

超越界指向本身因此而能指出向上之一路引領「曠」成為「曠」helliphellip51

在此所謂「形上」與「形下」指的即是「超越界」與「經驗界」二大異質界

域「超越」介於其間正好以其「形上」「形下」兼具的雙重特質連結彼此

為「生命進昇」提供機會52由此觀照蘇軾性格可知「超曠」一語突出了東坡

文化人格在各個階段轉換過程中的動態行為讓我們得以進一步思索詩人「生命

進昇」的主要「助力」為何承其觀點林氏在分析〈和子由澠池懷舊〉時指出

蘇軾對於人生感悟的雙重意義在於一將人生看作一種流程在人生無常的無

奈中其實隱藏著一股不需溺於當下的提升意涵二他亦同時表達了對人生存

意義的肯定因為唯有在每一當下認真付出亦不過分執著的生命才能對人

生之流的慨嘆不失於粗淺浮泛53作者以此二點「人生觀想」作為蘇軾「超曠情

懷」的二大維面點出詩人「曠達」的原因在於「承認苦難而又超越苦難」的心

態54給予本研究相當大的啟示

無論是從中國古代文人「學而優則仕」的職業選擇角度或是從政治經驗影

響蘇軾個人的層面來看東坡的仕宦心態實是討論其人格或文學時無從迴避的重

要主題其中又以「仕隱情結」最具代表性關於蘇軾鮮明的「仕隱衝突」心態

很早就有學者提出來論點多集中在「烏臺詩案」後的心路歷程然而檢覈蘇

48 《說文解字》「超跳也」參見【東漢】許慎著【清】段玉裁注【民國】魯實先正補《說

文解字注》(台北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8 十二刷)頁 64 49 《說文解字》「曠明也」參閱【東漢】許慎著【清】段玉裁注【民國】魯實先正補《說

文解字注》頁 306 50 以上改寫自林融嬋《蘇軾超曠情懷與文化關係之研究》(嘉義南華大學文學研究所2004)頁 8 51 林融嬋《蘇軾超曠情懷與文化關係之研究》頁 8mdash9 52 詳細論述請見林融嬋《蘇軾超曠情懷與文化關係之研究》頁 10 53 林融嬋《蘇軾超曠情懷與文化關係之研究》頁 35mdash36 54 林融嬋《蘇軾超曠情懷與文化關係之研究》頁 36

18 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

軾詩文可以發現此說並不確切其「仕隱衝突」的發端至早應可推至未仕之

前並且此一情結隨著個人仕宦經驗的轉折有所不同貫穿終生近年來對此進

行專題研究之代表者當推王秀珊碩論《論東坡詞中的仕隱情懷》此書討論東

坡詞的仕隱情懷主要是以「故鄉意義」的層次變化詞中所運用的典故類型

以及「豪」與「放」的風格內涵作為切入點論述詩人仕隱情懷的內容與「放曠」

詞風的形成55「仕隱情結」向來是中國古代傳統文人的共有心態而東坡畢生掙

扎於「道仕」與「身隱」的兩難情緒之不安在「言情」的蘇詞中頗有表現

最具體的例證即是「故鄉」符碼的反覆使用對此作者引用重覆出現的「功成

名遂還鄉」56說明「歸鄉」乃是蘇軾的仕宦理想並將「故鄉」的意義按照其

人生的進程區分為三個層次

(一)出生成長的原鄉蜀人向來戀鄉不仕詩人出身於斯其鄉關之思自

是濃厚然而受到「衣錦榮歸」的傳統出仕觀念影響加上詩人年華

尚在對於功名仍有期待故「仕」的追求高於「隱」的想望「歸

與隱的指向同一」乃是期待榮歸原鄉的第一層次主要時期為「杭

密徐湖時期」

(二)歸隱的異鄉「烏臺」案後仕途轉為不順在此之中詩人效命地

方在山水之勝與朋友之情的助益下思歸不得的煩悶情結逐漸被「直

把他鄉作故鄉」的想法所取代「故鄉」意義的轉移展現了蘇軾在「自

我」與「現實」中取得平衡的努力與成就促使詩人一方面轉向山水

的慰藉一方面向內尋求「心安之境」此一時期發端於通判杭州之

時並在謫黃之後達到巔峰

(三)心安之鄉謫黃之後詩人歷經起復入朝外任等階段最後遠謫

海南在大起大落的坎坷過程中痛徹理解了「身不由己」的仕宦現

實由於羈旅在外連異地之歸也不可得是以此時東坡融合佛道思

想再度改換心念轉「異鄉」為「心鄉」將回歸之處移至心中

從而達致「仕宦衝突」的最終平衡可視為詩人最高的人生境界57

55 詳見王秀珊《論東坡詞中的仕隱情懷》(台中中興大學中文所 20027)頁 195 56 此句多次出現在東坡詞中如熙寧十年(1077)作於徐州的〈水調歌頭〉(安石在東海)(見鄒

同慶王宗堂《蘇軾詞編年校註》上冊(北京中華書局20029)頁 211)元豐六年(1083)所作的〈臨江仙〉(詩句端來磨我鈍)(鄒同慶王宗堂《蘇軾詞編年校註》中冊頁 490) 57 以上論述請參考王秀珊《論東坡詞中的仕隱情懷》第三章及頁 196mdash197

第一章 緒論 19

作者抽出「故鄉」作為尋繹東坡人生境界之所構成的軸線非但具體也極為恰

當對本文研究東坡生命意識頗多值得借鏡之處然而畢竟學術論理難以周全

王文在總結「仕隱情結」時雖已發揮得當但從詩人留下的詩句線索來看仍

有些許未盡之處譬如作者清楚地呈現了「歸回原鄉rarr歸隱異鄉rarr尋求心鄉」

此一心靈軌跡極力鋪陳詩人依違在理想失落與留戀田園的糾結情緒細膩刻劃

了「去」「留」之間「用世志意」和「不遇悲慨」二種意識激盪的狀況然而一

來一往之際似乎失落了「畏禍」此一重要的心理機轉使得讀者只見蘇軾之

「豪」而不見其性格之「真」從蘇軾輾轉各地時所上謝表之內容我們其實可

以明顯察覺詩人對於君威難測樹敵眾多的不安全感這種「畏禍心態」尤其表

現在二三階段之間乃是個人對多舛前途最真實的情緒反應捨之不論除了

有簡化人物性格的危險之外更無以呈現詩人最終「選擇」走向「超曠」的可貴

之處另外蘇軾晚年雖已求得「心安之境」但吟詩時仍作「此生念念隨泡影」

之語58無奈自嘲溢於言表與其同時詞作大異其趣此現象似乎可追溯至文類

性格因為對宋人而言詩詞分屬於不同的情志書寫系統雖然東坡創作時習

慣游走於各種文類之間但若細心檢閱詩集並加以對照可以發現二者慣用的典

故語例並不完全重覆援引王秀珊此文的分析成果東坡詞的典故類型主要有三

類事功型(以謝安為代表)執著型(以劉禹錫為代表)隱逸類(以陶淵明為

代表)59但詳察東坡詩可知在這三類之外還有更常使用的詩典如蘇軾一

再引用的「馬少游」及「桐鄉吏朱邑」事或在「烏臺詩案」之後重覆出現的「東

門黃狗」不但抒懷同時也牽涉了詩人對其仕宦事業的自我評價用意與興味

和蘇詞相較皆不相同就此看來此一重要議題若要得到較為徹底的討論那麼

除卻蘇詞之外東坡的其他創作也不能偏廢尤其是「言志」的蘇詩理應加以

整理並進一步統合所有文類的相關資料彼此交叉比對藉助先合觀再微觀的

分析方法來理解蘇軾的仕宦心態才是比較理想的做法也是本文預備發展的重

要方向

蘇詩研究的另一個重要主題在於「禪學」近年來持續在此領域耕耘不輟者

較重要的有周裕鍇張晶和蕭麗華等人周裕鍇專注詩歌與禪宗的關係曾寫作

《中國禪宗與詩歌》一書其中談到禪宗對於蘇軾的影響就認為二者關係極為

密切詩人耽於禪悅不但使之出入叢林與大量的禪僧交游同時也從中學習

到禪家公案的話頭與機鋒培養了創作時運用「博喻」手法的能力並點出「文

58 蘇軾〈庚辰歲人日作時聞黃河已復北流老臣舊數論此今斯言乃驗二首其二〉此詩作

於元符三年(1100)正月七日蘇軾謫往惠州之時年六十四收入氏著《蘇軾詩集》第七冊

卷四十三頁 2343 59 請見氏著《論東坡詞中的仕隱情懷》第四章

20 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

字禪」乃是蘇黃二人詩法分途的重要依據60當時作者固然對詩人「以禪入

詩」的特色作了清楚的說明然而終究只是文學現象的呈現對創作背後深刻

的審美機制並無探討這個問題在數年之後的《文字禪與宋代詩學》獲得解決

在《文字禪與宋代詩學》這本書中周教授將論題加以深化直接探討創作現象

的本源指出蘇黃之所以以文字為戲主要是以禪宗的「游戲三昧」作為理論

依據加上士大夫本身固有的俳諧文學的傳統而構成文中還提到

蘇軾和黃庭堅在借禪宗語言藝術為詩方面雖多共同之處但二人通過文字

游戲所要達到的目的仍有不同概括說來蘇軾是「借禪以為詼」即借

用禪宗詼詭反常的思維方式來表達自己戲謔的人生態度黃庭堅則是「打

諢通禪」即把雜劇的諢趣與禪語的詼諧結合起來表達自我完善的人格精

神於「游戲法」中見「真實相」61

作者從詩人習禪入詩的心態目的推導出蘇黃「借禪以為詼」和「表達自我完善

的人格精神」的不同有助於二人詩歌風格和審美性格的深入理解作者點出

從蘇黃的作品表現可以得知宋代習禪詩人受到「機鋒」或是「打諢」的影響

主要體現在「創作心態」和「語言形式」兩方面前者即所謂游戲態度滑稽為

文而後者則表現為語境的跳躍章法的變換然而儘管從同樣的門路悟入

在詩風的呈現上卻各有不同62周氏指出這固然與性格相關除此之外更有

可能受到他們各自喜好的禪門宗風的影響

雲門宗機鋒迅疾蘇軾得其精神所以作詩隨心所欲八面翻滾臨濟宗

機鋒峻烈黃庭堅得其精神所以作詩除脫凡近不落常情如黃龍慧南

著名的「黃龍三關」晦堂祖心的「觸背關」都有言語道斷不入思維的

特點黃庭堅詩生新瘦硬的語言風格與其精神相近63

蘇黃二家的詩風比較向來是宋代詩學中的重要議題在詩論美學和文學史的領

域皆有其意義周教授捨棄傳統的詩學角度改藉佛家文士化的「文字禪」角度

觀而照之不但突顯了詩歌意象與禪派宗風之間的關係同時也點出文人和其皈

60 氏著《中國禪宗與詩歌》(高雄麗文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47)頁 89mdash91 61 氏著《文字禪與宋代詩學》(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11)頁 155 62 周裕鍇演繹二人詩風指出「蘇詩如長江大河波濤自涌諢趣較顯露層次轉折銜接較自然

而黃詩如危崖高聳斷岸千尺諢趣較隱晦語境意路跨越較大」見氏著《文字禪與宋代詩

學》頁 164 63 氏著《文字禪與宋代詩學》頁 164

第一章 緒論 21

依的禪派精神在本質上的確有其相似之處這點我們由周裕鍇另外一篇〈夢幻與

真如蘇黃的禪悅傾向與其詩歌意向之關係〉可以得到更為深刻的詮釋

在〈夢幻與真如〉一文中作者主要是從宋人接受禪宗的兩種禪悅典型進

而分析這二種範型與詩歌意象選擇之間的關係宋代文人接觸禪宗一來在參禪

的過程中可以獲得愉快的感受此即「禪悅」二來佛禪能有效地消解「倫理政

治與個人存在的衝突」從存在論的意義上揭示了人生狀態徹底解決「儒門淡

薄收拾不住」64的不足之處文人崇奉南禪恰好回應了自身的人生課題與心

靈需求65所以五家七宗各有所好除了受到歷史(時間)和地理(地域)的影

響外文人的「真性」底蘊自當更為關鍵由此視之生命情趣截然不同的蘇

黃二人其性格在和禪門宗風相互加乘之後於是各自蘊釀了特色鮮明的禪學主

題如蘇軾廣泛接觸大乘經典深得「十喻」之義因此在其詩歌創作之時便

多次闡述般若空觀以「人生如夢」的主題具體行之選擇詩歌意象時除了運

用佛經典故之外更因自身對於世界短暫性質的認識特別強調「瞬時激變」的

動態形象的捕捉呈現蘇詩動蕩明快的風格66而庭堅對於禪學中的「心性哲學」

最有領悟對他來說禪乃治心之本目的在於完善道德人格以心性覺悟證得

安身立命之本是以他對認知本源的般若空觀興趣不大將全部重心擺放在「真

如」的追求上67正是這樣的傾向使然黃庭堅十分自覺地將禪宗的心性哲學

儒家的養氣觀和道家的心齋理論融合為一因此他所選擇的詩歌意象不是作為

虛幻無常的對立存在(如堅毅不屈的金石松柏)就是作為污穢渾濁的對立存

在(如表裡澄澈的秋江出淤泥而不染的蓮花)前者求其「真」後者明其「淨」

往往具備了虛靜沖澹清峻凝鍊的美學特徵由此構成山谷詩學與人格互相輝映

的「壁立千仞」的審美境界68

張晶《禪與唐宋詩學》同樣是以「禪學」作為視角探索唐宋時期禪宗思想

對於詩人心態的滲透並以詩為中心討論「禪」在經過了詩人創作心靈的轉化

之後對詩歌面貌造成了何等的影響作者認為

禪之於士大夫其主要意義並不在於「成佛」的宗教皈依而在於以「如

夢如幻」的人生觀來解脫靈與肉的苦惱困惑69

64 張方平「儒門淡薄收拾不住皆歸釋氏耳」收入釋志磬《佛祖統記》(揚州江蘇廣陵

古籍刻印社1992)冊五卷四十五頁 1949 65 周裕鍇〈夢幻與真如蘇黃的禪悅傾向與其詩歌意象之關係〉收入《文學遺產》二OO

一年第三期頁 68mdash69 66 氏著〈夢幻與真如蘇黃的禪悅傾向與其詩歌意象之關係〉頁 6974mdash75 67 氏著〈夢幻與真如蘇黃的禪悅傾向與其詩歌意象之關係〉頁 72 68 氏著〈夢幻與真如蘇黃的禪悅傾向與其詩歌意象之關係〉頁 74mdash75 69 氏著《禪與唐宋詩學》(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36)頁 2類似論述亦可參考頁 24

22 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

由於中國人的心理結構偏向「現實務實」對於抽象的「遠離現世」並不真感

興趣因此佛教思想能在中土普遍流傳除了自身理論的適用性得到發揮之外

接受者心理狀態的改變絕對是關鍵就本書研究的唐宋詩人而言信仰佛教的契

機最主要的原因還是來自於人生挫折對心靈造成的創傷而「挫折」中最具代

表性者莫過於「貶謫」一事傳統士人一旦遭受貶謫為了消除心中憤懣使

日子好過一點文人大多轉向佛道二家諸如大乘佛學中的「苦空觀」「人生如

夢」等觀念便是藉助於此熱烈流傳相較於唐代宋人對於禪宗的接受的確

較為普遍若要論其修為三教混融的蘇軾更是其中的佼佼者這從作者三番二

次以東坡作為說明的佐證即可發現關於詩人在「以禪喻詩」方面的表現作者

一路尋繹蘇軾在謫黃之後的心靈變化指出詩人「主要是以禪宗的『一念清淨』

『無心於物』的觀念來淡化客觀環境的困窘」70加上對於《莊子》的活用由

此構成他裨補人生的「忘憂理論」作者對詩人心態的觀照極為細膩也一定程

度地呈現了禪風入蘇詩的緣由和成果不過根據作者所言為了擺脫世間憂愁

而被大量接受的視身如夢視人生如逆旅的思想其本質是以佛教「空觀」作為

底蘊然而「『空門』的解脫是以對自身的省思為途徑的但它不是貴身而

是賤身」71既是「賤身」則與宋代盛行的養生風尚在根源上有所牴觸此中情

形為何而蘇軾個人亦頗積極「愛生」平日也熱衷於調養生息合觀言之似

乎可提供我們對於詩人取捨三教理論的標準之認識有助於蘇軾思想研究的完

至於東坡詩與佛教典故的關係則需參考蕭麗華教授的著作蕭教授在二O

O一年撰寫了〈東坡詩論中的禪喻〉探討下開北宋詩禪融合之風的蘇軾其詩

論中散見的佛禪修養並藉此論述蘇門禪喻在宋代詩禪合轍的重要歷史定位首

先作者將蘇軾對於禪學的接受歸因至故鄉眉山的地緣母親與朋友的浸染

最後才是人生經驗的強化由於蘇軾思想具有三教會通的特色因而詩論具備了

「以禪法論詩」「以夢成詩」「詩禪辯證」和「以禪論詩」四種現象然而上

述四種現象中除了「以夢成詩」其餘三種皆可逕與詩人日常習禪的慣性作聯

結此處暫且按下先討論較為特殊的「以夢成詩」因為禪家的本質在於「動

進的心或它對世間生起不取不捨的妙用」72強調「心」的覺察勢必關聯「心」

對生命的認知進一步牽涉「真假」的問題而「夢」與「覺」正是「假」和「真」

最具代表性的二種動作型態是以作者提到「凡學禪者於夢與覺之間體

70 氏著《禪與唐宋詩學》頁 35 71 氏著《禪與唐宋詩學》頁 28 72 吳汝鈞《游戲三昧禪的實踐與終極關懷》(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932)頁 170

第一章 緒論 23

會尤深」73蘇軾習禪多年對此議題更為嫻熟箇中緣由一方面固然是因為

詩人天生資質敏慧感悟力強再者自然是受到《金剛經》的影響蘇軾博覽

佛家內典對《金剛經》更是深有造詣因此以「夢」轉喻人世時不但有聊觀

夢幻視此身如夢之說同時也延伸出了蘇軾對於「前世」的夢喻之說除此

之外夢中得句紀夢境存夢占之舉更不勝枚舉由此可見詩人輾轉於「夢」

「覺」之間思辯的軌跡對我們瞭解詩人審美詩境人生態度與禪學修為皆有助

益然而作者在文中提到蘇軾好用禪語評賞詩作時也不例外但考察蘇軾所

論唐前暨唐代詩作時卻少用禪語74針對此一特殊現象蕭教授未及解答殊

為可惜而蕭教授有鑑於目前研究多未能深入佛典詳考蘇詩中佛家譬喻與佛教

原典之間的關係是以在〈東坡詩中的般若譬喻〉一文中以「般若譬喻」為焦

點審慎爬梳蘇軾詩禪意象形成之由來並就東坡詩中各項般若譬喻的種類和思

想主題進行舉證和論述清楚地分疏了佛家「六如觀」與「十喻」對蘇軾造成的

影響尤其「夢」「幻」「露」等較為常見的文字意象除了歸納其意象特徵

同時還上溯至佛典源頭細數典故意涵細膩地詮釋了箇中涵義75為本文分析

蘇軾對於生命本質的思考提供了極大的助力

一 「生命觀」主題

歷來涉及「生命觀」的研究不少然而仔細考察可以發現「生命觀」一

詞的議題內容似乎眾說紛云鄭惠玲在其碩論中提到以「生命」為主題的論述

研究理應涵蓋的範圍主要有「對生命意義的期待與發揮」「對人生際遇的順處態

度與方法」二者簡單的說除了生物存在的具體生命之外尚應包含人類獨特

思考觀點之下的思想觀價值觀道德觀和審美觀76然而鄭氏對此缺乏舉例

論證使定義未免流於浮泛空虛而書中分辨「人生觀」與「生命觀」之不同在

於前者偏重「對生命過程的往前看往未來設想」與後者「既重生之喜悅而

對未來建構理想但也適時從既有之限定中逆向先為理想預防」77的內涵不全

相似但從筆者自身對於「生命觀」所下定義之瞭解其內容之豐富似乎涵蓋

了作者的全部所言換言之「生命觀」之於「人生觀」應是一種上位概念鄭

73 蕭麗華〈東坡詩論中的禪喻〉收入《佛學研究中心學報》第六期20017頁 257 74 氏著〈東坡詩論中的禪喻〉頁 267 75 氏著〈東坡詩中的般若譬喻〉「聖傳與詩禪 中國文學與宗教國際學術研討會」20041210頁 5mdash9 76 鄭惠玲《名教自然與士的自覺從《世說新語》看魏晉士人的生命觀》(彰化彰化師範

大學國文系在職專班碩論2003)頁 7 77 氏著《名教自然與士的自覺從《世說新語》看魏晉士人的生命觀》頁 7

24 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

文沒有明言其論述標準對於相關議題的開展實有未盡之處另外定義「生命

觀」的還有杜正勝

生命觀牽涉社會組織人生理念宗教信仰和科學(尤其是醫療)知識諸

多層面的問題西周時期禱請的眉壽和戰國秦漢追求的長生可以作

為此一發展脈絡的為兩個定點觀察其中的變化探索兩周秦漢之人

對生命的認識和追求的方式78

杜教授此說主要扣合了醫療史的角度乃是自上古社會「生命追求」的觀念和行

為推衍而出因此是以人體生理系統理論作為切入點詳述中國古代生命觀在

「時代」或「族群」的因素影響下一步一步從具體(形)走向抽象(氣)的本

質認識79值得注意的是人們以「形」「氣」「精」「神」來解釋生命形體的

內外本質這除了可以看出歷來「生命觀」的階段性態變之餘這套本質認識論

經過不斷的發展促成了中國養生文化的成形對日後的哲學思想醫學與醫

療皆有深遠的影響80杜教授的研究乍看之下與本文涉及的主題似乎並不相關

然而人類對於生命價值的追求最早都可溯源至「長生」的渴望上古的「生

命意識」雖然缺乏文學性的審美內涵換個角度卻是另一個層次且更為根源

的生命追求因此本文雖以宋人生命意識為題但考量到觀念與意識的源遠流

長對於前代前前代甚至古代先民的各種生命面向都應有所瞭解在實際研

究的過程中或許可提供另一個不同的參照面向

另外錢志熙的《唐前生命觀和文學生命主題》一書可說是近年來結合「生

命觀」與「文學主題」研究著作中最具系統者錢教授認為所謂生命觀念

指的是一種「上升到哲學層次的生命思想」包含的部分有二一是生命本體觀

即對生命本身的性質的認識二是生命價值觀即對生命應有價值的把握和判

斷且後者是建立於前者的基礎之上的81本書在呈現此一議題的思考脈絡時

採取「通史」的觀點從最早的先民之生命意識開始一直到唐代為止共分為

神話時代詩經時代先秦諸子時代秦漢時代魏晉時代南北朝時代六大階

段運用「理性生命觀」與「非理性生命觀」這對概念考察各時期生命本體觀的

進展狀況再進一步以文學創作為對象分析生命意識對於詩詞歌賦等文類的滲

透情形

78 參見氏著《從眉壽到長生醫療文化與中國古代生命觀》(台北三民書局20054)頁

158 79 氏著《從眉壽到長生醫療文化與中國古代生命觀》頁 302mdash305 80 氏著《從眉壽到長生醫療文化與中國古代生命觀》頁 305 81 錢志熙《唐前生命觀和文學生命主題》頁 3

第一章 緒論 25

首先神話時代是各種神秘非理性的生命觀念的發生期先民對於生命意

識的推想主要表現在死亡現象的觀察與解釋由於人類「死亡」概念是透過大

量經驗法則(觀察到他人之死進而聯想凡人必死)的累積而形成因此在較

早的階段當中先民對於「死亡現象」的理解內涵始終處於一種變動的狀態一

直到要先秦諸子時期方才開始對死亡作出哲學的論證進而思考其中的意義82

此時先民在意識到死亡現象的不可逆之後選擇非理性生命觀導向更為神祕高

遠的境地藉以迴避現實的衝擊因此我們從目前遺留尚存的神話內容探知

這種「非理性」的發揮造就了靈魂觀念的發展和一系列長生不死的幻想不但構

成了後來一切宗教的觀念基礎同時不死幻想延伸出中國文學主題中重要的「仙

鄉」意識對於賦學與六朝的山水詩歌影響尤其深遠83到了第二階段先秦時

代生命意識有了實質意義的轉折觀其具體呈現可從「文學」與「哲學」二

方面加以著手文學方面主要指的是《詩經》《詩經》在內容上雖然部分留

有上古時期長生幻想與生殖崇拜等非理性意識的元素然而整體看來詩人對

於現實生活的描寫充份展現人類對於死亡已經司空見慣穩固的宗法觀念沖淡

了個人對於死亡的恐懼在某個程度上標誌了非理性生命觀的消退等於是宣告

了世俗理性生命觀的時代已然來臨84而哲學的部分則因思想家對於生命價值

取向的不同而產生儒道二種典型道家認為生命最高的價值在因循自然實踐

自己的生命規律故儘管老子和莊子對於生命的體驗有所不同但他們「全生」

的前提是一致的尤其莊子透過浪漫的文學表現加強了他生死觀念的散佈對後

世文人來說恰好提供了精神上超越死亡的自由典型85相較之下儒家對於生

命價值的掌握主要是從道德本體論的角度來思考的由於早先人們在追求長生

不老時認為人類長壽與否的關鍵來自於上天對於個體「道德實踐」的審判順

此邏輯加以推論「德」與「壽」之間便產生了極為密切的關係直接影響了儒

家認為生命問題乃是道德之源的看法86儒家的另一重要特色在於生命價值的社

會化傾向這使他們發展出社會位階凌駕於個人之上的「大我」優位思想是故

個體的價值只有透過實踐倫理道德等社會價值方為正道綜合上述對於儒道二家

考論以此觀照蘇軾思想實有發厥精要的作用對其人生信條的瞭解極有啟

時至戰國至秦漢時代養生思想正式出現養生的思想根源於人類維護生命

的本能從原始先民與環境的生存奮鬥行為中逐漸隨著生命價值的撅發而往「益

82 氏著《唐前生命觀和文學生命主題》頁 11 83 氏著《唐前生命觀和文學生命主題》頁 14mdash22 84 詳見氏著《唐前生命觀和文學生命主題》第二章 85 氏著《唐前生命觀和文學生命主題》頁 53 86 氏著《唐前生命觀和文學生命主題》頁 57

26 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

生」「養生」的意向發展同時豐富了行為遵守的細則值得注意的是這股風

潮不只帶動了社會各個面向的運作與提升(諸如藥學五行思想等)同時養

生思想和政治思想的會通促成了中國古代民本思想的萌芽其中「養生為治國

之本」的概念更成為戰國至漢代最富特色的思想87中華民族「樂生」的優良傳

統便是幻生自此一背景中的生命自信與樂觀到了漢代宇宙自然的大生命觀成

形皇權的急遽昇高代表了整個時代的主流意識傾向於忽略個體生命價值與內在

需求是以此時「小我」的意識淡薄在文學的表現上呈現了「哀傷時命不合」

和「悲士不遇」二大辭賦生命主題強調了現實與自我的矛盾這是漢代辭賦家

對於屈原生命主題的繼承與發揮只是屈子那種「殉道式」的悲壯意識遭到弱化

在大一統的政治格局之下轉為個體體現生命困境的「時命觀」其中的代表者

是賈誼88值得注意的是作者援引司馬遷在〈報任安書〉中將文章創作視為實

踐生命價值的一種做法89尤其漢代盛行擬騷之作以現代西方理論中的「讀者

反應對話」角度來看似乎大有可說之處對於後來文人(如蘇軾)亦影響重

大是故就此而言欲探索漢代文人或蘇軾的生命觀時理應將屈原視為重要

的文學淵源來詳加考察或許能有所發現另外錢志熙在討論漢末樂府詩時曾

說「漢末文人在表現生命主題上的最大成就還不是對自身生命價值觀的展現

而是在其表現的一切生活境界中都滲透著的生命意識將生活境界升華為生命境

界」90其中最重要的四個主題則為根植於人性與人性之中的愛情友情別情

離思91錢教授此一說法提供了本文在定義「生命」議題時的重要參照同時

他對個別詩人的精彩論述也為筆者在論述詩歌生命情調時作出最好的示範非常

值得參考

除此之外較具代表性的還有陳威伯《盛唐詩人生命觀之研究》此書相對

於錢志熙的「通史」觀照方法將唐人生命觀擷取而出獨立觀之其目的是為

了糾正歷來在歸因唐人多元價值觀之成因的平面化傾向作者認為詩人藉由詩

作呈現的複雜思想和價值取向代表的是個人心境遷變生命歷程作詩情境和

目的的折衷結果因此在研究方法上重點放在傳統儒釋道三家對於詩人思想

心理的影響以及詩人對於傳統思想的研究態度從中推導出盛唐詩人的生命態

度與人生實踐從個人生命史的角度來考量作者運用思想與心理分析的研究取

87 錢志熙《唐前生命觀和文學生命主題》頁 104 88 氏著《唐前生命觀和文學生命主題》頁 120mdash133 89 即「古者富貴而名摩滅」一段強調《周易》《春秋》《離騷》《國語》《孫子兵法》helliphellip等

書皆「大底聖賢發憤之所為作也」「此人皆意有鬱結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來者乃如

左丘無目孫子斷足終不可用退而論書策以舒其憤思垂空文以自見」參見【漢】司馬

遷著【民國】韓兆琦選注《史記選注》(台北里仁書局2000)〈報任安書〉頁 1210 90 氏著《唐前生命觀和文學生命主題》頁 182 91 氏著《唐前生命觀和文學生命主題》頁 182

第一章 緒論 27

徑大致是適當的但受到唐人尺牘數量稀少的因素所限本文在研究材料的揀擇

時只大量援引《全唐詩》缺乏更為廣闊的史觀視野如此一來要達到作者

所言「著重在『行為人』的部分加以研究」92並不容易恐有「失真」

的危機不過本文在歷述中國傳統三教的生命觀時分別就儒家三不朽莊子

與禪宗神仙與淨土養生與享樂仕與隱等觀點進行了清楚的論述雖然在「養

生與享樂」一節中作者解釋古人「生命存養」的思想淵源分別來自於儒家的孝

義全忠佛家的超生了死和道家的全生保真然而在描繪唐代之前各朝的享

樂意識時作者明顯忽略了建安到六朝這幾個「生命情調」極具特色的重要時期

尤其是古詩十九首闕此何以成之畢竟唯有針對前代累積的生命意識有所覺

察一旦進入唐代研究才能分辨其中的承續與轉折在進行詩人的個別研究時

才能更為得心應手

至於內文主體也就是分論盛唐詩人生命觀的部分作者挑選的研究對象有

李白杜甫王維孟浩然岑參與高適其中較符本文需要者有李白杜甫

王維等人志懷高遠的李白由於並未如願在仕途上有所發展所以生命情調的

主旋律環繞著生命無常的慨歎而展開藉助「酒」的情感作用來消除死亡的恐懼93根據作者的闡述李白的悲劇根源在於他沒有尋找到一份值得寄託身心的終

極價值是以他的好酒應是出自於一種察覺「人生虛幻」後卻尋無出路的矛

盾與恐慌雖然企圖自我麻痺仍然無法掩飾其深層的憂傷所以其人生境界無

法超脫相較之下杜甫也面臨生命理想與現實生活的衝突並且在不遇之外

還遭遇病苦與老苦的折磨然而老杜在多重打擊之下為自己尋找到「詩」和

「酒」作為生命的出口一方面充分宣洩不豫的情緒另一方面藉助詩中強烈

現實的關懷傾向詩人將「一己的痛苦昇華為對社會弱勢人們的關懷」94由此

一來「小我」的不幸便在「大我」中獲得了釋放相較於李杜王維屬於另

一種典型的生命觀王維早年仕途得意然他秉賦早慧並未將生命價值寄託在

功名之上反而從幼年失祜的經歷中了悟了「無生」的境界95因此以佛教作為

最後心靈的依歸呈現在文學創作的面向則以「無生」和「隱逸」為摩詰詩的

二大主題王維的仕隱狀態值得注意這是因為「出仕」對他來說並非個人積

極追求的人生目標只是一種獲得經濟的生存方式所以當他陷賊而不死還

歸唐朝時仍能在眾臣輕蔑懷疑的眼光中繼續生存箇中關鍵便在於「身心分離」

的生命態度將為了經濟目的而拘限於官場的「身」與內在恆定價值依託所在

92 陳威伯《盛唐詩人生命觀之研究》(台北文化大學碩論2000)頁 3 93 氏著《盛唐詩人生命觀之研究》頁 63mdash91 94 氏著《盛唐詩人生命觀之研究》頁 120 95 陳威伯「所謂『無生』依照佛教的說法一切的存在皆在的世間生滅變化了悟這種幻有的

生滅變化後的絕對境界就叫無生」參見氏著《盛唐詩人生命觀之研究》頁 126

28 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

的「心」判然二分按作者論述

此乃藉由內在價值的肯定而將外在的物質世界否定藉以消弭現實與理

想之間的對立更進一步來說外在的世界既是「世上皆如夢」那麼需不

需要放棄外在的事物已經無所謂因此仕與隱的衝突亦得由此解決96

由此可知王維選擇亦官亦隱的生活方式一來固然是出自於在理想與經濟現實

間取得折衷的必要二來也緣於詩人不具備儒家「奉儒守官」的用世志意因

為外在世界已被他用經濟條件的眼光加以貶抑了因此相較於東坡雖然同樣

是依違在仕宦與隱退之間也同樣有著「人生如夢」的想法但受到生命底蘊取

向不同的因素影響二者的生命境界自然無法等同視之王維的例子實可作為東

坡研究的借鑑藉以照見古代文人較為消極的生命態度

第三節 研究範圍和方法

一 研究範圍

(一)「生命觀照」的定義

大抵宇宙間的「物」皆可分為「有生物」與「無生物」二種其中最大的

差別即在於「有生物」比「無生物」多了「生命」然而何謂「生命」以字源

學的角度來分析「生」殷代卜辭與西周金文寫作「 」从「 」从「 」

原是模擬草木生發於地之形到了東漢許慎《說文解字》云「生進也象

草木生出土上」97在原始本義之外已逐漸引伸為「事物的發生」成為一切「從

無至有」的泛稱進而衍生「誕生」「孕生」「生育」「出生」「生產」之意

與「生命孕育」的概念密切相關98若以最普遍的觀念來表達「生命」是一種存

在對所有的生物來說不外乎「生存壽命」之謂也99因此生理學觀點又將「生

96 氏著《盛唐詩人生命觀之研究》頁 129 97 【漢】許慎撰【清】段玉裁注【民國】魯實先正補《說文解字注》(台北黎明文化事業

投份有限公司1998 十二刷)頁 274 上 98 以上參考李霞《生死智慧道家生命觀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頁 157 99 台灣中華書局編《辭海》(下冊)(台北台灣中華書局股份有限公司198111 大字修訂本

台廿版)頁 1956據筆者翻閱坊間各家字典辭典多以此說定義「生命」

第一章 緒論 29

命」演繹為「一套具有生長生殖能力的系統」100

主要即著眼於生長變化的特色

相較於其他無生物多了「知覺」的能力作為特徵然而即使同樣具備生長變

化的能力世界上的生物仍有高低層次的分別層次最低的生物如草履蟲依次

為不會思想的植物能思能動的動物等而在所有的物種當中又以人類最為特

出針對人類與其他物種狀況相異的現象德國哲學家恩斯特卡西勒(Ernest

Cassirer1874mdash1945)曾說

(與動物相比)人的功能圈不僅僅在量上有所擴大而且經歷了一個質的變

化在使自己適應於一個環境方面人彷彿已經發現了一種新的方法除

了在一切的動物種屬中都可看到的感受器系統和效應器系統之外在人那

裡還可發現可稱之為符號系統(symbolic system)的第三環節它存在於

這兩個系統之間這個新的獲得物改變了整個的人類生活與其他動物相

比人不僅生活在更為寬廣的實在之中而且可以說他生活在新的實在

的向度中101

按照卡氏的說法世上但凡有生命的物種皆有「感受器系統」(receptor system)

與「效應器系統」(effector system)前者用以接受外部刺激並靠後者對這些刺

激作出反應藉以適應環境爭取生存然而這兩套系統代表的生存能力只停

留在覓飽居安的生物需求層次中無法完全滿足思維發達的人類是以另一種

效用龐雜的「符號系統」應運而生除了用來解釋自然現象之外尚能形成知識

經驗傳承這麼一來非但各種生存竅門與生活經驗得以快速傳播與複製無形

中增加了人類群體生命的保障再者人們攀援抽象複雜的思索能力創造了高

度發展的社會組織在對應於「自然」的生物需求之外開發出另一層次的詮釋

語境「文化」是以一旦「生命」此一語彙進入人類的詮釋系統則「生

命」已不再只是生物學上「單純依靠本能尋找資源以利生存」的「自然生命」

而是必須納入規模更大脈絡更雜的文化系統裡來檢視的「文化生命」具備了

多元繁複的意涵對此我們可參考《中文大辭典》所下的四種定義

一謂生存之壽命猶言性命

100 劉紹寶定義「生命」為一「具有進食代謝排泄呼吸運動生長生殖和反應性等功

能的系統」其中「進食代謝排泄呼吸運動」等能力皆是生物用以維持「生長生殖」

的能力故知「生長生殖」乃「生物」最重要的特徵詳見氏著〈從廣義的生命現象探索外星

生命〉一文摘自網頁httpwwwufoorgtwstudyfk18htm1 101 【德】恩斯特卡西勒(Ernst Cassirer 1874--1945)《人論》(rdquoAn Essay On Manrdquo)(台北

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0)頁 36

30 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

二指人生之內容或其表現

三指某種活動延續之期間(如政治生命)

四指藝術作品的中心思想或情趣即其精采之所在(如有生命的畫)102

以上四種定義除了「轉喻」的修辭例證之外(如第三第四條)主要指向二

個層次一生物學上的生命包含個體存在的時空範圍生存活動屬於較低

階的基礎含義二文化意義的生命由於擁有獨特的「符號系統」人類相較

於其他只會依循本能維生的生物精神活動特別活躍因此人類社會在生存競

爭之餘還發明了政治經濟藝術體育helliphellip等等目的與成效各不相同的領域

或技藝所有的內容集合之後便是所謂的「文化」如此複雜且活躍的心靈

在持續運轉精益求精的情況下自然衍生出對於更高層次存在意義的索求因

此生命的意義與價值開始受到關注和反思進而構成「生命」定義中層次最高

的「文化生命」由此可知「生命」的內涵包含了具體的「生存競賽」與抽象的

「文化追求」舉凡生死意識社會組織人生理念宗教信仰和科學知識helliphellip

等全都涵攝其中駁雜的程度可見一斑

嚴格說來要深入且完整地探討「生命」的內涵由於涵蓋的範圍太廣難

度其實很高若以學門的角度來取徑大致上思考「生命」可從「生物學」與

「人類學」二大觀點切入前者著重生物生存的各個面向屬於基礎的生物層次

分析適用於「存在」當中所有具備生命的對象後者以人類的角度出發探討

的是社會與文化狀態的發展問題屬於較高的精神層次乃心智活動較為活躍的

人類所獨有人類和其他動物比較起來的確擁有更為高段的思維能力所以學

習期特長屬於一種「文化生物」故能運用文化符號以累積各種經驗與知識

持續地創造出許多獨特的文明產物發展精緻文化然而人類終究還是動物的

一種文化發展的程度再高也必須建築在生物生存的基礎之上換言之在進

入一切抽象高明的社會文化層次之前人類都須滿足生物本能的需求西方人

本主義心理學家馬斯洛(Maslow Abraham Harold1908-1970)曾提出著名的

「需求層次理論」認為人類生存時必須面臨五種不同層次的需求挑戰由低至

高分別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群需求受尊重需求自我實現需求

第一層次生理的需求也就是維持生活所需各種物質的需要例如食衣

102 林尹高明主編《中文大辭典》(普及本)(台北中國文化大學出版部199310 九版)(六)

頁 9445筆者檢閱坊間字辭典發覺各家對於「生命」的定義在大體上雖已形成共識但各

有著重之處其中林尹高明教授主編之書陳義既多條列又明較符合本論文討論需要故

援引之

第一章 緒論 31

住行等

第二層次安全的需求希望生活有保障有工作可以維持收支沒有威

脅人身安全的因素等

第三層次被接納的需求即指感情和歸屬上的需求包括社交需求愛

交往和友誼等

第四層次尊嚴的需求需要被尊敬也需要自尊以及地位和名譽的需求

第五層次自我實現的需求儘量的發揮自己的潛能使自己生活有意義

有抱負103

按照馬斯洛的設定人們大致是依循著上述的五個層次的需求來實踐生活的也

就是說在前一層次得到部分滿足後下一層次的需求才開始轉為迫切在這五

層次當中「生理」「安全」乃是維持生命所必須因此只要是活人前二層

次的需求幾乎都已得到滿足然而每個人的條件不同開發出來的心理需求也

不盡相似是以能夠到達的最高需求層次便有差異由此顯示出各不相同的境界

高度我們可以想像的是因為人的層次不同可能擁有的思考角度和高度也跟

著不同因此看待事物時觀照的層面與深度就不可能一樣這麼一來對於生

命中重要目標的設定自然會依照個體不同層次的心理需求表現出彼此間極大

的差異性並在一連串的生活實踐之後呈現出個體獨特的生命意義和價值追

求舉例來說中國古代知識份子可能會將仕宦生死倫常藝術等議題視為

思考目標使其生命成為文化實踐的一種具體形式充滿了文化的況味當中的

價值選擇和生命情調便與一般目不識丁的販夫走卒完全不同顯示了層次分明的

生命觀由此可知對於努力滿足生命中各項需求的人來說生物的生存問題固

然無法避免在這之上還存在更高層次的生活意義即使不是每個人都有思索

生命的自覺思維然而只要心靈活動依然持續人們就會持續受到驅使往更

高的需求層次邁進因此「生物生存」與「生活意義」可說是生命觀的二大柱

石尤其後面一項攸關價值的選擇在說明個體生命意向時更具有代表性

回到本論文「生命觀照」的主題「觀照」(contemplation)一詞來自佛教

指的是「以智慧法眼觀察認識事物實相」104然而何謂「智慧法眼」李英武

103 詳見張春興《現代心理學》(台北台灣東華書局1990mdash1991)頁 233-235馬斯洛有

感於理論的不足晚期特別深化發展「自我實現需求」之層次發現了一系列發展的需要謂之

「存在價值」(being-values)內含有十四種不分優劣的價值特徵完整完善完成正義

活躍豐富單純美善獨特輕鬆樂觀詼諧真實誠懇現實自我滿足請見【美】弗

蘭克G戈布爾著呂明陳紅雯譯《第三思潮馬斯洛心理學》(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

2006)頁 41mdash43 104 袁賓主編《禪宗詞典》(湖北湖北人民出版社1994)頁 235

32 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

指出「法是真理眼是智慧以智慧通達真理即得法眼淨」105換言之「觀

照」是能以了解佛法真理的眼光對事物加以通澈理解即以人之智慧觀看察照事

物之真理106由此推論所謂的「生命觀照」可以界定為「對生命現象或本質的

觀察與認識」且因生命是指會生長變化的個體或存在所以進一步來說「生

命觀照」就是對生命體的生長變化現象或本質的觀察與認識如同前文對於生

命內容的界定生命的存在現象包含了「生物生存」與「存在意義」二大範疇

生物生存從「個人」的角度出發如同馬斯洛的心理需求層次理論所說乃是

一連串層次高低的需求滿足最基本的如生活物資的獲取對周遭環境的認知

人我關係的經營與互動自我安頓與情感歸屬乃至最高階的自我實現要求皆屬

之除此之外由於人類是群居的動物在難以離群索居的前提下從「社會」

的角度「生命」的意涵還包括了國家民族的認同問題對於自我社會定位的認

知與期許社會現象的觀察文明經驗的傳承helliphellip等等由小到大由近至遠

由內而外由具體到抽象「生命觀照」探討的面向雖然廣泛但大致是從個人

在成長歷程中所遭遇的實際內容出發綜合理性認知與感性體悟而得出的一種

「充滿情感的理解」某些秉賦優異的個體在持續的發展之下到了一定的層次

即可到達「人生智慧」的境界象徵了人類文明所能追求的精神極致呈現在文

學的創作之中便構成了文學之所以觸動人心的重要原因因此本論文便是基

於上述理由在蘇軾的生命情境中擷取了對於古代知識份子來說影響最為重

大的幾個主題加以討論期待能夠更加切合「生命」的主題填補宋詩研究和生

命意識史中相關議題的空白

(二)版本說明

蘇軾成名既早在宋代可說是家喻戶曉的文學巨星107死後其詩文雖一度因

黨禍復起而列入禁書然政治禁令擋不住文學感染力的強勢傳播有宋一代各

種蘇詩刊本即有二十種之多108此後儘管各代文風殊異但蘇詩在眾多註家的努

105 李英武注《禪宗三經》(成都巴蜀書社2005)頁 391 106 項楚「觀即『觀照』以智慧觀見事物之理」(見氏著《王梵志詩校注》(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10)下冊頁 790注一)所謂「真理」指的是事物之本質與意義

另可參考袁賓的說法袁賓認為觀照是一種「禪者觀察事物認識真理的智慧眼光」見袁賓

主編《禪宗詞典》頁 121 107 關於蘇軾受歡迎的狀況有許多資料可以佐證比如在他活著的時候詩文不單只在國內廣

為散佈聲名甚至遠播契丹連高麗使者過杭州都還「求市蘇軾之集以歸」(詳見孔凡禮《蘇

軾年譜》上冊卷 16頁 363)《邵氏聞見錄》卷二十更記載了他由海外歸毗陵時坐船中

而「夾運河岸千萬人隨觀之」的盛況(見【宋】邵博《邵氏聞見後錄》(北京中華書局

1997)卷二十頁 160)聲譽之隆可以想見 108 【宋】蘇軾《蘇軾詩集》冊一孔凡禮〈前言〉頁 14

第一章 緒論 33

力之下到了清代已蔚為大觀其中以馮應榴和王文誥的註最為著名按孔凡

禮在《蘇軾詩集前言》中的介紹馮氏是以查慎行《蘇詩補註》為底本「『取

王施查三註』擇精去複『援證群書』『考稽辨訂』」而成《蘇文忠詩合註》

五十卷109而王文誥的《蘇文忠詩編註集成》四十五卷乃是按照蘇軾年譜詳細

繫年而成本論文考量研究時須以詩人生平和詩作二者合併觀照的方式反覆進

行因此在權衡之下採用王文誥版本閱讀期間搭配孔凡禮《蘇軾年譜》(全

三冊)對王註論審未精的錯誤之處加以校正以求翔實

在其他重要的參考文獻部份蘇軾文章本論文採用的是孔凡禮點校北京

中華書局出版的《蘇軾文集》(全六冊)蘇詞則以鄒同慶王宗堂的《蘇軾詞編

年校註》(全三冊)為主其他參考資料版本將於論文注釋中詳細註明此處

就不多加介紹了

二 研究方法

人文學科的研究工作基本上都會牽涉到「研究資料」與「資料分析」二個部

分因此若要討論研究方法首先須對上述二者有所界定在「研究資料」方

面本論文以蘇軾為研究客體自須熟讀東坡所有著作但是東坡並非全然獨

立的生命體從他出生到死亡為止必曾存在一個與之互動的人際網絡在此一

網絡中關係由親至疏包含了親人同儕後輩和互不相識的時人由於他們與

蘇軾同時或許曾經與之接觸彼此深切瞭解或者未曾識面只是風聞行誼

但無論如何這些人相較於後來研究者手中掌握了對於詩人的第一手資料他

們的著作自然值得參考在此筆者先依關係遠近將所謂的「時人」略分為三

(一) 師友親朋如歐陽脩蘇轍黃庭堅秦觀李廌helliphellip等他們與

東坡素來友好關係匪淺閱讀其人之作不但可瞭解蘇軾與重要他人

的情感往來狀況同時可從尺牘中窺知詩人對於事物的各種看法另

外蘇軾繼承歐陽脩之處多矣由此著眼大致可以勾勒出儒生蘇軾思

想之從來

(二) 政敵與競爭對象如王安石或二程安石與二程分別在政策和思想

二方面與東坡互不相容敵對的雙方互有攻詰這一類的文獻最重

109 【宋】蘇軾《蘇軾詩集》冊一孔凡禮〈前言〉頁 16

34 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

要的貢獻是它們提供了一個全然不同的視野使讀者能對詩人的各個

面向(無論好壞優缺)有所了解因為個體在實踐生命時自我的主

觀呈現固然重要但別人給予的評價也是構成生命面貌的重要環節

乃觀照生命時無能或缺的部分正反優缺彼此相照生命才有完

整的輪廓

(三) 無交集的時人這一項主要以東坡不相熟的詩話作者為主如寫作

《春渚紀聞》的何薳《春渚紀聞》向來以記載蘇軾軼事聞名作者何

薳雖傾慕蘇軾但二人來往並不密切經由片段軼事的描述這一類的

文獻如同鏡子般反映了蘇軾行走江湖的真實身影不但說明了東坡是以

何種形象為北宋時人所喜愛與接受同時也讓我們更加了解當時的社

會形態對詩人形象的重建極有幫助可補充官修史書之不足

以上三種若以形象化的語言來表達第一類有如沐浴在陽光之下的詩人著重

其本質與正面形象第二類反之可視作背光的暗影二者並存則形象方趨於

具體而第三類則有如背景非但可為詩人形象添加色彩同時亦為讀者提供了

深入理解的語境再者有關後人文獻的方面由於蘇軾藝術成就(含文學書

晝審美helliphellip等方面)十分傑出成為宋代以後文人評論的重要對象相關文獻

極多對研究亦多所助益有鑑於此四川大學中文系唐宋文學研究室將散見各

處的篇牘文章集結為《蘇軾資料彙編》五冊給予後來研究者極大方便研讀這

類文獻主要可透過歷時性的觀點瞭解各個時期的蘇軾接受史比對評論者本身

的學識背景對於蘇軾形象研究頗有正面的幫助況且古人讀書既博且熟常

在隻字片語中透露許多獨到意見相當值得參考

為了掌握時代背景史書思想著作亦在參考之列如對北宋政治時局記載

甚詳的《宋史》《宋史紀事本末》《續資治通鑑長編》等書尤須參考閱讀這

些書目除了有利於還原當時的官場氣氛同時考量到蘇軾本身「學者官僚

文人」三合一的身份取向歷史情境的純熟掌握將有助於我們對詩人行為動機的

判讀110另一方面「資料分析」牽涉到的是詮釋觀點問題由於本研究以「生

命觀照」作為蘇詩的切入點問題本質在於人生哲學的探討因此在正式論述

詩人觀點之前理應考慮中國儒釋道三家的思想這是因為傳統三教的思想

核心皆以生命哲學為底蘊對中國士人的生命哲學向來具有深遠的影響對「三

110 當然除了正史之外當代的史學著作也在參考之列如以「士」階層為論述核心的余英時

《士與中國文化》《朱熹的歷史世界》關注黨爭的沈松勤《北宋文人與黨爭》蕭慶偉《北宋新

舊黨爭與文學》介紹當代宗教概況者如潘桂明《中國居士佛教史》謝路軍《中國道教源流》

或者針對時代思潮進行全面性理解的史學研究像葛兆光《中國思想史》等皆屬之

第一章 緒論 35

教融合」的東坡更是如此故本文除了瞭解中國傳統三教的人生哲學內容外尚

須分析這些哲學思想對詩人所產生的影響至於「資料分析」的部分本論文將

視論述的需要來決定採用何種理論方法加以分析譬如以心理學的角度來看

蘇軾的生命觀照實與其生命歷程息息相關具有階段性成長的特徵正好可以引

用皮亞傑(Jean Piaget1896-1980)的「認知發展論」(cognitive-developmental

theory)作為分析模式尤其皮氏學說中的「適應」(adaptation)的觀點正好能

夠提供我們洞見詩人處逆時的適應行為及心理狀態因此成為本文重要的參照理

論詳細論述請見各章節內文撰述

以下為本文各章章節大要

第一章緒論此章說明以「論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為題的研究動機目

的取材範圍和研究方法首先詳述研究動機強調在「言志」的抒情傳統之下

選取人生際遇特殊的蘇軾作為「生命觀照」的研究對象有其意義再就前人相關

研究成果作一介紹和檢討預先確立本文的立論基礎和研究價值進而說明本研

究所欲採取的研究方法最後參考文獻資料對「生命」「生命觀照」等詞作出

定義以利開展後文

第二章論述蘇軾詩中的仕宦及隱退情結本章探討蘇軾人生最重要的仕宦

主題想解決的問題有三一蘇軾早懷隱逸之志為何執意追求仕進二進

入官場之後既已發現「理想」與「現實」之間巨大的落差因何想退能退卻

始終未退三蘇軾長年徘徊於仕隱之間對他的人生造成了何種影響至於

為何要討論這三個問題呢首先蘇軾個性向來不拘小節生長環境又與佛道二

家淵源甚深然從東坡年少時以「范滂」自期的表現看來他選擇依循儒家「用

世」志意心中應有極為深刻的理想存焉而這個根深蒂固的價值觀或許正是

日後當他匍匐於仕宦道上無論處境如何慘澹仍然堅持不退的重要依據而他

長年處於貶謫的境況更為其「生命觀照」帶來了重要的轉變契機與後續效應

在某一程度上決定了晚年蘇軾人生境界達至超曠的可能因此本章擬先分擘蘇

軾的仕宦歷程將其一生按照「順境」「逆境」劃為二類以為梗概第一節聚

焦順境的政治實踐除了梳理蘇軾在不同時期的仕宦追求外也要進一步瞭解這

個價值觀是否恆久不變第二節從「順」的對立面立論以烏臺詩案為起點探

索逆境時期蘇軾的心理狀態和人生追求筆者關心的是「隱」之所以只是「誘

惑」而非「實踐」的原因藉著蘇軾在深諳仕宦乃「違己交病」的情況下依然

執意入仕的矛盾情結由此帶出第三節對於貶謫收穫的探討說明能夠「瞭解事

件後果並安於現實」的東坡最後得以走向「超曠」的關鍵因素

第三章論蘇軾詩中的仕宦典型有別於上一章「背景式」的陳述方式本

36 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

章欲以白居易馬少游及陶淵明三個蘇詩典型作為不同階段仕宦觀照的代表「仕

隱情結」既為蘇軾一生憂患所繫隨著現實越趨緊迫內在的矛盾衝突越是激烈

在此之中東坡的仕宦觀照不但會反映在特定的詩文主題創作上同時也呈現

在史傳典型的接受之上要之本文仍以第二章仕宦「順逆」分期為架構以

白居易作為順境代表藉以了解蘇軾的白氏接受實是環繞著「中隱」的出處進

退為核心其次東漢馬少游作為「知足不辱」的求宦代表象徵了蘇軾在現實

與理想的永恆矛盾中一次又一次的自我反省最終構成了一種嶄新的仕宦觀

其本質無異於白氏「中隱」哲學的實踐最後本文以蘇軾晚年最喜愛的陶淵明

作為逆境謫居的師法典型陶氏迴護真我其價值觀不同流俗造就了他拒絕向

現實低頭的個性化行為再者除了「固窮」之外陶淵明不離人居的隱逸方式

亦為蘇軾示範了一個特殊的隱逸觀綜合三者本章在第四節企圖歸納出一個蘇

軾的理想性格彼此對照使我們能夠更精準地掌握蘇軾的仕宦觀照

第四章探討蘇軾詩中對於生命本質的思考與認知前述幾章主要以具體的

生活情境為討論對象然而就「生命觀照」來說「生命的本質為何」才是最

核心的認知目標其中又以「生死觀」最為首要因此本章擬由「生死觀」與

「詩人對於人生本質的思索問題」二大部分構成在「生死觀」的部分由於人

類在極早就已認知到生命現象的特殊性因此本節首先針對漢魏以來各朝代

詩人對於生死現象的觀察理解進行分析按理而言不同的時代心靈對於死亡事

件的思考不會一致從詩文的分析可知漢魏至北宋的死亡觀概況一來可作為論

述主題的背景知識再者身處北宋的蘇軾生命觀與前代所想必定有所因襲採

取歷時性考察有助於理解蘇軾詩中「死亡觀」的深層思維另外「生」與「死」

都可視作一種「時間狀態」的思考蘇軾深受佛家影響故本節欲闢「轉世概念」

一區由宋代盛行文人轉世故事的現象結合詩人的死亡觀加以探討或許有助

於釐清作者最終「文化人格」形成的原因

瞭解蘇軾詩中死亡思考的呈現概況之後緊接著要關注的便是詩人的反應

個體關注生命現象自然會對死亡事件有所思考究竟蘇軾在面對往而不返的「死

亡」本質時心中有何想法由於「死」與「老」二者概念間有極強的聯想關係

因此最常伴隨「畏死」心態的即是「嘆老」的生命焦慮對此蘇軾乃至宋

人在其詩文中頗有陳述而自古以來對抗死亡的因應方法除了假想的「游仙」

之外便是「養生」與「醫藥」觀念的發達取徑於此應可看出詩人對於「死

亡事件」的認知與反應

第五章探討蘇軾詩中對生命意義的終極探索本章銜接上一章對於人生本

質的認知問題主要探討的問題有一蘇軾對於人生價值的思考問題他選擇

了什麼作為自己生命的最終價值二蘇軾的終極追求為何所謂「終極探索」

第一章 緒論 37

本質上是一種「價值選擇」的問題在理解了蘇軾對於生命本體的思考內容之後

緊接著我們便可以問既然知道了「人生是什麼」那麼蘇軾認為什麼才是他

人生的終極追求呢換言之在短暫虛幻的人生中究竟存不存在一個永恆的「不

朽」由於個體對生命價值的認知是以自我認識為基礎本章第一節首先嘗試釐

清蘇軾文化性格的形成與內容藉心理學中自我認知程序(「我想做什麼」rarr「我

能當什麼」rarr「我是什麼」)先就蘇軾自述的部分試探緊接著以蘇軾對自我的

加工為論題透過幾個突出的人生觀來考察蘇軾建構自我時重要的人生價值選

擇在此之後才進入終極追求的部分筆者認為身處中國有名的書寫年代

蘇軾既有天賦又有環境書寫因而成為他極力發展的事業要項之一具有自我

實現的內涵再者書寫可洗滌淨化人心也有轉移的作用因此常被貶謫文

士拿來充作生活智慧積極投入加上文學久傳之後文名可視為另一種生命形

式的延續是以蘇軾寄寓生命於文學之中實是極為必然之事

第六章結論本章擬總結前面五章為了更加扣合題意故以「生命意識

史」的角度歸結出蘇詩中「生命觀照」的重點與特色並在此基礎之上進一

步借用西方人本心理學家馬斯洛的「需求層次論」來分析蘇軾晚年的精神境界

提供有別於傳統「特質描述」之法的另種途徑使人更能掌握東坡精神的實質內

38 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

Page 14: 第一章 - nccur.lib.nccu.edu.twnccur.lib.nccu.edu.tw/bitstream/140.119/35604/5/51001105.pdf · 平、作品賞析和文學趨向為考察的主體,對於操縱文字的「心靈」缺乏自覺的省

14 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

文化與個人既然是一種相互創發相扶前進(也有可能是後退)的狀態

而人的存在又是一種必然的「在世存在」那麼個人的得失榮辱則必然的

與文化相關這裡的相關所包含的不僅僅是文化對個人的啟發還有個

人在「詮釋」過後對文化的貢獻helliphellip42

林氏之說突顯了「文化造就個人個人影響文化」的雙向迴旋關係普通人如

此擁有卓越成就的時代名人更是如此蘇軾以文名世活躍於古代文人所能參

與的各種領域他既無法超脫於所屬時代其思想文學自然受到「宋代文化」的

沾潤另一方面詩人在文學藝術各方面的獨到造詣向來又被視作「宋型文化」

的典型這也就是說蘇軾對「宋調」面貌之成形有舉足輕重的影響力一來一

往「個人與文化的雙向迴旋關係」因而形成除此之外從實際的生活經驗看

來人的性格是極為複雜的不但會因應各種生活經驗而產生變動同時也容

易受到外在因素的挑撥出現他人感覺不可理喻的行為古人嘗說識人時要「聽

其言觀其行」正是企圖經由個人與社會互動關係的考察探知其性格基調

換言之性格便是個人身處「文化環境」中「在世存在」的因應態度所以綜

上所述研究者倘若想要呈現一個「真蘇軾」便不可不將詩人置於文化的脈絡

裡加以檢視從而藉助史學社會學政治學甚至經濟學等學科的綜合考察

以期獲致一種較好的理解

這波「文化性格」浪潮引起的迴響十分熱烈各方關注的焦點大多集中在

詩人固有形象的反思企圖重新賦予更為精緻的說解對於蘇軾性格的解釋最

普遍的研究型態是以「時間」為主軸仔細梳理歲月推移過程中詩人心境的各種

起伏與轉變六十六歲去世的蘇軾從他二十二歲出蜀應試寫下第一篇〈刑賞

忠厚之至論〉開始創作生涯長達四十四年在這麼大的時間跨度中寫作出來的

豐富成果自然伴隨著詩人多彩多姿的出處經歷呈現了階段性的差異其間所反

映出來的思考轍痕正是蘇軾人生思想變動的軌跡關於這個部分歷來的分析

研究無論是從整體仕宦經歷來加以把握的宏觀角度還是擷取八大創作分期43中

任何一處關鍵來詳加論析的微觀闡述似乎總是無法周延而清楚的歸納出始終處

42 見氏著《蘇軾超曠情懷與文化關係研究》(嘉義南華大學文學研究所2004)頁 2mdash3 43 蘇軾的創作階段清人王文誥在《蘇文忠公詩編注集成識餘》中將其分為八期分別為《南

行集》和簽判鳳翔熙寧還朝倅杭守密入徐湖謫黃元祐召還謫惠渡海(【宋】蘇軾

著【清】王文誥注《蘇文忠公詩編注集成》(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67)冊六頁 3708mdash3709)

而近人江惜美分之為六初歷仕宦的奔放期烏臺詩之諷諭期黃州貶謫之沈潛期元祐回朝之

凝定期復貶惠州之圓融期遠謫海南之精深期(請見江惜美《蘇軾詩分期代表作研究》(台

北華正書局1996))至於王水照則以二次「在朝外任貶居」的迴返過程來概括

請見氏著《蘇軾論稿》(台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1994)〈蘇軾創作的發展階段〉〈蘇軾的

人生思考和文化性格〉二文)創作分期的方式會影響分析策略故學者們多視研究重點因革之

實則大同小異讀者可自行參照

第一章 緒論 15

於變動中的蘇軾人生境界針對此問王水照教授在〈蘇軾的人生思考和文化性

格〉一文中提出了較具代表性的看法

王教授認為蘇軾面臨中國文人生命中兩大課題「出處」與「死生」的

衝擊一生仕途困挫幾瀕死境卻能安之若素主要的原因在於三教融合的思想

背景在此作者提出蘇軾人生道路的二條基線一則受到傳統儒家思維的影響

充滿了自進進人的淑世精神而「立德立功立言」的三不朽古訓更讓蘇軾

早年的社會責任感與歷史使命感得到強化成為畢生行事的基調基線之二乃

是互補於儒家出仕觀的佛道思考多在其身陷逆境時發生作用看得出來作

者推論蘇軾的文化人格將其源頭歸因於「多元傳統文化」因素彼此間勢力的消

長與融合這個部分由於學者們的研究都是從第一手資料歸納而出多年來已

成定論然而雖說方向已定但因蘇軾思想涵蓋面之廣之雜要清楚描繪其性

格的多樣性實屬不易就此王教授嘗試以「狂」「曠」「諧」「適」四個方面

來概括之所謂「狂」者主要是出自詩人天性才情的傲氣展現出來就有了

傲世忤世抗世的成分這一點在「烏臺詩案」發生前發揮得最為清楚然而

隨著朝中行走日增年輕蘇軾對於自己的「狂直」其實不無反省的意味其中摻

雜了幾許畏世與厭世的心情不斷依違於張揚與內省二端東坡在「詩案」的洗

禮之後對「性狂」的追求逐漸轉向「一種深思了悟基礎上的任真」44換言之

是一種對內心「真我」的價值選擇而這個選擇的形成與詩人性格中「曠」極

為相關所謂的「曠」主要是對是非榮辱得失的超越與外鑠的「狂」遙

遙相對對於東坡來說或許「曠」是他天生性格的質素雖然存在卻未必發

揮然而在一連串極為痛苦的貶謫經歷之後「曠」的因子催化了蘇軾文化人格

的成熟度使之具備「九死南荒吾不恨」的磊落胸襟至於「諧」一般都認為

「諧」是蘇軾人格中最突出的特色之一在他人生思想的意義上有淡化苦難意

識化解悲傷的功用乃是一種自我調節機制45在此作者提出東坡的「諧」

具備了「對抗挫折迎戰命運」和「體現真我自為優越」二大意義其中所論

似乎正可概括為「性諧」與「文諧」二個面向從內在情性與外在行徑(包含「言」

與「文」)的相互作用清楚地刻劃出蘇軾性格的俏皮之處最後王教授以「適」

作為蘇軾人生思考和性格樞鈕的落腳點詩人能夠不囿於外在環境的不如意在

尋常日用中發現愉悅與美始終堅持「閑適」的追求使其現實人生由此化作藝

術人生充滿了審美情趣的意境

王教授此文從性格系統著手將審美意味濃厚的「人生境界」解讀為「個人

44 王水照〈蘇軾的人生思考和文化性格〉中國人民大學中文系《中國蘇軾研究》(第一輯)(北

京學苑出版社20047)頁 15 45 王水照〈蘇軾的人生思考和文化性格〉頁 17

16 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

獨特秉性」對於生命中衝突情節之因應與調節的產物相較於一般單論東坡性格

中某些特點之篇章可謂自成一家可惜的是受到篇幅所限此文在許多相關

的論題上僅僅點到為止如文中論述佛道二家對於蘇軾人生思考的影響時舉

詩集中反覆吟詠的「吾生如寄耳」和「人生如夢」二句為例藉以印證詩人那股

揮之不去的「人生空漠之感」就文章所言「吾生如寄」「人生如夢」體現了蘇

軾對於人生無常性的感受一來應是漢末古詩十九首以降「人生忽如寄」意識的

繼承與發揮二來蘇詩感歎命如蜉蝣卻能跳脫消極的聲調表現出「悲哀的

揚棄」由此構成宋調的基準另外「人生如夢」一句雖突顯了對於人生「虛幻

性」的感受但詩人卻將自己對前途的信念和追求寄寓其中展現出個體強烈的

主觀意志也表達了他對自身「真實存在」的肯定46筆者認為王教授所言固

然無誤以此釋蘇也得到了相當的效果然而倘若我們回到蘇軾三教融合的思

維模式那麼寫於四十二歲到六十六歲這段期間的「人生如夢」和「吾生如寄」

便不可單純將之視為文學史上抒情主題的分支而應進一步考慮到佛教典故的影

響因為此時詩人已處於中晚年階段多次的遠謫貶居提供他嫻熟佛經內典的

機會長期浸染之下他對佛教義理的掌握早已超越單純的字義解讀而是上

升到一種透過日常生活的實踐而獲致的心領神會之層次這些內化的佛經材料一

旦受到適當條件的召喚自然就在作品當中顯露出來47是故看似尋常的「人

生如夢」和「吾生如寄」除了具有文字審美及文學抒情的意義之外為求釋義

周全尚須遠溯佛家「如夢觀」等理論範疇方能闡明詩人原旨而這恰好也是

本「生命觀照」研究所應探討的重要內容因此將在後續篇章詳論之

值得注意的是在目前學界對「文化性格」的討論課題中以「曠達」的內

涵與反思最受矚目除了上述王教授的說法之外對此進行專題研究的還有林融

嬋在其二OO四年的碩論《蘇軾超曠情懷與文化關係研究》中林融嬋以宋代

理學為觀照面利用二程與東坡生命格局之異反向證成蘇軾「超曠」生命情調

之所由來乍看之下林氏雖以東坡文化性格中的「超曠情懷」作為主題理應

隸屬蘇軾生平研究的一支然而作者走的是思想研究梳理東坡文化性格時

是將之置於「思想家」的脈絡當中與一般生平傳記慣用「文學家」的思維模式

並不相同可說是本書較為特別之處另外作者捨棄常見的「曠達」特意拈

出「超曠」一詞在解釋蘇軾生命型態的轉變時頗富效用以釋義的角度「曠

達」和「超曠」同指蘇軾的基本生命型態但嚴格說來二者的意涵仍有不同

這是因為在一般的情況下「超曠」二字合用其意主要落在「曠」字換言

46 王水照〈蘇軾的人生思考和文化性格〉頁 6mdash11 47 蕭麗華即認為北宋詩禪融合的痕跡應以蘇軾為觀察的起點詳見氏著〈東坡詩論中的禪喻〉

《佛學研究中心學報》第六期20015頁 246

第一章 緒論 17

之「超」被當成了「曠」的內容但是若從字源學的角度切入則「超」的

本義為「跳」48意指「從自身事物現象越離」而「曠」字本義為「明」49顯

示的是對事物明瞭朗照的狀態引申而有「闊大」之意指的是「自事物現象

中解放」二者相較後者當立於實體界方能有較好解釋而前者則同時兼具形

上與形下雙重特質50由此一來二者的關係便超乎原本的理解增加了另一種

配對之後的可能性

(「超」字)就形下面來說它是「曠」的內容「曠」因具備著「超」的

條件因此能達到面對有限性時的曠達而從形上面來說「超」重歸於

超越界指向本身因此而能指出向上之一路引領「曠」成為「曠」helliphellip51

在此所謂「形上」與「形下」指的即是「超越界」與「經驗界」二大異質界

域「超越」介於其間正好以其「形上」「形下」兼具的雙重特質連結彼此

為「生命進昇」提供機會52由此觀照蘇軾性格可知「超曠」一語突出了東坡

文化人格在各個階段轉換過程中的動態行為讓我們得以進一步思索詩人「生命

進昇」的主要「助力」為何承其觀點林氏在分析〈和子由澠池懷舊〉時指出

蘇軾對於人生感悟的雙重意義在於一將人生看作一種流程在人生無常的無

奈中其實隱藏著一股不需溺於當下的提升意涵二他亦同時表達了對人生存

意義的肯定因為唯有在每一當下認真付出亦不過分執著的生命才能對人

生之流的慨嘆不失於粗淺浮泛53作者以此二點「人生觀想」作為蘇軾「超曠情

懷」的二大維面點出詩人「曠達」的原因在於「承認苦難而又超越苦難」的心

態54給予本研究相當大的啟示

無論是從中國古代文人「學而優則仕」的職業選擇角度或是從政治經驗影

響蘇軾個人的層面來看東坡的仕宦心態實是討論其人格或文學時無從迴避的重

要主題其中又以「仕隱情結」最具代表性關於蘇軾鮮明的「仕隱衝突」心態

很早就有學者提出來論點多集中在「烏臺詩案」後的心路歷程然而檢覈蘇

48 《說文解字》「超跳也」參見【東漢】許慎著【清】段玉裁注【民國】魯實先正補《說

文解字注》(台北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8 十二刷)頁 64 49 《說文解字》「曠明也」參閱【東漢】許慎著【清】段玉裁注【民國】魯實先正補《說

文解字注》頁 306 50 以上改寫自林融嬋《蘇軾超曠情懷與文化關係之研究》(嘉義南華大學文學研究所2004)頁 8 51 林融嬋《蘇軾超曠情懷與文化關係之研究》頁 8mdash9 52 詳細論述請見林融嬋《蘇軾超曠情懷與文化關係之研究》頁 10 53 林融嬋《蘇軾超曠情懷與文化關係之研究》頁 35mdash36 54 林融嬋《蘇軾超曠情懷與文化關係之研究》頁 36

18 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

軾詩文可以發現此說並不確切其「仕隱衝突」的發端至早應可推至未仕之

前並且此一情結隨著個人仕宦經驗的轉折有所不同貫穿終生近年來對此進

行專題研究之代表者當推王秀珊碩論《論東坡詞中的仕隱情懷》此書討論東

坡詞的仕隱情懷主要是以「故鄉意義」的層次變化詞中所運用的典故類型

以及「豪」與「放」的風格內涵作為切入點論述詩人仕隱情懷的內容與「放曠」

詞風的形成55「仕隱情結」向來是中國古代傳統文人的共有心態而東坡畢生掙

扎於「道仕」與「身隱」的兩難情緒之不安在「言情」的蘇詞中頗有表現

最具體的例證即是「故鄉」符碼的反覆使用對此作者引用重覆出現的「功成

名遂還鄉」56說明「歸鄉」乃是蘇軾的仕宦理想並將「故鄉」的意義按照其

人生的進程區分為三個層次

(一)出生成長的原鄉蜀人向來戀鄉不仕詩人出身於斯其鄉關之思自

是濃厚然而受到「衣錦榮歸」的傳統出仕觀念影響加上詩人年華

尚在對於功名仍有期待故「仕」的追求高於「隱」的想望「歸

與隱的指向同一」乃是期待榮歸原鄉的第一層次主要時期為「杭

密徐湖時期」

(二)歸隱的異鄉「烏臺」案後仕途轉為不順在此之中詩人效命地

方在山水之勝與朋友之情的助益下思歸不得的煩悶情結逐漸被「直

把他鄉作故鄉」的想法所取代「故鄉」意義的轉移展現了蘇軾在「自

我」與「現實」中取得平衡的努力與成就促使詩人一方面轉向山水

的慰藉一方面向內尋求「心安之境」此一時期發端於通判杭州之

時並在謫黃之後達到巔峰

(三)心安之鄉謫黃之後詩人歷經起復入朝外任等階段最後遠謫

海南在大起大落的坎坷過程中痛徹理解了「身不由己」的仕宦現

實由於羈旅在外連異地之歸也不可得是以此時東坡融合佛道思

想再度改換心念轉「異鄉」為「心鄉」將回歸之處移至心中

從而達致「仕宦衝突」的最終平衡可視為詩人最高的人生境界57

55 詳見王秀珊《論東坡詞中的仕隱情懷》(台中中興大學中文所 20027)頁 195 56 此句多次出現在東坡詞中如熙寧十年(1077)作於徐州的〈水調歌頭〉(安石在東海)(見鄒

同慶王宗堂《蘇軾詞編年校註》上冊(北京中華書局20029)頁 211)元豐六年(1083)所作的〈臨江仙〉(詩句端來磨我鈍)(鄒同慶王宗堂《蘇軾詞編年校註》中冊頁 490) 57 以上論述請參考王秀珊《論東坡詞中的仕隱情懷》第三章及頁 196mdash197

第一章 緒論 19

作者抽出「故鄉」作為尋繹東坡人生境界之所構成的軸線非但具體也極為恰

當對本文研究東坡生命意識頗多值得借鏡之處然而畢竟學術論理難以周全

王文在總結「仕隱情結」時雖已發揮得當但從詩人留下的詩句線索來看仍

有些許未盡之處譬如作者清楚地呈現了「歸回原鄉rarr歸隱異鄉rarr尋求心鄉」

此一心靈軌跡極力鋪陳詩人依違在理想失落與留戀田園的糾結情緒細膩刻劃

了「去」「留」之間「用世志意」和「不遇悲慨」二種意識激盪的狀況然而一

來一往之際似乎失落了「畏禍」此一重要的心理機轉使得讀者只見蘇軾之

「豪」而不見其性格之「真」從蘇軾輾轉各地時所上謝表之內容我們其實可

以明顯察覺詩人對於君威難測樹敵眾多的不安全感這種「畏禍心態」尤其表

現在二三階段之間乃是個人對多舛前途最真實的情緒反應捨之不論除了

有簡化人物性格的危險之外更無以呈現詩人最終「選擇」走向「超曠」的可貴

之處另外蘇軾晚年雖已求得「心安之境」但吟詩時仍作「此生念念隨泡影」

之語58無奈自嘲溢於言表與其同時詞作大異其趣此現象似乎可追溯至文類

性格因為對宋人而言詩詞分屬於不同的情志書寫系統雖然東坡創作時習

慣游走於各種文類之間但若細心檢閱詩集並加以對照可以發現二者慣用的典

故語例並不完全重覆援引王秀珊此文的分析成果東坡詞的典故類型主要有三

類事功型(以謝安為代表)執著型(以劉禹錫為代表)隱逸類(以陶淵明為

代表)59但詳察東坡詩可知在這三類之外還有更常使用的詩典如蘇軾一

再引用的「馬少游」及「桐鄉吏朱邑」事或在「烏臺詩案」之後重覆出現的「東

門黃狗」不但抒懷同時也牽涉了詩人對其仕宦事業的自我評價用意與興味

和蘇詞相較皆不相同就此看來此一重要議題若要得到較為徹底的討論那麼

除卻蘇詞之外東坡的其他創作也不能偏廢尤其是「言志」的蘇詩理應加以

整理並進一步統合所有文類的相關資料彼此交叉比對藉助先合觀再微觀的

分析方法來理解蘇軾的仕宦心態才是比較理想的做法也是本文預備發展的重

要方向

蘇詩研究的另一個重要主題在於「禪學」近年來持續在此領域耕耘不輟者

較重要的有周裕鍇張晶和蕭麗華等人周裕鍇專注詩歌與禪宗的關係曾寫作

《中國禪宗與詩歌》一書其中談到禪宗對於蘇軾的影響就認為二者關係極為

密切詩人耽於禪悅不但使之出入叢林與大量的禪僧交游同時也從中學習

到禪家公案的話頭與機鋒培養了創作時運用「博喻」手法的能力並點出「文

58 蘇軾〈庚辰歲人日作時聞黃河已復北流老臣舊數論此今斯言乃驗二首其二〉此詩作

於元符三年(1100)正月七日蘇軾謫往惠州之時年六十四收入氏著《蘇軾詩集》第七冊

卷四十三頁 2343 59 請見氏著《論東坡詞中的仕隱情懷》第四章

20 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

字禪」乃是蘇黃二人詩法分途的重要依據60當時作者固然對詩人「以禪入

詩」的特色作了清楚的說明然而終究只是文學現象的呈現對創作背後深刻

的審美機制並無探討這個問題在數年之後的《文字禪與宋代詩學》獲得解決

在《文字禪與宋代詩學》這本書中周教授將論題加以深化直接探討創作現象

的本源指出蘇黃之所以以文字為戲主要是以禪宗的「游戲三昧」作為理論

依據加上士大夫本身固有的俳諧文學的傳統而構成文中還提到

蘇軾和黃庭堅在借禪宗語言藝術為詩方面雖多共同之處但二人通過文字

游戲所要達到的目的仍有不同概括說來蘇軾是「借禪以為詼」即借

用禪宗詼詭反常的思維方式來表達自己戲謔的人生態度黃庭堅則是「打

諢通禪」即把雜劇的諢趣與禪語的詼諧結合起來表達自我完善的人格精

神於「游戲法」中見「真實相」61

作者從詩人習禪入詩的心態目的推導出蘇黃「借禪以為詼」和「表達自我完善

的人格精神」的不同有助於二人詩歌風格和審美性格的深入理解作者點出

從蘇黃的作品表現可以得知宋代習禪詩人受到「機鋒」或是「打諢」的影響

主要體現在「創作心態」和「語言形式」兩方面前者即所謂游戲態度滑稽為

文而後者則表現為語境的跳躍章法的變換然而儘管從同樣的門路悟入

在詩風的呈現上卻各有不同62周氏指出這固然與性格相關除此之外更有

可能受到他們各自喜好的禪門宗風的影響

雲門宗機鋒迅疾蘇軾得其精神所以作詩隨心所欲八面翻滾臨濟宗

機鋒峻烈黃庭堅得其精神所以作詩除脫凡近不落常情如黃龍慧南

著名的「黃龍三關」晦堂祖心的「觸背關」都有言語道斷不入思維的

特點黃庭堅詩生新瘦硬的語言風格與其精神相近63

蘇黃二家的詩風比較向來是宋代詩學中的重要議題在詩論美學和文學史的領

域皆有其意義周教授捨棄傳統的詩學角度改藉佛家文士化的「文字禪」角度

觀而照之不但突顯了詩歌意象與禪派宗風之間的關係同時也點出文人和其皈

60 氏著《中國禪宗與詩歌》(高雄麗文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47)頁 89mdash91 61 氏著《文字禪與宋代詩學》(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11)頁 155 62 周裕鍇演繹二人詩風指出「蘇詩如長江大河波濤自涌諢趣較顯露層次轉折銜接較自然

而黃詩如危崖高聳斷岸千尺諢趣較隱晦語境意路跨越較大」見氏著《文字禪與宋代詩

學》頁 164 63 氏著《文字禪與宋代詩學》頁 164

第一章 緒論 21

依的禪派精神在本質上的確有其相似之處這點我們由周裕鍇另外一篇〈夢幻與

真如蘇黃的禪悅傾向與其詩歌意向之關係〉可以得到更為深刻的詮釋

在〈夢幻與真如〉一文中作者主要是從宋人接受禪宗的兩種禪悅典型進

而分析這二種範型與詩歌意象選擇之間的關係宋代文人接觸禪宗一來在參禪

的過程中可以獲得愉快的感受此即「禪悅」二來佛禪能有效地消解「倫理政

治與個人存在的衝突」從存在論的意義上揭示了人生狀態徹底解決「儒門淡

薄收拾不住」64的不足之處文人崇奉南禪恰好回應了自身的人生課題與心

靈需求65所以五家七宗各有所好除了受到歷史(時間)和地理(地域)的影

響外文人的「真性」底蘊自當更為關鍵由此視之生命情趣截然不同的蘇

黃二人其性格在和禪門宗風相互加乘之後於是各自蘊釀了特色鮮明的禪學主

題如蘇軾廣泛接觸大乘經典深得「十喻」之義因此在其詩歌創作之時便

多次闡述般若空觀以「人生如夢」的主題具體行之選擇詩歌意象時除了運

用佛經典故之外更因自身對於世界短暫性質的認識特別強調「瞬時激變」的

動態形象的捕捉呈現蘇詩動蕩明快的風格66而庭堅對於禪學中的「心性哲學」

最有領悟對他來說禪乃治心之本目的在於完善道德人格以心性覺悟證得

安身立命之本是以他對認知本源的般若空觀興趣不大將全部重心擺放在「真

如」的追求上67正是這樣的傾向使然黃庭堅十分自覺地將禪宗的心性哲學

儒家的養氣觀和道家的心齋理論融合為一因此他所選擇的詩歌意象不是作為

虛幻無常的對立存在(如堅毅不屈的金石松柏)就是作為污穢渾濁的對立存

在(如表裡澄澈的秋江出淤泥而不染的蓮花)前者求其「真」後者明其「淨」

往往具備了虛靜沖澹清峻凝鍊的美學特徵由此構成山谷詩學與人格互相輝映

的「壁立千仞」的審美境界68

張晶《禪與唐宋詩學》同樣是以「禪學」作為視角探索唐宋時期禪宗思想

對於詩人心態的滲透並以詩為中心討論「禪」在經過了詩人創作心靈的轉化

之後對詩歌面貌造成了何等的影響作者認為

禪之於士大夫其主要意義並不在於「成佛」的宗教皈依而在於以「如

夢如幻」的人生觀來解脫靈與肉的苦惱困惑69

64 張方平「儒門淡薄收拾不住皆歸釋氏耳」收入釋志磬《佛祖統記》(揚州江蘇廣陵

古籍刻印社1992)冊五卷四十五頁 1949 65 周裕鍇〈夢幻與真如蘇黃的禪悅傾向與其詩歌意象之關係〉收入《文學遺產》二OO

一年第三期頁 68mdash69 66 氏著〈夢幻與真如蘇黃的禪悅傾向與其詩歌意象之關係〉頁 6974mdash75 67 氏著〈夢幻與真如蘇黃的禪悅傾向與其詩歌意象之關係〉頁 72 68 氏著〈夢幻與真如蘇黃的禪悅傾向與其詩歌意象之關係〉頁 74mdash75 69 氏著《禪與唐宋詩學》(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36)頁 2類似論述亦可參考頁 24

22 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

由於中國人的心理結構偏向「現實務實」對於抽象的「遠離現世」並不真感

興趣因此佛教思想能在中土普遍流傳除了自身理論的適用性得到發揮之外

接受者心理狀態的改變絕對是關鍵就本書研究的唐宋詩人而言信仰佛教的契

機最主要的原因還是來自於人生挫折對心靈造成的創傷而「挫折」中最具代

表性者莫過於「貶謫」一事傳統士人一旦遭受貶謫為了消除心中憤懣使

日子好過一點文人大多轉向佛道二家諸如大乘佛學中的「苦空觀」「人生如

夢」等觀念便是藉助於此熱烈流傳相較於唐代宋人對於禪宗的接受的確

較為普遍若要論其修為三教混融的蘇軾更是其中的佼佼者這從作者三番二

次以東坡作為說明的佐證即可發現關於詩人在「以禪喻詩」方面的表現作者

一路尋繹蘇軾在謫黃之後的心靈變化指出詩人「主要是以禪宗的『一念清淨』

『無心於物』的觀念來淡化客觀環境的困窘」70加上對於《莊子》的活用由

此構成他裨補人生的「忘憂理論」作者對詩人心態的觀照極為細膩也一定程

度地呈現了禪風入蘇詩的緣由和成果不過根據作者所言為了擺脫世間憂愁

而被大量接受的視身如夢視人生如逆旅的思想其本質是以佛教「空觀」作為

底蘊然而「『空門』的解脫是以對自身的省思為途徑的但它不是貴身而

是賤身」71既是「賤身」則與宋代盛行的養生風尚在根源上有所牴觸此中情

形為何而蘇軾個人亦頗積極「愛生」平日也熱衷於調養生息合觀言之似

乎可提供我們對於詩人取捨三教理論的標準之認識有助於蘇軾思想研究的完

至於東坡詩與佛教典故的關係則需參考蕭麗華教授的著作蕭教授在二O

O一年撰寫了〈東坡詩論中的禪喻〉探討下開北宋詩禪融合之風的蘇軾其詩

論中散見的佛禪修養並藉此論述蘇門禪喻在宋代詩禪合轍的重要歷史定位首

先作者將蘇軾對於禪學的接受歸因至故鄉眉山的地緣母親與朋友的浸染

最後才是人生經驗的強化由於蘇軾思想具有三教會通的特色因而詩論具備了

「以禪法論詩」「以夢成詩」「詩禪辯證」和「以禪論詩」四種現象然而上

述四種現象中除了「以夢成詩」其餘三種皆可逕與詩人日常習禪的慣性作聯

結此處暫且按下先討論較為特殊的「以夢成詩」因為禪家的本質在於「動

進的心或它對世間生起不取不捨的妙用」72強調「心」的覺察勢必關聯「心」

對生命的認知進一步牽涉「真假」的問題而「夢」與「覺」正是「假」和「真」

最具代表性的二種動作型態是以作者提到「凡學禪者於夢與覺之間體

70 氏著《禪與唐宋詩學》頁 35 71 氏著《禪與唐宋詩學》頁 28 72 吳汝鈞《游戲三昧禪的實踐與終極關懷》(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932)頁 170

第一章 緒論 23

會尤深」73蘇軾習禪多年對此議題更為嫻熟箇中緣由一方面固然是因為

詩人天生資質敏慧感悟力強再者自然是受到《金剛經》的影響蘇軾博覽

佛家內典對《金剛經》更是深有造詣因此以「夢」轉喻人世時不但有聊觀

夢幻視此身如夢之說同時也延伸出了蘇軾對於「前世」的夢喻之說除此

之外夢中得句紀夢境存夢占之舉更不勝枚舉由此可見詩人輾轉於「夢」

「覺」之間思辯的軌跡對我們瞭解詩人審美詩境人生態度與禪學修為皆有助

益然而作者在文中提到蘇軾好用禪語評賞詩作時也不例外但考察蘇軾所

論唐前暨唐代詩作時卻少用禪語74針對此一特殊現象蕭教授未及解答殊

為可惜而蕭教授有鑑於目前研究多未能深入佛典詳考蘇詩中佛家譬喻與佛教

原典之間的關係是以在〈東坡詩中的般若譬喻〉一文中以「般若譬喻」為焦

點審慎爬梳蘇軾詩禪意象形成之由來並就東坡詩中各項般若譬喻的種類和思

想主題進行舉證和論述清楚地分疏了佛家「六如觀」與「十喻」對蘇軾造成的

影響尤其「夢」「幻」「露」等較為常見的文字意象除了歸納其意象特徵

同時還上溯至佛典源頭細數典故意涵細膩地詮釋了箇中涵義75為本文分析

蘇軾對於生命本質的思考提供了極大的助力

一 「生命觀」主題

歷來涉及「生命觀」的研究不少然而仔細考察可以發現「生命觀」一

詞的議題內容似乎眾說紛云鄭惠玲在其碩論中提到以「生命」為主題的論述

研究理應涵蓋的範圍主要有「對生命意義的期待與發揮」「對人生際遇的順處態

度與方法」二者簡單的說除了生物存在的具體生命之外尚應包含人類獨特

思考觀點之下的思想觀價值觀道德觀和審美觀76然而鄭氏對此缺乏舉例

論證使定義未免流於浮泛空虛而書中分辨「人生觀」與「生命觀」之不同在

於前者偏重「對生命過程的往前看往未來設想」與後者「既重生之喜悅而

對未來建構理想但也適時從既有之限定中逆向先為理想預防」77的內涵不全

相似但從筆者自身對於「生命觀」所下定義之瞭解其內容之豐富似乎涵蓋

了作者的全部所言換言之「生命觀」之於「人生觀」應是一種上位概念鄭

73 蕭麗華〈東坡詩論中的禪喻〉收入《佛學研究中心學報》第六期20017頁 257 74 氏著〈東坡詩論中的禪喻〉頁 267 75 氏著〈東坡詩中的般若譬喻〉「聖傳與詩禪 中國文學與宗教國際學術研討會」20041210頁 5mdash9 76 鄭惠玲《名教自然與士的自覺從《世說新語》看魏晉士人的生命觀》(彰化彰化師範

大學國文系在職專班碩論2003)頁 7 77 氏著《名教自然與士的自覺從《世說新語》看魏晉士人的生命觀》頁 7

24 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

文沒有明言其論述標準對於相關議題的開展實有未盡之處另外定義「生命

觀」的還有杜正勝

生命觀牽涉社會組織人生理念宗教信仰和科學(尤其是醫療)知識諸

多層面的問題西周時期禱請的眉壽和戰國秦漢追求的長生可以作

為此一發展脈絡的為兩個定點觀察其中的變化探索兩周秦漢之人

對生命的認識和追求的方式78

杜教授此說主要扣合了醫療史的角度乃是自上古社會「生命追求」的觀念和行

為推衍而出因此是以人體生理系統理論作為切入點詳述中國古代生命觀在

「時代」或「族群」的因素影響下一步一步從具體(形)走向抽象(氣)的本

質認識79值得注意的是人們以「形」「氣」「精」「神」來解釋生命形體的

內外本質這除了可以看出歷來「生命觀」的階段性態變之餘這套本質認識論

經過不斷的發展促成了中國養生文化的成形對日後的哲學思想醫學與醫

療皆有深遠的影響80杜教授的研究乍看之下與本文涉及的主題似乎並不相關

然而人類對於生命價值的追求最早都可溯源至「長生」的渴望上古的「生

命意識」雖然缺乏文學性的審美內涵換個角度卻是另一個層次且更為根源

的生命追求因此本文雖以宋人生命意識為題但考量到觀念與意識的源遠流

長對於前代前前代甚至古代先民的各種生命面向都應有所瞭解在實際研

究的過程中或許可提供另一個不同的參照面向

另外錢志熙的《唐前生命觀和文學生命主題》一書可說是近年來結合「生

命觀」與「文學主題」研究著作中最具系統者錢教授認為所謂生命觀念

指的是一種「上升到哲學層次的生命思想」包含的部分有二一是生命本體觀

即對生命本身的性質的認識二是生命價值觀即對生命應有價值的把握和判

斷且後者是建立於前者的基礎之上的81本書在呈現此一議題的思考脈絡時

採取「通史」的觀點從最早的先民之生命意識開始一直到唐代為止共分為

神話時代詩經時代先秦諸子時代秦漢時代魏晉時代南北朝時代六大階

段運用「理性生命觀」與「非理性生命觀」這對概念考察各時期生命本體觀的

進展狀況再進一步以文學創作為對象分析生命意識對於詩詞歌賦等文類的滲

透情形

78 參見氏著《從眉壽到長生醫療文化與中國古代生命觀》(台北三民書局20054)頁

158 79 氏著《從眉壽到長生醫療文化與中國古代生命觀》頁 302mdash305 80 氏著《從眉壽到長生醫療文化與中國古代生命觀》頁 305 81 錢志熙《唐前生命觀和文學生命主題》頁 3

第一章 緒論 25

首先神話時代是各種神秘非理性的生命觀念的發生期先民對於生命意

識的推想主要表現在死亡現象的觀察與解釋由於人類「死亡」概念是透過大

量經驗法則(觀察到他人之死進而聯想凡人必死)的累積而形成因此在較

早的階段當中先民對於「死亡現象」的理解內涵始終處於一種變動的狀態一

直到要先秦諸子時期方才開始對死亡作出哲學的論證進而思考其中的意義82

此時先民在意識到死亡現象的不可逆之後選擇非理性生命觀導向更為神祕高

遠的境地藉以迴避現實的衝擊因此我們從目前遺留尚存的神話內容探知

這種「非理性」的發揮造就了靈魂觀念的發展和一系列長生不死的幻想不但構

成了後來一切宗教的觀念基礎同時不死幻想延伸出中國文學主題中重要的「仙

鄉」意識對於賦學與六朝的山水詩歌影響尤其深遠83到了第二階段先秦時

代生命意識有了實質意義的轉折觀其具體呈現可從「文學」與「哲學」二

方面加以著手文學方面主要指的是《詩經》《詩經》在內容上雖然部分留

有上古時期長生幻想與生殖崇拜等非理性意識的元素然而整體看來詩人對

於現實生活的描寫充份展現人類對於死亡已經司空見慣穩固的宗法觀念沖淡

了個人對於死亡的恐懼在某個程度上標誌了非理性生命觀的消退等於是宣告

了世俗理性生命觀的時代已然來臨84而哲學的部分則因思想家對於生命價值

取向的不同而產生儒道二種典型道家認為生命最高的價值在因循自然實踐

自己的生命規律故儘管老子和莊子對於生命的體驗有所不同但他們「全生」

的前提是一致的尤其莊子透過浪漫的文學表現加強了他生死觀念的散佈對後

世文人來說恰好提供了精神上超越死亡的自由典型85相較之下儒家對於生

命價值的掌握主要是從道德本體論的角度來思考的由於早先人們在追求長生

不老時認為人類長壽與否的關鍵來自於上天對於個體「道德實踐」的審判順

此邏輯加以推論「德」與「壽」之間便產生了極為密切的關係直接影響了儒

家認為生命問題乃是道德之源的看法86儒家的另一重要特色在於生命價值的社

會化傾向這使他們發展出社會位階凌駕於個人之上的「大我」優位思想是故

個體的價值只有透過實踐倫理道德等社會價值方為正道綜合上述對於儒道二家

考論以此觀照蘇軾思想實有發厥精要的作用對其人生信條的瞭解極有啟

時至戰國至秦漢時代養生思想正式出現養生的思想根源於人類維護生命

的本能從原始先民與環境的生存奮鬥行為中逐漸隨著生命價值的撅發而往「益

82 氏著《唐前生命觀和文學生命主題》頁 11 83 氏著《唐前生命觀和文學生命主題》頁 14mdash22 84 詳見氏著《唐前生命觀和文學生命主題》第二章 85 氏著《唐前生命觀和文學生命主題》頁 53 86 氏著《唐前生命觀和文學生命主題》頁 57

26 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

生」「養生」的意向發展同時豐富了行為遵守的細則值得注意的是這股風

潮不只帶動了社會各個面向的運作與提升(諸如藥學五行思想等)同時養

生思想和政治思想的會通促成了中國古代民本思想的萌芽其中「養生為治國

之本」的概念更成為戰國至漢代最富特色的思想87中華民族「樂生」的優良傳

統便是幻生自此一背景中的生命自信與樂觀到了漢代宇宙自然的大生命觀成

形皇權的急遽昇高代表了整個時代的主流意識傾向於忽略個體生命價值與內在

需求是以此時「小我」的意識淡薄在文學的表現上呈現了「哀傷時命不合」

和「悲士不遇」二大辭賦生命主題強調了現實與自我的矛盾這是漢代辭賦家

對於屈原生命主題的繼承與發揮只是屈子那種「殉道式」的悲壯意識遭到弱化

在大一統的政治格局之下轉為個體體現生命困境的「時命觀」其中的代表者

是賈誼88值得注意的是作者援引司馬遷在〈報任安書〉中將文章創作視為實

踐生命價值的一種做法89尤其漢代盛行擬騷之作以現代西方理論中的「讀者

反應對話」角度來看似乎大有可說之處對於後來文人(如蘇軾)亦影響重

大是故就此而言欲探索漢代文人或蘇軾的生命觀時理應將屈原視為重要

的文學淵源來詳加考察或許能有所發現另外錢志熙在討論漢末樂府詩時曾

說「漢末文人在表現生命主題上的最大成就還不是對自身生命價值觀的展現

而是在其表現的一切生活境界中都滲透著的生命意識將生活境界升華為生命境

界」90其中最重要的四個主題則為根植於人性與人性之中的愛情友情別情

離思91錢教授此一說法提供了本文在定義「生命」議題時的重要參照同時

他對個別詩人的精彩論述也為筆者在論述詩歌生命情調時作出最好的示範非常

值得參考

除此之外較具代表性的還有陳威伯《盛唐詩人生命觀之研究》此書相對

於錢志熙的「通史」觀照方法將唐人生命觀擷取而出獨立觀之其目的是為

了糾正歷來在歸因唐人多元價值觀之成因的平面化傾向作者認為詩人藉由詩

作呈現的複雜思想和價值取向代表的是個人心境遷變生命歷程作詩情境和

目的的折衷結果因此在研究方法上重點放在傳統儒釋道三家對於詩人思想

心理的影響以及詩人對於傳統思想的研究態度從中推導出盛唐詩人的生命態

度與人生實踐從個人生命史的角度來考量作者運用思想與心理分析的研究取

87 錢志熙《唐前生命觀和文學生命主題》頁 104 88 氏著《唐前生命觀和文學生命主題》頁 120mdash133 89 即「古者富貴而名摩滅」一段強調《周易》《春秋》《離騷》《國語》《孫子兵法》helliphellip等

書皆「大底聖賢發憤之所為作也」「此人皆意有鬱結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來者乃如

左丘無目孫子斷足終不可用退而論書策以舒其憤思垂空文以自見」參見【漢】司馬

遷著【民國】韓兆琦選注《史記選注》(台北里仁書局2000)〈報任安書〉頁 1210 90 氏著《唐前生命觀和文學生命主題》頁 182 91 氏著《唐前生命觀和文學生命主題》頁 182

第一章 緒論 27

徑大致是適當的但受到唐人尺牘數量稀少的因素所限本文在研究材料的揀擇

時只大量援引《全唐詩》缺乏更為廣闊的史觀視野如此一來要達到作者

所言「著重在『行為人』的部分加以研究」92並不容易恐有「失真」

的危機不過本文在歷述中國傳統三教的生命觀時分別就儒家三不朽莊子

與禪宗神仙與淨土養生與享樂仕與隱等觀點進行了清楚的論述雖然在「養

生與享樂」一節中作者解釋古人「生命存養」的思想淵源分別來自於儒家的孝

義全忠佛家的超生了死和道家的全生保真然而在描繪唐代之前各朝的享

樂意識時作者明顯忽略了建安到六朝這幾個「生命情調」極具特色的重要時期

尤其是古詩十九首闕此何以成之畢竟唯有針對前代累積的生命意識有所覺

察一旦進入唐代研究才能分辨其中的承續與轉折在進行詩人的個別研究時

才能更為得心應手

至於內文主體也就是分論盛唐詩人生命觀的部分作者挑選的研究對象有

李白杜甫王維孟浩然岑參與高適其中較符本文需要者有李白杜甫

王維等人志懷高遠的李白由於並未如願在仕途上有所發展所以生命情調的

主旋律環繞著生命無常的慨歎而展開藉助「酒」的情感作用來消除死亡的恐懼93根據作者的闡述李白的悲劇根源在於他沒有尋找到一份值得寄託身心的終

極價值是以他的好酒應是出自於一種察覺「人生虛幻」後卻尋無出路的矛

盾與恐慌雖然企圖自我麻痺仍然無法掩飾其深層的憂傷所以其人生境界無

法超脫相較之下杜甫也面臨生命理想與現實生活的衝突並且在不遇之外

還遭遇病苦與老苦的折磨然而老杜在多重打擊之下為自己尋找到「詩」和

「酒」作為生命的出口一方面充分宣洩不豫的情緒另一方面藉助詩中強烈

現實的關懷傾向詩人將「一己的痛苦昇華為對社會弱勢人們的關懷」94由此

一來「小我」的不幸便在「大我」中獲得了釋放相較於李杜王維屬於另

一種典型的生命觀王維早年仕途得意然他秉賦早慧並未將生命價值寄託在

功名之上反而從幼年失祜的經歷中了悟了「無生」的境界95因此以佛教作為

最後心靈的依歸呈現在文學創作的面向則以「無生」和「隱逸」為摩詰詩的

二大主題王維的仕隱狀態值得注意這是因為「出仕」對他來說並非個人積

極追求的人生目標只是一種獲得經濟的生存方式所以當他陷賊而不死還

歸唐朝時仍能在眾臣輕蔑懷疑的眼光中繼續生存箇中關鍵便在於「身心分離」

的生命態度將為了經濟目的而拘限於官場的「身」與內在恆定價值依託所在

92 陳威伯《盛唐詩人生命觀之研究》(台北文化大學碩論2000)頁 3 93 氏著《盛唐詩人生命觀之研究》頁 63mdash91 94 氏著《盛唐詩人生命觀之研究》頁 120 95 陳威伯「所謂『無生』依照佛教的說法一切的存在皆在的世間生滅變化了悟這種幻有的

生滅變化後的絕對境界就叫無生」參見氏著《盛唐詩人生命觀之研究》頁 126

28 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

的「心」判然二分按作者論述

此乃藉由內在價值的肯定而將外在的物質世界否定藉以消弭現實與理

想之間的對立更進一步來說外在的世界既是「世上皆如夢」那麼需不

需要放棄外在的事物已經無所謂因此仕與隱的衝突亦得由此解決96

由此可知王維選擇亦官亦隱的生活方式一來固然是出自於在理想與經濟現實

間取得折衷的必要二來也緣於詩人不具備儒家「奉儒守官」的用世志意因

為外在世界已被他用經濟條件的眼光加以貶抑了因此相較於東坡雖然同樣

是依違在仕宦與隱退之間也同樣有著「人生如夢」的想法但受到生命底蘊取

向不同的因素影響二者的生命境界自然無法等同視之王維的例子實可作為東

坡研究的借鑑藉以照見古代文人較為消極的生命態度

第三節 研究範圍和方法

一 研究範圍

(一)「生命觀照」的定義

大抵宇宙間的「物」皆可分為「有生物」與「無生物」二種其中最大的

差別即在於「有生物」比「無生物」多了「生命」然而何謂「生命」以字源

學的角度來分析「生」殷代卜辭與西周金文寫作「 」从「 」从「 」

原是模擬草木生發於地之形到了東漢許慎《說文解字》云「生進也象

草木生出土上」97在原始本義之外已逐漸引伸為「事物的發生」成為一切「從

無至有」的泛稱進而衍生「誕生」「孕生」「生育」「出生」「生產」之意

與「生命孕育」的概念密切相關98若以最普遍的觀念來表達「生命」是一種存

在對所有的生物來說不外乎「生存壽命」之謂也99因此生理學觀點又將「生

96 氏著《盛唐詩人生命觀之研究》頁 129 97 【漢】許慎撰【清】段玉裁注【民國】魯實先正補《說文解字注》(台北黎明文化事業

投份有限公司1998 十二刷)頁 274 上 98 以上參考李霞《生死智慧道家生命觀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頁 157 99 台灣中華書局編《辭海》(下冊)(台北台灣中華書局股份有限公司198111 大字修訂本

台廿版)頁 1956據筆者翻閱坊間各家字典辭典多以此說定義「生命」

第一章 緒論 29

命」演繹為「一套具有生長生殖能力的系統」100

主要即著眼於生長變化的特色

相較於其他無生物多了「知覺」的能力作為特徵然而即使同樣具備生長變

化的能力世界上的生物仍有高低層次的分別層次最低的生物如草履蟲依次

為不會思想的植物能思能動的動物等而在所有的物種當中又以人類最為特

出針對人類與其他物種狀況相異的現象德國哲學家恩斯特卡西勒(Ernest

Cassirer1874mdash1945)曾說

(與動物相比)人的功能圈不僅僅在量上有所擴大而且經歷了一個質的變

化在使自己適應於一個環境方面人彷彿已經發現了一種新的方法除

了在一切的動物種屬中都可看到的感受器系統和效應器系統之外在人那

裡還可發現可稱之為符號系統(symbolic system)的第三環節它存在於

這兩個系統之間這個新的獲得物改變了整個的人類生活與其他動物相

比人不僅生活在更為寬廣的實在之中而且可以說他生活在新的實在

的向度中101

按照卡氏的說法世上但凡有生命的物種皆有「感受器系統」(receptor system)

與「效應器系統」(effector system)前者用以接受外部刺激並靠後者對這些刺

激作出反應藉以適應環境爭取生存然而這兩套系統代表的生存能力只停

留在覓飽居安的生物需求層次中無法完全滿足思維發達的人類是以另一種

效用龐雜的「符號系統」應運而生除了用來解釋自然現象之外尚能形成知識

經驗傳承這麼一來非但各種生存竅門與生活經驗得以快速傳播與複製無形

中增加了人類群體生命的保障再者人們攀援抽象複雜的思索能力創造了高

度發展的社會組織在對應於「自然」的生物需求之外開發出另一層次的詮釋

語境「文化」是以一旦「生命」此一語彙進入人類的詮釋系統則「生

命」已不再只是生物學上「單純依靠本能尋找資源以利生存」的「自然生命」

而是必須納入規模更大脈絡更雜的文化系統裡來檢視的「文化生命」具備了

多元繁複的意涵對此我們可參考《中文大辭典》所下的四種定義

一謂生存之壽命猶言性命

100 劉紹寶定義「生命」為一「具有進食代謝排泄呼吸運動生長生殖和反應性等功

能的系統」其中「進食代謝排泄呼吸運動」等能力皆是生物用以維持「生長生殖」

的能力故知「生長生殖」乃「生物」最重要的特徵詳見氏著〈從廣義的生命現象探索外星

生命〉一文摘自網頁httpwwwufoorgtwstudyfk18htm1 101 【德】恩斯特卡西勒(Ernst Cassirer 1874--1945)《人論》(rdquoAn Essay On Manrdquo)(台北

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0)頁 36

30 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

二指人生之內容或其表現

三指某種活動延續之期間(如政治生命)

四指藝術作品的中心思想或情趣即其精采之所在(如有生命的畫)102

以上四種定義除了「轉喻」的修辭例證之外(如第三第四條)主要指向二

個層次一生物學上的生命包含個體存在的時空範圍生存活動屬於較低

階的基礎含義二文化意義的生命由於擁有獨特的「符號系統」人類相較

於其他只會依循本能維生的生物精神活動特別活躍因此人類社會在生存競

爭之餘還發明了政治經濟藝術體育helliphellip等等目的與成效各不相同的領域

或技藝所有的內容集合之後便是所謂的「文化」如此複雜且活躍的心靈

在持續運轉精益求精的情況下自然衍生出對於更高層次存在意義的索求因

此生命的意義與價值開始受到關注和反思進而構成「生命」定義中層次最高

的「文化生命」由此可知「生命」的內涵包含了具體的「生存競賽」與抽象的

「文化追求」舉凡生死意識社會組織人生理念宗教信仰和科學知識helliphellip

等全都涵攝其中駁雜的程度可見一斑

嚴格說來要深入且完整地探討「生命」的內涵由於涵蓋的範圍太廣難

度其實很高若以學門的角度來取徑大致上思考「生命」可從「生物學」與

「人類學」二大觀點切入前者著重生物生存的各個面向屬於基礎的生物層次

分析適用於「存在」當中所有具備生命的對象後者以人類的角度出發探討

的是社會與文化狀態的發展問題屬於較高的精神層次乃心智活動較為活躍的

人類所獨有人類和其他動物比較起來的確擁有更為高段的思維能力所以學

習期特長屬於一種「文化生物」故能運用文化符號以累積各種經驗與知識

持續地創造出許多獨特的文明產物發展精緻文化然而人類終究還是動物的

一種文化發展的程度再高也必須建築在生物生存的基礎之上換言之在進

入一切抽象高明的社會文化層次之前人類都須滿足生物本能的需求西方人

本主義心理學家馬斯洛(Maslow Abraham Harold1908-1970)曾提出著名的

「需求層次理論」認為人類生存時必須面臨五種不同層次的需求挑戰由低至

高分別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群需求受尊重需求自我實現需求

第一層次生理的需求也就是維持生活所需各種物質的需要例如食衣

102 林尹高明主編《中文大辭典》(普及本)(台北中國文化大學出版部199310 九版)(六)

頁 9445筆者檢閱坊間字辭典發覺各家對於「生命」的定義在大體上雖已形成共識但各

有著重之處其中林尹高明教授主編之書陳義既多條列又明較符合本論文討論需要故

援引之

第一章 緒論 31

住行等

第二層次安全的需求希望生活有保障有工作可以維持收支沒有威

脅人身安全的因素等

第三層次被接納的需求即指感情和歸屬上的需求包括社交需求愛

交往和友誼等

第四層次尊嚴的需求需要被尊敬也需要自尊以及地位和名譽的需求

第五層次自我實現的需求儘量的發揮自己的潛能使自己生活有意義

有抱負103

按照馬斯洛的設定人們大致是依循著上述的五個層次的需求來實踐生活的也

就是說在前一層次得到部分滿足後下一層次的需求才開始轉為迫切在這五

層次當中「生理」「安全」乃是維持生命所必須因此只要是活人前二層

次的需求幾乎都已得到滿足然而每個人的條件不同開發出來的心理需求也

不盡相似是以能夠到達的最高需求層次便有差異由此顯示出各不相同的境界

高度我們可以想像的是因為人的層次不同可能擁有的思考角度和高度也跟

著不同因此看待事物時觀照的層面與深度就不可能一樣這麼一來對於生

命中重要目標的設定自然會依照個體不同層次的心理需求表現出彼此間極大

的差異性並在一連串的生活實踐之後呈現出個體獨特的生命意義和價值追

求舉例來說中國古代知識份子可能會將仕宦生死倫常藝術等議題視為

思考目標使其生命成為文化實踐的一種具體形式充滿了文化的況味當中的

價值選擇和生命情調便與一般目不識丁的販夫走卒完全不同顯示了層次分明的

生命觀由此可知對於努力滿足生命中各項需求的人來說生物的生存問題固

然無法避免在這之上還存在更高層次的生活意義即使不是每個人都有思索

生命的自覺思維然而只要心靈活動依然持續人們就會持續受到驅使往更

高的需求層次邁進因此「生物生存」與「生活意義」可說是生命觀的二大柱

石尤其後面一項攸關價值的選擇在說明個體生命意向時更具有代表性

回到本論文「生命觀照」的主題「觀照」(contemplation)一詞來自佛教

指的是「以智慧法眼觀察認識事物實相」104然而何謂「智慧法眼」李英武

103 詳見張春興《現代心理學》(台北台灣東華書局1990mdash1991)頁 233-235馬斯洛有

感於理論的不足晚期特別深化發展「自我實現需求」之層次發現了一系列發展的需要謂之

「存在價值」(being-values)內含有十四種不分優劣的價值特徵完整完善完成正義

活躍豐富單純美善獨特輕鬆樂觀詼諧真實誠懇現實自我滿足請見【美】弗

蘭克G戈布爾著呂明陳紅雯譯《第三思潮馬斯洛心理學》(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

2006)頁 41mdash43 104 袁賓主編《禪宗詞典》(湖北湖北人民出版社1994)頁 235

32 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

指出「法是真理眼是智慧以智慧通達真理即得法眼淨」105換言之「觀

照」是能以了解佛法真理的眼光對事物加以通澈理解即以人之智慧觀看察照事

物之真理106由此推論所謂的「生命觀照」可以界定為「對生命現象或本質的

觀察與認識」且因生命是指會生長變化的個體或存在所以進一步來說「生

命觀照」就是對生命體的生長變化現象或本質的觀察與認識如同前文對於生

命內容的界定生命的存在現象包含了「生物生存」與「存在意義」二大範疇

生物生存從「個人」的角度出發如同馬斯洛的心理需求層次理論所說乃是

一連串層次高低的需求滿足最基本的如生活物資的獲取對周遭環境的認知

人我關係的經營與互動自我安頓與情感歸屬乃至最高階的自我實現要求皆屬

之除此之外由於人類是群居的動物在難以離群索居的前提下從「社會」

的角度「生命」的意涵還包括了國家民族的認同問題對於自我社會定位的認

知與期許社會現象的觀察文明經驗的傳承helliphellip等等由小到大由近至遠

由內而外由具體到抽象「生命觀照」探討的面向雖然廣泛但大致是從個人

在成長歷程中所遭遇的實際內容出發綜合理性認知與感性體悟而得出的一種

「充滿情感的理解」某些秉賦優異的個體在持續的發展之下到了一定的層次

即可到達「人生智慧」的境界象徵了人類文明所能追求的精神極致呈現在文

學的創作之中便構成了文學之所以觸動人心的重要原因因此本論文便是基

於上述理由在蘇軾的生命情境中擷取了對於古代知識份子來說影響最為重

大的幾個主題加以討論期待能夠更加切合「生命」的主題填補宋詩研究和生

命意識史中相關議題的空白

(二)版本說明

蘇軾成名既早在宋代可說是家喻戶曉的文學巨星107死後其詩文雖一度因

黨禍復起而列入禁書然政治禁令擋不住文學感染力的強勢傳播有宋一代各

種蘇詩刊本即有二十種之多108此後儘管各代文風殊異但蘇詩在眾多註家的努

105 李英武注《禪宗三經》(成都巴蜀書社2005)頁 391 106 項楚「觀即『觀照』以智慧觀見事物之理」(見氏著《王梵志詩校注》(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10)下冊頁 790注一)所謂「真理」指的是事物之本質與意義

