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art grid 农网智能化 - chinarein.com...

2
Smart Grid 农网智能化 41 RURAL ELECTRIFICATION 2011年第10期 总第293期 3.2 主要技术难点及解决方案 3.2.1 PI数据库交互接口开发 为保证接口交互数据的完整性和通信有效性,综合考 虑当前的设备资源条件和计算所需数据时间要求,采用文 件传送的方式,并在数据写入前后添加文件模版检查、数 据检测、传输通道侦听等监视功能保证数据传送效率。运 行数据获取后还可在客户端进行人工检查和修正,避免数 据对应、测点丢失等问题导致计算错误。 3.2.2 建模与计算 系统的模型、算法、元件设计和界面展示等各部分相 对独立,易于功能的扩展。系统提供多种适应不同条件 (不同地区、不同电网结构)的电能损耗计算和降损分析 算法,建立算法库,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算法进行计算和 分析。35110 kV理论线损计算采用的是基于牛顿-拉夫 逊法的潮流计算方法。 3.2.3 计算结果展示分析 为增加理论线损查看和分析手段,提高线损分析能 力,采取图形化展示计算结果,直观了解区域电网线损情 况;通过颜色告警重载变或轻载变,有效结合地理信息进 行线损分析判断;分区域汇总线损值,提高常规工作效 率;同时实现各线路、变压器损耗趋势查询,快速、全面 了解重损设备损耗历史,为线损分析和技术降损提供更有 力的数据支撑和理论指导。 3.3 本系统技术特点 实现线损计算一体化:充分利用PI数据库公共资源和 超大数据存储量,并整合各个相关数据库系统不同数据集 中应用,嵌入线损理论计算软件,开发完成全省网络化线 损理论计算分析系统,具有分布式部署,集中化维护的特 点。通过客户端多机协同工作实现本系统同时满足各级部 门开展线损理论计算的需要,同时降低人工对数据处理的 工作量。 形成比较完整的功能体系:整套系统实现自行获取 设备参数和电网实时运行数据,开展任意日线损理论计 算,远程化管理,缩短线损计算汇总和统计分析时间, 形成即时计算、即时分析、即时提出解决措施的工作方 式。实现全Web计算结果展示,有效将线损计算与线损 分析相结合,决策分析层作为网络化线损理论计算分析 系统的最高应用层和目标展示层,基于PI 实时数据库和 理论线损计算数学模型开展线损计算数据比较分析、经 济线损计算以及降损措施仿真实施等分析处理工作,实 现电网理论线损预测、降损措施效果分析和线损敏感因 子分析等功能,为挖掘电网降损潜力、为电网建设和规 划提供辅助决策平台。 形成比较完善的计算数据管理体系:系统以数据 为中心代替以程序为中心,通过全省统一数据库进行 数据管理,并依靠PI 数据库进行历史数据存储,实现 各单位保证一套最新、最有效数据,不受人员变动和 岗位更换的影响。同一个数据只需要一个源头进行维 护,避免重复工作,并且系统维护过程简单,工作人 员能更有效地进行损耗分析和制定技术降损方案。有 效积累理论线损的科学数据,有力地促进公司全面及 时掌握电网及设备运行负载状况,使得线损计算数据 更好地指导生产实践。 4 结束语 网络化线损理论计算分析系统主要目的是通过有效的 分析电网损耗,合理评估电网结构经济效益,降低电网电 能损耗,提高电网设备输电能力。该系统充分利用PI数据 库的运行数据进行线损理论计算应用,最大化地利用现有 的设备和网络资源,提高线损管理水平。有效地积累科学 数据,有力地促进各供电企业全面掌握电网及设备运行负 载状况,了解电网薄弱环节和线损的构成,指导电网建设 与改造工作,提高线损专责人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 力,并对编制电网降损节能规划、制定有针对性的降损措 施等工作提供量化指标和技术依据。 由于目前还未具备条件采集大量的、分散的380 V压台区的实时信息,因而尚未实现该电压等级网络化计 算,需进一步研究改进以便最终实现全网的线损理论计算 分析与汇总,并通过实时运行数据采集,向线损智能化理 论计算分析管理系统发展,在原来基础上进一步实现技术 降损分析及效益分析功能,提出技术降损措施并分析其降 损效果,实现简单的投资回收效益分析。 参考文献 [1] 张伏生,李燕雷,汪鸿. 电网线损理论计算与分析系统[J].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2002,(8): P19-23. [2] 刘海霞. 浅谈线损理论计算对线损管理的指导意义[J]. 农 村电工. 2009,(10): 44. [3] 袁菊明,寿江云. 基于PI的地区线损管理系统方案[J]. 广西 电力. 2008,(2): 61-64. [4] 田源平. 谈PI数据库系统在电力企业中的应用[J]. 大众标准 化. 2003,(7):47-48. [5] 俞鸿飞,金文德,陶敏,苏洁. PI数据库系统在水电厂的应 用分析[J]. 浙江电力. 2009,(4): 52-55. [6] 王俏文, 陶文伟, 丁坚勇, 等. 基于PI数据库的供电企业实 时数据中心的设计与实现[J].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09,(3): 99-103. [7] 秦俊宁,张振宇,夏家盛, 等. 基于PI数据库的断面潮 流在线监测及告警系统的实现[J]. 华东电力,2009,(3): 0429-0432. (责任编辑:张峰亮)

