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manity 人 文

1
人 文 HUMANITY 08~12 版 08 本版责编:宋攀 美编:林丽 电话:010-58302828-6884 E-mail:[email protected] 2014 年 10 月 30日 医学与管理 去年,我有幸赴台湾 参观学习。在台期间,给 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台湾 医疗机构处处以人为本的 文化氛围。 台湾被誉为全球健康 保健典范。辖有 500 多家 医 院,2 万 多 个 诊 所, 形 成了由医学中心、区域医 院、地区医院及基层医疗 单位构成的高效医疗网。 以提供安宁疗护、善 终服务为特色的台湾著名 荣总医院可视为公立医学 中心的代表。在医院门诊 部,处处可见志愿者的身 影,穿着统一的志工服, 虽来自不同的职业,有着 不同的年龄,但均会微笑 着向患者、到访者打招呼。 他们有的在清洁地面,有 的在推轮椅,有的在走道 口指路,工作极其认真且 充满着活力。 医院设立了社会康复 部,有医师、心理师、康 复师、护师等多个团队, 可定期到社区指导,给出 院后的患者作延伸医疗护 理服务。医院也有着非常 明确的理念:员工是医院 最大的资产,管理者会定 期倾听员工意见并努力持 续改进,注重每位员工的 职业发展。 新光医院是台湾私立 医院的代表,非常注重为 员工和患者提供人性化的 服务。如开辟员工申诉热 线,为精神病家属提供团 体支持等。在其特色的健 康体检中心,专门设立了 更衣室及洗漱室,供患者 体检前清洁皮肤及更换检 查服,患者的姓名标识在 病号服的口袋上,姓名均 被遮盖去一个字,有效地 保护了患者的隐私。 台南屏东的宝建医院 是一所社区医院。该院患 者的满意度一直位于屏 东地区之首。在医院一楼 的康复科,有提供残疾人 电瓶车使用的停车位,与 医院轮椅无缝对接,患者 不需要家人陪伴即可自 行来到医院作康复运动。 各科室的诊室与检查室 的设置,方便患者就医。 如在心内科就诊的患者 看诊后在对面的房间即 可完成心电图、心功能等 相关心脏检查项目。 医院还设有祈祷室、 佛堂,供患者及家属告慰, 缓解他们的心理压力。 可以说,“患者”两 字在台湾的各级医院到处 被大写着,同时我也被深 深地震撼着,这种人本化 的医院管理及服务理念值 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感受台湾医院人本医疗 ▲ 南京脑科医院 陶筱琴 医学与历史 连绵起伏 汇龙潭 上海中医药大学龙华医院临床营养科 王露 / 摄 漫步在中国医院的发 展历史道路上,很多人都 有这样的疑问:当年,纽 约第五大道 420 号的洛氏 基金会向中国豪掷重金, 志在中国的古都北京建造 “亚洲最好的医学院”, 其动机究竟是什么?到底 是什么力量将纽约和北京 这两座伟大的城市联系在 一起?作者从 20 世纪初美 国的宗教复兴风潮开始讲 起,解析了洛氏这一举措 背后的原因。 老洛克菲勒是一位呼 风唤雨、纵横捭阖的石油 巨子,但很多人并不知道, 他也是一名虔诚的新教徒。 韦 伯(Max Weber) 在 其 名著《新教伦理与资本主 义精神》中指出,崇尚节俭、 诚实劳动、努力赚钱的新 教精神,是近代西欧资本 主义兴起的关键因素。 在新教徒看来,通过 个人奋斗获得财富,是上 帝恩宠最有力的证明。但 追本溯源,财富源于上帝 和公众,并不属于任何 个人。作为上帝 的优秀子民, 个人发家 后, 毫不犹豫地将财富捐献出 来,帮助他人,并增进全 社会的福祉,这才符合信 教的教义。因此,新教伦 理既强调白手创业、发家 致富的奋斗精神,更赞赏 千金散尽、来去无牵挂的 豁达态度。 老洛克菲勒出身贫苦, 虽日后显达,但始终不忘 幼时母亲的教导:“人的 一生只有三件事:工作、 攒钱、散财”。在他看来, 新教教义、资本主义和慈 善精神原本就是一回事。 一方面,他对待竞争对手 冷酷无情,赚钱不择手段; 而另一方面,他积极投身 慈善事业,初衷从未改变。 在洛氏看来,若能帮助“天 下生灵之四分之一”的中 国人走上科学进步的道路, 将是自己对人类的莫大贡 献。而要想实现这一目的, 超越文化差异的医疗卫生 事业无疑是最佳切入点。 事 实 上, 洛 氏 的 举 动有着更大的时代背景。 自南北战争结束以来,美 国版图快速扩张,大大激 发了美利坚民族的自豪 感。根深蒂固的天定命运 (Manifest Destiny) 观 使 其深信,蒙上帝恩典发现 新世界之后,自己应当继 续向旧世界传播福音,当 然也包括广大亚非拉地区。 当时,在西方已经销 声匿迹的一些疾病却仍然 在中国肆虐,也为医学研 究提供了丰富的源泉。因 此,洛氏基金会和美国知 识界精英对改造古老中国 抱有极大热情,也就在情 理之中了。 洛氏基金会灵魂人物, 最早提出中国项目的格池 (Frederick T. Gates)对中 国的看法最具代表性:“对 于我,中国是一个有趣的 国家,有悠久的历史。她 的人民热爱和平、勤劳, 并且顺从。然而他们却死 抱着一个停滞的残缺文明, 不熟悉西方科学。他们对 现代医学几乎一无所 知,在无尽的疾 病和饥饿中 颠沛流 离。” 从纽约到北京 ——《中国宫殿里的西方医学》译后感 ▲ 北京协和医院 吴东 8.indd 1 2014-10-28 21:17:54