另可參考袁賓的說法袁賓認為觀照是一種「禪者觀察事物認識真理的智慧眼光」見袁賓

主編《禪宗詞典》頁 121 107 關於蘇軾受歡迎的狀況有許多資料可以佐證比如在他活著的時候詩文不單只在國內廣

為散佈聲名甚至遠播契丹連高麗使者過杭州都還「求市蘇軾之集以歸」(詳見孔凡禮《蘇

軾年譜》上冊卷 16頁 363)《邵氏聞見錄》卷二十更記載了他由海外歸毗陵時坐船中

而「夾運河岸千萬人隨觀之」的盛況(見【宋】邵博《邵氏聞見後錄》(北京中華書局

1997)卷二十頁 160)聲譽之隆可以想見 108 【宋】蘇軾《蘇軾詩集》冊一孔凡禮〈前言〉頁 14

第一章 緒論 33

力之下到了清代已蔚為大觀其中以馮應榴和王文誥的註最為著名按孔凡

禮在《蘇軾詩集前言》中的介紹馮氏是以查慎行《蘇詩補註》為底本「『取

王施查三註』擇精去複『援證群書』『考稽辨訂』」而成《蘇文忠詩合註》

五十卷109而王文誥的《蘇文忠詩編註集成》四十五卷乃是按照蘇軾年譜詳細

繫年而成本論文考量研究時須以詩人生平和詩作二者合併觀照的方式反覆進

行因此在權衡之下採用王文誥版本閱讀期間搭配孔凡禮《蘇軾年譜》(全

三冊)對王註論審未精的錯誤之處加以校正以求翔實

在其他重要的參考文獻部份蘇軾文章本論文採用的是孔凡禮點校北京

中華書局出版的《蘇軾文集》(全六冊)蘇詞則以鄒同慶王宗堂的《蘇軾詞編

年校註》(全三冊)為主其他參考資料版本將於論文注釋中詳細註明此處

就不多加介紹了

二 研究方法

人文學科的研究工作基本上都會牽涉到「研究資料」與「資料分析」二個部

分因此若要討論研究方法首先須對上述二者有所界定在「研究資料」方

面本論文以蘇軾為研究客體自須熟讀東坡所有著作但是東坡並非全然獨

立的生命體從他出生到死亡為止必曾存在一個與之互動的人際網絡在此一

網絡中關係由親至疏包含了親人同儕後輩和互不相識的時人由於他們與

蘇軾同時或許曾經與之接觸彼此深切瞭解或者未曾識面只是風聞行誼

但無論如何這些人相較於後來研究者手中掌握了對於詩人的第一手資料他

們的著作自然值得參考在此筆者先依關係遠近將所謂的「時人」略分為三

(一) 師友親朋如歐陽脩蘇轍黃庭堅秦觀李廌helliphellip等他們與

東坡素來友好關係匪淺閱讀其人之作不但可瞭解蘇軾與重要他人

的情感往來狀況同時可從尺牘中窺知詩人對於事物的各種看法另

外蘇軾繼承歐陽脩之處多矣由此著眼大致可以勾勒出儒生蘇軾思

想之從來

(二) 政敵與競爭對象如王安石或二程安石與二程分別在政策和思想

二方面與東坡互不相容敵對的雙方互有攻詰這一類的文獻最重

109 【宋】蘇軾《蘇軾詩集》冊一孔凡禮〈前言〉頁 16

34 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

要的貢獻是它們提供了一個全然不同的視野使讀者能對詩人的各個

面向(無論好壞優缺)有所了解因為個體在實踐生命時自我的主

觀呈現固然重要但別人給予的評價也是構成生命面貌的重要環節

乃觀照生命時無能或缺的部分正反優缺彼此相照生命才有完

整的輪廓

(三) 無交集的時人這一項主要以東坡不相熟的詩話作者為主如寫作

《春渚紀聞》的何薳《春渚紀聞》向來以記載蘇軾軼事聞名作者何

薳雖傾慕蘇軾但二人來往並不密切經由片段軼事的描述這一類的

文獻如同鏡子般反映了蘇軾行走江湖的真實身影不但說明了東坡是以

何種形象為北宋時人所喜愛與接受同時也讓我們更加了解當時的社

會形態對詩人形象的重建極有幫助可補充官修史書之不足

以上三種若以形象化的語言來表達第一類有如沐浴在陽光之下的詩人著重

其本質與正面形象第二類反之可視作背光的暗影二者並存則形象方趨於

具體而第三類則有如背景非但可為詩人形象添加色彩同時亦為讀者提供了

深入理解的語境再者有關後人文獻的方面由於蘇軾藝術成就(含文學書

晝審美helliphellip等方面)十分傑出成為宋代以後文人評論的重要對象相關文獻

極多對研究亦多所助益有鑑於此四川大學中文系唐宋文學研究室將散見各

處的篇牘文章集結為《蘇軾資料彙編》五冊給予後來研究者極大方便研讀這

類文獻主要可透過歷時性的觀點瞭解各個時期的蘇軾接受史比對評論者本身

的學識背景對於蘇軾形象研究頗有正面的幫助況且古人讀書既博且熟常

在隻字片語中透露許多獨到意見相當值得參考

為了掌握時代背景史書思想著作亦在參考之列如對北宋政治時局記載

甚詳的《宋史》《宋史紀事本末》《續資治通鑑長編》等書尤須參考閱讀這

些書目除了有利於還原當時的官場氣氛同時考量到蘇軾本身「學者官僚

文人」三合一的身份取向歷史情境的純熟掌握將有助於我們對詩人行為動機的

判讀110另一方面「資料分析」牽涉到的是詮釋觀點問題由於本研究以「生

命觀照」作為蘇詩的切入點問題本質在於人生哲學的探討因此在正式論述

詩人觀點之前理應考慮中國儒釋道三家的思想這是因為傳統三教的思想

核心皆以生命哲學為底蘊對中國士人的生命哲學向來具有深遠的影響對「三

110 當然除了正史之外當代的史學著作也在參考之列如以「士」階層為論述核心的余英時

《士與中國文化》《朱熹的歷史世界》關注黨爭的沈松勤《北宋文人與黨爭》蕭慶偉《北宋新

舊黨爭與文學》介紹當代宗教概況者如潘桂明《中國居士佛教史》謝路軍《中國道教源流》

或者針對時代思潮進行全面性理解的史學研究像葛兆光《中國思想史》等皆屬之

第一章 緒論 35

教融合」的東坡更是如此故本文除了瞭解中國傳統三教的人生哲學內容外尚

須分析這些哲學思想對詩人所產生的影響至於「資料分析」的部分本論文將

視論述的需要來決定採用何種理論方法加以分析譬如以心理學的角度來看

蘇軾的生命觀照實與其生命歷程息息相關具有階段性成長的特徵正好可以引

用皮亞傑(Jean Piaget1896-1980)的「認知發展論」(cognitive-developmental

theory)作為分析模式尤其皮氏學說中的「適應」(adaptation)的觀點正好能

夠提供我們洞見詩人處逆時的適應行為及心理狀態因此成為本文重要的參照理

論詳細論述請見各章節內文撰述

以下為本文各章章節大要

第一章緒論此章說明以「論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為題的研究動機目

的取材範圍和研究方法首先詳述研究動機強調在「言志」的抒情傳統之下

選取人生際遇特殊的蘇軾作為「生命觀照」的研究對象有其意義再就前人相關

研究成果作一介紹和檢討預先確立本文的立論基礎和研究價值進而說明本研

究所欲採取的研究方法最後參考文獻資料對「生命」「生命觀照」等詞作出

定義以利開展後文

第二章論述蘇軾詩中的仕宦及隱退情結本章探討蘇軾人生最重要的仕宦

主題想解決的問題有三一蘇軾早懷隱逸之志為何執意追求仕進二進

入官場之後既已發現「理想」與「現實」之間巨大的落差因何想退能退卻

始終未退三蘇軾長年徘徊於仕隱之間對他的人生造成了何種影響至於

為何要討論這三個問題呢首先蘇軾個性向來不拘小節生長環境又與佛道二

家淵源甚深然從東坡年少時以「范滂」自期的表現看來他選擇依循儒家「用

世」志意心中應有極為深刻的理想存焉而這個根深蒂固的價值觀或許正是

日後當他匍匐於仕宦道上無論處境如何慘澹仍然堅持不退的重要依據而他

長年處於貶謫的境況更為其「生命觀照」帶來了重要的轉變契機與後續效應

在某一程度上決定了晚年蘇軾人生境界達至超曠的可能因此本章擬先分擘蘇

軾的仕宦歷程將其一生按照「順境」「逆境」劃為二類以為梗概第一節聚

焦順境的政治實踐除了梳理蘇軾在不同時期的仕宦追求外也要進一步瞭解這

個價值觀是否恆久不變第二節從「順」的對立面立論以烏臺詩案為起點探

索逆境時期蘇軾的心理狀態和人生追求筆者關心的是「隱」之所以只是「誘

惑」而非「實踐」的原因藉著蘇軾在深諳仕宦乃「違己交病」的情況下依然

執意入仕的矛盾情結由此帶出第三節對於貶謫收穫的探討說明能夠「瞭解事

件後果並安於現實」的東坡最後得以走向「超曠」的關鍵因素

第三章論蘇軾詩中的仕宦典型有別於上一章「背景式」的陳述方式本

36 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

章欲以白居易馬少游及陶淵明三個蘇詩典型作為不同階段仕宦觀照的代表「仕

隱情結」既為蘇軾一生憂患所繫隨著現實越趨緊迫內在的矛盾衝突越是激烈

在此之中東坡的仕宦觀照不但會反映在特定的詩文主題創作上同時也呈現

在史傳典型的接受之上要之本文仍以第二章仕宦「順逆」分期為架構以

白居易作為順境代表藉以了解蘇軾的白氏接受實是環繞著「中隱」的出處進

退為核心其次東漢馬少游作為「知足不辱」的求宦代表象徵了蘇軾在現實

與理想的永恆矛盾中一次又一次的自我反省最終構成了一種嶄新的仕宦觀

其本質無異於白氏「中隱」哲學的實踐最後本文以蘇軾晚年最喜愛的陶淵明

作為逆境謫居的師法典型陶氏迴護真我其價值觀不同流俗造就了他拒絕向

現實低頭的個性化行為再者除了「固窮」之外陶淵明不離人居的隱逸方式

亦為蘇軾示範了一個特殊的隱逸觀綜合三者本章在第四節企圖歸納出一個蘇

軾的理想性格彼此對照使我們能夠更精準地掌握蘇軾的仕宦觀照

第四章探討蘇軾詩中對於生命本質的思考與認知前述幾章主要以具體的

生活情境為討論對象然而就「生命觀照」來說「生命的本質為何」才是最

核心的認知目標其中又以「生死觀」最為首要因此本章擬由「生死觀」與

「詩人對於人生本質的思索問題」二大部分構成在「生死觀」的部分由於人

類在極早就已認知到生命現象的特殊性因此本節首先針對漢魏以來各朝代

詩人對於生死現象的觀察理解進行分析按理而言不同的時代心靈對於死亡事

件的思考不會一致從詩文的分析可知漢魏至北宋的死亡觀概況一來可作為論

述主題的背景知識再者身處北宋的蘇軾生命觀與前代所想必定有所因襲採

取歷時性考察有助於理解蘇軾詩中「死亡觀」的深層思維另外「生」與「死」

都可視作一種「時間狀態」的思考蘇軾深受佛家影響故本節欲闢「轉世概念」

一區由宋代盛行文人轉世故事的現象結合詩人的死亡觀加以探討或許有助

於釐清作者最終「文化人格」形成的原因

瞭解蘇軾詩中死亡思考的呈現概況之後緊接著要關注的便是詩人的反應

個體關注生命現象自然會對死亡事件有所思考究竟蘇軾在面對往而不返的「死

亡」本質時心中有何想法由於「死」與「老」二者概念間有極強的聯想關係

因此最常伴隨「畏死」心態的即是「嘆老」的生命焦慮對此蘇軾乃至宋

人在其詩文中頗有陳述而自古以來對抗死亡的因應方法除了假想的「游仙」

之外便是「養生」與「醫藥」觀念的發達取徑於此應可看出詩人對於「死

亡事件」的認知與反應

第五章探討蘇軾詩中對生命意義的終極探索本章銜接上一章對於人生本

質的認知問題主要探討的問題有一蘇軾對於人生價值的思考問題他選擇

了什麼作為自己生命的最終價值二蘇軾的終極追求為何所謂「終極探索」

第一章 緒論 37

本質上是一種「價值選擇」的問題在理解了蘇軾對於生命本體的思考內容之後

緊接著我們便可以問既然知道了「人生是什麼」那麼蘇軾認為什麼才是他

人生的終極追求呢換言之在短暫虛幻的人生中究竟存不存在一個永恆的「不

朽」由於個體對生命價值的認知是以自我認識為基礎本章第一節首先嘗試釐

清蘇軾文化性格的形成與內容藉心理學中自我認知程序(「我想做什麼」rarr「我

能當什麼」rarr「我是什麼」)先就蘇軾自述的部分試探緊接著以蘇軾對自我的

加工為論題透過幾個突出的人生觀來考察蘇軾建構自我時重要的人生價值選

擇在此之後才進入終極追求的部分筆者認為身處中國有名的書寫年代

蘇軾既有天賦又有環境書寫因而成為他極力發展的事業要項之一具有自我

實現的內涵再者書寫可洗滌淨化人心也有轉移的作用因此常被貶謫文

士拿來充作生活智慧積極投入加上文學久傳之後文名可視為另一種生命形

式的延續是以蘇軾寄寓生命於文學之中實是極為必然之事

第六章結論本章擬總結前面五章為了更加扣合題意故以「生命意識

史」的角度歸結出蘇詩中「生命觀照」的重點與特色並在此基礎之上進一

步借用西方人本心理學家馬斯洛的「需求層次論」來分析蘇軾晚年的精神境界

提供有別於傳統「特質描述」之法的另種途徑使人更能掌握東坡精神的實質內

38 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

Page 15: 第一章 - nccur.lib.nccu.edu.twnccur.lib.nccu.edu.tw/bitstream/140.119/35604/5/51001105.pdf · 平、作品賞析和文學趨向為考察的主體,對於操縱文字的「心靈」缺乏自覺的省

第一章 緒論 15

於變動中的蘇軾人生境界針對此問王水照教授在〈蘇軾的人生思考和文化性

格〉一文中提出了較具代表性的看法

王教授認為蘇軾面臨中國文人生命中兩大課題「出處」與「死生」的

衝擊一生仕途困挫幾瀕死境卻能安之若素主要的原因在於三教融合的思想

背景在此作者提出蘇軾人生道路的二條基線一則受到傳統儒家思維的影響

充滿了自進進人的淑世精神而「立德立功立言」的三不朽古訓更讓蘇軾

早年的社會責任感與歷史使命感得到強化成為畢生行事的基調基線之二乃

是互補於儒家出仕觀的佛道思考多在其身陷逆境時發生作用看得出來作

者推論蘇軾的文化人格將其源頭歸因於「多元傳統文化」因素彼此間勢力的消

長與融合這個部分由於學者們的研究都是從第一手資料歸納而出多年來已

成定論然而雖說方向已定但因蘇軾思想涵蓋面之廣之雜要清楚描繪其性

格的多樣性實屬不易就此王教授嘗試以「狂」「曠」「諧」「適」四個方面

來概括之所謂「狂」者主要是出自詩人天性才情的傲氣展現出來就有了

傲世忤世抗世的成分這一點在「烏臺詩案」發生前發揮得最為清楚然而

隨著朝中行走日增年輕蘇軾對於自己的「狂直」其實不無反省的意味其中摻

雜了幾許畏世與厭世的心情不斷依違於張揚與內省二端東坡在「詩案」的洗

禮之後對「性狂」的追求逐漸轉向「一種深思了悟基礎上的任真」44換言之

是一種對內心「真我」的價值選擇而這個選擇的形成與詩人性格中「曠」極

為相關所謂的「曠」主要是對是非榮辱得失的超越與外鑠的「狂」遙

遙相對對於東坡來說或許「曠」是他天生性格的質素雖然存在卻未必發

揮然而在一連串極為痛苦的貶謫經歷之後「曠」的因子催化了蘇軾文化人格

的成熟度使之具備「九死南荒吾不恨」的磊落胸襟至於「諧」一般都認為

「諧」是蘇軾人格中最突出的特色之一在他人生思想的意義上有淡化苦難意

識化解悲傷的功用乃是一種自我調節機制45在此作者提出東坡的「諧」

具備了「對抗挫折迎戰命運」和「體現真我自為優越」二大意義其中所論

似乎正可概括為「性諧」與「文諧」二個面向從內在情性與外在行徑(包含「言」

與「文」)的相互作用清楚地刻劃出蘇軾性格的俏皮之處最後王教授以「適」

作為蘇軾人生思考和性格樞鈕的落腳點詩人能夠不囿於外在環境的不如意在

尋常日用中發現愉悅與美始終堅持「閑適」的追求使其現實人生由此化作藝

術人生充滿了審美情趣的意境

王教授此文從性格系統著手將審美意味濃厚的「人生境界」解讀為「個人

44 王水照〈蘇軾的人生思考和文化性格〉中國人民大學中文系《中國蘇軾研究》(第一輯)(北

京學苑出版社20047)頁 15 45 王水照〈蘇軾的人生思考和文化性格〉頁 17

16 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

獨特秉性」對於生命中衝突情節之因應與調節的產物相較於一般單論東坡性格

中某些特點之篇章可謂自成一家可惜的是受到篇幅所限此文在許多相關

的論題上僅僅點到為止如文中論述佛道二家對於蘇軾人生思考的影響時舉

詩集中反覆吟詠的「吾生如寄耳」和「人生如夢」二句為例藉以印證詩人那股

揮之不去的「人生空漠之感」就文章所言「吾生如寄」「人生如夢」體現了蘇

軾對於人生無常性的感受一來應是漢末古詩十九首以降「人生忽如寄」意識的

繼承與發揮二來蘇詩感歎命如蜉蝣卻能跳脫消極的聲調表現出「悲哀的

揚棄」由此構成宋調的基準另外「人生如夢」一句雖突顯了對於人生「虛幻

性」的感受但詩人卻將自己對前途的信念和追求寄寓其中展現出個體強烈的

主觀意志也表達了他對自身「真實存在」的肯定46筆者認為王教授所言固

然無誤以此釋蘇也得到了相當的效果然而倘若我們回到蘇軾三教融合的思

維模式那麼寫於四十二歲到六十六歲這段期間的「人生如夢」和「吾生如寄」

便不可單純將之視為文學史上抒情主題的分支而應進一步考慮到佛教典故的影

響因為此時詩人已處於中晚年階段多次的遠謫貶居提供他嫻熟佛經內典的

機會長期浸染之下他對佛教義理的掌握早已超越單純的字義解讀而是上

升到一種透過日常生活的實踐而獲致的心領神會之層次這些內化的佛經材料一

旦受到適當條件的召喚自然就在作品當中顯露出來47是故看似尋常的「人

生如夢」和「吾生如寄」除了具有文字審美及文學抒情的意義之外為求釋義

周全尚須遠溯佛家「如夢觀」等理論範疇方能闡明詩人原旨而這恰好也是

本「生命觀照」研究所應探討的重要內容因此將在後續篇章詳論之

值得注意的是在目前學界對「文化性格」的討論課題中以「曠達」的內

涵與反思最受矚目除了上述王教授的說法之外對此進行專題研究的還有林融

嬋在其二OO四年的碩論《蘇軾超曠情懷與文化關係研究》中林融嬋以宋代

理學為觀照面利用二程與東坡生命格局之異反向證成蘇軾「超曠」生命情調

之所由來乍看之下林氏雖以東坡文化性格中的「超曠情懷」作為主題理應

隸屬蘇軾生平研究的一支然而作者走的是思想研究梳理東坡文化性格時

是將之置於「思想家」的脈絡當中與一般生平傳記慣用「文學家」的思維模式

並不相同可說是本書較為特別之處另外作者捨棄常見的「曠達」特意拈

出「超曠」一詞在解釋蘇軾生命型態的轉變時頗富效用以釋義的角度「曠

達」和「超曠」同指蘇軾的基本生命型態但嚴格說來二者的意涵仍有不同

這是因為在一般的情況下「超曠」二字合用其意主要落在「曠」字換言

46 王水照〈蘇軾的人生思考和文化性格〉頁 6mdash11 47 蕭麗華即認為北宋詩禪融合的痕跡應以蘇軾為觀察的起點詳見氏著〈東坡詩論中的禪喻〉

《佛學研究中心學報》第六期20015頁 246

第一章 緒論 17

之「超」被當成了「曠」的內容但是若從字源學的角度切入則「超」的

本義為「跳」48意指「從自身事物現象越離」而「曠」字本義為「明」49顯

示的是對事物明瞭朗照的狀態引申而有「闊大」之意指的是「自事物現象

中解放」二者相較後者當立於實體界方能有較好解釋而前者則同時兼具形

上與形下雙重特質50由此一來二者的關係便超乎原本的理解增加了另一種

配對之後的可能性

(「超」字)就形下面來說它是「曠」的內容「曠」因具備著「超」的

條件因此能達到面對有限性時的曠達而從形上面來說「超」重歸於

超越界指向本身因此而能指出向上之一路引領「曠」成為「曠」helliphellip51

在此所謂「形上」與「形下」指的即是「超越界」與「經驗界」二大異質界

域「超越」介於其間正好以其「形上」「形下」兼具的雙重特質連結彼此

為「生命進昇」提供機會52由此觀照蘇軾性格可知「超曠」一語突出了東坡

文化人格在各個階段轉換過程中的動態行為讓我們得以進一步思索詩人「生命

進昇」的主要「助力」為何承其觀點林氏在分析〈和子由澠池懷舊〉時指出

蘇軾對於人生感悟的雙重意義在於一將人生看作一種流程在人生無常的無

奈中其實隱藏著一股不需溺於當下的提升意涵二他亦同時表達了對人生存

意義的肯定因為唯有在每一當下認真付出亦不過分執著的生命才能對人

生之流的慨嘆不失於粗淺浮泛53作者以此二點「人生觀想」作為蘇軾「超曠情

懷」的二大維面點出詩人「曠達」的原因在於「承認苦難而又超越苦難」的心

態54給予本研究相當大的啟示

無論是從中國古代文人「學而優則仕」的職業選擇角度或是從政治經驗影

響蘇軾個人的層面來看東坡的仕宦心態實是討論其人格或文學時無從迴避的重

要主題其中又以「仕隱情結」最具代表性關於蘇軾鮮明的「仕隱衝突」心態

很早就有學者提出來論點多集中在「烏臺詩案」後的心路歷程然而檢覈蘇

48 《說文解字》「超跳也」參見【東漢】許慎著【清】段玉裁注【民國】魯實先正補《說

文解字注》(台北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8 十二刷)頁 64 49 《說文解字》「曠明也」參閱【東漢】許慎著【清】段玉裁注【民國】魯實先正補《說

文解字注》頁 306 50 以上改寫自林融嬋《蘇軾超曠情懷與文化關係之研究》(嘉義南華大學文學研究所2004)頁 8 51 林融嬋《蘇軾超曠情懷與文化關係之研究》頁 8mdash9 52 詳細論述請見林融嬋《蘇軾超曠情懷與文化關係之研究》頁 10 53 林融嬋《蘇軾超曠情懷與文化關係之研究》頁 35mdash36 54 林融嬋《蘇軾超曠情懷與文化關係之研究》頁 36

18 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

軾詩文可以發現此說並不確切其「仕隱衝突」的發端至早應可推至未仕之

前並且此一情結隨著個人仕宦經驗的轉折有所不同貫穿終生近年來對此進

行專題研究之代表者當推王秀珊碩論《論東坡詞中的仕隱情懷》此書討論東

坡詞的仕隱情懷主要是以「故鄉意義」的層次變化詞中所運用的典故類型

以及「豪」與「放」的風格內涵作為切入點論述詩人仕隱情懷的內容與「放曠」

詞風的形成55「仕隱情結」向來是中國古代傳統文人的共有心態而東坡畢生掙

扎於「道仕」與「身隱」的兩難情緒之不安在「言情」的蘇詞中頗有表現

最具體的例證即是「故鄉」符碼的反覆使用對此作者引用重覆出現的「功成

名遂還鄉」56說明「歸鄉」乃是蘇軾的仕宦理想並將「故鄉」的意義按照其

人生的進程區分為三個層次

(一)出生成長的原鄉蜀人向來戀鄉不仕詩人出身於斯其鄉關之思自

是濃厚然而受到「衣錦榮歸」的傳統出仕觀念影響加上詩人年華

尚在對於功名仍有期待故「仕」的追求高於「隱」的想望「歸

與隱的指向同一」乃是期待榮歸原鄉的第一層次主要時期為「杭

密徐湖時期」

(二)歸隱的異鄉「烏臺」案後仕途轉為不順在此之中詩人效命地

方在山水之勝與朋友之情的助益下思歸不得的煩悶情結逐漸被「直

把他鄉作故鄉」的想法所取代「故鄉」意義的轉移展現了蘇軾在「自

我」與「現實」中取得平衡的努力與成就促使詩人一方面轉向山水

的慰藉一方面向內尋求「心安之境」此一時期發端於通判杭州之

時並在謫黃之後達到巔峰

(三)心安之鄉謫黃之後詩人歷經起復入朝外任等階段最後遠謫

海南在大起大落的坎坷過程中痛徹理解了「身不由己」的仕宦現

實由於羈旅在外連異地之歸也不可得是以此時東坡融合佛道思

想再度改換心念轉「異鄉」為「心鄉」將回歸之處移至心中

從而達致「仕宦衝突」的最終平衡可視為詩人最高的人生境界57

55 詳見王秀珊《論東坡詞中的仕隱情懷》(台中中興大學中文所 20027)頁 195 56 此句多次出現在東坡詞中如熙寧十年(1077)作於徐州的〈水調歌頭〉(安石在東海)(見鄒

同慶王宗堂《蘇軾詞編年校註》上冊(北京中華書局20029)頁 211)元豐六年(1083)所作的〈臨江仙〉(詩句端來磨我鈍)(鄒同慶王宗堂《蘇軾詞編年校註》中冊頁 490) 57 以上論述請參考王秀珊《論東坡詞中的仕隱情懷》第三章及頁 196mdash197

第一章 緒論 19

作者抽出「故鄉」作為尋繹東坡人生境界之所構成的軸線非但具體也極為恰

當對本文研究東坡生命意識頗多值得借鏡之處然而畢竟學術論理難以周全

王文在總結「仕隱情結」時雖已發揮得當但從詩人留下的詩句線索來看仍

有些許未盡之處譬如作者清楚地呈現了「歸回原鄉rarr歸隱異鄉rarr尋求心鄉」

此一心靈軌跡極力鋪陳詩人依違在理想失落與留戀田園的糾結情緒細膩刻劃

了「去」「留」之間「用世志意」和「不遇悲慨」二種意識激盪的狀況然而一

來一往之際似乎失落了「畏禍」此一重要的心理機轉使得讀者只見蘇軾之

「豪」而不見其性格之「真」從蘇軾輾轉各地時所上謝表之內容我們其實可

以明顯察覺詩人對於君威難測樹敵眾多的不安全感這種「畏禍心態」尤其表

現在二三階段之間乃是個人對多舛前途最真實的情緒反應捨之不論除了

有簡化人物性格的危險之外更無以呈現詩人最終「選擇」走向「超曠」的可貴

之處另外蘇軾晚年雖已求得「心安之境」但吟詩時仍作「此生念念隨泡影」

之語58無奈自嘲溢於言表與其同時詞作大異其趣此現象似乎可追溯至文類

性格因為對宋人而言詩詞分屬於不同的情志書寫系統雖然東坡創作時習

慣游走於各種文類之間但若細心檢閱詩集並加以對照可以發現二者慣用的典

故語例並不完全重覆援引王秀珊此文的分析成果東坡詞的典故類型主要有三

類事功型(以謝安為代表)執著型(以劉禹錫為代表)隱逸類(以陶淵明為

代表)59但詳察東坡詩可知在這三類之外還有更常使用的詩典如蘇軾一

再引用的「馬少游」及「桐鄉吏朱邑」事或在「烏臺詩案」之後重覆出現的「東

門黃狗」不但抒懷同時也牽涉了詩人對其仕宦事業的自我評價用意與興味

和蘇詞相較皆不相同就此看來此一重要議題若要得到較為徹底的討論那麼

除卻蘇詞之外東坡的其他創作也不能偏廢尤其是「言志」的蘇詩理應加以

整理並進一步統合所有文類的相關資料彼此交叉比對藉助先合觀再微觀的

分析方法來理解蘇軾的仕宦心態才是比較理想的做法也是本文預備發展的重

要方向

蘇詩研究的另一個重要主題在於「禪學」近年來持續在此領域耕耘不輟者

較重要的有周裕鍇張晶和蕭麗華等人周裕鍇專注詩歌與禪宗的關係曾寫作

《中國禪宗與詩歌》一書其中談到禪宗對於蘇軾的影響就認為二者關係極為

密切詩人耽於禪悅不但使之出入叢林與大量的禪僧交游同時也從中學習

到禪家公案的話頭與機鋒培養了創作時運用「博喻」手法的能力並點出「文

58 蘇軾〈庚辰歲人日作時聞黃河已復北流老臣舊數論此今斯言乃驗二首其二〉此詩作

於元符三年(1100)正月七日蘇軾謫往惠州之時年六十四收入氏著《蘇軾詩集》第七冊

卷四十三頁 2343 59 請見氏著《論東坡詞中的仕隱情懷》第四章

20 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

字禪」乃是蘇黃二人詩法分途的重要依據60當時作者固然對詩人「以禪入

詩」的特色作了清楚的說明然而終究只是文學現象的呈現對創作背後深刻

的審美機制並無探討這個問題在數年之後的《文字禪與宋代詩學》獲得解決

在《文字禪與宋代詩學》這本書中周教授將論題加以深化直接探討創作現象

的本源指出蘇黃之所以以文字為戲主要是以禪宗的「游戲三昧」作為理論

依據加上士大夫本身固有的俳諧文學的傳統而構成文中還提到

蘇軾和黃庭堅在借禪宗語言藝術為詩方面雖多共同之處但二人通過文字

游戲所要達到的目的仍有不同概括說來蘇軾是「借禪以為詼」即借

用禪宗詼詭反常的思維方式來表達自己戲謔的人生態度黃庭堅則是「打

諢通禪」即把雜劇的諢趣與禪語的詼諧結合起來表達自我完善的人格精

神於「游戲法」中見「真實相」61

作者從詩人習禪入詩的心態目的推導出蘇黃「借禪以為詼」和「表達自我完善

的人格精神」的不同有助於二人詩歌風格和審美性格的深入理解作者點出

從蘇黃的作品表現可以得知宋代習禪詩人受到「機鋒」或是「打諢」的影響

主要體現在「創作心態」和「語言形式」兩方面前者即所謂游戲態度滑稽為

文而後者則表現為語境的跳躍章法的變換然而儘管從同樣的門路悟入

在詩風的呈現上卻各有不同62周氏指出這固然與性格相關除此之外更有

可能受到他們各自喜好的禪門宗風的影響

雲門宗機鋒迅疾蘇軾得其精神所以作詩隨心所欲八面翻滾臨濟宗

機鋒峻烈黃庭堅得其精神所以作詩除脫凡近不落常情如黃龍慧南

著名的「黃龍三關」晦堂祖心的「觸背關」都有言語道斷不入思維的

特點黃庭堅詩生新瘦硬的語言風格與其精神相近63

蘇黃二家的詩風比較向來是宋代詩學中的重要議題在詩論美學和文學史的領

域皆有其意義周教授捨棄傳統的詩學角度改藉佛家文士化的「文字禪」角度

觀而照之不但突顯了詩歌意象與禪派宗風之間的關係同時也點出文人和其皈

60 氏著《中國禪宗與詩歌》(高雄麗文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47)頁 89mdash91 61 氏著《文字禪與宋代詩學》(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11)頁 155 62 周裕鍇演繹二人詩風指出「蘇詩如長江大河波濤自涌諢趣較顯露層次轉折銜接較自然

而黃詩如危崖高聳斷岸千尺諢趣較隱晦語境意路跨越較大」見氏著《文字禪與宋代詩

學》頁 164 63 氏著《文字禪與宋代詩學》頁 164

第一章 緒論 21

依的禪派精神在本質上的確有其相似之處這點我們由周裕鍇另外一篇〈夢幻與

真如蘇黃的禪悅傾向與其詩歌意向之關係〉可以得到更為深刻的詮釋

在〈夢幻與真如〉一文中作者主要是從宋人接受禪宗的兩種禪悅典型進

而分析這二種範型與詩歌意象選擇之間的關係宋代文人接觸禪宗一來在參禪

的過程中可以獲得愉快的感受此即「禪悅」二來佛禪能有效地消解「倫理政

治與個人存在的衝突」從存在論的意義上揭示了人生狀態徹底解決「儒門淡

薄收拾不住」64的不足之處文人崇奉南禪恰好回應了自身的人生課題與心

靈需求65所以五家七宗各有所好除了受到歷史(時間)和地理(地域)的影

響外文人的「真性」底蘊自當更為關鍵由此視之生命情趣截然不同的蘇

黃二人其性格在和禪門宗風相互加乘之後於是各自蘊釀了特色鮮明的禪學主

題如蘇軾廣泛接觸大乘經典深得「十喻」之義因此在其詩歌創作之時便

多次闡述般若空觀以「人生如夢」的主題具體行之選擇詩歌意象時除了運

用佛經典故之外更因自身對於世界短暫性質的認識特別強調「瞬時激變」的

動態形象的捕捉呈現蘇詩動蕩明快的風格66而庭堅對於禪學中的「心性哲學」

最有領悟對他來說禪乃治心之本目的在於完善道德人格以心性覺悟證得

安身立命之本是以他對認知本源的般若空觀興趣不大將全部重心擺放在「真

如」的追求上67正是這樣的傾向使然黃庭堅十分自覺地將禪宗的心性哲學

儒家的養氣觀和道家的心齋理論融合為一因此他所選擇的詩歌意象不是作為

虛幻無常的對立存在(如堅毅不屈的金石松柏)就是作為污穢渾濁的對立存

在(如表裡澄澈的秋江出淤泥而不染的蓮花)前者求其「真」後者明其「淨」

往往具備了虛靜沖澹清峻凝鍊的美學特徵由此構成山谷詩學與人格互相輝映

的「壁立千仞」的審美境界68

張晶《禪與唐宋詩學》同樣是以「禪學」作為視角探索唐宋時期禪宗思想

對於詩人心態的滲透並以詩為中心討論「禪」在經過了詩人創作心靈的轉化

之後對詩歌面貌造成了何等的影響作者認為

禪之於士大夫其主要意義並不在於「成佛」的宗教皈依而在於以「如

夢如幻」的人生觀來解脫靈與肉的苦惱困惑69

64 張方平「儒門淡薄收拾不住皆歸釋氏耳」收入釋志磬《佛祖統記》(揚州江蘇廣陵

古籍刻印社1992)冊五卷四十五頁 1949 65 周裕鍇〈夢幻與真如蘇黃的禪悅傾向與其詩歌意象之關係〉收入《文學遺產》二OO

一年第三期頁 68mdash69 66 氏著〈夢幻與真如蘇黃的禪悅傾向與其詩歌意象之關係〉頁 6974mdash75 67 氏著〈夢幻與真如蘇黃的禪悅傾向與其詩歌意象之關係〉頁 72 68 氏著〈夢幻與真如蘇黃的禪悅傾向與其詩歌意象之關係〉頁 74mdash75 69 氏著《禪與唐宋詩學》(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36)頁 2類似論述亦可參考頁 24

22 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

由於中國人的心理結構偏向「現實務實」對於抽象的「遠離現世」並不真感

興趣因此佛教思想能在中土普遍流傳除了自身理論的適用性得到發揮之外

接受者心理狀態的改變絕對是關鍵就本書研究的唐宋詩人而言信仰佛教的契

機最主要的原因還是來自於人生挫折對心靈造成的創傷而「挫折」中最具代

表性者莫過於「貶謫」一事傳統士人一旦遭受貶謫為了消除心中憤懣使

日子好過一點文人大多轉向佛道二家諸如大乘佛學中的「苦空觀」「人生如

夢」等觀念便是藉助於此熱烈流傳相較於唐代宋人對於禪宗的接受的確

較為普遍若要論其修為三教混融的蘇軾更是其中的佼佼者這從作者三番二

次以東坡作為說明的佐證即可發現關於詩人在「以禪喻詩」方面的表現作者

一路尋繹蘇軾在謫黃之後的心靈變化指出詩人「主要是以禪宗的『一念清淨』

『無心於物』的觀念來淡化客觀環境的困窘」70加上對於《莊子》的活用由

此構成他裨補人生的「忘憂理論」作者對詩人心態的觀照極為細膩也一定程

度地呈現了禪風入蘇詩的緣由和成果不過根據作者所言為了擺脫世間憂愁

而被大量接受的視身如夢視人生如逆旅的思想其本質是以佛教「空觀」作為

底蘊然而「『空門』的解脫是以對自身的省思為途徑的但它不是貴身而

是賤身」71既是「賤身」則與宋代盛行的養生風尚在根源上有所牴觸此中情

形為何而蘇軾個人亦頗積極「愛生」平日也熱衷於調養生息合觀言之似

乎可提供我們對於詩人取捨三教理論的標準之認識有助於蘇軾思想研究的完

至於東坡詩與佛教典故的關係則需參考蕭麗華教授的著作蕭教授在二O

O一年撰寫了〈東坡詩論中的禪喻〉探討下開北宋詩禪融合之風的蘇軾其詩

論中散見的佛禪修養並藉此論述蘇門禪喻在宋代詩禪合轍的重要歷史定位首

先作者將蘇軾對於禪學的接受歸因至故鄉眉山的地緣母親與朋友的浸染

最後才是人生經驗的強化由於蘇軾思想具有三教會通的特色因而詩論具備了

「以禪法論詩」「以夢成詩」「詩禪辯證」和「以禪論詩」四種現象然而上

述四種現象中除了「以夢成詩」其餘三種皆可逕與詩人日常習禪的慣性作聯

結此處暫且按下先討論較為特殊的「以夢成詩」因為禪家的本質在於「動

進的心或它對世間生起不取不捨的妙用」72強調「心」的覺察勢必關聯「心」

對生命的認知進一步牽涉「真假」的問題而「夢」與「覺」正是「假」和「真」

最具代表性的二種動作型態是以作者提到「凡學禪者於夢與覺之間體

70 氏著《禪與唐宋詩學》頁 35 71 氏著《禪與唐宋詩學》頁 28 72 吳汝鈞《游戲三昧禪的實踐與終極關懷》(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932)頁 170

第一章 緒論 23

會尤深」73蘇軾習禪多年對此議題更為嫻熟箇中緣由一方面固然是因為

詩人天生資質敏慧感悟力強再者自然是受到《金剛經》的影響蘇軾博覽

佛家內典對《金剛經》更是深有造詣因此以「夢」轉喻人世時不但有聊觀

夢幻視此身如夢之說同時也延伸出了蘇軾對於「前世」的夢喻之說除此

之外夢中得句紀夢境存夢占之舉更不勝枚舉由此可見詩人輾轉於「夢」

「覺」之間思辯的軌跡對我們瞭解詩人審美詩境人生態度與禪學修為皆有助

益然而作者在文中提到蘇軾好用禪語評賞詩作時也不例外但考察蘇軾所

論唐前暨唐代詩作時卻少用禪語74針對此一特殊現象蕭教授未及解答殊

為可惜而蕭教授有鑑於目前研究多未能深入佛典詳考蘇詩中佛家譬喻與佛教

原典之間的關係是以在〈東坡詩中的般若譬喻〉一文中以「般若譬喻」為焦

點審慎爬梳蘇軾詩禪意象形成之由來並就東坡詩中各項般若譬喻的種類和思

想主題進行舉證和論述清楚地分疏了佛家「六如觀」與「十喻」對蘇軾造成的

影響尤其「夢」「幻」「露」等較為常見的文字意象除了歸納其意象特徵

同時還上溯至佛典源頭細數典故意涵細膩地詮釋了箇中涵義75為本文分析

蘇軾對於生命本質的思考提供了極大的助力

一 「生命觀」主題

歷來涉及「生命觀」的研究不少然而仔細考察可以發現「生命觀」一

詞的議題內容似乎眾說紛云鄭惠玲在其碩論中提到以「生命」為主題的論述

研究理應涵蓋的範圍主要有「對生命意義的期待與發揮」「對人生際遇的順處態

度與方法」二者簡單的說除了生物存在的具體生命之外尚應包含人類獨特

思考觀點之下的思想觀價值觀道德觀和審美觀76然而鄭氏對此缺乏舉例

論證使定義未免流於浮泛空虛而書中分辨「人生觀」與「生命觀」之不同在

於前者偏重「對生命過程的往前看往未來設想」與後者「既重生之喜悅而

對未來建構理想但也適時從既有之限定中逆向先為理想預防」77的內涵不全

相似但從筆者自身對於「生命觀」所下定義之瞭解其內容之豐富似乎涵蓋

了作者的全部所言換言之「生命觀」之於「人生觀」應是一種上位概念鄭

73 蕭麗華〈東坡詩論中的禪喻〉收入《佛學研究中心學報》第六期20017頁 257 74 氏著〈東坡詩論中的禪喻〉頁 267 75 氏著〈東坡詩中的般若譬喻〉「聖傳與詩禪 中國文學與宗教國際學術研討會」20041210頁 5mdash9 76 鄭惠玲《名教自然與士的自覺從《世說新語》看魏晉士人的生命觀》(彰化彰化師範

大學國文系在職專班碩論2003)頁 7 77 氏著《名教自然與士的自覺從《世說新語》看魏晉士人的生命觀》頁 7

24 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

文沒有明言其論述標準對於相關議題的開展實有未盡之處另外定義「生命

觀」的還有杜正勝

生命觀牽涉社會組織人生理念宗教信仰和科學(尤其是醫療)知識諸

多層面的問題西周時期禱請的眉壽和戰國秦漢追求的長生可以作

為此一發展脈絡的為兩個定點觀察其中的變化探索兩周秦漢之人

對生命的認識和追求的方式78

杜教授此說主要扣合了醫療史的角度乃是自上古社會「生命追求」的觀念和行

為推衍而出因此是以人體生理系統理論作為切入點詳述中國古代生命觀在

「時代」或「族群」的因素影響下一步一步從具體(形)走向抽象(氣)的本

質認識79值得注意的是人們以「形」「氣」「精」「神」來解釋生命形體的

內外本質這除了可以看出歷來「生命觀」的階段性態變之餘這套本質認識論

經過不斷的發展促成了中國養生文化的成形對日後的哲學思想醫學與醫

療皆有深遠的影響80杜教授的研究乍看之下與本文涉及的主題似乎並不相關

然而人類對於生命價值的追求最早都可溯源至「長生」的渴望上古的「生

命意識」雖然缺乏文學性的審美內涵換個角度卻是另一個層次且更為根源

的生命追求因此本文雖以宋人生命意識為題但考量到觀念與意識的源遠流

長對於前代前前代甚至古代先民的各種生命面向都應有所瞭解在實際研

究的過程中或許可提供另一個不同的參照面向

另外錢志熙的《唐前生命觀和文學生命主題》一書可說是近年來結合「生

命觀」與「文學主題」研究著作中最具系統者錢教授認為所謂生命觀念

指的是一種「上升到哲學層次的生命思想」包含的部分有二一是生命本體觀

即對生命本身的性質的認識二是生命價值觀即對生命應有價值的把握和判

斷且後者是建立於前者的基礎之上的81本書在呈現此一議題的思考脈絡時

採取「通史」的觀點從最早的先民之生命意識開始一直到唐代為止共分為

神話時代詩經時代先秦諸子時代秦漢時代魏晉時代南北朝時代六大階

段運用「理性生命觀」與「非理性生命觀」這對概念考察各時期生命本體觀的

進展狀況再進一步以文學創作為對象分析生命意識對於詩詞歌賦等文類的滲

透情形

78 參見氏著《從眉壽到長生醫療文化與中國古代生命觀》(台北三民書局20054)頁

158 79 氏著《從眉壽到長生醫療文化與中國古代生命觀》頁 302mdash305 80 氏著《從眉壽到長生醫療文化與中國古代生命觀》頁 305 81 錢志熙《唐前生命觀和文學生命主題》頁 3

第一章 緒論 25

首先神話時代是各種神秘非理性的生命觀念的發生期先民對於生命意

識的推想主要表現在死亡現象的觀察與解釋由於人類「死亡」概念是透過大

量經驗法則(觀察到他人之死進而聯想凡人必死)的累積而形成因此在較

早的階段當中先民對於「死亡現象」的理解內涵始終處於一種變動的狀態一

直到要先秦諸子時期方才開始對死亡作出哲學的論證進而思考其中的意義82

此時先民在意識到死亡現象的不可逆之後選擇非理性生命觀導向更為神祕高

遠的境地藉以迴避現實的衝擊因此我們從目前遺留尚存的神話內容探知

這種「非理性」的發揮造就了靈魂觀念的發展和一系列長生不死的幻想不但構

成了後來一切宗教的觀念基礎同時不死幻想延伸出中國文學主題中重要的「仙

鄉」意識對於賦學與六朝的山水詩歌影響尤其深遠83到了第二階段先秦時

代生命意識有了實質意義的轉折觀其具體呈現可從「文學」與「哲學」二

方面加以著手文學方面主要指的是《詩經》《詩經》在內容上雖然部分留

有上古時期長生幻想與生殖崇拜等非理性意識的元素然而整體看來詩人對

於現實生活的描寫充份展現人類對於死亡已經司空見慣穩固的宗法觀念沖淡

了個人對於死亡的恐懼在某個程度上標誌了非理性生命觀的消退等於是宣告

了世俗理性生命觀的時代已然來臨84而哲學的部分則因思想家對於生命價值

取向的不同而產生儒道二種典型道家認為生命最高的價值在因循自然實踐

自己的生命規律故儘管老子和莊子對於生命的體驗有所不同但他們「全生」

的前提是一致的尤其莊子透過浪漫的文學表現加強了他生死觀念的散佈對後

世文人來說恰好提供了精神上超越死亡的自由典型85相較之下儒家對於生

命價值的掌握主要是從道德本體論的角度來思考的由於早先人們在追求長生

不老時認為人類長壽與否的關鍵來自於上天對於個體「道德實踐」的審判順

此邏輯加以推論「德」與「壽」之間便產生了極為密切的關係直接影響了儒

家認為生命問題乃是道德之源的看法86儒家的另一重要特色在於生命價值的社

會化傾向這使他們發展出社會位階凌駕於個人之上的「大我」優位思想是故

個體的價值只有透過實踐倫理道德等社會價值方為正道綜合上述對於儒道二家

考論以此觀照蘇軾思想實有發厥精要的作用對其人生信條的瞭解極有啟

時至戰國至秦漢時代養生思想正式出現養生的思想根源於人類維護生命

的本能從原始先民與環境的生存奮鬥行為中逐漸隨著生命價值的撅發而往「益

82 氏著《唐前生命觀和文學生命主題》頁 11 83 氏著《唐前生命觀和文學生命主題》頁 14mdash22 84 詳見氏著《唐前生命觀和文學生命主題》第二章 85 氏著《唐前生命觀和文學生命主題》頁 53 86 氏著《唐前生命觀和文學生命主題》頁 57

26 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

生」「養生」的意向發展同時豐富了行為遵守的細則值得注意的是這股風

潮不只帶動了社會各個面向的運作與提升(諸如藥學五行思想等)同時養

生思想和政治思想的會通促成了中國古代民本思想的萌芽其中「養生為治國

之本」的概念更成為戰國至漢代最富特色的思想87中華民族「樂生」的優良傳

統便是幻生自此一背景中的生命自信與樂觀到了漢代宇宙自然的大生命觀成

形皇權的急遽昇高代表了整個時代的主流意識傾向於忽略個體生命價值與內在

需求是以此時「小我」的意識淡薄在文學的表現上呈現了「哀傷時命不合」

和「悲士不遇」二大辭賦生命主題強調了現實與自我的矛盾這是漢代辭賦家

對於屈原生命主題的繼承與發揮只是屈子那種「殉道式」的悲壯意識遭到弱化

在大一統的政治格局之下轉為個體體現生命困境的「時命觀」其中的代表者

是賈誼88值得注意的是作者援引司馬遷在〈報任安書〉中將文章創作視為實

踐生命價值的一種做法89尤其漢代盛行擬騷之作以現代西方理論中的「讀者

反應對話」角度來看似乎大有可說之處對於後來文人(如蘇軾)亦影響重

大是故就此而言欲探索漢代文人或蘇軾的生命觀時理應將屈原視為重要

的文學淵源來詳加考察或許能有所發現另外錢志熙在討論漢末樂府詩時曾

說「漢末文人在表現生命主題上的最大成就還不是對自身生命價值觀的展現

而是在其表現的一切生活境界中都滲透著的生命意識將生活境界升華為生命境

界」90其中最重要的四個主題則為根植於人性與人性之中的愛情友情別情

離思91錢教授此一說法提供了本文在定義「生命」議題時的重要參照同時

他對個別詩人的精彩論述也為筆者在論述詩歌生命情調時作出最好的示範非常

值得參考

除此之外較具代表性的還有陳威伯《盛唐詩人生命觀之研究》此書相對

於錢志熙的「通史」觀照方法將唐人生命觀擷取而出獨立觀之其目的是為

了糾正歷來在歸因唐人多元價值觀之成因的平面化傾向作者認為詩人藉由詩

作呈現的複雜思想和價值取向代表的是個人心境遷變生命歷程作詩情境和

目的的折衷結果因此在研究方法上重點放在傳統儒釋道三家對於詩人思想

心理的影響以及詩人對於傳統思想的研究態度從中推導出盛唐詩人的生命態

度與人生實踐從個人生命史的角度來考量作者運用思想與心理分析的研究取

87 錢志熙《唐前生命觀和文學生命主題》頁 104 88 氏著《唐前生命觀和文學生命主題》頁 120mdash133 89 即「古者富貴而名摩滅」一段強調《周易》《春秋》《離騷》《國語》《孫子兵法》helliphellip等

書皆「大底聖賢發憤之所為作也」「此人皆意有鬱結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來者乃如

左丘無目孫子斷足終不可用退而論書策以舒其憤思垂空文以自見」參見【漢】司馬

遷著【民國】韓兆琦選注《史記選注》(台北里仁書局2000)〈報任安書〉頁 1210 90 氏著《唐前生命觀和文學生命主題》頁 182 91 氏著《唐前生命觀和文學生命主題》頁 182

第一章 緒論 27

徑大致是適當的但受到唐人尺牘數量稀少的因素所限本文在研究材料的揀擇

時只大量援引《全唐詩》缺乏更為廣闊的史觀視野如此一來要達到作者

所言「著重在『行為人』的部分加以研究」92並不容易恐有「失真」

的危機不過本文在歷述中國傳統三教的生命觀時分別就儒家三不朽莊子

與禪宗神仙與淨土養生與享樂仕與隱等觀點進行了清楚的論述雖然在「養

生與享樂」一節中作者解釋古人「生命存養」的思想淵源分別來自於儒家的孝

義全忠佛家的超生了死和道家的全生保真然而在描繪唐代之前各朝的享

樂意識時作者明顯忽略了建安到六朝這幾個「生命情調」極具特色的重要時期

尤其是古詩十九首闕此何以成之畢竟唯有針對前代累積的生命意識有所覺

察一旦進入唐代研究才能分辨其中的承續與轉折在進行詩人的個別研究時

才能更為得心應手

至於內文主體也就是分論盛唐詩人生命觀的部分作者挑選的研究對象有

李白杜甫王維孟浩然岑參與高適其中較符本文需要者有李白杜甫

王維等人志懷高遠的李白由於並未如願在仕途上有所發展所以生命情調的

主旋律環繞著生命無常的慨歎而展開藉助「酒」的情感作用來消除死亡的恐懼93根據作者的闡述李白的悲劇根源在於他沒有尋找到一份值得寄託身心的終

極價值是以他的好酒應是出自於一種察覺「人生虛幻」後卻尋無出路的矛

盾與恐慌雖然企圖自我麻痺仍然無法掩飾其深層的憂傷所以其人生境界無

法超脫相較之下杜甫也面臨生命理想與現實生活的衝突並且在不遇之外

還遭遇病苦與老苦的折磨然而老杜在多重打擊之下為自己尋找到「詩」和

「酒」作為生命的出口一方面充分宣洩不豫的情緒另一方面藉助詩中強烈

現實的關懷傾向詩人將「一己的痛苦昇華為對社會弱勢人們的關懷」94由此

一來「小我」的不幸便在「大我」中獲得了釋放相較於李杜王維屬於另

一種典型的生命觀王維早年仕途得意然他秉賦早慧並未將生命價值寄託在

功名之上反而從幼年失祜的經歷中了悟了「無生」的境界95因此以佛教作為

最後心靈的依歸呈現在文學創作的面向則以「無生」和「隱逸」為摩詰詩的

二大主題王維的仕隱狀態值得注意這是因為「出仕」對他來說並非個人積

極追求的人生目標只是一種獲得經濟的生存方式所以當他陷賊而不死還

歸唐朝時仍能在眾臣輕蔑懷疑的眼光中繼續生存箇中關鍵便在於「身心分離」

的生命態度將為了經濟目的而拘限於官場的「身」與內在恆定價值依託所在

92 陳威伯《盛唐詩人生命觀之研究》(台北文化大學碩論2000)頁 3 93 氏著《盛唐詩人生命觀之研究》頁 63mdash91 94 氏著《盛唐詩人生命觀之研究》頁 120 95 陳威伯「所謂『無生』依照佛教的說法一切的存在皆在的世間生滅變化了悟這種幻有的

生滅變化後的絕對境界就叫無生」參見氏著《盛唐詩人生命觀之研究》頁 126

28 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

的「心」判然二分按作者論述

此乃藉由內在價值的肯定而將外在的物質世界否定藉以消弭現實與理

想之間的對立更進一步來說外在的世界既是「世上皆如夢」那麼需不

需要放棄外在的事物已經無所謂因此仕與隱的衝突亦得由此解決96

由此可知王維選擇亦官亦隱的生活方式一來固然是出自於在理想與經濟現實

間取得折衷的必要二來也緣於詩人不具備儒家「奉儒守官」的用世志意因

為外在世界已被他用經濟條件的眼光加以貶抑了因此相較於東坡雖然同樣

是依違在仕宦與隱退之間也同樣有著「人生如夢」的想法但受到生命底蘊取

向不同的因素影響二者的生命境界自然無法等同視之王維的例子實可作為東

坡研究的借鑑藉以照見古代文人較為消極的生命態度

第三節 研究範圍和方法

一 研究範圍

(一)「生命觀照」的定義

大抵宇宙間的「物」皆可分為「有生物」與「無生物」二種其中最大的

差別即在於「有生物」比「無生物」多了「生命」然而何謂「生命」以字源

學的角度來分析「生」殷代卜辭與西周金文寫作「 」从「 」从「 」

原是模擬草木生發於地之形到了東漢許慎《說文解字》云「生進也象

草木生出土上」97在原始本義之外已逐漸引伸為「事物的發生」成為一切「從

無至有」的泛稱進而衍生「誕生」「孕生」「生育」「出生」「生產」之意

與「生命孕育」的概念密切相關98若以最普遍的觀念來表達「生命」是一種存

在對所有的生物來說不外乎「生存壽命」之謂也99因此生理學觀點又將「生

96 氏著《盛唐詩人生命觀之研究》頁 129 97 【漢】許慎撰【清】段玉裁注【民國】魯實先正補《說文解字注》(台北黎明文化事業

投份有限公司1998 十二刷)頁 274 上 98 以上參考李霞《生死智慧道家生命觀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頁 157 99 台灣中華書局編《辭海》(下冊)(台北台灣中華書局股份有限公司198111 大字修訂本

台廿版)頁 1956據筆者翻閱坊間各家字典辭典多以此說定義「生命」

第一章 緒論 29

命」演繹為「一套具有生長生殖能力的系統」100

主要即著眼於生長變化的特色

相較於其他無生物多了「知覺」的能力作為特徵然而即使同樣具備生長變

化的能力世界上的生物仍有高低層次的分別層次最低的生物如草履蟲依次

為不會思想的植物能思能動的動物等而在所有的物種當中又以人類最為特

出針對人類與其他物種狀況相異的現象德國哲學家恩斯特卡西勒(Ernest

Cassirer1874mdash1945)曾說

(與動物相比)人的功能圈不僅僅在量上有所擴大而且經歷了一個質的變

化在使自己適應於一個環境方面人彷彿已經發現了一種新的方法除

了在一切的動物種屬中都可看到的感受器系統和效應器系統之外在人那

裡還可發現可稱之為符號系統(symbolic system)的第三環節它存在於

這兩個系統之間這個新的獲得物改變了整個的人類生活與其他動物相

比人不僅生活在更為寬廣的實在之中而且可以說他生活在新的實在

的向度中101

按照卡氏的說法世上但凡有生命的物種皆有「感受器系統」(receptor system)

與「效應器系統」(effector system)前者用以接受外部刺激並靠後者對這些刺

激作出反應藉以適應環境爭取生存然而這兩套系統代表的生存能力只停

留在覓飽居安的生物需求層次中無法完全滿足思維發達的人類是以另一種

效用龐雜的「符號系統」應運而生除了用來解釋自然現象之外尚能形成知識

經驗傳承這麼一來非但各種生存竅門與生活經驗得以快速傳播與複製無形

中增加了人類群體生命的保障再者人們攀援抽象複雜的思索能力創造了高

度發展的社會組織在對應於「自然」的生物需求之外開發出另一層次的詮釋

語境「文化」是以一旦「生命」此一語彙進入人類的詮釋系統則「生

命」已不再只是生物學上「單純依靠本能尋找資源以利生存」的「自然生命」

而是必須納入規模更大脈絡更雜的文化系統裡來檢視的「文化生命」具備了

多元繁複的意涵對此我們可參考《中文大辭典》所下的四種定義

一謂生存之壽命猶言性命

100 劉紹寶定義「生命」為一「具有進食代謝排泄呼吸運動生長生殖和反應性等功

能的系統」其中「進食代謝排泄呼吸運動」等能力皆是生物用以維持「生長生殖」

的能力故知「生長生殖」乃「生物」最重要的特徵詳見氏著〈從廣義的生命現象探索外星

生命〉一文摘自網頁httpwwwufoorgtwstudyfk18htm1 101 【德】恩斯特卡西勒(Ernst Cassirer 1874--1945)《人論》(rdquoAn Essay On Manrdquo)(台北

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0)頁 36

30 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

二指人生之內容或其表現

三指某種活動延續之期間(如政治生命)

四指藝術作品的中心思想或情趣即其精采之所在(如有生命的畫)102

以上四種定義除了「轉喻」的修辭例證之外(如第三第四條)主要指向二

個層次一生物學上的生命包含個體存在的時空範圍生存活動屬於較低

階的基礎含義二文化意義的生命由於擁有獨特的「符號系統」人類相較

於其他只會依循本能維生的生物精神活動特別活躍因此人類社會在生存競

爭之餘還發明了政治經濟藝術體育helliphellip等等目的與成效各不相同的領域

或技藝所有的內容集合之後便是所謂的「文化」如此複雜且活躍的心靈

在持續運轉精益求精的情況下自然衍生出對於更高層次存在意義的索求因

此生命的意義與價值開始受到關注和反思進而構成「生命」定義中層次最高

的「文化生命」由此可知「生命」的內涵包含了具體的「生存競賽」與抽象的

「文化追求」舉凡生死意識社會組織人生理念宗教信仰和科學知識helliphellip

等全都涵攝其中駁雜的程度可見一斑

嚴格說來要深入且完整地探討「生命」的內涵由於涵蓋的範圍太廣難

度其實很高若以學門的角度來取徑大致上思考「生命」可從「生物學」與

「人類學」二大觀點切入前者著重生物生存的各個面向屬於基礎的生物層次

分析適用於「存在」當中所有具備生命的對象後者以人類的角度出發探討

的是社會與文化狀態的發展問題屬於較高的精神層次乃心智活動較為活躍的

人類所獨有人類和其他動物比較起來的確擁有更為高段的思維能力所以學

習期特長屬於一種「文化生物」故能運用文化符號以累積各種經驗與知識

持續地創造出許多獨特的文明產物發展精緻文化然而人類終究還是動物的

一種文化發展的程度再高也必須建築在生物生存的基礎之上換言之在進

入一切抽象高明的社會文化層次之前人類都須滿足生物本能的需求西方人

本主義心理學家馬斯洛(Maslow Abraham Harold1908-1970)曾提出著名的

「需求層次理論」認為人類生存時必須面臨五種不同層次的需求挑戰由低至

高分別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群需求受尊重需求自我實現需求

第一層次生理的需求也就是維持生活所需各種物質的需要例如食衣

102 林尹高明主編《中文大辭典》(普及本)(台北中國文化大學出版部199310 九版)(六)

頁 9445筆者檢閱坊間字辭典發覺各家對於「生命」的定義在大體上雖已形成共識但各

有著重之處其中林尹高明教授主編之書陳義既多條列又明較符合本論文討論需要故

援引之

第一章 緒論 31

住行等

第二層次安全的需求希望生活有保障有工作可以維持收支沒有威

脅人身安全的因素等

第三層次被接納的需求即指感情和歸屬上的需求包括社交需求愛

交往和友誼等

第四層次尊嚴的需求需要被尊敬也需要自尊以及地位和名譽的需求

第五層次自我實現的需求儘量的發揮自己的潛能使自己生活有意義

有抱負103

按照馬斯洛的設定人們大致是依循著上述的五個層次的需求來實踐生活的也

就是說在前一層次得到部分滿足後下一層次的需求才開始轉為迫切在這五

層次當中「生理」「安全」乃是維持生命所必須因此只要是活人前二層

次的需求幾乎都已得到滿足然而每個人的條件不同開發出來的心理需求也

不盡相似是以能夠到達的最高需求層次便有差異由此顯示出各不相同的境界

高度我們可以想像的是因為人的層次不同可能擁有的思考角度和高度也跟

著不同因此看待事物時觀照的層面與深度就不可能一樣這麼一來對於生

命中重要目標的設定自然會依照個體不同層次的心理需求表現出彼此間極大

的差異性並在一連串的生活實踐之後呈現出個體獨特的生命意義和價值追

求舉例來說中國古代知識份子可能會將仕宦生死倫常藝術等議題視為

思考目標使其生命成為文化實踐的一種具體形式充滿了文化的況味當中的

價值選擇和生命情調便與一般目不識丁的販夫走卒完全不同顯示了層次分明的

生命觀由此可知對於努力滿足生命中各項需求的人來說生物的生存問題固

然無法避免在這之上還存在更高層次的生活意義即使不是每個人都有思索

生命的自覺思維然而只要心靈活動依然持續人們就會持續受到驅使往更

高的需求層次邁進因此「生物生存」與「生活意義」可說是生命觀的二大柱

石尤其後面一項攸關價值的選擇在說明個體生命意向時更具有代表性

回到本論文「生命觀照」的主題「觀照」(contemplation)一詞來自佛教

指的是「以智慧法眼觀察認識事物實相」104然而何謂「智慧法眼」李英武

103 詳見張春興《現代心理學》(台北台灣東華書局1990mdash1991)頁 233-235馬斯洛有

感於理論的不足晚期特別深化發展「自我實現需求」之層次發現了一系列發展的需要謂之

「存在價值」(being-values)內含有十四種不分優劣的價值特徵完整完善完成正義

活躍豐富單純美善獨特輕鬆樂觀詼諧真實誠懇現實自我滿足請見【美】弗

蘭克G戈布爾著呂明陳紅雯譯《第三思潮馬斯洛心理學》(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

2006)頁 41mdash43 104 袁賓主編《禪宗詞典》(湖北湖北人民出版社1994)頁 235

32 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

指出「法是真理眼是智慧以智慧通達真理即得法眼淨」105換言之「觀

照」是能以了解佛法真理的眼光對事物加以通澈理解即以人之智慧觀看察照事

物之真理106由此推論所謂的「生命觀照」可以界定為「對生命現象或本質的

觀察與認識」且因生命是指會生長變化的個體或存在所以進一步來說「生

命觀照」就是對生命體的生長變化現象或本質的觀察與認識如同前文對於生

命內容的界定生命的存在現象包含了「生物生存」與「存在意義」二大範疇

生物生存從「個人」的角度出發如同馬斯洛的心理需求層次理論所說乃是

一連串層次高低的需求滿足最基本的如生活物資的獲取對周遭環境的認知

人我關係的經營與互動自我安頓與情感歸屬乃至最高階的自我實現要求皆屬

之除此之外由於人類是群居的動物在難以離群索居的前提下從「社會」

的角度「生命」的意涵還包括了國家民族的認同問題對於自我社會定位的認

知與期許社會現象的觀察文明經驗的傳承helliphellip等等由小到大由近至遠

由內而外由具體到抽象「生命觀照」探討的面向雖然廣泛但大致是從個人

在成長歷程中所遭遇的實際內容出發綜合理性認知與感性體悟而得出的一種

「充滿情感的理解」某些秉賦優異的個體在持續的發展之下到了一定的層次

即可到達「人生智慧」的境界象徵了人類文明所能追求的精神極致呈現在文

學的創作之中便構成了文學之所以觸動人心的重要原因因此本論文便是基

於上述理由在蘇軾的生命情境中擷取了對於古代知識份子來說影響最為重

大的幾個主題加以討論期待能夠更加切合「生命」的主題填補宋詩研究和生

命意識史中相關議題的空白

(二)版本說明

蘇軾成名既早在宋代可說是家喻戶曉的文學巨星107死後其詩文雖一度因

黨禍復起而列入禁書然政治禁令擋不住文學感染力的強勢傳播有宋一代各

種蘇詩刊本即有二十種之多108此後儘管各代文風殊異但蘇詩在眾多註家的努

105 李英武注《禪宗三經》(成都巴蜀書社2005)頁 391 106 項楚「觀即『觀照』以智慧觀見事物之理」(見氏著《王梵志詩校注》(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10)下冊頁 790注一)所謂「真理」指的是事物之本質與意義

另可參考袁賓的說法袁賓認為觀照是一種「禪者觀察事物認識真理的智慧眼光」見袁賓

主編《禪宗詞典》頁 121 107 關於蘇軾受歡迎的狀況有許多資料可以佐證比如在他活著的時候詩文不單只在國內廣

為散佈聲名甚至遠播契丹連高麗使者過杭州都還「求市蘇軾之集以歸」(詳見孔凡禮《蘇

軾年譜》上冊卷 16頁 363)《邵氏聞見錄》卷二十更記載了他由海外歸毗陵時坐船中

而「夾運河岸千萬人隨觀之」的盛況(見【宋】邵博《邵氏聞見後錄》(北京中華書局

1997)卷二十頁 160)聲譽之隆可以想見 108 【宋】蘇軾《蘇軾詩集》冊一孔凡禮〈前言〉頁 14

第一章 緒論 33

力之下到了清代已蔚為大觀其中以馮應榴和王文誥的註最為著名按孔凡

禮在《蘇軾詩集前言》中的介紹馮氏是以查慎行《蘇詩補註》為底本「『取

王施查三註』擇精去複『援證群書』『考稽辨訂』」而成《蘇文忠詩合註》

五十卷109而王文誥的《蘇文忠詩編註集成》四十五卷乃是按照蘇軾年譜詳細

繫年而成本論文考量研究時須以詩人生平和詩作二者合併觀照的方式反覆進

行因此在權衡之下採用王文誥版本閱讀期間搭配孔凡禮《蘇軾年譜》(全

三冊)對王註論審未精的錯誤之處加以校正以求翔實

在其他重要的參考文獻部份蘇軾文章本論文採用的是孔凡禮點校北京

中華書局出版的《蘇軾文集》(全六冊)蘇詞則以鄒同慶王宗堂的《蘇軾詞編

年校註》(全三冊)為主其他參考資料版本將於論文注釋中詳細註明此處

就不多加介紹了

二 研究方法

人文學科的研究工作基本上都會牽涉到「研究資料」與「資料分析」二個部

分因此若要討論研究方法首先須對上述二者有所界定在「研究資料」方

面本論文以蘇軾為研究客體自須熟讀東坡所有著作但是東坡並非全然獨

立的生命體從他出生到死亡為止必曾存在一個與之互動的人際網絡在此一

網絡中關係由親至疏包含了親人同儕後輩和互不相識的時人由於他們與

蘇軾同時或許曾經與之接觸彼此深切瞭解或者未曾識面只是風聞行誼

但無論如何這些人相較於後來研究者手中掌握了對於詩人的第一手資料他

們的著作自然值得參考在此筆者先依關係遠近將所謂的「時人」略分為三

(一) 師友親朋如歐陽脩蘇轍黃庭堅秦觀李廌helliphellip等他們與

東坡素來友好關係匪淺閱讀其人之作不但可瞭解蘇軾與重要他人

的情感往來狀況同時可從尺牘中窺知詩人對於事物的各種看法另

外蘇軾繼承歐陽脩之處多矣由此著眼大致可以勾勒出儒生蘇軾思

想之從來

(二) 政敵與競爭對象如王安石或二程安石與二程分別在政策和思想

二方面與東坡互不相容敵對的雙方互有攻詰這一類的文獻最重

109 【宋】蘇軾《蘇軾詩集》冊一孔凡禮〈前言〉頁 16

34 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

要的貢獻是它們提供了一個全然不同的視野使讀者能對詩人的各個

面向(無論好壞優缺)有所了解因為個體在實踐生命時自我的主

觀呈現固然重要但別人給予的評價也是構成生命面貌的重要環節

乃觀照生命時無能或缺的部分正反優缺彼此相照生命才有完

整的輪廓

(三) 無交集的時人這一項主要以東坡不相熟的詩話作者為主如寫作

《春渚紀聞》的何薳《春渚紀聞》向來以記載蘇軾軼事聞名作者何

薳雖傾慕蘇軾但二人來往並不密切經由片段軼事的描述這一類的

文獻如同鏡子般反映了蘇軾行走江湖的真實身影不但說明了東坡是以

何種形象為北宋時人所喜愛與接受同時也讓我們更加了解當時的社

會形態對詩人形象的重建極有幫助可補充官修史書之不足

以上三種若以形象化的語言來表達第一類有如沐浴在陽光之下的詩人著重

其本質與正面形象第二類反之可視作背光的暗影二者並存則形象方趨於

具體而第三類則有如背景非但可為詩人形象添加色彩同時亦為讀者提供了

深入理解的語境再者有關後人文獻的方面由於蘇軾藝術成就(含文學書

晝審美helliphellip等方面)十分傑出成為宋代以後文人評論的重要對象相關文獻

極多對研究亦多所助益有鑑於此四川大學中文系唐宋文學研究室將散見各

處的篇牘文章集結為《蘇軾資料彙編》五冊給予後來研究者極大方便研讀這

類文獻主要可透過歷時性的觀點瞭解各個時期的蘇軾接受史比對評論者本身

的學識背景對於蘇軾形象研究頗有正面的幫助況且古人讀書既博且熟常

在隻字片語中透露許多獨到意見相當值得參考

為了掌握時代背景史書思想著作亦在參考之列如對北宋政治時局記載

甚詳的《宋史》《宋史紀事本末》《續資治通鑑長編》等書尤須參考閱讀這

些書目除了有利於還原當時的官場氣氛同時考量到蘇軾本身「學者官僚

文人」三合一的身份取向歷史情境的純熟掌握將有助於我們對詩人行為動機的

判讀110另一方面「資料分析」牽涉到的是詮釋觀點問題由於本研究以「生

命觀照」作為蘇詩的切入點問題本質在於人生哲學的探討因此在正式論述

詩人觀點之前理應考慮中國儒釋道三家的思想這是因為傳統三教的思想

核心皆以生命哲學為底蘊對中國士人的生命哲學向來具有深遠的影響對「三

110 當然除了正史之外當代的史學著作也在參考之列如以「士」階層為論述核心的余英時

《士與中國文化》《朱熹的歷史世界》關注黨爭的沈松勤《北宋文人與黨爭》蕭慶偉《北宋新

舊黨爭與文學》介紹當代宗教概況者如潘桂明《中國居士佛教史》謝路軍《中國道教源流》

或者針對時代思潮進行全面性理解的史學研究像葛兆光《中國思想史》等皆屬之

第一章 緒論 35

教融合」的東坡更是如此故本文除了瞭解中國傳統三教的人生哲學內容外尚

須分析這些哲學思想對詩人所產生的影響至於「資料分析」的部分本論文將

視論述的需要來決定採用何種理論方法加以分析譬如以心理學的角度來看

蘇軾的生命觀照實與其生命歷程息息相關具有階段性成長的特徵正好可以引

用皮亞傑(Jean Piaget1896-1980)的「認知發展論」(cognitive-developmental

theory)作為分析模式尤其皮氏學說中的「適應」(adaptation)的觀點正好能

夠提供我們洞見詩人處逆時的適應行為及心理狀態因此成為本文重要的參照理

論詳細論述請見各章節內文撰述

以下為本文各章章節大要

第一章緒論此章說明以「論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為題的研究動機目

的取材範圍和研究方法首先詳述研究動機強調在「言志」的抒情傳統之下

選取人生際遇特殊的蘇軾作為「生命觀照」的研究對象有其意義再就前人相關

研究成果作一介紹和檢討預先確立本文的立論基礎和研究價值進而說明本研

究所欲採取的研究方法最後參考文獻資料對「生命」「生命觀照」等詞作出

定義以利開展後文

第二章論述蘇軾詩中的仕宦及隱退情結本章探討蘇軾人生最重要的仕宦

主題想解決的問題有三一蘇軾早懷隱逸之志為何執意追求仕進二進

入官場之後既已發現「理想」與「現實」之間巨大的落差因何想退能退卻

始終未退三蘇軾長年徘徊於仕隱之間對他的人生造成了何種影響至於

為何要討論這三個問題呢首先蘇軾個性向來不拘小節生長環境又與佛道二

家淵源甚深然從東坡年少時以「范滂」自期的表現看來他選擇依循儒家「用

世」志意心中應有極為深刻的理想存焉而這個根深蒂固的價值觀或許正是

日後當他匍匐於仕宦道上無論處境如何慘澹仍然堅持不退的重要依據而他

長年處於貶謫的境況更為其「生命觀照」帶來了重要的轉變契機與後續效應

在某一程度上決定了晚年蘇軾人生境界達至超曠的可能因此本章擬先分擘蘇

軾的仕宦歷程將其一生按照「順境」「逆境」劃為二類以為梗概第一節聚

焦順境的政治實踐除了梳理蘇軾在不同時期的仕宦追求外也要進一步瞭解這

個價值觀是否恆久不變第二節從「順」的對立面立論以烏臺詩案為起點探

索逆境時期蘇軾的心理狀態和人生追求筆者關心的是「隱」之所以只是「誘

惑」而非「實踐」的原因藉著蘇軾在深諳仕宦乃「違己交病」的情況下依然

執意入仕的矛盾情結由此帶出第三節對於貶謫收穫的探討說明能夠「瞭解事

件後果並安於現實」的東坡最後得以走向「超曠」的關鍵因素

第三章論蘇軾詩中的仕宦典型有別於上一章「背景式」的陳述方式本

36 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

章欲以白居易馬少游及陶淵明三個蘇詩典型作為不同階段仕宦觀照的代表「仕

隱情結」既為蘇軾一生憂患所繫隨著現實越趨緊迫內在的矛盾衝突越是激烈

在此之中東坡的仕宦觀照不但會反映在特定的詩文主題創作上同時也呈現

在史傳典型的接受之上要之本文仍以第二章仕宦「順逆」分期為架構以

白居易作為順境代表藉以了解蘇軾的白氏接受實是環繞著「中隱」的出處進

退為核心其次東漢馬少游作為「知足不辱」的求宦代表象徵了蘇軾在現實

與理想的永恆矛盾中一次又一次的自我反省最終構成了一種嶄新的仕宦觀

其本質無異於白氏「中隱」哲學的實踐最後本文以蘇軾晚年最喜愛的陶淵明

作為逆境謫居的師法典型陶氏迴護真我其價值觀不同流俗造就了他拒絕向

現實低頭的個性化行為再者除了「固窮」之外陶淵明不離人居的隱逸方式

亦為蘇軾示範了一個特殊的隱逸觀綜合三者本章在第四節企圖歸納出一個蘇

軾的理想性格彼此對照使我們能夠更精準地掌握蘇軾的仕宦觀照

第四章探討蘇軾詩中對於生命本質的思考與認知前述幾章主要以具體的

生活情境為討論對象然而就「生命觀照」來說「生命的本質為何」才是最

核心的認知目標其中又以「生死觀」最為首要因此本章擬由「生死觀」與

「詩人對於人生本質的思索問題」二大部分構成在「生死觀」的部分由於人

類在極早就已認知到生命現象的特殊性因此本節首先針對漢魏以來各朝代

詩人對於生死現象的觀察理解進行分析按理而言不同的時代心靈對於死亡事

件的思考不會一致從詩文的分析可知漢魏至北宋的死亡觀概況一來可作為論

述主題的背景知識再者身處北宋的蘇軾生命觀與前代所想必定有所因襲採

取歷時性考察有助於理解蘇軾詩中「死亡觀」的深層思維另外「生」與「死」

都可視作一種「時間狀態」的思考蘇軾深受佛家影響故本節欲闢「轉世概念」

一區由宋代盛行文人轉世故事的現象結合詩人的死亡觀加以探討或許有助

於釐清作者最終「文化人格」形成的原因

瞭解蘇軾詩中死亡思考的呈現概況之後緊接著要關注的便是詩人的反應

個體關注生命現象自然會對死亡事件有所思考究竟蘇軾在面對往而不返的「死

亡」本質時心中有何想法由於「死」與「老」二者概念間有極強的聯想關係

因此最常伴隨「畏死」心態的即是「嘆老」的生命焦慮對此蘇軾乃至宋

人在其詩文中頗有陳述而自古以來對抗死亡的因應方法除了假想的「游仙」

之外便是「養生」與「醫藥」觀念的發達取徑於此應可看出詩人對於「死

亡事件」的認知與反應

第五章探討蘇軾詩中對生命意義的終極探索本章銜接上一章對於人生本

質的認知問題主要探討的問題有一蘇軾對於人生價值的思考問題他選擇

了什麼作為自己生命的最終價值二蘇軾的終極追求為何所謂「終極探索」

第一章 緒論 37

本質上是一種「價值選擇」的問題在理解了蘇軾對於生命本體的思考內容之後

緊接著我們便可以問既然知道了「人生是什麼」那麼蘇軾認為什麼才是他

人生的終極追求呢換言之在短暫虛幻的人生中究竟存不存在一個永恆的「不

朽」由於個體對生命價值的認知是以自我認識為基礎本章第一節首先嘗試釐

清蘇軾文化性格的形成與內容藉心理學中自我認知程序(「我想做什麼」rarr「我

能當什麼」rarr「我是什麼」)先就蘇軾自述的部分試探緊接著以蘇軾對自我的

加工為論題透過幾個突出的人生觀來考察蘇軾建構自我時重要的人生價值選

擇在此之後才進入終極追求的部分筆者認為身處中國有名的書寫年代

蘇軾既有天賦又有環境書寫因而成為他極力發展的事業要項之一具有自我

實現的內涵再者書寫可洗滌淨化人心也有轉移的作用因此常被貶謫文

士拿來充作生活智慧積極投入加上文學久傳之後文名可視為另一種生命形

式的延續是以蘇軾寄寓生命於文學之中實是極為必然之事

第六章結論本章擬總結前面五章為了更加扣合題意故以「生命意識

史」的角度歸結出蘇詩中「生命觀照」的重點與特色並在此基礎之上進一

步借用西方人本心理學家馬斯洛的「需求層次論」來分析蘇軾晚年的精神境界

提供有別於傳統「特質描述」之法的另種途徑使人更能掌握東坡精神的實質內

38 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

Page 16: 第一章 - nccur.lib.nccu.edu.twnccur.lib.nccu.edu.tw/bitstream/140.119/35604/5/51001105.pdf · 平、作品賞析和文學趨向為考察的主體,對於操縱文字的「心靈」缺乏自覺的省

16 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

獨特秉性」對於生命中衝突情節之因應與調節的產物相較於一般單論東坡性格

中某些特點之篇章可謂自成一家可惜的是受到篇幅所限此文在許多相關

的論題上僅僅點到為止如文中論述佛道二家對於蘇軾人生思考的影響時舉

詩集中反覆吟詠的「吾生如寄耳」和「人生如夢」二句為例藉以印證詩人那股

揮之不去的「人生空漠之感」就文章所言「吾生如寄」「人生如夢」體現了蘇

軾對於人生無常性的感受一來應是漢末古詩十九首以降「人生忽如寄」意識的

繼承與發揮二來蘇詩感歎命如蜉蝣卻能跳脫消極的聲調表現出「悲哀的

揚棄」由此構成宋調的基準另外「人生如夢」一句雖突顯了對於人生「虛幻

性」的感受但詩人卻將自己對前途的信念和追求寄寓其中展現出個體強烈的

主觀意志也表達了他對自身「真實存在」的肯定46筆者認為王教授所言固

然無誤以此釋蘇也得到了相當的效果然而倘若我們回到蘇軾三教融合的思

維模式那麼寫於四十二歲到六十六歲這段期間的「人生如夢」和「吾生如寄」

便不可單純將之視為文學史上抒情主題的分支而應進一步考慮到佛教典故的影

響因為此時詩人已處於中晚年階段多次的遠謫貶居提供他嫻熟佛經內典的

機會長期浸染之下他對佛教義理的掌握早已超越單純的字義解讀而是上

升到一種透過日常生活的實踐而獲致的心領神會之層次這些內化的佛經材料一

旦受到適當條件的召喚自然就在作品當中顯露出來47是故看似尋常的「人

生如夢」和「吾生如寄」除了具有文字審美及文學抒情的意義之外為求釋義

周全尚須遠溯佛家「如夢觀」等理論範疇方能闡明詩人原旨而這恰好也是

本「生命觀照」研究所應探討的重要內容因此將在後續篇章詳論之

值得注意的是在目前學界對「文化性格」的討論課題中以「曠達」的內

涵與反思最受矚目除了上述王教授的說法之外對此進行專題研究的還有林融

嬋在其二OO四年的碩論《蘇軾超曠情懷與文化關係研究》中林融嬋以宋代

理學為觀照面利用二程與東坡生命格局之異反向證成蘇軾「超曠」生命情調

之所由來乍看之下林氏雖以東坡文化性格中的「超曠情懷」作為主題理應

隸屬蘇軾生平研究的一支然而作者走的是思想研究梳理東坡文化性格時

是將之置於「思想家」的脈絡當中與一般生平傳記慣用「文學家」的思維模式

並不相同可說是本書較為特別之處另外作者捨棄常見的「曠達」特意拈

出「超曠」一詞在解釋蘇軾生命型態的轉變時頗富效用以釋義的角度「曠

達」和「超曠」同指蘇軾的基本生命型態但嚴格說來二者的意涵仍有不同

這是因為在一般的情況下「超曠」二字合用其意主要落在「曠」字換言

46 王水照〈蘇軾的人生思考和文化性格〉頁 6mdash11 47 蕭麗華即認為北宋詩禪融合的痕跡應以蘇軾為觀察的起點詳見氏著〈東坡詩論中的禪喻〉

《佛學研究中心學報》第六期20015頁 246

第一章 緒論 17

之「超」被當成了「曠」的內容但是若從字源學的角度切入則「超」的

本義為「跳」48意指「從自身事物現象越離」而「曠」字本義為「明」49顯

示的是對事物明瞭朗照的狀態引申而有「闊大」之意指的是「自事物現象

中解放」二者相較後者當立於實體界方能有較好解釋而前者則同時兼具形

上與形下雙重特質50由此一來二者的關係便超乎原本的理解增加了另一種

配對之後的可能性

(「超」字)就形下面來說它是「曠」的內容「曠」因具備著「超」的

條件因此能達到面對有限性時的曠達而從形上面來說「超」重歸於

超越界指向本身因此而能指出向上之一路引領「曠」成為「曠」helliphellip51

在此所謂「形上」與「形下」指的即是「超越界」與「經驗界」二大異質界

域「超越」介於其間正好以其「形上」「形下」兼具的雙重特質連結彼此

為「生命進昇」提供機會52由此觀照蘇軾性格可知「超曠」一語突出了東坡

文化人格在各個階段轉換過程中的動態行為讓我們得以進一步思索詩人「生命

進昇」的主要「助力」為何承其觀點林氏在分析〈和子由澠池懷舊〉時指出

蘇軾對於人生感悟的雙重意義在於一將人生看作一種流程在人生無常的無

奈中其實隱藏著一股不需溺於當下的提升意涵二他亦同時表達了對人生存

意義的肯定因為唯有在每一當下認真付出亦不過分執著的生命才能對人

生之流的慨嘆不失於粗淺浮泛53作者以此二點「人生觀想」作為蘇軾「超曠情

懷」的二大維面點出詩人「曠達」的原因在於「承認苦難而又超越苦難」的心

態54給予本研究相當大的啟示

無論是從中國古代文人「學而優則仕」的職業選擇角度或是從政治經驗影

響蘇軾個人的層面來看東坡的仕宦心態實是討論其人格或文學時無從迴避的重

要主題其中又以「仕隱情結」最具代表性關於蘇軾鮮明的「仕隱衝突」心態

很早就有學者提出來論點多集中在「烏臺詩案」後的心路歷程然而檢覈蘇

48 《說文解字》「超跳也」參見【東漢】許慎著【清】段玉裁注【民國】魯實先正補《說

文解字注》(台北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8 十二刷)頁 64 49 《說文解字》「曠明也」參閱【東漢】許慎著【清】段玉裁注【民國】魯實先正補《說

文解字注》頁 306 50 以上改寫自林融嬋《蘇軾超曠情懷與文化關係之研究》(嘉義南華大學文學研究所2004)頁 8 51 林融嬋《蘇軾超曠情懷與文化關係之研究》頁 8mdash9 52 詳細論述請見林融嬋《蘇軾超曠情懷與文化關係之研究》頁 10 53 林融嬋《蘇軾超曠情懷與文化關係之研究》頁 35mdash36 54 林融嬋《蘇軾超曠情懷與文化關係之研究》頁 36

18 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

軾詩文可以發現此說並不確切其「仕隱衝突」的發端至早應可推至未仕之

前並且此一情結隨著個人仕宦經驗的轉折有所不同貫穿終生近年來對此進

行專題研究之代表者當推王秀珊碩論《論東坡詞中的仕隱情懷》此書討論東

坡詞的仕隱情懷主要是以「故鄉意義」的層次變化詞中所運用的典故類型

以及「豪」與「放」的風格內涵作為切入點論述詩人仕隱情懷的內容與「放曠」

詞風的形成55「仕隱情結」向來是中國古代傳統文人的共有心態而東坡畢生掙

扎於「道仕」與「身隱」的兩難情緒之不安在「言情」的蘇詞中頗有表現

最具體的例證即是「故鄉」符碼的反覆使用對此作者引用重覆出現的「功成

名遂還鄉」56說明「歸鄉」乃是蘇軾的仕宦理想並將「故鄉」的意義按照其

人生的進程區分為三個層次

(一)出生成長的原鄉蜀人向來戀鄉不仕詩人出身於斯其鄉關之思自

是濃厚然而受到「衣錦榮歸」的傳統出仕觀念影響加上詩人年華

尚在對於功名仍有期待故「仕」的追求高於「隱」的想望「歸

與隱的指向同一」乃是期待榮歸原鄉的第一層次主要時期為「杭

密徐湖時期」

(二)歸隱的異鄉「烏臺」案後仕途轉為不順在此之中詩人效命地

方在山水之勝與朋友之情的助益下思歸不得的煩悶情結逐漸被「直

把他鄉作故鄉」的想法所取代「故鄉」意義的轉移展現了蘇軾在「自

我」與「現實」中取得平衡的努力與成就促使詩人一方面轉向山水

的慰藉一方面向內尋求「心安之境」此一時期發端於通判杭州之

時並在謫黃之後達到巔峰

(三)心安之鄉謫黃之後詩人歷經起復入朝外任等階段最後遠謫

海南在大起大落的坎坷過程中痛徹理解了「身不由己」的仕宦現

實由於羈旅在外連異地之歸也不可得是以此時東坡融合佛道思

想再度改換心念轉「異鄉」為「心鄉」將回歸之處移至心中

從而達致「仕宦衝突」的最終平衡可視為詩人最高的人生境界57

55 詳見王秀珊《論東坡詞中的仕隱情懷》(台中中興大學中文所 20027)頁 195 56 此句多次出現在東坡詞中如熙寧十年(1077)作於徐州的〈水調歌頭〉(安石在東海)(見鄒

同慶王宗堂《蘇軾詞編年校註》上冊(北京中華書局20029)頁 211)元豐六年(1083)所作的〈臨江仙〉(詩句端來磨我鈍)(鄒同慶王宗堂《蘇軾詞編年校註》中冊頁 490) 57 以上論述請參考王秀珊《論東坡詞中的仕隱情懷》第三章及頁 196mdash197

第一章 緒論 19

作者抽出「故鄉」作為尋繹東坡人生境界之所構成的軸線非但具體也極為恰

當對本文研究東坡生命意識頗多值得借鏡之處然而畢竟學術論理難以周全

王文在總結「仕隱情結」時雖已發揮得當但從詩人留下的詩句線索來看仍

有些許未盡之處譬如作者清楚地呈現了「歸回原鄉rarr歸隱異鄉rarr尋求心鄉」

此一心靈軌跡極力鋪陳詩人依違在理想失落與留戀田園的糾結情緒細膩刻劃

了「去」「留」之間「用世志意」和「不遇悲慨」二種意識激盪的狀況然而一

來一往之際似乎失落了「畏禍」此一重要的心理機轉使得讀者只見蘇軾之

「豪」而不見其性格之「真」從蘇軾輾轉各地時所上謝表之內容我們其實可

以明顯察覺詩人對於君威難測樹敵眾多的不安全感這種「畏禍心態」尤其表

現在二三階段之間乃是個人對多舛前途最真實的情緒反應捨之不論除了

有簡化人物性格的危險之外更無以呈現詩人最終「選擇」走向「超曠」的可貴

之處另外蘇軾晚年雖已求得「心安之境」但吟詩時仍作「此生念念隨泡影」

之語58無奈自嘲溢於言表與其同時詞作大異其趣此現象似乎可追溯至文類

性格因為對宋人而言詩詞分屬於不同的情志書寫系統雖然東坡創作時習

慣游走於各種文類之間但若細心檢閱詩集並加以對照可以發現二者慣用的典

故語例並不完全重覆援引王秀珊此文的分析成果東坡詞的典故類型主要有三

類事功型(以謝安為代表)執著型(以劉禹錫為代表)隱逸類(以陶淵明為

代表)59但詳察東坡詩可知在這三類之外還有更常使用的詩典如蘇軾一

再引用的「馬少游」及「桐鄉吏朱邑」事或在「烏臺詩案」之後重覆出現的「東

門黃狗」不但抒懷同時也牽涉了詩人對其仕宦事業的自我評價用意與興味

和蘇詞相較皆不相同就此看來此一重要議題若要得到較為徹底的討論那麼

除卻蘇詞之外東坡的其他創作也不能偏廢尤其是「言志」的蘇詩理應加以

整理並進一步統合所有文類的相關資料彼此交叉比對藉助先合觀再微觀的

分析方法來理解蘇軾的仕宦心態才是比較理想的做法也是本文預備發展的重

要方向

蘇詩研究的另一個重要主題在於「禪學」近年來持續在此領域耕耘不輟者

較重要的有周裕鍇張晶和蕭麗華等人周裕鍇專注詩歌與禪宗的關係曾寫作

《中國禪宗與詩歌》一書其中談到禪宗對於蘇軾的影響就認為二者關係極為

密切詩人耽於禪悅不但使之出入叢林與大量的禪僧交游同時也從中學習

到禪家公案的話頭與機鋒培養了創作時運用「博喻」手法的能力並點出「文

58 蘇軾〈庚辰歲人日作時聞黃河已復北流老臣舊數論此今斯言乃驗二首其二〉此詩作

於元符三年(1100)正月七日蘇軾謫往惠州之時年六十四收入氏著《蘇軾詩集》第七冊

卷四十三頁 2343 59 請見氏著《論東坡詞中的仕隱情懷》第四章

20 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

字禪」乃是蘇黃二人詩法分途的重要依據60當時作者固然對詩人「以禪入

詩」的特色作了清楚的說明然而終究只是文學現象的呈現對創作背後深刻

的審美機制並無探討這個問題在數年之後的《文字禪與宋代詩學》獲得解決

在《文字禪與宋代詩學》這本書中周教授將論題加以深化直接探討創作現象

的本源指出蘇黃之所以以文字為戲主要是以禪宗的「游戲三昧」作為理論

依據加上士大夫本身固有的俳諧文學的傳統而構成文中還提到

蘇軾和黃庭堅在借禪宗語言藝術為詩方面雖多共同之處但二人通過文字

游戲所要達到的目的仍有不同概括說來蘇軾是「借禪以為詼」即借

用禪宗詼詭反常的思維方式來表達自己戲謔的人生態度黃庭堅則是「打

諢通禪」即把雜劇的諢趣與禪語的詼諧結合起來表達自我完善的人格精

神於「游戲法」中見「真實相」61

作者從詩人習禪入詩的心態目的推導出蘇黃「借禪以為詼」和「表達自我完善

的人格精神」的不同有助於二人詩歌風格和審美性格的深入理解作者點出

從蘇黃的作品表現可以得知宋代習禪詩人受到「機鋒」或是「打諢」的影響

主要體現在「創作心態」和「語言形式」兩方面前者即所謂游戲態度滑稽為

文而後者則表現為語境的跳躍章法的變換然而儘管從同樣的門路悟入

在詩風的呈現上卻各有不同62周氏指出這固然與性格相關除此之外更有

可能受到他們各自喜好的禪門宗風的影響

雲門宗機鋒迅疾蘇軾得其精神所以作詩隨心所欲八面翻滾臨濟宗

機鋒峻烈黃庭堅得其精神所以作詩除脫凡近不落常情如黃龍慧南

著名的「黃龍三關」晦堂祖心的「觸背關」都有言語道斷不入思維的

特點黃庭堅詩生新瘦硬的語言風格與其精神相近63

蘇黃二家的詩風比較向來是宋代詩學中的重要議題在詩論美學和文學史的領

域皆有其意義周教授捨棄傳統的詩學角度改藉佛家文士化的「文字禪」角度

觀而照之不但突顯了詩歌意象與禪派宗風之間的關係同時也點出文人和其皈

60 氏著《中國禪宗與詩歌》(高雄麗文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47)頁 89mdash91 61 氏著《文字禪與宋代詩學》(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11)頁 155 62 周裕鍇演繹二人詩風指出「蘇詩如長江大河波濤自涌諢趣較顯露層次轉折銜接較自然

而黃詩如危崖高聳斷岸千尺諢趣較隱晦語境意路跨越較大」見氏著《文字禪與宋代詩

學》頁 164 63 氏著《文字禪與宋代詩學》頁 164

第一章 緒論 21

依的禪派精神在本質上的確有其相似之處這點我們由周裕鍇另外一篇〈夢幻與

真如蘇黃的禪悅傾向與其詩歌意向之關係〉可以得到更為深刻的詮釋

在〈夢幻與真如〉一文中作者主要是從宋人接受禪宗的兩種禪悅典型進

而分析這二種範型與詩歌意象選擇之間的關係宋代文人接觸禪宗一來在參禪

的過程中可以獲得愉快的感受此即「禪悅」二來佛禪能有效地消解「倫理政

治與個人存在的衝突」從存在論的意義上揭示了人生狀態徹底解決「儒門淡

薄收拾不住」64的不足之處文人崇奉南禪恰好回應了自身的人生課題與心

靈需求65所以五家七宗各有所好除了受到歷史(時間)和地理(地域)的影

響外文人的「真性」底蘊自當更為關鍵由此視之生命情趣截然不同的蘇

黃二人其性格在和禪門宗風相互加乘之後於是各自蘊釀了特色鮮明的禪學主

題如蘇軾廣泛接觸大乘經典深得「十喻」之義因此在其詩歌創作之時便

多次闡述般若空觀以「人生如夢」的主題具體行之選擇詩歌意象時除了運

用佛經典故之外更因自身對於世界短暫性質的認識特別強調「瞬時激變」的

動態形象的捕捉呈現蘇詩動蕩明快的風格66而庭堅對於禪學中的「心性哲學」

最有領悟對他來說禪乃治心之本目的在於完善道德人格以心性覺悟證得

安身立命之本是以他對認知本源的般若空觀興趣不大將全部重心擺放在「真

如」的追求上67正是這樣的傾向使然黃庭堅十分自覺地將禪宗的心性哲學

儒家的養氣觀和道家的心齋理論融合為一因此他所選擇的詩歌意象不是作為

虛幻無常的對立存在(如堅毅不屈的金石松柏)就是作為污穢渾濁的對立存

在(如表裡澄澈的秋江出淤泥而不染的蓮花)前者求其「真」後者明其「淨」

往往具備了虛靜沖澹清峻凝鍊的美學特徵由此構成山谷詩學與人格互相輝映

的「壁立千仞」的審美境界68

張晶《禪與唐宋詩學》同樣是以「禪學」作為視角探索唐宋時期禪宗思想

對於詩人心態的滲透並以詩為中心討論「禪」在經過了詩人創作心靈的轉化

之後對詩歌面貌造成了何等的影響作者認為

禪之於士大夫其主要意義並不在於「成佛」的宗教皈依而在於以「如

夢如幻」的人生觀來解脫靈與肉的苦惱困惑69

64 張方平「儒門淡薄收拾不住皆歸釋氏耳」收入釋志磬《佛祖統記》(揚州江蘇廣陵

古籍刻印社1992)冊五卷四十五頁 1949 65 周裕鍇〈夢幻與真如蘇黃的禪悅傾向與其詩歌意象之關係〉收入《文學遺產》二OO

一年第三期頁 68mdash69 66 氏著〈夢幻與真如蘇黃的禪悅傾向與其詩歌意象之關係〉頁 6974mdash75 67 氏著〈夢幻與真如蘇黃的禪悅傾向與其詩歌意象之關係〉頁 72 68 氏著〈夢幻與真如蘇黃的禪悅傾向與其詩歌意象之關係〉頁 74mdash75 69 氏著《禪與唐宋詩學》(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36)頁 2類似論述亦可參考頁 24

22 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

由於中國人的心理結構偏向「現實務實」對於抽象的「遠離現世」並不真感

興趣因此佛教思想能在中土普遍流傳除了自身理論的適用性得到發揮之外

接受者心理狀態的改變絕對是關鍵就本書研究的唐宋詩人而言信仰佛教的契

機最主要的原因還是來自於人生挫折對心靈造成的創傷而「挫折」中最具代

表性者莫過於「貶謫」一事傳統士人一旦遭受貶謫為了消除心中憤懣使

日子好過一點文人大多轉向佛道二家諸如大乘佛學中的「苦空觀」「人生如

夢」等觀念便是藉助於此熱烈流傳相較於唐代宋人對於禪宗的接受的確

較為普遍若要論其修為三教混融的蘇軾更是其中的佼佼者這從作者三番二

次以東坡作為說明的佐證即可發現關於詩人在「以禪喻詩」方面的表現作者

一路尋繹蘇軾在謫黃之後的心靈變化指出詩人「主要是以禪宗的『一念清淨』

『無心於物』的觀念來淡化客觀環境的困窘」70加上對於《莊子》的活用由

此構成他裨補人生的「忘憂理論」作者對詩人心態的觀照極為細膩也一定程

度地呈現了禪風入蘇詩的緣由和成果不過根據作者所言為了擺脫世間憂愁

而被大量接受的視身如夢視人生如逆旅的思想其本質是以佛教「空觀」作為

底蘊然而「『空門』的解脫是以對自身的省思為途徑的但它不是貴身而

是賤身」71既是「賤身」則與宋代盛行的養生風尚在根源上有所牴觸此中情

形為何而蘇軾個人亦頗積極「愛生」平日也熱衷於調養生息合觀言之似

乎可提供我們對於詩人取捨三教理論的標準之認識有助於蘇軾思想研究的完

至於東坡詩與佛教典故的關係則需參考蕭麗華教授的著作蕭教授在二O

O一年撰寫了〈東坡詩論中的禪喻〉探討下開北宋詩禪融合之風的蘇軾其詩

論中散見的佛禪修養並藉此論述蘇門禪喻在宋代詩禪合轍的重要歷史定位首

先作者將蘇軾對於禪學的接受歸因至故鄉眉山的地緣母親與朋友的浸染

最後才是人生經驗的強化由於蘇軾思想具有三教會通的特色因而詩論具備了

「以禪法論詩」「以夢成詩」「詩禪辯證」和「以禪論詩」四種現象然而上

述四種現象中除了「以夢成詩」其餘三種皆可逕與詩人日常習禪的慣性作聯

結此處暫且按下先討論較為特殊的「以夢成詩」因為禪家的本質在於「動

進的心或它對世間生起不取不捨的妙用」72強調「心」的覺察勢必關聯「心」

對生命的認知進一步牽涉「真假」的問題而「夢」與「覺」正是「假」和「真」

最具代表性的二種動作型態是以作者提到「凡學禪者於夢與覺之間體

70 氏著《禪與唐宋詩學》頁 35 71 氏著《禪與唐宋詩學》頁 28 72 吳汝鈞《游戲三昧禪的實踐與終極關懷》(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932)頁 170

第一章 緒論 23

會尤深」73蘇軾習禪多年對此議題更為嫻熟箇中緣由一方面固然是因為

詩人天生資質敏慧感悟力強再者自然是受到《金剛經》的影響蘇軾博覽

佛家內典對《金剛經》更是深有造詣因此以「夢」轉喻人世時不但有聊觀

夢幻視此身如夢之說同時也延伸出了蘇軾對於「前世」的夢喻之說除此

之外夢中得句紀夢境存夢占之舉更不勝枚舉由此可見詩人輾轉於「夢」

「覺」之間思辯的軌跡對我們瞭解詩人審美詩境人生態度與禪學修為皆有助

益然而作者在文中提到蘇軾好用禪語評賞詩作時也不例外但考察蘇軾所

論唐前暨唐代詩作時卻少用禪語74針對此一特殊現象蕭教授未及解答殊

為可惜而蕭教授有鑑於目前研究多未能深入佛典詳考蘇詩中佛家譬喻與佛教

原典之間的關係是以在〈東坡詩中的般若譬喻〉一文中以「般若譬喻」為焦

點審慎爬梳蘇軾詩禪意象形成之由來並就東坡詩中各項般若譬喻的種類和思

想主題進行舉證和論述清楚地分疏了佛家「六如觀」與「十喻」對蘇軾造成的

影響尤其「夢」「幻」「露」等較為常見的文字意象除了歸納其意象特徵

同時還上溯至佛典源頭細數典故意涵細膩地詮釋了箇中涵義75為本文分析

蘇軾對於生命本質的思考提供了極大的助力

一 「生命觀」主題

歷來涉及「生命觀」的研究不少然而仔細考察可以發現「生命觀」一

詞的議題內容似乎眾說紛云鄭惠玲在其碩論中提到以「生命」為主題的論述

研究理應涵蓋的範圍主要有「對生命意義的期待與發揮」「對人生際遇的順處態

度與方法」二者簡單的說除了生物存在的具體生命之外尚應包含人類獨特

思考觀點之下的思想觀價值觀道德觀和審美觀76然而鄭氏對此缺乏舉例

論證使定義未免流於浮泛空虛而書中分辨「人生觀」與「生命觀」之不同在

於前者偏重「對生命過程的往前看往未來設想」與後者「既重生之喜悅而

對未來建構理想但也適時從既有之限定中逆向先為理想預防」77的內涵不全

相似但從筆者自身對於「生命觀」所下定義之瞭解其內容之豐富似乎涵蓋

了作者的全部所言換言之「生命觀」之於「人生觀」應是一種上位概念鄭

73 蕭麗華〈東坡詩論中的禪喻〉收入《佛學研究中心學報》第六期20017頁 257 74 氏著〈東坡詩論中的禪喻〉頁 267 75 氏著〈東坡詩中的般若譬喻〉「聖傳與詩禪 中國文學與宗教國際學術研討會」20041210頁 5mdash9 76 鄭惠玲《名教自然與士的自覺從《世說新語》看魏晉士人的生命觀》(彰化彰化師範

大學國文系在職專班碩論2003)頁 7 77 氏著《名教自然與士的自覺從《世說新語》看魏晉士人的生命觀》頁 7

24 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

文沒有明言其論述標準對於相關議題的開展實有未盡之處另外定義「生命

觀」的還有杜正勝

生命觀牽涉社會組織人生理念宗教信仰和科學(尤其是醫療)知識諸

多層面的問題西周時期禱請的眉壽和戰國秦漢追求的長生可以作

為此一發展脈絡的為兩個定點觀察其中的變化探索兩周秦漢之人

對生命的認識和追求的方式78

杜教授此說主要扣合了醫療史的角度乃是自上古社會「生命追求」的觀念和行

為推衍而出因此是以人體生理系統理論作為切入點詳述中國古代生命觀在

「時代」或「族群」的因素影響下一步一步從具體(形)走向抽象(氣)的本

質認識79值得注意的是人們以「形」「氣」「精」「神」來解釋生命形體的

內外本質這除了可以看出歷來「生命觀」的階段性態變之餘這套本質認識論

經過不斷的發展促成了中國養生文化的成形對日後的哲學思想醫學與醫

療皆有深遠的影響80杜教授的研究乍看之下與本文涉及的主題似乎並不相關

然而人類對於生命價值的追求最早都可溯源至「長生」的渴望上古的「生

命意識」雖然缺乏文學性的審美內涵換個角度卻是另一個層次且更為根源

的生命追求因此本文雖以宋人生命意識為題但考量到觀念與意識的源遠流

長對於前代前前代甚至古代先民的各種生命面向都應有所瞭解在實際研

究的過程中或許可提供另一個不同的參照面向

另外錢志熙的《唐前生命觀和文學生命主題》一書可說是近年來結合「生

命觀」與「文學主題」研究著作中最具系統者錢教授認為所謂生命觀念

指的是一種「上升到哲學層次的生命思想」包含的部分有二一是生命本體觀

即對生命本身的性質的認識二是生命價值觀即對生命應有價值的把握和判

斷且後者是建立於前者的基礎之上的81本書在呈現此一議題的思考脈絡時

採取「通史」的觀點從最早的先民之生命意識開始一直到唐代為止共分為

神話時代詩經時代先秦諸子時代秦漢時代魏晉時代南北朝時代六大階

段運用「理性生命觀」與「非理性生命觀」這對概念考察各時期生命本體觀的

進展狀況再進一步以文學創作為對象分析生命意識對於詩詞歌賦等文類的滲

透情形

78 參見氏著《從眉壽到長生醫療文化與中國古代生命觀》(台北三民書局20054)頁

158 79 氏著《從眉壽到長生醫療文化與中國古代生命觀》頁 302mdash305 80 氏著《從眉壽到長生醫療文化與中國古代生命觀》頁 305 81 錢志熙《唐前生命觀和文學生命主題》頁 3

第一章 緒論 25

首先神話時代是各種神秘非理性的生命觀念的發生期先民對於生命意

識的推想主要表現在死亡現象的觀察與解釋由於人類「死亡」概念是透過大

量經驗法則(觀察到他人之死進而聯想凡人必死)的累積而形成因此在較

早的階段當中先民對於「死亡現象」的理解內涵始終處於一種變動的狀態一

直到要先秦諸子時期方才開始對死亡作出哲學的論證進而思考其中的意義82

此時先民在意識到死亡現象的不可逆之後選擇非理性生命觀導向更為神祕高

遠的境地藉以迴避現實的衝擊因此我們從目前遺留尚存的神話內容探知

這種「非理性」的發揮造就了靈魂觀念的發展和一系列長生不死的幻想不但構

成了後來一切宗教的觀念基礎同時不死幻想延伸出中國文學主題中重要的「仙

鄉」意識對於賦學與六朝的山水詩歌影響尤其深遠83到了第二階段先秦時

代生命意識有了實質意義的轉折觀其具體呈現可從「文學」與「哲學」二

方面加以著手文學方面主要指的是《詩經》《詩經》在內容上雖然部分留

有上古時期長生幻想與生殖崇拜等非理性意識的元素然而整體看來詩人對

於現實生活的描寫充份展現人類對於死亡已經司空見慣穩固的宗法觀念沖淡

了個人對於死亡的恐懼在某個程度上標誌了非理性生命觀的消退等於是宣告

了世俗理性生命觀的時代已然來臨84而哲學的部分則因思想家對於生命價值

取向的不同而產生儒道二種典型道家認為生命最高的價值在因循自然實踐

自己的生命規律故儘管老子和莊子對於生命的體驗有所不同但他們「全生」

的前提是一致的尤其莊子透過浪漫的文學表現加強了他生死觀念的散佈對後

世文人來說恰好提供了精神上超越死亡的自由典型85相較之下儒家對於生

命價值的掌握主要是從道德本體論的角度來思考的由於早先人們在追求長生

不老時認為人類長壽與否的關鍵來自於上天對於個體「道德實踐」的審判順

此邏輯加以推論「德」與「壽」之間便產生了極為密切的關係直接影響了儒

家認為生命問題乃是道德之源的看法86儒家的另一重要特色在於生命價值的社

會化傾向這使他們發展出社會位階凌駕於個人之上的「大我」優位思想是故

個體的價值只有透過實踐倫理道德等社會價值方為正道綜合上述對於儒道二家

考論以此觀照蘇軾思想實有發厥精要的作用對其人生信條的瞭解極有啟

時至戰國至秦漢時代養生思想正式出現養生的思想根源於人類維護生命

的本能從原始先民與環境的生存奮鬥行為中逐漸隨著生命價值的撅發而往「益

82 氏著《唐前生命觀和文學生命主題》頁 11 83 氏著《唐前生命觀和文學生命主題》頁 14mdash22 84 詳見氏著《唐前生命觀和文學生命主題》第二章 85 氏著《唐前生命觀和文學生命主題》頁 53 86 氏著《唐前生命觀和文學生命主題》頁 57