Upload: others

Post on 30-Aug-2019

2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Smart Grid 农网智能化

41

RURAL ELECTRIFICATION

2011年第10期 总第293期

3.2 主要技术难点及解决方案

3.2.1 PI数据库交互接口开发

为保证接口交互数据的完整性和通信有效性,综合考

虑当前的设备资源条件和计算所需数据时间要求,采用文

件传送的方式,并在数据写入前后添加文件模版检查、数

据检测、传输通道侦听等监视功能保证数据传送效率。运

行数据获取后还可在客户端进行人工检查和修正,避免数

据对应、测点丢失等问题导致计算错误。

3.2.2 建模与计算

系统的模型、算法、元件设计和界面展示等各部分相

对独立,易于功能的扩展。系统提供多种适应不同条件

(不同地区、不同电网结构)的电能损耗计算和降损分析

算法,建立算法库,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算法进行计算和

分析。35~110 kV理论线损计算采用的是基于牛顿-拉夫

逊法的潮流计算方法。

3.2.3 计算结果展示分析

为增加理论线损查看和分析手段,提高线损分析能

力,采取图形化展示计算结果,直观了解区域电网线损情

况;通过颜色告警重载变或轻载变,有效结合地理信息进

行线损分析判断;分区域汇总线损值,提高常规工作效

率;同时实现各线路、变压器损耗趋势查询,快速、全面

了解重损设备损耗历史,为线损分析和技术降损提供更有

力的数据支撑和理论指导。

3.3 本系统技术特点

实现线损计算一体化:充分利用PI数据库公共资源和

超大数据存储量,并整合各个相关数据库系统不同数据集

中应用,嵌入线损理论计算软件,开发完成全省网络化线

损理论计算分析系统,具有分布式部署,集中化维护的特

点。通过客户端多机协同工作实现本系统同时满足各级部

门开展线损理论计算的需要,同时降低人工对数据处理的

工作量。

形成比较完整的功能体系:整套系统实现自行获取

设备参数和电网实时运行数据,开展任意日线损理论计

算,远程化管理,缩短线损计算汇总和统计分析时间,

形成即时计算、即时分析、即时提出解决措施的工作方

式。实现全Web计算结果展示,有效将线损计算与线损

分析相结合,决策分析层作为网络化线损理论计算分析

系统的最高应用层和目标展示层,基于PI实时数据库和

理论线损计算数学模型开展线损计算数据比较分析、经

济线损计算以及降损措施仿真实施等分析处理工作,实

现电网理论线损预测、降损措施效果分析和线损敏感因

子分析等功能,为挖掘电网降损潜力、为电网建设和规

划提供辅助决策平台。

形成比较完善的计算数据管理体系:系统以数据

为中心代替以程序为中心,通过全省统一数据库进行

数据管理,并依靠PI数据库进行历史数据存储,实现

各单位保证一套最新、最有效数据,不受人员变动和