Upload: others

Post on 19-Mar-2022

3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人 文HUMANITY

08~12版08 本版责编:宋攀

美编:林丽电话:010-58302828-6884

E-mail:[email protected] 2014年10月30日

医学与管理

去年,我有幸赴台湾

参观学习。在台期间,给

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台湾

医疗机构处处以人为本的

文化氛围。

台湾被誉为全球健康

保健典范。辖有 500 多家

医院,2 万多个诊所,形

成了由医学中心、区域医

院、地区医院及基层医疗

单位构成的高效医疗网。

以提供安宁疗护、善

终服务为特色的台湾著名

荣总医院可视为公立医学

中心的代表。在医院门诊

部,处处可见志愿者的身

影,穿着统一的志工服,

虽来自不同的职业,有着

不同的年龄,但均会微笑

着向患者、到访者打招呼。

他们有的在清洁地面,有

的在推轮椅,有的在走道

口指路,工作极其认真且

充满着活力。

医院设立了社会康复

部,有医师、心理师、康

复师、护师等多个团队,

可定期到社区指导,给出

院后的患者作延伸医疗护

理服务。医院也有着非常

明确的理念:员工是医院

最大的资产,管理者会定

期倾听员工意见并努力持

续改进,注重每位员工的

职业发展。

新光医院是台湾私立

医院的代表,非常注重为

员工和患者提供人性化的

服务。如开辟员工申诉热

线,为精神病家属提供团

体支持等。在其特色的健

康体检中心,专门设立了

更衣室及洗漱室,供患者

体检前清洁皮肤及更换检

查服,患者的姓名标识在

病号服的口袋上,姓名均

被遮盖去一个字,有效地

保护了患者的隐私。

台南屏东的宝建医院

是一所社区医院。该院患

者 的 满 意 度 一 直 位 于 屏

东地区之首。在医院一楼

的康复科,有提供残疾人

电瓶车使用的停车位,与

医院轮椅无缝对接,患者

不 需 要 家 人 陪 伴 即 可 自

行来到医院作康复运动。

各 科 室 的 诊 室 与 检 查 室

的设置,方便患者就医。

如 在 心 内 科 就 诊 的 患 者

看 诊 后 在 对 面 的 房 间 即

可完成心电图、心功能等

相关心脏检查项目。

医院还设有祈祷室、

佛堂,供患者及家属告慰,

缓解他们的心理压力。

可以说,“患者”两

字在台湾的各级医院到处

被大写着,同时我也被深

深地震撼着,这种人本化

的医院管理及服务理念值

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感受台湾医院人本医疗▲ 南京脑科医院 陶筱琴

医学与历史

连绵起伏

汇龙潭 上海中医药大学龙华医院临床营养科 王露 / 摄

漫步在中国医院的发