26 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

生」「養生」的意向發展同時豐富了行為遵守的細則值得注意的是這股風

潮不只帶動了社會各個面向的運作與提升(諸如藥學五行思想等)同時養

生思想和政治思想的會通促成了中國古代民本思想的萌芽其中「養生為治國

之本」的概念更成為戰國至漢代最富特色的思想87中華民族「樂生」的優良傳

統便是幻生自此一背景中的生命自信與樂觀到了漢代宇宙自然的大生命觀成

形皇權的急遽昇高代表了整個時代的主流意識傾向於忽略個體生命價值與內在

需求是以此時「小我」的意識淡薄在文學的表現上呈現了「哀傷時命不合」

和「悲士不遇」二大辭賦生命主題強調了現實與自我的矛盾這是漢代辭賦家

對於屈原生命主題的繼承與發揮只是屈子那種「殉道式」的悲壯意識遭到弱化

在大一統的政治格局之下轉為個體體現生命困境的「時命觀」其中的代表者

是賈誼88值得注意的是作者援引司馬遷在〈報任安書〉中將文章創作視為實

踐生命價值的一種做法89尤其漢代盛行擬騷之作以現代西方理論中的「讀者

反應對話」角度來看似乎大有可說之處對於後來文人(如蘇軾)亦影響重

大是故就此而言欲探索漢代文人或蘇軾的生命觀時理應將屈原視為重要

的文學淵源來詳加考察或許能有所發現另外錢志熙在討論漢末樂府詩時曾

說「漢末文人在表現生命主題上的最大成就還不是對自身生命價值觀的展現

而是在其表現的一切生活境界中都滲透著的生命意識將生活境界升華為生命境

界」90其中最重要的四個主題則為根植於人性與人性之中的愛情友情別情

離思91錢教授此一說法提供了本文在定義「生命」議題時的重要參照同時

他對個別詩人的精彩論述也為筆者在論述詩歌生命情調時作出最好的示範非常

值得參考

除此之外較具代表性的還有陳威伯《盛唐詩人生命觀之研究》此書相對

於錢志熙的「通史」觀照方法將唐人生命觀擷取而出獨立觀之其目的是為

了糾正歷來在歸因唐人多元價值觀之成因的平面化傾向作者認為詩人藉由詩

作呈現的複雜思想和價值取向代表的是個人心境遷變生命歷程作詩情境和

目的的折衷結果因此在研究方法上重點放在傳統儒釋道三家對於詩人思想

心理的影響以及詩人對於傳統思想的研究態度從中推導出盛唐詩人的生命態

度與人生實踐從個人生命史的角度來考量作者運用思想與心理分析的研究取

87 錢志熙《唐前生命觀和文學生命主題》頁 104 88 氏著《唐前生命觀和文學生命主題》頁 120mdash133 89 即「古者富貴而名摩滅」一段強調《周易》《春秋》《離騷》《國語》《孫子兵法》helliphellip等

書皆「大底聖賢發憤之所為作也」「此人皆意有鬱結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來者乃如

左丘無目孫子斷足終不可用退而論書策以舒其憤思垂空文以自見」參見【漢】司馬

遷著【民國】韓兆琦選注《史記選注》(台北里仁書局2000)〈報任安書〉頁 1210 90 氏著《唐前生命觀和文學生命主題》頁 182 91 氏著《唐前生命觀和文學生命主題》頁 182

第一章 緒論 27

徑大致是適當的但受到唐人尺牘數量稀少的因素所限本文在研究材料的揀擇

時只大量援引《全唐詩》缺乏更為廣闊的史觀視野如此一來要達到作者

所言「著重在『行為人』的部分加以研究」92並不容易恐有「失真」

的危機不過本文在歷述中國傳統三教的生命觀時分別就儒家三不朽莊子

與禪宗神仙與淨土養生與享樂仕與隱等觀點進行了清楚的論述雖然在「養

生與享樂」一節中作者解釋古人「生命存養」的思想淵源分別來自於儒家的孝

義全忠佛家的超生了死和道家的全生保真然而在描繪唐代之前各朝的享

樂意識時作者明顯忽略了建安到六朝這幾個「生命情調」極具特色的重要時期

尤其是古詩十九首闕此何以成之畢竟唯有針對前代累積的生命意識有所覺

察一旦進入唐代研究才能分辨其中的承續與轉折在進行詩人的個別研究時

才能更為得心應手

至於內文主體也就是分論盛唐詩人生命觀的部分作者挑選的研究對象有

李白杜甫王維孟浩然岑參與高適其中較符本文需要者有李白杜甫

王維等人志懷高遠的李白由於並未如願在仕途上有所發展所以生命情調的

主旋律環繞著生命無常的慨歎而展開藉助「酒」的情感作用來消除死亡的恐懼93根據作者的闡述李白的悲劇根源在於他沒有尋找到一份值得寄託身心的終

極價值是以他的好酒應是出自於一種察覺「人生虛幻」後卻尋無出路的矛

盾與恐慌雖然企圖自我麻痺仍然無法掩飾其深層的憂傷所以其人生境界無

法超脫相較之下杜甫也面臨生命理想與現實生活的衝突並且在不遇之外

還遭遇病苦與老苦的折磨然而老杜在多重打擊之下為自己尋找到「詩」和

「酒」作為生命的出口一方面充分宣洩不豫的情緒另一方面藉助詩中強烈

現實的關懷傾向詩人將「一己的痛苦昇華為對社會弱勢人們的關懷」94由此

一來「小我」的不幸便在「大我」中獲得了釋放相較於李杜王維屬於另

一種典型的生命觀王維早年仕途得意然他秉賦早慧並未將生命價值寄託在

功名之上反而從幼年失祜的經歷中了悟了「無生」的境界95因此以佛教作為

最後心靈的依歸呈現在文學創作的面向則以「無生」和「隱逸」為摩詰詩的

二大主題王維的仕隱狀態值得注意這是因為「出仕」對他來說並非個人積

極追求的人生目標只是一種獲得經濟的生存方式所以當他陷賊而不死還

歸唐朝時仍能在眾臣輕蔑懷疑的眼光中繼續生存箇中關鍵便在於「身心分離」

的生命態度將為了經濟目的而拘限於官場的「身」與內在恆定價值依託所在

92 陳威伯《盛唐詩人生命觀之研究》(台北文化大學碩論2000)頁 3 93 氏著《盛唐詩人生命觀之研究》頁 63mdash91 94 氏著《盛唐詩人生命觀之研究》頁 120 95 陳威伯「所謂『無生』依照佛教的說法一切的存在皆在的世間生滅變化了悟這種幻有的

生滅變化後的絕對境界就叫無生」參見氏著《盛唐詩人生命觀之研究》頁 126

28 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

的「心」判然二分按作者論述

此乃藉由內在價值的肯定而將外在的物質世界否定藉以消弭現實與理

想之間的對立更進一步來說外在的世界既是「世上皆如夢」那麼需不

需要放棄外在的事物已經無所謂因此仕與隱的衝突亦得由此解決96

由此可知王維選擇亦官亦隱的生活方式一來固然是出自於在理想與經濟現實

間取得折衷的必要二來也緣於詩人不具備儒家「奉儒守官」的用世志意因

為外在世界已被他用經濟條件的眼光加以貶抑了因此相較於東坡雖然同樣

是依違在仕宦與隱退之間也同樣有著「人生如夢」的想法但受到生命底蘊取

向不同的因素影響二者的生命境界自然無法等同視之王維的例子實可作為東

坡研究的借鑑藉以照見古代文人較為消極的生命態度

第三節 研究範圍和方法

一 研究範圍

(一)「生命觀照」的定義

大抵宇宙間的「物」皆可分為「有生物」與「無生物」二種其中最大的

差別即在於「有生物」比「無生物」多了「生命」然而何謂「生命」以字源

學的角度來分析「生」殷代卜辭與西周金文寫作「 」从「 」从「 」

原是模擬草木生發於地之形到了東漢許慎《說文解字》云「生進也象

草木生出土上」97在原始本義之外已逐漸引伸為「事物的發生」成為一切「從

無至有」的泛稱進而衍生「誕生」「孕生」「生育」「出生」「生產」之意

與「生命孕育」的概念密切相關98若以最普遍的觀念來表達「生命」是一種存

在對所有的生物來說不外乎「生存壽命」之謂也99因此生理學觀點又將「生

96 氏著《盛唐詩人生命觀之研究》頁 129 97 【漢】許慎撰【清】段玉裁注【民國】魯實先正補《說文解字注》(台北黎明文化事業

投份有限公司1998 十二刷)頁 274 上 98 以上參考李霞《生死智慧道家生命觀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頁 157 99 台灣中華書局編《辭海》(下冊)(台北台灣中華書局股份有限公司198111 大字修訂本

台廿版)頁 1956據筆者翻閱坊間各家字典辭典多以此說定義「生命」

第一章 緒論 29

命」演繹為「一套具有生長生殖能力的系統」100

主要即著眼於生長變化的特色

相較於其他無生物多了「知覺」的能力作為特徵然而即使同樣具備生長變

化的能力世界上的生物仍有高低層次的分別層次最低的生物如草履蟲依次

為不會思想的植物能思能動的動物等而在所有的物種當中又以人類最為特

出針對人類與其他物種狀況相異的現象德國哲學家恩斯特卡西勒(Ernest

Cassirer1874mdash1945)曾說

(與動物相比)人的功能圈不僅僅在量上有所擴大而且經歷了一個質的變

化在使自己適應於一個環境方面人彷彿已經發現了一種新的方法除

了在一切的動物種屬中都可看到的感受器系統和效應器系統之外在人那

裡還可發現可稱之為符號系統(symbolic system)的第三環節它存在於

這兩個系統之間這個新的獲得物改變了整個的人類生活與其他動物相

比人不僅生活在更為寬廣的實在之中而且可以說他生活在新的實在

的向度中101

按照卡氏的說法世上但凡有生命的物種皆有「感受器系統」(receptor system)

與「效應器系統」(effector system)前者用以接受外部刺激並靠後者對這些刺

激作出反應藉以適應環境爭取生存然而這兩套系統代表的生存能力只停

留在覓飽居安的生物需求層次中無法完全滿足思維發達的人類是以另一種

效用龐雜的「符號系統」應運而生除了用來解釋自然現象之外尚能形成知識

經驗傳承這麼一來非但各種生存竅門與生活經驗得以快速傳播與複製無形

中增加了人類群體生命的保障再者人們攀援抽象複雜的思索能力創造了高

度發展的社會組織在對應於「自然」的生物需求之外開發出另一層次的詮釋

語境「文化」是以一旦「生命」此一語彙進入人類的詮釋系統則「生

命」已不再只是生物學上「單純依靠本能尋找資源以利生存」的「自然生命」

而是必須納入規模更大脈絡更雜的文化系統裡來檢視的「文化生命」具備了

多元繁複的意涵對此我們可參考《中文大辭典》所下的四種定義

一謂生存之壽命猶言性命

100 劉紹寶定義「生命」為一「具有進食代謝排泄呼吸運動生長生殖和反應性等功

能的系統」其中「進食代謝排泄呼吸運動」等能力皆是生物用以維持「生長生殖」

的能力故知「生長生殖」乃「生物」最重要的特徵詳見氏著〈從廣義的生命現象探索外星

生命〉一文摘自網頁httpwwwufoorgtwstudyfk18htm1 101 【德】恩斯特卡西勒(Ernst Cassirer 1874--1945)《人論》(rdquoAn Essay On Manrdquo)(台北

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0)頁 36

30 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

二指人生之內容或其表現

三指某種活動延續之期間(如政治生命)

四指藝術作品的中心思想或情趣即其精采之所在(如有生命的畫)102

以上四種定義除了「轉喻」的修辭例證之外(如第三第四條)主要指向二

個層次一生物學上的生命包含個體存在的時空範圍生存活動屬於較低

階的基礎含義二文化意義的生命由於擁有獨特的「符號系統」人類相較

於其他只會依循本能維生的生物精神活動特別活躍因此人類社會在生存競

爭之餘還發明了政治經濟藝術體育helliphellip等等目的與成效各不相同的領域

或技藝所有的內容集合之後便是所謂的「文化」如此複雜且活躍的心靈

在持續運轉精益求精的情況下自然衍生出對於更高層次存在意義的索求因

此生命的意義與價值開始受到關注和反思進而構成「生命」定義中層次最高

的「文化生命」由此可知「生命」的內涵包含了具體的「生存競賽」與抽象的

「文化追求」舉凡生死意識社會組織人生理念宗教信仰和科學知識helliphellip

等全都涵攝其中駁雜的程度可見一斑

嚴格說來要深入且完整地探討「生命」的內涵由於涵蓋的範圍太廣難

度其實很高若以學門的角度來取徑大致上思考「生命」可從「生物學」與

「人類學」二大觀點切入前者著重生物生存的各個面向屬於基礎的生物層次

分析適用於「存在」當中所有具備生命的對象後者以人類的角度出發探討

的是社會與文化狀態的發展問題屬於較高的精神層次乃心智活動較為活躍的

人類所獨有人類和其他動物比較起來的確擁有更為高段的思維能力所以學

習期特長屬於一種「文化生物」故能運用文化符號以累積各種經驗與知識

持續地創造出許多獨特的文明產物發展精緻文化然而人類終究還是動物的

一種文化發展的程度再高也必須建築在生物生存的基礎之上換言之在進

入一切抽象高明的社會文化層次之前人類都須滿足生物本能的需求西方人

本主義心理學家馬斯洛(Maslow Abraham Harold1908-1970)曾提出著名的

「需求層次理論」認為人類生存時必須面臨五種不同層次的需求挑戰由低至

高分別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群需求受尊重需求自我實現需求

第一層次生理的需求也就是維持生活所需各種物質的需要例如食衣

102 林尹高明主編《中文大辭典》(普及本)(台北中國文化大學出版部199310 九版)(六)

頁 9445筆者檢閱坊間字辭典發覺各家對於「生命」的定義在大體上雖已形成共識但各

有著重之處其中林尹高明教授主編之書陳義既多條列又明較符合本論文討論需要故

援引之

第一章 緒論 31

住行等

第二層次安全的需求希望生活有保障有工作可以維持收支沒有威

脅人身安全的因素等

第三層次被接納的需求即指感情和歸屬上的需求包括社交需求愛

交往和友誼等

第四層次尊嚴的需求需要被尊敬也需要自尊以及地位和名譽的需求

第五層次自我實現的需求儘量的發揮自己的潛能使自己生活有意義

有抱負103

按照馬斯洛的設定人們大致是依循著上述的五個層次的需求來實踐生活的也

就是說在前一層次得到部分滿足後下一層次的需求才開始轉為迫切在這五

層次當中「生理」「安全」乃是維持生命所必須因此只要是活人前二層

次的需求幾乎都已得到滿足然而每個人的條件不同開發出來的心理需求也

不盡相似是以能夠到達的最高需求層次便有差異由此顯示出各不相同的境界

高度我們可以想像的是因為人的層次不同可能擁有的思考角度和高度也跟

著不同因此看待事物時觀照的層面與深度就不可能一樣這麼一來對於生

命中重要目標的設定自然會依照個體不同層次的心理需求表現出彼此間極大

的差異性並在一連串的生活實踐之後呈現出個體獨特的生命意義和價值追

求舉例來說中國古代知識份子可能會將仕宦生死倫常藝術等議題視為

思考目標使其生命成為文化實踐的一種具體形式充滿了文化的況味當中的

價值選擇和生命情調便與一般目不識丁的販夫走卒完全不同顯示了層次分明的

生命觀由此可知對於努力滿足生命中各項需求的人來說生物的生存問題固

然無法避免在這之上還存在更高層次的生活意義即使不是每個人都有思索

生命的自覺思維然而只要心靈活動依然持續人們就會持續受到驅使往更

高的需求層次邁進因此「生物生存」與「生活意義」可說是生命觀的二大柱

石尤其後面一項攸關價值的選擇在說明個體生命意向時更具有代表性

回到本論文「生命觀照」的主題「觀照」(contemplation)一詞來自佛教

指的是「以智慧法眼觀察認識事物實相」104然而何謂「智慧法眼」李英武

103 詳見張春興《現代心理學》(台北台灣東華書局1990mdash1991)頁 233-235馬斯洛有

感於理論的不足晚期特別深化發展「自我實現需求」之層次發現了一系列發展的需要謂之

「存在價值」(being-values)內含有十四種不分優劣的價值特徵完整完善完成正義

活躍豐富單純美善獨特輕鬆樂觀詼諧真實誠懇現實自我滿足請見【美】弗

蘭克G戈布爾著呂明陳紅雯譯《第三思潮馬斯洛心理學》(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

2006)頁 41mdash43 104 袁賓主編《禪宗詞典》(湖北湖北人民出版社1994)頁 235

32 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

指出「法是真理眼是智慧以智慧通達真理即得法眼淨」105換言之「觀

照」是能以了解佛法真理的眼光對事物加以通澈理解即以人之智慧觀看察照事

物之真理106由此推論所謂的「生命觀照」可以界定為「對生命現象或本質的

觀察與認識」且因生命是指會生長變化的個體或存在所以進一步來說「生

命觀照」就是對生命體的生長變化現象或本質的觀察與認識如同前文對於生

命內容的界定生命的存在現象包含了「生物生存」與「存在意義」二大範疇

生物生存從「個人」的角度出發如同馬斯洛的心理需求層次理論所說乃是

一連串層次高低的需求滿足最基本的如生活物資的獲取對周遭環境的認知

人我關係的經營與互動自我安頓與情感歸屬乃至最高階的自我實現要求皆屬

之除此之外由於人類是群居的動物在難以離群索居的前提下從「社會」

的角度「生命」的意涵還包括了國家民族的認同問題對於自我社會定位的認

知與期許社會現象的觀察文明經驗的傳承helliphellip等等由小到大由近至遠

由內而外由具體到抽象「生命觀照」探討的面向雖然廣泛但大致是從個人

在成長歷程中所遭遇的實際內容出發綜合理性認知與感性體悟而得出的一種

「充滿情感的理解」某些秉賦優異的個體在持續的發展之下到了一定的層次

即可到達「人生智慧」的境界象徵了人類文明所能追求的精神極致呈現在文

學的創作之中便構成了文學之所以觸動人心的重要原因因此本論文便是基

於上述理由在蘇軾的生命情境中擷取了對於古代知識份子來說影響最為重

大的幾個主題加以討論期待能夠更加切合「生命」的主題填補宋詩研究和生

命意識史中相關議題的空白

(二)版本說明

蘇軾成名既早在宋代可說是家喻戶曉的文學巨星107死後其詩文雖一度因

黨禍復起而列入禁書然政治禁令擋不住文學感染力的強勢傳播有宋一代各

種蘇詩刊本即有二十種之多108此後儘管各代文風殊異但蘇詩在眾多註家的努

105 李英武注《禪宗三經》(成都巴蜀書社2005)頁 391 106 項楚「觀即『觀照』以智慧觀見事物之理」(見氏著《王梵志詩校注》(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10)下冊頁 790注一)所謂「真理」指的是事物之本質與意義

另可參考袁賓的說法袁賓認為觀照是一種「禪者觀察事物認識真理的智慧眼光」見袁賓

主編《禪宗詞典》頁 121 107 關於蘇軾受歡迎的狀況有許多資料可以佐證比如在他活著的時候詩文不單只在國內廣

為散佈聲名甚至遠播契丹連高麗使者過杭州都還「求市蘇軾之集以歸」(詳見孔凡禮《蘇

軾年譜》上冊卷 16頁 363)《邵氏聞見錄》卷二十更記載了他由海外歸毗陵時坐船中

而「夾運河岸千萬人隨觀之」的盛況(見【宋】邵博《邵氏聞見後錄》(北京中華書局

1997)卷二十頁 160)聲譽之隆可以想見 108 【宋】蘇軾《蘇軾詩集》冊一孔凡禮〈前言〉頁 14

第一章 緒論 33

力之下到了清代已蔚為大觀其中以馮應榴和王文誥的註最為著名按孔凡

禮在《蘇軾詩集前言》中的介紹馮氏是以查慎行《蘇詩補註》為底本「『取

王施查三註』擇精去複『援證群書』『考稽辨訂』」而成《蘇文忠詩合註》

五十卷109而王文誥的《蘇文忠詩編註集成》四十五卷乃是按照蘇軾年譜詳細

繫年而成本論文考量研究時須以詩人生平和詩作二者合併觀照的方式反覆進

行因此在權衡之下採用王文誥版本閱讀期間搭配孔凡禮《蘇軾年譜》(全

三冊)對王註論審未精的錯誤之處加以校正以求翔實

在其他重要的參考文獻部份蘇軾文章本論文採用的是孔凡禮點校北京

中華書局出版的《蘇軾文集》(全六冊)蘇詞則以鄒同慶王宗堂的《蘇軾詞編

年校註》(全三冊)為主其他參考資料版本將於論文注釋中詳細註明此處

就不多加介紹了

二 研究方法

人文學科的研究工作基本上都會牽涉到「研究資料」與「資料分析」二個部

分因此若要討論研究方法首先須對上述二者有所界定在「研究資料」方

面本論文以蘇軾為研究客體自須熟讀東坡所有著作但是東坡並非全然獨

立的生命體從他出生到死亡為止必曾存在一個與之互動的人際網絡在此一

網絡中關係由親至疏包含了親人同儕後輩和互不相識的時人由於他們與

蘇軾同時或許曾經與之接觸彼此深切瞭解或者未曾識面只是風聞行誼

但無論如何這些人相較於後來研究者手中掌握了對於詩人的第一手資料他

們的著作自然值得參考在此筆者先依關係遠近將所謂的「時人」略分為三

(一) 師友親朋如歐陽脩蘇轍黃庭堅秦觀李廌helliphellip等他們與

東坡素來友好關係匪淺閱讀其人之作不但可瞭解蘇軾與重要他人

的情感往來狀況同時可從尺牘中窺知詩人對於事物的各種看法另

外蘇軾繼承歐陽脩之處多矣由此著眼大致可以勾勒出儒生蘇軾思

想之從來

(二) 政敵與競爭對象如王安石或二程安石與二程分別在政策和思想

二方面與東坡互不相容敵對的雙方互有攻詰這一類的文獻最重

109 【宋】蘇軾《蘇軾詩集》冊一孔凡禮〈前言〉頁 16

34 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

要的貢獻是它們提供了一個全然不同的視野使讀者能對詩人的各個

面向(無論好壞優缺)有所了解因為個體在實踐生命時自我的主

觀呈現固然重要但別人給予的評價也是構成生命面貌的重要環節

乃觀照生命時無能或缺的部分正反優缺彼此相照生命才有完

整的輪廓

(三) 無交集的時人這一項主要以東坡不相熟的詩話作者為主如寫作

《春渚紀聞》的何薳《春渚紀聞》向來以記載蘇軾軼事聞名作者何

薳雖傾慕蘇軾但二人來往並不密切經由片段軼事的描述這一類的

文獻如同鏡子般反映了蘇軾行走江湖的真實身影不但說明了東坡是以

何種形象為北宋時人所喜愛與接受同時也讓我們更加了解當時的社

會形態對詩人形象的重建極有幫助可補充官修史書之不足

以上三種若以形象化的語言來表達第一類有如沐浴在陽光之下的詩人著重

其本質與正面形象第二類反之可視作背光的暗影二者並存則形象方趨於

具體而第三類則有如背景非但可為詩人形象添加色彩同時亦為讀者提供了

深入理解的語境再者有關後人文獻的方面由於蘇軾藝術成就(含文學書

晝審美helliphellip等方面)十分傑出成為宋代以後文人評論的重要對象相關文獻

極多對研究亦多所助益有鑑於此四川大學中文系唐宋文學研究室將散見各

處的篇牘文章集結為《蘇軾資料彙編》五冊給予後來研究者極大方便研讀這

類文獻主要可透過歷時性的觀點瞭解各個時期的蘇軾接受史比對評論者本身

的學識背景對於蘇軾形象研究頗有正面的幫助況且古人讀書既博且熟常

在隻字片語中透露許多獨到意見相當值得參考

為了掌握時代背景史書思想著作亦在參考之列如對北宋政治時局記載

甚詳的《宋史》《宋史紀事本末》《續資治通鑑長編》等書尤須參考閱讀這

些書目除了有利於還原當時的官場氣氛同時考量到蘇軾本身「學者官僚

文人」三合一的身份取向歷史情境的純熟掌握將有助於我們對詩人行為動機的

判讀110另一方面「資料分析」牽涉到的是詮釋觀點問題由於本研究以「生

命觀照」作為蘇詩的切入點問題本質在於人生哲學的探討因此在正式論述

詩人觀點之前理應考慮中國儒釋道三家的思想這是因為傳統三教的思想

核心皆以生命哲學為底蘊對中國士人的生命哲學向來具有深遠的影響對「三

110 當然除了正史之外當代的史學著作也在參考之列如以「士」階層為論述核心的余英時

《士與中國文化》《朱熹的歷史世界》關注黨爭的沈松勤《北宋文人與黨爭》蕭慶偉《北宋新

舊黨爭與文學》介紹當代宗教概況者如潘桂明《中國居士佛教史》謝路軍《中國道教源流》

或者針對時代思潮進行全面性理解的史學研究像葛兆光《中國思想史》等皆屬之

第一章 緒論 35

教融合」的東坡更是如此故本文除了瞭解中國傳統三教的人生哲學內容外尚

須分析這些哲學思想對詩人所產生的影響至於「資料分析」的部分本論文將

視論述的需要來決定採用何種理論方法加以分析譬如以心理學的角度來看

蘇軾的生命觀照實與其生命歷程息息相關具有階段性成長的特徵正好可以引

用皮亞傑(Jean Piaget1896-1980)的「認知發展論」(cognitive-developmental

theory)作為分析模式尤其皮氏學說中的「適應」(adaptation)的觀點正好能

夠提供我們洞見詩人處逆時的適應行為及心理狀態因此成為本文重要的參照理

論詳細論述請見各章節內文撰述

以下為本文各章章節大要

第一章緒論此章說明以「論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為題的研究動機目

的取材範圍和研究方法首先詳述研究動機強調在「言志」的抒情傳統之下

選取人生際遇特殊的蘇軾作為「生命觀照」的研究對象有其意義再就前人相關

研究成果作一介紹和檢討預先確立本文的立論基礎和研究價值進而說明本研

究所欲採取的研究方法最後參考文獻資料對「生命」「生命觀照」等詞作出

定義以利開展後文

第二章論述蘇軾詩中的仕宦及隱退情結本章探討蘇軾人生最重要的仕宦

主題想解決的問題有三一蘇軾早懷隱逸之志為何執意追求仕進二進

入官場之後既已發現「理想」與「現實」之間巨大的落差因何想退能退卻

始終未退三蘇軾長年徘徊於仕隱之間對他的人生造成了何種影響至於

為何要討論這三個問題呢首先蘇軾個性向來不拘小節生長環境又與佛道二

家淵源甚深然從東坡年少時以「范滂」自期的表現看來他選擇依循儒家「用

世」志意心中應有極為深刻的理想存焉而這個根深蒂固的價值觀或許正是

日後當他匍匐於仕宦道上無論處境如何慘澹仍然堅持不退的重要依據而他

長年處於貶謫的境況更為其「生命觀照」帶來了重要的轉變契機與後續效應

在某一程度上決定了晚年蘇軾人生境界達至超曠的可能因此本章擬先分擘蘇

軾的仕宦歷程將其一生按照「順境」「逆境」劃為二類以為梗概第一節聚

焦順境的政治實踐除了梳理蘇軾在不同時期的仕宦追求外也要進一步瞭解這

個價值觀是否恆久不變第二節從「順」的對立面立論以烏臺詩案為起點探

索逆境時期蘇軾的心理狀態和人生追求筆者關心的是「隱」之所以只是「誘

惑」而非「實踐」的原因藉著蘇軾在深諳仕宦乃「違己交病」的情況下依然

執意入仕的矛盾情結由此帶出第三節對於貶謫收穫的探討說明能夠「瞭解事

件後果並安於現實」的東坡最後得以走向「超曠」的關鍵因素

第三章論蘇軾詩中的仕宦典型有別於上一章「背景式」的陳述方式本

36 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

章欲以白居易馬少游及陶淵明三個蘇詩典型作為不同階段仕宦觀照的代表「仕

隱情結」既為蘇軾一生憂患所繫隨著現實越趨緊迫內在的矛盾衝突越是激烈

在此之中東坡的仕宦觀照不但會反映在特定的詩文主題創作上同時也呈現

在史傳典型的接受之上要之本文仍以第二章仕宦「順逆」分期為架構以

白居易作為順境代表藉以了解蘇軾的白氏接受實是環繞著「中隱」的出處進

退為核心其次東漢馬少游作為「知足不辱」的求宦代表象徵了蘇軾在現實

與理想的永恆矛盾中一次又一次的自我反省最終構成了一種嶄新的仕宦觀

其本質無異於白氏「中隱」哲學的實踐最後本文以蘇軾晚年最喜愛的陶淵明

作為逆境謫居的師法典型陶氏迴護真我其價值觀不同流俗造就了他拒絕向

現實低頭的個性化行為再者除了「固窮」之外陶淵明不離人居的隱逸方式

亦為蘇軾示範了一個特殊的隱逸觀綜合三者本章在第四節企圖歸納出一個蘇

軾的理想性格彼此對照使我們能夠更精準地掌握蘇軾的仕宦觀照

第四章探討蘇軾詩中對於生命本質的思考與認知前述幾章主要以具體的

生活情境為討論對象然而就「生命觀照」來說「生命的本質為何」才是最

核心的認知目標其中又以「生死觀」最為首要因此本章擬由「生死觀」與

「詩人對於人生本質的思索問題」二大部分構成在「生死觀」的部分由於人

類在極早就已認知到生命現象的特殊性因此本節首先針對漢魏以來各朝代

詩人對於生死現象的觀察理解進行分析按理而言不同的時代心靈對於死亡事

件的思考不會一致從詩文的分析可知漢魏至北宋的死亡觀概況一來可作為論

述主題的背景知識再者身處北宋的蘇軾生命觀與前代所想必定有所因襲採

取歷時性考察有助於理解蘇軾詩中「死亡觀」的深層思維另外「生」與「死」

都可視作一種「時間狀態」的思考蘇軾深受佛家影響故本節欲闢「轉世概念」

一區由宋代盛行文人轉世故事的現象結合詩人的死亡觀加以探討或許有助

於釐清作者最終「文化人格」形成的原因

瞭解蘇軾詩中死亡思考的呈現概況之後緊接著要關注的便是詩人的反應

個體關注生命現象自然會對死亡事件有所思考究竟蘇軾在面對往而不返的「死

亡」本質時心中有何想法由於「死」與「老」二者概念間有極強的聯想關係

因此最常伴隨「畏死」心態的即是「嘆老」的生命焦慮對此蘇軾乃至宋

人在其詩文中頗有陳述而自古以來對抗死亡的因應方法除了假想的「游仙」

之外便是「養生」與「醫藥」觀念的發達取徑於此應可看出詩人對於「死

亡事件」的認知與反應

第五章探討蘇軾詩中對生命意義的終極探索本章銜接上一章對於人生本

質的認知問題主要探討的問題有一蘇軾對於人生價值的思考問題他選擇

了什麼作為自己生命的最終價值二蘇軾的終極追求為何所謂「終極探索」

第一章 緒論 37

本質上是一種「價值選擇」的問題在理解了蘇軾對於生命本體的思考內容之後

緊接著我們便可以問既然知道了「人生是什麼」那麼蘇軾認為什麼才是他

人生的終極追求呢換言之在短暫虛幻的人生中究竟存不存在一個永恆的「不

朽」由於個體對生命價值的認知是以自我認識為基礎本章第一節首先嘗試釐

清蘇軾文化性格的形成與內容藉心理學中自我認知程序(「我想做什麼」rarr「我

能當什麼」rarr「我是什麼」)先就蘇軾自述的部分試探緊接著以蘇軾對自我的

加工為論題透過幾個突出的人生觀來考察蘇軾建構自我時重要的人生價值選

擇在此之後才進入終極追求的部分筆者認為身處中國有名的書寫年代

蘇軾既有天賦又有環境書寫因而成為他極力發展的事業要項之一具有自我

實現的內涵再者書寫可洗滌淨化人心也有轉移的作用因此常被貶謫文

士拿來充作生活智慧積極投入加上文學久傳之後文名可視為另一種生命形

式的延續是以蘇軾寄寓生命於文學之中實是極為必然之事

第六章結論本章擬總結前面五章為了更加扣合題意故以「生命意識

史」的角度歸結出蘇詩中「生命觀照」的重點與特色並在此基礎之上進一

步借用西方人本心理學家馬斯洛的「需求層次論」來分析蘇軾晚年的精神境界

提供有別於傳統「特質描述」之法的另種途徑使人更能掌握東坡精神的實質內

38 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

Page 17: 第一章 - nccur.lib.nccu.edu.twnccur.lib.nccu.edu.tw/bitstream/140.119/35604/5/51001105.pdf · 平、作品賞析和文學趨向為考察的主體,對於操縱文字的「心靈」缺乏自覺的省

第一章 緒論 17

之「超」被當成了「曠」的內容但是若從字源學的角度切入則「超」的

本義為「跳」48意指「從自身事物現象越離」而「曠」字本義為「明」49顯

示的是對事物明瞭朗照的狀態引申而有「闊大」之意指的是「自事物現象

中解放」二者相較後者當立於實體界方能有較好解釋而前者則同時兼具形

上與形下雙重特質50由此一來二者的關係便超乎原本的理解增加了另一種

配對之後的可能性

(「超」字)就形下面來說它是「曠」的內容「曠」因具備著「超」的

條件因此能達到面對有限性時的曠達而從形上面來說「超」重歸於

超越界指向本身因此而能指出向上之一路引領「曠」成為「曠」helliphellip51

在此所謂「形上」與「形下」指的即是「超越界」與「經驗界」二大異質界

域「超越」介於其間正好以其「形上」「形下」兼具的雙重特質連結彼此

為「生命進昇」提供機會52由此觀照蘇軾性格可知「超曠」一語突出了東坡

文化人格在各個階段轉換過程中的動態行為讓我們得以進一步思索詩人「生命

進昇」的主要「助力」為何承其觀點林氏在分析〈和子由澠池懷舊〉時指出

蘇軾對於人生感悟的雙重意義在於一將人生看作一種流程在人生無常的無

奈中其實隱藏著一股不需溺於當下的提升意涵二他亦同時表達了對人生存

意義的肯定因為唯有在每一當下認真付出亦不過分執著的生命才能對人

生之流的慨嘆不失於粗淺浮泛53作者以此二點「人生觀想」作為蘇軾「超曠情

懷」的二大維面點出詩人「曠達」的原因在於「承認苦難而又超越苦難」的心

態54給予本研究相當大的啟示

無論是從中國古代文人「學而優則仕」的職業選擇角度或是從政治經驗影

響蘇軾個人的層面來看東坡的仕宦心態實是討論其人格或文學時無從迴避的重

要主題其中又以「仕隱情結」最具代表性關於蘇軾鮮明的「仕隱衝突」心態

很早就有學者提出來論點多集中在「烏臺詩案」後的心路歷程然而檢覈蘇

48 《說文解字》「超跳也」參見【東漢】許慎著【清】段玉裁注【民國】魯實先正補《說

文解字注》(台北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8 十二刷)頁 64 49 《說文解字》「曠明也」參閱【東漢】許慎著【清】段玉裁注【民國】魯實先正補《說

文解字注》頁 306 50 以上改寫自林融嬋《蘇軾超曠情懷與文化關係之研究》(嘉義南華大學文學研究所2004)頁 8 51 林融嬋《蘇軾超曠情懷與文化關係之研究》頁 8mdash9 52 詳細論述請見林融嬋《蘇軾超曠情懷與文化關係之研究》頁 10 53 林融嬋《蘇軾超曠情懷與文化關係之研究》頁 35mdash36 54 林融嬋《蘇軾超曠情懷與文化關係之研究》頁 36

18 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

軾詩文可以發現此說並不確切其「仕隱衝突」的發端至早應可推至未仕之

前並且此一情結隨著個人仕宦經驗的轉折有所不同貫穿終生近年來對此進

行專題研究之代表者當推王秀珊碩論《論東坡詞中的仕隱情懷》此書討論東

坡詞的仕隱情懷主要是以「故鄉意義」的層次變化詞中所運用的典故類型

以及「豪」與「放」的風格內涵作為切入點論述詩人仕隱情懷的內容與「放曠」

詞風的形成55「仕隱情結」向來是中國古代傳統文人的共有心態而東坡畢生掙

扎於「道仕」與「身隱」的兩難情緒之不安在「言情」的蘇詞中頗有表現

最具體的例證即是「故鄉」符碼的反覆使用對此作者引用重覆出現的「功成

名遂還鄉」56說明「歸鄉」乃是蘇軾的仕宦理想並將「故鄉」的意義按照其

人生的進程區分為三個層次

(一)出生成長的原鄉蜀人向來戀鄉不仕詩人出身於斯其鄉關之思自

是濃厚然而受到「衣錦榮歸」的傳統出仕觀念影響加上詩人年華

尚在對於功名仍有期待故「仕」的追求高於「隱」的想望「歸

與隱的指向同一」乃是期待榮歸原鄉的第一層次主要時期為「杭

密徐湖時期」

(二)歸隱的異鄉「烏臺」案後仕途轉為不順在此之中詩人效命地

方在山水之勝與朋友之情的助益下思歸不得的煩悶情結逐漸被「直

把他鄉作故鄉」的想法所取代「故鄉」意義的轉移展現了蘇軾在「自

我」與「現實」中取得平衡的努力與成就促使詩人一方面轉向山水

的慰藉一方面向內尋求「心安之境」此一時期發端於通判杭州之

時並在謫黃之後達到巔峰

(三)心安之鄉謫黃之後詩人歷經起復入朝外任等階段最後遠謫

海南在大起大落的坎坷過程中痛徹理解了「身不由己」的仕宦現

實由於羈旅在外連異地之歸也不可得是以此時東坡融合佛道思

想再度改換心念轉「異鄉」為「心鄉」將回歸之處移至心中

從而達致「仕宦衝突」的最終平衡可視為詩人最高的人生境界57

55 詳見王秀珊《論東坡詞中的仕隱情懷》(台中中興大學中文所 20027)頁 195 56 此句多次出現在東坡詞中如熙寧十年(1077)作於徐州的〈水調歌頭〉(安石在東海)(見鄒

同慶王宗堂《蘇軾詞編年校註》上冊(北京中華書局20029)頁 211)元豐六年(1083)所作的〈臨江仙〉(詩句端來磨我鈍)(鄒同慶王宗堂《蘇軾詞編年校註》中冊頁 490) 57 以上論述請參考王秀珊《論東坡詞中的仕隱情懷》第三章及頁 196mdash197

第一章 緒論 19

作者抽出「故鄉」作為尋繹東坡人生境界之所構成的軸線非但具體也極為恰

當對本文研究東坡生命意識頗多值得借鏡之處然而畢竟學術論理難以周全

王文在總結「仕隱情結」時雖已發揮得當但從詩人留下的詩句線索來看仍

有些許未盡之處譬如作者清楚地呈現了「歸回原鄉rarr歸隱異鄉rarr尋求心鄉」

此一心靈軌跡極力鋪陳詩人依違在理想失落與留戀田園的糾結情緒細膩刻劃

了「去」「留」之間「用世志意」和「不遇悲慨」二種意識激盪的狀況然而一

來一往之際似乎失落了「畏禍」此一重要的心理機轉使得讀者只見蘇軾之

「豪」而不見其性格之「真」從蘇軾輾轉各地時所上謝表之內容我們其實可

以明顯察覺詩人對於君威難測樹敵眾多的不安全感這種「畏禍心態」尤其表

現在二三階段之間乃是個人對多舛前途最真實的情緒反應捨之不論除了

有簡化人物性格的危險之外更無以呈現詩人最終「選擇」走向「超曠」的可貴

之處另外蘇軾晚年雖已求得「心安之境」但吟詩時仍作「此生念念隨泡影」

之語58無奈自嘲溢於言表與其同時詞作大異其趣此現象似乎可追溯至文類

性格因為對宋人而言詩詞分屬於不同的情志書寫系統雖然東坡創作時習

慣游走於各種文類之間但若細心檢閱詩集並加以對照可以發現二者慣用的典

故語例並不完全重覆援引王秀珊此文的分析成果東坡詞的典故類型主要有三

類事功型(以謝安為代表)執著型(以劉禹錫為代表)隱逸類(以陶淵明為

代表)59但詳察東坡詩可知在這三類之外還有更常使用的詩典如蘇軾一

再引用的「馬少游」及「桐鄉吏朱邑」事或在「烏臺詩案」之後重覆出現的「東

門黃狗」不但抒懷同時也牽涉了詩人對其仕宦事業的自我評價用意與興味

和蘇詞相較皆不相同就此看來此一重要議題若要得到較為徹底的討論那麼

除卻蘇詞之外東坡的其他創作也不能偏廢尤其是「言志」的蘇詩理應加以

整理並進一步統合所有文類的相關資料彼此交叉比對藉助先合觀再微觀的

分析方法來理解蘇軾的仕宦心態才是比較理想的做法也是本文預備發展的重

要方向

蘇詩研究的另一個重要主題在於「禪學」近年來持續在此領域耕耘不輟者

較重要的有周裕鍇張晶和蕭麗華等人周裕鍇專注詩歌與禪宗的關係曾寫作

《中國禪宗與詩歌》一書其中談到禪宗對於蘇軾的影響就認為二者關係極為

密切詩人耽於禪悅不但使之出入叢林與大量的禪僧交游同時也從中學習

到禪家公案的話頭與機鋒培養了創作時運用「博喻」手法的能力並點出「文

58 蘇軾〈庚辰歲人日作時聞黃河已復北流老臣舊數論此今斯言乃驗二首其二〉此詩作

於元符三年(1100)正月七日蘇軾謫往惠州之時年六十四收入氏著《蘇軾詩集》第七冊

卷四十三頁 2343 59 請見氏著《論東坡詞中的仕隱情懷》第四章

20 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

字禪」乃是蘇黃二人詩法分途的重要依據60當時作者固然對詩人「以禪入

詩」的特色作了清楚的說明然而終究只是文學現象的呈現對創作背後深刻

的審美機制並無探討這個問題在數年之後的《文字禪與宋代詩學》獲得解決

在《文字禪與宋代詩學》這本書中周教授將論題加以深化直接探討創作現象

的本源指出蘇黃之所以以文字為戲主要是以禪宗的「游戲三昧」作為理論

依據加上士大夫本身固有的俳諧文學的傳統而構成文中還提到

蘇軾和黃庭堅在借禪宗語言藝術為詩方面雖多共同之處但二人通過文字

游戲所要達到的目的仍有不同概括說來蘇軾是「借禪以為詼」即借

用禪宗詼詭反常的思維方式來表達自己戲謔的人生態度黃庭堅則是「打

諢通禪」即把雜劇的諢趣與禪語的詼諧結合起來表達自我完善的人格精

神於「游戲法」中見「真實相」61

作者從詩人習禪入詩的心態目的推導出蘇黃「借禪以為詼」和「表達自我完善

的人格精神」的不同有助於二人詩歌風格和審美性格的深入理解作者點出

從蘇黃的作品表現可以得知宋代習禪詩人受到「機鋒」或是「打諢」的影響

主要體現在「創作心態」和「語言形式」兩方面前者即所謂游戲態度滑稽為

文而後者則表現為語境的跳躍章法的變換然而儘管從同樣的門路悟入

在詩風的呈現上卻各有不同62周氏指出這固然與性格相關除此之外更有

可能受到他們各自喜好的禪門宗風的影響

雲門宗機鋒迅疾蘇軾得其精神所以作詩隨心所欲八面翻滾臨濟宗

機鋒峻烈黃庭堅得其精神所以作詩除脫凡近不落常情如黃龍慧南

著名的「黃龍三關」晦堂祖心的「觸背關」都有言語道斷不入思維的

特點黃庭堅詩生新瘦硬的語言風格與其精神相近63

蘇黃二家的詩風比較向來是宋代詩學中的重要議題在詩論美學和文學史的領

域皆有其意義周教授捨棄傳統的詩學角度改藉佛家文士化的「文字禪」角度

觀而照之不但突顯了詩歌意象與禪派宗風之間的關係同時也點出文人和其皈

60 氏著《中國禪宗與詩歌》(高雄麗文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47)頁 89mdash91 61 氏著《文字禪與宋代詩學》(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11)頁 155 62 周裕鍇演繹二人詩風指出「蘇詩如長江大河波濤自涌諢趣較顯露層次轉折銜接較自然

而黃詩如危崖高聳斷岸千尺諢趣較隱晦語境意路跨越較大」見氏著《文字禪與宋代詩

學》頁 164 63 氏著《文字禪與宋代詩學》頁 164

第一章 緒論 21

依的禪派精神在本質上的確有其相似之處這點我們由周裕鍇另外一篇〈夢幻與

真如蘇黃的禪悅傾向與其詩歌意向之關係〉可以得到更為深刻的詮釋

在〈夢幻與真如〉一文中作者主要是從宋人接受禪宗的兩種禪悅典型進

而分析這二種範型與詩歌意象選擇之間的關係宋代文人接觸禪宗一來在參禪

的過程中可以獲得愉快的感受此即「禪悅」二來佛禪能有效地消解「倫理政

治與個人存在的衝突」從存在論的意義上揭示了人生狀態徹底解決「儒門淡

薄收拾不住」64的不足之處文人崇奉南禪恰好回應了自身的人生課題與心

靈需求65所以五家七宗各有所好除了受到歷史(時間)和地理(地域)的影

響外文人的「真性」底蘊自當更為關鍵由此視之生命情趣截然不同的蘇

黃二人其性格在和禪門宗風相互加乘之後於是各自蘊釀了特色鮮明的禪學主

題如蘇軾廣泛接觸大乘經典深得「十喻」之義因此在其詩歌創作之時便

多次闡述般若空觀以「人生如夢」的主題具體行之選擇詩歌意象時除了運

用佛經典故之外更因自身對於世界短暫性質的認識特別強調「瞬時激變」的

動態形象的捕捉呈現蘇詩動蕩明快的風格66而庭堅對於禪學中的「心性哲學」

最有領悟對他來說禪乃治心之本目的在於完善道德人格以心性覺悟證得

安身立命之本是以他對認知本源的般若空觀興趣不大將全部重心擺放在「真

如」的追求上67正是這樣的傾向使然黃庭堅十分自覺地將禪宗的心性哲學

儒家的養氣觀和道家的心齋理論融合為一因此他所選擇的詩歌意象不是作為

虛幻無常的對立存在(如堅毅不屈的金石松柏)就是作為污穢渾濁的對立存

在(如表裡澄澈的秋江出淤泥而不染的蓮花)前者求其「真」後者明其「淨」

往往具備了虛靜沖澹清峻凝鍊的美學特徵由此構成山谷詩學與人格互相輝映

的「壁立千仞」的審美境界68

張晶《禪與唐宋詩學》同樣是以「禪學」作為視角探索唐宋時期禪宗思想

對於詩人心態的滲透並以詩為中心討論「禪」在經過了詩人創作心靈的轉化

之後對詩歌面貌造成了何等的影響作者認為

禪之於士大夫其主要意義並不在於「成佛」的宗教皈依而在於以「如

夢如幻」的人生觀來解脫靈與肉的苦惱困惑69

64 張方平「儒門淡薄收拾不住皆歸釋氏耳」收入釋志磬《佛祖統記》(揚州江蘇廣陵

古籍刻印社1992)冊五卷四十五頁 1949 65 周裕鍇〈夢幻與真如蘇黃的禪悅傾向與其詩歌意象之關係〉收入《文學遺產》二OO

一年第三期頁 68mdash69 66 氏著〈夢幻與真如蘇黃的禪悅傾向與其詩歌意象之關係〉頁 6974mdash75 67 氏著〈夢幻與真如蘇黃的禪悅傾向與其詩歌意象之關係〉頁 72 68 氏著〈夢幻與真如蘇黃的禪悅傾向與其詩歌意象之關係〉頁 74mdash75 69 氏著《禪與唐宋詩學》(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36)頁 2類似論述亦可參考頁 24

22 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

由於中國人的心理結構偏向「現實務實」對於抽象的「遠離現世」並不真感

興趣因此佛教思想能在中土普遍流傳除了自身理論的適用性得到發揮之外

接受者心理狀態的改變絕對是關鍵就本書研究的唐宋詩人而言信仰佛教的契

機最主要的原因還是來自於人生挫折對心靈造成的創傷而「挫折」中最具代

表性者莫過於「貶謫」一事傳統士人一旦遭受貶謫為了消除心中憤懣使

日子好過一點文人大多轉向佛道二家諸如大乘佛學中的「苦空觀」「人生如

夢」等觀念便是藉助於此熱烈流傳相較於唐代宋人對於禪宗的接受的確

較為普遍若要論其修為三教混融的蘇軾更是其中的佼佼者這從作者三番二

次以東坡作為說明的佐證即可發現關於詩人在「以禪喻詩」方面的表現作者

一路尋繹蘇軾在謫黃之後的心靈變化指出詩人「主要是以禪宗的『一念清淨』

『無心於物』的觀念來淡化客觀環境的困窘」70加上對於《莊子》的活用由

此構成他裨補人生的「忘憂理論」作者對詩人心態的觀照極為細膩也一定程

度地呈現了禪風入蘇詩的緣由和成果不過根據作者所言為了擺脫世間憂愁

而被大量接受的視身如夢視人生如逆旅的思想其本質是以佛教「空觀」作為

底蘊然而「『空門』的解脫是以對自身的省思為途徑的但它不是貴身而

是賤身」71既是「賤身」則與宋代盛行的養生風尚在根源上有所牴觸此中情

形為何而蘇軾個人亦頗積極「愛生」平日也熱衷於調養生息合觀言之似

乎可提供我們對於詩人取捨三教理論的標準之認識有助於蘇軾思想研究的完

至於東坡詩與佛教典故的關係則需參考蕭麗華教授的著作蕭教授在二O

O一年撰寫了〈東坡詩論中的禪喻〉探討下開北宋詩禪融合之風的蘇軾其詩

論中散見的佛禪修養並藉此論述蘇門禪喻在宋代詩禪合轍的重要歷史定位首

先作者將蘇軾對於禪學的接受歸因至故鄉眉山的地緣母親與朋友的浸染

最後才是人生經驗的強化由於蘇軾思想具有三教會通的特色因而詩論具備了

「以禪法論詩」「以夢成詩」「詩禪辯證」和「以禪論詩」四種現象然而上

述四種現象中除了「以夢成詩」其餘三種皆可逕與詩人日常習禪的慣性作聯

結此處暫且按下先討論較為特殊的「以夢成詩」因為禪家的本質在於「動

進的心或它對世間生起不取不捨的妙用」72強調「心」的覺察勢必關聯「心」

對生命的認知進一步牽涉「真假」的問題而「夢」與「覺」正是「假」和「真」

最具代表性的二種動作型態是以作者提到「凡學禪者於夢與覺之間體

70 氏著《禪與唐宋詩學》頁 35 71 氏著《禪與唐宋詩學》頁 28 72 吳汝鈞《游戲三昧禪的實踐與終極關懷》(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932)頁 170

第一章 緒論 23

會尤深」73蘇軾習禪多年對此議題更為嫻熟箇中緣由一方面固然是因為

詩人天生資質敏慧感悟力強再者自然是受到《金剛經》的影響蘇軾博覽

佛家內典對《金剛經》更是深有造詣因此以「夢」轉喻人世時不但有聊觀

夢幻視此身如夢之說同時也延伸出了蘇軾對於「前世」的夢喻之說除此

之外夢中得句紀夢境存夢占之舉更不勝枚舉由此可見詩人輾轉於「夢」

「覺」之間思辯的軌跡對我們瞭解詩人審美詩境人生態度與禪學修為皆有助

益然而作者在文中提到蘇軾好用禪語評賞詩作時也不例外但考察蘇軾所

論唐前暨唐代詩作時卻少用禪語74針對此一特殊現象蕭教授未及解答殊

為可惜而蕭教授有鑑於目前研究多未能深入佛典詳考蘇詩中佛家譬喻與佛教

原典之間的關係是以在〈東坡詩中的般若譬喻〉一文中以「般若譬喻」為焦

點審慎爬梳蘇軾詩禪意象形成之由來並就東坡詩中各項般若譬喻的種類和思

想主題進行舉證和論述清楚地分疏了佛家「六如觀」與「十喻」對蘇軾造成的

影響尤其「夢」「幻」「露」等較為常見的文字意象除了歸納其意象特徵

同時還上溯至佛典源頭細數典故意涵細膩地詮釋了箇中涵義75為本文分析

蘇軾對於生命本質的思考提供了極大的助力

一 「生命觀」主題

歷來涉及「生命觀」的研究不少然而仔細考察可以發現「生命觀」一

詞的議題內容似乎眾說紛云鄭惠玲在其碩論中提到以「生命」為主題的論述

研究理應涵蓋的範圍主要有「對生命意義的期待與發揮」「對人生際遇的順處態

度與方法」二者簡單的說除了生物存在的具體生命之外尚應包含人類獨特

思考觀點之下的思想觀價值觀道德觀和審美觀76然而鄭氏對此缺乏舉例

論證使定義未免流於浮泛空虛而書中分辨「人生觀」與「生命觀」之不同在

於前者偏重「對生命過程的往前看往未來設想」與後者「既重生之喜悅而

對未來建構理想但也適時從既有之限定中逆向先為理想預防」77的內涵不全

相似但從筆者自身對於「生命觀」所下定義之瞭解其內容之豐富似乎涵蓋

了作者的全部所言換言之「生命觀」之於「人生觀」應是一種上位概念鄭

73 蕭麗華〈東坡詩論中的禪喻〉收入《佛學研究中心學報》第六期20017頁 257 74 氏著〈東坡詩論中的禪喻〉頁 267 75 氏著〈東坡詩中的般若譬喻〉「聖傳與詩禪 中國文學與宗教國際學術研討會」20041210頁 5mdash9 76 鄭惠玲《名教自然與士的自覺從《世說新語》看魏晉士人的生命觀》(彰化彰化師範

大學國文系在職專班碩論2003)頁 7 77 氏著《名教自然與士的自覺從《世說新語》看魏晉士人的生命觀》頁 7

24 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

文沒有明言其論述標準對於相關議題的開展實有未盡之處另外定義「生命

觀」的還有杜正勝

生命觀牽涉社會組織人生理念宗教信仰和科學(尤其是醫療)知識諸

多層面的問題西周時期禱請的眉壽和戰國秦漢追求的長生可以作

為此一發展脈絡的為兩個定點觀察其中的變化探索兩周秦漢之人

對生命的認識和追求的方式78

杜教授此說主要扣合了醫療史的角度乃是自上古社會「生命追求」的觀念和行

為推衍而出因此是以人體生理系統理論作為切入點詳述中國古代生命觀在

「時代」或「族群」的因素影響下一步一步從具體(形)走向抽象(氣)的本

質認識79值得注意的是人們以「形」「氣」「精」「神」來解釋生命形體的

內外本質這除了可以看出歷來「生命觀」的階段性態變之餘這套本質認識論

經過不斷的發展促成了中國養生文化的成形對日後的哲學思想醫學與醫

療皆有深遠的影響80杜教授的研究乍看之下與本文涉及的主題似乎並不相關

然而人類對於生命價值的追求最早都可溯源至「長生」的渴望上古的「生

命意識」雖然缺乏文學性的審美內涵換個角度卻是另一個層次且更為根源

的生命追求因此本文雖以宋人生命意識為題但考量到觀念與意識的源遠流

長對於前代前前代甚至古代先民的各種生命面向都應有所瞭解在實際研

究的過程中或許可提供另一個不同的參照面向

另外錢志熙的《唐前生命觀和文學生命主題》一書可說是近年來結合「生

命觀」與「文學主題」研究著作中最具系統者錢教授認為所謂生命觀念

指的是一種「上升到哲學層次的生命思想」包含的部分有二一是生命本體觀

即對生命本身的性質的認識二是生命價值觀即對生命應有價值的把握和判

斷且後者是建立於前者的基礎之上的81本書在呈現此一議題的思考脈絡時

採取「通史」的觀點從最早的先民之生命意識開始一直到唐代為止共分為

神話時代詩經時代先秦諸子時代秦漢時代魏晉時代南北朝時代六大階

段運用「理性生命觀」與「非理性生命觀」這對概念考察各時期生命本體觀的

進展狀況再進一步以文學創作為對象分析生命意識對於詩詞歌賦等文類的滲

透情形

78 參見氏著《從眉壽到長生醫療文化與中國古代生命觀》(台北三民書局20054)頁

158 79 氏著《從眉壽到長生醫療文化與中國古代生命觀》頁 302mdash305 80 氏著《從眉壽到長生醫療文化與中國古代生命觀》頁 305 81 錢志熙《唐前生命觀和文學生命主題》頁 3

第一章 緒論 25

首先神話時代是各種神秘非理性的生命觀念的發生期先民對於生命意

識的推想主要表現在死亡現象的觀察與解釋由於人類「死亡」概念是透過大

量經驗法則(觀察到他人之死進而聯想凡人必死)的累積而形成因此在較

早的階段當中先民對於「死亡現象」的理解內涵始終處於一種變動的狀態一

直到要先秦諸子時期方才開始對死亡作出哲學的論證進而思考其中的意義82

此時先民在意識到死亡現象的不可逆之後選擇非理性生命觀導向更為神祕高

遠的境地藉以迴避現實的衝擊因此我們從目前遺留尚存的神話內容探知

這種「非理性」的發揮造就了靈魂觀念的發展和一系列長生不死的幻想不但構

成了後來一切宗教的觀念基礎同時不死幻想延伸出中國文學主題中重要的「仙

鄉」意識對於賦學與六朝的山水詩歌影響尤其深遠83到了第二階段先秦時

代生命意識有了實質意義的轉折觀其具體呈現可從「文學」與「哲學」二

方面加以著手文學方面主要指的是《詩經》《詩經》在內容上雖然部分留

有上古時期長生幻想與生殖崇拜等非理性意識的元素然而整體看來詩人對

於現實生活的描寫充份展現人類對於死亡已經司空見慣穩固的宗法觀念沖淡

了個人對於死亡的恐懼在某個程度上標誌了非理性生命觀的消退等於是宣告

了世俗理性生命觀的時代已然來臨84而哲學的部分則因思想家對於生命價值

取向的不同而產生儒道二種典型道家認為生命最高的價值在因循自然實踐

自己的生命規律故儘管老子和莊子對於生命的體驗有所不同但他們「全生」

的前提是一致的尤其莊子透過浪漫的文學表現加強了他生死觀念的散佈對後

世文人來說恰好提供了精神上超越死亡的自由典型85相較之下儒家對於生

命價值的掌握主要是從道德本體論的角度來思考的由於早先人們在追求長生

不老時認為人類長壽與否的關鍵來自於上天對於個體「道德實踐」的審判順

此邏輯加以推論「德」與「壽」之間便產生了極為密切的關係直接影響了儒

家認為生命問題乃是道德之源的看法86儒家的另一重要特色在於生命價值的社

會化傾向這使他們發展出社會位階凌駕於個人之上的「大我」優位思想是故

個體的價值只有透過實踐倫理道德等社會價值方為正道綜合上述對於儒道二家

考論以此觀照蘇軾思想實有發厥精要的作用對其人生信條的瞭解極有啟

時至戰國至秦漢時代養生思想正式出現養生的思想根源於人類維護生命

的本能從原始先民與環境的生存奮鬥行為中逐漸隨著生命價值的撅發而往「益

82 氏著《唐前生命觀和文學生命主題》頁 11 83 氏著《唐前生命觀和文學生命主題》頁 14mdash22 84 詳見氏著《唐前生命觀和文學生命主題》第二章 85 氏著《唐前生命觀和文學生命主題》頁 53 86 氏著《唐前生命觀和文學生命主題》頁 57

26 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

生」「養生」的意向發展同時豐富了行為遵守的細則值得注意的是這股風

潮不只帶動了社會各個面向的運作與提升(諸如藥學五行思想等)同時養

生思想和政治思想的會通促成了中國古代民本思想的萌芽其中「養生為治國

之本」的概念更成為戰國至漢代最富特色的思想87中華民族「樂生」的優良傳

統便是幻生自此一背景中的生命自信與樂觀到了漢代宇宙自然的大生命觀成

形皇權的急遽昇高代表了整個時代的主流意識傾向於忽略個體生命價值與內在

需求是以此時「小我」的意識淡薄在文學的表現上呈現了「哀傷時命不合」

和「悲士不遇」二大辭賦生命主題強調了現實與自我的矛盾這是漢代辭賦家

對於屈原生命主題的繼承與發揮只是屈子那種「殉道式」的悲壯意識遭到弱化

在大一統的政治格局之下轉為個體體現生命困境的「時命觀」其中的代表者

是賈誼88值得注意的是作者援引司馬遷在〈報任安書〉中將文章創作視為實

踐生命價值的一種做法89尤其漢代盛行擬騷之作以現代西方理論中的「讀者

反應對話」角度來看似乎大有可說之處對於後來文人(如蘇軾)亦影響重

大是故就此而言欲探索漢代文人或蘇軾的生命觀時理應將屈原視為重要

的文學淵源來詳加考察或許能有所發現另外錢志熙在討論漢末樂府詩時曾

說「漢末文人在表現生命主題上的最大成就還不是對自身生命價值觀的展現

而是在其表現的一切生活境界中都滲透著的生命意識將生活境界升華為生命境

界」90其中最重要的四個主題則為根植於人性與人性之中的愛情友情別情

離思91錢教授此一說法提供了本文在定義「生命」議題時的重要參照同時

他對個別詩人的精彩論述也為筆者在論述詩歌生命情調時作出最好的示範非常

值得參考

除此之外較具代表性的還有陳威伯《盛唐詩人生命觀之研究》此書相對

於錢志熙的「通史」觀照方法將唐人生命觀擷取而出獨立觀之其目的是為

了糾正歷來在歸因唐人多元價值觀之成因的平面化傾向作者認為詩人藉由詩

作呈現的複雜思想和價值取向代表的是個人心境遷變生命歷程作詩情境和

目的的折衷結果因此在研究方法上重點放在傳統儒釋道三家對於詩人思想

心理的影響以及詩人對於傳統思想的研究態度從中推導出盛唐詩人的生命態

度與人生實踐從個人生命史的角度來考量作者運用思想與心理分析的研究取

87 錢志熙《唐前生命觀和文學生命主題》頁 104 88 氏著《唐前生命觀和文學生命主題》頁 120mdash133 89 即「古者富貴而名摩滅」一段強調《周易》《春秋》《離騷》《國語》《孫子兵法》helliphellip等

書皆「大底聖賢發憤之所為作也」「此人皆意有鬱結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來者乃如

左丘無目孫子斷足終不可用退而論書策以舒其憤思垂空文以自見」參見【漢】司馬

遷著【民國】韓兆琦選注《史記選注》(台北里仁書局2000)〈報任安書〉頁 1210 90 氏著《唐前生命觀和文學生命主題》頁 182 91 氏著《唐前生命觀和文學生命主題》頁 182

第一章 緒論 27

徑大致是適當的但受到唐人尺牘數量稀少的因素所限本文在研究材料的揀擇

時只大量援引《全唐詩》缺乏更為廣闊的史觀視野如此一來要達到作者

所言「著重在『行為人』的部分加以研究」92並不容易恐有「失真」

的危機不過本文在歷述中國傳統三教的生命觀時分別就儒家三不朽莊子

與禪宗神仙與淨土養生與享樂仕與隱等觀點進行了清楚的論述雖然在「養

生與享樂」一節中作者解釋古人「生命存養」的思想淵源分別來自於儒家的孝

義全忠佛家的超生了死和道家的全生保真然而在描繪唐代之前各朝的享

樂意識時作者明顯忽略了建安到六朝這幾個「生命情調」極具特色的重要時期

尤其是古詩十九首闕此何以成之畢竟唯有針對前代累積的生命意識有所覺

察一旦進入唐代研究才能分辨其中的承續與轉折在進行詩人的個別研究時

才能更為得心應手

至於內文主體也就是分論盛唐詩人生命觀的部分作者挑選的研究對象有

李白杜甫王維孟浩然岑參與高適其中較符本文需要者有李白杜甫

王維等人志懷高遠的李白由於並未如願在仕途上有所發展所以生命情調的

主旋律環繞著生命無常的慨歎而展開藉助「酒」的情感作用來消除死亡的恐懼93根據作者的闡述李白的悲劇根源在於他沒有尋找到一份值得寄託身心的終

極價值是以他的好酒應是出自於一種察覺「人生虛幻」後卻尋無出路的矛

盾與恐慌雖然企圖自我麻痺仍然無法掩飾其深層的憂傷所以其人生境界無

法超脫相較之下杜甫也面臨生命理想與現實生活的衝突並且在不遇之外

還遭遇病苦與老苦的折磨然而老杜在多重打擊之下為自己尋找到「詩」和

「酒」作為生命的出口一方面充分宣洩不豫的情緒另一方面藉助詩中強烈

現實的關懷傾向詩人將「一己的痛苦昇華為對社會弱勢人們的關懷」94由此

一來「小我」的不幸便在「大我」中獲得了釋放相較於李杜王維屬於另

一種典型的生命觀王維早年仕途得意然他秉賦早慧並未將生命價值寄託在

功名之上反而從幼年失祜的經歷中了悟了「無生」的境界95因此以佛教作為

最後心靈的依歸呈現在文學創作的面向則以「無生」和「隱逸」為摩詰詩的

二大主題王維的仕隱狀態值得注意這是因為「出仕」對他來說並非個人積

極追求的人生目標只是一種獲得經濟的生存方式所以當他陷賊而不死還

歸唐朝時仍能在眾臣輕蔑懷疑的眼光中繼續生存箇中關鍵便在於「身心分離」

的生命態度將為了經濟目的而拘限於官場的「身」與內在恆定價值依託所在

92 陳威伯《盛唐詩人生命觀之研究》(台北文化大學碩論2000)頁 3 93 氏著《盛唐詩人生命觀之研究》頁 63mdash91 94 氏著《盛唐詩人生命觀之研究》頁 120 95 陳威伯「所謂『無生』依照佛教的說法一切的存在皆在的世間生滅變化了悟這種幻有的

生滅變化後的絕對境界就叫無生」參見氏著《盛唐詩人生命觀之研究》頁 126

28 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

的「心」判然二分按作者論述

此乃藉由內在價值的肯定而將外在的物質世界否定藉以消弭現實與理

想之間的對立更進一步來說外在的世界既是「世上皆如夢」那麼需不

需要放棄外在的事物已經無所謂因此仕與隱的衝突亦得由此解決96

由此可知王維選擇亦官亦隱的生活方式一來固然是出自於在理想與經濟現實

間取得折衷的必要二來也緣於詩人不具備儒家「奉儒守官」的用世志意因

為外在世界已被他用經濟條件的眼光加以貶抑了因此相較於東坡雖然同樣

是依違在仕宦與隱退之間也同樣有著「人生如夢」的想法但受到生命底蘊取

向不同的因素影響二者的生命境界自然無法等同視之王維的例子實可作為東

坡研究的借鑑藉以照見古代文人較為消極的生命態度

第三節 研究範圍和方法

一 研究範圍

(一)「生命觀照」的定義

大抵宇宙間的「物」皆可分為「有生物」與「無生物」二種其中最大的

差別即在於「有生物」比「無生物」多了「生命」然而何謂「生命」以字源

學的角度來分析「生」殷代卜辭與西周金文寫作「 」从「 」从「 」

原是模擬草木生發於地之形到了東漢許慎《說文解字》云「生進也象

草木生出土上」97在原始本義之外已逐漸引伸為「事物的發生」成為一切「從

無至有」的泛稱進而衍生「誕生」「孕生」「生育」「出生」「生產」之意

與「生命孕育」的概念密切相關98若以最普遍的觀念來表達「生命」是一種存

在對所有的生物來說不外乎「生存壽命」之謂也99因此生理學觀點又將「生

96 氏著《盛唐詩人生命觀之研究》頁 129 97 【漢】許慎撰【清】段玉裁注【民國】魯實先正補《說文解字注》(台北黎明文化事業

投份有限公司1998 十二刷)頁 274 上 98 以上參考李霞《生死智慧道家生命觀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頁 157 99 台灣中華書局編《辭海》(下冊)(台北台灣中華書局股份有限公司198111 大字修訂本

台廿版)頁 1956據筆者翻閱坊間各家字典辭典多以此說定義「生命」

第一章 緒論 29

命」演繹為「一套具有生長生殖能力的系統」100

主要即著眼於生長變化的特色

相較於其他無生物多了「知覺」的能力作為特徵然而即使同樣具備生長變

化的能力世界上的生物仍有高低層次的分別層次最低的生物如草履蟲依次

為不會思想的植物能思能動的動物等而在所有的物種當中又以人類最為特

出針對人類與其他物種狀況相異的現象德國哲學家恩斯特卡西勒(Ernest

Cassirer1874mdash1945)曾說

(與動物相比)人的功能圈不僅僅在量上有所擴大而且經歷了一個質的變

化在使自己適應於一個環境方面人彷彿已經發現了一種新的方法除

了在一切的動物種屬中都可看到的感受器系統和效應器系統之外在人那

裡還可發現可稱之為符號系統(symbolic system)的第三環節它存在於

這兩個系統之間這個新的獲得物改變了整個的人類生活與其他動物相

比人不僅生活在更為寬廣的實在之中而且可以說他生活在新的實在

的向度中101

按照卡氏的說法世上但凡有生命的物種皆有「感受器系統」(receptor system)

與「效應器系統」(effector system)前者用以接受外部刺激並靠後者對這些刺

激作出反應藉以適應環境爭取生存然而這兩套系統代表的生存能力只停

留在覓飽居安的生物需求層次中無法完全滿足思維發達的人類是以另一種

效用龐雜的「符號系統」應運而生除了用來解釋自然現象之外尚能形成知識

經驗傳承這麼一來非但各種生存竅門與生活經驗得以快速傳播與複製無形

中增加了人類群體生命的保障再者人們攀援抽象複雜的思索能力創造了高

度發展的社會組織在對應於「自然」的生物需求之外開發出另一層次的詮釋

語境「文化」是以一旦「生命」此一語彙進入人類的詮釋系統則「生

命」已不再只是生物學上「單純依靠本能尋找資源以利生存」的「自然生命」

而是必須納入規模更大脈絡更雜的文化系統裡來檢視的「文化生命」具備了

多元繁複的意涵對此我們可參考《中文大辭典》所下的四種定義

一謂生存之壽命猶言性命

100 劉紹寶定義「生命」為一「具有進食代謝排泄呼吸運動生長生殖和反應性等功

能的系統」其中「進食代謝排泄呼吸運動」等能力皆是生物用以維持「生長生殖」

的能力故知「生長生殖」乃「生物」最重要的特徵詳見氏著〈從廣義的生命現象探索外星

生命〉一文摘自網頁httpwwwufoorgtwstudyfk18htm1 101 【德】恩斯特卡西勒(Ernst Cassirer 1874--1945)《人論》(rdquoAn Essay On Manrdquo)(台北

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0)頁 36

30 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

二指人生之內容或其表現

三指某種活動延續之期間(如政治生命)

四指藝術作品的中心思想或情趣即其精采之所在(如有生命的畫)102

以上四種定義除了「轉喻」的修辭例證之外(如第三第四條)主要指向二

個層次一生物學上的生命包含個體存在的時空範圍生存活動屬於較低

階的基礎含義二文化意義的生命由於擁有獨特的「符號系統」人類相較

於其他只會依循本能維生的生物精神活動特別活躍因此人類社會在生存競

爭之餘還發明了政治經濟藝術體育helliphellip等等目的與成效各不相同的領域

或技藝所有的內容集合之後便是所謂的「文化」如此複雜且活躍的心靈

在持續運轉精益求精的情況下自然衍生出對於更高層次存在意義的索求因

此生命的意義與價值開始受到關注和反思進而構成「生命」定義中層次最高

的「文化生命」由此可知「生命」的內涵包含了具體的「生存競賽」與抽象的

「文化追求」舉凡生死意識社會組織人生理念宗教信仰和科學知識helliphellip

等全都涵攝其中駁雜的程度可見一斑

嚴格說來要深入且完整地探討「生命」的內涵由於涵蓋的範圍太廣難

度其實很高若以學門的角度來取徑大致上思考「生命」可從「生物學」與

「人類學」二大觀點切入前者著重生物生存的各個面向屬於基礎的生物層次

分析適用於「存在」當中所有具備生命的對象後者以人類的角度出發探討

的是社會與文化狀態的發展問題屬於較高的精神層次乃心智活動較為活躍的

人類所獨有人類和其他動物比較起來的確擁有更為高段的思維能力所以學

習期特長屬於一種「文化生物」故能運用文化符號以累積各種經驗與知識

持續地創造出許多獨特的文明產物發展精緻文化然而人類終究還是動物的

一種文化發展的程度再高也必須建築在生物生存的基礎之上換言之在進

入一切抽象高明的社會文化層次之前人類都須滿足生物本能的需求西方人

本主義心理學家馬斯洛(Maslow Abraham Harold1908-1970)曾提出著名的

「需求層次理論」認為人類生存時必須面臨五種不同層次的需求挑戰由低至

高分別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群需求受尊重需求自我實現需求

第一層次生理的需求也就是維持生活所需各種物質的需要例如食衣

102 林尹高明主編《中文大辭典》(普及本)(台北中國文化大學出版部199310 九版)(六)

頁 9445筆者檢閱坊間字辭典發覺各家對於「生命」的定義在大體上雖已形成共識但各

有著重之處其中林尹高明教授主編之書陳義既多條列又明較符合本論文討論需要故

援引之

第一章 緒論 31

住行等

第二層次安全的需求希望生活有保障有工作可以維持收支沒有威

脅人身安全的因素等

第三層次被接納的需求即指感情和歸屬上的需求包括社交需求愛

交往和友誼等

第四層次尊嚴的需求需要被尊敬也需要自尊以及地位和名譽的需求

第五層次自我實現的需求儘量的發揮自己的潛能使自己生活有意義

有抱負103

按照馬斯洛的設定人們大致是依循著上述的五個層次的需求來實踐生活的也

就是說在前一層次得到部分滿足後下一層次的需求才開始轉為迫切在這五

層次當中「生理」「安全」乃是維持生命所必須因此只要是活人前二層

次的需求幾乎都已得到滿足然而每個人的條件不同開發出來的心理需求也

不盡相似是以能夠到達的最高需求層次便有差異由此顯示出各不相同的境界

高度我們可以想像的是因為人的層次不同可能擁有的思考角度和高度也跟

著不同因此看待事物時觀照的層面與深度就不可能一樣這麼一來對於生

命中重要目標的設定自然會依照個體不同層次的心理需求表現出彼此間極大

的差異性並在一連串的生活實踐之後呈現出個體獨特的生命意義和價值追

求舉例來說中國古代知識份子可能會將仕宦生死倫常藝術等議題視為

思考目標使其生命成為文化實踐的一種具體形式充滿了文化的況味當中的

價值選擇和生命情調便與一般目不識丁的販夫走卒完全不同顯示了層次分明的

生命觀由此可知對於努力滿足生命中各項需求的人來說生物的生存問題固

然無法避免在這之上還存在更高層次的生活意義即使不是每個人都有思索

生命的自覺思維然而只要心靈活動依然持續人們就會持續受到驅使往更

高的需求層次邁進因此「生物生存」與「生活意義」可說是生命觀的二大柱

石尤其後面一項攸關價值的選擇在說明個體生命意向時更具有代表性

回到本論文「生命觀照」的主題「觀照」(contemplation)一詞來自佛教

指的是「以智慧法眼觀察認識事物實相」104然而何謂「智慧法眼」李英武

103 詳見張春興《現代心理學》(台北台灣東華書局1990mdash1991)頁 233-235馬斯洛有

感於理論的不足晚期特別深化發展「自我實現需求」之層次發現了一系列發展的需要謂之

「存在價值」(being-values)內含有十四種不分優劣的價值特徵完整完善完成正義

活躍豐富單純美善獨特輕鬆樂觀詼諧真實誠懇現實自我滿足請見【美】弗

蘭克G戈布爾著呂明陳紅雯譯《第三思潮馬斯洛心理學》(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

2006)頁 41mdash43 104 袁賓主編《禪宗詞典》(湖北湖北人民出版社1994)頁 235

32 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

指出「法是真理眼是智慧以智慧通達真理即得法眼淨」105換言之「觀

照」是能以了解佛法真理的眼光對事物加以通澈理解即以人之智慧觀看察照事

物之真理106由此推論所謂的「生命觀照」可以界定為「對生命現象或本質的

觀察與認識」且因生命是指會生長變化的個體或存在所以進一步來說「生

命觀照」就是對生命體的生長變化現象或本質的觀察與認識如同前文對於生

命內容的界定生命的存在現象包含了「生物生存」與「存在意義」二大範疇

生物生存從「個人」的角度出發如同馬斯洛的心理需求層次理論所說乃是

一連串層次高低的需求滿足最基本的如生活物資的獲取對周遭環境的認知

人我關係的經營與互動自我安頓與情感歸屬乃至最高階的自我實現要求皆屬

之除此之外由於人類是群居的動物在難以離群索居的前提下從「社會」

的角度「生命」的意涵還包括了國家民族的認同問題對於自我社會定位的認

知與期許社會現象的觀察文明經驗的傳承helliphellip等等由小到大由近至遠

由內而外由具體到抽象「生命觀照」探討的面向雖然廣泛但大致是從個人

在成長歷程中所遭遇的實際內容出發綜合理性認知與感性體悟而得出的一種

「充滿情感的理解」某些秉賦優異的個體在持續的發展之下到了一定的層次

即可到達「人生智慧」的境界象徵了人類文明所能追求的精神極致呈現在文

學的創作之中便構成了文學之所以觸動人心的重要原因因此本論文便是基

於上述理由在蘇軾的生命情境中擷取了對於古代知識份子來說影響最為重

大的幾個主題加以討論期待能夠更加切合「生命」的主題填補宋詩研究和生

命意識史中相關議題的空白

(二)版本說明

蘇軾成名既早在宋代可說是家喻戶曉的文學巨星107死後其詩文雖一度因

黨禍復起而列入禁書然政治禁令擋不住文學感染力的強勢傳播有宋一代各

種蘇詩刊本即有二十種之多108此後儘管各代文風殊異但蘇詩在眾多註家的努

105 李英武注《禪宗三經》(成都巴蜀書社2005)頁 391 106 項楚「觀即『觀照』以智慧觀見事物之理」(見氏著《王梵志詩校注》(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10)下冊頁 790注一)所謂「真理」指的是事物之本質與意義

另可參考袁賓的說法袁賓認為觀照是一種「禪者觀察事物認識真理的智慧眼光」見袁賓

主編《禪宗詞典》頁 121 107 關於蘇軾受歡迎的狀況有許多資料可以佐證比如在他活著的時候詩文不單只在國內廣

為散佈聲名甚至遠播契丹連高麗使者過杭州都還「求市蘇軾之集以歸」(詳見孔凡禮《蘇

軾年譜》上冊卷 16頁 363)《邵氏聞見錄》卷二十更記載了他由海外歸毗陵時坐船中

而「夾運河岸千萬人隨觀之」的盛況(見【宋】邵博《邵氏聞見後錄》(北京中華書局

1997)卷二十頁 160)聲譽之隆可以想見 108 【宋】蘇軾《蘇軾詩集》冊一孔凡禮〈前言〉頁 14

第一章 緒論 33

力之下到了清代已蔚為大觀其中以馮應榴和王文誥的註最為著名按孔凡

禮在《蘇軾詩集前言》中的介紹馮氏是以查慎行《蘇詩補註》為底本「『取

王施查三註』擇精去複『援證群書』『考稽辨訂』」而成《蘇文忠詩合註》

五十卷109而王文誥的《蘇文忠詩編註集成》四十五卷乃是按照蘇軾年譜詳細

繫年而成本論文考量研究時須以詩人生平和詩作二者合併觀照的方式反覆進

行因此在權衡之下採用王文誥版本閱讀期間搭配孔凡禮《蘇軾年譜》(全

三冊)對王註論審未精的錯誤之處加以校正以求翔實

在其他重要的參考文獻部份蘇軾文章本論文採用的是孔凡禮點校北京

中華書局出版的《蘇軾文集》(全六冊)蘇詞則以鄒同慶王宗堂的《蘇軾詞編

年校註》(全三冊)為主其他參考資料版本將於論文注釋中詳細註明此處

就不多加介紹了

二 研究方法

人文學科的研究工作基本上都會牽涉到「研究資料」與「資料分析」二個部

分因此若要討論研究方法首先須對上述二者有所界定在「研究資料」方

面本論文以蘇軾為研究客體自須熟讀東坡所有著作但是東坡並非全然獨

立的生命體從他出生到死亡為止必曾存在一個與之互動的人際網絡在此一

網絡中關係由親至疏包含了親人同儕後輩和互不相識的時人由於他們與

蘇軾同時或許曾經與之接觸彼此深切瞭解或者未曾識面只是風聞行誼

但無論如何這些人相較於後來研究者手中掌握了對於詩人的第一手資料他

們的著作自然值得參考在此筆者先依關係遠近將所謂的「時人」略分為三

(一) 師友親朋如歐陽脩蘇轍黃庭堅秦觀李廌helliphellip等他們與

東坡素來友好關係匪淺閱讀其人之作不但可瞭解蘇軾與重要他人

的情感往來狀況同時可從尺牘中窺知詩人對於事物的各種看法另

外蘇軾繼承歐陽脩之處多矣由此著眼大致可以勾勒出儒生蘇軾思

想之從來

(二) 政敵與競爭對象如王安石或二程安石與二程分別在政策和思想

二方面與東坡互不相容敵對的雙方互有攻詰這一類的文獻最重

109 【宋】蘇軾《蘇軾詩集》冊一孔凡禮〈前言〉頁 16

34 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

要的貢獻是它們提供了一個全然不同的視野使讀者能對詩人的各個

面向(無論好壞優缺)有所了解因為個體在實踐生命時自我的主

觀呈現固然重要但別人給予的評價也是構成生命面貌的重要環節

乃觀照生命時無能或缺的部分正反優缺彼此相照生命才有完

整的輪廓

(三) 無交集的時人這一項主要以東坡不相熟的詩話作者為主如寫作

《春渚紀聞》的何薳《春渚紀聞》向來以記載蘇軾軼事聞名作者何

薳雖傾慕蘇軾但二人來往並不密切經由片段軼事的描述這一類的

文獻如同鏡子般反映了蘇軾行走江湖的真實身影不但說明了東坡是以

何種形象為北宋時人所喜愛與接受同時也讓我們更加了解當時的社

會形態對詩人形象的重建極有幫助可補充官修史書之不足

以上三種若以形象化的語言來表達第一類有如沐浴在陽光之下的詩人著重

其本質與正面形象第二類反之可視作背光的暗影二者並存則形象方趨於

具體而第三類則有如背景非但可為詩人形象添加色彩同時亦為讀者提供了

深入理解的語境再者有關後人文獻的方面由於蘇軾藝術成就(含文學書

晝審美helliphellip等方面)十分傑出成為宋代以後文人評論的重要對象相關文獻

極多對研究亦多所助益有鑑於此四川大學中文系唐宋文學研究室將散見各

處的篇牘文章集結為《蘇軾資料彙編》五冊給予後來研究者極大方便研讀這

類文獻主要可透過歷時性的觀點瞭解各個時期的蘇軾接受史比對評論者本身

的學識背景對於蘇軾形象研究頗有正面的幫助況且古人讀書既博且熟常

在隻字片語中透露許多獨到意見相當值得參考

為了掌握時代背景史書思想著作亦在參考之列如對北宋政治時局記載

甚詳的《宋史》《宋史紀事本末》《續資治通鑑長編》等書尤須參考閱讀這

些書目除了有利於還原當時的官場氣氛同時考量到蘇軾本身「學者官僚

文人」三合一的身份取向歷史情境的純熟掌握將有助於我們對詩人行為動機的

判讀110另一方面「資料分析」牽涉到的是詮釋觀點問題由於本研究以「生

命觀照」作為蘇詩的切入點問題本質在於人生哲學的探討因此在正式論述

詩人觀點之前理應考慮中國儒釋道三家的思想這是因為傳統三教的思想

核心皆以生命哲學為底蘊對中國士人的生命哲學向來具有深遠的影響對「三

110 當然除了正史之外當代的史學著作也在參考之列如以「士」階層為論述核心的余英時

《士與中國文化》《朱熹的歷史世界》關注黨爭的沈松勤《北宋文人與黨爭》蕭慶偉《北宋新

舊黨爭與文學》介紹當代宗教概況者如潘桂明《中國居士佛教史》謝路軍《中國道教源流》

或者針對時代思潮進行全面性理解的史學研究像葛兆光《中國思想史》等皆屬之

第一章 緒論 35

教融合」的東坡更是如此故本文除了瞭解中國傳統三教的人生哲學內容外尚

須分析這些哲學思想對詩人所產生的影響至於「資料分析」的部分本論文將

視論述的需要來決定採用何種理論方法加以分析譬如以心理學的角度來看

蘇軾的生命觀照實與其生命歷程息息相關具有階段性成長的特徵正好可以引

用皮亞傑(Jean Piaget1896-1980)的「認知發展論」(cognitive-developmental

theory)作為分析模式尤其皮氏學說中的「適應」(adaptation)的觀點正好能

夠提供我們洞見詩人處逆時的適應行為及心理狀態因此成為本文重要的參照理

論詳細論述請見各章節內文撰述

以下為本文各章章節大要

第一章緒論此章說明以「論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為題的研究動機目

的取材範圍和研究方法首先詳述研究動機強調在「言志」的抒情傳統之下

選取人生際遇特殊的蘇軾作為「生命觀照」的研究對象有其意義再就前人相關

研究成果作一介紹和檢討預先確立本文的立論基礎和研究價值進而說明本研

究所欲採取的研究方法最後參考文獻資料對「生命」「生命觀照」等詞作出

定義以利開展後文

第二章論述蘇軾詩中的仕宦及隱退情結本章探討蘇軾人生最重要的仕宦

主題想解決的問題有三一蘇軾早懷隱逸之志為何執意追求仕進二進

入官場之後既已發現「理想」與「現實」之間巨大的落差因何想退能退卻

始終未退三蘇軾長年徘徊於仕隱之間對他的人生造成了何種影響至於

為何要討論這三個問題呢首先蘇軾個性向來不拘小節生長環境又與佛道二

家淵源甚深然從東坡年少時以「范滂」自期的表現看來他選擇依循儒家「用

世」志意心中應有極為深刻的理想存焉而這個根深蒂固的價值觀或許正是

日後當他匍匐於仕宦道上無論處境如何慘澹仍然堅持不退的重要依據而他

長年處於貶謫的境況更為其「生命觀照」帶來了重要的轉變契機與後續效應

在某一程度上決定了晚年蘇軾人生境界達至超曠的可能因此本章擬先分擘蘇

軾的仕宦歷程將其一生按照「順境」「逆境」劃為二類以為梗概第一節聚

焦順境的政治實踐除了梳理蘇軾在不同時期的仕宦追求外也要進一步瞭解這

個價值觀是否恆久不變第二節從「順」的對立面立論以烏臺詩案為起點探

索逆境時期蘇軾的心理狀態和人生追求筆者關心的是「隱」之所以只是「誘

惑」而非「實踐」的原因藉著蘇軾在深諳仕宦乃「違己交病」的情況下依然

執意入仕的矛盾情結由此帶出第三節對於貶謫收穫的探討說明能夠「瞭解事

件後果並安於現實」的東坡最後得以走向「超曠」的關鍵因素

第三章論蘇軾詩中的仕宦典型有別於上一章「背景式」的陳述方式本

36 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

章欲以白居易馬少游及陶淵明三個蘇詩典型作為不同階段仕宦觀照的代表「仕

隱情結」既為蘇軾一生憂患所繫隨著現實越趨緊迫內在的矛盾衝突越是激烈

在此之中東坡的仕宦觀照不但會反映在特定的詩文主題創作上同時也呈現

在史傳典型的接受之上要之本文仍以第二章仕宦「順逆」分期為架構以

白居易作為順境代表藉以了解蘇軾的白氏接受實是環繞著「中隱」的出處進

退為核心其次東漢馬少游作為「知足不辱」的求宦代表象徵了蘇軾在現實

與理想的永恆矛盾中一次又一次的自我反省最終構成了一種嶄新的仕宦觀

其本質無異於白氏「中隱」哲學的實踐最後本文以蘇軾晚年最喜愛的陶淵明

作為逆境謫居的師法典型陶氏迴護真我其價值觀不同流俗造就了他拒絕向

現實低頭的個性化行為再者除了「固窮」之外陶淵明不離人居的隱逸方式

亦為蘇軾示範了一個特殊的隱逸觀綜合三者本章在第四節企圖歸納出一個蘇

軾的理想性格彼此對照使我們能夠更精準地掌握蘇軾的仕宦觀照

第四章探討蘇軾詩中對於生命本質的思考與認知前述幾章主要以具體的

生活情境為討論對象然而就「生命觀照」來說「生命的本質為何」才是最

核心的認知目標其中又以「生死觀」最為首要因此本章擬由「生死觀」與

「詩人對於人生本質的思索問題」二大部分構成在「生死觀」的部分由於人

類在極早就已認知到生命現象的特殊性因此本節首先針對漢魏以來各朝代

詩人對於生死現象的觀察理解進行分析按理而言不同的時代心靈對於死亡事

件的思考不會一致從詩文的分析可知漢魏至北宋的死亡觀概況一來可作為論

述主題的背景知識再者身處北宋的蘇軾生命觀與前代所想必定有所因襲採

取歷時性考察有助於理解蘇軾詩中「死亡觀」的深層思維另外「生」與「死」

都可視作一種「時間狀態」的思考蘇軾深受佛家影響故本節欲闢「轉世概念」

一區由宋代盛行文人轉世故事的現象結合詩人的死亡觀加以探討或許有助

於釐清作者最終「文化人格」形成的原因

瞭解蘇軾詩中死亡思考的呈現概況之後緊接著要關注的便是詩人的反應

個體關注生命現象自然會對死亡事件有所思考究竟蘇軾在面對往而不返的「死

亡」本質時心中有何想法由於「死」與「老」二者概念間有極強的聯想關係

因此最常伴隨「畏死」心態的即是「嘆老」的生命焦慮對此蘇軾乃至宋

人在其詩文中頗有陳述而自古以來對抗死亡的因應方法除了假想的「游仙」

之外便是「養生」與「醫藥」觀念的發達取徑於此應可看出詩人對於「死

亡事件」的認知與反應

第五章探討蘇軾詩中對生命意義的終極探索本章銜接上一章對於人生本

質的認知問題主要探討的問題有一蘇軾對於人生價值的思考問題他選擇

了什麼作為自己生命的最終價值二蘇軾的終極追求為何所謂「終極探索」

第一章 緒論 37

本質上是一種「價值選擇」的問題在理解了蘇軾對於生命本體的思考內容之後

緊接著我們便可以問既然知道了「人生是什麼」那麼蘇軾認為什麼才是他

人生的終極追求呢換言之在短暫虛幻的人生中究竟存不存在一個永恆的「不

朽」由於個體對生命價值的認知是以自我認識為基礎本章第一節首先嘗試釐

清蘇軾文化性格的形成與內容藉心理學中自我認知程序(「我想做什麼」rarr「我

能當什麼」rarr「我是什麼」)先就蘇軾自述的部分試探緊接著以蘇軾對自我的

加工為論題透過幾個突出的人生觀來考察蘇軾建構自我時重要的人生價值選

擇在此之後才進入終極追求的部分筆者認為身處中國有名的書寫年代

蘇軾既有天賦又有環境書寫因而成為他極力發展的事業要項之一具有自我

實現的內涵再者書寫可洗滌淨化人心也有轉移的作用因此常被貶謫文

士拿來充作生活智慧積極投入加上文學久傳之後文名可視為另一種生命形

式的延續是以蘇軾寄寓生命於文學之中實是極為必然之事

第六章結論本章擬總結前面五章為了更加扣合題意故以「生命意識

史」的角度歸結出蘇詩中「生命觀照」的重點與特色並在此基礎之上進一

步借用西方人本心理學家馬斯洛的「需求層次論」來分析蘇軾晚年的精神境界

提供有別於傳統「特質描述」之法的另種途徑使人更能掌握東坡精神的實質內

38 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

Page 18: 第一章 - nccur.lib.nccu.edu.twnccur.lib.nccu.edu.tw/bitstream/140.119/35604/5/51001105.pdf · 平、作品賞析和文學趨向為考察的主體,對於操縱文字的「心靈」缺乏自覺的省

18 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

軾詩文可以發現此說並不確切其「仕隱衝突」的發端至早應可推至未仕之

前並且此一情結隨著個人仕宦經驗的轉折有所不同貫穿終生近年來對此進

行專題研究之代表者當推王秀珊碩論《論東坡詞中的仕隱情懷》此書討論東

坡詞的仕隱情懷主要是以「故鄉意義」的層次變化詞中所運用的典故類型

以及「豪」與「放」的風格內涵作為切入點論述詩人仕隱情懷的內容與「放曠」

詞風的形成55「仕隱情結」向來是中國古代傳統文人的共有心態而東坡畢生掙

扎於「道仕」與「身隱」的兩難情緒之不安在「言情」的蘇詞中頗有表現

最具體的例證即是「故鄉」符碼的反覆使用對此作者引用重覆出現的「功成

名遂還鄉」56說明「歸鄉」乃是蘇軾的仕宦理想並將「故鄉」的意義按照其

人生的進程區分為三個層次

(一)出生成長的原鄉蜀人向來戀鄉不仕詩人出身於斯其鄉關之思自

是濃厚然而受到「衣錦榮歸」的傳統出仕觀念影響加上詩人年華

尚在對於功名仍有期待故「仕」的追求高於「隱」的想望「歸

與隱的指向同一」乃是期待榮歸原鄉的第一層次主要時期為「杭

密徐湖時期」

(二)歸隱的異鄉「烏臺」案後仕途轉為不順在此之中詩人效命地

方在山水之勝與朋友之情的助益下思歸不得的煩悶情結逐漸被「直

把他鄉作故鄉」的想法所取代「故鄉」意義的轉移展現了蘇軾在「自

我」與「現實」中取得平衡的努力與成就促使詩人一方面轉向山水

的慰藉一方面向內尋求「心安之境」此一時期發端於通判杭州之

時並在謫黃之後達到巔峰

(三)心安之鄉謫黃之後詩人歷經起復入朝外任等階段最後遠謫

海南在大起大落的坎坷過程中痛徹理解了「身不由己」的仕宦現

實由於羈旅在外連異地之歸也不可得是以此時東坡融合佛道思

想再度改換心念轉「異鄉」為「心鄉」將回歸之處移至心中

從而達致「仕宦衝突」的最終平衡可視為詩人最高的人生境界57

55 詳見王秀珊《論東坡詞中的仕隱情懷》(台中中興大學中文所 20027)頁 195 56 此句多次出現在東坡詞中如熙寧十年(1077)作於徐州的〈水調歌頭〉(安石在東海)(見鄒

同慶王宗堂《蘇軾詞編年校註》上冊(北京中華書局20029)頁 211)元豐六年(1083)所作的〈臨江仙〉(詩句端來磨我鈍)(鄒同慶王宗堂《蘇軾詞編年校註》中冊頁 490) 57 以上論述請參考王秀珊《論東坡詞中的仕隱情懷》第三章及頁 196mdash197

第一章 緒論 19

作者抽出「故鄉」作為尋繹東坡人生境界之所構成的軸線非但具體也極為恰

當對本文研究東坡生命意識頗多值得借鏡之處然而畢竟學術論理難以周全

王文在總結「仕隱情結」時雖已發揮得當但從詩人留下的詩句線索來看仍

有些許未盡之處譬如作者清楚地呈現了「歸回原鄉rarr歸隱異鄉rarr尋求心鄉」

此一心靈軌跡極力鋪陳詩人依違在理想失落與留戀田園的糾結情緒細膩刻劃

了「去」「留」之間「用世志意」和「不遇悲慨」二種意識激盪的狀況然而一

來一往之際似乎失落了「畏禍」此一重要的心理機轉使得讀者只見蘇軾之

「豪」而不見其性格之「真」從蘇軾輾轉各地時所上謝表之內容我們其實可

以明顯察覺詩人對於君威難測樹敵眾多的不安全感這種「畏禍心態」尤其表

現在二三階段之間乃是個人對多舛前途最真實的情緒反應捨之不論除了

有簡化人物性格的危險之外更無以呈現詩人最終「選擇」走向「超曠」的可貴

之處另外蘇軾晚年雖已求得「心安之境」但吟詩時仍作「此生念念隨泡影」

之語58無奈自嘲溢於言表與其同時詞作大異其趣此現象似乎可追溯至文類

性格因為對宋人而言詩詞分屬於不同的情志書寫系統雖然東坡創作時習

慣游走於各種文類之間但若細心檢閱詩集並加以對照可以發現二者慣用的典

故語例並不完全重覆援引王秀珊此文的分析成果東坡詞的典故類型主要有三

類事功型(以謝安為代表)執著型(以劉禹錫為代表)隱逸類(以陶淵明為

代表)59但詳察東坡詩可知在這三類之外還有更常使用的詩典如蘇軾一

再引用的「馬少游」及「桐鄉吏朱邑」事或在「烏臺詩案」之後重覆出現的「東

門黃狗」不但抒懷同時也牽涉了詩人對其仕宦事業的自我評價用意與興味

和蘇詞相較皆不相同就此看來此一重要議題若要得到較為徹底的討論那麼

除卻蘇詞之外東坡的其他創作也不能偏廢尤其是「言志」的蘇詩理應加以

整理並進一步統合所有文類的相關資料彼此交叉比對藉助先合觀再微觀的

分析方法來理解蘇軾的仕宦心態才是比較理想的做法也是本文預備發展的重

要方向

蘇詩研究的另一個重要主題在於「禪學」近年來持續在此領域耕耘不輟者

較重要的有周裕鍇張晶和蕭麗華等人周裕鍇專注詩歌與禪宗的關係曾寫作

《中國禪宗與詩歌》一書其中談到禪宗對於蘇軾的影響就認為二者關係極為

密切詩人耽於禪悅不但使之出入叢林與大量的禪僧交游同時也從中學習

到禪家公案的話頭與機鋒培養了創作時運用「博喻」手法的能力並點出「文

58 蘇軾〈庚辰歲人日作時聞黃河已復北流老臣舊數論此今斯言乃驗二首其二〉此詩作

於元符三年(1100)正月七日蘇軾謫往惠州之時年六十四收入氏著《蘇軾詩集》第七冊

卷四十三頁 2343 59 請見氏著《論東坡詞中的仕隱情懷》第四章

20 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

字禪」乃是蘇黃二人詩法分途的重要依據60當時作者固然對詩人「以禪入

詩」的特色作了清楚的說明然而終究只是文學現象的呈現對創作背後深刻

的審美機制並無探討這個問題在數年之後的《文字禪與宋代詩學》獲得解決

在《文字禪與宋代詩學》這本書中周教授將論題加以深化直接探討創作現象

的本源指出蘇黃之所以以文字為戲主要是以禪宗的「游戲三昧」作為理論

依據加上士大夫本身固有的俳諧文學的傳統而構成文中還提到

蘇軾和黃庭堅在借禪宗語言藝術為詩方面雖多共同之處但二人通過文字

游戲所要達到的目的仍有不同概括說來蘇軾是「借禪以為詼」即借

用禪宗詼詭反常的思維方式來表達自己戲謔的人生態度黃庭堅則是「打

諢通禪」即把雜劇的諢趣與禪語的詼諧結合起來表達自我完善的人格精

神於「游戲法」中見「真實相」61

作者從詩人習禪入詩的心態目的推導出蘇黃「借禪以為詼」和「表達自我完善

的人格精神」的不同有助於二人詩歌風格和審美性格的深入理解作者點出

從蘇黃的作品表現可以得知宋代習禪詩人受到「機鋒」或是「打諢」的影響

主要體現在「創作心態」和「語言形式」兩方面前者即所謂游戲態度滑稽為

文而後者則表現為語境的跳躍章法的變換然而儘管從同樣的門路悟入

在詩風的呈現上卻各有不同62周氏指出這固然與性格相關除此之外更有

可能受到他們各自喜好的禪門宗風的影響

雲門宗機鋒迅疾蘇軾得其精神所以作詩隨心所欲八面翻滾臨濟宗

機鋒峻烈黃庭堅得其精神所以作詩除脫凡近不落常情如黃龍慧南

著名的「黃龍三關」晦堂祖心的「觸背關」都有言語道斷不入思維的

特點黃庭堅詩生新瘦硬的語言風格與其精神相近63

蘇黃二家的詩風比較向來是宋代詩學中的重要議題在詩論美學和文學史的領

域皆有其意義周教授捨棄傳統的詩學角度改藉佛家文士化的「文字禪」角度

觀而照之不但突顯了詩歌意象與禪派宗風之間的關係同時也點出文人和其皈

60 氏著《中國禪宗與詩歌》(高雄麗文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47)頁 89mdash91 61 氏著《文字禪與宋代詩學》(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11)頁 155 62 周裕鍇演繹二人詩風指出「蘇詩如長江大河波濤自涌諢趣較顯露層次轉折銜接較自然

而黃詩如危崖高聳斷岸千尺諢趣較隱晦語境意路跨越較大」見氏著《文字禪與宋代詩

學》頁 164 63 氏著《文字禪與宋代詩學》頁 164

第一章 緒論 21

依的禪派精神在本質上的確有其相似之處這點我們由周裕鍇另外一篇〈夢幻與

真如蘇黃的禪悅傾向與其詩歌意向之關係〉可以得到更為深刻的詮釋

在〈夢幻與真如〉一文中作者主要是從宋人接受禪宗的兩種禪悅典型進

而分析這二種範型與詩歌意象選擇之間的關係宋代文人接觸禪宗一來在參禪

的過程中可以獲得愉快的感受此即「禪悅」二來佛禪能有效地消解「倫理政

治與個人存在的衝突」從存在論的意義上揭示了人生狀態徹底解決「儒門淡

薄收拾不住」64的不足之處文人崇奉南禪恰好回應了自身的人生課題與心

靈需求65所以五家七宗各有所好除了受到歷史(時間)和地理(地域)的影

響外文人的「真性」底蘊自當更為關鍵由此視之生命情趣截然不同的蘇

黃二人其性格在和禪門宗風相互加乘之後於是各自蘊釀了特色鮮明的禪學主

題如蘇軾廣泛接觸大乘經典深得「十喻」之義因此在其詩歌創作之時便

多次闡述般若空觀以「人生如夢」的主題具體行之選擇詩歌意象時除了運

用佛經典故之外更因自身對於世界短暫性質的認識特別強調「瞬時激變」的

動態形象的捕捉呈現蘇詩動蕩明快的風格66而庭堅對於禪學中的「心性哲學」

最有領悟對他來說禪乃治心之本目的在於完善道德人格以心性覺悟證得

安身立命之本是以他對認知本源的般若空觀興趣不大將全部重心擺放在「真

如」的追求上67正是這樣的傾向使然黃庭堅十分自覺地將禪宗的心性哲學

儒家的養氣觀和道家的心齋理論融合為一因此他所選擇的詩歌意象不是作為

虛幻無常的對立存在(如堅毅不屈的金石松柏)就是作為污穢渾濁的對立存

在(如表裡澄澈的秋江出淤泥而不染的蓮花)前者求其「真」後者明其「淨」

往往具備了虛靜沖澹清峻凝鍊的美學特徵由此構成山谷詩學與人格互相輝映

的「壁立千仞」的審美境界68

張晶《禪與唐宋詩學》同樣是以「禪學」作為視角探索唐宋時期禪宗思想

對於詩人心態的滲透並以詩為中心討論「禪」在經過了詩人創作心靈的轉化

之後對詩歌面貌造成了何等的影響作者認為

禪之於士大夫其主要意義並不在於「成佛」的宗教皈依而在於以「如

夢如幻」的人生觀來解脫靈與肉的苦惱困惑69

64 張方平「儒門淡薄收拾不住皆歸釋氏耳」收入釋志磬《佛祖統記》(揚州江蘇廣陵

古籍刻印社1992)冊五卷四十五頁 1949 65 周裕鍇〈夢幻與真如蘇黃的禪悅傾向與其詩歌意象之關係〉收入《文學遺產》二OO

一年第三期頁 68mdash69 66 氏著〈夢幻與真如蘇黃的禪悅傾向與其詩歌意象之關係〉頁 6974mdash75 67 氏著〈夢幻與真如蘇黃的禪悅傾向與其詩歌意象之關係〉頁 72 68 氏著〈夢幻與真如蘇黃的禪悅傾向與其詩歌意象之關係〉頁 74mdash75 69 氏著《禪與唐宋詩學》(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36)頁 2類似論述亦可參考頁 24

22 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

由於中國人的心理結構偏向「現實務實」對於抽象的「遠離現世」並不真感

興趣因此佛教思想能在中土普遍流傳除了自身理論的適用性得到發揮之外

接受者心理狀態的改變絕對是關鍵就本書研究的唐宋詩人而言信仰佛教的契

機最主要的原因還是來自於人生挫折對心靈造成的創傷而「挫折」中最具代

表性者莫過於「貶謫」一事傳統士人一旦遭受貶謫為了消除心中憤懣使

日子好過一點文人大多轉向佛道二家諸如大乘佛學中的「苦空觀」「人生如

夢」等觀念便是藉助於此熱烈流傳相較於唐代宋人對於禪宗的接受的確

較為普遍若要論其修為三教混融的蘇軾更是其中的佼佼者這從作者三番二

次以東坡作為說明的佐證即可發現關於詩人在「以禪喻詩」方面的表現作者

一路尋繹蘇軾在謫黃之後的心靈變化指出詩人「主要是以禪宗的『一念清淨』

『無心於物』的觀念來淡化客觀環境的困窘」70加上對於《莊子》的活用由

此構成他裨補人生的「忘憂理論」作者對詩人心態的觀照極為細膩也一定程

度地呈現了禪風入蘇詩的緣由和成果不過根據作者所言為了擺脫世間憂愁

而被大量接受的視身如夢視人生如逆旅的思想其本質是以佛教「空觀」作為

底蘊然而「『空門』的解脫是以對自身的省思為途徑的但它不是貴身而

是賤身」71既是「賤身」則與宋代盛行的養生風尚在根源上有所牴觸此中情

形為何而蘇軾個人亦頗積極「愛生」平日也熱衷於調養生息合觀言之似

乎可提供我們對於詩人取捨三教理論的標準之認識有助於蘇軾思想研究的完

至於東坡詩與佛教典故的關係則需參考蕭麗華教授的著作蕭教授在二O

O一年撰寫了〈東坡詩論中的禪喻〉探討下開北宋詩禪融合之風的蘇軾其詩

論中散見的佛禪修養並藉此論述蘇門禪喻在宋代詩禪合轍的重要歷史定位首

先作者將蘇軾對於禪學的接受歸因至故鄉眉山的地緣母親與朋友的浸染

最後才是人生經驗的強化由於蘇軾思想具有三教會通的特色因而詩論具備了

「以禪法論詩」「以夢成詩」「詩禪辯證」和「以禪論詩」四種現象然而上

述四種現象中除了「以夢成詩」其餘三種皆可逕與詩人日常習禪的慣性作聯

結此處暫且按下先討論較為特殊的「以夢成詩」因為禪家的本質在於「動

進的心或它對世間生起不取不捨的妙用」72強調「心」的覺察勢必關聯「心」

對生命的認知進一步牽涉「真假」的問題而「夢」與「覺」正是「假」和「真」

最具代表性的二種動作型態是以作者提到「凡學禪者於夢與覺之間體

70 氏著《禪與唐宋詩學》頁 35 71 氏著《禪與唐宋詩學》頁 28 72 吳汝鈞《游戲三昧禪的實踐與終極關懷》(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932)頁 170

第一章 緒論 23

會尤深」73蘇軾習禪多年對此議題更為嫻熟箇中緣由一方面固然是因為

詩人天生資質敏慧感悟力強再者自然是受到《金剛經》的影響蘇軾博覽

佛家內典對《金剛經》更是深有造詣因此以「夢」轉喻人世時不但有聊觀

夢幻視此身如夢之說同時也延伸出了蘇軾對於「前世」的夢喻之說除此

之外夢中得句紀夢境存夢占之舉更不勝枚舉由此可見詩人輾轉於「夢」

「覺」之間思辯的軌跡對我們瞭解詩人審美詩境人生態度與禪學修為皆有助

益然而作者在文中提到蘇軾好用禪語評賞詩作時也不例外但考察蘇軾所

論唐前暨唐代詩作時卻少用禪語74針對此一特殊現象蕭教授未及解答殊

為可惜而蕭教授有鑑於目前研究多未能深入佛典詳考蘇詩中佛家譬喻與佛教

原典之間的關係是以在〈東坡詩中的般若譬喻〉一文中以「般若譬喻」為焦

點審慎爬梳蘇軾詩禪意象形成之由來並就東坡詩中各項般若譬喻的種類和思

想主題進行舉證和論述清楚地分疏了佛家「六如觀」與「十喻」對蘇軾造成的

影響尤其「夢」「幻」「露」等較為常見的文字意象除了歸納其意象特徵

同時還上溯至佛典源頭細數典故意涵細膩地詮釋了箇中涵義75為本文分析

蘇軾對於生命本質的思考提供了極大的助力

一 「生命觀」主題

歷來涉及「生命觀」的研究不少然而仔細考察可以發現「生命觀」一

詞的議題內容似乎眾說紛云鄭惠玲在其碩論中提到以「生命」為主題的論述

研究理應涵蓋的範圍主要有「對生命意義的期待與發揮」「對人生際遇的順處態

度與方法」二者簡單的說除了生物存在的具體生命之外尚應包含人類獨特

思考觀點之下的思想觀價值觀道德觀和審美觀76然而鄭氏對此缺乏舉例

論證使定義未免流於浮泛空虛而書中分辨「人生觀」與「生命觀」之不同在

於前者偏重「對生命過程的往前看往未來設想」與後者「既重生之喜悅而

對未來建構理想但也適時從既有之限定中逆向先為理想預防」77的內涵不全

相似但從筆者自身對於「生命觀」所下定義之瞭解其內容之豐富似乎涵蓋

了作者的全部所言換言之「生命觀」之於「人生觀」應是一種上位概念鄭

73 蕭麗華〈東坡詩論中的禪喻〉收入《佛學研究中心學報》第六期20017頁 257 74 氏著〈東坡詩論中的禪喻〉頁 267 75 氏著〈東坡詩中的般若譬喻〉「聖傳與詩禪 中國文學與宗教國際學術研討會」20041210頁 5mdash9 76 鄭惠玲《名教自然與士的自覺從《世說新語》看魏晉士人的生命觀》(彰化彰化師範