岗位更换的影响。同一个数据只需要一个源头进行维

护,避免重复工作,并且系统维护过程简单,工作人

员能更有效地进行损耗分析和制定技术降损方案。有

效积累理论线损的科学数据,有力地促进公司全面及

时掌握电网及设备运行负载状况,使得线损计算数据

更好地指导生产实践。

4 结束语

网络化线损理论计算分析系统主要目的是通过有效的

分析电网损耗,合理评估电网结构经济效益,降低电网电

能损耗,提高电网设备输电能力。该系统充分利用PI数据

库的运行数据进行线损理论计算应用,最大化地利用现有

的设备和网络资源,提高线损管理水平。有效地积累科学

数据,有力地促进各供电企业全面掌握电网及设备运行负

载状况,了解电网薄弱环节和线损的构成,指导电网建设

与改造工作,提高线损专责人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

力,并对编制电网降损节能规划、制定有针对性的降损措

施等工作提供量化指标和技术依据。

由于目前还未具备条件采集大量的、分散的380 V低

压台区的实时信息,因而尚未实现该电压等级网络化计

算,需进一步研究改进以便最终实现全网的线损理论计算

分析与汇总,并通过实时运行数据采集,向线损智能化理

论计算分析管理系统发展,在原来基础上进一步实现技术

降损分析及效益分析功能,提出技术降损措施并分析其降

损效果,实现简单的投资回收效益分析。

参考文献

[1] 张伏生,李燕雷,汪鸿. 电网线损理论计算与分析系统[J].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2002,(8): P19-23.

[2] 刘海霞. 浅谈线损理论计算对线损管理的指导意义[J]. 农

村电工. 2009,(10): 44.

[3] 袁菊明,寿江云. 基于PI的地区线损管理系统方案[J]. 广西

电力. 2008,(2): 61-64.

[4] 田源平. 谈PI数据库系统在电力企业中的应用[J]. 大众标准

化. 2003,(7):47-48.

[5] 俞鸿飞,金文德,陶敏,苏洁. PI数据库系统在水电厂的应

用分析[J]. 浙江电力. 2009,(4): 52-55.

[6] 王俏文, 陶文伟, 丁坚勇, 等. 基于PI数据库的供电企业实

时数据中心的设计与实现[J].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09,(3):

99-103.

[7] 秦俊宁,张振宇,夏家盛, 等. 基于PI数据库的断面潮

流在线监测及告警系统的实现[J]. 华东电力,2009,(3):

0429-0432.

(责任编辑:张峰亮)

农网智能化 Smart Grid

42

RURA

L ELE

CTRI

FICAT

ION

2011年第10期 总第293期

智能化监控技术在农村配网中的应用

(呈贡供电有限公司,云南 呈贡 650500)