展历史道路上,很多人都

有这样的疑问:当年,纽

约第五大道 420 号的洛氏

基金会向中国豪掷重金,

志在中国的古都北京建造

“亚洲最好的医学院”,

其动机究竟是什么?到底

是什么力量将纽约和北京

这两座伟大的城市联系在

一起?作者从 20 世纪初美

国的宗教复兴风潮开始讲

起,解析了洛氏这一举措

背后的原因。

老洛克菲勒是一位呼

风唤雨、纵横捭阖的石油

巨子,但很多人并不知道,

他也是一名虔诚的新教徒。

韦 伯(Max Weber) 在 其

名著《新教伦理与资本主

义精神》中指出,崇尚节俭、

诚实劳动、努力赚钱的新

教精神,是近代西欧资本

主义兴起的关键因素。

在新教徒看来,通过

个人奋斗获得财富,是上

帝恩宠最有力的证明。但

追本溯源,财富源于上帝

和公众,并不属于任何

个 人。 作 为 上 帝

的优秀子民,

个 人 发 家

致 富

后 ,

毫不犹豫地将财富捐献出

来,帮助他人,并增进全

社会的福祉,这才符合信

教的教义。因此,新教伦

理既强调白手创业、发家

致富的奋斗精神,更赞赏

千金散尽、来去无牵挂的

豁达态度。

老洛克菲勒出身贫苦,

虽日后显达,但始终不忘

幼时母亲的教导:“人的

一生只有三件事:工作、

攒钱、散财”。在他看来,

新教教义、资本主义和慈

善精神原本就是一回事。

一方面,他对待竞争对手

冷酷无情,赚钱不择手段;

而另一方面,他积极投身

慈善事业,初衷从未改变。

在洛氏看来,若能帮助“天

下生灵之四分之一”的中

国人走上科学进步的道路,

将是自己对人类的莫大贡

献。而要想实现这一目的,

超越文化差异的医疗卫生

事业无疑是最佳切入点。

事 实 上, 洛 氏 的 举

动有着更大的时代背景。

自南北战争结束以来,美

国版图快速扩张,大大激

发 了 美 利 坚 民 族 的 自 豪

感。根深蒂固的天定命运

(Manifest Destiny) 观 使

其深信,蒙上帝恩典发现

新世界之后,自己应当继

续向旧世界传播福音,当

然也包括广大亚非拉地区。

当时,在西方已经销

声匿迹的一些疾病却仍然

在中国肆虐,也为医学研

究提供了丰富的源泉。因

此,洛氏基金会和美国知

识界精英对改造古老中国

抱有极大热情,也就在情

理之中了。

洛氏基金会灵魂人物,

最早提出中国项目的格池

(Frederick T. Gates)对中

国的看法最具代表性:“对

于我,中国是一个有趣的

国家,有悠久的历史。她

的人民热爱和平、勤劳,

并且顺从。然而他们却死

抱着一个停滞的残缺文明,

不熟悉西方科学。他们对

现代医学几乎一无所

知,在无尽的疾

病 和 饥 饿 中

颠 沛 流

离。”

从纽约到北京——《中国宫殿里的西方医学》译后感▲ 北京协和医院 吴东

8.indd 1 2014-10-28 21:17: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