大學國文系在職專班碩論2003)頁 7 77 氏著《名教自然與士的自覺從《世說新語》看魏晉士人的生命觀》頁 7

24 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

文沒有明言其論述標準對於相關議題的開展實有未盡之處另外定義「生命

觀」的還有杜正勝

生命觀牽涉社會組織人生理念宗教信仰和科學(尤其是醫療)知識諸

多層面的問題西周時期禱請的眉壽和戰國秦漢追求的長生可以作

為此一發展脈絡的為兩個定點觀察其中的變化探索兩周秦漢之人

對生命的認識和追求的方式78

杜教授此說主要扣合了醫療史的角度乃是自上古社會「生命追求」的觀念和行

為推衍而出因此是以人體生理系統理論作為切入點詳述中國古代生命觀在

「時代」或「族群」的因素影響下一步一步從具體(形)走向抽象(氣)的本

質認識79值得注意的是人們以「形」「氣」「精」「神」來解釋生命形體的

內外本質這除了可以看出歷來「生命觀」的階段性態變之餘這套本質認識論

經過不斷的發展促成了中國養生文化的成形對日後的哲學思想醫學與醫

療皆有深遠的影響80杜教授的研究乍看之下與本文涉及的主題似乎並不相關

然而人類對於生命價值的追求最早都可溯源至「長生」的渴望上古的「生

命意識」雖然缺乏文學性的審美內涵換個角度卻是另一個層次且更為根源

的生命追求因此本文雖以宋人生命意識為題但考量到觀念與意識的源遠流

長對於前代前前代甚至古代先民的各種生命面向都應有所瞭解在實際研

究的過程中或許可提供另一個不同的參照面向

另外錢志熙的《唐前生命觀和文學生命主題》一書可說是近年來結合「生

命觀」與「文學主題」研究著作中最具系統者錢教授認為所謂生命觀念

指的是一種「上升到哲學層次的生命思想」包含的部分有二一是生命本體觀

即對生命本身的性質的認識二是生命價值觀即對生命應有價值的把握和判

斷且後者是建立於前者的基礎之上的81本書在呈現此一議題的思考脈絡時

採取「通史」的觀點從最早的先民之生命意識開始一直到唐代為止共分為

神話時代詩經時代先秦諸子時代秦漢時代魏晉時代南北朝時代六大階

段運用「理性生命觀」與「非理性生命觀」這對概念考察各時期生命本體觀的

進展狀況再進一步以文學創作為對象分析生命意識對於詩詞歌賦等文類的滲

透情形

78 參見氏著《從眉壽到長生醫療文化與中國古代生命觀》(台北三民書局20054)頁

158 79 氏著《從眉壽到長生醫療文化與中國古代生命觀》頁 302mdash305 80 氏著《從眉壽到長生醫療文化與中國古代生命觀》頁 305 81 錢志熙《唐前生命觀和文學生命主題》頁 3

第一章 緒論 25

首先神話時代是各種神秘非理性的生命觀念的發生期先民對於生命意

識的推想主要表現在死亡現象的觀察與解釋由於人類「死亡」概念是透過大

量經驗法則(觀察到他人之死進而聯想凡人必死)的累積而形成因此在較

早的階段當中先民對於「死亡現象」的理解內涵始終處於一種變動的狀態一

直到要先秦諸子時期方才開始對死亡作出哲學的論證進而思考其中的意義82

此時先民在意識到死亡現象的不可逆之後選擇非理性生命觀導向更為神祕高

遠的境地藉以迴避現實的衝擊因此我們從目前遺留尚存的神話內容探知

這種「非理性」的發揮造就了靈魂觀念的發展和一系列長生不死的幻想不但構

成了後來一切宗教的觀念基礎同時不死幻想延伸出中國文學主題中重要的「仙

鄉」意識對於賦學與六朝的山水詩歌影響尤其深遠83到了第二階段先秦時

代生命意識有了實質意義的轉折觀其具體呈現可從「文學」與「哲學」二

方面加以著手文學方面主要指的是《詩經》《詩經》在內容上雖然部分留

有上古時期長生幻想與生殖崇拜等非理性意識的元素然而整體看來詩人對

於現實生活的描寫充份展現人類對於死亡已經司空見慣穩固的宗法觀念沖淡

了個人對於死亡的恐懼在某個程度上標誌了非理性生命觀的消退等於是宣告

了世俗理性生命觀的時代已然來臨84而哲學的部分則因思想家對於生命價值

取向的不同而產生儒道二種典型道家認為生命最高的價值在因循自然實踐

自己的生命規律故儘管老子和莊子對於生命的體驗有所不同但他們「全生」

的前提是一致的尤其莊子透過浪漫的文學表現加強了他生死觀念的散佈對後

世文人來說恰好提供了精神上超越死亡的自由典型85相較之下儒家對於生

命價值的掌握主要是從道德本體論的角度來思考的由於早先人們在追求長生

不老時認為人類長壽與否的關鍵來自於上天對於個體「道德實踐」的審判順

此邏輯加以推論「德」與「壽」之間便產生了極為密切的關係直接影響了儒

家認為生命問題乃是道德之源的看法86儒家的另一重要特色在於生命價值的社

會化傾向這使他們發展出社會位階凌駕於個人之上的「大我」優位思想是故

個體的價值只有透過實踐倫理道德等社會價值方為正道綜合上述對於儒道二家

考論以此觀照蘇軾思想實有發厥精要的作用對其人生信條的瞭解極有啟

時至戰國至秦漢時代養生思想正式出現養生的思想根源於人類維護生命

的本能從原始先民與環境的生存奮鬥行為中逐漸隨著生命價值的撅發而往「益

82 氏著《唐前生命觀和文學生命主題》頁 11 83 氏著《唐前生命觀和文學生命主題》頁 14mdash22 84 詳見氏著《唐前生命觀和文學生命主題》第二章 85 氏著《唐前生命觀和文學生命主題》頁 53 86 氏著《唐前生命觀和文學生命主題》頁 57

26 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

生」「養生」的意向發展同時豐富了行為遵守的細則值得注意的是這股風

潮不只帶動了社會各個面向的運作與提升(諸如藥學五行思想等)同時養

生思想和政治思想的會通促成了中國古代民本思想的萌芽其中「養生為治國

之本」的概念更成為戰國至漢代最富特色的思想87中華民族「樂生」的優良傳

統便是幻生自此一背景中的生命自信與樂觀到了漢代宇宙自然的大生命觀成

形皇權的急遽昇高代表了整個時代的主流意識傾向於忽略個體生命價值與內在

需求是以此時「小我」的意識淡薄在文學的表現上呈現了「哀傷時命不合」

和「悲士不遇」二大辭賦生命主題強調了現實與自我的矛盾這是漢代辭賦家

對於屈原生命主題的繼承與發揮只是屈子那種「殉道式」的悲壯意識遭到弱化

在大一統的政治格局之下轉為個體體現生命困境的「時命觀」其中的代表者

是賈誼88值得注意的是作者援引司馬遷在〈報任安書〉中將文章創作視為實

踐生命價值的一種做法89尤其漢代盛行擬騷之作以現代西方理論中的「讀者

反應對話」角度來看似乎大有可說之處對於後來文人(如蘇軾)亦影響重

大是故就此而言欲探索漢代文人或蘇軾的生命觀時理應將屈原視為重要

的文學淵源來詳加考察或許能有所發現另外錢志熙在討論漢末樂府詩時曾

說「漢末文人在表現生命主題上的最大成就還不是對自身生命價值觀的展現

而是在其表現的一切生活境界中都滲透著的生命意識將生活境界升華為生命境

界」90其中最重要的四個主題則為根植於人性與人性之中的愛情友情別情

離思91錢教授此一說法提供了本文在定義「生命」議題時的重要參照同時

他對個別詩人的精彩論述也為筆者在論述詩歌生命情調時作出最好的示範非常

值得參考

除此之外較具代表性的還有陳威伯《盛唐詩人生命觀之研究》此書相對

於錢志熙的「通史」觀照方法將唐人生命觀擷取而出獨立觀之其目的是為

了糾正歷來在歸因唐人多元價值觀之成因的平面化傾向作者認為詩人藉由詩

作呈現的複雜思想和價值取向代表的是個人心境遷變生命歷程作詩情境和

目的的折衷結果因此在研究方法上重點放在傳統儒釋道三家對於詩人思想

心理的影響以及詩人對於傳統思想的研究態度從中推導出盛唐詩人的生命態

度與人生實踐從個人生命史的角度來考量作者運用思想與心理分析的研究取

87 錢志熙《唐前生命觀和文學生命主題》頁 104 88 氏著《唐前生命觀和文學生命主題》頁 120mdash133 89 即「古者富貴而名摩滅」一段強調《周易》《春秋》《離騷》《國語》《孫子兵法》helliphellip等

書皆「大底聖賢發憤之所為作也」「此人皆意有鬱結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來者乃如

左丘無目孫子斷足終不可用退而論書策以舒其憤思垂空文以自見」參見【漢】司馬

遷著【民國】韓兆琦選注《史記選注》(台北里仁書局2000)〈報任安書〉頁 1210 90 氏著《唐前生命觀和文學生命主題》頁 182 91 氏著《唐前生命觀和文學生命主題》頁 182

第一章 緒論 27

徑大致是適當的但受到唐人尺牘數量稀少的因素所限本文在研究材料的揀擇

時只大量援引《全唐詩》缺乏更為廣闊的史觀視野如此一來要達到作者

所言「著重在『行為人』的部分加以研究」92並不容易恐有「失真」

的危機不過本文在歷述中國傳統三教的生命觀時分別就儒家三不朽莊子

與禪宗神仙與淨土養生與享樂仕與隱等觀點進行了清楚的論述雖然在「養

生與享樂」一節中作者解釋古人「生命存養」的思想淵源分別來自於儒家的孝

義全忠佛家的超生了死和道家的全生保真然而在描繪唐代之前各朝的享

樂意識時作者明顯忽略了建安到六朝這幾個「生命情調」極具特色的重要時期

尤其是古詩十九首闕此何以成之畢竟唯有針對前代累積的生命意識有所覺

察一旦進入唐代研究才能分辨其中的承續與轉折在進行詩人的個別研究時

才能更為得心應手

至於內文主體也就是分論盛唐詩人生命觀的部分作者挑選的研究對象有

李白杜甫王維孟浩然岑參與高適其中較符本文需要者有李白杜甫

王維等人志懷高遠的李白由於並未如願在仕途上有所發展所以生命情調的

主旋律環繞著生命無常的慨歎而展開藉助「酒」的情感作用來消除死亡的恐懼93根據作者的闡述李白的悲劇根源在於他沒有尋找到一份值得寄託身心的終

極價值是以他的好酒應是出自於一種察覺「人生虛幻」後卻尋無出路的矛

盾與恐慌雖然企圖自我麻痺仍然無法掩飾其深層的憂傷所以其人生境界無

法超脫相較之下杜甫也面臨生命理想與現實生活的衝突並且在不遇之外

還遭遇病苦與老苦的折磨然而老杜在多重打擊之下為自己尋找到「詩」和

「酒」作為生命的出口一方面充分宣洩不豫的情緒另一方面藉助詩中強烈

現實的關懷傾向詩人將「一己的痛苦昇華為對社會弱勢人們的關懷」94由此

一來「小我」的不幸便在「大我」中獲得了釋放相較於李杜王維屬於另

一種典型的生命觀王維早年仕途得意然他秉賦早慧並未將生命價值寄託在

功名之上反而從幼年失祜的經歷中了悟了「無生」的境界95因此以佛教作為

最後心靈的依歸呈現在文學創作的面向則以「無生」和「隱逸」為摩詰詩的

二大主題王維的仕隱狀態值得注意這是因為「出仕」對他來說並非個人積

極追求的人生目標只是一種獲得經濟的生存方式所以當他陷賊而不死還

歸唐朝時仍能在眾臣輕蔑懷疑的眼光中繼續生存箇中關鍵便在於「身心分離」

的生命態度將為了經濟目的而拘限於官場的「身」與內在恆定價值依託所在

92 陳威伯《盛唐詩人生命觀之研究》(台北文化大學碩論2000)頁 3 93 氏著《盛唐詩人生命觀之研究》頁 63mdash91 94 氏著《盛唐詩人生命觀之研究》頁 120 95 陳威伯「所謂『無生』依照佛教的說法一切的存在皆在的世間生滅變化了悟這種幻有的

生滅變化後的絕對境界就叫無生」參見氏著《盛唐詩人生命觀之研究》頁 126

28 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

的「心」判然二分按作者論述

此乃藉由內在價值的肯定而將外在的物質世界否定藉以消弭現實與理

想之間的對立更進一步來說外在的世界既是「世上皆如夢」那麼需不

需要放棄外在的事物已經無所謂因此仕與隱的衝突亦得由此解決96

由此可知王維選擇亦官亦隱的生活方式一來固然是出自於在理想與經濟現實

間取得折衷的必要二來也緣於詩人不具備儒家「奉儒守官」的用世志意因

為外在世界已被他用經濟條件的眼光加以貶抑了因此相較於東坡雖然同樣

是依違在仕宦與隱退之間也同樣有著「人生如夢」的想法但受到生命底蘊取

向不同的因素影響二者的生命境界自然無法等同視之王維的例子實可作為東

坡研究的借鑑藉以照見古代文人較為消極的生命態度

第三節 研究範圍和方法

一 研究範圍

(一)「生命觀照」的定義

大抵宇宙間的「物」皆可分為「有生物」與「無生物」二種其中最大的

差別即在於「有生物」比「無生物」多了「生命」然而何謂「生命」以字源

學的角度來分析「生」殷代卜辭與西周金文寫作「 」从「 」从「 」

原是模擬草木生發於地之形到了東漢許慎《說文解字》云「生進也象

草木生出土上」97在原始本義之外已逐漸引伸為「事物的發生」成為一切「從

無至有」的泛稱進而衍生「誕生」「孕生」「生育」「出生」「生產」之意

與「生命孕育」的概念密切相關98若以最普遍的觀念來表達「生命」是一種存

在對所有的生物來說不外乎「生存壽命」之謂也99因此生理學觀點又將「生

96 氏著《盛唐詩人生命觀之研究》頁 129 97 【漢】許慎撰【清】段玉裁注【民國】魯實先正補《說文解字注》(台北黎明文化事業

投份有限公司1998 十二刷)頁 274 上 98 以上參考李霞《生死智慧道家生命觀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頁 157 99 台灣中華書局編《辭海》(下冊)(台北台灣中華書局股份有限公司198111 大字修訂本

台廿版)頁 1956據筆者翻閱坊間各家字典辭典多以此說定義「生命」

第一章 緒論 29

命」演繹為「一套具有生長生殖能力的系統」100

主要即著眼於生長變化的特色

相較於其他無生物多了「知覺」的能力作為特徵然而即使同樣具備生長變

化的能力世界上的生物仍有高低層次的分別層次最低的生物如草履蟲依次

為不會思想的植物能思能動的動物等而在所有的物種當中又以人類最為特

出針對人類與其他物種狀況相異的現象德國哲學家恩斯特卡西勒(Ernest

Cassirer1874mdash1945)曾說

(與動物相比)人的功能圈不僅僅在量上有所擴大而且經歷了一個質的變

化在使自己適應於一個環境方面人彷彿已經發現了一種新的方法除

了在一切的動物種屬中都可看到的感受器系統和效應器系統之外在人那

裡還可發現可稱之為符號系統(symbolic system)的第三環節它存在於

這兩個系統之間這個新的獲得物改變了整個的人類生活與其他動物相

比人不僅生活在更為寬廣的實在之中而且可以說他生活在新的實在

的向度中101

按照卡氏的說法世上但凡有生命的物種皆有「感受器系統」(receptor system)

與「效應器系統」(effector system)前者用以接受外部刺激並靠後者對這些刺

激作出反應藉以適應環境爭取生存然而這兩套系統代表的生存能力只停

留在覓飽居安的生物需求層次中無法完全滿足思維發達的人類是以另一種

效用龐雜的「符號系統」應運而生除了用來解釋自然現象之外尚能形成知識

經驗傳承這麼一來非但各種生存竅門與生活經驗得以快速傳播與複製無形

中增加了人類群體生命的保障再者人們攀援抽象複雜的思索能力創造了高

度發展的社會組織在對應於「自然」的生物需求之外開發出另一層次的詮釋

語境「文化」是以一旦「生命」此一語彙進入人類的詮釋系統則「生

命」已不再只是生物學上「單純依靠本能尋找資源以利生存」的「自然生命」

而是必須納入規模更大脈絡更雜的文化系統裡來檢視的「文化生命」具備了

多元繁複的意涵對此我們可參考《中文大辭典》所下的四種定義

一謂生存之壽命猶言性命

100 劉紹寶定義「生命」為一「具有進食代謝排泄呼吸運動生長生殖和反應性等功

能的系統」其中「進食代謝排泄呼吸運動」等能力皆是生物用以維持「生長生殖」

的能力故知「生長生殖」乃「生物」最重要的特徵詳見氏著〈從廣義的生命現象探索外星

生命〉一文摘自網頁httpwwwufoorgtwstudyfk18htm1 101 【德】恩斯特卡西勒(Ernst Cassirer 1874--1945)《人論》(rdquoAn Essay On Manrdquo)(台北

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0)頁 36

30 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

二指人生之內容或其表現

三指某種活動延續之期間(如政治生命)

四指藝術作品的中心思想或情趣即其精采之所在(如有生命的畫)102

以上四種定義除了「轉喻」的修辭例證之外(如第三第四條)主要指向二

個層次一生物學上的生命包含個體存在的時空範圍生存活動屬於較低

階的基礎含義二文化意義的生命由於擁有獨特的「符號系統」人類相較

於其他只會依循本能維生的生物精神活動特別活躍因此人類社會在生存競

爭之餘還發明了政治經濟藝術體育helliphellip等等目的與成效各不相同的領域

或技藝所有的內容集合之後便是所謂的「文化」如此複雜且活躍的心靈

在持續運轉精益求精的情況下自然衍生出對於更高層次存在意義的索求因

此生命的意義與價值開始受到關注和反思進而構成「生命」定義中層次最高

的「文化生命」由此可知「生命」的內涵包含了具體的「生存競賽」與抽象的

「文化追求」舉凡生死意識社會組織人生理念宗教信仰和科學知識helliphellip

等全都涵攝其中駁雜的程度可見一斑

嚴格說來要深入且完整地探討「生命」的內涵由於涵蓋的範圍太廣難

度其實很高若以學門的角度來取徑大致上思考「生命」可從「生物學」與

「人類學」二大觀點切入前者著重生物生存的各個面向屬於基礎的生物層次

分析適用於「存在」當中所有具備生命的對象後者以人類的角度出發探討

的是社會與文化狀態的發展問題屬於較高的精神層次乃心智活動較為活躍的

人類所獨有人類和其他動物比較起來的確擁有更為高段的思維能力所以學

習期特長屬於一種「文化生物」故能運用文化符號以累積各種經驗與知識

持續地創造出許多獨特的文明產物發展精緻文化然而人類終究還是動物的

一種文化發展的程度再高也必須建築在生物生存的基礎之上換言之在進

入一切抽象高明的社會文化層次之前人類都須滿足生物本能的需求西方人

本主義心理學家馬斯洛(Maslow Abraham Harold1908-1970)曾提出著名的

「需求層次理論」認為人類生存時必須面臨五種不同層次的需求挑戰由低至

高分別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群需求受尊重需求自我實現需求

第一層次生理的需求也就是維持生活所需各種物質的需要例如食衣

102 林尹高明主編《中文大辭典》(普及本)(台北中國文化大學出版部199310 九版)(六)

頁 9445筆者檢閱坊間字辭典發覺各家對於「生命」的定義在大體上雖已形成共識但各

有著重之處其中林尹高明教授主編之書陳義既多條列又明較符合本論文討論需要故

援引之

第一章 緒論 31

住行等

第二層次安全的需求希望生活有保障有工作可以維持收支沒有威

脅人身安全的因素等

第三層次被接納的需求即指感情和歸屬上的需求包括社交需求愛

交往和友誼等

第四層次尊嚴的需求需要被尊敬也需要自尊以及地位和名譽的需求

第五層次自我實現的需求儘量的發揮自己的潛能使自己生活有意義

有抱負103

按照馬斯洛的設定人們大致是依循著上述的五個層次的需求來實踐生活的也

就是說在前一層次得到部分滿足後下一層次的需求才開始轉為迫切在這五

層次當中「生理」「安全」乃是維持生命所必須因此只要是活人前二層

次的需求幾乎都已得到滿足然而每個人的條件不同開發出來的心理需求也

不盡相似是以能夠到達的最高需求層次便有差異由此顯示出各不相同的境界

高度我們可以想像的是因為人的層次不同可能擁有的思考角度和高度也跟

著不同因此看待事物時觀照的層面與深度就不可能一樣這麼一來對於生

命中重要目標的設定自然會依照個體不同層次的心理需求表現出彼此間極大

的差異性並在一連串的生活實踐之後呈現出個體獨特的生命意義和價值追

求舉例來說中國古代知識份子可能會將仕宦生死倫常藝術等議題視為

思考目標使其生命成為文化實踐的一種具體形式充滿了文化的況味當中的

價值選擇和生命情調便與一般目不識丁的販夫走卒完全不同顯示了層次分明的

生命觀由此可知對於努力滿足生命中各項需求的人來說生物的生存問題固

然無法避免在這之上還存在更高層次的生活意義即使不是每個人都有思索

生命的自覺思維然而只要心靈活動依然持續人們就會持續受到驅使往更

高的需求層次邁進因此「生物生存」與「生活意義」可說是生命觀的二大柱

石尤其後面一項攸關價值的選擇在說明個體生命意向時更具有代表性

回到本論文「生命觀照」的主題「觀照」(contemplation)一詞來自佛教

指的是「以智慧法眼觀察認識事物實相」104然而何謂「智慧法眼」李英武

103 詳見張春興《現代心理學》(台北台灣東華書局1990mdash1991)頁 233-235馬斯洛有

感於理論的不足晚期特別深化發展「自我實現需求」之層次發現了一系列發展的需要謂之

「存在價值」(being-values)內含有十四種不分優劣的價值特徵完整完善完成正義

活躍豐富單純美善獨特輕鬆樂觀詼諧真實誠懇現實自我滿足請見【美】弗

蘭克G戈布爾著呂明陳紅雯譯《第三思潮馬斯洛心理學》(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

2006)頁 41mdash43 104 袁賓主編《禪宗詞典》(湖北湖北人民出版社1994)頁 235

32 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

指出「法是真理眼是智慧以智慧通達真理即得法眼淨」105換言之「觀

照」是能以了解佛法真理的眼光對事物加以通澈理解即以人之智慧觀看察照事

物之真理106由此推論所謂的「生命觀照」可以界定為「對生命現象或本質的

觀察與認識」且因生命是指會生長變化的個體或存在所以進一步來說「生

命觀照」就是對生命體的生長變化現象或本質的觀察與認識如同前文對於生

命內容的界定生命的存在現象包含了「生物生存」與「存在意義」二大範疇

生物生存從「個人」的角度出發如同馬斯洛的心理需求層次理論所說乃是

一連串層次高低的需求滿足最基本的如生活物資的獲取對周遭環境的認知

人我關係的經營與互動自我安頓與情感歸屬乃至最高階的自我實現要求皆屬

之除此之外由於人類是群居的動物在難以離群索居的前提下從「社會」

的角度「生命」的意涵還包括了國家民族的認同問題對於自我社會定位的認

知與期許社會現象的觀察文明經驗的傳承helliphellip等等由小到大由近至遠

由內而外由具體到抽象「生命觀照」探討的面向雖然廣泛但大致是從個人

在成長歷程中所遭遇的實際內容出發綜合理性認知與感性體悟而得出的一種

「充滿情感的理解」某些秉賦優異的個體在持續的發展之下到了一定的層次

即可到達「人生智慧」的境界象徵了人類文明所能追求的精神極致呈現在文

學的創作之中便構成了文學之所以觸動人心的重要原因因此本論文便是基

於上述理由在蘇軾的生命情境中擷取了對於古代知識份子來說影響最為重

大的幾個主題加以討論期待能夠更加切合「生命」的主題填補宋詩研究和生

命意識史中相關議題的空白

(二)版本說明

蘇軾成名既早在宋代可說是家喻戶曉的文學巨星107死後其詩文雖一度因

黨禍復起而列入禁書然政治禁令擋不住文學感染力的強勢傳播有宋一代各

種蘇詩刊本即有二十種之多108此後儘管各代文風殊異但蘇詩在眾多註家的努

105 李英武注《禪宗三經》(成都巴蜀書社2005)頁 391 106 項楚「觀即『觀照』以智慧觀見事物之理」(見氏著《王梵志詩校注》(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10)下冊頁 790注一)所謂「真理」指的是事物之本質與意義

另可參考袁賓的說法袁賓認為觀照是一種「禪者觀察事物認識真理的智慧眼光」見袁賓

主編《禪宗詞典》頁 121 107 關於蘇軾受歡迎的狀況有許多資料可以佐證比如在他活著的時候詩文不單只在國內廣

為散佈聲名甚至遠播契丹連高麗使者過杭州都還「求市蘇軾之集以歸」(詳見孔凡禮《蘇

軾年譜》上冊卷 16頁 363)《邵氏聞見錄》卷二十更記載了他由海外歸毗陵時坐船中

而「夾運河岸千萬人隨觀之」的盛況(見【宋】邵博《邵氏聞見後錄》(北京中華書局

1997)卷二十頁 160)聲譽之隆可以想見 108 【宋】蘇軾《蘇軾詩集》冊一孔凡禮〈前言〉頁 14

第一章 緒論 33

力之下到了清代已蔚為大觀其中以馮應榴和王文誥的註最為著名按孔凡

禮在《蘇軾詩集前言》中的介紹馮氏是以查慎行《蘇詩補註》為底本「『取

王施查三註』擇精去複『援證群書』『考稽辨訂』」而成《蘇文忠詩合註》

五十卷109而王文誥的《蘇文忠詩編註集成》四十五卷乃是按照蘇軾年譜詳細

繫年而成本論文考量研究時須以詩人生平和詩作二者合併觀照的方式反覆進

行因此在權衡之下採用王文誥版本閱讀期間搭配孔凡禮《蘇軾年譜》(全

三冊)對王註論審未精的錯誤之處加以校正以求翔實

在其他重要的參考文獻部份蘇軾文章本論文採用的是孔凡禮點校北京

中華書局出版的《蘇軾文集》(全六冊)蘇詞則以鄒同慶王宗堂的《蘇軾詞編

年校註》(全三冊)為主其他參考資料版本將於論文注釋中詳細註明此處

就不多加介紹了

二 研究方法

人文學科的研究工作基本上都會牽涉到「研究資料」與「資料分析」二個部

分因此若要討論研究方法首先須對上述二者有所界定在「研究資料」方

面本論文以蘇軾為研究客體自須熟讀東坡所有著作但是東坡並非全然獨

立的生命體從他出生到死亡為止必曾存在一個與之互動的人際網絡在此一

網絡中關係由親至疏包含了親人同儕後輩和互不相識的時人由於他們與

蘇軾同時或許曾經與之接觸彼此深切瞭解或者未曾識面只是風聞行誼

但無論如何這些人相較於後來研究者手中掌握了對於詩人的第一手資料他

們的著作自然值得參考在此筆者先依關係遠近將所謂的「時人」略分為三

(一) 師友親朋如歐陽脩蘇轍黃庭堅秦觀李廌helliphellip等他們與

東坡素來友好關係匪淺閱讀其人之作不但可瞭解蘇軾與重要他人

的情感往來狀況同時可從尺牘中窺知詩人對於事物的各種看法另

外蘇軾繼承歐陽脩之處多矣由此著眼大致可以勾勒出儒生蘇軾思

想之從來

(二) 政敵與競爭對象如王安石或二程安石與二程分別在政策和思想

二方面與東坡互不相容敵對的雙方互有攻詰這一類的文獻最重

109 【宋】蘇軾《蘇軾詩集》冊一孔凡禮〈前言〉頁 16

34 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

要的貢獻是它們提供了一個全然不同的視野使讀者能對詩人的各個

面向(無論好壞優缺)有所了解因為個體在實踐生命時自我的主

觀呈現固然重要但別人給予的評價也是構成生命面貌的重要環節

乃觀照生命時無能或缺的部分正反優缺彼此相照生命才有完

整的輪廓

(三) 無交集的時人這一項主要以東坡不相熟的詩話作者為主如寫作

《春渚紀聞》的何薳《春渚紀聞》向來以記載蘇軾軼事聞名作者何

薳雖傾慕蘇軾但二人來往並不密切經由片段軼事的描述這一類的

文獻如同鏡子般反映了蘇軾行走江湖的真實身影不但說明了東坡是以

何種形象為北宋時人所喜愛與接受同時也讓我們更加了解當時的社

會形態對詩人形象的重建極有幫助可補充官修史書之不足

以上三種若以形象化的語言來表達第一類有如沐浴在陽光之下的詩人著重

其本質與正面形象第二類反之可視作背光的暗影二者並存則形象方趨於

具體而第三類則有如背景非但可為詩人形象添加色彩同時亦為讀者提供了

深入理解的語境再者有關後人文獻的方面由於蘇軾藝術成就(含文學書

晝審美helliphellip等方面)十分傑出成為宋代以後文人評論的重要對象相關文獻

極多對研究亦多所助益有鑑於此四川大學中文系唐宋文學研究室將散見各

處的篇牘文章集結為《蘇軾資料彙編》五冊給予後來研究者極大方便研讀這

類文獻主要可透過歷時性的觀點瞭解各個時期的蘇軾接受史比對評論者本身

的學識背景對於蘇軾形象研究頗有正面的幫助況且古人讀書既博且熟常

在隻字片語中透露許多獨到意見相當值得參考

為了掌握時代背景史書思想著作亦在參考之列如對北宋政治時局記載

甚詳的《宋史》《宋史紀事本末》《續資治通鑑長編》等書尤須參考閱讀這

些書目除了有利於還原當時的官場氣氛同時考量到蘇軾本身「學者官僚

文人」三合一的身份取向歷史情境的純熟掌握將有助於我們對詩人行為動機的

判讀110另一方面「資料分析」牽涉到的是詮釋觀點問題由於本研究以「生

命觀照」作為蘇詩的切入點問題本質在於人生哲學的探討因此在正式論述

詩人觀點之前理應考慮中國儒釋道三家的思想這是因為傳統三教的思想

核心皆以生命哲學為底蘊對中國士人的生命哲學向來具有深遠的影響對「三

110 當然除了正史之外當代的史學著作也在參考之列如以「士」階層為論述核心的余英時

《士與中國文化》《朱熹的歷史世界》關注黨爭的沈松勤《北宋文人與黨爭》蕭慶偉《北宋新

舊黨爭與文學》介紹當代宗教概況者如潘桂明《中國居士佛教史》謝路軍《中國道教源流》

或者針對時代思潮進行全面性理解的史學研究像葛兆光《中國思想史》等皆屬之

第一章 緒論 35

教融合」的東坡更是如此故本文除了瞭解中國傳統三教的人生哲學內容外尚

須分析這些哲學思想對詩人所產生的影響至於「資料分析」的部分本論文將

視論述的需要來決定採用何種理論方法加以分析譬如以心理學的角度來看

蘇軾的生命觀照實與其生命歷程息息相關具有階段性成長的特徵正好可以引

用皮亞傑(Jean Piaget1896-1980)的「認知發展論」(cognitive-developmental

theory)作為分析模式尤其皮氏學說中的「適應」(adaptation)的觀點正好能

夠提供我們洞見詩人處逆時的適應行為及心理狀態因此成為本文重要的參照理

論詳細論述請見各章節內文撰述

以下為本文各章章節大要

第一章緒論此章說明以「論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為題的研究動機目

的取材範圍和研究方法首先詳述研究動機強調在「言志」的抒情傳統之下

選取人生際遇特殊的蘇軾作為「生命觀照」的研究對象有其意義再就前人相關

研究成果作一介紹和檢討預先確立本文的立論基礎和研究價值進而說明本研

究所欲採取的研究方法最後參考文獻資料對「生命」「生命觀照」等詞作出

定義以利開展後文

第二章論述蘇軾詩中的仕宦及隱退情結本章探討蘇軾人生最重要的仕宦

主題想解決的問題有三一蘇軾早懷隱逸之志為何執意追求仕進二進

入官場之後既已發現「理想」與「現實」之間巨大的落差因何想退能退卻

始終未退三蘇軾長年徘徊於仕隱之間對他的人生造成了何種影響至於

為何要討論這三個問題呢首先蘇軾個性向來不拘小節生長環境又與佛道二

家淵源甚深然從東坡年少時以「范滂」自期的表現看來他選擇依循儒家「用

世」志意心中應有極為深刻的理想存焉而這個根深蒂固的價值觀或許正是

日後當他匍匐於仕宦道上無論處境如何慘澹仍然堅持不退的重要依據而他

長年處於貶謫的境況更為其「生命觀照」帶來了重要的轉變契機與後續效應

在某一程度上決定了晚年蘇軾人生境界達至超曠的可能因此本章擬先分擘蘇

軾的仕宦歷程將其一生按照「順境」「逆境」劃為二類以為梗概第一節聚

焦順境的政治實踐除了梳理蘇軾在不同時期的仕宦追求外也要進一步瞭解這

個價值觀是否恆久不變第二節從「順」的對立面立論以烏臺詩案為起點探

索逆境時期蘇軾的心理狀態和人生追求筆者關心的是「隱」之所以只是「誘

惑」而非「實踐」的原因藉著蘇軾在深諳仕宦乃「違己交病」的情況下依然

執意入仕的矛盾情結由此帶出第三節對於貶謫收穫的探討說明能夠「瞭解事

件後果並安於現實」的東坡最後得以走向「超曠」的關鍵因素

第三章論蘇軾詩中的仕宦典型有別於上一章「背景式」的陳述方式本

36 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

章欲以白居易馬少游及陶淵明三個蘇詩典型作為不同階段仕宦觀照的代表「仕

隱情結」既為蘇軾一生憂患所繫隨著現實越趨緊迫內在的矛盾衝突越是激烈

在此之中東坡的仕宦觀照不但會反映在特定的詩文主題創作上同時也呈現

在史傳典型的接受之上要之本文仍以第二章仕宦「順逆」分期為架構以

白居易作為順境代表藉以了解蘇軾的白氏接受實是環繞著「中隱」的出處進

退為核心其次東漢馬少游作為「知足不辱」的求宦代表象徵了蘇軾在現實

與理想的永恆矛盾中一次又一次的自我反省最終構成了一種嶄新的仕宦觀

其本質無異於白氏「中隱」哲學的實踐最後本文以蘇軾晚年最喜愛的陶淵明

作為逆境謫居的師法典型陶氏迴護真我其價值觀不同流俗造就了他拒絕向

現實低頭的個性化行為再者除了「固窮」之外陶淵明不離人居的隱逸方式

亦為蘇軾示範了一個特殊的隱逸觀綜合三者本章在第四節企圖歸納出一個蘇

軾的理想性格彼此對照使我們能夠更精準地掌握蘇軾的仕宦觀照

第四章探討蘇軾詩中對於生命本質的思考與認知前述幾章主要以具體的

生活情境為討論對象然而就「生命觀照」來說「生命的本質為何」才是最

核心的認知目標其中又以「生死觀」最為首要因此本章擬由「生死觀」與

「詩人對於人生本質的思索問題」二大部分構成在「生死觀」的部分由於人

類在極早就已認知到生命現象的特殊性因此本節首先針對漢魏以來各朝代

詩人對於生死現象的觀察理解進行分析按理而言不同的時代心靈對於死亡事

件的思考不會一致從詩文的分析可知漢魏至北宋的死亡觀概況一來可作為論

述主題的背景知識再者身處北宋的蘇軾生命觀與前代所想必定有所因襲採

取歷時性考察有助於理解蘇軾詩中「死亡觀」的深層思維另外「生」與「死」

都可視作一種「時間狀態」的思考蘇軾深受佛家影響故本節欲闢「轉世概念」

一區由宋代盛行文人轉世故事的現象結合詩人的死亡觀加以探討或許有助

於釐清作者最終「文化人格」形成的原因

瞭解蘇軾詩中死亡思考的呈現概況之後緊接著要關注的便是詩人的反應

個體關注生命現象自然會對死亡事件有所思考究竟蘇軾在面對往而不返的「死

亡」本質時心中有何想法由於「死」與「老」二者概念間有極強的聯想關係

因此最常伴隨「畏死」心態的即是「嘆老」的生命焦慮對此蘇軾乃至宋

人在其詩文中頗有陳述而自古以來對抗死亡的因應方法除了假想的「游仙」

之外便是「養生」與「醫藥」觀念的發達取徑於此應可看出詩人對於「死

亡事件」的認知與反應

第五章探討蘇軾詩中對生命意義的終極探索本章銜接上一章對於人生本

質的認知問題主要探討的問題有一蘇軾對於人生價值的思考問題他選擇

了什麼作為自己生命的最終價值二蘇軾的終極追求為何所謂「終極探索」

第一章 緒論 37

本質上是一種「價值選擇」的問題在理解了蘇軾對於生命本體的思考內容之後

緊接著我們便可以問既然知道了「人生是什麼」那麼蘇軾認為什麼才是他

人生的終極追求呢換言之在短暫虛幻的人生中究竟存不存在一個永恆的「不

朽」由於個體對生命價值的認知是以自我認識為基礎本章第一節首先嘗試釐

清蘇軾文化性格的形成與內容藉心理學中自我認知程序(「我想做什麼」rarr「我

能當什麼」rarr「我是什麼」)先就蘇軾自述的部分試探緊接著以蘇軾對自我的

加工為論題透過幾個突出的人生觀來考察蘇軾建構自我時重要的人生價值選

擇在此之後才進入終極追求的部分筆者認為身處中國有名的書寫年代

蘇軾既有天賦又有環境書寫因而成為他極力發展的事業要項之一具有自我

實現的內涵再者書寫可洗滌淨化人心也有轉移的作用因此常被貶謫文

士拿來充作生活智慧積極投入加上文學久傳之後文名可視為另一種生命形

式的延續是以蘇軾寄寓生命於文學之中實是極為必然之事

第六章結論本章擬總結前面五章為了更加扣合題意故以「生命意識

史」的角度歸結出蘇詩中「生命觀照」的重點與特色並在此基礎之上進一

步借用西方人本心理學家馬斯洛的「需求層次論」來分析蘇軾晚年的精神境界

提供有別於傳統「特質描述」之法的另種途徑使人更能掌握東坡精神的實質內

38 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

Page 19: 第一章 - nccur.lib.nccu.edu.twnccur.lib.nccu.edu.tw/bitstream/140.119/35604/5/51001105.pdf · 平、作品賞析和文學趨向為考察的主體,對於操縱文字的「心靈」缺乏自覺的省

第一章 緒論 19

作者抽出「故鄉」作為尋繹東坡人生境界之所構成的軸線非但具體也極為恰

當對本文研究東坡生命意識頗多值得借鏡之處然而畢竟學術論理難以周全

王文在總結「仕隱情結」時雖已發揮得當但從詩人留下的詩句線索來看仍

有些許未盡之處譬如作者清楚地呈現了「歸回原鄉rarr歸隱異鄉rarr尋求心鄉」

此一心靈軌跡極力鋪陳詩人依違在理想失落與留戀田園的糾結情緒細膩刻劃

了「去」「留」之間「用世志意」和「不遇悲慨」二種意識激盪的狀況然而一

來一往之際似乎失落了「畏禍」此一重要的心理機轉使得讀者只見蘇軾之

「豪」而不見其性格之「真」從蘇軾輾轉各地時所上謝表之內容我們其實可

以明顯察覺詩人對於君威難測樹敵眾多的不安全感這種「畏禍心態」尤其表

現在二三階段之間乃是個人對多舛前途最真實的情緒反應捨之不論除了

有簡化人物性格的危險之外更無以呈現詩人最終「選擇」走向「超曠」的可貴

之處另外蘇軾晚年雖已求得「心安之境」但吟詩時仍作「此生念念隨泡影」

之語58無奈自嘲溢於言表與其同時詞作大異其趣此現象似乎可追溯至文類

性格因為對宋人而言詩詞分屬於不同的情志書寫系統雖然東坡創作時習

慣游走於各種文類之間但若細心檢閱詩集並加以對照可以發現二者慣用的典

故語例並不完全重覆援引王秀珊此文的分析成果東坡詞的典故類型主要有三

類事功型(以謝安為代表)執著型(以劉禹錫為代表)隱逸類(以陶淵明為

代表)59但詳察東坡詩可知在這三類之外還有更常使用的詩典如蘇軾一

再引用的「馬少游」及「桐鄉吏朱邑」事或在「烏臺詩案」之後重覆出現的「東

門黃狗」不但抒懷同時也牽涉了詩人對其仕宦事業的自我評價用意與興味

和蘇詞相較皆不相同就此看來此一重要議題若要得到較為徹底的討論那麼

除卻蘇詞之外東坡的其他創作也不能偏廢尤其是「言志」的蘇詩理應加以

整理並進一步統合所有文類的相關資料彼此交叉比對藉助先合觀再微觀的

分析方法來理解蘇軾的仕宦心態才是比較理想的做法也是本文預備發展的重

要方向

蘇詩研究的另一個重要主題在於「禪學」近年來持續在此領域耕耘不輟者

較重要的有周裕鍇張晶和蕭麗華等人周裕鍇專注詩歌與禪宗的關係曾寫作

《中國禪宗與詩歌》一書其中談到禪宗對於蘇軾的影響就認為二者關係極為

密切詩人耽於禪悅不但使之出入叢林與大量的禪僧交游同時也從中學習

到禪家公案的話頭與機鋒培養了創作時運用「博喻」手法的能力並點出「文

58 蘇軾〈庚辰歲人日作時聞黃河已復北流老臣舊數論此今斯言乃驗二首其二〉此詩作

於元符三年(1100)正月七日蘇軾謫往惠州之時年六十四收入氏著《蘇軾詩集》第七冊

卷四十三頁 2343 59 請見氏著《論東坡詞中的仕隱情懷》第四章

20 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

字禪」乃是蘇黃二人詩法分途的重要依據60當時作者固然對詩人「以禪入

詩」的特色作了清楚的說明然而終究只是文學現象的呈現對創作背後深刻

的審美機制並無探討這個問題在數年之後的《文字禪與宋代詩學》獲得解決

在《文字禪與宋代詩學》這本書中周教授將論題加以深化直接探討創作現象

的本源指出蘇黃之所以以文字為戲主要是以禪宗的「游戲三昧」作為理論

依據加上士大夫本身固有的俳諧文學的傳統而構成文中還提到

蘇軾和黃庭堅在借禪宗語言藝術為詩方面雖多共同之處但二人通過文字

游戲所要達到的目的仍有不同概括說來蘇軾是「借禪以為詼」即借

用禪宗詼詭反常的思維方式來表達自己戲謔的人生態度黃庭堅則是「打

諢通禪」即把雜劇的諢趣與禪語的詼諧結合起來表達自我完善的人格精

神於「游戲法」中見「真實相」61

作者從詩人習禪入詩的心態目的推導出蘇黃「借禪以為詼」和「表達自我完善

的人格精神」的不同有助於二人詩歌風格和審美性格的深入理解作者點出

從蘇黃的作品表現可以得知宋代習禪詩人受到「機鋒」或是「打諢」的影響

主要體現在「創作心態」和「語言形式」兩方面前者即所謂游戲態度滑稽為

文而後者則表現為語境的跳躍章法的變換然而儘管從同樣的門路悟入

在詩風的呈現上卻各有不同62周氏指出這固然與性格相關除此之外更有

可能受到他們各自喜好的禪門宗風的影響

雲門宗機鋒迅疾蘇軾得其精神所以作詩隨心所欲八面翻滾臨濟宗

機鋒峻烈黃庭堅得其精神所以作詩除脫凡近不落常情如黃龍慧南

著名的「黃龍三關」晦堂祖心的「觸背關」都有言語道斷不入思維的

特點黃庭堅詩生新瘦硬的語言風格與其精神相近63

蘇黃二家的詩風比較向來是宋代詩學中的重要議題在詩論美學和文學史的領

域皆有其意義周教授捨棄傳統的詩學角度改藉佛家文士化的「文字禪」角度

觀而照之不但突顯了詩歌意象與禪派宗風之間的關係同時也點出文人和其皈

60 氏著《中國禪宗與詩歌》(高雄麗文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47)頁 89mdash91 61 氏著《文字禪與宋代詩學》(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11)頁 155 62 周裕鍇演繹二人詩風指出「蘇詩如長江大河波濤自涌諢趣較顯露層次轉折銜接較自然

而黃詩如危崖高聳斷岸千尺諢趣較隱晦語境意路跨越較大」見氏著《文字禪與宋代詩

學》頁 164 63 氏著《文字禪與宋代詩學》頁 164

第一章 緒論 21

依的禪派精神在本質上的確有其相似之處這點我們由周裕鍇另外一篇〈夢幻與

真如蘇黃的禪悅傾向與其詩歌意向之關係〉可以得到更為深刻的詮釋

在〈夢幻與真如〉一文中作者主要是從宋人接受禪宗的兩種禪悅典型進

而分析這二種範型與詩歌意象選擇之間的關係宋代文人接觸禪宗一來在參禪

的過程中可以獲得愉快的感受此即「禪悅」二來佛禪能有效地消解「倫理政

治與個人存在的衝突」從存在論的意義上揭示了人生狀態徹底解決「儒門淡

薄收拾不住」64的不足之處文人崇奉南禪恰好回應了自身的人生課題與心

靈需求65所以五家七宗各有所好除了受到歷史(時間)和地理(地域)的影

響外文人的「真性」底蘊自當更為關鍵由此視之生命情趣截然不同的蘇

黃二人其性格在和禪門宗風相互加乘之後於是各自蘊釀了特色鮮明的禪學主

題如蘇軾廣泛接觸大乘經典深得「十喻」之義因此在其詩歌創作之時便

多次闡述般若空觀以「人生如夢」的主題具體行之選擇詩歌意象時除了運

用佛經典故之外更因自身對於世界短暫性質的認識特別強調「瞬時激變」的

動態形象的捕捉呈現蘇詩動蕩明快的風格66而庭堅對於禪學中的「心性哲學」

最有領悟對他來說禪乃治心之本目的在於完善道德人格以心性覺悟證得

安身立命之本是以他對認知本源的般若空觀興趣不大將全部重心擺放在「真

如」的追求上67正是這樣的傾向使然黃庭堅十分自覺地將禪宗的心性哲學

儒家的養氣觀和道家的心齋理論融合為一因此他所選擇的詩歌意象不是作為

虛幻無常的對立存在(如堅毅不屈的金石松柏)就是作為污穢渾濁的對立存

在(如表裡澄澈的秋江出淤泥而不染的蓮花)前者求其「真」後者明其「淨」

往往具備了虛靜沖澹清峻凝鍊的美學特徵由此構成山谷詩學與人格互相輝映

的「壁立千仞」的審美境界68

張晶《禪與唐宋詩學》同樣是以「禪學」作為視角探索唐宋時期禪宗思想

對於詩人心態的滲透並以詩為中心討論「禪」在經過了詩人創作心靈的轉化

之後對詩歌面貌造成了何等的影響作者認為

禪之於士大夫其主要意義並不在於「成佛」的宗教皈依而在於以「如

夢如幻」的人生觀來解脫靈與肉的苦惱困惑69

64 張方平「儒門淡薄收拾不住皆歸釋氏耳」收入釋志磬《佛祖統記》(揚州江蘇廣陵

古籍刻印社1992)冊五卷四十五頁 1949 65 周裕鍇〈夢幻與真如蘇黃的禪悅傾向與其詩歌意象之關係〉收入《文學遺產》二OO

一年第三期頁 68mdash69 66 氏著〈夢幻與真如蘇黃的禪悅傾向與其詩歌意象之關係〉頁 6974mdash75 67 氏著〈夢幻與真如蘇黃的禪悅傾向與其詩歌意象之關係〉頁 72 68 氏著〈夢幻與真如蘇黃的禪悅傾向與其詩歌意象之關係〉頁 74mdash75 69 氏著《禪與唐宋詩學》(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36)頁 2類似論述亦可參考頁 24

22 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

由於中國人的心理結構偏向「現實務實」對於抽象的「遠離現世」並不真感

興趣因此佛教思想能在中土普遍流傳除了自身理論的適用性得到發揮之外

接受者心理狀態的改變絕對是關鍵就本書研究的唐宋詩人而言信仰佛教的契

機最主要的原因還是來自於人生挫折對心靈造成的創傷而「挫折」中最具代

表性者莫過於「貶謫」一事傳統士人一旦遭受貶謫為了消除心中憤懣使

日子好過一點文人大多轉向佛道二家諸如大乘佛學中的「苦空觀」「人生如

夢」等觀念便是藉助於此熱烈流傳相較於唐代宋人對於禪宗的接受的確

較為普遍若要論其修為三教混融的蘇軾更是其中的佼佼者這從作者三番二

次以東坡作為說明的佐證即可發現關於詩人在「以禪喻詩」方面的表現作者

一路尋繹蘇軾在謫黃之後的心靈變化指出詩人「主要是以禪宗的『一念清淨』

『無心於物』的觀念來淡化客觀環境的困窘」70加上對於《莊子》的活用由

此構成他裨補人生的「忘憂理論」作者對詩人心態的觀照極為細膩也一定程

度地呈現了禪風入蘇詩的緣由和成果不過根據作者所言為了擺脫世間憂愁

而被大量接受的視身如夢視人生如逆旅的思想其本質是以佛教「空觀」作為

底蘊然而「『空門』的解脫是以對自身的省思為途徑的但它不是貴身而

是賤身」71既是「賤身」則與宋代盛行的養生風尚在根源上有所牴觸此中情

形為何而蘇軾個人亦頗積極「愛生」平日也熱衷於調養生息合觀言之似

乎可提供我們對於詩人取捨三教理論的標準之認識有助於蘇軾思想研究的完

至於東坡詩與佛教典故的關係則需參考蕭麗華教授的著作蕭教授在二O

O一年撰寫了〈東坡詩論中的禪喻〉探討下開北宋詩禪融合之風的蘇軾其詩

論中散見的佛禪修養並藉此論述蘇門禪喻在宋代詩禪合轍的重要歷史定位首

先作者將蘇軾對於禪學的接受歸因至故鄉眉山的地緣母親與朋友的浸染

最後才是人生經驗的強化由於蘇軾思想具有三教會通的特色因而詩論具備了

「以禪法論詩」「以夢成詩」「詩禪辯證」和「以禪論詩」四種現象然而上

述四種現象中除了「以夢成詩」其餘三種皆可逕與詩人日常習禪的慣性作聯

結此處暫且按下先討論較為特殊的「以夢成詩」因為禪家的本質在於「動

進的心或它對世間生起不取不捨的妙用」72強調「心」的覺察勢必關聯「心」

對生命的認知進一步牽涉「真假」的問題而「夢」與「覺」正是「假」和「真」

最具代表性的二種動作型態是以作者提到「凡學禪者於夢與覺之間體

70 氏著《禪與唐宋詩學》頁 35 71 氏著《禪與唐宋詩學》頁 28 72 吳汝鈞《游戲三昧禪的實踐與終極關懷》(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932)頁 170

第一章 緒論 23

會尤深」73蘇軾習禪多年對此議題更為嫻熟箇中緣由一方面固然是因為

詩人天生資質敏慧感悟力強再者自然是受到《金剛經》的影響蘇軾博覽

佛家內典對《金剛經》更是深有造詣因此以「夢」轉喻人世時不但有聊觀

夢幻視此身如夢之說同時也延伸出了蘇軾對於「前世」的夢喻之說除此

之外夢中得句紀夢境存夢占之舉更不勝枚舉由此可見詩人輾轉於「夢」

「覺」之間思辯的軌跡對我們瞭解詩人審美詩境人生態度與禪學修為皆有助

益然而作者在文中提到蘇軾好用禪語評賞詩作時也不例外但考察蘇軾所

論唐前暨唐代詩作時卻少用禪語74針對此一特殊現象蕭教授未及解答殊

為可惜而蕭教授有鑑於目前研究多未能深入佛典詳考蘇詩中佛家譬喻與佛教

原典之間的關係是以在〈東坡詩中的般若譬喻〉一文中以「般若譬喻」為焦

點審慎爬梳蘇軾詩禪意象形成之由來並就東坡詩中各項般若譬喻的種類和思

想主題進行舉證和論述清楚地分疏了佛家「六如觀」與「十喻」對蘇軾造成的

影響尤其「夢」「幻」「露」等較為常見的文字意象除了歸納其意象特徵

同時還上溯至佛典源頭細數典故意涵細膩地詮釋了箇中涵義75為本文分析

蘇軾對於生命本質的思考提供了極大的助力

一 「生命觀」主題

歷來涉及「生命觀」的研究不少然而仔細考察可以發現「生命觀」一

詞的議題內容似乎眾說紛云鄭惠玲在其碩論中提到以「生命」為主題的論述

研究理應涵蓋的範圍主要有「對生命意義的期待與發揮」「對人生際遇的順處態

度與方法」二者簡單的說除了生物存在的具體生命之外尚應包含人類獨特

思考觀點之下的思想觀價值觀道德觀和審美觀76然而鄭氏對此缺乏舉例

論證使定義未免流於浮泛空虛而書中分辨「人生觀」與「生命觀」之不同在

於前者偏重「對生命過程的往前看往未來設想」與後者「既重生之喜悅而

對未來建構理想但也適時從既有之限定中逆向先為理想預防」77的內涵不全

相似但從筆者自身對於「生命觀」所下定義之瞭解其內容之豐富似乎涵蓋

了作者的全部所言換言之「生命觀」之於「人生觀」應是一種上位概念鄭

73 蕭麗華〈東坡詩論中的禪喻〉收入《佛學研究中心學報》第六期20017頁 257 74 氏著〈東坡詩論中的禪喻〉頁 267 75 氏著〈東坡詩中的般若譬喻〉「聖傳與詩禪 中國文學與宗教國際學術研討會」20041210頁 5mdash9 76 鄭惠玲《名教自然與士的自覺從《世說新語》看魏晉士人的生命觀》(彰化彰化師範

大學國文系在職專班碩論2003)頁 7 77 氏著《名教自然與士的自覺從《世說新語》看魏晉士人的生命觀》頁 7

24 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

文沒有明言其論述標準對於相關議題的開展實有未盡之處另外定義「生命

觀」的還有杜正勝

生命觀牽涉社會組織人生理念宗教信仰和科學(尤其是醫療)知識諸

多層面的問題西周時期禱請的眉壽和戰國秦漢追求的長生可以作

為此一發展脈絡的為兩個定點觀察其中的變化探索兩周秦漢之人

對生命的認識和追求的方式78

杜教授此說主要扣合了醫療史的角度乃是自上古社會「生命追求」的觀念和行

為推衍而出因此是以人體生理系統理論作為切入點詳述中國古代生命觀在

「時代」或「族群」的因素影響下一步一步從具體(形)走向抽象(氣)的本

質認識79值得注意的是人們以「形」「氣」「精」「神」來解釋生命形體的

內外本質這除了可以看出歷來「生命觀」的階段性態變之餘這套本質認識論

經過不斷的發展促成了中國養生文化的成形對日後的哲學思想醫學與醫

療皆有深遠的影響80杜教授的研究乍看之下與本文涉及的主題似乎並不相關

然而人類對於生命價值的追求最早都可溯源至「長生」的渴望上古的「生

命意識」雖然缺乏文學性的審美內涵換個角度卻是另一個層次且更為根源

的生命追求因此本文雖以宋人生命意識為題但考量到觀念與意識的源遠流

長對於前代前前代甚至古代先民的各種生命面向都應有所瞭解在實際研

究的過程中或許可提供另一個不同的參照面向

另外錢志熙的《唐前生命觀和文學生命主題》一書可說是近年來結合「生

命觀」與「文學主題」研究著作中最具系統者錢教授認為所謂生命觀念

指的是一種「上升到哲學層次的生命思想」包含的部分有二一是生命本體觀

即對生命本身的性質的認識二是生命價值觀即對生命應有價值的把握和判

斷且後者是建立於前者的基礎之上的81本書在呈現此一議題的思考脈絡時

採取「通史」的觀點從最早的先民之生命意識開始一直到唐代為止共分為

神話時代詩經時代先秦諸子時代秦漢時代魏晉時代南北朝時代六大階

段運用「理性生命觀」與「非理性生命觀」這對概念考察各時期生命本體觀的

進展狀況再進一步以文學創作為對象分析生命意識對於詩詞歌賦等文類的滲

透情形

78 參見氏著《從眉壽到長生醫療文化與中國古代生命觀》(台北三民書局20054)頁

158 79 氏著《從眉壽到長生醫療文化與中國古代生命觀》頁 302mdash305 80 氏著《從眉壽到長生醫療文化與中國古代生命觀》頁 305 81 錢志熙《唐前生命觀和文學生命主題》頁 3

第一章 緒論 25

首先神話時代是各種神秘非理性的生命觀念的發生期先民對於生命意

識的推想主要表現在死亡現象的觀察與解釋由於人類「死亡」概念是透過大

量經驗法則(觀察到他人之死進而聯想凡人必死)的累積而形成因此在較

早的階段當中先民對於「死亡現象」的理解內涵始終處於一種變動的狀態一

直到要先秦諸子時期方才開始對死亡作出哲學的論證進而思考其中的意義82

此時先民在意識到死亡現象的不可逆之後選擇非理性生命觀導向更為神祕高

遠的境地藉以迴避現實的衝擊因此我們從目前遺留尚存的神話內容探知

這種「非理性」的發揮造就了靈魂觀念的發展和一系列長生不死的幻想不但構

成了後來一切宗教的觀念基礎同時不死幻想延伸出中國文學主題中重要的「仙

鄉」意識對於賦學與六朝的山水詩歌影響尤其深遠83到了第二階段先秦時

代生命意識有了實質意義的轉折觀其具體呈現可從「文學」與「哲學」二

方面加以著手文學方面主要指的是《詩經》《詩經》在內容上雖然部分留

有上古時期長生幻想與生殖崇拜等非理性意識的元素然而整體看來詩人對

於現實生活的描寫充份展現人類對於死亡已經司空見慣穩固的宗法觀念沖淡

了個人對於死亡的恐懼在某個程度上標誌了非理性生命觀的消退等於是宣告

了世俗理性生命觀的時代已然來臨84而哲學的部分則因思想家對於生命價值

取向的不同而產生儒道二種典型道家認為生命最高的價值在因循自然實踐

自己的生命規律故儘管老子和莊子對於生命的體驗有所不同但他們「全生」

的前提是一致的尤其莊子透過浪漫的文學表現加強了他生死觀念的散佈對後

世文人來說恰好提供了精神上超越死亡的自由典型85相較之下儒家對於生

命價值的掌握主要是從道德本體論的角度來思考的由於早先人們在追求長生

不老時認為人類長壽與否的關鍵來自於上天對於個體「道德實踐」的審判順

此邏輯加以推論「德」與「壽」之間便產生了極為密切的關係直接影響了儒

家認為生命問題乃是道德之源的看法86儒家的另一重要特色在於生命價值的社

會化傾向這使他們發展出社會位階凌駕於個人之上的「大我」優位思想是故

個體的價值只有透過實踐倫理道德等社會價值方為正道綜合上述對於儒道二家

考論以此觀照蘇軾思想實有發厥精要的作用對其人生信條的瞭解極有啟

時至戰國至秦漢時代養生思想正式出現養生的思想根源於人類維護生命

的本能從原始先民與環境的生存奮鬥行為中逐漸隨著生命價值的撅發而往「益

82 氏著《唐前生命觀和文學生命主題》頁 11 83 氏著《唐前生命觀和文學生命主題》頁 14mdash22 84 詳見氏著《唐前生命觀和文學生命主題》第二章 85 氏著《唐前生命觀和文學生命主題》頁 53 86 氏著《唐前生命觀和文學生命主題》頁 57

26 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

生」「養生」的意向發展同時豐富了行為遵守的細則值得注意的是這股風

潮不只帶動了社會各個面向的運作與提升(諸如藥學五行思想等)同時養

生思想和政治思想的會通促成了中國古代民本思想的萌芽其中「養生為治國

之本」的概念更成為戰國至漢代最富特色的思想87中華民族「樂生」的優良傳

統便是幻生自此一背景中的生命自信與樂觀到了漢代宇宙自然的大生命觀成

形皇權的急遽昇高代表了整個時代的主流意識傾向於忽略個體生命價值與內在

需求是以此時「小我」的意識淡薄在文學的表現上呈現了「哀傷時命不合」

和「悲士不遇」二大辭賦生命主題強調了現實與自我的矛盾這是漢代辭賦家

對於屈原生命主題的繼承與發揮只是屈子那種「殉道式」的悲壯意識遭到弱化

在大一統的政治格局之下轉為個體體現生命困境的「時命觀」其中的代表者

是賈誼88值得注意的是作者援引司馬遷在〈報任安書〉中將文章創作視為實

踐生命價值的一種做法89尤其漢代盛行擬騷之作以現代西方理論中的「讀者

反應對話」角度來看似乎大有可說之處對於後來文人(如蘇軾)亦影響重

大是故就此而言欲探索漢代文人或蘇軾的生命觀時理應將屈原視為重要

的文學淵源來詳加考察或許能有所發現另外錢志熙在討論漢末樂府詩時曾

說「漢末文人在表現生命主題上的最大成就還不是對自身生命價值觀的展現

而是在其表現的一切生活境界中都滲透著的生命意識將生活境界升華為生命境

界」90其中最重要的四個主題則為根植於人性與人性之中的愛情友情別情

離思91錢教授此一說法提供了本文在定義「生命」議題時的重要參照同時

他對個別詩人的精彩論述也為筆者在論述詩歌生命情調時作出最好的示範非常

值得參考

除此之外較具代表性的還有陳威伯《盛唐詩人生命觀之研究》此書相對

於錢志熙的「通史」觀照方法將唐人生命觀擷取而出獨立觀之其目的是為

了糾正歷來在歸因唐人多元價值觀之成因的平面化傾向作者認為詩人藉由詩

作呈現的複雜思想和價值取向代表的是個人心境遷變生命歷程作詩情境和

目的的折衷結果因此在研究方法上重點放在傳統儒釋道三家對於詩人思想

心理的影響以及詩人對於傳統思想的研究態度從中推導出盛唐詩人的生命態

度與人生實踐從個人生命史的角度來考量作者運用思想與心理分析的研究取

87 錢志熙《唐前生命觀和文學生命主題》頁 104 88 氏著《唐前生命觀和文學生命主題》頁 120mdash133 89 即「古者富貴而名摩滅」一段強調《周易》《春秋》《離騷》《國語》《孫子兵法》helliphellip等

書皆「大底聖賢發憤之所為作也」「此人皆意有鬱結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來者乃如

左丘無目孫子斷足終不可用退而論書策以舒其憤思垂空文以自見」參見【漢】司馬

遷著【民國】韓兆琦選注《史記選注》(台北里仁書局2000)〈報任安書〉頁 1210 90 氏著《唐前生命觀和文學生命主題》頁 182 91 氏著《唐前生命觀和文學生命主題》頁 182

第一章 緒論 27

徑大致是適當的但受到唐人尺牘數量稀少的因素所限本文在研究材料的揀擇

時只大量援引《全唐詩》缺乏更為廣闊的史觀視野如此一來要達到作者

所言「著重在『行為人』的部分加以研究」92並不容易恐有「失真」

的危機不過本文在歷述中國傳統三教的生命觀時分別就儒家三不朽莊子

與禪宗神仙與淨土養生與享樂仕與隱等觀點進行了清楚的論述雖然在「養

生與享樂」一節中作者解釋古人「生命存養」的思想淵源分別來自於儒家的孝

義全忠佛家的超生了死和道家的全生保真然而在描繪唐代之前各朝的享

樂意識時作者明顯忽略了建安到六朝這幾個「生命情調」極具特色的重要時期

尤其是古詩十九首闕此何以成之畢竟唯有針對前代累積的生命意識有所覺

察一旦進入唐代研究才能分辨其中的承續與轉折在進行詩人的個別研究時

才能更為得心應手

至於內文主體也就是分論盛唐詩人生命觀的部分作者挑選的研究對象有

李白杜甫王維孟浩然岑參與高適其中較符本文需要者有李白杜甫

王維等人志懷高遠的李白由於並未如願在仕途上有所發展所以生命情調的

主旋律環繞著生命無常的慨歎而展開藉助「酒」的情感作用來消除死亡的恐懼93根據作者的闡述李白的悲劇根源在於他沒有尋找到一份值得寄託身心的終

極價值是以他的好酒應是出自於一種察覺「人生虛幻」後卻尋無出路的矛

盾與恐慌雖然企圖自我麻痺仍然無法掩飾其深層的憂傷所以其人生境界無

法超脫相較之下杜甫也面臨生命理想與現實生活的衝突並且在不遇之外

還遭遇病苦與老苦的折磨然而老杜在多重打擊之下為自己尋找到「詩」和

「酒」作為生命的出口一方面充分宣洩不豫的情緒另一方面藉助詩中強烈

現實的關懷傾向詩人將「一己的痛苦昇華為對社會弱勢人們的關懷」94由此

一來「小我」的不幸便在「大我」中獲得了釋放相較於李杜王維屬於另

一種典型的生命觀王維早年仕途得意然他秉賦早慧並未將生命價值寄託在

功名之上反而從幼年失祜的經歷中了悟了「無生」的境界95因此以佛教作為

最後心靈的依歸呈現在文學創作的面向則以「無生」和「隱逸」為摩詰詩的

二大主題王維的仕隱狀態值得注意這是因為「出仕」對他來說並非個人積

極追求的人生目標只是一種獲得經濟的生存方式所以當他陷賊而不死還

歸唐朝時仍能在眾臣輕蔑懷疑的眼光中繼續生存箇中關鍵便在於「身心分離」

的生命態度將為了經濟目的而拘限於官場的「身」與內在恆定價值依託所在

92 陳威伯《盛唐詩人生命觀之研究》(台北文化大學碩論2000)頁 3 93 氏著《盛唐詩人生命觀之研究》頁 63mdash91 94 氏著《盛唐詩人生命觀之研究》頁 120 95 陳威伯「所謂『無生』依照佛教的說法一切的存在皆在的世間生滅變化了悟這種幻有的

生滅變化後的絕對境界就叫無生」參見氏著《盛唐詩人生命觀之研究》頁 126

28 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

的「心」判然二分按作者論述

此乃藉由內在價值的肯定而將外在的物質世界否定藉以消弭現實與理

想之間的對立更進一步來說外在的世界既是「世上皆如夢」那麼需不

需要放棄外在的事物已經無所謂因此仕與隱的衝突亦得由此解決96

由此可知王維選擇亦官亦隱的生活方式一來固然是出自於在理想與經濟現實

間取得折衷的必要二來也緣於詩人不具備儒家「奉儒守官」的用世志意因

為外在世界已被他用經濟條件的眼光加以貶抑了因此相較於東坡雖然同樣

是依違在仕宦與隱退之間也同樣有著「人生如夢」的想法但受到生命底蘊取

向不同的因素影響二者的生命境界自然無法等同視之王維的例子實可作為東

坡研究的借鑑藉以照見古代文人較為消極的生命態度

第三節 研究範圍和方法

一 研究範圍

(一)「生命觀照」的定義

大抵宇宙間的「物」皆可分為「有生物」與「無生物」二種其中最大的

差別即在於「有生物」比「無生物」多了「生命」然而何謂「生命」以字源

學的角度來分析「生」殷代卜辭與西周金文寫作「 」从「 」从「 」

原是模擬草木生發於地之形到了東漢許慎《說文解字》云「生進也象

草木生出土上」97在原始本義之外已逐漸引伸為「事物的發生」成為一切「從

無至有」的泛稱進而衍生「誕生」「孕生」「生育」「出生」「生產」之意

與「生命孕育」的概念密切相關98若以最普遍的觀念來表達「生命」是一種存

在對所有的生物來說不外乎「生存壽命」之謂也99因此生理學觀點又將「生

96 氏著《盛唐詩人生命觀之研究》頁 129 97 【漢】許慎撰【清】段玉裁注【民國】魯實先正補《說文解字注》(台北黎明文化事業

投份有限公司1998 十二刷)頁 274 上 98 以上參考李霞《生死智慧道家生命觀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頁 157 99 台灣中華書局編《辭海》(下冊)(台北台灣中華書局股份有限公司198111 大字修訂本

台廿版)頁 1956據筆者翻閱坊間各家字典辭典多以此說定義「生命」

第一章 緒論 29

命」演繹為「一套具有生長生殖能力的系統」100

主要即著眼於生長變化的特色

相較於其他無生物多了「知覺」的能力作為特徵然而即使同樣具備生長變

化的能力世界上的生物仍有高低層次的分別層次最低的生物如草履蟲依次

為不會思想的植物能思能動的動物等而在所有的物種當中又以人類最為特

出針對人類與其他物種狀況相異的現象德國哲學家恩斯特卡西勒(Ernest

Cassirer1874mdash1945)曾說

(與動物相比)人的功能圈不僅僅在量上有所擴大而且經歷了一個質的變

化在使自己適應於一個環境方面人彷彿已經發現了一種新的方法除

了在一切的動物種屬中都可看到的感受器系統和效應器系統之外在人那

裡還可發現可稱之為符號系統(symbolic system)的第三環節它存在於

這兩個系統之間這個新的獲得物改變了整個的人類生活與其他動物相

比人不僅生活在更為寬廣的實在之中而且可以說他生活在新的實在

的向度中101

按照卡氏的說法世上但凡有生命的物種皆有「感受器系統」(receptor system)

與「效應器系統」(effector system)前者用以接受外部刺激並靠後者對這些刺

激作出反應藉以適應環境爭取生存然而這兩套系統代表的生存能力只停

留在覓飽居安的生物需求層次中無法完全滿足思維發達的人類是以另一種

效用龐雜的「符號系統」應運而生除了用來解釋自然現象之外尚能形成知識

經驗傳承這麼一來非但各種生存竅門與生活經驗得以快速傳播與複製無形

中增加了人類群體生命的保障再者人們攀援抽象複雜的思索能力創造了高

度發展的社會組織在對應於「自然」的生物需求之外開發出另一層次的詮釋

語境「文化」是以一旦「生命」此一語彙進入人類的詮釋系統則「生

命」已不再只是生物學上「單純依靠本能尋找資源以利生存」的「自然生命」

而是必須納入規模更大脈絡更雜的文化系統裡來檢視的「文化生命」具備了

多元繁複的意涵對此我們可參考《中文大辭典》所下的四種定義

一謂生存之壽命猶言性命

100 劉紹寶定義「生命」為一「具有進食代謝排泄呼吸運動生長生殖和反應性等功

能的系統」其中「進食代謝排泄呼吸運動」等能力皆是生物用以維持「生長生殖」

的能力故知「生長生殖」乃「生物」最重要的特徵詳見氏著〈從廣義的生命現象探索外星

生命〉一文摘自網頁httpwwwufoorgtwstudyfk18htm1 101 【德】恩斯特卡西勒(Ernst Cassirer 1874--1945)《人論》(rdquoAn Essay On Manrdquo)(台北

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0)頁 36

30 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

二指人生之內容或其表現

三指某種活動延續之期間(如政治生命)

四指藝術作品的中心思想或情趣即其精采之所在(如有生命的畫)102

以上四種定義除了「轉喻」的修辭例證之外(如第三第四條)主要指向二

個層次一生物學上的生命包含個體存在的時空範圍生存活動屬於較低

階的基礎含義二文化意義的生命由於擁有獨特的「符號系統」人類相較

於其他只會依循本能維生的生物精神活動特別活躍因此人類社會在生存競

爭之餘還發明了政治經濟藝術體育helliphellip等等目的與成效各不相同的領域

或技藝所有的內容集合之後便是所謂的「文化」如此複雜且活躍的心靈

在持續運轉精益求精的情況下自然衍生出對於更高層次存在意義的索求因

此生命的意義與價值開始受到關注和反思進而構成「生命」定義中層次最高

的「文化生命」由此可知「生命」的內涵包含了具體的「生存競賽」與抽象的

「文化追求」舉凡生死意識社會組織人生理念宗教信仰和科學知識helliphellip

等全都涵攝其中駁雜的程度可見一斑

嚴格說來要深入且完整地探討「生命」的內涵由於涵蓋的範圍太廣難

度其實很高若以學門的角度來取徑大致上思考「生命」可從「生物學」與

「人類學」二大觀點切入前者著重生物生存的各個面向屬於基礎的生物層次

分析適用於「存在」當中所有具備生命的對象後者以人類的角度出發探討

的是社會與文化狀態的發展問題屬於較高的精神層次乃心智活動較為活躍的

人類所獨有人類和其他動物比較起來的確擁有更為高段的思維能力所以學

習期特長屬於一種「文化生物」故能運用文化符號以累積各種經驗與知識

持續地創造出許多獨特的文明產物發展精緻文化然而人類終究還是動物的

一種文化發展的程度再高也必須建築在生物生存的基礎之上換言之在進

入一切抽象高明的社會文化層次之前人類都須滿足生物本能的需求西方人

本主義心理學家馬斯洛(Maslow Abraham Harold1908-1970)曾提出著名的

「需求層次理論」認為人類生存時必須面臨五種不同層次的需求挑戰由低至

高分別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群需求受尊重需求自我實現需求

第一層次生理的需求也就是維持生活所需各種物質的需要例如食衣

102 林尹高明主編《中文大辭典》(普及本)(台北中國文化大學出版部199310 九版)(六)

頁 9445筆者檢閱坊間字辭典發覺各家對於「生命」的定義在大體上雖已形成共識但各

有著重之處其中林尹高明教授主編之書陳義既多條列又明較符合本論文討論需要故

援引之

第一章 緒論 31

住行等

第二層次安全的需求希望生活有保障有工作可以維持收支沒有威

脅人身安全的因素等

第三層次被接納的需求即指感情和歸屬上的需求包括社交需求愛

交往和友誼等

第四層次尊嚴的需求需要被尊敬也需要自尊以及地位和名譽的需求

第五層次自我實現的需求儘量的發揮自己的潛能使自己生活有意義

有抱負103

按照馬斯洛的設定人們大致是依循著上述的五個層次的需求來實踐生活的也

就是說在前一層次得到部分滿足後下一層次的需求才開始轉為迫切在這五

層次當中「生理」「安全」乃是維持生命所必須因此只要是活人前二層

次的需求幾乎都已得到滿足然而每個人的條件不同開發出來的心理需求也

不盡相似是以能夠到達的最高需求層次便有差異由此顯示出各不相同的境界

高度我們可以想像的是因為人的層次不同可能擁有的思考角度和高度也跟

著不同因此看待事物時觀照的層面與深度就不可能一樣這麼一來對於生

命中重要目標的設定自然會依照個體不同層次的心理需求表現出彼此間極大

的差異性並在一連串的生活實踐之後呈現出個體獨特的生命意義和價值追

求舉例來說中國古代知識份子可能會將仕宦生死倫常藝術等議題視為

思考目標使其生命成為文化實踐的一種具體形式充滿了文化的況味當中的

價值選擇和生命情調便與一般目不識丁的販夫走卒完全不同顯示了層次分明的

生命觀由此可知對於努力滿足生命中各項需求的人來說生物的生存問題固

然無法避免在這之上還存在更高層次的生活意義即使不是每個人都有思索

生命的自覺思維然而只要心靈活動依然持續人們就會持續受到驅使往更

高的需求層次邁進因此「生物生存」與「生活意義」可說是生命觀的二大柱

石尤其後面一項攸關價值的選擇在說明個體生命意向時更具有代表性

回到本論文「生命觀照」的主題「觀照」(contemplation)一詞來自佛教

指的是「以智慧法眼觀察認識事物實相」104然而何謂「智慧法眼」李英武

103 詳見張春興《現代心理學》(台北台灣東華書局1990mdash1991)頁 233-235馬斯洛有

感於理論的不足晚期特別深化發展「自我實現需求」之層次發現了一系列發展的需要謂之

「存在價值」(being-values)內含有十四種不分優劣的價值特徵完整完善完成正義

活躍豐富單純美善獨特輕鬆樂觀詼諧真實誠懇現實自我滿足請見【美】弗

蘭克G戈布爾著呂明陳紅雯譯《第三思潮馬斯洛心理學》(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

2006)頁 41mdash43 104 袁賓主編《禪宗詞典》(湖北湖北人民出版社1994)頁 235

32 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

指出「法是真理眼是智慧以智慧通達真理即得法眼淨」105換言之「觀

照」是能以了解佛法真理的眼光對事物加以通澈理解即以人之智慧觀看察照事

物之真理106由此推論所謂的「生命觀照」可以界定為「對生命現象或本質的

觀察與認識」且因生命是指會生長變化的個體或存在所以進一步來說「生

命觀照」就是對生命體的生長變化現象或本質的觀察與認識如同前文對於生

命內容的界定生命的存在現象包含了「生物生存」與「存在意義」二大範疇

生物生存從「個人」的角度出發如同馬斯洛的心理需求層次理論所說乃是

一連串層次高低的需求滿足最基本的如生活物資的獲取對周遭環境的認知

人我關係的經營與互動自我安頓與情感歸屬乃至最高階的自我實現要求皆屬

之除此之外由於人類是群居的動物在難以離群索居的前提下從「社會」

的角度「生命」的意涵還包括了國家民族的認同問題對於自我社會定位的認

知與期許社會現象的觀察文明經驗的傳承helliphellip等等由小到大由近至遠

由內而外由具體到抽象「生命觀照」探討的面向雖然廣泛但大致是從個人

在成長歷程中所遭遇的實際內容出發綜合理性認知與感性體悟而得出的一種

「充滿情感的理解」某些秉賦優異的個體在持續的發展之下到了一定的層次

即可到達「人生智慧」的境界象徵了人類文明所能追求的精神極致呈現在文

學的創作之中便構成了文學之所以觸動人心的重要原因因此本論文便是基

於上述理由在蘇軾的生命情境中擷取了對於古代知識份子來說影響最為重

大的幾個主題加以討論期待能夠更加切合「生命」的主題填補宋詩研究和生

命意識史中相關議題的空白

(二)版本說明

蘇軾成名既早在宋代可說是家喻戶曉的文學巨星107死後其詩文雖一度因

黨禍復起而列入禁書然政治禁令擋不住文學感染力的強勢傳播有宋一代各

種蘇詩刊本即有二十種之多108此後儘管各代文風殊異但蘇詩在眾多註家的努

105 李英武注《禪宗三經》(成都巴蜀書社2005)頁 391 106 項楚「觀即『觀照』以智慧觀見事物之理」(見氏著《王梵志詩校注》(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10)下冊頁 790注一)所謂「真理」指的是事物之本質與意義

另可參考袁賓的說法袁賓認為觀照是一種「禪者觀察事物認識真理的智慧眼光」見袁賓

主編《禪宗詞典》頁 121 107 關於蘇軾受歡迎的狀況有許多資料可以佐證比如在他活著的時候詩文不單只在國內廣

為散佈聲名甚至遠播契丹連高麗使者過杭州都還「求市蘇軾之集以歸」(詳見孔凡禮《蘇

軾年譜》上冊卷 16頁 363)《邵氏聞見錄》卷二十更記載了他由海外歸毗陵時坐船中

而「夾運河岸千萬人隨觀之」的盛況(見【宋】邵博《邵氏聞見後錄》(北京中華書局

1997)卷二十頁 160)聲譽之隆可以想見 108 【宋】蘇軾《蘇軾詩集》冊一孔凡禮〈前言〉頁 14

第一章 緒論 33

力之下到了清代已蔚為大觀其中以馮應榴和王文誥的註最為著名按孔凡

禮在《蘇軾詩集前言》中的介紹馮氏是以查慎行《蘇詩補註》為底本「『取

王施查三註』擇精去複『援證群書』『考稽辨訂』」而成《蘇文忠詩合註》

五十卷109而王文誥的《蘇文忠詩編註集成》四十五卷乃是按照蘇軾年譜詳細

繫年而成本論文考量研究時須以詩人生平和詩作二者合併觀照的方式反覆進

行因此在權衡之下採用王文誥版本閱讀期間搭配孔凡禮《蘇軾年譜》(全

三冊)對王註論審未精的錯誤之處加以校正以求翔實

在其他重要的參考文獻部份蘇軾文章本論文採用的是孔凡禮點校北京

中華書局出版的《蘇軾文集》(全六冊)蘇詞則以鄒同慶王宗堂的《蘇軾詞編

年校註》(全三冊)為主其他參考資料版本將於論文注釋中詳細註明此處

就不多加介紹了

二 研究方法

人文學科的研究工作基本上都會牽涉到「研究資料」與「資料分析」二個部

分因此若要討論研究方法首先須對上述二者有所界定在「研究資料」方

面本論文以蘇軾為研究客體自須熟讀東坡所有著作但是東坡並非全然獨

立的生命體從他出生到死亡為止必曾存在一個與之互動的人際網絡在此一

網絡中關係由親至疏包含了親人同儕後輩和互不相識的時人由於他們與

蘇軾同時或許曾經與之接觸彼此深切瞭解或者未曾識面只是風聞行誼

但無論如何這些人相較於後來研究者手中掌握了對於詩人的第一手資料他

們的著作自然值得參考在此筆者先依關係遠近將所謂的「時人」略分為三

(一) 師友親朋如歐陽脩蘇轍黃庭堅秦觀李廌helliphellip等他們與

東坡素來友好關係匪淺閱讀其人之作不但可瞭解蘇軾與重要他人

的情感往來狀況同時可從尺牘中窺知詩人對於事物的各種看法另

外蘇軾繼承歐陽脩之處多矣由此著眼大致可以勾勒出儒生蘇軾思

想之從來

(二) 政敵與競爭對象如王安石或二程安石與二程分別在政策和思想

二方面與東坡互不相容敵對的雙方互有攻詰這一類的文獻最重

109 【宋】蘇軾《蘇軾詩集》冊一孔凡禮〈前言〉頁 16

34 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

要的貢獻是它們提供了一個全然不同的視野使讀者能對詩人的各個

面向(無論好壞優缺)有所了解因為個體在實踐生命時自我的主

觀呈現固然重要但別人給予的評價也是構成生命面貌的重要環節

乃觀照生命時無能或缺的部分正反優缺彼此相照生命才有完

整的輪廓

(三) 無交集的時人這一項主要以東坡不相熟的詩話作者為主如寫作

《春渚紀聞》的何薳《春渚紀聞》向來以記載蘇軾軼事聞名作者何

薳雖傾慕蘇軾但二人來往並不密切經由片段軼事的描述這一類的

文獻如同鏡子般反映了蘇軾行走江湖的真實身影不但說明了東坡是以

何種形象為北宋時人所喜愛與接受同時也讓我們更加了解當時的社

會形態對詩人形象的重建極有幫助可補充官修史書之不足

以上三種若以形象化的語言來表達第一類有如沐浴在陽光之下的詩人著重

其本質與正面形象第二類反之可視作背光的暗影二者並存則形象方趨於

具體而第三類則有如背景非但可為詩人形象添加色彩同時亦為讀者提供了

深入理解的語境再者有關後人文獻的方面由於蘇軾藝術成就(含文學書

晝審美helliphellip等方面)十分傑出成為宋代以後文人評論的重要對象相關文獻

極多對研究亦多所助益有鑑於此四川大學中文系唐宋文學研究室將散見各

處的篇牘文章集結為《蘇軾資料彙編》五冊給予後來研究者極大方便研讀這

類文獻主要可透過歷時性的觀點瞭解各個時期的蘇軾接受史比對評論者本身

的學識背景對於蘇軾形象研究頗有正面的幫助況且古人讀書既博且熟常

在隻字片語中透露許多獨到意見相當值得參考

為了掌握時代背景史書思想著作亦在參考之列如對北宋政治時局記載

甚詳的《宋史》《宋史紀事本末》《續資治通鑑長編》等書尤須參考閱讀這

些書目除了有利於還原當時的官場氣氛同時考量到蘇軾本身「學者官僚

文人」三合一的身份取向歷史情境的純熟掌握將有助於我們對詩人行為動機的

判讀110另一方面「資料分析」牽涉到的是詮釋觀點問題由於本研究以「生

命觀照」作為蘇詩的切入點問題本質在於人生哲學的探討因此在正式論述

詩人觀點之前理應考慮中國儒釋道三家的思想這是因為傳統三教的思想

核心皆以生命哲學為底蘊對中國士人的生命哲學向來具有深遠的影響對「三

110 當然除了正史之外當代的史學著作也在參考之列如以「士」階層為論述核心的余英時

《士與中國文化》《朱熹的歷史世界》關注黨爭的沈松勤《北宋文人與黨爭》蕭慶偉《北宋新

舊黨爭與文學》介紹當代宗教概況者如潘桂明《中國居士佛教史》謝路軍《中國道教源流》

或者針對時代思潮進行全面性理解的史學研究像葛兆光《中國思想史》等皆屬之

第一章 緒論 35

教融合」的東坡更是如此故本文除了瞭解中國傳統三教的人生哲學內容外尚

須分析這些哲學思想對詩人所產生的影響至於「資料分析」的部分本論文將

視論述的需要來決定採用何種理論方法加以分析譬如以心理學的角度來看

蘇軾的生命觀照實與其生命歷程息息相關具有階段性成長的特徵正好可以引

用皮亞傑(Jean Piaget1896-1980)的「認知發展論」(cognitive-developmental

theory)作為分析模式尤其皮氏學說中的「適應」(adaptation)的觀點正好能

夠提供我們洞見詩人處逆時的適應行為及心理狀態因此成為本文重要的參照理

論詳細論述請見各章節內文撰述

以下為本文各章章節大要

第一章緒論此章說明以「論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為題的研究動機目

的取材範圍和研究方法首先詳述研究動機強調在「言志」的抒情傳統之下

選取人生際遇特殊的蘇軾作為「生命觀照」的研究對象有其意義再就前人相關

研究成果作一介紹和檢討預先確立本文的立論基礎和研究價值進而說明本研

究所欲採取的研究方法最後參考文獻資料對「生命」「生命觀照」等詞作出

定義以利開展後文

第二章論述蘇軾詩中的仕宦及隱退情結本章探討蘇軾人生最重要的仕宦

主題想解決的問題有三一蘇軾早懷隱逸之志為何執意追求仕進二進

入官場之後既已發現「理想」與「現實」之間巨大的落差因何想退能退卻

始終未退三蘇軾長年徘徊於仕隱之間對他的人生造成了何種影響至於

為何要討論這三個問題呢首先蘇軾個性向來不拘小節生長環境又與佛道二

家淵源甚深然從東坡年少時以「范滂」自期的表現看來他選擇依循儒家「用

世」志意心中應有極為深刻的理想存焉而這個根深蒂固的價值觀或許正是

日後當他匍匐於仕宦道上無論處境如何慘澹仍然堅持不退的重要依據而他

長年處於貶謫的境況更為其「生命觀照」帶來了重要的轉變契機與後續效應

在某一程度上決定了晚年蘇軾人生境界達至超曠的可能因此本章擬先分擘蘇

軾的仕宦歷程將其一生按照「順境」「逆境」劃為二類以為梗概第一節聚

焦順境的政治實踐除了梳理蘇軾在不同時期的仕宦追求外也要進一步瞭解這

個價值觀是否恆久不變第二節從「順」的對立面立論以烏臺詩案為起點探

索逆境時期蘇軾的心理狀態和人生追求筆者關心的是「隱」之所以只是「誘

惑」而非「實踐」的原因藉著蘇軾在深諳仕宦乃「違己交病」的情況下依然

執意入仕的矛盾情結由此帶出第三節對於貶謫收穫的探討說明能夠「瞭解事

件後果並安於現實」的東坡最後得以走向「超曠」的關鍵因素

第三章論蘇軾詩中的仕宦典型有別於上一章「背景式」的陳述方式本

36 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

章欲以白居易馬少游及陶淵明三個蘇詩典型作為不同階段仕宦觀照的代表「仕

隱情結」既為蘇軾一生憂患所繫隨著現實越趨緊迫內在的矛盾衝突越是激烈

在此之中東坡的仕宦觀照不但會反映在特定的詩文主題創作上同時也呈現

在史傳典型的接受之上要之本文仍以第二章仕宦「順逆」分期為架構以

白居易作為順境代表藉以了解蘇軾的白氏接受實是環繞著「中隱」的出處進

退為核心其次東漢馬少游作為「知足不辱」的求宦代表象徵了蘇軾在現實

與理想的永恆矛盾中一次又一次的自我反省最終構成了一種嶄新的仕宦觀

其本質無異於白氏「中隱」哲學的實踐最後本文以蘇軾晚年最喜愛的陶淵明

作為逆境謫居的師法典型陶氏迴護真我其價值觀不同流俗造就了他拒絕向

現實低頭的個性化行為再者除了「固窮」之外陶淵明不離人居的隱逸方式

亦為蘇軾示範了一個特殊的隱逸觀綜合三者本章在第四節企圖歸納出一個蘇

軾的理想性格彼此對照使我們能夠更精準地掌握蘇軾的仕宦觀照

第四章探討蘇軾詩中對於生命本質的思考與認知前述幾章主要以具體的

生活情境為討論對象然而就「生命觀照」來說「生命的本質為何」才是最

核心的認知目標其中又以「生死觀」最為首要因此本章擬由「生死觀」與

「詩人對於人生本質的思索問題」二大部分構成在「生死觀」的部分由於人

類在極早就已認知到生命現象的特殊性因此本節首先針對漢魏以來各朝代

詩人對於生死現象的觀察理解進行分析按理而言不同的時代心靈對於死亡事

件的思考不會一致從詩文的分析可知漢魏至北宋的死亡觀概況一來可作為論

述主題的背景知識再者身處北宋的蘇軾生命觀與前代所想必定有所因襲採

取歷時性考察有助於理解蘇軾詩中「死亡觀」的深層思維另外「生」與「死」

都可視作一種「時間狀態」的思考蘇軾深受佛家影響故本節欲闢「轉世概念」

一區由宋代盛行文人轉世故事的現象結合詩人的死亡觀加以探討或許有助

於釐清作者最終「文化人格」形成的原因

瞭解蘇軾詩中死亡思考的呈現概況之後緊接著要關注的便是詩人的反應

個體關注生命現象自然會對死亡事件有所思考究竟蘇軾在面對往而不返的「死

亡」本質時心中有何想法由於「死」與「老」二者概念間有極強的聯想關係

因此最常伴隨「畏死」心態的即是「嘆老」的生命焦慮對此蘇軾乃至宋

人在其詩文中頗有陳述而自古以來對抗死亡的因應方法除了假想的「游仙」

之外便是「養生」與「醫藥」觀念的發達取徑於此應可看出詩人對於「死

亡事件」的認知與反應

第五章探討蘇軾詩中對生命意義的終極探索本章銜接上一章對於人生本

質的認知問題主要探討的問題有一蘇軾對於人生價值的思考問題他選擇

了什麼作為自己生命的最終價值二蘇軾的終極追求為何所謂「終極探索」

第一章 緒論 37

本質上是一種「價值選擇」的問題在理解了蘇軾對於生命本體的思考內容之後

緊接著我們便可以問既然知道了「人生是什麼」那麼蘇軾認為什麼才是他

人生的終極追求呢換言之在短暫虛幻的人生中究竟存不存在一個永恆的「不

朽」由於個體對生命價值的認知是以自我認識為基礎本章第一節首先嘗試釐

清蘇軾文化性格的形成與內容藉心理學中自我認知程序(「我想做什麼」rarr「我

能當什麼」rarr「我是什麼」)先就蘇軾自述的部分試探緊接著以蘇軾對自我的

加工為論題透過幾個突出的人生觀來考察蘇軾建構自我時重要的人生價值選

擇在此之後才進入終極追求的部分筆者認為身處中國有名的書寫年代

蘇軾既有天賦又有環境書寫因而成為他極力發展的事業要項之一具有自我

實現的內涵再者書寫可洗滌淨化人心也有轉移的作用因此常被貶謫文

士拿來充作生活智慧積極投入加上文學久傳之後文名可視為另一種生命形

式的延續是以蘇軾寄寓生命於文學之中實是極為必然之事

第六章結論本章擬總結前面五章為了更加扣合題意故以「生命意識

史」的角度歸結出蘇詩中「生命觀照」的重點與特色並在此基礎之上進一

步借用西方人本心理學家馬斯洛的「需求層次論」來分析蘇軾晚年的精神境界

提供有別於傳統「特質描述」之法的另種途徑使人更能掌握東坡精神的實質內

38 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

Page 20: 第一章 - nccur.lib.nccu.edu.twnccur.lib.nccu.edu.tw/bitstream/140.119/35604/5/51001105.pdf · 平、作品賞析和文學趨向為考察的主體,對於操縱文字的「心靈」缺乏自覺的省

20 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

字禪」乃是蘇黃二人詩法分途的重要依據60當時作者固然對詩人「以禪入

詩」的特色作了清楚的說明然而終究只是文學現象的呈現對創作背後深刻

的審美機制並無探討這個問題在數年之後的《文字禪與宋代詩學》獲得解決

在《文字禪與宋代詩學》這本書中周教授將論題加以深化直接探討創作現象

的本源指出蘇黃之所以以文字為戲主要是以禪宗的「游戲三昧」作為理論

依據加上士大夫本身固有的俳諧文學的傳統而構成文中還提到

蘇軾和黃庭堅在借禪宗語言藝術為詩方面雖多共同之處但二人通過文字

游戲所要達到的目的仍有不同概括說來蘇軾是「借禪以為詼」即借

用禪宗詼詭反常的思維方式來表達自己戲謔的人生態度黃庭堅則是「打

諢通禪」即把雜劇的諢趣與禪語的詼諧結合起來表達自我完善的人格精

神於「游戲法」中見「真實相」61

作者從詩人習禪入詩的心態目的推導出蘇黃「借禪以為詼」和「表達自我完善

的人格精神」的不同有助於二人詩歌風格和審美性格的深入理解作者點出

從蘇黃的作品表現可以得知宋代習禪詩人受到「機鋒」或是「打諢」的影響

主要體現在「創作心態」和「語言形式」兩方面前者即所謂游戲態度滑稽為

文而後者則表現為語境的跳躍章法的變換然而儘管從同樣的門路悟入

在詩風的呈現上卻各有不同62周氏指出這固然與性格相關除此之外更有

可能受到他們各自喜好的禪門宗風的影響

雲門宗機鋒迅疾蘇軾得其精神所以作詩隨心所欲八面翻滾臨濟宗

機鋒峻烈黃庭堅得其精神所以作詩除脫凡近不落常情如黃龍慧南

著名的「黃龍三關」晦堂祖心的「觸背關」都有言語道斷不入思維的

特點黃庭堅詩生新瘦硬的語言風格與其精神相近63

蘇黃二家的詩風比較向來是宋代詩學中的重要議題在詩論美學和文學史的領

域皆有其意義周教授捨棄傳統的詩學角度改藉佛家文士化的「文字禪」角度

觀而照之不但突顯了詩歌意象與禪派宗風之間的關係同時也點出文人和其皈

60 氏著《中國禪宗與詩歌》(高雄麗文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47)頁 89mdash91 61 氏著《文字禪與宋代詩學》(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11)頁 155 62 周裕鍇演繹二人詩風指出「蘇詩如長江大河波濤自涌諢趣較顯露層次轉折銜接較自然

而黃詩如危崖高聳斷岸千尺諢趣較隱晦語境意路跨越較大」見氏著《文字禪與宋代詩

學》頁 164 63 氏著《文字禪與宋代詩學》頁 164

第一章 緒論 21

依的禪派精神在本質上的確有其相似之處這點我們由周裕鍇另外一篇〈夢幻與

真如蘇黃的禪悅傾向與其詩歌意向之關係〉可以得到更為深刻的詮釋

在〈夢幻與真如〉一文中作者主要是從宋人接受禪宗的兩種禪悅典型進

而分析這二種範型與詩歌意象選擇之間的關係宋代文人接觸禪宗一來在參禪

的過程中可以獲得愉快的感受此即「禪悅」二來佛禪能有效地消解「倫理政

治與個人存在的衝突」從存在論的意義上揭示了人生狀態徹底解決「儒門淡

薄收拾不住」64的不足之處文人崇奉南禪恰好回應了自身的人生課題與心

靈需求65所以五家七宗各有所好除了受到歷史(時間)和地理(地域)的影

響外文人的「真性」底蘊自當更為關鍵由此視之生命情趣截然不同的蘇

黃二人其性格在和禪門宗風相互加乘之後於是各自蘊釀了特色鮮明的禪學主

題如蘇軾廣泛接觸大乘經典深得「十喻」之義因此在其詩歌創作之時便

多次闡述般若空觀以「人生如夢」的主題具體行之選擇詩歌意象時除了運

用佛經典故之外更因自身對於世界短暫性質的認識特別強調「瞬時激變」的

動態形象的捕捉呈現蘇詩動蕩明快的風格66而庭堅對於禪學中的「心性哲學」

最有領悟對他來說禪乃治心之本目的在於完善道德人格以心性覺悟證得

安身立命之本是以他對認知本源的般若空觀興趣不大將全部重心擺放在「真

如」的追求上67正是這樣的傾向使然黃庭堅十分自覺地將禪宗的心性哲學

儒家的養氣觀和道家的心齋理論融合為一因此他所選擇的詩歌意象不是作為

虛幻無常的對立存在(如堅毅不屈的金石松柏)就是作為污穢渾濁的對立存

在(如表裡澄澈的秋江出淤泥而不染的蓮花)前者求其「真」後者明其「淨」

往往具備了虛靜沖澹清峻凝鍊的美學特徵由此構成山谷詩學與人格互相輝映

的「壁立千仞」的審美境界68

張晶《禪與唐宋詩學》同樣是以「禪學」作為視角探索唐宋時期禪宗思想

對於詩人心態的滲透並以詩為中心討論「禪」在經過了詩人創作心靈的轉化

之後對詩歌面貌造成了何等的影響作者認為

禪之於士大夫其主要意義並不在於「成佛」的宗教皈依而在於以「如

夢如幻」的人生觀來解脫靈與肉的苦惱困惑69

64 張方平「儒門淡薄收拾不住皆歸釋氏耳」收入釋志磬《佛祖統記》(揚州江蘇廣陵

古籍刻印社1992)冊五卷四十五頁 1949 65 周裕鍇〈夢幻與真如蘇黃的禪悅傾向與其詩歌意象之關係〉收入《文學遺產》二OO

一年第三期頁 68mdash69 66 氏著〈夢幻與真如蘇黃的禪悅傾向與其詩歌意象之關係〉頁 6974mdash75 67 氏著〈夢幻與真如蘇黃的禪悅傾向與其詩歌意象之關係〉頁 72 68 氏著〈夢幻與真如蘇黃的禪悅傾向與其詩歌意象之關係〉頁 74mdash75 69 氏著《禪與唐宋詩學》(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36)頁 2類似論述亦可參考頁 24

22 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

由於中國人的心理結構偏向「現實務實」對於抽象的「遠離現世」並不真感

興趣因此佛教思想能在中土普遍流傳除了自身理論的適用性得到發揮之外

接受者心理狀態的改變絕對是關鍵就本書研究的唐宋詩人而言信仰佛教的契

機最主要的原因還是來自於人生挫折對心靈造成的創傷而「挫折」中最具代

表性者莫過於「貶謫」一事傳統士人一旦遭受貶謫為了消除心中憤懣使

日子好過一點文人大多轉向佛道二家諸如大乘佛學中的「苦空觀」「人生如

夢」等觀念便是藉助於此熱烈流傳相較於唐代宋人對於禪宗的接受的確

較為普遍若要論其修為三教混融的蘇軾更是其中的佼佼者這從作者三番二

次以東坡作為說明的佐證即可發現關於詩人在「以禪喻詩」方面的表現作者

一路尋繹蘇軾在謫黃之後的心靈變化指出詩人「主要是以禪宗的『一念清淨』

『無心於物』的觀念來淡化客觀環境的困窘」70加上對於《莊子》的活用由

此構成他裨補人生的「忘憂理論」作者對詩人心態的觀照極為細膩也一定程

度地呈現了禪風入蘇詩的緣由和成果不過根據作者所言為了擺脫世間憂愁

而被大量接受的視身如夢視人生如逆旅的思想其本質是以佛教「空觀」作為

底蘊然而「『空門』的解脫是以對自身的省思為途徑的但它不是貴身而

是賤身」71既是「賤身」則與宋代盛行的養生風尚在根源上有所牴觸此中情

形為何而蘇軾個人亦頗積極「愛生」平日也熱衷於調養生息合觀言之似

乎可提供我們對於詩人取捨三教理論的標準之認識有助於蘇軾思想研究的完

至於東坡詩與佛教典故的關係則需參考蕭麗華教授的著作蕭教授在二O

O一年撰寫了〈東坡詩論中的禪喻〉探討下開北宋詩禪融合之風的蘇軾其詩

論中散見的佛禪修養並藉此論述蘇門禪喻在宋代詩禪合轍的重要歷史定位首

先作者將蘇軾對於禪學的接受歸因至故鄉眉山的地緣母親與朋友的浸染

最後才是人生經驗的強化由於蘇軾思想具有三教會通的特色因而詩論具備了

「以禪法論詩」「以夢成詩」「詩禪辯證」和「以禪論詩」四種現象然而上

述四種現象中除了「以夢成詩」其餘三種皆可逕與詩人日常習禪的慣性作聯

結此處暫且按下先討論較為特殊的「以夢成詩」因為禪家的本質在於「動

進的心或它對世間生起不取不捨的妙用」72強調「心」的覺察勢必關聯「心」

對生命的認知進一步牽涉「真假」的問題而「夢」與「覺」正是「假」和「真」

最具代表性的二種動作型態是以作者提到「凡學禪者於夢與覺之間體

70 氏著《禪與唐宋詩學》頁 35 71 氏著《禪與唐宋詩學》頁 28 72 吳汝鈞《游戲三昧禪的實踐與終極關懷》(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932)頁 170

第一章 緒論 23

會尤深」73蘇軾習禪多年對此議題更為嫻熟箇中緣由一方面固然是因為

詩人天生資質敏慧感悟力強再者自然是受到《金剛經》的影響蘇軾博覽

佛家內典對《金剛經》更是深有造詣因此以「夢」轉喻人世時不但有聊觀

夢幻視此身如夢之說同時也延伸出了蘇軾對於「前世」的夢喻之說除此

之外夢中得句紀夢境存夢占之舉更不勝枚舉由此可見詩人輾轉於「夢」

「覺」之間思辯的軌跡對我們瞭解詩人審美詩境人生態度與禪學修為皆有助

益然而作者在文中提到蘇軾好用禪語評賞詩作時也不例外但考察蘇軾所

論唐前暨唐代詩作時卻少用禪語74針對此一特殊現象蕭教授未及解答殊

為可惜而蕭教授有鑑於目前研究多未能深入佛典詳考蘇詩中佛家譬喻與佛教

原典之間的關係是以在〈東坡詩中的般若譬喻〉一文中以「般若譬喻」為焦

點審慎爬梳蘇軾詩禪意象形成之由來並就東坡詩中各項般若譬喻的種類和思

想主題進行舉證和論述清楚地分疏了佛家「六如觀」與「十喻」對蘇軾造成的

影響尤其「夢」「幻」「露」等較為常見的文字意象除了歸納其意象特徵

同時還上溯至佛典源頭細數典故意涵細膩地詮釋了箇中涵義75為本文分析

蘇軾對於生命本質的思考提供了極大的助力

一 「生命觀」主題

歷來涉及「生命觀」的研究不少然而仔細考察可以發現「生命觀」一

詞的議題內容似乎眾說紛云鄭惠玲在其碩論中提到以「生命」為主題的論述

研究理應涵蓋的範圍主要有「對生命意義的期待與發揮」「對人生際遇的順處態

度與方法」二者簡單的說除了生物存在的具體生命之外尚應包含人類獨特

思考觀點之下的思想觀價值觀道德觀和審美觀76然而鄭氏對此缺乏舉例

論證使定義未免流於浮泛空虛而書中分辨「人生觀」與「生命觀」之不同在

於前者偏重「對生命過程的往前看往未來設想」與後者「既重生之喜悅而

對未來建構理想但也適時從既有之限定中逆向先為理想預防」77的內涵不全

相似但從筆者自身對於「生命觀」所下定義之瞭解其內容之豐富似乎涵蓋

了作者的全部所言換言之「生命觀」之於「人生觀」應是一種上位概念鄭

73 蕭麗華〈東坡詩論中的禪喻〉收入《佛學研究中心學報》第六期20017頁 257 74 氏著〈東坡詩論中的禪喻〉頁 267 75 氏著〈東坡詩中的般若譬喻〉「聖傳與詩禪 中國文學與宗教國際學術研討會」20041210頁 5mdash9 76 鄭惠玲《名教自然與士的自覺從《世說新語》看魏晉士人的生命觀》(彰化彰化師範

大學國文系在職專班碩論2003)頁 7 77 氏著《名教自然與士的自覺從《世說新語》看魏晉士人的生命觀》頁 7

24 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

文沒有明言其論述標準對於相關議題的開展實有未盡之處另外定義「生命

觀」的還有杜正勝

生命觀牽涉社會組織人生理念宗教信仰和科學(尤其是醫療)知識諸

多層面的問題西周時期禱請的眉壽和戰國秦漢追求的長生可以作

為此一發展脈絡的為兩個定點觀察其中的變化探索兩周秦漢之人

對生命的認識和追求的方式78

杜教授此說主要扣合了醫療史的角度乃是自上古社會「生命追求」的觀念和行

為推衍而出因此是以人體生理系統理論作為切入點詳述中國古代生命觀在

「時代」或「族群」的因素影響下一步一步從具體(形)走向抽象(氣)的本

質認識79值得注意的是人們以「形」「氣」「精」「神」來解釋生命形體的

內外本質這除了可以看出歷來「生命觀」的階段性態變之餘這套本質認識論

經過不斷的發展促成了中國養生文化的成形對日後的哲學思想醫學與醫

療皆有深遠的影響80杜教授的研究乍看之下與本文涉及的主題似乎並不相關

然而人類對於生命價值的追求最早都可溯源至「長生」的渴望上古的「生

命意識」雖然缺乏文學性的審美內涵換個角度卻是另一個層次且更為根源

的生命追求因此本文雖以宋人生命意識為題但考量到觀念與意識的源遠流

長對於前代前前代甚至古代先民的各種生命面向都應有所瞭解在實際研

究的過程中或許可提供另一個不同的參照面向

另外錢志熙的《唐前生命觀和文學生命主題》一書可說是近年來結合「生

命觀」與「文學主題」研究著作中最具系統者錢教授認為所謂生命觀念

指的是一種「上升到哲學層次的生命思想」包含的部分有二一是生命本體觀

即對生命本身的性質的認識二是生命價值觀即對生命應有價值的把握和判

斷且後者是建立於前者的基礎之上的81本書在呈現此一議題的思考脈絡時

採取「通史」的觀點從最早的先民之生命意識開始一直到唐代為止共分為

神話時代詩經時代先秦諸子時代秦漢時代魏晉時代南北朝時代六大階

段運用「理性生命觀」與「非理性生命觀」這對概念考察各時期生命本體觀的

進展狀況再進一步以文學創作為對象分析生命意識對於詩詞歌賦等文類的滲

透情形

78 參見氏著《從眉壽到長生醫療文化與中國古代生命觀》(台北三民書局20054)頁

158 79 氏著《從眉壽到長生醫療文化與中國古代生命觀》頁 302mdash305 80 氏著《從眉壽到長生醫療文化與中國古代生命觀》頁 305 81 錢志熙《唐前生命觀和文學生命主題》頁 3

第一章 緒論 25

首先神話時代是各種神秘非理性的生命觀念的發生期先民對於生命意

識的推想主要表現在死亡現象的觀察與解釋由於人類「死亡」概念是透過大

量經驗法則(觀察到他人之死進而聯想凡人必死)的累積而形成因此在較

早的階段當中先民對於「死亡現象」的理解內涵始終處於一種變動的狀態一

直到要先秦諸子時期方才開始對死亡作出哲學的論證進而思考其中的意義82

此時先民在意識到死亡現象的不可逆之後選擇非理性生命觀導向更為神祕高

遠的境地藉以迴避現實的衝擊因此我們從目前遺留尚存的神話內容探知

這種「非理性」的發揮造就了靈魂觀念的發展和一系列長生不死的幻想不但構

成了後來一切宗教的觀念基礎同時不死幻想延伸出中國文學主題中重要的「仙

鄉」意識對於賦學與六朝的山水詩歌影響尤其深遠83到了第二階段先秦時

代生命意識有了實質意義的轉折觀其具體呈現可從「文學」與「哲學」二

方面加以著手文學方面主要指的是《詩經》《詩經》在內容上雖然部分留

有上古時期長生幻想與生殖崇拜等非理性意識的元素然而整體看來詩人對

於現實生活的描寫充份展現人類對於死亡已經司空見慣穩固的宗法觀念沖淡

了個人對於死亡的恐懼在某個程度上標誌了非理性生命觀的消退等於是宣告

了世俗理性生命觀的時代已然來臨84而哲學的部分則因思想家對於生命價值

取向的不同而產生儒道二種典型道家認為生命最高的價值在因循自然實踐

自己的生命規律故儘管老子和莊子對於生命的體驗有所不同但他們「全生」

的前提是一致的尤其莊子透過浪漫的文學表現加強了他生死觀念的散佈對後

世文人來說恰好提供了精神上超越死亡的自由典型85相較之下儒家對於生

命價值的掌握主要是從道德本體論的角度來思考的由於早先人們在追求長生

不老時認為人類長壽與否的關鍵來自於上天對於個體「道德實踐」的審判順

此邏輯加以推論「德」與「壽」之間便產生了極為密切的關係直接影響了儒

家認為生命問題乃是道德之源的看法86儒家的另一重要特色在於生命價值的社

會化傾向這使他們發展出社會位階凌駕於個人之上的「大我」優位思想是故

個體的價值只有透過實踐倫理道德等社會價值方為正道綜合上述對於儒道二家

考論以此觀照蘇軾思想實有發厥精要的作用對其人生信條的瞭解極有啟

時至戰國至秦漢時代養生思想正式出現養生的思想根源於人類維護生命

的本能從原始先民與環境的生存奮鬥行為中逐漸隨著生命價值的撅發而往「益

82 氏著《唐前生命觀和文學生命主題》頁 11 83 氏著《唐前生命觀和文學生命主題》頁 14mdash22 84 詳見氏著《唐前生命觀和文學生命主題》第二章 85 氏著《唐前生命觀和文學生命主題》頁 53 86 氏著《唐前生命觀和文學生命主題》頁 57

26 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

生」「養生」的意向發展同時豐富了行為遵守的細則值得注意的是這股風

潮不只帶動了社會各個面向的運作與提升(諸如藥學五行思想等)同時養

生思想和政治思想的會通促成了中國古代民本思想的萌芽其中「養生為治國

之本」的概念更成為戰國至漢代最富特色的思想87中華民族「樂生」的優良傳

統便是幻生自此一背景中的生命自信與樂觀到了漢代宇宙自然的大生命觀成

形皇權的急遽昇高代表了整個時代的主流意識傾向於忽略個體生命價值與內在

需求是以此時「小我」的意識淡薄在文學的表現上呈現了「哀傷時命不合」

和「悲士不遇」二大辭賦生命主題強調了現實與自我的矛盾這是漢代辭賦家

對於屈原生命主題的繼承與發揮只是屈子那種「殉道式」的悲壯意識遭到弱化

在大一統的政治格局之下轉為個體體現生命困境的「時命觀」其中的代表者

是賈誼88值得注意的是作者援引司馬遷在〈報任安書〉中將文章創作視為實

踐生命價值的一種做法89尤其漢代盛行擬騷之作以現代西方理論中的「讀者

反應對話」角度來看似乎大有可說之處對於後來文人(如蘇軾)亦影響重

大是故就此而言欲探索漢代文人或蘇軾的生命觀時理應將屈原視為重要

的文學淵源來詳加考察或許能有所發現另外錢志熙在討論漢末樂府詩時曾

說「漢末文人在表現生命主題上的最大成就還不是對自身生命價值觀的展現

而是在其表現的一切生活境界中都滲透著的生命意識將生活境界升華為生命境

界」90其中最重要的四個主題則為根植於人性與人性之中的愛情友情別情

離思91錢教授此一說法提供了本文在定義「生命」議題時的重要參照同時

他對個別詩人的精彩論述也為筆者在論述詩歌生命情調時作出最好的示範非常

值得參考

除此之外較具代表性的還有陳威伯《盛唐詩人生命觀之研究》此書相對

於錢志熙的「通史」觀照方法將唐人生命觀擷取而出獨立觀之其目的是為

了糾正歷來在歸因唐人多元價值觀之成因的平面化傾向作者認為詩人藉由詩

作呈現的複雜思想和價值取向代表的是個人心境遷變生命歷程作詩情境和

目的的折衷結果因此在研究方法上重點放在傳統儒釋道三家對於詩人思想

心理的影響以及詩人對於傳統思想的研究態度從中推導出盛唐詩人的生命態

度與人生實踐從個人生命史的角度來考量作者運用思想與心理分析的研究取

87 錢志熙《唐前生命觀和文學生命主題》頁 104 88 氏著《唐前生命觀和文學生命主題》頁 120mdash133 89 即「古者富貴而名摩滅」一段強調《周易》《春秋》《離騷》《國語》《孫子兵法》helliphellip等