杨家录

近年来随着呈贡新城建设的全面展开,呈贡县城市

化建设步伐明显加快,已经由农业县逐步转变为新兴城

市,电源电网建设也得到了飞速发展。随着呈贡电网的

建设和供电状况的改变,以及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当

前农村电网与县域经济发展不相适应,农村电网建设及

设计标准低,电网结构和潜在的电网安全运行环节薄

弱,农村供电可靠性差(包括供电能力、供电质量、安

全状况等),企业经营效益受电网建设滞后的制约,已

难以支撑农村经济发展要求,原来的电网已经不能完全

适应经济的发展要求,需要采用先进的设备和技术提升

配网的智能化水平。

1 农村配网智能化监控技术 

农村配网是农网体系中一个核心环节,它是输电网

与用电网之间的纽带,也是整个电力系统中线路最多、

网络拓扑最为复杂、网架最为脆弱的一个环节。所以在

农网智能化中智能配电网的工作是重中之重。

农村配网智能化监控技术研究的目标是采用更加可

靠先进的传感、通信和控制终端技术,实现对配电网运

行状态、资产设备状态和供电可靠状况的实时、全面和

详细的监视,提高电网的可观测性。研究智能配电网控

制理论和方法,实现电网自愈控制。研究分布式电源并

入配电网运行控制与保护技术,优化发、输、配、用各

环节的协调调度。研究利用电力电子技术,实现电能质

量控制和电能的灵活分配,降低损耗、提高供电可靠性

和电能质量,最终形成技术领先、切实可行、认识一致

的智能配电网整体解决方案、系统及设备,为全面建设

农网智能化奠定坚实基础。

农村配网智能化监控技术研究的方向和内容包括:

研究自愈控制技术在配电网中的应用,研究自愈控制下

的配网分析软件的架构和数据交换模型,研究配网故障

快速定位、自动隔离和恢复的智能化调控技术,研究配

电网的实时全景信息采集技术,研究交互式智能配电终

端信息交换方式及快速交换方法,以获取周边节点的运

行信息及状态,快速判断配电故障局部区域,智能式、

分布化地处理线路故障,研究配网广域测控的实现方

法,研究配网关键节点同步测量方法及相关监控节点间

信息实时交互方法,研究该测控体系对传统DSCADA系

统(配网安全监控和数据采集系统)的应用扩展研究,

研究在该体系下进行配网电压无功优化控制、DFACTS控

制、分布式电源孤岛保护与控制、分布式电源调度、配网

故障测距与定位的应用方法。

2 智能化监控技术在农村配网中的应用 

随着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和新材料科

学等迅猛发展,建立智能化配网所需的相当一部分关键技

术已经逐步成熟,并且在农村配网智能化监控系统中越来

越多地得到应用。

2.1 配电线路故障在线监测技术

目前故障在线监测系统主要通过挂装在配网线路需要

监测的位置上的故障检测终端,实时监测线路运行情况,

在电力线路出现短路故障、接地故障、过流、停送电等情

况下,将采集的特征数据传送到监控中心。由监控中心的

系统软件结合线路拓扑结构对这些信息进行分析,确定出

精确的故障位置。

针对农村配网线路长、分支多、电网运行方式变化

大、负荷率低等特点,对线路故障(如短路、接地和过

流)采用延时电流突变量作为主要故障电流判据,降低故

障判断对电流检测精度的要求,另外对接地故障采用电容

电流作为判据,其准确性依据线路的总长度,而不依赖负

荷变化和大小,所以适用于农村配网线路。

呈贡县供电公司于2009年9月建立并运行了一套故障

在线监测系统,覆盖了广南线、马海线、马郎线、马小线

和马中线。截止到目前,该系统取得了良好的实际应用效

果,故障的平均查找时间由原来的至少2个小时缩短为低

于30 s,平均单次故障引起的停电时间由原来的6~8小时

缩短为1~2小时,极大地提高了供电可靠率。

2.2 馈线自动化技术

目前馈线自动化系统大致可分为三类:基于具有就地

控制功能的线路自动重合器或分段器的馈线自动化系统;

基于馈线FTU和通信网络的馈线自动化系统;集中控制+

就地智能的馈线自动化系统。

针对农网馈线自动化系统,应该根据网络的实际情况

进行方案选择,并需要考虑以下问题:

· 评价架空网、配电网自动化供电方案优劣的首要依

据是供电可靠性,包括故障停电范围、停电次数、

停电时间、恢复供电时间。

· 在架空线网中,重合器方案具有现实的和技术的优