書皆「大底聖賢發憤之所為作也」「此人皆意有鬱結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來者乃如

左丘無目孫子斷足終不可用退而論書策以舒其憤思垂空文以自見」參見【漢】司馬

遷著【民國】韓兆琦選注《史記選注》(台北里仁書局2000)〈報任安書〉頁 1210 90 氏著《唐前生命觀和文學生命主題》頁 182 91 氏著《唐前生命觀和文學生命主題》頁 182

第一章 緒論 27

徑大致是適當的但受到唐人尺牘數量稀少的因素所限本文在研究材料的揀擇

時只大量援引《全唐詩》缺乏更為廣闊的史觀視野如此一來要達到作者

所言「著重在『行為人』的部分加以研究」92並不容易恐有「失真」

的危機不過本文在歷述中國傳統三教的生命觀時分別就儒家三不朽莊子

與禪宗神仙與淨土養生與享樂仕與隱等觀點進行了清楚的論述雖然在「養

生與享樂」一節中作者解釋古人「生命存養」的思想淵源分別來自於儒家的孝

義全忠佛家的超生了死和道家的全生保真然而在描繪唐代之前各朝的享

樂意識時作者明顯忽略了建安到六朝這幾個「生命情調」極具特色的重要時期

尤其是古詩十九首闕此何以成之畢竟唯有針對前代累積的生命意識有所覺

察一旦進入唐代研究才能分辨其中的承續與轉折在進行詩人的個別研究時

才能更為得心應手

至於內文主體也就是分論盛唐詩人生命觀的部分作者挑選的研究對象有

李白杜甫王維孟浩然岑參與高適其中較符本文需要者有李白杜甫

王維等人志懷高遠的李白由於並未如願在仕途上有所發展所以生命情調的

主旋律環繞著生命無常的慨歎而展開藉助「酒」的情感作用來消除死亡的恐懼93根據作者的闡述李白的悲劇根源在於他沒有尋找到一份值得寄託身心的終

極價值是以他的好酒應是出自於一種察覺「人生虛幻」後卻尋無出路的矛

盾與恐慌雖然企圖自我麻痺仍然無法掩飾其深層的憂傷所以其人生境界無

法超脫相較之下杜甫也面臨生命理想與現實生活的衝突並且在不遇之外

還遭遇病苦與老苦的折磨然而老杜在多重打擊之下為自己尋找到「詩」和

「酒」作為生命的出口一方面充分宣洩不豫的情緒另一方面藉助詩中強烈

現實的關懷傾向詩人將「一己的痛苦昇華為對社會弱勢人們的關懷」94由此

一來「小我」的不幸便在「大我」中獲得了釋放相較於李杜王維屬於另

一種典型的生命觀王維早年仕途得意然他秉賦早慧並未將生命價值寄託在

功名之上反而從幼年失祜的經歷中了悟了「無生」的境界95因此以佛教作為

最後心靈的依歸呈現在文學創作的面向則以「無生」和「隱逸」為摩詰詩的

二大主題王維的仕隱狀態值得注意這是因為「出仕」對他來說並非個人積

極追求的人生目標只是一種獲得經濟的生存方式所以當他陷賊而不死還

歸唐朝時仍能在眾臣輕蔑懷疑的眼光中繼續生存箇中關鍵便在於「身心分離」

的生命態度將為了經濟目的而拘限於官場的「身」與內在恆定價值依託所在

92 陳威伯《盛唐詩人生命觀之研究》(台北文化大學碩論2000)頁 3 93 氏著《盛唐詩人生命觀之研究》頁 63mdash91 94 氏著《盛唐詩人生命觀之研究》頁 120 95 陳威伯「所謂『無生』依照佛教的說法一切的存在皆在的世間生滅變化了悟這種幻有的

生滅變化後的絕對境界就叫無生」參見氏著《盛唐詩人生命觀之研究》頁 126

28 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

的「心」判然二分按作者論述

此乃藉由內在價值的肯定而將外在的物質世界否定藉以消弭現實與理

想之間的對立更進一步來說外在的世界既是「世上皆如夢」那麼需不

需要放棄外在的事物已經無所謂因此仕與隱的衝突亦得由此解決96

由此可知王維選擇亦官亦隱的生活方式一來固然是出自於在理想與經濟現實

間取得折衷的必要二來也緣於詩人不具備儒家「奉儒守官」的用世志意因

為外在世界已被他用經濟條件的眼光加以貶抑了因此相較於東坡雖然同樣

是依違在仕宦與隱退之間也同樣有著「人生如夢」的想法但受到生命底蘊取

向不同的因素影響二者的生命境界自然無法等同視之王維的例子實可作為東

坡研究的借鑑藉以照見古代文人較為消極的生命態度

第三節 研究範圍和方法

一 研究範圍

(一)「生命觀照」的定義

大抵宇宙間的「物」皆可分為「有生物」與「無生物」二種其中最大的

差別即在於「有生物」比「無生物」多了「生命」然而何謂「生命」以字源

學的角度來分析「生」殷代卜辭與西周金文寫作「 」从「 」从「 」

原是模擬草木生發於地之形到了東漢許慎《說文解字》云「生進也象

草木生出土上」97在原始本義之外已逐漸引伸為「事物的發生」成為一切「從

無至有」的泛稱進而衍生「誕生」「孕生」「生育」「出生」「生產」之意

與「生命孕育」的概念密切相關98若以最普遍的觀念來表達「生命」是一種存

在對所有的生物來說不外乎「生存壽命」之謂也99因此生理學觀點又將「生

96 氏著《盛唐詩人生命觀之研究》頁 129 97 【漢】許慎撰【清】段玉裁注【民國】魯實先正補《說文解字注》(台北黎明文化事業

投份有限公司1998 十二刷)頁 274 上 98 以上參考李霞《生死智慧道家生命觀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頁 157 99 台灣中華書局編《辭海》(下冊)(台北台灣中華書局股份有限公司198111 大字修訂本

台廿版)頁 1956據筆者翻閱坊間各家字典辭典多以此說定義「生命」

第一章 緒論 29

命」演繹為「一套具有生長生殖能力的系統」100

主要即著眼於生長變化的特色

相較於其他無生物多了「知覺」的能力作為特徵然而即使同樣具備生長變

化的能力世界上的生物仍有高低層次的分別層次最低的生物如草履蟲依次

為不會思想的植物能思能動的動物等而在所有的物種當中又以人類最為特

出針對人類與其他物種狀況相異的現象德國哲學家恩斯特卡西勒(Ernest

Cassirer1874mdash1945)曾說

(與動物相比)人的功能圈不僅僅在量上有所擴大而且經歷了一個質的變

化在使自己適應於一個環境方面人彷彿已經發現了一種新的方法除

了在一切的動物種屬中都可看到的感受器系統和效應器系統之外在人那

裡還可發現可稱之為符號系統(symbolic system)的第三環節它存在於

這兩個系統之間這個新的獲得物改變了整個的人類生活與其他動物相

比人不僅生活在更為寬廣的實在之中而且可以說他生活在新的實在

的向度中101

按照卡氏的說法世上但凡有生命的物種皆有「感受器系統」(receptor system)

與「效應器系統」(effector system)前者用以接受外部刺激並靠後者對這些刺

激作出反應藉以適應環境爭取生存然而這兩套系統代表的生存能力只停

留在覓飽居安的生物需求層次中無法完全滿足思維發達的人類是以另一種

效用龐雜的「符號系統」應運而生除了用來解釋自然現象之外尚能形成知識

經驗傳承這麼一來非但各種生存竅門與生活經驗得以快速傳播與複製無形

中增加了人類群體生命的保障再者人們攀援抽象複雜的思索能力創造了高

度發展的社會組織在對應於「自然」的生物需求之外開發出另一層次的詮釋

語境「文化」是以一旦「生命」此一語彙進入人類的詮釋系統則「生

命」已不再只是生物學上「單純依靠本能尋找資源以利生存」的「自然生命」

而是必須納入規模更大脈絡更雜的文化系統裡來檢視的「文化生命」具備了

多元繁複的意涵對此我們可參考《中文大辭典》所下的四種定義

一謂生存之壽命猶言性命

100 劉紹寶定義「生命」為一「具有進食代謝排泄呼吸運動生長生殖和反應性等功

能的系統」其中「進食代謝排泄呼吸運動」等能力皆是生物用以維持「生長生殖」

的能力故知「生長生殖」乃「生物」最重要的特徵詳見氏著〈從廣義的生命現象探索外星

生命〉一文摘自網頁httpwwwufoorgtwstudyfk18htm1 101 【德】恩斯特卡西勒(Ernst Cassirer 1874--1945)《人論》(rdquoAn Essay On Manrdquo)(台北

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0)頁 36

30 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

二指人生之內容或其表現

三指某種活動延續之期間(如政治生命)

四指藝術作品的中心思想或情趣即其精采之所在(如有生命的畫)102

以上四種定義除了「轉喻」的修辭例證之外(如第三第四條)主要指向二

個層次一生物學上的生命包含個體存在的時空範圍生存活動屬於較低

階的基礎含義二文化意義的生命由於擁有獨特的「符號系統」人類相較

於其他只會依循本能維生的生物精神活動特別活躍因此人類社會在生存競

爭之餘還發明了政治經濟藝術體育helliphellip等等目的與成效各不相同的領域

或技藝所有的內容集合之後便是所謂的「文化」如此複雜且活躍的心靈

在持續運轉精益求精的情況下自然衍生出對於更高層次存在意義的索求因

此生命的意義與價值開始受到關注和反思進而構成「生命」定義中層次最高

的「文化生命」由此可知「生命」的內涵包含了具體的「生存競賽」與抽象的

「文化追求」舉凡生死意識社會組織人生理念宗教信仰和科學知識helliphellip

等全都涵攝其中駁雜的程度可見一斑

嚴格說來要深入且完整地探討「生命」的內涵由於涵蓋的範圍太廣難

度其實很高若以學門的角度來取徑大致上思考「生命」可從「生物學」與

「人類學」二大觀點切入前者著重生物生存的各個面向屬於基礎的生物層次

分析適用於「存在」當中所有具備生命的對象後者以人類的角度出發探討

的是社會與文化狀態的發展問題屬於較高的精神層次乃心智活動較為活躍的

人類所獨有人類和其他動物比較起來的確擁有更為高段的思維能力所以學

習期特長屬於一種「文化生物」故能運用文化符號以累積各種經驗與知識

持續地創造出許多獨特的文明產物發展精緻文化然而人類終究還是動物的

一種文化發展的程度再高也必須建築在生物生存的基礎之上換言之在進

入一切抽象高明的社會文化層次之前人類都須滿足生物本能的需求西方人

本主義心理學家馬斯洛(Maslow Abraham Harold1908-1970)曾提出著名的

「需求層次理論」認為人類生存時必須面臨五種不同層次的需求挑戰由低至

高分別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群需求受尊重需求自我實現需求

第一層次生理的需求也就是維持生活所需各種物質的需要例如食衣

102 林尹高明主編《中文大辭典》(普及本)(台北中國文化大學出版部199310 九版)(六)

頁 9445筆者檢閱坊間字辭典發覺各家對於「生命」的定義在大體上雖已形成共識但各

有著重之處其中林尹高明教授主編之書陳義既多條列又明較符合本論文討論需要故

援引之

第一章 緒論 31

住行等

第二層次安全的需求希望生活有保障有工作可以維持收支沒有威

脅人身安全的因素等

第三層次被接納的需求即指感情和歸屬上的需求包括社交需求愛

交往和友誼等

第四層次尊嚴的需求需要被尊敬也需要自尊以及地位和名譽的需求

第五層次自我實現的需求儘量的發揮自己的潛能使自己生活有意義

有抱負103

按照馬斯洛的設定人們大致是依循著上述的五個層次的需求來實踐生活的也

就是說在前一層次得到部分滿足後下一層次的需求才開始轉為迫切在這五

層次當中「生理」「安全」乃是維持生命所必須因此只要是活人前二層

次的需求幾乎都已得到滿足然而每個人的條件不同開發出來的心理需求也

不盡相似是以能夠到達的最高需求層次便有差異由此顯示出各不相同的境界

高度我們可以想像的是因為人的層次不同可能擁有的思考角度和高度也跟

著不同因此看待事物時觀照的層面與深度就不可能一樣這麼一來對於生

命中重要目標的設定自然會依照個體不同層次的心理需求表現出彼此間極大

的差異性並在一連串的生活實踐之後呈現出個體獨特的生命意義和價值追

求舉例來說中國古代知識份子可能會將仕宦生死倫常藝術等議題視為

思考目標使其生命成為文化實踐的一種具體形式充滿了文化的況味當中的

價值選擇和生命情調便與一般目不識丁的販夫走卒完全不同顯示了層次分明的

生命觀由此可知對於努力滿足生命中各項需求的人來說生物的生存問題固

然無法避免在這之上還存在更高層次的生活意義即使不是每個人都有思索

生命的自覺思維然而只要心靈活動依然持續人們就會持續受到驅使往更

高的需求層次邁進因此「生物生存」與「生活意義」可說是生命觀的二大柱

石尤其後面一項攸關價值的選擇在說明個體生命意向時更具有代表性

回到本論文「生命觀照」的主題「觀照」(contemplation)一詞來自佛教

指的是「以智慧法眼觀察認識事物實相」104然而何謂「智慧法眼」李英武

103 詳見張春興《現代心理學》(台北台灣東華書局1990mdash1991)頁 233-235馬斯洛有

感於理論的不足晚期特別深化發展「自我實現需求」之層次發現了一系列發展的需要謂之

「存在價值」(being-values)內含有十四種不分優劣的價值特徵完整完善完成正義

活躍豐富單純美善獨特輕鬆樂觀詼諧真實誠懇現實自我滿足請見【美】弗

蘭克G戈布爾著呂明陳紅雯譯《第三思潮馬斯洛心理學》(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

2006)頁 41mdash43 104 袁賓主編《禪宗詞典》(湖北湖北人民出版社1994)頁 235

32 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

指出「法是真理眼是智慧以智慧通達真理即得法眼淨」105換言之「觀

照」是能以了解佛法真理的眼光對事物加以通澈理解即以人之智慧觀看察照事

物之真理106由此推論所謂的「生命觀照」可以界定為「對生命現象或本質的

觀察與認識」且因生命是指會生長變化的個體或存在所以進一步來說「生

命觀照」就是對生命體的生長變化現象或本質的觀察與認識如同前文對於生

命內容的界定生命的存在現象包含了「生物生存」與「存在意義」二大範疇

生物生存從「個人」的角度出發如同馬斯洛的心理需求層次理論所說乃是

一連串層次高低的需求滿足最基本的如生活物資的獲取對周遭環境的認知

人我關係的經營與互動自我安頓與情感歸屬乃至最高階的自我實現要求皆屬

之除此之外由於人類是群居的動物在難以離群索居的前提下從「社會」

的角度「生命」的意涵還包括了國家民族的認同問題對於自我社會定位的認

知與期許社會現象的觀察文明經驗的傳承helliphellip等等由小到大由近至遠

由內而外由具體到抽象「生命觀照」探討的面向雖然廣泛但大致是從個人

在成長歷程中所遭遇的實際內容出發綜合理性認知與感性體悟而得出的一種

「充滿情感的理解」某些秉賦優異的個體在持續的發展之下到了一定的層次

即可到達「人生智慧」的境界象徵了人類文明所能追求的精神極致呈現在文

學的創作之中便構成了文學之所以觸動人心的重要原因因此本論文便是基

於上述理由在蘇軾的生命情境中擷取了對於古代知識份子來說影響最為重

大的幾個主題加以討論期待能夠更加切合「生命」的主題填補宋詩研究和生

命意識史中相關議題的空白

(二)版本說明

蘇軾成名既早在宋代可說是家喻戶曉的文學巨星107死後其詩文雖一度因

黨禍復起而列入禁書然政治禁令擋不住文學感染力的強勢傳播有宋一代各

種蘇詩刊本即有二十種之多108此後儘管各代文風殊異但蘇詩在眾多註家的努

105 李英武注《禪宗三經》(成都巴蜀書社2005)頁 391 106 項楚「觀即『觀照』以智慧觀見事物之理」(見氏著《王梵志詩校注》(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10)下冊頁 790注一)所謂「真理」指的是事物之本質與意義

另可參考袁賓的說法袁賓認為觀照是一種「禪者觀察事物認識真理的智慧眼光」見袁賓

主編《禪宗詞典》頁 121 107 關於蘇軾受歡迎的狀況有許多資料可以佐證比如在他活著的時候詩文不單只在國內廣

為散佈聲名甚至遠播契丹連高麗使者過杭州都還「求市蘇軾之集以歸」(詳見孔凡禮《蘇

軾年譜》上冊卷 16頁 363)《邵氏聞見錄》卷二十更記載了他由海外歸毗陵時坐船中

而「夾運河岸千萬人隨觀之」的盛況(見【宋】邵博《邵氏聞見後錄》(北京中華書局

1997)卷二十頁 160)聲譽之隆可以想見 108 【宋】蘇軾《蘇軾詩集》冊一孔凡禮〈前言〉頁 14

第一章 緒論 33

力之下到了清代已蔚為大觀其中以馮應榴和王文誥的註最為著名按孔凡

禮在《蘇軾詩集前言》中的介紹馮氏是以查慎行《蘇詩補註》為底本「『取

王施查三註』擇精去複『援證群書』『考稽辨訂』」而成《蘇文忠詩合註》

五十卷109而王文誥的《蘇文忠詩編註集成》四十五卷乃是按照蘇軾年譜詳細

繫年而成本論文考量研究時須以詩人生平和詩作二者合併觀照的方式反覆進

行因此在權衡之下採用王文誥版本閱讀期間搭配孔凡禮《蘇軾年譜》(全

三冊)對王註論審未精的錯誤之處加以校正以求翔實

在其他重要的參考文獻部份蘇軾文章本論文採用的是孔凡禮點校北京

中華書局出版的《蘇軾文集》(全六冊)蘇詞則以鄒同慶王宗堂的《蘇軾詞編

年校註》(全三冊)為主其他參考資料版本將於論文注釋中詳細註明此處

就不多加介紹了

二 研究方法

人文學科的研究工作基本上都會牽涉到「研究資料」與「資料分析」二個部

分因此若要討論研究方法首先須對上述二者有所界定在「研究資料」方

面本論文以蘇軾為研究客體自須熟讀東坡所有著作但是東坡並非全然獨

立的生命體從他出生到死亡為止必曾存在一個與之互動的人際網絡在此一

網絡中關係由親至疏包含了親人同儕後輩和互不相識的時人由於他們與

蘇軾同時或許曾經與之接觸彼此深切瞭解或者未曾識面只是風聞行誼

但無論如何這些人相較於後來研究者手中掌握了對於詩人的第一手資料他

們的著作自然值得參考在此筆者先依關係遠近將所謂的「時人」略分為三

(一) 師友親朋如歐陽脩蘇轍黃庭堅秦觀李廌helliphellip等他們與

東坡素來友好關係匪淺閱讀其人之作不但可瞭解蘇軾與重要他人

的情感往來狀況同時可從尺牘中窺知詩人對於事物的各種看法另

外蘇軾繼承歐陽脩之處多矣由此著眼大致可以勾勒出儒生蘇軾思

想之從來

(二) 政敵與競爭對象如王安石或二程安石與二程分別在政策和思想

二方面與東坡互不相容敵對的雙方互有攻詰這一類的文獻最重

109 【宋】蘇軾《蘇軾詩集》冊一孔凡禮〈前言〉頁 16

34 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

要的貢獻是它們提供了一個全然不同的視野使讀者能對詩人的各個

面向(無論好壞優缺)有所了解因為個體在實踐生命時自我的主

觀呈現固然重要但別人給予的評價也是構成生命面貌的重要環節

乃觀照生命時無能或缺的部分正反優缺彼此相照生命才有完

整的輪廓

(三) 無交集的時人這一項主要以東坡不相熟的詩話作者為主如寫作

《春渚紀聞》的何薳《春渚紀聞》向來以記載蘇軾軼事聞名作者何

薳雖傾慕蘇軾但二人來往並不密切經由片段軼事的描述這一類的

文獻如同鏡子般反映了蘇軾行走江湖的真實身影不但說明了東坡是以

何種形象為北宋時人所喜愛與接受同時也讓我們更加了解當時的社

會形態對詩人形象的重建極有幫助可補充官修史書之不足

以上三種若以形象化的語言來表達第一類有如沐浴在陽光之下的詩人著重

其本質與正面形象第二類反之可視作背光的暗影二者並存則形象方趨於

具體而第三類則有如背景非但可為詩人形象添加色彩同時亦為讀者提供了

深入理解的語境再者有關後人文獻的方面由於蘇軾藝術成就(含文學書

晝審美helliphellip等方面)十分傑出成為宋代以後文人評論的重要對象相關文獻

極多對研究亦多所助益有鑑於此四川大學中文系唐宋文學研究室將散見各

處的篇牘文章集結為《蘇軾資料彙編》五冊給予後來研究者極大方便研讀這

類文獻主要可透過歷時性的觀點瞭解各個時期的蘇軾接受史比對評論者本身

的學識背景對於蘇軾形象研究頗有正面的幫助況且古人讀書既博且熟常

在隻字片語中透露許多獨到意見相當值得參考

為了掌握時代背景史書思想著作亦在參考之列如對北宋政治時局記載

甚詳的《宋史》《宋史紀事本末》《續資治通鑑長編》等書尤須參考閱讀這

些書目除了有利於還原當時的官場氣氛同時考量到蘇軾本身「學者官僚

文人」三合一的身份取向歷史情境的純熟掌握將有助於我們對詩人行為動機的

判讀110另一方面「資料分析」牽涉到的是詮釋觀點問題由於本研究以「生

命觀照」作為蘇詩的切入點問題本質在於人生哲學的探討因此在正式論述

詩人觀點之前理應考慮中國儒釋道三家的思想這是因為傳統三教的思想

核心皆以生命哲學為底蘊對中國士人的生命哲學向來具有深遠的影響對「三

110 當然除了正史之外當代的史學著作也在參考之列如以「士」階層為論述核心的余英時

《士與中國文化》《朱熹的歷史世界》關注黨爭的沈松勤《北宋文人與黨爭》蕭慶偉《北宋新

舊黨爭與文學》介紹當代宗教概況者如潘桂明《中國居士佛教史》謝路軍《中國道教源流》

或者針對時代思潮進行全面性理解的史學研究像葛兆光《中國思想史》等皆屬之

第一章 緒論 35

教融合」的東坡更是如此故本文除了瞭解中國傳統三教的人生哲學內容外尚

須分析這些哲學思想對詩人所產生的影響至於「資料分析」的部分本論文將

視論述的需要來決定採用何種理論方法加以分析譬如以心理學的角度來看

蘇軾的生命觀照實與其生命歷程息息相關具有階段性成長的特徵正好可以引

用皮亞傑(Jean Piaget1896-1980)的「認知發展論」(cognitive-developmental

theory)作為分析模式尤其皮氏學說中的「適應」(adaptation)的觀點正好能

夠提供我們洞見詩人處逆時的適應行為及心理狀態因此成為本文重要的參照理

論詳細論述請見各章節內文撰述

以下為本文各章章節大要

第一章緒論此章說明以「論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為題的研究動機目

的取材範圍和研究方法首先詳述研究動機強調在「言志」的抒情傳統之下

選取人生際遇特殊的蘇軾作為「生命觀照」的研究對象有其意義再就前人相關

研究成果作一介紹和檢討預先確立本文的立論基礎和研究價值進而說明本研

究所欲採取的研究方法最後參考文獻資料對「生命」「生命觀照」等詞作出

定義以利開展後文

第二章論述蘇軾詩中的仕宦及隱退情結本章探討蘇軾人生最重要的仕宦

主題想解決的問題有三一蘇軾早懷隱逸之志為何執意追求仕進二進

入官場之後既已發現「理想」與「現實」之間巨大的落差因何想退能退卻

始終未退三蘇軾長年徘徊於仕隱之間對他的人生造成了何種影響至於

為何要討論這三個問題呢首先蘇軾個性向來不拘小節生長環境又與佛道二

家淵源甚深然從東坡年少時以「范滂」自期的表現看來他選擇依循儒家「用

世」志意心中應有極為深刻的理想存焉而這個根深蒂固的價值觀或許正是

日後當他匍匐於仕宦道上無論處境如何慘澹仍然堅持不退的重要依據而他

長年處於貶謫的境況更為其「生命觀照」帶來了重要的轉變契機與後續效應

在某一程度上決定了晚年蘇軾人生境界達至超曠的可能因此本章擬先分擘蘇

軾的仕宦歷程將其一生按照「順境」「逆境」劃為二類以為梗概第一節聚

焦順境的政治實踐除了梳理蘇軾在不同時期的仕宦追求外也要進一步瞭解這

個價值觀是否恆久不變第二節從「順」的對立面立論以烏臺詩案為起點探

索逆境時期蘇軾的心理狀態和人生追求筆者關心的是「隱」之所以只是「誘

惑」而非「實踐」的原因藉著蘇軾在深諳仕宦乃「違己交病」的情況下依然

執意入仕的矛盾情結由此帶出第三節對於貶謫收穫的探討說明能夠「瞭解事

件後果並安於現實」的東坡最後得以走向「超曠」的關鍵因素

第三章論蘇軾詩中的仕宦典型有別於上一章「背景式」的陳述方式本

36 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

章欲以白居易馬少游及陶淵明三個蘇詩典型作為不同階段仕宦觀照的代表「仕

隱情結」既為蘇軾一生憂患所繫隨著現實越趨緊迫內在的矛盾衝突越是激烈

在此之中東坡的仕宦觀照不但會反映在特定的詩文主題創作上同時也呈現

在史傳典型的接受之上要之本文仍以第二章仕宦「順逆」分期為架構以

白居易作為順境代表藉以了解蘇軾的白氏接受實是環繞著「中隱」的出處進

退為核心其次東漢馬少游作為「知足不辱」的求宦代表象徵了蘇軾在現實

與理想的永恆矛盾中一次又一次的自我反省最終構成了一種嶄新的仕宦觀

其本質無異於白氏「中隱」哲學的實踐最後本文以蘇軾晚年最喜愛的陶淵明

作為逆境謫居的師法典型陶氏迴護真我其價值觀不同流俗造就了他拒絕向

現實低頭的個性化行為再者除了「固窮」之外陶淵明不離人居的隱逸方式

亦為蘇軾示範了一個特殊的隱逸觀綜合三者本章在第四節企圖歸納出一個蘇

軾的理想性格彼此對照使我們能夠更精準地掌握蘇軾的仕宦觀照

第四章探討蘇軾詩中對於生命本質的思考與認知前述幾章主要以具體的

生活情境為討論對象然而就「生命觀照」來說「生命的本質為何」才是最

核心的認知目標其中又以「生死觀」最為首要因此本章擬由「生死觀」與

「詩人對於人生本質的思索問題」二大部分構成在「生死觀」的部分由於人

類在極早就已認知到生命現象的特殊性因此本節首先針對漢魏以來各朝代

詩人對於生死現象的觀察理解進行分析按理而言不同的時代心靈對於死亡事

件的思考不會一致從詩文的分析可知漢魏至北宋的死亡觀概況一來可作為論

述主題的背景知識再者身處北宋的蘇軾生命觀與前代所想必定有所因襲採

取歷時性考察有助於理解蘇軾詩中「死亡觀」的深層思維另外「生」與「死」

都可視作一種「時間狀態」的思考蘇軾深受佛家影響故本節欲闢「轉世概念」

一區由宋代盛行文人轉世故事的現象結合詩人的死亡觀加以探討或許有助

於釐清作者最終「文化人格」形成的原因

瞭解蘇軾詩中死亡思考的呈現概況之後緊接著要關注的便是詩人的反應

個體關注生命現象自然會對死亡事件有所思考究竟蘇軾在面對往而不返的「死

亡」本質時心中有何想法由於「死」與「老」二者概念間有極強的聯想關係

因此最常伴隨「畏死」心態的即是「嘆老」的生命焦慮對此蘇軾乃至宋

人在其詩文中頗有陳述而自古以來對抗死亡的因應方法除了假想的「游仙」

之外便是「養生」與「醫藥」觀念的發達取徑於此應可看出詩人對於「死

亡事件」的認知與反應

第五章探討蘇軾詩中對生命意義的終極探索本章銜接上一章對於人生本

質的認知問題主要探討的問題有一蘇軾對於人生價值的思考問題他選擇

了什麼作為自己生命的最終價值二蘇軾的終極追求為何所謂「終極探索」

第一章 緒論 37

本質上是一種「價值選擇」的問題在理解了蘇軾對於生命本體的思考內容之後

緊接著我們便可以問既然知道了「人生是什麼」那麼蘇軾認為什麼才是他

人生的終極追求呢換言之在短暫虛幻的人生中究竟存不存在一個永恆的「不

朽」由於個體對生命價值的認知是以自我認識為基礎本章第一節首先嘗試釐

清蘇軾文化性格的形成與內容藉心理學中自我認知程序(「我想做什麼」rarr「我

能當什麼」rarr「我是什麼」)先就蘇軾自述的部分試探緊接著以蘇軾對自我的

加工為論題透過幾個突出的人生觀來考察蘇軾建構自我時重要的人生價值選

擇在此之後才進入終極追求的部分筆者認為身處中國有名的書寫年代

蘇軾既有天賦又有環境書寫因而成為他極力發展的事業要項之一具有自我

實現的內涵再者書寫可洗滌淨化人心也有轉移的作用因此常被貶謫文

士拿來充作生活智慧積極投入加上文學久傳之後文名可視為另一種生命形

式的延續是以蘇軾寄寓生命於文學之中實是極為必然之事

第六章結論本章擬總結前面五章為了更加扣合題意故以「生命意識

史」的角度歸結出蘇詩中「生命觀照」的重點與特色並在此基礎之上進一

步借用西方人本心理學家馬斯洛的「需求層次論」來分析蘇軾晚年的精神境界

提供有別於傳統「特質描述」之法的另種途徑使人更能掌握東坡精神的實質內

38 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

Page 21: 第一章 - nccur.lib.nccu.edu.twnccur.lib.nccu.edu.tw/bitstream/140.119/35604/5/51001105.pdf · 平、作品賞析和文學趨向為考察的主體,對於操縱文字的「心靈」缺乏自覺的省

第一章 緒論 21

依的禪派精神在本質上的確有其相似之處這點我們由周裕鍇另外一篇〈夢幻與

真如蘇黃的禪悅傾向與其詩歌意向之關係〉可以得到更為深刻的詮釋

在〈夢幻與真如〉一文中作者主要是從宋人接受禪宗的兩種禪悅典型進

而分析這二種範型與詩歌意象選擇之間的關係宋代文人接觸禪宗一來在參禪

的過程中可以獲得愉快的感受此即「禪悅」二來佛禪能有效地消解「倫理政

治與個人存在的衝突」從存在論的意義上揭示了人生狀態徹底解決「儒門淡

薄收拾不住」64的不足之處文人崇奉南禪恰好回應了自身的人生課題與心

靈需求65所以五家七宗各有所好除了受到歷史(時間)和地理(地域)的影

響外文人的「真性」底蘊自當更為關鍵由此視之生命情趣截然不同的蘇

黃二人其性格在和禪門宗風相互加乘之後於是各自蘊釀了特色鮮明的禪學主

題如蘇軾廣泛接觸大乘經典深得「十喻」之義因此在其詩歌創作之時便

多次闡述般若空觀以「人生如夢」的主題具體行之選擇詩歌意象時除了運

用佛經典故之外更因自身對於世界短暫性質的認識特別強調「瞬時激變」的

動態形象的捕捉呈現蘇詩動蕩明快的風格66而庭堅對於禪學中的「心性哲學」

最有領悟對他來說禪乃治心之本目的在於完善道德人格以心性覺悟證得

安身立命之本是以他對認知本源的般若空觀興趣不大將全部重心擺放在「真

如」的追求上67正是這樣的傾向使然黃庭堅十分自覺地將禪宗的心性哲學

儒家的養氣觀和道家的心齋理論融合為一因此他所選擇的詩歌意象不是作為

虛幻無常的對立存在(如堅毅不屈的金石松柏)就是作為污穢渾濁的對立存

在(如表裡澄澈的秋江出淤泥而不染的蓮花)前者求其「真」後者明其「淨」

往往具備了虛靜沖澹清峻凝鍊的美學特徵由此構成山谷詩學與人格互相輝映

的「壁立千仞」的審美境界68

張晶《禪與唐宋詩學》同樣是以「禪學」作為視角探索唐宋時期禪宗思想

對於詩人心態的滲透並以詩為中心討論「禪」在經過了詩人創作心靈的轉化

之後對詩歌面貌造成了何等的影響作者認為

禪之於士大夫其主要意義並不在於「成佛」的宗教皈依而在於以「如

夢如幻」的人生觀來解脫靈與肉的苦惱困惑69

64 張方平「儒門淡薄收拾不住皆歸釋氏耳」收入釋志磬《佛祖統記》(揚州江蘇廣陵

古籍刻印社1992)冊五卷四十五頁 1949 65 周裕鍇〈夢幻與真如蘇黃的禪悅傾向與其詩歌意象之關係〉收入《文學遺產》二OO

一年第三期頁 68mdash69 66 氏著〈夢幻與真如蘇黃的禪悅傾向與其詩歌意象之關係〉頁 6974mdash75 67 氏著〈夢幻與真如蘇黃的禪悅傾向與其詩歌意象之關係〉頁 72 68 氏著〈夢幻與真如蘇黃的禪悅傾向與其詩歌意象之關係〉頁 74mdash75 69 氏著《禪與唐宋詩學》(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36)頁 2類似論述亦可參考頁 24

22 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

由於中國人的心理結構偏向「現實務實」對於抽象的「遠離現世」並不真感

興趣因此佛教思想能在中土普遍流傳除了自身理論的適用性得到發揮之外

接受者心理狀態的改變絕對是關鍵就本書研究的唐宋詩人而言信仰佛教的契

機最主要的原因還是來自於人生挫折對心靈造成的創傷而「挫折」中最具代

表性者莫過於「貶謫」一事傳統士人一旦遭受貶謫為了消除心中憤懣使

日子好過一點文人大多轉向佛道二家諸如大乘佛學中的「苦空觀」「人生如

夢」等觀念便是藉助於此熱烈流傳相較於唐代宋人對於禪宗的接受的確

較為普遍若要論其修為三教混融的蘇軾更是其中的佼佼者這從作者三番二

次以東坡作為說明的佐證即可發現關於詩人在「以禪喻詩」方面的表現作者

一路尋繹蘇軾在謫黃之後的心靈變化指出詩人「主要是以禪宗的『一念清淨』

『無心於物』的觀念來淡化客觀環境的困窘」70加上對於《莊子》的活用由

此構成他裨補人生的「忘憂理論」作者對詩人心態的觀照極為細膩也一定程

度地呈現了禪風入蘇詩的緣由和成果不過根據作者所言為了擺脫世間憂愁

而被大量接受的視身如夢視人生如逆旅的思想其本質是以佛教「空觀」作為

底蘊然而「『空門』的解脫是以對自身的省思為途徑的但它不是貴身而

是賤身」71既是「賤身」則與宋代盛行的養生風尚在根源上有所牴觸此中情

形為何而蘇軾個人亦頗積極「愛生」平日也熱衷於調養生息合觀言之似

乎可提供我們對於詩人取捨三教理論的標準之認識有助於蘇軾思想研究的完

至於東坡詩與佛教典故的關係則需參考蕭麗華教授的著作蕭教授在二O

O一年撰寫了〈東坡詩論中的禪喻〉探討下開北宋詩禪融合之風的蘇軾其詩

論中散見的佛禪修養並藉此論述蘇門禪喻在宋代詩禪合轍的重要歷史定位首

先作者將蘇軾對於禪學的接受歸因至故鄉眉山的地緣母親與朋友的浸染

最後才是人生經驗的強化由於蘇軾思想具有三教會通的特色因而詩論具備了

「以禪法論詩」「以夢成詩」「詩禪辯證」和「以禪論詩」四種現象然而上

述四種現象中除了「以夢成詩」其餘三種皆可逕與詩人日常習禪的慣性作聯

結此處暫且按下先討論較為特殊的「以夢成詩」因為禪家的本質在於「動

進的心或它對世間生起不取不捨的妙用」72強調「心」的覺察勢必關聯「心」

對生命的認知進一步牽涉「真假」的問題而「夢」與「覺」正是「假」和「真」

最具代表性的二種動作型態是以作者提到「凡學禪者於夢與覺之間體

70 氏著《禪與唐宋詩學》頁 35 71 氏著《禪與唐宋詩學》頁 28 72 吳汝鈞《游戲三昧禪的實踐與終極關懷》(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932)頁 170

第一章 緒論 23

會尤深」73蘇軾習禪多年對此議題更為嫻熟箇中緣由一方面固然是因為

詩人天生資質敏慧感悟力強再者自然是受到《金剛經》的影響蘇軾博覽

佛家內典對《金剛經》更是深有造詣因此以「夢」轉喻人世時不但有聊觀

夢幻視此身如夢之說同時也延伸出了蘇軾對於「前世」的夢喻之說除此

之外夢中得句紀夢境存夢占之舉更不勝枚舉由此可見詩人輾轉於「夢」

「覺」之間思辯的軌跡對我們瞭解詩人審美詩境人生態度與禪學修為皆有助

益然而作者在文中提到蘇軾好用禪語評賞詩作時也不例外但考察蘇軾所

論唐前暨唐代詩作時卻少用禪語74針對此一特殊現象蕭教授未及解答殊

為可惜而蕭教授有鑑於目前研究多未能深入佛典詳考蘇詩中佛家譬喻與佛教

原典之間的關係是以在〈東坡詩中的般若譬喻〉一文中以「般若譬喻」為焦

點審慎爬梳蘇軾詩禪意象形成之由來並就東坡詩中各項般若譬喻的種類和思

想主題進行舉證和論述清楚地分疏了佛家「六如觀」與「十喻」對蘇軾造成的

影響尤其「夢」「幻」「露」等較為常見的文字意象除了歸納其意象特徵

同時還上溯至佛典源頭細數典故意涵細膩地詮釋了箇中涵義75為本文分析

蘇軾對於生命本質的思考提供了極大的助力

一 「生命觀」主題

歷來涉及「生命觀」的研究不少然而仔細考察可以發現「生命觀」一

詞的議題內容似乎眾說紛云鄭惠玲在其碩論中提到以「生命」為主題的論述

研究理應涵蓋的範圍主要有「對生命意義的期待與發揮」「對人生際遇的順處態

度與方法」二者簡單的說除了生物存在的具體生命之外尚應包含人類獨特

思考觀點之下的思想觀價值觀道德觀和審美觀76然而鄭氏對此缺乏舉例

論證使定義未免流於浮泛空虛而書中分辨「人生觀」與「生命觀」之不同在

於前者偏重「對生命過程的往前看往未來設想」與後者「既重生之喜悅而

對未來建構理想但也適時從既有之限定中逆向先為理想預防」77的內涵不全

相似但從筆者自身對於「生命觀」所下定義之瞭解其內容之豐富似乎涵蓋

了作者的全部所言換言之「生命觀」之於「人生觀」應是一種上位概念鄭

73 蕭麗華〈東坡詩論中的禪喻〉收入《佛學研究中心學報》第六期20017頁 257 74 氏著〈東坡詩論中的禪喻〉頁 267 75 氏著〈東坡詩中的般若譬喻〉「聖傳與詩禪 中國文學與宗教國際學術研討會」20041210頁 5mdash9 76 鄭惠玲《名教自然與士的自覺從《世說新語》看魏晉士人的生命觀》(彰化彰化師範

大學國文系在職專班碩論2003)頁 7 77 氏著《名教自然與士的自覺從《世說新語》看魏晉士人的生命觀》頁 7

24 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

文沒有明言其論述標準對於相關議題的開展實有未盡之處另外定義「生命

觀」的還有杜正勝

生命觀牽涉社會組織人生理念宗教信仰和科學(尤其是醫療)知識諸

多層面的問題西周時期禱請的眉壽和戰國秦漢追求的長生可以作

為此一發展脈絡的為兩個定點觀察其中的變化探索兩周秦漢之人

對生命的認識和追求的方式78

杜教授此說主要扣合了醫療史的角度乃是自上古社會「生命追求」的觀念和行

為推衍而出因此是以人體生理系統理論作為切入點詳述中國古代生命觀在

「時代」或「族群」的因素影響下一步一步從具體(形)走向抽象(氣)的本

質認識79值得注意的是人們以「形」「氣」「精」「神」來解釋生命形體的

內外本質這除了可以看出歷來「生命觀」的階段性態變之餘這套本質認識論

經過不斷的發展促成了中國養生文化的成形對日後的哲學思想醫學與醫

療皆有深遠的影響80杜教授的研究乍看之下與本文涉及的主題似乎並不相關

然而人類對於生命價值的追求最早都可溯源至「長生」的渴望上古的「生

命意識」雖然缺乏文學性的審美內涵換個角度卻是另一個層次且更為根源

的生命追求因此本文雖以宋人生命意識為題但考量到觀念與意識的源遠流

長對於前代前前代甚至古代先民的各種生命面向都應有所瞭解在實際研

究的過程中或許可提供另一個不同的參照面向

另外錢志熙的《唐前生命觀和文學生命主題》一書可說是近年來結合「生

命觀」與「文學主題」研究著作中最具系統者錢教授認為所謂生命觀念

指的是一種「上升到哲學層次的生命思想」包含的部分有二一是生命本體觀

即對生命本身的性質的認識二是生命價值觀即對生命應有價值的把握和判

斷且後者是建立於前者的基礎之上的81本書在呈現此一議題的思考脈絡時

採取「通史」的觀點從最早的先民之生命意識開始一直到唐代為止共分為

神話時代詩經時代先秦諸子時代秦漢時代魏晉時代南北朝時代六大階

段運用「理性生命觀」與「非理性生命觀」這對概念考察各時期生命本體觀的

進展狀況再進一步以文學創作為對象分析生命意識對於詩詞歌賦等文類的滲

透情形

78 參見氏著《從眉壽到長生醫療文化與中國古代生命觀》(台北三民書局20054)頁

158 79 氏著《從眉壽到長生醫療文化與中國古代生命觀》頁 302mdash305 80 氏著《從眉壽到長生醫療文化與中國古代生命觀》頁 305 81 錢志熙《唐前生命觀和文學生命主題》頁 3

第一章 緒論 25

首先神話時代是各種神秘非理性的生命觀念的發生期先民對於生命意

識的推想主要表現在死亡現象的觀察與解釋由於人類「死亡」概念是透過大

量經驗法則(觀察到他人之死進而聯想凡人必死)的累積而形成因此在較

早的階段當中先民對於「死亡現象」的理解內涵始終處於一種變動的狀態一

直到要先秦諸子時期方才開始對死亡作出哲學的論證進而思考其中的意義82

此時先民在意識到死亡現象的不可逆之後選擇非理性生命觀導向更為神祕高

遠的境地藉以迴避現實的衝擊因此我們從目前遺留尚存的神話內容探知

這種「非理性」的發揮造就了靈魂觀念的發展和一系列長生不死的幻想不但構

成了後來一切宗教的觀念基礎同時不死幻想延伸出中國文學主題中重要的「仙

鄉」意識對於賦學與六朝的山水詩歌影響尤其深遠83到了第二階段先秦時

代生命意識有了實質意義的轉折觀其具體呈現可從「文學」與「哲學」二

方面加以著手文學方面主要指的是《詩經》《詩經》在內容上雖然部分留

有上古時期長生幻想與生殖崇拜等非理性意識的元素然而整體看來詩人對

於現實生活的描寫充份展現人類對於死亡已經司空見慣穩固的宗法觀念沖淡

了個人對於死亡的恐懼在某個程度上標誌了非理性生命觀的消退等於是宣告

了世俗理性生命觀的時代已然來臨84而哲學的部分則因思想家對於生命價值

取向的不同而產生儒道二種典型道家認為生命最高的價值在因循自然實踐

自己的生命規律故儘管老子和莊子對於生命的體驗有所不同但他們「全生」

的前提是一致的尤其莊子透過浪漫的文學表現加強了他生死觀念的散佈對後

世文人來說恰好提供了精神上超越死亡的自由典型85相較之下儒家對於生

命價值的掌握主要是從道德本體論的角度來思考的由於早先人們在追求長生

不老時認為人類長壽與否的關鍵來自於上天對於個體「道德實踐」的審判順

此邏輯加以推論「德」與「壽」之間便產生了極為密切的關係直接影響了儒

家認為生命問題乃是道德之源的看法86儒家的另一重要特色在於生命價值的社

會化傾向這使他們發展出社會位階凌駕於個人之上的「大我」優位思想是故

個體的價值只有透過實踐倫理道德等社會價值方為正道綜合上述對於儒道二家

考論以此觀照蘇軾思想實有發厥精要的作用對其人生信條的瞭解極有啟

時至戰國至秦漢時代養生思想正式出現養生的思想根源於人類維護生命

的本能從原始先民與環境的生存奮鬥行為中逐漸隨著生命價值的撅發而往「益

82 氏著《唐前生命觀和文學生命主題》頁 11 83 氏著《唐前生命觀和文學生命主題》頁 14mdash22 84 詳見氏著《唐前生命觀和文學生命主題》第二章 85 氏著《唐前生命觀和文學生命主題》頁 53 86 氏著《唐前生命觀和文學生命主題》頁 57

26 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

生」「養生」的意向發展同時豐富了行為遵守的細則值得注意的是這股風

潮不只帶動了社會各個面向的運作與提升(諸如藥學五行思想等)同時養

生思想和政治思想的會通促成了中國古代民本思想的萌芽其中「養生為治國

之本」的概念更成為戰國至漢代最富特色的思想87中華民族「樂生」的優良傳

統便是幻生自此一背景中的生命自信與樂觀到了漢代宇宙自然的大生命觀成

形皇權的急遽昇高代表了整個時代的主流意識傾向於忽略個體生命價值與內在

需求是以此時「小我」的意識淡薄在文學的表現上呈現了「哀傷時命不合」

和「悲士不遇」二大辭賦生命主題強調了現實與自我的矛盾這是漢代辭賦家

對於屈原生命主題的繼承與發揮只是屈子那種「殉道式」的悲壯意識遭到弱化

在大一統的政治格局之下轉為個體體現生命困境的「時命觀」其中的代表者

是賈誼88值得注意的是作者援引司馬遷在〈報任安書〉中將文章創作視為實

踐生命價值的一種做法89尤其漢代盛行擬騷之作以現代西方理論中的「讀者

反應對話」角度來看似乎大有可說之處對於後來文人(如蘇軾)亦影響重

大是故就此而言欲探索漢代文人或蘇軾的生命觀時理應將屈原視為重要

的文學淵源來詳加考察或許能有所發現另外錢志熙在討論漢末樂府詩時曾

說「漢末文人在表現生命主題上的最大成就還不是對自身生命價值觀的展現

而是在其表現的一切生活境界中都滲透著的生命意識將生活境界升華為生命境

界」90其中最重要的四個主題則為根植於人性與人性之中的愛情友情別情

離思91錢教授此一說法提供了本文在定義「生命」議題時的重要參照同時

他對個別詩人的精彩論述也為筆者在論述詩歌生命情調時作出最好的示範非常

值得參考

除此之外較具代表性的還有陳威伯《盛唐詩人生命觀之研究》此書相對

於錢志熙的「通史」觀照方法將唐人生命觀擷取而出獨立觀之其目的是為

了糾正歷來在歸因唐人多元價值觀之成因的平面化傾向作者認為詩人藉由詩

作呈現的複雜思想和價值取向代表的是個人心境遷變生命歷程作詩情境和

目的的折衷結果因此在研究方法上重點放在傳統儒釋道三家對於詩人思想

心理的影響以及詩人對於傳統思想的研究態度從中推導出盛唐詩人的生命態

度與人生實踐從個人生命史的角度來考量作者運用思想與心理分析的研究取

87 錢志熙《唐前生命觀和文學生命主題》頁 104 88 氏著《唐前生命觀和文學生命主題》頁 120mdash133 89 即「古者富貴而名摩滅」一段強調《周易》《春秋》《離騷》《國語》《孫子兵法》helliphellip等

書皆「大底聖賢發憤之所為作也」「此人皆意有鬱結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來者乃如

左丘無目孫子斷足終不可用退而論書策以舒其憤思垂空文以自見」參見【漢】司馬

遷著【民國】韓兆琦選注《史記選注》(台北里仁書局2000)〈報任安書〉頁 1210 90 氏著《唐前生命觀和文學生命主題》頁 182 91 氏著《唐前生命觀和文學生命主題》頁 182

第一章 緒論 27

徑大致是適當的但受到唐人尺牘數量稀少的因素所限本文在研究材料的揀擇

時只大量援引《全唐詩》缺乏更為廣闊的史觀視野如此一來要達到作者

所言「著重在『行為人』的部分加以研究」92並不容易恐有「失真」

的危機不過本文在歷述中國傳統三教的生命觀時分別就儒家三不朽莊子

與禪宗神仙與淨土養生與享樂仕與隱等觀點進行了清楚的論述雖然在「養

生與享樂」一節中作者解釋古人「生命存養」的思想淵源分別來自於儒家的孝

義全忠佛家的超生了死和道家的全生保真然而在描繪唐代之前各朝的享

樂意識時作者明顯忽略了建安到六朝這幾個「生命情調」極具特色的重要時期

尤其是古詩十九首闕此何以成之畢竟唯有針對前代累積的生命意識有所覺

察一旦進入唐代研究才能分辨其中的承續與轉折在進行詩人的個別研究時

才能更為得心應手

至於內文主體也就是分論盛唐詩人生命觀的部分作者挑選的研究對象有

李白杜甫王維孟浩然岑參與高適其中較符本文需要者有李白杜甫

王維等人志懷高遠的李白由於並未如願在仕途上有所發展所以生命情調的

主旋律環繞著生命無常的慨歎而展開藉助「酒」的情感作用來消除死亡的恐懼93根據作者的闡述李白的悲劇根源在於他沒有尋找到一份值得寄託身心的終

極價值是以他的好酒應是出自於一種察覺「人生虛幻」後卻尋無出路的矛

盾與恐慌雖然企圖自我麻痺仍然無法掩飾其深層的憂傷所以其人生境界無

法超脫相較之下杜甫也面臨生命理想與現實生活的衝突並且在不遇之外

還遭遇病苦與老苦的折磨然而老杜在多重打擊之下為自己尋找到「詩」和

「酒」作為生命的出口一方面充分宣洩不豫的情緒另一方面藉助詩中強烈

現實的關懷傾向詩人將「一己的痛苦昇華為對社會弱勢人們的關懷」94由此

一來「小我」的不幸便在「大我」中獲得了釋放相較於李杜王維屬於另

一種典型的生命觀王維早年仕途得意然他秉賦早慧並未將生命價值寄託在

功名之上反而從幼年失祜的經歷中了悟了「無生」的境界95因此以佛教作為

最後心靈的依歸呈現在文學創作的面向則以「無生」和「隱逸」為摩詰詩的

二大主題王維的仕隱狀態值得注意這是因為「出仕」對他來說並非個人積

極追求的人生目標只是一種獲得經濟的生存方式所以當他陷賊而不死還

歸唐朝時仍能在眾臣輕蔑懷疑的眼光中繼續生存箇中關鍵便在於「身心分離」

的生命態度將為了經濟目的而拘限於官場的「身」與內在恆定價值依託所在

92 陳威伯《盛唐詩人生命觀之研究》(台北文化大學碩論2000)頁 3 93 氏著《盛唐詩人生命觀之研究》頁 63mdash91 94 氏著《盛唐詩人生命觀之研究》頁 120 95 陳威伯「所謂『無生』依照佛教的說法一切的存在皆在的世間生滅變化了悟這種幻有的

生滅變化後的絕對境界就叫無生」參見氏著《盛唐詩人生命觀之研究》頁 126

28 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

的「心」判然二分按作者論述

此乃藉由內在價值的肯定而將外在的物質世界否定藉以消弭現實與理

想之間的對立更進一步來說外在的世界既是「世上皆如夢」那麼需不

需要放棄外在的事物已經無所謂因此仕與隱的衝突亦得由此解決96

由此可知王維選擇亦官亦隱的生活方式一來固然是出自於在理想與經濟現實

間取得折衷的必要二來也緣於詩人不具備儒家「奉儒守官」的用世志意因

為外在世界已被他用經濟條件的眼光加以貶抑了因此相較於東坡雖然同樣

是依違在仕宦與隱退之間也同樣有著「人生如夢」的想法但受到生命底蘊取

向不同的因素影響二者的生命境界自然無法等同視之王維的例子實可作為東

坡研究的借鑑藉以照見古代文人較為消極的生命態度

第三節 研究範圍和方法

一 研究範圍

(一)「生命觀照」的定義

大抵宇宙間的「物」皆可分為「有生物」與「無生物」二種其中最大的

差別即在於「有生物」比「無生物」多了「生命」然而何謂「生命」以字源

學的角度來分析「生」殷代卜辭與西周金文寫作「 」从「 」从「 」

原是模擬草木生發於地之形到了東漢許慎《說文解字》云「生進也象

草木生出土上」97在原始本義之外已逐漸引伸為「事物的發生」成為一切「從

無至有」的泛稱進而衍生「誕生」「孕生」「生育」「出生」「生產」之意

與「生命孕育」的概念密切相關98若以最普遍的觀念來表達「生命」是一種存

在對所有的生物來說不外乎「生存壽命」之謂也99因此生理學觀點又將「生

96 氏著《盛唐詩人生命觀之研究》頁 129 97 【漢】許慎撰【清】段玉裁注【民國】魯實先正補《說文解字注》(台北黎明文化事業

投份有限公司1998 十二刷)頁 274 上 98 以上參考李霞《生死智慧道家生命觀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頁 157 99 台灣中華書局編《辭海》(下冊)(台北台灣中華書局股份有限公司198111 大字修訂本

台廿版)頁 1956據筆者翻閱坊間各家字典辭典多以此說定義「生命」

第一章 緒論 29

命」演繹為「一套具有生長生殖能力的系統」100

主要即著眼於生長變化的特色

相較於其他無生物多了「知覺」的能力作為特徵然而即使同樣具備生長變

化的能力世界上的生物仍有高低層次的分別層次最低的生物如草履蟲依次

為不會思想的植物能思能動的動物等而在所有的物種當中又以人類最為特

出針對人類與其他物種狀況相異的現象德國哲學家恩斯特卡西勒(Ernest

Cassirer1874mdash1945)曾說

(與動物相比)人的功能圈不僅僅在量上有所擴大而且經歷了一個質的變

化在使自己適應於一個環境方面人彷彿已經發現了一種新的方法除

了在一切的動物種屬中都可看到的感受器系統和效應器系統之外在人那

裡還可發現可稱之為符號系統(symbolic system)的第三環節它存在於

這兩個系統之間這個新的獲得物改變了整個的人類生活與其他動物相

比人不僅生活在更為寬廣的實在之中而且可以說他生活在新的實在

的向度中101

按照卡氏的說法世上但凡有生命的物種皆有「感受器系統」(receptor system)

與「效應器系統」(effector system)前者用以接受外部刺激並靠後者對這些刺

激作出反應藉以適應環境爭取生存然而這兩套系統代表的生存能力只停

留在覓飽居安的生物需求層次中無法完全滿足思維發達的人類是以另一種

效用龐雜的「符號系統」應運而生除了用來解釋自然現象之外尚能形成知識

經驗傳承這麼一來非但各種生存竅門與生活經驗得以快速傳播與複製無形

中增加了人類群體生命的保障再者人們攀援抽象複雜的思索能力創造了高

度發展的社會組織在對應於「自然」的生物需求之外開發出另一層次的詮釋

語境「文化」是以一旦「生命」此一語彙進入人類的詮釋系統則「生

命」已不再只是生物學上「單純依靠本能尋找資源以利生存」的「自然生命」

而是必須納入規模更大脈絡更雜的文化系統裡來檢視的「文化生命」具備了

多元繁複的意涵對此我們可參考《中文大辭典》所下的四種定義

一謂生存之壽命猶言性命

100 劉紹寶定義「生命」為一「具有進食代謝排泄呼吸運動生長生殖和反應性等功

能的系統」其中「進食代謝排泄呼吸運動」等能力皆是生物用以維持「生長生殖」

的能力故知「生長生殖」乃「生物」最重要的特徵詳見氏著〈從廣義的生命現象探索外星

生命〉一文摘自網頁httpwwwufoorgtwstudyfk18htm1 101 【德】恩斯特卡西勒(Ernst Cassirer 1874--1945)《人論》(rdquoAn Essay On Manrdquo)(台北

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0)頁 36

30 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

二指人生之內容或其表現

三指某種活動延續之期間(如政治生命)

四指藝術作品的中心思想或情趣即其精采之所在(如有生命的畫)102

以上四種定義除了「轉喻」的修辭例證之外(如第三第四條)主要指向二

個層次一生物學上的生命包含個體存在的時空範圍生存活動屬於較低

階的基礎含義二文化意義的生命由於擁有獨特的「符號系統」人類相較

於其他只會依循本能維生的生物精神活動特別活躍因此人類社會在生存競

爭之餘還發明了政治經濟藝術體育helliphellip等等目的與成效各不相同的領域

或技藝所有的內容集合之後便是所謂的「文化」如此複雜且活躍的心靈

在持續運轉精益求精的情況下自然衍生出對於更高層次存在意義的索求因

此生命的意義與價值開始受到關注和反思進而構成「生命」定義中層次最高

的「文化生命」由此可知「生命」的內涵包含了具體的「生存競賽」與抽象的

「文化追求」舉凡生死意識社會組織人生理念宗教信仰和科學知識helliphellip

等全都涵攝其中駁雜的程度可見一斑

嚴格說來要深入且完整地探討「生命」的內涵由於涵蓋的範圍太廣難

度其實很高若以學門的角度來取徑大致上思考「生命」可從「生物學」與

「人類學」二大觀點切入前者著重生物生存的各個面向屬於基礎的生物層次

分析適用於「存在」當中所有具備生命的對象後者以人類的角度出發探討

的是社會與文化狀態的發展問題屬於較高的精神層次乃心智活動較為活躍的

人類所獨有人類和其他動物比較起來的確擁有更為高段的思維能力所以學

習期特長屬於一種「文化生物」故能運用文化符號以累積各種經驗與知識

持續地創造出許多獨特的文明產物發展精緻文化然而人類終究還是動物的

一種文化發展的程度再高也必須建築在生物生存的基礎之上換言之在進

入一切抽象高明的社會文化層次之前人類都須滿足生物本能的需求西方人

本主義心理學家馬斯洛(Maslow Abraham Harold1908-1970)曾提出著名的

「需求層次理論」認為人類生存時必須面臨五種不同層次的需求挑戰由低至

高分別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群需求受尊重需求自我實現需求

第一層次生理的需求也就是維持生活所需各種物質的需要例如食衣

102 林尹高明主編《中文大辭典》(普及本)(台北中國文化大學出版部199310 九版)(六)

頁 9445筆者檢閱坊間字辭典發覺各家對於「生命」的定義在大體上雖已形成共識但各

有著重之處其中林尹高明教授主編之書陳義既多條列又明較符合本論文討論需要故

援引之

第一章 緒論 31

住行等

第二層次安全的需求希望生活有保障有工作可以維持收支沒有威

脅人身安全的因素等

第三層次被接納的需求即指感情和歸屬上的需求包括社交需求愛

交往和友誼等

第四層次尊嚴的需求需要被尊敬也需要自尊以及地位和名譽的需求

第五層次自我實現的需求儘量的發揮自己的潛能使自己生活有意義

有抱負103

按照馬斯洛的設定人們大致是依循著上述的五個層次的需求來實踐生活的也

就是說在前一層次得到部分滿足後下一層次的需求才開始轉為迫切在這五

層次當中「生理」「安全」乃是維持生命所必須因此只要是活人前二層

次的需求幾乎都已得到滿足然而每個人的條件不同開發出來的心理需求也

不盡相似是以能夠到達的最高需求層次便有差異由此顯示出各不相同的境界

高度我們可以想像的是因為人的層次不同可能擁有的思考角度和高度也跟

著不同因此看待事物時觀照的層面與深度就不可能一樣這麼一來對於生

命中重要目標的設定自然會依照個體不同層次的心理需求表現出彼此間極大

的差異性並在一連串的生活實踐之後呈現出個體獨特的生命意義和價值追

求舉例來說中國古代知識份子可能會將仕宦生死倫常藝術等議題視為

思考目標使其生命成為文化實踐的一種具體形式充滿了文化的況味當中的

價值選擇和生命情調便與一般目不識丁的販夫走卒完全不同顯示了層次分明的

生命觀由此可知對於努力滿足生命中各項需求的人來說生物的生存問題固

然無法避免在這之上還存在更高層次的生活意義即使不是每個人都有思索

生命的自覺思維然而只要心靈活動依然持續人們就會持續受到驅使往更

高的需求層次邁進因此「生物生存」與「生活意義」可說是生命觀的二大柱

石尤其後面一項攸關價值的選擇在說明個體生命意向時更具有代表性

回到本論文「生命觀照」的主題「觀照」(contemplation)一詞來自佛教

指的是「以智慧法眼觀察認識事物實相」104然而何謂「智慧法眼」李英武

103 詳見張春興《現代心理學》(台北台灣東華書局1990mdash1991)頁 233-235馬斯洛有

感於理論的不足晚期特別深化發展「自我實現需求」之層次發現了一系列發展的需要謂之

「存在價值」(being-values)內含有十四種不分優劣的價值特徵完整完善完成正義

活躍豐富單純美善獨特輕鬆樂觀詼諧真實誠懇現實自我滿足請見【美】弗

蘭克G戈布爾著呂明陳紅雯譯《第三思潮馬斯洛心理學》(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

2006)頁 41mdash43 104 袁賓主編《禪宗詞典》(湖北湖北人民出版社1994)頁 235

32 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

指出「法是真理眼是智慧以智慧通達真理即得法眼淨」105換言之「觀

照」是能以了解佛法真理的眼光對事物加以通澈理解即以人之智慧觀看察照事

物之真理106由此推論所謂的「生命觀照」可以界定為「對生命現象或本質的

觀察與認識」且因生命是指會生長變化的個體或存在所以進一步來說「生

命觀照」就是對生命體的生長變化現象或本質的觀察與認識如同前文對於生

命內容的界定生命的存在現象包含了「生物生存」與「存在意義」二大範疇

生物生存從「個人」的角度出發如同馬斯洛的心理需求層次理論所說乃是

一連串層次高低的需求滿足最基本的如生活物資的獲取對周遭環境的認知

人我關係的經營與互動自我安頓與情感歸屬乃至最高階的自我實現要求皆屬

之除此之外由於人類是群居的動物在難以離群索居的前提下從「社會」

的角度「生命」的意涵還包括了國家民族的認同問題對於自我社會定位的認

知與期許社會現象的觀察文明經驗的傳承helliphellip等等由小到大由近至遠

由內而外由具體到抽象「生命觀照」探討的面向雖然廣泛但大致是從個人

在成長歷程中所遭遇的實際內容出發綜合理性認知與感性體悟而得出的一種

「充滿情感的理解」某些秉賦優異的個體在持續的發展之下到了一定的層次

即可到達「人生智慧」的境界象徵了人類文明所能追求的精神極致呈現在文

學的創作之中便構成了文學之所以觸動人心的重要原因因此本論文便是基

於上述理由在蘇軾的生命情境中擷取了對於古代知識份子來說影響最為重

大的幾個主題加以討論期待能夠更加切合「生命」的主題填補宋詩研究和生

命意識史中相關議題的空白

(二)版本說明

蘇軾成名既早在宋代可說是家喻戶曉的文學巨星107死後其詩文雖一度因

黨禍復起而列入禁書然政治禁令擋不住文學感染力的強勢傳播有宋一代各

種蘇詩刊本即有二十種之多108此後儘管各代文風殊異但蘇詩在眾多註家的努

105 李英武注《禪宗三經》(成都巴蜀書社2005)頁 391 106 項楚「觀即『觀照』以智慧觀見事物之理」(見氏著《王梵志詩校注》(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10)下冊頁 790注一)所謂「真理」指的是事物之本質與意義

另可參考袁賓的說法袁賓認為觀照是一種「禪者觀察事物認識真理的智慧眼光」見袁賓

主編《禪宗詞典》頁 121 107 關於蘇軾受歡迎的狀況有許多資料可以佐證比如在他活著的時候詩文不單只在國內廣

為散佈聲名甚至遠播契丹連高麗使者過杭州都還「求市蘇軾之集以歸」(詳見孔凡禮《蘇

軾年譜》上冊卷 16頁 363)《邵氏聞見錄》卷二十更記載了他由海外歸毗陵時坐船中

而「夾運河岸千萬人隨觀之」的盛況(見【宋】邵博《邵氏聞見後錄》(北京中華書局

1997)卷二十頁 160)聲譽之隆可以想見 108 【宋】蘇軾《蘇軾詩集》冊一孔凡禮〈前言〉頁 14

第一章 緒論 33

力之下到了清代已蔚為大觀其中以馮應榴和王文誥的註最為著名按孔凡

禮在《蘇軾詩集前言》中的介紹馮氏是以查慎行《蘇詩補註》為底本「『取

王施查三註』擇精去複『援證群書』『考稽辨訂』」而成《蘇文忠詩合註》

五十卷109而王文誥的《蘇文忠詩編註集成》四十五卷乃是按照蘇軾年譜詳細

繫年而成本論文考量研究時須以詩人生平和詩作二者合併觀照的方式反覆進

行因此在權衡之下採用王文誥版本閱讀期間搭配孔凡禮《蘇軾年譜》(全

三冊)對王註論審未精的錯誤之處加以校正以求翔實

在其他重要的參考文獻部份蘇軾文章本論文採用的是孔凡禮點校北京

中華書局出版的《蘇軾文集》(全六冊)蘇詞則以鄒同慶王宗堂的《蘇軾詞編

年校註》(全三冊)為主其他參考資料版本將於論文注釋中詳細註明此處

就不多加介紹了

二 研究方法

人文學科的研究工作基本上都會牽涉到「研究資料」與「資料分析」二個部

分因此若要討論研究方法首先須對上述二者有所界定在「研究資料」方

面本論文以蘇軾為研究客體自須熟讀東坡所有著作但是東坡並非全然獨

立的生命體從他出生到死亡為止必曾存在一個與之互動的人際網絡在此一

網絡中關係由親至疏包含了親人同儕後輩和互不相識的時人由於他們與

蘇軾同時或許曾經與之接觸彼此深切瞭解或者未曾識面只是風聞行誼

但無論如何這些人相較於後來研究者手中掌握了對於詩人的第一手資料他

們的著作自然值得參考在此筆者先依關係遠近將所謂的「時人」略分為三

(一) 師友親朋如歐陽脩蘇轍黃庭堅秦觀李廌helliphellip等他們與

東坡素來友好關係匪淺閱讀其人之作不但可瞭解蘇軾與重要他人

的情感往來狀況同時可從尺牘中窺知詩人對於事物的各種看法另

外蘇軾繼承歐陽脩之處多矣由此著眼大致可以勾勒出儒生蘇軾思

想之從來

(二) 政敵與競爭對象如王安石或二程安石與二程分別在政策和思想

二方面與東坡互不相容敵對的雙方互有攻詰這一類的文獻最重

109 【宋】蘇軾《蘇軾詩集》冊一孔凡禮〈前言〉頁 16

34 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

要的貢獻是它們提供了一個全然不同的視野使讀者能對詩人的各個

面向(無論好壞優缺)有所了解因為個體在實踐生命時自我的主

觀呈現固然重要但別人給予的評價也是構成生命面貌的重要環節

乃觀照生命時無能或缺的部分正反優缺彼此相照生命才有完

整的輪廓

(三) 無交集的時人這一項主要以東坡不相熟的詩話作者為主如寫作

《春渚紀聞》的何薳《春渚紀聞》向來以記載蘇軾軼事聞名作者何

薳雖傾慕蘇軾但二人來往並不密切經由片段軼事的描述這一類的

文獻如同鏡子般反映了蘇軾行走江湖的真實身影不但說明了東坡是以

何種形象為北宋時人所喜愛與接受同時也讓我們更加了解當時的社

會形態對詩人形象的重建極有幫助可補充官修史書之不足

以上三種若以形象化的語言來表達第一類有如沐浴在陽光之下的詩人著重

其本質與正面形象第二類反之可視作背光的暗影二者並存則形象方趨於

具體而第三類則有如背景非但可為詩人形象添加色彩同時亦為讀者提供了

深入理解的語境再者有關後人文獻的方面由於蘇軾藝術成就(含文學書

晝審美helliphellip等方面)十分傑出成為宋代以後文人評論的重要對象相關文獻

極多對研究亦多所助益有鑑於此四川大學中文系唐宋文學研究室將散見各

處的篇牘文章集結為《蘇軾資料彙編》五冊給予後來研究者極大方便研讀這

類文獻主要可透過歷時性的觀點瞭解各個時期的蘇軾接受史比對評論者本身

的學識背景對於蘇軾形象研究頗有正面的幫助況且古人讀書既博且熟常

在隻字片語中透露許多獨到意見相當值得參考

為了掌握時代背景史書思想著作亦在參考之列如對北宋政治時局記載

甚詳的《宋史》《宋史紀事本末》《續資治通鑑長編》等書尤須參考閱讀這

些書目除了有利於還原當時的官場氣氛同時考量到蘇軾本身「學者官僚

文人」三合一的身份取向歷史情境的純熟掌握將有助於我們對詩人行為動機的

判讀110另一方面「資料分析」牽涉到的是詮釋觀點問題由於本研究以「生

命觀照」作為蘇詩的切入點問題本質在於人生哲學的探討因此在正式論述

詩人觀點之前理應考慮中國儒釋道三家的思想這是因為傳統三教的思想

核心皆以生命哲學為底蘊對中國士人的生命哲學向來具有深遠的影響對「三

110 當然除了正史之外當代的史學著作也在參考之列如以「士」階層為論述核心的余英時

《士與中國文化》《朱熹的歷史世界》關注黨爭的沈松勤《北宋文人與黨爭》蕭慶偉《北宋新

舊黨爭與文學》介紹當代宗教概況者如潘桂明《中國居士佛教史》謝路軍《中國道教源流》

或者針對時代思潮進行全面性理解的史學研究像葛兆光《中國思想史》等皆屬之

第一章 緒論 35

教融合」的東坡更是如此故本文除了瞭解中國傳統三教的人生哲學內容外尚

須分析這些哲學思想對詩人所產生的影響至於「資料分析」的部分本論文將

視論述的需要來決定採用何種理論方法加以分析譬如以心理學的角度來看

蘇軾的生命觀照實與其生命歷程息息相關具有階段性成長的特徵正好可以引

用皮亞傑(Jean Piaget1896-1980)的「認知發展論」(cognitive-developmental

theory)作為分析模式尤其皮氏學說中的「適應」(adaptation)的觀點正好能

夠提供我們洞見詩人處逆時的適應行為及心理狀態因此成為本文重要的參照理

論詳細論述請見各章節內文撰述

以下為本文各章章節大要

第一章緒論此章說明以「論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為題的研究動機目

的取材範圍和研究方法首先詳述研究動機強調在「言志」的抒情傳統之下

選取人生際遇特殊的蘇軾作為「生命觀照」的研究對象有其意義再就前人相關

研究成果作一介紹和檢討預先確立本文的立論基礎和研究價值進而說明本研

究所欲採取的研究方法最後參考文獻資料對「生命」「生命觀照」等詞作出

定義以利開展後文

第二章論述蘇軾詩中的仕宦及隱退情結本章探討蘇軾人生最重要的仕宦

主題想解決的問題有三一蘇軾早懷隱逸之志為何執意追求仕進二進

入官場之後既已發現「理想」與「現實」之間巨大的落差因何想退能退卻

始終未退三蘇軾長年徘徊於仕隱之間對他的人生造成了何種影響至於

為何要討論這三個問題呢首先蘇軾個性向來不拘小節生長環境又與佛道二

家淵源甚深然從東坡年少時以「范滂」自期的表現看來他選擇依循儒家「用

世」志意心中應有極為深刻的理想存焉而這個根深蒂固的價值觀或許正是

日後當他匍匐於仕宦道上無論處境如何慘澹仍然堅持不退的重要依據而他

長年處於貶謫的境況更為其「生命觀照」帶來了重要的轉變契機與後續效應

在某一程度上決定了晚年蘇軾人生境界達至超曠的可能因此本章擬先分擘蘇

軾的仕宦歷程將其一生按照「順境」「逆境」劃為二類以為梗概第一節聚

焦順境的政治實踐除了梳理蘇軾在不同時期的仕宦追求外也要進一步瞭解這

個價值觀是否恆久不變第二節從「順」的對立面立論以烏臺詩案為起點探

索逆境時期蘇軾的心理狀態和人生追求筆者關心的是「隱」之所以只是「誘

惑」而非「實踐」的原因藉著蘇軾在深諳仕宦乃「違己交病」的情況下依然

執意入仕的矛盾情結由此帶出第三節對於貶謫收穫的探討說明能夠「瞭解事

件後果並安於現實」的東坡最後得以走向「超曠」的關鍵因素

第三章論蘇軾詩中的仕宦典型有別於上一章「背景式」的陳述方式本

36 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

章欲以白居易馬少游及陶淵明三個蘇詩典型作為不同階段仕宦觀照的代表「仕

隱情結」既為蘇軾一生憂患所繫隨著現實越趨緊迫內在的矛盾衝突越是激烈

在此之中東坡的仕宦觀照不但會反映在特定的詩文主題創作上同時也呈現

在史傳典型的接受之上要之本文仍以第二章仕宦「順逆」分期為架構以

白居易作為順境代表藉以了解蘇軾的白氏接受實是環繞著「中隱」的出處進

退為核心其次東漢馬少游作為「知足不辱」的求宦代表象徵了蘇軾在現實

與理想的永恆矛盾中一次又一次的自我反省最終構成了一種嶄新的仕宦觀

其本質無異於白氏「中隱」哲學的實踐最後本文以蘇軾晚年最喜愛的陶淵明

作為逆境謫居的師法典型陶氏迴護真我其價值觀不同流俗造就了他拒絕向

現實低頭的個性化行為再者除了「固窮」之外陶淵明不離人居的隱逸方式

亦為蘇軾示範了一個特殊的隱逸觀綜合三者本章在第四節企圖歸納出一個蘇

軾的理想性格彼此對照使我們能夠更精準地掌握蘇軾的仕宦觀照

第四章探討蘇軾詩中對於生命本質的思考與認知前述幾章主要以具體的

生活情境為討論對象然而就「生命觀照」來說「生命的本質為何」才是最

核心的認知目標其中又以「生死觀」最為首要因此本章擬由「生死觀」與

「詩人對於人生本質的思索問題」二大部分構成在「生死觀」的部分由於人

類在極早就已認知到生命現象的特殊性因此本節首先針對漢魏以來各朝代

詩人對於生死現象的觀察理解進行分析按理而言不同的時代心靈對於死亡事

件的思考不會一致從詩文的分析可知漢魏至北宋的死亡觀概況一來可作為論

述主題的背景知識再者身處北宋的蘇軾生命觀與前代所想必定有所因襲採

取歷時性考察有助於理解蘇軾詩中「死亡觀」的深層思維另外「生」與「死」

都可視作一種「時間狀態」的思考蘇軾深受佛家影響故本節欲闢「轉世概念」

一區由宋代盛行文人轉世故事的現象結合詩人的死亡觀加以探討或許有助

於釐清作者最終「文化人格」形成的原因

瞭解蘇軾詩中死亡思考的呈現概況之後緊接著要關注的便是詩人的反應

個體關注生命現象自然會對死亡事件有所思考究竟蘇軾在面對往而不返的「死

亡」本質時心中有何想法由於「死」與「老」二者概念間有極強的聯想關係

因此最常伴隨「畏死」心態的即是「嘆老」的生命焦慮對此蘇軾乃至宋

人在其詩文中頗有陳述而自古以來對抗死亡的因應方法除了假想的「游仙」

之外便是「養生」與「醫藥」觀念的發達取徑於此應可看出詩人對於「死

亡事件」的認知與反應

第五章探討蘇軾詩中對生命意義的終極探索本章銜接上一章對於人生本

質的認知問題主要探討的問題有一蘇軾對於人生價值的思考問題他選擇

了什麼作為自己生命的最終價值二蘇軾的終極追求為何所謂「終極探索」

第一章 緒論 37

本質上是一種「價值選擇」的問題在理解了蘇軾對於生命本體的思考內容之後

緊接著我們便可以問既然知道了「人生是什麼」那麼蘇軾認為什麼才是他

人生的終極追求呢換言之在短暫虛幻的人生中究竟存不存在一個永恆的「不

朽」由於個體對生命價值的認知是以自我認識為基礎本章第一節首先嘗試釐

清蘇軾文化性格的形成與內容藉心理學中自我認知程序(「我想做什麼」rarr「我

能當什麼」rarr「我是什麼」)先就蘇軾自述的部分試探緊接著以蘇軾對自我的

加工為論題透過幾個突出的人生觀來考察蘇軾建構自我時重要的人生價值選

擇在此之後才進入終極追求的部分筆者認為身處中國有名的書寫年代

蘇軾既有天賦又有環境書寫因而成為他極力發展的事業要項之一具有自我

實現的內涵再者書寫可洗滌淨化人心也有轉移的作用因此常被貶謫文

士拿來充作生活智慧積極投入加上文學久傳之後文名可視為另一種生命形

式的延續是以蘇軾寄寓生命於文學之中實是極為必然之事

第六章結論本章擬總結前面五章為了更加扣合題意故以「生命意識

史」的角度歸結出蘇詩中「生命觀照」的重點與特色並在此基礎之上進一

步借用西方人本心理學家馬斯洛的「需求層次論」來分析蘇軾晚年的精神境界

提供有別於傳統「特質描述」之法的另種途徑使人更能掌握東坡精神的實質內

38 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

Page 22: 第一章 - nccur.lib.nccu.edu.twnccur.lib.nccu.edu.tw/bitstream/140.119/35604/5/51001105.pdf · 平、作品賞析和文學趨向為考察的主體,對於操縱文字的「心靈」缺乏自覺的省

22 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

由於中國人的心理結構偏向「現實務實」對於抽象的「遠離現世」並不真感

興趣因此佛教思想能在中土普遍流傳除了自身理論的適用性得到發揮之外

接受者心理狀態的改變絕對是關鍵就本書研究的唐宋詩人而言信仰佛教的契

機最主要的原因還是來自於人生挫折對心靈造成的創傷而「挫折」中最具代

表性者莫過於「貶謫」一事傳統士人一旦遭受貶謫為了消除心中憤懣使

日子好過一點文人大多轉向佛道二家諸如大乘佛學中的「苦空觀」「人生如

夢」等觀念便是藉助於此熱烈流傳相較於唐代宋人對於禪宗的接受的確

較為普遍若要論其修為三教混融的蘇軾更是其中的佼佼者這從作者三番二

次以東坡作為說明的佐證即可發現關於詩人在「以禪喻詩」方面的表現作者

一路尋繹蘇軾在謫黃之後的心靈變化指出詩人「主要是以禪宗的『一念清淨』

『無心於物』的觀念來淡化客觀環境的困窘」70加上對於《莊子》的活用由

此構成他裨補人生的「忘憂理論」作者對詩人心態的觀照極為細膩也一定程

度地呈現了禪風入蘇詩的緣由和成果不過根據作者所言為了擺脫世間憂愁

而被大量接受的視身如夢視人生如逆旅的思想其本質是以佛教「空觀」作為

底蘊然而「『空門』的解脫是以對自身的省思為途徑的但它不是貴身而

是賤身」71既是「賤身」則與宋代盛行的養生風尚在根源上有所牴觸此中情

形為何而蘇軾個人亦頗積極「愛生」平日也熱衷於調養生息合觀言之似

乎可提供我們對於詩人取捨三教理論的標準之認識有助於蘇軾思想研究的完

至於東坡詩與佛教典故的關係則需參考蕭麗華教授的著作蕭教授在二O

O一年撰寫了〈東坡詩論中的禪喻〉探討下開北宋詩禪融合之風的蘇軾其詩

論中散見的佛禪修養並藉此論述蘇門禪喻在宋代詩禪合轍的重要歷史定位首

先作者將蘇軾對於禪學的接受歸因至故鄉眉山的地緣母親與朋友的浸染

最後才是人生經驗的強化由於蘇軾思想具有三教會通的特色因而詩論具備了

「以禪法論詩」「以夢成詩」「詩禪辯證」和「以禪論詩」四種現象然而上

述四種現象中除了「以夢成詩」其餘三種皆可逕與詩人日常習禪的慣性作聯

結此處暫且按下先討論較為特殊的「以夢成詩」因為禪家的本質在於「動

進的心或它對世間生起不取不捨的妙用」72強調「心」的覺察勢必關聯「心」

對生命的認知進一步牽涉「真假」的問題而「夢」與「覺」正是「假」和「真」

最具代表性的二種動作型態是以作者提到「凡學禪者於夢與覺之間體

70 氏著《禪與唐宋詩學》頁 35 71 氏著《禪與唐宋詩學》頁 28 72 吳汝鈞《游戲三昧禪的實踐與終極關懷》(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932)頁 170

第一章 緒論 23

會尤深」73蘇軾習禪多年對此議題更為嫻熟箇中緣由一方面固然是因為

詩人天生資質敏慧感悟力強再者自然是受到《金剛經》的影響蘇軾博覽

佛家內典對《金剛經》更是深有造詣因此以「夢」轉喻人世時不但有聊觀

夢幻視此身如夢之說同時也延伸出了蘇軾對於「前世」的夢喻之說除此

之外夢中得句紀夢境存夢占之舉更不勝枚舉由此可見詩人輾轉於「夢」

「覺」之間思辯的軌跡對我們瞭解詩人審美詩境人生態度與禪學修為皆有助

益然而作者在文中提到蘇軾好用禪語評賞詩作時也不例外但考察蘇軾所

論唐前暨唐代詩作時卻少用禪語74針對此一特殊現象蕭教授未及解答殊

為可惜而蕭教授有鑑於目前研究多未能深入佛典詳考蘇詩中佛家譬喻與佛教

原典之間的關係是以在〈東坡詩中的般若譬喻〉一文中以「般若譬喻」為焦

點審慎爬梳蘇軾詩禪意象形成之由來並就東坡詩中各項般若譬喻的種類和思

想主題進行舉證和論述清楚地分疏了佛家「六如觀」與「十喻」對蘇軾造成的

影響尤其「夢」「幻」「露」等較為常見的文字意象除了歸納其意象特徵

同時還上溯至佛典源頭細數典故意涵細膩地詮釋了箇中涵義75為本文分析

蘇軾對於生命本質的思考提供了極大的助力

一 「生命觀」主題

歷來涉及「生命觀」的研究不少然而仔細考察可以發現「生命觀」一

詞的議題內容似乎眾說紛云鄭惠玲在其碩論中提到以「生命」為主題的論述

研究理應涵蓋的範圍主要有「對生命意義的期待與發揮」「對人生際遇的順處態

度與方法」二者簡單的說除了生物存在的具體生命之外尚應包含人類獨特

思考觀點之下的思想觀價值觀道德觀和審美觀76然而鄭氏對此缺乏舉例

論證使定義未免流於浮泛空虛而書中分辨「人生觀」與「生命觀」之不同在

於前者偏重「對生命過程的往前看往未來設想」與後者「既重生之喜悅而

對未來建構理想但也適時從既有之限定中逆向先為理想預防」77的內涵不全

相似但從筆者自身對於「生命觀」所下定義之瞭解其內容之豐富似乎涵蓋

了作者的全部所言換言之「生命觀」之於「人生觀」應是一種上位概念鄭

73 蕭麗華〈東坡詩論中的禪喻〉收入《佛學研究中心學報》第六期20017頁 257 74 氏著〈東坡詩論中的禪喻〉頁 267 75 氏著〈東坡詩中的般若譬喻〉「聖傳與詩禪 中國文學與宗教國際學術研討會」20041210頁 5mdash9 76 鄭惠玲《名教自然與士的自覺從《世說新語》看魏晉士人的生命觀》(彰化彰化師範

大學國文系在職專班碩論2003)頁 7 77 氏著《名教自然與士的自覺從《世說新語》看魏晉士人的生命觀》頁 7

24 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

文沒有明言其論述標準對於相關議題的開展實有未盡之處另外定義「生命

觀」的還有杜正勝

生命觀牽涉社會組織人生理念宗教信仰和科學(尤其是醫療)知識諸

多層面的問題西周時期禱請的眉壽和戰國秦漢追求的長生可以作

為此一發展脈絡的為兩個定點觀察其中的變化探索兩周秦漢之人

對生命的認識和追求的方式78

杜教授此說主要扣合了醫療史的角度乃是自上古社會「生命追求」的觀念和行

為推衍而出因此是以人體生理系統理論作為切入點詳述中國古代生命觀在

「時代」或「族群」的因素影響下一步一步從具體(形)走向抽象(氣)的本

質認識79值得注意的是人們以「形」「氣」「精」「神」來解釋生命形體的

內外本質這除了可以看出歷來「生命觀」的階段性態變之餘這套本質認識論

經過不斷的發展促成了中國養生文化的成形對日後的哲學思想醫學與醫

療皆有深遠的影響80杜教授的研究乍看之下與本文涉及的主題似乎並不相關

然而人類對於生命價值的追求最早都可溯源至「長生」的渴望上古的「生

命意識」雖然缺乏文學性的審美內涵換個角度卻是另一個層次且更為根源

的生命追求因此本文雖以宋人生命意識為題但考量到觀念與意識的源遠流

長對於前代前前代甚至古代先民的各種生命面向都應有所瞭解在實際研

究的過程中或許可提供另一個不同的參照面向

另外錢志熙的《唐前生命觀和文學生命主題》一書可說是近年來結合「生

命觀」與「文學主題」研究著作中最具系統者錢教授認為所謂生命觀念

指的是一種「上升到哲學層次的生命思想」包含的部分有二一是生命本體觀

即對生命本身的性質的認識二是生命價值觀即對生命應有價值的把握和判

斷且後者是建立於前者的基礎之上的81本書在呈現此一議題的思考脈絡時

採取「通史」的觀點從最早的先民之生命意識開始一直到唐代為止共分為

神話時代詩經時代先秦諸子時代秦漢時代魏晉時代南北朝時代六大階

段運用「理性生命觀」與「非理性生命觀」這對概念考察各時期生命本體觀的

進展狀況再進一步以文學創作為對象分析生命意識對於詩詞歌賦等文類的滲

透情形

78 參見氏著《從眉壽到長生醫療文化與中國古代生命觀》(台北三民書局20054)頁

158 79 氏著《從眉壽到長生醫療文化與中國古代生命觀》頁 302mdash305 80 氏著《從眉壽到長生醫療文化與中國古代生命觀》頁 305 81 錢志熙《唐前生命觀和文學生命主題》頁 3

第一章 緒論 25

首先神話時代是各種神秘非理性的生命觀念的發生期先民對於生命意

識的推想主要表現在死亡現象的觀察與解釋由於人類「死亡」概念是透過大

量經驗法則(觀察到他人之死進而聯想凡人必死)的累積而形成因此在較

早的階段當中先民對於「死亡現象」的理解內涵始終處於一種變動的狀態一

直到要先秦諸子時期方才開始對死亡作出哲學的論證進而思考其中的意義82

此時先民在意識到死亡現象的不可逆之後選擇非理性生命觀導向更為神祕高

遠的境地藉以迴避現實的衝擊因此我們從目前遺留尚存的神話內容探知

這種「非理性」的發揮造就了靈魂觀念的發展和一系列長生不死的幻想不但構

成了後來一切宗教的觀念基礎同時不死幻想延伸出中國文學主題中重要的「仙

鄉」意識對於賦學與六朝的山水詩歌影響尤其深遠83到了第二階段先秦時

代生命意識有了實質意義的轉折觀其具體呈現可從「文學」與「哲學」二

方面加以著手文學方面主要指的是《詩經》《詩經》在內容上雖然部分留

有上古時期長生幻想與生殖崇拜等非理性意識的元素然而整體看來詩人對

於現實生活的描寫充份展現人類對於死亡已經司空見慣穩固的宗法觀念沖淡

了個人對於死亡的恐懼在某個程度上標誌了非理性生命觀的消退等於是宣告

了世俗理性生命觀的時代已然來臨84而哲學的部分則因思想家對於生命價值

取向的不同而產生儒道二種典型道家認為生命最高的價值在因循自然實踐

自己的生命規律故儘管老子和莊子對於生命的體驗有所不同但他們「全生」

的前提是一致的尤其莊子透過浪漫的文學表現加強了他生死觀念的散佈對後

世文人來說恰好提供了精神上超越死亡的自由典型85相較之下儒家對於生

命價值的掌握主要是從道德本體論的角度來思考的由於早先人們在追求長生

不老時認為人類長壽與否的關鍵來自於上天對於個體「道德實踐」的審判順

此邏輯加以推論「德」與「壽」之間便產生了極為密切的關係直接影響了儒

家認為生命問題乃是道德之源的看法86儒家的另一重要特色在於生命價值的社

會化傾向這使他們發展出社會位階凌駕於個人之上的「大我」優位思想是故

個體的價值只有透過實踐倫理道德等社會價值方為正道綜合上述對於儒道二家

考論以此觀照蘇軾思想實有發厥精要的作用對其人生信條的瞭解極有啟

時至戰國至秦漢時代養生思想正式出現養生的思想根源於人類維護生命

的本能從原始先民與環境的生存奮鬥行為中逐漸隨著生命價值的撅發而往「益

82 氏著《唐前生命觀和文學生命主題》頁 11 83 氏著《唐前生命觀和文學生命主題》頁 14mdash22 84 詳見氏著《唐前生命觀和文學生命主題》第二章 85 氏著《唐前生命觀和文學生命主題》頁 53 86 氏著《唐前生命觀和文學生命主題》頁 57

26 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

生」「養生」的意向發展同時豐富了行為遵守的細則值得注意的是這股風

潮不只帶動了社會各個面向的運作與提升(諸如藥學五行思想等)同時養

生思想和政治思想的會通促成了中國古代民本思想的萌芽其中「養生為治國

之本」的概念更成為戰國至漢代最富特色的思想87中華民族「樂生」的優良傳

統便是幻生自此一背景中的生命自信與樂觀到了漢代宇宙自然的大生命觀成

形皇權的急遽昇高代表了整個時代的主流意識傾向於忽略個體生命價值與內在

需求是以此時「小我」的意識淡薄在文學的表現上呈現了「哀傷時命不合」

和「悲士不遇」二大辭賦生命主題強調了現實與自我的矛盾這是漢代辭賦家

對於屈原生命主題的繼承與發揮只是屈子那種「殉道式」的悲壯意識遭到弱化

在大一統的政治格局之下轉為個體體現生命困境的「時命觀」其中的代表者

是賈誼88值得注意的是作者援引司馬遷在〈報任安書〉中將文章創作視為實

踐生命價值的一種做法89尤其漢代盛行擬騷之作以現代西方理論中的「讀者

反應對話」角度來看似乎大有可說之處對於後來文人(如蘇軾)亦影響重

大是故就此而言欲探索漢代文人或蘇軾的生命觀時理應將屈原視為重要

的文學淵源來詳加考察或許能有所發現另外錢志熙在討論漢末樂府詩時曾

說「漢末文人在表現生命主題上的最大成就還不是對自身生命價值觀的展現

而是在其表現的一切生活境界中都滲透著的生命意識將生活境界升華為生命境

界」90其中最重要的四個主題則為根植於人性與人性之中的愛情友情別情

離思91錢教授此一說法提供了本文在定義「生命」議題時的重要參照同時

他對個別詩人的精彩論述也為筆者在論述詩歌生命情調時作出最好的示範非常

值得參考

除此之外較具代表性的還有陳威伯《盛唐詩人生命觀之研究》此書相對

於錢志熙的「通史」觀照方法將唐人生命觀擷取而出獨立觀之其目的是為

了糾正歷來在歸因唐人多元價值觀之成因的平面化傾向作者認為詩人藉由詩

作呈現的複雜思想和價值取向代表的是個人心境遷變生命歷程作詩情境和

目的的折衷結果因此在研究方法上重點放在傳統儒釋道三家對於詩人思想

心理的影響以及詩人對於傳統思想的研究態度從中推導出盛唐詩人的生命態

度與人生實踐從個人生命史的角度來考量作者運用思想與心理分析的研究取

87 錢志熙《唐前生命觀和文學生命主題》頁 104 88 氏著《唐前生命觀和文學生命主題》頁 120mdash133 89 即「古者富貴而名摩滅」一段強調《周易》《春秋》《離騷》《國語》《孫子兵法》helliphellip等

書皆「大底聖賢發憤之所為作也」「此人皆意有鬱結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來者乃如

左丘無目孫子斷足終不可用退而論書策以舒其憤思垂空文以自見」參見【漢】司馬

遷著【民國】韓兆琦選注《史記選注》(台北里仁書局2000)〈報任安書〉頁 1210 90 氏著《唐前生命觀和文學生命主題》頁 182 91 氏著《唐前生命觀和文學生命主題》頁 182

第一章 緒論 27

徑大致是適當的但受到唐人尺牘數量稀少的因素所限本文在研究材料的揀擇

時只大量援引《全唐詩》缺乏更為廣闊的史觀視野如此一來要達到作者

所言「著重在『行為人』的部分加以研究」92並不容易恐有「失真」

的危機不過本文在歷述中國傳統三教的生命觀時分別就儒家三不朽莊子

與禪宗神仙與淨土養生與享樂仕與隱等觀點進行了清楚的論述雖然在「養

生與享樂」一節中作者解釋古人「生命存養」的思想淵源分別來自於儒家的孝

義全忠佛家的超生了死和道家的全生保真然而在描繪唐代之前各朝的享

樂意識時作者明顯忽略了建安到六朝這幾個「生命情調」極具特色的重要時期

尤其是古詩十九首闕此何以成之畢竟唯有針對前代累積的生命意識有所覺

察一旦進入唐代研究才能分辨其中的承續與轉折在進行詩人的個別研究時

才能更為得心應手

至於內文主體也就是分論盛唐詩人生命觀的部分作者挑選的研究對象有

李白杜甫王維孟浩然岑參與高適其中較符本文需要者有李白杜甫

王維等人志懷高遠的李白由於並未如願在仕途上有所發展所以生命情調的

主旋律環繞著生命無常的慨歎而展開藉助「酒」的情感作用來消除死亡的恐懼93根據作者的闡述李白的悲劇根源在於他沒有尋找到一份值得寄託身心的終

極價值是以他的好酒應是出自於一種察覺「人生虛幻」後卻尋無出路的矛

盾與恐慌雖然企圖自我麻痺仍然無法掩飾其深層的憂傷所以其人生境界無

法超脫相較之下杜甫也面臨生命理想與現實生活的衝突並且在不遇之外

還遭遇病苦與老苦的折磨然而老杜在多重打擊之下為自己尋找到「詩」和

「酒」作為生命的出口一方面充分宣洩不豫的情緒另一方面藉助詩中強烈

現實的關懷傾向詩人將「一己的痛苦昇華為對社會弱勢人們的關懷」94由此

一來「小我」的不幸便在「大我」中獲得了釋放相較於李杜王維屬於另

一種典型的生命觀王維早年仕途得意然他秉賦早慧並未將生命價值寄託在

功名之上反而從幼年失祜的經歷中了悟了「無生」的境界95因此以佛教作為

最後心靈的依歸呈現在文學創作的面向則以「無生」和「隱逸」為摩詰詩的

二大主題王維的仕隱狀態值得注意這是因為「出仕」對他來說並非個人積

極追求的人生目標只是一種獲得經濟的生存方式所以當他陷賊而不死還

歸唐朝時仍能在眾臣輕蔑懷疑的眼光中繼續生存箇中關鍵便在於「身心分離」

的生命態度將為了經濟目的而拘限於官場的「身」與內在恆定價值依託所在

92 陳威伯《盛唐詩人生命觀之研究》(台北文化大學碩論2000)頁 3 93 氏著《盛唐詩人生命觀之研究》頁 63mdash91 94 氏著《盛唐詩人生命觀之研究》頁 120 95 陳威伯「所謂『無生』依照佛教的說法一切的存在皆在的世間生滅變化了悟這種幻有的

生滅變化後的絕對境界就叫無生」參見氏著《盛唐詩人生命觀之研究》頁 126

28 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

的「心」判然二分按作者論述

此乃藉由內在價值的肯定而將外在的物質世界否定藉以消弭現實與理

想之間的對立更進一步來說外在的世界既是「世上皆如夢」那麼需不

需要放棄外在的事物已經無所謂因此仕與隱的衝突亦得由此解決96

由此可知王維選擇亦官亦隱的生活方式一來固然是出自於在理想與經濟現實

間取得折衷的必要二來也緣於詩人不具備儒家「奉儒守官」的用世志意因

為外在世界已被他用經濟條件的眼光加以貶抑了因此相較於東坡雖然同樣

是依違在仕宦與隱退之間也同樣有著「人生如夢」的想法但受到生命底蘊取

向不同的因素影響二者的生命境界自然無法等同視之王維的例子實可作為東

坡研究的借鑑藉以照見古代文人較為消極的生命態度

第三節 研究範圍和方法

一 研究範圍

(一)「生命觀照」的定義

大抵宇宙間的「物」皆可分為「有生物」與「無生物」二種其中最大的

差別即在於「有生物」比「無生物」多了「生命」然而何謂「生命」以字源

學的角度來分析「生」殷代卜辭與西周金文寫作「 」从「 」从「 」

原是模擬草木生發於地之形到了東漢許慎《說文解字》云「生進也象

草木生出土上」97在原始本義之外已逐漸引伸為「事物的發生」成為一切「從

無至有」的泛稱進而衍生「誕生」「孕生」「生育」「出生」「生產」之意

與「生命孕育」的概念密切相關98若以最普遍的觀念來表達「生命」是一種存

在對所有的生物來說不外乎「生存壽命」之謂也99因此生理學觀點又將「生

96 氏著《盛唐詩人生命觀之研究》頁 129 97 【漢】許慎撰【清】段玉裁注【民國】魯實先正補《說文解字注》(台北黎明文化事業

投份有限公司1998 十二刷)頁 274 上 98 以上參考李霞《生死智慧道家生命觀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頁 157 99 台灣中華書局編《辭海》(下冊)(台北台灣中華書局股份有限公司198111 大字修訂本

台廿版)頁 1956據筆者翻閱坊間各家字典辭典多以此說定義「生命」

第一章 緒論 29

命」演繹為「一套具有生長生殖能力的系統」100

主要即著眼於生長變化的特色

相較於其他無生物多了「知覺」的能力作為特徵然而即使同樣具備生長變

化的能力世界上的生物仍有高低層次的分別層次最低的生物如草履蟲依次

為不會思想的植物能思能動的動物等而在所有的物種當中又以人類最為特

出針對人類與其他物種狀況相異的現象德國哲學家恩斯特卡西勒(Ernest

Cassirer1874mdash1945)曾說

(與動物相比)人的功能圈不僅僅在量上有所擴大而且經歷了一個質的變

化在使自己適應於一個環境方面人彷彿已經發現了一種新的方法除

了在一切的動物種屬中都可看到的感受器系統和效應器系統之外在人那

裡還可發現可稱之為符號系統(symbolic system)的第三環節它存在於

這兩個系統之間這個新的獲得物改變了整個的人類生活與其他動物相

比人不僅生活在更為寬廣的實在之中而且可以說他生活在新的實在

的向度中101

按照卡氏的說法世上但凡有生命的物種皆有「感受器系統」(receptor system)

與「效應器系統」(effector system)前者用以接受外部刺激並靠後者對這些刺

激作出反應藉以適應環境爭取生存然而這兩套系統代表的生存能力只停

留在覓飽居安的生物需求層次中無法完全滿足思維發達的人類是以另一種

效用龐雜的「符號系統」應運而生除了用來解釋自然現象之外尚能形成知識

經驗傳承這麼一來非但各種生存竅門與生活經驗得以快速傳播與複製無形

中增加了人類群體生命的保障再者人們攀援抽象複雜的思索能力創造了高

度發展的社會組織在對應於「自然」的生物需求之外開發出另一層次的詮釋

語境「文化」是以一旦「生命」此一語彙進入人類的詮釋系統則「生

命」已不再只是生物學上「單純依靠本能尋找資源以利生存」的「自然生命」

而是必須納入規模更大脈絡更雜的文化系統裡來檢視的「文化生命」具備了

多元繁複的意涵對此我們可參考《中文大辭典》所下的四種定義

一謂生存之壽命猶言性命

100 劉紹寶定義「生命」為一「具有進食代謝排泄呼吸運動生長生殖和反應性等功

能的系統」其中「進食代謝排泄呼吸運動」等能力皆是生物用以維持「生長生殖」

的能力故知「生長生殖」乃「生物」最重要的特徵詳見氏著〈從廣義的生命現象探索外星

生命〉一文摘自網頁httpwwwufoorgtwstudyfk18htm1 101 【德】恩斯特卡西勒(Ernst Cassirer 1874--1945)《人論》(rdquoAn Essay On Manrdquo)(台北

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0)頁 36

30 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

二指人生之內容或其表現

三指某種活動延續之期間(如政治生命)

四指藝術作品的中心思想或情趣即其精采之所在(如有生命的畫)102

以上四種定義除了「轉喻」的修辭例證之外(如第三第四條)主要指向二

個層次一生物學上的生命包含個體存在的時空範圍生存活動屬於較低

階的基礎含義二文化意義的生命由於擁有獨特的「符號系統」人類相較

於其他只會依循本能維生的生物精神活動特別活躍因此人類社會在生存競

爭之餘還發明了政治經濟藝術體育helliphellip等等目的與成效各不相同的領域

或技藝所有的內容集合之後便是所謂的「文化」如此複雜且活躍的心靈

在持續運轉精益求精的情況下自然衍生出對於更高層次存在意義的索求因

此生命的意義與價值開始受到關注和反思進而構成「生命」定義中層次最高

的「文化生命」由此可知「生命」的內涵包含了具體的「生存競賽」與抽象的

「文化追求」舉凡生死意識社會組織人生理念宗教信仰和科學知識helliphellip

等全都涵攝其中駁雜的程度可見一斑

嚴格說來要深入且完整地探討「生命」的內涵由於涵蓋的範圍太廣難

度其實很高若以學門的角度來取徑大致上思考「生命」可從「生物學」與

「人類學」二大觀點切入前者著重生物生存的各個面向屬於基礎的生物層次

分析適用於「存在」當中所有具備生命的對象後者以人類的角度出發探討

的是社會與文化狀態的發展問題屬於較高的精神層次乃心智活動較為活躍的

人類所獨有人類和其他動物比較起來的確擁有更為高段的思維能力所以學

習期特長屬於一種「文化生物」故能運用文化符號以累積各種經驗與知識

持續地創造出許多獨特的文明產物發展精緻文化然而人類終究還是動物的

一種文化發展的程度再高也必須建築在生物生存的基礎之上換言之在進

入一切抽象高明的社會文化層次之前人類都須滿足生物本能的需求西方人

本主義心理學家馬斯洛(Maslow Abraham Harold1908-1970)曾提出著名的

「需求層次理論」認為人類生存時必須面臨五種不同層次的需求挑戰由低至

高分別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群需求受尊重需求自我實現需求

第一層次生理的需求也就是維持生活所需各種物質的需要例如食衣

102 林尹高明主編《中文大辭典》(普及本)(台北中國文化大學出版部199310 九版)(六)

頁 9445筆者檢閱坊間字辭典發覺各家對於「生命」的定義在大體上雖已形成共識但各

有著重之處其中林尹高明教授主編之書陳義既多條列又明較符合本論文討論需要故

援引之

第一章 緒論 31

住行等

第二層次安全的需求希望生活有保障有工作可以維持收支沒有威

脅人身安全的因素等

第三層次被接納的需求即指感情和歸屬上的需求包括社交需求愛

交往和友誼等

第四層次尊嚴的需求需要被尊敬也需要自尊以及地位和名譽的需求

第五層次自我實現的需求儘量的發揮自己的潛能使自己生活有意義

有抱負103

按照馬斯洛的設定人們大致是依循著上述的五個層次的需求來實踐生活的也

就是說在前一層次得到部分滿足後下一層次的需求才開始轉為迫切在這五

層次當中「生理」「安全」乃是維持生命所必須因此只要是活人前二層

次的需求幾乎都已得到滿足然而每個人的條件不同開發出來的心理需求也

不盡相似是以能夠到達的最高需求層次便有差異由此顯示出各不相同的境界

高度我們可以想像的是因為人的層次不同可能擁有的思考角度和高度也跟

著不同因此看待事物時觀照的層面與深度就不可能一樣這麼一來對於生

命中重要目標的設定自然會依照個體不同層次的心理需求表現出彼此間極大

的差異性並在一連串的生活實踐之後呈現出個體獨特的生命意義和價值追

求舉例來說中國古代知識份子可能會將仕宦生死倫常藝術等議題視為

思考目標使其生命成為文化實踐的一種具體形式充滿了文化的況味當中的

價值選擇和生命情調便與一般目不識丁的販夫走卒完全不同顯示了層次分明的

生命觀由此可知對於努力滿足生命中各項需求的人來說生物的生存問題固

然無法避免在這之上還存在更高層次的生活意義即使不是每個人都有思索

生命的自覺思維然而只要心靈活動依然持續人們就會持續受到驅使往更

高的需求層次邁進因此「生物生存」與「生活意義」可說是生命觀的二大柱

石尤其後面一項攸關價值的選擇在說明個體生命意向時更具有代表性

回到本論文「生命觀照」的主題「觀照」(contemplation)一詞來自佛教

指的是「以智慧法眼觀察認識事物實相」104然而何謂「智慧法眼」李英武

103 詳見張春興《現代心理學》(台北台灣東華書局1990mdash1991)頁 233-235馬斯洛有

感於理論的不足晚期特別深化發展「自我實現需求」之層次發現了一系列發展的需要謂之

「存在價值」(being-values)內含有十四種不分優劣的價值特徵完整完善完成正義

活躍豐富單純美善獨特輕鬆樂觀詼諧真實誠懇現實自我滿足請見【美】弗

蘭克G戈布爾著呂明陳紅雯譯《第三思潮馬斯洛心理學》(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

2006)頁 41mdash43 104 袁賓主編《禪宗詞典》(湖北湖北人民出版社1994)頁 235

32 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

指出「法是真理眼是智慧以智慧通達真理即得法眼淨」105換言之「觀

照」是能以了解佛法真理的眼光對事物加以通澈理解即以人之智慧觀看察照事

物之真理106由此推論所謂的「生命觀照」可以界定為「對生命現象或本質的

觀察與認識」且因生命是指會生長變化的個體或存在所以進一步來說「生

命觀照」就是對生命體的生長變化現象或本質的觀察與認識如同前文對於生

命內容的界定生命的存在現象包含了「生物生存」與「存在意義」二大範疇

生物生存從「個人」的角度出發如同馬斯洛的心理需求層次理論所說乃是

一連串層次高低的需求滿足最基本的如生活物資的獲取對周遭環境的認知

人我關係的經營與互動自我安頓與情感歸屬乃至最高階的自我實現要求皆屬

之除此之外由於人類是群居的動物在難以離群索居的前提下從「社會」

的角度「生命」的意涵還包括了國家民族的認同問題對於自我社會定位的認

知與期許社會現象的觀察文明經驗的傳承helliphellip等等由小到大由近至遠

由內而外由具體到抽象「生命觀照」探討的面向雖然廣泛但大致是從個人

在成長歷程中所遭遇的實際內容出發綜合理性認知與感性體悟而得出的一種

「充滿情感的理解」某些秉賦優異的個體在持續的發展之下到了一定的層次

即可到達「人生智慧」的境界象徵了人類文明所能追求的精神極致呈現在文

學的創作之中便構成了文學之所以觸動人心的重要原因因此本論文便是基

於上述理由在蘇軾的生命情境中擷取了對於古代知識份子來說影響最為重

大的幾個主題加以討論期待能夠更加切合「生命」的主題填補宋詩研究和生

命意識史中相關議題的空白

(二)版本說明

蘇軾成名既早在宋代可說是家喻戶曉的文學巨星107死後其詩文雖一度因

黨禍復起而列入禁書然政治禁令擋不住文學感染力的強勢傳播有宋一代各

種蘇詩刊本即有二十種之多108此後儘管各代文風殊異但蘇詩在眾多註家的努

105 李英武注《禪宗三經》(成都巴蜀書社2005)頁 391 106 項楚「觀即『觀照』以智慧觀見事物之理」(見氏著《王梵志詩校注》(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10)下冊頁 790注一)所謂「真理」指的是事物之本質與意義

另可參考袁賓的說法袁賓認為觀照是一種「禪者觀察事物認識真理的智慧眼光」見袁賓

主編《禪宗詞典》頁 121 107 關於蘇軾受歡迎的狀況有許多資料可以佐證比如在他活著的時候詩文不單只在國內廣

為散佈聲名甚至遠播契丹連高麗使者過杭州都還「求市蘇軾之集以歸」(詳見孔凡禮《蘇

軾年譜》上冊卷 16頁 363)《邵氏聞見錄》卷二十更記載了他由海外歸毗陵時坐船中

而「夾運河岸千萬人隨觀之」的盛況(見【宋】邵博《邵氏聞見後錄》(北京中華書局

1997)卷二十頁 160)聲譽之隆可以想見 108 【宋】蘇軾《蘇軾詩集》冊一孔凡禮〈前言〉頁 14

第一章 緒論 33

力之下到了清代已蔚為大觀其中以馮應榴和王文誥的註最為著名按孔凡

禮在《蘇軾詩集前言》中的介紹馮氏是以查慎行《蘇詩補註》為底本「『取

王施查三註』擇精去複『援證群書』『考稽辨訂』」而成《蘇文忠詩合註》

五十卷109而王文誥的《蘇文忠詩編註集成》四十五卷乃是按照蘇軾年譜詳細

繫年而成本論文考量研究時須以詩人生平和詩作二者合併觀照的方式反覆進

行因此在權衡之下採用王文誥版本閱讀期間搭配孔凡禮《蘇軾年譜》(全

三冊)對王註論審未精的錯誤之處加以校正以求翔實

在其他重要的參考文獻部份蘇軾文章本論文採用的是孔凡禮點校北京

中華書局出版的《蘇軾文集》(全六冊)蘇詞則以鄒同慶王宗堂的《蘇軾詞編

年校註》(全三冊)為主其他參考資料版本將於論文注釋中詳細註明此處

就不多加介紹了

二 研究方法

人文學科的研究工作基本上都會牽涉到「研究資料」與「資料分析」二個部

分因此若要討論研究方法首先須對上述二者有所界定在「研究資料」方

面本論文以蘇軾為研究客體自須熟讀東坡所有著作但是東坡並非全然獨

立的生命體從他出生到死亡為止必曾存在一個與之互動的人際網絡在此一

網絡中關係由親至疏包含了親人同儕後輩和互不相識的時人由於他們與

蘇軾同時或許曾經與之接觸彼此深切瞭解或者未曾識面只是風聞行誼

但無論如何這些人相較於後來研究者手中掌握了對於詩人的第一手資料他

們的著作自然值得參考在此筆者先依關係遠近將所謂的「時人」略分為三

(一) 師友親朋如歐陽脩蘇轍黃庭堅秦觀李廌helliphellip等他們與

東坡素來友好關係匪淺閱讀其人之作不但可瞭解蘇軾與重要他人

的情感往來狀況同時可從尺牘中窺知詩人對於事物的各種看法另

外蘇軾繼承歐陽脩之處多矣由此著眼大致可以勾勒出儒生蘇軾思

想之從來

(二) 政敵與競爭對象如王安石或二程安石與二程分別在政策和思想

二方面與東坡互不相容敵對的雙方互有攻詰這一類的文獻最重

109 【宋】蘇軾《蘇軾詩集》冊一孔凡禮〈前言〉頁 16

34 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

要的貢獻是它們提供了一個全然不同的視野使讀者能對詩人的各個

面向(無論好壞優缺)有所了解因為個體在實踐生命時自我的主

觀呈現固然重要但別人給予的評價也是構成生命面貌的重要環節

乃觀照生命時無能或缺的部分正反優缺彼此相照生命才有完

整的輪廓

(三) 無交集的時人這一項主要以東坡不相熟的詩話作者為主如寫作

《春渚紀聞》的何薳《春渚紀聞》向來以記載蘇軾軼事聞名作者何

薳雖傾慕蘇軾但二人來往並不密切經由片段軼事的描述這一類的

文獻如同鏡子般反映了蘇軾行走江湖的真實身影不但說明了東坡是以

何種形象為北宋時人所喜愛與接受同時也讓我們更加了解當時的社

會形態對詩人形象的重建極有幫助可補充官修史書之不足

以上三種若以形象化的語言來表達第一類有如沐浴在陽光之下的詩人著重

其本質與正面形象第二類反之可視作背光的暗影二者並存則形象方趨於

具體而第三類則有如背景非但可為詩人形象添加色彩同時亦為讀者提供了

深入理解的語境再者有關後人文獻的方面由於蘇軾藝術成就(含文學書

晝審美helliphellip等方面)十分傑出成為宋代以後文人評論的重要對象相關文獻

極多對研究亦多所助益有鑑於此四川大學中文系唐宋文學研究室將散見各

處的篇牘文章集結為《蘇軾資料彙編》五冊給予後來研究者極大方便研讀這

類文獻主要可透過歷時性的觀點瞭解各個時期的蘇軾接受史比對評論者本身

的學識背景對於蘇軾形象研究頗有正面的幫助況且古人讀書既博且熟常

在隻字片語中透露許多獨到意見相當值得參考

為了掌握時代背景史書思想著作亦在參考之列如對北宋政治時局記載

甚詳的《宋史》《宋史紀事本末》《續資治通鑑長編》等書尤須參考閱讀這

些書目除了有利於還原當時的官場氣氛同時考量到蘇軾本身「學者官僚

文人」三合一的身份取向歷史情境的純熟掌握將有助於我們對詩人行為動機的

判讀110另一方面「資料分析」牽涉到的是詮釋觀點問題由於本研究以「生

命觀照」作為蘇詩的切入點問題本質在於人生哲學的探討因此在正式論述

詩人觀點之前理應考慮中國儒釋道三家的思想這是因為傳統三教的思想

核心皆以生命哲學為底蘊對中國士人的生命哲學向來具有深遠的影響對「三

110 當然除了正史之外當代的史學著作也在參考之列如以「士」階層為論述核心的余英時

《士與中國文化》《朱熹的歷史世界》關注黨爭的沈松勤《北宋文人與黨爭》蕭慶偉《北宋新

舊黨爭與文學》介紹當代宗教概況者如潘桂明《中國居士佛教史》謝路軍《中國道教源流》

或者針對時代思潮進行全面性理解的史學研究像葛兆光《中國思想史》等皆屬之

第一章 緒論 35

教融合」的東坡更是如此故本文除了瞭解中國傳統三教的人生哲學內容外尚

須分析這些哲學思想對詩人所產生的影響至於「資料分析」的部分本論文將

視論述的需要來決定採用何種理論方法加以分析譬如以心理學的角度來看

蘇軾的生命觀照實與其生命歷程息息相關具有階段性成長的特徵正好可以引

用皮亞傑(Jean Piaget1896-1980)的「認知發展論」(cognitive-developmental

theory)作為分析模式尤其皮氏學說中的「適應」(adaptation)的觀點正好能

夠提供我們洞見詩人處逆時的適應行為及心理狀態因此成為本文重要的參照理

論詳細論述請見各章節內文撰述

以下為本文各章章節大要

第一章緒論此章說明以「論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為題的研究動機目

的取材範圍和研究方法首先詳述研究動機強調在「言志」的抒情傳統之下

選取人生際遇特殊的蘇軾作為「生命觀照」的研究對象有其意義再就前人相關

研究成果作一介紹和檢討預先確立本文的立論基礎和研究價值進而說明本研

究所欲採取的研究方法最後參考文獻資料對「生命」「生命觀照」等詞作出

定義以利開展後文

第二章論述蘇軾詩中的仕宦及隱退情結本章探討蘇軾人生最重要的仕宦

主題想解決的問題有三一蘇軾早懷隱逸之志為何執意追求仕進二進

入官場之後既已發現「理想」與「現實」之間巨大的落差因何想退能退卻

始終未退三蘇軾長年徘徊於仕隱之間對他的人生造成了何種影響至於

為何要討論這三個問題呢首先蘇軾個性向來不拘小節生長環境又與佛道二

家淵源甚深然從東坡年少時以「范滂」自期的表現看來他選擇依循儒家「用

世」志意心中應有極為深刻的理想存焉而這個根深蒂固的價值觀或許正是

日後當他匍匐於仕宦道上無論處境如何慘澹仍然堅持不退的重要依據而他

長年處於貶謫的境況更為其「生命觀照」帶來了重要的轉變契機與後續效應

在某一程度上決定了晚年蘇軾人生境界達至超曠的可能因此本章擬先分擘蘇

軾的仕宦歷程將其一生按照「順境」「逆境」劃為二類以為梗概第一節聚

焦順境的政治實踐除了梳理蘇軾在不同時期的仕宦追求外也要進一步瞭解這

個價值觀是否恆久不變第二節從「順」的對立面立論以烏臺詩案為起點探

索逆境時期蘇軾的心理狀態和人生追求筆者關心的是「隱」之所以只是「誘

惑」而非「實踐」的原因藉著蘇軾在深諳仕宦乃「違己交病」的情況下依然

執意入仕的矛盾情結由此帶出第三節對於貶謫收穫的探討說明能夠「瞭解事

件後果並安於現實」的東坡最後得以走向「超曠」的關鍵因素

第三章論蘇軾詩中的仕宦典型有別於上一章「背景式」的陳述方式本

36 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

章欲以白居易馬少游及陶淵明三個蘇詩典型作為不同階段仕宦觀照的代表「仕

隱情結」既為蘇軾一生憂患所繫隨著現實越趨緊迫內在的矛盾衝突越是激烈

在此之中東坡的仕宦觀照不但會反映在特定的詩文主題創作上同時也呈現

在史傳典型的接受之上要之本文仍以第二章仕宦「順逆」分期為架構以

白居易作為順境代表藉以了解蘇軾的白氏接受實是環繞著「中隱」的出處進

退為核心其次東漢馬少游作為「知足不辱」的求宦代表象徵了蘇軾在現實

與理想的永恆矛盾中一次又一次的自我反省最終構成了一種嶄新的仕宦觀

其本質無異於白氏「中隱」哲學的實踐最後本文以蘇軾晚年最喜愛的陶淵明

作為逆境謫居的師法典型陶氏迴護真我其價值觀不同流俗造就了他拒絕向

現實低頭的個性化行為再者除了「固窮」之外陶淵明不離人居的隱逸方式

亦為蘇軾示範了一個特殊的隱逸觀綜合三者本章在第四節企圖歸納出一個蘇

軾的理想性格彼此對照使我們能夠更精準地掌握蘇軾的仕宦觀照

第四章探討蘇軾詩中對於生命本質的思考與認知前述幾章主要以具體的

生活情境為討論對象然而就「生命觀照」來說「生命的本質為何」才是最

核心的認知目標其中又以「生死觀」最為首要因此本章擬由「生死觀」與

「詩人對於人生本質的思索問題」二大部分構成在「生死觀」的部分由於人

類在極早就已認知到生命現象的特殊性因此本節首先針對漢魏以來各朝代

詩人對於生死現象的觀察理解進行分析按理而言不同的時代心靈對於死亡事

件的思考不會一致從詩文的分析可知漢魏至北宋的死亡觀概況一來可作為論

述主題的背景知識再者身處北宋的蘇軾生命觀與前代所想必定有所因襲採

取歷時性考察有助於理解蘇軾詩中「死亡觀」的深層思維另外「生」與「死」

都可視作一種「時間狀態」的思考蘇軾深受佛家影響故本節欲闢「轉世概念」

一區由宋代盛行文人轉世故事的現象結合詩人的死亡觀加以探討或許有助

於釐清作者最終「文化人格」形成的原因

瞭解蘇軾詩中死亡思考的呈現概況之後緊接著要關注的便是詩人的反應

個體關注生命現象自然會對死亡事件有所思考究竟蘇軾在面對往而不返的「死

亡」本質時心中有何想法由於「死」與「老」二者概念間有極強的聯想關係

因此最常伴隨「畏死」心態的即是「嘆老」的生命焦慮對此蘇軾乃至宋

人在其詩文中頗有陳述而自古以來對抗死亡的因應方法除了假想的「游仙」

之外便是「養生」與「醫藥」觀念的發達取徑於此應可看出詩人對於「死

亡事件」的認知與反應

第五章探討蘇軾詩中對生命意義的終極探索本章銜接上一章對於人生本

質的認知問題主要探討的問題有一蘇軾對於人生價值的思考問題他選擇

了什麼作為自己生命的最終價值二蘇軾的終極追求為何所謂「終極探索」

第一章 緒論 37

本質上是一種「價值選擇」的問題在理解了蘇軾對於生命本體的思考內容之後

緊接著我們便可以問既然知道了「人生是什麼」那麼蘇軾認為什麼才是他

人生的終極追求呢換言之在短暫虛幻的人生中究竟存不存在一個永恆的「不

朽」由於個體對生命價值的認知是以自我認識為基礎本章第一節首先嘗試釐

清蘇軾文化性格的形成與內容藉心理學中自我認知程序(「我想做什麼」rarr「我

能當什麼」rarr「我是什麼」)先就蘇軾自述的部分試探緊接著以蘇軾對自我的

加工為論題透過幾個突出的人生觀來考察蘇軾建構自我時重要的人生價值選

擇在此之後才進入終極追求的部分筆者認為身處中國有名的書寫年代

蘇軾既有天賦又有環境書寫因而成為他極力發展的事業要項之一具有自我

實現的內涵再者書寫可洗滌淨化人心也有轉移的作用因此常被貶謫文

士拿來充作生活智慧積極投入加上文學久傳之後文名可視為另一種生命形

式的延續是以蘇軾寄寓生命於文學之中實是極為必然之事

第六章結論本章擬總結前面五章為了更加扣合題意故以「生命意識

史」的角度歸結出蘇詩中「生命觀照」的重點與特色並在此基礎之上進一

步借用西方人本心理學家馬斯洛的「需求層次論」來分析蘇軾晚年的精神境界

提供有別於傳統「特質描述」之法的另種途徑使人更能掌握東坡精神的實質內

38 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

Page 23: 第一章 - nccur.lib.nccu.edu.twnccur.lib.nccu.edu.tw/bitstream/140.119/35604/5/51001105.pdf · 平、作品賞析和文學趨向為考察的主體,對於操縱文字的「心靈」缺乏自覺的省

第一章 緒論 23

會尤深」73蘇軾習禪多年對此議題更為嫻熟箇中緣由一方面固然是因為

詩人天生資質敏慧感悟力強再者自然是受到《金剛經》的影響蘇軾博覽

佛家內典對《金剛經》更是深有造詣因此以「夢」轉喻人世時不但有聊觀

夢幻視此身如夢之說同時也延伸出了蘇軾對於「前世」的夢喻之說除此

之外夢中得句紀夢境存夢占之舉更不勝枚舉由此可見詩人輾轉於「夢」

「覺」之間思辯的軌跡對我們瞭解詩人審美詩境人生態度與禪學修為皆有助

益然而作者在文中提到蘇軾好用禪語評賞詩作時也不例外但考察蘇軾所

論唐前暨唐代詩作時卻少用禪語74針對此一特殊現象蕭教授未及解答殊

為可惜而蕭教授有鑑於目前研究多未能深入佛典詳考蘇詩中佛家譬喻與佛教

原典之間的關係是以在〈東坡詩中的般若譬喻〉一文中以「般若譬喻」為焦

點審慎爬梳蘇軾詩禪意象形成之由來並就東坡詩中各項般若譬喻的種類和思

想主題進行舉證和論述清楚地分疏了佛家「六如觀」與「十喻」對蘇軾造成的

影響尤其「夢」「幻」「露」等較為常見的文字意象除了歸納其意象特徵

同時還上溯至佛典源頭細數典故意涵細膩地詮釋了箇中涵義75為本文分析

蘇軾對於生命本質的思考提供了極大的助力

一 「生命觀」主題

歷來涉及「生命觀」的研究不少然而仔細考察可以發現「生命觀」一

詞的議題內容似乎眾說紛云鄭惠玲在其碩論中提到以「生命」為主題的論述

研究理應涵蓋的範圍主要有「對生命意義的期待與發揮」「對人生際遇的順處態

度與方法」二者簡單的說除了生物存在的具體生命之外尚應包含人類獨特

思考觀點之下的思想觀價值觀道德觀和審美觀76然而鄭氏對此缺乏舉例

論證使定義未免流於浮泛空虛而書中分辨「人生觀」與「生命觀」之不同在

於前者偏重「對生命過程的往前看往未來設想」與後者「既重生之喜悅而

對未來建構理想但也適時從既有之限定中逆向先為理想預防」77的內涵不全

相似但從筆者自身對於「生命觀」所下定義之瞭解其內容之豐富似乎涵蓋

了作者的全部所言換言之「生命觀」之於「人生觀」應是一種上位概念鄭

73 蕭麗華〈東坡詩論中的禪喻〉收入《佛學研究中心學報》第六期20017頁 257 74 氏著〈東坡詩論中的禪喻〉頁 267 75 氏著〈東坡詩中的般若譬喻〉「聖傳與詩禪 中國文學與宗教國際學術研討會」20041210頁 5mdash9 76 鄭惠玲《名教自然與士的自覺從《世說新語》看魏晉士人的生命觀》(彰化彰化師範

大學國文系在職專班碩論2003)頁 7 77 氏著《名教自然與士的自覺從《世說新語》看魏晉士人的生命觀》頁 7

24 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

文沒有明言其論述標準對於相關議題的開展實有未盡之處另外定義「生命

觀」的還有杜正勝

生命觀牽涉社會組織人生理念宗教信仰和科學(尤其是醫療)知識諸

多層面的問題西周時期禱請的眉壽和戰國秦漢追求的長生可以作

為此一發展脈絡的為兩個定點觀察其中的變化探索兩周秦漢之人

對生命的認識和追求的方式78

杜教授此說主要扣合了醫療史的角度乃是自上古社會「生命追求」的觀念和行

為推衍而出因此是以人體生理系統理論作為切入點詳述中國古代生命觀在

「時代」或「族群」的因素影響下一步一步從具體(形)走向抽象(氣)的本

質認識79值得注意的是人們以「形」「氣」「精」「神」來解釋生命形體的

內外本質這除了可以看出歷來「生命觀」的階段性態變之餘這套本質認識論

經過不斷的發展促成了中國養生文化的成形對日後的哲學思想醫學與醫

療皆有深遠的影響80杜教授的研究乍看之下與本文涉及的主題似乎並不相關

然而人類對於生命價值的追求最早都可溯源至「長生」的渴望上古的「生

命意識」雖然缺乏文學性的審美內涵換個角度卻是另一個層次且更為根源

的生命追求因此本文雖以宋人生命意識為題但考量到觀念與意識的源遠流

長對於前代前前代甚至古代先民的各種生命面向都應有所瞭解在實際研

究的過程中或許可提供另一個不同的參照面向

另外錢志熙的《唐前生命觀和文學生命主題》一書可說是近年來結合「生

命觀」與「文學主題」研究著作中最具系統者錢教授認為所謂生命觀念

指的是一種「上升到哲學層次的生命思想」包含的部分有二一是生命本體觀

即對生命本身的性質的認識二是生命價值觀即對生命應有價值的把握和判

斷且後者是建立於前者的基礎之上的81本書在呈現此一議題的思考脈絡時

採取「通史」的觀點從最早的先民之生命意識開始一直到唐代為止共分為

神話時代詩經時代先秦諸子時代秦漢時代魏晉時代南北朝時代六大階

段運用「理性生命觀」與「非理性生命觀」這對概念考察各時期生命本體觀的

進展狀況再進一步以文學創作為對象分析生命意識對於詩詞歌賦等文類的滲

透情形

78 參見氏著《從眉壽到長生醫療文化與中國古代生命觀》(台北三民書局20054)頁

158 79 氏著《從眉壽到長生醫療文化與中國古代生命觀》頁 302mdash305 80 氏著《從眉壽到長生醫療文化與中國古代生命觀》頁 305 81 錢志熙《唐前生命觀和文學生命主題》頁 3

第一章 緒論 25

首先神話時代是各種神秘非理性的生命觀念的發生期先民對於生命意

識的推想主要表現在死亡現象的觀察與解釋由於人類「死亡」概念是透過大

量經驗法則(觀察到他人之死進而聯想凡人必死)的累積而形成因此在較

早的階段當中先民對於「死亡現象」的理解內涵始終處於一種變動的狀態一

直到要先秦諸子時期方才開始對死亡作出哲學的論證進而思考其中的意義82

此時先民在意識到死亡現象的不可逆之後選擇非理性生命觀導向更為神祕高

遠的境地藉以迴避現實的衝擊因此我們從目前遺留尚存的神話內容探知

這種「非理性」的發揮造就了靈魂觀念的發展和一系列長生不死的幻想不但構

成了後來一切宗教的觀念基礎同時不死幻想延伸出中國文學主題中重要的「仙

鄉」意識對於賦學與六朝的山水詩歌影響尤其深遠83到了第二階段先秦時

代生命意識有了實質意義的轉折觀其具體呈現可從「文學」與「哲學」二

方面加以著手文學方面主要指的是《詩經》《詩經》在內容上雖然部分留

有上古時期長生幻想與生殖崇拜等非理性意識的元素然而整體看來詩人對

於現實生活的描寫充份展現人類對於死亡已經司空見慣穩固的宗法觀念沖淡

了個人對於死亡的恐懼在某個程度上標誌了非理性生命觀的消退等於是宣告

了世俗理性生命觀的時代已然來臨84而哲學的部分則因思想家對於生命價值

取向的不同而產生儒道二種典型道家認為生命最高的價值在因循自然實踐

自己的生命規律故儘管老子和莊子對於生命的體驗有所不同但他們「全生」

的前提是一致的尤其莊子透過浪漫的文學表現加強了他生死觀念的散佈對後

世文人來說恰好提供了精神上超越死亡的自由典型85相較之下儒家對於生

命價值的掌握主要是從道德本體論的角度來思考的由於早先人們在追求長生

不老時認為人類長壽與否的關鍵來自於上天對於個體「道德實踐」的審判順

此邏輯加以推論「德」與「壽」之間便產生了極為密切的關係直接影響了儒

家認為生命問題乃是道德之源的看法86儒家的另一重要特色在於生命價值的社

會化傾向這使他們發展出社會位階凌駕於個人之上的「大我」優位思想是故

個體的價值只有透過實踐倫理道德等社會價值方為正道綜合上述對於儒道二家

考論以此觀照蘇軾思想實有發厥精要的作用對其人生信條的瞭解極有啟

時至戰國至秦漢時代養生思想正式出現養生的思想根源於人類維護生命

的本能從原始先民與環境的生存奮鬥行為中逐漸隨著生命價值的撅發而往「益

82 氏著《唐前生命觀和文學生命主題》頁 11 83 氏著《唐前生命觀和文學生命主題》頁 14mdash22 84 詳見氏著《唐前生命觀和文學生命主題》第二章 85 氏著《唐前生命觀和文學生命主題》頁 53 86 氏著《唐前生命觀和文學生命主題》頁 57

26 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

生」「養生」的意向發展同時豐富了行為遵守的細則值得注意的是這股風

潮不只帶動了社會各個面向的運作與提升(諸如藥學五行思想等)同時養

生思想和政治思想的會通促成了中國古代民本思想的萌芽其中「養生為治國

之本」的概念更成為戰國至漢代最富特色的思想87中華民族「樂生」的優良傳

統便是幻生自此一背景中的生命自信與樂觀到了漢代宇宙自然的大生命觀成

形皇權的急遽昇高代表了整個時代的主流意識傾向於忽略個體生命價值與內在

需求是以此時「小我」的意識淡薄在文學的表現上呈現了「哀傷時命不合」

和「悲士不遇」二大辭賦生命主題強調了現實與自我的矛盾這是漢代辭賦家

對於屈原生命主題的繼承與發揮只是屈子那種「殉道式」的悲壯意識遭到弱化

在大一統的政治格局之下轉為個體體現生命困境的「時命觀」其中的代表者

是賈誼88值得注意的是作者援引司馬遷在〈報任安書〉中將文章創作視為實

踐生命價值的一種做法89尤其漢代盛行擬騷之作以現代西方理論中的「讀者

反應對話」角度來看似乎大有可說之處對於後來文人(如蘇軾)亦影響重

大是故就此而言欲探索漢代文人或蘇軾的生命觀時理應將屈原視為重要

的文學淵源來詳加考察或許能有所發現另外錢志熙在討論漢末樂府詩時曾

說「漢末文人在表現生命主題上的最大成就還不是對自身生命價值觀的展現

而是在其表現的一切生活境界中都滲透著的生命意識將生活境界升華為生命境

界」90其中最重要的四個主題則為根植於人性與人性之中的愛情友情別情

離思91錢教授此一說法提供了本文在定義「生命」議題時的重要參照同時

他對個別詩人的精彩論述也為筆者在論述詩歌生命情調時作出最好的示範非常

值得參考

除此之外較具代表性的還有陳威伯《盛唐詩人生命觀之研究》此書相對

於錢志熙的「通史」觀照方法將唐人生命觀擷取而出獨立觀之其目的是為

了糾正歷來在歸因唐人多元價值觀之成因的平面化傾向作者認為詩人藉由詩

作呈現的複雜思想和價值取向代表的是個人心境遷變生命歷程作詩情境和

目的的折衷結果因此在研究方法上重點放在傳統儒釋道三家對於詩人思想

心理的影響以及詩人對於傳統思想的研究態度從中推導出盛唐詩人的生命態

度與人生實踐從個人生命史的角度來考量作者運用思想與心理分析的研究取

87 錢志熙《唐前生命觀和文學生命主題》頁 104 88 氏著《唐前生命觀和文學生命主題》頁 120mdash133 89 即「古者富貴而名摩滅」一段強調《周易》《春秋》《離騷》《國語》《孫子兵法》helliphellip等

書皆「大底聖賢發憤之所為作也」「此人皆意有鬱結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來者乃如

左丘無目孫子斷足終不可用退而論書策以舒其憤思垂空文以自見」參見【漢】司馬

遷著【民國】韓兆琦選注《史記選注》(台北里仁書局2000)〈報任安書〉頁 1210 90 氏著《唐前生命觀和文學生命主題》頁 182 91 氏著《唐前生命觀和文學生命主題》頁 182

第一章 緒論 27

徑大致是適當的但受到唐人尺牘數量稀少的因素所限本文在研究材料的揀擇

時只大量援引《全唐詩》缺乏更為廣闊的史觀視野如此一來要達到作者

所言「著重在『行為人』的部分加以研究」92並不容易恐有「失真」

的危機不過本文在歷述中國傳統三教的生命觀時分別就儒家三不朽莊子

與禪宗神仙與淨土養生與享樂仕與隱等觀點進行了清楚的論述雖然在「養

生與享樂」一節中作者解釋古人「生命存養」的思想淵源分別來自於儒家的孝

義全忠佛家的超生了死和道家的全生保真然而在描繪唐代之前各朝的享

樂意識時作者明顯忽略了建安到六朝這幾個「生命情調」極具特色的重要時期

尤其是古詩十九首闕此何以成之畢竟唯有針對前代累積的生命意識有所覺

察一旦進入唐代研究才能分辨其中的承續與轉折在進行詩人的個別研究時

才能更為得心應手

至於內文主體也就是分論盛唐詩人生命觀的部分作者挑選的研究對象有

李白杜甫王維孟浩然岑參與高適其中較符本文需要者有李白杜甫

王維等人志懷高遠的李白由於並未如願在仕途上有所發展所以生命情調的

主旋律環繞著生命無常的慨歎而展開藉助「酒」的情感作用來消除死亡的恐懼93根據作者的闡述李白的悲劇根源在於他沒有尋找到一份值得寄託身心的終

極價值是以他的好酒應是出自於一種察覺「人生虛幻」後卻尋無出路的矛

盾與恐慌雖然企圖自我麻痺仍然無法掩飾其深層的憂傷所以其人生境界無

法超脫相較之下杜甫也面臨生命理想與現實生活的衝突並且在不遇之外

還遭遇病苦與老苦的折磨然而老杜在多重打擊之下為自己尋找到「詩」和

「酒」作為生命的出口一方面充分宣洩不豫的情緒另一方面藉助詩中強烈

現實的關懷傾向詩人將「一己的痛苦昇華為對社會弱勢人們的關懷」94由此

一來「小我」的不幸便在「大我」中獲得了釋放相較於李杜王維屬於另

一種典型的生命觀王維早年仕途得意然他秉賦早慧並未將生命價值寄託在

功名之上反而從幼年失祜的經歷中了悟了「無生」的境界95因此以佛教作為

最後心靈的依歸呈現在文學創作的面向則以「無生」和「隱逸」為摩詰詩的

二大主題王維的仕隱狀態值得注意這是因為「出仕」對他來說並非個人積

極追求的人生目標只是一種獲得經濟的生存方式所以當他陷賊而不死還

歸唐朝時仍能在眾臣輕蔑懷疑的眼光中繼續生存箇中關鍵便在於「身心分離」

的生命態度將為了經濟目的而拘限於官場的「身」與內在恆定價值依託所在

92 陳威伯《盛唐詩人生命觀之研究》(台北文化大學碩論2000)頁 3 93 氏著《盛唐詩人生命觀之研究》頁 63mdash91 94 氏著《盛唐詩人生命觀之研究》頁 120 95 陳威伯「所謂『無生』依照佛教的說法一切的存在皆在的世間生滅變化了悟這種幻有的

生滅變化後的絕對境界就叫無生」參見氏著《盛唐詩人生命觀之研究》頁 126

28 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

的「心」判然二分按作者論述

此乃藉由內在價值的肯定而將外在的物質世界否定藉以消弭現實與理

想之間的對立更進一步來說外在的世界既是「世上皆如夢」那麼需不

需要放棄外在的事物已經無所謂因此仕與隱的衝突亦得由此解決96

由此可知王維選擇亦官亦隱的生活方式一來固然是出自於在理想與經濟現實

間取得折衷的必要二來也緣於詩人不具備儒家「奉儒守官」的用世志意因

為外在世界已被他用經濟條件的眼光加以貶抑了因此相較於東坡雖然同樣

是依違在仕宦與隱退之間也同樣有著「人生如夢」的想法但受到生命底蘊取

向不同的因素影響二者的生命境界自然無法等同視之王維的例子實可作為東

坡研究的借鑑藉以照見古代文人較為消極的生命態度

第三節 研究範圍和方法

一 研究範圍

(一)「生命觀照」的定義

大抵宇宙間的「物」皆可分為「有生物」與「無生物」二種其中最大的

差別即在於「有生物」比「無生物」多了「生命」然而何謂「生命」以字源

學的角度來分析「生」殷代卜辭與西周金文寫作「 」从「 」从「 」

原是模擬草木生發於地之形到了東漢許慎《說文解字》云「生進也象

草木生出土上」97在原始本義之外已逐漸引伸為「事物的發生」成為一切「從

無至有」的泛稱進而衍生「誕生」「孕生」「生育」「出生」「生產」之意

與「生命孕育」的概念密切相關98若以最普遍的觀念來表達「生命」是一種存

在對所有的生物來說不外乎「生存壽命」之謂也99因此生理學觀點又將「生

96 氏著《盛唐詩人生命觀之研究》頁 129 97 【漢】許慎撰【清】段玉裁注【民國】魯實先正補《說文解字注》(台北黎明文化事業

投份有限公司1998 十二刷)頁 274 上 98 以上參考李霞《生死智慧道家生命觀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頁 157 99 台灣中華書局編《辭海》(下冊)(台北台灣中華書局股份有限公司198111 大字修訂本

台廿版)頁 1956據筆者翻閱坊間各家字典辭典多以此說定義「生命」

第一章 緒論 29

命」演繹為「一套具有生長生殖能力的系統」100

主要即著眼於生長變化的特色

相較於其他無生物多了「知覺」的能力作為特徵然而即使同樣具備生長變

化的能力世界上的生物仍有高低層次的分別層次最低的生物如草履蟲依次

為不會思想的植物能思能動的動物等而在所有的物種當中又以人類最為特

出針對人類與其他物種狀況相異的現象德國哲學家恩斯特卡西勒(Ernest

Cassirer1874mdash1945)曾說

(與動物相比)人的功能圈不僅僅在量上有所擴大而且經歷了一個質的變

化在使自己適應於一個環境方面人彷彿已經發現了一種新的方法除

了在一切的動物種屬中都可看到的感受器系統和效應器系統之外在人那

裡還可發現可稱之為符號系統(symbolic system)的第三環節它存在於

這兩個系統之間這個新的獲得物改變了整個的人類生活與其他動物相

比人不僅生活在更為寬廣的實在之中而且可以說他生活在新的實在

的向度中101

按照卡氏的說法世上但凡有生命的物種皆有「感受器系統」(receptor system)

與「效應器系統」(effector system)前者用以接受外部刺激並靠後者對這些刺

激作出反應藉以適應環境爭取生存然而這兩套系統代表的生存能力只停

留在覓飽居安的生物需求層次中無法完全滿足思維發達的人類是以另一種

效用龐雜的「符號系統」應運而生除了用來解釋自然現象之外尚能形成知識

經驗傳承這麼一來非但各種生存竅門與生活經驗得以快速傳播與複製無形

中增加了人類群體生命的保障再者人們攀援抽象複雜的思索能力創造了高

度發展的社會組織在對應於「自然」的生物需求之外開發出另一層次的詮釋

語境「文化」是以一旦「生命」此一語彙進入人類的詮釋系統則「生

命」已不再只是生物學上「單純依靠本能尋找資源以利生存」的「自然生命」

而是必須納入規模更大脈絡更雜的文化系統裡來檢視的「文化生命」具備了

多元繁複的意涵對此我們可參考《中文大辭典》所下的四種定義

一謂生存之壽命猶言性命

100 劉紹寶定義「生命」為一「具有進食代謝排泄呼吸運動生長生殖和反應性等功

能的系統」其中「進食代謝排泄呼吸運動」等能力皆是生物用以維持「生長生殖」

的能力故知「生長生殖」乃「生物」最重要的特徵詳見氏著〈從廣義的生命現象探索外星

生命〉一文摘自網頁httpwwwufoorgtwstudyfk18htm1 101 【德】恩斯特卡西勒(Ernst Cassirer 1874--1945)《人論》(rdquoAn Essay On Manrdquo)(台北

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0)頁 36

30 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

二指人生之內容或其表現

三指某種活動延續之期間(如政治生命)

四指藝術作品的中心思想或情趣即其精采之所在(如有生命的畫)102

以上四種定義除了「轉喻」的修辭例證之外(如第三第四條)主要指向二

個層次一生物學上的生命包含個體存在的時空範圍生存活動屬於較低

階的基礎含義二文化意義的生命由於擁有獨特的「符號系統」人類相較

於其他只會依循本能維生的生物精神活動特別活躍因此人類社會在生存競

爭之餘還發明了政治經濟藝術體育helliphellip等等目的與成效各不相同的領域

或技藝所有的內容集合之後便是所謂的「文化」如此複雜且活躍的心靈

在持續運轉精益求精的情況下自然衍生出對於更高層次存在意義的索求因

此生命的意義與價值開始受到關注和反思進而構成「生命」定義中層次最高

的「文化生命」由此可知「生命」的內涵包含了具體的「生存競賽」與抽象的

「文化追求」舉凡生死意識社會組織人生理念宗教信仰和科學知識helliphellip

等全都涵攝其中駁雜的程度可見一斑

嚴格說來要深入且完整地探討「生命」的內涵由於涵蓋的範圍太廣難

度其實很高若以學門的角度來取徑大致上思考「生命」可從「生物學」與

「人類學」二大觀點切入前者著重生物生存的各個面向屬於基礎的生物層次

分析適用於「存在」當中所有具備生命的對象後者以人類的角度出發探討

的是社會與文化狀態的發展問題屬於較高的精神層次乃心智活動較為活躍的

人類所獨有人類和其他動物比較起來的確擁有更為高段的思維能力所以學

習期特長屬於一種「文化生物」故能運用文化符號以累積各種經驗與知識

持續地創造出許多獨特的文明產物發展精緻文化然而人類終究還是動物的

一種文化發展的程度再高也必須建築在生物生存的基礎之上換言之在進

入一切抽象高明的社會文化層次之前人類都須滿足生物本能的需求西方人

本主義心理學家馬斯洛(Maslow Abraham Harold1908-1970)曾提出著名的

「需求層次理論」認為人類生存時必須面臨五種不同層次的需求挑戰由低至

高分別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群需求受尊重需求自我實現需求

第一層次生理的需求也就是維持生活所需各種物質的需要例如食衣

102 林尹高明主編《中文大辭典》(普及本)(台北中國文化大學出版部199310 九版)(六)

頁 9445筆者檢閱坊間字辭典發覺各家對於「生命」的定義在大體上雖已形成共識但各

有著重之處其中林尹高明教授主編之書陳義既多條列又明較符合本論文討論需要故

援引之

第一章 緒論 31

住行等

第二層次安全的需求希望生活有保障有工作可以維持收支沒有威

脅人身安全的因素等

第三層次被接納的需求即指感情和歸屬上的需求包括社交需求愛

交往和友誼等

第四層次尊嚴的需求需要被尊敬也需要自尊以及地位和名譽的需求

第五層次自我實現的需求儘量的發揮自己的潛能使自己生活有意義

有抱負103

按照馬斯洛的設定人們大致是依循著上述的五個層次的需求來實踐生活的也

就是說在前一層次得到部分滿足後下一層次的需求才開始轉為迫切在這五

層次當中「生理」「安全」乃是維持生命所必須因此只要是活人前二層

次的需求幾乎都已得到滿足然而每個人的條件不同開發出來的心理需求也

不盡相似是以能夠到達的最高需求層次便有差異由此顯示出各不相同的境界

高度我們可以想像的是因為人的層次不同可能擁有的思考角度和高度也跟

著不同因此看待事物時觀照的層面與深度就不可能一樣這麼一來對於生

命中重要目標的設定自然會依照個體不同層次的心理需求表現出彼此間極大

的差異性並在一連串的生活實踐之後呈現出個體獨特的生命意義和價值追

求舉例來說中國古代知識份子可能會將仕宦生死倫常藝術等議題視為

思考目標使其生命成為文化實踐的一種具體形式充滿了文化的況味當中的

價值選擇和生命情調便與一般目不識丁的販夫走卒完全不同顯示了層次分明的

生命觀由此可知對於努力滿足生命中各項需求的人來說生物的生存問題固

然無法避免在這之上還存在更高層次的生活意義即使不是每個人都有思索

生命的自覺思維然而只要心靈活動依然持續人們就會持續受到驅使往更

高的需求層次邁進因此「生物生存」與「生活意義」可說是生命觀的二大柱

石尤其後面一項攸關價值的選擇在說明個體生命意向時更具有代表性

回到本論文「生命觀照」的主題「觀照」(contemplation)一詞來自佛教

指的是「以智慧法眼觀察認識事物實相」104然而何謂「智慧法眼」李英武

103 詳見張春興《現代心理學》(台北台灣東華書局1990mdash1991)頁 233-235馬斯洛有

感於理論的不足晚期特別深化發展「自我實現需求」之層次發現了一系列發展的需要謂之

「存在價值」(being-values)內含有十四種不分優劣的價值特徵完整完善完成正義

活躍豐富單純美善獨特輕鬆樂觀詼諧真實誠懇現實自我滿足請見【美】弗

蘭克G戈布爾著呂明陳紅雯譯《第三思潮馬斯洛心理學》(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

2006)頁 41mdash43 104 袁賓主編《禪宗詞典》(湖北湖北人民出版社1994)頁 235

32 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

指出「法是真理眼是智慧以智慧通達真理即得法眼淨」105換言之「觀

照」是能以了解佛法真理的眼光對事物加以通澈理解即以人之智慧觀看察照事

物之真理106由此推論所謂的「生命觀照」可以界定為「對生命現象或本質的

觀察與認識」且因生命是指會生長變化的個體或存在所以進一步來說「生

命觀照」就是對生命體的生長變化現象或本質的觀察與認識如同前文對於生

命內容的界定生命的存在現象包含了「生物生存」與「存在意義」二大範疇

生物生存從「個人」的角度出發如同馬斯洛的心理需求層次理論所說乃是

一連串層次高低的需求滿足最基本的如生活物資的獲取對周遭環境的認知

人我關係的經營與互動自我安頓與情感歸屬乃至最高階的自我實現要求皆屬

之除此之外由於人類是群居的動物在難以離群索居的前提下從「社會」

的角度「生命」的意涵還包括了國家民族的認同問題對於自我社會定位的認

知與期許社會現象的觀察文明經驗的傳承helliphellip等等由小到大由近至遠

由內而外由具體到抽象「生命觀照」探討的面向雖然廣泛但大致是從個人

在成長歷程中所遭遇的實際內容出發綜合理性認知與感性體悟而得出的一種

「充滿情感的理解」某些秉賦優異的個體在持續的發展之下到了一定的層次

即可到達「人生智慧」的境界象徵了人類文明所能追求的精神極致呈現在文

學的創作之中便構成了文學之所以觸動人心的重要原因因此本論文便是基

於上述理由在蘇軾的生命情境中擷取了對於古代知識份子來說影響最為重

大的幾個主題加以討論期待能夠更加切合「生命」的主題填補宋詩研究和生

命意識史中相關議題的空白

(二)版本說明

蘇軾成名既早在宋代可說是家喻戶曉的文學巨星107死後其詩文雖一度因

黨禍復起而列入禁書然政治禁令擋不住文學感染力的強勢傳播有宋一代各

種蘇詩刊本即有二十種之多108此後儘管各代文風殊異但蘇詩在眾多註家的努

105 李英武注《禪宗三經》(成都巴蜀書社2005)頁 391 106 項楚「觀即『觀照』以智慧觀見事物之理」(見氏著《王梵志詩校注》(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10)下冊頁 790注一)所謂「真理」指的是事物之本質與意義

另可參考袁賓的說法袁賓認為觀照是一種「禪者觀察事物認識真理的智慧眼光」見袁賓

主編《禪宗詞典》頁 121 107 關於蘇軾受歡迎的狀況有許多資料可以佐證比如在他活著的時候詩文不單只在國內廣

為散佈聲名甚至遠播契丹連高麗使者過杭州都還「求市蘇軾之集以歸」(詳見孔凡禮《蘇

軾年譜》上冊卷 16頁 363)《邵氏聞見錄》卷二十更記載了他由海外歸毗陵時坐船中

而「夾運河岸千萬人隨觀之」的盛況(見【宋】邵博《邵氏聞見後錄》(北京中華書局

1997)卷二十頁 160)聲譽之隆可以想見 108 【宋】蘇軾《蘇軾詩集》冊一孔凡禮〈前言〉頁 14

第一章 緒論 33

力之下到了清代已蔚為大觀其中以馮應榴和王文誥的註最為著名按孔凡

禮在《蘇軾詩集前言》中的介紹馮氏是以查慎行《蘇詩補註》為底本「『取

王施查三註』擇精去複『援證群書』『考稽辨訂』」而成《蘇文忠詩合註》

五十卷109而王文誥的《蘇文忠詩編註集成》四十五卷乃是按照蘇軾年譜詳細

繫年而成本論文考量研究時須以詩人生平和詩作二者合併觀照的方式反覆進

行因此在權衡之下採用王文誥版本閱讀期間搭配孔凡禮《蘇軾年譜》(全

三冊)對王註論審未精的錯誤之處加以校正以求翔實

在其他重要的參考文獻部份蘇軾文章本論文採用的是孔凡禮點校北京

中華書局出版的《蘇軾文集》(全六冊)蘇詞則以鄒同慶王宗堂的《蘇軾詞編

年校註》(全三冊)為主其他參考資料版本將於論文注釋中詳細註明此處

就不多加介紹了

二 研究方法

人文學科的研究工作基本上都會牽涉到「研究資料」與「資料分析」二個部

分因此若要討論研究方法首先須對上述二者有所界定在「研究資料」方

面本論文以蘇軾為研究客體自須熟讀東坡所有著作但是東坡並非全然獨

立的生命體從他出生到死亡為止必曾存在一個與之互動的人際網絡在此一

網絡中關係由親至疏包含了親人同儕後輩和互不相識的時人由於他們與

蘇軾同時或許曾經與之接觸彼此深切瞭解或者未曾識面只是風聞行誼

但無論如何這些人相較於後來研究者手中掌握了對於詩人的第一手資料他

們的著作自然值得參考在此筆者先依關係遠近將所謂的「時人」略分為三

(一) 師友親朋如歐陽脩蘇轍黃庭堅秦觀李廌helliphellip等他們與

東坡素來友好關係匪淺閱讀其人之作不但可瞭解蘇軾與重要他人

的情感往來狀況同時可從尺牘中窺知詩人對於事物的各種看法另

外蘇軾繼承歐陽脩之處多矣由此著眼大致可以勾勒出儒生蘇軾思

想之從來

(二) 政敵與競爭對象如王安石或二程安石與二程分別在政策和思想

二方面與東坡互不相容敵對的雙方互有攻詰這一類的文獻最重

109 【宋】蘇軾《蘇軾詩集》冊一孔凡禮〈前言〉頁 16

34 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

要的貢獻是它們提供了一個全然不同的視野使讀者能對詩人的各個

面向(無論好壞優缺)有所了解因為個體在實踐生命時自我的主

觀呈現固然重要但別人給予的評價也是構成生命面貌的重要環節

乃觀照生命時無能或缺的部分正反優缺彼此相照生命才有完

整的輪廓

(三) 無交集的時人這一項主要以東坡不相熟的詩話作者為主如寫作

《春渚紀聞》的何薳《春渚紀聞》向來以記載蘇軾軼事聞名作者何

薳雖傾慕蘇軾但二人來往並不密切經由片段軼事的描述這一類的

文獻如同鏡子般反映了蘇軾行走江湖的真實身影不但說明了東坡是以

何種形象為北宋時人所喜愛與接受同時也讓我們更加了解當時的社

會形態對詩人形象的重建極有幫助可補充官修史書之不足

以上三種若以形象化的語言來表達第一類有如沐浴在陽光之下的詩人著重

其本質與正面形象第二類反之可視作背光的暗影二者並存則形象方趨於

具體而第三類則有如背景非但可為詩人形象添加色彩同時亦為讀者提供了

深入理解的語境再者有關後人文獻的方面由於蘇軾藝術成就(含文學書

晝審美helliphellip等方面)十分傑出成為宋代以後文人評論的重要對象相關文獻

極多對研究亦多所助益有鑑於此四川大學中文系唐宋文學研究室將散見各

處的篇牘文章集結為《蘇軾資料彙編》五冊給予後來研究者極大方便研讀這

類文獻主要可透過歷時性的觀點瞭解各個時期的蘇軾接受史比對評論者本身

的學識背景對於蘇軾形象研究頗有正面的幫助況且古人讀書既博且熟常

在隻字片語中透露許多獨到意見相當值得參考

為了掌握時代背景史書思想著作亦在參考之列如對北宋政治時局記載

甚詳的《宋史》《宋史紀事本末》《續資治通鑑長編》等書尤須參考閱讀這

些書目除了有利於還原當時的官場氣氛同時考量到蘇軾本身「學者官僚

文人」三合一的身份取向歷史情境的純熟掌握將有助於我們對詩人行為動機的

判讀110另一方面「資料分析」牽涉到的是詮釋觀點問題由於本研究以「生

命觀照」作為蘇詩的切入點問題本質在於人生哲學的探討因此在正式論述

詩人觀點之前理應考慮中國儒釋道三家的思想這是因為傳統三教的思想

核心皆以生命哲學為底蘊對中國士人的生命哲學向來具有深遠的影響對「三

110 當然除了正史之外當代的史學著作也在參考之列如以「士」階層為論述核心的余英時

《士與中國文化》《朱熹的歷史世界》關注黨爭的沈松勤《北宋文人與黨爭》蕭慶偉《北宋新

舊黨爭與文學》介紹當代宗教概況者如潘桂明《中國居士佛教史》謝路軍《中國道教源流》

或者針對時代思潮進行全面性理解的史學研究像葛兆光《中國思想史》等皆屬之

第一章 緒論 35

教融合」的東坡更是如此故本文除了瞭解中國傳統三教的人生哲學內容外尚

須分析這些哲學思想對詩人所產生的影響至於「資料分析」的部分本論文將

視論述的需要來決定採用何種理論方法加以分析譬如以心理學的角度來看

蘇軾的生命觀照實與其生命歷程息息相關具有階段性成長的特徵正好可以引

用皮亞傑(Jean Piaget1896-1980)的「認知發展論」(cognitive-developmental

theory)作為分析模式尤其皮氏學說中的「適應」(adaptation)的觀點正好能

夠提供我們洞見詩人處逆時的適應行為及心理狀態因此成為本文重要的參照理

論詳細論述請見各章節內文撰述

以下為本文各章章節大要

第一章緒論此章說明以「論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為題的研究動機目

的取材範圍和研究方法首先詳述研究動機強調在「言志」的抒情傳統之下

選取人生際遇特殊的蘇軾作為「生命觀照」的研究對象有其意義再就前人相關

研究成果作一介紹和檢討預先確立本文的立論基礎和研究價值進而說明本研

究所欲採取的研究方法最後參考文獻資料對「生命」「生命觀照」等詞作出

定義以利開展後文

第二章論述蘇軾詩中的仕宦及隱退情結本章探討蘇軾人生最重要的仕宦

主題想解決的問題有三一蘇軾早懷隱逸之志為何執意追求仕進二進

入官場之後既已發現「理想」與「現實」之間巨大的落差因何想退能退卻

始終未退三蘇軾長年徘徊於仕隱之間對他的人生造成了何種影響至於

為何要討論這三個問題呢首先蘇軾個性向來不拘小節生長環境又與佛道二

家淵源甚深然從東坡年少時以「范滂」自期的表現看來他選擇依循儒家「用

世」志意心中應有極為深刻的理想存焉而這個根深蒂固的價值觀或許正是

日後當他匍匐於仕宦道上無論處境如何慘澹仍然堅持不退的重要依據而他

長年處於貶謫的境況更為其「生命觀照」帶來了重要的轉變契機與後續效應

在某一程度上決定了晚年蘇軾人生境界達至超曠的可能因此本章擬先分擘蘇

軾的仕宦歷程將其一生按照「順境」「逆境」劃為二類以為梗概第一節聚

焦順境的政治實踐除了梳理蘇軾在不同時期的仕宦追求外也要進一步瞭解這

個價值觀是否恆久不變第二節從「順」的對立面立論以烏臺詩案為起點探

索逆境時期蘇軾的心理狀態和人生追求筆者關心的是「隱」之所以只是「誘

惑」而非「實踐」的原因藉著蘇軾在深諳仕宦乃「違己交病」的情況下依然

執意入仕的矛盾情結由此帶出第三節對於貶謫收穫的探討說明能夠「瞭解事

件後果並安於現實」的東坡最後得以走向「超曠」的關鍵因素

第三章論蘇軾詩中的仕宦典型有別於上一章「背景式」的陳述方式本

36 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

章欲以白居易馬少游及陶淵明三個蘇詩典型作為不同階段仕宦觀照的代表「仕

隱情結」既為蘇軾一生憂患所繫隨著現實越趨緊迫內在的矛盾衝突越是激烈

在此之中東坡的仕宦觀照不但會反映在特定的詩文主題創作上同時也呈現

在史傳典型的接受之上要之本文仍以第二章仕宦「順逆」分期為架構以

白居易作為順境代表藉以了解蘇軾的白氏接受實是環繞著「中隱」的出處進

退為核心其次東漢馬少游作為「知足不辱」的求宦代表象徵了蘇軾在現實

與理想的永恆矛盾中一次又一次的自我反省最終構成了一種嶄新的仕宦觀

其本質無異於白氏「中隱」哲學的實踐最後本文以蘇軾晚年最喜愛的陶淵明

作為逆境謫居的師法典型陶氏迴護真我其價值觀不同流俗造就了他拒絕向

現實低頭的個性化行為再者除了「固窮」之外陶淵明不離人居的隱逸方式

亦為蘇軾示範了一個特殊的隱逸觀綜合三者本章在第四節企圖歸納出一個蘇

軾的理想性格彼此對照使我們能夠更精準地掌握蘇軾的仕宦觀照

第四章探討蘇軾詩中對於生命本質的思考與認知前述幾章主要以具體的

生活情境為討論對象然而就「生命觀照」來說「生命的本質為何」才是最

核心的認知目標其中又以「生死觀」最為首要因此本章擬由「生死觀」與

「詩人對於人生本質的思索問題」二大部分構成在「生死觀」的部分由於人

類在極早就已認知到生命現象的特殊性因此本節首先針對漢魏以來各朝代

詩人對於生死現象的觀察理解進行分析按理而言不同的時代心靈對於死亡事

件的思考不會一致從詩文的分析可知漢魏至北宋的死亡觀概況一來可作為論

述主題的背景知識再者身處北宋的蘇軾生命觀與前代所想必定有所因襲採

取歷時性考察有助於理解蘇軾詩中「死亡觀」的深層思維另外「生」與「死」

都可視作一種「時間狀態」的思考蘇軾深受佛家影響故本節欲闢「轉世概念」

一區由宋代盛行文人轉世故事的現象結合詩人的死亡觀加以探討或許有助

於釐清作者最終「文化人格」形成的原因

瞭解蘇軾詩中死亡思考的呈現概況之後緊接著要關注的便是詩人的反應

個體關注生命現象自然會對死亡事件有所思考究竟蘇軾在面對往而不返的「死

亡」本質時心中有何想法由於「死」與「老」二者概念間有極強的聯想關係

因此最常伴隨「畏死」心態的即是「嘆老」的生命焦慮對此蘇軾乃至宋

人在其詩文中頗有陳述而自古以來對抗死亡的因應方法除了假想的「游仙」

之外便是「養生」與「醫藥」觀念的發達取徑於此應可看出詩人對於「死

亡事件」的認知與反應

第五章探討蘇軾詩中對生命意義的終極探索本章銜接上一章對於人生本

質的認知問題主要探討的問題有一蘇軾對於人生價值的思考問題他選擇

了什麼作為自己生命的最終價值二蘇軾的終極追求為何所謂「終極探索」

第一章 緒論 37

本質上是一種「價值選擇」的問題在理解了蘇軾對於生命本體的思考內容之後

緊接著我們便可以問既然知道了「人生是什麼」那麼蘇軾認為什麼才是他

人生的終極追求呢換言之在短暫虛幻的人生中究竟存不存在一個永恆的「不

朽」由於個體對生命價值的認知是以自我認識為基礎本章第一節首先嘗試釐

清蘇軾文化性格的形成與內容藉心理學中自我認知程序(「我想做什麼」rarr「我

能當什麼」rarr「我是什麼」)先就蘇軾自述的部分試探緊接著以蘇軾對自我的

加工為論題透過幾個突出的人生觀來考察蘇軾建構自我時重要的人生價值選

擇在此之後才進入終極追求的部分筆者認為身處中國有名的書寫年代

蘇軾既有天賦又有環境書寫因而成為他極力發展的事業要項之一具有自我

實現的內涵再者書寫可洗滌淨化人心也有轉移的作用因此常被貶謫文

士拿來充作生活智慧積極投入加上文學久傳之後文名可視為另一種生命形

式的延續是以蘇軾寄寓生命於文學之中實是極為必然之事

第六章結論本章擬總結前面五章為了更加扣合題意故以「生命意識

史」的角度歸結出蘇詩中「生命觀照」的重點與特色並在此基礎之上進一

步借用西方人本心理學家馬斯洛的「需求層次論」來分析蘇軾晚年的精神境界

提供有別於傳統「特質描述」之法的另種途徑使人更能掌握東坡精神的實質內

38 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

Page 24: 第一章 - nccur.lib.nccu.edu.twnccur.lib.nccu.edu.tw/bitstream/140.119/35604/5/51001105.pdf · 平、作品賞析和文學趨向為考察的主體,對於操縱文字的「心靈」缺乏自覺的省

24 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

文沒有明言其論述標準對於相關議題的開展實有未盡之處另外定義「生命

觀」的還有杜正勝

生命觀牽涉社會組織人生理念宗教信仰和科學(尤其是醫療)知識諸

多層面的問題西周時期禱請的眉壽和戰國秦漢追求的長生可以作

為此一發展脈絡的為兩個定點觀察其中的變化探索兩周秦漢之人

對生命的認識和追求的方式78

杜教授此說主要扣合了醫療史的角度乃是自上古社會「生命追求」的觀念和行

為推衍而出因此是以人體生理系統理論作為切入點詳述中國古代生命觀在

「時代」或「族群」的因素影響下一步一步從具體(形)走向抽象(氣)的本

質認識79值得注意的是人們以「形」「氣」「精」「神」來解釋生命形體的

內外本質這除了可以看出歷來「生命觀」的階段性態變之餘這套本質認識論

經過不斷的發展促成了中國養生文化的成形對日後的哲學思想醫學與醫

療皆有深遠的影響80杜教授的研究乍看之下與本文涉及的主題似乎並不相關

然而人類對於生命價值的追求最早都可溯源至「長生」的渴望上古的「生

命意識」雖然缺乏文學性的審美內涵換個角度卻是另一個層次且更為根源

的生命追求因此本文雖以宋人生命意識為題但考量到觀念與意識的源遠流

長對於前代前前代甚至古代先民的各種生命面向都應有所瞭解在實際研

究的過程中或許可提供另一個不同的參照面向

另外錢志熙的《唐前生命觀和文學生命主題》一書可說是近年來結合「生

命觀」與「文學主題」研究著作中最具系統者錢教授認為所謂生命觀念

指的是一種「上升到哲學層次的生命思想」包含的部分有二一是生命本體觀

即對生命本身的性質的認識二是生命價值觀即對生命應有價值的把握和判

斷且後者是建立於前者的基礎之上的81本書在呈現此一議題的思考脈絡時

採取「通史」的觀點從最早的先民之生命意識開始一直到唐代為止共分為

神話時代詩經時代先秦諸子時代秦漢時代魏晉時代南北朝時代六大階

段運用「理性生命觀」與「非理性生命觀」這對概念考察各時期生命本體觀的

進展狀況再進一步以文學創作為對象分析生命意識對於詩詞歌賦等文類的滲

透情形

78 參見氏著《從眉壽到長生醫療文化與中國古代生命觀》(台北三民書局20054)頁

158 79 氏著《從眉壽到長生醫療文化與中國古代生命觀》頁 302mdash305 80 氏著《從眉壽到長生醫療文化與中國古代生命觀》頁 305 81 錢志熙《唐前生命觀和文學生命主題》頁 3

第一章 緒論 25

首先神話時代是各種神秘非理性的生命觀念的發生期先民對於生命意

識的推想主要表現在死亡現象的觀察與解釋由於人類「死亡」概念是透過大

量經驗法則(觀察到他人之死進而聯想凡人必死)的累積而形成因此在較

早的階段當中先民對於「死亡現象」的理解內涵始終處於一種變動的狀態一

直到要先秦諸子時期方才開始對死亡作出哲學的論證進而思考其中的意義82

此時先民在意識到死亡現象的不可逆之後選擇非理性生命觀導向更為神祕高

遠的境地藉以迴避現實的衝擊因此我們從目前遺留尚存的神話內容探知

這種「非理性」的發揮造就了靈魂觀念的發展和一系列長生不死的幻想不但構

成了後來一切宗教的觀念基礎同時不死幻想延伸出中國文學主題中重要的「仙

鄉」意識對於賦學與六朝的山水詩歌影響尤其深遠83到了第二階段先秦時

代生命意識有了實質意義的轉折觀其具體呈現可從「文學」與「哲學」二

方面加以著手文學方面主要指的是《詩經》《詩經》在內容上雖然部分留

有上古時期長生幻想與生殖崇拜等非理性意識的元素然而整體看來詩人對

於現實生活的描寫充份展現人類對於死亡已經司空見慣穩固的宗法觀念沖淡

了個人對於死亡的恐懼在某個程度上標誌了非理性生命觀的消退等於是宣告

了世俗理性生命觀的時代已然來臨84而哲學的部分則因思想家對於生命價值

取向的不同而產生儒道二種典型道家認為生命最高的價值在因循自然實踐

自己的生命規律故儘管老子和莊子對於生命的體驗有所不同但他們「全生」

的前提是一致的尤其莊子透過浪漫的文學表現加強了他生死觀念的散佈對後

世文人來說恰好提供了精神上超越死亡的自由典型85相較之下儒家對於生

命價值的掌握主要是從道德本體論的角度來思考的由於早先人們在追求長生

不老時認為人類長壽與否的關鍵來自於上天對於個體「道德實踐」的審判順

此邏輯加以推論「德」與「壽」之間便產生了極為密切的關係直接影響了儒

家認為生命問題乃是道德之源的看法86儒家的另一重要特色在於生命價值的社

會化傾向這使他們發展出社會位階凌駕於個人之上的「大我」優位思想是故

個體的價值只有透過實踐倫理道德等社會價值方為正道綜合上述對於儒道二家

考論以此觀照蘇軾思想實有發厥精要的作用對其人生信條的瞭解極有啟

時至戰國至秦漢時代養生思想正式出現養生的思想根源於人類維護生命

的本能從原始先民與環境的生存奮鬥行為中逐漸隨著生命價值的撅發而往「益

82 氏著《唐前生命觀和文學生命主題》頁 11 83 氏著《唐前生命觀和文學生命主題》頁 14mdash22 84 詳見氏著《唐前生命觀和文學生命主題》第二章 85 氏著《唐前生命觀和文學生命主題》頁 53 86 氏著《唐前生命觀和文學生命主題》頁 57

26 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

生」「養生」的意向發展同時豐富了行為遵守的細則值得注意的是這股風

潮不只帶動了社會各個面向的運作與提升(諸如藥學五行思想等)同時養

生思想和政治思想的會通促成了中國古代民本思想的萌芽其中「養生為治國

之本」的概念更成為戰國至漢代最富特色的思想87中華民族「樂生」的優良傳

統便是幻生自此一背景中的生命自信與樂觀到了漢代宇宙自然的大生命觀成

形皇權的急遽昇高代表了整個時代的主流意識傾向於忽略個體生命價值與內在

需求是以此時「小我」的意識淡薄在文學的表現上呈現了「哀傷時命不合」

和「悲士不遇」二大辭賦生命主題強調了現實與自我的矛盾這是漢代辭賦家

對於屈原生命主題的繼承與發揮只是屈子那種「殉道式」的悲壯意識遭到弱化

在大一統的政治格局之下轉為個體體現生命困境的「時命觀」其中的代表者

是賈誼88值得注意的是作者援引司馬遷在〈報任安書〉中將文章創作視為實

踐生命價值的一種做法89尤其漢代盛行擬騷之作以現代西方理論中的「讀者

反應對話」角度來看似乎大有可說之處對於後來文人(如蘇軾)亦影響重

大是故就此而言欲探索漢代文人或蘇軾的生命觀時理應將屈原視為重要

的文學淵源來詳加考察或許能有所發現另外錢志熙在討論漢末樂府詩時曾

說「漢末文人在表現生命主題上的最大成就還不是對自身生命價值觀的展現

而是在其表現的一切生活境界中都滲透著的生命意識將生活境界升華為生命境

界」90其中最重要的四個主題則為根植於人性與人性之中的愛情友情別情

離思91錢教授此一說法提供了本文在定義「生命」議題時的重要參照同時

他對個別詩人的精彩論述也為筆者在論述詩歌生命情調時作出最好的示範非常

值得參考

除此之外較具代表性的還有陳威伯《盛唐詩人生命觀之研究》此書相對

於錢志熙的「通史」觀照方法將唐人生命觀擷取而出獨立觀之其目的是為

了糾正歷來在歸因唐人多元價值觀之成因的平面化傾向作者認為詩人藉由詩

作呈現的複雜思想和價值取向代表的是個人心境遷變生命歷程作詩情境和

目的的折衷結果因此在研究方法上重點放在傳統儒釋道三家對於詩人思想

心理的影響以及詩人對於傳統思想的研究態度從中推導出盛唐詩人的生命態

度與人生實踐從個人生命史的角度來考量作者運用思想與心理分析的研究取

87 錢志熙《唐前生命觀和文學生命主題》頁 104 88 氏著《唐前生命觀和文學生命主題》頁 120mdash133 89 即「古者富貴而名摩滅」一段強調《周易》《春秋》《離騷》《國語》《孫子兵法》helliphellip等

書皆「大底聖賢發憤之所為作也」「此人皆意有鬱結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來者乃如

左丘無目孫子斷足終不可用退而論書策以舒其憤思垂空文以自見」參見【漢】司馬

遷著【民國】韓兆琦選注《史記選注》(台北里仁書局2000)〈報任安書〉頁 1210 90 氏著《唐前生命觀和文學生命主題》頁 182 91 氏著《唐前生命觀和文學生命主題》頁 182

第一章 緒論 27

徑大致是適當的但受到唐人尺牘數量稀少的因素所限本文在研究材料的揀擇

時只大量援引《全唐詩》缺乏更為廣闊的史觀視野如此一來要達到作者

所言「著重在『行為人』的部分加以研究」92並不容易恐有「失真」

的危機不過本文在歷述中國傳統三教的生命觀時分別就儒家三不朽莊子

與禪宗神仙與淨土養生與享樂仕與隱等觀點進行了清楚的論述雖然在「養

生與享樂」一節中作者解釋古人「生命存養」的思想淵源分別來自於儒家的孝

義全忠佛家的超生了死和道家的全生保真然而在描繪唐代之前各朝的享

樂意識時作者明顯忽略了建安到六朝這幾個「生命情調」極具特色的重要時期

尤其是古詩十九首闕此何以成之畢竟唯有針對前代累積的生命意識有所覺

察一旦進入唐代研究才能分辨其中的承續與轉折在進行詩人的個別研究時

才能更為得心應手

至於內文主體也就是分論盛唐詩人生命觀的部分作者挑選的研究對象有

李白杜甫王維孟浩然岑參與高適其中較符本文需要者有李白杜甫

王維等人志懷高遠的李白由於並未如願在仕途上有所發展所以生命情調的

主旋律環繞著生命無常的慨歎而展開藉助「酒」的情感作用來消除死亡的恐懼93根據作者的闡述李白的悲劇根源在於他沒有尋找到一份值得寄託身心的終

極價值是以他的好酒應是出自於一種察覺「人生虛幻」後卻尋無出路的矛

盾與恐慌雖然企圖自我麻痺仍然無法掩飾其深層的憂傷所以其人生境界無

法超脫相較之下杜甫也面臨生命理想與現實生活的衝突並且在不遇之外

還遭遇病苦與老苦的折磨然而老杜在多重打擊之下為自己尋找到「詩」和

「酒」作為生命的出口一方面充分宣洩不豫的情緒另一方面藉助詩中強烈

現實的關懷傾向詩人將「一己的痛苦昇華為對社會弱勢人們的關懷」94由此

一來「小我」的不幸便在「大我」中獲得了釋放相較於李杜王維屬於另

一種典型的生命觀王維早年仕途得意然他秉賦早慧並未將生命價值寄託在

功名之上反而從幼年失祜的經歷中了悟了「無生」的境界95因此以佛教作為

最後心靈的依歸呈現在文學創作的面向則以「無生」和「隱逸」為摩詰詩的

二大主題王維的仕隱狀態值得注意這是因為「出仕」對他來說並非個人積

極追求的人生目標只是一種獲得經濟的生存方式所以當他陷賊而不死還

歸唐朝時仍能在眾臣輕蔑懷疑的眼光中繼續生存箇中關鍵便在於「身心分離」

的生命態度將為了經濟目的而拘限於官場的「身」與內在恆定價值依託所在

92 陳威伯《盛唐詩人生命觀之研究》(台北文化大學碩論2000)頁 3 93 氏著《盛唐詩人生命觀之研究》頁 63mdash91 94 氏著《盛唐詩人生命觀之研究》頁 120 95 陳威伯「所謂『無生』依照佛教的說法一切的存在皆在的世間生滅變化了悟這種幻有的

生滅變化後的絕對境界就叫無生」參見氏著《盛唐詩人生命觀之研究》頁 126

28 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

的「心」判然二分按作者論述

此乃藉由內在價值的肯定而將外在的物質世界否定藉以消弭現實與理

想之間的對立更進一步來說外在的世界既是「世上皆如夢」那麼需不

需要放棄外在的事物已經無所謂因此仕與隱的衝突亦得由此解決96

由此可知王維選擇亦官亦隱的生活方式一來固然是出自於在理想與經濟現實

間取得折衷的必要二來也緣於詩人不具備儒家「奉儒守官」的用世志意因

為外在世界已被他用經濟條件的眼光加以貶抑了因此相較於東坡雖然同樣

是依違在仕宦與隱退之間也同樣有著「人生如夢」的想法但受到生命底蘊取

向不同的因素影響二者的生命境界自然無法等同視之王維的例子實可作為東

坡研究的借鑑藉以照見古代文人較為消極的生命態度

第三節 研究範圍和方法

一 研究範圍

(一)「生命觀照」的定義

大抵宇宙間的「物」皆可分為「有生物」與「無生物」二種其中最大的

差別即在於「有生物」比「無生物」多了「生命」然而何謂「生命」以字源

學的角度來分析「生」殷代卜辭與西周金文寫作「 」从「 」从「 」

原是模擬草木生發於地之形到了東漢許慎《說文解字》云「生進也象

草木生出土上」97在原始本義之外已逐漸引伸為「事物的發生」成為一切「從

無至有」的泛稱進而衍生「誕生」「孕生」「生育」「出生」「生產」之意

與「生命孕育」的概念密切相關98若以最普遍的觀念來表達「生命」是一種存

在對所有的生物來說不外乎「生存壽命」之謂也99因此生理學觀點又將「生

96 氏著《盛唐詩人生命觀之研究》頁 129 97 【漢】許慎撰【清】段玉裁注【民國】魯實先正補《說文解字注》(台北黎明文化事業

投份有限公司1998 十二刷)頁 274 上 98 以上參考李霞《生死智慧道家生命觀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頁 157 99 台灣中華書局編《辭海》(下冊)(台北台灣中華書局股份有限公司198111 大字修訂本

台廿版)頁 1956據筆者翻閱坊間各家字典辭典多以此說定義「生命」

第一章 緒論 29

命」演繹為「一套具有生長生殖能力的系統」100

主要即著眼於生長變化的特色

相較於其他無生物多了「知覺」的能力作為特徵然而即使同樣具備生長變

化的能力世界上的生物仍有高低層次的分別層次最低的生物如草履蟲依次

為不會思想的植物能思能動的動物等而在所有的物種當中又以人類最為特

出針對人類與其他物種狀況相異的現象德國哲學家恩斯特卡西勒(Ernest

Cassirer1874mdash1945)曾說

(與動物相比)人的功能圈不僅僅在量上有所擴大而且經歷了一個質的變

化在使自己適應於一個環境方面人彷彿已經發現了一種新的方法除

了在一切的動物種屬中都可看到的感受器系統和效應器系統之外在人那

裡還可發現可稱之為符號系統(symbolic system)的第三環節它存在於

這兩個系統之間這個新的獲得物改變了整個的人類生活與其他動物相

比人不僅生活在更為寬廣的實在之中而且可以說他生活在新的實在

的向度中101

按照卡氏的說法世上但凡有生命的物種皆有「感受器系統」(receptor system)

與「效應器系統」(effector system)前者用以接受外部刺激並靠後者對這些刺

激作出反應藉以適應環境爭取生存然而這兩套系統代表的生存能力只停

留在覓飽居安的生物需求層次中無法完全滿足思維發達的人類是以另一種

效用龐雜的「符號系統」應運而生除了用來解釋自然現象之外尚能形成知識

經驗傳承這麼一來非但各種生存竅門與生活經驗得以快速傳播與複製無形

中增加了人類群體生命的保障再者人們攀援抽象複雜的思索能力創造了高

度發展的社會組織在對應於「自然」的生物需求之外開發出另一層次的詮釋

語境「文化」是以一旦「生命」此一語彙進入人類的詮釋系統則「生

命」已不再只是生物學上「單純依靠本能尋找資源以利生存」的「自然生命」

而是必須納入規模更大脈絡更雜的文化系統裡來檢視的「文化生命」具備了

多元繁複的意涵對此我們可參考《中文大辭典》所下的四種定義

一謂生存之壽命猶言性命

100 劉紹寶定義「生命」為一「具有進食代謝排泄呼吸運動生長生殖和反應性等功

能的系統」其中「進食代謝排泄呼吸運動」等能力皆是生物用以維持「生長生殖」

的能力故知「生長生殖」乃「生物」最重要的特徵詳見氏著〈從廣義的生命現象探索外星

生命〉一文摘自網頁httpwwwufoorgtwstudyfk18htm1 101 【德】恩斯特卡西勒(Ernst Cassirer 1874--1945)《人論》(rdquoAn Essay On Manrdquo)(台北

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0)頁 36

30 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

二指人生之內容或其表現

三指某種活動延續之期間(如政治生命)

四指藝術作品的中心思想或情趣即其精采之所在(如有生命的畫)102

以上四種定義除了「轉喻」的修辭例證之外(如第三第四條)主要指向二

個層次一生物學上的生命包含個體存在的時空範圍生存活動屬於較低

階的基礎含義二文化意義的生命由於擁有獨特的「符號系統」人類相較

於其他只會依循本能維生的生物精神活動特別活躍因此人類社會在生存競

爭之餘還發明了政治經濟藝術體育helliphellip等等目的與成效各不相同的領域

或技藝所有的內容集合之後便是所謂的「文化」如此複雜且活躍的心靈

在持續運轉精益求精的情況下自然衍生出對於更高層次存在意義的索求因

此生命的意義與價值開始受到關注和反思進而構成「生命」定義中層次最高

的「文化生命」由此可知「生命」的內涵包含了具體的「生存競賽」與抽象的

「文化追求」舉凡生死意識社會組織人生理念宗教信仰和科學知識helliphellip

等全都涵攝其中駁雜的程度可見一斑

嚴格說來要深入且完整地探討「生命」的內涵由於涵蓋的範圍太廣難

度其實很高若以學門的角度來取徑大致上思考「生命」可從「生物學」與

「人類學」二大觀點切入前者著重生物生存的各個面向屬於基礎的生物層次

分析適用於「存在」當中所有具備生命的對象後者以人類的角度出發探討

的是社會與文化狀態的發展問題屬於較高的精神層次乃心智活動較為活躍的

人類所獨有人類和其他動物比較起來的確擁有更為高段的思維能力所以學

習期特長屬於一種「文化生物」故能運用文化符號以累積各種經驗與知識

持續地創造出許多獨特的文明產物發展精緻文化然而人類終究還是動物的

一種文化發展的程度再高也必須建築在生物生存的基礎之上換言之在進

入一切抽象高明的社會文化層次之前人類都須滿足生物本能的需求西方人

本主義心理學家馬斯洛(Maslow Abraham Harold1908-1970)曾提出著名的

「需求層次理論」認為人類生存時必須面臨五種不同層次的需求挑戰由低至

高分別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群需求受尊重需求自我實現需求

第一層次生理的需求也就是維持生活所需各種物質的需要例如食衣

102 林尹高明主編《中文大辭典》(普及本)(台北中國文化大學出版部199310 九版)(六)

頁 9445筆者檢閱坊間字辭典發覺各家對於「生命」的定義在大體上雖已形成共識但各

有著重之處其中林尹高明教授主編之書陳義既多條列又明較符合本論文討論需要故

援引之

第一章 緒論 31

住行等

第二層次安全的需求希望生活有保障有工作可以維持收支沒有威

脅人身安全的因素等

第三層次被接納的需求即指感情和歸屬上的需求包括社交需求愛

交往和友誼等

第四層次尊嚴的需求需要被尊敬也需要自尊以及地位和名譽的需求

第五層次自我實現的需求儘量的發揮自己的潛能使自己生活有意義

有抱負103

按照馬斯洛的設定人們大致是依循著上述的五個層次的需求來實踐生活的也

就是說在前一層次得到部分滿足後下一層次的需求才開始轉為迫切在這五

層次當中「生理」「安全」乃是維持生命所必須因此只要是活人前二層

次的需求幾乎都已得到滿足然而每個人的條件不同開發出來的心理需求也

不盡相似是以能夠到達的最高需求層次便有差異由此顯示出各不相同的境界

高度我們可以想像的是因為人的層次不同可能擁有的思考角度和高度也跟

著不同因此看待事物時觀照的層面與深度就不可能一樣這麼一來對於生

命中重要目標的設定自然會依照個體不同層次的心理需求表現出彼此間極大

的差異性並在一連串的生活實踐之後呈現出個體獨特的生命意義和價值追

求舉例來說中國古代知識份子可能會將仕宦生死倫常藝術等議題視為

思考目標使其生命成為文化實踐的一種具體形式充滿了文化的況味當中的

價值選擇和生命情調便與一般目不識丁的販夫走卒完全不同顯示了層次分明的

生命觀由此可知對於努力滿足生命中各項需求的人來說生物的生存問題固

然無法避免在這之上還存在更高層次的生活意義即使不是每個人都有思索

生命的自覺思維然而只要心靈活動依然持續人們就會持續受到驅使往更

高的需求層次邁進因此「生物生存」與「生活意義」可說是生命觀的二大柱

石尤其後面一項攸關價值的選擇在說明個體生命意向時更具有代表性

回到本論文「生命觀照」的主題「觀照」(contemplation)一詞來自佛教

指的是「以智慧法眼觀察認識事物實相」104然而何謂「智慧法眼」李英武

103 詳見張春興《現代心理學》(台北台灣東華書局1990mdash1991)頁 233-235馬斯洛有

感於理論的不足晚期特別深化發展「自我實現需求」之層次發現了一系列發展的需要謂之

「存在價值」(being-values)內含有十四種不分優劣的價值特徵完整完善完成正義

活躍豐富單純美善獨特輕鬆樂觀詼諧真實誠懇現實自我滿足請見【美】弗

蘭克G戈布爾著呂明陳紅雯譯《第三思潮馬斯洛心理學》(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

2006)頁 41mdash43 104 袁賓主編《禪宗詞典》(湖北湖北人民出版社1994)頁 235

32 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

指出「法是真理眼是智慧以智慧通達真理即得法眼淨」105換言之「觀

照」是能以了解佛法真理的眼光對事物加以通澈理解即以人之智慧觀看察照事

物之真理106由此推論所謂的「生命觀照」可以界定為「對生命現象或本質的

觀察與認識」且因生命是指會生長變化的個體或存在所以進一步來說「生

命觀照」就是對生命體的生長變化現象或本質的觀察與認識如同前文對於生

命內容的界定生命的存在現象包含了「生物生存」與「存在意義」二大範疇

生物生存從「個人」的角度出發如同馬斯洛的心理需求層次理論所說乃是

一連串層次高低的需求滿足最基本的如生活物資的獲取對周遭環境的認知

人我關係的經營與互動自我安頓與情感歸屬乃至最高階的自我實現要求皆屬

之除此之外由於人類是群居的動物在難以離群索居的前提下從「社會」

的角度「生命」的意涵還包括了國家民族的認同問題對於自我社會定位的認

知與期許社會現象的觀察文明經驗的傳承helliphellip等等由小到大由近至遠

由內而外由具體到抽象「生命觀照」探討的面向雖然廣泛但大致是從個人

在成長歷程中所遭遇的實際內容出發綜合理性認知與感性體悟而得出的一種

「充滿情感的理解」某些秉賦優異的個體在持續的發展之下到了一定的層次

即可到達「人生智慧」的境界象徵了人類文明所能追求的精神極致呈現在文

學的創作之中便構成了文學之所以觸動人心的重要原因因此本論文便是基

於上述理由在蘇軾的生命情境中擷取了對於古代知識份子來說影響最為重

大的幾個主題加以討論期待能夠更加切合「生命」的主題填補宋詩研究和生

命意識史中相關議題的空白

(二)版本說明

蘇軾成名既早在宋代可說是家喻戶曉的文學巨星107死後其詩文雖一度因

黨禍復起而列入禁書然政治禁令擋不住文學感染力的強勢傳播有宋一代各

種蘇詩刊本即有二十種之多108此後儘管各代文風殊異但蘇詩在眾多註家的努

105 李英武注《禪宗三經》(成都巴蜀書社2005)頁 391 106 項楚「觀即『觀照』以智慧觀見事物之理」(見氏著《王梵志詩校注》(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10)下冊頁 790注一)所謂「真理」指的是事物之本質與意義

另可參考袁賓的說法袁賓認為觀照是一種「禪者觀察事物認識真理的智慧眼光」見袁賓

主編《禪宗詞典》頁 121 107 關於蘇軾受歡迎的狀況有許多資料可以佐證比如在他活著的時候詩文不單只在國內廣

為散佈聲名甚至遠播契丹連高麗使者過杭州都還「求市蘇軾之集以歸」(詳見孔凡禮《蘇

軾年譜》上冊卷 16頁 363)《邵氏聞見錄》卷二十更記載了他由海外歸毗陵時坐船中

而「夾運河岸千萬人隨觀之」的盛況(見【宋】邵博《邵氏聞見後錄》(北京中華書局

1997)卷二十頁 160)聲譽之隆可以想見 108 【宋】蘇軾《蘇軾詩集》冊一孔凡禮〈前言〉頁 14

第一章 緒論 33

力之下到了清代已蔚為大觀其中以馮應榴和王文誥的註最為著名按孔凡

禮在《蘇軾詩集前言》中的介紹馮氏是以查慎行《蘇詩補註》為底本「『取

王施查三註』擇精去複『援證群書』『考稽辨訂』」而成《蘇文忠詩合註》

五十卷109而王文誥的《蘇文忠詩編註集成》四十五卷乃是按照蘇軾年譜詳細

繫年而成本論文考量研究時須以詩人生平和詩作二者合併觀照的方式反覆進

行因此在權衡之下採用王文誥版本閱讀期間搭配孔凡禮《蘇軾年譜》(全

三冊)對王註論審未精的錯誤之處加以校正以求翔實

在其他重要的參考文獻部份蘇軾文章本論文採用的是孔凡禮點校北京

中華書局出版的《蘇軾文集》(全六冊)蘇詞則以鄒同慶王宗堂的《蘇軾詞編

年校註》(全三冊)為主其他參考資料版本將於論文注釋中詳細註明此處

就不多加介紹了

二 研究方法

人文學科的研究工作基本上都會牽涉到「研究資料」與「資料分析」二個部

分因此若要討論研究方法首先須對上述二者有所界定在「研究資料」方

面本論文以蘇軾為研究客體自須熟讀東坡所有著作但是東坡並非全然獨

立的生命體從他出生到死亡為止必曾存在一個與之互動的人際網絡在此一

網絡中關係由親至疏包含了親人同儕後輩和互不相識的時人由於他們與

蘇軾同時或許曾經與之接觸彼此深切瞭解或者未曾識面只是風聞行誼

但無論如何這些人相較於後來研究者手中掌握了對於詩人的第一手資料他

們的著作自然值得參考在此筆者先依關係遠近將所謂的「時人」略分為三

(一) 師友親朋如歐陽脩蘇轍黃庭堅秦觀李廌helliphellip等他們與

東坡素來友好關係匪淺閱讀其人之作不但可瞭解蘇軾與重要他人

的情感往來狀況同時可從尺牘中窺知詩人對於事物的各種看法另

外蘇軾繼承歐陽脩之處多矣由此著眼大致可以勾勒出儒生蘇軾思

想之從來

(二) 政敵與競爭對象如王安石或二程安石與二程分別在政策和思想

二方面與東坡互不相容敵對的雙方互有攻詰這一類的文獻最重

109 【宋】蘇軾《蘇軾詩集》冊一孔凡禮〈前言〉頁 16

34 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

要的貢獻是它們提供了一個全然不同的視野使讀者能對詩人的各個

面向(無論好壞優缺)有所了解因為個體在實踐生命時自我的主

觀呈現固然重要但別人給予的評價也是構成生命面貌的重要環節

乃觀照生命時無能或缺的部分正反優缺彼此相照生命才有完

整的輪廓

(三) 無交集的時人這一項主要以東坡不相熟的詩話作者為主如寫作

《春渚紀聞》的何薳《春渚紀聞》向來以記載蘇軾軼事聞名作者何

薳雖傾慕蘇軾但二人來往並不密切經由片段軼事的描述這一類的

文獻如同鏡子般反映了蘇軾行走江湖的真實身影不但說明了東坡是以

何種形象為北宋時人所喜愛與接受同時也讓我們更加了解當時的社

會形態對詩人形象的重建極有幫助可補充官修史書之不足

以上三種若以形象化的語言來表達第一類有如沐浴在陽光之下的詩人著重

其本質與正面形象第二類反之可視作背光的暗影二者並存則形象方趨於

具體而第三類則有如背景非但可為詩人形象添加色彩同時亦為讀者提供了

深入理解的語境再者有關後人文獻的方面由於蘇軾藝術成就(含文學書

晝審美helliphellip等方面)十分傑出成為宋代以後文人評論的重要對象相關文獻

極多對研究亦多所助益有鑑於此四川大學中文系唐宋文學研究室將散見各

處的篇牘文章集結為《蘇軾資料彙編》五冊給予後來研究者極大方便研讀這

類文獻主要可透過歷時性的觀點瞭解各個時期的蘇軾接受史比對評論者本身

的學識背景對於蘇軾形象研究頗有正面的幫助況且古人讀書既博且熟常

在隻字片語中透露許多獨到意見相當值得參考

為了掌握時代背景史書思想著作亦在參考之列如對北宋政治時局記載

甚詳的《宋史》《宋史紀事本末》《續資治通鑑長編》等書尤須參考閱讀這

些書目除了有利於還原當時的官場氣氛同時考量到蘇軾本身「學者官僚

文人」三合一的身份取向歷史情境的純熟掌握將有助於我們對詩人行為動機的

判讀110另一方面「資料分析」牽涉到的是詮釋觀點問題由於本研究以「生

命觀照」作為蘇詩的切入點問題本質在於人生哲學的探討因此在正式論述

詩人觀點之前理應考慮中國儒釋道三家的思想這是因為傳統三教的思想

核心皆以生命哲學為底蘊對中國士人的生命哲學向來具有深遠的影響對「三

110 當然除了正史之外當代的史學著作也在參考之列如以「士」階層為論述核心的余英時

《士與中國文化》《朱熹的歷史世界》關注黨爭的沈松勤《北宋文人與黨爭》蕭慶偉《北宋新

舊黨爭與文學》介紹當代宗教概況者如潘桂明《中國居士佛教史》謝路軍《中國道教源流》

或者針對時代思潮進行全面性理解的史學研究像葛兆光《中國思想史》等皆屬之

第一章 緒論 35

教融合」的東坡更是如此故本文除了瞭解中國傳統三教的人生哲學內容外尚

須分析這些哲學思想對詩人所產生的影響至於「資料分析」的部分本論文將

視論述的需要來決定採用何種理論方法加以分析譬如以心理學的角度來看

蘇軾的生命觀照實與其生命歷程息息相關具有階段性成長的特徵正好可以引

用皮亞傑(Jean Piaget1896-1980)的「認知發展論」(cognitive-developmental

theory)作為分析模式尤其皮氏學說中的「適應」(adaptation)的觀點正好能

夠提供我們洞見詩人處逆時的適應行為及心理狀態因此成為本文重要的參照理

論詳細論述請見各章節內文撰述

以下為本文各章章節大要

第一章緒論此章說明以「論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為題的研究動機目

的取材範圍和研究方法首先詳述研究動機強調在「言志」的抒情傳統之下

選取人生際遇特殊的蘇軾作為「生命觀照」的研究對象有其意義再就前人相關

研究成果作一介紹和檢討預先確立本文的立論基礎和研究價值進而說明本研

究所欲採取的研究方法最後參考文獻資料對「生命」「生命觀照」等詞作出

定義以利開展後文

第二章論述蘇軾詩中的仕宦及隱退情結本章探討蘇軾人生最重要的仕宦

主題想解決的問題有三一蘇軾早懷隱逸之志為何執意追求仕進二進

入官場之後既已發現「理想」與「現實」之間巨大的落差因何想退能退卻

始終未退三蘇軾長年徘徊於仕隱之間對他的人生造成了何種影響至於

為何要討論這三個問題呢首先蘇軾個性向來不拘小節生長環境又與佛道二

家淵源甚深然從東坡年少時以「范滂」自期的表現看來他選擇依循儒家「用

世」志意心中應有極為深刻的理想存焉而這個根深蒂固的價值觀或許正是

日後當他匍匐於仕宦道上無論處境如何慘澹仍然堅持不退的重要依據而他

長年處於貶謫的境況更為其「生命觀照」帶來了重要的轉變契機與後續效應

在某一程度上決定了晚年蘇軾人生境界達至超曠的可能因此本章擬先分擘蘇

軾的仕宦歷程將其一生按照「順境」「逆境」劃為二類以為梗概第一節聚

焦順境的政治實踐除了梳理蘇軾在不同時期的仕宦追求外也要進一步瞭解這

個價值觀是否恆久不變第二節從「順」的對立面立論以烏臺詩案為起點探

索逆境時期蘇軾的心理狀態和人生追求筆者關心的是「隱」之所以只是「誘

惑」而非「實踐」的原因藉著蘇軾在深諳仕宦乃「違己交病」的情況下依然

執意入仕的矛盾情結由此帶出第三節對於貶謫收穫的探討說明能夠「瞭解事

件後果並安於現實」的東坡最後得以走向「超曠」的關鍵因素

第三章論蘇軾詩中的仕宦典型有別於上一章「背景式」的陳述方式本

36 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

章欲以白居易馬少游及陶淵明三個蘇詩典型作為不同階段仕宦觀照的代表「仕

隱情結」既為蘇軾一生憂患所繫隨著現實越趨緊迫內在的矛盾衝突越是激烈

在此之中東坡的仕宦觀照不但會反映在特定的詩文主題創作上同時也呈現

在史傳典型的接受之上要之本文仍以第二章仕宦「順逆」分期為架構以

白居易作為順境代表藉以了解蘇軾的白氏接受實是環繞著「中隱」的出處進

退為核心其次東漢馬少游作為「知足不辱」的求宦代表象徵了蘇軾在現實

與理想的永恆矛盾中一次又一次的自我反省最終構成了一種嶄新的仕宦觀

其本質無異於白氏「中隱」哲學的實踐最後本文以蘇軾晚年最喜愛的陶淵明

作為逆境謫居的師法典型陶氏迴護真我其價值觀不同流俗造就了他拒絕向

現實低頭的個性化行為再者除了「固窮」之外陶淵明不離人居的隱逸方式

亦為蘇軾示範了一個特殊的隱逸觀綜合三者本章在第四節企圖歸納出一個蘇

軾的理想性格彼此對照使我們能夠更精準地掌握蘇軾的仕宦觀照

第四章探討蘇軾詩中對於生命本質的思考與認知前述幾章主要以具體的

生活情境為討論對象然而就「生命觀照」來說「生命的本質為何」才是最

核心的認知目標其中又以「生死觀」最為首要因此本章擬由「生死觀」與

「詩人對於人生本質的思索問題」二大部分構成在「生死觀」的部分由於人

類在極早就已認知到生命現象的特殊性因此本節首先針對漢魏以來各朝代

詩人對於生死現象的觀察理解進行分析按理而言不同的時代心靈對於死亡事

件的思考不會一致從詩文的分析可知漢魏至北宋的死亡觀概況一來可作為論

述主題的背景知識再者身處北宋的蘇軾生命觀與前代所想必定有所因襲採

取歷時性考察有助於理解蘇軾詩中「死亡觀」的深層思維另外「生」與「死」

都可視作一種「時間狀態」的思考蘇軾深受佛家影響故本節欲闢「轉世概念」

一區由宋代盛行文人轉世故事的現象結合詩人的死亡觀加以探討或許有助

於釐清作者最終「文化人格」形成的原因

瞭解蘇軾詩中死亡思考的呈現概況之後緊接著要關注的便是詩人的反應

個體關注生命現象自然會對死亡事件有所思考究竟蘇軾在面對往而不返的「死

亡」本質時心中有何想法由於「死」與「老」二者概念間有極強的聯想關係

因此最常伴隨「畏死」心態的即是「嘆老」的生命焦慮對此蘇軾乃至宋

人在其詩文中頗有陳述而自古以來對抗死亡的因應方法除了假想的「游仙」

之外便是「養生」與「醫藥」觀念的發達取徑於此應可看出詩人對於「死

亡事件」的認知與反應

第五章探討蘇軾詩中對生命意義的終極探索本章銜接上一章對於人生本

質的認知問題主要探討的問題有一蘇軾對於人生價值的思考問題他選擇

了什麼作為自己生命的最終價值二蘇軾的終極追求為何所謂「終極探索」

第一章 緒論 37

本質上是一種「價值選擇」的問題在理解了蘇軾對於生命本體的思考內容之後

緊接著我們便可以問既然知道了「人生是什麼」那麼蘇軾認為什麼才是他

人生的終極追求呢換言之在短暫虛幻的人生中究竟存不存在一個永恆的「不

朽」由於個體對生命價值的認知是以自我認識為基礎本章第一節首先嘗試釐

清蘇軾文化性格的形成與內容藉心理學中自我認知程序(「我想做什麼」rarr「我

能當什麼」rarr「我是什麼」)先就蘇軾自述的部分試探緊接著以蘇軾對自我的

加工為論題透過幾個突出的人生觀來考察蘇軾建構自我時重要的人生價值選

擇在此之後才進入終極追求的部分筆者認為身處中國有名的書寫年代

蘇軾既有天賦又有環境書寫因而成為他極力發展的事業要項之一具有自我

實現的內涵再者書寫可洗滌淨化人心也有轉移的作用因此常被貶謫文

士拿來充作生活智慧積極投入加上文學久傳之後文名可視為另一種生命形

式的延續是以蘇軾寄寓生命於文學之中實是極為必然之事

第六章結論本章擬總結前面五章為了更加扣合題意故以「生命意識

史」的角度歸結出蘇詩中「生命觀照」的重點與特色並在此基礎之上進一

步借用西方人本心理學家馬斯洛的「需求層次論」來分析蘇軾晚年的精神境界

提供有別於傳統「特質描述」之法的另種途徑使人更能掌握東坡精神的實質內

38 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

Page 25: 第一章 - nccur.lib.nccu.edu.twnccur.lib.nccu.edu.tw/bitstream/140.119/35604/5/51001105.pdf · 平、作品賞析和文學趨向為考察的主體,對於操縱文字的「心靈」缺乏自覺的省

第一章 緒論 25

首先神話時代是各種神秘非理性的生命觀念的發生期先民對於生命意

識的推想主要表現在死亡現象的觀察與解釋由於人類「死亡」概念是透過大

量經驗法則(觀察到他人之死進而聯想凡人必死)的累積而形成因此在較

早的階段當中先民對於「死亡現象」的理解內涵始終處於一種變動的狀態一

直到要先秦諸子時期方才開始對死亡作出哲學的論證進而思考其中的意義82

此時先民在意識到死亡現象的不可逆之後選擇非理性生命觀導向更為神祕高

遠的境地藉以迴避現實的衝擊因此我們從目前遺留尚存的神話內容探知

這種「非理性」的發揮造就了靈魂觀念的發展和一系列長生不死的幻想不但構

成了後來一切宗教的觀念基礎同時不死幻想延伸出中國文學主題中重要的「仙

鄉」意識對於賦學與六朝的山水詩歌影響尤其深遠83到了第二階段先秦時

代生命意識有了實質意義的轉折觀其具體呈現可從「文學」與「哲學」二

方面加以著手文學方面主要指的是《詩經》《詩經》在內容上雖然部分留

有上古時期長生幻想與生殖崇拜等非理性意識的元素然而整體看來詩人對

於現實生活的描寫充份展現人類對於死亡已經司空見慣穩固的宗法觀念沖淡

了個人對於死亡的恐懼在某個程度上標誌了非理性生命觀的消退等於是宣告

了世俗理性生命觀的時代已然來臨84而哲學的部分則因思想家對於生命價值

取向的不同而產生儒道二種典型道家認為生命最高的價值在因循自然實踐

自己的生命規律故儘管老子和莊子對於生命的體驗有所不同但他們「全生」

的前提是一致的尤其莊子透過浪漫的文學表現加強了他生死觀念的散佈對後

世文人來說恰好提供了精神上超越死亡的自由典型85相較之下儒家對於生

命價值的掌握主要是從道德本體論的角度來思考的由於早先人們在追求長生

不老時認為人類長壽與否的關鍵來自於上天對於個體「道德實踐」的審判順

此邏輯加以推論「德」與「壽」之間便產生了極為密切的關係直接影響了儒

家認為生命問題乃是道德之源的看法86儒家的另一重要特色在於生命價值的社

會化傾向這使他們發展出社會位階凌駕於個人之上的「大我」優位思想是故

個體的價值只有透過實踐倫理道德等社會價值方為正道綜合上述對於儒道二家

考論以此觀照蘇軾思想實有發厥精要的作用對其人生信條的瞭解極有啟

時至戰國至秦漢時代養生思想正式出現養生的思想根源於人類維護生命

的本能從原始先民與環境的生存奮鬥行為中逐漸隨著生命價值的撅發而往「益

82 氏著《唐前生命觀和文學生命主題》頁 11 83 氏著《唐前生命觀和文學生命主題》頁 14mdash22 84 詳見氏著《唐前生命觀和文學生命主題》第二章 85 氏著《唐前生命觀和文學生命主題》頁 53 86 氏著《唐前生命觀和文學生命主題》頁 57

26 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

生」「養生」的意向發展同時豐富了行為遵守的細則值得注意的是這股風

潮不只帶動了社會各個面向的運作與提升(諸如藥學五行思想等)同時養

生思想和政治思想的會通促成了中國古代民本思想的萌芽其中「養生為治國

之本」的概念更成為戰國至漢代最富特色的思想87中華民族「樂生」的優良傳

統便是幻生自此一背景中的生命自信與樂觀到了漢代宇宙自然的大生命觀成

形皇權的急遽昇高代表了整個時代的主流意識傾向於忽略個體生命價值與內在

需求是以此時「小我」的意識淡薄在文學的表現上呈現了「哀傷時命不合」

和「悲士不遇」二大辭賦生命主題強調了現實與自我的矛盾這是漢代辭賦家

對於屈原生命主題的繼承與發揮只是屈子那種「殉道式」的悲壯意識遭到弱化

在大一統的政治格局之下轉為個體體現生命困境的「時命觀」其中的代表者

是賈誼88值得注意的是作者援引司馬遷在〈報任安書〉中將文章創作視為實

踐生命價值的一種做法89尤其漢代盛行擬騷之作以現代西方理論中的「讀者

反應對話」角度來看似乎大有可說之處對於後來文人(如蘇軾)亦影響重

大是故就此而言欲探索漢代文人或蘇軾的生命觀時理應將屈原視為重要

的文學淵源來詳加考察或許能有所發現另外錢志熙在討論漢末樂府詩時曾

說「漢末文人在表現生命主題上的最大成就還不是對自身生命價值觀的展現

而是在其表現的一切生活境界中都滲透著的生命意識將生活境界升華為生命境

界」90其中最重要的四個主題則為根植於人性與人性之中的愛情友情別情

離思91錢教授此一說法提供了本文在定義「生命」議題時的重要參照同時

他對個別詩人的精彩論述也為筆者在論述詩歌生命情調時作出最好的示範非常

值得參考

除此之外較具代表性的還有陳威伯《盛唐詩人生命觀之研究》此書相對

於錢志熙的「通史」觀照方法將唐人生命觀擷取而出獨立觀之其目的是為

了糾正歷來在歸因唐人多元價值觀之成因的平面化傾向作者認為詩人藉由詩

作呈現的複雜思想和價值取向代表的是個人心境遷變生命歷程作詩情境和

目的的折衷結果因此在研究方法上重點放在傳統儒釋道三家對於詩人思想

心理的影響以及詩人對於傳統思想的研究態度從中推導出盛唐詩人的生命態

度與人生實踐從個人生命史的角度來考量作者運用思想與心理分析的研究取

87 錢志熙《唐前生命觀和文學生命主題》頁 104 88 氏著《唐前生命觀和文學生命主題》頁 120mdash133 89 即「古者富貴而名摩滅」一段強調《周易》《春秋》《離騷》《國語》《孫子兵法》helliphellip等

書皆「大底聖賢發憤之所為作也」「此人皆意有鬱結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來者乃如

左丘無目孫子斷足終不可用退而論書策以舒其憤思垂空文以自見」參見【漢】司馬

遷著【民國】韓兆琦選注《史記選注》(台北里仁書局2000)〈報任安書〉頁 1210 90 氏著《唐前生命觀和文學生命主題》頁 182 91 氏著《唐前生命觀和文學生命主題》頁 182

第一章 緒論 27

徑大致是適當的但受到唐人尺牘數量稀少的因素所限本文在研究材料的揀擇

時只大量援引《全唐詩》缺乏更為廣闊的史觀視野如此一來要達到作者

所言「著重在『行為人』的部分加以研究」92並不容易恐有「失真」

的危機不過本文在歷述中國傳統三教的生命觀時分別就儒家三不朽莊子

與禪宗神仙與淨土養生與享樂仕與隱等觀點進行了清楚的論述雖然在「養

生與享樂」一節中作者解釋古人「生命存養」的思想淵源分別來自於儒家的孝

義全忠佛家的超生了死和道家的全生保真然而在描繪唐代之前各朝的享

樂意識時作者明顯忽略了建安到六朝這幾個「生命情調」極具特色的重要時期

尤其是古詩十九首闕此何以成之畢竟唯有針對前代累積的生命意識有所覺

察一旦進入唐代研究才能分辨其中的承續與轉折在進行詩人的個別研究時

才能更為得心應手

至於內文主體也就是分論盛唐詩人生命觀的部分作者挑選的研究對象有

李白杜甫王維孟浩然岑參與高適其中較符本文需要者有李白杜甫

王維等人志懷高遠的李白由於並未如願在仕途上有所發展所以生命情調的

主旋律環繞著生命無常的慨歎而展開藉助「酒」的情感作用來消除死亡的恐懼93根據作者的闡述李白的悲劇根源在於他沒有尋找到一份值得寄託身心的終

極價值是以他的好酒應是出自於一種察覺「人生虛幻」後卻尋無出路的矛

盾與恐慌雖然企圖自我麻痺仍然無法掩飾其深層的憂傷所以其人生境界無

法超脫相較之下杜甫也面臨生命理想與現實生活的衝突並且在不遇之外

還遭遇病苦與老苦的折磨然而老杜在多重打擊之下為自己尋找到「詩」和

「酒」作為生命的出口一方面充分宣洩不豫的情緒另一方面藉助詩中強烈

現實的關懷傾向詩人將「一己的痛苦昇華為對社會弱勢人們的關懷」94由此

一來「小我」的不幸便在「大我」中獲得了釋放相較於李杜王維屬於另

一種典型的生命觀王維早年仕途得意然他秉賦早慧並未將生命價值寄託在

功名之上反而從幼年失祜的經歷中了悟了「無生」的境界95因此以佛教作為

最後心靈的依歸呈現在文學創作的面向則以「無生」和「隱逸」為摩詰詩的

二大主題王維的仕隱狀態值得注意這是因為「出仕」對他來說並非個人積

極追求的人生目標只是一種獲得經濟的生存方式所以當他陷賊而不死還

歸唐朝時仍能在眾臣輕蔑懷疑的眼光中繼續生存箇中關鍵便在於「身心分離」

的生命態度將為了經濟目的而拘限於官場的「身」與內在恆定價值依託所在

92 陳威伯《盛唐詩人生命觀之研究》(台北文化大學碩論2000)頁 3 93 氏著《盛唐詩人生命觀之研究》頁 63mdash91 94 氏著《盛唐詩人生命觀之研究》頁 120 95 陳威伯「所謂『無生』依照佛教的說法一切的存在皆在的世間生滅變化了悟這種幻有的

生滅變化後的絕對境界就叫無生」參見氏著《盛唐詩人生命觀之研究》頁 126

28 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

的「心」判然二分按作者論述

此乃藉由內在價值的肯定而將外在的物質世界否定藉以消弭現實與理

想之間的對立更進一步來說外在的世界既是「世上皆如夢」那麼需不

需要放棄外在的事物已經無所謂因此仕與隱的衝突亦得由此解決96

由此可知王維選擇亦官亦隱的生活方式一來固然是出自於在理想與經濟現實

間取得折衷的必要二來也緣於詩人不具備儒家「奉儒守官」的用世志意因

為外在世界已被他用經濟條件的眼光加以貶抑了因此相較於東坡雖然同樣

是依違在仕宦與隱退之間也同樣有著「人生如夢」的想法但受到生命底蘊取

向不同的因素影響二者的生命境界自然無法等同視之王維的例子實可作為東

坡研究的借鑑藉以照見古代文人較為消極的生命態度

第三節 研究範圍和方法

一 研究範圍

(一)「生命觀照」的定義

大抵宇宙間的「物」皆可分為「有生物」與「無生物」二種其中最大的

差別即在於「有生物」比「無生物」多了「生命」然而何謂「生命」以字源

學的角度來分析「生」殷代卜辭與西周金文寫作「 」从「 」从「 」

原是模擬草木生發於地之形到了東漢許慎《說文解字》云「生進也象

草木生出土上」97在原始本義之外已逐漸引伸為「事物的發生」成為一切「從

無至有」的泛稱進而衍生「誕生」「孕生」「生育」「出生」「生產」之意

與「生命孕育」的概念密切相關98若以最普遍的觀念來表達「生命」是一種存

在對所有的生物來說不外乎「生存壽命」之謂也99因此生理學觀點又將「生

96 氏著《盛唐詩人生命觀之研究》頁 129 97 【漢】許慎撰【清】段玉裁注【民國】魯實先正補《說文解字注》(台北黎明文化事業

投份有限公司1998 十二刷)頁 274 上 98 以上參考李霞《生死智慧道家生命觀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頁 157 99 台灣中華書局編《辭海》(下冊)(台北台灣中華書局股份有限公司198111 大字修訂本

台廿版)頁 1956據筆者翻閱坊間各家字典辭典多以此說定義「生命」

第一章 緒論 29

命」演繹為「一套具有生長生殖能力的系統」100

主要即著眼於生長變化的特色

相較於其他無生物多了「知覺」的能力作為特徵然而即使同樣具備生長變

化的能力世界上的生物仍有高低層次的分別層次最低的生物如草履蟲依次

為不會思想的植物能思能動的動物等而在所有的物種當中又以人類最為特

出針對人類與其他物種狀況相異的現象德國哲學家恩斯特卡西勒(Ernest

Cassirer1874mdash1945)曾說

(與動物相比)人的功能圈不僅僅在量上有所擴大而且經歷了一個質的變

化在使自己適應於一個環境方面人彷彿已經發現了一種新的方法除

了在一切的動物種屬中都可看到的感受器系統和效應器系統之外在人那

裡還可發現可稱之為符號系統(symbolic system)的第三環節它存在於

這兩個系統之間這個新的獲得物改變了整個的人類生活與其他動物相

比人不僅生活在更為寬廣的實在之中而且可以說他生活在新的實在

的向度中101

按照卡氏的說法世上但凡有生命的物種皆有「感受器系統」(receptor system)

與「效應器系統」(effector system)前者用以接受外部刺激並靠後者對這些刺

激作出反應藉以適應環境爭取生存然而這兩套系統代表的生存能力只停

留在覓飽居安的生物需求層次中無法完全滿足思維發達的人類是以另一種

效用龐雜的「符號系統」應運而生除了用來解釋自然現象之外尚能形成知識

經驗傳承這麼一來非但各種生存竅門與生活經驗得以快速傳播與複製無形

中增加了人類群體生命的保障再者人們攀援抽象複雜的思索能力創造了高

度發展的社會組織在對應於「自然」的生物需求之外開發出另一層次的詮釋

語境「文化」是以一旦「生命」此一語彙進入人類的詮釋系統則「生

命」已不再只是生物學上「單純依靠本能尋找資源以利生存」的「自然生命」

而是必須納入規模更大脈絡更雜的文化系統裡來檢視的「文化生命」具備了

多元繁複的意涵對此我們可參考《中文大辭典》所下的四種定義

一謂生存之壽命猶言性命

100 劉紹寶定義「生命」為一「具有進食代謝排泄呼吸運動生長生殖和反應性等功

能的系統」其中「進食代謝排泄呼吸運動」等能力皆是生物用以維持「生長生殖」

的能力故知「生長生殖」乃「生物」最重要的特徵詳見氏著〈從廣義的生命現象探索外星

生命〉一文摘自網頁httpwwwufoorgtwstudyfk18htm1 101 【德】恩斯特卡西勒(Ernst Cassirer 1874--1945)《人論》(rdquoAn Essay On Manrdquo)(台北

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0)頁 36

30 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

二指人生之內容或其表現

三指某種活動延續之期間(如政治生命)

四指藝術作品的中心思想或情趣即其精采之所在(如有生命的畫)102

以上四種定義除了「轉喻」的修辭例證之外(如第三第四條)主要指向二

個層次一生物學上的生命包含個體存在的時空範圍生存活動屬於較低

階的基礎含義二文化意義的生命由於擁有獨特的「符號系統」人類相較

於其他只會依循本能維生的生物精神活動特別活躍因此人類社會在生存競

爭之餘還發明了政治經濟藝術體育helliphellip等等目的與成效各不相同的領域

或技藝所有的內容集合之後便是所謂的「文化」如此複雜且活躍的心靈

在持續運轉精益求精的情況下自然衍生出對於更高層次存在意義的索求因

此生命的意義與價值開始受到關注和反思進而構成「生命」定義中層次最高

的「文化生命」由此可知「生命」的內涵包含了具體的「生存競賽」與抽象的

「文化追求」舉凡生死意識社會組織人生理念宗教信仰和科學知識helliphellip

等全都涵攝其中駁雜的程度可見一斑

嚴格說來要深入且完整地探討「生命」的內涵由於涵蓋的範圍太廣難

度其實很高若以學門的角度來取徑大致上思考「生命」可從「生物學」與

「人類學」二大觀點切入前者著重生物生存的各個面向屬於基礎的生物層次

分析適用於「存在」當中所有具備生命的對象後者以人類的角度出發探討

的是社會與文化狀態的發展問題屬於較高的精神層次乃心智活動較為活躍的

人類所獨有人類和其他動物比較起來的確擁有更為高段的思維能力所以學

習期特長屬於一種「文化生物」故能運用文化符號以累積各種經驗與知識

持續地創造出許多獨特的文明產物發展精緻文化然而人類終究還是動物的

一種文化發展的程度再高也必須建築在生物生存的基礎之上換言之在進

入一切抽象高明的社會文化層次之前人類都須滿足生物本能的需求西方人

本主義心理學家馬斯洛(Maslow Abraham Harold1908-1970)曾提出著名的

「需求層次理論」認為人類生存時必須面臨五種不同層次的需求挑戰由低至

高分別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群需求受尊重需求自我實現需求

第一層次生理的需求也就是維持生活所需各種物質的需要例如食衣

102 林尹高明主編《中文大辭典》(普及本)(台北中國文化大學出版部199310 九版)(六)

頁 9445筆者檢閱坊間字辭典發覺各家對於「生命」的定義在大體上雖已形成共識但各

有著重之處其中林尹高明教授主編之書陳義既多條列又明較符合本論文討論需要故

援引之

第一章 緒論 31

住行等

第二層次安全的需求希望生活有保障有工作可以維持收支沒有威

脅人身安全的因素等

第三層次被接納的需求即指感情和歸屬上的需求包括社交需求愛

交往和友誼等

第四層次尊嚴的需求需要被尊敬也需要自尊以及地位和名譽的需求

第五層次自我實現的需求儘量的發揮自己的潛能使自己生活有意義

有抱負103

按照馬斯洛的設定人們大致是依循著上述的五個層次的需求來實踐生活的也

就是說在前一層次得到部分滿足後下一層次的需求才開始轉為迫切在這五

層次當中「生理」「安全」乃是維持生命所必須因此只要是活人前二層

次的需求幾乎都已得到滿足然而每個人的條件不同開發出來的心理需求也

不盡相似是以能夠到達的最高需求層次便有差異由此顯示出各不相同的境界

高度我們可以想像的是因為人的層次不同可能擁有的思考角度和高度也跟

著不同因此看待事物時觀照的層面與深度就不可能一樣這麼一來對於生

命中重要目標的設定自然會依照個體不同層次的心理需求表現出彼此間極大

的差異性並在一連串的生活實踐之後呈現出個體獨特的生命意義和價值追

求舉例來說中國古代知識份子可能會將仕宦生死倫常藝術等議題視為

思考目標使其生命成為文化實踐的一種具體形式充滿了文化的況味當中的

價值選擇和生命情調便與一般目不識丁的販夫走卒完全不同顯示了層次分明的

生命觀由此可知對於努力滿足生命中各項需求的人來說生物的生存問題固

然無法避免在這之上還存在更高層次的生活意義即使不是每個人都有思索

生命的自覺思維然而只要心靈活動依然持續人們就會持續受到驅使往更

高的需求層次邁進因此「生物生存」與「生活意義」可說是生命觀的二大柱

石尤其後面一項攸關價值的選擇在說明個體生命意向時更具有代表性

回到本論文「生命觀照」的主題「觀照」(contemplation)一詞來自佛教

指的是「以智慧法眼觀察認識事物實相」104然而何謂「智慧法眼」李英武

103 詳見張春興《現代心理學》(台北台灣東華書局1990mdash1991)頁 233-235馬斯洛有

感於理論的不足晚期特別深化發展「自我實現需求」之層次發現了一系列發展的需要謂之

「存在價值」(being-values)內含有十四種不分優劣的價值特徵完整完善完成正義

活躍豐富單純美善獨特輕鬆樂觀詼諧真實誠懇現實自我滿足請見【美】弗

蘭克G戈布爾著呂明陳紅雯譯《第三思潮馬斯洛心理學》(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

2006)頁 41mdash43 104 袁賓主編《禪宗詞典》(湖北湖北人民出版社1994)頁 235

32 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

指出「法是真理眼是智慧以智慧通達真理即得法眼淨」105換言之「觀

照」是能以了解佛法真理的眼光對事物加以通澈理解即以人之智慧觀看察照事

物之真理106由此推論所謂的「生命觀照」可以界定為「對生命現象或本質的

觀察與認識」且因生命是指會生長變化的個體或存在所以進一步來說「生

命觀照」就是對生命體的生長變化現象或本質的觀察與認識如同前文對於生

命內容的界定生命的存在現象包含了「生物生存」與「存在意義」二大範疇

生物生存從「個人」的角度出發如同馬斯洛的心理需求層次理論所說乃是

一連串層次高低的需求滿足最基本的如生活物資的獲取對周遭環境的認知

人我關係的經營與互動自我安頓與情感歸屬乃至最高階的自我實現要求皆屬

之除此之外由於人類是群居的動物在難以離群索居的前提下從「社會」

的角度「生命」的意涵還包括了國家民族的認同問題對於自我社會定位的認

知與期許社會現象的觀察文明經驗的傳承helliphellip等等由小到大由近至遠

由內而外由具體到抽象「生命觀照」探討的面向雖然廣泛但大致是從個人

在成長歷程中所遭遇的實際內容出發綜合理性認知與感性體悟而得出的一種

「充滿情感的理解」某些秉賦優異的個體在持續的發展之下到了一定的層次

即可到達「人生智慧」的境界象徵了人類文明所能追求的精神極致呈現在文

學的創作之中便構成了文學之所以觸動人心的重要原因因此本論文便是基

於上述理由在蘇軾的生命情境中擷取了對於古代知識份子來說影響最為重

大的幾個主題加以討論期待能夠更加切合「生命」的主題填補宋詩研究和生

命意識史中相關議題的空白

(二)版本說明

蘇軾成名既早在宋代可說是家喻戶曉的文學巨星107死後其詩文雖一度因

黨禍復起而列入禁書然政治禁令擋不住文學感染力的強勢傳播有宋一代各

種蘇詩刊本即有二十種之多108此後儘管各代文風殊異但蘇詩在眾多註家的努

105 李英武注《禪宗三經》(成都巴蜀書社2005)頁 391 106 項楚「觀即『觀照』以智慧觀見事物之理」(見氏著《王梵志詩校注》(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10)下冊頁 790注一)所謂「真理」指的是事物之本質與意義

另可參考袁賓的說法袁賓認為觀照是一種「禪者觀察事物認識真理的智慧眼光」見袁賓

主編《禪宗詞典》頁 121 107 關於蘇軾受歡迎的狀況有許多資料可以佐證比如在他活著的時候詩文不單只在國內廣

為散佈聲名甚至遠播契丹連高麗使者過杭州都還「求市蘇軾之集以歸」(詳見孔凡禮《蘇

軾年譜》上冊卷 16頁 363)《邵氏聞見錄》卷二十更記載了他由海外歸毗陵時坐船中

而「夾運河岸千萬人隨觀之」的盛況(見【宋】邵博《邵氏聞見後錄》(北京中華書局

1997)卷二十頁 160)聲譽之隆可以想見 108 【宋】蘇軾《蘇軾詩集》冊一孔凡禮〈前言〉頁 14

第一章 緒論 33

力之下到了清代已蔚為大觀其中以馮應榴和王文誥的註最為著名按孔凡

禮在《蘇軾詩集前言》中的介紹馮氏是以查慎行《蘇詩補註》為底本「『取

王施查三註』擇精去複『援證群書』『考稽辨訂』」而成《蘇文忠詩合註》

五十卷109而王文誥的《蘇文忠詩編註集成》四十五卷乃是按照蘇軾年譜詳細

繫年而成本論文考量研究時須以詩人生平和詩作二者合併觀照的方式反覆進

行因此在權衡之下採用王文誥版本閱讀期間搭配孔凡禮《蘇軾年譜》(全

三冊)對王註論審未精的錯誤之處加以校正以求翔實

在其他重要的參考文獻部份蘇軾文章本論文採用的是孔凡禮點校北京

中華書局出版的《蘇軾文集》(全六冊)蘇詞則以鄒同慶王宗堂的《蘇軾詞編

年校註》(全三冊)為主其他參考資料版本將於論文注釋中詳細註明此處

就不多加介紹了

二 研究方法

人文學科的研究工作基本上都會牽涉到「研究資料」與「資料分析」二個部

分因此若要討論研究方法首先須對上述二者有所界定在「研究資料」方

面本論文以蘇軾為研究客體自須熟讀東坡所有著作但是東坡並非全然獨

立的生命體從他出生到死亡為止必曾存在一個與之互動的人際網絡在此一

網絡中關係由親至疏包含了親人同儕後輩和互不相識的時人由於他們與

蘇軾同時或許曾經與之接觸彼此深切瞭解或者未曾識面只是風聞行誼

但無論如何這些人相較於後來研究者手中掌握了對於詩人的第一手資料他

們的著作自然值得參考在此筆者先依關係遠近將所謂的「時人」略分為三

(一) 師友親朋如歐陽脩蘇轍黃庭堅秦觀李廌helliphellip等他們與

東坡素來友好關係匪淺閱讀其人之作不但可瞭解蘇軾與重要他人

的情感往來狀況同時可從尺牘中窺知詩人對於事物的各種看法另

外蘇軾繼承歐陽脩之處多矣由此著眼大致可以勾勒出儒生蘇軾思

想之從來

(二) 政敵與競爭對象如王安石或二程安石與二程分別在政策和思想

二方面與東坡互不相容敵對的雙方互有攻詰這一類的文獻最重

109 【宋】蘇軾《蘇軾詩集》冊一孔凡禮〈前言〉頁 16

34 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

要的貢獻是它們提供了一個全然不同的視野使讀者能對詩人的各個

面向(無論好壞優缺)有所了解因為個體在實踐生命時自我的主

觀呈現固然重要但別人給予的評價也是構成生命面貌的重要環節

乃觀照生命時無能或缺的部分正反優缺彼此相照生命才有完

整的輪廓

(三) 無交集的時人這一項主要以東坡不相熟的詩話作者為主如寫作

《春渚紀聞》的何薳《春渚紀聞》向來以記載蘇軾軼事聞名作者何

薳雖傾慕蘇軾但二人來往並不密切經由片段軼事的描述這一類的

文獻如同鏡子般反映了蘇軾行走江湖的真實身影不但說明了東坡是以

何種形象為北宋時人所喜愛與接受同時也讓我們更加了解當時的社

會形態對詩人形象的重建極有幫助可補充官修史書之不足

以上三種若以形象化的語言來表達第一類有如沐浴在陽光之下的詩人著重

其本質與正面形象第二類反之可視作背光的暗影二者並存則形象方趨於

具體而第三類則有如背景非但可為詩人形象添加色彩同時亦為讀者提供了

深入理解的語境再者有關後人文獻的方面由於蘇軾藝術成就(含文學書

晝審美helliphellip等方面)十分傑出成為宋代以後文人評論的重要對象相關文獻

極多對研究亦多所助益有鑑於此四川大學中文系唐宋文學研究室將散見各

處的篇牘文章集結為《蘇軾資料彙編》五冊給予後來研究者極大方便研讀這

類文獻主要可透過歷時性的觀點瞭解各個時期的蘇軾接受史比對評論者本身

的學識背景對於蘇軾形象研究頗有正面的幫助況且古人讀書既博且熟常

在隻字片語中透露許多獨到意見相當值得參考

為了掌握時代背景史書思想著作亦在參考之列如對北宋政治時局記載

甚詳的《宋史》《宋史紀事本末》《續資治通鑑長編》等書尤須參考閱讀這

些書目除了有利於還原當時的官場氣氛同時考量到蘇軾本身「學者官僚

文人」三合一的身份取向歷史情境的純熟掌握將有助於我們對詩人行為動機的

判讀110另一方面「資料分析」牽涉到的是詮釋觀點問題由於本研究以「生

命觀照」作為蘇詩的切入點問題本質在於人生哲學的探討因此在正式論述

詩人觀點之前理應考慮中國儒釋道三家的思想這是因為傳統三教的思想

核心皆以生命哲學為底蘊對中國士人的生命哲學向來具有深遠的影響對「三

110 當然除了正史之外當代的史學著作也在參考之列如以「士」階層為論述核心的余英時

《士與中國文化》《朱熹的歷史世界》關注黨爭的沈松勤《北宋文人與黨爭》蕭慶偉《北宋新

舊黨爭與文學》介紹當代宗教概況者如潘桂明《中國居士佛教史》謝路軍《中國道教源流》

或者針對時代思潮進行全面性理解的史學研究像葛兆光《中國思想史》等皆屬之

第一章 緒論 35

教融合」的東坡更是如此故本文除了瞭解中國傳統三教的人生哲學內容外尚

須分析這些哲學思想對詩人所產生的影響至於「資料分析」的部分本論文將

視論述的需要來決定採用何種理論方法加以分析譬如以心理學的角度來看

蘇軾的生命觀照實與其生命歷程息息相關具有階段性成長的特徵正好可以引

用皮亞傑(Jean Piaget1896-1980)的「認知發展論」(cognitive-developmental

theory)作為分析模式尤其皮氏學說中的「適應」(adaptation)的觀點正好能

夠提供我們洞見詩人處逆時的適應行為及心理狀態因此成為本文重要的參照理

論詳細論述請見各章節內文撰述

以下為本文各章章節大要

第一章緒論此章說明以「論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為題的研究動機目

的取材範圍和研究方法首先詳述研究動機強調在「言志」的抒情傳統之下

選取人生際遇特殊的蘇軾作為「生命觀照」的研究對象有其意義再就前人相關

研究成果作一介紹和檢討預先確立本文的立論基礎和研究價值進而說明本研

究所欲採取的研究方法最後參考文獻資料對「生命」「生命觀照」等詞作出

定義以利開展後文

第二章論述蘇軾詩中的仕宦及隱退情結本章探討蘇軾人生最重要的仕宦

主題想解決的問題有三一蘇軾早懷隱逸之志為何執意追求仕進二進

入官場之後既已發現「理想」與「現實」之間巨大的落差因何想退能退卻

始終未退三蘇軾長年徘徊於仕隱之間對他的人生造成了何種影響至於

為何要討論這三個問題呢首先蘇軾個性向來不拘小節生長環境又與佛道二

家淵源甚深然從東坡年少時以「范滂」自期的表現看來他選擇依循儒家「用

世」志意心中應有極為深刻的理想存焉而這個根深蒂固的價值觀或許正是

日後當他匍匐於仕宦道上無論處境如何慘澹仍然堅持不退的重要依據而他

長年處於貶謫的境況更為其「生命觀照」帶來了重要的轉變契機與後續效應

在某一程度上決定了晚年蘇軾人生境界達至超曠的可能因此本章擬先分擘蘇

軾的仕宦歷程將其一生按照「順境」「逆境」劃為二類以為梗概第一節聚

焦順境的政治實踐除了梳理蘇軾在不同時期的仕宦追求外也要進一步瞭解這

個價值觀是否恆久不變第二節從「順」的對立面立論以烏臺詩案為起點探

索逆境時期蘇軾的心理狀態和人生追求筆者關心的是「隱」之所以只是「誘

惑」而非「實踐」的原因藉著蘇軾在深諳仕宦乃「違己交病」的情況下依然

執意入仕的矛盾情結由此帶出第三節對於貶謫收穫的探討說明能夠「瞭解事

件後果並安於現實」的東坡最後得以走向「超曠」的關鍵因素

第三章論蘇軾詩中的仕宦典型有別於上一章「背景式」的陳述方式本

36 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

章欲以白居易馬少游及陶淵明三個蘇詩典型作為不同階段仕宦觀照的代表「仕

隱情結」既為蘇軾一生憂患所繫隨著現實越趨緊迫內在的矛盾衝突越是激烈

在此之中東坡的仕宦觀照不但會反映在特定的詩文主題創作上同時也呈現

在史傳典型的接受之上要之本文仍以第二章仕宦「順逆」分期為架構以

白居易作為順境代表藉以了解蘇軾的白氏接受實是環繞著「中隱」的出處進

退為核心其次東漢馬少游作為「知足不辱」的求宦代表象徵了蘇軾在現實

與理想的永恆矛盾中一次又一次的自我反省最終構成了一種嶄新的仕宦觀

其本質無異於白氏「中隱」哲學的實踐最後本文以蘇軾晚年最喜愛的陶淵明

作為逆境謫居的師法典型陶氏迴護真我其價值觀不同流俗造就了他拒絕向

現實低頭的個性化行為再者除了「固窮」之外陶淵明不離人居的隱逸方式

亦為蘇軾示範了一個特殊的隱逸觀綜合三者本章在第四節企圖歸納出一個蘇

軾的理想性格彼此對照使我們能夠更精準地掌握蘇軾的仕宦觀照

第四章探討蘇軾詩中對於生命本質的思考與認知前述幾章主要以具體的

生活情境為討論對象然而就「生命觀照」來說「生命的本質為何」才是最

核心的認知目標其中又以「生死觀」最為首要因此本章擬由「生死觀」與

「詩人對於人生本質的思索問題」二大部分構成在「生死觀」的部分由於人

類在極早就已認知到生命現象的特殊性因此本節首先針對漢魏以來各朝代

詩人對於生死現象的觀察理解進行分析按理而言不同的時代心靈對於死亡事

件的思考不會一致從詩文的分析可知漢魏至北宋的死亡觀概況一來可作為論

述主題的背景知識再者身處北宋的蘇軾生命觀與前代所想必定有所因襲採

取歷時性考察有助於理解蘇軾詩中「死亡觀」的深層思維另外「生」與「死」

都可視作一種「時間狀態」的思考蘇軾深受佛家影響故本節欲闢「轉世概念」

一區由宋代盛行文人轉世故事的現象結合詩人的死亡觀加以探討或許有助

於釐清作者最終「文化人格」形成的原因

瞭解蘇軾詩中死亡思考的呈現概況之後緊接著要關注的便是詩人的反應

個體關注生命現象自然會對死亡事件有所思考究竟蘇軾在面對往而不返的「死

亡」本質時心中有何想法由於「死」與「老」二者概念間有極強的聯想關係

因此最常伴隨「畏死」心態的即是「嘆老」的生命焦慮對此蘇軾乃至宋

人在其詩文中頗有陳述而自古以來對抗死亡的因應方法除了假想的「游仙」

之外便是「養生」與「醫藥」觀念的發達取徑於此應可看出詩人對於「死

亡事件」的認知與反應

第五章探討蘇軾詩中對生命意義的終極探索本章銜接上一章對於人生本

質的認知問題主要探討的問題有一蘇軾對於人生價值的思考問題他選擇

了什麼作為自己生命的最終價值二蘇軾的終極追求為何所謂「終極探索」

第一章 緒論 37

本質上是一種「價值選擇」的問題在理解了蘇軾對於生命本體的思考內容之後

緊接著我們便可以問既然知道了「人生是什麼」那麼蘇軾認為什麼才是他

人生的終極追求呢換言之在短暫虛幻的人生中究竟存不存在一個永恆的「不

朽」由於個體對生命價值的認知是以自我認識為基礎本章第一節首先嘗試釐

清蘇軾文化性格的形成與內容藉心理學中自我認知程序(「我想做什麼」rarr「我

能當什麼」rarr「我是什麼」)先就蘇軾自述的部分試探緊接著以蘇軾對自我的

加工為論題透過幾個突出的人生觀來考察蘇軾建構自我時重要的人生價值選

擇在此之後才進入終極追求的部分筆者認為身處中國有名的書寫年代

蘇軾既有天賦又有環境書寫因而成為他極力發展的事業要項之一具有自我

實現的內涵再者書寫可洗滌淨化人心也有轉移的作用因此常被貶謫文

士拿來充作生活智慧積極投入加上文學久傳之後文名可視為另一種生命形

式的延續是以蘇軾寄寓生命於文學之中實是極為必然之事

第六章結論本章擬總結前面五章為了更加扣合題意故以「生命意識

史」的角度歸結出蘇詩中「生命觀照」的重點與特色並在此基礎之上進一

步借用西方人本心理學家馬斯洛的「需求層次論」來分析蘇軾晚年的精神境界

提供有別於傳統「特質描述」之法的另種途徑使人更能掌握東坡精神的實質內

38 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

Page 26: 第一章 - nccur.lib.nccu.edu.twnccur.lib.nccu.edu.tw/bitstream/140.119/35604/5/51001105.pdf · 平、作品賞析和文學趨向為考察的主體,對於操縱文字的「心靈」缺乏自覺的省

26 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

生」「養生」的意向發展同時豐富了行為遵守的細則值得注意的是這股風

潮不只帶動了社會各個面向的運作與提升(諸如藥學五行思想等)同時養

生思想和政治思想的會通促成了中國古代民本思想的萌芽其中「養生為治國

之本」的概念更成為戰國至漢代最富特色的思想87中華民族「樂生」的優良傳

統便是幻生自此一背景中的生命自信與樂觀到了漢代宇宙自然的大生命觀成

形皇權的急遽昇高代表了整個時代的主流意識傾向於忽略個體生命價值與內在

需求是以此時「小我」的意識淡薄在文學的表現上呈現了「哀傷時命不合」

和「悲士不遇」二大辭賦生命主題強調了現實與自我的矛盾這是漢代辭賦家

對於屈原生命主題的繼承與發揮只是屈子那種「殉道式」的悲壯意識遭到弱化

在大一統的政治格局之下轉為個體體現生命困境的「時命觀」其中的代表者

是賈誼88值得注意的是作者援引司馬遷在〈報任安書〉中將文章創作視為實

踐生命價值的一種做法89尤其漢代盛行擬騷之作以現代西方理論中的「讀者

反應對話」角度來看似乎大有可說之處對於後來文人(如蘇軾)亦影響重

大是故就此而言欲探索漢代文人或蘇軾的生命觀時理應將屈原視為重要

的文學淵源來詳加考察或許能有所發現另外錢志熙在討論漢末樂府詩時曾

說「漢末文人在表現生命主題上的最大成就還不是對自身生命價值觀的展現

而是在其表現的一切生活境界中都滲透著的生命意識將生活境界升華為生命境

界」90其中最重要的四個主題則為根植於人性與人性之中的愛情友情別情

離思91錢教授此一說法提供了本文在定義「生命」議題時的重要參照同時

他對個別詩人的精彩論述也為筆者在論述詩歌生命情調時作出最好的示範非常

值得參考

除此之外較具代表性的還有陳威伯《盛唐詩人生命觀之研究》此書相對

於錢志熙的「通史」觀照方法將唐人生命觀擷取而出獨立觀之其目的是為

了糾正歷來在歸因唐人多元價值觀之成因的平面化傾向作者認為詩人藉由詩

作呈現的複雜思想和價值取向代表的是個人心境遷變生命歷程作詩情境和

目的的折衷結果因此在研究方法上重點放在傳統儒釋道三家對於詩人思想

心理的影響以及詩人對於傳統思想的研究態度從中推導出盛唐詩人的生命態

度與人生實踐從個人生命史的角度來考量作者運用思想與心理分析的研究取

87 錢志熙《唐前生命觀和文學生命主題》頁 104 88 氏著《唐前生命觀和文學生命主題》頁 120mdash133 89 即「古者富貴而名摩滅」一段強調《周易》《春秋》《離騷》《國語》《孫子兵法》helliphellip等

書皆「大底聖賢發憤之所為作也」「此人皆意有鬱結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來者乃如

左丘無目孫子斷足終不可用退而論書策以舒其憤思垂空文以自見」參見【漢】司馬

遷著【民國】韓兆琦選注《史記選注》(台北里仁書局2000)〈報任安書〉頁 1210 90 氏著《唐前生命觀和文學生命主題》頁 182 91 氏著《唐前生命觀和文學生命主題》頁 182

第一章 緒論 27

徑大致是適當的但受到唐人尺牘數量稀少的因素所限本文在研究材料的揀擇

時只大量援引《全唐詩》缺乏更為廣闊的史觀視野如此一來要達到作者

所言「著重在『行為人』的部分加以研究」92並不容易恐有「失真」

的危機不過本文在歷述中國傳統三教的生命觀時分別就儒家三不朽莊子

與禪宗神仙與淨土養生與享樂仕與隱等觀點進行了清楚的論述雖然在「養

生與享樂」一節中作者解釋古人「生命存養」的思想淵源分別來自於儒家的孝

義全忠佛家的超生了死和道家的全生保真然而在描繪唐代之前各朝的享

樂意識時作者明顯忽略了建安到六朝這幾個「生命情調」極具特色的重要時期

尤其是古詩十九首闕此何以成之畢竟唯有針對前代累積的生命意識有所覺

察一旦進入唐代研究才能分辨其中的承續與轉折在進行詩人的個別研究時

才能更為得心應手

至於內文主體也就是分論盛唐詩人生命觀的部分作者挑選的研究對象有

李白杜甫王維孟浩然岑參與高適其中較符本文需要者有李白杜甫

王維等人志懷高遠的李白由於並未如願在仕途上有所發展所以生命情調的

主旋律環繞著生命無常的慨歎而展開藉助「酒」的情感作用來消除死亡的恐懼93根據作者的闡述李白的悲劇根源在於他沒有尋找到一份值得寄託身心的終

極價值是以他的好酒應是出自於一種察覺「人生虛幻」後卻尋無出路的矛

盾與恐慌雖然企圖自我麻痺仍然無法掩飾其深層的憂傷所以其人生境界無

法超脫相較之下杜甫也面臨生命理想與現實生活的衝突並且在不遇之外

還遭遇病苦與老苦的折磨然而老杜在多重打擊之下為自己尋找到「詩」和

「酒」作為生命的出口一方面充分宣洩不豫的情緒另一方面藉助詩中強烈

現實的關懷傾向詩人將「一己的痛苦昇華為對社會弱勢人們的關懷」94由此

一來「小我」的不幸便在「大我」中獲得了釋放相較於李杜王維屬於另

一種典型的生命觀王維早年仕途得意然他秉賦早慧並未將生命價值寄託在

功名之上反而從幼年失祜的經歷中了悟了「無生」的境界95因此以佛教作為

最後心靈的依歸呈現在文學創作的面向則以「無生」和「隱逸」為摩詰詩的

二大主題王維的仕隱狀態值得注意這是因為「出仕」對他來說並非個人積

極追求的人生目標只是一種獲得經濟的生存方式所以當他陷賊而不死還

歸唐朝時仍能在眾臣輕蔑懷疑的眼光中繼續生存箇中關鍵便在於「身心分離」

的生命態度將為了經濟目的而拘限於官場的「身」與內在恆定價值依託所在

92 陳威伯《盛唐詩人生命觀之研究》(台北文化大學碩論2000)頁 3 93 氏著《盛唐詩人生命觀之研究》頁 63mdash91 94 氏著《盛唐詩人生命觀之研究》頁 120 95 陳威伯「所謂『無生』依照佛教的說法一切的存在皆在的世間生滅變化了悟這種幻有的

生滅變化後的絕對境界就叫無生」參見氏著《盛唐詩人生命觀之研究》頁 126

28 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

的「心」判然二分按作者論述

此乃藉由內在價值的肯定而將外在的物質世界否定藉以消弭現實與理

想之間的對立更進一步來說外在的世界既是「世上皆如夢」那麼需不

需要放棄外在的事物已經無所謂因此仕與隱的衝突亦得由此解決96

由此可知王維選擇亦官亦隱的生活方式一來固然是出自於在理想與經濟現實

間取得折衷的必要二來也緣於詩人不具備儒家「奉儒守官」的用世志意因

為外在世界已被他用經濟條件的眼光加以貶抑了因此相較於東坡雖然同樣

是依違在仕宦與隱退之間也同樣有著「人生如夢」的想法但受到生命底蘊取

向不同的因素影響二者的生命境界自然無法等同視之王維的例子實可作為東

坡研究的借鑑藉以照見古代文人較為消極的生命態度

第三節 研究範圍和方法

一 研究範圍

(一)「生命觀照」的定義

大抵宇宙間的「物」皆可分為「有生物」與「無生物」二種其中最大的

差別即在於「有生物」比「無生物」多了「生命」然而何謂「生命」以字源

學的角度來分析「生」殷代卜辭與西周金文寫作「 」从「 」从「 」

原是模擬草木生發於地之形到了東漢許慎《說文解字》云「生進也象

草木生出土上」97在原始本義之外已逐漸引伸為「事物的發生」成為一切「從

無至有」的泛稱進而衍生「誕生」「孕生」「生育」「出生」「生產」之意

與「生命孕育」的概念密切相關98若以最普遍的觀念來表達「生命」是一種存

在對所有的生物來說不外乎「生存壽命」之謂也99因此生理學觀點又將「生

96 氏著《盛唐詩人生命觀之研究》頁 129 97 【漢】許慎撰【清】段玉裁注【民國】魯實先正補《說文解字注》(台北黎明文化事業

投份有限公司1998 十二刷)頁 274 上 98 以上參考李霞《生死智慧道家生命觀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頁 157 99 台灣中華書局編《辭海》(下冊)(台北台灣中華書局股份有限公司198111 大字修訂本

台廿版)頁 1956據筆者翻閱坊間各家字典辭典多以此說定義「生命」

第一章 緒論 29

命」演繹為「一套具有生長生殖能力的系統」100

主要即著眼於生長變化的特色

相較於其他無生物多了「知覺」的能力作為特徵然而即使同樣具備生長變

化的能力世界上的生物仍有高低層次的分別層次最低的生物如草履蟲依次

為不會思想的植物能思能動的動物等而在所有的物種當中又以人類最為特

出針對人類與其他物種狀況相異的現象德國哲學家恩斯特卡西勒(Ernest

Cassirer1874mdash1945)曾說

(與動物相比)人的功能圈不僅僅在量上有所擴大而且經歷了一個質的變

化在使自己適應於一個環境方面人彷彿已經發現了一種新的方法除

了在一切的動物種屬中都可看到的感受器系統和效應器系統之外在人那

裡還可發現可稱之為符號系統(symbolic system)的第三環節它存在於

這兩個系統之間這個新的獲得物改變了整個的人類生活與其他動物相

比人不僅生活在更為寬廣的實在之中而且可以說他生活在新的實在

的向度中101

按照卡氏的說法世上但凡有生命的物種皆有「感受器系統」(receptor system)

與「效應器系統」(effector system)前者用以接受外部刺激並靠後者對這些刺

激作出反應藉以適應環境爭取生存然而這兩套系統代表的生存能力只停

留在覓飽居安的生物需求層次中無法完全滿足思維發達的人類是以另一種

效用龐雜的「符號系統」應運而生除了用來解釋自然現象之外尚能形成知識

經驗傳承這麼一來非但各種生存竅門與生活經驗得以快速傳播與複製無形

中增加了人類群體生命的保障再者人們攀援抽象複雜的思索能力創造了高

度發展的社會組織在對應於「自然」的生物需求之外開發出另一層次的詮釋

語境「文化」是以一旦「生命」此一語彙進入人類的詮釋系統則「生

命」已不再只是生物學上「單純依靠本能尋找資源以利生存」的「自然生命」

而是必須納入規模更大脈絡更雜的文化系統裡來檢視的「文化生命」具備了

多元繁複的意涵對此我們可參考《中文大辭典》所下的四種定義

一謂生存之壽命猶言性命

100 劉紹寶定義「生命」為一「具有進食代謝排泄呼吸運動生長生殖和反應性等功

能的系統」其中「進食代謝排泄呼吸運動」等能力皆是生物用以維持「生長生殖」

的能力故知「生長生殖」乃「生物」最重要的特徵詳見氏著〈從廣義的生命現象探索外星

生命〉一文摘自網頁httpwwwufoorgtwstudyfk18htm1 101 【德】恩斯特卡西勒(Ernst Cassirer 1874--1945)《人論》(rdquoAn Essay On Manrdquo)(台北

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0)頁 36

30 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

二指人生之內容或其表現

三指某種活動延續之期間(如政治生命)

四指藝術作品的中心思想或情趣即其精采之所在(如有生命的畫)102

以上四種定義除了「轉喻」的修辭例證之外(如第三第四條)主要指向二

個層次一生物學上的生命包含個體存在的時空範圍生存活動屬於較低

階的基礎含義二文化意義的生命由於擁有獨特的「符號系統」人類相較

於其他只會依循本能維生的生物精神活動特別活躍因此人類社會在生存競

爭之餘還發明了政治經濟藝術體育helliphellip等等目的與成效各不相同的領域

或技藝所有的內容集合之後便是所謂的「文化」如此複雜且活躍的心靈

在持續運轉精益求精的情況下自然衍生出對於更高層次存在意義的索求因

此生命的意義與價值開始受到關注和反思進而構成「生命」定義中層次最高

的「文化生命」由此可知「生命」的內涵包含了具體的「生存競賽」與抽象的

「文化追求」舉凡生死意識社會組織人生理念宗教信仰和科學知識helliphellip

等全都涵攝其中駁雜的程度可見一斑

嚴格說來要深入且完整地探討「生命」的內涵由於涵蓋的範圍太廣難

度其實很高若以學門的角度來取徑大致上思考「生命」可從「生物學」與

「人類學」二大觀點切入前者著重生物生存的各個面向屬於基礎的生物層次

分析適用於「存在」當中所有具備生命的對象後者以人類的角度出發探討

的是社會與文化狀態的發展問題屬於較高的精神層次乃心智活動較為活躍的

人類所獨有人類和其他動物比較起來的確擁有更為高段的思維能力所以學

習期特長屬於一種「文化生物」故能運用文化符號以累積各種經驗與知識

持續地創造出許多獨特的文明產物發展精緻文化然而人類終究還是動物的

一種文化發展的程度再高也必須建築在生物生存的基礎之上換言之在進

入一切抽象高明的社會文化層次之前人類都須滿足生物本能的需求西方人

本主義心理學家馬斯洛(Maslow Abraham Harold1908-1970)曾提出著名的

「需求層次理論」認為人類生存時必須面臨五種不同層次的需求挑戰由低至

高分別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群需求受尊重需求自我實現需求

第一層次生理的需求也就是維持生活所需各種物質的需要例如食衣

102 林尹高明主編《中文大辭典》(普及本)(台北中國文化大學出版部199310 九版)(六)

頁 9445筆者檢閱坊間字辭典發覺各家對於「生命」的定義在大體上雖已形成共識但各

有著重之處其中林尹高明教授主編之書陳義既多條列又明較符合本論文討論需要故

援引之

第一章 緒論 31

住行等

第二層次安全的需求希望生活有保障有工作可以維持收支沒有威

脅人身安全的因素等

第三層次被接納的需求即指感情和歸屬上的需求包括社交需求愛

交往和友誼等

第四層次尊嚴的需求需要被尊敬也需要自尊以及地位和名譽的需求

第五層次自我實現的需求儘量的發揮自己的潛能使自己生活有意義

有抱負103

按照馬斯洛的設定人們大致是依循著上述的五個層次的需求來實踐生活的也

就是說在前一層次得到部分滿足後下一層次的需求才開始轉為迫切在這五

層次當中「生理」「安全」乃是維持生命所必須因此只要是活人前二層

次的需求幾乎都已得到滿足然而每個人的條件不同開發出來的心理需求也

不盡相似是以能夠到達的最高需求層次便有差異由此顯示出各不相同的境界

高度我們可以想像的是因為人的層次不同可能擁有的思考角度和高度也跟

著不同因此看待事物時觀照的層面與深度就不可能一樣這麼一來對於生

命中重要目標的設定自然會依照個體不同層次的心理需求表現出彼此間極大

的差異性並在一連串的生活實踐之後呈現出個體獨特的生命意義和價值追

求舉例來說中國古代知識份子可能會將仕宦生死倫常藝術等議題視為

思考目標使其生命成為文化實踐的一種具體形式充滿了文化的況味當中的

價值選擇和生命情調便與一般目不識丁的販夫走卒完全不同顯示了層次分明的

生命觀由此可知對於努力滿足生命中各項需求的人來說生物的生存問題固

然無法避免在這之上還存在更高層次的生活意義即使不是每個人都有思索

生命的自覺思維然而只要心靈活動依然持續人們就會持續受到驅使往更

高的需求層次邁進因此「生物生存」與「生活意義」可說是生命觀的二大柱

石尤其後面一項攸關價值的選擇在說明個體生命意向時更具有代表性

回到本論文「生命觀照」的主題「觀照」(contemplation)一詞來自佛教

指的是「以智慧法眼觀察認識事物實相」104然而何謂「智慧法眼」李英武

103 詳見張春興《現代心理學》(台北台灣東華書局1990mdash1991)頁 233-235馬斯洛有

感於理論的不足晚期特別深化發展「自我實現需求」之層次發現了一系列發展的需要謂之

「存在價值」(being-values)內含有十四種不分優劣的價值特徵完整完善完成正義

活躍豐富單純美善獨特輕鬆樂觀詼諧真實誠懇現實自我滿足請見【美】弗

蘭克G戈布爾著呂明陳紅雯譯《第三思潮馬斯洛心理學》(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

2006)頁 41mdash43 104 袁賓主編《禪宗詞典》(湖北湖北人民出版社1994)頁 235

32 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

指出「法是真理眼是智慧以智慧通達真理即得法眼淨」105換言之「觀

照」是能以了解佛法真理的眼光對事物加以通澈理解即以人之智慧觀看察照事

物之真理106由此推論所謂的「生命觀照」可以界定為「對生命現象或本質的

觀察與認識」且因生命是指會生長變化的個體或存在所以進一步來說「生

命觀照」就是對生命體的生長變化現象或本質的觀察與認識如同前文對於生

命內容的界定生命的存在現象包含了「生物生存」與「存在意義」二大範疇

生物生存從「個人」的角度出發如同馬斯洛的心理需求層次理論所說乃是

一連串層次高低的需求滿足最基本的如生活物資的獲取對周遭環境的認知

人我關係的經營與互動自我安頓與情感歸屬乃至最高階的自我實現要求皆屬

之除此之外由於人類是群居的動物在難以離群索居的前提下從「社會」

的角度「生命」的意涵還包括了國家民族的認同問題對於自我社會定位的認

知與期許社會現象的觀察文明經驗的傳承helliphellip等等由小到大由近至遠

由內而外由具體到抽象「生命觀照」探討的面向雖然廣泛但大致是從個人

在成長歷程中所遭遇的實際內容出發綜合理性認知與感性體悟而得出的一種

「充滿情感的理解」某些秉賦優異的個體在持續的發展之下到了一定的層次

即可到達「人生智慧」的境界象徵了人類文明所能追求的精神極致呈現在文

學的創作之中便構成了文學之所以觸動人心的重要原因因此本論文便是基

於上述理由在蘇軾的生命情境中擷取了對於古代知識份子來說影響最為重

大的幾個主題加以討論期待能夠更加切合「生命」的主題填補宋詩研究和生

命意識史中相關議題的空白

(二)版本說明

蘇軾成名既早在宋代可說是家喻戶曉的文學巨星107死後其詩文雖一度因

黨禍復起而列入禁書然政治禁令擋不住文學感染力的強勢傳播有宋一代各

種蘇詩刊本即有二十種之多108此後儘管各代文風殊異但蘇詩在眾多註家的努

105 李英武注《禪宗三經》(成都巴蜀書社2005)頁 391 106 項楚「觀即『觀照』以智慧觀見事物之理」(見氏著《王梵志詩校注》(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10)下冊頁 790注一)所謂「真理」指的是事物之本質與意義

另可參考袁賓的說法袁賓認為觀照是一種「禪者觀察事物認識真理的智慧眼光」見袁賓

主編《禪宗詞典》頁 121 107 關於蘇軾受歡迎的狀況有許多資料可以佐證比如在他活著的時候詩文不單只在國內廣

為散佈聲名甚至遠播契丹連高麗使者過杭州都還「求市蘇軾之集以歸」(詳見孔凡禮《蘇

軾年譜》上冊卷 16頁 363)《邵氏聞見錄》卷二十更記載了他由海外歸毗陵時坐船中

而「夾運河岸千萬人隨觀之」的盛況(見【宋】邵博《邵氏聞見後錄》(北京中華書局

1997)卷二十頁 160)聲譽之隆可以想見 108 【宋】蘇軾《蘇軾詩集》冊一孔凡禮〈前言〉頁 14

第一章 緒論 33

力之下到了清代已蔚為大觀其中以馮應榴和王文誥的註最為著名按孔凡

禮在《蘇軾詩集前言》中的介紹馮氏是以查慎行《蘇詩補註》為底本「『取

王施查三註』擇精去複『援證群書』『考稽辨訂』」而成《蘇文忠詩合註》

五十卷109而王文誥的《蘇文忠詩編註集成》四十五卷乃是按照蘇軾年譜詳細

繫年而成本論文考量研究時須以詩人生平和詩作二者合併觀照的方式反覆進

行因此在權衡之下採用王文誥版本閱讀期間搭配孔凡禮《蘇軾年譜》(全

三冊)對王註論審未精的錯誤之處加以校正以求翔實

在其他重要的參考文獻部份蘇軾文章本論文採用的是孔凡禮點校北京

中華書局出版的《蘇軾文集》(全六冊)蘇詞則以鄒同慶王宗堂的《蘇軾詞編

年校註》(全三冊)為主其他參考資料版本將於論文注釋中詳細註明此處

就不多加介紹了

二 研究方法

人文學科的研究工作基本上都會牽涉到「研究資料」與「資料分析」二個部

分因此若要討論研究方法首先須對上述二者有所界定在「研究資料」方

面本論文以蘇軾為研究客體自須熟讀東坡所有著作但是東坡並非全然獨

立的生命體從他出生到死亡為止必曾存在一個與之互動的人際網絡在此一

網絡中關係由親至疏包含了親人同儕後輩和互不相識的時人由於他們與

蘇軾同時或許曾經與之接觸彼此深切瞭解或者未曾識面只是風聞行誼

但無論如何這些人相較於後來研究者手中掌握了對於詩人的第一手資料他

們的著作自然值得參考在此筆者先依關係遠近將所謂的「時人」略分為三

(一) 師友親朋如歐陽脩蘇轍黃庭堅秦觀李廌helliphellip等他們與

東坡素來友好關係匪淺閱讀其人之作不但可瞭解蘇軾與重要他人

的情感往來狀況同時可從尺牘中窺知詩人對於事物的各種看法另

外蘇軾繼承歐陽脩之處多矣由此著眼大致可以勾勒出儒生蘇軾思

想之從來

(二) 政敵與競爭對象如王安石或二程安石與二程分別在政策和思想

二方面與東坡互不相容敵對的雙方互有攻詰這一類的文獻最重

109 【宋】蘇軾《蘇軾詩集》冊一孔凡禮〈前言〉頁 16

34 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

要的貢獻是它們提供了一個全然不同的視野使讀者能對詩人的各個

面向(無論好壞優缺)有所了解因為個體在實踐生命時自我的主

觀呈現固然重要但別人給予的評價也是構成生命面貌的重要環節

乃觀照生命時無能或缺的部分正反優缺彼此相照生命才有完

整的輪廓

(三) 無交集的時人這一項主要以東坡不相熟的詩話作者為主如寫作

《春渚紀聞》的何薳《春渚紀聞》向來以記載蘇軾軼事聞名作者何

薳雖傾慕蘇軾但二人來往並不密切經由片段軼事的描述這一類的

文獻如同鏡子般反映了蘇軾行走江湖的真實身影不但說明了東坡是以

何種形象為北宋時人所喜愛與接受同時也讓我們更加了解當時的社

會形態對詩人形象的重建極有幫助可補充官修史書之不足

以上三種若以形象化的語言來表達第一類有如沐浴在陽光之下的詩人著重

其本質與正面形象第二類反之可視作背光的暗影二者並存則形象方趨於

具體而第三類則有如背景非但可為詩人形象添加色彩同時亦為讀者提供了

深入理解的語境再者有關後人文獻的方面由於蘇軾藝術成就(含文學書

晝審美helliphellip等方面)十分傑出成為宋代以後文人評論的重要對象相關文獻

極多對研究亦多所助益有鑑於此四川大學中文系唐宋文學研究室將散見各

處的篇牘文章集結為《蘇軾資料彙編》五冊給予後來研究者極大方便研讀這

類文獻主要可透過歷時性的觀點瞭解各個時期的蘇軾接受史比對評論者本身

的學識背景對於蘇軾形象研究頗有正面的幫助況且古人讀書既博且熟常

在隻字片語中透露許多獨到意見相當值得參考

為了掌握時代背景史書思想著作亦在參考之列如對北宋政治時局記載

甚詳的《宋史》《宋史紀事本末》《續資治通鑑長編》等書尤須參考閱讀這

些書目除了有利於還原當時的官場氣氛同時考量到蘇軾本身「學者官僚

文人」三合一的身份取向歷史情境的純熟掌握將有助於我們對詩人行為動機的

判讀110另一方面「資料分析」牽涉到的是詮釋觀點問題由於本研究以「生

命觀照」作為蘇詩的切入點問題本質在於人生哲學的探討因此在正式論述

詩人觀點之前理應考慮中國儒釋道三家的思想這是因為傳統三教的思想

核心皆以生命哲學為底蘊對中國士人的生命哲學向來具有深遠的影響對「三

110 當然除了正史之外當代的史學著作也在參考之列如以「士」階層為論述核心的余英時

《士與中國文化》《朱熹的歷史世界》關注黨爭的沈松勤《北宋文人與黨爭》蕭慶偉《北宋新

舊黨爭與文學》介紹當代宗教概況者如潘桂明《中國居士佛教史》謝路軍《中國道教源流》

或者針對時代思潮進行全面性理解的史學研究像葛兆光《中國思想史》等皆屬之

第一章 緒論 35

教融合」的東坡更是如此故本文除了瞭解中國傳統三教的人生哲學內容外尚

須分析這些哲學思想對詩人所產生的影響至於「資料分析」的部分本論文將

視論述的需要來決定採用何種理論方法加以分析譬如以心理學的角度來看

蘇軾的生命觀照實與其生命歷程息息相關具有階段性成長的特徵正好可以引

用皮亞傑(Jean Piaget1896-1980)的「認知發展論」(cognitive-developmental

theory)作為分析模式尤其皮氏學說中的「適應」(adaptation)的觀點正好能

夠提供我們洞見詩人處逆時的適應行為及心理狀態因此成為本文重要的參照理

論詳細論述請見各章節內文撰述

以下為本文各章章節大要

第一章緒論此章說明以「論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為題的研究動機目

的取材範圍和研究方法首先詳述研究動機強調在「言志」的抒情傳統之下

選取人生際遇特殊的蘇軾作為「生命觀照」的研究對象有其意義再就前人相關

研究成果作一介紹和檢討預先確立本文的立論基礎和研究價值進而說明本研

究所欲採取的研究方法最後參考文獻資料對「生命」「生命觀照」等詞作出

定義以利開展後文

第二章論述蘇軾詩中的仕宦及隱退情結本章探討蘇軾人生最重要的仕宦

主題想解決的問題有三一蘇軾早懷隱逸之志為何執意追求仕進二進

入官場之後既已發現「理想」與「現實」之間巨大的落差因何想退能退卻

始終未退三蘇軾長年徘徊於仕隱之間對他的人生造成了何種影響至於

為何要討論這三個問題呢首先蘇軾個性向來不拘小節生長環境又與佛道二

家淵源甚深然從東坡年少時以「范滂」自期的表現看來他選擇依循儒家「用

世」志意心中應有極為深刻的理想存焉而這個根深蒂固的價值觀或許正是

日後當他匍匐於仕宦道上無論處境如何慘澹仍然堅持不退的重要依據而他

長年處於貶謫的境況更為其「生命觀照」帶來了重要的轉變契機與後續效應

在某一程度上決定了晚年蘇軾人生境界達至超曠的可能因此本章擬先分擘蘇

軾的仕宦歷程將其一生按照「順境」「逆境」劃為二類以為梗概第一節聚

焦順境的政治實踐除了梳理蘇軾在不同時期的仕宦追求外也要進一步瞭解這

個價值觀是否恆久不變第二節從「順」的對立面立論以烏臺詩案為起點探

索逆境時期蘇軾的心理狀態和人生追求筆者關心的是「隱」之所以只是「誘

惑」而非「實踐」的原因藉著蘇軾在深諳仕宦乃「違己交病」的情況下依然

執意入仕的矛盾情結由此帶出第三節對於貶謫收穫的探討說明能夠「瞭解事

件後果並安於現實」的東坡最後得以走向「超曠」的關鍵因素

第三章論蘇軾詩中的仕宦典型有別於上一章「背景式」的陳述方式本

36 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

章欲以白居易馬少游及陶淵明三個蘇詩典型作為不同階段仕宦觀照的代表「仕

隱情結」既為蘇軾一生憂患所繫隨著現實越趨緊迫內在的矛盾衝突越是激烈

在此之中東坡的仕宦觀照不但會反映在特定的詩文主題創作上同時也呈現

在史傳典型的接受之上要之本文仍以第二章仕宦「順逆」分期為架構以

白居易作為順境代表藉以了解蘇軾的白氏接受實是環繞著「中隱」的出處進

退為核心其次東漢馬少游作為「知足不辱」的求宦代表象徵了蘇軾在現實

與理想的永恆矛盾中一次又一次的自我反省最終構成了一種嶄新的仕宦觀

其本質無異於白氏「中隱」哲學的實踐最後本文以蘇軾晚年最喜愛的陶淵明

作為逆境謫居的師法典型陶氏迴護真我其價值觀不同流俗造就了他拒絕向

現實低頭的個性化行為再者除了「固窮」之外陶淵明不離人居的隱逸方式

亦為蘇軾示範了一個特殊的隱逸觀綜合三者本章在第四節企圖歸納出一個蘇

軾的理想性格彼此對照使我們能夠更精準地掌握蘇軾的仕宦觀照

第四章探討蘇軾詩中對於生命本質的思考與認知前述幾章主要以具體的

生活情境為討論對象然而就「生命觀照」來說「生命的本質為何」才是最

核心的認知目標其中又以「生死觀」最為首要因此本章擬由「生死觀」與

「詩人對於人生本質的思索問題」二大部分構成在「生死觀」的部分由於人

類在極早就已認知到生命現象的特殊性因此本節首先針對漢魏以來各朝代

詩人對於生死現象的觀察理解進行分析按理而言不同的時代心靈對於死亡事

件的思考不會一致從詩文的分析可知漢魏至北宋的死亡觀概況一來可作為論

述主題的背景知識再者身處北宋的蘇軾生命觀與前代所想必定有所因襲採

取歷時性考察有助於理解蘇軾詩中「死亡觀」的深層思維另外「生」與「死」

都可視作一種「時間狀態」的思考蘇軾深受佛家影響故本節欲闢「轉世概念」

一區由宋代盛行文人轉世故事的現象結合詩人的死亡觀加以探討或許有助

於釐清作者最終「文化人格」形成的原因

瞭解蘇軾詩中死亡思考的呈現概況之後緊接著要關注的便是詩人的反應

個體關注生命現象自然會對死亡事件有所思考究竟蘇軾在面對往而不返的「死

亡」本質時心中有何想法由於「死」與「老」二者概念間有極強的聯想關係

因此最常伴隨「畏死」心態的即是「嘆老」的生命焦慮對此蘇軾乃至宋

人在其詩文中頗有陳述而自古以來對抗死亡的因應方法除了假想的「游仙」

之外便是「養生」與「醫藥」觀念的發達取徑於此應可看出詩人對於「死

亡事件」的認知與反應

第五章探討蘇軾詩中對生命意義的終極探索本章銜接上一章對於人生本

質的認知問題主要探討的問題有一蘇軾對於人生價值的思考問題他選擇

了什麼作為自己生命的最終價值二蘇軾的終極追求為何所謂「終極探索」

第一章 緒論 37

本質上是一種「價值選擇」的問題在理解了蘇軾對於生命本體的思考內容之後

緊接著我們便可以問既然知道了「人生是什麼」那麼蘇軾認為什麼才是他

人生的終極追求呢換言之在短暫虛幻的人生中究竟存不存在一個永恆的「不

朽」由於個體對生命價值的認知是以自我認識為基礎本章第一節首先嘗試釐

清蘇軾文化性格的形成與內容藉心理學中自我認知程序(「我想做什麼」rarr「我

能當什麼」rarr「我是什麼」)先就蘇軾自述的部分試探緊接著以蘇軾對自我的

加工為論題透過幾個突出的人生觀來考察蘇軾建構自我時重要的人生價值選

擇在此之後才進入終極追求的部分筆者認為身處中國有名的書寫年代

蘇軾既有天賦又有環境書寫因而成為他極力發展的事業要項之一具有自我

實現的內涵再者書寫可洗滌淨化人心也有轉移的作用因此常被貶謫文

士拿來充作生活智慧積極投入加上文學久傳之後文名可視為另一種生命形

式的延續是以蘇軾寄寓生命於文學之中實是極為必然之事

第六章結論本章擬總結前面五章為了更加扣合題意故以「生命意識

史」的角度歸結出蘇詩中「生命觀照」的重點與特色並在此基礎之上進一

步借用西方人本心理學家馬斯洛的「需求層次論」來分析蘇軾晚年的精神境界

提供有別於傳統「特質描述」之法的另種途徑使人更能掌握東坡精神的實質內

38 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

Page 27: 第一章 - nccur.lib.nccu.edu.twnccur.lib.nccu.edu.tw/bitstream/140.119/35604/5/51001105.pdf · 平、作品賞析和文學趨向為考察的主體,對於操縱文字的「心靈」缺乏自覺的省

第一章 緒論 27

徑大致是適當的但受到唐人尺牘數量稀少的因素所限本文在研究材料的揀擇

時只大量援引《全唐詩》缺乏更為廣闊的史觀視野如此一來要達到作者

所言「著重在『行為人』的部分加以研究」92並不容易恐有「失真」

的危機不過本文在歷述中國傳統三教的生命觀時分別就儒家三不朽莊子

與禪宗神仙與淨土養生與享樂仕與隱等觀點進行了清楚的論述雖然在「養

生與享樂」一節中作者解釋古人「生命存養」的思想淵源分別來自於儒家的孝

義全忠佛家的超生了死和道家的全生保真然而在描繪唐代之前各朝的享

樂意識時作者明顯忽略了建安到六朝這幾個「生命情調」極具特色的重要時期

尤其是古詩十九首闕此何以成之畢竟唯有針對前代累積的生命意識有所覺

察一旦進入唐代研究才能分辨其中的承續與轉折在進行詩人的個別研究時

才能更為得心應手

至於內文主體也就是分論盛唐詩人生命觀的部分作者挑選的研究對象有

李白杜甫王維孟浩然岑參與高適其中較符本文需要者有李白杜甫

王維等人志懷高遠的李白由於並未如願在仕途上有所發展所以生命情調的

主旋律環繞著生命無常的慨歎而展開藉助「酒」的情感作用來消除死亡的恐懼93根據作者的闡述李白的悲劇根源在於他沒有尋找到一份值得寄託身心的終

極價值是以他的好酒應是出自於一種察覺「人生虛幻」後卻尋無出路的矛

盾與恐慌雖然企圖自我麻痺仍然無法掩飾其深層的憂傷所以其人生境界無

法超脫相較之下杜甫也面臨生命理想與現實生活的衝突並且在不遇之外

還遭遇病苦與老苦的折磨然而老杜在多重打擊之下為自己尋找到「詩」和

「酒」作為生命的出口一方面充分宣洩不豫的情緒另一方面藉助詩中強烈

現實的關懷傾向詩人將「一己的痛苦昇華為對社會弱勢人們的關懷」94由此

一來「小我」的不幸便在「大我」中獲得了釋放相較於李杜王維屬於另

一種典型的生命觀王維早年仕途得意然他秉賦早慧並未將生命價值寄託在

功名之上反而從幼年失祜的經歷中了悟了「無生」的境界95因此以佛教作為

最後心靈的依歸呈現在文學創作的面向則以「無生」和「隱逸」為摩詰詩的

二大主題王維的仕隱狀態值得注意這是因為「出仕」對他來說並非個人積

極追求的人生目標只是一種獲得經濟的生存方式所以當他陷賊而不死還

歸唐朝時仍能在眾臣輕蔑懷疑的眼光中繼續生存箇中關鍵便在於「身心分離」

的生命態度將為了經濟目的而拘限於官場的「身」與內在恆定價值依託所在

92 陳威伯《盛唐詩人生命觀之研究》(台北文化大學碩論2000)頁 3 93 氏著《盛唐詩人生命觀之研究》頁 63mdash91 94 氏著《盛唐詩人生命觀之研究》頁 120 95 陳威伯「所謂『無生』依照佛教的說法一切的存在皆在的世間生滅變化了悟這種幻有的

生滅變化後的絕對境界就叫無生」參見氏著《盛唐詩人生命觀之研究》頁 126

28 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

的「心」判然二分按作者論述

此乃藉由內在價值的肯定而將外在的物質世界否定藉以消弭現實與理

想之間的對立更進一步來說外在的世界既是「世上皆如夢」那麼需不

需要放棄外在的事物已經無所謂因此仕與隱的衝突亦得由此解決96

由此可知王維選擇亦官亦隱的生活方式一來固然是出自於在理想與經濟現實

間取得折衷的必要二來也緣於詩人不具備儒家「奉儒守官」的用世志意因

為外在世界已被他用經濟條件的眼光加以貶抑了因此相較於東坡雖然同樣

是依違在仕宦與隱退之間也同樣有著「人生如夢」的想法但受到生命底蘊取

向不同的因素影響二者的生命境界自然無法等同視之王維的例子實可作為東

坡研究的借鑑藉以照見古代文人較為消極的生命態度

第三節 研究範圍和方法

一 研究範圍

(一)「生命觀照」的定義

大抵宇宙間的「物」皆可分為「有生物」與「無生物」二種其中最大的

差別即在於「有生物」比「無生物」多了「生命」然而何謂「生命」以字源

學的角度來分析「生」殷代卜辭與西周金文寫作「 」从「 」从「 」

原是模擬草木生發於地之形到了東漢許慎《說文解字》云「生進也象

草木生出土上」97在原始本義之外已逐漸引伸為「事物的發生」成為一切「從

無至有」的泛稱進而衍生「誕生」「孕生」「生育」「出生」「生產」之意

與「生命孕育」的概念密切相關98若以最普遍的觀念來表達「生命」是一種存

在對所有的生物來說不外乎「生存壽命」之謂也99因此生理學觀點又將「生

96 氏著《盛唐詩人生命觀之研究》頁 129 97 【漢】許慎撰【清】段玉裁注【民國】魯實先正補《說文解字注》(台北黎明文化事業

投份有限公司1998 十二刷)頁 274 上 98 以上參考李霞《生死智慧道家生命觀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頁 157 99 台灣中華書局編《辭海》(下冊)(台北台灣中華書局股份有限公司198111 大字修訂本

台廿版)頁 1956據筆者翻閱坊間各家字典辭典多以此說定義「生命」

第一章 緒論 29

命」演繹為「一套具有生長生殖能力的系統」100

主要即著眼於生長變化的特色

相較於其他無生物多了「知覺」的能力作為特徵然而即使同樣具備生長變

化的能力世界上的生物仍有高低層次的分別層次最低的生物如草履蟲依次

為不會思想的植物能思能動的動物等而在所有的物種當中又以人類最為特

出針對人類與其他物種狀況相異的現象德國哲學家恩斯特卡西勒(Ernest

Cassirer1874mdash1945)曾說

(與動物相比)人的功能圈不僅僅在量上有所擴大而且經歷了一個質的變

化在使自己適應於一個環境方面人彷彿已經發現了一種新的方法除

了在一切的動物種屬中都可看到的感受器系統和效應器系統之外在人那

裡還可發現可稱之為符號系統(symbolic system)的第三環節它存在於

這兩個系統之間這個新的獲得物改變了整個的人類生活與其他動物相

比人不僅生活在更為寬廣的實在之中而且可以說他生活在新的實在

的向度中101

按照卡氏的說法世上但凡有生命的物種皆有「感受器系統」(receptor system)

與「效應器系統」(effector system)前者用以接受外部刺激並靠後者對這些刺

激作出反應藉以適應環境爭取生存然而這兩套系統代表的生存能力只停

留在覓飽居安的生物需求層次中無法完全滿足思維發達的人類是以另一種

效用龐雜的「符號系統」應運而生除了用來解釋自然現象之外尚能形成知識

經驗傳承這麼一來非但各種生存竅門與生活經驗得以快速傳播與複製無形

中增加了人類群體生命的保障再者人們攀援抽象複雜的思索能力創造了高

度發展的社會組織在對應於「自然」的生物需求之外開發出另一層次的詮釋

語境「文化」是以一旦「生命」此一語彙進入人類的詮釋系統則「生

命」已不再只是生物學上「單純依靠本能尋找資源以利生存」的「自然生命」

而是必須納入規模更大脈絡更雜的文化系統裡來檢視的「文化生命」具備了

多元繁複的意涵對此我們可參考《中文大辭典》所下的四種定義

一謂生存之壽命猶言性命

100 劉紹寶定義「生命」為一「具有進食代謝排泄呼吸運動生長生殖和反應性等功

能的系統」其中「進食代謝排泄呼吸運動」等能力皆是生物用以維持「生長生殖」

的能力故知「生長生殖」乃「生物」最重要的特徵詳見氏著〈從廣義的生命現象探索外星

生命〉一文摘自網頁httpwwwufoorgtwstudyfk18htm1 101 【德】恩斯特卡西勒(Ernst Cassirer 1874--1945)《人論》(rdquoAn Essay On Manrdquo)(台北

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0)頁 36

30 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

二指人生之內容或其表現

三指某種活動延續之期間(如政治生命)

四指藝術作品的中心思想或情趣即其精采之所在(如有生命的畫)102

以上四種定義除了「轉喻」的修辭例證之外(如第三第四條)主要指向二

個層次一生物學上的生命包含個體存在的時空範圍生存活動屬於較低

階的基礎含義二文化意義的生命由於擁有獨特的「符號系統」人類相較

於其他只會依循本能維生的生物精神活動特別活躍因此人類社會在生存競

爭之餘還發明了政治經濟藝術體育helliphellip等等目的與成效各不相同的領域

或技藝所有的內容集合之後便是所謂的「文化」如此複雜且活躍的心靈

在持續運轉精益求精的情況下自然衍生出對於更高層次存在意義的索求因

此生命的意義與價值開始受到關注和反思進而構成「生命」定義中層次最高

的「文化生命」由此可知「生命」的內涵包含了具體的「生存競賽」與抽象的

「文化追求」舉凡生死意識社會組織人生理念宗教信仰和科學知識helliphellip

等全都涵攝其中駁雜的程度可見一斑

嚴格說來要深入且完整地探討「生命」的內涵由於涵蓋的範圍太廣難

度其實很高若以學門的角度來取徑大致上思考「生命」可從「生物學」與

「人類學」二大觀點切入前者著重生物生存的各個面向屬於基礎的生物層次

分析適用於「存在」當中所有具備生命的對象後者以人類的角度出發探討

的是社會與文化狀態的發展問題屬於較高的精神層次乃心智活動較為活躍的

人類所獨有人類和其他動物比較起來的確擁有更為高段的思維能力所以學

習期特長屬於一種「文化生物」故能運用文化符號以累積各種經驗與知識

持續地創造出許多獨特的文明產物發展精緻文化然而人類終究還是動物的

一種文化發展的程度再高也必須建築在生物生存的基礎之上換言之在進

入一切抽象高明的社會文化層次之前人類都須滿足生物本能的需求西方人

本主義心理學家馬斯洛(Maslow Abraham Harold1908-1970)曾提出著名的

「需求層次理論」認為人類生存時必須面臨五種不同層次的需求挑戰由低至

高分別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群需求受尊重需求自我實現需求

第一層次生理的需求也就是維持生活所需各種物質的需要例如食衣

102 林尹高明主編《中文大辭典》(普及本)(台北中國文化大學出版部199310 九版)(六)

頁 9445筆者檢閱坊間字辭典發覺各家對於「生命」的定義在大體上雖已形成共識但各

有著重之處其中林尹高明教授主編之書陳義既多條列又明較符合本論文討論需要故

援引之

第一章 緒論 31

住行等

第二層次安全的需求希望生活有保障有工作可以維持收支沒有威

脅人身安全的因素等

第三層次被接納的需求即指感情和歸屬上的需求包括社交需求愛

交往和友誼等

第四層次尊嚴的需求需要被尊敬也需要自尊以及地位和名譽的需求

第五層次自我實現的需求儘量的發揮自己的潛能使自己生活有意義

有抱負103

按照馬斯洛的設定人們大致是依循著上述的五個層次的需求來實踐生活的也

就是說在前一層次得到部分滿足後下一層次的需求才開始轉為迫切在這五

層次當中「生理」「安全」乃是維持生命所必須因此只要是活人前二層

次的需求幾乎都已得到滿足然而每個人的條件不同開發出來的心理需求也

不盡相似是以能夠到達的最高需求層次便有差異由此顯示出各不相同的境界

高度我們可以想像的是因為人的層次不同可能擁有的思考角度和高度也跟

著不同因此看待事物時觀照的層面與深度就不可能一樣這麼一來對於生

命中重要目標的設定自然會依照個體不同層次的心理需求表現出彼此間極大

的差異性並在一連串的生活實踐之後呈現出個體獨特的生命意義和價值追

求舉例來說中國古代知識份子可能會將仕宦生死倫常藝術等議題視為

思考目標使其生命成為文化實踐的一種具體形式充滿了文化的況味當中的

價值選擇和生命情調便與一般目不識丁的販夫走卒完全不同顯示了層次分明的

生命觀由此可知對於努力滿足生命中各項需求的人來說生物的生存問題固

然無法避免在這之上還存在更高層次的生活意義即使不是每個人都有思索

生命的自覺思維然而只要心靈活動依然持續人們就會持續受到驅使往更

高的需求層次邁進因此「生物生存」與「生活意義」可說是生命觀的二大柱

石尤其後面一項攸關價值的選擇在說明個體生命意向時更具有代表性

回到本論文「生命觀照」的主題「觀照」(contemplation)一詞來自佛教

指的是「以智慧法眼觀察認識事物實相」104然而何謂「智慧法眼」李英武

103 詳見張春興《現代心理學》(台北台灣東華書局1990mdash1991)頁 233-235馬斯洛有

感於理論的不足晚期特別深化發展「自我實現需求」之層次發現了一系列發展的需要謂之

「存在價值」(being-values)內含有十四種不分優劣的價值特徵完整完善完成正義

活躍豐富單純美善獨特輕鬆樂觀詼諧真實誠懇現實自我滿足請見【美】弗

蘭克G戈布爾著呂明陳紅雯譯《第三思潮馬斯洛心理學》(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

2006)頁 41mdash43 104 袁賓主編《禪宗詞典》(湖北湖北人民出版社1994)頁 235

32 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

指出「法是真理眼是智慧以智慧通達真理即得法眼淨」105換言之「觀

照」是能以了解佛法真理的眼光對事物加以通澈理解即以人之智慧觀看察照事

物之真理106由此推論所謂的「生命觀照」可以界定為「對生命現象或本質的

觀察與認識」且因生命是指會生長變化的個體或存在所以進一步來說「生

命觀照」就是對生命體的生長變化現象或本質的觀察與認識如同前文對於生

命內容的界定生命的存在現象包含了「生物生存」與「存在意義」二大範疇

生物生存從「個人」的角度出發如同馬斯洛的心理需求層次理論所說乃是

一連串層次高低的需求滿足最基本的如生活物資的獲取對周遭環境的認知

人我關係的經營與互動自我安頓與情感歸屬乃至最高階的自我實現要求皆屬

之除此之外由於人類是群居的動物在難以離群索居的前提下從「社會」

的角度「生命」的意涵還包括了國家民族的認同問題對於自我社會定位的認

知與期許社會現象的觀察文明經驗的傳承helliphellip等等由小到大由近至遠

由內而外由具體到抽象「生命觀照」探討的面向雖然廣泛但大致是從個人

在成長歷程中所遭遇的實際內容出發綜合理性認知與感性體悟而得出的一種

「充滿情感的理解」某些秉賦優異的個體在持續的發展之下到了一定的層次

即可到達「人生智慧」的境界象徵了人類文明所能追求的精神極致呈現在文

學的創作之中便構成了文學之所以觸動人心的重要原因因此本論文便是基

於上述理由在蘇軾的生命情境中擷取了對於古代知識份子來說影響最為重

大的幾個主題加以討論期待能夠更加切合「生命」的主題填補宋詩研究和生

命意識史中相關議題的空白

(二)版本說明

蘇軾成名既早在宋代可說是家喻戶曉的文學巨星107死後其詩文雖一度因

黨禍復起而列入禁書然政治禁令擋不住文學感染力的強勢傳播有宋一代各

種蘇詩刊本即有二十種之多108此後儘管各代文風殊異但蘇詩在眾多註家的努

105 李英武注《禪宗三經》(成都巴蜀書社2005)頁 391 106 項楚「觀即『觀照』以智慧觀見事物之理」(見氏著《王梵志詩校注》(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10)下冊頁 790注一)所謂「真理」指的是事物之本質與意義

另可參考袁賓的說法袁賓認為觀照是一種「禪者觀察事物認識真理的智慧眼光」見袁賓

主編《禪宗詞典》頁 121 107 關於蘇軾受歡迎的狀況有許多資料可以佐證比如在他活著的時候詩文不單只在國內廣

為散佈聲名甚至遠播契丹連高麗使者過杭州都還「求市蘇軾之集以歸」(詳見孔凡禮《蘇

軾年譜》上冊卷 16頁 363)《邵氏聞見錄》卷二十更記載了他由海外歸毗陵時坐船中

而「夾運河岸千萬人隨觀之」的盛況(見【宋】邵博《邵氏聞見後錄》(北京中華書局

1997)卷二十頁 160)聲譽之隆可以想見 108 【宋】蘇軾《蘇軾詩集》冊一孔凡禮〈前言〉頁 14

第一章 緒論 33

力之下到了清代已蔚為大觀其中以馮應榴和王文誥的註最為著名按孔凡

禮在《蘇軾詩集前言》中的介紹馮氏是以查慎行《蘇詩補註》為底本「『取

王施查三註』擇精去複『援證群書』『考稽辨訂』」而成《蘇文忠詩合註》

五十卷109而王文誥的《蘇文忠詩編註集成》四十五卷乃是按照蘇軾年譜詳細

繫年而成本論文考量研究時須以詩人生平和詩作二者合併觀照的方式反覆進

行因此在權衡之下採用王文誥版本閱讀期間搭配孔凡禮《蘇軾年譜》(全

三冊)對王註論審未精的錯誤之處加以校正以求翔實

在其他重要的參考文獻部份蘇軾文章本論文採用的是孔凡禮點校北京

中華書局出版的《蘇軾文集》(全六冊)蘇詞則以鄒同慶王宗堂的《蘇軾詞編

年校註》(全三冊)為主其他參考資料版本將於論文注釋中詳細註明此處

就不多加介紹了

二 研究方法

人文學科的研究工作基本上都會牽涉到「研究資料」與「資料分析」二個部

分因此若要討論研究方法首先須對上述二者有所界定在「研究資料」方

面本論文以蘇軾為研究客體自須熟讀東坡所有著作但是東坡並非全然獨

立的生命體從他出生到死亡為止必曾存在一個與之互動的人際網絡在此一

網絡中關係由親至疏包含了親人同儕後輩和互不相識的時人由於他們與

蘇軾同時或許曾經與之接觸彼此深切瞭解或者未曾識面只是風聞行誼

但無論如何這些人相較於後來研究者手中掌握了對於詩人的第一手資料他

們的著作自然值得參考在此筆者先依關係遠近將所謂的「時人」略分為三

(一) 師友親朋如歐陽脩蘇轍黃庭堅秦觀李廌helliphellip等他們與

東坡素來友好關係匪淺閱讀其人之作不但可瞭解蘇軾與重要他人

的情感往來狀況同時可從尺牘中窺知詩人對於事物的各種看法另

外蘇軾繼承歐陽脩之處多矣由此著眼大致可以勾勒出儒生蘇軾思

想之從來

(二) 政敵與競爭對象如王安石或二程安石與二程分別在政策和思想

二方面與東坡互不相容敵對的雙方互有攻詰這一類的文獻最重

109 【宋】蘇軾《蘇軾詩集》冊一孔凡禮〈前言〉頁 16

34 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

要的貢獻是它們提供了一個全然不同的視野使讀者能對詩人的各個

面向(無論好壞優缺)有所了解因為個體在實踐生命時自我的主

觀呈現固然重要但別人給予的評價也是構成生命面貌的重要環節

乃觀照生命時無能或缺的部分正反優缺彼此相照生命才有完

整的輪廓

(三) 無交集的時人這一項主要以東坡不相熟的詩話作者為主如寫作

《春渚紀聞》的何薳《春渚紀聞》向來以記載蘇軾軼事聞名作者何

薳雖傾慕蘇軾但二人來往並不密切經由片段軼事的描述這一類的

文獻如同鏡子般反映了蘇軾行走江湖的真實身影不但說明了東坡是以

何種形象為北宋時人所喜愛與接受同時也讓我們更加了解當時的社

會形態對詩人形象的重建極有幫助可補充官修史書之不足

以上三種若以形象化的語言來表達第一類有如沐浴在陽光之下的詩人著重

其本質與正面形象第二類反之可視作背光的暗影二者並存則形象方趨於

具體而第三類則有如背景非但可為詩人形象添加色彩同時亦為讀者提供了

深入理解的語境再者有關後人文獻的方面由於蘇軾藝術成就(含文學書

晝審美helliphellip等方面)十分傑出成為宋代以後文人評論的重要對象相關文獻

極多對研究亦多所助益有鑑於此四川大學中文系唐宋文學研究室將散見各

處的篇牘文章集結為《蘇軾資料彙編》五冊給予後來研究者極大方便研讀這

類文獻主要可透過歷時性的觀點瞭解各個時期的蘇軾接受史比對評論者本身

的學識背景對於蘇軾形象研究頗有正面的幫助況且古人讀書既博且熟常

在隻字片語中透露許多獨到意見相當值得參考

為了掌握時代背景史書思想著作亦在參考之列如對北宋政治時局記載

甚詳的《宋史》《宋史紀事本末》《續資治通鑑長編》等書尤須參考閱讀這

些書目除了有利於還原當時的官場氣氛同時考量到蘇軾本身「學者官僚

文人」三合一的身份取向歷史情境的純熟掌握將有助於我們對詩人行為動機的

判讀110另一方面「資料分析」牽涉到的是詮釋觀點問題由於本研究以「生

命觀照」作為蘇詩的切入點問題本質在於人生哲學的探討因此在正式論述

詩人觀點之前理應考慮中國儒釋道三家的思想這是因為傳統三教的思想

核心皆以生命哲學為底蘊對中國士人的生命哲學向來具有深遠的影響對「三

110 當然除了正史之外當代的史學著作也在參考之列如以「士」階層為論述核心的余英時

《士與中國文化》《朱熹的歷史世界》關注黨爭的沈松勤《北宋文人與黨爭》蕭慶偉《北宋新

舊黨爭與文學》介紹當代宗教概況者如潘桂明《中國居士佛教史》謝路軍《中國道教源流》

或者針對時代思潮進行全面性理解的史學研究像葛兆光《中國思想史》等皆屬之

第一章 緒論 35

教融合」的東坡更是如此故本文除了瞭解中國傳統三教的人生哲學內容外尚

須分析這些哲學思想對詩人所產生的影響至於「資料分析」的部分本論文將

視論述的需要來決定採用何種理論方法加以分析譬如以心理學的角度來看

蘇軾的生命觀照實與其生命歷程息息相關具有階段性成長的特徵正好可以引

用皮亞傑(Jean Piaget1896-1980)的「認知發展論」(cognitive-developmental

theory)作為分析模式尤其皮氏學說中的「適應」(adaptation)的觀點正好能

夠提供我們洞見詩人處逆時的適應行為及心理狀態因此成為本文重要的參照理

論詳細論述請見各章節內文撰述

以下為本文各章章節大要

第一章緒論此章說明以「論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為題的研究動機目

的取材範圍和研究方法首先詳述研究動機強調在「言志」的抒情傳統之下

選取人生際遇特殊的蘇軾作為「生命觀照」的研究對象有其意義再就前人相關

研究成果作一介紹和檢討預先確立本文的立論基礎和研究價值進而說明本研

究所欲採取的研究方法最後參考文獻資料對「生命」「生命觀照」等詞作出

定義以利開展後文

第二章論述蘇軾詩中的仕宦及隱退情結本章探討蘇軾人生最重要的仕宦

主題想解決的問題有三一蘇軾早懷隱逸之志為何執意追求仕進二進

入官場之後既已發現「理想」與「現實」之間巨大的落差因何想退能退卻

始終未退三蘇軾長年徘徊於仕隱之間對他的人生造成了何種影響至於

為何要討論這三個問題呢首先蘇軾個性向來不拘小節生長環境又與佛道二

家淵源甚深然從東坡年少時以「范滂」自期的表現看來他選擇依循儒家「用

世」志意心中應有極為深刻的理想存焉而這個根深蒂固的價值觀或許正是

日後當他匍匐於仕宦道上無論處境如何慘澹仍然堅持不退的重要依據而他

長年處於貶謫的境況更為其「生命觀照」帶來了重要的轉變契機與後續效應

在某一程度上決定了晚年蘇軾人生境界達至超曠的可能因此本章擬先分擘蘇

軾的仕宦歷程將其一生按照「順境」「逆境」劃為二類以為梗概第一節聚

焦順境的政治實踐除了梳理蘇軾在不同時期的仕宦追求外也要進一步瞭解這

個價值觀是否恆久不變第二節從「順」的對立面立論以烏臺詩案為起點探

索逆境時期蘇軾的心理狀態和人生追求筆者關心的是「隱」之所以只是「誘

惑」而非「實踐」的原因藉著蘇軾在深諳仕宦乃「違己交病」的情況下依然

執意入仕的矛盾情結由此帶出第三節對於貶謫收穫的探討說明能夠「瞭解事

件後果並安於現實」的東坡最後得以走向「超曠」的關鍵因素

第三章論蘇軾詩中的仕宦典型有別於上一章「背景式」的陳述方式本

36 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

章欲以白居易馬少游及陶淵明三個蘇詩典型作為不同階段仕宦觀照的代表「仕

隱情結」既為蘇軾一生憂患所繫隨著現實越趨緊迫內在的矛盾衝突越是激烈

在此之中東坡的仕宦觀照不但會反映在特定的詩文主題創作上同時也呈現

在史傳典型的接受之上要之本文仍以第二章仕宦「順逆」分期為架構以

白居易作為順境代表藉以了解蘇軾的白氏接受實是環繞著「中隱」的出處進

退為核心其次東漢馬少游作為「知足不辱」的求宦代表象徵了蘇軾在現實

與理想的永恆矛盾中一次又一次的自我反省最終構成了一種嶄新的仕宦觀

其本質無異於白氏「中隱」哲學的實踐最後本文以蘇軾晚年最喜愛的陶淵明

作為逆境謫居的師法典型陶氏迴護真我其價值觀不同流俗造就了他拒絕向

現實低頭的個性化行為再者除了「固窮」之外陶淵明不離人居的隱逸方式

亦為蘇軾示範了一個特殊的隱逸觀綜合三者本章在第四節企圖歸納出一個蘇

軾的理想性格彼此對照使我們能夠更精準地掌握蘇軾的仕宦觀照

第四章探討蘇軾詩中對於生命本質的思考與認知前述幾章主要以具體的

生活情境為討論對象然而就「生命觀照」來說「生命的本質為何」才是最

核心的認知目標其中又以「生死觀」最為首要因此本章擬由「生死觀」與

「詩人對於人生本質的思索問題」二大部分構成在「生死觀」的部分由於人

類在極早就已認知到生命現象的特殊性因此本節首先針對漢魏以來各朝代

詩人對於生死現象的觀察理解進行分析按理而言不同的時代心靈對於死亡事

件的思考不會一致從詩文的分析可知漢魏至北宋的死亡觀概況一來可作為論

述主題的背景知識再者身處北宋的蘇軾生命觀與前代所想必定有所因襲採

取歷時性考察有助於理解蘇軾詩中「死亡觀」的深層思維另外「生」與「死」

都可視作一種「時間狀態」的思考蘇軾深受佛家影響故本節欲闢「轉世概念」

一區由宋代盛行文人轉世故事的現象結合詩人的死亡觀加以探討或許有助

於釐清作者最終「文化人格」形成的原因

瞭解蘇軾詩中死亡思考的呈現概況之後緊接著要關注的便是詩人的反應

個體關注生命現象自然會對死亡事件有所思考究竟蘇軾在面對往而不返的「死

亡」本質時心中有何想法由於「死」與「老」二者概念間有極強的聯想關係

因此最常伴隨「畏死」心態的即是「嘆老」的生命焦慮對此蘇軾乃至宋

人在其詩文中頗有陳述而自古以來對抗死亡的因應方法除了假想的「游仙」

之外便是「養生」與「醫藥」觀念的發達取徑於此應可看出詩人對於「死

亡事件」的認知與反應

第五章探討蘇軾詩中對生命意義的終極探索本章銜接上一章對於人生本

質的認知問題主要探討的問題有一蘇軾對於人生價值的思考問題他選擇

了什麼作為自己生命的最終價值二蘇軾的終極追求為何所謂「終極探索」

第一章 緒論 37

本質上是一種「價值選擇」的問題在理解了蘇軾對於生命本體的思考內容之後

緊接著我們便可以問既然知道了「人生是什麼」那麼蘇軾認為什麼才是他

人生的終極追求呢換言之在短暫虛幻的人生中究竟存不存在一個永恆的「不

朽」由於個體對生命價值的認知是以自我認識為基礎本章第一節首先嘗試釐

清蘇軾文化性格的形成與內容藉心理學中自我認知程序(「我想做什麼」rarr「我

能當什麼」rarr「我是什麼」)先就蘇軾自述的部分試探緊接著以蘇軾對自我的

加工為論題透過幾個突出的人生觀來考察蘇軾建構自我時重要的人生價值選

擇在此之後才進入終極追求的部分筆者認為身處中國有名的書寫年代

蘇軾既有天賦又有環境書寫因而成為他極力發展的事業要項之一具有自我

實現的內涵再者書寫可洗滌淨化人心也有轉移的作用因此常被貶謫文

士拿來充作生活智慧積極投入加上文學久傳之後文名可視為另一種生命形

式的延續是以蘇軾寄寓生命於文學之中實是極為必然之事

第六章結論本章擬總結前面五章為了更加扣合題意故以「生命意識

史」的角度歸結出蘇詩中「生命觀照」的重點與特色並在此基礎之上進一

步借用西方人本心理學家馬斯洛的「需求層次論」來分析蘇軾晚年的精神境界

提供有別於傳統「特質描述」之法的另種途徑使人更能掌握東坡精神的實質內

38 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

Page 28: 第一章 - nccur.lib.nccu.edu.twnccur.lib.nccu.edu.tw/bitstream/140.119/35604/5/51001105.pdf · 平、作品賞析和文學趨向為考察的主體,對於操縱文字的「心靈」缺乏自覺的省

28 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

的「心」判然二分按作者論述

此乃藉由內在價值的肯定而將外在的物質世界否定藉以消弭現實與理

想之間的對立更進一步來說外在的世界既是「世上皆如夢」那麼需不

需要放棄外在的事物已經無所謂因此仕與隱的衝突亦得由此解決96

由此可知王維選擇亦官亦隱的生活方式一來固然是出自於在理想與經濟現實

間取得折衷的必要二來也緣於詩人不具備儒家「奉儒守官」的用世志意因

為外在世界已被他用經濟條件的眼光加以貶抑了因此相較於東坡雖然同樣

是依違在仕宦與隱退之間也同樣有著「人生如夢」的想法但受到生命底蘊取

向不同的因素影響二者的生命境界自然無法等同視之王維的例子實可作為東

坡研究的借鑑藉以照見古代文人較為消極的生命態度

第三節 研究範圍和方法

一 研究範圍

(一)「生命觀照」的定義

大抵宇宙間的「物」皆可分為「有生物」與「無生物」二種其中最大的

差別即在於「有生物」比「無生物」多了「生命」然而何謂「生命」以字源

學的角度來分析「生」殷代卜辭與西周金文寫作「 」从「 」从「 」

原是模擬草木生發於地之形到了東漢許慎《說文解字》云「生進也象

草木生出土上」97在原始本義之外已逐漸引伸為「事物的發生」成為一切「從

無至有」的泛稱進而衍生「誕生」「孕生」「生育」「出生」「生產」之意

與「生命孕育」的概念密切相關98若以最普遍的觀念來表達「生命」是一種存

在對所有的生物來說不外乎「生存壽命」之謂也99因此生理學觀點又將「生

96 氏著《盛唐詩人生命觀之研究》頁 129 97 【漢】許慎撰【清】段玉裁注【民國】魯實先正補《說文解字注》(台北黎明文化事業

投份有限公司1998 十二刷)頁 274 上 98 以上參考李霞《生死智慧道家生命觀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頁 157 99 台灣中華書局編《辭海》(下冊)(台北台灣中華書局股份有限公司198111 大字修訂本

台廿版)頁 1956據筆者翻閱坊間各家字典辭典多以此說定義「生命」

第一章 緒論 29

命」演繹為「一套具有生長生殖能力的系統」100

主要即著眼於生長變化的特色

相較於其他無生物多了「知覺」的能力作為特徵然而即使同樣具備生長變

化的能力世界上的生物仍有高低層次的分別層次最低的生物如草履蟲依次

為不會思想的植物能思能動的動物等而在所有的物種當中又以人類最為特

出針對人類與其他物種狀況相異的現象德國哲學家恩斯特卡西勒(Ernest

Cassirer1874mdash1945)曾說

(與動物相比)人的功能圈不僅僅在量上有所擴大而且經歷了一個質的變

化在使自己適應於一個環境方面人彷彿已經發現了一種新的方法除

了在一切的動物種屬中都可看到的感受器系統和效應器系統之外在人那

裡還可發現可稱之為符號系統(symbolic system)的第三環節它存在於

這兩個系統之間這個新的獲得物改變了整個的人類生活與其他動物相

比人不僅生活在更為寬廣的實在之中而且可以說他生活在新的實在

的向度中101

按照卡氏的說法世上但凡有生命的物種皆有「感受器系統」(receptor system)

與「效應器系統」(effector system)前者用以接受外部刺激並靠後者對這些刺

激作出反應藉以適應環境爭取生存然而這兩套系統代表的生存能力只停

留在覓飽居安的生物需求層次中無法完全滿足思維發達的人類是以另一種

效用龐雜的「符號系統」應運而生除了用來解釋自然現象之外尚能形成知識

經驗傳承這麼一來非但各種生存竅門與生活經驗得以快速傳播與複製無形

中增加了人類群體生命的保障再者人們攀援抽象複雜的思索能力創造了高

度發展的社會組織在對應於「自然」的生物需求之外開發出另一層次的詮釋

語境「文化」是以一旦「生命」此一語彙進入人類的詮釋系統則「生

命」已不再只是生物學上「單純依靠本能尋找資源以利生存」的「自然生命」

而是必須納入規模更大脈絡更雜的文化系統裡來檢視的「文化生命」具備了

多元繁複的意涵對此我們可參考《中文大辭典》所下的四種定義

一謂生存之壽命猶言性命

100 劉紹寶定義「生命」為一「具有進食代謝排泄呼吸運動生長生殖和反應性等功

能的系統」其中「進食代謝排泄呼吸運動」等能力皆是生物用以維持「生長生殖」

的能力故知「生長生殖」乃「生物」最重要的特徵詳見氏著〈從廣義的生命現象探索外星

生命〉一文摘自網頁httpwwwufoorgtwstudyfk18htm1 101 【德】恩斯特卡西勒(Ernst Cassirer 1874--1945)《人論》(rdquoAn Essay On Manrdquo)(台北

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0)頁 36

30 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

二指人生之內容或其表現

三指某種活動延續之期間(如政治生命)

四指藝術作品的中心思想或情趣即其精采之所在(如有生命的畫)102

以上四種定義除了「轉喻」的修辭例證之外(如第三第四條)主要指向二

個層次一生物學上的生命包含個體存在的時空範圍生存活動屬於較低

階的基礎含義二文化意義的生命由於擁有獨特的「符號系統」人類相較

於其他只會依循本能維生的生物精神活動特別活躍因此人類社會在生存競

爭之餘還發明了政治經濟藝術體育helliphellip等等目的與成效各不相同的領域

或技藝所有的內容集合之後便是所謂的「文化」如此複雜且活躍的心靈

在持續運轉精益求精的情況下自然衍生出對於更高層次存在意義的索求因

此生命的意義與價值開始受到關注和反思進而構成「生命」定義中層次最高

的「文化生命」由此可知「生命」的內涵包含了具體的「生存競賽」與抽象的

「文化追求」舉凡生死意識社會組織人生理念宗教信仰和科學知識helliphellip

等全都涵攝其中駁雜的程度可見一斑

嚴格說來要深入且完整地探討「生命」的內涵由於涵蓋的範圍太廣難

度其實很高若以學門的角度來取徑大致上思考「生命」可從「生物學」與

「人類學」二大觀點切入前者著重生物生存的各個面向屬於基礎的生物層次

分析適用於「存在」當中所有具備生命的對象後者以人類的角度出發探討

的是社會與文化狀態的發展問題屬於較高的精神層次乃心智活動較為活躍的

人類所獨有人類和其他動物比較起來的確擁有更為高段的思維能力所以學

習期特長屬於一種「文化生物」故能運用文化符號以累積各種經驗與知識

持續地創造出許多獨特的文明產物發展精緻文化然而人類終究還是動物的

一種文化發展的程度再高也必須建築在生物生存的基礎之上換言之在進

入一切抽象高明的社會文化層次之前人類都須滿足生物本能的需求西方人

本主義心理學家馬斯洛(Maslow Abraham Harold1908-1970)曾提出著名的

「需求層次理論」認為人類生存時必須面臨五種不同層次的需求挑戰由低至

高分別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群需求受尊重需求自我實現需求

第一層次生理的需求也就是維持生活所需各種物質的需要例如食衣

102 林尹高明主編《中文大辭典》(普及本)(台北中國文化大學出版部199310 九版)(六)

頁 9445筆者檢閱坊間字辭典發覺各家對於「生命」的定義在大體上雖已形成共識但各

有著重之處其中林尹高明教授主編之書陳義既多條列又明較符合本論文討論需要故

援引之

第一章 緒論 31

住行等

第二層次安全的需求希望生活有保障有工作可以維持收支沒有威

脅人身安全的因素等

第三層次被接納的需求即指感情和歸屬上的需求包括社交需求愛

交往和友誼等

第四層次尊嚴的需求需要被尊敬也需要自尊以及地位和名譽的需求

第五層次自我實現的需求儘量的發揮自己的潛能使自己生活有意義

有抱負103

按照馬斯洛的設定人們大致是依循著上述的五個層次的需求來實踐生活的也

就是說在前一層次得到部分滿足後下一層次的需求才開始轉為迫切在這五

層次當中「生理」「安全」乃是維持生命所必須因此只要是活人前二層

次的需求幾乎都已得到滿足然而每個人的條件不同開發出來的心理需求也

不盡相似是以能夠到達的最高需求層次便有差異由此顯示出各不相同的境界

高度我們可以想像的是因為人的層次不同可能擁有的思考角度和高度也跟

著不同因此看待事物時觀照的層面與深度就不可能一樣這麼一來對於生

命中重要目標的設定自然會依照個體不同層次的心理需求表現出彼此間極大

的差異性並在一連串的生活實踐之後呈現出個體獨特的生命意義和價值追

求舉例來說中國古代知識份子可能會將仕宦生死倫常藝術等議題視為

思考目標使其生命成為文化實踐的一種具體形式充滿了文化的況味當中的

價值選擇和生命情調便與一般目不識丁的販夫走卒完全不同顯示了層次分明的

生命觀由此可知對於努力滿足生命中各項需求的人來說生物的生存問題固

然無法避免在這之上還存在更高層次的生活意義即使不是每個人都有思索

生命的自覺思維然而只要心靈活動依然持續人們就會持續受到驅使往更

高的需求層次邁進因此「生物生存」與「生活意義」可說是生命觀的二大柱

石尤其後面一項攸關價值的選擇在說明個體生命意向時更具有代表性

回到本論文「生命觀照」的主題「觀照」(contemplation)一詞來自佛教

指的是「以智慧法眼觀察認識事物實相」104然而何謂「智慧法眼」李英武

103 詳見張春興《現代心理學》(台北台灣東華書局1990mdash1991)頁 233-235馬斯洛有

感於理論的不足晚期特別深化發展「自我實現需求」之層次發現了一系列發展的需要謂之

「存在價值」(being-values)內含有十四種不分優劣的價值特徵完整完善完成正義

活躍豐富單純美善獨特輕鬆樂觀詼諧真實誠懇現實自我滿足請見【美】弗

蘭克G戈布爾著呂明陳紅雯譯《第三思潮馬斯洛心理學》(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

2006)頁 41mdash43 104 袁賓主編《禪宗詞典》(湖北湖北人民出版社1994)頁 235

32 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

指出「法是真理眼是智慧以智慧通達真理即得法眼淨」105換言之「觀

照」是能以了解佛法真理的眼光對事物加以通澈理解即以人之智慧觀看察照事

物之真理106由此推論所謂的「生命觀照」可以界定為「對生命現象或本質的

觀察與認識」且因生命是指會生長變化的個體或存在所以進一步來說「生

命觀照」就是對生命體的生長變化現象或本質的觀察與認識如同前文對於生

命內容的界定生命的存在現象包含了「生物生存」與「存在意義」二大範疇

生物生存從「個人」的角度出發如同馬斯洛的心理需求層次理論所說乃是

一連串層次高低的需求滿足最基本的如生活物資的獲取對周遭環境的認知

人我關係的經營與互動自我安頓與情感歸屬乃至最高階的自我實現要求皆屬

之除此之外由於人類是群居的動物在難以離群索居的前提下從「社會」

的角度「生命」的意涵還包括了國家民族的認同問題對於自我社會定位的認

知與期許社會現象的觀察文明經驗的傳承helliphellip等等由小到大由近至遠

由內而外由具體到抽象「生命觀照」探討的面向雖然廣泛但大致是從個人

在成長歷程中所遭遇的實際內容出發綜合理性認知與感性體悟而得出的一種

「充滿情感的理解」某些秉賦優異的個體在持續的發展之下到了一定的層次

即可到達「人生智慧」的境界象徵了人類文明所能追求的精神極致呈現在文

學的創作之中便構成了文學之所以觸動人心的重要原因因此本論文便是基

於上述理由在蘇軾的生命情境中擷取了對於古代知識份子來說影響最為重

大的幾個主題加以討論期待能夠更加切合「生命」的主題填補宋詩研究和生

命意識史中相關議題的空白

(二)版本說明

蘇軾成名既早在宋代可說是家喻戶曉的文學巨星107死後其詩文雖一度因

黨禍復起而列入禁書然政治禁令擋不住文學感染力的強勢傳播有宋一代各

種蘇詩刊本即有二十種之多108此後儘管各代文風殊異但蘇詩在眾多註家的努

105 李英武注《禪宗三經》(成都巴蜀書社2005)頁 391 106 項楚「觀即『觀照』以智慧觀見事物之理」(見氏著《王梵志詩校注》(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10)下冊頁 790注一)所謂「真理」指的是事物之本質與意義

另可參考袁賓的說法袁賓認為觀照是一種「禪者觀察事物認識真理的智慧眼光」見袁賓

主編《禪宗詞典》頁 121 107 關於蘇軾受歡迎的狀況有許多資料可以佐證比如在他活著的時候詩文不單只在國內廣

為散佈聲名甚至遠播契丹連高麗使者過杭州都還「求市蘇軾之集以歸」(詳見孔凡禮《蘇

軾年譜》上冊卷 16頁 363)《邵氏聞見錄》卷二十更記載了他由海外歸毗陵時坐船中

而「夾運河岸千萬人隨觀之」的盛況(見【宋】邵博《邵氏聞見後錄》(北京中華書局

1997)卷二十頁 160)聲譽之隆可以想見 108 【宋】蘇軾《蘇軾詩集》冊一孔凡禮〈前言〉頁 14

第一章 緒論 33

力之下到了清代已蔚為大觀其中以馮應榴和王文誥的註最為著名按孔凡

禮在《蘇軾詩集前言》中的介紹馮氏是以查慎行《蘇詩補註》為底本「『取

王施查三註』擇精去複『援證群書』『考稽辨訂』」而成《蘇文忠詩合註》

五十卷109而王文誥的《蘇文忠詩編註集成》四十五卷乃是按照蘇軾年譜詳細

繫年而成本論文考量研究時須以詩人生平和詩作二者合併觀照的方式反覆進

行因此在權衡之下採用王文誥版本閱讀期間搭配孔凡禮《蘇軾年譜》(全

三冊)對王註論審未精的錯誤之處加以校正以求翔實

在其他重要的參考文獻部份蘇軾文章本論文採用的是孔凡禮點校北京

中華書局出版的《蘇軾文集》(全六冊)蘇詞則以鄒同慶王宗堂的《蘇軾詞編

年校註》(全三冊)為主其他參考資料版本將於論文注釋中詳細註明此處

就不多加介紹了

二 研究方法

人文學科的研究工作基本上都會牽涉到「研究資料」與「資料分析」二個部

分因此若要討論研究方法首先須對上述二者有所界定在「研究資料」方

面本論文以蘇軾為研究客體自須熟讀東坡所有著作但是東坡並非全然獨

立的生命體從他出生到死亡為止必曾存在一個與之互動的人際網絡在此一

網絡中關係由親至疏包含了親人同儕後輩和互不相識的時人由於他們與

蘇軾同時或許曾經與之接觸彼此深切瞭解或者未曾識面只是風聞行誼

但無論如何這些人相較於後來研究者手中掌握了對於詩人的第一手資料他

們的著作自然值得參考在此筆者先依關係遠近將所謂的「時人」略分為三

(一) 師友親朋如歐陽脩蘇轍黃庭堅秦觀李廌helliphellip等他們與

東坡素來友好關係匪淺閱讀其人之作不但可瞭解蘇軾與重要他人

的情感往來狀況同時可從尺牘中窺知詩人對於事物的各種看法另

外蘇軾繼承歐陽脩之處多矣由此著眼大致可以勾勒出儒生蘇軾思

想之從來

(二) 政敵與競爭對象如王安石或二程安石與二程分別在政策和思想

二方面與東坡互不相容敵對的雙方互有攻詰這一類的文獻最重

109 【宋】蘇軾《蘇軾詩集》冊一孔凡禮〈前言〉頁 16

34 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

要的貢獻是它們提供了一個全然不同的視野使讀者能對詩人的各個

面向(無論好壞優缺)有所了解因為個體在實踐生命時自我的主

觀呈現固然重要但別人給予的評價也是構成生命面貌的重要環節

乃觀照生命時無能或缺的部分正反優缺彼此相照生命才有完

整的輪廓

(三) 無交集的時人這一項主要以東坡不相熟的詩話作者為主如寫作

《春渚紀聞》的何薳《春渚紀聞》向來以記載蘇軾軼事聞名作者何

薳雖傾慕蘇軾但二人來往並不密切經由片段軼事的描述這一類的

文獻如同鏡子般反映了蘇軾行走江湖的真實身影不但說明了東坡是以

何種形象為北宋時人所喜愛與接受同時也讓我們更加了解當時的社

會形態對詩人形象的重建極有幫助可補充官修史書之不足

以上三種若以形象化的語言來表達第一類有如沐浴在陽光之下的詩人著重

其本質與正面形象第二類反之可視作背光的暗影二者並存則形象方趨於

具體而第三類則有如背景非但可為詩人形象添加色彩同時亦為讀者提供了

深入理解的語境再者有關後人文獻的方面由於蘇軾藝術成就(含文學書

晝審美helliphellip等方面)十分傑出成為宋代以後文人評論的重要對象相關文獻

極多對研究亦多所助益有鑑於此四川大學中文系唐宋文學研究室將散見各

處的篇牘文章集結為《蘇軾資料彙編》五冊給予後來研究者極大方便研讀這

類文獻主要可透過歷時性的觀點瞭解各個時期的蘇軾接受史比對評論者本身

的學識背景對於蘇軾形象研究頗有正面的幫助況且古人讀書既博且熟常

在隻字片語中透露許多獨到意見相當值得參考

為了掌握時代背景史書思想著作亦在參考之列如對北宋政治時局記載

甚詳的《宋史》《宋史紀事本末》《續資治通鑑長編》等書尤須參考閱讀這

些書目除了有利於還原當時的官場氣氛同時考量到蘇軾本身「學者官僚

文人」三合一的身份取向歷史情境的純熟掌握將有助於我們對詩人行為動機的

判讀110另一方面「資料分析」牽涉到的是詮釋觀點問題由於本研究以「生

命觀照」作為蘇詩的切入點問題本質在於人生哲學的探討因此在正式論述

詩人觀點之前理應考慮中國儒釋道三家的思想這是因為傳統三教的思想

核心皆以生命哲學為底蘊對中國士人的生命哲學向來具有深遠的影響對「三

110 當然除了正史之外當代的史學著作也在參考之列如以「士」階層為論述核心的余英時

《士與中國文化》《朱熹的歷史世界》關注黨爭的沈松勤《北宋文人與黨爭》蕭慶偉《北宋新

舊黨爭與文學》介紹當代宗教概況者如潘桂明《中國居士佛教史》謝路軍《中國道教源流》

或者針對時代思潮進行全面性理解的史學研究像葛兆光《中國思想史》等皆屬之

第一章 緒論 35

教融合」的東坡更是如此故本文除了瞭解中國傳統三教的人生哲學內容外尚

須分析這些哲學思想對詩人所產生的影響至於「資料分析」的部分本論文將

視論述的需要來決定採用何種理論方法加以分析譬如以心理學的角度來看

蘇軾的生命觀照實與其生命歷程息息相關具有階段性成長的特徵正好可以引

用皮亞傑(Jean Piaget1896-1980)的「認知發展論」(cognitive-developmental

theory)作為分析模式尤其皮氏學說中的「適應」(adaptation)的觀點正好能

夠提供我們洞見詩人處逆時的適應行為及心理狀態因此成為本文重要的參照理

論詳細論述請見各章節內文撰述

以下為本文各章章節大要

第一章緒論此章說明以「論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為題的研究動機目

的取材範圍和研究方法首先詳述研究動機強調在「言志」的抒情傳統之下

選取人生際遇特殊的蘇軾作為「生命觀照」的研究對象有其意義再就前人相關

研究成果作一介紹和檢討預先確立本文的立論基礎和研究價值進而說明本研

究所欲採取的研究方法最後參考文獻資料對「生命」「生命觀照」等詞作出

定義以利開展後文

第二章論述蘇軾詩中的仕宦及隱退情結本章探討蘇軾人生最重要的仕宦

主題想解決的問題有三一蘇軾早懷隱逸之志為何執意追求仕進二進

入官場之後既已發現「理想」與「現實」之間巨大的落差因何想退能退卻

始終未退三蘇軾長年徘徊於仕隱之間對他的人生造成了何種影響至於

為何要討論這三個問題呢首先蘇軾個性向來不拘小節生長環境又與佛道二

家淵源甚深然從東坡年少時以「范滂」自期的表現看來他選擇依循儒家「用

世」志意心中應有極為深刻的理想存焉而這個根深蒂固的價值觀或許正是

日後當他匍匐於仕宦道上無論處境如何慘澹仍然堅持不退的重要依據而他

長年處於貶謫的境況更為其「生命觀照」帶來了重要的轉變契機與後續效應

在某一程度上決定了晚年蘇軾人生境界達至超曠的可能因此本章擬先分擘蘇

軾的仕宦歷程將其一生按照「順境」「逆境」劃為二類以為梗概第一節聚

焦順境的政治實踐除了梳理蘇軾在不同時期的仕宦追求外也要進一步瞭解這

個價值觀是否恆久不變第二節從「順」的對立面立論以烏臺詩案為起點探

索逆境時期蘇軾的心理狀態和人生追求筆者關心的是「隱」之所以只是「誘

惑」而非「實踐」的原因藉著蘇軾在深諳仕宦乃「違己交病」的情況下依然

執意入仕的矛盾情結由此帶出第三節對於貶謫收穫的探討說明能夠「瞭解事

件後果並安於現實」的東坡最後得以走向「超曠」的關鍵因素

第三章論蘇軾詩中的仕宦典型有別於上一章「背景式」的陳述方式本

36 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

章欲以白居易馬少游及陶淵明三個蘇詩典型作為不同階段仕宦觀照的代表「仕

隱情結」既為蘇軾一生憂患所繫隨著現實越趨緊迫內在的矛盾衝突越是激烈

在此之中東坡的仕宦觀照不但會反映在特定的詩文主題創作上同時也呈現

在史傳典型的接受之上要之本文仍以第二章仕宦「順逆」分期為架構以

白居易作為順境代表藉以了解蘇軾的白氏接受實是環繞著「中隱」的出處進

退為核心其次東漢馬少游作為「知足不辱」的求宦代表象徵了蘇軾在現實

與理想的永恆矛盾中一次又一次的自我反省最終構成了一種嶄新的仕宦觀

其本質無異於白氏「中隱」哲學的實踐最後本文以蘇軾晚年最喜愛的陶淵明

作為逆境謫居的師法典型陶氏迴護真我其價值觀不同流俗造就了他拒絕向

現實低頭的個性化行為再者除了「固窮」之外陶淵明不離人居的隱逸方式

亦為蘇軾示範了一個特殊的隱逸觀綜合三者本章在第四節企圖歸納出一個蘇

軾的理想性格彼此對照使我們能夠更精準地掌握蘇軾的仕宦觀照

第四章探討蘇軾詩中對於生命本質的思考與認知前述幾章主要以具體的

生活情境為討論對象然而就「生命觀照」來說「生命的本質為何」才是最

核心的認知目標其中又以「生死觀」最為首要因此本章擬由「生死觀」與

「詩人對於人生本質的思索問題」二大部分構成在「生死觀」的部分由於人

類在極早就已認知到生命現象的特殊性因此本節首先針對漢魏以來各朝代

詩人對於生死現象的觀察理解進行分析按理而言不同的時代心靈對於死亡事

件的思考不會一致從詩文的分析可知漢魏至北宋的死亡觀概況一來可作為論

述主題的背景知識再者身處北宋的蘇軾生命觀與前代所想必定有所因襲採

取歷時性考察有助於理解蘇軾詩中「死亡觀」的深層思維另外「生」與「死」

都可視作一種「時間狀態」的思考蘇軾深受佛家影響故本節欲闢「轉世概念」

一區由宋代盛行文人轉世故事的現象結合詩人的死亡觀加以探討或許有助

於釐清作者最終「文化人格」形成的原因

瞭解蘇軾詩中死亡思考的呈現概況之後緊接著要關注的便是詩人的反應

個體關注生命現象自然會對死亡事件有所思考究竟蘇軾在面對往而不返的「死

亡」本質時心中有何想法由於「死」與「老」二者概念間有極強的聯想關係

因此最常伴隨「畏死」心態的即是「嘆老」的生命焦慮對此蘇軾乃至宋

人在其詩文中頗有陳述而自古以來對抗死亡的因應方法除了假想的「游仙」

之外便是「養生」與「醫藥」觀念的發達取徑於此應可看出詩人對於「死

亡事件」的認知與反應

第五章探討蘇軾詩中對生命意義的終極探索本章銜接上一章對於人生本

質的認知問題主要探討的問題有一蘇軾對於人生價值的思考問題他選擇

了什麼作為自己生命的最終價值二蘇軾的終極追求為何所謂「終極探索」

第一章 緒論 37

本質上是一種「價值選擇」的問題在理解了蘇軾對於生命本體的思考內容之後

緊接著我們便可以問既然知道了「人生是什麼」那麼蘇軾認為什麼才是他

人生的終極追求呢換言之在短暫虛幻的人生中究竟存不存在一個永恆的「不

朽」由於個體對生命價值的認知是以自我認識為基礎本章第一節首先嘗試釐

清蘇軾文化性格的形成與內容藉心理學中自我認知程序(「我想做什麼」rarr「我

能當什麼」rarr「我是什麼」)先就蘇軾自述的部分試探緊接著以蘇軾對自我的

加工為論題透過幾個突出的人生觀來考察蘇軾建構自我時重要的人生價值選

擇在此之後才進入終極追求的部分筆者認為身處中國有名的書寫年代

蘇軾既有天賦又有環境書寫因而成為他極力發展的事業要項之一具有自我

實現的內涵再者書寫可洗滌淨化人心也有轉移的作用因此常被貶謫文

士拿來充作生活智慧積極投入加上文學久傳之後文名可視為另一種生命形

式的延續是以蘇軾寄寓生命於文學之中實是極為必然之事

第六章結論本章擬總結前面五章為了更加扣合題意故以「生命意識

史」的角度歸結出蘇詩中「生命觀照」的重點與特色並在此基礎之上進一

步借用西方人本心理學家馬斯洛的「需求層次論」來分析蘇軾晚年的精神境界

提供有別於傳統「特質描述」之法的另種途徑使人更能掌握東坡精神的實質內

38 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

Page 29: 第一章 - nccur.lib.nccu.edu.twnccur.lib.nccu.edu.tw/bitstream/140.119/35604/5/51001105.pdf · 平、作品賞析和文學趨向為考察的主體,對於操縱文字的「心靈」缺乏自覺的省

第一章 緒論 29

命」演繹為「一套具有生長生殖能力的系統」100

主要即著眼於生長變化的特色

相較於其他無生物多了「知覺」的能力作為特徵然而即使同樣具備生長變

化的能力世界上的生物仍有高低層次的分別層次最低的生物如草履蟲依次

為不會思想的植物能思能動的動物等而在所有的物種當中又以人類最為特

出針對人類與其他物種狀況相異的現象德國哲學家恩斯特卡西勒(Ernest

Cassirer1874mdash1945)曾說

(與動物相比)人的功能圈不僅僅在量上有所擴大而且經歷了一個質的變

化在使自己適應於一個環境方面人彷彿已經發現了一種新的方法除

了在一切的動物種屬中都可看到的感受器系統和效應器系統之外在人那

裡還可發現可稱之為符號系統(symbolic system)的第三環節它存在於

這兩個系統之間這個新的獲得物改變了整個的人類生活與其他動物相

比人不僅生活在更為寬廣的實在之中而且可以說他生活在新的實在

的向度中101

按照卡氏的說法世上但凡有生命的物種皆有「感受器系統」(receptor system)

與「效應器系統」(effector system)前者用以接受外部刺激並靠後者對這些刺

激作出反應藉以適應環境爭取生存然而這兩套系統代表的生存能力只停

留在覓飽居安的生物需求層次中無法完全滿足思維發達的人類是以另一種

效用龐雜的「符號系統」應運而生除了用來解釋自然現象之外尚能形成知識

經驗傳承這麼一來非但各種生存竅門與生活經驗得以快速傳播與複製無形

中增加了人類群體生命的保障再者人們攀援抽象複雜的思索能力創造了高

度發展的社會組織在對應於「自然」的生物需求之外開發出另一層次的詮釋

語境「文化」是以一旦「生命」此一語彙進入人類的詮釋系統則「生

命」已不再只是生物學上「單純依靠本能尋找資源以利生存」的「自然生命」

而是必須納入規模更大脈絡更雜的文化系統裡來檢視的「文化生命」具備了

多元繁複的意涵對此我們可參考《中文大辭典》所下的四種定義

一謂生存之壽命猶言性命

100 劉紹寶定義「生命」為一「具有進食代謝排泄呼吸運動生長生殖和反應性等功

能的系統」其中「進食代謝排泄呼吸運動」等能力皆是生物用以維持「生長生殖」

的能力故知「生長生殖」乃「生物」最重要的特徵詳見氏著〈從廣義的生命現象探索外星

生命〉一文摘自網頁httpwwwufoorgtwstudyfk18htm1 101 【德】恩斯特卡西勒(Ernst Cassirer 1874--1945)《人論》(rdquoAn Essay On Manrdquo)(台北

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0)頁 36

30 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

二指人生之內容或其表現

三指某種活動延續之期間(如政治生命)

四指藝術作品的中心思想或情趣即其精采之所在(如有生命的畫)102

以上四種定義除了「轉喻」的修辭例證之外(如第三第四條)主要指向二

個層次一生物學上的生命包含個體存在的時空範圍生存活動屬於較低

階的基礎含義二文化意義的生命由於擁有獨特的「符號系統」人類相較

於其他只會依循本能維生的生物精神活動特別活躍因此人類社會在生存競

爭之餘還發明了政治經濟藝術體育helliphellip等等目的與成效各不相同的領域

或技藝所有的內容集合之後便是所謂的「文化」如此複雜且活躍的心靈

在持續運轉精益求精的情況下自然衍生出對於更高層次存在意義的索求因

此生命的意義與價值開始受到關注和反思進而構成「生命」定義中層次最高

的「文化生命」由此可知「生命」的內涵包含了具體的「生存競賽」與抽象的

「文化追求」舉凡生死意識社會組織人生理念宗教信仰和科學知識helliphellip

等全都涵攝其中駁雜的程度可見一斑

嚴格說來要深入且完整地探討「生命」的內涵由於涵蓋的範圍太廣難

度其實很高若以學門的角度來取徑大致上思考「生命」可從「生物學」與

「人類學」二大觀點切入前者著重生物生存的各個面向屬於基礎的生物層次

分析適用於「存在」當中所有具備生命的對象後者以人類的角度出發探討

的是社會與文化狀態的發展問題屬於較高的精神層次乃心智活動較為活躍的

人類所獨有人類和其他動物比較起來的確擁有更為高段的思維能力所以學

習期特長屬於一種「文化生物」故能運用文化符號以累積各種經驗與知識

持續地創造出許多獨特的文明產物發展精緻文化然而人類終究還是動物的

一種文化發展的程度再高也必須建築在生物生存的基礎之上換言之在進

入一切抽象高明的社會文化層次之前人類都須滿足生物本能的需求西方人

本主義心理學家馬斯洛(Maslow Abraham Harold1908-1970)曾提出著名的

「需求層次理論」認為人類生存時必須面臨五種不同層次的需求挑戰由低至

高分別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群需求受尊重需求自我實現需求

第一層次生理的需求也就是維持生活所需各種物質的需要例如食衣

102 林尹高明主編《中文大辭典》(普及本)(台北中國文化大學出版部199310 九版)(六)

頁 9445筆者檢閱坊間字辭典發覺各家對於「生命」的定義在大體上雖已形成共識但各

有著重之處其中林尹高明教授主編之書陳義既多條列又明較符合本論文討論需要故

援引之

第一章 緒論 31

住行等

第二層次安全的需求希望生活有保障有工作可以維持收支沒有威

脅人身安全的因素等

第三層次被接納的需求即指感情和歸屬上的需求包括社交需求愛

交往和友誼等

第四層次尊嚴的需求需要被尊敬也需要自尊以及地位和名譽的需求

第五層次自我實現的需求儘量的發揮自己的潛能使自己生活有意義

有抱負103

按照馬斯洛的設定人們大致是依循著上述的五個層次的需求來實踐生活的也

就是說在前一層次得到部分滿足後下一層次的需求才開始轉為迫切在這五

層次當中「生理」「安全」乃是維持生命所必須因此只要是活人前二層

次的需求幾乎都已得到滿足然而每個人的條件不同開發出來的心理需求也

不盡相似是以能夠到達的最高需求層次便有差異由此顯示出各不相同的境界

高度我們可以想像的是因為人的層次不同可能擁有的思考角度和高度也跟

著不同因此看待事物時觀照的層面與深度就不可能一樣這麼一來對於生

命中重要目標的設定自然會依照個體不同層次的心理需求表現出彼此間極大

的差異性並在一連串的生活實踐之後呈現出個體獨特的生命意義和價值追

求舉例來說中國古代知識份子可能會將仕宦生死倫常藝術等議題視為

思考目標使其生命成為文化實踐的一種具體形式充滿了文化的況味當中的

價值選擇和生命情調便與一般目不識丁的販夫走卒完全不同顯示了層次分明的

生命觀由此可知對於努力滿足生命中各項需求的人來說生物的生存問題固

然無法避免在這之上還存在更高層次的生活意義即使不是每個人都有思索

生命的自覺思維然而只要心靈活動依然持續人們就會持續受到驅使往更

高的需求層次邁進因此「生物生存」與「生活意義」可說是生命觀的二大柱

石尤其後面一項攸關價值的選擇在說明個體生命意向時更具有代表性

回到本論文「生命觀照」的主題「觀照」(contemplation)一詞來自佛教

指的是「以智慧法眼觀察認識事物實相」104然而何謂「智慧法眼」李英武

103 詳見張春興《現代心理學》(台北台灣東華書局1990mdash1991)頁 233-235馬斯洛有

感於理論的不足晚期特別深化發展「自我實現需求」之層次發現了一系列發展的需要謂之

「存在價值」(being-values)內含有十四種不分優劣的價值特徵完整完善完成正義

活躍豐富單純美善獨特輕鬆樂觀詼諧真實誠懇現實自我滿足請見【美】弗

蘭克G戈布爾著呂明陳紅雯譯《第三思潮馬斯洛心理學》(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

2006)頁 41mdash43 104 袁賓主編《禪宗詞典》(湖北湖北人民出版社1994)頁 235

32 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

指出「法是真理眼是智慧以智慧通達真理即得法眼淨」105換言之「觀

照」是能以了解佛法真理的眼光對事物加以通澈理解即以人之智慧觀看察照事

物之真理106由此推論所謂的「生命觀照」可以界定為「對生命現象或本質的

觀察與認識」且因生命是指會生長變化的個體或存在所以進一步來說「生

命觀照」就是對生命體的生長變化現象或本質的觀察與認識如同前文對於生

命內容的界定生命的存在現象包含了「生物生存」與「存在意義」二大範疇

生物生存從「個人」的角度出發如同馬斯洛的心理需求層次理論所說乃是

一連串層次高低的需求滿足最基本的如生活物資的獲取對周遭環境的認知

人我關係的經營與互動自我安頓與情感歸屬乃至最高階的自我實現要求皆屬

之除此之外由於人類是群居的動物在難以離群索居的前提下從「社會」

的角度「生命」的意涵還包括了國家民族的認同問題對於自我社會定位的認

知與期許社會現象的觀察文明經驗的傳承helliphellip等等由小到大由近至遠

由內而外由具體到抽象「生命觀照」探討的面向雖然廣泛但大致是從個人

在成長歷程中所遭遇的實際內容出發綜合理性認知與感性體悟而得出的一種

「充滿情感的理解」某些秉賦優異的個體在持續的發展之下到了一定的層次

即可到達「人生智慧」的境界象徵了人類文明所能追求的精神極致呈現在文

學的創作之中便構成了文學之所以觸動人心的重要原因因此本論文便是基

於上述理由在蘇軾的生命情境中擷取了對於古代知識份子來說影響最為重

大的幾個主題加以討論期待能夠更加切合「生命」的主題填補宋詩研究和生

命意識史中相關議題的空白

(二)版本說明

蘇軾成名既早在宋代可說是家喻戶曉的文學巨星107死後其詩文雖一度因

黨禍復起而列入禁書然政治禁令擋不住文學感染力的強勢傳播有宋一代各

種蘇詩刊本即有二十種之多108此後儘管各代文風殊異但蘇詩在眾多註家的努

105 李英武注《禪宗三經》(成都巴蜀書社2005)頁 391 106 項楚「觀即『觀照』以智慧觀見事物之理」(見氏著《王梵志詩校注》(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10)下冊頁 790注一)所謂「真理」指的是事物之本質與意義

另可參考袁賓的說法袁賓認為觀照是一種「禪者觀察事物認識真理的智慧眼光」見袁賓

主編《禪宗詞典》頁 121 107 關於蘇軾受歡迎的狀況有許多資料可以佐證比如在他活著的時候詩文不單只在國內廣

為散佈聲名甚至遠播契丹連高麗使者過杭州都還「求市蘇軾之集以歸」(詳見孔凡禮《蘇

軾年譜》上冊卷 16頁 363)《邵氏聞見錄》卷二十更記載了他由海外歸毗陵時坐船中

而「夾運河岸千萬人隨觀之」的盛況(見【宋】邵博《邵氏聞見後錄》(北京中華書局

1997)卷二十頁 160)聲譽之隆可以想見 108 【宋】蘇軾《蘇軾詩集》冊一孔凡禮〈前言〉頁 14

第一章 緒論 33

力之下到了清代已蔚為大觀其中以馮應榴和王文誥的註最為著名按孔凡

禮在《蘇軾詩集前言》中的介紹馮氏是以查慎行《蘇詩補註》為底本「『取

王施查三註』擇精去複『援證群書』『考稽辨訂』」而成《蘇文忠詩合註》

五十卷109而王文誥的《蘇文忠詩編註集成》四十五卷乃是按照蘇軾年譜詳細

繫年而成本論文考量研究時須以詩人生平和詩作二者合併觀照的方式反覆進

行因此在權衡之下採用王文誥版本閱讀期間搭配孔凡禮《蘇軾年譜》(全

三冊)對王註論審未精的錯誤之處加以校正以求翔實

在其他重要的參考文獻部份蘇軾文章本論文採用的是孔凡禮點校北京

中華書局出版的《蘇軾文集》(全六冊)蘇詞則以鄒同慶王宗堂的《蘇軾詞編

年校註》(全三冊)為主其他參考資料版本將於論文注釋中詳細註明此處

就不多加介紹了

二 研究方法

人文學科的研究工作基本上都會牽涉到「研究資料」與「資料分析」二個部

分因此若要討論研究方法首先須對上述二者有所界定在「研究資料」方

面本論文以蘇軾為研究客體自須熟讀東坡所有著作但是東坡並非全然獨

立的生命體從他出生到死亡為止必曾存在一個與之互動的人際網絡在此一

網絡中關係由親至疏包含了親人同儕後輩和互不相識的時人由於他們與

蘇軾同時或許曾經與之接觸彼此深切瞭解或者未曾識面只是風聞行誼

但無論如何這些人相較於後來研究者手中掌握了對於詩人的第一手資料他

們的著作自然值得參考在此筆者先依關係遠近將所謂的「時人」略分為三

(一) 師友親朋如歐陽脩蘇轍黃庭堅秦觀李廌helliphellip等他們與

東坡素來友好關係匪淺閱讀其人之作不但可瞭解蘇軾與重要他人

的情感往來狀況同時可從尺牘中窺知詩人對於事物的各種看法另

外蘇軾繼承歐陽脩之處多矣由此著眼大致可以勾勒出儒生蘇軾思

想之從來

(二) 政敵與競爭對象如王安石或二程安石與二程分別在政策和思想

二方面與東坡互不相容敵對的雙方互有攻詰這一類的文獻最重

109 【宋】蘇軾《蘇軾詩集》冊一孔凡禮〈前言〉頁 16

34 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

要的貢獻是它們提供了一個全然不同的視野使讀者能對詩人的各個

面向(無論好壞優缺)有所了解因為個體在實踐生命時自我的主

觀呈現固然重要但別人給予的評價也是構成生命面貌的重要環節

乃觀照生命時無能或缺的部分正反優缺彼此相照生命才有完

整的輪廓

(三) 無交集的時人這一項主要以東坡不相熟的詩話作者為主如寫作

《春渚紀聞》的何薳《春渚紀聞》向來以記載蘇軾軼事聞名作者何

薳雖傾慕蘇軾但二人來往並不密切經由片段軼事的描述這一類的

文獻如同鏡子般反映了蘇軾行走江湖的真實身影不但說明了東坡是以

何種形象為北宋時人所喜愛與接受同時也讓我們更加了解當時的社

會形態對詩人形象的重建極有幫助可補充官修史書之不足

以上三種若以形象化的語言來表達第一類有如沐浴在陽光之下的詩人著重

其本質與正面形象第二類反之可視作背光的暗影二者並存則形象方趨於

具體而第三類則有如背景非但可為詩人形象添加色彩同時亦為讀者提供了

深入理解的語境再者有關後人文獻的方面由於蘇軾藝術成就(含文學書

晝審美helliphellip等方面)十分傑出成為宋代以後文人評論的重要對象相關文獻

極多對研究亦多所助益有鑑於此四川大學中文系唐宋文學研究室將散見各

處的篇牘文章集結為《蘇軾資料彙編》五冊給予後來研究者極大方便研讀這

類文獻主要可透過歷時性的觀點瞭解各個時期的蘇軾接受史比對評論者本身

的學識背景對於蘇軾形象研究頗有正面的幫助況且古人讀書既博且熟常

在隻字片語中透露許多獨到意見相當值得參考

為了掌握時代背景史書思想著作亦在參考之列如對北宋政治時局記載

甚詳的《宋史》《宋史紀事本末》《續資治通鑑長編》等書尤須參考閱讀這

些書目除了有利於還原當時的官場氣氛同時考量到蘇軾本身「學者官僚

文人」三合一的身份取向歷史情境的純熟掌握將有助於我們對詩人行為動機的

判讀110另一方面「資料分析」牽涉到的是詮釋觀點問題由於本研究以「生

命觀照」作為蘇詩的切入點問題本質在於人生哲學的探討因此在正式論述

詩人觀點之前理應考慮中國儒釋道三家的思想這是因為傳統三教的思想

核心皆以生命哲學為底蘊對中國士人的生命哲學向來具有深遠的影響對「三

110 當然除了正史之外當代的史學著作也在參考之列如以「士」階層為論述核心的余英時

《士與中國文化》《朱熹的歷史世界》關注黨爭的沈松勤《北宋文人與黨爭》蕭慶偉《北宋新

舊黨爭與文學》介紹當代宗教概況者如潘桂明《中國居士佛教史》謝路軍《中國道教源流》

或者針對時代思潮進行全面性理解的史學研究像葛兆光《中國思想史》等皆屬之

第一章 緒論 35

教融合」的東坡更是如此故本文除了瞭解中國傳統三教的人生哲學內容外尚

須分析這些哲學思想對詩人所產生的影響至於「資料分析」的部分本論文將

視論述的需要來決定採用何種理論方法加以分析譬如以心理學的角度來看

蘇軾的生命觀照實與其生命歷程息息相關具有階段性成長的特徵正好可以引

用皮亞傑(Jean Piaget1896-1980)的「認知發展論」(cognitive-developmental

theory)作為分析模式尤其皮氏學說中的「適應」(adaptation)的觀點正好能

夠提供我們洞見詩人處逆時的適應行為及心理狀態因此成為本文重要的參照理

論詳細論述請見各章節內文撰述

以下為本文各章章節大要

第一章緒論此章說明以「論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為題的研究動機目

的取材範圍和研究方法首先詳述研究動機強調在「言志」的抒情傳統之下

選取人生際遇特殊的蘇軾作為「生命觀照」的研究對象有其意義再就前人相關

研究成果作一介紹和檢討預先確立本文的立論基礎和研究價值進而說明本研

究所欲採取的研究方法最後參考文獻資料對「生命」「生命觀照」等詞作出

定義以利開展後文

第二章論述蘇軾詩中的仕宦及隱退情結本章探討蘇軾人生最重要的仕宦

主題想解決的問題有三一蘇軾早懷隱逸之志為何執意追求仕進二進

入官場之後既已發現「理想」與「現實」之間巨大的落差因何想退能退卻

始終未退三蘇軾長年徘徊於仕隱之間對他的人生造成了何種影響至於

為何要討論這三個問題呢首先蘇軾個性向來不拘小節生長環境又與佛道二

家淵源甚深然從東坡年少時以「范滂」自期的表現看來他選擇依循儒家「用

世」志意心中應有極為深刻的理想存焉而這個根深蒂固的價值觀或許正是

日後當他匍匐於仕宦道上無論處境如何慘澹仍然堅持不退的重要依據而他

長年處於貶謫的境況更為其「生命觀照」帶來了重要的轉變契機與後續效應

在某一程度上決定了晚年蘇軾人生境界達至超曠的可能因此本章擬先分擘蘇

軾的仕宦歷程將其一生按照「順境」「逆境」劃為二類以為梗概第一節聚

焦順境的政治實踐除了梳理蘇軾在不同時期的仕宦追求外也要進一步瞭解這

個價值觀是否恆久不變第二節從「順」的對立面立論以烏臺詩案為起點探

索逆境時期蘇軾的心理狀態和人生追求筆者關心的是「隱」之所以只是「誘

惑」而非「實踐」的原因藉著蘇軾在深諳仕宦乃「違己交病」的情況下依然

執意入仕的矛盾情結由此帶出第三節對於貶謫收穫的探討說明能夠「瞭解事

件後果並安於現實」的東坡最後得以走向「超曠」的關鍵因素

第三章論蘇軾詩中的仕宦典型有別於上一章「背景式」的陳述方式本

36 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

章欲以白居易馬少游及陶淵明三個蘇詩典型作為不同階段仕宦觀照的代表「仕

隱情結」既為蘇軾一生憂患所繫隨著現實越趨緊迫內在的矛盾衝突越是激烈

在此之中東坡的仕宦觀照不但會反映在特定的詩文主題創作上同時也呈現

在史傳典型的接受之上要之本文仍以第二章仕宦「順逆」分期為架構以

白居易作為順境代表藉以了解蘇軾的白氏接受實是環繞著「中隱」的出處進

退為核心其次東漢馬少游作為「知足不辱」的求宦代表象徵了蘇軾在現實

與理想的永恆矛盾中一次又一次的自我反省最終構成了一種嶄新的仕宦觀

其本質無異於白氏「中隱」哲學的實踐最後本文以蘇軾晚年最喜愛的陶淵明

作為逆境謫居的師法典型陶氏迴護真我其價值觀不同流俗造就了他拒絕向

現實低頭的個性化行為再者除了「固窮」之外陶淵明不離人居的隱逸方式

亦為蘇軾示範了一個特殊的隱逸觀綜合三者本章在第四節企圖歸納出一個蘇

軾的理想性格彼此對照使我們能夠更精準地掌握蘇軾的仕宦觀照

第四章探討蘇軾詩中對於生命本質的思考與認知前述幾章主要以具體的

生活情境為討論對象然而就「生命觀照」來說「生命的本質為何」才是最

核心的認知目標其中又以「生死觀」最為首要因此本章擬由「生死觀」與

「詩人對於人生本質的思索問題」二大部分構成在「生死觀」的部分由於人

類在極早就已認知到生命現象的特殊性因此本節首先針對漢魏以來各朝代

詩人對於生死現象的觀察理解進行分析按理而言不同的時代心靈對於死亡事

件的思考不會一致從詩文的分析可知漢魏至北宋的死亡觀概況一來可作為論

述主題的背景知識再者身處北宋的蘇軾生命觀與前代所想必定有所因襲採

取歷時性考察有助於理解蘇軾詩中「死亡觀」的深層思維另外「生」與「死」

都可視作一種「時間狀態」的思考蘇軾深受佛家影響故本節欲闢「轉世概念」

一區由宋代盛行文人轉世故事的現象結合詩人的死亡觀加以探討或許有助

於釐清作者最終「文化人格」形成的原因

瞭解蘇軾詩中死亡思考的呈現概況之後緊接著要關注的便是詩人的反應

個體關注生命現象自然會對死亡事件有所思考究竟蘇軾在面對往而不返的「死

亡」本質時心中有何想法由於「死」與「老」二者概念間有極強的聯想關係

因此最常伴隨「畏死」心態的即是「嘆老」的生命焦慮對此蘇軾乃至宋

人在其詩文中頗有陳述而自古以來對抗死亡的因應方法除了假想的「游仙」

之外便是「養生」與「醫藥」觀念的發達取徑於此應可看出詩人對於「死

亡事件」的認知與反應

第五章探討蘇軾詩中對生命意義的終極探索本章銜接上一章對於人生本

質的認知問題主要探討的問題有一蘇軾對於人生價值的思考問題他選擇

了什麼作為自己生命的最終價值二蘇軾的終極追求為何所謂「終極探索」

第一章 緒論 37

本質上是一種「價值選擇」的問題在理解了蘇軾對於生命本體的思考內容之後

緊接著我們便可以問既然知道了「人生是什麼」那麼蘇軾認為什麼才是他

人生的終極追求呢換言之在短暫虛幻的人生中究竟存不存在一個永恆的「不

朽」由於個體對生命價值的認知是以自我認識為基礎本章第一節首先嘗試釐

清蘇軾文化性格的形成與內容藉心理學中自我認知程序(「我想做什麼」rarr「我

能當什麼」rarr「我是什麼」)先就蘇軾自述的部分試探緊接著以蘇軾對自我的

加工為論題透過幾個突出的人生觀來考察蘇軾建構自我時重要的人生價值選

擇在此之後才進入終極追求的部分筆者認為身處中國有名的書寫年代

蘇軾既有天賦又有環境書寫因而成為他極力發展的事業要項之一具有自我

實現的內涵再者書寫可洗滌淨化人心也有轉移的作用因此常被貶謫文

士拿來充作生活智慧積極投入加上文學久傳之後文名可視為另一種生命形

式的延續是以蘇軾寄寓生命於文學之中實是極為必然之事

第六章結論本章擬總結前面五章為了更加扣合題意故以「生命意識

史」的角度歸結出蘇詩中「生命觀照」的重點與特色並在此基礎之上進一

步借用西方人本心理學家馬斯洛的「需求層次論」來分析蘇軾晚年的精神境界

提供有別於傳統「特質描述」之法的另種途徑使人更能掌握東坡精神的實質內

38 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

Page 30: 第一章 - nccur.lib.nccu.edu.twnccur.lib.nccu.edu.tw/bitstream/140.119/35604/5/51001105.pdf · 平、作品賞析和文學趨向為考察的主體,對於操縱文字的「心靈」缺乏自覺的省

30 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

二指人生之內容或其表現

三指某種活動延續之期間(如政治生命)

四指藝術作品的中心思想或情趣即其精采之所在(如有生命的畫)102

以上四種定義除了「轉喻」的修辭例證之外(如第三第四條)主要指向二

個層次一生物學上的生命包含個體存在的時空範圍生存活動屬於較低

階的基礎含義二文化意義的生命由於擁有獨特的「符號系統」人類相較

於其他只會依循本能維生的生物精神活動特別活躍因此人類社會在生存競

爭之餘還發明了政治經濟藝術體育helliphellip等等目的與成效各不相同的領域

或技藝所有的內容集合之後便是所謂的「文化」如此複雜且活躍的心靈

在持續運轉精益求精的情況下自然衍生出對於更高層次存在意義的索求因

此生命的意義與價值開始受到關注和反思進而構成「生命」定義中層次最高

的「文化生命」由此可知「生命」的內涵包含了具體的「生存競賽」與抽象的

「文化追求」舉凡生死意識社會組織人生理念宗教信仰和科學知識helliphellip

等全都涵攝其中駁雜的程度可見一斑

嚴格說來要深入且完整地探討「生命」的內涵由於涵蓋的範圍太廣難

度其實很高若以學門的角度來取徑大致上思考「生命」可從「生物學」與

「人類學」二大觀點切入前者著重生物生存的各個面向屬於基礎的生物層次

分析適用於「存在」當中所有具備生命的對象後者以人類的角度出發探討

的是社會與文化狀態的發展問題屬於較高的精神層次乃心智活動較為活躍的

人類所獨有人類和其他動物比較起來的確擁有更為高段的思維能力所以學

習期特長屬於一種「文化生物」故能運用文化符號以累積各種經驗與知識

持續地創造出許多獨特的文明產物發展精緻文化然而人類終究還是動物的

一種文化發展的程度再高也必須建築在生物生存的基礎之上換言之在進

入一切抽象高明的社會文化層次之前人類都須滿足生物本能的需求西方人

本主義心理學家馬斯洛(Maslow Abraham Harold1908-1970)曾提出著名的

「需求層次理論」認為人類生存時必須面臨五種不同層次的需求挑戰由低至

高分別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群需求受尊重需求自我實現需求

第一層次生理的需求也就是維持生活所需各種物質的需要例如食衣

102 林尹高明主編《中文大辭典》(普及本)(台北中國文化大學出版部199310 九版)(六)

頁 9445筆者檢閱坊間字辭典發覺各家對於「生命」的定義在大體上雖已形成共識但各

有著重之處其中林尹高明教授主編之書陳義既多條列又明較符合本論文討論需要故

援引之

第一章 緒論 31

住行等

第二層次安全的需求希望生活有保障有工作可以維持收支沒有威

脅人身安全的因素等

第三層次被接納的需求即指感情和歸屬上的需求包括社交需求愛

交往和友誼等

第四層次尊嚴的需求需要被尊敬也需要自尊以及地位和名譽的需求

第五層次自我實現的需求儘量的發揮自己的潛能使自己生活有意義

有抱負103

按照馬斯洛的設定人們大致是依循著上述的五個層次的需求來實踐生活的也

就是說在前一層次得到部分滿足後下一層次的需求才開始轉為迫切在這五

層次當中「生理」「安全」乃是維持生命所必須因此只要是活人前二層

次的需求幾乎都已得到滿足然而每個人的條件不同開發出來的心理需求也

不盡相似是以能夠到達的最高需求層次便有差異由此顯示出各不相同的境界

高度我們可以想像的是因為人的層次不同可能擁有的思考角度和高度也跟

著不同因此看待事物時觀照的層面與深度就不可能一樣這麼一來對於生

命中重要目標的設定自然會依照個體不同層次的心理需求表現出彼此間極大

的差異性並在一連串的生活實踐之後呈現出個體獨特的生命意義和價值追

求舉例來說中國古代知識份子可能會將仕宦生死倫常藝術等議題視為

思考目標使其生命成為文化實踐的一種具體形式充滿了文化的況味當中的

價值選擇和生命情調便與一般目不識丁的販夫走卒完全不同顯示了層次分明的

生命觀由此可知對於努力滿足生命中各項需求的人來說生物的生存問題固

然無法避免在這之上還存在更高層次的生活意義即使不是每個人都有思索

生命的自覺思維然而只要心靈活動依然持續人們就會持續受到驅使往更

高的需求層次邁進因此「生物生存」與「生活意義」可說是生命觀的二大柱

石尤其後面一項攸關價值的選擇在說明個體生命意向時更具有代表性

回到本論文「生命觀照」的主題「觀照」(contemplation)一詞來自佛教

指的是「以智慧法眼觀察認識事物實相」104然而何謂「智慧法眼」李英武

103 詳見張春興《現代心理學》(台北台灣東華書局1990mdash1991)頁 233-235馬斯洛有

感於理論的不足晚期特別深化發展「自我實現需求」之層次發現了一系列發展的需要謂之

「存在價值」(being-values)內含有十四種不分優劣的價值特徵完整完善完成正義

活躍豐富單純美善獨特輕鬆樂觀詼諧真實誠懇現實自我滿足請見【美】弗

蘭克G戈布爾著呂明陳紅雯譯《第三思潮馬斯洛心理學》(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

2006)頁 41mdash43 104 袁賓主編《禪宗詞典》(湖北湖北人民出版社1994)頁 235

32 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

指出「法是真理眼是智慧以智慧通達真理即得法眼淨」105換言之「觀

照」是能以了解佛法真理的眼光對事物加以通澈理解即以人之智慧觀看察照事

物之真理106由此推論所謂的「生命觀照」可以界定為「對生命現象或本質的

觀察與認識」且因生命是指會生長變化的個體或存在所以進一步來說「生

命觀照」就是對生命體的生長變化現象或本質的觀察與認識如同前文對於生

命內容的界定生命的存在現象包含了「生物生存」與「存在意義」二大範疇

生物生存從「個人」的角度出發如同馬斯洛的心理需求層次理論所說乃是

一連串層次高低的需求滿足最基本的如生活物資的獲取對周遭環境的認知

人我關係的經營與互動自我安頓與情感歸屬乃至最高階的自我實現要求皆屬

之除此之外由於人類是群居的動物在難以離群索居的前提下從「社會」

的角度「生命」的意涵還包括了國家民族的認同問題對於自我社會定位的認

知與期許社會現象的觀察文明經驗的傳承helliphellip等等由小到大由近至遠

由內而外由具體到抽象「生命觀照」探討的面向雖然廣泛但大致是從個人

在成長歷程中所遭遇的實際內容出發綜合理性認知與感性體悟而得出的一種

「充滿情感的理解」某些秉賦優異的個體在持續的發展之下到了一定的層次

即可到達「人生智慧」的境界象徵了人類文明所能追求的精神極致呈現在文

學的創作之中便構成了文學之所以觸動人心的重要原因因此本論文便是基

於上述理由在蘇軾的生命情境中擷取了對於古代知識份子來說影響最為重

大的幾個主題加以討論期待能夠更加切合「生命」的主題填補宋詩研究和生

命意識史中相關議題的空白

(二)版本說明

蘇軾成名既早在宋代可說是家喻戶曉的文學巨星107死後其詩文雖一度因

黨禍復起而列入禁書然政治禁令擋不住文學感染力的強勢傳播有宋一代各

種蘇詩刊本即有二十種之多108此後儘管各代文風殊異但蘇詩在眾多註家的努

105 李英武注《禪宗三經》(成都巴蜀書社2005)頁 391 106 項楚「觀即『觀照』以智慧觀見事物之理」(見氏著《王梵志詩校注》(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10)下冊頁 790注一)所謂「真理」指的是事物之本質與意義

另可參考袁賓的說法袁賓認為觀照是一種「禪者觀察事物認識真理的智慧眼光」見袁賓

主編《禪宗詞典》頁 121 107 關於蘇軾受歡迎的狀況有許多資料可以佐證比如在他活著的時候詩文不單只在國內廣

為散佈聲名甚至遠播契丹連高麗使者過杭州都還「求市蘇軾之集以歸」(詳見孔凡禮《蘇

軾年譜》上冊卷 16頁 363)《邵氏聞見錄》卷二十更記載了他由海外歸毗陵時坐船中

而「夾運河岸千萬人隨觀之」的盛況(見【宋】邵博《邵氏聞見後錄》(北京中華書局

1997)卷二十頁 160)聲譽之隆可以想見 108 【宋】蘇軾《蘇軾詩集》冊一孔凡禮〈前言〉頁 14

第一章 緒論 33

力之下到了清代已蔚為大觀其中以馮應榴和王文誥的註最為著名按孔凡

禮在《蘇軾詩集前言》中的介紹馮氏是以查慎行《蘇詩補註》為底本「『取

王施查三註』擇精去複『援證群書』『考稽辨訂』」而成《蘇文忠詩合註》

五十卷109而王文誥的《蘇文忠詩編註集成》四十五卷乃是按照蘇軾年譜詳細

繫年而成本論文考量研究時須以詩人生平和詩作二者合併觀照的方式反覆進

行因此在權衡之下採用王文誥版本閱讀期間搭配孔凡禮《蘇軾年譜》(全

三冊)對王註論審未精的錯誤之處加以校正以求翔實

在其他重要的參考文獻部份蘇軾文章本論文採用的是孔凡禮點校北京

中華書局出版的《蘇軾文集》(全六冊)蘇詞則以鄒同慶王宗堂的《蘇軾詞編

年校註》(全三冊)為主其他參考資料版本將於論文注釋中詳細註明此處

就不多加介紹了

二 研究方法

人文學科的研究工作基本上都會牽涉到「研究資料」與「資料分析」二個部

分因此若要討論研究方法首先須對上述二者有所界定在「研究資料」方

面本論文以蘇軾為研究客體自須熟讀東坡所有著作但是東坡並非全然獨

立的生命體從他出生到死亡為止必曾存在一個與之互動的人際網絡在此一

網絡中關係由親至疏包含了親人同儕後輩和互不相識的時人由於他們與

蘇軾同時或許曾經與之接觸彼此深切瞭解或者未曾識面只是風聞行誼

但無論如何這些人相較於後來研究者手中掌握了對於詩人的第一手資料他

們的著作自然值得參考在此筆者先依關係遠近將所謂的「時人」略分為三

(一) 師友親朋如歐陽脩蘇轍黃庭堅秦觀李廌helliphellip等他們與

東坡素來友好關係匪淺閱讀其人之作不但可瞭解蘇軾與重要他人

的情感往來狀況同時可從尺牘中窺知詩人對於事物的各種看法另

外蘇軾繼承歐陽脩之處多矣由此著眼大致可以勾勒出儒生蘇軾思

想之從來

(二) 政敵與競爭對象如王安石或二程安石與二程分別在政策和思想

二方面與東坡互不相容敵對的雙方互有攻詰這一類的文獻最重

109 【宋】蘇軾《蘇軾詩集》冊一孔凡禮〈前言〉頁 16

34 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

要的貢獻是它們提供了一個全然不同的視野使讀者能對詩人的各個

面向(無論好壞優缺)有所了解因為個體在實踐生命時自我的主

觀呈現固然重要但別人給予的評價也是構成生命面貌的重要環節

乃觀照生命時無能或缺的部分正反優缺彼此相照生命才有完

整的輪廓

(三) 無交集的時人這一項主要以東坡不相熟的詩話作者為主如寫作

《春渚紀聞》的何薳《春渚紀聞》向來以記載蘇軾軼事聞名作者何

薳雖傾慕蘇軾但二人來往並不密切經由片段軼事的描述這一類的

文獻如同鏡子般反映了蘇軾行走江湖的真實身影不但說明了東坡是以

何種形象為北宋時人所喜愛與接受同時也讓我們更加了解當時的社

會形態對詩人形象的重建極有幫助可補充官修史書之不足

以上三種若以形象化的語言來表達第一類有如沐浴在陽光之下的詩人著重

其本質與正面形象第二類反之可視作背光的暗影二者並存則形象方趨於

具體而第三類則有如背景非但可為詩人形象添加色彩同時亦為讀者提供了

深入理解的語境再者有關後人文獻的方面由於蘇軾藝術成就(含文學書

晝審美helliphellip等方面)十分傑出成為宋代以後文人評論的重要對象相關文獻

極多對研究亦多所助益有鑑於此四川大學中文系唐宋文學研究室將散見各

處的篇牘文章集結為《蘇軾資料彙編》五冊給予後來研究者極大方便研讀這

類文獻主要可透過歷時性的觀點瞭解各個時期的蘇軾接受史比對評論者本身

的學識背景對於蘇軾形象研究頗有正面的幫助況且古人讀書既博且熟常

在隻字片語中透露許多獨到意見相當值得參考

為了掌握時代背景史書思想著作亦在參考之列如對北宋政治時局記載

甚詳的《宋史》《宋史紀事本末》《續資治通鑑長編》等書尤須參考閱讀這

些書目除了有利於還原當時的官場氣氛同時考量到蘇軾本身「學者官僚

文人」三合一的身份取向歷史情境的純熟掌握將有助於我們對詩人行為動機的

判讀110另一方面「資料分析」牽涉到的是詮釋觀點問題由於本研究以「生

命觀照」作為蘇詩的切入點問題本質在於人生哲學的探討因此在正式論述

詩人觀點之前理應考慮中國儒釋道三家的思想這是因為傳統三教的思想

核心皆以生命哲學為底蘊對中國士人的生命哲學向來具有深遠的影響對「三

110 當然除了正史之外當代的史學著作也在參考之列如以「士」階層為論述核心的余英時

《士與中國文化》《朱熹的歷史世界》關注黨爭的沈松勤《北宋文人與黨爭》蕭慶偉《北宋新

舊黨爭與文學》介紹當代宗教概況者如潘桂明《中國居士佛教史》謝路軍《中國道教源流》

或者針對時代思潮進行全面性理解的史學研究像葛兆光《中國思想史》等皆屬之

第一章 緒論 35

教融合」的東坡更是如此故本文除了瞭解中國傳統三教的人生哲學內容外尚

須分析這些哲學思想對詩人所產生的影響至於「資料分析」的部分本論文將

視論述的需要來決定採用何種理論方法加以分析譬如以心理學的角度來看

蘇軾的生命觀照實與其生命歷程息息相關具有階段性成長的特徵正好可以引

用皮亞傑(Jean Piaget1896-1980)的「認知發展論」(cognitive-developmental

theory)作為分析模式尤其皮氏學說中的「適應」(adaptation)的觀點正好能

夠提供我們洞見詩人處逆時的適應行為及心理狀態因此成為本文重要的參照理

論詳細論述請見各章節內文撰述

以下為本文各章章節大要

第一章緒論此章說明以「論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為題的研究動機目

的取材範圍和研究方法首先詳述研究動機強調在「言志」的抒情傳統之下

選取人生際遇特殊的蘇軾作為「生命觀照」的研究對象有其意義再就前人相關

研究成果作一介紹和檢討預先確立本文的立論基礎和研究價值進而說明本研

究所欲採取的研究方法最後參考文獻資料對「生命」「生命觀照」等詞作出

定義以利開展後文

第二章論述蘇軾詩中的仕宦及隱退情結本章探討蘇軾人生最重要的仕宦

主題想解決的問題有三一蘇軾早懷隱逸之志為何執意追求仕進二進

入官場之後既已發現「理想」與「現實」之間巨大的落差因何想退能退卻

始終未退三蘇軾長年徘徊於仕隱之間對他的人生造成了何種影響至於

為何要討論這三個問題呢首先蘇軾個性向來不拘小節生長環境又與佛道二

家淵源甚深然從東坡年少時以「范滂」自期的表現看來他選擇依循儒家「用

世」志意心中應有極為深刻的理想存焉而這個根深蒂固的價值觀或許正是

日後當他匍匐於仕宦道上無論處境如何慘澹仍然堅持不退的重要依據而他

長年處於貶謫的境況更為其「生命觀照」帶來了重要的轉變契機與後續效應

在某一程度上決定了晚年蘇軾人生境界達至超曠的可能因此本章擬先分擘蘇

軾的仕宦歷程將其一生按照「順境」「逆境」劃為二類以為梗概第一節聚

焦順境的政治實踐除了梳理蘇軾在不同時期的仕宦追求外也要進一步瞭解這

個價值觀是否恆久不變第二節從「順」的對立面立論以烏臺詩案為起點探

索逆境時期蘇軾的心理狀態和人生追求筆者關心的是「隱」之所以只是「誘

惑」而非「實踐」的原因藉著蘇軾在深諳仕宦乃「違己交病」的情況下依然

執意入仕的矛盾情結由此帶出第三節對於貶謫收穫的探討說明能夠「瞭解事

件後果並安於現實」的東坡最後得以走向「超曠」的關鍵因素

第三章論蘇軾詩中的仕宦典型有別於上一章「背景式」的陳述方式本

36 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

章欲以白居易馬少游及陶淵明三個蘇詩典型作為不同階段仕宦觀照的代表「仕

隱情結」既為蘇軾一生憂患所繫隨著現實越趨緊迫內在的矛盾衝突越是激烈

在此之中東坡的仕宦觀照不但會反映在特定的詩文主題創作上同時也呈現

在史傳典型的接受之上要之本文仍以第二章仕宦「順逆」分期為架構以

白居易作為順境代表藉以了解蘇軾的白氏接受實是環繞著「中隱」的出處進

退為核心其次東漢馬少游作為「知足不辱」的求宦代表象徵了蘇軾在現實

與理想的永恆矛盾中一次又一次的自我反省最終構成了一種嶄新的仕宦觀

其本質無異於白氏「中隱」哲學的實踐最後本文以蘇軾晚年最喜愛的陶淵明

作為逆境謫居的師法典型陶氏迴護真我其價值觀不同流俗造就了他拒絕向

現實低頭的個性化行為再者除了「固窮」之外陶淵明不離人居的隱逸方式

亦為蘇軾示範了一個特殊的隱逸觀綜合三者本章在第四節企圖歸納出一個蘇

軾的理想性格彼此對照使我們能夠更精準地掌握蘇軾的仕宦觀照

第四章探討蘇軾詩中對於生命本質的思考與認知前述幾章主要以具體的

生活情境為討論對象然而就「生命觀照」來說「生命的本質為何」才是最

核心的認知目標其中又以「生死觀」最為首要因此本章擬由「生死觀」與

「詩人對於人生本質的思索問題」二大部分構成在「生死觀」的部分由於人

類在極早就已認知到生命現象的特殊性因此本節首先針對漢魏以來各朝代

詩人對於生死現象的觀察理解進行分析按理而言不同的時代心靈對於死亡事

件的思考不會一致從詩文的分析可知漢魏至北宋的死亡觀概況一來可作為論

述主題的背景知識再者身處北宋的蘇軾生命觀與前代所想必定有所因襲採

取歷時性考察有助於理解蘇軾詩中「死亡觀」的深層思維另外「生」與「死」

都可視作一種「時間狀態」的思考蘇軾深受佛家影響故本節欲闢「轉世概念」

一區由宋代盛行文人轉世故事的現象結合詩人的死亡觀加以探討或許有助

於釐清作者最終「文化人格」形成的原因

瞭解蘇軾詩中死亡思考的呈現概況之後緊接著要關注的便是詩人的反應

個體關注生命現象自然會對死亡事件有所思考究竟蘇軾在面對往而不返的「死

亡」本質時心中有何想法由於「死」與「老」二者概念間有極強的聯想關係

因此最常伴隨「畏死」心態的即是「嘆老」的生命焦慮對此蘇軾乃至宋

人在其詩文中頗有陳述而自古以來對抗死亡的因應方法除了假想的「游仙」

之外便是「養生」與「醫藥」觀念的發達取徑於此應可看出詩人對於「死

亡事件」的認知與反應

第五章探討蘇軾詩中對生命意義的終極探索本章銜接上一章對於人生本

質的認知問題主要探討的問題有一蘇軾對於人生價值的思考問題他選擇

了什麼作為自己生命的最終價值二蘇軾的終極追求為何所謂「終極探索」

第一章 緒論 37

本質上是一種「價值選擇」的問題在理解了蘇軾對於生命本體的思考內容之後

緊接著我們便可以問既然知道了「人生是什麼」那麼蘇軾認為什麼才是他

人生的終極追求呢換言之在短暫虛幻的人生中究竟存不存在一個永恆的「不

朽」由於個體對生命價值的認知是以自我認識為基礎本章第一節首先嘗試釐

清蘇軾文化性格的形成與內容藉心理學中自我認知程序(「我想做什麼」rarr「我

能當什麼」rarr「我是什麼」)先就蘇軾自述的部分試探緊接著以蘇軾對自我的

加工為論題透過幾個突出的人生觀來考察蘇軾建構自我時重要的人生價值選

擇在此之後才進入終極追求的部分筆者認為身處中國有名的書寫年代

蘇軾既有天賦又有環境書寫因而成為他極力發展的事業要項之一具有自我

實現的內涵再者書寫可洗滌淨化人心也有轉移的作用因此常被貶謫文

士拿來充作生活智慧積極投入加上文學久傳之後文名可視為另一種生命形

式的延續是以蘇軾寄寓生命於文學之中實是極為必然之事

第六章結論本章擬總結前面五章為了更加扣合題意故以「生命意識

史」的角度歸結出蘇詩中「生命觀照」的重點與特色並在此基礎之上進一

步借用西方人本心理學家馬斯洛的「需求層次論」來分析蘇軾晚年的精神境界

提供有別於傳統「特質描述」之法的另種途徑使人更能掌握東坡精神的實質內

38 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

Page 31: 第一章 - nccur.lib.nccu.edu.twnccur.lib.nccu.edu.tw/bitstream/140.119/35604/5/51001105.pdf · 平、作品賞析和文學趨向為考察的主體,對於操縱文字的「心靈」缺乏自覺的省

第一章 緒論 31

住行等

第二層次安全的需求希望生活有保障有工作可以維持收支沒有威

脅人身安全的因素等

第三層次被接納的需求即指感情和歸屬上的需求包括社交需求愛

交往和友誼等

第四層次尊嚴的需求需要被尊敬也需要自尊以及地位和名譽的需求

第五層次自我實現的需求儘量的發揮自己的潛能使自己生活有意義

有抱負103

按照馬斯洛的設定人們大致是依循著上述的五個層次的需求來實踐生活的也

就是說在前一層次得到部分滿足後下一層次的需求才開始轉為迫切在這五

層次當中「生理」「安全」乃是維持生命所必須因此只要是活人前二層

次的需求幾乎都已得到滿足然而每個人的條件不同開發出來的心理需求也

不盡相似是以能夠到達的最高需求層次便有差異由此顯示出各不相同的境界

高度我們可以想像的是因為人的層次不同可能擁有的思考角度和高度也跟

著不同因此看待事物時觀照的層面與深度就不可能一樣這麼一來對於生

命中重要目標的設定自然會依照個體不同層次的心理需求表現出彼此間極大

的差異性並在一連串的生活實踐之後呈現出個體獨特的生命意義和價值追

求舉例來說中國古代知識份子可能會將仕宦生死倫常藝術等議題視為

思考目標使其生命成為文化實踐的一種具體形式充滿了文化的況味當中的

價值選擇和生命情調便與一般目不識丁的販夫走卒完全不同顯示了層次分明的

生命觀由此可知對於努力滿足生命中各項需求的人來說生物的生存問題固

然無法避免在這之上還存在更高層次的生活意義即使不是每個人都有思索

生命的自覺思維然而只要心靈活動依然持續人們就會持續受到驅使往更

高的需求層次邁進因此「生物生存」與「生活意義」可說是生命觀的二大柱

石尤其後面一項攸關價值的選擇在說明個體生命意向時更具有代表性

回到本論文「生命觀照」的主題「觀照」(contemplation)一詞來自佛教

指的是「以智慧法眼觀察認識事物實相」104然而何謂「智慧法眼」李英武

103 詳見張春興《現代心理學》(台北台灣東華書局1990mdash1991)頁 233-235馬斯洛有

感於理論的不足晚期特別深化發展「自我實現需求」之層次發現了一系列發展的需要謂之

「存在價值」(being-values)內含有十四種不分優劣的價值特徵完整完善完成正義

活躍豐富單純美善獨特輕鬆樂觀詼諧真實誠懇現實自我滿足請見【美】弗

蘭克G戈布爾著呂明陳紅雯譯《第三思潮馬斯洛心理學》(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

2006)頁 41mdash43 104 袁賓主編《禪宗詞典》(湖北湖北人民出版社1994)頁 235

32 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

指出「法是真理眼是智慧以智慧通達真理即得法眼淨」105換言之「觀

照」是能以了解佛法真理的眼光對事物加以通澈理解即以人之智慧觀看察照事

物之真理106由此推論所謂的「生命觀照」可以界定為「對生命現象或本質的

觀察與認識」且因生命是指會生長變化的個體或存在所以進一步來說「生

命觀照」就是對生命體的生長變化現象或本質的觀察與認識如同前文對於生

命內容的界定生命的存在現象包含了「生物生存」與「存在意義」二大範疇

生物生存從「個人」的角度出發如同馬斯洛的心理需求層次理論所說乃是

一連串層次高低的需求滿足最基本的如生活物資的獲取對周遭環境的認知

人我關係的經營與互動自我安頓與情感歸屬乃至最高階的自我實現要求皆屬

之除此之外由於人類是群居的動物在難以離群索居的前提下從「社會」

的角度「生命」的意涵還包括了國家民族的認同問題對於自我社會定位的認

知與期許社會現象的觀察文明經驗的傳承helliphellip等等由小到大由近至遠

由內而外由具體到抽象「生命觀照」探討的面向雖然廣泛但大致是從個人

在成長歷程中所遭遇的實際內容出發綜合理性認知與感性體悟而得出的一種

「充滿情感的理解」某些秉賦優異的個體在持續的發展之下到了一定的層次

即可到達「人生智慧」的境界象徵了人類文明所能追求的精神極致呈現在文

學的創作之中便構成了文學之所以觸動人心的重要原因因此本論文便是基

於上述理由在蘇軾的生命情境中擷取了對於古代知識份子來說影響最為重

大的幾個主題加以討論期待能夠更加切合「生命」的主題填補宋詩研究和生

命意識史中相關議題的空白

(二)版本說明

蘇軾成名既早在宋代可說是家喻戶曉的文學巨星107死後其詩文雖一度因

黨禍復起而列入禁書然政治禁令擋不住文學感染力的強勢傳播有宋一代各

種蘇詩刊本即有二十種之多108此後儘管各代文風殊異但蘇詩在眾多註家的努

105 李英武注《禪宗三經》(成都巴蜀書社2005)頁 391 106 項楚「觀即『觀照』以智慧觀見事物之理」(見氏著《王梵志詩校注》(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10)下冊頁 790注一)所謂「真理」指的是事物之本質與意義

另可參考袁賓的說法袁賓認為觀照是一種「禪者觀察事物認識真理的智慧眼光」見袁賓

主編《禪宗詞典》頁 121 107 關於蘇軾受歡迎的狀況有許多資料可以佐證比如在他活著的時候詩文不單只在國內廣

為散佈聲名甚至遠播契丹連高麗使者過杭州都還「求市蘇軾之集以歸」(詳見孔凡禮《蘇

軾年譜》上冊卷 16頁 363)《邵氏聞見錄》卷二十更記載了他由海外歸毗陵時坐船中

而「夾運河岸千萬人隨觀之」的盛況(見【宋】邵博《邵氏聞見後錄》(北京中華書局

1997)卷二十頁 160)聲譽之隆可以想見 108 【宋】蘇軾《蘇軾詩集》冊一孔凡禮〈前言〉頁 14

第一章 緒論 33

力之下到了清代已蔚為大觀其中以馮應榴和王文誥的註最為著名按孔凡

禮在《蘇軾詩集前言》中的介紹馮氏是以查慎行《蘇詩補註》為底本「『取

王施查三註』擇精去複『援證群書』『考稽辨訂』」而成《蘇文忠詩合註》

五十卷109而王文誥的《蘇文忠詩編註集成》四十五卷乃是按照蘇軾年譜詳細

繫年而成本論文考量研究時須以詩人生平和詩作二者合併觀照的方式反覆進

行因此在權衡之下採用王文誥版本閱讀期間搭配孔凡禮《蘇軾年譜》(全

三冊)對王註論審未精的錯誤之處加以校正以求翔實

在其他重要的參考文獻部份蘇軾文章本論文採用的是孔凡禮點校北京

中華書局出版的《蘇軾文集》(全六冊)蘇詞則以鄒同慶王宗堂的《蘇軾詞編

年校註》(全三冊)為主其他參考資料版本將於論文注釋中詳細註明此處

就不多加介紹了

二 研究方法

人文學科的研究工作基本上都會牽涉到「研究資料」與「資料分析」二個部

分因此若要討論研究方法首先須對上述二者有所界定在「研究資料」方

面本論文以蘇軾為研究客體自須熟讀東坡所有著作但是東坡並非全然獨

立的生命體從他出生到死亡為止必曾存在一個與之互動的人際網絡在此一

網絡中關係由親至疏包含了親人同儕後輩和互不相識的時人由於他們與

蘇軾同時或許曾經與之接觸彼此深切瞭解或者未曾識面只是風聞行誼

但無論如何這些人相較於後來研究者手中掌握了對於詩人的第一手資料他

們的著作自然值得參考在此筆者先依關係遠近將所謂的「時人」略分為三

(一) 師友親朋如歐陽脩蘇轍黃庭堅秦觀李廌helliphellip等他們與

東坡素來友好關係匪淺閱讀其人之作不但可瞭解蘇軾與重要他人

的情感往來狀況同時可從尺牘中窺知詩人對於事物的各種看法另

外蘇軾繼承歐陽脩之處多矣由此著眼大致可以勾勒出儒生蘇軾思

想之從來

(二) 政敵與競爭對象如王安石或二程安石與二程分別在政策和思想

二方面與東坡互不相容敵對的雙方互有攻詰這一類的文獻最重

109 【宋】蘇軾《蘇軾詩集》冊一孔凡禮〈前言〉頁 16

34 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

要的貢獻是它們提供了一個全然不同的視野使讀者能對詩人的各個

面向(無論好壞優缺)有所了解因為個體在實踐生命時自我的主

觀呈現固然重要但別人給予的評價也是構成生命面貌的重要環節

乃觀照生命時無能或缺的部分正反優缺彼此相照生命才有完

整的輪廓

(三) 無交集的時人這一項主要以東坡不相熟的詩話作者為主如寫作

《春渚紀聞》的何薳《春渚紀聞》向來以記載蘇軾軼事聞名作者何

薳雖傾慕蘇軾但二人來往並不密切經由片段軼事的描述這一類的

文獻如同鏡子般反映了蘇軾行走江湖的真實身影不但說明了東坡是以

何種形象為北宋時人所喜愛與接受同時也讓我們更加了解當時的社

會形態對詩人形象的重建極有幫助可補充官修史書之不足

以上三種若以形象化的語言來表達第一類有如沐浴在陽光之下的詩人著重

其本質與正面形象第二類反之可視作背光的暗影二者並存則形象方趨於

具體而第三類則有如背景非但可為詩人形象添加色彩同時亦為讀者提供了

深入理解的語境再者有關後人文獻的方面由於蘇軾藝術成就(含文學書

晝審美helliphellip等方面)十分傑出成為宋代以後文人評論的重要對象相關文獻

極多對研究亦多所助益有鑑於此四川大學中文系唐宋文學研究室將散見各

處的篇牘文章集結為《蘇軾資料彙編》五冊給予後來研究者極大方便研讀這

類文獻主要可透過歷時性的觀點瞭解各個時期的蘇軾接受史比對評論者本身

的學識背景對於蘇軾形象研究頗有正面的幫助況且古人讀書既博且熟常

在隻字片語中透露許多獨到意見相當值得參考

為了掌握時代背景史書思想著作亦在參考之列如對北宋政治時局記載

甚詳的《宋史》《宋史紀事本末》《續資治通鑑長編》等書尤須參考閱讀這

些書目除了有利於還原當時的官場氣氛同時考量到蘇軾本身「學者官僚

文人」三合一的身份取向歷史情境的純熟掌握將有助於我們對詩人行為動機的

判讀110另一方面「資料分析」牽涉到的是詮釋觀點問題由於本研究以「生

命觀照」作為蘇詩的切入點問題本質在於人生哲學的探討因此在正式論述

詩人觀點之前理應考慮中國儒釋道三家的思想這是因為傳統三教的思想

核心皆以生命哲學為底蘊對中國士人的生命哲學向來具有深遠的影響對「三

110 當然除了正史之外當代的史學著作也在參考之列如以「士」階層為論述核心的余英時

《士與中國文化》《朱熹的歷史世界》關注黨爭的沈松勤《北宋文人與黨爭》蕭慶偉《北宋新

舊黨爭與文學》介紹當代宗教概況者如潘桂明《中國居士佛教史》謝路軍《中國道教源流》

或者針對時代思潮進行全面性理解的史學研究像葛兆光《中國思想史》等皆屬之

第一章 緒論 35

教融合」的東坡更是如此故本文除了瞭解中國傳統三教的人生哲學內容外尚

須分析這些哲學思想對詩人所產生的影響至於「資料分析」的部分本論文將

視論述的需要來決定採用何種理論方法加以分析譬如以心理學的角度來看

蘇軾的生命觀照實與其生命歷程息息相關具有階段性成長的特徵正好可以引

用皮亞傑(Jean Piaget1896-1980)的「認知發展論」(cognitive-developmental

theory)作為分析模式尤其皮氏學說中的「適應」(adaptation)的觀點正好能

夠提供我們洞見詩人處逆時的適應行為及心理狀態因此成為本文重要的參照理

論詳細論述請見各章節內文撰述

以下為本文各章章節大要

第一章緒論此章說明以「論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為題的研究動機目

的取材範圍和研究方法首先詳述研究動機強調在「言志」的抒情傳統之下

選取人生際遇特殊的蘇軾作為「生命觀照」的研究對象有其意義再就前人相關

研究成果作一介紹和檢討預先確立本文的立論基礎和研究價值進而說明本研

究所欲採取的研究方法最後參考文獻資料對「生命」「生命觀照」等詞作出

定義以利開展後文

第二章論述蘇軾詩中的仕宦及隱退情結本章探討蘇軾人生最重要的仕宦

主題想解決的問題有三一蘇軾早懷隱逸之志為何執意追求仕進二進

入官場之後既已發現「理想」與「現實」之間巨大的落差因何想退能退卻

始終未退三蘇軾長年徘徊於仕隱之間對他的人生造成了何種影響至於

為何要討論這三個問題呢首先蘇軾個性向來不拘小節生長環境又與佛道二

家淵源甚深然從東坡年少時以「范滂」自期的表現看來他選擇依循儒家「用

世」志意心中應有極為深刻的理想存焉而這個根深蒂固的價值觀或許正是

日後當他匍匐於仕宦道上無論處境如何慘澹仍然堅持不退的重要依據而他

長年處於貶謫的境況更為其「生命觀照」帶來了重要的轉變契機與後續效應

在某一程度上決定了晚年蘇軾人生境界達至超曠的可能因此本章擬先分擘蘇

軾的仕宦歷程將其一生按照「順境」「逆境」劃為二類以為梗概第一節聚

焦順境的政治實踐除了梳理蘇軾在不同時期的仕宦追求外也要進一步瞭解這

個價值觀是否恆久不變第二節從「順」的對立面立論以烏臺詩案為起點探

索逆境時期蘇軾的心理狀態和人生追求筆者關心的是「隱」之所以只是「誘

惑」而非「實踐」的原因藉著蘇軾在深諳仕宦乃「違己交病」的情況下依然

執意入仕的矛盾情結由此帶出第三節對於貶謫收穫的探討說明能夠「瞭解事

件後果並安於現實」的東坡最後得以走向「超曠」的關鍵因素

第三章論蘇軾詩中的仕宦典型有別於上一章「背景式」的陳述方式本

36 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

章欲以白居易馬少游及陶淵明三個蘇詩典型作為不同階段仕宦觀照的代表「仕

隱情結」既為蘇軾一生憂患所繫隨著現實越趨緊迫內在的矛盾衝突越是激烈

在此之中東坡的仕宦觀照不但會反映在特定的詩文主題創作上同時也呈現

在史傳典型的接受之上要之本文仍以第二章仕宦「順逆」分期為架構以

白居易作為順境代表藉以了解蘇軾的白氏接受實是環繞著「中隱」的出處進

退為核心其次東漢馬少游作為「知足不辱」的求宦代表象徵了蘇軾在現實

與理想的永恆矛盾中一次又一次的自我反省最終構成了一種嶄新的仕宦觀

其本質無異於白氏「中隱」哲學的實踐最後本文以蘇軾晚年最喜愛的陶淵明

作為逆境謫居的師法典型陶氏迴護真我其價值觀不同流俗造就了他拒絕向

現實低頭的個性化行為再者除了「固窮」之外陶淵明不離人居的隱逸方式

亦為蘇軾示範了一個特殊的隱逸觀綜合三者本章在第四節企圖歸納出一個蘇

軾的理想性格彼此對照使我們能夠更精準地掌握蘇軾的仕宦觀照

第四章探討蘇軾詩中對於生命本質的思考與認知前述幾章主要以具體的

生活情境為討論對象然而就「生命觀照」來說「生命的本質為何」才是最

核心的認知目標其中又以「生死觀」最為首要因此本章擬由「生死觀」與

「詩人對於人生本質的思索問題」二大部分構成在「生死觀」的部分由於人

類在極早就已認知到生命現象的特殊性因此本節首先針對漢魏以來各朝代

詩人對於生死現象的觀察理解進行分析按理而言不同的時代心靈對於死亡事

件的思考不會一致從詩文的分析可知漢魏至北宋的死亡觀概況一來可作為論

述主題的背景知識再者身處北宋的蘇軾生命觀與前代所想必定有所因襲採

取歷時性考察有助於理解蘇軾詩中「死亡觀」的深層思維另外「生」與「死」

都可視作一種「時間狀態」的思考蘇軾深受佛家影響故本節欲闢「轉世概念」

一區由宋代盛行文人轉世故事的現象結合詩人的死亡觀加以探討或許有助

於釐清作者最終「文化人格」形成的原因

瞭解蘇軾詩中死亡思考的呈現概況之後緊接著要關注的便是詩人的反應

個體關注生命現象自然會對死亡事件有所思考究竟蘇軾在面對往而不返的「死

亡」本質時心中有何想法由於「死」與「老」二者概念間有極強的聯想關係

因此最常伴隨「畏死」心態的即是「嘆老」的生命焦慮對此蘇軾乃至宋

人在其詩文中頗有陳述而自古以來對抗死亡的因應方法除了假想的「游仙」

之外便是「養生」與「醫藥」觀念的發達取徑於此應可看出詩人對於「死

亡事件」的認知與反應

第五章探討蘇軾詩中對生命意義的終極探索本章銜接上一章對於人生本

質的認知問題主要探討的問題有一蘇軾對於人生價值的思考問題他選擇

了什麼作為自己生命的最終價值二蘇軾的終極追求為何所謂「終極探索」

第一章 緒論 37

本質上是一種「價值選擇」的問題在理解了蘇軾對於生命本體的思考內容之後

緊接著我們便可以問既然知道了「人生是什麼」那麼蘇軾認為什麼才是他

人生的終極追求呢換言之在短暫虛幻的人生中究竟存不存在一個永恆的「不

朽」由於個體對生命價值的認知是以自我認識為基礎本章第一節首先嘗試釐

清蘇軾文化性格的形成與內容藉心理學中自我認知程序(「我想做什麼」rarr「我

能當什麼」rarr「我是什麼」)先就蘇軾自述的部分試探緊接著以蘇軾對自我的

加工為論題透過幾個突出的人生觀來考察蘇軾建構自我時重要的人生價值選

擇在此之後才進入終極追求的部分筆者認為身處中國有名的書寫年代

蘇軾既有天賦又有環境書寫因而成為他極力發展的事業要項之一具有自我

實現的內涵再者書寫可洗滌淨化人心也有轉移的作用因此常被貶謫文

士拿來充作生活智慧積極投入加上文學久傳之後文名可視為另一種生命形

式的延續是以蘇軾寄寓生命於文學之中實是極為必然之事

第六章結論本章擬總結前面五章為了更加扣合題意故以「生命意識

史」的角度歸結出蘇詩中「生命觀照」的重點與特色並在此基礎之上進一

步借用西方人本心理學家馬斯洛的「需求層次論」來分析蘇軾晚年的精神境界

提供有別於傳統「特質描述」之法的另種途徑使人更能掌握東坡精神的實質內

38 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

Page 32: 第一章 - nccur.lib.nccu.edu.twnccur.lib.nccu.edu.tw/bitstream/140.119/35604/5/51001105.pdf · 平、作品賞析和文學趨向為考察的主體,對於操縱文字的「心靈」缺乏自覺的省

32 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

指出「法是真理眼是智慧以智慧通達真理即得法眼淨」105換言之「觀

照」是能以了解佛法真理的眼光對事物加以通澈理解即以人之智慧觀看察照事

物之真理106由此推論所謂的「生命觀照」可以界定為「對生命現象或本質的

觀察與認識」且因生命是指會生長變化的個體或存在所以進一步來說「生

命觀照」就是對生命體的生長變化現象或本質的觀察與認識如同前文對於生

命內容的界定生命的存在現象包含了「生物生存」與「存在意義」二大範疇

生物生存從「個人」的角度出發如同馬斯洛的心理需求層次理論所說乃是

一連串層次高低的需求滿足最基本的如生活物資的獲取對周遭環境的認知

人我關係的經營與互動自我安頓與情感歸屬乃至最高階的自我實現要求皆屬

之除此之外由於人類是群居的動物在難以離群索居的前提下從「社會」

的角度「生命」的意涵還包括了國家民族的認同問題對於自我社會定位的認

知與期許社會現象的觀察文明經驗的傳承helliphellip等等由小到大由近至遠

由內而外由具體到抽象「生命觀照」探討的面向雖然廣泛但大致是從個人

在成長歷程中所遭遇的實際內容出發綜合理性認知與感性體悟而得出的一種

「充滿情感的理解」某些秉賦優異的個體在持續的發展之下到了一定的層次

即可到達「人生智慧」的境界象徵了人類文明所能追求的精神極致呈現在文

學的創作之中便構成了文學之所以觸動人心的重要原因因此本論文便是基

於上述理由在蘇軾的生命情境中擷取了對於古代知識份子來說影響最為重

大的幾個主題加以討論期待能夠更加切合「生命」的主題填補宋詩研究和生

命意識史中相關議題的空白

(二)版本說明

蘇軾成名既早在宋代可說是家喻戶曉的文學巨星107死後其詩文雖一度因

黨禍復起而列入禁書然政治禁令擋不住文學感染力的強勢傳播有宋一代各

種蘇詩刊本即有二十種之多108此後儘管各代文風殊異但蘇詩在眾多註家的努

105 李英武注《禪宗三經》(成都巴蜀書社2005)頁 391 106 項楚「觀即『觀照』以智慧觀見事物之理」(見氏著《王梵志詩校注》(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10)下冊頁 790注一)所謂「真理」指的是事物之本質與意義

另可參考袁賓的說法袁賓認為觀照是一種「禪者觀察事物認識真理的智慧眼光」見袁賓

主編《禪宗詞典》頁 121 107 關於蘇軾受歡迎的狀況有許多資料可以佐證比如在他活著的時候詩文不單只在國內廣

為散佈聲名甚至遠播契丹連高麗使者過杭州都還「求市蘇軾之集以歸」(詳見孔凡禮《蘇

軾年譜》上冊卷 16頁 363)《邵氏聞見錄》卷二十更記載了他由海外歸毗陵時坐船中

而「夾運河岸千萬人隨觀之」的盛況(見【宋】邵博《邵氏聞見後錄》(北京中華書局

1997)卷二十頁 160)聲譽之隆可以想見 108 【宋】蘇軾《蘇軾詩集》冊一孔凡禮〈前言〉頁 14

第一章 緒論 33

力之下到了清代已蔚為大觀其中以馮應榴和王文誥的註最為著名按孔凡

禮在《蘇軾詩集前言》中的介紹馮氏是以查慎行《蘇詩補註》為底本「『取

王施查三註』擇精去複『援證群書』『考稽辨訂』」而成《蘇文忠詩合註》

五十卷109而王文誥的《蘇文忠詩編註集成》四十五卷乃是按照蘇軾年譜詳細

繫年而成本論文考量研究時須以詩人生平和詩作二者合併觀照的方式反覆進

行因此在權衡之下採用王文誥版本閱讀期間搭配孔凡禮《蘇軾年譜》(全

三冊)對王註論審未精的錯誤之處加以校正以求翔實

在其他重要的參考文獻部份蘇軾文章本論文採用的是孔凡禮點校北京

中華書局出版的《蘇軾文集》(全六冊)蘇詞則以鄒同慶王宗堂的《蘇軾詞編

年校註》(全三冊)為主其他參考資料版本將於論文注釋中詳細註明此處

就不多加介紹了

二 研究方法

人文學科的研究工作基本上都會牽涉到「研究資料」與「資料分析」二個部

分因此若要討論研究方法首先須對上述二者有所界定在「研究資料」方

面本論文以蘇軾為研究客體自須熟讀東坡所有著作但是東坡並非全然獨

立的生命體從他出生到死亡為止必曾存在一個與之互動的人際網絡在此一

網絡中關係由親至疏包含了親人同儕後輩和互不相識的時人由於他們與

蘇軾同時或許曾經與之接觸彼此深切瞭解或者未曾識面只是風聞行誼

但無論如何這些人相較於後來研究者手中掌握了對於詩人的第一手資料他

們的著作自然值得參考在此筆者先依關係遠近將所謂的「時人」略分為三

(一) 師友親朋如歐陽脩蘇轍黃庭堅秦觀李廌helliphellip等他們與

東坡素來友好關係匪淺閱讀其人之作不但可瞭解蘇軾與重要他人

的情感往來狀況同時可從尺牘中窺知詩人對於事物的各種看法另

外蘇軾繼承歐陽脩之處多矣由此著眼大致可以勾勒出儒生蘇軾思

想之從來

(二) 政敵與競爭對象如王安石或二程安石與二程分別在政策和思想

二方面與東坡互不相容敵對的雙方互有攻詰這一類的文獻最重

109 【宋】蘇軾《蘇軾詩集》冊一孔凡禮〈前言〉頁 16

34 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

要的貢獻是它們提供了一個全然不同的視野使讀者能對詩人的各個

面向(無論好壞優缺)有所了解因為個體在實踐生命時自我的主

觀呈現固然重要但別人給予的評價也是構成生命面貌的重要環節

乃觀照生命時無能或缺的部分正反優缺彼此相照生命才有完

整的輪廓

(三) 無交集的時人這一項主要以東坡不相熟的詩話作者為主如寫作

《春渚紀聞》的何薳《春渚紀聞》向來以記載蘇軾軼事聞名作者何

薳雖傾慕蘇軾但二人來往並不密切經由片段軼事的描述這一類的

文獻如同鏡子般反映了蘇軾行走江湖的真實身影不但說明了東坡是以

何種形象為北宋時人所喜愛與接受同時也讓我們更加了解當時的社

會形態對詩人形象的重建極有幫助可補充官修史書之不足

以上三種若以形象化的語言來表達第一類有如沐浴在陽光之下的詩人著重

其本質與正面形象第二類反之可視作背光的暗影二者並存則形象方趨於

具體而第三類則有如背景非但可為詩人形象添加色彩同時亦為讀者提供了

深入理解的語境再者有關後人文獻的方面由於蘇軾藝術成就(含文學書

晝審美helliphellip等方面)十分傑出成為宋代以後文人評論的重要對象相關文獻

極多對研究亦多所助益有鑑於此四川大學中文系唐宋文學研究室將散見各

處的篇牘文章集結為《蘇軾資料彙編》五冊給予後來研究者極大方便研讀這

類文獻主要可透過歷時性的觀點瞭解各個時期的蘇軾接受史比對評論者本身

的學識背景對於蘇軾形象研究頗有正面的幫助況且古人讀書既博且熟常

在隻字片語中透露許多獨到意見相當值得參考

為了掌握時代背景史書思想著作亦在參考之列如對北宋政治時局記載

甚詳的《宋史》《宋史紀事本末》《續資治通鑑長編》等書尤須參考閱讀這

些書目除了有利於還原當時的官場氣氛同時考量到蘇軾本身「學者官僚

文人」三合一的身份取向歷史情境的純熟掌握將有助於我們對詩人行為動機的

判讀110另一方面「資料分析」牽涉到的是詮釋觀點問題由於本研究以「生

命觀照」作為蘇詩的切入點問題本質在於人生哲學的探討因此在正式論述

詩人觀點之前理應考慮中國儒釋道三家的思想這是因為傳統三教的思想

核心皆以生命哲學為底蘊對中國士人的生命哲學向來具有深遠的影響對「三

110 當然除了正史之外當代的史學著作也在參考之列如以「士」階層為論述核心的余英時

《士與中國文化》《朱熹的歷史世界》關注黨爭的沈松勤《北宋文人與黨爭》蕭慶偉《北宋新

舊黨爭與文學》介紹當代宗教概況者如潘桂明《中國居士佛教史》謝路軍《中國道教源流》

或者針對時代思潮進行全面性理解的史學研究像葛兆光《中國思想史》等皆屬之

第一章 緒論 35

教融合」的東坡更是如此故本文除了瞭解中國傳統三教的人生哲學內容外尚

須分析這些哲學思想對詩人所產生的影響至於「資料分析」的部分本論文將

視論述的需要來決定採用何種理論方法加以分析譬如以心理學的角度來看

蘇軾的生命觀照實與其生命歷程息息相關具有階段性成長的特徵正好可以引

用皮亞傑(Jean Piaget1896-1980)的「認知發展論」(cognitive-developmental

theory)作為分析模式尤其皮氏學說中的「適應」(adaptation)的觀點正好能

夠提供我們洞見詩人處逆時的適應行為及心理狀態因此成為本文重要的參照理

論詳細論述請見各章節內文撰述

以下為本文各章章節大要

第一章緒論此章說明以「論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為題的研究動機目

的取材範圍和研究方法首先詳述研究動機強調在「言志」的抒情傳統之下

選取人生際遇特殊的蘇軾作為「生命觀照」的研究對象有其意義再就前人相關

研究成果作一介紹和檢討預先確立本文的立論基礎和研究價值進而說明本研

究所欲採取的研究方法最後參考文獻資料對「生命」「生命觀照」等詞作出

定義以利開展後文

第二章論述蘇軾詩中的仕宦及隱退情結本章探討蘇軾人生最重要的仕宦

主題想解決的問題有三一蘇軾早懷隱逸之志為何執意追求仕進二進

入官場之後既已發現「理想」與「現實」之間巨大的落差因何想退能退卻

始終未退三蘇軾長年徘徊於仕隱之間對他的人生造成了何種影響至於

為何要討論這三個問題呢首先蘇軾個性向來不拘小節生長環境又與佛道二

家淵源甚深然從東坡年少時以「范滂」自期的表現看來他選擇依循儒家「用

世」志意心中應有極為深刻的理想存焉而這個根深蒂固的價值觀或許正是

日後當他匍匐於仕宦道上無論處境如何慘澹仍然堅持不退的重要依據而他

長年處於貶謫的境況更為其「生命觀照」帶來了重要的轉變契機與後續效應

在某一程度上決定了晚年蘇軾人生境界達至超曠的可能因此本章擬先分擘蘇

軾的仕宦歷程將其一生按照「順境」「逆境」劃為二類以為梗概第一節聚

焦順境的政治實踐除了梳理蘇軾在不同時期的仕宦追求外也要進一步瞭解這

個價值觀是否恆久不變第二節從「順」的對立面立論以烏臺詩案為起點探

索逆境時期蘇軾的心理狀態和人生追求筆者關心的是「隱」之所以只是「誘

惑」而非「實踐」的原因藉著蘇軾在深諳仕宦乃「違己交病」的情況下依然

執意入仕的矛盾情結由此帶出第三節對於貶謫收穫的探討說明能夠「瞭解事

件後果並安於現實」的東坡最後得以走向「超曠」的關鍵因素

第三章論蘇軾詩中的仕宦典型有別於上一章「背景式」的陳述方式本

36 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

章欲以白居易馬少游及陶淵明三個蘇詩典型作為不同階段仕宦觀照的代表「仕

隱情結」既為蘇軾一生憂患所繫隨著現實越趨緊迫內在的矛盾衝突越是激烈

在此之中東坡的仕宦觀照不但會反映在特定的詩文主題創作上同時也呈現

在史傳典型的接受之上要之本文仍以第二章仕宦「順逆」分期為架構以

白居易作為順境代表藉以了解蘇軾的白氏接受實是環繞著「中隱」的出處進

退為核心其次東漢馬少游作為「知足不辱」的求宦代表象徵了蘇軾在現實

與理想的永恆矛盾中一次又一次的自我反省最終構成了一種嶄新的仕宦觀

其本質無異於白氏「中隱」哲學的實踐最後本文以蘇軾晚年最喜愛的陶淵明

作為逆境謫居的師法典型陶氏迴護真我其價值觀不同流俗造就了他拒絕向

現實低頭的個性化行為再者除了「固窮」之外陶淵明不離人居的隱逸方式

亦為蘇軾示範了一個特殊的隱逸觀綜合三者本章在第四節企圖歸納出一個蘇

軾的理想性格彼此對照使我們能夠更精準地掌握蘇軾的仕宦觀照

第四章探討蘇軾詩中對於生命本質的思考與認知前述幾章主要以具體的

生活情境為討論對象然而就「生命觀照」來說「生命的本質為何」才是最

核心的認知目標其中又以「生死觀」最為首要因此本章擬由「生死觀」與

「詩人對於人生本質的思索問題」二大部分構成在「生死觀」的部分由於人

類在極早就已認知到生命現象的特殊性因此本節首先針對漢魏以來各朝代

詩人對於生死現象的觀察理解進行分析按理而言不同的時代心靈對於死亡事

件的思考不會一致從詩文的分析可知漢魏至北宋的死亡觀概況一來可作為論

述主題的背景知識再者身處北宋的蘇軾生命觀與前代所想必定有所因襲採

取歷時性考察有助於理解蘇軾詩中「死亡觀」的深層思維另外「生」與「死」

都可視作一種「時間狀態」的思考蘇軾深受佛家影響故本節欲闢「轉世概念」

一區由宋代盛行文人轉世故事的現象結合詩人的死亡觀加以探討或許有助

於釐清作者最終「文化人格」形成的原因

瞭解蘇軾詩中死亡思考的呈現概況之後緊接著要關注的便是詩人的反應

個體關注生命現象自然會對死亡事件有所思考究竟蘇軾在面對往而不返的「死

亡」本質時心中有何想法由於「死」與「老」二者概念間有極強的聯想關係

因此最常伴隨「畏死」心態的即是「嘆老」的生命焦慮對此蘇軾乃至宋

人在其詩文中頗有陳述而自古以來對抗死亡的因應方法除了假想的「游仙」

之外便是「養生」與「醫藥」觀念的發達取徑於此應可看出詩人對於「死

亡事件」的認知與反應

第五章探討蘇軾詩中對生命意義的終極探索本章銜接上一章對於人生本

質的認知問題主要探討的問題有一蘇軾對於人生價值的思考問題他選擇

了什麼作為自己生命的最終價值二蘇軾的終極追求為何所謂「終極探索」

第一章 緒論 37

本質上是一種「價值選擇」的問題在理解了蘇軾對於生命本體的思考內容之後

緊接著我們便可以問既然知道了「人生是什麼」那麼蘇軾認為什麼才是他

人生的終極追求呢換言之在短暫虛幻的人生中究竟存不存在一個永恆的「不

朽」由於個體對生命價值的認知是以自我認識為基礎本章第一節首先嘗試釐

清蘇軾文化性格的形成與內容藉心理學中自我認知程序(「我想做什麼」rarr「我

能當什麼」rarr「我是什麼」)先就蘇軾自述的部分試探緊接著以蘇軾對自我的

加工為論題透過幾個突出的人生觀來考察蘇軾建構自我時重要的人生價值選

擇在此之後才進入終極追求的部分筆者認為身處中國有名的書寫年代

蘇軾既有天賦又有環境書寫因而成為他極力發展的事業要項之一具有自我

實現的內涵再者書寫可洗滌淨化人心也有轉移的作用因此常被貶謫文

士拿來充作生活智慧積極投入加上文學久傳之後文名可視為另一種生命形

式的延續是以蘇軾寄寓生命於文學之中實是極為必然之事

第六章結論本章擬總結前面五章為了更加扣合題意故以「生命意識

史」的角度歸結出蘇詩中「生命觀照」的重點與特色並在此基礎之上進一

步借用西方人本心理學家馬斯洛的「需求層次論」來分析蘇軾晚年的精神境界

提供有別於傳統「特質描述」之法的另種途徑使人更能掌握東坡精神的實質內

38 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

Page 33: 第一章 - nccur.lib.nccu.edu.twnccur.lib.nccu.edu.tw/bitstream/140.119/35604/5/51001105.pdf · 平、作品賞析和文學趨向為考察的主體,對於操縱文字的「心靈」缺乏自覺的省

第一章 緒論 33

力之下到了清代已蔚為大觀其中以馮應榴和王文誥的註最為著名按孔凡

禮在《蘇軾詩集前言》中的介紹馮氏是以查慎行《蘇詩補註》為底本「『取

王施查三註』擇精去複『援證群書』『考稽辨訂』」而成《蘇文忠詩合註》

五十卷109而王文誥的《蘇文忠詩編註集成》四十五卷乃是按照蘇軾年譜詳細

繫年而成本論文考量研究時須以詩人生平和詩作二者合併觀照的方式反覆進

行因此在權衡之下採用王文誥版本閱讀期間搭配孔凡禮《蘇軾年譜》(全

三冊)對王註論審未精的錯誤之處加以校正以求翔實

在其他重要的參考文獻部份蘇軾文章本論文採用的是孔凡禮點校北京

中華書局出版的《蘇軾文集》(全六冊)蘇詞則以鄒同慶王宗堂的《蘇軾詞編

年校註》(全三冊)為主其他參考資料版本將於論文注釋中詳細註明此處

就不多加介紹了

二 研究方法

人文學科的研究工作基本上都會牽涉到「研究資料」與「資料分析」二個部

分因此若要討論研究方法首先須對上述二者有所界定在「研究資料」方

面本論文以蘇軾為研究客體自須熟讀東坡所有著作但是東坡並非全然獨

立的生命體從他出生到死亡為止必曾存在一個與之互動的人際網絡在此一

網絡中關係由親至疏包含了親人同儕後輩和互不相識的時人由於他們與

蘇軾同時或許曾經與之接觸彼此深切瞭解或者未曾識面只是風聞行誼

但無論如何這些人相較於後來研究者手中掌握了對於詩人的第一手資料他

們的著作自然值得參考在此筆者先依關係遠近將所謂的「時人」略分為三

(一) 師友親朋如歐陽脩蘇轍黃庭堅秦觀李廌helliphellip等他們與

東坡素來友好關係匪淺閱讀其人之作不但可瞭解蘇軾與重要他人

的情感往來狀況同時可從尺牘中窺知詩人對於事物的各種看法另

外蘇軾繼承歐陽脩之處多矣由此著眼大致可以勾勒出儒生蘇軾思

想之從來

(二) 政敵與競爭對象如王安石或二程安石與二程分別在政策和思想

二方面與東坡互不相容敵對的雙方互有攻詰這一類的文獻最重

109 【宋】蘇軾《蘇軾詩集》冊一孔凡禮〈前言〉頁 16

34 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

要的貢獻是它們提供了一個全然不同的視野使讀者能對詩人的各個

面向(無論好壞優缺)有所了解因為個體在實踐生命時自我的主

觀呈現固然重要但別人給予的評價也是構成生命面貌的重要環節

乃觀照生命時無能或缺的部分正反優缺彼此相照生命才有完

整的輪廓

(三) 無交集的時人這一項主要以東坡不相熟的詩話作者為主如寫作

《春渚紀聞》的何薳《春渚紀聞》向來以記載蘇軾軼事聞名作者何

薳雖傾慕蘇軾但二人來往並不密切經由片段軼事的描述這一類的

文獻如同鏡子般反映了蘇軾行走江湖的真實身影不但說明了東坡是以

何種形象為北宋時人所喜愛與接受同時也讓我們更加了解當時的社

會形態對詩人形象的重建極有幫助可補充官修史書之不足

以上三種若以形象化的語言來表達第一類有如沐浴在陽光之下的詩人著重

其本質與正面形象第二類反之可視作背光的暗影二者並存則形象方趨於

具體而第三類則有如背景非但可為詩人形象添加色彩同時亦為讀者提供了

深入理解的語境再者有關後人文獻的方面由於蘇軾藝術成就(含文學書

晝審美helliphellip等方面)十分傑出成為宋代以後文人評論的重要對象相關文獻

極多對研究亦多所助益有鑑於此四川大學中文系唐宋文學研究室將散見各

處的篇牘文章集結為《蘇軾資料彙編》五冊給予後來研究者極大方便研讀這

類文獻主要可透過歷時性的觀點瞭解各個時期的蘇軾接受史比對評論者本身

的學識背景對於蘇軾形象研究頗有正面的幫助況且古人讀書既博且熟常

在隻字片語中透露許多獨到意見相當值得參考

為了掌握時代背景史書思想著作亦在參考之列如對北宋政治時局記載

甚詳的《宋史》《宋史紀事本末》《續資治通鑑長編》等書尤須參考閱讀這

些書目除了有利於還原當時的官場氣氛同時考量到蘇軾本身「學者官僚

文人」三合一的身份取向歷史情境的純熟掌握將有助於我們對詩人行為動機的

判讀110另一方面「資料分析」牽涉到的是詮釋觀點問題由於本研究以「生

命觀照」作為蘇詩的切入點問題本質在於人生哲學的探討因此在正式論述

詩人觀點之前理應考慮中國儒釋道三家的思想這是因為傳統三教的思想

核心皆以生命哲學為底蘊對中國士人的生命哲學向來具有深遠的影響對「三

110 當然除了正史之外當代的史學著作也在參考之列如以「士」階層為論述核心的余英時

《士與中國文化》《朱熹的歷史世界》關注黨爭的沈松勤《北宋文人與黨爭》蕭慶偉《北宋新

舊黨爭與文學》介紹當代宗教概況者如潘桂明《中國居士佛教史》謝路軍《中國道教源流》

或者針對時代思潮進行全面性理解的史學研究像葛兆光《中國思想史》等皆屬之

第一章 緒論 35

教融合」的東坡更是如此故本文除了瞭解中國傳統三教的人生哲學內容外尚

須分析這些哲學思想對詩人所產生的影響至於「資料分析」的部分本論文將

視論述的需要來決定採用何種理論方法加以分析譬如以心理學的角度來看

蘇軾的生命觀照實與其生命歷程息息相關具有階段性成長的特徵正好可以引

用皮亞傑(Jean Piaget1896-1980)的「認知發展論」(cognitive-developmental

theory)作為分析模式尤其皮氏學說中的「適應」(adaptation)的觀點正好能

夠提供我們洞見詩人處逆時的適應行為及心理狀態因此成為本文重要的參照理

論詳細論述請見各章節內文撰述

以下為本文各章章節大要

第一章緒論此章說明以「論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為題的研究動機目

的取材範圍和研究方法首先詳述研究動機強調在「言志」的抒情傳統之下

選取人生際遇特殊的蘇軾作為「生命觀照」的研究對象有其意義再就前人相關

研究成果作一介紹和檢討預先確立本文的立論基礎和研究價值進而說明本研

究所欲採取的研究方法最後參考文獻資料對「生命」「生命觀照」等詞作出

定義以利開展後文

第二章論述蘇軾詩中的仕宦及隱退情結本章探討蘇軾人生最重要的仕宦

主題想解決的問題有三一蘇軾早懷隱逸之志為何執意追求仕進二進

入官場之後既已發現「理想」與「現實」之間巨大的落差因何想退能退卻

始終未退三蘇軾長年徘徊於仕隱之間對他的人生造成了何種影響至於

為何要討論這三個問題呢首先蘇軾個性向來不拘小節生長環境又與佛道二

家淵源甚深然從東坡年少時以「范滂」自期的表現看來他選擇依循儒家「用

世」志意心中應有極為深刻的理想存焉而這個根深蒂固的價值觀或許正是

日後當他匍匐於仕宦道上無論處境如何慘澹仍然堅持不退的重要依據而他

長年處於貶謫的境況更為其「生命觀照」帶來了重要的轉變契機與後續效應

在某一程度上決定了晚年蘇軾人生境界達至超曠的可能因此本章擬先分擘蘇

軾的仕宦歷程將其一生按照「順境」「逆境」劃為二類以為梗概第一節聚

焦順境的政治實踐除了梳理蘇軾在不同時期的仕宦追求外也要進一步瞭解這

個價值觀是否恆久不變第二節從「順」的對立面立論以烏臺詩案為起點探

索逆境時期蘇軾的心理狀態和人生追求筆者關心的是「隱」之所以只是「誘

惑」而非「實踐」的原因藉著蘇軾在深諳仕宦乃「違己交病」的情況下依然

執意入仕的矛盾情結由此帶出第三節對於貶謫收穫的探討說明能夠「瞭解事

件後果並安於現實」的東坡最後得以走向「超曠」的關鍵因素

第三章論蘇軾詩中的仕宦典型有別於上一章「背景式」的陳述方式本

36 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

章欲以白居易馬少游及陶淵明三個蘇詩典型作為不同階段仕宦觀照的代表「仕

隱情結」既為蘇軾一生憂患所繫隨著現實越趨緊迫內在的矛盾衝突越是激烈

在此之中東坡的仕宦觀照不但會反映在特定的詩文主題創作上同時也呈現

在史傳典型的接受之上要之本文仍以第二章仕宦「順逆」分期為架構以

白居易作為順境代表藉以了解蘇軾的白氏接受實是環繞著「中隱」的出處進

退為核心其次東漢馬少游作為「知足不辱」的求宦代表象徵了蘇軾在現實

與理想的永恆矛盾中一次又一次的自我反省最終構成了一種嶄新的仕宦觀

其本質無異於白氏「中隱」哲學的實踐最後本文以蘇軾晚年最喜愛的陶淵明

作為逆境謫居的師法典型陶氏迴護真我其價值觀不同流俗造就了他拒絕向

現實低頭的個性化行為再者除了「固窮」之外陶淵明不離人居的隱逸方式

亦為蘇軾示範了一個特殊的隱逸觀綜合三者本章在第四節企圖歸納出一個蘇

軾的理想性格彼此對照使我們能夠更精準地掌握蘇軾的仕宦觀照

第四章探討蘇軾詩中對於生命本質的思考與認知前述幾章主要以具體的

生活情境為討論對象然而就「生命觀照」來說「生命的本質為何」才是最

核心的認知目標其中又以「生死觀」最為首要因此本章擬由「生死觀」與

「詩人對於人生本質的思索問題」二大部分構成在「生死觀」的部分由於人

類在極早就已認知到生命現象的特殊性因此本節首先針對漢魏以來各朝代

詩人對於生死現象的觀察理解進行分析按理而言不同的時代心靈對於死亡事

件的思考不會一致從詩文的分析可知漢魏至北宋的死亡觀概況一來可作為論

述主題的背景知識再者身處北宋的蘇軾生命觀與前代所想必定有所因襲採

取歷時性考察有助於理解蘇軾詩中「死亡觀」的深層思維另外「生」與「死」

都可視作一種「時間狀態」的思考蘇軾深受佛家影響故本節欲闢「轉世概念」

一區由宋代盛行文人轉世故事的現象結合詩人的死亡觀加以探討或許有助

於釐清作者最終「文化人格」形成的原因

瞭解蘇軾詩中死亡思考的呈現概況之後緊接著要關注的便是詩人的反應

個體關注生命現象自然會對死亡事件有所思考究竟蘇軾在面對往而不返的「死

亡」本質時心中有何想法由於「死」與「老」二者概念間有極強的聯想關係

因此最常伴隨「畏死」心態的即是「嘆老」的生命焦慮對此蘇軾乃至宋

人在其詩文中頗有陳述而自古以來對抗死亡的因應方法除了假想的「游仙」

之外便是「養生」與「醫藥」觀念的發達取徑於此應可看出詩人對於「死

亡事件」的認知與反應

第五章探討蘇軾詩中對生命意義的終極探索本章銜接上一章對於人生本

質的認知問題主要探討的問題有一蘇軾對於人生價值的思考問題他選擇

了什麼作為自己生命的最終價值二蘇軾的終極追求為何所謂「終極探索」

第一章 緒論 37

本質上是一種「價值選擇」的問題在理解了蘇軾對於生命本體的思考內容之後

緊接著我們便可以問既然知道了「人生是什麼」那麼蘇軾認為什麼才是他

人生的終極追求呢換言之在短暫虛幻的人生中究竟存不存在一個永恆的「不

朽」由於個體對生命價值的認知是以自我認識為基礎本章第一節首先嘗試釐

清蘇軾文化性格的形成與內容藉心理學中自我認知程序(「我想做什麼」rarr「我

能當什麼」rarr「我是什麼」)先就蘇軾自述的部分試探緊接著以蘇軾對自我的

加工為論題透過幾個突出的人生觀來考察蘇軾建構自我時重要的人生價值選

擇在此之後才進入終極追求的部分筆者認為身處中國有名的書寫年代

蘇軾既有天賦又有環境書寫因而成為他極力發展的事業要項之一具有自我

實現的內涵再者書寫可洗滌淨化人心也有轉移的作用因此常被貶謫文

士拿來充作生活智慧積極投入加上文學久傳之後文名可視為另一種生命形

式的延續是以蘇軾寄寓生命於文學之中實是極為必然之事

第六章結論本章擬總結前面五章為了更加扣合題意故以「生命意識

史」的角度歸結出蘇詩中「生命觀照」的重點與特色並在此基礎之上進一

步借用西方人本心理學家馬斯洛的「需求層次論」來分析蘇軾晚年的精神境界

提供有別於傳統「特質描述」之法的另種途徑使人更能掌握東坡精神的實質內

38 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

Page 34: 第一章 - nccur.lib.nccu.edu.twnccur.lib.nccu.edu.tw/bitstream/140.119/35604/5/51001105.pdf · 平、作品賞析和文學趨向為考察的主體,對於操縱文字的「心靈」缺乏自覺的省

34 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

要的貢獻是它們提供了一個全然不同的視野使讀者能對詩人的各個

面向(無論好壞優缺)有所了解因為個體在實踐生命時自我的主

觀呈現固然重要但別人給予的評價也是構成生命面貌的重要環節

乃觀照生命時無能或缺的部分正反優缺彼此相照生命才有完

整的輪廓

(三) 無交集的時人這一項主要以東坡不相熟的詩話作者為主如寫作

《春渚紀聞》的何薳《春渚紀聞》向來以記載蘇軾軼事聞名作者何

薳雖傾慕蘇軾但二人來往並不密切經由片段軼事的描述這一類的

文獻如同鏡子般反映了蘇軾行走江湖的真實身影不但說明了東坡是以

何種形象為北宋時人所喜愛與接受同時也讓我們更加了解當時的社

會形態對詩人形象的重建極有幫助可補充官修史書之不足

以上三種若以形象化的語言來表達第一類有如沐浴在陽光之下的詩人著重

其本質與正面形象第二類反之可視作背光的暗影二者並存則形象方趨於

具體而第三類則有如背景非但可為詩人形象添加色彩同時亦為讀者提供了

深入理解的語境再者有關後人文獻的方面由於蘇軾藝術成就(含文學書

晝審美helliphellip等方面)十分傑出成為宋代以後文人評論的重要對象相關文獻

極多對研究亦多所助益有鑑於此四川大學中文系唐宋文學研究室將散見各

處的篇牘文章集結為《蘇軾資料彙編》五冊給予後來研究者極大方便研讀這

類文獻主要可透過歷時性的觀點瞭解各個時期的蘇軾接受史比對評論者本身

的學識背景對於蘇軾形象研究頗有正面的幫助況且古人讀書既博且熟常

在隻字片語中透露許多獨到意見相當值得參考

為了掌握時代背景史書思想著作亦在參考之列如對北宋政治時局記載

甚詳的《宋史》《宋史紀事本末》《續資治通鑑長編》等書尤須參考閱讀這

些書目除了有利於還原當時的官場氣氛同時考量到蘇軾本身「學者官僚

文人」三合一的身份取向歷史情境的純熟掌握將有助於我們對詩人行為動機的

判讀110另一方面「資料分析」牽涉到的是詮釋觀點問題由於本研究以「生

命觀照」作為蘇詩的切入點問題本質在於人生哲學的探討因此在正式論述

詩人觀點之前理應考慮中國儒釋道三家的思想這是因為傳統三教的思想

核心皆以生命哲學為底蘊對中國士人的生命哲學向來具有深遠的影響對「三

110 當然除了正史之外當代的史學著作也在參考之列如以「士」階層為論述核心的余英時

《士與中國文化》《朱熹的歷史世界》關注黨爭的沈松勤《北宋文人與黨爭》蕭慶偉《北宋新

舊黨爭與文學》介紹當代宗教概況者如潘桂明《中國居士佛教史》謝路軍《中國道教源流》

或者針對時代思潮進行全面性理解的史學研究像葛兆光《中國思想史》等皆屬之

第一章 緒論 35

教融合」的東坡更是如此故本文除了瞭解中國傳統三教的人生哲學內容外尚

須分析這些哲學思想對詩人所產生的影響至於「資料分析」的部分本論文將

視論述的需要來決定採用何種理論方法加以分析譬如以心理學的角度來看

蘇軾的生命觀照實與其生命歷程息息相關具有階段性成長的特徵正好可以引

用皮亞傑(Jean Piaget1896-1980)的「認知發展論」(cognitive-developmental

theory)作為分析模式尤其皮氏學說中的「適應」(adaptation)的觀點正好能

夠提供我們洞見詩人處逆時的適應行為及心理狀態因此成為本文重要的參照理

論詳細論述請見各章節內文撰述

以下為本文各章章節大要

第一章緒論此章說明以「論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為題的研究動機目

的取材範圍和研究方法首先詳述研究動機強調在「言志」的抒情傳統之下

選取人生際遇特殊的蘇軾作為「生命觀照」的研究對象有其意義再就前人相關

研究成果作一介紹和檢討預先確立本文的立論基礎和研究價值進而說明本研

究所欲採取的研究方法最後參考文獻資料對「生命」「生命觀照」等詞作出

定義以利開展後文

第二章論述蘇軾詩中的仕宦及隱退情結本章探討蘇軾人生最重要的仕宦

主題想解決的問題有三一蘇軾早懷隱逸之志為何執意追求仕進二進

入官場之後既已發現「理想」與「現實」之間巨大的落差因何想退能退卻

始終未退三蘇軾長年徘徊於仕隱之間對他的人生造成了何種影響至於

為何要討論這三個問題呢首先蘇軾個性向來不拘小節生長環境又與佛道二

家淵源甚深然從東坡年少時以「范滂」自期的表現看來他選擇依循儒家「用

世」志意心中應有極為深刻的理想存焉而這個根深蒂固的價值觀或許正是

日後當他匍匐於仕宦道上無論處境如何慘澹仍然堅持不退的重要依據而他

長年處於貶謫的境況更為其「生命觀照」帶來了重要的轉變契機與後續效應

在某一程度上決定了晚年蘇軾人生境界達至超曠的可能因此本章擬先分擘蘇

軾的仕宦歷程將其一生按照「順境」「逆境」劃為二類以為梗概第一節聚

焦順境的政治實踐除了梳理蘇軾在不同時期的仕宦追求外也要進一步瞭解這

個價值觀是否恆久不變第二節從「順」的對立面立論以烏臺詩案為起點探

索逆境時期蘇軾的心理狀態和人生追求筆者關心的是「隱」之所以只是「誘

惑」而非「實踐」的原因藉著蘇軾在深諳仕宦乃「違己交病」的情況下依然

執意入仕的矛盾情結由此帶出第三節對於貶謫收穫的探討說明能夠「瞭解事

件後果並安於現實」的東坡最後得以走向「超曠」的關鍵因素

第三章論蘇軾詩中的仕宦典型有別於上一章「背景式」的陳述方式本

36 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

章欲以白居易馬少游及陶淵明三個蘇詩典型作為不同階段仕宦觀照的代表「仕

隱情結」既為蘇軾一生憂患所繫隨著現實越趨緊迫內在的矛盾衝突越是激烈

在此之中東坡的仕宦觀照不但會反映在特定的詩文主題創作上同時也呈現

在史傳典型的接受之上要之本文仍以第二章仕宦「順逆」分期為架構以

白居易作為順境代表藉以了解蘇軾的白氏接受實是環繞著「中隱」的出處進

退為核心其次東漢馬少游作為「知足不辱」的求宦代表象徵了蘇軾在現實

與理想的永恆矛盾中一次又一次的自我反省最終構成了一種嶄新的仕宦觀

其本質無異於白氏「中隱」哲學的實踐最後本文以蘇軾晚年最喜愛的陶淵明

作為逆境謫居的師法典型陶氏迴護真我其價值觀不同流俗造就了他拒絕向

現實低頭的個性化行為再者除了「固窮」之外陶淵明不離人居的隱逸方式

亦為蘇軾示範了一個特殊的隱逸觀綜合三者本章在第四節企圖歸納出一個蘇

軾的理想性格彼此對照使我們能夠更精準地掌握蘇軾的仕宦觀照

第四章探討蘇軾詩中對於生命本質的思考與認知前述幾章主要以具體的

生活情境為討論對象然而就「生命觀照」來說「生命的本質為何」才是最

核心的認知目標其中又以「生死觀」最為首要因此本章擬由「生死觀」與

「詩人對於人生本質的思索問題」二大部分構成在「生死觀」的部分由於人

類在極早就已認知到生命現象的特殊性因此本節首先針對漢魏以來各朝代

詩人對於生死現象的觀察理解進行分析按理而言不同的時代心靈對於死亡事

件的思考不會一致從詩文的分析可知漢魏至北宋的死亡觀概況一來可作為論

述主題的背景知識再者身處北宋的蘇軾生命觀與前代所想必定有所因襲採

取歷時性考察有助於理解蘇軾詩中「死亡觀」的深層思維另外「生」與「死」

都可視作一種「時間狀態」的思考蘇軾深受佛家影響故本節欲闢「轉世概念」

一區由宋代盛行文人轉世故事的現象結合詩人的死亡觀加以探討或許有助

於釐清作者最終「文化人格」形成的原因

瞭解蘇軾詩中死亡思考的呈現概況之後緊接著要關注的便是詩人的反應

個體關注生命現象自然會對死亡事件有所思考究竟蘇軾在面對往而不返的「死

亡」本質時心中有何想法由於「死」與「老」二者概念間有極強的聯想關係

因此最常伴隨「畏死」心態的即是「嘆老」的生命焦慮對此蘇軾乃至宋

人在其詩文中頗有陳述而自古以來對抗死亡的因應方法除了假想的「游仙」

之外便是「養生」與「醫藥」觀念的發達取徑於此應可看出詩人對於「死

亡事件」的認知與反應

第五章探討蘇軾詩中對生命意義的終極探索本章銜接上一章對於人生本

質的認知問題主要探討的問題有一蘇軾對於人生價值的思考問題他選擇

了什麼作為自己生命的最終價值二蘇軾的終極追求為何所謂「終極探索」

第一章 緒論 37

本質上是一種「價值選擇」的問題在理解了蘇軾對於生命本體的思考內容之後

緊接著我們便可以問既然知道了「人生是什麼」那麼蘇軾認為什麼才是他

人生的終極追求呢換言之在短暫虛幻的人生中究竟存不存在一個永恆的「不

朽」由於個體對生命價值的認知是以自我認識為基礎本章第一節首先嘗試釐

清蘇軾文化性格的形成與內容藉心理學中自我認知程序(「我想做什麼」rarr「我

能當什麼」rarr「我是什麼」)先就蘇軾自述的部分試探緊接著以蘇軾對自我的

加工為論題透過幾個突出的人生觀來考察蘇軾建構自我時重要的人生價值選

擇在此之後才進入終極追求的部分筆者認為身處中國有名的書寫年代

蘇軾既有天賦又有環境書寫因而成為他極力發展的事業要項之一具有自我

實現的內涵再者書寫可洗滌淨化人心也有轉移的作用因此常被貶謫文

士拿來充作生活智慧積極投入加上文學久傳之後文名可視為另一種生命形

式的延續是以蘇軾寄寓生命於文學之中實是極為必然之事

第六章結論本章擬總結前面五章為了更加扣合題意故以「生命意識

史」的角度歸結出蘇詩中「生命觀照」的重點與特色並在此基礎之上進一

步借用西方人本心理學家馬斯洛的「需求層次論」來分析蘇軾晚年的精神境界

提供有別於傳統「特質描述」之法的另種途徑使人更能掌握東坡精神的實質內

38 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

Page 35: 第一章 - nccur.lib.nccu.edu.twnccur.lib.nccu.edu.tw/bitstream/140.119/35604/5/51001105.pdf · 平、作品賞析和文學趨向為考察的主體,對於操縱文字的「心靈」缺乏自覺的省

第一章 緒論 35

教融合」的東坡更是如此故本文除了瞭解中國傳統三教的人生哲學內容外尚

須分析這些哲學思想對詩人所產生的影響至於「資料分析」的部分本論文將

視論述的需要來決定採用何種理論方法加以分析譬如以心理學的角度來看

蘇軾的生命觀照實與其生命歷程息息相關具有階段性成長的特徵正好可以引

用皮亞傑(Jean Piaget1896-1980)的「認知發展論」(cognitive-developmental

theory)作為分析模式尤其皮氏學說中的「適應」(adaptation)的觀點正好能

夠提供我們洞見詩人處逆時的適應行為及心理狀態因此成為本文重要的參照理

論詳細論述請見各章節內文撰述

以下為本文各章章節大要

第一章緒論此章說明以「論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為題的研究動機目

的取材範圍和研究方法首先詳述研究動機強調在「言志」的抒情傳統之下

選取人生際遇特殊的蘇軾作為「生命觀照」的研究對象有其意義再就前人相關

研究成果作一介紹和檢討預先確立本文的立論基礎和研究價值進而說明本研

究所欲採取的研究方法最後參考文獻資料對「生命」「生命觀照」等詞作出

定義以利開展後文

第二章論述蘇軾詩中的仕宦及隱退情結本章探討蘇軾人生最重要的仕宦

主題想解決的問題有三一蘇軾早懷隱逸之志為何執意追求仕進二進

入官場之後既已發現「理想」與「現實」之間巨大的落差因何想退能退卻

始終未退三蘇軾長年徘徊於仕隱之間對他的人生造成了何種影響至於

為何要討論這三個問題呢首先蘇軾個性向來不拘小節生長環境又與佛道二

家淵源甚深然從東坡年少時以「范滂」自期的表現看來他選擇依循儒家「用

世」志意心中應有極為深刻的理想存焉而這個根深蒂固的價值觀或許正是

日後當他匍匐於仕宦道上無論處境如何慘澹仍然堅持不退的重要依據而他

長年處於貶謫的境況更為其「生命觀照」帶來了重要的轉變契機與後續效應

在某一程度上決定了晚年蘇軾人生境界達至超曠的可能因此本章擬先分擘蘇

軾的仕宦歷程將其一生按照「順境」「逆境」劃為二類以為梗概第一節聚

焦順境的政治實踐除了梳理蘇軾在不同時期的仕宦追求外也要進一步瞭解這

個價值觀是否恆久不變第二節從「順」的對立面立論以烏臺詩案為起點探

索逆境時期蘇軾的心理狀態和人生追求筆者關心的是「隱」之所以只是「誘

惑」而非「實踐」的原因藉著蘇軾在深諳仕宦乃「違己交病」的情況下依然

執意入仕的矛盾情結由此帶出第三節對於貶謫收穫的探討說明能夠「瞭解事

件後果並安於現實」的東坡最後得以走向「超曠」的關鍵因素

第三章論蘇軾詩中的仕宦典型有別於上一章「背景式」的陳述方式本

36 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

章欲以白居易馬少游及陶淵明三個蘇詩典型作為不同階段仕宦觀照的代表「仕

隱情結」既為蘇軾一生憂患所繫隨著現實越趨緊迫內在的矛盾衝突越是激烈

在此之中東坡的仕宦觀照不但會反映在特定的詩文主題創作上同時也呈現

在史傳典型的接受之上要之本文仍以第二章仕宦「順逆」分期為架構以

白居易作為順境代表藉以了解蘇軾的白氏接受實是環繞著「中隱」的出處進

退為核心其次東漢馬少游作為「知足不辱」的求宦代表象徵了蘇軾在現實

與理想的永恆矛盾中一次又一次的自我反省最終構成了一種嶄新的仕宦觀

其本質無異於白氏「中隱」哲學的實踐最後本文以蘇軾晚年最喜愛的陶淵明

作為逆境謫居的師法典型陶氏迴護真我其價值觀不同流俗造就了他拒絕向

現實低頭的個性化行為再者除了「固窮」之外陶淵明不離人居的隱逸方式

亦為蘇軾示範了一個特殊的隱逸觀綜合三者本章在第四節企圖歸納出一個蘇

軾的理想性格彼此對照使我們能夠更精準地掌握蘇軾的仕宦觀照

第四章探討蘇軾詩中對於生命本質的思考與認知前述幾章主要以具體的

生活情境為討論對象然而就「生命觀照」來說「生命的本質為何」才是最

核心的認知目標其中又以「生死觀」最為首要因此本章擬由「生死觀」與

「詩人對於人生本質的思索問題」二大部分構成在「生死觀」的部分由於人

類在極早就已認知到生命現象的特殊性因此本節首先針對漢魏以來各朝代

詩人對於生死現象的觀察理解進行分析按理而言不同的時代心靈對於死亡事

件的思考不會一致從詩文的分析可知漢魏至北宋的死亡觀概況一來可作為論

述主題的背景知識再者身處北宋的蘇軾生命觀與前代所想必定有所因襲採

取歷時性考察有助於理解蘇軾詩中「死亡觀」的深層思維另外「生」與「死」

都可視作一種「時間狀態」的思考蘇軾深受佛家影響故本節欲闢「轉世概念」

一區由宋代盛行文人轉世故事的現象結合詩人的死亡觀加以探討或許有助

於釐清作者最終「文化人格」形成的原因

瞭解蘇軾詩中死亡思考的呈現概況之後緊接著要關注的便是詩人的反應

個體關注生命現象自然會對死亡事件有所思考究竟蘇軾在面對往而不返的「死

亡」本質時心中有何想法由於「死」與「老」二者概念間有極強的聯想關係

因此最常伴隨「畏死」心態的即是「嘆老」的生命焦慮對此蘇軾乃至宋

人在其詩文中頗有陳述而自古以來對抗死亡的因應方法除了假想的「游仙」

之外便是「養生」與「醫藥」觀念的發達取徑於此應可看出詩人對於「死

亡事件」的認知與反應

第五章探討蘇軾詩中對生命意義的終極探索本章銜接上一章對於人生本

質的認知問題主要探討的問題有一蘇軾對於人生價值的思考問題他選擇

了什麼作為自己生命的最終價值二蘇軾的終極追求為何所謂「終極探索」

第一章 緒論 37

本質上是一種「價值選擇」的問題在理解了蘇軾對於生命本體的思考內容之後

緊接著我們便可以問既然知道了「人生是什麼」那麼蘇軾認為什麼才是他

人生的終極追求呢換言之在短暫虛幻的人生中究竟存不存在一個永恆的「不

朽」由於個體對生命價值的認知是以自我認識為基礎本章第一節首先嘗試釐

清蘇軾文化性格的形成與內容藉心理學中自我認知程序(「我想做什麼」rarr「我

能當什麼」rarr「我是什麼」)先就蘇軾自述的部分試探緊接著以蘇軾對自我的

加工為論題透過幾個突出的人生觀來考察蘇軾建構自我時重要的人生價值選

擇在此之後才進入終極追求的部分筆者認為身處中國有名的書寫年代

蘇軾既有天賦又有環境書寫因而成為他極力發展的事業要項之一具有自我

實現的內涵再者書寫可洗滌淨化人心也有轉移的作用因此常被貶謫文

士拿來充作生活智慧積極投入加上文學久傳之後文名可視為另一種生命形

式的延續是以蘇軾寄寓生命於文學之中實是極為必然之事

第六章結論本章擬總結前面五章為了更加扣合題意故以「生命意識

史」的角度歸結出蘇詩中「生命觀照」的重點與特色並在此基礎之上進一

步借用西方人本心理學家馬斯洛的「需求層次論」來分析蘇軾晚年的精神境界

提供有別於傳統「特質描述」之法的另種途徑使人更能掌握東坡精神的實質內

38 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

Page 36: 第一章 - nccur.lib.nccu.edu.twnccur.lib.nccu.edu.tw/bitstream/140.119/35604/5/51001105.pdf · 平、作品賞析和文學趨向為考察的主體,對於操縱文字的「心靈」缺乏自覺的省

36 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

章欲以白居易馬少游及陶淵明三個蘇詩典型作為不同階段仕宦觀照的代表「仕

隱情結」既為蘇軾一生憂患所繫隨著現實越趨緊迫內在的矛盾衝突越是激烈

在此之中東坡的仕宦觀照不但會反映在特定的詩文主題創作上同時也呈現

在史傳典型的接受之上要之本文仍以第二章仕宦「順逆」分期為架構以

白居易作為順境代表藉以了解蘇軾的白氏接受實是環繞著「中隱」的出處進

退為核心其次東漢馬少游作為「知足不辱」的求宦代表象徵了蘇軾在現實

與理想的永恆矛盾中一次又一次的自我反省最終構成了一種嶄新的仕宦觀

其本質無異於白氏「中隱」哲學的實踐最後本文以蘇軾晚年最喜愛的陶淵明

作為逆境謫居的師法典型陶氏迴護真我其價值觀不同流俗造就了他拒絕向

現實低頭的個性化行為再者除了「固窮」之外陶淵明不離人居的隱逸方式

亦為蘇軾示範了一個特殊的隱逸觀綜合三者本章在第四節企圖歸納出一個蘇

軾的理想性格彼此對照使我們能夠更精準地掌握蘇軾的仕宦觀照

第四章探討蘇軾詩中對於生命本質的思考與認知前述幾章主要以具體的

生活情境為討論對象然而就「生命觀照」來說「生命的本質為何」才是最

核心的認知目標其中又以「生死觀」最為首要因此本章擬由「生死觀」與

「詩人對於人生本質的思索問題」二大部分構成在「生死觀」的部分由於人

類在極早就已認知到生命現象的特殊性因此本節首先針對漢魏以來各朝代

詩人對於生死現象的觀察理解進行分析按理而言不同的時代心靈對於死亡事

件的思考不會一致從詩文的分析可知漢魏至北宋的死亡觀概況一來可作為論

述主題的背景知識再者身處北宋的蘇軾生命觀與前代所想必定有所因襲採

取歷時性考察有助於理解蘇軾詩中「死亡觀」的深層思維另外「生」與「死」

都可視作一種「時間狀態」的思考蘇軾深受佛家影響故本節欲闢「轉世概念」

一區由宋代盛行文人轉世故事的現象結合詩人的死亡觀加以探討或許有助

於釐清作者最終「文化人格」形成的原因

瞭解蘇軾詩中死亡思考的呈現概況之後緊接著要關注的便是詩人的反應

個體關注生命現象自然會對死亡事件有所思考究竟蘇軾在面對往而不返的「死

亡」本質時心中有何想法由於「死」與「老」二者概念間有極強的聯想關係

因此最常伴隨「畏死」心態的即是「嘆老」的生命焦慮對此蘇軾乃至宋

人在其詩文中頗有陳述而自古以來對抗死亡的因應方法除了假想的「游仙」

之外便是「養生」與「醫藥」觀念的發達取徑於此應可看出詩人對於「死

亡事件」的認知與反應

第五章探討蘇軾詩中對生命意義的終極探索本章銜接上一章對於人生本

質的認知問題主要探討的問題有一蘇軾對於人生價值的思考問題他選擇

了什麼作為自己生命的最終價值二蘇軾的終極追求為何所謂「終極探索」

第一章 緒論 37

本質上是一種「價值選擇」的問題在理解了蘇軾對於生命本體的思考內容之後

緊接著我們便可以問既然知道了「人生是什麼」那麼蘇軾認為什麼才是他

人生的終極追求呢換言之在短暫虛幻的人生中究竟存不存在一個永恆的「不

朽」由於個體對生命價值的認知是以自我認識為基礎本章第一節首先嘗試釐

清蘇軾文化性格的形成與內容藉心理學中自我認知程序(「我想做什麼」rarr「我

能當什麼」rarr「我是什麼」)先就蘇軾自述的部分試探緊接著以蘇軾對自我的

加工為論題透過幾個突出的人生觀來考察蘇軾建構自我時重要的人生價值選

擇在此之後才進入終極追求的部分筆者認為身處中國有名的書寫年代

蘇軾既有天賦又有環境書寫因而成為他極力發展的事業要項之一具有自我

實現的內涵再者書寫可洗滌淨化人心也有轉移的作用因此常被貶謫文

士拿來充作生活智慧積極投入加上文學久傳之後文名可視為另一種生命形

式的延續是以蘇軾寄寓生命於文學之中實是極為必然之事

第六章結論本章擬總結前面五章為了更加扣合題意故以「生命意識

史」的角度歸結出蘇詩中「生命觀照」的重點與特色並在此基礎之上進一

步借用西方人本心理學家馬斯洛的「需求層次論」來分析蘇軾晚年的精神境界

提供有別於傳統「特質描述」之法的另種途徑使人更能掌握東坡精神的實質內

38 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

Page 37: 第一章 - nccur.lib.nccu.edu.twnccur.lib.nccu.edu.tw/bitstream/140.119/35604/5/51001105.pdf · 平、作品賞析和文學趨向為考察的主體,對於操縱文字的「心靈」缺乏自覺的省

第一章 緒論 37

本質上是一種「價值選擇」的問題在理解了蘇軾對於生命本體的思考內容之後

緊接著我們便可以問既然知道了「人生是什麼」那麼蘇軾認為什麼才是他

人生的終極追求呢換言之在短暫虛幻的人生中究竟存不存在一個永恆的「不

朽」由於個體對生命價值的認知是以自我認識為基礎本章第一節首先嘗試釐

清蘇軾文化性格的形成與內容藉心理學中自我認知程序(「我想做什麼」rarr「我

能當什麼」rarr「我是什麼」)先就蘇軾自述的部分試探緊接著以蘇軾對自我的

加工為論題透過幾個突出的人生觀來考察蘇軾建構自我時重要的人生價值選

擇在此之後才進入終極追求的部分筆者認為身處中國有名的書寫年代

蘇軾既有天賦又有環境書寫因而成為他極力發展的事業要項之一具有自我

實現的內涵再者書寫可洗滌淨化人心也有轉移的作用因此常被貶謫文

士拿來充作生活智慧積極投入加上文學久傳之後文名可視為另一種生命形

式的延續是以蘇軾寄寓生命於文學之中實是極為必然之事

第六章結論本章擬總結前面五章為了更加扣合題意故以「生命意識

史」的角度歸結出蘇詩中「生命觀照」的重點與特色並在此基礎之上進一

步借用西方人本心理學家馬斯洛的「需求層次論」來分析蘇軾晚年的精神境界

提供有別於傳統「特質描述」之法的另種途徑使人更能掌握東坡精神的實質內

38 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

Page 38: 第一章 - nccur.lib.nccu.edu.twnccur.lib.nccu.edu.tw/bitstream/140.119/35604/5/51001105.pdf · 平、作品賞析和文學趨向為考察的主體,對於操縱文字的「心靈」缺乏自覺的省

38 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